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欧皇崛起TXT下载欧皇崛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欧皇崛起全文阅读

作者:太上老牛     欧皇崛起txt下载     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139章 南少林无高手

    孔泰作为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显然是不适合在大明内陆活动的。就这模样,在明朝太显眼了,很容易被人注意到。

    所以,暗中联系锦衣卫和贿赂刘谨的事情,只能找一个掮客去办。为此,孔泰找到了胡建一个比较靠谱的掮客帮忙去办这事。但同时,因为白银珍贵,孔泰又花钱雇佣了几位信誉好的侠客,帮忙护送白银,避免出意外。

    在给刘谨送贿赂的同时,马林还附带了一幅画,一副海龟的画……

    绘画的人自然是跟随马林一起来的大画家丢勒了,丢勒用素描手法,用很大的纸张,画了一副等比例的加拉帕戈斯象龟图,命名为“玄龟图”,让负责贿赂的掮客教给刘谨,直言这是祥瑞,想要献给朝廷。玄龟图上还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字。另外,画里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若能成功朝拜,另有五万两献上”……

    就算为了钱,马林相信刘谨也不会拒绝的。而且,现在刘谨搞得天怒人怨,名声不好,他也需要祥瑞来冲喜,证明自己能给朝廷带来好运气。这种名利双收的事情,想必他不会拒绝。

    而若是按照正常程序的话,马林应当在广州或宁波这两个市舶司点登陆,然后经过查验,由明朝官方安排去京城朝贡。

    但是,马林却不打算走这条老路。因为,花费的时间太长了。眼下已经是农历3月份了,离刘谨倒台只有五个月左右。要是走正常朝贡路线,估计会拖到刘谨倒台后。之后的事情就难讲了,而且也很难办成。

    所以,马林打算直接带着船队走天津卫大沽口登岸。至于理由,则是“护送祥瑞进京”。加拉帕戈斯象龟毕竟号称“玄龟”,精贵得很,走大沽口也算说得过去。至于不合理法,那有什么?现在刘瑾当权,合不合礼法,他说了算……

    本来,在雇佣护送白银的高手的时候,马林是打算去泉州南少林雇佣高手押镖的。只不过一打听,才发现现在的南少林还没有什么功夫高手,还是南方佛学圣地。

    ……

    仔细想了想,马林才一拍脑袋貌似,胡建南少林习武的习惯,还是几十年后抗倭的时候,由名将俞大猷传下的《剑经》发展起来的。

    那时候,东南沿海不太平。为了自保和协助俞大猷抗倭,胡建南少林才开始流行习武,以俞大猷的《剑经》为蓝本,练习棍术。后来,泉州当地还以此为蓝本,发展出了一种叫“扁担拳”的民间武艺。这种武艺主要流行于清朝,因为清朝禁止民间携带兵器,老百姓干脆用扁担作为武器,施展少林棍术,以此习武自保。

    而现在,俞大猷还只是个6岁的小屁孩,比凯撒还小一岁。所以,南少林什么的,还在念经,没有出现大批武僧。而且,俞大猷的武艺,主要学自“荆楚长剑”,而不是什么少林功夫。

    别看武侠小说里把少林武功夸上了天,但实际上,真正历史上,俞大猷拜访少林的时候,发现当时的少林武功太烂,才传了源自“荆楚长剑”的《剑经》给他们。甚至,传说中的《易筋经》,也是明末(1624年)才由天台紫凝道人所创。注意,是道人,不是和尚。少林和尚得到后,吹牛比,说是千年前的阿三达摩所著,是决计不会承认是道士发明的。而老金信佛,自然也在武侠小说里帮佛教吹了一波。事实上,老金祖上是给满清当官的。而满清,最是尊崇佛教,故意压制汉人的道教。老金作为祖上在清朝阔过的人,自然也偏向佛教些。

    也就是说,真正历史上,明朝时少林的武功还很烂。后来,吸收了俞大猷的《剑经》和紫凝道人的《易筋经》后,少林才在武术上有了长足发展。至于少林寺的名声,老金的吹捧贡献巨大。而在武侠小说里打酱油的青城派和崆峒派,人家其实是不弱于少林的武术流派。但没办法,老金小说名气太大,少林被捧了,他们被踩了。尤其是青城派,被黑得最惨。一个老金UU小说的余沧海,直接把青城派黑出了翔,闹得后来青城派的传人要和老金论武,以为本派武术正名。

    ……

    虽然没找到传说中的南少林高手,但孔泰还是通过中间人找到了几名名声好的武术高手押镖白银。毕竟,胡建多山,有山的地方,自然有山贼。为了自保,总会出现一些武术高手的。

    马林不差钱,这次带了很多白银来。所以,他大方地砸钱雇佣了七八名名声好的武术高手,作为押镖的护卫,护送白银进京。

    同时,通过掮客,孔泰还联系上了锦衣卫派驻在胡建泉州的一名叫冯旭的百户,请其帮忙暗中联系刘谨。

    这个年代的泉州,还没开放海上贸易。甚至,琉球国进贡,都走福州路线。因此,此时的泉州并不繁华。而冯旭冯百户被派驻在此,可不是什么美差。他的职责,主要是巡查胡建沿海倭寇和海盗的祸患。而锦衣卫真正混得好的,不是混南北二京,就是混江南的。混胡建的,绝对是被发配的倒霉蛋。

    通过接触,马林和孔泰发现这个冯百户还算厚道,不那么黑心。给了两千两白银,就将其拿下了。然后,马林又给了他500两的“活动经费”,这位冯百户就真的派人通过锦衣卫内部渠道,传递消息回京城了。随后,押送一万两白银的队伍也拿了冯百户开具的内部条子北上了(明朝出县就需要路引,户籍管理很严)。冯百户开的不是路引,他也没那权力。但他开具的是锦衣卫内部通行文书,也没那个地方官差不长眼敢刁难。因为,那些官差比普通百姓更害怕锦衣卫。

    而且,因为这几年随着刘谨掌控朝政,厂卫机构的权势非常惊人。因为,刘谨控制全国,就是靠东厂和锦衣卫实现的。因此,没哪个傻蛋敢轻易和锦衣卫过不去。

    事实上,胡建也是有镇守太监的。他们是刘谨的直接下属,比锦衣卫跟刘谨的关系更紧密。但是,马林却不愿意找这些镇守太监。因为,太监往往都很贪婪,胃口都很大。落到他们手里,绝对会被狠狠地敲诈一笔。所以,马林宁可让这钱给冯百户去赚,也不愿意招惹那些对金钱有偏执爱好的镇守太监……

第1140章 攻占淡水港

    马林打听过,锦衣卫百户冯旭的名声还不错。虽然也有厂卫的凶名和贪婪,但为人还算诚信,拿了钱就会办事。而且,心也不是太黑。

    事实上,身为厂卫人员,想清白也做不到。因为,厂番和锦衣卫的顶头上司都是太监(锦衣卫未必由太监领导,但明朝很多时候,锦衣卫都受太监节制),而且多半都很贪婪。

    有个贪婪的上司,绝对是很可怕的事情。如果你不送礼送钱给上司,铁定要被穿小鞋。甚至,有的锦衣卫因为没送钱或者送的不够,很倒霉地被发配到塞外草原上打探情报去了。而在塞外打探情报,可不像在中原地区能横着走。在塞外蒙古的地盘上,要是泄露了身份,只有死路一条。

    因此,为了不被发配到塞外或者别的苦寒之地,锦衣卫的官员们只好纷纷给上面送礼。高层锦衣卫官员送礼给宫中的大太监,中层锦衣卫官员则送礼给高层锦衣卫官员,下层锦衣卫官员则送礼给中层锦衣卫官员,普通锦衣卫送礼给下层锦衣卫官员……

    但他们送钱总不能自掏腰包吧?所以,为了筹集送给上级的钱财,锦衣卫们只好去敲诈勒索百姓。或者,收受贿赂,拿钱帮人办事。

    当然,锦衣卫并不会去敲诈普通百姓,因为没什么油水。他们敲诈的百姓,一般都是富户和商人,因为这些人有钱。

    商人不用讲,地位低下。除非是有强硬靠山的,否则被锦衣卫盯上,肯定要破财消灾,被收点保护费什么的。而那些富户,锦衣卫主要是收集对方不法证据,然后以此为要挟,敲诈钱财。还有就是贪官,也是锦衣卫爱敲诈的对象,勒索手法和对那些地方豪强富户差不多。

    不过,那是一般情况。当厂卫权势较大的时候,锦衣卫不仅敢敲诈不法的富户和贪官,甚至敢于没有证据就抓人勒索。比如现在刘谨当权,厂卫权势很大,百官见了都要退避三舍。

    但需要指出的是,锦衣卫并不像后世电视电影里那样,人人都是高手,搞得各个都跟007似的,不但武功高强,还擅长潜伏和打探情报……

    实际情况是锦衣卫根本没什么功夫高手,虽然有,但数量绝对不多。而且,他们也不想谍战片里那些间谍那么牛比哄哄。

    他们打探情报的方式相当粗暴直接招揽一批泼皮无赖作为帮闲,或者说线人。然后,让这帮线人四处去打探消息。而锦衣卫本人,则呆在家里或者酒楼里坐等情报。遇到有价值的情报,就赏点钱,但都是些铜钱,可不会像电视里那样给银子或银票。平时,他们也会带着那帮线人去找普通商户敲诈保护费,以养着他们……总的说来,锦衣卫就特么是一帮有权势有来头的混混头子……

    而且,马林给冯旭2500两银子,绝不是什么小数目。因为,明朝物价很便宜。2500两,都能买几百头牛了。送到刘谨那边,也拿得出手了。有了这笔钱送过去,冯旭完全可以谋求调往江南富庶地区,或者升个副千户什么的。当然,这个时候送钱,注定要打水漂。因为,刘谨很快就要倒台了啊……

    ……

    不过,马林也不会好心去提醒对方。因为,这话不好说。没准,冯旭会把马林的话上报。然后,马林求刘谨的事情也泡汤了……

    所以,马林才不管冯旭冯百户拿到这笔钱去干嘛,他只要自己的事情办好就行。

    但是,从泉州派人去京城报信,路途有三四千里路。骑马的话,也要走一个多月。倒不是没有八百里加急,但那是船底紧急军情的。马林朝贡这事,算不上紧急军情,是不能通过这种手段的。否则,擅用加急传递手段,可能会掉脑袋。因此,冯百户自然是普通的派人骑马进京,沿途不会马不停蹄地换马。正常走的话,要一个多月。而护送白银进京的队伍,赶路时间那就更长了,估计要两个多月。

    ……

    马林不想就这么干等着,于是,他决定做点什么……

    正巧,孔泰在基隆城附近设立的十几个土窑烧制了大量砖头,多得用不完。马林想了想,决定多建一点建筑。

    而看了看台岛的地图,马林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如果他以台岛作为地盘归顺大明的话,但是基隆这个点,不足以让明王朝封他为地方土司啊。因为,基隆这个地方太小了点……

    基隆只有基隆湾这一带有一些平地河谷什么的,其他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比如,基隆西边就是著名的大屯山。而大屯山也是航行在附近海域的船只重要的地标参考物,功效有些类似灯塔。当然,是白天的灯塔。

    而且,马林知道,在大屯山里,有着储量巨大的天然硫磺矿,储量达到200万吨以上。

    硫磺的重要性不用说,那是火药的重要配料。而且,古代华夏中原地区是没有天然硫的,主要通过从硫铁矿里提炼硫磺,成本较高。

    而大屯山硫磺矿那是天然硫磺,不用提炼,过去挖就行。至于如何找到硫磺矿?这个太简单了,用鼻子闻……

    硫磺矿的味道可是很大的,其氧化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异常刺鼻。而且,大屯山区的硫磺矿貌似就是位于地表的。而在明清时代,就有很多大陆客商,来到大屯山向当地土著收购天然硫磺。土著是不可能懂得挖掘地下的硫磺的,所以大屯山天然硫磺矿显然位于地表。只要派人进山寻找和闻气味,就能很容易找到硫磺矿。

    ……

    硫磺矿也是加入大明的重要筹码,毕竟,大明本土不产天然硫磺,硫磺价格比硝石还高。但是,光是硫磺矿,还是不够。

    马林可是谋求成为土知府或者土知州的,而想要当个土知府或者土知州,起码要有足够的地盘啊。

    所以,马林决定出兵拿下更多地盘,好应付大明王朝派来查验的官员……

    若是只有基隆湾那一小块地方,估计朝廷派来的官员难以通过马林的请求。因为,那块地太小了,也就相当于一个乡镇,而且是小乡镇。或者,算是个大点的村镇。这点地盘,别说土知府或土知州了,土知县都混不到。

    故而,马林需要拿下更大的地盘,来展示自己的实力。当明朝派官员来查证时,才能交差。

    于是,马林把目光投向了离基隆不远的台北……

    或者,更准确地说,马林是看上了台北盆地……

    ……

    台北盆地大概有240平方公里左右,在多山的台岛,已经算是较大的平原地区了。而且,台北盆地里有著名的淡水河,沿河流域绝对是上佳的水稻种植地区。就算不靠河的地区,也可以种植红薯。

    就算只有100平方公里的地区被开发为农田,那也有15万亩了……

    把台北盆地粗略地开发一下,足以应付和糊弄大明朝了。毕竟,这里的地盘也不小了,而且适合开辟为农业区。

    同时,台北盆地离基隆很近,方便孔泰掌控和管理……

    ……

    另外,马林正好带了一千兵马过来。原本是打算带他们去明朝装比的,但现在正好没事干。所以,马林打算带着这一千兵马,去攻打台北盆地,将其纳入管辖范围先。

    不过,台北盆地四面环山。想要进入台北盆地,先要占据台北盆地的出口淡水河口的淡水港……

    淡水河是台北盆地最主要的大河,而它的出海口,正好位于后世的淡水港。而通过淡水港逆流而上,也可以顺利进入台北盆地……

    所以,马林组织船队和大军,从基隆湾出发,很快来到了后世淡水河口的淡水港,并在此发起了登陆……

第1141章 红毛城

    淡水港位于淡水河口右侧,是台岛最早的港口之一,和台南的安平港为岛上最早有贸易活动的港口。

    虽然安平港建城较早,但论及历史,还是比不上淡水港的。为何?因为安平港严格算来,是荷兰殖民者到来后才开始成为重要港口的。而淡水港,在嘉靖年间倭寇横行的时候,就是中药的对日贸易的中转站了。当然,同时也是倭寇歇脚的重要地区。

    因为,淡水港的地理位置太好了。淡水港往西,正对胡建莆田。稍往北,就是福州港。而且,从大明往来日本的商船,都要在此停留补充淡水。另外,在航海时,也会以淡水港东边的大屯山作为天然航标,定位航海位置。

    明朝航海业并不发达,虽然明初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那是官方才会有牵星术等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至于民间,是没有那些航海技术的。而且,民间船老大,也没啥文化。他们的航海技术,就是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然后,从大明出发,以台岛北边的大屯山作为重要参考,先向东航行,抵达琉球群岛,再以琉球群岛为参考地标,借助指南针,驶向日本。从日本驶向大明,同样如此。

    不像马林的北海国,已经搞出了六分仪这种航海大杀器。只要有先辈提供坐标,一个懂得计算坐标的普通年轻船长,也能轻松走老航线。这年头的大明民间的船老大,纯粹就是靠经验混海上的。

    所以,无论如何,淡水港都是台岛北部一个海上交通要冲。同时,和大明的联系也非常方便。从淡水港出发到福州,直线距离大概200多公里,船只两天就可抵达,非常方便。

    如果大明派礼部官员前来查验的话,首选登陆点肯定也是淡水港。而出发点,多半也会在福州。

    因为,福州本身就是一个藩属国接待点,主要接待大明重要的藩属国琉球国。琉球国的使者,一般也是沿着台岛北部的大屯山,经过淡水河口,再前往福州港进行朝贡贸易的。

    上辈子,因为两岸三通向来是重要问题,而穿越前马九哥在位期间,两岸交流频繁,还出现了去台岛旅游的项目。那几年,去台岛旅游非常火爆,网上也出现过很多介绍台岛旅游的图文介绍。而马林上辈子虽然没钱,但却喜欢看旅游图文,以“解馋”。因而,对于台岛的很多景点,他也是有一定了解的。

    比如淡水港,就有淡水红毛城、沪尾炮台、前清淡水关税务司官邸(小白宫)等著名景点。

    而马林这次进攻淡水港,就选择了后世红毛城和海关码头的位置,也就是淡水河进去一点点,而不是直接在出海口。

    这是因为,直接在出海口的话,遇到海上大风,是容易受到海潮冲击的。这年头船只可都是木头的,经不住巨大海上风浪。因此,还是从河口进去一点比较安全。

    ……

    马林这次把八百将士都给带来了,还让他们都穿上了战斗用的板甲和犀牛皮甲,以抵挡当地土著人的攻击。其中,最前排精锐的上百人穿得是板甲。而其他人,则穿得是犀牛皮甲。

    这是因为,身穿板甲的步兵,体力消耗非常大。马林带来的一千人,虽然是北海国精锐,可也只有一百多人能够做到穿着几十斤重的板甲长时间作战。其他人,还做不到这一点,包括马林自己。所以,马林只让一百手下穿上全套搬家,顶在前面当肉盾。而他,则带着其余八百人穿上更轻便的犀牛皮甲跟在后面……

    ……

    果不其然,和马林想象得一样,虽然淡水港的原住民跟基隆那边一样,也是平埔族里的凯达格兰人。可是,淡水港附近的凯达格兰人因为没见过孔泰用太阳灶跳大神那一段,自然对马林等人没啥敬畏。

    当马林的大军登陆的时候,当地几个番社(台岛原住民的构成单位,相当于原始社会的部落或村寨)纠集了**百壮丁,手持石矛和标枪等简陋原始的武器,赶来阻击马林等人。

    然而,这没什么用……

    马林的手下,尤其是前排的一百号人,穿得是不惧刀枪的全身板甲,当地人的攻击全部未能奏效。标枪投过来和石矛扎上去,完全没有感觉……

    而马林这边,一百号身穿板甲的精锐战士,在马林头号猛将卡恩的带领下,手持木棍,勇猛地向对方发起了反冲锋。而与此同时,马林和那群穿着犀牛皮甲的手下们还在登陆呢……

    仅仅一个冲锋,对面**百原住民战士就被大崩溃了。实在是……这仗没法打啊己方的攻击对敌人完全无效,这还怎么打?

    而卡恩等人,却手持木棍,恶狠狠地冲上来,将那些土著战士纷纷放倒……

    这还是马林不想滥杀无辜的情况下,让卡恩等人改用木棍的原因。所以,那些被击溃的土著战士,多半只是被打倒,或受点皮外轻伤,而没有一个人有生命危险。要是换做正常的刀剑,估计早就尸横遍野了……

    马林带着剩下的八百人登岸后,任务就很简单了他们就是帮忙抓捕溃逃的土著战士……

    因为,穿上了板甲的一百号精锐战士,因为铠甲太重,跑不过那些衣服都穿不完整的土著啊。追击和抓俘虏这事,只能靠穿着较为轻便的犀牛皮甲的马林等人了……

    就这样,一场时间很短的战斗下来,淡水港附近的五个番社的凯达格兰族原住民出动的**百土著战士,很轻易地被击溃,而且被抓了七百多人……

    而这七百多人,基本就是附近五个番社的土著男丁的大部分了。甚至,有三个番社的首领也在被俘人群中……

    仗打到这个地步,当地几个番社彻底崩溃了。男人都没了,难道要靠妇女小孩对抗马林的大军?

    在马林派出了几个从基隆那边请来的凯达格兰人代表进行谈判后,当地几个番社都宣布投降。因为,马林要求比较宽松,并没有提出太过分的要求,只要求获得淡水河边的平地使用权。另外,就是想雇佣当地青壮帮忙修建一个城堡……

    是的,城堡……

    马林原本打算是在淡水港修建一个和基隆城差不多大的新城的。可是,眼下手里建筑材料不足,只有一些红砖,石料缺乏,水泥也缺乏。

    所以,马林干脆打算,在后世红毛城的位置,用红砖修建一座临时性的小城寨。

    这座城寨可没有基隆城那么大,其长宽,分别只有50米,也就是相当于后世一个校园小操场大小,比后世的红毛城还小。其功能,主要是防御土著人报复袭击,或者倭寇的袭击。

    因此,这座红砖砌成的小堡垒不需要多大,有一个小操场大小足够。而且,里面只驻扎了几十人。

    另外,之所以修建小城堡,是因为小城堡修建速度快。毕竟,一旦他申请资格成功,明廷就要派人来查验了。到时候,是需要拿来应付的。若是修建城市,时间上来不及。所以,不如修建一个小点的堡垒,好应付检查。反正,在明朝人眼里,自己是蛮夷。蛮夷住小点的城堡,不是应该的?

    然后,再在附近淡水河边开垦出一些农田来,制造出这里是被开发的地盘的假象,这就足够了。而且,那些礼部派来查验的小文官,也绝对没胆子深入内陆去那些原住民番社里去调查的。只要在淡水河边开垦些农田,就足够糊弄了……

    ……

    而这座小城堡,马林命名为淡水城。可不巧的是,他任命的淡水城驻军长官范德贝克长了一头红发,加上整座城堡都是红砖砌成。然后,人们居然称呼这个小城堡为“红毛城”……

第1142章 引进灾民

    面对周围虎视眈眈的几个番社的原住民,刚被任命为驻军长官的范德贝克吓得直吞口水。要知道,他名为驻军长官,可马林竟然只给了10个士兵给他。就算有城墙和火枪的帮忙,他也没自信能抵御上千原住民的进攻啊。

    所以,范德贝克请求马林派驻更多的军队,一起防卫淡水城。或者,叫淡水堡更合适些。

    可问题是,马林现在也无兵可派啊。他带来的一千人马,都是北海国精锐,肯定要带回去的。至于孔泰那边,战士总数也就一百人,能分10人给范德贝克已经算不错的了。毕竟,基隆才是孔泰的大本营,那边的安全更重要。

    但眼见范德贝克说得可怜,而且,10个人也的确难以守住淡水堡,马林想了想,道:

    “要不,你招募点土著人士兵?”

    范德贝克连忙摇头,开玩笑,这些土著人和当地人是一起的。要是他们充当内应开门,淡水堡分分钟被他们攻下。而淡水堡目前最大的敌人就是当地土著,招募土著人当兵,不是把脖子洗干净送给土著人么?因此,范德贝克是绝不愿意招募当地土著人当兵的。

    “要不,给你从鸡笼村的汉民里招募些人来帮忙守城?”马林问道。

    范德贝克连忙点头,对于和平岛上鸡笼村的那些汉民,他还是信得过的。他们和孔泰相处愉快,而且,和他们一样,对于当地土著来说,都算外地人,不可能和土著勾结。

    但一旁给马林充当翻译的刘老根不干了:

    “大老爷,我们鸡笼村只剩50多人了,壮丁只有二十多(那次倭寇袭击,很多老弱被杀,导致壮丁比例比较高),哪够帮范大人守城的?再说,我们还要种地呢!”

    马林一想也对,鸡笼村的人的确很少,不够差遣啊……

    “刘老丈,你看,能否从大明那边弄点移民过来充实人口?顺便,也募点兵帮忙守卫淡水堡?”

    刘老根连连摇头:

    “大老爷有所不知,大明户籍制度严格,普通百姓根本难以出县,也没什么胆子。还有就是,若是生活安定,谁愿意背井离乡啊?而那些胆敢出县的走私海客,都是些见利忘义之徒,大老爷您也不敢用啊……”

    “那你们不也背井离乡了?”

    “我们是遭了天灾……”

    “对啊,我就要那些灾民,我不信这两年胡建没发生天灾!灾民一无所有,而我这边能让他们吃饱。想必,还是有人肯来的!”马林自信道。

    刘老根想了想,道:

    “大老爷您这话倒是提醒了我,听湄洲岛那边负责走私货物给我们的商人讲,好像,去年宁德接连遭受风灾(台风)和霜灾,连江也遭受霜灾,出现了好多灾民。而且,宁德和连江都紧靠海边,可以偷偷将人从海上接来……”

    “宁德……连江……”马林想起来,这两地貌似都在福州北边,紧靠大海,的确方便海上运人。

    “那这样吧,你负责联络,找人去宁德和连江寻找难民。然后,半夜用渔船偷偷运出来,运到淡水堡这边。告诉那些难民,在这里,粮食管饱!”有红薯这种大杀器,马林还真不担心那些灾民饿肚子。

    “可是……可是……老朽只和湄洲岛那边的走私商有联系,宁德和连江那边,没人脉关系啊……”刘老根犹豫道。

    “嗨,我当什么事呢。无非是人找人而已,你派人找到湄洲岛那边的走私商,给他一大笔银子,让他介绍宁德和连江那边的走私商给你认识……”这种事情,马林在后世见得多了。而且,马林上辈子还听说过一种理论你和任何陌生人之间,相隔不超过6个人……

    按照这种理论,就算湄洲岛的走私商和宁德及连江的走私商没有任何关系,但通过一些交游广阔的掮客,也很容易搭上的。中间过程,只需花点介绍费用而已。更何况,宁德和连江同属胡建,找起来也不麻烦。

    “但湄洲岛的走私商不怕宁德和连江的走私商抢了他们生意?”刘老根疑惑地问道。

    “你派人和他接触的时候,就说明是打那些难民主意就是了。另外,多给点钱,对方会说的。”马林这次船上带了不少钱来,最不怕花钱了。

    于是,刘老根就派鸡笼村里负责走私物资的青壮跟湄洲岛的走私商联系上了。在砸了一些银子后,加上对方只是想要宁德和连江的难民,不是改进货渠道,对方也很爽快地答应了。而且,很快就找到了门路……

    说来也巧,湄洲岛是海神妈祖的家乡,岛上有妈祖庙,而且是妈祖祖庙,是信奉妈祖的胡建沿海居民心中的圣地。而且,很多胡建林姓者,都喜欢自称妈祖后裔。当然,妈祖自己没小孩,他们一般都自称妈祖兄弟的后代,或是堂兄弟的后代。每年,前来湄洲岛妈祖祖庙朝圣上香的人也不在少数。

    而宁德和连江两地,自然也有前来湄洲岛祭拜妈祖的。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妈祖诞生节,来湄洲岛妈祖祖庙朝拜的外地人很多。恰好,宁德和连江就来了人,而且还滞留岛上没急着走。

    通过这些人,加上使了钱,刘老根很快就联系上了宁德和连江的大走私商。然后,双方派代表暗中达成了协议宁德和连江的走私商负责用渔船半夜将人送到海上,而马林会安排船只去接应。交“货”时,价格是2两银子一户带壮丁的人家……

    据说,宁德和连江此时尚有几千灾民流离失所,等待救济。根据那些走私商估计,可能会有三千多灾民可以运作到台岛。

    听说有三四千难民会过来,马林在高兴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压力。毕竟,那可是三千多人,每人平均每年消耗三四百斤粮食的话,也需要一百多万斤。而孔泰在基隆那点红薯,貌似不够吃。

    于是,马林下令,在淡水堡附近的淡水河边,开垦大量的土地种红薯。至于劳动力,自然是雇佣当地原住民青壮了。而这种雇佣,肯定是强制的。马林的大军尚在,谅这些原住民也不敢耍花样。而等那三千多灾民被送过来,淡水堡就有了足够人手了,未必就怕了那些番民了。到时候,自己带军队离开了,也没什么问题了……

    而三千多灾民的引进,也足够把淡水堡附近淡水河边都开垦成良田,足以应付明廷派遣的官员的查验。唯一的问题是貌似又缺耕牛了啊……

第1143章 组建藤牌兵

    引进灾民的工作还是比较顺利的,马林给的钱够多,宁德和连江的走私商哪有不要的道理?所以,两地的地头蛇立即行动起来,去找那些灾民去了。

    去年的时候,宁德和连江两地遭受了台风和霜灾,出现了很多灾民,大概总数有七八千人。不过,后来有些灾民投靠了情况不错的亲戚,倒也暂时能过得去。而没有能帮上忙的亲戚的,只能汇聚到县城外面等待官府的救济了。

    明朝的救济制度还是比较完善的,朝廷有四大仓制度(预备仓、常平仓、义仓和社仓)。其中,义仓设在州县,专门用于赈灾。正常情况下来说,宁德和连江两个县(这里的宁德是指宁德县,隶属福宁州)光靠义仓放粮,就能解决灾民问题。

    可是,偏偏眼下不是正常情况……

    为啥?因为刘谨专权,大肆勒索地方官员,导致地方官员不得不大肆敛财,“孝敬”刘谨。要不然,铁定被穿小鞋。

    恰恰,宁德县和连江县两个县的知县之前去京城述职,被刘谨敲诈了一大笔“孝敬”的银子。为了填补亏空,两县的知县都不约而同第选择了预支义仓的米,来填补窟窿。

    但倒霉的是,去年两地都发生了天灾,两个知县都有些傻眼……

    连江县还好一点,因为紧靠省城福州,加上连江知县陶永文和省城大佬关系不错,从省城福州的预备仓借了些米,总算把大势稳定了下来。但是,因为之前亏空有点大,还是有几百人得不到足够的食物。有些粥棚放的粥,已经稀得看不见米了。

    而宁德县就比较惨了,宁德知县王奉没有门路,借不到粮食,只能强撑着了。因为缺米,宁德县义仓几乎没什么米粮了。粥棚放的粥,基本都类似清水了。为了筹集米粮,王奉把自家俸禄都拿出来买米补贴了,可还是不够。

    另外,眼看这一任知县就要结束任期,王奉绝不希望出现什么波折。所以,他决定,隐瞒事实,谎报灾情,避免政绩上留下污点,影响任期结束后的新差使。为此,他用强硬手段,下令那些灾民的亲戚帮忙救助那些灾民。可是,仍有两千几百灾民没有能接收的亲戚,流落在县城外的灾民棚户里。

    所以,宁德和连江两地的走私商,直接晚上派人去城外的灾民棚户区动员就可以了。

    当听说移民东番岛可以吃上饱饭,没事还能吃点鱼和鹿肉后,很多灾民光是听这话,就止不住流口水了。然后,不费事,这些灾民就乖乖地跟着上船出海了……

    而马林的舰队,也来到了宁德和连江附近的海面上,等着走私商的渔船的到来……

    双方的交易就在海面上,马林的人点完人数(主要是壮丁)后,就按人数付钱,钱货两清。而当这些灾民被运到海上的时候,很多人饿得都爬不上大船了。还是马林安排手下士兵去搀扶,才把那些灾民带上船。

    但上了船之后,接着火光看见船上全是金发碧眼的“番鬼”后,这些灾民都吓了一大跳。有些人看到长相奇特的马林等人,吓得尿都出来了。毕竟,大半夜的,看见一群长相怪异的洋鬼子,谁都害怕。

    不过,这不是问题,马林直接让人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烤红薯递过去,很快打消了他们的戒心。烤红薯的香甜,很快让灾民们忘记了恐惧,开始大吃起来。可烤红薯吃急了很容易噎着。所以,船上的灾民很多人因为吃得急,噎得直翻白眼。好在马林也预料到如此,准备了大桶的凉开水,喂灾民喝下,倒是没出现噎死人的情况。

    ……

    马林的战舰很大,10艘500吨级的战舰,一趟就把三千多灾民都给装上了。然后,到了天亮时分,舰队就回返淡水港了。

    第二天白天,宁德和连江两个县城的衙役打开城门来到灾民棚户区时,愕然第发现灾民都不见了……

    衙役们大惊失色,连忙向两位知县汇报。两名知县也大吃一惊,连忙派人调查。很快,就有消息传来这些灾民可能乘船出海去东番岛谋生去了……

    这个消息是马林故意让那些走私商放出来的,毕竟,马林以后要和明朝打交道。这次弄走这些灾民,以后肯定会被人知道。所以,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先放点消息出来。

    两名知县的心情都很复杂,陶永文作为连江知县,对于损失几百名百姓,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的。因为,人口减少,代表他这个县令无能。但同时,他内心也有些窃喜总算甩掉了这些包袱……

    而宁德知县王奉则是惊喜了,他年底就要离任,此时最怕灾民的问题曝光,特别怕灾民死人或者闹事。因此,当听说这些灾民离开宁德去东番岛后,大大地松了口气。

    虽然损失了两千几百个老百姓,可那都是灾民,是不稳定因素。在这换届……阿不是升迁的紧要关头,能有人把灾民弄走而不惹出事情,他是求之不得……

    就这样,在两名知县的默许下,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而马林,也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人口……

    ……

    回到台岛后,马林把人口分了分他分了一千人去基隆,开垦基隆湾附近的土地。这样,孔泰和他手下的士兵和工匠,就能从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中脱身。之前,因为劳动力不足,孔泰和他的手下士兵们,也要一起去种红薯的。

    至于另外的两千多灾民,则全部安置在了淡水堡附近的淡水河边。为了保障他们的安全,马林组织这些壮丁,修建了十个有防御功能的大围墙,将灾民安置在里面。围墙都用泥土夯筑而成,不算很结实,但用来抵挡当地土著人可能的袭击却是足够了。

    接着,马林自然是组织这些灾民同样用泥土夯筑土坯房了。这种房屋成本低,修建起来快,最重要的还是成本低……

    然后,马林又出高价,从走私商们手里购买了大批农具和一些耕牛。农具和耕牛到位后,自然就是种红薯了……

    台岛气候温暖,冬季也不冷。更何况,现在是春末,正是种植红薯的大好时节。那些灾民中的壮丁和青壮妇女们,在鸡笼村派来的农民的指导下,开始了红薯的种植。不过,在种植时,马林特别强调今年种植红薯,在除草的时候,务必要把红薯的花朵都掐掉……

    农民们愕然把花掐掉还能结果么?但马林强调这不是结种的作物,要的也不是种子,而是块茎,所以不需要开花结果……

    ……

    在组织移民种植红薯的同时,马林也下令从灾民中挑选出了200名健壮勇敢的青壮,充当民兵,协助范德贝克守卫淡水堡。

    不过,在如何训练这些大明青壮的时候,马林有些犯难。这些灾民中的青壮,因为长期营养不良,都比较瘦弱矮小,和那些土著番民差不多。按道理,应当让他们练习火枪。因为,火枪手不需要太强壮。

    但马林不太放心这些人,毕竟,别看这些人是灾民,可他们是大明的灾民,未必看得起马林这些北海国的“番鬼”。所以,马林并不愿意他们掌握强大的火枪,免得遭其反噬。

    另外就是,台岛北部沿海多雨,火枪也未必有啥大用。因为,台岛守军多半是用火绳枪,而火绳枪最怕下雨……

    若是守卫城墙,只要加个盖顶,就能无视下雨的问题。但军队总不能龟缩在城内,总要外出的。尤其是,在需要征服台北盆地的情况下。

    而这些民兵,马林的打算,是用他们来对付反抗的原住民的。因此,他们只需要能对原住民保持军事优势即可。至于倭寇?不用想,还是躲在城堡里抵抗吧……

    马林开始打算把这些胡建灾民中挑选出来的民兵培养成欧式的长枪兵的,但是,想到台岛原住民的标枪,好像长矛兵比较吃亏……因为,原住民完全可以扔完标枪就跑。而仗着对当地山林比较熟悉,长矛兵还追不上他们……

    既然要防备原住民的标枪,那刀盾兵是最好的选择了……但木盾质量不好,而且太重……好像藤牌最好啊……马林想到了戚继光鸳鸯阵里的藤牌手……

    于是,他又找来刘老根,吩咐道:

    “派人去内陆打探一下,谁会制造藤牌的,以及谁擅长使用藤牌……然后,重金聘请过来当教官……”

    “大老爷您这是……”

    “我要组建藤牌兵!”

第1144章 还有藤甲?

    “藤牌?那是啥?”刘老根听了后有些迷糊,他竟然不知道藤牌。

    “什么?你没听过藤牌?就是藤做的盾牌啊!”马林有些吃惊。

    刘老根摇摇头,道:

    “老汉只听说过三国话本里有藤甲兵,没听说过藤牌兵啊……”

    事实上,藤牌这个年代已经有了,就在胡建。只是,眼下藤牌还不出名,只有少部分人知道。直到戚继光抗倭后,因为在鸳鸯阵中普遍引入藤牌手,才让藤牌的大明传遍天下。而此时,胡建地区虽有藤牌,但并不出名,不怪刘老根不知道。

    “别管那么多了,你派人去找那些走私商打听藤做的盾牌即可。同时,请一个擅长使用藤牌的老手来当教官。我要把这200人都训练成藤牌兵!”

    藤牌是一种既轻便,而且非常牢固的盾牌。抗倭战争的时候,戚继光的鸳鸯阵中的藤牌手所持的藤牌,可以抵挡倭寇锋利的倭刀。自然,藤牌用来抵挡原住民的石制的标枪和长矛也不是问题。

    而且,古代胡建人普遍身材矮小且瘦弱,让他们使用重量不轻的木盾和铁盾也不现实。因此,轻便坚固的藤牌,自然是最好的选择。200个藤牌兵,足够抵挡住原住民战士的攻击了。毕竟,藤牌手除了手持防护力高的藤牌,还有锋利的单刀可以用来攻击对手的……

    ……

    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在马林开出重赏后,藤牌很快就有了消息,藤牌手教官也同时找到了。

    走私商给马林送来了一个中年人,一个瘸腿的中年人……

    这个瘸腿的中年人名叫李强勇,原本是莆田平海卫的一名刀盾兵,是平海卫的精锐战卒。但五年前一次在协助兴化府(莆田古称)围剿山贼的时候,不慎被山贼砍伤右腿,不得不退役,沦为军户所中的普通佃户,为卫所的将官耕地。但因为右腿残疾,李瘸子耕地也不太好使,生活愈加困难。两年前,李瘸子妻子也跟人跑了,而且带走了年幼的女儿。毕竟,在明朝,一个军户,而且是残疾的军户,是没有未来的。

    因为耕田不好使,后来李瘸子所在猥琐的将官也不肯把天地教给李瘸子耕种了。无奈之下,李瘸子只好另谋生路。

    好在,李瘸子非常擅长藤编,还会用老藤编制藤盾。当初,他上战场的时候,用的就是自己编制的藤盾,非常好使。当然,现在他不能上战场了,自然不能编制藤盾,而是用藤编手艺,编制一些藤椅、藤箱和藤篮等工具,拿到集市上卖。如此,也勉强能养活自己。

    当掮客找到李瘸子的时候,李瘸子正在集市上卖藤编呢……

    “什么,月银5两?”当听说了马林开出的薪水后,李瘸子惊得站起来。

    要知道,月银5两,就是年薪60两啊!而大明一个知县年薪不过45两。而普通士兵,就算是待遇好的戚家军,士兵年薪不过8到10两,外加包吃住。而年薪60两……这待遇,简直优厚无比啊……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戚家军是募兵制,官兵有薪水。而目前大明还是军户制,卫所兵根本没有薪水,打仗都是义务。而军户的田产很多都被军官侵吞了,所以军户们一般很穷,听说年薪60两,过得连普通军户都不如的李瘸子立即动心了……

    然后,这个擅长编制藤牌,同时又会刀盾兵武艺的老军户,立即跟着阿走私船来到了淡水港。反正,他现在孤身一人,无牵无挂的……

    李瘸子到来后,立即被马林封为教头,专门负责200藤牌兵的训练。没事的时候,还负责带着一群擅长编织手艺的中老年人编制藤牌。

    不过,一个能用于实战的藤牌生产周期较长,主要是藤条需要桐油浸泡很长时间,才能使得藤条坚韧牢固,不惧刀剑。所以,李瘸子先编制了200个没有泡过桐油的简易版藤牌,先让士兵训练起来。至于真正实战的藤牌,则需要很长才能加工好……

    ……

    而让马林惊喜的是,李瘸子不但会用老藤编制藤牌,居然还会用老藤编制藤甲……

    “这……难道是传说中的藤甲兵穿的藤甲?”马林也是三国迷,听到藤甲立即高兴无比。

    李瘸子摇摇头,道:

    “并非三国话本里说的藤甲,而是老汉用藤牌的手艺,编制出来的藤甲。不过,防护力不差,起码,抵挡普通刀剑还是可以的。”

    随后,李瘸子详细向马林介绍了藤甲的制作手法和藤牌类似,藤甲也需要用到特殊的老藤。所幸台岛和胡建气候和植被相似,山上也能找到不少老藤。这些老藤割下来后,先用水浸泡半个月。然后,晾晒三日,再用桐油浸泡两三天,再晾晒两个月。之后,再浸泡桐油和晾干……如此反复五次,才能达到制作藤牌和藤甲的要求,进行编制……

    而且,针对传统藤甲兵怕火的缺点,李瘸子没有在藤牌和藤甲外表涂抹桐油,而是选择了涂抹生漆。生漆防水耐热,涂在藤条外表,即使藤条泡过桐油易燃,有了生漆保护层,也变得难以燃烧了。除非,生漆保护层磨损了,藤牌和藤甲才会变得易燃……

    ……

    听说李瘸子制造出来的藤甲居然不怕火,马林非常高兴。于是,他高兴道:

    “李教头,那就麻烦你带人帮这200人都编制一套藤牌和藤甲了!至于桐油和生漆,放心,我立即派人去采购。到时候,藤牌和藤甲的生漆可以涂厚一点,咱不差买生漆的钱!”

    马林已经可以想象得出,一群手持藤牌,身穿藤甲的战士,或者可以叫藤牌藤甲兵,能够给原住民带来多大的威胁了。到时候,也许不用自己从本土调集大军,孔泰这边就能轻松占据整个台岛了……

    而且,马林也不担心这些藤牌藤甲兵能威胁自己的统治。因为,藤牌和藤甲,在火枪面前是没啥优势的。他们欺负欺负没有火枪的土著还行,但面对火枪手,还是不够看的……

    另外,藤牌也能抵挡倭刀。或许,当马林进军日本的时候,可以带些藤牌兵过去,虐一虐日本武士……实在不行,弄点毛竹做狼筅,山寨一下戚继光的鸳鸯阵,也能把日本武士打个落花流水啊……

第1145章 北上大沽口

    藤甲和马林发明的木片扎甲类似,都是植物甲,很是轻便。但两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马林的木片扎甲,防护力并不好。如果不在木片外面蒙一层铁皮,都不怎么实用。最多,降低士兵受伤的程度,并不能抵挡兵器的伤害,尤其是金属兵器。

    严格来说,木片扎甲这种玩意,就是用来打美洲土著用的。因为,美洲土著的武器太烂,都是些石器,连弓弦都是些植物藤,软绵无力。所以,木片扎甲在美洲还能混混,在欧洲,不蒙铁皮绝对没用。

    但是,就算蒙了铁皮,最多也只能抵挡些普通的刀剑伤害。对于威力大点的弓箭和弩,都无法抵挡。至于火枪,那个无解,板甲也没用。

    但藤甲的防御力,马林还是知道的。这种藤甲,后世的电视节目曾做过实验,可以抵挡普通弓弩的射击(重弩除外),抵挡刀剑更不在话下。

    而且,它的制作成本也低,也就是些山上割下来的老藤,以及桐油和生漆,都不值钱。至少,在明朝不值钱。

    上山割老藤是不要啥成本的,至于桐油和生漆,价格也不贵。桐油在大明才30文一斤,生漆贵点,也不过才65文一斤。制作一套藤甲(包括藤制头盔和藤牌),算上工匠费用,成本也不超过2两银子。要是搁在欧洲,光是人工费,就不止2两银子。

    只不过,一般的藤甲有个重大的缺点怕火。《三国演义》里“火烧藤甲兵”这一段太有名了,所以,就算是大明,也不太喜欢推广藤甲。因为,随着《三国演义》话本的流行,大明朝就连贩夫走卒都知道藤甲的弱点,自然没人肯弄什么藤甲。

    倒是李瘸子这个曾经的卫所兵和藤编高手,结合桐油泡过的藤甲怕火的缺点,想出了用生漆在藤甲和藤牌外表涂抹厚厚一层的办法,以解决怕火的问题。因为,生漆既不怕水,又不怕火。只要生漆涂层够厚,藤甲是不怕火烧的。

    眼见藤甲成本不高,又轻便,防护力还高,马林一高兴,就让李瘸子带着一帮藤编高手,帮他制作大批的藤盾和藤甲,好运回欧洲使用。还有就是,运到美洲使用。

    北美的丛林太过茂密了,不能派骑兵深入,只能派步兵。但因为印第安人无处不在的冷箭威胁,士兵们需要防护力高的铠甲。板甲倒是无敌,可穿上去根本跑不动。就算跑得动,也走不远,速度超慢。而藤甲这种轻便且防护力高的铠甲,则成了丛林战的最佳选择。更何况,藤牌也是最好的打土著的盾牌。甚至,就连本土的盾牌兵,马林也打算改用藤牌,以节省士兵体力。

    ……

    就在马林让孔泰派遣走私快艇去湄洲岛上采购更多的桐油和生漆的时候,泉州锦衣卫百户冯旭那边传来了好消息刘谨同意了马林船队北上在大沽口登陆的请求,但只允许马林带随从登陆时,严禁携带武器。这是因为,刘谨害怕马林这个蛮夷趁机袭击天津卫。因此,要求马林不得带武器登岸。至于进献的佛朗机炮和火枪,都交给天津卫的将士运抵京城。

    这则消息是刘谨通过驿站系统随邸报送到泉州的,用的是官方驿站系统。因为邸报讲究时效性,往往传递速度很快。虽然达不到八百里加急的程度,可因为是驿站接力,传播速度倒也比普通人赶路快多了。因为,通过驿站系统传递消息,是可以随时换马的,不用等马匹自己休息再上路。

    但消息传到马林手里时,已经是五月下旬了,离刘谨倒台也只有两三个月了。好在,马林的船只航速快,每天日行近百公里不成问题。而淡水堡到天津卫直线距离才1600多公里,走海上也不需要走弯路。因此,马林倒也不担心误期。

    但在出发前,马林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他需要一些玻璃……

    他要玻璃干啥呢?不是为了贸易,也不是为了贿赂,而是想做一个暖房,用来养加拉帕戈斯象龟。

    加拉帕戈斯象龟毕竟是热带生物,喜暖怕寒。而京城地处北方,每年有近半时间比较凉冷,加拉帕戈斯象龟未必适应。

    可问题在于,加拉帕戈斯象龟是马林进献的“祥瑞”,不能出问题。要是养死了,那就不是祥瑞了,而是晦气了。敢给明廷带来晦气,马林的贸易资格分分钟会被取消。

    所以,这些加拉帕戈斯象龟决不能被养死。起码,不能死那么快。要不然,这就不是祥瑞了。

    马林心里都有些后悔抓这些加拉帕戈斯象龟了,但他从天津卫登陆的理由就是护送“祥瑞”登岸。不然,他没理由走天津卫这个近道。要是从福州或者宁波这些接待藩属国的接待点登岸,再到京师,估计要耽误好几个月。到时候,刘谨倒台了,事情就有些难办了。因为,刘瑾在位可以通过贿赂办事,而刘谨倒台,让那些文官公事公办,给你拖个几年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马林现在也是骑虎难下,必须进献加拉帕戈斯象龟。而且,必须保证象龟不被养死。

    而让象龟不被养死,最好的办法就是修建暖房了。但马林记得,加拉帕戈斯象龟有个习惯每天至少要晒一两个小时的太阳,不然影响健康……

    这可就难住马林了,京北那旮旯冬天多冷?大冷天让赤道生物加拉帕戈斯象龟出门晒太阳,铁定冻死。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加拉帕戈斯象龟隔着暖房的玻璃晒太阳了……

    但问题是,明朝根本没有透明玻璃,而水晶又太昂贵……

    无奈之下,马林只好又客串一把工匠,决定自己烧一批玻璃带着北上,顺便帮这些“玄龟”搭建一个玻璃温室……

    ……

    于是,马林一边让手下搭建烧玻璃用的坩埚熔炉,一边派人去明朝采购烧玻璃用的石英砂、口碱、铅矿石……显然,他要烧制的是最基本的光学玻璃,铅玻璃……

    其实烧玻璃还有一种重要的配料硼砂,但马林不确定明朝有没有。结果一打听,这玩意华夏老早就有了……

    原来,在宋朝时,硼砂就被当做一种中药了。北宋初年官方编著的《太平圣惠方》里就提到了硼砂,还介绍了其作用清热解痰,解毒防腐……

    虽然价钱贵点,每斤500文,但这已经比欧洲便宜了几倍了。在欧洲,硼砂价格大约合到3两银子每斤左右,比明朝贵6倍。好在这只是烧玻璃的辅料,用的不多,不然玻璃价格要贵死。

    另外,马林还派人深入山中,寻找传说中的基隆八斗子煤矿。可惜,山高林密,一时间难以找到。于是,他干脆让人在大陆上采购煤炭。反正,陆地上煤炭不贵……

    当带燃烧室的坩埚炉修好后,派去湄洲岛的走私快艇也带回了足够的石英砂、口碱、硼砂和煤炭。

    然后,马林叫来了当过玻璃厂学徒的大副韦斯特,过来动手制造玻璃。在熔炼原料前,韦斯特让人把材料洗了又洗,同时还让人用铜棒制作了一个简易的铜辊。

    之后,洗干净且晒干的原料被倒入坩埚熔炉内,底下放入煤炭使劲焖烧。当达到了一千几百度足以炼钢的高温后,韦斯特让帮忙的工匠们把玻璃熔液倒在事先准备好的平台上。当溶液凝固到胶状形态后,韦斯特拿起铜辊,开始把胶状的玻璃碾来碾去,直到成为大块平板形状为止。

    然后,大块的平板玻璃又被韦斯特放入退火炉,进行了退火加工,平板玻璃才算成功……

    韦斯特一口气把所有原料都加工成了一块块的一英尺见方的平板玻璃,并打包装船。这些平板玻璃,足够修建一座比较大的玻璃温室了。反正,玻璃温室又不需要四面都是玻璃,只需南边是玻璃就行……

    准备好这些修建安置加拉帕戈斯象龟的温室的玻璃后,马林终于准备好一切,率领船队北上大沽口,准备在那儿登陆朝贡……

第1146章 忌惮

    北上之前,马林船队的水手们卸掉的桅杆上的横梁,把横帆改成了上缘斜桁帆。因为,南北航行,没什么顺风,最好是使用什么风向都能适应的上缘斜桁帆。

    不过,一路上似乎不太顺风。所以,船队没有日行上百公里。1600多公里的路程,花了二十多天才到。但是,这也和骑马速度差不多了。而且,骑马不能载货,而船队可以载着大量货物,优势巨大。

    当到了大沽口后,马林发现,大沽口码头上,站满了手持刀枪的明军……

    看到这个阵仗,马林心头一惊莫非出了什么变故?

    事实上,也没啥事,就是刘谨害怕出事,把天津卫的大部分兵马都调来大沽口了,防止出事。毕竟,马林说了是带一个船队过来,人马较多。刘谨担心马林这些蛮夷会趁机洗劫天津卫,所以派来了大部分天津卫的人,监视马林的人。

    而在岸上,天津卫指挥同知(卫所副官)贺振武此时吓得满头大汗。为何?因为马林的舰队太骇吓人了……

    10艘500吨级的战舰,在没见过什么大船的贺振武眼中,那是妥妥的超级舰队啊。这样的规模,足以攻打天津卫了。

    所以,当马林的船队试图靠岸时,贺振武让人鸣炮警告了,禁止马林的舰队靠近……

    马林不明所以,只好让舰队停下,然后,派孔泰搭乘小艇登岸和对方交涉……

    “贺将军,不知为何不让我方船队靠岸?”见到贺振武后,孔泰疑惑地问道。

    “为何不让你们靠岸?哼,孔使者,贵方带来的人马有些多吧?要是贸然让你们靠岸,你们攻击天津卫该如何?”说到底,贺振武是怕了。毕竟,他带来的人马才三千人,还是些久疏战阵的卫所兵,实在没信心守住天津卫啊。要是守卫天津卫城还好,毕竟有城墙作为依托。可若是在港口接战……

    孔泰马上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说到底,对方是担心了……

    于是,孔泰解释道:

    “贺将军,这次朝贡,我们北海国的国主亲自来了。国主身份尊贵,安危不容有失。所以,我们才带了上千禁卫随行。我想,若是大明皇帝陛下出巡,护卫上万都不止吧?就是那些王爷,很多都有两三卫的兵马。据说,一卫兵马至少三千人呢。我主怎么说也是一国之主,带上千护卫不算违制吧?”

    而贺振武指着舰队甲板上的那些火炮问道:

    “既是来朝贡,为何船上如此多的火炮?难道你们图谋天津卫?”

    孔泰有些呆尼玛这不找茬么?船上安火炮,那是欧洲惯例好不好?但他还是得耐心解释:

    “贺将军有所不知,海上海盗肆虐。国主出行,岂能属于防范?这些火炮,是为了打击海盗所设。否则,若是国主的船队被海盗所袭,对我北海国而言,那就是天崩地裂了!”

    贺振武听了,也很赞同孔泰的话。毕竟,马林也算一国之主。尽管,在大明人眼中,马林不过是一搓尔小国的国主,但国主就是国主,谨慎点倒也正常。

    不过,贺振武非常谨慎,还是不肯让所有人一次登岸。他只愿意让马林的座舰先靠岸,并让马林只带100人登岸。至于别的船,暂且不靠岸。

    这么做,其实是贺振武怕对方上千人一起登岸后突然发难。天津卫的卫所兵是什么货色,身为卫指挥同知,贺振武心里明白得很。这些卫所兵,欺负欺负农夫或者地痞流氓还行,遇到精锐的敌人,是打不过的。除非,是守城战才有一战之力。

    因此,他让马林先带着一百护卫登岸。这样,一百人就算发难,他有三千人,也不至于应付不来。

    ……

    孔泰回到船上,把消息告诉了马林。对于贺振武的要求,马林手下们颇为担心,担心马林被对方扣下。

    但马林并不担心,因为,他知道大明朝廷爱面子,不会做出随意扣留外国君主的缺德事。而且,就凭岸上那两三千天津卫的卫所兵,马林还真不放在眼里。就算对方发难,他带着一百亲兵,也足够应付。要知道,马林的一百亲卫,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人人都能穿着全套板甲长时间作战,而且武艺都不错。更何况,马林身边还有卡恩这个人形怪兽在,完全不必担心明朝的卫所兵……

    就这样,马林脸色平静地带着一百亲兵靠岸登陆,而且,还牵上了一百余匹产自欧洲的高头大马。

    ……

    原本,马林是想让手下将士都身穿白铁皮剪裁的假冒板甲,来壮声势的。但是,最终,马林还是放弃了这个骚包的想法。

    为什么?马林这次是来明朝求贸易的,不是来显摆的。所以,亮眼的白铁皮仪仗用的假冒板甲不能穿。不然,明朝人还以为北海国很有钱呢。虽然事实如此,但马林不愿意被人当成凯子。

    所以,马林思考再三,还是让手下亲卫,都穿上了毛布做的红色的龙虾兵军服,戴着三角帽,作为礼服。

    一百名亲卫登岸后,立即在卡恩的指挥下站成了整齐的队列,然后默不作声地等待命令……

    贺振武看到这一幕,内心猛地一紧这绝对是精锐啊……

    什么事精锐?精锐的士兵,不但体魄强健,而且纪律严明。这些人的武艺贺振武不知道,但是单看他们个个人高马大,胳膊鼓起,就知道他们战斗力不差。至少,比自己手下那帮卫所兵要强大。

    而且,刚才列队的时候,贺振武发现这些番邦士兵没有要长官吆喝,完全是自己自觉地站到自己该站的位置上去的,又快又整齐……

    要是换做天津卫的卫所兵,估计就算将官大喊大叫,也要好一阵子才能排好队,而且,绝对没这么整齐。

    所以,北海国禁卫军的这一手,大大地震撼了贺振武,使其心中充满了忌惮。

    “绝不能让他们一千兵马全部登岸!至少,不能让他们带着武器登岸!”这是贺振武心中此时最强烈的想法……

第1147章 如何定级别

    贺振武的想法马林并不关心,在手下100亲卫列好队后,马林开始安排水手们把挑选出来的9只加拉帕戈斯象龟给小心翼翼地抬了下来。

    这9只加拉帕戈斯象龟是13只存活的象龟里健康状况最好的,自然也最适合拿来送礼。当这9只象龟抬下来后,贺振武的嘴巴张得能吞下两个鸡蛋了……

    老贺活了四十多年,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乌龟。之前他接到任务说来接什么玄龟,他还不太相信,以为是蛮夷故弄玄虚求赏赐的。结果,事实告诉他这特么是真的……

    不止贺振武呆了,围观的那些明军将士也都很懵逼。显然,他们都被震住了。陪在马林身边的孔泰看了有些想笑,事实上,他在基隆第一次看到象龟时,也不比这些明军将士好到哪儿去。

    眼看贺振武等明军天津卫的将士们都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马林不得不出言提醒道:

    “贺将军,这可是祥瑞,还不接下?”

    在古代,祥瑞可是非常重要的。有祥瑞,代表一个朝廷有面子。怠慢了祥瑞,那可不是好事。

    贺振武得马林提醒,如初梦醒,连忙安排人去接收加拉帕戈斯象龟。可是,被安排到的士兵,却驻足不敢上前。

    为何?加拉帕戈斯象龟体型巨大,有几百斤,宛如猛兽一般。而且,很多乌龟都是肉食动物,是咬人的。

    但加拉帕戈斯象龟其实是吃水果蔬菜的温和品种,可这些明军将士不知道啊。毕竟,加拉帕戈斯象龟这体型在那儿,很有威慑力。马林解释了一番,这些明军将士才战战兢兢地过来抬。然后,这些加拉帕戈斯象龟被抬进了很干净的客房,比人的待遇都好。

    之后,马林又提醒,这些乌龟不吃肉,只吃新鲜的果蔬和嫩草。当然,贺振武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让这些号称“玄龟”的祥瑞大爷们吃草的。所以,这些加拉帕戈斯象龟吃的,全是集市上买来的新鲜果蔬,而这些象龟们吃得也是津津有味。好在现在是初夏,蔬菜非常丰富,要是冬天,想弄到新鲜蔬菜非常困难。普通人根本吃不上,只有一些皇室庄园,用温泉种菜,才会由新鲜果蔬吃。

    ……

    安排好了这些龟大爷,贺振武才开始安排马林等人的食宿。因为是外国藩主,马林的待遇自然不差,住上了大沽口港口这边最好的客栈房间。其100个侍卫,也都分到了房间。

    但是,船上那些士兵和水手,贺振武却不敢让他们登陆。毕竟,这些番兵貌似非常精锐,要是上岸惹出乱子,他担当不起。

    所以,贺振武最终决定让那900卫士和水手们继续呆在船上。但是,贺振武命人送上饭食和水上船,供应船上的士兵和水手。至于是否让那些人下船,贺振武向马林表示这要等待京里的指示。而且,他也派出了手下快马加鞭,前往京城请示。

    大沽口离京城不远,才340里路,走驿站系统不停换马疾驰,当天可到。在马林从大沽口登岸当天,贺振武也派人发消息去了京城,请求指示。毕竟,他只是个地方卫所军官。接待番邦使节甚至国主的事情,他也不懂。

    然后,马林一行就暂时在大沽口住下,等待京城那边的回应……

    ……

    消息传到京城,顿时引起满朝哗然。一些保守的文官认为,北海国国主从大沽口登陆来京,不合礼制,理应从广州、福州、宁波等接待外藩的口岸登陆才对。

    不过,刘谨却表示,朝鲜使者来朝,就没走这三个口岸。而且,对方是来进献祥瑞的,特殊点也正常。然后,刘谨的一帮爪牙也纷纷支持刘谨的观点。居然有人说,祥瑞玄龟从东边的大沽口登岸,才更加吉利。因为,这代表“紫气东来”,最是契合玄龟的到来。

    这个比喻,非常巧妙。这下,那些好斗的谏官都无法反驳了。毕竟,儒家王朝,对祥瑞还是很看重的。有祥瑞,才能显示他们这些朝中大臣存在的合理啊。

    于是,众臣商议,由礼部主客司派遣一名员外郎(相当于副司长),带队前往天津卫大沽口,负责接待马林这个番邦国主。同时,迎回祥瑞玄龟。

    不过,在给马林定级别上,朝臣又各执己见,起了争执。按照惯例,朝鲜、日本、琉球等藩属国,地位等同郡王,蒙古各部不确定。但实际情况是,朝廷承认他们地位等同郡王,可到了明朝这边,上朝或者宴会时,藩王却是站在或坐在(宴会时)大明朝的侯、伯之下的。

    这主要是表明了大明的尊贵,看,你个外藩国主,地位也在我大明的侯伯之下。但除了位次较低,他们的级别却不低。比如,他们并不需要向明朝的侯伯行礼,只需要向皇帝、太子、亲王先行礼。而且,他们向亲王行四礼,亲王则需要还二礼。至于郡王侯伯,则是互相行礼。按理他们的级别是超过侯伯的,但明朝自认高人一等,侯伯的地位也不亚于藩国君主。而且,虽然藩王和君王是互相行礼,但一般是藩王先行礼的。

    ……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马林的级别该怎么算……

    如果马林自称国王,那就不用讲了,就参考暹罗、马六甲等王国算呗。可偏偏,马林自称大公,这让明朝君臣有些傻眼大公是个什么鬼?算不算国王?

    按理说,大公应当归属到公爵里面。可问题是,北海国是个独立国家啊,不是表面上的公国。

    然后,有大臣提出是不是像春秋战国时期的公侯那样的国君?大家点头认同,可是,春秋战国那样的独立的公侯,放到现在大明朝,该怎么定级别啊?而且,说他是公爵吧,前面还有个“大”字……

    最后,刘谨也烦了,道:

    “别争了,既然他自己都自称大公,那我们就别给他藩国国王的地位了,给个国公级别吧。当然,排班上朝时,位居侯伯之下!见我朝国公,须先行礼!”

    众臣连忙称“善”……

    然后,既然定下了级别,就需要定朝服了。而且,一般朝服都是明朝赏赐的。按照规制,国公头戴乌纱帽,佩玉带,衣服补子绣麒麟(文官绣禽,武官绣兽)。唯一的问题就是马林多高……

    对于这个问题,刘谨也给出了意见礼部派遣主客司的员外郎前往接待的时候,按制,需要让马林和其随从官员“习仪三日”,免得正式上朝时出洋相。而负责教习礼仪的,自然就是主客司的员外郎了。

    刘谨的意思是,趁着教礼仪的三天,这位员外郎完全可以测出马林的身高胖瘦,然后着人快马加鞭赶回京城,报告数据。然后,由内廷八局之一的巾帽局赶制出合适的官服,在马林动身进京前送去……

    至于那9只玄龟,刘谨也很重视,命锦衣卫派出一队大汉将军前往大沽口,早日迎回那些祥瑞“玄龟”……

    而马林另外900卫士是否登录的问题,刘谨也仔细思考了下,认为应当放上岸,否则大明就弱了气势。不过,放上岸可以,却不准携带武器上岸,以免生出祸患……

第1148章 可怕的礼仪培训

    当大明礼部主客司员外郎郑功抵达大沽口后,也被马林那上百侍卫的精悍给震住了。他此刻有些理解贺振武的想法了。若是上千这样的精悍士卒上岸,的确威胁巨大。

    不过,他毕竟是脑子灵活的文人,在传达刘谨的“禁止带武器登岸”的命令时,郑功郑员外表示京城乃首善之地,治安良好。所以,马公爷的那900手下,无须携带武器登岸。

    马林也听出了对方的忌惮,而且,他也不是来打仗的,手下不让带武器就不让带呗。然后,他命令那900侍卫登岸,但没带武器。

    不过,900个空手的侍卫随行,貌似没气势啊。于是,马林和郑功商量可否让那些人高举不带枪尖的旗帜?这样,手里拿点东西,行军时也避免尴尬……

    郑功想了想,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就答应了。

    本来,马林是想让手下高举家族标志的九十字架金鹰红旗的。可是,制作这种旗帜很麻烦。而且,金漆也难找。于是,马林后来放弃,干脆让手下高举黑十字旗帜算了。毕竟,黑十字旗好制作,白布上画个黑十字就完事。

    另外,因为已经进入夏季,马林也干脆让手下都换上了短袖的夏季军服,以免捂得太热。

    老实说,华夏的夏天真心很热。而德意志的夏天,是很凉爽的。所以,士兵们对于华夏的夏天很不适应。但好在,他们去过巴拿马那样的热带地区,倒也有些适应了这种炎热气候。而且,马林“发明”的夏季短袖军服,穿着也挺凉快的。没看边上那些天津卫的大明卫所兵,看着就很羡慕么?他们穿着麻布袍服,很不凉快。倒是那些锦衣卫的大汉将军,穿的是丝绸袍子,也很凉爽得说。但大汉将军是大明的脸面,当然穿得起丝绸袍服。而卫所兵属于大明军队里的吊丝,肯定是穿不起丝绸的,只能将就穿着闷人的麻布袍服了……

    要是平常在军营里,这群糙汉早就赤膊上身了,反正也没人看见。可现在,他们要负责监视马林的军队,不得不穿满袍服,还要穿上铠甲,以显示大明军队的威仪,让天津卫的士卒难受不已,却又不敢叫苦。否则,就是损了天朝颜面,是要被重罚的。

    而马林的将士们,眼见炎热,于是都穿上了夏季短袖衬衫军装。其色为白,不过前胸和后背都有黑十字标志,以表明其身份出处。

    眼看着北海国卫兵穿着凉爽的短袖,那些穿着整齐的铠甲的大明天津卫将士,嫉妒得眼睛都红了……

    不过,这几天马林同样很倒霉。在郑功的监督下,马林只能脱去凉爽的短袖,换上临时从武将借来的禽兽补子的兽服在那儿练习跪拜礼和作揖礼。

    没办法,明朝文官多半是南方人,身材普遍不高。能有1米7都算不错了。而马林的官服巾帽局还没做好。因此,郑功只能从天津卫的武将那里借来一套朝服(大朝会和祭祀时穿)和一套公服(日常处理公务时穿),用来练习礼仪了。毕竟,武将里面和马林差不多高的还是有的,何况是地处北方的天津卫。

    然后,炎热的夏季,马林被迫头戴梁冠,身穿赤罗衣,或头顶乌纱,穿红色圆领衫,练习礼仪。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大朝会和祭祀的赤罗衣,胸前是没有补子的。地位分别,是从梁冠上区分的。比如,公爵是八条前后向的横梁,侯和伯是七梁,都用貂蝉(貂尾或雉尾和金蝉,不是美女名字)。驸马也是七梁,不用雉尾。然后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七品二梁,八、九品一梁。还有就是腰带和绶带等差异了。比一品佩玉带,带玉佩;二品佩革带,佩犀角;三品金腰带,佩玉等……

    这是非常正式的朝服,马林第一次朝拜,肯定要正式些,需要穿朝服。而之后,若是不遇到大朝会,那就是穿公服了。

    所谓公服,就是乌纱帽和带补子的圆领红衫了。补子不用讲,公侯驸马绣麒麟,文官绣禽,武官绣兽,又称为“衣冠禽兽”。而且,公服才是明朝官员穿得最多的官服,日常都穿它。

    马林这次来朝贡,肯定不是一两天。除了头一天上朝要穿最庄重的朝服,或者凑巧赶上大朝会(事实上,外国君主来朝,肯定也是安排在大朝会上觐见的。因为,人多才威风嘛),平时都是穿公服的。

    ……

    除了要在炎热的夏天穿上捂的严实的袍服外,马林还在郑功的监督下学习各种跪拜礼和作揖礼。

    明朝实施的不是满清的三跪九叩,而是五拜三叩首。所谓五拜三叩首,就是跪下后,以作揖礼先拜五次,然后再叩头三次即可,全程只需跪一次。不像满清,需要跪三次,跪完一次,还要站起来再跪下去,一站一跪的,把人要累死。

    当然,整个大明朝,需要让马林这个外国君主下跪的,只有皇帝和太子。或者,遇到太后和皇后也要行大礼。但太后和皇后轻易不现身,而大明目前也没有太子。所以,马林基本上只需要跪朱厚照这个熊孩子皇帝。至于别的王爷什么的,马林只需要行作揖礼,无需跪拜。

    ……

    三天的时间,天气炎热,马林却在那儿穿着厚厚的袍服,不停地练习跪拜和作揖,热得满头大汗,而且把膝盖都跪疼了。

    夏天腿部没有厚裤子,外面就一件薄薄的袍服,跪下去真心难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林让人去买了个破棉被,割下部分,绑在膝盖上,作为缓冲,才解决了跪下去膝盖疼的难题。

    事实上,在膝盖上绑棉花或者皮革作为缓冲,明朝的官员们大多都懂,算是一种潜规则。甚至,有些经验丰富的谏官,还会在屁股上垫棉花,防备廷杖(明朝谏官是变态,以吃到廷杖为荣)。但郑功作为大明王朝的派遣官员,本来就有来杀杀马林的威风的打算。因此,他故意不提醒。但马林自己想到了对策,他也不会阻止。不然,就有失大国风度了……

第1149章 王者嘉瑞,天子宝龟

    大夏天的穿袍子练习下跪,把马林折腾得想死。说实在的,夏天朝贡,的确有找虐的嫌疑。但马林也是有苦说不出啊。他来的时候就春末了,中间还在台岛耽搁了很长时间。就算不耽搁,来到京城也进入初夏了。

    最好的选择,其实是等过了夏天再进京。可问题是,时间不等人啊。等到农历8月,也就是初秋时节,刘谨就要完蛋了。到时候,事情可能没那么好办。因此,马林不得不选择在夏季来朝贡啊。

    好在,马林也算是个骑士出身,身体健壮。要不然,非得中暑不可。像是来监视马林的侍卫们的三千天津卫的官兵,因为穿着全套衣甲,三天就中暑了二十几个人。

    当马林在天津卫大沽口受罪进行培训的时候,刘谨派来的锦衣卫大汉将军,也把9只加拉帕戈斯象龟装车运抵了京城。

    炎热的夏季,对人来说很难受。但是,对于一直生活在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加拉帕戈斯象龟而言,京城这种炎热干燥的气候,它们是再适应不过了。毕竟,因为秘鲁寒流的影响,加拉帕戈斯群岛也是干燥炎热的气候为主。

    因此,在囚车改装的马车上,9只加拉帕戈斯象龟显得特别悠闲,甚至都惬意地闭上了眼睛。至于一路上众人的围观,它们也早习惯了。一开始被捉上船的时候,这些象龟都怕得不行。但时间久了,这些老乌龟发现,这些奇怪的两腿动物,貌似没有吃它们的打算,然后也就无所谓了。至于最胆小的两只,早就死了。能活下来的,都是胆大的……

    刘谨现在把持朝政,权侵朝野。但他也需要讨好皇帝,为了契合乌龟“玄武”的名头,刘谨下令9只玄龟在进入紫禁城时,不走午门和东、西华门,而是绕到北面,走玄武门。

    紫禁城玄武门后世叫神武门,但在明朝,其实叫玄武门。毕竟,玄武主北方,北门叫玄武门最为合适。改叫神武门,是清朝康麻子时期的事情了。因为康麻子叫玄烨,为了避讳,才把玄武门改为神武门的。但这一改,就失去了玄武门原本的意思了。

    虽然玄武门是紫禁城四门里名气最小的,可是,因为乌龟和玄武门的含义最为贴切,所以,让玄龟走玄武门,反而是最合适的做法。

    当运送“玄龟”的车队抵达时,刘谨亲自带着大批厂番和锦衣卫在玄武门外等候。而且,为了迎接祥瑞,玄武门的中门都打开了。

    皇宫四门,一般中门只有皇帝才有资格走。当然,大婚时的皇后,以及状元郎游街夸官的时候,也可以走一次。但后两者一辈子基本也就走一次。只有皇帝,才能每次都走中门。

    不过,因为这次的祥瑞大不相同,号称玄龟,应对玄武。所以,刘谨特地向正德皇帝朱厚照请旨,打开中门,迎接代表祥瑞的玄武。

    正德帝朱厚照本就是个才18岁的熊孩子,对于新奇事物相当好奇。于是,他也来到了最靠近玄武门的宫后苑(清代叫御花园)的北门坤宁门(嘉靖时期改叫顺贞门)的城楼上看热闹。

    事实上,熊孩子朱厚照很像第一时间跑到玄武门去看热闹。但是,他现在贵为天子,张太后叮嘱他保持皇帝威严,不可失了君威。无奈之下,他不能和刘谨等人一起挤在玄武门看热闹,只能跑到离玄武门其实很近的坤宁门边上的城楼上看热闹了。

    坤宁门离玄武门很近,中间只有一大片空地。当载着9只加拉帕戈斯象龟的改装囚车驶入玄武门和坤宁门之间的空地上后,前来围观的刘谨也被震撼到了。

    “果真是玄龟啊!果真是玄龟啊!”

    亲眼看到身形巨大的加拉帕戈斯象龟,刘谨心中的那点怀疑早就烟消云散了。原本,刘谨还担心手下们夸大其词呢。毕竟,欺上瞒下这一套,没人有太监做得溜。因此,刘谨认为,就算这次北海国进献的乌龟很大,但也没大到马林书信中吹嘘的程度。毕竟,这种带水分的描述,是大明文人的通病。或者,番邦酋长马林也有这种嫌疑?

    但当亲眼看到桌子大小的加拉帕戈斯象龟后,刘谨的一切怀疑都烟消云散了。而且,还露出了激动的神情。

    为何?刘谨这几年权侵朝野,但也出现了太多的反对声。虽然这些反对声都被他强力压制了下去,可他的专权被朝野上下所诟病,却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正如马林所猜测,刘谨刘大太监,也需要一些利好的消息,帮其正名。起码,要证明其专权利国利民,顺应天意。

    而说到顺应天意,还有什么比出现祥瑞更合适的?

    不过,普通的祥瑞是不足以被众人承认的。要是像宋真宗那样,让人伪造天书什么的,估计会被人猛喷。因为,宋真宗伪造天书的事迹,已经天下人皆知了。这时候拿出来,不仅拾人牙慧,而且不会被人承认。

    而且,祥瑞和祥瑞也是有等级差异的。古代祥瑞种类繁多,大体分为五种,即五个等级。古称“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是最高等级的瑞兆。以下分别为大瑞、上瑞、中瑞、下瑞。《新唐书百官志》载:“礼部郎中员外朗掌图书、祥瑞,凡景星、庆云为大瑞,其名物六十四;白狼、赤兔为上瑞,其名物二十有八;苍鸟、赤雁为中瑞,其名物三十二;嘉禾、芝草、木连理为下瑞,其名物十四。

    其中,祥瑞中等级最高的,则是代表王者的嘉瑞。其内容,也就是“麟凤五灵”。而何为“麟凤五灵”,它们分别为麒麟、凤凰、龟、龙、白虎。每一种嘉瑞的出现,都象征着当朝帝王乃是“真命天子”,为当世明君。

    但是,麒麟、凤凰、龙和白虎都是传说中的神兽,世界上并不存在(白虎其实存在,但华夏没有,只有印度、孟加拉那边有白虎)。所以,古代华夏唯一能出现的最高级的祥瑞嘉瑞,也只有乌龟了。为了讨好,嘉靖皇帝,严嵩就干过用涂料伪造“五彩神龟”的缺德事,还间接引发了“壬寅宫变”,差点害死嘉靖帝。

    但是,古代华夏那些乌龟祥瑞,大多是伪造的。或者,只是华夏本土的乌龟长得畸形了而已。比如,乌龟得了白化病,也能被当成玄龟。

    可加拉帕戈斯象龟不用那些套路,这体型,朝这一放,就能被人视为祥瑞了。无他,体型太巨无霸了……

    乌龟体型大,看起来显然很霸气,很符合王者的王八之气……

    所以,9只超大的乌龟一进玄武门,刘谨就激动起来。然后,他像是想到了什么,带头跪下大喊道:

    “嘉瑞啊!嘉瑞啊!”

    然后,刘谨又想起了门客说过的一句话“青黑缘者,天子之宝龟也”(出自《礼.乐记》)。恰巧,马林抓的这批象龟,都是青黑色的,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

    于是,刘谨朝着坤宁门城楼上的朱厚照大喊道:

    “陛下,是青黑色的巨型玄龟,天子之宝龟啊!老奴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得此嘉瑞!愿我大明千秋万代,陛下功盖千秋!”

    一听是青黑色的巨龟,熊孩子朱厚照马上坐不住了。他立即蹬蹬地跑下坤宁门边上的城楼,走出坤宁门,来到装载加拉帕戈斯象龟的大车前,围观起这些巨龟。

    仔细观察后,熟读《礼记》的朱厚照也不得不点头承认:

    “果然是青黑色玄龟,的确可以称为嘉瑞!”

    然后,熊孩子想起来出现这么吊炸天的祥瑞,是不是证明自己是圣明无比的圣天子?

    “不行,这事我得跟大臣们显摆显摆,他们老是觉得我是孩子……”熊孩子美滋滋地想道。

    于是,朱厚照命令道:

    “好生照料这些玄龟,明日,朕要带着它们上朝,让文武百官看看,什么是王者之嘉瑞!”

    “吾皇圣明!”刘谨赶紧奉上马屁。

    刘谨不知道,因为这次玄龟的事情,让他避免了日后被千刀万剐的酷刑……

    ……

第1150章 是玄龟没错!

    刘谨其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大太监,不然,也做不到掌控朝政的地步。而且,他发明的“罚米例”,很大程度上制止了国家资产的流失。

    什么是“罚米例”呢?主要是针对国库和各地仓储的损耗问题的。在刘谨变法前,很多掌管仓储的官员,经常利用职务之便,贪墨国库、地方官仓的粮食和布匹等物资,给官方造成了极大的亏空。而且,这种贪墨,是循序渐进的,每天贪墨一点,还不太容易看得出来。毕竟,粮食和其他物资有点损耗也是正常的。只要手法老到,一年下来,可以从国库和官仓里贪墨很多,而且,查账根本查不出来。

    刘谨于是就想了个绝招“罚米例”。具体做法就是,在管理仓储的官员新上任时,严格统计物资数量。等任期满,再轻点物资。刨除合理损耗部分,有多少亏空,卸任的仓储官员,就必须自掏腰包补齐。否则,就等着下诏狱吧……

    这一招非常简单粗暴我特么不管你用什么理由,亏空了就是亏空了,你自己掏腰包填坑。任你账目做得再好,我只看结果……

    这一招对于制止国家资产的流失非常有效,所以,刘谨死后,虽然恶名昭著,可这一条办法,却是保留了下来。马林有时想,如果当初国企改革也用这一套,也许很多国有资产就不会那么容易流失了。要知道,国企当初改革,很多原先的高层,几乎是用捡破烂的价格接盘了厂子的。如果让刘谨的“罚米例”来整他们,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有时候,古人的智慧,后人也是可以学习的。

    当然,刘谨自己没那么聪明,而是一个叫张彩的吏部尚书帮他想出的这个主意。张彩和刘谨是同乡,在刘谨掌权后,靠着抱刘谨大腿,升到了吏部尚书这样的顶级高位。当然,他也有才能,向刘谨献出的“罚米例”计策,极大地遏制了朝廷资产的流失。不过,刘谨倒台后,这货也跟着完蛋了……

    ……

    刘谨虽然有能力,还搞出了“罚米例”这种简单粗暴的绝招,但他本身却不是好人。因为过度勒索官员,使得刘谨在官员中的名声极坏。除了投靠他的那些官员,其余官员恨不得生吃刘谨的肉。后来刘谨被凌迟处死,就是百官推动的结果。若是按照刘谨本身的罪过,最多是个超级巨贪,并没有做出谋反等十恶不赦的大罪。可正德才18岁,耳根子软,被群臣一忽悠,自然发怒让人把刘谨千刀万剐了。

    在刘谨被杀之前,年少的正德皇帝其实是很相信人的。比如,他就很相信刘谨,把朝政大事都相托。后来,他也是太相信那些文臣,以为刘谨十恶不赦,一冲动,把刘谨直接千刀万剐了。也正是这件事之后,正德皇帝才意识到,自己被朝臣利用了。然后,和大臣们就有些不对付了,开始对着干。而在此之前,正德还只是个啥都不怎么管的萌新呢。

    当然,正德再年少也是皇帝。身为皇帝,自然也十分重视皇权礼法。刘谨之所以被正德千万万刮,就是因为那些大臣们忽悠正德刘谨想当皇帝,还说民间称呼刘谨为“刘皇帝”。

    正是这种污蔑,触痛了正德的神经,才让他做出了将刘谨凌迟处死的决定。而实际上,刘谨要是真想谋反,以早期正德的萌新段位,早就被弄死了。而且,一个太监,说他谋反,根本就说不通。太监没儿子,也不能正常娶妻。就算夺下江山,拿来干嘛?都没有传人。就算是唐朝李辅国这样的超级大太监,也最多操控皇帝的废立,而不是自己当皇帝。而太监废立皇帝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掌控朝政!而刘谨已经掌控朝政了,且正德也很信任他,他根本就没有谋反的必要。

    所以,是正德被大臣们忽悠瘸了,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另外就是,“正德八虎”中其他正德的亲信,也勾结大臣,使劲黑刘谨,才导致刘谨完蛋。

    ……

    不过,马林在这个节骨眼上,忽然送来了青黑色的加拉帕戈斯象龟这种和历史记载中的“天子宝龟”完全吻合的超级“玄龟”,倒是很大程度上帮了刘谨一把。

    因为,“天子宝龟”这种顶级祥瑞的出现,极大地增加了年轻的正德皇帝的威望,巩固了其帝位。而进献“天子宝龟”这件事,恰恰是刘谨一手推动的。

    这样一来,日后大臣们诬陷刘谨谋反,就有些说不通了。为什么?要是刘谨想谋反,怎么会献上“天子宝龟”这种彰显正德“真命天子”身份的嘉瑞呢?说不通啊……真要谋反,不是应该抹黑造反对象吗?

    ……

    当然,这是后话……

    第二天大早上,当群臣上朝后,正德皇帝就兴冲冲地让锦衣卫大汉将军们,把9只青黑色的“玄龟”抬到了大殿上,让群臣们开开眼……

    “玄龟!”

    “还是九只!”

    群臣当场失态,除了之前就得到消息的刘谨一党的官员……

    当巨大的乌龟抬上大殿的那一刻,没有大臣认为那不是玄龟的。因为,加拉帕戈斯象龟的体型太巨大了。

    玄龟的“玄”字,本就有奇特和赤黑等意思,还有天空等意思。代表天空,也有比喻很大的意思。

    所以,体型巨大、颜色青黑的加拉帕戈斯象龟,和“玄”字极为相配。很多朝臣看见这些乌龟的第一眼,脑海中就不自觉地蹦出了“玄龟”两个字,纯属条件反射……

    而且,经常行走在紫禁城里,大臣们也大多见过紫禁城里的玄龟雕像,和加拉帕戈斯象龟有的一比。唯一不同的,就是玄龟雕像的头部,有些像龙头。

    不过,龙头乌龟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幻想中。但加拉帕戈斯象龟,除了没龙头外,其他特征都像极了玄龟雕像,不得不让朝臣们相信这的确是玄龟……

    ……

    而且,9只“玄龟”这个数字,也很吸引人。因为,9代表“九五之尊”的意思。且华夏文化非常尊崇“9”。比如,天下分为“九州”,青铜器有“九鼎”,皇帝身边有“九卿”,朝廷命官分为“九品”,京城有“九门”……

    总之,对于古代华夏而言,“9”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尤其是,当9成为玄龟这种超级祥瑞的数量的时候……

    玄龟本就是最顶级的祥瑞,何况是青黑色的“天子宝龟”?更何况,它还是9只……

    所以,满朝文武都一致认定是玄龟没错!

    而且,九只玄龟,代表天下九州都风调雨顺啊!毕竟,玄武是水神,是风调雨顺的象征……

    一时间,群臣山呼万岁,纷纷恭贺才18岁的正德帝,赞美之词不要钱地砸过去,让年少的正德帝差点迷失……

    只是,朝臣中,有些串联好打算推翻刘谨的大臣,不由地面露忧色……

第1151章 体弱肾虚

    此时,远在甘一肃庆阳的安化王发动叛乱,朝廷已经派遣都御史杨一清和同为“正德八虎”之一张永前去平叛。

    但实际上,安化王的叛乱很儿戏。因为,安化王任用了很有心计的仇钺为主要将领。但仇钺一开始就没打算反叛,只是因为家属才庆阳城里,怕被安化王杀了,才假意投靠安化王的。在骗取了安化王朱的信任后,仇钺里应外合,直接派人抓住了安化王朱,平定了叛乱。杨一清、张永和泾阳伯神英的平叛大军刚出发不久,就传回了仇钺已经平定了安化王之乱的消息。

    消息传来后,正德帝依然派遣杨一清和张永去庆阳,安抚民心。但是,杨一清和张永,已经开始密谋除掉刘谨了。

    杨一清不用讲,是文臣代表。而张永,也是“正德八虎”之一的大太监,和刘谨因为争宠成为死敌。双方有共同的利益,早就勾搭在一起,准备做掉刘谨。等到八月份二人回京之日,就是他们向刘谨捅刀之时。

    而现在,已经是农历六月。杨一清和张永已经奔赴庆阳安定民心,但他们已经通过秘密渠道,在朝中联络了一批官员,打算到时候一起上疏黑刘谨,争取一举拿下刘谨。

    所以,在见到刘谨弄来这9只玄龟后,这些和杨一清说好了的大臣,自然很担心。要知道,天赐祥瑞,而且是玄龟这样的最顶级的祥瑞,刘谨肯定算是立下大功。到时候,想扳倒刘谨,难度大大增加了啊……

    祥瑞的作用有多大?宋真宗时,甚至靠着伪造的天书祥瑞,直接跑去泰山封禅去了……

    虽然宋真宗够不要脸,但这也显示出了祥瑞的重要政治地位。一般而言,出现祥瑞,是表明圣人有德,乃是真命天子……

    历史上最搞笑的祥瑞出现在明朝永乐年间,永乐十二年,有藩属国进贡了一只长颈鹿,结果,被明朝君臣误认为是麒麟。而麒麟和玄龟一样,都是最顶级的祥瑞。然后,群臣朝贺,恭贺明成祖朱棣。当时,还有一个叫沈度的翰林院修撰,妙笔生花写下了《瑞应麒麟颂》,盛赞这次祥瑞出现,文曰“臣闻圣人有仁德,通乎幽明,则麒麟出”,直接把谋朝篡位的朱棣夸成了天定的圣人……

    永乐皇帝正好发愁自己皇位来路不正呢,这下算是拍对了马匹。然后,沈度自然升官发财。而且,永乐皇帝还让人画了一幅画,庆贺麒麟现世。结果,现代人考古一看哟呵,这不是长颈鹿么……

    ……

    当然,长颈鹿被误认为是麒麟是闹剧,毕竟叛乱得位的永乐帝朱棣有些饥不择食,长颈鹿也拿来冒充麒麟了。可加拉帕戈斯象龟被认为是玄龟,却是毫无问题的。

    不管别人怎么样,刘谨都是要抢下这个头功的。

    于是,趁着别人还没反应过来,刘谨率先跪下,按照张彩昨晚上的指点,高呼道:

    “圣人有仁德,故天降嘉瑞,玄龟乃出!玄龟数九,既表明陛下乃天命圣君,又代表九州!玄龟者,水神也,主风调雨顺!天赐九玄龟,寓意我大明九州风调雨顺啊!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刘谨都带头了,刘谨一党的内阁大学士焦芳,以及吏部尚书张彩等人带着一班喽,也纷纷下跪,山呼万岁,高呼“圣人仁德”……

    ……

    “我是圣人,我是圣人……哈哈……”年仅18岁的正德皇帝表明风淡云轻,其实内心早就乐开了花。

    强忍着狂喜的心情,正德帝摆摆手,道:

    “众卿平身!此番祥瑞出世,也是列位臣工一起用命的结果。朕,与众卿同喜……”

    说到这里,年轻的正德帝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刘谨连忙赔笑,然后,群臣也赔笑,不少人都露出了尬笑……

    ……

    而此时,马林总算结束了为期三天的苦逼礼仪培训,穿上定制好的麒麟官服,骑着自带的欧洲高头大马,在100护卫和900扛旗的侍卫的簇拥下,向京城进发……

    而天津卫的指挥同知贺振武,也带着两千兵马随行,名为保护,其实也有监视马林一行人的意图在内。

    一路上,马林的人马队列整齐,步伐一致,看得贺振武目瞪口呆。而看大明天津卫的卫所兵,走得稀稀拉拉的,和马林的侍卫们相比,简直差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

    同时,马林还安排了部分人手,押送着十几辆大车随行,车里装的,多半都是银子……

    至于朝贡用的火枪和火炮,已经由明朝将士负责运往京城了……

    ……

    大沽口离京城大约170公里,按照北海**队的行军速度,一天可以行军40公里以上。可是,随行的还有天津卫的大明卫所兵,队伍自然走不快。结果,每天连30公里都走不到。170公里的平原大道,愣是走了6天之久……

    ……

    而马林不知道的是,当他带着手下,苦逼地冒着烈日行军的时候,京城早就因为这9只“玄龟”闹得沸沸扬扬了。

    玄龟上朝的当天,正德皇帝就下令大宴群臣,举朝庆贺玄龟降世。然后,在朝中大臣满头黑线的见证下,9只“玄龟”被胡闹的正德皇帝册封为“内九卿”和外朝的大小九卿应对。

    不过,那是玄龟,大臣们虽然满头黑线,却不敢质疑。因为,质疑玄龟,不久等于质疑皇帝的合法性?还要不要命了?

    而且,因为九只玄龟的出现,属于重大喜庆事件,正德皇帝为了庆贺,宣布大赦天下。当然,安化王这样的谋反之徒,是不在赦免范围内的……

    ……

    当马林带着一千侍卫,迈着无比整齐的步伐跨入京城的时候,遭到了京城百姓的强势围观。不过,让马林郁闷的是,这些百姓围观的重点,不是北海国将士的纪律严明,而是把重点放在了长相上……

    “哎呀,这些番鬼长得好奇怪啊!看看他们的脸色,如此苍白,是不是体弱肾虚啊……”

    “噗……”马林听见这样的评价,差点一口老血吐出来你才体弱肾虚,你全家都肾虚,老子现在是白人,白人脸色当然苍白……苍白……

第1152章 胜过金吾卫

    大明朝因为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导致人口流动很少。一般来说,只有读书人和商人才有经常去外地的机会。因此,普通老百姓都很土鳖,没见过什么世面。

    虽然说,京城的大明百姓算是见过世面最多的了,可也不像后世那样街头随便都能看见老外。

    京城百姓一般见到的老外,都是来大明朝贡的。但大明朝的藩属国,大部分都是东亚和东南亚的国家,不是和汉人差不多的东亚黄种人,就是晒得黝黑的东南亚马来人种。像马林这样的白种人,其实是比较少的。

    虽然说,也有中亚游牧民族来给大明朝贡过,他们也是白人人种。可是,因为西域战乱不休,来大明朝贡的道路很危险。所以,来明朝朝贡的白种人是很少的。像马林这种纯白的日耳曼人种就更少见了,所以才闹出有人觉得马林“皮肤苍白是体虚”的笑话。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欧洲人并不怎么白。主要是,这个年代的欧洲人不喜欢洗澡啊……

    像路易十四那种72年只洗过7此澡的奇葩虽然少,但几年不洗澡却是常事。因此,大部分欧洲人身上都蒙着一层厚厚的污垢,和电视剧里的叫花子差不多,自然看起来更黑。明明白人,却脏得跟黑人似的……

    但北海国明显是个异类,穿越者马林显然受不了不洗澡这种恶习。所以,马林曾定下规矩不洗澡不准出现在宫廷里。然后,整个北海国上行下效,开始习惯了洗澡。

    所以,马林和他的一千手下,完美地还原了白种人白皙的皮肤。没见过市面的大明百姓,乍一看,还以为是病态的脸色苍白呢。

    除了有讨论马林“体弱肾虚”的,还有人拿马林卷曲的金发说事:

    “你们看,这些番鬼真可怜。不但脸色苍白,连头发都枯黄得卷起来了,显然平时没好的吃啊。哎,还是我大明百姓幸福啊……”

    得,自然的卷曲金发,被当成黄种人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头发枯黄了……

    而且,这帮明朝百姓讨论得还挺大声,不怕马林听见。因为,他们以为,马林这样的番鬼,听不懂大明官话呢……

    马林心中有一万个mmp要讲,再听下去,他估计要被气吐血。本来,他觉得自己挺帅的,事实也如此。结果,在大明京城百姓眼里,自己成了“体弱肾虚”、“营养不良”的“倒霉番鬼”了……

    于是,马林决定压制这些让他吐血的言论。他猛地回头,大声下令道:

    “将士们,来,一起唱一首《我们敬爱的女士》!”

    老大有令,将士们自然执行:

    “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熟悉的前奏响起,然后,一千名将士高声齐唱起来,声音整齐,歌声嘹亮:

    “我们敬爱的女士,

    在寒冷中,

    留我们这些贫穷的雇佣兵一宿,

    像一个温暖的太阳!

    不让我们冻死,

    住进舒服的旅店;

    我们带着满满的钱袋来,

    而离开时却是空空的;

    那鼓声,那鼓声,

    警报!警报!警报!

    嗨,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整装,出发!

    雇佣兵,出发!

    ……”

    ……

    虽然人数没有围观的大明百姓多,但战士们都是中气十足的壮小伙,嗓门大,而且整齐。所以,一千人唱出来的歌声,压过了围观的几万大明百姓,震撼全场。

    正好,礼部主客司郎中(主客司主官,相当于后世的司长,负责外宾接待)黄清和和负责监视马林手下将士的亲军二十六卫的金吾左卫指挥佥事方勇前来迎接马林一行。同时,方勇还带来了两千衣甲鲜明的金吾左卫将士。他们的任务,一方面是防止马林的兵马在京城闹事。同时,也有通过军队威仪,把对方压制下去的意思。

    左右金吾卫是大明亲军二十六卫里排名非常靠前的军队,在皇帝出巡的时候,金吾卫的士兵都要随行保护。

    所以,金吾卫的人马,大多体格健壮,不像地方卫所有很多老弱病残。而且,因为是最重要的亲军卫,金吾卫的铠甲发放都很到位,可谓衣甲鲜明。毕竟,皇帝出巡的时候,还靠他们撑场面呢。

    和天津卫很多将士穿麻布衣不同,金吾卫因为是朝廷的脸面,军官大多穿丝绸。及时普通士兵,起码也是棉布衣服,看起来很有档次。至于铠甲什么的,更不用说,优先发放。金吾卫用剩下的二手货铠甲,地方卫所都能当成宝贝……

    方勇带着两千金吾卫将士趾高气昂地来到京师南门永定门附近,前来迎接马林一行。但从外表上看,金吾左卫的将士们,的确卖相很好。毕竟,金吾卫没有凑数的老弱病残,且个个衣甲鲜明。

    但是,他们刚到永定门附近,就看到马林的一千卫士高唱着《我们敬爱的女士》,迈着整齐一致的步伐迎面走来……

    礼部主客司郎中黄清和没觉得什么,只是好奇这些番兵在唱什么。但在他身边,金吾左卫指挥佥事方勇,却是脸色一紧,下意识地把手放在了刀柄上……

    “精锐!”这是方勇的第一反应。

    只见迎面走来的一千番兵,个个身高七尺以上(1米7以上),个个斗志昂扬。论起精神面貌,超过自己带来的两千金吾左卫将士。

    而且,这一千人马,不管是走路还是唱歌,都极度地步调一致,也太吓人了点。

    身为大明仪仗部队,金吾卫的队列大概是大明最好看的。最起码,金吾卫行军走起来步调比较一致,队列也比较整齐。

    不过,在行军途中,金吾卫的将士们需要精神专注,才能走出较为一致的步伐。而在走出一致的步伐的同时,是不能分心的。一旦分心做别的,队形就会散乱。

    可是,对面这支番兵,上千人行进时不但步调一致,而且还能同时唱出极为整齐的歌声,这一点,金吾卫都做不到。金吾卫倒也能唱出整齐的歌声,可是必须停下来。否则,队形就无法保证高度一致。或者,以较慢的速度前进时,金吾卫也能整齐地高歌。毕竟,他们本就是仪仗部队。

    但像眼前这帮番兵那样,大踏步前进,还能心无旁骛地齐声高歌的,显然比金吾卫还要胜一筹。

    而金吾卫唯一能胜过对方的地方,大概就是衣甲更加鲜明了……

    事实上,马林的侍卫们现在穿得是短袖衬衫,为的就是凉快。但在古人看来,的确就显得有些寒碜了。毕竟,在明朝人看来,军队嘛,自然要有铠甲,不然,也太穷比了……

    ……

    两军汇合后,天津卫的兵马完成使命,很快离开了永定门,返回天津卫。而马林的一千侍卫,在同金吾左卫的明军汇合后,双方一左一右,行走在大街上。随后,马林的侍卫们又旁若无人地继续高唱起了《我们敬爱的女士》,歌声嘹亮,气势恢宏。

    而反观边上的金吾左卫的明军,将士们纷纷斜着眼偷瞧边上的这帮番兵……

    “被人比下去了啊……”方勇苦涩地摇了摇头。好在外行人不太看得出来,要不然,自己肯定要倒霉。很明显,无论是从纪律,还是气势上,金吾左卫都被对方比下去了……

第1153章 登门贿赂

    一路把马林一行送到会同馆后,方勇和他的金吾卫,带着马林的大部分侍卫去城内金吾卫的驻地去住宿了。

    会同馆是专门招待藩国使者或者国君居住的,但一般来说,很少有国君前来朝贡。毕竟,国君一般不轻离国土,以免国内生变。另外,走海路的话,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一般藩属国都是派使者来朝贡,而不会让国君以身犯险。

    至于马林的侍卫,除了卡恩等二三十个心腹侍卫,其他人都被安排去金吾卫的军营居住了。

    事实上,要不是马林的那900侍卫没带武器,只扛着旗帜,他们根本没资格进京城,只会在城外扎营居住。

    一般来说,就算外国君主亲自来朝,随从人员也不得超过百人。其余人,都是在城外不让进城的。

    但马林献上了吊炸天的超级祥瑞玄龟,加上那900人没带武器,才破例被允许进城。但是,也被安排进了金吾卫的驻地,方便金吾卫对他们进行监视。

    住进会同馆后,马林很快接到了主客司郎中黄清和送来的通知马林上朝朝贡的日子,被定在了农历六月十五的朝会上,大概是五天后。

    正德皇帝并不是勤勉的皇帝,往往几天才上一次朝。要不然,刘谨也没有权侵朝野的机会皇帝天天上朝处理政事,还有你一个太监发言的机会?

    正是因为正德不经常上朝,往往都是由刘谨代为披红,遇到重要的奏折才让上报。普通小事,直接让刘谨批准。如此,才有了刘谨操作的空间。比如,刘谨可以自行判断哪个是大事,哪个是小事。被认为是大事的才送给正德亲自批复,被认为小事的,自己做主了……但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完全看刘谨怎么判断了,于是他有了掌控朝政的机会……

    ……

    眼看还有五天才会举行朝会,马林决定趁此机会,贿赂下需要贿赂的人员……

    马林带了几大车的银子,都装在箱子里,由护卫们亲自押送,没经手别人。这些银子,都是用来贿赂刘谨等人的。

    原本,马林想多贿赂几个人的。但后来一想,刘谨一党的人,都是以刘谨为马首是瞻的,。只要刘谨点头,其他人不敢不附和。

    至于刘谨一党的其他人不满?等刘谨倒台后他们也会跟着倒霉。所以,无需在乎他们的想法。

    同样地,刘谨对立面的那些官员,也不需要贿赂。因为,他们目前也没话语权。

    但是,正德八虎的其他人,却是不得不贿赂的。因为,虽然目前刘谨权势最大,可其他人也不差。最重要的是,刘谨倒台后,就是这些人翻身的时候。现在不贿赂他们,等刘谨倒台了,肯定给你穿小鞋。

    而且,太监最记仇。要是你无视他,最容易被记恨。因此,别人可以不贿赂,但正德八虎一个跑不了,都得伺候到位。

    当然,太监高凤已经退休回家养老,那就不必贿赂了。还有邱聚,已经被发配南京,也够不着。至于去安化(庆阳)安抚民心的张永,虽然人不在,但马林也必须送礼。不然,回来后被张永惦记上,绝不是好事。而且,因为揭发刘谨有功,张永后来很受重用的说。

    ……

    不过,想要贿赂这些太监,大白天的拖着大箱子上门好像不雅,会为人诟病。可是,晚上京城有宵禁,也不能随便外出。还有,这个年代钱庄也尚未兴起(钱庄票号要到嘉靖朝后期才会兴起),那么多银子难以兑换成方便携带的银票。所以,马林悄悄通过锦衣卫,联系上了刘谨,说要晚上登门拜访,请他帮忙搞定宵禁问题。

    刘谨自然知道马林是要上门贿赂了,自然高兴。而且,权倾朝野的他,搞定这事也是一句话的事。

    然后,一小队锦衣卫被派到了会同馆,来协助马林。然后,马林还穿上了一件锦衣卫服装(并非飞鱼服,飞鱼服不得赏赐不能乱穿),装作和锦衣卫一起晚上外出办案的样子……

    至于马林手下负责搬运装白银的箱子的侍卫,也换上了低级锦衣卫的普通服装。

    然后,在几名正式锦衣卫的引导下,当晚,马林和几个手下,押着几箱银子,来到了刘谨在宫外的府上……

    “北海国国主马林,见过刘公公!”

    来到刘谨府上客厅后,马林见到坐在主位上的刘谨后,赶紧躬身施礼,是标准的作揖礼……

    事实上,此时的大明朝,刘谨权倾朝野,大明的普通的公侯伯,见到刘谨,不但要行礼,甚至要下跪。

    但马林是外藩国主,本就是“不通礼仪”的“蛮人”。所以,刘谨也不会太过计较。更何况,马林是来送钱的,是财神爷。而且,马林也不乐意跪一个太监啊,太丢人。给正德皇帝下跪也就罢了,给个太监下跪,那可是大笑话。所以,他直接装傻,刘谨也不方便公开要求一个外国君主给他下跪。

    刘谨随便哼了声后,示意自己知道了。然后,他把目光就投向了马林带来的几个箱子……

    马林顿时会意,让手下打开了箱子……

    然后,借着灯光,亮闪闪的白银出现在了刘谨眼皮子底下……

    马林一共带来了五个箱子,每个箱子里面有一万两白银。饶是刘谨见多了金银,对于这五箱子白银,也是比较满意的。毕竟,马林不过是个番鬼国主,能给他送这么多钱,还是让他满意的。

    “马公爷请坐!”刘谨见到钱,态度立即好了很多,乐呵呵地请马林坐下。

    “多些刘公赐座了!”马林乐呵呵地坐了下来,陪刘谨唠嗑。

    “不知马公爷的北海国离大明多远,国土方圆几许?人口有多少?”刘谨开门见山地问道。对于马林,刘谨是抱着高高在上的心态的,也懒得客套,直接询问。

    “敝国离大明陆路大约两万六千里以上……”马林想了想后世亚欧大陆桥的长度,就直接套用了。

    “但陆路上很不安全,沿途强国众多,还有蒙古这样的骑兵众多的强横势力。所以,一般人不会走陆路。否则,半路就被这些草原蛮子杀了。”

    “那走海路呢?多远?”刘谨饶有兴趣地问道。

    “大概三四万里吧,要走整整一年多。但走海路也不太安全,若是遇到飓风,必然会船毁人亡。所以,来大明,其实就是赌命!”

    刘谨点点头,倒也认同马林的看法。作为明朝太监,郑和绝对是大明太监的偶像。而郑和航海的事迹,刘谨自然也了解过,知道马林所言不虚。南海之上,就经常闹飓风(台风)。船只若是遇上,绝对跑不了。

    “那贵国的国土和人口呢?”

    “敝国国土面积,大约和浙省的面积差不多大……”马林想了想,好像北海国德意志本土的面积大概在6.5万平方公里的样子。但新到手的苏格兰高地有两万多平方公里,加上南部边境省以及英格兰诺森伯兰郡和爱尔兰的威克洛郡,加起来绝对超过10万平方公里了,基本赶得上浙省。

    “人口嘛……大概不到200万吧……”这话其实有水分。北海国本土人口150万左右,但苏格兰高地等地人口稀少,诺森伯兰郡、苏格兰边境郡和威克洛郡人口也不多,离200万还差不少。但明朝人又没办法求证,自然随马林吹牛了。而且,马林吹得也不是太过分。

    “哦,还挺大的嘛……看马公爷出手如此大方,莫非贵国有银矿?”刘谨是个贪婪的家伙,显然,这货打起马林的主意了,想要得到更多。

    马林自然不能傻不拉唧地说自己钱多,于是他开始哭穷……

    马林表示,这些钱都是北海国国库里的全部家当了。若是能得到大明允许,能买丝绸等大明物产回国贩卖,才能收回成本。否则,就会破产了……

    刘谨听得不耐烦,但也打消了继续敲诈马林的心思。在他看来,番邦蛮夷,都是穷乡僻壤,来大明朝贡,都是来想讨要更多赏赐的。因此,他倒也相信北海国没钱。

    看在马林送来这么多银子的份上,刘谨还是答应了帮马林说话。

    然后,马林又借机请刘谨继续帮忙,让他去其他几个太监的府上去送礼。而且,马林还故意让刘谨知道其他人他只打算送一两千两银子意思下……

    刘谨果然心情大好,同意帮忙。而且,马林这一手,也让刘谨确信马林的确没什么钱了……

    而事实上,5万两银子不过相当于4.3万多金币,马林随便卖一批粮食就十几万金币了。这点钱,马林并不心疼。当然,他也不想当冤大头继续挨宰。所以,才故意让刘谨以为自己没钱了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839/ 第一时间欣赏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作者:太上老牛所写的《欧皇崛起》为转载作品,欧皇崛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欧皇崛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欧皇崛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欧皇崛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欧皇崛起介绍:
(本书为《德意志雇佣兵之王》的续集,为故事发展的第二阶段。)马林花了六年时间,从一名被赶出家门的穷流浪骑士,奋斗成为伯国的伯爵,并建立了赫赫有名的“黑水公司”,麾下有2万强悍的雇佣兵,成为德意志雇佣兵中的王者。然而,对于一名博学多才的学霸级穿越者而言,成为雇佣兵界的王者,显然不是终点。于是乎,马林带着武装到牙齿的强大雇佣军,在德意志,乃至全欧洲,掀起了腥风血雨,开始了欧皇崛起模式。最终,北海成了被马林所有的领土包围的“内海”。秘鲁和墨西哥的金银,智利的硝石,加勒比海岛的蔗糖、香料,南非的黄金,明朝的瓷器和丝绸等等……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为新的帝国增添营养……欧皇崛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欧皇崛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欧皇崛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