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我在明朝当国公TXT下载我在明朝当国公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在明朝当国公全文阅读

作者:千斤顶     我在明朝当国公txt下载     我在明朝当国公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三十四章 被打乱的计划

    俗话说得好,人要脸树要皮,皇太极好歹也在关外称了帝,自认为可以跟大明的皇帝平起平坐了,可如今老婆被人掳走不说,还要亲自将两个女儿也送给敌人,这让他如何忍受得了。

    “欺人太甚!”

    皇太极豁的站了起来指着阿敏怒喝道:“阿敏,你真当朕不敢杀了你吗?”

    看到皇太极发怒,阿敏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只是他虽然跪了下来却依然昂首道:“陛下,您就是杀了臣,臣还是这么说,若是能用两个女人换来大明的退兵,这无论怎么看都是划算的。”

    “你!”

    看着跪在地上的阿敏,皇太极气得身子直抖。

    是的,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能用两个女人换来一国的平安,这笔买卖当然划算,可后果呢?如果传了出去大清竟然靠献女人来换平安,那他皇太极的脸面往哪搁?

    要知道皇太极登基之后又是远征漠北又是打算远征朝鲜,好不容易刷了一把声望,现在如果传出他要将自己的女人献给大明换取平安的话,他登基以来所做的努力就全部白费了,这对于雄心勃勃想要击败蒙古、朝鲜吞并大明的皇太极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个阿敏的用意何其歹毒啊!”皇太极看着依旧跪着的阿敏杀心大起,有好几次他都想喊来侍卫将阿敏拖出去给砍了,但理智告诉他,面前跪着的这个人是他老子努尔哈赤钦封的二贝勒,若无正当的理由就要杀了他,他旁边这些兄弟们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不过皇太极还是有几个死党的,看到自家主子受窘,一旁的宁完我赶紧站了出来反对道:“陛下,奴才有话要说!”

    皇太极看了宁完我一眼,只是从嘴里吐出了一个字:“讲!”

    宁完我道:“陛下容禀,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不可不察也。既然明国人连京营都出动了,江宁军两万大军也不见了踪影,难道只是为了两个格格而来吗?那也太过儿戏了吧?想那大明皇帝再荒唐也不会拿军国大事开玩笑,依奴才之见,这不过是那杨峰的一个借口而已,其目的就是借此狠狠的羞辱陛下一顿,无论陛下是否将两位格格交出去,大明都会对我大清用兵的。”

    “唔……宁完我言之有理!”听了宁完我的话,皇太极可谓是“龙心大悦”,看向宁完我的目光满是欣赏,这个宁完没有枉费朕的大力提拔啊,关键时刻很给力嘛。

    而阿敏则不一样,他狠狠的瞪了宁完我一眼,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既然宁学士这么说了,那本贝勒也无话可说了。希望异日若是江宁军兵临盛京城下的话,宁学士也能如此款款而谈才好。”

    “我……”

    宁完我哪里敢跟号称二贝勒的阿敏顶嘴,只能垂下了头默不作声。

    还是皇太极厚道,看到宁完我被阿敏欺负,他轻哼了一声:“好了,宁完我也是出于一片公心嘛,阿敏你又何必咄咄逼人呢?咱们还是来议一议如何应付那三万京营吧,大贝勒,对此你有何见解啊?”

    代善想了想说道:“陛下,臣以为京营虽然号称精锐,但它不过是一支刚重建不久,因而战力即便不俗,但也强得有限,顶天也就跟辽东的兵马一样,如今臣最担心的还是那突然消失不见的两万江宁军,它们才是我大清的心腹大患啊。”

    提到江宁军,众人全都不吭声了,一些人脸上甚至露出了惧色。自从江宁军组建以来,在杨峰的带领下屡败清兵,它的威名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一场场硬仗打出来的,就连努尔哈赤也被杨峰一顿万人敌给炸得重伤不治,最终一命呜呼,可想而知江宁军的厉害了。

    皇太极见状有心想要贬低江宁军几句鼓舞士气,但话到嘴边却又被他咽了回去,作为一个连自家媳妇都被人抢走的人,若是硬着头皮说贬低别人,只能惹人耻笑,他皇太极也是要脸的。

    众人商议了好一会,直到最后也没商议出什么章程来,毕竟现在连江宁军在哪都不知道,如何制定出计划来?不过他们也不是什么也不做,有鉴于进来明人咄咄逼人的态势,加上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并征服了漠北的蒙古人,满清也恢复了一定的实力,现在他们腾出手来跟明军掰掰腕子,所以皇太极决定,先下手为强,亲率八万大军再一次对锦州发起攻击。

    做出决定之后,满清庞大的战争机器立刻开始开动起来,半个月后,皇太极率领八万满猛大军开始朝锦州方向开去,而这一切,作为始作俑者的杨峰却没有收到消息。

    “什么……陛下把三万京营派到辽东去了?”厦门征南大都督府里,杨峰看着风尘仆仆的曹大忠吃惊的瞪大了眼睛,“这么大的事情,陛下为什么不提前跟我说一声?我也好提前做好准备啊,现在三万大军快到辽东了,你才跑来告诉我,你让我怎么配合?”

    看着怒气冲冲的杨峰,曹大忠也是一脸的尴尬,说不出话来。其实这一次朱由校突然决定派出京营远赴辽东作战也是大出了许多人的意料,不过令人差异的是朝中的重臣们对此竟然没有多少人表示反对,就连平日里什么事都喜欢指手画脚的御史和言官也默不作声,摆出了一副观望的态度。

    想了想,曹大忠才说道:“侯爷,咱家曾听陛下说过,温室里是养不出傲视严冬的梅花,只有让京营的将士真正经历了战阵厮杀,他们才能成长为真正的精锐。”

    “嘿……”

    杨峰没好气的,给了曹大忠一个白眼,没醒到朱由校还会用他的话来怼他了。不过对满清用兵也是他之前和朱由校提前说过的,现在朱由校不过是增加了三万京营人马而已,只是这样一来自己先前的计划就要做出改变了。

    长叹了口气,杨峰没好气的摆了摆手:“罢了罢了,去就去吧,不过这样一来本侯的计划就得提前了,你马上回去告诉陛下,本侯马上就集结兵马准备北征。”

    曹大忠嘿嘿笑了笑:“侯爷,咱家来之前陛下已经说了,让咱家跟着侯爷一起行动,就不用回去了。”

    “嘿……”杨峰顿时被气乐了。

第四百三十五章 是明国人的骑兵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四百三十六章 咱们撤兵

    伴随着隆隆的马蹄声,数百名骑着战马疾驰的身影便出现在他们面前。

    “明军来了,立即列队,迎上去……迎上去!”博穆博果尔拼命的吼叫着。

    “大人,明军的人数太多了。”旁边有人喊了起来,他说的不错,从马蹄声来看对面明军的人数至少有三四百人,足足比他们多了好几倍。

    “啪!”

    随着一声脆响,博穆博果尔手里的马鞭已经挥了出去,刚说话的人脸上立刻多了一道鲜红的红色伤痕,看着捂着脸的马甲兵,博穆博果尔咬着牙道:“你这个懦夫,若是让我再听到你说出动摇军心的话,我就亲手将你的人头砍下来!”

    “是!”

    看到一脸杀气的博穆博果尔,马甲兵不敢再多说一句,赶紧策马开始列队。满人的骑术确实不是吹的,只是短短数十秒,一百多名骑兵已经摆好了阵势。

    看到己方的人已经做好了准备,博穆博果尔这才抽出了长刀高呼道:“镶蓝旗的勇士们,明人来送死了,就让我们用手中的弓箭和长刀告诉那些明人,胆敢冒犯我们的人只有一个下场,现在让我们拿起武器,去把那些明人的脑袋全砍下来吧!”

    “冲啊!”

    “杀……”

    一百多名骑兵举起了手中的兵刃朝着前方袭来的明军冲了过去,而此时前方的那队明军也冲到了距离他们不足五百米的地方,就连对面明军的穿戴也能看的一清二楚,只是看到了对面明军的穿着打扮后,不少人的眼中全都露出了惊悚的目光。

    “是江宁军!”

    一声凄厉的吼声在队伍中响了起来。

    在惊呼声中一队队全身披着精钢铁甲,背后飘荡着红色披风的骑兵朝着飞驰了过来,包括博穆博果尔在内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绝望的神情。

    如今的江宁军早就不是昔日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经历了大破代善、阿敏,乃至重创了努尔哈赤等一系列辉煌的战果后,江宁军已经变成一支闻名天下的强军,镶蓝旗这支在江宁军手中吃过大亏的队伍又怎么不知道江宁军的厉害,现在看到对方那一看就是早有预谋的伏击,所有人心中都涌起了一种绝望的情绪。

    博穆博果尔也算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军官了,一年前的锦州之战他也曾经亲身经历,是以一看到对面竟然是江宁军后他心里立刻就明白己方大势已去。若是寻常的明军他们或许可以凭借着大清勇士的勇武和世事视死如归的勇气逃出生天甚至击败他们,但如果对手是江宁军的话博穆博果尔却知道自己一点希望也没有。

    博穆博果尔绝望的喊道:“萨姆尔,你马上带上一队人马用最快的速度逃回盖州,让咱们的人马上弃守盖州逃回鞍山,将今日之事向穆璋阿大人禀报,记住,盖州守不住了,你明白么?”

    萨姆尔就是刚才被博穆博果尔在脸上抽了一鞭子的那名马甲兵,同时他也是一名分得拨什库(相当于明军的什长),听到萨姆尔的话后,他的脸上露出了悲壮的神情,“大人,还是您带人走吧,我带人拦住那些明军!”

    “不行的!”博穆博果尔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凄然之色:“我身为奉命驻守盖州的牛录额真,若是在明军打来的时候擅自逃走,会有什么后果难道你不明白吗?”

    萨姆尔心中也是一阵凄然,满清的军规十分的严厉,如果博穆博果尔真的敢丢弃部队擅自逃跑的话,即便是回到盛京等待他的也将是被塞进麻袋里然后被群马践踏的结果。

    看到萨姆尔还在犹豫,博穆博果尔厉声喝道:“还不快走,你还在等什么!”

    博穆博果尔这一发怒,萨姆尔这才调转马头大声吆喝了一声头也不回的朝着来路跑去,在他的身后则是十多名马甲兵。

    目送着萨姆尔离开后,博穆博果尔这才大声喊道:“镶蓝旗的儿郎们,都跟着我冲啊!”

    说完后,博穆博果尔用力一打马,朝着前方重来的江宁军骑兵冲去。

    “杀!”

    看到博穆博果尔率先冲了上去,身后的数十名骑兵也毫不犹豫的跟了上去。

    面对数十名面露疯狂之色,心里已经有了决死之意的骑兵,若是换做寻常的明军纵然是己方有着人数上的优势也会心生惧意,但江宁军却不一样,面对疯狂扑过来的满清骑兵,他们举起了手中的三眼手铳。

    “砰砰砰……”

    随着一阵沉闷的火铳声响起,冲在最前面的博穆博果尔只觉得胸口一亮,紧接着传来一阵剧痛,当他吃力的低下头时,看到自己胸口已经多了一个血肉模糊的洞口,随后就觉得全身的力气脱离了身体,整个无力的从战马上摔了下来。

    面对铅弹的洗礼,博穆博果尔率领的七八十名骑兵最终全都倒在了冲锋的路上,而这个时间仅仅持续了不到一刻钟。

    已经战死的博穆博果尔不知道的是,在消灭了他们这一队巡逻骑兵之后,这数百名江宁军并没有丝毫的停留而是继续前进,这数百名骑兵走后不久,一队队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明军也出现了,他们对于躺在地上的那数十名清军的尸体连关注的兴趣都没有,便在一队队骑兵的拥簇下毫不停留的朝着盖州扑去。

    江宁军突然在盖州登陆着实打了满清一个措手不及,在以往的日子里,驻扎在皮岛的以毛文龙为首的江东军虽然也不时会对满清进行袭扰,但这种袭扰却受限于江东军的实力以及种种原因注定只能是一种有限度的骚扰,对于满清来说只能算是疥癣之患,所以不管是原来的努尔哈赤还是现在的皇太极,都只是在盖州、耀州、海州以及鞍山辽阳一带部署了少量的兵力进行防守,跟江东军形成了一种对峙,但随着江宁军的到来这种脆弱的平衡立刻就被打破了。

    在休息了两天后,两万江宁军开始踏上了辽东的土地,他们在杨峰的带领下朝着接连攻克了盖州、耀州和海州三个城池,紧接着兵临辽阳城下,一旦辽阳城被攻克,那么满人的老巢盛京便会完全暴露在江宁军的刀锋之下,而此时驻守辽阳城的不是别人,正是镶蓝旗的旗主阿敏。

    辽东城的一座府邸里,一身铠甲的阿敏握着悬挂在腰间的长刀的刀柄沉吟不语,在他的左边坐着好几名全身披挂的满清军官。

    看着脸上呈现出犹豫不决神色的阿敏,一名甲喇章京有些焦急的说道:“贝勒爷,咱们不能再犹豫下去了,江宁军兵锋异常犀利,就在昨天他们已经攻破了鞍山,若是不出意料的话他们很快就会朝辽阳而来,到底是战是和您总得拿个章程出来才行啊。”

    旁边的一名甲喇章京冷笑道:“穆璋阿,你说的倒是轻巧,还是战是和呢。你自己将鞍山丢了也就罢了,难不成还想鼓动二贝勒也象你一样弃守辽阳吗?”

    穆璋阿不甘示弱的反讥道:“图和拉,你不就是想说我贪生怕死丢弃城池吗?是……我承认是我主动弃守了鞍山,但是我可以拍着胸脯的说,我穆璋阿绝不是贪生怕死的人,这么多年了,你什么时候看到我穆璋阿怕死过,若不是为了给咱们镶蓝旗多留些种子,我也希望可以和鞍山共存亡,但是之后呢?我将手里所有的人马拼光之后对咱们镶蓝旗有什么好处?无非就是让咱们镶蓝旗多了一堆的寡妇而已,还是你认为咱们镶蓝旗死的人还不够多?”

    阿敏突然大声吼了句:“够了,你们给本贝勒闭嘴!”

    听到阿敏发怒,所有人都不吭声了,全都垂下了头。

    此时的阿敏心中也是很犹豫,他很清楚,自己并不受皇太极的待见,所以皇太极才会在出征锦州的时候将自己发配到辽阳来,为的不就是是图个眼不见为净吗,可谁也没想到江宁军竟然突然从海上杀了过来,这下却是让自己坐腊了。

    按理说作为奉命驻守从盖州到辽阳的将领,守土有责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作为镶蓝旗的旗主,阿敏却不能带着镶蓝旗的往坑里跳。

    要知道经过连续枯草岭和锦州之战,镶蓝旗可谓是损失惨重,虽然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但现在镶蓝旗所有的兵力加起来还不足一万。在奉行弱肉强食的满清里,你没有实力就连说话的声音都要比别人小,这次皇太极出征锦州,几乎将所有的满清兵力都带走了,唯独将他打发到辽阳来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考虑了良久,阿敏突然说了句:“若是死守辽阳,咱们能够守得住吗?”

    众将相互打量了一下,穆璋阿说道:“回贝勒爷的话,辽阳能不能守住姑且不说,即便是能守住,等到江宁军退兵后咱们还能剩下多少人,您可别忘了江宁军火炮的厉害。”

    阿敏听到这里后更加心烦了,江宁军的火炮又岂是犀利两个字就能形容的,一想到自己如果把镶蓝旗的主力都拼光了,接下来自己这个贝勒爷恐怕是个人都能踩一脚了。

    思考了良久,阿敏终于下定了决心。

    “来人啊,马上召集人马,咱们撤回盛京!”

第四百三十七章 炮轰锦州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四百三十八章 江宁军的威名

    看着己方的火炮不停的轰击着锦州的城头,而明军却只能干瞪眼,城外的清军们那是欢声雷动,军官们也喜笑颜开,皇太极更是龙颜大悦,他拍了拍佟养性的肩膀赞道:“佟养性,你的火炮铸得好,此战若是能拿下锦州,朕当给你记上首功!”

    佟养性大喜,赶紧跪了下来:“奴才谢皇上封赏!”

    看到这幅情景众军官们虽然很是嫉妒,但却没法说什么,谁让他们前天被明军的火炮和火铳打得那么狼狈呢,现在佟养性能将明军的火炮给压制住,这就是人家的本事啊,就连多尔衮也只能撇了撇嘴没有说话。

    面对清军持续不断的炮击,孙承宗将卢象升、虎大威和杨国柱三人喊了过来问道,“建斗,如今建奴火炮猖獗,尔等京营可有法子对付鞑子的火炮?”

    卢象升摇摇头:“督臣,鞑子的火炮虽然笨重,但却胜在打得远,我京营虽然也有一些火炮,但与锦州所装备的火炮都是同一款型号,没有办法与鞑子抗衡。”

    孙承宗闻言不禁有些失望,“若是这么说,那我等岂非只能任由鞑子这般欺负我们了?”

    看到孙承宗失望的样子,性子直爽的虎大威忍不住说道:“督臣,总督大人……哦,也就是江宁侯曾经说过,咱们装备的火炮原本就应该是伴随步卒进攻,而不是用来守城的,用来守城实在是太浪费了。”

    “进攻?”

    辽东诸将们闻言全都有些面面相窥,虽然一年多前他们当中几乎所有人都亲身目睹了江宁军与后金大军在锦州城下决战的场景,也看到了江宁军是如何运用火炮和火铳打得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八万后金大军损失惨重,但严格的说当时他们只是见证者而非参与者。

    现在皇太极携着复仇的火焰卷土重来,他们没有谁敢拍着胸脯说能在野战中打败清军,最重要的是如今的锦州城里聚集了一共五万多的明军,这些明军几乎占据了明军在辽东的一大半兵力,一旦有个闪失整个辽东都会陷入危险,谁也不敢冒这个险。

    看到辽东诸将犹豫不决的样子,卢象升心里暗叹了口气,心想难怪侯爷曾经说过,如今的辽东将领缺的不是粮草辎重,而是进攻精神,面对满清的大兵压境只想着聚成自守,却不敢出城与其野战,这或许就是辽东军和江宁军最大的区别吧。

    想到这里,卢象升打起精神对孙承宗抱拳道:“督臣大人,末将三人愿意率领三万京营将士出城与建奴决战,请督臣成全!”

    “末将愿出城与建奴决一死战,请督臣成全!”卢象升说完后,虎大威和杨国柱也齐齐站了出来。

    “你……你们……”孙承宗一时间没反映过来,一下愣住了,旁边的众将也吃惊的看着他们。

    看着面色一脸坚决的三人,不少辽东诸将们只觉得脸上有些火辣辣的。人家京营远道而来,算是不折不扣的客军,看到敌军后不但没有畏惧反而敢出城迎敌,而反观自己这些土生土长的辽东军反倒没人吭声,这个对比也太明显了。

    “不行!”孙承宗只是惊讶了一下,随后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开什么玩笑,这三万京营这可是朱由校的命根子,一旦有什么闪失,朱由校绝对会发飙的。

    “督臣!”看到孙承宗拒绝,卢象升有些急了,上前一步急声道:“督臣,末将在出京之前陛下就曾经嘱咐过末将,让末将一定要将京营摔打出来。陛下还说了,一支强军一定要有跟敌人血战的勇气,只会躲在城堡里放枪开炮的军队是永远也不能成为一支铁血强军的,请督臣成全末将吧!”

    辽东众将一听,这位连皇帝都搬出来的,看来是铁了心要出城跟清兵决战了,但孙承宗的态度却大出了众人的意料。

    “不行……只要老夫还是辽东督师,只要陛下还没有免掉本官的辽东督师之职,本官就不会同意你们出城同鞑子决战!”

    卢象升没想到孙承宗的态度竟然这么坚决,这也让他很是意外。

    虎大威见状上前一步就象辩驳,一旁的杨国柱赶紧把他给拉住了,这里可是辽东。孙承宗作为辽东督师,所有在辽东的军队都要受他节制,况且孙承宗已经明确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如果虎大威再不服从命令的话孙承宗完全有理由以违背军令的罪名将他拿下问罪。

    拒绝了卢象升三人的请求后,孙承宗原本冷峻的神情缓和了一下,“建斗、虎将军、杨将军,并非是本官贪生怕死畏敌避战,而是现在还不是跟鞑子拼命的时候,不知尔等在出境的时候陛下可曾跟你们说过江宁军的动向?”

    “说过!”卢象升有些郁闷的说道:“陛下说了,让末将三人率领京营前出辽东,江宁侯会率领两万江宁军走海路直奔鞑子腹地而去,如此一来鞑子便会腹背受敌。”

    “你知道就好!”孙承宗转头对辽东众将道:“诸位,尔等现在知道为何本官不让京营和鞑子决战了吧?”

    “还有这事?”

    对于杨峰率领江宁军从海路出击的事情朱由校只告诉了卢象升、虎大威和杨国柱三人,至于辽东诸将里也只有孙承宗这个督师知道,现在乍一听到江宁军竟然已经从海路登陆辽东夹击鞑子,他们都是又惊又喜。

    江宁军的战斗力辽东将领们那是最清楚不过的,一年前锦州城外的那场大战他们可还记忆犹新,有了江宁军的加入他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想到这里,不少辽东将领们脸上原本担忧的神情顿时一扫而空,不少人的神情立刻变得振奋起来。

    “督臣,既然连江宁侯都率领大军赶来,咱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这次鞑子死定了!”

    “对啊,连侯爷也来了,咱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跟鞑子干了!”

    看着一个个摩拳擦掌的辽东将领们,卢象升三人对视了一眼,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惊骇之色。

    在他们三人当中,卢象升是从文官转职为武将的,杨国柱和虎大威却是山西宣府出身,对于杨峰在辽东的威名并不大清楚,现在看到辽东诸将只是听说江宁军来到的消息就变得时期高昂,这实在是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外。

第四百三十九章 挖根基

    卢象升三人谁也没料到,原本思维保守的辽东诸将们一听到江宁军也即将加入到这场大战后一个个竟然变得士气高昂,仿佛胜利就在眼前一般,这不禁让他们感到十分意外。

    当初的京营就是杨峰牵头重建起来的,至今杨峰还兼着总督京营戎政的职务,但这也只是名义上的总督而已,事实上杨峰自从将京营的架子搭好后就交给了杨国柱、虎大威和卢象升三人管理,从此再也没有插手京营的事物。

    至于其中的原因大家都明白,如今的杨峰手中已经有了一支威名赫赫的江宁军,若是再把京营也抓在手里,你让朱由校这个皇帝会怎么想?恐怕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会将自己的安危全都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吧?

    虽然卢象升、杨国柱和虎大威三人都是杨峰提拔上来的将领,但一直以来杨峰都和他们保持着谨慎的距离,平日里也很少往来,加之以前他们谁也没来过辽东,所以即便知道杨峰以往的战绩,但也从来没想到杨峰在辽东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名气,以至于这些老兵油子一听到杨峰要来的消息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似地亢奋。

    看到群情激昂的众将,卢象升不禁在心里涌起了一股大丈夫当如是的感觉。而且卢象升这个人也是骄傲的,看到眼前的这个景象后他不但没有沮丧,反而更掀起了他的斗志,他双拳紧握,心中暗道:“江宁侯能做到的,我也能!”

    就在城中辽东诸将士气高涨的时候,城外原本频频喷射出火光的火炮射速开始变慢起来。

    看到己方火炮射速开始变慢,正高兴得手舞足蹈的满清将领们纷纷不解的问道:“怎么回事,咱们的火炮为什么不打了?”

    在这个时空里,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并没有象另一个时空那样被皇太极和代善假借努尔哈赤的名义逼迫她殉葬,所以在另一个时空里那个苦大仇深的多尔衮并没有在这个时空出现,现在的他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所以他最先忍不住责问道:“佟养性,好好的火炮怎么不打了,是不是你手下的士卒偷懒啦?”

    佟养性苦笑道:“十五阿哥息怒,非是那些炮手们偷懒,而是咱们的火炮已经打了几乎两刻钟,此刻炮管已经开始发烫,若是强行下令开炮恐有炸膛的危险,需得等火炮将温度降下来才能重新开炮。”

    “竟有此事?”多尔衮挠了挠脑袋,有些感慨的说道:“若是能有数十门乃至上百门火炮就好了,届时上百门火炮一起对锦州开火,恐怕用不了半日就能将锦州城攻下来。”

    不少满清将领听到后却是撇了撇嘴,光是造这六门火炮已经花了三十万两银子,若是再造上百门的话恐怕大伙非得穷得当裤子不可。

    不过宁完我却说道,“十五阿哥这个想法也不是不行,就拿大明来说吧,根据探子发来的消息,光是这两年,大明已经开始尝试着用铁模铸炮,比起咱们用泥模来铸炮可要强得太多,无论是铸炮的速度还是成本都开始大幅度下降,若是咱们能将这铁模铸炮的法子学了过来,说不定还真能铸它上百门火炮呢。”

    “嗯!”

    听到这里,满清将领们脸上大都呈现出懵逼之色,

    “铁模铸炮?”

    跟一脸懵逼的许多清军将领不同,佟养性却整个人都亢奋起来,它也不顾皇太极还在这里,一把抓住了宁完我的衣袖着急的问道:“宁大人,你能不能从大明境内将这种铁模铸炮的法子弄出来,若是咱们也能用铁模来铸炮的话,不但可以大大减少铸炮的成本,而且还能缩短铸炮的时间呢!”

    自从被皇太极任命为汉军旗统领奉命铸炮以来,佟养性查阅了许多的资料,这一年多来他一边学习一边铸炮,自己也成了大半个专家,自然清楚目前传统的用泥模来铸炮的缺点。

    用泥模来铸炮不仅制造时间长(加上干燥至少要几个月的时间),而且泥模虽然说经过烘干但里面依然有水分,而且铸炮灌入铁水后,高温必然让那些水分变成水蒸气,进而水汽进入铁内,从而造成铸造出来的火炮有蜂窝现象,这样的炮容易炸膛,所以为了减少炸膛的可能性,泥模制造的火炮通常都是壁非常厚,而孔径小(放的炮弹就小)威力小。

    在另一个时空的鸦片战争里,清军的一门重达几千斤乃至上万斤的铁炮射程和威力比起英国人轻便了十倍的舰炮比起来还不如。而且泥模造炮还有个特点就是一次性使用(铸造完毕后,将泥模打碎取出炮筒),没有重复使用,这样不仅工期长,而且还造成铸造出来的大炮口径不一,从而没法形成规模化生产炮弹。

    这也造成了泥模铸炮不仅规格不一,而且成品率非常低,通常铸造出来的火炮合格率只有一成甚至耕地,这也造成了成本高时间长的缺点,而用铁模铸炮则没有了这些缺点,它不但铸造速度快,而且铁模还可以反复使用,形成规模化生产。

    当然了,铁模铸炮也不是说造就能造的,它对于技术和工业设备的要求更高,首先你得搞定焦炭高炉炼铁技术(焦炭提供高温和强度)、水轮机技术(动力鼓风)、热风技术(铸铁热风管或者耐火砖蓄热室)几种必须的技术,再就是冷却水管道的制造。

    严格的说,以上这些技术以如今大明工匠的水准还不能掌握,不过谁让他们有一个开了挂的杨大官人呢,在杨峰的推动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大明的工业水平才有了一个明显的提高,而这些技术根本就不是那些刚从白山黑水中走出来,脑子还未完全开化的满清鞑子能够掌握的。

    看到佟养性那焦急的样子,宁完我苦笑着摇头道:“佟大人,大明对于铁模铸炮的法子看得很近,况且目前只有南京江宁卫那里的工匠作坊会做,咱们的人根本就进不到那里却,况且下官还听说了,铁模铸炮需要许多精细的工具,咱们这里根本就没有,想要将这门技术弄到手实在……实在是太难了。”

    宁完我原本想要说不可能的,但看到佟养性那失望的样子,只能中途改口。

    不过即便如此,佟养性自然也听明白了宁完我的意思,他长叹了口气有些失望的摇头道:“可惜了……可惜了……”

    一旁的多尔衮却是看不得宁完我在众人面前出风头,他冷笑道:“不过是区区铸炮之法而已,既然得不到也无所谓,咱们还有长刀利箭,汉人不过是会一些奇技淫巧而已,这有什么好羡慕的,待到异日咱们杀入中原,那些东西全都咱们的!”

    “切!”

    一旁的清军将领们则是齐齐在心中做了个鄙视的神情,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的就是多尔衮这种人,或者用无知者无惧这个词来形容他更合适,现在把大话说得那么响,不要等到碰上了江宁军被打得哭鼻子就好。

    “好!”

    只是就在众将领们心生鄙夷的时候,皇太极却大声叫好起来,只见他赞赏的看着多尔衮道:“十五弟能有这个志向那是极好的,日后入主中原之时,朕必然派十五弟为我大军先锋!”

    “臣弟谢过陛下!”得到皇太极的赞赏,多尔衮也是即为开心,赶紧朝皇太极行礼表示感谢,而皇太极也笑呵呵的摆摆手示意其免礼。

    看着这哥俩一前一后的表演,清军将领们也是一阵腻味,这做戏也做得太明显了吧,知道你们想振奋士气,可也摆脱你们能不能说点靠谱的话,还入主中原呢,你们问过人家江宁军了吗?

    不过虽然不少人都看出了皇太极的用意,但也没有人会这么不识趣的跳出来打断,甚至还有一些将领还拍起了马屁大唱赞歌,一时间整个大帐内气氛十分的和谐。

    “报!”

    就在皇太极心情大爽的时候,一个声音在帐外响了起来,一名戈什哈大步走了进来对着皇太极打千并跪下大声道:“启禀皇上,盛京派人急报!”

    “什么,盛京来人了?”

    听到这里,不少人的心猛然就是一跳,难道盛京出事了?

    别人紧张,作为皇帝的皇太极更是如此,要知道盛京可是他们所有人的老巢,他老婆孩子以及所有的家当都在盛京,要是盛京出了什么事那他可就全完了,他强自镇定的说道:“马上将人带进来!”

    很快,一名风尘仆仆的骑兵被两名戈什哈扶了进来,来人刚一进大帐就“噗通”一声跪在了皇太极跟前泣声道:“陛下,大事不好了,杨峰率领江宁军将盛京给团团围住了。他们正用火炮不停的轰击盛京的城墙,此刻大阿哥正率领盛京的人马拼死抵抗呢。陛下,您赶紧派兵回援吧,若是晚了恐怕盛京有失啊!”

    “噗通!”

    皇太极一听到这里,就觉得眼前一阵金星直冒,整个人重重的坐在了椅子上。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出兵攻打锦州,那个杨峰竟然回头就带着人包围了盛京,他这是要挖了朕的根基啊。

第四百四十章 豪格的决心

    天启七年九月初一盛京南面大东门

    一名身穿黄色铠甲,看起来约莫二十来岁,长得一脸粗豪的年轻将领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十数里处那颜面的军营脸上浮现出一片凝重之色。远处那一片片充斥着火红色的旗帜和铠甲在夕阳的照耀下泛出了一种奇异的光泽,让人忍不住生出一股震撼的感觉。

    陪在这名年轻将领旁边穿着蓝色铠甲的正蓝旗旗主杜度忍不住说道:“大阿哥,您还是下去吧,虽然明军还没有攻城,但奴才可是听说了,明人有一种火铳能打到数百步开外,且准头极好,若是被他们察觉到您在这里那可就糟了。”

    “是啊大哥,您还是下去吧,若是让明军认出来可就不好了,这里有奴才们看着就好。”旁边的几名将领也纷纷劝道。

    这名年轻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奉命留守盛京的皇太极的长子豪格。

    豪格由于长相粗豪有些显老,加之留了一脸的络腮胡,所以今年虽然才十八岁,但看起来就象二十来岁似地。

    看到身边的将领们纷纷劝自己,豪格有些恼怒的骂道:“你看看你们,一个个还象我大清国的勇士吗,明人还没攻城呢你们就劝我下去,等到明军真的攻城,我该怎么办,躲到床底下吗?我告诉你们,谁要是敢再劝我下去,我就对他不客气!”

    看到豪格发了怒,众将们才不敢再劝。豪格从腰间拿出一个千里镜仔细的观察起来,当他从千里镜外看到那些熟悉的铠甲和旗帜时,眼中闪过了一丝混杂了仇恨、害怕以及无奈的神情。

    良久,豪格才轻叹了一声说道:“杜度,你说父皇能及时赶来吗?”

    杜度摇摇头:“臣不知道,但臣以为凭借咱们盛京的数千兵马和盛京城的高墙深壕,城外的江宁军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攻进来。”说完后,杜度又补充了一句:“至少坚守半个月没有问题!”

    豪格摇头道:“咱们盛京确实是城高壕深,但咱们的人手实在是太少了,父皇此去锦州几乎将所有的兵马都抽调一空,此刻盛京城内兵马不过六千,若是江宁军不顾一切的来攻打,咱们的处境确实堪忧啊。”

    皇太极此次出征锦州,名义上是出兵八万,但这八万说的只是满八旗和蒙古八旗的兵马,事实上包括辅兵、包衣在内的话,此次皇太极出动的人马至少有十五万,也正是由于这次出征,皇太极几乎将整个盛京能打仗的兵马全都抽调一空,偌大的盛京城内只有杜度率领的六千正蓝旗兵马留守,这样一来兵力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这也是豪格心生感慨的原因。

    按理说豪格身为皇太极的儿子,平日里也是一个颇为有名的勇将,不应该说出这种示弱的话,但俗话说得好人的名树的影,江宁军去年在锦州城下的那一仗打得实在太狠了。

    在那一仗里,满清不但战死了两万多人,更连大汗努尔哈赤也被万人敌炸成得重伤不愈,最后抱着遗憾死掉了,这也造成了如今的满清上下一听到江宁军的名字心里就有些发毛。

    正在说话间,旁边一名甲喇章京突然指着前方喊道:“大阿哥,明军大营有动静了。”

    “呜呜……呜呜呜……”

    随着这名甲喇章京的话,远处响起了一阵号角声,随着号角声的响起,原本寂静的江宁军大营就象突然开锅的水一般沸腾起来,一队队骑兵开始飞驰出了大营,出了大营后这些骑兵开始分成两队朝盛京的南门过来,在他们的身后则是一队队身披铁甲的军士。

    “江宁军要攻城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城墙上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城墙上不少军官开始吆喝着城墙下藏兵洞里的士兵出来上城墙准备战斗,弓箭手们也进入了城垛后面,一些青壮也开始将一捆捆的箭矢抬上城墙。

    杜度又对豪格道:“大阿哥,江宁军就要攻城了。您身为大阿哥,身上可是系万千安危于一身,如今陛下不在,盛京城可不能没有您来掌舵,所以为了盛京城二十多万八旗子弟着想,您还是下城墙去吧,这里有臣就好。”

    “是啊大阿哥,您还是下城墙吧,这里交给奴才就好!”

    “大阿哥放心,只要奴才没死,就绝不会让那些明人踏上城墙半步!”

    旁边的清军将领们也纷纷劝道,毕竟豪格可是皇太极最疼爱的儿子,别说他有什么三长两短了,就是他被江宁军的火炮或是铅弹擦着碰着那就是了不得的大事,他们这些人全都吃不了兜着走,还是赶紧将这位大爷送走,如此一来他们反倒能安心作战。

    豪格如何不明白这些人的心意,不过他也有自己的考虑。满清号称以武立国,身为皇太极的长子和皇太极不在时盛京的实际掌控着,如果他在这个时候丢下兵将下了城墙,安全倒是无恙了,但他的一世英名也就全毁了,这是骄傲的豪格所无法容忍的。

    只见豪格一瞪眼,用决绝的语气道:“你们不用说了,我们满人从来就没有不战而退的勇士,也没有看到敌人就撤退的阿哥,纵然今日战死在城头我也不会下城墙的,今日谁若是敢再劝我下城墙便是我豪格的敌人!”

    看到豪格如此坚决的语气,众人便知道豪格心意已决,谁若是再劝他下城墙那就是跟豪格过不去了。

    杜度轻叹了口气,对一旁的几名戈什哈使了个颜色,这几名戈什哈默默的站到了豪格的周围,他们的作用就是充当豪格的肉盾,一旦有箭矢铅弹向豪格射来,他们便会第一时间挡在豪格的跟前,目的只有一个,绝不能让豪格伤者碰着。

    随着阵阵的金鼓齐鸣声,一队队的江宁军将士们列队完毕,形成了一个典型的战阵。一万五千名步卒结成了一个长方形方阵,两旁是五千名骑兵,在五千步卒的前面是一百多门火炮整齐的排放着,黑洞洞的炮口闪动着幽幽的寒光,

    就在满清的军官们看得眼花缭乱的时候,一名略微肥胖的军官高高举起了右手的小红旗,只见他嘶声竭力的喊道:“全体预备……放!”

第四百四十一章 炮击

    “轰……”

    上百门火炮同时开火的情形是什么样子?恐怕许多人一辈子都无缘一见,但是今天锦州城上的数千名守城的清军却看到了,由于是上百门火炮同时开火,以至于听起来就象只有一个声音一样,只是这个声音发出的动静实在是大了点,就连两里外的锦州城头的清军只觉得脚下的城墙微微一震,随后远处伴随着一声闷响,一股浓浓的白烟同时腾空而起。

    “快……躲好……所有人都躲好!”城墙上传来了不少军官嘶声竭力的吼声。

    对于江宁军清军并不陌生,随着一场场的战斗打下来,就连最底层的辅兵和包衣都知道江宁军火器最为了得,在与江宁军数次的大战当中,清军就吃了无数的苦头,已经有无数人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他们,任你是勇猛无敌甚至是力能举鼎的勇士在面对飞来的弹丸或是铅弹时也要有多远跑多远,否则等待你的将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其实不用军官们多说,曾经更江宁军交过手的正蓝旗的步甲、马甲乃至辅兵们早在江宁军开炮之前就已经全都躲在了城垛乃至任何可以躲避炮弹的地方,要不怎么说战场是最能让人快速成长的地方,几场大战下来,即便是昔日最瞧不起火器的人在看到江宁军的火炮或是火铳时都会下意识的找地方躲避。这与是否勇敢无关,纯粹是人类在面对危险时产生的下意识的反映。

    经过不到三秒钟的时间,上百枚以每秒四百多米速度飞行的开花弹便飞抵了目的地,这些开花弹或是飞过城墙落在了城墙后面的建筑物上,或是落在了城墙前面,但更多的则是准确的击中了盛京那高高的城墙。

    “轰……轰轰轰……”

    一枚枚开花弹几乎同时爆炸,在数百克黑色炸药爆炸威力的推动下,无数弹片和铁珠子以肉眼看不到的速度向四周喷射,许多来不及寻找遮掩物或是没有躲好的清军瞬间便被四处飞溅的弹片和铁丸击穿了脆弱的身体。

    一名躲在了垛口后面自以为已经狠安全的步甲兵突然听到一声沉闷的好像重物落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随即转头往后一看,正好看到一枚拳头大小的铁丸正从后面滚到了他身后,他还没来得及反映过来,就看到一阵橘红色的光芒突然在眼前闪动,随后整个人便被硝烟给包裹住了,

    当硝烟散去后,原本这名清兵躲避的地方多出了两截被炸得看不出模样的烂肉。是的,就是两截被炸得看不出模样的烂肉,在如此近距离的爆炸中任何人或是有生命的物体都不可能逃逸出去。

    在江宁军开炮之前,豪格已经被几名戈什哈以及十多名军官半是拥簇半是架着的下了城墙来到下面的藏兵洞。躲在藏兵洞里的豪格听着头顶上此起彼伏的巨大的爆炸声和脚下传来的震动,饶是他不是第一次和江宁军战斗,但此刻的他也依旧被一股无力绝望的感觉笼罩住了心头。

    豪格是个性格粗豪崇尚勇武的人,打小他便以勇武出名,深得其父皇太极的喜爱。从小豪格就一直深信凭借着手中的长刀和胯下的战马他可以征服所有看到到东西,但是这个信念在遇见遇见江宁军后就被打破了。

    在天气六年的在锦州城外的大战里,豪格亲眼目睹里往日里被他认为是全世界最勇猛的满洲勇士在江宁军的枪炮面前一排排的倒下,无数昔日闻名遐迩的巴图鲁高举着长刀朝着江宁军的方阵冲锋,然后一个个含恨倒在了那些昔日被他看不起的铅弹炮弹之下,在那场大战里就连他的爷爷努尔哈赤也被好几枚万人敌给炸成了重伤,最后重伤不愈含恨而死,从那时起豪格就对以往的信念产生了怀疑,个人的勇武真的能抵挡铅弹和火炮么?

    就在去年的时候,豪格和大贝勒代善等人征讨蒙古扎鲁特部,在这场战役中豪格表现很是突出,亲手斩杀了扎鲁特部的勇将贝勒鄂斋图。皇太极得知后大喜,当即下令晋升他为多罗贝勒,也正是在这场战役里豪格这才重新找回了昔日的信心,他努力告诉自己,自己的强弓和长刀并没有过时,自己依旧能够依靠它们征服世界,只是这个好不容易重新树立起来的信心今天又被那熟悉的炮声给打破了。

    不过这种消极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豪格很快就暗自给自己打气:“不行……我不能再消极下去了,盛京城的数十万旗人的安危全都寄托在了自己身上,我不能这么消极下去,江宁军的炮火再厉害又如何,大不了就将这一百多斤交待在这里罢了。”

    他扭头对旁边的杜度道:“你马上派人通知所有王公府邸,让他们将府中的包衣、下人和以及十六岁以上五十以下的男子都聚集起来,组织他们搬运东西并上城墙守城,若是有谁敢推脱不来,你尽可将他们拿下甚至就地格杀!”

    旁边的正蓝旗的军官们听到这里不少人都吓了一跳,皇太极出征的时候就将城里的大部分青壮都带走了,现在豪格还要将剩下的老弱都聚集起来上城墙作战,这样做可是很容易得罪人啊,等到皇太极率领大军回来,搞不好有人就会拿这件事做文章。

    一名甲喇章京忍不住说道:“大阿哥,盛京城内的青壮大都都岁皇上出征了,剩下的几乎都是老弱病残,咱们若是征召他们上城墙守城的话死伤肯定会很严重,日后恐怕会遭人非议的。”

    豪格冷笑道:“遭人非议?你以为盛京城若是被攻破的话这些老弱病残就能保住性命?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是想“遭人非议”恐怕也非议不起来了吧?”

    “不错!”杜度也赞同道:“汉人有句老话,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盛京城若是被破,咱们所有人全都活不了,若是还害怕被人非议的话,那咱们干脆什么也别做,就等着江宁军杀进城来将咱们所有人都宰了吧,你们可别忘了,江宁军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了?”

    听到这里,众军官们这才想起来,江宁军就是靠垒京观出名的,只是这些年来由于江宁军的威名逐渐强大,不少人渐渐有意无意的忘了这件事,现在被杜度这么一提醒,众人这才想起来,以杨峰对满人的仇恨,若是盛京城被攻破的话,那些女人或许还能免除一死,可是成年男子却绝对无法幸免,即便是杨峰大发慈悲绕了他们一命,但这些人最好的下场也是在某个矿山里渡过余下的人生。

    一想到城破的下场,镶蓝旗的军官们眼睛都红了,这下再也没人会说什么死伤惨重的话了,让江宁军打进来的话他们连老婆孩子都保不住了,谁还顾得上那些老弱病残是不是死伤惨重啊。很快便有几名军官领命而去,一时间整个盛京都开始鸡飞狗跳起来。

    而与此同时,盛京城外的杨峰正坐在一辆特制的马车里,从显示器上看着从无人机上传回来的信号,时而眉头微蹙时而微笑点头,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而在他的旁边线娘则是小心的操控着无人机在盛京城头数百米的上空盘旋着,郑妥娘则是拿着纸笔不停的写写画画,时不时还拿起手中的步话机说些什么。

    约莫半个小时后,听到外面的炮声逐渐慢下来,杨峰这才对郑妥娘道:“好了,让炮营停止炮击,歇息一个小时!”

    “明白!”

    郑妥娘很快便拿起步话机通知炮营的人。

    杨峰下了马车来到大阵里,担任前敌指挥的耿秉义很快走了过来用兴奋的语气道:“侯爷,经过刚才的炮击,鞑子的伤亡肯定不小,末将以为咱们可以发起试探性的进攻了。”

    杨峰摇了摇头:“不行,现在还不是攻城的时候,咱们刚才的炮击其实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些鞑子大多都躲到城墙下去了,我刚才看了一下,咱们的炮击充其量也只是给鞑子造成数百人的伤亡,而且鞑子的城墙做得狠坚固,开花弹并没有对城墙造成太大的损伤,现在攻城的话很难将城池攻下来不说,但是这伤亡就肯定不小。”

    虽然从装备上来说,全部装备了火器的江宁军已经算是一支热兵器军队,但杨峰并不会真的认为江宁军的战斗力真的已经打遍天下无敌手了,要知道任何武器都有自己的缺点,更何况热武器部队固然威力比起冷兵器部队攻击能力更强,但它的消耗程度比起冷兵器部队却是高得太多。

    就拿如今的两万江宁军来说,目前他们携带的炮弹最多只够维持炮营两天的消耗,一旦炮弹消耗完毕炮营就只能干瞪眼,所以在后续的补给到来之前杨峰是不敢放开手脚玩炮火覆盖战术的,

    更重要的是杨峰在盛京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皇太极肯定已经知道了自己老巢被包围的消息,只要皇太极脑子还没进水他肯定会星夜驰骋回援,如果等到皇太极率领的包括满八旗和蒙八旗在内的八万大军到来的话,杨峰就要面临两面夹击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杨峰就更不敢冒着重大伤亡的风险攻城了。

第四百四十二章 争执

    当隆隆的炮声响彻在盛京城头时,最惊慌的不是豪格和驻守盛京的杜度以及数千名正蓝旗的士卒,而是皇太极和跟随他出征的诸多满清的王公贵族以及将领们,须知盛京就是他们的根本和一切依仗所在。

    自从努尔哈赤力排众议将满人的都城从赫图阿拉迁移到辽阳,再从辽阳迁徙到沈阳,并将沈阳改名为盛京后,整个满人几乎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人口都聚集在以盛京为中心的周围,一旦盛京落到了江宁军的手中,就连最白痴的人也知道以杨峰对满人的心狠手辣,那些留在盛京的满人会有什么下场,是以当听到前来报信的信使报告说盛京已经被两万江宁军包围后,所有人就象被雷劈了一般僵住了。

    对于是否回援盛京这件事其实并没有经过太长时间的讨论,短短半刻钟的时间,包括皇太极在内的满清诸将就做出了立即驰援盛京的决定,盛京的重要性实在是太重要了,一旦盛京有失,整个大清立刻就有分崩离析的危险,这么严重的事情别说皇太极了,就算是努尔哈赤复生也扛不住。

    满人的动作是非常迅速的,短短一个时辰内后,第一支由岳托率领的由镶红旗和正红旗组成的一万骑兵便率先离开了大营朝着盛京飞奔而去,三个时辰后整个清军大营也在数万明军的注视下拔营起寨朝着来路撤退。

    而在锦州的城头上,所有人看着缓缓离开的满清大军先是不敢置信,随后整个城头变得一片欢声雷动。就在几个时辰之前清军还在用他们的火炮肆虐着锦州城头,可现在他们竟然主动退兵了,这一切就象一场梦一般。

    许多人或许不明白清军为什么挟千钧之势来攻打锦州,可仅仅只是不到两天的时间竟然就灰头土脸的撤军了,但以孙承宗为首的一些将领则是隐隐明白了原因,能让皇太极如此忙不迭撤兵只能有一个原因,杨峰率领的江宁军肯定已经对盛京发起了攻击,如今的盛京必然已经告急,否则皇太极就不会如此灰头土脸的撤回盛京。

    出于谨慎的原因,孙承宗派出了上百名夜不收开始沿着清军撤退的方向沿途侦查搜索,半个时辰后夜不收来报信,清军确实是撤军了,而且由于撤军太过仓促的原因,他们甚至连辛苦运抵锦州的六门火炮也遗弃在了锦州城外。

    听到这个消息后,原本还认为清军撤军是否有什么阴谋的将领们终于松了口气甚至变得喜笑颜开起来,清军终于撤兵了,锦州的危险终于解除了。

    祖大寿的弟弟祖大粥笑着对孙承宗拱手道:“恭喜督臣贺喜督臣,建奴终于退兵了,陛下若是知晓必然龙颜大悦!”

    紧接着担任辽东都指挥使的吴镶也笑容满面的对孙承宗道:“督臣大喜,此战我军力克建奴,迫使建奴不得不狼狈退兵,此皆为督臣之功也!”

    看着纷纷向自己道喜的众将,孙承宗脸上非但没有欣喜之色,反而似笑非笑的看着祖大粥和吴镶道:“诸位,莫非尔等真以为建奴退兵皆是本官的功劳?”

    “呃……这个……”

    吴镶二人脸上不禁老脸一红,糟糕……马屁拍得有些过头了,他们甚至可以看到周围不少将领脸上浮现出的那丝一闪而过的讥讽之色。

    祖大粥轻咳了一声,正色道:“督臣大人过谦了,鞑子兴师动众十数万来攻打我锦州,这些年来督臣为我辽东军民所做的一切我等都看在眼里。若非有督臣在辽东操持,辽东安有今日之安宁,莫非督臣还当不得这么一声夸赞吗?”

    听到祖大粥这么一说,周围的众将们回想起这些年来为了锦州的安危孙承宗所做的努力,终于建成了如今这条锦宁防线将清军牢牢的挡在了关外,他也确实当得起众人的夸赞,想到这里便有不少人附和颔首,就连卢象升、杨国柱和虎大威三位刚来辽东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孙承宗这些年对辽东所做的贡献确实当得起这句夸奖。

    卢象升想了想对孙承宗拱手道:“督臣,下官以为鞑子如此着急撤回盛京,必然是因为江宁侯已然按照先前的约定兵发盛京,此刻的盛京形势必然已经非常严峻,甚至随后都有失陷的危险,否则皇太极不会忙得连六门火炮都丢弃在城外了。”

    辽东诸将暗自点头,卢象升的这番分析合乎情理也很是到位,否则以皇太极性格来看他是不会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此次锦州之行的。

    孙承宗一边颔首一边捋须道:“建斗此言确实有理,那么建斗以为接下来我军应该如何做啊?”

    卢象升毫不犹豫的说:“督臣,下官以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军应该速速兵发盛京与江宁军会和一同与建奴决战!”

    兵发盛京与建奴决战?

    辽东诸将们一个个面面相窥,什么时候明军竟然这么叼了,竟然要兵逼盛京逼迫清军决战?

    孙承宗的眉头也深深的蹙了起来,他思索了良久才对众人道:“诸位以为建斗所言如何?”

    祖大粥毫不犹豫的说:“末将以为不可,要知道皇太极手上便有十数万兵马,盛京又是鞑子的老巢。加之皇太极用兵极为阴险,若是咱们贸然出兵很有可能被其反咬一口,搞不好咱们全军就得全部折在盛京城下。”

    祖大粥的话得到了诸如祖大乐、吴镶等一些将领的赞同,吴镶也说道:“督臣,咱们此番挫败了鞑子的进攻,这已经是大功一件,上报朝廷后陛下必然会有封赏下来,咱们又何必冒险追击皇太极呢。”

    卢象升一听却是有些气不打一处来,只见他冷笑道:“吴将军此言本官却是不敢苟同,鞑子是因何而退兵的想必诸位应该很清楚。说句不好听的,若无江宁侯率领大军兵逼盛京,咱们现在还在挨鞑子的炮击呢。怎么?如今鞑子走了,咱们就可以不用管江宁侯的死活了?过河拆桥也不是这么做吧?”

    这番话一说出来,不少将领都觉得脸上有些火辣辣的……

第四百四十三章 扫荡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四百四十四章 扫荡(续)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四百四十五章 放箭

    盛京南城门

    自从盛京被江宁军围困之后,南门就成了江宁军炮击的重点,经过六七天不停的炮击,整个南城门已经是一片狼藉,昔日原本高大威武两丈五尺高,足以让四辆马车并行的城墙被开花弹炸得坑坑洼洼,看起来就象月球表面一般的荒凉。

    城墙上早就没有了人,经过这几天的炮击,守城的清军终于弄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人啊,甭管他能力能举鼎还是能一人破千军,在四处纷飞的弹片面前都是一视同仁,不信这个邪的人如今不是变成了残破不全的尸体就是躺在了病床上痛苦的哀嚎。

    经过连续七天的炮击,江宁军固然是浪费了大量的弹药,但清军也不好受,据统计这些天光是被炮弹打死打伤的人就超过了两三千人,以帮忙守城的青壮和平民居多。要知道炮弹可不张眼睛,在炮击的时候不时就会有炮弹飞过城墙落在城中的房子里,这样一来平民的伤亡就不可避免的大了起来,也让盛京城里的那些王公贵戚的家眷们人心惶惶,要不是如今江宁军就在城外虎视眈眈恐怕早就出现逃亡现象了。

    今天是江宁军围城的第八天,这天上午,刚吃过早餐的豪格接到了报告,城外的明军用箭矢射来了一封书信,指明要守城主将亲启,下面的人不敢怠慢,赶紧给他松了过来。

    豪格接过书信一看,整个人就愣住了。

    这封信是杨峰写的,信上没有多说什么废话,而是狠直截了当的告诉豪格,让他们在两个时辰之内将哲哲的两个女儿马喀塔和承欢送出城来,否则江宁军今天就要发动总攻了,届时整个盛京城将会玉石俱焚,到时候莫怪他勿谓言之不预也。

    “什么……他们竟然要我将马喀塔和承欢送出城去?”

    看着这封信豪格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愣在当场,随后他才想了起来,几个月前杨峰同样给他的老子皇太极写了封信,同样是让皇太极将马喀塔和承欢送出去,皇太极大发雷霆之下甚至将马喀塔和承欢俩人赶出了原先的寝宫,让让侧妃叶赫那拉氏严加管教,据说这两个丫头还吃了不少的苦头。

    作为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自然明白皇太极的心情,戴上了一顶……错了,是三顶绿油油的帽子也就罢了,那个奸夫竟然还敢写信让他将两个女儿也交出去,这种事只要是个男人就受不了啊,所以对于那两个同父异母的妹妹的遭遇豪格自然不会多说半句话,可现在对方竟然又写了几乎同样内容的一封信给自己,难道他以为自己皇阿玛不在,自己就会接受他的要挟吗,也太小看自己了吧?

    “喏!”豪格将手中的信递给了一旁的杜度。

    杜度接过信看过之后也皱起了眉头,他也有些弄不明白杨峰为什么会写出这种没有丝毫用处的信件,难道他以为经过几天炮击后他们就会屈服不成,他也太小看大清男儿的勇气了吧?

    两刻钟后,城外的杨峰就收到了回信,豪格的回信只有一句话:“你要战我便战!”

    “嘿……这个豪格还真把自己当成成吉思汗了!”

    看到这封信后杨峰被气乐了,他扭头对身边的耿秉义:“传我命令,攻城!”

    “明白……攻城!”

    “攻城!”

    “咚……咚咚咚……”

    高亢苍凉的鼓声在城外响了起来,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军士开始缓缓朝着南城墙逼近,而江宁军的行动很快被负责放哨的清军看到了。

    “来人啊,明军攻城了!”

    “快……所有人上城墙……弓箭手准备!”

    这是江宁军围城后第一次攻城,所有清军都开始紧张起来,一名名清军和帮忙守城的青壮在军官的喝令下开始上城墙,一根根滚木垒石也被抬到了垛口处,一名名正蓝旗的清兵躲在了垛口后面面带紧张的看着远处缓缓逼近的江宁军。

    豪格和杜度也在十多名戈什哈的护卫下上了城头,看着缓缓逼近的江宁军豪格对着城头的清军大声说道:“大清的勇士们,从七天前开始,明狗已经将咱们给包围了。大家也看到了,懦弱的明狗这些日子只敢用火炮来骚扰咱们,妄想迫使咱们投降,可事实上他们这是在做梦,咱们满清勇士是永远也不会屈服的!

    现在他们终于肯来送死了,现在就让咱们用手中的刀枪砍掉他们的脑袋,并悬挂在城头,让他们知道这片大地永远属于咱们满人,大清万岁!”

    “大清万岁!”

    “万岁!”

    看到身为大阿哥的豪格亲自上城头为众人打气,城头的清军士气立刻高涨起来,就连青壮们也跟着高喊了起来,他们的干劲更足了!

    在豪格和杜度的指挥下,上万青壮和六千清军很快就进入了战斗位置,一锅锅的金汁被煮开,一捆捆的箭矢也被送到了弓箭手的旁边,无数清军望着缓缓逼近的明军眼中露出了狰狞的神情。

    站在城头的豪格也满是豪气的对杜度道:“你看着吧,今天我就要让明狗们将尸首铺满盛京的城墙!”

    杜度则是有些不解的看着城外缓缓逼来的江宁军眼中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他有些不明白,如果江宁军真的要攻城的话就应该速战速决尽早占领盛京才是,怎么等到了现在才开始攻城,难道他们不知道时间拖得越久,被闻讯赶来回援的陛下的大军包围的风险就越大吗?杨峰不是那么蠢的人吧?

    只是不解归不解,杜度还是转头对身旁的一名戈什哈道:“传我的命令,让咱们的弓箭手专门射杀对方那些扛云梯的明军,绝不能让明军轻易的登上咱们的城墙。”

    “!”戈什哈立刻领命而去。

    正当弓箭手们虎视眈眈的盯着城下的明军,准备用手中的强弓对他们发出致命一击的时候,那些明军在行进到距离城墙三百步的时候却停了下来。

    “咦……那些明军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停下来了?”

    城墙上的清军一时间大感惊讶,难道明军不攻城了吗?还有他们云梯在哪?

    答案很快就揭晓了,那些江宁军停下来之后,从他们的后面开始开始涌出了一大群人,这些人足有五六百人,每十个人扛着一条长长的云梯朝着城墙就冲了过来。

    “注意……准备放箭!”

    “弓箭手准备!”

    城墙上到处响起了军官的吆喝声,弓箭手们开始抓紧了手中的长弓,一支支箭矢搭上了弓弦。

    看着朝他们冲来的人,豪格狞笑着下令道:“都看仔细了,让下面的人都射准点,一定要给那些明狗一点……呃……”

    说到这里,豪格的声音就象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般戛然而止,脸上原本狰狞的表情也变成了错愕,几乎是与此同时城墙上也响起了一片惊呼声,不少清军纷纷叫了起来,因为这个时候他们都看清楚了,那些扛着云梯往前冲的人并非是江宁军或是明军的青壮,而是……而是满人。

    是的,就是满人,对于这点无论是豪格还是城墙上的清军都可以肯定,那些人全都是不折不扣的满人,他们甚至可以看到那些扛着云梯的人里还有许多老人和小孩,而在这些满人的身后,一队队的明军正在驱赶着他们往城墙跑,豪格甚至能够看到一名落在最后面的老人跑得太慢,被一名军士用刺刀从后背捅了进去,带血的刀尖从他的胸口冒了出来。

    “这些畜生啊……哇……”

    看到这一幕后,豪格只感到胸口一阵发闷,随后忍不住将一口鲜血吐在了地上,在阳光的照耀下那滩鲜血是那么的艳红。

    “大阿哥!”看着摇摇欲坠的豪格,一旁的戈什哈见状后赶紧上前扶住了他。

    看着城墙下那些被刺刀逼着扛云梯往前跑的满人,原本打算给明军一个惨痛教训的清军全都呆住了,紧握着箭矢的手也慢慢松开了,清军虽然对待汉人非常的残暴,这些年来辽东近两百万的汉人几乎都被他们杀了大半,但还没残暴到连自己族人都杀的地步。

    “快点,你们这些鞑子还不赶紧将云梯架起来!”一名军士一脚将一名跑得慢的少年踢了一个跟斗厉声喝道:“若是再慢一步老子就给你来个透心凉!”

    在刺刀的威胁下,那些满人不得不以飞快的扛着云梯来到了城墙下。

    眼看着一架架云梯就要在自己的眼皮子低下架起来,城墙上的清军们也急得出了一身冷汗,一名军官急得声音都变了,跑到杜度跟前大声道:“贝勒爷,如今咱们应该怎么办?”

    杜度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还能怎么办?传我的命令,不管下面是谁,给我放箭!”

    “!”

    这名军官跑到了城墙上大声喊了起来:“贝勒爷有令,不管下面是谁,放箭!”

    “放箭!”

    随着一声令下,一根根箭矢朝着城墙下的人去射了过去……

第四百四十六章 报复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四百四十七章 援军赶到

    看着城头上兴奋得手舞足蹈的清军,杨峰眯着眼睛不言语,过了一会才对身边的传令兵道:“传令,炮营立即开炮!”

    “明白!”

    在炮营的阵地上,邱迪生正站在一排火炮的跟前,这些火炮跟以往江宁军惯用的十二磅炮和六磅炮不同,它们无论是炮架还是炮管都粗大了许多,堆在火炮后面的炮弹更是足有海碗般大小,光是看起来就令人生畏,这些火炮就是几日前刚运抵大营的二十四磅重炮。

    接到命令的邱迪生亲自来到一门二十四磅重炮的跟前,亲自检查了火炮的射击角度以及装药,这才对身边的炮手喊道:“开始试炮!”

    一名炮手走后火炮后面抓起炮声用力一拉,猛然火门火光一闪,接着一声巨响,粗大的炮口喷出大片浓厚的硝烟。火光中,炮身剧烈的一震,一颗海碗大小的黑色铁弹冲出炮膛,往远处的盛京城头快速飞去。

    清军阵地上,豪格还沉浸在江宁军避让的喜悦当中,他大笑着对杜度道:“看来江宁军也不过如此,我们不过是稍稍吓唬了一下,这些懦夫便吓得停止了驱使我满人百姓攻城的行为,这个杨峰空有盛名,如今看来不过是一个空有盛名的妇人之仁的家伙而已。”

    杜度毕竟年纪要比豪格大了许多,自然也矜持了一些,他点了点头:“话虽如此,但大阿哥还是要小心才好,待会江宁军恐怕就要攻城了,咱们还是要下令勇士们加强……”

    突然,旁边的戈什哈大声喊了一声:“主子小心,明军打炮了!”

    随着这名戈什哈的声音,他们只听到明军阵地一声炮声,一枚炮弹轰隆破空而来。

    看到明军打炮,刚才还在嘲笑杨峰妇人之仁的豪格尖叫了一声:“快躲起来!”

    很快,豪格就窜到了附近一个用石块和转头砌成的掩体后面躲了起来,而杜度的动作也不慢,也躲到了一个城垛的后面蹲了下来。此时整个城墙上的清军就象是看到了猫的老鼠一般四处乱窜,不管是当官的还是当兵的,全都闪到了所有能躲避的掩体后面躲了起来。

    只听炮弹尖锐的呼啸声划破空气从城墙飞过,重重的砸到了一里外的一栋房子上,正好将那栋房子的屋顶砸了个稀巴烂,城墙上的清军仿佛还能听到一阵隐隐约约的沉闷的重物落地的声音。

    看到炮弹坠落的方向,豪格放声大笑,指着城墙远处的明军阵地骂道:“那些明人看来是萎了,连火炮都不会打了!”

    “哈哈哈……”看到明军的火炮打空,城墙上的清军也纷纷大笑起来,一时间笑骂声响成了一片。

    正当城墙上的清军在大肆嘲笑明军火炮打空的时候城外的江宁军的炮手们则是开始调整火炮的角度,说实话,这年头的火炮精度普遍都不好,但有了杨峰从现代社会带来的炮队镜之后,炮营的火炮精度立马上升了好几个级别,观测到了第一发炮弹的落点后,邱迪生亲自调整了火炮的角度和方位后,便开始下达了全面炮击的命令。

    随着号手吹响了尖锐的哨子,尖锐高亢的声音响彻了炮营上空,炮营阵地上一百多门火炮开始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浓密的白烟,大股大股的喷腾而出,覆盖了前方的炮兵阵地。

    而盛京城头上,那些原本正大声嘲笑明军火炮准头不行的清军笑容也立刻僵硬起来,眼睁睁的看着前方不知多少枚巨大的弹丸朝着自己飞来,一些人吓得身子都僵硬了,至于那些被拉上城头帮忙守城的青壮更是不堪。

    “啊!”

    不少青壮吓得放声尖叫。

    “轰……”

    一枚二十多磅重的大铁球呼啸而来,重重的砸到了一处城垛上。

    作为都城,满人对于盛京的城防还是很重视的,城墙全都用青砖和石块搭建,可以说是颇为坚固,但在火炮这种专门为了毁灭而存在的武器面前,它还是显得太过脆弱了。

    在一声沉重的巨响中,这处城垛轰隆隆倒塌,躲在它后面躲藏的几名清兵一下子被倒塌的青砖和石块埋在下了面。

    由于这几名清兵躲避是蹲立的姿势,所以当那些青砖和石块坍塌下来时,他们至来得及发出一声绝望的尖叫就被压成肉块,随后又传来了几声闷响和哭嚎声,最后一堆内脏与鲜血不断从石头堆中流出来。

    经过这些天的炮击,明军的炮手们也意识到,攻击地方的固定目标特别是城墙时,用开花弹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由于威力不足的关系,开花弹对于城墙和坚固目标的破坏力反而比不上实心弹来得好,所以在这次的炮击中炮营重新还上了最原始的实心弹。

    面对一个又一个或是五六斤十多斤甚至二十多斤的铁球的攻击,这些看似坚固的城墙有种摇摇欲坠的感觉,豪格和杜度再也不敢呆在城墙上了,他们在数十名戈什哈和最精锐的巴牙喇兵战士的护卫下朝着城墙下跑去。

    他们刚回到藏兵洞,就听到头顶一阵颤抖,一发发炮弹呼啸而来,霹雳般爆响声不绝,沉重的铁球不断砸在城墙上,轰隆隆的倒塌声络绎不绝,不断有城墙被铁球击中,有的地方城墙外表的青砖被击毁后甚至还露出了里面黏土。

    这些弹丸击中黏土还好,若是击中了石头和青壮那简直就是异常灾难,炮弹击中坚硬的目标后又带起一阵阵石雨,四处纷飞的碎石块和破碎的青砖四处横飞,任何被这些青砖或是碎石砸中的清兵都是非死即伤,惨叫声,惊呼声响成了一片,城墙上的清兵们乱成一片,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是好。

    杜度一把抓住了豪格的胳膊急声道:“大阿哥,赶紧把人都撤下来,否则没等明军打过来咱们的人就要死光了!”

    “我知道。”豪格也没有废话,赶紧让两名戈什哈去传达命令让清军赶紧撤下城墙躲避炮击,即便是这个时候江宁军要攻城也是顾不得了。

    下达了命令后,豪格这才注意到身旁的护卫们一个个都是灰头土脸,很多人身上鲜血淋漓,也不知道哪里中招了。

    在炮营的轰击下,整个盛京城头一片鸡飞狗跳,看着一片狼藉的城头,杨峰微微点头,看来攻城的机会到了,他刚想下令全军开始攻击,腰间的步话机却突然响了起来,杨峰按下接听键放在耳边听了几句后神情立刻微微变了起来,他不假思索的将步话机调到了另外一个频道。

    “我是杨峰,我命令所有部队停止攻城,立即组成空心方阵!”

    “什么?”

    步话机里传来了好几声惊呼声。

    杨峰厉声道:“没听清楚吗,所有部队立即停止攻城,组成空心方阵。”

    “明白!”

    步话机里传来了几声不情愿的声音。

    令行禁止是一支军队最基本的要求,一声令下后原本正缓缓往前逼近准备攻城的江宁军开始变阵了,原本密集的排阵开始变得疏散起来,很快就组成了一个个空心方阵。

    “什么……江宁军变阵了,而且组成的还是空心阵?”

    还躲在藏兵洞里的豪格和杜度面面相窥,俩人几乎同时不假思索的说了句:“咱们的援兵来了!”

    是的,俩人说得没错,他们的援兵来了,就在几分钟前,郑妥娘和线娘操控的遥控飞机发现了一支正快速向盛京赶来的骑兵。这支骑兵人数足有上万人之多,而且距离盛京只有不到五十里的路程,二女不敢怠慢立即通知了杨峰,这才是杨峰下令部队转攻为守的原因,面对一万具有强大冲击力的骑兵,还用攻城的阵形去对付他们的话只能是找死。

    来的人就是由岳托率领的由正红旗和镶红旗组成的一万骑兵,他的任务就是在江宁军攻破盛京之前赶到盛京,经过四天连续不断的行军后他们终于赶到了。

    这次和岳托一起率兵驰援盛京的还有他的三弟萨哈廉,作为代善的第三个儿子,虽然萨哈廉名声不显,但却是一个颇有能力的人,也深得代善和皇太极的看重,否则这次皇太极也不会让将驰援盛京的任务交给他和岳托了。

    得知清军的援兵来到后,江宁军立即转换成了空心方阵,五千骑兵也分别护卫在了队伍的两侧,部队变换起阵形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有了步话机的辅助,各位步兵营的统领给下面的千总下达命令时不需要像以前那样通过鼓声、旗语等方式下达,但等到两万多人转换好阵形后岳托和萨哈廉率领的一万骑兵已经距离盛京不足三里地,江宁军的望手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对方的旗帜。

    “呜呜……呜呜呜……”

    随着苍凉的号角声响起,一队队或是身披红色铠甲或是红色镶白铠甲的骑兵已经开始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

    看着远处出现的骑兵,盛京城墙上的清兵眺望着远处的援军,不少人激动得放声大哭……

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自准备

    岳托骑在马背上,看着远处依旧飘扬在城头的蓝色旗帜,嘴角抽搐了一下原本压在心头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他们的都城还没有丢失,盛京城还在他们的手里。

    一旁的萨哈廉也长舒了口气,只要盛京没有丢失就好,若是盛京真的丢失了,他真不敢想象会有什么后果,恐怕暴怒的皇太极会毫不犹豫的以救援不力的罪名将他们两个人给杀死吧。

    萨哈廉问岳托道:“大哥,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是进城还是对江宁军发起攻击么?”

    岳托翻了个白眼:“你认为就凭我们这一万人能打败江宁军两万人马么?”

    萨哈廉尴尬的摸了摸鼻子不说话了,要是换做另外一支明军,别说他们有一万骑兵了,就是只有五千人他也敢毫不犹豫的率领人马朝对方发起攻击,但换成江宁军的话就是另外一码事了,望着远处迎风飘扬的日月旗,萨哈廉无奈的长叹了口气。

    “算了,我们就在这里原地休息一下,待到陛下来到后再由陛下来决定吧。”看着远处排成了一个个整齐划一方阵的江宁军,岳托的脸色异常的凝重,经过了连续几场大战,整个满清上下都对江宁军产生了一种不能力敌的感觉。

    是的,大家没有看错就是不能力敌。号称满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清军竟然对一支明军产生了畏惧的情绪,这要是说出去足以让人惊掉下巴,但这就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这也是江宁军用火铳和火炮打出来,也是用无数清军尸骸铺就的威名。

    与此同时,耿秉义也问道:“侯爷,咱们的夜不收刚来报,这支鞑子约莫为一万人左右,要不末将带着第一营和骑兵一营过去过去将他们吃了?”

    “不行!”杨峰摇摇头:“鞑子是骑兵,人家真要想跑的话你们能不能追得上人家不说,就算人家远道而来是一支疲兵了,他们只要往盛京城里一钻,咱们就奈何他们不得。再者说了,这支骑兵不过是鞑子的先头部队,人家的大队人马还在后头呢,本侯可不想打到一半的时候被鞑子给包了饺子。”

    杨峰虽然对江宁军的战斗力很有自信,但却没有自大到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无敌了,历史上数不清的例子都在告诉他们,任何自大的行为都是要不得的,只要阴沟里翻船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现在既然皇太极已经撤兵回援了,那么他就要面对满清举国之力的攻击,这对于他和江宁军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事实证明,杨峰的顾虑是正确的,就在江宁军和岳托率领的一万骑兵对峙不到两个时辰后,皇太极率领的大军便赶到了。

    俗话说得好,兵过一万无边无沿,兵过十万扯地连天,当皇太极率领的包括辅兵、包衣、汉军旗、满八旗以及蒙八旗在内的十多万大军赶到时,就连杨峰也有种错觉,似乎己方已经全都被清兵给包围了。

    在无数兵将的保护下,一顶高达数丈的织金龙纛被竖了起来,龙纛的下面站着身穿一身金色盔甲的皇太极,在皇太极的旁边则是身为正红旗旗主的大贝勒代善、和硕贝勒济尔哈朗、正白旗旗主多尔衮、汉军旗镶蓝旗统领佟养性等人。

    不用别人提醒,杨峰就从望远镜里看到了那顶硕大的龙纛,那顶龙纛为三棱火炎金顶式,华丽非常,杨峰明白整个满清能用这顶龙纛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满清当今的皇帝皇太极。

    在这些人的身后,还站立着各旗中的巴牙喇纛章京,他们都是旗中最精锐的巴牙喇兵,掌管看护龙纛大旗。又有大批旗中的梅勒章京,甲喇额真等官将肃立,都随同皇太极以及各位王公将领往明军阵地眺望。

    在这些人的周围还遍布着满清各旗最精悍的巴牙喇兵战士,这些人全都身披明盔明甲,从外面看这些铠甲的做工不仅非常精良而且厚实非常,在铠甲的前胸后背都有巨大的护心铜镜,而且在这些战士的颈部还插着耀眼的红缨火炎边旗。

    这些战士一个个长得高大粗壮,手中提着的兵器也全都是重剑、大锤或是长刀等重兵器,就连背后的长弓也是数石的强弓,这些强弓不仅射得远而且穿透力也非常强,一般人没有数百斤的力道根本就拉不开。

    这些身披重甲的战士就这样静静的站着,虽然天气炎热,又经过几天的连续赶路,他们的脸上和身上都渗出了汗珠,但这些人依旧那样站着一动不动。

    从千里镜里看到己方的旗帜依旧在盛京城头飘扬,多尔衮欣喜的对皇太极道:“陛下,盛京还在咱们的手中,江宁军的诡计没能得逞呢!”

    皇太极淡淡的说了句:“朕看到了,盛京城里有豪格和杜度在,哪是那么容易丢失的,江宁军纵然再厉害也不可能短短几日便拿下盛京,不过既然他没能拿下盛京,那么接下来他们就有难了。”

    “那是当然!”多尔衮咬着牙道:“这个杨峰,这些年来给咱们大清添了多少麻烦,就连父汗也……总之,今日就是他和江宁军的死期,本贝勒倒要看看,他是如何从咱们十多万大军的手中逃走?”

    “嗯!”

    皇太极点点头:“传令下来,全军安营扎寨,休息一晚后明日便跟江宁军决战!”

    “呜呜呜……呜呜……”

    随着苍凉的号角声响起,十多万大军井然有序的开始在方圆数十公里的地方开始安营扎寨,与此同时,无数的骑兵也开始朝着四面八方飞驰而去。

    看着大摇大摆在自己面前安营扎寨的清军,耿秉义咬牙道:“侯爷,鞑子开始安营扎寨了,咱们要不要趁他们立足未稳,用火炮轰他一波?”

    “不需要!”杨峰摇摇头:“皇太极确实有两下子,知道大军连续赶路兵力疲惫,所以要休息一个晚上,想等到明天再将咱们一口吞下呢。”

    耿秉义着急道:“那您还不赶紧趁这个机会打他一波。”

    “急什么!”杨峰冷笑道:“皇太极想要休息好了再跟咱们决战,咱们又何尝不是要准备一些东西呢,等着吧……等到了明日咱们再跟他们一决胜负!”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760/ 第一时间欣赏我在明朝当国公最新章节! 作者:千斤顶所写的《我在明朝当国公》为转载作品,我在明朝当国公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在明朝当国公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在明朝当国公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在明朝当国公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在明朝当国公介绍:
杨峰穿越了,他来到了大明,但他一点都不高兴,因为他快饿死了。 想尽办法回到现代社会的他曾经立志再也不会到那个见鬼的年代了,但他很快就食言了,为了生活他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在两个时空里穿梭。 在大明他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人,做了很多有意思的事,而且他甚至还交了很多有意思的朋友,当了很大的官。 这就是杨峰在大明的生活。我在明朝当国公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在明朝当国公,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在明朝当国公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