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大明王冠TXT下载大明王冠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王冠全文阅读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大明王冠txt下载     大明王冠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百六十五章 东厂提督,厂公的荣耀之路

    一夜动荡不安,随着京城城门大开,驻扎在城外的京营各卫进入城内,展开大势搜捕,在最初的动荡之后,天亮之前,纪纲叛军之中的锦衣卫人员几乎全部投降。

    而继刚豢养的死士和江湖莽数上千人因为在最初的投降之后没有被接受反而被屠戮,剩下的人便破罐子破摔。

    一些权贵商贾人家被这些亡命之徒烧杀劫掠。

    损失的钱财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有无数的小娘子和黄花闺女遭受毒手,一时间人心惶惶,幸亏五军都督府的都督、都督同知以及都督佥事的率领将士,上下一心彻夜不眠以铁血手段强势横扫了所有的亡命之徒。

    京营付出的代价不大。

    但百姓们损伤严重,不提那些权贵商贾损伤的钱财,仅仅是被糟践的小娘子和黄花大闺女在这一夜也有上百之数。

    其实可以预料,当那些亡命之徒没有后路的时候,他们想到便是这最后一夜应该怎么过。

    当他们被京营士卒全城围剿,无处可逃之后,眼看活不下去了,于是便想着最后疯狂一次,进入百姓家烧杀抢掠。

    而在百姓家吃饱喝足之后能干什么?

    钱财是带不走的,这玩意儿大家都明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饱暖思**。

    于是抱着反正都要死了,不如在死之前好好享受一番,在这样的无耻心态下,便有无数的小娘子和黄花闺女遭了殃。

    当然,官办的风月十四楼也受到了冲击,但对于那些女伎而言,她们的损失并不大,所谓损失不大,是相对于那些黄花闺女和小娘子而言。

    其实也有十数人被那些亡命之徒先奸后杀。

    第二天天亮之前,虽然整个京畿已经安静下来,但是愁云惨淡遍布全城,人心依然惶惶,但对官场中人而言,风波已经过去。

    今日大朝会整个京畿有资格参加的官员尽数到齐。

    朱棣坐在龙椅之上,运筹帷幄,迅速将叛乱后的各项事宜布置下去,纪纲虽然已经死了,但不会这么简单。

    朱棣下令对其抄家灭族。

    而李春、王谦、庄敬三人则要等到大理寺那边进行审判之后,看朱棣是否有旨意补充,抄家肯定是必然的,就看灭族是灭几族,三族、六族还是九族。

    反正一场血腥清洗不可避免。

    得让那些包藏祸心的人明白,在我朱棣任内造反的,代价你们承受不起!

    而对于参加叛乱后来投降了的锦衣卫,朱棣罕见仁慈了一把,没有将他们灭族,只是将参与叛乱的锦衣卫人员全部发配到边疆充军。

    这些人注定是朱棣征讨瓦剌和兀良哈的炮灰。

    但就算如此,这些叛乱人员其实也心怀感激,因为他们虽然参加了叛乱,但朱棣仁慈一回,没有牵连到他们的家人。

    其实也怪不得这些锦衣卫缇骑。

    他们并不知道是参加叛乱,因为纪纲、李春、王谦、庄敬告诉他们进攻皇城的理由是陛下的安危受到了侵犯。

    皇城之中有人叛乱要谋害陛下,而这个叛乱的人就是东宫太子。

    所以这些人都是受到了蛊惑,并不算真正的叛兵。

    若非如此,朱棣也不会对他们仁慈。

    这一次叛乱对朝廷的损失并不大,午门那边重新修缮,其他受到损失的皇城建筑,也都会由工部着人一一重新修缮。

    羽林卫的损失由京营其他卫所抽调兵力补充,昨夜牺牲的将领职位空缺,也会从昨夜军功卓著的低层武将中擢升。

    真正遭受重创的是锦衣卫。

    锦衣卫高层除了赛哈智几乎全军覆没。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自尽身亡,李春、王谦、庄敬三人也难逃一死,而在顺天的袁江虽然没有参加叛乱,但他一直是纪纲的心腹,所以朱棣也会对他进行清除。

    抄家杀头是大概率的,不过灭族的可能性不大。

    锦衣卫是天子之下的鹰犬力量,当然不可能就这么撤去编制。

    朱棣根本没有问朝臣的意思,直接在大朝会上宣布,由锦衣卫指挥佥事赛哈智暂时出任锦衣卫指挥使,之所以有个暂时,大家都明白。

    恐怕是在等阳武侯薛禄。

    薛禄被纪纲开瓢之后,伤势极重,就算他痊愈之后,恐怕也上不了沙场,而阳武侯薛禄又还能在官场混几年,那么让薛禄来担任锦衣卫指挥使就是个完美人选。

    不过就算知道自己是备胎,赛哈智也是高兴的。

    毕竟当了指挥使了。

    以后就算薛禄来取代自己,他赛哈智再怎么的,也该是一位指挥同知,作为一个西域人,在大明的官场能做到这么高的位置,赛哈智已经心满意足。

    那么问题来了,锦衣卫高层之中还有两名指挥同知、两名指挥佥事,以及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五个职位空缺。

    其他什么指挥、千户空缺就不说了,一大堆。

    而朱棣显然也不想在大朝会上讨论这五个职位空缺的人选。

    朱棣宣布了另外一件大事。

    建立东缉事厂。

    目前暂时利用之前郑和在城东郊建立的那个秘密监狱作为基地,之后再在城内修建公事衙门,一步一步搬迁到城内。

    东缉事厂由黄昏负责,官职为东缉事厂提督。

    职位为正四品。

    而在提督之外,还设立提督内臣,由内官王振担任。

    同时,从南北镇抚司抽调人手充盈东缉事厂的人员。

    不过黄昏已经身兼数职,所以朱棣又继续宣布任命,去除黄昏农业部部长的职位,由副官补职,也就是说黄昏现在正儿八经的职位就是东缉事厂的第一任提督,以及内阁辅臣。

    而他在医疗改革司,货币改革司,军器院这三个部门担任的顾问就只是顾问而已,并没有实权,表面看起来黄昏似乎不升不降,但实际上还是提高了黄昏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

    农业部负责的是具体的农桑事务。

    内阁辅臣那边,黄昏几乎就之挂了个名而已。

    而东缉事厂负责的是锦衣卫的部分职权,它的主要功能是掣肘、平衡锦衣卫的权力,换句话说,黄昏虽然在朝堂上的影响力提高了,但在推动大明农业进步这些改革的具体事务的影响力上有所下降。

    退朝之后,六部尚书,内阁辅臣,督察院左右都御史,锦衣卫指挥使,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姚广孝以及黄昏都被朱棣留了下来。

    显然是要详细落实、解决纪纲叛乱遗留下的各种问题。

    首先是要补充锦衣卫五个职位空缺。

    朱棣看向赛哈智,问道:“关于锦衣卫的职位空缺,你这个新任指挥使可有人选推荐,不必拘泥于锦衣卫,其他部门都可以,包括京营。”

    这是给赛哈智组建他自己班子的机会,也是朱棣对赛哈智的信任。

    不过纪纲的事情给朱棣敲响了警钟。

    虽然锦衣卫听话,但也导致了纪纲一家独大,所以新一届的锦衣卫高层,还是要有多方面的人,不过朱棣又担心锦衣卫中势力太多,会导致彼此推卸责任。

    所以朱棣有点犹豫。

    但他还是先看看赛哈智的推荐人选,先暂时用着,等之后再坐调整,毕竟现在都锦衣卫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尽快让它运作起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赛哈智倒没想那么多,或者说他明白朱棣的暗示,只不过还是想为自己的人说点话而已,耿直的回答道:“陛下,举贤不避亲,微臣推荐,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使刘明风有相当的经验,也熟稔锦衣卫事务,可担任锦衣卫指挥同知,而锦衣卫南镇抚司指挥周胜然,能力卓著,和刘明风之间配合娴熟,可以担任锦衣卫指挥佥事,刚刚擢升的南镇抚司指挥薛亮是阳武侯薛禄举荐的人才,其本身也是个大孝子,又有才华,可以担任南镇抚司镇抚使,至于锦衣卫另外一位指挥同知和指挥佥事,则可以从北镇抚司之中擢升,当然,因为之前纪纲一家独大,微臣其实对北镇抚司的人不太了解,除此之外,微臣也认为可以从其他部门调入,但微臣还是认为剩下的指挥同知和指挥佥事,以及北镇抚司镇抚使还是应该从北镇抚司的原有人员之中择贤才提拔,如此能安定北镇抚司的人心。”

    好胆!

    众人都是一阵暗笑,赛哈智你这单子也忒肥了,好家伙,一来就直接举荐三个心腹,一个不慎,陛下就会认为你在营党结私。

    不过也是暗暗惊心,赛哈智这一着其实走得很妙。

    朱棣难道不知道赛哈智会担心?

    知道。

    但赛哈智这么说,朱棣会认为赛哈智是基于身正不怕影子斜,赛哈智从侧面自证了他没有营党结私,反而提高了朱棣对他的信任。

    果然……

    朱棣略微思忖之后,笑了笑,“准了。”

    又道:“北镇抚司那边,除了叛乱人员,其余人员何在?”

    赛哈智大喜,他没想到陛下竟然如此信任他,愿意让他将刘明风和周胜然、薛亮这些心腹擢升起来,但赛哈智也清楚,接下来陛下从北镇抚司擢升起来的人,肯定是要和自己对着干。

    制衡嘛,无处不在。

    赛哈智对此无所畏惧,他虽然和黄昏交好,但他始终明白一个道理,他一个西域人能在大明走到这么高的位置,是因为他一直坚持着一个事情:他是陛下的臣子。

    闻言立即道:“因为纪纲造反的事情很是突兀,北镇抚司那边不愿意跟着纪纲干的指挥、千户,有几个被纪纲杀了,还有几个被关在了诏狱之中,具体哪些人,稍后微臣去诏狱清点之后,提交给陛下,请您定断。”

    朱棣颔首,“此事抓紧时间,你即刻去诏狱罢。”

    赛哈智立即告退。

    接下来便是制定东缉事厂具体人员结构和职责的事情。

    这很重要。

    因为东缉事厂是制衡锦衣卫的,所以它的人员结构要相对简单,而且是直接对天子负责,同时也需要少量的人手。

    待赛哈智退下后,随着朱棣的一番言辞,大家也明白了过来。

    按照陛下的说辞,东缉事厂要行使的职权其实并不过分,仅仅是一个独立的更加强大的南镇抚司而已,主要功能就是制衡。

    它有着对锦衣卫所有行动和公事全盘监督的职权。

    换句话说,以后锦衣卫做的所有事情都将在东缉事厂的眼底下,不能有任何隐瞒,而锦衣卫指挥使再也不可能一手遮天。

    这其实可以理解,相信陛下也是忌惮锦衣卫再出现另外一个纪纲。

    但是朱棣接下来的一番话,又让众多朝臣心凉。

    东缉事厂不仅对锦衣卫负有监督之权,甚至还可以监督朝堂其他部门,而且更让六部尚书和内阁辅臣们心寒的是朱棣竟然下旨意,东缉事厂除黄昏之外,其他重要要员可由内官那边选拔人才去充任。

    理由倒是很充分,现在大明疆域极度扩大,人手缺口也极大,没有那么多臣子来充任东缉事厂的各个职位,所以选择由内官中找一些人才去充任。

    当然,朱棣也明确指示,东缉事厂只是负责监督并无干政的权力。

    也就是说东缉事厂只是一个耳目机构。

    朝臣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要是东缉事厂拥有干政的权力,那不啻于是一个强化了的锦衣卫,只会对朝堂带来更大的隐患——因为他是有内臣在里面任职,而由于内臣的特殊性,一旦黄昏卸任,那么下一任的东厂提督很有可能成为摆设,东厂将被内官掌控。

    这可能会导致宦官专权。

    这一点不得不防,尤其是咱们的永乐陛下特别喜欢重用内官。

    真当永乐八虎是说着玩的。

    君不见,亦失哈在奴儿干那边建功立业,郑和下西洋将名垂千古,李谦在神机营中担任要职,黄俨外交朝鲜,马琪监督交趾……

    大明内外,都有宦官活跃的身影。

    虽然其他人都松了口气,但黄昏作为东缉事厂第一任提督,心里却很沉重,他发现自己有点被动——东厂提督,说起来好听,其实自己很可能被架空,而且农业部长是通往六部尚书的捷径,现在被朱棣给撸了,意味着这几年自己没办法登顶仕途巅峰。

    王振成了内官,他现在肯定是朱棣的心腹。

    也就意味着,自己在东厂的一举一动都会被王振汇报给朱棣,关键这是永乐年间,东缉事厂权限很小,而且还干不了实事。

    换句话说,自己有点被朱棣猜疑了。

    应该是蚍蜉义从昨夜的大发神威带来的后续影响。

    愁。

    不过再愁也没办法,实在不行,东厂丢给王振,自己继续去搞改革,然后从其他地方觊觎六部尚书——毕竟老子现在还是内阁辅臣。

    通往六部尚书的大门还没有被朱棣关闭。

第八百六十六章 小米加步枪,世界警察之路

    纪纲之死,表面上看是在造反,是咱们的永乐大帝养虎为患,在大部分百姓看来,这不过是永乐十一年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大明日子照旧。

    货币改革司继续推广宝钞的通用性,加大宝钞在日常中的使用比重,强化宝钞的信用度,严格按照货币改革司顾问制定出来的步骤。

    没办法不停黄昏的。

    在交趾和八百大甸那边推广宝钞之后,虽然前期受到了抵触,但随着政策的推动,宝钞的流通稳定下来,具有信用度后,交趾和八百大甸那边也接受了这个既定事实。

    给大明带来的好处么……

    大明用宝钞换回来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以及铜铁矿石和粮食,当初见成果后,货币改革司和大明皇家银行对黄昏的金融改革彻底服气。

    连朱棣都赞叹不已。

    国库有钱,朱棣办事情也硬气了许多,医疗改革也开始全面推广,全国重点府城、州城和县城统一建立医疗院,并招聘郎中常驻,由官府发薪俸。

    而医疗改革司下面的药物研发部门也在名医的带领下,在黄昏的大方向策略的指引下,倾尽全力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要攻克伤寒之类的顽疾。

    以前大家觉得黄昏时在痴人说梦。

    患了伤寒,吃几天药就可以痊愈,这种事你敢想?

    就是吕复这样的名医都不敢这么说。

    但看到货币改革司那边的成果,医疗改革司这边也选择了相信黄昏,开始重点去攻克黄昏说的那什么“抗生素”和“伤寒颗粒”什么的……按照黄昏的说辞,叫中成药。

    大概意思叫中药的成品药。

    具体什么意思,谁也不明白,让黄昏解释,他也说不明白,反正就是那么个意思着敷衍了过去——黄昏确实不太懂中成药到底有什么意义,只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

    医学这个有很强的专业性,黄昏只能给个大方向,具体的科学操作,还是要靠刘旭忠和吕芗这些专家来解决。

    农业部那边,黄昏卸任左部长,按理来说,应该由深谙农桑事务大器晚成的郑钧递补,郑钧就能再上层楼,从右部长到左部长。

    不过朱棣显然没这个意思。

    郑钧是有真才实干的,他的能力应该更多的用在具体操作上,而农业部左部长需要战略眼光,需要的是运筹帷幄的能力,需要和其他各部门打好关系,不应该让郑钧的时间浪费在这些事情上。

    所以朱棣一方面召见郑钧嘉奖了他,表示我虽然不让你去当这个左部长,但你这个右部长朕还是青睐有加,你就踏踏实实到给朕把潜在的粮食危机解决了。

    郑钧感动的一塌糊涂。

    但始终需要一个左部长来主持大局,关键是在现在朝中人手紧缺,朱棣思忖了一两日,还是决定从内阁之中找个清闲的人来权兼。

    于是这个好事落在了吴浦身上。

    因为吴浦和黄昏关系近,加上农业改革本来就是黄昏一手带动起来的,所以朱棣综合考量之后,确定了吴浦的这个部长人选。

    而且朱棣也没办法。

    因为人手紧缺,内阁辅臣其实已经在大面积的权兼官职了,之前杨士奇等人担任太子属官还好说,曾经的内阁辅臣黄淮自去顺天主持修建皇宫后回来应天,已经在权兼六部侍郎了。

    没办法,是真的缺人手——六部侍郎这些重要位置,你总不能让那些刚中举的仕途新人来吧,所以想来想去,朱棣还是只能让内阁稍稍坐大一丢丢。

    军器院那边,因为业务和技术能力出色,洪继来本来应该擢升为军器令,但洪继来担心被琐事影响,拒绝了这个擢升,继续当他的军器同知。

    在纪纲叛乱刚过结束没多久,洪继来在军器院研发所审核下属设计出来的火铳研发图纸时,黄昏来了,进来就直奔主题,“老洪,关于火器研发,你们这边的人有没有什么新的改进和优良?”

    洪继来抬头,笑道:“图纸倒是很多,但是都缺乏实际上的进步,而有些也很假大空,比如……你看这张设计图纸,是一位姓毛的军器郎提交上来的设计图纸,你看看他的概述,是这么说的:‘但我火铳者,无论三眼还是独眼,皆存在装弹贻误时间的弊端,若以一匣,先行存弹若干,射击之时装入火铳之中,连射弹尽之时,再换一匣,可继续射击,连续如此,可省去装弹时间,达到无罅隙射击……’看看,看看,这不是异想天开么。”

    黄昏眼睛一亮,“我看看他的图纸。”

    这特么就是连珠枪啊!

    跨时代的想法,要知道正儿八经的连珠枪,是要十八世纪在美国才出现的,如果大明在十五世纪发明出来连珠枪……

    其他的不说,世界警察我当定了!

    到时候征服一个国家,根本不需要十万八万人,只需要一两万人就可以横推一个强国,就是现在不可一世的帖木儿王国,三万人就足够了。

    将图纸拿过来一看,哭笑不得。

    得了。

    果然是自己想多了,这个毛姓军器郎的设计图纸确实有点不合理,完全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他的弹夹竟然不在枪托上,而是在枪身上外挂,简单点说,就是转盘机枪的病态版本。

    但这个毛姓军器郎能想到这个主意,就是进步。

    不过当务之急不能步子跨大了,容易扯着弹,连珠枪肯定是研究对象,不过现在要做的事情是提高火铳的射击精度、杀伤力和射程。

    也就是说,要制作出步枪。

    毛瑟枪!

    也就是自己今天拿过来的图纸。

    这个难度其实很大,主要困难集中在枪管和子弹两方面,尤其是子弹,要把火铳的散弹改进成近代子弹,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反复的实验。

    放下图纸,对洪继来道:“这个图纸目前用不上,不过需要保存好——”见洪继来欲言又止,黄昏制止他,“你听我说,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资源来不断升级,所以我的计划是军器院一步一步走,但是在全军装备这个路上,则要一步到位,所以军器院这边先要按照我这个图纸,研发出我设计出来的这个步枪,嗯,不叫火铳了,叫步枪!”

    说完拿出自己带过来的几张图纸,“这个图纸我已经着人送到顺天那边,我建立的火器研发所了,那边收到图纸后就会投入人力和物力研发,军器院这边也要抓紧时间,到时候军器院和我那边的军器研发所多交流,取长补短,争取早日把这个步枪研发出来。”

    洪继来接过图纸一看上面的那张,问道:“这不就是优化了支架的火铳么,为什么叫枪?”

    黄昏耸耸肩,“好听。”

    我怎么知道为什么火铳叫得好好的,后来怎么改成了枪……这里面的知识,我也不懂,毕竟我也不是百科全书。

    又道:“真要追究一下的话,大概就是复古了,你知道的,火铳在宋朝时叫突火枪的。”

    洪继来恍然。

    点头道:“确实,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现在军器院这边,铜铁资源需求极大,开采已经满足不了生产,尤其是燧石,需求量大,开采量又小,这个事情你得找陛下说一下,请求陛下投入更多的钱财,加大开采力度。”

    硝石和硫磺这些物资,也出现了不等的缺口,如果真要一步一步换装,比如研发改进一次军队就换装一次,资源方面就不支持。

    黄昏嗯了声,“我等几日去求见陛下会给他说这个事。”

    又道:“所以我的目的很简单,先研发出步枪,这个不需要大量配装军队,生产个两三万支装备,作为神机营的中坚力量即可,然后就要按照这个毛姓军器郎的设计图纸,修改之后研发他这种……嗯,连珠枪,研发出连珠枪后,就要全面大量生产,并且配备全军!”

    洪继来的目光一直在图纸上,闻言道:“这些事情是你们这些朝堂要员指点江山的风流意气,我不了解,也不想了解,我知道尽我的努力,来研发生产你们需要的火铳,问一下,这个火铳……嗯,这个步枪,后面这片你写着木质的区域板块什么意思。”

    黄昏笑道:“这个叫枪托,按照我的设计,步枪一旦研发出来,弹药改良之后,它在瞬间爆炸射击出枪膛之后,会发生巨大的后坐力,这个枪托一个是稳定枪身保持连续射击队稳定性,一个则是降低后坐力,同事它方便士卒端持瞄准。”

    洪继来兴奋起来,“你这想法可硬是要得!”

    黄昏哈哈一乐,“也不全是我的功劳,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步枪其实简单,主要就是扳机和引发两个地方的升级,其他方面都简单,难点在于后面,关于子弹的改良,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冶炼工艺的提升,但是子弹袋样式和结构设计不难,这个军器院花个几个月就能解决,难点在于火药的提升。”

    要想改进子弹,火药也需要提升,达到装填的要求。

    装填量这个就是不断的实验了。

    洪继来继续看后面的设计图纸,黄昏趁机说道:“其实我来之前,根本没想过会有人比我先一步想到连珠枪,因为这玩意儿实在是太跨越时代了,不过有人想到了,咱们就要试验一下,资源这些你不用担心,时间更不用担心,我会给你两年的时间,当然,这两年是指打下来瓦剌和兀良哈之后,再简单点来说,在出征兀良哈和瓦剌之前,咱们得研发出步枪,然后两年之内研发出连珠枪,如果研发不出来,那就大量生产步枪,到时候得趁帖木儿还活着,来一场世纪之战!”

    朱棣打帖木儿帝国。

    仅仅是想一下就觉得刺激,以后的历史,这也是谈资。

    大明永乐大帝,碾压帖木儿王国,这传到后世是何等的荡气回肠,只不过有些可惜,那位征战四十年无败绩可媲美成吉思汗的帖木儿,已经在永乐三年挂了。

    就挂在来打大明的路上。

    没办法,谁叫这位英雄一生嗜酒如命,根据后世推测,他说急性肝衰竭而死,所以帖木儿王国和大明王朝没在巅峰时相遇,绝对是十五世纪的最大遗憾。

    但影响不大。

    帖木儿的子孙虽然相互争夺王位,但帖木儿四子沙哈鲁如今基本上统一帖木儿帝国绝大部分疆域,且还会维持近半个世纪的繁荣。

    如今的帖木儿王国,依然是和大明一样的时代巨人。

    大明要成为世界警察,必须迈过帖木儿王国的尸首!

    洪继来悚然动容,“纪纲的叛乱刚过去,锦衣卫和东厂刚建立,现在朝中局势还不稳定,你今天就来给我说这些事情,不怕传到陛下耳中么。”

    黄昏哈哈一乐,“你猜陛下想不想打帖木儿王国?”

    不想?

    那是不可能的!

    帖木儿东征的时候,朱棣也如临大敌,命令陕甘等地的守将全力以赴侦查帖木儿大军的动向,并且调动了京营和边军。

    接过帖木儿没走拢大明就挂了。

    朱棣白忙活了一阵。

    但这事能这么过去朱棣就不叫永乐大帝了。

    好你个帖木儿,老子没想来收拾你,你竟然敢远征老子,真当老子这个马背皇帝是说着玩的,况且我大明人最讲礼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

    你东征不成功,等老子北伐统一漠北之后,你帖木儿就等着我朱棣率领百万雄师来西征罢。

    洪继来深呼吸一口气,“好吧,那我们军器院就按照你这个步枪设计图纸,用最大的人力和物力,争取陛下在打完漠北之后,研发出步枪备用,然后在这个步枪的基础上研发毛军器郎设计的这个连珠枪……话说,你这个步枪的设计造型,其实和毛军器郎的设计图纸很是相似,只是他这个比你这个多了个弹匣而已。”

    黄昏笑道:“连珠枪的设计不难,主要是子弹和燧发的改进,这个需要巧夺天工的构思,以及钢铁锻炼工艺的提升,说句良心话,我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这对于你们而言,确实有点强人所难,毕竟要实现几个等级的跨越。”

    洪继来摇头,“不,对于我等匠人而言,这是妙音天书。”

    作为匠人,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跨越。

    这也是我等青史留名的机会。

    黄昏拍了拍洪继来的肩膀,“大话我就不多说了,说了没用,还是要靠实际行动,且不提我最后那张图纸你们能否研发出来,只要你们改良子弹,研发出步枪,那么我大明王国就会成为世界霸主,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第八百六十六章 小米加步枪,世界警察之路

    纪纲之死,表面上看是在造反,是咱们的永乐大帝养虎为患,在大部分百姓看来,这不过是永乐十一年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大明日子照旧。

    货币改革司继续推广宝钞的通用性,加大宝钞在日常中的使用比重,强化宝钞的信用度,严格按照货币改革司顾问制定出来的步骤。

    没办法不停黄昏的。

    在交趾和八百大甸那边推广宝钞之后,虽然前期受到了抵触,但随着政策的推动,宝钞的流通稳定下来,具有信用度后,交趾和八百大甸那边也接受了这个既定事实。

    给大明带来的好处么……

    大明用宝钞换回来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以及铜铁矿石和粮食,当初见成果后,货币改革司和大明皇家银行对黄昏的金融改革彻底服气。

    连朱棣都赞叹不已。

    国库有钱,朱棣办事情也硬气了许多,医疗改革也开始全面推广,全国重点府城、州城和县城统一建立医疗院,并招聘郎中常驻,由官府发薪俸。

    而医疗改革司下面的药物研发部门也在名医的带领下,在黄昏的大方向策略的指引下,倾尽全力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要攻克伤寒之类的顽疾。

    以前大家觉得黄昏时在痴人说梦。

    患了伤寒,吃几天药就可以痊愈,这种事你敢想?

    就是吕复这样的名医都不敢这么说。

    但看到货币改革司那边的成果,医疗改革司这边也选择了相信黄昏,开始重点去攻克黄昏说的那什么“抗生素”和“伤寒颗粒”什么的……按照黄昏的说辞,叫中成药。

    大概意思叫中药的成品药。

    具体什么意思,谁也不明白,让黄昏解释,他也说不明白,反正就是那么个意思着敷衍了过去——黄昏确实不太懂中成药到底有什么意义,只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

    医学这个有很强的专业性,黄昏只能给个大方向,具体的科学操作,还是要靠刘旭忠和吕芗这些专家来解决。

    农业部那边,黄昏卸任左部长,按理来说,应该由深谙农桑事务大器晚成的郑钧递补,郑钧就能再上层楼,从右部长到左部长。

    不过朱棣显然没这个意思。

    郑钧是有真才实干的,他的能力应该更多的用在具体操作上,而农业部左部长需要战略眼光,需要的是运筹帷幄的能力,需要和其他各部门打好关系,不应该让郑钧的时间浪费在这些事情上。

    所以朱棣一方面召见郑钧嘉奖了他,表示我虽然不让你去当这个左部长,但你这个右部长朕还是青睐有加,你就踏踏实实到给朕把潜在的粮食危机解决了。

    郑钧感动的一塌糊涂。

    但始终需要一个左部长来主持大局,关键是在现在朝中人手紧缺,朱棣思忖了一两日,还是决定从内阁之中找个清闲的人来权兼。

    于是这个好事落在了吴浦身上。

    因为吴浦和黄昏关系近,加上农业改革本来就是黄昏一手带动起来的,所以朱棣综合考量之后,确定了吴浦的这个部长人选。

    而且朱棣也没办法。

    因为人手紧缺,内阁辅臣其实已经在大面积的权兼官职了,之前杨士奇等人担任太子属官还好说,曾经的内阁辅臣黄淮自去顺天主持修建皇宫后回来应天,已经在权兼六部侍郎了。

    没办法,是真的缺人手——六部侍郎这些重要位置,你总不能让那些刚中举的仕途新人来吧,所以想来想去,朱棣还是只能让内阁稍稍坐大一丢丢。

    军器院那边,因为业务和技术能力出色,洪继来本来应该擢升为军器令,但洪继来担心被琐事影响,拒绝了这个擢升,继续当他的军器同知。

    在纪纲叛乱刚过结束没多久,洪继来在军器院研发所审核下属设计出来的火铳研发图纸时,黄昏来了,进来就直奔主题,“老洪,关于火器研发,你们这边的人有没有什么新的改进和优良?”

    洪继来抬头,笑道:“图纸倒是很多,但是都缺乏实际上的进步,而有些也很假大空,比如……你看这张设计图纸,是一位姓毛的军器郎提交上来的设计图纸,你看看他的概述,是这么说的:‘但我火铳者,无论三眼还是独眼,皆存在装弹贻误时间的弊端,若以一匣,先行存弹若干,射击之时装入火铳之中,连射弹尽之时,再换一匣,可继续射击,连续如此,可省去装弹时间,达到无罅隙射击……’看看,看看,这不是异想天开么。”

    黄昏眼睛一亮,“我看看他的图纸。”

    这特么就是连珠枪啊!

    跨时代的想法,要知道正儿八经的连珠枪,是要十八世纪在美国才出现的,如果大明在十五世纪发明出来连珠枪……

    其他的不说,世界警察我当定了!

    到时候征服一个国家,根本不需要十万八万人,只需要一两万人就可以横推一个强国,就是现在不可一世的帖木儿王国,三万人就足够了。

    将图纸拿过来一看,哭笑不得。

    得了。

    果然是自己想多了,这个毛姓军器郎的设计图纸确实有点不合理,完全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他的弹夹竟然不在枪托上,而是在枪身上外挂,简单点说,就是转盘机枪的病态版本。

    但这个毛姓军器郎能想到这个主意,就是进步。

    不过当务之急不能步子跨大了,容易扯着弹,连珠枪肯定是研究对象,不过现在要做的事情是提高火铳的射击精度、杀伤力和射程。

    也就是说,要制作出步枪。

    毛瑟枪!

    也就是自己今天拿过来的图纸。

    这个难度其实很大,主要困难集中在枪管和子弹两方面,尤其是子弹,要把火铳的散弹改进成近代子弹,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反复的实验。

    放下图纸,对洪继来道:“这个图纸目前用不上,不过需要保存好——”见洪继来欲言又止,黄昏制止他,“你听我说,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资源来不断升级,所以我的计划是军器院一步一步走,但是在全军装备这个路上,则要一步到位,所以军器院这边先要按照我这个图纸,研发出我设计出来的这个步枪,嗯,不叫火铳了,叫步枪!”

    说完拿出自己带过来的几张图纸,“这个图纸我已经着人送到顺天那边,我建立的火器研发所了,那边收到图纸后就会投入人力和物力研发,军器院这边也要抓紧时间,到时候军器院和我那边的军器研发所多交流,取长补短,争取早日把这个步枪研发出来。”

    洪继来接过图纸一看上面的那张,问道:“这不就是优化了支架的火铳么,为什么叫枪?”

    黄昏耸耸肩,“好听。”

    我怎么知道为什么火铳叫得好好的,后来怎么改成了枪……这里面的知识,我也不懂,毕竟我也不是百科全书。

    又道:“真要追究一下的话,大概就是复古了,你知道的,火铳在宋朝时叫突火枪的。”

    洪继来恍然。

    点头道:“确实,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现在军器院这边,铜铁资源需求极大,开采已经满足不了生产,尤其是燧石,需求量大,开采量又小,这个事情你得找陛下说一下,请求陛下投入更多的钱财,加大开采力度。”

    硝石和硫磺这些物资,也出现了不等的缺口,如果真要一步一步换装,比如研发改进一次军队就换装一次,资源方面就不支持。

    黄昏嗯了声,“我等几日去求见陛下会给他说这个事。”

    又道:“所以我的目的很简单,先研发出步枪,这个不需要大量配装军队,生产个两三万支装备,作为神机营的中坚力量即可,然后就要按照这个毛姓军器郎的设计图纸,修改之后研发他这种……嗯,连珠枪,研发出连珠枪后,就要全面大量生产,并且配备全军!”

    洪继来的目光一直在图纸上,闻言道:“这些事情是你们这些朝堂要员指点江山的风流意气,我不了解,也不想了解,我知道尽我的努力,来研发生产你们需要的火铳,问一下,这个火铳……嗯,这个步枪,后面这片你写着木质的区域板块什么意思。”

    黄昏笑道:“这个叫枪托,按照我的设计,步枪一旦研发出来,弹药改良之后,它在瞬间爆炸射击出枪膛之后,会发生巨大的后坐力,这个枪托一个是稳定枪身保持连续射击队稳定性,一个则是降低后坐力,同事它方便士卒端持瞄准。”

    洪继来兴奋起来,“你这想法可硬是要得!”

    黄昏哈哈一乐,“也不全是我的功劳,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步枪其实简单,主要就是扳机和引发两个地方的升级,其他方面都简单,难点在于后面,关于子弹的改良,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冶炼工艺的提升,但是子弹袋样式和结构设计不难,这个军器院花个几个月就能解决,难点在于火药的提升。”

    要想改进子弹,火药也需要提升,达到装填的要求。

    装填量这个就是不断的实验了。

    洪继来继续看后面的设计图纸,黄昏趁机说道:“其实我来之前,根本没想过会有人比我先一步想到连珠枪,因为这玩意儿实在是太跨越时代了,不过有人想到了,咱们就要试验一下,资源这些你不用担心,时间更不用担心,我会给你两年的时间,当然,这两年是指打下来瓦剌和兀良哈之后,再简单点来说,在出征兀良哈和瓦剌之前,咱们得研发出步枪,然后两年之内研发出连珠枪,如果研发不出来,那就大量生产步枪,到时候得趁帖木儿还活着,来一场世纪之战!”

    朱棣打帖木儿帝国。

    仅仅是想一下就觉得刺激,以后的历史,这也是谈资。

    大明永乐大帝,碾压帖木儿王国,这传到后世是何等的荡气回肠,只不过有些可惜,那位征战四十年无败绩可媲美成吉思汗的帖木儿,已经在永乐三年挂了。

    就挂在来打大明的路上。

    没办法,谁叫这位英雄一生嗜酒如命,根据后世推测,他说急性肝衰竭而死,所以帖木儿王国和大明王朝没在巅峰时相遇,绝对是十五世纪的最大遗憾。

    但影响不大。

    帖木儿的子孙虽然相互争夺王位,但帖木儿四子沙哈鲁如今基本上统一帖木儿帝国绝大部分疆域,且还会维持近半个世纪的繁荣。

    如今的帖木儿王国,依然是和大明一样的时代巨人。

    大明要成为世界警察,必须迈过帖木儿王国的尸首!

    洪继来悚然动容,“纪纲的叛乱刚过去,锦衣卫和东厂刚建立,现在朝中局势还不稳定,你今天就来给我说这些事情,不怕传到陛下耳中么。”

    黄昏哈哈一乐,“你猜陛下想不想打帖木儿王国?”

    不想?

    那是不可能的!

    帖木儿东征的时候,朱棣也如临大敌,命令陕甘等地的守将全力以赴侦查帖木儿大军的动向,并且调动了京营和边军。

    接过帖木儿没走拢大明就挂了。

    朱棣白忙活了一阵。

    但这事能这么过去朱棣就不叫永乐大帝了。

    好你个帖木儿,老子没想来收拾你,你竟然敢远征老子,真当老子这个马背皇帝是说着玩的,况且我大明人最讲礼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

    你东征不成功,等老子北伐统一漠北之后,你帖木儿就等着我朱棣率领百万雄师来西征罢。

    洪继来深呼吸一口气,“好吧,那我们军器院就按照你这个步枪设计图纸,用最大的人力和物力,争取陛下在打完漠北之后,研发出步枪备用,然后在这个步枪的基础上研发毛军器郎设计的这个连珠枪……话说,你这个步枪的设计造型,其实和毛军器郎的设计图纸很是相似,只是他这个比你这个多了个弹匣而已。”

    黄昏笑道:“连珠枪的设计不难,主要是子弹和燧发的改进,这个需要巧夺天工的构思,以及钢铁锻炼工艺的提升,说句良心话,我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这对于你们而言,确实有点强人所难,毕竟要实现几个等级的跨越。”

    洪继来摇头,“不,对于我等匠人而言,这是妙音天书。”

    作为匠人,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跨越。

    这也是我等青史留名的机会。

    黄昏拍了拍洪继来的肩膀,“大话我就不多说了,说了没用,还是要靠实际行动,且不提我最后那张图纸你们能否研发出来,只要你们改良子弹,研发出步枪,那么我大明王国就会成为世界霸主,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第八百六十七章 朱棣不可欺!

    洪继来醒悟过来,“你最后那张图纸,我着实有点看不懂,第一个长圆长圆的,还有跟绳子,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内部结构也没个剖析图。”

    黄昏略有尴尬,“因为那玩意儿我也不知道内部应该怎么弄,我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今天要和你探讨一二。”

    四望了一眼,“这事我还是觉得应该集思广益,这样,老洪,你让所有军器郎都放下手头事情过来一下,咱们开个小型的学术研讨会。”

    洪继来:“学术研讨会?”

    这又是啥最近盛行在官场和上层建筑的新词语么。

    黄昏也没解释,“就是技术交流嘛,你别管这,赶紧去把军器郎喊过来,我是发觉了,你汇拢起来的这一拨军器郎中,必然还有和那位毛姓军器郎一样的优秀人才,大家在一起取长补短相互印证,没准能将我这最后一张图纸攻克不说,搞不好还能弄出点意外惊喜。”

    比如伏击战的神器:地雷。

    没过多久,洪继来回来之后,陆陆续续的来了一拨怏怏不乐的人,显然不太乐意被打扰,看黄昏的神情不一,有的崇拜,有的傲然,不过大多还是尊崇。

    毕竟黄昏在火器上的成绩有目共睹。

    没有黄昏,火器不会发展如此迅速,更不会有军器院的出现。

    七七八八,约莫接近二十人。

    全是军器郎。

    军器郎是一个级别职务,但是不高,八品下,也算入仕了,主要工作就是研发设计火器,换句时尚的话来说,就叫研发人员。

    黄昏看了不到二十人的军器郎,对洪继来道:“军器郎的编制不够,还得继续招聘人才,扶摇会馆那边没有相关人才了吗?”

    我堂堂大明王朝国防部研发院,才这点研发人员,有点寒碜。

    洪继来摇头,“扶摇会馆那点人哪够,这里好几个还是从外地请回来的,有几位还是烟花师傅,不过深谙火药的性能,他们虽然对火器的研发没有什么专业擅长,但能提升火药。”

    黄昏颔首,“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你让军器院这边继续在全国寻找经验丰富的烟花师傅,甚至可以去找那些炼丹修道的人,他们也深谙火药,火药的提升任重道远。”

    火药这玩意儿的进化,炼丹修道的人功不可没。

    洪继来略有苦笑,“缺人啊,军器院哪有这么多人去全国跑。”

    黄昏耸耸肩,“这个全国跑的人又不需要多强大能力,能说话就行,你这边制定好待遇条件,愿意来的自然会来。”

    猎头嘛。

    洪继来只好应下来。

    黄昏看着众多的军器郎,拿出自己那张图纸,道:“诸位看看,这是我设计的一款新式火器,嗯,和火铳、大炮都不一样,它是一种单兵火器,但又有群伤效应,我暂时将太命名为手榴弹。”

    一位军器郎问道:“命名什么的都无关紧要,但要问一句黄顾问,你这个设计图纸没有剖析图,里面结构如何,我们可看不出来。”

    洪继来笑到:“他叫毛桡,就是之前设计那个弹匣火铳图纸的人。”

    黄昏有些讶然,上下打量毛桡。

    这是个很普通的男人。

    三十六七岁,不像是读过很多书,浑身上下都看不出什么精明之处,唯一比较让人注意的是毛桡给人一股有一些倔劲的第一印象。

    笑道:“这就是我要说的要点了,这手榴弹呢,它的内部结构肯定是要装火药的,至于具体装多少,怎么装,我都不知道,这个你们是专业人士,我只能大概说一下的启动方式,当我们设计出来后,它的握柄处会延伸出一条引燃线,使用前将引燃线拉动,这个过程应该是白磷粉还是黄麟什么的起作用,让引燃线燃烧,然后我们的士卒抛出去,它落地前后爆炸,形成火炮的伤害效果。”

    洪继来是识货的,闻言震惊得不要不要的,“如果按照你这个设计出来,达到使用效果,岂非意味着配备手榴弹的士卒是人手一座火炮,而且可以无限制的连续发射,若是量足够充足,基本上不用近身厮杀就能全歼敌人?”

    黄昏笑道:“理论上是这样的,不过这里面要攻克的难关很多,所以找大家过来,是要说明一下这个手榴弹的基本形式,要让它变成现实,还是需要靠在座的诸位集思广益,然后我接下来还会说一下我的另外一个想法:一种埋在土里的手榴弹……”

    当黄昏说完后,房间里一阵沉默。

    很安静。

    许久之后,军器郎们才反应过来,顿时一片交头接耳。

    黄昏就知道会有这种效果。

    毕竟在十五世纪的大明,火铳和大炮的近代发展才刚起步,自己就开始准备手榴弹和地雷了,确实有点跨时代。

    完全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想法,会引起震惊也就很很正常了。

    不过,事在人为。

    ……

    ……

    乾清殿中,朱棣将文渊阁内阁那边送过来的章折全部批阅后,对康宁说道:“去把章折送到文渊阁去,另外,王振和赛哈智都来了吧?”

    康宁一边去抱章折,一边答道:“陛下,王振来了有半个时辰,赛哈智指挥使则是刚到不久,毕竟赛指挥使是接旨后从锦衣卫那边赶过来的。”

    朱棣点头,“先宣王振。”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你去文渊阁后,再去一趟五军都督府,将驻留京畿的所有左右都督、都督同知和都督佥事宣召过来,朕有事交代。”

    是时候将出兵澜沧的事情提上议程了。

    康宁应旨,目光触及到有两封章折单独放着,问道:“陛下,这两封章折不发回去么?”

    朱棣摇头,“一封是吏部关于东缉事厂的章折,等下要用,另外一封是胡濙送回来的,他老母亲病逝,他想回去守孝,此事朕还要再思量一二,你先将其他章折送回文渊阁罢。”

    康宁只得去。

    暗暗为胡濙可怜,看陛下这意思,胡濙想要回家守孝的想法怕是无法达成了,毕竟天地君亲师,君王犹在亲前。

    要不然怎么会有夺情的说辞。

    片刻后王振进来,朱棣待他行礼之后问道:“东缉事厂那边已经成立,吏部那边给你们制定出官吏层级结构朕看了,有些地方不太满意,你看看罢。”

    说完将章折丢给王振。

    王振当年大字不识,不过后来在国子监那边的租所里跟着高贤宁学习,又跟着郑和下过西洋,如今和黄昏一样,算个半吊子读书人。

    认字不难。

    翻开章折仔细看了一遍,合上,“陛下,您有什么想法。”

    朱棣道:“有些话朕就给你直说了,东缉事厂主要的意义,还是制衡、监督锦衣卫,朕不想锦衣卫再出现第二个纪纲,所以东厂朕打算重用内官,不过现在东厂提督是黄昏,朕对黄昏时相信的,也相信黄昏能够盯住锦衣卫,不过因为黄昏事务太繁多,朕刚知道,他一大早就去了军器院,而且看情形,他这几天都会在军器院那边抽不出身来,所以东缉事厂这边,平日里还是要有人帮黄昏分担职责,因此朕有个想法,在东厂设立两名提督内臣,协助黄昏。”

    黄昏确实太忙了。

    虽然卸任了一个农业部长,但黄昏还是很关心农桑事务,昨天下午才去了城东郊实验台田,和梁大在田里蹲了一下午,回来的时候城门刚关,为此还是自己下旨意,让黄昏进的城。

    医疗改革司和货币改革司那边,黄昏也在两头跑,哪怕就算如此,黄昏也分身乏术,他现在基本上对时代商行撒手不管——没有时间和精力。

    好在沈熙礼没什么野心,也知恩图报,要不然时代商行什么易主了黄昏都会被闷在鼓里,但黄昏越是这样,朱棣对黄昏的信任也就越发的深厚。

    在朱棣眼中,黄昏就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他有钱。

    有女人。

    当这两样都有了,黄昏自然不需要贪污受贿什么的。

    而且黄昏也有权,但却不贪权,一心踏踏实实的做事,为了家国社稷鞠躬尽碎,有时候朱棣甚至觉得,自己都应该学习黄昏。

    该有的都有了,余生自然是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兼济天下。

    王振立即颔首,“不知道陛下可有提督内臣的人选?”

    朱棣笑道:“两个人,一个人选是你,毕竟在查证纪纲的阴谋,洞察他谋反的动向上,你功不可没,有功当赏,另外一个人选,朕有两个人选,一个是司礼监大监黄俨,一个是司礼监少监侯显,不过黄俨要经常去朝鲜那边,而侯显则要去出使番邦。”

    不得不说,朱棣对宦官的重用真的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给明后期的宦官专权埋下了隐患。

    也就是他朱棣,要是换其他君王这么重用宦官,哪需要等到明后期,明朝在前中期就得被宦官给搅弄得乌烟瘴气。

    王振道:“黄大监虽然主掌司礼监,但他出使朝鲜的时间不多,可以兼任东缉事厂提督内臣,若他出使朝鲜时,奴婢也可以暂代其职,侯少监因为出使番邦较多,且以他的功绩,出任东缉事厂的提督内臣,有些大材小用。”

    黄俨就不说了,几乎是专职出使朝鲜。

    但是这个侯显却是个王振都不得不佩服的人,可以说,侯显对于大明的功绩,不输郑和和亦失哈多少,也是位传奇人物。

    侯显生于元末,出身西番十八族,当年年沐英、蓝玉征讨洮州时作为俘虏被阉割成为宦官。

    朱棣登基后,派侯显受以司礼监少监的身份率领临潭藏族昝土司的人马,深入卫藏,永乐四年十二月,他将哈立麻等一批宗教首领顺利地请到南京,接受了新王朝的官职、封号。

    初次出使,圆满成功,使成祖朱棣大悦,将他从司礼监少监擢升为司礼监太监。

    而郑和的第二次下西洋,侯显和王景弘搭档作为郑和的副手。

    所以就把司礼监太监的位置让给了黄俨,一个萝卜一个坑,等侯显归来,朱棣也没法让黄俨让出太监位置,所以侯显继续担任司礼监少监。

    而在去年,也就是永乐十年,侯显作为使臣,和内官监少监杨敏一起出使了榜葛剌(孟加拉国),谕祭老王霭牙思丁。

    侯显是朱棣重用宦官中最为出彩的那一拨。

    朱棣闻言颔首,“也是,朕打算今年派侯显再次出使尼八剌、地涌塔两国,毕竟他去年去过一次榜葛剌,对出使诸事轻车熟路,这个东厂提督内臣之一,就让黄俨来担任罢。”

    王振行礼,“陛下英明。”

    朱棣微微笑了笑,王振这是跟着郑和下西洋以后留下的臭毛病,学会了拍马屁,若是不了解他的,只会以为王振是个马屁精。

    却不知道王振也是位江湖高手,好像练的拳路是道家的。

    也不介意,当天子的什么时候不听点马屁,不见黄昏那小子有时候也把彩虹屁拍得飞起么,朱棣继续道:“整个东缉事厂不可能全部任用内官,所以在提督内臣之下,设立一个掌刑千户和理刑百户,都从锦衣卫抽调人员,其他办事人员,皆从锦衣卫抽调充盈。”

    王振想了想,“陛下,锦衣卫经过纪纲这一次动乱后元气大伤,若是被东缉事厂抽调大量人手,只怕锦衣卫自己也人手不够。”

    朱棣颔首,“朕知晓,所以接下来朕会扩充锦衣卫,朕今天宣召你来,是因为有些话没法对黄昏这个读书人说,你是朕的内官,朕希望你能听进去。”

    王振精神一振,“但听陛下吩咐。”

    朱棣道:“知道朕当年为何不让黄昏参加科举么,就是怕他和江南士族牵扯过深,这一次成立东缉事厂,一方面加强对锦衣卫的监督,另一方面,东缉事厂需要盯紧了朝中那些江南士族出身的官员,这里面的猫腻,朕就不给你说了。”

    这才是成立东缉事厂的真正目的。

    因为这几年一直在打仗,现在朝野之间,以江南士族出身的官吏作为牵头,不少人在暗中和朱棣做对,导致朱棣很多事情都束手束脚。

    朱棣哪能忍!

    此举越发坚定了他迁都的想法,但更重要的是朱棣不会认输,所以他成立东缉事厂,要让江南士族知道,朱棣不可欺!

第八百六十八章 出征澜沧!

    王振前些年跟着高贤宁读书,又跟老郑和一段时间,接触到社会阶级上层,这一两年又在暗中调查纪纲,是以极为熟悉社会形态和政治局势,闻言有些不解,“陛下,有些话奴婢能否向您询问一下?”

    朱棣点头,“你说。”

    王振想了想,道:“奴婢先前跟着先生高贤林在鸡笼山下的国子监附近读书,先生曾说陛下会在十年内迁都北方顺天城,如今顺天皇宫初具规模,迁都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陛下既然已经将去北方,又何须在意南方的江南士族?”

    朱棣笑道:“没错,再有一两月等打完了澜沧朕便打算去顺天,而今后大部分时间,朕都计划留在顺天,应天这边,由太子监国,但太子仁厚,又与朝中文臣牵扯过多,利益纠结之下,太子恐怕会束手束脚,没法压制住江南士族。然而有些事虽然明面上不显眼,不过很多事情已经越来越严重,从这几次郑和下西洋之后发生的事情可以看出,朕让三宝下西洋的事情触及到了江南士族的利益,所以这几年的政事其实在江南这边施行的很不顺遂,朕去北方顺天以后,应天这边的政事只会更艰难,江南士族必然多般刁难太子,长远以来,江南士族必成隐患!”

    王振懂了,叹道:“陛下为太子殿下登基铺路,以便将来行政天下,可谓是良苦用心,然而太子殿下现在还以为您更喜欢汉王和赵王殿下,太子殿下依然每日惴惴啊。”

    这番话有感而发。

    王振并没有其他意思,王振只是听到朱棣那一席话后,知道了很多朝堂之上和民间不同的道理。比方说王振知道了为什么当年会有蓝玉案和胡惟庸案。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年太子朱标身死之后,太祖为了确保太孙朱允炆的登基之路,也确保朱允炆登基之后不会出现朝堂动荡,所以太祖必须将开国功臣铲除干净,不让他们对朱允炆有任何的威胁。

    因此开国功臣被朱太祖一路屠戮。

    像蓝玉那种膨胀后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就不说了,本来就是蓝玉自己在找死,竟然敢让拱卫京畿的部队派三百人去给他修府邸。

    这是天子的待遇。

    你一个臣子,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所以蓝玉的死其实是必然的。

    但其实还有很多的开国功臣并不足以致死,但他们还是死了。

    最后太祖就给朱允炆留下一个耿炳文,而耿炳文是一个擅长防守不擅长进攻的武将,这样的武将你让他来造反那根本不可能成功。

    因为他不擅长进攻,怎么可能夺取天下。

    也正因为如此,朱棣靖难的时候,朱允炆面临着手上无将可用的尴尬局面,只能重用李景隆,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徐辉祖,却又因为徐增寿的事情,朱允炆又将徐辉祖调回应天。

    然后才有朱棣的靖难奇谈。

    靖难之所以成功,李景隆功不可没,朱允炆的作死也是千古第一,要不然朱棣根本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本上在说江南士族的事情,但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王振竟然说到太子那边去了,而且还是关于登基什么的事情,朱棣闻言心生不悦。

    蹙眉冷哼一声,“嗯?!”

    你找死?

    这种涉及天家皇室继承人的事情,朝中大臣也不得擅自议论,你区区一个内官,心里知道便可,竟然还敢说出来,这不是在作死是什么。

    王振吓了一跳,也知道自己无心之失冒犯了朱棣,急忙跪下,“陛下息怒,奴婢知罪。”

    朱棣挥手,“下去吧。”

    王振浑身发软汗流浃背的退下。

    天子的铁血和仁慈,让他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王振又学到了一点:在天子面前,永远只需要做一件事,少多嘴,当然,如果你是姚广孝或者黄昏,那么可以例外。

    如果你不是这两人,就只需多听朱棣的,多看住陛下让你看住的人,少说话。

    老天爷给人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两个手两只脚,但是只有一张嘴,这是有道理的,就是让你多听多看多跑多做,少说话!

    朱棣又宣召赛哈智进殿,问道:“锦衣卫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锦衣卫现在是百废待兴。

    高层几乎全军覆没,北镇抚司的中层也基本上没了,而京畿城中的锦衣卫缇骑也几乎没了,需要从地方抽调,同时从其他地方补充人力。

    这个倒是简单。

    所以先要把上层结构重新搭建起来。

    赛哈智急忙说道:“微臣自出任锦衣卫指挥使以来,不敢有片刻懈怠,夙兴夜寐,在指挥同知刘明风、指挥佥事周胜然的帮助下,已经整理出陛下要求的名单,请陛下过目。”

    说完赛哈智将一封名册递过去。

    此刻康宁不在,殿内一名小内侍便上前接过,仔细检查之后,才双手呈递给朱棣。

    朱棣搭眼扫了一下,将之放在桌上,问赛哈智:“你说说这些人的来路。”

    赛哈智略一思索,道:“现在锦衣卫主要是差一名指挥同知和一名指挥佥事以及北镇抚司的镇抚使,而名册上面的这些人,全部是北镇抚司的指挥和千户,不过陛下不用担心他们的立场,这些人现在还全部在诏狱,甚至还有两名百户躺在家里病榻上,没个一两月下不床。”

    朱棣讶然不解,“这是怎么回事?”

    赛哈智笑桌解释道:“纪纲叛逆的时候,这些指挥和千户、百户都不愿意跟着纪纲行此大逆不道的恶行,而当时纪纲不敢走露风声,也不敢把事情闹得太大,他只能用强势手段将这些指挥和千户、百户关押进诏狱之中,而在病床上的那两人,其实一共有五人,他们当时就就和纪纲闹翻,要来回报陛下纪纲造反的事情,但是被纪纲的鸿门宴埋伏,其中三人当场牺牲,这两人是费尽千辛万苦之力才逃出锦衣卫衙门,但被纪纲的人一路追杀,无法前来乾清殿向您汇报,最后他俩躲进民宅之中才侥幸活过一命,叛乱之后,微臣就着人将他们找了回来,所以这些指挥和千户、百户是绝对忠诚于陛下的人。”

    朱棣笑了笑,“不错。”

    朕心甚慰。

    就说嘛,整个锦衣卫不可能全部跟着纪纲造反,还是有忠诚于朕的人。

    朱棣重新翻开名册,看着上面的名字,找了三个比较熟悉的圈上红圈,笑道:“由这三人出任指挥同知和指挥佥事以及北镇抚司的镇抚使。”

    旋即又道:“另外,东缉事厂的成立需要从你的锦衣卫抽调人手,东缉事厂要设立一个掌刑千户和理刑百户,掌刑千户的话,从南镇抚司抽调,朕就直说了吧,这两个人要听黄昏的话,你可有人选推荐。”

    朱棣是信任黄昏的。

    所以他要让东缉事厂听黄昏的话,所以要给黄昏心腹留两个位置,但他还是要玩制衡的,所以东缉事厂也会有两位提督内臣,黄昏和提督内臣相互掣肘。

    赛哈智大喜,暗暗道黄老弟这真是深受帝宠啊!

    陛下竟然亲自给他安排心腹。

    赛哈智想都不想,“南镇抚司有一名试百户,因为纪纲叛乱,刘明风和周胜然补缺之后,南镇抚司出现了指挥、千户的空缺,此人也水涨船高,从试百户晋升为百户,而这人的才智谋略不输周胜然,微臣以为可将此人调至东缉事厂担任理刑百户。”

    又补充道:“其实这个人和现在的南镇抚司镇抚使薛茂一样,都是我们南镇抚司一直很看重的人才,他对陛下也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朱棣微微点头,嗯的一声,“他叫什么名字?”

    赛哈智急忙道:“尚可。”

    朱棣愣了下,这是哪家父母,给儿子取这么个随意的名字,别说,这名字和黄昏的名字真是不相上下,都是让人无语的名字。

    道:“准了,那么掌刑千户呢?”

    赛哈智微微摇头,“这个微臣一时之间没有合适的人选,陛下不如问一下黄昏,不过微臣猜想,黄昏一定会推荐于彦良。”

    朱棣若有所思,“这个人朕似乎记得,当年福建一行黄昏能够回到应天,此人功不可没,他不在京畿么,这一次纪纲动乱,没听到关于他的请功。”

    赛哈智笑道:“是的陛下,因为之前袁江在顺天,我们南镇抚司为了尽职,所以让于彦良去顺天掌管南镇抚司监督顺天的北镇抚司,于彦良此人,微臣不推荐,是因为他和微臣的关系确实有点好,还请陛下两节,不过当年纪纲如日中天的时候,于彦良也没有为虎作伥,所以其实是可以重用的,而且陛下大概有所不知,于彦良的侄儿就是太学双壁之一的于谦。”

    朱棣哈哈大笑,“于谦不错!”

    纪纲叛乱的那一夜,整个京畿的文臣都被纪纲的人钉在府中动弹不得,就是于谦和刘宁然两人去领金吾后卫前来支援皇宫。

    当然,就算没有这两人,朱棣也不会输,因为朱棣当时根本没动用林动来藏在羽林后卫的一千神机营,只不过因为金吾后卫的到来,朱棣的这一着棋没派上用场。

    朱棣其实很高兴这样的局面。

    因为这意味着大明就算没有我朱棣的远谋深算,我大明的臣子也能保证社稷的安稳,我大明有无数的人才于危难之间挺身而出!

    于谦和刘宁然这样的读书人,有书生意气,也有沙场气魄。

    我大明王朝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说个题外话,朱棣大概永远也没想到,如果不是因为黄昏的出现,他的这个担心会在几十年后成为现实,而那一天,也是那个叫于谦的人挺身而出。

    于是朱棣笑着说道:“那不用问黄昏了,就这么定了吧,东缉事厂的掌刑千户由语言类担任,理刑百户由尚可担任。”

    顿了一下,“关于你们锦衣卫人手缺口的事情,朕这几日之内会先行定夺下来,尤其是锦衣卫中指挥缺口极大,这样,你去一下薛禄府邸,问薛禄是否愿意让他的嫡子薛勋到锦衣卫中担任一位指挥的职责。”

    在收拾纪纲的这一连串事情中,薛禄功不可没。

    但薛禄已阳武侯,且大伤未愈,朱棣也不打算在短时期内给薛禄加爵,所以就有意提拔他的后人,让薛勋出仕。

    薛勋也差不多到了出仕的年纪。

    当然,还有个原因,如果薛禄伤愈之后确实没办法再上沙场,那么就让薛禄来当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让薛勋担任指挥,也是提前给薛禄打一下局面。

    赛哈智么……

    还有他用。

    赛哈智立即领命,正欲告辞,却听得朱棣问道:“你知道黄昏去军器院那边,在做什么事么?”

    赛哈智心里一惊,“陛下,要盯吗?”

    朱棣摇头,“不用,朕就是有些好奇,纪纲动乱之后,黄昏一次都没来求见过朕,他每天不是货币改革司就是医疗改革司,要么就军器院或者他的时代商行,东缉事厂那边的事情太丢给了王振,就连文渊阁,他也基本不去,朕就不明白他一天到晚在忙什么。”

    赛哈智微微一笑,“陛下,容臣放肆一次,微臣以为,不论黄昏在做什么,从他这些年做的事情来看,无论他做什么,都是忠诚于陛下的,所以无论他最近忙什么,陛下您都不用担心。”

    朱棣嗯了一声,不置可否,“去罢,去问问薛禄。”

    待赛哈智离去后,康宁恰好归来,回报道:“陛下,五军都督府的要员们都在殿外候着了,宣召他们了吗?”

    朱棣颔首,“宣。”

    黄昏在忙什么,朱棣现在没心思去管,当下有一件大的战略要事:让狗儿从广西那边出兵,如何进击澜沧,从而把交趾、澜沧、八百大甸联成一片,如此一来,可以加大大明对那片区域的掌控。

    打仗这种事,朱棣虽然喜欢,不过澜沧那边地势多变,朱棣也不想跑那边去,所以让狗儿挂帅,但是咱们打,还是要把大明的将帅之才聚到一起商量个大的战略出来。

    于是永乐十一年开春之后,大明雄师从广西出兵,同时交趾和八百大甸的驻兵从两翼拱卫,大明打着“正大光明”的理由,出征澜沧!

    战事一触即发。

    历史由强者书写,弱者的控诉,会被岁月湮没。

第八百六十九章 无耻的大明,铁血的朱棣!

    永乐十一年,整个世界的目光都先后落在了东方这条巨龙身上,恐惧、崇拜、同情、憎恨、向往……各种情绪交织在海内外诸国的统治者身上。

    大明又双叒叕……打人了!

    大明揍人,从太祖建国开始,这对于海内外诸国统治者而言,都不是新鲜事,太祖时期的燕王打漠北,那是逛自家后花园。

    朱棣登基之后,先揍安南再打鞑靼,然后又羞辱八百大甸。

    简直豪横。

    关键是人大明有豪横的实力。

    打交趾就不说了,传统战法平推过去,然后安南就变成了大明的交趾布政司。

    打鞑靼,大明的神机营瞬间成为海外内诸国统治者的噩梦!

    打八百大甸……

    就云南沐王府的沐晟带兵出征,还没流汗,八百大甸又成了大明的布政司。

    现在,又打澜沧了。

    而且这次出征非常的无耻,都说大明人礼仪天下,只要不是打漠北,都讲究个师出有名,但这一次大明打澜沧的理由简直“正大光明”得不能再正大光明了。

    朱棣说,好你个澜沧,竟然敢拒绝朕的赐婚,对我大明王朝不尊不敬,我大明太祖最宠溺的宝庆公主配不上你澜沧的国王么?

    着实该打。

    当然,这是朱棣讨伐诏书的白话文版本,实际上的文言文版本之大气豪横,一点也不输给郑和下西洋途中带着的那封诏书。

    可以看看那封下西洋的诏书,再感受一下我大明的王八之气:

    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体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今特遣郑和普谕朕意,尔等祗顺天道,恪遵朕言,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说老子登基了,是天下共主,但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只要是有月光和阳光照射的地方,有霜露覆盖的地方,都是老子大明王旗覆盖的地方,我都愿意帮助你们的人民过上好日子,所以今天老子排了个使臣过来,告诫你们这些人,要听话,要乖,要遵守礼仪,不能随意打架,要不然老子就来帮你们这帮龟儿子劝架……

    当然,郑和下西洋也不是一帆风顺。

    还是杀了那么几个国王一家子的……所以现在的大明真应了那句话:威加海内。

    讨伐诏书么,反正大明有的是人才写。

    朱棣不关心这个。

    他只关心狗儿能不能像沐晟打八百大甸一样,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平推了澜沧,将交趾和八百大甸联成一块区域。

    于是大明雄师在狗儿大监的率领下,出广西扑进澜沧境内。

    雄师百万,杀气腾腾。

    澜沧国王想死的心都有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大明什么时候赐婚了?作为澜沧国王,他求之不得,然而事实真相却是大明根本没有赐婚的事情。

    可惜,人微言轻。

    澜沧国王没有办法,面对大明这条恶龙,他不奢望世间有屠龙勇士,因为大明就是从屠龙勇士蜕变成的一条恶龙。

    若是漠北那边无法羁绊住大明,大明就是脱缰的狂狼。

    关键是大明北方的瓦剌和兀良哈现在也怕大明啊……

    澜沧国王只能自救。

    一边组织兵力抗拒大明雄师的长驱直入,一边派使臣去往占场、大城和吴哥王朝搞合纵连横那一套,想说服这三个国家出兵支援澜沧。

    欲以大半个中南半岛之力,来抗衡大明这条恶龙。

    ……

    ……

    乾清殿,六部尚书中的兵部尚书金忠和户部尚书夏原吉两人惴惴不安,大朝会不欢而散后,陛下就将太俩喊来乾清殿。

    在殿外还有两人候着。

    一位是近期忙得要起飞的东缉事厂都督、内阁辅臣黄昏,一位是靖难之后就闲得浑身掉皮的太子少师姚广孝。

    今天大朝会,陛下龙颜大怒。

    只因为有人在大朝会前上了封章折,主要是劝谏咱们这位马背天子要行仁政,其中一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彻底点燃了陛下的怒火。

    澜沧那边战事如火如荼,应天这边你们却有人说老子出征澜沧是失道寡助。

    找死也不是这么找的。

    此刻朱棣阴沉着脸,看着两位尚书,“兵部这边先说说情况,就说你们兵部的情况,五军都督府那边的情况朕已经知道了。”

    金忠聪明啊,这个时候他可不想当替死鬼,毫不犹豫的道:“陛下,兵部这边一切正常,若是狗儿大监缺兵力,兵部可以配合五军都督府,再派数十万将士进入澜沧地界。”

    朱棣微微颔首,要的就是金忠这句话后面的态度,缓缓地道:“兵力是够的,狗儿这一次出征澜沧,派遣率领了三万神机营作为中坚力量,打澜沧不过是时间问题,但朕担心澜沧那边不和我们正面交战,把雄师一直拖在澜沧地界的话,辎重粮草恐怕跟不上。”

    官道规模还需要继续扩大。

    不仅大明境内和关外鞑靼区域要处处有官道,交趾和八百大甸也需要有,如此才能更快的运送粮草和兵力。

    这个事等下找黄昏商议。

    朱棣看向夏原吉,“户部那边呢,如果狗儿那边需要更多的粮草和军饷,能不能保证后勤支援不拖后腿?”

    夏原吉当然也不会去触怒朱棣,况且他说的也是事实,“陛下,不用担心粮草和军饷,现在宝钞有极高的信用度,哪怕是出征士卒,也愿意接受宝钞作为军饷,就算他们不愿意接受,国库和大明皇家银行储备的黄金白银,也足够支撑陛下一口气打完澜沧打吴哥,甚至还能顺势打一下大城和占城。”

    咱大明现在有的是钱!

    夏原吉甚至一度觉得,咱户部手中的国库,已经比富宋还要富裕了。

    朱棣当然清楚国库和大明皇家银行的情况,只不过是想得到这两位尚书的支持而已,有他俩支持,那么朝中反战情绪就翻不了天。

    将手中一封章折丢到两人面前,“这是督察员那位孙御史的章折,说朕是失道寡助的昏君,朕已让锦衣卫去请他了,两位尚书去走一遍诏狱,让他听听,朕是如何失道寡助得导致国库金银无数,导致兵部随时可以招兵千万的,朕要让他死得心服口服!”

    这就是朱棣。

    该铁血时,绝对不会仁慈。

第八百七十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

    夏原吉和金忠虽然独善其身,不敢在这个时候惹朱棣,但也觉得咱们这位陛下这一举动有点太残忍了,两人对视一眼,“陛下,杀就杀了,何必要诛心呢。”

    别看杀了就杀了四个字,两位尚书说得云淡风轻。

    实际上一点也不简单。

    须知朱棣要杀的人是一位御史,而御史由于去身份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天子都不愿意给御史脸色看,何况杀人了。

    因为很多御史,其实还有个职责。

    言官。

    又称为谏官。

    天子杀谏官,传出去很不好听,而谏官崇文,又以死谏为荣。

    所以朱棣这一次云淡风轻的杀一位御史,对朝野即将带来的震动可想而知,这一次后,朝野臣子会更真实的感受到永乐大帝的魄力。

    关键是朱棣不仅杀人,还诛心。

    在杀那位御史之前,还让两位尚书跑到诏狱,亲口告诉你,老子朱棣失道寡助了,所以国库里的金银足够支撑老子继续寡助到打下吴哥、占城和大城,老子朱棣失道寡助了,所以兵部和户部配合,分分钟可以招募一支数十万人的军队。

    你气不气?

    你以为你在死谏?

    实际上到头来你才会发现,小丑竟然是你自己。

    所以那位御史在听了金忠和夏原吉的话后,是自尽而亡的,而奉陛下旨意去跟随两位尚书去诏狱的史官毫不留情脸面的如实记录,最终评价四个字:羞愧而尽。

    后人翻青史,不会菲薄朱棣,而只会嘲弄那位御史虚无主义,没有调查清楚就发言,须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且不提。

    乾清殿那边,姚广孝和黄昏一起觐见。

    姚广孝上了年纪,又是太子少师,身份地位档次都在那里,朱棣也敬重他,是以让康宁搬了椅子赐坐,姚广孝也就把屁股落了上去。

    黄昏自然么有这个待遇。

    朱棣咳嗽一声,“少师,现在这个状况有点麻烦,打澜沧的时候,这个出师名头确实有点太随意了些,现在海外诸国的国王大多些了章折过来,言辞各样,但都是一个意思,说朕打澜沧有点行霸道之意,让他们如履薄冰。”

    姚广孝唔了一声,“是随意了些。”

    旋即又道:“以前殿下还是燕王的时候,需要理由,现在您已经是大明天子了,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再随意的理由,从您的口中说出,就是金玉之音,在海外诸国眼中,绝对不能称之为随意,这是他们对我大明天子的不敬。”

    姚广孝不愧是姚广孝。

    唯恐天下不乱。

    他这番话的意思,你朱棣当燕王的时候,打漠北不需要理由,但是靖难需要理由,因为你只是个藩王,但是你现在是大明天子了,你就算是个昏君,随意征讨他国,那也没人能说你随意,因为你是大明天子,而大明……现在有这个底气对天下人行霸道。

    理由不理由什么的,不过是让民众看到,海内诸国的意见……

    算个屁!

    朱棣哈哈一笑,很是舒爽,“姚少师说的也是,不过朕嘛,还是不想被后人诟病是穷兵黩武的天子,所以这事还是要有个正儿八经的理由告知于海外诸国。”

    没办法,钢铁直男朱棣也有点毛病。

    那就是喜欢当了婊子立牌坊。

    先将自己置于不败之地。

    说到这里,朱棣看向黄昏,一副捉狭的神态。

    黄昏一脸懵逼,“陛下,您看微臣干嘛,打澜沧的事情,微臣可一句话都没说,微臣最近忙得焦头烂额,何况打仗也不是微臣擅长的,可从没发表过什么看法啊,微臣一直谨记着自己的职责,那就是陛下只管去打,国内的发展微臣殚精竭虑,打下来的土地,微臣也会和大明万千臣子一起,将之同化,永远成为我大明的疆域!”

    在仕途混久了,有些话基本上都是顺口而出。

    比如上面这段话,一方面表达了我黄昏从不牵扯军事,陛下你可以对我放心,另一方面又表达了自己忠诚朱棣的立场。

    朱棣微微颔首,“朕知道你的功劳,但这个事还是得你委屈下。”

    姚广孝也颔首,“没错,要得到总得先付出。”

    黄昏越发懵逼,看着这对君臣,总感觉这俩人没安好心,笑容特别狡猾的感觉,“微臣付出什么啊,征讨澜沧的旨意和借口,都是陛下的圣旨啊!”

    朱棣笑而不语。

    姚广孝知道朱棣不说话,是因为有些话他说不合适,需要借自己这个臣子的口来说,不愧是最了解朱棣的人,姚广孝咳嗽一声,“旨意什么的,打澜沧什么的,都不重要,黄大官人,你还不明白么,陛下担心的不是海外诸国对我大明的看法,大明行霸道,海内外诸国也只能接受,陛下担心的是这次打澜沧的理由后,咱们的小宝庆公主因为‘赐婚’被拒,以后大概率难以嫁个如意郎君了。”

    朱棣咳嗽一声,“其实是皇后的意思,朕倒是希望宝庆一辈子陪在朕的身边,可有些事情半点不由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啊。”

    黄昏:“……”

    看这架势,朱棣这是要准备逼婚的意思,而自己就是那个‘倒霉蛋’?

    有些尴尬,“陛下,您不是不知道,微臣已娶正妻,过年前虽然没大办,但也在府邸里摆了几桌,娶了娑秋娜为平妻,宝庆公主身份高贵,当然不能被委屈了,可您也不能让我休了锦姐姐娶公主殿下罢,微臣会被世人嘲讽的。”

    补充道:“可若是让公主殿下为平妻,不合礼制啊。”

    姚广孝呵呵一乐,“礼制再大,大的过陛下?此事黄提督若是没有意见,陛下一道旨意,黄提督平定纪纲有功,赐婚公主殿下,允许你双正妻双平妻罢,反正徐家四妹也到了婚嫁年龄,总不能让徐府受委屈当个小妾。”

    如果宝庆是平妻,徐家四妹就只能小妾。

    所以只能双正妻。

    姚广孝不愧是最了解朱棣的人,朱棣说点什么,他立即能理会,赐婚宝庆既然是徐皇后的意思,那么徐家四妹可能也要一并安排了。

    黄昏愣了许久。

    感情老子的婚事就被你俩一唱一和安排了,老子原来是个接盘侠。

    感情搞了这么久,老子才是那个小丑?

    但是……

    这种小丑我愿意干!

    我还可以,我还坚持得住,而且还能再多坚持几次,不要停,让风暴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明三巨头

    咳嗽一声,黄昏没忘了正事,“陛下,微臣和小宝庆确实有点那么暧昧懵懂的感情,微臣也乐意为娘娘分这个忧,但这只是解决小宝庆的问题,关于出征澜沧的理由太随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啊。”

    朱棣眼睛一翻,“怎么就没实质性的解决了?”

    黄昏:“解决了?”

    你怕是在逗我玩,不就嫁一下小宝庆么,这就解决了?

    朱棣无语,“说你聪明,你又愚笨得很,小宝庆这才多大,以她的身份,怎么可能下嫁给你这种有妇之夫,而且还得朕下旨意才能得一个双正妻之一,难道不委屈?那么海内外诸国就要想了,为什么小宝庆作为太祖和朕最宠溺的公主,会落得个这般下场?明显是在澜沧国的赐婚之中受到了伤害,所以朕这个大明天子没办法,只好匆匆让她出嫁,以平人心。”

    黄昏恍然大悟,“这样一来,海内外诸国就会认为陛下赐婚一事是真实存在的,也就不存在什么霸道王权的事情了。”

    朱棣够狠。

    一方面解决了徐皇后的心结,一方面又确实给小宝庆找了个如意郎君,又堵住海内外诸国的口,一举三得。

    但这样一来,万一小宝庆心里有疙瘩怎么办。

    她可是成了朱棣的棋子。

    不过也说不准,毕竟小宝庆虽然已经初长成,可依然没心没肺的样子,现在偶尔见到自己,也在嚷着小昏子何日净身去陪她……成执念了。

    朱棣往椅子上一躺,斜靠着看向黄昏,“东缉事厂那边的事情朕已经给你把人手找够了,两个提督内臣一个王振,一个侯显,其中王振主要职责就在东缉事厂,侯显则本是司礼监少监,权兼东缉事厂提督内臣,掌刑千户由于彦良担任,朕已下旨意去锦衣卫,将他从顺天调回来,同时会将袁江押解回应天,理刑百户则由南镇抚司试百户尚可担任,不用这样看朕,朕知道他俩都是你的人,之所以愿意让他们来东缉事厂,你应该是知道原因的,朕需要你的东缉事厂办事,所以就得给你趁手的人手。”

    黄昏耸耸肩,就说你没这么好心。

    感情重用宦官的朱棣其实也不全然放心宦官,东缉事厂依然是要相互掣肘,笑道:“陛下安排,微臣自然没有异议。”

    朱棣继续道:“打澜沧那边,大概还要一些时间,今天请姚少师过来,是想商议一下,要不要打了澜沧之后,继续去打吴哥王朝。”

    姚广孝沉默了一阵,反问道:“陛下以为呢?”

    朱棣想了一会儿,“老实说,其实朕对打那边兴趣不大,地势不算好,也就能种植点农业,矿产开发也比较困难,若是打下来的话,长久管理是个问题,搞不好就是个泥泞沼泽,让我大明雄师深陷其中,进退两难,徒然增加国家消耗。”

    黄昏听到这里,一阵悚然。

    不愧是朱棣。

    他此刻的担心,恰好就是历史上朱瞻基在交趾的困状,所以最后大明不得不战略性的放弃交趾,是朱瞻基少有的政治黑点。

    朱棣在现在竟然就预见了。

    姚广孝作为黑衣宰相,眼光和远见自然不会输给朱棣多少,这个问题姚广孝其实也明白,闻言沉吟班上,看向黄昏,“你以为何?”

    朱棣也看向黄昏。

    黄昏愣了下,“您两位问我?”

    心中莫名有点兴奋。

    现在殿内的三人,姚广孝和朱棣那可是名垂千古的君臣,而姚广孝非重要事情基本上不参与政治决策,此刻他和朱棣两人商议的就是关系着大明局势的要事。

    而自己……竟然也参与进来了。

    也就是说,自己现在在朱棣和姚广孝眼中,是可以和他们一起商讨国家大事的人。

    简而言之。

    如果以前的大明是两巨头,那么现在就该是三巨头了!

    我黄昏当得起一个巨头……吧。

    朱棣一看黄昏这神色,就知道这货尾巴要翘起来了,没好气的道:“爱说就说,不想说就滚蛋,朕不留你吃午膳!”

    黄昏立即讪笑道:“陛下别介啊,微臣说,微臣这就说。”

    起身,来到堪舆图前,指着上面的澜沧道:“陛下你看,打下澜沧之后,交趾、澜沧、八百大甸链接成了一片区域,而交趾因为有黎利牵头,只要我们笼络好黎族极其附属部族,交趾这边是不会出问题的,等我们国内发展起来之后,再带动交趾百姓发展,那时候陛下对交趾的担心将化为乌有,而交趾安定、融化、同归我大明之后,澜沧那边若是有异常,我们则可以从交趾出兵,当然,这都是比较长远的事情,所以我们其实不需要在意这个问题,等个一二十年,澜沧、交趾、八百大甸早该同化了,他们甚至求之不得被纳入大明疆域,所以我认为打下澜沧之后,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如果没有自己的穿越,朱棣就算打下这些区域,以后也会被朱瞻基战略性放弃。

    但是现在不一样。

    自己将大明打造成整个世界最强大的帝国,最富裕的王朝,完全领先于周边国家一个甚至两个时代,大明就像后世的美国,毗邻的国家求着大明将之纳入版图。

    深呼吸一口气,“但是,是否打吴哥王朝,则要看局势发展,如果这一次吴哥王朝胆敢派兵去支援澜沧,那么我们就要顺势荡平吴哥王朝,杀鸡儆猴,如果吴哥王朝没有理睬澜沧,我们也暂时不用管它们,当下的战略重点,还是在关外的瓦剌和兀良哈。”

    中南半岛有点太大了。

    而且地势太复杂,在没有形成绝对程度上的科技碾压前,先打下交趾、澜沧和八百大甸就可以了,毕竟这地方并不是自古以来。

    但是关外,却是自古以来。

    所以还是要先把本就属于我中华民族的领地彻底的纳入大明版图之中。

    而打瓦剌和兀良哈不能出差池。

    输不起!

    为此必须保证足够的兵力和装备优势,那么现在去打吴哥王朝就得不偿失——除非狗儿大监能成为王玄策那种人才。

    在不增加兵力,损耗不大的情况下平定中南半岛。

    这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八百七十二章 世界上第一支正规海军!

    澜沧,也就是后世的老挝和泰国部分区域,如果没有大明的征讨,澜沧再有几年就会成为暹罗。

    交趾,也就是越南。

    八百大甸,也就是缅甸的部分区域。

    大明本土,加上这三个地方,再加上关外、奴儿干区域、亦力把里,这已经超过了巅峰时期的神州版图。

    足矣。

    大明能够好生管理的区域,有这么宽广就够了。

    至于这些疆域之外,比如西域那边的帖木儿帝国,打是要打的,但是要纳入版图,有点难,还不如打了之后让他称臣。

    同理,吴哥、大城和占城这三个区域也一样。

    要想真正的吞并整个中南半岛,大明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至少还得再提高一两个档次才行,比如全军配备真正的弹匣步枪。

    那时候,即使几万人,就可以震慑整座中南半岛。

    世界警察,就是这么当的。

    当然,如果能搞出飞机和钢铁战舰来,那大明对世界的掌控力将是前所未所的,提前成为世界秩序的维护者。

    嗯,简单直接:地球霸主。

    到时候全民教育施展下来,自己种下一颗种子,会不会冒一堆人才起来,然后把什么潜艇航母都弄出来?

    想想就觉得激动。

    朱棣嗯了声,“朕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一直担心澜沧和八百大甸的后续治理,你这么说朕就放心了,那就这样,姚少师?”

    吴哥王朝不跳,就不理它。

    它要是敢跳,那就推平它。

    很符合自己的脾性。

    姚广孝唔了一声,“不过打瓦剌和兀良哈,为了确保万一,今年不宜,最好推到明年,一举拿下瓦剌和兀良哈,免得彼此逃窜。”

    朱棣点头,“那就这么定了。”

    关系到大明未来几年重大走向的决策,就这么三人定夺了下来。

    黄昏愣了下,“陛下,这就定了?”

    朱棣和姚广孝也是一脸愕然,“莫非你还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黄昏嘿的一声,“陛下,微臣想问一句,您就只想打中南半岛和关外么,不想去和西域的帖木儿王国过一招?”

    朱棣叹气,“帖木儿都死了。”

    黄昏乐道:“他儿子还在,帖木儿王国也还在,另外,不说帖木儿,单说另外一事,现在郑和下了几次西洋,陛下应该知道这世界很大的罢,我就说一个事情,咱们大明肯定不能盯着老祖宗留下的这点地,咱们得先用海外地其他资源,把咱们老祖宗这块地皮上的资源留给后人,所以日本那边有个石见银山,产银,微臣很眼红,另外,在海外还有个偌大的区域,也就是番薯和番椒传到大明的中转地,那块区域极大,资源也极其丰盛,咱们可不可以惦记一下?”

    朱棣瞠目结舌,“打日本?”

    日本现在对大明称臣啊。

    这要是打了,以后大明作为宗主国如何面对其他附属国。

    黄昏哈哈一乐,“打不打看局势而定,不过我们当下有件事可以做起来了,那就是大力发展可以远航到海外的水军,不对,既然是在海洋上航行出征,那就应该叫海军!”

    在时代还没发展到之前,海权才是王道。

    正如当年英国为何能称为日不落帝国,就因为它强大的海军掌控着制海权。

    朱棣不解,“郑和率领的舰队,不也有士卒上万,难道还不能称之为海军,郑和下西洋可有数次战事,一次没输。”

    姚广孝也陷入沉思。

    他发现就算他看过再多都书,好像也跟不上黄昏的思维。

    海军?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大明要养一只水师,有事没事就在大海上飘着,可飘着有什么用,和谁打仗,既然陆路不能抵达的地方,就算海军打下来又如何治理?

    黄昏问朱棣,“微臣敢问陛下一句,如果有一天,郑大监不下西洋了,那一只无敌舰队是不是就要拆散,所有船舰编入水师,所有士卒重回编所?”

    朱棣笑道:“这是自然的。”

    你小子还不明白朕下西洋的原因么,一则是寻找朱允炆,自从朱允炆在福建出现过一次后,再也没了踪影,朕就一直怀疑他逃去了西洋。

    胡瀅在国内踏遍山川也没有踪影,说起胡瀅,朱棣恍然记起,自己还没批复他守孝的章折,等下得把这个事情办了。

    下西洋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赚钱。

    也因为这个原因得罪了江南士族,所以这几年江南士族出身的官员,在朝堂上总是和自己唱反调,让朱棣愁烦不已。

    愁烦是愁烦,但朱棣不会退让。

    下一次西洋赚的钱,哪怕是朱棣都看得心花怒放,他哪可能放过这颗摇钱树,还打算继续下西洋,以保证有钱可赚。

    坦白点说,下西洋就是皇家走私。

    至于江南士族么……一步一步将它们肢解掉就行。

    黄昏笑着摇头,“没有必要解散郑大监的那几万人,微臣以为,可以专门成立一个海军部门,郑大监任正职,副职由微臣挂着,然后陛下要拨款给微臣,由微臣主持,再由时代商行配合,研发更先进的战舰,能够无惧风浪航行在大海上的战舰,同时,陛下还应该招聘大量水师充盈海军部门,组成一支海军,而这只海军主要装备火铳、大炮,海军士卒,不以近身厮杀为主,训练射击之外,还要训练两栖作战能力,所谓两栖,就是像青蛙一样,可以在水中也可以在陆地,到时候当我大明海军可以扬威四海,当然,真正的目的,陛下您懂的。”

    好听一点,叫交易。

    难听一点,叫劫掠。

    大明若是真的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正规海军,那么就可以利用强大的军事力量将海外的巨量资源送回国内,甚至建立海外殖民地。

    这才是一个地球霸主应该走的光明道路。

    而且还有一个目的,黄昏害怕十九世纪那百年黑暗岁月重现,所以现在就要组建海军,要将附属国日本放在大明海军之下,将它永远阉割!

    黄昏沉吟了一下,“我记得给陛下说过,微臣愿意辅佐陛下走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而这条道路的征途,不是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而是星辰和大海!”

    朱棣沉默了许久。

    姚广孝也沉默了。

    许久,朱棣看向姚广孝,姚广孝长叹一声,“江山代有才人出,不服老不行啊,陛下,您已将打造大明的永乐盛世,名垂青史,那么不如听黄昏这一建策,若是真走到了黄昏说的那一步,陛下将逾越千古始皇帝!”

    朱棣弱弱的问黄昏,“组建海军需要很多钱?”

    黄昏点头,“该花的。”

    朱棣一阵肉疼,“老子当了这个天子后,就没正儿八经的阔绰过,不过如果真的能威加海内,让我大明王旗插遍宇内,朕愿意再苦一点,如此,就准了你的建策,后日大朝会议论此事。”

第八百七十三章 澜沧王国的武则天

    万象。

    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但是作为澜沧王国的都城,澜沧王国那些有幸去过大明,目睹过繁华应天的人回到这座城市后,总有种错觉。

    这也算都城?

    除了那座还算金碧辉煌的王宫,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比不过应天。

    差距简直不要太巨大。

    尤其是近几年去过的人,目睹了入夜之后应天的繁星点点,更是羡慕不已——是以王宫里那一套高价从大明王朝购买回来的光明神器,几乎成了国王桑森泰的镇国重宝。

    桑森泰是法昂的儿子。

    澜沧王国开国太祖法昂是个传奇人物。

    他原是老挝北部老龙族王国王子,与其父法芾因受其祖川东王坎丰(琅勃拉邦王)逼迫,逃亡高棉,受高僧摩呵波沙曼多抚养,长成后高棉王许配公主给他,于1340-1350年间,北上重返老挝。

    先是经过占巴塞、穿过甘蒙、夺川圹、直捣云南十二版纳,后打败清迈与国内老听族佧族,亦说是哈尼族(奴隶、土人之意),并于同年在琅勃拉邦登基,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为澜沧王国始祖(其祖父1353年兵败自杀)。

    也就是说,法昂上演了一出王姐归来。

    作为王子,被逼迫背井离乡,最后利用高棉的兵力大回去,办了其祖父,成为澜沧王国的开国太子,也算是个半地狱模式的副本。

    但尴尬的是,作为澜沧王国的开过太祖,在1372年,法昂竟然被驱逐,客死难府——所以说,法昂虽然算一个传奇人物,但也很奇葩。

    你堂堂一个开过太祖,竟然斗不过本地贵族。

    也是尴尬。

    好在国祚还在他家,澜沧贵族虽然驱逐令法昂,但也不敢自己去篡位,于是拥立法昂之子吴何安即位,吴何安号称桑森泰。

    当然,这个事情说起来几句话,只怕法昂的驱逐事件里,桑森泰功不可没。

    毕竟他是最大利益获得者。

    不过澜沧王国这一段时期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那位澜沧王国的“武则天”摩诃黛维,她是桑森泰的女儿。

    桑森泰四个老婆,一共五子五女。

    桑森泰死后,拉坎登继位,十一年后也挂了,然后,澜沧王国的“武则天”走上了历史舞台,经过多年的发展,摩诃黛维在澜沧拥有了极大的势力。

    拉坎登死后,他的儿子波马塔刚干了十个月的国王,摩诃黛维觉得这侄儿不听自己的话,于是让他去领了便当,让二侄儿尤空登基,尤空不蠢啊,发现哥哥不听话都被姑姑弄死了,自己这么干下去也是个死,势力上又斗不过姑姑,能怎么办?

    跑吧。

    于是这位国王登基八个月后,跑了。

    女人嘛,要么是天使,要么是恶魔,摩诃黛维能成为澜沧王国的武则天,还有点心狠手辣还是有的,果断派人去拦截尤空,将他也杀掉了。

    然后……

    桑森泰的二儿子孔坎亲王本来在外地当官,侄子都死光了,他就顺理成章地回到首都继任王位,他干的时间长一些,有一年半,还是在外出视察的途中被摩诃黛维的杀手刺死。

    王位轮到桑森泰的三儿子坎坦萨亲王,他当了5个月国王后,发现摩诃黛维要刺杀他,就逃回了他原先当官的城市,但即使这样还是没能逃脱杀身之祸,被杀手刺死在床上。

    接着是桑森泰的四儿子吕赛亲王,他当了6个月国王后,被迫在御花园自杀。

    老五坎布阿班亲王继位,他当国王的时间最长,三年,最后又是在外出视察时被杀手刺杀。

    这么多国王一连串死于非命,那些有资格当国王的人也不敢再当国王了,一时之间举国上下,竟然所有的人都拒绝当国王。

    可见摩诃黛维在澜沧势力强大到了何等地步。

    这时候有个不怕死的人出现了,他叫坎克特,他自称是老国王和宫女偷情的产物,此前一直被官方拒绝承认他的王子身份,现在没有人愿意当国王了,公主就相中了他。

    但是坎克特如愿当上国王两年后,又被他姐姐杀死。

    十年之内,摩诃黛维竟然操纵权势,让一个走在正确道路上的偌大王国换了七个国王,这不得不说,女**国。

    为什么摩诃黛维要如此丧心病狂地杀死自己的侄子和兄弟们呢?

    原来摩诃黛维爱上了一个下等人,名叫森銮金,她虽然利用自己的权势将他从一个平民提拔到首相的高位,却始终想将他捧上更高的位置——国王。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一个个就这样杀死了七个国王。

    而且这七个国王还全是她的侄儿和兄弟。

    女人一旦被爱情蒙蔽了眼睛,真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得出来,不过摩诃黛维终究不是武则天,她的专权并没有给澜沧带来实质性的进步。

    反而让澜沧国内动荡不安。

    但武则天时期的大唐,依然是世界霸主。

    但是强如武则天,最后也晚年凄凉,何况摩诃黛维这个远远不及武则天的女子,所以在坎克特死后,澜沧王族基本上被杀光,但摩诃黛维也没能如愿以偿。

    1438年,查伽帕被立为王。

    澜沧那些贵族一看,这样搞下去不行啊,摩诃黛维就是个疯子,查伽帕大概也活不过几年,咱们继续这样任由她胡作非为下去,灭国就不远了。

    于是叛乱吧。

    1440年,摩诃黛维被贵族发动的一场叛乱杀掉了。

    查伽帕亲政。

    腹黑一点来看,这一场杀死摩诃黛维的叛乱,肯定是由查伽帕来谋划的,毕竟他登基成为王之后,就只有两个下场。

    要么死,要么赢。

    好在查伽帕赢了。

    虽然澜沧在后续几十年会陷入动乱,不过在大明王朝永乐十一年,国王还是垂垂老矣的桑森泰,而此刻的摩诃黛维也还是一个风韵犹存的年轻少妇。

    当然,此刻的摩诃黛维在澜沧王国也有了强大的权势。

    是以当大明雄师以雷霆扫穴之势攻打过来后,万象城的王宫里,桑森泰和摩诃黛维以及大儿子拉坎登二儿子孔坎齐聚一堂。

    皆是如丧考妣。

第八百七十四章 历史从来不缺野心家

    王宫议事殿中,仅有四人。

    老迈的桑森泰,两个能力最为出色的儿子,大儿子拉坎登,二儿子孔坎,这两人最为桑森泰信重的亲王,都在精壮之年。

    还有一人,正是贵少妇模样的摩诃黛维。

    摩诃黛维二十四五。

    长得很有些妖艳。

    当然,基因好,法昂能让高棉王国嫁公主给他,自然长得不丑,桑森泰作为国王,老婆自然不丑,良性基因结合,摩诃黛维再怎么也不会丑。

    但按照大明的审美观点来看,摩诃黛维也美不到哪里去。

    毕竟澜沧大环境的基因是这样。

    桑森泰一脸倦容,人老了,也就没了雄心壮志,尤其是大明王师入境以来,澜沧这边组织了几次战役,都没能取得良好的战果,勉强维持着僵持的局面。

    但澜沧已经很吃力了。

    打仗,打的是国力,澜沧国虽然休养生息几十年,可桑森泰也不是什么明君,勉强算个守成国王,而澜沧本来就弱鸡。

    后期连黎利的安南都打不赢,何况面对大明雄师。

    而且桑森泰心知肚明,大明那个大太监狗儿率领的雄师这几次出战,还没动用大明最精锐的部队——神机营。

    根据谍报,狗儿这一次侵犯国境,随军带了三万神机营。

    三万。

    整整三万!

    一想到这个数目的神机营,桑森泰就觉得绝望。

    强如鞑靼,在面对朱棣率领的几万万神机营攻势下,也土崩瓦解,一次战役之后,就被大明纳入了版图。

    澜沧能比鞑靼更强?

    桑森泰做梦都不敢这么自认为。

    可现在怎么办,不打不行啊。

    朱棣用什么理由来侵略自己的王国?

    赐婚被拒?

    拒你妹啊,你朱棣根本没赐婚好么,而且赐婚被拒就要出兵征讨,那你赐婚有个毛的意思,关键是这么随意的借口,司马昭之心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或者说,弱就是原罪。

    既然迟早是打不过的,桑森泰不得不考虑后事,轻声道:“前边战线暂时进入了对峙期,也不知道那个狗太监打的什么算盘,今儿个将你们三兄妹召集过来,主要是说说我的一些想法,不管怎么样,我认为咱们是打不赢大明的,不如投了吧,朱棣也能善待我们一家人,运作好一点,没准能像安南的黎族一样,成为傀儡王权。”

    不想学八百大甸。

    大明征讨八百大甸的理由很充足,谁也说不了什么,所以八百大甸的王室,在大明占领全境后,被朱棣一封旨意,给杀了个精光。

    然后扶植了当地贵族作为傀儡,担任黎族的角色。

    而八百大甸也成了大明的布政司。

    拉坎登还没有说话,孔坎立即就道:“儿臣也以为这样最好,这样打下去,一旦咱们失败了,恐怕就得像八百大甸的王室一样的下场。”

    有一说一,孔坎其实也没啥能力,普通人一个。

    拉坎登还算有点能力。

    不过作为嫡子登基的王爷,竟然只坐了十一年王位,还让妹妹摩诃黛维发展得不可遏制,显然能力也有限,不过能力有限是一回事,胆气还是够的。

    闻言不悦的道:“虽然我们现在面临大明的侵略大军,打得很艰辛,但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父王,我们没必要投降,大明有句话说的好,远征之师,疲惫之士,岂能久战,何况大明的后勤补给都是问题,只要我们能坚持熬下去,大明迟早要撤军的。”

    孔坎冷笑道:“熬下去?怎么熬下去?那狗太监连神机营都还没动用,咱们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都尚且打不赢。”

    桑森泰点头,“是啊是啊,真的打不赢。”

    人一旦上了年纪,就怂了。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刘邦这种大器晚成,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马背皇帝朱棣晚年的那种豪情。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摩诃黛维轻声道:“两位王兄,父王,妹妹倒是觉得,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按照局势推断,咱们确实打不赢大明,所以可以选择投降,成为傀儡王权,但也并非不能一战。”

    其他三人茫然,“你这话说什么意思,到底是打还是不打?”

    摩诃黛维笑道:“打,也不打。”

    桑森泰有些不耐了,“你直接说你的想法,不要绕圈子了。”

    摩诃黛维点头道:“打,肯定是要打的,不打就投的话,朱棣凭什么让咱们来当这个傀儡王权,这相当于是一个投名状,证明咱们敢打,也有能力治理好澜沧,至于不打,则很简单了,咱们要保持有生力量,等大明出错,咱们就可以把大明的势力赶出澜沧,而且我还有一计。”

    孔坎问道:“什么计?”

    摩诃黛维道:“如今大明鲸吞南方,先是打下安南,又打下八百大甸,现在是咱们澜沧,那么之后呢,肯定就是吴哥王朝和占城、大城,在这样的情况下,占城、大城和吴哥王朝人人自危,如果我们能说服他们一起出兵,在澜沧国内和大明雄师展开决战,那么我们在兵力上就不会弱于大明,完全可以一战,到时候这边就是个沼泽泥泞,朱棣一看讨不到好,肯定要撤兵,而在这场战场中,我们利用在澜沧的地利人和优势,主动营造吴哥王朝、占城和大城的兵力与大明雄师厮杀,当他们两败俱伤之后,我们还能保存有生实力,之后再找个借口出兵吴哥王朝或者占城、大城,也许我澜沧王国就会成为下一个大明王朝!”

    这一番话说得桑森泰三父子瞠目结舌。

    她好大的野心!

    但又不得不承认,摩诃黛维说得很有道理。

    桑森泰犹豫着,“但是这个局势下,大明威势如日中天,吴哥王朝、占城和大城会来支援我们么,他们自保尚且不及。”

    摩诃黛维笑道:“所以,就要看我们使臣的能力了,记得大明王朝那边的历史上,有过著名的合纵连横,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咱们澜沧完了,吴哥王朝和大城、占城也得步后尘,所以我认为可以说服这三个国家的王,何况我们还可以派人去交趾、八百大甸,让它们的前朝旧臣趁着大明在我澜沧这边陷入沼泽的时候起兵,到时候大明四面楚歌,想不败都难!”

    摩诃黛维深呼吸一口气,“如果一旦大明败亡,国势衰弱,八百大甸和安南肯定要复国,其国内必定一地鸡毛,而大明若真是败了,我澜沧声威大振,只要经营得当,父王和大王兄,你二人就能带领我澜沧吞掉吴哥、大城和占城,之后是安南和八百大甸,那么复制成吉思汗的千古功绩未尝不可。”

    历史从不缺野心家。

    若是得逞,澜沧将成为这片天下的霸主。

    谁不忌惮大明那片天下最好的疆域?

    不得不承认,摩诃黛维对这个局势的分析极为透彻,而且合理。

第八百七十五章 比诸葛亮还妖的妖人!

    桑森泰对摩诃黛维言辞之中透露出来的壮志宏图不感兴趣,毕竟是个老人了,没有了当年的热血与渴望,只剩下死在床上的心愿。

    但是理性分析一下,桑森泰觉得女儿说的有道理。

    因为澜沧没有退路。

    投降?

    倒也是可以投降的,安南王室的前车之鉴,如今在安南掌控大权的除了交趾布政司布政使高贤宁,便是黎族。

    桑森泰不愿意自己父亲一手打下的基业成了他人的禁脔。

    关键是……

    他一个即将老死之人,熬不过几年了,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让他去失去,也就无所畏惧,所以很快有了抉择。

    全力说服吴哥王朝、大城和占城,大家齐聚兵力,和大明来一场旷世之战。

    战胜,那么能如女儿说的那般最好。

    战败,反正他桑森泰也要死了,战败的结局有什么不能接受的,至于儿女们的下场……对于王室而言,这感情真的很淡,桑森泰很有些无所谓。

    于是桑森泰看向拉坎登和孔坎两个儿子,“你两人可觉得如何,有把握说服占城和大城、吴哥王朝出兵入我澜沧境内么?毕竟大明军队还没越过澜沧天险,如果有兵力,可据守天险而战,未尝没有打败明军的可能。”

    这话就很有意思了。

    直接告诉了两个儿子,我倾向于联盟对抗朱棣。

    孔坎默然无语。

    他知道父亲的心思,可他没有办法,论王位继承,他不如大哥拉坎登,论国内的势力,他又不如妹妹摩诃黛维。

    所以他其实倾向于投降。

    打什么打。

    打得过朱棣么,交趾的下场就不说了,当时朱棣刚登基没多久,交趾想碰一下也很正常,八百大甸倒不是想硬碰,是想打擦边球,以为大明地方北方,不敢对他们大动刀斧。

    然后结局就那样了,被一路平推,王室被杀了个一干二净。

    八百大甸很弱是一个原因。

    真正的原因可以从大明打鞑靼看出来,实在是现在的大明太他妈强了,强到让人绝望,这样的敌人,打个毛啊。

    不如直接投降了事,没准还有成为下一个交趾黎族的可能。

    就算打得赢。

    可赢了大明对他孔坎也没什么好处,老大正常继位,妹妹摩诃黛维将因为此事拥有更大的势力,而他孔坎屁也不是。

    而拉坎登是最想打的。

    他可是要继承王位的人,若是就这么被大明给踏平了,他拉坎登很有可能屁都不是,关键是就算澜沧成了大明的疆域,就以澜沧的局势,大明要扶植的傀儡也轮不到他拉坎登。

    而是妹妹摩诃黛维。

    所以……找大城和占城、吴哥王朝吧,大家合纵连横在一起,这一次把大明打痛,以后他也不敢再觊觎这片土地。

    关键是这一次把大明打痛了,安南和八百大甸趁机复国,那这个局势就有意思了,一旦乱起来,就是澜沧的机会。

    也是自己走向霸主的机会!

    于是大声道:“我也认为王妹的分析有道理,父王,儿臣认为此举可行,就请父王保重身体,儿臣和王弟孔坎,王妹摩诃黛维分别去走一趟占城、大城和吴哥王朝。”

    父王年迈,大明雄师在前,拉坎登不笨,这个时候他离开国都可以,老二和妹妹摩诃黛维也得离开,要不然他这个嫡长子会把王位玩脱了。

    至于大明这段时日的进攻,交给军中那几位将军便是。

    摩诃黛维眼睛里略有嘲讽,不过也没反对,而是立即说道:“王兄所言极是,妹妹愿意去走一趟占城,务必说服占城出兵,还请二哥走一趟大城,那么大王兄便去兵力最为雄浑的吴哥王朝。”

    拉坎登有些意外。

    这三个国家,最好说服的就是吴哥王朝。

    因为澜沧若是被大明灭了,那么大明就可以以澜沧为跳板,兵锋直指吴哥王朝,占城和大城要稍微偏僻一些,受的影响更小。

    所以更难说服。

    没想到妹妹竟然主动去占城,还让老二去大城,而让自己去吴哥。

    有点意思。

    妹妹这是在纳投名状?

    要知道从吴哥回澜沧也是最快的,如果父王出来意外,自己也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回到国内继承王位登基。

    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孔坎还能怎样。

    他只好同意了。

    桑森泰看儿女们定夺了下来,他便微微颔首,“如此,就按摩诃黛维说的办罢,国内局势我盯着便说,你们早去早回。”

    顿了一下,“你们的家眷,我会着人安置在安全的地方,就算王都被大明雄师所破,也能保障安全,道时候援兵到来,为父就率领大家卷土重来,重返王都便是。”

    这话有点意思。

    虽然是亲生父子父女的关系,桑森泰显然也没有完全信任三个子女,依然要把他们都家人扣留下来当人质。

    就怕这三家伙跑到占城、大城和吴哥王朝就不回来了。

    说不准还直接就出海了。

    因为是个傻子都看的出来,大明如果真的打下澜沧,将安南、澜沧、八百大甸联成一片,那么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占城、大城和吴哥王朝。

    所以真正想活命的王室,只有出海。

    说到这里,桑森泰很有些奇怪,“明太祖朱元璋开国之后,曾广告天下,有十五个永不征讨之国,一方面是安定邦国人心,另一方面是这些国家对大明忠心耿耿,其中也有我澜沧最早的部分区域,这都不说了,明太祖永不征讨十五国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实在是我们这一整片天下,最为丰饶富裕的地方,都在大明疆域之内,对于大明王朝而言,征讨这些国家将之纳入版图,是个得不偿失的事情,用句通俗点话来说,性价比不高。可随着朱棣征讨安南,将之打下之后改名交趾纳入疆域,明太祖的永不征讨十五国策略就已经没了意义。而且看现在朱棣的意图,似乎要把这一整片区域全部纳入大明疆域,这和明太祖立国之后的理念相悖,着实让人想不通。”

    大明,占据着天下最丰饶的土地。

    也一直被称为性价比最高的王朝。

    为何忽然改了世界战略?

    摩诃黛维眼神里闪耀着光彩,“因为那个人是永乐大帝朱棣啊,藩王登基,千古第一人,他做什么都不奇怪,另外——”

    摩诃黛维又很有些奇怪,“我得到的资料,大明朝堂之上出现了一个妖人。”

    一个很妖的人。

    比那多智近乎妖的诸葛亮还要妖的人。

第八百七十六章 狗儿大监,欲做人间第一狗!

    孔坎不屑的冷哼,一脸轻视,不是对妹妹摩诃黛维的轻视,而是对她口中的那个人,“怎么我得到的消息和妹妹的不一样,此人在大明朝堂深受帝恩,喜欢搞一些奇淫技巧,对大明最大的功绩也有,比如全力发展火器,帮助朱棣打造神机营,又发明了咱们王宫这套光明神器,但说到底,就是一时得志而已,妹妹你恐怕还不知道,这个黄昏其人,荒淫无道得很,就是他那西院里,就有西域十二妖姬,其中又有西域第一神女娑秋娜,另外,西院之中还有朝鲜贡女权氏,大明那边有所不知的是,当时朝鲜从全国所有十五至十八岁的少女之中,选出来一批最漂亮的女子送到大明,其中权氏艳骨无双,不仅如此,黄昏的西院之中还有个阿如温查斯,好像是鞑靼女子,也是个美貌无双,这就不提大明第一美人儿徐妙锦……”

    人的眼光和格局不一样,看到东西不一样。

    说到这里,孔坎满眼羡慕。

    摩诃黛维心中充满鄙弃,二王兄你好意思说别人黄昏荒淫无道?

    就你的亲王府之中,任你肆意玩弄的女子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你玩出的花样各种各样,前些日子不有个女子就不堪忍辱而跳河了么。

    果然。

    狗的眼睛里只能看见狗屎。

    好色的人就只能看见**方面的事情,你看见黄昏有这么多女子,那是别人有这个魅力,作为女子,摩诃黛维其实很想看看这个黄昏。

    能让黄府西院和主院安然无事,这样的男子肯定有他的魅力所在。

    但二王兄却不知道,黄昏究竟给大明带来了什么改变。

    最直观的一点,因为黄昏长久潜移默化的影响,大明君王固有的“比我大明穷的地方没有必要征服”的思想已经改变了。

    打八百大甸就是先兆。

    如今打咱们澜沧,就印证了这一点。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是朱棣这个马背皇帝和黄昏这个妖人,两个人有着共同的目光和志向,这对君臣狼狈为奸,才有了大明当下的对外国策。

    不过话说这样,摩诃黛维什么也没说,和二王兄没什么好说的。

    对桑森泰行礼,“女儿这便出发去占城。”

    孔坎无奈行礼,“我去大城。”

    拉坎登看着弟弟和妹妹离开,眼神有些奇怪,轻声对父亲道:“父王,你看妹妹这是什么情况,我还以为她会主动要求去吴哥。”

    妹妹摩诃黛维的野心,其实大家看在眼里。

    只不过没放在心上。

    她一个女子,有什么机会来觊觎王位,毕竟妹妹再有能力,野心再大,也远不如盛唐的那位大周女天子。

    桑森泰有些欣慰,“她能主动提出让你去吴哥就是好的,待我澜沧渡过此次难关,你继承王位之后,善待她便是。”

    拉坎登嗯了声,起身,“孩儿准备一下,即刻去吴哥。”

    桑森泰点点头,“早去早回。”

    ……

    ……

    在一座战略要地的城池里,锦旗林立,刀戈寒影,大明雄师驻扎此地,城后通往大明广西方向的官道上,车流不息,全是辎重粮草车队。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只要国内能保证大军的后勤,那么大明的雄师就可以横扫这片疆域。

    这是个很明显的形势。

    在这座靠近勐泐城,又和广西较为接近的名为凉固的要害城镇中,大明雄师已经驻步不前半月有余,哪怕五军都督府那边屡次催战,狗儿也置之不理。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

    何况五军都督府那边的人,也不敢轻易得罪狗儿,所以军令都比较温和,狗儿自然有底气不管,不过狗儿也详说了理由。

    既然彼此给面子,五军都督府也就没再说什么,只能如实上报朱棣。

    凉固,距离澜沧江还有一段距离。

    距离王都万象更远。

    按照五军都督府的意思,是想先越过澜沧江,免得对方组织兵力在澜沧江设置防线,到时候就徒然增加战损。

    但狗儿的意思也很明确,若是过了澜沧江,那么桑森泰就没了死战的心,只会想着投降,那么这一次大军出征虽然达到了一种战略意图,但更大的战略意图却因此而胎死腹中。

    五军都督府那边知悉狗儿的意图后,震惊莫名。

    不愧是跟随陛下的狗儿大监。

    这野心……简直要得!

    此刻狗儿就站在凉固城内最高的烽火台上,身披大氅负手按剑而立,很有些雄姿英发——这是他的心病,作为残缺的男人,狗儿在沙场之上,还是想重拾男子霸气。

    所以出征以来,不管天气如何,狗儿都身披大氅腰间挂剑。

    别说,不明真相的人还真觉得狗儿霸气无双。

    但唯有知道真相的人明白,狗儿大监这是在打肿脸充胖子,霸气什么的,都是他想要的一种形象罢了,他的本质还是一个太监。

    有一说一,哪怕狗儿是太监,远征明军之中,无数大老爷们儿都对狗儿信服有加。

    靖难的白河沟战事就不提了。

    此次出征澜沧,狗儿对大军的调度也是让人刮目相看,各军种之间在狗儿的军令之下,密切配合,几次出战,也都屡有斩获。

    只不过让所有将士都不明白,为何有时候明明可以全军出击,将敌军全歼,那么良好的战机和形势,狗儿大监却下令不准追击。

    美其名曰,穷寇莫追。

    但真相如何,整个远征澜沧的大军之中,恐怕没人知道,大家更不明白,狗儿大监这次出征,明明带了三万神机营,却一直藏着没有动用。

    若是三万神机营出动,大军的战损将会更低。

    此刻站在狗儿身边的一位将军就不解,问道:“王帅,卑职有一事不明,咱们驻留凉固的时间是否是太久了,给了澜沧太多的时间准备。”

    狗儿的大名姓王,出于尊重,大家都称呼他为王帅。

    这位将军姓曾,名庆隆。

    当年黄昏出使安南,就是他率兵负责拱卫使团,结果数百袍泽长眠异国他乡,曾庆隆当年只是个指挥,于是留在了广西边军,打安南之战,他因功擢升,成了实权将军,和广西守将房陵搭档。

    如今这两人是广西边军的顶梁柱。

    狗儿笑了笑,看着远方的天空,道:“世人皆以为我狗儿是个内侍,是陛下身边的一条狗,但是此次出征澜沧,我狗儿便要做这人间第一狗!”

第八百七十七章 欲一举平定中南半岛!

    这话很有些自嘲的意思。

    不过在曾庆隆看来,狗儿大监这话其实有些怨言,也难怪,毕竟以狗儿的能力,早该如郑和郑大监一样得到重用。

    靖难已经十一年了,狗儿现在才成为军中主帅。

    站在一旁的房陵,作为靖难功臣的后人,也是广西守将,对战事更有经验和眼光,闻言笑道:“之前我就在猜测王帅的意图,现在听你这么一说,恍然大悟了,只是有点疑惑,陛下会允许咱们这么做么,再者,这块肉太大,咱们一口吞得下么?”

    顿了一下,“如果真能达成,倒确实让人向往。”

    狗儿笑道:“试试也不亏,实际上我有把握,不是对自己有信心,而是对你们,对我大明的将士,对那三万神机营有信心。”

    曾庆隆若有所思,“王帅,你该不是要……”

    狗儿哈哈一笑,“没错,我的想法就是这样,给澜沧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说服吴哥、占城和大城这三个国家一起出兵,到时候四国兵力聚集澜沧,我等省却了东奔西逐的麻烦,直接一次性解决他们的有生力量,之后也便有了借口,再长驱直入占城、大城和吴哥王朝,如此一来,这一整片山河都会说我大明的疆域!”

    虽然已经猜到,但听到狗儿这么说,曾庆隆和房陵还是呆滞在原地。

    好大的胃口!

    狗儿竟然妄图一次出征,解决四个国家。

    须知这四个国家的兵力聚集在一起的话,怕是得有七八十万人,而咱们出征澜沧的兵力,也就二十万人,这其中还有三万神机营没怎么动用。

    也就是说,常规兵力只有十七万。

    这已经处于绝对的兵力劣势了,自保尚且有问题,更别说一口吞掉,狗儿莫不是疯了?

    狗儿侧首,从两人的神态之中看出来他俩的不信,笑了笑,“是的,别说你们不信,最初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自己都不信,不过后来我也想了一下,陛下交代的意思很明确,打下澜沧,将交趾、八百大甸和澜沧联成一片,再等几年打下漠北之后,再征讨吴哥、占城和大城,毕竟咱们如果要双线作战的话,压力巨大,怕是容易出问题,但是我又在想,既然打澜沧是打,何不顺势将吴哥、占城、大城也打了,没必要再拖几年。”

    顿了一下,“兵力,肯定是够的,毕竟北方那边并没有开战。”

    房陵沉默了一阵,“陛下知道吗?”

    狗儿有些心虚,声音轻了许多,“出征之前,陛下是不知道的,不过随着我们大军在凉固驻留半月有余,五军都督府那边屡次催战都被我拒绝之后,陛下现在应该知道我的意图了。”

    曾庆隆唔来一声,若有所思,“但是陛下好像并没有相关旨意发过来,也就是说,陛下难道默许了王帅的战略意图?”

    狗儿摇头,“不知道啊,说个你俩不知道的事情,我也是刚刚得到的消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在应天城叛乱,已经自尽身亡,但是锦衣卫基本上废了,现在京畿那边也是一地鸡毛,陛下愁烦的事情也极多,咱们就不要多给陛下添乱了。”

    曾庆隆和房陵讶然无比,“纪纲死了?!”

    狗儿颔首,笑容灿烂,“死了,终于死了,纪纲之死,意味重大,如今朝野之间,大概没有臣子再心惶然然了。”

    也就是说,自己那个好友黄昏,终于还是赢了纪纲。

    当然,深层一点的原因,是陛下不再提防建文旧臣,国内的形式将会更稳定,对于自己出征澜沧而言,有个稳定的后方,出征也能更安心。

    胜算更大!

    房陵作为边将,对纪纲印象不深,也不关心,他更关心当下的战局,问道:“但是征讨澜沧的事情,是大事,锦衣卫造反已经平定,陛下不会不管咱们这边,所以陛下迟迟不来旨意,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揣摩不了圣意,后续操作怎么走?

    狗儿笑了笑,“陛下没有旨意就是最好的旨意,放心吧,我在陛下身边待了十多年,不敢说最了解陛下,但多少知道陛下的一些习惯。”

    又道:“我们给澜沧一个月的时间,然后等吴哥、占城、和大城的兵力抵达澜沧境内的同时,我们就要抢渡澜沧江,占据有利地势摆开阵势,然后对四个国家的兵力采取逐个击破的大战略计划,至于兵力劣势,我不认为是问题。”

    曾庆隆担心的道:“我大明儿郎虽然骁勇善战,但兵力劣势是不可忽略的事情,王帅,不可大意啊,咱们可输不起,一旦输了,交趾和八百大甸那边趁机闹事的话,局势将不可挽回,到时候咱们几个,抄家灭族就不说了,有什么颜面去见死在交趾和八百大甸的那些袍泽?”

    曾庆隆深有感触。

    当年率领精锐拱卫使团出使交趾,还是在徐辉祖的率领下,可面对交趾绝对优势的兵力下,曾庆隆麾下儿郎也死伤惨重。

    虽然最后曾庆隆为袍泽报了仇,可有些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狗儿依然自信睥睨,“会有支援的。”

    倒是房陵,作为边军守将,更有眼光一些,“以咱们大明雄师的实力,以少胜多并不难,可王帅,你确定澜沧能说服吴哥、占城、大城会一定出兵到澜沧来?”

    狗儿摇头,“不敢确定,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帮一下澜沧,有事实来‘说服’吴哥、占城和大城出兵,让他们明白,不出兵就等着灭国罢!”

    房陵问道:“可要怎么帮助澜沧?”

    狗儿道:“我已经派了人去这三个国家散布消息,只要打下澜沧,我大明雄师就要从交趾、八百大甸和澜沧三线出兵,同时进攻这三个国家,一统这片区域,现在我们驻留凉固,而我已经下令让交趾和八百大甸的大部分驻军调动,去往和占城、大城交境的边境,一方面是和我们这边行程三叉戟的战略路线,另一方面……占城和大城知悉后必然惧怕,所以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出兵到澜沧,帮助澜沧抵御,之后希望交趾和八百大甸那边乱起来,如此才能不被灭国。”

    战争,永远是源于政治。

第八百七十八章 沙场人间第一狗,朝堂千古妖人

    狗儿的野心很大。

    他要做人间第一狗,如果真让他一举平定澜沧、吴哥、占城和大城,那么狗儿将一跃成为永乐八虎之首,也不仅仅是人间第一狗。

    会是大明的战神!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可以说是愚蠢,但也可以说是坚持。

    狗儿此举,却只能说是狂傲。

    并不是不可为。

    大明兵力处于劣势,但战力处于优势,后勤方面更是全方面碾压中南半岛。

    曾庆隆和房陵二人沉默了一阵,心思思绪万千。

    打不打得赢四国联盟?

    答案是未知的。

    但是值不值得打?

    答案是肯定的。

    早些年军中很多人认为交趾不值得打,因为那边穷,但是现在呢……随着军器院和货币改革司那边用着交趾的金银铜矿资源,大明军政之间都直呼真香。

    如果大明打下整座中南半岛,再利用黄昏研究出来的水泥广修官道,再提升改进一下马车等运输工具,那么整座中南半岛的矿产资源、粮食资源都能源源不断的运往大明。

    甚至还可以是兵源!

    有了这块巨大的后花园,大明再打漠北,基本上没有不一举荡平的道理,甚至可以一路北上西进,大明将会成比元帝国更强大的世界霸主。

    因为元帝国只打,不治理。

    但是大明不存在这种状况,因为咱们大明有一个妖人。

    黄昏。

    有他在,永远不愁治理方面的事情,他总能给咱们的永乐陛下以最合适的理由和建策,将打下的江山治理成大明的疆域。

    交趾就是前例。

    如今的交趾,在黎族的帮助下,基本上已经出现了有交趾本地人以大明人自称的情况,同化已经初见效果,再有个几十年,交趾就彻底被同化,那时候,世间再无安南。

    而如果真的打下来这四国,那么狗儿肯定将是大明的战神,封公列候水到渠成,作为这一场战事的将军,曾庆隆和房陵两人,自然也有希望封公。

    因为打下这四国的意义,太过非同寻常。

    最简单一点。

    打下这四国,大明就已经媲美汉唐!

    你说咱们的永乐陛下能不高兴?

    陛下高兴了,臣子能不受益?

    况且就算打不下,也有狗儿这个高个子在前面顶天子暴怒,咱们这些人最多受点牵连小罪,一念及此,曾庆隆房陵两人就振奋起来。

    可以干!

    千秋功业,在此一举。

    房陵立即大声道:“王帅,此举重大,不知道您还有什么吩咐,只管说,卑职必定全力配合,务必完成这一个大局。”

    曾庆隆也点头,“一定全力支持王帅。”

    狗儿笑道:“也没什么吩咐了,我已经让人去佯攻澜沧江附近的澜沧军队,但是会有胜败,你们在军中好生安抚兵心就好。”

    必须给澜沧一个错觉。

    大明并不是不可战胜,只要四国联盟,打败大明就有把握。

    然后……

    我狗儿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人间第一狗。

    又缓缓地道:“另外,我有个计划,这个计划来源于陛下对娑秋娜的安置,澜沧、吴哥、占城和大城四国,我们也需要一个傀儡,或者说,我们应该给陛下准备一个傀儡,这个人选我其实已经有了,就是桑森泰的女儿摩诃黛维,这个女子野心勃勃,而这种人也比较好控制,所以是个不错的人选,我打算派人去和她取得联系,根据我的推测,如果澜沧有人能想到四国联盟对抗大明,大概只有这个摩诃黛维,所以我需要你们两个人谁来直接负责此事。”

    曾庆隆和房陵对视一眼,还是房陵主动请缨,“我在广西这边的时间更长,接触澜沧人的时间多一些,这个事我愿意负责。”

    狗儿笑道:“好。”

    时有风来。

    狗儿一身大氅随风飘舞,这位志在做人间第一狗的大太监按剑望向远方,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一片不算丰饶的山河。

    但是以后,在陛下这位千古君王的治理下,在黄昏这位千古人臣等打造下,这片江山会变成世间最为丰饶的后花园!

    狗儿心里喃喃自语,“若是做成了这件事,这片土地,千百年间,大概都会有我狗儿的名字流淌在寻常百姓的巷陌之中罢。”

    很好。

    让我们拭目以待。

    不知何处,有士卒唱起了精忠报国: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土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和贺……

    狗儿一身猩红大氅,随风飘扬。

    腰间剑气昂扬。

    ……

    ……

    大朝会后,朱棣处理了诸多政事后,情绪很是不错,看了一眼今日来参加了大朝会的姚广孝和东厂提督黄昏,宣布退朝,同时让这两人留下去往乾清殿。

    并着令兵部尚书金忠,五军都督府的李景隆也去乾清殿议事。

    大朝会是宣布决策。

    真正商议事情,还是看乾清殿的小朝会,或者是商议在大朝会没有落实下来的事情,陛下此举,显然是还有大事没定。

    其他臣子议论纷纷的退朝。

    黄昏这段时日还是没日没夜的忙,不过比起之前好了许多,毕竟现在他要做的事情都具有了规模,大部分时间交给心腹去办即可。

    然而有些事还是得他亲力亲为。

    比如……

    最近从时代银行拨巨款,在应天城这边组建了一个大型工坊——直接找朱棣要的地,这个工坊也只做一件事:研究蒸汽机。

    这个事情黄昏必须亲自去办。

    因为蒸汽机的大概原理只有他清楚,所以他这段时间一直在忙这个事情,没办法,鞑靼那边的官道在修建之中,大明疆域内的官道也在快马加鞭,等官道修好,把蒸汽机弄出来的话,那么……火车就有可能提前出现!

    一旦有了火车……

    这个意义之大,简直不敢想象。

    所以研发蒸汽机,以及其后的什么内燃机……只要是提高工业水平的,黄昏真的不余遗力,工坊那边要什么给什么,但黄昏心里也明白,这种跨时代的产物很难搞出来。

    而且搞出来了的话,其他工业工艺也要提高。

    所以黄昏又加大了对冶金工艺的投入,希望能达成工业体系的配套提升,不仅如此,只要是工业相关,黄昏都大力投资。

    一句话,现在的时代商行几乎是倾尽所有,不为赚钱,就为了提升工业水平。

    所以这段时间沈熙礼看见黄昏就心情不好,见面第一句话也简单,只有两个字。

    没钱……

    历史证明,只要不是跨时代太远,还是有可能成功的,黄昏已经听到了顺天那边的捷报,说水电研发快要成功了……

    一旦成功,那就标志着其他工业也能借着电力的出现而获得跨越式的提升。

    然后投入巨资研发电动机……

    电动机,蒸汽机,内燃机,尤其是冶金工业的提升,只要把这些基础工业难题解决了,那么大明走入工业化的指日可待。

    到时候,亚欧非区域之内,大明火车直达,让神机营去送温暖,并带回伴手礼。

    而海外区域么……

    有了蒸汽机和内燃机,再有海量的钢铁资源,难道老子不搞几个战舰?

    甚至不搞一下飞机?

    那就对不起穿越者的身份。

    黄昏走在去往乾清殿的路上,想到这里笑了,没错,民间对我的评价没错。

    老子就是妖人。

    千古第一妖人!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272/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王冠最新章节!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所写的《大明王冠》为转载作品,大明王冠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王冠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王冠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王冠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王冠介绍:
1402年,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朱棣身骑白马万人中,入主紫禁城,加冕为帝,青史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的两个字。
永乐。
1402年的同一天,一位现代人来到应天城,用一生繁华,打造出另一顶王冠。
大明王冠。
大明王冠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王冠,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王冠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