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辉煌从菜园子开始TXT下载辉煌从菜园子开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辉煌从菜园子开始全文阅读

作者:奋斗的平头哥     辉煌从菜园子开始txt下载     辉煌从菜园子开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四十八章 宅基地补偿款

    在吴飞客栈完工,村里公路扩建的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的时候,杨雪梅并没有闲下来。

    这个时候,村里土地确权的工作已经进行到了最后的阶段,国土部门的工作人员把工作组专门开进了龙山村。

    对于农村的宅基地,按照国家最新的宅基地标准,落实到龙山村,是每人30苹果那个米,3人一以下按一户来计算,可以最多占不超过90平方米的宅基地,就算是只有一个人,也可以做多占有不超过900平方米的宅基地。

    超过 3人的,4人按照4人户也就是做多120平方米来计算,,而且5人户以及5人以上的,一律按照5人户来计算,也就是最多不超过150平方的宅基地。

    不过农村里面,以前建房的时候,很多的宅基地按照现在的标准,都是超标的。不过已经建成的房屋,在当时都是有按照正规的手续申请宅基地手续的,所以政府也不可能粗暴的把建成的房屋给推倒。

    只是既然按照规矩超标了,就应该有一定的补偿措施,落实到青峰县的政策,就是按照标准每超过一个平方,想要补缴每平方30块钱的补偿款。

    以前一直都是政府拆迁,然后补给拆迁户补偿款,这一次土地确权,农户给政府补偿款倒是第一次。

    村里面有不少村名,说实话是有一点想不明白。很多人的房屋,都是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地基上面翻新重建的,就像吴飞家里的四合院一样,存在的时间可能都有上百年了,你说一下子要征收补偿款,这要吴飞怎么想。

    吴飞家加上上个月新增的两双胞胎,家里的人口也就是6个,姐夫张毅彬和姐姐吴莉自然是单独的户口,并不能算在吴飞他们一家子里面。

    其实算在里面也一样,一户最多也就是按照5口人150平方米的面积来计算宅基地,而吴飞家新建的房子,占地面积就超过了150平方,按照进驻的国土部门的测量,吴飞家新房的面积是188个平方米。

    其实按照政策的话,要是吴飞和老爸两人分立两户的的话,也差不多可以补足这个面积。因为按照每人30平方的规则,老爸可以占有90平方的宅基地,而吴飞康柳加上两个小家伙,总共可以占有120平方的宅基地,这样算下来,新房那是一分钱的土地占用补偿款都不要交。

    只是吴飞并没有选择这样的操作,直接就补缴了38个平方也就是1140块钱的土地占用补偿款。

    其实这一个还是小钱,后面的四合院整个都要缴纳补偿款。虽然吴飞在去年把四合院最后的一户买下来以后,很快就把产权证办了下来,可是到了这个时候,该要缴纳的钱还是免不了。

    整个四合院在土地部门的测量下,占地面积是450平方米,这还是没有测算后面简易的牛栏和猪栏的面积,要不然总共面积有可能会超过500平方。

    这边补偿款总共是13500块钱,要是加上猪栏和牛栏的话,这个钱会超过15000块。

    不过最后吴飞还是爽快的把这两笔钱给付了,因为带队的是镇里的楼书记,很好的一个人,以前也来过吴飞家里一两次,跟吴邦打过的交道就更多了,也算是老熟人了。

    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的事情,老楼给吴邦透露,龙山村连带着青山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已经差不多落实下来了,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只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就可以申请政府的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而吴飞家不管是申请补贴,还是那些优惠政策,都是在那个标准之上。

    至于补贴也就是基本的农资补贴,还有就是建大棚的补贴,在大棚造价的基础上,申请国家补贴25%以外,还可以申请另外的政府补贴款25%,也就是说建一个大鹏,只需要花以前一般的钱。

    吴飞算了一下,同样的钱可以建以前两倍的大棚,所以吴飞打算在过年以前,把以后要建的大棚干脆一次性都建起来。

    反正这个大棚建好以后,最少的使用年限也有8年。其实只要保护的好,大棚的钢架你用十年都没有一点关系,只要定期更换上面覆盖的薄膜就可以了。

    另外,老楼还给吴飞介绍了一件专门给星级酒店提供蔬菜配给的公司,只要吴飞种的菜通过他们公司的检测,以后吴飞种的菜就又多了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

    老楼介绍的这个渠道,公司的总部就在吴飞他们的省城,不过在下面的每一个县市都设了办事处或者是外派了工作人员。

    在村里完成了宅基地最后确权的工作时,吴飞就按照老楼提供的联系方式,打通了对方的电话。

    “你好,我说楼书记介绍过来的,我们这里是龙山村蔬菜种植基地,听说你们公司需要高品质的蔬菜,正好我们村里可以提供。你看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可以来这里看一看。”

    “你好,楼书记已经给我说了,一直都在夸你们村里种的菜有多好,正好这两天有时间,我亲自去你们村里看一看好了。”

    其实现在吴飞对于地里种的这些蔬菜,并不担心他们会卖不出去,大不了卖不出去的时候,或者是价钱不好的时候,自己多花一点功夫,偷偷的把菜弄进农场里面保存起来。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面,吴飞虽然不是的从农场里面弄一些鱼虾和王八出来卖,可是从今年辣椒开始丰收以后,收藏进农场里面的东西比拿出来的东西要多不少。

    吴飞粗略的估算了一下,从六月份到十月份,辣椒和茄子这两种菜,吴飞就收进农场差不多有 10万斤以上。另外地里种的西瓜和小香瓜,每一次采摘的时候,吴飞总是习惯性的会留一部分到农场里面去。

    吴飞现在就有点像以前的地主老财,只要是自己认为好的东西,总是会忍不住的留下来一点。以前地主老财是自己建一个大粮仓,而吴飞现在有比他们更好的条件,自然收藏起东西来更是随心所欲了。

    康柳有时候给吴飞算一下农场里面收藏的东西,各种各样加起来起码可以卖上百万出来,加上好几千万的金币,吴飞现在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土豪。

第六百四十九章 蓝天公司

    吴飞是5号打的电话,等到10号的时候,才终于等到了对方派人过来。

    在来之前,对方就跟吴飞电话联系过了,差不多十一点的时候,吴飞才看到对方的车子出现在水库的大堤上。

    见面自然是相互介绍,来的人是他们公司派在吴飞他们市的一个经理和吴飞他们县的一个办事员和一个司机。

    听了吴飞的自我介绍以后,那个看起来30多岁的粗壮汉子对吴飞说道:“我们是蓝天果蔬商贸公司的,这是我们的宁小霞,这是司机小夏,我是我们公司驻青峰县的工作人员,我叫杨天赐。”

    然后那个叫宁小霞的经理,就开始对吴飞抱怨起来:“吴老板,你们这里的路况也太差了一点,从国道上面下来,四公里的路居然开了半个多小时才到。”

    对于镇里老楼介绍的这家蓝天果蔬商贸公司,吴飞也招人打听了一下,后来还是吴文安告诉的吴飞,蓝天公司经营的就是蔬菜和水果的生意,不过走的是高档路线,一般的东西很难进入到他们的公司里面。

    其实吴飞的西瓜出来以后,吴文安是有一点想法的,那时候吴文安打算把吴飞种的西瓜全部都包圆了,然后把西瓜卖到蓝天公司里去,而自己就赚取其中的差价。

    而且吴文安也把西瓜给蓝天公司送了过去,并且征得了蓝天公司的采购意向。

    只是后来吴飞找到了戴国裴,而且戴国裴报出来的价格直接就超出了蓝天公司报给吴文安的价钱一块多钱一斤。看到这个样子,吴文安自然是熄了这个赚差价的心思了。

    后来吴文安从吴飞这里拉去的西瓜,主要都是批发给那些水果商店。那些卖水果的店子,同样的一种水果,高中低挡的价位都会批发一些回去,而吴文安从吴飞这里拉去的西瓜,在这个夏天一直都卖的很好。

    不过既然吴飞问起蓝天公司的事情,吴文安也就没有什么隐瞒的把自己知道的关于蓝天公司的事情都告诉了吴飞。毕竟,两人除了生意上面的关系以外,首先还是同村同姓的本家人,都是姓吴的。

    所以在蓝天公司来人的时候,吴飞对于蓝天公司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

    这段时间,公路扩建的工程早就开工了,把原来三米五的路直接扩建为五米五宽。说是扩建,其实原来的路也会被敲掉,然后整条路都新建一遍。

    以前的这条路,从修好以后,也差不多用了十来年的时间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面,很多的地方都已经变的破破烂烂了。

    虽然有负责公路维护的人,不过因为资金的限制,除非哪个地方烂的实在是走不了车子了,要不然是不会花钱去维修的。

    所以这一次说是扩建,其实就是重新修了一条路。不过因为要保证沿途几个村子几千号人的出行,整条路是先修一半,等修好的那一半可以通车了,然后再把以前的老路砸掉,继续修余下的一半。

    只是这样一来,虽然车子还是能够进出,但是比起以前来就要麻烦很多了。毕竟沿路施工的时候,那些工程车和运输混泥土的大罐车,也是走的以前的那一条路。

    而且那些大车一下子走的多了,本来就已经很烂的路,就烂的更加厉害了,吴飞在开车去过一次镇上以后,后来出门就再也不开自己的皮卡了,换成家里那个开了很多年的摩托车。

    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的吴飞,对于宁小霞的抱怨自然是知道怎么一回事:“现在这条路正在进行扩建的工作,等到修好以后就方便了,现在进出村里是有一点麻烦。不过只要一个多月,这条路也就差不多能修好了。”

    按照杨雪梅的说法,从以前乡政府那里开始到龙山村的水库大堤,差不多就是整条路的一半,只要不碰到长时间的雨雪天气,差不多十一月底就可以修好了,要是一切顺利,可以敢在过年以前把整条路修好。

    跟吴飞抱怨了几句,宁小霞也不在纠结这个问题:“希望下次来的时候,这条路已经修好了。现在公路这个样子,就是想要把菜运出去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吴飞看了一下时间,发现已经十一点多了,于是对宁小霞一行人说道:“大家先去家里休息一下,等下就吃中饭了。吃完中饭我带大家去地里看一看。”

    只是宁小霞虽然看起来有点疲惫,不过还是拒绝了吴飞吃完饭再去菜地的提议:“我们在县城吃早餐比较晚,现在还一点不饿呢,要比吴老板先带我们去菜地里面看一看,然后中午的菜也不要做的太丰盛了,直接用你种的菜做几样就可以了。”

    进入十一月份以后,地里的辣椒慢慢的都挖掉了,现在就剩下种的最晚的十来亩地的辣椒还没有挖掉。不过因为打霜的缘故,那些辣椒树上面长出来的辣椒也不怎么好看了,不过经常栽吴飞这里买菜的几个饭店和酒店,这段时间反而加大了对辣椒的采购量。

    至于几十亩地的茄子,在十月初的时候就已经挖的干干净净了,就连那些茄子树都早已晒干烧成灰烬了。

    现在地里种的菜很大一部分都是九月底十月初种下去的,现在开始可以上市卖的,主要就是蒜苗、香葱、紫菜苔、芹菜、韭菜、小白菜、油麦菜等差不多10来个蔬菜品种。

    这段时间,算是地里能卖的菜最少的一段时间了。夏天种的那些菜现在差不多都已经收尾了,现在还在卖的,很多都是那种一年四季都可以种的,很多可以越冬的蔬菜,才种下去没有多长时间呢,想要上市还差着那么一段日子。

    不过种在大棚里面的西瓜和小香瓜倒是没有受到打霜的影响,长势特别的好。后面种植的那一批西瓜和小香瓜,现在正好是头茬瓜快要成熟的时候,里面个别成熟的比较早的西瓜,已经可以摘来吃了。

    地里种的菜能不能入得了蓝天公司的眼,吴飞并不是很在意,反正现在的菜并不愁销路,倒是这些西瓜和小香瓜,最大的买家一直都是戴国裴一个人,吴飞一直都想要另外再找一个像戴国裴那样量大且稳定的买家。

    而这次的蓝天公司就是吴飞最理想的目标。

第六百五十章 生姜大丰收

    蓝天公司除了给各个酒店和饭店提供高档蔬菜以外,另外还给有高档水果的生意,很多水果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所以只要他们能看上的水果,价钱方面是不用担心的,绝对可以出的起价钱。

    既然作为一行人中的老大不愿意现在就去休息等吃饭,吴飞也就没有勉强,让几人把车子直接开到山腰的四合院外面。

    四合院的改造在前几天已经全部都完工了,所有的人员也都撤离了现场,而四合院一侧大大的一个停车场,就停着吴飞家里的几辆车,其中两辆还是农用拖拉机。

    虽然客栈还没有正式开张,不过里面已经可以拎包入住了,并且每一个房间的被子之类的东西已经全部都准备的妥妥帖帖的,只要把被子从柜子里面拿出来铺上,马上就可以住人了。

    维修好了的四合院,一点都看不出来以前破败的样子,在中午的阳光照耀下,看起来有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要是没有停在一旁的那几辆车子,还以为是到了民国时期呢。

    “我去过我们省里很多的农村,倒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而且还保护的这么好的,实在是太少见了。”从车里一下来,几人就看到了修缮一新的四合院,宁小霞有点惊讶的对吴飞说道。

    “这个房子是你们村子的吗,要是换在城里的话,这房子可就值钱了。”

    其实这个房子不要说放在城里值钱了,就是现在在这里也要值一大笔钱。就是刚刚结束的改造,前前后后就花了吴飞320多万。

    不过比起刚开始做计划的时候,以为要四五百万的开支来说,还是省下来很大一笔钱了。改造完以后得四合院,拥有21间客房,其中还有两个套间。

    这些客房,并不包括康柳给自己装修的那一个三室一厅一厨两卫的大套间。

    最后装修出来的房子,每一个看过的人都恨不得直接住进来,就连康柳都有想要在四合院里面坐月子的想法。不过因为所有的木料都刷过好几次桐油和做了防火处理的缘故,房间里面还是有着一些气味,这个时候并不适合住进来。

    “这个四合院就是我家的,其实以前看起来是比较破旧的,不过今年花了一点钱维修了一下,所以现在看上去还不错。”

    吴飞对几人介绍道:“现在这个四合院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客栈,大大小小总共有21间客房,其中包括三个套间。

    不过客栈刚刚装修完成,现在还没有开始营业,等到以后客栈营业了,有时间的话,大家可以来这里住几天,就当是给自己放一个假了。

    特别是等路修号以后,到时候高速公路也应该开通了,从村里出发,到省城也就3个小时的路程,到县城就更近了,半个多小时就可以赶到县城了。”

    “到时候客栈开张,一定要告诉我一声。到时我一定叫上几个朋友来这里住一段时间,从下了车子以后,才这么一会儿时间,我感觉整个人都要轻松很多了。”

    宁小霞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过了一会儿又接着说道:“而且我觉得这里的空气好像特别的新鲜,我能闻到空气中还有桂花的香味。”

    其实要是刮风的时候,有时候在院子里面可以闻到很多种花香,不过现在这个时候桂花的香味要比其他花的香味要浓郁很多,所以其他的花香就不是那么明显了。

    本来其他地方的桂花在十月底就差不多掉完了,可是吴飞家后院栽的那两株桂花树,树上的桂花却一直都还开着,很少有掉下来的,好像用胶水胶起来了一样。

    吴飞并没有带几人去四合院里面,一行人直接就上山了。其实今天在山上做事的人不少,不过今天最主要的工作还是挖姜。

    总共20亩的生姜,从前几天就开始挖了,到了今天已经只剩下了 8块地还没有挖完。所有挖出来的生姜,都被那些收姜的人第一时间装车拉走了,所以这几天吴飞除了收到了将近140万块钱的卖姜钱以外,姜那是一块都没有留下来。

    吴飞种的这些生姜,可以说是质量最好的生姜了,最后的价钱是一斤7块2。不过马严文和萧劲松他们这些做蔬菜批发的,要的生姜并不是很多,其中马严文是几个老关系里面要的最多的,总共买了一万5000斤,萧劲松只要了一万斤。

    大头还是那些专门做生姜生意的贩子吃下了,最多的一个一次就吃下去了五万斤。

    今年种的这些生姜,不仅价格卖的不错,就连产量也实现了大丰收,第一天挖下来,吴飞统计了一下,当天总共挖了5亩地的生姜,最后称出来有六万2000多斤,平均下来,生姜的亩产达到了一万2400斤,产值将近9万块钱一亩。

    一走到山上,宁小霞一行就被地里挖姜的人吸引了,直接就往挖姜的地方走去。

    吴飞跟着几人,一遍走一边介绍:“今年总共种了20亩地的生姜,今天就剩下最后四亩地的生姜还没有挖完了,现在大家正在挖姜呢。”

    听了吴飞的介绍,宁小霞说道:“生姜我们公司也有需求啊,就是不知道你这里的生姜品质如何?”

    “今年的生姜品质应该是最好的了,现在市场上生姜的地头收购价在一斤五六块钱的样子,不过我家的生姜现在是卖7块多一斤。”

    吴飞也没有多少,反正人都在这里了,直接过去看一下就什么都明白了:“我们现在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很快,吴飞就领着宁小霞一行来到了挖姜的地头,宁小霞看了看地里挖出来的生姜,从里面拿起一块生姜,然后掰断以后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又把那块掰断的生姜递给了杨天赐。

    皱着眉头对杨天赐说道:“老杨你来看看,这个姜的品质怎么样,可以达到公司的标准吗?”

    刚刚掰断的生姜味道很大,直接放在鼻子底下闻,要是久了的话,眼泪都能辣出来,质量越好的生姜味道越浓,而吴飞家的生姜就是质量很好的那一种。

第六百五十一章 老潘和杨天赐

    不过宁小霞简单的一个动作,却引起了站在一边给生姜称重的老潘的误会:“吴老板,说好剩下的这些生姜都让我包圆了的,怎么又带了一个老板来了,这样我可不答应啊。”

    老潘是专门做生姜生意的,并且在一个专门做剁椒的工小厂里面占了一些股份。

    一罐子剁椒,里面生姜的用量也不小。老潘虽然不在工厂里面管事,不过因为自己栽工厂占股,而且工厂里面的股东也都是自家人,所以里面的生姜都是老潘来供应。

    虽然是一个小作坊式的工厂,可是因为打着家乡风味的牌子在网上销售,而且做的味道也实在是可以,主要还是材料用的比较扎实,所以这一两年工厂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连带着老潘生姜的生意也越来越大。

    这次吴飞这里的生姜,并没有吸引到生姜生意做的很大的商人过来,来的都是一些要货不是很大的小贩子。

    吴飞特意了解过青峰县的生姜种植规模,在生姜种植最为火热的年头,全县生姜的种植面积将近有2000亩,产量有上千万斤。

    就金凤一个乡就有将近500多亩,有些生意做的大的收姜商人,一次收的姜可能就有几十万斤,吴飞听说过有人一次就投入了500多万来收姜。

    不过这次来吴飞这里收姜的,大部分要的都不是很多,三五万斤就算是多的了,等到老潘过来的时候,吴飞地里就剩下了4亩生姜了。

    看过生姜的质量以后,老潘马上就给了一亩一万块钱的定金,隔天就开着货车来吴飞这里等着收姜了。不过今天吴飞安排在地里收姜的人只有20人,一天下来连挖2亩都很困难,碰到不好挖的地方,一天也就能挖一亩半不到,四亩地的生姜,这二十个人挖的话,大概需要3天的时间。

    挖姜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特别是当生姜长的很好、产量很高的时候。像吴飞地里种的这些生姜,几乎都长在一起结成一整块了。

    为了尽可能的保持生姜的完整性,直接用锄头去挖是根本行不通的。因为一锄头下去,百分之百会把生姜挖烂掉,这些损坏掉了的生姜,收姜的人一般都是不要的,就算是收,价钱也是天差地别,半价都不到。

    因为这样的生姜,根本就不能长时间的保存,而且在挖下去的时候,伤口的地方也会粘上泥沙,根本就不好清洗。

    所以吴飞他们挖姜,都是用尖铲从下面铲进去,然后把姜翘起来,后面跟着的人就一个一个的把生姜上面的泥巴清理干净,一块一块的装进框里。

    4亩地的生姜大概能挖5万斤的样子,20人3天也就是60个工,150块钱一天也要9000块钱。吴飞算了一下,一斤生姜就是挖出来的工钱都要2毛钱一斤,这还是吴飞地里的生姜产量高的缘故。就算是产量地的姜田,挖姜的时候也省不了多少人工。

    为了能早一点把地里的生姜挖完,老潘今天是一大早就开车过来了,等大家开动之后,更是跟在后面忙前忙后的。

    其实也不是吴飞不想多喊几个人来帮忙,实在是这一段时间不怎么好喊人,而且苗场也送了一批树苗过来,樱桃、枇杷、桔子树都有,吴飞得安排人第一时间把树苗给栽下去。

    主要还是公路扩建开始以后,有一些人跑去帮忙修路做小工去了。因为工地上面会装模板的一天就有200多块的工钱,比起吴飞这里来要高多了。

    所以附近那些能在工地上面干的动的,都跑去工地上面干活了,就吴飞他们自己村里的一帮人,吴飞一喊就过来了,并没有因为工地上面的工钱高就跑去工地上面。

    至于说把工钱提到和工地上面一样的水平,吴飞从来都没有想过,现在的行情就是这样,吴飞也只能随大行情来,要是随便加钱的话,村里那些拿钱的是高兴了,可是家里做事要请工的人,就要在背后骂吴飞了。

    所以老潘急也没有办法,就是现在挖姜的20人,都还是吴飞好不容易才喊到了。

    见老潘好像误会了宁小霞他们一行的来意,吴飞给老潘解释道:“这是来我这里看菜的,没人和你抢你的生姜。”

    老潘并没有理会吴飞的解释,反而对杨天赐说道:“老杨,你说你不是来吴老板这里买姜的?”

    这个时候杨天赐才注意到老潘,有点意外的说道:“老潘,是你在这里收姜啊,刚刚你带着草帽还没有认出你来,怎么怕我和你抢生姜啊?”

    显然,老潘和杨天赐一行应该是认识的,最起码杨天赐和老潘互相认识,看样子打交道还不是一次两次。

    说起来也不奇怪,县城的地方就那么大,生姜的生意也在农贸市场,大家都是做这一行的,互相认识一点都不奇怪。

    宁小霞和杨天赐用眼神交流了一下,这个时候,宁小霞和杨天赐两人也看过生姜了,两人心里对于眼前的这批生姜都很满意,不过看样子,这些生姜应该是被老潘给吃下了,想要从老潘这里分一些出来,看起来要费一番心思才行。

    不过现在并不是两人说事的时候,杨天赐对老潘说道:“老潘,等下什么时候回县城,大家一起喝酒啊,好久也没有一起聚一下了。”

    老潘说道:“我可能要到天黑的时候才能回县城了,怎么想要照顾我生意啊,可惜我现在没有收到好东西,一般的你们也看不上眼。”

    “那行,我们回县城再联系。”

    说完,杨天赐也就起身让吴飞带着他们去别的地方看看。不过话题却并没有离开这些生姜。

    “吴老板,你除了这里的生姜以外,另外在别的地方还有没有种的有生姜啊?”

    “现在没有挖的生姜就这些了,大概有四亩左右的面积。怎么宁经理你们公司也收生姜啊?”

    杨天赐在一边说道:“当然了,只要是质量好的,饭店酒店能用上的吃的东西,我们公司都收购的,所以吴老板有什么好东西可不要藏着。”

第六百五十二章 做人做事

    等到离开姜田很远的地方,宁小霞忽然对吴飞说道:“跟吴老板商量一个事情,我看这些生姜的质量可以,我们公司也想要收购一批,最少一万斤起,最多3万斤,你看能不能帮忙想一下办法,价钱方面可以比老潘的高一块钱一斤。”

    “要是宁经理你们早来两天的话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只是现在就没有办法了。地里的这些姜,说起来已经不是我的了,老潘昨天就给了4万块钱的定金,今天更是一大早就开着过来催着我叫人挖姜了。”

    听了宁小霞的话,吴飞虽然有点动心,毕竟一斤多一块钱,卖一两斤多不了什么钱,可是一买一万斤的话,那就是多出来一万块钱了,3万斤就是3万块钱,而且这些钱都是白白的捡的,并不要吴飞费什么力气。

    只是吴飞既然收了老潘的定金,就万万没有反悔的可能,要是吴飞真的这样见钱眼开,说话不算数的话,以后这件事情说出去就不好听了。

    说起来,大家做的生意都是餐桌上面的东西,而且县城的圈子也就这么大,很多人都是互相认识的,要是吴飞因为宁小霞多出了一块钱一斤,就把答应卖给老潘的生姜转手卖给蓝天公司,以后吴飞在这个圈子里面,可能名声就要毁了。

    虽然眼热那三万块钱,但是吴飞还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宁小霞的提议,对宁小霞说道:“要不你和老潘商量一下,或者我介绍几个在我这么买了姜回去的人给你,反正他们买回去也是拿去卖的,想来也乐意卖给蓝天公司。”

    “既然吴老板这样说,那就多谢吴老板了。”虽然吴飞拒绝了自己的提议,但是宁小霞一点不高兴的样子也没有,笑着对吴飞说道。

    对于地里种的各种菜,宁小霞看过以后都很满意,不过还是表示要等采一批菜拿回公司做过检测以后,才能做最后的决定。

    而且对于平时种菜的时候用的肥料、农药、以及种子方面的事情,杨天赐也提出了不少的问题,有些东西吴飞居然还回答不上来。

    吴飞怀疑,要是让杨天赐去种地的话,也绝对是一把好手,因为他对于种菜的方方面面居然了解的比吴飞还要多。不过吴飞一切都照实回答了,反正地里的肥料一直都用的是农家肥,而且今年从上半年开始,吴飞就有意的减少了鸡粪的使用量,加大了牛粪和羊粪的用量。

    对于宁小霞没有当场决定的这个结果,吴飞自然一点都不意外,要是宁小霞只在地里看了一眼,就决定大批量的采购吴飞种的蔬菜,吴飞才真的会奇怪呢。

    看完山上露天种植的蔬菜以后,吴飞把几人带到自己种西瓜的大棚里面。

    现在种的这种西瓜是一种小型的礼品瓜,一个也就三四斤重,不过价钱却一点也不便宜,卖给戴国裴的价钱,是一斤七块五毛钱,大富豪现在也是一样的价钱。

    不过产量比起上半年种的那一种,就要少了很多了,现在已经摘了头茬瓜,吴飞估计了一下,一亩地最多也就能摘5000多斤的样子。

    也不知道是因为品种的原因,还是光照要比上半年少的缘故,现在的西瓜明显没有上半年的那么甜了。

    “这几个大棚里面都是种的这一种小西瓜,因为价钱比较高的缘故,现在主要是卖到深城那一边去,在我们自己地方卖的不是很多。”

    说着,吴飞在地里摘了两个已经成熟了的西瓜,拿出随身携带的折叠水果刀把两个西瓜一分两半,正好四人一人一块。

    “大家试一试这个瓜的味道怎么样,出了西瓜以外,另外还种了几个大棚的小香瓜,等下也去看看。”

    一半个两斤左右的西瓜,就连宁小霞也是开始的时候小口小口的尝了几口以后,就开始大口吃瓜了。不要大家说,吴飞就知道自己的这些西瓜,暂时来说应该是过关了。

    不过最后蓝天公司买不买自己的这些瓜,就不是吴飞可以决定的了。大公司做事,程序总是会复杂一些,有可能厕所里面买一个卷纸,都要经过好几个人的手才可以买回来呢。

    对于新发展一个固定的采购点,考量的东西自然会有很多。只是这些都不在吴飞的考虑范围里面,只不过因为人是老楼介绍的,人家的一番好意吴飞不能拒绝。

    而且万一成了呢,对于吴飞和龙山村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村里种的菜又多了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

    很少有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的生意,长久的生意一般都是慢慢的做起来的。

    那些像吹气球一样的生意,虽然起来的很快,可是炸的也很快,很少有能够长久的。

    而种菜这个事情,就是一件细水长流的事情,只能慢慢的来,急也没有用。

    吴飞带着几人把种菜的地方和大棚全部都看过以后,时间已经差不多过了将近两个小时了,不过大家又是吃西瓜,又是吃小香瓜的,倒是不感觉到饿,不过老妈的电话已经打过来好几个了,就连康柳也给吴飞打了一个电话。

    吴飞见菜也看的差不多了,而养虾养王八那些东西的鱼塘,一下子也看不出什么东西来,于是对宁小霞几人说道:“现在都一点多了,我们先去吃饭吧,要比做好的饭菜都要冷掉了。”

    饭菜在十二点多的时候就全部做好了,而坐月子的康柳更是早就吃完了。现在家里大家就等着吴飞他们回去吃饭呢。

    要是平时,老爸老妈他们可不会等吴飞,最多就是在吃之前给吴飞留一些他喜欢吃的菜。

    不过今天宁小霞他们过来,大家也不可能不等他们就先开吃了,这是最基本的礼貌问题。

    反正要是吴飞第一次去一个朋友家或者是生意伙伴那里,要是别人不等自己就先开吃了,然后让自己吃剩菜剩饭的话,吴飞是宁愿饿肚子也不会吃那个剩菜剩饭的。

    虽然不会当场发作,不过心里不舒服那是肯定的,而且以后会尽量少和那样的人打交道。

第六百五十三章 大棚围山计划

    蓝天公司的人离开以后,一个多星期过去,也没有消息传来,吴飞在微信上问过宁小霞一次以后,得到了一个还在等通知的消息以后,也就没有再去问过。

    当天吴飞拿给宁小霞他们去检测的菜就有十来种,而且每种的数量还不少,几个专门用来装蔬菜的泡沫箱,把他们开来的车子都塞的满满当当的。

    不过没有消息也就没有消息,吴飞现在要做的事情多着呢,果树栽下去以后,事情才只是刚刚开始。因为村里的老人说今年冬天可能会出现比较厉害的冰冻天气,吴飞要给地里的那些果树做好越冬的准备。

    公路扩建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来村里批菜的人每一次来的时候,都会讨论那条被挖的破破烂烂的路。嘴上虽然嫌弃路不好走,不过说起来都是高高兴兴的。

    其实想一想过几个月这条路就会变成一条5米5宽的大马路,吴飞也打心底感到高兴。路修通了以后,对于吴飞来说好处真的是太多了。

    现在来一辆七八米的货车,进来一趟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等到路修好了以后,别说七八米的货车了,就算十米长的大货车也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公路扩建的工作稳步推进的时候,杨雪梅在公路上面的事情也就差不多结束了,现在除了一些涉及到村民的事情会找杨雪梅和各村的村干部以外,杨雪梅一般没事都不会去施工的工地了。

    现在杨雪梅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说服有条件的村民们扩大大棚种植的面积,尽量多建大棚。

    其实在新的政策下来以后,村里想要修建大棚的人多了不少,那些本来就打算修建大棚的人,大多也改变了计划,打算增加修建大棚的面积。

    这段时间,在杨雪梅和村干部们的努力工作下,全村200多户村民里面,计划修建大棚的已经有110多户了,还有一些还在犹豫中,有些还要喝在外面打工的家人们商量以后才能决定。

    不过吴飞已经决定开始修建大棚了,还是找的去年给安装大棚的敖文枝。同样的大棚,去年是18块钱一个平方,今年的价钱比起去年来下降了一块五一个平方,可能是因为吴飞这次安装的大棚多了,或者是大棚骨架本来就降价。

    这次吴飞打算一步到位,把以后能建大棚的地方,一次性都建好。至于不能建大棚的地方,就是以后要用来种植果树的地方。

    吴飞打算围着整个山头,全部都用大棚给围起来,只留那一条进山的公路用来通行。这样一来的话,以后等到果树结果了,围在外围的大棚也可以起到阻拦山上野兽的作用。

    吴飞他们村子的后面就是大山,虽然上面也还有村子有人居住,可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养育山里的生态已经恢复了很多,而且现在山里有很多的地方,以前的路已经完全消失了,人兽都很难进入。

    这样一来,山上的野兽也就越来越多了,别说兔子、野鸡、狐狸已经各种各样的鸟类,现在山上就连野猪都开始出现了。

    听村里的人说,这些野猪是从几十里以外的国家森林公园里面跑过来的,山上出现野猪,还是以前大集体之前。在那之后,山上的树大部分都被砍光了,生存在山上的野兽,跑的慢的都进了大家的肚子。

    在上个世纪末,全县就开始了封山育林,还连续好几年用飞机播种,后来更是推动退耕还林,而这些用各种手段种下去的树,现在已经长了起来了。就算是最后退耕还林栽下去的树,长的快的直径也有半尺多了。

    今年山上全部都被吴飞种了菜,平时可没少被山上跑下来的东西祸祸。大白天有人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就有各种动物跑到地里来找吃的,现在的兔子好像也变得比以前大胆了,大白天就敢跑到地里还偷菜吃。

    晚上更不要说了,特别是最靠近山上林子的那一口鱼塘附近,各种各样的动物多的出奇,吴飞好几次都动了在鱼塘附近下笼子下网的冲动。

    只是现在市场上面抓卖野生动物的抓的特别厉害,饭店里面也经常有人来检查有没有卖野生动物,只要抓到就会被重罚。所以吴飞也只能看着眼热,却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至于说对这些东西下药,吴飞自由自在活的很好,可不想去里面吃公家饭,也只能由着它们嚣张了。现在吴飞就连卖王八,都不在打着野兽王八的名头了,反正直接就是这么高的价钱,至于出处就是自家的水库。

    不过每个星期饭店里面的20只王八,总是早早的就卖完了。而大富豪酒店,吴飞也是一个星期送20只过去,价钱都是600块一斤,全部都是两斤以上的。

    当然了,吴飞也会以没有捞到那么多王八为借口,偶尔减少给自家饭店和大富豪的王八数量,最少得一次,吴飞一个星期只给大富豪送了三只。

    本来这个甲鱼,吴飞和韩静雨约定的时候就是说好捞多少就给她送多少的,并没有规定数量。

    当然了,要是吴飞一次送去上百只的话,连送几次以后,这甲鱼的价钱也就该下降了。所以吴飞偶尔也会偷一次懒,就拿水库里面捞出来的甲鱼送上去,不去农场里面贴补。

    不过就算是吴飞不在打野生王八的名头,来买王八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每一次吴飞起网捞鱼的时候,总有附近闻讯而来的人,等着看有没有甲鱼捞上来。

    因为吴飞这里的甲鱼,比起他们在市场上面买回来的甲鱼真的要滋补多了,效果只要是吃过的人就知道。反正吴飞他们隔壁村的一个小孩子,只是用饭碗吃了一小半碗的甲鱼汤,鼻血当场就流出来了。

    很多身体虚弱的人,在吃了吴飞家里的甲鱼以后,身体都有了很明显的改善,所以经常有大病初愈或者是产后虚弱的人来吴飞家求购甲鱼。

    对于来家里买甲鱼的人,价钱方面和卖给饭店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重量上,吴飞总是会把零头给抹去,或者是算账的时候,把后面的尾数直接抹了。

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毛和二毛

    二十三号是康柳结束坐月子的日子,也是给两个小家伙做满月酒的日子。

    因为在两个小家伙出生之前,大家都不知道小家伙们的性别,所以两人的名字也一直都没有确定下来。不过为了两个小家伙的名字,老爸已经翻过很多遍族谱了,也准备了好几个名字。

    虽然在身份证上面吴飞的名字只有两个字,但是在族谱上面,吴飞的名字并不叫吴飞,而是叫吴奇飞。

    因为按照族谱上面的辈分来排,到了吴飞这一代的话,已经到了奇字辈了,根据族谱上面来起名的话,吴飞的名字就变成了吴奇飞,吴飞他老爸吴邦在族谱上面的名字吴伟邦。

    其实以前在吴飞他爷爷那一辈的时候,家里人的名字都是三个字的,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到了吴邦和吴飞这里,名字里面就只剩下两个字了,代表着辈分的那一个字,只有在族谱上面才能看到了。

    而到了吴飞的下一代,就轮到了志字辈了,所以两个小家伙的名字里面是应该包含“志”字的。

    不过要是生的女孩,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姐姐吴莉在族谱上面的名字直接就是吴莉,并不是吴奇莉。在吴飞他们这里的风俗就是这样,可能是以前重男轻女的时候传下来的习惯吧。

    一家人经过好几次讨论,吴邦又特意去问过了算命先生,才算是决定下来老大的名字吴志斌,不过登记的名字还是两个字,吴斌。

    至于老二,就跟着康柳姓康,康煜。

    早在两人订婚之前,吴飞就和康柳讨论过这个问题。康柳喜欢小孩子,也有打算多生几个的想法,并没有像现在很多接受了很高程度教育的知识女性一样,反对生小孩,或者是生一个以后就不打算再生第二个了。

    康柳并没有这样的想法,相反康柳很多的想法和老一辈的人一模一样,特别信奉多子多福的说法,而且因为自己家就康柳一个女孩儿的缘故,康柳特别想以后能有一个男孩能够跟自己姓康。

    而且康柳的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吴飞他父母的同意,至于岳父岳母,那更加没有反对的可能了。而且岳父还说,也不一定要男孩子姓康,女孩子跟着康柳姓叶可以的。

    谁知道康柳的肚子居然这么争气,一下子就生了一对双胞胎,而且还是两个儿子,所以这个问题居然在第一胎的时候就解决掉了。

    至于两个小家伙的小名,就简单多了,大的叫大毛、小的叫二毛。吴飞和康柳看着老爸老妈和岳母一致通过的两个小名,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小的时候,村子里面叫大毛二毛三毛的不知道有多少个,各家都有各家的大毛和二毛。只是后来因为计划生育的缘故,慢慢的二毛越来越少了,至于三毛那就更加罕见了。

    想不到时隔多年,这样土的掉渣的小名,居然又在吴飞家里被重新叫出来了。可以想象,两人以后接下来生的孩子,大名不说,小名那是已经定下来了,直接往下面拍就是了,三毛四毛…可以无限排下去。

    对于接下来的生二胎的想法,康柳也跟吴飞说过了,顺其自然。康柳希望最好能生四个,而且一定要生一个女孩,这样就儿女双全了,对于康柳有这样的想法,吴飞他老爸老妈自然是特别高兴,而岳母也没有反对。

    其实康柳在月子里恢复的特别好,除了体重现在还有一点胖以外,其他的都和生孩子以前没有什么区别。

    本来刚刚生下来那一段时间,两个小家伙的作息完全颠倒了,不仅老妈和岳母累的很,康柳这个做妈妈的就更累的,直接的结果就是人特别没有精神。

    不过到了坐月子的最后一个多星期的时候,两个小家伙居然神奇的把时间调整过来了,虽然睡的还是比较晚,不过却没有以前那么离谱了。

    每天晚上十一点左右吃饱以后,就可以一觉睡到早上**点钟,这样一来,大家就轻松多了。

    就算是平时,大家玩手机看电视有时候也要到十点多才能睡觉呢。所以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恢复,康柳的精神也恢复过来了,整个人看起来红光满面的,好像全身都闪光一样。

    今天一大早,康柳就起来了。因为好几个来吃小家伙满月酒的,昨天就赶到吴飞家里了。

    这次,吴飞直接让老妈把提前赶来的亲戚都安排住进了四合院里面,四合院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房间,就算是最小的房间,里面的床也是一米八的那一种,挤一挤随随便便都可以睡两三个人。

    再说了,来的人一般都是一家一个代表,最多也就是两个人,这一次吴飞这边的亲戚,只有小姨夫没有过来,其他上次来了的亲戚这次全都会过来,小姨更是22号一大早就过来了。

    不过这次来的亲戚,比起上次小果果做满月酒的时候就要多了不少了,康柳他舅舅和舅妈、还有康柳她外婆、表妹刘萍花,一家四口一大早就过来了。

    从潭山村到龙山,开车也就十多分钟的时间,就算是现在路不好走,用了二十多分钟也就到了。

    刘萍花他们才到没有多久,岳父和大伯还有大伯母也到了,后面跟着大姑和小姑他们,三个车子都差不多坐满了。

    今天的满月酒照样没有大操大办,请的都是自己家里的亲戚,所以操刀做饭菜的也都是自己家里人。

    上次三桌坐的满满当当的,这次三桌居然还有点坐不下,不过大家喝酒的坐一桌,至于不喝酒的,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挤一挤也就是了。反正都是自己家里亲戚,也就没有那么多客套了。

    自然,康柳今天收红包收的手软,而且大家都是双份的,大家都是厚厚的两个红包。

    来的人都是吴飞的长辈,回来这么久,吴飞很少见的在家里喝醉了,到了最后,吴飞简直高兴的有一点语无伦次了。

    喝到最后,虽然吴飞自己心里明白,可是说起话来,已经有点大舌头了。

第六百五十五章 嗜睡的小家伙

    坐完月子,用康柳的话来说,就是终于解放了,不要一天到晚都呆在房间里面对着两个小家伙了。其实现在坐月子比起上一辈坐月子来说要舒服多了,最起码现在的禁忌要比以前少了很多。

    只是到底是坐月子,那一种仪式感还是要有的,最起码闲着无聊的时候不能去串串门子,或者是去田间地头转一圈,那还是不行的。

    虽然康柳不止一次动了那样的念头,可是两个老妈盯着,最后只能在房间里面转圈圈,就连上下楼梯的时候,总有人一脸紧张的跟在康柳的后面。

    其实生下两个小家伙的一个多星期的时候,康柳就恢复的差不多了,除了有点虚弱以外,已经可以正常的活动了,生活起居根本就不需要人来照顾了。

    不过对于康柳的想法,老妈和岳母两人嘴上答应的很好,可是家里什么事情都不让康柳插手,就连康柳抱两个小家伙抱久了,老妈和岳母也总是会把小孩子接过去,生怕把康柳给累着了。

    等吃完月子酒的亲戚朋友都离开以后,闲了一个多月的康柳马上就按捺不住,催着吴飞出门了。老妈和岳母两人也知道康柳在家里关了一个多月,实在是关的有点心慌,所以满月酒一吃,就知道康柳一定会找一点事情做的。

    不过两人不说康柳,却一再交代吴飞,要是康柳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吴飞跟着才能出门。

    不过现在能去哪里,天气已经进入了24节气的小雪时节,山区的气温早晚只有几度了,就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也就十几度的样子。

    大家早就把衣服加上去了,吴飞和康柳带着两个孩子,还能去哪里玩?

    康柳坐完月子以后,岳母就回了县城。岳父老早就打过好几次电话了,明里暗里想要岳母回去,23号吃完月子酒,第二天一大早就开车把岳母给拉回去了。

    现在康柳和吴莉每天的事情就是带着两个小家伙,老妈的工作就是给大家做饭,还有就是洗三个小家伙的尿布。

    现在大家都是买一次性的纸尿裤,小孩子拉了尿了之后,只要扯下来扔掉然后换上一块新的就可以了。不过就算质量再好的纸尿裤,在透气方面也是跟用棉布做成的尿布比不了的。

    吴飞家里三个小家伙就没有买过一块纸尿裤,全部都是用吴飞他们以前的旧衣服做成的尿布,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都有。

    这一段时间,只要天晴的时候,吴飞家的院子里面就会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尿布,像极了联合国挂着的万国旗。

    早上吴飞从山上回来的时候,老妈正在帮康柳给两个小家伙换尿布呢。一大早起来,康柳还在刷牙洗脸,就听到睡在床上的两个小家伙扯着嗓子大声的哭了起来。

    听到哭声,康柳就知道出事情了,十有**是两个小家伙醒来以后把屎尿拉在身上了。

    在坐月子的后面那段时间,两个小家伙的作息总算是正常了,最多晚上十一点左右就会睡觉,然后一觉睡到天亮。

    而且醒来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拉屎拉尿。一般只要发现他们醒了,康柳就会把包着的尿布扯掉,然后抱着他们把屎尿拉掉,然后用温水把小屁屁洗干净,再重新用尿布包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两兄弟总是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抱他的人,不哭也不闹的。不过有时候康柳要是没有发现他们醒过来了的话,要不了几分钟两个小坏蛋就会把粑粑拉在身上,然后大声的哭出来,通知你们“我拉粑粑啦”。

    吴飞赶忙把弄脏的尿布接过来,放进专门洗脏尿布的盆里,先用温水冲洗了几遍,然后又仔细的搓干净,最后倒进半瓶开水,泡过几分钟以后,等到水差不多不烫手了以后,把洗干净的尿布一块一块的拧干,挂在院子里面的绳子上。

    以前连自己的衣服也懒的洗的吴飞,一个多月下来,洗小孩子的尿布已经很熟练了。只要吴飞在家里,不管是老妈还是岳母,都会指使着吴飞去洗尿布,说这是一个做父亲的人应该做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吴飞已经形成了习惯,只要看到康柳给两个小家伙换尿布,总是第一时间就会把尿布清洗干净。

    因为尿布上面的东西干掉以后,再去清洗的时候就要难洗很多了,不像刚刚换下来的时候,只要稍用水冲一下,然后稍微搓一搓就很干净了。

    吃完早饭以后,已经是九点以后了,两个小家伙吃饱了以后,又睡着了。吴飞有大概的算过,从生下来以后,两个小家伙一天24小时差不多有16个小时都是在睡觉。

    每天早上醒来以后,过不了2个小时,就会再一次入睡,一直到肚子饿了才会醒来。一天到晚就是睡了吃吃了睡,像一个小猪一样。

    刚刚出生的时候,两个小家伙都只有5斤多一点,到了做满月酒的时候,两个小家伙都有九斤多了,两人只相差了一两,到满两个月的时候,体重应该会超过11斤。

    吴飞查看了一下小孩子正常的发育过程,发现两兄弟的发育情况都是正常的,发育速度算是比较快的了。

    正常宝宝出生的时候体重在6斤左右,不过现在因为大家营养丰富,而且怀孕的时候,总是担心会营养不够,所以什么东西有营养就会尽量的多吃一点,就算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会尽量的多吃一些。

    这样的后果就是现在出生的宝宝,体重是越来越大了,生下来七八斤一个的宝宝真是太常见了,表姐刘玲丽跟吴飞说过,今年镇上医院出生的小孩,就有5个的体重在9斤以上,全部都是剖腹产抱出来的。

    不过因为康柳怀的是双胞胎的缘故,两个小家伙生出来的时候体重都不是很重,只能说是在正常范围里面。

    不过因为出生以后,两兄弟一直都是用母乳喂养,所以感觉长的比一般的宝宝要快一点,而且小家伙的力气居然很大,有时候抓着吴飞的手居然抓的很紧。

第六百五十六章 胎记

    等吃完早饭以后,两个小家伙也睡着了,康柳拉着吴飞急匆匆的往院子外面走去,一点也不像一个刚刚坐完月子的人。

    “也不知道我种的那些花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给我照顾好?”一出门,康柳就记挂着她种的那些花来。

    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多少花还在开了,整个四合院后边,就种在大棚里面的几盆菊花还在开着,其他的花早就过了花期了,就算是那些菊花,花期也持续不了多长的时间了。

    “现在哪里还有什么花啊,再说了,我一直都有拍视频给你的。你要看花,农场里面那么多的花种在那里呢,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

    外界的花过了花期就会谢掉,不过农场里面的花却一直都会保持着盛开的状态,多久都不会发生变化。

    只是让吴飞有点奇怪的是农场里面的蜂蜜产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加。在农场发生了变化以后,里面的蜜蜂已经增加到了8箱,每一个蜂箱,大概三个月左右可以取一次蜂蜜,一次可以提取蜂蜜大概有3斤左右。

    不过现在取蜂蜜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不像以前只要直接拿现成的蜂蜜就可以了,还是包装好的那种。

    现在想要蜂蜜,就得自己亲自动手去提取了。为了这些蜂蜜,吴飞还特意买了专门用来提取蜂蜜的全套工具,又再网上找了不少关于提取蜂蜜的视频和资料,最后又再家里跟着吴邦把后面院子里的几箱蜂蜜提取了一遍,才算是把这个流程学会。

    不过就算是这样,穿着全套防护服的吴飞,也被蜜蜂叮了好几口。还好吴飞的皮厚,被蜜蜂叮了以后也就是痒了一阵子,然后就什么事情也没有了。

    现在农场里面吴飞已经囤了五六十斤蜂蜜了,全部都是原汁原味什么东西都没有添加的那一种。

    只是让吴飞有点奇怪的是,自从康柳在农场里面种花以后,里面的蜂蜜产量好像没有多大的变化。按照吴飞的估计,农场里面的蜂蜜产量应该有一个很明显的提高才对,可是事实却相反,蜂蜜的产量根本就没有明显的变化。

    而且吴飞发现,只有那些刚刚开放的花,才会有蜜蜂在上面飞来飞去的在那里采蜜,那些开放很久了的鲜花,很少能看到有蜜蜂在上面活动。

    现在养在后面院子里面的蜜蜂,虽然还有活动,可是比起以前来活动的频率要低了很多,花源减少是一个方面,还有应该就是气温降低的影响了。

    “为什么现在你很少去农场里面了啊,要看花里面那么多随便你看?”吴飞有些奇怪的对康柳说道,这一段时间康柳很少进农场了,就算是去里面也是急匆匆的,经常是一进去就跑出来了。

    “就是因为里面的花太多了我才不去的,上一次去里面看花看久了一点,出来以后儿子都不让我抱了,一抱他们就哭。”

    康柳轻声的对吴飞说道:“我妈还骂我呢,说做一个月子还喷什么香水,把她宝贝外孙都熏着了。从那时候起,我才知道小孩子对花粉过敏。不过大一点以后应该就会好一些了。”

    “而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我们可以进去里面,两个小家伙却不能进去啊?”

    吴飞这一段时间也为了这个问题苦恼了很久,要不是看到两个小家伙和自己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一样,吴飞都差点怀疑这不是自己的种了。

    不过看到两人手臂上面和吴飞当时融进身体的令牌一模一样的胎记,吴飞就一点怀疑也没有了。而且那两个胎记,随着时间慢慢的淡下去了,要不是特别仔细的去盯着看,一般人根本就发现不了那两个印记。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要等到他们大一点以后才可以进去吧。”

    吴飞突发奇想的说道:“而且你有没有发现,两个小家伙手臂上面都有和我们当初一模一样的印记呢,说不定他们本来就有一个自己的农场也说不定。”

    “那两个印记当初我也发现了,不过现在已经快要看不见了,已经变的很淡了,不过进不去也没有办法,反正离着他们长大还要很久呢。”

    康柳说出来以后,也知道这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而且就像吴飞说的那样,说不定两个儿子他们自己就有一个农场也说不定呢。

    吴飞最后把自己想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决定告诉康柳:“现在就不要管那些了,而且平时我们也要注意一些,要养成不在他们面前进农场的习惯,就算是以后他们长大了,也不要试图去问他们有关于这方面的事情。”

    吴飞打算要是两个儿子一直都不能进入自己的农场的话,吴飞就打算把这件事情烂在自己的肚子里面,就算是死也不说出来。

    而且就算是以后两个小家伙长大以后,真的也像自己一样拥有了自己的农场,吴飞也不打算去打探他们。并且就算是两人告诉自己这个事情,吴飞也会叮嘱他们,不管是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把这个事情说出去。

    康柳在后面院子里面转了一下,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已经装修好了的四合院上面。

    看着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装修的套间,康柳对吴飞说道:“老公,我们什么时候搬到上面这套房子里面来住吧,我感觉这套房子住起来比下面的新房子要舒服多了。”

    这套房子,吴飞在当时装修的时候,特意安装了一套供暖系统,只要把厨房里面的小型锅炉开起来,房间里面按照的管道很快就会是整个房间都变的暖烘烘的,比起用空调来要舒服多了。

    南方的冬天虽然说是气温不低,可是要是冷起来的时候,真的是冷到骨子里了,就算是穿再多的衣服都不怎么管用。

    而且现在家里多了三个小孩子,冬天的时候特别容易发生感冒,要是住进这装了暖气的房间,应该要舒服很多了。而且里面专门装修了一个婴儿房,正好可以让两个小家伙住,也方便吴飞和康柳两人过二人世界。

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一样的景象

    本来康柳在坐完月子以后,就打算把客栈开起来的。闲了那么长的时间,康柳迫切的想要找一点事情来做。只是这个时候却并不是适合客栈开张的时机,刚刚做完月子,两个小家伙还不能长时间的离开康柳的视线。

    而且室外的气温也越来越低,也不能让他们长时间的呆在室外寒冷的地方。不过在过年的时候,一家人还是搬到了四合院里面来住。

    只是老爸和老妈在四合院住到正月十五以后,就坚决的搬回了下面的房子去住了。因为四合院里面虽然是按照居家的功能设计的,可是却并没有下面那大房子那么大的地方,主要还是没有堆杂物和家里农用工具的地方。

    四合院改造,本来就参考了那些民宿设计的,以前用来堆放杂物的房间,现在也改成了客房,另外院子后面的道路也硬化过了,路的两边全部都种上了各种各样用于观赏的花卉。

    以前的农家小院,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客栈了。

    “住在这样的地方,每天只是做一点饭吃,然后玩一下的话是很好,可是要是经常下地,住这样的地方那是自找麻烦,我可不想一回来还要先刷鞋才能进屋子。”这是老妈的原话,反正就是住的不自在。

    因为四合院改造完成以后,地面差不多全部都做了硬化和铺上了大青石板。这些青石板大部分都是一切就存在于院子周围的,改造四合院的时候又专门找来了不少的青石板,有些还是专门找人买来的。

    不过就算是这样,青石板也还是不够全部铺满四合院,所以有些地方就拿鹅卵石铺了上去。

    这样看起来是好看了,不过对于经常要下地干活的人来说就有点不方便了。

    天晴的时候还好,地里的泥巴不会沾很多在鞋子上面,就算是沾上一些,走路的时候跺跺脚也就把泥巴去掉了。麻烦的是下雨的天气,湿泥巴粘在鞋子上面根本就跺不下去,一定得用刷子刷才能刷干净。

    就算是简单的刷一下,从卵石路上面或者是青石板上面走过的时候,也会留下一串长长的泥巴脚印。而每当看到本来干干净净的路上年留下一串脏兮兮的脚印以后,老妈总是忍不住拿起扫把去打扫,扫完以后还要用水冲洗一遍才放手。

    一次两次还可以,可是时间长了以后,老妈就有点烦不胜烦了。而且因为过完年以后的那一段时间,来家里买鱼买菜的人每天都络绎不绝,地上就没有多少干净的时候,老妈每天看着漂漂亮亮干干净净的地上被踩的脏兮兮的,心里总是有点不舒服。

    只是按照吴飞他们当地的习俗,正月十五以前还是在过年的时候,并不适合搬家,所以一等到过完了元宵节,老妈就把锅碗瓢盆全部都搬回下面的新房子了,留下康柳和吴莉他们住在四合院里面。

    自从老妈他们搬回下面去了以后,四合院里面果然安静多了,每天除了自家几个人和偶尔来串门的人以外,就很少有人进出了。

    而大家买鱼买菜,也都换到了下面的家里,而吴飞他们吃饭的地方,自然也换到下面的房子里面。

    现在家里种瓜种菜的生意已经差不多稳定下来了,而村里种菜的面积也增加了很多。年前在吴飞把那三十多亩大棚建起来以后,杨雪梅也终于说服了那些还在犹豫的村民,最后全村总共有81户决定修建大棚,面积最少得也有半亩面积,最多的是吴青友和周国龙,两家每一家都决定修建10亩面积的大棚。

    周国龙去年种西瓜也赚了不少钱,虽然价钱没有卖得有吴飞那么高,可是比起外地的西瓜和本地其他地方的西瓜,价钱还是要高上不少。

    周国龙去年卖得价钱最低的西瓜,也是两块钱一斤。而且去年周国龙种的西瓜,产量和吴飞家种的西瓜比,也差不了多少,亩产都在8000斤以上。

    而周国龙前前后后总共种了差不多四亩面积的西瓜,最少都有三万斤的产量。按照周国龙自己说的,就是卖西瓜都卖了8万多块钱。

    而且除了实在是忙不过来的时候,周国龙会找人帮忙外,平时地里的活都是两夫妻自己干的,从天刚刚亮一直干到天黑的看不清楚了,才会回家做饭,自从开始种地以后,他家就没有在晚上八点以前吃过晚饭的。

    当然了,下雨天和过年过节的时候除外,而且家里儿子儿媳回来的时候,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躺家里吃现成的了,都得帮忙下地去干活。

    而且周国龙他儿子儿媳也都在年前就辞工回家了,并且决定过年以后不再外出打工,就留在家里和周国龙他们一起种地种瓜。

    村里这样的人家有不少,特别是那些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一大半都决定留在家里,除了打算留在家里种地的,村里居然开始有开出租车的了。当然了,牌照自然是没有的,都是黑车,而且是连人带货都拉的那一种。

    至于村里的公路,紧赶慢赶,总算是敢在过年以前全部都修好了,而且听说通向国家森林公园的高速公路,也会在五一节的时候正式通车。

    像周国龙这样,因为在上年的种菜种瓜中尝到了甜头,而决定全家留在家里种地的,并不止周国龙一家,很多人家都决定回家发展大棚种植。

    加上杨雪梅一次两次的上门做工作,到了最后81户决定修建大棚的人家,加起来的大棚面积有210多亩,平均下来一户有2亩半多的大棚。

    而且杨雪梅也说话算数,只要大棚建起来了的,补贴也都在过年以前就全部到账了。吴飞总共修建了50亩面积的大棚,最后审批下来,每一个平方加起来补贴了6块钱。

    吴飞50亩大棚,一共领到了20万块钱的大棚补贴。而周国龙和吴青友两家,每家也领到了4万块钱的大棚补贴,都是直接打到个人专门在农村信用社开设的账户上面的。

    所以过完年以后,村里呈现出一种和往年完全不一样的景象。

第六百五十八章 签合同

    平时只要等过完年,最早的初四五就有人开始出门了,因为这个时候坐火车比较好买票一点,运气好还可以买到卧铺票。

    不要说现在高铁票很方便,对于在外面做一个普通工作的打工仔和厂狗来说,一张出省的高铁票动辄四五百、远一点的七八百上千,而过年出门的时候一般都是一家子,少到两三个多到四五个,几张高铁票买下来,可能一个月的工资就没有了。

    而火车票就便宜多了,座位票不到高铁票的四分之一,就算是卧铺票,也只有高铁票票价的一半。所以对于普通打工仔来说,高铁票只是最后的选择。

    所以从初四五开始,那些回来过年的人就开始往外面走了,等到元宵节的时候,村里那些在外打工的人就出去的差不多了。

    好不容易热闹了半个来月的村子,又一次安静下来了,整个村子一下子就变得冷冷清清的。

    不过今年终于有了改变,出门的人变少了,而留在家里的人变多了,反正每天吴飞出门的时候,都能看到不少的人在地里忙活,好像回到了小时候村里每一块地都有人耕种的时候。

    只是留在家里种地的,真正和吴飞差不多年纪的人很少很少,大部分都是四十以上或者是将近四十岁的中年人,三十岁以下的人,留在家里的很少很少,吴飞知道的一个手就可以数的过来。

    不过就算这样,村里也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加上留在家里的上学的小孩,每到周末放假的时候,就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

    村里的小学早就废弃掉了,既没有学生也没有老师,大家上学得跑去以前乡政府的地方,或者直接去镇上的学校读书,还好现在公路扩建好了,不管是坐车还是自己开车送,都很方便。

    从大棚建好以后,大家就开始忙起来了,整地,施底肥,以及做育苗的准备。大家都有各自的打算,想种什么东西的都有,居然还有打算用大棚来种火龙果的。

    在吴飞的印象中,火龙果在当地从来都没有人种过,本地市场上卖得火龙果全部都是从外地运进来的,本地的气候对于火龙果来说好像有点低了。

    只是在经过了解以后,其实在大棚里面,本地也是可以种植火龙果的并且用大棚种植火龙果,因为精细化管理的缘故,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火龙果的产量。

    不过吴飞并没有打算种植火龙果的想法,差不多50亩面积的大棚,除了有6个大棚用来育苗以外,其他90多个大棚,里面也就种植了草莓、西瓜、小香瓜、圣女果四种。

    这些瓜果,现在除了卖给戴国裴以外,蓝天公司也开始从吴飞这里采购瓜果了。

    蓝天公司的事情,前前后后差不多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确定下来。元旦节以后,宁小霞和杨天赐带了一批人过来,把上次看过的地方又重新看了一遍,还在好几块地里挖了一些泥巴放在一个箱子里面。

    这次吃饭的时候,因为三达正好在村里,所以下厨的人换成了三达。

    本来上次吴飞就跟宁小霞推销过水库里面养的鱼的,只不过看宁小霞没有兴趣的样子,吴飞也就没有过多的推销。这次在吃饭的时候,蓝天公司过来的一个副总忽然就对桌子上面的鱼有了兴趣。

    因为是三达下厨的缘故,这一次的饭菜准备的特别丰富,并且所有的食材全部都是吴飞他们村里的。桌子上面的鱼就有三个,另外还炖了一个两斤多的大甲鱼。至于各种蔬菜,更是做了四五个,反正一餐饭下来,大大小小的菜上了十五六个。

    不过吃饭的人也不少,吴飞一孩子加上三达还有五爷爷和吴权,一个特大的圆桌坐满了12个人,还有好几个站着吃饭的。

    所以蓝天公司一行人走的时候,不仅带回去了各种各样的蔬菜,还有一大桶鱼。

    本来这些东西蓝天公司的人是打算付钱的,只不过吴飞并没有收,最后就收了那两个加起来5斤重的甲鱼4000块钱。

    对于其他的蔬菜和鱼类,蓝天公司的人说是要等回去以后研究才能决定,不过对于吴飞水库里的甲鱼,蓝天公司倒是直接就出了一个高价想要大量的购买。

    不过吴飞并没有答应下来,只是把养在院子里面的那两个大甲鱼卖给了他们。至于理由,自然是甲鱼一下子捞不到,而且捞不捞得出来还得看运气才行。

    不过吴飞也答应了他们,以后要是捞到了甲鱼的时候就联系杨天赐,反正杨天赐一般都是呆在县城的时间多一点,过来龙山村也很方便。

    不过这一次蓝天公司做决定就快了,回去没有一个星期,就正式通知吴飞,公司对吴飞这里提供的各个品种的蔬菜、瓜果和鱼类都做了检测,并且全部都符合要求。

    而且通知吴飞去签订正式的合同,到了这个时候,蓝天公司才知道吴飞居然一直都没有成立公司,最后只得和吴飞签订了一个公司和个人之间的采购合同。

    这些对于吴飞来说关系不是很大,反正就是菜上车了就收钱,价钱自然是按照当季市场上的价钱上浮一点。至于发票什么的,那些吴飞就不管了。吴飞直管每周按照蓝天公司的要求把菜准备好,然后就等着收钱了。至于菜的配送,最后成了杨天赐的工作。

    签合同的时候,蓝天公司的人要求吴飞开发票。吴飞只答应了开一个收据,证明是有那么一回事,买了多少东西,至于开发票,吴飞就没有办法了,而且吴飞也不打算去弄那样的东西,也不打算按照他们说的成立一个公司。

    最后蓝天公司还是答应了吴飞只开收据的做法,不过也再一次提到了大甲鱼的事情。

    只是对于蓝天公司的要求,吴飞是早有预料,转身就从自己皮卡车的后座底下提出来一个编织袋。里面装了10个超过2斤的大甲鱼,其中有两个都快3斤重了。

    最后那两个大的按照800块钱一斤来算,其他的都是600块钱一斤,10个甲鱼卖了13000块钱。

第六百五十九章 客栈开业(1)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地里的事情差不多已经进入了正轨,现在种出来的菜一点都不担心卖不出去,利润最大的瓜果生意,现在又多出了蓝天公司这一个稳定的大客户,地里的事情可以说的上蒸蒸日上了,平均下来,每天的利润已经超过一万块钱了。

    这还没有加上水库里面卖鱼的收入,现在水库里面的鱼主要还是卖给县城和附近镇上的那些酒店,还有就是家里办酒席的那些人家,平均一天下来也能卖100多斤鱼,有将近2000块钱的收入。

    这些收入里面,并没有算入卖甲鱼的钱,其实吴飞有用大概的算过一笔账,卖甲鱼的钱要比水库卖鱼的钱还要多上一半多。

    不过现在这些事情,已经占用不了吴飞多少时间了。种菜的事情全部都是吴邦在经手,吴飞很少去管地里的事情,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和老爸下网捞鱼。

    不过捞鱼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早上,最多也就是两个小时的事情,然后吴飞差不多就可以空闲下来了。

    平时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拍一些种菜捞鱼的视频发给康柳,经过简单的编辑以后,把那些视频发布在抖音和朋友圈里面,经过一年多日积月累,关注康柳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只是因为怀孕的缘故,康柳开一个网店卖货的打算一直都没有真正的实行。现在带着两个孩子,就更加没有精力来做这一件时间了。

    不过客栈已经装修好好长一段时间了,到了3月份天气暖和一点的时候,康柳终于决定让客栈开始营业了。

    4月1号,愚人节,是龙山客栈正式开始营业的日子,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首先想起的总是一部叫《龙门客栈》的电影。

    其实吴飞开始的时候是打算把客栈取名叫做龙门客栈的,反正他也不怕拍那部电影的人跑来自己这个山疙瘩里面来找麻烦。

    要是真的被人找麻烦,那也证明自己的客栈已经火了、出名了。

    只是康柳强烈反对吴飞的提议,最后还是把客栈的名字定为龙山客栈。其实吴飞还是坚持认为龙门开展要比龙山客栈来的好听,而且听起来要上档次多了。

    其实从三月初开始,吴飞和康柳就开始给客栈开业做准备了,而且客栈装修改造的整个过程,也都被吴飞拍成了视频,然后被康柳发布到了自己的抖音和朋友圈里面,被点击的次数已经超过了十万次,留言和点赞也不在少数。

    在决定客栈开业以后,康柳专门把吴飞以前拍的有关于四合院的视频,又重新剪辑了一遍,在一个视频里面把四合院前后的变化全部都呈现了出来。

    而且在视频的末尾,专门公布了客栈4月1号开业的消息。至于微信朋友圈和两人加入的所有群聊,不管让不让发广告的,两人都把客栈开业的消息发布了一遍又一遍。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留下了订房的电话和微信,有想要来客栈入住的人,可以通过微信和电话联系到康柳和吴飞。电话留的是吴飞的电话,微信号就是康柳的。

    至于客栈房间的价格,最便宜的双人间一个晚上是108块钱,最贵的套间是188块钱,不过开业期间一律六折优惠。

    四合院用于接待客人的客房总共是21间,其中的19间房子都是只有一个房间的双人间,所有的床都是一米八的实木大床,当然了,房间里面都有单独的洗手间和洗澡间、热水器、空调、电视、独立的wife。

    不过这19个房间也不是全部都一样大小,最小的只有12个平方,大的也就16个平方多一点。最大的也就是两个套间,包括两个卧室和一个客厅,比起那些双人间来,套间里面多了一个冰箱,除了没有厨房和洗衣机以外,就跟一套居家的房子一模一样。

    双人间108块钱的价格,和县城的大部分大酒店比起来,那是一点都不贵,不过要是和县城那些小酒店比的话,这个价格就有点贵了。

    就吴飞知道的,县城现在最便宜的旅店,一个晚上只要五六十块钱,并且还有空调和热水。吴飞没有住过那样的旅店,不过里面的环境应该好不到哪里去。

    而龙山客栈的目标顾客,也不是那些会去住五六十块钱旅店的人。来龙山客栈入住的,不说有钱有闲,最起码应该是有一点小钱,并且追求有精神上面的追求,也就是追求一种暂时放空自己的想法,摆脱城市里面的喧嚣和繁华,回归自然和原始,暂时放下工作的压力,让身体和精神得到短时间的放松。

    而这样的人,对于100多块钱一晚的房价,应该是一点压力都没有的。要是连住几晚的房钱还要心痛的人,应该尽早多去赚钱,搬砖也好、做厂狗也好,就不要想着放松了。

    其实人最好的放松方式,就是啤酒、白酒和花生米,可以很快的放下一切压力,有些人还可以彻底的放飞自我。吴飞自己以前就多次这样给自己的心情放一个假,可惜喝醉以后的吴飞除了呼呼大睡以外,根本就没有力气再做什么。

    在吴飞和康柳把价格发布出来以后,除了极少数的人说价钱有点贵以外,大部分的人都对这个价钱没有什么意见,都是询问什么时候可以正式入住的。

    不过还是问的多,真正付钱订房的人少。不过在消息发布出去的三天时间里面,所有的房间就陆陆续续的订了出去,最少得只订了两个晚上,最多的一个人直接订了一个星期。

    这些订房的人,都是直接微信全款转账的。不过吴飞也提前说明了,要是临时有事的话,只要提前一天通知,订房的钱还是可以退的。

    而这第一批订房的人,大部分都是吴飞他们附近县市的,所有的人都没有出省。而且这些人,全部都是很久以前就关注了康柳微信和抖音的人,有好几个人,吴飞在发布的视频下面,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留言。

第六百六十章 客栈开业(2)

    正式营业的日子在愚人节这一天,可是在这之前早就有人住了进来,这些人全部都是吴飞和康柳认识的人。

    四月一号是正式营业的日子,可是试营业那是早就开始了。因为村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来买菜,村里做各种小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出现了第一个卖早点的摊子,有包子、馒头和稀饭。

    卖早点的是贤球一家人,以前在外面就是专门卖早点的,过年的时候发现村里全天都有来来往往的生意人,而村里除了小卖部卖一点饼干泡面和面包之类的东西以外,就再也没有其他可以吃的东西了。

    于是就动了回村里卖早餐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后,发现就算是生意没有在外面好,可是赚的钱却不一定会比外面少,终于决定就留在家里卖早餐。

    在外面虽然赚的要多一些,可是开销也要大很多了,就是每个月租房子的开支都不是一笔小数,更不要说平时生活用到的东西就没有一样不要花钱的。

    而在家里卖早餐,简单到只要买一点米面和食用油,加上一桶煤气就差不多了,平时的小菜之类的东西,完全可以自己种。

    而且不忙的时候,只要留下一个人看摊子就可以了,完全可以把自家荒废掉的田地都捡起来,种上蔬菜瓜果,这又是一笔收入。在家里赚一块钱别说全部都存起来,存七八毛钱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不像在外面,一个月赚三五千块钱可能都只够两个人的开支,而且赚的钱起码有一小半都得花出去,最后存下来的可能存不了几个钱,很多在外面打工的,年头忙到年尾,最后就剩一个光身子回家,啥都没有赚到。

    贤球家的房子离着水库大堤大家聚起来做买卖的地方也不远,一眼就可以看到。在做好准备工作以后,直接就在大路旁边立了一个卖早餐的牌子,直接指向自己家里。

    在牌子摆出来的当天,准备的200个包子馒头就全部都卖出去了,最后没有了包子和馒头了,直接就支起锅下起面条来,就连面条也卖出去二十多碗。

    来村里进货买菜的人,都是一些干体力活的好手,几十斤上百斤的东西经常都要搬上搬下的,吃起东西来不是那些整天坐着不动的人能比的,一般人一餐是两个大包子,到了他们这里,四个五个还只是勉强止饿而已。

    而且现在村里从早到晚都很少断人,卖早餐的干脆就开始连中餐晚餐也一起做了,当然了做的都是方便快捷的米粉和面条,做起来快,吃起来也快。

    在决定客栈营业以后,吴飞就找上了贤球,以后住在吴飞客栈里面的,平时吃饭的问题就交给他来解决了。

    对于送上门来的生意,贤球自然是没有拒绝的道理,满口答应下来,并且答应给住在吴飞这里的人送货上门。就这样,客栈里面吃饭的问题就这样的解决了。

    贤球也答应吴飞,全天除了供应早餐的包子馒头之类的早点以外,在卖完早餐以后,也接受点餐的服务。至于食材,除了猪牛肉之类的不那么方便意外,村里并不缺少做菜的东西。

    蔬菜之类的不要说,鸡鱼肉也就肉不那么方便了,其他的真的不比一般的饭店菜品少。最主要的还是贤球炒菜的功夫也不错,一手家常菜炒的特别好吃。

    当然了,这也就是一个临时的措施,以后要是客栈真的发展起来了,而贤球的服务要是跟不上去的话,吴飞就只得自己请人来开伙了。

    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客栈的第一批客人就住了进来了,不是说客栈提前开业了,现在住进来只能算是试营业。

    对于从来都没有开过旅店宾馆的、也从来都没有在旅店宾馆工作过的两人来说,很多的问题在没有碰到之前都是意识不到的。

    在开业之前住进来的人,可以说都是吴飞和康柳认识的,或者是认识的人介绍过来的。

    在 3月25号的时候,客栈一下子就有6个房间住进来了客人。这六个房间里面的客人,其中有四个房间的客人是吴飞和康柳认识的,只有其中一个房间的一对年轻恋人是别人介绍过来的,还有套房里面那对带着小孩的夫妇,是刘萍花介绍的。

    对于试营业期间来入住的客人,房费一律五折优惠,这个政策会持续到4月一号正式开业之后的一个,直到5月一号才结束。

    客栈的工作人员,除了吴飞和康柳两人以外,另外还请了两个人,都是自己村里的,一个主要负责收拾房间里面的卫生,一个主要负责清洗替换下来的床单被套,为了这个问题,吴飞还特意买了一个可以一次性洗十五公斤衣物的洗烘一体的全自动洗衣机,花了吴飞7000多块钱。

    这个东西简单是简单,只是洗一次东西要的时间太长了一点,忙了好一阵子别的事情回来,发现东西还没有洗好。吴飞另外也买了一台小一点的洗衣机,专门用来给住在客栈里面的人洗衣服,小型的倒是蛮好用,差不多一个小时就可以洗好,然后拿回去直接就可以穿上了。

    吴飞自己也试过一次,不过穿起来感觉还是没有晾干的那么舒服。

    不过来住的几个人倒是没有多大的意见,而且对于龙山村这里的环境都特别满意。除了在后面种满了各种花卉的院子里面走一走以外,然后就是去吴飞种菜的山上了。

    而那些种草莓的大棚,是所有来这里住的人每天都要去的地方。这个时候,草莓早就可以吃了,每天都有人专门来买草莓。

    而对于住在客栈的客人,买草莓要比别人优惠不少的。今年吴飞这里的草莓,价钱一点都不便宜,零散的自己来摘的都是28块钱一斤。

    不过自己来摘草莓的,只要不把草莓摘下来随地乱丢浪费,吴飞是不管他们吃多少的。所以很多来摘草莓的,都是边摘边吃,最后可能吃下去的比买的还要多呢。

    不过吴飞也不在意,这个价钱要是不让人吃的话,那就只能全部都运到那些大城市去卖了。

    而住在客栈里的客人,自己去摘草莓只要20块钱一斤,整整比别人要优惠10块钱一斤。

第六百六十一章 客栈开业(3)

    客栈暂时没有给入住的人准备饭食,不过吃饭的地方还是留出来了的,以前的堂屋就被改造成了公共活动的地方,里面放了一个大大的电视,还有一个吧台,里面放了不少的饮料和酒类。

    四合院总共是两层,楼上都是住宿的房间,而楼下留出来了两个公共活动的地方,一个就是外面的走廊,用栏杆围起来以后,摆上一排小桌子,只要搬几个椅子来,坐在那里泡茶、看书、刷手机都特别舒服。要是有风的时候,风中还会带来一缕缕若有若无的花香。

    当然了,要是山上在用沼液浇地的时候,偶尔也会闻到一点刺鼻的气味。不过到了农村,不踩一脚牛粪的话,整个过程总是有一点不完整。

    当然了,用到沼液的时候也不是很多,最多也就一个月可以用一次,因为现在沼液的量并不是很多,即使这个东西用来种菜非常好,没得那么多也没有办法。

    3月底,试营业期间来的客人就全部离开了,走的时候大袋小袋把开来的车子里面每一寸空间全部都塞满了。这几天的时间,大家把吴飞家里种的东西差不多都尝过了,所以回家的时候,把可以带回家的东西全部都带上了一点。

    其中最多的一个,酸萝卜和酸白菜一下子就买了三大坛子,都是可以装十五斤的那种坛子,另外还有三桶十斤装的老酒,其他的蔬菜、西瓜、香瓜也买了不少。

    用他的话说:“这三天时间是自己这几年时间里面过的最轻松的一段日子。离开这里以后,又要投入到忙碌的工作和生活里面了,也就只有吃到老板你家的这些酸菜,才能回想一下这段轻松的日子。”

    这个大哥是一个爱酒的人,每天晚上在入睡之间都会喝一点小酒,就着酸萝卜和酸白菜,加上一点花生米,一个人都可以喝一个多小时。

    不过在吴飞推荐了增加酿的老酒以后,这个大哥就不再喝白酒了,每天晚上改成喝一斤老酒,第二天一大早照样起床,跟着种地的人一起去山上。

    只是他并不动手,就到处走走看看,有时候看着大家种菜,有时候也会和种菜的人一起侃大山。

    其实这几天住在这里的人,就没有一个人是每天呆在房间里面的,起来以后就会跑到山上去玩,也有会开车去附近的景点游玩的。

    不过吴飞家附近的景点很少,最近的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开车也要差不多40分钟到一个小时,要想方便,还得等到经过大熊山的高速公路开通以后才比较方便。

    等到高速公路通车了,那时候到大熊山只要20来分钟就可以了。吴飞以前对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宿舍的同学就是大熊山上面的,一次国庆放假的时候,好几个同学跟着那个同学去了他们家里。

    在学校的时候,国庆节的时候还可以穿短袖,晚上不要盖被子也一点问题也没有。可是等大家上了山以后,才发现山上的气温和学校的气温差的真是太多了。

    白天的时候还能忍受,到了晚上,好几个穿着短袖的同学就冷的受不了了,纷纷找同学要衣服,最夸张的一个居然把棉衣都套上了。

    不过山上真的要比山下冷太多了,听说就算是夏天最热的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得盖上棉被才可以睡觉。山下下雪,一般的雪落地就化了,就算是下大一点,等停下来以后要不了几天时间也会融化的干干净净的。

    不过在大熊山上面,就是到了三月底的时候,最上面的地方还可以看到没有融化的雪。不过车子开不到山顶上去,最后有一段三四公里的路只能徒步行走。还好这几年大熊山上面的基础建设做的很好,容许游客去游玩的地方,全部都修好了步行道。

    除了大熊山以外,附近能玩的地方也就车头江水库、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就是梅山龙宫了。

    车头江水库也就比吴飞家的水库大亿点而已,这个季节除了可以去划一下船,钓钓鱼以外,很多的水上项目都不适合玩。

    这个季节水温还是比较冷的,除了那些敢冬泳的可能会下水游一会以外,还没有什么人敢在这个季节下水库游泳的。

    至于梅山龙宫,对于没有去过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玩的地方,吴飞在那个山洞还没有开发的时候就和同学们进去看过,后来开发成景点以后也去过一次。

    只是开发成景点以后,却没有了当时进去的惊险刺激了,只是视觉上的感觉却强烈了很多。在灯光的照射下,山洞里面的石钟乳散发出各种各样迷人的光芒,加上很会讲故事的导游,第一次来的人总是不时的发出各种惊呼声。

    不过吴飞在景点开放以后就去过一次,以后就不想再去了。当时吴飞去的时候,景点的门票好像才60来块钱,现在听说已经要差不多100块钱的门票了。

    不过吴飞当时去倒是没有买门票,因为有一个高中同学家里就住在景点附近,带人进去也就是打一声招呼的事情。

    其实再远一点,可以游玩的景点也不少,不过对于吴飞这里来说,暂时还不是很方便,因为到目前为止,高速公路还是没有通车。

    不过来吴飞这里住的人,好像也不是那种喜欢跑很远去景点玩的人,倒是乐意每天上山跟着大家种菜摘菜,最喜欢的还是去摘草莓和西瓜。

    所以每一个人离开的时候,草莓、西瓜、酸白菜和酸萝卜几乎都是大家都要带的东西,要是喝酒的,老酒也会买上一两坛子。

    总的来说,试营业的这一段时间,客栈虽然发现了不少的小问题,不过大的麻烦倒是没有,一点也不耽搁4月1号客栈正式开业。

    试营业结束以后,吴飞算了一笔账,六个房间总共收入房费1600块钱,这是优惠以后的收入。

    不过大头却不是房费,这段时间卖给客人们的草莓瓜果,总共有1800块钱,这还是大家平时日常消费掉的。大家走的时候,最多的一个买了三桶老酒、三坛子酸菜、十斤一箱的草莓两箱、两个一箱的西瓜四箱、另外香瓜、蔬菜把整个车子全部都塞满了,总共买了1300多块钱的东西。

    总共加起来,六个入住的人离开的时候一共买了3600多块钱的东西,所以总得来说,试营业的这一段时间,这几个客人带来的收入居然多达7000块钱。

第六百六十二章 客栈开业(4)

    4月一号一大早,这个城里人喜欢恶搞的日子,对于农村人来说和平常根本就没有两样,要不是客栈今天正式开业,吴飞根本就不记得今天是愚人节。

    吴飞一大早起来就把今天需要的鱼捞了上来,让回家接老婆孩子的张毅彬把鱼顺便带给大富豪酒店。姐姐张莉在家里坐完月子以后,就一直没有回县城,店里管账的事情一直都是张毅彬在做。

    不过小孩子现在也快半岁了,而且小朵朵明年就要正式读一年级了,但是小朵朵读幼儿园虽然读过好几次,可是一直都是读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现在不管怎么样,都要完整的读一年幼儿园才行,要不然等读一年级的时候很可能适应不过来。

    所以在家住了大半年的老姐,终于打算去饭店上班了,不过为了照顾方便照顾小孩子,张毅彬在饭店一墙之隔的地方买了一个套间。

    套间很小,才60多平方,室内面积可能也就50平方出头。不过房间有点小,50多平方的面积按照三室一厅的结构装修的,不过住张毅彬他们一家子倒是正好。

    房子是二手房,并且是楼房,比起现在新建的高层来说要便宜多了,两证齐全全款交付,一个平方也就3600块钱,一套房子连所有的税费加在一起,总共只要23万块钱,而且房子里面的装修也送给他们了。

    虽然是已经建立十来年的房子,不过房子里面的装修倒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地板砖更是一点都没有坏。不过在买下来以后,张毅彬还是简单的聋了一下,里面该刷白的刷白,该维修的维修,最后用墙纸把房间里面贴了一遍,然后又换上了新的家具,一下子又花了将近3万块钱。

    不过这样一来,整个房子就看起来和新的没有两样了,所以在放了一个多月散味以后,张毅彬就迫不及待的回家接老婆和孩子了。

    等姐夫一家人都离开以后,吴飞就换掉刚才捞鱼弄脏了的衣服,为等一下客栈开业做准备。

    农村建房的话会有很多的讲究,摆酒敬神能忙乎一天,当时四合院动工的时候也来了那么一场,等完工的时候又来了一场。

    不过现在客栈开业,吴飞就没打算大动干戈了,只是和康柳用自己种的话扎了几个花篮,然后又把后院的一些盆栽移到院子前边,就算是庆祝客栈开业了。

    虽然客栈马上就要开始营业了,并且现在所有的房间都已经预定了出去,可是村里对于吴飞的客栈了解的确不是很多,最多的还是停留在传言的阶段。

    在农村的传言,很多也就和谣言差不了多少,反正传着传着到了后面总是会大变样的。至于事情刚开始是什么样子的,就很少有人会关心了,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可是世人大部分都是平常人。

    对于吴飞的客栈,村里人虽然了解的不多,可是关心的人还是不少的。对于这栋存在了上百年时间的建筑,村里有不少的老人都在里面住过,也在里面发生过不少的故事。

    当时动工维修改造的工程中,以前在里面住过现在还在村子里的人,一个不少的都去里面看过。看到施工的场面,虽然知道吴飞花费不小,不过具体花了多少钱吴飞却没有对外人说过。

    所以这一段时间说什么的都有,并且大部分人都不看好吴飞开客栈的钱途,背后有些话说起来也就不那么好听了,不过大家也不会当面跟吴飞说这些。

    只是村子里面就这么一些人,谁说了什么话,不用隔夜的,就会传遍整个村子,吴飞自然也就知道了。

    “吴飞这一年多种菜种瓜应该是赚了不少的钱,要不然也不会把那么多钱花在那老房子上面。”

    “听说要开什么客栈,就跟电视里面放的那样,里面还有说书先生说书呢,不过开在我们这山疙瘩里面,会有人来住吗?”

    “他们说吴飞修这个客栈总共花了两三百万,也不知道怎么能花那么多钱进去的,就那个院子卖一百万也没人要吧?”

    “现在不是有人住进来了吗,那些人每天都会去贤球那里吃饭呢,听说一个个都很大方的。”

    ……

    “听说都是吴飞和他老婆的熟人,等到以后就知道了。”

    反正村子里面是说什么的都有,不过没有几个人看好客栈的生意。幸灾乐祸说不上,只不过吴飞的客栈在这一段时间里面成了村里大部分人的谈资倒是真的。

    对于这些话,吴飞虽然知道了,却并没有说什么。现在就算是吴飞说客栈很赚钱,也不会有几个人相信,大家一般都只愿意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

    只有等以后客栈的声音真的好起来以后,村里的这些闲言碎语自然就会消失掉,改成羡慕吴飞的话语,当然到时候有人跟风开客栈也是不一定的事情。

    不过吴飞现在根本就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忙了一阵以后就把早饭吃了,然后和康柳两人等着入住的房客。

    十一点不到的时候,终于等到了第一个客人。

    不过看到从出租车上面下来的两人以后,吴飞和康柳却有一点吃惊。在来之前,两人就跟康柳联系过了,而且当时康柳还和出租车师傅通了电话,把这里的地址告诉了司机师傅。

    其实在公路扩建以后,用导航也不会迷路了,直接就可以导航到龙山水库的大堤上面。

    让吴飞吃惊的是来人实在是太年轻了一点,看年纪根本就是在读大学的学生,和吴飞想的已经工作了的上班一族根本就对不上。

    不过吴飞和康柳还是赶忙迎上去:“欢迎光临龙山客栈,两位先把行李放下休息一会,我来给两位办理入住的手续,麻烦先出示一下个人身份证。”

    说完,吴飞接过两人的身份证,登录了连接公安部门的客栈入住系统,把两人的身份登记上去。本来吴飞计划开客栈的时候,是没打算去弄什么工商注册之类的东西的,等到了解过以后,才发现国家对于客栈民宿之类的东西查的很严,特别是对于入住的人员信息,必须如实的登记。

    吴飞摆在堂屋里面的那一胎电脑,录入入住人员信息以后,会实时同步到公安机关的系统里面。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753/ 第一时间欣赏辉煌从菜园子开始最新章节! 作者:奋斗的平头哥所写的《辉煌从菜园子开始》为转载作品,辉煌从菜园子开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辉煌从菜园子开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辉煌从菜园子开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辉煌从菜园子开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辉煌从菜园子开始介绍:
告别996的生活,吴飞回到了乡下老家。偶得神奇空间的他,养养鱼,种种地,偶尔开开同学会,……简介无力,起名也不会,所以大家就随便看看好了辉煌从菜园子开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辉煌从菜园子开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辉煌从菜园子开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