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红楼庶长子TXT下载红楼庶长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红楼庶长子全文阅读

作者:天下白兔     红楼庶长子txt下载     红楼庶长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 151 章 军情

    再说贾珂在开平镇外大破鞑靼人,还抓了许多的俘虏,为了得到现在宣府镇的具体情报。贾珂马上命令卫昆,对这些人中的贵族严刑拷打,一定要从他们口中把有用的消息掏出来。

    严刑拷打虽然对一些人不管用,但是对大部分人还是很管用的,毕竟人身都是肉长的。

    卫昆在开平镇的地牢内,摆开了战场,在这里战斗的双方,拼的是意志。

    卫昆并没有这些拷问的经验,但是在开平镇的地牢内,有的是深析此道的衙役,其中一人更是拷问的高手。这人名叫艾保全,其祖上是京城刑部用刑的高手,只是不知如何流落到这个地方。卫昆自从知道他有这份能耐之后,就把这人带在身边,作为他的刑讯高手使用。

    卫昆这一次也是了把这件事交给艾保全,并且仔细的吩咐:“今天夜里,一定要把消息给我拷问出来。大人还在府里等着呢。”

    “大人敬请放心,我这都是祖传的手艺,这些年来几乎都没有用,都快要废了,今天就把这些都拿出来晾一晾。”艾保全眼中闪着残忍的光芒,现在他全身都兴奋地颤抖起来。这么多年来还没有机会让他把身上的本事全展示出来,今天这些鞑靼人正好让他练一练手。

    “即如此我就不管了,这里就全交给你,我只要答案。”卫昆说完之后就离开了地牢。艾保全点头哈腰的把卫昆送出了大牢。

    艾保全见卫昆走了,立刻就变了一副脸色,刚才的献媚完全不见了。脸上闪着残忍的笑容。

    “小的们,去拖十个鞑子的贵族老爷过来,让爷爷我先练练手。”艾保全坐在长椅上,对手下的衙役们吩咐到。

    他手下的衙役,立刻把旁边屋里关着的十余个贵族模样的鞑靼人拖进了这间屋里。

    这些鞑靼人都是些死硬分子,如果是普通的牧民或者奴隶可能招供的话。那么他们这些部落中的贵族,不管由于什么原因,都不会轻易的招供的。但是贾珂所需要的消息,反而是他们知道的最多,因此这一次受到刑讯也是以他们为主。

    这些人被推到屋中之后,一个个都横眉立目,甚至是骂声不绝,都没有把艾保全放在眼里。完全没有在贾珂面前那样的顺服。

    艾保全看着他们这副欺软怕硬的模样,不但不恼,反而“哼哼”的笑了起来。

    “既然几位爷来了咱们这儿,咱们就先给这几位爷松松皮肉,也算是见面礼不是。”艾保全刚一说完马上就变了脸,对着旁边的衙役说:“去,把皮鞭子拿来。沾上凉水给我狠狠的抽。”

    艾保全一声吩咐底下的衙役全部行动起来。他们把这十几个人全部绑在木桩上。然后每个人面前放着一桶凉水,凉水中渗着牛皮做成的鞭子。

    这一下可把这十几人,给惊到了,其实这些人中也就是有一两个人是真正的死硬分子。其他人想着只要是有人稍微问训,他们就如实招了。毕竟谁都是娘生父母养的,全部都是血肉之躯,而且他们都是部落中的贵族,没必要受这皮肉之苦,再说他们知道的也不过是一些大路消息,真正的机密哪里是他们能知道的。哪想到这个艾保全,二话不说就先来一顿皮鞭。

    接下来整个地牢中都响起了凄厉的惨叫声,艾保全坐在旁边一边喝茶,一边看着这些人受罪。心里不由得竟然升起了异样的满足。

    艾保全看着每个人已经被打了几十鞭,这才说道:“行了,大家伙都歇歇吧。”

    这时候众衙役这才歇下来,一个个都揉着胳膊,这几十鞭下去,虽然都是俘虏们受刑,但是他们这些人打的也累呀。

    艾保全这时候站起来,在俘虏面前走了一圈。最后说道:“现在大家能好好说话了吧?都招了吧,难道还要我费事?”

    现在这些鞑靼人已经把艾保全恨之入骨,原先还有些要招认的心思,现在都吞了回去。

    艾保全看到这些人没有一个招供,不但没生气反而高兴起来。要是现在一下子都招认了,那还有什么意思?

    艾保全满意的又重新做到了长条椅上,对下面的衙役们说:“这几位爷,风尘仆仆的来到咱们开平镇。想来是有些日子没有洗身子了。今天咱们就给几位爷梳洗梳洗,把这几位爷伺候舒服了,也算是咱们进了地主之宜。”

    接着就命人在旁边的火炉上烧起了开水,不一会儿水便烧好了。艾保全在这些鞑靼人中其中随便一指,马上就有衙役,上前把这人的衣服扒个干净,然后把这人绑在旁边的铁床上。紧接着就把开水全部倒入了木盆中,有两个人抬着来到这人身边,用滚烫的开水在他身上浇。

    只这一下就把这人疼得嗷嗷大叫,用力在铁床上挣扎,头在铁床上使劲儿的撞,恨不得立刻就死去。

    “这才哪儿到哪儿呀,这位爷就受不住了,这才要给您梳洗呢。”

    接着便有衙役拿出几副铁梳子,用铁刷子一下一下地刷去他身上的皮肉。就像民间杀猪用开水烫过之后去毛一般,直到把皮肉刷尽,露出白骨,这鞑靼人等不到最后早就气绝身亡了。

    到了这时候,其他几个人都已经被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敢有什么嘴硬,还不等艾保全问,就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向艾保全招供。只这一夜的功夫,这些鞑靼人就把什么都说了,不敢有一点儿的隐瞒。他们完全被艾保全,给吓怕了。

    第二天早上卫昆就接到了艾保全送来的情报,卫昆并没有问他怎么得到的,现在卫昆只要结果不求过程。

    卫昆拿到情报后马上赶往守备府。卫昆作为曾经的亲兵队员,进出守备府还是十分方便的。

    卫昆一进大门,就让人赶快进去通报,说是自己求见,很快便有人从里面出来,让他赶快去书房与贾珂相见。

    卫昆进入书房的时候,贾珂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贾珂看到卫昆这么早就来了,便知道他有好消息,于是笑着说:“怎么样是不是有人开口了?”

    卫昆赶紧把口供拿出来,双手递给贾珂并且说道:“大爷,这次给你的恐怕不是什么好消息。宣府镇已经被鞑靼人团团围住了。”

    贾珂听了他的话,马上的眉头紧皱,接过口供来仔细观看,上面的内容大同小异,互相补充之后已经勾勒出一个大致的内容,再加上他的仔细推理,大致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鞑靼人从其他关隘打入本朝内部,各个关碍望风而逃,少有能抵抗者。在整个宣府镇属下,恐怕只有宣府镇的本镇和开平镇没有失陷,其他地方几乎都被攻破。

    这一次鞑靼人的大汗,派重兵围困宣府镇,想要攻下宣府镇这个钉子。到了那时鞑靼人的迂回空间就十分巨大,进可向南,向东两个方向进攻。

    向南可直取山西,以山西的富裕,他们可以大赚一笔。到时候不管是人口还是财富,都够他们享用几十年。

    如果向东,宣府镇离京城不远,到时候几十万大军兵临城下,逼迫本朝皇帝签城下之盟。让本朝年年进贡,岁岁称臣。

    贾珂得到消息不敢怠慢,立刻令人去请范康。

    范康到来之后,贾珂立刻把鞑靼人口供给他看,并且把自己的推断和他说了一下。

    范康看完情报,又是想了想贾珂的推断,觉得非常的有可能。对贾珂说:“大人现在事情紧急,应当早做准备,一但有命令传来,让大人增援宣府镇,那么就可以立刻出发,不要到时候出现慌乱。”

    贾珂对他的话深以为然,“即然要做充分的准备,那粮草就是重中之重,如今我们的粮草可充分。”

    范康对这件事很是熟悉,自来到开平镇之后,他就成了开平镇的二号人物,这些粮草辎重,后勤补给的事情都由他负责。

    范康回答贾珂说:“开平镇的粮草,完全可以支撑一场几个月的对外战争,主要是因为今年朝廷向各地拨放了大量的粮食。让守城部队在抵御鞑靼人时可以长时间坚守。”

    贾珂对此很满意,但是又问道:“我们现在得到消息用不用向朝廷汇报,让朝廷早做准备,以防宣府镇被鞑靼人突然攻破,以至于来不及救援。”

    “当然要汇报,我等不向上禀报,就是知情不报,现在哪些文臣都盯着宣府镇,如果不禀报,等于就是把这个把柄塞在对方手里。”范康对向汇报的事情非常坚决。

    贾珂说:“说起来咱们这也是越级汇报,将来不会有什么麻烦吧?”

    范康坚定的说道:“大人放心,不但不会有麻烦,反而是大功一件。”

    贾珂脸色平静,他也不为将来的战争而感到担心,:“既然如此我便放心了。只要朝廷命令一下,我就带人前去增援。到时候必定击破鞑靼人。”

    接下来就由范康执笔,写了一份告急的文书,命令手下亲兵,骑快马以八百里紧急军情的形式送往京城,同时是告诉他,直接送往兵部,半路如果有人拦截,就大喊八百里紧急军情阻拦者死。

    这一规定是开国以来太祖皇帝的命令。就是害怕下边那些人对传送紧急军令的人,推诿阻拦,致使军情被耽搁。这一规定,在开国时就被严厉的执行。在那时动乱十分严重,经常有800里加急军情送到京师,其中甚至发生几次,皇室中人无意中阻挡军情,而被处斩的案例。

第 152 章 800里加急

    亲兵小六子是一年前才从下曹庄来到开平镇的,现在和当时刚来的时候已经判若两人。这一次接到贾珂的命令,不敢有半分耽搁。骑着快马,背后插着鲜明的令字旗,每一次遇到驿站马上换马,驿站的人看他的打扮,就知道是传送军情的。而且如此着急,哪里敢有半分耽搁。每一次都是他刚一进入驿站,其中的人员便马上为他准备干粮,同时从驿站后牵出备用的马匹让他换马。

    小六子就这样,日夜不停的赶路,只用了一天便到达京城。

    在他到达的时候,京城还是一片安乐景象,小六子在城门口便被拦下,因为他身配配刀,背后还背着弓箭。这样的装束是无论如何不能进城的。

    小六子这时候哪有时间跟他们磨叽,从背后拔出令旗,大声喊道:“八百里紧急军情直报兵部,但有拦阻者斩立决。”

    守城的军兵已经多少年没见到这种情况了?但军中的规矩还是知道的。明白这时候如果拦住他,不问情由,以后必定军法从事。

    守门的军兵不再阻拦,立马给他让开路。小六子策马直入京城,但是京城中繁华热闹,摩肩擦踵,挥汗如雨。他骑马如何能够走得快?

    小六子在这时候也顾不得什么了,挥起马鞭四处抽打,打的四周百姓哭爹叫娘,小六子不管他们是向四周不停的挥鞭,并且大喊:“八百里紧急军情直送兵部,但有拦阻者斩立决。”

    就这样不停的抽打不停的大喊,老百姓们才慌张的给他让开一条路。让他骑马的速度稍微快一些,直到**到大清门之间的御道,这才速度快起来。按照规定,中央御道只有皇帝和传递紧急军情的人员可以使用。

    在**至大清门之间,是用石板铺成的供皇帝出入的中心御道。沿中心御道两侧建有连檐通脊长700步的千步廊,东接长安左门,西接长安右门,东西朝房各110间,又折而北向各34间。千步廊之外环筑高达6米多的朱红色宫墙。墙外两侧集中了当时的中央衙门。

    红墙外千步廊两侧集中中央衙门,依照文东武西之构造设办公官署。

    兵部位置在在西边,紧靠**的头一位,小六子直接到兵部门前。还没下马就大声喊道:“有800里紧急军情直报尚书大人,不可阻拦。”

    兵部门前看守的士兵,一看这种情况都蒙了,这种急报方式已经多少年没有出现过了。他们中很多人平生见都没有见过。只是听老一辈人讲古时才听到。

    虽然他们没有见过,但是规矩还是懂的。听见小六子在兵部门前大喊紧急军情,不敢怠慢,一瞬间整个兵部都动起来,门口的士兵赶快上前给他马扶小六子下来,这时候一天一夜的赶路,小六子这已经下不了马。

    同时有人进衙门内部,向上一级部门禀报。而小六子下马之后也不顾其他,直接就闯入了兵部大堂,这时候没有人敢拦他。

    小六子进入兵部大堂时,并没有人前来迎接。小六子这时候大急,难道现在兵部就没有一个主事的大人在?耽误了事情谁能承担,于是来到兵部大堂外,那面鼓上不停的敲。

    其实这时候已经有人向兵部内的大人们禀报,但是今天有些不巧,兵部尚书,兵部侍郎等诸位大人都不在。

    忠顺王今日纳了一个小妾,请诸位大人前去吃酒。也是这些人倒霉催的,不曾想却出了如此的大事。这个时候再去忠顺王府,去请诸位大人已经来不及了。

    如果再让小六子这么敲下去,一旦皇帝知道,因他们兵部耽误了八百里紧急军情,整个兵部上下都要被清洗一遍。

    这时候职方司郎中鲁禾再也坐不中了,到了时候也不管什么越级不越级了,先接了军情文书再想其他,他从衙内出来直奔大堂,就见小六子拼命的敲着堂鼓,声音震天响。旁边围着一群的衙役和书吏,但是却没有一人敢上去阻止他。鲁禾觉得不能让他再这样下去,不然恐怕再过不久,皇上也会得到奏报,到时候兵部上下都有麻烦。

    鲁禾上前对小六子说:“哪里来的八百里里军情?”

    小六子见终于出来一个人做主了,赶忙举着文书像这人说道:“大人是开平镇八百里军情,请大人速速禀报皇上。”

    鲁禾经过军情文书,在上面的封口以及蜡印仍然完好,上面还有开平镇守备的大印,这时候心里不由就突了一下,这开平镇守备是越级上报。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这守备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越过节度使,直接向兵部禀报。

    这一定是出了大事,无法和节度使联系,所以这才越级向京城兵部,快马来报。

    这种情况无论如何都不是小事,按规定一但接到这种文书就必须向皇上马上禀报,不论是白天黑夜皇上是否就寝?

    鲁禾这时候觉得十分棘手,这种事那是由他一个小小的郎中所能像皇上禀报的。但是几名大人都不在衙中,八百里加急军情又不能有耽搁。

    最后鲁禾咬咬牙,就是得罪了几位主官也管不了那许多了,再耽误下去就不是得罪几位长官了,而是身家性命,都有可能不保。

    他回身来对小六子说:“你现在立刻随我前去见皇上。到时候皇上如果有什么具体情况要问你,你如实回禀。”

    小六子一听这话完全懵了,让他去见皇帝,这样的事他想都不敢想。本来贾珂说,他把信送给兵部尚书,他的任务就完成了。怎么现在还有见皇上的事。

    原来八百里加急军情,以职方司郎中鲁禾小小的四品官是没有资格拆阅的,如果信交给兵部尚书,兵部尚书观看信之后,自然不用他去见皇上。但是现在鲁禾并没有资格拆阅书信,所以不得不带着小六子前往宫中,听候皇上的吩咐。

    鲁禾带着小六子直奔禁宫而去,到了**门口被禁卫拦下。

    这时候也顾不了什么了,鲁禾举着令旗与八百里加急文书,在**外大喊:“八百里紧急军情,但有阻挡者斩立决。”然后便不顾禁军的阻拦直入**。

    四周的禁军听他如此喊,也不敢阻拦于他,但是却有几人紧随他们四周,寸步不离,还有人快步向里面禀报。

    鲁禾就这么带着小六子一边喊,一边向里走,从**,过瑞门,在过午门,在进入太和门,直到乾清门外,再往里走就是乾清宫皇帝的寝宫了。

    到了这里鲁禾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再往里闯的,只能举个令旗和文书跪在乾清门外,不停的打喊:“有八百里紧急军情禀报皇上。”

    这时候早有太监向里通报,而这时的皇帝正在东暖阁内批阅奏折。突然太监总管戴权从外边进来,跪到皇帝面前,也不待皇帝询问就急急说道:“奴才启禀皇上,乾清门外,有官员送来八百里紧急军情,现在还在乾清门外大喊。”

    皇上听到他的禀报,手就一抖,一大团墨汁掉在了奏本上,但是他也顾不得了,马上问道:“是兵部尚书霍图送来的吗?”

    戴权马上回说道:“并不是霍图,只是一个兵部的小官儿,奴才只认得是职方司郎中,具体叫什么奴才也忘了。”

    皇帝这时候心里不由得大怒起来,八百里紧急军情竟然由一个小小的郎中来承报,兵部的尚书和侍郎都干什么去了?

    但是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他马上命令戴权:“快把人给我带进来,不要有一丝耽搁。”

    戴权听了皇上的吩咐,马上就向外跑。这一路不敢有一丝停顿,一路跑到乾清门外,这时候鲁禾还跪在那里喊着,嗓子已经完全喊哑了,也不敢停下来。

    戴权一看到他,马上过去把他拉起,对他说:“皇上马上召见你,赶快随我前去。”

    鲁禾还是认识戴权的,对戴权说道:“内相,旁边这位是从边关来的送军情的兵丁,我怕到时候皇上有什么要询问的,所以把他带来,请内相让人照顾他一下,不要让他被禁军带走。”

    戴权知道现在事情紧急,马上从旁边招过一个小太监,对他说:“这个人是皇上一会儿要见的。你在这看着,别让人冲撞了他。”说完就拉着鲁禾进了乾清门,向东暖阁跑去。

    到了东暖阁,戴权让鲁禾在门口等着他进去向皇帝回禀。

    皇帝现在也没有心情批阅奏章了,在冬暖阁内走来走去,焦躁不安。这时候一见戴权进来,马上问道:“人呢?怎么不见进来?”

    戴权赶快回禀说:“人在门口等候,奴才先进来回禀一声。”

    皇帝一听大怒,上去一脚就把戴权踹了个跟头,大骂道:“没用的蠢奴才,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讲这些虚礼,赶快带人进来见朕。”

    戴权这时候也怕了,连滚带爬的跑出去。来到外面拉着鲁禾就进了东暖阁。

    鲁禾一进东暖阁看到皇帝,赶紧大礼参拜,皇帝没有理这些,直接问他:“军报呢?在哪里赶快拿来让朕看。”

    鲁禾也来不及回话,把手中的军报双手奉上。

    皇帝这时也不用旁边太监传递,直接上去,一把拿过军报。先是仔细看了一下封印,然后再拆开,看里面的内容,这一看真让他大惊失色。

第 153 章 见驾

    这份军报是开平镇守备贾珂所报,内容是:前几日五千鞑靼人骑兵来犯,但是既不战也不走,只是在附近监视。他用计谋逼迫鞑靼人主将与他决战,取得大胜全歼鞑靼人,从鞑靼人俘虏口中,得到重要情报。现在鞑靼人的大汗阿尔斯楞汗已经带领十几万人,将宣府镇团团围住,宣府镇四周的关隘也皆以失落。他派出探马,发现前往宣府镇的交通都已经被鞑靼人封锁,于是越级发八百里文书向兵部禀报。

    皇帝看完这封奏报,大惊失色。宣府镇作为九边重镇中,离京城只有几百里的距离,中间又没有什么紧要的关隘,一旦鞑靼人攻破宣府镇,十几万鞑靼人的骑兵不用三日便能到达京城,而他到现在才得到奏报,难道这么长时间就没有人发现,事情都不对?

    皇上在今年夏天便已经下旨,让各边关,防御鞑靼人今年再次入侵。前些时候接到一些奏报,都说是虽有入侵,但各地还能抵挡,相关的居民确实受到了一些损失,但并没有什么大碍。

    没想到他才安稳几天,就当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皇帝在看完贾珂送来的军情奏报之后,气得浑身发抖。旁边的戴权赶快过来扶住他,没想到这时候皇帝已经气急,认为什么人都在骗自己,于是一把就把他推开,瞪眼睛问戴权:“你们这些人是不是都把朕当成傻子,想怎么糊弄就怎么糊弄。要不是边关还有人给朕通风报信。恐怕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皇帝这句话问的十分的重,戴权哪里敢回答?只敢跪到地下不停的向皇帝说:“奴才对皇上的忠心天日可见,绝不敢有什么瞒着皇上。”

    皇帝说完这句话,也有一些清醒了。最下面跪着的鲁禾问道:“八百里加急的军情,不是应该由兵部尚书呈给朕的吗?兵部尚书霍图呢?”

    鲁禾看到皇帝大发雷霆,哪里还敢替兵部尚书霍图隐瞒,老老实实的说道:“今日忠顺王府有宴,兵部的众位长官都去赴宴了。”

    皇帝本来就怀疑朝廷上的大臣都在骗他,一听鲁禾的回话,心里不由得就起了疑心,一个皇子竟然请兵部各位主官,前去赴宴,其中莫非有什么蹊跷?

    从古至今当皇帝的都最为疑心,没有疑心轻易相信大臣的不是昏君就是离死不远了,在地球的古代,被当成圣君的唐太宗李世民,以后还不是因为怀疑魏征参与了太子的谋反,而刨了魏征的坟。更何况当今本来就是个疑心病重的人。

    皇帝即然起了疑心,对那几个人便不放心了。于是问鲁禾说:“信是谁送来的?可把前因后果问清楚了。”

    鲁禾如实的回答:“臣,官小职微,这样的大事哪里是微臣敢问的。不过臣已经把送信的兵丁,带到乾清门外。皇上有什么疑问,可以问他。”

    皇帝一听,马上对还跪着的戴权说:“快把人带到东暖阁,我要亲自询问。”

    戴权哪里还敢怠慢,马上跑出去,当戴权跑到乾清门外的时候,小六子还在那跪着呢。旁边的那个小太监,正在旁边的一张椅子上坐着,抱着二郎腿好不惬意。

    这小太监一看戴权来了,赶紧迎上去陪着笑说:“老祖宗,这人一直在这儿呢,我给您看的很紧。绝对走不了他。”

    戴权还没听完他说话,就一个巴掌扇过去,把这个小太监打倒在地,接着上去就是几脚,踹的这个小太监在地上打滚。

    要不是害怕耽误皇上的事儿,他现在就想亲自把这个没眼色的小太监皮都扒了。

    这个传令兵一来就跪在了乾清门外,他把鲁禾送到东暖阁,回禀皇上的话,这次又出来接这个传令兵,中间过了多长时间?那个小兵还在这儿跪着,是个人能受得了这么长时间的折腾,这要是耽误了皇上的事,谁来负责?

    戴权来到小六子跟前,低下头对他说:“小子快起来,皇上现在要见你,你还能站得起来吗?”

    “大人,没事,小的能坚持。”小六子这时候咬着牙,把这些话从自己嘴里挤了出来,接着两手扶地,慢慢的从地上起来。结果刚一站起来,两腿就不听使唤,再加上这一天一夜的疲劳,一下子就摔倒在地。

    戴权一看这小子真的是坚持不住了,急忙从旁边唤过两个看热闹的太监,“去,你们两个把这人搀着跟着我走。快着点,别耽误了事儿。”

    这两个太监哪敢违抗戴权的话,立刻搀扶起小六子,戴权在前边小跑,这两个人扶着小六子在后面紧紧的跟随。

    不一会儿戴权就把小六子带到东暖阁,这一次他没有让小六子在门外等待,而是让两个太监搀着小六子同他一起进入东暖阁。

    这时的东暖阁内,皇帝也已经平复下心情,坐在宝座上,正在闭目养神。而鲁禾在一旁垂手侍立。

    戴权让两个太监把小六子放下,之后就让他们退了出去。而小六子平时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一进东暖阁就就觉得浑身发软,这时候两个太监一放开他,立刻就瘫软在地上。

    皇帝看到这种情况,不但没有恼怒,反而心里升起一股喜意。觉得这人对他的敬畏已经到了骨子里。比那些大臣们来强的不知道有多少,那些朝中的大臣说是对他忠心耿耿,暗地里不知道做了多少欺君的事,更可恶的是这些人各自依附皇子,做着从龙之功的美梦。

    皇帝坐在宝座上,把声音放缓,对趴在地上的小六子说:“你不要害怕,朕也不是什么吃人的妖怪。朕问什么你如实回答便是。”

    小六子趴在地上,颤颤巍巍的说道:“小…小的,一定…如…如实回答。”他现在已经一句话也说不清了。

    皇帝便问他:“你们大人是什么时候让你出发送信的。”

    小六子在心情平复了一些之后,说话慢慢的流利起来,“回禀皇上,小的是昨天晚上连夜出发,一路上换马不换人,刚刚到达京城。”

    皇帝想了想,按照他的说法,他这一夜之间,竟然行了三百多里地。看来他们的守备是真急了。

    皇帝又问道:“你们开平镇有多少人马?能够击败五千人的鞑靼人骑兵?”皇帝虽然不通军事,但是鞑靼人比中原人悍勇他还是知道的。

    小六子听皇上这么问,只得感到十分的自豪,回话的声音也不由得大了起来:“回皇上的话,我们开平镇总共有一万人马。我们大人已经连续几次击败鞑靼人了。去年甚至打败了鞑靼人的大汗。”他们大爷可是说过的,在整个九边中也只有他们开平镇击败过鞑靼人。

    皇帝一听他这么说,心里有些疑惑,他从来没听说过边关有这么骁勇善战的猛将,难道这个人是从地缝里冒出来的?

    旁边的戴权见皇帝好像忘了这茬儿,赶紧提示道:“皇上,开平镇守备叫贾珂,去年的时候还是六品的千户。就是因为击败了鞑靼人的大汗,皇上才破例提拔他为守备。”

    皇帝听戴权这么一说,好像想起了有这么一回事。去年的时候,九边重镇的各个关碍都被攻克,只有这个贾珂小小年纪,就谨守开平卫,让鞑靼人大汗没有半点办法,最后只能在冬季到来之前退兵。没想到他今年又击败了五千鞑靼骑兵,果然是少年英雄。

    皇帝觉得这个名字很耳熟,好像适合京城的某位王公有关,便问旁边的戴权:“这个贾珂是不是和京城中的哪位公亲有关系?我听着这么耳熟。”

    戴权对这些事情了如指掌,立马回禀道:“皇上,这个贾珂是原荣国公贾代善的孙子。”

    皇上一听恍然大悟,说道:“原来是将门之后,怪不得了。”然后就想起了贾代善一直对他忠心耿耿,要不是有个不争气的儿子,也不可能这么早就去了。想到这里不由得感叹几声。

    皇帝问完之后,便不再出声,而是在大殿里来回的踱步。

    逛了一会儿,回头对鲁禾小六子说,“你们下去吧。”

    鲁禾和小六子赶紧跪下磕头,倒退着身子退出东暖阁。

    他们刚一退出大殿,皇帝的脸就阴沉下来,问道:“三位大学士现在在什么地方?”

    戴权知道皇帝是在问他,马上回道:“三位大学生现在也在忠顺王府。”

    皇上听到他这话,眼睛就闭起来,接着问道:“忠顺王,今天有什么事?”

    “启禀皇上,今天忠顺王纳了一个小妾。”停了一下,又补充道:“并没有上玉蝶。”

    皇帝这一次真的不高兴了,不但不高兴,而且疑心越来越大,忠顺王虽然是众多儿子中比较出色的一个,但是也犯不着这么多人去巴结他。只不过是那个小妾,不过是一个没有上玉蝶的玩物,用得着这么大张旗鼓的吗?

    竟然有这么多朝廷重臣前去贺喜,甚至连军情大事都不顾了。

    这忠顺王是要干什么?看来是要敲打一下他们,要不然他们还以为自己这个皇帝是聋子和哑子,是个坐在金銮殿上的摆设。

    皇帝想到这里,脸色阴沉的对戴权说:“拟旨。”

    戴权从旁边立着的大柜子中拿出一张空白的圣旨,接着旁边就有小太监,抬过一张小书案。

    戴权拿着圣旨,跪在书案后,又有小太监,送来笔墨纸砚。戴权拿起笔蘸了些墨汁,然后就停笔等在那里。

第 154 章 圣旨

    皇帝在大殿里来回走了几圈,终于下定决心,停下脚步说道:“忠顺王行为乖张,多有违制之处,不堪大用,深负朕望,着其闭门思过三个月。未奉朕谕,不得踏出王府一步。”

    皇帝刚刚说完,戴权便把圣旨写就,然后轻轻的吹干,再拿给皇帝过目。

    皇帝拿眼扫了一下,发现没有什么问题,别说道:“用印吧。”

    戴权轻声的问道:“陛下用哪一尊宝?”

    皇帝想了一下,虽然面色阴沉,但是脸上还有不忍之色,最后下定决心的说:“用敕正万民之宝。”

    戴权听了这句话,心里边一抖。这尊宝和别的玉玺不一样,这是向天下万民昭告时使用的玉玺,如果用皇帝之宝最后还能够收回。因为这是皇帝给各级官员下令所用的宝玺,虽然对忠顺王的打击依然很大,但比起敕正万民之宝影响却少了许多,如果将来皇帝反悔,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但是一旦用了敕正万民之宝,便是要昭告天下的,便是皇帝,也不能再轻易更改。

    这一印盖下去,就把忠顺王将来登基继位的希望完全盖没了。从此只能做一个太平王爷,吃喝玩乐。这对一个心怀壮志的皇子来说,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戴权平常也收了忠顺王不少的礼物,现在他觉得也应该为他尽最后一点心,也不算白收他的孝敬。

    于是戴权壮着胆子,好像没有听清一样,再一次问道:“陛下用什么玺?奴才没有听清,皇上饶过奴才这一次吧。”

    皇帝没有在意的,又说了一遍:“敕正万民之宝。”

    戴权这一次完全死心了,再也不敢有别的想法,从一个檀香木宝盒中取出了这方玉玺,这方宝玺青玉质,盘龙纽,方四寸一分,厚一寸四分,盘龙纽高两寸三分。

    戴权拿出这方宝玺,蘸上印泥,便在圣旨上盖了下去。

    戴权盖完玉玺,再一次把圣旨拿到皇帝面前,跪在地下把圣旨展开,让皇帝再次过目。

    皇帝这一次仔细看了一遍,没有说话,又在大殿中走了几圈,好像是下不定决心,但是最后不知又想起什么。于是背转身去,对戴权摆摆手,示意他去传旨。

    戴权这才小心的把圣旨卷起,举过头顶,然后轻轻的站起身来,慢慢的退到门口。正要转身出门的时候,皇帝突然说道:“慢着。”

    戴权听到皇帝的话,以为皇帝改变了心意,马上重新回来跪倒在地,把圣旨再次举到皇帝面前。

    皇帝看也没看那圣旨,只是对戴权说:“如果那些大臣们都在,就让他们来东暖阁,告诉他们:朕请他们来商议军国大事。他们喝酒的事,朕就求他们先放一放。”皇帝说完这些之后,好像又想起什么生气的事,怒声说道:“就这么和他们说,原话告诉他们。”

    戴权这一次知道,忠顺王彻底没有希望了,那些去忠顺王府的大臣也被皇帝记恨上了。心里不由得想到,自己收忠顺王的各种古玩玉器,是不是应该打包再送回去?以后可再也不敢和这位王爷沾边了。

    戴权跪在地下等了一会儿,见到皇帝没有别的吩咐,这才再次站起身来退到门口,才敢转身出门而去。

    戴权出了东暖阁,感觉到自己背后已经被汗水湿透。今天的事情真是吓死他了,怪不得古人说,伴君如伴虎。皇帝只不过随便起了点疑心,就把一个颇有能力声望也不错的儿子踏入尘埃,果然是天家无父子,只有君臣。

    戴权带着几个小太监,骑马来到了忠顺王府,王府门口的看门的太监,怎么能不认得戴权,一面派人进去通报,自己赶快上去跪在地上迎接,还一边说了恭维的话:“戴爷爷,您怎么来了?本以为您事情繁忙,我们主子没有打扰您,您这一来我们王爷一定高兴坏了。”

    戴权并没有小太监想的那样下马与他寒暄,而是面带寒霜的对这小太监说:“告诉你们王爷,有圣旨。让他赶快出来迎接。”

    小太监听了戴权说话的语气心中就有些发寒,再看戴权脸色不好,哪里还敢怠慢,连滚带爬的跑到里面,向忠顺王报告去了。

    这时候忠顺王正在王府大厅内,同满朝的文武大臣,吃酒谈天。只见酒宴上,真是奢侈无比,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在这餐桌上是应有尽有。百年的汾酒,更是以坛来算。大殿中央一排排歌女,正在跳着诱人的舞蹈。

    而来赴宴的大臣中上书房的三位大学士竟然都来了,六部主官来了三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三四品的小官。

    忠顺王今天虽然是纳了一个小妾,却组织了这么大的一场盛会。主要的目的还是拉拢朝臣,窥视太子之位。

    忠顺王这几年获得皇帝赏识,皇帝几次南寻都带着他,并且在公开场合,说过忠顺王“类我”,这样的话。让他产生了非分之想,所以这几年来拉拢朝臣,培植势力。而皇帝原先对这些事是视而不见的,这更加助长了忠顺王的气焰。

    今天也不光是借个由头,把大臣们聚在一起拉拢感情,倒走的时候每人再送上重礼,最好让他们投入自己麾下,即便不成,也可以让他们在朝中为自己说些好话。

    忠顺王和众大臣正在开怀畅饮,突然见一个小太监风风火火的跑进来,完全是不把王府规矩放在眼里。忠顺王马上怒声说道:“哪来的不懂规矩的奴才,没看到我和周围大人正在饮宴?快把他拖下去打死。”

    这小太监一听如此话早就下瘫了,但是别人不管他瘫不瘫,上来几个强壮的护卫就要把他拖出去。

    这时候小太监反应过来,大声喊道:“王爷,奴才冤枉呀。奴才是给王爷进来报信的,外面六宫督总管戴权戴公公来了。”

    忠顺王听了这话,最下面一摆手,几个护卫便放下向太监退出去。

    忠顺王仔细问道:“你说的话当真?”

    小太监跪在地下,浑身发抖的说:“奴才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跟主子撒谎,现在戴公公还在王府大门外等着呢。”

    忠顺王听完这话,刚才脸上的不悦,马上云消雾散。心里觉得六宫都总管戴权是给自己面子前来参加宴会,自己以前的打点也没有白费。

    “我不过是娶个小妾,没想到戴公公竟然亲自前来道贺,虽然他是皇家的奴才,但毕竟是伺候皇上的,这张脸面我还是要给他的。”忠顺王满脸喜色,又有点儿自豪,对着下边前来赴宴的众文武大臣说。

    而下边的文武听到这话,也开始恭维忠顺王。

    “还是王爷的面子大,戴公公从来不参加这些喜宴的,也就是王爷才能让他屈尊降贵。”一位大臣恭维的说道。

    “你说的这话有些差了,戴公公虽然尊贵,但毕竟是皇家的奴才,王爷也算是他的主子,总之有喜事他来恭贺,这是应有之意。”旁边另一个大臣,见前一个大臣把好话说尽,赶紧又补充了两句。

    忠顺王听着下面的恭维,心里美的简直没边了,但是嘴上很客气的说:“不敢,不敢,戴公公毕竟是伺候父皇的。我哪有这样的福分。”

    说完这些话,忠顺王就要命人将戴权迎入大殿。

    正在这时又有一个太监从外边匆匆的跑进来,忠顺王一见,这人是自己今日派到门口,专门负责迎来送往的赵太监,平日里这人在自己身边伺候。

    赵太监也不顾礼仪,便小跑到了忠顺王身旁,低下头在忠顺王耳边说:“主子,戴权在门外等候,说是带着圣旨来的,让王爷赶紧出去相见。”

    忠顺王确认不是假的,心里有些意外。他今日不过是娶个小妾,并没有上玉蝶,皇帝如何大费周章还要下旨?莫不是,要给这个小妾册封,以便彰显对他的宠幸。想到这里忠顺王心情大好。

    他炫耀似的对众位大臣说:“我不过是纳个小妾,父皇就如此兴师动众,实在是有些过了,不过父皇恩典,咱们也不能拒绝。请诸位大人随我一起出去迎接圣旨。”

    在坐的众位大臣,都觉得就是这个道理,于是与有荣焉的随忠顺王一起往外走。

    忠顺王一边走一边吩咐王府长史:“立刻大开中门,准备香案。”

    戴权在外面等待不多时,就见忠顺王府的大门轰隆隆的打开。忠顺王和众位朝廷大臣一起从大门中出来,见到戴权都一起行礼。戴权并没有回礼,而是从马上下来,高举着圣旨从正门直入忠顺王的大殿。

    这时候忠顺王府这大殿中已经排好了香案,有一位穿着粉色嫁衣漂亮女子,已经在那里等候了,想来是忠顺王刚纳的小妾。

    戴权看到她先是一愣,然后便明白他们是怎么想的?戴权撇了一撇嘴,但是却没有任何阻止。

    很快忠顺王和所有的大臣全部到齐,戴权并没有像以前传旨那样,先和忠顺王寒暄。而是直接站在香案后高举着圣旨,忠顺王马上给那女子使了个眼色。那女子满脸的喜色,却又有些诚惶诚恐的跪在忠顺王下首,众位大臣则跪在忠顺王身后,乌压压的几乎跪满了大殿。

第 155 章 变化

    戴权看到这种情况,也不由得一愣。现在他算是明白皇帝为什么要贬谪忠顺王了。无论是哪个皇帝,都无法容忍,一个皇子有如此大的能耐竟然把一半的朝臣全拢到自己麾下,不管是这些人真心还是假意,但毕竟这些人全部要卖他这个面子,可见忠顺王现在势力之大。

    其实皇帝对忠顺王早就起了疑心,只不过引而不发,想用他来制衡羽翼丰满的太子,今天终于到了皇帝忍耐的极限,不过借这个由头,所以才有了这道圣旨。虽然太子也是羽翼丰满,但是这几十年来,一直跟着皇帝一直听他教导,却不是别的皇子能够比得了的,因此对太子也比别人宽容些多。

    戴权看到众人都已经跪定,也不耽误马上展开圣旨,朗声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忠顺王行为乖张,多有违制之处,不堪大用,深负朕望,着其闭门思过三个月。未奉朕谕,不得踏出王府一步。钦此。”

    忠顺王听完皇帝的诏书,几乎都跪不稳了。他没想到自己只是娶个小妾,就惹来这么大的麻烦,看来这个贱人是个扫把星上身,自己刚一娶她,就被皇上下旨斥责,可是忠顺王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在其中有什么不妥。

    戴权站在香案后,看着忠顺王还在那里发呆,语气冰冷的说道:“王爷,接旨吧。”

    忠顺王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先是狠狠的盯了一眼跪在旁边的小妾。就是这个丧门星,给自己惹来的祸端。等一会儿接完旨之后便处理了她,省得他再给自己带来厄运。

    忠顺王定了定神,抬起双手,高声说道:“儿臣,接旨。”

    戴权转过香案,把圣旨放在忠顺王手中。

    忠顺王还是不相信皇帝会如此待他,毕竟在前一日皇帝还召见他,对他甚是关怀,怎么可能第2天就下这样的圣旨。这圣旨在大庭广众中当着文武百官宣读,他以后争夺太子之位的希望便下降许多。再遇到太子,恐怕要被他嘲笑一番。

    忠顺王接了圣旨便站起身来,他打开圣旨仔细观看,这一看不由得大惊失色。

    忠顺王脸色变得苍白,声音颤抖的对戴权问道:“内相,这圣旨上的玉玺,莫不是用错了?”

    戴权冷冷的对他说:“王爷,这话可说不得,说轻了这是您不懂规矩,说重了这就是您大不敬,您什么时候见过圣旨上的玉玺用错过。”

    旁边的内阁大学士李潞,悄悄的上前几步。向圣旨上一看,也不由得大惊失色。

    圣旨上书写的内容和戴权刚才诵读的一样,只不过是训斥忠顺王让其闭门思过,修心养性。

    但是最后所用的宝玺,却不是常用的皇帝之宝。而是很少使用的,敕正万民之宝,这是要昭告四方的意思这一下忠顺王夺嫡的希望几乎就没有了。也不知道皇帝这时为太子清除异己,还是自己也感觉到了忠顺王的威胁。

    而忠顺王现在已经没有夺嫡的希望,哪一位皇帝都不会被先皇说成是不遵礼制,不堪大用。皇帝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忠顺王以后再也没有的希望了。将来也最多就是做一个吃喝玩乐的,太平王爷罢了。

    李潞一看这种情况,再待下去自己没有什么好处。于是对忠顺王拱手说道:“王爷,我还有些事情要办,就先告辞了。”

    说完话就往外走,这时候戴权再一次说话了,“李相,先不忙的走。皇上还有几句话,让我带给三位大学士和兵部的三位大人。”

    一听他这句话,三位内阁大学士李潞、严慕、潘永和兵部尚书霍图,侍郎彭碧、雷英一起跪倒在地,齐声说道:“恭听陛下圣谕。”

    戴权站在那里,看着跪倒在地道他们,冷冷的说道:“皇上口谕:朕请你们来商议军国大事。你们喝酒的事,朕就求你们先放一放,此谕。”

    这六人听到这话,知道皇帝非常不满意,皇帝是不满意他们和忠顺王来往。其实他们六人和忠顺王来往并不亲密,这一次只不过是忠顺王一力邀请。他们却不开面子,毕竟忠顺王是皇帝的儿子,而且现在发展的势力很猛,已经能够威胁太子的地位,万一将来忠顺王上位,自己这些人也能有个退路,所以才来赴宴。

    现在他们听到皇帝的话,知道皇帝对忠顺王猜忌以深,以后再要和他来往的话。恐怕不光是仕途,连性命也不能保全。

    这六人听完皇帝的口谕,居然都出了一身冷汗。但毕竟是多年官场历练出来的,并没有慌张。各自谢恩之后站起来。

    大学士严慕从袖子中抽出几张银票,轻轻的走上前,假装和戴权寒暄,轻轻的把银票塞到了戴权手中。

    戴权一接过银票,就知道这几张银票一共恐怕有几百两。戴权也知道皇帝并不会拿几位大学士怎么样,见他塞过银票示好也就收下了,心里对这趟差事还是很满意,这几百两也不是小数目,再加上些钱,买个六七品的小官也是可以的。

    严慕一见带戴权的银票,心中马上就安定下来,戴权就是皇帝的晴雨表,有时候戴权收了银票,那么就没有什么大事了。

    严慕这才开口问道:“内相,今天发生了什么事?让皇上大动干戈。”

    戴权向四中看了看,然后拉着他向旁边又走了几步,这才轻声说道:“边关八百里加急,皇上找个商量的人都找不到。结果一问,都在忠顺王府吃酒。皇上当场就勃然大怒,这才下了这几道圣旨。”至于详细的情况却不敢和他们多说。

    严慕听了戴权的话,心里也是一突,边关竟然有八百里加急,本来应该由兵部尚书和他们一起参阅后,再去见皇上的。

    看来是下面的人,找不到他们又怕坏的大事。便按照规定直接越级承报给皇上,这才让皇上大动雷霆。看来一会儿见了皇帝要小心了,不然皇帝一恼,几十年寒窗苦读就毁于一旦。

    李潞、潘永这时候也走上前来,对严慕问道:“严相,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你和我们说一说,不然一会儿见了皇上,咱们都不好交代。”

    严慕想一想也是这个道理,现在他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皇上接到八百里加急的奏报,咱们这几个负责的人却一个也找不到,皇上这才雷霆大怒,不过我想没有什么大碍,咱们现在赶快进宫,和皇上认个错,然后把这件事处理了。想来没有什么事的。”

    其他二人听了这话,也是频频点头。这件事他们确实有错,在上书房至少应该留一个人。现在三个人都来赴宴,却出了这个差子。

    不过对于久经官场的他们来说,这一次也不算什么大事,要说起来他们也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一会儿进宫向皇上认个错。把边关的事情解决了,也就没什么事了。

    戴权见事情都已经办完,面对六位大人说道:“几位大人是随我一起回宫,还是要再待一会儿。”

    这6位哪里还敢再待,都纷纷说道:“皇上那里还有军国大事,不能够耽误。赶快走,不要再让皇上久等。”

    于是这六位纷纷告辞,忠顺王这时候才反应过来,想着自己以前给戴权送了多少金银珠宝,这时候他该回报自己了,于是赶快过去拉住戴权,不知所措的说道:“内相,你救救我,咱们以前可是关系不错的。”

    戴权皮笑肉不笑的说:“王爷,您是天潢贵胄,奴才只是个阉人,哪里能帮得了你?你还是另请高明吧。”说完一甩袖子,就往外走。

    看到戴权向王府外走去,六位被宣召的大人也赶紧跟上他出了忠顺王府的大门。

    忠顺王还想去追,却被王府的长使拦住,忠顺王看被拦住怒不可斥,眼睛狠狠的瞪着长史,让他给自己一个解释。

    长史好像没有看到忠顺王的眼神,而是恭敬的说:“王爷,陛下的旨意上说,让你闭门思过三个月。您刚刚接了旨,现在就出门去追几位大人。让有心人知道了,到时候王爷该怎么向陛下回话?”

    忠顺王听了他的话,就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一下子让他清醒过来,虽然清醒过来却没有了刚才的精气神。一下子瘫软在地上,这时候那新纳的小妾赶紧过来扶他。

    忠顺王一把把她推开,怒声对她说道:“都是你这个丧门星,如果不是娶你,我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下场。来人,快来人。”

    忠顺王这么一喊,马上就有几个王府的护卫过来,忠顺王面色扭曲,眼睛疯狂的说道:“把这个贱人给我做成人彘,我要让她一辈子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这时候王府的长史实在看不下去了,上前劝住道:“王爷不可,这样太过了,有伤天合。到时候被御史参参一本,恐怕到时候王爷也吃罪不起。”

    忠顺王这时候,怒气大起,指着这个长史的鼻子骂:“你是个什么东西?敢管我的事情,信不信我让你和她一样?”

    那长史被他气笑了,他就不明白,原先那么精明的忠顺王,刚受到一些打击就有些失去理智了。哪像那些成大事的前人,有着百折不挠的勇气。

    竟然如此,也没有必要再和他周旋了,那长史便傲然的对忠顺王说:“王爷怕是气糊涂了,我也是十年寒窗考中的进士,只是被皇上派来辅助王爷的,虽然是王爷府中的长史,但也是朝廷的命官。王爷要处置微臣,恐怕还要得到陛下的批准。”

第 156 章 东暖阁

    忠顺王听了长史的话,心里一惊。这长史以前从来不敢和他这样说话,现在竟然敢顶撞他,语气完全没有了以前的畏惧,就是一种公事公办的语气。

    忠顺王突然明白过来,刚才那道圣旨颁下之后,他就不再是以前那个忠顺王了,只是一个每天只能吃喝玩乐的普通王爷了。

    而这个长史恐怕也起了别的心思,也不想在跟着自己这个落魄的王爷了。现在和自己划清界限,以后走门路调到别的地方,至少比跟着自己有前途。

    忠顺王想到这里,不由得感到一阵的凄凉,他现在终于知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以后这朝中的大臣,恐怕把他和对待瘟神一样了吧。

    忠顺王想完这些,又看着皇宫的方向露出了恨意,心里想着,父皇你不要太得意了,没有我这个儿子给你牵制太子,到时候我看你怎么收场。

    忠顺王现在已经想明白了前因后果,原因也不过是皇帝,自觉年事已高,也没有几年可以掌权了,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再限制太子了,现在让太子掌握更多的权利。等皇帝驾崩那一天,太子就不会被权臣所挟持了。

    忠顺王向到这里,脸上露出了冷笑,心里想着皇帝,恐怕还不了解太子的心思,现在的太子已经等不及了,恐怕等不到皇帝驾崩了。

    再说戴权和六位大臣,离开忠顺王府之后,就急匆匆的向内宫赶去。

    这一路上,六位大臣也不敢坐轿,都骑着马往皇宫赶。在戴权的带领下,很快他们就进了皇宫,来到养心殿东暖阁。

    在东暖阁殿外,戴权停下对六位大臣说:“诸位大人在这里稍等一下,我进去向皇上回禀一声。看万岁爷他老人家是什么意思?”

    六位大人到了这里自然一切由他安排,哪里敢说不同意?再说在皇宫大内,他们哪里敢乱闯。

    戴权进入冬暖阁之后,见皇帝正在地图前皱着眉头仔细研究,手指不停地在地图上指点。大殿内鸦雀无声,太监、宫女就和木头一样站着,不敢有一点声音。

    戴权加重脚步让皇帝听到他的脚步声,然后才走到皇帝身后,然后又轻轻的说道:“万岁爷,三位内阁大学士和兵部的几位大人,已经在殿外等候了。是不是叫他们进来?”

    皇帝这时候也消了气,也明白三位大学士和兵部的三位掌舵人。是不可能和忠顺王勾结在一起的,不过是莫不开情面,去吃了顿酒而已。只不过今天的时候太过特殊,没想到会有八百里加急的军情文书。

    现在听戴权这么问,嘴里“嗯”了一声,便继续把精神集中到地图上。

    戴权听到皇上的回答,马上退出了东暖阁来到殿外,对几位大人说:“皇上让几位大人进去。”

    潘永轻轻地向戴权询问道:“皇上是什么意思?”

    戴权和他们经常打交道,也知道他们的权势不弱,于是也就卖了他们个人情,说道:“皇上的气已经消了,进去后小心一些。想来没什么大事。”

    这六位大人这才放心,然后随着戴权一起进入东暖阁。

    六人已进入冬暖阁,马上跪倒在地向皇上赔罪,都说是因为人情来往,误了朝廷大事。罪该万死。

    皇帝听到他们跪地赔罪,还是决定敲打他们几句,转过身来看了他们一眼,沉默半晌才说道:“最近军情不断,你们竟然敢全部离职,要不是朝廷还有越级向朕汇报的规矩,错过了大事你们承担得起吗?”

    六位大臣听了皇帝责问的话,再次跪在地上不停的磕头,皇帝看他们年纪都不小了,跪在那里瑟瑟发抖,心中有也起了怜悯之心。

    本来也就不打算再追究了,这时候也就顺势说道,“行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希望你们引以为戒,每个人罚俸三个月以示惩戒。”

    皇帝说完看他们还跪在那里,又补充了一句:“起来吧,都跪着干什么?”

    这六位大臣才把心放下,一个个颤巍巍的站起身来。看来这件事是过去了,至于罚俸三月,到了他们这个品级,谁还指着那些俸禄过活。

    皇帝见他们起来,便对一旁的戴全说道:“把奏报给他们看看。”

    戴权从御案上,小心的拿出了那本奏折,首先递给三位大学士中的李潞。

    李潞接过奏折仔细观看,一边看一边皱眉,心里对这种情况简直为难到了极点,现在边关各处都有鞑靼人骚扰,如果从别处调兵一是远水不解近渴,二是如果调的多了恐怕当地就会不稳。

    李潞看完之后顺手交给旁边的严慕。严慕也看了一遍,然后再顺势传下去。

    皇帝看他们一个个都看完,便说道:“都看完了,那就说说吧,该怎么办?”

    严慕首先站出来说道:“皇上,现在边关各处都吃紧,不能再调兵了,如果要增援只能从内地调兵。但是内地的兵员质量,去了恐怕是给鞑靼人添战绩的。”

    李潞不同意他的话,立刻反驳道:“严相说的这话有些差了,内地的兵虽然不能同九边精锐相比,但是去了总比不去强。如果能够调集兵力前去支援,即使无法击败鞑靼人,也可以从中牵制,减少宣府镇的压力。”

    皇帝听李潞这么说,不由的频频点头。他认为李潞找这些方法还是比较可行的,但是毕竟远水不解近渴。从各地调兵再去增援,恐怕到了宣府镇已经成为平地了。

    潘永见到前两位大学士都已发言,自己也应该说几句,于是上前向皇帝回禀道:“陛下,如果暂时无法取胜。还可以派人与其和谈,只要条件合适,完全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皇帝听到他这么说,不自觉就握紧了拳头,刚要发怒,突然抬头看到先帝为他写的匾额“戒急用忍”。这才忍下了这口气,对他的话不知可否?

    潘永刚刚说完,就听到底下有人大喝:“此乃误国之言,皇上万不可听从。”

    众人一看,原来是兵部侍郎雷英,此人虽然是文官,但是性如烈火,在官场上得罪不少人。只不过当今皇上,念他多有才能,不过是心直口快,对他多有庇护,才让他安稳的当了这么多年的兵部侍郎。

    潘永一听雷英反驳他当时便沉下了脸,不悦他对他说:“既然你不同意我的意见,现在又拿鞑靼人没有办法。难道你能解决这个问题?”

    雷英也不示弱说道:“谁说没有精锐支援。”说完这句话,又对皇上说道:“皇上现在就有一只精兵,可以与鞑靼人对战。”

    皇帝惊奇的问道:“是什么人有这样大的能耐?”

    雷英回答道:“启禀皇上,是开平镇守备贾珂,此人骁勇善战。去年这个时候,鞑靼人阿尔斯楞汗也是带着兵马围困开平镇,结果不但没有跟上,反而损兵折将。现在只能领一万人马在开平镇驻扎,可命他带兵立刻前去增援。到时候虽不能胜,也能把鞑靼人的精力分散,让他不能全力攻击宣府镇。”

    皇帝听了他的话,觉得大有道理,但是又有些担心的问道:“我听说那贾珂只是十五六岁的娃娃。难道真的能担此重任?”

    雷英在去年的时候接到贾珂的报功,就把贾珂的事情了解的清清楚楚。知道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却有万夫不挡之勇,而且精通兵法韬略。所以今日才推荐他。现在听皇帝这么问,马上替他辩解:“皇上有所不知,这贾珂虽然联系不大,但是却骁勇异常。去年的时候几次冲入鞑靼人营中,追杀阿尔斯楞汗,如果不是因为人单力孤,恐怕阿尔斯楞汗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陨命。”

    皇上听他这么说也来了兴致,转过头来问兵部尚书:“果然如此?”

    兵部尚书霍图回道:“陛下,确实如此,这贾珂确实骁勇。在去年的时候,许多鞑靼人的大将折在他的戟下。”

    皇帝点了点头,颇为感慨的说道:“当年贾代善在的时候就骁勇异常,他的一个儿子不争气办错了事。我原以为贾家就这么没落了,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子孙,他如果知道,在九泉下也能瞑目了。”

    皇帝感慨完就对下面问道:“你们还有什么补充的?都说出来。”

    李潞马上站出来补充道:“贾珂虽然骁勇,但毕竟人少势弱,内地的兵员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到达,不如给他一道命令,让他可以收拢四处的败兵,这样等他到了宣府镇兵力也有一些增加。”

    皇帝听了这话,脸上不由得露出笑容,这个办法确实可行,贾珂去了也不是非要击败鞑靼人,只要是像去年一样拖到冬天,鞑靼人就自然退兵了。

    兵部尚书霍图,这时站出来对皇上禀报道:“陛下,不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贾珂身上,还要防着鞑靼人一旦攻破了宣府镇,那时对京城和山西就威胁大了。所以这两处地方一定要加强防守。特别是京城,万一鞑靼人驱大兵来到京城之下。到时候如果没有防备,恐怕就不好了。”下面的话他就没有说下去,但是在场的大臣都对此一清二楚。京城的这些老爷兵恐怕是防不住凶神恶煞一样的鞑靼人的。

    皇帝听完他这话,也有些动容,毕竟他们刚才想着都是最理想的状态,万一事情像坏的一面最后可如何是好?

第 157 章 军令

    听完兵部尚书的话,其他的几位大学士脸色也开始凝重起来,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发生,而且是极有可能发生。

    兵部侍郎彭碧最后站了出来,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急智,但是一向老成持重,在兵部多年对天下的形势了如指掌,如果让他使奇谋破大军,那是难为他了,但是让他出一些防守的策略却正是拿手。

    “陛下不必忧虑,京师方面有15万大兵,这些人虽然久不经战事,但是却装备精良,让其出城破敌可能为难,但是据城而守却完全没有问题,到时候鞑靼人没有四五十万人马,别想颠覆京城。”侍郎彭碧对于京城的防守还是十分有信心的,毕竟京师城高墙后,再加上防守设施十分齐全。历来攻破京师的,从来就没有正面成功过,都是使用计谋,或者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而侍郎雷英也出班奏道:“至于山西的防守,朝廷可发文前往。那山西是天下富庶之地,商贾财阀云集,而且这些人都在自己家乡建有小城堡,再有他们的家丁侍卫也是不少,只要发文一道,他们就可以凭险自守,再加上山西兵马的支援。守到冬天是不成问题的。”

    皇帝听完他们的策略,又重新回到地图上仔细观看,从宣府镇到山西腹地,不但有吕梁太行两座大山,而且关隘林立,鞑靼人要想突破,一定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反过来宣府镇离京师很近,他如果是鞑靼人大汗,一定会全力攻击京师,而且京师附近的财富比山西也差不了多少,最主要的是一旦京师受到骚扰天下就要震动。

    皇帝这时对京中的防守,还是有些不放心,他对京师三大营也是有些了解的,要时在开国的时候,这三只部队的精锐天下罕见,有他们在京师镇守,敌人便是来了百万也不惧怕。但是经过这么多年,当时的老兵已经都不在了。现在新上来的这些人,恐怕比九边的精兵还要相差一些。

    于是就对他们说:“那就这么说定了。一会儿兵部下文,内阁批示,朕也用玺等候派八百里加急,把文书给贾珂送到,等他全力牵制鞑靼人。”

    潘永这时候又站出来,说道:“皇上还是要三思呀,这一次虽然能退了鞑靼人,但是明年他们还要来,不如就此议和,双方罢兵休战,永结同盟岂不是更好。”

    皇帝看到他的话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一只手死死的抓着御案,但是却面色平静的说:“他们来一次,朕就和他们打一次,看谁最后坚持不住。如果这样退让了,他们才会把本朝视为肥肉,想什么时候吃一口就什么时候吃一口。朕意已决,就不要再说了。”

    潘永也是老奸巨猾,知道不能再说下去了,否则必然触犯皇帝的逆鳞,于是恭敬的退回班内不在说话。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不到半天的功夫,就有一匹快马从京城而出,直奔开平镇而去。

    再说贾珂自从送走了八百里加急的军情快马,救命令范康整顿装备,收拾粮草,随时等候命令。不管是朝廷的命令,还是宣府镇的军令。只要有一样到来,他立即发兵前往救援。

    贾珂在守备府一直等到三天,已经到了黄昏还没有消息。贾珂焦急万分,但是他又不敢私自出兵。如果他私自出兵不管是胜是败,最后都难保人头落地。

    贾珂在府中实在等不及了,穿戴整齐来到了南门的城头上,向远处眺望,希望能看到传递命令的人到来。

    贾珂正在城投向远眺望,突然旁边有人说道:“主公不必担心,如果我料不差,半个时辰之内必定有消息。”

    贾珂早就知道范康来到身边,这时候听他说话也不惊讶,而是问道:“先生怎么能这么肯定?”

    “这有什么难猜的,从这里八百里加急到京城,连一日功夫都不到。朝中诸公还要商量一阵,还有各种手续,等到快马再从京城出发,到了咱们这里,也就是这个时辰了,现在没有来定是其中出了一些原故,不过也就是一两个时辰的事儿。”范康自信的说道。

    贾珂听了他的话,和自己猜测的一样,不过他还有一层担心,就顺便问了出来,“如果朝廷不从咱们这里调兵,那该怎么办?”

    “主公,你这是当局者迷,朝廷现在是到处都在被鞑靼人骚扰,除了咱们这里还哪有兵可调。”

    贾珂一听到这话恍然大悟,笑着说道:“果然是当局者迷,我的眼界还是太小。只关注咱们宣府镇这一块,没有把眼光放到整个天下。”

    “主公,朝廷让主公出兵的事我倒不担心,我担心的是主公去的人少,如何从十几万鞑靼人对战。”

    贾珂听了这话心里也有些忧愁,他上一次以少胜多击败鞑靼人,不过是以逸待劳,依靠开平镇城高墙厚,鞑靼人又不善于攻城这才取胜。这一次去确实要和鞑靼人野战,而双方兵力相差又是十倍。他实在是想不出能够击败对方的办法,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到时候见机行事。

    其实贾珂心中还有个想法,那就是这一次就是不能取胜,自己也能得到足够多的威望。而且凭借自己胯下马,掌中方天画戟,就是在鞑靼人万马军中也能来去自如,想来不会有什么危险。只要开平镇自己的老巢,留下一部分精锐种子,等到明年的时候自己又能恢复实力,如此一来又何乐而不为呢?

    贾珂这次就要用几千人马,为自己搏一个加官进爵。从古至今哪一个大将不是如此?一将功成万骨枯,可不是说笑的。

    贾珂和范康正在城楼上,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突然看到前方有一匹快马飞驰而来,马上一人背后好插着一只令字旗。

    贾珂你看这样的打扮便知道,他期盼已久的军令道了,贾珂不敢怠慢马上命令军兵下去接应。

    只一小会儿,下去打军士就扶着一人上来,只见这人风尘仆仆,满脸都是灰,身上的衣服已经看不出颜色,背后别着一个竹筒。

    这人见了贾珂等人,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哪一位是贾守备,我有兵部的军令。”

    贾珂赶忙上前一步对他说:“我就是开平镇守备贾珂,你有什么军令,赶快给我。”

    这人并没有马上给他,而是说道:“按规矩,我要验看大人的腰牌。”

    贾珂知道这是规矩,于是便从腰间取出一块铜牌。这是上边发放的,开平镇守备的随身信物。贾珂把铜牌递给那位士兵。

    士兵接过铜牌上下仔细查看一遍,这才有还给贾珂。然后又从身上解下那个竹筒,双手递给贾珂。

    贾珂接过竹筒,你有马上打开。而是仔细观看竹筒的封口,只见上面的印泥和封印没有一丝的毁坏,然后又把竹筒交给旁边的范康让他再看一遍。

    范康是开平镇的县令,天生就有监督贾珂的责任。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让别人知道他们是一体的。

    范康也接过竹筒,仔细验看一遍,然后又还给贾珂,然后郑重的说道:“大人,所有印信完好无损,并且没有假冒的痕迹。大人可以开封了。”

    贾珂这才又接过竹筒把它打开,里面是一卷锦布,贾珂把锦布取出,先看颈部下方的印信,上面盖着兵部的大印,还有三位大学生的官印,最后还有皇帝的皇帝之宝。

    看完这些贾珂才看,锦布上的内容,只见上面的大意是:命令贾珂立刻出兵救援宣府镇。沿途所遇官兵,不论官职大小,兵力多寡,皆由贾珂节制。如有不从,不问情由就地处决。

    贾珂看到这份命令,大喜过望。他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它盼到了。有一次分命令,他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出兵了。这一次去主要目的不是击败鞑靼人,而是为了解救宣府镇,顺便为自己加官进爵。

    贾珂刚看完锦书,正要和范康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突然看到冯陌快步从城下上来。

    贾珂正要招呼他,让他也看一看这份锦书,但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冯陌就先开口说道:“大人,刚刚巡逻的探马,在咱们开平镇南三十里处,发现几个可疑人员,他们说是宣府镇节度使王涛快来求援的士兵。”

    贾珂一听心里有些发笑,他刚接到兵部的命令,宣府镇节度使王涛就也派人送来了命令。这真是无巧不成书呀。

    贾珂马上说道:“把人带上来,我要亲自问一问。”

    冯陌立马下城去,我一会儿就带上一个衣衫褴褛,乞丐模样的人。

    贾珂也没有问宣府镇的情况,而是问道:“一路上鞑靼人游骑众多。你是如何来到这里的?”

    那乞丐一件贾珂,马上跪倒在地对着贾珂哭诉道:“大人,我冲出鞑靼人的大营后,骑着马,昼夜不停的往开平镇赶。可只走了一天,就差点被鞑靼人发现,最后只好假扮乞丐。走路来到开平镇,耽误了的时间,请大人恕罪。”

第 158 章 出兵

    贾珂听了他这么说,也不知可否,然后接着问他:“既然如此,你把节度使的军令拿给我看。”

    那小兵也不敢犹豫,脱下鞋子从鞋垫中,取出一封信来。然后很不好意思的交给贾珂,贾珂见到这样的情形,现在倒有几分相信他了。

    贾珂接过信来也不嫌弃上面发出的恶臭,任然是仔细观看信封印,然后再交给旁边的范康,再次审查一遍,最后他才再次打开。

    信是节度使王涛亲笔所写,大致内容是:鞑靼人围城甚急,而宣府镇虽然有准备,但是兵力不足。恐怕不能长期坚守,命令贾珂接到信之后,立即起兵前去增援。

    贾珂一连接到两份命他起兵的命令,现在在出兵已经是名正言顺。贾珂立刻命令亲兵前去传令,命令所有千户在守备府大堂会面。

    贾珂和范康等人也下了城楼,前往守备府。

    贾珂刚刚到达守备府,所有千户官就已经到齐。贾珂在正堂中央大坐上落座,范康在旁边侍立。

    贾珂没有废话,对下面说:“刚才我接到兵部的文书,节度使的救援书信,都是命令咱们即可起兵救援宣府镇。在次国家危难时刻,我贾珂绝不会袖手旁观。所以我决定明日起兵,即刻前去救援宣府镇。”

    底下的众人一听,都叫了起来。

    “大人我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前几次鞑靼人来,看来教训的他们还不够,这一次咱们给他一个狠的,让他记他们开平镇的厉害。”这是乐观主义过头的。

    还有人抱着悲观的态度:“大人,虽然咱们开平镇士兵骁勇。但是毕竟人员太少,这一去恐怕兵凶战危,大人还要三思呀。”

    下面的人抱有悲观态度的还是占有大多数,也不能说他们是悲观,只能说他们非常理性。

    贾珂坐在上面听着,下面吵作一团,虽然十分生气,但是并没有发作。毕竟这一次确实危险。

    贾珂听他们吵的差不多了,然后拍拍桌子说道:“不管什么原因,不管有多大困难多大危险,即然兵部发文命令,我贾珂便一定要遵从。你们也给我听着,明日必须出发。但有违抗军令不从者,斩立决。”

    底下众人听到贾珂做了决定,也都变得鸦雀无声。贾珂知道这一去确实危险,所以他的老巢开平镇一定要保护好,这是他东山再起的本钱。万一作战不力,他也有个退路。

    于是贾珂再次命令,“开平镇县令范康何在?”

    范康赶紧出班,拱手说道:“不知大人叫卑职有何事?”

    贾珂神色凝重的说道:“我这一次尽起太平镇大兵前往增援,这开平镇就交给你了,我只能给你留下一千人,方阵兵与弓弩手各五百,你看有没有信心守住开平镇。”

    范康没有马上谈话,而是仔细思考了一下,然后回话说:“大人一千人马,确实有些少,可否请大人下一道命令,让我可以必要时征招城内的青壮。”

    贾珂没有犹豫对他说:“在危机时刻你可以召集城内所有青壮,参与守城。并且城内所有的物资你尽可取用。”

    范康这才拱手说:“如此请大人放心,鞑靼人只要不是两万人以上攻城,我可保开平镇无恙。如果超过两万不到五万我可保开平镇两月无恙,如果超过五万,我只能保开平镇二十天无恙。”

    贾珂对他的这番回答很是满意,如果超过五万人拼死攻城,就是他这一万人都在,也不一定能够坚守二十天。

    贾珂吩咐完范康之后,对堂下的众将说:“即如此,现在大家回去立即准备。明日一早全体出发。黄柏峰此战后勤的事就由你多费心。要多备些粮草,万一路上收拢了溃兵,最后没有吃的,可就要闹笑话了。”

    黄柏峰上前问道:“大人,不知道要多准备多少粮草?”

    贾珂转过头来问范康:“先生的意思呢?”

    范康胸有成竹的说道:“最少要多准备一倍,现在各处的溃兵人数不少,而能够被收拢的,都是一些精锐。到时候这些人也能成为大人的助力,等到了宣府镇也能壮壮声威。”

    贾珂对他的话深以为然,然后对黄柏峰说道:“就按范先生的话去办,多准备一倍的粮草。”

    黄柏峰又对贾珂说道:“如果咱们大军出行,恐怕要征调很多的青壮,帮助大军运粮。到时候我给先生的壮丁就少了,不知道防不防事。”

    贾珂这一次,直接看向范康,而范康若无其事的说:“没有多大的关系,我在城中主要是守城,只要方法得当坚持到你们回来,倒也没有多大的关系。”

    贾珂于是放心的下令道:“从现在开始征集全城所有的车辆,所有的驴马等牲畜,以便为大军运粮。明日早晨必须准备完毕。”

    贾珂散班前,又命令众将各自下去准备,召集各自部队准备行囊。其中又以黄柏峰任务最为艰巨,贾珂便打发陈喜,辅助于他,务必要今天晚上完成。

    贾珂则回到内宅休息去了,谁让他是当主官的,有些事就是应该交给属下去办,否则最后还不是像诸葛亮一样累死。

    贾珂第二天早上一醒来,马上就披挂。在三位丫鬟帮助下,戴上了凤翅紫金冠,穿上了麒麟明光甲,脚上也登上步云履。咱三位丫鬟都不舍的眼光下出了守备府,在刘雨等一百二十位亲兵的护卫下,直奔教场而去。

    到了大教场,九千名士兵已经准备完毕。其中马其顿方阵兵四千五百人,弓弩手一千五百人,骑兵三千人。此外还有近三千的青壮,以及一千辆大车。黄柏峰把全城所有的车辆,全部征集过来了,其中甚至看到许多大户人家出行的豪华马车。

    贾珂看到这种情况很满意,这一下算是解决了几个月的粮草,到了宣府镇,即使不能取胜,也能和鞑靼人长期对峙。

    贾珂骑在马上,也不是废话,对下面说道:“军情紧急刻不容缓,大军立刻出发。”

    贾珂宣布完命令之后,又对直属他的三个骑兵千户罗岑,萧昆,马佐说:“你们三个多派探马,在大军四周警戒。不可让鞑靼人有可乘之机。”

    这三人一起拱手说道:“大人放心,我等一定多派探马,绝不会让大人失望。”

    这三个人是在贾珂到达开平卫之后,积极向贾珂靠拢。并且这段时间以来对贾珂的武艺韬略佩服的五体投地,现在已经真心实意的以贾珂马首是瞻。也算是贾珂的心腹,所以贾珂才让他们三人担任骑兵千户,直接为贾珂控制三千骑兵。

    贾珂但是贾珂也不是完全靠这些千户控制部队,在开平镇所有的百户,不是贾珂的亲兵出身,就是被他提拔与微末,并在学习班被贾珂亲自训练教导(洗脑)过,视贾科视为师父的人,这些人才是为贾珂控制军队的中坚。

    所以说现在贾珂对军队控制,已经达到了非常严密的地步。这些部队恐怕除了贾珂,谁也指挥不动。虽然还不能说是他的私兵,但是也相去不远了。

第 159 章 行军

    贾珂再对三位骑兵千户说:“这一路上再派出骑兵,寻找那些被打散的溃兵,把他们收拢在一起。到时候可以为我们所用。”

    三位骑兵千户齐齐应是,都说记住贾珂的吩咐了,到时候派人仔细搜索各个山林,把能找到的溃兵全部收拢起来。

    贾珂吩咐完他们也不在耽误,命令队伍立即出发。

    这一次行军是贾珂第一次带着大兵出征。他在出发前向范康请教了很多,再加上他平时观看兵书战册的总结。在这次行程中进行了尝试。

    这大军行进,一日行军不会超过五六十里。如果是在增加速度,士兵便会非常疲劳,对接下来的行军作战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古代上万规模的大军,配备有辎重车队,骑兵,步兵,随军文官等等的“步骑车”混合军队,部队的行军速度,要配合辎重车队。部队不能脱离辎重独自而行。

    而且古代绝大多数道路的条件和今天的乡村公路都不能比,只能容许二三人并行。这结果就导致不管你多少人,行军时最多的还是以两列,四列为主。就导致一万人的部队,再加上辎重车辆,部队会会占据三、四千米长度的道路!

    而且野外行径七天左右,就必须停下来休整一天。以便恢复士兵的体力和士气。

    而在行军途中也很有讲究,贾珂这一次就按照古代的通常做法,行军一般把步兵军队放在前面,指挥中枢及其卫队放在中间,后勤队和其他非战斗人员放在后面。机动性好的骑兵在侧翼机动,以便照应前后。

    在行军途中开平镇的骑兵,不时与鞑靼人的探马交锋,双方互相试探,犬牙交错,一时都没有停止。

    开平镇的骑兵在一路上还负责收拢宣府镇被打散的溃兵。在行进第4天的时候,贾珂已经收拢了大约八千人马,这些人都是被打散的小兵,躲在山中避难。这时候见朝廷大军来援,纷纷下山前来投奔。

    贾珂把这些把这些溃兵,重新打乱再次编组,然后分发兵器,让他们加入自己的部队作为肉搏兵使用。

    开平镇距离宣府镇两三百里的路程,经过四天行军再有一两天便能到达宣府镇。

    但是就在第四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事,在贾珂命令部队埋锅造饭,扎营休息的时候。来了一伙儿溃兵,为首的是指挥使霍鸠,此人原先是宣化指挥使,这一次鞑靼人进攻宣化,他带领2000精锐不战而逃,致使宣化被鞑靼人轻易攻克,使得宣府镇失了西北门户,鞑靼人两日之间便到达宣府镇,节度使王涛措不及防,被迫只能收拢附近所有关隘的兵力,全力防守宣府镇。

    霍鸠这几天带着人马在山中躲避,由于粮草不寄,所以一直忍饥挨饿,这一天突然遇到了贾珂派出收拢溃兵的骑兵。知道了贾珂带领一万多人马增援宣府镇,不由得大喜过望。他这一次丢失宣化,已经算是临阵脱逃,如果再不想办法待罪立功。等到战争结束,恐怕免不了一刀之苦。

    这一次碰到贾珂率领的增援部队,便起了鬼心思。知道贾珂只是个守备,便想着仗着指挥使官位高于守备,便夺了贾珂的兵权,自己带着这些援兵前去增援,好戴罪立功。

    于是霍鸠带着他那两千人,随着贾珂派出的骑兵来到军营,一到军营便命贾珂前来见他。

    贾珂听到士兵来报,说是有一个指挥使带着残兵来到军营,命贾珂前去见他。

    贾珂听到这个消息,被他气笑了,这指挥使脑子是不是让驴踢了?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还看不清形势。不过他毕竟是指挥使,在礼数上自己给他个面子。然后看他要干什么,如果有什么非分之想。正好用他的人头给自己立威,震慑那些新近收拢的溃兵。

    于是贾珂便赶到霍鸠落脚的营帐,见两边刀枪林立,四下里戒备森严。

    贾珂见到这种情况,便没有再往里走。事情已经很明显了,这霍鸠对他不怀好意。进去之后恐怕要把他软禁或者杀了,夺他的军权。这种情况下再进去于他会面,岂不是傻子?

    贾珂转身离开霍鸠的营帐,回到自己的中军大帐,马上命令擂鼓聚将,贾珂一吩咐完,帐外聚将的鼓声就响了。

    不多时所有的将官都已到齐,只有霍鸠没有到。贾珂看到这种情况勃然大怒,大声说道:“我奉兵部命令,皇上的旨意统领三军救援宣府镇,各处人马皆有我节制。他虽然是指挥使,但在这场战争结束前,仍然要听从我的命令。我已擂鼓聚将,他怎么敢不来?”

    于是贾珂传令道:“冯陌,我命你带领本部人马。立刻将霍鸠的军营包围,让他立刻前来见我。如若不从,攻入营中就地处决。”

    冯陌接到命令立刻出帐,不多时就听到帐外号角声响起。不时传来士兵整齐的脚步声。

    冯陌带着人马,来到霍鸠的大帐外,然后把营帐团团围住。

    而这个时候霍鸠还在做他的春秋大梦,幻想着夺了贾珂的兵权。统领这将近两万人马,前去增援宣府镇。就算不能打败鞑靼人,凭着几万人自己也能自保。最后鞑靼人退兵,自己也算是将功赎过。

    霍鸠刚才虽然听到贾珂聚将的鼓声,但是并没有前去,他认为贾珂一个小小的守备,哪里能够命令他指挥使。所以一直在账中安坐。

    正在这时候突然有士兵进来回报,他们的大帐已经被团团围住,为首的将军命霍鸠出去相见。

    霍鸠也不是没有头脑的人,仔细一想便明白其中的原理。想来是贾珂已经看穿了他的计谋。所以派人包围他的军帐,要他前去大帐相见。

    霍鸠这时候已经不敢再强硬下去,谁也不是傻子,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在恐怕由不得他不去了。

    霍鸠于是出了大帐,只见帐外已经被大兵团团包围,他的手下弱弱的躲在一边不敢阻止,霍鸠虽然心中有气,但是面上却带着笑容。走上前去对冯陌说:“想来这一位便是贾珂将军,我是指挥使霍鸠咱们都是一家人,为什么要兵戎相见?”

    冯陌看着他冷笑道:“在下是开平镇御千户冯陌,奉将军之命。前来请霍指挥使前往大帐议事。”

    霍鸠听他不是贾珂,也收起了笑容,“即是请我议事,为何带着许多兵丁?”

    “如果不带这些兵来,恐怕请不到指挥使大人。”冯陌面无表情,一脸冷酷的说。

    “如果我不去呢?你要拿我怎么办?”

    冯陌斩钉截铁的说道:“奉我们大人军令,如果去还则罢了,如果不去以违抗军令论,就地处决。”

    霍鸠一听他这话,心里却不由得打起鼓了。看来这贾珂是对他起了杀心,要想着法子治他于死地。看来自己刚才行事不周,惹下了祸端。心里也有点后悔起来,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后悔已经无济于事。

    霍鸠对冯陌说道:“既然如此,我便随你去大帐,去见一见这位守备大人,看他能拿我如何开销。”

第 160 章 抵达

    霍鸠这时候嘴上虽然强硬,但其实心里已经服软,不敢再有任何反抗。毕竟刚才自己出战来的时候,看到自己所带来的2000人马,是多么的窝囊,还没有怎么样,就躲在一边不敢反抗。霍鸠无奈的跟随着冯陌来到贾珂的中军大帐。

    霍鸠一进入中军大帐,就见到一个少年将军,正襟危坐在中央。年纪虽然不大,但是身上的的威风却不小,而且身上带着浓浓的血腥气。一看就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大将。

    这时候霍鸠再也不敢轻视贾珂,不说别的,光他身上的杀气,就比自己不知道重了多少。一看就是杀人如麻的狠角色。

    冯陌进入帐中,单膝跪倒在地,拱手对贾珂回禀说:“启禀将军,霍鸠已经带到帐下。”

    贾珂冷漠的说道:“既然带到,你便回班站立。”

    冯陌听了贾珂的话,立刻来到左边上首,笔直的站在那不在说话。

    霍鸠看到这个阵势,知道有些不好。赶忙上前拱手说道:“在下宣化指挥使霍鸠,见过贾守备。”

    贾珂并没有给他回礼,而是稳稳的坐在中央,寒声问道:“刚才我擂鼓聚将,你为何不到?你是不是聋了,没有听到鼓声。”

    霍鸠听贾珂的话非常不客气,这时候他也恼了,大声训斥贾珂道:“我刚才给你脸你竟然不要脸。你可知道我是谁?我是宣化的指挥使三品大员,你不过是一个四品的守备,官位还没有金水河中的王八大,怎么敢对我这么无理,难道你就不知道尊卑?不知道朝廷的礼法?”

    贾珂在上面听他已经开骂,也没有恼怒,只是仍然寒着声音问:“我刚才擂鼓聚将,你为什么不到?”

    “好你个贾珂,你还没完了,现在我以指挥使的名义,剥夺你的军权。从现在开始,所有大军由我统一调配。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调动一兵一卒。”霍鸠声色俱厉的说,其实他现在心里直打鼓,开始期待这个小守备被自己的威势所震慑,只要他能逃过这一劫,到时候一定要让这个小守备知道自己的厉害。

    贾珂坐在中央看着他小丑一样的行经,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霍鸠在下面更加恼怒,早把刚开始自己打算暂时隐忍的想法抛到九霄云外,两眼喷火地说道:“你这个目无长官的贾珂,到了现在你还笑什么?如果你敢抗命,等我战后参你一本。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我知道你有些本事,在宣化的时候也听过你的名声。但是你别忘了朝廷自由法度,不是你可以肆意妄为的。”

    贾珂也不理他,转身对旁边的黄柏峰说道:“把兵部的命令给他念一遍,让他知道我凭什么管束于他,也让他知道我有没有肆意妄为。”

    黄柏峰上前一步,对着大帐中的众人说道:“兵部有令:令守备贾珂立刻出兵救援宣府镇。沿途所遇官兵,不论官职大小,兵力多寡,皆由贾珂节制。如有不从不问情由就地处决。”

    贾珂在黄柏峰念完之后,转过身来对霍鸠说道:“你听清楚了吗?这军令上不但有兵部各位大人的大印,还有皇上的玉玺,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处置你?”

    霍鸠这时候突然清醒过来,他刚才一时气愤,把自己的想法都说了出来完全没有考虑后果,这时才感觉怕了,怪不得贾珂一直不把他放在眼里,原来是有这份兵部的文书。有这份文书在,贾珂就是这次救援的统帅。任何人不听命令,贾珂都可以军法从事,刚才自己肆无忌惮的威胁贾珂,现在这一关恐怕过不去了。

    霍鸠这时候什么也顾不得了,只想的如何逃脱这一劫,于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贾珂哀求道:“大人是卑职糊涂,请大人看着我不知道这份命令的份上饶我一命,我来世一定结草衔环,以报大人的恩德。”

    贾珂已经打定主意要拿他开刀,更何况刚才他对自己肆意谩骂,是个人都有三分的恼意,这时候哪里管他这些哀求,大声对下面宣布道:“霍鸠不尊军令,意欲挟持上官,控制军权图谋不轨。不杀不足以正军法。来人呀,给我拖出去斩首。”

    贾珂刚刚说完,帐外就闯进几位刀斧手,把霍鸠拖了出去。霍鸠不停的挣扎喊道:“大人你饶我一命,饶我一命。”

    贾珂坐在上面稳如泰山,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不一会儿外边的声音便由哀求变成了叫骂。再过一会儿,突然就消失了。

    很快便有刀斧手,用木托盘拖着霍鸠的人头,进入帐篷让贾珂验看。贾珂看了一眼盘中的人头,然后对下面的人说:“你们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在我麾下任事,不知道我的脾气。现在我就告诉你门,在战场上所谓的功劳,不会少你们一毫,但是你们谁要敢违背军令,此人就是你们的下场。”

    下面刚刚进入贾珂部队的人都一个个面色惨白,瑟瑟发抖。他们都是各部的散兵游勇,刚刚被贾珂收编,还不知道贾珂的脾气。

    现在看到一个指挥使,贾珂说杀就杀了,这可是三品的大员。本来还对贾珂打乱原先的编制,重新整编部队表示不满,这下他们再也不敢有任何怨言了。

    贾珂见众将官都面有惧色,知道差不多了,于是对刀斧手说:“把这人头挂在高竿,在全营游营示众。让所有的官兵都知道违背军令的下场。”

    刀斧手听了贾珂的命令,拖着人头便出去了。

    贾珂见目的已经达到,杀了霍鸠这只猴,警了下面一群鸡。于是对下面说道:“赶快回去吃饭休息,明日一早继续动身,希望能早日到达宣府镇,以解节度使大人之危。”

    各位将官,这才纷纷散去。出了大帐一边走还一边议论,对贾珂果断很辣表示从心底里的敬畏。任何一个将官遇到这种情况最多是把霍鸠软禁,等到战争结束交易朝廷处置。而贾珂竟然敢杀他以正军法,不管其中的目的如何,这样的胆略是实在让人敬佩。

    接下来贾珂打乱收拢的军队,重新整编的计划,进行的十分顺利。几乎所有的将官都不敢有违,经过这一次贾珂算是完全控制了新收拢的一万人马,这些人经过简单的编组,虽然不能够同鞑靼人正面碰撞,但是在一边摇旗呐喊,打一些顺风仗还是可以的。

    第二天一早,大军再次启程。这一次新归复的人员,也尽量和太平镇军兵一样走得整整齐齐,虽然不能尽善尽美,但他们已经尽力了。毕竟他们没有经过这方面的训练。不过贾珂认为他们有这个态度就已经非常好了,这说明他们正在积极向开平镇靠拢。

    大军又行进了一天半,在这一天的中午终于接近宣府镇。

    贾珂率领大军刚一接近宣府镇,便有无数鞑靼骑兵在四周游走,贾珂也派出自己的骑兵,把他们驱赶到一边,不让他们靠近自己的主力部队。同时放慢了行军速度,开平镇的军队更是列好了整整齐齐的马其顿方阵。新收拢的部队也手持钢刀盾牌,尽量保持和马其顿方阵一样的整齐队列。这使得鞑靼人无机可乘,只能远远的监视着这只几万人的队伍,缓缓的靠近宣府镇。

    阿尔斯楞汗在前一天就接到了密报,密报上说:贾珂带着一万人马,从开平镇出发救援宣府镇,这些密报都是开平镇汤蒯在得到贾珂同意之后,才向阿尔斯楞汗送出的。目的是为了继续掩饰汤蒯的身份。而且贾珂率领的这只人马浩浩荡荡,根本就不可能隐藏,不如提前送出这个消息为汤蒯打打掩护。

    阿尔斯楞汗当时是大喜过望,去年的时候他就败在贾珂之手。不过他是认为当年贾珂拒城而守,再有就是贾珂骁勇善战,刚一开始就让他的部队失去了锐气,这才让他不得不退兵。现在主客之位变易,这一次看贾珂如何和他十几万人马对战,他一边安排探马不停的探听贾珂一路上行军的消息,同时派出人马,准备在贾珂到达宣府镇的时候,也给他来个以逸待劳,让他这一次也自食恶果。

    阿尔斯楞汗在知道今天贾珂必定到达时,就在大帐中等着贾珂的消息,看他能不能躲过这一次突袭。

    也不付阿尔斯楞汗的希望,在中午的时候探马来报。

    “启禀大汗,在北方30里处发现贾珂的大军。”

    阿尔斯楞汗终于得到准确消息,松了一口气的说道:“就他那不到1万的人马,来了又能怎么样?咱们的人马有没有开始对他进行突袭?”

    下面的探马听到阿尔斯楞汗这么说,愣了一下,害怕出错赶快给阿尔斯楞汗禀报道:“大汗,来的人马不是一万,我看对方无边无际,最少有两万余人。而且军容整肃,一看就是南朝精锐。咱们的骑兵几次突袭都找不到破绽,害怕带来太大的伤亡,不敢硬冲,只在附近监视他们?”

    阿尔斯楞汗听了这话,也愣住了,他接到开平镇内间谍的密报,说是贾珂只带了一万人,怎么现在成了两万多人?难道其它的人马是变出来的?不过最有可能的是是沿途招募的溃兵,阿尔斯楞汗也是沙场的宿将,稍微一思考便明白,这些人马是从哪里来的。但是他又十分好奇,贾珂是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将这些人马变得如此训练有素。

第 161 章 誓言

    阿尔斯楞汗神情严肃的问那探马:“你看清楚了,两万多人都是精锐?”

    “大汗,奴才看清楚了,两万多人马军容整肃,不说别的,光走路几乎都踏在一个点上,这样的人马,难道还不算精锐?”

    阿尔斯楞汗听了探马的话,知道自己他希望破灭了,他原指望贾珂只是收拢了一些残兵败将,这样不但不能提高战斗力,反而会拉低他本来精锐的士气。现在看来要从长计议了。

    阿尔斯楞汗听了探马的话,心里其实很是紧张。虽然两万多人马也不是很多。但是去年的时候,贾珂只凭借两千人,就把六千骑兵击溃。后来密报说贾珂损失微乎其微。

    如果贾珂做一次真的带两万人来,自己最后就是取胜也会损失惨重。这就又会面临和去年一样的问题,各部落首领绝不会拼死向前,都会以保存实力为目标。

    这段时间攻击宣府镇,由于节度使王涛拼死抵抗。所以攻城并不顺利。鞑靼人再这几天,攻城战中也是损失惨重,虽然他们的本部人马损失不多,但是今年掠来的奴隶却损失过半。各部落首领这一次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如此大的损失再继续下去,恐怕到时候他们又要闹起来。这些部落首领目光短浅,只想着抢劫一阵便回草原。完全没有想过把中原据为己有,让中原人都成为他们的奴隶。

    阿尔斯楞汗思考了一阵,现在这个时候,还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即然贾珂这次带来的都是精锐,那么就不能再等他排兵布阵,再和他光明正大的决战。应该现在就加派人手发动大规模的突袭,而不能像刚才那样小规模的骚扰。应该以优势兵力,争取只进行一次突袭,就把贾珂击溃。

    阿尔斯楞汗知道时间紧迫不敢耽搁,马上令人吹响牛角号,召集众位部落首领前来商量。

    众位部落首领听到牛角号声,都三五成群的像阿尔斯楞汗的宝帐赶去。一边走还一边互相议论。

    “我说,咱们这位大汗,今天又要干什么。”一个黑脸的部落首领说道。

    “还能干什么?不就是让咱们继续攻城。”另一个身穿白衣的部落首领回答他道。

    黑脸的首领说道:“不可能吧,咱们这些天,损失可是非常大的。再这样损失下去,就得不偿失了。”

    “我看呀,咱们这一次已经抢够了,还不如现在就退回草原,好好享受呢!”

    黑脸的首领听他这话正中下怀,也符合他说道:“谁说不是呢,这两年每次来咱们都抢了很多东西,已经发了很大的财。就是咱们这个大汗,不知道怎么想的。每年都让咱们进攻坚城,使得各部落损失很多的勇士。”

    那白银首领不屑的说道:“如果我是大汗,我也这么做。即能消耗各部落的实力,又能增加自己的财富。他把谁都当傻子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你看不出来。”

    黑脸的首领听了他这话,不由得沉默起来,看来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个想法已经不是一两个部落首领的猜测了,而是众多部落首领的共识,因此人们对阿尔斯楞汗的不满越发严重起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去年在攻击开平镇中,损失惨重的土默部已经被阿尔斯楞汗吞并。

    这就让草原中更部落对阿尔斯楞汗更加离心离德,也因此去年才组织了联盟,差点儿同阿尔斯楞汗发生火拼。一方面是阿尔斯楞汗要消弱他们的权利,另外一方面,他们都害怕成为下一个土默部。双方一旦产生隔阂,之间的裂缝就不是那么容易能够弥补的。

    众部落首领来到阿尔斯楞汗的大帐中,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等待阿尔斯楞汗的到来。

    这一次阿尔斯楞汗来得很快,几乎是在他们刚刚全部到达,阿尔斯楞汗就进入宝帐坐在正中央的虎皮椅上。

    阿尔斯楞汗也不和他们废话,直接就进入主题,说道:“我告诉大家一个不好的消息,贾珂带着两万精锐已经快到宣府镇了,大家想好怎么应对了吗?”

    下面的众人一听这话,当时就炸开了锅。贾珂的骁勇他们去年都是看到的,当时他还只有两千余人,就和他们五万大军对峙了几个月。各部族的大将被他杀了不少,到最后竟然没有一人敢与他对战。现在带着两万精锐而来,这是要解救宣府镇,顺便要和他们拼命的。

    巴尔虎部的首领庆格尔泰,这时候站起来对着阿尔斯楞汗说道:“尊敬的大汗,草原上的王者。请听一听我小小的建议,今年咱们草原中二十八个部落一起南下,到现在已经取得了足够的战利品,不如就此回到草原。如果我们在这里硬拼,最后不论是哪个部落损失。都是我们整个鞑靼人的灾难。”

    其他部落首领听他这么说,纷纷表示赞同,都说是不如就此退兵,明年再来,这样慢慢损耗南朝的实力才是上策。

    阿尔斯楞汗看他们的样子,就觉得好笑。这些人一个个鼠目寸光,完全不知道南朝已经有一员大将崛起了。如果再让他成长下去,将来别说南下牧马,就是自己的老巢恐怕都不能保存。

    阿尔斯楞汗现在也无法强制命令他们做什么,还是的和他们再讲一下道理,“众位部落的首领,我知道这一次咱们损失了一些人手。但是和咱们的收获比起来,这简直是九牛一毛。而我们现在要面对的是贾珂,这个人与别的南朝将领不同,他的部队英勇善战,几次阻挡了我们南下的步伐。是以后我们南下的主要对手,现在他还弱小。如果我们不趁这一次把它消灭,等到他成长起来的时候,最后被消灭的恐怕就是我们了。所以我认为应该集中兵力,趁贾珂立足未稳,给予他致命的一击。众位以为如何?”

    众部落首领哪一个不是老狐狸?他说的这些道理自然都懂。但是贾珂的厉害,他们谁都清楚。这一仗就是胜利,恐怕也要损失惨重。如果站在部落的立场上,如果损失太大了吧,对部落发展是很不利的。草原上互相吞并,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谁又能保证自己不是下一个被吞并的对象?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积极保存实力,并不是他们看不到更长远的未来。而是如果过不了眼前难关,再长远的未来和他们也没有什么关系。

    阿尔斯楞汗见到众位部落首领都不出声,不由得长叹一声。如果他是南朝皇帝就好了,可以一言而决。

    阿尔斯楞汗从宝座上站起,来到大帐的正中央,跪倒在地向天拱手说道:“众位各部落的长者,我今日在此发誓,长生天作鉴证,今日与贾珂会战完全是出于公心。我有半点私心杂念,让我永远在地狱中沉沦。”

    众位部落首领听到阿尔斯楞汗发誓,都愣在了那里,特别是阿尔斯楞汗发的是如此重誓,这一下不由得他们不信阿尔斯楞汗这一次是真心实意要消灭贾珂,为草原出一大害。

第 162 章 谨慎

    鞑靼众部落首领,被阿尔斯楞汗的誓言震撼到了,没想到他们认为私心太重的阿尔斯楞汗也有这样的心思。既然阿尔斯楞汗为了整个鞑靼人,都发了这样的毒誓。那么他们还有什么犹豫的?

    于是布里亚特部首领站起来说道:“大汗,既然如此,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请大汗发令调兵,我们一起出动,这一次定要将贾珂,擒杀在阵前。”

    其它的部落首领也是有血性的,一听这话全都热血沸腾。纷纷像阿尔斯楞汗请战,他们的士气已经被激发出来,不认为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部落的事,是整个鞑靼人的事情了。

    阿尔斯楞汗一看士气可用,不管他们现在是真的还是假的,阿尔斯楞汗现在都当他们是真的士气大振,于是大声的说道:“既然众位都已答应出兵,那就从各部落都抽掉一半兵力,一起出营与贾珂决一死战。我想在野战上,还没有人是我们鞑靼骑兵的对手。”

    于是从部落首领各自离开,前往自己的军营整顿人马,然后准备会合一处与贾珂决一死战。

    阿尔斯楞汗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些部落首领真是不好对付。自己这一次向长生天起誓才把他们应付过去。希望他们可以能够履行诺言,好让自己能够集合众鞑靼人的部队击败贾珂。

    而贾珂在接近宣府镇的时候,就知道马上有一场恶战要来。想到古往今来多少精锐部队,是在行军途中被敌人埋伏,一冲而散。所以他也不敢怠慢,命令部队停下来整顿阵型,列成战斗阵型,缓缓向前推进。贾哥这是小心无大错。宁可部队速度稍慢,体能消耗大些,也比被鞑靼人伏击而损失惨重好。

    贾珂的阵型还是老三样。弓兵在前,方阵兵居中,骑兵在侧后方两翼布置。

    但是现在又多了将近一万的新兵,这些人虽然说他们是新兵,其实在九边也算是精锐。贾珂自然不能放弃这股力量不用。他把这支队伍中的弓兵大约有两千人,交给负责弓弩手的郑恺,把这些人插在自己弓兵队伍,用一个老弓兵带领两个或者一个新兵。让这些新兵听从老兵的命令,虽然阵型前进不再像以前那么齐整,而且走一段时间,在整队也比被击溃强,但毕竟这是一部可观的力量,如果射击起来,将近四千的弓兵,每一波都能给敌人很大的杀伤。

    这些溃兵中人数最多的居然是骑兵,大约有五千多人。不过想想也是,两条腿总是跑不过四条腿。在这样的追击战中,骑兵逃出的几率要大的很多。

    这些骑兵被贾珂安排到他直接控制到三个骑兵队中,使得三个骑兵千户,每人几乎控制三千骑兵,而贾珂只好把骑兵中的百户,分配到这些人中担任千户,以便控制这支部队。

    剩下的三千多人,全部使用备用的长矛,站在马其顿方阵之后。如果前方出现损失,便依次递补。

    就这样两万大军,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原野上缓缓的前进。由于有新兵的缘故,所以每前进一百步便停下来整顿一次。

    这一次可和刚才列队行军完全是两样,刚才虽然也列出方阵,但是主要还是为了便于行军中不被偷袭,并没有摆开阵型,但是现在贾珂完全是按照战争中的阵型排开,向前缓缓推进的。

    阿尔斯楞汗带着将近六万的骑兵,来到贾珂面前时,面对的就是这样已经准备就绪的方阵。

    阿尔斯楞汗看着眼前循序而进的方阵,心里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心想这个贾珂就不能失误一次吗?这也小心太过了,离他的军营还有三十里,便摆开阵势循序渐进,这已经不是叫谨慎了,这完全就是胆小如鼠。

    阿尔斯楞汗知道贾珂进行的厉害,见到这种情况便明白再往前冲,已经不现实了。于是收拢做人马,在贾珂对面摆开阵型。

    贾珂看到鞑靼人滚滚而来的骑兵的时候,就不由得对自己赞美了一下。还是自己谨慎的好,否则自己的队伍虽然已经列开了马其顿方阵,但是前前后后几十个方阵,再加上那些新收拢的兵马,对付一些小的偷袭还是没有问题,但是面对现在几万人的骑兵突袭,可以肯定的说就要全军覆没了。

    贾珂手下新来的众将领,原先还对这么远就列阵有些微词,这得浪费多少体力,像这样按这样的速度走30里,等到了鞑靼人营前也没有力气再作战了。

    但是当看到像沙尘暴一样快速接近的鞑靼骑兵的时候,对贾珂的不满全部变成了敬意。怪不得贾珂每战必胜,原来早就聊敌先机,如果不是贾珂神机妙算,这一次他们恐怕不死也要残。跟着这样的人打仗,和以前的草包将领比起来就是不一样。

    于是阿尔斯楞汗想象中的突袭战,变成了两军提前到来的决战。

    鞑靼人这一方由于还要围困宣府镇,所以只带出了六万骑兵。

    贾珂这一方,兵种齐全总共是两万人马。看起来贾珂这一方是处于劣势,但是相对来说贾珂这一方全部披有纸甲,而鞑靼人批甲的人却很少。

    在古代有甲胄的都是大将,小兵是装备不起这么贵的东西的。贾珂这边全部披有纸甲,而且所有士兵全部装备精良,在战争中就处于很大优势。

    而鞑靼人这边就不一样了,草原中铁器的匮乏,许多鞑靼人的弓箭的箭头都是骨质的,他们用的兵器都是祖传的,有的已经锈的不成样子了,所以相对来说双方势均力敌。

    贾珂见双方排好阵型,立刻从后边飞马而出。直接来到阵前,骑着他的火龙驹,在阵前大喝道:“我乃开平镇守备贾珂,对面的可有英雄敢与我一战?”

    鞑靼人这一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愣是没有人回答,知道情况的都知道贾珂的悍勇,不知道情况的也已经打听清楚,所以大家都准备先看一看,再做决定。

    阿尔斯楞汗见到这种情况,觉得十分丢人。还好他现在手下大将,四驹中有两位在。

    阿尔斯楞汗于是对身边的两位大将说:“前面耀武扬威的,就是草原上盛传的神威将军贾珂。前一次在阵前挑战,我军无人能敌。大大损伤了我们的士气,还让他杀入阵中,差的取了我的性命,你们今日谁去为我报仇?”

    阿尔斯楞汗今天身边只有四驹中两位到场,分别是巴根,阿木尔。

    而其他两位,布日固德前些日子受伤,虽然没有什么大碍,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康复,还在营中修养。巴特尔则去去牵制贾珂,现在看样子是失败了,现在生死不明。

    其实巴特尔已经快要接近宣府镇了,只是他因为绕道,所以反而比贾珂来的慢,现在正在贾珂后方徘徊不敢前进,害怕被贾珂派出的探马发现。

    这时四驹中的巴根,已经被贾珂的耀武扬威激怒了。巴根催马向前几步,对阿尔斯楞汗说道:“大汗,莫将不才,为大汗取他的性命。”

    阿尔斯楞汗一看是他,便放下心来,“你去了要多加小心,那贾珂也不是等闲之辈。”

    巴根骄傲的说道:“大汗,且放宽心,这个小娃娃能有多少的勇力,且看我去去就回。”

    于是巴根双手挥舞着这一对大铁锤,直奔贾珂而去。

第 163 章 神弓

    巴根此人自幼便力大无穷,与人对战从来都是一力降十会,在草原上可以说是第一勇士。这一次看到贾珂,以为凭借他的力气,贾珂就是武艺再高也挡不住他几锤。

    而贾珂在阵前耀武扬威,这已经是他的习惯了。他这么做并不是为了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为了有效的打击敌方的士气。在去年的时候,他就使用这一招。对鞑靼人的士气打击非常严重,这样才能让他坚守几个月。再加上他对自己的武力还是很自信的,所以才敢如此的肆无忌惮。

    巴根催马到贾珂马前,大声喊道:“那小娃娃休要张狂,你可知道,大汗麾下四驹之一巴根爷爷的厉害。”

    贾珂看到这人手中的大锤,便知道他有几分力量,但是贾珂并不畏惧,他经过两重身体改造。既有吕布之勇,又有灵泉水煅体,现在他不但力大无穷,而且身体的柔韧性也不是别人可以比拟的,因此他哪里还把这样是只知道死用力气的人放在眼里。

    贾珂听了他问话,不由得笑起来,对着对他说:“你的名声,我却不知。我只知道前几日,有一个也是什么四驹之一的叫什么巴特尔,只在我手下走了几合便败逃了。他这一逃不要紧,还连累他几千人马全军覆没。你不会是和这巴特尔齐名吧?”

    巴根一听贾珂这话,心里便是一惊。巴特尔的武勇他是知道的,虽然他凭借天生的神力。能够稍微胜他一筹,但是这也要七、八十个回合以后才能见上下。这贾珂竟然能够几个回合便击败巴特尔,想来以他的威名定然不会说假话,看来自己要小心了。

    巴根这个人外表粗犷,内心仔细,他能成为阿尔斯楞汗麾下的第一名大将,主要靠的不是他的勇猛,而是他的心细如发。每一次有威胁的时候,他都能够提前察觉,从而避过。因此这些年来,还没有尝过败绩。西域诸国闻他之名丧胆的不在少数。

    巴根也不搭话,催马舞锤直奔贾珂,贾珂挥戟拍马来迎。两人一照面,巴根便先下手为强,舞动双锤照贾珂面门砸来了。贾珂举起方天画戟前来招架,双方只一接触,便发出了巨大的响声。震的两军阵前,双方的士兵,耳朵都有些发麻了。

    巴根这一下接触便知道,贾珂的力气不在他的之下,于是更加小心。不敢给贾珂留下还手的空隙,左手捶刚刚砸完,右手捶就跟上。双锤舞动在贾珂身前,上下翻飞。

    贾珂也不示弱方天画戟,来回遮挡。贾珂在心中对这巴根也是十分的佩服,要知道贾珂有今天的力量,完全是开外挂而来,而这巴根却是土著人,完全是凭借自己野蛮生长,他能有这么样的力气,除了天生的神力以外,恐怕后天的锻炼也分不开的。

    贾珂招架了巴根几锤之后,便抽出空来,方天画戟直奔巴根的面门,巴根急忙用双锤举火烧天,向上招架,这一下可让贾珂逮住了机会,再也不给巴根反抗的机会,把方天画戟舞开,好像是一条银龙。在巴根的身前四周不停的游走。

    巴根舞动双锤,上下左右不停地抵挡着方天画戟,他心里现在也有些急了,他现在已经招架不住了。他以前对敌,全凭自身力大无穷。与敌人交战时,敌人不得不与他比拼力量,可这一回碰到贾珂力气甚至比他还要大。每一次结束都让他两膀发麻,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勉强支撑,到了后来每次接触之后,根本就没有力气再回击。而且贾珂招数精妙,方天画戟处处不离他的要害。

    贾珂对这个巴根也是另眼相看,他自出世以来,所遇到的武将都是三五合就被他轻轻松松的解决,这巴根能与他站这么长时间,还是头一个?虽然他到现在也没有用全力。不过就这样这个巴根也容易自豪了。

    巴根这时候已经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就是想逃,也被贾珂的方天画圈住。如果没有人救援,再过几招便要丧命。

    这时候在阵后的阿木尔看出了,巴根的不妙,到了现在已经顾不得什么仁义不仁义了。他摧马便出了大阵,直奔阵中撕杀的两人而去。

    阿木尔一边走,一边从旁边的弓差袋中取出了宝雕弓,这柄弓可不是普通之物,乃是他在西域征伐的时候,从西域到某个王宫中搜出来的,这只宝雕弓不仅镶嵌买了珠玉,而且弓弦和弓背,也不知道是什么制成的,以他的力气竟然不能完全拉开。一直被他视若至宝,凭借着这张宝弓,以前作战还没有能从他的弓箭之下逃生。

    阿木尔拉弓搭箭,对准贾珂便是一记冷箭。贾珂虽然和巴根正在大战,但是已经快要取胜,所以这时候可以分出心思,观看左右的情况。

    突然贾珂看到对方阵中冲出一员将,一边走一边拉弓搭箭向他射来。这一箭快的无与伦比,贾珂虽然想躲,但是那只箭实在太快,贾珂只能避过要害,眼看贾珂就要中箭,突然好像天空中出现了什么,那箭矢竟然在半空中稍微停了一下。

    贾珂虽然不知道发生什么,但是哪里会错过这个机会,只见到单手伸出一把就把这支箭攥在手中。另一只手握着方天画戟,全力向巴根劈去,巴根这时候已经精疲力尽,举双锤勉强把贾珂的方天画戟架开。然后就不管不顾了,催马向本阵逃去。

    这时候阿木尔和巴根,竟然两马交错而过,阿木尔本来想和巴根双战贾珂的。这时候见巴根逃回阵去,把他一个人晾给了贾珂,心中那个气呀。但是再往回逃,已经来不及了。

    而贾珂却没有要和他对战的意思,刚才这人偷放冷箭,差点伤了自己。自己如果不给他个报应,他还以为自己怕了他。于是把方天画戟架在马鞍桥上,从旁边抽出铁胎弓,拉弓搭箭对着阿木尔就是一箭,阿木尔这时候见一点寒心,迎面飞来。想要躲已经来不及,面门便被这箭一箭穿过。还没来得及反应便掉落马下。

    贾珂催马便往前走,来到阿木尔当马前,他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宝弓如此厉害?贾珂单手用方天画戟一条挑把那宝雕弓挑到了眼前。

    贾珂一手拿方天画戟,一手接过宝雕弓仔细观看。只见这弓身上镶满了珠翠,看着让人觉得晃眼。这弓背竟然是金属制成,弓弦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做的。

    贾珂正在仔细观看这宝雕弓的时候。鞑靼人阵中有一人大哭着冲了出来,阿尔斯楞汗一看就急得浑身是汗,原来是人不是旁人。正是阿木尔的儿子,也是他的妹婿。这时候他对这个妹婿也是非常的不满,你说你有多大的能耐,自己不知道吗?连你父亲都被人家一箭射死,你再去恐怕也是难逃一死。

    但是如果不救,自己的妹妹回去了是埋怨自己也不好交代,只好对身后众人说道:“贾珂非一人可敌,可各派猛将前去一同会战于他。”

    阿尔斯楞汗这一声吩咐,可让身后的众人都愣了,在草原上素来重视勇士,像贾珂这样的猛士,虽然是敌人,但在有些草原人心中也是天神。现在竟然不顾廉耻,要派众多大将一起前去围攻,这要是去了以后还怎么在草原上立足?

    但是阿尔斯楞汗不停的向他们催促,于是也就各自派出手下大将,一起向前想要擒杀贾珂。

    而贾珂正在阵前,观看这张宝弓,突然看到对方阵中哭着跑出一人,想来是刚才死的大将的亲人。

    贾珂自认为还是个心慈面善的,觉得让他们分离,实在是不好意思。再加上自己也想试一试这张宝弓。于是抽出一支箭,搭在这张宝雕弓,对准来人一拉弓弦,便将弓拉成满月。对这来人便是一箭,这只箭一瞬间就从弓上飞出。速度之快简直匪夷所思,对面那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便被一箭穿喉。尸体一瞬间像是受到了巨大的阻力,直接从马背上飞出。

    阿尔斯楞汗在后面看得清楚,怎么做大为愤怒,他愤怒的不是别人,是他手下的大将阿木尔,他战死倒是不要紧,却给贾珂送去了一张神弓,从此贾珂如虎添翼。还让他怎么对付?

    这是从鞑靼人大阵中冲出了十几位大将,一起向贾珂杀来。

    贾珂看着这么多人一起出来,也不害怕,反而兴奋异常,自己手里这只宝雕弓真是神兵利器,比自己手中的方天画戟也不差分毫。现在这么多人冲上来,正是它用武时候。

    贾珂于是站在正中央,拉弓搭箭,对着这些冲出的人便射,只见一道道寒光,从贾珂手中飞出。每一处一道寒光,必有一人落马。这些人还没有冲到贾珂马前,便被贾珂一一射死。

    贾珂竟然把来将全部射死,他现在也兴奋起来。他一手挥舞方天画戟。一手握着宝雕弓,催动宝马在阵前来回奔跑,不停的狂呼,“鞑靼人中还有没有英雄?还有没有人敢与我一战。莫不是都是狗熊,不敢来战。”

    鞑靼人虽然气愤贾珂的无礼,但是这时候都已经被他吓得胆寒,哪里还有人敢应战?是一炷香的功夫他们便有十几员大将给贾珂所杀,现在哪里还有人敢上去?于是一个个低着头,装聋作哑,好像阵前根本没有人在叫阵。

    阿尔斯楞汗这时候也傻了,从来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回过头来问唯一从贾珂手中逃脱性命的巴根:“你刚才和贾珂交战,我知道贾珂具体的武艺如何?”

第 164 章 大战

    巴根这时候一脸的垂头丧气,刚才要不是为了救他,阿木尔也不至于会丧命。现在听阿尔斯楞汗问他贾珂武艺如何?

    巴根不由得想起了刚才与贾珂的大战,现在想来贾珂根本没有尽全力,只不过是陪着他多耍了几个回合。贾哥最后单手那一击,就差点让他丧命。如果贾珂一开始就有全力,他最多也能坚持个三、五合。

    于是巴根满脸绝望的对阿尔斯楞汗说:“天神怎么能够力敌?贾珂的武艺天下无双,有贾珂在一日,我便再也不敢正视南朝。”

    阿尔斯楞汗听了他的话,不但没有恼怒,反而心中大为赞同。他也见过贾珂几次,在战场上从来就没有见过有人能让贾珂真正重视的。现在想来几乎所有人都是被他戏耍一顿之后,几下就杀死。这样的人难道真的可以被打败吗?

    阿尔斯楞汗心中飘起了一阵乌云,但是他马上又振作起来。贾珂虽然英勇无敌。但是他身后有六万的勇士,贾珂就是再厉害也不可能一个人与六万人对敌。

    阿尔斯楞汗接受了去年的教训,不敢再到战场中央和贾哥说话,于是在阵中对贾珂高声喊道:“贾珂,我知道你英勇无敌。但你看看我身后,我有六万鞑靼勇士,你就是武艺再高强,难道还能把他们全打败?”

    贾珂在远处听到阿尔斯楞汗我叫喊,大声回复他道:“你有六万骑兵,我身后也有两万中原勇士。如果你退出中原还则罢了,否则每一个中原人都是你的敌人。到最后我倒要瞧瞧,是你们几百万鞑靼人能赢,还是我们亿万的中原人能赢。”

    阿尔斯楞汗听了他的话,气得满脸通红。他知道贾珂说的不错,只要中原人敢起来反抗,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民族能够征服他们。

    贾珂和阿尔斯楞汗说完这句话,见堵得他无话可说,便用嘲笑的道:“今天就我一人在此,你们鞑靼人还有什么勇士一起来,我要是皱一皱眉头,并不是英雄豪杰。”

    鞑靼人刚才被他连续射杀十几人,现在已经无人敢在上前应战,特别是贾珂新得了这只宝弓,在鞑靼人中也是有名的,这只弓只要射出箭,当今天下也只见过贾珂一人躲过,其他人都丧命在这支宝弓之下。阿尔斯楞汗这也毫无办法,他也不能明知送死,还让部落的勇士上前。

    阿尔斯楞汗这时候硬着头皮喊道:“贾珂我承认你骁勇无敌,但是咱们现在各领大兵,还是在战场上分个胜负,见个高低。”

    阿尔斯楞汗说完这句话后便不再搭理贾珂,而是命令手下骑兵准备进攻。

    贾珂见已经无人前来应战,而阿尔斯楞汗也开始命令骑兵准备攻阵,也便回马阵中亲自指挥。

    鞑靼人的骑兵,开始慢慢的向前跑动,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全速向贾珂的部队发起冲锋。

    贾珂眼看着鞑靼人就接近弓箭射程,果断的下令开始放箭。开平镇的弓弩手,射击的方式,是贾珂借鉴地球近代的时候,三段射击的方法。只要弓箭手还有箭矢,就能保证连绵不绝的攻击。

    鞑靼人上一次虽然尝到了这一战术的厉害,但那只是土默部一小部分人知道,在正式战场上,还是第一次大规模的使用。

    鞑靼人在接近贾珂军阵的过程中,就遭遇到了无穷无尽的箭矢,每一两秒钟就有一千多支箭射出,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鞑靼人就损失惨重,而他们的箭矢却是很难穿透开平镇士兵的战甲。

    鞑靼骑兵在这短短几百米的距离内。鞑靼人每前进一步都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由于前面骑兵的倒地,已经受伤战马的到处乱跑,严重阻碍了后边骑兵的前进。这就严重降低了骑兵的速度,造成了更大的伤亡。而伤亡越大前方对后方骑兵的阻碍就越严重,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鞑靼人的死伤越来越严重,但是还无法向前推进,骑兵一旦失去了速度,就是待宰的羊羔。

    阿尔斯楞汗在阵后看到自己的骑兵,被对方的弓箭手不停地射到。虽然自己这一方的骑兵也使用马弓不停的还击。但是说实话,鞑靼人的马弓一则质量实在是不过关,本来马弓本身就是轻型弓,射程和威力有限,对上全身穿成纸甲的贾珂弓兵,还是吃了大亏。双方的战损比超过了20:1。

    阿尔斯楞汗一看这种情况不好,不能再从正面突击,于是吹响牛角后号发布命令。命令所有鞑靼骑兵,从两侧迂回。

    贾珂看到了对方骑兵向两侧迂回而去,这时候他也命令改变阵型,但是这时候新兵多的毛病反应出来,这些虽然是宣府镇的精兵,但是没有和贾珂大部队进行过相同的队列训练。这一变换阵型便出现了混乱。

    马其顿方阵倒是还好,但是弓弩手中,新兵的数量实在太多,让他们在那站着射击还算可以,但是一旦变换队形便出现了混乱。

    阿尔斯楞汗对战场是非常敏锐的,他一下子就发现了贾珂队形出现混乱。认为已经找到了击破贾珂的办法,那就是从两翼出击,击破他的弱点。

    阿尔斯楞汗在后面不停的命人吹号,催促部队快速从两翼穿插。尽快从两翼贾珂发起进攻。

    而贾珂也早就发现了这个毛病,现在己方已经不能够保持完整的阵形,于是贾珂当机立断。命令马其顿方阵一分为二,向前堵截鞑靼人骑兵,所有弓兵退到方阵兵之后重新慢慢列队,列队之后辅助方阵兵,继续对鞑靼人射击。

    而开平镇的骑兵却集中在一起,列阵于队伍的正中央,随时准备对两翼的敌军发起侧面冲锋。

    鞑靼人的骑兵,这一次前进的很顺利,没有被弓弩手所阻止。很快就接近方阵兵。但是他们面对的并不是任人宰割的步兵,而是五、六米长的长矛组成的墙,这时候前排的骑兵已经来不及停止,直接向这堵长矛组成墙上撞去。

    一瞬间连人带马便被刺穿,而长矛手,在刺穿敌人之后,只要把长矛抽回继续向前刺去,就能对敌人造成再一次的伤害。

    鞑靼人也是勇猛,在伤亡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任然不停的向前冲锋,在后方的骑兵不停的使用马弓向前射击。

    在鞑靼人奋勇冲击下,开平镇的军阵出现了动摇,伤亡人数也开始向上攀升,有几次差点被鞑靼人冲乱了阵型。

    还好这时候弓兵已经再次准备就绪,他们分成两部,开始对两翼的鞑靼人进行射击,由于弓兵的加入,大大缓解了马其顿方阵兵的压力,而鞑靼人的伤亡再一次直线攀升。

    而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恐惧,这种恐惧是来自本能。并不是勇猛所能够压制的,鞑靼人在如此惨重的伤亡下,本能的恐惧占据了上风。有的鞑靼人开始后退,有人还想继续向前,这样一来鞑靼人的骑兵部队,便混乱起来。

    贾珂对于鞑靼人的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看到,在每一次和鞑靼人对战中,鞑靼人都是这样崩溃的。在承受伤亡这方面,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鞑靼人,跟本无法和开平镇相比。

    于是鞑靼人阵型出现了严重的混乱,这就造成了连原先一点有限的反击都没有了。完全成了被待宰的牛羊。

第 165 章 大战2

    鞑靼人的混乱给了贾珂巨大的机会,而贾珂也抓住了这个机会。他命令方阵兵立刻攻击前进,方阵兵这一向前就像一堵墙,排山倒海的压过来。

    鞑靼人的崩溃速度更快,就连后方的骑兵也开始逃跑。贾珂知道时间已经差不多了。立刻命令自己将近八千的骑兵,对逃跑的鞑靼人进行追击。

    以前中原人在和草原部族对战的时候,大部分情况都是只要列阵整齐,就能够击败草原骑兵,但是对方一后撤,就完全没有办法扩大战果。

    以至于被对方重新整队,重新寻找战机,在己方部队行军或者是休息途中一举击溃。

    而现在贾珂麾下有八千骑兵,这些骑兵在方阵军击败敌方的时候,就弥补了这一缺陷。他们从中央出击,分成两部对鞑靼人进行分割包围,把他们切成一块又一块的,以方便方阵军向前攻击,这一战略还是非常奏效的,鞑靼人压缩成一小块一小块,失去了回旋的余地,被开平镇的方阵军,不停的猎杀。而后面的弓箭手也不停的射击,加大了他们的伤亡。

    阿尔斯楞汗在后方看到己方骑兵,再一次出现混乱。知如果再不采取行动,这一次就要败了。阿尔斯楞汗马上命令自己的亲卫军,立刻向前冲击贾珂大阵的中央,以便牵制开平镇的骑兵。

    贾珂在后方看到阿尔斯楞汗派出了最后的预备队,知道绝不能让这支部队进入战场,否则自己击溃鞑靼人的目的就功亏一篑。

    于是贾珂带着自己的亲兵队,又召集了五百的骑兵。带领这些人马亲自向阿尔斯楞汗的亲卫军冲去。

    贾珂共有不过几百人,去冲击几千人的亲卫队,目的并不是把他们击溃,而是拖延时间。让自己的主力部队尽量杀伤鞑靼人,以便在以后的战争中逐步取得优势。

    阿尔斯楞汗见贾珂领着几百人直奔他的亲卫军而去,不由得让他想起了去年的事情。去年也是这种情况,贾珂直接杀透前边阻挡的人,直奔他而去。

    阿尔斯楞汗害怕去年的事情再次重演,于是带着各部落首领向后退去,但是这一退却造成了鞑靼人永远无法想象的后果。

    正在战场上正被开平镇军兵不停猎杀鞑靼骑兵,突然发现他们大汗的王旗向后撤退,以为大军已经失败,大汗已经开始逃跑。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我们是败了,大汗已经逃跑,咱们也快跑吧。”

    鞑靼人听到这一喊声,就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的崩溃了,都调转马头向后逃去,这一次是真正的崩溃,已经没有人想着再抵抗了。

    贾珂这时候还没有同阿尔斯楞汗亲卫军真正接触,就见鞑靼人像潮水一样像后跑去。贾珂完全被这种情况惊呆了。

    阿尔斯楞汗没有想到他一个小小的自保措施,竟然引来了全军的崩溃。

    有道是兵败如山倒,这种情况下是什么也无法阻止败兵的,如果阻止太过这些人连自己人也敢杀。

    贾珂看到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于是命令全军一起冲锋,骑兵在前,步兵在后。要一举击败鞑靼人,解宣府镇之围。

    在战场上打什么仗最简单?那当然是顺风仗了,现在开平镇部队就是打的顺风仗,他们从后面掩杀过去。

    鞑靼人又没有抵抗的意思,只知道逃跑,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

    贾珂带着几百人冲在最前面,所过之处如如同劈波斩浪,他的带领下八千骑兵掩杀几万的鞑靼人骑兵。鞑靼人竟然没有人敢反抗,这样一来便死伤无数,许多人甚至下马跪地投降。贾珂对这些投降的人,也不为难,直接带着骑兵从他们身边冲过,后面的步兵上来把他们全部俘虏。

    最后阿尔斯楞汗也阻止不了部队的溃败,只好带着的残兵败将退回营寨,在大营中据守不出,弓箭手不停的向外射箭,这才挡住了贾珂的冲锋。

    贾珂见已经无机可乘,这才命令收兵,在鞑靼人大营外五里扎营。可是这时候贾珂也没有松懈,在步兵和后勤青壮扎营的时候。贾珂带着骑兵在鞑靼人寨前不停的游走,防备鞑靼人突然出击。

    阿尔斯楞汗这时候哪里还敢出击,回营之后清点人马,和贾珂这一战,损失了他将近两万人,各个部族都损失惨重。现在他们是闻贾珂之名而变色。

    再说宣府镇内,在鞑靼人出击的时候,便已发现情况不对,急忙向节度使王涛汇报。

    王涛接到汇报,赶忙带着高宏来到城墙上,向远处眺望。

    王涛和贾珂在城墙上,勉强可以看到,大队的鞑靼骑兵汇聚在一起向远处冲去,之后发生什么他们就看不太清楚。

    高宏这时哪里还不知道,援兵已经到了。有点喜形于色。对旁边的王涛说道:“大人我们有救了,想来是贾珂的援军到了,鞑靼人这是前去迎战贾珂。”

    王涛一听也是喜形于色,这十几天的战斗让他已经精疲力尽,原先收拢回来的两万多军兵,现在已经损失殆尽。他不得不征调全城的精壮,一起守城。

    这些人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百姓,哪里能经受得住这样的攻击,这十几天总共已经损失了几万人。城中甚至发生了几次哗变,幸亏王涛在高宏的策划下当机立断,进行了几次清洗,把那些参与哗变的大族富商全部处死,这才勉强把不满的声音压下去。

    但是即便是这样,宣府镇也快要撑不下去了,现在城头上的老兵几乎全部阵亡,全靠着这些青壮拼死守城,如果不是王涛派出自己的亲卫队充当督阵队,所有人但有后退者杀无赦,恐怕城池早就陷落了。

    这时候不光王涛和高宏看到了鞑靼人向后边整队的情况,城头上的所有人都已经看到,大家都不是傻子,这么明显的情况还看不出来。这是自己的援军到了,鞑靼人不得不分出一部分人马去阻挡援军。

    一时间城头上欢声雷动,许多人更是喜极而泣。这些人本来已经麻木了,想着也许明天就会死在城上。没想到救兵这么快就到了,这时候城头上可以说士气大振,他们眼中充满了希望,每个人都紧握着自己手中的兵器,如果鞑靼人这时候敢来,一定会发现这些守城的青壮已经发以前判若两人。

    虽然众青壮欢声雷动兴奋不已,但是高宏在冷静下来之后,又开始担心起来。

    他在城头上看的非常清楚,鞑靼人这一次出动了最少有六、七万的骑兵。而贾珂马步军加起来也只有一万人,恐怕不是鞑靼人的对手。

    高宏在心中分析,如果他是贾珂这时候就会避敌锋芒,暂时撤退。以后的战略也以骚扰为主,全力牵制鞑靼人,使其不能全力攻城。然后等待朝廷大军到来,与其合兵一处再于鞑靼人决战。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739/ 第一时间欣赏红楼庶长子最新章节! 作者:天下白兔所写的《红楼庶长子》为转载作品,红楼庶长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红楼庶长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红楼庶长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红楼庶长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红楼庶长子介绍:
穿越成贾政小妾周姨娘早夭的儿子身上,凭借几个小金手指,把红楼世界闹了个天翻地覆。红楼庶长子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红楼庶长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红楼庶长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