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欧皇崛起TXT下载欧皇崛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欧皇崛起全文阅读

作者:太上老牛     欧皇崛起txt下载     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799章 明朝版拿破仑炮

    虽然脑海里老是出现上辈子新东芳厨子学校的可怕轰炸广告,但马林还是坚持使用了“皇家西点军校”这个名字。反正,除了自己,别的人并不会想歪、

    特别是,需要用中文,才可能会想歪。但问题是,明朝是华夏人最自信的时候。就算西餐传过去,也不会叫西餐,西方面点传过去也不会叫西点,而是会叫夷点什么的。

    比如现在,马林在明朝内部的称呼,就是“东番伯”,至于那个北海国大公爵的头衔,直接被明朝人忽略了。在他们看来,洋夷什么的,别说大公爵了,就是国王都显得可笑,和西南少民地区的酋长没啥区别。所以,这年头,是没人会把这个词想歪的。

    当然,马林也了解明朝人的这种心态,但却不是很生气。为啥?因为在马林眼里,这帮人就是古代npc,和他们有啥好置气的?再说了,姿态放低点,能从明朝捞到大量好处,何乐而不为?

    这不,这会儿,从巴拿马又运回来两船的丝绸和瓷器。粗略算一下,又能给马林带来20万金币左右的纯利润。

    对此,葡萄牙人眼睛已经红得快爆炸了。因为,按照协议,他们才应该是大明帝国的掌控者啊!

    但是,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能力掌控大明帝国。之前的冲突,他们就没捞到好处。这次派出去的舰队,目前刚抵达马六甲不久,正在修整中,打算对大明帝国沿海发起全面进攻呢。

    事实上,葡萄牙也很羡慕马林的手法,打算学一学马林的手段,以东南亚蛮酋的身份向大明朝贡的。但可惜的是,他们舍不得放弃到手的吉隆坡大锡矿,不肯归还大明属国马六甲王国的土地,所以,自然和明朝谈不拢了。所以,他们只能幻想靠舰队打服了明朝,然后再图谈判了。

    但可惜的是,葡萄牙人并不知道,明朝并不会屈服于敌人的武力,这也是后世那么多人粉明朝的原因。而且,目前在位的可是明朝中后期最喜欢战争的正德帝,能打服明朝就有鬼了。

    另外,孔泰那边,也早就接到马林的指示,准备给明朝报信了。这不,孔泰派去马六甲海峡的间谍船,就发现了葡萄牙舰队的抵达,并用快船赶往基隆,给孔泰送信。

    “这么晚才抵达?”孔泰有点郁闷。他早就做好准备了,但没想到,葡萄牙人效率这么低,比他预估中的时间晚了几个月。

    至于为什么如此?主要是因为这支葡萄牙舰队,在达迦马的带领下,在非洲西部沿海的贝宁王国沿海浪了一圈,还登岸抢劫了一番。

    贝宁王国是西非著名的古国,和西非其他地区贸易频繁,所以,黄金也不少。达迦马本就是个贪婪之辈,路过贝宁沿海时,看到当地正在爆发内战,于是掺和一脚,派兵上岸,帮助弱小的一方,打败了强大的一方。但是,在胜利后,却把好处都拿走了……

    通过掺和贝宁王国的这次内战,达迦马赚到了1500磅金沙,和一船的象牙,可谓大获丰收。然后,他就在非洲西海岸走走停停,寻找捞偏门的机会。

    但是,这个年代非洲太落后了。除非西非地区有几个文明国家外,西南非洲沿海,几乎没什么像样的国家。唯一一个稍微像样点的刚果王国,还是葡萄牙的盟友。而作为专业打劫的葡萄牙殖民者,显然是内行人,知道只有城市里油水才多。而那些沿海的部族村庄,虽然很好拿下,但却几乎没啥油水。甚至,几百个村子,也不如一个小城油水多。道理很简单这个年代,只有城市里贸易活动才活跃,商品也多。而商品多了,货币(金沙)也会多。这样的地方,洗劫后,才有足够的油水。而一般的小村庄,只能抢到一些粗劣的食物,以及一些牲口,实在没啥赚头。

    到了东非海岸后,达迦马的船队,又在斯瓦希里人(阿拉伯商人和当地黑人的混血人种,从莫桑比克沿海到索马里南部沿海,遍布斯瓦希里人,也有不少斯瓦希里人的小城邦)的地盘上,抢了几个沿海小城邦。

    达迦马非常狡猾,他没有强行攻城,而是用贸易为名,先骗开城门,然后突然发起袭击,倒是让他连破几个斯瓦希里人的小城邦,掳掠了大量的财富。

    等达迦马的舰队抵达印度补给港的时候,他的战舰上已经装满了金沙、象牙、犀牛角、宝石等珍贵货物。

    要是此时返航回欧洲,达迦马又能大赚一笔。但是,他是负责入侵大明的,因此,这些货物,只能暂时寄存在葡萄牙在印度的贸易据点果阿了,准备返航时再带回去。

    然后,达迦马才慢悠悠地带着舰队赶往马六甲港,然后被孔泰的间谍发现,并赶去报信……

    此时的达迦马不知道,孔泰早就在几个月前,就向大明朝廷献上了20门12磅拿破仑炮,还献上了拿破仑炮的泥模铸造法。

    这会儿,“正德八虎”之一的张永,正在监督兵仗局的工匠们铸炮呢。刘瑾倒台后,扳倒他的张永并未获得刘瑾那样的权势。原因嘛,就是这家伙没有刘瑾的能力。所以,他只能和谷大用等其余几虎争宠了。张永略懂军事,所以,负责内廷主管军事的御马监,以及内八局的兵仗局。

    孔泰献上12磅炮的泥模铸造法后,张永仗着正德的宠信,把铸炮的技术和任务,从工部那里抢了过来,由内廷的兵仗局来铸炮。

    如今,几个月过去,原本制作的泥模第一批已经风干得差不多了。然后,就是铸炮环节了……

    铜铸炮比铁铸炮要简单得多,不容易出内部问题。所以,张永指挥兵仗局铸炮,也没啥问题。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孔泰在献上铸炮技术的时候,没有送上炮架图纸,只送上了炮身铸造技术。也就是说,张永的兵仗局,铸造的12磅拿破仑炮,其实只有一根光秃秃的炮管……当然,还有炮耳,后面还能添加望山……

    但是,这也没啥问题。因为,除了北海国的火炮,其他国家火炮是没有带车轮的炮架的。最多,就是多两个炮耳。炮身后面加瞄准的望山,都算“高科技”了……

    经过灌入火药干炸后,测试下来,首批120门兵仗局制造的12磅拿破仑炮,只有13门出了点问题,需要回炉重造。也就是说,合格率高达9成左右。

    这是因为,马林没有把内膜冷却的罗德曼法献给明廷。这可是铸造重炮的大杀器,马林可不会傻乎乎地献给明朝。

    但尽管如此,接近九成的合格率,还是让张永欣喜若狂。因为,之前兵仗局铸炮,合格率比这个低太多了,甚至一半都没有。所以,他也算“立功”了。

    要是马林知道张永的想法,估计会喷死他的。要知道,铜铸炮本来就没啥难度,你还整了超过一成的报废率,简直就是……

    这估计和明朝工匠的管理不是很严格有关,有些东西,分明是个人操作失误带来的报废,而不是技术问题。对于这一点,北海国在流程上卡得很严,所以报废率极低。明朝这边管理不严格,张永这次紧盯着,还造成这么多报废。要是以后没亲自盯着,估计报废率更高……

    好在铜炮铸造出了问题,还能熔了重造。反正,铜没铁那么容易氧化。最多,只是费一点泥模……

第1800章 平虏大炮

    泥模并没有什么成本,毕竟泥土不要钱。其最大的成本,其实是人工,以及时间。但在大明朝,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工了。至于时间,那同样不值钱。

    毕竟,大明朝还处于“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一世一双人(最后这句是瞎忽悠的)”的古代,没什么时间是耗不起的。大概,只有北海国近代化的工厂里面,才会追求“时间就是效率”吧。

    12磅拿破仑炮铸造好后,张永立即跑去向正德帝表功。正德本就好战,也就欣然前往。

    因为火炮射程太远,城里肯定无法试射了。所以,张永把试射场地放在了城外的西山大营。

    正德带着谷大用等人,兴致勃勃地跟着张永来到西山大营的射击场,观看新炮的效果。

    张永也是人精,他知道正德帝最热衷打击蒙古。原本历史上,两年后,也就是1517年,正德帝还会御驾亲征,和蒙古小王子大战于应州,是为“应州大捷”。

    主子有对付蒙古的想法,张永当然是投其所好。所以,在试射时,张永并未拿出孔泰之前建议的木船模型作为射击的靶子,而是从军中挑选出了30匹退役的老马。

    这些马,要么是老了,要么是扭到脚瘸了。总之,是不能再当战马了。他们的下场,可不是去养老,而是被宰杀,做成马肉……

    张永长期掌管十二团营和神机营,自然知道这一点。所以,就从十二团营里找出了30匹退役的老马或瘸马,在靶场上拍成了一条直线。而火炮,则正对这条直线……

    因为孔泰说过,拿破仑炮可以在600码的距离上打穿整个连纵队。所以,张永这次大胆地把30匹马和火炮的距离,拉大到了三百多米这是后装的弗朗机炮的有效射程。

    新炮嘛,自然是要表现出比旧炮优越的地方的。张永知道自家主子好大喜功的特点,自然要充分展示新炮的优越性。不然,自己的功劳怎么来?必须得弄个“龙颜大悦”啊……

    “这么远?有把握吗?”正德帝朱厚照皱了皱眉问道。他虽然好大喜功,但在军事上是真下过功夫的。之前马林献上来的弗朗机炮和火绳枪,他都亲自操作过,知道那些属性的。

    “皇爷,您就瞧好吧!”张永得意地挥了挥手,示意神机营的首席炮手张大牛开火。

    而身为神机营首席炮手,张大牛其实昨天就试射了几十遍,今天的表演,他其实很熟练了。

    他沉稳地指挥着炮班的手下们,将装着定量火药的油纸袋撕开,将火药倒入炮口,并用木棍连同油纸包一起捅了进去。然后,另一名炮手则拿来了铁球,塞入炮管内,并用木棍捅入,压实……

    这些流程都是北海国的炮手教的,包括用油纸包定装火药。甚至,火药都是颗粒火药,都是用米汤粘合而成的(主要是粉末状火药在油纸袋里容易分层,使用前必须搅拌,麻烦)。而铁球炮弹,自然也采用了北海国的沙箱铸造法,制造非常简单。

    最后的瞄准自然是张大牛来,他通过望山,瞄准了前面那30匹马,然后,又略微抬了炮口一丝丝……

    调整好后,张大牛退后站起来,大声下令道:

    “点火!”

    然后,一只缠着燃烧的火绳的木棍凑向引信……片刻后,火炮开始怒吼……

    “轰”一声巨响过后,12磅重的铁球炮弹伴随着气浪一般的冲击波,一起冲向三百多米外的倒霉马匹……

    “噗噗噗……”远处传来短促而“噗噗”声。随后,那些倒霉的退役战马身上,出现了一个个大血窟窿,然后,血箭冲天……

    直到开始喷血,那些倒霉的退役战马们才感受到巨大的疼痛。于是,它们开始哀嚎、翻滚,鲜血染满了大地。同时,这些倒霉战马的肠子什么的,也流了一地。甚至,一些战马的肠子都被铁球炮弹扯碎了,流得满地都是……

    且不管这些战马的悲号,12磅重的铁球炮弹一口气打穿了全部30匹战马,且去势不减,直接往前又飞行了两百米,才掉落在地。没办法,打穿30匹马,耗费了大量的能量。毕竟,马的身体比人宽,对炮弹的阻力也更大。

    但这颗铁球炮弹落地的时候,上面沾满了战马的鲜血,甚至,还有不少附带的战马的内脏的带血的肉沫……

    谷大用等文弱之人看了,忍不住有些呕吐。倒是喜欢战争的正德,包括带兵久了的张永,没啥感觉,反而感到有些兴奋。

    “真厉害,居然这么远还能打穿30匹马!要是拿一排这样的火炮和蒙古骑兵对上……嘿嘿……”正德帝朱厚照沉浸在了yy中。

    但张永不得不提醒道:

    “皇爷,这炮威力是大,可惜挪动困难!”

    “怎么困难了?”正德歪着脑袋问道,有些不高兴。

    张永苦着脸,道:

    “皇爷,这炮重1100斤,寻常几个大汉也抬不动。想要在阵前快速部署此炮,怕是很困难啊……”

    张永不得不先解释清楚,要不然,那就是欺君了。

    这时,边上的炮手张大牛忽然道:

    “陛下,张公公,小人倒是有个办法,可以驱动此炮!”

    张永吓得瞪了张大牛一眼,斥责道:

    “张大牛,皇上面前,有你说话的份儿?”

    但正德帝却眼前一亮,道:

    “快说说,有啥办法,能在阵前部署此炮?办法好用的话,朕重重有赏!”

    张大牛鼓起勇气,建议道:

    “陛下请看……这火炮炮身光滑,犹如圆柱。卑下记得,老家的人在砍伐千年巨木的时候,将粗大的巨木装车的时候,一般不用抬,而是直接用数根木棍搭成斜坡。然后,让几个人推着圆滚滚的巨木,滚上大车……”

    “所以,卑下想,既然这千斤重炮难抬得动,为何不去掉碍事的炮耳,直接做成圆柱,炮身后面的望山,开打前再装上去……这样,在装车和卸载此炮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个结实的厚木板,作为斜坡,将炮身滚上滚下了……”

    正德帝朱厚照还在茫然中,他对重物的搬运没啥概念。毕竟,他生长在深宫中,阅历较少,没见过苦力干活。

    而边上的张永却是眼前一亮,他可是经常监督军士们干活的,知道张大牛说得在理。于是,他连忙下令,让人找来钢丝锯,锯掉了炮身后面的两个碍事的炮耳。然后,找来大车,并用几根粗木头并排,搭建成了简单的斜坡。随后,张永惊喜地发现只要斜坡搭得又长又缓,三四个壮汉,就能非常轻松地将1100斤重的拿破仑炮从车上滚上滚下……

    “好,这事做得好!张大牛是吧?朕册封你为神机营炮营百户,可世袭。另外,赏银千两!”正德兴奋地叫道,他似乎看见了蒙古骑兵在这种强大的火炮面前颤抖、哀嚎……

    ……

    但正德还没yy够,锦衣卫那边就传来急报:

    “胡建那边传来密报小佛郎机(葡萄牙)已派遣30艘载满弗朗机炮的大型战舰,抵达满刺加(马六甲),准备进犯我大明和胡建沿海地区……”

    正德帝一愣,想了很久后,终于是放弃了将第一批107门12磅炮运到宣大(宣府和大同)边关的想法,而是同意将这批火炮运往闽粤沿海,用于抵抗小佛郎机(葡萄牙)的入侵……

    不过,因为新炮凶猛,正德帝不满这种炮原本的“12磅拿破仑炮”的叫法。因为,拿破仑在汉语里,听起来和“那破轮(子)”差不多,听起来很晦气。于是,正德帝大笔一挥,给12磅拿破仑炮赐予了新的名字平虏大炮!所谓的虏,在大明朝自然是指“北虏”蒙古诸部了。正德帝将12磅拿破仑炮命名为“平路大炮”,也显示了他扫平草原的决心……

第1801章 铁铸炮和提高门槛

    明朝的工匠还是比较聪明的,只是,他们从小并未受过系统的教育,所有知识基本来自师父,或者教授自己的父祖,因此,未来难有大成就。但是,一些很容易的东西,还是很搞得出来的。比如,一个叫许宽的兵仗局大工匠,就琢磨起了用铁来铸炮。

    毕竟,铁相比于铜,成本低太多了。若是用铁铸炮成功,光是材料成本,就能节省很多钱。要知道,铜在大明朝,是可以直接铸成钱币流通的。上千斤的铜,就意味着上千斤的钱币。所以,用铁铸炮,才是最经济的选择。

    为此,许宽和他的徒弟们,在捏制泥模的时候,故意多捏了几十个。然后,等铜炮铸成后,他向上级主管的太监张泉申请尝试用铁来铸炮。张泉是张永认的干儿子,主管兵仗局的事务。他也觉得用铁铸炮比用铜省钱,于是就同意拨给铁料,让许宽等人尝试。

    但这次尝试并不理想,几十个泥模,最后铸出来的火炮,竟然只有3门合格。而且,在射击多轮后,炮身底部因为过热变软,其中两门还出现了炸膛,导致3名炮手当场身亡,另有5人重伤。好在,大明朝不把下层兵丁当人看,死几个也没人在意。

    最终,许宽意识到铁铸炮技术难度更高,而且,想要安全,还必须加厚炮身,尤其是尾部炮身的厚度,避免炸膛。

    不过,想要拿出成熟的火炮和铸造技术,还是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马林不知道明朝发生的事情,实际上,北海国早就有了用钢铁铸炮的能力。比如那些重炮,基本就都是用低碳钢铸造的。

    但是,马林为了控制技术,不让别人知道自家火炮是铁铸的,故意在出口火炮上面,全部使用铜炮。无他,就是抬高使用门槛而已。

    要知道,用铜大规模铸炮,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毕竟,欧洲的铜价更贵,成本更加高昂。马林故意用铜铸炮,也是在提高火炮的装备门槛想要装备大炮?你有钱铸么?一听说要用很多铜铸炮,穷比君主们会立马放弃……然后,真正能大规模装备火炮的,就只剩土豪了……然后,马林需要专注对付的,就只剩那几个土豪对手了,难度要降低很多……

    事实上,这一套,后世的老美,玩得最溜。后世为啥老美热衷搞先进的战斗机和导弹?因为一般国家搞不起来……光是电子技术这一块,20世纪的华夏都玩不转,更别说那些亚非拉普通国家了。

    因为大家都玩不转,所以,到最后,大家只能花大价钱跟老美去买先进武器了……

    但实际上,全世界都被老美给带歪了真的有必要装备成本就两三亿美元一架的先进战斗机吗?真的有必要使用动辄几百万美元一枚的先进导弹吗?

    事实上,根本没必要!

    老美故意鼓吹和提高技术标准,其实就是为了误导各国看,就该用我这种好武器,别的都是垃圾……

    可实际上,很多时候,那些特别先进的武器,根本没有必要……

    如果是超远距离的精确打击,的确需要那些很尖端高科的先进武器。但是,如果是普通的地区摩擦呢?开个火,需要几百万美元甚至上千万美元的先进导弹吗?根本不需要……

    举个简单例子,非洲两个很小的穷国,因为边境摩擦,互相打了一场。两国面积都很小,别说用导弹了,就是用大炮,都能覆盖对方的全境。这时候,有必要用自带gps卫星定位的先进巡航导弹吗?完全不需要!

    像这种小国之间的冲突,根本不需要什么先进导弹,也不需要什么先进战斗机。而且,这俩玩意一般国家也用不起多打几发,国家就破产了……

    这个时候,反倒是像喀秋莎火箭炮这样的玩意儿,特别适合地区冲突无脑发射一波火箭弹,打完收工……至于成本……一枚战斧导弹的成本是一百几十万美元,而普通火箭弹也就几千美元。如果不是远距离打击,而是近距离冲突的话,傻子才会用那种精确导弹。

    事实上,火箭弹就是没安装制导系统等电子设备的导弹,反过来说也可以。如果不是“卫士”那种射程几百公里的特殊火箭弹,火箭弹的成本低廉到不可思议。但是,在正面冲突中,差别其实不是很大。

    比如,在正面战场上遭遇敌军主力集群的时候,火箭弹和携带普通弹头的导弹效果差别其实不大。除非,是用来精确打击敌人指挥部的,才能显现出差别。若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肯定用火箭炮好。毕竟,威力足够,还便宜。

    别看后世射程两三百公里的“卫士”火箭弹成本高达10万美元一枚,但如果是普通的无增程和无电子设备升级的普通火箭弹,成本低到吓人。马林记得,他曾听说过,上世纪和越猴冲突时,一枚109火箭弹的成本,才一百多块……

    当然,那个时候大家工资也低,月薪平均才几十块。但一枚火箭弹,也就相当于普通人一两个月的工资而已。搁到后世,也就几千块钱。

    想想看吧,正面战场上,几十万大军对决。你是用几枚价值百万美元的导弹轰击敌人划算,还是用同价值下,几百枚火箭弹划算?

    虽然大战当中少不了尖端武器的对决,但实际上,大战当中,真正成为主力的,还是那种低成本、能量产的大威力武器最受欢迎。

    就像二战中,德军为啥后期败给苏联?德军的虎式坦克的确很牛比,可人家苏军不跟你拼技术,咱比数量……t34固然没虎式坦克厉害,可人家生产容易、成本低、产量大啊!你出动几百辆虎式坦克,我出动几千辆t34,围殴死你……

    而看似先进无比,成本2.9亿美元的f22战斗机,固然厉害。但实际上,也未必不可战胜。别的不说,弄出一批低成本的无人机与之空战,也有几率将其搞掉。而无人机成本多便宜啊?哪怕几十架无人机损失掉,换取击落一架f22,都是大赚的。总之,我亏得起,你亏不起。实在不行,我还可以用低成本大威力的导弹,毁掉你的机场,让你无处降落,甚至和机场一起完蛋……

    所以,有时候,看似落后一些,但成本低、适合量产的武器,更加能决定战场的胜负。

    因为,战场上,武器总会有损耗的。你若是只装备几件先进武器,一旦出了问题,战斗力就废掉了。而人家就算损失几个落后点的武器,也不心疼。而且,人家量大,不怕损失……

    当然,先进武器还是需要的。先进武器和能量产的次一级武器搭配起来使用,才是最佳的。或者说,先进武器就是用来对付先进武器的。而那些量产武器,才是真正杀伤敌人的主力。

    但为什么后世不管是老美,还是毛子,或者是华夏,都那么喜欢搞昂贵的先进武器?无他,提高武器生产和贸易的门槛而已。

    门槛提高了,大部分国家就被拒绝在门外了。利润嘛,自然是剩下的几家大额分享了。

    但真要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时候,低成本、可量产的杀伤力巨大的武器,才是首选。到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战斗机和导弹上很多昂贵的不实用的部分会被拆除,整个武器变得简洁高效。毕竟,可“再生”能力,才是战争中最重要的指标。

    比如二战中,为啥鬼子最终输给老美?因为鬼子的航母沉一艘是一艘,而老美那边,航母像下饺子一样不住下水。损失一艘,我再补,而鬼子这边,补充不了,打着打着,就完蛋了。

    ……

    所以,战争的主力,往往不是那些最先进的武器,而是次一级先进,但能量产的东西。当然,也需要一些最先进的武器压场子,对付敌人最先进的武器的。如此,战争才好打。

    至于后世搞的战斗机的技术竞赛,说白了,就是提高门槛和忽悠傻子的。而***就看的很清楚老子不和你玩普通武器的技术竞赛了,老子专搞核弹。你有f22?我有核弹!你有f35?我有核弹!你有b2?我有核弹!我就一招,就能吓死你……

    而且,俄罗斯后来穷了,也搞不起技术竞赛了。所以,用这种近乎无赖的手段,愣是让故意挑起竞赛的老美毫无脾气。毕竟,单单发展核弹,花钱少,效果好……

    但华夏,却似乎有点魔障了,非要搞这个那个。但实际上,还没单搞某个大杀器更划算。不过,后来华夏有钱,倒也跟得上。而且,顺带可以刺激下阿三,把阿三的钱给浪费掉……

    ……

    总而言之,马林现在主打推广铜炮,不是铁炮不好,而是为了提高门槛想要和我搞军备竞赛,你有钱买那么多铜吗?

    这样一来,大多数欧洲穷君主和穷诸侯,就被迫退出了火炮装备的比赛,只剩下有钱的大国还能参加其中了。

    另外就是,马林搞的铁模铸炮法,非常适合快速铸造铜炮,能够快速量产,非常方便。需要打仗的时候,随时可以爆产量,让对手知道啥叫大炮洗地……

    但明朝这边,因为很计较成本,工匠们也有些小聪明,所以自己搞铁炮也很正常。

    实际上,马林这个读历史的就知道,明朝最初和澳门的葡萄牙人学铸造铜炮,然后,也自己发展出了铁炮。导致后来,澳门卜加劳铸炮厂,还特地雇佣华夏籍的铸炮工匠,学习明朝用铁铸炮。而在此之前,葡萄牙人一直是用铜铸炮的。

    而葡萄牙人明末卖给明朝的红夷大炮,也不是他们自己造的,而是从沉没的英**舰上打捞起来的18磅寇非林长炮。毕竟,英国煤铁资源丰富,但缺铜,所以在16世纪时被迫发展出了用铁铸炮。

    明朝人学习能力很强,毕竟,没有受过满清朝廷的愚民教育。所以,明朝工匠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创造力还可以。像是红夷大炮,开始第一批是从澳门的葡萄牙人那里买来的。但后来,朝廷就能自行铸造红夷大炮了。但是,后来有一批铸炮工匠被满清掳走,反倒为满清攻城创造了便利……而让人无语的是,到了200年后的鸦片战争时期,清朝的火器水平,竟然还是明末的水准……

第1802章 足尾铜山

    其实,马林在北海**队里装备铜炮,财政上也有些压力。好在,他出资参与开发了瑞典的法一伦巨型铜矿,每年能获得很多铜锭。此外,还能从印度和明朝采购到廉价铜。因此,才敢有底气和人搞铜炮的军备竞赛的。

    但军舰上面的红夷大炮和卡伦舰炮等大口径重炮,都是用低碳钢铸造的。反正,别的国家的人也不能轻易到北海国的军舰上检查火炮。而那些需要出现在人们视线中的战船,上面的重炮,马林都下令在炮身表面抹上了金粉,看起来像铜炮一般。反正,那些上船的外人,也不敢去刮蹭火炮,无法看出真相。

    甚至,就连很多船上的水手,都不清楚船上的舰炮原来是铁铸的。只有那些船长等管理层,以及炮手们,才会清楚火炮的材质。当然,那些老牌水手肯定知道。只有那些新来的水手,才会不清楚其中的秘密。

    而那些不明真相的外人,看过北海国的武装商船上的一水的“铜炮”后,无不咂舌尼玛,北海国真有钱!能耗费那么多铜用来铸炮……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马林在印度采购廉价铜的生意,被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盯上了。两国的高层受到马林的启发后,恍然大悟对呀,我们为啥不能在印度采购廉价铜铸炮呢?

    虽然根据当初香料贸易转让的协议,西班牙和葡萄牙不能限制马林在印度采购廉价铜。但是,他们可以和马林竞争,抢着买印度的廉价铜啊!所以,马林也能感受得到,未来在印度采购廉价铜的难度会大大增加。

    另外,在明朝采购廉价铜也遇到了麻烦。原来,孔泰在明朝大量采购铜的行为,引起了大明内阁的不满。因为,明朝的辅政大臣们认为,大明自己就缺铜,怎能看着铜外流?

    事情也凑巧,因为宝钞不被人们所接受,大明朝廷已经在讨论彻底废止宝钞了。这时候,铜钱就成了唯一的法定货币。而宝钞的退出,也将造成铜钱的需求猛增。因此,正在商议废止宝钞的明朝诸公们,对于孔泰大量采购铸钱材料铜,就很不乐意了。

    为此,大明内阁已经发文给孔泰,要求其收敛在大明采购铜的行为。因为,铜是铸钱材料,大明本身也缺……

    孔泰把消息传回本土,马林也有些发愁啊。印度买铜以后肯定会困难,毕竟,北海国在印度没有殖民点,没西班牙和葡萄牙收购廉价铜方便。而明朝那边,也限制采购铜,那么,上哪儿去搞铜呢?

    马林首先想到日本,可是,问题在于,日本目前形势复杂。而且,人家国内武装力量实力也不弱。如果不发动举国之力远征,是很难征服日本的。但是,那样的话,风险也极大。毕竟,有老巢被人摧毁的危险。而若是派的人少了,又压不住日本本土力量的反扑。就算占了铜山,也未必能安心开采铜矿。

    然后,只能考虑其他地方了……

    马林又想到了智利的丘基卡玛塔铜矿,那可是后世世界第一铜矿,还是露天矿!但想了想后,马林又放弃了……

    为啥?问题就出在丘基卡玛塔铜矿当地的环境上!丘基卡玛塔位于智利北部沙漠边缘,当地气候异常干燥,而且炎热。这种严酷的环境下,想要聚集大量矿工采矿,是不可能的。但是淡水的供应,就非常困难。

    就像马林现在开采的伊基克附近的硝石矿,因为气候原因,只能使用耐旱和耐热的埃及奴隶开采,产量很难提上去。最主要的,就是淡水供应困难,只能靠骆驼供水。伊基克附近的硝石矿算是比较靠海的了,淡水供应还没啥问题。而丘基卡玛塔在沙漠深处,靠近安第斯山西麓,离大海很远,淡水供应什么的,实在难以保证……除非,等以后火车开通了……

    所以,马林不得不暂时放弃智利的这个超级铜矿。然后,他又想到了澳大利亚的奥林匹克坝……但他很快就否定了这个矿,因为,奥林匹克坝虽然储量很大,还伴生黄金。可是,特喵的这个铜矿在地下百米以上的深度,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开采极其困难,也极其危险……所以,这个也只能pass掉……

    另外,马林还知道美国的宾汉铜矿,赞比亚的铜矿和刚果金的铜矿……然而,这些都没用……

    美国宾汉铜矿位于西部犹他州,深处内陆,马林显然没有能力去开发那里。而赞比亚和刚果金的铜矿,一个目前是西班牙的地盘,一个是葡萄牙地盘,都不好下手。

    另外,巴拿马地区貌似也有个铜矿来着?但马林又否决了在巴拿马采铜的计划。因为,这年代巴拿马的气候太过恶劣了。带一批矿工去巴拿马采铜,鬼知道那些矿工能活下来几个。

    赞比亚和刚果金地区的铜矿也同样如此,在这个没经过开发的原始年代,那边的气候,简直能要人命。想要去采铜?还是歇着吧……去热带雨林地区采铜,还不如选择去智利丘基卡玛塔的沙漠里采铜呢。至少,沙漠里只要有水,比在热带雨林更容易存活下来。毕竟,没啥毒蚊毒虫。要是有,也早渴死了……

    ……

    马林很忧伤,于是跑去肝付水子那儿去找安慰。而肝付水子听了马林的诉苦后,却是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

    “夫君大人,您为什么要执着于占领铜山呢?和人合作开发也可以啊……”

    “合作?怎么合作?”马林愣了下。

    “您不是说日本有很多铜山吗?既然想要快速获得铜,为何不利用当地的大名先行开发矿山呢?这样,想得到铜快啊!”

    马林想了想,还真是。不过,他担心铜矿开采出来后,那个当地大名和他翻脸,不卖铜给他……

    肝付水子听了马林的担忧后,捂嘴轻笑道:

    “夫君大人过滤了,您知道的,日本物资贫乏。只要夫君您能带去日本紧俏的商品,比如,大名门急缺的武器铠甲,以及丝绸、蔗糖等日本急缺的稀罕货物,还用担心对方不肯卖铜给您?”

    马林顿时反应过来是啊,现在可是卖方市场。那些日本令制国的大名,一个个穷的一笔,根本拿不出什么商品来和人交换。能有铜拿出来交换,肯定会拿出来的。因为,他们也拿不出别的有价值的商品跟人交换所需商品了……

    “也许,真的可以利用当地大名先把铜矿山开发起来?”马林有些不确定道。

    肝付水子则说道:

    “夫君大人,让那些本地大名开发铜山,的确会非常便利。毕竟,他们是本地人……另外,以后铜山开发好了,信长的军队,也不是不可以夺下来嘛……”

    马林顿时眼前一亮对啊,先利用本地人把铜山开发起来。然后,自己积蓄够了力量,再把铜山夺下来……嘿嘿……

    这时候,一个著名铜山的名字冒了出来足尾铜山!

    足尾铜山可是日本江户时代最大的铜山之一,也是江户时代发行量极大的日本主要铜币宽永通宝的主要材料来源。据说,巅峰时期,足尾铜山年产铜达到了1200吨!这可是古代的产量,纯人工时代的产量!

    如果,马林现在先忽悠足尾铜山的本地大名先把铜矿开发起来,获得足够的铜……以后,再想办法把足尾铜山给吞了……

    而且,这个方法非常可行。在这个年代,日本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人口大国,最不缺开发铜山的人力资源。像是智利的丘基卡玛塔铜矿,那边根本没人,把大量矿工迁到那里,本身就很费事。不像日本的铜山,随便从附近就能抓来大量劳动力充作矿工。所以,想要快速地开发出一个矿山,必须得在像日本这样的不缺人力资源的地区。换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挖矿的矿工都难找……

第1803章 德兴铜矿

    在没有现代化矿山机械的古代,挖矿、选矿和冶炼,完全依赖人力。因此,在人多的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越是方便。

    为啥在古代,华夏和印度的物价都很便宜?因为两国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啊!像是西伯利亚那种荒无人烟的地方,这个年代就算发现了超级大矿,也没能力开采。无他,当地没人!

    而在古代的华夏和印度,一旦发现大型矿脉,是可以随便调集几万苦力去挖矿、选矿和冶炼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古代华夏和印度的物价都比欧洲便宜很多。

    不过,日本是个例外。日本人力资源非常丰富,这个时代人口高达1700万,比法国还多200万。然而,日本矿产资源贫乏,虽然有着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奈何国内山多地少,矿产资源也不是很丰富。所以,物价倒是挺高的。

    当然,那是因为这个年代的日本探矿技术比较差,没能发现大规模的矿产。而后来随着石见银山和足尾铜山等超级大矿的发现,让日本短时间内拥有了丰富的钱财。石见银山出产的白银不用说,白银那可是世界货币,好使得不得了。而17世纪才发现的足尾铜山出产的铜,也非常畅销。

    德川幕府时代,江户幕府不但能够使用大量的足尾铜山出产的铜铸造“宽永通宝”,还能大量出口。

    17世纪的时候,因为瑞典铜的巨大产量,当时欧洲铜价已经从和白银的15比1跌到了44比1左右。但随着荷兰人从日本运回日本铜,铜价直接跌到了八十多比一的铜银比价,足足下跌了一倍。就这样,荷兰人还获得了暴利。

    当时,不仅荷兰人将日本铜运回欧洲销售,当时的清朝,刚建立的时候,也很依赖从日本进口粗铜,用于铸造铜钱。

    除此之外,当时的东南亚地区,也很依赖从日本进口铜,用于铸造本国的货币,甚至,用来铸炮……

    可见,当时日本的铜产量多大,不但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还能大量出口到欧洲、清朝和东南亚。而当时日本最著名的铜矿,大概就是足尾铜山了。

    当时,足尾铜山年产铜达到了1200吨,也就是240万斤,如果铸造成3.5克左右的小铜钱,能铸造3.4亿多枚。而按照一千文折合1两白银算,能价值34.3万两白银左右。

    而马林这个历史生读过历史,知道清朝鼎盛时期,年产铜不过一千多万斤。当时,清朝的铜,几乎严重依赖南出产的滇铜,滇铜在整个清王朝的产量占比,一度达到了95%。当然,这是乾隆时期的数据了。而在清朝初创的时候,康熙年间,还很依赖从日本进口的倭铜呢……

    “对呀,我怎么把滇铜给忘了?”马林一拍脑袋,想到了问题所在。

    明朝和清朝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清朝开发了南的滇铜,所以,中后期已经不再依赖进口铜了。而在明末和清初的时候,当时对日本的铜可是很依赖的。

    马林记得上辈子偶然看过的一篇论文上讲,明朝时候,南的滇铜生产不受重视,当时年产量不过十几万斤,不是很受重视。但清朝自从康麻子击败吴三桂,掌控了云南后,鉴于和明朝一样,也严重缺铜铸钱,所以,就大力开发了南的铜矿。等到乾隆时期,南的滇铜年产量已经达到一千多万斤,占全国产量的大部分了。

    也就是说,明清两朝,开始都同样缺铜,但清朝后来通过开发滇铜,缓解了缺铜的情况。据说,当时清朝的铜钱,基本都是用滇铜铸造的。当时南的东川等几个大铜矿,几乎成了清朝的钱库……

    而明朝则比较惨,因为没有开发南的滇铜,所以国内严重缺铜。早期还好,因为有宝钞顶着,还能缓解铜钱的需要。而到了中后期,随着宝钞的废止,以及经济的高度发展,铜的缺口极大。好在后来恰好欧洲人送来了大量的白银,缓解了明朝货币缺乏的压力。要不然,明朝非得爆发严重的钱荒不可。

    也是马林运气不好,恰好遇到了正德朝。这个时候,明朝朝廷正在商议废止宝钞的问题。而一旦废止宝钞,那么,大明帝国就只能依赖铜钱作为主要货币了。那时候,就会发现非常非常缺铜。就是现在,大明内阁也已经发现了缺铜的情况。所以,对于孔泰大量收铜,就发出了警告。

    如果,想要继续从大明进口廉价铜,除非,大明不缺铜了……

    “要不要告诉明朝滇铜的潜力呢?”马林陷入了沉思……

    老实说,身为后世华夏历史、地理双通的大学生,马林不但知道滇铜在清朝的重要历史地位,还知道另一个超级铜矿德兴铜矿。

    德兴铜矿那可是后世华夏最大的铜矿之一,而且,最重要的是,那居然是个露天矿!也不知道古人是怎么搞的,居然漏过了这么大一个铜矿,还特么缺铜……

    马林记得,德兴铜矿貌似在德兴市东北的官帽山一带,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之处……

    “难怪啊……”想到这里,马林恍然大悟……

    毕竟是三省交界之处,肯定是偏僻的山区,难怪德兴铜矿没有被及时发现。要是位于交通便利的地区,比如皖省的铜陵,这种江边地区,早就被发现了。

    德兴铜矿,那可是铜金属储量超过千万吨的超级大矿,后世铜产量达到了一年十几万吨,非常吓人。

    如果,大明朝开发了德兴铜矿……估计财政问题都能得到极大的缓解……毕竟,铜在古代就意味着钱币……

    大明帝国有了钱,肯定就不会那么快崩溃了。只要把德兴铜矿和满清钱袋子的滇铜主力东川铜矿给开发了,明朝压根就不会缺钱了。什么?户部没钱了?挖铜铸币啊!多铸造几亿枚钱币出来,就完事了……

    而且,大明帝国压根就不怕钱铸多了。因为,本身明朝的钱就严重缺乏,不够用。有两大铜矿打底,明朝经济就能稳定下来。

    “不过,这对我有啥好处呢?”马林陷入了深思……

    想了很久,马林还是决定帮大明朝一把。但是,东川铜矿和德兴铜矿,他只打算告诉明朝一个。因为,明朝若是太有钱,马林也很有压力的……

    思来想去,马林最终决定还是把德兴铜矿告诉明朝,暂时隐瞒东川铜矿。因为,就算告诉明朝东川铜矿的储量,开发那里也很困难。毕竟,东川铜矿位于云贵高原上,对外交通极为不便。就算产出铜了,运输也麻烦。没见到清朝康熙年间就开始开发滇铜,直到乾隆年间才能够达到满足国内需求的程度么?

    而德兴铜矿不同,它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之处。这个地方,靠近大明最核心的东南地区,人力资源丰富,而且交通很便利。只要出了上饶山区,往北很快就能通往长江,非常容易开发。如此,大明朝想要开发德兴铜矿,很快就能看到效果。不像开发滇铜,光是修出滇的道路,就要花费很多年。而且,明朝西南地区不稳定,偌大的铜矿开发出来,鬼知道会不会跳出个土司来夺取了铜矿。

    所以,还不如让大明开发靠近东南核心地区的德兴铜矿呢。而一旦大明帝国铜的缺乏危机缓解了,马林也能顺利地从明朝采购到大量的廉价铜了。而且,这比开发日本的足尾铜山还要见效快。

    因为,日本现在四分五裂。而足尾铜山所属的令制国下野国,貌似实力不强。就算马林告知足尾铜山的存在,该小国也没能力立即就将铜山开发起来。

    而大明帝国不同,这个帝国固然有各种问题,可执行能力绝对够强。也许在西南和塞北等地区,大明帝国的掌控力不足。可是,在东南核心地区附近的德兴铜矿,大明帝国只要发狠,一定能快速地开发出来。人员和资金什么的,大明朝是不缺的。只要爆发,就能短时间内产出铜。到时候,马林也可以跟着受益。

    此外,提供德性铜矿的信息,也能算为大明立下大功,可以增加明廷的好感度。到时候,做别的事情也能方便不少。

    至于足尾铜山……马林想了想,还是决定通知下野国,让他们先行开发起来。以下野国的实力,将铜山开发起来,鬼知道要多少年。而等他们将铜山开发起来,肝付信长差不多也长大了,正好,吞掉这个铜山……

    也就是说,统治明王朝德兴铜矿的存在,可以在短时间内让马林得到足够的廉价铜。而足尾铜山,马林现在只是将其作为未来的收益点了。反正,只要大明帝国开发了德兴铜矿这个世界级铜矿,不管是明朝本身,还是马林,短时间内怕是都不会缺少廉价铜了。到时候,马林完全可以拿银子,来大明换取成船的廉价铜。然后,铸成12磅拿破仑炮,在欧洲耀武扬威。而别的欧洲国家,因为和明廷难以接触上,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马林这个狗大户炫耀铜多了……

第1804章 皇家海军

    至于得到德兴铜矿后,会不会让明帝国爆发的问题,马林并没有在乎。因为,大明文官集团大势已成。有他们作为掣肘,明帝国想要向海外扩张,难度不是一般大。

    而就算是好战的正德皇帝,他的目光也更多地放在了北边的蒙古那边。不灭了蒙古各部,明帝国是不可能把目光投向海洋的。

    而且,马利民要特别感谢刘大夏这样的“千古忠臣”。正是他的存在,使得明朝白白失去了和西方争夺大洋的好机会。

    若是此生还是华夏人,马林自然会痛恨他这个“好心办坏事”的“忠臣”。但现在马林是北海国的君主,屁股不同,脑袋的立场也就发生了变化。虽然内心还是唏嘘不已,可马林还是要感谢老刘的贡献了。这种心理很奇怪,既有对华夏丧失海权的“怒其不争”,也有对大明帝国这头猛龙被自己束缚住的释然……没办法,谁让马林是个华夏灵魂的穿越者呢……

    只要有类似刘大夏这样的“千古忠臣”的存在,马林就可以不用担心大明帝国去海上抢自己饭碗了。

    至于德兴铜矿爆产量后让大明朝变得有钱的问题,马林也丝毫不担心。因为,贪婪的文官集团,在看到铜矿的巨大利益后,肯定会乱伸手的。到时候,就算铜矿能产出大量的铜钱,有多少能落到国库里,还是个问号呢……

    但不可否认的是,只要明朝开发了德兴铜矿,在缓解了缺铜铸钱的危机的同时,必须承马林的情。而且,是天大的人情。

    要知道,缺钱的问题,历来是封建王朝的头等难题。在宋朝,因为缺钱,甚至开始用铁铸钱。没办法,社会经济太发达,钱就不够用了。要是谁能帮助解决钱荒的问题,搁在哪个国家,都是一等一的功臣。

    所以,在发出了告知德兴铜矿位置的奏章后,马林就开始思考了到时候,该向大明朝廷要啥好处呢……

    “嗯,每年才卖10万斤硝石给我,实在太吝啬了,必须要大大增加数量……”

    “还有水银,这个对开发金银矿很重要,也需要每年大量采购……”

    “大量采购廉价铜是基本的,这个必须要有……”

    ……

    马林的奏章是让孔泰直接送往大明内阁的,没有直接送给正德。实际上,把奏章送给那个和送给正德,是两回事。

    如果德兴铜矿交给正德,那么,正德肯定会把铜矿吞为皇家私有。到时候,皇家内库不缺钱了,大明皇帝的话语权就会更重了。到时候,内阁都必须向皇帝低头。因为,他们需要铜来铸钱。而且,正德有了德兴铜矿,也就有了组建强大军队的资本。没准,大明帝国强盛,就在眼前。

    但是,这不是马林想要看到的……

    若是重生为大明帝国的文人,马林肯定会把铜矿献给正德,作为大明帝国强盛的资金来源。

    然而,屁股决定脑袋,马林既然重生为欧洲君主,自然不希望看到明帝**事太过强大。所以,把铜矿给正德,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而直接把奏章递给大明内阁,那就完全不同了……

    内阁是大明文官集团的最高代表,只要奏章落入内阁手里,在成全了内阁政绩的同时,铜矿的主导权,肯定也会被内阁掌控。

    若是刘瑾还在,这个铜矿献上去,没准会被内廷抢过去,作为正德的钱袋子。然而,强势的刘瑾已经倒台,而其他“八虎”的成员烂泥扶不上墙,无法和强大的大明文官集团对抗。到时候,这个巨大的铜矿的掌控权,一定会落入文官集团手里。

    然后,造成的后果,就是文官集团更加强大。层层盘剥之下,最后落入大明国库的就不是太多了。同时,掌握了钱袋子后,文官集团在和正德较量时,底气就更足了……

    所以,把德性铜矿交给皇帝还是内阁,完全就是两种后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马林最终选择了把德兴铜矿交给大明内阁这个明朝文官集团的代表。如此,也能换取文官集团的好感。

    而且,正德帝也不能说什么。因为,奏章通过内阁,本就是按规矩办事。直接上密折给正德,才是不合规矩。

    除此之外,马林若是直接上密折给正德,把德兴铜矿献给正德帝,那绝对会大大地得罪大明文官集团。文人的心眼都是很小的,天知道他们以后会怎么报复自己。

    还有就是,马林熟知历史,知道正德帝无后,而且死得早。一旦正德嗝屁,他私下把德兴铜矿献给皇帝的行为,绝对会招来文官集团的疯狂报复。

    所以,无论是从自身利益考虑,还是从将来考虑,将德兴铜矿送给大明文官集团,都是最好的选择。

    除了正式的奏章之外,马林还私下给大明首辅杨廷和等人写了私信,告知了德兴铜矿的重要性。

    杨廷和是君子不假,可他也是个文官。马林在信中和他详细介绍了德兴铜矿的储量和意义,告诉他,谁掌握了德兴铜矿的控制权,就掌控住了大明朝的钱袋子。想必,以杨廷和的智慧,不会不知道该怎么做。而且,马林还给其他文官大佬也写了私信。只要这些人不傻,肯定会插手德兴铜矿。只要德兴铜矿被文官集团掌控住,马林也就放心了……

    至于正德?嗯,我再送几门拿破仑炮过去,让这熊孩子打炮玩儿去。没儿子的货,不值得长远投资……

    ……

    就在马林伏案写着那几封私信的时候,施瓦茨这个“美利坚皇家西点军校”的副校长跑过来和马林商量是否在皇家西点军校增加海军院系……

    如今的皇家西点军校,是从奥里希大学剥离出来的,只有陆军院系。其中,包括步兵科、骑兵科、炮兵科、工程科和后勤科等几个项目。

    但美利坚王国远在海外,所以,身为常务副校长的施瓦茨觉得,应该在皇家西点军校里,增加海军科目。毕竟,想要掌控美洲,海军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眼下北海国的海军军官培养,是放在船长学校的,和普通船长一起培养。施瓦茨则认为,这不大好。因为,船长学校的成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船长,缺乏战斗的勇气,不适合当海军军官。

    所以,他这次来找马林,就是想建议马林,在西点军校内,增加海军科目。同时,从船长学校里,挑选有战斗勇气的学员,进入皇家西点军校进一步培养。至于船长学校那边,海战项目则适当削减。特别是炮战练习,施瓦茨觉得有些浪费。对于那些缺乏勇气的船长而言,当个商船船长足矣,没必要接受太多的海战训练,特别是实弹海战训练。毕竟,开炮的耗费是很大,没必要浪费在那些不是海军军官的船长身上。要知道,一轮排炮打下来,那就是几十上百磅的火药,成本可是很高的。

    马林听了施瓦茨的汇报,也觉得有道理。毕竟,不是每个船长都勇敢好战的。对于那些普通船长,进行海战实弹训练,的确有些浪费。只要给武装商船配备几个从海军炮兵科淘汰下来的炮手就可以了。而且,武装商船,只需要配备小口径的火炮即可。比如,12磅拿破仑炮就够用了,没必要给商船配备大口径火炮。除非,是军方的船只。要知道,现在葡萄牙战舰的主力火炮,也是12磅炮呢。给普通商船配备几门12磅炮,火力已经足够了。至于那些普通船长学员的海战指挥,马林觉得还是要的,毕竟,商船也可能遇到海盗。但是,实弹演习什么的,就不需要了。到时候,只要模拟下场景,但不搞实弹演练就行。就算搞,也象征性地打两炮就行。只有海军舰长们,才需要进一步地进行实战演练、

    签字的时候,看到文件上“皇家西点军校”的“皇家”字样,马林忽然心里一动,对施瓦茨道:

    “施瓦茨,你说,我将北海国的舰队,改编成‘皇家海军’怎样?”

    马林这时候想起了后世大名鼎鼎的英国“皇家海军”,那可是曾经称霸海洋两百年的海上霸主。既然已经套用了“皇家”的称号,为何不山寨得更彻底点,连“皇家海军”的名称也给山寨了?

    要知道,正版的“皇家海军”,要到1660年查理二世登位后,才会成立。也就是说,马林现在搞个“皇家海军”,就成了正版的“皇家海军”。

    而且,以后马林也是要控制英格兰的。大不了,把“皇家海军”的名号也共享给英格兰嘛。反正,马林未来是打算在英格兰招募很多水兵的,“皇家海军”不缺英格兰元素……

    其实,这也是一种无奈。谁让德意志人大部分都是旱鸭子呢。而德意志唯一的族群弗里斯兰人,人数又太少,只有十来万人。其渔民和水手加起来,也就几万人,实在不够马林用。

    所以,想要组建强大的和原版那样可以称霸海洋的“皇家海军”,还真不得不去英格兰招募水兵。不然,人不够用。

第1805章 贷款买船和海军兵源

    实际上,眼下英格兰人也不多,总共也就300万人不到。算上苏格兰的50万人和爱尔兰的25万人,也就三百大几十万人口。

    但是,英格兰三面环海,只有北边和苏格兰的边界处才不靠海。所以,尽管只有不到300万人,可英格兰渔民总数却有几十万。

    而且,马林几年前还推动了渔船贷款计划,贷款给英格兰贫穷的渔民,资助他们买几十吨的“大”渔船。

    马林之所以像对待境内的弗里斯兰人那样,肯无抵押贷款给英格兰渔民买渔船,就是为了培养渔民基础,然后,获得更多的渔民。这样,以后招募水手就不缺人了。

    眼下,英格兰正在处于圈地运动的时代。很多英格兰农民土地被占,被迫沦为流民。然后,摆在他们面前的只剩下了两个出路一个是进入毛纺工厂,成为毛纺工人;另一个,本来没有,但马林愿意提供贷款后,他们就多了个选择……贷款买船成为渔民……

    这些没有打渔经验的农民,因为失去了土地,实在活不下去。而毛纺工场虽然招人,可招收的人数也是有限制的。主要是,羊毛来源有限,不能招太多人纺织呢绒。所以,其实很多失地农民是没有了出路的,只能沦为流民和难民。

    但是,流民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很容易搞个起义什么的,或者容易化身强盗。所以,无论无论哪个国家,都不乐意看到流民的存在。

    马林记得曾经看过的资料显示,亨利八世这个暴君在位时(1509-1547年),因为国内失地农民太多,常常有几十万人。为了保护社会稳定,亨利八世残酷地把流浪者们都投进监狱。甚至,亨利八世还下令绞死了七万二千名流浪者(出自马恩选集第62-63页),作为对那些失地后到处流浪的农民的恐吓。

    因为,当时有一些失地农民并不愿意进入剥削人很厉害的毛纺工场干活,宁可带着家人流浪。当时伦敦城里,流浪者的比例很高。17世纪的时候,伦敦城20万人口里,竟然有5万流浪者,使得伦敦的治安极其败坏。而英国在17世纪殖民北美,也是被流浪者搞怕了,所以才这么搞的。结果,效果非常好。毕竟,那些流浪者去了美洲,就不会留在英国本土闹事了。

    当然,那是原本历史上的情况。这个时空,因为马林的乱入,导致英格兰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原本,在亨利八世时期,英格兰有几十万土地被圈占的流浪者,还在1536年和1537年爆发了反对圈地的农民起义。亨利八世本就暴戾,受此刺激,就大规模处死了失地农民,总数达到7万多人。

    这是原本的历史,但因为马林的缘故,这个时空英格兰爆发了爱德华争夺王位的战争,还发生了苏格兰军队洗劫北部几郡的事情。

    在爱德华争位的战争中,英格兰死了几万人,后来又被马林招募了几万人去北美,还招募了几万人去诺森伯兰郡垦荒。所以,眼下英格兰流浪者还是比较少的,总数也就几万人。这点人,对于英格兰这样大的国家而言,并不算什么。只有流浪者达到几十万人,才会威胁到英格兰的国家安全。因为,英格兰总人口也就300万人左右。

    就是这几万失去土地的流浪者,目前在马林的贷款买渔船的诱惑下,也在渐渐减少。而对此,英格兰国王爱德华是乐见其成的。因为,流浪者减少,就意味着治安环境更好,社会更加稳定。

    至于那些贷款买船的失地农民不会捕鱼的问题,马林甚至专门成立了服务公司,不但提供贷款给买渔船,还专门派老练的渔民带新人,教会那些失地农民如何操控渔船和撒网捕鱼。当然,还有寻找渔区。最后这一点比较难学,但好在这个年头被海上的渔船很少,渔业资源很丰富。就算经验不丰富,也是能捕到足够的鱼维持家里的生活的。毕竟,北海渔场在后世都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这个年代的渔业资源因为还没怎么开发,是极为丰富的。

    而且,马林还通过贷款给英格兰失地农民,刺激了北海国造船业的大发展。因为,马林贷款给英格兰渔民和失地农民时,不是给钱让他们自己买船,而是指定让他们跟北海国的造船厂买船。这样一来,买渔船的贷款甚至都不会到英格兰渔民或失地农民手上,而是左手转给右手,从贷款银行直接送到马林名下的北海国造船厂……

    也就是说,马林所谓的“贷款给人买渔船”实际上就是在变相地推销自己造船厂生产的船只,就跟后世分期付款买车差不多的样子。

    这样一来,英格兰渔民和失地农民有了新的生计,而马林也通过类似房贷和车贷的手段,高价卖掉了渔船,可谓皆大欢喜。

    而北海国本土的造船厂制造渔船的木材,则是从丹麦所属的挪威南部森林和瑞典南部森林进口的。

    因为丹麦丧失了瑞典的主权以及丢掉了海上贸易的权利,所以,马林决定给点补偿,从丹麦进口木材,算是让丹麦王室有点收益。其目的,自然不是马林好心,而是为了维持丹麦和瑞典的实力平衡。毕竟,瑞典有法一伦铜矿的存在,财力雄厚,国家实力蒸蒸日上。若是丹麦纯粹靠种地,未来肯定要被瑞典压制甚至吞并的。

    马林对北欧没啥兴趣,也不愿意丹麦或者瑞典一方过于强大,压制住对手。所以,他为了找平衡,故意从丹麦进口挪威南部和丹麦控制下的瑞典南部的橡木,用于制造渔船。然后,转手分期付款卖给国内和英格兰的穷渔民,以及英格兰失地的农民……

    这一番操作下来,几乎三方都受益。马林收益最大,毕竟,分期付款的总价比货物实际价格高多了。马林模仿后世放贷规则,不过把还款放松到每年一还。而且,没有首付。结果,总得算下来,比一次性全款买船要多50%。无形之间,马林就比别人卖船多赚了总价的50%的利润。而且,还不准提前还款,提前还款,还是要给这么多……

    ……

    虽然这么搞有点黑心,但说实在的,马林肯无首付贷款卖船给那些渔民或失地农民,已经算是给了他们一次翻身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在后世也是很难找的。因为,这完全就是风险投资。而在后世华夏,普通人想要创业,要么找亲戚借钱,要么只能借高利贷。

    而通过无抵押分期付款的方式,马林也算在英格兰新扶持了很多新的渔民。而这些渔民,在马林将来入主英格兰后,就会成为皇家海军募兵的来源。

    甚至,马林还和那些贷款买船的英格兰渔民或失地农民有过约定如果他们船只不幸沉没,或者捕鱼未能收回成本导致还不上款的话,马林也不会追债。但是,要求还不上款的这家人,必须出一个壮丁,为马林的战船服役20年。服役期间,工资减半,直到还完欠款为止……

    所以,马林根本不在乎他们能不能还得起贷款。还得起算他赚大了,还不起,他也能获得一个卖命给他的水兵……而一般来说,大部分渔船都是能保本甚至有赚头的。所以,马林是不会亏本的。而且,那些欠钱后被迫参加皇家海军的水兵,是没有挑三拣四的资格的。到时候,一些气候比较恶劣的海区,就是他们服役的地点……

第1806章 法国失地农民

    在马林看来,那些老渔民贷款买船,基本都不会亏本。但那些失地农民贷款买船,就很难说了。虽然马林会为他们提供培训服务,但他们能学会捕鱼技巧,却很难掌握寻找渔区的本领。这个本领,往往是老渔民几十年的经验。

    所以,很多贷款买船的失地农民,实际上最后很容易破产。然后,家里不得不为了还债而送一个壮丁到马林的皇家海军中服役。接着,会被派往热带雨林地区等气候恶劣的地方呆很多年。

    也许有人会问搞这么复杂干嘛?直接招募失地农民参加海军不行吗?可以是可以,但有些麻烦。

    首先,人家不一定愿意参加皇家海军。而且,既然是招募来的,肯定无法随意指派他们前往气候恶劣的地区服役。就像马林安排本国的弗里斯兰渔民青年去热带地区服役,往往要支付高出其他地区很多的薪水。不然,没人肯去。这就和后世去藏疆等边地当兵差不多,不给高福利,没人肯去。就算强制去了,人家心里也不服。真要打起仗来,士气低落,很容易打败仗。

    所以,马林宁可设套,让部分没有捕鱼天赋的人欠下钱,然后再派往气候恶劣地区当水兵。这种欠债的人,是不敢有啥意见的。这个年代可不是后世那种“欠钱的是大爷”的时代,因为法律并不保护人木又,特别是欠债者的人木又。所以,欠钱的水兵,只能老实地前往气候恶劣的地区去当兵,用一半的薪水拿来还债。

    此外,最初他们贷款买船去打鱼的时候,也算锻炼了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其中,长期呆在海上的适应能力,也是其中一条。

    一个完全没在海上混过的陆地人,贸然上船当水手,还出海几个月,没准会在大海中央郁闷得发疯的。而那些在海上打过几年鱼的渔民,则完全没有这样的担心,适应性很强。特别是,当为了生存而去打鱼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也能最快适应长期的海上生活。

    就算那些没有找渔点天赋的失地农民最终破产,但起码也要等到一两年后了。那时候,经过长期的海上打渔生活,他们早就适应了长期呆在海上的生活。而且,对木船的操控也不陌生了。这样的人拉进海军,是不需要适应期的,直接教海战的本领就行。至于海上的适应和帆船操控,人家打渔的时候,就打下了非常牢的基础……

    眼下,马林给英格兰人和德意志人的定位很明确德意志人主要负责种地和陆战(弗里斯兰人除外),而英格兰人和德意志人中的弗里斯兰人,则主要负责打渔、贸易和海战……

    两大族群分工明确,将会共同构成未来帝国的最坚实的基础。就算是英格兰的失地农民,马林也是打算培养成水手和渔民的……德意志那边,只有拥有打渔传统的弗里斯兰人例外。其他人,主要还是在陆地上混。

    当然,荷兰人也是马林目前内定的航海人员来源。荷兰人本就有打渔的传统,加上现在菲利普皇子在马林的蛊惑下搞圈地。未来,肯定有很多荷兰人失去土地的。到时候,马林也打算用同样的招数来对付他们先无抵押提供贷款让他们买渔船,成功了就算给马林赚钱了,失败了就卖身给马林当20年苦地方的水兵……

    ……

    事实上,眼下的荷兰人,所说的荷兰语,和德语还是很接近的,于后世明显区别于德语不同。

    这个年代,荷兰地区还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相当于德意志地区的附庸。而荷兰人也是日耳曼人的一支,所以,荷兰语在这个年代,是能够和德语交流的。

    当然,这里说的是荷兰,不是尼德兰。算上整个尼德兰地区的话,其南部的后世比利时地区,因为受到法国的影响很大,当地语言有些向法语靠近,和德语区别就有点大了。

    荷兰语真正和德语开始出现较大差异,在于尼德兰北部七省从西班牙手里独立出来后,很多尼德兰南部(比利时)的居民因为不喜欢受西班牙统治,移居到北部七省,对后世的荷兰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后,荷兰语就越来越喝德语不像了。到了后世,荷兰语和德语已经交流困难了。

    但在这个时代,尼德兰大部分地区的人,除了和法国交界地区的人外,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尼德兰人,使用的语言,和低地德语都是能够顺利交流的。

    所以,马林接纳荷兰人,不会产生什么问题。因为,荷兰地区现在还没有独立的思想和国家意识,还只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而已。

    加上统治尼德兰地区的哈布斯堡家族一向和马林交好,导致尼德兰人一向也亲近北海国,对马林的印象也不坏。甚至,尼德兰人比德意志南部那些诸侯国的人都要对马林亲善。因为,德意志南部一些诸侯国,故意在宣传时抹黑马林,让很多南部德意志人对马林印象不好。反倒是尼德兰人,在哈布斯堡家族的影响下,对马林比较有好感。

    ……

    不过,眼下的这群人,就让马林头疼了……

    他们是什么人呢?法国人!

    是的,自从去年秋收后,马林勾结法国东北部贵族采用了高利贷+蒸熟借贷给农民的种子的手段后,今年秋收,果然不出所料,大部分农民秋收时都没有收获到足够还债的粮食,然后,不得不把土地卖给借高利贷给他们的当地贵族……

    这些贵族吞掉了很多土地,还想把当地农民重新变为他们的农奴。但是,通过这次高利贷事件,使得当地农民对这些黑心的当地贵族已经产生了恐惧,不敢再相信他们。于是,一部分失去了土地的法国农民,选择离开家乡,去别的地方谋生……

    这个时候,马林手下那些潜伏了很久的间谍们适时地出现在了那些想要离开家乡的法国农民面前……

    “跟我们走吧,以上帝的名义起誓,只要你们愿意成为我们家老爷的农奴,以后顿顿都能吃上面包,还发给衣服。而且,我们可以发誓,老爷们绝不强迫你们做你们不愿意的事情。到时候,只要好好种地,一家人就能过得不错……”

    马林的间谍们在那些失去了土地的法国东北部农民面前赌咒发誓,招揽他们。为了取信于那些打算离开家乡的法国农民,间谍们甚至愿意以上帝的名义发誓,甚至手抚《圣经》发誓保证……

    这个年代的欧洲,没有人敢以上帝和《圣经》的名义撒谎。于是,很多法国农民选择了相信他们。而且,这些间谍也的确没有撒谎。真要成了马林的农奴,日子过得绝对在欧洲农民中属于一流。

    只不过,眼下摆在马林面前的难题是如何把大批的法国农民带回北海国……

    要知道,这些被人吞并土地的法国农民招揽起来简单,但数量多了,想要带回北海国,却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因为,其总人数,已经有几万人了……

    法国人又不是傻子,几百上千人,只要分批弄走,还不引人注目。可是,几万人的迁徙,只要不是傻子,都能觉察得到。所以,眼下马林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不激怒法国人的前提下,把这几万法国农民弄回国。而且,这几万人只是第一批。因为,这次背井离乡的法国失地农民估计有二三十万人。如果再招募,估计人会更多。但这第一批几万人已经够马林头疼的了,再招募,估计会激怒法国的……

第1807章 向巴黎进军

    如何与法国相处,一直是北海国的一大难题。如果是单独对上法国的话,以北海国现在的实力,不敢说赢,但保证不败还是可以的。可问题是北海国在德意志的敌人很多,若是惹上法国,容易遭到全面包围和夹击。

    所以,为了安全,马林不得不表面上对法国委曲求全。本来,马林都设计到剧本,让法国和西班牙在意大利死磕了。可惜,一场天花,让两国罢兵。现在,法国的主力,可是都盘踞在巴黎的,离北海国并不远。

    这个时候,如果贸然从法国弄走几万移民,肯定会触动法国人的神经,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马林对此也很头疼。

    但若是放弃这几万法国失地农民,马林又很不甘心。毕竟,那可是几万人,可以耕种几十万亩地的!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马林不得已,又把手下们召集了起来,商议如何解决此问题。讨论中,大家倒是踊跃发言。其中,施瓦茨甚至建议,学习在符腾堡公国的做法,直接派间谍鼓动那些失地的法国农民发动农民起义,然后,制造出更多难民。最后,马林再派人去法国购买战俘……

    但科勒却表示反对:

    “施瓦茨,听我说,我的手下的情报人员报告说,法国人已经知道符腾堡那边发生的事情了,据说是一些德意志诸侯告诉法国使者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套路法国人了解了……”

    “如果,我们还用这个套路去对付法国,法国人很可能会觉察出来。只要我们派人去买战俘,对方就容易猜出来使我们做了手脚。你想一想,到时候会是什么后果?”

    施瓦茨大吃一惊:

    “什么?那些该死的诸侯居然和法国勾勾搭搭?这不是卖国吗?”施瓦茨也没想过,德意志的诸侯们,居然和法国那么亲近。

    马林没说话,但他却是很清楚这一点的。要知道,原本历史上的三年多后,皇帝驾崩之后,很多德意志诸侯甚至打算推举法王弗朗索瓦一世为神罗皇帝。要不是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关键时候表明立场,带头支持查理五世,估计弗朗索瓦一世真的可能会成为神罗皇帝。而亲法一派的代表,以洛林公爵安东尼为首,基本上视哈布斯堡家族为仇寇,却视法国为盟友。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记忆,所以,马林对于德意志内部亲法势力的强大心里有数,所以才投鼠忌器,没敢轻易和法国翻脸。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施瓦茨有些苦恼道。

    实际上,这几万法国失地农民若是弄回来,在座的几位全是受益者。因为,在座的人,全是北海国最顶级的大地主。他们在北海国本土的耕地虽然受到限制,但马林却不限制他们在美洲殖民地获得土地。

    而且,马林吃相不难看,几万人弄回来,他最多吃下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就是在座的几个大佬瓜分了,只有少部分会留给下面人。所以,这也是密切关系到在座的人的利益的事情。

    这时,平时一向很低调的马基雅维利忽然说道:

    “陛下,各位达人,我觉得,法国这几十万失地农民的存在,法国朝廷肯定也是不愿意看到的。眼下,我们贸然招揽走几万人,肯定会惹怒法国。但是,我们若是先让这些失地农民作为流浪者闹一闹呢……”

    “闹一闹?什么意思?让他们发动农民起义?这不和施瓦茨的套路差不多嘛?”马林问道。

    马基雅维利摇了摇头道:

    “不是的,陛下,我说的‘闹一闹’,不是发动起义,是真的闹。也许,德意志人这边没这个传统,喜欢抄起武器就干。但在我们意大利地区,老百姓有事的话,还是更喜欢抗议和示威,而不是发起战争……”

    马林顿时恍然大悟……

    在这个动不动就爆发战争的时代,他都忘记了后世欧洲最常见的集会和闹事了。穿越前,那位娶了大自己24岁的女老师的法国大总统马某人上台后,法国一直在闹黄背心。为这事,那位年轻的小马哥也是焦头烂额。

    之前施瓦茨那套在符腾堡搞的事情,自然不能往法国套用。因为,煽动对方国民叛乱,这可是不死不休的大仇。一旦被发现,双方立即就会彻底翻脸。

    但若是煽动法国失地农民去巴黎请个愿……这不算叛乱,也没有先例,不容易被法国人发现。

    但二三十万难民齐聚巴黎的话,造成的影响绝不亚于后世的黄背心。甚至,比黄背心都要可怕。因为,此时巴黎作为欧洲第一大城市,人口也就12万多人(1500年欧洲第一大城市是那不勒斯,有15万人,巴黎排第二,但后来因为战争,那不勒斯人口大量逃散,巴黎自然成为第一大城市。想不到吧?不是那么多人口,法国也不会争夺那不勒斯王国。因为,那不勒斯王国总人口超过200万)。若是二三十万失地的农民全部跑去巴黎请愿,弗朗索瓦一世可不只是头大那么简单。因为,请愿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巴黎人口!

    要知道,后世闹黄背心时,巴黎人口224万,二十几万黄背心就让法国焦头烂额快崩溃。现在,比巴黎人口还多的流民涌入巴黎,就算不闹事,也能吓死法国朝廷……

    ……

    想到这里,马林很高兴,决定让那些倒霉蛋的法国失地农民,学一学他们的后背,搞一场集会,吓唬一下巴黎朝廷。

    然后,等到法国朝野觉得麻爪棘手了,再站出来,表示愿意接收那些流民……这样一来,不但不会得罪死法国,还能换得法国好感……

    ……

    “不对,如果我跳出来要接收这些人口,可能会引起法国人的怀疑……”

    马林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妥当。按照后世那种“谁是最大受益者,谁的嫌疑就最大”的原则,马林很容易被人怀疑上。若是自己主动跳出来接盘,聪明点的人会怀疑这事就是他干的……

    怎么才能不让法国人怀疑呢……

    散会后,刚才没发言的绍尔没走。他犹豫了一会儿后,向马林建议道:

    “要不,等那些法国农民闹事,并让法国朝廷焦头烂额后,让约翰.拉菲这个‘法国大臣’,主动提出把流民卖给我们?”说完,绍尔也有些不大自信的样子。

    马林沉思了一会儿后,拍手叫好:

    “对啊,由他们自己人提出来,不就不容易暴露了?”

    但马林又否决了这个想法,因为,约翰.拉菲未来可能会暴露,到时候,会露馅的。不过,这个思路真不错……

    想了一天后,马林终于想到了更好的解决办法让约翰.拉菲这个“法国大臣”,暗中影响别的法国大臣,让别的法国大臣提出这个建议。这样,就更神不知鬼不觉了……

    但首先,先要派人把那些失去土地打算去流浪的法国失地农民们组织起来,让他们一起去巴黎请个愿,闹一闹、吓一吓法国朝廷……

第1808章 麦哲伦上门

    组织流民的人选马林是不缺的,因为,他从去年开始,就在法国东北部和东部灾区安插了大批间谍。而且,都是能讲一口流利法语的间谍。

    这些人已经在当地扎根,并想方设法弄到了合法合理的身份。而且,他们都受过专业的间谍训练。对于挑唆百姓闹事这种基本的能力,还都是具备的。

    所以,马林直接让科勒安排那些间谍,在那几十万法国流民里,挑选出威望最高的一批人。然后,忽悠他们,指点他们把流民们组织起来,一起向巴黎进军……

    到了巴黎后,他们啥都不需要做,只要聚集在巴黎城外,然后,派代表请求法国朝廷救济就行……

    这种温和的做法,看似没有叛乱那么棘手,但实际上,更难解决……

    若是在古代华夏王朝,这种做法无疑是帮助朝廷。因为,朝廷有能力从别的地方调集粮食来赈灾。等熬过荒年,这些灾民又都是好的劳动力。

    但在这个年代的欧洲,这样做比直接发动叛乱更可怕!

    因为,几十万人的赈灾,需要的粮食,是法国王室难以承受得起的!

    要是直接叛乱了,反倒好办,直接派骑士砍了他们就是!可这种大规模请求帮助,反而让法国朝廷没有动手的理由,只能拿出粮食来赈灾……

    偏偏,这个年代的欧洲粮食那么贵。二三十万灾民,一天的粮食消耗就是个可怕的天文数字。若是他们在巴黎周围聚集久了,绝对能把法国王室吃穷了!

    几十万灾民,再怎么克扣粮食,再怎么提供稀粥,每天消耗的粮食,也得相当于几万大军一天的消耗。时间久了,以法国王室的财力,哪能负担得起?

    而且,几十万灾民围住巴黎,即使不发生任何骚乱行为,也是很让法国丢脸的。毕竟,身为欧洲第一大国,竟然有几十万灾民聚集在首都周围,绝对让法兰西王国没脸!

    若是遇到路易十二那样的登基多年的老国王,也许能厚着脸皮驱逐难民。甚至,像亨利八世那种心狠手辣的,都能直接屠杀难民。

    但眼下的法国不行,因为,弗朗索瓦一世才登基大半年,还没坐稳王位呢。而且,和一般正统的继承人不同,弗朗索瓦一世是靠着成为上门女婿当上国王的,并非正统的继承人。

    所以,弗朗索瓦一世没有那个底气去下令驱逐甚至屠杀难民。他只能尽可能用较为温和的手段解决此事。否则,他将会被臣民们质疑是否有能力当这个国王。

    也就是说,弗朗索瓦一世这个并非前国王亲子的女婿国王,是需要在乎自己的名声的。否则,王位不稳。

    如此一来,这种温和的手段,就让弗朗索瓦一世比较难受了。派兵驱逐不行,屠杀更不行……搞来搞去,最后送给马林反倒是最合适的……

    ……

    “你去安排间谍们鼓动那些难民去巴黎向王室求救吧!记住,千万别让那些法国贵族知道他们要去巴黎。否则,他们会误以为这些灾民是去告状的,没准会派人半路拦截和屠杀那些难民的。所以,保密很重要……”

    科勒点点头,把马林的要求都记了下来。然后,马林继续吩咐道:

    “另外,派人秘密联系约翰.拉菲,让他物色好人选,故意结交。最终,让被选中的那个人向弗朗索瓦一世提建议,建议把那些灾民卖给我……记住,这事必须要隐蔽,不能明说,要用旁敲侧击的手段,启发那个被选中的人去执行此事……”

    “是,我明白了!”科勒记录完马林的要求,就去安排人传达命令去了。

    ……

    科勒刚离开,负责王宫安全的副统领凯奇(正统领是卡恩)就敲门进了办公室,报告道:

    “陛下,王宫外面来了个叫麦哲伦的葡萄牙船长,说要求见您,想要您支持他搞一次海上探险。另外,他还托我给您送来这个……”然后,凯奇拿出了一个很简陋,而且地图很不准确的地球仪……

    “地球仪……”马林目光猛地一缩,似乎想起了什么。然后,他追问道:

    “你说那个家伙叫什么?”

    凯奇想了想,道:

    “好像是叫斐迪南.麦哲伦吧……您知道的,葡萄牙人的名字又臭又长,简约点不好吗……”说完,凯奇还无奈地耸了耸肩。

    “原来是他!”马林恍然大悟。

    “我差点把这个大神给忘了……”马林拍了拍脑袋。

    大航海时代,有四个人不得不提一个是哥伦布,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第二个是达迦马,发现印度航线的大佬;还有亚美利哥,虽然水了点,可因为美洲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反而名气最大;而剩下的第四个大佬,就是麦哲伦了。因为,这家伙是第一个证实了地球是圆的的强人。

    不过,因为这家伙冒头时间太晚,导致马林差点忘记了这么一号人。貌似,这家伙环球航行,是1520年前后的事情……

    而现在才1515年,这个麦哲伦……应该已经开始忽悠各国君主资助他环球航行了吧……

    马林仔细回忆了下历史,发现麦哲伦貌似是33岁的时候(1513年)回到家乡葡萄牙,并开始忽悠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打算让曼努埃尔一世支持他环球航行的。

    但是,曼努埃尔一世没鸟他。因为,葡萄牙人已经掌握了去印度的香料贸易路线,根本没必要节外生枝了。而且,哥伦布当初发现的所谓“印度”,根本就是个蛮荒大陆,毫无价值,哪有印度香料贸易赚钱?

    所以,曼努埃尔一世不愿意浪费这个钱,支持麦哲伦搞什么环球航行。

    无奈之下,大约在1517年左右,麦哲伦跑到西班牙塞维利亚,开始忽悠西班牙人。西班牙塞维利亚驻军司令很欣赏麦哲伦,还把女儿嫁给麦哲伦。后来,又把麦哲伦推荐给查理五世。靠着一个纯粹靠猜想做出来的错误百出的地球仪,麦哲伦终于忽悠住了查理五世,并得到了查理五世的资助。然后,在1519年开始了环球航行……

    查理五世也没亏本,最终,麦哲伦这次航行,发现了菲律宾,为西班牙取得了一个在远东立足的殖民地,为以后马尼拉和大明的贸易打下了基础。

    不过,麦哲伦这个倒霉蛋,在菲律宾当地,参加当地部族冲突的时候,不幸挂了,没能享受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荣耀……

    当然,那是原本历史。这会儿,因为马林的乱入,哥伦布和亚美利哥两大航海家都在马林麾下。麦哲伦还没来得及去西班牙施展忽悠,却在忽悠葡萄牙国王失败后,先跑北海国来了。貌似,麦哲伦是觉得马林很重视大航海,所以没去西班牙,倒是先来北海国忽悠马林来了……

第1809章 大佬见大佬

    麦哲伦履历丰富,出身于葡萄牙北部波尔图一个没落的骑士家族。10岁的时候,他父亲想办法托关系把他送进王宫服役。后来,他还担任过葡萄牙王后的侍童。

    但可惜的是,在欧洲,这种王后的身边人的身份,却没啥鸟用。因为,欧洲古代更讲究血统。因为出身较低,麦哲伦并没有因此飞黄腾达。只能说,得到了比别人多一点的机会。

    后来,麦哲伦被编入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所,后来随同葡萄牙第一任印度总督阿尔梅达远征印度。后来,还参加了第乌海战。不过,是以低级基层军官的身份。后来,在回国的时候,因为一次海难,麦哲伦在处理事情时应对得当,才被提拔为船长……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麦哲伦连船长这样的职务都没混上,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而已。正是因为如此,麦哲伦才不甘心,想方设法找机会出人头地。他向曼努埃尔一世请求带队进行环球航行,其实是为了博取功名而已。当然,他本身也有一定的航海水平,也有冒险精神。

    如今,麦哲伦已经35岁了,目前还一事无成,甚至连爵位都没混上,至今还顶着“贵族子弟”的头衔,还没能混上贵族。

    而且,这个时空,麦哲伦混的比原本历史上还要惨。原本历史上,麦哲伦30岁那年从印度回国的时候,因为船只触礁,全船人被困于荒岛上,麦哲伦因为临危不乱,站出来指挥大家共渡难关,后来才被提升为船长的。

    因为马林的干预,这个时空的历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的第乌海战,变成了卡里卡特海战。而且,也从阿尔梅达指挥,变成了西班牙指挥官达科斯塔指挥。

    所以,这时空的麦哲**劳比原本历史上小多了。而回国的时候,也没有遇到那场让他更进一步的触礁事故,最后连船长都没能混上。离开葡萄牙海军的时候,他还只是个二副,可谓凄惨无比……

    好在身为贵族子弟,从小又被送进王宫当侍童,麦哲伦的见识很广,也在王宫服役时读过不少书,懂得很多航海知识。

    为了混出头,麦哲伦忽然想到既然哥伦布和亚美利哥能混出头,我为啥不能学他们也搞一次大航海?

    探索印度航线什么的别想了,但是,我可以搞一次环球航行啊……

    麦哲伦和他的朋友都是“大地是球形”学说的支持者,希望能验证这一点。而且,如果他能够第一个验证这个理论的话,将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声望。然后,名声啊、爵位啊……就都有了……

    然后,他就把计划向曼努埃尔一世兜售。可惜,曼努埃尔一世已经得到了印度航线,不想节外生枝,找什么别的航线了。因为,这条航线已经足够葡萄牙吃饱了。

    所以,对于支持麦哲伦探险,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毫无兴趣……

    本来,麦哲伦打算去西班牙碰碰运气的。但是,他忽然想起来目前欧洲最著名的两大航海家哥伦布和亚美利哥,貌似都在北海国。那个北海国大公马林,好像很重视大航海啊……也许,可以忽悠下?

    而且,马林恰好最近晋位为美利坚国王,心情肯定大好。没准,趁着其心情好,自己能忽悠来投资?

    然后,麦哲伦就改变了去西班牙塞维利亚的计划,改为先去北海国碰碰运气……

    他不知道,他的这个决定,让他失去了一段姻缘,还失去了拿下第一个环球航行荣誉的机会……

    ……

    马林自然不会支持麦哲伦去搞什么环球航行的,因为没必要。要知道,亚美利哥早就从巴拿马出发,横跨太平洋,抵达台岛了。也就是说,麦哲伦的探险已经没有意义了。

    但是,马林却又不想放麦哲伦走。因为,麦哲伦若是离开北海国,肯定会去西班牙寻求赞助。若是他在西班牙拉到赞助,然后完成环球航行的话……

    别的不说,美洲土地的辽阔肯定就会暴露在欧洲人面前!

    毕竟,马林记得,麦哲伦的航线,是沿着巴西、阿根廷,一直到麦哲伦海峡,才转向西,前往太平洋的。

    到时候,巴西沿海的情况不用说,阿根廷那边气候和地形,一下子就暴露无遗了。西班牙人要是得知了南美的辽阔,和阿根廷那边气候的相对温和(相比巴西),肯定会动心的。

    特别是那个拉普拉塔河口,绝对是很适合开发的地区……

    所以,思来想去,马林觉得,绝不能放麦哲伦去西班牙人那里。否则,美洲的情况肯定会暴露。

    有那么一瞬间,马林都心生杀机,决定干脆干掉麦哲伦算了。但是,像麦哲伦这样的历史名人,若是就这么杀了,貌似很可惜啊……

    于是,马林决定先试探下麦哲伦的态度。他决定,先用优厚的待遇拉拢麦哲伦。若是对方接受招揽,就这么算了。毕竟,自己也需要很多航海人才。

    但是,若是对方执意去搞什么环球航行,那就别怪自己心狠手辣了……

    原本历史上,麦哲伦在代表西班牙搞环球航行后,曾引起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的恐慌。甚至,曼努埃尔一世还打算派人暗杀掉麦哲伦,以消除后患,只是没成功而已。

    想到原本历史上曼努埃尔一世的做法,马林忽然丢掉了心里的包袱你看,人家葡萄牙君主都这么干,我也不是特例是吧……

    ……

    怀着复杂的心情,马林这个穿越者大佬,召见了麦哲伦这个原本历史上的航海大佬……

    和马林想象中的大佬不同,麦哲伦见到马林后态度很谦卑,一副巴结讨好的样子。这种态度,让马林很受用,都有些飘飘然了。然后,他想起来貌似,自己现在才是大佬,麦哲伦还是个没混出头的马仔……

    ……

    当麦哲伦捧起地球仪,向马林推销他的“地圆说”理论,并要求带队探索环球航线的时候,马林的眉头皱了起来……

    麦哲伦心里“咯噔”一下,心说不会又失败了吧?

    他以为马林是看不上他这个方案,却不知道,马林此时心里,却是在想着如何阻止他的伟大想法……

    这会儿,马林正在组织措辞,想着如何阻止麦哲伦去环球航行。同时,又把对方招揽下来呢……

第1810章 吓唬麦哲伦

    马林犹豫了很久,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说服麦哲伦打消这个念头。毕竟,这可是能名扬天下的美事。没有足够的理由,对方很难放弃的。

    最后,马林想来想去,觉得麦哲伦既然觉得环球航行能赚取最大名声,是因为一个“第一”。若是没了这个“第一”,对方是否会打消念头呢?于是,马林斟酌了语气,说道:

    “麦哲伦先生,不是我不想帮你。而是,环球航行这事,早就有人完成了。只是,没发表出来而已……”

    然后,一顶大锅,又扣在了传说中的爱因斯坦大神头上……

    “什么?有人已经完成了环球航行?是谁?怎么没有消息呢?不应该啊……”

    麦哲伦无法理解,在他看来,若是有人完成环球航行,应当迫不及待地宣布结果,以成就自己的名声才对。

    而决定了甩锅爱因斯坦的马林则淡定道:

    “不是每个人都热衷名利的,麦哲伦先生。至于是哪位前辈,不妨告诉你,就是我的老师爱因斯坦……”

    “是‘圣爱因斯坦’大人?”麦哲伦吃了一惊,随后又恍然。因为,现在全欧洲都知道,爱因斯坦是一个已经去世的苦修士,一个旅行者,据说走遍了世界很多地方。这样的人,完成环球航行,似乎也说得过去。至于未发表结果……人家是苦修士,根本不在乎名利的……

    马林点点头,然后,装出一副缅怀先烈的样子,解释道:

    “是的,他老人家生前曾拿出几十年的积蓄,包括很多旅行中信徒们的捐赠,买下了一艘大船,带着几十名追随者,进行了一次环球航行。但是,环球航行太危险了。那场航行,最后只有老师他一人活了下来,他带去的几十名追随者,不是死在可怕的风暴里,就是在船上死于坏血病……”

    事实上,马林就是在吓唬麦哲伦-环球航行很危险,别去啊……

    麦哲伦果然犹豫了,他虽然已经35岁了,可还没结婚,事业上也没起色,可不想这么早死。但是,他又有些不甘心。于是,他问道:

    “那么,陛下,我想知道,蛮荒大陆以西是什么情况?”说完,他满脸希冀地看着马林。

    马林想了想,道:

    “是一片无尽之海……”马林脑海里忽然冒出了艾泽拉斯大陆之间那片大海的名称。

    既然套用了魔兽的名称,马林干脆继续套用:

    “据说,蛮荒大陆以西,是一片非常宽的无尽海洋,所以叫无尽之海。同时,因为风暴猛烈,又叫风暴海……”

    “老师的记录里说,大片大洋很宽,中间有个大漩涡,风急浪高,而且大海中央似乎有一个无底洞,每天都吞进去几亿桶海水,似乎是通向地心的地狱的。那次航行,老师的追随者,有一半就是在经过大漩涡的无底洞时,被卷入海中,消失在无底洞里……老师他们也是运气好,刚好船只被一个礁石挡住,才整条船被吞进大漩涡的无底洞……后来,等到风平浪静了,才狼狈地逃出来……”

    “大漩涡?无底洞?”这是什么鬼?麦哲伦满脑袋浆糊……

    马林兴趣上来,拿出铅笔,根据前世山口山的地图,在一张白纸上随便描绘出了无尽之海和大漩涡的示意图。然后,告诉麦哲伦说:

    “总之,在无尽之海中航行非常危险。如果不是上帝保佑,我的老师连自己都回不来……”

    麦哲伦吞了吞口水,想了想,犹豫着问道:

    “那么,这个无尽之海到底有多宽?”

    马林想了想貌似,太平洋最宽19000千米,而大西洋最宽2800千米……嗯,这样的话……

    “大概是大西洋宽度的六七倍吧……”

    麦哲伦顿时有些崩溃了尼玛,横跨大西洋就要两个多月,那么是大西洋六七倍宽的太平洋,岂不是要航行一年多?

    似乎看出了麦哲伦的想法,马林继续介绍道:

    “太平……啊不,是无尽之海中间是没有大陆的,只有零星的很小的少数几个小岛。而且,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小岛可能是珊瑚礁,上面没有淡水。也就是说,在无尽之海上航行,不紧要避开可怕的大漩涡和风暴,还要防止船员们没有淡水喝而渴死……”

    “另外,老师曾说过,如果在大海上连续呆几个月的话,船员们非常容易得坏血病。所以,最好经常登岸吃新鲜的食物……”马林没有解释什么维生素c的知识,因为麦哲伦还不是自己人,没必要告诉他。此外,坏血病什么的,相比麦哲伦也懂。因为,葡萄牙人航行印度就遇到过不少这种情况。就连首先发现印度的达迦马的亲弟弟,也死于坏血病。

    麦哲伦凝重地点点头,道:

    “我明白的,我们航行印度,经常遇到这事……”

    马林笑了笑道:

    “也许航行印度的距离不必横跨无尽之海近,但你必须明白,航行去印度,大部分时间是贴着非洲大陆航行的。只有在抵达非洲东岸的蒙巴萨或者马林迪后,才会横跨阿拉伯海,前往印度。但是,这个时间,也只有一个月左右(遇到顺风少于一个月)。所以,船队有的是机会靠岸去补充补给,弄点新鲜的食物和水,防止得坏血病。但如果横穿无尽之海,沿途没有陆地可以补充淡水和食物。不说容易渴死,而且得坏血病的几率很高!你是航海专业人士,想必明白我说的这一点。”

    麦哲伦凝重地点了点头,然后疑惑地问道:

    “那么,尊敬的‘圣爱因斯坦’大人,在横穿无尽之海时,如何解决淡水危机的呢?”按照马林的说法,爱因斯坦的船上的人,应该无法坚持渡过无尽之海啊。因为,淡水不够用啊……

    马林愣了愣,也觉察到了自己话语中的漏洞。于是,他告诉运转大脑,终于想到了合理的解释

    “是这样的,我的老师运气好,一路上多次遇到阴雨天气。他就是靠着收集雨水,才解决了淡水危机的。”

    “那也是运气好,如果,运气不好,连续遇到晴天,可能老师自己都无法坚持下去……据说,有段时间连续晴天,不下雨,大家没有足够的淡水喝。最渴的时候,水手们都靠喝自己的尿来解决口渴问题……”马林故意夸大道。

    麦哲伦吓了一跳啥?喝尿?好可怕!好可怕……

    ……

第1811章 去埃及吧

    实际上,马林说的虽然有点夸张,但却不是没存在过。一般淡水保质期只有一周左右,超过一周,淡水就要变臭。因为,里面滋生了很多细菌,已经不能喝了。

    后来,人们带上朗姆酒这种烈酒,兑着部分变质淡水喝下去,勉强也行。因为朗姆酒是烈酒,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所以,倒也不至于喝坏肚子。但有时候,也会出问题,很多水手就这样挂掉了。

    而在航海途中,收集雨水,也的确是很重要的淡水补充手段。但若是运气不好,长期遇到晴好天气,而且实在大海中央,喝尿真的是无奈的选择。

    不过,这个问题在北海国并不存在。因为,马林早就想到了用蒸罐头的方式获得能长期保存的“罐头水”的方法,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长期遇到晴好天气,马林还有一个杀手锏太阳灶……

    只要用太阳灶煮海水,再通过一个简单的环流冷凝装置,海水煮沸后的水蒸气,就能被冷凝成干净的蒸馏水,可以供饮用。

    当然,这些马林都不会告诉麦哲伦的。因为,他现在还不是自己人。不过,貌似把麦哲伦变成自己人也不是很难。从原本历史上麦哲伦果断抛弃葡萄牙,转投西班牙怀抱,可以得出结论这货并不爱国,只爱前途。所以,马林也就开始了拉拢……

    “麦哲伦先生,我们北海国很缺航海人才,很需要您这样的航海专业人士加入,你愿意来北海国帮我吗?”马林露出了和善的笑容,语气诚恳。在这个年代,简直就是非常礼贤下士了。

    麦哲伦犹豫了一下,似乎对那个环球航行的理想有些不舍。但是,他接着想到我要高环球航行,不就是为了名利吗?嗯,先看看对方的诚意再说……

    说实在的,大航海时代,那些个航海家就每一个是高尚的。他们不是热衷名利,就是海盗一份子。总之,就没什么好人。

    马林也猜出了对方的想法,他沉思了一会儿后,开口道:

    “我们北海国有专门的和埃及通商的航线,最近这条航线的指挥官莫里斯世袭骑士身体不适,计划在几年内退休。”

    “这样吧,我先任命你为其中一艘桨帆船的船长,先适应下埃及航线。等跑过几趟后熟悉了,我在慢慢安排你担任莫里斯大骑士的副手,几年内渐渐接管整个埃及航线的事务,成为这个航线的总负责人……”

    马林开出的价码并不低,埃及航线对北海国是很重要的。因为,北海国玻璃工业所需的苏打和造纸所需的芒硝(硫酸钠)大部分都是从埃及进口的。

    玻璃工业还好说,若是芒硝断绝来源,加拿大那边的造纸业马上就要停顿下来,后果比较严重。

    当然,眼下马林其实也有了别的选择。比如,从明朝进口芒硝,用于造纸的化学制浆。但马林目前需要扶持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对抗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所以,他不得不继续从埃及采购高价的芒硝,以变相地支持埃及。

    与此同时,马林还故意从埃及采购走大量经过训练的马穆鲁克奴隶,让埃及的马穆鲁克贵族们赚取利益。同时,甚至从埃及进口骆驼……

    坦白说,骆驼这玩意,对马林真没啥用。因为,他的地盘多半都是水源丰富的,很少有干旱地区。

    不过,在潘帕斯草原等半干旱地区,骆驼倒是可以拿来耕地。毕竟,骆驼的力气也不小,速度还比牛快点。

    但问题是,骆驼无法适应潮湿地区的气候,容易生病。所以,马林买来骆驼,其实也愁怎么处理。

    目前,埃及买来的骆驼,主要用于阿尤恩通往廷巴克图的撒哈拉沙漠商路。这是最合同的场所,也是埃及单峰驼最能施展自身能力的地方。

    此外,马林也尝试用骆驼和北非的阿拉伯人交换马匹。北非的阿拉伯人普遍养有阿拉伯马血统的马匹。虽然血统不如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马纯正,可也是很优良的品种。

    不过,北非的牧民也很狡猾,不愿意和马林一换一,只愿意2头骆驼换一匹马。严格来说,马林是亏本的。因为,一匹好马在北非,也就比骆驼稍微值钱一点,但远达不到2头骆驼换一匹马的地步。毕竟,马匹这玩意儿在北非游牧民族那里,同样不值钱。

    但马林要骆驼没用,马匹倒是更有用。所以,他宁肯亏本,也要把从埃及换来的骆驼,跟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以及突尼斯地区的北非人换马。至于利比亚地区,他倒是尝试过换马,可很快就放弃了……

    为啥?因为利比亚地区靠近埃及。之前马林让商船靠岸将埃及骆驼换给当地牧民。结果,这些牧民一转头,又把骆驼卖给埃及商人。然后,马林手下的人在埃及市场上又见到了之前被换出去的骆驼……

    这显然有点坑自己,所以,马林后来就不让人在靠近埃及的利比亚做这种生意了。而且,利比亚极为缺水,马匹其实也不多。

    但就算如此,马林买的埃及骆驼太多,还是多得没地儿放了。无奈之下,马林只好下令宰杀骆驼,做成骆驼肉。

    马林记得,后世驼峰貌似是一道名菜。让大明招揽来的御厨一做,果然很美味!

    但其余部分的骆驼肉,味儿有点大(单峰驼常年生活在酷热地区,身上味儿有点大)。虽然不是羊膻味,但也有些奇怪,就像印度人身上的咖喱味似的。

    不过,也不是没办法处理。比如,可以学后世的西北少民,用孜然去味。而且,埃及当地本就盛产孜然,还是孜然的原产地。所以,马林直接向当地人下单子,进口大量的孜然粉。

    要知道,孜然粉可是烧烤神器,也是去味神器。普通的骆驼肉,撒点孜然,在伴点辣椒粉或胡椒粉,立马变得香喷喷的。

    马林后来干脆建立了加工基地,把埃及进口的富余的骆驼屠宰后,做成烤骆驼肉。然后,装入油纸袋中加热后密封。这样,就做成了很美味的烤骆驼肉干,可以作为风味食品出售。或者,也能拿来当军粮。

    ……

    而麦哲伦这次,就是被马林支去埃及负责和埃及的贸易,专门负责进口埃及的天然苏打、芒硝、奴隶、骆驼和孜然粉等商品。

    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马林是要打消麦哲伦去搞大航海的想法,安心为他办事。而且,为了吸引麦哲伦的兴趣,马林还和麦哲伦讲述了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这年头,殖民者尚未进入埃及,对埃及的了解还不多。所以,这些知识对一般欧洲人都很新鲜,麦哲伦也听得津津有味。

    听了马林的讲述,麦哲伦果然对埃及这个文明古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打算去参观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不过,在答应马林的招揽之前,麦哲伦还是谨慎地问出了自己最想知道的答案当埃及航线负责人有啥好处……

    马林笑了笑,对麦哲伦道:

    “你若成为船长,就有很大几率被册封为三级骑士,也就是不世袭的普通骑士;若成为船队副官,就有很大几率被册封为二级骑士,可以世袭三代;若成为航线负责人,起码是二级骑士,且有很大可能像莫里斯那样,被封为一级世袭骑士,也就是大骑士。如果有什么大的功劳,甚至可以晋位男爵……”

    “大骑士……男爵……”热衷名利的麦哲伦眼红了……

    “好,我干了!”

    ……

第1812章 帮麦哲伦找媳妇

    麦哲伦其实和施瓦茨一样,都是没落的骑士家族子弟。施瓦茨是父亲失去了成为骑士的机会,而麦哲伦则是自己这一代失去了成为骑士的机会。

    他虽然参加过印度海战,可却没有立下赫赫战功,表现只是中规中矩,没有受封爵位的机会。而且,最倒霉的是,麦哲伦当年进宫担任侍童侍奉的那位王后,不是现任国王的王后,而是前任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的王后。

    当然,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若昂二世儿子死了。继任的曼努埃尔一世,并非若昂二世的儿子,而是若昂二世的仇人。因为,若昂二世曾亲自下令处死了曼努埃尔一世的亲哥哥维塞乌公爵迪奥戈。而且,合法儿子阿方索王太子婚后不久就再一次狩猎中落马摔死后,若昂二世也没有选择曼努埃尔一世为继承人,而是设法推动私生子成为太子。最终,若昂二世没成功。可以说,直到去世,若昂二世和曼努埃尔一世都是敌对的。

    因此,曾经担任若昂二世王后的侍童的麦哲伦,曾经的经历不仅不是助力,反而是阻力。毕竟,谁能想到新国王和老国王居然是仇人呢?

    所以,他后来才不得不去参加印度远征军,想要捞取战功的。结果,没捞到战功,只能无奈回国找机会……

    可以说,麦哲伦这么卖力地推销大航海计划,除了冒险精神,也有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贵族爵位。

    而如今,马林故意吓唬他,告知他环球航行的危险,让他打消了去冒险搏命的念头。毕竟,能躺赢,为啥要去玩命?这不有病么?

    马林亲口许诺,未来肯定有贵族爵位。甚至,可能是世袭贵族,立即点燃了麦哲伦的野心。

    随后,马林又祭出了大招送麦哲伦去参加北海国贵族舞会,让他去找老婆……

    麦哲伦已经35岁了,虽然这个年代男贵族三十几岁没结婚正常,可人家那是找不到合适的,不是不想结婚。

    麦哲伦因为之前站队错误,被新国王不喜,自然没捞到爵位,也就谈不上身份地位了,能找到贵族老婆的可能性很低很低。除非,有傻子看中他。显然,西班牙塞维利亚总督就是那个傻子……

    马林这次可不像再让西班牙塞维利亚总督截胡了,毕竟,麦哲伦去埃及航线,也可能经过塞维利亚的。要是再让麦哲伦见到那个老傻子,再让那老傻子把女儿送给麦哲伦,麦哲伦很可能被西班牙拉拢走……

    所以,马林迫不及待地把麦哲伦送去参加北海国贵族的舞会,让他在北海国找个老婆。这样,他就没有被西班牙傻子拉拢走的危险了。毕竟,这个年代教规是不准离婚的……

    此外,北海国在吞并了8家诸侯国后,现在不莱梅省那边随随便便就有几百家老贵族,男爵都一大堆。这些老贵族家里,也不缺女儿。

    如今,他们都失势了,也渴望着能重返官场呢。而和新晋贵族联姻,和马林的宠臣联姻,也成了他们重返官场的重要手段。就像嫁给艾伯特的古斯特小姐所在的古斯特家族,现在就翻身了,成为老牌贵族中为数不多的混得好的家族。毕竟,人家女儿嫁的可是马林的亲弟弟。

    而嫁给马林看重的新晋贵族,虽然没有嫁给马林弟弟效果好,但总算也是个重返官场的契机。所以,每当马林介绍手下青年才俊去参加那些老牌贵族们的舞会,这些人也是很受欢迎的。这代表着,马林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必须尽量债主……

    ……

    为了方便麦哲伦找媳妇,马林让领麦哲伦去参加老牌贵族舞会的卫兵在介绍麦哲伦的时候,尽量透露出一个消息陛下很看重这个麦哲伦……

    这样一来,大家就心神领会了与陛下看重的人联姻,是个重返官场的好机会……

    就这样,懵懵懂懂的老男孩麦哲伦,被送去不莱梅省老贵族聚集地,过上了成天参加贵族舞会的生活,天天和不同特点的贵族小姐们跳舞,同时相亲。

    而马林,也在征得麦哲伦同意后,派人去葡萄牙波尔图,去接麦哲伦的家人来北海国了。这样,也能斩断麦哲伦和葡萄牙的联系。

    马林相信,原本历史上麦哲伦能彻底背弃葡萄牙而一心为西班牙效力,也就有很大可能背弃葡萄牙,一心为北海国效命。

    但是,麦哲伦一个葡萄牙贵族子弟,还是有被葡萄牙拉拢的可能的。所以,马林心里有些不放心,于是就吩咐科勒,让他安插间谍到麦哲伦身边,随时监督他。一旦发现有葡萄牙方面的人拉拢他,且麦哲伦也动心了,那就动手除掉他……

    当然,那是在麦哲伦背叛或者准备背叛的情况下。若是人家安心本分地为自己效命,也没必要为难人家。

    而且,若是麦哲伦娶了北海国媳妇,以后安心在北海国安家了,背叛的可能性也就更小了……

    ……

    对于麦哲伦这个新加入的航海人才,大家并不排斥。甚至,很多人愿意与之交朋友。毕竟,他可是马林看重的人。

    要知道,马林诚心忙着帮麦哲伦找媳妇,这是深度拉拢的标志啊。谁特么没事找事,敢和马林的红人作对?

    还真有……这人就是航海界第一大佬哥伦布……

    哥伦布已经老了,也不再出海航行了。目前,已经退休在家的他,不是去航海学校教书育人,就是跑去拉斯维加斯找毛妹“谈心”。而且,这个老东西不找成熟的毛妹,专门喜欢找10岁左右的小姑娘……

    也就是说,哥伦布已经彻底放弃了上进的打算,已经安心养老了。但是,最近麦哲伦的异军突起,却让哥伦布感受到了压力……

    倒不是哥伦布会认为麦哲伦能压过自己,而是担心自己的儿子迭戈.哥伦布被麦哲伦给压制了。

    迭戈.哥伦布和麦哲伦差不多大,现在已经是舰队指挥。但是,迭戈的天分不高,只能算中规中矩。若是有什么天才跳出来,没准会影响到迭戈的前途。

    亚美利哥哥伦布是不担心的,那是和自己一个时代的人。等迭戈成长起来,亚美利哥早老了。而且,亚美利哥的孩子还小,和迭戈不是一批的。

    可麦哲伦这个人一出现,就让哥伦布紧张了。因为,哥伦布想起一件事情貌似,南美洲最南端的那个海峡,多年以前就被马林命名为“麦哲伦海峡”……这特么的怎么回事?怎么有这么巧的事情?看来,这个麦哲伦,是自己儿子迭戈的重大竞争对手啊……

    所以,哥伦布怀着不满,跑到马林这里来找茬来了。他希望马林能给出明确的态度,支持他儿子,还是麦哲伦?当然,哥伦布肯定希望是前者……

第1813章 北海国第一舰队

    看到满脸不高兴的哥伦布,马林笑了起来。而听到哥伦布的抱怨后,马林哈哈大笑:

    “克里斯托弗,你多虑了!”

    “为什么?”哥伦布不解。

    马林止住笑,认真对哥伦布说道:

    “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信任你和亚美利哥么?”

    “不因为我们航海水平高?”哥伦布不确定道。

    马林摇了摇头,答道:

    “不,因为你们是意大利人!”

    哥伦布一愣,问道:

    “这和意大利人有啥关系?莫非,陛下您比较信任意大利人?”哥伦布更疑惑了。因为,虽然身为意大利人,哥伦布自己也知道意大利人没那么靠谱啊……

    马林又摇了摇头,认真道:

    “因为意大利人没有自己的祖国!”

    顿时,空气凝固了,哥伦布脸上充满了惊愕。同时,又夹杂着一丝悲伤……

    “是啊,意大利人没有自己的祖国!我们意大利人,只是德意志人和法国人的附庸而已……”哥伦布面带悲伤地说道。

    马林拍了拍哥伦布的肩膀,道:

    “虽然这么说有些残酷,但我想告诉你的是正是因为意大利人没有自己的祖国,我才放心用你们。因为,你们不会再效忠于我的同时,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

    哥伦布听了后一开始有些悲伤,但过了一会儿后,他似乎反应过来了:

    “您是说,麦哲伦那小伙子是葡萄牙人,有自己的祖国。所以,难以得到您的完全信任?”

    这会儿,哥伦布开心起来了。如果马林不能完全信任麦哲伦,那自己儿子迭戈的机会就更大了……

    马林点点头,严肃道:

    “嗯,不过别出去乱说。要是我知道你把秘密泄露出去,迭戈就别想有前途了!”

    哥伦布顿时连连点头,然后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放松下来后,他就告别了马林,搭乘马车去拉斯维加斯那边浪去了。

    眼下,马林为了方便调兵,已经铺设了一条从奥里希通向奥尔登堡城,随后又通往不莱梅地区的水泥路。哥伦布乘坐马车去拉斯维加斯,也是很方便的。只要马车一路行至拉斯维加斯隔着易北河西岸的巴尔耶,就能乘船渡河抵达拉斯维加斯这个销金窟。中途,过威悉河还有专业的轮渡,非常方便。

    不过,自从上次想到用水泥板路代替水泥路后,马林已经开始下令在全国推广水泥板路了。如今,北海国只有南北和东西两条水泥路大道,作为调兵要道。主要是,为了方便奥里希对南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掌控。

    如今,马林下令在整个北海国,都推广水泥板路。这样,以后北海国的交通,将会变得和后世那般发达。除了跨河大桥没有技术实现,只能用轮渡代替外,其他方面,水泥板路的存在,将会使得马车交通变得极为方便。

    目送哥伦布的马车离开后,马林摇了摇头。他其实并不看好哥伦布的大儿子迭戈.哥伦布。迭戈水平不算差,但资质一般。若是有更有天赋的航海人才出现,马林并不介意提拔起来,压过迭戈.哥伦布一头。

    而且,整个北海国,又不止哥伦布一个航海家族。像是亚美利哥,虽然结婚晚,也是有儿子的(亚美利哥投靠马林后,马林帮介绍了新的妻子,他原先的妻子去世了,没留下后代。所以,亚美利哥儿子比较小,才5岁)。此外,舰队司令基德等人,家里也是有后代的。

    所以,迭戈将来如何,还真难说。毕竟,北海国又不是他一个“航(海)二代”。除非,他能证明自己比其他航二代强。但这个可能性,不是很大。

    不过,哥伦布作为头号航海大佬,马林现在还是要安抚一下的,免得他闹情绪。要知道,哥伦布可是北海国航海界第一大佬,门下学生无数。若是他和马林离了心,会出大问题的。

    但哥伦布老了,已经64岁了,离去世已经不远了。虽然比原本历史上多活了9年,身体比历史上更健康。但岁月不饶人,哥伦布也没几天可活了。加上这老家伙比较猥琐,经常去拉斯维加斯浪,估计没几年可活了。所以,他是看不到他儿子将来如何了。既然如此,马林也不介意在他活着的时候,哄住他先。

    说句难听的,哥伦布老了,已经不能为马林所用了。包括亚美利哥也是,同样60多了。所以,他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了。至于以后如何,主要看新一辈的人了。

    但迭戈.哥伦布作为哥伦布的继承人,虽然天赋不高,可未来也不会差。起码,迭戈当个一路航线的总指挥,或者一支舰队的司令官,还是能胜任的。

    在未来,马林打算组建几支舰队,用于维护在世界各地的利益。比如,第一支舰队就在筹划中。其番号为“皇家海军第一舰队”,又称为“北海舰队”。它的作战任务,从名称就能看出来控制北海海权,维护英吉利海峡和丹麦海域的航线安全。同时,未来也有限制法国人的任务。

    按照计划,马林打算从现有力量中,抽调20艘500吨级战舰作为主战力量,维护北海海权。另外,还配备20艘250级武装商船作为辅助巡航和运输。也就是说,北海国第一舰队“北海舰队”将会拥有40艘战船。这支力量,在目前的欧洲,已经是非常强横的了。

    要知道,第乌海战中,葡萄牙出动的,不过是18艘一两百吨的不大的战船。就算是这个时空,西葡联合舰队,在卡里卡特海战中,不过出动了15艘200多吨级的战舰,比原本历史上战船数量还少。不过,因为吨位够大,倒是战斗力不减。而且,取得的战果也不差。

    而西葡联合舰队的战船,大多数质量还不如马林的250级武装商船呢。毕竟,250级武装商船,可是按照“宪法号”等比例缩小建造的,船身设计和火力配备更加合理。光是那20艘250级武装商船,就能成为此时欧洲顶级舰队了,更别说另有20艘500吨级主力战舰了。

    所以,别看只有40艘船,马林的这个北海舰队,在目前的欧洲而言,的确是霸主级的存在了。特别是,有了智利硝石矿的供应,北海舰队的大口径舰炮就不再是摆设,而是可以拿出来齐射打击对手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839/ 第一时间欣赏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作者:太上老牛所写的《欧皇崛起》为转载作品,欧皇崛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欧皇崛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欧皇崛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欧皇崛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欧皇崛起介绍:
(本书为《德意志雇佣兵之王》的续集,为故事发展的第二阶段。)马林花了六年时间,从一名被赶出家门的穷流浪骑士,奋斗成为伯国的伯爵,并建立了赫赫有名的“黑水公司”,麾下有2万强悍的雇佣兵,成为德意志雇佣兵中的王者。然而,对于一名博学多才的学霸级穿越者而言,成为雇佣兵界的王者,显然不是终点。于是乎,马林带着武装到牙齿的强大雇佣军,在德意志,乃至全欧洲,掀起了腥风血雨,开始了欧皇崛起模式。最终,北海成了被马林所有的领土包围的“内海”。秘鲁和墨西哥的金银,智利的硝石,加勒比海岛的蔗糖、香料,南非的黄金,明朝的瓷器和丝绸等等……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为新的帝国增添营养……欧皇崛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欧皇崛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欧皇崛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