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奶爸大文豪TXT下载奶爸大文豪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奶爸大文豪全文阅读

作者:肉都督     奶爸大文豪txt下载     奶爸大文豪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一七章 逛贴吧看到的

    张重本想从庄语他们这里得到更多关于这次交流会的信息,但是他们看起来跟他一样,对这次交流会知之甚少。

    这次的交流会的主题是“中外文化交流”,参加会议的不是文学家就是搞学术研究的学者。

    “听说何克兰这次会来,只不过这个消息没有被证实,我也不确定。”刘源忽然说道。

    庄语他们三个看向刘源。

    “这个消息你刚才怎么没跟我们说?”庄语问道。

    “因为不确定,所以不敢多说,我现在说了你们也就随便听听,可不要去跟别人说,要是最终何克兰没来,那我不就成了散播谣言的坏蛋了。”刘源说道。

    “这个消息你怎么知道的?”张重好奇问道。

    “我前两天逛贴吧看到的。”

    张重和庄语他们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无语。

    看到他们几个的表情,刘源说道,“你们可别小看网络,俗话说得好,空穴来风,必有因,虽然燕京大学方面没有公布这方面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也不是绝密,被人知道了也是正常的。”

    “你说的是一种可能。”庄语点头,随后又说道,“其实何克兰会来也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既然传言说来参会的人来头不小,细数起来,能在我们面前说来头大的也有多少人。”

    何克兰的来头确实大,因为他去年刚刚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在座的四个人,还没有一个人能摘得过那个桂冠。

    何克兰是法兰西人,涉猎甚广,是法兰西有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他的作品所热衷的是表现自我精神探索的直接经验,小说往往会以主人公人生遭际中的灵魂精力构建情节框架。

    之前庄语还曾评价过何克兰,庄语说,“伟大的心”和“真诚的艺术”是贯穿何克兰创作道路始终的原则精神。

    尽管在何克兰的两篇长篇小说《克里斯多夫》和《母子》都展现了当时社会历史的广阔画面,但是占着中心位置的都是主人公的情感律动和思想态势,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存在于主人公的意识里面并内化成他们精神日臻完善的动力,社会生活背景又总是随着主人公内心活动的张弛起伏而时现时隐。

    “曾经何克兰也是文学界一位离经叛道的冒险者,现如今却成为了文学界争相研究和效仿的对象,让人唏嘘不已。”庄语感慨道。

    其实庄语跟何克兰是有一段渊源的,曾经何克兰还没有被大众认可的时候,庄语已经小有名气,而那个时候,庄语还为何克兰说过好话。

    这事何克兰应该是知道的,不过他一直没有公开说过什么。

    因此,他们的渊源也就到此为止。

    刘源说道,“文学的事情本来就不好说,曾几何时,古希腊文论史上的模仿自然和表现自然之争,被人推演成横亘古今,非此即彼的价值标准,把模仿自然尊奉为唯物主义进步思想的基点和现实主义创作的不二法门,把表现心灵贬斥为喻心主义反动观念的标志和非现实主义的共同要害,这种貌似严正的理论,不仅混淆了哲学上的认识论和文学的创作论的两者界限,而且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何克兰的出现,会使得偏执于模仿自然的现实主义理论陷入窘迫的困境,所以当时被大众所不认可。”

    说到现实主义写作,张重来了一点兴趣,他说道,“表现方式的不同无可厚非,一切偏执的理论,最终一定会被证明是错的。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不论是新的还是旧的,都有着其存在的意义。我觉得,没有一种表现方式和文学流派是完美的,坚持某一种风格,而否定另外一种风格,是非常……还是有些欠妥的。”

    本来张重是想说这种行为非常不理智,但是想到这个世界的文学流派之争极其严重,就换了个比较委婉的说法。

    “走在死胡同里面,是看不到前进的道路的,大家也不过都是在不停完善罢了。”庄语并不排斥张重的这种说法,不然他也不会跟王忆做朋友。

    王忆岔开话题道,“张重你在外面游历一月有余,可有什么感想?”

    “我是去放松的,感想还真的没有多少。”

    ……

    几个人聊了一会儿天,天也都黑了,就去了酒店楼上的餐厅吃了个晚饭。

    吃饭的时候,遇到不少熟人,都是庄语他们的熟人,张重不认识几个,不过听名字都有些耳熟。

    吃过饭之后,张重回了自己房间。

    到了第二天早上,学校派车过来接他们过去。

    虽然酒店离学校不远,但是学校当然不会让他们步行过去。

    张重和庄语他们同坐一辆车。

    他们到了燕京大学大礼堂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还架设了不少摄像机,他们一进去,镜头就对着他们。

    刘源侧着身子说道:“看样子,我们来得算是比较晚的。”

    庄语笑道,“这不关我们的事,学校什么时候接我们,我们不就什么时候过来嘛,也没有丝毫耽误。”

    王忆从进来之后一直没说话,东张西望的,此刻忽然说道,“你们看第二排左侧,好像是何克兰吧。”

    张重有些意外,没想到王忆这老头视力这么好,他们现在离第二排距离还比较远,就能看到一个一个后脑勺,他怎么看出来那个是何克兰的。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张重他们也去了第二排。

    这下看得清楚,何克兰果真就在他们这一排坐着。

    他们在看何克兰,却不知道也有很多人在看他们,毕竟他们四个随便一个单拎出来都是不得了的人物,现在四个人站在一起,可比一般的明星组合吸引人多了。

    坐下之后没多久,又有一个熟人走向他们。

    张重眉毛一挑,来的是他好久没见到的小苍耳余冬雨。

    刘源热络地拍着自己旁边的座位说道,“冬雨,到这来坐。”

    余冬雨笑着说道,“我的位置在第三排,不过我还能在这跟你们聊会天。”

第三一八章 特殊的座位安排

    余冬雨嘴上说着自己在第三排,却还是一点都不客气地一屁股坐在了刘源旁边。

    “你们几位的座位刚好在一起?”

    刘源笑道,“就是这么巧。”

    “你们知道我现在坐的这个位置是谁的么?”余冬雨问道。

    王忆弯着腰看他,“不知道,怎么,你知道?”

    “呦,巧了,我也不知道,我就寻思一会儿要是个熟人,跟他商量一下,换个位置。”余冬雨说道。

    刘源笑眯眯地说道,“要是个生人还有可能换,要是个熟人,你就别抱希望了。”

    “我就是这么一说,坐在前两排能是什么生人么。”余冬雨撇嘴道。

    “你知道就好。”庄语笑了一下,然后小声说道,“你最近忙什么?听说跑到燕京大学教课来了?”

    “嗨,别提了,燕京大学的学生有很多都很杂毛,不好教,让人头疼得很。”余冬雨拍着额头说道。

    刘源一脸不信道,“你这个大文豪,谁敢不给你面子,在你课上,还有刺头?”

    “大文豪?嘁,老刘你这是在埋汰我呢吧。再说了,现在这些学生,个个心高气傲,不好降服,你们要是不信,去跟林文远说一声,给你们安排几堂课试试,保证让你们对燕大的学生刮目相看。”

    刘源摆手道,“喷人我拿手,教书育人我可就不在行了。”

    随后他又看向张重,“张重你可以试试嘛,看看燕大的学生跟你们江阳大学的学生有什么区别。”

    张重笑道,“余先生都搞不定,我就更不用说了,我这个人吧有一个优点,知难而退。”

    余冬雨耸了耸肩膀,“下次见到林文远别跟他说我跟你们说这个,不然这家伙要怪我抹黑他们学校。”

    “你这不是提醒我去告你黑状嘛。”刘源笑道。

    “老刘你别吓唬我,我知道你不是那种打小报告的人。”

    正说着话呢,刘源戳了戳余冬雨,“哎哎,这座位正主来了。”

    余冬雨扭头看去,他旁边站着一个老头,表情阴晴不定地看着他。

    “李先生,不好意思,我现在就走,把座位还给你。”余冬雨对着老头说道。

    说完之后,余冬雨就跑到了第三排。

    他的位置就在王忆后面,他就趴着王忆的椅背继续跟刘源他们聊天。

    张重看着坐在刘源旁边的老头,心里有些奇怪,按说能坐在第二排的都是文学界的熟人,可是这老头从刚才过来就没什么好脸色,庄语他们也没有主动跟他说话。

    他小声问庄语,“庄老师,不知道这位是?”

    却没想到庄语的脸色比他还要惊讶,“你不知道他?”

    张重表情一滞,难道自己应该认识他,他很有名?比庄语他们都有名?

    王忆似乎也听到了张重的话,凑过来小声说道,“你真不认识他?他可是骂过你的。”

    骂过自己,张重在脑海中想了想。他被很多人都骂过,只不过其中闹得比较大的就是李思齐、孔舟那两次,至于舒伯特,人家是个外国人。

    而且孔舟吧,肯定不是长这样。

    “这位就是你们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李思齐?”张重这话是冲着王忆说的,因为王忆也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

    王忆撇嘴道,“张重,你这话有些重了。”

    “重了”王忆经常将的一个口头禅,调侃成分比较多。张重想了一下,大概王忆是对自己把李思齐当人伤痕文学代表认为有些不满。

    也对,现如今的华夏文学圈,流派相争特别激烈,但是骂李思齐最多的也正是以王忆为首的伤痕文学的作家们。

    他们觉得李思齐的作品根本不能算是伤痕文学,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想着借伤痕文学淡化历史的厚重感,为的只是满足华夏改革开放一来价值观的冲击和重建中给人带来的裂痕式需求。

    说得通俗一点,王忆他们觉得他们的伤痕文学是剖析伤痕,然后对症下药,给伤痕贴上创可贴。而李思齐呢,他做的是在神经极速愈合的伤口上挠痒痒,只能解一时之痛痒。

    把这样的人比作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王忆确实有意见。

    不过他的意见是对李思齐的,而不是张重的。

    事实上,好多时候,庄语跟王忆闹脾气的时候,两人对骂,庄语也总是拿李思齐出来说事。

    你们伤痕文学是厉害,李思齐都快上天了,能把颜色文学搞成伤痕文学,可见你们伤痕文学有多么“海纳百川”以至于“生冷不忌”。

    张重之前被李思齐骂过,不过当时的事情他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心里对他倒是没有太大的意见,反而是王忆,自从李思齐过来,他看起来就浑身不舒服。

    看到这种情况,张重有些奇怪,即便林文远不知道自己被李思齐骂过的事情,也不可能不知道王忆跟李思齐之间的思想冲突。

    但是林文远还是把李思齐安排在了他们四个人旁边,这是疏忽了,还是说故意的?

    坐在后面的余冬雨看热闹不嫌事大,趴在王忆椅背上说道,“老王,你今天可要克制一点,交流会马上就开始了,还有很多外国友人,你可别冲冠一怒要去跟人干架啊。”

    庄语啧嘴道:“你这家伙少说两句,之前人家骂的不是你?”

    余冬雨光说别人,其实他自己也被李思齐骂过。

    听到庄语的话,余冬雨笑道,“我脸皮厚。”

    看着余冬雨“调皮”的样子,张重又看了看李思齐。这老头一直绷着个脸,看起来心情不好,估计被安排在这里坐,他也很有意见。

    关于李思齐的话题过去之后,几个人又随意地聊了起来,大概过了十几分钟,礼堂里面差不多都已经坐满了。

    交流会很快就开始了,一个黑黑瘦瘦的小个子主持人从底下走上了台。

    这人张重认识,叫撒可奇,是央视的当家主持人之一,好像也是燕京大学毕业的。

    撒可奇在台上说了一段开幕词,然后就请出了今天真正的主持人方应物。

    方应物拿着话筒在台上说道,“今天由我客串主持人一职,做主持人我也是第一次,如果有不当的地方,还请诸位多多包涵。”

第三一九章 上台

    方应物是燕京作协的主席,而且他除了燕京作协主席这个职务之外,本身也是知名的文学家,在座的大部分人都会卖他个面子,见他主持,纷纷献上了热烈的掌声。

    等到掌声渐消,方应物继续说道,“本次交流会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华外文学交流,另一个是科学和文学对话。首先,非常感谢诸位能够莅临现场,过几天是我们国家的诞辰,也同时是华夏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在此我提前祝大家中秋快乐。众所周知,随着全球化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发展,文学也正是进入了世界文学的新时代。文学的全球化、世界化给文学本身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机遇。华夏文学跟希腊文学、阿拉伯文学、印度文学都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学,但是在这长达几千年的演进中,我们华夏文学走了一些弯路,也碰到过很多挫折……”

    方应物侃侃而谈,庄语在底下捂着嘴巴小声说道,“方应物这头开得有点大了吧。”

    王忆同样捂着嘴小声说道,“何克兰都来了,方应物能不开一个大头么,现在又不是燕京作协交流会。”

    刘源和张重都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方应物说了大概四五分钟才停下来,然后他手伸向何克兰的方向。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何克兰先生。我想,何克兰先生应该有一些独到的见解能跟我们分享,有请何克兰先生上台讲话。”

    何克兰戴着耳机,大概是听到了耳机里面的消息,笑着走上了台。

    他接过方应物的话筒,说道,“首先,感谢燕京大学的邀请,我本人也非常荣幸,能来到这样一所世界闻名的高校,感受华夏至高学府的风采。”

    何克兰当然说的是法语,不过广播里面有同声翻译,所以大家听起来也没什么问题。

    “方先生刚才说的话没错,华夏文学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学之一。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曾对华夏文学感过兴趣。不过可惜的是,我们这样的外国人,在想要了解华夏文学的时候要面临两个问题,至少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分别是地理差距和语言差距。有人说,文学是无国界的,这个说法带有罗曼主义色彩,因为文学再无国界也有个影响半径。网络的发展,把这种地理上的影响降了很多,但是人们不可能只是活在网络上,我们对文学的感受和喜好,往往来自于自己身边的东西。语言就更不用说,一种文学作品要产生世界影响,首先要过的就是翻译关,然而据我所知,华夏语的翻译难度十分之大,翻译后文学性的损失也比较大,加上华夏传统文学作品讲究的意境和意向非常依赖于本土文化背景……”

    何克兰的说话还是很客观的,华夏文学不被西方世界所接受,所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这两个。

    不过他说了半天,似乎也没说到什么特别的,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大家早就知道的。

    庄语似乎也有些失望,因为他还想着何克兰会说出什么惊人的话来,却没想到依旧说的是一些老生常谈。

    “他不如把他在《文学世界共和》里面的东西拿出来读一遍。”庄语嘟囔道。

    何克兰曾经写过一本书,书名叫作《文学世界共和》,在这本书里,何克兰独辟蹊径,将“世界文学”的考量转换成对“文学世界”的勘察,将“世界文学”看成一个整一的、在时间中流变发展的文学空间。

    他指出,这个空间拥有自己的“中心”和“边缘”,而这些“中心”和“边缘”并不总是与现实相吻合。

    在这本书中,何克兰也提到了翻译的重要性。

    身处“边缘”的“民族文学”要走向“中心”,自然要借助于翻译。然而,翻译并不是简单的中性的语言转换,在何克兰看来,翻译不是简单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过度,而是更加专业的一种“文学化”。

    除此之外,这本《文学世界共和》还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理论。

    所以庄语才说,何克兰现在说这些,还不如他把自己之前写的那本书拿出来读一读。

    刘源则说道,“他这番话中规中矩,没有特别捧华夏,也没有贬低,太保守了。”

    王忆听到刘源的话,笑道,“既然是燕京大学请过来的,肯定不可能说一些激烈的言辞。”

    就这样,在庄语他们的失望中,何克兰结束了自己的讲话。

    结束讲话之后,站在台下的撒可奇开口说道,“感谢何克兰先生的分享,我注意到在底下有坐着不少咱们燕京大学的学生,我想从何克兰先生的讲话中,你们肯定能够体会到很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现在,有几位年轻人,不仅仅聆听了,而且还有机会能在现场能和大师进行一次面对面的心灵的交流。”

    接下去就是提问环节了。

    提问的学生都是事先安排好的,问的问题都没什么营养。

    刘源摇头说道,“每次都是这些东西,林文远他们也不腻?”

    王忆笑呵呵地说道,“要是你,你准备怎么安排。”

    “我?”刘源摇头晃脑道,“我就不安排,让学生们自己发挥,想问什么就问什么,有什么大不了的。”

    “那你下次跟林校长提提意见。”

    “我提是没问题,不过他肯定不会听我的。”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何克兰的环节很快就过去了,后面又上去几个国外的文学界人士发了言。

    都跟何克兰差不多,说一些没营养的话。

    张重起初还听听,后来觉得没意思,也就坐在椅子上带听不听的。

    一直等到那些外国友人发完言之后,方应物在台上说道,“现在我们进入下一个主题,科学和文学对话,有请杨帆院士,何克兰先生以及张重先生上台。”

    看到镜头对准自己,张重挤出一点笑容,刚才就有工作人员过来提醒过他,一会儿要上台了,只不过他没想到是这样的情况。

第三二零章 对话

    如果没有张重的话,可能方应物在报杨帆和何克兰的名字时,会在前面加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而张重到现在为止还只拿过一个华夏青年文艺奖,还是个通俗小说奖项。

    估计是顾及到张重的面子,所以索性在介绍的时候都没有加任何前缀。

    看到张重上台,底下的外国人都有些惊讶。

    其实他们大多也都认识张重,只不过他们对张重的印象是科幻小说作家和惊悚悬疑小说作家,至于传统文学,似乎跟他挂不上勾吧。

    而华夏这边的文学家们,看到张重的时候,虽然有些诧异,但是并没有像外国人那样夸张。

    毕竟张重在华夏人的眼中,可不仅仅是通俗小说作家这么简单。

    单单论作品的话,张重的《许三观卖血记》就能跳出来扛一波了。

    而且他还有《边城》、《荷叶集》,特别是《荷叶集》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

    只不过他的资历和年纪实在是太浅了,作为华夏文学界的代表似乎有些不太合适。

    但是大家想了想,又觉得合理了,毕竟在座的文学界人士,要说比较出名的那几个,基本上都把华夏国内的文学奖都拿了个遍,好像谁上去都有人不服。

    现在找了个年轻的上去,大概也能说得通了。

    不把他当做是华夏文学界代表,而当成是华夏青年代表不就行了。

    张重上去跟杨帆以及何克兰握了握手,然后三人分坐在三个位子上面。

    座位也是按照年纪分的,杨帆居右,张重居左,何克兰在中间。

    何克兰也不算是中间,因为台上总共有四个人,杨帆和何克兰中间还坐着方应物。

    方应物坐在中间,拿着话筒开口说道,“三位分别是科学和文学界的佼佼者,我想问问三位,对科学和文学有什么感想,比如他们的联系和差别。杨先生,您先说说。”

    杨帆摆手笑道,“远来是客,我想这个问题就让何克兰先回答吧。”

    听到耳机里的翻译之后,何克兰点头道,“你们华夏有一句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话,叫作抛砖引玉,那我今天就做那个抛砖引玉的人,我先说说我的观点吧。”

    抛砖引玉这个成语当然是翻译过来的,何克兰可不会华夏语。

    等到翻译结束之后,何克兰继续说道,“尽管文学与科学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有很大差异,但是从根本上说,文学和科学都属于创造性活动,都需要创新精神。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文学和科学都注意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在文学创作初期,作家们也有一个对材料的收集和提炼的过程。文学和科学两者都离不开假设和想象,实验科学虽然强调实证,但提出问题是需要假设的……”

    等到何克兰说完之后,杨帆这次没有谦让,直接说道,“刚才何克兰说文学和科学都需要想象,这一点我非常同意。在科学研究中,或者科学历史研究中,大家应该都能够发现,科学离不开幻想。不敢想的人,是做不好科学的。假如把一百年前的那些科学家放到今天的世界里面,让他们生活一段时间,我想肯定有很多东西,他们连想都没有想过,但是随着时间发展,这些人们甚至未曾想过的东西,都被发明出来了。之前侯煜在《华夏农业科学报》上发表过一篇论文叫做《从区域观点出发,看待特殊的生态系统》,我不是研究生态学的,所以本来我是看不到这篇论文的,还是我的重孙子,一个十几岁的毛头小子,他有一天拿着报纸跟我说,曾爷爷,你看看,科幻小说的东西都上了期刊了。”

    杨帆这么一说,大家都看向张重,因为他说的就是《沙丘》上了《华农科报》的事情。

    “所以我就来了兴趣,将侯煜的文章看了看,看过之后,感觉很有意思,咱们现在的科学家已经开始在科幻小说里面找零感了,这是一件好事情,我向来觉得文学家的想象能力绝对不弱于科学家,只不过我们二者解决的问题不一样而已。”

    方应物笑道,“您说的那本科幻小说,作者可就在您面前。”

    “这个我当然知道,一会儿下去的时候,我还要问张重要两本签名,不然回去可交不了差。”杨帆笑道。

    底下的人也都笑了起来,同时也都有些羡慕,被杨帆这么捧,张重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杨先生不用担心,交差的事情就交给我吧。”张重着接过话头,“说到文学和科学,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它们两个是不曾分开的,古代的时候,科学家也就等同于文学家,譬如《易经》,里面就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天文等知识。随着时间发展,科学和文学才彼此获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要说文学和科学的区别,我大概可以举个例子,之前我在台下和余冬雨先生聊天,他告诉我,有时候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如果面对双方观念有冲突的情况,余先生往往是没什么办法的,因为想要改变一个人对文学和艺术的观念,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我想科学就不太一样了,我们刨除那些还没有被证实的理论假设,恐怕在杨先生的课堂上面,鲜少有人能用什么问题难住您吧。这就是科学和文学的区别,在科学研究中,可以讲事实,讲依据,如果谁要觉得不行,自己可以弄一个出来试试。但是文学却不同,有的人觉得很好,但是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是写得像一坨臭狗屎,什么玩意。”

    何克兰点头说道,“pz说得很对,我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低调,从来不向人炫耀。其实我并不是个低调的人,如果我拿的是跟杨先生一样的物理学奖,我会变得非常的张扬,因为这就是我的发现,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发现,谁要不服那他就自己来一个。”

    如此幽默的说法,让在座的人都大笑起来,张重也跟着笑了起来,他感觉这一会儿的何克兰似乎比刚才演讲的时候放开许多。

第三二一章 你知道孔子是怎么说的么

    原本在林文远的设想中,这场科学和文学间的对话,是由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主导,张重现在人气高,年纪轻,而且在国外受众很多,所以就让他作陪,算是当个吉祥物。

    只不过现在这情况,何克兰因为语言问题跟其他两个人交流起来不是特别方便,情况渐渐地变成话题由张重和杨帆主导。

    杨帆说道:“两年前,方可音先生曾经赠送过我一副画,画上有一首小诗,其中一句我记得非常清楚,叫作‘真情妙悟铸文章’。这其实不仅仅描写了文章铸就的过程,也清楚地展现了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先要有真情,什么是真情呢,就是你对这个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真情才有努力,之后就需要妙悟,最终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进展。”

    这个话题,何克兰就插不上嘴了,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方可音是谁。这倒不是说方可音的名气局限在国内,只不过如果不关注绘画的话,即便是华夏人一般也没听过方可音这个名字。

    张重也是因为学画画,他多关注了一点,所以才知道方可音是谁。

    再者说了,方可音的这句“真情妙悟铸文章”翻译起来有些难度,特别是最后的“文章”二字。

    华夏人都知道,文章这两个字可不仅仅表示各种文体的著作,它还有广义的解释,比如“学问”、“奥秘”等等等。

    想要从法语里面找到一个能代替“文章”的词语,难度非常之大。

    何克兰的翻译是从耳机里面听到的,其他人不知道翻译怎么翻译,即便听到了,绝大多数人也听不懂。

    张重的法语很差,就算他听到了,也无法判定对方翻译得怎么样,说不定何克兰听到的东西,跟杨帆所要表达的东西有很大的出入,这就是翻译的问题,之前何克兰自己还提到过。

    何克兰没办法接话茬,张重只能主动开口:“我倒是也想起来两句话,都是法国的谚语,第一句是‘问号,是打开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第二句则是‘想要获得科学知识,就得从字母学起’,我想这两句话用来讲述科学和文学都可以,不论是科学家还是文学家,最初的动力都是来自于问号,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疑问,恐怕不论是科学还是文学都是做不好的。有了问号,也要有基础,即便是天纵奇才,恐怕也很难有所成就。王忆先生总是谦虚说他识字不多,算半个文盲,有些朋友喜欢叫他天才,我想,即便是王忆先生这样的天才,也不能不识字就写书吧。”

    张重调侃了一句王忆,引得哄堂大笑。

    在底下,庄语笑着对王忆说道,“原来你这家伙天天说自己文盲是在故意炫耀,偏偏我之前一直没听出来。”

    刘源也说道,“古有赵宰相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有你王忆五百常用字做文章,失敬失敬。”

    五百常用字这个梗是之前有个学者说的,那个学者在研究过王忆的作品后,得出结论,王忆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华夏文字只有五百个。

    事实上,虽然华夏文字很多,但是小说家在运用的时候能用到的也就只有那么几百个常用字而已,不仅仅是王忆,其他人也都差不多。

    张重说完之后,方应物感激地看了张重一眼,他其实就怕冷落了何克兰,让场面变得尴尬,而张重现在忽然抛出来两个法国谚语,等于是把话题抛给了何克兰。

    同时,他也有些汗颜,明明他才是主持人,活却给张重干了。

    果然,何克兰听完耳机里面的翻译之后,笑着说道,“想不到pz连我们法国的谚语都知道,你刚才说的那位王忆先生让我想起了在我们法国的一位小说家,他叫阿德里安,在他的小说里面就很少出现生僻的单词。”

    阿德里安在座的都知道,因为阿德里安是前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如今最知名的现实主义作家。

    方应物说道,“刚才张重提到了天纵奇才,我倒是挺想问问三位,对天才有什么看法。在大家眼中,三位肯定是不折不扣的天才,我是相信天才的存在的。不知道三位信不信。”

    张重笑道,“在我看来,杨先生跟何克兰先生肯定是天才了,两位都获得过自己行业中最崇高的桂冠,这本身就是天才的象征。”

    何克兰却笑道,“我想,要说天才的话,杨先生跟pz应该更符合一点,像我这样的,不过算是个幸运儿罢了。”

    张重在心中默默笑了笑,要说幸运,十个何克兰都没有自己幸运。

    如果说天才的东西都是上天给的,那张重也算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他本身就比别人拥有得更多。

    听到天才这两个字,杨帆呵呵一笑,“其实天才有很多,只不过大部分没有好的运气。何克兰先生说他是运气好,其实谁又不是运气好。如果不是运气好,再优秀的天才也会被淹没在人群当中,我们现在的教育还不够完善。事实上,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种教育模式是完善的,所以大部分天才都少了点运气,他们缺乏引导他们发展兴趣的人。”

    杨帆提到教育,方应物也就顺着说了下去,“正好杨先生提到人才培养的事情,我就想问问三位,对现如今的华夏教育体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听到方应物提出这个问题,张重眯了眯眼睛,没有开口。

    这次是何克兰先说话的,“我其实对华夏的教育体制不太了解,既然是不了解,也给不了什么建议了。我想在座的其他两位,杨先生和pz应该会有一些好的见解。”

    杨帆往后靠了靠,先是看了看方应物,再又看了看张重,说道,“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论语先进篇中有一段,子路和冉有先后问孔子同一个问题,而孔子给他们两个的解答却不一样。公西华问孔子为什么会这样,方应物先生,你知道孔子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么?”

第三二二章 我有内幕消息(2/3)

    作为燕京作协的主席,方应物没有被杨帆考倒,点头说道,“我记得没错的话,孔子应该说的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是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嗯,孔子对自己的学生用心良苦,其实也早就告诉了人们最好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是真的实施起来却很有难度,咱们华夏一直都在往这个方向发展,只不过学生太多,师资匮乏,所以无法做到对每个人都因材施教,一切的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做科学研究是这样,做文章也是这样,我想,只要咱们不要太心急,事情总会一步一步做好。近些年有一个词很火热,叫作‘华夏梦’,咱们的华夏梦,不也是在一步一步地实现么?”

    “根据我的观察,相对于国外的学生,咱们华夏的学生对于技能的训练要更加成熟一点,所以我觉得至少我们是有优势的。”

    杨帆笑呵呵地说完,然后对张重说道,“张重,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张重笑着摇头,“杨先生一针见血,我就不再赘言了。”

    说着他还对杨帆投过去一个感激的眼神,他毕竟资历浅,如果在这种场合下公开对国家的教育体制发表看法,很容易给自己找麻烦。杨帆最后那样居高临下地问上一句,就是给了张重一个坡,张重也很明白,所以顺着坡就往下滚了。

    方应物也感觉到杨帆有些不开心了,所以连忙岔开话题,后面大家就聊些不太重要的话题,再后来,又安排了几个学生提问,都是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中规中矩,张重他们回答得也很轻松。

    一直到“科学和文学对话”结束之后,方应物又说了一段客套话,礼堂这边就算是结束了。

    结束了礼堂这边的活动,这次的交流会还没有结束,他们还要到酒店去,剩下的就是自由活动了。

    一行人去了酒店的大厅,张重和庄语他们找了一张桌子做了下来,余冬雨也加入了进来。

    “这次的交流会,声势挺大的,请了这么多国家的学者过来,到最后讨论的事情却都很普通。”庄语有些疑惑道。

    张重笑着说道,“你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就更不知情了。”

    余冬雨这时候搓着手说道,“其实我有些内幕消息。”

    其他四人齐齐看向余冬雨。

    刘源说道,“你这家伙有什么内幕消息?”

    “其实也算不上内幕消息,我听说这次文艺职能部跟教育部要合并……”

    “合并?”

    “咳咳,口误,口误,是合作,这两个部门要合作搞一个大动作。”

    “什么大动作?”庄语问。

    “具体是什么大动作我就不知道了。”余冬雨摇头道。

    王忆问道,“这事你听谁说的,难道你也是从贴吧上看的?”

    “贴吧?”余冬雨摸了摸脑袋,“这话怎么说?我现在不是在燕京大学任教么,好像是已经有内部文件下达到部分高校了,这个消息是李志琼透露给我的。”

    刘源点了点头,“李志琼是文学院院长,他说的消息应该比较可信,只不过他既然能跟你说,证明这事也不是什么绝密,怎么之前一起吃饭的时候他没说?”

    余冬雨意外道,“你们什么时候跟李志琼一起吃过饭?”

    “上个月的事情。”

    “那估计当时文件还没下来吧,我也是上个星期才听说的。”

    庄语摇了摇头,“算了,不管这些事情了,咱们还是少关注点政治的事情,安心做自己的学问吧。小苍,你最近有什么新书计划么?”

    余冬雨皱了皱眉头,“你可以叫我小苍耳,也可以叫我余冬雨,甚至你叫我小余都没问题,小苍算是怎么回事?”

    庄语笑道,“你看,我说小苍你不也知道是在说你么。别纠结名字了,你最近有新书计划么?你看看你,比张重先出道多少年,再过段时间他的书要比你多了吧。”

    余冬雨撇嘴道,“我不跟这种触手怪比,按照他的出书速度,等他到我们这个年纪,我们四个人加起来恐怕也没有他一个人的书多。”

    “就他还会写诗,你说气不气人?”刘源挤着眉毛说道。

    “我有什么好气的,我混通俗小说圈多点,张重现在出名了,我的书销量不但没减少,还增加了。不像你们传统文学圈的,书卖得一般,天天搞流派倾轧,要气也是你们气。”余冬雨说道。

    刘源耸了耸肩膀,“那你说的是他们俩,我现在都不出书了。”

    王忆摆手道,“我不气,真正气的在那呢。”

    “哪儿呢?”余冬雨四处张望起来,看了一圈正好看到李思齐。

    李思齐跟余冬雨对视一眼,又连忙转移了视线。

    “呦,是这老匹夫啊,啧啧,我看我要离你们几个远一点,太吸引火力了,我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德性,你要走自己走,我们不送。”

    张重在旁边听他们插科打诨,只是笑着,并不说话。

    他早就注意到李思齐了,这老头从进到酒店之后就一直在关注着他们这边。

    也对,他们几个人,有两个人都跟李思齐有过节,而且都不是小过节。特别是王忆,别看王忆天天勾着腰,看起来像个老实巴交的老头子,骂人手段可多着呢。

    几乎是隔几个月,王忆就要把李思齐拎出来骂一顿。

    李思齐还不敢还口,他之前还过一次口,结果伤痕文学派的老中青三代齐上阵,围着他一个人骂,就算他有舌战群儒的本事,也架不住这么多人围攻。

    所以这几个人中,庄语和刘源张重都不怕,就怕王忆这老头,蔫坏的。

    “你们几个都在啊,刚才散场的时候我就在找你们呢。”

    张重他们正在聊天,听到旁边有人说话,转头看去,却是一直没有露面的林文远。

第三二三章 许文轩(3/3)

    “林校长。”张重他们跟林文远打了个招呼,又看向林文远旁边的两人。

    林文远笑着说道,“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些,这两位分别是金陵大学的校长齐林先生和哲学学院院长许文轩先生。齐校长,许院长,这几位……”

    齐林笑眯眯地摆手道,“林校长,这几位恐怕就不用你给我们介绍了,庄先生,王先生,余先生,刘先生以及庄先生可都是文学界执牛耳的人物,我就算是再有眼不识泰山也不至于连他们几位都不认识。”

    “齐校长抬举了。”

    张重他们也纷纷跟这两位打了招呼。

    “不介意我们坐下吧。”林文远笑着说道。

    刘源道:“你是东道主,今天这里的位子你不是想坐哪儿就坐那儿么,别瞎客气了,带齐校长和许院长坐下吧。”

    坐下之后,林文远说道,“说起东道主,林某实在是汗颜,燕大这次的交流会举办得太过仓促,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各位见谅。”

    “林校长客气了。”庄语说道。

    “各位刚才在聊什么,我们过来没有打扰到你们吧。”

    庄语说道,“没聊什么,我正问余冬雨最近有没有新书计划,他还没说。”

    “我没有新书计划,这事你们问问张重,估计他会有。”余冬雨说道。

    张重没想到话题绕到了自己身上,点头说道,“还真有些新书计划,预计年前还会有几本书。”

    几本书……

    这话怎么听得这么奇怪呢。

    现在都快十月了,今年也快要结束了,敢说还有几本新书计划的,估计也就张重一个人了。

    “我能冒昧问问,新书里面都是哪些类别么?”看起来不怎么爱说话的许文轩似乎对张重的新书计划挺感兴趣,开口问道。

    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张重就说道,“有几本推理的,还有一本写农村生活的。”

    “农村生活的?”庄语来了兴趣。

    “嗯,这本书还在创作当中,不过应该会很快跟大家见面。”

    张重没有再深入说,庄语也就没有继续往下问。

    刘源则是笑嘻嘻地说道,“你这再出几本推理小说,明年的华夏侦探大师奖可怎么办。”

    他这话一说,在座的其他人都没有搭腔,也就是他这个喷神想什么说什么,其他人可不会把话题往这上面引,一不小心就得罪人。

    林文远轻咳了一声说道,“哦,对了,许院长跟张重你还是老乡,他也是江阳人。”

    “哦?”张重眉毛一挑,“许院长是江阳哪里的?”

    其实张重刚才就感觉这位许院长有些面熟,却又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现在听说他是江阳的,心想可能是在江阳有遇到过。

    “我是临安区的。”

    “哦,我在鸢尾区那边,咱们住的有些距离。”

    “其实我跟我爱人都在金陵教书,江阳也就放假的时候回去过些日子。”许文轩说道。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

    “我爸妈都在金陵教书,只有放假才会回来。”

    好像是许雨涵之前说过这话。

    难道……

    都姓许,而且还都在临安区,这巧合有点多。

    张重再看许文轩,终于知道为什么感觉有些面熟了,因为许雨涵跟他长得有些像。

    想到这种可能,张重不动声色地问道,“那许院长没想过去金陵定居?”

    “也想过,不过我还有一个女儿,她在江阳工作。”

    “江阳的工作机会毕竟不如金陵,令嫒没想过去金陵工作?”张重问道。

    他只不过是平常问话,许文轩也没当回事,不过旁边的庄语他们却觉得有些奇怪,因为他们跟张重比较熟,知道张重平时不是个喜欢问别人家事的人,现在竟然主动问人女儿工作的事情,难道只是因为对方是老乡,所以热络一些?

    许文轩说道,“她是学画画的,毕业之后在江阳开了个画室。年轻人自己有想法,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也不好置喙。”

    “嗯,现在年轻人确实都很有想法。”张重点头道。

    其他几个人听到张重的话,感觉都有些奇怪,毕竟张重也才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估计也不比许文轩的女儿大多少。

    张重这个时候已经确定许文轩就是许雨涵的父亲了,但是他又不能直接说破,因为许雨涵肯定没跟她父母说过自己的事情。

    齐林笑着说道,“不知道张重先生对我们金陵大学熟不熟悉,有去金陵玩过么?”

    “有幸去过几次,金陵大学的风光让我记忆深刻,我现在还记得贵校的校训‘诚实雄伟,励学敦行’,让人振聋发聩。”张重顺手拍了个马屁。

    “那有机会,张重先生愿不愿意再莅临我校参观?届时我一定会作陪,好好带你看看以前没见到的风光。”齐林说道。

    这就是邀请了。

    张重看了看许文轩,点头道,“荣幸之至,就怕到时候会有所叨扰。”

    “你过去,我们全校师生都会倍感荣幸,怎么会是叨扰呢。你看这样如何,如果今年你有时间的话,我们可以随时安排。”齐林继续说道。

    张重想了想说道,“我国庆的时候会去一趟金陵,如果不麻烦的话……”

    “不麻烦,绝对不麻烦,那我们就这样说好了,到时候敝校一定光临阁下大驾。”齐林脸上笑出了一朵花。

    而另外一边的林文远却暗自掐了掐自己的腿,自己怎么就把齐林这家伙带过来了,应该早就预料到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啊。

    他其实也想让张重到燕京大学参观,不是像今天这样,而是特意搞一场张重专场,他甚至想要让张重当他们学校的荣誉教授,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说。

    林文远也是没想到,齐林脸皮这么厚,才第一次见面就开口了。

    张重答应齐林,完全是看在许文轩的面子上,不然的话,他可不想到处跑去搞什么参观。

    齐林不知道张重是因为许文轩答应的,心里还想着金陵离江阳近还是有好处的,这就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第三二四章 因为我脸很大

    邀请名人到学校参观,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齐林也不是只对张重情有独钟,他也想邀请其他几个人,只不过没有什么好机会。

    能开口邀请张重,也是因为江阳离金陵比较近,他又看到许文轩和张总聊得还不错,才开的这个口。

    张重能答应得这么干脆,也有些出乎庄语他们的意料。

    他们总觉得自从齐林他们过来之后,张重的表现跟平时就有些不太一样,只不过他们不知道什么情况,也不好去问。

    林文远他们在这边坐了一会,就起身去了其他地方。

    等到他们走了之后,庄语开口说道,“我们也去杨先生那桌问候下吧。”

    杨帆跟他们不是一个圈子的,但是作为诺贝尔奖得主,而且年纪比在座的都要大,确实应该要去问候下。

    因为林文远四处在串桌,所以杨帆那一桌暂时由李志琼和方应物作陪。

    当然了,杨帆在的地方人肯定不会少,张重他们过去的时候,还围了不少人,不过看到他们几个过来,就让了一条路出来。

    “杨先生,好久不见啊。”庄语上前一把握住杨帆的手,热切地说道。

    杨帆欠起身子,“是好久没见了,庄先生。”

    说完他跟坐在他对面的何克兰说道,“这几位……”

    还没等何克兰介绍,何克兰站起来说道,“庄语先生,我们终于见面了。”

    经过翻译之后,庄语他们听懂了何克兰的话。

    何克兰的反应有些超过庄语的预想。

    “何克兰先生,幸会,幸会。”

    两人握了握手,杨帆在一旁笑道,“哦,你们认识?”

    何克兰说道,“庄语先生在法国还是很有名气的,而且我当年受到诘难的时候,庄语先生还出面为我说过话,我现在还记在心里。”

    其实何克兰也没有夸张,庄语在国际上还是有些名气的,特别是法国,他曾获得过法国的骑士勋章以及国际信使奖,算是少数的能在法国闯下名声的外国文学家。

    法国人的高傲是众所周知的,能在法国获得肯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何克兰认识庄语,但是王忆和刘源他们,他却比较陌生,经过庄语的介绍之后,几个人也都坐了下来。

    跟何克兰聊天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中间要经过翻译,谈话效率要降低很多。

    所以他们也没聊多久,张重他们就起身要走了。

    杨帆挽留他们一会在一桌吃饭,却被他们几个婉拒了,看得旁边其他人都有些眼红,多少人都想着要跟杨帆他们一桌进餐,但是张重他们却拒绝了这个邀请,果然人跟人是不一样的。

    在交流会结束之前,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个美国人找到张重。

    这个美国人叫索尔斯克亚,他是个学者,不过找张重却是商谈商务的事情,他说他对张重的《流浪海球》很感兴趣,想要购买改编权。

    张重暂时还没有想要把《流浪海球》卖出去,所以就很直接地拒绝了他。

    “他一个学者,问这些东西干什么?”

    张重给庄语他们说了一遍索尔斯克亚的来意之后,刘源奇怪道。

    张重摇了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可能他还身兼其他职务吧。”

    ……

    “女儿,二号学校有事情耽误住了,所以我们可能不能回去陪你过节了,我跟你爸商量了一下,你能不能一号到金陵来?”

    许雨涵刚把刘敏雅送走,就接到了母亲曹瑞霞的电话。

    听到父母国庆回不来,许雨涵反而面色一喜,不过还是很淡定地说道,“你们要是忙不回来就不回来吧,那我一号就金陵陪你们过节,然后二号再回江阳。”

    “好,那就这样说定了。”

    挂断电话之后,许雨涵看着手机,心情变得轻松起来。

    之前张重和胡慧芳都问过她,愿不愿意跟他们一起去金陵玩。

    许雨涵内心是想去的,不过父母早就说过中秋的时候要回江阳过几天。她也不好意思跟父母说,自己跟张重他们出去玩。

    本来想着这两天做决定,大概是要把张重他们的邀请推掉,现在好了,父母学校有事,她只要去跟他们过一天中秋就行。

    随后她就打了电话给张重。

    接到许雨涵的电话时,张重他们正在吃饭。

    “喂,雨涵。”

    “你上次跟我说去金陵的事情,我想了想,我二号在金陵等你们怎么样?”

    “可以啊,二号我准备游金陵大学。”张重笑道。

    许雨涵一愣,怎么要去游金陵大学?

    “金陵大学那么点大,要游一天么?”

    “其实是有些公事,到时候你带我爸妈他们逛,等我忙好了再去找你们吧。”张重说道。

    “好,这样也行。”

    “我明天一大早的班机,可能来不及回去送,你能帮我送一下她么?”

    许雨涵犹豫了一下,又看了看桌上张重留给她钥匙,最后点头道,“好,你放心吧。”

    ……

    第二天,张重回到家的时候,是许雨涵开的门。

    “已经送去上学了,阿姨和叔叔也都去上班了。”许雨涵笑道,随后又像是在解释一样地说道,“我今天早上过来的,总算是赶到了。”

    张重点了点头,许雨涵毕竟是个年轻女孩子,还是做不出在外面留宿的事情。

    看了看时间,已经十点钟了,张重找出车钥匙对许雨涵说道,“要不要陪我去逛菜市场?”

    “你逛菜市场还要开车么?”许雨涵笑道。

    “平时那些小菜市场就能满足需求了,今天不是有贵客在嘛,肯定要去大菜市场买点好菜,走吧,咱们要加快速度了,一会儿还要去接。”

    等到两人买完菜,直接就去了学校。

    看到许雨涵,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爸爸,许老师,你们今天一起来接我啊。”

    “是啊,你看你多大的面子。”

    “因为我脸很大嘛。”笑兮兮地说道,然后又冲着远处的刘敏雅招手道,“刘敏雅,我今天跟我爸爸还有许老师一起回家。”

    刘敏雅没理她,而是冲许雨涵打招呼,“许老师好。”

    “嗯,敏雅你好啊。”

    “爸爸,为什么张叔叔和许老师一起来接?”刘敏雅好奇地问刘风。

    刘风说道,“我跟你妈妈有时候不也一起来接你么。”

    “哦。”刘敏雅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第三二五章 借壳生蛋

    下午,张重跟许雨涵先把送去了学校,然后张重又开车把许雨涵送去了孟母小筑那边。

    等到回到家之后,张重在上床补觉之前给林麟打了个电话。

    “呦,大忙人还能主动给我打电话,真是稀奇了啊。”电话刚接通,林麟混不吝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找你说正事。”张重说道。

    “什么正事?”林麟一听要说正事,也严肃起来。

    “你们那个杂志现在还在做么?”

    “不做了,耽误时间。你问这个干什么?”

    “借壳生蛋。”张重开口说了四个字。

    林麟是个聪明人,听张重这么一说,就明白了,“你是想用我的刊号?”

    “没错。”

    “刊号给你用没关系,别说现在杂志不办,就算是在办,只要你想要,我也是一句话的。不过你这既然是想要借我的壳,那能不能跟我说说你要生什么蛋?”林麟说道。

    “我想生个七彩蛋。现在我手里有一些故事,可能在杂志上连载要好一些。”

    “你想要连载,那些大杂志不是抢着要嘛,干嘛非要自己弄一个杂志。现在杂志不是很好做,市场都已经被那些大杂志给弄得饱和了,想要分一杯羹非常难。是,你现在是家,如日中天,流量也大,但是这跟办杂志并不是一回事情。”

    张重笑了起来,“你之前不还说这个行业是个朝阳产业嘛。”

    “哥们说的其他话你不信,偏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其实我也跟你说不着,我自己做得不好,不代表你也做不好。你既然想要借壳生蛋,我肯定无条件支持你。不过我事先说好啊,我们公司现在人手缺得很,你要是做杂志,我可分不出来人手给你。”

    “这个你放心,我会交给陈青去做的。”

    “行,回头我把杂志社直接转到你们公司下面,让陈青来跟我这边对接就行了。”林麟很干脆地说道。

    “那我这不是占你便宜了么?”张重笑道。

    “切。什么便宜,你自己要去弄刊号,肯定也能弄到,不过是费些时间罢了。你说你手里有些稿子,都是些什么类型的?”

    “暂时童话故事比较多。”

    “哦,想要走儿童文学路线,打造一个面相少儿的杂志?”

    “也不是,后面肯定还有其他类型。”

    “这样几条腿走路对于办杂志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杂志可不是你里面内容覆盖面越广,能吸引的人群就越广,事实上,内容太杂,反而会顾此失彼,到最后各个层次的人群都不爱看。”

    林麟的认真态度倒是让张重有些刮目相看。

    这家伙平时总是吊儿郎当的,就算是干事业也是那种漫不经心的样子,但是现在听到自己要弄杂志,他却无比认真地在分析。

    “这些你就放心好了,我自己心里有杆称。而且我本来也没有说要把杂志办得有多好,能过得去就行了。杂志社的事情,我一会儿会跟陈青支会一声,到时候麻烦你跟他交接吧。”

    “麻烦我的这种话就不要说了,本来我就一直占着你的便宜呢,能给你做点事情,我自己也舒坦点。行了,我这边等陈青电话,你忙去吧。”

    “好。”

    跟林麟说好之后,张重又拨了个电话给陈青。

    他把自己要做杂志的事情说了一遍,陈青听过之后非常委婉地说道,“老板,公司现在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如果做杂志的话,可能会分心。”

    张重笑道,“要相信自己,也不要怕分心,我们不仅仅可以借壳下蛋,也可以借鸡下蛋嘛,自己招人慢慢培养太慢了,找几个杂志社挖点现成的人不就行了。你要学会使用金钱的力量。”

    能把土豪行为说得如此清新脱俗,陈青心中对自己老板佩服得五体投体。

    既然老板要做,那就做吧,反正公司现在现金流强得很。

    而且如果杂志真的能做起来,对公司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图书行业,渠道最重要,有了渠道,等于什么都有了。现在就看这个渠道能不能做起来了。

    两边的效率都很快,九月的最后一天,林麟公司的杂志就被转到了张重的公司旗下。

    杂志社没有放在公司编辑部下面,陈青又另外成立了一个部门,专门来处理杂志社的事情。

    就在交接的这几天,陈青已经挖了十几个人,短短几天的功夫,一个编辑部就组织完成了。

    随后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杂志做出来。

    关于杂志的内容,陈青去请示了张重。

    张重二话不说,就发了一个文件夹给陈青,里面包含了九篇童话故事以及一篇五千字的小说开头。

    “如果不够,自己想办法。”把文件发给陈青的时候,张重说了这么一句话。

    陈青大概扫了一遍,然后拿去给杂志社的新主编梁汉看。

    梁汉津津有味地看着故事,陈青在一旁问道,“梁主编,这些够一期内容么?”

    “一期?如果杂志做薄一点,两期都够了。这里的故事虽然不多,但是里面还有好多插图,这些插图做大点能占半页,做小点也能占个四分之一。还有最后这篇小说,虽然我还没看,大概也有四五千字吧,加上图就能做个四五页。这些稿子都是从哪儿征集来的,我没注意到咱们公司有征稿的告示啊。”

    “征稿?”陈青笑道,“这都是我们老板自己的稿子。”

    “老板一个人的稿子?”梁汉愣了愣。

    陈青拍了怕梁汉的肩膀,“梁主编,学会习惯吧,要知道,咱们老板可不是一般人。”

    “那这些画,难道?”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你放心用吧,老板既然发来了,版权上应该不会有问题。”

    “这个我不担心,不过署名的问题怎么办?”

    “哦,这是个问题,我去问问吧。”

    过了一会儿,陈青再次回来,对梁汉说道,“署名就写张吧,草凡。”

    “这位张是?”

    “着我就不知道了,有关系么?”

    梁汉摇了摇头,“没关系。”

    “没关系就好,抓紧把第一期做出来吧,另外向外开始征集稿子,题材不限。”

    陈青交代完就走了。

    其实他是知道张是谁的,只不过没跟梁汉说实话而已。

第三二六章 不为五斗为九斗【3/3】

    陈青走了之后,梁汉就带人校稿子,陈青的意思是,最好能在十月上旬就把杂志发出去。

    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好在现在稿子都是现成的,他们只要做好检校和排版就行了。

    社里面的同事在校稿,梁汉则在考虑排版的事情,他准备在这些插图里面选出来一幅然后重新润色渲染一下,用来当作封面。

    而里面的排版,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施展的空间,因为给过来的稿子基本都是童话故事,就连最后这篇小说似乎也是一篇儿童奇幻小说的开头。

    “《哈利波特》,光看这前头,应该也是给小孩子们看的,倒是没想到张重对儿童文学还这么精通啊,虽然这篇《哈利波特》看着挺普通的,不过那九篇童话故事质量都非常高,这些稿子都出自一个人之手,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梁汉一边翻看着最后的这篇《哈利波特》一边喃喃自语。

    不过这《哈利波特》放在什么位置,却让梁汉有些犯难。

    按理说,应该要放在最后面的,篇幅最长,而且类型跟其他的故事也有些区别。

    但是放在最后,似乎给它的位置又太重要了,在梁汉眼中,《哈利波特》虽然篇幅长,但是质量却不如其他几篇。

    想了想,最终梁汉还是决定把《哈利波特》藏在中间。

    只不过他未曾想到的是,恰是这篇他不太看好的《哈利波特》却将会在奇幻小说界刮起一阵了不得的飓风。

    ……

    “雨涵她今天是有什么事情么,没跟我们一起?”去金陵的路上,胡慧芳问道。

    “中秋节,她肯定要跟自己家人在一起过。”

    “哦,是了,她爸妈都在金陵这边教书。儿子,你知道雨涵爸妈是在哪儿教书么?”

    张重笑道,“妈你不是总逮着人家问来问去么,这点消息没打探到?”

    胡慧芳翻了个白眼,“我也不是没有分寸的,还真能把人家给刨个底?你自己知道么?”

    “他父母在哪教书,你们以后就知道了。”

    “嘁,跟我还卖关子。”

    “听说中秋的时候,金陵那边有花灯会,白天我们随处逛逛,晚上我带你们去看花灯会。”

    “白天也不能随便啊,我听说鼓楼那边有家鸭血粉丝汤不错,咱们过去尝尝,中午能到么?”张行军说道。

    张重看了看前面的路况,因为是国庆长假,又赶上中秋一起,高速上车流量比较大,不过如果没有车祸的话,中午应该就能到,毕竟路途不远。

    “看情况吧,要是堵车,说不定要晚上才能到了。”

    “还不如坐高铁呢,一个小时准到的,人还轻松。”张行军嘟囔道。

    胡慧芳反驳道,“坐高铁去是轻松,但是到了地方玩起来坐车不方便,开个车多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我都打听了,金陵那边地铁比我们江阳发达多了,到哪儿地铁都能到。”

    “这车都开出来了,难道还能开回去?”胡慧芳翻了个白眼。

    张重没说话,其实开车有开车的好处,高铁也有高铁的好处,就看取舍了。

    好在他们运气还算不多,虽然车速快不起来,但是一路上没遇到堵车,顺利到达了金陵。

    张行军之前要去吃鸭血粉丝,也是巧了,张重定的酒店就在鼓楼那边,跟他要去吃鸭血粉丝的地方很近,走路就能到。

    一家人收拾了一下,然后就直奔鸭血粉丝店而去。

    对于吃那可是动力十足,一路上都不要张重抱,小跑着就过去了。

    张行军找的鸭血粉丝店非常地道,店面不大,就一对老夫妻经营着,不过他们去的时候已经没有位子了,还排了好一会儿的队才吃上的。

    “爸爸,这鸭血粉丝汤我们平时吃的差别好大呀。”看着面前的一大碗鸭血粉丝汤,瞪大了眼睛,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江阳也有很多鸭血粉丝,在他们小区门口就有好几家面馆里面同时售卖鸭血粉丝,不过那边的鸭血粉丝就是用开水烫的粉丝然后加点牛肉汤,再放几片鸭血和锅巴。

    说是鸭血粉丝汤,其实就是牛肉汤放两片鸭血,有些不伦不类。

    “那是这个好吃,还是我们平时吃的好吃?”胡慧芳问道。

    吸溜了一口烫,咧嘴笑道,“这个好鲜,这个不辣。”

    “好吃,那你就多吃点。”张重笑眯眯地说道。

    胡慧芳道,“这还用你说?你叫她少吃不行,你要叫她多吃,不就正得她萃了么?”

    得萃是江阳地方方言,大概跟正中下怀一个意思。

    不知道奶奶在揶揄她,就算知道了她也不管,反正她现在眼里只有面前的美食。

    一家人正在吃饭的时候,店里走进来两个学生模样的男生。

    一进门,其中一个就冲后厨喊道,“大叔,五份鸭血粉丝带走。”

    老板笑呵呵地说道,“过节了没回家啊。”

    “不回去了,张重要来学校,我们都留在学校等他呢。”男生说着又看了看店里面,看到张重旁边有个座位,就过来一屁股坐下了。

    坐下之后,他对同伴说道,“你站着吧,要不坐我腿也行。”

    他拍着大腿,一副欢迎入座的样子,他同伴却一脸嫌弃道,“我还是站着吧。”

    里面的老板不知道张重是谁,就问道,“这张重是什么大明星?”

    “那可比明星厉害多了,要是一般的明星过来,我才不鸟他呢。”

    张重把自己的帽檐又压低了一点。

    本来在吃鸭血粉丝汤的,对着张重挤了挤眼睛,又继续吃了起来。

    在别人口中听到自己爸爸的名字,对来说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一开始她有时候还想跟人炫耀自己爸爸就是张重,不过被张重说了几次之后,她也就改正了。

    “那不是大明星,就是个大官?”

    “大官?叔你看我像是个为五斗米折腰的人么?我跟你说,张重可是大文豪,号称华夏之光,还被人称为九斗。”

    老板端了一碗鸭血粉丝出来送给客人,笑着说道,“怪不得你说你不为五斗折腰,原来这张重是个九斗啊。”

第三二七章 羊羔体

    张重没想到自己这个“张九斗”的名号倒是被传出来了,好像是刘源之前在网上提过一次,被人记了下来。

    两个学生在店里面坐了一会,五份鸭血粉丝打包好他们就走了。

    胡慧芳轻声说道,“你说你也是害人,到人家学校参观,偏偏选在这放假的时候,害得他们这些学生都回不了家。”

    “我当时也是想着放假学校人能少一些。”张重说道。

    他又看向,“你吃完了么?吃完了我们就走吧。”

    端着碗说道,“我再喝口汤。”

    等到喝完之后,张重抱着她,一家人走出了这家店,然后就信步在鼓楼这边转悠了起来。

    走在路上,时不时能闻到一股桂花的味道。

    桂花的香气是霸道的,霸道到在这个季节,仿佛人们的鼻尖只留下这一种花。

    胡慧芳笑着说道,“金陵的桂花跟我们江阳倒是差不多,一样的香,也一样的霸道。要是不去看,还以为是江阳的桂花,随着我们来到了金陵呢。”

    张重笑眯眯地说道,“妈你还会作诗呢。”

    “就说两句话,也算是诗?”胡慧芳扯了扯嘴角,对张重拍的这个马屁表示不屑。

    张重则说道,“这你就不懂了吧,现在好多诗人写诗,还不如你说的这两句话。”

    “夸张,你说的那是网上喜欢恶搞的网民吧,真正的诗人哪有你说的这样不堪。”

    “羊羔体你没听说过么?”

    胡慧芳摇了摇头。

    “就是把一句话分成几段,就变成羊羔体了,不信我给你改改。”张重想了一下母亲刚才说的话,随后开口道,“这金陵的/桂花/恰如/江阳的一样/一样的/香/也一样的/霸道/若是/不去看/仿佛/江阳的桂花/随我们/一起/到了金陵。”

    “洋腔怪调的。”胡慧芳笑着斥了一句,随后又说,“不过这样一听,倒还真的像是一首诗。”

    张重摊手道,“所以嘛,只要掌握羊羔体,什么人都可以写诗。”

    “爸爸,我也可以么?”扑闪这眼睛问道。

    “当然可以。”张重指着远处的一棵树,“你看那棵树怎么样?”

    “那棵树好大,叶子好多,不过那不就是一棵普通的树么?我们家那边也有很多呢。”说道。

    “看爸爸给你改成一首诗。”张重摇头晃脑地说道,“我看见,一棵树,它很大,叶子,很多,但,它是,一棵普通的树,远方的,我的家乡,有很多,树,跟它,一样。怎么样,听起来是一首诗吧。”

    高兴地鼓着手掌,“真的哎,我也会写诗了啊,爸爸,你把我这首诗记下来,回去我一定要跟刘敏雅他们说,我会写诗,他们不会。”

    胡慧芳在旁边摇了摇头,还别说,刚才的话被张重这么一改,还真的有点意思。

    她甚至在想,如果他们学校的试卷上出现这样一首诗,会有什么的题目。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的“树”代表了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

    如果要给这首诗拟一个标题,大概应该是《树》或者《树,家乡》等等。

    胡慧芳知道,如果真的把这首诗放在试卷上,再设置这几个问题,恐怕很多学生都能说出来很多,而且还很有道理。

    然而,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一个几岁的小孩子说的一段话,稍微改动了一下而已。

    想到这一点,胡慧芳有些不寒而栗。好像儿子是个文人,对一个中学老师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她又想起了前段时间《边城》进考试卷的事情,那次她还回去问儿子这些题的正确答案,只不过张重却说他自己也做不好。

    胡慧芳没有质疑过教育手段,她只不过是觉得这种事情,很奇妙。

    其实张重刚才也是想到了之前鲁迅文学奖得主车羊羔的作品《徐帆》,才会有感而发。

    他的那首诗,就是把话分成一段一段,想要作那样的诗,基本上随便在一本书里面找出一段,然后把句子分开就可以完成。

    有些人诟病过鲁迅的“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虽然看起来作者很是闲得蛋疼,但是起码有一股子文(zhuang)学(bi)气息扑面而来。

    如果说把“二分之一”说成“十二分之六”算是一种艺术表达,那么把“十二分之六”说成“二十四分之十二”就不行了。

    鼓楼这边也没什么好玩的,张重带着他们走了一会儿,就带他们去了秦淮区。

    到了夫子庙那边,张行军指着底下的那条河,“这就是秦淮河?看起来普通了点。”

    “河都不都差不多,不过这里晚上的灯景挺好看的。”

    “这里晚上有灯会?”

    “是有个小灯会,金陵这边每年的灯会在元宵那段时间,中秋也有灯展,只不过规模比较小。”

    “这样就没意思了啊。”张行军说道。

    “也不是没意思了,毕竟河两边的灯光也是不错的,到时候你们的相机就能拍上用场了。白天没什么好玩的,等到晚上我带你们过去坐画舫,可以沿着水路看一圈秦淮河的夜景。”

    胡慧芳却摆手道,“画舫我们今天不坐,你明天还有公事,等到后天雨涵来了我们一起吧,今天就在岸上随便逛逛。”

    对于母亲的良苦用心,张重只是点了点头,“那好吧,今天天气还不错,我带你们在夫子庙逛逛。”

    ……

    在夫子庙那边一直逛到了晚上九点多钟,一家人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了酒店。

    张重把安排睡觉之后,他也回房间睡了。

    原本他还计划着再写一点《哈利波特》以备杂志下一期连载所用,不过今天走了一天,他自己也累了,就把这个事情先放下了,反正这一期还没有出来,下一期还需要一段时间,并不需要着急。

    现在这个杂志刚刚开始做,所以张重的决定是先做个半月刊出来,如果市场反应还算不错,就改成周刊。

第三二八章 配合

    如果市场反应好,半月刊就会变成周刊。

    反之,如果市场反应一直不好,半月刊就会变成月刊,甚至是季刊,年刊。

    他在杂志上放着的那些童话故事,第一期放得比较多,是为了支持陈青的工作,帮他过渡,后面肯定会放慢童话故事的刊载速度,等到后面找个时间,再把这些童话故事弄一个单行本合集出来。

    一般的作家这样做,都是为了多赚钱,不过张重这样做是只为了把杂志做出来而已。

    第二天早上醒来之后,张重刚刚洗漱出去,就看到老俩口拎着袋子进来。

    “醒啦。”张行军笑了笑,然后举着手里的袋子说道,“刚出去买的早餐,我们第一次过来,也不知道哪家的早餐好吃,就挨个找了一圈,找了一家人最多的,既然是人多,不说好吃,应该也不会难吃到哪儿去。”

    “听说金陵的小笼包不错,就买了几屉。”胡慧芳说道。

    张重点了点头,“你们先吃着,我去喊。”

    被喊起来之后,看到爷爷奶奶正在吃小笼包,立马就想要跑过去,却被张重一把从后面抓住,“先刷牙洗脸。”

    “哦,那奶奶你给我留一点啊,我要吃肉包子。”

    胡慧芳笑道,“今天都是肉包子,你想吃素的都没有。”

    等到吃完早饭,许雨涵的电话打了过来。

    酒店的位置,昨天刚订好之后,胡慧芳就发给她了,所以不用再跟她说。

    她是跟她爸妈一起住在金陵大学的教师公寓,离张重他们住的酒店不远,打电话的时候,她已经出发,大概过了十几分钟,她人就到了。

    到了之后,跟胡慧芳他们打了个招呼,就把张重拉到了一边。

    “你怎么不早点跟我说?”刚走到一边,许雨涵就轻声嗔道。

    张重笑着说道,“不跟你说你不也知道了么?现在知道我今天要干什么,要不要跟我一起?”

    “要是不知道我还有可能跟你一起,现在知道了,就绝不可能跟你一起去了啊,我爸就在迎接你的教师队伍里面,到时候你让我怎么跟他们解释嘛。”

    “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呗。”

    许雨涵沉默了一会,“我还没准备好。”

    似乎是早就预料到许雨涵的回答,张重笑道,“那就等你准备好再说,今天你就带我爸妈和四处逛逛,金陵这边你应该很熟悉吧。”

    “也算不上很熟啦,不过来过几次而已,平时都是我爸妈回江阳找我的。”

    “嗯。”张重点着头,口袋里面的手机却响了起来,掏出来一看,却是许文轩的电话,“得,刚说着呢,你爸来电话了,你要不要接?”

    许雨涵吓了一跳,连忙把手机往回推,“你接,你接。”

    张重笑了笑正要接,许雨涵又说,“你不要说漏嘴了。”

    “好的。”张重比了一个ok的手势,然后接通了电话,“喂,许院长啊……嗯,没事,我自己找的酒店还不错,就在你们学校旁边……不用来接,我直接过去就行了,你们派车来接我?门后还有欢迎会?不用,门口太招眼了,要不你们在……都准备好了?那好吧,我一会儿就过去。嗯,一会儿见。”

    挂了电话,张重看着躲在一旁不说话,却一直紧张地听着他打电话的许雨涵,说道,“你爸在催我呢。”

    “他催你你就赶快去啊。”

    “嘁,我堂堂华夏之光那不得吊他们一会儿?”张重调笑道。

    许雨涵抓着他胳膊说道,“哎呀,别装腔作势了,赶快去吧,我爸他肯定等得很着急。”

    “那好吧,我华夏之光今天就给你这个面子。我跟我爸妈说一声就出去。”张重说道。

    许雨涵却没松开他,“你别急,给我看看你手机。”

    “干嘛?”

    “我看看你给我爸怎么备注的。”

    张重把手机递给她,她看了看,皱着眉头说道,“什么许老爷子,我爸才四十多,被你说得这么老。”

    “那你说怎么备注?你自己写。”

    “好,那我写了。”许雨涵在手机上捣鼓了一会儿,把手机还给张重,“给你。”

    张重看着新备注,挑了挑眉毛,“许雨涵她爸爸,你真是个人才。不过这样也好,以后也好改一些,把前面四个字删掉就行了。”

    删掉前面四个字?许雨涵想了想,才反应过来,顿时跺了跺脚,“你快走吧。”

    张重嗯了一声,跟父母和说了一下,就下了楼。

    来接他的车就停在酒店门口,是个商务车,上面还贴着金陵大学的标志,很好辨认。

    在车旁边站着一个年轻人,正一脸期待地往酒店里面看,可能是张重帽子压得低,所以他没认出来,直等到张重走到他面前,他才认出来,“张重老师,是您。”

    “是我,咱们走吧。”

    “好好好,您请上车。”

    从酒店到金陵大学门口,步行只要十分钟不到,开车虽然绕一点,但是也就两三分钟的时间。

    车子到了金陵大学的门口就停了下来。

    “张重老师,咱们下车吧。”

    张重透着窗户看向外面,学校门口站了一排金陵大学的教师代表,在门的两侧则是围了不少学生。

    大学生也没有校服,看不出来是全都是金陵大学的学生,还是说有其他学校的也过来了。

    车子停的地方,离教师代表站的地方距离大概十几米,张重下了车之后,往那边走着。

    齐林带着教师代表们也往这边走,人群被带动着,全都围了上来。

    “张老师,咱们又见面了,我代表全校师生欢迎您莅临我校参观。”齐林一把握住张重的手,非常热情地说道。

    张重笑道,“齐校长客气了,让你们在这等我,我还真是有些不好意思,这些都是贵校的老师?”

    “是的,张老师,我给你介绍一下。许院长您之前就见过,其他几位分别是……”

    齐林介绍了一圈,张重挨个跟他们打了招呼,然后说道,“那我们就不要在门口待着阻塞交通了,进去吧,要不要合个影?”

    说完之后,张重握着齐林的手面对摄像机摆了个pose。

    张重如此配合也让齐林和在场的其他人有些惊讶,以前他们对张重的印象一直都是深居简出,非常高傲,却没想到如此平易近人。

第三二九章 劝学

    合过影之后,众人就往学校里面走,围观的学生看了一会儿也都散得差不多了,不过还有一小撮人跟着后面。

    张重往跟着的那群人看去,齐林不好意思地说道,“学校的学生都比较热情,让张老师见笑了。”

    “没事,我看到他们就仿佛看到了自己以前的模样,只是我没想到的是,现在是国庆节,竟然还有这么多学生在学校。”

    “哈哈,学生们对张老师的到来还是满怀期待的。我们往里面走吧,学校的北边是是教学区,南边则是宿舍区为主。我们先去教学区看看。”

    到了北边,看着古朴的建筑,张重感慨道,“金陵大学不愧是百年名校,一样望过去,还以为自己置身在百年前的民国。”

    齐林指着其中一栋被绿植覆盖的大楼说道,“这便是我们学校的北大楼,建于1917年,距今已经一百多年的历史,设计它的是美国著名建筑师斯麦尔,当年华夏和西方文明激烈冲撞,也不停融合,现在再看这栋楼,依旧能从它的外观和风格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

    看着眼前被爬山虎爬满的北大楼,张重也不禁唏嘘,在地球上的金陵大学也有这么一栋大楼,几乎一模一样。

    当年余光中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还回过母校,并且作下一首《钟声说》以诉思念之情。

    不过这首诗张重却不能用,他的母校是江阳大学,可不是金陵大学。

    北大楼,当然跟北大没有半毛钱关系,只不过是“北边的大楼”的简称而已。

    这栋楼现在是金陵大学的行政楼,齐林和后面这些老师就在这里办公,不过齐林没有带张重进去,而是从北大楼门前走过,继续往前面走去。

    金陵大学并不大,至少鼓楼区这边的校区并不大,只有八百亩不到。

    八百亩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随便一个学校都能够秒杀鼓楼校区,就拿张重他们学校来说,接近两千亩,有鼓楼校区三个大还有零头。

    燕京大学有七千亩,接近金陵大学鼓楼校区十个大。

    所以,在这里也没什么好转的,齐林带着张重看了一圈也没花去多长时间。

    等到学校的风景看完之后,齐林就带着张重去了金陵大学校史博物馆。

    金陵大学的校史博物馆建在金陵大学老图书馆里面。

    从校史博物馆走进门,序厅和楼梯两边的墙面上,用写真灯箱和彩喷展示了鼓楼和浦口两个校区的规划平面图,金陵大学的校训以及不同时期校门,学校风景,部分毕业生合照等等。

    让人一走进去,就如同进入到金陵大学百年的时光隧道当中。

    只不过张重不是金陵大学毕业的,感触要少一些。

    他也试想着,如果江阳大学有这么一座博物馆,墙上写着江阳大学的校训,挂着各种照片,他应该也会被勾起往昔的回忆。

    校史博物馆总共有三个展厅,第一个展厅的主题是“百年校史”,第二个展厅的主题是“今日金大”,第三个展厅的主题则是“百年英才”。

    张重在齐林和一众老师的介绍下,逛完了这三个展厅,齐林又把张重带到另外一个房间。

    “这个房间里面放着都是历年到我校参观的知名人士的赠礼。”齐林介绍道。

    张重一眼就看到一面贴满了照片的墙,上面都是一些合影,在中间张重也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有科学界的,有文学界的,也有政界的。

    能被放在这面墙上,当然也都不是什么小人物。

    看完了这面墙,张重又往里面走,一条长长的玻璃展柜,里面放着很多各种各样的东西。

    “这支鸢尾花标本是杨帆先生十年前到我校来参观的时候,赠送给我们的。”齐林指着柜台中的一支鸢尾花标本介绍道。

    张重笑着说道,“鸢尾花可是我们江阳的市花。”

    “嗯,杨帆先生祖籍江阳,跟张老师以及许院长都是同乡。”

    张重点了点头没说话,杨帆是美籍,而且他在江阳也没有待几年,一般人倒是不知道他祖籍是江阳。

    “这本《同源之流》是王孟先生在二十年前赠予我校的,而且扉页上还有他老人家亲笔题的贺词。”齐林又指着旁边的一本书说道。

    这本书被一个支架撑开,露出扉页上的贺词。

    “百年风雨,百年沧桑,百年树人,英才辈出。”

    四个词语,十六个字,苍劲有力,确实是王孟的字迹。

    “这支钢笔是……”

    齐林一路给张重介绍过去,倒让张重有些不好意思了,因为他过来的时候没有准备礼物。

    摸了摸口袋,除了手机就只有自己平时随身携带的那支faker钢笔。

    手机当然不可能送给金陵大学。

    至于这支钢笔,也不能送。

    如果这支笔是他自己买的,那送了也就送了,不过这支笔是沈健送给自己的,自己再转送给别人,总归是不太好。

    不过看到后面,张重总算有了灵感。

    因为他看到了一幅画。

    “这幅《富居图》是方可音大师当年在场馆当场画就的,着墨淡雅,气势恢宏,当时方可音大师作这幅画的时候,我还在场,只不过盏茶功夫,这幅三平尺的画就出来了,实在是惊为天人。”

    这画都是黑色水墨,配了点朱砂,工序上确实不太复杂。方可音画了几十年的山水,这么一座山,他画起来当然是得心应手。

    张重见到这幅画,又听了齐林的介绍,就有了想法。

    不过他没急着说,一直等到齐林带着他走遍展柜,他才开口道,“我这次来两手空空,实在是不好意思,要是齐校长不嫌弃,我也效仿方大师当年现场挥墨,献上拙作一幅。”

    齐林连忙说道,“张老师不必介怀,您能到本校来,就已经是本校的荣幸了。”

    “难道齐校长是嫌弃拙作不堪么?”张重笑道。

    “不敢不敢,那我这就着人去取笔墨。”齐林说道。

    齐林嘴上客气,但是身体却很诚实,而且笔墨像是早就准备好了一样,他刚刚吩咐下去,没过两分钟就送了过来。

    张重调了一下墨,挥毫写到: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第三三零章 作家和大学

    这首《劝学》,张重是用楷书写的,只是因为这首诗是劝人学习,所以在书法上板正一点更加契合。

    张重的楷书风格多变,这一点他自己知道,王孟也知道,至于是好事还是坏事,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了。

    现在他写下来的这几句诗,笔力凌厉刚劲,骨力洞达,有点像柳公权的路子。

    柳公权的楷书内紧外松,结构挺拔,极其讲究线条的质量,用笔也是顿挫工整,法度森严。

    张重之前为了研究柳公权的骨力,花了很长时间都在临写他的《玄秘塔碑》,这也是张重临写最多的帖子。

    写完之后,张重在侧边留下落款。

    写下落款之后,他再次下意识地找印章,随后反应过来,他现在还没有印章。

    他将笔放下,对旁边的齐林说道,“这笔,我就不洗了啊。”

    齐林忙道,“您放心好了,这些我们会处理的。这字?”

    “留着干一会儿吧,我们继续逛。”

    “你们在这看着,可千万要小心啊。”齐林对工作人员吩咐了一句,连忙带着老师们跟上张重的脚步。

    他拍了拍额头,刚才自己反应还是慢了,正常情况下,张重写完他应该带头鼓掌,然后对这幅字大夸特夸一番。

    只不过刚才看到张重写完字的时候,他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本来只想要一个芝麻,却没想到天上掉下来一个西瓜,这,真是太惊喜了。

    他刚才还想问张重这首诗是不是原创的,不过没好意思直接问。

    文学院的院长李立凡此时凑了过来,在齐林耳边小声说道,“校长,这首诗应该是张重自己原创。”

    “你确定么?”齐林问道。

    虽然李立凡是文学院院长,文学造诣很深,但是没有人敢说自己读过全世界的诗。

    李立凡举了举手机,“我确定。”

    原来刚才看到这首诗写完之后,李立凡也生出了跟齐林同样的想法,所以他很鸡贼地在网上搜了这首诗,却发现根本就找不到,证明这首诗之前在网络上并没有出现过。

    齐林点了点头,又不太放心地往回看了一眼,确定那幅字还在桌上躺得好好的,才放下心来。

    从校史博物馆出来的时候,已经十一点钟了。

    “张老师,现在已经到了午饭时间,我们去吃饭?”齐林征询张重道。

    张重点头:“今天在这里都听齐校长的安排。”

    他们没有出校门,就在学校食堂吃的,不过当然不可能在大厅吃饭。

    学校的食堂也有包厢,齐林就安排了一个包厢。

    “条件实在简陋,张老师多多包涵。”

    “齐校长客气了,这条件很好了,其实也不用这么费事,我们跟学生一起吃也可以。”张重笑道。

    “张老师说笑了。”

    在鼓楼区这边吃过午饭之后,张重他们就坐车去了仙林校区。

    齐林会先带着张重现在仙林校区逛逛,然后给学生们做一个讲堂。

    等到逛完了仙林校区,齐林带着张重去到了体育馆,“张老师,一会儿您的演讲就在这里。”

    张重在后台朝这大厅望了望,只看到乌央乌央的学生,大概有好几千人。

    “齐校长,这阵势有点大啊。”

    齐林笑道,“也就只有这个地方了,不然只能挪到足球场去,因为想要来听您讲话的人实在太多。”

    老早以前,校外人士到金陵大学来参观也会有讲话,不过都是在杜厦图书馆报告厅里,一般情况也就够用了。

    不过那次杨帆来的时候,能容纳两百多人的报告厅硬生生地挤了有上千名学生,秩序不好维持。

    所以这次齐林未雨绸缪,早早地就先在学校调查了一下学生的意愿,发现即便是放假时间,还是有非常多的学生想过来听张重讲话,就直接把场地安排在了体育馆这里。

    今天不仅仅安排了张重的讲话,还同时组织了一场哲学思维学术交流会,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张重这边放鸽子,或者不配合。

    假如张重上去只说个几句话就要下来,到时候几千人坐在这里也有些尴尬。

    哲学思维学术交流会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才弄的,主讲人正是许文轩。

    在底下坐着的不仅仅有金陵大学的学生,还有不少金陵大学的老师还有一些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朋友们。

    等到上台的时间到,齐林跟张重说了一句,然后他自己则是走到了台下的第一排坐下了。

    本来学校还给张重准备了一个椅子,不过张重年纪轻,就直接站着开始讲了。

    来之前他就打好了腹稿,上次他在金陵讲的是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说的话,这次的主题则是侧重刚刚进入大学校门,还没有正式进入到状态的学子们。

    说了很久,不过也没什么太多的营养,多是一些场面话和老鸡汤。

    只不过他的身份在这,虽然讲的都是些陈词滥调,但是底下的学生们依旧昂着头认真听着。

    直到演讲结束,到了提问环节,因为有记者在,所以提问的事情就落不到学生的头上。

    其中一个自称是现代报的记者问张重:“张重先生,大家都知道,您现在是在江阳大学任教,教授的是文学专业课程,而现在很多作家都被聘为大学教师,请问您对这种情况有什么看法。我们都知道,其实很多作家的学历都不高,据我所知,您也是本科毕业。当然了,我不是说您没有资格教导学生,只不过这么多作家都在大学当老师,他们真的具备教导学生的能力么?”

    他问出这个问题之后,场馆有些安静,没人敢大声说话,生怕张重发火。

    不过张重却笑了笑,这个问题其实并不算尖锐,也不算无中生有。

    作家任职大学教授现在也是华夏的一个热议话题,因为光是今年就报道了好几条这类的新闻,其中余冬雨任职燕京大学还引起过热烈的讨论。

    张重说道,“作家任职大学教授之所以引起热议,是因为华夏当代作家和大学之间的关系长期脱离。而当代作家和大学之间本应该具备正常关系,很多大学和作家也试图重建这种关系。”

第三三一章 “烹饪红烧鱼”

    “那张老师您认为,现在这种情况,对于重建作家和大学之间的关系有积极的作用么?一些大学,在选择作家任职的时候,似乎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仅仅是为了作家头上的光环和自身所带的知名度。这种在知名度互惠互利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种商业行为,您觉得呢?”那个记者继续问道。

    张重笑道,“你这话已经把‘草率’的帽子扣在了那些大学头上,后面所有的推论也都是错的了。我相信,知名作家绝不是大学的花瓶。首先,比起其他教授多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不同,作家教授的独特优势在于一线创作实践的经验,而且,优秀作家的创作经验、规律、特色,本来就是大学课程里当代文学研究及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话题。而一流作家走进大学当教授,他们本身就是被研究对象,学生直接可以跟他们的研究对象面对面交流,为研究提供了很多便利。”

    “您是说,作家到大学里面当教授,更具有被研究的价值,而不是教授学生的价值?”

    张重皱了皱眉头,“下一位。”

    这个记者现在这个问题就有点找茬了,因为张重刚才的回答已经是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却还要再问一遍,而且在问题里面设了一个语言陷阱。所以张重不想再跟他说话。

    “张重老师,您是觉得这个问题有什么不好回答的地方么,为什么您会避而不……”

    记者话没说完,话筒已经被工作人员拿过去了。

    在话筒递到第二记者手里的时候,张重开口说道,“这位先生,在你提问之前,我想要给你提个醒,在我回答问题的时候,希望你能够仔细听,我不希望再回答已经回答过的问题。”

    那个记者点了点头,开口问道,“张重老师,您是第一次来金陵大学么,您能不能谈谈对金陵大学和对金陵的印象?”

    这个问题就温和多了,张重开口说道,“金陵大学我曾经来过,不过这一次有齐校长和诸位老师带我参观,让我对金陵大学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金陵大学是一所百年名校,从这所学校走出去了很多社会杰出人士……”

    对于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简单,一个字,吹就行了。

    张重的回答,给足了金陵大学面子,底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张重老师,我在过来之前得到消息,您的公司刚刚并购了一家杂志社,是不是说您要涉足杂志行业了?”

    “确实是的,我想过几天你们就会看到具体的消息,到时候杂志会向社会征文,我在这里也打个广告,我们杂志社非常欢迎各位过来投稿。”张重说道。

    “张重老师,我想既然是要征稿,是否可以向大家说明一下,征文范围呢?”

    “题材不限。”张重笑道。

    题材不限?那个记者有些惊讶,他问这个问题就是想知道张重弄的杂志是什么类型的。

    不过张重虽然讲题材不限,并不是表示他们的杂事不限类型,事实上很多杂事都标榜着征文题材不限,但是都有自己的偏好。

    “请问,这本杂志什么时候能跟我们见面呢?”

    “这个我也不确定,具体的消息还要看公司那边。”

    “好了,我没什么问题了。”

    “下一位。”

    “张重先生,您现在有新书计划么?之前你的公司那边透露这个月会有新书跟读者们见面,但是却没有说是什么书。”

    “是一本侦探小说。”

    “外界猜测,因为华夏侦探大师奖的评选即将快要开始,所以您最近的作品都是侦探小说,是为了报复华夏侦探大师奖,您对这个说法有什么回应么?”

    “哦?”张重饶有兴趣道,“我记得最近我的科幻类作品比较多吧,而且好多读者都在催我发布侦探小说,这么说来,他们是希望我去报复华夏侦探大师奖了?更让我好奇的是,发小说为什么会跟报复扯上联系?”

    “您跟华夏侦探大师奖的过节,一直都是侦探小说界比较热门的话题,假如这次华夏侦探大师奖依旧把奖项颁给了您的作品,您会去领奖么?”

    看来这个记者跟华夏侦探大师奖是过不去了,张重回道,“如果可以的话,麻烦你帮我问问他们会不会把今年的奖颁给我,然后我才能回答你这个问题。”

    “张老师,我是说假如,您难道没有做过这样的设想么?”

    “没有。”张重言简意赅。

    这个问题回答完了之后,校方就结束了交流环节。

    台下的齐林脸色不虞,这两家媒体真是一点都不给金陵大学面子,问的都是些什么问题,明显是来挑事的。

    回头一定要记住这两家媒体的名字,以后学校有什么事情都不让他们来了。

    张重的讲话加上交流环节,差不多接近一个小时时间,这样一来,哲学思维交流会也就可有可无了。

    不过既然之前已经准备好了,齐林还是让许文轩带着一些学校教授上台了。

    本来这场哲学思维交流会没有把张重加进去,不过刚才齐林随口问了一句张重,却没想到张重竟然很干脆地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在主讲人许文轩的旁边,多了一个位置,留给了张重。

    也就是这样,张重在体育场的亮相时间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说是哲学思维交流会,其实就是闲聊,不过许文轩他们的闲聊有些“暗语”,一般人听了只会感觉云里雾里的。

    比如许文轩在谈哲学思维的时候,聊到了“烹饪红烧鱼”的例子,说的那叫一个诘屈聱牙,晦涩难懂。

    “总结起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怎么吃这条鱼就成了这条鱼的形式,要红烧了吃,那么这条鱼就成了红烧鱼,红烧鱼就是这条鱼经过‘陶冶’也就是俗称的烹调后的存在形式……”

    张重不是万事通,虽然他也关注过哲学,但是对于这些东西还是不太熟,所以也就只能在旁边听着。

    这样他倒也轻松,听着许文轩给自己上上课,也挺好的,这样一来他们以后交流就能找到些共同话题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191/ 第一时间欣赏奶爸大文豪最新章节! 作者:肉都督所写的《奶爸大文豪》为转载作品,奶爸大文豪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奶爸大文豪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奶爸大文豪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奶爸大文豪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奶爸大文豪介绍:
在地球生活了四十年的穿越者张重回到了自己的世界,并且多了一个女儿。群号:751029784奶爸大文豪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奶爸大文豪,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奶爸大文豪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