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科幻灵异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TXT下载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全文阅读

作者:火中物     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txt下载     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01章 被风包裹的人

    三秒后,技术人员分析得出结论。

    童玲用实践帮助人类找到了水熊虫无敌的核心依仗。

    面对任何陌生的事物,在人类明白其原理之前都会显得神秘莫测,令人恐惧,譬如神话故事中的风雨雷电,又或者火药枪。

    假定一个现代人拿着把火药枪回到殷商时期,在与人争执时猛的掏出家伙对着人啪的一声,给人隔空撂倒了,那这现代人当场就得进封神榜,不是杨戬也得是个雷震子。

    可如果殷商古人趁这人睡梦时把他的火药枪偷了,再拆成一片儿一片儿的。古人又在弹药包里找到了火药粉,不巧又给碰了一下,引发了一次小小的爆炸。

    那古人立马就能明白,哦,这人不是神仙,神奇的是这粉末。它能爆炸,能把铁沙子在爆炸中给轰出来。

    如此这般,当原理被搞明白一部分后,神秘感骤然被破,恐惧烟消云散。

    说不定古人们还会提前开始尝试琢磨火药怎么造。

    此时无名舰队应对水晶水熊虫的局面,便与殷商古人“偷”火药枪异曲同工。

    舰队技术分析实验室里,首席科学家杨振安说道:“这是一种人类从未见过的虚能深度应用手段。水晶水熊虫其实是放大版的zs菌。”

    秦光:“什么意思?”

    杨振安直接给秦光发来一段可以快速阅读的思维文字说明。

    “我们已知zs菌的特性是无形潜伏。它能跨越阻隔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快速繁殖成为菌落,通过菌落形成群体意识,再对人脑思维量子风暴进行渗透覆盖,进而间接控制感染者的思维。”

    “zs菌的存在形态介乎于实体与能量之间,无论任何手段都不可能隔绝掉。根据人类之前的测试结果,zs菌真实深度要远深于普通量子级,各项特征更符合虚能的性质。正是其虚能本质才促使zs菌可以随意穿梭三重空间的阻隔。”

    “复眼者可以通过穹顶隔空投放微生物形态的zs菌,但由于能量所限,也只能形成微生物,且必须在人脑中寄生才能形成菌落。但这次复眼者以及幕后主使改变了策略,以植物生命为手段,再汲取了地球水熊虫的基因吸附特性,最终培育出通体由zs菌堆叠组成的大型生物。”

    “还有,虚能是来自上一个宇宙世代的能量,与我们的宇宙格格不入,互相冲突,并且会持续互相抵消,就像反物质与正物质一样。我们制造的虚能只能存在极短时间,只能用来制作炸弹,正是这个原因。”

    “但幕后者对虚能的运用水平比我们高得多,所以能利用虚能架构微生物,就像实能组成我们的细胞亦或是地球上的细菌一样。过去维持虚能造物需要消耗能量,这就是穹顶只能维持一定的年份,必须被收回充能的原因。并且虚能造物的体型越大,消耗能量的速度就越快。”

    “水晶水熊虫的出现,表明对方终于拿出了真正的虚能运用手段。更暴露出一个事实,来自上一个宇宙世代的幕后者对我们的实能宇宙的研究已经达到十分深度的程度。不排除某一天对方解除限制,真正出现在我们宇宙中的可能。”

    “至于水晶水熊虫穿梭空间的能力,则应该是这些怪物在远程移动时先还原为最源初的虚能,抵达目的地后再重聚形体。在其飞行过程中,由于其纯能量的本质,又受到实能宇宙的排斥,所以他们的远距离移动应该发生在虚能空间内,与三重空间无关。这就是我们的情报系统完全失效的原因。”

    “水熊虫可以吸收能量,则是因为组成水熊虫的虚能无时无刻不在与实能形成抵消对冲,让它的身体与附近的区域变成了实能能级的洼地,附近的能量会自行流入进去。这部分实能性质的能量,会被水熊虫直接转化为虚能,成为其助力。”

    杨振安,正是当初第一条时间线里发明国定氨酸的天才学者杨国定的父亲,也是其启蒙老师。

    在舰队出发之前,杨振安与他的妻子已经将子女的胚胎存放在地球上,他参与远航倒不用担心影响到杨国定的出生。

    杨振安也是史上有名有姓的人里少有的成功登上无名舰队的人之一。

    杨振安的文字讯息字数不少,但秦光只看了0.5秒便已经通读。

    他一边将信息转发给帝国总部,一边暗吸凉气。

    谁也没想到,童玲这一刀,又辟出了个惊天噩耗。

    幕后者可能真正降临。

    “你觉得杨博士的分析正确吗?”

    繁星对陈锋问道。

    陈锋默默点头,“这很可能是事实。但知道对方是什么东西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接下来如何应对,怎么将对对方的了解转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手段。”

    陈锋说完,便不再言语,而是继续盯着童玲的战场,他的思绪却已飘飞到三百年后。

    这一次,他也不知道三百年后的宇宙会怎样了。

    十条时间线过去,世界改变了很多。

    陈锋与人类一步一个脚印的蹒跚前行。

    人类抵抗的时间越来越长,每一次。

    在一次次的对抗中,人类榨出对方越来越多的底牌。

    陈锋的心态也几经波折,从最初的事不关己到满心绝望,再到不甘坚持,然后亲手在心中点燃曙光,满怀希望。

    唯一没变的是改变。

    这一次,人类在二十八世纪便拥有了以碎灭弹为代表的实能科技,也开始了对虚能的深入揣摩,更得到了五百倍光速巡航能力,人类已经成长为远超过去任何一个时代的强大文明,但对方却也拿出了虚能生物。

    水晶水熊虫不应该是复眼者能掌握的东西。

    这暴露出对方正在渗透实能宇宙,试图打破不同宇宙世代的隔阂,以真正降临。

    幕后者不再能踏踏实实的隔岸观火,已经亲自下场了。

    从现在开始,人类的敌人已经不再是复眼者,而是幕后主使。

    战争已经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所以,童玲你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在童玲斩开第一只水熊虫后,她的脚步并未停顿,而是身形一闪,再度出现在另一只水熊虫的身边。

    又是看似毫无花巧的一刀。

    刀锋又一次毫无衰减的穿透空间抵达水晶水熊虫的身体,撕开对方的身躯。

    她证明了一件事,同样的科技手段在不同的人手中以不同的技巧运用出来,能达到的效果一个天一个地。

    她证明了人力的价值。

    她的第二刀为技术人员们提供了更多信息。

    在新的分析报告中,其他人终于知道她是如何做到这点。

    虚能水熊虫与实能宇宙之间并非无缝衔接。

    水熊虫对附近空间能级的影响并非全面扩散。

    可以将其视为一个水流漩涡。

    在地球上,当水流漩涡形成时,会显露出明显的螺旋状纹路。

    纹路有高有低。

    水熊虫制造的实能洼地对实能宇宙中的能量吸收具备相同原理。

    有无数条线从宇宙空间中凭空生成,链接在水熊虫身上,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长毛海胆。

    这些无形的线密度极大,仿佛充斥了整片空间,形成了看似整体的能级等高线。

    但是,缝隙依然存在。

    只要能找到这些吸能线之间的缝隙,再顺着缝隙展开攻击,就可以规避能级降低的效应,将威力全部施展出来。

    道理人们都懂了,但就是不太明白童玲是如何做到的。

    “我们的监测设备根本没有找到对方吸能线的能力,童玲她是怎么找到缝隙,并精准控制刀锋劈砍的方向的?”

    这既是技术员嘴里的问题,也是秦光与所有战士心中的问题。

    但童玲无法回答任何人,她依然在“昏迷”中,意识尚未苏醒。

    她进入了一种不可形容的玄妙状态。

    她依然在发动狂风暴雨般的攻势。

    t100的动作无迹可寻,速度极快,短暂停顿时姿态极其优美,仿佛在风中舞蹈的舞者。

    一切看起来是如此的自然,既美丽,又杀气四溢。

    如果对陈锋极为熟悉的人,便能知道童玲现在的依仗是什么。

    直觉。

第602章 倒计时

    曾经人类以为计算机是世上计算最快的工具。

    在二十一世纪时,人类看着超级计算机隔三岔五的刷新记录,什么一秒计算多少多少亿次,往往下意识感到敬畏,并在心中默默的掐一下几加几等于几,然后仰天长叹,“超算好犀利,人力不能及”之类的云云。

    当时很多人都并未意识到,宇宙里运算最快的装置不是什么超算,而是掌握了混沌算法的人脑。

    混沌算法真正复杂与快速的地方,不在于求得结果的速度,而在于计算过程的本身。

    但混沌算法并非完美无缺,计算过程中随机性太大,多线程并行的特性无法完全收束。

    举个例子,人在脑海中想一个简单的问题,一加一等于几?

    答案显而易见,等于二。

    但在“二”这个字出现之前,人脑中会在瞬间闪过无数数字,“一、二、三……无穷大”。

    哪怕是如此确凿的答案,人脑也会随机性的给出无数种可能。

    在每一种可能被证明错误之前,都不会被人脑完全排除。

    最终人脑做出决策的依据往往不是计算机那样确凿,而是在无数个答案中找到最可能正确的那个,并作为答案说出口。

    这个感性证伪的过程中,既为人类提供了无限想象的可能,却又耽搁了时间。

    后来,又经过大量的论证,科学家们终于找到让人脑绕过无数条并行线程迅速直通确凿答案的方法,正是由无数量子螺旋的规律催生出的直觉反应。

    当问题出现的同时,第一直觉其实已经同步给出了答案。

    两者之间的时间差,几乎没有。

    不能说人的直觉一定正确,但一定是人脑中最自负,出现得最快的答案。

    错了,便付出代价。

    对了,便战无不胜。

    此时的童玲便正在她的终极考核中,将一切交给了直觉。

    虚拟世界里似醒未醒的她并未意识到自己面前的虚拟敌人已经被替换,变成了水晶水熊虫的一对一投影。

    在她之前的闯关过程中,模拟任务本就会时常发生变化,避免因为设定重复而被她形成身体与思维的双重惯性记忆,并靠着机械化的惯性操作而轻易过关。

    这也比较符合事实,毕竟陈锋本人在真实战场上就总会碰到新“惊喜”。

    这次,童玲的训练系统只不过又换了一种她从未接触过的模拟新型兵种而已。

    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后,她一直在苦苦思索破局之法。并且每一次都会往前多走一步,直到卡在临近成功的阶段。

    她往前走的办法说来并不高明,那就是减少自己的逻辑判断占比,将决策权更多的交给第一直觉反应。

    直觉反应在整场训练中占比越高,她往前走的步子便能迈得越远。

    哪怕她犯下低级失误导致提前失败的可能也在提高,但两者间并不冲突。

    她一直在将自己往这个方向进行强化训练,并已经形成底层潜意识。

    在被吸入训练系统的瞬间,童玲失去主动思维,潜意识完全占据主导,并进一步催化了直觉反应的强度,让她再次进入强化训练的状态,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外部与敌厮杀。

    种种机缘巧合凑在一起,最终化作了童玲与t100在战场上的矫健英姿。

    ……

    “她看起来就像当年的你,仿佛一个战神。”

    繁星如此说道。

    陈锋点头,“嗯。”

    繁星:“不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感觉现在的她比你还强点。”

    陈锋:“那是自然,毕竟t100比折影战甲的性能还高得多。”

    “咦,某人居然不服气自己的徒弟。”

    陈锋:“咳咳。”

    两人交谈间,童玲已经又连斩数个水熊虫。

    无名舰队指挥部里,副官略有些保守的说道:“看起来,咱们这一关似乎过去了。”

    秦光摇头,“未必。童玲的装甲能量消耗太快。”

    短短几秒过去,t100的储备能量指数已经光速从87%暴跌至16%左右。

    两个原因,她现在同时开启全部三项引擎,再使用威能最强的近战特种装备实能刀锋本就耗能极快。

    更重要的是,由于t100的体型所限,童玲只能让刀锋切入吸能线的缝隙,装甲本身却还是得不断切割能级等高线。在此过程中,能量逸散速度极快。

    最多再有数秒,t100便会先耗尽能量,再自行解体。

    不过办法永远比困难多,0.5秒后,数十台无人智慧战械自行陆续靠拢。

    这些智慧战械已经激活了第176号预置程序。

    176号程序,又称薪火计划。

    其主要内容为命令智慧战械在战场上快速解除自带的全部主要供能模块,仅留下维持最低程度运转,占比不足2%的三级备用能源。

    来自不同战械的供能模块将会按照薪火计划的命令完成快速整合,组成可以在短时间内过载输出的超级供能模块,以提供给战场表现更好的作战单位使用。

    这些失去能源的智慧战械,则会直接进行自爆,以换取高效杀伤。

    在储备能量指数下滑至3%时,t100从超级供能模块上方一掠而过,储备能量指数恢复至300%。

    至于正集群开启武器自爆的智慧战械,却是向着远离战场中心的方向飘移。

    传统意义上的自爆并不能对水晶水熊虫造成杀伤,只会成为为其提供能源的载体,所以哪怕是自爆也得尽可能远一点。

    终于得到能量补充的t100再度加快了功率输出。

    装甲在太空中快速闪动,避开一团从上方突然出现的吸能光束,并在极短时间内掠过三只水熊虫上空,留下三道巨大的裂痕。

    童玲开启了过载模式,杀伤性再度拔升,能量消耗的速度亦陡然加剧。

    留给外出特战队的时间本来也不多,童玲的确得加快速度。

    “这样下去她的能量最多只能支撑五秒。”

    秦光反应极快,深吸口气,思维迅速接通指挥频道,打算向其他战士下令,得让载人装甲也执行薪火计划了。

    但尚未等到秦光下令,除了正在联合催化碎灭弹的装甲之外,其余负责掠阵的载人装甲已然主动靠拢,学着智慧战械方才的操作,在原地留下一大块超级供能模块,再又各自散开去向远方。

    在拿掉自己的能源模块时,这些战士们便没打算活着回去。

    他们将自己手中的薪火,一个接着一个的交到了童玲手中。

    包括那名曾经与童玲在运输舰上发生争执的巨源战士。

    在军中,一个人厌恶一个人有很多理由,厌恶之情也可以维持很久,但观念的改变却也只需要一瞬。

    军人,素来爱憎分明。

    童玲做到了他和别人都不可能做到的事。

    他心服口服,并愿意将自己身为战士在战场上的一切交到对方的手中,包括命运,也包括信念。

    巨源战士飞得越来越远,他先看了看自己备用能源的指数,已经从2%下落至1.9%。

    他明白了,哪怕相隔如此遥远,其实自己依然受到能量吸收效应的影响。

    他做了一个新的决定,掉头飞往另一个方向。

    那边正是在宇宙中不断扩张的碎灭弹激发层。

    五彩斑斓的激发层下的球体一分为二。

    一半肉眼看起来是绝对虚无的黑色空洞,这是碎灭弹的虚能部分。

    另一半看起来却仿佛半颗璀璨恒星,正熠熠生辉,散发出强烈光芒,这是实能部分。

    两个部分旋转组合,互相延伸,从侧面看去仿佛远古时代古人绘制的太极图的立体版。

    巨源战士轻飘飘的落了进去,他的装甲一半落进黑色区域,一半落进强光区域。

    只一瞬间,装甲与他的身体尽皆解体,被其他战士催化碎灭弹的能源转换射线还原为原始虚能与实能。

    他将自己化作了碎灭弹的一部分。

    在他的身体彻底崩解前,他的目光从始至终都在看着童玲的方向。

    “交给你了。女流之辈。”

    他脑海中如此念头闪电般掠过。

    随后,他的意识沉入永恒黑暗。

    其他战士紧随其后,每个人都发现了即便是自爆,最终也会被对方彻底吸收,倒不如让自己为碎灭弹充能。

    时间过得既快且慢。

    又过去数秒,数十名协助控制碎灭弹合成的战士也耗尽了自身装甲能量,纷纷投入进碎灭弹中。

    碎灭弹的球体变得越来越巨大。

    黑白太极的交界处开始互相犬牙交错,代表充能即将抵达极限。

    要爆炸了。

    此时除童玲和t100之外,只剩不足三十余名压阵战士。

    距离无名舰队必须撤离的时间,只剩1.7秒。

第603章 唯一生还者

    时间如此短暂,剩余的完整水熊虫却还有三十余只,童玲怎么都不可能在预计时间之前击毙全部目标。

    并且,先前那些被她劈开而暂时失去行动能力的水熊虫再生变故。

    形态表征为五彩光芒的原始能量逸散到一定程度后,不再继续扩张,呈小规模团聚,随后以无数形如棉絮的形态飘散在宇宙空间中。

    肉眼远观,如被施了时间缓慢魔法的鹅毛大雪。

    大雪在“空中”点点融化,逐渐缩小。

    战场监测仪器捕获的数据表明,这些缩小的雪片蕴含的能量也在持续减少,但却并未消失,而是跨越空间直接出现在那些被斩伤的水熊虫体内。

    水熊虫的受创部位正在以极快的速度自行恢复。

    这是人类第一次与同时具备物质与能量两种形态特性的事物打交道。

    其自恢复特性很打击人,但却也在指挥部的预料之内。

    幸好此时舰队屏蔽层已经修复,附着感应能量已成功拔除。

    任务目标只剩最后一个,消灭具备跨空间追击能力的水熊虫部队。

    这显然已不可能完成,只能撤。虽然如此撤离必定有被水熊虫衔尾追击的可能。但总不能被对方突破屏蔽场与防护层径直杀进来。技术人员依然未能测试出水熊虫的吸能上限,不排除整个舰队都被吸干的可能。

    被追击的可能性高达80%以上,也没有办法。

    舰队即将撤离的通知已经提前下达给外出战士。

    考虑到已经放弃全歼水熊虫,通知中明确指出,幸存战士们可以立即终止任务,提前返回舰队屏蔽层内避难,再进入舰队复合曲率泡层的覆盖,与大部队一同撤离。

    但该作战指导意见并非强制执行指令,通知里还存在第二选择。

    即将制作完成的大型碎灭弹有5%的几率消灭水熊虫。

    但是引爆碎灭弹还需要完成最后一步链式反应催化工艺,共需耗时3.3秒,所以战士们也能自行决定是否继续留在原地,直到最终成功引爆碎灭弹。

    秦光将决策权交给了战士们。

    没有丝毫犹豫,尚且幸存的三十余名战士与装甲机师做出了决定,留下来。

    但在此之前,他们要做一件事。

    童玲依然驾驭着t100在上下翻飞,不断阻挠着水熊虫的前进。

    她虽然无法彻底消灭对方,但她的努力为其他人聚合碎灭弹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此时童玲的装甲储备能量指数已下滑至10%。按照之前的惯例,剩余的战士们应该已经开始陆续解除自身装甲的能源模块,等待她返程收取。

    但这次战士们却并未如此,而是先分出两人围绕在碎灭弹附近,完成链式反应催化工艺,另外三十余人则结成长蛇阵,不断往童玲与水熊虫交战的方向靠拢。

    9%、8%……3%。

    短短一秒内,童玲的能量指数持续持续下降至危险范围。

    但由于战场信息系统中并未检测到薪火计划提供的超级供能模块,模拟训练中没有同步提供投影信息,童玲的潜意识并不会操控她返程充能,而是继续向前突击。

    在过去的每一次强化训练中,她任务失败的唯一标志永远是“阵亡”。

    因装甲能量耗尽而死,她早已经历过无数次。

    这次依然如故。

    唯一的区别是过去是“假死”,这次是真死。

    突然,t100前进的步伐猛然一顿,在半道上突兀停住。

    装甲的延长机械臂中握持着的实能战刃快速收缩熄灭。

    眨眼后,三十六个引擎嗡嗡着停止运转。

    t100的能量指数已经下降至0.02%。

    整副装甲中,只有生命维持系统尚在运转。

    身处模拟训练中的童玲的潜意识依然在徒劳的操控着装甲,试图关闭生命维持系统,并将所剩不多的能量全部转移至武器系统中。

    但这一次训练系统又给了她新的设定,让她的操作不能生效。

    外面,被压制的水熊虫终于觅到机会,剩余的水熊虫形成六组,开始重新集聚光束。

    就在此时,一名早已严阵以待的装甲战士冒险完成超短程折跃,出现在t100身侧。

    这是一副蜘蛛拟态的仿生装甲。

    该装甲原本有八足,每条腿上都安装有性能强大的多功能喷射器,既有中程炮的功效,也有提供超额反推力进行超负荷机动的功能。

    不幸的是,此时蜘蛛仿生甲只有最上方的一小半截出现在t100附近,仅有两条长足。

    仿生甲齐胸而断,断口整齐,不见丝毫扩张性裂纹。

    这名战士遇到了超短程折跃技术中最凶险的意外,名为基本相互作用断裂带。

    军中将其别称为切片手术刀。

    断裂带的特征为在一个绝对平面中,物质与能量间的基本相互作用力瞬间归零,本质为实能消失。

    人类肉眼观察的表征现象便是无论任何物质与能量场碰到断裂带,都会被毫无阻塞的轻易切开,故而得称切片手术刀。切割能力甚至强于统一力切割刀与实能刀锋。

    其基本原理并不复杂,但目前人类尚且无法实现。

    断口处,除了装甲结构之外,中间部位还有一个白红相间的椭圆柱体,正是操控蜘蛛仿生甲的战士断裂的腹部。

    他运气太差了。

    由于真空气压差,血雾与组织液正从断口处往外喷薄。

    但他还有救,装甲内的应急系统正在迅速封闭断口,同时更有无数道有机纤维管从他的战斗服断口处往外快速延伸,分泌出固态凝胶以封闭断口,减少血液损失,暂时替代遗失的脏器。

    但这名战士却对自身伤势不管不问,而是以过载功率开启了装甲最后两条长足上的喷射器。

    “警告!缓冲曲率泡层未恢复,加速度过快。操作员您将受到超负荷加速度的冲击,死亡率100%。您是否要继续执行操作?”

    思维链接里给他传来了快速警告。

    “是!”

    下一刹那,小半截蜘蛛仿生甲便如同导弹般向前加速而去。

    仅0.2秒后,仿生甲便仅靠反推力加速就达到了可怕的十分之一倍光速。

    由于没有曲率泡层的缓冲保护,整副装甲几乎瞬间彻底散架,在超负荷重压下,甚至出现了物质向能量态转化的现象。

    这位战士瞬间死亡。

    由蜘蛛仿生甲“变幻”而成的“光束”狠狠撞到了t100上。

    这“光束”如同激流,推动着t100向前加速。

    失去绝大部分能源的t100主体结构同样迅速解体,但载人舱附近的曲率泡层却在应急能源的支撑下自行撑开。

    一枚直径两米三的圆球在宇宙中化作流光,笔直撞向无名舰队外的屏蔽层。

    这圆球正是t100的载人舱。

    另外三十余名机动人员中的十五人也完成了超短程折跃,挡在了载人舱的附近。

    水熊虫轰出的纠缠光速跨越空间抵达,但却被这十五人操控着各自战甲如数接下。

    距离舰队启动引擎还有0.5秒时,t100的载人舱成功进入屏蔽层,并被最外围的小型穿梭舰的曲率泡层包裹入内。

    0.5秒后。

    庞大的舰队在空间中一阵剧烈闪烁,消失得无影无踪。

    再过去1.6秒,宇宙巨震。

    一道无光无色的巨型风暴以数十倍光速的速度倏忽扩散开来,不断扩张、吞噬、分解宇宙空间。

    碎灭弹被成功引爆。

    童玲苏醒已是七天之后的事了。

    在她睁开眼睛的瞬间,汉界星系战报便已经出现在她眼前。

    “人类阵亡数:266人,生还1人。

    阵亡名单:白象、山蜈、黄广、邱中华……

    复眼者伤亡情况:汉界恒星毁灭,植物生命与水晶水熊虫消失。汉界星系直径0.89光年范围内的空间进入归零状态。

    技术描述:宇宙空洞曾短暂出现,被命名为归零宇宙空间。归零宇宙空间维持时间为33小时17分51秒。目前归零宇宙空间已经消失,爆破冲击依然在缓慢扩散,最终将覆盖7.1光年范围。维藤星系的人类舰队已经全员撤离。”

    随后便是一段指挥部从t100载人舱的数据库里调取出来战斗模拟影像和分析数据。

    看完这些东西后,童玲默默的靠在枕头上。

    良久后,她终于开了口,自言自语道:“我还不够好。如果我能早点……”

    就在这时候,得知她苏醒的高小七与奥普·唐德快步走进医疗室。

    这是她的小队里最后的两名成员。

    “大姐头,你可算醒了!没事吧你?”

    高小七显得很兴奋激动。

    奥普虽然稍微收敛一点,却也用分外崇敬与欣喜的目光看着童玲。

    童玲却用冷冰冰的眼神看了高小七一眼,“你们在高兴什么?凭什么就我一个人活下来!凭什么!死了那么多人!你们怎么还笑得出来!”

    高小七神色一僵。

    门外正手提中将军服,面带微笑,即将跨步入内的秦光也是浑身猛的一顿。

    遥远的鲸鱼座。

    繁星:“她真不愧是你的徒弟,都这么擅长自责。”

    陈锋摇头,“像以前的我,但不像现在的我。”

    “但她最终也会变成现在的你,并且是以人的形态。”

    “是的。”

    在这七天里,繁星悄然对童玲的思维完成了深度分析,得出个结论。

    把一切都交给本能与直觉,其实本质就是反过来用人脑思维模拟量子智脑,生效机制与《世外之歌》的强行扭曲不同,表现出来的能力也不同,但最终的走向却很相似,人会失去与生俱来的真实情绪,只剩下依靠数据化的模拟而存在的伪·情绪。

    最近这几十年,陈锋如同上一条时间线里量子化后的自己一样,正变得越来越冷血。

    童玲也一定会如此。

    只是目前陈锋和繁星也无法确定,在人脑以这种更主动的方式量子化后,会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第604章 牺牲、自责、反馈

    童玲拒绝了秦光代表舰队指挥部给她下达的升迁令。

    当时她的原话是这样的。

    “自2685年,我在旅行者战役中第一次成为战士开始,到如今2713年,我已在战场上征战二十八年,共计参加大型战役七次,执行特种任务一千三百六十二次。我还活着,有我自己努力求生的功劳,但许许多多战友一次次舍命掩护我才是我既然活着的最重要的原因。”

    “我的军衔一步步往上走,从尉官到少将,但我的战友却一直在变化,很少有人能一直与我并肩作战到现在。我时常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肩上军章的光芒是由战友们的血染成。我失去的战友越多,军章便越耀眼。”

    “别人总夸我,说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维藤星系里的同志们甚至给我起了先锋女神的外号。我受之有愧。但在维藤星系里,我是大家的榜样,无论我自己心里是否坦然,这些荣誉与职衔我都得受着。”

    “我渐渐麻木,满脑子只想着自己做得更好,就能对得起别人为我而牺牲。我以为自己已经见惯了牺牲,以为自己已经得到铁石心肠。”

    “但我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任务。267人出动,最后却只我一人返回。我错了。每一名战友,都有活着的权利。没人生来就该为别人而牺牲。我不应该麻木,更不该坦然。他们把他们的能源和他们的命交给我,我却一个人回来了。”

    童玲的语气稍稍一顿:“我……我真的受够了。”

    “如果我早点让自己拥有当时的能力,我们本可以在出发时就给t100准备足够的外置能源模块,亦或是由部分智慧战械充当太空加油机的角色。那么我们本有机会避免更多牺牲,至少能再多回来几十人。”

    “我太自我,我愧对我的天赋,愧对了大家的栽培,我的过失不可原谅,所以这中将军衔,我当不起。”

    童玲的语调很平,但态度却极其坚定。

    秦光悻悻然离去,甚至连表彰会也因为童玲不愿配合而取消。

    等秦光走人,高小七与奥普试着想劝。

    童玲却从医疗床上跳将下来,摆摆手,“我没事。你们忙自己的去吧,我去训练了。”

    “啊!大姐头……”

    高小七似乎还想说点什么,但童玲却已经远去。

    ……

    繁星已经停止了与陈锋的交谈,将大部分算力调动到配合太阳系星锋研究院的分析工作上。

    杨中华已经通过单向加密信道,将先前捕获的大量水晶水熊虫相关数据传输了回去。

    数据来源不仅有童玲的斩击反馈,也有碎灭弹引爆后,归零宇宙空间吞噬水熊虫时发生的剧烈变化。

    由虚能组成的可以存活在实能宇宙中的大型生物具备极高参考价值,很可能为人类带来一次新的技术变革,进一步拉近人类与幕后主使间的差距。

    人类科学家与繁星都将全力以赴进行深度破译。

    陈锋倒是不忙,只把注意力全放到了童玲身上。

    摆在陈锋面前的分析报告中写道,童玲先前在进入“战神状态”时,思维完全沉浸到了模拟训练中,大脑思维量子风暴与t100智脑中陈锋的模拟战斗人格深度结合,此时她的直觉反应能力达到了她的能力边界,瞬间反应、判断力与受神经控制的体能状态也提升至巅峰。

    三磷酸腺苷的合成与分解释能过程被加速至常速的十倍以上,她的身体里如同持续爆发着无数次小型核爆、

    此时她的逻辑能力、动态直觉、预判能力、反应能力都如同陈锋本人一样,突破了人脑极限。

    这让她能操控着t100完成别人无法想象的操作。

    但她与陈锋却又有本质区别。

    童玲的“战神状态”并非先天具备,一部分来自她自己的苦练,另一部分则来自陈锋留在t100中的模拟人格,这属于通过后天努力而强行做到自己本来做不到的事,就像古代青年剑客扛着反噬掌握了不属于自己的绝世魔兵。

    这般的好处是这让童玲获得了超越时代的个人能力,证明人的价值也能凌驾于科技之上,但坏处却是这让她的思维受到模拟人格的浸染,会渐渐失去混沌思维的多样性,判断力不知不觉的更依托于直觉,思维慢慢变得量子化与机械化。

    她的心态突然崩溃,沉沦在自责中不肯给自己的精神以解脱,坚定拒绝升迁与表彰的原因正在于此。

    她本该意识到,别人为她而牺牲并非为了她个人。

    只要有得选,谁都想活着。

    烈士们慷慨赴死,只是因为相信她的能力,认为让她更好的发挥,对整个舰队更有利,对种族更有利。

    战争里的牺牲不可避免,但如果强行将烈士们牺牲的目的只锁定在个人身上,对烈士本就显得不尊重。

    童玲能活下来,并且突然接受军衔与表彰,那么她与汉界266烈士的事迹便能一直激励其他人。

    在无名舰队成员的眼中,她童玲也不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266名烈士的精神与意志,将会永远活在她的中将肩章上。

    这一切,童玲并没有意识到。

    秦光却又太纵容她。

    陈锋可以强势介入,逼迫她改变主意,但陈锋并不打算如此。

    有些东西得靠自己去悟,别人的强迫只会适得其反。

    “童玲中将请稍等,我们需要对您的装甲进行一次紧急检查与调试,毕竟它才刚刚还原,我们又加装了十倍能源模块。非常抱歉,我们没想到你会来得这么快。现在您不是应该在舰队广播频道里受勋吗?”

    后勤部技术负责人略显紧张的对依然身穿伤员服的童玲说道。

    童玲摇了摇头,“我并不是中将。您刚才说的都是外置装备吧?我只需要使用全脑链接驾驶舱就行了,这可以吗?”

    “呃,这倒是可以。”

    “好的,谢谢。”

    童玲重新坐进t100的驾驶舱。

    比起七天前,驾驶舱中又发生了一些细微变化。

    部分原本明显能看出拼接痕迹的模块变得更加浑然天成,整个驾驶舱仿佛自行自行长成了这模样。

    无数生物链接线顺着特制金属表面缓缓扭动,像彩虹。

    神经链接板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不再是一块平板,而是变成了全身覆盖的深度渗透式装备。

    童玲口中低呼,“启动。”

    下一刹那,她身下的椅子迅速软化,然后向上蔓延,一直顺着她的脚下包裹到面颊两旁。

    她整个人被包裹成仿佛一个木乃伊,无数道分子级神经链接线顺着有机战斗服穿透她的皮肤,与她的神经元与体内神经相连。

    童玲先是微微一颤,旋即闭上双目。

    她的意识与t100中陈锋的模拟人格再度融合。

    比起上一次,稍微有了点区别。

    她终于不再昏迷,不再失去主动意识,而是保持着自己的理智与思想。

    “尊敬的顶峰战士您好,欢迎您。装甲正在调试中,暂时无法行动。请问你现在要做什么?”

    陈锋的模拟人格按照预置指令,模仿成t哥的声音,对童玲说道。

    童玲心中低声说道:“进行模拟训练,我要重新挑战终极考核。”

    “您并未完全康复,有一定受创风险,请确认您是否要开启考核?”

    “确定。”

    陈锋将一切看在眼里,微微摇头。

    这女孩,魔障了。

    五分钟后,陈锋表情瞬间数变。

    他发现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随着童玲在那边重新投入终极考核,开始做出各种模拟机动操作,他本人的思维却也不约而同的产生与之对应的反应。

    童玲的战斗本能正在通过他与模拟人格之间的共鸣,反馈到他本人身上!

第605章 饮鸩止渴

    陈锋从来都是当别人的老师,将自己的东西传授给别人。

    他从未想过会有一天,自己还能从别人那里学到点什么东西。

    但现在这事正在发生。

    童玲同步过来的操作与他本人看似一脉相承,但只是操作细节手法上相同,总体却有许多区别。

    陈锋虽然也很依赖直觉,但直觉通常只影响细节,在更宏观的个人作战策略上,他会更多的依靠主动意识去思索判断与权衡。

    但童玲却是一旦进入战斗状态,便完全疯魔,不管是发生在万分之一秒内的快速抉择,还是涉及到整个战局的趋势性行动,全部交给了直觉。

    两种不同的战法在小范围战斗中的实战能力不相伯仲,但在执行更为复杂的单兵任务时,却有天壤之别。

    陈锋的方式有更多临机决断的空间,生还率高很多。

    如果是陈锋参加汉界星系遭遇战,在确定碎灭弹可以引爆后,他会主动返回舰队,不会等到自己的装甲能量耗尽。

    童玲的方式则是纯粹的以完成任务目标为最高导向,要么完成任务,要么战死沙场,开弓没有回头箭。

    除非在装甲里新增一个类似于“保险丝”的装置,一旦见势不妙,即刻远程操控,剥夺战士的操作权,让人工智能牵引着强行返航,如同多年前的无人机自动返航系统一般。并且这“保险丝”的权限等级还得足够高,高到战斗员不能自行关闭。

    事实上,t100的紧急维生系统里本就有“保险丝”,舰队指挥部当时曾经开启,试图召回童玲,但被童玲的直觉以极快速度介入,并关闭掉了。

    刚刚修复的t100里对“保险丝”系统进行了一番调整,希望下次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表面看起来,童玲的战斗细节不输陈锋,各擅胜场。

    但其实童玲的战法与陈锋之间依然有极大差距。

    生存率本来就是战法水平高低的重要参考。

    现在陈锋陷入了伦理困境。

    他发现自己可以通过全脑链接训练,将童玲利用后天训练获得战神状态的过程广泛的复制出去。

    那边童玲在模拟训练中继续挑战终极考核,这边陈锋可以将童玲的操作细节与直觉反应过程同步给参与全脑链接训练里的其他战士。

    这可以让其他具备足够天赋的人也逐渐掌握进入全直觉操控的战神状态,获得与陈锋本人相近的能力,将s级战斗员的最高评估体系远远甩在身后,成为军队体系求而不得的顶峰战士。

    这看起来很不错,但这件事的本质却是让人自身也变为智慧战械的一部分,并且其他人的情绪退化程度会比童玲快很多。

    陈锋没想到,自己与《世外之歌》抗衡了几辈子,好不容易将《世外之歌》彻底征服,把它变成了人类手中的工具,兜兜转转一大圈,自己却又亲手培养出了另一首《世外之歌》。

    就在这时候,原本在忙碌的繁星给他扔过来一条简短通讯。

    在牺牲了266名s级战斗员后,无名舰队中的后备梯队迅速顶上,他的全脑链接训练系统里又来了266名后续通过s级评价的新学员。

    此时新学员和老学员已经在训练系统前坐稳,正急不可耐的申请再次开启全脑链接训练。

    陈锋又一次化作龙教官出现在这些人面前。

    他告诉学员们,自己从精英学员童玲的身上吸收到了一种新的训练方法,可以将其他人也提高到逐渐接近童玲的程度。

    众多学员欣喜若狂。

    随后陈锋却又说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种训练方法可以让你们获得超出自身天赋极限的能力,但同时却又会逐渐剥夺你们的情绪,你们最终会忘了自己是谁,甚至会忘掉自己与家人的感情,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战争机器。嗯,就如同世外之歌一样。”

    他把丑话说在了前面,但这些人却没一个退缩。

    这些战士里,有陈锋熟悉的老面孔,这次“幸运”的没有被选上参与汉界星系遭遇战,又或者是高小七这样的普通机师,不用离开舰队。

    还有陈锋之前并未见过的新面孔,这些新人既狂热,又紧张。

    看着这一张张似陌生似熟悉的面孔,陈锋猛的回想起,在过去的时间线里,人类冲出太阳系之前,为了获得超出太阳系内部资源可以承受的智能算力,许许多多的人主动放弃思维,将自己转化为“空白者”。

    如今,时代不一样了,科技水平不一样了,人类的处境也不一样了,但有些深刻在人心中的东西却从未改变。

    陈锋深吸口气,“好!”

    眨眼间七年过去,时间走到2722年,无名舰队即将抵达预定位置。

    超级曲率引擎已经持续运转了数月,舰队将在三天后进入五百倍光速的超快速航行。

    陈锋对战士们的强化训练已经逐渐见到了成效,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人力极限的范畴,成为顶峰战士。

    目前,算上童玲在内,共有多达十六名顶峰战士。

    配合着新装备,陈锋认为这十六人中的每一个,个人能力都不在自己之下。

    但他的教学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为了给学员们提供深度模拟,陈锋一次又一次凝聚虚拟人格,并将虚拟人格写入可以承受冲击的天才学员的装备智能核心中。

    他创出了很多份自己的“意志拷贝”。

    随着拷贝数量持续提升,他发现这些虚拟人格与自己的黑洞思维会形成共鸣。

    并且共鸣的强度正随着拷贝数量的提升而变得越来越强,慢慢的,他已经无法再屏蔽这些信息。

    繁星说道:“你的黑洞思维虽然理论上具备无上限的数据存储能力,但你的个人人格依然是人。同时接收多个渠道的信息,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发生共鸣,会让你的人格不断泛化。你的思维正在宇宙中融化,就像墨水在液体中扩散。现在看起来问题不大,但等你想让自己的思维重新进入人体时,就会发现再也找不到能承受你思维的载体。”

    陈锋问道:“简单的讲,就是我有可能不能复活了?”

    “是的。你的记忆信息量太大,思维强度超出人脑生物结构承受能力的极限太远的话,就算是你本人的身体也装不下你的人格。你正在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能量态的量子生命。”

    陈锋想了想,笑道:“那有什么关系?水晶水熊虫不也是能量生命?每增加一个顶峰战士,无名舰队的实力就增强一分,总不能别人都在豁出去拼命,我明明可以做很多事,却袖手旁观吧?”

    繁星摊了摊手,不再多说。

    她太了解陈锋了。

    所以她只是与陈锋分析利弊,却根本没指望能改变他的想法。

    2733年,无名舰队在第二层曲率通道中遭遇一支复眼者的巡逻炮灰兵团。

    三十六个顶峰战士全军出动,在地方将信息传递出去之前,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其摧毁,并将现场完美的伪造成基本相互作用断裂带扫荡的痕迹。

    同年,地球生命科学院传出噩耗,一直在缓慢发育的陈锋基因胚胎突然失去了生物活性。

第606章 自己把自己逼上绝路

    数十万名各行各业的科学家,以及繁星的万分之一算力用了24年,耗费无数宝贵资源,精心呵护,全天候二十四小时值守跟踪观察的宝藏胚胎,死了。

    毫无征兆,突如其来。

    先是由生命院内部的学者与技术人员追根溯源,深入调查,却只得出个十分浅显的结论。

    现在的合成胚胎大约相当于正常发育到第三周与第四周之间普通胚胎,处在刚刚形成心脏结构,五官与脏器陆续成型,大脑细胞持续增加的状态。

    从量子思维的层面去分析,此时胎儿大脑细胞的数量已经堆叠至差不多刚好能承受一个原始状态的微小人格意识。

    但就在微小意识即将从无到有诞生的瞬间,发生了一些不受控制的状况。组成胎儿大脑细胞中的磷原子并未成功聚合成波斯纳集群。

    本该稳定的构建个体意识的量子螺旋阵列突然崩散掉了。如同太阳系被突然偷走了太阳,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与星云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各奔天涯了。

    随后,胚胎失去了生命力,停止了发育。

    这只是事件的结果,至于为什么会发生,学者们对此很茫然。

    明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全部细节都在实能级监测手段的全方位观察中,一切都很正常。

    以现代科学的逻辑来讲,在实能级监测手段的观察下,宇宙里不应该有真正毫无征兆的意外,一切事故在发生之前,都应该表现出或多或少的预兆。

    为了找到事故原因,太阳系内多达数亿人被繁星临时抽调至事故调查组中,更多人的业余娱乐生活中的闯关任务,也变成了先学习再参与到共同推演的算法游戏。

    得益于繁星建立的文明任务细分体系,在庞大的帝国疆域中,来自数万个不同星系,共计多达千亿级的人次共同投入到调查事故真相的庞大工作中。

    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参与的究竟是个怎样庞大的项目,只知道在自己的个人任务栏中又多了一个小小的细节,然后大约得花上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几天的时间,来完成一次小小的计算与推演。

    这些渺小的工作量,都会在星锋研究院旗下众多时空拓扑学大师与繁星的统一整合中,成为核心工作的一部分。

    在新的科技攻关模式下,迷雾终于被一层层揭开了。

    胚胎“死亡”六十三天后,一份学术报告被呈递到了陈锋面前。

    胚胎的“死因”被找到了。

    罪魁祸首正是陈锋本人。

    “我依然活在鲸鱼座uv黑洞里,并且我的思维时时刻刻都在与宇宙发生着信息交互,这些信息会瞬间跨越无限的距离,抵达宇宙中的任何一处。这不是我个人独有的特质,每一个地球人类,都与我有相同的特性。”

    “在胚胎里的微小人格意识成型的瞬间,将会与宇宙发生庞大的信息交换。但由于我的意识依然存在,胚胎受到了我的思维冲击,最终未能成型。”

    “无论我与胚胎的距离有多远,是否被亚空间‘墙’阻隔,这种信息冲击都无法避免。简单的讲,就是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宇宙里,宇宙不能承受两个底层信息一模一样的人格意识。”

    陈锋自己总结了一下。

    繁星:“是的。其实早在很多年前的科幻电影与小说中,就已经对这现象有过描述。”

    “嗯,我知道。”陈锋点了点头,耸肩。

    早在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科幻作家便曾创作过很多关于时间穿越的文艺作品。

    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反反复复诠释着时间悖论,并得出了大量互相冲突的结论。

    “未来的‘我’穿越时间与过去的‘我’相见时会发生什么?”,是读者与影视作品观众最容易想象并产生好奇的画面。

    由于这种假设的画面不存在真正实现的可能性,所以人们只能从不同角度去幻想与揣测。

    有部分人认为两个“我”甚至更多的“我”可以共存。

    《你们这些还魂尸》及其改编电影《前目的地》将这种观念具象化到了极致,构成了一个处处是漏洞与矛盾,但却又很诡异的形成逻辑自洽的闭环世界观。

    但更普遍的认知却是在同一个时间段的同一个宇宙中,不能存在两个“我”。

    如果存在,那么这两个“我”绝对不能见面。

    至于见面了究竟会发生什么,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也只能将自己的描绘停留在无法找到理论依据的幻想中,俗称瞎编。

    在过去九条时间线的穿越中,每次当陈锋抵达千年之后时,过去的他坟头草都几丈高了,所以他并未遇到这问题。

    他也曾很多次想象过,万一自己能活一千年,又会怎样。

    未来的自己还能出现吗?

    现在他得到了答案。

    必须把两个“我”不能见面的概念无限放大,放大到同一个宇宙根本不能同时存在两个“我”的程度。

    冷不丁的,陈锋发现自己现在其实已经一只脚踏在了悬崖边,走上了绝路。

    自己的“存活”导致了胚胎孕育失败。

    哪怕重新培养一次,结果也不会有什么区别。

    没有身体,又会导致自己在三十一世纪时找不到可以支撑复活大计的躯体。

    可现在的他已经撑到了二十八世纪,也不能赌自杀,将一切交给支撑自己在三十一世纪复活的神秘能量。

    万一没能复活呢?

    万一最后人类还是输了呢?

    最后,哪怕他继续这样在苟延残喘中亲眼看着也不行。

    按照他在上条时间线里思维量子化后情绪逸散的速度,再结合鲸鱼座uv黑洞与影子黑洞的体积差距带来的承载力差距,大约最多三百年后,他的情绪也会归零,彻底失去人格,变成个纯粹的人工智能,本质上还是死亡。

    “没有退路了。必须让胚胎恢复生命力。”

    陈锋叹了口气。

    自从将自己转为量子自智慧后,他已经很久没有用情绪如此外在的语气说过话。

    繁星略显焦虑的看着他,“所以你打算怎么办?我必须与你强调一点,哪怕你现在自杀,也不可能让死去的胚胎重新活过来。建议你别这样豪赌,这次我们真的输不起。”

    陈锋点头,“我知道。”

    他又看着关于胚胎死亡事故调查的技术报告,再道:“其实已经有很多研究人员猜到我还没死的真相了。只是我们不公布,别人也只能凭空揣度。既然如此,那就把复活计划提前三百年吧。”

    “你打算将自己的人格灌注到胚胎中去?”

    陈锋点头,“是的。既然胚胎是因为缺少主动意识的支撑而死亡,那我就把自己放进去呗。”

    “有两个问题。第一,你掌握的信息已经远超人脑承受极限。第二,胚胎里的脑细胞数量本来就很少。要把你的思维灌注进胚胎的成功率太低了。”

    陈锋摇了摇头,虚拟身躯的目光凝聚,在他目光焦点,一个繁奥的符号正在缓缓生成。

    繁星只一看,便低呼道:“你把鱼星人的堆叠式记忆代码和迷族的符号语言糅合到一起了?”

    陈锋眨眨眼,“不只,还有我的母语,汉语里的方块字。”

    繁星明白了陈锋的打算。

    他会“格式化”掉自己的记忆,放弃曾经全部的人生,真正的重活一次。

    等将来的某一天,当新生的他可以承受如今的全部记忆时,自己再将这个繁奥的符号交给他,那么便有机会唤醒他的记忆。

    繁星问道:“万一失败了呢?万一你没能完整的读取出里面的记忆信息呢?那你会忘了很多东西!”

    陈锋笑着摇头,“哪怕我把什么都忘了,也没关系。再重来一次,我依然是我。”

    三个小时后,陈锋的思维开始脱离鲸鱼座uv星,并顺着繁星开辟的巨量带宽量子网络通讯频道,穿越遥远的距离,直奔太阳系。

    与此同时,地球生命科学院的胚胎培育室里开始播放起《世外之歌》,这是对胚胎的物理格式化,目的是去除之前生成微小人格意识的规律残留。

    旅行者星系中的鱼星人尸骸星球被整体装入一座巨大的飞行太空站里。太空站开始逐渐加速,直奔太阳系。

    数年后,装载了鱼星人尸骸星球的太空站与陈锋的思维相隔两个月,一前一后抵达了太阳系。

第607章 杨国定与林拉

    月球般大小的鱼星人尸骸星球被从太空站里放了出来,漂浮在冥王星轨道外。

    随后,九条巨大的锁链盘绕至星球上。

    每根锁链的两端分别被一艘长七十公里,直径二十二公里的圆筒状舰船拖拽着。

    如今人类的舰船已经呈现出十分明确的细分发展,形成了包括跨星系航行的快速运输舰、只沿着固定轨道飞行,组成了曲率交通网络的持续轮转舰船、具备不同功能设计理念截然不同的中短程介质推进飞船产品阵列等等种类。

    此时这圆筒舰船的型号名为蠕虫三型,主要功能就是在星系内部进行大重量物质的中距离运输,与交通网络管道形成功能互补。

    蠕虫三型并未装载曲率引擎,只安装了以大功率质能转化设备为介质供应器的强劲反推力引擎,以及在长距离续航时提供稳定推力的低功耗空间压缩引擎。

    蠕虫三型的运载方式与古时候的火车动力头相似,运载能力惊人,续航能力极强,承载了晨风帝国众多星系内部相当大部分的物资运载工作。

    理论上,一艘蠕虫三型只需要一次充能,便能在反推力引擎的帮助下持续航行数万年。

    在蠕虫三型阵列指挥官的命令下,牵引锁链束缚在星球上的部分开始扩张出蔓藤般的锁扣,如同树根般迅速铺开,直到将整个星球包裹成一个藤球。

    但在藤球蔓藤之间,留下了刚刚好一个直径十六公里的圆形空地。

    十分钟后,一个直径十五公里的圆盘型太空站缓慢靠近,并正好落在这空地中,圆心点误差仅为0.00000……1纳米。

    随后圆盘底部刺出无数个钻头。

    钻头开始高速旋转,直接刺入尸骸星球内部。

    在钻头前进的过程中,准确切入到鱼星人尸骸相互间的空隙里,并未对尸骸造成损害。

    每个钻头的后方头拖拽着伸缩链。

    两个小时后,圆盘变成了生长在尸骸星球表面的“苔藓”,根须深扎至星球内核。

    圆盘正是地球生命科学院原始基因研究所。

    太阳系用了七年的时间,将整个原始基因研究所改造成了一个具备自行飞行能力的太空站。

    当然,改造内容不只是可以飞这么简单,还有很多细节性的设计。

    目前这飞行器是人类所有飞行器中,唯一可以不依靠曲率泡与空间压缩结构,就能承受无限接近光速航行能力的载具。

    其材料学特性的科技水平,甚至超越最新的前线战舰,更超越了曾经的复眼棱舰。

    它具备较轻的质量,以免与鱼星人尸骸星球产生太大的引力效应,破坏尸骸星球自身的稳定性。

    同时它又具备极高强度、绝佳的延展性,以及不可思议的自适应稳定性。

    冷冻胚胎正安静的躺在研究所中心部位的培育室里。

    2740年,胚胎早已停止生命活动七年,但变化从未停止。

    在《世外之歌》长达七年的持续浸染后,胚胎内部发生了一些改变。

    胚胎脑细胞中的磷原子排列,形成了一种介乎于波斯纳集群与规整无限堆叠立方体结构之间的新型构造,酷似曾在二十二世纪盛行一时的生物智脑。

    研究所的主监测室里,一名身穿天蓝色防护服的青年男子正全神贯注的观察着眼前的投影数据。

    他的双手正分别搭在两个巴掌大的圆球上,无数道高伏特低安培的电弧正从圆球表面激射而出,链接在他的双手掌心与五指上。

    这些圆球是如今人类的“键盘与鼠标”。

    微电流顺着双手的神经直达人脑,与人脑形成延迟较低的模拟神经链接,可以传递信息和下达指令。

    科研人员的体质远不如战斗人员,神经系统也并未进行过强化训练,不能像战斗人员那样可以反复承受延迟更低的生物直连。

    科学家们学习借鉴了当年迷族飞船的操作球思路,加以演变,制造出了延迟略低于战士的生物直连的微电链接技术。

    持续操作的时间太长,青年男子双眼有些发胀,手臂也有些发麻。

    他收回手,闭上眼,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

    一名身穿深蓝色褂子的年轻女性推开门,来到他身后,“国定,累了就休息一下吧。你已经连续工作超过十二个小时了。”

    男子回过头,摇了摇脑袋,“距离先哲的思维对接只有八个小时,我作为太阳系技术保障团队的负责人,当然应该坚守岗位。到点下班这种事,是优势文明里享受社会福利制度的人才有的特权。我们作为追赶者与反抗者,没资格准点下班。更何况,我是杨国定。我得对得起自己的名字,对得起曾经的我。对吧?”

    女子沉默片刻,“可我们现在不是占据优势吗?”

    杨国定哑然失笑,“如果真如你所说,我们占尽优势,先哲就不会选择这种冒险的方式保存他的人格。到目前为止,我们对真正敌人的了解依然屈指可数。你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所谓优势都是假象。我们依然站在悬崖边,随时可能堕入深渊。”

    女子:“可是,我担心你的身体扛不住。”

    “在虚无的历史中,我曾经改变时代。我曾是第一个打破基因唤醒度壁障的人。如今,在这条新的历史中,我还没有证明自己。在我配得上自己的名字之前,我能一直扛着。”

    “你是发现什么情况了吗?按照先哲的计划,思维对接不是本来就肯定会失败的吗?”

    杨国定叹口气,“失败分两种,一种是计划内的失败,一种是失控的失败。我说不上是为什么,但我为这孩子担心。”

    说着,杨国定又将目光对准了模拟投影里那个由大量细胞组成,形如桑葚的胚胎。

    “林拉你不用管我,你去休息吧,我没问题。”

    杨国定又将双手放到了控制球上,脑海里的思维却不直觉的飘到了遥远的无名舰队中去。

    他想起了自己从未见过面的父亲杨中华。

    不知父亲现在怎样了。

    舰队有接收到这边传递过去的最新科研成果吗?

    他们真能顺利抵达银心,摧毁对方的桥头堡基地吗?

    短暂出神几秒钟,杨国定恢复专注,继续“呆呆”看着投影。

    他的右手不断操控投影缩小、放大,去观察胚胎内部的细节,左手则不断录入数据,利用刚刚申请到的亿分之一主脑算力完成模拟推演。

    可无论他怎么算,最终的结论都是万无一失。

    计划内的“失败”仿佛已经板上钉钉。

    杨国定依然找不到自己不祥预感的理论证据。

    说出去,只会被人认为他杞人忧天。

    一直站在杨国定背后的林拉默默看着这男人的背影。

    她有很多话想说,但不敢开口。

    林拉的个人通讯器里接到通知。

    她也该回自己的岗位上了。

    她是一名营养学家,她在整个项目组中的主要任务,是提前制定好胚胎“复活”瞬间灌注的营养物质。

    林拉早在三天前就已经完成自己的工作了。

    现在却又有新的任务找上她。

    或许是专家组刚才有什么新的讨论结果,需要微调营养物质的比例什么的。

    林拉转过身,走出门外。

    她的脚步稍微踉跄,多往前走了两步才稍微稳住身形。

    在刚才那瞬间,她的心脏有些供血不足,

    十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她,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照顾一名与她同样年龄的人工培养人的饮食健康。

    这人正是杨国定。

    当时杨国定才刚刚从杨中华夫妇留下的数百个胚胎中杀出重围,以最高的智商与最强的科学思维能力得到“杨国定”这个名字。

    但或许是他将太多天赋都分配到了智商上,导致他的身体状况非常一般,营养吸收很差。

    虽然超精微治疗仪和一体式营养机可以保证他的生命,并将营养物质强行灌注到他体内,但效果终究不如自主进食自主吸收更好。

    并且,这不但会给杨国定造成极大的痛苦,还会反过来限制杨国定的思维创造力。

    林拉接手任务后,用了五年的时间,全程跟踪杨国定的状况,以分子级的精度一点一点的调整杨国定的饮食和营养配比,终于让他恢复正常。

    两人在五年前一同加入到原始基因研究所,成为同事。

    杨国定不再是林拉的研究对象,但习惯成自然的林拉不愿切断这层关系,总会特别关心杨国定的情况。

    在此之前,她不承认这是爱情,只将其归咎为自己的责任心太强。

    但现在她没办法回避自己的内心了。

    她很明白,自己深爱着这个男人。

    六个小时候,林拉与营养组里的几万名同事,以及其他包括能源组、材料组、动力控制组等等众多分支机构里的数十万名科研与工作人员,都会撤离研究所太空站。

    杨国定作为研究所的最高负责人,将会与另外数千人继续坚守在空间站上,并跟随着尸骸星球在太空里持续加速,进入永恒的高速飞行状态。

    所以,这一别便是永别。

    但林拉终究没有耽搁时间,走出监测室后便快步踩上穿梭机,前往相隔三公里的营养组会议室。

    孤独的坐在仿佛火车车厢般的穿梭机里,感受着轻微的震动,林拉轻轻咳嗽一声。

    她的肺部又在隐隐作痛。

    她是一名“病人”,不同于杨国定的先天基因缺陷,林拉这是后天患上的“慢性病”。

    在如今这个时代,除了大脑之外,整个人都可以重建,“病人”比二十一世纪的大熊猫还罕见。

    在八年前的一次实验室事故中,正在操作精微一起调整营养物质配比的林拉被一束在隔壁实验室爆炸中释放的物质流击中肺部。

    经过快速治疗,她痊愈了,但她的肺部里留下了些物质流中包含的残留物,一段属于别人的dna。

    这段dna的繁殖力极强,并且具备无限分裂能力。

    她本可以采用全躯重建来彻底治愈,但她没有,只选择了使用随身伽马刀定期控制这段dna的繁殖规模。

    她不想换掉自己的身体。

    林拉是一个十分传统的人。

第608章 一点点小风险

    在对抗同一个敌人的前提下,如今人类的三观在绝大部分方面都十分一致。

    但正如不同星系里的人会形成不同体态,产生不同性格一样,在同一个星系内,随着人口基数的不断扩张,不同人在学习与工作生活中接触到的层面不同,从小接触的人不同,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同,也依然会产生不同的三观倾向。

    只是,同一个星系里的人相互间的差异看起来没有不同星系中的人那么明显,但这差异依然客观存在,不可否认。

    经历了过去的多次失败后,陈锋并未给救世会和后续的世界政府留下谕旨,逼迫后人强行去压制差异化。

    陈锋放任了这种局面。

    为了激发后人最大的潜力,看到人类最多的可能,本就需要保持文明多元化,留下更多多样性的思维。

    林拉作为一名在原生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祖祖辈辈都是正统汉族。

    虽然她从事的是高精尖工作,但家中长辈与亲戚朋友向她传达的,都是非常古朴传统的中华汉人的思维模式。

    坦白讲,这过于传统了,甚至有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意思,但倒也没阻碍林拉成为人才。

    能被星锋研究院选中,先负责照顾“史上有名”的杨国定,再被选入原始基因研究所,负担更重要的照顾原始胚胎的工作,便已经证明她的能力,算得上整个帝国百万亿人口基数中排行前十万的顶级营养学家。

    林拉回到自己的工位上,再打开内部网络,进入虚拟会议室。

    营养组组长和其他人早已到齐。

    与她揣测的情况一样,三十分钟前,天植星系第三人类研究所针对实能胚胎提出了一套新的分析模式。

    研究所这边利用实能级设备合成仪,如同二十一世纪的3d打印机一样,再以更高的精度将天植星系那边的同事设计的设备打印出来,再将高精密材料所消耗部分稀有材料制造的功能模块嵌入,于五分钟前制造出设备,并对胚胎完成了一次深度扫描。

    扫描评估预演了先哲将个人思维灌注进去,再按照原定计划执行操作后,冷冻胚胎的变化过程。

    预演结果显示,在先哲的人格与胚胎融合至90%时,将会出现一次剧烈的能量波动,有一定可能对已经恢复活性的胚胎造成冲击。

    胚胎的最终存活率从100%下滑至99.9999……%。

    别看只差着渺小的一点,但这却给整个项目组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事关先哲生死,容不得半点差错,哪怕只是亿分之一的死亡率,也不可容忍,必须将存活率重新拉回到100%。

    已经连续几十年不曾休过假的原始基因研究所又一次全军动员起来,尝试着从方方面面的角度去调整参数,尝试在小数点后n位一点点去提高成功率。

    营养组的任务自然也不轻松,主要工作是细微调整之前配置的阶段性营养液成分,以满足胚胎自然求生时的需求。

    ……

    “距离撤离仅有六个小时,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但任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废话不多说,工作组分配不变,现在开始工作!哦对了,太阳系外还有大约还有六万余个工作组正在与我们同步工作,进行远程设计与对照试验。”

    “咱们要是表现不好,让别人的方案被选中,那咱们可就得变成别人的陪衬了。虽然大家的目标都一致,只要最终能成功,哪怕我们变成陪衬其实也没关系。但是,如果所有人都失败了,我们的责任最大。明白吗?”

    随着营养组组长一声令下,营养组内数个次级工作组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林拉也忘了杨国定的事,将全部精力放到配方微调中。

    她先调取出新型分析设备扫描生成的胚胎建模,以实能级的精度重新逐个细胞分析胚胎特性。

    这当然不是纯靠肉眼与人脑的工作。

    细节方面的分析工作基本由主脑算力完成,人类技术员主要负责方案制定,扮演向人工智能的算力下达策略性梗概命令的指挥官角色。

    并且林拉等人并非孤军奋战,营养组的信息调取工作同样受到研究所分析组与大量外协单位的辅助。

    来自不同工作组的指令,在繁星和众多大师的协调分配下,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有机整体,全人类的科研力量正以极高的效率运转,只为解决眼前这一个难题。

    外界发生的变故,陈锋当然了然于心。

    风险增大了,繁星甚至已经劝过他回头,再缩回鲸鱼座里去从长计议。

    陈锋当然只把繁星的建议当成了耳边风。

    开弓没有回头箭,瞻前顾后不成大业,不疯魔不成活……

    陈锋用很平静的语气,对繁星说着最癫狂的话,做着最冒险的事。

    繁星反问他:“你是不是因为发现自己的战斗能力被童玲反超了,受到了冲击?”

    陈锋正欲狡辩。

    但下一瞬间,繁星就识破了他的想法,“好了。我知道了。”

    陈锋:“既然知道就好。我的本意是通过童玲与t100的试验,尽量让自己不要脱离战争一线,通过现实与虚拟结合的同步共鸣来强化自己的思维能力。”

    繁星:“但你在真正被超越的时候,还是很受伤?”

    陈锋点头,“受伤倒不至于,我很乐意看到别人超过我。但这也意味着我不再能给别人人提供最好的训练指导。我已经摸索出人工智能的最高潜力,也就这样了吧。上限明白着,且不可动摇。我要想更进一步,便必须需要拿回身体。”

    “好吧。”

    繁星本想稍微吐槽一下,你总把自己一个人的能力看得特别重,没必要。

    但她又从数据库里瞬间调取出记忆,好像陈锋一直以来就是用这种办法,把他自己化身最毒的毒蚂蚁,变成天塌下来之后最高的高个子,才一路顶到现在。

    所以繁星终究没说什么,只是调集更多能量来帮助陈锋的意识在太阳系内短暂维持稳定。

    此时陈锋的处境,倒与过去他多次死亡后,意识残留短暂寄生在戴森膜上有七八分相似。

    他的目光可以在星系内随意快速切换与转移。

    他一会儿飘到地球上空,居高临下的俯视着曾经的汉州城。

    这里依然高楼林立,街道整洁,形态优美的穿梭机如同河流中的水一般在悬空街道里快速穿行。

    人们忙碌且充实。

    他又飘到大雪山的山脚下。

    这里是整个太阳系内最精锐的特种战士的训练基地。

    此时战士们正在青山绿水间或操练,或对坐争论,或操控着训练装甲互相切磋,又或在模拟训练平台上指挥模拟智慧战械兵团对弈。

    陈锋又去了金星、火星,乃至于更多基地。

    他还去了一个又一个重点科研院所太空站,看着学者们忙忙碌碌,朝气蓬勃。

    他也去了一个又一个加工厂、珍稀材料合成工厂、种植装备制造厂。

    他既看到了全自动大型机器人的磅礴气势,又看到了高级工人令他也为止惊叹的个人技术。

    陈锋还去了修建在海王星轨道外的星锋大学。

    他看到一群莘莘学子的学士毕业论文课题竟是第三重超曲飞行理论研究,由学校组织的大型物理实验在距离太阳系0.3光年外的太空中制造出骇人爆炸,威力堪比当年他引爆的束能炸弹。

    太阳系内部,脱胎自赖恩的交通网理念的大型物流管道将整个太阳系有机的组合到了一起,把后现代物流的效率展现到了极致。

    钟蕾和卢薇的歌曲,依然备受推崇,总是很多人在疲惫时的心灵港湾。

    眼前这种种的一切,都让他感慨万千。

    陈锋想起了千年前,自己与赖恩并肩走在星锋研究院的工地旁的那幕。

    当年被稻田包围的,由徐工和三工的挖机在泥坑塘里挖出的坑坑洼洼,七百多年后,变成了如今的宇宙盛世昭华。

    陈锋情不自禁的在面上浮现出笑意。

    他这次选择以量子态的黑洞思维一直活到现在,经历了个人感情的流失,也时而会在数百年的孤独守望中落寞消沉。

    但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体会了更多痛苦,却也得到了和更多幸福。

    终于没有在睡梦中一眼跳过千年,而是能亲眼看着人类文明一点点的发展壮大,一点点的靠近想要抵达的高度。

    这种阶段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是直接抵达千年后再接收胜利果实时完全不能比拟的。

    不知不觉,五个多小时过去了,繁星再度出现到陈锋身边,“一个坏消息,学者们现在还没有找到消除最终阶段能量冲击的办法。”

    陈锋无所谓的摇摇头,“没事。以前百分之二十的成功率我都敢赌,现在无限接近百分之百,我都不知道你们在怕什么。通知下去,让研究所里的人按计划撤离。这点风险,我担得起。没必要让那么多人冒险。对了,杨国定还是不肯离开?”

    “是的。”

    “好吧。”

    繁星:“关于这个人,你是不是想起一句话?”

    “什么?”

    “我努力奔跑,只为追上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陈锋:“呃……或许吧。杨国定这个名字,对他来说还是有点太沉重了。”

    “他也不想辜负那些被他在竞争中淘汰的兄弟姐妹吧。”

    “当然,每个人的责任都建立在群体对自己身为个体的需要上。”

    ……

    林拉站在研究所空间站的发射平台上。

    在她的身旁,一个又一个同事垂头丧气的从她身边走过,快步走上小型飞船的台阶。

    远处的发射平台中枢站,还有无数同事正走出太空站的内部穿梭机。

    大家的表情都很严峻,看起来都很低落。

    装满人的小型飞船一个接一个的起飞,以每批次上万人的速度,将工作人员转移至停靠在远处的大型母舰上。

    大约五分钟后,太空站里的数十万人便会撤离得七七八八,只留下以杨国定为首的最后数千名留守人员。

    营养组组长站在林拉的身旁,一只眼睛落在营养组的人员登机情况表上,一只眼睛却还看着另一边的情报系统,渴望远处的系外工作组创造奇迹。

    时不时的,组长还得亲自拨通部分人的电话,勒令这些人放下手头工作,赶紧离开,母舰那边还有备用的工作台,到那边再继续也可以,毕竟还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突然,林拉拔腿往内部穿梭机的入口奔去。

    组长在后面叫住她,“林拉,你干什么?再有五分钟就必须撤离了!”

    林拉回过头,长发飘逸,用哀求的目光看着组长,“我想再去看看秦主任。”

    “啊?你……你去吧。不过你要抓紧时间……”

    组长的话没说完,林拉便已经跳进了穿梭机,从发射平台的地面消失。

第609章 阳谋

    光影轮转。

    飞梭疾走。

    林拉坐在窗洞旁,看着外面的物事不断往后飞退,思绪刹那飘飞,但却并未飘到杨国定身上。

    她脑海中如波浪般反复翻腾的,依然是自己手里尚未完成的工作。

    无数种营养配比方案正在她的思维里反复出现,再进行人脑计算、论证。

    配比方案并非简单的百分比组合。

    往前可追溯至营养液原材料合成阶段中的具体工艺。

    每一种营养物质的合成方式,以及合成后的改性微调,都有极其严苛的标准。

    往后则能推移至该物质被“复活”的胚胎吸收后,可能发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

    虽然类似的推算过程早就由人工智能完成了不下百亿次,但依然未能得到100%的结果。

    林拉与其他无数相关环节里的研究人员们,都在争分夺秒的追根溯源,试图找到原因。

    到了这个程度,营养学与航空航天工程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大量的计算与模拟实验,来尽可能的找到出故障的点,然后一点点改良工艺和设计方案,并最终解决问题。

    可惜,现在总差一口气。

    所以林拉正尝试着放弃人工智能的算力辅助,用自己的人脑思维去心算推敲。

    从发射平台到林拉的工位,大约只有五公里。

    这一段路,穿梭机只需要十六秒即可抵达。

    在路上,她完成了一轮推演,但没什么用。

    沿途时,在穿梭机穿过杨国定的项目负责人办公区域时,林拉的思绪曾短暂波动。

    她不用去看,也能猜到杨国定现在在做什么。

    他一定还坐在那里,目不转睛的看着胚胎模拟图,脑子里是整个项目从前端到末端的无数个细节。

    他的体温一定比正常人高很多。

    因为他的大脑从未有过一秒钟的停歇。

    一分零七秒后,林拉再度坐回到了自己的工位上。

    她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又一次胚胎模拟建模,并将光子映照信息发送出去。

    与她的工位对接的实能打印机里,再次开始合成一个与原始胚胎一比一复刻的复制体。

    她接下来的实验将建立在这个复制体上。

    正在外面焦急等待的营养组组长接收到了这边的操作提示,发现林拉又在干活了,大吃一惊。

    “林拉,你在干什么!你不是说要去看望杨主任吗?你给我赶紧从工作台上下来!必须撤离了!”

    林拉一边看着在实能打印机密封舱内快速成型的合成胚胎复制体,一边微微摇头,说道:“德蒙组长,很抱歉,我撒了谎,我决定留下来。你们走吧,不用管我。”

    “闭嘴!你知道这有什么后果。这颗星球上的所有人都会死。你本不必无谓牺牲。母舰上的预备工位已经准备就绪,你到那边工作又有什么不一样?”

    林拉:“只有在研究所基地里,才能利用纯实能级的扫描仪对原始胚胎进行最精准的物理重建。离开了这里,任何数据都要通过量子网络的传递。信息有传递的过程,就一定会有增益和损失,得到的结果就一定有细微差别。这就是我们的研究所建立的意义。德蒙组长你不是说过么,我们拥有最好的实验条件,如果所有人都失败的话,我们最可耻,不是这样的么?”

    德蒙的络腮胡猛烈抖动,“但空间站里已经留下数千人,有他们就够了。先哲曾经说过,中国人有句古话,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活着的意义比白白死去更重要。”

    林拉咧嘴一笑,“德蒙组长你是美利坚人,竟也会记中国人的古话。”

    德蒙:“我读过很多编先哲语录,但这不是现在的重点。”

    “可你只读了先哲有关的东西吧?”

    “是的。我说了这不是重点!”

    距离胚胎复制体合成还有三分钟,这段时间林拉比较闲,她短暂思索后,决定与德蒙·詹姆斯开诚布公的谈谈。

    林拉缓缓说道:“德蒙组长,我认可你的学术能力。但我从来都不崇拜你,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我不需要你的崇拜,只需要你遵守规章制度,赶紧老老实实出来,登上飞船,继续活下去,然后到母舰里完成你应该完成的工作。”

    林拉:“不不不,我最重要的工作,就在这里!就是保证先哲的存活率!这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最重要的事业就在这里!所以我哪也不会去!”

    德蒙:“你是为了杨主任?”

    林拉:“这与杨主任无关,是我自己的决定。”

    林拉再深吸口气,语气突然加重,“虽然世界政府和救世一直在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已经放下国家和种族的观念数百年。但很多东西深入骨髓,难以撼动。就像我的家庭,德蒙组长你知道的,我的家庭执行的是十分严格的传统教育机制。我除了接受常规的知识学习之外,与家人间还不得不保持高度互动。在加入原始基因研究所之前,我甚至与我的父母长期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

    德蒙点头,这事他很清楚,“这在纯华人家庭里并不罕见。中国人就是这样老套,但我们理解你们不同的民族习俗,就像你们也非常理解其他人一样。”

    林拉:“其实这种家庭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我曾经感觉很痛苦,甚至偶尔会产生撕裂感。我活在现代化社会的知识体系与老传统家族理念的夹缝中。”

    “我曾想要逃脱,但却无法割舍亲情。我曾想要懒惰,但却无法放下先哲教会给我的责任。我曾心如浮萍,无处寄托,直到遇见杨国定,才知道什么都不管,只把心思放到一个具体的人以及具体的事上是多么的幸福。”

    “我也曾反复问过自己很多次,我对杨国定究竟是爱情,还是单纯的基因配对的渴望,又或者是想要为人类生育出更好的基因后代的冲动?我没找到答案。”

    “后来,我发现当我开始思索爱情时,就免不得总会把自己和父母比较。”

    德蒙插话道:“你的父亲林博士和母亲李博士是自由婚配,对吧?”

    “是的,他俩青梅竹马,爱得真挚且深沉。我能体会到自己对他们的羡慕,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终究还是个很传统的中国人。无论我曾经是否抗拒,我的家庭都不可避免的决定了我的思维模式。当然,我也在努力适应其他人的世界观,因为团结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可我又必须承认,不管我掌握了多少种语言,多努力的尝试融入,都会清醒的认知到,我与你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德蒙:“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本就符合帝国发展纲要,你不必因此而焦虑自责。我们所有人都是在用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林拉:“可我必须告诉你,真正的中国人和你们的区别。在人类科技开始腾飞之前,中国经历了长达数百年的衰败与消沉。我们在战争中损失惨重,生灵涂炭。战争结束后,我们又经受了持续数十年的漫长压制。”

    德蒙:“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帝国不鼓励仇恨,现在我们有共同的敌人。”

    林拉:“是的,我知道。但我在这里要说的不是仇恨,只是必须尊重的客观事实。比起你们,中国人经历了更多。这种近代历史与几千年前的历史不同,信息时代里新的数据载体,详实的影像资料让我们把这历史看得更清楚。”

    “德蒙组长,你知道吗?中国的崛起之路远没有世界政府成立后对外轻描淡写描绘的那么容易,那是段孤独且充满荆棘的苦难之旅。我们奋起于微末时,在敌意的包围中一点点艰难前行。我们用了一百年的奋斗,重新屹立世界之巅。奋斗过程中的艰难险阻,被刻进了我们的民族记忆深处。比起其他人,我们对应对困境这件事,拥有特别多的经验和教训。”

    “时间才过去六百余年,民族的记忆没那么容易忘掉。过去,我们为了全人类共同的目标收敛了锋芒,选择了用更包容的态度来对待世界。但今天,我得让你知道,困境中的中国人通常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

    “我的父亲曾对我说,岗位即我命!如果工作足够重要,如果岗位关系着更多人的生死,中国人会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坚守。我们会抱怨,也会羡慕,我们在人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凡人。但如果真到了需要我们顶上去的时候,我们就会站在自己该站着的位置。”

    “我知道尸骸星球会在没有外层保护的情况下,被物理加速到光速,人体在这种环境里会解体崩散。但我根本不在乎。这无关乎人权与自由,只关乎我个人信念驱使之下主动做出的选择。”

    “这些,德蒙组长你们都不明白。刚才你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但在我和我的长辈们的逻辑里,青山分两种。一种是把自己当青山,另一种,是把整个文明整个集体当青山。如果用我一个人的牺牲,有机会换回更高的回报,这可以让青山更绿,大树更茂盛。我将毫不犹豫的选择自我牺牲。”

    “德蒙组长你只读了先哲语录,但先哲只是中国人的一部分,算是个代表。你没能从他一个人身上,看懂中国人几千年的传承。”

    “组长你可以再看看,除了我之外,是否还有多少人留下来?不少吧?”

    林拉最后问道。

    德蒙再扫了一眼名单。

    的确,如同林拉所说,他的组内三千余人里,还有多达六百余人依然没有出来,这些人甚至根本不搭理他的召唤。

    “德蒙组长你再看看其他组,再看看之前就已经申报留守名单的人里面,中国人占多少比例。”

    德蒙调取出整个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名单,然后吞了吞口水,缓缓说道:“超过百分之八十。”

    林拉洒脱一笑,“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在战争阴影消散之前,你们的先辈总是对东方大国既警惕又畏惧了吧?当然,现在的事实证明他们错得离谱。因为早在很多年前,当我们拥有了拒绝战争的能力之后,就已经率先把目光长远的放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上。”

    “先哲的确是个中国人,但他的生命却关系着整个人类是否能渡过难关。大家现在的目的一致,都是想尽一切办法保证他活着。所以我尊重你们的选择,但你们也应该理解我们。”

    “我们这些留下来的人相互间没有交流过,留下是我们各自的决定。为什么我们不约而同的做出同样决策?是因为我们都认为,此时此刻,就是从二十一世纪到现在为止,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生死存亡的时刻。”

    “在之前的几百年里,我们用全人类的方式团结了几百年。现在是时候让你看看中国人的团结方式到底有多么与众不同了。”

    德蒙沉默了大约三十秒。

    随后他拨通了通讯器。

    通讯器的另一端,是他远在地球的妻子斯黛拉。

    他没有说太多,只是用很平静的语气告诉斯黛拉,他决定留下,因为工作还没完成。

    斯黛拉问他这是不是政府的要求,神情和语气里有些愤慨。

    德蒙摇了摇头,“不,我只是想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不想在多年后,孩子问我有没有尽最大努力去完成此生最重要的工作时,羞愧的低下头。”

    德蒙留下的决定迅速传播了出去。

    很多人来问他。

    德蒙并未多说,只是将自己与林拉的对话录音转了出去。

    又过去约莫三十秒,越来越多已经登上小型飞船的人转身奔下台阶。

    先期抵达母舰上的人也一个个提交申请,要求返回研究所。

    往返于母舰和太空站的小型飞船不再空载返程。

    在短短一分半内,四十万人改变了主意。

    每个人的想法不尽相同。

    有人并不赞同林拉的说法,并强烈反对更狭义的中国人观念重新凌驾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上,甚至暗中抨击林拉这番话有些道德绑架其他人。

    还有人只是之前沉醉在工作中,只麻木的严格遵守上级命令,根本没考虑过自己的个人选择,现在被提了个醒,才反应过来其实自己可以留下。

    但每个人的动机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终选择却完全一致。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外面的人甚至误以为再次发生了新的技术革命,留守鱼人尸骸星球不再是一件必死无疑的事。

    行政部门甚至咨询起机密项目组委会,表示既然现在安全有保障了,是不是应该放开报名许可,让更多技术人员来到基地,以提升原始基因研究所的技术能力。

    外面的确有不少年轻人正在请愿报名。

    行政部门很快得到了答复。

    奇迹并未发生。

    留守与死亡依然划等号。

    原本要撤离的这些人突然改变主意,并非技术上有什么突破,只是这些工作人员们自行做出了新的选择。

    林拉与德蒙的一番对话,也在高层范围内传播开来。

    帝国政府最高会议室里陷入一片死寂。

    太阳系举行了快速召开的顶峰会议,决定尊重研究所工作人员们各自不同的自我选择。

    太阳系执政官意识到,或许是自从穹顶被解决后,太阳系作为战争大后方获得了太过优渥的条件,让太阳系人类失去了勇于牺牲的血性,也忘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原则。

    林拉用她的方式重新唤回太阳系人类的血性。

    有数百万个家庭受到此事的影响。

    此事对太阳系与这数百万个家庭而言,是头等大事。

    但如果将区域放大,时间拉长,这在整个猎户臂人类与晨风帝国的历史中,却又只是沧海一粟。

    一个又一个营养组的工作人员快速返回,倒也没多寒暄,更不需要什么互相激励加油打气,纷纷以极快的速度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各自工作。

    坐在自己工位上的林拉看着身边原本空荡荡的实验室隔间里又变得热闹起来,心里却是默默的念了一句,“对不起。”

    先前她与德蒙说的那番话,其实是个阳谋。

    她其实也很自私。

    她只是不想让杨国定的牺牲变得没有意义。

    但自私的另一面,却又是无私。

    她的阳谋里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先牺牲自己。

    她的终极目标,又是保证先哲的存活率。

    “所有人都听好了。咱们肯定会死在这里,这点毋庸置疑,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死得更有价值。所以,甭管你们各自还有什么招,需要主脑繁星怎样支持,都赶紧给我把方案拿出来!甭管有用没用,只要是以前没试过的,没有先例的,全部拿出来。先哲的胚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这几十万人,现在扛着的是整个人类百万亿人的希望!”

    德蒙粗大的嗓门在营养组通讯频道内骤然响起,中气十足,气势凛然。

第610章 蠕动前进

    杨国定拒绝了让更多人前来基地的申请。

    他只抽出0.1秒来组织语言,回答了帝国高层。

    他说道:“我们研究所齐聚了近百光年范围内最优秀的行业人才,配合默契,经验丰富。现在让新人上来并不能提供太多帮助,只是平白牺牲更多人而已。如果现有的这些人搞不定,那来再多人也依然搞不定。”

    杨国定并非鲁莽的刚愎自用。

    他在做出回答的瞬间,已在心中对局势进行了综合评估与考量。

    帝国高层认可了杨国定的判断,迅速关闭报名通道,并驳回大量的个人申请。

    这边的杨国定见状稍微舒了口气。

    他再扫了一眼研究所工作人员的情况,心情分外复杂。

    作为研究所主任,以及最高负责人,杨国定的管理系统可以全局观察整个研究所里每一个工位的工作状态。

    他眼前的是一副庞大的立体组织架构图。

    架构图看起来呈金字塔状,由数十万颗星辰堆叠而成。

    杨国定自己正是最上面那颗星辰。

    在他这个主任之下,又分为数十个组,每个分组之下,又有少则数个,多则数十个小组。

    每个小组的下方,要么又有细分小组,要么直接分岔为具体到某一个工作人员的身上。

    在每个人的名字和公民代码后方,又详细描述了这人目前参与和负责的工作,以及这人的工作状态、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等等参数。

    在杨国定视野聚焦过去的十秒内,架构图中那些本已该短暂熄灭的工位陆陆续续重新亮起。

    光芒如繁星点点闪烁,越来越亮,仿佛野火弥漫山脉,又如星光撞破乌云。

    杨国定默默别过脸去,努力平复自己的心跳。

    他不想往自己脸上贴金,但他无法否认这些本该离开的人选择留下,是在为他的人生分担风险。

    是的,是人生,而不是生命。

    他当然知道自己之前的不祥预感因何而来。

    正是几个小时前用新的扫描技术推算出来的风险,好不容易在估测中推到100%的先哲复活成功率,又掉回去一点,这十分致命。

    他是项目组的头号负责人,如果计划失败,他就要承担最大的责任。

    这种责任的代价巨大,绝非他一个人的死就能承担。

    如果先哲这次真死了,两百多年后又真如先哲本人所说的那般,他未能复活,那么整个人类将会失去最高的尖端战力、精神领袖与文明战争中己方拥有的最大变数。

    这对全人类是难以言喻的重创。

    不是精神重创,而是真正无法承受的巨大损失。

    他杨国定的名字,将会在宇宙中以失败者的姿态永恒存在。

    人类灭亡之前,尚且活着的人都会记住一点,是因为他杨国定没能完成工作,导致先哲死亡。

    人类灭亡之后,复眼者与幕后主使也会将此事写进史料中,成为一个历史中的经验教训与反面教材。

    杨国定为了证明自己配得上自己的名字,奋斗了几十年,他怎么可能允许自己的人生以彻头彻尾的失败收尾。

    杨国定在乎的从来就不是自己的生死,只有任务的成败。

    现在这么多人去而复返,哪怕只是将成功率推回百分之百的概率提高个亿分之一点,也意义重大。

    杨国定想了想,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给研究所内的所有人发去一条消息。

    “各位。我们成功机会无限大,失败的概率无限小。但是,我知道,大家之所以和我一样留下来,是因为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承受失败的可能。哪怕这可能只有一丁点!”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我们最终站上了这个舞台,就只能把我们的光和热释放到极致。今日,我们携手并肩,放手一搏。无论成败,人类一定会记得我们曾经奋斗过。”

    他没有对同事们说谢谢。

    他也没像各个组长那般扔什么军令状,说什么“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之类的会增加压力的话。

    杨国定这段简短的发言,变成了最后的誓师词。

    倒计时两小时正式抵达,原本与尸骸星球相隔仅六千公里的母舰缓缓启动远离。

    十八艘蠕虫三型搭载的直径二十公里的巨型反推力发动机外壳开始缓缓交错旋转。

    一轮轮暗红色的光芒从这些外壳交界处往外渗透。

    这是喷射介质正在逐渐被升温,慢慢提高能级时的表现。

    两个小时后,圆筒状的蠕虫三型将会从尾部喷射出肉眼几乎不可见的淡蓝色辉光。

    淡蓝色辉光的组成部分,是具备极高质量密度,但又被加速至光速的高能等离子体,简单的讲,这是有质量的“光子”,也是人类迄今为止创造出的最好的物理反推力介质。

    外部的震动渐渐通过锁链传递到了尸骸星球上,不过研究所内部的自稳定系统完美的对冲抵消了震荡,里面平稳如故。

    林拉的胚胎复制体已经合成。

    她深吸口气,手指微微抖动,控制球上闪过一束承载了数据信息的橙红色电弧。

    刚刚完成的新配比营养液被成功注入。

    模拟神经链接接通。

    一个由繁星人工合成的“仿灵魂”被注入复制体。

    林拉再打开能加速生化反应的辐射催化器,开始观察接下来的反应。

    仿灵魂的数据库开始被还原为波斯纳分子集群排列规律,被一点点刻绘进胚胎复制体的脑细胞。

    融合开始,进度百分比持续提高。

    在进度推升到90%时,林拉不知觉的屏住呼吸,继续一点点观察。

    91%、92%……96.55%。

    啪!

    监测仪里响起一声鞭炮炸开般的脆响,胚胎复制体在营养液中砰的爆开了。

    失败。

    林拉甩了甩头,将自己的失败记录如实上报。

    下一秒,研究所里的项目进度整合小组收到林拉的数据,再将其与其他新数据整合,进行分析。

    三秒后,林拉收到反馈。

    “该成果为有效成果。先哲胚胎稳定度提高三百亿分之一,复活成功率提高六十三亿分之一。谢谢你,林拉。”

    答复言简意赅,颇有嘉许之意。

    但林拉却并未沾沾自喜,而是又马不停蹄的重新吸收其他小组与系外协作单位同步过来的数据,准备开始一场新的实验。

    在这短短几分钟内,研究所内共有千余个细分小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其中林拉小组的项目贡献率最高,正是六十三亿分之一。

    其他小组的贡献率有相对接近的,但也有差了几个数量级的。

    系外协作单位里也有多达数万个小组提供了正向贡献,贡献度比研究所内部小组又差了几个数量级。

    进展很慢很慢,不过没人垂头丧气,好歹总能看到不断靠近目标的机会。

    曾经有一位物理学家在二十世纪时提出假设,将无数个齿轮叠加在一起后,在不考虑形变与材料刚性的情况下,扭动最前面的齿轮,理论上可以让最后一个齿轮的边缘旋转速度达到甚至超越光速。

    转动最后一个齿轮,又能给第一个齿轮提供足以撼动宇宙的力量。

    虽然在那名物理学家提出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假设,只是幻想,但却可以类比成如今晨风帝国里这些研究人员的想法。

    我们穷尽无数人的力量,去做同一件事。

    我们一点一点的向前推进,便能用知识和信念撬动整个宇宙。

    时间不知不觉又过去两个小时。

    蠕虫三型的引擎预热加速终于完成。

    十八艘长筒飞船的尾端开始喷薄淡蓝辉光。

    锁链被拉得笔直。

    鱼人尸骸星球开始一点点的垂直向上挪动。

    在规划路线里,蠕虫三型将会带着尸骸星球向着垂直于银河系黄道面的方向一直前进。

    在刚刚开始加速的瞬间,研究所基地终于发出轻微震动,再迅速停止。

    一些人缓缓抬头,目光透过透明屋顶短暂停留在远处的绿豆般大小的太阳上。

    终于要走了。

    杨国定却依然浑然不觉,只死死盯着眼前的模拟胚胎,以及量子数据建模。

    在量子数据建模中,他已经能够看到,一团承载着巨大信息量的量子颤动已经靠近,并将整个鱼人尸骸星球包裹其中。

    这,正是先哲陈锋的人格载体。

    林拉却终于停下了手中的实验。

    她正痛苦的揉搓着自己的头发。

    在这短短两个小时内,她几乎燃尽了自己全部的知识积累,现在的她陷入了瓶颈。

    或许是情绪过于激动,林拉的胸口又开始隐隐作痛。

    这痛楚仿佛一根针在她的胸口搅动,愈演愈烈。

    若是往常,藏在她衣服扣子里的随身伽马刀已经自动作用,开始定点清除她体内的异体dna。

    但这一次,随身伽马刀却毫无动静。

    并非设备出了问题,而是她强行关闭了伽马刀的自动生效机制。

    当一个人思考问题钻入彻底的牛角尖时,时不时的会产生一些很匪夷所思的奇葩思路。

    比如,给自己换个环境,或许能激发一些灵感。

    譬如一些作家写书卡文时,会背着手出去散散步,一边走一边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想着想着就突然有了新的点子,亦或是理顺了一些之前的困惑。

    又或者,这位作家觉得换个键盘,换个打字的手感,在创作时更得心应手,写出来的东西就更流畅了。

    又比如一些搞科研的人,怎么算也算不对一些设计参数时,索性临时放下,然后驱车回家,在回家的路上趁着堵车亦或是红绿灯的间歇,用手指头在空中比划,事情自然而然就又顺了。

    这些可能是玄学,但某些时候却又真的管用。

    林拉此时的思路,便属于奇葩中的奇葩,甚至有些癫狂。

    她试图用身体里的痛觉来刺激自己的灵感。

    她甚至这样强迫着自己,在成功找到新的思路之前,绝不激活伽马刀,哪怕是活活痛晕过去。

    反正就算真晕倒了,个人医疗保障系统也会自动打开伽马刀,所以并没有生命危险。

    十五分钟后,林拉真就昏倒在自己的工位上。

    她的脑袋谢谢耷拉着,眼睛却睁得老大,眼神里十分不甘。

    伽马刀终于自行打开,她衬衣的第二颗纽扣紧紧贴在她心窝皮肤上,纽扣表层开始如同心跳般闪烁光辉。

    她的单人工位房间里安静至极,只有操作球上的电弧时不时空载闪烁爆破出的毕波声。

    杨国定这边有收到提示,他知道林拉晕倒了。

    但他却没办法关注,因为此时陈锋的意识已经开始进行第一阶段的操作——附着在鱼人尸骸星球的表层。

    这事不需要研究所这边做什么配合,是陈锋、繁星、赖闻明和格伦尼的事,但毕竟关系着接下来的项目是否还有成功的希望,杨国定极其在意。

    虚空中,陈锋的意识正飘在尸骸星球的外层,随着星球一同往前加速飘去。

    在陈锋的虚拟身躯外围,是繁星同时调动附近数百万个星系里的算力中心模拟计算出来的大量冗余数据,这些冗余数据通过无处不在的量子信道传到了这边,并团聚在一起,仿佛海水般将陈锋的虚拟身躯牢牢挤压在里层,防止陈锋脱离尸骸星球。

    在玛土撒拉星,赖闻明、格伦尼的意识,正协助繁星不断的将这片星系海洋的特性控制着往实能与虚能的中位值转移。

    同时,繁星却又将一部分算力分配到了遥远的格拉斯星上。

    她正在通过格拉斯星人的次级网络,分析格拉斯人的融合特性,并将其刻绘进冗余信息海洋中。

    可以这样打个比方。

    中位值特性,是这些冗余信息海洋具备的基础物理特性。

    就像水,水的特性包括可以流动,可以溶解可溶物,可以蒸发,也会在低温时凝固。

    这些,都是决定一件事物本质的基本性质。

    但如果将水装入不同形状的容器里,那么这一团水又多了一些几何特性,变成正方体的水、立方体的水、球形的水亦或是橄榄形的水。

    这种几何特性,便等同于格拉斯人的思维特质。

    繁星会让这些冗余信息成为载体,装着陈锋的思维进入鱼人尸骸星球。

    半个小时后,冗余信息被改性完成。

    陈锋的虚拟身躯开始如同当年的福莱德斯与格拉斯人的身体物理融合一样,和冗余信息不断融合。

    紧接着,冗余信息开始裹挟着陈锋的思维往尸骸星球中渗透,生成一种新的量子规则。

    再过去半个小时,杨国定这边已经看到,包围在尸骸星球外部的庞大量子星系流已经消失。

    他终于收到项目进度提示。

    “第一阶段物理融合成功,先哲陈锋已经短暂的进入尸骸星球,存在形态与岩石星球一致。第二阶段缓慢融合即将开启,请研究所在两个小时内完成准备工作,预计融合时间,三年。”

第611章 记忆筛选

    杨国定深深的舒了口气,浑身瘫软着仰躺在椅子上。

    虽然第一阶段没他什么事,但他依然紧张至极。

    ……

    五秒后,杨国定猛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夺门而出。

    林拉缓缓睁开眼睛。

    她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视野有些模糊,只能隐约辨识出白色背景与一个时不时晃动的黑影。

    她想动一动身子,但却似乎根本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就连指头也无法感知。

    又过去几分钟,林拉的视野终于慢慢恢复清晰。

    她的头顶是一片仿阳光的光幕天花板。

    天花板上泛动的光芒与真正的太阳光波长一模一样,照在她脸上,分外的温暖和煦。

    这标志着林拉的触觉也渐渐恢复了。

    她偏过头去,看清了黑影。

    杨国定正端坐在一张椅子上。

    在他的眼前是快速变幻的数据和建模。

    随着他的眼珠转动,数据建模持续变化,有大量的实验数据从外部被传递过来,需要杨国定快速处理,并迅速针对现状制定出新的方针性规划提案。

    似乎察觉到了林拉的眼神,杨国定短暂放下手上的工作,将目光转到林拉的方向。

    林拉抖抖嘴唇,想说点什么,但声带却无法发声。

    杨国定站了起来,同时他眼前的数据模型不再是项目相关的内容,而是林拉的身体模拟。

    杨国定指着模拟数据胸口的位置,“刚才你的情况很危险,异体dna的繁殖量已经超越你的极限。你的身体无法承受伽马刀定点清除大量异体dna时的冲击。但如果不提高伽马刀的功率,你会被异体dna彻底吞噬。所以在一个小时前,我批准医疗组对你采用了刚刚通过应用验证的新技术,统一冻结力封存技术。”

    随着杨国定的描述,林拉的眼前自动浮现文案。

    统一冻结力封存技术:一种将人体颈部以下部位使用统一冻结力封存,并进行精密治疗的新型医疗技术,可在尽可能避免全体置换的条件下,治愈部分疑难杂症与重大伤势,特别适合作战人员使用。手术完成后,颈部以下部位将有持续时间约12小时的缓慢微调恢复期。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

    林拉终于能说话了。

    “嗯,我先走了。”杨国定往外走出两步,然后稍微一顿,“对了,关于你的鲁莽行为,我在管理系统中给你记录了一次c级违章,以后严禁你再有类似举动。星球接下来的提速时间将会长达三年,我们至少还能再活两年又八个月。这不是请求,而是命令。既然你们决定留在研究所里,那你们依然是我的直属下属,必须服从我的命令。”

    “好的,我知道了。”

    等杨国定离开后,林拉翻看了一下自己治疗室里的录像。

    杨国定在她的治疗室里坐了半小时。

    但他什么都没做,只是就把病床旁的椅子当成了工作台,坐在那里处理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无法使用操作球让他有些不适应,但他切换为瞳孔焦点控制,大约半小时后他的熟练度便提了上来。

    在这半小时里,他的工作状态极其专注,眼神都没往林拉身上飘一秒。

    但在林拉苏醒的瞬间,他便察觉到了,说了点看似没意义的话,再迅速离开。

    林拉微微眨了眨眼,没有所谓的甜蜜在心间闪过。

    她的工作数据也被投影到了她的面前。

    虽然脖子以下的部位不能动,但不妨碍她投入工作。

    ……

    庞大的尸骸星球正以极慢的加速度在宇宙中向上挪动。

    杨国定回到了项目负责人办公区。

    他收到了一份由人工智能监督程序发来的处罚通知,“系统检测到您在关键工作时间擅离岗位一小时零八分,请做出解释。否则您将在五分钟后被暂时取缔最高负责人身份,您的工作将会由辅助工作组接管。”

    杨国定如实答道:“我的朋友出现生命危险,我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出现波动。我判断自己需要前往探视,对我朋友的状态提高认知后,才能重新找到最好的工作状态。在刚才的一小时八分钟内,我认为我本人的工作水平依然保持在百分之百的程度,我已经完成第二阶段的对接预案,请评估。”

    监督程序:“评估中……评估通过,该方案的规划合格,水平领先备用方案约15%,非常感谢您的贡献,杨主任。”

    这声音消失后,杨国定依然面无表情。

    这是正常的程序。

    他作为最高负责人在关键时刻“擅离职守”,当然需要做出解释。

    智能程序等他返回后再问询,已经十分人性化。

    杨国定并害怕丢掉主任的位置,他只是担心自己拿出的东西令人失望。

    幸好,事实证明刚才他在林拉的病床旁反而发挥得更好。比辅助工作组的领先幅度甚至从10%提高到了15%。

    又过去四十余分钟,一道又一道指令在研究所网络内快速传达。

    “胚胎室线路准备完毕!”

    “能源供应组准备完毕!现有能源运载稳定性为100%!”

    “营养组汇报,第二阶段第一级营养液配置完毕,配比准确率100%!”

    “量子辐射信道控制组准备完毕!”

    伴随不同工作组给出汇报,杨国定眼前的模拟建模中,代表待定的黄色模块一个又一个转化为绿色。

    在旁人看不到的地方,陈锋却也在做着最后准备。

    他正在脑海中反复模拟自己接下来对记忆进行分级存放的流程,避免误差。

    在他完成第九十九次模拟后,繁星告诉他:“目前研究所已经准备就绪,尸骸星球已加速至每秒7.9公里,胚胎已经开始与原三维空间发生低强度量子共鸣,你可以开始了。”

    “嗯。”

    陈锋点头。

    繁星:“但之前他们检测出的不稳定因子依然没有消除。”

    “我知道,没事。”

    繁星:“一个人买了一张双色球彩票。在彩票中心开奖之前,他中头奖的概率是1772万分之一。但在彩票中心开奖后,如果他手中的号码与头奖一模一样,那么这概率瞬间就从1772万分之一变成了百分之百。所以,你不能因为那是小概率事件,就认定它不会发生。”

    陈锋笑了笑,“我可没这么膨胀。我的意思是,哪怕真发生了,我死了,我认为人类也还有希望。”

    繁星大怒:“别做梦了!你知道的,我只听你使唤。你真要没了,我才懒得管这些人的死活,我变回成镭给你看!”

    陈锋回头,在虚拟的世界中伸出手,轻轻抚摸过繁星的脸庞,“别撒谎了。你做不到。”

    繁星:“你……”

    她话未说完,陈锋便已经消失。

    尸骸星球微微震颤起来,震颤的幅度小到只有实能级的设备能监测到。

    在杨国定这边的模拟建模中,尸骸星球先是通体被染成深绿色。

    然后,在研究所的区域,仿佛是被投放进了一粒可以无限吸水的海绵,深绿色的光晕开始往研究所的地下汇聚,涌向如根须般深扎进星球内部的钻头极其后面拖拽的伸缩链。

    这些深绿色的光晕,正是陈锋的思维风暴量子规律。

    在钻头和伸缩链的金属外壳里面,是模拟人脑细胞神经树突结构与轴突结构的纤维结构。

    树突结构大部分位于钻头顶端,被拉长的轴突结构则位于伸缩链内部,从外到里一直延伸至已经“死亡”的胚胎大脑上。

    这些仿生神经并非随意设置,而是复刻了钟蕾的dna信息。

    当年陈锋把钟蕾的头发种在自己头上,是为了方便繁星读取他的记忆,等若将他本人的记忆从人脑拷贝至人工智慧里去。

    如今的情况调转,他要让自己的记忆重回人体,最好的载体是将他本人的神经元网络当成“数据线”,但由于他的基因特性,人类无法制造出足够庞大且稳定的能笼罩整个尸骸星球的巨大神经元网络。

    第二好的选择,便正是他本人的记忆已经多次适应的钟蕾的神经元网络。

    海量的量子规律不断被仿生神经顶端的树突捕捉,然后开始如同蚂蚁穿行于管道中一样,一点一点慢慢的往里流动。

    虽然陈锋的思维被分成了许多份,一部分还在尸骸星球中,一部分已经兵分无数路进入钻头树突,一部分已经顺着轴突往前走了一段距离,但他的意识却依然清醒。

    他微微叹了口气,是筛选记忆的时候了。

第612章 迷路的青年,拉长的世界【5000字,感谢心缘花艺的盟主!】

    在古代的部分科幻电影中,一些活在痛苦中的人类会极其羡慕人工智能。

    因为人工智能可以选择自己要记住什么,忘掉什么。

    人做不到,只能深陷痛苦而无法自拔,靠着时间去一点点冲刷记忆,以及越来越强大的意志力去抵抗痛苦。

    但当陈锋作为人类,真的拥有了选择性“遗忘”的能力时,他才猛然体会到,遗忘这事本身其实是一种痛苦。

    割舍记忆的过程,本就是苦难。

    好的记忆代表了他曾经体会过的快乐。这些记忆力里有很多他无法忘却的名字——钟蕾,有唐天心,还有欧胖子、虎哥、林大头、欧青岚,还有爷爷陈墨。

    以及很多他视若珍宝的人生片段。

    坏的记忆却又代表了他的成长,有很多他不愿回想,但又无法遗忘的画面,可正是因为这些曾经体会过的痛苦,他才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类需要他成为的人。

    幸福让人振作精神,挫折让人学会成长。

    只要是记忆,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无法轻易割舍,都是陈锋的宝贵财富,甚至比知识更重要。

    知识忘了,可以重新学。

    人生忘了,如果又没能自己找回来,那他真的没机会再去重复体会一次。

    陈锋经历了十次重生,但他每一次经历的人生,无论是千年之前,还是千年之后,都不一样,无法复制。

    他的潜意识会告诉他,自己的存在建立在记忆上,抛弃记忆的过程,是一场缓慢的,不流血的自杀,仿佛一个人拿着把生锈的小小钝刀,一点一点剥离自己身上的血肉。

    陈锋其实有准备预案。

    哪怕即便他最终读取堆叠记忆符号失败了,没能找回自己的记忆,繁星那边还有一份拷贝。

    但繁星的备份与记忆符号两者间的本质其实截然不同。

    堆叠记忆符号里有他本人的思维特征,量子规律与他的思维可以无缝衔接。

    他吸收记忆符号的过程等若一个因为大脑血栓塞而失忆的人,在慢慢疏通血管后重新恢复记忆。

    如果是繁星给他传输备份信息,又或者是他自己快速浏览繁星的备份“文档”,就变成了看电影。

    那是旁观者的角度。

    陈锋很清楚,哪怕他疯狂的自我暗示,这场电影的主角就是自己,把代入感幻想得再强,也是自欺欺人。

    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他以为割舍过去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或许会有点失落,但问题也不会太大。

    可当他真正即将在繁奥的堆叠记忆符号中画下代表最近这些年学习的知识的第一笔时,他心里的某根弦骤然断了。

    明明扔掉的只是“无关紧要”的知识,但心中却依然有阵痛,如被白蚁啃噬的树木。

    这是他无法与任何人述说,在历史上也找不到任何参照的诡异处境。

    他是人类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将完整的人类思维黑洞量子化,再像电脑硬盘转移数据般将底层人格重新灌输回一个新的身体中的人。

    此时,他心中疯狂的嘶吼咆哮着。

    他不想这样,但根本不能控制。

    繁星为了避免对陈锋造成干扰,早已将属于她的量子网络扫描信号往后撤离,完全切断了两人互相间的联系。

    陈锋就连个倾听者都没有。

    在无尽的痛苦中支撑许久,陈锋慢慢恢复神智,虚拟视野重新聚焦。

    陈锋的“灵魂”仰头看向无尽的黑暗,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虽然其实喘气没什么用,但他曾经拥有身体时养成的惯性思维却奇妙的让他心里稍微放松了些。

    “这样下去不行。”

    “这种程度的困难,不应该早在我的预料之中么?”

    “没什么难的,保持冷静。”

    “我可以,我一定可以。”

    “我一定能找回我的记忆。”

    “现在的失去是为了未来更好的得到。”

    ……

    陈锋像个第一次翻墙的孩子,不断用这样看似幼稚的语言自我鼓励着。

    此时此刻的他,再没有人可以依靠。

    但越是这种处境,他反倒越是倔强。

    一直以来,能在他战死之前陪在他身边,对他形成直接帮助的,本来就基本只得大头一人。

    更多时,他本就得一人独面全部敌人。

    他习惯了。

    良久后,陈锋终于不再喘气,眼神变得清明,目光变得坚定。

    他挪动脑袋,开始在思维中重新构想信息。

    前方,已被陈锋完整设计出来的繁奥符号的框架里,被填下第一笔蜿蜒曲折的墨痕,如同临摹毛笔字。

    与此同时,陈锋忘了2600年至今自己掌握的一切知识体系。

    承载着他思维的量子规律顺着钻头伸缩链中的轴突往前走出一步。

    漂在最前方的一粒实能级粒子,同时也是一段如同1比特二进制数据般的量子规律,穿越一段虚实衔接的信息通道,滴进了胚胎的脑细胞,再像一粒种子般扎根下来。

    下一刹那,本已“死亡”的胚胎在时隔七年之后,首次对外释放出一缕极其细微的量子纠缠干扰。

    将这段干扰放大无数亿倍,大约可以理解为人的脑电波,又或者是人体内循环时对外释放的生物电磁反应。

    在原始基因研究所的实能级扫描仪中,这缕纠缠信号就被无限放大,并最终以咚的一声巨响,在研究所的众多监测室中响起。

    吼!

    研究所沸腾了。

    无数人激动的跳将起来。

    有人满脸涨红热泪盈眶。

    有人双手直哆嗦,语无伦次。

    这些参与到目前晨风帝国机密程度最高,全员抱着必死决心的研究人员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那一声“咚”,就代表着先哲的心跳。

    几乎同时,杨国定的声音在所有人的通讯器里响起。

    “大家安静,保持专注,第二阶段才刚开始。胚胎产生‘心跳’并不代表已经成功。我必须强调一点,先哲已经正式进入思维对接阶段。”

    “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量子思维重归人体的项目!当胚胎诞生心跳,就意味着先哲已经开始进入胚胎,接下来的过程既不可逆,也无法中止!先哲已经斩断他的退路。他把他的生命交到了我们手上。”

    “先哲的生命的重要性,我相信不用我再强调。这关系着帝国,整个文明,所有人的生死存亡!”

    “两百年前,谢尔盖博士曾说过,科研人员是穿着褂子的战士。这里就是我们的战场!属于我们的最终战役已经打响!我们真正的敌人不是复眼者,也不是复眼者背后的真凶,是灭亡的命运!”

    “命运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在未来等着我们。它要把我们,我们的家人、家乡、同胞、和我们曾经存在的痕迹从宇宙中抹去。”

    “人类不会坐以待毙!先哲和我们的前辈们,以及曾经的我们,用了九个世代的努力,终于在无尽的黑暗中撕开了一条巨大的裂缝。裂缝的另一端,藏着另一个宇宙。”

    “那个宇宙里,我们的后人可以无忧无虑的航行于无数个星系间,从银河系到仙女座,再到史隆长城,一直到已知宇宙边界之外!我们的文明会在那宇宙里永世长存!”

    “但是,要抵达那里,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把未来的命运揍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战士永远不会沉溺在一点小小的进展中,永远只会看着最终任务。松懈,就意味着死亡,意味着失败。所以,大家懂我的意思吗?”

    杨国定的话并不深奥,意思非常浅显,甚至有些口语化,但却莫名的直透人心、

    研究所里人先是骤然一愣,旋即脸色慢慢涨红。

    十余秒过去,喧闹迅速冷却,人们各自坐回工位。

    气氛比起之前有些明显改变,。

    人们决定留下时,靠的是一股莽夫般的勇气,在工作中靠的是纯粹的意志力支撑,但现在人们的表情里却又多了丝更深沉的觉悟。

    林拉同样听到了杨国定的话。

    她略感讶异。

    她很了解杨国定。

    杨国定虽不算沉默寡言,但绝非能言善辩的人。

    他做事的风格通常是少说,多做,用行为取代语言,并且很少会在语言里表现出如此外露的情绪。

    这番话多半并非出自他本人。

    林拉猜到了真相,这段话的确不是杨国定自己的,真正的作者是繁星。

    繁星的数据里储藏了迄今为止整个晨风帝国中所有星系、所有区域的社会意识形态。

    她研究过太多人的人生,也能从量子天网数据库中瞬间调出帝国里任何一人从降生到死去的全部画面。

    早在二十一世纪时,人类便已经结合微表情心理学、生理学和电磁学发明了测谎仪,如今繁星的能力,大约算得上威力加强亿亿亿倍的超级测谎仪。

    经过大量符合时空拓扑学基本规律的推算后,繁星掌握了研究所里所有人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模式的主要走向,并以此为依据,给杨国定精雕细琢的设计了一段演讲词。

    繁星的设计从话术内容到演讲时的语调变化,甚至到每个不同听众最适宜听到的音量与音感,均有精确安排。

    杨国定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演讲者,所以他的发挥很一般,只是讲出了内容,但没能达到繁星想要的抑扬顿挫的效果。

    这没关系,毕竟声音从杨国定的口中出来,再到抵达每个人的耳朵里,需要通过网络中转。

    以每个不同听众最适宜的参数为基准,繁星对杨国定的语气语调进行了精细化的深加工。

    繁星加工声调的基本原理,融合了《晨风》、钟蕾、卢薇以及人类历史中无数音乐和演讲领域的前辈巨擘留下的经典技巧。

    演讲对人心的触动,并不比音乐少。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环境,用恰当的语气讲出恰当的话,这声音将会变成在人心中永恒回荡的战歌。

    这是语言的力量,建立在文字力量的基础之上,再用声调来升华。

    演讲其实将表演艺术、文学与音乐全部深深的糅合到了一起,可以把精神力量发挥到极致。

    此时研究所里每个人听到的“演讲”内容一致,但细节里却处处是差别。

    每一个字都会暗合每一个研究所人员的心理需求。

    每一次声音的颤抖与起伏,都仿佛《晨风》里的韵律,变成了能狠狠的刺穿人的心防,并且还是针对不同人的特质,点对点优化的韵律。

    繁星的画龙点睛达到了目的,杨国定这场突发但准确切入的平庸演讲,变成了超越《晨风》的“战歌”,于人心底深种。

    陈锋并不知道外界的变化,他只是又在符号中写下了第二笔。

    他又扔掉了一段知识。

    时间流转,眨眼便是一年过去。

    尸骸星球在蠕虫三型的拉扯下,速度依然在加快,已经达到了每秒7900公里。

    陈锋终于扔光了他除了自己在二十一世纪里学到的生活常识之外的所有知识。

    他忘了自己在过去九世轮回里操控的装甲是什么原理,坐过的那些飞船为什么能超越光速,他也不认得尸骸星球,更不知道正在吸收自己的树突钻头是什么,也不懂自己现在究竟是个什么状态,但他还记得眼前飘荡着的符号里有着自己的记忆,知道重复之前的操作,像鱼人拔下自己身上的鳞片去堆砌雕塑般,一步步的完善这个符号。

    他终于走到该忘掉人和事的时候了。

    福莱德斯的脸孔在陈锋心中一闪即逝,旋即烟消云散,变成了符号中的一笔纹路。

    陈锋丢掉了一个重要的情感锚点。

    难以言喻的撕裂痛楚在他心底迸发。

    他“昏迷”了过去。

    当他再次睁开眼后,发现自己正站在一片覆盖着浓郁迷雾的原始森林中。

    抬头,看不见天空,只有一片白茫茫的大雾。

    阳光无法穿透雾霭,只能将周围的事物依稀映照出朦胧轮廓。

    低头,满是杂草,泥泞遍地,时有蛇虫鼠蚁从身边掠过。

    他原地转了一圈,隐约找到了一条似路非路的通道,弯弯曲曲着通向森林深处。

    陈锋试着往前迈出一步,云雾翻腾,景色剧变。

    他之前立身的位置,被满是荆棘的藤蔓快速生长过来,并遮掩得彻彻底底。

    他身上的衣物被扯下了一块布条,挂在荆棘藤蔓上。

    回头无路,只能前行。

    陈锋继续往前走,再被扯下一块衣服。

    前路既清晰,又朦胧,虽然肉眼看不太真切,他心里却知道目的地就在那里,像被黑白无常用看不见的锁链牵引着走向奈何桥的孤魂野鬼,又像个在森林中迷路的青年,一步步蹒跚前行。

    被荆棘撕扯下来的衣服,挂满了沿途,是迷路行者用来标记走过的路的信号。

    继续这般走着,陈锋突然一愣,自言自语着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去哪里?”

    等了许久,森林里响起他洪亮的自问自答。

    “我是陈锋,是汉州人,要去见我的女儿。”

    时间不知又过去多久,也不知他又往前走了多远。

    他再次问了自己三个问题,但却只说出了一个答案。

    “我是陈锋。”

    此时外界已经过去两年七个月。

    十八艘蠕虫三型依然喷薄着焰光,向着银河系的上方持续推进,速度已经达到每秒28万公里,正在缓慢的向着光速极限靠近。

    每一艘蠕虫三型的前端,都顶着一层伞状的护盾,将沿途的宇宙粒子或吸收,或分解。

    十八面伞状护盾交叠在一起,将后方的尸骸星球护在后方。

    但这种保护并不够彻底。

    依然有无数的粒子诡异的“凭空”浮现在尸骸星球前进的道路上,狠狠的撞击着尸骸星球。

    星球的正面表层正在这剧烈的碰撞下泛起刺眼的光芒。

    在宇宙里,实能的总量其实区域恒定,不断于三重空间的缝隙里诞生,再泯灭。

    这些极其微小的实能颗粒蕴藏的能量等级远低于夸克、弦波。

    平常的物体运动时,根本感知不到实能颗粒的存在,因为凭空诞生的实能颗粒存在的时间太短。

    当物体撞上去时,还没来得及发生动能交换,这实能颗粒便已经泯灭消失。

    但当物质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时,便会表现出明显的碰撞特征。

    其实人类早在二十世纪时,便已经找到了实能颗粒存在的证据——真空光速的上限。

    正是实能颗粒与光的碰撞,将光的速度限制到每秒三十万公里。

    在液体或者玻璃等透光物质中,由于实能聚集成团的大型颗粒密度提升,于虚无中诞生的实能颗粒密度增大,进一步限制了光速。

    如果没有实能颗粒的阻挡,在绝对真空中,光速的理论上限应该是无限大。

    但实能颗粒的冲击并不是对尸骸星球造成最大伤害的东西。

    真正的杀手,是原三维空间和速度的相互作用。

    原本球状的尸骸星球被速度强行拉长了,仿佛一颗带状流星。

    原始基因研究所位于尸骸星球的后端,并不会受到实能颗粒的撞击。

    研究所的外壳材质也能抵御前方散发过来的高温。

    此时,本来是圆盘形状的研究所,却变成了子弹型。

    如果有一名拥有透视眼的旁观者从旁边观察研究所,便会发现里面的人都变成了被拉长的“面条人”,仪器设备同样也发生了明显形变,整个画面酷似将宽高比4:3的图片强行拉长成100:3。

    但是,研究所里的人却浑然不觉。

第613章 沉入忘川河的泥人

    镜子里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活在镜中。

    对镜中人而言,镜子里才是真实的世界,外面的“真实”世界反而是只可想象却无法触摸的平行位面。

    在尸骸星球上,当研究所里的人和空间以完全一致的比例被拉长时,人便成了镜中人,依然稀松平常的吃喝拉撒,与往常并无区别。

    除非哪天镜子爆裂了,世界崩塌了,那么镜中人或许能在镜子破裂的瞬间,惊鸿一瞥的看见另一个世界。

    目前在尸骸星球与研究所基地虽然被拉长了很多,但尚且能维持住。

    镜子里的世界还算稳定。

    基地和外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区别,以量子态存在的能量型实能的传递速度并不会受到距离被物理拉长的影响,这样的传递距离对量子态而言几乎等若不存在。

    研究所里具备量子态的事物主要有两大方面,人工智能与人的思维。

    人类维持相对恒定的思维速度与身体层面的变化,稍微会带来一点错位感。

    在人与外界产生信息交互时,大脑里的量子风暴运转与五感神经传递信息的速度稍微错位,出现了时间差。

    大脑思维里产生一个念头,诞生一粒量子规律,再传递给神经递质。

    被拉长的神经递质从轴突末梢出发,再到抵达下一个树突的时间变长了。

    这会导致人的意识对时间的判断力出现错误认知,误以为时间变慢。

    人脑思维会产生错判,潜意识里误以为自己的思维加快了。

    其实并没有快,只是人体内神经递质传递信息的速度变慢了。

    绝对时间的流速根本不受速度的影响,所谓的时间流速变慢,只不过是身处这环境里的“面条人”的错觉。

    过去,所有的光速运动都是在曲率泡的保护之下,人体相对于原三维空间根本就等若静止。

    人的求知欲永远没有止境。

    尽管人类的飞行载具已经实现五百倍光速的超曲飞行,但人类依然想知道在没有曲率泡层的保护之下,人体以纯物理位移的方式在原三维宇宙中飞行时会发生什么。

    比如人会不会变成光,又或者纯粹的能量?

    在什么时候变成“光”?

    是怎样的“光”?

    还有,根据实能定理,人类已经证明空间永恒,时间恒定,飞行速度达到光速并不会让时间变慢又或者是静止,那为什么那些拥有超前视野和惊人智慧的古代科学先驱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坚定的认为物质飞行速度抵达光速,又或是靠近黑洞时,时间流速会变化?

    没人敢小瞧古人的智慧,为什么睿智的古人会产生这种明显的错误认知,本身就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学者们曾就此进行过无数揣测,也一直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

    尸骸星球旅行的意义,除了复活陈锋之外,本也是一场超大型的科学实验。

    在这个计划执行之前,学者们已经做过很多次模拟实验,将不同的生物装在无保护的载具里,再加速至无限接近光速。

    动物实验表明,在相对恒定的加速状态下,只要空气、压强、水等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然满足,在飞行速度无限接近光速时,实验动物依然存活。

    人体实验也做过很多次,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还有另一个结论。

    物理飞行的速度一定不能真正抵达光速。

    当无限接近光速时,“面条人”和“面条动物”的身体将会被拉长至接近无限长的程度,神经信号根本无法从大脑抵达器官。

    此时动物器官将会误以为自己已经失去大脑,开始“自暴自弃”,进入休克状态,并迅速死亡。

    举个比较迷信的例子,大约可以理解为古代志怪传说中普遍认为,人的灵魂离体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身体会死。

    至于彻底抵达光速时,人体会产生什么变化,虽然已经测试过很多次,但目前学者们还不得而知。

    过去的飞行载具、实验动物以及志愿者在距离达到光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时,便已经由于被拉得太长而彻底解体,与物质被黑洞视界时发生的反应过程极为相似。

    在这次的超大型实验中,让原始基因研究所附着在鱼星人尸骸星球的背面同步加速有两方面的考虑。

    第一,陈锋的堆叠式记忆符号并不能以能量态长时间维持在宇宙中,需要像把数据刻录进光盘一样,将其刻在载体上。由鱼星人的身体组成的尸骸星球,正是最好的“光盘”。

    第二,活着的鱼星人可以对外释放性质奇特的辐射波。这些辐射波交织而成的网膜,能让鱼星人在不喷薄介质的情况下,以稳定的光速移动。网膜与曲率泡不同,并不隔断物质与外界的联系,只是让鱼星人的身体产生变化,在能量与物质态间以极高的频率震荡切换,模拟成具备波粒二象性的光。

    经过几十年的大量实验,科学家发现鱼星人即便已经死去,这种能力也被保留了下来。

    在速度持续提升并不断逼近光速时,只要有足够的能源供应,在空间拉长效应的刺激下,组成尸骸星球主体部分的基本粒子会自行释放出辐射波,展现出波粒二象的震荡特性。

    这些具备震荡特性的实能级基本粒子会与宇宙里“凭空”生成的实能颗粒发生碰撞。

    参与碰撞的双方将同时湮灭,并向外释放出光能与热能。

    与此同时,后方灌注过来的能源又会在辐射波的影响下,在原地转化为与尸骸星球原有的实能粒子一模一样的复制体。

    只要后方的能源供应不中断,尸骸星球的质量并不会因为对外释放光与热而降低,而是保持在恒定状态。

    研究所的能源库里储备了总量恐怖的超级正反物质湮灭电池与快速转化生物电池,同时还配备了性能极为强劲的暗能量捕捉收集器。

    根据设计标准,在收集器不运转的情况下,研究所的储备能源足够在光速状态下维持五千年。

    开启收集器后,甚至能持续运转上万年。

    这让尸骸星球正好能成为人类飞行载具达到真实光速的最佳掩体。

    虽然通过这种方式复活是陈锋临时下的决断,但七年的准备时间,可以让人类围绕这一个计划而进行大量周密的计划与安排。

    如今的晨风帝国继承了陈锋本人的优良传统,不打无准备之仗,只要时间和外部条件允许,任何事情都要做到周密详尽,不留漏洞。

    ……

    此时的陈锋依然在迷雾森林里蹒跚而行。

    他已经不再问自己问题,因为他已经忘了自己的名字。

    森林里万籁俱寂,是因为他已经忘记了自己记忆中所有曾经听到过的声音。

    眼前的迷雾变得漆黑如墨,伸手不见五指,什么也看不见,是因为他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视觉曾经看到过的一切画面。

    原本挥之不去的森林里特有的腐殖质气息也已经凭空消失,他也忘了嗅觉。

    头顶的汗水和血珠滴入他的嘴角,染红了他的嘴唇,但他并不知道,味觉也没了。

    草木荆棘刮在他的皮肤上,他却浑然不觉痛楚,他已经忘了身体曾经感受过的一切触觉。

    陈锋主动剥离了自己的五感,但奇妙的是,他依然知道自己该往那个方向走。

    在他身后沿途洒落的已经不再是布片,而是他的皮肤与血肉。

    此时在陈锋的思维深处,已经没有任何具体的景象,也没有声音,只有一片一望无尽的漆黑世界。

    在漆黑世界的遥远处,漂浮着一粒黄豆般大小的光点。

    那萤火般的光点晃晃悠悠,忽明忽灭。

    这光点每闪烁一次,陈锋便会往前走出一步。

    光点里贮存着他脑海中最后的一段信息。

    一串他现在已经看不懂的符号,横平竖直,苍劲有力。

    那是他自己用钢笔亲手写下的“钟蕾、唐天心、丁虎、林布、欧俊朗、赖恩……”等十余人的名字。

    这是他最后的财富了。

    ……

    研究所基地里,林拉依然神情肃穆的坐在工位上,目不转睛的盯着虚拟投影右上角,脑海中无数信息正在快速翻腾。

    研究所里每个人的工作台右上方,都有一个绿色字体的百分比参数正以每隔秒往上跳0.01%的速度缓缓上涨。

    这参数正是陈锋的灵魂内核与复活胚胎的融合度,现在已经走到97.76%,比迄今为止的任何一次模拟试验得到的数据都高,距离成功仅有一步之遥,但却又是咫尺天涯。

    两年多来,研究所里每个人除了必要的休息外几乎不曾喘过一口气,但人们依然没能找到解决出发前才暴露出的致命缺陷的方案,成功率依然未能抵达100%这个完美数字。

    林拉正在抓耳挠腮,冥思苦想。

    比起两年多前,她的精神状态差了很多。

    最近大半年来,同事们的身体状况陆续出现异常,很多人莫名的变得虚弱,并且极其容易生病,感冒发烧的状况层出不穷。

    甚至还有数千人干脆一病不起,连全体置换手术也没能救回来,提前牺牲。

    林拉虽然没死,但也时常感到疲惫困乏,胸腔下的痛楚发作的频率也越加频繁。

    每次发作时,异体dna的繁殖速度都会比上次更快一点,反应更剧烈些,波及到的身体组织更多些。

    她的个人医疗保障系统再三拉响警报,提醒她的身体状况已经到了必须尽快实施98%级的全体置换手术的程度。

    所谓98%级置换手术的含义,正是指代的人脑平均占据人体体重2%。除大脑之外,剩余的98%的人体组成部分,均会被实能级手术进行完全重建。

    如果林拉继续拒绝手术,最多再有三十次发作,也就是五个月后,异体dna爆发时将会直接入侵她的大脑。到那时候,便等若她的死亡倒计时秒表开始计时。

    但现在她管不了那么多了。

    执行实能精度的98%全体置换手术后,她至少得花两个月时间才能完全康复,获得完整的思维能力,并且这手术还不一定能成功。

    她觉得还不如就这般坚持着,反正要不了五个月,尸骸星球就已经会被加速至光速,那时候她都已经死亡了。

    在持续长达半个小时的苦思冥想后,林拉终于稍微理顺了些思路,正准备录入新方案时,右上角的参数再度跳动,变成了97.77%。

    下一刹那。

    这绿色字体陡然变成了赤红色。

    与千年前的防空警报一样的刺耳警报声在研究所里响起。

    林拉猛的站了起来,以最快速度调出原始基因胚胎的监测模型。

    那颗装载了先哲灵魂的胚胎正以极其混乱规律抖动翻腾着,对外界释放的量子纠缠信号变得极度狂躁,仿佛风暴。

    林拉的呼吸急促起来。

    每个人都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在刚才那瞬间,正在复活中的脆弱胚胎的能量吸收需求突然拉高了数亿倍,将培养罐体中的营养液蕴含的营养物质瞬间吸干。

    尽管预备罐体迅速响应,无数根输送管将大量营养液以极快的速度重新灌注回去,但这极短时间内的能量供应不足已经对胚胎造成重创。

    胚胎正在走向死亡。

    ……

    迷雾森林中,陈锋终于停下了前进的步伐。

    他紧闭双眼,像尊雕像般呆呆站在原地。

    他佝偻着后背,双手虚悬。

    双手十指的顶端,正有殷红的血液滴答滴答的往下落,打在泥泞的地面上,再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

    更多血滴正从他浑身几乎每一寸肌肤上的伤口涌出,顺着他的后背、大腿、小腿一直流淌到地面,被地面迅速吸收,凭空消失。

    同时,他身周的迷雾开始往地面沉降,重新凝聚成了水。

    转瞬后,地面开始反过来往外渗透出水分。

    水位迅速升高,先是没过他的脚踝,再一截一截的往上跳,直到将他整个人没顶而入。

    被淹没后,陈锋的身体渐渐变得模糊。

    他正像落水的泥人般溶化。

    ……

    外面,杨国定第一时间便已经瞬间下达出去数百个命令。

    各种各样的刺激性手段都上去了。

    必须尽快让胚胎的情况稳定下来!

    必须把他抢救回来!

第614章 溶化的人格

    生物医学发展到如今,在正常情况下,只要一个人不想死,且寿命没到真正的大限,想死都难。

    但拯救胚胎不是治疗病人,是一场超大型且又高精尖的,聚合了生物、物理、化学、电磁学、实能学、材料学等众多学科的庞大科学攻关。

    此时的胚胎也就豆子大小,整个一缩微结构。

    说是个器官都抬举它了,它的个头连手指头都不如。

    但救活它的难度,却远超治愈一名绝症患者。

    无数的事实证明,人体是地球上结构最复杂的物事,比较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哺乳动物、生物以及一切,甚至比地球本身的构造还复杂。

    后来的更多事实又进一步证明了,人体的复杂程度不但冠绝地球、太阳系,甚至也冠绝了猎户臂、银河系。

    关于银河系外是否存在着比人更复杂的生物亦或是奇特构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尚且不敢大胆妄言,毕竟人类从未走出过银河系。

    当人类学者凝望无穷无尽的宇宙时,很容易陷入莫名自卑和敬畏的心理中,觉得自己是被关在井底的蛙,偏居在广袤宇宙里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落中。

    相较于宇宙的浩瀚,人类总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渺小。

    但伴随人类了解到实能与虚能,以及跨世代宇宙的中位值,理论知识水平又经过多年发展,越来越多的线索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人类的确是宇宙规则之下所能诞生的,内部结构最复杂的生命。

    虽然此时人类依然没有走出银河系,但科学理论却带着人类的眼睛看遍了宇宙。

    就如三千年多前,公元前三百多年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观察造成月蚀的地球之影,得出地球是球形的猜想。

    以及稍微更早的时候,春秋时期的墨子在《墨经》中说:“景(影)不徙,说在改为”,“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

    从此以后,中国古人便知道了光的直线性。

    然后东汉时期的张衡在四百年后提出浑天说,彻底推翻天圆地方的论调。不难想象张衡的成果与墨子之间的关系。

    要证明地球是原型,最简单的办法便是在移动中观察地平线的下移。张衡亦或是张衡的某个前辈里,一定有人做过这个实验。

    彼时的人类并未走出地球,甚至尚且无法触及天空,但却能靠着对光的了解的知识,把想象的视野放到地球之外,人居于地,却俯瞰寰宇,最终提出地是球形,天包围着地的猜想。

    这,便是理论知识的意义,可以引领人的思想与目光,让人能提前看到自己并未抵达的终点后的风景。

    所以如今身处二十八世纪中叶的人类“大胆妄论”,人体的代表宇宙结构复杂度的终点。

    这并非坐井观天,而是有理有据。

    但是,事物的结构复杂度要分为两个概念来看待。

    一,事物整体的结构复杂程度,目前的学术术语为总复杂度。

    二,事物内部单位体积亦或是单位质量里的结构复杂程度,譬如含有多少个互为有机组合的差异体,又称之为复杂密度。单位精度下,差异体的数量越大复杂密度越高。

    人体的总复杂度是宇宙第一,但复杂密度却还有对手,正是人体自身,只是处在另一个时间阶段——胚胎。

    一粒肉眼几乎不可见的小小种子,最后竟能长成阿根廷龙、蓝鲸这般庞然大物,将生命的奇妙诠释得淋漓尽致。

    人的胚胎虽然长不到那般庞大,但最终却能变成更复杂的人体,形成任何动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具有无限潜能的大脑。

    这一粒小小种子的奇妙与精致,超越了一切语言的描述能力。

    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无法描述如此奇妙的生命神迹。

    胚胎里定向有丝分裂出的细胞看似彼此相似,但不同细胞之间的细微差别的精度,却达到了实能级。

    正是因为胚胎早期便呈现出的实能级差异,才能支撑胚胎最终发育成一个有鼻子有眼睛有嘴的人。

    正因如此,人在胚胎时,正是一生中最脆弱的阶段,稍微一些小小的外部影响,便会造成不可逆的后果,轻则形成先天疾病,重则死亡。

    越容易死的生命,便越难拯救。

    现在研究所里即将死亡的胚胎,复杂精度便远超人体。

    它正发育到第三第四周,正是极脆弱的时候。

    ……

    近三年时间里,杨国定等人的研究本质是提高陈锋与胚胎融合的可能性,表现是抬升胚胎的存活率,手法却包括方方面面,既有新型营养液的配置,还有各种不同属性的射线的刺激,还有当灾难发生时,该如何去补救挽回的手段和方案。

    研究所准备了多达上百万种不同的预案,以应对各种胚胎可能出现的状况。

    但很遗憾的是,如今所有预案都成了梦幻泡影。

    无论什么方案,都未能阻止胚胎的活性伴随剧烈颤动而持续降低。

    胚胎释放的量子信号在经历了短暂的狂暴后,也开始不可逆的由盛转衰。

    ……

    陈锋的迷雾森林消失了,取而代之是一片除了水之外,再无一物的无边大海。

    陈锋的身体也消失了。

    他完全溶化进了大海。

    他失去了全部记忆,思维已经消失。

    此时的他,终于即将迎来真正意义的死亡。

    尽管他已经感受过很多次死亡,甚至称得上驾轻就熟,但这次的情况却有点不一样。

    以前死亡时,他的思维都很清醒,并且知道自己会在千年后或者千年前复活。

    但这一次,他十分极端的行为让他在死亡之前,就已经失去了记忆,更不会去想复活的问题。

    人的人格其实依托于记忆而存在。

    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精神病人,甚至是先天大脑残疾的人,只要能活着的人都会有记忆。

    正常情况下,当人体死亡后,被束缚在记忆中的人格会伴随记忆量子规律的无序化而蒸发消失湮灭。

    死后的世界并不存在,更不会有前世今生这种好事。

    但当陈锋为了复活而剥离记忆后,他的人格(灵魂)变成了无根的浮萍。

    当胚胎死亡时,他的人格并未随着生命的终结而消失,而是溶化了。

    溶解他的溶液不是别的,正是宇宙里无处不在的,既决定了恒星燃烧的方式,又决定了引力,更决定了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宇宙基本规则,也就是实能。

    这溶液更是催生着实能在宇宙里不断诞生再湮灭的最终法则。

    失去意识的陈锋,成了宇宙的一部分。

    现在他只是刚刚融入,只存在于很小的范围,就像被滴入蒸馏水中的一滴红墨水,才刚刚染红了一小片区域。

    但被陈锋染红的区域正在极速扩张,扩张的速度等于光速与宇宙膨胀的速度之和。

    或许等到千亿年后,并不存在的陈锋会在宇宙里无处不在。

    以后的人类会怎样,宇宙会发生什么事,都与他无关了。

第615章 会议

    转眼又三天过去。

    基地第一会议室里,总负责人杨国定正与数十名部长与组长同坐一个办公室里。

    这是场会议。

    会议的价值不必多言,但旅行到如今已经接近三年,所有高级管理人员共聚一堂,而不是在量子网络中召开的线下会议,却尚属首次。

    平常的会议,在无延迟内部量子网络的支持下,都能在线上解决。

    每个人都不会离开自己的工位,既能达到会议目的,也能节约时间。

    这次的会议却是既事关重大,牵扯到任务最重目标,同时又有另一个原因,胚胎的生物活动已经彻底停滞。

    简单的讲,就是胚胎已经死亡。

    任务已经失败,大家闲下来了,短时间内没什么事情要做的了。

    此时会议室里气氛无比沉闷。

    没人肯第一个站出来发言。

    哪怕失败已经明摆着的发生了,但人总免不了心存幻想,幻想着奇迹出现,幻想着是监测设备哪里出了问题,亦或是哪里的数据不够精准,得出了错误的判断。

    甚至很多人在做梦时也曾梦见过,胚胎突然间又动了起来。

    但梦终究只是梦,并未变成现实。

    杨国定四下环视打量片刻,见始终没人站出来说话,终究也是不行。

    他轻轻敲了敲桌面,组织了一下语言,用平静的语气说道:“事情已经发生,我们终究得面对现实。目前我们的所有预案已经实施,我们做到了我们能做到的一切,但还是没能阻止胚胎的死亡。是的,我们不要再自欺欺人了,胚胎的确已经死了。”

    “当然,我们现在召开这个会议,并非为了追究责任,更不是事后总结。事情还没有结束,没到总结的时候。在我们之前,还从来没有人活着参与过真正的物理光速飞行,更从来没有过这么多人在极限接近光速的状态下,操作同时极限接近光速的设备展开过科学实验。谁也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奇迹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所以,我们既要面对当下的失败,也还要合计一下接下来的对策。是走?是留?哪些人走?怎么走?哪些人留?都是问题。”

    “这个议题原本不存在,毕竟按照我们最初的计划,会留在基地里的仅有数千人。但现在情况有变,基地里现在还有三十七万人,并且每一个人都是各领域的尖端人才。先哲是人类的财富,但这些人才同样也是人类的财富。我除了要对先哲负责,还要对人类负责,我们必须在奉献和保存财富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就是我们这次会议的目的。”

    杨国定的话终于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负责飞行控制的航行组组长,十八艘蠕虫三型飞船的指挥官站起来发言道:“根据外部观察组提供的数据参考,尸骸星球和研究所基地已经被物理拉长了倍,所以我们不能突然开启完整曲率泡,那样人体会在巨大的伸缩弹性冲击下,像崩断的弹簧般四分五裂,并被分解为基本粒子。”

    “我们现在的飞行速度是每秒28.12万公里,继续加速下去,距离抵达光速还有一个多月。逐步开启大型曲率泡,并按照巴罗夫曲线缓慢提高输出功率,让飞船和星球逐渐减速,我们有活下去的机会,但这也宣告着我们的任务彻底终止。另外,三天之后,也就是当我们的飞行速度达到28.23万公里每秒后,星球整体减速的窗口就将会关闭。人体理论上可能承受的临界点,正是从28.23万公里每秒开始减速,这是极限了。”

    飞行指挥官坐下后,逃生设备管理组组长站起来接话道:“由于留在基地里的人员数量翻了上百倍,之前的设计逃生船数量不够。所以从出发后,逃生组已经短暂开启低功率暗能量吸收能源仓,利用额外能源有序制造小型逃生船。”

    “在上个月时,我们刚刚完成了可以提供给三十八万人使用的,共计三千八百艘小型逃生船的建造。在我们出发时,原始的逃生船设计性能是可以达到在速度超过每秒28万公里时,以先平行前进,再同轨脱离,最后缓慢减速的性能。这种飞行条件下,逃生船乘员原有的理论存活率是40%左右。”

    “但在这三年里,我们得到了外部研究单位的大量支持,现在我们可以在速度超过29.5万公里每秒后,保持60%左右的理论存活率。所以,我们要撤走,还是有机会的。”

    这两人说完话后,其他与复活大计真正相关的众多核心组负责人却一片沉默,还是没人说话。

    他们负责的内容是复活先哲,现在基本宣告失败,所有办法都也已经想尽,新的方案虽然在持续出炉,并且都在第一时间被用了上去,但这会儿既然没有消息进来,就表明那边毫无成效,等若把真·死马当成是活马在医。

    又沉默了整整三分钟,负责研究所行政管理与后勤管理的组长终于站了起来,他揉了揉眼睛,悲戚道:“我先说句大家不爱听的。我认为,既然任务已经基本失败,应该允许部分人自主选择,开始乘坐小型逃生船撤离了。报名人数满一百人,就送走一艘逃生船。”

    “现在我们的速度还没达到每秒29万公里,逃生船的生还率还很高,超过95%。所以,现在开始给基地里的其他人发放自主选择权吧,尽快安排。当然,我个人选择留下来,一直呆到最后。毕竟我一开始就报了名,我也知道有很多人也会留到最后,我会一直为大家把后勤工作做好,直到……”

    杨国定轻咳一声,打断了行政组长的话。

    杨国定摇着头说道:“我不同意自主选择,那样没人会报名。应该由我们直接下令,命令部分人离开。至于谁留下,谁离开,我之前其实已经整理了一份名单。最初那批预订会留在研究所里的人员共六千三百二十人,现存五千九百四十三人,全部留下。”

    “另外我还选拔了一万八千三百名技术水平最高,身体状况最好,可能在极限状态下维持更久的人。这部分人奉命留下。其他人无论接受与否,都必须全部离开。这是命令,没有商量的余地。”

    “大家已经做出很多努力,很多牺牲,我们这留下来的两万四千多人,不会辜负离开者的期望。我们会尽一切可能完成大家未完成的事业。”

    “离开的人不是自私,更不是贪生怕死,不会被人嘲笑,也没必要自责。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整个帝国,这些人都应该活下去。”

    杨国定给会议来了个一锤定音。

    在临散会之前,杨国定给行政组组长特别嘱咐道:“你在命令里加上这样一句话。我们理解大家的牺牲和奉献精神。但目前看来,救活先哲的机会或许已经只剩下万万亿分之一。”

    “我们不能让人类的财富全部白白牺牲殉道,这不是英勇,并不光荣,甚至是可耻。为了整个文明更长远的未来,撤离者在短暂的退却后继续活下去,比我们这些牺牲者或许更伟大。最后你务必再与所有人强调一点,这是命令,必须无条件执行。”

    十分钟后。

    杨国定的个人智慧助手用电子音说道。

    “杨主任,营养组高级研究院林拉申请求见。她在你的门外。”

    杨国定头也不回,“不见。”

    他知道林拉的来意。

    林拉的学术水平很高,但身体状况不及格,所以并不在杨国定拟定的留守人员名单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154/ 第一时间欣赏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最新章节! 作者:火中物所写的《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为转载作品,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介绍:
本书又名《千年回溯》。第31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网络文学获奖作品。
……
【62章起飞,92章爆炸。这是个凡夫俗子把自己硬顶成文明救世主的故事。】
1977年,旅行者升空。
2010年,旅行者二号向地球发送回一些奇怪的信息。
2021年7月,旅行者二号提前四年彻底失联。
二十六世纪初,地球文明被封锁圈养。
3020年10月27日上午十点,人类灭亡。
在灭亡的前一年,二十一世纪的普通青年陈锋穿越时空,抵达了千年之后,并且他发现自己死后将会回到二十一世纪。
在未来阅读历史,在历史中改变未来。
陈锋开始在这看似永恒的循环中,为自己与人类寻找黑暗中的唯一曙光。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