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实力不允许我低调TXT下载实力不允许我低调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全文阅读

作者:落寞的蚂蚁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txt下载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456 汰弱留强

    祝大家新年快乐啊!

    ***********

    现在的国内商业圈,看似一片平和,可实际上平静的水面下,却永远是暗伏杀机。

    现在为什么那么有钱人,宁愿去炒房,炒股,也不愿意去搞实业?

    因为真的是太难了!

    二十年前,当时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那时候很多政策也不完善。

    所以做生意,其实有很多漏洞可钻,只要你胆子大,再加上碰上一个好机会,你就能乘风而起。

    用不了几年,你就能成为一个行业内的大老板。

    少的一年赚个几十万,上百万,多的一年赚个几千万,甚至上亿,都是非常轻松的。

    可是现在,再想像以前那样做生意,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以前那些企业,还可以选择在税务上做些手脚,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可是现在呢?国家税务改革成了增值税的方式,从根子上就杜绝了企业偷税漏税的可能。

    然后就是给员工交社保这方面,现在国家已经让税务部门来代收这个社保了。

    这就杜绝了无良老板,不给员工交社保,或者是按照最低规格来缴纳的可能。

    毕竟你的报税,税务机关是一清二楚。

    以前到社保局交社保,有些企业还可以糊弄社保局,说我们经营不善,盈利不多,所以只能按最低规格来交社保。

    可是现在你盈利多少,税务局都一清二楚,你根本就别想糊弄。

    而且以前,很多不良企业,还喜欢在员工身上拼命压榨,来攫取利润。

    可现在的结果就是,年轻人宁可商界送外卖,去跑滴滴,也不愿意进工厂。

    所以你们这些无良老板,你们就看着办吧!

    要么就提高工资,然后实打实的给员工发放,别找什么扣款理由的幺蛾子。

    然后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比如改善伙食,改善住房,这样你才能找得到员工。

    否则到了用工期,你根本就找不到人。

    所以一番实业做下来,这些企业的老板,到最后发现,辛辛苦苦一年全特么白忙了。

    交完税,给员工开了工资,最后自己反而剩不下几个钱。

    赚来那点钱,远远不如投资去炒房地产来钱来的快。

    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板,不愿意做实业的主要原因。

    其实国家也不是不知道这些老板的难处,可为什么还要继续执行这样的政策。

    其实这也是在倒逼这些老板,为他们以前发家致富的过程买单。

    你也别说你们现在过得苦,那前几年你们赚钱跟喝水一样容易的时候呢?

    那时候你们可曾想过给国家多交点税没有?

    可曾想过给员工们涨点工资没有?

    可曾想过给被你们工厂污染的环境,投入一点环保改善费没有?

    光想着赚钱的好处,可一点社会责任感都没有,这怎么行?

    而且国家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对这些企业发出过明确的信号,以后如果想要在继续好好把生意做下去。

    那你们就要提早进行产业升级转型!

    说白了,就是把你们赚来的那些快钱,投入到你们这个产业更高一个级别的研发里。

    多搞点科研,提升一下自己的技术水平,然后让你们的产品更有竞争力,具备更高的商品附加值。

    再说到底,就是让你们多去学学日韩企业,提升一下自己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不要老想着靠国家补贴,靠着国内有个大市场,整天赚些最低端的来料加工,靠压榨民工的血汗来赚钱。

    其实现在想想,这些口号国家已经喊了十多年了。

    可是那时候,这些‘民营企业家’们都是怎么干的?

    每天晚上出去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各种高档酒店,ktv,就是他们最常去的地方。

    一顿饭花个几万,甚至十几万,那都是洒洒水。

    报个n奶,一掷千金都不带眨眼的。

    动不动就去奥港的堵场里一掷千金,那就更是常态。

    最有名的就是那个某立手机的大老板,请来那么多大腕,给自己的手机打广告,可就是不在研发上下功夫。

    搞了十几年,还就是一个山寨机,靠的就是压榨农民工的钱起家。

    结果最后在境外堵场,一晚上就输掉了几十亿的全部身家……

    甚至还有某地的‘民营企业家’们,每周都固定去魔都的高档酒店里包房。

    然后每周都聚众前去哪里玩牌,一晚上输赢都是千把万。

    从他们这些举动,你可以看出人家是真豪气,真有钱。

    可你让他们给民工每人每月涨二百块钱的工资,他们却要哭天喊地,说自己日子过得多么多么艰难。

    至于说把企业做大做强,雇佣科研人员,在自己的老本行,深耕细作?

    呵呵,抱歉,他们宁可花钱去听那些所谓的‘成功学’讲师们的建议,也不会去搞研发的。

    搞研发多费钱啊?

    要雇用那么多的大学生,博士生,每个月光是工资都要多支出几百万。

    然后他们做实验,搞科研,买设备和原材料,又有哪个不花钱的,每个月又是几十万的支出。

    最后特么的,他们还不一定研制成功。

    一旦失败了,那几百上千万可就全都白花了。

    有那钱,多包几个小蜜她不香吗?

    而且去找那些成功学大师报个班,才多少钱?也不过就花个几万块,然后大师就能帮忙牵线搭桥,认识不少各行各业的大佬。

    平时大佬们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吹吹牛掰,说不定商机就出来了。、

    反正那些土老板们更想的及时如何以最简单,投入最小的模式,赚到最快的钱。

    至于人家说的重剑无峰,大巧不工这样的又苦又脏又累的活,那就交给欧美日韩的企业去干去吧。

    也正因为这样‘聪明’的‘民营企业家’们实在太多,所以才导致了现在,我们国家喊了十几年的产业升级,可却迟迟升不上去的现象。

    而这时候,黄海滨,和李文松这样的新一代‘民营企业家’们的出现,那就直接相当于开启了民因企业的2.0时代。

    要知道他们和原来最传统的那帮‘民营企业家’可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最初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们,说实话大多数都是文化程度不高,就是靠着一股敢打敢拼的劲。

    再加上赶上了国家改开,以及加入wto这么两个节点。

    再加上国家给长三角,和珠三角非常多的政策红利,这些坐地炮大多都是靠着那些政策红利,和风口就顺势而起。

    而最近十年来,国家看似对民营企业采取了不管不问,而且还是非常严厉的态度和政策。

    其实这就是国家,在故意洗牌,汰弱留强。

    就是故意用那些严苛的政策,把那些不思进取,不思悔改,前些年靠着吃政策红利,法家起步的‘民营企业家’们,从社会商圈里洗出去。

    因为这些靠着取巧发家的人,如果你总是长期扶持他们的话,他们就会认为他们取得巧都是理所当然的。

    一旦有一次你不服他了,他不但不会记得你以前的好处,反而还会骂你。

    这也是最近几年,为什么频频有南方某些媒体,经常攻击国有企业,说他们不思进取。

    然后又反过来说,国家对民营企业太过苛刻,不管不顾的主要原因。

    而且这些人还经常会说,什么民营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之类的屁话。

    以前肖锋也会信他们的卸,认为国家对民营企业确实是太苛刻了。

    可是近些年来,尤其是到两个三角走了那么一圈,和当地的民营企业老板有所接触之后,他算是明白了那些家伙都是什么东西。

    有很多话就不多说了,也不能多说,说了又要被四零四了,反正大家自行领会就好了。

    有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怎么回事。

    反正这一点,你只要看看以前小学课本上的包身工,就能有更深的体会。

    而就算这些企业做大做强之后呢?

    你会看到他们老乡做的那些所谓互联网电商巨头,现在居然连买菜小贩的生意都要抢……

    哎,大家自行体会,自行体会。

    而这时候真正能做到社会稳定器的,其实就正是那些被这些私营企业嘴里口诛笔伐的国企,和央企。

    确实这些企业在创新方面不是很行,给员工开的工资也不高。

    但最起码他稳定,他能够雇佣很多人,就算给每人每月开两千块的工资,也能养活很多人、。

    让他们不至于失业,不至于吃不上饭,最关键他能给那些员工缴纳足额社保……

    而这样的企业,欧美日韩有吗?

    日韩老人退休都要找零工,否则养老金根本不够花。

    至于欧美更不用提了,最强的米国,现在大街上流浪的有多少人?

    所以当年纪越大,肖锋就越是能够体会到那些国企和央企的好处。

    事实上你要理解,他们的作用其实并不是为了赚钱,他们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只要有他们在,我们这个社会,才不会像欧美那样,频频出现各种美丽风景的动荡!

1457 不要看他们怎么说…

    诚然这些国企和央企,在经营方面,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比如裙带关系严重,论资排辈,对新生事物接受缓慢,占有大量资源,还有一些不可说的毛病等等。

    但你不能否认,他们在稳定社会方面起到了很多关键的作用。

    就比如国人骂的最多的某石油,和谁有知道他们每年的收益,有很大一部分都会被国家拿走,然后划拨到养老金账号里。

    现在很多人天天都在嘲笑,说他么的那个石油公司,就是栓条狗在他们老总的位置上,也不能把这家公司给搞亏损了啊?

    还有人说,换了我去,我都特么能把这家公司搞好云云。

    可你要知道,这家公司有时候不光是国家的经济稳定器,还特么是外交方面的重要杠杆。

    就比如买毛熊的天然气和石油,价格确实是比市面价贵那么一点。

    很多人就叫嚣,你们就是无能,我们明明可以从中东进口道更便宜的石油和天然气的。

    可实际上呢?中东的油气确实便宜,可你为了便宜就只买中东的油气,然后舍弃了毛熊。

    那等中东的油气占到咱们市场份额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时候你看看,人家给你涨价那是分分钟的事。

    到时候你不愿意也得受着!

    另外就是你从中东进口油气怎么运回来?

    只要新加坡,马六甲还在米国人手里,你就要任人拿捏。

    而且毛熊那时候正在被米国制裁,正是最虚弱的时候,如果那时候咱们不已这种命以施以援手,你以为后来为什么毛熊会几次在国际上为咱们发声。

    而且正因为,咱们花了贵一点的价钱,毛熊才在通往日韩,和通往咱们这边的两条石油管线之间做了抉择,最后修了通往咱们这边的石油管线。

    而有了这条管线,以后你以为价格就还会像以前那么贵吗?

    一旦咱们成了他们的最大买家,到时候咱们就有了和他们谈判的权利,从长远来说价格肯定是可以降下来的。

    还有就是有了毛熊做支撑,咱们才有了在中东那几个产油国之间,纵横开阖辗转腾挪的空间。

    这才有了后来能够低价拿下波斯油田的机会,否则的话,你看波斯会不会把油田从日本人手里收回来,在转交给你。

    而且你看看沙特是不是会低价卖给你油……

    反正在和谐关系到政治博弈的事情,那些私营企业主们是从来都不懂的,或者是不愿意去懂。

    反正在他们嘴里,这些国有企业就是无能。

    只有把这门生意对他们开放,让他们能够做,那才最好。

    而他们最擅长做的,就是开局就靠低价补贴,挤压对手生存空间,然后达到干掉竞争对手垄断市场的目的。

    而当他们一旦垄断了市场,呵呵,在座各位用的油,我敢保证会比现在还贵一倍。

    不信你就看现在的某个打车软件,某个外卖。

    当年他们看似屠龙少年,可一旦他们成长起来,呵呵,他们自己就变成了恶龙。

    当然如果你要是从国家,和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出发考虑,你就会人知道国企,和私企的区别了。

    你就不会相信,最近那些某系媒体的鬼话了。

    尤其是北方老百姓,尤其是供暖区的老百姓,可能是最深有体会的,尤其是最近几年。

    就给大家爆个小秘密,就比如前几年的时候,就有某系媒体连篇累牍的造势,说北方地区雾霾严重,和冬天供暖有很大的关系。

    然后一帮专家媒体几乎天天出来讨论,说供暖对天气影响有多大,会造成多么严重的雾霾云云。

    在之后就是一些烧煤的热电企业被逐步取代,关停。

    而老百姓们会发现,最近几年家里的暖气越来越不暖了,供暖越来越差。

    尤其是今年,更是真的做到了不是让你热,而是让你不冷就行了的地步。

    可为什么会这样?

    据某些小道消息传言,很多地区的供暖原本是市政工程,说白了就是市里补贴的民生工程。

    可是最近两年,因为一些调整,这些供暖都承包出去了。

    至于承包给了谁,你猜……

    不多说了,说多了就四零四了。

    这就是某系开始争夺话语权之后的牛掰之处,还有一个很厉害的议题就是。

    只要大家打开各种自媒体,几乎天天能看到地域黑的帖子,主要针对就是东北,或者其他北方省份。

    更有甚者,只要你打开某些媒体账号,就会每天发现什么全国gdp十强,北方仅京城入榜,北方城市全部沦陷云云。

    大家看了之后,立刻就会生出一种感觉,北方完了。

    咱们国家北方经济太差了,未来国家经济的发展就全靠南方带了。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肖锋曾经多次提及的独立思想,在这个时候就要发挥作用了。

    什么是独立思维能力?就是不要人云亦云,你不要看他说什么,要分析他为什么这么说,要分析他这么说的目的。

    其实只要一看那些文章,和挑逗地域矛盾的文章就知道,文案全都是一个套路。

    无非就是唱衰和抹黑北方省份,而某系媒体为什么要这么做?

    不这么做,怎么忽悠北方韭菜到他们地盘上去给他们割?

    不信你就去看看最近被炒作的第五个新一线城市,互联网大厂扎堆的某城去看看。

    看看他们的土拍和地方债都已经快爆炸了……

    房地产下行,土地卖不动,可还有那么多地方债要还。

    不忽悠年轻人过去接盘,他们怎么割韭菜?

    所以多了还是不说了,大家自己去考察验证就知道了。

    而现在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其实就一个原因,那就是钱不如以前好赚了。

    所以就不得不内卷化了,说得好听叫内卷,说的不好听就是内耗更严重了。

    而这个时候,你说李文松和黄海滨这样的第二代民营企业家们出现,那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本来咱们国内企业,在创新这一块就是最弱的的,尽管国家已经强调创新有很多年了。

    但是国内的企业,不管是民营也好,还是国营也罢,真正能够做到创新的又有几家?

    可以说,国内除了h公司,大江,还有格力勉强算半个,其他就只能算呵呵了。

    而第九实验室,和名厨集团在国内这么多公司里绝对是异类中的异类。

    以往资本也不是没想过对这两家公司下手,无奈这两家公司的太硬,太扎手了。

    最早动手的一批人,全都是铩羽而归了。

    你想从钱方面卡人家的脖子,人家根本就不差钱。

    你想从原材料方面卡他们,那更是不可能,他们自己就养活了一整条上下游产业链。

    而且已经形成了一个小联盟,你想从外面渗透,根本都没机会、。

    最可怕的是,这两家公司并不像其他国内公司那么浮躁,对钱那么渴求。

    别的公司,如果说年净利润能够到一千万,那老板肯定琢磨要去资本市场上转一转。

    因为如果你不上市,你拿一千万,你要交很多税。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乱七八糟交下来,老板最后能拿走百分之四十都不错了。

    可如果你上了市,你公司年净利润能够做到一千万,那资本市场绝对能给你放大五十倍,甚至一百倍。

    到时候你都看不上那点利润了,随便买点股份,就能赚回几个亿了,谁还在乎那点辛苦钱。

    所以这也是其他公司,都绕不开资本大佬们快刀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那几个体系的大佬,几乎都在这等着呢。

    可这两家公司就不一样,人家根本就没打算上市,人家老板也没打算把公司的收入揣进自己的腰包。

    人家赚了钱,不是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了,就是投入研发了。

    就算有很大一部分剩下了,人家也没提现到自己账户里。

    就在公司账上趴着,到时候想用,人家可以用公司卡随便刷。

    嘿,你说你碰上这样的顽主,那些资本大佬还真就拿他们没辙了。

    更何况这两家企业,现在可是国际同行业里顶级水准,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拿得出手的一流品牌。

    上面和地方层面,也绝对不会允许,你们这些只为了一己之私的资本,来把这两家企业给搞乱。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第九实验室和名厨集团就在这样的夹缝,以及势力平衡需要中间成长了起来。

    而现在他们要扶持这些二代民营企业家们,可和他们此前的第一代民营业主们有着天壤之别。

    这二代民营业主们,可都是高知型人才出身。

    学历最低的都是重点大学本科,而海外名校的硕士,博士出来创业的那更是常态。

    而且他们开发出来的产品,也带着明显的高科技属性。

    就比如李文松的华印t800打印机,还有黄海滨的手术机器人等等,这些设备不光带有明显的高科技属性,还都是弥补国内产业空白的产品。

    他们的这些产品,一旦做成打入市场,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那么占领国内市场,把国际竞争对手挤出市场都是毋庸置疑的。

1458 强劲的后台

    甚至这些企业一旦要是成长起来,很有可能对他们原来所处的行业,都会带来颠覆性的后果。

    至于说进军海外,抢占海外市场,那都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所以你说,那些贪婪成性的资本,要是看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

    他们会放过这些企业吗?

    就比如李文松的华印t800,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得出,只要他这台设备是全自主文化产权属性的。

    只要他这台设备,不怕被国外的打印机大厂卡脖子,那他就绝对有和那些大厂叫板的底气。

    不敢说像智能手机那样把那些国际大厂给统统打倒,但是做到和那些大厂三分天下,还是有可能的。

    三分天下啊!那得是多大的市场份额?

    且不说国外了,就说国内,现在每年光是出售打印机,还有打印机耗材这一块,就是一千多亿的市场。

    哪怕你就占三分之一,那也得是四五百亿的市场份额了。

    这里面利润得有多少?

    像李文松这种华印t800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打印机,可以说是属于绝对的高科技型企业。

    而高科技型企业的净利润,那基本就是百分之三十起步的,也就是说如果他的公司能够占下全国打印机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

    也就是能够抢下五百亿的市场,那他的公司就能有一百多亿的利润。

    有一百多亿的利润,净利润就给他算到百分之三十,也就是五十亿。

    你说拿着五十亿每年的净利润,到资本市场上去讲故事,那能把泡泡吹大到多少?

    净利润一千万,在资本市场上放大五十倍都是基本操作,那五十亿呢?

    恐怕这家公司,起步估值就得过千亿,当然是软妹币为单位哈。

    你说那些资本大佬会放过,这样的企业吗?

    恐怕这些企业,才在业界做出小小的名气,就会被这些资本大佬给盯上了。

    其实作为肖锋而言,他倒也不怕这些企业被这些资本大佬盯上。

    因为哪怕现在强悍如他,也不敢挡了那些老板的发财之路。

    但关键问题是,这些创业者们,他们愿不愿意让这些资本大佬们入场。

    要知道这帮资本大佬们,可一贯是非常嗜血的,他们最讲究的就是资本利益的最大化。

    说白了就是要只占便宜不吃亏,而他们这样的经营理念,就和这些创业者们的创业理念有分歧的。

    尤其是这样的科创型企业,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绝对宽松的环境的。

    资金要宽松,时间也要宽松,正是这样的环境下,他们才能做出成绩。

    而资本就不一样了,他们只要求你最快出成果,至于成果是否对消费者是最好的,他们根本不在乎。

    而且有的资本大佬们的控制欲和贪婪可不是一般的强。

    就比如像黄海滨和李文松这样的企业,明眼人只要不是瞎子,就都能知道这样的企业,将来肯定是国内科技界的明星企业,躺着都能在赚钱的那种。

    这个时候,这些资本大佬们,可就不仅仅会希望入股这家公司,在金融市场上攫取利润那么简单了。

    贪婪回驱使他们去谋夺这家公司的控制权,然后一旦掌控了公司,他们就会和国外的同类型公司媾和。

    然后把这公司的技术,转卖给国外的公司。

    然后还美其名曰说这叫和国际接轨,因为和国外公司合并之后,他们才能更顺利的把公司的产品,卖到欧洲米国去。

    对于公司的主导权,他们却全然不在乎。

    而等米国人,要是掌握了这样的华国公司,那十有**就是会把这家公司给废掉。

    反正搞研发,只要有他们米国人在就可以了,你们h国人,只要乖乖的做米国科技的跟随者就够了。

    想要和我们米国人竞争,呵呵,抱歉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是你还真别以为这很夸张,事实上这样的事情每年都不少发生。

    前些年的时候,就曾经有不少我们的日化公司,被这些买办资本们逼着业主卖给了联合利华和宝洁。

    而那些原本曾经在国内也算是家喻户晓的民族品牌的日化企业,从那之后也就渐渐消失在民众的视野当中了。

    最近几年,还有好多家的人工智能公司也是如此。

    名字就不说了,比较敏感,大家只要细查就能知道是哪家人工智能的开发企业。

    原本做的也是好好的,在国内业界也是排名非常靠前,甚至还有一个是能排进前三的企业。

    结果后来也莫名其妙的就卖给了米国的公司。

    其实真正的内幕,就是最初给他们融资的资本逼宫的结果。

    因为等待他们成长起来,实在是太漫长了,而这些资本也没那个耐心。

    而这时一家米国公司表示我愿意出高价收购你们的公司,你说会出现什么后果。

    那自然是公司的创始人不想卖,可入股的资本却着急套现。

    最后你不想卖,那资本就要把你踢出局,所以创始人只能捏着鼻子接受。

    否则,他真的会落下一份好处捞不到的下场。

    而米国人接手公司之后会怎么做?

    肯定是要先把你公司的核心技术拿走,然后就把你们公司的骨干,调一部分到米国总部。

    剩下的就让你们混吃等死,等你们混个几年,人也被他们养废了。

    他们就直接把公司解散,这样一家原本朝气蓬勃的华国企业就这样被他们悄无声息的干掉了。

    这也正是国内这些高科技创业者们最担心的后果,所以也是他们最不愿意和国内其他那些资本巨头们接触的主要原因、。

    而反过来,和第九实验室,还有劝业基金接触,那就是不一样了。

    且不说第九实验室本身就是科研机构起家的,这家公司的管理者从上到下,几乎都是技术人员出身。

    所以也最是了解,高科技公司的难处。

    所以对于这些创业公司的善意也是最多的,也是最不会逼迫大家做自己不情愿的事情的。

    至于劝业基金,那就更是如此了,他们不光出手大方,最关键是还能给大家十足的安全感。

    因为他们不会插手公司的管理运营,更不会插手,干扰公司未来的科研方向。

    这才是那些创业者们最喜欢的。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会这个基金背后是第九实验室和名厨集团这么两棵大树。

    有这两棵大树在,他们会帮忙挡住那些对这些创业公司带有不轨之心的资本,伸过来的爪子。

    要知道这两家企业,现在可是国内所有高科技创业者心中的大神,标杆!

    这两家企业,不光是自己不上市,而且还能够抵挡住那么多资本的攻击,以及诱惑。

    他们简直就是所有想要才高科技领域有创新的创业者,心中的至高偶像。

    而且他们也坚信,只要有这两家企业站在他们背后,他们就再也不用担心那些贪婪的资本啦!

    事实上,他们这么想,也确实不错。

    第九实验室和名厨集团,自然会帮这些创业者们,挡住那些贪婪资本的窥视。

    当然也只是起步阶段,他们能做的,就是让这些企业,在初始阶段能够无忧无虑的成长起来。

    一旦他们出了成绩,真正的成长了起来,有了自己抵御外来入侵的实力。

    第九实验室和名厨集团自然就会放手了。

    毕竟他们就算再强,也不敢于国内所有的体系资本大佬为敌。

    毕竟这些企业的前景,那些大佬们只要不傻,就都知道将来有多好的。

    而当这些企业,度过了创业初期,那个最脆弱的时期,这些大佬也就不敢在他们身上耍滑头了。

    只能乖乖的按照资本市场的正常规则来办事了,否则到那个时候,你不愿意给人家开出让他们满意的条件。

    自然就有别家愿意给他们开出,让他们满意的条件。

    甚至还会有一些海外的资本,愿意给他们开出比国内这些资本更高更好的条件。

    到那个时候,就是一个开放竞争的时代了,第九实验室和名厨集团自然就要退出自己保护者的角色了。

    因为这些企业,已经长大了……

    不过在前期,他们这个保护闪,还是必不可少的。

    只不过他们前期,也并不是要和国内那些体系资本对着干。

    而是要当好护城河,把那些体系资本的资本,引入到他们的劝业基金里面来,对这些科创企业进行投资。

    毕竟科创企业虽然成长起来之后能够赚取的利润惊人,但这些企业创业失败的几率也是非常高的。

    甚至说成功率都不到百分之十,这可一点都不夸张,甚至百分之十的成功率,已经说得非常高了。

    那些体系资本,在投资的时候,也要擦亮眼睛的。

    可即便是擦亮了眼睛,他们也难逃被坑的下场,毕竟他们玩金融玩的虽然6。

    但是在高科技领域,他们就不具备技术前瞻性,也不具备甄别技术优劣的战略眼光。

    而这些却恰恰是劝业基金,所最擅长的了。

    而劝业基金要做的,就是做好引导的工作,在不和这些资本同流的同时,做好疏导。

1459 攻守同盟

    其实劝业基金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肖锋安置在这些高科技创业企业,和那些体系资本之间的防火墙。

    主要目的又两个,一个是既不要激怒这些资本,不要把他们逼到对立面上去,免得他们生出不良的想法。

    二个就是要引导这些体系资本正确的进行投资,让他们渴求利润的野心,得到一个正确的疏导。

    要知道本来第九实验室和名厨集团,对于这些资本而言,就已经是他们心头难以抹去的痛了。

    想吃又吃不到,不吃就只能干眼馋着,说实话那些资本对第九实验室和名厨集团,已经是怨气冲天了。

    如果长期吃不到第九实验室和名厨集团的红利,对这些狼子野心的家伙而言,那肯定是要心生怨念,甚至会恨上这两家公司。

    然后暗地里会一直盯着第九实验室和名厨集团,就等着他们犯下什么错误,然后就犹如饿狼一般扑上来。

    说实话肖锋并不是很怕这些公司,但做生意嘛,求财不求气,谁也不愿意整天被人惦记不是。

    所以如果能够尽可能的平息这帮家伙的怨气,肖锋还是愿意去做的。

    所以他才鼓励身边的这些高知人才去创业,这些人哪怕能够创业成功那么一两个,都能帮他吸引走不少注意力。

    只不过,这时候他这个劝业基金,要起到护城河的作用。

    因为这帮资本的调性,他太清楚不过了,这帮家伙可是连卖菜小贩的饭碗都不愿意放过。

    你说他们看到李文松,黄海滨他们创办的这些优质高科技企业,会愿意松口?

    哪怕这俩人就算愿意让出一部分股份,估计这些资本都不愿意。

    他们肯定要吃掉这些公司的大头利润,甚至要成为这些公司的主人。

    毕竟对于这些资本而言,他们也是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立足根本的。

    你看他们天天对外面说,自己是高科技企业,可其实自己又多心虚他们自己都知道。

    因为他们所谓的高科技,都是空中楼阁,不然为什么米国人不制裁他们?

    反而只盯着h公司一家打?这说明米国人根本就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只要米国人愿意,他们轻轻一推,就可以把这些所谓的高科技公司干趴下。

    所以这些公司也知道自己的虚实,他们也在寻找一家合适的高科技公司,作为自己的主体来经营。

    就比如,哪怕摩根作为一家金融财团,资本实力那在米国的金融市场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强大。

    可如果你认为他们手里只有****这样的银行,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他们手里真正值钱的是通用电气,和ibm,还又洛克希德马丁。

    所以就连世界最顶级的金融财团都知道,如果离开了实体,那金融就是无根漂萍。

    国内的这些体系资本们,就更知道这样的道理啦。

    所以你看最近几年,国内的这些互联网金融大佬们投资了非常多的实体企业。

    可惜,咱们国内实体企业在技术领域,和国外差的太多。

    所以到目前为止,这些体系大佬手里,还没有几家能够给他们撑门面的真正高科技企业。

    不过如果黄海滨的手术机器人,和李文松的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打印机公司,出现在市面上,那绝对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劝业基金要做的,不光是要引导那些体系资本正确的投资。

    他们还要把这些体系资本与企业进行最完善的隔离,免得这些资本仗势欺人,进入这些初创公司之后,胡作非为。

    为了争夺公司的管理权,天天在公司搞内耗。

    最后发现自己搞不定这家公司,于是就出高价挖走公司的技术骨干,严重干扰企业的正常运营。

    最后明明一家非常有前途的公司,就这么被这些资本给搞死。

    这样的事在以往,可没少发生过。

    所以劝业基金要做的,就是尽自己的最大能力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以肖锋对国内这些资本的了解,如果他们真的贪婪起来,他们是真的没有下限的。

    而劝业基金的作用这时候就要体现出来了,他们可不光是善男信女。

    如果谁要是敢对他们名下的企业龇牙,那他们就敢剁了那些狗崽子的爪子。

    他们就是要做这些国内创新企业头顶上的保护扇。

    ************

    李文松和黄海滨,又在一起交流了好半天,这时候劝业基金的代表才来到了这个会客厅。

    而这时候会客厅里已经来了差不多十个左右的年轻人,这些人几乎都是从第九实验室出来的。

    他们的创业项目,也都通过了评审委员会的审批,都被认定为将来会非常有前途的项目。

    所以他们不但拿到了劝业基金给他们投的启动资金,还被邀请过来参加今天的见面会。

    而今天的见面会的主要目的,表面上是劝业基金的代表会带他们去参观星火科技公司。

    然后帮他们对接星火科技公司,让他们把自己在创业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讲给星火科技的工程师。

    然后看星火科技那边的工程师,能不能帮他们解决困扰他们的技术难题。

    实际上,其实也是一个给他们秀肌肉的过程,并且给这些创业者一个明确的心理暗示。

    那就是,你们尽管往前闯,大家不要怕失败,在技术上又我们给你们兜底呢。

    而且今天让大家见个面,其实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告诉大家。

    今后大家就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今后一定要共同进退,大家要相互有个照应。

    虽然咱们没有搞什么泰山会,但这个小团体,将会是今后劝业资本的雏形。

    以后大家如果成长起来了,手里有钱了,你们不光是劝业基金投资的对象。

    你们也可以加入到劝业基金当中来,对其他的后进高科技项目,进行投资和扶持。

    这就相当于,给大家一个从学徒做到老板的机会。

    一众人,上了劝业基金安排来的大巴车,然后车子缓缓驶出了厂区,之后上了驳船,开始往高新区这边开了过来。

    目前跨海大桥还在紧张施工中,距离通车还有段时间。

    所以这时候连通岛上还是要靠驳船。

    而在驳船上,劝业基金这边的代表,就笑着要求大家都互相做个自我介绍。

    这些人别看以前都是第九实验室的员工,可实际上他们又很多人也并不认识。

    毕竟以前也不是一个部门的,而且这些搞研发的人又都性格比较清高,都不太擅长交际。

    所以以前就算打过照面,也不过就是点头之交,并不是特别了解。

    既然今天有缘坐在同一辆车上,再加上劝业基金的人,也有心要大家结成一个攻守同盟。

    所以这时自然就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了。

    在场的也都不是笨人,而且就算在不擅长交际的人,也知道现在不同往日了。

    以往大家只是打工的,所以也不需要太在乎复杂的人际关系,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

    可是现在不一样,现在大家可都是老板了,如果在这么冷淡孤傲,那可没什么好下场。

    所以很快现场的人就都互相熟络了起来。

    因为本来就都是第九实验室出身,以前就算不认识,但也都打过照面。

    这时候大家又都是曲意逢迎,所以车里的气氛很快就热闹了起来。

    车子在路上一路向北,直接出了市区,然后沿着滨海公路,继续向北,开了三十多公里,直接钻进了山沟沟。

    一路上景色虽然很漂亮,但却把大家伙给看的心慌慌。

    这个神秘的星火科技,到底是干什么的公司,为什么劝业基金的人坚持要大家伙去他们公司看看。

    很快车子就到了一处山坳的入口,而在这里可是把大家伙给看呆了。

    山口出居然是一处高达五米的水泥墙,门口更是一闪电动大铁门,把外面窥探的目光全都隔绝在了外面。

    车子到了门口,劝业基金的代表到门岗,和看门的保安沟通了好半天。

    而保安又亲自上车来核实检查了每个人的身份,并且要他们上缴了所有的电子设备之后,才放行让他们进了厂区。

    而到这一步,大家也都意识到了这家公司的不对劲了。

    因为这安检也实在太严格了,要知道他们出身的第九实验室其实在案件方面就已经够严格了。

    可现在和这家公司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的感觉。

    这家公司给人的感觉更加神秘,也更加又一种军事化的味道在里面。

    不过等进了厂区里面,看到眼前的一切,大家也就都明白了,为什么人家的安检会这么严格。

    因为一路上,他们看到了无数的机器人,在厂区的各个生产车间里,来回的穿梭。

    运输着各种生产资料,和各种成品。

    比如在货车边上运货的机器人,就不是传统的工人家叉车的模式。

    而是一个机器人站在车厢里,他的一双手就是叉车的货叉,另外一双手则是机械手臂。

    机械手臂负责把货车上的货物用保鲜膜打包,然后放到货架上。

    做好这一切,机器人上半身旋转,然后货叉直接把货架叉起,在放到货车外面的小货车上……

1460 材料之伤

    而这个小货车,也并不是大家常见的那种有人驾驶的小货车。

    而更像是一个半人马形状的智能小货车,前面的驾驶舱更像是一个机器人。

    他拉着货物抵达指定地点之后,居然从货箱的两边伸出几条机械臂,开始自助卸货。

    同时还有好多垃圾桶形状的机器人,不断行走在各种货架之间。

    对各种物料,进行分拣安放。

    整个过程,都没见到一个人出现。

    这场面,看的在场所有人都长大了嘴巴,说实话不过不是这情景真是发生在眼前。

    他们甚至都以为,这是米国人在拍摄科幻电影呢。

    车子停在了指定区域之后,劝业基金的代表就带领大家下了车。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带着大家进入会议室,去见那些之前就说好的工程师。

    而是先带着大家在厂区转了一圈,参观了一些可对外开放的项目。

    而最让黄海滨吃惊的就是,他在一个生产车间里,居然看到了他在手术机器人上应用的那种机械手臂。

    只不过这些机械手臂,可比他用在手术机器人身上的那些高级的多。

    这些机械手臂,被固定在一个平台上面。

    一共又四条手臂,其中两只机械手臂,固定着一只待加工的铁锭。

    而另外一只机械手臂,则拿着铣刀,不断在铁锭上加工车铣。

    而另外一只机械手臂,则拿着两根管子,不断往加工区域喷射液体,以保证加工区域能够有效的冷却和润滑。

    而在加工过程中,两只固定用的机械手臂,会不断的调整手持铁锭的角度。

    一来是方便负责车铣的那只机械手臂,在铁锭工作区域进行加工,而另外一方面则是要负责缓冲加工带来的冲击……

    这样的画面,可以说是把现场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大家都忍不住停下了脚步,开始静静欣赏这个加工过程起来。

    因为这个加工过程里面,所蕴含的科技含量,现场的人都懂。

    甚至有些人刚看到这里,就已经控制不住情绪了。

    如果这种加工模式真的成功了,那么就意味着在机加工领域,我们终于不用再被欧美日卡脖子了。

    甚至可以说,我们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完全打开了精加工的一个新领域。

    众所周知,在机加工,尤其是精加工领域,我们国家一直是和世界顶级强国,有着不小的差距了。

    而世界真正的工业强国,在机加工领域就只有三个。

    首当其冲自然是米国,然后就是德国和日本了。

    很多人可能会说,米国也算?米国的机床不都是进口德国和日本的吗?

    事实上,如果你真这么认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事实上,世界上说起机加工尤其是精密加工领域,最厉害的其实说是米国都一点不为过。

    日本和德国,只是在日常用件方面精加工比较牛。

    他们的机床,也确实在这方面是很有一套。

    但如果说起大型零部件的精加工领域,那就必须地说米国了。

    就比如米国的b2隐形轰炸机的机翼,和机身,那种一替成型的精加工技术,全世界也就米国能做到。

    还有就是太空飞船,和火箭的某些大型零部件,也就只有米国人能够完成。

    至于日本和德国,他们的机床,在我们日常使用的机加工范畴,那确实是非常牛掰的。

    日本的大畏重工,牧野,还有他们的王牌山崎马扎克,德国的德玛吉,西门子等等,这些都是机床领域的标杆企业。

    而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和这些世界强国,那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现在我们国家的普通机床市场,基本都是被日德机床所垄断。

    而且别看人家把机床卖给你,但你你想把这机床挪作他用,那也是不可能的。

    就比如他们在机床上都装了定位系统,如果你想挪动机床,那就会被锁死。

    另外机床也只能加工一些,他们认可的工件,如果你想加工一些涉及到军用的零部件,那也一样会被他们锁死。

    所以在十多年前,我们的军用装备,一直呈现出一种大而不强的局面。

    这种情况知道两千零几年的时候,才得到了缓解。

    也是当时我们通过欧洲某中立国,搞到了一批顶级的五轴联动机床,这才得以缓解了我国在军用武器方面精加工上面的麻烦。

    再加上后来也是因为在3d金属打印领域,我们有了一些技术上的突破。

    所以后来,才有了某20的诞生。

    不过因为那些机床的数量实在有限,所以到现在我们某20的年产量,也依旧上不来。

    和米国毛熊,随时可以暴兵的状态比起来,我们差的还是有些远。

    而根子,就出在咱们的机床上面。

    可能有些人会说了,不就是机床吗?

    到国外网上,人家机床的图纸都在互联网上能找得到,有什么难的?

    嘿!还真就是这么个道理,人家真就敢把这些机床的图纸放到网上,但你就算有图纸,你也造不出来。

    一方面是因为材料上,咱们比人家落后太多。

    另外一方面,就是技术工人这一块,咱们比人家差的真的又十万八千里那么远。

    首先就说材料,说句实话咱们国内这些搞机床的企业,有一说一,就连一个机床的台架和固定工件的夹具都做不好。

    这一点,相信只要接触过机加工的企业,就都深有体会。

    为什么连夹具和台架都做不好。

    因为夹具和台架看似简单,但其实对材料的要求却非常高。

    就比如台架,就必须要有非常强的抗冲击能力,而且对硬度和韧性的要求也非常高。

    最关键是,内部不能有太多的应力,因为如果应力比较高,那么在加工的过成功。

    当刀具给工件上施加作用力的时候,传导到台架上,台架不但不能有效疏散这种作用力,反而还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返回到加工的工件上。

    从而影响加工的精度!

    而日德等国的机床厂,在生产台架的时候,都会对于台架的金属材料,做各种消除应力的措施。

    比如以前就是静置在自然环境中,不过后来又有了消磁,热处理等等技术手段,大大加快了这个速度。

    所以他们的台架生产效率就会比较高。

    另外一方面,就是夹具,看似非常普通的固定件,可实际上对强度和韧度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而且和台架也是一样的道理,都是需要去除内部应力的零部件。

    而这两个部件,其实就已经是现代五轴联动机床里技术含量最低的零部件了。

    可就是连这样的零部件,我们都做不好。

    至于难度更高的加工刀具,滚珠丝杠轴承,以及伺服电机,还有数控系统等等,那就更不用说了。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你这都是扯,这都是几百年前的新闻了,现在我们早就已经追上来了。

    呵呵,听到这里,像李文松还有黄海滨,这类经常接触一线生产的科研人员,真想呵呵这些傻b一脸。

    这些人肯定是那啥看多了,满脑子都是浆糊。

    事实上,如果你真正就接触过一线的工厂,接触过真正在一线生产的工人。

    那你就知道,我们和日德在机床领域的差距又多大了。

    国产的机床,看似和国外的机床差不多,但是人家能用十几年,都不坏。

    而我们的机床,只要一个月,就每天事故不断,天天要找售后来维修。

    看似价格确实比国外的设备便宜,但用起来是真的闹心,后期的维修保养,再加上耽误工期,绝对然任何一个业主都会对这些机床深恶痛绝。

    其实差距,首先就体现在材料上面。

    人家机床的台架,和夹具就不说了,说起刀具,还有滚珠丝杠轴承,这些方面我们在材料上差的就更远了。

    说白了,我们其实和很多国外的企业,差就差在材料科学上。

    而材料,其实就是所有现代科学最基础的地方。

    可你看看我们国内,学习生化环材的大学生,毕业之后都是什么下场。

    基本毕业就失业,这个一点都不夸张,因为我们国内根本就没有多少企业在认真搞材料研发。

    因为材料研发是需要大手笔真金白银投入的!

    不信,你看看我们国内又多少钢铁企业,可是现在我国每年需要的特种钢,居然都需要从日本进口。

    那些造军舰,飞机的特种钢材就不说了,人家肯定不会卖给你。

    就说盖高楼大厦,所需要的特种角钢,大梁,这些我们都需要从日本进口的。

    因为我们国产的钢材,在抗拉伸能力,和耐腐蚀能力方面,比人家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

    这就是材料方面的差距。

    尤其是在钢铁领域,如果你想要研究特殊钢材,那你就需要真金白银的往里面投钱。

    一炉一炉钢水的炼,一炉烧不出来,你就要再烧一炉。

    而这一炉一炉的钢水,且不说使用的铁矿粉又多少,就是炼制过程中使用的电,焦炭,和各种催化剂,已经二种添加剂。

    一炉下来,就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国内又有多少企业愿意往这里面砸钱的?

1461 机床2.0时代

    这些年,国内几乎所有的企业,最看重的就是效率。

    另外早些年还有那种造不入买的论调。

    所以本来企业自身投入研发的意愿就不强,再加上搞研发的过程,又是投入大,产出低的这么一个过程。

    尤其是搞基础材料研发,那更是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默默如一日的去搞研发,而且还要长期不懈的坚持投入,才可能出成果的生意。

    私人企业愿意搞这样研发的基本可以说没有,毕竟搞研发需要的投入大,周期长,有这钱企业还不如去搞点房地产项目,这个来钱更快。

    至于国营企业,那就更不用说了。

    老总都是又任期的,基本到任就要换人,那么在任期间,就更没人愿意去做这样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情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在基础材料方面,被国外越拉越远的主要原因。

    而方方面面材料的落后,就体现在了机床上面。

    因为机床可以说是最吃材料的一种设备。

    机床上需要使用的各种传感器就不说了,就说那些冰冷的钢铁架子,每一根看似很简单。

    但其实里面的技术含量就都非常高。

    而每一根,我们和人家都有差距的话,那综合起来,我们和人家的差距就更加的大了。

    还有另外一点,那就是专业的技术工人。

    要知道在日本和德国,为什么他们的工业那么厉害?

    就是因为人家又千千万万的产业工人在,而这些产业工人,很多都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

    而在我们这里,为什么就不行?

    这很大一方面就是思想在作祟。

    德国人不信孔老二那一套,所以也没什么士农工商的概念。

    甚至因为他们引以为傲的就是在工业领域,所以他们更加尊重工人。

    所以在德国,几乎所有的金融行业,最终目的都是要为实体工业区服务的。

    如果你的金融企业要是去炒房,那你肯定会被法律和政府给搞死。

    在日本虽然没有德国那么严苛,但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人彻底抛弃了孔老二那一套之后,也是彻底走上的科学发展的道路。

    再加上日本人天生就有钻牛角尖的习惯,做任何事都喜欢讲究细微入至,正因为这般爱较真的精神,才造就了日本工业如此强大的今天。

    正是因为理念的问题,所以在日德两国,他们并不歧视工人,甚至还非常重视工人。

    所以在他们的企业里,工人的地位并不低那些坐办公室的白领低,甚至拿的工资,还比那些坐在办公室的白领要高。

    而且只要你技术够高,公司不但愿意跟你签订终身雇佣合同,还愿意不停的给你涨工资。

    哪怕你不在生产一线了,他们也愿意你去带更多的学徒出来。

    所以人家的产业工人就有了传承,时间久了这经验就越积累越多。

    而我们呢!

    一线的工人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却永远是拿着最低的工资。

    一线干了十几年,经验丰富的班长,在升迁的时候,却永远比不上那些坐办公室的大学生。

    每天都在讲大国工匠,可实际上一线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及社会地位,却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改善。

    这也正是我们的工人的技术,和国外越拉越大的主要原因。

    就说这个五轴联动机床,其实我们以前也买来拆解过。

    想要山寨人家,可是后来发现拆开很容易,但最后你想在组装上却非常困难。

    不管你怎么装,都会又那么几毫米的误差。

    要知道在这样高精密的机床上,精度都已经达到了零点几纳米的级别。

    可你装出来的居然只有几毫米的精度,那这里面的误差可就大了去了。

    一台机床又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而在装其中两个零部件的时候,你就比人家多了零点几纳米的误差。

    等到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那你的误差叠加起来,就可能达到几毫米,甚至是几厘米。

    而这就是产业工人的差距。

    为什么,人家就能装出那么高精密的机床来,为什么你就装不出来。

    这就长期经验积累的差距!

    所以现在当黄海滨,和李文松他们看到网上那种,只要我们有钱,我们愿意花钱投入搞研究,就没有什么能够难倒我们的论调。

    每次看到这些,他们都恨不得冲上去抽那些傻b几个大耳光。

    如果事情要真的像他们想的那么简单,那我们早就成为世界第一了。

    以前他们在搞研发的时候,需要使用很多高精密度的实验设备。

    说实话那些设备,都是要向国外采购的。

    比如那些高速离心机,又或者是高精度电子显微镜等等。

    这些设备,国内要么是材料不行,要么是精度不行,反正就是生产不出来。

    而从国外采购,那少则是几十万,多的就要几百甚至上千万。

    而且那些国外生产企业,还经常会故意卡你的脖子。

    收了你的钱,然后告诉你设备很紧张,你要等工期。

    一台设备,经常两三年菜交道咱们手上。

    可等咱们拿到手的时候,那真的是黄花菜都凉了。

    其实对于他们这些搞尖端科研的,很多实验设备,甚至国外的厂商手里也是没有的。

    都是需要他们为了自己的实验目的,而自研的。

    以前在国外的时候,他们可以根据实验目的,自行设计实验设备,然后交给专门的企业让他们去生产就行了。

    而有一些,甚至需要他们自己采购机床回来,按照自己的设想,自己来生产的。

    在国外的时候,很多课题组其实都是这么做的。

    因为自己设计生产,不光可以节省费用,最关键是会节省时间。

    而在国内,你根本想都别想,材料方面倒还好解决,毕竟很多材料都可以买得到。

    那些国家也不像是设备那样管控的那么严格。

    可关键是设备,尤其是涉及到高精尖的生产设备,就比如高精度机床,这就很难能搞得到了。

    而现在,他们在星火科技的工厂里,看到这样一台划时代的机床的时候,也就难怪几乎所有的人都激动了。

    这台设备的出现,可以说解决了他们所有人的后顾之忧啦。

    如果这设备是真实有效的,那他们今后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做各种实验了。

    就算没有设备,也无须担心,他们完全可以使用这样的设备,来自行设计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实验仪器。

    而这时候,那个大铁锭,也已经开始在工架上渐渐的加工成型了。

    知道这时候,大家才看出来,这应该是一个液压箱体的一部分。

    要知道以前,在液压领域,我们其实也是技术非常薄弱的。

    这也是我国的工程机械,为什么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

    就比如虽然国内的某一重工,和某工在外名气都很大,但在实际工程业界,他们的名气却是一团糟。

    因为实际用过的工人,就都知道他们的可靠性要比小松差的太多了。

    甚至他们很多设备上的液压装置,还有柴油发动机,就都是从小松进口拼装起来的。

    而这时候,那台不知名机床上正加工的工件,就好像是一个液压变矩器的箱体。

    而这个过程,可是把在场所有人都看呆了。

    这东西主要就用在汽车的自动变速箱上。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可以说是蓬勃向上。

    可是在汽车的三大件领域,我们却一直有所缺失。

    发动机暂且就不说,就先说变速器。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几种变速器,出了一个双离合,我们几乎就没有能自产的。

    要知道对于汽车而言,其实最可靠的变速器,就是液压自动变速器,就是我们常说的at变速箱。

    这种变速箱要比双离合,和cvt可靠的多。

    但因为这变速器的专利,几乎都掌握在日本爱信,和德国的采埃孚手里。

    所以我们国内的汽车企业,想要生产这种变速器,那根本就不可能。

    而且就算人家把专利授权给你,咱们也生产不出来。

    就说这种液压变速器的铝合金阀体,这种阀体既要轻便,又要坚固耐用。

    所以使用的材料,就是特种铝合金,咱们在这方面做的就不怎么样。

    其次就是液压变矩器这一块,看似一个简单的金属箱,可是里面却有着各种曲折蜿蜒的管腔体,加工难度非常高。

    而且对精度的要求也是非同一般的高,而这方面,我们就弱的不是一星半点了。

    做出来的液压变矩器,基本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出现漏油,堵塞,甚至是爆缸等等问题。

    所以久而久之,国内就没多少企业,愿意生产这种自动变速器了。

    而现在来星火参观的这一众创业者们,就亲眼看到一台复杂的液压变矩器。

    就在他们眼前,在一台神奇复杂的机床上被加工出来了…

    这种惊喜,震撼交加的奇妙情绪瞬间就笼罩上了大家的心头。

    这台机床,看来真的不是闹着玩的啊!

    机床2.0时代真的到来了啊!

1462 柔性加工

    目前国内市面上的轿车,虽然大部分都采用的是自动挡设计,但用的最多的自动变速器还是cvt和双离合这两种。

    而之所以会大量使用这两种变速器,就是因为便宜。

    但这两种变速器也各有缺点,比如cvt变速器,可靠性较差,起步容易打滑,不能承受太大的扭矩。

    而且如果使用不当,十万公里左右,就容易出问题。

    至于双离合变速器,那就更不用说了,低速顿挫是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

    可那么多汽车制造商,明知道这两种变速器不可靠,为什么还要用?

    就是因为他们便宜,这两种变速器的成本,基本就在2000-4000元区间。

    而如果使用一台at变速器,那成本就要一万元左右。

    所以现在at这种液压自动变速器,基本已经成了高级轿车的标配。

    只有很少一部分良心企业,才会给自己的普通车型上配上这种变速器。

    而这种变速器之所以贵,就是因为又两个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

    一个是tcu,就是控制换挡的逻辑系统,这个没什么多说的,就是需要长期的技术累计,对各种变量的了解,然后进行根据工程师自己的理解进行调教。

    这方面,国内的车企,一般都没什么耐心去做,大多数都是委托给国外公司来调教。

    而国内唯一能够自己制作换挡系统的,也就只有byd和一汽了。

    至于另外一个难以攻克的难题,那就是液压变矩器。

    这其实就是一个液压油箱,在行车的时候车载电脑会根据路况,以及速度来判断驾驶人员的需求。

    然后同时tcu,这时候tcu就会通过控制液压变矩器里面的各种通路阀门,来控制箱体内部的液体流动。

    从而达到通过液压来控制换挡变速的目的。

    原理说起来很简单,事实上这种液压变矩器最早诞生实在上世纪的二战时期。

    最早是米国人发明,并且用在他们的谢尔曼坦克上的。

    所以很多德吹都喜欢吹嘘,二战时期德国的虎式坦克战力无敌,能把谢尔曼打的屁滚尿流。

    可为什么后来却是谢尔曼赢了战争?

    一方面是数量,而另外一方面,就是机动性方面。

    因为在那个时候,米国人的坦克就已经使用自动挡了,而且还是四个档位的自动挡。

    所以那时候米国人的坦克,在机动性,以及操作方面,就已经优于德国人的虎式了。

    二战之后,这种自动变速器被小型化,并且大量用到了汽车上面。

    在后来就是德国人和日本人,把这种液压自动变速器给发扬光大了。

    尤其是日本的爱信,和德国的采埃孚两家,更是把这种液压自动变速器给玩到了极致。

    甚至现在采埃孚的八档变速器,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变速器。

    换挡线性,没有顿挫,而且非常灵敏,还非常省油。

    最关键是可靠性,要比双离合和cvt好出几倍不止。

    我们的一些汽车制造企业,也曾经想要生产过这种液压自动变速器的。

    可通过简单尝试之后,无一例外,全部是失败告终。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我们在机加工领域的落后,咱们生产不出人家那么复杂的液压变矩器的阀体。

    哪怕人家把图纸都公开放到网上,示意咱们可以随意抄袭。

    可咱们也抄不出来,就因为这阀体内部的管道实在是太复杂了。

    那些阀体,完全就是两块铝合金锭硬车铣出来的。

    在特殊金属铁锭上面,用机床一条条管道,车铣镗磨,全部工艺用上,就这么加工出来的。

    那些管道就是液压油在阀体内行进的路线,每条路线都要保证粗细一致,而且管道内壁要格外的光滑。

    两边的阀体要加工的精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这样才能保证,两边阀体压合在一起的时候,严丝合缝,不会出现漏液的现象。

    一旦发生漏液,那就意味着这个阀体废掉了。

    而且你要知道,这阀体内部的管道,有时候可并不是平直的,为了达到各种目的。

    工程师会把这些管道,设计成曲折蜿蜒的形状,这就更是大大的提升了加工的难度。

    眼里我们国内那些机床来说,基本没有几台能够加工这么复杂的腔体管道。

    所以,就算是人家把图纸都放到网上,咱们就算山寨也造不出这么复杂的变速箱。

    这就是为什么,爱信和采埃孚,可以高高在上,对咱们国内车企予取予求的主要原因。

    因为目前全世界,出了通用和福特自用,也就只有这两家企业,能够给车企大面积的配备液压自动变速器了。

    而国内的车企,如果想要进军高端轿车领域,基本都绕不开这两家企业设置的门槛。

    这就是李文松,作为一个汽车爱好车,所了解的国内汽车行业的一点点真相。

    而这时候,看到眼前这台叫不上名字的‘机床’,居然以这样一种形态,来加工生产出液压变矩器的阀体。

    这既是让他感到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感觉天都亮了。

    有这么一家企业,相信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的春天已经来了。

    而这时,他身边的黄海滨,则正在全神贯注的看着眼前的这台叫不上名字的设备,陷入了沉思。

    这种设备的设计理念,其实和他研发的手术机器人的理念极其相似。

    只不过他研发的手术机器人,主要是在人体上作业的。

    而这台机器人,则是在各种铁锭工件上作业的。

    他研发的手术机器人主要目的是治病救人,而这台机器人的主要目的,很明显是加工生产各种工件设备。

    他以前在mit工作的时候,就曾经鼓捣过一段时间的五轴联动机床。

    当然那时候,也主要是为了加工制造一些,他自己想要的实验设备。

    因为要搞前沿科研,所以他们团队的很多实验都是需要自己设计出来的。

    而进行这样的实验,就需要很多全新的试验装备,而这种试验装备在现实中是很难采购得到的。

    如果照专门的厂家定制,那成本又非常高,而且还会非常慢。

    所以他们就利用自己手头的装备,自己生产他们所需要的试验装备。

    正是从那时候起,黄海滨就充分的接触过各种机床设备。

    从德国的dmg,到山崎马扎克的顶级装备,他都用过。

    所以他对机床的了解,可以说比今天一起过来的任何一位创业者都多。

    这时候他看到这台设备上面的两条持又铁坯的机械手臂,这就好比是普通机床所使用的夹具。

    不过和普通机床使用的夹具不同的是,这两条手臂可是可以活动的。

    要知不管是dmg还是马扎克的机床在加工生产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台架或者是夹具发生震颤。

    因为一旦台架和夹具发生震动,那么肯定会影响到加工工件的震动。

    所以有时候为了保证加工精度,这些机床所安装的位置,甚至都是需要专门想修建厂房的。

    而这些厂房的下面,不但要填沙子,还要填充各种阻震橡胶。

    这样的地基,会吸收从其他方向传来的地面震动,同时在设备加工的时候。

    还能够有效的吸收从机器设备上面传来的震颤力,并且在地表之下的缓冲区化解,不会像硬地面一样,在受力的同时还要给设备传递一个反作用力回去。

    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发作用力,就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机加工的精度。

    所以一台五轴联动机床的安装和使用,可是非常又讲究的。

    可是今天他看到这台设备可是让他开了眼界。

    这台‘机床’肉眼可见,脚底下就是一片硬邦邦的水泥地,完全没有任何的缓冲保护措施。

    可这台机床在开动的时候,却依旧稳如老狗,加工精度丝毫不受影响。

    而这个秘密,就发生在那两条起着夹具作用的机械手臂上。

    当加工的刻刀在他们夹持的工件铁坯上刻画游走的时候,刀具施加在工件上面的作用力。

    会通过工件传导到这两条机械臂上,而这两条机械臂,居然会随着作用力的传导过来,而时不时在微调各种持有工件的角度。

    这就好像两条会打太极的机械臂一样,当对方又一股蛮力冲撞过来的时候,他们就会画个圈圈,直接把对方的力度给化解掉。

    这对于见惯了普通五轴联动机床加工生产的黄海滨而言,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因为在他的概念里,机床加工工件的时候,硬链接是在所难免的。

    因为如果不硬碰硬,那机床的刀具,有如何能在工件上作业,刻画车铣出自己想要的形状。

    而眼前这台机床就留完全颠覆了他对传统机加工的概念。

    因为这台机床实行的就是软连接,采用的就是曲面加工,和柔性加工的模式。

    就是说在作为夹具的两个机械臂,在不断微调,化解加工刀具在工件上纵横开阖,带来的巨大冲击力的同时。

    加工的刀具,居然也在时时的调整角度,能够保证跟随机械臂的调整,而不间断的完成机加工。

    这尼玛,不就是传说中的柔性加工吗……

1463 曾经的传说变成了现实

    其实柔性加工这个说法,很早以前在机加工界内就已经存在了。

    但也只是作为一种传说一般的存在,因为从来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真正的实现过。

    至于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难度太大了。

    其实在很早以前,搞机加工的企业就发现了,在使用机床加工工件的时候。

    台架,夹具,甚至是放置机床的地面,在机床工作的时候,都会又一个反作用力传导到机床上。

    从而会影响到机床加工的精度。

    所以当时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用来制作机床台架,和夹具的特殊金属,机床厂会把他们放在外面的自然环境里,采用自然的方式来消除这些金属材料的内部应力。

    这个过程,就好像是大航海时代,英国人把制作大船龙骨的高大树木,放到自然环境里阴干是一个道理。

    因为只有经历了大自然界的风吹日晒和雨淋,经历过数九寒天各种极端自然环境的淬炼。

    才能消除树干内部细胞之间的应力,让树干达到最佳,最适合制作龙骨的状态。

    而用来制作台架和夹具的金属也是如此这般,被机床加工企业使用的。

    不过这个过程太过漫长,以至于后来机床企业不得不使用各种现代手段来处理这些特种金属。

    比如他们会使用电磁消磁,又或者在锻造这些金属的时候,就使用特殊的热处理方式,来最大化的消除金属内部的应力。

    这个过程,就好比是大航海时代,荷兰人为了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制造商船。

    他们就采用了和英国人不一样的办法,他们就制造了不少大型的烘干炉。

    把那些用来当做龙骨的木料,放到烘干炉里面去烤,这样就大大加快了这些龙骨快速阴干,并且消除内部应力的目的。

    只不过使用这种办法制造出来的龙骨和商船,一般都不能像英国人制造的那种商船那么坚固和耐久。

    而现代的机床厂,在尝试使用各种办法,来消除金属内部应力,缩短这些台架和夹具金属材料生产制造的时间的同时。

    就有人提出了一个创意,那就是为什么不在机加工的时候,可以让夹具和工件来回移动,从而达到减缓加工刀头在实施硬链接时给工件带来的冲击力这个目的呢?

    因为大多数机床在工作的时候,夹具和台架都是固定的,这样他们是能是硬抗快速转动的刀头,给工件带来的冲击力。

    就算你这台架和刀具内部应力消除的在干净,可地面也会给你这台机床施加反作用力的。

    所以不管你怎么调整,除了提升加工成本之外,这反作用力是根本没办法消除的。

    所以如果在加工的时候,让工件和夹具可以移动呢,从而达到缓冲刀头冲击力的目的呢?

    这种柔性加工的好处,可是非常多的。

    首先就是对夹具和台架使用的金属要求,大大的降低,甚至对持有刀具的机械臂所使用的特殊金属规格要求,也会大大降低。

    因为在原本的机加工中,采用的完全是硬链接的模式,就是一方夹住工件固定,另外一方则使用刀具,在工件上不断的游走车铣。

    这种硬链接的模式,对于机床台架,夹具和持刀机械臂的要求都非常高。

    不但要超常的坚硬,而且还要有非常的韧度,以保证在长时间加工的过程中,能够化解反作用力,而不会导致变形。

    另外因为使用的硬链接模式,所以对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轴承的要求也非常高。

    伺服电机要放大扭矩,给刀头提升转速,这样才能在坚硬的金属铁坯上游走车铣。

    这样伺服电机不光非常耗电,而且对内部的电磁元器件要求还非常高,要有非常好的耐久性。

    另外就是滚珠丝杠轴承也是如此,要保证刀头能够又精准的进量,所以对刀头前进和后退的精度要求都非常精准。

    而在刀头高速旋转在工件上加工的时候,滚卒丝杠轴承也会承受非常大的反作用力,所以对轴承内部的光滑度,以及滚珠的要求都非常高。

    所以这种硬链接加工模式下,对各种零部件的要求都非常高,很多关键部位都需要使用特殊合金制成的零部件。

    这些零部件,不但原料成本贵,加工工艺也非常繁琐,所以成本高昂。

    可以说一台机床,至少又百分之五十的成本是消耗在这些硬件设备上的。

    而使用柔性加工的方案,就完全没有以上这些顾忌了。

    因为柔性加工自带缓冲作用力的理念,所以对夹具和台架,甚至是持握刀头的机械臂的金属规格要求就都不会像硬加工机床那么高。

    因为他们无需承受太高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甚至就连电机和滚珠丝杠轴承也是一样。

    以往硬加工机床,也许电机要让刀头转速达到每分钟十几万转才能在某些特殊金属的工件上完成加工。

    而柔性加工方面,因为夹具和持握刀头的机械臂,各分担了一般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样一来刀头转速就无需太高,就能够在坚硬的工件上完成加工。

    这样一来对伺服电机的要求就不会那么高了。

    而对于控制刀头进深和精度的,滚珠丝杠轴承也会因为吃到的反作用力不大,所以也对金属材料的规格要求无需太高。

    而且使用柔性加工,也对加床加工的环境要求大大降低。

    比如以前硬加工机床,对加工环境尤其是车间的地面,要求是非常高的。

    不光厂房下面要使用沙子填充,以达到缓冲加工时作用力的目的,另外在地面铺设的时候,还要铺设大量的缓冲层。

    而这种缓冲层,因为大量使用橡胶,成本可是非常高昂的。

    而如果能够实现柔性加工的话,那么新机床对地面的要求,就不会那么高了,甚至在普通的水泥地面上都可以进行生产。

    这样一来,如果能够真正的视线柔性加工,那么将会大大降低机床制造企业,以及使用机床的企业的成本。

    当时有些机床厂,对这个柔性加工的提议,也进行了尝试。

    不过很快几大机床厂就都放弃了,因为这样做的难度实在太大了。

    甚至成本会比他们花高价去消除金属应力,去给机床厂房地面下填充傻子,和缓冲层的成本还要高。

    因为首先你要解决的,就是在夹具底座上架液压缓冲器。

    其次就是要调整加工软件的控制系统。

    要严格控制好,加工时夹具以及工件的退缩量,并且同时要非常严格的控制要刀具的进量。

    说白了就是在夹具夹持工件向后缓冲的时候,你的刀头要跟上,并且保证和加工的工件严丝合缝的接触,不能离开太远。

    因为一旦脱离接触,那回头再想从新接上的时候,就难免会有误差,这个重新接驳的难度可就大了去了。

    而且加工一个完成的工件,最完美的方案就是一气呵成,而最忌讳的就是走走停停。

    因为每次停工,之后重新对接,都要从新设置一边操作系统,这是非常麻烦和繁琐的。

    甚至有很多加工企业,宁肯这个工件报废,也不愿意在加工停止之后,在重新接驳重启加工。

    所以这个柔性加工,就对加工时候夹具和刀具的配合要求非常高。

    而这主要就是对机床控制软件系统的一种考验,以当时的电脑软件编程技术而言。

    想要完成这样的工控系统,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所以虽然很搞加工的人,都知道这柔性加工的好处。

    但说到真正去实现这种加工工艺的人,却没有几个。

    因为成本实在是太大了,这完全是不同于以往传统机床加工理念的一条新路。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想要完成这种突破,在很多人看来都不太现实。

    而现在,就在星火科技的厂房里,黄海滨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那台‘机床’,他已经被彻底的震慑住了!

    这尼玛,不就是传说中的柔性加工嘛!?

    这可是完全不同于,目前美日德所主导的数控机床领域所使用的主流技术啊!

    这也就是说,我们完全是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他们的机加工道路!

    一想到这,黄海滨居然情不自禁的热泪盈眶了!

    这一刻,他真的想说,我们的高科技,站起来了!

    作为一个重事科研行业几十年的老兵,他是深知我国技术领域的短板的。

    可以说我们国家喊了十年的技术转型升级,可却一直升不上去的主要原因,就两点。

    就是在两个领域,我们一直在被国外卡着脖子。

    一个是材料,一个就是精密加工!

    别看最近几年3d打印技术喊得挺欢,可这种增材制造,想要彻底取代以机床为代表的减材制造,没有一百年那是不可能的。

    而此前他是从来没想过,咱们可以在减材制造领域追上来的…

    因为在这个领域,咱们落后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甚至真正了解行业内幕的人,都会感到绝望。

    美日德在这个领域筑起的技术壁垒,实在太高太高了。

1464 天工1号

    而现在有了这台设备,咱们可以说,完全是另辟蹊径,直接就绕过了美日德三家所设置的壁垒。

    在精密加工领域,咱们已经取得了突破,也就剩下,还有材料这一个方面,咱们需要追赶了。

    而材料这个领域,说实话除非是军用级别。

    其实在普通民用级别领域,咱们和美日德三方的差距并不是特别大。

    这个时候,那台机床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工件的加工。

    “啪,啪,啪!”

    现场从一片寂静,突然响起了一阵犹如雷鸣一般的掌声。

    黄海滨激动的拍着巴掌,看了看身边,几乎所有和他一起来的创业者们,这时候都是非常激动的神情。

    甚至有些情绪控制能力较弱的,这时候都已经红了眼眶。

    他们这些创业者,大部分都有在米国留学过的经历。

    而且很多人都在米国人的实验室,或者研发机构里面工作过。

    他们是最了解,咱们和米国人技术差距有多大的。

    就说一个搞科研实验,为什么很多去了米国的留学生,最后大部分都选择留在米国,而不是选择回国。

    就因为出成果的机会,在国内实在是太少了。

    那为什么国内出成果的机会少?

    是因为国内的科研环境差吗?这只是软件方面的原因,而更多的原因,则是出在硬件方面。

    就比如这天你突发奇想,有了一个创意,而为了去验证你这个创意的可行性,你就要进行实验。

    可因为以前这个实验没有任何人做过,而且这个实验,也是你从头到尾来设计的。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使用很多高精尖的实验设备。

    而这些设备,在米国的实验室里,那是非常充足的。

    可以说只要你申请,要不了几天就能用上,甚至你可以多次使用。

    而在国内的实验室,呵呵!

    你想要申请实验,你要打报告递交申请,如果又这种设备,那你可能要排期。

    因为在你前面,可能又好几拨实验团队,等着要用这台设备呢。

    等轮到你的时候,可能黄花菜都凉了。

    另外就是,如果没有设备,那么米国人那边,如果你的上级也认可你的创意,那么他会大手一挥批准经费。

    允许你去购买,你需要的实验设备。

    如果在市面上没有你需要的设备,那么他会批准你使用实验室的机床,来自己加工你需要的设备。

    没错,在米国很多实验室,都有这样的加工设备,不管是咱们稀缺的高精密度五轴联动机床,还是最新的顶级3d打印设备。

    人家全都是一应俱全,而且还会每年都更新设备。

    因为人家知道工于利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

    而反观我们,呵呵,一台设备要好几百万,研究所是不可能因为你一个创意需要,就购买这样一台设备的。

    而且很多设备没有,就算你自己设计出来图纸,你也生产不出来。

    因为实验室里没有机床,你不可能按照自己的设想,来专门加工出一个你设想实验所需要的设备的。

    但是在米国就可以。

    所以有人做过一个评估,搞科研的人员,在米国出成果的机会,是在国内的三倍。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科研人员一出国之后,就不愿意回国的主要原因。

    实在是咱们的科研环境和人家有差距啊,不光是软件方面,在硬件方面的差距更大。

    而现在,大家看到眼前这台柔性加工设备,大家心里终于洛听了。

    有了这台设备,咱们也可以任性一回了。

    以后再做实验的时候,如果遇到买不到的设备,咱们也可以自行设计,并且自己生产那些特种实验设备了。

    毕竟自研,并且自己造的成本,肯定要比从国外购买特种设备的成本要便宜的多。

    最关键是,自己生产,还非常的节省时间。

    “大家对我们这台天工1型,可还满意?”

    就在大家都在为眼前这个机床激动的难以自拔的时候,突然一个充满磁性的声音在大家身边想起。

    这时大家才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瘦削,满脸大胡子的男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大家的身边。

    他头发乱糟糟,脸上的胡子也不知道多少天没刮了,上身格子衬衫,下边一条牛仔裤。

    整个人看起来很是邋遢,但不知为什么,大家却并不会感觉非常讨厌。

    因为大家从这个人身上嗅到了一种同类的气息,这肯定也是个疯狂的理工男。

    “哈哈,非常满意。”

    “实在是太让人震惊啦,我们居然有这样牛掰的设备。”

    “真的是,这绝对是一台划时代的产品啊!”

    “有了他,就意味着我们今后会有更强的飞机,和更牛掰的潜艇了吧…”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虽然不知道这人是谁。

    但大家也都不傻,大家进入星火科技的厂区的时候,这家公司的安保要求又多严格,大家都看见了。

    可这个家伙,能够大剌剌的出现在这里,就说明这人在星火科技的身份地位绝对不低。

    果然就在大家七嘴八舌的档口,一直陪着他们过来的劝业基金的代表,这时候也笑眯眯的站了出来。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星火科技的cto胡总了!”

    “胡总也是一个疯狂的高科技发烧友,和你们应该又不少的共同语言。”

    “你们如果又什么问题,和不能解决的难题,都可以和胡总商量,也许胡总可以给你们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呢!”

    这个代表这话一出口,现场的创业者们立刻就都躁动了起来。

    星火科技的cto啊,这绝对是技术领域的大拿啊!

    难怪他之前会那样问,这时候大家对这台天宫1号的好奇心是再也压制不住了。

    “咱们这台设备是什么范畴?是机床吗?”

    “他采用的是柔性加工理念吗?”

    “他的能力,应该不止于此吧?”

    一时间,各种七嘴八舌的问题,都不断的被提出来。

    而这时胡总也笑着给大家都一一作了解答。

    “没错,从理念上来讲,这也是一台加工机床。”

    “而且他采用的也确实是柔性加工的理念,这种柔性加工的好处,我想大家应该都是了解的。”

    “他比起现在普通的五轴联动机床大大的降低了对材料方面的要求,而且加工精度却丝毫不比市面上最顶级的机床弱。”

    “我们的加工精度,甚至可以控制在x丝……”

    这个数据一报出来,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数据,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军用级别了。

    恐怕就连日德最顶级的加工企业,使用的机床,恐怕也就是这个级别的了。

    “而且我们这台机床,还分为好几种,可以解决各种加工方面的难题……”

    众所周知五轴联动机床可是分好几个种类的,又立式,卧式,和摇篮式等三个大品类。

    而这些机床也是分别应对各种不同工件需要的。

    立式的机床,主要是加工用在大型机械设备上的工件,比如用在起重机,吊车,甚至是飞机,轮船上的大型工件。

    而卧式机床,则主要是用于加工小型的工件,比如汽车发动机曲轴,气门室盖垫,小型马达等等工业设备。

    而摇篮式机床这个就牛掰了,主要是用于s型加工,主要用于加工不规则形态的金属工件。

    而这些金属工件,主要又涡轮增压器的涡扇叶,又或者是s型的金属叶片等等。

    而这些金属工件的价值,往往是非常昂贵的那种。

    为了加工不同的金属工件,这些机床往往都采用了不同的设计,从形状到原理都是不一样的。

    而且没种的价格也都不一样,尤其是以最后一种的最为昂贵。

    但对于天工1号而言,他就不存在这样的困扰。

    因为采用的是机械臂柔性固定的方式,所以在加工过程中,机械臂就可以不断的调整工件的角度,方便刀具在工件上进行加工。

    所以以往需要从新设计机床,来满足不同条件的加工。

    可是现在只需要有这么一种机床,只要更换不同型号的机械臂,在设置不同的加工程序系统就可以完成非常复杂的曲面加工了。

    这样一来,就更加显得这天工1号的牛掰了。

    而这时说道兴起,这位星火科技的cto胡总,干脆就给大家掩饰了一段。

    只不过这段掩饰所蕴含的科技含量,那可不是一般的高。

    这次他直接让人推上来另外一台‘机床’,不过和前面那台机床不一样,这次的机床又五条机械臂。

    两条是夹具,另外一条是握刀的加工机械臂,还有一条机械臂拿着两根喷管,应该是喷射润滑和冷凝剂的。

    而最后一台机械臂,则拿着一个探照灯一样的镜头,悬在整台机床的头顶。

    这时有人把一个四方的金属铁锭放到了夹具上,然后又在机床上,设置了加工程序。

    然后让大家瞠目结舌的一幕就发生了。

    夹具夹着铁锭送到了持有刀头的机械臂前面。

    而这次机械臂所把持的刀头,和以往看到的机床刀具全都不一样,这与其说是一个刀头,到不如说是一个钻头。

1465 老子就是滚刀肉!

    不过这个钻头和大家常见的钻头也不一样,因为这个钻头更像是一个前面长满利齿的软体动物。

    怎么形容见到这东西的感受呢,就好像看到恐怖片里那些巨型长着圆形嘴巴的巨型软体动物,专门喜欢从地下破土而出的那种。

    而当大家看到那宣传的刀头,钻入四四方方的铁锭之后,大家被接下来的画面完全震惊了。

    因为这可不是一般的钻头,这时一个集成了摄像功能,以及喷射冷却液,润滑液功能与一体的钻头。

    钻头在铁锭之中旋转前进的时候,钻头锯齿下面的小孔里还不断的向外喷射冷却液和润滑液。

    而在钻头最中间的摄像头,还能在外面的显示屏上不断的显示铁锭内部的情况。

    这场面把现场的所有人都看傻了。

    因为这画面让大家一下就想起了一种大型攻城器械,那就是盾构机。

    没错,既是盾构机。

    而盾构机是干什么的?

    那可是在山体里,或者是在地下,水下挖隧道用的大型工程机械。

    而眼前的这玩意,干的就是和盾构机一样的工作,只不过他的工作难度,可比盾构机要大得多。

    因为盾构机面对的就是泥土砂石,而这钻头面对的可是硬度比泥土沙石硬上几倍,甚至几十上百倍的铁锭。

    而且最关键的是,你用盾构机挖掘隧道,走的大多都是直线。

    而这玩意可不光走直线,还能在铁锭里面走曲线。

    为什么大家知道,他能够在铁锭里面走曲折蜿蜒的路线,因为在大家面前还有一块显示屏。

    显示屏上正显示着,这条钻头要在铁锭中行进的路线。

    而这时候可能其他人,还不是很明白,这里面的技术难度又多大。

    可是作为一个研发手术机器人,很多地方都和这个机床又异曲同工之妙的黄海滨,这时候却激动的难以自拔了。

    目前困扰他最大的难题,一方面是手术机器人的三维成像问题,另外一方面就是机械臂在病人体内的导航定位问题。

    所以他想到是用第九实验室的3d透视成像系统,来帮忙解决问题。

    但此前第九实验室那边一直没给出明确的回复。

    而今天看到这星火科技研发出来的新一代数控机床之后,他就知道自己所面对的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了。

    就比如这机械臂在病人体内导航的问题。

    目前这机床的工作原理,不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吗?

    你看他们的钻头,在铁锭内部,可以完全按照预定的路线来进行钻探打孔。

    这完全就是那第五根机械臂,举在这块铁锭头顶上方的探照灯一样的装备的功效。

    黄海滨虽然不知道那玩意是什么,但是他敢肯定,那设备能够看透到铁锭的内部,并且对钻探打孔的钻头,进行导航定位。

    能够让钻头,精准的按照预定的路线来钻探打孔。

    如果要是能把这设备,安装到他的手术机器人上。

    别说让手术机械臂,精准的抵达手术区域,恐怕就是没有那三维成像系统,就是隔着病人的肚皮,他也能在外面精准的完成手术。

    这透视设备,实在太厉害了。

    那么厚的铁锭都能够穿透,而且看那星火科技的cto胡总,那么大剌剌的站在那设备旁边的样子。

    显然这种透视设备,并没太多对人体有害的射线外溢,这样看来这射线是非常安全的啊!

    这也是第九实验室那种3d透视成像设备,目前最牛掰的地方之一。

    要知道目前已知的其他几种可供医学透视的射线,比如x光机,ct机,pet-ct机,还有mri等设备,几乎都是对人体有一定危害的射线来完成的。

    一般如果你拍摄一次ct机,医生都会建议你半年之内不要有生孩子的想法,因为谁也不能保证,射线会不会就导致你的遗传细胞变异。

    而且透视科的医生,也非常在意这些有害的射线。

    因为如果长期暴露在这些射线之下的话,就会有更高的几率得肿瘤,或者是白血病。

    而第九实验室和阳光医院联合开发的这种3d透视成像设备,就完全没有这种风险。

    到现在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利用了什么射线的原理。

    因为他们即不在任何国家申请专利,也没有在任何科学期刊上发表过,关于这种射线的论文。

    反正这种射线就是非常神秘!

    而他们这么做,可是把米国佬给急的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甚至还组织了很多物理和医学方面的专家,对他们是口诛笔伐。

    说他们这种敝帚自珍的行为,是对全世界的不负责任。

    另外还通过各种渠道来诱惑他们,比如今天弄个诺贝尔奖的前获得者,发表演讲说很遗憾,第九实验室和阳光医院不打算公开秘密,如果他们要是公开的话,他们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云云。

    明天又搞个什么医学界的大拿发表言论,说他们这么做就是自私,是对全人类的不负责任。

    反正是各种手段全都用尽。

    因为随着这种设备开始在全球大面积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用过之后都发现,这种设备真是太牛掰了。

    这种透视成像技术,简直就领先了目前所有的透视成像技术什么x光,ct等等十几个身位。

    目前美日德那些顶级公司,生产的透视设备,在他们这台设备面前,简直连人家的车尾灯都看不见。

    大家甚至连这种射线,到底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米国是最想得到这种设备的一切资料的,因为这种技术的应用场景是在是太广泛了。

    在医学界的作用就不用说了,在工业方面,这玩意可以用来做精密测量仪器。

    比如你使用特殊金属制作了一种设备,但以往只能使用x光机进行车辆这特殊金属是否合格。

    因为这些设备,可能要用在航天方面,一旦要是某些金属品质不达标,而到了外太空,发生意外,那你可没地方哭去。

    轻则是太空事故,重则是机毁人亡。

    所以用这种透视设备,可以很轻易就看到金属零部件的尺寸是否合格,内部是否又裂纹等。

    在安检和测量方面,都将大大提升工作质量。

    用到飞机发动机涡桨叶片的检测上,那就更合适不过了,这种s型工件,以往检测是否标准是非常困难的。

    往往都需要有几十年经验的老师傅,肉眼加手工检测。

    因为这种叶片形状不规则,每一片也都不一样,完全没办法用一台设备来统一检测的。

    而有了这种透视设备,那就完全可以解决那些难题了。

    所以这种透视设备的应用前景,那绝对是非常广阔的。

    可人家第九实验室和阳光医院,不管他们是怎么威逼利诱,他们就跟聋子一样,反正就是一副我听不见,也看不见你们在说啥的状态!

    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反正我就是听不见!

    前段时间米国那边在了解了这种设备的重要性之后,更是连续派了几个重要的游说团体来到第九实验室这边。

    先是傲慢的谈购买,可是这伙人连第九实验室的大门都没能进来,去阳光医院也是一样。

    牛掰轰轰到了医院就找院长,结果自然是被保安直接给叉了出去,直接丢到了马路上。

    然后又来一个代表团,说是要谈合作,希望第九实验室和阳光医院能去米国那边建厂生产。

    大家可以搞个合资品牌,而且他们保证,只要贴上他们通用的标。

    这台设备的销量,立刻能在全球翻十倍,到时候上市圈钱,都不在话下。

    可最后第九实验室和阳光医院给出的回复却是。

    对不起,我们目前产能不足,光是国内市场还没办法全部满足呢。

    至于说到米国建厂?呵呵,我们没那个精力和时间。

    还有你们米国人的工会可真是让我们怕怕。

    另外就是你们米国的工人我们可用不起。

    可这代表团还不死心,连忙说没关系,建厂土地我们白给,我们的工业用电还比你们便宜,另外税收方面你们也不用担心。

    我们给予十年的税收减免,到时候就算到期,我们还会给于资金补贴。

    这些客都汇白纸黑字写进合同里的,而且我们米国人的契约精神,你们尽管放心。

    可第九实验室和阳光医院的回复,却依旧是:呵呵!

    看看h公司吧,被你们搞成那样,你们和我说契约精神?

    我契约你妹!

    这下可把这个代表团给搞火了,你们这么不合作,难道就不怕会和h公司遭遇一样的待遇?

    可阳光医院和第九实验室又回了一个呵呵,你们尽管试试。

    最后这个代表团,也只能悻悻的走了。

    这特么的两家公司,纯粹就是滚刀肉啊!

    而且还是老赖皮那种,他们就算想下手也无从下手啊!

    最后只能在派来华尔街的代表团了,而这个代表团自然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利诱的。

    而这个代表团的规格可是非常高的,团长就俩人,一个姓摩根,一个姓洛克菲勒。

1466 忽悠鬼呢?

    而见到何小君的时候,人家一开口就给出了一百亿美元的估值。

    这可只是对他们这台设备的估值,人家的说法也很明确。

    我们知道你们不愿意把第九实验室和阳光集团上市,那咱们把这台设备从两家划拨出来,单独成立一家科技公司如何?

    只要你们把他独立出来,成立一家公司,我们给他估值起步就是一百亿美元……

    一台设备起步就是一百亿美元的估值啊!

    这尼玛什么概念,这分明是要把这家公司给捧成全球第一独角兽啊!

    现在全球最牛的独角兽企业是哪家?

    并不是全段时间估值红极一时的蚂蚱金服,而是谷歌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

    要知道蚂蚱金服此前的估值,可是一度高达一千五百多亿美元,当时这个估值就已经创下了世界纪录。

    可谁能想到,就这还不是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公司。

    全球最高的独角兽公司,居然是这家waymo。

    当然肖锋那时候在看了那份估值表的之后,和何小君讨论的时候就说过,这估值表完全可以扔了。

    因为这根本就不可信。

    且不说蚂蚱金服所做的那些业务,到底算不算高科技,也不管他做的那些业务在民间的口碑到底如何。

    但他确确实实是为几亿人提供了服务,他确实掌握这数亿消费者的流量端口。

    哪怕每天同时上线的人又几千万,那他所掌握的流量也是非常恐怖的。

    所以这家公司的估值并不算估的太高,就算又一定泡沫的成分,可在这个优质资产严重缺失的时代,这也同样是一只优质股票。

    而那个waymo就算了。

    这几把玩意算个什么鬼东西?

    这不完全是米国人心里无法接受一家华国企业,成为世界最大独角兽,硬捧出来的一只垃圾股,出来忽悠鬼呢吗?

    这个waymo谁听说过?他们又什么产品面世?

    诚然他们是谷歌旗下搞自动驾驶的公司,而且这家公司搞自动驾驶也很多年了。

    可谁听说过哪家汽车制造公司,采用了他们的产品和方案啦?

    现在在电动汽车市场上风投最近的特斯拉,人家采用的就是自己的自动驾驶方案。

    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方案,以前就是和这个k,最后才决定使用自己的系统的。

    因为这个waymo提供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出了成本昂贵意外,在其他方面,并没有比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方案,显示出多强的优越性。

    甚至可以说在这个pk过程中,都被人家特斯拉把裤衩都扒下来了。

    这个waymo公司推出的自动驾驶方案,出了设备成本价格昂贵之外,其他真的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而就是这么一家公司,居然被米国佬硬生生给捧成了世界第一独角兽。

    除了把他放到股市上收割智商税之外,肖锋真想不出,这家公司还有任何用处。

    再想想谷歌公司背后的那些大股东,其中又很多一部分都是米国东海岸的那帮old-money,你就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此前谷歌在这家公司搞研发的时候,至少已经砸进去了上百亿。

    那些老牌门阀自然不能看着这些钱白白的丢进去,所以把这家公司包装一下,推上股市那是必然的结果。

    你可别小瞧了那些老牌门阀的能力,其实米国的股市,那就是他们开设的赌场。

    他们有着超强的包装能力,米国的那些传媒,基本都是被这些老牌门阀控制的。

    他们最熟练的套路,就是把这种明显没什么前途的公司好好包装一下,技术吹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忽悠一大帮小白。

    然后把这公司推倒市场上,刚一开场他们就会炒作一番,把估价拉升上去。

    然后在借机抛售割一波的韭菜,套现离场。

    然后这家公司,用不了三年,就会破产倒闭。

    你还别不信,其实米国的股市,也和那啥一样,基本都是这个套路。

    要不然你以为,纳斯达克一共上市两万五千家企业,其中只存活下来七千家是怎么回事?

    而且就是这七千家里面,也有百分之九十是出于半死不活的状态,甚至很多都是垃圾股。

    只有百分之十,算是绩优股,而这些公司的股票,可全都牢牢的掌控在这些米国老牌门阀的手里。

    正是因为了解这些米国资本财阀运作的秘密,所以何小君才没有被这个游说团给唬住。

    如果是国内其他公司的老板,可能一听到摩根,和洛克菲勒这俩名字,估计就已经腿软了。

    毕竟这俩可是米国最顶级的门阀代表啊!

    他们来亲自找人,对很多老板来说,那绝对是毕生荣幸。

    如果要是被这两家的名头给唬住,那接下来的谈判中,就难免会被人家牵着鼻子走了。

    可惜何小君可是常年跟在肖锋身边的精英ceo,他的眼界还真就不是国内那些普通的老板能比的。

    什么摩根,洛克菲勒,他们的计划又怎么可能如此简单。

    他们要做的,无非就是先给你一点甜头,然后在一步一步的把第九实验室和名厨集团给牵下水而已。

    现在可不光是国内的资本对第九实验室和名厨集团咬牙切齿,华尔街这帮吸血鬼也是一样。

    这么好的优质公司不上市,大家都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却占不到半点便宜,你说他们愿不愿意?

    这次来找何小君,谈什么3d透视设备,其实也就是一个试探。

    如果何小君这边要是松了口,肖锋敢肯定,要不了一年。

    这帮家伙就会找上门来,和何小君说,要不把第九实验室也上市试试?

    我们给你估值,起步就是一万亿美元。

    反正对这些资本家而言,他们从来不会嫌弃泡泡吹得不够大。

    反正泡泡越大,他们能割的韭菜就越多,赚得也就越多。

    而什么第九实验室,什么名厨集团,一旦到了那一步,就只会沦为他们割韭菜的镰刀而已。

    所以在看透了他们的目的之后,何小君就直接回绝了他们。

    而他斩钉截铁的拒绝,也一下就激怒了两位金融门阀的大佬。

    他们甚至不顾风度,当场就发出了威胁,等着他们的将会是和h公司一样的下场。

    可惜何小君还真就不怕,只是回了一句:随便!

    而在大眼瞪小眼一段时间之后,米国人也只能是铩羽而归了。

    因为他们还真就不敢把第九实验室和名厨集团怎么样。

    就说名厨集团,现在在全美国开了差不多一千多家分店,可这家公司在米国采用的是代理制。

    而现在在米国代理这家公司品牌的,就是一个老牌的加州财团。

    这个财团背后还有东海岸的不少家族参与了进来,甚至就连第一公主据说也和这个集团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你说就算这些华尔街的大佬们再不爽,也不得不顾及到其他人的利益。

    否则,恐怕还没等制裁名厨集团,他们自己内部就要爆发一场内战。

    另外就说第九实验室,他们现在出产的化妆品,和保健品,还有药品。

    可以说是米国人日常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东西,重要性就和宝洁公司的日化用品一样。

    几乎米国人每天都离不开他们的产品。

    现在米国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标准就是,每天早上起床,无论男女,只要是稍微讲究点的。

    那早上出门前化妆,就都会用上第九实验室的化妆品。

    女的用的就多了,从粉底液,到面霜,再到唇膏,香水,反正只要条件够,那就清一水用第九实验室的化妆品。

    至于男的,可能简单一些,但是洗面奶,和面霜也都要用第九实验室的产品。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因为除皱,抗衰老的效果好。

    其他化妆品,哪怕再贵,可是涂抹在脸上,效果也是随缘的,大部分都是心理效应。

    可是他们家的化妆品,效果那是肉眼可见的,涂抹上就绝对有效。

    长出来的皱纹都能给你填平了,甚至消除掉。

    让你一张老褶子脸,一下变成小鲜肉,胶原蛋白满满,你说这样的化妆品谁能抗拒的了?

    从盥洗室里出来,就是早餐了。

    时间匆忙的,就直接开门出发,到外面果汁王咖啡连锁,来上一杯他家特产的特香浓咖啡当早餐了,一杯精神一上午。

    不太赶时间的,就在家用果汁王的榨汁机,榨一杯果汁,然后吃点吐司煎蛋,最后在吃一颗第九实验室出品的复合维生素片。

    实在没那条件的,就吃他们家出品的单一b族,或者是vc来补充维生素,提升自己的抵抗力。

    反正吃了,就是比没吃有效,别人不吃出门都得戴口罩,但只要你吃了他们家的维生素,出门就可以不用戴口罩。

    而且只要你吃了他家的维生素,那抵抗力立马+10,就算的了传染病,也大多是无症状携带者。

    基本自己没什么感觉,就扛过去了。

    这可是米国某著名大学跟中调查数千人之后,得出的结论。

    更何况现在米国的医院,还把他们家的回春胶囊当成处方救命药来用呢!

1467 中产阶级的一天

    所以现在但凡是有点条件的米国人,这第九实验室的保健品,那都是他们的家庭必备救命药。

    开着车,到了工作岗位上,很多白领第一件事是在打开电脑的同时。

    然后拿出阳光医院出品的洁润滴眼露来滴入眼睛,保护视力。

    别看阳光医院还没开到米国,但现在他们的很多产品,早就已经打入了米国市场。

    出了那些整形医院,使用的各种填充材料,以及瘦脸针剂,或者美容针剂之外。

    最受普通老百姓欢迎的就要数这洁润滴眼露了。

    这种产品最大的好处,出了可以缓解视疲劳之外,就是提神醒脑。

    其次就是能够纠正近视眼,让患有近视眼的患者,能够摘掉眼镜。

    而配置这种滴眼露,你只需要到就近的沃格林连锁药店,在哪里完成验光之后,药店的药剂师,就会根据你的近视程度,以及散光程度,给你配置一瓶滴眼露。

    而使用这种滴眼露之后,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不用佩戴眼镜了。

    要知道戴眼镜,对很多近视眼患者来说都是一种痛苦。

    不但不美观,而且还会压鼻梁,在鼻梁上留下红色印记,最关键是每当到了温度低的环境,眼镜上面就会产生一层哈气浓雾,导致看不清。

    有时候甚至还会引发一定的危险。

    最最关键的还是,戴眼镜会严重影响人的美观,要知道米国人可一样是爱美如命的。

    反正只要能不让他们戴眼镜,哪怕这种滴眼露的价格昂贵一点也无所谓。

    一小瓶十毫升的就价值五十美元,甚至一百美元也无所谓,反正只要不戴眼镜,怎么都行。

    然后工作到中午,大家三五成群,在一起到外面吃午饭。

    原本米国人的午餐都是非常简单的,很多普通人基本就是一个冰冷的三明治加一杯咖啡就解决问题了。

    因为对于米国人来说,晚餐才是最重要的一顿。

    可近些年来,随着各种快餐的兴起,米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

    尤其是名厨制造这种纯中式快餐开遍全米国之后,米国人的午餐结构也在发生这变化。

    以往米国人对中餐的印象,就是高油高盐,非常不健康。

    可是这名厨制造到了米国之后,就做了一些改变。

    不过他的改变,并不是像其他中餐那样,按照米国人的口味,把很多菜肴变成了酸甜口。

    而是在不丢失本味的情况下,做到了低油低盐,并且还明码标出了每一份菜肴的卡路里数量。

    你们米国人不是喜欢谈健康嘛?

    那好,我就给你们看看什么叫健康的菜码。

    加上使用了神奇的蘑菇粉,这下就连吃不惯中餐的米国人,也爱上了这种和他们印象里绝对不一样的中餐的味道。

    原本一顿饭,就一个冰冷三明治能解决的午餐,现在怎么也得花十几块钱,到名厨制造里来吃一顿。

    要知道这价格可绝对不便宜,一般的米国自助餐厅,基本十块钱,就已经可以吃一顿非常不错的自助了。

    什么大牛排,猪肋排,还有各种海鲜都是随便造那种,也不过才十二三美元而已。

    而在金拱门,一美元就能卖一个汉堡,三美元基本能吃饱了。

    在萨博威,五六块的快餐,能把你吃顶了。

    而在名厨制造,你却至少要消费十五美元以上,才能享受一顿健康的午餐。

    如果你说,我不喜欢中餐,我就喜欢西餐,那你来名厨制造也一样没问题。

    这家来自华国的中式快餐,现在可不止是生产中式快餐,他们也进行了本土化。

    米国人喜欢的大汉堡,还有比萨饼,他们这里也一样能做。

    而且做得还是非常有特色的那种,比如他们的比萨饼,居然在上面撒上了中式炒菜。

    什么鱼香肉丝比萨,还有宫保鸡丁比赛,鱼香茄子比萨,这可都是传统西式比萨绝对没有的品种。

    而这些中式菜肴的调味,再加上奶酪和肖锋从异界带来的**蘑菇粉,融合到一起,就产生了一种所有人都从来没吃过的味道。

    这绝对是一种多层次,几句冲击感的味道。

    绝对是让所有人吃过一次,就在难以忘记的味道。

    所以诸多老美只要吃过一次,就对这家中式快餐是再也难以自拔,从此就成为了这家公司的忠实粉丝。

    吃过午餐,再去果汁王咖啡,来一杯咖啡,又是精神一下午。

    然后有空再去果汁王旁边的沃格林药店里转转,现在去沃格林消费,已经成了所有米国人才共识。

    因为去别家商店,现在不是需要排队,就是又距离限制,而在沃格林,这里是最安全的。

    反而没有那么多的限制,而且最关键是这里还什么都有。

    出了药品之外,还有很多日用品,也可以在这里买得到。

    就比如一些第九实验室推出的洗化用品,比如洗发水,护发素之类的就非常受欢迎。

    因为他们的洗发水,真的能够有效的减少脱发,这可是很多米国人梦寐以求的产品啊!

    所以沃格林的生意,现在是非常的红火。

    等到了晚上,很多米国人也一样不喜欢下班回家做饭。

    所以除了一部分为了节省开支的,更多的人都喜欢在外面解决。

    尤其是单身狗,就更喜欢在外面的餐馆里吃饭。

    而名厨制造快餐,这时候就有再度成为他们的首选。

    虽然这里价格不便宜,但这里只要是你喜欢的口味,他们都是应有尽有。

    而且十几块的价格,就能享受到一顿精美的晚餐,这可比那些动不动就几十块,甚至上百块的传统西餐厅要划算的多。

    而且这里到了晚上,也一样有牛排红酒,还有各种海鱼供应。

    虽然价格也一样不便宜,但关键是,他们家的味道是绝对的好。

    比起那些什么米其林的星级餐厅,这里是绝对不遑多让。

    神秘的东方调味酱料,可以让诸多米国人为止神魂颠倒。

    尽管已经又很多米国的美食媒体酸溜溜的撰文,说这家餐厅,并没有什么大厨来打理。

    主要靠的都是他们从华国运来的料理包来调味,而他们骨子里就还是一家中式快餐而已。

    可不管他们怎么说,还是依旧阻止不了米国人来这家餐厅消费的热情。

    因为大多数米国人对这家餐厅的酱料,都陷入了一种极度痴迷的状态。

    想当年金拱门推出的一款四川辣酱,都能让米国人吃的如痴如醉。

    而现在名厨制造里使用了加入异界蘑菇粉的调料包,那自然是比金拱门的甜辣酱要风行百倍。

    甚至现在很多他们家的忠实拥趸,都每天在他们家官网下面留言,希望他们能够推出自己品牌的调味料。

    而对于这个请求,名厨制造始终没有给出过明确的回应。

    呵呵,把酱料拿出来卖给你们?

    倒也不是不可以,不过现在还不行,还要再等些时候。

    而对于很多米国人而言,他们到名厨制造来用餐,可绝不仅仅是来用餐,因为在这里,他们还能体会到不同的民俗文化。

    就比如现在这些名厨制造的快餐厅里,每家都有大荧屏电视。

    只要你在这里用餐的时候,就能够看到王子琪的制作东方料理的视频。

    而这个王子琪,现在可是油管网上的大红人,她制作各种中式美食的视频,在油管网上可是收到广大观看者疯狂追捧的。

    因为大家都从她的视频里,享受到了一种东方的意境,那种传说中的宁静美。

    而现在她,早就已经是名厨集团的签约合作伙伴了。

    现在名厨集团的每一道餐点,都有她搭配的制作视频。

    除此之外,电视上还会经常播出一个美食制作节目。

    节目内容就是一个金发大熊的女主持,和一个英俊潇洒的华裔厨师搭档,一起制作各种中式美食。

    顺便还介绍不少中式美食背后的典故。

    很多消费者,都非常喜欢看这个节目。

    顺便在节目期间,还会顺带着插播一些广告。

    而这些广告则是五花八门,大部分都是米国本地一些商品和店家的广告。

    还真别说,这些广告就能给名厨制造带来不少收益。

    而接下来,肖锋还打算把一些高科技的产品,在他们名厨制造的店铺里进行推广呢。

    吃过晚饭之后,很多米国人甚至还要打包一些甜点,然后才会开车回家。

    等到晚上,在使用了一些防护用品之后,在用第九实验室推出的洗发水和沐浴乳洗个澡,然后才会入睡。

    这就是现在大多数米国白领的一天。

    可以说他们的日常生活,基本已经离不开第九实验室和名厨集团的产品了。

    所以何小君根本就不怕摩根和洛克菲勒的威胁。

    因为如果他们真的那么做了,那么恐怕第一个被赶下台的,就是那些提出这些制裁议案的议员。

    此前就已经有过先例了,所以现在没有那个傻瓜愿意在代表他们提出这样的议案。

    因为如果真的做了,那就意味着他们职业生涯的终结……

1468 出道即巅峰

    所以第九实验室和名厨集团,根本就不怕这些米国财团的威胁。

    甚至当听到这些米国人的威胁的时候,他还感觉有些嗤之以鼻,非常的好笑。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体会到肖锋不把这两家公司上市的良苦用心。

    因为像第九实验室和名厨集团这两家公司,掌握这非常多的敏感技术。

    如果上市的话,那么他们就要为股东负责,所以经营公司的目的就变了。

    如果上市,那么他们就要去追求利润,这样才能有更漂亮的财务数据,才能让他们的股价稳定,让股价上涨。

    这样才能满足绝大多数股东的利益,这样他这个ceo才能在位置上做的稳固。

    同时肖锋这个董事会主席,也才能坐的稳固。

    如果他们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话,如果他们两位决策者要是敢这么和来自米国的财团硬钢,哪怕他们和其他股东签的是ab股的协议。

    那肯定也会引来很多股东的不痛快,毕竟对很多股东而言,他们才不在乎你追求什么星辰大海、。

    他们才不在乎去攀登什么科技的高峰,他们更不在乎你想做什么华国科技的领军企业。

    他们甚至会对你的理想嗤之以鼻,认为你这样做就是傻逼。

    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只关心到年底他们嫩分到多少股息,他们的股价涨了多少。

    如果这边摩根,洛克菲勒抛来橄榄枝,他们肯定会想尽办法劝你同意。

    因为和米国人合作,能让公司的股价攀升更高,他们就能从股市上赚到更多的钱。

    至于到时候米国人安插人手进公司,夺走咱们的核心技术,呵呵,他们才不关心。

    对于那些资本而言,他们可真的是没有国界,也没有家国情怀的。

    反正只要让他们有钱赚,他们管你公司今后死活?

    如果你要是成为他们赚钱路上的拦路虎,那对不起龙哥的电影早就告诉你了,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想想看那年东哥怎么栽的?

    其实作为互联网大佬里面唯一一个真正白手起家的,唯一一个还算有点良心的大佬。

    看到他那样被人泼脏水,最后闹得名声扫地,其实肖锋和何小君还是挺为他感到不值的。

    其实他为什么栽跟头,原因很简单,就是挡了某些人的路。

    而肖锋和何小君在替他感到不值的同时,也是对这样的事情引以为戒。

    所以从那时候肖锋就从根本上,斩断了这样的威胁。

    老子的公司就是不上市,我们自己赚了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去你妈的股东监督,去你妈的股东会,在老子的公司里,这些是一概不存在的。

    老子就是愿意把赚来的钱,大把大把的砸到研发上,老子就是愿意把钱丢进水里,也不愿意分给这些所谓的股东。

    怎么着吧!

    谁让老子公司不上市呢?我既不用对外公布财务数据,也不用对什么股东负责。

    反正老子的公司就是一言堂,你们能怎么着吧?

    没有那些所谓的股东掣肘,公司反而发展的挺好。

    尤其是像现在这样的情况,当有来自外界强大的压力的时候。

    这要是股份制公司,公司内部肯定已经吵翻天了,主战派和投降派,还有墙头草,肯定是天天开会内耗。

    而现在,就因为公司是一言堂,所以公司内部的意见非常统一。

    对不起,你们的各种条件,我们不感兴趣。

    我们公司就不上市,而且我们公司就算不上市,赚到的利润,也比上金融市场圈钱来的高。

    没办法,谁让我们钱多呢!

    当然公司里也是允许存在不同意见的,如果你要是对公司的决定持反对意见。

    那么很好,你发表完意见之后,就可以收拾行李走人了。

    我们公司不欢迎,和公司发展理念不同的人,在我们这里继续工作下去。

    这就是非上市公司的好处啊!

    而第九实验室现在强劲的实力,也正是何小君敢于和米国两大财团对抗的底气。

    因为他们是非上市公司,所以他们公司对于在米国的业务,也并不是非常的重视。

    毕竟他们也早就像h公司那样,做了最坏的打算。

    如果米国真的拿出了极限手段,呵呵,大不了老子不和你们玩了。

    我们公司全部业务都退出米国,甚至都推出五眼联盟也没关系。

    甚至在退一步,我们全都推出你们传统盟友欧洲也一样没关系。

    我们就在我们自己地盘卖,还有东南亚地区卖,还有南美和非洲卖,你们能把我们怎么着?

    反正你们别用我们的产品就是了,看看到时候是谁先受不了?

    估计如果真闹到那般地步,哪个欧美政客敢提出这样的议案,估计哪个就得先下台!

    么得办法,这就是技术领先的好处。

    也正是因为第九实验室和名厨集团,是非上市公司,只对公司的老板负责,所以他们才有这样的底气制定这样的计划。

    如果要是上市的股份制公司,那估计谁敢做出这样的决定,那肯定要被人赶下台的。

    而现在正因为对公司有着绝对的控制权,所以何小君才敢对米国的代表团说话这么硬气。

    *************

    而这时候的黄海滨,正看着眼前的这套机床,激动的难以名状。

    现在他算是看明白了,这哪里还是一台机床啊!

    这特么,完全就是一台智能加工机器人!

    这可是和以前人们印象中的传统数控机床,有着天壤之别。

    这星火科技的cto胡总,还真是太低调了。

    原本来的时候还有些忐忑,不知道这家星火科技到底能不能帮自己解决问题呢。

    可是现在看着人家的机器之后,他的心直接就放回到了肚子里。

    他知道,自己那点难题算是彻底解决了。

    之前他那手术机器人,最让他头疼的就是,机械臂在病人体内的导航问题。

    说白了,就是机械臂进入病人体内之后,如何精准的抵达术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碰伤病人的其他重要脏器。

    以往传统米国人的做法,是在手术前,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医学透视。

    然后把透视得来的数据,输入到他们自己的3d建模系统里面。

    然后通过他们的软件系统,在电脑里百分百的还原病人的身体数据。

    然后在术前,就进行进入术区通路的模拟手术。

    并且把关键数据,输入到机器人的执行程序里。

    这样当实际进行手术的时候,医生就可以操作机械手臂,按照最初程序设定的路线进入到病人的术区了。

    而这个过程中,医生只负责操控机械臂前进的速度,以及力度。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直觉感官公司把这套3d建模系统,把控的死死的。

    目前为止,全世界也就只有他们手里又这样的软件。

    哪怕是黄海滨在这个领域浸淫了十多年,也没有掌握这套软件的奥义。

    所以他才想着能够把第九实验室和名厨集团联合开发的那套3d透视成像设备,和他的手术机器人结合起来使用。

    这样就能够绕开米国人在这方面的垄断,也算是另辟蹊径了。

    可是现在看到,人家星火科技的职能加工机器人,居然在一台透视设备的定位导航下,在一块大铁锭上面进行钻探挖空。

    而且路线还那么精准,这特么不就是他正梦寐以求的技术吗?

    而且这套技术,可比米国人那套手术前拍片,建模,模拟手术的套路牛掰多了。

    因为这套技术更加简单,便捷。

    完全无需在术前进行准备,直接进入手术都可以。

    毕竟按照米国人的方法,要在手术前对病人进行透视,然后建模,然后模拟。

    这最起码需要一到三天的时间,而已米国人的办事效率,甚至这个过程要一个礼拜,半个月也说不定。

    等特么手术机器人模拟好了,进入术区的路线的时候,说不定病人体内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尤其是长了肿瘤的病人,要知道肿瘤生长的速度可是非常快的。

    一天一变都是常态,甚至半个月就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不定等你这边模拟好了,可等实施手术的时候,病人体内的肿瘤已经长满了你要进入术区的路线。

    所以这时候,你不得不停止手术,而等待病人的就只有嗝屁朝凉的下场了。

    但是有了星火科技的这个透视设备,再结合上自己的那台手术机器人那就不一样了。

    他们可以在术前一小时,对病人进行透视,然后立刻制定好导航行进路线。

    甚至导航还可以在手术进行时,对机械臂的前进路线,进行实时定位导航。

    这样的技术,在时效性方面,就比米国人的手术机器人要先进了一大截。

    这尼玛,不就是开局即巅峰的套路嘛?

    一想到这些,黄海滨立刻就感觉有些嗨了。

    此前,他还有些不太自信,毕竟米国人在手术机器人领域,那可是毫无疑问的世界霸主。

    即便强如德国日本,也没有能与之相媲美的技术。

    而他的机器人就算搞出来,那能和直觉感官公司正面硬抗吗?

1469 噱头有了

    要知道人家直觉感官公司的手术机器人,已经问世十多年了。

    而且已经更新了五代,到目前在售的已经是第六代了。

    在业界,更是攒足了良好的口碑,在全球销量也早就已经超过了一百万台。

    说实话,在这个领域,直觉感官公司绝对是毫无疑问的霸主。

    再加上人家还是上市公司,背后站着米国的一大帮资本。

    这种公司的能量,在米国留学过的黄海滨可是非常熟悉的。

    他一家初创公司,想要和这样的巨头硬抗,说实话不是他看不起自己,真的是连百分之零点五的胜算都没有。

    可以说起步阶段是最难的,想要从直觉感官公司的嘴里扣出那么一点市场份额,就必须要强化自己的优势。

    而此前,黄海滨一直是想不太懂,他的手术机器人和直觉感官公司的达芬奇比起来,到底牛在哪里?

    要知道,你想要说服那些医院的医生,来购买你的设备,除了强力攻关是一方面,你还必须要拿出于人家相抗衡的实力啊!

    不然你吹的再是天花烂坠,你就算给采购方再多的返点,可你的机器一无是处,人家也不会买单的。

    毕竟这可不是普通的机械设备,这可是要拿去给病人动手术的家伙事。

    如果在操作手术的时候出了问题,真把病人怼死在手术台上,你说这到底算谁的责任?

    到时候不光医院会把你拉入黑名单,连病人家属都能把你告个倾家荡产。

    所以想要在这个领域杀出一条血路,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想想自己以前研发的机器人,说起机械臂,其实路子和直觉感官的达芬奇没什么太多的不同。

    都是电机驱动,只不过在关节,和前面操作的夹具方面,换了一些样式。

    而且也调整了一些设计,比直觉感官公司的达芬奇更加灵活,花哨一点而已。

    在说起操作系统,其实也相差不多,只不过是在他们的系统上做了一定的改变。

    而至于说,人家最擅长的3d人体建模,和手术定位导航,还有三维成像的摄像头,则一直是自己这边最欠缺的。

    这次来星火科技参观,其实就是想看看,这家公司能不能给自己提供一些技术上的解决方案呢。

    现在好了,光是看到这台工业机器人的工作过程,黄海滨就是豁然开朗。

    因为他发现,自己的突破点已经有了。

    其实要真的要说在直觉感官公司统治的市场上,撕开一个缺口,那就是要突出咱们产品和达芬奇的差异性而已。

    说白了,你做的产品要有自己的特点,而且作为一个后来者,你一定要有自己的长处和有点,要有比达芬奇牛掰的地方。

    这样你才能吸引到足够的眼球,才能够引来医生们的关注。

    说的在直白一点,你要有个非常好的噱头,能够吸引到足够的眼球,要有说服力。

    让人们一看你的设备,就会产生一种,哇塞,这个机器人好牛逼,比达芬奇牛掰多了的那种感觉。

    但这种感觉又岂是那么好营造的?

    以前,黄海滨一个人,思来想去也想不出太好的办法。

    但是现在,他从眼前的这台工业机器人身上,突然就发现了闪光点。

    如果能够把这台设备上的透视导航系统,集成到自己的手术机器人身上。

    那还要个毛线的三维成像系统啊?

    直接隔着肚皮,给病人做手术不就得了?

    还需要毛线的3d人体建模系统啊?

    老子完全不需要,对手术进行模拟,也不需要再术前进行什么路径导航模拟实验。

    老子直接就可以开刀做手术了。

    这设备,连大铁锭都可以透视,更何况是人体一层薄薄的肚皮?

    只要射线能够穿过人体肚皮,并且成像,他就完全无需什么三维成像镜头,也一样可以给病人做手术。

    这样一来,他研发的手术机器人,不但比达芬奇大大节省了手术的步骤,也大大提升了效率。

    想想看,如果医生们使用达芬奇给病人做手术的时候,又是要病人做x光,又是要做ct。

    反正能透视的设备全都要照一遍,然后才能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人体建模,然后在进行术前的模拟手术。

    这样才能确定手术时,机械臂进入术区的最佳路线,并且定下导航路径。

    而他使用这台设备,则完全不需要这么多繁琐的步骤。

    只要把病人推倒手术台上,把那工业机器人上面的透视设备,往手术台上面一放。

    这样坐在远端操作台后面的医生,就可以从操作台前面的显示器上,看到病人肚皮下面的全景。

    就可以直接操作机械臂,进入到病人体内,并且避开要害部位,精准的进入术区。

    这样一来,不但节省了手术前的准备时间,还能够大大的简化设备。

    要知道现在的达芬奇,有五条机械臂,在手术的时候,一般要用三条来进行操作。

    其中两条是执行手术操作的机械臂,另外第三条,则是持镜臂。

    说白了,就是在手术的时候,不光执行操作的机械臂,要进入病人体内,那条手持三维成像镜头的机械臂也同样要进入到术区。

    这样才能在操作台的显示器上成像,医生正是看到了这术区的情况,才可以操作手术。

    而现在有了这种透视成像设备之后,就完全无需持镜机械臂了。

    因为隔着肚皮,就可以成像,医生就可以看到术区的情况,所以就完全无需这么一条持械臂进入到术区了。

    一般使用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的时候,是需要在病人肚子上打三个孔的。

    其中两个是操作机械臂进入术区的孔,还有一个就是留给持镜机械臂的。

    可是现在,只要打两个孔就好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更加降低了手术进行时候大出血的风险。

    并且也大大加快了病人术后的恢复速度。

    要知道一般要用得上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的,大多都是儿童,老人,或者重症晚期的一些病人。

    这些病患,经不起传统开刀手术的大折腾的。

    没有手术机器人之前,医生对这些病人基本是束手无策,基本都是劝他们保守治疗,听天由命的。

    而现在有了手术机器人之后,因为无需大开刀,就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提升了病人在术中的生存几率。

    所以手术机器人对这些人而言,绝对是个福音。

    但是以前的达芬奇,是需要在病人身上打三个孔。

    而黄海滨研发的这款机器人,只需要在病人身上打两个孔。

    你说这技术上的优势,是不是一下就体现出来了?

    因为对这些身体素质比较差的病人来说,哪怕是少打一个孔,对他们而言,都能提升百分之三十几的生存几率。

    你说这样一来,黄海滨研发的机器人,是不是优势就出来了?

    优势有了,卖点就有了,在背靠上劝业基金这么一棵大树。

    只要能够在国内的市场站稳脚跟,成长起来,那今后就算不出海,光是在国内,就足够他黄海滨赚得了。

    他甚至都已经想好了自己的手术机器人的名字了,就叫:妙手!

    而此前劝业基金,再和他谈合作的时候,甚至都已经和他说好了,一旦解决了技术难题。

    就让他先生产几台样机,然后给一个他绝对意想不到的客户来进行实验。

    那个客户,就是当下最火的线上问诊app,蓬莱阁!

    作为当下最火爆的医疗网络平台,这家公司的市值,已经远远的把什么阿狸健康,和京猫健康给甩到了身后。

    甚至此前,在蚂蚱金福要上市之前,就曾经又好事的家伙,说过蓬莱阁不服!

    因为当时蚂蚱金福的评估市值又一千五百多亿美元,可是号称国内最强独角兽来着。

    可是金融圈里好事的家伙却都在说,蚂蚱金福算什么?

    其实国内真正的头号独角兽,应该是蓬莱阁。

    要知道这时候蓬莱阁才不过完成了b轮融资而已,而就是这时候,人家的评估市值就已经超过一千亿美元了。

    掌控这家公司的万公子,更是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年轻才俊。

    只不过这次他比以前沉稳了很多,不像以前那样喜欢在各家媒体上露面。

    现在的他已经完全成了一个神秘人物,任何财经媒体想要约见他,那都是难上加难。

    不过根据他们公司内部的传言,万公子多次在公司内部会议上说起过,不完成d2c的最后一步,他们是不会上市的。

    啥意思?

    人家真的不是光靠一个云问诊就去上市,人家是真的要解决云治病,云开刀,才会想上市的。

    一旦他真要是完成这一步,那国内很多医院的好日子,就算到头了。

    普通老百姓看病,再也不用挤破头非得去京城,魔都,和羊城这样医疗资源集中的地方了。

    只要在老家,网上预约挂号,就已经可以挂上专家的号。

    只要你能出得起请专家的费用,就一样可以请专家来给你做手术……

1470 不切实际的云治病?

    此前当很多人,听到万公子在会议上提起的这个说法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嗤之以鼻的态度。

    因为万公子在会议上提出的想法实在是太玄幻了。

    他所谓的这个d2c模式,可并不是传统的飞刀模式。

    病人就家属出钱,然后当医生处于假期的时候,他可以飞到某地,给病人完成一场手术。

    万公子提出的想法是,医生可以完全不用离开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

    比如京城的专家,他就可以在京城的医院,给远在abcd城的病人,完成手术。

    要知道传统的飞刀模式,是这样操作的。

    比如a医生,是消化外科的专家,最擅长的就是肠胃部分的手术。

    而在b城,某医院,刚好又一名病患,所患的肠胃部分疾病非常麻烦,本地的医生没有把握能够手术根治。

    这个时候,这家医院的医生,就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建议病人家属去找a医生,因为a医生是这个领域的大拿。

    而病人因为长期抱病身体虚弱,根本没办法前往a医生所在的京城某医院进行开刀手术。

    于是只能通过主治医生,联系到a医生,请a医生过来b城进行飞刀。

    其实飞刀手术看似价格昂贵,但比起前往京城住院治疗,成本还是低廉的多。

    最关键是后期康复,因为离家近,会非常有利。

    而a医生来b城做手术,自然是不可能,只因为这一个病人,就专门飞过来一次的。

    这个时候b城的几家医院,肠胃科的医生,基本会把手头上的疑难杂症患者,他们没有把握治疗的患者汇总。

    然后等a医生来b城的时候,统一邀请a医生给这些病人全部做了的。

    所以a医生来b城一趟,其实可能会连轴做最少三场,甚至是四场,五场手术的。

    一趟下来,最少是要赚十万块的。

    不过说实话,这样一来,因为要赶场,并且舟车劳顿的情况下,医生的状态并不可能是最佳状态。

    所以做手术的时候,难免有些细节就会处理的非常潦草。

    虽然是把关键环节给做好了,但有时候一些缝合,或者是伤口切割的方面,可能就不会那么美观。

    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其实对病人后期的恢复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当然如果你又足够的钱,当然可以花高价,请专家来专门给你一个人做手术,这样医生的状态可能就会保持到最佳了。

    这就是传统的飞刀,也就是万公子口中的d3c模式。

    而这次万公子提出的理念是,他要简化这个d2c的过程。

    随着现在5g网络的搭建,他想要的是完成医生可以远程遥控完成手术的这一步。

    也就是说,京城的专家,可以不用离开京城,可以在京城的手术室里,遥控给魔都手术室里的病人完成手术。

    这样的想法,在很多人看来,这不特么完全是天方夜谭吗?

    没错,现在我们国内5g网站搭建确实是如火如荼。

    再过几年,5g在国内也就可以普及了,老百姓都可以用上5g了。

    5g的速度,确实是比现在的4g快了十倍不止。

    可问题是,你就算又5g的网络,可你也没有相应的设备啊?

    确实现在老美这边又达芬奇机器人,可他们的达芬奇机器人,适配咱们华国的5g网络吗?

    要知道咱们的5g网络,老美那边可是一直不承认的。

    他们不光要求自己国内,还有他们的盟友不允许咱们参与他们的5g建设。

    甚至要要求他们所有的电子设备,不允许使用咱们的5g端口的。

    这概念,就和早前的电动车充电插头之争是一个意思。

    当年米国,欧盟,还有咱们,在这电动汽车的充电标准上面可是执行着三个标准。

    到底使用什么样的充电桩,什么样的充电接头,即便是到现在也没有统一。

    因为这里面,代表着巨额的利润。

    而其实5g也是一样,老美到现在也没有承认咱们的5g标准,那就更不用提电子设备的5g介入端口协议了。

    所以你说直觉感官公司会为了咱们,专门设计一款适配的手术机器人吗?

    再者说了,这手术机器人开机一次,起步就要四万块。

    这还是普通手术的价格,如果是进行非常复杂的手术,那基本都要十万块起步。

    有这钱,都可以请医生直接飞刀现场做手术了。

    谁还愿意给你做什么网络d2c啊?

    要是在网上做,还要给网站抽成,那大家还不如直接飞刀现场去做呢!

    可是万公子却并不这样想。

    因为此前肖锋已经给他说起过了黄海滨这边的突破,而且也给万公子描绘了黄海滨这台手术机器人如果成功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而这时候万公子的野心,就再也忍不住膨胀了。

    这尼玛,有了这设备,那他想要打造的云医院,岂不是就有可能会变为现实啦?

    现在国内医患矛盾又多紧张?

    因为大家都知道,有些医院和医生,真的是不讲医德。

    以前你去医院看感冒,二十年前也就是十几二十块钱的事,医生大概看一下,告诉你自己去药房买点药,回去吃药就完事了。

    十年前,医生会告诉你要输液,打吊针,虽然是涉及过度医疗成分,但充其量也就花个百十块钱就完事了。

    可现在呢?

    就算你知道自己是感冒,可你去医院,特么的,他们让你验血体检,b超x光全特么来一遍。

    光是检查费用就三五百,然后在开点药,打俩针,去一次医院,看个感冒一千多块就没了。

    这还只是感冒,这要是有点其他的问题,没个三五千,上万块,你根本就出不来。

    就比如此前被曝光的某医院的医生,见了病人就直接告诉你要做心脏支架手术。

    一个手术支架出厂价就一百多,可是到了医院就变成一万七。

    最后一年下来,他光是靠给病人放支架,就赚了七百多万。

    最后还是因为在科室内部分赃不均,才被自己人给举报了。

    而这事曝光出来,可以说是全国震惊。

    原来医生都是这样的?

    那些原本不需要心脏放支架的病人,也都被忽悠着放了支架。

    可你知道放了支架的病人,生活质量会下降多少吗?

    以往不放支架的时候,病人还可以做适量的运动,可是一旦放了支架,病人就完全不可以做任何剧烈运动,甚至还要终身服药。

    可以说病人后半辈子的生活质量,就完全被这样的黑心医生给毁了。

    而国内的医院,因为某些不可说的原因,即便是到现在也没能采取医药分离的措施。

    所以医患矛盾,其实再根子上,就是不可能缓解的。

    其实如果站在医生的角度,倒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个医生从上大学开始,别人四年大学出来就可以工作赚钱了。

    可是好的医生,基本要硕博连读,基本在校就要八年,然后还要又两年的实习期,之后还要面临医师考试等等一个过程。

    所以说从他开始学医,到最后成为医生独当一面,就需要十二年左右的时间。

    而咱们国内因为特殊环境的缘故,给医生的薪资又并不高。

    要知道在国外,一个医生只要拿到牌照成为正式医生,那薪资待遇是绝对不差的。

    起步就是高级白领的水平。

    可咱们国内呢?

    成为一名三甲医院的医生,基本工资两千多,加上奖金,也就是六七千。

    这还是大城市三甲医院医生的水平,小城市就只能拿的更少了。

    这点工资,你说对得起人家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吗?

    更何况,现在什么物价,房价水平?

    社会那么浮躁,你让医生就拿着这么点工资,安贫乐道当**做贡献,这不是开玩笑呢吗?

    所以当又外来的诱惑出现的时候,又有几个医生能够守得住本心?

    不过毕竟不是所有医生,都愿意随波逐流的。

    蓬莱阁app的出现,就给医生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以往大家只能被局限在自己的医院里,接单问诊。

    而现在大家可以在平台上,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

    而且在这里,你无需面对医院内部的问题。

    比如在医院,要讲究论资排辈,要讲究经验,人们到医院更愿意相信那些头发白的老医生,因为认为他们会更有经验。

    可实际上,很多年轻医生的水平也并不差的,甚至有天赋的医生,其实比那些老医生更厉害。

    毕竟有些老医生,其实也就是摸鱼的水平而已。

    但在现实的医院里,人们谁也不愿意找年轻的医生。

    而在蓬莱阁app里,就完全没有什么论资排辈的说法。

    医生的水平,可是全靠平台请来的专家评定打分,还有靠病人的评论打分的。

    平台请来的专家不是吃素的,而且甚至请来的还是国外的专家,定期轮换的。

    这样就减少的国内医生,靠拉关系评级的机会。

    而这里的病人反馈,可更不会像某宝上一样可以刷评论的。

    这里都是实打实的病人评论,因为病人评论可是要确实提交被该医生诊断的记录。

    而且最后到底病看没看好,花了多少钱,医生服务态度如何,这些都是病人要提交的。

    所以在这个平台上,医生完全是靠技术吃饭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051/ 第一时间欣赏实力不允许我低调最新章节! 作者:落寞的蚂蚁所写的《实力不允许我低调》为转载作品,实力不允许我低调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实力不允许我低调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实力不允许我低调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实力不允许我低调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介绍:
意外获得异界通道,掌握一个星球的资源,原本只想低调赚钱!可肖锋怎么也想不到赚钱赚的这么容易,实力膨胀的这么快!实力不允许我低调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实力不允许我低调,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实力不允许我低调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