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TXT下载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全文阅读

作者:皮侠客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txt下载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陛下,萧尚书带着募捐大会得来的钱财回城了!”

    长安城,太极宫,甘露殿。

    此时天色渐黑,刚批阅完奏折的李二正准备去后宫用膳,赵松从外面走了进来,拱手道。

    “哦?蓝田县的募捐大会结束了?一共筹集了多少钱?”

    李二闻言,眼睛顿时一亮,他饶有兴致地问道。

    他可没有忘记之前和萧瑀的赌约。

    赵松笑着回道:“回陛下,酉时三刻募捐大会便已经结束了,至于这次一共筹集了多少钱,老奴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听外界传言,想来应该不少。”

    李二点了点头,轻笑一声道:“呵呵!那就等萧爱卿一会儿入宫了再说吧!”

    说罢,他从龙榻上站起身,朝着门外走去。趁着萧瑀还没来,他得去把晚饭吃了!

    关于那场赌约,李二并不怎么担心,一来他相信李泽轩创造奇迹的能力,就算这次筹集不到二十五万贯,李泽轩肯定还会有后招;二来嘛,就算李泽轩不行,李二自己也有其他办法筹集到二十五万贯,广东一带的市舶司每隔三个月会将税赋收入运送到朝廷,他大可以让李孝恭提前一个月将税赋上缴国库,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啊,完全能弥补募捐大会的窟窿!

    其实李二还有一个绝招,那便是令炎黄钱庄疯狂印钱,如今唐元已经在大唐三百多个州全部流行了起来,并已经逐渐取代了铜币,处于战争时期的军费开支需要,李二完全可以让炎黄钱庄多印一些唐元,来扩充、武装军队,但李泽轩当年建立炎黄钱庄时,就曾经非常郑重地说过,炎黄钱庄每年印制的钱币数量,要依据大唐每年的国内财富生产总值而定,擅自滥印唐元,不仅毁坏的是唐元的信用体系,更是在破坏大唐的根基,这条举措一旦施行,大唐王朝离覆灭也就不远了!

    聪明如李二,不可能不知道李泽轩所言的确有道理,眼下大唐打突厥,虽然难打,但并非完全不能打,所以李二觉得还没有到动用炎黄钱庄这台“印钞机器”的时候,在他看来,炎黄钱庄和唐元对于以后大唐的繁荣昌盛有极大的用处,绝对不能轻易地毁了!

    来到长孙皇后的住处,李二直接让宫女、太监上菜,这顿晚饭刚吃到一半,赵松就急急忙忙地跑了过来,道:“陛下,萧尚书求见!”

    “呵!他倒是来的挺快!将他带到甘露殿,朕一会儿就到!”

    李二闻言,笑着对赵松道。

    “喏~!”

    赵松领命而去。

    李二这时看向长孙皇后,感慨道:“唉,本想好好陪观音婢吃一顿饭,如今看来是吃不成了!”

    长孙皇后眉眼含笑道:“陛下快去吧!萧尚书这个时候还入宫,想来定是有要事!哦,今日蓝田县好像举办了募捐大会,妾身估计萧尚书定是为了此事而来!”

    李二趁着说话的间隙,又扒拉了两口饭菜,然后起身赞叹道:“哈哈!朕的皇后果然聪慧,这萧瑀十之**就是为了募捐大会而来!行了,观音婢你慢慢吃,朕去前殿了!”

    长孙皇后自是点头。

    李二起身朝着太极宫的方向而去。

    说来,他这个皇帝当的可一点都不容易,尤其是最近大唐全力备战突厥的这段时间,很多时候他连好好地吃一顿饭都不行,也难怪历史上的李二会成为一代圣君,态度决定一切!

    “老臣见过陛下!”

    来到甘露殿,在此已经等了一会儿的萧瑀连忙躬身行礼道。

    “萧爱卿免礼!”

    李二一边走向龙榻,一边冲萧瑀摆了摆手道。

    既然早已猜测到萧瑀入宫的来意,坐上龙榻后,李二看向萧瑀,也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问道:“如何?萧爱卿?此次募捐大会,筹集到的钱可够十五万大军的军费之需?”

    萧瑀目光微敛,向李二拱手一礼,沉声道:“之前的赌约,是陛下赢了,老臣为陛下贺!此次募捐大会,共筹集军资四十二万八千五百贯,远远高于老程先前的预估!”

    …………………………………………

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蓝田县不过是一个中等县,在大唐一千五百多个州县中,蓝田县绝对称不上是最富裕的那一批县城,当然,这只是以前的蓝田县!

    如今的蓝田县,城中商铺四起、楼阁林立,原来交错纵横的青石板街道已经全部改成了平整光滑的水泥路面,而且据传言,蓝田县县衙还有扩建蓝田县城的意向,整个蓝田县,在这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李二当然知道这些变化,但他却不知道蓝田县的县衙居然有能力直接拿出一万贯捐给朝廷!

    一万贯,这对于一个县的县衙是个什么概念?

    整个大唐,每年赋税收入超过一万贯的县衙一个手掌都能数的过来,比如长安县和万年县,这两个县凭借着都城长安的优势,每年征缴上来的赋税在整个大唐都是傲视群雄,基本上都超过了两万贯!可蓝田县这个中等小县凭什么能随随便便拿出一万贯捐出去?他们哪儿来的那么多钱啊?

    而且,更重要的是现在整个蓝田县都是李泽轩的封地,这种情况下,蓝田县县衙征缴上来的税收难道不应该全部归入李泽轩的腰包吗?为什么蓝田县的县令敢自作主张将一万贯就这么捐给了朝廷?难道这是出自于李泽轩的授意?

    在看到账册上关于蓝田县县衙捐款信息那一行字的一瞬间,李二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疑问,而这大殿之内,能替他解疑的人就只有去过募捐大会现场的萧瑀了!

    其实萧瑀下午听到何县令代表蓝田县县衙捐款一万贯的时候脑子也是处于发懵状态,在从蓝田县回长安的路上,萧瑀也在思索关于蓝田县的一些问题,此时听李二发问,他沉吟片刻,拱手道:

    “回陛下,蓝田县自从成为永安侯的封地之后,蓝田县县衙的一应官吏,皆按照永安侯的意思开始在城中大力发展商业,为此,在今年年初,蓝田县县衙成立了商务司,专门保障商人们能在蓝田县城内受到公平待遇以及保证他们能够正常经商,但商务司却是将蓝田县的商税比例提高了五倍!

    不过饶是如此,仍旧有各地的商人络绎不绝地涌入蓝田县县城做生意,因为在蓝田县,商人和百姓、工匠一样,均是平民,没有三六九等之分,关于商人的案件,会由商务司专门审理,而且商人子弟在蓝田县内可进入官学,将来也可考取炎黄书院!

    于是,蓝田县城内的商铺、酒楼,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城中商业也日趋繁荣,再加之商务司将商税比例提高的五倍,如此一来,如今蓝田县每个月的商税收入比以往高了数十倍不止!

    老臣从蓝田县的何县令处听闻,蓝田县县衙征缴上来的税赋,永安侯分文不取,全部留在县衙,令何县令等人将这些钱财用于改善县内的民生,这个叫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其实关于中国古代的游牧民族,在宋之前,他们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冶铁技术的,匈奴、鲜卑、柔然以及隋唐时期的突厥,均是如此,他们平常的铁器来源无非有两个,一个是依靠劫掠,劫掠那些定居民族,比如说中原人;第二个来源便是通过和一些特殊的商人进行暗中交易,有点类似于现代社会的武器走私!

    到了宋朝,北方游牧民族空前强大,契丹,金和西夏已经不能算是游牧民族了,他们有自己的冶铁能力,西夏甚至还开发出当时比较先进的冷锻技术,冷锻甲一度是当时最坚固的铠甲。那时候天朝对于铁器的管制也松懈了许多,所以才会使得炒菜普及。

    至于宋朝之后的蒙古,作为游牧民族巅峰时期的存在,他们获得铁器的渠道主要依靠交易,当时可以和蒙古人交易铁器的国家很多,天朝单方面控制铁器出口已经没有意义了。不过蒙古人却不擅长冶铁,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劫掠各种懂得冶铁技术的人才,是以当时蒙古才得以日渐壮大,并控制整个中原!

    独孤信根据手中的针形暗器来推断刺客不是来自突厥、而是来自于中原,这项推断是完全合理的,因为在技术条件并不成熟的古代,想要打造一枚细针,绝对不会像现代那样容易,更何况独孤信手中的细针并非寻常凡铁,而是特殊的精钢,打造起来相比于百姓们寻常使用的绣花针无疑要更加困难,凭借这一点,基本就可以断定这暗器的打造之人定是中原人了!

    “太原城的局势原本就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独孤信负手而立,看了一眼自己这个弟弟,他叹了一口气,道:“朱邪晟和康昌安不过是两个外来之人,而王家在太原经营多年,无论是明面上的力量还是在暗地里的势力都异常庞大,可是这二人居然能在太原城逃脱王家的追捕,这就足以见得他们二人在太原城并非是势单力孤了,一定有另外的势力在帮助他们!”

    “大哥,你说的那股势力是谁?竟然敢跟王家、敢跟陛下做对?”

    闻言,独孤飞鹰疑惑道。

    独孤信翻了一个并不是很明显的白眼,话说他要知道潜藏在暗处的那股势力是谁,早就带兵去抓人了,那里还有时间在这里跟独孤飞鹰闲侃?

    独孤飞鹰那句话问出去便后悔了,尴尬地沉默了片刻,独孤飞鹰正了正脸色,又接着问道:

    “大哥,下午在城门外的时候,你为什么建议殿下住驿馆、而不是住在王家?你是信不过王刺史吗?可你就算信不过王刺史,也总得相信同长公主吧?她总不会害殿下啊?”

    如果可以的话,独孤信此时真想说一句:“我的傻弟弟,你太年轻了啊!”

    “我并非信不过王刺史,也不是信不过长公主,只是王家乃是千年世家,家大业大,族中子弟众多,王刺史纵然为王家现任家主,却也不可能让族中所有人都跟他一条心!”

    ……………………………………

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颉利暴政,天怒人怨,七月之末,草原之上,盛夏降霜!”

    突利牙廷内,唐俭循序善诱,按照李二先前制定的计划,对突利可汗循序善诱,让他去联合草原上那些原本就想反抗颉利、却又因为颉利势大而不敢反抗的部落,至于如何说服那些部落去跟突利合作,最大的杀手锏便是那条关于草原上七月之末会盛夏降霜的预言!

    唐俭说罢之后,除他之外,屋内剩余的两人全都愣住了,倪属拓和突利都像是看疯子一样看着唐俭。都说天有不测风云,寻常人想要预测几天后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无法做到,唐俭竟然跟他们说七月之末会出现盛夏降霜的异常天象,这让他们如何能相信?

    “如今距离八月也仅剩几日了,而草原上最近几日都是艳阳高照,你却说七月之末草原之上会盛夏降霜,你认为你的话会有人相信吗?”

    不待突利可汗说话,站在唐俭身侧的倪属拓忍不住冷笑道。

    在得知唐俭此次来草原并没有携带大量兵马时,倪属拓已经对唐俭能助他们脱困不抱希望了,这时从唐俭的口中,竟然听到了七月之末草原会盛夏降霜的荒诞言论,倪属拓便对唐俭彻底绝望了,索性他也不害怕得罪唐俭、得罪大唐了,说话那是一点也不客气!

    突利可汗目光幽幽,却是沉默不语。

    但这个时候的沉默,基本就相当于是纵容或者默认了,显然,他的想法跟倪属拓一致,只不过是碍于情面,不便说出来罢了!

    唐俭也明白,仅凭自己的三言两语就让突利、倪属拓他们二人相信草原会盛夏降霜的语言根本不可能,话说当初他从李二口中听到这则语言的时候,第一反应也是和突利、倪属拓一样,认为这简直就是荒诞至极,但李二十分笃定地跟他保证过,七月末、八月前,草原上肯定会出现盛夏降霜的异常天象,当时老李就差直接发毒誓了!

    (当然,李二身为大唐皇帝,是不可能去跟一个臣子发毒誓的,就算他发,萧瑀也不敢听啊)

    凭借着与李二多年的交情,以及对李二为人的了解,唐俭选择相信了这则荒诞的预言,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草原的漫漫长路,而且很有可能是一条不归路!

    “这是我大唐数十位天文官联合推演出来的结果,倪属将军若是不信,唐某也没有办法!”

    唐俭目光锐利,毫不避讳地直视倪属拓道:“正如倪属将军所说,现在距离八月也没几日了,若是你们这几日什么也不做,便是平白错过了一个分化大可汗的天赐良机,你我都知道,全盛时期的颉利,你们不可能从他的包围中突出重围,即便是有我大唐帮忙也不行!

    因为我大唐兵马一动,颉利就会立刻收到消息,届时,他将会集中自己的所有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踏破小可汗的牙廷!”

    ……………………………………………………

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要说这个时候的突厥人迷信吗?当然也迷信,而且在这方面,突厥人丝毫不逊色于中原人!

    现代有很多人认为突厥人信奉的是***教,其实不然,中国历史上,即隋唐时期的突厥人,先后受到过佛教、摩尼教和景教的影响,但各部落实际奉行的大多是萨满教。信奉***教的是外国的突厥人,而非中国的。

    土耳其人就自称是突厥后裔,10世纪时,当他们由中亚往西迁徙时,遇到了信仰***教的阿拉伯人。***教对他们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几乎所有的自称突厥后裔的土耳其人都皈依了新信仰,并在***教的历史上扮演了主要角色。从那时以来,他们的信仰始终保持着边缘地区***教的特点:质朴尚武,把信条当作战争呐喊,视教义为动员号令,以开拓***疆土为己任,充满着第一代***那种火热、率真和自信的面貌。

    但中国历史上的突厥人是不可能信奉***教的,因为***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概是十世纪左右,同时期的汉族王朝是北宋,这个是史学常识。

    这个时候的突厥人主要信奉的还是萨满教,萨满教源远流长,发轫于原始渔猎时代。在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以前,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中,占支配地位的宗教是萨满教。从《蒙古秘史》的记载来看,当时的萨满让拖雷喝下“诅咒的水”替代兄长窝阔台大汗而死,而作为成吉思汗诸子中军事能力是最强、掌有百分之八十蒙古军队的草原帝国实力最强者,托雷却没有反抗。可见,当时的萨满信仰所占据的地位。

    根据萨满教教义,长生天乃是永恒的最高天神,在草原人的思维模式中,人间至高无上的权力是由永恒最高神——“长生天”授予的,所以在草原上,上至可汗,下至平民,无不信奉长生天,无不希望得到长生天的庇佑!

    如果盛夏降霜这个异常天象,被赋予是长生天对草原现任统治者不满的特殊含义,相信就算坐拥百万控弦之士的颉利,也会感到十分头疼的!

    唐俭的计策看似荒诞不经,但细细思索,却发现这条计策的确有可行之处,正如他所说,若盛夏降霜、计划成功,则突利所部,就能逃出颉利的包围;若计划失败,对于突利来说,并没有多少损失,因为他们已经身陷绝境,情况不可能更加糟糕了!

    “呵呵!既然如此,那本汗就放心了!”

    牙廷内,突利可汗呵呵一笑,随即,他面露关切道:“使者一路劳顿,想必是乏了,本汗这就让人带你去营帐歇息!”

    唐俭见该说的已经都说了,便拱手道:“多谢可汗!”

    突利可汗点了点头,他朝外面喊了一声,没一会儿便叫进来了两名婢女,然后在那两名婢女的带领下。唐俭退出了这座大殿。

    “可汗,我们真要按那唐俭所说的去做?”

    唐俭离开之后,倪属拓忍不住出声问道。

    突利可汗凝眉不语,沉默片刻后,他开口道:“如今我们犹如困笼之兽,不试一试,怎能逃出生天?从明日开始,你便安排人手,去各部落间散播关于“颉利失德,长生天震怒,将在七月之末,降下寒霜”的消息。记得安排一些机灵点的人,可别露出马脚!”

    见突利心意已决,倪属拓不好再劝,只得点头道:“倪属拓遵命!”

    犹豫片刻后,他还是忍不住道:“可汗,唐人狡诈,属下觉得,那唐俭的话,我们不能全信!”

    “……嗯!”

    突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片刻后,他吩咐道:“你派人好生看着唐俭以及他的随从,没有本汗的允许,他们不能离开牙廷!这人不管怎么说也是大唐的一位国公,有他在我们手上,将来说不定还能派上一些用场!”

    倪属拓眼睛一亮,顿时会意道:“可汗放心,我一定让人将那唐俭给盯得死死的!”

    …………………………………………

    “陛下何故这么高兴?可是遇到了什么喜事?”

    皇宫后院,长孙皇后正在寝宫百无聊赖地看着书,就见李二哼着小曲儿、兴致高昂地从外面走了进来,她不由放下手中的书,冲李二笑问道。

    这闺房之中,她和李二一直都是以夫妻相待,自是不用像在外面一样见面行礼的。

    “哈哈!喜事儿!大喜事儿啊!”

    李二哈哈一笑,快步走到长孙皇后身前,坐在榻上,伸手揽住身边美人,笑着道。

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什么?范阳卢家和赵郡李家也参加募捐大会了?”

    寝宫内,长孙皇后的惊呼声瞬间吸引了李二的注意力,他也忍不住惊呼出声道。

    先前和萧瑀在甘露殿的时候,李二看到蓝田县县衙捐款一万贯后,顺势就和萧瑀讨论了一番关于蓝田县的“致富经”,然后他便直接来到后宫了,关于账册最后面的几行内容,他并没有细看,所以对于卢承庆和李敬玄参加了募捐大会他毫不知情!

    听李二发问,长孙皇后指着账册上最后两行小字,说道:“是啊!这账册上面写了,说是卢家和赵郡李家每家都捐了三万贯,真是奇怪,他们这些个世家,以前不都是鼻孔朝天吗?现在怎么这般好心,给朝廷捐这么多钱?”

    说到最后,长孙皇后还忍不住地感慨了两句。

    李二循声望去,就见账册最后两行赫然写着:“范阳卢氏,捐钱三万贯!赵郡李氏,捐钱三万贯!”

    “哼!这些人不过是墙头草罢了!哪边强势,他们自然站在哪边!”

    李二皱了皱眉,冷哼一声道:“区区三万贯钱,就像让朕忘却之前他们做的种种,并对他们放松警惕,真是痴心妄想!”

    长孙皇后疑惑道:“陛下认为,卢家和李家此次在募捐大会上捐钱,是想跟朝廷讲和?”

    “讲和?”

    李二摇了摇头,道:“与其说是讲和,倒不如说是想暂时降低朕对于他们两大世家的警惕,管城一战,实力最强的清河崔、博陵崔、荥阳郑三家皆战败伏诛,卢家和赵郡李家他们应该是感受到危机了吧?不过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朕相信,待朝廷一旦势弱,这两家定会立刻翻脸,恢复成原来那个鼻孔朝天、不可一世的千年世家!”

    长孙皇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不过随即她便莞尔一笑道:“陛下说的有理,不过不管如何,郑、李两家这次捐出了六万贯,多少也能缓解朝廷当下的燃眉之急,他们这也算是帮朝廷供养军队了,待大唐这次北征草原凯旋归来,皇权鼎盛,如日中天,相信到时候即便郑、李两家也不敢心有二心了吧?”

    闻言,李二琢磨了片刻,随即开怀大笑道:“哈哈!观音婢所言甚是,不管这两家是不是心怀鬼胎,但总归这六万贯都是实打实的,这白送来的钱,朝廷岂有不收之理?”

    夫妇二人自是相视一笑。

    在蓝田县龙门客栈下榻的卢承庆和李敬玄,却是不知道李二和长孙皇后的这番对话,要不然这二人肯定会大喊一声“这波血亏”或者“上当了”,然后郁闷至极!

    虽然他们此次参加募捐大会的确是为了获得朝廷好感、让朝廷放松对卢、李两家的警惕之心,但李二和长孙皇后却不费吹灰之力就看穿了他们的目的,这可就不好玩了!

    “卢兄,这蓝田县果然跟其他地方不同,城内商铺林立、街道纵横,所有的街道据说皆是用奇趣阁工坊研制的水泥而造,还有这龙门客栈,不论是在赵郡还是范阳,竟然没有一家客栈像这样雄伟气派,当然,最主要的是住的舒服。”

    三楼客房内,李敬玄对坐在身旁的卢承庆感慨道。

    …………………………………………

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日。

    关于炎黄商会举办的募捐大会,不出任何意料地登上了《大唐日报》的头版头条。昨日,李鱼作为《大唐日报》编辑部的金牌记者,全程参与了募捐大会。对于募捐大会上发生的事情,她比谁都清楚,所以今天《大唐日报》上面的头条文章,毫无疑问地是出自李鱼的手笔!

    这篇文章的标题为——《最可爱的人》!

    其中有一段话甚为感人,是这么写的:

    “国有难,一声召唤,无数正在地里忙碌的农夫放下了锄头、儿子挥别了父亲、丈夫惜别了妻子,父亲离开了儿女,毅然决然地披上简陋铠甲,提上许久未用却一点都没有生锈的陌刀,翻身上马,踏上生死未卜的征途!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国有难,一声召唤,无数世人眼中重利忘义的商贾,从四面八方而来,汇聚一堂,慷慨解囊,为国募集军资,短短一日,募集军资四十二万八千五百贯!平日里他们不食朝廷俸禄、遭尽世人白眼,关键时候他们一个个的却舍利取义,为国分忧,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人……”

    这篇文章并不是李鱼专门为募捐大会写的,而是她结合了如今大唐正在发生的一件大事,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融入到了这篇文章之中!

    数日之前,李二颁布诏令,要从大唐三百多个州之中,选拔精锐府兵十五万,赴长安集训,两个月后,这十五万地方府兵精锐,将会汇同三十万长安十二卫兵马,挥师北上,与颉利一决雌雄!

    …………………………………………

    第二日。

    关于炎黄商会举办的募捐大会,不出任何意料地登上了《大唐日报》的头版头条。昨日,李鱼作为《大唐日报》编辑部的金牌记者,全程参与了募捐大会。对于募捐大会上发生的事情,她比谁都清楚,所以今天《大唐日报》上面的头条文章,毫无疑问地是出自李鱼的手笔!

    这篇文章的标题为——《最可爱的人》!

    其中有一段话甚为感人,是这么写的:

    “国有难,一声召唤,无数正在地里忙碌的农夫放下了锄头、儿子挥别了父亲、丈夫惜别了妻子,父亲离开了儿女,毅然决然地披上简陋铠甲,提上许久未用却一点都没有生锈的陌刀,翻身上马,踏上生死未卜的征途!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国有难,一声召唤,无数世人眼中重利忘义的商贾,从四面八方而来,汇聚一堂,慷慨解囊,为国募集军资,短短一日,募集军资四十二万八千五百贯!平日里他们不食朝廷俸禄、遭尽世人白眼,关键时候他们一个个的却舍利取义,为国分忧,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人……”

    这篇文章并不是李鱼专门为募捐大会写的,而是她结合了如今大唐正在发生的一件大事,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融入到了这篇文章之中!

    …………………………………………

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募捐大会参会者,共计七百一十九人,累计筹集军资四十二万八千五百贯,远超十五万大军三月军费之需,这些参加募捐大会的商人,算是解了朝廷眼下的燃眉之急,让朝廷能够集中精力,去备战突厥,朕欲下旨嘉奖这七百一十九人,众爱卿有何异议?”

    昨日的募捐大会,不仅是今日市井坊间百姓们争相议论的话题,在太极宫内,募捐大会同样成了今日早朝的主要议题。民部尚书萧瑀汇报完昨日募捐大会的盛况后,高坐上首的李二此时徐徐开口道。

    殿内百官闻言面色不一,最终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文官第一排的长孙无忌,感受到背后上百双眼睛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长孙无忌十分无奈,只得站了出来,拱手道:“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嘉奖?昨日的募捐大会,商人们固然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但我大唐是以武立国、以文治国,还望陛下以大局为重,勿忘国本!”

    虽然昨日募捐大会,长孙无忌也在暗中出了一份力,但他并不想李二对昨日的那群商人大肆嘉奖,因为对于长孙家来说,为商只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副业”罢了,从政,才是长孙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之所在!

    从李渊太原起兵,到大唐建立,从大唐横扫宇内,到李二登基,长孙无忌都在里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他是如今天下秩序的既得利者,他自然不想商人集团仅仅是因为捐了一些钱,就能得到那些他当初拼了命才能换来的功劳!

    不仅是长孙无忌一个人这么想,站在殿内的文武百官,此时大都也是这么想的。

    李二今日一反常态,竟然说要赏赐昨日捐款的七百多名商人,这还了得?这让辛辛苦苦大半生才获得官身的他们情何以堪?所以他们都将目光投向了长孙无忌,大伙儿都期待着他这个文官之首,能替大唐的官员们说句“公道话”!

    “赵国公所言极是,还请陛下以大局为重!”

    “臣附议!”

    臣附议

    当朝堂上的一众既得利者联合了起来,即便李二这个大唐皇帝也得避让三分!李二眉头轻皱。老实说,他!并不喜欢看到朝中百官出现抱团现象,但现在,李二并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而且他也明白,这是政权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必须经历的阶段。

    “朕打算对昨日参加募捐大会的七百一十二名商人进行集体嘉奖,至于如何嘉奖,除了下旨褒扬之外,还有朕会下令让《大唐日报》专门写一篇赞美文章公诸于世!此外,朕还决定,昨日捐钱的商贾,今年可以受到同等数额的免税额度,也就是说他们昨日捐了多少,今后就有多少钱可以用来抵扣今年的商税!赵国公,你认为如何?”

    说到最后,李二将目光转向了长孙无忌,语气幽冷,面无表情。

    ………………………………………………

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回归,入世!

    李二对于那七百多名商人的封赏并不怎么出格,唯一有可能令众人迟疑的点是最后一条赏赐:捐钱的商贾,今年可以享受到同等额度的免税额度,而昨日这七百多名商人一共捐了四十二万把钱五百贯,这岂不是意味着大唐朝廷今年要少征缴四十多万贯的商税?这还了得?

    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这次炎黄商会举办的募捐大会,其参会者,蓝田县的商户占了很大的比例,一来是因为“东道主”的地理优势,毕竟《大唐日报》上关于募捐大会的宣传造势也就是三天前才开始的,对于那些与蓝田县相隔较远的州县来说,这三天的时间可能连消息传到当地都不够,更别说千里奔波来蓝田县捐钱了;

    二来,便是蓝田县拥有得天独厚的经商环境,而且商业氛围十分浓厚,城内的商贾数量可能比其他县的十倍还要多,而且蓝田县是炎黄商会的“大本营”,别说蓝田县了,就是整个大唐,如今哪个商人敢不给炎黄商会面子?

    因此,昨日参与募捐大会的七百多名商人,其中竟然有将近一半来自于蓝田县,而且他们所捐赠的善款总和,则占据了全部善款的至少六成以上!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李二的封赏政令一旦施行,损失最大的不是朝廷,而是李泽轩!因为蓝田县是李泽轩的封地,每年征缴上来的赋税不是上交给朝廷,而是上交给李泽轩!

    当然,李泽轩作为“封地主”,大可以拒绝施行李二的这项嘉奖政令,按照惯例,封地内外的政策本来就可以选择不一样的,只不过这样一来,难免会有许多人在暗地里说李泽轩小气,这是李泽轩所万万不能忍受的!

    所以,李二封赏政令的最后一条看似很过分,但却并没有大臣去反对,因为大家心里门儿清呢!

    …………………………………………

    李二对于那七百多名商人的封赏并不怎么出格,唯一有可能令众人迟疑的点是最后一条赏赐:捐钱的商贾,今年可以享受到同等额度的免税额度,而昨日这七百多名商人一共捐了四十二万把钱五百贯,这岂不是意味着大唐朝廷今年要少征缴四十多万贯的商税?这还了得?

    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这次炎黄商会举办的募捐大会,其参会者,蓝田县的商户占了很大的比例,一来是因为“东道主”的地理优势,毕竟《大唐日报》上关于募捐大会的宣传造势也就是三天前才开始的,对于那些与蓝田县相隔较远的州县来说,这三天的时间可能连消息传到当地都不够,更别说千里奔波来蓝田县捐钱了;

    二来,便是蓝田县拥有得天独厚的经商环境,而且商业氛围十分浓厚,城内的商贾数量可能比其他县的十倍还要多,而且蓝田县是炎黄商会的“大本营”,别说蓝田县了,就是整个大唐,如他县的十倍还要多,而且蓝田县是炎黄商会的“大本营”,别说蓝田县了,就是整个大唐,如

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初见,会晤!

    “哇!这里的房子真高、真气派啊!”

    “为什么这里的楼能盖得这么高?这地面可以这么平?”

    “哇!那窗户怎么亮闪闪的?难道上面挂的是琉璃?”

    “这就是炎黄书院啊?师兄是怎么做到的?竟然可以在这座山上建起一座人间仙宫?”

    墨槐带着玄清等人进入了炎黄书院,而玄清身后的一众天师道门人,在踏进书院大门后,一个个的眼睛都开始瞪得圆溜溜的,众人都被眼前宏伟壮观的盛景给惊讶地合不拢嘴,一些年纪稍小的,则是忍不住小声惊叹了起来。

    “小师叔,师兄的炎黄书院,为何比咱们的正一观还要气派的多?”

    那个年纪最小、目测只有十岁左右的小道士,这时见玄清和墨槐二人间的距离拉得有些远,他连忙迈着小腿来到玄清身后,抓住后者宽大的袖袍,小声问道。

    闻听此言,玄清顿时哭笑不得。

    小道士口中的正一观,正是这个时代天师道门人在龙虎山的修行之所。天师道的肇始,源于东汉永元二年(公元90年),张道陵前后在龙虎山地区炼丹传道从事创教活动达三十多年,并在龙虎山多处留下了他修道炼丹的遗迹和传说故事。其中包括炼丹岩前的丹灶、濯鼎池、试剑石、西仙源、碧鲁洞、天师草堂等等,龙虎山也成为道教的发祥地。

    此后,历经晋、唐、宋、元、明,天师道始终处于中国道教的中心或是主导地位。天师道在四川传了三代,陵传子衡,衡传子鲁,传至第四代张盛迁还江西龙虎山定居。

    张盛南下到龙虎山后,遂在张陵炼丹处建起祠庙,即后来的“正一观”,又在附近建了传篆坛,尊张陵为掌教“正一天师”,并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遇三元日登坛传篆,以授四方学道之士,从而逐步开创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的正一天师道龙虎宗。

    在历史上,天师道移至龙虎山后,由于一直处于隐遁自保的状态下,很长一段时间不显于世,史书上也少有记载。到了唐朝道教受到尊崇,几被立为国教,天师道由于朝廷扶植和利用,才逐渐彰显于世。

    而在后世大名鼎鼎的龙虎山天师府,却并非唐代之前所建,而是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元年,后又经十多次修建,传言天师府是张盛的历代子孙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处,被称为正一派的祖庭和元明两朝管理道教事务的办公机构。

    “恒儿,不得胡说!”

    玄清不忍小道士在教外出丑,忍不住低声斥道:“修行讲究随心而安,不为世俗所扰,岂能因为外物而乱了心性?”

    小道士皱了皱眉,认认真真地想了一会儿,还是反驳道:“……可是师兄为何要在这里建这么漂亮、气派的书院?难道这也是在修行吗?”

    玄清默然片刻,说了一句:“你师兄如今修的是红尘道,你还小,不懂!”

    说罢,他便不再管这小道士,抬脚快步朝着前方的墨槐追去,留下小道士在后面独自沉思。

    如今龙虎山天师道的掌门,道号风灵子,真名叫做张子祥,是天师道历史上的第十位天师,而这小道士,便是张子祥的亲孙子,名叫张恒,自幼颇具慧根,便跟在张子祥身边学习道法。李泽轩当年随灵虚真人加入龙虎山时,张恒才不过三四岁,但那个时候,他便开始通读道典了,因此在道法方面,这孩子的天分其实可以说是远超李泽轩以及当今龙虎山上的任何一个人!

    “走吧!小师弟!再不走一会儿咱们得跟丢了!这炎黄书院可不小,别一会儿迷路了!”

    一名年轻道士走了过来,拍了拍张恒的肩膀,一阵好笑道。

    张恒虽为天师道当代掌门之孙,但在教中并未受到什么特殊的优待,教中的弟子们,也一直都将这位机灵的小师弟当做亲弟弟一般看待。此次风灵子挑选了一批门下精英弟子跟随玄清下山历练,张恒由于天资出众,再加之这小家伙一直想要下山见见世面,风灵子便让他也跟着下山了!

    “哦~!”

    张恒点了点头,抬脚快步跟了上去。

    光华楼一楼会议室。

    颜思鲁、墨槐、王绩等书院一众“高层”,和玄清带来的一众龙虎山天师道弟子依次落座,互相寒暄了一番后,这时会议室的门被人从外面推开,李纲在胡竟然的搀扶下走了进来,站在他俩身后的,居然是孙思邈。

    李纲现在身体大不如以前健朗,平日里住在云山别院,虽然没事的时候还会经常来书院这边转转,但来的次数已经越来越少了。玄清等人今日是突然造访云山,李纲是听闻消息后才匆匆赶来的,恰好孙思邈和胡竟然当时正在为李纲例行检查身体,便都一起过来了!

    “玄清道长,多日不见,别来无恙啊!”

    走进会议室,李纲看向正要起身的玄清,他脱离胡竟然的搀扶,朝着玄清拱手一礼,道。

    当初巫劫偷袭云山,李纲意外受伤,命悬一线之时,是李泽轩和玄清从六百多里外的龙门关及时赶回将他从鬼门关给硬生生地拉了回来,如果不是玄清,他现在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面对救命恩人,行这一礼并不为过,即便玄清的年龄要远比李纲小。

    “贫道一切无恙,文纪先生近来可一切安好?”

    面对李纲,一向孤傲冷酷的玄清也不敢托大,他起身郑重还了一礼,并开口询问道。

    坐在玄清身侧的一众龙虎山弟子,这时才知道从门口进来的那位老先生便是鼎鼎大名的李纲,那个叱咤文坛、担任两朝太子老师的李纲,也是面对异族入侵、大义凛然地向无敌之资的巫劫,喊出了“老夫尊天地,敬道德,畏民心,尔区区一介蛮夷武夫,我岂会受你恐吓”的振聋发聩的灵魂呐喊的李纲,李文纪!

    那一夜的云山之战,经过众人的口口相传,已经在民间演化出来了无数不同的版本,什么巫劫三头六臂、眼冒雷光,什么书院高手如云、天地变色,但唯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李纲那夜面对大宗师高手巫劫时,临危不惧、正气凛然的那一番呐喊,竟然一字不漏地在民间广为流传,无数大唐的百姓以及读书人,无不因此而对老先生肃然起敬!

    龙虎山天师道虽然隐于世外,但玄清率领着这些弟子一路走来,路上多多少少地也听过这件事情,此番见到那个面容慈祥、须发皆白、满脸皱纹的老人后,这些龙虎山弟子无不肃然起敬,纷纷自发地站起身来,向李纲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道门礼仪:

    “见过文纪先生!”

    自张道陵创立天师道,数百年来天师道门人并不怎么过问世间俗事,但有一点无可否认,天师道门人皆是汉人,皆是炎黄子孙,虽然他们家国意识较为淡薄,但在他们的观念中,仍然有着较为强烈的种族意识,要不然当初灵虚真人也不会因为突厥狼骑劫掠大唐边境村庄而一怒之下斩杀两百多名突厥狼骑!

    李纲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在面对异族入侵时,却临危不惧、昂首怒斥敌酋,简直是大涨汉人威风,面对这样一个心存浩然正气的老人,龙虎山的这些弟子都是发自内心地尊敬!

    “呵呵!这些想必都是天师道的高徒吧?呵呵!都坐!都快坐!”

    李纲看了看玄清身侧的龙虎山弟子,满脸慈祥地笑着道。

    一番客气之后,众人再次落座。

    “此次贫道奉掌门之命,带领我天师道二十二名弟子下山历练,由于天师道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接触过世俗,所以……往后只怕要给诸位添许多麻烦!”

    众人落座后,玄清朝李纲、颜思鲁等人拱了拱手,竟然难得地说了一句客气话,只是这些话从他的口中说出来显得无比生硬,估计应该是临行之前风灵子教他这么说的。

    闻言,李纲摆手道:“呵呵!玄清道长这话就太过见外了!且不说天师道是山长的师门,上次要不是道长出手搭救,老夫只怕已经行将就木了!这次天师道门人下山历练,书院理应接待!

    而且眼下孙道长的医馆和医学院正缺人手,天师道贵为天下道门正宗,门下弟子山医命相卜想必都有所涉猎,若是能够出手帮衬辅佐,那实乃炎黄书院和大唐联合医馆之幸,老夫倒要反过来感谢诸位了!”

    孙思邈这时也点头道:“文纪先生说的不错,现如今无论是大唐联合医馆那边,还是书院医学院这边,都急缺医术高超的医道圣手。而且实不相瞒,贫道这些年一直在修撰一部医书,一部将贫道这些年云游四方遇到的一些病症以及治疗药方整合在一起的医书,用作传与后人。

    但近来医馆和书院的事务缠身,贫道实在难以集中所有精力去修撰医书,龙虎山天师道虽以道法、武功见长,但医术仍然冠绝天下,若是能得诸位襄助,贫道这肩上的胆子肯定会轻上不少,而且贫道的这部医书,也能早几年修撰完成!”

    孙思邈所说的这部医书,正是先前李泽轩在他所居住别院见到的那部还未完成到一半的《千金要方》,自从被李泽轩“忽悠”进炎黄书院之后,孙思邈虽然觉得距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了,但他这部医书的修撰进度却越来越慢了,因为压在他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了!

    不同于玄清这样出身于名门大派的道门中人,孙思邈虽然也是修道之人,但他的一身医术都是在无数次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严格来说,孙思邈只能算是一个散修,因为他无门无派!

    但尽管如此,在座的天师道弟子也没人胆敢轻视孙思邈,因为孙思邈行医几十载,活人无数,在民间声望极隆,这是一个将毕生精力和所有热情都奉献给医学事业的人,值得所有人尊敬!

    “哦?孙道长在修撰医书?不知可否方便让贫道等人一观?”

    闻言,玄清眼睛一亮,出声问道。

    玄清一生,将自己百分之九十九的精力都倾注在了剑道上,所以在天师道中,他还有一个“剑痴”的称号,论对剑之一道的感悟,就连当年的灵虚真人都比不过他!

    而玄清另外百分之一的精力,则倾注在了医道上,虽然只有百分之一,但玄清的道心极为纯粹,如此专一、纯粹的一个人,即便是只付出了自己百分之一的精力,也要比常人付出百分之百的精力要强,他在医道上面的造诣,目前也是仅次于孙思邈,却远不如灵虚真人!

    故而,听说孙思邈最近在修撰医书,玄清顿时来了兴趣!因为论行医经验,十个他都比不过救人无数的孙思邈,而这部集合了孙思邈这么多年行医经验的医书,肯定对提升他的医术大有裨益!

    “呵呵!既然玄清道友感兴趣,那又有何不可?待孔归先生将你们安顿好后,玄清道友可以直接来贫道的别院一观!”

    见玄清对自己的医书感兴趣,孙思邈并没有不高兴,也没有想要藏私,他坦然一笑,道。

    行医半生的他,志在医治天下饱受病痛折磨的苦难百姓,但他也明白,仅凭自己一人之力肯定无法达到这个目标,所以当初他答应李二加入太医署,所以他今年又受李泽轩的“蛊惑”,加入了炎黄书院以及大唐联合医馆,为的便是将自己的医术,传授给更多和他有着共同志向的同道中人!

    玄清眸光一闪,拱手道:“前辈高风亮节,玄清佩服!”

    孙思邈笑了笑,不以为意。

    颜思鲁这时说道:“玄清道长此次带领二十二名天师道弟子下山,正好云山这边还有几栋别院空余,山长此时不在书院,老夫便代山长做个决定,让贵教弟子暂且住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栋云山别院,这样道长以及贵教弟子平日里也能方便出入医学院以及大唐联合医馆。道长以为如何?”

    玄清对于弟子们的住所倒是没什么特殊的要求,闻言,他点了点头,道:“但凭孔归先生安排!”

    …………………………………………

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任务开始!

    “这别院好生别致,光滑如镜的瓷白地砖,棱角分明、硬如磐石的墙面,空明澄净的流离窗户,柔软舒适的坐榻,就连如厕的茅房,都亮白如玉,没有一点臭气。还有,听说这东西是电灯,以电驱动、可使黑夜亮如白昼的电灯!云山的一切都好生神奇,小师叔说师兄修的是红尘道,可究竟是什么样的红尘道,能让师兄创造出如此神奇的一座云山~?”

    在光华楼一楼会议室,炎黄书院众人以及玄清所带领的龙虎山天师道弟子,经历了一番简短的“会晤”之后,颜思鲁便命人带着玄清等人来别院这边了,毕竟他们这次从龙虎山来云山,身上可都带着行李,唯有先安顿下来后,才有工夫去做其他事情。在里里外外参观了一遍别院之后,张恒忍不住小声感慨道。

    颜思鲁一共给天师道众人分配了五栋别院(别院内部当然全都是“装修”好的,完全可以直接拎包入住),张恒和玄清分到了一处别院,其余二十一名天师道弟子则是被分配在了另外四座别院,每栋鼻渊大概住了五人,还有一栋住了六个人,这么分配倒不是因为张恒是掌门弟子所以给的特别优待,而是玄清作为师长,平日里冷酷严厉,寻常弟子可不敢跟他住在一起,当然,除了张恒之外!

    天师道的弟子一般都惧怕玄清,而张恒从小非但不怕,反而对于玄清却格外地亲昵,或许,是因为他俩都是同一类人!

    好在云山别院的内部空间极大,每栋即便是住上十来个人也不会显得拥挤,要不然,李泽轩岂不会因此而无辜地落得一个“虐待”同门的骂名?

    “师叔,红尘道是什么道?为何弟子通读道典,也不曾听说过?”

    实在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或者是张恒根本不想压抑自己心中的想法,他上楼推开了玄清卧室的房门,对正在床上盘膝打坐的玄清问道。

    通读道典!

    这四个字若是从其他同龄孩子的口中说出,玄清只会暗道此人好大的口气!因为道家典藏何止千卷,岂是一个弱冠之龄的毛头小子所能通读完的?

    但说出这句话的人是张恒,玄清心中自然是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只是张恒问的这个问题,让他一时间实在不知应该如何回答。

    李泽轩现在修的什么道,这一点其实玄清也难以说清楚,沉默良久之后,就在张恒以为玄清入定了的时候,玄清闭着眼睛,淡淡道:

    “红尘道,我也不清楚,你还是回去问掌门吧!”

    没有从玄清口中得到想要的答案,张恒自是大失所望,他蹙着眉头,应道:“哦……可祖父远在龙虎山,要问也只能等返回师门之后了!但这件事情若不能论清楚,会影响弟子道心,并阻碍修行,还望师叔能不吝赐教!”

    显然,张恒觉得玄清不是不知道,而是对他有所隐瞒。

    闻言,玄清仍旧淡淡道:“这件事情师叔帮不了你,要么你回去问掌门,要么,你找机会直接去问你师兄!”

    玄清一生痴迷剑道、不念红尘,又怎么能够说得清楚何为红尘道呢?张恒这个问题确实是问错了人!

    见玄清坚持不说,张恒也一阵无奈,他只得告退,不过在转身离去的时候,他忍不住喃喃感叹道:

    “这红尘道还真是神奇,竟让师兄造出了这些如此鬼斧神工的东西,还有电,和电灯,师兄似乎知道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人间至理,促使他创造了云山上这神奇的一切!还有方才在书院时,听书院众先生说的最多的词便是工学,工学是什么?难道工学就是师叔所说的红尘道?若有机会能窥得书院工学典籍,那该多好!”

    张恒的低声呢喃,自然逃不过玄清敏锐的耳朵,他蓦地睁开了眼睛,望着张恒离去的背影,眸中不由竟然闪过了一丝担忧!

    谁能想到,冷酷如玄清,平日里除了剑之外就没有让他在乎的事情了,此时居然会流露出担忧之色,这若是让熟悉他的天师道掌门风灵子看见,定会惊愕不已!不过若是风灵子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那估计自是另外一番感受了!

    ………………………………

    “休整了一夜,大伙儿应该都恢复的差不多了吧?”

    太原,驿馆一间厢房之内,三十二名学生济济一堂,这间原本还算是比较宽敞的厢房,此时竟然显得有些拥挤了起来,李泰环视众人,出声问道。

    这几日他们一路奔波,车马劳顿,虽然这一路上大伙都是吃得好、睡得好,但漫长的路途不可避免地会耗费掉他们许多精力,加之现在众人已经抵达第一个目的地——太原,短时间内不需要赶路了,所以今日早晨,李泰和墨垂特意没有向往常一样老早就将大伙儿从睡梦中叫醒,这让书院的师生们很是睡了一个懒觉。

    “虽不至于完全恢复,但经过一整夜的休息,现在精神多了!我们都知道时间紧急,青雀你尽管为大伙儿分派任务吧!”

    秦怀玉心知李泰这么问的用意,于是主动站了出来,配合道。

    作为书院老师的代表,墨垂也出声道:“怀玉说的不错,这次北上之行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我们所有人身上都肩负着山长以及书院一众先生交待的重任,既然大伙儿休整的差不多了,那今日便开始正式执行任务吧!青雀你来安排!”

    书院众师生想起临行前李纲、墨槐、颜思鲁等人的殷切嘱托,又想起他们的山长如今正在军中,为朝廷备战突厥而献策献力,于是不由纷纷点头附和。

    见状,李泰松了口气,面色一正,朗声道:“好!既如此,那我们今日便开始执行任务!上午,第一组成员,随我前去刺史府,参与电报中继站的选址工作,午时之前,咱们必须敲定电报中继站的具体位置!”

    此次书院共出动了三十二名杀手锏工程的精英成员,而这三十二人,在来之前就被分成了八组,每四人为一组,李泰话音落罢,秦怀玉、孟文浩、铁蛋三人纷纷上前拱手应道:“是!”

    他们三人加上李泰,便是第一组的成员!

    李泰点了点头,接着吩咐道:“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成员,由李谚和贾嘉隐带队,你们今日的任务,一是清点我们这次北上所携带的物资,查看是否有遗漏,二是将搭建电报中继站需要用到的机器,比如火力发电机、电报收发器、电池组等等,将这些可以提前组装的东西,给提前组装好!”

    李谚、贾嘉隐、曾子然等十二人拱手齐声道:“是!”

    “第五组、第六组成员,待上午确定电报机中继站的修建位置后,随同第一组成员一同前往目的地进行勘测,记住,咱们的目的很简单,那便是以最小的工程量、最短的施工时间,让我们的电报中继站达到山长所制定的参数要求!”

    “是!”

    “第七组、第八组成员,由墨垂先生带队,负责协调物资运送以及前期工程的可行性评估,如果有发现不合理的地方,请尽早提出,并参与讨论修正,尽量将工程延误降低到最短!”

    “是!”

    李泰胸有成竹,侃侃而谈,或者说,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心中预演和筹划了许多次,所以此时才能在三言两语间,将今日的任务给所有人分配清楚。不得不说,这趟北上之行,对于李泰的领导能力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一名只会做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的工科生并非是李泽轩急切需要的,但如果这个工科生不仅自身成绩非常好、动手能力特别强,而且还具备出众的领导能力,那对于当前的李泽轩来说就太需要了!

    因为随着工学的发展,后面势必会出现许多带有交叉学科的“科研项目”,单凭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完成,那个时候就需要一个“科研团队”了,只有这样既精通技术,又富有领导能力的领导者,才能带领一个“科研团队”,去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而李泰,目前正朝着这个方向进步着!

    见李泰在短短半柱香之内,就将所有人的任务都给分派完毕,而且还分派的井井有条、合情合理,墨垂不由欣慰地点了点头,这一路走来,他可是一直都在见证李泰的成长与进步。

    “此外,为了诸位的安全考虑,各个小组在行动时,都必须有禁军护卫左右,任何时间、任何情形,任何人都不得单独行动!这是铁律,所有人都得遵守!包括我在内!”

    分派完任务后,李泰的神色忽然变得严肃了起来,他看向众人,沉声说道:“稍后独孤将军会为每一组分派护卫,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得脱离禁军护卫的视线,另外,独孤将军会为各组成员分发传讯烟火,在城中如若遇到紧急情况,务必第一时间焰火示警求救!”

    说道最后,为了引起众人足够的警惕,李泰强调道:“这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小题大做,这是为了书院的任务,也是为了诸位的安全,请诸位切记,如今大唐与突厥开战在即,太原城未必就如往日一样安全!”

    …………………………

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选址难!

    “……如今大唐与突厥开战在即,太原城未必就如往日一样安全!”

    这短短的一句话,让原本就有些紧张的气氛,瞬间多了一丝凝重。在场之人都是炎黄书院的精英学子或者老师,自然不是笨人,都能从李泰的这句话中,嗅到一丝暗藏的危机!

    “青雀你放心,大伙儿都知道轻重!定会万事小心的!”

    孟文浩这时出声说道。

    其余众人也应和道:“没错!我们会万事小心的!”

    见状,李泰看向墨垂,用眼神询问后者是否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后者轻轻地摇了摇头,李泰深吸一口气,对众人道:“好!那诸位便依据各自分配的任务,开始行动!切记,安全第一!”

    当初离开云山之时,李纲、颜思鲁等书院一众德高望重的先生,曾经千叮咛万嘱咐,要让所有的师生都安全归来,作为此次行动的总指挥,李泰感觉自己身上压力山大,尤其是昨日抵达太原之后,独孤信和独孤飞鹰将太原城眼下波澜诡谲的形势告知李泰后,李泰嗅到了浓浓的危机,所以今日他才会对书院众人一再强调出行安全问题!

    既然当了这次北上之行的总指挥,那他就有责任、有义务将书院所有人全部给安全带回去!

    “是!”

    众人拱了拱手,然后纷纷出门去准备执行各自任务了。

    李泰走出了厢房,独孤信这时正好走了过来,向李泰抱拳道:“殿下,末将已按照您的吩咐,将禁军分成了八支小队,分别保护书院八个小组的安全,之后在太原城内,无论书院的师生走到哪儿,禁军便会跟到哪儿,绝不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今早书院的师生们都睡懒觉了,唯独就只有李泰和墨垂早早地便起来了,起来和独孤信等一众军中将领商议关于保护书院师生安全方面的安排和部署。

    闻言,李泰点了点头,拱手道:“很好!有劳独孤将军了!”

    李泰知道,独孤家的两兄弟跟李泽轩私交匪浅,所以他对于这二人一直都很是客气。更何况此时书院三十二名师生的安危全部系于独孤信和独孤飞鹰二人,这就更加让李泰不得不对独孤信以礼相待了!

    “殿下客气!此乃末将职责所在!”

    独孤信抱了抱拳,犹豫片刻,他还是说道:“眼下太原城波澜诡谲,殿下千金之躯,竟以身犯险,接下来的几天,为了保证殿下的安全,末将必须贴身护在殿下左右,之后殿下无论去哪儿,末将都必须在身旁护着,还望殿下能够成全!”

    皇家之人,自小便受尽了各种约束,所以皇室子弟长大之后一般都非常不喜约束,这也是李泰平常出门一直都不喜欢带护卫的主要原因。独孤信也明白这一点,但是眼下的局势,他如果不时刻守护在李泰身边的话,特根本没有任何把握能将李泰安全地带回云山!故而,他只能对李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了!

    李泰皱了皱眉,他的确不喜欢约束,如果有人一天十二时辰贴身保护他的话,他会感觉到浑身不自在,但见独孤信眸中隐隐带着一丝请求,李泰犹豫了片刻,终是点头道:“那好吧!后面几日,就辛苦独孤将军了!”

    就当是给山长一个面子了!

    李泰在心里暗暗补充道。

    若是换做旁人提出要时刻贴身保护于他,他定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并将那人给打发走,并非他不惜命、不怕死,而是在还没有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时候,任何人都不会喜欢自己的身边一直有人跟着!

    不过这个人是独孤信,是李泽轩的好友,那就另当别论了!

    “多谢殿下体谅!”

    见李泰终于答应,独孤信大松一口气,并抱拳道。

    毕竟这件事情如果李泰不配合他的话,将会给他后面的保卫工作增加许多困难。

    就在这时,独孤飞鹰从院门外快步朝李泰这边走了过来,走到近前后,朝李泰抱拳道:“殿下,并州刺史在驿馆外求见!”

    由于李泰这一行人人数众多,再加之独孤信率领的一千禁军也驻扎在驿馆外,所以昨日傍晚的时候,太原城的这座驿馆已经被李泰等人给“包场”了,当然,是刺史府出面清场的,如此一来,也正合独孤信的心意,因为这样更加方便禁军布坊。

    所幸这个时候太原城驿馆内并没有入住什么身份特殊的人,比如说其他国的使节什么的,要不然昨日的清场难度可就有点大了!

    “嗯?并州刺史?”

    闻言,李泰眉头一挑,道:“本王正想带人去刺史府呢,没想到这并州刺史竟然亲自上门了。也好,也省的我们再跑一趟了!快请王刺史进来!”

    “喏!”

    独孤飞鹰领命而去。

    少顷,太原驿馆的一间偏厅之内,李泰和并州刺史王燎原对立而坐,二人中间的桌上茶香缭绕,但此时这两人都没有工夫去品茶。

    “……下官心知殿下此来太原,定有紧要任务在身,所以今日下官特来驿馆,看看有没有能为殿下效劳的地方!毕竟下官已在太原为官两年,虽不敢说对太原城的一草一木都烂熟于心,但对于太原城的风土、人情以及近两年发生的事情,下官还是了如指掌的!”

    简短的寒暄之后,王燎原主动道明了来意,并表达出了想要帮助李泰完成李二交待的任务的意思。

    昨日李泰当着刺史府一众官员的面,声称此次前来太原是执行李二交待的一项重要任务,至于具体是什么任务,李泰没有明说,他们也更不敢去问,可越是这样,王燎原就越感觉李泰口中所说的任务,其干系十分重大,他昨晚思索了半夜,终究是决定今日来驿馆主动向李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不然李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一旦出了岔子,那他这个并州刺史怎么说都逃脱不了一个怠政之责!

    李泰早就有借助刺史府力量的想法,如今王燎原竟然主动送上了门来,他岂有不应之理?只见他微微一笑,朗声道:

    “呵呵,王刺史来的正是时候,本王正想去刺史府寻求帮助呢,没想到王刺史竟然直接过来了,也好,眼下正有一件事情,需要王刺史相助一二!”

    闻言,王燎原顿时精神一振,他一脸肃然地拱手道:“能为殿下效命,是下官的荣幸,殿下若有吩咐,但说无妨,下官一定照做!”

    李泰笑着摆了摆手,道:“横竖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是本王想在太原城寻找一个地势极高的地方,王刺史既然在太原城为官多年,可否知道有类似的地方?就比如类似于管城县的嵩岳寺佛塔!”

    “地势极高,嵩岳寺佛塔……”

    听罢,王燎原不由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他看向李泰问道:“敢问殿下所说的地势极高,最低为多高?”

    王燎原并没有询问李泰找嵩岳寺佛塔这种地势极高的地方做什么,他很明白什么事情能问,什么事情不该问,关于李二交待的这项绝密任务,既然李泰到现在都没有跟他说,那便证明这项任务他不该知道了!

    …………………………………………

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暗流,鱼饵!

    在中国历史上,太原境内的确有不少名寺古刹,比如永祚寺、崇善(白马)寺、龙泉寺、开化寺、净因寺、不二寺、明秀寺、千佛寺、佛光寺、普光寺、童子寺等等,但这些寺庙大多都是在唐代之后、准确地说是在贞观之后所建。王燎原所说,完全属实,这个时代,太原城内所留存较为完好的寺庙也就只有普光寺和童子寺了!

    “你说这童子寺位于龙山之巅,地势极高,且已经荒废,意思是说如今童子寺内并没有僧人居住?亦没有供奉香火?”

    王燎原的一番讲述,起初李泰是听得眉头大皱,不过待听完王燎原关于童子寺的介绍之后,李泰的双目陡然一亮,他掩住眸中兴奋,出声问道。

    李泰心里明白,且不说普光寺寺内没有高耸佛塔,不符合搭建电报中继站的要求,即便是有,这寺庙里面的主持肯定也不会同意让李泰带人进去搭建电报中继站,因为无论是电报中继站搭建的过程还是搭建之后的护卫、后勤保障,都会极大地影响到寺庙里面僧人的生活以及前来寺庙进香的香客,毕竟这电报中继站修建好后,可不是一直就放任不管了,一是技术人员要负责日常维护,二是军队要驻扎进来,时刻保护电报中继站不被有心人所破坏!

    虽然李泰是皇子,身上负的是皇命,可是此举关系到寺内诸多僧人的“铁饭碗”,对方肯定不会做出让步,就算是李二在这儿,也不敢对轻易对那些抗命不遵的僧人们怎么样,不然会引起极大的舆论风波!

    因此,相比于普光寺,童子寺无疑是一个更加完美的选址,既能满足修建电报中继站的要求,也不会涉及复杂的“拆迁”问题!

    “没错,据下官所知,隋末年间这童子寺便已经荒废,寺中僧人皆不知所踪,但寺内的建筑,并未在战乱中受到多少破坏,只是长时间没人打理,多了些积灰罢了!”

    王燎原点了点头,回道。

    闻言,李泰再也难掩兴奋,直接起身道:“那好!还请王刺史派一人带本王去那童子寺一观!”

    王燎原虽不知李泰为何要这么着急地去一座荒废的寺庙,但他心知这和李二所交待给李泰的那个重要任务定然脱不了干系,于是也就没有多问,直接起身回道:

    “下官这就让随行护卫,带殿下前往童子寺!不过龙山位于太原城西南偏隅,位置偏僻,山高林密、人迹罕至,殿下若执意前往,还请准许下官派一队精锐兵马一路护送,不然若是生了意外,下官当真是万死莫辞啊!”

    相比于李二交待的那个任务,王燎原无疑更加关心李泰本人的生命安全,因为若是李泰出了意外,即便是李二所交待的重要任务完成了,这次的任务也算是以失败告终,而他,也必定会受到严厉的责罚!

    李泰摆了摆手,道:“此去龙山,自会有禁军护送,所以,本王的安全,就不劳王刺史费心了!”

    不是李泰不相信王燎原,而是如今太原局势错综复杂,敌人在案,他们在明,他身边的护卫也并非越多越好,要必须全是可靠、信得过的人,此时将并州州府兵马也给牵扯进来,一是没必要,二是人多了难免会有些乱,如此一来,更加容易给敌人潜伏到他身边的机会。

    王燎原闻言一怔,随即拱手道:“是下官多虑了!既有禁军护在殿下左右,殿下的安全自然无须下官操心了!下官这就派人带殿下去童子寺!”

    ……………………

    “启禀卫主,鱼儿已经脱钩,先前他们在同福客栈订下的客房已经全部退了,目前都住在驿馆,而且驿馆周围,有大量护卫,明面上的约有几百人,暗地里不知还有多少人!”

    同福客栈,天字号客房。

    一名身穿劲装的年轻男子推门走了进来,向屋内一名中年男子躬身道。

    中年男子手持羽扇,正立在窗前,看向窗外楼下街道上往来的行人,从侧面看,他有着瘦削的脸庞,挺拔的鼻梁,面色如玉,气质飘然,配合着他手摇羽扇的模样,很是有一种翩翩浊世佳公子的风范。

    此时闻声,他蓦地转过了身来,却露出了一张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的脸,细看之下,此人正是昨日独孤信率领大军将要入城时,城门附近酒楼上的那个身份不明、手持羽扇的中年男子!

    方才那年轻男子称其为卫主,如此看来这人的身份定不一般,而且他来太原城的目的也并不简单。谁能想到,一天之前刚刚被满城通缉的朱邪晟刚从同福客栈天字号客房逃走并不知所踪,这中年男子便立马住了进来,也不知道他是艺高人胆大,还是根本就没把王家以及独孤信率领的禁军放在眼里!

    “呵呵!看来独孤家的这个大公子也不笨,他这是想当一个缩头乌龟、将炎黄书院的这些人给彻底地护在龟壳里啊!现如今,还在寻找鱼饵的,是不是就只剩下王家那些人了?”

    中年男子摇了摇羽扇,淡淡地说道。

    年轻男子抱了抱拳,道:“卫主英明,如今尚在寻找鱼饵的,就只剩王家明面和暗地里的护卫了!独孤信带来的禁军,未曾有过单独出动的迹象!”

    闻言,中年男子没有说话,而是转过了身,继续看向窗外川流不息的行人,沉默良久,他终于开口道:“既然鱼儿不上钩,那还要这鱼饵何用?将这两个鱼饵给抛出去,让他们发挥下最后的价值吧!三日之内,咱们必须将炎黄书院这一行人的目的给彻底弄清楚!”

    “属下遵命!”

    年轻男子神色一肃,躬身领命,并转身离去。

    “砰~砰砰~!”

    没过一会儿,房门处传来一长两短的敲门声,中年男子淡淡道:“进来~!”

    一名和先前那年轻男子穿着一模一样的人走了进来,向中年男子躬身道:“启禀卫主,客栈内有一少年求见,他说他能助卫主达成所愿~!”

    ……………………………………

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殿下,这龙山地势高耸,南、北、西三面环山,形似簸箕。山上树木茂密,环境幽静,站在主峰极顶之上,顺着硫磺沟,向东极目远眺,整个太原城便都能映入眼中,端是钟灵毓秀、夺天地造化之地。

    据传当年弘礼禅师游历至此,见五色光明云从地上空而遍照,其光明云中有四童子坐青莲座游戏,响动大地,岩嗽颓落。岸上崩处,有弥陀佛像出现,三晋尽来致礼,弘礼禅师记录此异象后,便上报朝廷,申请在此建寺,于是便有了现在的童子寺!”

    太原城,西南偏隅,李泰、秦怀玉、孟文浩、铁蛋等炎黄书院学生,在独孤信带领的三百禁军护送下,来到了龙山之巅,站在山顶之上,向东极目眺望,在朝阳映照下的太原城全部尽收眼底,令人目眩神离,王燎原派来的那名刺史府护卫,此时凑在李泰身边,为李泰尽心尽力地讲解道。

    “呵~!你倒是知道的挺多啊!”

    环顾四周,李泰对于这里的环境满意至极,他忍不住夸赞了那护卫一句,护卫一听,顿时眉开眼笑道:“殿下谬赞,小的就是太原府本地人氏,从小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知道的自然要比旁人多一些,这童子寺,小的之前来的次数可一点都不少,殿下您这边来,前面就是童子寺的佛阁,里面供奉着西方三圣!”

    说到这儿,这名护卫朝着北面指了指,并向李泰做了个请的手势。

    那是一座巨大的佛阁,上下两重,依山而建,规模十分宏伟。

    一旁的独孤信冲左右使了个眼色,两队禁军顿时鱼贯而出,朝着北面的佛阁奔去,李泰见状,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站在旁边,静静地等待着什么。

    没过一会儿,一名禁军从里面快步跑了出来,向独孤信抱拳低声道:“启禀将军,佛阁内一切正常,并未发现危险!”

    独孤信点了点头,然后冲李泰使了个眼色,李泰会意,对那名并州刺史府的护卫道:“既然你对这里颇为熟悉,那便上前带路吧!”

    “是!殿下!”

    护卫抱了抱拳,在李泰的左前方缓缓朝着佛阁而去。

    李泰等人走进一看,才发现这佛阁是由前廊和阁主体部分组成。前廊面宽五间,深一间,通面宽约十丈,进深约两丈,檐柱九个,均为大型宝装覆莲式、南北向排列,柱础覆莲部分直径将近三尺,台明为石筑,地面铺石板,但明间使用方砖。

    而佛阁主体面宽约十丈有余,进深约五丈,比前廊更加宽敞。墙体用条石垂直砌筑,墙体的北部一部分直接砌筑在自然岩体上。墙体中部,即明间开门。墙体外部无雕刻,内部则满雕千佛,千佛形象各异,蔚为壮观!

    佛阁内依山崖雕造了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像,三座佛像巍峨高大,竟有十丈多高,光佛头就有两丈多高,佛像宝相庄严,令人忍不住肃然生畏!

    “这座佛阁端是宏伟,仅凭这三座佛像以及石壁上的千佛雕刻,也称得上是佛家圣地,当初因为中原战乱而荒废残败,多少有些可惜!”

    在佛阁内巡视了一圈,秦怀玉忍不住感慨道。

    秦怀玉的母亲信佛,秦家后院还专门建有佛堂,在耳濡目染之下,秦怀玉对于佛家多少也有一些好感,故而才由此一叹!

    闻言,其余人均是忍不住点了点头。

    平心而论,这童子寺虽然表面上破败了些,但这寺庙内雄伟的建筑、佛像,和精美的雕刻,无不彰显着它曾经的辉煌以及当时建寺者花费了多么大的心思,其内在的艺术价值,其实这佛寺内的尘埃所能掩盖住的?

    “残败也好,辉煌也罢,如今这座佛寺能为我们所用,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由于跟李泽轩这个天师道弟子“厮混”的时间比较长,李泰对于佛家倒是不怎么“感冒”,听闻秦怀玉等人感慨,他有些不以为然道。

    “青雀,你是打算……选在这里?”

    听李泰这么说,孟文浩心中一动,出声问道。

    早上李泰分派任务的时候,他还以为电报中继站的选址要花费很多时间呢,可他万万没想到,仅仅是来了一趟龙山,李泰便有敲定选址的意思,这未免太顺利了吧?

    不过虽然感到意外,但孟文浩却没有放松警惕,没有道出关于电报中继站的任何消息,因为此处还有一个外人——那个并州刺史府的护卫!

    事关书院任务的成败与书院众师生的安全,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必须谨慎再谨慎!

    “差不多,不过在决定之前,我还得确定一些事情!”

    李泰点了点头,应了孟文浩一句,然后他对那名并州刺史府的护卫说道:“这座佛阁上面是不是还有一层?上面一层是做什么的?”

    护卫连忙回道:“回殿下,这上面一层小的也去过,就是几间禅房,没什么特别的,收拾一下应该能住人!”

    李泰点头,道:“好!本王知道了!这里没你的事了,你做的很好,先行下山回城去找王刺史领赏吧!”

    从始至终,他都没有问这名刺史府的护卫叫什么,因为对于他来说,他不需要知道!

    “是!多谢殿下!”

    那名护卫大喜,连忙躬身道谢。

    言毕,他朝李泰行了一礼,转身下山了。

    ……………………………………

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真假刺杀!

    “墨垂先生他们人呢?”

    回到城中驿馆,李泰见独孤飞鹰恰好在驿馆门前四处张望,他心中急于告知墨垂他们关于电报中继站选址的事情,也就没有将独孤飞鹰的异常放在心里,而是急切地询问道。

    “殿下,大哥,你们回来了?墨垂先生……墨垂先生他们在后院收拾东西!”

    独孤飞鹰见到李泰等人,尤其是见到独孤信回来,他立马起了精神,回答道。

    昨晚入驻驿馆的,除了炎黄书院师生和独孤信率领的禁军之外,还有这次北上之行从炎黄书院带出来的搭建电报中继站所需的物资和机器设备,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可全都是无价之宝,用钱买都买不到,为了保证不会遗矢,也为了保证他们此行的目的不会被泄露,这些物资设备在驿馆可是单独分配了一处院落储藏,并且有专门的禁军日夜不停地看守!

    “嗯!本王去看看!”

    李泰点头应了一声,说罢,他直接朝着驿馆内走去。

    独孤信并没有跟过去,一来,如今整座驿馆都是他安排的人,他根本不需要担心李泰在驿馆的安全问题;二来,独孤飞鹰的眼中明显就是有事情,这一点,当了这么多年兄长的独孤信还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怎么了?”

    李泰进入驿馆后,独孤信看向独孤飞鹰,淡淡地问道。

    独孤飞鹰一脸焦急道:“大哥,刚刚王家祖宅那边王刺史派人传来消息,说是有人发现了朱邪晟和康昌安的下落,王家那边已经派人赶过去了!”

    独孤信闻言一惊,道:“什么?王家那边查到那二人的下落了?”

    独孤飞鹰挠了挠头,道:“是啊!就在刚才王刺史的人过来通知我的!我……我方才也想过去来着,可是想到先前大哥你交待我不要去追查这二人的下落了,所以就没有去……大哥,咱们真不过去看看吗?”

    昨日独孤信率领大军进城后,在得知城内如今的局势后,制定了暂且按兵不动、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他彻底放弃了寻找朱邪晟和康昌安二人的下落,集中所有精力保护李泰等人安全,所以追查朱邪晟和康昌安二人下落的任务,就只剩王家在执行了!

    只是独孤飞鹰多多少少都有些心有不甘,因为朱邪晟和康昌安身上还有许多谜团等待着他去解开,不抓住这二人,他心里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先前我之所以不让你去继续追查朱邪晟和康昌安二人下落,主要是不想分散兵力,可如今既然王家发现了这两人的下落,我们自然应该去看一看的!或许从这二人身上,真能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独孤信沉吟片刻,对独孤飞鹰没好气道。

    虽然在独孤信的心里,朱邪晟和康昌安八成只是两个小虾米,而并非真正的奸细头头,但眼下王家已经帮他们找到了这两个人,根本不需要他再浪费兵力,而且万一这二人真的知道些什么,那他此行绝对是稳赚不亏啊!说不定根据这二人提供的线索,还能顺藤摸瓜、抓出真正的幕后黑手!

    “好好好!王家派来的人跟我说,朱邪晟和康昌安藏身在城南烁仁坊东面第五间宅子后院地窖,我这就带人前去那边……”

    见独孤信竟然同意了前去查看那两名人犯,独孤飞鹰顿时就兴奋道。

    独孤信却是眉头一皱,因为他忽然意识到了好像哪里有些不对,于是他出声打断了独孤飞鹰,道:“你和众兄弟留在这里保护殿下,我一个人过去看看!”

    “呃……”

    独孤飞鹰心有不甘,有心想要反驳两句,却被独孤信严厉的眼神给瞪了回去,只得闷声应道:“是!大哥!”

    独孤信点了点头,让一名禁军为他牵来坐骑,他单人单骑直接朝着城南方向快速奔去。

    ………………………………

    “大统领,这两人就是家主要找的朱邪晟和康昌安,他们二人藏在后院的地窖里,不过属下带人过来的时候,这个宅子的主人已经不知所踪了!”

    太原城南烁仁坊,东面第五间宅子,后院。

    一名身穿黑衣、身材瘦削的年轻人,朝着另外一名黑衣圆领、身材高大的男子躬身抱拳道。

    大统领!

    这名身材高大的黑衣圆领男子,正是王家暗卫的大统领王成武,也算是王家暗卫中传奇般的存在了,仅仅三十岁,一身武道实力就已经达到了宗师之境,这般资质,在大唐完全能够去担任一军之将帅了!

    “白庆,说说你是怎么发现他们二人的?”

    王成武目光如电,他扫了一眼被捆成粽子、面如死灰的朱邪晟和康昌安二人,然后将目光转回到面前的黑衣瘦削人身上,沉声问道。

    这个白庆,是王家暗卫第二分部的,也就是归二房掌控的那支暗卫,昨日王家所有力量齐出、找了一天都没找到的嫌犯,居然被这个白庆轻而易举地找到了,这不由得王成武不怀疑!

    白庆目光一闪,连忙低头躬身抱拳道:“回大统领,属下今早烁仁坊巡逻,见这家宅子府门大开,甚是反常,便进去看了看,发现这宅中竟然空无一人,属下正欲离去,忽然听到后院传来了一声响动,属下这才去后院查看,不成想这后院的地窖下居然藏着人,而且经过讯问得知,这两人还是家主满城通缉的人,属下担心自己一个人应付不过来,于是便连忙托人回家族给您传信!”

    这家伙这一番说辞,可谓是滴水不漏,但王成武却狐疑地看了他一眼,沉默片刻,王成武朝左右挥手道:“将这二人带回去,然后去驿馆将楚记铁器铺的账房也带回祖宅,给他们二人验明正身!”

    “是!”

    四名金装武士越众而出,将被捆绑在地上的朱邪晟和康昌安二人拖了起来,王成武这时挥了挥手,道:“回祖宅!”

    一行人带着朱邪晟、康昌安立马出了宅院,白庆缀在后面,眸中闪过一丝激动和贪婪之色,只听他喃喃自语道:“家主集合所有力量通缉此二人,证明此二人极为重要,而抓住他们的却是我白庆,发达了,发达了……哈哈!这次家主的赏赐肯定不会少……”

    其实,真是情况并非白庆方才所说的那样,白庆早上的确是奉命来烁仁坊巡逻了,但就在他刚走进烁仁坊坊门的时候,一支羽箭直刺他的面门而来,白庆虽然有点武艺傍身,但凭借他身上的功夫、面对这突然而来的一箭,却根本来不及做任何闪躲,就在白庆闭上双眼、心中大呼“我命休矣”的时候,那支羽箭却没有刺中他的脑袋,而是偏了一寸,从他的耳边划过,“砰”的一声,深深地钉在了墙上!

    白庆惊魂未定,但“刺杀”他的人射出这支羽箭之后,并未有其余的动作,他扭头看向墙上钉着的那支羽箭,就见箭杆上帮着一张布条,他心中一动,连忙上前将羽箭从墙上取下,拆开布条一看,便见上面写道:“王家所追之人藏于烁仁坊东面第五间宅子后院地窖!”

    看到这一行小字后,白庆潜意识中是不信的,认为这是哪个无聊之人所搞的恶作剧,但细细一想,他又觉得不对劲,试问哪个无聊之人可以把箭射进墙体两寸之多?

    再联想到现在王裕发动了整个王家的力量,满太原城地寻找朱邪晟、康昌安二人,若是他将此二人给抓住了,那肯定会得到家族的许多赏赐,甚至他在王家暗卫中的地位也会因此而更上一层楼!

    想到这里,白庆收起带字的布条,竟然一个人悄悄地摸向烁仁坊东面第五间宅院!因为他不想别人和他分功劳,所以他没打算叫上任何同伴!

    可没成想,他真的在那间宅子后院地窖中发现了朱邪晟和康昌安,这让白庆不由大喜,于是便有了先前的那一幕!显然,之前的那一箭并非是要刺杀于他,而是有人在给他传递消息!

    至于白庆为什么向王成武撒谎,究其原因,还是利益作祟,若是道出实情,说是有人给他传信指明了朱邪晟、康昌安的藏身之处,所以他才抓住了这两人,那就会显得他在这件事情中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为了更大的体现自己的功劳,他只能说是自己发现了朱邪晟、康昌安的藏身之所!

    另一边,则是在经历一场真真正正的刺杀!

    话说独孤信单人单骑,从城中赶往城南烁仁坊,在距离烁仁坊还有三个民坊的时候,突然,周围民坊的围墙上,数十支冒着幽冷光芒的羽箭朝着他的周身激射而来,独孤信可是宗师级武道高手,对于危险的感知远比白庆要更加敏锐,在羽箭射出的前一刻,他就感受到了一股生死危机,当下心中一凛!

    面对数十支激射而来的羽箭,独孤信抽出腰间佩剑,在李泽轩帮助下所领悟的独孤九剑——破箭式瞬间发动,只见空气中一阵刀光剑影,那数十支羽箭竟然全部被独孤信砍断了箭矢,“叮叮叮”一阵脆响,箭矢落在了青石板上,这片空间瞬间就安静了!

    “何方鼠辈,胆敢在太原城行凶?出来~!”

    独孤信此时已经下了马,他持剑而立,扫视四周,沉声大喝道。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739/ 第一时间欣赏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最新章节! 作者:皮侠客所写的《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为转载作品,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介绍:
现代工科宅男意外来到贞观大唐,成为一名身怀神功的富二代游侠。前世的因,今世的果,繁华如烟,浮名如梦,自带宅男基因、胸无大志的李泽轩,只想宅在家里,抱着媳妇儿,打牌睡觉看小说,过着“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的悠闲日子,闲的没事再调教几个徒弟,让他们代替自己出去装比打脸。但凡事岂能尽如人意,老李非要逼着自己搞事情,李泽轩表示很心累!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