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群英三国TXT下载群英三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群英三国全文阅读

作者:沉渊之龙     群英三国txt下载     群英三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35章 蝗灾的预警

    其实把青篙的药效传出去,也是有好处的。

    至少刘繇、士燮、刘表和刘焉的目光都开始朝着南方转移,甚至于原本不怎么热衷于开疆扩土的刘表,也开始了准备征讨荆南蛮夷的准备。

    这些蛮夷,总是呆在深山老林之中,仗着对这些地方的熟悉,还有烟瘴的保护。什么时候缺乏物资了,就直接走出山林,直接入侵掠夺地方郡县。若是被杀痛了,又躲入老林之中,叫人无可奈何。

    这几个势力的诸侯都曾经试图讨伐过他们,奈何丛林战真心不占优势。而且不少士卒因为不好的卫生习惯,又或者缺乏防护措施而感染了疟疾。

    最后搞得全军覆没什么的,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更多的士卒对进入丛林非常反感,甚至于因此炸营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这也使得,诸侯对这些躲入丛林之中的蛮夷,憎恨却无可奈何的主要原因。

    方云很大方,直接把瘟疫的形成理论,还有瘟疫的隔离措施,甚至一些主要瘟疫的治理手段都通过报刊刊登了出去。然后随着商旅,几乎全天下的人多少都学会了一些手段。

    这次,随着青篙的用法刊登出去,不仅让人们头痛不已的疟疾有了克星,最重要的是,也给了诸侯们讨伐南部蛮夷的信心。

    之前说的几个势力,他们的利益其实是在南方。至于方云,最多就是刘焉麾下的汉中地区有接壤的部分,其他的都没什么直接的交集。

    再说刘焉、刘表和刘繇本身就是宗室。对讨伐方云并不是很热衷。反而只要能够安心当他们的土皇帝。那就可以了!

    比起方云。南部的那些蛮夷才让他们头痛,这才是他们真正需要关注的地方。

    没有了他们的直接参与,袁术发起的这个联军,一下就缩水了许多。虽然一样可以弄到粮食和军用物资,但显然花费的代价,比以前高了一些。最重要的是,几乎不可能再期待,这些诸侯直接出兵配合他们讨伐方云了。

    春耕已经结束。夏季已经开始逐渐接近。

    方云这边已经开始商议好了具体的改革措施,而且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宣传。针对下面回馈上来的各种疑问,也花费了几期报刊来给予回答。为此,那几期的报刊都厚实许多,使得购买报刊的人,都充分感受到了政府的诚意,还有改革的力度。

    至于改革是否真的会变得更好,就各有各的想法了。

    有些世家觉得改革很好,会有更多的官职空缺出来,说不得自己家的子弟可以混个官职。至少也混上一个所谓的‘公务员’当当。

    有些世家觉得不好,尤其是各地的县令。按照改革他们的权限会被分掉许多。基本上,只要感受过权力味道的,就不会喜欢自己的权力被人分走。

    然而就算再抱怨也没用,改革显然是要进行下去的,谁也不会傻到当这个拦路者。自古改革路上的拦路者都不会有好下场,除非真的觉得这个改革不好,然后豁出去也要拦住。

    改革不好吗?晋阳这边已经局部实验了好几年,事实证明政府的行政效率提高了许多。唯一的问题就是开支有所提升,而且官员的监察力度有所提升,这官没那么好当而已。

    只是若是就这方面反对的话……估计不需要别人说些什么,下面的百姓先会动手吧他们骂个狗血淋头。心里憋屈又如何,这本来就不是可以拿到明面上说的。

    改革的关键一点,就是冤错案有所下降,这使得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得到了提升。法院的建立,更是让百姓有了直接状告世家,或者官员的场所。对于一手把这个司法部门建立起来的王磊来说,这是他可以引以为豪的政绩。

    自古为了维护朝廷的威严,所以就算百姓可以状告官员,输了自然是要死,赢了也得被流放或者充军。毕竟百姓就是百姓,不管理由多么正确,状告了统治阶级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对官员权威的挑衅。

    若是一点惩罚都没有,那么以后岂非会有更多的人状告官员?长此以往,朝廷的公信力度,还有对百姓的威慑力度,还存不存在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还让不让上官喝喝小酒,和小妾调**,去吟诗作对了?!

    法院建立初期,其实不少世家还是反对的,借口就如同上述所讲那样。

    方云却支持法院的建立,意思很明确,他就是黄巾军出身的,百姓什么样他还不知道?只要温饱,那几乎就知足了。若是这样容易满足的人,还要冒险状告官员或者世家的话,那本身也说明了这个官员和世家有问题。

    这样的情况下,说不得不需要开庭,早在这之前,就已经被监察机构给请去喝茶了。

    再说,又不是随便就能够状告,百姓必须要收集足够的证据才行。没有证据的话,那么只能算诬告,诬告是要反坐的。或许这样一来,会使得司法公正的程度受到影响,但问题在于,法院本身就是统治阶级的一个部门,不公平什么的,从一开始就没办法避免。

    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让一切‘相对公平’罢了。

    从阶级的形成开始,人与人之间,早已不可能再公平。实际上每一种生物从诞生开始,就从来没有公平过。就如同人们常常说的‘没有绝对的自由’,都是同等级别的存在。

    距离正式开始改革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所有部门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只等着这一届的大学生毕业,那么改革就会随之开始!

    然而在还没有开始之前,就有了另外一件事情,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不仅仅是方云这边。天下的诸侯都不得不重视一件事情。那就是早些时候就发布的蝗灾警报!!

    春末夏初。那些尚未死绝的蝗虫卵,开始在地底下孵化,成长为蝗虫的幼虫。方云这边是努力了,把所有的耕地都给翻了一遍,冻死了不少的虫卵,但田边的那些土地,或者其他的土地,甚至丛林之中的虫卵。显然没办法处理到。

    古代不同现代,开发程度不高,郊区的树林覆盖面积很广,森林面积也非常可观。

    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些地方的虫卵,没办法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若要处理的话,只怕要把整座丛林都给烧掉,或者铲除什么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到了晚春,眼看就要进入夏季的时候。田地里面开始出现蝗虫。

    这个时候的蝗虫,还只是一些不会飞的幼虫。但它们已经可以开始啃食农作物或者其他植物。再过一段时间,随着翅膀的长出还有食物的短缺,它们就会开始迁移,这就是所谓的蝗灾的真正形成。

    到时候,漫天遍野都是蝗虫,黑压压的如同乌云一样。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几乎都被它们啃食一空。蝗灾过后,今年的收成自然也是别指望了,作物都被它们啃食光了。

    要说帮凶,也不是没有,那就是干旱的天气。从去年开始,就没怎么下过雨,今年的雨水更加不充分,若非方云这边的水利设施还不错,只怕很多地方都要彻底缺水了。

    干旱使得植物的生长缓慢,甚至枯死。缺乏食物的蝗虫不得不进行大迁徙,来寻找更多的食物进行果腹。在吃饱喝足的情况下,开始进入下一代的繁.殖阶段,到时候更多的虫卵,会出现在各个地方。

    什么时候结束?或许某年冷了下来,冻死了这些虫卵,至少冻死了大部分的虫卵,使得出生的蝗虫幼虫,被它们的天敌捕杀大半的情况下,生态才能够恢复正常吧?!

    由于今年已经发出预警,所以各地都非常关心这件事情。

    随着蝗虫们的孵化,各地县令已经按照原先的预防措施,开始捕杀这些蝗虫。严格来说是捕获,晒干之后送到晋阳来。方云可是许诺过,每斤蝗虫干3文钱的。

    幼虫时期的蝗虫的确没有多少重量,但能卖钱就好。一天下各地合计就抓到了近千斤的,不少还是百姓深入到丛林之中捕抓的,那里面也有不少的蝗虫。

    零头不算,这一批就要花费三千文,差不多三贯钱。别嫌少,这已经足够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凑合着过一年了。

    更别说,这还只是第一批,到了第二批到来,数目已经提升到了五千多斤。到了第五批的时候,蝗虫的大小已经明显增大,这就使得重量进一步提升,达到了三万斤左右。

    这也意味着,蝗灾已经越来越接近了。

    到了第七批的时候,重量达到了十万斤左右,只是大小参差不齐。方云就此询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这些蝗虫都是南方运过来的。

    显然,曹操和刘备都打算赚点外快的样子……

    不过不要紧,方云是多多益善。派人将其磨成粉之后,掺入菜中,专门派了十多个不同职业的百姓进行品尝,甚至于每天他们还要吃上一顿碳烤蝗虫。

    几天后,从得出的数据明显表示,这些服用了蝗虫粉,还有吃了烤蝗虫的十个人。哪怕是来自不同的职业和背景,结果体重都有上升,甚至其中一个皮包骨的难民,身上也开始挂了一些肉。

    结论就是,蝗虫粉有很高的蛋白,可以考虑作为军需品采购。

    实际上更多的时候,蝗虫尚未磨成粉,就被军队采购了。只要渡过了最初心里和生理的拒绝之后,说不得就吃上瘾了。

    如今,方云军中其实就是这样的情况,蝗虫开始热销起来。

    唯一让他不爽的是,开始出现抢生意的了!哪怕早有预料,却也是叫人无可奈何……(未完待续。。)

    ps:  蝗灾开始,不过一切准备早已到位,这次蝗灾并不能对方云构成威胁!

    最后还是惯例环节:

    感谢书友:长青无悔’和‘sky1991’的打赏!多谢你们的厚爱!

    感谢各位订阅和投推荐票的书友,多谢你们的支持和厚爱!继续加油哦!

第136章 考试将开始

    也不知道是不是方云大量收购蝗虫的关系,今年所谓的蝗灾并不是很严重。…UU小说,www.uu234.com

    那些从田地里面孵化的幼虫,很早就被捕抓拿去出售。唯有丛林里面的那些在差不多把植被都给啃光之后,这才飞出了丛林来到外界。

    不过丛林毕竟不是农田,在这里有完整的生态链,既有蝗虫的食物,也有它们的天敌。今年的蝗虫的确是多了一些,不过并不能彻底的破坏这个生态链,否则的话也不会有多少片树林还能够存在到现在了。

    大部分的蝗虫留在了丛林之中,只有少数族群离开了丛林到外面略食,实际上最大的可能是它们不断的沿着某个方向吃,结果不知不觉就离开了丛林。

    由于初期的时候,植被还算茂密,所以这批蝗虫就不断朝着外面一直延伸出去,把所有能够吃的植物都给啃光,然后继续推进。

    终于,它们出现在了人的视线范围内,在方云的悬赏之下,迅速被捕抓起来,然后晒制成蝗虫干,运输到晋阳。

    随后,由方云这边的商会,研磨成粉末,甚至少数就这样直接烤制后拿去出售。不知不觉,烤蝗虫和油炸蝗虫,已经成为了晋阳的新美食。

    至少人们在克服了对未知的恐惧之后,吃起来就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了,甚至开始大口朵颐起来。看情况,以后或许还会形成晋阳的特色美食,加入各大酒楼的菜单什么的。

    曹操他们送来了不少的蝗虫干,明面上自然不是他们。只是一些来自南方的商队。然而他们真的以为汉魂组织是闹着玩的组织不成?这些商会背后谁是老板。能瞒得了誰?!

    不过方云也是来者不拒。反正目前这个时节,并州这边已经形成了一股昆虫餐热。更多人投入到这股热潮之中,原因不是说真的知道它多么好吃,而是晋阳那边大家都说好吃,而且听说刘辩和方云都有带头吃这玩意,还说这玩意很好吃。

    跟风嘛,尤其贵族老爷,甚至是皇帝喜欢吃的东西。下面的老百姓自然也很好奇。狠下心来尝过味道后,一切便顺理成章起来。

    现阶段收购上来的蝗虫干,仅仅满足并州的需要只怕都有点困难,毕竟方云本着薄利多销的打算,并没有定太贵的价钱。一盘半斤重左右的油炸蝗虫,仅售价二十文而已。

    考虑到要用油炸,所以二十文也不算贵,扣除成本,也就是每碟赚上三五文的。那么做的原因,自然是希望更多人能够投入到这股热潮之中。方云要让多少有人都知道。蝗虫其实也可以是一种食物,按照这个说法。那么天降蝗灾为什么不能看做的天降食物?

    上天就是看到百姓吃不饱,所以派了一批蝗虫给大家果腹来了。以前是他们傻x,放着食物不吃,居然还看着它们把自己的作物给吃了,那不是本末倒置了么?!

    通过这种宣传,把蝗灾从原本所代表的意义之中剥离出来,然后朝着自己需要的方向进行引导。得出的结果,才是最符合自己利益的。

    那些本来有异动的世家,此刻也是乖乖呆在了家里。事已至此,谁还敢拿蝗灾说事的,那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了,稍微不小心的话,可是要掉脑袋的。

    到了七月份,能够捕抓的蝗虫已经没有多少,华夏人民再次向世界证实了,他们是站在食物链巅峰的存在。原本的一场灾难,刚萌芽就被消灭了。

    南边的商人出售了至少五十万斤蝗虫干过去,换取了一百五十贯钱。别看少,如今在河北这边,一匹驽马也就十五贯,战马也不过二十五贯。

    然而对于北上的商队来说,蝗虫干不过是搭头,能赚一点算一点,姑且相当于省了几天的车钱什么的。能运来,只因为听说方云要这玩意,至少他们的解释是这样的。

    大量的商人北上,带来了南方的各种商品,却也在河北和关中等地购买了不少的物资。

    由于是正常的商业交易关系,而且没有影响到大局,所以方云并没有阻止这种行为。反而他也需要采买一批物资,尤其是已经小规模种植的甘蔗。

    作为选种也好,还是直接使用也罢,在甜菜还没有从地中海那边传入华夏之前,甘蔗显然是最好的糖类作物。其他还有一些诸侯看不明白,但实际上却非常急用的一些工业原料。最关键的,还是硫磺石和硝石这两样,尝试着研究一下,也没什么不好的!

    里面也掺杂了一些别的材料,都是一些炼丹常用到的。也不知道这样是不是能够给南方的诸侯们,传递过去一个错误的情报?身处于议事厅的方云,满怀恶意地想到……

    “从今年开春开始,我们已经准备了四个多月的时间。还有十天,各个大学这一届的大学生就要毕业,军校那边的这一届军官也将结束他们的培训,开始正式上任。在此之际,我要问你们一句,你们准备好了吗?”南方的诸侯怎么想已经无关紧要,至少如今对于方云,甚至所有的文武大臣来说,有更紧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各地的办公楼已经建设完毕,需要的办公用品已经就绪。只要开始改革,那么新招募的公务员,随时可以进入他们的办公地点就职。”王累率先发话。

    “宣传工作已经到位,已经确保改革的过程中不会有阻力的存在!”王磊随即回到。

    “第一届公务员考试准备已经就绪,考题也已经准备到位。只等着学生前来考试便是。对于那些非大学培训出来的考生,也进行了简单的预试,选定了七百多人加入到这次公务员考试之中。剩下的,已经让他们回去,或者留在河北什么的。”身为教育部部长的韩馥如此回答到。

    这次公务员考试方云并没有拒绝外来考生报名,只是在各地设置了预试考点。不管是来自治下世家的学子,还是来自南方的学子,都必须要通过预试,才能够前来晋阳参加正式的公务员考试。

    毕竟,报名的人太多,都挤过来难免会导致安排不过来。而且若是让那些不学无术的人混进来,那本身就是对这次公务员考试最大的羞辱。

    也不需要文化太多,好歹能够正常读写,然后做几道简单的算术题,完成一篇策论,只要不算太糟糕的,基本上都可以录用,然后前来晋阳这里进行正式考试。

    一方面是考虑到岗位太多,多招募一些也可以;一方面别人冲着这次考试千里迢迢而来,送不能拂了别人的面子。把那些不学无术,品格也有问题的剔除掉。剩下的大不了去参加几个星期的再教育,也差不多可以凑合着用了。

    说不得,这个世界上就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本身不学无术,但治理地方却是相当拿手,胜在‘亲力亲为’这四个字上面。

    比如满清时期的李卫,背景不过是一个富家子弟,本身没什么文化,也没有考上进士或者举人。最初的官职,还是直接捐出来的,结果还不是混到了雍正时期四大总督之一。

    这年头,寒门士子的学识本身就比不上世家子弟,所以太苛求的话,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为了考虑到自己和世家的关系也不算很融洽,方云觉得有必要扶持一批寒门士子出来,为自己摇旗助威什么的。

    “短期学校已经开设完毕,分别是法律系、医学系和警察院系。落榜的考生,会根据成绩选拔一批还凑合的,通过短期培训之后开始上岗。由于培训的时间只有三个月,所以他们就算毕业,也只能当一些最底层的公务员,不过相信他们会愿意的。”左明也表态到。

    “考官已经确定,考试的内容则是由各地的官员共同出题,然后我们在里面选出一些作为本次公务员考试的内容。最终的考卷已经确定,而且已经封存完毕,除非有主公的命令,否则谁也别指望能够在考试前,知道里面的内容!”郭嘉这个公务员考试筹备委员会的委员长,此刻也正式表态。

    本来这个职位应该是戏志才担任的,但他是总理,需要负责太多的事情,所以经过私下的协商,实际上不知道郭嘉到底如何向戏志才妥协的,好歹是把委员长的位置接了下来。

    “加大看管的力度,我不希望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公务员考试,出现任何不受控制的局面。护理人员、药物,甚至紧急隔离间什么的都给我准备好。同时在考试前五天,所有的考生都要经过简单的检测,确认没有染病,才能进入考场。

    若是感染了风寒等轻度症状的考生,进入隔离间考试便是。但若是感染了瘟疫或者别的什么可传染性的病症,故意进入考场的,甚至可以约过我,直接处理掉再报告,务必要确保其他考生的正常考试。”方云最后叮嘱了一番。

    “属下遵命!”臣子纷纷回到。

    此刻他们的表情却是非常的严肃,想来大家其实都清楚,这次的公务员考试事关重大,当真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次考试,不仅仅是考生,考生的父母也在密切的注意着这次考试。甚至于其他没有参加考试的世家和寒门士子,也在留意着这次前所未有的公务员考试。

    甚至于,曹操他们,也在密切的关注着……(未完待续。。)

    ps:  三国时代,第一届公务员考试即将拉开序幕……

第137章 群英的聚集

    时间进入到了七月中旬,各大院校这一届的大学生已经毕业,下一届要等到明年。

    这就是大学的好处,每年都能够诞生一批新的毕业生,满足各地的用人需要。政府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必因为人手不足,而不得不把那些庸才留下。

    下面的官员也自然而然的有了危机意识,毕竟以后可不像以前一样捧着金饭碗了,最多只能算是铁饭碗而已。

    甚至于,那些被淘汰出来的平庸者,由于也有一身的知识,说不得会被聘用为地方小学的教师,甚至是中学教师。在此同时,各地的世家想来也不会放弃这类人才,虽然用处不大,但如今这年头,各地用人的缺口还是非常巨大的。

    蝗灾已经几乎平定,明年是否还会出现,那就留到明年再处理。主线任务因此完成,只是并不完美,扬州那边的蝗灾依然非常猖獗。

    毕竟袁术和孙策都没有关注这件事情,以至于两地到处都是蝗虫,今年看样子是别指望有什么收获了。再加上他们今年发动了战争,消耗了大量的物资和粮食,今年冬天如何过冬,只怕都是一个问题。

    这就不是方云需要关注的事情,反正他已经派了汉魂组织的人分布在各个郡县。每天每夜的,散布在这里活不下去,不如北上徐州的思想。一开始没什么人,但有点脑子的人都清楚,这或许是他们唯一的活路。

    只要能够唆使几十万人口进入徐州。那么对于袁术和孙策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难得的是此消彼长,下邳和广陵郡两地的经济和农业自然能够得到提升。

    人口就是财富。从一开始方云就已经认清了这个道理,也一直这样贯彻着这个思想。

    “恭喜宿主完成主线任务—灭蝗,已成功扑灭除扬州以外的所有州郡的蝗虫。由于扬州并非任务州郡,所以判定宿主完美完成主线任务。魅力和智力各提升18点,白银抽奖9次;同时由于完美完成任务,全属性+10点,额外获得两次黄金级抽奖!”系统的提示传来。

    随之而来的。是方云全属性的提升:天武133,天慧143,天驭137。天魅139。

    到了先天级别,按照系统的说法,500点才是巅峰,然后进入的是下一个境界。至于什么境界。系统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按照系统的分类。100-200算是先天初期,201-300算是中期,301-400算是后期,401-500则是巅峰。对应的,是后天状态下的三流、二流、一流和超一流四个境界的武将。

    显然,目前方云也只能算是在先天初期的境界而已,最多就是智力开始接近中期。

    九次白银级抽奖换成了五次黄金级抽奖,按照系统的说法就是合成的时候出现了一定的能量溢出。这四次溢出的部分,刚好可以和最后一次白银级抽奖。合并成黄金级抽奖。

    再加上额外的那两次黄金级抽奖,方云一下子就有了七次黄金级抽奖。

    以前学习过的占卜还能用,毕竟已经融入到了道法之中。只是这次只得到了一个小吉,方云打算什么时候占卜到了大吉,这才开箱,否则的话太浪费了。

    以前等不及直接就开了,结果开出了大堆的稻米什么的,现在都还记忆犹新。也不是说稻米不好,但黄金级的抽奖,抽出这玩意真的叫人无语。

    既然暂时没有出现大吉,那么就留着便是,不过小吉其实也不错,索性凑合着开了一次,结果得到了一本秘术书《行军方略》。

    在三国群英传游戏里面,装备了这本书的武将作为元帅的情况下,在大地图的行进速度将获得提升。在所有的历史武将里面,只有徐庶有这个天赋。而系统送出的这本书,也有这个能力,却是通过使用这本书,来获得一个天赋‘行军’。

    是的,直接化身为天赋特性,以后统兵打仗的情况下,有这个特性的武将,日行八百夜行五百绝对不是梦。且士卒的体力消耗不会太重,最多就是会比正常行军累上一点。

    可以说,这绝对是所有统御步兵的将领最需要的天赋了。权衡了一番之后,方云派人,将这本书交给了高顺。陷阵营的陌刀兵移送速度比一般的轻步兵而言,多少还是慢了一些,尤其是长距离行军的情况下,体力消耗不是一般的小。

    别以为系统出产的士卒就不是人,他们也会呼吸,也会吃饭排泄,也可以娶妻生子。甚至于,也有属于他们的情感,和一段虚假的成长记忆。最多,就是如同一群植入了死忠程序的普通人罢了。

    比起那些统御普通士卒的武将来,有着步兵转职令,招募可升级的兵种的高顺,显然有‘行军’这个天赋会更加有好处一些。

    至于骑兵那部分,通过‘骑兵擅长’,或者‘骑兵宗师’这两种天赋特性,也是可以提升骑兵的速度的,间接而言也就是提升了骑兵的行军速度。

    所以比如陈涛、赵云、周仓和解然这类骑将,就不需要这个天赋。就算加了,最多也不过是锦上添花,比不得那些统御步卒的将领得到这个天赋的好处。

    抽到了《行军方略》,方云也就没有进一步的抽取。在这次抽奖的所有奖项里面,《行军方略》只能算是中下级别,在前面还有很多的好东西。甚至于,方云看到了在奖项之中居然还有一匹‘追风白凰’。那可是装备的情况下,会直接拥有‘迅雷’天赋的名马啊!

    自己的麾下,目前也就赵云有这个天赋而已。

    实际上方云不知道的是。在边关戍守的赵黎,前不久也获得了两个天赋特性。一个是‘飞马’,而另外一个便是‘迅雷’。他不愧是系统平定天赋为s级的人才。历史上或许是早早就死去了,这才使得才华得不到施展。

    抽奖的事情放在一边,方云把注意力放回到了晋阳的第一届公务员考试之中。

    为了这次考试,筹备委员会可是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筹备,并且不断的进行宣传。截止至今为止,已经有五千名考生获得参考资格。其中两千多人是来自各个院校的大学生,剩下三千多人。则是来自各地的世家子弟或者寒门学子。

    别看和后世比起来,根本不算多,但也要看看时代。这年头一个考试五千多人获得考试资格,已经算是非常难得了。要知道,在初期,那些非大学毕业的考生。要经历一个预试。通过了才能够前来晋阳参加公务员考试的。

    一开始,前来报名的寒门士子和世家子弟,甚至一些不学无术过来浑水摸鱼的,全部算起来,至少有七八万之多。各地也是通过预试,刷掉了那些前来浑水摸鱼的存在,把才华还算过关的寒门士子和世家子弟筛选了出来,一共就那么三千人。

    不过另外针对七千年纪还小。有很大可塑性的学子进行询问。对于愿意前来晋阳进修的,可以前来就读中学或者大学。等几年毕业了。就能够参加正是的公务员考试了。就书籍的全面性,和书籍的覆盖率角度来看,晋阳当之无愧是天下的文化中心。

    在这里求学,几年后,知识面不管怎么样都会比现在要好,全方位胜过在家里自习。

    至于学费,可以贷款给他们,不过工作后,要按照比例分期偿还。最后的结果比实际贷款数目要多上2成左右,这就是额外收入,毕竟贷款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冲着赚钱去的。

    若是一点收入都没有,谁会闲着无聊把钱投出去?实际上如今不少商家也在放款,只是利息最低的还是政府专门开设的助学贷款,只是申请起来比较麻烦,毕竟金额有限。

    可想而知,这五千人,经过几年的学习之后,必然又会成为新的人才储备。至于选拔出来的那三千人里面,其中有几个引起了方云的注意,他们分别是:马良、向朗、向宠、马懿、单福和诸葛瑾。

    马良、向朗和向宠三人都来自荆州,而且日后都是蜀汉重臣。最重要的是,马良的弟弟便是那个才华得到诸葛亮肯定,差点被作为接班人存在的马谡。

    向朗和向宠是一对叔侄,向朗今年27岁,本来刘表打算征辟,但他不知道出于什么想法没有应征,而是北上前来参加考试。他的侄子向宠允文允武,今年才12岁,典型的早婚产物,由于方云没有严格规定参考年纪,所以居然也过来碰运气。

    叫人无语的是,他通过了预试,所以考官没有理由阻止他前来参加公务员考试。

    诸葛瑾不需要多说,他本身随着诸葛珪前去扬州定居,后来诸葛珪发现孙策、刘繇和袁术在扬州闹腾得太厉害,不得不又迁徙到了荆州。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这就使得身为荆州世家的庞德公,出面维护诸葛家,这才使得诸葛家这个外来的世家,得以在荆州安定下来。

    诸葛瑾在经历了简单的搬迁之后,就出去游学了。路上多少打探了一下,才得知留在琅邪老家的族人都被方云带到了晋阳这边,弟弟诸葛均已经进入了学校学习,族弟诸葛诞更是出仕,成为了一名将军,于是对方云有了点好奇,恰逢公务员考试,就过来看看。

    单福的户籍写着的是颍川郡,来自颍川而且叫做单福的,方云觉得应该就是那个,为了朋友举剑杀人,最后不得不隐姓埋名的徐庶。具体如何,还要进一步调查才能够知道。

    唯有那个户籍是河内郡的马懿,今年十五岁,方云开始看到的时候也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然而考虑到司马家已经迁徙出了河内,而且司马朗已经出仕曹操,就没有多想。也就是好奇,派人去调查了一下,才发现河内郡根本没有马家,至少没有马懿那个家,倒是有个司马家。所以方云几乎可以肯定,这个叫做马懿的,只怕就是司马懿那厮……

    这倒是没想到,一场公务员考试,居然能够吸引那么多的人才过来,倒也算是值了!(未完待续。。)

    ps:  第一次公务员考试,这是开天辟地的,所以赚到一些人才,也是正常。只是在古代,考中却不出仕的人也常有,所以也不知道能留住多少才子。

    最后还是惯例环节:

    感谢书友‘长青无悔’、‘sky1991’和‘大道独行01’!多谢你们对本书的厚爱!

    感谢书友‘停产’的月票!多谢对本书的支持!

    感谢各位订阅和投推荐票的书友!多谢你们的厚爱和支持!继续加油哦!!

第138章 第一届科考

    自古世家的势力一直很大,尤其是陈群设计了‘九品中正制’之后更是把这个情况推到了巅峰。UU小说,www.uu234.com而这个制度,当时的应曹丕的要求设计的,目的是挽回那些不认可曹魏的世家。

    是的,曹操的几次《招贤令》已经惹怒了世家,那些不修品德,而且不论出身的家伙都能够窃据朝堂,和这种人同朝为官,这简直就是对他们的侮辱。

    世家几乎垄断了这个时代的知识权和舆论权,若是他们不支持某个势力,那么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动荡,其主要表现于高端人才的短缺,然后就是税收的不正常。

    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目的就是希望挽回世家。然而曹操也看出了这个制度的缺点,所以在世的时候没有推行。然而曹丕并不知道曹操的苦心,或者说他已经没有人退路,所以在即位后还是推行了这制度,甚至一直延续了下去。

    直至隋朝,杨广锐意改革,于是推出了科考制度,这才打破了世家垄断朝堂的现象,让寒门有了立锥之地;武则天在位之时,更是推出武举,使得普通人有了出仕为将的机会。

    科举制度更是延续到了现代,不过那个时候已经不叫科举制度了,而是叫做公务员考试。来自未来的方云,更是直接把这个考试,带回到了汉朝。

    早些时候,他已经直接把现代的行政机制给带回到了这个时代,这是起义者的福利。尤其是如同他这样。从普通百姓起步的起义者。

    他可以选择是否延续上一个朝代的行政制度,毕竟不管改革的结果多么糟糕,最惨难道可以比发家以前的样子惨?反而是那些世家起事建立起的朝代。他们可不敢这样,生怕一个不好,把刚刚建立的政权给搞没了。

    只是方云和他们不同,他是把最优秀的行政机制给带了过来,所以并不担心失败。

    实际上,这些年行政效率的提升也直接说明了这点。到了现在,进一步改革。同时取消原有的孝廉制度,推出公务员考试制度,自然也是迫切需要的。

    在这个时代。人才似乎得和孝廉挂靠,主要就是得孝顺。这个时代的统治者认为,孝顺的人德行才会合格,才懂得忠君爱国。

    方云却是无所谓。一个臣子的节操。由他自己保护太危险了。孝不孝顺的,那不过是一个朦胧的概念,也并不公正。取士取才便是,制度的监督才是关键。

    所以他改革的事实,第一个就是改革监督制度,推出不记名信访,还有监察局的概念。在民间举报,还有监察局调查的共同监督之下。自然可以把那些中饱私囊,不学无术的废物给清理出行政机构之中。这才是最合理的监督机制。

    五千学子已经报名结束,不过报考的科目并不只限于公务员,军官也有考试。

    对于军校这一届毕业的考生来说,军官考试就是他们这些年在军校里面学习成果的考察。若是连这个都通过不了,那么回去再复读一年,或者转入警察或者监察系统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一般的考生来说,则是一次和科班出身的军校毕业生同场竞技。成绩优异者,能够成为更高级的军官,成绩越是靠后,则职位越低,但好歹也是军官。

    为了预防代替别人考试的情况发生,所以针对本地的考生而言,必须要有三名以上的老师作保,才能够有资格参加考试;外地的考生,则需要地方接待他们,并且安排他们进行预试的县令,进行第一次审定。然后到地方郡治之中进行第二次审定,考前进行第三次审定,确保无误才能进行考试。

    本来方云还打算,安排画师给他们以写实的风格给他们绘制画像,但考虑到人数太多,而且精通写实的画师没几个,所以只能作罢。

    不过对于考试合格的,则必须要贯彻这点,这样才能确保真正合格的那个能够被录取。至于那些打算投机取巧,瞒天过海的,就等着悲催吧。这个安排,他甚至都没有对任何人说,只是秘密安排了一批画师而已。

    考试终于如此而至,所有的考生在经过简单的校验和搜查之后,开始进入考场。

    按照规定,他们的外貌特征,必须要符合地方开具的文书。那些为本地考生作保的教师,这一天也必须要到现场,确认他们作保的学生。最后,还要进行一番搜查,确保没有作弊的工具。实际上,在这个过程还真的找到了几个信心不足,然后直接被取消了资格。

    好在每年都会有一次公务员考试,所以倒不需要那么悲催。

    通过和审定的学生,会得到一张考号,上面有写明考场所在和位置。考试的时候,只需要写考号,不需要写名字,只因为名字已经在发放考号的时候进行登记,而且名簿会第一时间进行封存,考试结束才能够解封。

    为了准备这次考试,郭嘉可是在郊外修建了几座院落作为考场,目的就是对这些考生进行分流和打乱他们的顺序,甚至于发放的考号都不是按顺序排列下来的。这样一来,他们就没办法在考场上,互相策应了。

    考场和那些封建时代的考场一样,每一个人都身处一个单间。这次考试分为两场,分别是《行政职业测试》和《申论》。每场考试的时间是一天,合计两天时间,这段时间考场提供伙食,但棉被什么的可不提供,好在如今已经是七月中旬,晚上也不算冷。

    “这次公务员考试倒是别出心裁,就是不知道考试的内容如何了!”在进入考场之前,向朗对身边。刚刚结交的好友单福说到。

    “不久就要开始考试了,内容如何已经不重要。只是令侄要去靠军官科,是不是太勉强了?”单福也替这个刚刚结交的好友捏了把汗。

    “他喜欢就让他吧。考上也是他幸运,考不上就在这里学几年。”向朗却并不担心。

    “说起来,之前还看到一个七岁左右的稚子居然也进入了考场,你觉得他是认真的?”单福突然问了句。

    “这次考试并没有限定考生的年纪,你刚才说的,是来自襄阳马家的嫡子马良。他三岁开始读书,已经表现出了不错的才华。甚至书法也是颇为不错,他来参加考试,向某却是一点都不奇怪。说起来。还是向某带着他过来的!”向朗却是并不奇怪这点。

    “若真是这样,那的确是没什么问题。我大汉向来奇人异事不断,若真让他考中,那倒也是有趣!”单福也没打算在这方面计较什么。

    在进入考场之后。两人因为考场不同。就互相预祝对方顺利通过,然后进入了考场。

    按照监考员的引导,两人各自来到了不同的单间之中。这里也就大概五平米左右大小,其中三平米是一张石床,上面已经铺了一张席子,是供他们夜晚休息用的。

    只是没有被子,想来得考生自己准备。不过就如今的天气而言,要不要其实问题也不大。反正也就是凑合一晚上而已。

    入口是一块可以活动的木板,拉起来就能够进入。然后将其放下来就能够作为桌子的一部分,桌子面对着主道,这是为了方便监考员巡视。

    按照考场规定,下午两点、晚上五点都会各自提供一餐,同时五点钟的时候将会收卷,所以考试必须要掐好时间进行。考完之后也不能够离开单间,要上厕所必须要向监考员申请,并在他们的陪同下才能够前往。

    距离正式考试时间还有半个时辰,单福坐在桌子前的凳子上,他所谓的闭目养神,生怕一个不小心睡着就糟糕了。然而也没什么事情,只能默默的坐着。

    就如同方云所想,他便是颍川徐庶,早年为了友人杀人出逃。后来方云这里有公务员考试,而且看样子也不会追究他的责任,所以就过来参考。不过不敢使用真名,所以用了假名。

    两刻钟过去了,监考员考试发放试卷,并且告诉他,试卷的答案要写在答题纸上面,否则这次考试成绩就要作废。同时,让给他先把考号写在答题纸上面,但在正式开始考试以前,不要先忙着答题。随即,继续去下一个单间发放试卷。

    趁着这个机会,单福也是开始查看了一下试卷的内容。

    这次考试叫做《行政职业测试》,然而并非纯粹的语文题,里面也牵涉到一些基本的常识、数学等因素,可以说是全方位考核一个人的才学程度。

    当然,这个结果比较笼统就是了,所以才有《申论》这个补充,考验的是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通过这种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测试,来进一步筛选出政府需要的人才。

    就算落榜也没关系,医科、法律和警察三系也在招人。落榜者,或者有意前往这三类部门就职的考生,可以经过简单的培训,或者直接参考这三个科目。合格者,自然也能够获得公务员的资格。若是不想要出仕,还能够获得大汉认可的《律师资格证》和《行医资格证》,进而从事律师和医生的工作。

    当然,这些并没有告诉考生,毕竟大家都希望,考生能够更加专注的,把精神投入到这次公务员考试之中。

    两刻钟的时间,足够单福看完试卷,这个时候正式考试的钟声也开始响起。

    单福顿时提笔,开始认真的回答起来……(未完待续。。)

    ps:  其实公务员考试,何尝不就是科考?

第139章 徐庶遭落榜

    在这次公务员考试之前,天下根本没有这种选材的考试。

    一般来说,这不仅仅是对于考生而言,甚至对朝廷来说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举办才好。早期的科考也很不规范,选拔人才很多还是得靠当朝官员的举荐,实际上也比《九品中正制》高明不到哪里去。

    在方云这里却完全不是这样,他或许没有考过公务员,但过程也算是耳濡目染。再加上看过一些电视剧或者小说里面关于科考的描写,最后这种带着古色和现代色彩的公务员考试就顺利出炉。并且在戏志才等人的帮助下,不断的将其完善。

    于是乎,这次科考对于朝廷来说其实已经算是相当成熟的东西,最多就是管理经验方面的不足,只需要多举办几次就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

    反而对于考生来说,这次考试是前所未有的。再加上这年头考生们除了大学生以外,大部分的士子知识并不丰富,甚至于学习过于片面,接触过的书籍更是稀少。难得在考试前,在图书馆里面恶补了一番,但效果只怕不是那么明显。

    比如单福,也就是徐庶这厮,算学多少接触过一些,但并不深刻。兵法韬略方面他或许比较擅长,武艺方面一手剑法也算达到了晋级级别。在这次考试里面,却主要考的是逻辑思维、基础常识和规律分析什么的,几乎没有接触过这些姑且不说,长期的逃亡生活,也使得他对以前的知识,也开始生疏起来。

    一天下来,他只能试着把自己会的都给写上。对于那些不会的题目,却是老老实实的什么都没有写。实际上若是那些大学毕业的考生。只怕考试前老师都会告诉他们:“不管知不知道,都胡乱写一些答案进去。填空题不管知不知道,好歹都给选一个进去。运气,何尝不也是考生的实力之一?”

    这年头的考生,却是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思想,虚心面对这些不明白的问题。结果却不知道在那些大学生面前,他们其实已经傻x了。

    到了下午五点钟,考试结束的钟声响起。这个时候不管你是否还没有答完试卷,都必须要停下笔来,等待监考员收卷。这个时候最好放聪明一些,若是依然奋笔疾书的话,考官说不定会因为不耐烦,而直接就走开,到时候这一科就是零分了。

    不过真要算起来。这一门考试从早上十点考到下午五点,算上中午休息一个小时用来吃饭或者睡觉什么的,一天下来也有七个小时的答卷时间。那么多的时间,就算是用毛笔,也不至于写不完吧?要知道,在现代,也就给你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答卷而已!

    再说今天的考卷里面,也没有作文题。最多就那么一点简答题。若是这还要长篇大论的话,首先就得判定‘不会审题’。再说。需要审核的考卷那么多,一道简答题还写得那么长篇大论的,没有零分就已经算是很给他面子了。

    毕竟这年头,可还没有机械批卷那么便利的东西。

    第一天的考试结束,徐庶想着那张自己回答得不是很满意的答卷,连晚饭都没什么心情去吃了。最后浑浑噩噩的躺在床上。几乎整晚都闭不上眼睛。

    那些世家子弟和寒门士子就是这点,比不上科班出身的大学生。他们非常清楚第二天考试的重要性,所以哪怕知道这一科考得不是很好,也必须要吃好睡好,保持足够的精神。来面对第二天的考试。

    于是到了第二天,整个考场立刻变成了两极分化。大学生自然都是精神饱满,而那些前来应考的世家子弟和寒门士子们,不少人都是没精打采,昏昏欲睡的样子。甚至于,两眼还有一圈淡淡的黑眼圈,显然是熬夜熬的。

    用过早餐,眼看到了上午九点半的时候,第二科的试卷开始发下来。

    这一科《申论》却是模拟公务员日常办公的考试,在这方面世家子弟就占据了不少的优势。只因为他们家的大人多多少少都当过官。这类经验自然会每天多多少少教给他的子嗣们,于是这些二代们的公务处理能力,自然比一般的人要高明许多。

    其次就是大学生,他们多少教导过这类的课程,至于到底多少人能够正常发挥,甚至是超常发挥就难说了。

    最糟糕的必然还是寒门子弟,不少人家中只怕都是三代贫农,大部分都是富农,少数是当过一些小官的家庭。这样的存在别说什么把经验传给后代,这些士子们的知识很多都是通过给别人当书童,或者在书院当杂役的时候偷学过来的,用起来更是生疏得紧。

    徐庶更是如此,要说他的家境也不算太差,但是早年他舞刀弄枪的,更热衷于军事方面。后来杀了人,才开始懂得一些道理,开始学习一些知识,一路游学多多少少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但明显不够用。

    说穿了,他本身应该去考军官,然而却误入了公务员考试之中,结果就是一种浪费。

    没办法,如今才不过是194年,徐庶出仕刘备是在201年,相差六年的时间,少了六年的知识积累,自然和历史上那个文武全才的徐庶。

    今天的徐庶,本来昨天因为熬夜的关系,所以本身就很疲惫,再加上科目并非他擅长的。于是乎顿时开始不知所措起来,最后抱桌落泪,显然已经意识到自己这次是考不好了。

    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本来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却不想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居然连一个区区公务员考试都没办法合格,可想而知那么多年来,自己虚度了多少的光阴。

    最后,还是监考员路过,这才提醒他不要哭的太大声,会影响到周围的考生。他这才不得不停止了哭泣。本着能写多少算多少的想法,好歹是把考试完成了。

    两天的考试结束,考场自然也没必要再让他们留宿,甚至晚饭都没有给,直接让他们回去便是。反正对于那些自觉考得不错的考生来说,今晚绝对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时候。考场的那些粗糙的食物,如何是酒楼那些珍馐可以比拟的?

    “元直,可是发挥失常?”马良等人已经在考场外等候其他人,看见徐庶垂着头出来,自然知道他只怕考砸了,于是上前安慰到。

    “现在才知道,原来单某是如此才疏学浅!”徐庶苦笑着回答到。

    “这次考试前所未有,我们这些考生对此也是完全没有经验,发挥失常也不奇怪。说起来。某也是发挥失准,这次只怕也是考砸了。”马良也是苦笑着安慰到。

    徐庶其实此刻很想吐槽:你马良今年才七岁,考砸了就考砸了。但自己却已经及冠,十几年的人生居然还考砸,那么只能说明自己的确是没有这个才华了。

    “不说那些了,巨达,你那边怎么样了?”马良见徐庶苦着脸,索性转移话题。

    “考得不是很理想。若是今年不成,明年再来考便是。听说这里每年都有公务员考试,而且还有那么多的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再说这里找份工作也容易,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备战,今年不行明年就考个好成绩也罢。”向朗明着是在感慨,实际上是在安慰徐庶。

    显然,他的话还是有点作用的。徐庶也知道自己继续这样低落显然不是办法。索性也朝着两位拱了拱手,表示受教。然后三人在向朗的提议下,前往酒楼搓了一顿。

    期间向宠也前来报到,这位十二岁的小屁孩,军官考试果然没有过关。直接就被刷了下来。主要是他的体能和战术方面的基础不过关,尤其不少思想落后,不能达标。不过考官对他的天赋也表示满意,表示他若是愿意,可以保举他进入军校就读。

    至少三年后,就能够毕业,到时候参加军官考试可以享受加分待遇,这也是所有军校毕业生都能享受到的福利,毕竟军管嘛,还是用自己培养出来的更放心一些。

    向宠也表示同意,此刻他就是带着保举信过来的,甚至带着几分炫耀的意味。

    向朗见状,而且确认向宠的确有在这里读书的念头,顿时无语了。这次考试不管它成绩如何,显然也得为这个侄儿留在这里。否则交给别人来照顾的话,只怕自己的胞弟得先找自己麻烦了。再说,身为别人的族叔,连一个孩子都照顾不了,还指望可以治国安邦?

    不管如何,一群人倒是喝得痛快,只是心情各有不同罢了。这个时代也没有说小孩子不能喝酒的说法,至少今晚马良和向宠,算是彻底喝醉了。

    至于另外一个角落,居然是孤盏独饮的司马懿,却是看着窗外的天空,不知道想什么。

    五天后,便是公布公务员考试,还有军官考试成绩的时候。

    军官考试那边,位居榜首的是童渊的记名弟子彭程,他是彭脱的儿子;其次是却是吕蒙,这小鬼长大了,而且偷偷慢着他的姐姐和姐夫陈涛,前来参加军官考试,难得成绩上还是全部考生的第二名;第三名则是刚刚进修完毕的管亥之子管忠。

    公务员考试那边,马懿、马良和向朗三人都有上榜,但成绩各不相同,最高分的一个却是来自大学这边的应届毕业生蒋干,他今年毕业。那么多年的培养,在这一届参考的考生里面,就应试能力而言,却是最强的一个。

    马懿他们,到底还是年轻了一些,知识积累不足,而且这里又是大学的主场,所以考不好也不起怪。最糟糕的,则是徐庶,他落榜了,连合格线都没有达到。

    而这份成绩单,也被方云发现,顿时很奇怪,这个未来刘备的重要谋主的存在,居然连公务员考试都没有合格?他不相信,于是调来他的考卷查看,然后才发现,这厮的知识积累果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然后蓦然想起来,这厮早年似乎并不专注于书籍之中,而是舞刀弄枪。算来应该躲到了荆州那边,和诸葛亮等人接触到,这才慢慢的积累起了学识。如今距离他避入荆州不足两年,会有这样的结果也不奇怪。但似乎,还可以挽救一下吧?!(未完待续。。)

    ps:  徐庶落榜,但这并不是没有转机的可能性。

    最后还是惯例环节:

    感谢书友‘长青无悔’和‘sky1991’的打赏!多谢两位的厚爱!

    感谢书友‘世界只有你’的月票!多谢对本书的支持!

    感谢书友‘歸梦’的点赞!多谢支持!

    感谢各位订阅和投推荐票的书友!多谢你们的厚爱和支持!继续加油哦!!

第140章 放榜的种种

    今天便是放榜的日子,考生们纷纷怀抱着一颗期待和担心的心来到了放榜的地方。

    这次公务员考试没有设置什么状元榜眼探花之类的,也没有什么进士及第,同进士出身之类的说法,合格就好。成绩优异者优先安排就职,优胜劣汰,一切就那么简单。

    令那些别的州郡过来的学子不爽的是,排名比较靠前的几乎都是大学出身的考生。至少前十里面没有一个不是这样。对于这个情况他们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这些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要额外照顾一下。

    “某居然只是四十三名?这成绩还真是叫人不服气啊!”向朗看着名单上自己那排在四十三名的名字,心里也算是百感交集。

    有点高兴,毕竟在完全没有接触过类似考试的情况下,就能进入前五十名。有点不爽的是,原本他以为自己至少也可以是前十名的。

    “你就不错了,某还是一千名以外。”马良不爽的说到,这次考试公务员考试有四千多人参加,但合格的只有一千三百多人左右,他也就相当于在合格线周围打转的程度。

    他其实已经算是不错,就在两人就名次的问题在那里聊天的时候,却没有发现徐庶焦急的左右查看名单上的合格者,却从头到尾,都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和籍贯。

    经过至少两次的复核之后,他算是明白了,自己就在那二千多落榜者的名单之中。

    “元直,你莫非……”终于,马良发现了一旁低落的徐庶。

    “看来单某到底还是学疏才浅。”徐庶不由得摇了摇头,苦笑着回答到。

    “元直绝非才疏学浅之辈。只是这考试前所未有,算是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发挥失常什么的也并不奇怪。”向朗也是第一时间前来安慰到。

    四千多人考试,只有一千多人能够合格,足见这次考试的困难。就算自诩天才儿童的马良,都不过是在合格线上。徐庶的才华他们清楚,天赋还是不错的。但是就是读书太少,缺乏足够的时间去学习罢了。

    给他三年的时间,别说合格,前五十也不是梦,奈何时间太紧,徒呼哀哉。

    “不说那些了,大不了就如同昨天所言,单某就在这晋阳打工一年,顺便埋头苦读便是。某还不信。一年的苦读下来,明年还会落榜!”徐庶看着两人如此担心自己,不由得笑了笑着说道,姑且也算是自我安慰。

    “也是,今年不行明年再来也罢。反正也没有限制考生年纪,怕他什么?”马良也是拍了拍胸膛说道。

    既然两人中榜,而且本身也来自大家族,这次来的时候可带了不少的银钱。刚好在这个时候去搓上一顿庆贺庆贺。徐庶知道今天的大喜的日子,也没有继续愁眉苦脸。只是默默的庆贺两位友人考试合格,四人喝得也还算尽兴。

    另外一方面,在晋阳城外,一辆马车却是缓缓离去,车上的不是别人,正是司马懿。

    这次考试他也合格了。而且还是在二十三名,就成绩而言也算非常不错了。要知道前面二十多名,几乎都是这一届的大学毕业生来着。

    “少爷,按照您的成绩,那绝对是外放为县令。要么就是在晋阳这边担任各部门科员的存在,真的不要了吗?”在车子上,他的书童如是问道。

    “本少爷此番过来,不过是要看看这所谓的公务员考试究竟如何罢了。至于方云,尚未够资格得到本少爷的效忠。”司马懿淡淡一笑,就冲着这个书童跟了他几年的时间,所以才稍微解释了一下,若是别人只怕他都懒得理会。

    方云这里,看似是当今天下最庞大的势力,而且占尽了舆论。然而在他看来,这个势力却充满了隐患,不过一艘在风雨之中惊险飘摇的小船罢了。再说,方云麾下的谋臣体系已经完备,可不是他一个后来者可以插入进入的。

    至于从小官或者小吏开始做起什么的,他司马懿却是对此不屑一顾。最重要的是,如今司马家举家迁徙到了兖州,如今就在曹操的治下。若是自己出仕了方云,只怕对家族来说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到时候因此家族受到了压迫,那就不好了。

    硬要说的话,还有那么点自尊心作祟的意味。

    本来,他是打算考前三名,至少也是前十名的,却不想放榜了才发现自己才二十三名。这个成绩让他很是接受不了,因此恼羞成怒一走了之什么的,也不奇怪。

    另外一方面,在晋阳诸葛山庄之中,诸葛诞也在接待自己的族人诸葛瑾,陪同的还有诸葛瑾的弟弟诸葛均。

    诸葛均已经在中学学习了一段时间,无论是数算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有非常大的进步。这使得考校这个弟弟的诸葛瑾也是啧啧称奇。

    唯一可惜的是,在经学方面,诸葛瑾的进步不是很大,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学校并不是很看重这个。但老师有说过,若是有兴趣,可以在大学选修,专门有人教导这个,而且还是大儒蔡邕。

    弟弟若是能够得到蔡邕的教导,那自然是不错的事情。难得的是诸葛诞如今居然也成为了建武将军,而且已经在张辽麾下任副将,前途无可限量。

    “主公对我们诸葛家很是宽厚,虽然被迫迁徙到了这里,最初的时候多少有点怨言。而后,我们这些旁系子弟,有不少人也进入了学校就学。成年的,有才能的就出仕,没有的可以经商或者务农。

    如今家族却是承包了一片三百公顷农场,再加上两只商队,生活倒是比在琅邪的时候好了一些。最重要的是,出仕的人也有一批,说不得以后在官场上,他们多少可以帮衬一些。”诸葛诞就现阶段的情况下。向诸葛瑾汇报,毕竟诸葛瑾那边才是嫡系。

    当然,话语里面多多少少也有点炫耀的意味,如今他们这些旁系的日子,过得可比那些嫡系要好得多。

    “既然如此,那某也算安心了。”得知族人过得不错。诸葛瑾也不由得松了口气。

    “说起来,兄长不是考试合格了吗?听说还是五十七名来着,出仕后至少也得是一名县令,好歹也可以是一个县丞,难道就没有留在这里的意思?”诸葛均突然问了句。

    “也是呢,既然考上了,就在这里呆着吧!”诸葛瑾笑了笑,算是应承了下来。

    他好歹也是嫡系那边的人,眼看族人在这里生活得不错。那么就过来就近看顾一下。最重要的,还是要督促一下自己这个弟弟的学习情况。

    至于二弟诸葛亮,此番听说已经投入了庞德公门下学习,以后必然也是无可限量。妹妹既然已经嫁给了庞山民,而且迁徙到荆州的族人也需要有人照顾,那就让二弟代劳吧。

    得知诸葛瑾愿意留下来,诸葛诞也是立刻安排了宴席。实际上不管他愿不愿意留下来,作为族人前来拜访。已经开始富裕起来的他们,自然也是要好好接待接待的。

    次日。徐庶还是宿醉之中迷迷糊糊的,却不想听到门外一阵敲门的声音。

    无奈只能应了一声,不耐烦的起身,摇晃了一下那昏沉沉的脑袋,简单收拾一下身上的衣衫,这才推门出去。

    却不想。一名身穿甲胄的士卒出现在门外,郑重对他说道:“阁下可是颍川单福?大将军有事召见,还望跟某走一趟吧!”

    “你是说,大将军要见单某?”徐庶一愣,不由得再确认一下。

    “正是如此。还望移下遵步!”士卒倒也客气,想来是方云吩咐的时候,有那么吩咐。

    “这个,可否等我宽衣?”徐庶顿时就清洗了过来,想着自己如今一身酒臭味,顿时慌慌张张的请求到。

    “这倒没问题,只是希望快点便是。”士卒也觉得,这厮一身酒臭的确不像样子。

    徐庶也没有废话,进入房间后二话不说就换起了衣服,然后认真梳洗了一番,这才跟着士卒来到了大将军府邸,然后来到了书房这里。

    进入书房后,他就看见了一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坐在那里。别的姑且不说,只看那已经浸透骨髓的上位者气势,就让他有点无法淡定。心中几乎可以肯定,此人必是方云无疑。

    “坐!”方云也是在打量着徐庶,不过还是让他先坐下。

    徐庶:武力77,智力89,统御88,魅力85

    天赋:行军,修炼,练兵。

    技能:晋级剑法lv5,晋级骑术lv3,晋级兵法lv7,谋算lv5,执政lv3。

    军师技:增我军速lv3,增我将攻lv5,减敌军防lv5。

    果然不出所料,徐庶现阶段的属性更倾向于一个智将,而不是一个文臣。难得的是他有可以提升步卒行军速度的‘行军’;有可以加速四围属性、技能提升速度的‘修炼’;更有一个方云也没见过的特性‘练兵’。

    这个特性若是配合一个转职令,那应该是非常牛x的一件事情,别人需要几年才能够将一个兵种提升到lv10,他只怕一年内就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到时候直接就带着最高端的兵种横扫四方,想想都觉得厉害。

    果然,徐庶当一个文臣太浪费了,他应该成为一个将军,在战场上发光发热!

    “我看过你的成绩,总体来说,并不是非常理想。不过你的才华我却是肯定的,所以我给你两个选择!”方云朝着徐庶笑了笑,比了两个手指对他说道。(未完待续。。)

    ps:  徐庶当过刘备的军师,实际上按照更多作品的说法,他本人其实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帅才。奈何后来却因为种种的原因,一身才华到底只能蒙尘了。

第141章 徐州的易主

    这两天,徐庶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戏剧性,这个词是在晋阳这里学的。UU小说,www.uu234.com文工团到处都在表演戏曲,所以自然而然的衍生出‘戏剧性’这个词汇。

    昨天发榜,满怀着踹踹的心情前去看榜,结果却意外发现自己并没有在榜单上面。这本来已经够绝望了,所以和几个好友狠狠的喝了一顿。

    却不想,刚刚在宿醉之中醒来,却被一个士卒叫了过来,没想到居然是方云亲自接见自己。若说这已经是意外之喜的话,那么他接下来的说的话,就真的是叫人讶然了。

    “我看过你的试卷,的确不太理想,但你的才华我却是肯定的,所以我给你两个选择:

    一个是去大学学习几年,然后再考公务员考试,按照你的学习能力,相信几年后你必然能够成为榜首,至少也是前三名的存在;

    而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去军校那里,我让他们给你补一次军官考试,只要你能够考试合格,那么你至少也会是一个军官。若是考试成绩非常理想的话,直接成为一名军侯,甚至是军司马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方云就这样在他面前比了两个手指头。

    “还请大将军恕我失礼,只是,为什么是我?”徐庶有点木愣愣的问到。

    上天掉馅饼,或许穷苦人家都曾经幻想过,但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有一天,上天真的掉了馅饼下来,反而叫人不由得怀疑。这个馅饼是不是有问题。

    “你来晋阳也有段时间。难道就不知道。我想来都是知人善任的吗?”方云打趣到。

    “大将军的事情,我等小民岂敢胡乱打探。”不管有没有做过,立场和表态是必须的。

    “那就当我没说过好了,我就是有那么点眼光,至少我对于人才有着别人所没有的敏锐。你和你那些伙伴都是难得的人才,我是不会看花眼的。但你们的才华各有不同,马良和向朗都是行政人才,向宠则允文允武。但更倾向于武将。

    至于你徐庶,现阶段你的知识积累还是太少,若说当一个军师或者将领那是合格,但要说当一个行政人员,却是勉强了一些。然而,才华就是才华,既然我认定了,那么我自然不会放过你!

    对了,忘记和你说了,向朗我已经安排在了晋阳的行政中心担任一个科员。以后能够爬多高就看他自己的能耐;

    马良我虽然不介意让给他从小吏开始做起,但他今年毕竟才七岁。不希望就这样毁了他。所以安排他去大学深造五年,五年后他好歹也十二岁,昔日甘罗十二岁成为宰相,他马良十二岁出仕为县吏,想来也不至于那么突兀;

    向宠姑且不说,他的安排早已定下,反而是你徐庶,你的选择是什么?”方云非常认真的对徐庶解释道,然后再次询问他的选择。

    “既然大将军擅于知人善用,那么如何安排徐某,那就都由将军安排便是。只是徐某不清楚,大将军如何知道徐某的真实身份?”徐庶有点警惕的询问到。

    要知道,他徐庶杀人出逃以后,都是使用单福这个名号。这次考试,用的也是这个名号,但就在刚才,方云直接就点出了他是徐庶,他是如何才得以知晓?!

    “徐庶,你也不需要太戒备什么!难道你就没想过,若非我请你过来,这次公务员考试落榜的你,有什么价值值得我觊觎的?”方云笑吟吟的说到。

    这话有点嘲讽的意味,但却是让徐庶有点安心了下来。

    “安心好了,这次公务员考试毕竟是第一次,所以为了确保不让那些诸侯的人混进来,所以对每个考生的背景进行调查。你徐庶以为自己可以瞒得了别人,但我若要调查,难道还查不出你颍川徐福的名字?”方云淡淡的说到。

    徐庶原本叫做徐福,为人报仇而杀人,最后远走的时候才改名徐庶。徐庶或许不出名,但的徐福在颍川多少都有点‘侠名’,故而还是引起了当地情报局的注意。事实上,一开始汉魂组织的人,也有过吸收他进入组织的意思,但他杀人离开,索性也就进一步考核。

    后来徐庶进入襄阳,取了单福二字作为假名,自以为可以瞒天过海,却不想他一直都在汉魂组织的监视之下。

    只是方云自然不能把这件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他,而且更不能告诉他,之所以对他那么了解,主要还是由于自己是穿越者的关系。

    他之前那番话,姑且也算是真真假假,所有的考生的确有简单调查一下他们的背景。故而预试刷下来的考生里面,也有不少真的其他势力的眼线。本来由于‘单福’这个名字经调查籍贯发现当地并没有这个人,是打算直接在预试的时候刷下来的。

    好在他原本就是汉魂组织的内定成员,所以组织的人把他的资料通报了上去。资料就来到了方云的手里,于是才让他通过了预试,并且让汉魂组织的人继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有点巧合,但若非这个巧合,只怕就要和这个人才失之交臂了。

    “如此,元直已无任何问题。”徐庶拱了拱手,算是接受了这个答案。

    每个诸侯手里都有情报系统,甚至有干黑活的死士这点他其实还是知道的。他可不相信,方云乃是当今第一大诸侯,手里居然完全没有情报系统什么的。

    那么,事情又回到了一开始的样子,那就是徐庶到底要选择什么,由方云决定便是。

    “我个人希望你能够从军,你的才华绝对是一个元帅级别的存在。金戈铁马,为国开疆扩土,封狼居胥。那才是你应该过的人生。你已经学习过了一段时间的兵法韬略。应该知道一个侠客。和一个万人敌的区别。”方云淡淡一笑,说出了自己的选择。

    “如此,元直便去考上一考!”徐庶闻言,难得心中了也有了一些悸动。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在方云的干预下,军官考试的考官,特别让徐庶参加考试。体能和战术思想方面,徐庶达到了合格线。难得的是在服从性和纪律性方面比不少考生要好,是一个当军人的材料。战术和战略还有点落后,但可以在简单的培训之后上任。

    从一开始,方云这边就有这样安排,这些来自外地考生选拔出来的军官,都得进行一段时间的军事训练和兵法培训。实际上其他的合格者,已经在今天接到通知。

    “恭喜你,成绩虽然不是前十,但绝对是优异的!”方云笑吟吟的对他说到。

    “多谢主公栽培,徐某定当竭尽全力。为主公效死!”徐庶激动的朝着方云行了一礼,也顺便确定了主从的关系。

    随即。方云让他把家中老母给接过来。否则的话,若是给程昱或者谁知道他的存在,说不得又得玩历史上的那一套,到时候徐庶到底是回去不回去,那都是一个问题。

    既然收了他,好歹先把这些隐患给去除才是。当然,方云也会安排汉魂组织的人,在暗中帮助他一把,甚至还有暗部的保护,不管如何,方云对这个未来的帅才,还是非常看重的。

    另一方面,那些不合格的考生也是陆续回到了他们的家乡。不过他们并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前去各个诸侯那里拜访,把在晋阳看到的所有东西都给汇报上去。

    前所未有的公务员考试,如此选材,只怕所有的诸侯都会有这个兴趣才对。他们能够通过预试,自然不会太傻。自然知道,这是一个晋身的大好机会。

    第一个做的人,的确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至少第一批那么做的人,多少都混了一官半职的。但之后再做的人,就什么都得不到了,可见天才和傻x,往往就是一线之间。

    诸侯对于公务员考试这点也是非常有兴趣,尤其是人才一直短缺的刘备、孙策和曹操三人,他们都迫切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人才。

    此刻的孙策,不仅挡住了刘繇的攻击,还把袁术挡在了丹杨郡边境。双方虽然在僵持,但短期内只怕是不会有战争了。这个时候,正是积极备战,选拔人才的时候。

    袁术倒是觉得自己四世三公,人脉不会少,实际上他手里的人才的确不少,所以觉得根本不需要什么公务员考试制度,方云那种公务员考试制度,只会把世家得罪得更厉害而已。毕竟,这种考试可是直接伤害到了他们的利益。

    反而是刘备、刘焉、刘繇、士燮、刘表、曹操和龚景几人,已经开始紧锣密鼓,打算筹备属于他们自己的公务员考试。不同的是,他们并不打算照抄,那样会显得自己没有才能,只打算举办一次,有着自己需要的考试,来招揽一批人才为己用。

    至于徐州的陶谦,随着印玺被方云收了下来,他也没有什么遗憾,每天过一天是一天,但身体还是不断的恶化。终于,在八月初的时候病逝。

    他这一死,刚刚考上公务员的陶应,也不由得要回去奔丧,东汉尊儒,所以按照孔子的思想父母病逝,儿女必须要守孝三年。陶应不得不辞职回乡,不过方云给予了优待,准许他‘停薪留职’,三年后可以再回来任职,不过到时候说不得要服从上级的安排调动。

    同时,追封陶谦为司徒,宛陵亭侯,算是给了他一个不错的身后名。长子陶商为嫡长子,所以作为陶谦的继承人,继承其宛陵亭侯的爵位,但并未有实际官职。

    如今关键的问题在于,徐州的话事人已经死去,而且名义上方云已经成了徐州的实际拥有者,那么要如何安排好徐州的事务才好?同时,青州那边,又该如何处理?

    而且,若是诸侯趁着这个时候,悍然对徐州发动袭击,又该如何应付?!(未完待续。。)

    ps:  拖了大半年,陶谦到底还是顶不住挂掉了。

    最后还是惯例环节:

    感谢书友‘长青无悔’和‘sky1991’的打赏!多谢两位对本书的厚爱!

    感谢各位订阅和投推荐票的书友!多谢你们的支持和厚爱!继续加油哦!!

第142章 龚景乞骸骨

    陶谦刚刚去世,若是这个时候就大张旗鼓的去接收别人的地盘,这的确有点说不过去。+UU小说,www.uu234.com

    所以按照戏志才的说法,应当派一个真正的心腹,前去凭吊一番,以表达对陶谦的缅怀和悼念。当然亲自去最合适,不过两地到底相隔太远,且青州如今都还不是方云的地盘,所以不能让他那么冒险。

    至于这个亲信,显然戏志才是最合适的,他是总理,仅在方云之下。这些年来兢兢业业,让文臣武将对他也算服气,故而他过去祭拜陶谦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反正陶应也要启程回去,顺路跟着他一起过去便是。

    到了徐州,主要的任务是接管当地的兵权,唯有取得兵权,才能够确保徐州无庾。只是其中有几个势力,却必须要注意处理。

    一个就是在开阳的臧霸,麾下还有吴敦、孙观和尹礼三位副将。他们虽然名义上是陶谦的属下,实际上算是半独立的状态。此刻前去收编他们的话,到底会不会同意归顺本身都是一个问题,同时也要小心他们趁机扩大势力范围。

    一个是笮融,他是丹杨郡的那边的豪杰,手里多少也有数千人马。在陶谦麾下的时候,主要负责广陵郡和彭城郡的漕运。历史上还担任过下邳相,随即就割据了下邳、广陵和丹杨三郡,把三郡的收入都收入自己囊中。

    如今他没有成为下邳相,却是彭城守军,估计也是陶谦看着他兢兢业业那么多年的一个补偿。同时也让他继续督导两地的漕运工作。

    但说到底。他原本就没有和方云打过交道。而且严格来说也不是真正徐州体制下的官员,所以这种人很难保证他不会骤然发难。又或者为了更大的权力,而做出什么不好的行为,毕竟他麾下就算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好歹也有数千人之多。

    最后就是陶商,这个不学无术的公子哥,本来要说才华也未必没有,但从小就不喜欢学习。近年来更是遛狗走马。流连于青楼之间,完全就是一个二世祖做派。这次陶谦让徐州,可以说他是反对得最厉害的一个,甚至还想办法勾结文臣武将夺过徐州的权力。

    诚然,只要不傻的人,都不会支持他。偏偏还有两个人,不得不需要警惕,一个便是之前所言的笮融,说不得为了更进一步会铤而走险;一个却是下邳人阙宣,原本他应该是在193年聚众造反。但由于方云的到来所以并未行动,手里却好歹也有几千人可用。

    若是再加上臧霸。那么这至少也有三万人的部队,就算不能够占据徐州,也能够给这里带来祸乱。一个不好闹大了,平复起来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最糟糕的是,若是被其他诸侯看到这个情况,直接骑兵攻打徐州,那才是最要命的事情。

    尤其,若徐州大乱,派去凭吊陶谦的戏志才,必然也是凶多吉少。

    戏志才显然也是知道这些,然而他并未害怕,依然是收拾好行囊,跟着陶应出发。即将离开晋阳的时候,方云亲自送了他十里之远,对他的器重简直就令下面的文武大臣们羡慕。戏志才也是再三拜谢,这才跟随陶应南下。

    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首先需要东进,沿着水路抵达青州,这样才能够南下。

    好在这些年,黄河的造船业多少也有了不少的发展,大量的走舸在黄河之上游弋,主要就是戒备来自南方的诸侯,甚至破坏他们在黄河边上的造船厂。

    当然还有一些楼船,这玩意最适合在内河里面航行,出海就等着翻船了。但体型巨大的楼船,稳定性的确不错,而且可以运输更多的货物和士卒。其实方云更希望,把福船给造出来,只是他最不擅长的,就是造船什么的,福船具体什么样子他都不是很清楚。

    倒是简单描述了一下,工匠也是努力制作,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一种新型船只的设计,样式而言和后来的沙船非常相似。

    由于长期破坏南方诸侯的造船厂,使得他们没有办法发展水军,所以戏志才等人南下却是非常顺利。最多,就是在船上的这段日子,过得不是很好罢了。

    戏志才也好,陶应也罢都不太受得了这船上的颠簸,难免也是吐得死去活来的。好在没有什么大问题,随他们去的还有一个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专门照顾他们。

    “没想到,一开始图快,所以才上了这贼船,谁知道却是如此痛苦。”戏志才在甲板之上,此刻就这样伏在护栏那边,看着滚滚江水,面色铁青的说到。

    “戏公乃是颖川人,不熟水并不奇怪。实际上小子在徐州那么久,也不习惯这水上的日子。”陶应此刻也在他的身边,陪着他趴在护栏那边。

    “听闻主公正在加大造船厂的建造,还有海船的建设,也不知道他是否也要效仿秦皇,去还望寻找仙丹?”戏志才顿时想到了一件事情。

    “徐福至今未归,都说已经死在海外了。大海的尽头便是天地的边缘,岂能随便前往?”陶应显然是天圆地方学说的支持者。

    “主公本身就是修道的,会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不过以戏某看来,他似乎又并不痴迷于炼丹长生,只怕是另有所图。怕是打算从海路攻打扬州地区,甚至是交州地区才是。”戏志才想了想,觉得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但却有这个可能性。

    “扬州和交州都是蛮荒之地,诸侯对这些地方并无太多兴趣。反而若是大将军打下了这些地盘,说不得就是南北夹击的趋势。到时候只怕诸侯不臣服的话,就等着受难吧!”陶应好歹也学习了几年,见识还是有。顿时也同意戏志才的这个说法。

    两人简单聊了一会。又随着船的颠簸闭上了嘴巴。这种日子的确不好过。

    好在这样的日子也没有让他们过多久,只需要三天时间,原本要走十多天的路程,他们三天就走完了,直接就在青州那边下了船。看到时间居然节约了那么多,戏志才也不由得感慨这水路的确是比陆路方便了许多,奈何就是这感觉非常不好受。

    不过这一路,他们也看到了大量的商船。来来往往于两地之间,心里也是高兴得紧。这无一不说明,如今商人们对于前往冀州和并州两地做生意的热情。而这也直接带动了这些地方的繁荣,甚至使得当地的百姓也能够多赚一点。

    百姓的收入多了,日子过得好了,那么对于方云的拥护自然也就更为强烈。

    到了青州,他们本来应该是继续南下。然而戏志才却是言及要先去一趟临淄,让陶应先行一步。陶应却是表示反正也顺利,就跟着他一起先去了一趟青州的治所临淄。

    这里原本是齐国的国都,后来自然而然的也成为了青州的治所。昔日的稷下学宫早已破败。消失在了历史之中,倒是叫人惋惜。

    好在这些年。在龚景的治理下,这里算不上的繁荣,但至少也算是恢复了黄巾之乱之前的水平。要知道,在管亥他们北上投靠方云的时候,可是带走了这里上百万的百姓。

    能够在几年的时间内恢复当时的经济情况,可见龚景的确也有点能力。奈何他这样一直只愿意当盟友,不懂得归顺方云的做法,的确是触动到了一些人的神经。方云或许可以容许,但下面的文武却未必能够容许。

    尤其是戏志才,他觉得继续放任青州独.立下去,对方云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如今既然徐州的归属权发生了变更,更不能随便把后方交给别人。万一,某天这龚景不打算当盟友,打算做敌人了怎么办?

    方云没有吩咐,但他戏志才身为臣子的,既然路过了,那么就为主公分忧也是应该。

    来到临淄龚景府邸,戏志才给门房递了名刺。门房见来者居然是大汉丞相(总理职位相当于这个职位),顿时吓得恭敬起来,然后立刻前去汇报了下去。

    迟一些时间,龚景也是在府中亲自出来迎接,以此表达自己的重视和热情。

    三方就这样进入了府邸,一番客套之后,就在龚景的安排下落席。龚景也知道他们是南下祭拜陶谦的,此刻刚刚来到青州,所以简单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清淡的食物,当然主要还是给戏志才准备了一壶好酒。

    陶应在丧期,所以不能吃味道太重的食物,同时也不好喝酒。对于龚景的安排,自然也是谢过了。戏志才却没有这个顾虑,只是一路颠簸也的确不舒服,吃不得味道太重的食物,对于龚景的安排,自然也是非常满意的,尤其是那壶好酒!

    戏志才他们是突然到来,龚景自然是没办法提前准备饭食的。所以要上菜自然需要一段时间,不过好酒却可以先上来,简单小酌一杯,索性直接就进入主题。

    “龚刺史多年来把青州治理的如此繁荣,当世之大才也!如今朝廷刚刚经历改革,到处都需要人才帮衬,不知道龚刺史可愿意前往晋阳,担任要职?”戏志才也不客套,直接就说明了来意,实际上他作为总理,多少有那么点权力。

    安排龚景去晋阳那里担任一个重要职位,把青州让出来什么的,想来方云也不会介意。甚至于,他还有一定的权力,封龚景为侯,不过只怕最多封一个亭侯。

    至于关内侯……早些时候出售了不少,使得关内侯的价值有所下降,甚至官员都不怎么希望接受这个封号了,所以自然是拿不出来的。

    龚景也没想到戏志才会那么直接,同时也清楚,徐州既然易主,那么青州的确是挡住了方云的路子。最重要的是,这段时间他忙着救火,对军备的关注不大。早些时候袁谭南下,在他这里可是招募了不少的青壮,碍于四世三公的面子,他没办法太好的处置,以至于如今他要抵抗方云那更不可能。

    最后他眼睛转溜了一番,朝着戏志才拱了拱手,说到:“龚某年纪也大了,只怕没有那个精力接下这个重任,就不去晋阳了。却还望戏总理与大将军说一声,龚某要乞骸骨。”(未完待续。。)

    ps:  青州的问题,也要顺便解决。然龚景乞骸骨,其中是否有诈?!

第143章 强势夺青州

    龚景今年其实也不算老,五十六岁而已,在后世也还是年富力强,尚能更进一步。

    但是在这个时代,平均寿命也就四十多岁的年纪里,五十六岁自称老朽的人也不少,只是这绝对不是龚景告老的真正原因。

    戏志才也不是傻瓜,自然知道这是他的一次试探,只怕告老只是在以退为进罢了。

    谁也不会喜欢,随便的就被别人剥夺手里的权力,哪怕他没有一个子嗣来继承刺史的位置。龚景两个儿子相继早夭,三十几岁才有了一个女儿龚英莲,也不是没打算在族人那里过继一个,但过了那么久也没找到一个看得入眼的。

    哪怕是这样,他也并不打算把自己的刺史之位,就这样随便交出去。这年头谁不知道,头顶戴着的虽然是大汉刺史的官帽,实际上却是一个独立的诸侯。一个没有实权的臣子,和割据一方的土皇帝到底哪个更好,这个几乎不需要怀疑。

    只是,戏志才身为丞相一样的存在,他的到来到底是否代表了方云,这个谁也说不准。

    之前大家好歹也都是关系比较密切的盟友,所以龚景不希望把事情闹僵,故而以乞骸骨的名义,只想着戏志才知难而退,不要搞到最后大家撕破脸皮,这样对谁都不是好事。

    诚然,他龚景没什么实力,但是引曹操进入青州,甚至借道青州进入徐州却非难事。甚至在真的把自己逼急了,直接投靠曹操,也未必不是一个选择。说穿了。有地盘才是一切。才有话事权。若是丢了地盘,那么就什么筹码都没有了!

    “龚刺史年富力强,正当是为国效力的时候,若是告老还乡,岂非大汉的损失?其实此番戏某前来,只是说明一下主公的提议,至于是否愿意接受,那自然是由龚刺史您决定!若是龚刺史不介意的话。可否先听一听主公给出的筹码?”戏志才似乎早就预料到了他会那么说,于是非常轻描淡写的询问到。

    “但说无妨!”龚景也是本着听听也无妨的打算说到。

    “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新改革的各部门也缺乏一些可以镇得住下面科员的存在,其中有一个部门为国家建设部,专门负责全国各大城市乡村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在所有的部门里面,也算是排名前三的存在,仅次于财政部和国防部,主公的意思是请龚刺史,担任这个建设部的部长一职,这不仅仅是一个实权差事。而且绝对是一个肥差啊!同时,主公也在拟定。向陛下提议封龚刺史为北海乡侯……”戏志才笑吟吟的说到。

    建设部真的在所有部门里面的前三吗?那自然未必是这样,但戏志才就是欺负龚景对那些机构不熟悉,所以才夸大了建设部的好处,好方便龚景上钩!至于所谓的册封事宜,他若是识趣那自然赏他一个乡侯的爵位不成问题,但若是不识趣的话,那自然就作罢了!

    “这……”龚景其实真的意动了,青州本来也不算特别富裕,尤其最近这几年日子并不是很好过。再加上他也不过是朝廷任命的青州刺史,而本土的世家其实不是很买账,这就使得他虽然也有实权,但日子过得未必就非常舒服。

    在一个实权部门,而且还是一个有着不错油水的部门里面上任,甚至还能够混到一个爵位,那自然是最好的结果。这由不得他龚景,枰然心动。

    “同时,戏某尝闻龚刺史膝下有一女,名英莲。端庄贤淑,饱读诗书,不由得心生爱慕之意,此番厚颜向龚刺史求个亲,还望刺史成全戏某一片真心!同时戏某也可以保证,第一个子嗣,可姓龚!”戏志才立刻又追加了另外一个重磅级别的炸弹。

    好吧,龚英莲今年已经二十岁,的确是嫁不出去才一直养在家里。其中多少有点不舍的意味,毕竟膝下就那么一个女儿。再则龚景也不是没想过招赘,只是合适的没几个。

    戏志才这番话却是直接进入了他的心坎里面,但要说戏志才会喜欢龚英莲,那他是绝对不会相信的。据他所知,两人那是绝对没有见过面的,要说戏志才会喜欢对方,打死他也不会相信。

    而且说起来也惭愧,小时候太宠溺这个女儿了,使得女儿的眼光一直很高不说,从小也是舞刀弄枪的,就差没有披甲上阵了。若非如此,如何会二十岁都嫁不出去?难道他堂堂青州刺史,割据一方的诸侯的女儿,就那么没有市场?!

    看看戏志才之前吹捧的,什么端庄贤淑,什么饱读诗书,那根本就不是龚英莲好不?但是别人夸奖自己的女儿,又不好意思反驳什么,龚景只觉得自己的脸蛋火辣辣的……

    最关键的一点,还是戏志才的承诺,第一个儿子姓龚,这就使得他们龚家好歹是可以继嗣了,和招赘没什么区别。要知道这年头,男方其实还是很看重自己的血脉的,儿子会改姓的情况几乎不存在,更不说是当上门女婿了。

    戏志才身为当朝丞相,身份绝对够资格迎娶自己的女儿,而且还愿意让第一个孩子姓龚,这就不得不让他动容了。

    同时也不由得怀疑,这到底是方云的意思,还是戏志才的意思?若真是戏志才对自己的女儿有意思也就罢了,若是方云的指使,那戏志才为这个主公也牺牲的太厉害了吧?!

    这也不由得,让他有了点好奇,很想知道那方云到底是什么人。到底是什么人,才能够让一个下属,能够为他牺牲那么多。

    “这是你的意思,还是方云的意思?”龚景索性把话摊开了说。

    “主公并不知道,戏某前来拜访刺史……”戏志才笑了笑,微微的摇了摇头说到。

    好吧。看来这一切都是戏志才自作主张的结果。前面的许诺。只怕也不见得能当真。

    “龚刺史不需要怀疑什么。南下之前,主公和戏某的确有提过那件事情。只是比较双方都是盟友,所以不好太强势,故而并没有打算那么快就通告刺史您。

    只是戏某觉得,如今主动一些,或许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若是到时候,主公陈兵边境,而且徐州那边有已经安排了另外一支部队北上的时候。价码只怕就没有那么高了。”戏志才直接就代入了女婿的身份,向龚景告密到。

    其实这个告密做作的痕迹太明显,所以龚景可以看得出来,戏志才这是明着给自己泄密,实际上是提醒自己有这个可能性。诚如所言,到时候的好处未必有现在那么好。哪怕自己投靠曹操,难道曹操就能够容许自己继续当这个青州刺史不成?

    显然,成王败寇,或许到头来,自己也只不过混一个闲职就这样过一辈子。运气不好的话。还会在某天夜晚‘暴毙而亡’什么的,在这种乱世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好的。你的意思我也懂了!只是听闻,总理你是要南下凭吊陶谦,此番在我这里提亲,是否不太合适?”龚景阶段性算是妥协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你tmd是去吊丧的,结果跑来我这里求亲,算是什么意思?!

    “公事私事两不误罢了,若非如此,以戏某的身份,要出来一次可不容易。再说求亲也未必要立刻成亲,好歹也要求个黄道吉日才能成事不是?戏某此番前来,无非是先把名分定了下来,简单来说就是先定个亲,日后折返青州甚至是晋阳,再成亲不迟。”戏志才笑吟吟的说到,一副早有所图的样子。

    “也罢,我说不过你!且安排你去和小女见见面,若是她也没什么意见,那么先把亲事定下来也罢。”龚景也算是妥协了大半。

    至于一旁的陶应,却是乖乖的坐在那里,什么也没有说。他也觉得戏志才的行为有点奇怪,但为什么会这样却是想不明白。本来吧,戏志才在要前往凭吊自己父亲的时候,却公然能来到青州,招降别人也就罢了,可以说是顺路为之。但是公然求亲什么的,是不是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

    若非方云势大,而且知道戏志才代表不了方云,同时也考虑陶家的未来,陶应就算有千万句话,此刻也是不得不憋在心里。

    最后,到底还是龚景接待了他,对陶谦的死表示遗憾,并且好生宽慰他。至于戏志才,却是安排去了后院那里,和龚英莲见面。

    只是不不多时,后院就传来了打斗声,好在规模不是很大,至少没有闹翻天的样子。

    不得不说,此刻不仅仅是陶应,只怕龚景也是给戏志才捏了一把冷汗。还在吵闹声很快就结束,显然已经是分出了胜负,就是不知道结果如何。

    最后一个婢女来到龚景耳边,低声说了一句,龚景先是不信,随即倒是喜上眉梢。

    显然,两人是真的看对眼了,如此也好,好歹是了却一番心事。自己的女儿二十岁都嫁不出去,这着实是让他担心了很久。

    次日,考虑到戏志才还有任务,就简单的举办了一个定亲仪式,且算是两人正式订婚。至于婚事,就留着戏志才从徐州回来再说。即日起,龚景便会把刺史印信送到晋阳那边,然后准备准备,等待他们的人来接管防务,那么就开始启程去晋阳了。

    订婚仪式完毕,次日戏志才就告辞了龚景,继续随着陶应南下。

    “戏先生,此番招降青州,似乎大将军并未有预定,却是不知道先生这样,是否不妥?”陶应在路上问了句,其实也是责难他不理正事的意味。

    “哈哈哈,非也非也,戏某不那么做,才是真正的不妥!”戏志才神秘一笑,却是打了一个禅机,并未正面回答陶应的问题。

    只是看他明显也没打算回答自己的问题,陶应虽然心有疑虑,也不得不作罢。(未完待续。。)

    ps:  戏志才强势把青州的权力收了回来,但是未免强硬了一些,美男计都用上了,节操……

    最后还是惯例环节:

    感谢书友‘长青无悔’、‘sky1991’和‘送包子’的打赏!多谢你们的厚爱!

    感谢书友‘好笨啊不想了’、‘送包子’和‘无关想念口’的月票!多谢你们的支持!

    感谢各位订阅和推荐票的书友!多谢你们的支持和厚爱!继续加油哦!!

第144章 丧期夺兵权

    一行人经琅邪郡,刚刚进入徐州的时候,戏志才收到了一封来自方云的信。√∟UU小说,www.uu234.com

    信上只有四个‘意欲何为’,显然他在青州的所作所为,还是落入了方云的眼中。在方云身边多时的他自然清楚汉魂组织的存在,甚至还有暗部的存在。自己又没有刻意隐瞒,显然被知道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不过能够在几天的时间,就能够知道这件事情,而且给自己送来一封信,这信息传递的速度居然那么快,倒还真是出乎他的预料。

    他不知道的是,方云根本不是通过汉魂组织来确认他的行动的,而是通过系统查看。戏志才被植入了死忠程序,自然不会做出什么反叛的事情来。准确的说,往往哪怕一丁半点野心一经生成,就自动会被别的想法替代,一辈子都不会有这种想法的可能性。

    这样的人,方云才能够放心使用,至于人道主义精神问题,让它见鬼去吧!

    戏志才既然不会背叛自己,那么他在青州的所作所为就让人费解。于是这才写了一封信,也不需要废话,以戏志才如今110点的智力,应该不难知道自己问的是什么。

    戏志才没有回话,任何哪怕一个字都没有回答,只要方云没有解除他使者的职位就行。一行人依然如期来到了徐州,不过他并未直接前往郯县,而是进入了己军的军营之中。

    目前,方云军的大本营已经移到了彭城郡,目前留守这里的是杨凤。目前陶谦丧事期间。杨凤却是忙里忙外的帮忙。无他只因为他妻子是甘倩。这个姓氏在徐州的确是一个不算大的家族。但问题是陶谦的妻子也来自这个家族。

    严格来说,杨凤还是陶商和陶应的表哥。如今陶应尚未归来,陶商又不知道在忙活什么不见人影,恰好杨凤就驻扎在彭城这边,于是出面帮忙料理丧事的一切事物。

    戏志才来到军营的时候,这里主要还是由副官的张绣担任训练事务。一个时辰后,杨凤这才接到通知,随即便磕磕碰碰地回到军营。

    “杨将军。最近似乎很忙啊?”戏志才笑吟吟的问到。

    “倒也算不上忙碌,不过是为主公尽责罢了。”杨凤缓缓回到。

    原来他来到这里,主要就是方云看中了他和陶家的这层关系。让他出面打理陶谦的丧事,一方面也是表现出自己这边的友善,二则也是希望杨凤在处理丧事的时候,把汉魂组织的人带进去,并且主持对陶商和几个势力的侦查工作。

    “那么,不知道这段时间,可查出些什么?”戏志才初来,自然需要了解一下情况。

    “已经查明。陶商的确有和笮融进行联系,但他们的商量地点过于隐秘。所以很难知道他们到底有什么打算。

    不过就在昨天已经有确切的消息,笮融的部队,大概会在三天后要运送一批物资过来彭城,至于是否有别的目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此前,陶商也曾经找过阙宣和臧霸有过接触,臧霸那边已经明确回绝了陶商,反而是阙宣那边一直没有回复,所以谁也不知道是否有什么情况。”杨凤就最近一段时间,收集到的情报向戏志才汇报到。

    “陶商果然不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只是他太蠢了!若是依靠陈登、糜竺和曹豹之类徐州老部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许之以利,未必不能够说动他们拥护他成为新的徐州刺史。毕竟不管徐州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他们这些世家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自然是谁给出的好处最多,他们就听谁的。

    但是他偏偏不找他们,反而去找那些不入流的小势力,而且只怕这件事情那些老势力的人未必打探不到。陶商这种作死的行为,显然已经寒透了他们的心吧?不过好歹我们也答应要照顾好陶家的后人,就不要让他以作乱的罪名被捕了,还是尽快处理好些。”戏志才先是分析了一下,随即感慨的说了几句。

    “如此自是最好,陶谦膝下就两个儿子,想来九泉之下,也不希望看到那么快就有一个儿子下来陪他,而且还背负着骂名。”杨凤也是不由得感慨。

    当了这甘家的女婿,自然而然也就和陶家挂了勾。杨凤不是现代人,对家族的意识还是很强烈的。正所谓能帮就帮,并不希望陶家出个罪人。

    “先发制人,后发而制于人。戏某打算先下手为强,夺下郯县的控制权,然后进一步确认这三方的动向,期间所需,还望将军予以配合。”戏志才却是突然说了句。

    “这,主公可有这方面的命令?”杨凤可没有收到这种命令,所以拿不定主意。

    “将外在,军令有所不受,若是等着他们暴起,那么就算可以平息,对于徐州来说也是一场灾祸。而且到时候,我们也会陷入被动之中。”戏志才却是摇了摇头。

    “也罢,但凭吩咐便是。”杨凤想了想,还是承诺了下来。最多,若是发现了什么不好的苗头,直接就做出反应便是。只是本能的并不相信,戏志才会做出什么危害到方云利益的行为,就是觉得他的行为有点反常而已。

    次日,戏志才跟随陶应前去吊丧,陶家现在的主事人甘氏带着家人出面迎接,以此表示陶家对大将军的敬重。其实他们也知道,一家大小,只怕以后都要靠大将军照顾了。

    好在,听说陶应已经通过了那什么公务员考试,而且成绩也在70名上下,外放至少也是一个副县长,放在以前也就是主簿或者县丞以及的身份。

    至于长子,也不能期待他什么了,只希望他不要给家里添乱就好。以前他父亲是徐州刺史。这里的土皇帝。出现了什么事情都可以给他兜着。但是如今。若再出现什么事情,只怕没什么可以帮助他了。

    在灵前,戏志才也算是规规矩矩,悼文也念的四平八稳。不管如何,气氛非常的严肃,而且非常的正经。同时,戏志才也宣布了刘辩对陶谦的封赏,当然这个爵位如今也自然而然由陶商来继承。陶商不在所以陶应代兄长感谢刘辩的封赏。

    简单安慰了这些未亡人,戏志才便离开了陶府,然而他并未去下榻之处,而是直接去了徐州刺史府衙,并且派人把所有文武大臣都给召集了过来。

    这个举动也让那些徐州老臣想不明白,戏志才到底在搞什么鬼。唯有陈登和陈珪两父子保持沉默,显然已经意识到了什么。不过本着明哲保身的念头,所以并没有对旁人说些什么,只是默默的站在一旁,等待戏志才的说话。

    “老刺史过世。陛下和大将军都非常的悲痛,故而命志才前来凭吊。然则如今诸侯环顾。徐州地处四战之地,不可不慎。且如今徐州暗流涌动,未免徐州在这个权力交接的过程中发生什么意外,所以戏某打算接管徐州的防务。

    与此同时,希望各位将军暂时交出兵权,戏某对天发誓,只要渡过这个权利交接的阶段,那么各位的兵权自然会交还给各位发,否则叫戏某不得好死!”戏志才终于是说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那就是夺权,尤其是夺兵权!

    这可直接触犯到了曹豹和秦宜禄等人的利益,自然不能这样束手就擒。这年头,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兵权。尤其是对于徐州老牌势力的他们来说,没有了兵权就意味着任人宰割。

    “戏先生,如今乃是陶公丧期,想来也不会有谁敢大逆不道才对。此刻夺权,是否有点说不过去?”糜竺此刻,也是不得不半公开的指出此举不妥。

    毕竟,他的弟弟糜芳也是徐州的实权将军,被剥夺兵权什么的,他自然也没办法接受。

    “如此,请恕戏某擅权了!拿下!”戏志才摇了摇头,大喊一声。

    随即,府衙后面立刻出现大量的士卒,在杨凤的指挥下,迅速把这些文武大臣控制了起来,并且解除了他们的武装,但并没有绑起来。

    “戏志才,你这是什么意思?”曹豹怒吼。

    “徐州的兵权,还有郯县的防务,戏某且先拿下了!”戏志才淡淡一笑,郑重宣布到。

    在他的命令下,大量的士卒开始进入郯县,不仅接管了所有城门的防务,同时还夺取了所有将领的兵权。下面的士卒多多少少有点不甘心,但主将都落在对方的手里,对于这些旧军队来说,这绝对是致命的,至少已经足够让他们不敢轻易动弹。

    陶家也是没想到,戏志才会突然夺权,顿时只能乖乖躲在家里,不敢动弹。

    不多时,在外‘晃荡’的陶商也被带了回来,此刻的他非常狼狈,只因为他正在和笮融密谋,谁知道突然就闯进来了一群士卒,将他带了出来,丢入了府内。

    至于笮融,直接格杀,不留后患!

    看着笮融死在自己的面前,陶商也知道自己的密谋已经败露,顿时面色死白。生怕戏志才会进一步行动,灭了他们陶家。这种事情,在这个时代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陶应好歹还有一丝理智,本来对戏志才的行为非常不满,但看着兄长这种作态,顿时明白一切只怕和兄长有什么联系。只是他是小弟,自然不好说些什么,只是保持沉默。

    而笮融的小弟们,在得知笮融已经伏诛,也是立刻四散而去。说到底这些人,都是笮融依靠金钱和利益养起来的,此刻树倒猢狲散,自然不会为了一个死人把自己搭进去。

    随后的几天,方云大军迅速接管了徐州,在丧期就完成了权力的交接。青州那边,龚景的印信也送到了晋阳,再加上这件事情,顿时弹劾控诉戏志才所作所为的文件,几乎堆满了方云桌子。

    看着这些文件,方云隐隐之间想到了什么,只是不由得一阵苦笑。(未完待续。。)

    ps:  强横的夺取徐州的权力,戏志才又是为了哪般?

第145章 郭嘉的上位

    什么是总理,字面上就是什么都可以管,可见其权力之大。

    放在大汉,这个总理其实和丞相似乎有着直接的联系,至少职权上看几乎一样。于是乎,私下就有人说,文臣方面戏志才独占鳌头,武将方面方云翻云覆雨。

    很多人以为戏志才就是和方云平等的存在,尤其他的权力之大,使得不少吃不到葡萄就嫌葡萄酸的存在,那个是羡慕嫉妒恨。

    这些年,闲言闲语就没有少过,在私下对戏志才的诋毁更是不少。戏志才不知不觉就被打上了权臣的名头,说的就如同他什么时候就要学习王莽,直接篡位一样。

    戏志才有死忠程序,他自然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但周公也有恐惧流言日,他戏志才也不过是一个古代人,又岂能无视那些人的闲言闲语?

    自184年中旬开始,他就加入到了方云麾下,至今也有十年的时间。这十年的时间里,他一步步的走到权力的巅峰,身为一个寒门他总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高处不胜寒。

    最重要的是,他明确的知道,至今只怕是挡着某些人的路了。

    对于那些世家,挡着就挡着了,他说不得还要在暗地里偷笑。但有一个人,他不能够忽视。这个人因为自己的存在,直接遮盖了自己的锋芒,甘愿作为陪衬,他就是郭嘉。

    历史上,戏志才在成为曹操麾下的重要谋臣之后,没几年就因为体弱病故。病故之前,曹操向他询问。谁才能够代替他的时候。他举荐了一个刚刚二十岁的年轻人。那就是郭嘉。

    同时同时寒门出身,但才华横溢远超于他。对人性的分析,对人心的掌控简直到了巅峰,就算是他也多有不如。然而郭嘉来到方云麾下那么多年,几乎都是给他打打下手当当陪衬,几乎没有过多的显露出自己的锋芒和才华。

    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这样做,那么很有可能某天。戏志才就要退下来,由他上位。这不是谁想不想的问题,方云一直都是能力至上主义者,郭嘉的能力既然在戏志才之上,那么他上位自然没什么没什么好争议的。

    这点不仅仅郭嘉非常清楚,戏志才也非常清楚,所以才觉得这是自己对郭嘉的亏欠。

    要说其他原因,也未必没有。古代君王最忌讳的,就是绝对的权臣,萧何都不得不以自污名声。来保证自己的身家性命,可见在这时代。权臣都将面临两个极端。

    一个就是告老还乡,或者学习萧何这样自污名节,来达到完美结局;一个便是直接造反,或者架空君主的权力,把谣言变成现实,因为他已经没有选择。

    举例来说,曹魏后期的臣子司马懿,最后也是走上了权臣的道路。他两个兄弟都是一等一的忠臣,按说没有理由到了他这里,就出现了变异。只能说,他的能力高出两位兄弟太多,而且当时把持了绝对的兵权,在众多的流言流语之下,他已经没有选择。

    到了那个时候,几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戏志才可不希望走到那个地步。关键在于,他又没有背叛的可能性,所以自然只能选择自污名声的办法。

    强势在龚景那里,以方云的名义许诺好处,这完全就是僭越的行为。甚至于,之后就算方云否认这个许诺都不成问题,只因为这本身就是戏志才的个人行为。

    随即,在祭拜了陶谦之后,直接在别人丧期就武装夺权。不得不说,这连徐州的那些臣子都没有想到,也正因为这样才能够那么顺利的把权力夺过来。

    陶商乖乖被软禁了起来;笮融当场被捕,然后伏诛;阙宣直接逃到了寿春那里,投靠袁术去了;臧霸也是乖乖的交出了兵权,然后来到了晋阳接受短期的军事训练,当然重点是思想教育,教育完毕,合格的自然可以继续当军官,不合格的可以转后勤、建设兵团、工兵团、武警或者警察系统。

    曹豹的兵权最后还是还给了他,只是经过了至少一个月的操作,里面的军官已经更换完毕并且完成了初步的整合。有这些军官和政委在,曹豹除非想不开了,否则他知道如何选择;糜芳和秦宜禄两人也差不多都是这样的安排,不同的是糜芳转为了武警系统,不再对外作战。

    在原本的时空里面,秦宜禄的妻子杜氏,那可是关羽和曹操都垂涎三尺的存在。然而在这个时空,他自然也乖乖当了方云麾下的部将,那么只怕就算杜氏再美也没什么意义了。

    日后再产下一子秦朗,也不必再说是什么秦宜禄的遗腹子了,百分百绝对是他的种。这个结局对他来说,其实应该不算坏才对,只可惜他不是穿越者,不知道这些事情。

    徐州就这样在戏志才的处理下,迅速完成了权力的过渡。这个时期非常重要,绝对不能够有任何混乱,否则的话,绝对会在有心人的助力下,变成一场大内乱,进而给其他诸侯入侵的可能性。

    只是谁也想到的是,戏志才居然会在丧期就骤然发难,如此不顾陶谦家人颜面的事情传出去的话,只怕多多少少对方云都有影响。或许,如今所有诸侯,已经做好了对方云的暴行大书特书,进而抹黑他的准备了吧?

    作为当事人的方云,自然也需要给予回应。其实聪明人都知道,戏志才的处理办法是最好的,也是最保险的,但方法有点刚硬,不讲道理,也有可能给方云的脸色抹黑。

    这样的情况下,若是不处理戏志才的话,以后说不得会做什么更过分的事情。而且若不处分的话,对陶家的人也不好交代。当然,方云也不需要和他们交代什么。但陶谦好歹也是昔日的徐州刺史。他如今去世。把刺史印信交还给朝廷,结果别人刚撒手,自己就带人接管了徐州,人走茶凉也不能那么过分,以后还让下面的人怎么信服?

    在舆论之下,显然戏志才不得不被处分,于是方云不得不下达命令,让人把戏志才请回来。是的。仅仅是请回来,他并不打算伤害这个臣子。

    尤其是,他能够绝对保证,戏志才对他是忠心的,完全没有任何瑕疵的。

    十多天后,戏志才被押解到了方云面前。为了尊重他的面子和**,所以方云挥退了旁人,他要好好这家伙谈谈。

    “我应该有说过,我要谁当总理,当多久的总理。由我来决定!”方云看着下首处的戏志才,颇为头痛的说到。

    “属下窃据高位已有十年。长此以往,下面的人看不到升迁的希望,心里难免会有不好的想法。不管事情是否有可能到那一步,臣绝对只有让水流淌起来,一个朝廷才能健康。

    再加上如今人才的培养机制已经逐渐完美,每年都有一批考生毕业参加公务员考试。若是我们朝廷本身的官员死活不肯挪位置,那么说不得就有可能造成大部分的人才,流向其他的诸侯那边,毕竟谁不希望身居高位?

    天下非我等这辈人的天下,乃是华夏人的天下。现在退下来,说不得在接任者不熟悉业务的时候,还能帮衬一二。若等我们死了,才让接任者上位,那么如何保证,他们能够迅速适应这个新的职位?每到权力的交接,都得发生一段时间的混乱的话,对朝廷对国家无益!也很容易,给别的诸侯可趁之机!”戏志才终于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东汉并非只有他们这一批人才,实际上随着教育机制的完善,这里每年都会选拔出大量的人才。但若是没有足够的职位给他们,那么这些国家花费力气培养出来的人才,很有可能就会去别的势力那里出仕,到时候反过来对付自己,那可不是方云希望看到的结果。

    十年,应该以十年为限,按照批次完成官员的更换,同时也要设置一个退休年龄。一方面,让兢兢业业一辈子的官员,可以回家颐养天年,一方面也能够让头脑更清醒的官员,能够迅速在这个岗位上发挥作用,加快国家的建设速度。

    当然,多少还有点私心,那就是戏志才希望郭嘉的才华能够真正的发挥出来,而不是因为他的存在,只能当一个陪衬品。

    这个他不必说,方云其实也能够猜得到,所以多少有点可惜。

    戏志才今年也不过将近四十岁,在未来至少还有二十年的政治生涯。不过他有一点却说得非常可取,那就是他如今退下来,至少可以在需要他的时候,帮衬一下。

    就如同未来,专门给这些退休的重要存在,设置一个顾问团这样的存在,让他们在这里养老,也让他们用那些总结下来的经验,帮助新人处理比较麻烦或者复杂的事情。

    方云也没想到,自己都还没有想到的事情,戏志才却是优先考虑到了。

    在有着完善教育制度的如今,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人才出现,历史的格局已经发生改变,说不得有个别超越历史人才的存在诞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没必要非得活到老用到老,皇帝老了都会昏庸,臣子老了就算不昏庸,处理事情也比不上年轻人,这是值得肯定的……

    “你才四十岁,我不可能给你退休!而且你做了这些大逆不道的事情,我也没有理由不处分你!我打算重开西域都护府,你给我去西域,我会给你安排一支部队,什么时候打通整个西域,把不服气的小国灭掉,把臣服的小国并入我国,你才能够退休!”方云最终给出了一个结论。

    “喏!”戏志才也没想到,方云居然有重开西域都护府的想法,顿时也有点激动。对于这个任命,自然是接了下来,心想着哪怕是死在西域,也要完成这项使命。

    不多时,方云宣布了对戏志才处罚,把他贬到了西域那边组建西域都护府,同时革除了他总理的职位。至于新总理的接替者,自然而然的,又郭嘉来继任。

    其余各官职,按照政绩考核,该升迁的都升了一级。

    这样一来,姑且也算是皆大欢喜!(未完待续。。)

    ps:  按说戏志才今年也才四十岁左右,不算老。但在总理的位置上也干了至少八年的时间,姑且算是两届左右……其实这样安排我心里也有点矛盾。

    当初考虑到打破世家的垄断,那么普及教育自然是需要的,但普及教育的情况下,每年都会有一批大学生毕业。若是没有足够的职位,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去投靠别的势力,这样的情况自然不能允许。同时让那些老迈的文臣武将继续久居朝堂真的就好?

    于是自然牵扯到了退休和退休金的问题,甚至一系列的问题,当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国是一个人才迭出的时代,尤其经过教育改革之后,人才会不断出现。再说戏志才也不是没有任务,他要负责开拓西域。

    最后是惯例环节:

    感谢书友‘长青无悔’和‘不折花瘦’的打赏!多谢两位的厚爱!

    感谢书友‘笑看v沧桑’和‘白衣阿风是我(两票)’的月票!多谢你们的支持!

    感谢书友‘洪荒逍遥大帝’和‘笑看v沧桑’的点赞!多谢对本书的支持!

    感谢各位订阅和投推荐票的书友!多谢你们的厚爱和支持,继续加油哦!!

第146章 后续的安排

    郭嘉成为新一任的总理,然而他上位的第一时间,就表示两年内除了特殊情况,否则都会萧规曹随,沿用戏志才的行政方式和方针。

    这是他对这个老友的敬重,最重要的是这些方针和策略本身也得到了他的认可。没必要为了显摆自己的地位,故意推翻了重建,这样只会浪费时间而已。再说就算重建,只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在融合了王允的武魂之后,郭嘉的全属性已经获得了全面的提高。比不得融合了张角武魂的戏志才,不过他是在没有规则之力阻碍下融合的,所以提升幅度而言相差不大。

    本来相对薄弱的行政能力得到了加强,浪子的性格在成为总理之后也开始修正。当原本吊儿郎当的他,第二天以非常严肃儒雅的姿态出现在所有人面前的时候,已经习惯他原本样子的文武们顿时有点反应不过来。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一些议题自然成为了当前必须要处理的问题:

    首先,徐州和青州已经成为本国固有的领土,如何处理这些领土;其二,针对两地的防守安排,应该如何调动;其三,总理的任期应该设定一个时限了;最后,关于行政部门公务员退休年龄的界定,还有第一批退休人员名单的拟定。

    第一个问题不难,说穿了就是选两个人来担任徐州和青州的刺史而已。这点大家已经有了名单,不多时就已经决定,审配担任青州刺史。而沮授担任徐州刺史。

    两人都是方云的老部下。行政能力都非常出色。其中审配允文允武。考虑到履历和能力问题,所以他担任青州刺史也算是众望所归;沮授更不必说,本来担任军师一职也非常合适,不过他本人更擅长治政,履历而言也是老人,所以安排在徐州倒也算是合适。

    与此同时,宗宝转为地方武警系统,武安国作为副将。调入徐晃麾下,驻守在平原郡祝阿一带,主要是防御可能来自兖州的敌人;张济和张燕两人驻守在齐国般阳一带,虎视泰山郡。考虑到防线问题,或许有可能对泰山用兵。

    张绣调往琅邪郡临沂,胡赤儿和胡车儿分别在缯国和彭城郡合乡一带驻守。只要遇到攻击,基本上张绣和驻守在沛县那边的张郃会第一时间过来支援。

    高顺和高览两人,分别在沛国的谯县和向县驻扎;赵云则是在淮陵一带驻扎,至于广陵那边,太守方云交给了陈登和秦宜禄这两个徐州老人来看顾。一则陈登的确是允文允武。是一个当太守的材料,以后历练历练。当一方刺史也不是太勉强。

    就是要通知他少吃鱼脍,毕竟历史上他就是吃鱼脍吃出寄生虫病,最后在三十九岁那年挂掉的,那本来可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至于要不要开战全国性质的杀虫行动,比如捕杀钉螺什么的,方云也在考虑之中。

    北方这边,韩猛继续驻守清河国;周仓则调往上党阳阿一带驻守;解然则是在黎阳一带驻守,管亥、臧霸、孙观、尹礼和吴敦等人也分布在这条防守线上。有些不能指望他能够守得住,但至少要拖延到友军前来支援。为此,新一轮的征兵和训练必然要开展。

    好在有徐庶暂时担任总教导官,有他负责训练那一切都会轻松许多。

    就在前几天,方云又开出了一个步兵转职令,他想都没想就交给了徐庶。此刻徐庶麾下已经招募了一千步卒,然后在这些步卒的基础上,扩招了四千普通士卒加入进去作为徐庶麾下的主要战斗力,本届军官考试前十名的张妍和徐盖,则出任他的副官。

    早些时候投降的田豫,还有原本刘虞麾下的大将鲜于辅和阎柔,则安排在了边境驻守。与此同时,陈涛、赵黎和樊稠则被调了回来,陈兵并州边境,做出了攻打司州的准备。

    其中陈涛和赵黎回来晋阳的时候,家里的妻子已经为他们添了一个后裔。陈涛的儿子叫做陈靖,而赵黎的第一个儿子,则为了照顾蔡邕的面子,改姓蔡,叫做蔡庆。

    两人都是不安分的主,结果他们在晋阳休整了一段时间后,调往并州边境大概在一个月后,他们府中又派人过来表示,两个夫人又怀上了……当然,这是后事了。

    倒是文稷,难得成亲了,妻子却是属于难产型,至少那么多年都不见怀上。他不得不把妻子的婢女给收了当妾,结果一发命中,这下子好歹也算是证明了他至少不存在问题。

    各武将调配的安排已经完成,剩下的事情自然就是文臣们最关注的主题。

    一个总理大概可以在位多少年,显然五年的时间并不妥当,很多政策只怕都还没有见到成果就不得不退下去了。十年的时间又有点长,万一总理平庸无能还要占着位置,那对于下面有能力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折磨。

    好在方云已经有算计,表示总理的任期是四年一届,四年后若是成绩斐然,而且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那么就可以连任一届,也就八年的时间。八年后不管成绩如何,也该让位了。毕竟按照正常的政治生涯计算,一个底层的科员混到总理级别,至少也得五十几岁的年纪,八年的时间已经是六十多岁,退下来也算正常。

    另外,方云拟建设一个政治咨询局,所有退休下来的总理和国级干部都会安排在这里。至少也会挂一个名,遇到国家大事的时候,他们将有机会列席,并针对下一步的方针给予建议。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出席,这是自愿原则。

    这个安排,主要是给他们一个发挥余热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帮助那些新的政治新人。简单来说就是以他们丰富的行政经验。给新人带带路。帮忙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

    这个提议自然也得到了文武的认可。谁也不希望退下来之后,就蜗居在家里无所事事。虽然抱子弄孙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身居高位久矣的他们,很不习惯这样的生活。

    最后就是退休时间的问题,按照方云的意思,六十岁便是一个公务员退休的时候。尤其是最后三年的时间,若无更进一步的可能性,那么就要提升半级担任一些闲职。给后来者让让路。时间一到,再提半级退休,享受该级别的退休待遇。

    其实,说穿了就是打算普及退休金分级制度,至于退休金这种存在,在这个时代其实已经存在。按照《汉律》,70岁就可以致仕,也就是退休,这个情况下下,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可以享受俸禄三分之一的退休金。少数功勋卓著的,还能发原俸。

    不过唐朝的时候。六十几岁的也可以致仕,但是这个情况下,就没有俸禄发放。然而很多朝代,官员宁可死在任上,也不会致仕。

    和未来不同的是,未来人才多,所以退休是被动的,年龄一到就退休。

    这个时代人才太少,以至于想退休君主也未必允许,至少没有那么快找得到可以顶替的存在。所以这个时代的退休,往往意味着是臣子主动请求退休。最多,就是因为犯了什么特别的过错,或者政治站位出错,所以才‘被告老’,这应该是最原始的被动退休了。

    大官都这样,不足两千石的小官自然就别指望可以致仕了,就算是致仕也没有退休金可以发放。不少人担心老了之后,家里人没有人照顾,难免就会贪一点留给家人。小贪有时候就这样发展成为大贪,巨贪。

    到头来,吃亏的还是百姓,损失的还是政府本身。

    至于那些真的可以坚持到最后的官员,估计对他们来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应该算是最好的安慰了;有能耐的,多少也会在退休之前,安排好儿孙的仕途,甚至当个小吏什么的,安排不了的,就让儿孙自谋出路吧。

    一个国家出现这种两极分化,那可不是方云希望看到的。好在随着商业税的不断增加,他也有了发放退休金的底气。

    这件事情也关系到官员退休之后的收入和待遇问题,结果讨论自然也是最为热烈的。就这样足足讨论了三天,基调这才确定了下来。

    退休金分级,根据不同的级别给予不同的俸禄待遇。俸禄的发放不和职位挂钩,而是和工作年龄挂钩。工龄越高,那么发放的退休金就越高,反之则越少。至于那些在任上就暴毙而死的,国家最多给予一定的抚恤,但退休金显然就没办法发放了。

    这个退休金,仅仅是本人可以领取,而且在本人死亡后,就自动取消发放。不过每年会根据市场物价,甚至退休者本身的年龄上调一部分的退休金金额,不让退休者吃亏就是。

    最低一级的退休金,至少也要让退休者,每天可以吃三顿,每周至少有一顿肉作为发放的标准。不管如何,也不能让别人退了休之后,吃个饭都成问题不是。省着点,比如每天吃两顿,不吃肉(毕竟有食油)的话,多少可以省下一些退休金买点别的用品什么的。

    退休金的分级还有发放,就这样直接通过,剩下的就是宣传和后续的普及问题。

    当然,如今还有一个非常需要处理的问题,那就是拟定第一批退休人员名单的事情。其中,杨彪、王子服和蔡邕等老臣赫然也在名单之中。

    他们的政治生涯,基本上只有三年的时间,三年后如无意外基本上就要退休了。在仔细考察了这些年的政绩情况之后,对于没有升迁可能性的人,将提半级放在清闲部门,等待退休的到来,比如一些没什么实权的副职之类。

    次日,随着报刊的发布,退休制度和退休金制度也开始为天下人知晓,不过目前只是在晋阳一带广为人知。当然,也因此引起了百姓的热烈反响。(未完待续。。)

    ps:  行政篇暂时告一段落,下一章恢复战争篇!

第147章 司州夺回战

    194年10月,农历九月中旬,秋收的时间到了。

    说真的这年的收获并不是很多,主要因为这两年的气候都比较干旱少雨。方云已经想办法用水车和蓄水池,甚至广挖灌溉井来解决这个问题,奈何多少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减产。

    不能否认的是,这次减产多少和夏末秋初的蝗灾有直接关系。但一场蝗灾就这样消弭在萌芽阶段,百姓们也不由得松了口气。若是让蝗灾成了气候,今年的收成就真的要糟了。

    饶是这样,方云普及的高产作物在今年的产出,到底还是吓了那些土地承包者一跳。明明天气已经干旱成这样,居然还有以往三倍以上的产出,若是风调雨顺又该如何?!

    正所谓谷贱伤农,大量的粮食直接导致粮价偏低。好在方云在制定退休金的时候,就已经把工资和五铢钱挂钩,故而不管粮食价格跌落到什么程度,官员们却没有什么损失。反而更少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米,居然还剩了不少的薪俸,可以买点别的东西。

    粮食高产,也使得原本对货币薪俸的改革,多少有点担心的官员们,彻底放下了心。以前为什么使用粮食来作为俸禄,究根归底还不是因为粮食产量低下的关系?

    缺乏精耕细作的技术,缺乏对农业技术的进一步研究,甚至对种植的改进,使得每亩的亩产大概也就是一石左右。早在太行山根据地的事实,经过农业技术优化,直接把产量提高到了三石有余。如今更是亩产超过了六石。

    大量的产出。使得粮食的问题不再是问题。基本上可以满足方云治下百姓的生活需要。甚至于还有不少的结余。

    白薯、玉米和土豆三种高产作物。也直接使得百姓多了一些选择,这三样作物的确不太适合每顿都吃,但它们都是高淀粉作物,可以制作成粉丝或者杂粮面窝头。价格不贵,算起来每个月百姓扣除买粮食的钱,居然还有不少余钱可以进行消费。

    不过更多人,则选择买更多的粮食放在家里。哪怕吃不完也没关系,米缸里面有粮食。心里才踏实。当米缸装满了粮食之后,他们才会考虑进行其他的消费。

    至于粮价的问题,市场已经帮忙解决了一部分,百姓们的大量买入使得粮食多少提升了一些价格。剩下的,自然是政府的采购。

    方云按照未来的习惯,在各地设置了所谓的常平仓,以略微高的价格收购百姓的余粮。同时也会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平价出售里面的粮食。只要监管力度够硬,那么这的确是可以避免‘谷贱伤农’和‘谷贵伤民’的事情发生。

    只是现阶段,这些粮食就别说用来平抑物价了。大部分的粮食都作为军事储备使用。只因为目前方云麾下有在编士卒三十万余,分布在所有的势力范围之内。这些士卒有十万是新征收的新兵。目前他们还在训练期间。

    然而其中五万余士卒,已经开始进入战备状态。方云并不打算后发受制于人,只想着先下手为强,进一步扩大地盘,其实也是为了进一步减少需要防御的区域。

    早在九月份的时候,军事部已经开始拟定对外作战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之中,徐州和青州属于重点防御地区。与此同时,也不要忽略那些在关外的鲜卑人部落。

    战斗方面,目标已经确定,那就是所有诸侯里面最大的软柿子—白波军!

    根据最新的情报显示,其实白波军并未加入盟军,只是保持中立状态。杨奉显然不打算掺和到什么大汉权力的争夺之中,只想着在司州好好的当一个土皇帝就好。

    这些年他也算是越来越奢侈起来,为此百姓也算是苦不堪言。他麾下目前有二十万左右的士卒,都是真正的暴徒,坏事可是做了不少,杀了也不可惜。

    本来若是有条件的话,解放司州什么的,方云早该去做了。奈何这些年事情太多,大部分的经历都被牵引了过去,使得一直没办法对司州下手。

    对于军事部来说,立场并不坚定的司州,在当时的情况下,应该留在最后处理。毕竟杨奉明显就没有对外作战的欲.望,只要不打扰他享受,那么基本上他是不会主动出战的。

    趁着这个时候,自然是先要把关键的事情处理掉,比如像徐州和青州的防务工作什么的。当时而言,徐州和青州甚至都还不是方云的地盘来着。

    如今两地既然已经成为麾下的地盘,而且基本的防御安排已经做好。那么自然是该把司州收回了。到时候防线可以进一步想外推移,多少可以节省出三四万左右的部队,这已经相当于一支偏师级别的战斗力了。

    再说,方云一直打着大汉帝师的身份,而且还把晋阳作为陪都使用。实际上谁都知道,大汉就两个都城,一个是西汉的都城长安,一个是东汉的都城雒阳。

    前者已经在方云的势力范围,但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河北地区,方云不能选择长安。

    至于雒阳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奈何那里被自己和董卓都破坏过了一次,而且也不知道被白波军糟蹋成了什么模样。再说如今那里如今还是白波军的手里,不拿回来,似乎对于汉庭的颜面来说,本身就有很大的损伤。

    是的,这就是方云出兵的理由,至少在明面上的理由。

    若是正常的情况下,一般都是封锁消息,骤然发难效果最好,但那是弱者对同为弱者的势力,甚至是强者战斗的时候,才会采用的措施。

    天子之师乃是堂堂正正之师,从一开始方云就占据着大义的名头,所以他没有隐瞒的意思,而是直接照会了白波军,投降或者被杀,二选其一!

    报纸大肆对白波军在司州的恶行进行批判,并且罗列出了一大堆的所谓的证据,还有各种数据,每一个数据都是那么的触目惊心。就算在最善良最讨厌战争的百姓,看到这些数据之后,都不由得高呼起来:“灭了这些畜生!”

    是的,这不是一场人与人之间的战斗,而是去诛杀为祸世间的恶兽的行动!这是方云需要营造出来的效果,甚至于赵黎、陈涛和樊稠三人,也已经各自领兵,开始做好了进入司州战斗的准备。

    两支部队就在自己的门口耀武扬威,杨奉自然没办法无视他们。和方云作战,说真的他没有多少信心,只是想不明白方云为什么可以无视其他诸侯对他的讨伐,反而过来攻打维持中立的自己,这一步完全不按剧本行动啊!

    他自然也不可能坐以待毙,故而立刻打算联系袁术,加入到讨方大军之中。

    然而,前不久跑来投靠他的韩遂却是站了出来:“前去联系袁术固然可以,但听闻袁术今年颗粒无收,本身就无力支援。说不得还要遭到曹操或者刘备的侵吞。

    别看他是所谓的盟主,但在实际利益的驱使下,谁会顾及所谓的盟约?比起不好下口的方云,袁术反而更像是一块肥肉。而方云显然也是看到了这点,所以才大大方方朝着我们发动了进攻。”

    “那你的意思是,就让我们坐在这里坐以待毙,或者和方云拼个你死我活了?”韩遂是名士而且还有头脑,所以杨奉也比较倚重他,任命他为军师。

    “非也,我的意思是,现在去找袁术帮忙没什么用,还不如直接找曹操或者刘备帮忙还有用一些。另外我们多少也要出点力,否则的话只怕他们两个不肯出力。若是我们能够打赢一场仗,哪怕是一场小规模的战斗,传出去说不得也可以让他们少点觊觎之心。

    别以为我不知道,其实他们两个,对我们这块地盘,也是眼馋得紧。之前之所以没有攻打,主要是希望我们这里成为一块缓冲地带,作为第二战场,避免战斗对自己领地的损害罢了。”韩遂帮他分析了起来,最后还不屑的调侃了刘备和曹操。

    “听闻陈涛、赵黎和樊稠三人,麾下也有五千左右的士卒,还兵分三路而来。我们这里有三十万大军,还怕杀不死他们五千人?再说要论对司州的熟悉,怎么也轮不到他们!”杨奉闻言,也是自信满满的说到。

    “希望如此,但千万不要小看了他们。方云能够一步步走到这个位置,绝对不是巧合。下面都是一群精兵悍将,周仓和解然都是其麾下的宿将,能力自然不俗。再说比起硬拼,想办法以最少的消耗,获得最大的胜利,才有意义,也才能让人高看我们。”韩遂提议到。

    “军师以为,如何是好?”杨奉好奇的问到。

    两人就这样开始讨论起来,然而显然他们忘记了一点,兵法向来都是奇正结合。明面上是陈涛、赵黎和樊稠三人发动攻击。

    实际上在上党郡阳阿一带驻守的周仓,还有在函谷关那边的马氏军团,都已经开始调集人手,加入到了这场收复战之中了!当然,这些报纸是不会报道的……(未完待续。。)

    ps:  柿子找软的捏,显然白波军最软。

    最后是惯例环节:

    感谢书友‘长青无悔’的打赏!多谢对本书的厚爱!

    感谢各位订阅和投推荐票的书友!多谢你们的支持和厚爱!继续加油哦!!

第148章 埋伏与反制

    两军交战,陈涛和樊稠两人以骑兵突击,袭扰地方,切断司州各县之间的联系。○

    随后由赵黎和徐乐率领率领的步卒和攻城部队,一步步的收复沦陷区的城池,这是原本就制定好的方针。本想着白波军有骨气一些的话,或许会正面和自己的边境交战。却不想来到了司州地区开始进入河东郡,才发现对方收缩了防线。

    在白波军这里,情报工作反而是最难做的。毕竟他们的人会不定时制造一场屠杀,又或者强行征兵。在这个过程中,新兵是不允许出营的,被看得非常严,所以这反而使得原本埋伏起来的汉魂组织的成员,都没办法对外传递消息。

    可以说,这里是情报战最为艰巨的地区。故而在作战计划之中,已经明确强调:必须要步步为营,尤其要小心山水两种地形,侦骑的侦查范围要在五十里左右。

    令人费解的是,敌人的主力却是一直不见踪影。

    从北部的蒲子县一路向南,完全没有与地方主力碰到。但让人非常恼怒的是,对方把这一代的百姓都给迁走,甚至县城里面也是一个都不留。在空荡荡的县城里面,甚至还有一些百姓的尸体,都以老年人为主,或许是不愿意走被杀的,也有可能是嫌他们走不动嫌麻烦这才杀死的。

    不管如何,这都需要传回去,由报纸专门大书特书一笔,让世人看看,这白破军是怎么样的嘴脸。早在很久以前。方云就以第三代天公将军的名义宣布过。白波军不属于黄巾军序列。所以他们如今就算是想要给黄巾军抹黑都不行。

    城市的话还好说,关键在于对方还把水源都给污染了。大量的污秽物甚至尸体就这样丢入了水源之中,不仅是河水,甚至是井水里面也这样。他们目前的行为,显然是在清野。坚壁算不上,只因为他们甚至把城池都给放弃了。

    然而就算是这样,也直接导致了补给线的延长,同时也加大了辎重部队遭到袭击的可能性。毕竟就算是司州。其实面积和范围也是非常的庞大,在这个庞大的范围里,在缺乏足够的通讯工具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被对方袭扰粮道。

    在这年头,尤其是曹操,最擅长的就是袭取粮草,进而打赢一场战争。

    好在通往司州的马路已经修建完毕,这种古代的铁路能够在两天的时间内,从晋阳把物资调集到前线城市永安,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补给效率。建设兵团正在加班加点的,搭建从永安到平阳县的马路。

    一旦修筑完毕。只要在各地修建好了马匹替换的小站,那么从晋阳运输一批军用物资到平阳,大概也就是三天左右的时间,关键在于损耗率从正常的三成减低到一成不到。

    昔日的大秦,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把老秦的悍卒,陆续输送到了各地,还有他们所需要的各种物资,确保统一战的成功,关键还是减少了补给的损耗,提升物资的利用率。

    大军一路推进,直至平阳县,敌人依然没有踪影。

    平阳县,乃是曹魏于正始年(247)所设平阳郡的郡治所在,就算是如今,也是河东郡的重要城池。按说那么成高墙厚的县城,对方没有理由会放弃才对。

    结果对方说放弃就放弃,还直接把里面的百姓都给迁走,把不愿意迁走,甚至一些老年人就这样杀害,尸体都发臭了。

    “白波军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他们打算连司州都不要了不成?”指挥着下面的士卒清理城池里面的尸体,赵黎此刻也不由得抱怨到。

    城池里面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井水里面都有尸体或者污秽物的存在,要清理出来可是一个大工程。关键在于还需要查看每一个宅院和地板,毕竟曾经袁绍就用过烈火焚城这一招,打了黄忠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这样的错误有一次就好,却不可以再犯。

    经过了一整天的查看,结果已经可以确定,城内没有埋伏,不过有一点需要关注的地方,那就是通往城外护城河的水闸被人为破坏。

    这道水闸不仅直接连接着城外的护城河,也和平阳县外的汾水相通。水闸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作为一道水门,方便南来北往的客船或者商船进出码头。汾水沟通南北,走水路的话有时候比走陆路要方便许多,故而平阳和永安都有这样的设置;第二个比较重要,那就是在暴雨季节,可以关闭水闸,以此来确保暴涨的河水,不会淹没城镇。

    对方的想法简直就是太显而易见了,赵黎都觉得这是对自己智商的侮辱。若是他的话,只怕会优先派人埋伏起来,等待时机打开水闸,然后上游设置临时水坝的人这才打开水坝,引汾水经水闸灌入平阳县内,引发慌乱。

    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带兵从外部杀入,有很大的几率可以一战而定。

    “撤出城外,让侦骑沿着河上游进行查探!”赵黎当即下令。

    大军迅速撤出了城外,同时斥候也在进一步查看,终于是上游处发现了敌人的踪迹。根据痕迹不难看出,这应该是一支万人左右的部队。显然,这应该不是敌军主力。

    白波军说穿了,还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靠的就是人多势众。一万人除非是他们的核心部队,否则的话根本不可能单独存在。可以说,没有三万人以上,只怕他们都不敢随便行动,生怕会一个不小心就全军崩溃了。

    还有一点值得一说的是,这些年侦骑也不是混日子的,在军校也有关于侦查的课程。军校甚至也在不断研究侦查的各种战术,其中就有对敌人踪迹的查探,还有隐匿行踪甚至诱导敌人朝着某个方向进行移动。

    在专业的军校毕业生眼中,这个踪迹明显有故意的痕迹,毕竟完全没有清理过的意思。那么明显的痕迹,要么只能说白波军的首脑都是一群白痴,要么就是故意为之。

    显然,他们也在希望自己发现水闸的不正常,然后引诱自己这些人发现这支部队。考虑到这种可能性,那么就能够延伸出各种思考,尤其是敌人的意图。

    比如说,把自己的人引诱到这里,和这支部队作战,然后进行伏击;若是人来得少,那么这支部队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攻击性的话,那么也可以主动出击,歼灭少数我军部队。

    后续的侦查之中,甚至发现了对方的骑兵部队,这些痕迹却是有隐藏,但还是被侦骑的人发现了。经过确定,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一万人里居然还有一支骑兵部队!从痕迹不难肯定,这支骑兵部队少说也有三到五千人左右的规模!

    目前陈涛和樊稠两位将军,已经到别处的进行袭扰,要联系并且赶回来至少也要有两天的时间。赵黎麾下只有五千步卒,最多还有额外的三千人左右的攻城部队。哪怕是精兵,却直接缺乏骑兵作战能力,主动出击显然会陷入被动。

    但也不至于一点办法都没有,赵黎经过简单的思考之后,已经确定了针对这一万人的方针。然而为了确保进一步扩大胜利的果实,所以还是要尽快联系到周仓将军才行。

    周仓在阳阿那边悄悄进入司州,麾下是一万骑兵,算算时间一天内就能够抵达平阳。方云明面上派了赵黎、樊稠和陈涛三人进攻司州,并且在报纸上大书特书自己是‘堂堂正正之师’。只是兵不厌诈,暗度陈仓的伎俩谁不会用?

    若是真的相信方云会那么诚实的话,那么真的要怀疑一下这个人的智商了。

    另外一方面,在汾水上游,绛邑一带,白波军的主力就驻扎在这里。距离这里五十里左右,相当于在平阳和绛邑之间的水坝附近,韩遂的主力部队则驻扎在那里。

    就如同侦骑得出的结论一样,韩遂此刻作为计划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他亲自来到了前线作为诱饵。后方的主力大军只需要半天多的时间就能够赶到,随时可以为他提供支援。

    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这个水攻之计可以奏效,但万一对方傻x了怎么办?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备用计谋,若是奏效固然不错,但按照他对方军的了解,还是可以肯定,对方会发现自己的这个安排,然后沿着汾水上游进行侦查。最终,会发现他的存在!

    这原本就是设定好的,只要他们过来,人数少了他会主动出击。他带着的都是羌胡骑兵,擅长骑射。尤其随着马镫和马蹄铁的被人发现并且传出去,这支骑兵的战斗力更是进一步获得了提升!另外,还有五千左右的步卒,都是自己亲自训练出来的悍卒,和那些只知道烧杀掳掠,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废物是完全不同的!

    也正是因为这支部队的存在,杨奉才能如此优待他,否则若是只身前来,礼遇或许会有,但要做到如今一言一行都可以对他造成影响,估计是不可能了。

    不多时,他的人就发现了方云的侦骑,并且给予汇报……显然,敌人已经开始接近,到底双方会以怎么样的方式进行接触,尚未知晓!

    “备战!说不得这场仗,是我们要面对的最困难的一场战斗!”韩遂得到汇报后,缓缓对左右亲信吩咐到。(未完待续。。)

    ps:  埋伏与反埋伏,马镫和马蹄铁已经泄露了出去,汉人是否可以可马上民族的胡人抗衡?敬请期待下一章!

第149章 赵黎的约战

    方云军的士卒都是精锐,这几年已经在一场场战斗之中得到证实。

    自然而然的,他的训练方法,也成为了所有诸侯学习的对象。军事区自然没办法让人进去,但有心人要打探,多少还能够打探出一些皮毛。

    比如政委,这个措施其实和监军差不多,只是职权不太一样。政委的出现对于诸侯掌控下面的军队有一定的好处,尤其在宣传方面,有政委和没有政委的效果完全不同。

    别的不说,只需要让原本损耗到四成就会崩溃的一般部队,提升到五成才崩溃,这本身就是一个优势。毕竟两军交战的过程中,一照面的功夫迅速减少两成以上的情况不少见。

    然后就是队列训练,甚至还有一些体能训练什么的,多多少少也外流了出去。不过这些训练方法大多都是在建立在,消耗大量营养品的基础上,故而不是谁都可以玩得转。

    至少,连自己军粮都还有点问题的袁术和孙策自然是没办法玩这一招。

    最后就是攻城营,主要还是军工研究所这种编制。诸侯们如今已经意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这个思想,所以发展军工科技显然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唯一让他们郁闷的是,优秀的工匠和富有研究精神的工匠没有几个,大部分还被北方的商队给挖角了过去。

    这不仅仅是方云在下手,其他的商人也在下手。

    这部分商人主要是坐商,开设了工坊而且不缺钱的存在。他们需要大量的工匠,帮助他提升技艺的水平。还有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有些东西不需要方云去改革。只要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这些事情自然会有人想到,然后去做。

    唯一令他无语的,是马镫和马蹄铁到底还是流了出去。毕竟没什么科技含量,看看谁都知道怎么做。而且在制作出它们的时候,方云也做好了有一天被人发现并学习过去的准备。最初,他甚至想着发明出来后一个月,就被诸侯掌握。

    能够在几年后才被诸侯们掌握,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

    其实不仅如此。飞翼营的骑射模式,也被韩遂模仿了过去。而且在他看来,方云那些普通士卒转职而来的骑射兵,根本不上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胡骑。他麾下有五千多人都来自游牧民族,有些是南匈奴人,有些是羌人,甚至还有鲜卑人。

    这些人从小就是一个合格的士兵,换上了马镫之后,他们就算是骑着马,也能够进行精确射击。五十米内。所有的目标几乎是直接命中例无虚发。

    和飞翼营不同,飞翼营是通过军事化的冲阵。以覆盖式的射击来达到射伤敌人的目的。由于手中拿着的是强弓,所以可以在一百米外就能够射击敌人。当然要提高穿透性的话,自然还是在五十米内射击最好。

    韩遂的这支部队,主要就是以精确射击为主。而且他们本身来自各个不同的势力。所以若是在战场上,韩遂会将其分散成一个个小顾部队,以零星的方式覆盖整个战场。在做出躲避姿态,互相支援的同时,对敌人进行精确射击。

    不得不说,若是防护性差的军队,尤其是步卒,面对这支部队绝对是一个噩梦。这也是,他有自信和方云的部队打一场的主要原因。更别说,他还有五千步卒可以调用!

    当天夜里,十多个士卒回到了军营,他们都是韩遂安排在城外的监视者。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确定敌人是否离开了平阳县城。

    若是离开了,那么显然水闸的问题已经被他们知晓,那么水攻之法显然就没必要了;若没有的话,那么他就会在今晚打开水坝,到时候大量的河水会朝着下游方向涌去,至少也有三成左右会进入平阳县城内。这些水量,已经足够把对方的大部分物资都浸泡一遍。

    别的还好,若是粮食被水泡过,结果只有两个可能性,一个就是发霉,一个就是发芽。后者还好,前者的话若是还拿来吃的话,有很大的几率会闹肚子。

    就算什么都没有发生,也足够让他们慌乱一阵子的,说不得那无谋的将领还会让士卒慌慌张张的离开城池,在得不到有效指挥的情况下,他们悍然杀出,效果自然是拔群的!

    奈何,根据这些监视者所言,对方进城后不到两个时辰就离开了城里。显然,他们已经发现了自己的安排。水闸这种存在在北方其实不是很常见,只有一些临河的城池才会建设,故而他本来以为方军也许会看不出其中的端倪才对。

    “加大斥候的巡视范围,做好战斗的准备!对了,小心对方夜袭,听说方云军最擅长的就是这个!”再吩咐了一遍之后,韩遂这才回到帅帐休息。

    当然所有人都相安无事,实际上夜战这种玩意除非是有十足的自信,否则就算是方军也不会轻易进行。他们的确可以夜市,但敌军营帐里面必然会点燃大量的篝火,这种在黑夜之中突然碰到强烈的光源,眼睛同样需要一个适应期。

    这个时候其实士卒也处于比较危险的境地,至少在打仗的时候,若还没办法适应这个光源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对方趁机杀死,要么就是不小心误伤友军。

    就算对方那里本身也是黑灯瞎火的也不行,到了真正开始打仗的时候,黑夜会使得分辨率大幅度下降,尤其是对颜色的判断。一个不小心就会朝着自己的战友开刀,故而夜袭其实有不少的军人,其实并非死在敌人刀下,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刚睡下,还没有睡着,却不想有士卒匆匆来报。

    当时韩遂就给吓了一跳。还以为敌军来夜袭了。谁知道那士卒却是来告诉他。敌军送来了一份战书。邀请他们明天决一死战。

    “还真以为是先秦诸国时代不成?”看到这份战书,韩遂也表示无语。

    春秋时代他多少了解到,那个时候分封的诸侯都是姬姓子弟,多多少少都有点亲戚关系,在周朝还在的情况下,他们自然没办法篡位,但却为了争夺天下的霸主而开战。

    他们的打仗方式就和如今方云这样,一切都是堂堂正正的来。甚至士卒打仗完毕,还会去搀扶战败者,互相调笑一番什么的,说是打仗还不如说是一场闹剧。

    这方云,是不是真的开始介意自己是泥腿子出身,所以打算附庸风雅一番来着?不知道为什么,明明知道这不太可能,但却没办法阻止这个念头的出现!

    “有诈!”韩遂就是韩遂,他不傻,所以能够想得到对方这样堂堂正正的背后。必然充斥着某种不为人知的阴谋。若连这个都看不穿的话,那么他也活不到现在了。

    “加派人手。在营地周围五十步内都要设置篝火!”韩遂立刻下达命令。

    不仅仅如此, 他还分批派人在周围进行巡视,结果当晚什么都没有发生。显然,敌人并没有明着说明天决战,却当晚就发动夜袭什么的。

    “难道,真的打算和我们堂堂正正的决战?”韩遂此刻也不由得被搞糊涂了。

    “陈涛和樊稠的部队在哪里了?”韩遂立刻召集心腹大将李堪和杨秋询问到。

    “经过我们的探子查明,两支部队都在相距这里上百里的范围内活动,只怕没有一两天根本不可能过来这里。不过按照他们的行军路线来看,三路大军很有可能最终会在绛邑汇合。只是陈涛和樊稠根本没想到,我们会在这里就和他们的步卒相遇。

    此刻哪怕赵黎他向两支部队求援,要赶过来至少也要等到明天甚至是后天。我们完全由足够的时间,和对方来一场决战!主公,既然他们送上门来了,就灭了他们便是!”和李堪这个三流的龙套不同,杨秋可是二流武将,自然更有地位和话事权。

    “可有别的部队增援的可能性?”韩遂还是不放心。

    “并未有具体的情报汇报回来,但现阶段并未有发现其他援军的消息传回!”李堪难得抓到了机会,立刻上前汇报到。

    “若是只有他们八千步卒的话,那么倒不足为虑……来啊!点齐骑兵,随我出战!”韩遂仔细权衡了一番,最后决定和赵黎部队干一场。

    最重要的是,他把步卒留下来,就算败了也不至于血本无归。同时骑兵不同步兵,赵黎部队里面没有骑兵,对多就是二百多个侦骑,所以就算打不过,也可以迅速遁走。再说,韩遂多少对于自己麾下的骑兵,还是很有自信的。

    先不说精湛的骑术,可以让他们在马背上做出各种高难度的躲避动作,来躲过对方的弓箭。且说他们本身的骑射能力就非常可怕,近战也有不错的战斗力,这种骑兵绝对是普通步卒的噩梦。至少,韩遂觉得大汉境内,只怕没有多少军队是他们的对手!

    五千骑兵已经调集完毕,其中三千由韩遂负责统御,两千则交给杨秋统御。李堪留守军营,看好这五千步卒。

    李堪本来也不过是三流武将,能力有限,故而也不勉强什么。而且留守也未必没有好处,至少不会担心战败,关键时刻甚至可以出兵救援,说不得还是大功一件。

    在临时搭建的大坝附近,赵黎已经先一步在那里布下了阵势。攻城营没有投入到这次战斗之中,只是留守后方。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攻城,还有针对一些堡垒的攻坚,野战从一开始就不关他们的事情。

    赵黎此刻也不轻松,他只有五千步卒,而对方却有一万人,甚至还有五千骑兵。

    “周仓将军到了哪里?”赵黎再次招来亲信询问到。

    “还有五十里就要抵达,还有少说也需要两刻钟的时间,但考虑到要保存马力,所以只怕没有三刻钟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只怕没办法抵达!”亲信低声说到。

    看着远处的地平线,赵黎此刻也不由得捏了把汗。成败在此一举,只希望周仓将军,能够快点过来了!

    此刻,距离双方约定开战的时间,还有一个时辰……(未完待续。。)

    ps:  堂堂正正的约战,却不知道韩遂如何应对。

    最后还是惯例环节:

    感谢书友‘长青无悔’和‘sky1991’的打赏!多谢两位一直以来的厚爱!

    感谢书友‘--老头--’、‘笑看v沧桑’和‘灭世ol’的月票!多谢对本书的支持!

    感谢各位订阅和投推荐票的书友!多谢你们的支持和厚爱!继续加油哦!!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9/ 第一时间欣赏群英三国最新章节! 作者:沉渊之龙所写的《群英三国》为转载作品,群英三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群英三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群英三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群英三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群英三国介绍:
一梦千年,再度醒来居然成了黄巾军伤兵。 人生似乎充满了绝望,但身为主角岂能没个挂? 群英系统,致力于培养最强大的三国武将,要文武双全,很简单! 什么,自创武将?很好,这是要培养出牛X小弟的节奏啊!! 什么,武魂系统?杀了历史武将可以夺取其武魂强化自身属性?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明白为什么是重生黄巾军了……群英三国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群英三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群英三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