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影帝重回十八岁TXT下载影帝重回十八岁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影帝重回十八岁全文阅读

作者:纵马昆仑     影帝重回十八岁txt下载     影帝重回十八岁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299、妙不可言!(二合一)

    情不自禁在京城拍的,不仅影片里很多京城地标,还有潘越明那口听着非常舒服的、不是那么浓的轻京腔。

    看到宁远,不仅潘粤明屁颠屁颠的凑了过来,其他同组演员的目光刷的都过来了。

    哇撒,我看到了谁!

    宁远!

    竟然是宁远!

    而潘越明跟宁远打过招呼后,转眼有些得意的瞥过那些人,就像在说:看吧,我之前就说过,我跟宁远很熟的,还不信你们!

    现在的宁远,在新生代的男演员里炙手可热,堪比当初的钱薇,别说圈外,圈内都有无数他的粉丝,主要是年轻人。

    当然,也包括这部戏的女主宁远同班同学邬玉君。

    说起来,这部戏也算是她最高光的时刻,在当年,把宁远这些从电影频道上看过这部电影的小年轻们,迷得不要不要的,尤其是穿着警服的飒爽英姿模样。

    只不过,在这部电影之后,邬玉君像很多演员那样,除了拍过一部有些知名度的、跟印晓天合作的《派克式左轮》外,拍了几部戏后就销声匿迹了。

    不仅剧组的人因为宁远的到来兴奋不已,宁远这边,宁大强、宁岩他们也同样兴奋,毕竟对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片场都是非常神秘的地方。

    在这里,宁岩他们好奇的这儿摸摸,那儿看看,因为是宁远的家人,不仅没人呵斥,反而笑呵呵的跟前跟后讲解。

    就连导演,也对宁远笑容和煦,丝毫没有片场骂人的粗暴。

    宁远当然不会就觉得飘飘然,这才哪儿跟哪儿,在那些影视公司面前,自己依然是盘菜。

    甚至说菜都高看自己了,菜做好了就没法动了,现在的自己,充其量只是做菜的原料想拍就拍,想刨就刨,想清蒸就清蒸,想红烧就红烧……一百零八式换着法儿的折腾。

    就像宁雨一样,宁远对自己的认识同样很清晰,而且有前世的人生历练,不会妄自菲薄,但也不会好高骛远。

    不过,现在宁远才刚入行没几年,时间多着呢,未来那些大的影视公司,现在很多都还没成立,比如博纳、万达,自己已经比他们早一步,而光线这些虽然成立了,但现在也还是小虾米,宁远又有未卜先知的经验,未来肯定差不了。

    所以,宁远不急,现在还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至于公司,先让他自然生长一段时间,顶多自己有时候施点肥、修修枝。

    此时的片场,一片其乐融融的场景,因为快杀青了。

    《情不自禁》的剧情在这时候还是比较清新的,但再过几年,这种类型就烂大街了。

    就是潘越明饰演的小白是一个卧底,为了摆脱黑方的追杀,小白强吻了邬玉君饰演的女警小黎,逼退了那些人。而恶心不已的小黎,因为气愤,就这么掺和进了小白的事情中,最后还被黑帮绑了。

    小白最后也牺牲了或许没牺牲,因为影片末尾是开放式的结局,就是小白中枪后倒在小黎的怀里。

    这一场拍的,就是最后那一场枪战的戏份,虽然在剧情里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已经拍了两天。

    不过现在也差不多了,就剩那个吻戏,至于枪战的戏份已经在上午全部拍完了。

    原本还想带着宁岩他们看看,但发现是这场戏,还是算了吧,小孩子家家的,看什么亲嘴,走走走!

    于是,不顾宁岩他们的不爽,宁远拖着宁岩和宁雪就走了,走的时候宁岩还在那儿叫唤:

    “哎呀什么啊,搞得跟我没见过似的,你的吻戏我都不知道看过多少次了。”

    宁远豁然转头:“你又皮痒了是吧?”

    宁岩对上宁远那双虎视眈眈的眼神,瞬间回过神,不敢吭声了,片刻后才嘀咕道:“我都十五岁了。”

    “就算十六你还是未成年!”

    晚上带他们一起吃的杀青宴,好多人都来找宁远合影,宁远也都一一笑纳,让宁岩和宁雨看得啧啧称奇:

    “哥,你现在都这么出名了啊?”

    “废话!”宁远哭笑不得。

    因为他们跟宁远太亲了,宁远在他们眼里根本没有任何神秘,自然也就不会有好奇的探究之心。

    所以,哪怕知道宁远拍了这些电视剧,再加上年龄还小,自然认识不清。

    直到此刻,才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哥哥有多受欢迎。

    这一次出来,依然相当于宁远带他们出来旅游。

    从片场这边临走的时候,宁远给潘越明放了个假,让他这边的工作结束后,可以暂时休息半个月,然后就去话剧院找自己。

    宁远这次去莫斯科,准备带上他,让他也见识一下那些国际上的顶尖表演艺术家的风采。

    包括刘叶也是。

    第二天,宁远带着宁大强他们爬了长城,去了动物园,只不过没看到那个喂大象的胖子。

    宁远记得,他就是从99年喂到09年,难道今天不当值?在这边一问,还真是。

    不过,宁远戴着墨镜和帽子,又低声细语的问话,让那工作人员开始还一阵紧张,这让宁远哭笑不得,你怕不是戏精本精了吧,嘴里怎么不喊:大胆刁民竟敢害朕,快来护驾!

    晚上,宁远带他们在外面吃烤鸭,当然不是全聚德,那里人满为患,而且也不符合宁远低调的作风。

    刚进店,还没找到位置,宁远就听到里面一阵欢呼,房顶都要掀翻的那种,让宁远他们都惊了,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一时间迟疑着要不要跑。

    正在宁远还在呆立的时候,还是旁边的宁雨反应快,兴奋道:

    “肯定是申奥成功了,昨晚上在酒店看新闻,今天出结果。”

    宁远恍然大悟。

    这个新闻,可以说是最近炙手可热的事情,多少天都在持续报道,据说,今天就在莫斯科进行最后的表决,然后晚上萨马兰奇进行最后的宣布。

    果不其然,走到里面,就看到大桌上的电视里,央视晚间新闻正在传回莫斯科发来的报道,里面的五星红旗飘扬,还有主播那兴奋的声音。

    这天晚上,京城各地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宁远本来不想出去,毕竟人太多了,但后来一想,现在都黑夜了,即使有路灯,自己带着帽子难道还被认出来了?

    于是就带着他们出去,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在各个广场上,都有欢呼雀跃的人群,和震耳欲聋的音乐声响,人们跳舞的跳舞,宣讲的宣讲,一片欢欣鼓舞的场面,好不热闹。

    在老家的时候,宁大强他们什么时候见过这种场面,也被吸引的流连忘返,到哪儿都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看得好不稀奇。

    回到酒店的时候,都半夜了,宁岩他们依然兴奋的难以入睡。

    第二天宁远也没去太早,想着他们肯定昨晚睡得晚,事实也的确如此,除了宁大强上午八点多起来,连宁雨都跟宁岩他们一样,十一点多才起来,依然哈欠连天。

    中午带他们去吃了午饭后,然后宁远又带他们去找刘叶了。

    之前宁远拿走了《那山那人那狗》,又因为没有这部戏被关锦鹏发现,蓝宇的角色成了吴雁祖的,所以直到宁远签下刘叶,他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影视作品,除了是华夏话剧院的演员外,更为外人熟知的,还是他广告演员的称号。

    所以,签下刘叶后,宁远就在脑海里为刘叶物色一部这个事情的好作品,但一直没有找到。

    直到一个多月前,跟韩平一起吃饭,同桌的有王晓帅,聊起他的新电影。

    《十七岁的单车》。

    宁远双眼一亮,踏破铁鞋无觅处这是!

    这部电影,作为刘叶的出女作,再合适不过了。

    女主角除了周讯外,就是那位高媛媛了,说起来,高媛媛一开始也是到处拍广告,直到97年拍《爱情麻辣烫》,才开始她的表演生涯。

    而这部电影,就是她作为第一女主角出场。

    而男主角,在宁远前世是崔林和李滨,这部戏是崔林的第一部戏,在后来,虽然他也一直在圈里,但也没有太过引人瞩目的作品。

    反倒是李滨,几年后拍了那部跟舒畅合作的《魔幻手机》,他饰演男主陆小千,但除了这部外,也依然没有什么作品了。

    因为以前刘叶演《那山那人那狗》饰演山里青年的表现不俗,所以这两个角色,宁远更倾向于他演崔林饰演的那个小贵从农村到京城打工,当快递员。

    还真是巧合,都是相同的职业,只不过一个在极为偏僻的山里,一个在非常繁华的大都市。

    这部电影就是京影厂出品的,虽然现在韩平不在京影厂了,但有宁远开口,韩平转头问王晓帅,这个面子还是卖的。

    更何况宁远也不是强行塞人,只是要一个面试资格。

    宁远相信,以刘叶的能力,如果还干不过那个崔林,那他前世也白得那么多影帝了,更何况,他当年第一部《那山那人那狗》,就提名了最佳配角,比宁远也只是差个获奖,已经很牛了。

    而且宁远当时就说了:“王导,您要是看中了就用,看不中也没关系,让他在我们话剧院再打磨两年,相信以后肯定还会有合作机会的。”

    有了宁远这番诚恳的话,王晓帅自然没有任何疑虑,反而对宁远颇有好感,甚至还想让宁远演他推荐刘叶演的那个角色。

    至于原因,当然也是因为宁远之前的《那山那人那狗》,演的就是乡村邮递员,而且把那种憨厚劲儿演出了神。

    宁远当然没有答应,只是说现在想继续学习,而且把自己推了几部电视剧和电影的事情都说了,王晓帅也就再没多说什么了。

    果不其然,虽然王晓帅之前看中了崔林,但当宁远把刘叶带过去,往他眼前那么一站,王晓帅就有了好感。

    再让刘叶试了一段,王晓帅当即拍板:“行,就是你了!”

    就这样,刘叶开始了他的出女作。

    而刘叶饰演的这个小贵,说起来也是第一顺序男主角,比李滨饰演的小坚的戏份多。

    这部电影,讲的是小贵从农村来到京城打工,他找到了一份快递公司的职业,骑自行车送快递,每单收费10元。等他挣够了600块钱,他就可以买下他特别喜欢的那辆公司借给他的银色山地自行车。小贵承受着客户经常的抱怨,努力地工作着。

    就在他快要攒够钱的时候,他的自行车丢了。他跑遍了整个北京城寻找他的自行车,然后在街上,他看见一个学生骑着它。新的车主小坚说这辆车是在旧货市场上买的,而小贵必须要回自行车,于是两人只好设法共用这辆自行车。

    实际上,这部电影在宁远前世,是00年拍的,所以宁远一开始才没想到。

    而且正因为这个时间节点,让这部电影最后审查没被通过。

    除了王晓帅没有进行审查,就带着电影去参展柏林电影节外,最主要的原因,据后来娄烨说,当时正是华夏申奥的关键时间,而这部电影,拍了太多胡同,没把京城现代化的一面展示出来,不利于申奥。

    这部影片被禁,纯粹是因为时间不对,而不是内容。

    所以,过了那个时间,到了04年的时候,重新送审,只象征性的剪了几个镜头,就被允许公映了。

    而现在当然没有这个问题了,申奥已经成功,只要宁远提醒韩平,让他交代王晓帅不要再往枪口上撞,公映还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演员,当初无论崔林还是李滨,都是小白,尤其是李滨,之所以能演这个角色,还是剧组在京城大街小巷挑中的

    为了挑选十七八岁又会玩车的青少年演员,剧组几乎找遍了京城每一个单车少年聚集的自行车店,李滨曾有过山地自行车被偷又找回的经历,并因此意外走进了玩车的圈子,被剧组发现,然后获得了面试的资格,最后被确定下来,包括崔林也是。

    宁远相信,有了刘叶的加入,没准这部片子还能有什么新的收获。

    比如,金驹奖?

    在当年的金驹奖里,李滨还入围了最佳新演员,而就是那一届的金驹奖,刘叶靠《蓝宇》称帝,说起来还真有缘分。

    老子说:缘,妙不可言!

300、勤能补拙!(二合一)

    在片场,宁远看到了这时候还很青涩的高媛媛,还有已经声名鹊起的周讯。

    在戏里,她饰演的角色一开始被小贵和他哥,以及所有人误认为‘衣服多得穿不完’的城里人,时尚靓丽,让他们经常偷看,但后来才知道,她不过是那个有钱人家的保姆,趁着主人不在家,偷穿女主人的衣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其实这部电影的主题,就是农村和城里那种泾渭分明的壁垒,周讯饰演的这个叫做‘红琴’的保姆,更像一个黑色幽默,用小贵他哥的话说:

    “这城里人真不知足,住这么大个房子,还整天没个笑脸。”

    对比当时两人穿着脏兮兮的衣服,一人抱碗面条,在墙洞里偷看对面的周讯,的确天壤之别。

    但知道她只是个保姆后,就让之前觉得高不可攀的小贵他哥,后来发出那样的感叹:“早知道她也是从农村来的,我……”

    即使李滨饰演的小坚,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但他的家境,其实跟小贵好不了太多小贵打工攒钱渴望拥有那辆自行车,而小坚,父亲给小坚继母带来的妹妹交完学费后,就没法满足曾经答应小坚买自行车的愿望。

    最后,小坚只能偷拿父亲的钱,去二手市场买了一辆自行车。

    而这辆自行车,其实就是小贵丢失的那辆,小贵当初在上面做过记号,丢了后就满京城的找,当小贵找到后,两人打了一架,最后迫不得已,只能约定一人骑一天,才解决了这个矛盾。

    他俩,以及周讯饰演的保姆,就代表农村的,或者说平凡的,而高媛媛饰演的潇潇,在剧中是一个清纯的女学生形象,但她也有缺点,用未来的话说,有点绿茶。

    小坚有了自行车,潇潇夸了句‘车不错’,就让小坚乐得心都飞了起来,而慢慢跟小坚就关系近了,还在小树林里玩亲亲。

    到后来,小坚自行车丢了,心里不爽,潇潇来找他,发了通火后,潇潇转身就走,然后投进了一个叫做大欢的不良少年怀抱。

    潇潇,和大欢他们那一帮人,说代表城里人也不是那么贴切,毕竟只是一小撮,还有小保姆家的主人,以及小贵那个快递公司的经理。

    尤其是影片最开始,面试那一段,说着各个地方方言、不太干净的装容、腼腆的神色的面试者,和一口流利普通话、不带丝毫感**彩的面试者,这种对比才更加明显。

    宁大强他们在这里是看热闹,而宁远看了好一会儿后,就发现刘叶果然还是那个刘叶,悟性和可塑性都非常强,虽然他没有经历过小贵的经历,但显然他把表现派的方法学到了家,每一个情绪的演绎都非常到位。

    反观饰演小坚的李滨,就需要王晓帅不时的提醒、引导,才能诠释出来。

    不过李滨也的确是吃这碗饭的料,有时候只要王晓帅稍微提两句,他就领悟到了,否则他也不会凭借这部电影拿到金驹奖的最佳配角提名。

    要知道,在这部戏之前,他可是个纯素人。

    不过,这也是王晓帅的厉害之处,好的导演,不仅仅能导好戏,更要会调教演员。

    因为之前就一起吃过饭,所以来到剧组后,宁远看了一会儿,在他们休息的时候,宁远就过去跟他聊了会儿天。

    “我更好奇的是,这些演员你都从哪儿找来的?”

    “嗨,别提了,太辛苦。”王晓帅摆了摆手,拿烟给宁远,宁远也没拒绝,接了过来。

    虽然宁远不抽,但对于抽烟的人来说,他不确定你抽不抽,有时候就会觉得你有什么想法,反正一根也没什么,宁远也没那么矫情。

    王晓帅笑了笑,凑过去给宁远点火,然后才给自己点上。

    看到这一幕,周围很多偷偷打量这边的演员、幕后都羡慕不已,平时他们给导演递烟还得犹豫一下,看看现在,到底宁远是腕儿,还是导演给他递烟,而且还亲自点上。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这样,真羡慕。

    吐出一口烟后,宁远指着在另一边,正穿着一身校服的高媛媛道:

    “去年我就开始在京城挑选饰演潇潇的演员,这个演员必须得纯,但找了几个月,找得我很崩溃,一度生起去他吗的,不拍了的念头。”

    这话说的宁远哭笑不得。

    王晓帅则道:“你还别笑,真是这样,形象清纯的高中生形象已经很难找到了,别说现在,去年就已经开始流行纹眉,画嘴唇线,看了他们找的那些小女孩,我当时就火大!化得跟鬼似的,俩眼睛能去动物园演国宝了,就这自己还觉得很美。”

    宁远当然不是笑他说的真实性,而是他说话的方式,估计这一面,在外界根本想不到,文艺片的导演出口成脏,还一套一套的。

    不过,在宁远前世,后来这部电影过审后重新上映,王晓帅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过“那时候虽然还没有去高丽整容的风潮,但那种风气已经开始变了”。

    说着,王晓帅又指了指高媛媛:

    “直到几个月前,就是咱俩喝酒之前没多久的时候,选角的副导演给我推荐了高媛媛,说她拍过张扬的《爱情麻辣烫》。”

    “开始我还没觉得怎么样,因为我一问她年龄,79年的,今年都22了,演高中生能行么?嘿!”

    王晓帅一拍大腿,练比带划的兴奋道:

    “那天她来的时候,穿着白汗衫,理着齐耳短发,一点都没有化妆,太棒了!”

    拍着宁远的肩膀,王晓帅到现在还一副惊喜的表情:

    “你知道吗,就是那种让我眼前一亮的,一种干净的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太好了我说,当时我就拍板,就你了!”

    宁远笑道:“你不用形容,看现在她的模样就知道,你选对了人。”

    这个时候的高媛媛,的确清纯的能掐出水来,让宁远忍不住想起她那个清嘴的广告。

    王晓帅连连点头:“对对,现在就是,所以那时候我就喜啊,我就乐啊,我就问她,说你愿不愿意来拍这部戏?而她的回答让我实在没想到,你猜怎么着?”

    “你还卖什么关子?”宁远好笑起来。

    王晓帅笑道:“她说以前我们搞地下电影的时候就知道我,特别崇拜,这让我当时的心啊,简直是……太高兴了,就这样,签了。”

    宁远哈哈大笑:“年轻人那个阶段的叛逆想法,总喜欢地下的,觉得别人不懂的、玩的少的就是时尚、新潮。”

    “对对对。”王晓帅一副你懂我的表情:“我也这么想的,现在再看当初的东西,都什么玩意儿啊。”

    两人都再次笑了起来。

    说完,王晓帅忽然想起什么似的,一副古怪的模样上下打量宁远:“说人家年轻人,跟你七老八十似的,估计你还没她大。”

    宁远笑道:“的确没她大,我八零年的,但我经历的多啊。”

    王晓帅点了点头:“这倒是,跟你说话就感觉得出来,像我跟那些小年轻聊天,经常聊一会儿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此时,他俩相谈甚欢的样子,看在那些人眼中就更羡慕了,用未来那个表情包,一副仰望的表情:或许这就是大佬吧?

    其实这跟高年级的学生在低年级面前就会不由自主的端着,但到了同级人面前,就无所顾忌了是一个道理。

    现在的宁远,早就跳出新手村,跟这些导演、制片一块儿玩了。

    “那些人,都不是专业演员吧?”宁远指着那边一个黄毛,还有他旁边玩单车的小年轻。

    “对。”王晓帅点了点头:

    “潇潇的演员只要清纯就够了,而其他人就更难找了,毕竟要玩车,我们几乎把京城大半个买自行车的店都跑遍了。”

    王晓帅也指着那个黄毛:“他叫李爽,在戏里演大欢,就是潇潇后来的男朋友,他们这一帮人,就是在动物园旁边的服装摊那儿玩车的,我首先挑中的他,因为他年龄稍大一些,副导演就让领头,给我们介绍人。”

    说到这里,王晓帅又笑了:

    “当时的情况,真跟皇帝选妃差不多,一群人乌泱乌泱的围在一圈,副导演在那儿挑人进去试戏。”

    “演小坚的李滨,就来了三四次,每次都被我给忽略了,直到有一次,副导演突然就发现,这孩子挺眼熟,得来了不少次了,挺有毅力的,进来试试吧。”

    “试试就试试,我就让副导演把他叫进来了,来了我也没多说什么,就指着人群中的大欢,对他说,这人抢你东西!”

    “好小子!”王晓帅感叹一声,道:

    “你知道吗,那边好多人,都是来试镜的嘛,但之前很多试戏的放不开,不敢发火,甚至不敢大声,嘿,就他,冲过去,脸上一副混不吝的模样:‘干嘛,抢我东西?哎哟我艹!’一下子抓住了大欢的衣领!有胆子,有脾气,我喜欢!”

    “怪不得……”看着王晓帅欣慰又满足的表情,宁远恍然。

    不过说到这里,王晓帅又叹了口气,指着另一边一个看模样像跑腿的工作人员的青年,道:

    “这个唐波,倒是挺可惜的。”

    “怎么了?”宁远好奇道,甚至感觉这个小年轻有点眼熟。

    王晓帅道:“其实一开始找的他演小贵,但那时候我也没确定,总觉得他身上缺了点什么。”

    顿了顿,王晓帅道:“他也挺务实的一个小伙子,我这边还没确定呢,他也不知道从哪儿走的关系,就搞到了一部分剧本,自己就在那儿琢磨,这不算,自己还跑人家快递公司去打工,一分钱不要,就为了体验生活。”

    宁远愣了愣,看着那个身影,倒是多了些佩服。

    “是挺可惜的吧,直到后来我看到一个叫崔林的小伙子,就觉得,这个崔林比唐波强,试了试果然如此。”

    “其实我这个人不适合拒绝,所以就让副导演去跟他说,副导演在旁边的小饭馆点了几盘菜,一瓶二锅头,把他叫过来,准备跟他聊聊,没成想他倒是看出来了,一口气就把那瓶酒干了。”

    即使过去这么久,王晓帅说起来,也忍不住叹息,摇了摇头头:

    “后来我听副导演形容,就觉得这小孩,肯定是难过到了极点,唉……但我也无能为力,我不喜欢将就,能有更好的,就不愿意用次一点的。”

    拍了拍宁远的肩膀,王晓帅道:“就因为这样,原本我都确定了崔林来演小贵,不过后来你跟我提了那么一嘴,反正是试试看,我就试试,没想到你还真给了我一惊喜,送来这么个宝贝。”

    看向那边,一个人在那儿踱步,嘴里念念叨叨的刘叶,王晓帅满脸的欣赏,那眼神不下于之前看高媛媛的模样。

    宁远只能说,到底是大导,你这眼光真不赖,未来的确也就这俩红了,还是大红大紫。

    王晓帅笑了笑:“所以后来我又让副导去跟崔林说,不过这崔林跟唐波不一样,点了点头就离开了,倒是唐波,即使没选上他,他也没走,留下来当了个剧务。”

    感叹的望着那边,唐波忙碌的身影,王晓帅唏嘘道:“从男一号变成了剧务,也一直留在剧组,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宁远也终于想起了他,未来虽然没红,但也出演过很多影视剧的配角,难怪看着眼熟,包括过两年大红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他就在里面饰演石光荣的小儿子石海,是黄海波演的石林的弟弟。

    除此之外,宁远在前世的时候,有一次也跟他合作过,不过那时候宁远已经是主角了,而他还是个小配角,但作品一直没断过。

    所以,宁远回了一句:“即使他没天分,但会来事又啃下功夫,不管在哪个行业都不会混的太差。”

    王晓帅一愣,随后点了点头:“这倒是,以后要是有机会的话,我也给他介绍点戏份。”

    “王导有心了。”宁远笑道。

    王晓帅也笑了:“除了天分,我也喜欢勤奋的。”

301、推荐新剧

    相较于其他演员,宁远更好奇周讯怎么会参演这部戏。

    她的咖位在这部电影里最大,但她饰演的红琴……却几乎没有词,全程都是通过旁观者视角的镜头拍她,以及在镜头前无声表演,更像是一个游离于镜头之外的角色。

    虽然如此,但她的角色设置,以及她的演绎,对这部剧来说足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非常精彩。

    但即使这样,放后世,稍微有点咖位的演员都不会接,毕竟连词儿都没有,更何况是周讯这个级别的,即使还没有未来那么高,但现在的她,在圈里已经不算低了,尤其是《大明宫词》之后。

    当宁远问出来后,王晓帅哈哈大笑:

    “她是被我诳来的,我现在在圈里还有几分薄名,又跟红姐关系不错,我就找红姐跟她说,我这有部电影,对你来说是个挑战,是你以前没演过的,接吗?”

    宁远一脸无语的望着他,明显这家伙是摸透了周讯,一个挑战,一个没演过,就让周讯兴趣大增。

    别说是周讯了,自己听了都想来,毕竟以前王晓帅的作品质量还是有保证的,总不可能让自己来跑龙套吧。

    没想到,他还真让周讯来跑龙套了,顶多比龙套多点镜头。

    耸了耸肩,王晓帅继续笑道:“于是她就来了,就跟你现在一样,虽然看剧本后有点无语,但她好歹也签了,而有了她,就让我信心大增。”

    说着,王晓帅感叹道:“难怪叶哥和红姐说跟她拍戏非常省心,我现在是真的感觉到了。”

    关于周讯的评价,圈内无数人都给出了溢美之词,宁远听得太多了。

    不过这个叶哥和红姐,宁远第二次从他嘴里听到,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是谁,但估计正是他们,才让王晓帅知道了周讯的喜好,于是宁远好奇道:

    “怎么说?”

    王晓帅道:“之前她拍了红姐的《大明宫词》,红姐跟我介绍她的时候就说:我要的东西她都能给我,我做导演就觉得太享受了,我也想要这种享受,现在果然,到了她的戏份,我享受到了。”

    宁远哭笑不得的指了指他:“你呀~~”

    而王晓帅则笑得前仰后合。

    这个时候,宁远才知道他嘴里的红姐,原来是李绍红。

    前年在金雕奖的颁奖典礼上,唐果强把宁远叫过去引荐给霍建起的时候,胡梅、李绍红他们那些同学就在旁边,宁远跟她有过一面之缘。

    不说未来,现在的李绍红,在圈内导演中地位就很高,到了明年的《橘子红了》一出,在内地电视剧导演里至少前三。

    而这时候的周讯,已经通过三年前那部《苏州河》拿下巴黎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说起来,苏州河的导演娄叶,和王晓帅也是京影导演系85级的同学。

    这么一想,宁远也就知道叶哥是谁了。

    在去年,周讯又凭借《大明宫词》拿到金雕奖最受欢迎女演员。

    在金雕奖中,有两个奖项,一个是最受欢迎女演员,还有一个最佳女演员,前者代表人气,后者代表在这部剧中的演技。

    周讯没拿最佳女演员,不代表她演技不好,而是她不是大明宫词的女主,只是女主之一,因为她演的太平公主年轻的时候,年龄再大一点,就换陈红了。

    那一届的最佳女主,一个是《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的朱媛媛,她也是99年那一版《思凡》中小尼姑的扮演者,都是宁远他们华夏话剧院的。

    再一位,就是《京城女人》里的娟子,她更为知名的,还是还珠里的令妃,以及《女人不再沉默》里的女主,说起来,这部戏捧红了那个饰演变态的侯天来,到十来年后,他还在《人民的名义》里学英语。

    其实在前世,这一届的金雕奖里还有第三位最佳女主角,那就是《永不瞑目》里的女主苏瑾,不仅是她,袁莉也拿到了最佳女配。

    反倒是陆易,尽管他是男主,但只是人气高,评选时没拿到最佳男主,只拿到了最受欢迎男演员,跟周讯搭对儿。

    陆易好歹还拿了个奖,而《大明宫词》里,周讯拿了最受欢迎,饰演李显的郭冬临,也拿到了最佳男配,反倒是正牌女一号陈红,什么也没捞着。

    论关系轮人脉,她96年就嫁给陈恺哥了,自己名气也大,方方面面都比这俩都强,所以只能是演技。

    但宁远这一世,因为永不瞑目延迟,这个最受欢迎男演员奖自然没有‘肖童’的份儿,就落到了卓杰头上《少年包青天》。

    让他兴奋得几天都没睡着。

    在前世,卓杰还真没得过什么奖,唯一一个还是08年的时候,浙省台自己搞的华夏电视观众节,在这个第三届颁奖典礼中,卓杰靠《夜幕下的哈尔滨》拿到一个最受观众喜爱的十大明星奖。

    一个电视剧的小奖就算了,还一下就评出十个,含金量可想而知。

    不过,这十个倒不是评委评选的,而是网络投票,排第一的就是黄教主,他凭借的就是《鹿鼎记》。

    排第二的是《甜蜜蜜》的邓朝,第三是凭借《封神榜之凤鸣岐山》的樊冰冰,接下来就是孙荔、佟大伟、张果立,卓杰排第七,在他后面是陆易、蒋文丽和小宋嘉。

    所以,基本就是人气排名,有大热作品,人气高就能上,反而跟演技关系不大,这时期,黄教主接连有汉武帝、杨过、许文强这些大热剧集,拿第一也不足为奇。

    而张果立和蒋文丽,则是靠的《金婚》上榜,算是给中年人挣了点面子。

    而卓杰,那时候也基本快销声匿迹了,这部戏算是他最后的挣扎,而且还是给陆易做配,两个少包集合。

    宁远也不知道这哥们怎么混的,但有一点,肯定跟他的脾气性格有关,否则他要演技有演技,要代表作有代表作,又背靠华夏话剧院这样的单位,有这么多大佬前辈,稍微提携一下也不至于把一手好牌打成那样。

    所以这一世,宁远有事没事就跟他灌输情商的重要性,重塑他的三观。

    现在他能拿到这个奖,就证明卓杰听进去了,否则依然没戏,得奖这件事,并不单纯看演技,也看人。

    不过今年的金雕奖,宁远不会再错过。

    就在前不久,今年的金雕奖提名公布,宁远赫然在列,而且还是两个最佳男演员和最受欢迎男演员都被提名,依然是‘肖童’那个角色。

    尽管其中有不少大腕,比如李又斌、李宝田、任成伟和黄宏,但每年金雕奖的最佳男演员,都不止一个,多的时候能达到五个。

    即使这个最佳男演员拿不到,但那个最受欢迎男演员,肯定是宁远没跑了。

    就在这个时候,宁远看着王晓帅正在打量自己,不由一愣:“怎么了?”

    王晓帅点了点头:“好像还挺合适的……”

    “什么怎么回事,你都把我说迷糊了。”宁远哭笑不得。

    “你等会儿。”王晓帅想了想,转头叫道:“周讯!”

    周讯就跑了过来,先好奇的看了一眼宁远,然后对王晓帅道:“怎么了导演?”

    周讯穿着戏里那件粉色长裙,留着半长的发型,抹着鲜艳的嘴唇,看起来多了一丝风尘气,让宁远实在无力吐槽现在的审美,但不得不说,这就是现在的时尚。

    别说这时候了,就算七年后,就卓杰获得浙省电视台举办的第三届华夏电视观众节颁奖那次,那些主持人穿着t恤衫,外面还套一个银色亮片小马甲,用未来的眼光看也太土了,但那些主持人无一例外都那么穿。

    还有那几届的超女,舞台上的扮相和装束,也一言难尽。

    连那时候都那种风气,何况是现在。

    不过,这话宁远可不会跟王晓帅和周讯说,怕不是想挨打。

    王晓帅对周讯道:“之前红姐跟你说的那部戏,演员都选好了吗?”

    周讯一愣,迟疑道:“应……应该差不多了吧,具体我也不太清楚,不过饰演老爷和夫人的都找好了,一个是寇世勋先生,还有一个是归亚蕾女士。”

    听到这话,如果宁远还不清楚王晓帅在想什么,那他也白重生了。

    橘子红了!

    他想介绍自己过去?

    看这意思……这部戏现在还没拍?

    宁远看到周讯现在在这儿拍这部戏,还以为那部已经拍完了,毕竟在宁远前世,那部戏可是明年正月初一在京城电视台播出的。

    但想到这部十七岁的单车都延迟了,那橘子红了延迟也就不算什么了。

    想想周讯的履历,这几年她可不要太拼,单单2000年,就有她演的七部电视剧先后播出,电影这几年每年都有一两部。

    99年和00年,周讯先后跟朴树一起拍了两部电影,分别是《那时花开》和《如果没有爱》,前者是高晓松导演的,后者是张元导演的,周讯跟朴树分别饰演男女主。

    不仅他俩,配角都是他们那一帮子人,比如夏宇、袁荃和羽泉。

    也是这时候开始,周讯跟朴树好上了。

    虽然他俩好的时间不长,但作为见证者的高晓松,后来却说了一件事,拍《那时花开》的时候,他俩整天腻歪,开工一起,收工还在一起,有一次周讯在车里睡觉,摄影师都急了,却被朴树告知不要打扰。

    为了这事,朴树还跟高晓松吵了一架。

    多年后高晓松再次讲起这件事,周讯虽然笑着,但却红了眼眶。

    后来周讯结婚,满世界都是她结婚的消息,而她,却转发了一条朴树新歌《平凡之路》的宣传。

    不是娱乐圈不相信真爱,而是在这个圈子里,有太多的困难,长相厮守不现实,还有巨大的压力,不仅仅自身,还有外界的捕风捉影。

    能相伴一生的,都是百炼成金。

    看着此时,满脸胶原蛋白的周公子,宁远总觉得有些恍惚,毕竟未来将近二十年,她一直在闪光灯下,一点一滴都为世人所知,更不要说宁远前世也是圈内人,了解的更多。

    周讯当然不知道一会儿的功夫,宁远就想到这么多,不过她也的确聪慧,王晓帅只开了个头,她多少就猜到什么。

    好奇的看了看宁远,转头对王晓帅道:

    “王导是想推荐宁先生到我们剧组吗?”

    王晓帅哭笑不得的摇头:“真是……你让我的任何悬念都变成空白,女人太聪明了有时候真不是什么好事。”

    周讯却狡黠一笑:“至少我过得真实。”

    虽然她今年都二十七了,但依然充满灵慧的气质,王晓帅也只是那么一说,然后笑着点了点头:“你高兴就好。”

    而这时周讯却上下打量宁远,然后迟疑着道:“以宁先生的形象,和他现在的影响力,估计进那部剧,也只有男一号这个角色了。”

    “我说的就是这个角色,之前红姐也跟我大概聊过,那时候我没想过宁远,但今天见了他,我忽然觉得,如果是宁远驾驭起那个角色,应该不在话下。”

    周讯笑得有点尴尬:“可是,我前不久听说,红姐已经在接触黄垒了,因为之前我跟黄垒主演过红姐先生、曾念平导演的那部《人间四月天》,红姐当时就挺喜欢他的。”

    王晓帅一怔:“听你这么一说,我想了想还真是哈?黄垒演徐志摩,你演的林徽因,对吧?”

    周讯点了点头,然后有些不好意思的朝宁远笑了笑。

    王晓帅沉吟片刻,忽然想起什么,一拍脑门:“看我这脑子!”

    说着,他转头看向宁远:

    “你有兴趣吗,如果有的话,只要没定下来,一切都是未知数,我跟红姐关系不错,可以推荐一下,如果没有就算了。”

    宁远忽然想逗逗他,于是道:“是推荐了就能直接定下来的关系吗?”

    王晓帅愣了愣,然后看到宁远慢慢咧起的嘴,顿时笑骂道:

    “你也不是什么老实人!”

    说着,他就意会了过来:“看来你是有兴趣吧,那成,我现在就给红姐打电话。”

302、不一样的态度

    《橘子红了》这部剧,在当年播出的时候,正是《情深深》热火朝天的时候,虽然年代一个清末一个民初,相差不远,但风格却迥异,橘子这种沉重的题材,依然在当时的收视中撕开一条口子。

    前十集播出的时候,《橘子红了》最高收视达到7个点,而整个02年的收视冠军《天下粮仓》,也就是12,至于01年的收视冠军《情深深》,则是11,就可见热度。

    其实剧情也很简单,改个名字,就可以叫《容家兄弟和三个太太》,而且时间线也不长,前后就几年的时间。

    主要讲的是容家的老爷因为大太太不能生育,所以就去城里娶了二太太,而住在乡下的大太太为了挽回老爷,就精挑细选了一个跟自己年轻时长相气质相似的姑娘秀禾,由老爷的堂弟六爷容耀辉替他拜堂。

    果不其然,老爷回到乡下的确喜欢上了这个三太太,没过多久,二太太和三太太接连怀孕。

    但后来才知道,不能生育的其实是老爷。

    这么一来,老二老三肚子里的孩子,肯定不是容老爷的,老二是在外面自己找的,而老三肚子里的,就是六爷容耀辉的当初拜堂一见,就喜欢上了。

    尽管都不是老爷的,但毕竟他不能生育,好歹三太太肚子里的倒也肥水没流外人田,还是他们容家的后代。

    最后周讯饰演的三太太,为了保全容家的名声,跟黄垒饰演的六爷划清界限,但却遇上生产大出血,老爷和大太太准备保大人,但三太太却坚持保孩子,给老爷留后,毕竟那时过继也很流行。

    而与此同时,六爷容耀辉正在姑苏城里,跟他的未婚妻举行婚礼。

    在当时很多人的感官中,觉得剧里的二太太嫣红和她的相好吴大伟挺不是东西,老爷太太显得挺可怜却也有自私的地方。

    至于三太太秀禾跟耀辉这对苦命鸳鸯,则显得尤其可怜,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但他们也有自己不对的地方,那就是他们的身份其实是嫂和弟的关系。

    在这里面,谁都有可憎之处,但谁也都有可怜的地方,没有特别大的对错之分,就跟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一样

    大家都有缺点,但这些缺点不足以让你变成恶魔;同样,大家也都有优点,但这些优点也不足以让你变成天使。

    就是这样一个爱恨纠结缠乱不清的复杂关系里,映射了现实,每个人都过得不如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和克制,也有自己的无奈和叹息。

    就像王晓帅之前没想过宁远一样,宁远自己也没想过这部戏,因为之前他也没想过这几年再拍电视剧,毕竟时间太长了点。

    但王晓帅的话,还是勾起了宁远的兴趣,毕竟,这部剧里的角色都很鲜明,尤其是黄垒饰演的六爷容耀辉,倒有点像他之前跟周讯一起演的那部《人间四月天》里的徐志摩,同样很纠结。

    这部十七岁的单车才刚开拍,周讯既然在这里,就证明那部橘子红了还需要一段时间,按照这部电影的进度,至少得三四个月以后了。

    而那时候,也差不多到十一、二月份,一般专业课程都会在那期间结束,最后剩下的就是文化课,宁远还真有空档可以接拍。

    以橘子红了的质量,而且还是黄垒那个荣家六爷的角色,可以发挥的余地很大。

    就像那句话,人们都喜欢喜剧,但往往悲剧留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这部橘子红了,虽然属于悲的一种,但更多,还是那种无奈,虽然最后的结局,并没有人有太惨的结局,但每一个人,都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遗憾,或许更能诠释这部剧的主题。

    而在李绍红的执导下,整个气氛从音乐到环境的布置,到人物压抑的内心,都平静而蓄积着力量,然后再到最后的真相大白,每个人都感到痛苦。

    周讯,在这个时候已经展示了她精湛的演技,把女主角温婉含蓄,智慧且富于想象力,性格和气且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梦,还有最后知道真相的无奈,在生孩子大出血后还执意保留孩子的执着,演绎得相当出色。

    所以在播出的时候,这部剧挺火的,就连那时候不爱看这个类型剧的宁远,也因为很多人在讨论,而忍不住看了。

    这部剧当然也有瑕疵,就像李绍红的每一部剧一样,她总会把一些沉闷的气氛弄得有些阴翳,甚至拍恐怖片都足够了,大明宫词如此,橘子红了如此,就连多年后,她从胡梅手里接过的红楼梦,也是如此。

    当然,《大明宫词》一开播的时候,那种精致的场景、细腻的镜头,一下子震撼了多少人。可十年后,李绍红这一套放到《红楼梦》里,又雷到了不少人。

    宁远感觉,李绍红还是当初那个她,这些年她并没有改变自己的艺术风格,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也没什么错,但错的是不了解观众的成长。

    从最开始的一味接受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式的赞叹,到未来一个劲的拍砖,短短十年,观众看得多了,也迅速成长起来了,而你导演还用十年前的风格,还想要那种赞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瑕不掩瑜,《橘子》是一部很好的作品,而且宁远相信,如果自己去演的话,肯定会比黄垒更到位一些。

    毕竟这时候的黄垒也才刚刚三十岁,那些复杂的心绪,他只能用表现的方法去替代,尽管这时候的黄垒已经拿到了表演系硕士学位,还任教于京影,而宁远,不过是华戏的大二本科生。

    但宁远完全可以用体验的方式,因为那些无奈,他都经历过。

    有经历,用体验,效果自然好于表现。

    跟他正面较量,宁远并不怕什么,但有一点,李绍红以前跟黄垒合作过,怕的就是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

    在前世,宁远出道的时候,李绍红早就在电视圈有了极高的地位,等宁远开始拍电视剧的时候,她除了一部新红楼外再也没什么新作了。

    所以,宁远对她不怎么了解,也只是在一些场合见过,对于她的印象,更多来源于圈内的评价。

    褒贬不一,无论从人还是作品。

    说好的把她夸上天,比如善于挖掘演员的潜力、对剧情刻画细腻有格调,对演员好,谆谆教诲。

    说坏的,也肆无忌惮的抨击,比如把每部电视剧拍的像鬼片,红楼一遍没看完就敢拍,打压未来红透半边天的某杨姓演员,尖酸刻薄等等。

    但仅从作品上,《大明宫词》和《橘子红了》这两部电视剧,还有那部《血色清晨》的电影,宁远都挺喜欢。

    当然,另一部由李雪刀、宋单单和叶静主演的《四十不惑》,在某些方面也不错。

    或者说,这两年就是她的分水岭,之前大部分都是佳作,之后的,就一言难尽了。

    随后,王晓帅给李绍红打了个电话。

    宁远虽然听不太清那边说了什么,但看此时王晓帅的表情,似乎并不是一帆风顺。

    想想也就知道,李绍红在那些负面评价中,其实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感性,会带着极强的主观想法看待人和事,这样的人,如果有了先入为主的念头,就不太容易接受新的。

    或许,她此时内心已经认定了黄垒。

    但宁远的性格也并不是那种一遇挫折就退缩,反而还激起了他的好胜之心。

    这跟他的成长经历有关,如果一遇困难就退,估计也不会有后来的他,早就在艰苦中亦步亦趋,或者随遇而安了。

    开工没有回头箭,现在王晓帅还没说什么,自己就先退缩了,让王晓帅也会尴尬,除非李绍红见了他,并看了他的试镜,亲口告诉他,不想要自己,那个时候,宁远才会放弃。

    至少这样不会寒了王晓帅的心,毕竟自己是他推荐的。

    过了一会儿,王晓帅看了宁远一眼,就拿着手机走远了一些,宁远就听不到他在说什么了,过了好一会儿,宁远才看到王晓帅回来,笑着对自己道:

    “行了,搞定了,你下午要是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她公司,她正好要去那边办事,她顺便见见你。”

    “谢谢你了,帅哥。”宁远笑道。

    说完后,宁远才发现这称呼太有意思了,王晓帅估计早就听过很多次,笑着咧起了嘴,而宁远也哈哈大笑:

    “是不是那时候取名字的时候,就想到这天了,只要比你年龄小的,都得喊一声帅哥?太有先见之明了。”

    “那个时候哪有这称呼啊,都是这两年才出来的。”王晓帅摆了摆手,随后忽然意识到什么:

    “不对啊你这,你跟三哥喊三叔,却跟我叫帅哥,错辈儿了吧?”

    “这不显得你年轻嘛!”宁远笑道。

    王晓帅嘿嘿挑了挑眉毛:“你这意思是……三哥老?”

    宁远则不以为意道:“我要真叫他三哥,估计他就该抽我了,我的年纪乘以二还没他大。”

    王晓帅笑了笑,心里则在想,如果不是关系到一定份儿上,自己这话估计就会让他紧张了,但宁远却没有丝毫担心。

    下午的时候,宁远让宁大强他们在酒店休息,自己去李绍红的公司见她。

    她的公司,其实就是她和她丈夫曾念平,以及李晓婉三人共同成立的,叫做荣信达影视。

    早期的搭配就是李绍红导演、曾念平摄像,李晓婉担任制片,但这两年开始,曾念平也开始导演了。

    比如那部《人间四月天》,就是他导演的,不过不是独立,而是跟这部剧的出品方之一,宝岛投资人派来的另一位导演丁亚明合作的。

    不过,曾念平的水平比李绍红就有差距了,《人间四月天》是一部纯感情戏,没有更多的悬念,引人入胜的情节来吸引人。

    正因为此,流畅的剪裁和节奏的把握才更重要。它应该像徐志摩那些优美动人、朗朗上口的诗一样舒缓、抒情、错落有致。

    但在宁远的感官中,这部戏却拖沓、呆板,如剧中反复出现的徐、林二人约会的戏,地点要么是荒郊古寺,要么是幽深的回廊边,构图美倒是美了,但这种缺乏创造力的重复配上演员千篇一律的表情和缺少感情的念台词,就考验观众的耐力了。

    更何况,情节的推进也没有任何节奏感,只是一味地慢下去,以为慢就等于抒情,淡而无味,好似一杯温吞水。

    自然而然,这部剧播出后也没有泛起太大的水花,不过这部戏也是刘弱英和伊能婧来内地拍剧的开端。

    不过,只从一点,伊能婧饰演陆小曼是一个擅长昆曲表演的票友,而剧组却只给她两天学习表演时间,之前王祖娴拍《游园惊梦》的时候,可是学了将近一个月,就可见剧组的态度。

    虽然他们公司已经成立五六年了,但也依然不大,跟宁远那么宽敞的整层办公场地也比不上,不过倒是离宁远他们公司挺近的。

    进了里面,当宁远摘掉墨镜口罩的时候,前台的小姑娘顿时就双眼一亮,脱口而出:“宁远!”

    宁远笑着点了点头:“你好。”

    显然李绍红交代过,那小姑娘经过开始的惊喜后,就带着宁远去了李绍红的办公室。

    李绍红长得白白净净的,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看起来挺娴静,但她在跟宁远寒暄,宁远落座后,说的第一句话,就让宁远一愣。

    “我之所以愿意跟你见一面,不是你现在有多红,或者说你得过什么奖,而是看在小王,以及三哥的份上。”

    这话,这态度,似乎并不是那么好相与,不过宁远也没有表现在脸上,笑了笑,以退为进道:

    “谢谢李导百忙之中能抽出时间,所以,李导现在的意思是?”

    李绍红从桌上拿起一沓装订好的材料,递了过来。

    宁远接过,就看到上面写着橘子红了、剧本的字样,而李绍红说道:

    “这样吧,你先把这个拿回去看看,一个星期后,你再跟我联系,咱们见见,说说你的看法。”

    宁远一怔,这种方式,其实他并不陌生。

303、骑虎难下!

    当你是小角色的时候,可以直接一句话把你打发走。

    但如果已经有了一定的身份,不好直接拒绝的时候,一般都是这种方式先让你看剧本,回头再来聊聊。

    而不是说:“你把容耀辉这个角色准备一下,到时候过来试镜。”

    一个给你肯定的答复,让你准备这个角色来试镜并不一定选你,但至少有准话,不敷衍。

    而她这个,只让你读剧本,到时候来探讨。

    这就是区别。

    至于你读懂了还是没读懂,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时候,总能找到理由说不合适。

    这个时候,对方就可以面带难色的沉吟一番:“这个角色不太适合你,要不……你演这个吧……”

    然后,就给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就算心里再郁闷,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人家又不是直接打发你,还是给你面子了嘛。

    如果这个时候,你再说对方怎么怎么样,那就是你的不对了,就算你找到中间人,人家也会觉得你事儿多。

    如果不是前世在圈里历练了那么久,宁远也不会知道这其中的弯弯道道,但现在,李绍红一句话就让宁远听出来了。

    但宁远就是奔着容耀辉的角色来的,而且之前王晓帅也是这么说的,如果不是这个角色,宁远没必要花费那个精力去准备。

    连《情深深》那种大热的剧都推了,我又是找关系又是下力气的,来你这儿求一个小角色?连王晓帅的人情都不够。

    所以,宁远想要一个干脆,于是他笑了笑,诚恳道:

    “李导,我知道您是为了咱们这个剧负责,不过之前在王导的片场听他聊起,然后他帮我给您打了这个电话,让我来试镜容耀辉的角色,如果李导已经有合适的人选,我就不打扰了,韩总、王导他也是导演,这点肯定能理解。”

    直到刚刚李绍红说出来,宁远才知道,王晓帅之前的电话,把韩平也抬出来了,估计他觉得以此可以增加李绍红的重视程度,哪知道弄巧成拙。

    而现在,宁远这番话,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给她台阶下即使拒绝自己也没什么,同是导演,韩平、王晓帅肯定不会责怪她。

    如果觉得因此就怪她,那她也白在圈子里混这么多年了。

    韩平两人都不会有意见,自己更不可能会了。再说了,她既然能那么说,明显不会在意自己的看法。

    李绍红看了宁远两秒,随后淡淡道:

    “你刚刚也说了,我这么做是为了这个剧负责,既然如此,就不能随意,剧本不吃透,哪个角色都演不好,你作为专业的演员,这点你应该很清楚,另外,既然小王跟我提起,我就不可能不管。”

    说完后,她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又道:“哦,差点忘了,你现在还没毕业,还是个学生。”

    就算她不说后面这句,前面的话也让宁远对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加上后面这句,就更见她的性格。

    宁远点了点头,没跟她争辩自己虽然是学生,但已经参演过不少剧,也拿过奖,这些她肯定了解,而依然说出来,只能说明她的偏激,再去说这个,除了被她奚落没有别的结果,宁远也懒得去提。

    不过,宁远还是给她留了面子,问道:

    “那我是不是也可以把试镜的角色一起准备一下?到时候探讨的时候可以演给您看看。”

    “你先看剧本吧,讨论了再说,还是那句话,剧本不吃透,哪个角色都演不好。”

    她从大班椅上坐直了身体,一边从桌上取文件夹,一边头也不抬的道:

    “那就这样吧,我还有事要忙。”

    宁远眼睛眯了眯,然后站起身:“那您忙,我先告辞了。”

    “慢走。”这时候,李绍红才抬起头,笑了笑,然后扬声道:

    “小张,送一下客人。”

    随后,宁远就在她助理的客气相送下,进了电梯。

    这个时候,宁远的脸色才沉了下来。

    在前世,比这更难堪的场面宁远都经历过,所以他能沉得住气。

    如果在刚刚去争辩,甚至争吵,或者甩袖而去,潇洒是潇洒了,但传出去,双方各执一词让人分不清谁真谁假不说,还会影响自己的形象看到两方矛盾,每个人可不会认为只是一方的错。

    在现实生活中,连那些无辜受害者都会被喷“谁让你在旁边”、“谁让你大半夜……”“谁让你穿那么少……”的荒谬言论,何况这种。

    以她刚刚表现的性格,恶人先告状的事情肯定少不了。

    这时候携裹《大明宫词》之威的她,背后又有他们78级那一大票的大腕同学,最后吃亏的肯定是宁远。

    在利益面前,别说同为78级的霍建起,估计韩平都不会多言,两不相帮已经不错了。

    无语的摇了摇头:“我特么……这算不算自己送上门的找不自在?”

    要放前世,这种小亏宁远忍也就忍了,反正自己也没少什么,但现在,他也不会任由这女人最后倒打一耙将来给小角色,宁远不可能去演,那时候,由她嘴里说出去的,绝对会是‘拈轻怕重、挑三拣四’之类的评价。

    宁远有错么?

    没有。王晓帅问,他有意向,王晓帅就直接联系了在圈里,知道你要拍新戏,问一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又不是强硬塞人。

    合适就来见见,不合适就算了,一句话的事儿。

    在当时直接回“不好意思,已经挑中了满意的”,换谁也不会因此有情绪,何况别说宁远,连王晓帅都是她晚了七级的师弟,哪敢有什么意见。

    就算是韩平,之前宁远也说了,同为导演,这样的事情太常见了。

    毕竟不是塞人,只是问问有没有人选,没有就算了,而且又不是韩平亲自跟他说,只是王晓帅提了下宁远跟韩平的关系。

    可她呢,偏不!

    要说矛盾,其实也没矛盾,无非就是她不想用,但又好面子,或者说想卖韩平个好,就一口应承下来,即使宁远给了台阶,她也不愿意下。

    还是好面子,既想卖人情又不愿意给实质性的东西,心里难免产生烦闷,死要面子活受罪,然后再把这种恼转嫁到了宁远头上。

    其中的问题,宁远看得很清楚,但后悔也晚了,因为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下一个碰到的是什么人。

    连朋友都需要路遥知马力,何况前世没打过多少交道的人。

    估计就算是王晓帅,也不知道她会给宁远一个骑虎难下的结果。

    宁远也有些头疼,不过在回到酒店的时候,终于想出一个办法。

    见了宁大强他们,宁远也没细说刚刚的经历,就说先看剧本再说,他们不懂,也没多问。

    接下来的几天,白天宁远依然陪他们四处游览,晚上就看剧本。

    他看剧本不是为了参演,只是为了化解这个问题。

    至于这部剧,宁远已经没有任何心思了。

    一周后,宁远联系过李绍红后,就去了她的办公室。

    在去之前,宁远就把上次的经过说给王晓帅和韩平听了总不能你这么对我我还什么都不说,那最后估计连他们也得认为我腕儿大了,挑肥拣瘦。

    而他们则笑着说宁远想多了,这才让宁远恍然,或许,这个时候这种事情还很罕见?

    可别是这女人发明的这个套路吧。

    去了后,宁远没想到她还弄出点阵仗,不仅她,宁远还看到,在自己前世那版《橘子红了》里演二太太外面相好的那个吴大伟的演员,当然,也是这部剧的编剧郑重。

    他不仅是这部剧的编剧,《大明宫词》剧本也是他的作品,关键是,才70年的他,创作大明宫词的时候也才二十七八岁,在那部剧中,他也饰演有角色,就是那个突厥王子。

    说起来,李绍红开始精雕细琢场景,打磨镜头,就是得益于这个郑重。

    他十七岁就上大学,还是华夏人民大学的国际政治系,才大三的时候就导演话剧《面对面》,毕业后出国留学,在芝加哥艺术学院上学的同时,也在当地的一个剧场做演员。

    硕士毕业后,郑重又去纽约,自编自导自演了不少小剧场话剧,吸收那边长处的同时发挥自己的优势,97年回国,接连创作了《大明》和《橘子》两部大戏,奠定了李绍红的地位。

    宁远不知道他俩怎么认识的,但郑重对李绍红的影响,绝对很大,就算后来郑重走了,李绍红在多年后导演红楼梦还是那一套,就可见一斑。

    因为当时很多人评价,都说正是因为那个国外回来的天才,才有《大明宫词》刚出来时候的眼前一亮,因为它的不今不古不华不洋,融入了莎士比亚的话剧台词风格,还有那种大写意的美学风格,给观众的冲击力是很大的。

    外行看热闹,而内行的评价,就是把话剧搬到了影视中,还融会贯通得非常巧妙,所以在那个时候,很多人才评价李绍红得了个宝。

    而此时不仅有郑重,还有她的合伙人李晓婉,也就是那位叫做林深的演员一直被称为荣信达太子爷的原因,林深是她儿子。

    这三人在这里一坐,的确挺有气势,但宁远也不怵,他手机连着韩平那边,因为韩平不相信李绍红会像宁远说的那么做。

    当然,与其说不相信李绍红会那么做,不如说他更相信自己的影响力既然王晓帅抬出了他,李绍红不会这么不给自己面子。

    宁远于是问他:“您想听听吗,要是想听的话,我等会儿进去的时候就开着免提。”

    韩平哭笑不得:“那你就开着吧,正好我现在也没什么事儿,在家里浇花呢,就当听广播好了。”

    至于话费,就由它去吧。

    宁远一一跟他们打过招呼,李绍红示意宁远坐下,宁远则笑了笑:

    “我今天来,就相当于一个面试者,还是坐着吧。”

    既然宁远这么说,李绍红也没多说什么,点了点头:“那你就说说吧,这一个星期,你看完这部剧本的想法,哦对了,你看完了吧?”

    宁远点了点头,然后道:

    “这部剧虽然关系很复杂,包括老爷也很惨,但我要说的是,其实他们都很善良。”

    听到宁远这句开场白,李绍红一怔,而坐在旁边的郑重,双眼则微微一亮,倒是李晓婉,眼神平静。

    宁远继续道:“二太太不过是一个点缀,真正给老爷和大太太致命一击的,还是耀辉和秀禾两人,尽管字里行间笼罩上了一层很温情的色彩,但它终究还是不伦的。”

    “或者说,把不伦和亲情搅和在一起。”

    听到宁远用了搅这个字眼,李绍红眉头微微一皱。

    宁远眼神带着思索,慢慢道:“虽然秀禾与耀辉害怕自己的奸情被发现,但在我看来,他们从来不是害怕自己的事被老爷太太知道之后会受什么惩罚,而是害怕自己的行为伤害到老爷太太的感情和内心。”

    “老爷那边也一样,在他知道了耀辉和自己的三姨太有了那些勾当之后,最伤心的地方也不是自己被戴了帽子,而是给自己绿帽子的……是自己亲儿子一般的六弟。”

    宁远虽然说得不快,但却从始至终没有停顿,连磕绊都没有,侃侃而谈:

    “对于同样给自己戴了帽子的吴大伟,老爷果断的把他开除,而对于自己六弟,老爷显得那样的犹豫和不知所措。这跟一些电视剧中,通常把不伦与权力斗争、人性最恶劣的一面相交织的做法有很大不同,让他们更有生命。”

    听到这个时候,李绍红沉默不语,而郑重,身体已经开始前倾,听得很专注,连李晓婉也明显听进去了。

    这个时候,宁远平静道:

    “很多时候,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无奈,因为顾忌和感情,对最亲近的人下不了狠手,而这部剧这么去处理,包括结尾的部分,就让整个电视剧的剧情显得极端复杂和扣人心弦,也让人物更鲜活,映射了我们每个人自己,看起来才更有共鸣。”

    “温情是脉络,但最终,还是归于无奈,每个人都不是大恶,但每个人又都有他的过错,而这些过错,也都是基于自身的无可奈何。”

    说完这些,宁远自己也叹了口气,随后微微鞠躬,道:“李导、李总,还有郑先生,我说完了。”

    这个时候,郑重突然就鼓起掌来,满眼掩饰不住的欣赏和激动:“说得好!”

    而李晓婉,则下意识的看了眼旁边的李绍红,没有吭声。

    李绍红深吸一口气,然后皱了皱眉,咳嗽一声后,才缓缓道:“说的还可以,证明你回去后还是看完了。”

    这话一出,宁远平静的表情下,就冷笑起来。

304、不会改变!

    宁远不仅看完了剧本,前世更看过这剧,而且还不止一两遍,对于他们想要刻画和表达的东西,当然了如指掌,分析的内容,也就‘好巧不巧’的正中他们的下怀。

    这时候,骑虎难下的就不再是宁远,而是李绍红。

    因为她明显感觉到,郑重对宁远的喜欢,或者说因为刚刚那番看法,而对宁远的好感。

    但这不是她想要的。

    虽然,之前郑重跟她探讨这部剧的时候,也说过类似的话,宁远的感官几乎和他的想法相吻合,但李绍红就是不想要宁远!

    不要不要就是不要!

    就像宁远前世听到不少人说她比较感性那样,她的确对黄垒有着先入为主的好感,就会排斥别人再来演容耀辉,即使是这么懂郑重、拿过金雉奖最佳配角的宁远也不行。

    宁远的确演技不错,霍建起作为她的同学,那部《那山那人那狗》她也看过,当然能看出来宁远的表演浑然天成,包括后来宁远那部《永不瞑目》,她也一集不落的看完了。

    如果没有这次的事情,她对宁远的确挺欣赏。

    但女人感性起来,一旦认准的事儿,比如男人,要想跟他私奔的话,十个爹也拉不回来,更何况之前黄垒在他们公司出品的那部《人间四月天》里的表现也让她喜欢,而且那里徐志摩的形象,跟这部里的容耀辉很相似。

    其实早在之前郑重创作的时候,李绍红心里已经想好了黄垒,就因为那部徐志摩的印象,真的让她特别喜欢。

    虽然宁远更高更帅,但黄垒的气质,也让李绍红觉得跟容耀辉吻合,而宁远,在她看来就稍显锋芒一些,就跟永不瞑目里的肖童是的,并不是那种文质彬彬的、儒雅的气质。

    当然,也跟年龄有关,这时候的黄垒,也三十了,而宁远,才刚二十出头。

    虽然好的演员可以呈现出无数面孔和气质,但有了这个先入为主,她就是觉得黄垒好。

    没有这次的事情,李绍红就喜欢黄垒,何况有了之前爱面子的不好拒绝,让她对宁远又多了一分恼火。

    此消彼长之下,黄垒拔高,宁远更低了。

    于是,李绍红不等郑重说话,就先下定论道:

    “虽然你各方面都很优秀,但表演其实也是对人生百态的刻画,不能说角色就得找高大帅气的形象就是好的,而你的形象气质,在我看来,跟容耀辉还是有差别的。”

    因为宁远惊艳的表现并不是宁远说得有多精妙,而是正好说中了郑重的想法,让郑重欣喜不已,所以,李绍红始料未及之下,就有些心急了。

    此时她只想着去堵郑重的口,却没想到,这话却给了宁远把柄。

    所以,宁远平静道:

    “李导,这么说,您觉得我不适合演容耀辉,是因为形象问题?”

    这个时候,李绍红也反应了过来,但说出去的话,她脸皮再厚也收不回来,更何况收回来了,又怎么去应对郑重?

    脸色僵硬了一下后,李绍红只能点头。

    宁远脸上拿捏出一副疑惑不解的模样:

    “上次见您的时候,我说我之所以过来,是因为王导跟我说了这部戏,觉得我可以试试容耀辉的角色,所以他给您打电话,推荐我过来,那时候我担心您有合适的人选,就说如果有就算了,您那个时候让我看剧本,可您今天……并不是因为剧本,只是形象……”

    宁远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但话里的意思,已经让李绍红坐如针毡了。

    那个时候,李绍红只知道宁远演戏不错,又哪知道宁远领悟能力这么厉害,竟然跟郑重的想法不谋而合。

    直到宁远来之前,她还没把宁远放在心上,为了表现自己的重视演给宁远看,甚至还把郑重拉过来,就是为了让宁远回去说的时候,韩平他们不会觉得自己敷衍。

    不过,她也提前给郑重下了眼药,说宁远之前靠着人脉演了几部好戏,现在又想靠人脉来拿主演。

    郑重听完果然有些生气,但在宁远说完后,郑重就沦陷了!

    说文人相轻,但当遇到知音的时候,就不是相轻,而是惺惺相惜,没什么能比别人看懂自己表达的意思而兴奋难耐。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所以,等于李绍红挖了个坑,把自己扔进去了,这时候还不得不自己往下垫土好爬上来。

    如果她知道,宁远还跟韩平通话,估计挖土的劲儿都没了。

    实际上,此时在电话那头,听到这番对话的韩平,脸色已经沉了下来,花也不浇了,手机放在茶几上,自己坐在沙发上拧着双眉。

    还是在听广播,但内容已经从轻松剧变为悬疑剧了。

    本以为对宁远可以随意拿捏,但让她没想到,宁远竟然是只刺猬,还让自己下不来台,李绍红有点羞恼的沉声道:

    “宁远,你这是什么态度?你知不知道这部剧有多少人给我打招呼,你又知不知道多少人让我回绝了?如果不是这样的关系,我都不可能让你过来,你又怎么可能拿到剧本?”

    训斥一通后,她语气又缓和了下来:

    “我如果一开始就说你不合适,这不是打消你的积极性吗?你们华戏有一句人人都懂的话,戏有好坏,但角色无大小,难道说,你现在有了一定的名气,就非主角不演吗?作为演员,应该尝试戏路的多样性,而不是只盯着名和利,还应该有自己作为演员的追求。”

    她的确能说会道,短短一番话,连消带打后又语重心长的一副‘为你好’的教诲,真要是出道没两年的新人,估计还真让她给震住了。

    但宁远,却平静以对:“角色无大小,是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这种方式下的偷换概念。”

    面对微微涨红脸的李绍红,宁远说道:

    “既然李导觉得我不适合那个角色,那么我准备试镜的戏,估计你也不想看了,所以,我就不打扰各位了。”

    朝李晓婉和郑重点头致意后,宁远微微一笑:“各位再见。”

    但就在宁远刚要走的时候,郑重突然站起来道:“那个,宁先生,稍等。”

    这个时候,李绍红想阻拦都晚了,只能黑着脸不吭声。

    而李晓婉,一如之前的沉默,作为合伙人,她得照顾李绍红的情绪。

    见宁远诧异的看着自己,郑重问道:“宁先生,您刚说您准备了试镜的戏份,能不能……请您试演一下,麻烦了。”

    说着,郑重还朝宁远鞠了一躬。

    听到这话,李绍红气得脸都快绿了,但郑重只是她聘请的,也算合伙人,而且对她的艺术指导非常重要,有求于他,李绍红也没法向郑重发脾气,只好说道:

    “小郑,他都那么说了,你又何必自讨没趣呢?”

    而郑重却说道:“不,他既然能把我的想法读懂,就说明他是真的用心了,我想看看他是怎么表现的,真的特别期待。”

    即使说的时候,他也看着宁远,并没有看李绍红。

    在外面待了这些年,郑重对人情世故并不是那么精通,反而有一种学究般的执着,或者说对专业和艺术的执着。

    李绍红无语摇头,而李晓婉则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不要再说了。

    瞥了宁远一眼,李绍红冷着脸。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你!

    本来宁远都准备走了,但听到郑重的话,又看到他渴望而真诚的表情,想到曾经圈内人对他的评价,于是点了点头:

    “那就献丑了。”

    郑重连忙感激的道:“谢谢,您准备哪一段?”

    宁远想了想:“其实哪一段都行,不过我此时此刻的心绪,我觉得更适合那一段,就是当二太太从大伟口中知道耀辉和三太太秀禾在咖啡馆相拥的事情,并告诉老爷后,耀辉在老爷面前的那段话。”

    郑重双眼一亮:“好的好的。”

    而李绍红则蹙眉想了想,然后下意识的就要去翻桌上的剧本,不过刚伸出手,又想到什么,鼻腔里哼出一道气息,把手收了回去。

    这个时候,郑重已经把他手里的剧本翻到了那个位置,这是他的作品,几乎两三秒的时间,他就找到了。

    然后,郑重对宁远做了个请的手势。

    宁远清了清嗓子,深呼吸一口气后,神色变得激动起来,用清晰又带着感**彩的语气大声质问:

    “体统?什么是体统?”

    说着,宁远就把手撑在了他们面前的桌上,脑袋突然就伸了过去,正视着郑重。

    郑重都心里一跳,就更不用说旁边的李绍红和李晓婉,都被唬了一跳,脑袋都下意识的往后缩了缩,然后才反应过来。

    变换了姿势后,宁远又重复了两遍:“什么是体统?”

    两遍语速的频率是降低的,但语气却加重了,也让被直视的郑重心里一紧,没来由的感觉到了压力。

    宁远眯了眯眼,像是没有等到对方的回答,叹了口气后站直了身体,自嘲的笑了:

    “你也不知道,你回答不上来。”

    经历了水浒的宁远,比在永不瞑目时对这些角色演绎更驾轻就熟,尽管他没有这样的经历,完全可以用感情替代法,就像他刚刚说的,此时的情绪,挺适合这段。

    简单的两句话,动作和表情,就把跟他正对面的郑重拉进宁远的戏里,感受很深,即使没有跟他正面的李绍红,也有些愕然的望着宁远。

    这种表现和感受力,她以前只在那些几十年的老演员身上感受过,没有表演的痕迹,他就是角色。

    “如果……”宁远顿了顿,凝视着郑重:“如果这也算有失体统的话,那一个男人娶五个老婆,又算什么?”

    宁远并没有完全按照当初看的黄垒的版本来诠释,比如语句的停顿和着力点,黄垒的着力点在末尾,所以这里语气最重,而宁远的则在五个老婆那里,到了‘又算什么’的时候,他语气已经开始放缓,把立意放到质疑上面。

    而且当初黄垒的演绎,在这里是铿锵的,充满愤愤,而宁远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就像之前分析的那样,他对大哥还是有愧疚的,不是害怕被发现的惩罚,而是担心大哥接受不了,难受。

    所以在这里,他虽然有激动,但更有克制,而那时候的黄垒,更多的是放,几乎没有收。

    而这样一来,宁远通过肢体语言和情绪的表现,就增加了人物的层次感,而不是一个梗着脖子的愣头青。

    紧接着,宁远又说道:“更何况,他们婚姻根本谈不上什么爱情。”

    说完这句,宁远停顿了一下,低头抿嘴片刻后,他鼻翼吸了吸,深沉道:

    “大哥,我从小你就教育我要诚实……所以我想要跟你说一句话,那就是,我爱秀禾,从第一眼见到的时候,甚至比我当初替您掀开她的盖头之前,我就爱上了她。”

    这段话,足有几百字,宁远说的深沉,又充满真诚,无论语气、动作,还是眼神,都让李绍红他们恍若戏中。

    直到宁远退后两步,缓了缓后说道:“我的表演完了”,这时候,李绍红他们才回过神。

    这小子,才入行两三年吧?

    难道真是老天爷赏饭吃?

    如果试镜都是这样的话,那选出来的,又该是什么样的神仙阵容?

    一时间,李绍红心里矛盾起来,有后悔,也有迟疑,至于李晓婉,则苦笑无语,而郑重就更不用说了,激动的站了起来:

    “太棒了,宁远,你演的太好了,不,我觉得你就是那个容耀辉!”

    激动之下,他连宁先生都不叫了。

    转头看向李绍红,郑重刚想说什么,而李绍红已经站了起来:

    “行了,小郑,你已经看过了,今天就这样吧,接下来我们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认错,是需要大勇气的,越成功的人越难认错,越自我的人,想让他认错,难比登天,即使他们心里什么都清楚,但舍不下那个脸,尤其是身份地位都不如自己的人。

    所以,即使后悔了,但李绍红不愿意去改变,否则脸面挂不住。

305、寒心

    李绍红之所以拒绝,除了心理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多年的导演经验告诉他,一部好剧,不是某一个环节突出就行,而是整体。

    更何况,即使宁远演的再好,但黄垒也不差,所以就算不选宁远,这部剧的效果也不会差太多。

    既然如此,又何必让自己心里犯别扭呢?

    “李导,你要是不用宁远,这戏我也没法参与了!”

    就在李绍红走向门口的时候,郑重突然叫道。

    李绍红豁然转头,眼神逼视着他,情绪瞬间爆炸:“你在威胁我?”

    郑重一滞,被李绍红突然这么一瞪,他心里还真有点怵得慌,但犹豫了一下,还是道:“李导,你”

    李绍红黑着脸指着宁远:“就为了这样一个演员?你想让我去告诉人家黄垒,我已经选好了,现在又告诉他不要了?那我成什么人了?”

    听到这里,宁远差点忍不住给她一巴掌,不过还是忍住气,冷笑道:

    “如果上次我来的时候,李导能跟我说这些,那就没有今天的事情了,何必呢?”

    因为郑重刚刚的话,李绍红恼火之下,现在也把这笔账算到了宁远头上,硬邦邦道:

    “现在说也不晚!”

    说完,她又转头对郑重道:

    “选择权在你,但希望你不要意气用事,这部剧,终究会延续大明的辉煌,不仅我,你也会获得更多。”

    但这时候,宁远已经从裤兜里拿出手机:“三叔,就是这样,经过你都听到了。”

    李绍红一脸难以置信的望着宁远:“你、你”

    宁远之所以在这时候把韩平掀出来,就是要给李绍红一个忌惮,否则的话,今天过后指不定她怎么泼自己的脏水。

    就像之前宁远想的那样,无论自己是否辩解,无论最后真相是什么,都会给外界一个不好的印象,而自己如果辩解了,肯定就会是跟她的隔空骂战,那就更糟糕了。

    作为公众人物,一点一滴都会被放大,也会形成无数版本的衍生。

    既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掐断,韩平听到了,她就不可能再出去胡说八道。

    而电话里,传来韩平无奈的声音:“唉,我真没想到,行了,我知道了,你受委屈了。”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李绍红呆若木鸡。

    她跟韩平也打过不少交道,包括这部剧,韩平也挂了制片的名,是因为帮她拉了些投资,所以,韩平的声音,她又怎么会听不出来。

    “宁远,你、你太无耻了!”李绍红气得直发抖。

    “面子……有那么重要吗?”宁远对她摇了摇头,也懒得再理会她,对电话里道:

    “三叔,其实我手里也有一部新戏,年代相近,我敢保证,播出后收视率绝对超过这部,三叔愿意参与吗?”

    电话那头的韩平有两秒的停顿:“回头见了面再说吧,今天就先这样。”

    “好的,回头见。”

    挂断电话后,宁远把手机收回兜里。

    宁远相信,以韩平的城府,当然明白自己这么做的用意,不过即使这样,他也算借了韩平的势。

    虽然最后韩平的语气有些淡漠,但宁远知道她是因为李绍红,如果自己就因此往头上套,那就太玻璃心了。

    不过,宁远也得有所表示,而这个表示,就是新的利益。

    除此之外,宁远也对郑重非常有好感,所以,在众人目瞪口呆中,宁远又看向郑重:

    “如果郑先生也愿意参与的话,我同样欢迎。”

    “什、什么?新戏?”郑重也愣住了,又看了看李绍红,迟疑着。

    反而是李绍红,这时候见韩平都知道了,索性不再忌惮什么,冲郑重道:

    “去吧去吧,去他的鬼把戏,看他一个才出道两三年的演员能把你带哪儿去,真是笑话!”

    她本来是怒急之下的气话,但郑重原本就对宁远有好感,又接连被李绍红三两次口不择言的话伤了,一时间也急了:

    “李导,你怎么能这么说话?”

    “我怎么说话?你听听你之前的叫什么话,为了一个小演员就冲我叫板,趁早把你从国外学来的那套洋玩意儿收起来,在这里我说了算!你是有才,但成功的关键可不是某一个环节,如果你真以为我离了你什么都做不了,那你可太高看自己了!”

    说完后,李绍红看着宁远,再也没掩饰自己的嘲讽:

    “人不大,口气倒不小,凭空弄出来一部戏,就说肯定能超过我这部?谁借你的威风?还是省省吧你,谁信谁才是棒槌!”

    宁远从桌上拿起笔,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递给郑重,朝他点了点头后,径直离开了,再没有多看李绍红一眼。

    这种无视,让李绍红气得差点跳脚,内心的那种抓狂,就像无数只猫挠似的,血液冲到头顶,两侧太阳穴都发炸,深吸一口气,她指着郑重:

    “你这是什么意思?留着他的电话,真准备把这边撇了?”

    “我让你撕了!”这几个字,她几乎是一字一顿说出来的。

    郑重迟疑着,一时间闷不做声。

    见他的样子,李绍红强忍着冲动,点了点头:“行,你”

    郑重这时候才叹了口气,把那张纸撕掉,有些意兴阑珊的道:“李导,今天我有些累了,回去休息一下。”

    这个做法,才让李绍红舒服了一些,摆了摆手:“去吧去吧。”

    在郑重离开后,她立刻叫来保洁员,把地上的纸屑清扫干净,还一边愤愤不平的咒骂:

    “当着我的面挖我的墙角,真以为自己拍了两部戏就大腕了?不过是个虾米,还是泥巴里游荡的虾米!”

    目睹了全程的李晓婉,依然在一旁旁观,没跟着声讨宁远,也没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是幽幽的叹了口气。

    而另一边,下了楼的郑重,有些茫然的环顾四周,最后鬼使神差的掏出手机,犹豫了一下,在手机里输入刚刚那串号码。

    以他的记忆,短时间内还是很牢固的。

    拨了一下,然后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挂断。

    最后,郑重把号码存了起来,没有名字,只随手打了一个‘阿’字。

    他并不是愣头青,因为无论从哪方面看,都知道橘子不说超过大明,肯定也差不了,毕竟是他一手创作的。

    但李绍红今天的做法,实在寒了他的心。

306、投资(二合一)

    开车回去的路上,宁远想着,十来年后这样一个人还活跃在银幕上,毫无顾忌的说话还被夸心直口快,而且似乎有往‘德高望重’发展的趋势,他就不由自主想起老郭那句话:

    “四个相声演员,你把那仨熬死,你就是艺术家。”

    好像上了年纪,不论成就和品行,只要没糊没崩,在圈子里到了岁数就成了家。

    但宁远觉得,某些人即使被捧到那个份儿上,可他们没有才没有德的事实改变不了。

    不是所有的虫子都能变成蝴蝶,因为有的可能是……?

    不仅如此,宁远一直不觉得‘心直口快’这是什么褒义词。

    随着生活节奏变快、压力增加,不少人越来越浮躁,说话做事很容易就伤害到别人,那个时候,轻飘飘来一句:“不好意思啊,我这人就是这样,一直学不会圆融,更不会说谎。”

    你要再生气,那就是你这人太爱计较了。

    可对方似乎搞错了一个概念,诚实不说谎只是对自己自己不欺瞒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诚实的’说别人,更不应该伤害别人,尤其是别人不是犯罪、犯错的情况下。

    只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舌之快,就毫无顾忌。这种人,要么是蠢,要么就是坏,宁远一向敬而远之。

    到中年后,宁远才发现,‘谨言慎行’非常好用,十有**的欲言又止,在日后想来都是庆幸,而绝大多数的敞开心扉,事后都在追悔。

    虽然回来几年了,脑袋上罩着年轻人的标签,宁远行事比前世可以稍微放开一些,但这种人生经验,他依然觉得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摇了摇头,宁远不再想这件事,专心致志的开车。

    进入千禧年之后,京城的车,一年比一年多了。

    前两年都是那种方方正正的车型,而现在,一些流畅的线条也开始出现了,比以前好看多了。

    回去后,宁远继续带着宁大强他们逛吃逛吃,而今天的事,宁远只说了一句不太合适,就没再提了。

    第二天早上,宁远一大早就去了韩平的办公室。

    “坐吧,喝点什么?”

    宁远笑道:“毛尖还有没有?要有的话就来一点吧。”

    能送到韩平这里的毛尖,只能是宁远拿来的,每年清明前后,明前茶上市,宁远都会让宁大强买一些好的,然后分别送给一些长辈朋友。

    虽然这种毛尖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挺贵的,但对于宁远要送的这些人,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宁远只是表示一个心意。

    听到宁远的话,韩平脸一板:“没了,早就没了!”

    “没了?”宁远一怔,似笑非笑的看着韩平:“这才几个月,你是喝茶啊还是拿茶泡澡用了?”

    “就是没了!”韩平瞪眼道,随后笑了起来:

    “不过有不错的安吉白茶,你要不要尝尝?”

    “行吧。”

    说着,宁远又补充了一句:“回头我再给你弄点。”

    韩平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然后让秘书去泡茶了。

    过一会儿,秘书端茶过来,宁远接过后往白瓷杯里一瞧,诧异道:

    “绿茶?”

    以前宁远也听过安吉白茶,但他一直钟情于老家的毛尖,别的茶不怎么喝。

    “叫白茶难道就是白茶了?”

    韩平好笑道:“尝尝吧,就是想着你也喜欢喝绿茶,就跟你说这种。”

    宁远看了看,感觉比毛尖的叶子稍大,不过手工炒制的,叶面泡发后就有不同程度的破损,跟毛尖的雪芽和小芽比,没有那么好看,但口感也不错。

    当然,宁远喝惯了毛尖,其实不喜欢单芽头的毛尖,那种只是好看,但味道也跟这个白茶一样,偏淡一些。

    老家的那些茶客,更喜欢喝带叶子的,一芽一叶才是上品。

    如果真是当口粮茶,其实中芽和次芽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说说吧,你那新戏是怎么回事?”韩平坐到宁远旁边的沙发上,好奇道:

    “你是真有,还是故意说出来气她的?”

    宁远轻啜了两口后,把茶杯放在茶几上,笑道:“两者都有吧,她当时那些话真把我惹毛了。”

    “是什么样一部戏?”韩平问道。

    “金粉世家。”宁远说道。

    韩平一愣:“张恨水先生写的?”

    宁远点了点头。

    “这个可是拍了好几部作品了,不说四十年代的周曼华那部,香江也在四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拍了他的电影,知名度可不低啊,拍好了可以收获很多,但只要稍有差池,恐怕就会被口水淹没。”

    这个宁远当然明白,这部小说还不是直接出版的,而是从27年开始在《世界日报》上连载,一直到32年才写完,历时了五年多的时间,积累了无数读者。

    当时的《世界日报》总编辑张友鸾就评价过,这部小说如果不是章回体,而是用的现代语法,它就是《家》;如果不是小说,而是写成戏剧,它就是《雷雨》。

    张恨水自己也说过,这部小说在创作的时候,很大程度受到他一直喜欢的《红楼梦》的影响,而且立意也相似,都是借助爱情和大家族的衰落,抨击当时的腐朽。

    在完结八年后,当时如日中天的国华影业公司就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并交给刚刚崭露头角的周曼华来饰演冷清秋。

    在41年上映后,周曼华一炮而红,跟那位鼎鼎大名的周旋一起,成为国华影业的两根台柱子。

    除了这一部外,香江那边在48年和61年也各拍了一部,而且这两部时隔十三年的两部电影,饰演冷清秋的都是白燕。

    一方面是她当红,再一方面,也是因为她的优秀和敬业。

    从38年开始,到62年,白燕每年少则五六部戏,最多的时候,50年25部,51年拍了37部,52年拍了24部,仅仅这三年,就八十多部,比现在很多电影人一生拍的都多。

    尽管这样,她在这时期还算不上什么,因为大家都快,而且更快。

    那时的香江,都是快枪手,远比这时期的王晶、文隽快多了,一部戏的制作周期只有一周,放这时候谁敢想象?可就是现实,否则也不会有‘七日鲜’这个词。

    而白燕,就是反‘七日鲜’的一员,就可以知道当时的状况。

    当然,七日鲜也不是指就是七天这个实数,而是形容时间短的虚数,不过大部分都不超过十天。

    比如王晶的父亲王天林,他就是那个时期的名导,他的回忆录就写过

    由星期四决定那天起算,制片马上找演员,找现成剧本或通俗小说,找一个鬼才导演,找一班手脚快的工作人员,一天工夫便可办妥。

    这时候,大家聚在一起谈一谈,由导演说出一个大概的拍摄方式。星期六这部新戏便能开拍,一边拍一边写对白。有时候拿了一本小说就可以拍摄了,同时还要一边冲印剪接。

    拍到星期一,这时候可能已经工作了三天三夜,拍摄部分全部完成,星期二做一天善后工作,连夜印拷贝,星期三正好是第七天。一个拷贝送到电影检查处去审查,其他拷贝送到各戏院准备放映。

    当然,这也跟那时候的电影产业发达,有大众的观影基础为前提,否则缺哪一个都玩不转,即使粗制滥造都能赚钱,为什么还要精雕细琢?

    而且那时候的确有很多天才,不说那时候,就说前几年,刘振伟为了补救王家卫《东邪西毒》因为晦涩难懂的票房惨败,用27天拍了《东成西就》,结果票房大赚不说,还成了精品。

    这些经历,都让慢工出细活充满争议,就像白燕的那两部《金粉世家》,第一部48年拍的,那年她拍了16部,第二部61年拍的,这年她拍了12部。

    尽管这样,这两部戏也依然都大卖,其中的形象都深入人心,当然仅仅是香江那边。

    不过,这些作品因为年代久远,也只有一些行业内的人看过,比如韩平他们,所以韩平才觉得,宁远这其实也算翻拍。

    “虽然因为隔得远,很难发生那种翻拍的固有印象对比,但作为一部经典,你也不能不谨慎。”

    听到韩平的话,宁远点了点头:“所以,我昨天顺带把李绍红的大功臣也给挖了过来。”

    韩平:(⊙o⊙)

    “这都行?”瞪着眼睛看了宁远两秒后,韩平才愣愣道:“你怎么做到的?”

    宁远于是把昨天电话挂断后,自己的话说了。

    “虽然当时他没答应,而且李绍红也让他把我写的号码给撕了,但我敢保证,这会成为他心里的一根刺,对于这种心高气傲的艺术家来说,李绍红的做法太简单粗暴,会给他造成困扰,过后越想会越觉得自尊心受到侮辱,此消彼长下,就会对我的新戏产生好奇。”

    宁远笑了笑:“只要他联系我,我就有把握说服他,让他过来。”

    毕竟李绍红这部橘子红了,韩平还帮她拉过投资,对于郑重当然了解一些,知道他的才能,闻听此言,有些无语的看了看宁远:

    “有时候我真觉得,你不像你。”

    宁远明白他指的是什么,笑道:“对我好的,尊重我的,我会加倍对他好,而耍我的,践踏我尊严的,我不说睚眦必报,至少也不会任由其辱而什么都不做。”

    “你呀~”韩平指着宁远,忽然就笑了:

    “这种心态,倒有些像你的年龄了,争一时之气。”

    顿了顿,韩平又道:“这么说的话,你这性格倒跟你刚刚描述的郑重有些像,或者说,你们这些天才,都是一个脾性。”

    宁远哈哈大笑起来,韩平也忍俊不禁。

    “你怎么忽然想起拍这部戏?”韩平好奇道。

    宁远沉吟道:“其实早就有过这个想法,不过一直没想好找哪些演员演,再一个,我现在当演员还不行,但导演还是差了点,我也在物色一个好导演。”

    韩平问道:“所以,你的意思是,让郑重当导演?”

    宁远点了点头:“有这个打算,但不止他一个。”

    虽然宁远不喜欢李绍红,但她有句话说的不错,郑重是有才,但他的才跟宁远一样,不足以掌控全局。

    也就是说,郑重更适合镜头、场景和台词这些方面,而整体的结构、节奏,就不足了。

    所以在后来,郑重自编自导,由葛优主演的《气喘吁吁》成了烂片。

    而李绍红,离开了郑重,其实也独木难支。

    他俩联合起来,才有这两部精品。

    不过,郑重拍《气喘吁吁》的时候,一方面有市场的变化和背后的操控,再一个,就是他不足以驾驭一部影片,也有他江郎才尽的原因,剧本本身就有问题。

    而这部金粉世家就不存在了,原著是现成的,改编的版本宁远也记忆犹新,也就是说,剧本不会有问题。

    宁远在意的,就是镜头和场景的打磨,而这正是郑重擅长的方面。

    所以这部戏,宁远不会只交给郑重一个人来导演,或者说,他担任艺术指导更合适。

    而调度全局的,宁远还是希望找前世那版的两位导演刘国权和李大为母子俩。

    而巧的是,他俩都是京影厂的人。

    所以宁远直接找韩平要人:“这就靠你了。”

    不过宁远并没有直接要李大为,毕竟这时候的他还没有什么代表作,仅有的两部还是挂靠在他母亲刘国权名下,所以宁远只点了刘国权的名,韩平也跟她熟悉。

    实际上,包括金粉世家,很多人也都认为更多是刘国权的功劳,不管怎么样,来了刘国权,也就不愁她儿子了。

    “行,我回头让她联系你,一个电话的事情。”韩平一口包揽。

    至于演员,韩平问道:

    “你演金燕西吗?”

    宁远摇了摇头:“我公司的那个潘越明,我倒觉得他不错,这次他演的那个《情不自禁》,里面不羁的气质,跟金燕西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这部电影,他就完成的非常好。”

    但韩平却摇了摇头:“不,他的能力还不足以驾驭这样一部戏,我更倾向于你来演,要是他我不放心,要是你的话,我才会投资。”

307、跟你干了!

    无论之前的《非常夏日》和《蓝色爱情》,还是这次的《情不自禁》,都跟韩平有关。

    前两部就是京影厂出品的,后者是华影集团出品的,都算是韩平旗下,尤其是前两部,韩平还挂着出品人的名。

    甚至上次金雉奖的最佳新人,也有韩平的影响。

    所以韩平对这三部的男一号潘越明并不陌生,反而非常熟悉,不过更多是对他在电影中的表现。

    韩平的话,让宁远有些愕然:“您说真的?”

    “什么真的假的,他现在还嫩了点,不行。”韩平没好气道。

    宁远哭笑不得:“可这哥比我还大六岁呢。”

    韩平愣愣道:“真的?”

    说着他上下打量宁远:“可我怎么感觉,你比他还大呢?”

    宁远无奈:“可能我心态老了吧。”

    韩平哈哈大笑,拍着宁远的肩膀:“你要是不说,我一直没把你当二十出头,就算不跟我同龄,也得三四十岁了。”

    宁远嘿嘿道:“这么说的话,那我回头跟他们一样,叫您三哥?”

    韩平立刻瞪眼:“再胡说八道我揍你!小屁孩子,你跟谁叫哥呢!”

    宁远哈哈大笑:“好吧,那就我主演,您可说定了啊。”

    之前想着让潘粤明主演,宁远也是刚在片场见了他,脑海里就升起这种念头,不过再一细想,如果他再过几年,到他拍白蛇传时候,应该就差不多了。

    但宁远可等不了这么久,因为原版的金粉世家,明年这个时候也该开拍了,不过这也是说不准的事情,所以得尽快。

    既然韩平认定了自己,那就自己吧。

    前期准备工作做足的话,今年底开拍,完全可以赶在明年开春杀青,然后可以在暑假期间开播。

    到明年,又该是宁远的第一个丰收年,水浒传按照现在的进度,估计播出也得年底了,而按照公历,肯定过了元旦,也算是02年播出。

    一部水浒,一部金粉,绝对能火一整年。

    而听到宁远的话,韩平摆手道:

    “没定!你现在一头没一头,让我怎么跟你定!”

    说着,韩平笑道:“你回头得把人员给我配齐了,剧本整好了我看看再说,毕竟是你第一次经手,我还真有点不放心。”

    宁远无语:“你这老家伙,还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韩平手一扬,作势欲打:“你个小兔崽子,再胡说八道我就先把你给炖了!”

    宁远嘿嘿笑过后,道:“那我先把想法说给你听听。”

    韩平点了点头,同时转身去自己的办公桌前拿过笔和笔记本:“说吧。”

    “这么正式?”宁远诧异道。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你以为我跟你这么大啊,现在不够用了。”韩平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好吧。”宁远笑道,对于韩平这种态度倒是刮目相看。

    或者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有人说有后台就可以上位,但他们估计没想过,谁能有历史上那些皇帝的后台硬,但没能力,光坐上去不行,还得能守住,而这也只是及格。

    随后,宁远就把自己前世那版金粉世家对原著的改动说了,不过宁远也不是全部都拿来,还有自己对那一版一些瑕疵的调整,都一一说了。

    之所以隔了一天才来找他,宁远就是在脑海里原原本本的先过一遍,思考之后才来,如果没有准备,估计这老头更不会放心了,还会骂自己骂一顿。

    虽然宁远挑一些重要的说了,但依然说了俩小多时,这中间茶叶都换了两道。

    说完后,韩平依然在本子上写着,过了一会儿才抬头:

    “还算有些思考,证明你的确是认真琢磨过,不过回头还是弄一份正式的剧本拿来看看。”

    “行吧。”宁远苦笑。

    随后韩平依然在本子上写写画画,过了一会儿抬头,诧异道:“你还有啥事儿?”

    宁远愕然:“没事儿啊,我等你指示呢。”

    “指示个屁啊,我刚不是跟你说了,先弄点东西来看。”

    说完笑骂道:“滚蛋,不走还准备留我这儿吃午饭啊。”

    从韩平那边离开后,宁远琢磨着自己的确需要建立一批班底了,于是给朱晓静打电话,询问她招人的进度。

    宁大强他们来之后,朱晓静也就露了一面,倒是朱晓松来过两次。

    不是朱晓静不想,而是宁远的公司才铺开,虽然现在活不多,但招人的工作很繁琐,尤其是这种专业人才。

    朱晓静自己不懂,需要请教宁远找来的那些专业人士,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就需要凑时间,一来二去就慢了。

    除此之外,她还需要自学这方面的管理经验,宁远对她未来的定位也是负责自己,所以她还在自学经纪人方面的知识。

    一个剧组要凑起来,核心的人物至少得十来个,就算制片现在宁远自己来,还有导演、摄像、美术、剧务、化妆、服装、造型、置景等一大票人。

    当然,就算那些大导,也是导演不少戏后,才慢慢积累的班底,那些专业人士,也只有用过才知道好不好。

    “想要招到合适的,根本急不来。”

    听到朱晓静的话,宁远也明白是这个道理:“那行吧,咱们以质量为主,在精不在多。”

    “所以你这大老板没事儿就别老催我,我感觉最近都老了不少,人家给我介绍的相亲我都推几次了。”朱晓静笑道。

    宁远一愣:“额,这事儿你可别跟大姑说啊,否则到时候她又该找我茬了。”

    朱晓静噗嗤一笑:“行了,看你吓的那样,我妈有那么可怕吗?”

    宁远立刻戳穿:“说的跟你不怕似的。”

    两人随意闲聊几句后,朱晓静问道:“大舅他们还在京城吗?”

    听她提起来,宁远想着自己现在离公司也不远,于是就道:

    “行吧,给你放半天假,你现在下楼,我去接你,咱们一块吃顿午饭。”

    “噢耶!”朱晓静兴奋道:“你总算体谅我的不容易了。”

    “说得跟我平时对你有多差似的。”宁远无语。

    接到朱晓静后,宁远又给朱晓松打电话,他说今天忙走不开,于是宁远就带着朱晓静回去了。

    今天中午在宁远话剧院的宿舍那儿做的午饭,根本没用宁大强动手,朱晓静帮宁远打下手,一顿丰盛的午饭就做出来了。

    “我说你今天怎么把我叫来呢,原来缺个帮手啊。”朱晓静开玩笑道。

    宁远哈哈大笑:“你这现成的不用,那得多亏。”

    朱晓静撇了撇嘴:“说是给我放假,其实还是干活。”

    宁大强他们都被逗乐了。

    正吃着饭呢,宁远的手机响了,一个陌生的号码,宁远像是有某种猜测似的,嘴角浮起一丝笑意。

    果不其然,接通后里面传来郑重的声音:

    “宁先生,你好,我是郑重。”

    “一直在等你。”宁远笑道。

    “那……我们约个地方谈?”郑重道。

    “行,你说个地方吧,我去找你。”宁远道。

    “就鼓楼这边的繁体字吧,你在华戏上学,应该知道。”郑重道。

    宁远一听乐了。

    不仅知道,上一个大单,就是在这个小咖啡馆谈的。

    两年前的冬天,就是在这个咖啡馆,宁远在潇湘电影厂的厂长康健民和霍建起的引荐下,第一次见到了韩平。

    也是在这家咖啡馆,宁远跟他们谈妥了霓虹国的保底分成发行协议。

    这个咖啡馆,就在华戏北边。

    约定的时间是下午四点,还有时间,想着顺路,宁远就带宁大强他们去自己学校参观一下。

    华戏一直不对外开放,但有宁远带着,就没有这个问题了,连老师都不用找,跟门卫打个招呼就行了。

    甚至连签名都没索要,因为这两年间,宁远不知道给他们签过多少名,还送给他们不少签名照,每一次只要时间允许,宁远都不厌其烦。

    知道宁大强是宁远他爸,那门卫还忙着递烟,不仅宁大强受宠若惊,那门卫也受宠若惊。

    宁远这么大的明星,他爸竟然接我这七块的红双喜?

    关键还这么客气!

    难怪宁远能红呢,活该他红!

    而宁大强走进去的时候,也在感叹:

    “你们学校的人太客气了,刚刚我还在想给他递烟他接不接、合不合适的时候,他竟然就给我递烟了,到底是京城的高等学府,这素质就是高啊。”

    宁远笑了笑没吭声,还是朱晓静笑道:

    “大舅,这可是分人的,要不是小远带着,别说递烟,连进都进不来。”

    “啊?”宁大强一愣,挠了挠头:“我说呢。”

    一旁的宁岩和宁雪在那儿忍不住笑了,宁大强就板起脸:

    “笑屁笑!那也是人家会做人,与人为善,一根烟不值多少钱,但有时候就很容易拉近关系,以前我跑你们上学的事,好几次都是递个烟就好说话多了。”

    宁岩苦着脸:“那以后我难道上学书包里揣包烟?”

    宁大强作势欲打:“你整天就会胡搅蛮缠,我是那个意思?我只是举个例子,要你们说话办事的时候和气一点、大方一点,不要斤斤计较!”

    说着,他眼神在宁岩和宁远脸上转了转,最后回到宁远和宁雨脸上:“你们懂了吗?”

    “懂了。”宁远和宁雨对视一眼,哭笑不得。

    这些道理从小不知道被宁大强讲过多少遍,能不懂嘛。

    朱晓静看着这一幕,觉得挺有趣,捂嘴偷笑。

    暑假学校没多少人,除了一些老师外,就是个别留校准备考研的,而现在大夏天的下午,太阳**辣的,很少有人出来晃悠。

    不过,基本上每一个碰面的,大部分都是主动给宁远打招呼,进了学校,宁远也没继续戴口罩了,毕竟一直戴着也太热,学校人也不多。

    而宁远对于那些认识不认识的,也都点头微笑致意,让对方心里有一种突然喝了冰汽水的凉爽。

    逛到三点多的时候,宁远带着他们从北门出去,朱晓静带宁大强他们继续在旁边逛吃逛吃,然后宁远就去繁体字找郑重。

    尽管宁远到的时候,才刚刚三点四十多,但郑重已经坐在那儿了,而且看他杯中的咖啡都快见底了,估计也来一会儿了。

    “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郑重笑道:“没事,是我来早了。”

    宁远点完咖啡后,笑着看向他:“想好了?”

    郑重点了点头:“从昨天到今天,我都在了解你,了解的越多,越觉得你的经历太传奇,尤其是从99年初开始,这两年半的时间,不仅无一失手,而且选择的每一部影片,要么大爆,要么奖项拿到手软,关键是每一部作品,你的表现都特别突出,除此之外,最让我佩服的是,你在学校的学业竟然一点没落下,太厉害了。”

    宁远微笑看着他,听他继续说。

    “还有那部《那山那人那狗》的电影,在包括投资方都准备贱卖的时候,是你力排众议,还用自己承担风险的方式去霓虹国发行,最后不仅让京影和湘影赚得钵满盆满,自己也收获了第一桶金,而且你自己顺带还在霓虹国拿了个戏剧界的大奖。”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越来越对你好奇了,也越发崇拜你。虽然以前别人都叫我天才,我也挺享受,但了解了你之后,我才发现一山更有一山高。”

    郑重能跟着李绍红经历两部戏,对他们圈子里的人肯定有结交,包括后来他那部《气喘吁吁》,能找来葛优、梁天主演,就可以知道他也有自己的人脉。

    所以,有这种关系,打听到这些并不难,毕竟这件事不可能密不透风,至少京影厂里知道的就有不少。

    宁远哈哈笑了起来:“过奖了你,我只能说这些都是认真和运气的成分,而且运气还占了大头。”

    他当然是运气,重生这种事,太逆天了。

    不过,虽然有这种运气,但那些角色,如果不用心的话,还是够呛,就拿《那山》来说,宁远的心理年龄早就远离了二十岁的天真,想要演出那种感觉,他下了不少功夫。

    郑重眼神里透着某种炙热:“这么成功还这么谦虚,关键还这么年轻,你简直符合我对天才所有的想象,所以,你说吧,跟你干了!”

308、感激不尽

    听到郑重如此直白的话,还有那眼神,宁远哑然失笑:

    “行了行了,你再夸下去,等会儿我路都走不稳了。”

    郑重哈哈大笑。

    这时候宁远的咖啡送了过来,他道谢后喝了一口然后放下,再次抬起头看向郑重,说道:

    “你也不问问,我是不是真的要拍戏,还是当时就为了气气她?”

    郑重洒然一笑:“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合作了这么长时间,我发现她虽然也有些能力,但性格上某些缺点,让我无法忍受,比如固执己见,认准的事情听不进意见,关键到最后发现是错误的,她也没有任何道歉的意思,好多次了,让我很无奈。”

    说完后他赶紧解释道:“这可不是我搬弄是非,而是这么长时间的经历,也是我之所以来找你的原因。”

    顿了顿,郑重道:“如果说你没出现前,可能我会坚持着把这部戏拍完,但你的出现,以及我对你的全面了解后,我就知道,我找到了合作伙伴,或者说领路人。”

    “谢谢。”宁远真诚道。

    郑重笑着摆了摆手:“不用,既然是伙伴,那就是互相成就,你需要进步,我也是,都需要新的挑战。”

    宁远懂了他的意思,过来并不是当下属,只是合作。

    显然,在外面待久了,他不喜欢被束缚和管制,还有可能就是之前被李绍红压制狠了的提防。

    虽然宁远并没想过要把他完全招致麾下,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合作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包括遇到问题商量着来,但有一点,讨论是为了让作品更好、更有影响力和表现力,而不是服从谁的主观意志和个人喜好。”

    郑重有他的优点,当然也有他的缺点,宁远担心他在改编的过程中,会放飞自我,而且如果宁远一旦跟他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他都会拿刚刚那番话来说,所以宁远必须把话说在前面。

    毕竟华夏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某些地方会有冲突,这点不可调和,只能选择一个,宁远希望他能立足于作品本身,而不是他的个人喜好。

    宁远的意思郑重也听明白了,想了想后道:

    “我明白,但你也知道,可能有时候当局者迷,我可能沉浸工作中的时候意识不到,这就需要你的帮助,来提醒我,只要是为作品好,我会虚心听取的。”

    说着,郑重笑道:“不过你可不准吼我,好好说话就行。”

    宁远哈哈大笑,知道他为什么会冒出这句话,看来之前的合作让他受伤不轻。

    聊了这些之后,郑重才问起正事:

    “对了,你现在究竟有新戏要拍吗?”

    宁远笑了笑,道:“我还真以为你不关心呢。”

    笑过之后,宁远点头道:“肯定有的,我除了开玩笑之外,只要说正经事,都不会无的放矢。”

    “那是什么?”郑重双眼一亮:“我记得你说过,那部作品跟橘子红了年代相近。”

    “是的,金粉世家,不知道你听说过吗?”

    “什么?”郑重愣了愣:“竟然是这部?”

    “看来你知道,那就好办了。”宁远笑道。

    郑重点了点头:“我看过原著小说,其实我个人就挺喜欢,以前还排练过其中一些情节的短话剧,应该说比较了解。”

    顿了顿,郑重道:“包括香江演员白燕的那部电影,我之前去香江的时候,还专门在一些老店寻找过碟片,还真让我找到了,看过好几遍。”

    宁远顿时欣喜不已:“那实在是太好了。”

    郑重也笑了:“看来咱们英雄所见略同呀。”

    说着,他伸出手跟宁远握了握:“合作愉快!”

    宁远握住他的手,微微摇晃:“合作愉快。”

    宁远以前觉得自己的手就不小,没想到郑重的手更大,不过即使这么热的天,他的手也是凉的,没有什么温热感。

    随后,宁远就跟郑重对金粉世家的改编进行了一些框架方面的探讨,两人越说越兴奋,直到朱晓静打电话过来,宁远才发现都快七点了。

    不知不觉,两人聊了都快仨小时。

    “最近我把我家人接到京城来旅游,刚刚来找你之前,我就带他们在学校逛着,现在他们在附近,你要是不介意的话,一起吃顿便饭?”宁远问道。

    “好呀,我对吃没什么讲究。”郑重笑道:“不过,不会打扰你们家庭聚餐吧?”

    宁远摇头笑道:“没事,他们也没那么多讲究。”

    ……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七月底,宁远不仅带宁大强他们把京城一些著名的经典转遍了,临近的津城,以及蒙省的草原,辽省和海边也都去逛了一圈。

    临到走的时候,宁大强感叹道:“还有有钱好啊,有钱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还不用担心生活。”

    宁远笑道:“以后每年都带你们出来旅旅游,不仅国内,国外咱也要去。”

    宁大强连忙摆手:“国内还好,国外还是算了,说的那些鸟语一句都听不懂,去了跟哑巴和聋子似的,一点都不得劲。”

    宁远哭笑不得:“有我们你怕什么。”

    说着,宁远趁机教育宁岩和宁雪:“以后好好学习,就算咱爸听不懂,你们也可以帮他翻译。”

    宁岩一脸自信:“放心吧,我的英语那叫一个味儿瑞古德。”

    宁雪也兴奋道:“对对,我的也非常奶斯!”

    宁远听了后有些无语:“就你们这带着凌山味儿的话,那些老外能听懂才怪。”

    这时候,老家的老师大部分在课堂连普通话都不说,何况是外语,都带着浓重的口音,绝大部分学生,更多是能看能认,但听说就差了很多。

    这时候的初中老师,基本都毕业于信义市里的师范学校,以及邻近县的潢县师范学校,都是中专。

    他们在这些中专里上课,因为都是本地人,上课都用方言,更何况这些师范生的老师,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人,七十年代的都不多,也只会方言。

    除非是新分来的大学生老师,才能说得标准一些,但基本也都在凌山高中,愿意去初中的很稀少。

    “我给你们买的复读机,你们用心学英语,不要光买磁带听歌。”宁远板着脸道。

    “哦,知道了。”宁岩和宁雪点头道。

    宁大强也跟宁远一样,打死不愿意坐飞机,所以宁远给他们买的卧铺,不过也方便,睡一觉就到了。

    宁远只是开车把他们送到车站,连车都没下,他实在被之前车站的阴影弄怕了,再说现在正逢暑假期间,火车站到处都是人。

    回了公司后,宁远继续跟郑重讨论剧本的事情。

    而这个时候,因为韩平的介绍,刘国权也过来了。

    一开始得知宁远又找了个女导演,郑重还有点郁闷,尤其是两人长相相似,都是白净的圆脸,戴着眼镜,刘国权刚来的时候,郑重那表情,宁远现在想起来还感觉好笑。

    不过随着跟刘国权接触多了,郑重就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女性导演都那么强势到锱铢必较的程度。

    而郑重了解了刘国权的履历后,才发现她并不像李绍红,刘国权比李还大了十岁,今年已经56岁了。

    其实她也是京影出身的,而且比李绍红早了十八届,六零年,那时候她才十五岁,就进了京影的表演系,93年凭借《香魂女》拿下柏林金熊奖的导演谢飞,就是她同学之一。

    不过,在京影历届毕业生中,远没有78级那么辉煌,所以李绍红有着比刘国权强太多的人脉。

    虽然刘国权并没有那种优势,但经历丰富,京影毕业后她并没有立即演戏,而是进了部队历练几年,直到69年才进京影厂。

    刘国权先是作为演员,演了十来年的配角,观众反映也平平,这让她意识到自己的外表有局限,于是转做导演工作。

    83年的时候,她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劫持》,发行了三百多个拷贝,对比《那山》一个拷贝没发行出去的窘状,可以说非常成功了。

    她跟冯晓刚有点像,或许是不像陈恺哥、张义谋他们年轻成名,也没有李绍红那种资源,而且屡受挫折,这种不得志,反而让他们对大众的喜好琢磨的通透,正因为此,他们早期的作品都能让大众喜欢看、爱看。

    八十年代,刘国权导演的大都是偏商业的片子,九十年代以来,又开始转向喜剧片,比如陈佩斯和他父亲陈强主演的《父子老爷车》,就是刘国权的代表作。

    除此之外,还有葛优和梁天主演的《喜剧明星》。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两人91年参演刘国权导演的这部电影,而十八年后,他俩又在郑重的《气喘吁吁》里共聚。

    总的来说,刘国权不会像他们那么在意艺术性,一切以大多数人的喜好为出发点,如果对应到人的性格上,就不会是曲高和寡的,而是圆滑的、委婉的、温和的。

    事实上,她的性格的确如此,否则也不会一直拍这种影视作品,包括金粉世家

    在大众眼里,这部剧挺好看,但在很多艺术评论家眼里,也是批评,说它不是着力于表现社会历史的真实与人性世界的复杂,不是追求人生境界的提升,而只追求感官刺激,有种‘披着厚重历史外衣的爱情偶像剧’的苍白。

    宁远自己倒是觉得,如果每部剧都搞成这样,那就跟吃饭一样,每顿饭都要计较多少卡路里会不会长胖吃了能补充什么营养蛋白质维生素,那这样的生活也太乏味了。

    不仅生活可以多样化,影视也一样,再说了,商业片也可以拍得很精致,要是每部电影都给观众灌输什么复杂的内容,这跟上学时非要在一篇文章里找中心思想有什么区别呢。

    宁远喜欢好的文艺片,也喜欢一味求爽的商业片,这并不冲突,更何况金粉世家也没那些影评家说的那么差,相较于很多漏洞百出的爱情偶像剧,已经算不错的了。

    郑重对刘国权,从警惕到接受,再到因为刘国权的温和以对,他反而喜欢跟她合作探讨的氛围。

    就在这样的节奏下,两人取长补短,不断磨合,剧本也愈发成熟起来。

    在这个时候,刘国权跟宁远犹豫着道:“宁总,我儿子叫李大为,也是一个导演,他跟着我拍过几部作品,是京影美术系毕业的,能不能……嗯,能不能向您请求,让他也参与进来?”

    说的时候,刘国权还小心翼翼的看着宁远,见宁远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后,她连忙道:

    “您放心,他很懂事,也有些想法和能力,不会给剧组添乱的,我就是想带带他,让他多学一点,您看可以吗?至于职位和薪酬什么的,您看着给就行,只要不影响到您的计划。”

    听着刘国权低声下气的话,宁远心里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不是为了儿子,谁又会对一个比自己儿子还小的晚辈这么说?

    因为早就有这个打算,所以宁远自然毫无疑虑的笑道:

    “当然可以,刘导经验这么丰富,培养出来的儿子,那肯定差不了。”

    刘国权顿时喜出望外:“谢谢,谢谢您。”

    宁远摆手道:“应该说我谢谢您才对,现在剧组人才不足,多一个有经验有能力的,不论对我还是对剧组来说,都是好事。”

    虽然宁远这么说,但早已过了知天命年龄的刘国权,也经历了那么多起起伏伏,对于宁远的通融自然感激不尽。

    毕竟自己只是说了一句,宁远连人都没见到,就一口答应,这完全是给足了自己面子。

    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刘国权越发上心,不仅每天来得早,晚上也基本七八点才走,而且回家后还继续工作。

    宁远看在眼里,也感动在心里,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投桃报李,互相成就。

    而刘国权的状态也影响到了郑重,同样非常敬业,包括后来的李大为,也同样如此。

    他们的勤奋,也让公司其他人被带动,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得热火朝天。

    又过了几天,宁远带着潘越明和刘叶,跟孟辉他们一起坐上了前往莫斯科的飞机。

309、很高兴认识你

    莫斯科是高纬度,尽管北半球是夏天,但跟华夏南方的夏天还是不同。

    就像东北和蒙省,一般只要太阳晒不到的地方,都很凉爽,昼夜温差也大,夜晚都需要盖被子。

    而莫斯科也是如此,所以出了机场也没感觉到太热,只有被太阳晒到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这是夏天。

    作为华夏受邀而来的代表团,戏剧节组委会自然有接待人员,除了一位官员外,其余几个都是志愿者,而且都是莫斯科大学的华夏留学生。

    他们因为能担任志愿者而感到兴奋,尤其是看到宁远的时候。

    显然,虽然他们在这边上大学,但也认识宁远,不过除了热情的打招呼外,并没有围着索要签名合影,至少现在不是时候,否则就有点丢国家的脸了。

    克兹洛夫就是此行接待的负责人,也是本届戏剧节的理事长。

    华夏这边,当然不是以孟辉为首,而是副院长曹如龙,他跟克兹洛夫有过简短的交流后,就一起上了车,前往戏剧节的举办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庄园。

    就是那位写出《演员的自我修养》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到了那边,宁远他们看到的都是一水儿的老外,感觉长得都差不多,顶多有高矮胖瘦和男女的区别,至于五官,好像区别不大。

    尽管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一直存在,但人的情感无非就是那些,大类就是喜和悲,再往细了分,其实人们高兴和悲伤的事情也都大差不差,比如棒打鸳鸯,所以罗密欧和朱丽叶,以及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华夏是悲剧,在西方也是悲剧。

    虽然两部名剧诞生的时代和区域不同,但无论结构、结局还是所要抨击的对象,都惊人的相似。

    宁远他们这次要展演的《思凡》,跟梁祝其实也有相似之处,都是向往自由的爱情,只不过他们的结局是欢喜。

    因为是先锋话剧,受制于场地,所以依然跟华夏差不多,被分在只有一百多个座位的小剧场。

    首场开演,宁远以为他们现在名头还不显,能坐一半人就不错了,没想到演出前就得到消息,他们的票卖光了。

    不仅这一场,之后两场的都销售一空。

    这让宁远和孟辉他们都有些愕然:“俄国人民这么喜欢话剧的吗?”

    后来华夏留学生的志愿者才笑道:“当然不是,其实宁先生在俄国,也是有一定名气的,否则你看,好多话剧的票也没卖完,有的连一半都不到。”

    宁远突然想起自己那部电影,《游园惊梦》,毕竟在这边上映了,还得了提名,虽然提名跟自己无关,但至少自己在里面是男一号,还有那么激烈的搏斗。

    谁知一问不是,那志愿者笑着摇头:

    “当然不是,估计让你猜你怎么也猜不着。”

    宁远还真有些懵:“难道说是之前我们在霓虹国那边的话剧得奖,传过来的?”

    那个叫林凡的志愿者哈哈大笑:“是还珠格格。”

    “什么?”

    不仅宁远瞪大了眼镜,孟辉、刘叶和潘越明这些人都瞠目结舌。

    “其实不仅还珠在咱们国内很火,这两年在俄国、乌克兰和蒙国,都有不低的收视,连我们这些留学生也觉得不可思议。”

    宁远知道还珠很火,基本上是华语电视剧中,除了《西游记》外,在世界上翻译版本最多的。

    但以前,宁远主要关注的是东亚和东南亚,毕竟曾经在霓虹国和高丽国都掀起收视狂潮,为此高丽还刻意减少播出量。

    但宁远真没想到,在西方还珠还有市场。

    实际上,这还真是宁远不了解,毕竟前世的他,更多时间是在电视圈里混,直到重生前几年,才开始拍电影,更不用说出国了,连拿影帝的那个奖,也是在宝岛,不算出国。

    那个时候,媒体报道也更多针对亚洲,西方世界很少,至少宁远偶尔听到,也是有一次看到美国版的还珠片段,那配音简直辣耳朵。

    连英语版都那样,就更不用说俄语版了。

    不过在宁远前世,樊冰出事后筹备复出,能登上俄语的一档杂志封面,靠的还是还珠的名头,就可想而知还珠在俄国的知名度。

    知道这件事后,袁荃笑称:“原来我们都是沾了你的光,你要是这次不拿个奖,简直愧对还珠了呀。”

    宁远哭笑不得,而且他也不确定,还珠在俄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评价。

    就像未来,很多高丽剧在华夏也很火,同时让不少高丽演员在华夏知名度不低,但因为剧的类型,在主流意识上,还是看轻的。

    随后宁远他们根据组委会的流程,按部就班的进行展演。

    在华夏都演出几十场了,这一次不过是换了个地方,虽然这一次观众都是老外,让刘叶他们稍微有些紧张,但宁远和袁荃并没有受什么影响,而刘叶他们几个‘演出人’也基本是一起说词,稍微的紧张也没有表现出来,所以演出异常顺利。

    就跟在霓虹国一样,宁远他们演出时不可能说俄语,所以都是他们在台上演,两旁的屏幕滚动台词。

    尽管观感体验不是那么好,但只要认真看进去,宁远他们表现出来的情感,和剧情体现的内容,俄国观众还是能理解的。

    连他们都如此,就更不用说其他国家来参加戏剧节的演员和幕后。

    “我挺喜欢这出话剧的,而且这种编剧设计模式,也对以往的话剧是一个新的尝试。”

    “的确,东西方的故事融合在一起,虽然有地域的诧异,但所要表达的核心,还是一种事情,或者说一种情感,这种结合我觉得非常巧妙。”

    “虽然我听不懂其中的词,但里面很多听起来特别押韵又有节奏的词,这种感觉非常舒服,也充满欢快的气氛,或许就像歌曲那样,即使听不懂词句,但那种感觉是想通的。”

    不仅华夏诗词有押韵,西方诗歌也有押韵,不过也分诗人,有的人喜欢这种朗朗上口的押韵,有的则不会特别注重,更在意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我倒是觉得演员演得很棒,尤其是男女主演,眼神动作都特别灵活动人,让人不自觉就被吸引了目光,再对照着翻译的台词,就更棒了。当然,其他作为旁白的演出人员,配合的也非常好。”

    “他们的表演不沉重,很轻快,跟主题表现的思想非常符合,演出了每个时间段的主题。”

    ……

    过后的研讨会,大部分也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不过主要是对话剧的设计和剧情方面的创新,而关于宁远和袁荃的,则是很好的把这种创新演绎出来。

    听起来,这也是夸奖吧,大概跟演什么像什么差不多的意思?

    宁远这样想着。

    而其他国家的参展作品,有像《浮士德》、《哈姆雷特》、《伪君子》、《钦差大臣》这样的名剧,也有像《川省好人》、《亚当和夏娃》、《我心深处》这些近几十年大热的剧目。

    其中《川省好人》可不是华夏的话剧,而是德国戏剧家贝尔托三四十年代的作品。

    实际上,他从来没来过华夏,更没来过川省。几百年前传教士关于华夏的介绍文字不断传回西方,其中就有关于川省的介绍,比如明朝女将秦良玉,不知怎么的,就演化成了川省女王,因为她,川省也进入德国知识分子的意识中。

    当贝尔托创作这个以华夏为背景的剧作时,就把印象最深的这个地名信手拈来。

    这出话剧不仅以华夏为背景,情节也以华夏神话为蓝本,讲述了神仙下凡的故事,说三个神仙下凡寻找好人,但屡屡碰壁,最后找到一个善良的青楼女子沈德。

    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讽刺的事情,可更讽刺的还在后面

    神仙给了她一千银元,沈德就用这些钱开了个烟店,想通过经营来赚更多的钱帮助更多的人,然而不久她就因四处行善而濒于破产。

    为拯救烟店,善良的沈德不得不女扮男装,转而以冷酷无情的表兄崔达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并通过残酷剥削工人把烟店变成了财源滚滚的烟厂。

    这个时候,人们就开始怀念起失踪的“川省好人”。当神仙们审讯崔达追问好人沈德的下落时,她终于不得不脱下男装,将一个令人震撼的事实展现在世人面前:社会已是如此堕落,好人根本无法再生存下去。

    这个下凡,跟宁远他们的思凡不同,宁远他们的是追求自我的成全,歌颂自由和爱情,而这个,则是对时局的抨击。

    一个歌颂一个抨击,无论把背景放到哪里,内核不会改变,不仅这一部,其他的话剧都有这种共通共识。

    不过,这一次戏剧节不但是评选,还有大师级的表演,说是表演,其实就相当于展示授课的意思,不仅仅是演给你看,过后还有主创人员的自我解读和剖析,让宁远他们受益匪浅。

    宁远还好,刘叶也经过正规科班的四年学习,倒是潘越明,一下子开了眼界,眼高手低起来并不是贬义,只是他自己的形容:

    “眼界提高了,但演技还没提高,这让我再回顾过去的表演,就觉得有很多地方完全可以更好。”

    宁远笑着安慰:“眼界提高了,你才知道努力的方向,如果你连方向都不知道,也只能是自嗨。”

    “自嗨?”潘越明咀嚼着这个新词,点了点头:“倒是很贴切,以前我还真觉得自己演得不错。”

    宁远哈哈大笑:“每个人都有这种想法,这也是人的进步过程,第一步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第二步就觉得自己学的很快,第三步经验丰富了就开始自满,第四步看到更厉害的人才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再周而复始……”

    一旁的刘叶幽幽的道:“其实一句话就能概括。”

    潘越明好奇道:“哪句?”

    宁远也斜眼看来,刘叶缩了缩脖子,不过还是坚强的小声道:“是一句诗,叫做一山更比一山高。”

    宁远无语道:“意思还差不多,但这是诗?”

    刘叶想了想:“好像是吧,我记得好像还有上句呢。”

    “是不是上句叫做强中自有强中手?”宁远淡淡道。

    “对对对!”刘叶鼓掌兴奋道。

    “对你的头!你怎么不说山外有山天外有人呢!”

    宁远伸手就要拍,不过被刘叶躲过去了,宁远没好气道:“还不去写你的心得体会,你以为你是我?”

    刘叶默默的转头去记自己的心得体会,嘀咕道:“谁能有你那样变态的记忆力……”

    潘越明瞅了瞅他,又瞅了瞅宁远,随后也乖乖的低头奋笔疾书。

    宁远哭笑不得,尽管这俩家伙都比自己大,但就算自己没有老板的身份,跟他俩说话也像自己是大哥,当然,原因不言而喻。

    宁远自己其实也在记录,不过没有那么详细,更像是提纲,基本就是简短的词和句,但以他的记性,就算没有这些也印象深刻,之所以记,也是为了以后好归纳整理,形成自己完善的表演理念。

    很多时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也只是知道那一个道理或者方法,如果有了变化就会无措,但如果整理后形成自己的一套方式,就可以游刃有余跟着变化,跟武侠小说的‘无招胜有招’差不多的道理。

    第三天的时候,游园惊梦的导演杨凡也提前过来了,之前他得知宁远要参加戏剧节,就说‘求带’,不过他来之前要安排好剧组其他人的行程,还有自己公司的事情,所以晚了点。

    接下来的时间,宁远有时候跟他们一起去看别的剧目,有时候自己独立行动,其实潘越明和刘叶的收获远比宁远多,毕竟他俩现阶段比宁远懂的少多了。

    而宁远,随着归纳整理的越多,他越发觉得自己不知不觉间又有长进,而且在接下来的展演中,尝试着融入进去。

    这次是在体验派宗师的故居,自然以体验派为主,宁远也更多尝试这种方式,而他的进步,也被不少大师看到。

    “你好,宁远,很高兴认识你。”

    面对这位大师的不请自来,宁远握住了他伸过来的手,笑道:“您好,留比莫夫先生,认识你是我的荣幸。”

310、你愿意吗?

    留比莫夫在戏剧界可能不一定是最著名最有才华的,但他绝对是最长寿的。

    作为十月革命的同龄人,他见证了俄国的兴衰,一直到十月革命将近百年纪念的时候,他才溘然长逝。

    而现在,才八十四岁的留比莫夫,身体还非常硬朗,更不用说他那标志性的笑容,非常有感染力。

    当然,这位也不是那种活到一定岁数才成为艺术家,早在他少年时代,就凭借自己的天分和努力接触到不少大师,获得他们的好评。

    比如写出《论戏剧》的那位梅耶荷德,而且就是在契科夫的侄子创办的演员工作室见到的,不满二十岁的年纪,就被招进去做演员,还能得到梅耶荷德好评,对于任何一个年轻演员来说,都是无上荣光。

    而且二战期间,他还结识了世界级的钢琴大师肖斯塔科维奇似乎是那时候唯一一个逃过第十交响曲魔咒的大师,至于其他的,包括贝多芬、舒伯特在内的大师,都是在完成第九交响曲后逝世。

    而因为跟肖斯塔科维奇的结交,也让留比莫夫开始钻研起音乐剧。

    不仅如此,因为留比莫夫在演戏方面的爱好和才华,战争时他幸免于上前线,在斯……的秘密安全部队,也就克格勃前身的歌舞团里工作,还获得了包括斯……勋章、列……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等在内的不少勋章。

    而这个时候,留比莫夫还不到三十岁,毕竟二战结束的时候,他也才二十八岁。

    作为一名演员,这时候的留比莫夫在前苏联已经属于金字塔那一层,直到四十二岁的时候,才开始导演他的第一部话剧。

    此后的五十多年,留比莫夫编、导了一百多部话剧,他的不少剧作都被无数国家话剧院改编演出,享誉国内外。

    也就是明年,他八十五岁生日的时候,时任总统的***还亲自到场祝贺,威望可见一斑。

    因为在戏剧界的成就,也带出一大批知名的台前幕后,留比莫夫被国内和业界誉为20世纪俄国历史的活化石,是戏剧导演中“真正的大师”,更被看作是过去四分之三世纪里苏维埃和俄国艺术、艺术家的经历和精神象征。

    不过,宁远对他印象最深的,还是戏剧教材里,专门讲过他57年对《川省好人》重排的创新。

    能亲眼看到教材里的活人,还是一位业界的国际大师,这种感觉是特别奇妙的,有追星的那种激动,当然也不仅仅是激动,还有很多无法言状的兴奋。

    每个代表团那里都有相关的志愿者,一方面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也是翻译,因为留比莫夫的到来,其中一个志愿者也充当了宁远和留比莫夫之间的桥梁。

    “我挺喜欢你在台上的状态,非常自然,其实早在去年的时候,霓虹国的铃木忠志来访,你应该知道他,他送给我一份特殊的礼物,就是有连续几届jingseedo戏剧节获奖作品的录像带,这对我来说非常惊喜,在这里面,我就看到你那部《恋爱的犀牛》,非常有感染力,也感动了我。”

    听到留比莫夫的夸奖,宁远真的是受宠若惊,毕竟这位可是上过教科书的、在俄国有活化石之称的大师。

    在俄国,留比莫夫的地位比张义谋在华夏的地位更高,如果要比的话,估计张义谋得再加上莫言,毕竟留比莫夫能编能导能演,在每一行中都做到顶尖。

    而且即使这样还不一定够,俄国那么多超过八十多岁的,就算名人也有不少,但能得到时任总统亲自祝贺的,也寥寥无几。

    比如功勋画家叶菲莫夫105岁时,***是致电问候;还有经济学家,最后一任前苏联人民会议的二把手西塔良75岁,也都是致电问候。

    这不仅因为他在戏剧界崇高的地位,以及他的成就,还有他为戏剧界的发展做出的贡献40岁后,留比莫夫就转向教学,任教于瓦赫坦戈夫剧院下的史楚金学院,这也是他曾经的母校。

    而这个史楚金,同样是俄国戏剧界的功勋人物,第一个列……的扮演者,同时也是最经典的形象,都出自他手,也获得斯的亲口夸赞。

    留比莫夫公认的老师,最主要就是这两位,史楚金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带给他深远的影响,而留比莫夫,也在学校培养出大批的人才。

    而他的学生,现在也基本成为俄国戏剧界的顶梁柱,甚至还有不少到国外发展,也同样名声卓著。

    在八十年代,因为政局的影响,留比莫夫流亡欧洲各国长达五年,这五年间,因为他帮助各家剧院导演大戏,从而间接培养了数之不请的台前幕后人员。

    甚至宁远他们学校的两位教授、博导林荫宇和罗锦鳞,分别在这个时期的希腊、瑞典受过他的教诲。

    因为此,华夏那个‘桃李满天下’的形容用到他身上丝毫不为过。

    不过,曾经受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教诲的留比莫夫,后面半生基本都在反对这位老师,倒不是个人,而是仅从学术方面。

    毕竟《演员的修养》和体验派在俄国影响太大了,导致千篇一律都这么来,他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觉得应该遵循剧情和人物本身。

    而这一点,也跟宁远的想法不谋而合。

    “我能看得出来,你,包括你们的导演孟,都在尝试一些新的变化,不让理论禁锢表演,而是通过表演丰富剧目的内涵,这是我特别喜欢的地方。”

    “谢谢,您的理论我们在教材上就学过,比如那出《川省好人》,您有过这方面的剖析,派系和方式都是为剧情服务,不能颠倒主次,我也特别赞同这种。”

    宁远也不知道俄语里‘你’和‘您’有没有区别,反正他这么说,怎么翻译就是那志愿者的事情了。

    留比莫夫顿时就笑了起来:“我知道,我在你们华夏也认识不少人,知道你们的课本里有介绍过,所以,我现在真诚的邀请你,参与我新排演的《川省好人》,而且做一个挑战,一人分饰主角的双面,我准备带着这出剧,去参加明年的三大戏剧节。”

    看着宁远,留比莫夫微笑道:“你愿意吗?”

311、为什么?

    宁远当然知道什么是三大戏剧节,分别是德国柏林戏剧节、法国阿尼翁戏剧节,以及英国的爱丁堡戏剧节。

    这是国际上最顶尖的。

    如果对比电影圈来说,就相当于戛纳、威尼斯和柏林三大电影节。

    留比莫夫戏剧节虽然在国际上也有很大的名气,再加上他亲自坐镇,每年也会吸引无数各国精英的戏剧团体,但毕竟创立时间还短,还比不上这三大戏剧节的影响力。

    这不是个人之力就能一蹴而就的,而是主办方公正、高标准的艺术水准撑起来的,即使这样,还需要多年的经营,才能赢得越来越多戏剧人的信赖。

    像未来金驹奖那么作死,掺杂别的因素,而不是单纯以艺术来论,很容易就翻车,而只要有一次这样的事情,口碑和公信力就会急转直下,就像华夏那句老古话,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而这三大戏剧节,能走过这么多年还历久弥坚,影响力越来越大,就在于他们的坚持,纵然瑕疵避免不了,但至少每年邀请而来的,和最后评选出来的,都不会跟公众的意见有太大偏差。

    像这样的盛会,能参加一个,对任何戏剧人来说都是脸上增光的好机会,何况是三个?

    本身能受邀参加都是幸事,如果带着作品参加,那更是荣幸,而带着留比莫夫亲自导演的《川省好人》,这出他的成名作参加,那更是金光闪闪。

    所以,即使宁远平时再淡定,听到留比莫夫的话后,也有刹那的傻眼,这可是他前世都不敢想的事,何况现在。

    愣了好一会儿后,才反应过来,一瞬间,宁远心脏怦怦直跳!

    卧了个槽!

    不好意思爆了粗口,但心里不这么叫一声,实在难以表达震惊、惊喜和兴奋的复杂心情。

    更何况,留比莫夫还不是让他演龙套甚至小角色,而是主角!

    还是一人分饰主角的两面!

    太牛哔了!

    我的天呐~~飘了飘了~

    “留比莫夫先生,您……您说的是真的吗?”

    到现在,宁远还有些不敢置信。

    留比莫夫没有说话,而是点了点头,眼神真挚的笑了笑。

    “yes,yes,我非常愿意,不好意思,我有些不敢相信,所以,实在抱歉,我愿意。”宁远赶紧说道。

    而在他旁边的孟辉,嘴巴张成了o型。

    估计他心中,也在叫卧了个槽吧。

    宁远这一次并没有再像之前那么淡定,甚至显得一惊一乍,一方面是在这位大师面前不需要掩饰,也不能掩饰“兴致不高啊,看来不是太喜欢,那算了吧。”

    另一方面,这样的大喜事,又是突如其来,哪是说掩饰就能掩饰的?

    那些说宠辱不惊的,都是没达到一定的分量,就像曾经看的一个笑话:十块?我不是那种人;一百?你当我是什么人;一千?今晚我是你的人;一万?今晚别把我当人;十万?不管你来多少人。一百万?不管来的是不是人!

    而留比莫夫这句话,对宁远的杀伤力绝对超过千万点!

    而对孟辉来说,更是有些懵,直到留比莫夫邀请宁远去一边详谈的时候,他眼神还是这样的。

    (o_o)?

    没过多久,这个消息就传了出去,越来越多知道这件事的,主要是欧洲那些国家的话剧演员,得知留比莫夫找了个华夏的小伙子,都挺吃惊的。

    因为现在的宁远,对于他们来说,很陌生,要不是这次话剧节,之前他们根本不知道宁远,更何况他还那么年轻。

    羡慕嫉妒恨。

    当然,再怎么样,也只是心里想想私底下讨论,留比莫夫做事,还轮不到他们说三道四。

    不仅如此,留比莫夫每一次导演的戏,都是爆款,赫赫威名下,谁能质疑他选角的能力?

    除非等到新戏出来,确实不好,才有资格质疑,而现在,没法说。

    不过也有人不无恶意的想着,估计是年纪大了,眼神开始不好使了?

    跟着留比莫夫进入他的办公室,这是一间装潢得像卧室似的办公室,除了必备的办公桌、会客区外,在角落的窗户那里,还有一张大床。

    跟办公桌、沙发一样,床也是古典的样式,精致的镂空雕刻,还有些微斑驳的痕迹,显示它应该有些年头。

    不过,宁远更注意到,会客区茶几上摆放的一个非常漂亮精致的铜炉,而且配套的,铜炉下还有连接着的镂空碳炉。

    此时此刻,碳还燃着,宁远猜测,这里面要么是咖啡,要么就是茶吧。

    果不其然,留比莫夫邀请宁远坐下后,就问道:“你要喝点吗,里面是黑茶。”

    虽然直译是黑茶,但实际上,俄国人的黑茶指的就是红茶。

    作为世界上第五大茶消费国,俄国民众也喜欢喝茶,主要就以红茶为主,因为红茶泡出来透着暗红色,再加上他们喜欢喝酽茶,也就是浓茶,颜色就更深了,跟黑色也没太大区别。

    宁远笑着扬了扬手里的杯子:“谢谢,我有自己带的绿茶,我们家乡产的茶叶。”

    即使出国,宁远也没忘记带着自己的小茶罐和保温杯。

    就跟留比莫夫一样,爱喝茶的人,即使夏天也要喝热的。

    见留比莫夫好奇的看着自己的杯子,宁远随即道:“我的茶放在酒店,回头带来给您尝尝。”

    “好的。”留比莫夫笑了起来,随后他就在自己助理的帮助下,拧开铜炉侧边的龙头,滚烫的茶饮就倒进瓷杯中,还真有点像咖啡。

    此时此刻,宁远虽然心中兴奋,但也感到好奇:

    “我很想知道,这里有这么多优秀的演员,您为什么会选中我呢?”

    留比莫夫一副我就知道你会这么问的泰然处之,喝了口茶后,把瓷杯放在桌上,微笑道:

    “其实我刚刚就说了,因为你的形象,准确来说,是你在舞台上展示的形象。”

    宁远更好奇了,不过他看出留比莫夫还要继续说,并没有插话。

    “以前的《川省好人》,无论是最初的版本,还是我的改编,女主沈德和她后来的另一个面目表哥崔达,都是由一个女演员来饰演,就是换装和粘上胡子戴上礼帽的区别。”

312、缘分

    激动消退,宁远忽然清醒过来。

    这意思……我得女装?

    \(o)/

    而留比莫夫接着说道:“这两年我一直有这种想法,想看看如果是男演员来饰演,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以前女演员演沈德,没有问题,但她们演起崔达,就必须得粗着嗓子说话,通过大幅度的肢体语言来诠释。”

    “当然,这些年也有一些导演导这出戏的时候,采用男女分饰,开始还没有什么问题,但当神仙审问崔达,他需要在那个时候承认自己其实就是沈德,并露出沈德的相貌,而他们处理这一幕的时候,都会让灯光熄灭,就像魔术那样,男演员迅速退下,同时女演员上场。”

    “尽管这种方式,男女演员都演得特别好,但我觉得还是不够完美。”

    “虽然我导演的不少戏剧喜欢采用分离的效果,但在这里,我认为不合适,崔达承认自己这个表哥其实就是沈德,再到她露出自己原本的样子,是这出话剧最精妙的地方,而在这个时候,采用分离式,不仅割裂了前后关系,也降低了那种震撼感。”

    留比莫夫摇了摇头:“所以这种方式只有个别的导演尝试,而且试验几次后就放弃了,因为观众都有相同的看法。”

    “所以我就想尝试着,找一个相貌精致的,即使饰演女性也不那么显眼的演员,来饰演女版沈德,但欧美白人,如果看相貌挺小巧,但实际上套上女装后,就会显得有些滑稽,直到这两天,我看到你的表演。”

    说到这里,留比莫夫看着宁远:

    “其实之前看jingseedo戏剧节的录像带,看你那部《恋爱的犀牛》时,我只是觉得你演的不错,但并没有产生这种想法。”

    宁远想起当初的事情,自己也忍俊不禁,于是解释道:

    “我为了演马路,这个生活和精神的失败者,甚至到最后的极端者,一开始特意不剪头发也不洗头,顶着鸡窝似的发型,脸上也化了妆,肤色变黑脸颊变圆,就是为了不那么显眼,也为了呈现他的精神状态。”

    “原来是这样。”

    留比莫夫点了点头:“但这一次,你在《思凡》里的形象,就像变换了模样,一瞬间精美起来,让我看一眼就觉得,你非常适合,非常适合女性化的沈德,而你之前在犀牛里的形象,又特别适合男装后的崔达,两种形象,完美的在你身上得到融合。”

    宁远这才恍然。

    的确,在思凡里,宁远因为饰演小和尚,就需要把那种不谙世事又向往外面生活的活泼劲儿给表现出来,除此之外,还有服装,纯色t恤和花裤子,脑袋上还扎着小辫子,看起来……还真是挺清秀的。

    虽然想明白了,但宁远也有些哭笑不得,你这意思,不就是说我可攻可受可1可0呗。

    而经过留比莫夫这么一解释,宁远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沈德就是单纯善良,如果不是对没一个人抱着天真无邪的纯,又怎么会对每个人都尽力帮助,才招来最后自己的差点破产?

    而后黑化的崔达,那种阴暗面,又跟马路挺像,倒不是形,而是神。

    “所以,你现在应该明白了吧?”留比莫夫笑了笑。

    这时他的助手端来糕点和面包,留比莫夫示意宁远拿一块:

    “尝一尝,我们下午茶基本都会来点这种面包,我们叫它黑列巴,其实就是欧洲的黑面包。”

    说着,留比莫夫笑了起来:“这一点有点像你们华夏的野菜,黑列巴也是,以前都是穷人吃的,富人和上层社会都吃白列巴,但现在,据我了解到的,俄国人吃这个已经超过白列巴了。”

    “没想到您对我们华夏也这么了解。”宁远笑道。

    听他这么说,宁远还真好奇起来,随手拿起一块看起来像窝头的,深褐色的面包。

    摸了摸,外皮还有些坚硬。

    看到宁远的动作,留比莫夫道:

    “对,它的外壳一般都稍微硬一些,如果两天不吃的话,咬起来都费劲儿,但正因为却适合保存,在几十年前的二战后,这东西可救了千万士兵和平民的性命。”

    “为什么?”宁远咬下一口后问道。

    “因为它不像白列巴那样是精面粉做的,而是包括小麦外面的皮层,所以质地比较坚硬,这样一来,也就扛饿。”

    说着,留比莫夫一边咀嚼一边含糊不清的说道:“不仅俄国,以前的欧洲穷人都吃它,我那时候在法国游历,就听说拿破仑小的时候,为了以后能当兵,也放弃白列巴吃这个,因为他想提前适应。”

    而此时的宁远,终于体会到这种味道,有点酸,又有点咸,里面又有点甜,总之很……奇妙的味道。

    看着宁远的模样,留比莫夫哈哈大笑:

    “以前认识的亚洲人,他们一开始也都吃不惯,否则那时候为什么富人不吃,就是这个原因,不过吃多了,就会怀念这个味道。”

    顿了顿,留比莫夫笑道:“其实这还是现在的改良,在以前连甜味都没有,而且比这个更粗糙,简直难以下咽,但那时候我们的士兵,连吃饱都做不到,通常一条黑面包是十个士兵的口粮,想想现在,再多的困难也不算什么,至少能吃饱。”

    宁远心想,难怪这位被称为二十世纪的活化石,经历的多,了解的多,连二战期间俄国的最高统治者都打过交道,估计也正是他丰富的经历,才有他这些年精彩的作品呈现。

    这一次,一定要好好排演,跟他多学点。

    宁远这样想着。

    一番长谈,就已经让宁远收获不少,而从排练话剧到参加那些戏剧节,这个时间可不短,更何况以后有机会也可以经常过来,这让宁远特别庆幸,幸亏给他们发了邀请函,否则还真要失之交臂。

    但没想到,临走的时候,留比莫夫才笑道:

    “这次给你们发邀请函,其实就是我在录像带里看到你们的表演,原本是想请你们来演《恋爱的犀牛》,没想到你给我带来这样的惊喜,这让我想起你们华夏的一个词,缘分。”

    宁远这才明白,原来每件事都没有偶然,都有因果联系,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并不存在,有的只是自己之前的做到。

    就像他说的那样,缘分,而且这个词他还是用汉语说的,尽管有些口音,但还比较标准。

313、非常好!

    之前宁远满脑子光想着话剧的惊喜,这时候心态平静了不少,他才发现留比莫夫那个铜质水壶里面装的并不是茶,而是白开水,加热是保温的作用。

    而在铜壶的顶部,有一个小茶壶,那里面才是茶,而且是非常浓的酽茶。

    每次喝的时候,从顶部的小茶壶里倒出来一点浓茶汁,然后再加白开水,相当于冲调稀释,即使这样,那颜色依然红得发黑。

    两人一个喝着红茶,一个喝着绿茶,一边聊话剧。

    当然,也不仅仅聊《川省好人》这出话剧,而是包括宁远之前在霓虹国jingseedo戏剧节的见闻,和犀牛那出话剧。

    更多时候都是留比莫夫说,宁远听,偶尔也说几句自己的想法。

    在这位大师面前说话剧,跟关公面前耍大刀差不多,每一句宁远都字斟句酌,就怕被嘲笑。

    不过后来留比莫夫笑道:“你没必要这么拘束,想说什么都行,话剧不是数学和科研,没有完全标准的答案,每个人有他自己的见解,这很正常,毕竟那句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我听了无数遍。”

    宁远咧嘴笑了起来,然后点了点头。

    想想也是,自己再字斟句酌的话,在他眼里估计也不算什么,既然这样,又何必拘束了,而且即使自己说错了,他也会给与纠正,这不正好是学习的机会。

    不知道错误,又哪来的正确。

    “就像很多人认为,我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反对者,其实这就是最大的偏见,因为我从来没反对过他,包括他的理论,我到现在还在用,怎么可能是他的反对者。”

    笑了笑后,留比莫夫淡淡道:“不过我也从来不解释,把自己的话剧排好,让更多人喜欢看,看完后能有一些思考,这才是我的追求。”

    宁远深以为然,笑道:

    “来这里的这些天,其实我也感受到了,您当然不会反对他,更不是反对体验派,甚至跟这两个没有丝毫关系,在我看来,您是反对那些后来者,无论什么剧目都往上套,您反对的,是这种盲目的做法。”

    听到宁远的话,留比莫夫有些讶异的看了看宁远,笑着指着宁远:

    “你比很多人强多了。”

    宁远笑道:“我们华夏有个词,叫一刀切,这是一个贬义词,跟那些盲目往体验派上面套的人一样,做什么都一刀切,根本不注重实际。”

    留比莫夫点了点头:“我认真拜读过你们华夏那位伟人的著作,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这两个词,我都特别喜欢。”

    这两个词,留比莫夫依然是用汉语说的,宁远真的佩服这位老爷子,什么都有所涉猎。

    经历的多,读的书多,这不正是华夏‘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真实写照?

    恐怕,这才是成为‘家’的必备条件吧。

    当宁远从留比莫夫办公室出来后,就被孟辉他们包围了,包括曹如龙也在,连他脸上也有种熠熠生辉的喜色。

    “宁远,你太厉害了!”这是刘叶、潘越明他们单纯的羡慕。

    “期待你的精彩表现,好好把握这次机会,有什么需要跟院里提。”

    面对曹如龙的和蔼可亲,宁远呵呵笑道:“曹院长,能不能让院里发点我们信义的毛尖过来?”

    曹如龙:“……”

    接下来的这些天,宁远除了演出,偶尔看别人的话剧外,就是看剧本,以及跟留比莫夫讨论。

    而留比莫夫喝了宁远的毛尖后,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好像……还不错?”

    宁远把自己带来的茶都送给了留比莫夫,虽然也不多,只有半斤的样子,但留比莫夫非常开心。

    至于宁远,这东西不是必需品,有就喝,没有就不喝,反正回国后还有很多。

    不过,曹如龙还真让国内采购发来了。

    “到时候我回国后再给您寄一些,我们信义毛尖不仅雨前茶、明前茶好喝,白露茶也不错,而且白露茶正好符合你们的口味,是味道最浓的。”

    留比莫夫笑道:“这个我知道。”

    宁远顿时就惊了,心道你连白露茶都知道?

    不过随后留比莫夫就说道:“白露,是二十四节气的一种,对吧?我特别佩服你们华夏古人的智慧,能精确的计算出这么多东西,太神奇了。”

    宁远这才知道,原来他知道的是节气,而不是白露茶,于是笑着点头。

    随后,留比莫夫又分析起这部话剧。

    “昆德拉曾说过:当要把握一部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时,民族、地区的背景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所以《川省好人》,这个跟你们的川省没有太大联系的作品,我觉得是布莱希特构筑的一个蛮横险恶的世界,他将他的文学幻想建立在了那片他根本没有去过的土地上,却揭示了人类永恒、普遍的道德困境。当行善和生存相冲突后,我们该如何选择。”

    说到这出话剧本身,留比莫夫语速就慢了下来。

    “这样一个大类的主题,其实可以套到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因为这是人类作为群居动物,并且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尽管是必然,但它并不是好的。”

    看着宁远:“我希望你的演绎,能更深层次的挖掘沈德的内心,她为什么会这么善良,而他后来改变形象,成为崔达,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

    宁远沉吟片刻,缓缓道:“我觉得,这不仅是人类的两种处事方式,其实也是每个人内心的写照,就像那句老话,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天使和魔鬼,沈德和崔达,其实就是那个人物内心的两面,她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并延续下去,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这根本不现实,这是期望和现实的冲突,也是理性和感性的博弈,最后理性战胜一切,回归现实,才给了三位神仙那样一个开放式的回应: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这个社会变得美好。”

    在宁远说的时候,留比莫夫安静倾听,眼神专注,尤其是最后的时候,眼神微微弯了起来,脸上浮起一丝笑意:

    “非常好,你说的也正是我想的,所以当初我在57年改编的时候,就增加了人物内心的冲突,在体验派之外,用分离的方式,把人物分离开,尽管还是那一个人,但呈现完全相反的两个极端,而带来的冲击力,在两人合并的时候,彻底爆发,效果非常好。”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371/ 第一时间欣赏影帝重回十八岁最新章节! 作者:纵马昆仑所写的《影帝重回十八岁》为转载作品,影帝重回十八岁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影帝重回十八岁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影帝重回十八岁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影帝重回十八岁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影帝重回十八岁介绍:
曾经的那些遗憾,终于有机会弥补。未来的很多精彩,拼尽全力去追逐!我是宁远,缔造传奇。——————已完本万订《从笑星走向巨星》等八百多万字作品。影帝重回十八岁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影帝重回十八岁,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影帝重回十八岁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