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欧皇崛起TXT下载欧皇崛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欧皇崛起全文阅读

作者:太上老牛     欧皇崛起txt下载     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839章 纽卡斯尔威士忌酿酒厂

    没有老大庇护的小国诸侯是无助的,既然帝国议会都不站在他这边,绍姆堡伯爵奥托三世只能接受雷克林豪森地区被强行购买的命运。

    按照市价,雷克林豪森地区的价格是20万金币。但是,马林现在拿不出现金了。毕竟,这个年代欧洲本来就缺贵金属。马林的北海国,最大的问题,不是缺少财富,而是缺少代表财富的货币。当然,不止马林缺少货币,现在整个欧洲都缺金银,不然也不会搞大航海。

    要知道,欧洲金银矿藏并不丰富。而且,跟中东地区以及印度的贸易,欧洲本身拿不出什么让对方感兴趣的特色货物,只能支付金银钱币。因此,这些年来,欧洲对外贸易,都是金银净流出的。而随着金银的大量外流,导致缺乏金银的欧洲国家,不得不想出了在银币中掺假的歪主意。然后,欧洲银币的含银量,普遍跌破了50%……

    也因为缺乏金银,导致欧洲现在物价不高。当然,这里所说的物价不高,是和后来“物价革命”后的物价相比。和明朝或印度相比的话,欧洲物价还是很高的。究其原因,在于欧洲农业太垃圾了。

    一般而言,货币是衡量社会总财富的。虽然欧洲目前缺少金银,可特么的粮食更缺少。所以,粮价才那么贵。而且,现在还算好的。等到“物价革命”后,粮价还会翻几番。

    而“物价革命”之所以发生,就在于16世纪西班牙人在美洲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运回欧洲。但是,欧洲的农业既然那么垃圾,没啥起色。所以,在货物总量不变,而金银供应量大涨的情况下,物价自然疯涨了。

    ……

    事实上,现在欧洲粮食和食盐也都是硬通货。毕竟,现在银币还挺值钱的。但最小面值的1芬尼小银币,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很大面额了。毕竟,普通人卖一天苦力,平均工资也就2芬尼。如果以后世小地方最普通的工资标准3千一个月来计算,一天工资算100块。那么,一芬尼就相当于50块了……

    50块算不算大面额?在后世,可是还有更小面额的20、10块、5块和1块的,往下还有5毛和1毛的硬币……

    所以,在这个时代的欧洲,金属货币并不能完全量化商品。那怎么办呢?以物易物啊!

    而以物易物,最核心的,大概就是粮食、食盐和布匹三大样了。即使是在物产更丰富的古代华夏,粮食和布帛,也是可以算作货币的。

    不过,马林手中,最丰富的,还是黑麦这种粮食。至于布帛,他手里比较少。而食盐,销路也很好,不愁卖。可对于黑麦,马林一般不怎么敢出货,就怕出货量太大,冲击粮价,以及被人怀疑拥有粮食高产的手段。这次马林是被逼无奈了,因为此前花钱太多,导致手里没货币了,不得已采用粮食顶账。好在偶尔为之,也不至于引人注意。

    ……

    而对于马林要用粮食作为支付手段,奥托三世也不拒绝。毕竟,现在整个欧洲都有些缺粮,导致人口涨不上去。

    唯一的问题,就是奥托三世担心粮食运输途中的损耗。毕竟,运粮食的民壮也是消耗粮食的。

    对于这个问题,马林却毫不担心。为何?因为他挖通了明斯特运河。明斯特运河虽然不大,但用来走运粮船却是没啥问题的。水路运粮,成本很低。而且,他表示沿途一切粮食损耗,都算他的。毕竟,马林是现在欧洲最不缺粮食的人了。光是东弗里斯兰境内,马林就修建了多个巨大的水泥结构储粮大仓库。甚至,因为粮食太多,马林不得不开发了酿造黑麦二锅头的道路,避免粮食无用途放在粮仓里发霉。

    至于粮食的估价,并未按照市场上1芬尼每磅的市价来。毕竟,那是零售价。可是,用0.7芬尼的批发价折算的话,马林又太亏。

    因此,就在这个小镇上的啤酒馆内,马林和奥托三世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0.85芬尼每磅的折中价格,来支付这笔20万金币的赎买雷克林豪森的费用。如此,马林需要支付1411万磅黑麦。要搁在别的诸侯身上,很难拿出来。可对于马林这个拥有现代种田技术的人而言,却是小事一桩。

    当然,这事外界并不清楚。而马林之所以坚持采用农奴制度,不肯给农民自由,也是怕消息的外泄。要知道,农奴和农民是不同的。农民拥有更高的自由度,甚至可以离开庄园,把消息传播出去。而农奴,除了那些因为庄园人口满了而被农奴主主动放弃的农奴外,其他农奴都是不能随意离开庄园的,除非得到农奴主的允许。

    显然,农奴制度更有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保密。也因此,直到现在,马林农业技术的秘密,也没被外国得知。毕竟,马林不但利用农奴制度下消息流通不畅的因素,还在春耕和秋收时期,组织大量的将士在农田外围巡逻,严禁一切外人靠近。这样一来,别人就无法得知北海国农业的秘密了。

    甚至,为了防止路过的外国商人探听到不该知道的消息,马林在春耕时期和秋收时期,下令国内禁止有外国行商通行,只开放埃姆登等少数几个对外贸易港口。等到秋收结束了,田里看不出什么了,才会再度放开交通管制。而国内的商人,也被警告过,不会再外面乱说。除非,想家人被拘捕了……

    而且,马林也是个“忍者神龟”。明明手里握着特别多的粮食,却愣是不敢大规模出售。即使卖粮折现,也都是派船出国到西班牙、意大利、英格兰等粮价高的国外地区销售。而且,还挂了别国商船的旗帜。

    如此情况下,北海国粮食高产的秘密,到现在都没有暴露出来,也算是方法得当。

    但是,毕竟国内粮食太多了,总要消耗掉的。最大的问题在于马林能忍住不卖粮,他手下的贵族们不一定啊。所以,马林才为了消耗粮食,特地开发了酿酒行业,以消耗粮食。而且,还能卖出价格。

    卖酒的话,比大规模卖粮要隐蔽得多。甚至,马林为了不引人注目,还宣称了威士忌的原产地是苏格兰反正苏格兰在海外,马林不担心这些人去求证。况且,苏格兰的确有酿造烈酒的工艺。不过,这个年代苏格兰的威士忌叫做“生命之水”。

    目前,苏格兰王国因为国王被擒,且交不起赎金,陷入了严重的混乱。别的国家就算想去苏格兰打听消息,也难以做到。

    正好,现任英王爱德华打算吞并苏格兰,并把苏格兰南部靠近诺森伯兰郡的地盘封给马林这也是之前说好的。

    而马林也打算利用这个机会,在诺森伯兰郡和即将获得的苏格兰南部的苏格兰边区郡,大力推广威士忌酿造。如此,也能给北海国本土的酿酒业打掩护。

    当然,这个地区酿造威士忌,不过是个幌子而已。马林会选择在纽卡斯尔港兴建几个规模大点的酿酒厂,公开酿造“威士忌”。至于酿酒用的粮食,则从国外进口。当然,这个进口,实际就是从北海国粮仓调运过去而已。可是,账目上却不会这么显示,而是会显示从别的国家进口。这样,北海国这边就不引人注目了。

    此前,马林一直模糊威士忌的产地,引人猜测不已。可是,说北海国是威士忌的产地,马林又有些担心。毕竟,要是别人到北海国来考察咋办?那么,很多问题会暴露出来。

    今年,就有一个波兰大酒商特地跑到北海国来考察威士忌来源。虽然被马林的手下糊弄了过去,可对方似乎兴趣很浓。而且,像这样的人,绝对不是三两个……

    另外,今年的秋收眼看也快到了。如果秋收十分,被烈酒爱好者闯入北海国,发现秋收秘密,那可就不好了。

    所以,思考再三后,马林决定,在纽卡斯尔建立一个作为幌子的“威士忌酒厂”,引开外界的注意力。而且,“皇家礼炮”的产地,也算在纽卡斯尔。

    并且,马林以后会在酒瓶上,添加一句“原产苏格兰的‘生命之水’”。如此,也算解释了威士忌的来源。

    而且,这不怕调查。因为,有人去苏格兰调查的话,的确会发现“生命之水”这种古老版本的威士忌,也的确是40度左右的酒精度。至于和马林营销的黑麦二锅头的口味上的差异,完全可以用酿酒师技艺不同的问题来解释嘛……

    就算别人得到了苏格兰威士忌的酿造配方,马林也不怕。因为,苏格兰本土酿造威士忌的办法非常坑它需要用到泥炭……

    苏格兰威士忌的酿造手法是先用泥潭熏焙大麦芽以产生独特香味。想要学着酿造,先要有大量泥炭先……而且,这种土办法成本很高,酿造过程也很长。一般人要是学习,并不讨好。

    而且,它同样需要大量昂贵的粮食,这才是重点。马林在纽卡斯尔用来打掩护的酿酒厂,每天会运进去很多粮食,公开给外人看。当然,酿造过程保密。

    事实上,运入酿酒厂的粮食,是假象。因为,这些“粮食”,也就上面一层是粮食,下面是泥土或石子……那些来纽卡斯尔考察威士忌生产的外国人,看到粮食“消耗这么大”,没准都打退堂鼓了呢……

    有纽卡斯尔威士忌酿酒厂的掩护,北海国内的威士忌酿造,才不会被那些个酒商和烈酒爱好者盯上。要知道,为了好酒,天知道这些人会做出什么。

    马林不怕他们针对酿酒厂闹事,毕竟酿酒厂里有护卫,但怕他们觉察到北海国粮食产量很高的秘密。为此,马林特地在纽卡斯尔新建一个威士忌酿酒厂作为幌子,并公开打出“苏格兰威士忌”的名号,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保证北海国的信息安全……

第840章 外交公告和“上帝的需要”

    就在马林返回奥里希后不久,沃尔姆斯帝国议会正式发布公告,向全德意志通报了本次例会的圆满成功,并宣布了会议的成果。

    至于什么成果?自然是诸侯们联合逼迫马林发誓不帮助哈布斯堡家族统一德意志,以及不随便出兵吞并别的诸侯国了。

    说实在的,这份声明,对于马林而言,有些没面子。毕竟,全德意志人都知道,马林是被迫接受这个对其不利的决议的。声明的公开,即意味着马林的屈辱。

    但是,大家低估了马林的脸皮厚度了……

    若是这个年代正宗的欧洲贵族,可能会有“荣誉即吾命”的想法,然后悲愤莫名。若是主角,也许还会撂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狠话,然后憋大招准备打敌人的脸……

    但马林丝毫不在意什么荣誉不荣誉的,荣誉能当饭吃?要知道,马林穿越前几年,华夏曾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的极端理论。马林虽然不完全支持这个极端理论,但稍微猥琐点,却是千肯万肯的。

    而且,就算前世,马林也是个猥琐b。跟同学打cs,他特喜欢蹲墙角阴人。如此,被他阴得次数多了,同学在和他打cs的时候,每次遇到墙或者箱子,先隔墙/箱子扫几枪,不然心里不踏实……

    打刀塔和魔兽,这厮也喜欢选潜行职业,最喜欢最后补刀。而且,虽然技术不太厉害,但这货特有耐心。在魔兽里玩盗贼的时候,在野外pvp,他特喜欢等待敌对阵营的玩家残血,然后忽然出现,一刀带走对方。最贱的,就是这厮还喜欢跑到对方主城大门外,等敌对阵营的pk。遇到开着pvp的,就眼睛发亮。当对方因为pk输了还剩一滴血跪下的时候,他就会忽然从阴影中出现,隔着老远丢一个飞刀,把对方送上西天。然后,直接掉头狂奔,避免被对方围杀,到了安全距离后立即消失……这样被他冤杀的敌对阵营玩家,没有几千也有几百……最可怕的是,在对方血量不到危险值的时候,他可以忍很久不出手……有一次,他决定杀一个敌对阵营的法师,因为他被对方杀了一次。可是,对方太强(那个时代法师都叫法爷),马林没把握杀死对方。于是,他决定尾行对手,等待时机。就这样,他愣是跟了对方1小时,走遍了大半个地图,才找到对方刚a完一大群怪,残血坐下吃喝的机会,忽然偷袭,捅翻对方……

    如此猥琐又有耐心的贱人,实在没把什么荣耀当回事。因此,当帝国议会的公告发布后,当别人用满含特殊意味的眼神看着他的时候,马林面不改色,心无波澜……

    当然,他也知道,自己这样的表现,有些不符合这个时代的价值观。而且,容易被人质疑人品。所以,他决定作秀,给自己刷刷声望。

    当帝国议会派出使者来到奥里希送交相关公文的时候,马林脸上装出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

    但这个送公文的就是萨克森系的小官吏,他很喜欢看马林一脸悲愤的表情。而且,这货还故意拨撩马林:

    “马林大公,这可是帝国会议的一致决定啊!而且,您也是发过誓的。因此,按照惯例,您可不能忘了像北海国的臣民宣传这个公告啊……”这货显然是希望看到马林在自己的臣民面前丢脸。

    马林先是装出愤怒的样子,但愤怒的表情一闪而逝后,马林拍着胸脯向使者保证道:

    “请使者放心,我一定向北海国臣民宣传此事。要知道,我可是个光明磊落的贵族,绝不会食言的!”

    使者嘴角抽了抽,然后暗暗想道你特么还好意思说自己光明磊落?也不知道之前那些战斗的夜袭是谁搞出来的……擅长半夜趁人睡觉后偷袭人家的人也敢自称“光明磊落”?还要不要碧莲?当然,这话他可不敢真说出来,只敢想想……

    正说着,马林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对使者道:

    “使者先别急着离开,为了配合帝国议会的决议,我决定也发布一个公告,宣布我对帝国议会决议的支持和拥护!到时候,请使者帮忙带到各地,帮忙宣传下。”

    使者顿时有些目瞪口呆这个决议是在打你的脸哎,你不但不抵触,还公然表态支持?是不是疯了?

    马林当然没疯,他只是想借助这次机会,向全德意志人表达一个态度而已……

    在马林的计划中,今后的日子,一直到宗教战争爆发前,北海国都不打算对德意志地区的诸侯们动武了。这一点,诸侯们也基本知道。

    但是,除了知道马林日后会停止对德意志地区的扩张外,以后要做啥,大家却都不知道。所以这样一来,大家难免对马林和北海国不那么放心……

    所以,借着这次机会,马林打算向全德意志的人表明态度我真的拥护帝国议会的决议,并遵守自己的誓言。此外,北海国今后将会对本土以外的蛮荒大陆用兵……

    其中,对外用兵这一点,非常重要。毕竟,北海国是军事强国,要是跟人说“北海国爱好和平,以后不打仗了”,估计也没人信。而光明正大地告诉大家以后我们会派兵去打“蛮荒大陆”的野人,亮出未来的计划,反而会让人信服。

    于是,马林快速起草了一份外交公告。公告中,马林表示愿意拥护和支持神圣罗马帝国帝国议会的决议,并严格遵守自己的承诺和誓言,不再出兵参与德意志内部的战争。

    当然,马林指出若是有人主动入侵北海国和哈布斯堡家族本土,以及盟友克里弗公国,北海国也是会出兵抵抗或相助盟友的。

    除此之外,北海国的强大军队,以后会把主要目标,放到“蛮荒大陆”上同“野人”的战争上去。毕竟,蛮荒大陆土地面积不小,若是能够征服,也是有好处的……

    ……

    公告完成后,马林委托传达帝国议会公告的使者,让其帮忙利用帝国议会公告传递的渠道,向全德意志发布,表明北海国的态度……

    事实上,马林对于在德意志地区暂停军事行动,也是蛮有诚意的。甚至,他原本还打算搞一个“金盆洗手”的仪式,表明自己要暂时退出德意志地区的“江湖纷争”,安心搞国内建设……

    但是,考虑到欧洲人似乎不懂“金盆洗手”的含义,而且,马林印象中最著名的搞“金盆洗手”的刘正风家破人亡的悲惨下场,就没有搞这种充满噱头的“金盆洗手”的仪式。

    ……

    当然,在这个外交公告中,马林也打了一个伏笔北海国不再参与德意志内部的军事对抗,除非上帝有需要……

    最后这句话看起来没头没脑的,实际上却是为后来的宗教战争打埋伏。一旦宗教战争爆发,就涉及到信仰上帝的问题了。届时,马林就可以以“上帝需要我”去惩罚那些对教廷不恭的“异端”,从而重新出兵参与到德意志军事争霸中去……

    如此,当有一天宗教战争开始后,马林再度出兵参展,也不算违背誓言了你看,我出兵参展是因为“上帝的需要”……多么高大上,多么合情合理,多么的政治正确,多么……

第841章 北欧风云

    事实上,马林原本是打算采用“罗马教廷的需要”来作为伏笔的。但是,如果这样说的话,固然能让罗马高兴,可却可能会吓到那些打算改宗新教的诸侯,尤其是马林的邻国。

    毕竟,改宗新教就意味着和罗马教廷撕破脸。而马林要是宣称服从“罗马教廷的需要”,那不代表着会成为教廷的打手吗?若是这样,等马丁路德的新教开始传播后,也许那些离北海国远的诸侯国不在意,但北海国的邻国绝对不敢不在意。一旦在意了,他们就不敢随便改宗了。

    可是,马林将来最希望吞并的,肯定是那些改宗新教的诸侯啊。因为,只有如此,他才会有动手的借口。若是邻国不改宗,他如何有理由吞并人家?毕竟,发誓可不是乱发的。

    因此,马林最终采用了“上帝的需要”这样模凌两可的伏笔。什么叫“上帝的需要”?鬼才知道……可听上去又很合理,毕竟,大家都是上帝的信徒,上帝有需要,能拒绝?再说了,发誓也是以上帝的名义发誓的,上帝有需要,也可以通融下……

    也就是说,从现在起,马林明面上暂时会停止掺和德意志内部争霸事务。但是,暗地里,他却会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干预。比如,让周围的邻国都改宗路德宗……只有这样,他才有动手的机会……

    但首先,马林先得让马丁路德露头才行……

    按照原本历史发展,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是1517年才初步开始。而开始后,一开始只是在支持者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的萨克森选侯国以及临近的马格德堡大主教国等地流行。而到了德意志北部地区大面积改宗路德宗,并引发宗教战争,要等到1546年施马卡尔登战争的爆发。

    可是,1546年……尼玛,那时候马林都68岁了,都快挂了,还打个p的宗教战争啊?所以,这一切都必须“快进”……

    而如何“快进”呢?很简单,马林暗中支持路德宗早点发展啊……

    比如,马林现在先要支持马丁路德快速崛起,尽快把路德宗搞起来。只有他把路德宗搞起来了,才有机会出现新旧教的冲突啊。

    而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是以利奥十世在德意志地区大肆贩卖“赎罪券”而引起的,所以,马林这段时间忙完,还需要特地去一趟罗马,和未来教皇美第奇家族的利奥十世搞好关系,并怂恿他提前搞“赎罪券”,好给马丁路德找到攻击的靶子……

    再接着,马林还会花费重金,在德意志北部地区,派人给马丁路德歌功颂德,帮其刷声望。不然,要是马丁路德声望传播速度太慢的话,北方诸国是不会轻易改宗的。而他们不改宗,马林如何有借口动手?反正,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而且无比艰难……

    当然,这也是好事。因为,即使现在爆发宗教革命,马林也没有实力去吞并很多国家。所以,时间长点,正好给了马林积蓄力量的时间。等到宗教战争爆发的时候,他正好可以吞掉那些改宗新教的诸侯国……

    ……

    正好,趁着目前马林需要求助教皇,让其帮忙解决南明斯特西部地区教会土地的问题的机会,马林决定提前跟岳父大人打个招呼,让其关照下未来的教皇利奥十世。如果有时间,他还打算亲自去一趟罗马,和同样年轻的利奥十世打好私人关系。毕竟,人家可是未来的教皇。自家老岳父岁数大了,天知道还能当几年教皇。一旦老岳父不在了,必须抱住下一任教皇大腿。所以,从现在就开始投资,是最好的办法。

    马林的这个举措,算是很奇特的。人家投资项目,他倒好,投资教皇……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大概也只有吕不韦投资秦庄襄王秦异人可与之相比。而且,吕不韦只是投资一代秦王,然后被下一任亲王嬴政干掉了。可马林不同,他是投资两代教皇,而且把握都非常大谁叫他是穿越者,知道未来呢……

    ……

    处理重要情报的时候,马林看到了北欧的战报……

    北欧丹麦和瑞典的冲突,也是春天春耕结束后开始的,大概在马林出海去美洲的那个时间段。

    丹麦经过两次战争,国库早就告罄,眼看就一蹶不振了。但马林及时帮助了丹麦,没有急着向他们催要战争赔款。而且,马林还支付现金,向丹麦订购了大量产自挪威森林的木材,使得丹麦的财政缓了口气。

    在财政几乎崩溃,且打不过仇人马林和汉萨同盟的情况下,汉斯明智地选择了找软柿子捏。而瑞典,显然就是那个软柿子……

    别看瑞典之前也是战胜国,但那是因为他们之前抱大腿抱得好。瑞典军队的战斗力,其实还不如丹麦。当然,丹麦的军队也不比瑞典强多少,双方属于半斤八两的水平,只是丹麦略胜一筹而已。

    瑞典真正雄起,成为北欧雄狮,要等到古斯塔夫二世这个变态出现。因为,古斯塔夫发明的“古斯塔夫线阵”,优于西班牙方阵,也优于当时很厉害的莫里斯方阵。

    但就现在而言,瑞典军队还是属于老式的欧洲军队,和丹麦军队属于同一层面。双方互撕的话,那就看哪一方人更多了……

    ……

    本来,瑞典人是绝对不相信丹麦能够对他们发起攻击的。为什么?因为丹麦海军已经彻底没了,大军想要横渡厄勒海峡都成问题。另外,丹麦就算想要攻打瑞典,吕贝克和汉堡也不乐意。毕竟,吕贝克和汉堡所在的汉萨同盟,和丹麦可是多年的老冤家。丹麦军队想要横渡被吕贝克和汉堡控制的厄勒海峡,也要问这两个城市同意不同意。还有就是,丹麦人就算想打仗,也要问财政允许不允许……

    可是,瑞典人也没想到啊,马林会给丹麦国王汉斯出主意。在马林的建议下,丹麦国王汉斯果断向吕贝克和汉堡认怂,并把马尔默和赫尔辛堡两个原本就被两家占领的瑞典港口城市送给了对方。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名义上拥有了两城主权的瑞典王国,却想着要收回两个在航路要道上的港口城市。因为,这两个分别控制着厄勒海峡南北出口的港口城市,商业发达,可以获得很多税收。

    不但如此,根据马林的建议,汉斯还彻底放弃了航运利益,把丹麦和瑞典南部的港口城市的航运业,全部交给吕贝克和汉堡的商船来控制,终于打动了两个商业至上的汉萨商业城市。

    同时,马林也向两个城市打了个招呼瑞典太强大,也不符合汉萨同盟的利益……

    如此情况下,吕贝克和汉堡终于默许了丹麦大军横渡厄勒海峡,攻打瑞典南部……

    ……

    本来,丹麦军队比瑞典军队也强不了多少。可是,汉斯很聪明,他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从姻亲萨克森选侯国和勃兰登堡选侯国雇佣了大量的精锐老兵,让他们帮忙作战。至于佣金,等瑞典战败赔款了,不就有了?

    正是因为那些萨克森和勃兰登堡的精锐老兵的加入,使得双方的战斗力被拉开了。丹麦军队补强后,战斗力自然比瑞典强得多。大约1.5万丹麦、萨克森和勃兰登堡的将士横渡厄勒海峡,攻入了瑞典南部。当然,那些萨克森和勃兰登堡老兵,是以雇佣兵的名义加入的。因此,军队的所有权依然是丹麦王国。

    而瑞典王国事先并没有准备,原先在老斯滕.斯图雷时代动员起来的一万多抵抗军,此时已经解散了,国内只有三四千常备军。当丹麦大军攻入瑞典南部后,顿时势如破竹,很快占据了瑞典南部沿海地区。

    当瑞典王国动员起一万大军的时候,丹麦大军已经杀到斯德哥尔摩城附近了……

    不过,瑞典王国有当初马林赞助他们的两千支火绳枪。火枪守城,优势巨大。因此,丹麦军队想要攻破斯德哥尔摩也很困难。

    但丹麦国王汉斯也不急着攻陷斯德哥尔摩,因为,强攻的话,伤亡太大。而且,马林已经给他划过红线了丹麦只准割走斯德哥尔摩以南的地区……

    所以,汉斯国王干脆下令让军队包围斯德哥尔摩城,只围不大,坐等斯德哥尔摩城内的粮草耗光。只要外界没有粮草再运进城去,瑞典人迟早会耗光粮草的。到时候,对方要么投降,要么灭亡……

    另外,汉斯还派了一支小规模的军队绕过斯德哥尔摩北上,去占领瑞典现在最大的财政来源法一伦铜矿……

    只要占据了这个铜矿,并维持大规模生产,丹麦人就有收入来源了。法一伦铜矿现在大量产铜,而现在欧洲铜价又那么高。有了这个铜矿,完全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

    而此时,新的瑞典王国的君臣们终于反应过来了他们之前干了多大的蠢事……

    把马林踢出法一伦铜矿的股东圈子,看似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那么大的经济利益,也得保得住才行。很显然,丹麦人就是看准了瑞典在失去马林这个强大的军事盟友后,已经没啥倚仗了。如此,才有胆气发起攻击的。

    但瑞典人想不通,为何丹麦的传统死敌吕贝克和汉堡,也会对丹麦入侵瑞典坐视不理。为此,瑞典派出了使者,向吕贝克和汉堡求援,希望他们能阻止丹麦对瑞典的“野蛮入侵”……

    不过,很显然,瑞典人拜错了菩萨。因为,这事的关键,其实是在马林身上……

第842章 镍白铜“银币”

    当瑞典求救的使者抵达吕贝克和汉堡后,两个汉萨城市的官方态度显得很暧昧。毕竟,他们已经被丹麦收买了。而且,马林也和他们打过招呼。

    不过,他们还是给瑞典使者做出了暗示这事解决的关键,还是在马林身上……

    问题很明显,丹麦之所以敢放心大胆地攻击新成立的瑞典王国,就是因为瑞典王国的贵族们脑残,没收了马林在收益很高的法一伦铜矿的一半的股份。

    而这,直接导致瑞典王国同马林的关系降至了冰点。原本,马林的北海国可是瑞典的盟友。即使暂时解除了军事同盟,可若有战事发生,瑞典向北海国求援,也是可以的。毕竟,大家关系那么好,马林还在瑞典有重大利益……

    可是,就因为瑞典贵族们贪图法一伦铜矿巨大的利益,利益熏心之下,做出了把马林踢出局的不明智决定。正是因为如此,丹麦人才敢放心大胆地进攻瑞典的。

    事实上,瑞典人,包括吕贝克人和汉堡人都不知道,即使瑞典贵族们没有剥夺马林的一半铜矿股份,马林也会算计他们的。毕竟,瑞典太强大,对马林并没有好处。

    只是,如果瑞典贵族不剥夺马林法一伦铜矿的一半股份的话,马林可能会很为难因为他会找不到跟瑞典人翻脸的借口,也没有不出兵援助瑞典的借口……

    但法一伦超级大铜矿的巨大利益,让瑞典国内的贵族们红了眼。加上正好他们得知德意志诸侯们联手打压马林,他们于是壮胆做出了剥夺马林股份的准备。毕竟,法一伦铜矿的一半股份,每年收益很高的。此前,马林一人独占矿山一半的收益,而瑞典十多家大贵族却只能瓜分另一半。这使得他们极为不满,最终才做出了吞掉马林的股份的不明智决定。而这,也给了马林不支援他们的充分理由。而且,瑞典人也知道自己理亏。所以,这次求援,他们就没求到马林头上……

    但事实上,马林早就做好了充当调解员,调解这场战争的准备。因为,如果每人调解的话,丹麦会真的打败瑞典王国,消灭瑞典的。瑞典以前又不是没有被丹麦统治过,要是战局太过不利,瑞典也未必不会投降丹麦。

    所以,这时候需要一个有分量的调解员,调解两国的军事冲突,并劝说两国重新划分疆域和利益……而马林,显然比较合适。毕竟,他很能镇得住场子……

    而且,北欧不属于德意志,马林只是发誓不在德意志境内搞事了,派兵去北欧搞事,不在承诺范围内。马林要是发话,双方也不敢不听。不然,惹怒了马林,派个一两万大军出来……

    ……

    当然,调解也不是白调解的。实际上,马林早就做好了打算帮瑞典调解可以,但自己在法一伦铜矿的那一半股份,必须拿回来。不然,自己凭什么帮瑞典调解?任由丹麦灭了瑞典王国就是……

    这一招很无耻,是马林跟毛子学的,毛子就在二次鸦片战争中,以“调解有功”为名,无耻地索要华夏东北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毛子相比,马林觉得自己简直就是超级老好人了……

    到时候,马林也可以学毛子,无耻地表示,自己帮忙保住了瑞典王国。如此大功劳,你们是否该还我一半的铜矿股份?

    ……

    吕贝克和汉堡的官员们,也向瑞典使者作出了暗示,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马林。不过,派往两城的使者并没有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因此,他们秘密返回了瑞典,请求瑞典国王和贵族院的大佬们做决定是否向马林求援……

    ……

    而马林这边,现在也忙得很。忙啥?自然是忙着接收新得到的鲁尔河地区的土地啊。毕竟,这些新得到的土地,马林需要派出驻军,而且需要重新任命官员对其进行管理。而这些,对于马林而言,都是很繁重的工作。毕竟,官员的任命、驻军的派遣,以及大批物资的调拨,都需要马林亲自审核签名。

    有些政务,马林是可以下放给首相去自行处理的。但是,重要官员的任命,军队的调遣,以及大批物资的调拨,马林绝不会假手他人。尤其是前两个事务,属于国家事务中最核心的事务。高层官员的任命和军队的调遣,可不是能随便下放的权利。一旦这些权利丢了,就等于被架空了……

    至于大批物资的调拨也需要马林亲自签名,是因为,北海大公国的财富,大部分都在马林个人名下,自然需要他的签名。

    这个年代的欧洲,国主和官府公私之间,还不太分得清楚。在这个时代的欧洲,官府的财政即是国王和诸侯们自家的财政。因为,这个时代欧洲并没有全民征税,王国和诸侯国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国王和诸侯庄园的产出和商业税收。就连宰相,他的薪水也是国王或诸侯自行承担。而一个王国或诸侯国,也只有一个国库国王的金库……不像同时代的华夏,属于官府的国库,已经和皇帝的内库分离开了……

    但签署调拨物资的文件,真的很累啊。毕竟,文件太多了……

    而在钱粮拨付环节,马林尴尬地发现貌似国库没资金了……

    因为换地盘,马林向克里弗公国支付了大量钱币。这直接导致,马林的国库中没有什么现金货币了,只剩下了水泥仓库中大量的粮食。

    现在,首相杰弗里悲伤地表示现在国库已经拿不出多少现金了。如果想维持住国内经济正常发展,必须拥有足够的钱币作为流通支付的手段呀……马林已经可以自行脑补出北海国市场上严重缺乏货币的可怕场景了……

    就在马林头疼缺乏货币刺激市场经济发展的时候,古巴忽然送来了很多镍块……

    经过很长时间的攻关,海德尔的弟弟古巴莫阿总督威尔茨,终于带领麾下工匠们,掌握了成熟的镍金属冶炼方法。同时,在获得镍金属的同时,还能大量获得硫酸。因为,古巴莫阿的红土镍矿的成分是硫化镍。在镍金属被提炼出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生成硫酸和亚硫酸……

    当然,马林现在感兴趣的不是硫酸,而是镍块……

    镍块重熔后,可以和铜液混合,制造出白银外表的白铜。白铜外表和白银很像,而且同样不容易氧化。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和真正的白银相比,白铜太硬了点……

    但马林还是打算使用白铜铸造钱币……为何?因为白铜虽然硬,而纯银很软。可是,现如今的欧洲,银币中普遍掺假严重,导致银币也早已失去白银柔软的物理性质了。

    一般而言,因为纯银很软。所以,在铸造银币时,铸币厂会故意在白银中添加部分铜,以增强银币的硬度。比如著名的西班牙银元,含银量基本就是9成,也就是90%。剩下的一成,则都是铜。

    这是因为,添加了铜后,白银的硬度就会大大增加。事实上,经典的西班牙美洲银元,就是含银90%和含铜10%的混合金属。

    不过,那是指发现了美洲大量银矿后的西班牙银元。在这个时空,因为马林的穿越,西班牙已经基本放弃了美洲的殖民开发了。因此,自然也就没有含银量达9成的美洲银元的出现。

    现在,整个欧洲都缺金银。所以,欧洲的银币,现在含银量都不高。像法国和意大利不少邦国,银币的含银量普遍已经跌到了25%以下,也就是不足四分之一。

    如此,法国和意大利的银币,实际上是含铜大部分和含银少部分的“铜币”了,硬度也很高。

    而有了镍金属块后,马林完全可以弄出镍白铜。然后,用镍白铜,铸造假的银币不含银的银币……

    镍白铜的物理性质和大部分是铜、少部分是白银的所谓“银币”的物理性质非常接近都银光闪亮,也都耐腐蚀,非常难以区分……

    正好,马林现在因为国内缺乏货币。于是,他决定让铸币厂使用螺旋式压币机,大批量仿制含银量很低的“法国银币”。

    然后,使用这些“法国银币”,去欧洲市场上套换金币。接着,再用金币去交换真正的银币回来……如此,北海国货币短缺的问题就立马解决了……

    而且,通过大批量私铸“法国银币”,马林相当于暗中得到恶劣大量原本该属于法国官方的“铸币税”(铸币利润)。在自己发财的同时,也打击了法国财政……

    事实上,镍金属在现在比白银更稀罕。若是马林拿镍金属去出售,也许价格不亚于白银。

    但是,二者的开采成本是完全不同的。一般银矿,含银量是很低的。比如后世最大的银矿坎宁顿银矿,矿石含银量只有200克每吨。也就是说,矿石含银量,只有百分之0.02。而古巴镍矿,普遍含镍量,在百分之二左右。

    也就是说,古巴镍矿金属含量,是一般银矿的百倍。如此,开采和冶炼的时候,成本也相差百倍。

    毕竟,冶炼2千克白银,需要开采和加工10吨银矿石。而冶炼2千克镍金属,只要开采和加工0.1吨镍矿石……这成本和效率,差得太大了……

    而且,用镍白铜制造出来的劣质“法国银币”或“意大利银币”,和人家正版的几乎差不多,非常难以分辨。

    因为,欧洲一直没有白铜。直到清朝年间,也就是18世纪的时候,欧洲还大量进口华夏出产的白铜,并称之为“中国银”。直到19世纪,德国人才搞清镍白铜成分,并开始生产白铜,并取代华夏出产的白铜,占领欧洲市场(见白铜百度百科)。

    也就是说,马林用镍白铜生产银币,在这个年代,欧洲人是无法分辨出来的,更搞不清成分。即使知道那不是白银,但因为白铜在欧洲稀罕,也会将其作为珍品的。

    但是,开采和冶炼白银和镍的成本,完全是不一样的,差距可达百倍。所以,马林用镍白铜铸造假银币,理论也是百倍。如此高的利润,比抢钱都要来得快……

    唯一担心的,就是螺旋式压币机压制的假的“法国银币”,可能会比正版的法国银币更加精致。毕竟,正版法国银币还是用人工捶打的呢,质量哪里能跟机制币相比?

第843章 铸币技术哪家强

    事情果然不出马林所料,当假的“法国银币”做出来以后,果然比正版的法国银币强多了。试铸了一千枚法国德涅尔小银币后,马林对比了半天,发现特么的这一千枚“法国银币”规格非常一致,一致到完美。

    但实际上,真正的法国银币都是工匠们用锤子和简易冲压模具敲打出来的,质量远不能跟机制币相比。

    如此优质的银币,法国官方也造不出来。尼玛德要是出货量小点,比如几千几万枚还好说,要是几十几百万,肯定会惊动法国官方的。毕竟,你特么谁见过几十万枚银币如出一辙的?太好了也是破绽啊……

    就像抗战时期一支日军队伍冒充八路想断掉八路军指挥部,结果,这支队伍的鬼子,汉语说得相当好,还会方言……可特么的,就因为这支队伍所有人都穿着新衣服,装备齐整崭新,连骑的马,都是东洋大马……然后就暴露了……毕竟,真正的八路都很穷,战士们衣服打补丁才是正常的,你丫全队人马衣服和装备崭新,别人也不信啊……还有,当时八路军骑的马也是本地马为主,缴获的东洋大马很少,这也是破绽……总之,盗版比原版还好,也是个破绽……

    马林恨不得扇负责伪造法国银币的工匠几个大耳刮子你是不是虎啊?造那么好,别人能看不出?而且,这个时代,没有那么标准统一的银币啊。毕竟,是手工打造出来的,误差很大。

    还有就是,假银币的密度控制得不好。因为,镍和铜的密度都是8.9克每立方厘米。二者混合,密度自然也还是8.9克每立方厘米。可是,银和铜的合金不同。银的密度是10.53克每立方厘米,显然高于铜和镍。想要制造出真假难辨的假银币,不但要做到外表像,而且大小和密度也必须差不多。毕竟,这个年代,有一种很简单的辨别银币真假的手段比较法……

    有经验的人只要把两个银币对比一下,然后用简单的天平称量一下就知道。只要以一枚真银币作为参考,另一枚银币通过称量和对比就能看出来。

    但正是因为这种手段简单落后,才给了马林操作的空间只要密度和外观差不多,这个时代的人很难看出来。

    事实上,之前马林就做过一种铅、锌和铜的假币。但那种假币的问题很大,为何?因为锌的密度只有7.14克每立方厘米。想要造出逼真的假银币,就必须多加铅,以填补密度差异。

    可问题在于,如果铅加多了,时间久了,“银币”外表就会发黑。发黑后,都可以拿这种假银币当铅笔写字……

    而镍的密度和铜一样,这样制造假银币时,就可以少加点铅。铅只要少一点,问题还是不大的。只要添加的铅使得密度和真币差不多,且因为铜和镍的密度一样,镍想放多少就放多少。

    而且,古巴红土镍矿的处理和冶炼非常简单。虽然红土镍矿中伴生有钴矿,但还原反应得到的镍块,即使含有钴金属也没事。因为,钴的密度同样也是8.9克每立方厘米……

    可铜矿的开采冶炼就复杂得多,因为,铜矿的含铜量能达到1%就算富矿了。像法一伦铜矿那样能有好几个百分点的含铜量,就算富矿了。

    此外,铜矿一半多为伴生矿,往往伴有金银铁等多种伴生矿。所以,铜矿的筛选,很是麻烦。而红土镍矿的成分则比较简单,金属主要是镍,伴生少量钴,处理起来比较容易。

    从开采和冶炼成本来说,镍的生产成本是比铜要低不少的。所以,马林宁可多加点镍。不过,考虑到以后要搞不锈钢,他还是省着点加了。但第一批假银币,马林还是加了不少镍的。其原因就在于欧洲铜价太贵了……使用太多铜,成本有点高……

    但在未来,如果能从明朝和日本获得廉价铜,他还是更愿意多加铜的。毕竟,从整体来说,镍是比他铜更稀少的战略金属资源。

    也就是马林是穿越者,恰好知道古巴有容易找的红土镍矿,才使得获得镍的获取成本比较低。另外,这次马林主要是实在缺乏货币了,才会用大量的镍去制造假币的。如果能获得大量的廉价铜和白银,他才不乐意用镍金属去造假币的。

    ……

    这一次,威尔茨在古巴干得太出色了。他毕竟是矿山工程师出身,对于开矿太有经验了。马林这次一下子就获得了50吨镍金属,相当于5000万克。如果每枚1.5克重的假银币添加1克镍的话,足足可以制造5000万枚法国德涅尔银币啊!

    5000万德涅尔是啥概念?德涅尔和帝国芬尼的兑换比是2比1.也就是说,5000万德涅尔相当于2500万芬尼。而60芬尼等于一枚杜卡特金币,如此,5000万德涅尔,就相当于41.67万金币了……

    虽然铸币也是有成本的,但马林可以保证,自己用镍金属代替白银,并用螺旋式压币机铸币,利润要比一般国家更大。

    ……

    现在唯一的问题在于北海国铸币厂仿造的假的“法国银币”质量太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林最终想了一个办法增大误差法……

    什么叫“增大误差法”呢?就是把铸钱的模具做得粗糙点。然后,还故意让模具和螺旋式压币机底座之间弄出空隙。一旦有空隙,在螺旋式压币机压制假银币的时候,模具就会滑动,造成压制误差,使得压制出来的银币,有点歪斜。

    还有就是,模具刻制也尽量粗糙点,使其看起来像是手动打造的。除此之外,马林还下令雕刻了上百个不同的粗糙的钢制钱模,用来压制假的法国德涅尔银币。

    经过多次调整,工匠们在马林的指挥下,终于掌握了诀窍,使得机制币看起来更粗糙了,更贴近于手工打造的银币。

    相信这一批价值41.67万金币的假的法国银币打造成功后,马林肯定能获利一半以上。但这还是次要的,因为,只有有了足够的钱币,市场才能够更加活跃起来。

    当然,这批假币是投放法国市场的,不是本国市场。马林要做的,就是和法国官方争夺铸币税,打击法国财政。

    为了扰乱法国市场,马林已经让北海商会巴黎分部,暗中联系了一大批法国金融商人。然后,通过他们的手,把这批假银币兑换成黄金。然后,再拿回德意志地区,兑换成真的银币,带回北海国流通之用。

    另外,这些假的法国银币,这个年代的人是分辨不出来的。因此,马林可以用其在法国大肆购买有价值的商品。

    比如,法国的葡萄酒,在欧洲很有市场,可以买来当硬通货。还有,法国的战马,也可以用假银币大肆购买。

    还有就是,法国著名的夏洛莱牛……

    夏洛莱牛即便到了后世,也是一种著名的大型肉牛。夏洛莱牛的优点就是生长快和体型大,在后世,这一点也许没啥,但在这个年代,却是极为重要的优势。

    为啥?因为这个年代牛不是只用来吃肉的,还要用牛耕地呢。很明显,大型的牛比小型牛力气更大,更适合耕地。

    像英国系的安格斯牛,虽然长得也快,可体型却不大,成年公牛的体重才500到700千克。

    而夏洛莱牛,12个月就能长到500千克重。成年的夏洛莱牛公牛,体重可达1100到1200千克,几乎快要达到安格斯牛的双倍了……

    当然,这是后世的数据。在这个年代,夏洛莱牛数据可能没那么好。但其能作为后世著名牛种的母本,肯定有很大的优势的。

    顺便提一句,克里米亚人出口的牛,数据也不大好,比不上夏洛莱牛的体型,和安格斯牛数据比较类似。所以,马林才惦记上法国的夏洛莱牛的。

    所以,马林这次打算利用铸造假的法国银币的机会,兑换法国的黄金,并购买法国有价值的商品。而夏洛莱牛,作为优秀的肉用和役用品种,也是马林的重要采购目标之一,就用铸造的假银币购买,狠狠地坑法国佬一回……

第844章 硫酸的作用

    虽然马林觉得自己铸造假的银币就是坑了法国佬了,但其实未必。为何?因为马林铸造的假银币,性能稳定,镍白铜的耐腐蚀性,比正版银币都要强。

    而货币的重要要求之一,就是耐保存。马林给铸造的假银币,只要别人看不出假来,那它就有货币的功能。只要足够耐保存,就能长期流通。

    而对于法国这样的大国而言,货币往往是不够用的。就像大明帝国,生产力太高,结果导致货币不够用,白银价值也非常高。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马林也许算是帮助法国社会经济了。因为,有了足够的货币,物资才能更流畅地流通起来。在货币短缺的情况下,马林这种行为,根本说不好是在坑法国还是在帮法国了。

    当然,这种行为,也许是帮助了法国社会,但肯定不会帮到法国王室。因为,法国王室就靠着铸币吃铸币税的红利呢。结果马林代劳铸币了,等于是抢了法国朝廷的利益。

    因此,总结下来就是马林帮助了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却坑了法国朝廷……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经济学问题,很难一句话说清楚。而马林这会儿也没反应过来,总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呢。但后来当他自己反应过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北海国大规模铸造白铜货币,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也猛吃铸币税的利益……

    事实上,后世历史上就很流行镍币。甚至,后世华夏的一元硬币,就是钢芯镀镍的。而第三套软妹币长城系列的一元硬币,就是铜镍合金。所以说,马林的行为,其实就是帮法国人提前铸造了一批现代硬币而已。当然,自己也吃到了铸币税的利润,而且是暴利。如果北海国流通镍铜合金的硬币,马林光是吃铸币税,就能吃撑死,而且还能促进经济发展……

    只是,这个道理马林很长时间都不明白,还乐颠颠地用镍金属帮别国铸造假银币。虽然自己也吃到了铸币暴利,但是,同样也刺激了敌国经济的发展……人家正缺乏货币呢,马林的镍铜币完全可以当真币使用,这不正好促进人家经济发展么?唯一吃亏的,就是被抢了铸币税的敌对朝廷了……

    ……

    当然,这个办法只针对欧洲有效。未来如果想要和明朝做生意,还得用真金白银。为何?因为明朝人是见过白铜的,也有自己辨别白铜的办法。欧洲人没见过白铜,自然可以用镍铜币冒充银币忽悠他们。但华夏很早就有白铜了,你想忽悠人家,很容易被识破。

    正是因为明朝人辨别白银的经验丰富,西班牙人无奈之下,才铸造了含银高达9成的美洲银元,来和大明交易。不然,明朝人会拒收的。

    不过,这也难不倒马林。为啥?因为马林早就想好白银来源了啊日本石见银山……

    这年头,石见银山貌似还没大规模开发,大家也不知道这是一座超级银山。貌似,目前当地大名只开采了地表的小规模银矿,而且采完了。直到1526年,才探出了地下的巨大银矿脉。

    马林完全可以占据石见银山,开采这个超级大矿。然后,用日本的银,购买大明的货物,拿来自己潇洒……

    至于欧洲,咱还是用白铜币比较实在点,谁叫大家不认识白铜呢……这样土鳖,不蒙他们蒙谁啊?

    和后世的镍铜硬币相比,马林伪造的假银币,只是多加了些铅,好提高假银币的密度。但这并不影响什么,因为马林提高了镍的含量,使得货币的耐腐蚀能力很强,非常耐保存。

    而且,这些铅也是自家出产的巴肯斯铅锌矿不但出产锌锭,也出产铅块啊……马林在纽芬兰岛巴肯斯铅锌矿推行使用鼓风炉,大大提高了冶炼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不管是镍还是铅锌,生产成本都欧洲本土低很多。这些低成本的镍和铅用来铸币的话,可以进一步降低铸币成本。

    ……

    除了运回50吨镍块金属之外,威尔茨还让人运回了十大缸浓硫酸……

    这是处理红土镍矿的副产品,在高温煅烧红土镍矿硫化镍的时候,生成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被水塔吸收,生成硫酸和亚硫酸的混合物。当然,以亚硫酸为主,硫酸只占少数。

    但马林记得,亚硫酸放在空气中会逐渐氧化成硫酸。这个过程比较漫长,效率也很低。但马林也不在乎,因为他的需求量也不大。

    按照马林的吩咐,威尔茨在提取了大量的亚硫酸和少量硫酸的混合液之后,就将其置放在太阳下暴晒,并让人不住用棍棒搅拌,还不时用类似打气筒的简易工具,往亚硫酸里注入空气(实际上是加氧)。如此,也算大大地加快了亚硫酸转化成硫酸的速度。

    甚至,威尔茨还让人用密封的容易加热,并注入大量空气,以试验能否加快转化速度。可惜,试验失败了……

    为啥?因为硫酸能溶解金属,所以不能用金属容器。但不用金属容器的话,容器的抗高压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威尔茨的试验,也是用陶制容器的。结果,因为加热后压力过高,容器爆了。负责看管容器的工人当场被硫酸毁容,把威尔茨吓得不轻。因为,他当时其实也离得不远。

    之后,威尔茨就放弃了高温高压加速亚硫酸转化的试验,因为太危险……

    所以,这次他只送了十大缸浓硫酸副产品回来。

    “浓硫酸……如何利用这玩意儿呢?”马林陷入了沉思……

    正好,马林手边有一份西撒哈拉阿尤恩磷矿增产的申请报告。这份报告是请求增加黑奴的,因为,这年头挖矿都靠人工。想要增产,必须增加矿工。而黑奴,是最廉价的矿工……

    看了看这份报告,马林忽然受到了启发:

    “对啊,可以用来生产过磷酸钙!”

    过磷酸钙是一种水溶性的磷肥,因为可溶于水,所以用过磷酸钙施肥,肥效非常快。反之,用磷灰石作为磷肥的话,吸收非常慢。因为,磷灰石不溶于水。要想让磷灰石作为肥料,必须作为底肥提前施肥。不然,到了作物生长期,施肥未必能快速生效。而且,就算这样,磷灰石的磷成分,也未必能完全被庄稼吸收。

    过磷酸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应用的化学肥料,因为,它的生产非常简单用稀硫酸溶解磷灰石就可以了……

    是的,就这么简单。稀硫酸将磷灰石(ca5(po4)3f)分解成可溶于水的一水磷酸二氢钙ca(h2po4)2h2o、无水硫酸钙和少量磷酸,含有效 p4o10%~%,其中80%~95%溶于水,属水溶性速效磷肥,可直接作磷肥,也可用于制复合肥料。

    最重要的是,经过稀硫酸的分解,这种肥料可以溶于水了,能快速被庄稼地吸收,效率是磷灰石的百倍。可以说,当天施肥,当天见效……不像原始的磷灰石,自然转化吸收非常慢,而且吸收也不完全,很多磷成分浪费掉了……

    ……

    “咦,这么看来,硫酸还是挺有用的嘛!”

    想到这里,马林写了封信,让去美洲的船带给威尔茨,指示威尔茨重视硫酸的生产。

    而且,马林记得,分解磷灰石,未必就要硫酸。貌似,亚硫酸也可以呢……这样一来,通过硫酸和亚硫酸,马林就可以建立最简单的过磷酸钙化肥厂了……

    另外,貌似稀硫酸和锌金属反应,可以制取氢气啊……要不,弄几个氢气球给凯撒和罗伯特玩?马林不由地想到……

第845章 氢气球事件

    等到亲自做氢气球的时候,马林才发现,原来制作氢气球也是高科技……

    制取氢气这一步没问题,马林有锌金属在手,稀硫酸随便从缸里舀点浓硫酸加水稀释就可以。可氢气的收集,好像有点难。主要是保证氢气不泄露。

    一开始,马林用的是宽口瓶,发现很难保证氢气不泄露。后来,他直接用细口瓶制取,直接把气球套在瓶口收集氢气。

    可气球也出毛病了,马林手里没有高弹性橡胶,只能让人用牛皮缝制了一个简单的气球。可这个缝制的气球密闭性不好,有轻微漏气的现象。虽说上胶可以解决问题,可问题是,这年头的胶水质量很差,可没有后世那种502胶水的能力。马林可以保证,这个时代的胶水粘合的气球,小点还好,做大了铁定会崩。所以,大型载人氢气球什么的,还是别想了。

    最终,马林从屠宰场找到了合适的氢气球原料猪尿泡……

    但让马林郁闷的是这个年代欧洲的家猪体型较小,跟着猪尿泡都比较小。看着比前世看过的猪尿泡明显小一号的猪尿泡,马林有些无语。

    可不管怎么说,猪尿泡的密闭性的确比缝制的皮革球好多了,还能涨大些。然后,奥里希王宫后院,就看见熊孩子凯撒,带着走路还不稳的小罗伯特,拽着几个猪尿泡氢气球满院子撒野……

    后来,深受启发的马林,又去了屠宰场,搞了一个牛尿泡,做了一个大号的氢气球。但没想到,这个大号氢气球的浮力太强,幼小的罗伯特独自拿这个大号氢气球的时候,差点整个人被带飞。要不是马林眼疾手快,未来教皇罗伯特同志,可能就跟着牛尿泡氢气球升天了……随后落下必然是摔成肉饼……

    然后,费丽斯这个还挺着大肚子的孕妇爆发了她追着马林,想要又咬又挠……

    要知道,费丽斯可是把罗伯特当成了未来教皇看待的。毕竟,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教皇母亲”的诱惑太大了。马林这么乱搞,差点害她梦想破灭,加上母爱护崽和孕妇情绪本来就不稳定,于是她爆发了。

    要换作别的女人敢这样,马林早就镇压了。可是,费丽斯是教皇的闺女啊,来头太大,加上怀着他的孩子,马林只好认怂认错,好不容易才安抚了费丽斯不稳定的情绪。也亏得他练过武,躲得快,不然脸上就要被挠一道血印了。

    吸取教训的马林,赶紧收走了牛尿泡做的大号氢气球,只留给俩儿子几个小猪尿泡氢气球玩儿。

    ……

    没想到这事惊动了达芬奇,在听说了氢气球差点把小罗伯特带上天的事迹后,这位本年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忽然有了一个飞天的梦想:

    “大公,您给我多做几个牛尿泡氢气球吧,我想绑在一起,把我自己带上天看看……”

    马林差点跳起来:

    “阿达,你为什么这么想不开要寻死?”

    “寻死?”达芬奇不明白。

    马林赶紧科普了一波:

    “氢气球本身就包含易燃易爆的气体,而氢气球到了高空后,因为高空气压很低,导致气球内压力远大于外部环境,然后自己撑破爆炸……巴拉巴拉巴拉……总之,上天后死定了!”马林解释了老半天,口干舌燥。

    达芬奇眨巴眨巴眼睛,道:

    “什么是气压?你怎么知道高空气压变低?”

    马林快哭了我是文科生啊!虽然中学时基础的物理化学学的还行,可也不是专业的啊……

    然后,他只好拿出了终极挡箭牌:

    “这是我老师爱因斯坦说的……”

    达芬奇更迷惑了……

    马林无奈,为了演示氢气球的危险,当着达芬奇的面,引爆了两个牛尿泡氢气球,瞬间把作为试验品的一只绵羊烧残了……

    然而,达芬奇是被吓住了,同样被吓住的还有安吉拉和费丽斯。在没收了孩子们的猪尿泡氢气球后,马林也被两女联合追杀了好一阵:

    “敢把这么危险的东西给孩子玩,你想害死他们吗?”即使是温柔无比的安吉拉,这次也发飙了……

    马林欲哭无泪,晚上只好独自睡办公室了……

    说起来,也是马林大意了。猪尿泡氢气球虽然小,可里面装的也是氢气。两个小家伙正是熊孩子的年纪,若是不小心碰到明火,真的可能会被烧伤。所以,这次面对安吉拉和费丽斯的质问,他也只能认错。要不是达芬奇想要玩飞天,马林都差点忘记氢气球的危险了。

    ……

    达芬奇这老小子虽然因为危险性太高,放弃了用牛尿泡氢气球绑着飞天的不靠谱计划,可还是对氢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申请更多浓硫酸想做实验。

    马林一看这还得了?达芬奇可是马林麾下唯一靠谱的科学家,要是玩氢气不慎被炸死或烧残了,自己的损失可就太大了。

    于是,马林只好用别的来转移达芬奇的注意力:

    “阿达啊,你能不能帮我重新设计一个舵轮系统?现在的舵轮有点落后,做不到一个人转向啊……”

    马林说的也没错,之前让一群钟表匠帮忙设计的舵轮系统,是应用了大量的铜齿轮和铜棒作为杠杆的。虽然也能用,但也只是比早期落后的舵杆省一半力而已。也就是说,以前转向要用4个水手扳动舵杆,现在只要2个水手一起扳动舵轮……

    可是,这还不够,马林觉得还是利用动滑轮和绳索的那个后世版本更好。只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后世航海用的绳索基本都是剑麻纤维做的耐磨损和耐海水腐蚀的航海专用绳索。而现在马林手里有的,只有亚麻绳索,质量明显不达标。所以,马林原本打算是等墨西哥剑麻找到后,再让达芬奇搞新式舵轮系统的。反正,现在搞出来也没啥用。

    但眼见达芬奇痴迷危险的氢气,马林不得已,只好用研发动滑轮绳索控制舵板的心事舵轮系统。反正,先弄出来,等有了剑麻再换绳索就是。

    “这下阿达该消停了吧?”马林松了口气。

    等到新的舵轮系统研发出来,估计也好久了,没准达芬奇早就忘了氢气这茬……

    但事与愿违,没几天,达芬奇就一脸淡定地抱着一摞图纸来找马林了:

    “大公,我研究出来了……”

    马林:……

    “这么快?”马林有些吃惊。他记得,他之前找那群钟表匠研究齿轮杠杆系列的舵轮系统时,花了很久时间的。

    但没想到,达芬奇满脸疑惑地抬起头反问道:

    “需要很久吗?您都提出思路了,我把它转化成实物,可不就几天时间吗?”

    马林内心顿时受到10万点暴击伤害……

    “看来,天才的世界我们不懂啊……”马林叹了口气。

    也是自己想岔了,之前那帮钟表匠,充其量只是工匠而已。可达芬奇是什么人?人家是这个年代顶级的科学家啊。同时,人家动手能力也超强,要不然也搞不出机器狮子虽然那是1516年左右的事情……如果用一个身份来量化达芬奇的能力,那么,科学院院士兼工程院院士,是对达芬奇能力最好的描述……

    所以,不能用普通人的眼光看待天才,人家跟你不是一个位面的……

第846章 不小心搞出了无烟火药(上)

    “整个系统呈菱形,但不规则,主要是两条上菱边较长,两条下菱边较短。菱形的上尖角,就是舵轮。而两边的钝角,则各设置一个定滑轮。而菱形的下尖角,则是舵板。”

    “四条菱边,各设置一个动滑轮,以做到充分省力。当水手转动舵轮的时候,绳索会通过定滑轮和动滑轮,拉动舵板向一侧,改变船只航向……”达芬奇滔滔不绝地介绍着。

    马林看了看图纸,觉得设计得蛮合理的。下菱边短,是因为定滑轮的位置更靠近舵板的平行位置。这也导致,拉动舵板的绳索力臂更长,力矩更大些。事实上,所谓菱形的下半段,已经无限趋近于一条线了……

    马林思考了一会儿后,问道:

    “如此频繁转动舵轮,绳索的磨损应该很大吧?”这是马林很担心的问题。毕竟,大航海很要求持续力。有时候,船只在海上一跑就是几年,要是太频繁更换绳索,麻烦不说,也容易引起不便。

    达芬奇想了想,道:

    “的确如此,只能多准备些亚麻绳索了……”对此,他也没啥办法。当然,他还不知道有剑麻这种神器。

    “这个系统的绳索最下面靠近舵板那一段,貌似要泡在水里,亚麻绳索好像不太耐海水腐蚀啊……”这个问题才是大问题。马林的船现在只跑北美航线,对于绳索磨损还能接受。可海水腐蚀,这就没办法了。毕竟,末端绳索是需要和舵板一起,长期泡在海水中的。

    达芬奇想了想,忽然眼前一亮,道:

    “大公您可以让人用海军铜拉成细铜丝,然后用海军铜的铜丝搓成铜绳,取代末端的那段绳索。那样,不久不怕海水腐蚀了?”

    “还有这种操作?”马林呆了呆。但很快,他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好办法……

    用马林自己搞出的添加了锌和锡的海军铜拉丝并编成绳索的确麻烦了些,但可行性非常高。当然,也要不了多少,只要把经常接触海水的那一段替换就行了。

    不得不承认达芬奇的脑子灵活,可还没等马林夸他几句,达芬奇就又搓着手,道:

    “大公,您看……这舵轮系统也做完了,是不是给点锌锭和硫酸让我研究下氢气?”得,这货对氢气还是念念不忘……

    ……

    马林可不愿看着手下唯一一尊科学大神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于是,他不得不想别的办法……

    ……

    “嗯……啊……这个……”马林含糊其辞。

    “锌锭和硫酸在哪儿?”达芬奇有些沉不住气了,几乎想自己去拿。

    马林一个激灵,脱口而出道:

    “不能给你,硫酸我另有用途!”

    “另有用途?什么用途啊?”达芬奇也来了兴趣。对于科学知识,他都有兴趣,不只是对氢气。

    “我要制硝酸!”急切间,马林又临时想了个理由。

    不过,想到这个理由后,马林竟然觉得不错。

    然后,马林就带着好奇宝宝达芬奇一起去实验室制硝酸去了……

    制硝酸的过程非常简单,就是用浓硫酸和硝石加热反应。硝酸加热后易挥发,只要注意收集就好了。这一点,马林经过制备氢气,早就熟悉了只要用一个细口瓶,接上管道通水就可以了……

    经过冷却等多个环节后,马林值得了一大瓶浓硝酸……

    “对了,我制备硝酸是干什么来着?”马林忽然忘了自己的目的。

    不过想了想,好像他之前真没啥特别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忽悠达芬奇而已……

    “切,我还以为是什么呢,原来是硝酸啊……”马林没想到,达芬奇居然一点不感兴趣。

    为啥?因为欧洲此时已经有人制备出硝酸了啊……

    其实八世纪的时候,就有波斯学者贾比尔.伊本.哈扬制出了最早的硝酸。然后,这一技术,也传入了欧洲。而达芬奇所在的意大利,是和中东地区来往最密切的西欧国家。因此,意大利人知道硝酸,毫不奇怪。

    当然,达芬奇以前见过的,都是稀硝酸,和马林制备的浓硝酸性能差远了。

    别的不说,浓硝酸就可以硝化棉花等植物纤维,形成可怕的硝化纤维火棉……

    本来马林还想跟达芬奇吹一波的,可想到火棉的强烈爆炸特点……马林还是没和达芬奇吹什么……

    可达芬奇又要硫酸了,还鄙视马林用硫酸制备硝酸没啥稀奇。马林急眼了,于是急切间又想到了浓硫酸的一个用途:

    “阿达,我要制乙醚!”

    达芬奇顿时一愣:

    “乙醚是啥?”

    “乙醚是一种麻醉药,能让人昏迷不醒,任你动手解剖的神药……”

    瞬间……达芬奇的眼睛亮得像200瓦的大灯……

    马林这时候才想起来达芬奇这厮,本就是个解剖狂人啊……

    当初,在米兰城劫持达芬奇的时候,马林就发现达芬奇别墅地下室里有好多偷来的死刑犯的尸体。而且,这些尸体都被解剖了。不然,后世也没有达芬奇留下的人体解剖学图。一说到解剖,达芬奇就瞬间嗨起来了……

    “那还等什么?我们快去制备乙醚吧!”解剖狂人达芬奇兴奋道。

    当然,达芬奇也不是真的变态。而是他想到了如果真有这种麻醉剂,那么,他就可以给病人无痛苦地割去肿瘤和腐肉,并轻松地处理各种伤口了。要知道,全才达芬奇,也是个医术高手。当然,是外科高手……

    马林犹豫了下,道:

    “阿达,你先帮我做一个量程更大的温度计。因为,这次制备,需要用到140摄氏度的高温……”

    达芬奇很快领命而去,两天后,带来了大量程的水银温度计,最高可测量道200摄氏度。

    然后,“化学家”马林就开始了乙醚的制备……

    乙醚的制备很简单,就是把酒精和浓硫酸混合在一起加热,加热温度为140度……

    当然,马林不是真的化学家,对于二者的添加量有些吃不准。在吃不准量的情况下,马林就多加了些酒精。如此,得到的产品,可能是乙醇和乙醚的混合液。但是,这总好过残留硫酸。

    为啥?因为浓硫酸可是可怕的强酸。你想想看,如果用这种乙醚给病人实施麻醉,结果,因为残留浓硫酸,沾了乙醚的湿布捂住病人口鼻后,因为残留浓硫酸让病人毁了容……

    所以,马林宁可多加点酒精,也不愿意让浓硫酸有残余,那可是毁容的要命玩意……

    因为乙醚易挥发,所以加热时玻璃瓶是密封的。不然,加热后乙醚就挥发掉了。反应结束后,马林先让烧瓶冷却,让乙醚液化。乙醚微溶于水,所以制得的混合液,乙醚是浮在溶液表面的,收集好就是。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乙醇。因为,乙醚虽微溶于水,却和乙醇互溶。当然,捞取的时候,也会带点水。所以才说,如果浓硫酸残余,也会被捞了去……啪一下捂住病人口鼻,那就完蛋了……

第847章 不小心搞出了无烟火药(中)

    当开始真正提取乙醚的时候,马林才发现自己多虑了。为啥?因为乙醚微溶于水啊……

    而马林担忧成为杂志的硫酸和酒精,它们都是溶于水的。所以,多用清水洗几遍,硫酸和酒精的含量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当然,乙醚也会有损失。毕竟,它还是微溶于水的。但和获得高质量的乙醚相比,这就不算啥了。

    不过,马林也思考过,这种多次水洗的办法,只适用于医用乙醚的提取。毕竟,那是针对人的。若是化工用,根本没那么严格的要求。最多水洗一次,就可以用于化工生产了。

    得到马林多次水洗后的高纯度乙醚后,达芬奇这个科学狂人立即兴冲冲地做麻醉实验去了。但不一会儿,达芬奇就怒气冲冲地回来了:

    “大公,你骗我,这玩意根本没麻醉效果。我用沾了乙醚的湿布捂住羊的口鼻,结果没麻醉!”

    马林想了想,忽然一拍脑袋尼玛,被脑残剧忽悠了。实际上,乙醚一捂住口鼻就晕应该是不懂化学的文科生编剧夸大的效果。实际上,乙醚麻醉,要好几分钟才能生效呢。可文科生出身的编剧不懂啊,以为乙醚一用就奏效呢。就像电视上描述中枪的人,电视剧里是挨了一枪后,装死尸的龙套演员立马就嗝屁。而实际在战场上,中枪的人,只要不是被爆头,往往会垂死很久,直到血流得差不多了,血压太低导致心脏停止跳动了,才会嗝屁。真正当场就被杀死的很少,大部分阵亡的,都是重伤垂死很久,然后在无比疼痛中流血死去……

    达芬奇听了马林的话,重新去摧残那只羊。几分钟后,达芬奇兴奋地跑过来说道:

    “真的昏迷了哎,捂得我手都酸了……”

    马林听了直翻白眼尼玛,几分钟的时间,真完全捂住口鼻,也能导致缺氧死亡或昏迷了……

    不过,达芬奇不是傻子,自然不会真的让羊窒息。他可是按照马林的说法,用沾了乙醚的湿布捂住羊的口鼻的。可湿布并不会让羊窒息,还是能呼吸到一点空气的。

    随口,达芬奇招呼屠夫杀羊,果然羊没有感觉……

    然后,达芬奇就想把魔爪伸向人类……

    “别,阿达,人命关天,你可不能乱试!这样吧,你去监狱找几个被判了死刑的杀人犯做试验,千万别拿好人做试验。注意,严格记录药物用量,千万别过量了。不然,会危害人的健康的!还有就是,请记录一下在不同用量下,事后人体的不良反应,避免以后用乙醚浓度过量。”

    “放心,我是专业的!”达芬奇自信满满地去了北海国海边的一个关押死刑犯的重要监狱,开始了对监狱中杀人犯的摧残……

    ……

    达芬奇走后,马林也有些无所事事。达芬奇并没有带走所有的乙醚,毕竟这次马林制取了不少,足有一大桶。达芬奇带走半桶,还给马林留了半桶。

    马林看着实验室里的化学品:

    “乙醚……乙醚可是个好东西啊!”

    马林忽然想起来,后世的青蒿素,貌似就是用乙醚制取的。因为,乙醚是化工界的最强萃取剂。

    不过,马林却不打算用乙醚代替酒精去萃取青蒿素。为啥?因为乙醚有毒啊!青蒿素是救命的药物,要是残留了乙醚……鬼知道是药是毒了……马林不是化工专业的,害怕用乙醚制取青蒿素会残留乙醚。因此,他宁可使用酒精,而不是使用乙醚。反正,酒精其实更便宜。当然,这是对马林来说的。因为,他用的是实验室制法,乙醚还要用浓硫酸和酒精反应制取呢。很明显,酒精成本更低啊……

    接下来,马林用乙醚这个萃取剂,玩起了化学实验……

    虽然上辈子是个文科生,但马林也挺喜欢化学实验的。而乙醚的制取和应用,正好是中学化学的知识范畴。要是大学化学的内容,他还不懂了呢。

    马林倒了点油进入乙醚中,果然发现油被乙醚溶解了。要是倒入水中,应该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可倒入乙醚,直接就溶解掉了。

    然后,马林又找来一块松香,很快也溶于乙醚了。接着他又找来一块蜂蜡,同样溶解了……

    “蜂蜡……溶解……我好像把握住什么了……”马林若有所思……

    看到边上用玻璃瓶装的浓硫酸,马林才想起来是啥……

    原来,马林想起了一个无烟火药的配方……

    前世,作为一名中学全科学霸……不对,是生物不行的学霸……马林对中学化学还是很了解的。

    同样,作为一名军迷中的一战、二战迷,他也读过不少介绍一二战的文章。其中,就有介绍当时火药的文章。

    比如,无烟火药,就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无烟火药在战争史上非常重要,它的出现,使得枪械口径不断缩小,从20毫米左右的大口径黑火药步枪,缩小到了七八毫米的中口径时代。再到后来,出现了5点几毫米的小口径步枪……

    当然,现代的5点几口径的小口径步枪,子弹的发射药一般是双基或者三基的发射药。那个有点复杂,但最早法国人弄出来的单基无烟火药发射药,技术却是非常简单的。

    有多简单?就是把危险的硝化棉溶于乙醚,然后在添加点石蜡作为安定剂。然后,等乙醇挥发掉,剩下的就是大名鼎鼎的“b火药”了……

    硝化棉本身是非常危险的,容易爆炸,性能很不稳定。所以,必须加入安定剂后,才能用作火药发射药。

    需要指出的是,发射药和炸药是两个概念。炸药一般使用爆速很高的火药,比如tnt,爆速6920m/s,而硝化甘油,爆速高达7700 m/s。鬼子的下濑火药(也就是苦味酸),爆速达7350 m/s。至于黑火药,据说爆速只有500 m/s……

    其实硝化棉的爆速也是很厉害的,有6300 m/s。可是,硝化棉太不安全,不能直接用。但加了安定剂后,用倒是可以用了,爆速却降到了2000 m/s左右,降为了发射药的级别。可不处理,又没法应用,不然一运输就爆炸。还没炸死敌人,就先搞死自己人……

    所以,处理过的硝化棉,是不能用作炸弹的。比如,导弹、炮弹和手榴弹的战斗部。倒不是说它不能用来做战斗部,而是威力不足啊。人家用六七千米每秒爆速的猛炸药,你用发射药当炸药……还是早点洗洗睡吧,好歹能保留一条狗命……

第849章 炼金术士

    得到了乙醚后,马林让人水洗了几遍,去除其中的硫酸和酒精成分,然后,就丢给达芬奇去做动物麻醉试验去了。(具体过程,就不描述了)

    之后,同时拥有浓硝酸和乙醚的马林,忽然想起了1884年法国化学家制取的世界上第一种无烟火药b火药。原料是硝化棉和石蜡,具体制作过程不告诉你(也不敢告诉你了)……

    b火药的制取是很简单的,但成本太贵了。因为,它的原料中的乙醚,是酒精制取的,而酒精是粮食制取的。现在欧洲粮价那么贵,显然成本很高呀。而且,马林现在手里浓硫酸也少。毕竟,威尔茨在古巴那边弄浓硫酸是让亚硫酸天然氧化的,过程慢且产量少。至于和氧气加热氧化制硫酸,马林是知道的,但那要用到催化剂v2o5……这太专业,马林不懂得如何获得……所以,只能用土办法获得了,但硫酸获得的量肯定比较少……

    好在生产最简单的花费过磷酸钙用亚硫酸就可以,那玩意处理硫化镍红土时不要太多。因此,马林决定硫酸用来浓缩后生产b火药,而亚硫酸都用来处理过磷酸钙。而且,本着“污染环境不如集中污染一处”的原则,马林决定以后把西撒哈拉的磷灰石都运到古巴那边威尔茨处理红土镍矿的场所大伊纳瓜岛上,现场制成过磷酸钙。然后,把吸收性特好的过磷酸钙再运回本土或者美洲当地的种植园。

    过磷酸钙溶于水,对庄稼地来说是秒吸收的。所以,不但可以用作事先的底肥,还可以用作生长过程中的速效追肥,当天撒下,当天见效……

    速溶的过磷酸钙,加上同样速溶的德国本土钾盐,可以让农业更兴旺些。事实上,之前的肥料,氮肥不用讲,粪块嘛,钾肥也很好,德国就有钾盐矿,马林用焰色反应找到了钾盐后,承包了几处钾盐,现在专门用来制作混合肥料。就是之前用磷灰石当磷肥,效果差了点。现在,有了过磷酸钙,肥料的短板算是补齐了。那么,以后黑麦和小麦的亩产,可能要突破500磅,像六七百磅甚至八百磅挺进了。至于为什么不想上千磅的亩产?主要现在种子的品种还不行啊……加上氮肥用粪块,其实也不比磷灰石好太多。所以,除非解决了种子问题,以及用硝石当氮肥……但这可能吗?即使拿下智利的硝石矿,马林也不会奢侈到拿硝石去当肥料的……

    使用过磷酸钙作为化肥,别的欧洲国家即使发现了样品,也不知道那是啥。毕竟,过磷酸钙的外表,和磷灰石的差别已经很大了。别人即使偷到过磷酸钙的样品,也不会搞得清是啥。至少,这个年代做不到。

    不过,过磷酸钙呈一定酸性,据说在酸性土壤中施肥,会和土壤中的酸盐发生反应,重新生成不溶于水的磷酸盐。因此,需要指出的是,必须确定土壤的酸碱性。实在不行,可以搭配石灰石使用,提高碱性。事实上,大部分肥沃的土壤,比如黑土这样的腐殖土,都是呈酸性的,颜色偏深。而碱性的土地,多半比较贫瘠,涂色呈黄白色等较淡的颜色。

    然后就是,一般酸性肥沃土壤土质一般较为松软,就像牙齿过酸也会松软那般。而碱性土壤一般比较板结和透气性差。浇水下去就明白了松软的酸性土壤水很快往下渗透,而板结的碱性土壤则较慢下渗。

    马林原本是想测土壤的酸碱度的,那个更准。可是,那啥ph试纸是怎么生产的,马林一点不懂啊。毕竟,他的化学知识,只有中学水准……因此,他只能使用这种“经验主义”的土办法,判断土壤的酸碱性了……

    不过,对马林而言,他掌控的地盘,多半位于沿海地区,水资源很丰富,土壤的腐殖质成分较多,基本都是酸性土壤。所以,需要加点石灰,混合过磷酸钙施肥。至于那些黄白色的贫瘠之地,那就不必了,反正过磷酸钙的酸性,正好和碱性土地中和呢……

    马林不知道,因为应用过磷酸钙,必须搭配石灰石,结果,后来一个谣言传了出来马林用石灰石当肥料,获得了高产……然后,整个欧洲竞相模仿……

    但欧洲大部分肥沃的农田都是酸性土壤,施加了石灰石后,竟然真的出现了增产虽然增产幅度不大,最多一两成,但也很振奋人心了。只是,少部分家里土地明明是干硬的碱性土的农田,也跟风施加石灰石当肥料,然后产量更低了……

    ……

    因为浓硫酸的量很有限,所以,马林这次只制作出了20桶无烟火药b火药。想要更多,也得有足够的浓硫酸啊。

    这不,马林刚做完b火药,达芬奇又闹上门来了……

    原来,阿达为了测试麻醉效果,已经麻翻了王宫内5只羊、三条狗和两头牛了……然后,乙醚用光了,就跑过来跟马林再要……

    可是,马林已经全拿来做b火药了,哪里还有乙醚留存?然后,达芬奇就生气了,跟马林吵了起来……

    要是一般工匠,敢在他面前炸刺,马林早就大耳刮子扇过去了麻痹,清醒下,回忆一下你是谁……

    可是,对于达芬奇,马林却有些无奈。这货马林是当成宝贝的,毕竟,达芬奇是这个时代唯一拿得出手的科学家。可是,阿达这老小子,大概也知道这点,居然蹬鼻子上脸,敢跟他吵架了……

    “恃宠而骄啊!看老子不嫩死你……”可想到达芬奇的价值,马林还真舍不得嫩死对方。而且,让马林无话可说的是达芬奇和他吵架,多半是因为科学研究,绝不会无缘无故恃宠而骄……所以,马林也拿他没办法……

    “真的没有硫酸了?我急缺啊!”

    “没了,全被我用了!而且,这东西只有古巴那边有出产的。”马林没好气地说道。

    “不对啊,我记得在意大利的时候,很多炼金术士手里都有硫酸的。”达芬奇疑惑地说道。

    “意大利……炼金术士……”马林一愣,继而大喜:

    “对啊,我怎么把那些古代化学家忘记了!”

    欧洲这个年代还没有什么专业的化学家,从事化学工作的,基本都是脾气古怪的炼金术士……

    这些炼金术士们,多半靠制造和售卖药物(毒药多于治病的药)维持生活和研究,同时做着“点石成金”的美梦……

    以上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炼金术士当中,的确有部分人是精通硫酸的制造的。而且,硫酸也是重要的炼金材料……

    意大利地区多火山,盛产硫磺。而不少意大利炼金术士,就擅长直接用硫磺制取硫酸,然后用于炼金研究……

    马林这会儿正发愁缺乏硫酸呢,不如,直接招募这些意大利炼金术士帮其制造硫酸。

    不过,考虑到硫酸生产给环境带来的严重伤害,马林决定改用另一种合作方式派专门的商会,去意大利向那些会制造硫酸的炼金术士收购硫酸……如此,就避免了硫酸生产污染本土。至于意大利那边空气被污染,关他毛事?

    如此一来,马林以后就不缺硫酸了。毕竟,这个年代虽然生产硫酸的效率很低,但积少成多。马林可以和全欧洲的懂得制造硫酸的炼金术士们合作,大量收购。到时候,就不缺硫酸了。

    当然,硫酸不止是用来制造乙醚和无烟火药的。它还有其他的用途,比如,马林熟知的吕布兰法制纯碱,就需要大量硫酸……

第848章 不小心搞出了无烟火药(下)

    举个例子吧,日俄战争,对马海战,俄国太平洋舰队被日本舰队打得大败。如果是文科生历史学家,尽瞎吹比,说什么俄国****啦,官兵训练不足啦,还扯到了政体上,仿佛缺了他那种吹比王,俄国舰队就必然失败似的……

    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麻痹的两国海军用的炮弹炸药不一样啊……

    日本用的是从法国偷来的下濑火药(苦味酸),爆速达到7350 m/s,早在甲午战争时就应用了。而俄国人用的则是从法国人手里引进的b火药,也就是第一代无烟火药。这种火药加工后其实算是发射药了,而且是单基发射药,爆速只有2000 m/s左右。而日本的下濑火药,爆速是其3.6倍以上,还自带燃烧和毒烟效果……同样的炮弹,打出去爆炸威力相差太大,俄国人自然败了……别和我提舰炮口径,先问问战斗部火药威力的巨大差异吧……

    其实俄国人也是倒霉,因为对马海战爆发的1905年,正值火药技术发展的时代。虽然tnt什么的也出来了,可应用和大规模生产等技术还不够完善。另外,这些技术还在英法德等发达的西欧国家手里,还没传到俄国呢。

    而日本的下濑火药也是另辟蹊径,苦味酸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和金属炮弹壳发生反应,然后导致自爆。可鬼子科学家下濑雅允发明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你不是和金属壳反应吗?我给炮弹战斗部金属壳内层刷上一层石蜡,隔绝苦味酸和金属壳的接触,不就没事了?然后,日本海军就崛起了……

    如果单论当时舰炮的威力,日本海军当时要超过英法。但是,因为规模和人家完全没法比,甚至还要跟人买船,所以还排不上号。

    但是,下濑火药出现后,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北洋舰队。北洋舰队使用的进口铁甲舰是不假,可尼玛的炮弹居然使用黑火药,比俄国人从法国引进的的b火药都要差几倍,面对下濑火药,能不被打残么……

    我们对比一下爆速日本下濑火药爆速7350 m/s,俄国b火药2000 m/s,北洋舰队黑火药500 m/s……

    其实俄国人最惨,再过几年,它就可以从英法那边购买到威力不亚于下濑火药的tnt技术了啊……

    所以,俄国人在错误的时间,打了一场错误的海战。俄国毛子是不缺勇敢的,但炮弹威力是人家三分之一都不到……这仗没法打啊……

    至于“我大清”,那就更别提了。当无烟火药出现后,别的国家好歹也能花大价钱引进技术生产。可大清朝的纯文科生(儒生)官员,只知道引进枪炮生产技术,不知道火药技术的提升。

    甚至,德国在“1888委员会步枪”和毛瑟新款的无烟火药步枪列装部队后,觉得原先列装德军的毛瑟m1871型的黑火药发射药的步枪不能浪费了,于是就甩卖给了清军。北洋军队不知道别人是淘汰垃圾大甩卖,还当个宝贝买了下来看,我大清有大批的“毛瑟快枪”了,威武……

    ……

    而黑火药步枪和无烟火药步枪有啥区别呢?首先口径不同。毛瑟1871口径11.15mm,子弹规格是11.15mm*60mm。而使用了无烟发射药的新款毛瑟步枪,子弹是7.92*57mm规格的。很明显,两款子弹个头差别很大。使用7.92规格的子弹,可以多携带不少……而且,还不提黑火药枪管需要经常清理残渣了,加上黑火药的烟雾阻挡瞄准视线……

    而且,更神奇的是,单基无烟发射药的爆燃时的火焰温度,居然比黑火药的爆燃火焰温度还低黑火药爆燃火焰温度是2800度左右,而单基无烟发射药的爆燃火焰温度只有2500度左右,低了300摄氏度左右……而这个造成的后果就是,使用单基无烟发射药,枪管发烫程度还不如使用黑火药……

    可是,论威力,单基无烟发射药的威力却是黑火药的三倍……

    这里需要提到一个概念比体积。也就是一千克发射药爆炸后产生的气体量(单位为升l)黑火药是280l/kg,而单基无烟发射药为993 l/kg(这个数据为美军m6单基发射药的数据,而m6发射药为155毫米大口径榴弹炮的发射药)。

    法国最初版本的b火药,虽然性能比后世美军的m6发射药要差,但比体积超过黑火药的三倍还是不成问题的。

    而子弹或炮弹被推出枪管或炮管的过程,其实就是火药爆燃后产生的气体在推动。枪管或炮管越长,做功时间越长,弹头离开管道时的初速就越大。而离开枪口或炮口后,就是靠惯性了。因为,后面没有推动弹头继续前进的火药气了。

    在枪管或炮弹长度一定的情况下,显然火药气越多,推力越强,子弹初速也越大。因此,使用单基无烟发射药的子弹,口径可以比使用黑火药的子弹要小很多。而且,对枪管的烧蚀,比使用黑火药还弱些……

    而现代枪械使用的,一般都是威力更大的双基甚至三基发射药。这是因为,双基和三基的发射药,威力更大,可以把子弹做得更小,枪械口径也更小……如此,枪械清了,子弹也可以多带了……比如,现代北约主流步枪口径是5.56毫米,华夏则是5.8毫米……这比一战时德军的7.92毫米和法军的8毫米都小了很多……

    但是,这也是有代价的。现代步枪口径虽小,但双基和三基火药的烧蚀力更强,对膛线的烧蚀很严重。所以,现代步枪的枪管需要使用特殊钢材,或者,枪管内壁镀铬,以增加枪管寿命。比如56半这种步枪,使用45号碳钢的话,枪管寿命为1万发。而内壁镀铬后,寿命变成10万发以上……

    当然,那是双基药和三基药所需的。而用烧蚀力很小的单基发射药的话,咱就用普通碳钢……比如汉阳造,就用汉阳铁厂的劣质钢材,一样用得飞起……

    ……

    马林作为一名军迷,显然是知道大名鼎鼎的b火药的配方的98%硝化棉,2%石蜡……溶于乙醇和乙醚1:3的溶液后,风干后就可以……然后搓成条,切颗粒……

    不过,现在马林手里没有石蜡。而且,石蜡算是最低级的稳定剂,其实,也是可以用蜂蜡来代替的。反正,二者也都能溶于这种乙醇和乙醚1:3的溶液。

    可是,现在马林手里缺的,可不止石蜡,还有作为主体的硝化棉……因为,马林现在手里没有棉花……

    好在,硝化棉又叫硝化纤维,没有棉花,马林就用亚麻布代替呗……反正都是纤维,最多质量差点……

    ……

    得到硝化纤维后,马林又拿来蜂蜡,和硝化纤维一起,溶于乙醇和乙醚1:3的溶液。因为害怕稳定性不够,马林直接把蜂蜡的占比提高到了3%,免得火药的稳定性不够。

    要知道,单基无烟发射药尽管被称为发射药,可威力却是比黑火药强的。它的弱,只是和后世那些猛炸药相比的。论爆炸力,单基无烟发射药是黑火药的几倍……为了小命安全考虑,马林增加了蜂蜡的比例……

    接下来,就是风干了……

    事实上,在后世,是有办法回收乙醚的。好像,是用什么减压低温蒸馏。可是,马林毕竟只是个中学级别的化学达人,不是化工类的大学生。因此,它也不懂什么减压低温蒸馏技术。而且,在19世纪的时候,貌似当时的化学家为了安全,也是选择让乙醚在风干过程中消散在空气中的……这样虽然比较浪费乙醚,可胜在安全……

    在风干得差不多的时候,马林又让人对这些糊糊状的单机发射药进行水洗,而且是多轮水洗……

    这是在一篇一战的发射药介绍文章上看到的上面说道,早期的b火药,因为残留大量醇醚,导致性能也不稳定,容易自燃并引起爆炸。当时法国甚至为此有军舰被火药库的自爆而弄沉……

    而当年美国和法国关系很好,美国人在引进了b火药的技术后,发现只要在事后注意清洗,尽量洗去那些醇醚成分,那么,火药的安全性就会大大提高。

    当然,这不代表就彻底没事了。后来,法国人在一战前不但严格了清洗过程,还找到了更好的安定剂二苯胺。二苯胺安定效果远超石蜡,可以让b火药变得很稳定。然后,这种添加二苯胺的新的单机发射药,被称为“bm”火药。而美国引进口,则称为m系列。比如,后世还在用的m6火药,就是这种火药的后期版本……

    ……

    在清洗完毕后,马林让人把单基无烟火药风干后搓条并切成颗粒。之后,又让人加了一道工序表面钝化……

    根据后世的理论,长管武器的发射药最好烧慢点,这样,气体膨胀就会缓慢(相对)而持久。在步枪身管和炮管内,发射药产生的气体做功时间就会更长些。

    所以,后世的火药,往往会在颗粒表面进行钝化处理……

    如何钝化处理呢?在后世,华夏等一些国家是用樟脑的。樟脑可以溶于酒精和乙醚,但难溶于水……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先用樟脑溶于酒精,然后喷在颗粒火药表面……比如,用一张纱布,放置颗粒火药,再往其表面喷洒樟脑酒精溶液……等到酒精风干后,火药颗粒表面就会有一层淡薄的樟脑膜层……

    这层樟脑膜,可以让火药在最初燃烧时变得缓慢……但当烧到里面后,燃烧速度就会加快……

    正巧,火药气把子弹推向枪口的时候,当子弹接近枪口时,也是表面钝化过的火药颗粒燃烧最猛烈的时候。然后,子弹被一股最强大的火药气推力推出枪管,初速度达到最大……

    ……

    樟脑是一种很优秀的钝化剂,但很显然,马林现在没有……

    但这东西,马林未来会有的。为啥?因为他计划占领的台岛,就特么是一个樟脑王国……那里遍地都是香樟树,想要樟脑,还不容易死?

    樟脑的安定性显然很优秀,炸药大王诺贝尔,在1887年曾经也搞出过一种双基无烟发射药等量的硝化棉和硝化甘油,外加10%的樟脑……这种发射药威力更大,但法国当时已经采用了b火药,人家生产线都准备好了,你诺贝尔跳出来,想砸人饭碗?所以,诺贝尔遭到了法国的迫害,法国工厂被查封,本人被迫流亡意大利……

    可是,现在马林手里也没有樟脑啊。如何对火药颗粒进行表面钝化呢?

    很简单,马林还是打算用蜂蜡……

    他把蜂蜡泡在酒精里,慢慢溶解后,再把蜂蜡酒精溶液往火药颗粒上喷。最后,使得火药颗粒外表,有一层蜂蜡薄膜……当然,要注意浓度,要是火药颗粒外表全是蜂蜡,那也烧不起来了……

    在喷蜂蜡酒精溶液的同时,马林还弄了点石墨,压制成很细小的粉末,掺和在蜂蜡酒精溶液里喷在无烟火药颗粒的外表……

    石墨能防静电,是后世火药的重要成分,虽然一般只有很少的比例,甚至不到百分之一,但也很重要……

    石墨不溶于有机溶剂,但石墨粉可以借着蜂蜡酒精溶液的湿润特点,依附在无烟火药颗粒的表面。而静电正好是表面生成的,石墨粉在表面,正好发挥作用……

    酒精不能溶解硝化纤维,虽然能溶解表面的蜂蜡,可这本来就是蜂蜡的酒精溶液,风干后自然形成蜂蜡保护膜……

    等到水洗风干后,马林就提前377年,搞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单基无烟火药……而且,因为使用了多轮清洗,以及表面钝化技术,并加了石墨粉,使得这种单基无烟火药一问世,就特么是成熟版本……

    它唯一的缺点,就是生产成本太高了生产过程中,酒精和乙醚全特么因为风干而逸散在了空气中,没能回收……

    要知道,马林的酒精全是粮食酿酒提取出来的,而乙醚更是通过浓硫酸和酒精实验室制法做出来的……现在粮食那么贵,浓硫酸也很稀有……所以,这种单基无烟火药的成本,是大大滴……

    所以,这种无烟火药,目前只是测试版的,只能内测用。必须等到有了办法把成本降下来,才能够大规模使用。否则,马林也无法负担大规模使用无烟火药的成本。但是,在少数精锐部队,马林还是可以小规模应用一下的。比如一些关键战役,使用威力更大的无烟火药,可以改变战局……

第850章 B火药的用途

    得到b火药之后,马林自然想测试一下它的威力。于是,马林找来了火绳枪和发条打火枪进行测试。

    首先测试的是最老版本的西班牙穆什克特大火枪,这种火绳枪是马林最早从西班牙雇佣来的枪炮匠打造的,用的是最普通的熟铁锻打成的枪管。

    需要指出的是,最早版本的西班牙穆什克特大火枪,是用卷铁皮的办法打造的。也就是先卷一层铁皮,然后加热反复锻打,直到很久后铁皮被敲打得基本合在一起了。然后,再裹上第二层铁皮再反复热锻。

    总之,最早的西班牙枪管制造法,非常耗时间。打造一根枪管,要几个月。后来,这种办法被葡萄牙人传给了大明,明朝的鸟铳,就是用双层铁皮锻打法,很不效率。

    而马林的北海国用的枪管,却是马林学自《威廉姆斯堡的枪炮匠》这部视频。就是用一根长方形的熟铁板,直接锻打卷制成型。卷成铁管后,工匠趁热在锻缝上撒铁粉,使得锻缝在高温下由铁粉熔融焊接好。甚至,还会在炽热的锻缝上撒精铁矿粉,也就是氧化铁。撒上去后,再把发红的铁管埋入炭堆里,用煤炭还原铁矿粉,还原后的铁矿,直接和锻缝“长”在一起了……这种热还原外加锻打之法,使得枪管的生产变得简单起来。熟练的工匠,一天就可以锻打一根铁管。不熟练的,两天也差不多能完工了。

    后来,马林又提高了材料性能。最初的熟铁,质量其实不好。因为,没有进行除磷和去硫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很简单,就是二次精炼,然后往铁水里放生石灰造渣,除磷去硫。然后,还加入一定的石墨粉,增加碳含量。毕竟,马林记得后世的56半就用的45号碳钢,而不是熟铁。

    也就是说,马林现在手里有三种不同的枪管传统的属铁皮卷制的枪管,传统熟铁板锻打的枪管,和含碳量控制得不太好的中低碳钢打造得枪管……

    因为b火药的威力是黑火药的三倍多,按理说马林应该装药降低到三分之一的。但马林想测试枪管的性能。然后,就按照往常模式装药了……

    结果,最老版本的双层属铁皮枪管当场炸膛。好在马林测试的时候用的是火门插长引信的方式,倒也没造成人员伤亡。

    然后,用熟铁板打造的枪管也没扛得住压力,炸膛虽没发生,但也枪管变形了……

    只有含碳量没个数的中低碳钢的枪管,承受住了考验。但是,这也没啥必要……

    为啥?就算不减装发射药,拿也浪费啊!因为,滑膛枪的签单飞出100码后,基本就乱飞了。你就算用三倍威力的b火药,那也浪费。因为,即使使用黑火药,在100码内,杀伤力也足够用了……

    然后,自然是考虑装药量降低的问题。很明显,使用了b火药,不能再装以前那么多的发射药了。不然,用在滑膛枪上也浪费。而且,还容易炸膛。

    至于减装到多少,马林决定采用后世毛瑟步枪的数据……

    毛瑟1871是黑火药步枪,子弹口径是11mm,长60mm。而改用无烟发射药的g98,子弹口径是7.92mm,长57mm。当然,这个长度,都包括弹头部分。

    这么算下来,新式子弹的装药量,大概是黑火药的一半左右。但实际威力,却大了很多。比如,毛瑟1871,子弹出膛的初速度只有440m/s。而使用无烟发射药的g98,子弹出膛初速度已经达到了800 m/s……装药减少一半,初速却增大一倍……

    原本,马林是给使用30克铅弹的发条打火枪使用10克黑火药的。但现在有了b火药,完全可以降低装药量。而出于百码之外动能就浪费的考虑,马林最终决定使用b火药时,把装药降低到3克……

    经过测试,3克的装药量是很合理的。因为,威力一点都没有降低……

    但经过此次测试,马林发现在步枪上使用无烟火药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为啥?因为你不管使用黑火药还是无烟火药,滑膛枪的有效射程也就100码左右,再远就打灰机了。而且,无烟火药的生产成本还挺高,完全不划算。

    除非,是后世的铜壳子弹,运用无烟火药才有价值。毕竟,光是蛋壳的铜料的节省,就老大一笔钱了。

    可是,那也没用。因为,马林不是学化学的,不懂底火的制造啊……

    底火可是个很难的化学难题,除非化工专业的高材生穿越古代,否则别的专业的人是搞不定底火技术的。虽说有什么雷酸汞是最简单的底火,可那玩意也不好整啊,稳定性比硝化棉还差,威力还奇大。一不小心,能把自己整死……所以,还是别想了……

    因此,马林尴尬地发现b火药弄出来,对于火枪竟然没啥作用……

    而说到给火炮当发射药……貌似也不行……毕竟,火枪发射药都是几克打一发,而火炮发射药,是论磅的,几磅发射药打一发……

    现在马林制造无烟火药的成本如此地高,用来当火炮发射药……打不起呀,打不起……

    于是,马林彻底抑郁了好不容易搞出个现代化的无烟火药,居然没啥用途,真伤心……

    ……

    最终,马林的抑郁,还是多尼.茨瑞给“治”好的……

    怎么“治”的?原来,多尼.茨瑞身为爆破队队长,前来马林这里申请一批火药桶作为训练用。毕竟,爆破工作也是很重要滴。战时,爆破队可以爆破敌人的城门。而和平时期,他们还能开矿……

    多尼.茨瑞本身并不会治病,也不会劝人,但他的到来,却是提醒了马林b火药既然不适合当滑膛枪和滑膛炮的发射药,但是,用来当爆破药还是可以滴呀……

    不管怎么说,b火药的爆速也有接近2000米每秒,这还是被钝化后的效果。但也总比黑火药拿500米每秒的爆速强。

    于是,马林让多尼.茨瑞弄了个装了b火药的火药桶去练习爆破,果然威力大了很多,差点炸伤爆破队的队员。但是,这还是和马林的期望有差距……

    为何?按照理论数据,b火药的爆速是黑火药的4倍,燃烧产生气体量,也是黑火药的3倍多,理论上威力应该有黑火药火药桶的三倍才对啊。可是,试验表明,这新式的b火药的火药桶,爆破威力也就黑火药两倍不到啊……

    “怎么回事呢?”马林有些不明白。但在手里拿起b火药颗粒观察的时候,他发现了原因……

    原来,这事还得怪马林自己。因为,马林为了降低b火药的燃烧速度,故意在颗粒外表进行了钝化处理。也就是用蜂蜡溶液给颗粒外表镀了一层薄薄的蜡膜。蜡膜的存在,影响到了火药颗粒的燃烧速度,也影响到了爆燃的速度……

    所以,马林又把剩下的b火药重新用酒精泡了一遍,并进行了水洗和过滤,去除了外表的蜡膜。如此,再经过试验,威力果然达到了黑火药桶的3倍左右。

    最终,马林定了下来b火药专门用于制造爆破筒……

    可是,现在马林在好几年内都不会和人大战,即使弄了爆破筒,也没啥用啊……真苦恼……

    最后,还是一个酒鬼提醒了他……

    马林出去散心,看到了一个酒鬼,大概是喝了一瓶二锅头后发酒疯,直接把半磅装的小玻璃瓶,直接扔出去好远。那姿势,像极了后世的投掷……手榴弹……

    “对啊,我可以将b火药用来制造手榴弹……”

    之前,马林不是没有想过弄手榴弹。只是,黑火药威力太低,做出来的手榴弹,只能伤人,不能杀人。即使加了钢珠,威力也还是有些低。

    很多历史小说里说把黑火药装进陶罐里就能大杀四方,简直就是吹比。事实上,用黑火药做手榴弹,八路军当年就干过。但是,这样做出来的手榴弹,质量很差。这么说吧,黑火药做的土手榴弹,经常炸成两半。至于杀伤效果……只有杀伤,没有当场炸死敌人的……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把一两个鬼子送进医院。当然,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吓敌人一大跳……

    不过,要说这种土手榴弹完全杀不死人也不对。毕竟,如果手榴弹里的钢珠或者铁钉凑巧飞到敌人的太阳穴等要害部位,也是能当场致死的……

    那些历史小说说用黑火药罐子把敌军炸得人仰马翻的……别吹了,但是,把敌军的战马炸受惊了,倒是很有可能。毕竟,动物一般都很害怕爆炸的声音。尤其是在没遇到过的情况下,更容易受惊吓。

    说起来,明朝初年明军之所以能把蒙元骑兵打得落花流水,就和当时蒙古军队的战马没有受过相关训练有很大的关系。一决战,战马就大规模受惊,还打个p啊?

    到了明末的时候,满清军队懂得让战马适应枪炮声的训练(不适应的直接淘汰),还给战马上耳套。然后,明军的火器作用就大大下降了……

    ……

    当然,那说的是黑火药做的土手雷。那种威力肯定不行,可若是用了三倍威力的无烟火药……虽然威力赶不上后世的高爆药制品的效果,可也比黑火药做的专门吓人的土手榴弹好多了……

    于是,马林下令,开始研制一种带木柄的小铁罐,用于装b火药,作为手榴弹用。点燃方式嘛,因为没有拉索技术,只能用火绳点燃了……

    其外形,做成后世木柄手榴弹的样式。木柄是空心的,放导火索。平时木柄顶端是盖着的,主要是引信防潮。使用时,先打开盖子,用火绳点燃引信,然后手持木柄扔出去……

第851章 《掷弹兵进行曲》

    经过测试,用无烟发射药做出来的手榴弹,效果的确比黑火药好多了。起码,能炸死人。当然,马林在战斗部也放了些钢珠,伤人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因为吸取了当年八路军做的土手榴弹容易扎成两半的毛病,马林让工匠们严格铁壳的制造,避免有太大的弱点让火药气集中泄露,影响威力。

    可手榴弹做出来之后,马林又发现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接下来这几年北海国不打仗了,要这些手榴弹何用?

    马林顿时就无比尴尬了自己好不容易搞了一个超时代的发明,结果无用武之地……这……这和达芬奇弄出手稿,却不敢公布于世很相似啊……

    郁闷之下,马林提着几颗手榴弹去鱼塘炸鱼去了……

    “砰”一声巨响传来,鱼塘里顿时翻了。鱼塘里的鱼本来就集中,马林扔手雷前还故意投喂了饲料,使得鱼群极为集中……然后,惨被炸死的鱼自然也很多……

    眼看着那么多鱼吃不完,马林就招呼施瓦茨和卡恩等人一起来捞鱼尸,带回去吃。

    施瓦茨来到城外的鱼塘,看到翻着白肚子的鱼,惊叹无比:

    “少爷,您整这个什么手榴弹就是为了炸鱼?”

    马林顿时老脸通红……

    “嗯……那个……威力其实还是蛮大的,就是……这几年不打仗,摆那儿浪费,不如……拿来炸鱼……”

    施瓦茨也要了一个手榴弹过去,扔进水里。然后,“砰”得一声巨响,水花溅起老高……

    “威力的确很大啊!”施瓦茨惊叹道。施瓦茨之前也跟着马林做过黑火药版本的手榴弹,但是因为威力太小就放弃了。即使炸城门,也都是用火药桶去炸的。不然,威力不够。

    “大又有什么用,没战争打啊……”马林叹了口气。

    “谁说没用的?少爷,您可以把手榴弹用到美洲丛林战里啊!”施瓦茨想了想说道。

    “打美洲土著还要用到手榴弹?没必要吧……”马林有些疑惑。

    “有必要,我听说,美洲土著们,主要居住在木头和茅草做的简陋房屋里,村庄外围也是木头栅栏。我想,这种手榴弹,应该可以炸开那些土著村落的木头栅栏门吧?”

    马林想了想,道:

    “应该可以的……只是,我们都用了火炮了,随便一门小炮就可以轰开土著的寨门,不需要用到手榴弹吧?”

    “有火炮自然用不到手榴弹,但是,如果用手榴弹代替那些小火炮呢?”

    “代替?”马林有些疑惑。

    “对,代替!美洲丛林地形复杂,即使是3磅炮,军队携带也非常困难。毕竟,三磅炮也是重型武器,在丛林中运输麻烦,至少运输速度很慢。而对付土著人的村寨,手榴弹足矣。所以,我的意见是让对付土著的军队装备手榴弹,就不携带火炮了。您知道的,携带火炮很麻烦,还要配备专门的炮兵……”

    “有道理啊……”马林一想也是,火炮在丛林中行军的确很不方便。而手榴弹不同,随便一个士兵,挎一个皮包,就能携带几枚手榴弹,非常方便。即使丛林地形复杂,也没啥影响。

    之后,马林特地让人搭建了模仿土著村寨的木制栅栏和寨门,并挑选了一批投掷水平很高的士兵,让他们用手榴弹试着炸毁木制栅栏和寨门。结果,试验成功了……

    “你去军中挑选几十个力气大,且投掷水平较高的投弹手,送去美洲战场吧!不过,挑选时用模仿手榴弹的训练弹测试,别泄露机密……”

    “是!”施瓦茨转身就去挑选掷弹兵去了。

    趁着施瓦茨去挑选优秀的掷弹兵的时间,马林闲着无聊,把后世随着大英帝国龙虾兵传遍世界的《掷弹兵进行曲》也抄了出来。

    老实说,《掷弹兵进行曲》并非什么世界名曲,也不够优美。但是,它节奏感比较强,很适应军队前进的步点。另外就是,它使用的乐器简单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马林之前抄袭的《the mass》,虽然好听,可是演奏很复杂,需要一支乐队配合演奏。所以,这样的歌曲,只适合一些重大仪式上演示。

    而《掷弹兵进行曲》不同,演奏这个曲子只要两样乐器苏格兰风笛和普通的小军鼓就可以。风笛吹奏曲子,而军鼓负责打点,很是简单。而且,人员配备也少。如此,也节约人手,避免冗员过多。毕竟,军队是用来打仗的,不是用来演奏的。要是军乐手太多,那就不合理了。

    如此一来,即使加上风笛手和鼓手,包括原先的司号兵在内,也就三五个军乐手。这样的小规模,是不占什么编制的。而且,马林都想好了既然苏格兰风笛在苏格兰流行,那么,以后直接在苏格兰招募风笛手呗……

    当施瓦茨招募了50名掷弹兵后,马林决定正式推出这曲《掷弹兵进行曲》。不过,眼下它手里没有苏格兰风笛。于是,他就找木匠做了一个木笛。至于鼓,那就比较容易了,到处都有……

    之后,马林找了个打鼓还行的鼓手,和他配合,一起演奏了《掷弹兵进行曲》……

    为什么他要亲自吹奏?因为北海国没人会吹笛子啊……马林上辈子好歹也学过吹笛子,毕竟,笛子便宜,换做动辄上万的钢琴,哪里是农村孩子玩得起的?所以,穷人家的孩子,想玩乐器,还是笛子和木吉他比较实惠点。要是遇到什么钢琴几级的同学……得,准是富人家的孩子。因为,穷人家买不起钢琴啊……

    当然,马林指的是八零后和九零后。至于零零后,那就不好说了。九十年代,谁家有钢琴,妥妥的富裕家庭。但到了二十一世纪,普通人家咬咬牙,还是可以买得起便宜点的国产钢琴滴……

    马林和鼓手,就跟在50名掷弹兵组成的线阵队伍后面,一边踩着步点,一边激情四射地演奏着《掷弹兵进行曲》。

    而且,为了尽量还原出龙虾兵的经典,马林特地还找裁缝,订做了一批龙虾兵的红色服装,包括三角帽。本来,马林是打算上后世英国皇家卫队的熊皮帽的。但是,熊皮帽成本太高,而且很热。据说,后世经常有皇家卫士被熊皮帽焐得中暑……

    所以,不管从经济角度考虑,还是实用,还是三角帽比较好点……

    老实说,龙虾兵的服装真的很帅。要不然,英国人也不会到了21世纪还在皇家卫队保留这种服饰。当50名掷弹兵身穿龙虾兵的服饰,踢着整齐的正步前进,后面还有节奏感很强的《掷弹兵进行曲》伴奏……那一刻,围观的人都看呆了……尼玛……好帅……这就是他们的想法……

    但马林其实不满意,为何?因为它用木笛根本吹不出苏格兰风笛的那种破音效果。华夏笛子的音乐效果是优于苏格兰风笛的,可以吹出比较婉转的乐曲。但是,《掷弹兵进行曲》是战场曲子,讲究粗犷有力,所以并不需要婉转。配上激昂的鼓声,苏格兰风笛可以很好地表达出战场的气氛。不过没关系,反正马林打算去苏格兰招募风笛手了。

    当然,在场的观众不知道。毕竟,他们又没有听过苏格兰风笛版本的《掷弹兵进行曲》。所以,他们此时只有一个想法帅!真是太帅了……

    卡恩看得眼热,于是他向马林申请道:

    “少爷,以后咱们搞仪式,仪仗队也穿这种服装,演奏这种曲子吧!真带劲!”

    “可以……”穿越者也是个装比爱好者,自然同意……

第852章 北海国第一批初中生

    得到了马林的授权后,卡恩这个禁卫军统领,很快在王宫守卫里推广了龙虾兵的红色服饰。当然,这仅限于普通的王宫卫士。因为,马林的贴身侍卫,全都要身穿胸板甲和带头盔的。毕竟,他们要随时做好替马林挡枪的准备,不能只考虑装比,得考虑实用。

    卡恩自己平时也是要穿半身板甲的,因为,他自己也是要做好帮马林挡枪的准备的。毕竟,他是马林侍卫们的最高指挥官,负责马林的人身安全。

    但是,这不妨碍卡恩有一颗装比的心。当普通禁卫们穿着整齐的龙虾兵服饰在王宫前面的广场上排队的时候,鲜艳的红色军服,的确看上去很拉风。配合上节奏感强烈的《掷弹兵进行曲》,真叫一个帅呆了……

    因为太拉风,卡恩在王宫门前广场上的集体装比行为,引来了大量未婚姑娘们的强势围观。然后,这帮小伙子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头抬得更高了……

    甚至,就连下班后,这些王宫禁卫们,也舍不得脱下龙虾兵军服,而是穿着龙虾兵军服招摇过市,享受大家围观时的羡慕目光。

    ……

    不过,卡恩和一帮侍卫们开心了,马林却不开心了。为啥?因为前几次装比行为,笛手都是马林客串的。毕竟,北海国可没别人会吹笛子。

    可问题在于,马林是老板,不是笛手啊……所以,配合卡恩装了几次b后,马林火大了,一脚踹在卡恩p股上麻痹,我是老板,不是笛手!

    卡恩顿时秒怂,然后,只能等待正宗的苏格兰风笛手来配合他们装比了……

    ……

    8月底,北海国的学校们要开学了,负责教育的教育大臣柯比纳(科隆大学毕业生,平民出身)来请示马林初中怎么教育和管理……

    原来,北海国第一批小学生毕业了……

    ……

    几年前,为了给自己培养人才,马林在当时的东弗里斯兰伯国开办了5所贵族学校奥里希、埃姆登、莱尔、诺登和登堡(特塞尔岛)各一所。

    同时,马林当时还在东弗里斯兰(包括弗里西亚群岛)全国开办了20所针对平民和农奴子弟的工匠学校,以培养人才。

    当时,那些孩子入学时,自然是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的,学的也是加减乘除,包括作为语文的《圣经》。但如今,几年过去了,第一批入学的孩子们,都已经小学毕业了。所以,如今北海国第一批初中,也要开学了……

    初中和小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小学知识学习认字,以及最简单的加减乘除等数学内容。小学毕业,也就充其量识字而已。当然,也会算账了。毕竟,他们都会四则混合运算了。

    不过,当初马林也是设了关卡的。贵族学校的子弟,多半来自贵族家庭和军方。所以,马林对于贵族学校,自然要求松一点。哪怕学习不好,只要不闹事,还是可以混到小学毕业的。

    可对于工匠学校,马林就严格多了。因为,工匠学校们的家长,都是普通人甚至农奴,马林没必要顾忌。

    所以,在20所工匠学校,马林硬性规定小学三年级举行大考,凡是成绩太差的,一律劝退,不给混到小学毕业的机会。如此,马林也可以省下好多教育经费和纸张。毕竟,东弗里斯兰当初的教育全是免费的,是马林自己掏钱的。

    如此,当年20所工匠学校的首批1万小学生,三年级过后,只剩下了6000人。其余人,都被淘汰掉了。

    而到了小学毕业的时候,又进行了第二次淘汰这6千小学毕业生,马林只打算录取2000人上初中。其余四千人,则发给小学毕业证,让他们去给工匠们当学徒去。或者,进入预备军官学校继续培养,以后担任低级军官。

    所以,工匠学校最后剩下的2000学生,绝对都是孩子们当中的学霸。而这些学霸,学起马林亲自编写的初中教材,自然压力不大了。

    ……

    不过,和对工匠学校的严格相比,对于贵族学校,马林则要求低多了。毕竟,这些贵族学校的孩子,是不能明目张胆地淘汰的。否则,贵族们的脸上会很难看。

    但是,为了给这些贵族孩子们以一定的压力,马林学着后世,在贵族学校里办了快慢班,把成绩好的学生集中到快班去。而把成绩差的,都放到慢班。如此,也免得成绩好的受到成绩不好的拖累。

    身为贵族子弟,里面肯定有很多纨绔子弟。为了不让那些很会玩的纨绔子弟影响到那些比较上进的贵族子弟,马林特地用快慢班把贵族子弟们分为两拨。而且,快慢班也不靠在一起,甚至分开校区。如此,那些慢班的纨绔子弟,就算想把那些上进的贵族子弟拖下水,也没了机会。

    另外,这也能刺激贵族子弟们上进你看,被分到慢班,多没面子啊……

    ……

    而进入初中后,马林对于教材的编写,也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其实语文和数学都挺好编写的,语文大不了马林亲自执笔,抄一些后世的著名文章作为课文呗。而数学,也容易,不过是增加一些基础的代数和几何的内容而已。这两科的教材,贵族学校和工匠学校都是通用的。

    但是,物理化学这两科,就有差别了……

    马林对初中物理化学的课本,进行了大规模删减,把一切鼓吹科学反对迷信的内容全删掉了,绝口不提天文学内容,避免教廷脸上难看。

    然后,对于贵族学校,马林又把物理里面的电学和机械学基础都删除掉了。至于力学和运动学都保留了下来。

    为何?因为贵族学校的培养方向是培养未来的军官和文官,而没有工匠选项。因此,贵族学校的学生,不需要学习机械学。至于电学,则是条件不成熟,也没必要学。

    而理学和运动学,则是贵族学校必须重点学习的。为何?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弹道学的基础。这些贵族学校的学生,未来很可能成为军官。而若是成了炮兵军官,则必须精通力学和运动学等弹道学的基础,以便更好地指挥炮兵精确打击敌人。

    至于平民学校,马林则会进行一次筛选先他会在初二的时候,筛选出一批物理成绩很好的,去学习机械学,然后,学成后给达芬奇当学生去……至于没被选上的,学习的物理知识,则和贵族学校学的一样……

    也就是说,马林把机械学作为了保留项目,只留给真正的学霸去研究……

    至于化学,马林干脆取消了初中生学习的机会。因为,即使是初中的化学,也是非常领先这个时代的。马林不可能让普通的初中生也学这个。比如制作无烟火药和肥皂等技术,其实初中化学就有介绍。要是机密泄露出去,那就不好了。

    因此,马林打算,等这批学生初中毕业后,挑选出最出色的且忠心的一批,进入新的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到时候,马林会亲自教他们机械学和化学,让他们帮助自己研发和生产一些超时代的产品。

    不过,理工学院不会收贵族学校的初中毕业生……

    为何?因为贵族学生马林不好限制他们的自由。比如,有些学生掌握了领先时代的科技,马林就会限制他们的自由,避免机密外泄。对于工匠学校的平民学生,马林这样做没问题。

    可对于那些有来头的贵族学校的学生,马林就不能轻易地限制他们的自由,不管有什么理由。所以,马林干脆就不让贵族学校的子弟们接触机械学和化学的知识。这样,也就不担心秘密泄露了。反正,那些被限制了自由的平民或农奴子弟,也没机会去泄露机密……

    9月1号,初中正式开学,马林亲自去奥里希贵族学校的初中部,出席了开学典礼,并发表了鼓励学生的讲话。马林鼓励这些初中生,希望他们早日考入奥里希大学。这样,他们毕业后,马林就可以任命他们为官员了……

    马林并没有打算设立高中,他认为,这些初中毕业的孩子,就有能力去考这个时代的大学了。而他前世学的那些高中知识,他都编写在了大学教材里。因为他知道,这个年代的大学,都没有理科专业,他上辈子学的高中知识,拿来当大学教材的知识,也是足够的了。

    所以,在北海国,没有高中这一说法。孩子们初中毕业后,就可以直接考大学了。大学毕业的时候,一般不足20岁。如此,也可以早工作3年。

    而且,马林有足够的自信,自信这些孩子在大学毕业后,理科方面的水平,碾压同时代的其他任何一所大学。毕竟,不说那些高中物理化学知识,就算那些初中物理化学知识,别的大学的学生也学不到。

    事实上,马林这么比较也比较欺负人。因为,这个年代的大学,都是偏文科的,主要教授一些神学、哲学、法律、艺术等课程。所谓的经济学,也就是在数学方面有所偏重,但其水准,差不多也就后世初中数学的水准。最多,有些方面达到了高中水准。

    如此,马林用现代高中物理化学知识教出来的学生,在理科方面,肯定碾压他们啊。毕竟,牛顿等物理化学方面的大神,还没出生呢……

第853章 小学生也是“高材生”

    小学毕业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在现代,小学毕业和文盲也差不多。不但如此,小学生还是被鄙视的群体。比如后世那些无节操的游戏宣传,都是诸如“实力拿人头,拒绝小学生”……可见,在现代,小学生就是被鄙视的对象。

    然而,让马林吃惊的是,这个年代,刚毕业的小学生真特么受欢迎……

    马林的初中生,只招收2000学霸。另外4000小学生,是要直接推向社会的。他们的出路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给工匠当学徒,另一种是进入士官学校,半工半读。

    何为士官学校?就是培养最低级小军官的学校。士官是地位在军官之下,但比普通士兵地位高的存在。具体到军队里,在现代而言,就是正副班长一类的地位。而在这个时代,则是小队长和副小队长一类的存在。

    一般而言,在古代阶级社会,平民在军队中最高做到士官,但几乎不可能做到士官以上的军官。别看士官就比最低级的军官少尉低一级,但这一级,却是不可跨越的鸿沟。

    即便是在后世,士官也是很难升级为少尉的。军队中的少尉排长,一般都出自军校毕业生。普通士兵想要升级,除非发生战争,立下战功。

    不过,那是在现代。在古代,平民出身的战士,即使立下战功,也不过获得士官身份,无法成为真正的军官。

    当然,在马林这里,是不在乎平民和贵族身份的。但是,既然成了大贵族,马林也是要遵守一些规矩的。比如,这些平民学校出来的学生,加入军队的话,最多成为士官,不能一下子成为军官,哪怕是最低级的军官。不然,那些军官为你舍生忘死,结果后代的待遇和平民一样,人家能乐意吗?

    但这只是开局不同,就像后世的游戏,贵族子弟就是vip玩家,开局就一套精良装备。而平民子弟,开局连一条狗都没有……

    马林表面上是遵循了这个时代的规矩平民开局不能成为军官。但往后的发展,马林不打算遵守这个时代的规矩,而是变更为平民通过立功,也可以升级为军官。但是,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事的话,士官就是平民子弟的终点……

    如此,马林这么做,也算给那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部下们一个交待。让他们感受到成为贵族还是很有好处的。

    但实际上,马林觉得,这个年代战争是如此频繁,基本没啥和平年代。所以,平民子弟有的是机会立功升级。即使欧洲战事停止,马林还可以把他们派去美洲打土著,或者派去日本打倭寇……总之,有的是升级的机会……

    ……

    这是马林对士官的定义有文化的高级大头兵……

    士官学校和普通学校很不一样,士官学校的学生,并非全日制,而是利用农忙时间上课的。一旦农忙开始,所有士官学校的学生都要回家帮忙。也就是说,士官学校的学生,并不是专职的学生,而是必须兼顾劳动。毕竟,这些小学毕业的被淘汰者们,也有十三四岁了。在这个年代,可以担当家中重要的劳动力了。

    只有在农闲时分,马林才会把他们召集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和军事技能。等到这些孩子成年后,就可以成长为高素质的基层士官。一旦军队基层小军官都是有文化的高素质士官,那么,马林的北海**队,就能蜕变成普鲁士军队那样的强大军队。

    在马林看来,军队的战斗力,和基层军官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德意志军队强过法**队,就是因为德国的普鲁士式教育的给力。普鲁士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全民义务教育的国家,但其目的,很大程度上却是为了提高军队将士的素质。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法国。法国的高级军官们,固然受过高等教育,风度翩翩。但法国基层的军官,却都是野蛮粗鲁之辈,素质远差于普鲁士基层军官。结果,这导致法军战斗力赶不上德军。普法战争,法国一败涂地。二战也被灭国,只有一战,在英国搅屎棍的帮助下,才顶住了德军的进攻。

    这种半工半读的士官学校,同样学制3年。3年结束后,这些孩子差不多有16岁了。但16岁还是难以直接拉上战场的,所有马林决定暂时把他们编入民兵部队,只在每年冬季集合训练。等他们满18周岁了,再根据需要编入军队。

    ……

    马林是这样打算的,他打算把其中的一半都编入士官学校,然后派遣优秀基层军官给他们担任教官。同时,派出有文化的传教士教他们识字,同时兼带洗脑。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因为,就为了这4000小学生,北海国内差点打起来……

    ……

    怎么会打起来呢?原来,北海国内的那些大工匠们,为了获得优秀的学徒,就顶住了这些被淘汰下来的小学毕业生……

    都被淘汰下来了,为什么还说是“优秀”的?这就要从这个时代的背景说起……

    在这个年代,识字的平民是非常少的。一般而言,有文化的主要是贵族和教士。当然,除了这两个群体,还有一些平民也是识字的,他们就是工匠和商人……

    只不过,这些工匠和商人识字数量很有限,仅限于日常生活需要。另外,他们还会一点小学程度的数学。

    那么,这些工匠和商人是如何识字的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欧洲古代的一个习俗学徒制……

    在这个年代,平民一般是没有进学校上学的机会的。除了少部分平民富商花了大价钱把孩子送进学校读书外,大部分平民识字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学徒……

    古代学徒和现代学徒是完全不一样的,现代刚工作的年轻人,进入工厂,名义上是学徒,可依然享有学徒工资,也不用把师傅当大爷伺候。而在古代,不管是在华夏还是欧洲,学徒其实就是那些工匠和商人们招募的免费劳动力。而且,一般都是童工……

    在古代欧洲,学徒期一般长达7年。而在这7年间,学徒是免费给作为师傅的工匠和商人干活的,能管饭都算不错了。一些小气的师傅,都不给管饭。

    但是,学徒们也没办法。因为,他们唯一能学到手艺的机会,就是当学徒了。在当学徒的7年内,他们不但能学到手艺,而且,师傅们也会教他们识字和简单的数学计算,一般这种计算水平,不超过小学三四年级……

    即便如此,能学到手艺和简单的文化知识,对于平民孩子而言,也是天大的造化了。毕竟,平民子弟一般没有上学的机会,能识字,多半是从师傅那里学到的。

    但是,那些个工匠和商人们,本身其实也只有半吊子的文化水平,交给徒弟,也不会有多高明。往往那些学徒七年下来,文化水平都未必赶得上小学三年级的水准。

    而马林手里这批淘汰下来的小学毕业生,可能文化水平比大部分工匠都高了……

    ……

    如此一来,这些工匠们把这些有小学毕业水平的孩子领回去当学徒,就能直接省掉教他们识字的环节,直接进入技艺传授的环节。

    当然,那些工匠们也没那么好心。他们要这批小学毕业生的重要原因还有这些小学生的数学水平,比很多工匠都高。而且,学校在小学最后一个学期,还传授了绘图基础……

    如此一来,那些工匠们得到的学徒,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学徒了。这样的学徒不但有很好的文化基础,还有一定的绘图能力。甚至,他们的数学水平,还超过了很多工匠和商人本身。这样一来,工匠们得到这样的学徒后,就很省事了。一些计算和绘图方面的麻烦事,甚至可以丢给这种高级学徒去做。

    什么?你说怕这些学徒学会了本领走人?不存在的……因为,这些学徒一开始就会签长达7年的学徒合同。在这7年内,学徒们相当于把自己卖给师傅了,根本没啥自由。平时,学徒们不但要帮师傅干活。甚至,还需要帮师傅干家务。比如,帮师傅倒尿壶什么的……

    即使学徒学到了技术,在合同的约束下,也难以离开自立。7年内,学徒就是工匠们的免费帮工。如果能力强一点,帮到工匠也就多一点。而且,还省去不少教导的时间。

    因此,对于这批多达4000人的小学毕业生,北海国内的工匠和商人们,那是眼馋得紧啊……

    别说这一批4000人的小学毕业生了,就是两年前,小学三年级被淘汰的那4000人,都有很多人被抢走了(为了节省经费,北海国小学是5年制)。

    当然,两年前被淘汰的那批孩子,能力不怎么样。不然,也不会被淘汰。但就算那些不怎么样的孩子,毕竟也有小学三年级的水平,比那些一个大字不识的学徒要好多了。至少,能省去教书环节。要知道,对于如何教学徒识字和计算,那些工匠们也是很头疼的。毕竟,他们又不是专业的老师。而且,自身水平也有限得很。

    两年前被淘汰的那批都那么好用,更何况这一批被淘汰的?

    要知道,两年前被淘汰的那批,有许多是成绩很差的。好多人识字水平差,数学也学得不好。所以,他们被淘汰了。

    但即使如此,那4000人中比较冒尖的一批人,在很多工匠看来,也算很优秀的学徒了。

    而这一批被淘汰的4000人,那就更厉害了。毕竟,在两年前那次大淘汰中,这批人可是胜者。他们中最次的,也比两年前顶尖的厉害些。

    显然,这批能熬到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包括计算能力啥的,都要远超两年前被淘汰的那一批。更何况,他们还学习了领先这个时代的绘图基础(这是马林根据前世上班时自学过的《工程制图》,进行删减后编出的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材)。

    可以这么说,这些小学毕业生,在这个年代,就特么是“高材生”。所以,他们刚毕业,就引起了那些工匠们的哄抢。为了抢夺这些小学毕业的“高材生”,一些有地位的大工匠不惜闹到了马林跟前……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839/ 第一时间欣赏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作者:太上老牛所写的《欧皇崛起》为转载作品,欧皇崛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欧皇崛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欧皇崛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欧皇崛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欧皇崛起介绍:
(本书为《德意志雇佣兵之王》的续集,为故事发展的第二阶段。)马林花了六年时间,从一名被赶出家门的穷流浪骑士,奋斗成为伯国的伯爵,并建立了赫赫有名的“黑水公司”,麾下有2万强悍的雇佣兵,成为德意志雇佣兵中的王者。然而,对于一名博学多才的学霸级穿越者而言,成为雇佣兵界的王者,显然不是终点。于是乎,马林带着武装到牙齿的强大雇佣军,在德意志,乃至全欧洲,掀起了腥风血雨,开始了欧皇崛起模式。最终,北海成了被马林所有的领土包围的“内海”。秘鲁和墨西哥的金银,智利的硝石,加勒比海岛的蔗糖、香料,南非的黄金,明朝的瓷器和丝绸等等……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为新的帝国增添营养……欧皇崛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欧皇崛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欧皇崛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