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红楼庶长子TXT下载红楼庶长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红楼庶长子全文阅读

作者:天下白兔     红楼庶长子txt下载     红楼庶长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 620 章 灵前即位

    在贾珂身旁的李德善听了他的吩咐,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回过神来,向前几步来到贾元春的身旁。

    “太后娘娘,还请娘娘把小皇子交到奴才的手中。”

    贾元春看着贾珂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如此嚣张无礼,心里也感觉到了浓浓的压力,看来自己的儿子就是当上皇帝也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贾元春最后还是把孩子交给了李德善。

    李德善抱着孩子退了几步来到贾珂的面前,双手把孩子捧着交到贾珂到生前。

    贾珂面无表情地把孩子抱入怀中,那小皇子年纪幼小,又能懂什么事呢?从母亲怀中到了这个大男人怀中,那能一样吗?于是便开始哭泣起来。

    贾元春坐在那里看着自己的儿子哭泣,就有些着急,急忙站起身来,想要来到贾珂的身旁,哪知道他刚刚走了一步就被李德善挡住。

    贾珂看着站在那里的贾元春,面无表情地说道:“请太后娘娘在旁边落座。”

    李德善得了命令,马上就架着贾元春坐在了旁边的金交椅上。

    而贾珂自己却几步来到那宝座之上,然后心安理得地端坐中间。

    底下等待朝拜新皇的众臣,看到贾珂的这副模样,心里虽然有些不愤,但是面上却没有一个人敢反驳,只见到贾珂和小皇子已经落座,只能是硬着头皮,跪倒在地,三呼万岁。

    这情景如果人们不知道内情,还以为他们是跪拜着贾珂呢。

    而坐在旁边的贾元春已经气得七窍生烟,她早就知道贾珂的嚣张,但是没有想到贾珂竟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而坐在中间的贾珂,抱着小皇子接受了众位大臣的朝拜,这才说道:“众卿平身。”

    众位大臣各自站起来列在两旁。

    贾珂还是第一次坐在这宝座之上,现在看着底下的那些大臣们,只觉得一股前所未有的气势,在自己的体中生成。

    贾珂正在那陶醉的时候,站在他旁边的李德善赶紧在贾珂的耳边提醒道:“主子爷,接下来该怎么办?”

    贾珂这才清醒,于是抱着怀中不停哭泣的小皇子,对着下边的人说:“陛下在灵前继位,从今之后,各位大臣各安本分,效忠皇上,不可乱了分寸。”

    底下的众臣听完贾珂的话,一起抱拳拱手,“臣等谨遵圣谕。”

    贾珂抱着小皇帝住在宝座之上,脑子里想了一想,然后对下边的人说道:“恭顺王心怀不轨,竟然敢指使轻信意图皇位,此大不敬也。”

    这时候站在下边的众大臣都明白了,贾珂这是在找后账呀,前几天忠顺王的那个老师在大庭广众之下夺了贾珂的面子,贾看来珂对恭顺王也是怀恨在心。

    “着令恭顺王前去太上皇的陵寝,为太上皇守灵,没有我的旨意,终身不得出陵寝半步。”

    下边的众臣听完之后一起三呼万岁,这算是同意了。

    贾珂坐在上面点点头,脸上露出了微笑,“传皇上旨意,封生母贤德妃为圣母皇太后。”

    贾珂一说完这句话,坐在旁边的贾元春这才露出了一些笑容。

    接下来贾珂继续说道:“贾氏一门,功高盖世,特追封故荣国公贾代善为荣王,封荣王嫡妻史氏为荣王妃。”

    贾珂说完这句话,底下的人就开始议论纷纷起来,对于贾代善是怎么死的,自从贾母在太上皇灵前诉说那一段事情就已经是闹得满城风雨了,现在贾珂竟然封贾代善为荣王,那不是把先太上皇的脸都拍在地上了吗?

    贾珂看到下边的人议论纷纷,知道他们有些不同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还容得下他们说话。

    贾珂目无表情的继续说道:“贾政为皇太后之父,这些年来日夜为国效忠,颇有功劳,特进封为荣国公。贾赦在太后居家之时,对其多有照顾特封为靖安侯。贾珍为贾氏族长,颇有功劳,特进封寿宁侯。”

    底下的众臣听完贾珂这话是明白了,贾珂这是把他们家的亲戚都封了个遍。

    众人听完贾珂的这些封赐,虽然许多人有些不满,认为贾珂封赠的太过,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开口说话。

    贾珂见这些人都不说话,于是接着开口,“大行皇帝去世的突然,新皇年幼,本王不得不暂时代替其处理朝政,从今以后本王暂摄朝政,所有的事务皆由本王亲自处理。”

    对于这个问题下面的人却没有任何的不满的表现,毕竟贾珂早就已经实质上把皇帝撇开,他单独处理朝政了,现在只不过更加名正言顺。

    贾珂说完这些话之后,又转过脸来,对坐在旁边的贾元春说道:“太后娘娘,不知太后娘娘是在凤藻宫居住,还是要迁往慈宁宫。”

    贾珂这事再给贾元春面子,毕竟刚才让贾元春有些下不来台。

    贾元春坐在那里脸色这才好了许多,然后想了一下,当然要去慈宁宫居住了,那慈宁宫是专门为奉养皇太后而建的,里面装饰精美,颇为奢华,可不是凤藻宫能够比拟的,而且住在那里的都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后。

    “哀家还是去慈宁宫居住的好。”

    贾珂听了之后点点头,“既然如此,那么太后以后就在慈宁宫居住。”

    贾克说完这些话之后,站起身来将小皇帝重新送回到贾元春的怀中,这小皇帝一回到贾元春的怀中,就渐渐停止了哭泣,抱着贾元春的脖子,在那里十分委屈的抽泣。

    接下来贾珂便带着贾元春母子以及文武大臣,重新来到了大行皇帝的灵前,开始给他祭灵。

    这些事情完了之后,贾珂才让人送贾元春母子回到后宫。

    而贾珂也安排人手,服侍皇帝给大行皇帝守灵,当然皇帝年纪还这么小,不可能过来给大行皇帝守灵,而是让他的贴身太监以及奶妈在那里代皇帝守灵。

    接着众位大臣便各自处理自己的事情去了,只留下那些小官儿在那里等候朝拜大行皇帝。

    贾珂重新来到了养心殿这时候,几位军机大臣已经在这里等候了。

    他们见到夹克进了养心殿,赶紧一起上前先给贾珂行了礼,然后这才站立在两旁,听侯贾珂的训话。

    贾珂坐在养心殿的宝座之上,看着底下的几个人,然后才说:“大行皇帝去的突然,想来在下边十分的寂寞,我看大行皇帝的其他嫔妃去陵寝,给大行皇帝守灵吧。”

    贾珂一说完这句话,底下的人便一片的赞同声。

    就连有些心向本朝的老孟明也开口赞同,因为既然是让这些嫔妃前去守灵,那这些嫔妃就算是保住一条命了。

    因为本朝和前朝有些不同,在前朝的时候已经废了人殉,但是本朝太祖皇帝却是平民出身,他去世前曾经下令让自己的所有为生于皇子的嫔妃全部给他殉葬。

    于是这个惯例便流传了下来,所有的皇帝在去世之后,他们未曾生育孩子的嫔妃都会给皇帝殉葬。

    贾珂现在只是让大行皇帝的皇妃前去守灵,这明显是有恻隐之心,放了她们一条生路。

    工部尚书张朝清听完贾珂的话,更是站出来对着贾珂歌功颂德,称赞贾珂心中仁慈。

    其实儒家有些文臣早就对人殉的事情十分反感,只不过摄于皇家的威严,不敢说三道四,现在贾珂能够破除这城规陋习,自然是得到了这些儒家学士们的赞同。

    贾珂坐在上边眯着眼睛,享受着下边的马屁之声,其实贾珂也不是真正的那么好心,让这些嫔妃们能够活命,主要还是贾珂在现在受到的教育,虽然他已经被封建社会同化的差不多了,但是十几年的教育仍然根深蒂固的在他心中。

    因此上对于这些人殉的事情,贾珂在心中是十分反感的,当年太上皇去世的时候,贾珂为了安抚人心,所以没有敢有大的动作破坏规矩,现在终于是执掌天下了,这才放心大胆的做了件顺应心里的事。

    过了半晌这才回过神来,对着下面接着说道:“大行皇帝刚刚去世,难保下边的那些人有些不轨之心,你们一定要多加注意,不可乱了方寸。”

    众位军机大臣听了贾珂的话也一起称是。

    “咱们这一年来朝廷有些不顺,刚刚去了太上皇,现在大行皇帝又驾崩了,所以这一回大行皇帝的事情就不要大操大办了,在大行皇帝停灵二十七天之后,就让他入土为安吧。”

    对于这事众人也没有什么反对的,太上皇的时候停灵了两百多天,可把众臣累惨了,这才刚休息几天,皇帝又驾崩了,如果再这样折腾下去,许多老臣的身体可受不了了。

    贾珂接着又安排到:“朝廷上的事情,还请你们几位多多照应了。”

    孙彦赶紧带着众人一起再次给夹克行礼,“臣等责无旁贷。”

    “既然如此,众位就先回军机处办公吧,本王有事再传你们。”

    军机处的这些人,听完贾珂的吩咐,便各自行礼退了出去。

    贾珂见他们退走对旁边的李德善说:“军机处的这些人中,孙彦你要紧紧的盯着,他虽然现在已经完全成了咱们的人,但是难保那边的人会去找他,你要找机会顺藤摸瓜,把这个隐患给我除了。”

第 621 章 加封

    李德善听了贾珂的话有些迟疑,最后还是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主子爷,既然这个人心怀二意,为什么不把他处置了?”

    贾珂摇摇头给他解释道:“如果是没有什么过错,就把他这个刚开始就跟着我的老臣处置了,其他的人会怎么看我?天下的那些文人们恐怕就会离心离德,咱们治理天下还是要靠着这些人的。”

    李德善听完赶紧献媚的说道:“还是主子英明,奴才跟着主子自觉的,看事情也比以前强了不少。”

    贾珂虽然知道李德善是在恭维自己,但是嘴角仍然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不说贾珂在这里安排以后的事情,再说回道凤藻宫的贾元春。

    今天贾元春虽然是名正言顺的成了皇太后,但是心里的气却没有顺过来,贾珂今天可是把她的风光全部都给抢了。

    贾元春坐在凤藻宫之内,思考着将来怎么和贾珂打擂台。

    旁边的戴权看着贾元春的样子,也上前提醒道:“太后娘娘,咱们是不是应该收拾收拾准备迁宫了?”

    “先不着急?哀家看今天在朝堂上,燕王还是有些不周到的地方,哀家作为太后不能不给他补全了。”

    戴权听完贾元春的话,心里就一激灵,看来这贾元春刚刚成了太后,就开始和贾珂争权了,不过这个贾元春到底是没有正经经过朝堂上的历练,难道真的以为只凭名分就能把贾珂压制住?

    贾元春没有看到戴权脸色难看,而是接着说道:“你去替皇上到康宁宫传旨,就说封现在的皇太后为太皇太后。”

    戴权听完之后一阵的挠头,然后有些小心的说道:“回禀太后,皇上的旨意咱们倒是能写,不过没有皇上的玉玺,最后也做不得数的。”

    贾元春听完之后,眼里闪过一阵寒光,然后说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咱们皇上登基以前的那些玉玺就有些不合适了,你再刻一方玉玺,就用这方玉玺传旨。”

    戴权听完直吓得浑身哆嗦,再也站不稳了,直接就跪在贾元春的面前,不停的磕头。

    戴权现在对于摊上这么个主子,可是觉得倒了大霉了,这私刻玉玺要是让贾珂知道了,九族活不了。

    贾元春看到戴权这个样子,有些气他不争气,但是自己在宫中已经没有什么人可用的了,既然大家都不肯,自己只好再想别的办法。

    贾元春眼睛转了转便又有了主意,“先皇上用的那只“同道堂”印,是不是还在?”

    戴权听完之后便明白了贾元春的意思,这“同道堂”印,是贾珂收走了皇帝所有的玉玺之后,皇上在宫中为了方便行事,专门刻的一方玺。

    “回太后的话,皇上的同道堂印,仍然在凤藻宫中安放。”

    “那从今之后咱们的圣旨都用同道堂印。”

    戴权听到这里有些迟疑,然后小心地说道:“这件事用不用和燕王千岁说一声?”

    贾元春听到这里脸色就阴沉了下来,“不必和大哥说了,反正大哥那里有着几十方玉玺,也不在乎这“同道堂印”了。”

    贾元春说完之后,接着又催促戴权,“赶快书写圣旨,然后送到康宁宫去吧。”

    戴权只能硬着头皮写了一份圣旨,最后在凤藻宫的后殿取来了同道堂印,然后盖在了圣旨上。

    贾元春在戴权写完之后,把圣旨取到手中,仔细地看了看,然后这才点头。

    “你现在就去传旨吧。”

    戴权接了贾元春的命令,双手捧着圣旨供着身子退出了凤藻宫。

    贾元春在戴权离开之后,抱着小皇帝脸色也开始阴沉下来。

    皇帝的死,在贾元春看来太过蹊跷,皇上这段时间经常在她凤藻宫中安歇,皇上的龙精虎猛,她可是知道的最清楚。

    既然皇帝死得蹊跷,那么这件事一定是他那位好大哥贾珂办的,贾珂既然能为了权势除了皇帝,那么就保不住将来为了权势,而把自己母子也处置了。

    自己母子现在是危如累卵,看来要想个办法,于是贾元春这才想到了原先皇太后。

    贾哥这一次没有册封原先皇太后,恐怕就是因为她在皇帝判乱的时候,有了二心。

    既然如此,那不如自己就卖她一个人情,这皇太后也是一个干脆的人,将来也许会有所补偿。

    贾元春可是知道这皇太后是将门之后,其父亲在军中也有些势力,再加上她跟了先太上皇这么多年,要说她没有些安排,谁也不会相信。

    贾元春这里刚刚传了话去康宁宫,贾珂那里就得了消息。

    贾珂现在坐在东暖阁的宝座之上,手中的笔直接就扔到了地上。

    李德善站在一旁,吓得浑身颤抖,看着自己的脚面不敢抬头。

    “贾元春那里还有什么事?”

    李德善听到贾珂的动问,赶紧回答道:“太后娘娘想着以后发放圣旨就用同道堂印。”

    贾珂听完之后就知道这贾元春是在跟自己争权,她凭着同道堂印,想要取代玉玺发号施令。

    “传我之命,从今天起同道堂印不得出宫门,天下谁如果尊的这样的圣旨,我就治他假传圣命之罪。”

    李德善听完之后赶紧的答应,对于这件事情,李德善也觉得贾元春做的有些胡闹,难道她真的以为执掌天下就凭着那一方小小的玉玺吗?

    贾珂传完这道命令还觉得不解气,继续说道:“从今以后,太后就在慈宁宫中奉养,无事,任何人不得打扰。”

    李德山听完之后,马上就问道:“主子,如果是荣国公的夫人前来,我等该不该放行。”

    “蠢才,我说了任何人都不得打扰。”

    李德善这下可明白了,贾珂这是要软禁贾元春,看来是对贾元春争权已经十分的恼怒了。

    贾珂想了一会,然后说道:“既然皇太后已经撤封了太皇太后,咱们就不要多事。不过,这道圣旨我是不认的,所以太皇太后不发金印和金册,有的供奉照旧。”

    李德善在一旁听了,马上就明白了贾珂的意思。贾元春就是封了皇太后为太皇太后,但是没有金印和金册,也不过是个挂个名,而没有任何实际的好处,甚至到了宫外,别人都不一定承认。

    他们的这位主子看这样子想要给新进的皇太后一个下马威,让她知道知道这天下是由谁做主。

    不说他们,再说在荣国府之中,在早上的时候,荣国府的各位主子,就知道贾珂今天要在灵前扶保小皇子继位,所以都在贾母的房中等着好消息。

    果然没多少时间,林之孝就禀报,要有事求见贾母。

    在得到贾母的同意之后,林之孝这才小心的进入了贾母的房间,他见了贾母先是叩头,在贾母让他起来之后,这才小心的站在一旁。

    “你有什么事要说。”虽然贾母知道林之孝一定是来报喜的,但是仍然矜持的问了一句。

    “奴才给老太太贺喜了。”

    “皇上刚刚驾崩,我喜从何来。”

    “回老太太的话,外边有太监已经带着圣旨,来到了咱们府前,让老太太等人在荣喜堂接旨。”

    贾母听了脸上这才露出笑容,今天早上贾政和贾赦从朝堂上回来之后,就把事情的原委和她说了一遍,给予贾珂封贾代善为荣王,敬封她为荣王妃的事情自然是明白的。

    贾母虽然清楚,但是还是要矜持一下,于是对旁边的贾政,贾赦说道:“既然新皇已经传下了圣旨,那咱们怠慢不得,你们赶快到荣喜堂准备。”

    这二人自然知道这一回是喜事,于是向贾母鞠了躬,然后退出了贾母房中,之后带着贾家的近亲,来到了荣禧堂,这里的林之孝已经命,小厮们准备香案了。

    贾政等人见一切仪式已经准备完毕,赶紧命令人去后边请贾母。

    接着贾政,贾赦以及贾珍又亲自来到了荣国府的大门前。

    而这时候在门前的那小太监已经等了很长时间,见到贾家的三位当家人出来也不敢有任何的傲慢,赶紧上前给他们行礼。

    贾政上前一步,先把这小太监扶起来,然后才说道:“公公远路而来,不必多礼,咱们到荣禧堂再说话不迟。”

    于是这一行人,便来到了荣禧堂,而在荣禧堂中,贾母已经在正中间端坐了。

    小太监看到贾母之后,马上机灵的上前先给贾母磕头,贾母笑着让旁边的丫鬟把他搀起来。

    接着这小太监便站在贾母的旁边说道:“老祖宗,奴才这一次侍奉皇上的圣旨,给府里的几位加封来的。”

    贾母听了笑着问道:“不知道我家大姑娘,现在是什么样的情景。”

    那小太监听了,急忙带着笑回答道:“皇上已经封贤德妃娘娘为皇太后,并且在慈宁宫居住。”

    贾母听了这才点点头,而站在一旁的王夫人已经是笑逐颜开了,这一下他可是扬眉吐气了。

    贾政见众人已经说的差不多了,赶紧上前对贾母说道:“老太太时间已经不早了,还是让这位小公公赶快传旨的好。”

    “我是老糊涂了,竟然把这事忘了,香案摆好了吗?”

    “回老太太的话,香案已经摆设妥当。”

    “既如此,那咱们就到前边去吧。”

    于是这一群人便簇拥着老太太来到了荣喜堂的正堂,这里已经摆好了香案以及供品,就等着小太监传旨了。

第 622 章 鸡犬升天

    众人来到荣禧堂的正堂之后,那小太监首先来到了香案之后,然后向旁边跟随的其他太监一伸手马上就有一份圣旨送到了他的手中。

    这小太监接过圣旨,然后高高举起,“贾史氏接旨。”

    贾母听了向前几步就要跪倒,那小太监急忙说道:“燕王千岁已经交代过了,老太太年纪大了,不必下跪。”

    贾母这才站在香案前,而贾赦和贾政等人却只能跪在贾母身后。

    小太监见众人已经跪好打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贾氏一门,功高盖世,特追封故荣国公贾代善为荣王,封荣王嫡妻史氏为荣王妃。”

    底下的众人包括贾母听了之后都喜出望外,这一项可算是鸡犬升天了,就连去世的老荣国公也由于贾家现在的权势而得到追封。

    贾母回过神来,赶紧说道:“臣妇贾史氏接旨。”

    太监赶紧反过相岸来到贾母面前,将圣旨放到了她的手中。

    贾母接过圣旨抱在怀中,贾政,贾赦等人赶紧过来道贺。

    那小太监见贾政他们起来了,赶紧说道:“几位贵人,皇上还有旨意给几位贵人。”

    贾政等人听了也知道,恐怕是要册封自己的了,于是急忙派人把贾母扶到了后堂,然后他们重新跪倒在地。

    这小太监重新来,到了香案后再拿出一份圣旨,这是册封贾政为荣国公的圣旨。

    接着就是册封贾赦为靖安侯,贾珍为寿宁侯。

    底下的这三个人听完之后,具都大喜,这一回他们贾家算是荣耀到了几点了。

    再说这几道圣旨宣读完之后,便有一道金光直接落入了冥土之中。

    在那冥土中的贾家,受到这金光的照耀,立刻地域扩大了几倍。

    特别是其中有一位神人,本来金光暗淡,但是这道金光直接就没入了他的体中。

    这位神人立刻是浑身上下金光大放,只见他沉默了片刻,明白了前因后果,心中感到十分的欣慰。

    这位神人来到了冥土正中间的两座殿宇旁边,随手就放出了大光明,在这殿宇的旁边,立刻就又起了一座高大雄伟的宫殿。

    这位神人顾盼自豪,之后便施施然地走入了宫殿之中,在这神人入住之后,这座新起的宫殿,也开始放出了光明,和其它的两座宫殿交相辉映。

    接着另外两座宫殿,各自放出一道金光,而新起的宫殿中,也紧跟着放出金光。

    这三道金光在冥土上空融为一体,最后化为了一个金色的伞盖,将贾氏的冥土牢牢的护住。

    而在他们南边不远处还有一座规模是贾氏一族规模十几倍的冥土,但是这座名图已经有些残破,并且精光黯,但有些护不住冥土内的居民了。

    最重要的是,在他们交界之处,两座冥土的法则在不停的交锋,那座规模庞大的冥土,虽然地域广阔,但是好像能量有些不济,竟然被贾氏的冥土不停的蚕食。

    那做地域庞大的冥土中,不停的传出了阵阵的怒吼,不时的有一道金色的人影出现在,每当有金色的人影出现,在边界贾氏冥土的蚕食速度就慢上一分。

    但是就这么一下,那金色的人影便要暗淡许多。

    而贾氏的冥土中,三位至尊却至始至终没有出现过。

    那座巨大冥土中的神人,见到贾氏冥土中竟然没有任何的动静,便明白双方气运一经分割,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这神人狠狠地瞪了贾氏领土一眼,然后从怀中取出了一颗明珠,当空一抛,这明珠来到冥土上空,便放出了大光明,立刻就将整个冥土护住。

    贾氏冥土这一边,其中最中间的那坐殿宇中坐着的正是荣国公贾源,他运用神木像那巨大的冥土看去,看到那大放光明的明珠,心中就升起了一阵的恐惧。

    这让贾源本来还蠢蠢欲动的心思再一次沉静下来,看来只能等现世的子孙功成,才能解决自己的心腹大患。

    再说在荣国府之中,贾氏一门几乎都得到了封赏,而其中贾赦已经高兴的胡子直跳了,这么多年一直在那旁边的小宅子里待着可把他委屈坏了。

    贾政也高兴地直摸胡子,这一回他住在荣国府可算是名正言顺了。

    而贾珍虽然也是高兴,但是还是有点儿眼力见的,他急忙从怀中取出了几张银票,塞到那传旨的小太监手中,然后带着人把这小太监送出了荣国府,这才重新回来。

    而这时在荣禧堂上,贾母正坐在中间,贾政和贾赦站在一旁,三个人笑语言开。

    而贾珍上前几步来到贾母的身旁,“恭喜老太妃了。”

    贾母听到他这么说,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这话听着别扭,还是以前的称呼听着顺耳,以后不可再这么说了。”

    虽然是贾母这么说,但是贾珍见到贾母脸上的抬头纹都开了,自然是没有把这当真话听。

    “是,我等谨遵老太妃的令。”

    正在他们在这里笑着说话的时候外边有人来传话,“大奶奶回来了。”

    贾母一听马上就命人大开中门,把秦可卿赢到荣禧堂内。

    秦可卿进了荣禧堂,先赶紧给贾母行礼,“孙媳见过老太妃。”

    “自家人说这些干什么?还是叫我老祖宗听着开心。”

    秦可卿听了笑着再次行礼,“见过老祖宗。”

    “唉,这才像话吗。”

    接下来秦可卿又赶紧给贾政,贾赦等人施礼。

    众人行完礼之后,贾母让秦可卿在自己旁边坐下,然后才问道:“你不在宫中呆着,这一次回来有什么事儿?”

    秦可卿听完之后笑着说道:“咱们家这一回不是都得了封赠吗?就是落下了我们姨娘,大爷让我回来给姨娘单另送一份圣旨,至于为什么没有让那些小太监们来传旨,只是想着这事不易太声张。”

    贾母听了秦可卿的话,心中想着这一回贾珂做的还算不错,没有当着面给王夫人下不来台。

    “那这一回给你们姨娘的旨意是什么?”

    “回老祖宗的话,这一回皇上开恩,封我们姨娘为秦国夫人。”

    贾母听了之后脸色就有些不悦,这一回贾珂封的有些过了,秦国夫人在品级上已经和荣国公一般无二了,在府中就是王夫人也要低这个封号一头,可不是有些颠倒是非,以妾压嫡了吗?

    秦可卿自然看出了贾母的不悦,她其实也不愿意来办这件事情,可是贾珂发了话,她又不能不来。

    于是秦可卿想着还是赶紧把事情办完了,回宫里要紧,不然的话再碰上些人脸上也不好看,毕竟这件事有违了理法。

    “老太太,您先歇着,我就去后边见我们姨娘了。”

    秦可卿向贾母行了一礼,也不等他答应便离开了。

    贾母见秦可卿离开了,然后对旁边的贾政看了一口气说道:“这家呀,贫贱有贫贱的好,富贵也有富贵的难。”

    贾政自然是明白贾母的意思,但是他又不好说什么,只能站在一旁尴尬的笑着。

    但是一旁的贾赦却替他开口说话了,“我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就是大哥儿给他姨娘封赏的有些大了吗?我看二弟娶个平妻,就把这件事圆过去了。”

    贾母听了也只能点点头,这件事也只能这样了,毕竟贾珂的面子还是要顾的。

    “老二,过几天你摆几桌酒,把这件事放到明处上。”

    贾政听了急忙点头,对于这件事与他没有半分的损失,反而得了好处,毕竟周姨娘就是在嚣张跋扈,也越不过他这个丈夫去。

    贾母接着又对贾珍说:“珍哥儿,麻烦你到祠堂上去,把族谱中周姨娘的身份改一改。”

    “老太太不必担心,我已经明白了,今天回去我就进祠堂,把族谱中的周姨娘身份改了。”

    贾珍现在因为贾珂的缘故被分为寿宁侯,心中是志得意满,现在哪里会驳了贾珂的面子。

    再说秦可卿带着丫鬟太监,离了荣禧堂,三转两转来到了周姨娘的院子之中。

    刚来到院子中,就听到里面的丫鬟在议论纷纷。

    “听说咱们老爷已经被封为荣国公了。”

    “是呀,是呀,刚才见到彩霞,看她那鼻孔朝天的样子就有些生气。”

    “哼,还不是仗着咱们大爷的身份,要不然夫人她凭什么就得了这国公夫人的封号。”

    “凭什么?就凭人家是大房夫人,咱们大爷就是再争气,最后好处也是要落到夫人的头上。”

    她们这些人在那叽叽喳喳的,最后甚至有些越来越不像话了,秦可卿听的觉得不对味儿,在外边咳嗽一声,里面的声音立刻便消失了。

    这时候秦可卿才进了院子,院子中的那些小丫鬟这样的事秦可卿赶紧过来给她行礼。

    秦可卿看着这些小丫鬟脸色不悦的说道:“主子这事也是你们能议论的?这一次就算了,再让我碰到了,可不饶你们。”

    这些小丫鬟们还是第一次看到秦可卿这样的生气,原先的时候秦可卿不管是对主子还是对家人都是笑脸相迎的,现在看她生的气还真有些害怕,于是一个个唯唯诺诺的都答应下来。

    秦可卿见她们一个个都老实了,这才带着人来到了周姨娘的房中。

    等秦可卿一进房,就见周姨娘正在那里暗暗的垂泪,而夏麦站在那儿也是一脸的不愤。

    秦可卿见了赶紧上前坐到周阴阳的旁边,拉着她的手说:“姨娘这是怎么了?好好的,怎么哭上了?”

    周姨娘还没有说话,站在一旁的夏麦却吭气了,“还能是什么事?刚才夫人把姨娘叫到屋中,好好的一顿训,让旁人看了笑话。”

    秦可卿听了之后也觉得有些恼怒,这王夫人也太不识抬举了,她的荣华都是靠着贾珂得来的,现在竟然对贾珂的生母如此慢待,这要让贾珂知道了,还有她的好。

第 623 章

    秦可卿虽然恼怒,但是现在却不能火上浇油,于是笑着拍着情周姨娘的手,说:“姨娘可不要伤心了,这件事咱们大爷已经想到了。”

    秦可卿说完之后,向自己旁边的瑞珠伸了一伸手。

    瑞珠立刻把怀中抱着的圣旨送到了秦可卿的手中。

    秦可卿手里拿着圣旨,然后对周姨娘说道:“姨娘,你看这是什么?”

    周姨娘勉强抬起头来一看,秦可卿手中竟然拿着一卷明黄的卷轴。

    虽然周姨娘没有见过圣旨,但是见这样子也知道,恐怕是一封圣旨了。

    “莫不是皇帝老子的圣旨?”

    “姨娘还是十分清楚的,这正是圣旨。”

    周姨娘听了眼睛就亮起来,而屋中的其他人也不是傻子,听了秦可卿的话哪里还不明白。

    而站在旁边的夏麦更是大喜过望,连忙问秦可卿道:“大奶奶咱们用不用准备香案,我听说接旨都要准备这些的。”

    秦可卿笑着摇摇头说道:“那是别人家,咱们家现在不需要这些。”

    秦可卿说完之后就打开圣旨,让周姨娘观看。

    话说这周姨娘也是贫苦人家出生,也就是嫁给了贾政之后才认得几个字儿,但是对于圣旨上的这些知乎者也,也是看不懂的。

    秦可卿看着周姨娘一脸的迷茫,急忙给她解释道:“姨娘,这圣旨上说你养了个好儿子,为朝廷出力是栋梁之材,所以封您为秦国夫人。”

    周姨娘听了也是满脸的惊喜,刚才的愁容已经都不见了。

    而站在一旁的夏麦也是满脸笑容,“大奶奶,咱们姨娘的官儿有没有夫人的大?”

    周姨娘听了赶紧呵斥她说道:“别胡说,我哪里能比得上夫人。”

    秦可卿听了她们两的对话,笑着解释道:“姨娘的品级,要高于夫人,已经和咱们老爷是平起平坐的了,不过算起来,您的身份比老爷还是要差一级,只能和夫人平齐。”

    周姨娘听完之后是眉开眼笑,“我哪里敢和老爷并肩,能在夫人之后,也是我天大的造化了。”

    没有一两天的功夫,周姨娘被封为秦国夫人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贾家。

    这一下人们可是羡慕得不得了,这秦国夫人的封号,已经是女子中最为顶尖的了,除了宫中的那几位,和府里的老太太,也就数周姨娘最为尊贵了。

    而王夫人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一个人在佛堂中呆了一下午,等她从佛堂出来的时候,好像便已经无事了。

    但是王夫人身边的丫鬟,却从他的脸上看出了的阴郁。

    结果还没等王夫人缓过来,贾政那里又开始又开始向挚交好友,亲朋故旧发放请帖,要扶周姨娘为平妻。

    王夫人听到这个消息,十分的恼怒,再也忍不住了,她一个人跑道贾政的小书房中,同贾政大吵了一架。

    因为如果是别的事情,王夫人还能够忍耐,但是扶周姨娘为平妻,她要再忍耐下去,那以后她在荣国府中就完全没有地位了。

    但是无论王夫人怎么搅闹,贾府的既定策略是不会改变的,在几天之后一个还算吉利的日子里,荣国府中的荣禧堂是大摆宴筵,好像皇帝的丧事和她们完全没有关系一样。

    贾政当着众亲朋故旧的面,当众宣布了扶周姨娘为平妻,并且请周姨娘出来与众人见了一面。

    这一下众人可算是明白什么是母凭子贵了,想那周姨娘不过是一个家生子,凭着生了一个好儿子,竟然飞黄腾达,现在被封为秦国夫人,甚至压了正印夫人王夫人一头。

    接下来的日子,京城之中是遍布白布,为大行皇帝戴孝,而京城之中各道观庙宇的和尚和道士又倒了霉了。

    没有一年的时间,两位至尊去世,他们又开始为大秦皇帝敲钟这敲钟,可不是个清闲事,要敲一万来下,这一天敲下来一个人膀子都抬不起来了。

    而京城的这些事情却没有影响到贾府,现在宁荣街上的三座府邸不但没有挂孝,而且两旁甚至挂起了红灯笼,为他们的主子庆贺。

    也就是贾珂的府邸还没有修好,显得有些冷清,但是荣国府,宁国府却笑声连天,而宁国府的贾珍甚至请了戏班子,连唱了三天的大戏。

    这些事情暂且不提,再说贾珂在处理完大行皇帝的丧事之后,没有像往常那样继续停灵,而是直接命礼部的人就把皇上的遗体送入了陵寝。

    而这件事情贾珂向贾元春做了通报,要不要封住大行皇帝陵寝的入口,毕竟这关系到贾元春去世之后的安葬问题。

    还有就是前皇后的问题,原先皇后被贾元春赐死之后,就被皇帝送入了陵寝,现在皇上去世之后,他自然是顾不上这些了,如果贾元春愿意,仍然可以将皇后迁出皇陵,在别处安葬。

    贾元春对于这件事也是思考了几天的功夫,只不过却没有想起出个所以然来,最后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把她的母亲请到宫中来做个商量再做决定。

    这王夫人这几天可算是得瑟开了,她现在已经是国公夫人了,虽然周姨娘也封了秦国夫人,让她有些恼怒,但是她又不敢得罪贾珂,所以只能忍了下来,不过在大面上周姨娘也没有给王夫人任何的难看,仍然是以王夫人为主,这才让王夫人心里好受些。

    王夫人在前几天接到女儿的传信也不敢怠慢,于是向贾母告了假之后,就带着车驾进入了皇宫。

    现在王夫人进宫可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王夫人进宫要经过好几道手手下的太后同意,然后皇后还得批了,最后才能按照时间够递牌子进宫。

    而现在只要是贾元春一句话,只要贾珂没有反对,自然是畅通无阻。

    等王夫人三转两转来到了慈宁宫,贾元春已经在宫门口等候了,虽然按照礼仪,贾元春是不需要这样的,但是贾元春心中还是有自己的母亲,所以提前在宫门口等待。

    王夫人一见贾元春在那里等着,立刻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贾元春的身旁,抓着她的手说道:“也不顾自己的身份还出来接我,让别人听见了又要说闲话。”

    贾元春自从当了皇太后之后,在后宫中几乎就是她最为尊贵,也不像原先皇帝在的时候那么压抑了。

    只见她抱着王夫人的手,笑着撒娇到:“怎么,多少天都不见娘了,女儿出来接一接,谁又能说话?”

    于是这母女俩便手牵着手进了慈宁宫,然后在慈宁宫向阳的客厅中坐下。

    然后宫女们送上的茶水和点心,贾元春便让这些服侍的宫女和太监退了下去。

    “母亲,大哥前几天来和我商量,皇帝的陵寝用不用现在就封了,我有些拿不定主意,还请母亲给我出出点子。”

    王夫人听了之后,眼睛也开始转了起来,如果是皇帝的陵寝封了,以后贾元春可就不能和皇帝同穴而居了。

    可是他们贾家做出了这样的事情以后贾元春去了地下,又怎么去见本朝的诸位皇帝?

    而且弄不好贾珂还要谋朝篡位,到时候贾元春的地位就更加尴尬了,还不如现在就把那陵寝封了,以后贾元春不管是另设陵寝,还是归入他们贾家的祖坟,都可以有个退身之路。

    王夫人想明白之后,把自己的意思和贾元春说了,贾元春低头思考了一下,想着以后在地下和皇上相见的情景,觉得还是的设陵寝好。

    于是贾元春打定主意,不和皇帝同葬了。

    “母亲,女儿也不在瞒着你,那位前皇后,是被女儿赐死的,她被皇帝送入了皇陵,现在是不是也把她迁出皇陵,另寻吉地安葬?”

    王夫人一听这话,就拍了女儿一下,然后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办这事对你有什么好处?这不是招人怨吗?我看着就这么就算了。”

    贾元春听完默默不语,有些不大愿意。毕竟自己不能和丈夫同穴,别的女人却能够在他身旁,虽然说贾元春和皇帝感情不是太深,但是要说没有嫉妒那是骗人的。

    王夫人也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不过以他们家现在的地位,别人就是说两句也掉不了一根汗毛,也就不再管贾元春了。

    接下来几天贾元春把贾珂见请到了她的慈宁宫,把这件事情和他说了一遍。

    贾珂听完贾元春的话,想了一想,说道:“大妹妹这可是拿定主意了?”

    贾元春听完之后无奈地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贾珂知道贾元春的难处,于是便替她做主了,“既然是如此,那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如果天下人问起来你就说是离不开儿子,将来要和儿子相伴。”

    贾元春听完这个解释也笑了起来,可不就是这样吗?自己心疼儿子,难道天下人还能说什么?

    于是大行皇帝的丧事最后一项也决定了。

    贾珂在离开贾元春这里之后也没有怠慢,立刻就命令礼部的人,按照原先的礼节,把大行皇帝的陵寝给封了。

    在封印皇陵之前,将前皇后的棺椁抬了出来,在后妃陵寝中随便找了个地方埋了。

    结果皇帝的陵寝之中,连一个陪伴的人都没有了。

    同时大行皇帝的庙号,也是在史记上记了下来,思宗戾皇帝。

    而这个庙号可是非常不好的,可见贾珂对于这个皇帝感官是多么的差。

    到了仪式的最后一天,贾珂和带着文武大臣,亲自来到了大行皇帝的陵寝,命人封住了金刚墙,然后又落下了千斤闸,从今之后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这陵寝就再也不会打开了。

    到了现在所有的流程算是匆匆的结束了,虽然是按照礼节一样都不少,但是比起先太上皇来,却是十分的简陋。

    从此以后这天下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贾珂从今以后,以摄政王的名义,名正言顺的执掌天下。

第 624 章 盐事

    接下来很快就到了过年的时间,今年贾家的年过的自然是更加的热闹了。

    而贾珂也专门从皇宫中回来几次,一是为了拜见老太太,二是为了给贾家的列祖列宗上香。

    这些事情完了之后,贾珂就重新回到了皇宫之中。

    在开春之后,朝廷的事情年就多了起来,特别是安排春耕的事情,这可是一年的重中之重,这关系到今后一年朝廷的稳定。

    贾珂名正言顺的执掌天下的这一年,可不想出什么岔子。于是贾珂以摄政王的名义连续下了几份谕令。要求各地的官员重视春耕,各地的主官必须亲自下到田间地头。

    有道是上有所好,下必奉行。贾珂这样的表态,让底下的那些急着升官的官员们自然是做足了样子。

    因此今年各地方的县令,州官们都一个个在田间地头受了一番苦,不过他们却没有怨言,反而一个个大肆的给贾珂歌功颂德,说他关心百姓的疾苦。

    而在这段时间,在淮南各盐厂又出了事情。

    原来今年各盐场产出的食盐比往年多了许多,但是各盐商却比往年少进了许多食盐。

    盐厂的管事看到这种情况就都觉得不妙,虽然他们这些人已经都是被盐商喂饱了的,但是这一回盐商做的事情却有些过了。

    如果朝廷发现了,让他们这些人该如何的向朝廷交代?

    于是个盐厂的管事,互相的通信商量了一下,然后他们集体把淮南各大盐商全部的请到了一座酒楼之上。

    而淮南的盐商是以汪应庚为首,这个汪应庚可不是个善茬子,等他到了酒楼之后,对于那些他被他喂饱了的盐场各管事,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而盐厂的管事们得了他不少钱财,现在求到他的面前,自然是低声下气。

    汪应庚坐在正中间,对于那些管事们的软语相求,根本就不当一回事儿。

    “今年各地需要的食盐,都减少了许多,他们这些盐商也没办法向朝廷报效,我看你们还是另想办法吧。”

    而这延长的管事中,有一个人叫做李应泰,这个人虽然也受盐商的孝敬,但是还是有几分公心的。

    李应泰听完汪应庚的话就有些恼了,“汪先生,这件事可不是我们盐厂的事情,如果今年上交的盐税,以及盐厂的利润少了。朝廷怪罪下来,汪先生,你吃罪得起吗?”

    汪应庚听了之后有些沉默,这确实是他做担心的事情,今年说实话,各地所用的食盐没有减少,甚至比往年还多了一些。只不过现在的巡盐御史,不像原先的林如海滴水不进,这个人已经被他们买通了,所以这些盐商们才敢如此的肆无忌惮。

    要说这些盐商除了从正规的盐厂进食盐之外,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自己私下熬制私盐。

    如果是巡盐御史管的比较严,他们也不敢肆无忌惮,朝廷还能够得到不菲的盐税以及盐厂的利润。

    如但是现在这个巡盐御使完全被汪应泰给买通了,自然是不再管事,因此上江南这些盐商,这几年就肆无忌惮起来。

    而这些盐厂的管事们对于这件事也是心知肚明的,不过他们为官一任,主要的目的还是捞些钱财,自然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并没有任何的宣扬。

    现在一听这些严惩管事们的说法,这些人也有些担心,如果今年的盐税少的太多,朝廷那边查下来,自己这些人也不好受。

    而更让汪应庚担心的事情,是山西的晋商对于食盐贩运的事情一直都是虎视眈眈,如果这件事给他们留下了把柄,那让他们发动在朝廷中的力量,最后他们盐商虽然也有些官员庇佑,恐怕也过不了贾珂那一关。

    汪应庚想清楚了之后,对盐厂的各管事说道:“既然如此,我就再补80万两白银,众位以为如何。”

    各盐厂的管事听完之后都是面面相觑,要说这80万辆白银倒是能补上原厂的利润,但是盐税却不是这80万辆白银所能够弥补的,没有200万辆恐怕不能够平息朝廷上那些大佬的怨气。

    于是众盐厂的管事各自看了看,最后还是把眼睛集中到了李应泰的身上。

    李应泰自然是当仁不让,他面色阴沉地站起来对着汪应庚说道:“汪老板,这是拿我们开玩笑吗?”

    汪应庚去了一点儿也不着急,他拿起酒杯来喝了一杯酒,然后又轻松的吃了一口红烧鲤鱼。

    这才慢慢的抬起头,李应泰看着说道:“李大人,我是从自己的腰包里掏了80万两,已经是非常的照顾朝廷的脸面了,再让我们这些盐商出钱恐怕是不可能了,我看李大人还是想别的办法吧。”

    李应泰听完之后,哈哈哈的大笑起来,“汪老板,难道还看不清形势吗?你就是再厉害,比得上江南的甄家吗?我看汪老板还是赶快把税银补齐了,大家都两便,不然的话,到时候祸从天降,身家性命恐怕也不保了。”

    汪应庚听完之后是大怒,这不是诅咒自己家破人亡吗?既然已经撕破脸,就没有必要再和这些小人物在这里说笑了。

    是汪应庚也不再说话,站起身来,转身就出了酒楼,而其它的盐商看着他们的带头大哥都走了,于是也一个个转身离开了。

    而留下的这些盐厂管事们都开始埋怨李应泰来。

    “李大人太冲动了,这样把汪老板气走了,咱们以后在这一片怎么混。”

    “我看李大人还是赶紧向汪老板赔情吧,这样也许还有缓和的余地。”

    而李应泰听完这些话,对着这些盐厂的管事们一声声的冷笑。

    “你们现在还担心得罪汪应泰,过几天银子交不上去,咱们这些人的人头一个都保不住。”

    李应泰这一句话,把这些管事们都说得鸦雀无声。

    李应泰见这些人都闭了嘴巴,这才继续说道:“既然他汪应庚不仁,就别怪咱们这些人不义了。我看咱们还是据实上奏,朝廷短了这么多银两,自然要派人下来核查,到时候看他汪应泰怎么收场。”

    而各个管事听完之后,也觉得只能是这样了,总不能自己出银子给他汪应庚擦屁股吧。

    于是他们回去之后便联名上向贾珂上奏,说是今年各盐商所进的食盐比往年少了许多,盐厂的利润以及盐税大幅的减少,恐怕其中是有蹊跷,请朝廷派人彻查。

    这些款式也不是省油的灯,知道这一回要出大事,所以急忙把自己家中的存银提出来,不少全部归到官中账上,尽量把账目给摆平了,如此一来损失了不少银子,但好歹官威和性命能够保住,只要是这个位置不动,一两年这些银子还不就是照样捞回来。

    而巡盐御史那一边也知道了事情的不妙,这一回朝廷如果查下来他的身家性命都不能保全,于是也几次的前往汪应庚的府邸向其陈明厉害。

    但是以前很好说话的汪应庚现在却是油盐不进,无论是这为巡盐御史如何地恳求,他都是铁公鸡一毛不拔。

    最后这位巡盐御史也是被他弄得无可奈何,在回到府上之后思前想后觉得这件事太过凶险,于是当天夜里就把收受的贿赂全部收拾了出来,一股脑的送回了汪应庚的府中。

    而汪应庚收到了这些银子之后,并没有任何的气恼,只是默默的收下。

    汪应庚知道这为巡盐御史想要跳出这个火坑,但是哪有这么容易。

    不说这些盐厂的管事向朝廷上奏折,只说是汪应庚自己也不是傻子,他知道这一次把盐厂的各位管事逼得太急了,恐怕事情不会容易收场。

    但是汪应庚也没有办法,今年他幕后的那位主子,索要的银两比往年还多了许多。

    这汪应庚虽然是有些钱财,但是对于一年几百万两白银的支出,也是有些难以为继了。

    但是汪应庚也不能坐以待毙,在回去之后立刻写书信,派麾下的小厮送了出去,希望他的这位主子,能够看在这么多年的鞍前马后的份上帮他一把。

    这封书信在一两天之后,就送到了扬州的一处豪华的别院之中。

    而别院的主人是一个十七八岁的英俊少年,这少年拿着书信仔细的看了一遍,然后便轻轻的放在了一边。

    旁边的一个老管家见到这少年的样子,赶紧上前说道:“主子,这件事可是非同小可,将来朝廷查起来,拔出萝卜带出泥,恐怕就不好收场。”

    那少年听了之后无奈的说道:“那你让我怎么办?林姨娘那里现在正在关键的时候,今年的密探人数比以前发展了很多,需要大量的银两维持。你让我从哪搞这么多银子来?”

    旁边的管家听了之后也是唉声叹气起来,要说这些年由于秦可卿的关系,组织发展的比往年迅速许多,许多的达官贵人已经和他们搭上了线,但是这其中所需要的银两却是金山银海。

    就因为这样,这位小主子也只能是四处筹集,最后不得不把主意打到了汪应庚的身上,虽然是一时解了危难,但是却留下了线索,朝廷恐怕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那小公子现在也是觉得有些烦恼,他站起身来在花园中来回走了几圈,要想让它停止发展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朝廷那边也要给一个说法。

    于是这小公子眼睛就放出了阴森的光芒,“派人把运往北方的食盐商船,全部凿沉。”

第 625 章 银子

    这小公子把这个主意一说完,旁边的管家便吓得大惊失色。

    “主子,这件事可是要慎重呀,万一要是有什么线索泄露出去,咱们恐怕就再也隐藏不住了。”

    “朝廷上咱们还有几个大臣,而且军机处领班也是咱们的人,我想着这件事能够糊弄过去。”

    这小公子现在心中也是抱着万一的想法,只要是今年能够糊弄过去,到了明年就好说了。

    这一回盐船沉了,自然上面的所有的食盐全部打了水漂,那北方的盐价自然要往上涨一涨了,这样多出来的银两,也能够给那些盐厂的管事,让他们把事情摆平。

    这命令很快就从这位小公子的宅院,传到了汪应庚那里。

    汪应庚得了这个命令之后,简直吓得是魂飞魄散,要说这汪应庚,虽然是这小公子的钱袋子,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但还没有胆子大到这个份上。

    这要是被查出来,满门都得抄斩,这食盐可同别的东西不一样,朝廷那里盯得很紧,一旦出了纰漏,可真不好遮掩。

    汪应庚在书房之中想了一下午,最后还是决定按这个小公子的计划行事,主要还是善财难舍,想要渡过难关朝廷上的银子是绝不能短了的,他又不想把自己的老本儿拿出来,最后也只能按这个办法行事了。

    于是很快汪应庚便再一次拜访李应泰,然后先向李应泰多多的陪礼。

    李应泰看到汪应庚,还算是有礼,便把前几天的事情放下来。

    汪应庚见李应泰消了气之后,赶紧对他说,自己前一段时间被猪油蒙了,心现在已经想好,所有的税银以及各盐厂的利润它会如数奉上。

    李应泰听了之后,上下打量了汪应庚一下,表面上是非常的满意,和汪应庚谈笑风生。

    但是等李英泰送走汪应庚之后,便觉得这是十分的蹊跷,这笔银子可不是小数目,总共加起来有几百万两之多。

    他汪应庚以前拖着不交,一定是他的周转出了问题,现在却答应把所有的银子全部交上来,这其中恐怕有什么猫腻。

    于是李应泰便打发出自己麾下的那些盐丁们,乔装改办四处打探消息,果然没有多长时间就传出了北上的盐船,在运河上翻了船,几十船的盐,全部打了水漂的消息。

    李应泰听完之后便明白汪应庚是打的什么主意了。

    李应泰把自己关在书房之中,一天一夜水米未尽,等他再出来的时候已经是眼圈发黑,满脸蜡黄,但是他的眼睛却十分的明亮。

    再说在军机处中,首先接到的就是今年盐税大幅减少,就连个盐厂的利润,也不及往年的三分之二。

    作为军机处领班大臣的孙彦其实早就得到了消息,但是现在看到奏折也觉得有些头疼,这件事必须在军机处中就压下来,如果递到贾珂那里,恐怕就又是一阵腥风血雨了。

    但是这件事还真不好办,新上任的户部尚书田辉,原来是太仆少卿,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投靠了贾珂,可以说是贾珂的铁杆而忠臣,而这件事又正好是他来负责,如果自己不给个交代,想来田辉一定会单独求见贾珂,把这件事捅到贾珂面前的。

    正在孙彦烦恼的时候,紧接着又一份奏折送到了军机处,原来是各处盐商已经答应补全税银,现在银子已经进入了各盐厂的银库等着朝廷押解。

    孙彦到了这时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只要是银子有了那么这件事就不算什么了,天大的事他作为军机处领班大臣也能给压下来。

    于是孙彦就把这份奏折压下,并没有在军机处中和大家商量。

    但是孙彦却没有想到,贾珂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早就看得清清楚楚。

    原来贾珂根本就不放心这个义忠亲王麾下的人,早就派人把他监视的,严严实实。

    而同时李应泰的文书也悄悄的送到了京城,原来这李应泰也是暗卫的人手,原先这些盐厂的管事以及盐商们还不敢如此嚣张,朝廷又想要地方稳定,所以对于李应泰说的奏折的事情,并没有怎么在意。

    但是这一回却不同以往,那在运河上翻了盐船,使得北方的盐价大涨,百姓们已经怨声载道。

    这件事自然就传到了贾珂的御案前,再加上李应泰的奏折,贾珂可算是明白了,这些盐商在搞什么鬼,这是要把他们的损失补起来。

    但是贾珂并没有就这么放过这件事情,因为他觉得十分的蹊跷。

    这些盐商可以说是天下的首富,他们就从来没有短银子的时候,怎么现在为了银子这样的处心积虑?

    而且这短的可不是几十万两银子,而是几百万,这些银两可是能干很多大事的。

    贾珂在养心殿中来回的走踱步,思考着这些盐商们到底要干什么,要说是造反,贾珂是不相信的。

    这些盐商一个个养尊处优,哪里会干这些,脑袋别在腰间的事情。

    “李德善。”

    旁边一直伺候贾珂的李德善,听了贾珂的招呼,立刻向前来,供着孙子问道:“主子在唤奴才?”

    “江南的盐商,这段时间有些异动,你知不知道。”

    “回主子的话,奴才已经得到小的禀报,汪应庚现在大力发展私盐,对于盐厂的食盐已经很少进了,因此今年的盐税和盐厂的利润得不到保证,但是前一段时间汪应泰又突然把这些钱全补上了。”

    “他一个盐商,每天锦衣玉食,难道就这么缺钱吗?”

    “回主子的话,汪应庚本身并没有什么和以前不同的地方。”

    “那你就把你的番子派出去好好查一查,我看其中必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

    李德善听了之后赶紧答应他也不是傻子,他在这件事中也感觉到了浓浓的阴谋味道。

    要说这盐商,每年不说他们私下里贩卖私盐,光是正经渠道所进的食盐,每年的获利就有2000万两以上,除了税收的几百万了,还有每年向皇帝进贡的三四百万两,剩下的1000万辆都是被他们这些盐商分了,天下谁都可能缺钱,只有他们这些人是从来不缺钱的。

    李德善想到这里突然又意识到一件事情,今年盐商的三四百万两孝敬,还没有送到宫中。

    要说以前这些银两自然是入了皇帝内库,但是现在这些银子也应该转到他们主子燕王的府里。

    李德善有了这个意识之后,立刻提醒贾珂,“主子,每年盐商都要给皇帝孝敬三四百万两的白银,今年这些银子到现在还没有送来。”

    贾珂一听还有这事,“以前这些银子是什么时候送来?”

    “回主子的话,应该是在过年以前就送过来的。”

    贾珂听了之后脸上露出了冷笑,“看来这些盐商没有把我当回事儿呀。”

    李德善在旁边已经看出了贾珂已经十分生气了,所以站在一旁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真害怕贾珂迁怒。

    “李德善,你派人去和那些盐商们说,去年的孝敬增加到500万两,一个月之内给我送到京城,如果到时我没有见到银子,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李德善听了赶紧答应。

    “既然盐商有孝敬,那么晋商和徽商有没有孝敬?”

    “回主子,这奴才倒没有听说过。”

    “既然盐商有了孝敬,咱们就不能厚此薄彼,你让晋商和徽商从今年开始,每家给我送200万两银子来。”

    李德善听了之后也有些心惊,他不明白贾珂每年要这么多银子干什么?

    其实贾珂有些话不能和李德善说,贾珂收集这些银两并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想着过些年挥师北伐,彻底打垮鞑靼人。

    如果要是贾珂想实现这个愿望,那么至少的动员近百万的人马以及各种的民夫,从此以来所需要的银两可就是海了去了。

    光凭每年收上来的那些税显然是不够的,现在从这些大商人手中收集一些银两,攒个几年的功夫,什么都出来了。

    贾珂坐在龙椅之上,想了一想,觉得不能放任北方的盐价这样涨下去,不然的话,恐怕就要民心尽失了。

    “你去传令江南的盐厂,立刻运送食盐到北方平抑盐价,这一回不必经过那些盐商,直接由他们负责,卖盐所得的银子一分为二,一部分交给朝廷,一部分部就会他们的辛苦费。”

    李德善听完之后赶紧点头,这一回这些盐商玩儿的太过分了,怪不得他们主子抛开他们自行决断。

    而且如果这一回成功了,朝廷和他们主子又能多分一些银子,何乐而不为?

    “你再去传旨,告诉那些盐商,今年的年税一分都不能少,如果是短了朝廷的盐税,那么我只能是破釜沉舟重新换一批盐商了。”

    贾珂这是今年不但盐税不能少一分,而且以前给朝廷的孝敬反而增加了许多,这也是给那些盐商们点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儿,给我老老实实呆着,否则的话把你们全换了。

    贾珂接着对李德善说道:“我看这背后的事情不那么简单。这么大的事情,军机处竟然没有报到我这里来,以后你的人对于这些奏折的事情也伤点儿心,不然的话我真的要被这这些大老爷们变成聋子和瞎子了。”

    李德善听了,赶紧的点头:“主子,我今天就把军机处的伺候太监,全部换成暗卫的人。”

    “以后军机处所有的奏折,你们暗卫都要抄一份备档,省的我被这些人给蒙蔽了。”

    李得善听完立刻答应,他心中是惊喜莫名,这一下他的权利又大了几分?

第 626 章 进贡

    相对于奏折的事情贾珂并不十分担心,因为他知道那些大臣们现在还没那么大的胆子。

    现在贾珂最担心的事情反而是银子,因为这关系到他以后整顿天下的大事:“银子的事情,你多操点儿心。”

    李德善虽然不知道贾珂要这么多银子干什么,但是既然是主子吩咐下来,他这做奴才的自然要全力支持了。

    很快贾珂的命令就传到了这三个商帮领袖的手中。

    乔治庸为首的晋商在接到贾珂的书信之后,立刻召集晋商之中的头面人物在乔家大院汇集。

    这些商届的大佬们坐在那里互相的探问,这一回乔治庸把大家召集过来,到底有什么大事要商量。

    结果其中还真有一两个消息灵通的,他们把知道的情况,像这些人一散播,立刻就让这些晋商中的佼佼者们哗然起来。

    在历届的朝廷中,从来没有听说过要向他们这些正经商人每年要钱的,贾珂这还是开了先河了。

    正在他们在那里嚷嚷的时候,乔治庸从后宅进入了大厅,看着下面热闹的样子有些不悦,拿守在桌子上拍了拍。

    众人各自抬头一看,乔治庸已经来了,于是赶紧都闭了嘴。

    乔治庸看到大家安静下来,这才在中间的座位上坐下,然后对着下边拱了拱手说道:“看来大家已经清楚了,这一回燕王千岁命咱们每年进贡200万两白银,大家有个什么章程?”

    底下的人刚才还在那里吵闹,现在听了乔治庸的问话,反而是没有人开口了,毕竟这可不是小事,如果当天出来反对当了出头鸟,被贾珂知道了,以后还能有好。

    乔治庸见他们不吭气,于是站起来说道:“我知道,大家都舍不得银子,不过咱们在朝廷上的那些靠山都是在贾珂手底下吃饭的,竟然连他们都喂饱了,却不给贾珂一点儿好处,他哪里能够答应。”

    乔致庸一说完这句话,底下的那些商界大佬们便开始议论纷纷起来,乔治庸说的不错,他们那些支援过的朝廷众臣也不在少数,可是对于这个朝廷上说一不二的贾珂,却没有一两银子进贡,现在贾珂要银子,如果他们敢不答应,恐怕就是灭顶之灾了。

    乔致庸见到下边的风向已经变了,这才说道:“我的意思是咱们就凑200万两银子给他,也算是花钱免灾,不知众位意下如何。”

    其他人听了之后虽然有些不大情愿,毕竟是善财难舍,但是胳膊毕竟扭不过大腿,也只能无奈的答应了。

    乔治庸见底下的人答应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慷慨地说道:“这一回我们乔家每年出50万两银子,也算是给大家分忧了,剩下的大家凑一凑也不算多为难。”

    底下的那些商人们听了这话这才松了一口气,毕竟乔治庸作为晋商的领袖,这一回拿的钱可算是最多了。

    乔治庸见这些人商量了半天,最后各自分配完所各家所要上供的银两,这才放心,然后接着说:“大家三天之内把银子送到我府上,我命人开了银票,送到燕王千岁的府上,让燕王千岁在京城中的票号中直接提取。”

    晋商这里商量完之后,马上就行动起来,没有几天的功夫,一张200万两的银票就送到了贾珂的案前。

    贾珂看着眼前的银票不由得点点头,这晋商不愧是三大商帮的领袖,行动就是快,而且眼睛也放得很亮。

    贾珂拿着银票向旁边的李德善说道:“你带着银票去晋商的那些票号,把银子给我提回来,银子放在别人手里,我总是不放心的。”

    李德善听了,赶紧接过银票,然后拍胸脯保证,今天夜里一定把银子送到燕王府的银库中。

    贾珂的燕王府现在已经修缮了大半,还有许多精巧的建筑没有修完,不过银库这样重要的地位,已经提前修缮完毕,已经投入了使用。

    徽商的鲍漱芳虽然速度比晋商慢了许多,但是最后还是把银子押解到了京城,送到了贾珂的手中。

    贾珂看这两大商帮服了软,所以就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盐商的身上。

    再说汪应庚得到了贾珂的传话之后,急得直跳脚。本来她以为皇帝已经不行了,这些银两就不用再进贡了,所以前一段时间他的主子急用钱,就把这些银子先送到主子那里去了,没想到贾珂又想起这茬来,这让他如何凑这些银子。

    要说让他再从其它的盐商那里再凑些银两,确实是也能办到,但是一份儿钱不能收两次呀,他已经像往年一样把这些盐商的孝敬以皇帝的名义收了起来,现在再收一次他这个盐商的首领位置就保不住了,到时候还会被这些盐商们群起而攻之。

    要说汪应庚也是财雄势大,如果是和一两家盐商对起来,自然是稳操胜券,但是让他和几乎所有的盐商做对,那他可是没有那个本事。

    汪应庚自己解决不了,只好去找他的主子求救。

    那位小公子在接到汪应庚的书信之后,就觉得是心跳不停的加快,他已经从这些消息中分析出了,贾珂已经对汪应庚产生了怀疑,这一回表面上是要银子,其实是在试探。

    那小公子也不是白给的,直到现在只能是断尾求生了,如果和贾珂顶起来,让贾珂发了怒,恐怕到时候会流出什么蛛丝马迹,让他查到自己这里。

    这位小公子现在还不能够确定贾珂对自己的态度,所以不敢冒险。

    这小公子想清楚之后,立刻让自己的管家从银库中取出500万辆白银送到汪应庚那里。

    这管家听了,小公子命令半天站在那里都不动。

    小公子看了这管家呆立不动,有些不高兴了,“站在那里干什么?还不去办事。”

    那管家听了小公子的话,只能说到:“主子,咱们的银库里只有600多万两银子了,如果再抽出500万两给汪应庚,咱们今年可怎么开销?”

    那小公子听了之后也觉得烦恼,这几年接着秦可卿的势力他们发展的太迅速了,结果现在在银子上跟不上了。

    到了现在被贾珂这么一闹,本来勉强能够维持的局面,恐怕要崩盘了。

    “还能怎么办?暂时收缩一下势力,让底下的人在辛苦一年,等到明年的时候就好了。”

    那管家听了之后一阵的苦笑,对于那些从小培养起来的暗探自然是可以坚持的,但是对于那些收买的朝廷大臣们来说,哪里会跟着你受苦,你今天不送银子,他们明天就不在听你的吩咐了。

    但是事已至此也没有办法,这老管家不情不愿的去了银库,将银子提出来,送到了汪应庚那里。

    汪应庚接到迎着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如果这一回不把贾珂的事情办妥,恐怕会被贾珂惦记上。

    汪应庚现在想着就是趁着北方盐价大涨的时候,好好的捞上一笔,把今年的亏空补起来。

    但是事与愿违,这员将刚刚涨了半个多月,突然市场上多了一大批的食盐,而且这些食盐的价格比汪应庚他们的价格低了四五层。这一下汪应庚的食盐就再也卖不动了。

    汪应庚得了消息之后,是气得五内俱焚,这都是什么事?到底是哪个人不守规矩?

    在汪应庚的印象之中,能这么大手笔出盐的,也就是他们盐商中的几个大户了。

    于是汪应庚派出人手四处打听,结果发现江南盐商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

    这还不算,这些盐商们也为北方突然出现这么多食盐而感到生气。毕竟这一回汪应庚占了大头,他们这些盐商也能够跟在后面喝些汤水,这一下全完了,闹不好还要赔些钱。

    汪应庚在江南还是有些势力的,没有多大功夫,他就从盐厂的那些盐丁口里得到了消息,知道盐厂没有经过她们盐商直接向北方运了大批的食盐。

    这一下事情明了了,这是盐厂绕过他们盐商,直接参与了食盐买卖,这可是坏规矩的事情。

    于是汪应庚也不耽搁,带着几个小时气势汹汹的就来到了盐厂寻找李应泰,要他给自己一个交代。

    李应泰看着汪应庚次气势汹汹的前来找茬儿,也不在意。他慢悠悠地喝了杯茶,斜着眼睛看了汪映泰一眼,然后慢条斯理地说道:“汪先生难道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汪应庚铁青着脸说道:“还请大人指教。”

    “呵呵,北方的盐价涨得这么厉害,汪先生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这一下汪应庚一下就明白了,这是朝廷在运盐平抑物价,看来朝廷已经怀疑自己了。

    汪应庚得了回府之后也不敢有任何的怨言了。他回到府中之后思前想后,觉得这段时间还是老实一点的好,否则的话真的被贾珂惦记上,恐怕就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

    于是,贾珂要的那500万两银子,很快就从江南起运。而在半个月之后,贾珂收到了江南盐商送来的500万两白银。

    贾珂看着几十个箱子在大殿上放着,一个个箱子的盖儿都打开了,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箱子里反射出了银白色的光芒。

    旁边的李德善看着这些银子也觉得眼馋,不过却不敢表现出一点。

    贾珂却没有任何的高兴的意思,看来是这个,汪应庚还是有些城府的。

    本来自己想着通过这一次,把汪应庚一举拿下,然后看一看他背后的人到底是谁,没想到他竟然硬给自己凑了500万两。

    不过贾珂也没有就此灰心,今年你交了500万,明年我看你怎么凑。

    再说这时候的朱林氏也接到了她们小公子的命令,让她无论如何也要取得贾珂的信任,就是为此损失一些人脉,也是在所不惜了。

第 627 章 北上南下

    朱林氏接到命令之后只觉得棘手,她自己已经感觉到了,贾珂从来就没有相信过她。

    而且就连自己推荐的那几个大臣,贾珂也没有完全相信。

    朱林氏在自己的房间想了一整夜,最后也只能想到了秦可卿。

    贾珂虽然已经知道了秦可卿的身份,但是对于她的宠幸却没有减少,可见秦可卿在贾珂心中的分量。

    而且现在秦可卿已经生了孩子,这个孩子可是嫡长子,将来十有**会继承贾珂的家业。

    现在贾珂实在是太强势,不好下手,如果是能把精力都集中到这个孩子身上,等到贾珂不在了,通过这个孩子执掌天下,然后重复贾珂携天子以令诸侯的路子,也许可行。

    于是朱林氏把自己的想法通过书信重新送到了那小公子的手中。

    那小公子接到书信仔细的看了几遍,然后一个人在花园之中想了一下午,最后不得不承认朱林氏这个办法,是他重新坐那江山的最好方式了。

    于是那小公子立刻就向朱林氏回了一封信,让他把精力集中到贾珂儿子身上,同时让朱林氏想办法在他得中进士之后,让自己成为贾珂儿子的老师,以便时时接近。

    但是朱林氏却完全没有想到,他的这些行动早就被一旁的暗卫看得仔仔细细的了。

    贾珂得了暗卫的消息之后,是勃然大怒。

    如果是这些人针对自己,贾珂虽然恼怒还能够忍耐,没有想到他们竟然把主意打到自己儿子身上。

    贾珂阴沉着脸向后宫方向看了一眼,马上就想命人去把那个朱林氏立刻抓出来,碎尸万段。

    但是他毕竟是当政这么多年,马上就清醒过来,如果现在抓了朱林氏那个小公子,恐怕就又会脱离自己的视线。

    而且虽然得了孙岩的禀报,过几年这个小公子会参加科举,但是这几年如果放任他这么下去,不知道会搅出多少事来。

    贾珂最后还是忍耐住了,然后贾珂命令李德善加强对朱林氏的监审同时再派人手,最好能在这小公子参加科举,以前就把他一网打尽。

    李德善得了贾珂的命令立刻就去安排,把后宫中秦可卿的身旁又增加了几个人手。

    而朱林氏不愧是搞了这么多年谍报,她马上就感到身旁多了些陌生人,于是立刻就潜伏起来,不在有任何动作,每天里只是在秦可卿面前露个脸,然后就全心全意地照顾贾珂的儿子贾芝。

    而秦可卿执掌舞阳侯府以及燕国公府这么多年,也不是傻子。她已经感觉到了自己的身旁有些不对劲儿。

    秦可卿又不能够去向贾珂询问,只能暗暗的藏在心底,以后仔细地观察。

    不说朱林氏和那位小公子通信来往,再说贾珂得了近900万两银子,再加上自己府中藏着的几千万两,觉得现在已经到了准备北伐的时机了。

    贾珂既然决定了要行动,就没有迟疑,立刻就把工部尚书张朝新,礼部尚书范康,兵部尚书彭碧这三个自己绝对的亲信,召到了养心殿内。

    这三人来到养心殿之后,各自给贾珂见礼,然后贾珂让小太监们准备椅子让她们落座。

    贾珂见他们做好之后,直接开口就说:“今天招你们来,是因为有一件大事要商量。”

    底下的三个人,听完贾珂的话都一起抬头看着贾珂,等他下面的话。

    “北方的鞑靼人是我朝的大患,去年的时候被我击退,但是阿尔斯楞汗贼心不死,并没有就这么安稳下来,而是派人不停的骚扰咱们的边关,我看着他们这是在北方积聚势力,一旦他们恢复了毕定还要南下。”

    贾珂说道这里的时候,向底下的人看了看,那意思是让他们也发表意见。

    彭碧作为兵部尚书,对于这些事情最是关心,于是他首先发言道:“主公之言甚是,鞑靼人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他们这些草原鞑子,每一次都趁着咱们中原王朝衰落的时候南下,对咱们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我看咱们还是应该集中精力将他们彻底铲除。”

    范康听了之后也点点头,“这几年咱们中原王朝在主公的治理之下,风调雨顺,今年的税收已经是历年来最高的了。而各地也没有发生什么动乱,正是用兵的时候。”

    工部尚书张朝新对于这些并不大懂,但是他也积极的表态,“请主公放心,只要是主公吩咐下来,所有的兵器铠甲我都全力配合完成。”

    贾珂听到这三个人的表态这才点点头,知道这一回自己的方向算是对了。

    “既然如此那么北伐的事情,主要就是几个方面,第一是粮草,现在这几年咱们是风调雨顺,但是粮食还是有些紧张,你们有什么办法给我凑齐100万大军两年的粮食。”

    底下的这三个人听说贾珂要100万人,两年的粮食,都有些面面相觑起来。

    他们以为贾珂北上最多就是四五十万人,打上几个月就行了,没想到竟然要这么多。

    范康听完他们的话,沉思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主公虽然这些年咱们在您的治理下风调雨顺,百姓也得到了安宁,但是毕竟前几年又是水灾又是旱灾有些伤了元气,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不过现在要筹集百万大军两年的粮食,恐怕百姓们又要受苦了。”

    贾珂听了之后,也点点头同意了范康的话,他这正是他所担心的,现在朝廷不缺银子,缺的是粮食。

    贾珂接着向范康问道:“如果只是辛苦百姓一两年,你看天下不会出现动荡吧?”

    范康听到贾珂询问,开言说道:“主公,现在我朝的粮食刚刚能够保证天下太平,如果是主公在民间大量购买粮食,到时候一旦发生个旱灾水灾的,恐怕就要出大问题了,而且主公一旦大量购粮,粮价必定上涨,最后苦的还是百姓。”

    “那依你之见又该怎么办。”

    “以微臣之见,咱们不如带着银子,到南方的属国去收购,这些地方一年三熟,他们的粮食大把的都浪费了,如果主公拿着钱去买,他们一定愿意。”

    贾珂听了之后眼睛一亮,他怎么把这事忘了?这南方的那些国家的人一个个都是懒惰的汉子,就这样他们也能吃饱穿暖,可见那些南方的富裕。

    贾珂想到这里眼睛便亮了起来,这些南方的国家的人民一个个都是软蛋,如果自己把这些土地全部据为己有,让他们这些人给自己耕种,那不就是一举两得了吗?

    “南方那些属国的人,一个个懒惰的要命,而且还能够风调雨顺,吃喝不愁,你说要是咱们把他那地方占了会怎么样。”

    范康等人一听贾珂的话,心里就是一激灵,这在中原王朝可从来没有过的。

    以前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讲究的都是内王外圣,对于属国都是十分宽容的,就是有几次侵犯中原的利益,要是事后道个歉,也不会把他们怎么样,哪像贾珂这样开口就要灭人之国,夺人之土。

    这就是贾珂和古代的士大夫不同的地方,虽然贾珂已经被古代这些封建礼教同化的差不多了,但是被现代所培养出来的那些思想精神,仍然顽固的在贾珂脑海中没有抹去。

    范康想了一想,然后对贾珂说道:“主公,要说这些小国,要想平定他们也是很容易的,就是害怕一直得不到安稳,时间长了劳民伤财。”

    贾珂听了之后笑了起来,这都是儒家的思想在作怪,占人之土还要对对方行仁义之道,这不是自己找事儿吗?

    如果是占其土地,有反抗立刻处死,实行高压政策,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人就老实了,如果不老实,那更好,就把他们全部杀了,腾出土地来,把中原的这些无地扫地的贫苦农民移民过去。

    “我看这不是什么大事,这些人都是敌夷,不必和他们讲什么仁义礼智信,对他们就要像对奴隶一样,咱们中原的老百姓放过去全部当奴隶主,我就不信他们不会老老实实的。”

    工部尚书张朝新听到这里点点头,“主公说的不错,这些蛮夷就配给咱们中原人当奴隶。”

    而一旁兵部尚书彭碧更是欢欣鼓舞,“主公,如果想要南下,所有的军事调度主公不必操心,由我们兵部处理。”

    范康听到这些人都同意南下,却摇摇头说道:“这一打仗,花钱可就海了去了,再加上过几年还要北伐,朝廷可没这么多钱。”

    “钱的事情你们不必担心,我从皇上的内库中已经超出几千万两银子,这几天三大商帮又给我送过来几百万,这些天我本来还想等着北伐的时候买粮食,现在看来咱们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不如把这钱用到南下。再说了南方那些国家的财货不少,咱们这一仗打下,闹不好还能大赚一笔呢。”

    范康现在才算是满意,“真是主公想的周到,咱们用这些钱,平他几个小国,到时候土地有了,粮食也有了,这些钱就能赚回来了。”

    “好,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彭碧你作为兵部尚书,前期安排的事情就由你负责。”

    彭碧听了之后赶紧又问道:“主公不知道南下需要多少人马,兵种怎么配合,还请主公示下,也好我准备。”

    贾珂想了一下,然后说道:“这一回南下,我想着从八旗调八万骑兵以为支援,然后再从咱们京城三大营中调一营随我南下,之后再命令云南和广西的狼兵给我凑八万人,然后广西和云南的总兵各出兵马两万。你们看怎么样?”

第 628 章 准备

    范康等人听了贾珂的话,自己又都在脑子里把刚才的事情过了一遍,然后觉得这个主意还不错。

    “主公带着20多万兵马南下,想来是那些小国,定然是望风而降。”张朝新自然是第一个就上前拍马屁了。

    范康也在旁边点头认为这件事情没什么难的。

    彭碧却在一旁又提了一个建议,“主公,如果是这样说的话,那么咱们的粮草也不必准备那么多。”

    “哦,你有什么看法?”

    “那南方诸国,既然是一年三熟,想来是国内的粮食十分充足,就让大军就食于敌,岂不是更好。”

    贾珂听完之后一拍巴掌,然后指着彭碧笑着说:“你不说我还真没想到这一个,那就依你之见,粮食少准备1/3,到时候咱们就在敌国就地筹粮。”

    贾珂说完这句话之后又对站在一旁的范康说道:“我走之后,京城的事务就由你全权处置,如果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你不必报我可以先斩后奏。”

    范康听完这句话之后,眼睛就眯了起来,他在心中把贾珂的这句话翻过来调过去,品味了一下,也听出了其中的杀机。

    “那不知军机处领班孙大人该怎么办?”

    “让孙彦跟着我南下,省得他给你掣肘。”

    范康听完之后这才点点头,答应下了这件事情。

    而兵部尚书彭碧知道贾珂这一次南下的事情是定了,于是拱手说道:“主公,这南方和咱们北方可大不相同,有几件事情要提前准备。”

    “哦,说来听听。”

    “第一,南方气候炎热湿润,而且各地还有许多瘴气,所以要才要提前准备,不然的话到了南方,士兵如果水土不服,发生大面积的生病,那么恐怕就要前功尽弃。”

    贾珂听完之后就是一机灵,这件事他从来没有考虑过,现在被彭碧这么一提醒着,才知道其中的凶险。

    当年曹操南下攻打孙权,虽然说是中了对方的火攻之计,但是在历史之中,那些被火烧的曹操的水军和船只,还没有曹操全部兵力的十分之一,曹操退兵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水土不服,士兵大面积生病,不能够继续作战。

    贾珂既然想到了自然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于是赶紧吩咐彭碧,“这件事不可小视,我立刻派太医院的几个医生前去找你,让他们研究几个南下有用的方子。你提前准备好药材,以备不时之需。”

    彭碧点点头,接着又对贾珂进言:“还有第二个问题,我听说南方诸国之中有一种象兵,一旦冲锋起来锐不可挡。不知道主公可有办法对付。”

    贾珂听完之后,又沉思了半晌,最后说道:“我也知道大象这种东西,不过我好像听说它们十分胆小,到时候只要是咱们多备强弩伤了对方一些,我想着这些象兵不足为惧。”

    彭碧见自己的两个文题,贾珂都有了应对的方法,也就放下心来。

    于是这些人就下去分头准备去了。

    接下来几天京城之中又开始热闹起来,首先是三大营和骁骑营,这几个统领开始你争我夺,就是想着和贾珂南下。

    他们已经看出来了,贾珂当皇帝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他们这些跟着贾珂南征北战的老人,将来一定会封爵,但是具体要封到什么地位,就看自己的功劳了。

    因此这一次贾珂要带一营南下,他们四个人简直就争的面红耳赤。

    最后贾珂还是决定让萧岳带着奋武营随自己南下,之所以选他,就是因为他随自己时间不短,但是立的功劳却没有其他几个人多,为了平衡这一次带他南下立些功劳,让他在别人面前不至于低一头。

    同时贾珂命自己麾下的亲兵向草原上传递命令,命令八旗各选一万人马到京城与他会合。

    接着就是让兵部给南方传令,让那些南方土司们挑选精锐的狼兵8万,等候他的命令。

    贾珂这一回改变了既定的原则,本来是想要先灭北方的鞑靼人在横扫南方,但是现在看来朝廷的实力还有些不济,就是能够平灭鞑靼人,朝廷也会损失惨重。

    而且贾珂也想起了当年汉武帝同北方匈奴的战争。

    虽然在后世看来汉武帝彻底打败了匈奴,让匈奴不得不西迁,逃到了西方大陆。

    但实际上汉武帝也赢得没有那么轻松,不说旁的,就说人口,在汉武帝去世的时候,汉朝的人口和户口都减半。

    从这一点上就看出了几十年的战争,对于汉朝也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如果不是汉武帝是个强势的皇帝,换一个稍微软弱一点的,在半中间早就和匈奴达成了互不侵犯的协议了。

    这一回贾珂的目的是想要彻底的打垮鞑靼人,如此一来就需要动员全国的力量,虽然这样可以达到贾珂的目的,但是却会对全国的政治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如果是这样,还不如首先南下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和奴隶,然后用这些外国人的血和肉,来代替本国的人民。

    这样一来,国家就不会产生大的动荡,天下的士绅和农民也不会过分的反对贾珂了。

    而京城之中的那些达官贵人们,在听到家可想要南下的消息的时候,都是各自反应不一。

    有的人觉得贾珂简直就是穷兵黩武,再这样下去,天下可就养不起这些军人了。

    而有的人却却恰恰相反,这些人认为贾珂是在为大汉民族开拓生存空间,功在当世,立在千秋。

    特别是许多的富商,上一次贾克北上和鞑靼人对决,他们就捐了许多的银钱,而贾珂承诺的土地,也在大胜鞑靼人之后给他们一一兑现了,所以这帮人特别的积极。

    而且这一回接到贾珂又一次南下,而且打的是南方的那些小国,自然是手到擒来,这些人现在又开始找门路托关系,就想着再一次把银子递到贾珂的面前,也好让贾珂大胜之后分他们一些好处。

    但是贾珂这一回却没有如他们的意,因为贾珂自认为这一回必定是手到擒来,而且南方的土地太过肥沃,贾珂还需要他们犒劳士兵,筹集北上的粮草,如果分给这些富商们,最后收起量来又是个麻烦事。

    不管这些人怎么议论,贾珂那里的准备却没有任何的迟延,没有半个月的功夫,八旗的骑兵就已经汇集到了京城附近。

    这些八旗骑兵对于出征是十分高兴的,因为他们每一次随贾珂征战,虽然都有伤亡,但是每次掠夺的物资却十分丰厚,一次出战所得的财产,能让自己的家庭过好几年的生活。

    因为如此,每一次贾珂道八旗部落中征集骑兵的时候,这些人都是争先恐后,而且派出的人马都是最精锐的,因为稍稍弱一些的人都过不了选拔。

    这一回从八旗来到京城的这些骑兵,都是八旗部落中最为骁勇善战的,他们身披三层铁甲,手提几十斤的大刀,每一次都是贾珂冲锋陷阵的主力。

    而京城之中的奋武营也已经全部准备妥当,现在的奋武营,仅不像原先那样披的纸甲了,自从贾珂当政以后大力发展炼铁业,现在的奋武营大部分人都是披着铁甲,只有一些需要灵活运动的士兵才仍然披着纸甲。

    这十几万人马汇集到京城之后,贾珂出征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贾珂先安排好了在朝中的事情,这一回甲可以在南方需要人出谋划策为由,让孙彦随军前往南方。

    并且再一次让范康坐镇京师主持天下的政务。

    贾珂在处理完这些之后就是家事了,这一次出征还是得先向贾母禀报。

    贾珂到了贾母的房前,自然有人向里提前给他通报,等贾珂来到正房的门前时,鸳鸯已经在那里恭候了。

    鸳鸯见贾珂来了满脸带笑,先给贾珂行了一个万福,然后柔柔的说道:“大爷,这是要见老太太吗?”

    “是有要是要和老太太禀报。”

    远洋听完之后赶紧上前打开了门帘,然后贾珂一低头便进了贾母的房间。

    而在这里,贾母正在和贾宝玉,林黛玉两人在那里说笑。

    贾珂进了房间,贾母立刻就看到了他,然后招招手把他叫到自己床前,拉着贾珂的手问道:“大哥儿来得正好,我正在和宝玉说呢,我有几件东西要分给你们兄弟。”

    贾珂听来笑着说道:“我哪里敢要老太太的私房,您还是攒着,万一有个其他的用处。”

    贾母听了笑着说道:“我这东西都在箱子里存了多少年了,看来是用不上了,现在趁早给你们分一分,省得我不在了,你们打架。”

    贾珂听完之后赶紧站起来,拱手:“老太太快不要这样说,都是孙子们让老太太操心了。”

    贾母笑着摇摇头,然后对旁边的鸳鸯说:“去把我那个红盒子拿来。”

    鸳鸯一听贾母的吩咐,然后脑子里把贾母库房中的东西过了一遍,便知道这是要什么了。

    不一会儿鸳鸯就从库房里回来了,手里捧着一个一尺方圆的木盒。

    鸳鸯把木盒送到贾母的面前,贾母伸手接过来,然后爱惜的不停的抚摸,最后才把木盒打开。

    贾珂和贾宝玉以为这木盒中装的是什么珍稀的珠宝,所以都探着脑袋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

    结果他们向你一看都大失所望,原来这盒子里并没有装什么珍稀的珠宝,只不过里边装的是几本薄薄的书籍。

    贾母回头看了他们兄弟一眼,然后笑骂着说道:“好个没见识的东西,就知道那些金银腌臜货,这几本书才是咱们贾家的根本。”

第 629 章 火器

    贾珂和贾宝玉听完了贾母的话都有些不明所以。

    贾母看着这两个人求知的眼神也有些兴奋,她把这盒子中的几本书取了出来,然后仔细的抚摸了一下,这才说道:“这几本书可不是旁的,其中的一本是你们先祖随着太祖皇帝起家时所得到的一本锻炼身体的秘籍,而咱们贾家几代的国公,就是凭着这本书才能够一直执掌京师的军队。”

    贾宝玉和贾珂互相看了一眼,但是这两人的表情却是一样,并没有把这本书看在眼里。

    要说贾珂自己身怀吕布的武功,其中的锻炼方法,自认为比这书中所述的要强上百倍,所以并不贪图这份书中的秘密。

    而贾宝玉却完全对这些舞刀弄枪不感兴趣,所以对这本书并不放在心里。

    贾母并没有看到二人的表情,把其另外一本拿出来,然后放在手中,仔细的也抚摸了一下,然后才说道:“这本书倒是没有前一本那样重要,不过是一些奇淫技巧,但是当年你们的爷爷老国公却对这本书十分的上心,我却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贾珂听了之后也有些诧异,然后从贾母手中接过这本书,就在那里翻看起来。

    这一翻看可把这贾珂给惊住了,这本书果然像贾母说的那样,在古代人看来是一些奇淫技巧。

    但是在贾珂看来,它却是无价之宝,这本书中不但讲述了各种工程器械,许多重要武器的制作。还详细的记述了使用他们的方法。

    贾珂甚至在里面看到了火器的制作方法,这让贾珂十分的兴奋。

    自从贾珂传越到这个世界以来,就没有发现本世界有火器的痕迹。

    本来贾珂还以为这是一个仙侠世界,所以对火器进行了限制,没有想到在这本书上却发现了他的踪迹。

    而贾珂本身也曾经想要制作火器,但是他虽然是现代人,却不过是个普通老百姓,对于枪械的制造并不十分清楚,就是火药的配方也只不过是知道最基础的。所以贾珂也就没有在这上,再费什么心思。

    现在得了这本书,凭借着本朝的实力以及这本书上详细的记载,弄不好还真能研发出一支火器部队。

    不过贾珂有个怀疑,既然当年的老国公得了这本书,怎么没有向朝廷进言?

    看来是当年虽然被分为了荣国公,执掌京城部队,但是君臣之间也并不像表面上那么融洽。

    贾珂一边翻看一边感叹,这本书来的正是时候,虽然这一回南下来不及制造火器,但是其中许多的器械,也能让贾珂的军队如虎添翼。

    贾母看着贾珂在那里不停的翻动那本书,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果然贾珂和他的爷爷性格上最是相似,然后贾母再转身看了看贾宝玉,在相貌上和他的爷爷相似。

    两个孙子现在是贾母最为看重的,把这些传家的宝物留给他们二人,自己也就能放心了。

    贾珂看了一会儿书,突然惊觉现在可是在贾母的房中,忙把书合起来,然后双手捧着送到了贾母的身旁。

    但是贾母却没有接,而是笑着说道:“你既然喜欢,就拿着去吧,本来就是想把这些东西分给你和宝玉的。”

    贾珂也没有推辞,马上满脸笑容的把这本书放在了自己怀中。

    而贾母看贾珂要了这本书,然后就把那本武功的秘籍,重新放到盒子里,推到了贾宝玉的面前。

    贾宝玉虽然不喜欢这种东西,但是想着既然是贾母所赐,又是家中的传承宝物,所以也就勉为其难的拿在了手中。

    贾母把这两件东西分给了自己最为看重的两个孙子,这才算是安下心来,以后这贾家就靠这两个人支撑了。

    贾珂看到贾母放下心情,赶忙上前并报道:“老太太,孙儿这一次前来还有事情禀报。”

    贾母看了看贾珂,然后便说道:“是不是要领兵出征了?”

    贾母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中透出了一股的关心。

    贾珂点点头,然后有些愧疚的说:“让老太太担心了,孙儿这一次领兵南下,并不会有什么危险。”

    “我知道领兵打仗的苦,你这一次去一定要保重自己。”

    贾珂在一旁连连称是。

    贾母都嘱咐了贾珂几句,这才放他离开。

    贾珂离开贾母这之后,又去了贾政那里一趟,算是向贾政辞行。

    接下来又去了周姨娘那,和周姨娘一直说了一下午的话,这才重新回到了宫里。

    贾珂一回到宫中,立刻把身旁的太监李德善招了过来。

    “咱们在京城之外有没有一个四处环山,地形隐蔽的地方?”

    李德善听了之后,不知道贾珂要干什么,但是仍然是恭敬的回答:“回主子的话,离京城十来里倒是有个小山坳,只有一条路能通向外边。”

    贾珂听了还算是满意,“你立刻派人去,把那小山坳里的居民全部迁出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

    李德善不明白贾珂这是什么意思,但是也不敢怠慢,立刻出去给手下传令去了。

    贾珂一个人坐在东暖阁中仔细的思考,这个地方贾珂想着要作为军械厂来使用,只要是派人把谷口的路一封,那么就能隔绝内外交通。这样一来就不怕秘密泄露了。

    而且这个地方离京城有10来里的距离,也不必担心在地球位面上天启大爆炸的发生。

    不过,在自己出征以前是来不及了,先把地方腾出来,等到自己凯旋而归,在亲自布置。

    对于这么重要的地方,贾珂可不放心交给别人。

    第二天,在乾清门贾珂举行了久不召开的大朝。

    在乾清门的御阶上,贾元春抱着小皇帝坐在正中间,而贾珂坐在一旁专门为他设置的一把金交椅上。

    众臣在下边一起向小皇帝朝拜之后分立两厢而立。

    贾珂见礼仪以毕,从椅子上站起来,来到御阶的中间,对着下边的人说道:“南方的诸国久不朝贡,而且最近几年频频犯边,边境上的百姓苦其久矣,而我等天朝上国的颜面都已经快丢尽了,所以本王决定统大兵南下征讨诸国。”

    底下的那些大臣们听完贾珂的话,一起跪倒在地,向上拱手说道:“臣等谨遵王爷之命,祝王爷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贾珂点点头说道:“诸位平身。”

    那边的大臣这才重新站起来,再次在两边站好。

    贾珂接着吩咐道:“这一次南下,军机处领班大臣孙彦随军参赞军机,军机处大臣范康坐镇京师。”

    孙彦下边听了有些诧异,本来他以为这一次自己会独领京中大权,没想到贾珂会让他随军南下,同时他现在心中也有些着急,看来他的这位主公还没有完全相信自己,既然如此,自己就得再献些投名状,让自己的主公完全打消顾虑才好。

    贾珂吩咐完这些之后继续说道:“原金陵知府贾雨村,这些年来颇有功劳,自从调到京中执掌户部以来,兢兢业业,现暂时执掌九门提督。”

    贾珂之所以让贾雨村执掌九门提督,是因为在这文臣中,贾珂最相信的除了范康,就是贾雨村了,再加上在红楼梦中这个人可是担任过大司马,看来对军事上也有些研究,让他执掌九门提督自己也能放心。

    贾珂说完之后又看了看下边,见他们没有什么谏言,便高声宣布道:“三日后大军开拔,诸位大臣全部到京郊被大军送行。”

    贾珂吩咐完这些便散了朝。

    不说贾珂回到养心殿,准备出征再说,从乾清门回到慈宁宫的贾元春,现在是怎么都觉得不得劲儿。

    刚才在大朝之上,虽然自己抱着小皇帝坐在正中间,但是底下的大臣完全不把自己母子俩放在眼里。

    这让贾元春感到了十分的不快,再加上自从小皇帝登基之后,贾元春就越来越担心贾珂会篡位,所以一直想着有一些保障。

    贾元春思来想去,能在军中制衡贾珂的也只有他的舅舅王子腾了。

    也是贾元春不明白其中的关键,那王子腾虽然是巡视九边位高权重,但其实不过是贾珂摆在明面上的一个幌子,之所以这么多年来没有动他,只不过因为王子腾十分的老实。

    而贾元春想要靠他制衡贾珂,那简直就是白日做梦,可就是贾元春自己却不明白这个道理。

    是当天贾元春就以思念母亲为由,命令小太监宣王夫人进宫探视。

    王夫人对于进宫现在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就是没有贾元春的召唤,他也会三天两头的跑进宫里去。

    这一次得了女儿的信,她自然是没有怠慢,当天下午就已经进了皇宫。

    母女二人相见之后诉说了一些家常事,然后贾元春就把身旁的宫女太监全部打发了出去,说是要和母亲说些私房话。

    戴权作为贾元春的贴身太监,又是贾珂派来监视贾元春的大总管,自然是第一个就被打发了出去了。

    戴权离开正殿之后,看了看屋内的贾元春和王夫人露出了一阵冷笑。戴权转过慈宁宫的正殿,来到了慈宁宫的后方,在一处假山处停了下来四周看了看没有旁人,这才进了假山的一个山洞,讲到这山洞中竟然是一个地洞,戴权顺着这条地道三转两转就来到了贾元春寝宫的下方。

第 630 章 出征

    贾元春见到身边的宫女太监都离开了,这才对王夫人说道:“母亲,舅舅在外边已经这么多年了,是不是也该把他召回京中来,这样咱们一家也能团聚。”

    王夫人一听马上就琢磨起来,王子腾离开的这些年,荣国府越来越荣耀,而她失了王子腾这个靠山,地位大大的下降,现在听女儿这么说也上了心思。

    “你舅舅年纪也不小了,这些年来一直在边关吃苦,既然你有这么个孝心,我就回去和你父亲商量一下,你看怎么样?”

    贾元春听了,自然是高兴,“舅舅在边关位高权重,回来之后也要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

    王夫人听完之后也点点头,然后直接说道:“你舅舅原先就是京营节度使,现在重新回来了,自然还是原先的职位,再给你舅舅加一些爵位,也算是他这些年功劳所得。”

    贾元春听了,脸上的喜色更甚,如果王子腾能够担任京营节度使,那自己的地位就更有保障了,到时候贾珂就是想篡位,也得看一看王子腾能不能答应。

    母女二人商量好之后,王夫人再回到荣国府之后,当天晚上就把这件事和贾政说了。

    贾政听完之后,也觉得自己这个舅兄在边关吃苦了这么多年也该回来休息休息了,便答应王夫人把这件事和贾珂提一提。

    在贾珂要离京的前一天,贾珂再一次回到了荣国府,向贾母和贾政辞行,贾母那里自然是多多的,让贾珂小心关心爱护之情十分的厚重。

    贾珂到了贾政这里,贾政也是一番的叮嘱,等到有些话都说完的时候,贾政画风一转,又对贾珂说:“你舅舅王子腾在边关也已经这些年了,现在咱们家已经是起来了,不能说是咱们享受荣华富贵,让亲戚在外边受苦,你看是不是把它调回来。”

    贾珂听完之后马上就感到一阵浓浓的阴谋扑面而来,这王子腾虽然说名义上是自己的舅舅,但其实实际上和关系和王夫人那一支更近,等他回来给他什么职位,如果继续让他执掌京营,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除了上述的理由之外,现在自己要离开京城,却把王子腾调回来,执掌军权,如果是这样,等自己回来的时候,京城恐怕就由不得自己做主了。

    “父亲说的有道理,但是现在我离开京城边关还需要舅舅支撑,如果他离开了,万一有什么事情也没个人指挥了。”

    贾政听完也觉得是这个道理,如果王子腾离开了九边,一旦有事就没有人统一指挥,于是贾政只能把这件事放到了一边。

    “既然如此,就让你的舅舅继续操劳几年吧,不过他这几年也辛苦了,也该给他升一升爵位了。”

    贾珂对于这件事却没有任何的反驳,不过是一个空桶的爵位,就是给他加上又能怎样?

    “父亲说的是,现在赶不上了,等我从南边回来,就下旨意给舅父提升爵位。”

    贾政听了这才满意,接着他突然想到了前几天,贾赦来自己这里商量,想要把他的宅子扩建一下。

    “你大伯前几天过来说他的宅子太小,配不上侯爵的爵位,想要把宅子扩建一下,你看怎么样。”

    虽然这件事贾政不需要经过贾珂的同意,但是现在贾珂实际上已经是贾府的当家人了,所以贾政要先和贾珂商量了才能去办。

    “我看也行,父亲现在占着荣国府,又有公爵的爵位在身,自然是无事,而旁边宁国府也是公爵的府邸,算下来也就是大伯那里最为寒酸,给他建一座宅子也是应有之意。”

    贾政听了有些烦恼,“咱们四周已经没有空闲的土地,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给他建?”

    贾珂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贾母的意思,还不想让荣国府分家。

    “父亲,我看不如就和旁边宁国府建一块儿地,然后把大伯现在住的地方也拆了一起,给他建座侯爵府,这样也不失他的身份。”

    贾政听了只能点点头,然后又不确定的说道:“咱们见大观园的时候就占了旁边宁国府的大片的花园,现在又占他们的土地,这说出去让别人怎么想?”

    贾珂笑了笑,无所谓的说道:“父亲大人不必担心,现在只不过是暂时的,等到了将来,咱们这荣国府和旁边的几座府邸,只不过都是作为老宅来用了,家中的众位长辈和兄弟,自然有更好的地方居住。”

    贾政听了点点头,他已经明白了贾珂的意思,这就是说在将来的那一天,他们这些贾家的人都要加官进爵自然是不能在拥挤的住在宁荣街上了。

    贾珂在离开了荣国府之后,重新回到了宫中,想着刚才贾政让调回王子腾的事情,越想越不对头。

    在贾珂烦恼的时候,李德善来轻轻的来到了贾珂的身旁,“主子爷,戴权那里有消息传来。”

    贾珂诧异地看了李德善一眼,爱全跟着贾元春这么长时间,他那里能有什么消息?

    “主子爷,戴权得到了情报,昨天下午的时候,皇太后宣了荣国府的夫王夫人进宫,母女二人主要密谈了如何招王子腾进京,并且担任京营节度使的事情。”

    贾珂听到这里哪里还不明白,这是贾元春又不老实了,这个贾元春难道就不能老老实实的担任他的傀儡吗?

    贾珂现在是怒了,绝不能放任贾元春这样肆无忌惮了。

    “传我之命,从今天开始没有我和王妃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出皇宫。”

    李德善听了赶紧答应,然后转身出去之后,就把贾珂的命令吩咐下去。

    而贾珂坐在宝座之上,满脸都是寒霜,如果不是因为现在还不到自己动贾元春的时候,早就让他们母子一起去见先皇了。

    “再去派人告诉那个贾元春,让她在皇宫之中安享富贵,如果是再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就别怪我了。”

    李德善在一旁听了,赶紧都一一的记在心中,然后在贾珂的身旁轻轻的重复一遍,直到看到贾珂在那里点了点头,他这才推攻着身子退出了乾清宫。

    贾珂打发走李德善之后,去了乾清宫的偏殿,在这里是秦可卿居住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贾珂早早的就起身,然后在秦可卿的服侍下,顶盔掼甲,罩袍束带。

    而在这时候,史湘云也出现在了贾珂的身旁,她红着眼睛给贾珂整理袍带。

    贾珂看着马上就要哭出来的史湘云,摸摸她的头笑着说道:“有什么好哭的?这可不是湘云你的性格。”

    史湘云听完之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然后打了贾珂一下,“我都快着急死了,你还取笑。”

    贾珂见史湘云笑了自己反而严肃起来,他转过身对秦可卿说道:“家里就靠你了,姨娘那边。你把她接到宫中住一段时间。”

    秦可卿点点头,脸上带着勉强的微笑说道:“大爷放心,我明天就去接姨娘。”

    贾珂这才点点头,然后转过身来,直接就出了偏殿的大门。

    秦可卿和史湘云站在殿门口,直到看着贾珂的身影不见了,这才重新回来。

    贾珂离开乾清宫,在宫门口早就有刘雨带着贾珂的亲卫在那里等候了。

    贾珂从刘雨手中接过马缰绳,然后翻身上了火龙驹,旁边的本·布雷扛着贾珂的方天画戟紧紧相随。他们这群人就这样出了皇宫,直奔城门口。

    他们出城来,直奔奋武营的军营,萧岳早就带着满营的大将,以及八旗的各统领在那里等候贾珂了。

    这些人一见贾珂来了,立刻都单膝跪倒在地,一起向贾珂行礼。

    贾珂催动宝马,来到他们身前,“众将起来吧,随我入营。”

    于是众将起身,然后跟在贾珂身后,来到了中军大帐。

    贾珂坐在中军大帐之中也没有废话,直接就命令道:“时间不早,命令诸军立刻出发。”

    贾珂发令之后,手下的各级将官立刻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军营,然后开始整队。

    一会儿大营上空,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号声,于是一对对一列列的军兵整齐地出了军营,直奔南方而去。

    到了这时,贾珂才再一次出了中军大帐,在从亲兵的服侍下,再次上马来到了军营之外,而这时候满朝的文武已经在京城北门德胜门口等候了。

    这些人一见贾珂带着人马来到了京城南门外,立刻都躬身施礼。

    贾珂端坐在马上对着这些人拱拱手,然后说道:“我这一次南下,京中就靠各位了。”

    底下的众臣赶忙一起说道:“不劳王爷嘱咐,我等一定尽忠职守。”

    贾珂这才点点头,然后再一次拱手也不再说什么,然后便带着人马向南边而去。

    在这时候就听到有人喊道:“且慢南行,等我一时。”

    贾珂听到喊叫,转过身来一看原来是贾政,只见他坐着一辆马车,飞快地赶过来,半个身子已经探出了马车。

    贾珂这时候赶紧翻身下马,站到了路旁等候。

    打针的马车在快接近贾珂的时候便已经停了下来,贾政飞快的从车中下来,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贾珂的面前,抓着他的手:“这一去山高路远,我儿要多加小心。”

    “父亲请放心,营中自然有人照顾,难道还能让儿子受什么委屈不成?”

    贾政听了之后也是点点头,然后就说道:“老太太本来也想来送你的,但是被我拦住了,她让我带话给你,不要坠了你爷爷的威风。”

    贾珂再一次点头,然后向贾政抱拳拱手,重新放身上马,很快就消失在了众人的眼前。

    范康看着贾珂已经消失不见,这才对众位大臣说道:“主公已经离开了,咱们就先回去吧。”

    范康在对大臣们说完之后,又来到贾政面前:“老王爷也不必担心,以主公的领兵能力以及麾下的精锐,南方那些小国,也不过是弹指间便可攻破。”

第 631 章 先礼后兵

    却说贾珂带着人马晓行夜宿,走了一个多月,这才来到了云南。

    等贾珂带着大队人马到达昆明的时候,在离昆明城十里之外,早就有云南巡抚以及麾下的各官员在那里等候了。

    这云南巡抚郭玉自从接到贾珂带兵南下的消息之后,就立刻命人囤积粮草,并且让边境的部队加强戒备。就是害怕边境的这些小国们,得了消息提前进攻。

    还好那些小国并没有想到,一向宽容大度的天朝上国,会挥兵南下。他们还沉浸在只要是钱有些短缺,就像侵略天朝,以后只要是上几份道歉的国书,就能把事情摆平的时候。

    贾珂到达昆明郊外,接见了前来迎接的云南各官员,然后带着人马到达昆明城外,让人马驻扎下来,自己带着亲兵,随着云南巡抚郭玉来到了昆明城中,而城中早就为他准备好的宅子。

    到了这里贾珂居中而坐,而他麾下的几十员将官在两旁侍立,在下边才是那云南的文武大臣。

    “云南巡抚郭玉。”

    听道贾珂的召唤,郭玉赶紧出班来双膝跪倒给贾珂行礼。

    “郭大人不必多礼,赶快请起。”

    到了现在郭玉才敢站起来,然后有些战战兢兢的向上瞟了一眼,毕竟自己是太上皇时期任命的云南巡抚,现在朝廷有贾珂执掌,自己官位还要看贾珂的脸色。

    “郭大人,现在各地的狼兵准备的怎么样?”

    “回王爷的话,各地狼兵也已经全部集结完毕,正在昆明城城南驻扎。”

    贾珂听了之后向下边看了看,却没有发现少数民族服饰的人。

    “那狼兵的统领是谁?怎么不见人来?”

    郭玉听完之后,无所谓的说道:“蛮夷小民,那有资格来参见大人。”

    贾珂听到这里就知道这些南方的少数民族,被汉人歧视的程度,连统领8万人马的大将,都没有资格进到这大堂之中。

    不过贾珂一时半会儿还纠正不了这些人的想法,毕竟这些士大夫们十分顽固的。

    贾珂于是岔开了话题,“粮草筹集的怎么样?”

    郭玉见问道正事上没有半点的马虎,“回燕王的话,所有的粮草都已经筹集完毕,并且小的已经通知了云南各处,为大人准备了十余万的壮丁,随时为大人向前线运送粮草。”

    贾珂还听了之后还算满意,看来这个云南巡抚还是有能力,并且能干事的。

    接下来的几天,贾珂命令自己麾下的人马与与狼兵会合一处,然后云南各地抽调的2万精锐也已经到达。就等着广西的人马到了之后便可南下。

    结果第3天广西的人马便来到了云南,带队的是广西总兵吴律。

    贾珂见人马已经准备完毕,立刻命令云南巡抚郭玉像安南国王传递国书。

    这国书的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安南作为属国,屡犯天朝,今天朝上国燕王千岁,统百万大兵,意欲会猎安南,如安南国王尚有一丝悔意,当披发前来请罪,如此尚可免安南国生灵涂炭,保持安南国王宗庙不失。

    这封国书郭玉派人送到了安南国都升龙城。

    贾珂在等待安南国王阮正玉回话的这段时间,他也没有闲着。

    自从得了贾母的那本制作器械的书籍之后,他就用新的攻读,这一回攻打安南可算是牛刀小试。

    贾珂将军中的工匠,以及云南的各地有名的匠人,都集中起来,然后将一张张图纸发下去,让他们仔细的制作。

    这些工匠都是几辈子从事匠人这一行,要说让他们发明个什么东西,他们还没这能耐,但是又说手艺精湛,那可是几辈子传下来的。

    贾克的那些图纸一送到这些老匠人的手中,他们集中到一起仔细的研究了一两天,最后便开始动手制作,很快就不将同纸上的东西送到了贾珂的面前。

    贾珂对于这些东西仔细的观看了一遍十分的满意。

    这些器具中最厉害的几种分别是八牛弩,投石车,撞城车。

    其中以八牛弩制作最为精细也最为复杂,但是它的威力在古代来说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

    这八牛弩能射一两千步的距离,也可以一次射出多支箭矢,床弩发射多支箭矢时,需要在弦上装铁斗,里面放数十只箭,一次全部射出,形成覆盖杀伤。这简直就是古代的机关枪,如果在两军阵前摆上十几座这样的八牛弩,敌军就是有多少人也不能够接近本阵。

    在贾珂鼓捣这些奇淫技巧的时候,安南国王阮正玉接到了国书,只气得是七窍生烟。

    在阮正玉的心中北方的天朝虽然地域庞大,但是士兵却十分的懦弱,他自从登基以来,已经向北侵略十余次了,每一次都满载而归。

    而北方天朝,对自己的惩罚最多是派遣使者前来问责,而自己只要说几句好话,便能够平安无事。

    如此阮正玉便认为天朝兵力虚弱,只不过仗着体格庞大,这才能够威压南方,如果真打起来自己还真不怵他。

    现在对方竟然发来国书,让自己前去请罪,这哪能让他受得了。

    于是阮正玉勃然大怒,就要派人将这使者处死。

    虽然阮正玉已经是有些狂妄了,但是他手底下的大臣却有清醒的。

    这个人不是旁人,正是他的丞相黎广清,他见国王要处死来使,急忙出来阻止。

    “陛下不可如此,这一回虽然北朝无故来犯,但是有道是两军相争不斩来使,还请国王暂息雷霆,将这人放回去,也显示我大安南国的国威。”

    阮正玉听完之后虽然仍然怒气勃发,但是还是暂时平静了一下心情。然后对着来使说道:“你滚回去,和你们那个什么贾珂说,我大安南国带甲百万雄霸南方,他如果敢来,我让他全军覆没,人头悬于升龙城。”

    这使者刚才已经被阮正玉吓得不轻,现在对于阮正玉的话没有任何的反驳,唯唯诺诺的答应了。

    阮正玉看着这使者窝囊样,不由得更加自信起来,于是挥手让士兵把这使者赶了下去。

    在这使者被赶走之后,阮正玉对着大殿上的众文武说道:“北朝不仁,犯我边境。今本王欲领大兵前往征讨,汝等以为如何。”

    大殿上的众文武听到这里都开始议论纷纷。

    这些人大部分还是十分惧怕天朝上国的,因为他们知道天朝上国地域庞大,人口无数,如果真的要和安南国为难,安南国地少民寡,哪里是对手?

    就是安南国能够一时的取胜,但是北方的天朝不放弃,连续派人攻打,如果时间拖得久了,就是拖也能把安南拖垮。

    现在能够和天朝争斗占了些上风,只不过是因为天朝没有把精力集中到南方,现在天朝燕王领人马南下,恐怕是要和安南国算总账了。

    神武卫大将军阮天德十分的清楚,安南的实力和天朝相比简直就是萤火之光,以比浩月。

    而且这位阮天得更加清楚地知道天朝的重心是在北方,他们的精锐兵力都是在北方抵挡鞑靼人。而南方的这些军队不过是一些老弱病残。

    如果天朝将以北方的精锐之师调往南方,征讨安南,以那些常年和鞑靼人征战的军士的英勇,安南的军队恐怕还要差一些。

    现在阮天德听到皇帝想要统领大兵北上与天朝对决,就心里十分的着急,于是出班来劝谏道:“陛下,天朝势大,这一回天朝燕王领兵南下,带领的必然是北方和鞑靼人接战的精锐,我等与其对决,无异于以卵击石,还是派出使者北上求和才是要紧。”

    阮正玉听完之后把手中的一件翡翠,直接就砸在了地上,现在他只气得满脸通红,要不是看在阮天德和自己是同族的份上早就把他拉出去斩了。

    “你给我闭嘴,哪有未战,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

    黎广清见到国王愤怒,害怕阮正玉一怒之下对阮天德做出什么事来,于是赶紧出来奏道:“陛下,阮天德无言乱语,请陛下饶过他这一次。”

    阮正玉听完这话总算是把火压下去了,于是一甩袍袖对着阮天德说道:“念你年老,这一次就算了,不过从今以后回去养老去吧。”

    阮天德现在是五内俱焚,但是却没有办法,最后只能跪倒在金殿上给国王磕了几个头,然后颤巍巍的把头上的乌纱摘了下来,放在一旁,最后站起身来颤颤巍巍的出了大殿。

    这一下满朝的文武所有反对的话全咽到肚子里,不敢再说出来了,就连阮天德这几朝的元老,又是皇亲国戚,都被赶下了朝堂,他们这些人出去劝诫,那还不就是马上人头落地吗?

    阮正玉看到满朝文武都不吭气了,气着一拍桌子说道:“孤欲北上,尔等有何看法,快快道来。”

    而这时作为太尉的丁孝纯,只能站出来说道:“陛下,既然想要北上抗敌,那么咱们就要准备万全。”

    阮正玉看到终于有一个人出来要说点正事了,于是急忙说道:“老爱卿但说无妨。”

    丁孝纯向上拱手,然后说道:“臣以为当集结全国的精锐,特别是驯象四卫、马闲四卫,只要有了这八卫人马,再加上其他的几卫配合,也许能够击败当前的敌人。”

第 632 章 对阵

    阮正玉之后点点头,想起自己这些年所建立的驯象四卫、马闲四卫,他也是信心十足。

    驯象四卫、马闲四卫是什么兵种呢?

    顾名思义驯象四卫,是四只以战象为主的部队,这4支部队每一支统领战象200匹,这些大象一旦冲击起来,简直就是古代的坦克,是无坚不摧。

    阮正玉靠着这支部队南征北战,四方的小国都被他打了个遍,结果十几年来没有遇到过对手。

    而马闲四卫是南方很少有的骑兵部队,各支部队共有骑兵1万,在南方诸国中也是少有的冲击力量。

    为了这马闲四卫位以及驯象四卫,阮正玉可是把他们的军费几乎一半儿都用在了两支部队身上。

    而这两支部队也是阮正玉的王牌,轻易是不动用的,这一回他就想着把这两支部队全部集中起来,北上和贾珂争分,争取一举将贾珂击破,让他胆寒,从此不敢南视。

    阮正玉打定主意立刻传令:“以神武四卫、殿前六卫及驯象四卫、马闲四卫为中军,各地在集结士兵15万,然后在升龙府会合,朕亲统大兵北上,与北朝一决胜负。”

    底下的这些大臣们,听完阮正玉的命令都觉得有些难以接受。

    这几十万大兵汇集需要多少粮草?而安南国小,虽然说是一年三熟,但是贵族们对百姓的压迫,却也超过了天朝。

    现在如果再征集这么多粮草,百姓们恐怕就要闹事儿了。

    但是他们看在上面阮正玉,坚定的眼神都不敢出来阻止。

    于是阮正玉这一声令下,整个安南都行动起来,快在升龙府就有二三十万人马汇集。

    其中神武四卫四万、殿前六卫六万及驯象四卫、马闲四卫,再加上各地来的援军攻击26万人。

    而这些兵马所需要的粮草,自然是从百姓家中筹集那些王公贵族,可不会把自己的家底儿也拿出来给阮正玉糟蹋。

    于是安南国民间便怨声载到,阮正玉深居王宫之中,可听不到这些。他见大兵集结完毕,也没有耽搁,立刻统领大兵北上。

    知道阮正玉刚刚出了升龙城的大门,就见到路旁有一人,头戴麻冠,身披麻袍,手拿着空商帮在那里等着他。

    阮正玉定睛一看,原来是那一个被他赶出朝堂的阮天德。

    阮正玉见到这种情况,就知道这个阮天德是来给自己添不痛快的。

    于是于是他命人将阮天德带到自己的马前,开口问道:“你不在城中养老,来到这路边干什么?”

    那阮天德见到阮正玉跪倒在地,两眼含泪地说道:“老臣请国王立刻休兵罢战,像中原天朝臣服,以保全我安南国设计以及祖宗的陵寝。”

    “闭嘴,在朝堂上我已经和你说的十分清楚了,没想到你还敢在这里搅闹,赶快回去,也能保全自身,不然的话休怪本王无情。”

    阮正玉说完这句话也不理这阮天德,继续催动大军前进。

    阮天德看着阮正玉带着大兵向前而去,不由得嚎啕大哭:“安南国亡了,列祖列宗呀,你们睁开眼看一看。”

    本来已经走出一段路的阮正玉,听到这句话立刻勃然大怒。

    “来人呀,给我将这个疯子关入大牢,等我得胜回归再做处置。”

    阮正玉一生吩咐,立刻来了几个军兵,把阮天德绑了起来送到城中牢房去了。

    阮正玉处理完这件事之后,仍然心气不平,但是他得到禀报,北朝的燕王贾珂统领着近30万人马已经来到边境驻扎,随时可能攻打边境城池的。

    因此阮正玉也不敢怠慢,立刻催动大军向边境而去,到达边境的时候,贾珂在这里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

    贾珂十分了解南方的地形,这里雨林密布,潮湿闷热,如果是这些人撒到密林之中,不和自己对决,那可真够自己喝一壶的。

    于是贾珂统领30万人马,放大声势却行动缓慢,就是想让安南国王集结兵力与自己对决,然后自己将其一举击败,省得这些人和自己打游击战。

    阮正玉也正是应了贾珂的主意,带着几十万人马浩浩荡荡的就来到了边境,然后去贾珂大营十里外安营。

    贾珂已得到安南国王统领大兵前来的消息,便大喜过望。

    第二天一大早,贾珂就带着五万人马来到安南国大营外,讨敌要阵。

    安南国王阮正玉听到贾珂前来讨敌,也不示弱,带着满朝的文武,然后打着全副的仪仗,也出了大营。

    贾珂在阵前向对面观瞧,只见安南国的大营大门打开,首先出来的是1万骑兵这些骑兵来到阵前,四处的奔跑,压住了阵脚。

    贾珂看到这1万骑兵在阵前耀武扬威,不由得露出了讽刺的微笑,这些骑兵在南方也算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力量,但是比起贾珂带来的北方的草原猛士,这些人还真不够看。

    紧接着就是几万的步兵从大营中涌了出来,这些步兵一个个身体彪悍,不过许多人甚至**上身,,甚至就连兵器也不是十分的齐全。至于盔甲除了几个坐在马上的武将之外,几乎没有人披甲。

    贾珂看到这里就哼哼的一笑,在古代的时候,铁器可是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就连中原天朝每年的铁器产量也不过是一千万斤,按现在的计量方式也不过是五六千吨,何况是安南国。

    不过贾珂看到最后边出来的几百头大象的时候,就皱起了眉,不过贾珂马上就又放松了下来。

    要是以前被这些象兵一冲,自己的军阵,也许就会被打散,但是自从贾珂在贾母那里得了那本制造兵器的书籍之后,就按照这本书上的描述,开始制造那些战争兵器。

    其中有诸葛连弩,神臂弩,以及古代兵器的巅峰三弓床弩(八牛弩)。

    如果对面的象兵胆敢冲锋,面对三弓床弩这些威力巨大的弩箭,立刻就会变成筛子。

    而安南国王阮正玉也在阵前,向贾珂这边眺望。

    这一看阮正玉心中马上就忐忑起来,只见贾珂正对面的那支军队,一个个赞的笔直,好像一棵棵木桩。

    如果只是这样也不过是训练有素,而这些人身上一个个剧都披着甲胄,一看就是精锐之师。

    阮正玉回头来,再看自己身旁的这些士兵,几乎就没有批甲的,有的甚至连衣服都没有。

    这让阮正玉心中,对于自己的前程蒙上了一层阴影。

    贾珂见安南国已经列好大阵,于是催马向前,来到了安南国大阵前大声喝道:“某家燕王贾珂是也,让你家国主立刻前来搭话。”

    阮正玉听到贾珂召唤也不示弱,就想提马向前,旁边的黎广清赶紧阻止道:“陛下乃是万金之躯,不可亲涉险地。”

    阮正玉听完不由得大怒,“敌方主将在前叫阵,如果孤胆怯不出,不但让对方耻笑,也弱了我方的气势。”

    于是阮正玉不听劝阻,带着几员大将就来到了阵前。

    这也是阮正玉不了解贾珂,如果是鞑靼人的大汗阿尔斯楞汗,遇到贾珂在前叫骂,一定不会出来,他可是知道贾珂的厉害,一旦被贾珂逮住机会,性命都有危险。

    贾珂单人独骑提着方天画戟,见对面出来一位身穿黄袍的中年人,旁边跟着几位顶盔冠甲的大将,知道对面的安南国主已经出来了。

    阮正玉离贾珂一两百步的时候,停下了马蹄,然后拿着马鞭指着贾珂说道:“你就是北朝的燕王?”

    “不错,正是贾某。”

    “我朝与你互不侵犯,如何带大兵来犯我境。”

    贾珂听完之后冷冷的一笑,然后说道:“你是我朝太祖所封的藩王,自然要礼尊中原上国,为什么屡屡派兵侵犯?”

    阮正玉听到贾珂这么问,也就撕破脸皮了,直接就说道:“自古以来强者为王,弱者为寇,今我大安南国强盛,汝朝已经衰败,自然为我等的猎物。”

    贾珂听完这个小国之主,如此的不知天高地厚,也不想再和他多费口舌,于是说道:“即如此,战场上见个高低。”

    贾珂说完之后便拨马回身想要回自己的阵中。

    哪知道跟着阮正玉来的有一员大将见到贾珂单人独骑,就敢来到自己的阵前,觉得这是一个天赐良机。

    于是也不和阮正玉打招呼,催动胯下的青鬃兽,直奔贾珂而去。

    贾珂刚刚回马走了没多长时间,就听到背后马蹄声响,他回头一看,只见后方奔来一位生头顶铁盔,身披铁甲手拿狼牙棒的大汉。

    贾珂到现在哪里还不知道对方这是前来偷袭,想要擒贼先擒王。

    贾珂假装不知详情,在对方和自己马头接马尾的时候,突然一拉火龙驹,这火龙驹乃是宝马良驹,迅速敏捷,立刻就闪到了一旁。

    追上来的安南大将,刚刚把狼牙棒举起,就见对方的马,忽然向旁边一跃,这一下双方立刻就马打对头。

    贾珂也不给对方任何机会,方天画戟从天而降,一个力劈华山直奔对方的脑袋就去了。

    这位安南大将连个反应的机会都没有,就被贾珂斜肩带背劈为两半,就连坐下的战马也被当场劈死。

    贾珂杀了这个偷袭的大将,回过身来对着安南国王笑道:“蛮夷小国不知礼仪,只知道偷袭,今日叫你偷鸡不成蚀把米。”

    阮正玉本来见手下的大将直奔贾珂心里,还有些希望盼着这一下就把对方的主将杀了,如此一来自己回兵北上,就能打下大大的江山,哪知道手下的大将,只一合就被贾珂杀了。

    贾珂现在又在阵前笑骂,阮正玉南征北战这么多年,哪里受过这样的侮辱?立刻就对身旁的大将说道:“陈泰,你却取了这人的性命,给我出气。”

    陈泰在安南国也算是勇士,但是刚才见到贾珂把和自己差不多的一员大将一回合就杀了,心中现在十分的忐忑,但是国王有令他不能不尊,于是只能硬着头皮拍马向前。

    贾珂见对方又冲出一员大将,就想再次提方天画戟前去迎战。

    哪知道这时候自己阵中跑出了一员小将,这人不是旁人正是萧岳。

    萧岳自从跟随贾珂以来,被贾珂十分的重用,现在已经是统领5万人马的大将,但是他却没有跟随贾珂立过什么功劳,所以总觉得低其他人一头,这一回南下,他觉得正是自己立功受赏的机会。

    萧岳来到贾珂的马前,对着贾珂拱手说道:“主公,杀鸡焉用宰牛刀,不劳主公亲往,末将前往足矣。”

第 633 章 斗将

    贾珂一见到萧岳请战,也就放下了亲自出战的念头,直接对萧岳说道:“多加小心,不可大意。”

    萧岳正是年轻气盛,心高气傲的时候,听完贾珂的话,满不在乎的说道:“区区蛮夷,有何能耐?主公且在阵中安坐,莫将去去就回。”

    萧岳说完之后,催动坐下的白龙马,手提三尖两刃刀就来到了阵前。

    “对面的蛮子听了,某家是奋武营都统萧岳,那个人敢于我大战三百合。”

    阮正玉见对面飞出一员小将白袍白马亮银盔,生的是面如冠玉,漂亮非常。

    而已经来到阵前的陈泰,看到萧岳如此的嚣张,也不搭话,提着铁枪,催动宝马,直奔萧岳而去。

    萧岳也不示弱,舞动三尖两刃刀就迎了上去。

    陈泰先下手为强,抬手一枪直奔萧岳的面门,萧岳提三尖两刃刀往旁边一架,然后搬刀头献刀尾,直戳陈泰的胸口。

    陈泰果然不愧是安南的勇士,见到萧岳的刀戳来,一个倒卧马鞍桥就把这一招躲了过去。

    接下来二人刀枪并举就战在了一处。

    过了五六个回合,陈泰就觉得两膀有些发酸,有些招架不住。

    萧岳也看出了对方马上就要败北于是三间两人刀速度越来越快,围着陈泰不停的砍杀。

    这陈泰知道再不走恐怕命就没了,于是看准一个功夫,拼命把手中的铁枪像萧岳戳去。

    萧岳把三尖两刃刀一转,轻轻的就把这一枪拨了出去,陈泰早就等着这一招了,他一见萧月空门打开,马上双手就气的铁枪从怀中一探,取出了一只金镖。

    陈泰也不迟疑,甩手就把金镖向萧岳甩去。

    萧岳见对方气了铁枪就知道有诈,这时候就见寒光一闪直奔自己的面门,心中就是一惊。

    萧岳自从出山以来,除了在本·布雷手下吃了败仗,其他的时候就没有失败过,所以有些心高气傲,这一回不妨,对方竟敢使暗手。

    但是萧岳毕竟是一个胸怀绝技的大将,见到寒光已经奔了面门,拼力往旁边一闪,这个火龙镖擦着萧岳的肩膀就飞了出去。

    幸亏萧岳身上的银甲也不是凡物,这才免得了血光之灾。

    陈泰一见萧岳竟然在自己的飞镖下安然无恙,马上就慌了神,再说现在手底下已经没了铁枪,于是拨转马头就要往本阵逃去。

    萧岳哪里能让他走,只见他把三间两人刀挂在了得胜钩鸟翅环之上,从背后取出了宝雕弓拉弓搭箭,对着陈泰的背后就是一箭。

    陈泰可没有萧岳的本事,等到他听到弓声响起,想要躲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这一箭从他的脖子直接就穿了过去。

    陈泰的尸首马上就从马上摔了下去,他的一只脚仍然挂在马凳之上,这匹马一直拖着他的尸首跑回了本阵。

    萧岳杀了对手,催动白龙马挥着三尖两刃刀在阵前不停的邀战。

    而贾珂这一边立刻是鼓声如雷,一起为萧岳助威呐喊。

    就在萧岳,在阵前耀武扬威的时候,对面飞出了一员大将。

    这个人长得瘦小枯干,好像没有多大力气似的,但是手上提着一对大锤,看这样子,如果这大锤是真的,这两膀的力气可是不小。

    在阵后的阮正玉看到是此人,就露出了不悦的神色,原来此人并不是安南国的大将,乃是山林中的野人。

    陈泰在一次狩猎的时候遇上此人,然后就把他荐到了阮正玉的麾下,由于其其貌不扬,阮正玉并不十分的看重,甚至由于其长相丑陋,对他有意思的厌恶,要不是他还有些武艺早就把他赶出去了。

    但是此人却有些忠义之心,他见自己的荐主被萧岳所杀,心中不愤,提着大铁锤,跨下宝马直奔萧岳,要为他的荐主报仇雪恨。

    萧月坐在马上见对面出来一个其貌不扬的怪物,但是提着那对大铁锤去,不可小视。

    那怪物来到萧月的面前也不打话,举大铁锤就砸下来,萧月看对方的铁锤十分的巨大,不敢招架,只是用巧劲把它挑到一边。

    要说这人也是个混人,他见萧岳不敢招架自己的铁锤,更加的嚣张起来,舞动大铁锤也没有什么招式,只是像流星赶月一样不停的向萧岳猛砸。

    萧岳虽然有一身武艺在身,但是被对方连续的攻击也是施展不开。

    萧岳心想这可不是办法,他眼睛一转便计上心来。

    只见萧岳卖个破绽,好像不敌,催白龙马就像本阵逃去,这小矮子见到对方逃跑,马上兴奋地大叫催动坐下的宝马就在后边追赶。

    萧月等到快接近自己本阵的时候,突然从怀中取出了一物,这乃是一件走线银锤。

    萧岳等着双方越来越接近,突然回手,把银锤就像对面那个怪物的面门掷去。

    后边那人虽然力大无穷,但毕竟没有经过正式的训练,武艺稀松,见对方银锤之掷来,马上就有些傻眼,他还没有见过这样的攻击手段。

    但是此人反应确实灵敏,只见他也不顾其他了,翻身就从马上落下。

    萧岳一见这种情况,步马回手在对方还没有起来的时候,三尖两刃刀就已经落在了他的脖子上。

    这人一件三尖两刃刀到了脖颈,马上就老实了。

    接下来萧岳一声招呼,后边就冲出了十几名士兵,把这个怪物绑得个结实。

    阮正玉在阵后一看,不由得大怒。

    而在阮正玉旁边也恼了一员大将,这个人不是旁人,乃是神武四卫等副将丁皋,这个人要说起来,在神武侍卫中乃是武艺最高的,如果不是阮天德乃是皇族又是一员老将,资历在那儿放的,这个丁皋早就是神武四卫大将军了。

    “大王,末将不才,原取对方的首级陷于麾下。”

    阮正玉一看这个人原来是丁皋,于是满脸笑容的对他许诺,“将军若是杀了这个敌将,本王就让你继任神武四卫大将军。”

    丁皋一听安南王这样许诺马上是大喜,他自认为自己刀马纯熟,这些年来南征北战就没有遇到过对手,对面的那小将虽然有些本事,但是自己还真不把他放在眼里,于是催马就奔阵前而去。

    丁皋其人头大如斗,膊阔腰圆,一张朱砂脸,面短腮阔,眼如铜铃,颔下一部连鬓红须,两臂有千斤之力,他上阵用一柄九连环大刀,重一百二十斤,坐下一批黄彪宝马。

    他与人对阵不说招式,就凭他那柄大刀就够要人命的,用的是一力降十会。

    这人来到了阵前也不搭话,取九环大刀就往萧岳头上劈去。

    萧岳也不怠慢,把手中的三尖两刃刀向上招架,只听得铛铛一声,这一声响只把阵前所有的人震的两耳发闷。

    萧岳只这一下就觉得两膀有些发酸,马上就明白了,对面来的这人恐怕是身大力不亏,于是不敢怠慢,把手中的三尖两刃刀舞开,也不和他硬拼,使出了巧劲儿,三尖两刃刀化作了道道的寒光,围着丁皋上下翻飞。

    这丁皋也不示弱,挥动九环大刀左右遮挡。

    这二人就在两军阵前,杀得是天昏地暗。

    只见,一个是黑铁塔,一个是俏罗成,一个是身有千斤力,一个是胸有千般巧,一个是九环刀一力降十会,一个是三尖刃四两破千斤。

    这二人刀来马去,在阵前就战了100多个回合,是不分胜负。

    贾珂在阵后看着两人的大战,不由得点点头,这个番将果然是有些本事。

    要说萧岳的本事,贾珂是知道的,在自己的麾下亲近大将之中,萧岳武艺可以说是排在第一,这个番将能和他大战这么长时间,可见他的能耐。

    于是贾珂不由自主的就说了出来,“好一个黑铁塔,好一个大将军。”

    正在贾珂赞叹的时候,旁边的本·部雷看到这种情况有些不愿意了。

    “主子,何必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待奴才前去杀了这人。”

    贾珂看着旁边的本·布雷笑得出来,现在的本·布雷在京城之中已经是娶妻生子,而且他在京城附近也置下了一座宅院,本来贾珂以为这样的温柔乡已经消耗了他的锐气,没想到这刚一上阵他就发起火来,果然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既如此,你就前去换下萧岳。”

    本·布雷一听之后大喜,这一回他随着贾珂前来,想的就是立功受赏,封官进爵。

    原来自从本·布雷安家立业之后,心里就有了牵挂,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知道吃喝,不把钱当一回事了。

    他在离京的时候,就向他的媳妇儿许诺,这一回去前线,回来的时候一定要攒到三千两白银。

    而他的媳妇在走的时候,就已经把这笔钱商量好了用途,这是要在保定至一处小庄子。

    本·布雷因此这一回再阵前十分的积极,刚才见萧岳战对方不下,就想着自己前去立的这头功。

    现在他听见贾珂答应立刻催动麾下的青鬃兽,舞着他的大铁枪,向阵前奔去,他一边奔跑一边向对面大喝,“那蛮将休得猖狂,莫要嚣张,看你大爷爷前来会你。”

    萧岳正和丁皋赞的激烈,听到身后本·布雷的呼叫,就有些不高兴了,心说我都和这个蛮将战了100多个回合,眼看着再战几十回合就有可能取胜,你过来凑什么热闹。

    本·布雷却不管萧岳心中的想法,他打马来到阵前,对着萧岳喊道:“主子念你劳累,让你回去暂歇,这个人就交给我了。”

    萧岳本来不想相让,但是看到本·布雷不顾脸面的已经上来,自己也不能和他共战这个蛮将,于是只能把三尖两刃刀虚晃一下,退出了战圈。

第 634 章 斗将(下)

    本·布雷催马来到了丁皋的马前,这丁皋,勒住宝马,手提九环大刀向前一看,原来对面来了一个金发碧眼的怪物。

    丁皋看本·布雷长得奇怪便开口嘲笑道:“你是哪里来的山精,不在高山中自在,来到这阵前莫不是找死。”

    本·布雷听了之后,气得是哇哇大叫:“你这个蛮子,没见过天朝的奇人,今天爷爷我就让你见识见识,某家手中铁枪的厉害。”

    本·布雷说完之后也不搭话,是大铁枪拦腰就像丁皋扫去。

    丁稿见对方的大枪扫来,也没有在意,使自己的九环刀就去招架。

    这一下两只兵刃便碰在了一起,只听得当啷一声,丁皋的九环刀就有些把握不住。

    丁皋现在心中就是一惊,自己出道以来,凭着这身上的力气,可以说是攻无不取,战无不胜,没想到今天也碰上了一个大大无穷的,看来自己比他还要差上一截。

    丁皋在那里吃惊,本·布雷却不给他机会,他把大铁枪抖开,直奔对方的胸口。

    丁皋本来不想招架,因为他的虎口已经有些开裂,但是对方这一枪来的凶猛,如果不架,性命有误。

    于是丁皋拼尽全力,想把本·布雷的大铁枪挡开,这第2次接触,虽然丁皋再一次勉强把本部雷的大铁枪挡了开来,但是他现在只觉得两膀发麻,已经没有力气再战。

    要说这个丁皋也不至于这样的无能,只因他刚才和萧岳已经大战了100多个回合,身上的力气已经不足一半,这一回碰上力大无穷的本·布雷,这一两下就让他有些招架不住。

    但是丁皋在两军阵前也不想弱了自己的威名,他心中想着既然力气有些不济,那我就用大刀的招式破你。

    丁皋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于是他舞动达到施展自己平生的本事,只见刀光凛凛就像雪片一样,在本·布雷四周飞舞。

    本·不雷要说是力气,比这个丁皋也只是大上几分,但是招式之上却差了对方许多。

    丁皋这舞开大刀,还真是让本·布雷有些手忙脚乱。

    但是本·布雷也不是傻子,见到对方招式精巧,自己如果和他比招实恐怕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于是本·布雷静下心来,舞动大铁枪,招架四面八方飞过来的刀光,同时用眼睛寻找对方破绽,就是想要一力降十会。

    二人就这样在阵前大战了十余个回合,丁皋的招式虽然有些精妙,但是比起萧岳以及贾珂来,还是差了许多。

    本·布雷在京城的时候,经常与贾珂和萧岳对练,对于这些招实精巧的大将,也有了一套自己应对的方法。

    那就是谨慎小心,不被对方花巧的招式迷惑,认准时机,与对方硬拼力气。

    果然丁皋一个不注意,还是被本·布雷抓住了时机,本·布雷的大铁枪瞅准功夫就迎上了对方的九环大刀。

    这一下碰撞,本·布雷可是用上了自己平生的力气,只这一下就让丁皋觉得两膀已经麻木,没有什么感觉了。

    丁皋两把麻木,手上的招式就开始慢了下来,本·布雷这时候却得理不饶人,他见对方的招式缓慢,马上加紧了进攻,大铁枪来回扫荡。

    丁皋拼命招架了几下,只觉得已经浑身无力,知道如果再战两三个回合自己就要丧命,于是就想抓住机会逃走,但是本·布雷实在是厉害,他的大铁枪一枪紧似一枪,一枪猛似一枪。

    丁皋还没有找见逃走的机会,便已经身疲力乏,招架不住了,一个没注意,本·布雷的大铁枪就已经到了他的面门。

    丁皋只能是拼尽全力再次遮挡,但是由于力气不济,九环刀虽然挡住了大铁枪,但是这铁枪力气实在是大,那九环刀与大铁枪碰到一起,竟然没有拨动大铁枪丝毫,那铁枪继续向前突进。

    丁皋虽然想继续躲闪,但是哪里来得急,这一枪从丁皋前胸刺入后胸突出。

    本·布雷一枪将对方当胸刺穿,然后单膀用劲儿,立刻就把丁皋的尸体挑在了半空。

    本布雷现在是杀性大发,单手勒着马缰绳在阵前驰骋,一手拿着大铁枪,挑着丁皋的尸体,在安南**士面前耀武扬威。

    阮正玉在阵后看得清楚,他麾下的第一猛将丁皋没有几个回合就被对方杀了,到这时候他才知道中原果然是人才济济。

    阮正玉现在心中也有些后悔,不该一时冲动和中原交战,早知道这样还不如送些礼品,向中原王朝认个错,也就把事情遮掩过去了。

    在阮正玉的心中,中原王朝还是那一个老大帝国,只要是几句好话就能糊弄过去,他却不知道贾珂这一次南下并不是因为他不进的缘故,而是非要灭他的国家。

    阮正玉向左右看了看,然后唉声叹气地说道:“对方大将实在厉害,我等如知奈何。”

    阮正玉一说完,便有几个脾气暴躁的,也不搭话催马,就像阵前冲去。

    阮正玉抬头一看,这冲出去的几人乃是黎氏兄弟三人,这三兄弟武艺高强,杀伐骁勇,履战功,只不过是他们乃是前朝的后裔,所以阮正玉不敢重用他们。

    阮正玉现在见他们三个冲了出去,不由得满脸的微笑,这一下不管是黎氏兄弟获胜,还是那个中原武将败敌,对于自己来说都是有益无害。

    要说这黎氏的三兄弟,心中其实也想着复国,不过现在阮正玉势大,他们能暂时折服。

    他们想的是在阵前立功,阮正玉他就是在忌惮自己,也不能有功不赏,等到有了一定的实力再行他途。

    所以这一回他们兄弟三人这才商量着,一起上阵前来会战本·布雷,就是想在阵前立功,逼迫阮正玉封自己一个高官显爵。

    本·布雷见对方又冲出三个人来,也不在意催马就迎了上去。

    黎氏兄弟的老大黎琳,首先来到了本·布雷的面前,他舞动宝刀,当头便劈。

    本·布雷看到对方宝刀来得急,于是全力向上招架,只听得当啷一声,黎琳手中的大刀就飞向了半空。

    黎琳这一下只觉得两膀已经没有了感觉,本来他还没有觉得本·布雷有多厉害,现在才知道对方的骁勇,但是他现在想走已经来不及了,本·布雷磕飞着他的宝刀,顺势长枪便挥了过来,这一下只把黎琳头颅砸的粉碎。

    黎琳身后的两个兄弟见到自己的兄长,顷刻间便丧命,哪里能够善罢甘休。

    于是这二人各舞大刀,一起向本·布雷挥来,本·布雷也不是弱,左右挥动大铁枪,将这二人的大刀挡开。

    这黎氏二兄弟,只招架了一下,便知道他们兄长是如何丧命的,这本·布雷的力气实在是太大。

    到了这时,他们想的不再是报仇了,而是如何在这个中原猛将的手中逃脱。

    于是这二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便一起拨马而逃,本·布雷一见对方要逃跑,立刻催动青鬃兽前去追赶。

    本部雷麾下的青鬃兽乃是一匹宝马良驹,否则的话也支撑不了本·部雷这么重的身体,以及他那杆百多斤重的大铁枪。

    所以没有几下本·布雷便已经追赶上了这兄弟,黎氏兄弟的老二一看本·布雷追了上来,知道他们兄弟想要一起逃命,那是不可能了。

    于是这黎老二对着他的兄弟喊了一声,“家里就拜托贤弟了。”

    这黎老二喊完之后,也不等他的弟弟有反应,便拨转马头迎上了本·布雷。

    本·布雷一看对方分出一个人来阻挡自己,立刻挥大铁枪,直奔对方的胸口。

    哪知道这黎老二现在也是没有了生还的念想,他根本就不看本·布雷大大铁枪,舞动自己的大刀,直奔本·布雷的头上便砍。

    本·布雷看到这样同归于尽的招式,哪里能让他得逞,于是撤回大铁枪,把他的那大刀波挡到了一边。

    只这一下对方的大刀便拿捏不住,一下就飞出了老远。

    本·布雷磕飞对方的大刀,反手就是一枪,把对方也捅了个透心凉。

    等到本·布雷杀了这人,再想找最后一个的时候,对方已经逃回了本阵。

    本·布雷再阵前只气得是哇哇大叫,“只知道逃窜的畜牲,哪一个敢与你爷爷大战三十合。”

    安南国的军阵之中的大将,听到本布雷这样的吆喝,一个个都面如土色,他们可都知道自己的斤两,如果上去之后,别说三十和了,恐怕连三个回合都支持不下来。

    阮正玉向左右看了看,他手下的这些将官们,一个个都低着脸缩着头,真害怕被他点中出战。

    到了这时,阮正玉也没有办法,总不能让手下的这些大将都去送死吧,自己的天下还要靠着这群人维持呢。

    于是阮正玉对着手下的人说道:“对方的这员敌将确实是厉害,但是人力有穷尽,他就是再厉害能比得过战象?”

    安南国的众位大将,听完阮正玉的这番话,也一个个重新抖擞精神起来。

    要知道他们安南国能够南征北战四方的小国皆来臣服,就是由于他们有一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象部队。

    现在自己这一方既然单打独斗赢不了对方的这员将,那不如派出战象冲锋,一举击破敌军的军阵,到时候他就是浑身是铁又能碾几颗钉。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739/ 第一时间欣赏红楼庶长子最新章节! 作者:天下白兔所写的《红楼庶长子》为转载作品,红楼庶长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红楼庶长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红楼庶长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红楼庶长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红楼庶长子介绍:
穿越成贾政小妾周姨娘早夭的儿子身上,凭借几个小金手指,把红楼世界闹了个天翻地覆。红楼庶长子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红楼庶长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红楼庶长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