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女配拒绝当炮灰TXT下载女配拒绝当炮灰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女配拒绝当炮灰全文阅读

作者:子曰与诗云     女配拒绝当炮灰txt下载     女配拒绝当炮灰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百六十五章 太后5

    “走了好,不走如何去和韩骧商议对策?那老狐狸是个人才,他若是称病告假,我也拿他没辙,没想到他居然要告老还乡,这可是正中哀家下怀。”

    姜蝉提着毛笔,时不时地在奏折上写上两笔,口中则淡淡地和青竹说话。

    “这都是些什么东西?长篇累牍地写了这么多,中心意思两句话就可以概括。”倏地合上一份奏折,姜蝉将它放到了一边。

    今天是她正式到御书房处理文件的第一天,一连看了十多份奏折,全都是长篇累牍地废话,辞藻还格外华丽,中心意思还要她自己提炼概括。

    拿起一边一份空白的奏章,姜蝉刷刷写了几行字,随后放到一边。想要垂帘听政也不是那么容易,那么第一步就从这个奏折的书写开始吧。

    姜蝉将后世公文写作的要求列了出来,准备明日拿到朝堂上分发下去。

    “娘娘,该传膳了。”青竹弯腰,在姜蝉的耳边说了一句,娘娘进御书房已经两个时辰了,也到了饭点了。

    “清淡一些,不要太多菜色,削减宫内花销。”姜蝉放下朱笔,随口说了两句。

    “奴婢知道,这就吩咐下去。”

    青竹也不奇怪,自从先帝驾崩后,太后娘娘传膳都是这个要求。

    匆匆吃了几口,忙碌完的许公公过来回报:“娘娘,安国公、英国公、镇国公、杭大人等几位武将都在御书房外候着。”

    姜蝉放下筷子:“宣他们进来吧,青竹,将哀家的私库拿来。”

    青竹躬身:“娘娘,这可不是小数目,若是动用了……”

    姜蝉挑眉:“无妨,花出去了日后总会赚回来的。”

    御书房内,安国公和几个老将军正守在那里,看姜蝉从屏风后面绕了过来,忙起身见礼。

    姜蝉抬手:“无需这么客套。”

    “安国公,西凉事急,你点好兵后即刻出发,这是哀家的私库,应该足够将士一个月的军饷,剩下的哀家会在十日之内着人送到边境。”

    安国公眨了眨眼里的泪花:“多谢娘娘慈心。”

    姜蝉微微一笑:“兵贵神速,若是耽搁一日,边境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丧生,那都是活生生的性命。”

    几位武将也冲着姜蝉行礼:“多谢太后娘娘体恤。”

    听地姜蝉和众大人商议大事,青竹轻手轻脚地出去,自己和许公公在御书房外守着。只要将朝中的武将拉了过来,再对上韩骧一脉,他们就有了胜算。

    半个时辰后,武将们依次离开,安国公有意留到了最后。

    看着端坐在书桌后的姜蝉,安国公叹了口气:“娘娘今日在朝廷上太过突然了。”

    他也被姜蝉来的这一手吓了一跳,也不事先和他通个气,他可以顺势和几个武将联合好,免得到时候在朝堂上孤立无援。

    姜蝉浅浅地喝了口茶:“让父亲您担忧了,我也是有意而为之。我向来都是主战的,再怎么也不能将一国的命运寄托到一个小姑娘的身上。”

    “她本身就过地不容易,哪里再能够让她去外面吃这个苦?西凉就是再富庶,终究还是比不上咱们中原。”

    “这话说地也是,这种情况下和亲,带来的也只会是耻辱。”安国公点头,若是战胜了和亲,公主在西凉的处境还稍微好些,可若是换了这么一番情况,和亲那纯粹就是让人看轻了。

    “我知道父亲您是明白人,可惜这些文臣们,除了会耍嘴皮子,别的什么事都不会。”姜蝉模仿着原主的性格,随口说了两句。

    在父母面前,原主的性子比较活泼,说话也有些口无遮拦。这当然是因为父母的宠爱,让她能够自由地做自己。

    “娘娘心里有成算就好,老臣先告退了。”安国公站起身:“娘娘若是觉得寂寞,不妨招几位官劵进宫陪陪娘娘。”

    姜蝉颔首:“多谢父亲的提醒,我知道应该怎么做。”

    还是安国公这一招高明啊,若是左相那一脉再蹦跶,她就将左相一脉的官劵全都招进宫里。可惜小皇子还小,若是他再大一些,她就可以给他配几个玩伴,还怕那些官员不乖乖听话?

    思忖着这些,姜蝉继续埋首于奏折。这些官员们哪,果真是拿她当个摆设,送到她眼前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一点实事都没有,奏折几乎都是礼部工部居多,吏部、户部、刑部、兵部等是一件都没有。可就算是送来的奏折再划水,姜蝉也要耐心地看完做批注。

    你这都不看,日后送来的奏折只会越来越少。说到工部,姜蝉脑子中赚钱的想法一大堆,可目前腾不出手来。

    想着,姜蝉随手在奏折底部写了几句话,她提供思路,就看工部的能人巧匠们能不能做出来了。

    后宫中消息传播地是非常快的,很快,太后娘娘动用自己的私库为远征西凉的将士发放军饷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后宫中自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傍晚时候,姜蝉总算是处理好了成堆的奏折,青竹进来汇报,说两位公主在御书房外候着,似乎想要汇报些什么。

    姜蝉放下朱笔:“宣她们进来吧。”

    赵润冰和赵润清走了进来,两个小姑娘手里都抱着一个小盒子,看着都有点小心翼翼的。

    “见过太后娘娘,娘娘万安。”

    “你们过来找哀家所为何事?”看两人有些惴惴地,姜蝉率先发问,语气很柔和。这两人看着都像是惊弓之鸟一般,她可不能将人吓着了。

    年纪大一些的赵润冰咬了咬唇,“我听说娘娘动用自己的私库为将士们发军饷了,润冰也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是润冰这些年来积攒下的银两。”

    润清脆生生道:“润清也想给将士们捐军饷,润清可以不要珠花首饰,都换成银子给将士们。”

    青竹将两个小盒子递到了姜蝉的面前,姜蝉扫了两眼:“那哀家就多谢将士们谢谢两位公主的仁心了,你们能够有这样的举动,哀家很欣慰。”

第九百六十六章 太后6

    润清拿过来的小盒子里都是她自己的小珠花,老实说这些东西都是有规制的,根本不允许在宫外流通的,就算是拿出去,也换不回银两。

    可这是孩子的一番心意,姜蝉也不会拒绝,最多她贴补一些就是了。

    看姜蝉面貌和悦,两个小姑娘也放松了一些。赵润冰手指搅了搅:“娘娘,母妃说西凉要和亲……”

    姜蝉顿了顿,看小姑娘正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她笑了笑:“西凉是有这个意思,哀家拒绝了。”

    “为什么?若是和亲的话,是不是就不用打仗了,是不是就不会死那么多人了?”

    “这个说法固然没错,可如果和平需要靠着女子来牺牲奉献,这样的和平不要也罢。”姜蝉站起身:“大禹朝不会接受和亲。”

    “一时的退让换来的只会是对方的变本加厉。”姜蝉沉着声音:“不如趁着现在将他们按下去,就算开始艰难了一些,可是后面换来的却是长久的和平。”

    赵润清还懵懂,不明白姜蝉说的话。赵润冰却听明白了姜蝉的意思,她对姜蝉行了一个大礼:“多谢娘娘庇佑。”

    姜蝉叹了口气:“起身吧,按理你该称呼我母后,日后有时间多来我这里坐坐。你们是大禹朝的公主,你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皇室的颜面,日后有时间不妨多来我这里坐坐。”

    “不会打扰母后吗?”赵润冰咬咬唇,有些犹豫。

    “自然不会。”姜蝉捏捏眉心:“晚上就在哀家这里用膳吧,难得哀家这里热闹。”

    赵润清腻到了姜蝉的身边:“母后,儿臣想要吃桂花糕。”

    姜蝉捏了捏她的包包头:“青竹,传膳吧。”

    在姜蝉这里用了晚膳,姜蝉才着人将两个公主送回了寝宫,顺便再让青竹物色了两个老宫人,专门教养小公主的。

    她们是金枝玉叶,怎么能够这么一副小家子气的的样子?

    她既然接下了任务,就要将这些事全都揽过来,况且这封建时代,女子的命运要更加艰难一些,就算是公主,有的时候承担地还会更多。

    李太妃在寝宫里是坐立不安地等着,大公主都去了御书房两个多时辰了,怎么还没有回来?不会是做了什么事情惹怒了太后娘娘吧?

    想到过去这位太后娘娘的姐姐的手段,李太妃打了个寒颤。就算她只生了一个女儿,在宫中的日子也没有好过多少,削减份例是常有的事情。

    在寝宫里走来走去,李太妃越想越慌,当下疾步出了寝宫向御书房的方向走。刚走出去没多远,就遇上了青竹一行人。

    青竹手里牵着小公主赵润清,大公主走在她的身侧,面上都是笑盈盈的。

    看大公主完好无损地回来,李太妃的心里才算是放下,她冲着青竹笑笑,有点局促:“劳烦青竹姑姑了。”

    青竹牵着赵润清:“太妃客气了,这是太后娘娘给大公主安排的教养嬷嬷。奴婢先送小公主回寝殿休息了,大公主也早日安置了。”

    赵润冰回眸:“多谢娘娘,青竹姑姑慢走。”

    看青竹等人向小公主的寝殿而去,李太妃才长长地舒了口气:“公主怎么去了这么久?”

    “母后……太后娘娘留儿臣和润清用膳了,儿臣送过去的银两娘娘也收下了。”迟疑了下,赵润冰实话实说。

    “这么看来,娘娘对你倒是不错。”

    李太妃思忖了下:“和亲的事怎么说?”

    “娘娘说了,不会和亲的。”扶着李太妃的手腕,赵润冰笑颜如花,在自己亲娘面前,她显然更加放松自在些。

    “那就好,那就好,娘娘还说什么了?”李太妃拍拍胸口,势必要将姜蝉的所有反应全都了然于心。

    “别的也没说什么,只是让儿臣和润清有时间多去她的寝宫坐坐。还有教养嬷嬷的事情,”大公主挠挠脸:“娘娘说,儿臣是大禹朝的公主,一言一行都是大禹朝的脸面,特意拨了两个教养嬷嬷给儿臣,润清也有。”

    “那就好,你也十三岁了,以前我总在发愁,现在娘娘想到这件事,我也算是安心了。”

    李太妃心里是彻底地放下了,现在看来,皇帝过世似乎也不是一件坏事?她的女儿比起以前来,日子似乎要好过不少,虽然这样想挺没良心的。

    听着李太妃和大公主一问一答,两位教养嬷嬷眼观鼻鼻观心地,心里也在暗自评估着这两人的脾气秉性,现在看来倒是还不错。

    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是大面上还过得去,好好教养一番日后也是一大助力。

    安国公也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当天从御书房回去后,他就去了西郊大营点兵,第二天中午已经是整装待发。

    将士们士气昂扬,因为知道朝中有人鼎力支持,他们的必胜之心就更加地强烈。姜蝉带着文武百官给众将士践行,尤其点出了大公主和二公主特意将自己的月例捐出来充作军饷。

    这件事一说,所有的将士们脸色都动容了,如今他们远征,国库是一分银子没有,全都是动用的太后的私库,若是这一仗不胜利,他们自己都说不过去。

    姜蝉这一手来的,当时户部尚书周思的面上就挂不住,国库是真没钱吗?也不是,只不过都被他们这些官员中饱私囊罢了。

    没听说过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吗?尤其是作为掌管国家钱袋子的户部,怎么会没钱?

    看看时间到了正午,安国公上马:“出发!”

    目送着将士们远去,姜蝉闭了闭眼。她也不愿意发动战争,可这不是她想息事宁人就可以的,让她平白咽下这口气,她也做不到。

    “周大人,昨天哀家让你准备的文件,进展如何?”

    此刻姜蝉心里不乐意,那么她不好过,这些大臣们也别想好受,姜蝉就率先拿周思开刀了。别以为她不知道,这位周思明面上看着是中立,其实早就倒向了韩骧。

    否则他昨天干吗主和叫嚷地这么欢快?还不是担心主战的话,户部中饱私囊的事情要败露?

第九百六十七章 太后7

    只要不是自己出事,将别人推出去挡刀,不管别人受了多大罪,他是一点都不在乎。

    突然被点名,周思浑身一震,低眉顺眼道:“娘娘,户部事务繁杂,娘娘您要地急,想来还要个几天才会完全整理出来。”

    “哦?”姜蝉挑眉:“想来周大人是日理万机了?我怎么听说周大人昨晚还在荟萃阁赏花了?”

    “周大人,荟萃阁的花想必是格外不同凡响。”英国公抚了抚胡须,“只是因为这个而疏忽娘娘交代的事情,如此不将娘娘的命令放在心上。”

    周思扑通一声跪下:“娘娘恕罪,是微臣没有尽心办事……”

    姜蝉微笑:“没关系,周大人忙,哀家特意为周大人分忧。许公公,你带五六个人去户部,着你们今天下午将户部的所有文件数据都整理出来,送到御书房。”

    “至于周大人,”姜蝉琢磨了下:“想必周大人昨日被荟萃阁的群芳迷花了眼,老眼昏花看不清数字了,就先回家休息几日吧。何时起复,再听哀家的安排。”

    周思忙磕头:“娘娘恕罪,微臣知错了,娘娘恕罪!”

    姜蝉忽然端正了面色:“周大人,哀家生平最不喜的就是庸碌无为,想要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坐稳了,就拿出你的真才实干来,老在哀家面前哭穷算什么?”

    “作为一名官员,没有完成上峰交代的事情,却有时间跑去荟萃阁,这样的人怎么还能够在户部尚书这样重要的位置上待着?”

    姜蝉说话毫不留情,这若是在现代,公务员闹出这样的事情,分分钟就取消编制,哪里像现在这样,说出来居然还是一桩风流韵事?

    “拖下去!”看周思瘫在地上,姜蝉微微一笑,再度拈起了佛珠,看着格外地和气。

    等姜蝉带着许公公走远,剩下的官员们才齐齐缩了缩脖子:“这是第几个了?”

    一言不合就撸官抄家的,这位少年太后看着和气,手段可是一点都不柔和。再一想到昨晚周思去荟萃阁她都知道,想来这位太后的眼线确实不少。

    看周思哀嚎着被拖了下去,姜蝉也没有立时就安排户部尚书的位置,而是由原先的户部侍郎鲁静先顶着。这个位置太重要了,人选她要好好地物色一番。

    下午,许公公带了十来个小太监到了户部,按照姜蝉传授的阿拉伯数字,将那一沓一沓的账本全都誊整理了下来。

    不到傍晚时分,堆积在案头上的账册全送到了御书房。

    姜蝉翻开一眼,不由嗤笑一声。做假账也做地专业一些,有些事情一眼就看出来了。譬如说谁家的鸡蛋这么贵,一两银子一个?

    得益于强大的心算能力,一本账册看完,姜蝉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许公公和小太监们忙碌了一下午,姜蝉在晚上七点多的时候全部看完了。

    青竹过来给她揉肩:“娘娘歇会儿吧。”

    “不着急。”姜蝉倚在椅子上,“许公公,将哀家放到这一侧的全部送到户部去,过去的事情自己上奏折老实交代清楚,否则直接送刑部。”

    看着那足足有小山高的账册,被撇在一边的只有寥寥几本,许公公不由咋舌,这次户部是要大清洗了?

    “是,娘娘!”叫了十来个小太监,又将这些账册抬回了户部。户部的官员们都在,毕竟白天周思刚刚被敲打过,还真没有几个人敢现在就回去。

    就算是装的,也个个都装地兢兢业业。看到许公公带着小太监们过来,鲁静疾步走了过来:“不知公公这么晚过来,是有什么要事吩咐?”

    许公公甩了甩拂尘:“咱家可没有什么吩咐的,诺,这些都是娘娘看过了着咱家送来的,娘娘吩咐,凡是被圈出来的自己老实交代清楚,否则就去刑部的大牢说去!”

    这话一出口,有几个官员的脸色都变了。随手拿起上面的一本账册,入目的就是鸡蛋一两银子一个,专门被姜蝉圈了出来,一官员的面色更苦了。

    这就是他也看出不妥来了,哪家的鸡蛋这么贵,一两银子一个?偏偏这件事还让太后揪住了,这不是给人送现成的小辫子吗?

    看这些人面色变个不停,许公公尖着嗓子道:“娘娘交代了,若是自己坦白,娘娘宽宏大量,若是还藏着掖着,刑部可正清闲着呢。”

    刑部闲吗?刑部可一点都不闲。刘诚带着刑部的一众官员,从昨天下朝后就一直在忙着处理魏辅仁等人的案子。

    有姜蝉给的证据,再有从魏辅仁等人家里搜出来的账册名单以及金银珠宝,那果真是证据确凿。

    所以到现在,刑部还在加班加点,意图要将魏辅仁等硕鼠的嘴全都撬开,势必不能够让他们带走任何秘密。

    送走了许公公,户部的官员们嘴巴里直泛苦。

    鲁静蹙眉,他是户部侍郎,这么多年一直被周思压着出不了头,没想到周思一朝被撸,他暂时代任户部尚书的职位,他必须要趁着这个时候好好表现。

    昨天姜蝉提拔新官员他就看出来了,太后提拔的都是脚踏实地干实事的官员,这是一个机会,他一定要把握住。

    再说这么多年,就因为他不是左相一脉,若不是他自己立身正,估计在朝堂上早就混不下去了。

    看其余官员的脸上都青一阵白一阵的,鲁静叹了口气:“各自处理手头的事情吧,娘娘性子宽仁,大家若是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了,想来也不会有多严重的后果。”

    他翻看了一下姜蝉着人送来的账本,期间都做了批注,都是一针见血。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他还要细细揣摩,没想到居然被这位太后娘娘点了出来。

    晚上户部的官员们是一宿都没回去,个个都熬红了眼睛。在姜蝉上朝前,许公公送来了一沓子奏折:“娘娘,这是户部刚刚送来的折子。”

    姜蝉早已经穿戴妥当,随手抽了一份折子,姜蝉看了几眼:“这位鲁静大人倒像是个干实事的。”

第九百六十八章 太后8

    再看了看送来的折子,自然有人老实交代,也有人抱着侥幸心理,避重就轻。姜蝉一目十行,很快将这些折子全都过了一遍。

    随后沉思了下,报出了一串人名儿:“许公公,这些人让青龙卫注意下,搜集必要的证据,随后送到刑部去。至于剩下的……”

    “剩下的到朝堂上再说吧。”看看天色,也到了早朝的时间了。

    姜蝉出了寝宫往正殿去,太后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天色还没亮,都要上早朝了。先帝赵显在的时候,格外勤政,基本是天天早朝,姜蝉也没有想着改变。

    她如今实权还没有握到自己手里,就想着休息懈怠的话,对她的处境更加不利。

    朝堂上,姜蝉将几个过错不那么严重的户部的官员拎了出来,罚了一年的俸禄,口头训诫了一番,就再也没有多说。

    没有点到名的几个官员心里更是惴惴的,最近他们也在揣摩这位太后的脾气秉性。现在也大致摸出三分来,若是她当时发作了,后面也就没有什么事情。

    若是她当时按下不提,估计后面就有狂风暴雨等着自己。再一想到他们连夜交上去的折子,越想越是心虚。

    许公公眯着眼,将这些人的反应全都尽收眼底。

    或许是姜蝉刚刚垂帘听政两日,手段又太过雷厉风行。再加上她新提拔上来的几个官员也都是干实事的,上朝的时候大家说话也简单,没有那么多华丽的辞藻堆砌。

    姜蝉满意了,就要这么简单干脆。

    朝会结束后,官员去各自的部门办公,姜蝉独独将工部尚书盛元辅叫到了御书房。

    这两天里,唯独只有工部风平浪静,谁让工部算是六部当中的末尾?

    姜蝉端坐在御案后,看盛元辅还有点胆战心惊,姜蝉也不多说什么,对于一名上位者来说,让臣子对自己心怀畏惧也未尝不可。

    更何况原主的年龄是个硬伤,不过才十六岁,还是不要走平易近人的路线好了。

    “如今春耕已经过去,哀家听说东部一带已经半月未曾下雨,不是一个好兆头。”

    姜蝉慢慢地组织着语言,“哀家要工部着一批人手去东部各郡仔细勘查一番,兴修水利。”

    盛元辅心下大安,原来不是要指责他工作做地不到位。去东部啊,那倒是巧了,他出身东部的齐业郡,如今这次过去,也可以顺道回去看看。

    “娘娘,兴修水利需要大量的银两……”虽然这件事要做,可是没有银子,他怎么做?

    姜蝉也早有预算,许公公很快领过来一个侍卫打扮模样的男子。

    “这是青龙卫的许青,这次他会带着人手陪你一同过去,户部每年往东部各郡派发那么多的银两,这些银两的用途势必要好好地清查一番。”

    言外之意已经很明了了,没银子怕什么?查出来一个蛀虫,银子就有了。哪里真的有那么廉洁的官员?只要有心,想来钱有的是法子。

    青龙卫,听到这个词,盛元辅浑身一震,原来传言果真非虚。没想到先帝驾崩不久,这位太后就将青龙卫的势力握到了自己手里。

    难怪她敢那么大胆地和韩骧叫板,感情是手里有人,一点都不慌。

    盛元辅也明白姜蝉的意思了,好吧,继岭南之后,太后娘娘这是要拿东部各郡开刀了。这样也好,官场的风气早就该改一改了。

    “另外,这是东部各郡的分布图,河流走向都在上面,这是哀家得到的一份水车图纸,若是在河流上游修建水车,大大节约了百姓灌溉的压力。”

    姜蝉又推过去几张图纸,上面水车的零部件都画地格外精细。水车她见过,如今将图纸照样画出来也没有什么难度。

    盛元辅拿着图纸细细地琢磨,越看越觉得精妙,“臣一定不负娘娘期望。”

    “许青,你和盛大人一同去吧,务必要保证盛大人的安全。”

    又交代了几句,许青和盛元辅一同出了御书房。

    盛元辅也是个干实事的性子,当下就回了工部,点了十来个官员,随着许青和近百个侍卫一起出发前往东部各郡。

    工部本身就在权力的外端,姜蝉交代的这件事,居然没有官员查问。

    姜蝉还有点不放心,又派许公公去英国公家里走了一趟。现在驻扎在东部的军队是英国公的嫡系,姜蝉也是和英国公通通气。

    送走了许公公,英国公回书房坐下,写了一封信后招来心腹,让他快马送到东部驻军处。

    “老爷,喝口茶吧,从上朝回来到现在,您还没有歇息一会儿呢。”国公夫人给英国公端上茶水,英国公年纪大了,看他这么忙碌,她还挺心疼的。

    “娘娘有要事交代,我总要尽心尽力。”倚在太师椅上,英国公叹了口气:“等着吧,东部各郡就要有大动荡了。”

    “怎么说?和岭南差不多?可东部没听说有谁拥兵自重啊?”国公夫人也不是只管内宅之事的,外面的消息她知道地很灵通。

    “工部那边的说法是如今春耕已经过了,东部各郡还没有下过一场雨,特意派官员过去兴修水利。”

    “这样看来,太后娘娘倒是个办实事的。”

    “她办不办实事我不知道,可我知道,若是她真的将东部各郡治理好了,那么她在民间的名望可就非比寻常了。”

    英国公叹了口气:“等着看吧,再过个一两年,这朝中还不是她说了算?就连韩骧那老贼如今都在家里颐养天年。”

    “依我看,韩骧这一步棋走地太差了,没想到如今到了这个局面。”国公夫人在英国公对面坐下,随手拿了一本书。

    “他是想和太后博弈,不趁着现在将她按下去,日后他在朝中的位置更加艰难。可没想到,安国公的女儿这么刚性,居然同意了他告老还乡的请求,如此韩骧不回去也没办法。”

    英国公看地很清楚,毕竟朝野沉浮几十年,稍微一想其中的意思就都明白了。

第九百六十九章 太后9

    “韩骧辞官也是件好事,谁让这老贼这么多年总是给你们几个下绊子?你们在他手上吃的暗亏还少吗?”

    国公夫人撇撇嘴,想起来还意难平。韩骧一辞官,她比谁都高兴。

    “这两天我也在细细揣摩这位太后的秉性,这是一个行事很干脆的人,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就在韩骧辞官这一条上,她就格外地果断,或许说,韩骧辞官是正中她的下怀。”

    英国公老眼中满是精光:“否则为什么韩骧一脉的十来个官员下去了,她立马就安排了人手上来?显然是早就想到韩骧会来这一手。”

    “我估计韩骧自己都没有想到,他毕竟是两朝老臣了,太宗在的时候他就入朝为官,仗着自己两朝元老的身份,百官没有谁不让着他的。”

    “再加上他曾经又当过先帝的老师,有这一层面子在,他在朝中自然是呼风唤雨。就算是他真的想辞官,也要等到他上个两三道折子上面才会批复。”

    “可谁都没想到太后就这么答应了,这才是最出乎他意料的。这位太后娘娘,虽然看着文弱,可骨子里终究是带着武将儿女的干脆热血,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英国公称赞道:“等着看吧,这天啊,已经要变了。韩骧一脉,注定成不了什么大气候,若是就此安安分分的,那还好一些,若是还继续蹦跶,等她腾出手来,那就有乐子瞧了。”

    “怕就怕韩骧老贼会趁着这段时间搅风搅雨。”国公夫人有些担忧,相比较韩骧,她还是希望太后能够能够稳固朝纲。

    “怕什么?自古以来,都是手上有兵的人有话语权,有咱们几个支持,韩骧他翻不起多大的风浪来,只能够耍耍嘴皮子功夫。”

    “可如今西凉战乱,内忧外患地,韩骧会不会和别国势力有什么交集?”国公夫人有些担忧,担心韩骧会趁乱倒向他国。

    “不用担心,虽然对韩骧这个人我也是深恶痛绝,可这个人还是有大是大非的,通敌叛国他是绝对不会做的。”

    相同的话也发生在御书房,姜蝉淡淡道:“哀家和韩骧的斗争是政治方面的,可是韩骧这个人,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有是非观的,通敌叛国这样的事情他做不出来。毕竟像他这样的老臣,如果没有是非观,也不可能宦海浮沉这么多年。”

    许公公:“娘娘似乎很了解韩大人。”

    姜蝉:“谈不上了解,哀家只是觉得韩骧功利心权力欲大而已,倘若异位而处,哀家可能会比韩骧做地更加过分。”

    听地这话,许公公打了个冷颤,为太后娘娘的心性。

    “这是哀家的手书,你交给许青,到了东部,凭借哀家的手书行事,若是有谁敢反抗,通通羁押,届时交由刑部处置。”

    “查抄出来的银两,让许青做个详细的说明,优先供给工部兴修水利。另外,鼓励东部各郡百姓多多饲养家禽,官府届时会按照统一价格收购。”

    “娘娘,收购的这些家禽……”许公公犹豫,本身娘娘手头就不宽裕,送安国公出征就掏空了一大半的小金库,若是再做这些,娘娘手头就彻底地没钱了。

    “如今宫中也没有那么多人,御膳房的御厨们也不能就此浪费。”姜蝉早就有了腹案:“你去御膳房统计下,这次宫里准备放出去一批人,若是御厨们有谁想要出宫的,哀家也不阻拦、若是他们想在宫外开设酒楼饭庄,哀家可以给予银子上的支持。”

    许公公顿时明了了,若是这些御厨们出去开起了酒楼,娘娘一给银子的话,就相当于是合伙的。御厨们有了娘娘的庇佑,娘娘又赚得了钱财,那是一举两得。

    “奴才这就去御膳房问问。”许公公拔腿就跑,哪里看得出来是个老人家?不过话说回来,这许公公还真的用地顺手,她都舍不得让他早早退休了。

    到了傍晚,许公公就带来了消息,御膳房一共有三十个御厨,都是从全国各地汇集来的。听说娘娘恩准他们可以出宫,几乎有三分之二都申请了,毕竟在宫内也好多年了。

    姜蝉也没有拦着,很顺利地就批了这些人的要求。至于姜蝉说要入股的事情,这些人没有一个拒绝的。

    这变相地就是娘娘给他们当靠山啊,出去后还愁会有人找茬?不得不说,这些人个个都是聪明人。

    后宫内的这些动静不大,这些御厨们出宫官员们也不知道。只是没有两天,有几家酒楼就在京城悄摸摸地开业了。

    酒楼是姜蝉自己的私产,还有两家是安国公夫人的嫁妆。安国公夫人也为太后操心,知道酒楼是个赚钱的好机会,遂将这几家铺子拿了出来。

    开业的时候,姜蝉还特意派许公公过去道贺,意在告诉旁人,这家酒楼是有太后罩着的。

    因为主打地是御厨手艺,开业不过两天,热度一下子就上来了。那可是真正从宫里出来的御厨,如今大家花点钱也能够吃地起了。

    每日迎来送往,那叫一个热闹,银子是哗哗地往姜蝉的口袋流。

    刑部尚书刘诚最近是忙地脚不沾地,魏辅仁一行人这些年是营私结党,汲汲营营地给自己挣得了偌大的家业。

    他们和侍卫们一起去抄家的时候,都险些被那些银子们晃花了眼睛。就查抄了这十来个官员,国库就回血了许多。

    可惜这笔银两如今谁沾谁烫手,户部的那些人没有谁敢伸手的。姜蝉将这些银子全都拿了过去,买了粮食,着青龙卫快马加鞭地往西凉边关送。

    路上若是赶得及,也许还能够追上安国公一行人。

    至于贪污的魏辅仁等人,刘诚也是按照律例,该斩首斩首,该流放,当然,绝对不株连九族,毕竟娘娘之前发话了,他也要酌情处置。

    军饷问题解决了,姜蝉心里也松了一口气,现在岭南和东部都有人过去处理问题,她也腾得出手来应付左相一脉剩下的官员了。

第九百七十章 太后10

    可惜这些人也不知道是被姜蝉这些天的手段收拾怕了,还是怎么着,这些天是老老实实地,没有谁敢掐尖冒头的。

    毕竟在判魏辅仁等人斩首的时候,姜蝉特意带着文武百官场成观看的,那个场面,姜蝉想想都有点不适应,更不用说这些文人们了。

    听说有好几个,当天回去就病倒了。姜蝉知道的时候,嗤笑了一声。只要事情不是在自己眼前发生的,也牵连不到自己,他们当然什么都不在乎。

    只有他们实地感受到了那种痛苦与恐惧,他们做事才会有所顾忌。

    姜蝉估摸着他们是想先沉寂下来调养生息,毕竟此前和韩骧的斗争,让左相一脉是元气大伤。如今一方面是休养,另一方面也是想要等待一个好时机。

    他们要抓住机会将这位太后娘娘给推下去,如今就看西凉和岭南那边了。若是此次出征西凉战败的话,日后太后娘娘想要在朝堂上推行什么政策的话,他们就有理由反对了。

    姜蝉倒是不担心这个,原主的记忆里,上辈子也有出征西凉这件事,虽说后来因为军饷供应不上战败了。

    可那是在西凉步步紧逼之下才被迫应战,而姜蝉过来将这个时间线推前了半年,如今再有充足的军饷供应,姜蝉对安国公还是放心的。

    如今有钱有粮还有人,若是再战败的话,谁都说不过去。

    西凉那边可以暂时放下,杭琪也早就拿着姜蝉的手书和侍卫们出发去了岭南,算算时间,如今也差不多到了。

    也不知道他那边情况开展地怎么样,姜蝉捏了捏眉心,霸总和太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业,她要学习的还有许多。

    古代就是这点不好,不像现代消息发达,想要知道什么都要去实地看看,若是遇上一个不说实话的,还真不知道他会说出个什么花儿来。

    朝野中一时风平浪静,看上去其乐融融,似乎之前和左相一脉的裂痕一夕之间全都消失了一般。朝堂正常运转,吏治也清明了许多。

    谁让姜蝉是个工作狂?官员们从过来上朝到晚上点卯回去,几乎就没有休息的时候。就算是点卯回去后也不敢出去乱逛,保不齐第二天朝堂上就出现某某又去荟萃阁什么的。

    周思的前车之鉴还在那里呢,他们也不想重蹈覆辙。

    要说起来,这位太后对官员私德上的要求似乎格外高,以往官员们去荟萃阁听听小曲儿或者喝喝花酒,大家也只当是一桩风流雅事。

    可被太后怎么一指出来,似乎面子上格外地挂不住,更不用说那些繁忙的工作压地人都喘不过气i来。

    朝中平静了,姜蝉对国务也总算上手了。她垂帘听政已经有了一个月,这一个月来,庆幸地目前还算风平浪静。

    等到岭南和西凉的战乱平息,那就是彻底地发展国内经济了。没有银子,什么都做不了。

    再说,姜蝉还将视线投向了海外,她还是想出海的。海外可是遍地黄金,还有优良的种子,若是将这些带回来,那可就解决了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了。

    工部侍郎谢兆远有点惴惴,他这当值地好好地,太后娘娘怎么忽然宣召他?

    工部尚书盛元辅带着大部分人手去了东部各郡,工部的各项事务就是他先顶上。

    姜蝉压了压手,示意他放松,是不是她上个月抄家抄地太狠,结果这些官员们个个见着她都胆战心惊的?

    那可真是罪过,她内心还是很善良的。

    “谢大人安心,哀家宣你过来是有件事要委托工部去做。”

    许公公适时地递上了几张图纸,谢兆远展开看了之后,立马就移不开眼睛。

    姜蝉耐心地等谢兆远看了几分钟才问:“工部能做出来吗?”

    她脑子里赚钱的方法一大堆,可要考虑到当前的生产力水平,于是挑挑拣拣之后,姜蝉拿出来两个方子。

    一个是水泥,另外一个则是造纸。水泥她准备等工部试验出来之后专门成立一个部门来推广。

    至于造纸,如今纸张书籍等几乎都掌握在贵族世家手里,平民们想要接触到书籍是千难万难。

    如果纸张的造价低廉了,书籍能够走进千家万户,也有利于教化万民。当然这两项都是一个长期计划,普及教育这方面,没有个三五年基本看不出成效来。

    至于造船这方面,她也不懂,再说大禹朝的造船业还是不错的,这方面就放工部自己去研究好了。姜蝉的要求就是要足够牢固结实,毕竟出海可是风险很大的。

    听着姜蝉的要求,谢兆远发愁:“娘娘,造船需要的花费太大了……”

    姜蝉懂了,难怪户部那么嚣张呢,感情是拿捏住了各个部门的要害,没有银子,那真的是什么都办不了啊。

    “银子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姜蝉蹙眉,她有一万种来银子的方法,还真用不着户部。

    第二日,姜蝉就在朝堂上提议成立了一个海事部,负责出海相关事宜。这个消息一出,户部就先跳脚了,国库空虚,没有银子。

    姜蝉就等着他们先说出这句话,当下笑道:“这些哀家自会安排,保准不会动用国库一分银子。可哀家丑话说在前头,日后出海所得收益国库可是一分都占不到。”

    户部的几个官员连连点头,只要不跟户部要银子就好。等半年后的税收上来,他们就只能够看着国库瞪眼了。

    海事部一成立,姜蝉直接挑了干实事的官员挑大梁。和海事部的几个人说了一番民间集资的理念,几人立刻如同醍醐灌顶一般。

    再和京城里几个有名的富商一接触,集资造船的银两立刻就到位了。有了银两的支持,工部立马就行动起来。

    这个世界的造船业还是很发达的,姜蝉去工部看了一番,私心里认为和某朝下西洋的造船水平几乎可以相媲美了。

    银子一到位,工部就忙地热火朝天,那是日夜赶工。全国各地的能人巧匠几乎都汇聚到这里,为了能够早日建造出大船。

第九百七十一章 太后11

    在工部忙地热火朝天的时候,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两个月。

    这日在朝堂上,忽然一个侍卫急报:“西凉捷报,叶云起先锋率领将士活捉西凉二皇子,西凉战败。”

    这个捷报一到,姜蝉微微一笑,看着颇有一种气定神闲之感。

    朝堂中的大臣们纷纷道喜,原先主和一脉的官员们也纷纷道贺,似乎之前提议和亲的不是他们一般。个个都是笑意盈盈,翻脸比翻书还快。

    兴许是好事一桩接着一桩,在要下朝前,岭南那边也有折子传来。杭琪在上面一一陈述了他在岭南的见闻,期间又查处出来多少官员贪污舞弊等等,看地姜蝉手中波动念珠的速度都快了几分。

    一看姜蝉转动念珠的速度快了下来,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他们也看明白了,这位的心情完全能够从她手里的念珠看出来。

    姜蝉深深吸了口气,将胸口暴虐的情绪压下来。她经过了这么多的任务世界,自认自己已经是看透人心。

    可这个时候不得不承认,人心有时候黑暗地她都觉得可怕。

    将折子合上,姜蝉递给了许公公。许公公会意地将这份奏折交给了底下的官员们,只要是心中有良知的,个个看地都义愤填膺。

    折子最后到了刑部尚书刘诚的手上,姜蝉摆摆手:“杭琪不日即将回京,岭南涉事官员刘大人届时按照律例从严处理,决不轻饶。”

    刘诚握着折子的手紧了紧,“微臣自当秉公处置。”

    许公公拉长嗓子:“退朝……”

    姜蝉叹了口气:“按理说岭南的事态平息了,哀家应该高兴,可一想到杭琪奏折上写的内容,哀家这心里沉甸甸的,鱼肉百姓,个个都该斩该杀。”

    许公公:“那是娘娘您以百姓为主,不是每个人都真的做到心怀百姓的。”

    “你说地对,你看许多人考科举,不都是求地一个光耀门楣吗?真正想要为百姓做实事的,屈指可数,这个年头,不贪就已经难得了。”

    想到杭琪在岭南抄家得出来的东西,姜蝉撇嘴自嘲:“日后在官员的任命上要更加谨慎,最好再设立一个监察机构。”

    “青龙卫的人手还是太少了,哀家要在每个郡都设立一个监察机构,检查地方官员的行动,直接对哀家负责。”

    姜蝉也不想这样,可很多事情上位者不抓严一些,下位者就很有可能糊弄自己。累就累点吧,等小皇帝成长起来,她就要撂挑子了,这么累的活儿,谁爱干谁干去!

    岭南和西凉都平息了,国内也安定下来,左相一脉就是想要找借口也说不出什么花儿来。老实说太后垂帘听政,确实是做出了不少实事。

    如今朝堂上武将都倒向了太后一脉,左相的势力缩水了三分之二,一时也蹦跶不出什么风浪来,姜蝉也渐渐地放到了脑后。

    就是不知道东部各郡是个什么情况,盛元辅和许青他们已经去了将近三个月了。

    她现在就希望水车能够有点用,毕竟蝗虫都是因为旱灾才猖狂的。若是田地灌溉得宜,就算真的有蝗虫,估计危害也能够稍微小一些。

    至于养殖鸭子的事情,青龙卫也有消息传来,因为届时官府回收,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都养了家禽,少则两三只,多则十来只的。

    听到这个消息,姜蝉的心也稍稍地放了下来,若是蝗虫真的来临,鸭子可是一大助力。

    古人格外地迷信,只要一有什么灾难,就会往天灾上靠拢,首当其冲的就是上位者。原主上辈子被架空,就是因为这种种原因。

    总而言之,她来的时间太短了,而很多事情都需要时间才能够看到成效。就譬如说预防蝗灾一事,通常来说蝗灾的出现就伴随着旱灾。

    而若是一个地区生态水文环境好的话,蝗灾通常不会出现。所以还是要鼓励百姓多种树,可这不是一日之计。

    说来说去还是时间不够。

    时间一晃就到了六月初,堪堪是小麦收获的季节,姜蝉的心里越发忐忑,毕竟没有亲眼看到,她总是放不下心。

    这天早朝时分,姜蝉就有些心神不宁,她总觉得似乎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果然,没两天她就接到了东部各郡发来的奏折,说东部各郡出现了蝗虫。奏折上写地很清楚,影响是有的,可终究没有原主上辈子的影响大。

    姜蝉心里总算放下了,她将盛元辅发来的奏折放到一边:“去告知户部,东部各郡今年和明年免税,另外再着人手下发银子和粮食到东部各郡。”

    “此外,着人详细调查东部各郡的受灾情况,势必要给予百姓相应的补贴。”

    姜蝉这一条条地安排下去,她也不过是将心比心罢了。若是她现在是受灾的农户,她当然希望上面会有补贴,这样家里的日子会稍微好过些,毕竟这个时候大家都是靠天吃饭。

    “关于这次蝗灾,若是有人黑心哄抬粮价,一律从严处置。官府统一定价,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有人急公好义,自然就有人利欲熏心。尤其是在这种灾难面前,人形的复杂与丑恶更是表现地淋漓尽致。

    如今左相一脉沉寂,朝堂几乎是姜蝉的一言堂,她若是想要做什么,还真没有人拦得住。当然她行事也有章法,起码官员们都挑不出刺儿来。

    如今朝堂几乎将所有的目光全都放到了东部各郡,在这种万众瞩目的时候,谁都不敢伸手,尽管这些钱款看着都格外诱人。

    有了上层的宏观调控,再加上各种补给,东部各郡的百姓虽说遭受了损失,可稍微紧一紧裤腰带还是能够过下去。

    下半年还能够再播种一季,明年还免税,他们苦也就是苦眼前的这半年时光。百姓其实是一个需求很少的人群,他们所求的唯独就是吃饱饭而已。

    姜蝉尽力将蝗灾的损失降到了最大,再有各种补救措施,所造成的影响和上辈子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第九百七十二章 太后12

    上辈子因为蝗灾过境,国内除了几处格外富庶的地方,其余地方几乎都受到了蝗灾的影响。再有西凉远征不利,岭南又动乱不息,那才是真的内忧外患。

    如今姜蝉过来,岭南和西凉都已经平息下来,蝗灾的破坏性也被降到了最小,可以说姜蝉对这个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但是对此却不能够放松警惕,这距离她想要的太平盛世还有很远的距离,况且她还没有彻底地将朝廷掌握在自己手中,左相一脉只是暂时沉寂,并不代表他们就此罢手。

    任重而道远啊,姜蝉叹了口气,目光扫过下面的一干朝臣。

    “如今岭南和东部各郡均缺少官员,哀家提议重开恩科,不拘一格起用人才。”看下方交头接耳,有几个官员似乎有话又说。

    姜蝉再度开口:“哀家已经看过了吏部十年来的百官考核,老实说,哀家很不满意。”

    接触到这位少年太后的目光,吏部的官员都讪讪的。没想到这位今天将这件事提出来说了,这是继户部之后,吏部成为第二个被整改的部门吗?

    万幸的是姜蝉没有点名,“哀家提议这次恩科分两种方式考核,一组自然是考核经文史要,但是另外一种则不拘泥于书籍,通晓诗书并不代表他就能够干实事。”

    姜蝉在最后三个字上加重了声音,官员们立马心里就有了谱儿。事实上,这些年来,他们也发现了,许多科考上来的官员,几乎对农事或者世俗都没有多大的了解,似乎只会读书一般。

    对于姜蝉的这个提议,朝臣自然有不同的见解,当然武将们都是站在姜蝉这边,文臣蹦跶地再欢,也是胳膊拧不过大腿。

    再开恩科,已经是势在必行。况且这次着重选拔地是干实事的,并不拘泥于四书五经,得知这个消息后,所有人的心思都动了。

    尽管通过这个方式选拔出来的官员最多只能够升到四品,可那又如何?许多人汲汲营营一辈子,也就是在五品以下打转转。

    榜文上可是写地很清楚,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都可以报名。譬如说能工巧匠,或者是精于种地的老农等等,都可以报名参加另外一门考试。

    这也给许多人提供了机会,尤其是对于那些不擅长经史子集的人,更是一个绝顶的好机会。

    譬如说丁耀祖,他出身于东部齐业郡。如今已经而立之年,为人很是沉稳务实,可偏偏因为文章写地过于板正,往往在乡试就被刷了下来。

    考到如今,也不过就是一个秀才。他是有心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可惜就因为文章写地不太好,辞藻不够华丽,就硬生生地耽误了这么多年。

    “耀祖,这是一个好机会,娘娘是一个注重实事的人,你只管去安心大胆地考试,届时本官会给你写一封推荐信。”

    盛元辅摸了摸胡须,丁耀祖是他在齐业郡兴修水利的时候遇到的,在水利方面很有自己的见地。他来东部各郡也有四个月了,丁耀祖已然成为了他不可或缺的助手。

    “多谢盛大人。”丁耀祖冲着盛元辅长身而拜,有了盛元辅的鼓励,他的心里更加安心。若是这次考试还不过的话,那么他就歇了这个科考的心思,另外想出路了。

    耀祖,耀祖啊,如今说到这个名字,他自己都有点嘲讽。光宗耀祖,可谓是继承了父辈们的希望,可说实话,每次想到自己的名字,他都无颜以对。

    如同丁耀祖这样的人还有许多,因此在重开恩科后,另一门实事考核,报名的是人山人海。可以想见光是考核经史子集,这么多年间是埋没了多少人才。

    这次重开恩科考试,时长没有拉太久,前后不到三个月,选拔出来的人才就来到了京城,接受最后的考试。

    这也是朝廷急着用人,否则若是按照平常可靠的进度,少说也要一年。

    科举那方面姜蝉没有放太多的心思,这些自然有文臣操心。她主要关注的还是另外一门杂学考试,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姜蝉在场中走了几圈,能够走到这里的,几乎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丁耀祖也赫然在列。

    杂学考试主要是工部的官员负责,针对不同的考生,工部会出不同的试题,有些还是姜蝉亲自拟的题目,譬如说水利、农事或者是商业等等。

    她倒是没有重农抑商的想法,商业发展不起来,光靠种田,其实是非常辛苦的。

    丁耀祖如今面对的题目就是,如何将东部各郡的水利设施优化到最佳,其中又要不劳民伤财。可以说这个题目非常难,若是只知道闭门造车,估计看到这道题就要麻爪了。

    看场中的众人,几乎个个都在拧眉思考,随后就在纸上刷刷地书写。

    丁耀祖也不例外,他打了打腹稿,在纸张上详细地画下了东部各郡的河流走向,以及周边的各个区域,随后才开始分部作答。

    姜蝉站在丁耀祖的身边看了许久,原主久处于深闺,哪里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今在看到丁耀祖画的这些图,她才在心里有了大概的印象。

    再看丁耀祖写地文章,辞藻不华丽,可全都言之有物。姜蝉赞许地看了卷面上的名字一眼,将他的名字记在心里,才缓步往另一边去。

    看到那华丽的衣裙远去,丁耀祖才松了口气,擦了擦脑门儿上的汗。这位太后娘娘站在他身边,他感觉自己都要呼吸不过来了。

    虽然她什么话都没说,可他心里就是紧张。

    静了静心,丁耀祖再度开始答题,这是最后一战了,他一定好表现好!像姜蝉这般下来视察的官员也有许多,工部的几个官员也都连连点头。

    他们在其中也看到了几个好苗子,已经在琢磨着怎么将人扒拉到自己的手下了。

    如今朝堂运转非常迅速,上午刚刚考完,官员们连夜就将考卷批改出来。到了正午,金榜就张贴出来了。

第九百七十三章 太后13

    丁耀祖倒是很平静,考完之后他就回了客栈,成败就此一举了。客栈里格外地热闹,都是在等待放榜。小二们忙忙碌碌,大堂里高谈阔论。

    这个客栈里住地基本都是参加杂学考核的,丁耀祖这几天也认识了几个谈得来的。大家都比较干脆,说话也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地。

    这不他就和几个谈得来地考生坐在一起,大家都是来自天南海北,说起各地地风土人情来,让丁耀祖是大开眼界。

    顺势丁耀祖就说起了齐业郡蝗虫的事情,东部各郡闹蝗灾的影响并不大,起码同桌的这几个人都不知道。

    在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几个人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以前大家都是谈蝗色变,可没有想到在水利条件改善后,再配合动物防治,居然能够将灾害控制到这么低。

    这桌子的讨论自然也吸引了别人,很快就有人跟着发表意见。

    “蝗虫啊,以前一遇到蝗虫,那叫一个害怕,蝗虫一出现,庄稼是寸草不生。”

    “可不是?通常是极旱之年会容易出蝗灾,若是水利设施足够好的话,蝗灾也能够控制。”

    “还要深耕,蝗虫通常产卵在地底,深耕的时候在地头放养家禽,也能够控制蝗虫数量。”

    丁耀祖抿抿嘴,他出发来京城的时候,东部各郡基本已经深耕结束。他是亲眼看着那些虫卵被深耕出来的,想起来还觉得有点不适应。

    “这些都是经验之谈啊,若不是丁兄,咱们还不知道东部各郡居然出了蝗灾。”

    “这就要说到太后娘娘了,在春耕后没多久,她就委派工部尚书盛大人去东部兴修水利,还做出了水车,如今东部各郡几乎每个村庄都有水车。”

    “太后娘娘英明啊,听说这次考试也是娘娘建议的,为的就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若不是这次恩科,咱们这些人光是科考,哪里能够走到这里来?”

    正说着姜蝉推行的几项措施呢,客栈外热闹起来,小吏们敲打着锣鼓将榜文粘贴在京城最显眼的地方。

    客栈里顿时一窝蜂地涌出去了好多人,丁耀祖也想出去看,可再看看外面拥挤的人头,他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等会儿人少了再去也是一样的。

    “中了中了,耀祖兄,你中了!”

    不到二十分钟,涌出去看榜的人回来了,看到在大堂里坐地四平八稳的丁耀祖,来人向他大声地道喜。

    “真的?多谢兄台!”

    丁耀祖喜上眉梢,没想到居然还真的让他中了。

    因为是杂学考试,也没有划分出一个名次来,毕竟所考核的内容不一样。小吏们站在榜文下,大声地敲了敲锣鼓:“三日后各位考生面圣,请各位做好准备!”

    不提丁耀祖等人是如何地欢欣鼓舞,姜蝉看着呈上来的名单已经答卷,也是连连点头。谁说没有人才的?这么一搜罗,人才不就来了?

    最后姜蝉的视线停留在一份考卷上,这位考生详细地说明了出海的种种益处,并且他本人还掌握了两种外语,可以说相当优秀了。

    再看看考生名字,倪阳。姜蝉微微一笑,这可是现成的翻译人选啊,船队如今就缺这样的人才。

    三日后,丁耀祖等人收拾一新地进了大殿。期间是头都不敢抬,也没有看清楚端坐在珠帘后的太后的模样,只是稍稍瞥了一眼,就连忙低下了脑袋。

    姜蝉将这些人的名字和面庞一一对应,再现场提问了之后,心里就有了底。她问的几乎都切合实际,一针见血,想要回答不难。

    可要回答地出彩,那还是有难度的,起码那些文臣们就思量了许久。没有切实的经验,没有实地经历过,仅仅依靠纸上谈兵,是办不出实事来的。

    这也让他们在反思,是不是以往官员的选拔方式真的错了?如此才遗漏了这么多的人才?

    殿试一直持续到下午,姜蝉再和文武百官商议后,才将第一批杂学考生的去向安排了下来。大部分都去了工部,在他们实习期满后,再将他们分配到地方任职。

    可以说,这些人才是未来的中流砥柱,而那些通过科考上来的,也不能说他们没有真才实学,只是这样的人,大部分都去了翰林院,想要位极人臣,还有的磨。

    轰轰烈烈地恩科考试结束,朝堂上的人手一下子充足了许多。左相一脉也蠢蠢欲动,姜蝉将左相的势力削减了三分之二,如今左相一脉正需要新鲜血液的补充。

    他们也知道通过杂学考试进来的官员,那是彻底地太后嫡系,于是他们都将目光放到了新科举子身上,不是今日赏花,就是明日喝茶地,这些新任官员们可以说是忙个不停。

    汇报完了官员们的行踪,许公公垂手站立在姜蝉的侧后方,御书房里只听到太后清浅地呼吸声。

    姜蝉拨动了下念珠:“人总是要交际的,青龙卫再厉害也不能时时刻刻地盯着这些人。先观察着吧,看看他们有没有站队的倾向。”

    “韩大人果真是老当益壮啊,都赋闲在家了,还这么心系朝廷。”

    姜蝉沉吟了一番,“听说韩大人才学极高,曾经还是先帝的老师,想来担任书院院长的话有点屈才了。”

    许公公弯腰笑道:“能够教书育人,也是极大的功德。”

    “说地也是,许公公,书院已经筹建完,哀家正缺夫子呢,你就去韩大人家走一趟吧。”姜蝉挑挑眉:“希望韩大人能够尽心尽力地管理好学生。”

    “只是书院并不仅仅教授经史子集,也不知道韩老心里会不会有别的想法。”想到姜蝉建立书院的初衷,许公公有点担心。

    姜蝉挥挥手:“攻人先攻心,只有让韩骧实际看到了书院所带来的改变,他才会心甘情愿地将这件事好好地做下去。”

    “哀家相信韩骧只是没有看到权力之外的天空,若是让他知道了这世界除了权力以外,还有许多让人有成就感的东西,他会做出正确地选择的。”

第九百七十四章 太后14

    “娘娘心胸开阔,非常人所能及也。”许公公弯腰,真心实意地赞叹。

    凡是上位者,几乎都会清除异己,他原本以为姜蝉会彻底清除左相一脉,却没有想到姜蝉给韩骧提供了另外一条道路。

    “目前授课的夫子,先从工部抽调能工巧匠去吧,随时关注好苗子。”淡淡地说了两句,姜蝉再度埋首于奏折中。

    这半年来,官员们也务实了许多,奏折也都是按照姜蝉给的模板来的,什么事情开头两三句交代清楚,后面再做详细地说明,这也提高了姜蝉的工作效率。

    上行下效,很快各个地方的折子基本都是这个模板,这也让大家更专注于处理政务,而不是将重点放在辞藻的堆砌上。

    作为太后娘娘面前第一得力人手,许公公出去那也是备受尊敬。虽然不明白许公公为什么会到自己家里,可韩骧还是待许公公恭恭敬敬的。

    虽然他心里也在嘀咕,他已经不再朝为官,按理说朝中的风风雨雨应该牵扯不到他才是。

    许公公甩了甩拂尘,“娘娘修建的东来书院不日即将完工,书院正缺少一个山长,韩老先生桃李遍天下,堪称一代大儒,是书院山长的不二人选。”

    韩骧眉头一皱:“老夫年事已高,山长的职位何等重要,老夫是有心无力。”

    许公公绵里藏针:“韩老先生太谦虚了,您是老当益壮,自该当仁不让!太后娘娘可是直接点名韩老先生,山长可不要辜负太后的一片苦心。”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韩骧不想去也要去了。他倒是想要看看,这位太后娘娘葫芦里到底是卖地什么药。

    这半年赋闲在家,他也没有屏蔽外面的消息。譬如说西凉战败了,岭南动乱平息了,东部各郡的蝗灾影响也降到了最低等等。

    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有这位太后娘娘的影子,这也让韩骧越来越看不透她。老实说,自从他辞官后,原本还以为左相一脉要迎来大清洗,毕竟哪一个上位者上位后没有排除异己的?

    谁都没想到这位太后娘娘倒是风平浪静,虽然执政之初那是铁血手腕,又是抄家又是斩首的。可在这一系列的铁血手段过后,她又开始了怀柔策略。

    想到这里,韩骧不由地叹了口气,就算是怀柔,能够容忍别的派系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蹦跶,那得是要多大的胸怀?

    可站在姜蝉的角度来说,封建时代培养一个人才并不容易。况且左相一脉就真的都是溜须拍马之辈吗?也不尽然,也有有真才实学的。

    她之前发作的,都是朝堂上的蛀虫,这样的人自然应该从官员的队伍中清出去。至于别的官员,若是他们安分守己,姜蝉也不介意给他们一个机会。

    况且杀人容易,可这是最下下等的策略,能够得到别系的归心,让他们尽心尽力地办事,那才是上上等。

    “爹,您真的要去担任这个书院的山长?儿子听说这个书院并不仅仅教授四书五经,几乎是什么都教,授课的夫子目前是工部的能工巧匠们。”

    “您若是去担任东来书院的山长,传出去岂不是让众人笑话?”韩尧的脸上满是不赞同,暗恨太后这一招阴险。

    他的父亲,辞官前乃是堂堂左相,学问方面也是一方大儒,如今居然沦落到去当一所下九流学院的山长,他这心里能好过?

    是的,在韩尧的心里,太后主张成立的这家书院,开设的那些科目,纯粹都是下九流。他向来自诩清高,认为读书最为上等,其余的科目全都上不得台面。

    “那能怎么办?不去也要去,为父先去看看情况,实在不行就称病告假。”韩骧也头秃,上面的意思他根本就回绝不了。

    “也只能够如此了。”韩尧无奈,他们一家是不是已经成为太后的眼中钉肉中刺了?他父亲都辞官了,也不参与朝堂的事情了,太后还来了这么一出。

    姜蝉如今一出手,就是万众瞩目,况且这东来书院是她一手推进建成的,更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这日书院正式建成,也正式开始对外招生。开设的科目也相当多,从水文地理到农田杂事,可以说包罗万象。

    只有有一技之长的,都可以在书院教授,并且若是有学生对哪门科目感兴趣,书院还会联系相应的夫子,着重培养。

    至于本应该大受重视的四书五经经史子集等等,也只是占了书院的一部分而已。对于书院的这个情况,外界是褒贬不一。

    所有人都一致认为东来书院走不了多久,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姜蝉微微一笑,这可是她选拔人才的预备役,况且日后大家学有所成,可以将这些知识向外传递,总有一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她从来不觉得读书无用,可有的时候会读书并不代表就能够干实事。你看古往今来许多秀才,几乎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老实说,姜蝉对这些人还真看不上眼。

    若是有朝一日,百姓们个个都有一技之长,不必再在地里刨食靠天吃饭,那该多好?

    不管外界的情况怎么样,东来书院的招生非常火爆,毕竟主打的口号就是有教无类。尤其是在京城内,几乎各家都派出了自家的子弟来书院上课。

    这可是太后主张开设的书院,官员们的孩子都不来,那不是成心和太后唱反调吗?所以不管怎么样,大家都将自家的孩子送过来。

    至于送的是嫡子还是庶子,那就看各家的想法了。

    在书院的另一侧,姜蝉还专门开设了一个女子书院。聘请的全都是知名的女夫子,这也是最让大家指摘的地方,从来没有谁开设过女子书院的,大家都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主。

    这个书院一开设,官宦人家报名的一个没有,来的全都是平民家的女孩儿。大家在这里学习各种技能,读书习字,掌家算数,为人处世等等。

第九百七十五章 太后15

    满打满算,女子书院也就来了一百多个学生。对于这个局面,姜蝉并不担心。任何事情一开始都会有人不赞同的,可若是因为别人的不赞同就做这些事,那也未免太没有原则了。

    你看现代社会,有几个孩子不读书的?姜蝉不认为自己有能力能够改变所有人的理念,可若是能够在大家的心里埋下这么一颗萌芽,那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书院的教学在正常进行,工部的官员们排好了顺序,轮流去书院上课。大家在书院除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以外,也可以去旁听别的课程,类似大学里面的选修课。

    这个夫子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你传授的必须言之有物。夫子的绩效考核和学生的出席率息息相关,若是连续三个月学生的出席率都排在倒数的话,那么书院就要考虑是不是削减夫子的上课课时了。

    这个政策一出来,夫子们更加兢兢业业,势必要将自己的学问传播出去。以往著书立说几乎都是大儒们的事情,可如今有个道路能够将他们的知识让别人知道,他们当然不会放过。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在东来书院,关于经史子集方面的课程,大家虽然也认真,可在面对其余课程的时候,他们几乎可以说是狂热了。

    从古至今,哪里都不会缺少这样的人,东来书院已经隐隐的有了一番理工学院的雏形了。姜蝉对这个结果是乐见其成,没听说过科技改变生活吗?虽然目前这里的科技还是一片荒芜。

    书院发展不错,姜蝉也就偶尔关心一下,短时间内书院是看不出什么成效的,这是一个长期工程。

    时间飞逝,转眼就是一年过去,工部汇集了全国的能工巧匠,总算是将出海的大船建造了出来。姜蝉等待这一日已经等了许久,如今出海总算提上日程了。

    当初入股的富商们也是欢欣鼓舞,听说海外遍地黄金,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这次出海,姜蝉格外重视,不仅配上了军队,还拨了两个太医过去,另外还备下了不少的药材,新鲜的水果更是备了不少,毕竟败血症可不是说着玩的。

    海事部的官员是全员参与,姜蝉还点了几个精于农事的官员跟随。出海的一大目的是为了圈钱,另外一个目的则是搜罗海外的作物。

    这才是姜蝉最关心的,她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有办法无中生有啊。

    看着肃穆的军队,领头的将领还是太后的亲哥,跟着一起出海的富商们也纷纷安下了心。太后娘娘拨了这么多军队跟随,他们的安全可算是有了保障了。

    大船出海远去,姜蝉的生活还是一成不变。平日里就是批改奏折,偶尔逗逗原主的小侄子,也就是小皇帝赵懿。

    虽说目前的赵懿才堪堪会走路,也偶尔会说几个词。可这个年龄的孩子才最有意思,大了就不好玩了。

    这也算是姜蝉繁忙的工作之外唯一的一点乐趣了。

    高处不胜寒的道理她早就明白,若是再不给自己找点乐子,那就更加无趣了。

    如今大禹朝内算得上是海清河晏,天下太平。可若是说百姓安居乐业,那还差得远,这些都不是一日之功。

    可这一切已经让大家格外满足,谁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日子。或许在百姓的心里,吃饱穿暖已经是最大的追求。

    也许是安稳的日子过地太久,沉寂了一年的左相一脉又开始蠢蠢欲动。朝堂有什么风吹草动能够瞒得过青龙卫的眼睛?这不一沓子消息已经放在了姜蝉的案头上。

    姜蝉随意翻了翻,看了眼候在一边的许公公:“给韩骧送过去吧。”

    许公公是老当益壮,“是,奴才这就去办。”

    不得不说这一招好使啊,韩骧虽然退下来了,看着是不问朝廷世事,可他真的能够做到一尘不染吗?

    左相一脉至今还是挂的他的名头,再说韩骧朝野沉浮几十年,早就编织了一张密密麻麻的大网。若是韩骧真的能够约束好这些人,姜蝉也不多说什么,可若是他们行事过火,那就别怪姜蝉下手了。

    看许公公猫着腰出去了,姜蝉摇摇头,她明明很好相处的好吗?怎么这些人见了她就跟老鼠见了猫儿似的?

    姜蝉并不清楚的是,随着她积威日益深重,她身上的气势也越来越足,简而言之也就是气场。再有她那么多世的历练,让她更加地不怒自威。

    韩骧今日正好休沐在家,如果说一开始去当东来书院的院长是赶鸭子上架的话,那么如今韩骧就是全身心地投入了进去。

    他在这里看到了各种学问之间的交流,并不仅仅限于儒家这一脉。在此期间,书院的学生们改良了农具,和老农们一起沤制出了绿肥,促进了庄稼的产量。

    还有人改进了纺纱机和织布机,让大家的工作效率更高等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善大家的生活。

    待许公公将这些消息一送上,韩骧的面色就变了。自打他在书院担任山长后,外面的事情全都是他的独子韩尧接手。

    韩尧也将近五十岁的人了,也不会什么话都和他说,若不是今日许公公过来,他还不知道韩尧居然在外面搅风搅雨。

    “公公您放心,老夫一定好好约束犬子言行,绝对不扰了太后娘娘的清净。”韩骧板正了面色,对着许公公保证。

    许公公一甩拂尘:“这样最好,娘娘可是第一时间就着老奴将这些送过来了,韩山长可不要辜负了娘娘的一片苦心。”

    “一定一定。”韩骧连连点头,太后的意思他能不明白吗?可不得不说,太后来这一手他确实要感恩戴德。

    就冲韩尧如今做的这些事情,判他去流放都是轻的。他可就韩尧这一个儿子,孙子还没有成长起来,若是韩尧真的被流放了,韩家就彻底倒了。

    晚上,韩尧当值回来,就听家丁说老太爷找他。今晚同僚聚会,韩尧也难免喝了几口,当然花楼等勾栏瓦舍他们是不敢去的。

第九百七十六章 太后16

    借着几分醉意,韩尧摇摇晃晃地往韩骧的书房去。书房里,韩骧端坐在太师椅上,面沉如水。看着醉意朦胧的韩尧,他的脸色更是暗沉。

    最近这大半年,韩骧很少关注韩尧,毕竟韩尧也到了知天命之年,做什么事情也应该心里有数。

    他更多的都是将心思放到了东来书院,若不是今天许公公送来的消息,他还不不知道韩尧在外面搅风搅雨的。

    韩尧走进书房就被他老爹那黑沉沉的面色吓到了,原本还有点迷蒙的脑子顿时清醒了几分。打从他入朝为官后,他老爹就没有这个样子对他,今天这是怎么了?

    韩尧拘谨地在韩骧面前坐下,手脚都有点不听使唤。

    “父亲,何事惹您不快?”

    韩骧盯着韩尧看了好几眼,才将书桌上的几张纸推了过去。韩尧眨了眨迷蒙的眼睛,凑近烛火看了一眼,仅仅是一眼,韩尧就僵住了。

    甩了甩脑袋,韩尧迅速地将这几张纸过了一遍,他的脸色变换个不停,最后全身委顿地瘫在椅子上。

    “父亲,这是谁送来的?我自认行事足够隐蔽了。”连他什么时候,在哪里,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这上面全都写地一清二楚。

    就好像是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将这一切全都看了去,如此一想,韩尧的后背立马被冷汗浸湿,纯粹是被吓到了。

    看韩尧面色如土,韩骧长叹了口气。韩尧的表现说实话他非常失望,他这个儿子虽然已经年过五十,却一点都撑不住。

    “这是许公公今日送来的。”

    简短地一句话,书房中陷入了无比的沉默。韩尧张了张嘴,“是那位的意思?”

    许公公身后除了这位少女太后,还能有谁?

    韩骧颔首,如今自己的一举一动全都落在别人的眼里,他们还能够怎么办?况且犯事的还是自己儿子,若是真的追究起来……

    想到这个后果,韩骧就浑身发冷。在后怕的同时,他也难免佩服起这位太后来。看着年龄不大,却是个肚子里能撑船的。

    如今她抓住了韩家的把柄,若是她想闹大,韩家在大禹朝是绝无立锥之地。可她没有这么做,而是悄悄地解决了这件事。

    这样既换来了左相一脉的投诚,同时又保住了韩家的颜面。都是官场上的老狐狸了,姜蝉这一步棋韩骧早就看地明明白白。

    韩骧倒是不想领姜蝉这个人情,可现在自家有把柄落在别人手里,这个恩情他不管怎样,也要捏着鼻子认下来。

    “父亲,儿子下一步应该怎么做?”韩尧勉强定了定神,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并没有觉得害怕,可当这一切全都排开在他的面前的时候,他才觉得手脚发凉。

    “马上和那些人切割。”韩骧拧眉缓缓吐出了一句话,目前为止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他不是不肉痛的,毕竟是他培养了几十年的势力。可就是再肉痛,他还是要这么做。要么就是大家一起死,要么就是他们死。

    在孰轻孰重之间,韩骧当然选择保全自家。

    “明天你上一道奏折,自请去地方为官。若是上面批了,韩家就算风平浪静地过去了。就担心上面不会同意。”

    “若是上面不同意,那该怎么办?”韩尧也想到这一茬,心里满是不安。

    “若是上面不同意,你就是最好的牵制左相一脉的人选。若是你都倒向了太后一脉,那么左相一脉迟早……”

    后面的话韩骧没有说出口,若是韩尧还留在京城,或许日后他就只能够止步于二品大员了。若是去地方,可能还能够做出一番作为来。

    这位少年太后啊,果真是算无遗策。她这就是明晃晃地算计,他们都看地清清楚楚。可谁让过错方是自家人?这个时候韩骧难免羡慕起朝中的中立派了。

    看似冷淡不近人情,可却格外地爱惜羽毛,轻易地不会惹上事情。

    翌日,韩尧的奏折就送了上来。姜蝉翻了翻奏折,果真不出乎她的预料,韩尧自请去地方为官。

    老实说,昨天许公公走地这一趟,她就在琢磨韩骧等人的反应。

    韩尧这个人才学还是有的,她也舍不得轻易地将这个人给处置了。若是能够将功补过,她也愿意给别人一个机会。

    听得姜蝉安排他去北部的上齐郡的时候,韩尧的心全都放到了肚子里。若是去地方为官,他就算是彻底地离开了权力斗争中心。

    如果他能够在上齐郡做出政绩来,日后他还是能够调到京城的。

    因此在叩拜的时候,韩尧格外地真心实意。

    看韩尧要下放到地方,和他暗中来往的几个人顿时脸色就不好了。最近才和左相一脉搭上了关系,怎么头头就要去地方为官了?

    姜蝉瞥了一眼几个面色有异的官员,不再多说什么。左相一脉向来以韩家为首,韩骧如今隐退,韩尧不日也将去地方,群龙无首,也便于她将左相一脉的势力全都掌握到自己的手里。

    兵不血刃,这个结果姜蝉很满意。至于那几个蹦跶地欢地,已经不足为惧,自然会有人教他们如何做人。

    下朝之后,韩尧就匆匆忙忙地回了韩家,老父亲韩骧还在家里等着呢。

    看到韩尧回来,脸上还带着一丝喜意,韩骧的心放了大半:“这是要去地方为官了?”

    韩尧点头:“不错,娘娘钦点去上齐郡,明日就启程。”

    韩骧牙疼地吸了口气:“上齐郡,那可不是什么好地方,穷山恶水刁民。”

    东来书院里自然有来自北部的学子,北部是非常贫穷的,大家的温饱都成问题。若是去那里当地方官,开展工作非常艰难。

    “儿子想过了,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容易做出成绩来。况且儿子这么多年汲汲营营,全部的心思都放到了权力斗争上,为民谋取福利的事情没有做过几件,如今也是一个机会。”

    韩尧压下心里的担忧,努力地安抚韩骧。

    韩骧叹了口气:“你心里有成算就好,我看太后也是在考验你,你一直都是京官。若是真的能够将上林郡治理好,日后自然会起复。”

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17

    “儿子也这么认为,这次去上林郡,我准备轻身简从……”

    正和韩骧说着自己的计划呢,许公公来了。

    “韩大人和韩山长都在呢?太好了,就省得咱家再去东来书院了。”许公公甩了甩拂尘,“咱家是来给韩大人送人的。”

    “这是许青许统领,京城距离上林郡千里之遥,一路山高水长,娘娘特意委派许统领带人护送。”

    韩尧拜倒:“多谢许统领,一路上还麻烦许统领多多关照。”

    许青言简意赅:“不必,大家互相照顾。”

    “娘娘有交代,东来书院也已经开设了大半年,也是时候检验学习成果。娘娘特意交代韩山长从书院中选拔四位优秀的学子,随韩大人一起赴任。”

    韩骧大喜:“老夫一定办好,多谢娘娘仁心。”

    简短地说了下姜蝉的意思,许公公和许青又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离开。

    韩骧老眼中精光四射,“你收拾行囊,我现在就去书院,我早就看好了好几个学子,都是干实事的人才,有他们帮衬,你也更容易开展工作。”

    说完韩骧就急匆匆地离开,可惜太后只允许他挑选四个,人数还是太少了。如果太后不发话,他也不敢打这批学子的主意。

    “许统领,这次您明面上是过去保护韩大人的安危,更重要的目的是要摸清楚上林郡的底,想来许统领应该不陌生。”

    许青扯开一抹笑:“自然,许青自当尽心尽力办事。”

    老实说许青还是蛮喜欢这样的工作的,虽然很危险,可是危险之余也伴随着巨大的机遇。他之前只是一个小小的侍卫,可就是和杭琪一起去了一趟岭南,再和岭南的驻军一起将动乱平息后,他回来就连跳了三级。

    这次去北部上齐郡办事,他更要尽心尽力。如今国内风平浪静,想要往上爬,那就只能够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和上次去岭南一样,娘娘会给您手书,若是形势危急,您自然能够和北部的驻军联系。”

    又细细地交代了一番,许公公才回去向姜蝉复命。主子有能力,朝堂平静了,他们跟着伺候的人也觉得舒心。

    韩骧的动作很快,下午他就带着四个学生回到了韩家。

    安排了几人去休息后,韩骧和韩尧在书房坐下。就算韩尧已经五十多岁,可在韩骧的眼里,他始终都是一个孩子。

    “这次去上齐郡,你只管将上齐郡治理好,许青那边你最好不要插手。”

    “这是何故?许青不是护送我们到上齐郡的吗?”

    “蠢!若是单独护送,怎么也不会让许青过来!那可是青龙卫的人!”韩骧恨铁不成钢。有的时候老子英雄儿好汉并不适用于每个家庭。

    “我估摸着太后是想要许青过去探探北部各郡的底细,”韩骧蹙眉:“风雨欲来啊,上次杭琪在岭南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明面上是杭琪出面,其实背后少不了许青的影子。”

    到了他这个地位的人,那是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尽管自己没去岭南,韩骧还是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的。

    再加上许青从岭南回来后一跃就成为了御前侍卫,其中的意思更值得人深思。

    “儿子明白了,儿子只管治理上齐郡,许青的行为儿子并不过问。”韩尧心神一凛,立马应下。

    “岭南如今平息下来,北部已然成为了一个老大难。地少人稀,穷山恶水,距离京城又格外遥远,朝堂鞭长莫及。”

    “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可也是极大的机遇。”韩尧踌躇满志,“儿子不相信自己比别人差,一定会在上齐郡做出成绩来的。”

    “这样最好,北部靠海,太后对出海这件事格外看重,若是有可能……”剩下的话韩骧没有说出口,韩尧也明白了。

    次日,韩尧一行人就离开了京城,许青带着一队侍卫随行在侧。一路上韩尧对许青等人很是客气,这位毕竟是直接面对太后,如非必要,最好还是不要交恶。

    许青是宠辱不惊,作为太后面前的红人,他深刻知道,最好不要和任何人走地过近。

    风尘仆仆了一个月左右,许青等人才到了北部上林郡。在韩尧和上任郡守交接之后,许青等人就开始了神出鬼没的生活。

    有出发前韩骧的敲打在前,因此韩尧对许青的行为从来不过问。在底下人提出异议的时候,都被韩尧摁了下去。

    开玩笑呢,他若是找许青的麻烦,保不齐后脚这位就将他挂到太后面前去了。他如今就恨不得太后忘记他,怎么还敢主动凑上去?

    许青一行大概二十来个侍卫,在到达北部的当天就脱去了那身盔甲,穿起了寻常百姓的衣服。要想打听消息,最好的办法是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进去,捕捉蛛丝马迹。

    一连早出晚归了两个多月,许青等人将北部官员的底细摸地一清二楚。做了哪些恶事,贪污了多少银两等等,那全都是一五一十地查探出来。

    北部的官员总是哭穷,可实际上大禹朝的官盐百分之八十就是都是出自于北部。就这样这帮人官员还总是哭穷,这说明什么?

    说明官盐的收入都被贪污掉了,可以说这么多年,官盐的收入国库没见多少,却养肥了北部各郡一只又一只的硕鼠。

    收到许青派人加急送来的情报,姜蝉咬了咬牙,硬生生地气笑了。许青送来的名单里,除了有北部的各个官员外,户部更是大有人在。

    譬如说周思,这位前户部尚书在回家休养之后,职位顺理成章地被姜蝉撸了。如今的户部尚书是鲁静,那叫一个兢兢业业。

    若是没有周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北部的官员能够这么富地流油?想到许青奏折中的描述,姜蝉眼睛都在发绿。

    她为了弄点钱,恨不得翻清了小金库,如今虽然有银子入账,可有谁嫌钱多?

    将许青送来的奏折递给许公公,许公公会意地将奏折传递给了下方的官员们。所有人在看到奏折后,都是怒发冲冠。

    刑部尚书刘诚率先出列:“娘娘,微臣提议北部各郡官员必须要严查彻查!”

第九百七十八章 太后18

    刘诚这话一说,下面立马附和声一片。通常来说,有什么样的上司,下属就会是什么样的。姜蝉是个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因此她提拔上来的这些人基本都是这个性格。

    有人义愤填膺,自然有人惊慌失措。譬如说被姜蝉撸了户部尚书位置的周思,他没想到火居然烧到他这里来了。

    若是真的彻查下来,他是怎么也逃不过去的,当下周思的面色就变了几变,不知在脑海里琢磨什么应对策略。

    姜蝉稳坐上方,将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在大家商议之后,姜蝉才开口:“就按照刘大人的意思办吧,北部事务紧急,封刘大人为钦差,赐尚方宝剑,彻查北部官盐一案。情节严重的,押解进京处置。”

    “是,微臣明日就出发。”

    看太后发话了,大臣们全都闭嘴,他们也找不到理由反对。

    退朝后,许公公去刑部找刘诚传话。他是奉姜蝉的命令过来,要刘诚去御书房走一趟,姜蝉有些话要交代给刘诚。

    “刘大人,北部事情紧急,哀家长话短说。”姜蝉看了一眼站在下首的刘诚,语气很郑重。

    “北部势力错综复杂,绝对不可小觑,刘大人此行风险极大,须万事小心,哀家会让叶云落和你一同北上,旨在保护你的安全。”

    “多谢娘娘挂怀!”刘诚拜倒,他当然也想到了这些,不管怎样,若是太后能够拨出人手来保护他,他也更加放心一些,起码自己的安全有了保障。

    叮嘱了刘诚一番,姜蝉又让许公公去安国公家里跑了一趟。叶云起随着商队出海了,叶云落则一直在西郊大营练兵,如今也是时候让他出去发光发热了。

    他毕竟是叶家的孩子,日后安国公的势力肯定是要交给他和叶云起的。如今姜蝉也是给他提供了这个机会,就看他这次去北部的表现了。

    “娘娘,这是青龙卫截下来的信件。”许公公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将几封信送到了姜蝉的手边。

    “是周思传出去的?”姜蝉头都不抬,随口问了一句。

    “娘娘慧眼如炬,信鸽是从周大人家里飞出去的,另外还有别的几个大人也派出人手出去送信了,连人带马都被青龙卫们拦了下来。”

    姜蝉勾唇浅笑:“和刑部通个气,将这些人好好羁押,不要走漏了风声。”

    “奴才明白,现在就去办。”

    许公公悄悄走了出去,青竹给姜蝉倒了杯茶水:“娘娘,您歇会儿吧,打从您听政后,就一直这么忙。”

    姜蝉放下朱笔:“哀家也想休息,可政务繁忙,你一歇下来,很可能就会耽误许多事情。等赵懿成长起来,能够接手就好了,起码还要十五六年。”

    想到这里姜蝉就叹了口气,上位者也很辛苦,看着光鲜亮丽,其实有很多事情需要权衡考量。姜蝉的脑子从来都没有停止过,那是时时刻刻都在琢磨。

    刘诚和叶云落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京城,这犹如是在滚烫的油锅中滴入了两颗小水滴,也不知道他们在北部各郡会闹出什么风浪来。

    正当大家关注北部事务的时候,出海的船队终于回来了,历时一年又两个月。

    姜蝉大喜过望,正是瞌睡来了枕头,她琢磨着商队应该最近就要回来了。看着从商船上搬下来的黄金白银,以及各种香料珠宝宝石,所有人都疯狂了。

    户部的官员们呼吸都急促了,若是这些东西都填充到国库里……

    想到这个场景,但是在接触到姜蝉似笑非笑的眼神的时候,所有人都讪讪地打消了这个念头。

    随同出海的富商们从最后两条船上下来,个个都笑地合不拢嘴,想来这次出海那叫一个满载而归。虽然出海回来他们要上交一大笔税给海事部,可这和他们的利润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

    再说他们的安全都是侍卫们负责的,交税他们是心甘情愿。

    姜蝉在皇宫内另外辟了一个私库,出海几乎掏空了她的小金库,户部是一分钱没出,他们如今也只能够看着这些黄金白银干瞪眼。

    一想到这个,姜蝉心里就倍儿爽。

    看着晒黑了的叶云起,他的身上带着一股锋锐之气,锐利无比。姜蝉满意地点头:“想来出去一番收获很大。”

    “出海一圈,经过了十来个小国家,看到了不同的风土人情,确实收获极大。”叶云起在言简意赅,从怀里摸出来一张地图。

    “这些是我途经的路线,我都将地图绘制出来了。”将旅途中的艰辛撇过不谈,叶云起转而说起了海外的见闻,姜蝉的近侍们许公公青竹等人都听地目眩神迷。

    如果不是叶云起说起,他们都不知道外面有这么广阔的世界。

    “有朝一日,真想走出去看看啊。”许公公叹了口气,成日地在皇宫中打转转,被困于这一亩三分地之中,以往还不觉得,如今却感觉自己的眼界格外小。

    姜蝉叹了口气:“哀家也想出去看看走走,届时带着许公公一起。”

    许公公受宠若惊:“希望奴才有那个福分,能一直陪在娘娘的身边。”

    将叶云起绘制的地图珍而重之地放好,随同出海的几个精于农事的官员进来了。可以说这次出海收获极大,姜蝉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寻找种子。

    她想要的土豆、红薯、玉米等全都带了回来,足足有两艘大船是放的这些作物种子。更别说还有各种调味料,譬如说辣椒、青葱、大蒜等等。

    “这些作物,劳烦各位大人多多操心,先在京城周边范围内推广。若是成效斐然,届时在全国推广种植。”

    “微臣领命。”

    几位官员对视一眼,若是他们将这件事办好了,真的将这些作物全国推广了,那可都是他们的政绩啊,不说千古流芳,起码也是家喻户晓吧?

    一想到这里,个个都像是打了鸡血一般,看着格外地激情澎湃。

    姜蝉微微一笑,这个时代的人们,似乎格外地看重声名,若是能够拥有美誉,他们会为止付出一切。

第九百七十九章 太后19

    尝到了出海带来的甜头,户部的那帮子官员眼睛都要绿了。出海一次的收获,抵得过国库三年的税收,但是他们却只能够干瞪眼。

    这不在船队们刚刚回来的第二天,户部的官员就上折子了,大意就是出海利润庞大,应该多多安排才是。

    姜蝉对此是一笑置之,当然户部的折子也被她打了回去。他们只看到了出海带来的丰厚的利润,却没有看到这背后潜藏的风险。

    如今科技又不发达,大家出海一趟几乎都是将脑袋挂在裤腰带上,可以说风险极大。

    不管户部的官员怎么蹦跶,姜蝉一口咬死,一年只能够出海一次,不允许大家私自出海。就算是富商们想要出海,也要在海事部备案,要走齐各项手续。

    随着韩尧远赴北部,左相一脉在朝堂上几乎销声匿迹,再也没有谁敢和姜蝉唱反调。户部就算再眼红,也只能够忍气吞声。

    以往还因为掌握着国库的钱袋子而沾沾自喜,可一想到皇宫私库那成堆的金银珠宝,他们就各种心气不顺。

    姜蝉可不惯着他们,户部的这帮人哪,个个都是蹬鼻子上脸的主儿。你纵容了他们一分,他们就一发不可收拾。

    出海带来的影响逐渐消弭,京城附近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土豆红薯玉米等农作物的推广。

    姜蝉特意将皇家试验田分派给了出海的几个精于农事的官员,在得到这些种子后,他们恨不得晚上都睡在地头。

    “娘娘,大司农回禀今日是红薯收获的时候,请娘娘去地头看看。”

    姜蝉搁下朱笔,看了眼许公公:“那就一起吧,大家都过去看看,看看这海外的作物产量怎么样。”

    等姜蝉和青竹许公公等人到地头的时候,文武百官们基本都在地头汇齐了。他们也好奇这海外的作物产量怎么说,还兴师动众地带回来了这么多?

    看太后到了,大司农一挥手,农人们一挥出头,一块拳头大小的泥团子滚了出来。姜蝉微微挑眉,红薯确实丰产,但是后世的种子都改良了许多,也不知道如今的红薯能够亩产多少。

    但是只要超过八百就值得全国推广,因为它对环境不挑,耐寒耐瘠、虽说不能够作为主食,可有了这些,也能够让大家的生活更好一些。

    今天主要起的就是一亩田的红薯,随着低头间的红薯越来越多,安国公等武将们眼睛也越发地明亮。就是那些文臣们,个个都呼吸急促了几分。

    原先只当是瞎胡闹,如今才知道若是推广开来,老百姓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有侍卫们的帮忙,不到一个时辰,一亩地的红薯全都起了出来。看着堆成小山包的红薯,姜蝉深吸了口气:“统计产量。”

    大司农也喜上眉梢,看着这些红薯比看儿子还亲,这些可都是实打实地成绩啊。

    在听到亩产超过一百五十石的时候,安国公等老将是朗声大笑。文臣们个个都是瞠目结舌,转眼就目光火热地盯着这些泥团子。

    姜蝉微微蹙眉:“如果推广开来,各地水土不同,产量一定会打个折扣。”

    大司农恭恭敬敬:“娘娘说地是,这次的试验田种植,我们是时刻观察,精心护理,才有了这么多的产量。可就算种植在再贫瘠的土地,微臣也敢保证,起码有亩产五十石的产量。”

    据汉书记载,一石约为现在的二十七斤,五十石就差不多有一千三百斤。这个产量在现代是非常地,可是在古代却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

    这个时候水稻的亩产量不过才堪堪五百斤,大家在交了赋税后,再留下来年的种子,剩下的寥寥无几。

    百姓平日里吃地最多的还是粗粮,细粮这些是想都不敢想的。

    “娘娘,此物当得全国推广,微臣建议先从北部等比较贫瘠的地方开始。”一大臣冲着姜蝉俯身拜倒,语气那叫一个郑重。

    姜蝉挑挑眉:“就按照陈大人所言,先从北部各郡推广,既然此事是陈大人提出来的,就交给陈大人去办吧。”

    “大司农要将红薯种植的注意事项写出来,以便官府向民间推广。”在低头间走了一圈,姜蝉努力地将所有方方面面全都考虑到。

    “运些红薯到御膳房,让御厨琢磨红薯的做法,顺便将这些菜色一起传出去。”

    就姜蝉脑子里就有红薯的好几种做法,可她也不能解释自己是怎么会这些的,只有让御厨多多费心了。

    午饭自然就是红薯,御厨不愧是御厨,虽然没有见过红薯这种食材,却也弄出了几道菜。

    除了烤红薯、拔丝红薯,还做出了红薯饼、红薯饭等等,闻着就有一股香甜味。

    一想到红薯,那可是浑身是宝啊,红薯叶也是不错的蔬菜。红薯更是可以做成粉丝、红薯干等等,可以保存许久。

    姜蝉很少宴请百官,自从她垂帘听政后,这还是第一次。看着桌子上的几道红薯菜色,没有人会提出异议,光是闻到这股甜香味就已经忍不住了好吗?

    两个公主赵润冰和赵润清在姜蝉的下首坐下,姜蝉没有刻意地拘着她们,她们想学什么,她都会寻找专人教导她们。

    两年的时间过去,两人早已褪去了身上的小家子气,变地落落大方,浑身上下都透着良好的教养。

    目光在赵润冰的身上扫了一眼,似乎这位大公主快要十六岁了,也是时候考虑夫婿的人选了。她既然坐到了这个位置,那该她做的她就要承担起来。

    再看看努力摆正小腿的赵懿,姜蝉的眼里浮起一丝笑意。小团子板着脸,力图做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确实有点好笑。

    朝堂上是言笑晏晏,可北部就不是那么风平浪静了。自打刘诚和叶云落一起前往北部,路途那叫一个艰险。

    不仅遭遇了几次暗杀,亏得叶云龙和侍卫们精干,一行人才算平安到达了北部。可到了北部也不安生,先是有官员们的拉拢,拉拢不成就立马开始使绊子。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975/ 第一时间欣赏女配拒绝当炮灰最新章节! 作者:子曰与诗云所写的《女配拒绝当炮灰》为转载作品,女配拒绝当炮灰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女配拒绝当炮灰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女配拒绝当炮灰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女配拒绝当炮灰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女配拒绝当炮灰介绍:
小透明初中生姜蝉,人生中拿了一手烂牌。父母不详,在孤儿院中长大,靠着孤儿院的资助勉强读到了初中毕业。孤儿院经营困难,没有办法负担她高中的学费,姜蝉面临着毕业就辍学的命运。正当姜蝉绝望的时候,一个光团从天而降地砸到了姜蝉的脑袋上。只要姜蝉和它签订契约,到一个个小世界里完成任务,姜蝉就能够学到相应的技能,以此来改变自身,从此姜蝉走上了征服星辰大海的征途……女配拒绝当炮灰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女配拒绝当炮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女配拒绝当炮灰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