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关山纪年TXT下载关山纪年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关山纪年全文阅读

作者:风起深秋     关山纪年txt下载     关山纪年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十五章 另筹谋 李唐国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投推荐票

第七十六章 神龙年 还位李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投推荐票

第七十七章 新发现 灵山有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投推荐票

第七十八章 拈花笑 摩诃迦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投推荐票

第七十九章 知实力 春亭直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投推荐票

第八十章 传神通 新的篇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投推荐票

第一章 有惊无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投推荐票

第二章 御道,宫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投推荐票

第三章 万象神宫

    可是这样的猜想未免有些与理不通。

    若是关山在此留下的后手,那身为关山代理魁首的春亭为什么会毫不知情?

    不过不管此人是友是敌,此时对其隐瞒都没有任何意义,春亭想了想,还是对牛轲廉坦然承认。

    “我等正是来自关山。”

    牛轲廉听后,面上浮现出一丝激动之色,不过他没有贸然相信,而是选择对春亭继续追问。

    “有何凭证?”

    听见牛轲廉所问,春亭示意我取出鬼谷令,然后他从我手中接过鬼谷令,慢慢的走到牛轲廉的身旁,在让他观看的同时也在防备他突然出手伤人。

    而牛轲廉观看之后,似乎是得到了确认,不过还是犹豫了一下,语气缓和再次问道。

    “敢问阁下可还有其他凭证?”

    春亭见他没有再度出手的意向,于是示意我走到他二人身旁,同时让我举起左手,让牛轲廉看清我手上所佩戴的山海环。

    在牛轲廉再三确认之后,我们能明显感觉到他身上的敌意彻底消失,然后在我们众人的注视下,他做出了令我们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居然单膝跪地,对我态度异常恭敬!

    “守陵人牛柯廉拜见魁首。”

    全场寂静。

    由于事发突然,众人面面相觑,根本不清楚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

    明明前一秒还打来打去,但下一秒却如此恭敬,这态度的转变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而牛轲廉口中所说出的内容更是引人深思。

    或许他也曾出自关山,所以认得这鬼谷一脉的信物,既然此物只有鬼谷转世才能将其唤醒,那他称我为魁首一事仔细想想其实可以理解。

    可是这守陵人又是怎么回事?

    他既然自称是守陵人,难道这里不是宫殿而是陵墓?

    春亭见到他的动作,也不管刚刚两人还打生打死,他伸出手打算将牛轲廉扶起,但牛轲廉却丝毫不为所动。

    而看情况,他明显是对我一人如此恭敬,春亭只好看向我,示意我说些什么。

    我虽然一头雾水,不过也只好连忙走向前,伸手扶起单膝跪地的牛轲廉,同时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牛先生快快请起,敢问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什么地方。”

    牛轲廉顺着我手臂的力量缓缓起身,态度依然谦卑,他先是看了凌轩一眼,然后低着头对我认真的回答。

    “牛轲廉万万不敢当此先生之称,魁首称我轲廉即可,您身边这位所猜不错,这里正是万象神宫!”

    薛楠听到他如此肯定的回答,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呼。

    “这里居然真的是万象神宫。”

    果然,凌轩的猜测是正确的,这里确实便是传说中的万象神宫。

    可是据记载万象神宫早已被毁,那我们眼前这真实的宫殿又该如何解释?

    亓芷在情势转变后,早就去把刚才乱跑的无双抓了回来,她抱着无双仔细检查有没有受伤,直到上下打量发现无恙过后这才放下心来。

    而这时正好传来薛楠的惊呼声,亓芷好奇的看向薛楠,想要知道我们口中的万象神宫到底是什么地方。

    “楠姐姐,万象神宫是什么地方啊,是神住的宫殿么?”

    同样是由于不懂而发问,可薛楠对于沈浪和亓芷待遇明显不同,她宠溺的揉了揉亓芷的头,然后开始对她说起这万象神宫的来由。

    “我的傻妹妹啊,万象神宫可不是什么神住的宫殿,而是大唐的一座代表宫殿。”

    我们口中的万象神宫,其实便是明堂,只不过专指唐朝之时的明堂。

    所谓明堂即是明正教之堂,是古代帝王所建的重要礼制建筑,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大享祭天,并配祀宗祖,此处既是布政之宫,同时也是敬神之所,地位崇高,神秘威严。

    而唐朝之时的明堂便是为武则天至尊所居,是她皇权的象征之地,而大享明堂则是武则天当政时的重要活动。

    又因为明堂气势恢弘壮观威严,这座宫殿作为儒家礼制的重中之重,武则天为了显示此处设计顺天应人符合礼制,所以她给明堂起了一个十分庄严神秘的名字,也就是我们口中所称呼的万象神宫。

    “哦,我懂了,原来这是武则天建筑的宫殿。怪不得看起来如此华丽壮观。”

    亓芷听见薛楠的讲述,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不过稍一深思,她便提出了另外的疑问。

    “不对啊,你们见多识广,就连朱元璋的地下皇陵都曾经进行过探索,而这只是一座史书中曾有过记载的普通宫殿,为什么你们会如此惊讶?”

    虽然牛轲廉在见到鬼谷环令之后态度恭敬,不过春亭并不能确定他是否真的不会再次出手,所以春亭一直牢牢的盯着他,听见亓芷的疑问后也没有多做回答,只是简单的一句话,让亓芷知道了我们惊讶的原因。

    “因为万象神宫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在这里出现。”

    虽然只有亓芷发出了疑问,不过沈浪同样对万象神宫毫无了解,他见春亭无心多说,便看向凌轩,想要从他口中得到这一切的真相。

    “师傅,为什么万象神宫不应该在这里出现?如果不应该在这里,那它应该在哪里?”

    凌轩表情有些微妙,弈和见状,大致猜出他对这里并不了解,于是缓缓开口为他解围。

    “其实这万象神宫,本来就不应该继续出现在这个世上。”

    随后,他便说起了此中的原因。

    万象神宫落成后,武则天大赦天下,从万象神宫建成历经武则天称帝,从永昌元年到长安四年,几乎每年的重大节日都在这里进行朝拜与祭祀,万象神宫的圣殿成为了正殿,同时也成为了她的统治中心。

    可是好景不长,在证圣元年时,武则天的面首薛怀义失宠,他失宠后心生愤恨放火烧了万象神宫一旁的天堂,然而由于万象神宫离天堂过近,火情从天堂处一直延伸到了万象神宫,至清晨时二堂一并毁于大火。

    万象神宫是武则天命运和皇权的象征,万象神宫被毁对武则天打击很大,然而她并没有灰心,在明堂被毁后,她又下诏重修明堂,终于在武则天天册万岁二年,重新修建的新万象神宫落成。

    这一次重修与之前有些许不同,万象神宫其上金凤改为火珠,被唐人誉为国宝,而由于这次新修的万象神宫内贡奉的是武氏族人,故为武周明堂,又被称为通天宫。

    直到安史之乱时,万象神宫被叛军和回纥兵两次焚烧,于宝应元年被彻底损毁。

    至此,象征国运的万象神宫在见证大唐盛衰沉浮与荣辱变迁后,在战火中轰然倒塌,化为焦土残垣。

    说到这里,弈和看向牛轲廉,虽然疑惑但是却无比确认。

    “所以,万象神宫本来就不应该再次出现在世上!”

第四章 乾陵疑云

    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万象神宫既然已经毁于战火,那自然就不应该于此处再次出现。

    沈浪听后终于明白了我们为何如此惊讶,他整理了一下得来的信息,看着我们确认道。

    “也就是说并不是万象神宫有什么玄机,而是真正的万象神宫早就随着战火被毁,根本不应该在这里出现,所以你们才如此惊讶?”

    弈和点了点头,承认了沈浪的猜测。

    而我的关注点却与他们并不相同,虽然我不清楚万象神宫为何会在这里出现,不过这里却并不是只有我们一行人。

    我将目光转移到依然恭敬立于一旁的牛轲廉身上,他既然能出现在此地,或许会知道一些我们并不知晓的隐情。

    “你叫牛轲廉对吧,你刚才口中所说的守陵人是什么意思?”

    守陵人。

    其实刚才牛轲廉一开口,我就对这所谓的身份深感好奇。

    只不过众人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万象神宫之上上,如今随着弈和的解释,众人听后纷纷安静,我终于有机会问出了这个问题。

    而牛轲廉听见我的疑问之后似乎早有准备,在一旁用骄傲的语气对我恭敬的回答。

    “回禀魁首,我牛氏一脉世代尊李卫公命令,与此守护万象神宫,从唐时至今从不曾有过懈怠。”

    我恍然,原来他这一脉是奉李靖命令隐于此地,难怪知道我们来自关山态度大变,可这与陵墓又有何关联?

    “既是守护万象神宫,那你又为何自称守陵人?”

    牛轲廉态度淡然,但是从他口中说出的内容却让我们无法平静。

    “禀魁首,因为武后遗体葬在此地,我等在此既是守护万象神宫,同时也是守护武后遗体,所以自称守陵人。”

    闻听此言,众人皆惊。

    众所周知,武则天沉睡在乾陵之中,而从牛轲廉的口中我们居然得到了截然不同的信息。

    他既然说武则天葬在此处,那也就代表着武则天并未葬在乾陵!

    乾陵,位于咸阳北的梁山之上,为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规模宏大雄伟富丽,堪称历代皇陵之冠。

    传说中,武则天决定在关中选择吉地建造帝陵,而最后这件事的人选定在了两个人身上,其中一位是太史令李淳风,而另一位便是火山令袁天罡。

    袁天罡接旨后来到关中,他于夜观天象,只见一处山峦紫气冲天与北斗相交,于是他认定此处是块宝地,于是急忙奔上山峦找到龙穴吉壤,随后摸出一枚铜钱放到此处盖上浮土,这才下山回朝复命。

    而李淳风接旨后,在秦川大地发现突兀出一座奇怪的石山,好像一位女子安睡在蓝天白云之下,李淳风大为吃惊,于是抓紧上山,以身影取子午以碎石摆八卦,拔出随身携带的发针在选定之处扎入土中,之后满意的下山准备回朝复命。

    武则天听二人说已经选中陵墓的吉地,便派人再去复查,大臣在来到梁山后,发现原来李淳风的那根发针正扎在袁天罡那枚铜钱的钱眼里!

    由于是两位风水高人所选之处,乾陵的地形地貌完全应合了阴阳两仪、天地配合的完美结合,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合,乃生万物。

    可是现在牛轲廉却说这乾陵并非武则天长眠之地?

    我因为自己听错了,于是再度开口对其确认。

    “武则天龙体并未葬在乾陵?”

    牛轲廉还未说话,春亭却忽然点了点头,他听后对牛轲廉戒心稍减,回过头虽然疑惑但是却十分肯定。

    “我曾经去过乾陵,仔细观察之下发现了一些问题,他说的没错,乾陵处不可能是真龙墓穴所在。”

    而听到了春亭的确认,我心中的诧异不减反增,连忙追问。

    “不是说乾陵选址乃是袁天罡与李淳风共同寻找到的吉壤,以此二人的风水造诣,怎么可能出错?”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你若是到过乾陵,就应该知道我为何会出此言。”

    春亭摇了摇头,对我所说进行了反驳。

    “关中十八陵以太宗所在昭陵为首,昭陵是李唐龙脉中的龙首之位,然而乾陵在昭陵的上首位,风水位序颠倒,让一个当过皇帝的女人骑在了大唐的龙头之上,这本是就是一件不合常理的事情。

    而乾陵所在的梁山其北峰居高,山形似少女平躺一般,风水讲究以形养形,若是乾陵选址于此,从此李唐皇室必定男弱女强为女子所控,袁天罡辅佐武则天称帝只是为了弥补龙脉所缺的水,可不是为了从此代代女子称帝,此处必有蹊跷。

    梁山主峰远观直秀,风水中属木格,而南二峰圆利为金格,三座山峰虽然挺拔,但远看方平为土相,金能克木土能生金,整座山形龙气助金,地宫主峰之下,主必为金格之人所控,而最后覆灭李唐的黄巢,正是金命之人。

    而且,乾陵墓址之处皆是岩石,陵墓地宫乃是凿石而成,在风水上说顽石之地不宜安葬,整个乾陵处全是岩石,岩石层很厚地气无法导入,这说明此处一定不是真龙之穴!”

    听春亭说到这里,我忍不住想起了一处蹊跷。

    唐十八陵,其中十七处均被破坏,只有乾陵主墓保存最为完好,同时乾陵也是唐朝帝陵中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过的陵墓!

    唐朝末年黄巢起兵,他不惜动用四十万大军打算盗掘乾陵,从中取出武则天留下的稀世珍宝,但是四十万大军即便挖出了一条四十余米深的沟壑,却也没找到墓道入口,黄巢最后只好悻然作罢。

    在五代之时,后梁崇州节度使温韬同样惦记上了乾陵,他所盗陵寝之多堪称有史记载之最,在他任节度使的七年时间内,足足挖掘了十七座唐皇陵,最后只有乾陵得以幸免。

    他和黄巢一样,兴动了数万人马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三次上山均遭风雨大作,人马一撤天气立即转晴,温韬虽然不解其中缘由,但是也心有余悸,遂此绝了念头,乾陵至此逃过第二劫。

    莫非……

    看着我沉思的表情,牛轲廉这时候不再沉默,缓缓开口,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

    “回禀魁首,此人所说不错,武后从始至终从未考虑过风水一说,乾陵并非真龙陵墓,从设计施工到最后浇筑铁水封盖,其目的仅仅只有一个。”

    我听见牛轲廉所说,更加坚定了我的猜测,看着他缓缓询问。

    “防盗?”

    牛轲廉坚定的点了点头,承认了我的猜测。

    “正是防盗!武后在乾陵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让乾陵变成一座不可能被人挖掘的陵墓,除此之外别无他意!”

第五章 守陵人

    居然是这样。

    听过牛轲廉的解释,之前所有的疑问都得到了答案。

    难怪春亭口中乾陵风水如此怪异。

    难怪黄巢与温韬动用几十万大军都无法打开乾陵地宫。

    原来乾陵本就不是帝陵,武则天在此处的所有布置,其实只是为了让人无法打开乾陵地宫。

    关于乾陵的防盗工程,史书中曾有过明确的记载。

    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

    据传乾陵墓道位于陵墓正南,呈斜坡形,全用石条填砌,层层叠放在墓室内的甬道之上,石条之间用铁栓板拴拉,上下用铁棍穿联,最后浇筑铁水封盖,可谓固若金汤,乾陵防盗工程如此复杂,为历代帝王陵墓中所罕见。

    从风水龙脉的角度来说,乾陵所在并没有任何可取之处,但如果仅仅是从防盗的角度看,武则天无疑是成功的,乾陵地宫确实如她所愿,这千百年来从未被世人所打扰。

    可是这又是为了什么?

    难道在乾陵地宫中有什么稀世珍宝,这宝物珍贵到了让武则天甚至不考虑风水的地步,仅仅是让乾陵变成了一座钢铁一般的壁垒?

    我们看向牛轲廉,想要知道其中隐情。

    牛轲廉既然开了口便没有吊着我们的打算,他微微低头谦卑有礼,对我们一五一十说起了乾陵存在真正的意义。

    “禀魁首,乾陵中虽然藏有无数稀世珍宝,不过那都是凡俗之物不值一提,但是当年您曾在乾陵内藏有一物,虽不知是何物不过极其重要,您特意对李卫公及火山令吩咐过其中的重要性,所以乾陵才会对防盗如此重视。”

    “而乾陵之所以千百年来无人能够盗掘,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没有人能找到打开乾陵的唯一钥匙,这把钥匙同武后遗体一并藏在这万象神宫之内,我这一脉虽然奉命守护万象神宫,不过实际上守护的却是那打开乾陵的钥匙,所以自称守陵之人。”

    虽然一时之间听到这么多事情有些难以接受,不过我大致还是理清了其中始末。

    牛轲廉口中的“我”便是当初的关山魁首,他曾在乾陵中留下一件十分重要的东西,袁天罡以及李靖为了将此物妥善保存,便说服了武则天,让她放弃了葬在乾陵的想法,而是将乾陵打造成了一座钢铁般的壁垒。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乾陵处在风水上并无可取之处,而袁天罡与李淳风却选择了那里,因为乾陵本就不是帝陵之处,在实质上其实只是一处存放物品的仓库而已。

    至于武则天真正长眠的帝陵之地,则是我们面前这座万象神宫,同时在宫内,当初的“我”还存放了一把能够打开乾陵地宫的钥匙。

    牛轲廉的先祖受李靖的命令,世代守护万象神宫的安危,而我们从天而落,他以为我们是为了钥匙而来的歹人,这也就是见面之时他忽然出手的原因。

    理清了这一切,凌轩对牛轲廉的戒心开始降低,好奇的问起了这里的机关。

    “牛兄弟,既然你奉命守护万象神宫,想来对此处相当熟悉,我们是从龙门石窟的迦叶尊者雕像出发现暗门,从而进得此处,而刚一进来就从阶梯上掉落到这里,这又是为何?”

    牛轲廉却并未直接回答,而是看着我出言询问。

    “敢问魁首,此处是否均为关山中人?”

    我摇了摇头,用手指向春亭对他解释道。

    “并不全是,严格来说我自己其实都不是关山中人,此人才是关山目前真正的魁首之位,不过众人都曾经同生共死,言语之间不必隐瞒。”

    牛轲廉听我说自己不是关山中人满脸诧异,不过他刚刚才检查过鬼谷环令,虽然不解却还是依然坚信着自己的判断,他看着春亭开口说道。

    “既然如此,想必诸位都知道关山六部的存在。”

    关于六部,春亭曾对我们有过解释,我们点了点头,示意牛轲廉并不需要再度讲解。

    牛轲廉见状松了口气,他点了点头,说起了其中究竟。

    “这万象神宫,其实便是关山工部所一手设计建造,其中机关当然也是工部所留。”

    我们闻听纷纷看向陈工,陈工的脸上也露出了疑惑,看向牛轲廉等着他的解答。

    牛轲廉并未迟疑,他再度开口为我们说起了阶梯上的机关所在。

    “由于事关重大,所以这万象神宫定然不可能交于外人建造,当初此处便是由工部中人一手设计,所以在其上颇用心思,此处既然无比重要,自然不可能会放任常人来此。

    而从理论上来说,只有魁首以及二位大人会知道此处,所以工部众在阶梯上做了手脚,一旦在阶梯上所承受的重量超过三个人相加之和,阶梯便会自行断裂,这也就是此处的第一道机关。”

    陈工面色惭愧的摇了摇头,开口对春亭解释道。

    “大人,是陈工失职了,关于此处的记载或许已经丢失,我对这里没有任何了解。”

    春亭无所谓的挥了挥手,安慰着失落的陈工。

    “此事不能怪你,千年已过,很多事情都已经没了传承,若是没有你我们连此处都寻找不到,你又何罪之有。”

    说完后,他看向牛轲廉,问起了接下来的问题。

    “既然如此,我们落下处的网兜又是怎么回事,既然此处如此重要,为何却没有设置要命的机关,反而是留了一条生路?”

    牛轲廉抬头望向我们落下来的地方,语气中满是感慨。

    “工部中都是惊才绝艳之人,多加考虑之后,他们想到或许有一天魁首及二位大人无法来此,而他们所委派来到这里的人可能并不清楚此处究竟,为了以免误伤,他们以天蚕丝铺垫了一层密密麻麻的网兜用以缓冲。

    这样一来,即便来人从上不慎跌落也不至死,若是关山中人到此,自然有我这一脉予以接应,若是心怀歹意之人到此则寸步难行,即便从阶梯上活了下来也万万无法逃出生天。”

    随着牛轲廉的讲解,我们不得不感叹先人的智慧,若是没有这一后手存在,只怕我们早就命丧于此。

    这时,春亭忽然开口,他直视着牛轲廉的双眼,一字一顿神情认真。

    “所以,你的目的是什么?”

    牛轲廉丝毫不让,他目光与春亭交汇,从口中坚定的说出了自己的使命。

    “牛氏谨遵魁首及李卫公命令,世代于此守护万象神宫,使命只有一个。”

    “何日魁首亲至,便带领魁首取走此处的睚眦雕像与打开乾陵的钥匙,然后将魁首安然送出此处,这就是我们这一脉传承千年的唯一使命!”

第六章 神道,石门

    牛轲廉目光清澈,我们从中看不到任何一丝虚伪。

    春亭与他对视良久,这才收回了那如刀一般锐利的目光,走到一旁不发一言。

    见状,我只好出来缓和这尴尬的气氛,看向牛轲廉歉意的说道。

    “牛兄弟,你也莫要怪他,他也没有恶意,只不过此事实在关系重大,而且我们身后还有一群隐藏在暗中的敌人,不得不多加小心。”

    牛轲廉洒脱的一笑,看样子是并未在意。

    “魁首严重了,如此小事柯廉怎么可能会放在心里,只不过在下当不起魁首如此称呼,若是魁首不介意,称呼我柯廉即可。”

    “那就这样,你也别叫我什么魁首了,听起来怪怪的,我一点也不适应。”

    没想到牛轲廉却摇了摇头,开口的语气让我异常的熟悉。

    “魁首,礼不可废!”

    我没好气的看了一眼弈和,他听见牛轲廉所说正在偷笑,我走了过去将他拉到牛轲廉身旁,无奈的说道。

    “这个弈和同你一样,之前也是张嘴主上闭嘴魁首的,你们不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吧。”

    二人相视一笑,居然有了一丝惺惺相惜的意味。

    无暇琢磨这两人如何去想,我看向牛轲廉,问起了下一步的打算。

    “柯廉,现在已经说清了因果始末,那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去做?”

    听到正事,牛轲廉顿时严肃起来。

    “请魁首跟在我的身后,我这便为诸位带路。”

    说着,他一马当先走在最前,我们连忙跟上他的步伐,生怕在这里丢失了方向。

    在牛轲廉出现之前,我们便已经看见了万象神宫,本以为距离不远很快就能到达,但是走起来才发现其实我们距离万象神宫并不近,只不过由于建筑过于高耸,这才导致我们离的很远就能将其发现。

    在牛轲廉的带领下走了没多久,我们便见到了一段石阶路,牛轲廉说这石阶路同乾陵一样,共计五百三十七级台阶,走完台阶便是一条平宽的神道。

    而所谓神道便是通向死者之道,沈浪虽然对这方面没有过了解,不过神道在我们之前的探索中曾经遇到过,沈浪自然记得我们当时的解释,他听到牛轲廉所说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神道?万象神宫为什么会出现神道?”

    而牛轲廉见我们面色都同沈浪一样好奇,于是他一边在前带路一边为我们介绍起来这里的建造方式。

    我们眼前的万象神宫,其实同历史中的记载并不完全一样,这里是关山工部所建造,工部众人别具匠心,在此处融合了明堂、天堂以及乾陵的建造风格,三者相辅相成之下,才有了我们眼前的万象神宫。

    比如我们刚才落下之处,在网兜两侧那两根高耸威严的蟠龙柱,其灵感便来自于乾陵,两根蟠龙柱东西对峙如梁山南面两峰,而中间便是石阶路与司马道,也就是世人口中陵墓前的神道。

    我们恍然大悟,怪不得此处会有陵墓前才会出现的神道,原来这万象神宫是融合了三处建筑的建造风格才建造而成,当年的工部之人真的是独具匠心,让人不得不为之佩服。

    我们继续向前,在石阶路的两侧端立首位的是一对威严的八棱柱石华表,华表上刻满云纹,两条腾龙盘旋其上,接着是一对昂首挺胸、浑圆壮观的石刻翼马,马身两翼同样雕以卷云纹,同腾龙纹一样似有腾飞之势。

    而翼马之后则是一对优美的高浮雕鸵鸟,这是唐朝同西域人民友好往来的象征,紧接鸵鸟的是五对配有驭手的石仗马和十对高四米左右的石翁仲,所谓石翁仲便是陵墓前的石人,代表着皇权仪卫的缩影,挺胸而立神情威严。

    而在石翁仲之后,蹲踞着四对八尊高大雄伟的石刻狮像,石狮昂首挺胸巨头披鬃,两足前伸身躯后蹲,凛然挺拔如泰山,更是为此处增加了一份神圣与威严的气势。

    走过石阶路之后,我们便来到了神道,在神道的两侧同样分布有石雕,只不过此处的石雕都是人像,而无任何动物像的存在。

    左右的两组石人群像,全都整齐恭敬地排列于神道两侧,我仔细地数了数,西侧三十二尊,东侧二十九尊,共计六十一尊。

    春亭介绍到,这些石人是当时唐王朝属下的少数民族官员和邻国使节,高宗入葬时前往参加葬礼,武则天为弘扬大唐威势,便将他们雕像立于陵前,这些石像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习惯上把这些石像称之为蕃像、宾王像,也称六十一蕃臣像。

    这些石像的穿着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也有翻领紫袖,但所雕形态都是双双并立两手前拱,姿态极为谦恭,仿佛在这里列队恭迎皇帝的到来,彰显了唐朝鼎盛之时的赫赫国威。

    我们一路边走边看,在穿过了这近百米长的神道后,终于看到了此处的第一道城门。

    这宫殿的第一道城门为汉白玉所打造,粗略估计大概有五米高四米宽,在门上精密的雕刻着各种复杂繁琐的图案,仅仅从这一扇门上,我们便可看出当时的唐朝是多么的繁华,让人叹为观止。

    我们纷纷伸出双手,试图推动这道石门进入万象神宫,然后众人在尝试过后,发现这石门岂止重逾千斤,无奈之下只能放弃这一想法,看向牛轲廉想要知道这石门的究竟。

    牛轲廉看着我们,说起了我们眼前的这道石门。

    “据我这一脉祖上记载,万象神宫的这第一道石门便是一个大问题,此石门重达百吨,若是诸位想以蛮力将其开启,只怕是有些难度。”

    沈浪不信邪,他再次伸出双手,用出吃奶的力气却依然无法撼动石门分毫,这才讪讪的走到牛轲廉身边开口询问。

    “柯廉,你既然如此淡定,想必是知道怎么打开这道石门。”

    牛轲廉却摇了摇头,神情不似作伪。

    “此处对道法有限制,只能凭借本身的力气不能使用任何神通,而在这石门后便是自来石,单纯动用蛮力无法打开,只有精通机关之术才能将其开启,柯廉才疏学浅,对此毫无办法。”

    薛楠听见牛轲廉的讲解,疑惑不减反增,看着他追问道。

    “自来石是什么?”

    若说我们之中对机关术最为精通之人,那自然是身为工部中人的陈工,这时候他缓缓开口,接替牛轲廉对薛楠做出了解释。

    “自来石是古代的一种机关,其结构简单并不复杂,但是因为多用于皇陵修建所以极其神秘,很少流传于世。”

    春亭听后淡淡的笑了,看向陈工的脸上是满满的相信。

    “陈工,看你的表情似乎对这自来石颇有信心。”

第七章 自来石

    听见春亭的话,陈工也笑了,从他的脸上我们看到的是丝毫不加掩饰的自信。

    “大人放心,与人搏杀陈工或许稍逊一筹,可若是面对如此机关陈工自然不在话下。”

    说着,他缓缓走向我们眼前的石门,准备为我们破解这传说中神秘莫测的自来石。

    陈工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实干派,虽然他一路上话语不多,不过他既然身为鲁班传人,说到机关之术他自然当仁不让,他看我们纷纷向他投去好奇的眼神,于是开始认真的为我们讲解这自来石到底是什么原理。

    所谓自来石,其实只不过是一根人工凿成的石条,虽然长度不到两米,却有一石当关,万夫莫开之说,顾名思义,这就是一块不需要外部动力的石头,其主要目的便是封堵墓室的大门。

    在制作此机关之时,施工之人先将石门门轴的上下两端统一摩成球状,在石门中与门缝相齐的部位再雕凿出一个表面突起的槽,然后在门内中轴线附近的地面之上,凿出一个前浅后深的凹槽。

    在墓室关闭之前,工匠将自来石放在石槽内,并将它的一端与墓室门相抵,在工匠们撤出墓室准备关闭墓门的时候,自来石便凭借其本身的重量与门轴两端石球的压力缓缓落下,自动的将墓门关上,因此得名自来。

    随着自来石的缓缓落下,直到这自来石顶端与墓室门上留出的槽口相对接之时,这墓门便会严丝合缝的关闭,自来石就是这样神奇般地自动顶在了墓室门内,千百年来防止着别有用心之人打扰墓主的安宁。

    由于机关完成后,这自来石与墓门相抵,所以来者要面对的重量便是百吨的石门加上自来石所抵住的重量之和,在如此巨大的重量之下,谁若是想要从外面将石门推开,那简直是痴心妄想。

    我们听到陈工说清这自来石的原理,一边感慨一边担忧,感慨的是古人那无与伦比的智慧,而担忧的则是在如此难度之下,陈工又如何能够将其打开?

    但陈工的脸上却看不见任何一丝焦虑,他在对我们介绍完这自来石的原理之后便不再多言,而是不停的打量四周,最后终于在城墙下找到了他所需要的东西。

    我们看向陈工目光所注视的方向,发现那是两尊陪葬的雕像,与外面的石雕不同的是这两尊雕像非是石雕而是铁制,一身盔甲威武不凡,手上拿着铁质的长枪,似乎是在城墙之下为万象神宫进行千百年的守卫。

    陈工走到了这两尊雕像旁,他手中一用力,便从雕像手中取下了那两把铁质的长枪,然后试探性的弯了弯,这长枪居然有些韧性,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将长枪的前段弯曲成拐杖的形状,接着走回到我们身旁。

    陈工让我们众人一同用力推动这座石门,虽然不解但是我们却没有发出疑问,而是听从他的指挥,随着我们一起的努力,虽然石门并未被完全推开,不过却有一条不大的缝隙露了出来,陈工看见这道缝隙微微一笑,似乎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

    然后,陈工示意我们不要收手,他则慢慢的把前端弯曲的长枪从这缝隙中伸了进去,在几番接触之后,陈工手中长枪的弯曲部分,已经触碰到了墓室门后的那块自来石。

    陈工凭借着感觉,试探了几下之后便将长枪收了回来,认真的改变枪头的弧度,如此反复好几次之后,直到这长枪被折出的弧度刚好能扣住自来石,他才露出了心满意足的微笑。

    等到长枪的弧度可以完全扣住自来石之后,陈工示意我们松开双手,然后让我们一起用力推动这把长枪,我们用力过后惊讶的发现,随着我们的用力,手中这把长枪在扣住自来石之后,竟然能一点一点的把抵在门口的自来石抬起来!

    而陈工并未与我们一同用力而是在一旁等待时机,在我们努力将自来石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陈工眼疾手快的把另一把长枪同样从缝隙处伸了进去。

    这第二把长枪被陈工直接抵在被我们托起的自来石之上,这时他吩咐我们松开第一把把长枪,然后对准第二把长枪用力的推出。

    轰!

    随着一声巨响,这千年无人到访的宫门灰尘四起,我们纷纷挥手驱散这沉寂了千年的灰尘,等到灰尘散去之后我们惊喜地发现,这重达百吨内有机关的石门,就这样被陈工以精妙的方式推开了!

    牛轲廉从陈工开始动手就有所猜测,直到我们打开了石门之后,他看着陈工由衷的发出感慨。

    “这位陈兄想必便是现今关山工部中人,这一身机关之术果然炉火纯青,在下着实佩服。”

    陈工对牛轲廉憨厚的一笑,那张不善言辞的脸上是掩盖不住的骄傲,说话间倒也圆滑起来。

    “牛兄弟谬赞了,机关修建乃是工部本分之事,自然谈不上佩服,倒是牛兄弟为了你这一脉的使命,在此处暗中守护万象神宫,像你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值得钦佩。”

    在两个人互相惺惺相惜之时我们却并未发言,实在是这石门打开之后,我们眼前的的景象太过于壮观,让我们一时有些恍惚,分不清现在到底是何时何地。

    据记载,在垂拱三年,武则天下令拆除原有的乾元殿,在乾元殿的旧址开始建造明堂,传说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阔三百尺,共三层上为圆盖,周围有九龙捧托顶部有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武则天为了彰显天意,故又称其为万象神宫。

    这便是古籍中对万象神宫的记载,在得知这里便是万象神宫后,我曾以为此处只是一座简单的宫殿,直到这自来石被陈工所破解,石门打开之后眼前的景象让我不得不承认,我们还是太天真了。

    在我们面前确实已经可以看到高耸的万象神宫,但是却并不是只有着一座宫殿,呈现在我们眼前,被我们所看到的居然是一片完整的建筑群!

    我们眼前便是一座真正的城池,一座深埋地下从来不见天日的城池!

    虽然从未真正见过唐朝的建筑,不过那时的建筑风格我大致也有所了解,在第一次见到春亭时的赏春亭里,虽然看上去那里幽远宁静古色古香,但是和书中所记载的相比却又有一些细微的不同,只要多加观察终究可以感觉出那是后世仿建。

    但我们眼前的这座城池却丝毫没有那样的感觉,站在石门旁看向这片城池,我想所有人都会和我有一种一样的感觉。

    梦回唐朝,梦回盛唐!

第八章 述圣碑

    我们看着这座充满岁月沉淀的城池久久不语。

    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眼前这座城池仿佛活了过来,对我们无声地描述着唐朝那二百余年间的岁月变迁。

    陈工终于停止了与牛轲廉的互相寒暄,他发现我们半天没有开口,这才回过头想知道我们发现了什么,回头之后同我们一样满眼的沉醉。

    而牛轲廉却并不像我们这般震惊,他仿佛对这一切早有预料,安静的在一旁看着我们一言不发。

    见状,我们如何不知道他清楚这里的一切,于是亓芷连忙开口对他询问。

    “牛哥哥,这是什么地方!?”

    牛轲廉望向眼前的城池,话语中虽然没有震惊,却同样满是感慨。

    “这里当然是万象神宫,只不过不只是单纯的万象神宫。”

    或许是因为他这一脉有过记载,所以对此处有过一定的了解,看向我缓缓开口。

    “魁首,此处是由万象神宫、天堂、乾陵三处融合而建造,从你们落下之处一直到万象神宫正门,全部都是按照乾陵所布置,而乾陵完善了昭陵的形制,其陵园便是仿照当时长安城的格局所建造,也就是说,我们眼前便是当年长安城的缩影。

    此处分为万象神宫、宫城和外郭城,有城垣两重,其中内城置四门,东曰青龙门,南曰朱雀门,西曰白虎门,北曰玄武门,只有走进内城才算是真正的进入了万象神宫,我们现在其实只算是在外围而已。”

    听完牛轲廉的解释,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难怪我们会有如此错觉,因为现在所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那最原汁原味,让人沉醉让人向往的盛唐风貌!

    之前曾在古籍上见过有关记载,据说乾陵是唐代帝陵中唯一有双重城垣的墓葬,内城象征京城长安的皇城,外城相当于官员和土民居住的郭城,之前还有所怀疑,如今一见才知果然如此。

    沈浪听牛轲廉说这里只是外城之后,他双眼发光,想象着内城又该是如何让人神往,于是他看向牛轲廉,耐不住性子的开始催促道。

    “柯廉,既然你这么淡定,想来一定知道我们要怎么到达内城,事不宜迟,我们快点动身吧!”

    牛轲廉却摇了摇头,看起来并没有直接去往内城的打算。

    “莫慌,在去内城之前我们要先去往另外一处。”

    说着,他淡淡一笑,然后将目光转向我,说起了他口中我们所要去的地方。

    “魁首,您当年在乾陵内放置了一样东西,终归有一天你需要进入乾陵将其取出,而开启乾陵的钥匙便在这外城之中,我们现在便是要去取这把钥匙。”

    听见牛轲廉的话,我们这才恍然大悟。

    他刚才便说过,他这一脉虽然奉命守护万象神宫,不过实际上守护的却是那打开乾陵的钥匙以及事关神州安危的睚眦雕像,所以才自称守陵之人,而这钥匙若是在外城,我们定然没有不将其取走的道理。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用右手摩挲着左手上所携带的山海环,同时看向牛轲廉,面露好奇。

    “那钥匙在何处?”

    牛轲廉在原地四处张望,似乎是辨认了一下方向,随后开口,语气确定的的对我们说道。

    “诸位请随我来,打开乾陵的唯一钥匙便在那述圣碑之中,除此之外,外城便再无需要我们留意的地方。”

    说完,他便向他认准的方向开始了前行,我们连忙跟在身后,想要一探究竟。

    而凌轩听见他所说面色诧异,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

    “万万没想到这里居然还有述圣碑,关山前辈竟然真的把乾陵搬到了这里!”

    亓芷见凌轩神情中的激动,好奇的开口问道。

    “凌轩哥哥,你们说的述圣碑又是什么东西,是一座石碑么?”

    我不自觉的牵过了亓芷的小手,在跟随牛轲廉前行的同时,对亓芷解释起了凌轩口中的述圣纪碑

    “没错,述圣碑正是一块记叙用的石碑,不过与被毁掉的万象神宫不同,述圣碑直到今日依然立于乾陵。”

    所谓的述圣碑现在依然矗立于乾陵司马道西侧,是由武则天亲撰、中宗李显书丹,为唐高宗歌功颂德的一通功德碑。

    述圣碑记述高宗文治武功,开创了帝王陵前立功德碑之先例,在乾陵之前帝王的陵墓既不树碑墓内也不放墓志铭,乾陵突破了这一惯例,因此述圣碑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我正在兴致勃勃的为亓芷介绍述圣碑的详情,没注意前边的牛轲廉已经停下了脚步,结果我便直直的撞到了他的身上,我不由得歉意的开口问道。

    “柯廉,怎么停下了?”

    牛轲廉伸手指向前方,淡淡的说。

    “魁首,我们到了。”

    我这才抬起头看向他手指的方向,述圣碑果然就在我们前方。

    我们走了上去左右观察,发现此碑为方形,高曰七米宽约两米,碑顶为庑殿式建筑,檐角被匠人精心的刻下四个护法力士,檐雕斗拱中为五节碑身,由五块完整的青石榫卯相接而成,下为碑座,同样以榫卯相连,在碑座刻有獬豸纹与海石榴纹。

    全碑由七部分构成,其中碑首象征太阳,碑座象征月亮,中间五节分别象征五行,由于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日月金木水火土这七个部分所组成,所以述圣碑又有七节碑之称。

    其中七节取七曜之意,这七节碑寓意着高宗皇帝的文治武功如日月星辰一般,普照天下,光照千秋,是一块典型的功德碑。

    在石碑的正阳面,刻满了骈体的碑文,粗略估计多达几千余字,皆为楷书,每个字的凹槽处都填有金屑,远远望去金光闪闪,充满了皇家的高贵威严。

    而春亭却似乎想到了另一件事,他在述圣碑之前东张西望,却久久找不到他想要寻找到的东西。

    我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春亭,你在找什么?”

    春亭没有收获,语气中带着不解。

    “这里既然出现了述圣碑,怎么会没有无字碑?”

    述圣纪碑虽然名声不显,不过无字碑可以说是众人皆知,薛楠听见春亭的疑惑,好奇的开口问道。

    “春亭,无字碑不是武则天的碑么,怎么会在这里出现?”

    春亭淡淡一笑看向薛楠。

    “这述圣碑难道就应该在这里出现?”

    薛楠一听确实是这样的道理,于是她自知理亏便不再出声。

    牛轲廉听见了春亭的疑问,将目光转向述圣碑,同时缓缓开口。

    “春亭兄不必再找,这里确实只有述圣碑,并没有无字碑。”

    薛楠对春亭有一丝一样的情感,但是对别人却并无本分扭捏,听见牛轲廉如此说,她好奇的开口问道。

    “这又是为何?”

    牛轲廉伸手抚摸着述圣碑,似乎是在感受上边蕴藏的千年沉淀,同时缓缓开口,口中说出的内容让我们大为震惊。

    “因为乾陵的入口就在无字碑之中!”

第九章 无字碑

    众人皆惊。

    牛轲廉说过之后再未发言,他安静的看着我们,似乎是打算为我们留出时间,以便于众人消化这突如其来的消息。

    而我们听后脸上的表情十分精彩,众人中有人不解有人震惊也有人迷茫,大家都陷在自己的猜测之中,一时之间场面极度安静。

    乾陵的入口居然在无字碑中!?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她的一生便是一部传奇,哪怕死后千百年,依旧让无数史学家为止着迷。

    而这无字碑,便是一桩虽然已经过了千年,但是却依旧无人能够解释清楚的悬案秘闻。

    在乾陵司马道的两旁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其中西侧的一块为述圣碑,而东侧的便是传说中的无字碑,两碑东西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那述圣碑想来正如我们眼前所见这般,是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之碑,武则天为此碑亲自撰写了五千余字的碑文,黑漆碑面共分七节,字填金粉光彩照人。

    而无字碑却与述圣碑大为不同,我虽然不曾到过乾陵,不过由于无字碑实在是太过出名,所以在古籍中对其有过极大篇幅的介绍,我自然烂熟于心。

    无字碑的建造并非巨石堆积,而是匠人在一块完完整整的巨石上雕凿而成,在碑额之上并未题有碑名,只有碑首处雕刻了八条螭龙,这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

    在无字碑的两侧则各刻有一幅升龙图,一左一右两条腾空飞舞的巨龙将无字碑夹在中间,神武非凡栩栩如生,似有一飞冲天之势。

    而在碑座的阳面,则是线刻的狮马相斗图,图中的骏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让人感觉说不出的威严。

    除了这些外,碑上细节处还刻有许多花草纹饰,这些纹饰线条精细流畅,雕工细腻,无不代表着盛唐时技艺的顶峰制作。

    而这座无字碑历来闻名遐迩的根本原因,却并不是因为这些复杂精美的雕刻,恰恰相反,他之所以让无数人为之神往,其真正原因就在这“无字”之上。

    述圣碑上由武则天亲自撰写碑文,洋洋洒洒五千余字,字填金粉光彩照人,而无字碑,顾名思义,整块石碑上居然通体无字。

    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而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的石碑上却没有刻下一个字,这便是无字碑千年以来闻名遐迩的根本原因。

    “乾陵的入口在无字碑!?”

    第一个耐不住好奇开口询问的是薛楠,她实在不敢相信牛轲廉口中说出的内容,对他又诧异异的重复了一遍刚才的内容,似乎是在质疑牛轲廉是不是一时口误。

    一旁的沈浪同样一脸怀疑,对牛轲廉口中所说的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牛兄弟,就连我这么孤陋寡闻之人都听说过这赫赫有名的无字碑,千年以来无数人去无字碑进行观赏,若是乾陵入口真的在无字碑处,为什么乾陵到现在还从未被人进入?”

    “诸位莫急,你们不妨换个角度想想。”

    牛轲廉果然像是关山中人,眼见我们如此疑惑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同之前的春亭一般,在一旁循循善诱,想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方式,来一步一步解开这千古以来困扰无数人的悬案谜题。

    “诸位不妨想想,就连为高宗歌功颂德的述圣碑上武后都不惜笔墨亲自撰写了五千余字,可她又为什么在为她自己而立的无字碑上未刻一字?”

    我听到的指引,开始回想曾经在书中所看到过的关于此事的几种说法,随后,我若有所思,将目光注视向牛轲廉,认真的对他说出我的猜测。

    “对于无字碑上为何空无一字,历史上主要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自己功高德大,已经到了文字所不能表达的地步,所以在无字碑上未刻一字。”

    牛轲廉不置可否,而凌轩眼前一亮,开口为这个说法补充了一定的根据。

    “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正统女皇帝,她发展科举制度,抑制豪门垄断,奖励农桑兴修水利,使社会经济不断上升,民户数不断增长。

    而且她加强了唐朝边防,改善了与边境各族的关系,做过许多符合民众利益的事,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做了一个完美的过度,若是有这种想法确实可以说得过去。”

    在凌轩为我补充的同时,我的目光依然在注视着牛轲廉,但是他并没有任何回应。

    看他的样子,我知道如此说法并不能让他满意,便接着说起了第二种可能。

    “第二种说法,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知道自己罪孽重大,所以最后决定还是不写碑文为好。”

    陈工听到我的第二个猜测后缓缓开口,看来他比较倾向于这个结论。

    “武则天从才人到皇后,然后并称二圣最终窃居皇位,虽然是天命时势,不过她终究是打着李唐的旗号培养党羽,暗中消灭异己,弑杀无辜这个罪状她总归是跑不了的。

    况且武则天任用酷吏,纵容告密鼓励滥刑,在其当政期间曾失掉了安西四镇,危害了唐朝的统一,所以她感觉自己罪孽深重,无法为自己立传,只能以无字来评价自己传奇的一生,这种说法不是没有理由。”

    牛轲廉的表情依然没有任何变化,见状我只好继续开口,说起了据我所知的最后一种可能。

    “第三种说法,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薛楠这时候在一旁忽然开口,她接过了我的话,语气中是对武则天满满的崇拜。

    “武则天毕竟是历史中唯一的女皇,在她当政期间,贞观之治的趋势仍在继续,而在处理唐高宗龙驭归天后的复杂局面中,她同样表现了不平凡的个人才干,就纳谏和用人这两点,就连许多具有正统思想的人士也纷纷为之赞叹不已。

    不过也不得不承认,武则天的缺点也十分突出,她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任用酷吏,在登上皇位的过程中不免滥杀无辜,晚年崇信佛教奢侈浪费,在她所统治后期,唐朝山河日下,这些缺点同样不能忽视。”

    看得出来,薛楠对于第三个看法毫不怀疑,其实在我的内心中同样倾向于这最后一个看法。

    于是我看向牛轲廉,做出了我自己最后的总结,可谁知结果却同我的结论大为不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673/ 第一时间欣赏关山纪年最新章节! 作者:风起深秋所写的《关山纪年》为转载作品,关山纪年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关山纪年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关山纪年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关山纪年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关山纪年介绍:
十三年后,让你体验到如同当初鬼吹灯般的悬疑探险。几十年前一起离奇的失踪,竟意外的牵扯出了隐藏千年的故事。本书又名:《华夏历史倒叙之路》《韩川与他的朋友们奇妙游记》《九鼎与传国玉玺通用维修指南》《全世界都知道只有主角不知道的千古秘闻之旅》等等……目前进展(袁天罡)杨广衣冠冢→(常遇春)朱元璋地下皇陵→(陈庆之)禹河故道→(武则天)万象神宫Ps:本书内容无任何诸天、漫威成分,书中糅合华夏千年所传正史野史上古神话,请诸位仔细斟酌是否合乎口味。书友群:543121277 欢迎诸位莅临指正关山纪年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关山纪年,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关山纪年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