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实力不允许我低调TXT下载实力不允许我低调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全文阅读

作者:落寞的蚂蚁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txt下载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485 体格大有个x用?

    说实话,肖锋以前也经常从新闻里看到过,那些军人们在边疆巡逻的片段。

    因为山路难行,而且每年到了冬天的时候,都是任务最繁重的时候。

    因为又很多人都喜欢在冬天的时候越境,所以边疆的战士们在这个时候就要加大巡逻的力度。

    可是在那边,隔三差五就要下雪,而且有些地方,根本就没有公路。

    也不是军方不想给战士们配车,而是那些边境线上,就算给你车,你也开不动。

    走上几步远,就是悬崖峭壁,根本就没法通车,只能靠战士们步行通过。

    而且因为边境线非常漫长,经常出去一趟,就要巡逻上百公里。

    在大风暴雪严寒的环境下,战士们不但要带上足够的给养,还要船上厚厚的防护装备,背上大量的弹药。

    这对战士们而言,绝对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这要是老美,人家财大气粗,而且技术也够硬,根本不会让士兵们步行巡逻。

    人家直接拍直升机来巡视边境线就可以了,甚至还可以每天,不管什么时候都想来就来。

    老美的黑鹰直升机,即便是这样个高原高寒大风的情况下,也能不耽误起飞巡逻。

    可咱们这边就不行了。

    首先,咱们没有人家那么财大气粗,派直升机搭载战士们巡逻边境,咱们根本做不到。

    要知道真的这么做了,光是每年的油耗,都是一笔天文数字,咱们根本就消耗不起。

    其次就是直升机,咱们根本就没有老美那样的技术。

    且不说,人家的黑影都已经服役好几十年了,就是咱们去年产的直升机,在发动机领域也追不上人家老美的黑鹰。

    所以让直升机载着战士们去巡逻边境,这根本就不现实。

    而且让战士们开车巡逻也不现实,所以又很长的一段边境线,还是要靠战士们行走来巡逻的。

    而为了能够带上充足的物资,甚至巡逻队里还要配上几匹骡马。

    战士们还要骑马来巡逻,这都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

    到不是说骑马很low,主要是战马这种……,现在基本已经被各**队淘汰了,除非万不得已。

    因为就算你带战马,这些战马也是要消耗各种物资的。

    比如你骑马巡逻,让马匹背驼了大量的物资,可这里面最起码又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就是要给马吃喝的。

    因为那样高海拔,大风高寒的环境里,根本就不可能长出草来。

    所以使用战马,也是边境战士们实在无奈的最后选择。

    但如果能把星火科技那边的机器人给拿来,那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啦。

    肖锋他们自然也知道,国内这边肯定往第九实验室里面安插了不少人。

    而已现在第九实验室和星火科技沟通的频繁性而言,几乎每天都会有人从第九实验室赶到星火科技来沟通,或者是取资料。

    所以星火科技内部大量使用机器人的情况,肯定是瞒不住外人的。

    所以军方知道他们有哪些机器人,倒也不足为奇。

    只不过这些机器人,现在还在测试阶段,还没有最后定型。

    尤其是在极端天气的环境下,工作效果到底如何,他们也没有测试过。

    最关键的还是目前,他们还没有突破电池技术,如果就这么把这些机器人贸然拿出来,这有点不负责任,或者说是砸自己的招牌。

    所以肖锋他们,这次到没有痛快的答应下来。

    “额,这位首长,我们的那些智能搬运机器人呢,目前也正处于调试阶段,又一些关键的技术。”

    “比如电池,还有智能控制,目前又很多地方还都不太完善,所以……”

    “哦……哈哈,这样啊!看来,倒是我们太着急了啊!”

    这位‘老’将军,听肖锋这么一说,就哈哈大笑了一声,自嘲了这么一句。

    不过旋即肖锋倒是脑筋一转,想起了此前,他们打算投资的那款悬浮背包。

    然后就和何小君低声耳语了几句,然后让何小君把那产品的视频从电脑里找了出来,推倒了对面诸位大佬的面前。

    “嗯,我们也知道,咱们现在军方很需要一些有效的载具。”

    “刚好,我们最近打算投资开发一款悬浮背包,我觉得这个东西,倒是非常符合咱们军方的需求……”

    他这边话音刚落,对面的诸位大佬们就已经纷纷惊叹出声了。

    “嘿?这背包有点意思嘿!”

    “就是啊,有了这东西,咱们的士兵,能够减轻多少负重哪?”

    “这可是能够大大节省士兵们的体力,并且让士兵的带着更多的物资上战场哪!”

    果然,大佬们一见这背包就来劲了。

    要知道咱们军方因为建军初期,可是经历了非常眼镜的技术,经费,和物资三重缺乏的时代。

    最早的时候,一个士兵只分了五发子弹,就被推上了战场。

    这种苦日子,一直过到解放战争时期,花生米当起了运输大队长,我军才过了几天宽泛的好日子。

    原本以为,地主老财家也就这样了。

    可哪想到和米国人交手一次之后才知道,我们和世界差距有多大。

    人家一个营的火力配置,都超过了我们一个师的火力配置,从那时候开始,咱们就换上了火力缺乏恐惧症。

    所以等咱有了技术,自己能生产各种枪弹之后,那更是拼命的给咱们的士兵装弹,从子弹手榴弹,到火箭弹……

    各种情重火力一应俱全,甚至恨不得给咱们的步兵班都配上无后坐力炮。

    只可惜,想法是好,可咱们战士的体格跟不上啊!

    没办法,因为人均摄入的营养不足,咱们的战士从个头,体格上来讲,都比不上欧美的士兵。

    也许有人说,都什么年代了,又不是冷兵器时代,体格大有个卵用?

    哎!体格大,还真是有个卵用!

    要知道在最近的两次米国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发动战争的期间,很多时候因为道路环境差。

    美军也不得不背着大大的背囊靠步行,来行军作战。

    而人家美军的平均负重,就是比咱们多,士兵人均背负六十斤的装备,能背下更多的弹药,干粮,和生活物资。

    步行三十公里后,还能迅速投入战斗,这体格更强的卵用就体现出来了。

    而我们的士兵普遍比较瘦小,所以能背负的物资就更少,虽然也一样能够步行一定距离,并且投入战斗。

    但子弹等重要物资,肯定就没人家那么充足了。

    而这种背包的出现,让广大军方的领导,一下就想到了这其中的好处。

    最关键是如果搞明白了这玩意的原理,那既然人可以背,那动物不也一样可以背?

    那战马是不是就可以比以前拉更多的物资?

    军车是不是可以比以前拉更多的物资?

    尤其是在听何小君介绍到,使用这种背包的时候,背包客感受到的重量,只有正常背包重量的百分之二十。

    这一下就让这些军人们,开始忍不住浮想联翩了。

    很快领导们后面的专家团,就把这东西给记录了下来。

    这东西以后,倒是可以和第九实验室投资的那家公司,进行联合开发。

    毕竟现在还没有成品,虽然有,也只是几个样品,所以倒也不急于一时。

    其实他们今天来,主要还是又其他目的的。

    “那个……是这样的,最近几天,我们听说,你们那里还有一款工业机器人。”

    “而且技术好像非常的先进,又很多非常特殊的加工特性,所以我们就想问问,这种管子,你们能够加工不?”

    这一次黑发的老将军没有说话,说话的是坐在他身边的另外一个中年军人。

    这位将军,身材高大,保养的非常不错,也看不出年纪,说起话来文质彬彬。

    和此前那位老将军,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

    说话的时候,他身后的专家团,很快就拿出来几根管子,放到了面前的桌面上。

    这几根管子,肖锋和何小君一看,就知道技术含量非常不低,而且基本不是普通的民用品使用的。

    这几根管子,大概又手指粗细,也不知道是什么金属材质构成。

    拿起来的时候,能够感觉非常轻,但却也能够体会出这种金属管非常的坚固。

    而且这种金属管,和普通金属管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的造型。

    这些金属管有些是弯曲带弧度的,还有一些则是非常规整的几何形状,比如回字钢的形状,一看就知道加工难度非常高。

    看到肖锋和何小君,拿着这些管子若有所思的神情,对面的将军笑着说道。

    “其实也不瞒你们,这些管子,就是我们飞机发动机上的油路管……”

    果然如此,肖锋心里沉吟说道。

    其实最开始一打眼,看到这些管子的时候,他心中就有所猜测了。

    别看这些金属管看似不怎么起眼,但这玩意加工制作的难度,那可绝对是五星级的。

    在国内,没有几家民营企业能够生产这样的金属管。

    光是管子的材料,看起来就是不锈钢的。

    而这种管材的制作过程,那就更麻烦了,反正做出来成本是绝对不低……

1486 就这?我还以为多大个事呢!

    “这些管子,其实就是飞机航发上面的油路管,使用的是镍钴合金,使用普通的加工方法,难度非常大,焊接的话,在强度上又不是能很好的达到要求,所以……”

    对面刚刚说话那位领导,看到肖锋拿着几根管子沉吟不语,也就给他们解释了起来。

    其实就算他不说,肖锋也猜到了这是什么管子。

    因为在星火科技的时候,他就看到过,工程师们在设计生产液压变矩器的时候,生产过这种管子。

    不过当时星火科技生产的那些管子,比这几根都要小,也更细,因为是安装在液压变速箱上面的,自然不能和装在飞机发动机上面的相比。

    所以自然要简单一些,但形状和工作的原理,却相差不多。

    其实这种油路管,在汽车发动机上面也一样非常常见,但普遍都比较细,而且也不像航发上的要求这么高。

    作为一名星际战士,以及半吊子的军迷,再加上以前在异界的时候,他也经常驾驶直升机作战。

    有时候也要自己动手对直升机进行保养,所以他对飞机的航发,还算是有些聊了解的。

    在飞机的发动机上,尤其是外层部位,其实我们经常能见到很多这样的管子。

    不过一般航发上的线管是分为两种的,一种是硬管,一种是软管。

    软管大多数都是四氟乙烯材料,外层在包裹上一层防火材料,装配性能非常好,但缺点就是强度非常差。

    只能用在电子系统包裹的线管。

    而飞机航发上,还有很多供油管道,就不能用这种软管了。

    比如攻击燃油的供油管,又或者是攻击润滑油的滑油管,这些都是经常要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工作的管线。

    而这些管线,就必须使用金属材料的硬管了。

    虽然这种硬管的装配性能非常差,但因为特殊的工作需求,你必须要使用这种管。

    而为了更好的满足这些管线的工作条件,这就对金属的加工,以及装备要求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了。

    至于液压系统要使用的液压管,和引气系统使用的气源管,那就更不用说了。

    因为都要在超高压强的环境下工作,使用软管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也只能使用这种特殊加工的应金属管。

    所以我们会在飞机航发的外围,喊道很多这种并排布置的金属管道。

    细的有手指粗细,粗的能有胡萝卜粗细,而且都是非常规整的几何形状,并排排布在航发的外围。

    这些管线的主要作用,就是在航发工作的时候,给发动机供油。

    因为航发需要消耗的燃油非常多,所以考虑到燃油经济性的缘故,航发设计师们,就会设计一套特殊的喷油嘴,以及加装一套油压泵。

    在航空燃油喷入到燃烧室之前,让燃油充分雾化,以便达到最佳的燃烧经济型,保证飞机的航程。

    所以这就对供油管,以及燃油喷嘴的强度要求非常高。

    另外因为战斗机在飞行过程中,经常会做各种剧烈的格斗动作。

    为了方式燃油倒回,所以一般航发都会设计专门的回油油路,而这种油路,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半个回字形状的管路了。

    还有就是攻击润滑油的滑油管,也是一样。

    要保证在数万米高空,极寒的情况下,航发都能运转正常,不能发生干磨的状况。

    那就必须要保证滑油管不会被冻结,而且还能够在高压强的环境下稳定工作。

    其他的液压系统的液压管路就更是如此,因为要在发动机工作的时候,控制后面的矢量喷口。

    调整喷气的方向,所以对液压管的要求也会非常高。

    甚至可以说是整套系统里面最高的。

    至于气源管,那就更不用说了,要保证航发工作的时候,大量的空气能够源源不断的被送入到燃烧室,或者在涵道内导流。

    所以也正是因为这些特殊的工作需求,就造成了这些管道加工的困难。

    和汽车还有变速器上的那些管道要求不同,那些管道,也许只要能承受一点五,或者两倍大气压的压力强度就够了。

    而这些航发上的管路,可是被要求,至少能够承受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大气压,并且还能正常工作。

    这对于这些管道的加工,可以说是提出了非常极端的挑战。

    而且这总管道的加工工艺工序,和普通的钢管可是完全的不同。

    我们在市面上见到的普通钢管,基本都是一块块铁皮加工出来的。

    首先是这些板材,被送到工厂里选料切割,然后在放入机器内压平。

    在之后就是用滚轮把这些棺材卷起来,最后在双边对接的地方进行焊接。

    焊接完成之后刮去毛刺,在进行打磨,基本一根钢管就制作完成了。

    如果需要把光管折成不同的形状,还可以拿到钢管打弯机上面直接打弯就可以了。

    可是如果按照这样的工艺来生产,那么这些管材如果拿到航发上面使用,那必然会在严苛的工作环境里导致焊接处断裂。

    进而会引发,严重的空中事故。

    此前我们早早就已经把j20研发成功了,可是产能却一直上不来。

    据可靠消息,此前每年我们j20的年产量,也不过就是10-12架而已。

    为什么,产量一直上不来?

    就是因为航发的生产难度实在太大了。

    最早的一批j20,我们用的是毛熊的航发,当年这款战机一问世,还把老美的国防部长给糊的够呛。

    可是几年之后,人家就摸清了咱们这边的情况。

    原来咱们一直想给这飞机换上,咱们的涡扇15发动机,因为毛熊卖给咱们的发动机,始终性能略差一筹。

    而涡扇15在生产方面就有困难,虽然咱们从西欧某个中立国哪里搞来了一批高精度五轴联动机床。

    总算是解决了加工精度的问题,而且通过国内某大学研发的3d打印设备,又绕开了航发的某些难点零部件的生产门槛。

    可是最后在发动机内部转子的叶片方面,还有这外部的管线生产方面,却一直受限。

    航发内部的转子,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燃气轮机。

    一个转子主轴,而这根主轴上面长满了各种叶片,而每根叶片又都是非常不规则的曲面形状。

    之所以会设计成这样,就是为了在极小的空间内,把空气旋转切割压缩,然后送到燃烧室。

    充分燃烧后喷出离子气流,让飞机拥有超强的激动性能。

    那转子的生产难度,对于国内而言,那就是一个天方夜谭。

    此前咱们也曾经搞到过一些米国航发,也看了里面转子的情况。

    可说实话,咱们那时候是光知道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只是知道了,哦,原来航发里面是长这样的。

    可为什么要长这样,到底怎么长成这样的,咱们是一点都不知道。

    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太多的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知识,而自从几十年前,国内最厉害的那批两弹一星的元勋陆续陨落之后。

    国内在空气动力学方面,就出现了严重的断档空白。

    这种情况,直到最近十几年,才渐渐好转起来。

    咱们的科学家在经过了多次的风洞实验之后,终于是搞懂了人家为什么要这么布置叶片。

    而且咱们也有了自己设计和布置叶片的思路。

    可问题又来了,那就是即便你有自己的思路,可你这涡扇的叶片,你怎么给弄到转子的主轴上面去?

    面对这个难题,我们是牺牲了很多人,终于是从米国那边摸到了一点端倪。

    原来米国人,使用了一种类似单晶硅生长一样的技术,将这种加工好的空腔叶片,‘长’在转子上的。

    其实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另类的焊接方法,不过这种方法难度非常大,目前全世界也仅有米国一家掌握。

    而焊接成功后,他们还会使用一种粒子气体沉降技术,给整个系统镀膜。

    镀膜之后的转子就算完成了,硬度,耐磨性能都是无与伦比。

    也正因如此,米国战斗机的航发,才会在寿命,性能,以及可靠性等方面,远超毛熊。

    至于咱们的航发,那距离以上两家的水准,还差的有点远。

    至于毛熊的航发,那制造的时候就相对简单粗暴了。

    他们会生产一个高压舱,然后让工人穿着特殊的抗压服,使用一种非常特殊的焊接技术。

    在高压舱里面,把叶片焊接到转子上。

    这也是咱们后来半空了乌克兰家底之后,从乌克兰的那些飞机设计专家那里得来的信息。

    也正是靠着这些信息,咱们才在涡扇15的研发生产上有了突破。

    但总体来说,因为某些关键零部件生产的难度实在太大,咱们又缺乏相关设备,所以产能还是一直上不来。

    而今天这位将军,问起了肖锋他们,他们那台工业机器人,到底能不能生产这样的管子。

    其实就是一次试探!

    而这时,肖锋颠了颠手里的管子后,脸上的笑容是越来越大。

    就这?我还以为多大个事呢!

1487 你知道,那三十年我们是怎么过的吗?

    要是之前,肖锋还真不敢给对面的将军们,打包票。

    可自从前段时间,他去了星火科技参观了哪里的工业机器人,并且对那机器人的性能有了详细的了解之后。

    以他现在的了解,就是这种管子,对于那台工业机器人而言,还真就是小儿科。

    所以他冲着对面的将军们是微微一笑:“这个……我想应该是没问题的。”

    他说的轻描淡写,可对面的将军们听了却如同耳中惊雷!

    刚刚那个提问的将军,甚至一下就坐直了身体,神情也变得越发严肃了起来。

    “肖总,你说的可是真的?这件事可开不得玩笑!”

    事实上,不管是j20也好,还是j15也罢,又或者是我们的y20也好。

    这航发一直都是困扰着我们,最让我们头疼的问题。

    自从四十年前,我们可是打开国门和世界接轨开始,最初的十年,我们是渐渐了解到了我们和世界的差距。

    后面的十年,我们一直是韬光养晦,并且在不断的沮丧和崩溃中度过的。

    那时候越是了解世界,我们就发现我们和世界落后的越远。、

    那时候别说和米国,毛熊比了,可就是和日本南朝国比,我们都比不过。

    当时,甚至某岛的空军,都不比我们弱。

    因为咱们还在使用j8,而人家都已经用上f16了。

    所以那时候那帮人也根本没把咱们当回事。

    后来直到两千年左右的几次摩擦,咱们被人家打脸,却只能打落门牙和血吞之后。

    从那时候起,咱们就下定了排除万难也要追赶的决心。

    没人知道,那三十年咱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在那之后的十年,咱们一边埋头苦干,一边派出了诸多的人员。

    也正是那些在海外人员的贡献和牺牲,才给咱们带回来了非常多的宝贵资料。

    也正是因为那些宝贵的资料,咱们才从落后几十年,一步步的追赶了上来。

    到大概十年前,咱们才终于,摸清楚了,咱们到底比人家落后在哪里?

    没错,前三十年,咱们只是知道,咱们比人家的航发技术落后至少三十年,可为什么落后三十年,到底在哪方面落后了三十年,咱们是两眼一抹黑,怎么也说不清。

    直到差不多十年前,咱们才从日本人哪里得知,原来航发零部件的成本,几乎又百分之五十是来之于材料。

    而咱们在材料上和人家有着巨大的差距,而也正是从日本搞来的资料,才让咱们得知。

    原来特么的,人家米国的航发,又超过百分之五十的零部件,使用的都是钛镍钴等几种合金制程的特殊金属材料。

    而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咱们才知道,至于航发里面的转子上面的涡扇叶片,为什么老美的叶片性能那么强悍。

    不光是人家又独到的设计理念和加工技术,还因为人家在叶片冶炼的时候,在里面加入了金属铼。

    正是这种稀有金属,赋予了这种涡扇叶片超强的抗蠕变性能。

    本来从日本搞来了那份资料之后,咱们也曾经按照日本人的资料,生产了一台发动样机。

    并且在发动机上面,也大量使用了钛镍钴等合金材料。

    甚至连转子上面的涡扇叶片,也是使用了这些材料做成的。

    可在装机试飞的时候,却发生了事故,飞机发动机在进入超高速工作状态之后。

    坚持不了几分钟就崩溃了,甚至还发生过喷器口往外喷零件的状况。

    最严重的,甚至涡扇叶片都断裂了,然后打坏了后面的燃烧之,最后从喷口喷出去的状况。

    就因为这航发这样的重大事故,我们甚至牺牲过好几个飞行员。

    可大家思来想去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可是按照日本人的手册做的啊?

    直到后来,又专门的人员,从米国发回来资料,大家才知道,原来米国人也是把日本人坑了一道。

    他们虽然是可以无限给日本人供应飞机,和航发。

    甚至还会把拆卸,和维护保养都教给日本人做。

    但他们却在航发的设计,以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以及生产制作方面,还是会对日本人留一手。

    而日本人所掌握的那些关于航发的材料信息,基本也都是他们用米国的航发用了几十年之后,自己摸索出来的。

    可他们却并不知道,原来米国人在生产航发转子上面的涡扇叶片的时候,会往里面加入金属铼。

    因为这种转子涡扇叶片的工作环境非常特殊,高压就不用说了,最高的时候可能要在三十个大气压的环境下工作。

    而且还要保证每分钟几十万的转数,而这时气压机里面的温度又非常高。

    最高甚至可以达到三千度以上,而那些涡扇叶片在这种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工作,光是靠钛镍钴这几种合金是可定不行的。

    这几种金属元素集合到一起冶炼出来的合金,是具备了异常坚硬,以及抗延展拉伸的特性。

    可问题是在那样的高温环境下,长期工作,即便是那么坚硬的金属,也会出现热熔的现象。

    尤其是飞机进入超音速巡航的时候,航发进入狂暴燃烧模式,甚至需要持续十几分钟。

    这时候涡扇的叶片在超过三千度的高温下,很容易发生融化蠕变。

    就是在叶片的边缘出开始发生融化变形,时间如果在长,甚至会发生叶片断裂的情况。

    一旦到了那个地步,那发动机就彻底报废了。

    而在空中狂飙突进的战斗机,如多突然失去了动力,那就完蛋了,直接变成一堆废铁。

    而在涡扇叶片中加入金属铼之后,涡扇叶片在那样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工作,就不会发生高温蠕变的情况。

    这就大大提升了航发的寿命,以及可靠性。

    而在搞明白这些原理之后,咱们才开始满世界的寻找金属铼。

    可惜这时咱们才发现,这种稀有金属,基本已经被美俄法等三国垄断了。

    尤其是米国,几乎垄断了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金属铼生产和销售。

    咱们就算话再高的价钱,也买不到。

    直到差不多五年前,咱们才在秦岭某地的山区里,发现了一个铼矿。

    虽然年产有限,但也基本解决了咱们航发叶片的材料问题。

    而那个时候,咱们也搞来了不少乌克兰安东诺夫公司的专家,基本也掌握了发动机涡扇叶片的生产奖加工技术。

    刚好也从西欧某中立国,高价搞来了一批机床,这才有了涡扇系列发动机的突破。

    不过虽然是突破了,但产能一直上不来。

    主要还是受限于加工设备不足。

    就比如这位将军给肖锋看的这种金属管,这可都是工厂里的老技师们,使用特殊的设备。

    在这些合金材料生产的铁棍上钻出来的,因为这样的管材根本不能焊接。

    因为焊接的管子,根本就扛不住航发工作时候的超高压。

    就是要向钻炮管那样,用转头在铁棍上一点点的钻出来,然后打磨抛光。

    最后还要用超高功率的打弯机,来吧这些管材按照需要的形状来打弯。

    而因为这些管材是特殊的金属合金管材,所以性能非常突出,比如非常坚硬,韧度比较差等等特点。

    所以在打弯的时候,废品率也非常高。

    很有可能打弯十根,最后也就又两根合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航发制造成本一直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

    这还只是打弯的部分,至于前面钻管的时候,那废品率就更是高的惊人了。

    十根铁棍,最终能有一根钻成合格的管材,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而且因为这些金属合金质地非常坚硬,所以在钻的时候,也非常耗费钻头。

    而此前军方是得到了杨磊传回来的密报,得知星火科技这边又一种非常先进的工业机器人。

    居然可以在铁锭上面钻出各种曲折蜿蜒的腔体,使用了一体成型的技术来制造出一个液压阀。

    说实话,当时懂行的技术专家,一听这个情报,感觉着简直就是一个天方夜谭。

    要知道在一个长三十公分,宽四十公分,高二十公分的铝合金铁锭上面钻眼,这个倒是不难。

    可你说在这么大的铁锭上,钻出液压阀一样复杂的腔体,这不是开玩笑呢吗?

    即便铝合金不像钛合金那么坚硬,可这也一样是金属,一样非常坚硬。

    要在这样的铁锭上钻出地宫一样的迷宫,那些专家们感觉自己的大脑有点不够用。

    可后来杨磊还发来了一段很短的视频图像,结果看了这段视频之后,很多专家当时就蒙了。

    在醒来之后第一时间就上报了这个消息,然后就是军方装备部门,关于这台机器,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然后才有了今天这个会议,还有将军们的当面询问。

    现在肖锋给出了一个肯定的回答之后,将军们哪里还能淡定?

    “我当然可以肯定,我们的工业机器人,生产这样的管材,完全没问题。”

    “甚至可以一体成型的加工出来……”

    了解那台机器人实力的肖锋这时非常的自信,对面的几个将军们,迅速就涨红了脸。

1487 你知道,那三十年我们是怎么过的吗?

    要是之前,肖锋还真不敢给对面的将军们,打包票。

    可自从前段时间,他去了星火科技参观了哪里的工业机器人,并且对那机器人的性能有了详细的了解之后。

    以他现在的了解,就是这种管子,对于那台工业机器人而言,还真就是小儿科。

    所以他冲着对面的将军们是微微一笑:“这个……我想应该是没问题的。”

    他说的轻描淡写,可对面的将军们听了却如同耳中惊雷!

    刚刚那个提问的将军,甚至一下就坐直了身体,神情也变得越发严肃了起来。

    “肖总,你说的可是真的?这件事可开不得玩笑!”

    事实上,不管是j20也好,还是j15也罢,又或者是我们的y20也好。

    这航发一直都是困扰着我们,最让我们头疼的问题。

    自从四十年前,我们可是打开国门和世界接轨开始,最初的十年,我们是渐渐了解到了我们和世界的差距。

    后面的十年,我们一直是韬光养晦,并且在不断的沮丧和崩溃中度过的。

    那时候越是了解世界,我们就发现我们和世界落后的越远。、

    那时候别说和米国,毛熊比了,可就是和日本南朝国比,我们都比不过。

    当时,甚至某岛的空军,都不比我们弱。

    因为咱们还在使用j8,而人家都已经用上f16了。

    所以那时候那帮人也根本没把咱们当回事。

    后来直到两千年左右的几次摩擦,咱们被人家打脸,却只能打落门牙和血吞之后。

    从那时候起,咱们就下定了排除万难也要追赶的决心。

    没人知道,那三十年咱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在那之后的十年,咱们一边埋头苦干,一边派出了诸多的人员。

    也正是那些在海外人员的贡献和牺牲,才给咱们带回来了非常多的宝贵资料。

    也正是因为那些宝贵的资料,咱们才从落后几十年,一步步的追赶了上来。

    到大概十年前,咱们才终于,摸清楚了,咱们到底比人家落后在哪里?

    没错,前三十年,咱们只是知道,咱们比人家的航发技术落后至少三十年,可为什么落后三十年,到底在哪方面落后了三十年,咱们是两眼一抹黑,怎么也说不清。

    直到差不多十年前,咱们才从日本人哪里得知,原来航发零部件的成本,几乎又百分之五十是来之于材料。

    而咱们在材料上和人家有着巨大的差距,而也正是从日本搞来的资料,才让咱们得知。

    原来特么的,人家米国的航发,又超过百分之五十的零部件,使用的都是钛镍钴等几种合金制程的特殊金属材料。

    而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咱们才知道,至于航发里面的转子上面的涡扇叶片,为什么老美的叶片性能那么强悍。

    不光是人家又独到的设计理念和加工技术,还因为人家在叶片冶炼的时候,在里面加入了金属铼。

    正是这种稀有金属,赋予了这种涡扇叶片超强的抗蠕变性能。

    本来从日本搞来了那份资料之后,咱们也曾经按照日本人的资料,生产了一台发动样机。

    并且在发动机上面,也大量使用了钛镍钴等合金材料。

    甚至连转子上面的涡扇叶片,也是使用了这些材料做成的。

    可在装机试飞的时候,却发生了事故,飞机发动机在进入超高速工作状态之后。

    坚持不了几分钟就崩溃了,甚至还发生过喷器口往外喷零件的状况。

    最严重的,甚至涡扇叶片都断裂了,然后打坏了后面的燃烧之,最后从喷口喷出去的状况。

    就因为这航发这样的重大事故,我们甚至牺牲过好几个飞行员。

    可大家思来想去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可是按照日本人的手册做的啊?

    直到后来,又专门的人员,从米国发回来资料,大家才知道,原来米国人也是把日本人坑了一道。

    他们虽然是可以无限给日本人供应飞机,和航发。

    甚至还会把拆卸,和维护保养都教给日本人做。

    但他们却在航发的设计,以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以及生产制作方面,还是会对日本人留一手。

    而日本人所掌握的那些关于航发的材料信息,基本也都是他们用米国的航发用了几十年之后,自己摸索出来的。

    可他们却并不知道,原来米国人在生产航发转子上面的涡扇叶片的时候,会往里面加入金属铼。

    因为这种转子涡扇叶片的工作环境非常特殊,高压就不用说了,最高的时候可能要在三十个大气压的环境下工作。

    而且还要保证每分钟几十万的转数,而这时气压机里面的温度又非常高。

    最高甚至可以达到三千度以上,而那些涡扇叶片在这种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工作,光是靠钛镍钴这几种合金是可定不行的。

    这几种金属元素集合到一起冶炼出来的合金,是具备了异常坚硬,以及抗延展拉伸的特性。

    可问题是在那样的高温环境下,长期工作,即便是那么坚硬的金属,也会出现热熔的现象。

    尤其是飞机进入超音速巡航的时候,航发进入狂暴燃烧模式,甚至需要持续十几分钟。

    这时候涡扇的叶片在超过三千度的高温下,很容易发生融化蠕变。

    就是在叶片的边缘出开始发生融化变形,时间如果在长,甚至会发生叶片断裂的情况。

    一旦到了那个地步,那发动机就彻底报废了。

    而在空中狂飙突进的战斗机,如多突然失去了动力,那就完蛋了,直接变成一堆废铁。

    而在涡扇叶片中加入金属铼之后,涡扇叶片在那样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工作,就不会发生高温蠕变的情况。

    这就大大提升了航发的寿命,以及可靠性。

    而在搞明白这些原理之后,咱们才开始满世界的寻找金属铼。

    可惜这时咱们才发现,这种稀有金属,基本已经被美俄法等三国垄断了。

    尤其是米国,几乎垄断了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金属铼生产和销售。

    咱们就算话再高的价钱,也买不到。

    直到差不多五年前,咱们才在秦岭某地的山区里,发现了一个铼矿。

    虽然年产有限,但也基本解决了咱们航发叶片的材料问题。

    而那个时候,咱们也搞来了不少乌克兰安东诺夫公司的专家,基本也掌握了发动机涡扇叶片的生产奖加工技术。

    刚好也从西欧某中立国,高价搞来了一批机床,这才有了涡扇系列发动机的突破。

    不过虽然是突破了,但产能一直上不来。

    主要还是受限于加工设备不足。

    就比如这位将军给肖锋看的这种金属管,这可都是工厂里的老技师们,使用特殊的设备。

    在这些合金材料生产的铁棍上钻出来的,因为这样的管材根本不能焊接。

    因为焊接的管子,根本就扛不住航发工作时候的超高压。

    就是要向钻炮管那样,用转头在铁棍上一点点的钻出来,然后打磨抛光。

    最后还要用超高功率的打弯机,来吧这些管材按照需要的形状来打弯。

    而因为这些管材是特殊的金属合金管材,所以性能非常突出,比如非常坚硬,韧度比较差等等特点。

    所以在打弯的时候,废品率也非常高。

    很有可能打弯十根,最后也就又两根合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航发制造成本一直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

    这还只是打弯的部分,至于前面钻管的时候,那废品率就更是高的惊人了。

    十根铁棍,最终能有一根钻成合格的管材,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而且因为这些金属合金质地非常坚硬,所以在钻的时候,也非常耗费钻头。

    而此前军方是得到了杨磊传回来的密报,得知星火科技这边又一种非常先进的工业机器人。

    居然可以在铁锭上面钻出各种曲折蜿蜒的腔体,使用了一体成型的技术来制造出一个液压阀。

    说实话,当时懂行的技术专家,一听这个情报,感觉着简直就是一个天方夜谭。

    要知道在一个长三十公分,宽四十公分,高二十公分的铝合金铁锭上面钻眼,这个倒是不难。

    可你说在这么大的铁锭上,钻出液压阀一样复杂的腔体,这不是开玩笑呢吗?

    即便铝合金不像钛合金那么坚硬,可这也一样是金属,一样非常坚硬。

    要在这样的铁锭上钻出地宫一样的迷宫,那些专家们感觉自己的大脑有点不够用。

    可后来杨磊还发来了一段很短的视频图像,结果看了这段视频之后,很多专家当时就蒙了。

    在醒来之后第一时间就上报了这个消息,然后就是军方装备部门,关于这台机器,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然后才有了今天这个会议,还有将军们的当面询问。

    现在肖锋给出了一个肯定的回答之后,将军们哪里还能淡定?

    “我当然可以肯定,我们的工业机器人,生产这样的管材,完全没问题。”

    “甚至可以一体成型的加工出来……”

    了解那台机器人实力的肖锋这时非常的自信,对面的几个将军们,迅速就涨红了脸。

1488 一体成型的好处可多了去了

    很显然有人还想在问问肖锋,他到底怎么能保证生产出这样的管材。

    因为一旦,解除了这个桎梏,那这样的管材就可以大量上线,大量生产使用了。

    以前大家也曾经尝试过使用其他办法来生产这样的管材,比如失蜡浇铸法,不过这样做很难能控制浇筑管材的薄厚。

    所以最后这个方法就被放弃了,还是使用了传统的物理加工办法。

    但这就对加工工具的要求非常高了,而这就是一只困扰军方的主要原因。

    咱们没有那么多的机床……

    这才导致了咱们航发的产量迟迟上不来。

    现在肖锋说,他可以生产,而且他那台机床的一些视频,在座的人几乎都看过。

    如果真的能够保证那台机床,可以随便钻出铁管来的话,那以后这种让大家头疼不已的管材还不是可以随便来?

    大家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如果真的可以那样的话,那可不光是解决了空军航发的问题呢。

    海军和陆军的很多装备面临的难题,也将都会迎刃而解呢。

    就比如使用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液压管,可以用在液压设备上。

    而陆军和海军,可一样是液压设备的使用大户。

    尤其是现在大量装备陆军的自行火炮,还有坦克什么的,这些武器装备上,都大量使用了液压设备。

    海军就更不用说了,那么多的军舰船舶,使用的液压设备就更多了。

    还有这种一体成型的管材,对于海军来说,那可是最缺乏的。

    不信你去军舰上,看看军舰里面的排线管。

    很多管道都是焊接,或者是用铆钉铆接在一起的。

    这些管道,平时可能还没什么问题,可一旦遇到高海况,或者海上作战的时候,就很可能影响到军舰的生存。

    因为高海况和海战的时候,军舰难免受到撞击,发生变形。

    而这个时候,如果内部的某些管道发生断裂,那肯定会影响到军舰的性能。

    就比如我们经常能够在米国人拍摄的战争电影里看到,军舰被敌人炮弹击中后。

    军舰上出现大窟窿不可怕,可怕的是甲板下面的各个舱室里面的管道,发生断裂就糟糕了。

    蒸汽管道断裂,会导致燃气轮机压力不足,导致动力输出不足,严重影响军舰的性能,大大降低军舰的生存几率。

    还有就是如果是润滑油管道破裂,那就更惨了,可能直接导致发动机停机。

    还有潜水艇,当受到攻击时,内部的各种管路,非常容易发生爆裂。

    而这些管路的爆裂,几乎都是在焊接,或者是铆接的链接处。

    而且这样的链接越多,发生爆裂的几率就越高。

    而如果这些管道都是一体成型的,那么就很容易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因为毫无疑问,一体成型的管道的坚固性,肯定比这些焊接和铆接的管道,要强得多,甚至强出一倍不止。

    所以自然可能承受得住,更大的压力,而且也能承受的住更大的形变。

    最关键是维修保养,也更加容易。

    而且如果在军舰上大量使用这种一体成型的管材,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那就是可以大大降低军舰的自重。

    在过去,钢壳战舰诞生的时候,军舰上大量使用铆钉,把大块的钢板拼接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战舰。

    这种战舰,自重就有几千吨上万吨,可实际上却装不下太多的军人和炮弹,也装不了太多的燃煤。

    因为他自重太大了,如果装太多的军人,就要装更多的生活物资,那就意味着他要消耗更多的燃料。

    这样的船就成了短腿船,跑不了太远。

    因为走不了多远,他就需要进行燃煤的补充了。

    而那些铆钉,就占了军舰自重的很大一部分。

    一万多吨的军舰,最起码有三千吨是铆钉的重量,这种链接装置,不但大大占据了军舰上的空间,还占了大量的自重,而且还增加了燃料的消耗。

    直到二战之前,世界各国生产军舰的技术才更提升了一步。

    焊接技术开始大量使用,铆钉开始渐渐被淘汰出了舞台。

    不过即便焊接技术比铆钉更先进,但铆钉还是不能被完全淘汰出历史的舞台。

    因为说起强度,在军舰上很多关键部位,铆钉还是不可替代的。

    因为使用铆钉连接起来的部件,就是比焊接的强度更高。

    哪怕是到了现在,世界各国的军舰上,还是要很多关键的部位,依旧是靠铆接的。

    就比如机舱内部的各种管道,有很多都是靠铆接的。

    而这些铆接使用的铆钉,同样也占了很大一部分的船只自重。

    而现在如果在军舰上大量使用这种一体成型的管道的话,那么军舰上的很多铆钉就可以被淘汰了。

    不光是可以解放很大一部分的自重,还能在燃油经济性,以及航程方面得到大大的提升。

    而且这一体成型的技术,还不仅仅是可以用在管道上。

    军舰上的很多异形部件,也都可以尝试使用这新的机床进行一体化的加工。

    这样一来,对于军舰自重轻量化,可是有着莫大好处的。

    因为减下来的重量,可就可以完全都变成战斗力,意味着军舰可以装等多的燃油,有更远的航程,还可以带更多的导弹,和武器弹药……

    反正不管在怎么看,这机床带来的一体成型技术,那好处都是大大的有!

    这也就难怪,会有那么多人,这时候都迫不及待的想要问出声了

    可很快就被之前带头那个将军挥手制止了…

    然后他又让人拿出另外几个工件,放到了肖锋面前。

    “那这些呢?这些你们能生产吗?”

    而肖锋一看眼前的这些工件,立刻就都懂了。

    这些就是航发内部转子上面的那些涡扇叶片了。

    这些叶片的形体都非常的漂亮,和我们见过的那些普通涡轮叶片不一样。

    这些叶片的形状非常特殊,可以说是曲面非常复杂的s型叶片,可以说是所有工件里最难加工的产品了。

    而且这种叶片,还不是普通的那种薄薄一层的铁片。

    而是内部带有空腔,而且很多横截面上都带又细微小孔的叶片。

    光是看形状就已经知道非常难以加工了,在看那些小孔,就知道这玩意更是又多难加工了。

    “也不瞒你,这种就是航发航上面的涡扇叶片。加工这种叶片,难度非常大。”

    “现在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失蜡浇铸的方法,因为没有米国人那种单晶生长的技术,所以我们只能用老套路。”

    “就是先用特殊的瓷土制模,瓷土模具制好后烧成陶瓷,然后在外面裹上蜂蜡,这样才能保证浇筑的叶片上有空腔。”

    “做好的陶笵,还要放到陶土液里面旋转上浆,在之后还要放到风箱里喷陶土,定型。”

    “在风干,然后才能进行精密浇铸……”

    “而浇筑完成之后,我们还要给每个涡扇叶片拍x光,看看叶片有没有沙眼,有没有暗伤……”

    “反正整个生产过程,非常的繁琐,流程很多,而且进度还非常慢。”

    “最关键是成品率,良品率,我们目前还没办法保证。”

    “有时候,往往一个小失误,一整炉的产品就都报废了。”

    “有时候,甚至都不知道什么原因,一整炉的产品,也同样报废了。”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我们的涡扇叶片生产速度始终上不来,而且费用成本一直高居不下。”

    “你刚刚说过,你们的那台机器人,在机加工方面,特别擅长一体成型的技术。”

    “这样的话,我就想问问你,那这样的叶片,你看能不能一体成型加工出来。”

    老将军显然也是技术领域出身,所以给肖锋讲解这涡扇扇叶生产的时候,说的非常详细。

    而肖锋也不是一个工业小白,毕竟和星火厂的专家们也打交道有那么一段时间了。

    所以他对于这种机加工技术,也是了解的颇深。

    这时候老将军的问题非常专业,他不敢轻易就下结论。

    于是就转过身,和自己身后一起过来的几个专家讨论了起来。

    这些专家里面,就有那么两个是克隆专家,可以说星火科技的那台工业机器人,就是在他们的指导下搭建起来的。

    所以对那台机器人的能力,还有各种工业化方面的问题,他们两个明显更加专业。

    两人只是听那个将军说完,就知道生产这种叶片的关键了。

    “其实主要难,就难在浇筑之前的模具生产上!”

    “这种模具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而且考虑到浇筑金属液体时候热胀冷缩的问题,所以对误差的要求非常严格。”

    “模具的很多关键步骤,都是需要手工制作出来的。”

    “这才是生产效率一直提不上来的关键,但对于咱们的机床而言,这些都不是问题。”

    “咱们可以用机床加工出符合他们精度要求的模具,而且因为就是模具,也完全无须担心会出什么纰漏。”

    “就算有些模具有误差,也可以在最后一道工序之前,把残次品都挑出来。”

    “……”

1489 神仙打架

    “根据我们推算,如果在整个流程中使用我们的机床,那么他们的生产效率就可以提高百分之二百,甚至百分之三百……”

    “模具完成生产之后,然后就是使用特殊的金属溶液,在磨具上面完成精密浇铸了。”

    “而浇铸之后,还要使用化学方法,把里面的模具融化,最后得到金属成品。”

    “而这还不算完,还要使用x光拍摄这些金属成品,检查是否内部又沙眼,或者裂痕。”

    “合格之后的成品,还要进行最后一道工序,那就是使用特殊的机床,在这些金属叶片上打孔……”

    这些个克隆专家,在现代也生活了好一段时间了,也了解了现在世界顶级的科技发展水平。

    说实话现代世界的科技水平,在他们看来也就是小儿科。

    但又很多东西,虽然他们看不眼,但也并不见得就很懂。

    就比如,我们挖出兵马俑使用的长剑,居然使用了镀铬工艺,能让长剑保持上千年不腐。

    可古人到底怎么做到的?现在的冶金专家,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因为又很多技艺因为时间太久,已经失传了。

    虽然我们现代完全可以造出比那时候锋利一百倍的刀剑,但对于古人到底怎么做到给兵器镀铬,还是非常好奇的。

    这就就是这些克隆专家的心态,也许他们掌握的科技,比现在地球的科技厉害一百倍。

    但是对于目前地球上的顶级科技,有很多他们也只是听说,但不曾了解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所以这段时间,他们也在了解当下地球科技的同时,也在不断的逆向研究。

    而这些功夫还真没白费,就比如这对一般人而言非常高端机密的航发的涡扇叶片生产技术。

    他们最近就给逆向开发明白了。

    虽然还有些缺漏,但大致的生产工艺流程,他们已经都搞明白了。

    也多亏了有他们,否则肖锋碰上对面这些专家,那肯定是要抓瞎的。

    而有了两个克隆专家给他的解释,他也算明白了自家的机床,该如何用到这些涡扇叶片的生产中来了。

    “这些叶片上面的小孔,主要的作用,就是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让高速气流穿过喷出。”

    “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减小自转的阻力,另外一方面也是又减少与空气摩擦,降低温度的好处。”

    “这些空气穿过叶片上的小孔之后,就会在涡扇叶片表面形成一层的气膜。”

    “而这些气膜又很好的起到了阻断叶片于外界空气摩擦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奇妙的自冷降温效果……”

    两个专家给肖锋的讲解,让肖锋终于理解了为什么这涡扇叶片上要打孔,也了解了他们的机床,该如何应用到这叶片的生产当中来了。

    以往生产这种涡扇叶片,最传统的工艺方法,就是使用失蜡浇铸法。

    就是在浇铸之前,要生产陶瓷模具,不过这个过程非常的繁琐,而且要求的精度还非常高。

    这些模具,但凡又那么一点点的偏差,都会导致后面的叶片出现问题。

    而良品率,就成了整个生产过程的关键。

    此前生产磨具陶丕的过程,可以说是全手工,而且还要全都是女工才能干。

    因为只有女性才能又那样的耐心,只有女性才能适应这总单调乏味的工作。

    这一步不但要消耗非常长的时间,而且成功率也并不算高。

    也正是因为这个步骤,没办法进行工业化,和标准化的生产,这才导致了我们航发生产速度一直提升不上来的主要原因。

    要知道米国人在这一步,可是使用了特殊的单晶生长法的。

    他们的这套技术,那在这个星球上都可以说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这也是为什么,人家的普惠,通用电气,或者是波音,如果要是愿意,就可以爆种的主要原因。

    人家的f119现在随随便便年产200多台,如果又紧急需要年产500台,那也不在话下。

    如果真把他们逼急眼了,甚至米国人还可以年产更多。

    在反观我们,一台涡扇十五,现在年产就是10-12台,逼急了也就年产20台左右。

    为什么差距这么大,这生产的工艺就是关键啊!

    人家发动机里面的钛合金转子,总重就只有25kg,而三种不同材料生产出来的叶片,更是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固定在转子上的。

    比如最外面的叶片,用的是耐超高温的树脂材料。

    里面的用的是碳化硅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光是这名字听起来就留很高大上的。

    最后怎么做出来的,要不是牺牲了很多人,恐怕咱们很难想象人家这种叶片,实在单晶生长炉里‘种’出来的。

    说实话这样的技术,咱们以前真的都是想都不敢想。

    更可怕的是,把这些叶片‘种’出来之后,人家还会用气雾沉降的方法,给这也叶片镀上一层膜。

    有了这种膜,这叶片耐高温的能力,就更不用提了,而且坚固程度,也丝毫不比金属材质的差。

    最关键是他们把这也叶片,连接到转子上面的方法。

    咱们和毛熊还在使用高压舱,焊接的方法呢。

    而人家居然特娘的使用凯夫拉线,把这些叶片缝到转子上的。

    没错,就是想缝衣针一样的缝上去的!

    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和异想天开?

    但人家就特娘的这么做的,而且还做成了。

    当然在缝好了之后,还使用了一种特殊的胶水,进行了黏合。

    可人家黏合之后的效果,那真的是一点都不比你焊接上去的差,甚至还更强,更可靠。

    最关键是这样做,会让发动机更轻,降低了自重,功率还更强,这就意味着比你更强悍的性能!

    怎么样?这技术听起来,是不是很像是外星科技?

    但还就是这么玄幻,人家就是能把用在写生的固特异工序,给你用到飞机上。

    而且还能造出比你更牛掰的发动机,所以,就问你服不服!

    反正在不了解米国人技术之前,肖锋还是不太服气的。

    可在了解了米国真正的尖端科技之后,他是非常的服气的。

    总有人说,米国人在搞什么产业空心化之类的屁话,米国就是一个金融霸权国家,他们没什么工业产品之类的。

    可了解真相的肖锋,每次听了这话,都想呵呵他一脸。

    人家米国人难道真的做不出牙膏牙刷吗?

    其实只是人家嫌这玩意技术含量太低,在本国生产污染环境,还没什么赚头,所以人家才不愿意搞而已。

    如果他们真的想做,要不了几年,人家就能把工厂从新建起来。

    他们搞空心化的,只不过是那些低端产业而已,至于那些真正高端的科技产业,你看世界上有哪国可以和他们相比。

    就算是被德吹们吹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德国科技,离开了米国人的支持,也分分钟都得趴窝。

    扯远了,回归正题!

    听完两个克隆专家的解释,肖锋总算是知道该怎么回答那位将军的问题了。

    他稍微停顿了一会儿,然后整理了一下思路。

    这才转头对那位将军笑着说道。

    “没问题的,其实这个我们是可以生产的。”

    “嘘……”

    “我就说嘛……”

    “哈,我就知道可以的。”

    “小伙子,可以的!”

    刚刚还好像石化状态一般的大佬们,这时一下就同时都松了一口气。

    甚至连脸上的表情好像都丰富了起来,很多人看着肖锋的眼神都变了。

    嘴里也纷纷说着各种赞美的话,而这时对面的那位将军脸上也终于挂上了一抹微笑。

    “哦?那你能说说,你们能怎么做到吗?”

    “是这样的,我们的机床,又一套自创的柔性加工技术,在制作这种瓷坯的时候,可以省去以前的人工制造部分……”

    “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升成品的速度,而后期浇筑出来后的打孔,打磨之类的工序,也可以交给我们的机器人来完成加工……”

    “好,那你那边能不能安排实验一下,可以的话,我们先买五台进行一下实验!”

    对面的大佬,一听这话,当即就坐不住了。

    如果肖锋他们的工业机器人,真的有这么牛掰,那一直困扰军方的航发产能难题,都将迎刃而解了。

    以前很多只能设想,但却受困于加工工艺和工序,无法实现的工业设计,这下终于可以落到实处了。

    这将意味着,咱们的军事科技,将会迎来一个飞跃式的大跨越。

    “没问题,不过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毕竟这样的机器人,我们也是刚刚研发出来没多久,我们手头也没有太多的现货。”

    “哈哈,没关系,我们等得起,价格你尽管说,有多少我们要多少。”

    “嘿,邱疯子你这就过分了哈,这好东西就你们空军需要啊,我们海军也一样要啊!”

    “诶,你们俩过了哈,我们陆军也一样需要呢……”

    现场又乱成一锅粥的趋势,不过这分明是神仙打架。

    肖锋和何小君,这时候则做起了乖宝宝,人家神仙打架,他们可不敢乱插嘴,免得刮了碰了,可就不美妙了……

1490 领先十年不夸张

    在这个‘招待所’一待就是一整天,这一天出了中午,简单的吃了几口饭,然后就是被人拉着谈着各种问题。

    当然这些人最感兴趣的,还是他们星火科技的工业机器人的性能。

    其实现代的五轴联动机床,也可以算作是最初级的工业机器人的一种。

    不过和生产线上,那种用来组装或者焊接的机器人比起来,机床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条件方面要求就都非常苛刻。

    咱们国内以前也能生产机床,可惜东北的两家机床厂没落之后,在国内就没有再能扛起大旗的机床厂家了。

    虽然也有那么几个工厂,但说实话论起精气神可比那两家都差的远了。

    而现在我们国内各家工厂里面所用的机床,那基本都是日本和德国的。

    其中以日本货居多,因为日本人的机床,在经济效应方面真的是研究到了极致。

    至于说起军工方面,那可就惨喽。

    别看咱们国内很多工厂都有德国和日本产的民用五轴联动机床,能够加工工件的精度还非常高。

    但说实话,这些机床的限制也非常多。

    首先这些机床在安装的时候,都是请人家日本人和德国人来安装的。

    这帮人非常精明,在卖给你机床的时候,都会给你进行严格的限定。

    比如你这机床,就只能用来生产,某某型号的工件,如果你想要生产别的形状的零部件。

    那你就需要一套新的控制软件,而你这机床用的控制软件都是人家的。

    如果你想修改,那势必就会触发警报,然后人家那边直接就可以把机床锁死了。

    还有他们还会在机床上安装定位的陀螺仪,如果你想把机床带走研究,那么也会触发警报。

    那帮家伙一样可以在远程,就可以把机床锁死。

    如果这时候你想请人家来解锁,呵呵,那费用可就高了去了。

    以前咱们军方也曾经想过很多办法来绕过那帮家伙的监管,只可惜最后都没能取得成功。

    毕竟德国人和日本人在这方面,都研究了几十年了,又怎么可能让你轻易在这方面;破解?

    最后还是咱们通过某些特殊手段,从捷克搞来了一批机床,然后又通过西欧的某个永久中立国,搞来了一批机床,这才解决了咱们军工生产加工的难题。

    不过这些机床数量有限,而咱们总的需求又有很多。

    尤其是在空军,还有航天方面,咱们是格外需要这些精密加工仪器。

    所以海军,和陆军的装备,一般如果不是特别紧迫,基本都排不上号。

    这也就造成了上面的大佬们,经常会因为装备生产的排期问题,而经常斗法。

    不过现在横空杀出了星火科技的二代智能柔性加工机器人之后,很多问题终于是可以迎刃而解了。

    比如海军方面,终于是可以生产各种自己喜欢的管材了。

    要知道管材,对于海军而言可是异常重要的一种材料。

    和空军,陆军不一样,海军需要这玩意是格外的多。

    不光是用于船体内部的各种油水管道,主要还有一方面是最近海军的研究所,一直在研究喷水动力系统。

    飞机的航发都可以把空气加热之后喷射出去,获得动力。

    那么船舶的发动机,可不可以把水加压之后再喷射出去,从而让舰艇获得动力?

    其实这样的课题,在国外早就已经展开了,甚至已经提出了很多套成熟的理论。

    咱们的海军科研所,其实也是早就有所研究了,但却受困与材料,一直没能取得什么突破。

    此前日本海军突然下水的大鲸号潜水艇,也给海军带来了不少的压力。

    说实话早在2000年初的时候,咱们国内的军迷,其实看着隔壁的海军,还是很羡慕并且很是担忧的。

    毕竟那时候的88舰队,其实说实话,实力完全是可以碾压我方海军的。

    如果不比陆军,不比空军,不算超常规武器,只是单纯的比较海军的话。

    那个年代,咱们的海军真的是没有实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相抗衡的。

    可是自从2004年之后,米国人战略重心转移到阿富汗和中东,咱们终于赢得了宽松的战略生存空间。

    而国内,这段时间,也是大力的发展经济,短短十年时间,国内的经济是突飞猛进,终于超越了日本成了世界第二。

    而国防建设,也大大的获得了提高和进步。

    尤其是最近今年,国内两艘航母陆续下水,还有一大批新的军机陆续服役。

    这让国内一些乐观的人士,认为东北亚这一代,咱们已经成了米国之后实力第二的存在了。

    说实话,每当看到有人在网上提出这样盲目乐观的论点的时候,肖锋都想让对方先喝点冰水冷静冷静。

    且不说毛熊怎样,就说说咱们身边的日本,难道咱们就真的超过他们了嘛?

    是的,日本是没有自身造飞机的实力。

    但人家有钱啊!

    虽然米国人卖给日本人的f22是阉割版,但你以为人家的阉割版f22就是吃素的吗?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咱们的主力战机,还是当年苏27该来的j11系列。

    至于j20,到目前也还没能形成真正的战斗力,因为数量实在是太少了。

    空军就不说了,再说说海军。

    最近两年,咱们的军舰确实下饺子似得下了不少,可说实话战斗力如何。

    这个就不多说了,但凡要是家里又在海军服役的朋友,都可以找人打听打听。

    咱们的军舰吨位是很大,但性能方面嘛,确实和日美的军舰又一定的差距。

    具体的话,就不能多说了,说多了容易四零四。

    不过质量上是有差距,但数量上,咱们总算是赶上来了。

    而这也让日本感到了相当的压力,而因为当年军事条约的限制。

    日本人在水面军舰方面,是没办法逾越规制的。

    因为一旦要是他们越了界,不光是东北亚的几个国家要对他们起疑心,就是他们的主子米国人恐怕也要担心他们的举动了。

    所以日本人就在潜艇方面动了心思。

    前不久,日本人最新研发的潜艇大鲸号是下水了。

    而这艘潜艇,才一下水就获得了地表最强常规潜艇的称号。

    甚至还有日本人,公然在网络上叫嚣,就这潜艇,直接就领先你们h国15年!

    说实话这话听起来真的很气人,但如果你静下心来想一想的话,恐怕会后背冒出一层冷汗。

    因为他们还真没说错!

    这艘最新服役的大鲸号潜水艇,论吨位,全世界也就五大流氓家里的核潜艇比他吨位大。

    说起常规潜艇,这艘绝对是里面的翘楚了,4000吨的水下排水量,那绝对是独一份的。

    最关键的是,这艘潜艇所使用的aip技术,那也是号称当下最牛的。

    在其他常规潜艇的aip技术,还在使用镍氢电池的时候,日本人率先把锂电池搬到了潜水艇上。

    要知道锂电池虽然能量密度,是比镍氢电池大,但关键是这玩意不稳定啊!

    一旦发生轻微撞击,就会发生大火,可日本人就是敢把这玩意用到潜水艇上。

    以日本人的死脑筋程度,他们敢这么干,那肯定是想到了特殊的解决办法。

    还有一点就是,日本人在这潜水艇上划时代的使用了泵推技术。

    要知道这种技术,米国人和德国人可是研究了很多年了,可还没用到他们的潜水艇上呢。

    而现在日本人居然率先装上了他们的潜水艇,这就可以看出日本人在机加工方面的独到之处了。

    而使用了这种技术的潜水艇,那在技术方面就不用说了。

    潜水艇为什么被称之为战略性武器,就是因为这玩意能够在水面下潜伏的时间长,威胁大。

    而在潜艇圈子里,其实咱们的潜艇一直是米日等国的嘲笑对象。

    具体原因,就是因为咱们的潜艇的静音技术太差。

    这话其实也并不是玩笑,2000年左右,咱们的潜艇只要一启动,美国人设在日本的监听站,就能立刻捕捉到咱们潜艇的动向。

    所以网上那些什么咱们潜艇突破米国航母的防御圈,把米军航母舰队直接吓退三百海里之类的故事,大家就当个笑话来听听就好了。

    这种情况直到两千年后,咱们引进了毛熊的基洛级潜艇,并且买了人家的静音技术,了解到原来潜艇外面可以这样铺设一层静音瓦之后,才渐渐有了好转。

    不过因为燃气轮机方面技术的落后,咱们的潜艇,在水下静音,以及机动的性能方面,始终是落后于美日一筹。

    至于这次日本人说,他们的大鲸号潜艇,技术领先咱们十五年,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如果较真起来,切实对比的话。

    你就会发现,他们哪怕没领先咱们十五年,但领先咱们十年,也一点不夸张……

    别的且不说,就说人家的常规潜艇,早在上一代的苍龙级,就已经用上七叶大测斜螺旋桨了。

    而咱们的潜水艇呢?就是那两级的核战,前几年用的还是五叶呢,至于现在用没用上七叶,谁也不曾了解……

1491 酒品见人品

    说实话,如果是个真军迷,就肯定听说过,以前日本人是怎么嘲笑我们的。

    在陆军,和空军方面还好说,可是在海军方面,尤其是潜艇方面,咱们的技术,真的比日本差了不少。

    哪怕咱们又核潜艇,可说实话,即便是核潜艇,咱们的优势,也只是体现在水下生存时间上面。

    也就是说,咱们的核潜艇,潜伏在水下的周期,比日本的常规潜艇更长。

    可说实话,核潜艇的潜伏周期比人家的常规潜艇时间长,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根本没什么好骄傲的啊!

    而如果说起静音,和水下性能方面,就不说和翘楚的米国和毛熊比了。

    就是机动性和静音方面,咱们的核潜艇还真不一定能比得过日本人的苍龙。

    虽然这话很丧气,但咱们也要认清现实。

    为什么日本人,一直敢和你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其实就是因为咱们无论是在体量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没能对他们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否则的话,你看哪怕俄罗斯,现在经济的体量都比不上南朝国。

    可你看日本敢和他横吗?

    你看人家就是占着北方四岛,日本人又敢说什么?

    当年日本的渔船‘误入’了毛熊的海域,结果呢,下场就不多说了。

    最后日本除了抗议,也没能搞出什么新花样来。

    所以咱们的海军,其实也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拳头大就是硬道理啊!

    最近几年,咱们主要集中精力搞了几艘大型航母出来,别看日本人成天嘲笑,咱们的航母是几十年前的落后产品。

    可实际上呢!

    别说是几十年前的二手货,就算这些二手货只要还能冒烟,你拉倒他家门口去试试,你看他怕不怕?

    可问题是这几年咱们确实是用力去研究航母了,可这潜艇方面,就有些耽搁了。

    毕竟每年咱们的经费就只有那么多,还不可能像米国人那样财大气粗,想怎么搞就怎么搞。

    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咱们的经费每一分都要精打细算的花到实处的。

    所以这两年,咱们的海军出了航母之外,其他的潜艇方面,就没什么大动作了。

    但实际上,咱们也一直没有放弃在前沿方面的研究。

    就比如这泵推技术,咱们就一直在研究。

    这泵推技术,其实就和之前说过的喷水推进有关了。

    以前的潜水艇螺旋桨都是放到艇外的,而这泵推的理念就是把螺旋桨放到艇内。

    当然并不是完全放到艇内的开阔带,而是放到艇内一个集成的管道里。

    这样让螺旋桨在这个大水管里进行旋转,搅动水流,形成高压,然后把水流沿着管道喷射出去。

    其实就是一种飞机发动机的变种应用原理,只不过换成了把气流变成水流喷出而已。

    其实这个动力学的理论,早在上世纪就人有提出了,并且最初是应用在鱼雷上面。

    后来米国人研究了了一阵,不过到一半就放弃了,因为当时前苏联解体了。

    米国在全球范围已经没了对手,当时的俄亥俄级已经是全世界最强核潜艇了。

    虽然毛熊还有北风之神,但实际上对米国已经造不成太大的威胁了。

    所以米军觉得自己也没必要在这方面在继续投入了,毕竟以他们那时候的技术,就已经领先全球三十年了。

    实在没必要在烧钱了!

    所以米国人就停止了泵推技术的研发。

    可哪米国人虽然是不搞了,但欧洲和日本却一直没有停下来过。

    事实最早在这项技术上有所突破的还是英国人,他们最早把泵推技术用到了他们的特拉法加型攻击核潜艇上。

    再后来法国人获得了共享,也把这套技术装到了他们的凯旋级上。

    后来米国人也搞去,研究了一番,然后装到了他们的海狼级,以及弗吉尼亚级上,而米国人研究过后发现,确实使用泵推系统,能够让潜艇的噪音直接下降二十分贝。

    不过也就这么回事,因为这玩意对常规潜艇而言,就比较鸡肋。

    因为泵推系统,体积比较大,而且对动力消耗也大,一般用在核潜艇上还好。

    用在常规潜艇方面,就有点浪费了。

    所以米国人后来也没大规模的装备。

    至于日本人,那完全是心怀鬼胎。

    他深知自己当年对几个邻居犯下的罪行,而且这些年来,仰仗着米国的扶持,外加自己经济发展的强大,他也从来没对几个邻居道歉过。。

    可是最近几年,随着咱们的崛起,他们心里是越发的不安,又怎么能睡上几个安稳觉?

    所以别看他们表面不说,可实际上一直都在偷偷的做准备。

    这潜艇技术其实就是他们和咱们叫板的一种工具。

    因为被米国人攥着链子,他们又放不开去搞核武,所以只能把心思放到常规武器上面。

    而这泵推技术的突破,对他们而言,确实是又掌握了一大利器。

    本身泵推技术的好处,就是可以让潜艇在水下获得更小的噪音,和更强悍的机动能力。

    而这方面,本身就是他们的强项,也是咱们的弱项。

    而这一次,在这方面他们又再度获得了加强,这就让咱们这边也是越发的担心差距会被拉大了。

    因为咱们本身也在研发泵推技术,可因为某些难点,还没能取得突破。

    所以最近几年,咱们也没什么新型的常规潜艇下水。

    而这次星火厂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可以说让海军某科研所的人一下就看到了希望。

    这天晚上,肖锋他们自然又被留了下来。

    不过和中午不一样,晚上这一顿饭是非常的隆重,好酒好菜都端了上来,然后自然是一番好喝!

    这些大佬,可和肖锋他们平时接触的大佬们不一样,都是行伍出身。

    对于喝酒,那可是相当又自己的一套,而且你根本也没法拒绝。

    还好肖锋也是千杯不醉的体质,所以也没躲避锋芒,和诸位大佬是酒到杯干,绝对没有分毫偷奸耍滑。

    而正所谓酒品见人品,大家一看他这般气势,也更是喜欢他。

    说起国内的酒文化,很多人都嗤之以鼻,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糟粕。

    可实际上,对于初次相识的人而言,没有什么比酒文化更能迅速让人看清其他人的本质,以及拉近距离方法了。

    就比如现在这个年代,谁不知道喝酒多对身体不好,谁不知道喝酒伤身,尤其是喝大酒。

    可为什么又说酒品见人品?

    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样的道理,可是面对困难的时候,有的人会找各种借口推脱,有的人会偷奸耍滑。

    而有的人那是根本眉头都不皱,拿起酒就喝!

    而对面的人看的就是你这股气势,这股闯劲!

    说白了,就是看你的胆识,你比那些偷奸耍滑的人有一股子狠劲!

    想要和你合作的大佬们要的就是你这个品质!

    敢于迎难而上,关键时刻不掉链子,这样的人才是值得交往和共事的人。

    这就是酒品见人品的真谛!

    而肖锋和何小君今晚的表现,可以说让在座的大佬们非常开心。

    何小君没有千杯不醉的体质,但他敢喝,虽然很快就喝趴下了。

    但这股气质让大佬们很喜欢,至于肖锋,那则是让各位大佬们感觉非常的惊喜了。

    这家伙不但敢喝,而且还特么非常能喝,最关键还懂得点到即止的道理啊!

    要不然,今天这一桌最后倒下的可就不止是何小君一个了……

    不过酒席散了之后,肖锋也没消停几分钟。

    刚回到房间洗了把脸,房门就被人敲响了。

    开门看到的就是一位生面孔,很明显不是今天在会上见过的,但却感觉有些眼熟。

    不过这人身后的干事,肖锋倒是认识,因为今天就是这人接了他和何小君来的。

    “肖总,这位是咱们海军的马院士。”

    “他也是今天听了你们的汇报之后,立即动身从海南飞过来的……”

    那个干事这么一说,肖锋一下想起来为什么会感觉这人眼熟了。

    因为以前他在电视上见过这位大佬,这不就是那个说,要超就超米国人的大佬嘛!

    “你好,马院士……”

    肖锋连忙笑着和对方握手寒暄,而对方也非常的热情。

    “久仰久仰……”

    双方简单客套寒暄了几句,然后肖锋就把他们一行迎进自己套房的会客厅。

    马院士身后还跟着几个学生,跟着来的干事很懂事立刻给几人都沏了茶。

    “我也不兜圈子了,这次来就是因为白天听了肖总您这边的汇报,我们对咱们的工业机器人是非常的感兴趣。”

    “此前一段时间,我有个课题组,一直在研究这泵推的技术,可是在加工方面却被几个难点卡住,主要是没有趁手的加工设备。”

    “我这次来找肖总,就是想问问,咱们这边的机器人,能不能帮我们解决一些加工方面的问题……”

    马总还真是个敞亮人,一上来就直接和肖锋摊牌了。

    而肖锋自然也不能这时候耍花腔,于是就问马院士到。

    “那咱们在加工方面都遇到了什么难点呢?”

1492 无轴胜有轴

    “嗯,这个……”

    “算了,小李,你来给肖总介绍一下吧!”

    看到肖锋问的问题这么外行,马总也不知道该怎么给肖锋讲起。

    而且他毕竟年纪也大了,这一天下来来回奔波上千里,这时也确实有些累了。

    索性就吩咐和自己过来的学生,给肖锋讲解一下这泵推的原理。

    而肖锋倒也并不在意,反倒是表现出了洗耳恭听的态度。

    毕竟他作为一个外行,对于这潜艇领域了解的还真不是特别多。

    如果说飞机方面,他作为一个伪军迷,还勉强能称得上是一个半吊子。

    那说起这个海军,他就是个全盲了。

    尤其是潜艇,这种战略大杀器,平时在外面露脸的机会也不多,肖锋就更是不了解了。

    小李是一个带着金丝眼镜,大概三十左右的年轻人,头发梳的油光锃亮一丝不苟,和那些邋里邋遢的理工狗形象可完全不太一样。

    这时马院士让他来给肖锋讲解,小李倒也丝毫没有怯场。

    先是认真的打量了肖锋几眼,然后就开始给肖锋讲解了起来。

    “其实说起泵推,倒也并不是什么先进的理念,早在上世纪就已经有了。”

    “最早是应用在鱼雷上,后来还应用到了很多船舶上面,主要是用于临时加速等等。”

    “在急加速,和静音方面,这种泵推技术确实是有优势。”

    “但如果说真正最有价值的方面,那肯定是应用在潜艇上,因为这种技术能够大大提升潜艇的静音效果。”

    “而对于潜艇而言,静音那就是生命力!”

    “至于说起我军的潜艇,这个肖总想必你也听说过那个笑话。”

    “米国人就曾经说过,我们的潜艇一启动,他们在金兰湾都能听得见……”

    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著名笑话,虽然有点夸张的嫌疑,但说的却也是事实。

    那时候,咱们的潜艇,连静音瓦都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呢!

    所以虽然那时候,咱们也有战略核潜艇,可实际上米国人却根本没把咱们的潜艇当回事过。

    甚至就连他们的小弟日本人,也曾经用常规潜艇和咱们的核潜艇较量过,说实话那次的情况非常不乐观。

    这样的情况,直到后来,前苏联解体,毛熊为了钱来了个大甩卖。

    咱们从毛熊手里购买了大洋黑洞的基洛级潜艇之后,才大大有了改观。

    那时候咱们才知道,特娘的,原来人家在潜艇的铁壳壳外面居然还铺设了一层静音瓦哇!

    难怪,龟儿子的潜艇声音那么小!

    后来,咱们又通过一些手段,从毛熊手里搞到了这静音瓦的生产技术,这才让咱们的潜艇在静音技术方面提升了一大截。

    不过那也是相对而言,真要是和米国人的潜艇比起来,咱们的潜艇在噪音方面,最起码比人家还要高出二十个分贝。

    为啥?

    原因很简单,咱们潜艇的动力系统不行,导致咱们的潜艇外形设计有缺陷。

    人家米国人的潜艇,都使用的是水滴形的单壳体了。

    咱们使用的还是双壳体!

    而且人家使用的都是水滴形的设计,而咱们的使用的还是龟背型设计。

    虽然双壳体比起单壳体,在浮力方面又那么一点点的强处,可实际上在内部装载量,以及机动性,和噪音方面,那差的都远了去了。

    咱们的双壳体,龟背造型,其实也是仿毛熊的设计。

    没办法,谁让咱们的潜艇设计体系,就是从毛熊那边得来的呢。

    可人家毛熊之所以采用这样的设计,虽然是因为动力系统差,但人家可以采用加大艇身的理念,来弱化自己的缺点。

    人家的体量大啊,从四万多吨的台风级,到现在小两万吨的北风之神,哪个拿出来不是大家伙?

    按照毛熊家大业大的尿性,人家可真是不计成本的给你堆料。

    钛合金艇壳什么的,那都不在话下,这样的潜艇,咱们可造不起。

    就算能造出来,咱们也养不起,这不符合咱们海军的一贯调性。

    所以近些年来,咱们也一直在想走西方的路子。

    而马院士在这方面则是一个排头兵,尤其是在泵推理念方面。

    其实说起泵推,这玩意英国人,法国人和米国人,早在上世纪就应用在他们的潜艇上了。

    不过一直没有大面积推广,因为他们使用的是有轴泵推技术。

    说白了,和以前的潜艇比起来,就是在潜艇后面的螺旋桨的外围装了一个整流罩。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螺旋桨搅动气流,引发的噪音。

    以现在的潜艇技术而言,现在潜艇最大的噪音来源,其实就是潜艇后面螺旋桨在转动的时候,带起的气流。

    当这些气流在潜艇远离之后,会变成气泡,这些气泡上升和破裂的时候带来的噪音,就是潜艇最讨厌的。

    而英国人在螺旋桨上面罩了一个罩子之后,发现这样能有效地降低噪音,然后就分享给了法国人。

    后来米国人也在自己的海狼和弗吉尼亚上试了试,确实能有效降低噪音,不过后来他们却并没有大面积推广。

    因为这技术,在他们看来有些鸡肋。

    因为对于常规潜艇而言,如果使用这种技术,就要大量的使用永磁电机,这首先会大大增加成本。

    而来使用永磁电机在海里工作,要面临密封腐蚀等一系列要解决的难题,这里面的投入非常大。

    而且这有轴泵推,不管怎么做,都不能消除传动轴转动的噪音,其实有点脱裤子放屁之嫌。

    而且使用这种技术,对于潜艇的动力提升并不是很大。

    普通常规潜艇,在水下的速度,也就是七到八节,用了这技术之后也没快到哪里去。

    所以如果使用这技术,出了徒增成本之外,也没什么太牛掰的好处。

    所以米国和英国也就没有下大力气在继续研究。

    但在这方面,一直在悄悄发力的就只有日本和咱们了。

    前段时间,日本人的大鲸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这潜艇的最大潜深,据说能下潜到700米,这特娘的就已经很吓人了。

    要知道毛熊的北风之神,最深也就下潜450米,这玩意的潜深居然直接比北风之神多了250米。

    最关键是他水下最高速,居然能干到20.5节,嫩娘类,你这还是常规潜艇吗?

    虽然不知道日本人,是不是在数据上做了手脚,但这数据光是听起来,就感觉挺吓人的。

    而这也给咱们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最近一段时间,马院士正带着他的团队,进入到了咱们第三代核潜艇的最后攻关时刻。

    而咱们这一代的核潜艇,有这么几个要求,首先就是单壳体,其次就是水滴形,然后就是最关键的,咱们这一代核潜艇使用的是无轴泵退技术!

    要知道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其他几个国家的泵推潜水艇,使用的可都是有轴泵推技术。

    说白了就是不管怎么设计,其实原理都是庭审内又一根链接在燃气轮机,或者电机上的驱动轴。

    然后在通过这根驱动轴,来驱动艇身外面的螺旋桨转子,从而获得动力。

    而咱们的五轴泵推理念,那就厉害了。

    直接就取消了这根驱动轴,而是直接把螺旋桨的浆叶,给固定到了泵推系统里面的圆环形转子上。

    而转子的外面是定子,然后在通过电机来驱动转子旋转来获得动力。

    这个理念,可是非常先进和牛掰,甚至大胆的。

    要知道铁壳船诞生已经几百年了,可是如果说取消了传动轴和螺旋桨,直接靠转子来驱动,这特娘的还是第一次。

    而使用这种转子驱动,那好处可是大大的。

    首先就是解约了空间,要知道潜艇内部的空间可是非常宝贵的。

    其次就是节省出了大部分的重量,要知道传动轴大多都是铜合金制造的,价格昂贵说不说,重量还很大。

    这节省出来的重量,最起码可以多带五发导弹了。

    而最最重要的就是,这种无轴泵推,因为螺旋桨的叶片尖端,是指向转动中心的。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传统螺旋桨旋转时会带来的电离气泡,从而大大的降低了噪音。

    其次就是因为取消了传动轴,也就没有了传动轴转动时产生的机械噪音。

    不但降低了噪音,还可以有效的规避尾流鱼类攻击下的生存能力。

    另外就是可以大大提升潜艇的速度……

    因为使用电机驱动,这优势可就大了去了。

    现在电动车大家都看过,甚至有些人也开过,电动车的静谧性,以及提速的迅猛性,肯定有人体验过。

    而这些特性,用到无轴泵推的潜艇上也一样适用。

    用了这种技术的潜艇,可以从静止状态,迅速把速度提升到最快的状态。

    并且只要你电力充足,你就可以一直以狂暴的速度跑下去……

    完全不用像轴驱动的潜艇那样,还要顾及发动机的工况。

    所以无轴泵推模式,怎么看都是要优于现在英法美日使用的有轴泵推模式的。

    这种技术的好处,英法日美等国自然是知道,那为什么此前他们没研发出来?

    这主要是他们没能攻克全舰机电管理体系,而这方面咱们的马院士,却带领团队率先取得了突破……

1493 就这?根本都不是事儿!

    此前咱们在船舶的电力管理系统方面是非常弱的,可以说在2000年前,咱们一直是跟着欧美的步伐再走的。

    而那时候欧美的船舶军舰主要采用的是一种低压综合船舶交流电控制系统。

    说白了就是船舶的发动机,在给船只提供动能的同时,还要带动船上的发电机发电,来给整船供电。

    整套技术呢,相对比较老旧,但效果却相当可靠。

    但是其老旧的供电系统布局,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于现代船舶军舰的需求了。

    于是英美等国,就开始了第二代船舶军舰的供电系统开发,也就是中压综合船舶交流电控系统开发。

    而在这个时候,咱们也意识到,该走自己的路了,不能像以前那样跟在欧美的屁股后面邯郸学步了。

    于是从2003年起,咱们就开始了新一代的船舶军用舰船的电力系统研发。

    因为那时候,咱们不光是军舰落后,潜艇也非常落后。

    别的不说,就说咱们潜艇背上那个大龟壳,就耽误多少事情。

    这种龟背型设计,一个最大的不好之处,就是艇身外表不平滑,这样在水下潜行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大的噪音。

    而且因为形状不规则,还会带来很大的阻力,这样就大大消耗了咱们潜艇的动力。

    可那时候不采用这样的设计还不行,因为咱们潜艇的机电系统太过落后。

    潜艇里但凡是需要使用的机电配套系统,是统统都不太行。

    比如声呐,火控系统等等,甚至电力系统,都要比欧美等国差了一代不止。

    而为了追上欧美水准,咱们就不能始终跟在他们身后,不得不另辟蹊径。

    这时候上面就要马院士带头,成立了这个开发小组,开始专攻船舶使用的机电系统。

    这就有了马院士带头研发的中压综合船舶直流电系统,这套系统和欧美的电控系统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咱们采用的是直流电。

    这种系统的好处,就是布局更加整洁,而且相对发电体系比较小,能够有效的减轻船只负重。

    另外就是发电效果比交流电要好,自身损耗小,而因为发电系统小,甚至给船只还能配上一个相当大的储电空间。

    说白了就是装上一大套电池系统,这样可以作为备用。

    反正这套系统与欧美主导的交流电系统比起来,好处那是非常多的。

    但缺点也一样不少,比如需要非常强大的空开,和真空断路器,因为直流电来的比较迅猛,所以需要非常多的这种元器件来对传播上的重要电力设备进行保护。

    免得有时候电流突然过大,会烧毁设备。

    还有就是全新的复合储能系统,以及一套全新的电力控制系统。

    这些可都是非常复杂,而且让人头疼的开发工作。

    欧美诸国当然也知道使用中压直流电的好处,可他们为什么不搞这套系统?

    就是因为这套系统太麻烦,他们如果要做,那也是从新开发一套系统出来。

    而他们毕竟在交流电方面有着非常充足的经验,所以犯不上研发这样的系统。

    而咱们则是为了不再追着人家的屁股跑,不得不硬着头皮自己开发出这么一套系统来。

    从2003年立项,一直到2018年,一共花了15年时间,还真叫咱们给搞出来了。

    而有了这套系统之后,咱们的海军整体实力水平,那是立马上了一个台阶。

    就比如在即将下水的新航母上,咱们就采用了这样的系统。

    而有了这套系统做保证,咱们的航母,据说已经搞定了连米国人都没能搞定的电磁弹射系统。

    还有就是此前咱们的军舰,居然对电磁炮进行了实验,要知道这玩意,可是连老美都没能搞定啊!

    而米国人之所以搞不定,就是因为这电磁炮实在太过耗能了,每开一炮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而他们的舰船,因为使用的是中压交流电控制体系,所以在船上没有大型的储能设备。

    这就相当于没办法给电磁炮提供一个动力舱。

    而咱们的中压直流电电控系统,就刚好比他们多了一套符合储能装置,也正是这套系统。

    才能给航母的电磁弹射,还有舰船上的电磁炮源源不断的提供动能。

    现在马院士已经准备把这套系统搬到潜艇上了,不过在无轴泵推这里,他还是又几个难点要攻克。

    “我们的无轴泵推理念,是把驱动电机固定在艇外固定的定子上,而定子就是一圈环形导管。”

    “而在导管内侧,就是一圈的转子,那些涡扇的叶片,就固定在这一圈转子上。”

    “于传统的转子不同的是,传统的转子是中间又一根主轴,而我们这个就没有,因为驱动的理念不一样。”

    “我们是驱动的理念是靠定子里面包裹的电机,使用无轴驱动的模式,靠电磁反应来驱动,内侧的转子。所以螺旋桨的扇叶才会采用这样的布局……”

    小李给肖锋讲起了他们无轴驱动的理念。

    肖锋虽然在物理方面水平很一般,但毕竟也学过高中物理,小李所说的一些基本常识他还是能了解的。

    “而现在我们面临的难题,首先就是这个定子的加工问题。”

    “因为这个定子可绝不仅仅是一层环形导管那么简单,其实他还是与导流罩整合到一起的。”

    “而且这个导流罩里面,还连接着转子的环状体,还要在电磁反应里驱动里面的转子来转动……”

    “所以这就对导流罩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加工方面。”

    “以前咱们还可以采用分段加工,然后焊接,或者粘合在一起的加工模式。”

    “不过因为潜艇要工作的环境,你也知道,经常都是在几百米深的水下,有时候还要做非常激烈的规避运动,所以这就对这个驱动系统的要求非常高。”

    “咱们以前也尝试在这个部位使用一些新材料,比如碳纤维,或者纳米技术什么的。”

    “可是后来却发现,这些都是扯淡,因为在300米深的水下,那强大的水压,就根本不是那些新材料能应付的。”

    “尤其是有时候在一些海床情况非常复杂的海域,如果潜艇的驱动系统,和海底的山峦发生碰撞,那使用复合材料的驱动系统,会非常容易发生断裂,从而导致潜艇发生失去动力的情况。”

    “要知道,如果在海底下失去动力,那可就麻烦大了……”

    小李也不管肖锋能不能听懂,反正是一股脑的给他讲起了,现在他们遇到的难点。

    而肖锋虽然不是军事方面的专家,但也基本能听懂,确实潜艇如果在水下失去了动力,那绝对就是一场灾难。

    “最后,咱们几经研究,还是觉得使用合金材料最靠谱。”

    “可现在的问题就出在加工方面,为了保证这个环形导流罩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咱们对加工的精度要求非常高。”

    “因为要在深海里工作,所以不但要保证导流罩耐高压,还要保证非常好的耐腐蚀性,和密闭性。”

    “以往咱们使用模块焊接也能生产出差不多的导流罩,但总是要频繁定期更换和保养,使用成本有些偏高。”

    “而这次老师听说你们星火科技这边有这样一台机器人之后,就想过来问问你们这边的机器人,能不能有一体成型的技术,来生产这种环形导流罩。”

    小李总算是把现在他们现在遇到的难题,以及希望肖锋能帮忙解决的问题给描述了出来。

    而肖锋一听这话,心里暗暗一笑,就这?根本都不是事儿!

    航发里用的那么复杂的s形状的叶片,咱们的机床都能给你雕出花来,甚至保证你叶片内部的空腔都能给你加工出来。

    更何况这么大一个环形导流罩啦!

    不过肖锋到并没当场给马院士他们拍胸脯打包票,而是把几个克隆专家叫了过来。

    然后让马院士把环形导流罩的图纸,以及一些技术参数,拿了出来。

    在之后,就当着马院士一行人的面,让几个克隆专家,把这图形,还有技术参数,输入了一个他们自己研发的机床模拟加工系统。

    然后尝试着进行了加工,当然这主要还是要有一个编程的过程。

    其实这点问题,对于几个克隆专家而言,还真是小case,不过当着海军这一行人的面,他们总是要装模作样一番。

    于是鼓捣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又是给解释,咱们要先设计一套放大版的机床设备。

    然后又从新编程什么的,不过最后得出的结论,那就是没问题。

    这玩意,咱们能生产出来.

    而且还和马院士要求的一样,咱们就是按照你们的要求,一体成型的!

    而几个克隆专家,在电脑上建模,并且进行模拟化实验的时候,对面的马院士可是眼睛瞪的大大的。

    因为这套系统,可是他从来没见过的,要知道他们现在搞设计都还在用法国人的达索。

    有时候甚至还要用米国人的cad,虽然明知道这些工业软件不安全,可他们实在是没得选啊!

1494 热泪盈眶的冲动

    可是莫得办法!

    现代的高端工业,离开了欧美的基础工业软件,你根本就玩不转啊!

    要是光靠手工绘图,那特么得干到什么时候?

    而且就算你手工绘图,可有些你想要的效果,在图纸上根本就体现不出来啊!

    所以大家尽管都不喜欢法国人和米国人的系统,可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忍了。

    而这时候看到肖锋手下这些工程师,使用的居然是一套他们从来没见过的工业软件系统,马院士一行人不由得眼前一亮……

    这可是好东西啊!

    此前在来的飞机上,马院士还特意找人要了不少关于肖锋的资料,也算是对肖锋有所了解。

    知道这家伙绝对是个爱国人士不假,最关键是这家伙还是被一个海外华裔科学家团体推倒前台的代言人。

    他表面上是个企业家,可实际上他背后的科研团体实力那是非常的强大。

    他们这个团队现在手里掌握的很多技术,就是国内最缺乏的。

    这一点从他创立的两所企业就能看得出。

    这家伙选的路线很好,最开始就是非常低调的餐饮和化妆品企业。

    可是很快有了充分的原始积累之后,就把企业转型升级成了高科技企业。

    而且还是国内现在除了h公司之外,为数不多的可以拿得出手的高科技企业。

    他们的产品,现在绝对行销全世界,而且还是那种就算你有再多不满,也得捏着鼻子用的那种。

    就和他们不得不是使用国外的软件是同样的道理,明知道用就是饮鸩止渴,是在给国外企业送研发经费。

    可你不用还不行,因为离开那些软件,你就玩不转。

    而最近,这小子背后的科研团队,终于开始对真正的高科技领域下手了。

    据说在电子领域,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动作,而且动作还不小,甚至都惊动了中枢的一群人。

    这次他被招进京城开会,就是为给上面答疑解惑的。

    只是今天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在这家伙手下的电脑里,发现了这么一套看起来非常不错的工程软件。

    最让他感到吃惊的是,那些个工程师,居然还可以使用声控来操作这些软件。

    就比如他们如果使用传统的工业软件进行设计的时候,在输入一些参数的时候,那必须要手动。

    还有如果在作图的时候,也是如此,必须要在各种参数控制表格里,输入自己想要的参数。

    最后才能出效果,而且有时候要做对比,还要做好几个同样的图形,输入不同的参数。

    说实话,如果工作时间长了,那么在输入参数的时候,经常会容易出现错误。

    而人家就不一样了。

    那几个工程师,对着电脑就是一顿说。

    比如把某某坐标上的参数给我设定为多少多少,整个过程完全无需动手,系统就自动完成作图了。

    就算又某处输入错误,进行更改的时候,也比用手动输入要便捷的多。

    整个作图建模的过程,可以说是相当的简单方便。

    要知道即便是你使用达索,或者cad这样的专业软件,在建模,做出一个导流罩的图形,可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为这可不是标准的正方体,或者是长方体那么简单。

    这时一个圆形,内有空腔的导流罩,因为是异形的设计,所以很多参数都非常复杂微妙。

    而且要进行时时刻刻的调整,否则你做出来的图形,就很有可能是个椭圆形。

    所以整个作图过程,可以说会非常的繁琐,复杂。

    尤其是做一比一的仿真效果图的时候。

    就算是在熟练的高手,也得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才能做出来。

    这还得是人家对你开放数据库的情况下。

    可如果你是个生手,如果你来设计这样的图形,那你很有可能就是鼓捣半天,甚至好几天也不一定能够做出完美的图案来。

    可是使用眼前这套程序,那些工程师居然只用了几分钟。

    甚至全程都没怎么动手,更夸张的是,他们甚至连打开软件,都是使用语音控制的。

    这样的骚操作,可是把马院士看的眼睛都直了。

    再等到看到电脑屏幕上,他们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模拟加工出这样一个导流罩的画面的时候,马院士和他的团队,甚至又一种突然要热泪盈眶的冲动。

    这尼玛……也太妖孽了吧!

    要知道,这个环形整流罩,可不是普通大小的。

    这玩意直径就有两米左右,这么大的一个工件,可以说必须要使用专用设备来生产的。

    因为对工件一体成型的要求比较高,他们以前也尝试使用过浇铸的工艺来完成的。

    但无奈因为工件体积太大,这前期的建模工序就非常麻烦。

    而且国内现在还真就没有这么大的筑摸设备,就算你全靠手工完成建模,可也没有这么大型的浇铸设备配套。

    以前他们也强行浇铸过几个工件出来,可无奈内部腔体的旷量实在太大,最终在水下会引发严重的漏水问题,密闭性怎么也解决不了。

    最终只能无奈的放弃了浇铸的办法,后来只能选择了模块焊接的工艺。

    虽然精度上比浇铸的要好,但其密闭性方面还是又一定的缺憾。

    虽然能对付用,但后期还是要频繁的进行保养,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维修保养的成本。

    所以这种系统,一直没能大面积推广使用,就是因为他在等一个新型一体成型的工艺的出现。

    而现在当他们在电脑上,看到人家使用模拟的机床,来模拟生产这种大型环形导流罩的时候,他们是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尼玛,这看起来也太简单了。

    要知道在米国,和德国现在确实又这种大型的立式机床,专门加工船舶和军舰使用的大型工件的。

    不过这些设备,想要生产一款新型的工件的时候,那可都是需要工程师们碰头开会。

    来研究整个工件的加工工艺的,毕竟一块大铁坨坨,从哪里开始下刀,第一步要加工什么,然后第二步在加工什么出来。

    这些你都要事先设计好了,然后编写程序,最后才能操作机床进行加工生产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加工一款全新的工件,那你就要进行一次重新编程。

    而这个编程可绝不是那么简单的,要设计师,和机床操作工程师联合开发的。

    设计师就相当于软件行业的pm,你要把自己的诉求讲给开发者,然后开发者,会根据你的要求来进行软件编程开发。

    如果某个地方不符合你的要求,你要及时和工程师沟通,进行更改,直到完全满足你的要求为止。

    甚至有些设计师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都是一线的工程师,现场给解决的。

    而现在,人家星火科技的工程师,居然根本就没用他们出场。

    直接就让他们把环形导流罩的要求,以及重要参数说出来,然后人家长及在程序里建模。

    在根据这个模型,结合自己机床的性能,直接就给遍了一套生产程序出来。

    这尼玛,得是什么样的技术储备?

    这也就是为什么,马院士团队忽然都有种要迎风流泪的冲动的主要原因。

    他们搞开发这么多年了,什么时候工作完成的这么顺利过?

    以前他们设计出一款装备出来,要拿去加工的时候,总是要和开机床的师傅不断的解释。

    我们这个工件要求什么形状的,参数都给你了,反正你给我按照这个标准来生产就行了。

    可实话实说,国内那些操作机床的工程师,理论和技术水平真的就差远了。

    你让他们生产出a形状的装备,他们总能给你搞出点惊喜,等你看到b形状的成品的时候,那真是让你哭笑不得。

    可你给他解释,我就要a形状的,他却告诉你,对不起,老子不会,老子只会生产b形状的。

    你能奈何?

    没办法,因为咱们在这方面的人才实在太过缺乏。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老外在工业软件开发这一块,始终控制的非常死。

    甚至很多时候,你想要加工一个工件,你需要一个创新型程序。

    你只能把你的想法和德国或者日本,他们机床总部的工程师去沟通,让他们来给你编写一个程序。

    至于说你想自己编写,呵呵,对不起,如果你编了,那这机器也读不出来。

    把设备搞坏了,你把他们叫来修理,那他们可就要狮子大开口了。

    反正这就是国内机加工业界的无奈。

    不但机床要买人家的,连生产什么,都特么的要和他们申请。

    尤其是dmg,或者是马扎克这样的大厂,他们对机床的程序控制这一块,把控的那更是尤其的严格。

    只有一些普通的小机床,也许还可以使用欧姆龙,或者是sap的一些工控软件。

    所以有时候对马院士团队而言,最头疼的不是如何设计。

    而是设计出来之后,如何把这样的工件给生产出来。

    以前,咱们在机床这一块一直是受制于人,而现在在看了星火科技的表演之后。

    他们好像突然发现了一块新大陆……

1494 热泪盈眶的冲动

    可是莫得办法!

    现代的高端工业,离开了欧美的基础工业软件,你根本就玩不转啊!

    要是光靠手工绘图,那特么得干到什么时候?

    而且就算你手工绘图,可有些你想要的效果,在图纸上根本就体现不出来啊!

    所以大家尽管都不喜欢法国人和米国人的系统,可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忍了。

    而这时候看到肖锋手下这些工程师,使用的居然是一套他们从来没见过的工业软件系统,马院士一行人不由得眼前一亮……

    这可是好东西啊!

    此前在来的飞机上,马院士还特意找人要了不少关于肖锋的资料,也算是对肖锋有所了解。

    知道这家伙绝对是个爱国人士不假,最关键是这家伙还是被一个海外华裔科学家团体推倒前台的代言人。

    他表面上是个企业家,可实际上他背后的科研团体实力那是非常的强大。

    他们这个团队现在手里掌握的很多技术,就是国内最缺乏的。

    这一点从他创立的两所企业就能看得出。

    这家伙选的路线很好,最开始就是非常低调的餐饮和化妆品企业。

    可是很快有了充分的原始积累之后,就把企业转型升级成了高科技企业。

    而且还是国内现在除了h公司之外,为数不多的可以拿得出手的高科技企业。

    他们的产品,现在绝对行销全世界,而且还是那种就算你有再多不满,也得捏着鼻子用的那种。

    就和他们不得不是使用国外的软件是同样的道理,明知道用就是饮鸩止渴,是在给国外企业送研发经费。

    可你不用还不行,因为离开那些软件,你就玩不转。

    而最近,这小子背后的科研团队,终于开始对真正的高科技领域下手了。

    据说在电子领域,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动作,而且动作还不小,甚至都惊动了中枢的一群人。

    这次他被招进京城开会,就是为给上面答疑解惑的。

    只是今天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在这家伙手下的电脑里,发现了这么一套看起来非常不错的工程软件。

    最让他感到吃惊的是,那些个工程师,居然还可以使用声控来操作这些软件。

    就比如他们如果使用传统的工业软件进行设计的时候,在输入一些参数的时候,那必须要手动。

    还有如果在作图的时候,也是如此,必须要在各种参数控制表格里,输入自己想要的参数。

    最后才能出效果,而且有时候要做对比,还要做好几个同样的图形,输入不同的参数。

    说实话,如果工作时间长了,那么在输入参数的时候,经常会容易出现错误。

    而人家就不一样了。

    那几个工程师,对着电脑就是一顿说。

    比如把某某坐标上的参数给我设定为多少多少,整个过程完全无需动手,系统就自动完成作图了。

    就算又某处输入错误,进行更改的时候,也比用手动输入要便捷的多。

    整个作图建模的过程,可以说是相当的简单方便。

    要知道即便是你使用达索,或者cad这样的专业软件,在建模,做出一个导流罩的图形,可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为这可不是标准的正方体,或者是长方体那么简单。

    这时一个圆形,内有空腔的导流罩,因为是异形的设计,所以很多参数都非常复杂微妙。

    而且要进行时时刻刻的调整,否则你做出来的图形,就很有可能是个椭圆形。

    所以整个作图过程,可以说会非常的繁琐,复杂。

    尤其是做一比一的仿真效果图的时候。

    就算是在熟练的高手,也得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才能做出来。

    这还得是人家对你开放数据库的情况下。

    可如果你是个生手,如果你来设计这样的图形,那你很有可能就是鼓捣半天,甚至好几天也不一定能够做出完美的图案来。

    可是使用眼前这套程序,那些工程师居然只用了几分钟。

    甚至全程都没怎么动手,更夸张的是,他们甚至连打开软件,都是使用语音控制的。

    这样的骚操作,可是把马院士看的眼睛都直了。

    再等到看到电脑屏幕上,他们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模拟加工出这样一个导流罩的画面的时候,马院士和他的团队,甚至又一种突然要热泪盈眶的冲动。

    这尼玛……也太妖孽了吧!

    要知道,这个环形整流罩,可不是普通大小的。

    这玩意直径就有两米左右,这么大的一个工件,可以说必须要使用专用设备来生产的。

    因为对工件一体成型的要求比较高,他们以前也尝试使用过浇铸的工艺来完成的。

    但无奈因为工件体积太大,这前期的建模工序就非常麻烦。

    而且国内现在还真就没有这么大的筑摸设备,就算你全靠手工完成建模,可也没有这么大型的浇铸设备配套。

    以前他们也强行浇铸过几个工件出来,可无奈内部腔体的旷量实在太大,最终在水下会引发严重的漏水问题,密闭性怎么也解决不了。

    最终只能无奈的放弃了浇铸的办法,后来只能选择了模块焊接的工艺。

    虽然精度上比浇铸的要好,但其密闭性方面还是又一定的缺憾。

    虽然能对付用,但后期还是要频繁的进行保养,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维修保养的成本。

    所以这种系统,一直没能大面积推广使用,就是因为他在等一个新型一体成型的工艺的出现。

    而现在当他们在电脑上,看到人家使用模拟的机床,来模拟生产这种大型环形导流罩的时候,他们是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尼玛,这看起来也太简单了。

    要知道在米国,和德国现在确实又这种大型的立式机床,专门加工船舶和军舰使用的大型工件的。

    不过这些设备,想要生产一款新型的工件的时候,那可都是需要工程师们碰头开会。

    来研究整个工件的加工工艺的,毕竟一块大铁坨坨,从哪里开始下刀,第一步要加工什么,然后第二步在加工什么出来。

    这些你都要事先设计好了,然后编写程序,最后才能操作机床进行加工生产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加工一款全新的工件,那你就要进行一次重新编程。

    而这个编程可绝不是那么简单的,要设计师,和机床操作工程师联合开发的。

    设计师就相当于软件行业的pm,你要把自己的诉求讲给开发者,然后开发者,会根据你的要求来进行软件编程开发。

    如果某个地方不符合你的要求,你要及时和工程师沟通,进行更改,直到完全满足你的要求为止。

    甚至有些设计师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都是一线的工程师,现场给解决的。

    而现在,人家星火科技的工程师,居然根本就没用他们出场。

    直接就让他们把环形导流罩的要求,以及重要参数说出来,然后人家长及在程序里建模。

    在根据这个模型,结合自己机床的性能,直接就给遍了一套生产程序出来。

    这尼玛,得是什么样的技术储备?

    这也就是为什么,马院士团队忽然都有种要迎风流泪的冲动的主要原因。

    他们搞开发这么多年了,什么时候工作完成的这么顺利过?

    以前他们设计出一款装备出来,要拿去加工的时候,总是要和开机床的师傅不断的解释。

    我们这个工件要求什么形状的,参数都给你了,反正你给我按照这个标准来生产就行了。

    可实话实说,国内那些操作机床的工程师,理论和技术水平真的就差远了。

    你让他们生产出a形状的装备,他们总能给你搞出点惊喜,等你看到b形状的成品的时候,那真是让你哭笑不得。

    可你给他解释,我就要a形状的,他却告诉你,对不起,老子不会,老子只会生产b形状的。

    你能奈何?

    没办法,因为咱们在这方面的人才实在太过缺乏。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老外在工业软件开发这一块,始终控制的非常死。

    甚至很多时候,你想要加工一个工件,你需要一个创新型程序。

    你只能把你的想法和德国或者日本,他们机床总部的工程师去沟通,让他们来给你编写一个程序。

    至于说你想自己编写,呵呵,对不起,如果你编了,那这机器也读不出来。

    把设备搞坏了,你把他们叫来修理,那他们可就要狮子大开口了。

    反正这就是国内机加工业界的无奈。

    不但机床要买人家的,连生产什么,都特么的要和他们申请。

    尤其是dmg,或者是马扎克这样的大厂,他们对机床的程序控制这一块,把控的那更是尤其的严格。

    只有一些普通的小机床,也许还可以使用欧姆龙,或者是sap的一些工控软件。

    所以有时候对马院士团队而言,最头疼的不是如何设计。

    而是设计出来之后,如何把这样的工件给生产出来。

    以前,咱们在机床这一块一直是受制于人,而现在在看了星火科技的表演之后。

    他们好像突然发现了一块新大陆……

1495 如丝一般顺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投推荐票

1495 如丝一般顺滑……

    “肖总,你们这个开发系统,是什么系统啊?以前怎么没见过?”

    马院士这边看的眼睛都直了,不过他没好意思开口。

    倒是他那个学生小李非常激灵,一眼就看出了老师在想什么,而且他自己好像也对这套系统非常感兴趣。

    而肖锋则是眼珠子一转,哈哈一笑。

    “这个嘛,就是我们自己开发的一套工程软件,怎么你很感兴趣吗?”

    “那是当然啊!”

    小李可一点没客气,毕竟他的身份,用不着像马老师那样矜持。

    “嘿嘿,那也好,回头就让这些老师傅和你们交流一下。”

    肖锋笑眯眯的说道,这个马院士,看起来有点孤傲的样子,倒是他这个学生还是蛮激灵的。

    不过肖锋倒也并不在意这些。

    可就在这个时候,那个马院士突然开口了。

    “肖总,你们这套软件系统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呢!”

    “以前我们搞开发的时候,用的都是国外的软件,尤其是流体力学这一块,用法国的达索最多。”

    “不知道你们这套系统,有没有模拟水下动力,和空气动力方面的模块呢?”

    不愧是老江湖,这一问,就问道了点子上。

    肖锋这时候就不方便回答了,因为这套软件说实话,并不是他开发的。

    具体功能如何,他还真不好介绍,于是索性他就直接让带队的克隆专家来回答马院士的问题了。

    而这个克隆专家,对于马院士的问题,则是对答如流。

    而他越说,这马院士一行人,则是越发的惊喜,因为这软件这么听来,简直牛掰大了。

    实在太强悍了!

    空气动力方面,人家可以模拟,甚至连水下的流体力学,人家一样可以模拟。

    这不简直就是为他们这些人量身定制的软件嘛?

    “那个,这位孔师傅,我还有个问题,你能不能再这个导流罩上面再加一些装备。”

    马院士和这个克隆专家沟通了好一会儿之后,对他的态度也变得恭敬了起来。

    搞学术的最服气的就是在科研领域又本事的人,尤其比自己强的人。

    他马院士自认为在理论领域非常强悍,但是对面这个孔师傅,则是在机加工的一下领域非常的牛掰。

    搁到国内,那绝对属于大国工匠级别的牛叉人物。

    马院士猜测这家伙,应该就是肖总背后科研团队的成员。

    要不然以他的技术实力,怎么在国内之前就没听说过呢?

    不过这些只是猜测,具体他也不好说。

    但他还是和这位孔师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而孔师傅这时则看了一眼肖锋。

    肖锋笑着点了点头:“马院士的要求,您尽量配合好了!”

    马院士这时也不由得更加高看了肖锋一眼,原本以为他就是那个海外华裔科研团队在国内找的代言人。

    可现在看来,他在那个团队里的地位好像非常不低呢!

    这个孔师傅,都是维他马首是瞻的样子,看来还真应该改变对他的态度呢。

    不过现在不是考虑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的时候,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把自己想要的设计给搞出来。

    “哪个,是这样的。”

    “之前,日本人下水的那个大鲸号,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

    肖锋等一帮人摇了摇头,他们又不是军事方面的专家,虽然也是半吊子军迷,但还真没到那种关心全世界各国武器发展状况的地步。

    马院士,倒也并不惊讶,这次由他开始给肖锋他们讲解了起来。

    “日本人这次下水的大鲸号潜艇技术非常的先进,他们使用的是锂电动力系统。”

    “另外就是,他们还在潜艇上装了矢量推进系统……”

    肖锋对这什么矢量推进系统,不是很明白。

    但是飞机的矢量喷气系统,他是听说过的。

    因为在网上,他也看过那些f22战机菊花喷火的图片……

    其实说球矢量推进系统,还真就是最近几年米国人搞出来的一个噱头。

    最早是用在他们的f22战斗机上面的。

    其实就是在他们f22战机用的f119发动机,后面的喷管处做了一些处理。

    喷管后面加装了一些可以调节角度的叶片,这些叶片可以改变喷管喷出的气流的方向。

    通过这种办法,能够让战斗机,在空中获得更高的机动性。

    尤其是在空中躲避导弹的时候,会更加灵活。

    因为现在的空战大多都是超视距战斗,基本已经不太会发生狗斗的情况了。

    所以战斗机如果对灵敏要求特别高的话,那基本都是为了提高生存几率,保证战机能够保持高机动动作的需求。

    而矢量喷管的概念就在这个时候,被提了出来。

    只是这一次,日本人居然搞了个创新,用到了他们新一代的潜艇上。

    “而使用了这种矢量泵推技术之后,大鲸号在水下的灵敏度和机动性就大大获得了提升,尤其是在急速下潜,或者在水面下调整航向的时候……”

    “传统的鱼雷攻击,往往很难能够跟上他们的轨迹,这不但大大提升了他们潜艇的机动性,还大大提升了他们的战斗力……”

    马院士给肖锋他们讲起了这种矢量机动的好处。

    “传统的潜艇,如果想要在水下调整航向,基本都要靠调整尾翼……”

    “现代的潜艇基本已经取消了围舵,而是大多改成了x形状的尾翼,安装在艇身上……”

    马院士这边讲的很仔细,可肖锋听得确实云里雾里。

    毕竟他不是武器方面的专家,对于潜艇更不是很熟悉,什么尾翼,尾舵他了解并不多。

    只是听了个大概,原来马院士的意思是。

    日本的这艘大鲸号,在水下非常的灵活。

    他能够非常迅速的从水面下400米的深度急速下潜,并且能够最深到达750米的大洋深处。

    要知道这样深的海域,基本对别国攻击的鱼雷就已经免疫了。

    也很少又深水炸弹能够到达这个水域,而他却能从这么深的水域里又突然钻出来。

    对于潜行于浅水位置的潜艇发动攻击……

    他这么一说,肖锋基本就听明白了,原来海军这边是对日本人的潜艇相当的忌惮。

    别的不说,就说潜艇的作战理念。

    就比如咱们的核潜艇,那可是要经常执行战备执勤的。

    所谓战备执勤,就是说潜艇从港口出发,然后直接来到太平洋深处的海域里坐沉在海盆里。

    啥也不干,就在这里等着,一待就是六十天,或者是三个月之久。

    之所以这么做,目的就是如果咱们遭遇战略核打击,哪怕岸基核武已经失去了反击能力。

    那么在太平洋里的核潜艇,也要保证有反击报复的实力。

    事实上,米国,毛熊,咱们,包括其他两大流氓,都是又这样的核潜艇,在执行战备执勤的。

    而日本人搞出这样一艘潜艇来,这明显就是冲着咱们的核潜艇来的。

    因为日本人把控着好几条通往太平洋深处海盆,的海上要道。

    到时候他们如果把这样的潜艇,布置在这海面下的通道里。

    当咱们的潜艇从上面过去的是时候,他们的潜艇就可以直接从更深的水下对咱们的潜艇发起攻击。

    而因为他们潜艇超强的机动性能,还有潜深,咱们对他却根本没有奈何之力。

    所以你说海军方面会不会很忌惮?

    而这次大鲸号之所以在机动性能表现的如此优异,靠的就是他们在泵推系统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矢量喷管的技术。

    就是在导流罩的外面,加了一组可以控制水流喷射的液压片。

    他们的潜艇原来在水下机动,要靠调整x形状的尾翼,还有就是要让船艇里的传统轴调整方向。

    这样才能带动外面的转子也跟着一起转动方向,这样才能使得潜艇,在水面下调整航向。

    要知道水面下的压力可是非常大的,所以潜艇在水面下改变航向,其实是非常费劲的。

    而比较机动性能的主要一个因素,就是考核潜艇的转弯半径。

    转完半径越小,就说明潜艇的机动性能越好。

    机动性能越好,潜艇的规避性能就越强,水下生存能力越强,而且战斗里也会更强。

    咱们这次采用的是无轴泵推系统,因为没有传动轴的固定,本身这后面的泵推系统,就可以随意转换角度。

    不过如果想要在机动性方面加成,那就要试试再给整套系统,加上一个矢量技术了。

    说白了就是在外面加装一套可以调节喷管开张,以及转换角度的设备。

    马院士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而孔工那边,则按照他的设想,很快就在电脑上做出了模拟的图形。

    就是在整个环形导流罩的外面,在加装一整套的液压装备,以及一整套的阻力叶片。

    加装了这套叶片之后,当潜艇需要加速的时候,泵推系统不光会加速旋转,还会又一套喷水推进装置,将水流从导流罩里喷射出去。

    从而获得一个反向加速度,并且最关键是还能调整水流喷射的角度。

    以往,马院士想要完成这套设计,使用达索直流的工业软件,可从来没这么痛快过。

    可是这次,那过程简直如丝一般顺滑……

1496 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绝望

    “也就是说,这样的矢量喷射系统,你们能够生产喽?”、

    看到在电脑上完成的模型,马院士已经是如痴如醉了。

    他自己主导过很多设计方案,可从来没有一次像今天这般顺利过。

    以往你想要把一个理念,从想像变成现实,可是要经过很多步骤的。

    首先就是理论验证,然后才是虚拟建模,而就这么两步,往往就需要几天,甚至几十天。

    然后就是最难的部分,那就是先把设计模型,在电脑上进行环境模拟实验。

    而这一步,就需要咱们的超级计算机登场了。

    而且还需要相应配套的软件!

    对于军方而言,超级计算机的使用权限,也许还非常好申请,但难就难在配套的工业软件方面。

    就比如这样的实验,你也许就需要使用达索这样的专业工业软件。

    尤其是进行水面下流体仿真模拟实验!

    可是如果你这是民用级装备,你就可以和法国人申请购买使用权限。

    他们会对你开放数据库,可如果你要是军用级别的设计。

    就算法国人愿意对你开放数据库,可你敢用吗?

    万幸的是,咱们军方还是有自己的一套的数据库的。

    咱们可以使用自己的一套测试软件,但说实话那套软件,怎么说呢。

    总是让人感觉不是那么顺滑,用起来到最后不是这里又问题,就是那里有问题。

    没办法,谁让咱们在数据积累方面太弱了呢!

    要知道西方这些工业软件之所以如此强大,就是因为他们超强的数据积累,也就是他们所掌握的数据库。

    你想要的任何环境,他们都可以调出数据,给你模拟出来。

    而咱们在数据库开发这一块,真的是太短了。

    还好最近几年,咱们也开始做了大数据体系,这才有了渐渐追赶上来的意思。

    不过咱们的大数据,也主要都是民用领域。

    像这种工业领域的积累,还是太弱,太少了。

    所以咱们军方其实又很多奇思妙想的设计,但最终能变成现实的却非常少。

    一方面就是设计理念,后期的模拟实验往往非常不顺利,很浪费时间。

    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机加工这一块。

    虽然你能够设计出非常牛掰的东西,最最后这东西做出来,却成了困扰咱们最大的难题。

    因为咱们没有高精度的机床,所以就无法保证精度。

    就算能够做出来,这设备的性能也是差强人意,最后只能以购买国外产品而告终。

    而现在在和星火科技的工程师们合作了这么一次之后。

    马院士就被星火科技的实力给惊呆了,要知道对面这个孔工,按照肖锋的意思,不过就是一个工业机器人方面的专家啊。

    可是他对于自己提出的那些理论点,可是一点都不怵,甚至还有些一点就通的意思。

    人家这脑袋瓜,可比他身边那几个学生都强多了。

    这让马院士甚至生出了一股伯牙与子期一见如故的感觉。

    不过最让他激动的难以自已的还是孔工最后说的一句话:“这种泵推系统,咱们能做!”

    这要是被人这么说,马院士肯定会认为这人太不实际,就知道吹牛白!

    可是孔工这话一出口,马院士立刻信心十足。

    孔工说能做,那就是能做,别问为什么,问了也不知道!

    可能就是孔工刚刚秀的哪一手技术实力,给了马院士莫名的信心吧!

    “那可真是太好了,有了这套系统,那咱们的潜艇战斗力,那绝对可以翻几倍!”

    马院士忍不住抚掌大笑说道,肖锋听了之后也是一愣。

    “直接翻几倍?有这么夸张?”

    “哈哈哈,你能想象的到,如果一台核潜艇,能有常规潜艇那样的灵活,那会是什么景象?”

    马院士看了肖锋一眼,然后轻描淡写的问了一句。

    肖锋一愣,这个……

    毛熊国的北风之神,水下满载能有差不多两万吨。

    米国的俄亥俄级核潜艇,水下满载也差不多这个吨位。

    而就连咱们的09x级核潜艇,目前水下吨位也能有九千多吨。

    论个头,那个都比日本那大鲸号大上好几倍。

    如果这样的大家伙,在机动性上,还能比大鲸号更灵活……

    我靠,那画面想想都觉得很美啊!

    到时候就算日本人哈大鲸号坐沉在咱们必经的航道上,咱们也完全不用惧怕他。

    因为他有的能力,咱们都一样有。

    大鲸号能下潜到水下700米,咱们也能潜下去,甚至可能比他们下潜的还要深。

    他们的水下速度能够达到20.5节,咱们就能飙到水下30节,而且加速度比他还快。

    到时候论下潜深度,水下经验,水下速度,还有航程他样样不如咱们,那时候他们就知道什么叫绝望了!

    而且据说……据说哈,因为这位马院士已经解决了那套中压直流电综合电控系统,这让咱们海军的动力控制系统,效率提升了几倍。

    就比如说核潜艇,据说咱们最新设计的核潜艇,就已经和欧美一样,采用了水滴形设计。

    并且使用的是单壳体,取消了龟背型设计。

    这样的潜艇,在静音方面,基本就和欧美主流的核潜艇相当了。

    如果在装上这套泵喷推进系统,那在静音和机动性上,那绝对要超过以往的竞争对手的。

    就算是碰上老美号称最安静的海狼,咱们也完全不惧。

    而接下来马院士给肖锋的解释,更是让肖锋大开了眼界。

    原来潜艇,还可以这么玩?

    “哈,我为什么说,咱们的潜艇性能会翻几倍?”

    “以往传统的潜艇,哪怕是有轴泵推系统的潜艇,因为主要驱动系统,都要靠艇身内部的电机,或者是燃气轮机,带动主轴转动,然后在传递给外面的螺旋桨来转动,从而达到驱动潜艇的目的。”

    “这样一来,你这导流罩也好,转子什么的也要,都必须要安置在潜艇的尾部。”

    “这样才能保证潜艇的驱动性能。”

    “可是我们这套无轴泵推系统,就取消了传统的传动轴,靠的就全都是电机来推动。”

    “咱们的泵喷系统,和主船体之间,只需要靠电缆来链接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泵喷系统的位置布置,就可以非常的灵活。”

    “我们可以把它像传统的潜艇一样安装在尾部,也可以安装在潜艇的两侧,甚至还可以安装在潜艇的内部……”

    “甚至,我们还可以安装多套驱动系统,比如在尾部安装一部主机,同时在两侧的侧翼,在安装两套辅助驱动系统……”

    “反正驱动都是靠电机,而核潜艇的电力,则是可以无限供应的……”

    听了马院士的讲解,肖锋脑子里就一个概念。

    “妙啊!”

    这样算下来,一艘上万吨的潜艇,去和几千吨的常规潜艇比灵活,还真就不是什么夸张的事。

    这就好比,沙丁鱼在海里,已经是速度非常快,而且非常灵活的一个群体了。

    可如果他突然发现,一条鲸鱼,居然可以速度和他一样快,甚至比他还快,而且比他还灵活,你说这沙丁鱼会多么绝望?

    所以到时候,就算日本人真的把他们的大鲸号,部署到咱们潜艇,进出太平洋海盆的要道上。

    他们也只敢在水底下趴着,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敢把潜艇浮上来。

    一旦浮上来,那就是嗝屁的下场。

    因为咱们的潜艇,速度比他还快,机动比他还灵活,这仗只要开打,他就已经输了一大半了。

    毕竟他们的潜艇上,也就那么一个泵推系统。

    可咱们的潜艇上,最少都可以装三套泵推系统,你说你还怎么和我们玩?

    这时的马院士非常的高兴,嘴里还说出了很多他原来的设想。

    其实给潜艇多加装几个无轴泵推系统,这些理念他老早就想过。

    只不过当时一来苦于没有专业设计软件,这样的想法无从验证,而来也是因为就算验证了又如何?》

    以当时国内的机加工技术,那些无轴泵推系统,根本就造不出来。

    所以很多大胆的想法,他也就一直藏在心底,并没有拿出来。

    没想到,现在突然蹦出来一家星火科技,那以前很多的想法,就都可以大胆的拿出来做一做了。

    因为人家又装备,真的能把你的设想从设想变到现实中来。

    这一晚上,马院士都非常亢奋。

    而肖锋都已经坚持不住,选择会里屋去睡觉休息去了。

    可他却拉着孔工,根本没有要走的意思。

    他坚持让孔工,和几个工程师,就在那台电脑上,用那套软件,把他此前的一些设想。

    全都通过星火科技开发的这套,小星星工业软件,给开发并且设计了出来。

    而孔工他们自然是按照肖锋的要求,极尽所能的来配合马院士。

    一直到天色大量,马院士一行人才意犹未尽的告辞离开了肖锋的套房。

    而在离开的时候,他们已经都打定了主意。

    且不说那什么工业机器人了,到时候如果要采购,就说这套小星星工业软件,他们首先就要买上上百套。

    因为通过这一晚上的测试,他们发现,这套软件实在太好用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051/ 第一时间欣赏实力不允许我低调最新章节! 作者:落寞的蚂蚁所写的《实力不允许我低调》为转载作品,实力不允许我低调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实力不允许我低调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实力不允许我低调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实力不允许我低调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介绍:
意外获得异界通道,掌握一个星球的资源,原本只想低调赚钱!可肖锋怎么也想不到赚钱赚的这么容易,实力膨胀的这么快!实力不允许我低调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实力不允许我低调,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实力不允许我低调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