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欧皇崛起TXT下载欧皇崛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欧皇崛起全文阅读

作者:太上老牛     欧皇崛起txt下载     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29章 黑白花奶牛集中繁育

    因为春耕在即,马林下令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土地的置换,以免耽误春耕。那些不是“自己人”的小贵族和容克地主,都纷纷被搬迁往易北河西岸。随同他们一起的,还有他们原先的农奴和牲口。

    本来,这也没啥。但是,马林的手下忽然汇报了一件事,引起了马林的高度重视……

    原来,西弗里斯兰的不少小贵族和容克地主家庭在举家搬迁的时候,携带了很多牲口……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的牲口里,有好多马林很看重的黑白花奶牛……

    荷斯坦奶牛,也就是黑白花奶牛,是世界上最好的奶牛品种。这种奶牛,最大的产地,正是西弗里斯兰。

    之前,马林曾大力推广发展过奶牛业。可是,缺乏优秀的奶牛。所以,马林曾派人去西弗里斯兰,以及北荷兰省等地,大量收购黑白花奶牛。可惜,当地的地主们,并不愿意出售太多,只愿出售少部分。

    所以,马林后来也没买到多少黑白花奶牛。这件事情,让马林深感遗憾。

    但是,这波大迁徙中,马林的手下发现,那些来自西弗里斯兰的乡下小贵族和容克地主,手里有好多的黑白花荷斯坦奶牛啊……

    而科勒之后的调查,更让马林惊讶西弗里斯兰地区,竟然拥有多达三四千头黑白花奶牛。而且,其中的三分之一,正好属于那些搬迁中的西弗里斯兰小贵族和容克地主……

    之前累死累活,花了大价钱,不过才购买到几百头黑白花奶牛。如今,三四千头黑白花奶牛摆在自己眼前,马林顿时眼红了……

    背着手在办公室转了半天后,马林终于下定了决心。于是,他叫来科勒,下令道:

    “科勒,你去带人,强行赎买那些搬迁的西弗里斯兰小贵族和容克地主手里的黑白花奶牛!”

    “要是他们不肯怎么办?毕竟,没了奶牛,他们就没有牛奶和奶酪了。”科勒问道。

    要知道,这些个小贵族和容克地主,都是很讲究生活质量的。夺走他们的奶牛,等于就是不让他们喝牛奶和吃奶酪了啊,生活质量绝逼要下降一个档次。

    马林想想也是,这些个小贵族,和容克地主,虽然钱不算太多,但生活上,却是很讲究的。即使没钱,也穷讲究。这都是贵族和贵族子弟的通病,不然,也不会出现大多数贵族都欠债的情况。

    要是剥夺了这些人喝牛奶和吃奶酪的生活,的确会让他们有怨言的。可是,马林真的很想要那些黑白花奶牛啊!

    马林要这些黑白花奶牛干什么?自然是集中扩大繁殖啊!三四千头太少了,他需要扩大繁殖,把黑花白奶牛的数量,增加到几万头。

    而且,马林打算用上好的苜蓿草来饲养这些奶牛,并加喂一些燕麦和豆类,以加大产奶量。

    同时,马林会从莫日根和巴特尔两位蒙古医生的弟子中,挑选出兽医水平最好的一批人,专业伺候这些黑白花奶牛,好让奶牛的健康和生命得到保障。当然,其目的,还是实现大量繁殖,扩大种群数量。

    其最终的目标,则是实现牛奶的大规模量产。

    牛奶量产后干啥?自然是供应北海大公国的孩子们啊!其中,贵族小孩和军人家的小孩,将会优先供应。然后,才是其他小孩。

    另外,牛奶产量提高了,喝奶茶也就更方便了。没有足够的牛奶,哪来的奶茶?

    当然,如果牛奶产量大了,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也可以将多余的牛奶进行浓缩和加热除水,制造成奶粉。这样,更加有利于长期保存。

    等到马林的奶牛繁殖中心的规模扩大了,奶牛的数量增加了,马林也会把奶牛输出,卖到别的国家,以及送往殖民地,让大家都喝上牛奶。

    事实上,只要是母牛,都可以产奶。但是,黑白花奶牛的产奶量,是普通母牛的几倍,可以达到年产好几吨的水平。奶牛的哺乳期长,可长期产奶。在喂饱小牛崽的同时,还能给人类大量供奶。而普通的母牛,产的奶,也就比牛崽需求多点,难以大量供应人类。

    所以,马林才会如此重视黑白花奶牛品种的培养和扩大。只要黑白花奶牛数量够多,那么,能喝到牛奶的人就更多了。

    而且,黑白花奶牛有一个很好的特性那就是,适应性很强……

    除了对炎热有些不适应外,黑白花奶牛可以适应大多数气候,比较耐寒。因此,这种奶牛,不但产奶量大,而且很适合推广到世界各地。所以,后世的奶牛,全世界都流行黑白花奶牛……

    马林之所以要修建统一的奶牛繁育中心,就是为了优选优育。所谓优选优育,就是挑选最优秀的公奶牛和母奶牛配种,以产下素质高的小奶牛。这些小奶牛长大了,就会成为新的产奶主力。

    需要指出的是,公奶牛不产奶,但却非常重要。因为,没有公奶牛的配合,母奶牛也不产奶啊……你让一个大姑娘挤奶试试?

    所以,挑选健康的高素质公奶牛,是非常重要的,这会影响到下一代奶牛的素质。

    只是,马林发现,这个年代的人对于奶牛的培育很不上心,随便找头公牛就配种了。甚至,马林见过有奶牛养殖户,随便找了头不是黑白花奶牛品种的公牛就配种了,简直就是乱来……

    这也难怪,这个年代的欧洲人,还只注重人类的血统,而忽视了牲口的血统。而后世那些专业的马种的培育,还要等到17和18世纪才会陆续展开呢。

    当然,马林认为,人的血统并无高贵之分,也不需要找最强壮的男女配种……事实上,人类并不是靠强壮来征服世界的。要是靠强壮,征服世界的应该是大象和犀牛这样的动物……人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智慧……

    当然,身为人饲养的牲口,标准又不同了。对于人类饲养的牲口而言,强壮就成了重要的原则。而对于奶牛,则是以产奶量为标准的……

    所以,从优选优育的标准上讲,挑选奶牛,就是挑选健壮的公牛,和奶大奶水多的母奶牛配种,以得到更优秀的母奶牛……

    ……

    为此,马林打算,把西弗里斯兰那三四千头奶牛,全部收拢起来,建立一个大型的奶牛繁育中心,优选优育,以达到扩大黑白花奶牛种群,并提高奶牛产奶素质的目的。

    至于那些被抢夺黑白花奶牛的西弗里斯兰小贵族和容克地主,马林也决定作出一些补偿这些小贵族和容克地主饲养奶牛并非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自家消费。因为,能买得起牛奶的普通人并不多……

    所以,马林决定,从从克里米亚人那里购买的牛里,挑选出相应数量的母牛,作为补偿。同时,额外支付一些钱,弥补价值上的差异。如此,也算对得起他们了。毕竟,克里米亚母牛虽然产奶赶不上黑白花奶牛,但也是能产奶的。

    经过这种强行的赎买政策,马林把西弗里斯兰的三四千头黑白花奶牛,和之前买来的几百头黑白花奶牛,都集中了起来,在奥里希附近建立了一个大规模的奶牛繁育中心。

    当然,因为黑白花奶牛产奶量大,同时,这个繁育中心,也可以向奥里希和附近的埃姆登,供应新鲜牛奶。

    至于多余的牛奶怕坏?加工成奶粉保存就是了。反正,马林现在手里油纸多,不怕没袋子包装奶粉……至于奶粉品牌,马林觉得“三鹿”这个牌子好像不错哟……

第630章 “光明”奶粉

    马林最终还是放弃了“三鹿”这个可怕的奶粉牌子,主要是心理上过不去。把这种奶粉给孩子喝,总感觉在毒杀孩子。而且,使用“三鹿”这个名字,也是对那些惨死的婴儿的不敬。

    于是,马林开始回忆前世的那些奶粉品牌,打算盗用一个……嘿嘿,盗用后世的品牌,毫无心理压力,而且,还特么可以争夺原创……

    “嗯,‘诺优能’这个牌子貌似不错啊……”不过,想到诺优能奶粉的外文名“nutrilon”马林就有些崩溃。因为,这个单词的意思是牛栏。说到牛栏,马林总是想起“牛栏山”二锅头。同时,脑海里总是浮现出王刚老师那张很“和”的胖脸……于是,诺优能这个牌子被抛弃了……

    接着是惠氏奶粉,可惜,和诺优能同样的毛病外文意思一般……惠氏奶粉的外文名是wyeth。不说它难听,只是这名字有点普通。准确来说应该叫韦斯奶粉,韦斯是谁?没名气啊……所以,惠氏奶粉的名字也pass……

    然后是合生元,它的外文名也不好biostime,说到这个bios,马林总会想起电脑的输入输出系统……

    再接着是爱他美aptamil……意思不明,鬼知道是啥玩意……

    还有美赞臣meadjohnson……mead是草地的意思,后面的johnson是什么鬼?草地约翰森……尼玛……马林吐了几口血……

    马林已经被欧洲人起名能力折磨疯了。麻痹的,翻译成中文名字一个比一个好听,追究本命,简直和“狗蛋”“狗剩”一样土气……

    最终,马林放弃了这些全球大牌子奶粉的土鳖名字,开始寻求别的名字……

    “嗯,莫斯利安好像还可以,安慕希也不错……不过,翻译过来都差了那么点意思啊……”马林摸着下巴思考道。

    至于蒙牛和伊利,翻译成德语和英语好像也够呛……最终,马林选择了老牌子的国企牌子光明……

    “光明”这个牌子,放在后世也许觉得它有些土,就像“长城”、“解放”之类的。可是,在尚未有品牌的16世纪,作为先驱者,貌似还很不错啊……

    毕竟,天主教也是自认为代表光明的。选择“光明”这个品牌,政治很正确啊……

    最关键的是它意思简单,不管是德语、英语,还是汉语,都是很简单正面的词汇……

    甚至,在这个年代,马林都不需要设计什么logo,直接在油纸袋上印上艺术字体的“光明”这个单词足矣。然后,下面就说明这是奶粉,再说一下产地和保质期……完了……

    ……

    品牌出来了,但光有牌子没用啊,得有产品。于是,马林开始组织人手,试制奶粉……

    马林用的是加热法生产奶粉,就是把牛奶放在容器里加热除水。水分蒸发掉后,会出现像奶酪干那样的凝结固体。烘干后,直接碾碎成粉。这样,奶粉的原粉就弄好了。

    当然,这样是不够的。后世的奶粉,除了原粉,还会加入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有益成分,调制成合乎要求的奶粉。有的奶粉会加入蔗糖,还有的奶粉会脱脂……总之,根据需求,会有不同的加工方式……

    不过,马林没那么多讲究。他在命人把奶干碾压成奶粉后,直接让人加了些蔗糖粉末并搅拌后,就制成了加糖的普通奶粉。

    但因为手里没有白色的蔗糖,只有黑糖。所以,加了蔗糖后,奶粉的颜色变得有些灰暗。

    而且,因为是在铁锅里加热的,还掺和进了一些锅灰……这些锅灰实际上是铁屑,富含铁元素。所以,虽然这种奶粉看上去颜色有些暗淡,但质量没问题,冲泡后喝起来还有些甜甜的。因为有铁锅的锅灰,还富含铁元素……

    对于这种灰色的,有些靠近芝麻糊颜色的奶粉,马林看了后是满头的黑线……好在这个年代还没有别的奶粉出现。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在只有马林一家拥有这种灰色奶粉的情况下,别人也不知道奶粉是白的啊……

    不过,马林觉得还可以改进一下。比如,以后有不锈钢了,要用不锈钢容器来加热牛奶。这样,就不会有铁锅的黑色锅灰掺入进去了。虽然缺了铁元素,但卖相会更好。

    至于黑糖的颜色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只要从大明的胡建南安弄到黄泥法生产蔗糖,那样的话,就不用加黑黢黢的黑糖作为调味剂了。虽然黄泥法的奶粉也不是特别白,但至少很白了。添加到奶粉中,至少看不出黑色。毕竟,奶粉也不是白色的,而是淡黄色的,和黄泥法出产的白糖颜色很接近。掺和在一起,几乎看不出……

    但现在……这种灰色奶粉先凑合着用吧,反正绿色无污染……

    马林把新加工好的灰色“光明”奶粉带回家,先拿凯撒做试验……然后,他被知道真相的安吉拉猛k了一顿:

    “这是咱们唯一的儿子,你居然拿这种来历不明的东西喂他吃,想害死他吗?”安吉拉罕见地抛弃了淑女形象,对着马林咆哮。

    老霍夫曼和玛丽夫人闻讯赶来,差点也加入到了一起殴打马林的行列中来。要知道,霍夫曼家族第三代,目前就凯撒一个正印的大孙子啊(罗伯特是私生子,不是合法的孙子)。马林拿这种叫“奶粉”的玩意随便投喂凯撒,简直和谋杀没什么区别……

    就在马林即将面临一场全家群殴的悲剧时,一旁喝冲泡的奶粉的小凯撒忽然发话了:

    “妈妈,爷爷奶奶,你们在干什么啊?为什么要打粑粑?粑粑带给我的奶粉可好喝了,甜甜的,和牛奶差不多好喝!”

    这时,安吉拉和老霍夫曼夫妇才解除了武装,满是关心地看向亲亲小宝贝凯撒……

    他们把喝过冲泡奶粉的小凯撒全身上下检查了个遍,连小jj都没放过,才确认没啥事。然后,有等了好一会儿,发现小凯撒没啥不良反应,才放过了马林。

    马林松了口气,但嘟哝着说道:

    “我就说了没事嘛……毕竟没添加化学产品……都是纯天然的,哪会有事……”

    “你还敢说!”老霍夫曼生气地瞪了过来,要不是怀里抱着小凯撒,估计直接就揍过来了……

    经过凯撒王子的亲身试毒……哦不,是试喝,马林确定了这种奶粉毫无质量问题。

    最后,就是包装问题了……

    奶粉放在自然环境下,用不了多久就会变质。为啥?奶粉毕竟是好吃的东西,人喜欢吃,细菌也喜欢啊……所以,用不了多久就会变质……

    因此,奶粉想要保存几个月,肯定要先杀菌,然后密封包装……

    为此,马林直接使用了简单粗暴的方法把奶粉装入油纸袋后,先密封好,尽量压出空气。然后,连同油纸袋一起,高温烘热。高温环境下,即使袋中有细菌,也被杀死了……

    这种做法,实际上有些类似传统的罐头。罐头是靠蒸锅加热杀菌,而奶粉则是在干燥环境下连同油纸袋一起高温烘热,以杀死其中的病菌。只要油纸袋密封性做好了,保存几个月是毫无问题的。

    就这样,世界上第一种奶粉“光明”奶粉,在奥里希城外的黑白花奶牛繁育中心诞生了……

第631章 军供饮料

    光明奶粉生产出来后,马林给手下的贵族们每家都送了几袋,也算是提前打广告了。毕竟,这个年代,是贵族引领潮流。在没有明星的情况下,贵族的生活方式,才是全社会跟风和模仿的对象。当然,平民只能模仿合乎规矩的,一些僭越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模仿的。

    当然,吃的上面,可没啥规矩,只要你有钱买,想吃啥都可以除了人肉……

    像奶粉这种东西,其实就是牛奶干燥后的粉末,技术上没啥难度。别的人只要一琢磨,就能弄出来。

    马林当然知道这一点,但他却不担心有竞争对手。为啥?因为别的人不知道如何密封保存奶粉啊……

    按照后世的规矩,400克的奶粉拆封后,最好两周内喝完。不然,奶粉容易被细菌弄得变质。

    所以,一般的奶粉,如果杀菌和密封的问题做不好,奶粉一个月内就会坏掉。而马林采用高温杀菌和密封后,可以保存很长很长的时间。

    根据后世的标准,奶粉的保质期一般在18到24个月,最长的甚至达到3年。不过,马林觉得,以他目前弄的土技术,可能保存不了那么久。毕竟,他可没有添加什么防腐剂。所以,马林决定把奶粉的保质期定为1年。这样,也能安全一些,避免出事。

    但即使如此,如此长的保质期,也非常吓人了。要知道,鲜牛奶的保质期才三天。如果不及时喝掉,就会坏掉。喝坏掉的牛奶可是很恐怖的,拉肚子没商量啊……

    所以,对于奶粉长达一年的保质期,马林的手下们表达了足够的惊讶。尤其是施瓦茨,他敏锐地发现奶粉保质期如此长,完全可以当军需物资啊……当然,以目前的条件,只能当军官专用的物资。至于普通士兵,现在还没奢侈到让普通士兵也喝上冲泡奶粉的水准……

    施瓦茨之所以认为奶粉可以当做军官用的物资,除了奶粉的保质期长之外,也有方便的原因在内。

    伯爵奶茶虽然好喝,可是,需要煮。只有拥有足够闲暇时间的人,才能够慢慢等着煮奶茶。而且,茶叶现在也死贵死贵的。

    但奶粉不同,只要烧开了水,直接冲泡,很快就可以喝。而且,加了糖后,奶粉的味道,比酒还要好喝。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战争期间,军官最好别饮酒,以免贻误战机。但是,身为军官,总不能喝白开水啊,那样太掉份儿。所以,这种可以冲泡的奶粉,就成了军官平时口渴时的最佳饮品了好喝,方便保存,还方便携带和使用,还有比奶粉更适合军官的饮料么?

    对于施瓦茨的建议,马林表示了高度的赞同。当然,这只是战时才需要戒酒。欧洲的雇佣兵,习惯了喝酒。要是平时也禁止他们喝酒,那会遭到反弹的。所以,马林平时并不禁止官兵喝酒,但严禁他们喝醉。平时,让将士们喝点啤酒也没啥,啤酒可是德意志的国民饮料。

    但是,在战争期间,喝酒容易误事。马林几次带兵出征,在打仗的时候,都是禁酒的。施瓦茨也多次出征,知道将士们的难处。战时让那些士兵们喝白开水倒是没啥,反正士兵们地位低,没人权。可那些出身好的军官们,让他们喝白开水,那些军官会觉得丢面子。所以,给他们寻找一种不含酒精的饮料,是很有必要的。而奶粉耐保存和携带、使用方便的特性,成了战时军官们的首选……

    ……

    对此,马林也毫无意见,批准了施瓦茨的建议,打算拿出一批奶粉,作为战时军官的特供。不过,为了防止奶粉坏掉,马林特地使用了400克的包装。因为,包装若是太大,拆封后喝的时间就更长,也更容易让奶粉变质。而400克的包装正好,拆封了,只要在两个星期内喝光,那就正好。

    所以,马林使用了400克的包装,并在油纸袋上注明“拆封后最好在两周内喝光,以免变质”。

    事实上,马林更加青睐让咖啡成为军供饮料。因为,咖啡可以提神,白天的时候,让军官们喝咖啡,是有好处的。

    但是,就目前而言,咖啡的种植和生产被阿拉伯人垄断了。直到1570年,土耳其人围攻维也纳时,撤退的时候,遗落了一包咖啡的种子,才使得咖啡流落到欧洲。所以,现在马林就算想搞咖啡也很难搞到,即使搞到了,价格也很贵。因为,在阿拉伯地区,咖啡也还被当药物用呢……

    茶叶的问题也和咖啡差不多,茶叶现在远在华夏,即使成功引种,也还要几年才能长成和提供产品。所以,就目前阶段而言,奶粉还真是最好的军供饮料,专门供应军官使用……

    不过,为了未来的发展大计,马林决定不但要去大明弄到茶树种子,而且还要去搞咖啡种子。

    为此,马林决定,派出间谍,去阿拉伯地区私下高价收购咖啡种子。然后,带到美洲热带地区种植。土耳其那边和欧洲敌对,可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和欧洲不怎么敌对啊。只要派人去埃及花大价钱,还是可以弄到咖啡的种子的。至于茶叶,那就不用讲了,只要开通大明的贸易,还是很容易搞到的。只要能登上大明的土地,私下里开出一千两银子的悬赏,有的是人愿意把茶树种子献上,甚至可以弄到一些茶农。

    马林反正是打算占领台湾岛作为落脚点的,而台湾岛的气候和地形,正好非常适合种植茶叶。茶树的要求就是丘陵地带,亚热带或热带气候,降水足够,排水好……

    恰好,台湾岛就很符合条件岛上地形起伏,丘陵很多,种茶非常合适。后世台岛的乌龙茶和高山茶可是很有名的……

    等到台岛上的茶叶种植发展起来,再携带茶树种子和茶农去美洲开辟新茶园,绝对顺风顺水。

    总之,马林要让欧洲人,提早过上天天喝咖啡和喝茶的美好生活。只不过,就目前而言,喝冲泡奶粉貌似更现实一点。因此,目前专门供应军官的军供饮料,只能是成本最低的奶粉了……嗯,是油纸包装的光明奶粉……

第632章 春耕急缺劳动力

    不要以为拿奶粉当军供饮料很可笑,但事实上,欧洲当时社会就是如此。在没有其他可量产饮料代替的情况下(奶茶虽好,可现在茶叶太贵太稀少了,不适合当军用物资),奶粉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军官专用饮料。。

    因为,此时的欧洲,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若是军官和士兵的待遇一样,等于是坏了规矩。不仅会遭到贵族和军官阶层的反对,还会让普通士卒失去上进心。

    要是军官和士兵待遇差不多,谁还会拼死拼活地去立功,寻求升职和成为军官贵族啊?最开始的时候,马林曾和他的第一批手下同甘共苦,吃住一起……那没什么问题,因为,马林当时不过是个骑士。他的手下们,也都是些新兵蛋子,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但是,随着地位的提高,以及大量贵族子弟成为马林麾下的军官,马林若是再想追求平等,那么,手下的军官首先不乐意我们拼死拼活当了军官,难道是为了和那些泥腿子大头兵获得一样的待遇吗?而军官的作用在战场上是很重要的。所以,后来马林渐渐地改变了前世那种一视同仁的观点,也不和士兵们同吃同住了。那些军官们,待遇也和普通士卒不一样。比如,普通士兵们吃黑面包,偶尔才能吃到一些咸鱼和肉类。但军官们基本肉食不断,非战时还能喝到葡萄酒。马林本担心士卒们有意见,但最后发现士卒们认为这理所当然……反倒是若是官兵待遇一样,大家才觉得奇怪……

    马林无法挑战整个社会体系,最终默认了等级的存在。再说了,他也是等级存在的受益者,何必与之作对?

    这个年代的贵族和军官的生活方式,马林只能用华妃娘娘的一句话来形容“贱人就是矫情”。为了彰显地位,贵族和军官们会穿上更闪亮的铠甲和衣服,彰显出与普通士卒的不同之处。伙食上,他们顿顿有肉食或咸鱼(斋戒期不能吃肉,只能吃鱼)。就连喝的,也很讲究。

    比如,贵族军官们即使喝德意志的国民饮料啤酒,也必定喝有啤酒花酿造的好一点的啤酒,绝不会碰那种馊水般的平民啤酒。一些更考究的贵族军官,甚至只喝葡萄酒,不喝啤酒,以彰显尊贵。

    但是,在战时,军纪严格的马林军中,是不允许饮酒的。而且,也不许饮用生水,而是统一喝白开水。

    这一点,曾引发贵族军官的强烈抗议。因为,在他们看来,和泥腿子大头兵一样喝白开水,是有失体面的行为。可是,马林又找不到其他没有酒精的饮料(话说,当时欧洲人就特么把葡萄酒和啤酒当成日常饮料了,从不喝白开水),只能先那样了。

    这次马林搞出这种很适合携带切容易保存的奶粉,虽然有些不搭调,但细心的施瓦茨,马上将其列为军官专用的军供饮料,也算是满足了军官们要求特权的需要。

    果然,好喝的奶粉推出后,那些军官虽然不一定都喜欢奶粉,但总算让他们觉得有面子了。至少,不用跟大头兵一起喝白开水了……那样太没面子……

    马林虽然心中嘀咕,觉得那些家伙太矫情,可是,他也不愿意单人对抗大势,就默认了这种情况。反正,只要那些军官满意就行。而且,奶粉成本也不高。至于那些大头兵,也没觉得啥,因为,在他们看来,军官就该待遇好……

    ……

    随着时间的退役,时间进入了三月份。此时,春耕也在北海大公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只不过,春耕出现了一些问题东弗里斯兰省、奥尔登堡省、石勒苏益格省和北明斯特省这些马林早就控制的地区,因为之前准备充分,劳动力也充足,春耕是没啥问题的。问题主要出在去年底才纳入统治范围的西弗里斯兰省、不莱梅省和日德兰半岛……

    为何?因为这三个新的省份,土地倒是足够多,耕牛也不缺,但严重缺乏人力。所以,这三个新省份的春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没有足够的人,就没有办法操控那些耕牛。这样的情况下,马林的耕地再多,也是白搭。毕竟,耕牛不会自己拉着犁去耕地,总要人去扶犁和操控方向的,而且得是壮年劳力。一般老人和女人,扶不动犁头,那可是个体力活儿。在这个没有农业机械的年代,农业生产,劳动力决定一切……

    所以,即使西弗里斯兰省、不莱梅省和日德兰省这三个新的地区马林获得了很多庄园,手下们也分到了很多新土地。可是,今年的春耕,因为准备不足,不能全部开垦了……

    事实上,在南明斯特地区,此时有好几万战俘在那儿挖运河,如果马林愿意,是可以把那几万战俘都拉来春耕的。

    可是,问题在于,这几万战俘,那些士兵,运河挖好后,是要归还给瑞士、勃兰登堡和萨克森的。把他们拉来春耕没问题,可给牛上鼻环以及使用曲辕犁的秘密,肯定会被这些人带走。而这,是不符合马林保密的原则的。

    所以,马林宁可忍受劳动力缺少的问题,也不愿意把在南明斯特地区挖运河的几万战俘给调过来帮助春耕。无他,就为了保密先进农业技术……

    而且,南明斯特地区的那条运河,对马林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旦运河挖通了,马林的手,就可以伸回自己的家乡鲁尔区……然后,控制鲁尔区就方便了。同时,把鲁尔区的煤炭运出来也方便很多。

    因此,无论从保密上考虑,以及战略上考虑,马林都不能调用在南明斯特地区挖运河的那几万战俘。毕竟,那些战俘要归还的……

    无奈之下,马林和手下的贵族军官们,只能忍受这一年部分封地无所产出的情况。

    如此一来,马林和手下的贵族和军官们,只能着眼当下,先把位于东弗里斯兰省、奥尔登堡省和石勒苏益格省(北明斯特省马林没有封给手下,那边因为人口少,开发度还不高)的庄园的春耕问题先给解决了。然后,若是春耕结束早,还可以派人去三个新省份的封地去,看看能不能吊车尾,赶上最后一波春耕,能耕作多少是多少。

    而且,为了节约成本,马林决定授予手下贵族,自行招募农奴的权力,鼓励他们自己派人去德意志内陆地区,招募农奴,充实自己的封地……

    反正,那些贵族的封地,是不用交税的。那些农奴,也都归那些贵族养。马林虽然之前从内陆招募了大量的人口,可是,却被大家给瓜分了。结果,自己人手反而不够了。

    自从三个新的省份纳入手里后,加上马林特地把很多贵族的封地,封了一些到日德兰半岛上。如今,包括马林在内,东弗里斯兰所有在三个新省份有封地的贵族,都非常缺劳动力。

    其中,马林作为最大的地主,有很多庄园干脆空着,没几个人,非常浪费。所以,马林才是最缺乏劳动力的那个北海公国最大的地主。

    但是,去南方招募劳动力,回来后却要和手下们瓜分,让马林感觉很累。所以,这次在科勒的建议下,马林决定授予那些在三个新省份有封地的贵族们,自行招募农奴的权力。

    毕竟,一人计短,多人计长……大家都发动起来,总好过马林一个人辛辛苦苦去招募人口,还要和这些家伙们分……要知道,马林才是最缺乏农奴的人,为啥要和大家分人?

    如此,这个政策一出来,马林就相当于甩掉了一个包袱。以后,科勒负责招募来的农奴,完全属于马林自己的庄园。而其他贵族,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呗。反正,不管他们用什么手段,马林都不管。大家各凭手段,谁能挖来足够的人,就能够把各家新封的土地给开发起来……

    当然,马林给他们划了一条红线禁止以招募农奴的名义招募私兵……其他的,马林不去管。哪怕他们从别的诸侯国那里坑蒙拐骗人来,马林都会装作不知道。只要不明抢,都行。还有就是,不能从国内别的庄园挖人。毕竟,国内的大部分庄园,都是马林名下的。在国内挖人,等于是挖马林的墙角了……

    马林没想到的是,因为他的这个政策,手下贵族们火力全开,不择手段从其他诸侯国挖人。甚至,还搞出了一个灰色的产业链人口拐卖……

    和普通的人口拐卖不同,普通的人口拐卖,针对对象一般是妇女和儿童。而马林手下们联合搞出来的人口拐卖,竟然特么的是针对青壮男子的,非常奇葩……不过,谁叫北海大公国太缺乏劳动力了呢……

    后来,马林甚至求助于这个拐卖青壮男子的地下组织,以获得足够的劳动力……毕竟,这个组织,很擅长挖人,能把人家庄园里干得好好的健壮农奴给忽悠走,手段很了得。之前,马林只能去招募那些没活干的德意志青壮。可是,这样的人毕竟是有限的。而这个拐卖青壮男子的组织,可以从别国的庄园里直接挖人,扩大了劳动力来源。至少,比科勒手下招募人口的来源要广多了……因为,有活干的农奴,才是占了德意志人口的主要部分……

第633章 “挑大勤”

    在组织春耕的同时,马林并未停止向纽卡斯尔运送军队的活动。丹麦海盗已经受雇于马林,在英格兰东南沿海发起袭击,并吸引了英格兰海军的注意力。而马林麾下的船只,也开始悄悄地在北海上绕圈子,然后把士兵运往纽卡斯尔。

    事实上,马林是完全可以把这准备运往英格兰的两万大军暂时投入到春耕中去的。毕竟,这些战士们,都是农民子弟,都会耕地干农活。

    但是,夺取英格兰的行动非常重要。所以,马林忍住了这个诱惑,坚持把那2万大军,分批运往纽卡斯尔。

    因为,在马林看来,现在自己手里粮食多得吃不完,也难以卖掉,都被迫酿酒销售了。所以,新到手的三个省的春耕的问题,也不是那么急迫。大不了,少收一些粮食呗。

    而且,因为去年底这三个省刚到手不久,马林甚至还没来得及在西弗里斯兰省、不莱梅省和日德兰省这三个新省份建立大规模的肥料加工场。没有足够的肥料,即使春耕把那些新到手的土地都给耕作了,收益也不会高。

    所以,暂时放弃今年的春耕,先建设肥料加工场,倒是变得从容不迫了。毕竟,时间上现在很充裕了。

    肥料加工场的关键就是居民粪便的统一收集和处理这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把粪便的臭味消散掉,并做成味道不大的肥料饼。然后,碾碎了,再添加从西撒哈拉运回来的磷矿石粉末和从哈茨山脉运回来的钾盐……这样,一种包含了氮肥(粪便)、磷肥(磷矿石粉)和钾肥(钾盐)这三大主要肥料的混合肥料,就这么诞生了……

    使用这三大主要肥料都齐全的混合肥料,可以使得黑麦亩产增加到四五百磅一亩,完全欧洲原始的耕种方式。

    而且,马林主持的春耕,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传统的日耳曼式的春耕,不过是用轻犁或几匹马一起拉的萨克森重犁,把土地犁一遍,松松土,然后撒上黑麦种子……之后,浇点水,就ok了……

    若是在大河边的上等水浇地,也许还可以用水车(欧洲水车技术蛮先进的)好好地灌溉一下。但若是离河边远的地方,那就靠天吃饭了……农奴们最多在撒下黑麦种子的当天,挑天水撒一下。接下来,就不管了……

    好在黑麦生命力和野草一样顽强,可以不死小强般地挺过来。若是需水量大的小麦,离河远的地方是不可能种植的。

    所以,在目前的德意志地区,黑麦才是主流。而小麦,即使再温暖的南方,也主要是生长在河谷中的大河边的水浇地。因为,水车可以提供足够的灌溉用水……

    但大河边的水浇地多精贵和稀少啊?所以,德意志地区小麦种植量很少。价格上,也是黑麦的5倍。意大利南部地区因为引进了阿拉伯人的沟渠灌溉技术,所以小麦种植面积多点。完善的灌溉系统,和肥沃的火山灰土壤,使得意大利南部地区成了欧洲人眼中的黄金地区。而西西里岛,因为盛产制作意大利面所专用的杜兰小麦,被欧洲人誉为“金盆地”……

    马林要在新到手的三个省份的土地上种地,可没那么简单。除了需要用到集齐了三大肥料的混合肥料,马林还需要在田亩中开挖大量的沟渠和墒沟,用以引水灌溉。

    沟渠是引水的主干道,而墒沟,则是麦田漫灌的关键。在麦田中,每隔几米,就会有一个浅浅的墒沟。灌溉的时候,水流流入墒沟里,因为每个田垄之间的墒沟只间隔几米,所以,引入墒沟的灌溉水,可以渗透到麦子的根系,让其喝饱水。当然,灌溉的最关键,其实就是麦子刚种下去的时候,那时候需水量最大。只有湿度足够大,麦子才能更好地发芽成长……

    黑麦虽然没小麦那样娇贵,需水量不大。但是,若是有足够的灌溉水,也是能促进产量的提高的。

    只是,这种灌溉技术虽然现今,可惜需要开挖大量的沟渠和墒沟,工作量非常大。因此,马林现在就算有足够的劳动力去开发那三个新省份,也来不及开挖沟渠和墒沟。

    反倒是,有了这一年的时间缓冲后,在春耕结束后到秋收的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马林完全可以组织老省份那些闲下来的壮年劳动力,去三个新的省份开挖沟渠和墒沟。到了明年春天的时候,新的沟渠和墒沟就可以投入使用了。加上肥料加工厂也能够大量提供混合肥料了,不增产就有鬼了……

    上辈子的时候,马林的父亲就告诉过马林在没有挖掘机的年代,建国后,国家多次组织农民,利用农闲时节(主要是冬天),集中搞农业“大会战”,专门趁着这个时候挖沟开渠,以方便灌溉。这种挖沟开渠的“会战”,在马林老家那边,又叫“挑大勤”,属于劳动强度极大的活动,一般都只征发男子。之所以叫“挑大勤”,是因为挖河时,泥土都是放在箩筐里,让汉子们挑着,爬上河堤的。所以,叫“挑”大勤。至于勤字,意思就是出勤的意思。因为,那个年代是工分制度,出勤计算工分。挖河属于出大力的事情,所以叫大勤。而泥土全是靠人力挑上河堤的,因此也叫“挑大勤”……

    在没有挖掘机和渣土车的年代,所有灌溉河,基本都是靠“挑大勤”挖出来的。而马林上辈子所在的江淮地区,因为一年两熟,稻麦轮播,所以,只有冬天才算农闲十分。而“挑大勤”,也一般在冬天组织。据说,“挑大勤”特别辛苦。农民伯伯们在寒冬腊月那样的寒冷气候里,因为劳动强度太大,浑身冒汗,很多人棉衣都脱掉了,只穿着单衣挑土。而且,在这个时候,汉子们特别能吃,一人吃上几大碗饭,都是正常的。因为,他们消耗也极大。加上当时缺少肉食和油水,没有几碗糙米饭垫底,根本持续不下去……

    马林想要把北海大公国的土地好好开发利用起来,就离不开这种“挑大勤”的模式。为啥?因为只有这种组织了大量劳动力的“挑大勤”,才能够做到挖沟开渠。若是平时,哪户农民没事挖一条河的?即使一个庄园,也办不到。所以,挖灌溉河这样的大事,必须由官方组织,才能够办得到。当然,挖灌溉小沟和墒沟这样的事情,难度不大,各个庄园自身组织劳动力,就能办到。

    当然,组织“挑大勤”挖灌溉河,必须给劳动力提供足够的食物,比平时超过很多的食物。否则,青壮男子也受不了。隋炀帝挖大运河为什么死那么多人?不是没给吃的,而是给的量少了。挖运河的时候,劳动力的食量是平时的几倍,如果只给平时窝在家里不动时的食物的量,小半天就耗光了能量了。

    而后,那些监工们不懂,以为农夫在偷懒实际上他们是耗尽了能量了,你鞭子抽也没用……

    没有提供加倍的食物,加上监工的逼迫,开挖大运河才会死那么多人。或者说,这是一种外行人搞出的失误也说不定。毕竟,没人愿意在挖河时死那么多人。马林估摸着,估计是哪个不懂行的文官粮食拨给的少了,不够消耗,才死了那么多人……毕竟,开挖大运河实在温带地区,没有开挖巴拿马运河那么恶劣的气候环境……

第634章 玛格丽特郡主的建议

    如果有人仔细去看放大后的卫星地图的话,就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农业发达的地区,一般都是沟渠纵横,而且,非常有规律。

    那些个河流,把农业发达的地区,切割成了一个个的小方块,非常齐整。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网格化”。

    现在的东弗里斯兰,在马林的主导下,农闲时动用大量劳动力挖灌溉河,已经初步实现了沟渠的“网格化”。所以,东弗里斯兰的农业,现在非常发达。

    但是,这是很难复制的。不是没有其他诸侯国的商人发现过东弗里斯兰挖了很多灌溉河的秘密。只是,发现了也没用啊……

    要知道,开挖灌溉河,可是很浩大的工程,一般要组织几千人甚至几万人的壮丁一起参加。人多并不算啥,可是挖河时的粮食消耗,是平时的几倍,这个问题就很大了……

    现在欧洲粮食那么贵,就算挖河的壮丁不要工钱,但那粮食的消耗,真心让人肉疼啊。比如一个壮丁,平时不怎么干活的话,一天吃一磅多的食物也就足够了,吃到两磅以上的,都算大胃了,因为消耗也不大。

    可若是到了挖河这样的场合,那些个壮丁食量就猛增了。一般的壮丁,都能吃到3磅以上的食物,消耗很大。这么一算,一万壮丁,挖河时,每天消耗的食物,就在3万磅以上。若是折算成黑麦,那就是花费3万芬尼,折合500金币啊!要是挖一个月,但是粮食的消耗,就要花费1.5万金币……太夸张了……

    当然,给挖河的农夫吃的食物,不可能是全麦的。换成一般贵族,可能会掺杂大量的泥土、野菜、木屑甚至石子……吃到石子,都能把牙齿给咯了……那种面包,因为泥土掺太多了,很硬,完全可以当板砖砸人……

    马林给的面包比较好点,松软,但也掺杂了三成左右的黑麦草的草糠。当初,科勒之所以强烈要求推广这种掺杂了草糠的“科勒面包”,就是因为心疼粮食的巨大消耗。如果每个壮汉每天三磅食物里,有三成是草糠的话,那么,就可以节省下0.9磅的黑麦。一万个壮丁的话,每天就能节省9千磅黑麦了,就是节约九千芬尼或150个金币啊……所以,马林才会同意科勒用这种有点缺德的面包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掺杂了三成草糠的“科勒面包”,对于穷人而言,已经算是良心食物了。毕竟,它不咯牙,也容易消化。而且,粗粮也有营养啊,至少比掺杂泥土石子要好多了……

    虽然那些黑心的贵族在面包里大量掺杂乱七八糟的东西,可以节省很多粮食。但是,不管怎样,花费一个月,组织上万人开挖河道,投入的食物成本,也是价值好几千金币的。

    但问题是,德意志大部分贵族,都支付不起这样的消耗。毕竟,大部分贵族都欠债呢,哪里有钱组织壮丁大规模挖河啊?

    而马林不同,因为掌握了粮食高产的秘密,马林有非常充足的粮食,供应壮丁们挖河时敞开来吃。因此,东弗里斯兰的兴修水利,非常顺利。现在,奥尔登堡、石勒苏益格和北明斯特三个地区,也挖了不少河流,用于灌溉了。其他贵族就算想模仿,也得有那个财力和魄力。

    因为时间紧凑,所以,从三月份开始,北大大公国境内的春耕,只能优先东弗里斯兰省、奥尔登堡省、石勒苏益格省和北明斯特省了。至于新加入的西弗里斯兰省、不莱梅省和日德兰省,以及不在马林控制下的南明斯特省,马林只能暂时先放弃,任由那里按照原来的粗放耕作方式来搞。不求这些地方能够粮食高产,只要不至于需要马林接济就成。

    ……

    就在马林忙着春耕的时候,忽然从英格兰传来情报亨利七世正在谋划出兵北上,重新占领北方几个郡。甚至,连军营都建好了,粮食物资也开始聚集。等到春耕结束,可以抽调民壮随军了,亨利七世就会立即挥军北上,重新占领北方……

    情报是索尔兹伯里女伯爵,也就是爱德华的姐姐玛格丽特郡主传来的。之前,玛格丽特郡主也没有发现这个情况。毕竟,亨利七世之前也没做准备呢,只是和手下几个重臣商议了一下而已。

    事实上,玛格丽特郡主的丈夫理查德.波尔爵士身为亨利七世的亲信,就知道出兵的计划。可惜的是,理查德.波尔和妻子玛格丽特并不是一条心,而且还防范着自己的妻子。所以,之前玛格丽特郡主对于亨利七世打算出兵北伐的计划毫无所觉。

    但是,开春后,亨利七世开始聚集兵马和粮草了,动静太大,就很难瞒过去了。玛格丽特郡主感觉到异常,派人去打探,并花费巨大代价,终于得知了亨利七世即将北伐的消息。

    按照亨利七世的计划,英军将会出动1.5万大军北上,绕过被盗贼团和难民搞乱的德比郡、诺丁汉郡、莱斯特郡和林肯郡几个中部郡,直接从英格兰西边的郡北上,以免贻误战机。

    至于大军集结的地方,则是莱斯特郡西南边的沃里克郡。而讽刺的是,沃里克郡按照法律,原本就该是沃里克伯爵爱德华的封地……

    而那个沃里克伯爵爱德华,就是现在准备搞死亨利七世的爱德华……

    亨利七世把爱德华关了十几年,自然也剥夺了爱德华的封地,派遣了自己的亲信去接管。因此,尽管沃里克郡是爱德华的封地,但现在却是亨利七世的地盘,也是亨利七世大军北上的后方大营所在地。

    虽然因为春耕的原因,英格兰士兵和民壮都无法调动。但是,亨利七世还是调集了一批非农民的壮丁(比如放羊的牧民),开始在沃里克郡修建营地,并运送粮草。

    等到春耕结束,那些从各地征召而来的英军将士和民壮,直接住进修好的大营就可以,粮食也可以直接用亨利七世准备好的。

    根据玛格丽特郡主的估计,三月底,沃里克郡的大营就会修好。另外,根据秘密情报,英军所需的粮草,在三月底也会基本到位,等待英军过来使用。

    玛格丽特郡主是知道罗宾汉盗贼团和马林有关系的,也知道马林和爱德华的大军同样会在五月初发起攻击。但是,为了爱德华的军事行动更加顺利,玛格丽特郡主认为应该在英军集结前,派罗宾汉盗贼团偷袭沃里克郡的英军大营,烧掉那些粮草。而且,时间最好是在4月下旬,英军集结的前夕。

    这样一来,英军不得不重新筹集粮草,军事行动就会被大大耽误。而爱德华的军队却会如期南下。一个准备充足,一个准备不足,傻子也知道谁会赢了……

    马林被玛格丽特郡主的情报惊讶到了,当然,更让他惊讶的是玛格丽特郡主的建议这分明是一个精干的女政治家啊!居然知道摧毁亨利七世准备的粮草,这是古代华夏谋士才有的眼光啊……

    罗宾汉盗贼团现在估计有七八千人的正式成员,都是青壮小伙。而且,还有一个900人的马队。如果只是赶在英军集结前焚烧粮草的话,出动那个900人的马队,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对于玛格丽特郡主的建议,马林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并派人给罗宾汉盗贼团下令,让他们开始探路,做好本溪沃里克郡的英军大营的准备。同时,马林会给他们准备好焚烧粮草所需的油桶把油倒在粮草上,烧起来才更快……

    只是,通过这个建议,马林对玛格丽特郡主更加忌惮了。可以肯定,以后爱德华当政了,玛格丽特郡主这个爱德华的亲姐姐,将会成为英格兰朝廷的超级大腕。这对马林未来掌控英格兰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马林对玛格丽特郡主这个聪明的女人,起了杀心……

    当然,马林不会自己派人刺杀玛格丽特郡主。事实上,他只要派人把玛格丽特郡主的所作所为告诉亨利七世,亨利七世肯定会砍了她的。别的不说,只要亨利七世知道爱德华是被玛格丽特郡主派人给掉包换出去的,肯定会无比愤怒,估计把玛格丽特郡主挫骨扬灰的想法都会有……

第635章 开始“调虎离山”

    占坑,大概占15分钟到30分钟左右,正在码字中,请稍等。30分钟后刷新,可看到真正内容……

    并非防盗,只是为了拿全勤,时间有些赶,抱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有人仔细去看放大后的卫星地图的话,就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农业发达的地区,一般都是沟渠纵横,而且,非常有规律。

    那些个河流,把农业发达的地区,切割成了一个个的小方块,非常齐整。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网格化”。

    现在的东弗里斯兰,在马林的主导下,农闲时动用大量劳动力挖灌溉河,已经初步实现了沟渠的“网格化”。所以,东弗里斯兰的农业,现在非常发达。

    但是,这是很难复制的。不是没有其他诸侯国的商人发现过东弗里斯兰挖了很多灌溉河的秘密。只是,发现了也没用啊……

    要知道,开挖灌溉河,可是很浩大的工程,一般要组织几千人甚至几万人的壮丁一起参加。人多并不算啥,可是挖河时的粮食消耗,是平时的几倍,这个问题就很大了……

    现在欧洲粮食那么贵,就算挖河的壮丁不要工钱,但那粮食的消耗,真心让人肉疼啊。比如一个壮丁,平时不怎么干活的话,一天吃一磅多的食物也就足够了,吃到两磅以上的,都算大胃了,因为消耗也不大。

    可若是到了挖河这样的场合,那些个壮丁食量就猛增了。一般的壮丁,都能吃到3磅以上的食物,消耗很大。这么一算,一万壮丁,挖河时,每天消耗的食物,就在3万磅以上。若是折算成黑麦,那就是花费3万芬尼,折合500金币啊!要是挖一个月,但是粮食的消耗,就要花费1.5万金币……太夸张了……

    当然,给挖河的农夫吃的食物,不可能是全麦的。换成一般贵族,可能会掺杂大量的泥土、野菜、木屑甚至石子……吃到石子,都能把牙齿给咯了……那种面包,因为泥土掺太多了,很硬,完全可以当板砖砸人……

    马林给的面包比较好点,松软,但也掺杂了三成左右的黑麦草的草糠。当初,科勒之所以强烈要求推广这种掺杂了草糠的“科勒面包”,就是因为心疼粮食的巨大消耗。如果每个壮汉每天三磅食物里,有三成是草糠的话,那么,就可以节省下0.9磅的黑麦。一万个壮丁的话,每天就能节省9千磅黑麦了,就是节约九千芬尼或150个金币啊……所以,马林才会同意科勒用这种有点缺德的面包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掺杂了三成草糠的“科勒面包”,对于穷人而言,已经算是良心食物了。毕竟,它不咯牙,也容易消化。而且,粗粮也有营养啊,至少比掺杂泥土石子要好多了……

    虽然那些黑心的贵族在面包里大量掺杂乱七八糟的东西,可以节省很多粮食。但是,不管怎样,花费一个月,组织上万人开挖河道,投入的食物成本,也是价值好几千金币的。

    但问题是,德意志大部分贵族,都支付不起这样的消耗。毕竟,大部分贵族都欠债呢,哪里有钱组织壮丁大规模挖河啊?

    而马林不同,因为掌握了粮食高产的秘密,马林有非常充足的粮食,供应壮丁们挖河时敞开来吃。因此,东弗里斯兰的兴修水利,非常顺利。现在,奥尔登堡、石勒苏益格和北明斯特三个地区,也挖了不少河流,用于灌溉了。其他贵族就算想模仿,也得有那个财力和魄力。

    因为时间紧凑,所以,从三月份开始,北大大公国境内的春耕,只能优先东弗里斯兰省、奥尔登堡省、石勒苏益格省和北明斯特省了。至于新加入的西弗里斯兰省、不莱梅省和日德兰省,以及不在马林控制下的南明斯特省,马林只能暂时先放弃,任由那里按照原来的粗放耕作方式来搞。不求这些地方能够粮食高产,只要不至于需要马林接济就成。

    ……

    就在马林忙着春耕的时候,忽然从英格兰传来情报亨利七世正在谋划出兵北上,重新占领北方几个郡。甚至,连军营都建好了,粮食物资也开始聚集。等到春耕结束,可以抽调民壮随军了,亨利七世就会立即挥军北上,重新占领北方……

    情报是索尔兹伯里女伯爵,也就是爱德华的姐姐玛格丽特郡主传来的。之前,玛格丽特郡主也没有发现这个情况。毕竟,亨利七世之前也没做准备呢,只是和手下几个重臣商议了一下而已。

    事实上,玛格丽特郡主的丈夫理查德.波尔爵士身为亨利七世的亲信,就知道出兵的计划。可惜的是,理查德.波尔和妻子玛格丽特并不是一条心,而且还防范着自己的妻子。所以,之前玛格丽特郡主对于亨利七世打算出兵北伐的计划毫无所觉。

    但是,开春后,亨利七世开始聚集兵马和粮草了,动静太大,就很难瞒过去了。玛格丽特郡主感觉到异常,派人去打探,并花费巨大代价,终于得知了亨利七世即将北伐的消息。

    按照亨利七世的计划,英军将会出动1.5万大军北上,绕过被盗贼团和难民搞乱的德比郡、诺丁汉郡、莱斯特郡和林肯郡几个中部郡,直接从英格兰西边的郡北上,以免贻误战机。

    至于大军集结的地方,则是莱斯特郡西南边的沃里克郡。而讽刺的是,沃里克郡按照法律,原本就该是沃里克伯爵爱德华的封地……

    而那个沃里克伯爵爱德华,就是现在准备搞死亨利七世的爱德华……

    亨利七世把爱德华关了十几年,自然也剥夺了爱德华的封地,派遣了自己的亲信去接管。因此,尽管沃里克郡是爱德华的封地,但现在却是亨利七世的地盘,也是亨利七世大军北上的后方大营所在地。

    虽然因为春耕的原因,英格兰士兵和民壮都无法调动。但是,亨利七世还是调集了一批非农民的壮丁(比如放羊的牧民),开始在沃里克郡修建营地,并运送粮草。

    等到春耕结束,那些从各地征召而来的英军将士和民壮,直接住进修好的大营就可以,粮食也可以直接用亨利七世准备好的。

    根据玛格丽特郡主的估计,三月底,沃里克郡的大营就会修好。另外,根据秘密情报,英军所需的粮草,在三月底也会基本到位,等待英军过来使用。

    玛格丽特郡主是知道罗宾汉盗贼团和马林有关系的,也知道马林和爱德华的大军同样会在五月初发起攻击。但是,为了爱德华的军事行动更加顺利,玛格丽特郡主认为应该在英军集结前,派罗宾汉盗贼团偷袭沃里克郡的英军大营,烧掉那些粮草。而且,时间最好是在4月下旬,英军集结的前夕。

    这样一来,英军不得不重新筹集粮草,军事行动就会被大大耽误。而爱德华的军队却会如期南下。一个准备充足,一个准备不足,傻子也知道谁会赢了……

    马林被玛格丽特郡主的情报惊讶到了,当然,更让他惊讶的是玛格丽特郡主的建议这分明是一个精干的女政治家啊!居然知道摧毁亨利七世准备的粮草,这是古代华夏谋士才有的眼光啊……

第636章 换枪

    大战即将爆发,马林除了督促各地抓紧春耕外,还在不住地调整对英军的战术战法,并更换部分武器。

    英格兰军队和欧洲大陆上的军队非常不同,所以,马林需要改变一些战术。比如,火绳枪部队,马林打算,给前排的火绳枪手,普遍装备胸板甲和头盔。因为,对战时,英格兰数量庞大的长弓兵,肯定会“箭如雨下”。如果不穿胸板甲和头盔,很容易被英格兰的长弓兵射成刺猬。因为,火绳枪手的射击速度,远赶不上英格兰长弓兵的射速。

    除了前三排火枪手和长矛手都穿胸板甲和戴铁盔外,后排的战士,马林也打算发给铁盔。这是因为,英格兰长弓兵喜欢抛射,箭支射中头部的几率很大。为了防止伤亡过大,马林从其他军队中调拨了大量的头盔,给英格兰远征军使用。

    另外,马林已经开始有计划地给火枪兵更换火枪。也就是把火枪兵使用的穆什克特大火枪这种老式的火绳枪,逐步更换为更先进的发条打火枪。

    自从达芬奇等人弄出了简单的碳素弹簧钢后,发条和弹簧的打造,更加容易了。弹簧钢的弹性和韧性,更加适合打造发条。这种材料的出现,使得发条的打造,成品率提高了很多。

    而在弹簧钢出现之前,意大利工匠们打造发条,一般是把一根生铁棒反复加热敲打,在加热锻打中,去除生铁中的杂质,使之从生铁向钢过度这是一个物理的过程(在古代华夏,这就是所谓的“把生铁锻打成精铁”的过程,中间很耗力气和材料)。要锻打很长时间,这根铁棒,最后被锻打成细长的“铁尺”。此时,这根“铁尺”已经不能算生铁了。因为,在加热锻打中,很多碳元素被消耗掉,降低了生铁的含碳量,使得铁尺变成了钢尺。

    然后,工匠再把这根“铁尺”高温加热。加热后,在固定的工作台上弯曲固定,艰难地缠绕成卷状。然后,再放入退火炉里进行去应力退火。

    但前提是那根“钢尺”没出问题。因为是纯手工锻打除碳的,所以钢尺的含碳量控制很难。毕竟,靠热锻除碳,质量很难控制。所以,用生铁棒打造发条,成品率很低,一般不到一成。其中,最难的地方,就是把生铁棒热锻成含碳量合适的钢尺。只有质量达标的钢尺,才适合做发条……后面的弯曲和退火工艺,倒是不复杂。所以,如此低的成品率(这还是熟练工匠的成品率),造成发条价格居高不下。

    而且,就算你知道发条是怎么打造出来的,没有浸淫此道多年的工匠,也很难打造成功。因为,靠手工热锻控制铁尺的含碳量,难度太高了,需要极为丰富的经验。

    可是,在马林弄出了普通的碳素弹簧钢后,制造发条的最大问题材料问题,就直接被解决掉了。

    所以,在工匠们看来极难的第一阶段锻打铁尺的阶段,直接换成了浇铸铁尺。然后,简单地锻打一会儿(是为了让钢尺的结构更牢固紧凑),就可以用来卷制发条了……

    经过工匠们的反复试验,马林发现在使用了弹簧钢后,发条打造的过程变得简单了,成品率从使用生铁棒热锻的不足一成,达到了八成以上……

    如此,发条的制造成本和制造时间,都大大地降低了……

    当然,这个过程,花了很久很久,工匠们经过反复验证,才做到的。就在马林忙着主持春耕的时候,发条铸造车间,才来报喜。

    马林自然大喜过望,发条成本大大降低,就意味着成本的极大降低。如此,发条打火枪的大规模列装,就有了条件了。

    当然,马林也没忘了保密。在重金奖励了那些工匠后,那些工匠和他们的家属,被迁入了一个专门给保密单位居住的小城里。这有些类似后来共和国在中西部大山里和沙漠中建立的军工单位,保密性很好。而且,这个年代的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很低,只要天天吃饱穿暖,那些工匠和他们的家属,也就满足了。

    经过计算,应用了弹簧钢和新的发条生产技术后,发条的成本,大约降低了7倍。虽然发条打火枪的成本依然高于火绳枪不少,可是,意义却非常重大。

    为何?因为火绳枪的火绳,使得枪支的使用很不方便。为了防止火绳上的火星点燃身边战友的火药,在西班牙方阵中,火绳枪手相互之间的距离,必须达到1米。否则,就会产生重大的安全隐患。

    每个火枪手之间相互间距一米,的确增强了安全性。可是,也降低了射击密度。毕竟,中间那间隔的1米,都快能多塞一个火枪手进去了。

    所以,燧发枪取代火绳枪后,因为都是滑膛枪,射程虽然没变,可火枪手的射击密度,却大大增加了。

    甚至,使用燧发枪的火枪手,可以做到“后排站立,中间弯腰,前排蹲下”这种高密度的三排齐射的打法。就算滑膛枪命中率很低,在三排火枪手仅仅挨在一起齐射的情况下,命中率也是很高的了。

    发条打火枪和燧发枪一样,不用火绳,也就无所谓保持1米的相互间距了。所以,大规模使用发条打火枪的话,也可以做到燧发枪那种高密度排队射击的。如此一来,火枪手的杀伤力将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还有一点就是发条打火枪不怕风雨天气。只要在装弹时注意遮挡住让火药别淋雨,射击的时候,完全可以让火枪暴露在风雨中……

    历史上,衫骑士正是靠着发条打火枪不怕风雨的特点,把法国骑士打得狼狈而逃。

    马林之所以要给火枪手们换上发条打火枪,就是为了提高射击密度,以及防备雨水天气。

    英格兰天气和德意志不同,因为直面大西洋暖流,英格兰本土的气候比较湿润,经常下雨。而一旦下雨,火绳枪将会彻底报废,成为烧火棍。(事实上爱尔兰才是真正直面北大西洋暖流,所以爱尔兰岛上西部地区非常湿润,雨水多到不适合农业,只能放牧。只有东部雨水“阴影区”,也就是都柏林附近,才适合农业。英格兰岛因为有爱尔兰岛阻挡住了大西洋的水汽,才适合搞农业的。但即使如此,英格兰的雨水也比德意志多,气候更湿润。)

    要是守城战,马林还能在城墙上弄出射击雨棚来,帮火绳枪挡风遮雨。可现在马林是进攻的一方,大军需要经常移动,根本没条件弄射击雨棚,也不方便携带。所以,像发条打火枪这种不惧风雨而且还能提高开火密度的火枪,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之前因为制造成本高昂,马林只装备了衫骑士部队,并没有给步兵火枪手装备。而现在解决了成本和快速量产的技术问题,马林决定爆产能,大量生产发条打火枪,全面替换火绳枪。

    只是,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毕竟打造发条也需要时间。所以,这次进攻英格兰的2万大军里,只有第一军团(也就是马林的老主力军团)的火枪手,开始换装发条打火枪。至于萨卡拉的英格兰军团,本来火枪装备率就不高,还存在了不少弓箭手。所以,暂时不许还换装发条打火枪。再说了,因为时间紧急,马林也拿不出足够的发条来给英格兰军团换装发条打火枪啊……

    有了足够的足以抵挡弓箭的胸板甲和铁盔,以及足够的不惧风雨、还能提高射击密度的发条打火枪,马林觉得,正面刚那七千英格兰长弓兵,应该没多大问题了,即使是在英格兰的雨雾天气下……

第637章 大炮兵主义

    事实上,马林很清楚,只要把发条打火枪稍微改动一下,就能制造出成本更低、使用更方便的燧发枪。

    发条打火枪虽然也不惧风雨,可发射前需要用小扳手上发条,会耽误两三秒的时间。不像燧发枪,把击发机往后拨一下就可以待发。所以,怎么看燧发枪都是优于发条打火枪的。

    可是,马林清楚地知道燧发枪技术含量低,成本低,很容易被对手模仿。因此,即使知道燧发枪如何造,马林也不打算推出燧发枪。因为,一旦推出,很容易被敌人模仿,然后用燧发枪打自己……

    而发条打火枪不同,发条制造难度很大,成本很高。在别人没有弹簧钢的情况下,发条只能靠手工打造,而且成品率极低。如此一来,别人制造发条打火枪成本很高,即使知道发条打火枪的结构和原理,仿制成功,但因为高昂的成本,也无法大规模列装。反之,马林因为拥有碳素弹簧钢的技术,制造发条成本低、成品合格率高,制造速度也快,便于大规模列装。

    所以,马林故意使用次一等的发条打火枪,就是希望通过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让那些穷光蛋的对手们,无法做到大规模列装。这样,对方的火力肯定不如自己。

    当然,别的国家也可以选择列装火绳枪。可火绳枪的缺点太明显了射击密度低,遇到风雨就歇菜。所以,同样使用火枪,火绳枪线阵肯定打不过发条打火枪的线阵。因为,使用发条打火枪的火枪手,可以肩并肩挨着,以对方线阵密度近两倍的射击密度向对方射击。尽管滑膛枪射击精度感人,但密度大了,蒙中对手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了……

    ……

    不过,光是把火绳枪换成发条打火枪,面对英军,还是没啥优势的。为啥?因为对手的远程火力也很强大啊……

    虽然是弓箭,但实际上英格兰长弓的杀伤力绝不在火枪之下。甚至,在双方都不穿板甲的情况下,英格兰长弓兵的杀伤力更强。因为,英格兰长弓手的射速要快很多……

    一般而言,英格兰长弓兵的射速为每分钟12支箭,万箭齐发的时候,可以达到每分钟15支箭。而使用火枪,不管是火绳枪,还是发条打火枪,因为装填困难,都需要30秒才能开一枪,也就是每分钟两枪。当然,通过三段射击法,可以提高到每分钟六枪。但是,面对对面每分钟12支箭的射速,还是大大地处于下风。

    若是不穿板甲的话,面对英格兰长弓的箭雨,绝对会死伤惨重。即使穿了板甲,也会有一定的死伤。因为,不管哪个军队,都不可能给全军都穿板甲的。毕竟,穿板甲也要很强的体力和耐力的。

    马林即使给前排的战士都穿上胸板甲和铁盔,给后排战士都配备铁盔,以及木片扎甲,但肯定还会有伤亡。毕竟,即使是前排战士,下半身也没穿板甲啊。若是倒霉,没准腿部会中箭。而后面的战士,若是弓箭射到铁盔上海没事。若是透过铁盔间的缝隙射到脖子上或者胸口,那也要完蛋的……

    因此,单靠火枪,是没太多优势的,必须想想别的办法……

    ……

    马林于是开始回想英法百年战争的情节,最终,他想了起来法军之所以最后能翻盘,貌似主要靠两样东西火炮和板甲……

    板甲不用说,对于弓箭有足够的防御力。早期英军之所以频繁大胜,是因为14世纪板甲尚未出现,当时流行的还是链甲,自然挡不住英格兰长弓。而到了15世纪,随着板甲技术的发展,法军也渐渐有了还手之力。在战马容易中箭的情况下,法军骑士干脆下马当板甲步兵冲锋,效果良好。

    当然,起到主要作用的,还是炮兵。因为远程火力远不如英军,法国人在进入15世纪后,开始发展炮兵,以对抗英军。

    虽然当时火炮技术一般,射程只有两百多米。但是,这足够了因为,英格兰长弓兵的射程也就两百多码。

    而且,炮兵的杀伤力可比弓箭大多了。英格兰长弓兵虽然能射200码以上。但是,超过100码的话,箭支的威力就要大打折扣了,几乎丧失破甲能力。

    而火炮不同,那么大个铁球,即使砸出老远,光是铁球本身质量提供的动能,也能把对方砸出翔来。

    不止如此,铁球炮弹所过之处,只要不打空,杀伤的绝不止一个人。一个三磅铁球炮弹,飞过之处,碰到脑袋就把对方脑袋砸飞,碰到胳膊断胳膊,碰到腿断腿,碰到胸膛,直接砸个对穿的大血洞后继续砸下一个倒霉蛋……若是往人群密集处打,一个铁球炮弹总能带走好几个敌人……

    法国人发狠,在战争后期调集了几十上百门火炮参战,百炮齐发,一次就带走几百名英格兰长弓兵……

    这下英格兰人就亏大了,因为,英格兰长弓兵培养极为困难。一个长弓兵,不但要有高大的身材(身高超过1米75),而且需要十几年不间断的练习。为了让年轻人有足够的时间练习射箭,英王宣布踢足球违法(因为年轻人踢足球会挤占练习射箭的时间)。

    如此,经过很多年不间断的练习,英王才从民间招募了大几千长弓兵。如此难培养的长弓兵,被法国人一轮炮击带走几百个,英格兰人内心哪能不崩溃?

    要知道,长弓手因为要求高,很难补充。所以,英格兰的长弓兵越打越少。等到量变引起质变后,法国人在后期终于占了上风,并把英军驱逐出了欧洲大陆。

    马林觉得法国人的思路很高明,值得借鉴。所以,马林这一次,也决定以火炮为主要的攻击手段,用密集的炮火,大量杀伤英格兰长弓兵。

    马林本来就拥有50门前装的三磅炮,加上在吕贝克战役中缴获了50多门萨克森的后装青铜炮(佛朗机炮)。因此,马林也有能力调集上百门步兵炮,来疯狂轰击英军的长弓兵。

    虽然那些从萨克森人手里缴获来的佛朗机炮射程和法国火炮一样,只有两百多米,不像前装三磅炮,有365米。但是,这也足够大量杀伤英格兰长弓兵了。只要给炮兵船上板甲,就能充分抵挡英军的长弓抛射。而英格兰长弓兵,即使穿上了板甲,也挡不住铁球炮弹的轰击。只要用百门火炮给英格兰长弓兵造成足够的伤亡,对方的士气一定会大跌。到时候,全军突进,完全可以击败英军。

    作为拿破仑的半个粉丝,马林也崇尚“大炮兵主义”。实际上,后世的华夏共和国,也特么奉行大炮兵主义。79年打越猴,华夏军队打掉了88万多发炮弹,打得地动山摇。据说,某次一位首长怀疑某个山坳里有越猴埋伏,于是让炮兵往那山坳里打了一万发炮弹。事后,侦察兵过去发现那边有800多越猴兵死在坑道里面。而且,不是被炸死的,而是被连绵不绝的炮弹的爆炸冲击波震死的,震得耳鼻喉齐冒血。用金大侠的描述来说那是被内功震死的,震得七窍流血……

    马林其实非常推崇这种蛮不讲理的打法,可惜,现在硝石有限,火药不是特别充足。因此,只能省着点用了。但等到以后开发了智利硝石,马林决定让炮弹尽情飞,谁不服,就用上万发炮弹将其砸成尘埃……

第638章 水泥球炮弹

    虽说用火炮轰人很爽,但马林发现一个问题从萨克森选侯**队手里缴获的50门弗朗机后装青铜炮,口径不统一……

    这50门佛朗机炮,有的是2磅炮,有的是三磅炮,还有4磅炮,口径驳杂。而且,即使同一口径,因为铸造工艺,也有微小的差别。

    所以,若是使用缴获的弗朗机炮作战,还需要制造匹配的弹药。好在铸造炮弹不难,只要有一个契合度很高的模板炮弹,就可以使用翻砂法浇铸一模一样的炮弹。虽然湿砂中浇铸出来的炮弹中,因为水蒸气,肯定有些蜂窝,但因为是炮弹,不是炮管,所以没啥影响。反正是用来砸人的,铁球炮弹再有蜂窝,肯定比人体坚硬。砸过来,肯定是人完蛋……

    而且,让马林惊讶的是,根据被俘的萨克森炮兵交待萨克森人的火炮,很多都是用石弹的,而不是铁球。因为,目前欧洲冶铁技术落后,大多数铁匠还是用把铁矿石放在烧红的炭火堆上直接还原的方式来冶铁。所以,欧洲铁价目前还是很贵的。所以,能用石头炮弹代替铁球炮弹,也是不错的……

    “石头炮弹……貌似威力不足啊,撞不过城墙啊……”马林嘀咕道。

    但是,很快,他就反应过来步兵炮是打人的,不是攻城的,不一定要铁球啊,石弹绝对足够了。

    不过,对于马林而言,生产石弹,反而比生产铁球炮弹要更麻烦。生产铁球炮弹,只要用模型标准弹在分为两半的砂箱里压出空间,然后分开两半砂箱,再合在一起,从上面的浇铸洞里倒入铁水,很快就能铸造出大小一致的炮弹。

    而使用石弹的话,则需要用到石匠来手工打磨。虽然石匠也能把石弹打磨得和铁球炮弹一模一样大小,但很耗费时间,不如翻砂铸造法来的快。别的国家使用石弹,是因为铁球太贵,但马林不在乎啊……他有炼铁高炉,使用焦炭冶铁,从卢森堡进口赤铁矿冶铁,铁水多得是。因此,他并不在意铁球成本的问题。而且,打磨石球炮弹太耗费时间了,不够效率。所以,马林还是打算主要使用铁球炮弹。

    不过,某一天,在看到工人在城里修建水泥路后,马林立马改主意了……

    为啥?因为马林想到了使用水泥浇筑炮弹……

    是的,水泥浇筑炮弹。石头炮弹难以打磨,因为需要用到石匠,而且花费时间比较多。可用水泥,那就比较容易了。

    经过思考,马林觉得,可以制造两个可以合在一起的铁碗。然后,把搅拌好的水泥,装进铁碗。过一阵子,等水泥球能不散架了,再分开两边的铁碗,把水泥球拿出来风干或晒干。然后,一个水泥球炮弹就诞生了……

    步兵炮打人用铁球的确有些浪费。反正是砸人,铁球和水泥球的区别不是很大。而且,水泥球多便宜啊?浇筑又很方便,比使用铁球能省很多钱呢……

    想到就去做,马林立即找来工匠,先铸造出分为两半的铁碗,专门用来浇筑水泥球炮弹。不过,铁碗的加工貌似有些困难,毕竟,那是铁的东西,模具制造麻烦。

    后来,一个工匠干脆提出不如使用木碗……木碗同样可以给水泥定型,而且,加工木碗很容易,木匠可以随时进行微调。不像铁碗,要是铸造失败了,修改非常困难。而木碗,木匠使用斧凿敲敲打打一会儿,就能调整好。实在不行,就换一个木碗呗,木头又不值钱……

    经过几天的奋战,一种是用两个半球形的木碗合在一起固定水泥浇筑的炮弹的方法,就这样问世了……

    只要有水泥,浇筑水泥球炮弹不要太简单哦直接往碗里倒水泥,两个半球用力合在一起,挤出多余的水泥。然后等上一两个小时,碗里的水泥差不多不容易散架了,再撤掉两半木碗,使得水泥球暴露在阳光下或者晒干或者风干……一个水泥球炮弹就完成了……

    水泥球干硬后,经过测试,和石头炮弹区别不是特别大。反正,用来打人是妥妥地足够了。毕竟,人的身体和水泥球硬碰硬,肯定是人体吃亏。水泥球就算砸坏了也没啥,毕竟,水泥又不值钱,没了大不了再去弄几个新的。就算砸出了豁口也没啥,弄点水泥糊上缺口部分,风干了一样能继续当炮弹用。可人不同,被水泥球炮弹砸中,非死即残,穿板甲都没用。那种动能,就算砸不穿板甲,也能震断你的骨头,让你碎骨而亡。

    马林把手下们召集过来,向他们展示了这种造价低廉的水泥球炮弹。身为财政大臣的科勒,一眼就相中了这种成本低廉的炮弹。水泥成本有多低,身为马林的心腹,科勒是很清楚的。至少,比铁球低多了。因为,制造铁球,需要从卢森堡进口赤铁矿,然后,通过钢铁厂的设备和工匠们,冶炼成铁水。最后再通过翻砂铸造的工匠,一个个地浇铸。一连串的成本下来,比水泥炮弹高多了。

    而水泥球炮弹呢?随便找个建筑工人,搅拌下水泥,然后拿出模具木碗,不需要什么工匠手艺,普通的建筑工人都能生产这种炮弹,简单无比。

    虽然马林说过,炮轰城墙和海上炮战,还是需要用铁球。但是,让步兵炮改用水泥球炮弹,绝对能节约一大笔开支。对于财政大臣科勒而言,没有什么比省钱更重要的了。

    至于水泥球炮弹磕磕碰碰容易残缺的问题,就像马林之前谋划的那样带几个建筑工人随军,再带一点水泥黄沙。回收的水泥球炮弹若是有缺口,搅拌一些水泥抹到炮弹的缺口上去,晒一晒,吹一吹,一个新的步兵炮弹又出炉了……

    马林为自己的这种原创发明得意不已,貌似历史上还没有过水泥炮弹……

    不过,这也难怪。因为,水泥出现的时候(19世纪),实心弹炮弹已经被淘汰了,已经是开花弹的天下了。所以,自然没有人想过用水泥去浇筑炮弹。毕竟,水泥最多做成像石球炮弹那样的实心弹,不能做成开花弹。

    所以,马林搞的水泥球炮弹,还真特么是原创。而且,因为别国没有水泥,想要山寨,也得先掌握水泥技术先啊……

第639章 曼哈顿岛的春耕

    经过测试,马林发现,直接往两边碗里倒水泥,制造出来的水泥球炮弹貌似不够紧凑。于是,马林和工匠们通过努力,改进了水泥球炮弹的制造方法。

    具体为,先让人用揉面的手段,用水泥揉制出一个比规定的炮弹大一些的水泥球,拼命压实了。然后,再放进两半的木碗里,再用力压一次,把多余的水泥压出去。这样,经过两次压制,水泥球炮弹的结构就很紧实了。稍微过段时间就拿掉碗(因为压实了,就不需要过个把小时再把碗撤掉了,而是可以很快撤掉),水泥球晒干或吹干,得到的水泥球炮弹,和石球炮弹区别就不太大了。

    这种浇筑水泥球的方式来制造炮弹,不要太简单哦。经过试验,马林发现,只要提供座位模具的木碗,随便一个建筑工人,一天都能生产出几百发水泥球炮弹,成本低,工艺简单……不像浇铸铁球炮弹,需要一个铁厂和大量的工匠。而且,因为铁水能烫死人,浇铸铁球炮弹还很危险。一不小心,铁水溅到人身上……

    而生产水泥球炮弹,随便一个建筑工人,拆开水泥袋子,搅拌好水泥,拿出模具木碗,就可以开始量产水泥球炮弹了。成本低廉,而且生产方便快捷……都不需要专门的场地,在野外随便找个地儿,搅拌上一堆水泥,就能量产炮弹……哎呀妈呀,听起来真可怕……

    为了让炮弹更结实点,马林还让人在捏制水泥球时在水泥球中添加了韧性好的茅草,作为水泥混凝土的“筋骨”。虽然不如钢筋混凝土那么强,但比不用要好多了……

    ……

    就在马林跟一群工匠在研发水泥球炮弹的时候,北美殖民地,北美双岛的总督艾伯特,则正在指挥着移民们,在北美殖民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春耕。

    因为经过上次中箭差点死掉的经历,年轻的艾伯特一下子成熟了很多。伤愈后,艾伯特变了个人似的,整个人变得更加沉稳了,也更加小心了……

    从前,艾伯特看到哥哥马林每次出去都穿着板甲,还嘲笑过马林胆小。但是,经过上次的差点死掉的经历后,艾伯特终于理解了马林的做法。如果上次他穿着胸板甲,那么,那个土著人的劣质土弓箭,根本不会给他带来伤害。

    艾伯特不知道,马林是因为上辈子被板砖敲死的,已经死过一次的人呢了,自然更加惜命,也更加小心。所以,每次出门,马林都会穿着胸板甲,带着头盔。另外,身边还围着一群壮汉,随时给他挡枪挡箭……

    虽然不知道马林的真正想法,但经过上次的事情,艾伯特同样也开始惜命了……

    之前,更加喜欢文官风格的艾伯特,平时总是穿着丝绸袍子,看上去更像是个文官。但经过上次的事之后,艾伯特开始注意自己的安全问题了。毕竟,吃过一次亏,还不会改,那就是傻缺了。

    如今,艾伯特在出门视察春耕的时候,虽然外面还是穿着丝绸袍子,可里面,却穿了一件钢板背心。另外,头上的帽子,虽然也是文官样式的,可帽子里面,也垫了钢片,高碳钢钢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北美双岛的春耕,重心转移了转移到了从德拉瓦人手里买下来的曼哈顿岛上……

    虽然亚美利哥岛和哥伦布岛的总面积比曼哈顿岛大多了,但是,两个小岛上的淡水资源,却远远比不上曼哈顿岛。

    为何?因为曼哈顿岛是位于哈德逊河中央的长条形岛屿。虽然同样四面环水,可亚美利哥岛和哥伦布岛四面环的是海水。岛上的农业,靠的是岛上淡水资源优先的小河。

    而曼哈顿岛同样是四面环水,可四面环的都是淡水,很方便种植。

    所以,艾伯特直接把总督府搬到了曼哈顿岛,并在曼哈顿岛上大规模耕作,打算把59平方公里的曼哈顿岛,打造成一个农业岛屿。

    在这个年代,沿河的水浇地在欧洲可是宝贝。因为,在河边安一个大水车,灌溉都不用人力,方便得很。在欧洲,大河边的水浇地,一般都是用来种植价值高的小麦的。只有不靠大河边的土地,才会种植黑麦。毕竟,小麦和黑麦的差价有好几倍。

    曼哈顿岛是哈德逊河口的长条形岛屿,整个岛地势平坦,取水方便,很适合灌溉。所以,艾伯特干脆在岛上河边修建了十几个大水车,利用自然的水力来灌溉。

    而为了安全,艾伯特还在曼哈顿岛中心,修建了一座小城堡,作为总督府。另外,曼哈顿岛四周,还修建了五个碉堡,用于警戒,以免遭受印第安人的攻击。

    在5个碉堡的保护下,岛上的农民开始了辛勤的耕作……

    岛上的农民,都是艾伯特从布雷顿角岛上弄过来的。之前,马林运了几万英格兰难民去布雷顿角岛上。艾伯特觉得太浪费了,于是问加兰德要了几千人过来。正好,布雷顿角岛上也用不了那么多劳力,加兰德就送了几千移民给艾伯特。

    几千人开发一个只有59平方公里的小岛,那是绝对足够了。正好马林给艾伯特运送了好多从克里米亚进口的牛过来,在人力和耕牛都充足的情况下,艾伯特直接开始开发曼哈顿岛了。对此,马林也表示同意。毕竟,把曼哈顿岛开发出来,北海大公国才能真正算在北美大陆上有立足点了。之前的布雷顿角岛、北美双岛和纽芬兰岛,都是悬居海外的,只有在曼哈顿岛站稳脚跟,才能算把手伸进了北美大陆。

    因为劳动力和耕牛充足,加上长条形的曼哈顿岛淡水资源非常丰富。所以,艾伯特直接决定在曼哈顿岛上大规模种植小麦。

    小麦是高价值的农产品,一磅小麦,在德意志能卖到5芬尼,在西班牙能卖到1先令,妥妥的粮食界的“奢侈品”,属于贵族的最爱。毕竟,松软的小麦面做的白面包,可是贵族的象征。而其中最为优秀的添加蜂蜜、奶油和香料的皇后面包,更是只有大贵族才享受得起……

    艾伯特是很有经济头脑的,他知道,如果在曼哈顿岛上全种植小麦的话,等到小麦丰收,这些小麦运回欧洲,比卖黑麦要贵太多了。

    当然,受限于年龄和见识,艾伯特还不懂要低调和隐藏。不像马林,比较谨慎,即便有很多很多黑麦,也没敢敞开来卖。不然,铁定会被人组团群殴,然后被逼交出农业高产的机密的。

    好在,曼哈顿岛也不大,开发出来也就一万英亩耕地的样子(不可能全是耕地,还有建筑面积和沟渠面积,以及道路)。也就是6万亩,就算全部种小麦,且高产了,也就三千万磅小麦的样子。这种数量规模,就算投入到欧洲市场,也翻不出太大的浪花,不容易引人注意。不像马林的黑麦,动辄十几亿磅,要是大规模投入市场,估计能把黑麦价格打压得降低一半价格。但若真是如此,马林估计离被全欧洲群殴也就不远了……

    但不管怎么说,6万亩小麦地,能创造出的价值,的确挺高的。按照每磅5芬尼算,三千万磅小麦,能换到1.5亿芬尼,也就是250万金币,非常吓人。因为,这比威尼斯共和国一年的财政收入都要高,更是法兰西年财政收入的双倍……

第640章 好心办错事

    春耕差不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艾伯特得意洋洋地把自己在曼哈顿岛种植小麦的情况,打成报告,通过船只递交回国了。

    一个月后,马林收到艾伯特的报告后,却差点气晕过去……

    为啥?艾伯特还是太年轻。种植小麦卖大钱这个思路没问题,曼哈顿岛适合种植小麦也没问题。可是,种植的时间有问题啊!

    什么问题?欧洲小麦品种不好啊,生长期太长。所以,欧洲目前的小麦,一般是在头一年11月份种植,次年10月份收获。也就是说,欧洲小麦的生长期,差不多要一年的时间。

    即使使用了足够的钾肥,能够缩短生长周期,但七八个月也是要的。而现在是三四月份,七八个月后,正好是初冬……尼玛呀,冬季成熟,还有热量吸收吗?

    要知道,谷物生长前期没啥,但抽穗和成熟期,需要吸收大量的光能、温度和水,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谷物的生长,收获期一般在夏天或者秋天,也就是夏收和秋收。因为,夏天和秋天的光能充足,温度也适合。可是,马林从没听说过谷物能冬收啊……

    所以,艾伯特这次的事情,算是办砸了。想法是好的,却办砸了事情。

    马林一开始很恼怒艾伯特身边的人为啥不提醒他,可一想,貌似艾伯特带去的帮手都是年轻人,都没啥经验啊。而且,北德意志的人,多半种植黑麦,很少种植小麦。所以,不知道也是正常的。一群经验不足的年轻人,闹点笑话是正常的。

    所幸的是,这次艾伯特推广的种植区只有曼哈顿岛这个小岛。即使颗粒无收,也没什么。毕竟,根据汇报,北美双岛和布雷顿角岛依然主要种植黑麦。最多,这一年需要花费粮食白养曼哈顿岛上的几千移民呗。这对粮食多得要死的马林而言,完全不算什么。

    事实上,马林之所以要派人去明朝,从那儿引进小麦品种也是重要的目的之一。毕竟,马林记得,江淮地区,向来有稻麦轮播的传统。也就是冬小麦和水稻轮流播种,一年两熟。

    这个时间段,江淮地区的冬小麦品种应该完善了,正好引进来,代替欧洲的长生长期的小麦。

    如果有了生长期短的小麦,那么,纽约地区貌似也可以一年两熟。当然,因为纬度高的问题,水稻可能不合适。但是,冬小麦和大豆的轮作,却是可以的。

    马林记得,上辈子老家农村,在冬小麦收获后,大田块主要种植水稻。而一些小块田,有时候则种植大豆。然后,在中秋节前后,大豆就快要收获了。在彻底成熟成为黄豆前,青色的快要成熟的黄豆,就是传说中的毛豆……

    每年中秋节,除了吃月饼,马林前世老家还流行吃毛豆、菱角和芋头。而且,盐水煮毛豆是煮一锅的,非常好吃。马林记得,上辈子每年中秋,自己和哥哥都会围绕毛豆,展开激烈的争夺。当然,自己小,每次都落入下风……

    中秋节之后,青绿的毛豆,就会成熟,成为传说中的黄豆。收割完后,把土地耕作一遍,正好种植冬小麦……

    水稻对气候要求比较高,一般在温暖的地区种植。但大豆在纽约地区种植,肯定是没问题的。因为,马林分明记得,在后世,纬度比纽约还要高的加拿大,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豆产区……

    当然,冬小麦和大豆轮播,只是马林心目中理想的打算。事实上,现在马林拥有的印度大豆的生长周期,貌似比后世品种要长一点。而若是从明朝引进的冬小麦品种也比后世长较多时间的话,那么,冬小麦和大豆的轮播,貌似做不到了。

    但这也没啥,因为,只要马林占领了北美殖民地,最不缺的就是土地了。不能一年两熟,那就一年一熟呗。反正,土地多得是。别的不说,但是哈德逊河流域面积,就高达3.4万平方公里。即使只有一半适合耕作,也折合到2500万亩……再缩小10倍……即使是250万亩,也很吓人的了……

    唯一的麻烦,就是哪里来那么多人口来种地……

    要知道,在没有拖拉机的情况下,单靠人力种地,一家人最多种100亩。250万亩,需要2.5万户人去种植……那可是超过10万人……马林都头疼是否有那么多人呢……

    最终,马林也没有去斥责艾伯特。因为,那是他的弟弟。再说了,艾伯特虽然这次犯了大错,却是无心的,属于典型的好心办坏事。他毕竟是在黑麦产区长大的,没见过小麦的种植,自然不清楚细节。不像马林,两辈子的经历,可以懂那么多。事实上,让一个才21岁的年轻小伙子一下子担任总督这样的高级职务,马林本身就有些欠考虑。而且,还没给其配备经验丰富的高级副手……

    所以,对于艾伯特这次的失误,马林没说什么。也没让他改回种植黑麦,因为,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从美洲到本土,行船要一个月。从本土到北美,更是需要两个多月。这么长时间,完全无法阻止艾伯特在曼哈顿岛种植小麦了。

    事实上,这也是马林的工作失误。因为,马林没有给艾伯特配备得力的助手。而原本跟随塔拉的手下,在塔拉改任古巴的时候,因为需要大量人手,也跟着去了。所以,艾伯特本身,包括他组建的班子,都太年轻,犯错是难免的。

    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马林选择原谅了艾伯特的错误。当然,马林虽然不会处罚艾伯特,但还是写了封信,指出了艾伯特的失误,并令其想办法补救。

    秋收算是完蛋了,但是,接下来种什么,也是很重要的。如果艾伯特坚持继续种小麦的话,那么之前种植的小麦,必须在11月份之前铲掉。因为,11月份才是种植小麦的季节。只有腾出了地方,才能重新种植欧洲本土生长时间超长的小麦品种。这样,来年也能收获大量的小麦,弥补这次的损失。

    至于粮食,则需要暂时依赖双岛和布雷顿角岛了。另外,布雷顿角岛上,劳动力有些过剩。

    布雷顿角岛毕竟是一个纬度较高的岛屿,地理环境远不如纬度更低的纽约。所以,马林下令让加兰德再分一万英格兰移民给艾伯特,让艾伯特加强对纽约地区的开发。

    太过内陆的地区可以先不管,但大纽约地区,也就是哈德逊河口的地区,肯定要开发出来的。后世纽约城的面积达到789平方千米,人口达到851万。当然,那是高楼大厦拼凑起来的超级城市。而若是改为乡村的话,估计也就能够容纳几万人口。

    当然,这也足够了。有几万人的聚居地,就可以让马林的势力在北美大陆上有一个立足点了。以后,将会以这个立足点为跳板,继续向内陆扩张……

    但首先,艾伯特需要收买当地的德拉瓦人,同意他们在纽约城的那个区域内大规模搞开发。为此,马林愿意付出一些代价。当然,除了马匹和武器。其他东西,马林并不介意送一些给友好的德拉瓦人……

第641章 罗宾汉盗贼团出击

    占坑,因为12点前码不完,需要临时占一下坑。现在的章节是暂时的,20分钟内,等我码完新章节后,会改回来。如有不便,请见谅。作者正在拼命码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耕差不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艾伯特得意洋洋地把自己在曼哈顿岛种植小麦的情况,打成报告,通过船只递交回国了。

    一个月后,马林收到艾伯特的报告后,却差点气晕过去……

    为啥?艾伯特还是太年轻。种植小麦卖大钱这个思路没问题,曼哈顿岛适合种植小麦也没问题。可是,种植的时间有问题啊!

    什么问题?欧洲小麦品种不好啊,生长期太长。所以,欧洲目前的小麦,一般是在头一年11月份种植,次年10月份收获。也就是说,欧洲小麦的生长期,差不多要一年的时间。

    即使使用了足够的钾肥,能够缩短生长周期,但七八个月也是要的。而现在是三四月份,七八个月后,正好是初冬……尼玛呀,冬季成熟,还有热量吸收吗?

    要知道,谷物生长前期没啥,但抽穗和成熟期,需要吸收大量的光能、温度和水,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谷物的生长,收获期一般在夏天或者秋天,也就是夏收和秋收。因为,夏天和秋天的光能充足,温度也适合。可是,马林从没听说过谷物能冬收啊……

    所以,艾伯特这次的事情,算是办砸了。想法是好的,却办砸了事情。

    马林一开始很恼怒艾伯特身边的人为啥不提醒他,可一想,貌似艾伯特带去的帮手都是年轻人,都没啥经验啊。而且,北德意志的人,多半种植黑麦,很少种植小麦。所以,不知道也是正常的。一群经验不足的年轻人,闹点笑话是正常的。

    所幸的是,这次艾伯特推广的种植区只有曼哈顿岛这个小岛。即使颗粒无收,也没什么。毕竟,根据汇报,北美双岛和布雷顿角岛依然主要种植黑麦。最多,这一年需要花费粮食白养曼哈顿岛上的几千移民呗。这对粮食多得要死的马林而言,完全不算什么。

    事实上,马林之所以要派人去明朝,从那儿引进小麦品种也是重要的目的之一。毕竟,马林记得,江淮地区,向来有稻麦轮播的传统。也就是冬小麦和水稻轮流播种,一年两熟。

    这个时间段,江淮地区的冬小麦品种应该完善了,正好引进来,代替欧洲的长生长期的小麦。

    如果有了生长期短的小麦,那么,纽约地区貌似也可以一年两熟。当然,因为纬度高的问题,水稻可能不合适。但是,冬小麦和大豆的轮作,却是可以的。

    马林记得,上辈子老家农村,在冬小麦收获后,大田块主要种植水稻。而一些小块田,有时候则种植大豆。然后,在中秋节前后,大豆就快要收获了。在彻底成熟成为黄豆前,青色的快要成熟的黄豆,就是传说中的毛豆……

    每年中秋节,除了吃月饼,马林前世老家还流行吃毛豆、菱角和芋头。而且,盐水煮毛豆是煮一锅的,非常好吃。马林记得,上辈子每年中秋,自己和哥哥都会围绕毛豆,展开激烈的争夺。当然,自己小,每次都落入下风……

    中秋节之后,青绿的毛豆,就会成熟,成为传说中的黄豆。收割完后,把土地耕作一遍,正好种植冬小麦……

    水稻对气候要求比较高,一般在温暖的地区种植。但大豆在纽约地区种植,肯定是没问题的。因为,马林分明记得,在后世,纬度比纽约还要高的加拿大,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豆产区……

    当然,冬小麦和大豆轮播,只是马林心目中理想的打算。事实上,现在马林拥有的印度大豆的生长周期,貌似比后世品种要长一点。而若是从明朝引进的冬小麦品种也比后世长较多时间的话,那么,冬小麦和大豆的轮播,貌似做不到了。

    但这也没啥,因为,只要马林占领了北美殖民地,最不缺的就是土地了。不能一年两熟,那就一年一熟呗。反正,土地多得是。别的不说,但是哈德逊河流域面积,就高达3.4万平方公里。即使只有一半适合耕作,也折合到2500万亩……再缩小10倍……即使是250万亩,也很吓人的了……

    唯一的麻烦,就是哪里来那么多人口来种地……

    要知道,在没有拖拉机的情况下,单靠人力种地,一家人最多种100亩。250万亩,需要2.5万户人去种植……那可是超过10万人……马林都头疼是否有那么多人呢……

    最终,马林也没有去斥责艾伯特。因为,那是他的弟弟。再说了,艾伯特虽然这次犯了大错,却是无心的,属于典型的好心办坏事。他毕竟是在黑麦产区长大的,没见过小麦的种植,自然不清楚细节。不像马林,两辈子的经历,可以懂那么多。事实上,让一个才21岁的年轻小伙子一下子担任总督这样的高级职务,马林本身就有些欠考虑。而且,还没给其配备经验丰富的高级副手……

    所以,对于艾伯特这次的失误,马林没说什么。也没让他改回种植黑麦,因为,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从美洲到本土,行船要一个月。从本土到北美,更是需要两个多月。这么长时间,完全无法阻止艾伯特在曼哈顿岛种植小麦了。

    事实上,这也是马林的工作失误。因为,马林没有给艾伯特配备得力的助手。而原本跟随塔拉的手下,在塔拉改任古巴的时候,因为需要大量人手,也跟着去了。所以,艾伯特本身,包括他组建的班子,都太年轻,犯错是难免的。

    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马林选择原谅了艾伯特的错误。当然,马林虽然不会处罚艾伯特,但还是写了封信,指出了艾伯特的失误,并令其想办法补救。

    秋收算是完蛋了,但是,接下来种什么,也是很重要的。如果艾伯特坚持继续种小麦的话,那么之前种植的小麦,必须在11月份之前铲掉。因为,11月份才是种植小麦的季节。只有腾出了地方,才能重新种植欧洲本土生长时间超长的小麦品种。这样,来年也能收获大量的小麦,弥补这次的损失。

    至于粮食,则需要暂时依赖双岛和布雷顿角岛了。另外,布雷顿角岛上,劳动力有些过剩。

    布雷顿角岛毕竟是一个纬度较高的岛屿,地理环境远不如纬度更低的纽约。所以,马林下令让加兰德再分一万英格兰移民给艾伯特,让艾伯特加强对纽约地区的开发。

    太过内陆的地区可以先不管,但大纽约地区,也就是哈德逊河口的地区,肯定要开发出来的。后世纽约城的面积达到789平方千米,人口达到851万。当然,那是高楼大厦拼凑起来的超级城市。而若是改为乡村的话,估计也就能够容纳几万人口。

    当然,这也足够了。有几万人的聚居地,就可以让马林的势力在北美大陆上有一个立足点了。以后,将会以这个立足点为跳板,继续向内陆扩张……

第642章 火烧敌营(上)

    一路上,科斯特和马里奇两人带着900手下,专门挑僻静的小路走。而且,遇到森林就从森林里走。

    他们在舍伍德森林里混了那么久,已经变成非常熟练的丛林马贼了。走森林,即使是没去过的林地,也不会迷路。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后来两人成了北美殖民军的骑兵将领。因为,他们二人擅长带着马队走丛林。当然,这是后话。

    为了保密,两人在经过森林时,倒是白天赶路,夜晚休息。因为,森林里没人,不用担心被人发现。而到了平坦的有人区,则改为半夜赶路,白天则找个小树林躲起来休息,以免消息泄露。

    这个年代,英格兰地区总共才300万人不到,土地开发程度很有限。所以,到处都是森林和树林。因此,罗宾汉盗贼团的行军赶路,没有惊动英格兰官方。当然,他们的人数规模有限,也难以引起英军的重视。要是几千人出动,非得敲响警钟不可。

    900马匪,这个数字很让人难受。他不算少,地方守备的民兵很可能打不过他们。所以,尽量别招惹。但900人也不算多,犯不着出动大军围剿。所以说,这是一个很让官府难受的规模。而且,马匪来去如风,想围剿,也做不到。不管是当年正宗的罗宾汉盗贼团,还是现在这个山寨的罗宾汉盗贼团,只要钻进丛林里,就很难围剿了。至于放火烧林?英格兰气候那么潮湿,一场雨就给你浇灭了……

    经过数天的谨慎赶路,罗宾汉盗贼团的900马贼,终于是进入了沃里克郡境内。而这时,科斯特和马里奇才向手下们交待了真正的任务火烧军营……

    手下的马贼顿时大哗这是要公开和英王死磕的节奏了。若是少了英军军营,岂不会引来英格兰官军的疯狂围剿?

    科斯特早就想好了说辞他告诉手下的马贼,这个英军大营,就是为了围剿中部几个郡的盗贼团而设立的。如果英国完成集结,很快就会向沃里克郡东北的莱斯特郡发起攻击。而在莱斯特郡的森林里,也是有罗宾汉盗贼团的分舵的……所以,罗宾汉盗贼团的这次行动,属于先发制人……

    当然,他没告诉手下,这个英军大营,其实是用来北伐的。不过,若是北伐成功,南北夹击中部几个郡的盗贼团,也是必然的。因此,科斯特也不算完全欺骗手下。

    马匪们心中还是存着对朝廷官军的敬畏的,但派出去的探子回报说营地里只有500步兵,和大概3000多运量的民壮,这下马贼们顿时恢复了信心……

    他们之所以胆怯,就是怕官军数量太多。而若是只有500步兵,那就不用担心了。更让他们放心的是这500步兵全是长矛手,没有长弓兵。

    长弓兵对马贼的杀伤力是很大的,面对板甲骑士尚且能建功,更何况是基本没护甲的马贼?一旦箭雨袭来,马贼肯定伤亡惨重。因此,没有长弓兵的存在,对马贼们而言,绝对是好消息。

    虽然说,单手持马刀的马贼,正面冲锋长矛手也容易失败,但这群马贼并非都是近战的。在这些马贼里,大约有三百多人是弓骑兵,非常克制长矛手……

    英格兰是一个全民射箭的国家,国王要求百姓平时也要练习射箭,甚至禁止踢足球来保证练习射箭的时间充足。因此,在英格兰民间,这个时期有太多的射箭高手。他们没有入选英王的长弓兵,并非射箭水平不行。而是长弓兵要求甚高1米75以上,这一点就淘汰了大部分人。这个年代,可不是后世欧洲人普遍高大的时代。因为营养不够充足,在英格兰,超过1米7 的都不算太多,别说1米75了。所以,这个规定,就刷掉了大部分年轻人。

    但是,那些个子不达标的年轻人里,也是有很多射箭高手的。他们从小就开始练习射箭,只是后来没长到足够的身高而已。可十几年练习下来,射术绝对不差。

    也因此,在这个年代,英格兰的森林里猎物不多。因为,大家都会射箭,那些野生动物还能有活路?不像同时期的德意志,因为不流行射箭,森林里猎物倒是挺多的。马林的第一笔启动资金,就是靠着在黑森林里偷猎获得的。

    当然,会射箭不代表着也会骑射。骑射和步射,可是两个概念。所以,尽管罗宾汉盗贼团有七八千人的庞大规模,但科斯特和马里奇,也只挑选出了三百多能够在马上射箭,且命中率不错的马匪。同时,他们用的弓也不是英格兰长弓,而是用弓身较短的反曲弓。毕竟,人骑在马背上,长弓施展不开。

    有了这300多弓骑兵,科斯特和马里奇有足够的信心,打败那500英格兰长矛兵……

    说起来这也是亨利七世的失误,毕竟,沃里克郡由亨利七世的亲信手下接管了20年了,早已被经营成了忠心于亨利七世的大后方。而且,罗宾汉盗贼团主要在隔着莱斯特郡的诺丁汉郡活动。所以,亨利七世也没想到一个盗贼团会胆大到敢偷袭英军大营。当然,因为还处于保密阶段,亨利七世也不知道有人会知道大营的存在啊……

    就这样,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罗宾汉盗贼团的900马贼,在科斯特的指挥下,用布条扎住马嘴(防止马嘶鸣,这是马林教的办法),还给马蹄套上脚套,以降低马蹄声……

    在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后,900马贼在离英军大营某段栅栏有两公里的地方停下。然后,派了几个手下背着火药桶,带着工兵锹和木板,悄悄地摸向英军大营的栅栏……

    来到大营前,几个马贼先小心翼翼地把木板垫在插满木尖桩的壕沟里。然后,人背着火药桶,踩着木板来到了木栅栏下面……

    接着,几个人开始用工兵锹,小心翼翼地挖土。为了不惊动守军,他们的动作非常轻,也导致挖掘速度非常缓慢……

    一直到天快亮了,也就是预定发起攻击的时间,几个人才匆匆地完成了挖掘,并把火药桶都埋进了坑里,并填上土,用脚踩实了,只留下导火索露在外面……

    科斯特和马里奇在天快亮的时候,都醒了。之前,他们带着手下小眯了一会儿。这会儿,刚醒。眼看着天有些蒙蒙亮了,科斯特连忙派人靠近作业点,学狗叫,询问那几个埋火药桶的是否完工。很快,英军大营木栅栏下传来几声猫叫这表示,准备就绪了……

    于是,得到消息的科斯特和马里奇安下心来,带着休息好的手下们,穿好衣服,拿起马刀、弓箭、羊油罐和木板,跨上战马,缓慢地向英军大营进发。

    在前进的同时,科斯特还派人通知在英军栅栏前的几个手下可以点燃导火索了……

第643章 火烧敌营(下)

    天色越来越亮了,但此时,正是人最困的时候。虽然已经有亮光了,但英军大营里还是静悄悄的,500步兵和三千多民壮,都在沉睡。

    科斯特的传令兵来到栅栏前,不仅带来了点火的命令,同时带来了几根点好的火绳。让这几名爆破手在栅栏外面点火太危险了。因为,燧石打火的声音可能会惊动里面的人。

    所以,科斯特在两公里外的临时驻地,找一个隐蔽的地方点起火堆,并点燃了几根火绳,让传令兵带过去。

    传令兵把5根点燃着的火绳,分发给了5名爆破手。然后,就转头回归本队了。而几名爆破手,则开始用嘴吹火绳,好让其烧得更旺些。其中一人的火绳已经熄灭,所以,他和同伴借了火,重新点燃了自己的火绳。

    此时天已经半亮了,火绳的火星,也不像在黑夜中那么显然了。几人蹲在英军大营栅栏外面吹火绳,也没人发现。

    确信火绳都充分燃烧了后,五个人一字排开,来到了自己埋设的火药桶的导火索前……

    为了保证有充足的宽度让马队冲进大营,科斯特带了5个火药桶过来,分成五处,埋在木栅栏下面。而他们用的导火索,也都一般长,以做到尽可能同步爆炸……

    准备好了后,一字排开的五个人,纷纷蹲下,眼神凝重地看着地上的导火索。领头的爆破队长约翰用低沉的声音低声倒数道:

    “旺……”

    “吐……”

    “斯瑞……”

    “发艾尔……”

    五名爆破手在队长数数完毕后,同时把火绳按了下去,点燃了地上的导火索……

    “快跑!”

    约翰说完,扭头便跑,没有半点的犹豫。身为爆破手,他很清楚此事的危险程度。若是跑慢了,没准会被爆炸产生的碎片击中,非死即伤。

    其他成员看到老大的做派,也跟着一起向后方狂奔,没有丝毫犹豫……

    过了一会儿,导火索燃烧完毕,进入土中,点燃了埋在土中的火药桶……

    “轰轰轰轰轰”

    连续五声巨响传来,整个英军大营的地面都震颤起来。很多英军士兵和民壮,吓得直接从床上跳了起来……

    5个火药桶的威力果然非凡,爆炸后,附近的木栅栏直接被炸飞了。其中,有的木栅栏的尖桩,直接飞起来,砸入英军大营中的帐篷,直接砸伤了人。而原本火药桶埋设的地段,木栅栏全部没有了……

    与此同时,远在一公里外,900马匪再爆炸发生后,齐齐地把手从战马的耳朵上拿开……

    之前,在爆炸发生前,科斯特就知道会有巨响出现。为了防止战马受到惊吓,科斯特命令所有马贼都用自己的手,捂住自己战马的耳朵,避免战马受惊。至于马匪本身,随便撤块破布塞进耳朵就行……

    眼看爆炸过去,科斯特和手下的马匪们,纷纷拿开捂住战马耳朵的手,同时把自己耳朵里的破布也扔了。另外,战马的脚套和绑住马嘴的布条,也都去掉了……

    接着,大家纷纷抱着木板策马上前……

    一公里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并不远,即便是慢跑,马匹也很快抵达爆炸现场……

    此时,这一段的木栅栏消失了,但壕沟里的木尖桩还在。于是,在科斯特的指挥下,马匪们纷纷把木板扔进壕沟里,填出了一条道路……

    眼看道路出现,科斯特抽出马刀,大声下令道:

    “兄弟们,随我冲啊!”然后,他一马当先,骑着马冲进了英军大营,直奔粮草堆积的地方……

    而此时,英军大营里还一片混乱呢……

    那500名正规军长矛手倒是没有乱,在短暂慌乱后,他们被各自的军官组织起来,并试图前往爆炸地点,查看情况。

    可是,他们不乱,不代表民壮不乱啊……

    那些个民壮被剧烈的爆炸声一惊吓,当场就有人吓疯了,开始乱窜……

    很快,大营里的那些民壮们就乱作一团,开始四处乱窜,嘴里还不知道在喊些啥……

    大营里最高级的英军指挥官尼尔逊骑士顿时汗如雨下他知道,这群民夫炸营了……

    炸营有多可怕,作为骑士世家出身的尼尔逊骑士,那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事实上,很多时候,数量很少的军队也能够通过半夜偷袭敌营取得巨大的战果,并非是通过战斗取胜的。而是通过恐吓对手,让对方炸营后取胜的。

    一旦炸营,营中的士兵就容易陷入疯狂。他们可能会乱跑,也可能会胡乱攻击,盲目地看啥面前的任何人……如此混乱之下,岂有不败之理?

    不过,炸营一般发生在半夜。大白天的,一眼就能看清情况。看到实际情况,人很快就能镇定下来,尤其是正规军士兵。因为,他们也受过一定的训练。

    可是,这些民壮不一样啊。他们没有受过任何训练,更没有反袭营的训练。面对忽然而来的爆炸,他们顿时乱了……

    好在,这群民壮只是运粮食的苦力,手里没武器。否则,真会自相残杀……

    尼尔逊骑士连忙指挥手下,安抚那些混乱的民壮……

    但他刚派人去安抚民壮,营地里就传来了阵阵马蹄声和马匹的嘶鸣声……

    “什么情况?难道是那些运粮马车的挽马受惊了?不应该啊,那些马匹都拴好了的……”尼尔逊骑士有些疑惑。

    但很快,他就知道原因了。但知道还不如不知道,此时,他眼中充满了恐惧因为,他看到了上千名骑着马的人,挥舞着兵器,冲进了大营很显然,刚才那个巨响的动静,就是这群人给闹出来的……

    而且,很明显的是对方是敌军。不然,也不会来袭击英军大营……

    “集合!集合!都给我回来!”尼尔逊骑士声嘶力竭地大叫,招呼着刚被派出去的士兵,让他们向自己靠拢。

    他知道,面对上前骑兵,若是步兵不结阵,绝对死路一条……

    但是,尼尔逊骑士惊讶低发现那群来历不明的骑兵,压根不理会自己这边。但很快,尼尔逊骑士瞳孔急剧地收缩……

    因为,他看出来了这股敌对骑兵的目标,根本不是他们,而是粮草堆放区……

    整个结论,不仅没有让尼尔逊松口气,反而让他感到了无尽的恐惧……

    作为英格兰官军中的一名军官,且担负着看守大营的任务,尼尔逊是知道大营的用途的那是亨利七世陛下北伐的大本营啊!

    而那些粮草,正是亨利七世陛下准备给1.5万大军和上万民夫吃的。毕竟,北方几郡现在一片萧条,根本无法就地取粮。

    如今,这批粮草正好基本运达,只要春耕结束,英军将士就会陆陆续续抵达大营,然后开始北伐。

    可是,如果粮草有失,那势必会影响到亨利七世的北伐大计。尼尔逊骑士已经能想到如实粮草有失,他的脑袋肯定保不住了……

    可是,单靠他手下的500长矛手,还真不是那上千骑兵的对手啊。但是,若是不保护粮草,自己死定了……

    所以,尼尔逊骑士硬着头皮,带着刚排好队形的500长矛手,胆战心惊地想着粮草堆放区前进,希望阻挡住敌人。

    可问题是,营地里那些民壮炸营了啊。他们乱跑着,阻挡住了英军长矛手的道路……

    尼尔逊骑士咬了咬牙,道:

    “挡路者,杀无赦!”

    然后,他亲自拔出骑士剑,杀死了挡在前面的一个农夫……然后,手下们也有样学样,平举长矛,捅杀一切挡路的民夫……

    但是,他们还是有些迟了……

    英军大营修得很大,毕竟是要居住两三万人的。本来,马贼们前往粮草堆放区的道路上,也有乱跑的民壮。但是,马匪们骑着马,灵活机动啊。

    在科斯特和马里奇的指挥下,900马匪绕过了民壮居住区,在空荡荡的大营中,直扑粮草堆放区……

    到达粮草堆放区后,科斯特和马里奇把马匪们分成若干小队,每个小队负责几个粮草堆……

    “把羊油罐扔上去,就像我这样!”科斯特大声地指挥道。然后,他率先把自己手里的陶制羊油罐狠狠地砸向粮草堆……

    随着“哐当”一声响,陶罐破碎了,羊油洒在了粮草堆上。然后,科斯特取出油纸包,撒了些火药粉在粮草堆上,接着把一根点燃的火绳丢了上去……

    “噗嗤”一声响过后,粮草堆上冒起青烟,然后整个粮草堆被点燃了。因为有羊油的助燃,火势起得很快……

    “大家快过来点火把啊!”马里奇大声吩咐道。然后,率先掏出一根顶端绑着破布的木棍。把木棍在羊油罐里搅合一下后,马里奇直接把蘸了羊油的破布一端在点燃的粮草堆上点着火……这样,一根火把很快形成……

    手下的马匪有样学样,也纷纷点燃了早就准备好的火把……

    在抵达各自的包干区后,这些马匪有样学样地把各自携带的羊油罐狠狠地砸向粮草堆,“哐当”声四起。然后,他们把火把靠向沾了羊油的部位接着,粮草堆很快就燃烧了起来……

    当然,用到羊油的主要是粮食堆。而给马匹准备的牧草堆,根本不用浇油,只要把火把伸过去点着了,干草堆自己就旺盛地燃烧起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839/ 第一时间欣赏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作者:太上老牛所写的《欧皇崛起》为转载作品,欧皇崛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欧皇崛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欧皇崛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欧皇崛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欧皇崛起介绍:
(本书为《德意志雇佣兵之王》的续集,为故事发展的第二阶段。)马林花了六年时间,从一名被赶出家门的穷流浪骑士,奋斗成为伯国的伯爵,并建立了赫赫有名的“黑水公司”,麾下有2万强悍的雇佣兵,成为德意志雇佣兵中的王者。然而,对于一名博学多才的学霸级穿越者而言,成为雇佣兵界的王者,显然不是终点。于是乎,马林带着武装到牙齿的强大雇佣军,在德意志,乃至全欧洲,掀起了腥风血雨,开始了欧皇崛起模式。最终,北海成了被马林所有的领土包围的“内海”。秘鲁和墨西哥的金银,智利的硝石,加勒比海岛的蔗糖、香料,南非的黄金,明朝的瓷器和丝绸等等……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为新的帝国增添营养……欧皇崛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欧皇崛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欧皇崛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