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李逵的逆袭之路TXT下载李逵的逆袭之路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李逵的逆袭之路全文阅读

作者:水鬼游魂     李逵的逆袭之路txt下载     李逵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05章 中兴之像

    得到了李逵兵围青塘城的消息之后,整个西北都行动了起来。

    相比西北,京城得到消息要晚了四五天。

    驿站快马将消息送到京城之后,都事堂的章惇觉得奇怪和怀疑,枢密院的李清臣却选择了相信。毕竟这是枢密院的功劳,是可以将都事堂糊一脸的功绩。

    就是有一个问题,李逵手里满打满算就万把人,怎么围的青塘城?

    章惇这些日子在都事堂一脸的凝重,他发现让安焘去秦凤路根本就是个错误,刚上任就将蔡京的罪责坐实了,这且不算,还有更让他恼火的是,安焘不仅没有收手,还对青塘发起了进攻。

    这让一直对权力非常在意的章惇,有种被人偷走了传家宝的愤恨。万一李逵真的在当年打下了青唐城,那么对章惇来说,无疑是个大麻烦。他好不容易伸到枢密院的爪子,就要被剁掉。

    别看章惇表面上果断,但在权力分配上,他一直非常犹豫。

    更让他难受的是,李清臣最近抖了起来。

    只是宫里头的小皇帝还没有表态,让章惇有了缓和的机会。他急忙派人去环庆路和章楶联系,希望得到更真实可靠的消息。

    可没等他派遣的人出京城,皇帝召见的宦官就在他府邸外等候。

    垂拱殿。

    空旷的大殿里只有小皇帝赵煦来回走动的影子,还有大殿四周,如同木头人一般站班的宦官和武士。口中来来回回嘟哝着:“人杰太可靠了,早知如此好用,当初就该点他状元,送他去西北当知州!”

    郝随在边上一句话也不敢说,点了状元去西北,这是发配好不好?

    大宋的状元,谁去西北当官了?

    赵煦很年轻,正因为年轻,就会有年轻人耐不住性子的毛病。当然,在宣仁太后的教育下,小皇帝赵煦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他能够适当的影藏自己的想法,甚至在老奸巨猾的朝臣面前,也难以让人辨别。

    但这是普通情况。

    赵煦之所以将自己亲政之后的第一个年号定为‘绍圣’,绍,继也;圣,先帝神宗。他将自己亲政的第一个年号定为绍圣就是要昭告天下,他要继续神宗未完成的事业。而神宗的事业分为两个,其中一个是变法,另外一个就是收复河湟之地。第一个失败了,第二个名义上成功,实际上也失败了。

    其实在神宗时代,河湟之地虽然被纳入大宋版图。

    但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归入大宋版图。王韶当年只有将唃厮啰的赞普,也就是国主瞎征俘虏,但是瞎征虽贵为国主,但是控制的地区和人口都有限。青塘唃厮啰中实力最大的恰恰不是国主瞎征? 而是另外一个人董毡。

    而且大宋打下来的领土? 大部分都是从西夏人手里攻打下来的? 而不是从青塘人手中抢过来的。

    所以? 当大宋将势力深入到了河湟之地的腹地之后? 青塘的反抗也就激烈了起来。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董毡联合西夏抗拒大宋。

    之后的二十多年里? 大宋虽然驻军青塘? 但实际上? 不仅没有完成吞并河湟之地,反而要耗费大量的兵力在秦凤路? 用来控制打下来的草原。

    这也给后来丢掉河湟之地埋下了伏笔。

    尤其是? 王韶收复河湟之地,不仅没有给大宋的军队实力增加多少? 战马更是无从可见? 反而是耗费了巨大的军费,被拖住在河湟之地。也成了保守派攻讦变法的一个方面。因为王韶鼓动神宗皇帝收复河湟之地,王安石是鼎力支持的。

    可即便这样,收复河湟之地也被赵煦认为他父皇最大的功绩之一。毕竟神宗皇帝虽然推行变法? 但是连他自己都承认了失败,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收服河湟之地? 无疑成了神宗这辈子唯一的遮羞布。毕竟开疆拓土的功劳,在历朝历代,只要不是开国皇帝,都能算是中兴之主。

    这是对任何一个皇帝来说都是个很高的评价。

    而赵煦亲政之后,第一个目标其实并不是西夏,而是青塘。

    他亲政之初,就被西夏的进攻差点吓傻,要不是李逵在金明寨首战告捷,紧接着去了西夏将李秉乾扶上了国主之位,并且发动了西夏国内的政变,大宋要在西夏这头死耗着,不知道要到要消耗到何年马月。毕竟,大宋和西夏从仁宗时期就开始征战,打了几十年,不仅没有长进,反而屡次被西夏羞辱。加上青塘和西夏结盟,大宋在西北往往不能松开手脚的大干一场。

    好在有了李逵,才让这一切湮灭在了萌芽之中。

    这才让大宋喘了一口气。

    让赵煦想不到的是,仅仅一年之后,青塘进攻了。虽说青塘对大宋的威胁无法和西夏相比,但秦凤路的兵马也难以招架。

    仅仅是一个安焘,加上个李逵,才去了秦凤路才几天,就给他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青塘城被围?

    之前没多久,青塘的兵马还围困过秦州。一转眼,青塘的老巢被围困了,这还真的让人有点匪夷所思。

    可消息是李逵传来的,还有童贯的证明,赵煦不会怀疑童贯有胆子敢来骗他。

    那么消息一定是真的。

    他没有想到,自己距离他父皇神宗皇帝的丰功伟绩,仅差一步之遥了。这能让他安定下来?

    他甚至已经准备了一整套的办法,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只要把青塘打下来,任何损失和代价赵煦都愿意承担。

    “臣章惇拜见官家!”

    “臣等拜见官家。”

    “诸爱卿平身!”赵煦难掩脸上的兴奋,看向章惇的时候,目光中就表达了一个意思,都事堂要配合。

    可是章惇却仿佛故意唱反调似的,开口就对军情的怀疑:“官家,臣以为此时需要从长计议。飞廉军虽善战,但还不足以仅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能接连收复失地,并且围困青塘城。臣以为,等战报送到京城之后,再做打算。”

    “这是真的,毋庸置疑,朕只想知道,都事堂准备如何支持!”

    任何怀疑,反对的话,此时此刻赵煦都听不进去,赵煦一开口就给这次临时的朝议拟订了基调,无条件支持李逵,无条件支持安焘,无条件支持秦凤路在冬季来临之前,拿下青塘城。既然李逵和安焘将消息传到了京城,显然单靠秦凤路的实力,想要破青塘城有难度。

    不过,他也知道,就章惇手里得到的消息,还不足以让章惇完全相信,干脆也不藏着掖着,坦诚相对,对郝随道:“去,将安焘和李逵的奏折拿来,给诸位爱卿过目。”

    章惇明知道这对他很不利,但看了周折之后,还是倒吸一口冷气,李逵这厮带着三千人竟敢去攻打拥有一万五千人得兰州。

    还让他打下来了,有没有这么扯淡?

    另外,草原上的寺庙被他说服之后,杀青塘贵族,扶持草原奴隶,还真让李逵拉起了几万大军,围困住了青塘城。

    但是距离攻破青塘城还远远不够,李逵需要援军。

    看到这里,章惇顿时有了计较,躬身先恭维了一阵皇帝,哄小孩般道:“恭喜陛下将入不世之功业。”

    赵煦得意地笑起来,摆摆手道:“青塘未破,不敢言功。”

    他琢磨着,中兴之主的头衔要从他太爷爷手上落到自己的脑袋上,不由得意起来。

    可章惇接下来一句话,让他如坠冰窟:“陛下,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中原押运粮草武器,非两月不能办到。”

    “这怎么可能?”赵煦觉得章惇在忽悠他,转而看向了李清臣,问:“李卿,要是全力押送,是否可以在一个月之内运送到前线?”

    李清臣吃亏就吃亏在他很自负,同时也很骄傲,明知道章惇挖坑让他跳,但他就是不想睁着眼说瞎话,故意哄骗皇帝,反而会实话实说。

    李清臣道:“陛下两个月是最快的时间,要是路上耽搁,京城去青塘,两个半月是要的。好在物资可以从京兆府起运,应该能快一点。但是军队要从中原征调,西军已经无法抽调兵力。”

    不就是军队吗?

    赵煦不作思考,道:“西北无兵可派,就让京营去。”

    邢恕紧接着提醒皇帝:“陛下,户部也拿不出足够的钱。”

    “没钱,没人,谈何增援?”

    赵煦顿时傻眼了起来,他认为自己被针对了。看向邢恕的眼神越来越冷,这家伙竟然敢阻扰自己成为大宋明君,其心可诛!

第606章 貌似忠厚

    自从章惇拜相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户部尚书都是蔡京。

    当然,蔡京的手段做户部尚书绝对足够。自从他上任之后,朝廷用钱的地方从来没有缺少过。

    章惇其实对蔡京很满意,可这家伙犯错了,如今走了背运。而且还是被老御史出身的安焘整下去的,想要捞上岸,恐怕不容易。

    户部尚书如今由蔡卞兼顾。

    术业有专攻,蔡卞管理户部的手段,肯定是不如蔡京的。这段日子,他仅仅是盘点账目就是一脑门子的官司。

    可即便是这样,他什么时候给邢恕说过,户部管理的国库空虚了?

    尤其是邢恕还是刑部尚书,这家伙手伸的也太长了一些吧?

    刑部尚书说户部没钱,你扯呢?

    赵煦就瞥一眼的功夫,就觉察到了这里面的问题。藏在龙袍衣袂下的拳头紧了紧,脸上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愤怒的样子,表情反而像是被邢恕的奏请给吓住了,迫切而紧张。

    “蔡执政,你暂管户部,可有话说?”

    蔡卞对于邢恕的横生枝节颇为恼火,他这个尚书左仆射无形之间被邢恕这家伙摆了一道。如今的朝臣,谁也不敢小瞧了皇帝,装傻,充楞,甚至一些没有底线的手段着实让大臣们头痛。明知道不好糊弄,却还当着面给皇帝添堵,这不是害人吗?

    蔡卞躬身道:“户部确实没有多余的款项可用,不过马上就要收夏税了,府库应该会充盈不少,不会贻误边军将士的军饷粮草之费。至于其他,臣以为等年前盘算盈余之后,再做打算。”

    邢恕却站出来反对道:“蔡执政,此言差矣,大宋如今和青塘大战在即,此乃我大宋兴盛之战,不可以盖而论之,以举国之力,雷霆之势,平西北三千里之地,震慑宵小边塞,靖平四海之内。蔡执政以尚书左仆射坐镇户部本来没有什么,可是蔡执政公务繁忙,又加之西北战事,户部从中斡旋,恐力不怠,恕以为非干练之人,不能胜任户部尚书。”

    蔡卞狐疑的扭头看了一眼慷慨激昂的邢恕,心头百思不得其解:这家伙吃什么药了?

    邢恕要举荐户部尚书?

    你也配?

    在六部之中,户部尚书的地位肯定要比邢恕尚书高了不知道多少。自从元丰改制之后,户部尚书收三司使之权,在六部之中? 足以和吏部尚书平起平坐。你一个刑部尚书? 竟然敢举荐户部尚书,这不是小妾给男主人介绍正妻吗?

    蔡卞觉得邢恕脑子肯定又哪儿不对劲了,他决定看一会儿笑话。

    边上的新任吏部尚书许将仰头看着垂拱殿的房梁,脚后跟挪动了几下,将他和邢恕保持了一个相当安全的距离之后,继续发呆。

    邢恕却毫不在意旁人的眼光? 他紧上前一步? 双手持着笏板? 对皇帝道:“臣以为? 户部在蔡京主持下? 我大宋从没有财资不足之时? 足见其能。如今我大宋重开熙河,寻常府库已难以满足? 唯有蔡尚书归朝? 才能转运府库? 为前线将士准备足够的物资。”

    邢恕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蔡京?

    章惇脑袋微微一偏,却发现官帽幞头上的帽翅很碍眼。北宋的官帽有很长的帽翅,据说是太祖赵匡胤设计的样式。原因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带着这种官帽站在朝堂上,官员之间交头接耳的机会被扼杀在萌芽之中。

    章惇仅仅是微微扭头的过程,就让坐在龙椅上的赵煦看得一清二楚。

    但眼下的焦点并非在宰相章惇身上,而是在邢恕的身上。

    举荐蔡京?

    这个举动说起来有点冒险,但实际上,蔡京贪腐的罪证不明。他最多是挪用,如果挪用获利之后落在自己的口袋里,必然是道德败坏。可蔡京是亏地连裤子都快当掉了,怎么可能还有贪腐的证据?

    此刻,蔡卞的心情是最差的。

    蔡京是他兄长,他们从一起读书,一起赶考,一起做官……直到他们成婚的时候,蔡卞被王安石赏识,娶了王安石的女儿,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才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但蔡氏兄弟的名头,多少年过去了,一直都是被放在一起看待的。二蔡,虽不如二苏出名,但也绝对不差。

    可做弟弟的蔡卞清楚,兄长蔡京的人品确实很有问题,就算是蔡卞也坚信他哥有在秦凤路捞一笔的打算。就是最后结果有点不尽如意,没成功而已。

    此时,蔡京已经被贬谪,邢恕还在朝堂上举荐,最大的可能是蔡京会不会和邢恕和曾布之间有私下的协议?

    别以为他这个兄长做不出来,蔡卞坚信,他哥绝对不会有什么气节和信义之类的底线。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兄长竟然为了做官,连变节的事都做得出来。竟然转眼就投靠了和章惇已经公开矛盾的曾布、邢恕之流,这不是打他蔡卞的脸吗?

    大臣刘安世看不顺眼了,蔡京这等小人,怎能让他反身?要是让他继续在京城,岂不是他和苏辙百忙活了吗?

    他当即站出来,义愤填膺道:“仁主用贤,非小人不足以才,实乃仁者磊落不藏私。陛下,臣以为蔡京自辩难以圆其说,如今让他回到朝堂,有负陛下之明。”

    皇帝赵煦干脆不说话,用蔡京就是眼瞎?

    他还能说什么,只好等章惇出面吵起来,然后大家都成一锅粥。可秦凤路的粮草怎么办?援军,怎么办?

    不得已,他只能耳畔嗡嗡的都是吵架的声音,朝堂上的老头子,火气一个比一个爆。无聊间,他看到了许将。期盼他能够有点眼力见,帮自己解围:“许爱卿,可有要说的?”

    许将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忙否认道:“陛下,户部尚书位高权重,此非老成持重之人不能胜任,不知陛下可有人选?”

    正要扬眉吐气的时候,却被不开眼的家伙堵住了性子,赵煦有火却难以宣泄,甚至连发火的机会都找不到,只好装作担忧道:“位高年老居多,位卑不不足以擅任。陛下需慎重对待!”

    这话说了和没说没有啥区别。

    他是朝堂上的中间派。

    状元出身的许将文采斐然,曾经在翰林院供职,倒霉就倒霉在文采好上头,神宗后期,加上元祐年间,朝堂上的官员走马灯似的换。而几乎大部分的贬谪文书都是出自他的手段。朝廷贬谪官员,必然要指出官员的错处,而出自他手的文书,每一份都有入木三分的深刻,得罪官员无数。之后痛定思痛,决定做墙头草。

    如今年纪上来了,发现墙头草也不好做,干脆做中间派。

    虽说许将无心参与朝堂的争夺,但是他的话给皇帝赵煦提了醒,变法派的实力太强,不如……

    皇帝赵煦沉吟之后,询问许将:“吕大防如今在何处?”

    “禹州知州任上。”许将是吏部尚书,怎么可能不清楚吕大防的官职?毕竟是前宰相,任何一任吏部尚书都得谨慎对待。

    “调他入京,担任户部尚书如何?”皇帝问。

    “这个……”许将发现自己好像又掉入了坑中。他的运气似乎在中状元的那一天都用光了,之后一直不怎么好。皇帝摆明了要插钉子,吕大防可是保守派的巨擘。虽说吕大防不比刘挚头铁,被皇帝赵煦记恨。

    吕大防做事勤恳,为人也不张扬,赵煦对他印象还不错。

    可问题是,吕大防可是保守派的核心大人物,苏辙让他死赖在朝堂上,变法派已经很难容忍了。要是吕大防来了,岂不是闹翻天?

    再加上他和皇帝一对一答,似乎君臣之中保持一种特殊的默契,让人不免怀疑他是否早就和皇帝私下里通过气。

    如今的殿前押班,皇帝身边的宦官郝随,经历过被朝堂大臣的出卖后的落魄,吃一堑长一智,嘴巴可严实着呢。就连章惇想要从郝随口中套话,也难以得逞。章惇失去了从皇帝身边人打探消息的渠道,自然会多想。

    可让许将说吕大防不能胜任户部尚书的官职,毕竟吕大防为官几十年,什么官没做过?

    连宰相都做过的吕大防出任户部尚书,不敢说大材小用,但也是绰绰有余。

    许将面对皇帝的询问,只能硬着头皮道:“吕大防之才足以胜任户部堂官。”

    没等章惇等人反应过来,赵煦当即拍板道:“传旨,命吕大防进京,履户部尚书之职。”

    一场莫名其妙的乱斗之后,搅屎棍邢恕再次什么也没得到,找曾布去商量对策去了。而章惇这边失去了户部的控制,肯定要暴跳如雷。至于皇帝,再次将元祐老臣招入朝堂,显然别有用意。

    散朝之后,蔡卞匆匆赶到家中,立刻让人去满世界找侄子蔡攸。

    “叔父可是找小侄?”

    “居安啊,你老实告诉我,你爹在哪里了?”

    “叔父,你知道的,我爹已经被贬谪去了浙江路。”蔡攸哭丧着脸,他三品大员公子的身份丢了,如今在太学之中,也经常有人瞧不上他。

    要是以前,谁敢如此?

    笃定兄长蔡京还没有离京的蔡卞,没想到侄子对他矢口否认,他心头的火气一下子冲了上来,满面怒容,指着蔡攸怒道:“竖子,尔敢哄骗于我!我听闻你在太学数次考试末尾,老夫倒要问问太学祭酒,为何你这样的学生还让你留在上舍?”

    太学生蔡攸心里苦啊!

    他早就不想在太学里耗费岁月,想靠着老爹的恩荫出仕。当然,荫补官没多大的前途,但他也不在乎。可惜老爹不允许啊!说什么老蔡家丢不起这个人,非要让他中进士。可他有高中进士的命吗?

    加上蔡卞平日里从来没有对小辈发过火,如今却指着他破口大骂,顿时吓呆了蔡攸,就见他磕磕巴巴道:“叔父,小侄并非诓骗叔父,而是父亲再三嘱咐,让小侄不要对叔父吐露行踪。”

    “你可知你父亲留在哪里?”

    “就在城外的驿站,只是小侄愚钝,恐怕也猜不到父亲心中所想。”

    蔡攸一副受气包的倒霉相,蔡卞看他如此,也就省了继续盘问的心思,立刻在书房里手书一份私信,交给蔡攸道:“你把这份信给你父亲,告诉他,如今不走,日后恐怕想要走也走不了了。”

    蔡攸无奈,刚刚出卖了了老爹,就被叔叔蔡卞拉了徭役,只能颓丧地去给老爹蔡京传信,料想这次恐怕少不了一场怒骂。

    果然,在城外,蔡京看到蔡攸出现的那一刻,顿时气地冷哼一声,低声嘀咕:“竖子不足以谋!”

    里外都不讨好的蔡攸根本就不敢回嘴,只好低头不做声。蔡京倒是干脆,吩咐仆人套上马车,连信都不看直接了当的对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蔡攸道:“回去告诉你叔父,老夫不会给他碍眼,好让他做官。”

    显然蔡京心头也不顺,熟知兄弟性格的他看到蔡攸的那一刻,就不是不看信也能猜到蔡卞给他信中说的话是什么。

    他如今是代罪之身,说话也硬气不起来,只能欺负一下自家的儿子。

    蔡攸看着老爹的车驾越来越远,心头百般无奈:“我这是招谁惹谁了?”

    他多半猜到了老爹为何会如此反应,肯定在京城投靠了人,然后多半是仇家,让叔叔不高兴了。任何丢人的事,他都认为自家老爹做得出来。

    再说青塘城外。

    困在青塘的阿里骨多次派遣信使,想要和李逵代表的大宋讲和。

    可是信使是安然无恙的回来了,带来的消息却让阿里骨颇为无奈。

    除非出城投降,其他的任何条件,李逵一盖不答应。

    尤其是李逵这几日接连等到了高俅、种建中的五千兵马援军,紧接着,河州的兵马也将在一两日内赶来。

    宋军在青塘城外的兵力一下子增加到了两万,此时的李逵说话的底气顿时硬了很多。

    之前他带着三千人马,在青塘城外,确实担忧万一被僧人鼓动起来的草原部族得反叛。所以,他一直将兵营安扎在不容易被埋伏的湖边。如今他实力暴涨,已经不用如此小心谨慎的提防了。

    这日,河州知州游师雄带兵一万,押运粮草抵达青塘城外。

    李逵听闻消息,等人一到就设宴迎接,相比李逵,游师雄可是边塞的老臣,对河湟之地也非常熟悉,他就是猜不透,李逵是如何用几千人马就困住了有数万人马的阿里骨?

    困惑之余,终于见到了本尊,游师雄忍不住问:“人杰,你用什么手段让这么多青塘部族叛乱?”

    李逵淡淡一笑道:“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他们追随信仰而来!”

    这话没错,河湟之地如今正是草原放牧牛羊的时候,部落之间的人口大量在草原上散落,只要有心,总能聚集不少人。和尚出马,无往不利。

    可话虽如此,架不住游师雄不相信,河湟之地的寺院都不好打交道,游师雄还以为李逵故意藏着掖着,有点不太舒服,看向李逵的目光也多了一丝警惕,心说:“这小子看着忠厚老实,实则是个滑头!”

第607章 欺负老头子

    皇帝久居深宫之中,一旦想要发动战争,几乎九成九都是受人蛊惑。

    另外一成,自然是感觉到了屈辱。

    可赵煦登基至今,还没有一个外邦敢趁着觐见大宋皇帝的时候,让大宋皇帝难堪。可赵煦却一直对河湟之地心中渴望,那么这团烈火,肯定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人故意点燃了起来。

    之前点燃神宗皇帝这团烈火的人是王韶。

    没有王韶的《平戎策》,神宗皇帝也不会窥视和大宋交好的青塘部落,想着用武力吞并。当然也不可能有大宋熙河开边的创举。

    可以说点燃神宗开疆拓土之心的是王韶。

    而点燃赵煦心头这团烈火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游师雄,没有他的《安边策》,即便赵煦天天巴望着有一天能做到和他父皇一样的功勋,也不会在刚登基就盯上了叛乱脱离大宋的河湟之地。

    按照收服边疆的手段,大臣献策之后,肯定会派遣到地方上来探查,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身居高位的,或者官职清贵的一上任会委以重任,比如说宣抚使。王韶就是这等身份来的秦凤路。但游师雄差点,他官职太小,一下子抬举到秦凤路军中一把手,有点过分,只能先做个知州。

    游师雄进献《安边策》之后不久,就被那排在了和河湟之地接壤的秦凤路河州担任知州。

    可他比其王韶,还是差了太多。

    首先,他是个真文官。

    为什么说是真文官呢?

    他做不了王韶那样,披上战甲冲锋陷阵,也没有斩杀敌酋的本事。同时,王韶有王安石作为后盾,支持要强过章惇。章惇当然不比王安石的执行力差,可是他却不得不要在内耗和外斗之中,消耗太多的经历。

    以至于,游师雄想要获得足够的支持,也无法做到。

    另外最关键的是,王韶是进士及第,殿试前三甲的成绩。而游师雄是殿试榜尾的小透明。自然不被重视。

    他进入河州之后,仅仅做了训练厢军。但这些士兵战力如何,他也没法保证。如今,他带着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赶到了青塘城下,仿佛是在做梦。同时他也说不清楚,这是好梦还是噩梦。

    按照他的计划,三年之后大宋转守为攻,五年之内攻打青塘城。

    忽然间三年计划被废,五年之期也一跃而过? 让他颇不适应。

    原先他想着比不过王韶? 但唃厮啰也不是当年的唃厮啰,他只要假以时日,还是有机会的。

    当然? 他还得给西夏让路。

    毕竟? 大宋这五十年,最大的敌人是西夏? 而不是盘踞在河湟之地的青塘唃厮啰国。

    可没想到? 他谋划多年,刚着手准备? 却还是被人抢先了。

    就像是个盯着姑娘很久的大龄汉子,谋划了如何请媒人,如何下聘礼,如何娶进门? 还等他行动? 望眼欲穿之际,竟然发现他看中的姑娘被人抢先睡了。

    尤其是对方的年纪,比他孙子年纪都大不了几岁? 气人不气人?

    更气人的是,官场上和他平级。

    陛下还终究喜欢少年郎啊!

    带着心头的无奈,游师雄迎上了李逵:“李知州? 入秦凤路不到三月? 就统帅数万大军围困青塘城? 实乃大宋之栋梁啊!”

    “老前辈劳苦功高,非下官微薄之功可能比。”游师雄的名头李逵当然听说过,他在皇城做官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位不少事。这位是王韶收复河湟之地之时的部下,是王韶留在秦凤路的种子。

    说不上敬佩,但地方官有地方官的优点,没有京城官员非黑即白的龌蹉。

    刚到营地,游师雄就表现出急切的心态,想要看军队。

    李逵带他去了飞廉军的驻地,战马雄壮,士兵英武,就连食物都在大宋军中也是一等一的奢靡,顿顿有肉。再想想自己带来的人马,游师雄悲从中来,他带来的厢军简直就是叫花子啊!

    “游前辈。”毕竟年纪摆在面前,加上和李逵一样都是知州,李逵干脆叫一声官场前辈总没错的。

    毕竟游师雄要比他早三十年中进士。好在游师雄没有倚老卖老的脾气,还算好相处。

    不过,对于收复河湟之地,他要比李逵显得急切的多的多。李逵不在意,那是因为他知道河湟之地不过是大宋身上的疥癣之疾,再闹腾也成不了肘腋之患。毕竟河湟之地就是一片出不去的狭长地带,只有少数地区能种植农作物,无法和西夏的河套相提并论。

    但对游师雄来说,这是他毕生的信念。

    他在王韶麾下,一步步鉴证了大宋政权占领了河湟之地,再眼睁睁的看着河湟之地丢失。

    这等心痛,寻常人无法理解。

    游师雄对接风宴并不在意,他更紧张的是破城,什么时候破城,如何破城?

    关键是,他还能到时候分一份功劳吗?

    按照游师雄的打算,大宋先对付西夏,这是没办法的事,这些年西夏和大宋接连在环庆路和鄜延路大战,西北两个最为重要的军镇,木波镇和金明寨,年年修,年年毁。

    此时,大宋根本就没心思搭理青塘人。

    可李逵去了一趟西夏,心气正高的西夏皇帝死了,太后也死了,随后西夏蔫了……

    大宋失去了西夏这个目标,腾出手的大宋君臣立刻将视线放在了青塘。

    之后还有蔡京故意哄骗了青塘人,引起战争。

    打仗好啊!

    打仗才有机会立功啊!

    游师雄是三十年前的进士,才做到了知州这个官职。按照大宋的文官晋升体系,游师雄是进士之中垫底的成绩,出仕就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官职,然后政绩一直很糟糕的倒霉蛋中的倒霉蛋。

    如今朝堂上的官员,一二品官员都是和他差不多时间中的进士。而他还刚换上五品绯色官袍。要说和他同科的进士,当然也有倒霉蛋如今做的官比知州大不了多少。但人家是从高处摔了下来,被贬谪了。高官厚禄也见识过,朝堂重臣也做过。

    可游师雄不一样,他是一步一个脚印,中进士三十年,就没做过超过五品的大官。大部分的官阶在七品以下。

    这份仕途遭遇,让人闻者落泪,听着伤心呐!

    如今老游好不容易找到了个能让自己名垂青史的机会,至少能够在绍圣年号中记录在史的机会,还眼睁睁的要被人抢,他能不着急?

    作为在场出仕资历最老的官员,游师雄被安排在首位之上。可他哪里敢真把自己当话事人?

    金灿灿的烤羊,香喷喷!

    是他喜欢的美食。

    炙烤的牛肉,汁水十足。

    也是他喜欢的美食。

    可是咀嚼在口中,味同嚼蜡般无味。

    拿起酒盏喝了一口,因为常年在寒冷的边塞做官,自然会喜欢喝酒,可惜日子紧巴巴,也不敢敞开了喝。平日里舍不得喝的美酒,如今喝在嘴里,竟是酸的。酒宴过后,游师雄还不死心,他觉得和李逵推心置腹的彼此沟通一番,或许还有些许机会。

    走在军营之中,游师雄装作前辈高人的样子,端着大佬才有的气势,却穿着五品官得官袍,与比他小了快四十岁的李逵一个色的官袍,颇有点活到猪狗身上的悲凉:“人杰,此战我河州将士当仁不让,让我麾下将士做先锋吧?”

    “攻城之战,河州厢军的情况不太好。另外……老前辈莫怪,我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青塘,震慑宵小。所以,冲城之战,必用精锐。”

    李逵觉得让河州的厢军去送死,有点于心不忍,他可是好心来着。

    可是游师雄却痛彻心扉,目光呆滞且绝望,心中狂吼不已:“你才二十岁,着什么急啊!连老夫的功劳都抢,简直不当人子!”

第608章 大宋新武器展

    李逵是什么人?

    绍圣元年科举殿试探花郎。

    在皇帝心头排的上号的天子门生。

    加上立功无数,文武全才,怎么比,都比自己有牌面。面对李逵的辉煌履历,游师雄只能苦笑。更让他绝望的是,李逵这厮做官才两年,竟然还经历过贬谪,经历过贬谪不要紧,竟然还爬起来了,如今和他品级一样。

    大宋的知州,没有馆阁的贴职,都是后娘养的。

    游师雄就没有,至于李逵,做官时间太短,不可能有。

    老头被李逵无心的顶了一回,只能回去生闷气,想着找个帮手联合,或许还能和李逵比一比。

    他琢磨着宣抚副使刘延年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刘延年和游师雄曾都在王韶麾下共过事。唯一让他安担忧的是,刘延年混的比他好太多了。武将升迁要比文官容易的多。有功劳的话,连升三级也不算什么。

    “想来看在老朋友的面子上,或许会给老夫几分薄面。”游师雄嘟哝着,站在营地里。他身后的管事默默跟着,不敢开口。

    两日后。

    李逵等待的最后一支宋军抵达了青塘城外。

    刘延年统帅德戎军抵达战场,这一次,终于算是聚齐了人马。但也有一个问题,按照大宋的作战制度,战场上武将听命于文官,可在场的文官有三个,种建中,游师雄,还有李逵。都是知州的官职。谁为首成了问题。

    比资历,游师雄最长。

    比受宠程度,谁也比不上李逵。

    至于比功勋,李逵也不差。

    要比官职,种建中做过四品官,要比李逵和游师雄强一些,但贬谪之后,官职不显。但种建中是第一次参战,恐怕会推辞。

    游师雄心中和李逵比较了一下,怎么比怎么亏,只好将目光投射到了刘延年的身上。毕竟,刘延年正三品的武将,在场官职最高。他支持谁,很重要。至于童贯,谁也没想起他这个监军。

    刘延年进入军帐,看着一群官员齐刷刷的等着他开口,顿时压力巨大。随即他看到鹤立鸡群般出现在军帐之中的李逵? 犹豫了一下? 还是开口道:“人杰? 让你指挥此战,该如何开始?”

    “安学士没有嘱咐过让谁指挥?”

    李逵有李逵的傲气,他可以不做主将,也可以放弃指挥。但是放弃了指挥之后? 想要让他尽心辅佐还是别想了。即便这个人是刘延年也不成。

    刘延年见过李逵? 当初在延安府就对李逵记忆犹新。加上安焘也以李逵为倚仗,自己可不敢冷落了李逵? 当即表态:“人杰,此战安使相嘱咐过本官,前线指挥? 以李逵为首。”

    种建中不反对? 他之前还做过李逵的下属。知道李逵是个说一不二的人,想要让李逵辅佐也不容易。再说了,他来秦凤路才几天,比资历怎么可能抢的过游师雄?

    “这里有一份安大人临走时期的军令? 你不妨看看。”刘延年拿出安焘的命令。

    游师雄看后? 心头哇凉哇凉的,他的主导大宋收服河湟之地的计划彻底泡汤。

    对这个结果,他早有准备? 毕竟安焘来了,露脸的事还怎么轮的上他?可是让主导决战的事托付给李逵,这就有点气人了。

    李逵之前还叫自己老前辈呢?

    虽说心不诚,但前辈总不该是假的吧?

    “景叔兄,景叔兄!”刘延年见游师雄发愣,急忙呼喊了两声。

    游师雄被呼喊了多次这才回过味来,老脸一红,赫然道:“老夫着相了,还请诸位海涵。”

    “前辈不必如此。”李逵和种师道齐声宽慰。但是没用,老头嘴歪眼斜的,显然是被气得不轻。

    刘延年知道游师雄为了收复青塘,付出不少心血,可是势必人强。李逵刚来秦凤路一个月,就收复被青塘人占据的兰州,全歼青塘守军。这等能力和果敢,自己坐在安焘的位子上,也觉得李逵要比游师雄靠谱的多啊!

    如今围困青塘城,也是李逵的功劳,没道理让游师雄最后得利。

    刘延年怕夜长梦多,尤其是游师雄,连他这个武将都看着不落忍。但有什么办法呢?安焘认为李逵最适合,他也没办法去给老朋友争取。别说替游师雄争取了,难道他就不想指挥这场决战?

    刘延年也想,可惜,安焘也不信任他。

    将帅猜疑,这本是军中大忌。

    刘延年也担心李逵太年轻,没有办法处理各军的矛盾。

    李逵见状,也不推辞。当仁不让的开始说出自己的作战想法,攻城器械早就已经准备,而他的目的并不是针对城内的青塘人,更不会针对青塘王阿里骨,而是威慑所有青塘人,李逵指着青塘的俯视图,一拳砸在了舆图上的青塘东门,对众人道:“此战威慑为主,破城之后,我大宋军马不入城。”

    “这……”刘延年担心的抬头望去,却见李逵自信道:“此战要快,最多三日,拿下青塘才能威慑河湟之地。我的想法是用火力覆盖整个东门,将我飞廉军携带的所有火器在一两日内,全部消耗在东门。将青塘人的骨头打折,今后让他们听到我大宋,就心中颤栗,不敢生起反叛之心。”

    “李大人,这恐怕不容易吧?”游师雄觉得李逵在吹牛,还是很不负责任的胡说八道。

    青塘是河湟地区规模最大的城池,城高墙厚,城内军民将近十万人马,怎么可能三天之内就攻下来?

    想要反驳,又怕打脸,毕竟他最近也在营地里听说过不少李逵的战绩,当日抵达兰州,当日破兰州城。

    用兵如神,如同旋风般摧枯拉朽。

    带着疑惑,大军第二日就开始准备,第三日筹备妥当准备攻城。

    城头上,青塘王阿里骨看着城外将近十万大军,心中开始打鼓起来。

    没过多久,宋军阵中过个喇叭状的扩音器推到了阵前,开始用青塘话开始威吓。

    “青塘王阿里骨听着,我大宋乃礼仪之邦,念你一时糊涂,投靠西夏。如今我大宋精锐尽出,还不快快投降。”

    阿里骨趴在城头上,心中冷笑不已,让亲卫找来几个大嗓门的士卒,按照他准备好的说辞喊回去:“宋军听着,我青塘唃厮啰国,立国百年,世代和宋国交好,是你们宋人先背信弃义的,我家大王不和无耻之徒媾合,更不会投降!”

    “只有战死的青塘勇士,没有投降的青塘懦夫,至死不降!有胆子,就来城头送死!”

    ……

    李逵也没有指望用喊话就让阿里骨投降,当即对高俅下令道:“命令炮兵,轰击!”

    “让弟兄们悠着点,新武器不少,一样样来,让青塘人都受一遍。”

    高俅兴奋道:“好嘞,人杰,你就瞧好吧!”

    李逵面对青塘城,摆手让高俅去准备。

    大宋版火炮。

    大宋版没良心炮。

    大宋版燃烧桶。

    大宋版轰天雷……

    阿里骨根本就不清楚,他将面临的是什么。

    而李逵要做的是将大宋营造处,军械司耗费一年时间,研究出来的各种新式武器仍到青塘人的脑袋上,检验成色。在李逵看来,现在的武器已经非常有看头了,他就担心阿里骨受不住!

    高俅兴奋地站在了炮兵的边上,对传令兵道:“命令发旗语,一发装填,开炮!”

    轰——

    一团团浓烟,伴随着如同惊雷般的巨响,将从来没有见过热武器得青塘士兵吓得集体跪倒。几乎和当初西夏的士兵一样,刚开战,就被吓破胆了。

    而城头上,城门楼子上的瓦砾,椽子,被屡屡击中,碎裂的木头和瓦砾横飞,吓得城头的青塘士兵惊恐地大喊大叫,刚开战,的青塘人的军心就乱了。

第609章 要你命三千

    即便李逵将大宋的火器从突火枪升级到了火炮。

    但也掩盖不了这种武器的缺点,射速度太慢,慢到让人绝望。

    炮弹无法做到开花弹,缺乏足够的杀伤力。

    可速度慢是李逵觉得,除了飞廉军之外,甭管是大宋的官兵也好,青塘唃厮啰国的人,都被火炮震耳欲聋的动静,吓得魂不附体,有种要顷刻间魂飞魄散的大恐怖,仿佛悬在头顶般让人惊恐万分。

    轰隆

    轰隆

    轰隆

    弹丸冲从出炮口之后,带着鬼泣般的呼啸之声朝着青唐城激射而去。

    带着巨大的动能的弹丸,碰到大瓦轻松砸碎,碰到廊柱也能啃下一块,并引起如同巨锤般轰击的振动。

    别说普通的青塘人了,就算是见多识广,拥有王权的阿里骨,看到这一幕,也流露出绝望的神色,唏嘘道:“这是天要亡我?”

    城头上,阿里骨可以绝望,可以悲愤命运的不公。

    为什么宋国有超越鬼神的武器,而他却没有。

    但是阿里骨的侍卫们可不敢懈怠,虽被吓得半死,但还是鼓起勇气,举着盾牌护住了阿里骨这位青塘王。

    一般高喊着:“大王,城头危险!”

    阿里骨呆滞地目光扫过了城头,看到的都是跪倒在地上的士兵,心头更是悲凉,嘴角颤抖着呼唤:“难道是佛祖舍弃了我等虔诚的信徒吗?本王该怎么办?”

    突然,他好像发现边上有一个熟悉的家伙,想要靠近,却被他的侍卫拦着不让过来。此人阿里骨当然熟悉,是他曾经看重的猛将绒布促,也是鬼瞳的副将。绒布促的家族在青塘不算是一流家族,也能排到二流家族顶尖之列。可是兰州一战之后,鬼瞳被俘虏,而绒布促竟然逃跑了回来。

    不仅搞的青塘城心惶惶,还带来了个让他差点心痛到吐血的消息。

    青塘最精锐的一支军队,被宋军全歼。

    胜败乃兵家常事,败军之将虽然艰难,但也不是没有机会翻身。可是绒布促不一样,他是背弃主将,贪生怕死逃回来了。

    逃兵,永远是军队最为唾弃的存在。

    哪怕是绒布促家族实力不错,也无法让他逃脱罪责。

    震怒之下的阿里骨想要杀了绒布促,最后在国相等人的劝解下,这才让绒布促在城头做个小官。没想到,当初青塘城人人嘲笑的绒布促,此时虽也狼狈,却比旁人多了一些镇定。阿里骨脑补着绒布促在宋军如同鬼神般的手段下,活了下来,他觉得当初似乎太苛责了些。

    这可是在鬼神的手段下活下来的幸运之人啊!

    太不容易了。

    阿里骨复杂的看了一眼这位还算忠心的属下,抬手道:“让他过来。”

    “大王,绒布促待罪之身,愿为大王效死!”

    在侍卫的护卫下,毫发无损的退守到了安全的区域——城墙下的一个藏兵洞里。阿里骨这才有心情问绒布促:“本王错怪了你,当初你说宋军有鬼神之能? 本王狭隘了? 没想到这是真的,苦了你!”

    苦不苦,绒布促当然清楚,他从军中大将? 一下子沦落为城头掌管十来个兵的小官,曾经的对头天天来他面前找茬,他都得忍下来。

    这是怕死的代价,他毫无怨言。

    但是这怨不了他啊!

    鬼瞳发动的攻击命令,也是鬼瞳的本阵被宋军击溃。这是堂堂正正的交手,至于为什么夸张宋军的战斗力,这是因为他想要活命,不得如此。要说宋军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他们还人多,却被杀地屁滚尿流,岂不是等着阿里骨杀了他?

    可听大王的话,似乎会错意了。

    难道大王以为他和鬼瞳当初在兰州遇到了和城外一样的攻击?

    他不知道大炮是什么,只知道雷神也不过如此。

    可当初鬼瞳要是遇到这等进攻,怎么可能出城进攻?吓都吓死了。躲在城内做缩头乌龟才是正经的办法。追出去和宋军厮杀,岂不是脑袋有坑?

    让他意外的是,并不是阿里骨宽恕他的过错,而是会错意了,还以为当初兰州之战,青塘精锐遇到了和如今一样的绝境。被宋军用巫术,覆灭在不甘和绝望之中。但事实上……绝对不是这样。

    说真话,还得倒霉。

    万一城池破了,他带着几个人逃跑,活命的机会太少。

    说假话,欺骗大王的话,有点不是人。

    可是只要他官复原职,就能指挥军队,人越多,在乱军之中活下来的机会也越大。在他看来,宋军如此鬼魅般的手段,青唐城是守不住了。要是突围出城,人多些,保命的机会就大一点。

    绒布促堂堂的汉子,忍着脸上的发烧,点头默认道:“臣等不力,让大王失望了。”

    “是本王的错。”

    见识了宋军的手段之后,再看麾下的逃兵绒布促,阿里骨果然顺眼了很多。反正不逃,估计也就是个横死的命。

    之前他出现在东城门,身为青塘的王,自然是为了鼓舞士气,但眼下……他也怕把自己鼓舞没了。

    人活着才有希望,真要是冷不丁没了,岂不是这一辈子的苦都白受了吗?

    阿里骨不是青塘人,他是上一任青塘王的养子,靠着养子的身份登上了青塘王的宝座,他要说吃的苦比几十万青塘人都多也说得过去。

    事到如今,让阿里骨登城鼓舞士气,恐怕他也做不到。他看向了绒布促,心头说不出的厌恶,但同时又欣慰,既然绒布促已经经历过一次了,要不让他再经历一次,这也算是青塘城中对宋军最有经验的人才了,不用他,说不过去:“绒布促,本王将你官复原职,让你暂守卫城门可好?”

    绒布促艰难的吞了一口唾沫,他敢说不好吗?不敢。要是他敢说个不字,小命立刻玩完。既然不敢,就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末将领命!”

    “儿郎们,跟我来!”

    登城墙的时候,一颗炮弹贴着他的脑袋飞入城中,落在靠近城门的房子的房顶上,轰隆一声,屋顶上偌大的个窟窿塌陷下去。

    吓得绒布促猛地缩了缩脑袋,终于爬到了城墙上,躲在女墙背后,却装作很懂行的样子对士兵们鼓舞道:“宋国的武器金贵的很,长久不了!”

    “我青塘城墙厚实,宋军武器无法洞穿!”

    绒布促哄骗着不明真相的士兵,同时他也有点相信了自己的话。

    他真没有经历过炮战。自从兰州逃回来之后,阿里骨连审问他的心思都没有,直接将和他打入死牢。要不是家人付出天大的代价求到了国相,才免除了死罪。所以说,兰州城的青塘大军是如何战败的,青塘的高层都不怎么清楚。

    可是自以为是的青塘君臣,以他们对大宋的熟悉,脑补了一场被偷袭的败局。

    等到李逵发动了对青塘的进攻,他们才发现,自己见识太少,人不清形势。

    可这时候去追究显然不是时候。而绒布促成了对宋军,兰州方向来的宋军,最有经验的将领。

    而此时此刻,身为青塘王的阿里骨,跪倒在佛像面前,虔诚地对着佛像许诺。

    “佛祖,只要弟子躲过……不,青塘唃厮啰国的百姓躲过了宋人的屠刀,弟子愿为佛祖献上黄金衣。”

    西夏宥州觉明寺的金光大佛的华彩,已经传播到了河湟之地。

    唃厮啰国穷,要比西夏穷的多。即便是西夏,也难以维持寺院大佛贴金的宏大工程。毕竟黄金太硬通了,硬通到大部分寺庙都没有财力支撑大佛贴金的宏大工程。

    寺院负担不起,但是国王却可以。

    阿里骨祈求了一阵之后,忽然发现好像打雷般的动静没有了。

    顿时欣喜若狂,对着佛像一阵的感激:“佛祖庇护弟子,弟子必定履行承诺!”

    说完,阿里骨带着人匆匆离开寺院。

    城门外,宋军的一干将领和官员看到大炮停止了攻击,顿时好奇地围到李逵边上询问:“人杰,为何不打了?”

    “大炮发射多了,大炮就会发烫和发热。需要修整一段时间,等炮管冷下来。而且,我发现火炮虽能震慑青塘守军,但攻城的效果并不好。要不然炮管子过热,会引起炸膛。”

    李逵随口回答。

    游师雄站地远远的,他没脸上去问。毕竟之前,他询问过李逵如何侦查,可有内应,如何破城一系列的问题。可是李逵却冷冷的说了一句:“一概不知。”

    不是说李逵没有侦查,而是如今的青塘已经无法侦查。围困之下的城池,想要混入本来就不现实,而青塘城的兵力,城墙的防御这些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也没有了侦查的必要。

    就因为这,游师雄老大不乐意,认为李逵骄横跋扈,看不起人。

    身为主将,没有做到掌控全局,就是失败。

    可是他也想不到,李逵一上场,就用了大宋的新武器。而且还将这些新武器保密的很好,让他们无从得知,这就过分了。连友军都防,还能有点坦诚吗?

    好在有人介意,有人却浑然不在意。刘延年就围着火炮看了一圈又一圈,口中啧啧称奇:“我大宋要是能让全军都用上此等神兵利器,何愁西夏不平,西北不靖?”

    倒是李逵很清醒,他虽是火炮的发明人,但是真让他说火炮是万能的话,他也说不出口。毕竟,眼下的火炮还无法攻克城墙,倒是作为防御武器更好:“刘将军,火炮虽然好用,但威力不足以摧毁城墙,想要登上登楼,还是需要登城武卒。”

    “不碍事,让老夫麾下的步卒上去即可。”

    刘延年是好心,他倒不是看不起飞廉军,而是觉得登城这等苦活累活,让秦凤路的禁军去就好。毕竟飞廉军金贵。

    可李逵却微笑着摇了摇头:“刘将军,还有其他武器没用,都得试一试。”

    “对,人杰说的对,老夫孟浪了。”刘延年惊愕之后,随即是一脸的坏笑。他好奇地问:“人杰,接下来是何种武器?”

    “轰天雷。不过我更喜欢叫它手榴弹。”李逵倒不是藏拙,而是打算指定一套可行的火器攻城方案。大宋以前攻城,要么就是朝着城墙猛扑,要么就是挖掘地道到城墙下架柱子,然后深挖之后将柱子烧掉,引起城墙塌陷。火药出现并使用之后,用火药炸城墙也有。同样需要挖地道到城墙下。

    这样的手段耗费时日不说,敌军也经常可以通过观察防范。

    李逵就琢磨,如何快速攻城?毕竟如今威胁大宋的西夏已经不足为虑,就章惇的尿性,恐怕少不了要对辽国下手。

    真要是到了攻打燕云十六州的份上,李逵也想要试一试破城封王的感觉。

    所以,一套完整的火器攻城方案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为什么用在青塘城头上,只能算他倒霉。

    刘延年对飞廉军展示的武器非常惊叹,他也是知道火炮的人之一,但枢密院优先将这种武器提供给飞廉军和京营使用,秦凤路想要分到新火器,有点痴心妄想了,至少最近一两年不太可能。火炮造价不菲,枢密院也要量力而行。

    主要是大宋的财政是用预算制度,当年的预算制定之后拨款。

    枢密院能省出一笔钱来给飞廉军和京营换装已是不易,更不要说照顾所有的军队了。

    刘延年也只能眼馋不已,他军中的神臂弓数量都不足,要什么火炮?

    李逵回头看了一眼高俅,高俅会意,喊道:“丰璋!”

    “末将在。”

    丰璋戎装出列高喊。

    高俅问:“登城勇士准备上城?”

    在以往,登城之战,往往是炮灰和精锐死士之间的交替。前者是用来消耗守城士兵的体力和战斗意志的数字而已。后者是一锤定音的关键。

    但飞廉军没有炮灰,全军一万多人,都是精锐。根本就不可能让大宋最精锐的士兵去做炮灰。没有炮灰,就只能是死士去冲锋了。

    没有保护的弓弩手,只是长长的工程云梯举在士兵的肩膀,准备冲击。

    而在此前,三三两两盾牌保护的士兵猥琐的靠近了城墙。

    城头的青塘士兵好不容易习惯了大炮动静大,威力小的事实,正好奇宋军又要耍什么阴谋诡计的时候。

    却发现盾牌后面,冷不丁的有士兵往城头仍冒烟的短棒子。

    仔细一看,不是石头。而是一种怪异的长柄投掷武器,砸人准头奇差。平平无奇,无角,无尖,就像是木柄的短棍。但是下一刻,这种看似平平无奇的玩意,突然爆炸了起来。

    这种被大宋枢密院工匠成为轰天雷,李逵却私下里说成手榴弹的武器,弥补了火炮无法打出开花弹的窘境。而且造价也不贵,属于物美价廉的杀人新贵,被李逵寄予厚望。

    顿时,青塘城头一团团爆炸得烟尘升腾起来。

    不同于炮弹必须要大炮发送,手榴弹只要三五十米外就能投掷到城头上。而且发射速度比火炮不知道快了多少,唯一的缺点不是拉环的,要用火折子点着了扔出去才能炸响。

    爆炸之后,弹片飞溅,虽很少能一击命中将人炸死,但只要在一定距离之内,受伤是逃不掉的。

    一时间,城头如滚雷般喧嚣。

    刚刚从寺庙里跑出来,想要一探究竟的青塘大王阿里骨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惊骇道:“神弃我,神要弃我了!”

第610章 大起大落的厮杀

    要问,天下守城池最厉害的和名族是那个?

    华夏。

    要问,天下工城最厉害的名族是那个?

    还是华夏。

    华夏几千年来的历史,永远就是建造城池,然后想方设法的去毁灭城池。这就像是个魔咒,伴随着华夏的兴衰史。

    青塘在当今,连西北的雄城都算不上。没有瓮城,没有箭楼,甚至连城门的千斤闸都没有,更没有护城河,这等简陋的城池,对于准备大量火器的飞廉军来说,破开不算太难。

    登上城楼不久之后,用手榴弹的火力压制就将城门附近的青塘士兵清空。这一步,仅仅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就完成了,可谓神速。重步兵随即下城头,冲入城门之内。

    宋军士卒茫然的发现城门的门洞内,竟然没有堆积石头和木料,城门轻易就被打开了,青塘人一点也不专业。

    这样的结果,让李逵都为之一愣,脑子里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就破城了?”

    就连对李逵有不小意见的河州知州游师雄都纳闷,这青塘唃厮啰国也太不经打了吧?他可记得,当初收复河湟之地,大宋可是耗费无数钱粮,连带着大战十来场,才好不容易将青塘城给打了下来。实际上还不是真打下来的,而是青塘王庭被打怕了,出城投降。

    青塘,作为河湟之地最大的城池,连一柱香都没有坚持住,说起来让人都觉得可疑。

    可问题是城门开了,这总不是假的吧?

    更让人憋屈的是,大伙都没商量过,入城的军队谁为先,谁在后?

    飞廉军,德顺军,德戎军,积石军,还有厢军,谁都没准备好,这城门就开了,太儿戏了!

    种建中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他也是靠李逵最近的大宋官员,为了配合打仗,让他看起来更容易让士兵信任,他将家传的铠甲都穿出来了。虎头鱼鳞铠,金甲战裙,脚蹬猛虎战靴,颇为骚包的猩红色披风迎风飒爽而立,看上去威风凛凛,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城外大军的统帅呢?

    迈开左腿的步伐? 稳重,却势如猛虎出山。

    正面来到李逵面前? 还没等躬身? 种建中发现边上好像有个人影飞快的过来,用余光一瞧? 顿时气个半死,原来是游师雄,游知州。

    你不是说不屑与李逵这样的为伍吗?

    为何要来?

    可游师雄哪管这些? 先声夺人道:“李知州? 让我河州儿郎跟着飞廉军入城吧?”

    种建中顿时着急了,千算万算? 没想到是来抢功的。

    飞廉军破了城门,这是首功,谁也抢不走。

    而种建中和游师雄是为接下来的大功争取机会。一个上司,要是连给属下创造功劳的机会都不知道把握? 哪个部下会真心敬重?

    种建中心里虽着急? 但却保持着名将才有的稳重之气? 微微一笑:“李知州,我德顺军装备齐整,士卒勇武? 还是让我德顺军大头阵吧?”

    李逵没有反应,他并非是无动于衷,而是在等。

    很快,他等的人终于反应过来,冲刺到李逵面前,扑倒在地,诚惶诚恐道:“草原上最伟大的宋国将军,让我等奴仆为主人开道,荡平城中逆贼。”

    种建中和游师雄面面相觑,随后看到他们中间的位置,有个人扑倒在地,身上五花八门的挂着明显不是一套铠甲,而是七拼八凑的零碎,腰间的武器也颇为让人无语,不仅有刀有弓,还有棍子。看装束,显然是被李逵策反的青塘奴隶头子。因为表现出色,让他带领数千奴隶,成了名副其实的奴隶首领。

    他扑倒在李逵面前之后,有样学样,其他奴隶首领也跟着他扑倒在李逵的面前,黑压压的一片,都是人头。

    种建中和游师雄不敢开口,只是各自往前走了一步,以显示其决心。

    但让他们失望的是,李逵的目光落在了青塘奴仆身上。这些人从李逵说动寺院的僧人之后,开始收拢,有的和青塘城内的大贵族有着血海深仇,有的是不满于生命不属于自己的愤怒,还有被僧人极乐世界鼓动来的。

    但是有一点让人很欣慰,这些人都不怕死。

    除了没有任何战术可言,没有完整的武器,有些奴隶还拿着石头和木棒等武器,拥有刀枪的人数最多也就一半左右。

    这样的队伍冲入城内,伤亡会很大。

    但是李逵不在乎,青塘人打青塘人,他不心疼。

    李逵扭头看向了洛桑大和尚,这是他能够在河湟之地,青塘城外包装起来的最有威望的大和尚。作为将来河湟之地注定的教宗,他的态度也很重要:“洛桑活佛,你有什么建议吗?”

    一句佛活,已经把曾经的小寺庙的大和尚激动的面红耳赤,心中万般向往,恨不得立刻飞去大宋的京城拜见大宋皇帝,获得金册,从而名正言顺的成为河湟之地的教宗。他很想对李逵大喊:“城内的大业寺的秃驴是某的对头,最紧要的事就是弄死他们!”

    可惜,这话不符合他如今的尊贵身份。洛桑大和尚对李逵微微欠身道:“全凭李大人做主!”

    李逵骑在战马上,居高临下的用近乎于神灵般的口吻道:“我允许你的人进入青塘城,你们有三天时间解决前半生所有的恩怨,去吧!”

    “沙朗黑遵命!”

    扑倒在地的青塘奴隶首领沙朗黑用力的用额头在地上撞击着,以表明自己的忠诚。说实在的,李逵和很不喜欢沙朗黑这家伙,奴隶是没有姓的,连个名字都取的非常随意。李逵带着飞廉军出现在草原之后,不断的收拢奴隶,沙朗黑就是其中表现最突出的一个家伙。

    他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翻身农奴把歌唱之后,第一时间想到了自己要有一个名字,一个响亮的名字。

    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前主人,沙朗。他也想叫沙朗,不用问,这货想继承前主人的一切……包括前主人的老婆(这个渣滓)。

    然后他发现叫沙朗不霸气,自作主张的认为,黑才是草原上最美丽的元素。所以,取名沙朗黑,有一次李逵问他的名字的来历,他就振振有词地表示:“他要像李逵一样威武英俊,甚至要和李逵一样黑的发亮!”

    当时李逵想砍了这不开眼的厮。要不是这货是个积极分子,要鼓励。李逵说不定让阮小二偷偷去了结了这家伙。

    奴隶大军乱哄哄的,好不容易开始冲杀起来,却给人种乌合之众的感觉。数万奴隶在各自的奴隶头领带领下,开始了有仇报仇,有怨抱怨的泄愤之中。

    沙朗黑不过是其中一个奴隶头领的行为,其他奴隶首领也发现,想要战后获得足够的赏赐和权势,就必须要表现出他们的价值。能够在数万人中脱颖而出的家伙,肯定不傻。

    而青塘城内的贵族老爷们的项上人头,就是他们唾手可及的功劳。

    呼拥而上的奴隶们如同潮水一般冲入了青塘城中。

    而宋军却按兵不动。

    这时候种建中和游师雄都发现了李逵的用意,让青塘人去杀人,那么宋人就能在不沾染,或者少沾染青塘人仇恨的情况下,成为河湟之地最终的主人。

    只是两人的想法有点不同,种建中觉得李逵高瞻远瞩,心中暗叹:“人杰实乃经世之才,此计甚妙。”

    反正最后青塘人的仇恨还是青塘人,管宋人什么事?让青塘人自己自相残杀,这叫隔岸观火,等到青塘人死地差不多了,他再出面,这叫力挽狂澜,反正里里外外的好处都让李逵给占去了。末了,大宋还能更好的控制青塘的人口,加深河湟地区的统治,这才是高明之处。

    但游师雄不这么想,他心头愤恨:“李逵才多大年纪,就学得如此老辣,处处懂得邀买人心,奸贼!”

    关键是,他老人家的立功机会又要渺茫了。

    一队队衣着褴褛,如同花子般的奴隶,双眼透着仇恨的目光,咬着后槽牙,嗷嗷嚎叫着冲进了城门之内。

    喊杀声四起。

    就在城门被打开的那一刻,青塘城内的权贵们脑袋都一阵发麻。

    破城了。

    破城之后呢?

    他们会死,再反抗也无济于事。

    宋军的手段根本就不是青塘人能够应对的强大。可让他们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去年青塘大军刚刚打过宋军,感觉很好欺负的样子。

    这才几个月,就完全大变样了?

    难道他们去年欺负的宋军是假的宋军不成?

    可不管怎么样,如今的青塘城除了殊死一搏之外,并没有别的选择。

    阿里骨哆嗦着拔出腰间的长刀,指向空中,大吼道:“杀宋人!”

    说完,他带头骑上战马冲向了东门。而他身边的侍卫们也是一脸煞气,仿佛不畏生死的冲向了城门。

    在城内的援军抵达之前,新晋的城门守将绒布促已经组织了残余的士兵和冲入城内的敌军战在了一处。

    说实在,破城实在太突然了。

    让他根本就来不及反应,就损失了不少的士卒,好不容易收拢起来的士卒还个个胆寒,畏惧的看着冲进门洞的敌军。

    不过……

    当他们以为末日来临的时候,发现对方的脸和他们差不多,黝黑黝黑的,穿着比他们破烂的多的多。尤其是对方怒吼和嚎叫,似乎他们也能听得懂。再加上对方的武器,几乎没有几个人有铠甲,甚至还看到拿着棍子在人群中充数。害怕变成了愤怒,他们觉得被冒犯了。

    绒布促发现他麾下的士兵的士气竟然神奇的回来了。

    这很诡异,同时也很让人不解。

    为什么宋军派遣的是城外放牧的奴隶攻击他们,而不是用禁军?

    这些炮灰不是应该去冲城墙时用的吗?为什么破城之后让他们进城?难道宋军还看不上青塘城内的权贵的财富?

    但他来不及细想,指挥麾下数百人堵住城中的大道,阻拦蜂拥而至的敌军,怒吼道:“迎敌!”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当正规军遇到了一群刚刚吃饱饭的奴隶,高下立判。

    即便是青塘的正规军,也是正规军,也不能忽视。枪阵,配合着刀盾兵来回的冲杀,让奴隶们节节败退。

    这一幕让爬上城头的沙朗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想要在宋人面前表现,让宋人看到他的才华,而不是让腐朽的青塘唃厮啰国的士兵残杀的存在。作为首领,还是脱颖而出的首领,他肯定有过人之处。奴隶们缺乏弓箭,无法对青塘正规军在正常的厮杀中占到便宜。

    但是奴隶也不是一无是处。

    沙朗黑很快就想到了办法,奴隶们都是放养放牛之类的工作,在枯燥的工作中,学会了一手仍石头的手段。奇准无比,百步外的牛羊,也躲不过去。

    没有弓箭,那么就用石头。

    沙朗黑果断下令:“准备投石!”

    半米多长的羊毛带子,裹着鸡蛋大的石头,用力的旋转起来之后,突然释放。石头嗖的一声飞了出去,带着呼啸冲入了军阵之中。

    就算是穿着铠甲的贵族武士,被投中了石头也要呼痛不已。

    更何况青塘士兵哪里来这么多铠甲?

    中招的士兵无一不惨叫倒地,凄惨嚎叫。尤其是,奴隶们的手段太准,甚至有不少奔着人的脑袋而去,中招到底之后,如同死了般直挺挺倒地,一动不动。

    战局似乎一瞬间扭转了起来,奴隶不断的冲入了城池之中,正规军开始被冲散。

    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防线,再次被冲散。

    突然,从青塘王的府邸,沉重的铁骑,鲜明的铠甲之下,一张张冷酷的脸下的重骑出现,才导致了这场势均力敌的厮杀告一段落。

    奴隶们被重骑冲杀,撞飞,根本就无法抵挡。

    随之而来的青塘正规军不停的围剿,仅仅不到半个时辰,城内主干道的奴隶就被清空了一大片,阿里骨甚至能够眺望到城门洞下的涌入的人群。

    他心头烦躁不已,这些都是青塘的奴隶,在战争时期甚至是最为理想的炮灰。

    可他却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青塘贵族们的奴隶会成为他们的敌人?

    杀戮仿佛是潮水般的袭来,就连城头的飞廉军士兵都放弃了无谓的冲杀。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四处逃散的人。

    好不容易出现得机会,仿佛昙花一现般逝去。

    等到城外大军集结的那一刻,从城内逃出来的奴隶们去一脸庆幸。

    他们活着,还捞了一笔。

    不少奴隶拿着不知是友军,还是敌军的武器,气喘吁吁的坐在地上,拿着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的精良武器,还有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财物,一脸傻笑。

    至于来不及逃跑的倒霉蛋,城内的惨叫还在继续着……结局已经注定。

    游师雄看到这么好的机会,却最终功亏一篑,顿时气地猛锤大腿,口中怒骂道:“竖子不足与谋!”

    也不知道他是在骂谁?

    是青塘的奴隶军?

    还是李逵?

第611章 大人,收了神通吧!

    眼瞅着就要直捣黄龙,一战而克。

    却没想到这帮奴隶也太不堪造就,大好的局面顷刻间丧失,不仅从青塘城内被赶出来,还连带着让飞廉军好不容易控制的城门都失手了。

    倒不是飞廉军实力不强,而是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逃跑的奴隶兵,飞廉军就像是面对奔腾的逆流,也没有办法。

    最后只能灰溜溜的退出了城池。

    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这已经够让人生气了,更让人生气的是,逃跑的奴隶非常自觉的靠拢到宋军边上,还毫无廉耻之心,这才是让人头痛的事。

    早知道,就让自己人去了,但凡宋军攻入了城池,青塘城内的反抗就算是玉石俱焚,也会被宋军给扑灭了。巷战对于宋军来说,手拿把攥般轻松,因为这样的战斗模式,是宋军装备最喜欢的方式。

    军营帅张内,高俅先开口认错:“人杰,都是某的错,飞廉军没有构建城门附近的防御,等到奴隶兵颓败地之时,想要构建已经来不及,丧失了大好的机会。”

    “不怨你,我也没考虑到奴隶兵军纪这般差,都攻入了城池,还能让人给轰出来。”

    “一万,要不要?”

    李逵能有什么办法,他是战役的统帅,威望只有在飞廉军中无敌。真要是让秦凤路的官兵令行禁止,真把刘延年等人当成泥人不成?

    种建中建议道:“要不明日攻城让我德顺军登城吧?碰,七筒。”

    “这个恐怕不成,我刚答应老和尚洛桑,让他去训斥奴隶首领。这些人如今虽不是奴隶的身份,但想要官职,还得拼命,要不然老和尚的作用就小了。他也无法忍受被人压一头的结局。”

    童贯说到这里,紧张的看了一眼李逵,随后很没底气道:“这是人杰让我去说的,不是我自作主张。”

    李逵颔首道:“确实如此,我要是表态,就该杀人了。如今青塘的人太多了? 我去杀人? 会让人离心离德? 如果他们自相残杀? 那是内部分裂。”

    “这办法好,可惜我等将士立功心切。”

    “赏赐不会少,此战之后,草原财富重新分配? 咱们给屯留的军队准备一份? 另外可以余下一份给将士们发下去。不过都是牛羊之类? 比较麻烦。”

    “童贯你怎么不摸牌?”

    “我好像胡了。”

    ……

    帐篷外? 刘延年和游师雄面面相觑? 并没有做声。但目光已经柔和了很多? 不像是之前那么愤怒了

    其实,这主要是游师雄生气? 刘延年倒是无所谓。

    他已经是宣抚副使,在地方上已经做到了武将的极致。除非他被皇帝召入京城? 升官做殿前都指挥使,也就是殿帅? 私下里也可称一声太尉。但这恐怕真不是他敢想的美事? 殿前都指挥使是韩德勤,还就一个位子? 除非将他搞下去。而韩德勤深受皇帝的信任,刘延年根本就没有机会。可以说? 刘延年在秦凤路无欲无求了。

    在李逵来到秦凤路之前,秦凤路的几万兵马都是归他统领。

    武将做到这个份上,就得避嫌。

    争功这种事,能躲就躲。

    要不然皇帝就该睡不着了,皇帝睡不着,他就要倒霉了。

    至于游师雄生气,他是真着急。一直在秦凤路做官,这辈子都没有发达过。已经快耳顺之年,按照大宋的寿命,他已经算是长寿的一类人,说不定那天就要归位。

    游师雄这辈子想的就是能够在告老还乡之前,得到个高官的贴职。

    龙图阁,天章阁等馆阁他都不在乎,能混上就成。学士太高了,他不敢想。直学士,运气好的话,梦里会有。他就想要个四品的‘待制’贴职。别小看这个贴职,大宋大部分转运使都没有这份殊荣。游师雄只要这份殊荣,就心满意足了。

    蔡京当初在四川做转运使的时候,才被加衔‘龙图阁待制’,可见这个贴职官衔很不好弄。当然了,有了‘龙图阁待制’这份贴职,他死了之后,吏部就会按照他的生平仕途,拟订一份谥号,让皇帝批示。

    定下来之后,钦差将圣旨送到蔡京的府邸,然后刻墓碑的时候,就能将谥号刻上去,算是死后殊荣。

    可是,白天一战,让他心情过山车似的难受,他觉得立功都悬了。更不要说告老还乡的时候,获得‘待制’的殊荣了。

    他都开始为自己死后做准备了,好不容易等来的机会,转眼就没了,他能不着急?

    只不过让他想不明白的是,帅帐内虽然谈论的军情,同时还有与军国大事毫不相干的话,让他摸不到头脑。

    游师雄仰起头看向了体态魁梧的刘延年,轻声问:“他们在干嘛?好像说的不全是军情。”

    刘延年低声道:“打麻将。不过你不用担心了,李逵他们自有主张。毕竟飞廉军如今的武器让人惊颤,再次破城应该不难。”

    “什么麻将?”游师雄一直在地方上做官,京城风靡的麻将不知道也情有可原。

    “一种游戏而已。”

    “什么,如此惫懒,辜负了君恩岂不是罪大恶极!”

    “谁在外面?”

    “河州知州……”

    游师雄还想让刘延年自报家门,突然发现只有他一个人站在帅帐外,刘延年早就走了。

    他只好硬着头皮走到了帅帐内,原来李逵几个真的是在打牌,也算是消遣。这时候拟订作战计划,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围城之战,能做的准备也仅仅是打造攻城武器,甚至连派遣探子都不现实。

    游师雄看到李逵等人懈怠军务,顿时气地怒容满面,指着李逵怒道:“老夫要上书陛下,弹劾尔等。”

    李逵肤色比较黑,看不出喜怒。

    但童贯脸白啊,他这辈子就没有遇到这么没眼力见的官员,拿着鸡毛当令箭,登鼻子上脸。

    李逵摸了鼻尖,沉吟道:“明日破城门之后,让河州将士先入城。”

    游师雄犹豫了,秦凤路的士兵不错。即便是厢军也不错,主要是当地的百姓民风彪悍,还有不少羌族士兵,更是骁勇善战,悍不畏死。而且还穷,穷到厢军每月一贯出头的军饷,都能让人心甘情愿的卖命。

    是硬气一把?

    还是面对李逵给出的好处,不为所动,维持世间的正义?

    游师雄胸口起伏了好一阵,最后气短道:“在青塘的奴隶兵之前?”

    “在他们前面。”

    李逵点头允诺。

    游师雄不做纠结,果断背身:“我什么也没看见!”

    说完,背着手悠哉悠哉地离开了帅帐。

    翌日。

    青塘城外,东西南北都有军队出营。

    游师雄觉得有点不对劲,好像不是要猛攻东门的样子了。

    他找到李逵,询问:“李知州,这是何意?”

    “今日三个城门都猛攻,不给青塘王阿里骨以困兽犹斗的机会。”

    这话说的义正言辞,游师雄忽然觉得自己被李逵摆了一道,脸色有点难看。但同时,开始琢磨起来,难道李逵的攻城手段有很多?

    还是决定将所有兵力都投入战场,万一伤亡太大,岂不是老夫为了私心,而害人不浅?

    游师雄但心道:“会不会徒增伤亡,要是如此,老夫于心不忍。”

    “不会,还是和昨天一样,这次我军围困青塘城,就是为了试验军中的新武器,枢密院的工坊拿来多少新武器,我们都要试一试。要不然这仗岂不是白打了?”李逵很大度,不在乎游师雄对他的冒犯:“只是游知州为河州军选个城门吧?”

    游师雄不是童贯,不能随便欺负。

    只不过,前辈的称呼省略了。

    游师雄眉头紧蹙,狐疑道:“哪个城门都可以?”

    “这是自然。对付个小小的青塘唃厮啰而已,已经是困兽犹斗,真以为我大军无法破城?只是游知州还请明白,青塘之前的权贵不倒,我大宋要控制这片膏腴之地,就要费尽心机。”

    说话点到为止,游师雄心中了然。反正是青塘人,死多少和他都没有关系。

    他用力道;“我要东门。”

    “行。”

    李逵身后的飞廉军,问:“想要哪种破城的办法?”

    游师雄懵了,这还有的选?他倍感小心地问:“昨日的轰天雷就很好。老夫就选轰天雷了。”

    “也行。”

    李逵当即下令:“年熹,你带着投石车去南门,用猛火油燃烧弹。去挑选一万奴隶兵攻城。”

    “得令!”

    说完,李逵对刘延年拱手道:“有劳刘宣抚压阵。”

    “不碍事。”

    德戎军跟着年熹的投石车去了南门。

    “丰璋,你带着没良心炮去西门,挑一万奴隶兵工程。”

    “得令!”

    没良心炮是李逵能做到的不是办法的办法,这种武器投掷很近,只有两百米,但是可以投掷出重量超过十斤的炸药包,威力惊人,算是弥补了火炮只能发射实心弹丸的困扰。算是大口径臼炮的变种。

    围三缺一的原因就是青塘城没有北门,城北是山,没法进攻。

    分配妥当之后,进攻开始。

    已经有了对宋军新武器的亲身经历,青塘城内也做好了应对。

    城头安排少量的士兵,不给对方在城头大量杀伤士兵的机会。

    同时,阿里骨也准备了机动的重骑兵,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昨日使用下来效果显著,没理由不用。

    同时,还封锁了部分街道。

    奴隶们冲进城池之后,见人就抢,见人就杀,简直丧心病狂。封锁了城内权贵的府邸,寺庙,官府和王府附近的街道之后,阿里骨这才稍稍放心。

    其实他想要投降,可是宋军如今局面优势明显,他投降的结果会很惨。

    反倒是如果他能够和宋军来回厮杀,让宋人知道了他的厉害,他才有信心让他能更体面的投降。

    打不过,更要打,这是阿里骨最为头痛的事。

    “大王,宋军围困了三座城门,恐怕就要进攻了。”

    “城门堵住了没有?”

    “都堵住了。”

    阿里骨让侍从给他穿戴上了铠甲,而三座城门附近传来的隆隆爆炸声,他已经能坦然面对了。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觉得浑身不得劲,总觉得要发生些什么。

    突然,他看到南门一团烈火冲天而起。

    阿里骨的心态又崩了,嘴角哆嗦着:“神难道要弃我了吗?”

    神灵不神灵的他没法去探究,但是他知道青塘城再次要在风雨摇摆之中。

    而西门的动静,要比东门还要大。

    城外的土丘上,李逵眺目远望,还是目力有点不殆。根本就看不到西门的动静,爆炸声倒是能听到,还能看到似乎是黑色烟雾一团团隆起之物,可惜站的太远,看的不清楚。没良心炮的效果没有近距离观察的直观。

    倒是南门热闹,火光冲天而起的那一刻,一目了然。

    东门,动静虽然不小,和昨日一样,士兵们顺利攻击上城头。

    然后下了城头之后,发现城门被堵住了。

    消息传到城外的那一刻,游师雄摇晃着差点晕倒。堵住了城门,要是清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堵容易,扒开堵住的石头和木料可不是轻松的活。

    而其他几个城门在攻城之后,就有战旗在城门摇晃。

    眼瞅着要攻打进入城池。

    游师雄顿时急了,命令士卒尽快清理。

    一时间,青塘城内四处都是战场。来不及从城门进入的奴隶兵,顺着城墙用绳索下了城头,对城内的守军发动攻击。

    “大王,城南危险。”

    “大王,东城的城门要被打开了。”

    “大王……”

    “滚。”

    阿里骨心累不已,他不是没长眼睛,摇摇欲坠的城防他都已经看在眼里了。可是他能有什么办法,谁知道宋军会发疯,不按昨天的攻城套路来?

    感情受到欺骗的阿里骨也在纠结,但是有一个人却要比他更果断。

    王庭附近的国相府内,国相穆赤对急地困兽般的权贵们道:“诸位,宋人毁灭青塘已经昭然若揭。我等不得不为后事着想。”

    “要不国相我们现在动手?”

    说话的这位,穿着铠甲,但是铠甲内是价格不菲的丝绸,显然身份尊贵。

    穆赤微微摇头道:“王庭的实力并未有大的损失,为今之计只能再等等。”

    “可是哪些卑贱的奴隶可不管这些,我们再不动手,恐怕结局难料。”

    穆赤却坚持道:“唃厮啰氏的实力还在,现在动手,太冒险了。诸位,我只有一个要求,你们的人守住各自府邸,我去大业寺见了巴日勒法师再说。”

    大业寺内,青塘地区身份地位最高的僧人巴日勒老僧坐定,默念着经文,置他面前的穆赤国相于不顾。

    良久,他才长叹一口气道:“寺院是清净之地,老僧不问世事。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但愿你做的是对的。”

    “弟子这么做,也是为了保住我族人的最后一点种子。”

    穆赤走出寺院之后,对一群迎上来的权贵道:“法师答应了迎接宋将,我们可以动手了。”

    厮杀了半日之后,青塘城内得守军的范围被一再压缩。

    可就在这时候,青塘王府发生一场大变故,阿里骨怒目盯着穆赤,怒吼道:“你们背弃了盟约,会下地狱的!”

    穆赤冷冷道:“老夫就怕不答应宋人,今日就要下地狱。带走……”

    李逵也进入了城内,他在东城城楼上搭建了临时的指挥所,可以近距离观察战场。

    城内很惨。

    同时奴隶也很凶猛。

    就在此时,一群青塘武士护着一个老者和僧侣从街头走来,领头的是个能说官话的青塘人,开口就让李逵有点脸上挂不住:“大人,收了神通吧,我们降了!”

第612章 一半是云,一半是雨

    “格日勒,你这个奸贼,你怎么能投降!我以为就我这样会投降,没想到你身为青塘城内最德高望重的高僧,却也投降了。”

    洛桑的话让人颇为无语,好像他背叛青塘还是值得骄傲的事。这家伙对大业寺有着很深的仇恨。尤其是主持格日勒更是让他痛很无比。

    李逵还没来得及开口,他身边的洛桑大和尚却攥着拳头冲到降者面前,指着一个和他同样装束,却比他更像是出家人的大和尚破口大骂。

    旁人莫名其妙,就连李逵也觉得不对劲。

    洛桑大和尚,在宋军进入草原不久,就眼巴巴过来当带路党。目的很简单,他想要成为草原上的宗教之首。

    当然,节操就不说了,早就丢的干干净净。

    但格日勒可是青塘,乃至整个河湟最大寺院的主持,是真正的高僧河湟之地的佛门之首,他竟然也叛变了。

    高僧格日勒看了一眼洛桑,目光颇为不屑,只是淡淡道:“我不过是追崇本心,选择更仁慈的君上而已。这也是佛的指引,我不过是顺势而为。”

    将背叛说的如此有理有据,洛桑肯定没有找个水平。他张了张嘴,发现讲道理,对面的火力有点猛。

    格日勒的想法很简单,良禽择木而栖而已,在大宋,这话读过几本书的人都能听懂。只不过能够将背叛,说的如此风轻云淡的可不多见。

    仅仅一个交锋,立志要成为河湟之地佛门盟主的洛桑捂胸落败,也不是他的气势不够足。而是比卖相,养尊处优的格日勒大和尚更好,也更有气势,那种悲天悯人的虚伪,河湟之地任何一个高僧都学不来。同时比本事,大庙里的经书传承肯定不是小庙宇能够相提并论的。

    “大人!”

    洛桑怼人不过,只好歪着脑袋求李逵帮忙。

    李逵会为洛桑出手?

    别做梦了,对他来说和尚洛桑也好,和尚格日勒也罢,都是一样的,完全没有区别。他们将来可能成为大宋统治河湟之地的工具,仅此而已。

    不过在此之前,李逵要询问对方的来意:“你是青塘城内寺院中地位最尊贵的僧人?”

    “小僧格日勒,有幸成为青塘城内大业寺主持。不敢说最尊贵,只是城内百姓都认识小僧而已。”

    人就怕攀比。

    格日勒给人的感觉不急不缓,有理有节。

    但洛桑的表现就差了很多,甚至给人种急切,上窜下跳的感觉。气度,手腕,都不如人家。

    就像是高僧和野和尚之间的区别那么大。

    格日勒大和尚伸手探出,介绍他左侧的老者道:“这位是国相大人,穆赤。”

    “被捆住的是青塘原先的主人阿里骨。”

    “这么看来,你们是真的选择要投降了?”

    李逵的视线落在了被捆绑起来的人身上? 看上去有种西域人的特征,和青塘当地人的相貌,有着天翻地覆的差距。介绍完了穆赤之后,格日勒躬身对阿里骨拜倒,作用?大概和道歉差不多。再次直腰后,他仿佛根本就不是出卖君主的败类? 而是介绍朋友让李逵认识。

    “宋国来的高官? 青塘无法和强大的大宋交恶。只是青塘以前的王阿里骨却一意孤行,将两个本来和睦的邻居变成了仇敌。曾经种下的错误,是时候需要了解了。但是还请大宋的大人不要对我青塘百姓惩罚? 因为他们是无辜的。”

    “这是阿里骨?”

    种建中没有见过这位传奇的青塘王? 之所以说他传奇,那是因为他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却继承了青塘唃厮啰国的政权。成了继董毡之后新的青塘王。而且继位之后? 为了巩固他的地位? 还娶了西夏老梁太后的女儿? 成为西夏女婿。原因仅仅是,阿里骨认了一个干爹而已? 而这个干爹恰恰是青塘王而已。

    这种奇幻的故事? 竟然落在了大宋邻居的头上。让人不想啧啧称奇都难。

    传言阿里骨是于阗人应该是真的,要不然,他也不会额骨高耸,鼻梁坚挺,关键是皮肤和过于白皙,根本就不是青塘人该有的肤色和样貌。

    “阿里骨,你可知罪?”

    童贯气势汹汹的如同一头恶犬,他身后就是他的依仗李逵,根本就不用担心因为太嚣张,而被揍。

    毕竟是青塘王,阿里骨鄙夷的抬起眼皮看了一眼童贯,嘴角突然冷笑了起来:“我知道你这种人,西夏皇宫里也有。但就是不知道是男人还是女人。”

    “你敢瞧不起咱家?”童贯尖叫道,他是大宋皇帝的奴才,这个阿里骨竟然将他和西夏皇宫的宦官相提并论,是可忍孰不可忍,他恨不得一棍子抽死阿里骨这个蠢货。

    死到临头,还敢大言不惭。

    “阿里骨,你就不怕因为冒犯了咱家,而身首异处?记住,你不过是战败的一个国主,对我大宋来说,你这样的小人物,多如牛毛。你以为咱家真的不敢杀了你吗?”

    “没错,大宋是很强,但是强大,难道就能背信弃义吗?”

    阿里骨根本就不吃童贯的威胁,针锋相对道。

    童贯吞了口唾沫,背信弃义的是先帝神宗皇帝,这话茬他可不敢接。

    童贯跳着脚训斥道:“但现在你成了阶下囚,你的臣子背叛了你,你的臣民远离了你,你的一切都将被剥夺。正所谓成王败寇,你不过是个寇而已,难道还想要我大宋礼遇不成?”

    “宋国的高官,能听老夫说两句吗?”

    穆赤身为国相,在青塘地位显赫,童贯多少也得他一点面子。不过如今不是他做主,他得看李逵的意思行事。

    李逵点头道:“你可以说自己的诉求,不过在此之前,我代表大宋对你们有三个要求。第一个,青塘的国主阿里骨以俘虏的身份,将被我大军带到大宋的京城。这一点,需要你们明白,投降可以,但是人必须要带走。”

    “这是自然。”

    穆赤点头同意,他没有反对,也没有理由反对。阿里骨是青塘王,要是留在青塘,才麻烦了。毕竟身为臣子背叛国君,要是让国君继续活着,不啻于头顶上悬着一把利剑,随时随地都有让他们身首异处的危险。

    李逵抬手,伸出两个手指头,说第二个条件:“青塘的百姓笃行佛教,大宋亦有信奉佛教的百姓。大宋不会干涉百姓信仰,但是洛桑大和尚为大宋付出很多,必须要优待。未来河湟地区将分成两个教区,保留原来的大业寺的地位,同时我大宋将建造另外一座寺院,地位和大业寺等同。这可否有异议?”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格日勒大和尚出面,他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当即点头道:“可以。”

    卖主求荣的洛桑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投靠大宋终于得到了让他想象不到的回报。

    虽然和他期待的最好结果相比还差一些,毕竟他想成为青塘城,乃至整个河湟地区地位最尊贵的大和尚。

    不过和格日勒并列已经是天大的殊荣,与他之前的地位相比,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洛桑能接受。

    就看原本河湟地区的教派首领格日勒的选择,后者并没有要维持寺庙尊严的意思,果断接受。

    三个条件,已经两个条件完美解决。

    李逵说出第三个条件:“青塘废除奴隶,所有人都将成为我大宋的百姓,受大宋保护,任何奴役奴隶的行为都将视为是对大宋律法的挑衅。”

    “这不可能,我们做不到!”

    对于青塘的权贵来说,奴隶是他们最为重要的财富。要比牛羊来的更加的重要。一旦这些财产没有了,这对青塘权贵来说,等于是失去了最贵重的财富,无法接受。

    关键奴隶还不仅仅是财富,奴隶的存在,还将青塘各个阶层固定下来。一旦奴隶的身份变成了平民,那么无疑是对权贵最残酷的挑衅。

    之前两个条件青塘人答应的好好的,可是当李逵说出第三个条件的时候,突然就遭到了强烈的抵制。

    “这个条件不允改变,你们也该清楚,围困青塘城的大部分骑兵,都是奴隶的身份。他们选择大宋的那一刻,就已经不是奴隶了,而是大宋的百姓。本官绝对不允许大宋的百姓成为你们的奴隶。”

    “大人,我们是诚心投诚的啊!”

    “是啊。”李逵很不讲理的冷笑道:“如果你们不诚心投诚,本官就根本不会见你们。而你们等待的结果就是毁灭。包括你们,你们的妻儿,乃至真个家族。”

    “但是青塘城内也有不少奴隶,这些人总没有选择大宋吧?”

    “这个要求老夫不敢答应,要是失去了奴隶,我们这些人连保护自己都做不到。而且,城内还有其他权贵,他们是否接受这个条件,老夫也不敢保证。”毕竟是国相,穆赤没有把话给说死,反而一个劲倒苦水,期望李逵能开恩:“大宋的高官,能否给老夫一天的时间召集青塘的权贵商议,然后做出选择。”

    “可以!”

    “把阿里骨也带走。”

    李逵目送着青塘的权贵们战战兢兢离开的背影,当然也有愤怒,但终究是少数人。

    童贯不解,问李逵:“人杰,为何将阿里骨也送走了?”

    “没事,他们不敢杀他。”李逵冷静道:“我既然提了三个条件,就不怕青塘人不接受。同时,阿里骨作为青塘城内权贵头像最大的筹码,他们也不会将人杀了。更不敢放掉。毕竟他们也知道,背叛了阿里骨之后,他们已经被绑在了大宋的战车上,根本就没有下车的可能。”

    阿里骨既然不能死,更不能放,留着还是个祸害。

    李逵相信青塘的权贵们会审时度势,将阿里骨原原本本的还回来,然后盼着阿里骨永远也不要来青塘。

    毕竟,阿里骨要是被释放了,第一个他要报仇的对象绝对不是大宋,而是以穆赤为代表的青塘权贵阶层。

    所以,阿里骨即便是口吐莲花,也没办法逆转如今的绝境。

    其次,我说过了,要活的,因为大宋的皇帝需要一个活着的青塘王,而不是死了的青塘王。

    “有区别吗?”高俅不太明白,他做官时间短,还体会不到这其中的深意。

    种建中频频点头,仿佛对李逵的深思熟虑非常认同,解释起来:“活着的青塘王对大宋的意义重大,可以威慑投降的青塘权贵。”

    “万一他们不投降了,可怎么办?”

    “没办法,继续厮杀而已。”

    对大宋来说,一个人口凋敝的青塘肯定是更好的青塘。大宋不缺人,缺少的是资源,可以大量繁殖战马的优质草原。而河湟之地无疑是这么一块风水宝地。但也不能杀光了。

    在阿里骨被臣子们叛乱抓住之后,青塘之战已经进入了尾声。

    现在唯一需要谈判的就是奴隶的问题。

    在此之前,李逵给了青塘权贵们一天时间。既然答应了,就要做到。

    不过这次大军退守到城门口附近,控制着青塘成的三个外出城门。并且派遣士卒在城墙上巡逻,等待第二次谈判。

    翌日。

    李逵叫上种建中和游师雄,在东门的城楼上等待青塘权贵谈判投降的事宜。

    穆赤到来的时候,老头子虽看着精神,但行动并不利索,仿佛拖着灌铅的双腿而行。原本种建中等人认为穆赤回去讨论了一天之后,总该答应李逵的要求。

    可是让人诧异的是穆赤来到了李逵面前之后,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自顾自道:“老夫昨日回去之后召集各个部落首领,将李大人的要求说了。可惜,响应者寥寥。大人,并非我等不愿投降。而是失去了奴隶之后,我青塘的权贵将彻底沦落为平民。他们甚至连保护自己的妻儿都做不到,宁愿死也不能接受。”

    “好在老夫颇有几分薄面,商量到最后,总算是有了个结果。我等承认城外的奴隶成为大宋百姓的事实,我们也不会去追究他们离开本家的罪责。但如今还在家中的奴隶,将还是奴隶主的奴仆,这一条无法改变。”

    李逵看了一眼种建中,后者赞同的点点头。

    他们也不是没有想过,万一青塘的贵族们都不答应废除奴隶,那么如何破除僵局。总不能将人都杀光吧?

    真要是把青塘的权贵都杀了,整个青塘恐怕就连一个认字的人都找不出来了。到时候对大宋管辖青塘会有巨大的麻烦。

    所以,河州知州游师雄强烈要求,指定一个可行的备选预案,来应对万一青塘权贵不让步的可能。

    而这份预案已经形成了文字,在李逵得手中。

    见穆赤坚决不答应废奴,于是李逵将准备好的预案拿了出来,归纳起来还是三条:“分区而布道,寺庙分立,这和昨日的条件不变。其次阿里骨送去大宋京城,这个条件不变。唯一变的是城外的追随宋军的奴隶全部成为平民,原先的主人放弃其主人的身份,这是底线。不过青塘权贵们可以保留奴隶,大宋不会再干涉。”

    这个结果早在穆赤的预料中,走出帅帐之后,老头痛苦的撑开双臂,仿佛要膜拜天地似的鬼哭狼嚎:“青塘要变天了啊!”

第613章 挖了唃厮啰的祖坟

    战败者就别想要尊严了。

    即便被李逵很不客气的赶走,没过多久,穆赤舔着老脸,带着四个穿着华丽,但在大宋人眼里过于艳俗的青塘女子再次来到了李逵的军帐之中。

    有道是城下之盟,没有选择。

    青塘权贵的私兵都已经快打光了,如果继续让李逵的兵马在青塘城内肆虐,根本就不用谈判,奴隶们都要自由了。

    因为等到权贵的私兵打光之后,就该奴隶主们死绝了。

    一个彻底被推翻的王朝,还留着财富和珍宝还有什么用?

    “尊贵的大宋李大人,老奴又来了。”穆赤躬身对李逵行礼。

    李逵乜斜的看了一眼穆赤,问:“本官的条件你们答应了?”

    “这个,还在谈。只是大人,你也知道唃厮啰的奴隶们粗鄙不堪,他们即便投靠了大宋,但是这些卑贱的东西怎么可能有感恩之心?”穆赤提着十二万分的小心,偷偷打量了李逵,见李逵没反应,紧张的擦拭了额头的汗珠子,继续道:“大人,没有头人带领的青塘,将无法为大宋提供大宋需要的一切。”

    “二十年前,大宋的荣光已经照耀过河湟的土地,但是你们选择了反叛。”李逵冷笑着说道,放在手中批复的公文,这才抬头道:“背叛过一次的人,不值得信任。而且,去年冬天,你们进攻了我大宋的秦州。”

    “大人,您这样做,会让整个青塘都毁灭的,青塘人是最好的马夫,拥有不输于西夏的骑士,还有最好的牧马人,老奴以为青塘还是有用的。而青塘的背叛并非是我们的意思,阿里骨和西夏联姻之后,他已经背叛了青塘。”穆赤绞尽脑汁盘算着,他不能得罪李逵,还想要请求李逵高抬贵手,放过对青塘的惩罚。至于已经沦为阶下囚的青塘王,成为背锅侠是最好的选择。

    “我要见到诚意,更多的诚意,你们做的还不够。”李逵抬手表示,穆赤可以离开了。

    穆赤无奈,只能回去继续琢磨。

    可他也知道? 琢磨是没用的。李逵表明了要让青塘承受更大的损失? 甚至是惨痛的经历。为了惩戒? 惩戒青塘的反叛。

    但有些事根本就不能深究,阿里骨带领的青塘唃厮啰国,彻底惹怒了大宋。

    惩罚是难免的,但是青塘快承受不住大宋的惩罚了。

    灭国不说了,人快死光了? 这已经不是惩罚? 而是斩尽杀绝了。

    讨价还价失败? 穆赤只能寄希望于青塘的美女能够让李逵的心情有所缓和,推了一把身后的年轻女子,模样俏丽? 身材曼妙,唯独肤色有点暗……

    李逵瞅一眼,心头堵得慌,怒道:“什么意思?想用女人来腐化我大宋官员? 门都没有? 滚? 给我滚出去!”

    李逵发怒是有原因的,并不是说穆赤送来的女人不漂亮,肤色黑一点的巧丽女子很多。穆赤精心挑选的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关键是黑,在太阳底下发亮。

    长相中上,就因为脸黑被归类为丑角的李逵自然无法容忍一个投降都没门路的蕃人,还敢用这等不着痕迹的手段来攻击他英俊的黑脸。

    穆赤心头猛然警醒,他似乎被人坑了。青塘人喜欢黑,可大宋的官员不见得也喜欢啊!

    堂堂一国国相急忙跪倒在地,颤栗道:“老奴并非故意惹怒大人,是有人告诉老奴您老喜欢黑的美女。当然她们几个蒲柳之姿,不入大人眼里,只是老奴想着大人身边有能使唤的女子照顾。老奴马上回去给大人寻找肤白之女。”

    在大宋,送暖床的女子不算是腐化官员。

    大宋的官场,女子送来送去的多了去了。小妾,舞姬,歌姬,各种才色双绝的女子沦为官场结交的礼物,御史也不会管。这是个权势华族最好的时代,李逵自然也不例外。

    李逵早就习惯了,当年苏轼也经常用这些作人情往来。好兄弟,除了正妻不能分享之外,似乎其他的都能共享。

    青塘已经被大宋灭过一次,自然知道大宋文官的尿性。只是没想到拍马屁不成,反而被踢了一脚。

    李逵问:“谁告诉你本官喜黑女?”

    “沙朗黑。”

    “你下去吧!”

    穆赤面对李逵是一点底气都没有,他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同样是宋朝的官员,动不动就冲锋陷阵的王韶,就像是个读书人一样的好说话。

    可是李逵,明明听说此人是和王韶一样的文官,可却有种让人心悸的气势。就像是山上的豹子,眼珠子看人有种猎物的戏谑。

    堂堂唃厮啰国的国相,第一次高喊‘投降’的时候,称呼自己是‘老夫’,按照年纪来说,完全没有问题。可是随着他和宋朝官员的接触,尤其是李逵的接触越来越多之后,他发现自己托大了。从‘老夫’,到‘罪臣’,然后最后万般无奈,称呼自己‘老奴’。

    可是卑躬屈膝并没有获得李逵的好感,甚至李逵根本就漠视青塘人的死亡。

    现在,宋军是不进攻了,但是青塘投靠宋军的奴隶们却一次次对青塘城内的军队发起攻击。

    青塘残余的军队,不仅要提防宋军的雷霆一击。还要应付越来越疯狂的奴隶们,从扎西头领的府邸被攻克之后,奴隶们就像是疯了一样,朝着青塘权贵的府邸发动进攻。他们双眼充血,野兽般的低吼,想要撕裂一切的暴虐,目标就是府邸内的财富。

    就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野兽,激发了奴隶所有的凶残本性。

    如果不遏制,别说宋军参战了。

    就是这些奴隶们的进攻,青塘原先的那些权贵们就吃不消。

    穆赤选择投降,一开始确实有不少人反对。

    但随着损失越来越大,权贵们也催着穆赤尽快和宋军官员达成协议。

    除了奴隶问题,一切都能谈。

    可让穆赤伤脑筋的是,李逵的底线似乎是,除了奴隶之外,一切都不重要。

    宋军出动几万人马,耗费无数钱粮,难道就是为了来解救青塘唃厮啰国的奴隶来了?

    这等鬼话,谁会相信?

    穆赤回到了青塘权贵在城内的控制区域,战争打到现在,完全是青塘人内部的自相残杀。被李逵策反的奴隶们眼馋奴隶主的财物女人,而奴隶主要捍卫自己的财物。

    他刚回到府邸,一群外表狼狈,表情焦虑的贵族冲上来问:“国相,宋人答应了条件吗?”

    穆赤苦笑着摇头:“没有,宋国的大人似乎先要用奴隶惩戒我们去年对宋人发动的攻击。这都是阿里骨的错,却要让我们承担。”

    “杀了阿里骨!”

    “不行,宋国的官员说过,阿里骨要活着送去宋国的都城,我们没有权力杀死他。”

    “可是这样下去,大家都要完蛋。”

    “你们这样乱哄哄的挤做一团有用吗?想要活下去,就将那些卑贱的奴隶都弄死。”穆赤冷颜旁观道:“老夫也知道这是宋人的手段,但是我们有什么办法?宋军要是进攻的话,我们城内的人早就死光了。”

    “可继续下去,我们也会死啊!”

    “你们曾经都是草原上的主人,连奴隶也对付不了,还有什么脸求饶?”

    ……

    乱哄哄的一团糟的场面,让人绝望,尤其是城内还在厮杀。

    “国相,你听?”

    突然,其中一个贵族对穆赤说道:“似乎外面的喊杀声已经小了下去。”

    穆赤急忙带着人往外跑,一边跑,一边喊:“快,去看看!”

    退兵了。

    即便是杀红眼的奴隶们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在宋军的兵锋下选择退兵。这场属于他们的盛宴似乎在此刻要结束了。而终于被受煎熬的青塘贵族们不少喜极而泣,梦魇终于要结束了。

    穆赤再次被推举为舔宋代表,带着从阿里骨王宫里收罗来的肤白……但不貌美的女子,继续他的跪舔李逵之路。

    来到宋军营地的时候,他惊诧的看到那个跳的最欢的奴隶首领沙朗黑正被一个大汉用鞭子抽打的满地打滚。

    穆赤阴霾的心情顿时好了不少,可惜,宋军卫兵阻拦了他。

    “大人在议事,让你等着。”

    军帐内,李逵、种建中,还有游师雄这三个文官席地而坐,而他们身后的书史们正奋笔疾书。

    “李知州,青塘需要人,需要蕃人统治,河湟之地气候恶劣,即便是送土地,关中和中原的百姓也不会愿意来。大宋需要蕃人统治蕃人,死的人已经够多了,要是继续下去,这里将成不毛之地了。”

    游师雄诚恳道,他拉着种建中来,就是为了说服李逵不要再继续杀戮了。

    虽说动手的不是宋军,但是青塘的奴隶们杀人可比宋军狠多了,老头嗅着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忍不住想要作呕。

    李逵颔首道:“前辈这么说,李逵自然认同。那就对今后青塘如何治理议一议。”

    种建中试探道:“李大人可有腹案?”

    种建中没等说完,就被游师雄给打断道:“老夫以为当年王公打下青塘之后,设立州府,兴办书院,安抚地方,这些都卓有成效。可惜王公走后,政策没有贯彻下去,导致了青塘的反复。不如用王公的办法,这样朝堂上也好过关。”

    “王公的办法已经失败过了,用失败的办法来掩盖青塘人的野心,这恐怕不合适。”王韶的办法是大宋对番邦的政策,几乎可以套用一切番邦,和番政。但是李逵却不同意,理由很简单,河湟之地天高皇帝远,加上地广人稀,道路险阻,往往叛乱发生了,援军却迟迟不到,这会造成尾大不掉的顽疾。

    李逵建议道:“本官建议三权分立,彻底解决青塘叛乱的问题。”

    “三权分立,游某人倒想听听李知州的高见。”

    游师雄身为官场前辈,虽说官职比较落魄,混了三十年的小官,好不容易混到了知州,却要被个年轻的毛头小子压着。

    他并不是不服,而是心里难受。

    他大孙子比李逵都年长,可惜,达者为先。李逵是安焘任命的统帅,别说他了,就算是刘延年也不想和李逵争一时长短,李逵能力强大,关键后台也强大,连刘延年都不想得罪的人,游师雄更得罪不起了。心里明知道和李逵争不过,但忍不住嘴上不饶人。

    李逵并没有和游师雄争论的心思,这老头,打又打不得,骂又不能骂,要是激动了躺地上流口水讹人,他就是大爷。

    当然,李逵估摸着进士出身的游师雄做不出这等没脸没皮的事。

    “三权,说白了就是兵权,神权和政权。青塘的兵权必须要归于大宋,蕃兵也好,或是扩建积石军,都不是我们能够讨论的,这个问题可以建议给安学士,让他上报陛下定夺。我要说的是神权,也就是青塘蕃人的信仰,河湟之地的蕃人笃行佛教,但是寺院是方外之地,如何控制就成了我要说的关键。”

    “本官建议在青塘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教区。以大寺院为首,寺院的主持由寺院上报,再经陛下赐封。这样一来,寺院就在我大宋的控制之下。而且寺院不同于藩镇,唃厮啰政权原先就是藩镇,不过我大宋对其无法掌控。但寺院不一样,只要控制了主持的赐封,就能彻底掌控寺院。和尚不会想要当皇帝,而且,他们还会帮着大宋统治河湟地区。”

    “如何统治?”

    “寺院和河湟之地的蕃人首领抢夺资源,包括财富,人口和牲畜。除了青塘城内的大业寺之外,本官建议建造沐恩寺,安置洛桑。”洛桑作为带路党,总不能用完了人将人一脚提走。

    这个提议要比兴建书院靠谱的多,而且都是现成的,种建中当即支持:“本官附议!”

    游师雄脸上挂不住,但心里权衡之下,李逵的建议要比当年王韶用的办法好很多。毕竟兴建书院之类的政策,官员离开之后,就可能被荒废。但是寺庙不会,青塘人笃行佛教,就算是宋人离开了青塘,他们也不会对寺庙不敬。

    “还有政权呢?难道要将阿里骨的后代之中扶持一个做青塘之主吗?”

    游师雄问道。

    大宋以前处理蕃人叛乱,都是这样的手段。

    李逵摇头道:“不考虑唃厮啰的子嗣。我的建议是设立土司,原先青塘地区的权贵,加上投靠我大宋的奴隶都可以赠予土司的官职。但是土司继承人需要去太学深造,成绩合格之后,给予继承人身份。另外,我建议在青塘划分出十个土司辖区。奴隶首领,还有原先的青塘权贵都有五个名额。土司府由朝廷派遣一名长史辅佐,其他官吏都可土司自己任命。”

    游师雄闻听,耳畔如同炸雷,看向李逵的神色,顿时惊恐不已,心中暗道:“好狠的心,这个李人杰竟然是要挖唃厮啰得祖坟!”

    可这个提议真要被采纳之后,青塘就是一盘散沙,自己人都能耗死自己人,根本就不用宋军出手。而且青塘权贵也会答应,做臣子,还是做和土皇帝一样的土司,很好选啊!游师雄闭上眼,甚至能够想到,青塘的权贵们为了得到一个土司的名额,会如何跪舔李逵。

    这可是绝户计啊!某不如他——游师雄如是想到。

    种建中也是一脸呆滞,心说:“太狠了。”

第614章 首功之论

    青塘城外,能够做决定的就三个人。

    李逵,种建中,还有游师雄。因为他们是文官,就这个原因。话语权最大的自然是李逵,但也有限的很,大家都是知州,官阶一样,他最多就多了个直秘阁的贴职。

    又不是什么‘龙图阁待制’、‘直学士’之类的高官贴职,到了知州这个阶层,直秘阁已经不香了。

    从七品的直秘阁贴职,只能去欺负通判以下的小官。

    但不可否认,李逵在三人之中是做最终决定之人。他提出的策略,对大宋,对青塘,都意义重大。可以一举解决青塘的所有历史遗留问题。

    “大人高瞻远瞩,此乃谋万世之策,我大宋西北的一半难题将顿时烟消云散。加上西夏已经不复当年,西北之乱将彻底解决。彞叔服了!”

    种建中苦笑不已,承认别人比他优秀并不难,难的是心服口服。而现在,他无疑是对李逵佩服的无地投地。

    游师雄还想坚持坚持,不过也是在心里。他也知道,王韶的办法可以同化,但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而且政策上百年不变,才能将青塘彻底融入大宋。但这绝对是不可能的,青塘只要有唃厮啰的后裔,有唃厮啰的政权,不可能真心臣服大宋。

    一旦宋军在青塘兵力不足,必然反叛。

    至于李逵的办法,今后青塘城下,大宋人是大宋人,蕃人是蕃人,但是蕃人已经难以离开大宋。他不敢说谁优谁劣,只是王韶的办法是儒家的办法,而李逵的办法是纵横家的办法。但理智告诉他,李逵的办法更好,因为容易,省心,不太可能出现不可控的局面。

    游师雄长叹了一口气,闭着眼睛拱手道:“人杰真是好手段,游某佩服!”

    “驱狼吞虎而已!”李逵说这话绝对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还需要安学士定夺,庙堂和陛下抉择,另外两位的支持断不能少。”

    只要朝廷将李逵的建议批复执行,甚至不用朝廷的批复,只要在秦凤路的安焘点头,李逵就能在青塘推行政权、神权和兵权的分立? 彻底将整个青塘的根基给斩断。河湟地区的权力变成了大宋的宣抚衙门? 青塘地区的土司,还有寺院。土司和寺院还得巴结宋人,维持他们的体面? 叛乱就不可能发生。

    要说不得意? 这是假的,尤其是被同僚佩服赞许? 李逵更是心中得意。

    可惜? 猖狂大笑是不可能的,太嚣张了。另外他还等着河州知州游师雄的点头? 要不然,他总不能连商量都不商量就给安焘建议吧?

    至于游师雄拒绝?

    按照李逵的尿性,他会不理他,排斥他? 鼓励他? 然后当没这人……当然,这一次他不怕游师雄会拒绝,因为他准备一份大礼。

    李逵随即拿出了一份公文? 递给了种建中和游师雄,开口:“既然两位都没有意见,在下就不客气做回主? 还请两位和李联名上书安焘大学士。”

    种建中拿过来看也没看? 当即刷刷签名。

    他清楚李逵不会在文书上做小动作? 丢不起这人。

    尤其是他自从惹怒蔡京被贬谪之后,重新启用,李逵还是保举人之一。从身份上来说,他也应该站在李逵的阵营。

    游师雄倒是仔细看了,正因为他仔细看了,他这才感觉到诧异,看向李逵的表情不自然起来:“人杰老弟,你这是何意?”

    种建中见游师雄发问,目光不解的看向李逵,还以为李逵在文书中动手脚了。

    他倒是不担心自己,而是担心游师雄。

    连他都看出来了,李逵不喜欢游师雄的做派。真要是借着机会公报私仇,他也没办法阻拦。

    只是李逵装愣道:“游前辈,不知有何疑问?”

    前辈!

    前辈!

    游师雄这位科举早十科的老进士,自然指出不了李逵在定边策略上的错误。他不理解的原因是,李逵竟然将带着公文去向安焘禀告的机会竟然给了他,这是首功的待遇。

    他去给安焘报喜,然后跟着安焘去京城给皇帝献俘,所有的好处都让他得了,岂不是荒唐?

    似乎,自己这个出力最小的人,却最后得了最大的功劳。老头脸上有点不解,觉得李逵是否是搞错了。

    “人杰老弟,让愚兄去秦州的意义你应该清楚,这岂不是让愚兄这个愚钝之人,最后得了最大的好处?”

    游师雄心情复杂,他原本以为李逵说话孤傲,不爱搭理人,甚至一意孤行,绝对不听从任何建议。这样的人就是另外一个章惇,不臣服,几乎不可能给好脸色。同时让他不得不佩服的是,李逵的选择每一步都是对的,这就像是作弊,游戏作弊也就算了,打仗作弊,这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啊。

    按理说,李逵性格和章惇很像,自然不会将他的功劳分润出去,尤其是首功还让出去的道理。

    平心而论,能够打下青塘,俘虏阿里骨,缺了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唯独不能缺了李逵。

    可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李逵把功劳让出来了,这让游师雄如何能够平静,他哆嗦道:“人杰,你难道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一份过得去的贴职。”

    李逵这话很气人啊,二十岁不到,做官两年,你凭什么看不起起步至少是‘待制’的贴职,怎么说也是从四品的高官啊!

    关键是,有了‘待制’的贴职,就算是步入了大宋决策层。

    史书上有记录,算是名垂青史。

    同时,死后礼部大概率会拟订谥号,大宋对功臣的褒扬,恩泽子孙。

    里里外外都是利益,可没想到李逵竟然看不上?

    种建中见游师雄有种心痛到马上风的上头,急忙解释道:“游前辈,你是治平元年的进士,德高望重……”

    游师雄急忙摆手道:“当不得,只是虚度年华而已。比起两位贤达实在是让人汗颜。老夫仕途虚度三十载,腐朽之年,怎么能与两位争辉?”

    “老前辈,听我说!”种建中打断了游师雄的谦让,治平元年的进士厉不厉害?算起来是当今圣上赵煦爷爷登基那年的进士。相比李逵这种官场粉嫩,种建中这样的荫补官来说,资历老,年纪大,唯独就是官运不佳而已。

    “老前辈,你为官三十年,都是在秦凤路,对秦凤路有感情。而且相比人杰,你的资历也够,如果这份奏折以你为主,将来朝廷必将委以秦凤路的宣抚使,甚至兵马总管都可能。而人杰年纪太小,官场资历也不够,您总不愿意让我等将士辛辛苦苦打下来的青塘,再从大宋的版图让出去吧?”

    “不能够,老夫就是豁出命去,也不能答应。”

    游师雄摇头道:“可是这和人杰首功没有冲突,再说人杰资历不足,彞叔你也为官二十年,怎么也说如此丧气话?”

    种建中懊恼着叹气:“老前辈有所不知,我是荫补官,而且出身将门,只是拜了横渠先生为师,才选了文官。可毕竟没有进士出身,朝廷不太可能将一路的军政交于我手。”

    这是自曝其短,游师雄颇为尴尬道:“愚兄不知,让彞叔为难了。”

    “不碍事。”说这话的时候,种建中幽怨的看向了李逵,种建中这辈子被人揭短最多的对头,就是李逵这厮。

    “前辈,你就不要推辞了。之所以我和人杰商量之后推你为首功,一来立功多少,相爷、陛下都清楚,不会让人杰委屈,只是时候未到,不能勉强;其次,安焘大学士在朝堂上和李枢密交好,与章相交恶,不仅交恶章相,和苏相,蔡卞、曾布等人都关系不佳。”

    “人杰怕到时候报他首功,朝堂上的不合会让秦凤路出现变数。派遣我们几个之外的人坐镇秦凤路,毕竟安大学士早晚要回进的,来人必然是安大学士的对头。爱屋及乌,恐怕到时候好不容易创下的大好局面,会出现重大变故,要是如此局面给毁了,岂不是可惜!”

    “这……”

    游师雄犹豫了,他听种建中这么一说,确实反应过来,李逵要首功没用。

    种建中要首功只能是害他自己。

    选来选去,最后这个好运气就落在了他的头上。可论功劳,他是三人之中最小的。至于其他人,根本就没有资格争夺。首功只能在他们三个文官之中分。李逵就不说了,兰州歼灭了青塘至少一半精锐,让阿里骨无精兵可用。青塘破城,也是他指挥之下完成的大功。

    即便是种建中,也是兰州破城之后不久就和李逵汇合,围困青塘,种建中的德顺军是第一支赶到青塘的秦凤路当地禁军。

    这些都不论,光说朝廷可能发下来的功劳,秦凤路文官之首,军政大权独揽。

    要是小便宜,游师雄占了就占了,可是破天的功劳,他脸上抹不开。

    “这可能是‘直学士’的殊荣啊!”

    种建中抱拳对游师雄道:“还请前辈不要推辞。”

    可他心里在滴血啊!

    ‘直学士’的贴职官衔,恐怕他这辈子都没有指望了。没办法,他也想要,可是实力不允许啊!如果他也是进士出身,就凭李逵任人唯亲的做派,肯定少不了他。

    李逵也诚恳道:“如果没有更好的策略,请前辈不要更改三分青塘的策略,在下感激不尽。”

    “愚兄厚颜,谢过两位贤达!”

    游师雄激动的站起来,对李逵和种建中作揖倒地。

    两人急忙起身扶起了游师雄,后者保证:“只要游某人在秦凤路一天,断不让两位贤弟失望。”

    翌日。

    游师雄带着沦为阶下囚的青塘王阿里骨赶去秦州。从青塘王,沦为阶下囚,甚至连国家的根基都连被拔起之后,阿里骨不复当初的狂妄,蔫了吧唧的如同一颗暴晒过的菘菜。

    狠归狠,对青塘唃厮啰狠毒,但对大宋来说,是天大的善举。

    等朝堂同意了李逵的建议,可以预见,今后青塘将是一盘散沙。都是土司,谁也不会服谁。中间还有新旧权贵之间的仇恨,还有寺庙在里头搅和,大宋的官员以后来青塘当官就是爸爸!

    甭管哪方面都得巴结。

    这就是权谋,还是堂堂正正的权谋。

    青塘的寺院僧侣拒绝不了,青塘的老牌权贵无法拒绝,青塘的新贵奴隶首领感激涕零。不仅如此,而且今后肯定会互相猜忌,互相防备。所有的土司都只能依靠大宋,将大宋作为靠山。即便有土司会因为自大而不满大宋的统治,仅仅周边的土司就能教育他做人,甚至不用大宋出兵。

    相比种建中想要用安抚,游师雄沿用王韶的计策,李逵的计策虽然毒了一些,但是真不见得会有多少人会恨他。

    也不会有多少人会恨大宋。

    因为土司虽然地盘小了,但都是土皇帝。

    比在青塘王阿里骨麾下做臣子的日子肯定要顺心的多,至于那些拿起武器的奴隶,更是如此,如果没有大宋,没有李逵的出现,他们这辈子是奴隶,他们的后代也是奴隶。

    僧侣寺庙也不会反对和不满,毕竟也是既得利益者。

    唯独青塘唃厮啰国,这个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小国彻底四分五裂,将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种建中想起以前在延安府,李逵一副惫懒的样子,不处理公文,整日游手好闲,那是因为李逵不屑于将精力消耗在琐碎之中。反观自己,曾经对李逵破多怨言,以为李逵是欺负下属,故意让他忙的停不下来。

    可一场青塘之战,李逵不仅仅在军事上高他不知道多少。

    青塘之战的胜利,鼓动青塘在野外放牧的奴隶才是胜利的关键。没有奴隶的加入宋军,青塘还是一个整体,是宋军非常难啃的硬骨头。正因为有了奴隶的反抗,青塘的权贵们不仅要防御宋军,还要防备奴隶的叛乱,实力一降再降。

    就这份洞察,种建中就认为自己办不到。

    还有就是分裂青塘,表面上青塘被分裂了,但是青塘活下来得所有人都会感激李逵。唯独出局的青塘王阿里骨会恨李逵,但是一个阶下之囚而已,李逵怎么可能在意?

    就李逵的手段,别说以后了,就是现在阿里骨被放出来,宋军不动手,他也要死在自己人手里。

    阿里骨要是不死,其他人怎么做土司,怎么当土皇帝?

    秦州。

    从京兆府,中原,甚至四川路送来的物资堆积如山。

    从西军之中抽调的两万人马也将赶来,种种迹象表明,决战的时刻终于要到来了。

    这日,安焘巡视完军营和仓库之后,信心大增。幻想着他一战定乾坤的日子终于要到了。他对跟随在身边的李云道:“李云,不要怪老夫压着你不让你参战,而是老夫要将你用在关键的时刻。”

    “末将不敢,只是学士不了解我兄长,恐怕已经晚了。”

    “不可能,说什么胡话!你兄长李逵兵法娴熟,怎么可能等不到老夫带着大军赶去?如今机会来了,青塘决战……”

    李云张了张嘴,他想要给安焘解释他根本就没想过李逵打败仗,而是……

    “报——”

    “禀告大人,我军青塘大捷,大破青塘,青塘蕃王阿里骨被俘,河州知州游师雄押解俘虏,正在往秦州赶来。”

    安焘怔怔地看着传令兵,揉了揉眼眶,还以为幻听了。

第615章 朕,果然是天命之主!

    堂堂大宋禁军二把手,平日里都是四平八稳的大佬范,可是这次,他竟然扑到了传令兵的面前,一把夺走对方双手平举过头顶的军情公文,丝毫没有稳重的样子。

    公文很短,甚至给了一种糊弄人的感觉。

    通篇就说了军队的功劳,飞廉军,德顺、德戎、积石四军的功劳,也算是面面俱到。可是战争的过程,竟然没写。

    看字,这份糊弄人的军情肯定出自李逵之手。

    这家伙,如今已经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睡觉,哪有心思给安焘说什么战斗如何惨烈,我大宋禁军如同英武,并且自吹自擂自己如何英明神勇。

    这些都是虚的,但只要是个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没李逵,不行!

    “为何没有军报,没有交战过程,没有伤亡统计……”

    安焘薅住传令兵的衣襟,气地用口水喷了传令兵一脸。被大宋决策层大佬的咆哮给吓傻的传令兵,歪着脑袋,想躲却不敢躲的别扭样子,苦着脸道:“大人,小人一直在路上传递军情,并不知情啊!”

    “废物,要你何用?”

    “大人,饶命啊!”传令兵下的扑倒在地上,哀求。

    安焘傻眼了,他虽然是枢密院的二把手,同知枢密这样的正二品文官,在朝中可是和副相平级。可说起来,他和军队的士兵,校尉,将军接触的并不多。之前说的不过是气话,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传令兵当真了。

    文官,顶级大佬,对军户士兵说——要你何用!

    这话可大可小,往大了说,要杀人了。

    往小了说,一顿毒打肯定少不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大宋的文官带兵的时候,往往会用这种喜怒无常的雷霆手段,威慑军队。韩琦如此,章惇也这样,甚至来年沈括等人也会做。反正杀个禁军而已,即便是校尉?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安焘还不明白? 他要是继续发怒? 可怜的传令兵要被他吓死了。李云见状? 急忙躬身对安焘到:“大人,我来问吧?”

    “你来,让他将青塘看到的都说出来。”

    安焘在气头上,筹备一个月的物资没用上也就罢了? 关键是他根本就不知道稀里糊涂的就赢了? 怎么打赢的?仿佛他就像是个糊涂蛋似的? 被蒙在鼓里? 问题是? 他才是秦凤路、乃至整个西军所有兵马的统帅啊!

    李云伸手搀传令兵? 对方一脸惊恐道:“将军,小人冤枉呐!”

    “没人惩罚你? 起来说话?”

    大宋的士卒面对文官都会忍不住腿肚子打转,这位也不例外。好在李云是武将? 总算是明白了自己是虚惊一场。可惜被安焘吓了一通之后,他腿脚发抖? 根本就站不起来。苦着脸无辜道:“小人对将军敬仰万分? 还是跪着说话,不然心中不安。”

    看破也不说破? 李云只是微微蹙眉,对秦凤路的禁军士卒的好感度大大降低。

    这比鄜延路的爷们差远了? 延府的士卒一个个都是好汉子,就算是京营的爷们上战场容易拉夸,但气势上从来没有怂过。

    反倒是秦凤路的人,面对上官,连站都站不住,还能干啥?

    李云忍者心头的不耐烦问:“军报上说青塘城被攻破了,那么你应该进过青塘城了?”

    “将军,我进去过。”

    “说说城内的情况,伤亡如何,士卒的士气如何?”

    传令兵陷入了一段美好的略带伤感的回忆之中:“将军,青塘城比较惨,到处都是战死的人,卑职去的时候正好在清理城内的尸体,一大车一大车的往城外拉。都是唃厮啰人……我大宋的士卒情绪很好,还有送上门的好处。”

    “说重点!”

    安焘忍不住了,脸色黝黑的盯着传令兵,谁让你说唃厮啰人的死活了?让你说大宋的士卒伤亡如何?

    可传令兵真的是走马观花,他入城内之后,马上去了李逵的帅帐,就连伤兵营都没有进入过。更不要说清楚宋军的伤亡情况了。

    不过经过他仔细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现象:“大人,将军,我军伤亡应该不大,大伙儿脸上都快活着呢?”

    快活?

    李云心头咯噔一紧,这种情况似乎自己以前和李逵厮混的时候经常碰到。只有发财的时候才高兴,可问题是,攻略青塘大宋应该是去收复失地,是用王化来感化这些蕃民,真要是纵兵洗劫青塘城,那么以后宋人岂不是要和唃厮啰人成死仇了?

    传令兵丝毫没有觉察到李云的担心,自顾自的说着:“青塘城内死的男人太多了,女人一下子就多了出来。青塘人也热情,把女人往军营里送……”

    “够了!”

    安焘听不下去了,他是文臣,总有自己的道德底线。要是没看到,也就算了。可是听到了,却还要装作没听到,老头挺不舒服。

    惩戒李逵更不可能。

    李逵是他看重的人才,也是他拉拢来秦凤路的能人。总不能干活的时候求人,等到活干好了,就给人穿小鞋吧!

    可是祸害城池,欺辱外族,这种事情可大可小。传到了京城,就会被无限放大。他总觉得李逵这样的聪明人,不会干这样的糊涂事。毕竟,御史都是一群疯狗,逮住人就往死里祸害的搅屎棍。他就怕李逵到时候因此被御史盯上,连他都没脸见李逵。

    打发走了传令兵,安焘不由地紧张起来,询问李云:“李云,人杰那里虽大胜,但是万一御下不严的消息传到了京城,是要出大乱子的。你说人杰会不会被小人鼓动了?”

    这话李云不太敢回,主要是在他的印象里,李逵祸害人,根本就不用人鼓动啊!

    但有一点他可以肯定,用美色想要拉李逵下水,根本就没戏。

    李云断然否定道:“大人,此事恐怕要等游师雄大人来秦州之后,才能问清楚。不过,按照我对我族兄的了解,他这会儿多半不会在青塘城内,也不会被美色迷惑。”

    “不在青唐城?他还能去打吐蕃不成?”安焘失笑着指出李云的错处,李逵在安焘眼里是很可靠的年轻人,干事有冲劲,为人有担当,他刚打下青塘城,怎么可能会不在青塘城呢?

    不过,安焘还是对李云的建议上心了,一连派出了三波传信的骑兵去下达军令。

    游师雄刚从青塘下到兰州,还没喘口气的功夫,军令又来了,让他即刻启辰,去渭州复命。

    游师雄不解,为什么秦州变成了渭州?

    原来安焘实在等不及,自己带着人去渭州迎接。主要是他对青塘战役两眼一抹黑,身为堂堂西军兵马全权总管,却连青塘之战如何胜的都不清楚,万一皇帝的天使来了秦州询问,让他怎么说?

    不同于军队,大宋军中已经有信鸽的使用。

    能传递紧要的消息,军报这样动则几千字的公文往来,根本就不可能用信鸽传递。但是皇城司的信息传递就简单的多了,而且军中还有童贯这个监军,多半携带了信鸽,信鸽飞行只要两天就能将青塘城已经攻破的消息传递给皇城司,只要消息进了皇城司,不出半个时辰皇帝就会知晓。

    皇帝知道青塘大捷,自然会第一时间派遣天使来秦凤路。

    这个过程,甚至可能比游师雄从青塘赶到秦州都要快。甚至安焘猜测,朝堂上已经知道了西北大捷的消息。

    这让他不得不着急起来。

    距离青塘城破已经两天了,城内的街道还是破破烂烂,不少还有烟熏火燎的痕迹,但好在城内的血腥味总算是被宋军懈怠的石灰等防疫物资给掩盖了下去。

    要不是宋军如今不少住在了城内,宋军也不会帮青塘人清理街道。

    但自己住就不一样了。

    童贯一如既往的去他豢养的信鸽笼子边转悠了一圈,四五天过去了,怎么京城还没有消息?

    不行,他还得给皇城司写秘折。

    青塘打下来了,他身为监军,功劳也是不小。

    幻想着成就传世美名的童贯写好了简短的秘折,塞进了鸽子叫上的柱筒里,温柔的捋着鸽子的后背,一会儿笑,一会儿愁,最后还是将鸽子用力抛向了空中。

    他哪里知道,皇帝早在一天前就知道了消息。

    可是不敢信,以为错了。

    大宋朝堂正在转动帝国机器,到处收刮府库的物资,准备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大决战,还没等开打,你说赢了,这不是耽误事吗?大伙儿的功劳怎么算?户部和枢密院吵了半个月的架,岂不是白吵了?

    垂拱殿,郝随站在了皇帝的身边,如今的郝随,一改之前在宫中和皇城外两头讨好的做事风格,一心一意跟着皇帝。早朝前,皇帝不急不缓的吃着烧饼和羊汤,好有精力在朝堂上和相公们斗智斗勇。随着对国事的了解越来越多,赵煦越来越觉察到了相公们的不好对付。

    他不仅要对国事知之甚详,还要能有决断之能。这对于政治经验并不太丰富的赵煦来说,确实非常不容易。

    好在郝随如今听话,还能帮着他出出主意。只是郝随如今的心思只在宫里和家里,和相公们的往来已经绝迹。虽说,按规矩内省押班宦官以前都需要将宫中的部分消息传递给宰相,但显然,如今的皇帝对这种恶政深恶痛绝。

    郝随也不敢头铁和皇帝对着来,另外,他有儿子了。

    自从有了儿子,郝随整个人都变了。变得顾家,一有空就往家里跑。别看孩子的爹不是他,但是养在他家里,就是他儿子。

    唯一吃亏的是他府邸的女人,不知道便宜了京城街头多少闲汉。好在孩子长的喜人,眉清目秀的,看着就不像是普通人家的种。

    有时候郝随也会琢磨,自己为什么要借种?

    领养一个不香吗?

    大宋宦官娶妻是潮流,但生子,郝随绝对是独一份。大部分宦官娶妻,只是为了让自己有面子。可生儿子,确实有心无力。宦官也是官员,也有品级,官职高了,甚至可以荫补子孙后代。领养一个嗣子,也是正常宦官的做法。

    郝随是另辟蹊径,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

    自从他府中的小妾生了儿子之后,他总觉得在宫中,宫女们对他的眼神有些鄙夷之色。朝臣似乎也和他保持了相当的距离,深怕名声被郝随给毁了。但郝随还是甘之如饴,养育郝家麒麟儿,幸福乐无边。

    “郝随,你说枢密院职方司会不会已经得到了青塘大捷的消息?这几日,都不见李清臣讨论河湟之战的建议,他不会隐忍着等着给章相公难堪?”

    皇帝放下了奏章,从青塘来京城的快报,路途遥远,肯定要比信鸽晚上几天。但职方司作为大宋军队的情报机构,在禁军之中都有探子,也有自己的信息传递渠道,并不会比皇帝知道前线的消息晚多少。

    可李清臣的按兵不动,让皇帝不由怀疑起来。

    “陛下,奴婢想李枢密要是接到了消息,多半也不敢相信。”

    赵煦缓缓点头,心说:“还真有这个可能,他不是也不信吗?”

    郝随立刻从假寐的状态醒来,这才是宦官当值的正常操作。

    平日里要让皇帝感觉不到身边人的存在,一旦皇帝要问话的时候,立刻精神饱满,思维敏捷。可是此事郝随也猜不透,按照他对李逵的了解,童贯的秘折应该是真得。可消息传递的太简单了,就一行字‘十九,大军克青塘城,俘青塘王阿里骨一下五万余’。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信鸽也带不了长篇阔论,可问题是,这消息太震撼了,郝随不敢信,皇帝也不敢信。

    援军,武器装备物资都没送到前线,就已经把唃厮啰国从国王到臣子一锅端了?

    那么青塘唃厮啰国的十万大军呢?

    去哪儿了?

    就是十万头猪让人来杀,也不至于一下子被如此轻松的宰杀吧?去年底,整个秦凤路被青塘唃厮啰的十万大军给揍的溃不成军,龟缩在几个大城内,才躲过一劫。

    “启奏陛下,李枢相求见!”

    “还不快请。”

    在早朝之前,李清臣特意求见,一定是特别重要的事,赵煦急切的从龙椅上站起来:“快请。”

    李清臣匆忙赶来,手捧着奏章递给了郝随之后,心情激荡道:“陛下,大喜啊!我军在河湟之地一战定乾坤!”

    赵煦紧了紧拳头,藏在了龙袍的衣袂之下,心头激荡不已,忍不住想要大吼:“朕,果然是天命之主!”

第616章 来吧,互相伤害!

    垂拱殿内,君臣互相矜持起来。

    皇帝在琢磨,李清臣特意在上朝之前赶来和他见面,难道仅仅是说一声,青唐城打下来了?

    这不符合李清臣的做派,同时,枢密院有职方司传递消息,难道皇帝的皇城司消息传递会比枢密院慢?

    不可能的。

    唯一的解释就是,李清臣向他靠拢了。

    在此之前,赵煦虽亲政了,可以询问大宋国事,履行皇帝的职责。但实际上,章惇也好,蔡卞也罢,在政务和国事上,都没有太把皇帝当回事。就连李清臣也是如此,枢密院让他和安焘弄得铁桶一般,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没有亲政的时候,因为宣仁太后不还政,让十七岁的赵煦很不满。

    当时祖母和孙子之间出现了很大的隔阂,导致在宣仁太后薨后,赵煦就迫不及待的清理元祐时期的老臣。

    可是亲政之后才明白,他是有过问朝政的资格,也有掌舵大宋的权力了。

    而且大臣们,还是他钦点的,可是他自认为是肱骨之臣的大臣并没有太将他当回事。具体表现在,赵煦在讲道理,摆事实上,被一群智商超群,经验丰富,手段老辣的大臣欺负的团团转。他还不能表现出来情绪上的不对劲,显得自己无能。

    往往只能用拖延,稀泥的手段,找回点面子。

    这皇帝当的憋屈啊!

    也许是有了这些经历,赵煦更清楚当初宣仁太后不让他亲政的原因,因为他亲不亲政,没什么两样。朝堂上的事,还是相公们说了算,和他这个皇帝关系不大,和太皇太后也无关。

    或许正因为这种感悟,让赵煦有了将吕大防调回京城的打算。

    帝王术,终究还是要平衡。

    新党的动作,实在是让他这个皇帝也头痛不已。

    现在,机会来了。西夏和河湟的接连胜利,让他拥有足够政绩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同时,也有了限制章惇权力的想法。

    李清臣偷偷拜见皇帝? 显然是要和章惇等人割裂。唯一让赵煦举棋不定的是,李清臣能否让他信任? 此人也是变法派的中坚。这让赵煦颇为为难? 要是有个能商量的人就好了。比如说李逵……可惜,李逵远在千里之外。

    李清臣倒是平静,站在垂拱殿中? 做闭目养神状。

    赵煦还是嫩了一点? 要是老辣的仁宗皇帝? 或许这会儿就让李清臣走了。皇帝对臣子的表现不用刻意,只要记住就可以了。可是赵煦经验不足,还迫切的想要掌控朝堂的主动权,这才僵持了起来。不过,时间不长? 赵煦就有了决定:“李卿? 青塘大捷的消息? 该不该耿在朝堂上公布?”

    相比章惇、蔡卞、苏辙等人? 皇帝和李清臣肯定是第一时间得到战争的情报。

    其他人恐怕要等军报抵达京城之后才恍然大悟。

    李清臣睁开眼,嘴角微微扬了扬? 他对皇帝的反应有足够的信心,这让赵煦很难受? 他仿佛又被看穿了。

    “陛下? 臣以为,消息是否真实,需要军报和监军的秘折抵达京城入了通进司之后,抄报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之后才能确定消息属实。在此之前,臣以为需要谨慎对待消息。”

    果然,李清臣的来意表露了出来,他就想偷着乐,然后看着章惇几个上窜下跳的出大力,然后偷偷踹一脚。

    皇帝赵煦愣了愣,随即对李清臣的想法很感兴趣,不过他也有担忧:“李卿,如今京城匠作、兵器二监,兵部、工部二堂所属工坊、府库物资都已经筹集优先供应西军。可如今西军大胜,显然用不着如此多的物资,如果户部要启运这批物资,该如何决断?”

    “拖——”

    “军情如火,旁人不知,相公势必会着急。”赵煦缓缓道。

    李清臣笑道:“等瞒不住的时候,就告诉他。”

    赵煦正眼敲了一眼李清臣,心说:“这家伙够坏的,不过……他挺喜欢。”

    赵煦耷拉着眼皮,沉吟道:“就按李卿的做。”

    “臣告退!”

    等到人走了,赵煦似乎自言自语,又似乎问郝随:“也不知道是得是失?”

    “陛下英明!”

    郝随身为宦官,他真参与不了相公们和皇帝的斗智斗勇,皇帝不把他当人看,难道相公们会把他当人看?

    这种筹谋,他根本就参与不上,也不敢搀和。以前他被章惇等人当小厮一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今,他幡然醒悟,决心一心一意跟着皇帝。可是让他参与国事,郝随水平完全不够,只能站在皇帝的身后,狐假虎威的大喊一声:“陛下威武!”

    赵煦没指望郝随能给出好建议,只是笑着骂了一句:“老货!”

    这种明里是骂,暗地里亲近的举动,让郝随心花怒放,一张皱巴巴的脸,愣是挤弄成了包子。

    皇帝赵煦心情大好之下,询问:“你和李逵共事默契,你能说一说,李逵的做事风格吗?”

    郝随愣了愣,随即心里苦笑不已。他是和李逵共事默契,但问题是,李逵根本就不听他的,如果他想要擅自独断,还要被李逵镇压。这种情况下,除非宁死不屈,只能言听计从了。加上宦官怂了不丢脸,能不默契吗?

    可话不能这么说,李逵是郝随为数不多的靠山,他在李逵身上捞了不少功勋。要是背后说人坏话,这还是人吗?

    当然,宦官这么做无可厚非。

    可郝随自认为自己是讲义气的人,当即打包票道:“奴婢跟着李逵做事,只要相信一个事实即可!”

    皇帝好奇道:“什么事实?”

    “他做的比奴婢好!”

    郝随献媚道。

    听到这话,皇帝赵煦也乐了,要说李逵能力不行,恐怕连和他关系很僵的蔡卞等人都说不出口。郝随和李逵一起共事,确实只要听李逵的就行了。

    早朝开始。

    这日的议题还是物资运送,还有军队抽调。

    章惇眯着眼睛看了一眼李清臣,他这段日子越来越多的干涉枢密院的政务,已经让李清臣很不满了。

    当然,章惇更想要做的是赶走李清臣,想要对付李清臣,就要将安焘给解决掉。

    眼下大战在即,如果李清臣配合不利,确实是个不错的机会。

    “陛下,臣有本上奏!”

    中书舍人严冲出班后,从笏板后将奏章递给了小黄门。然后开始朗声开口:“自六月来,秦凤路筹备对青塘唃厮啰反攻,但枢密院屡屡做事不利,恐我秦凤路大军孤立无援。各地抽调的两万兵马,军纪不佳,操练懈怠之顽疾。臣弹劾枢密使李清臣,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谋其政,贻误军情。”

    “混账。”李清臣可不是什么好脾气,对周冲怒道:“军国大事,哪里是你一个小小的中书舍人多嘴的份?”

    “本官不定你个越权之罪,还以为人人都能插手枢密院的事了!”

    中书舍人虽然品级不算高,但身为宰相章惇的马仔,严冲自然深知自己的职责,先让李清臣动怒,然后自然有其他人围剿。

    严冲笑道:“李枢密,下官就不明白了,如今我中书省内都在为收复河湟之地筹谋,有道是居庙堂之高承其位,如今我大宋正值戡难,还分什么枢密院和中书省?再说了,章相执掌中书,权知兵事,我等都事堂属员,自然有参政议政之责。”

    “章相,这是你的意思?”

    李清臣弃了严冲,反而找上了章惇。

    章惇淡淡道:“李枢密,官家允我知兵权,但是你的枢密院却连一点消息都不让老夫知道。老夫还以为这知兵的差遣不过是说说而已。”

    “章相想要知道什么,不妨直说?”

    李清臣冷笑连连,心说:他终于忍不住了。

    章惇是个说一不二的人,掌控欲非常强。他身为宰相,如今打仗了,枢密院却连中书省派人进驻都拒绝,这让他非常恼怒。要是他没有知兵权的差遣,自然不会多嘴,当然那时候该他闹情绪了。宰相没有知兵的差遣,是不能过问军事的,这是权责,谁也不能例外。

    可如今章惇有了这个权力,却根本就找不到机会参与战争谋划之中,他如何甘心?

    章惇冷哼了一声,目光冷冽道:“老夫认为安焘在秦凤路,统帅西军二十万大军,却做事混乱不堪。如今大战在即,老夫为大宋社稷想,安焘不合适继续做永兴军路兵马大总管,同知枢密院职权重大,一旦国有大事,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老夫以为换人是最好的办法。”

    “章相可有人选?”

    “邢恕即可。”

    用邢恕接替安焘,这是章惇准备给曾布上眼药,而且章惇早就看透了邢恕,这货只要给了甜头,立马就能拉拢过来。

    这一招,既打压了曾布,又削弱了枢密院李清臣,一旦李清臣保不住安焘,就能间隙了李清臣和安焘的同盟,一箭三雕,最是妥当。

    邢恕偷偷用余光瞄了一眼曾布,心中彩旗招展,他想去啊!

    刑部尚书虽说也是二品大员。

    可比起同知枢密院来说,啥也不是。

    至少,安焘可以和蔡卞平起平坐,而他却要受蔡卞的管。谁让蔡卞是尚书仆射呢?

    李清臣仿佛被章惇逼到了墙角,面带挣扎,却用力持着笏板不做声。章惇以为李清臣词穷,但却根本没有想到李清臣是故意示弱。

    而李清臣很快就找到了个突破口:“户部物资迟迟没有押运,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户部做事不利,总不能是安焘的责任吧?”

    章惇微微失望,他也知道想要动安焘不容易。正二品的高官,使相的全职,就凭借没影子的做事不利,就想要撸掉安焘,确实有点想当然了。但这是插钉子,只要安焘在秦凤路遭遇一场惨败,章惇就会毫不犹豫立刻下手,将其驱赶出朝堂。眼下还不行,不过按照他的想法,这一天不远了。

    “元度又要掌管其他部堂,还要兼管户部都堂之责,他一个人如何忙的过来?”章惇随即对皇帝建议道:“陛下,臣以为户部尚书不能空悬,得安排有能之士担任,宜早不宜晚。”

    “章相可有人选?”

    对于官员任免,皇帝赵煦并没有太好的人选。毕竟,变法派能用的人都用了。他亲政时间太短,也无法了解太多的朝臣。

    干脆,他将举荐的事交给章惇算了。

    章惇躬身道:“蔡京尚可!”

    “蔡京,无德,德行有亏之人,如何能委以重任?”

    李清臣当即反对,蔡京好不容易被挤出京城,怎么可能还让他回来?就连皇帝,对蔡京也颇为不喜。

    唯独章惇对蔡京好感不减,主要是因为蔡京管钱确实是把好手。

    如果换个人,皇帝或许答应了,但是蔡京?

    皇帝心头顿时涌上一片厌恶之色,这样的人难道章惇也要保吗?

    李清臣觉察到这是个不错的机会,他原先担心安焘在西北作战不利,让章惇找了机会背后刺一刀。可是如今这危机已经解开了,要是此时背刺章惇一刀,或许……想到就做,李清臣故意冷笑出声:“蔡京贪财,四处售卖招牌。他在户部尚书任上,京城的商会货栈的招牌十张有六七张都是他写的。三十贯一张招牌,他也抹得开脸做。不过说起来,他这个人,人品低劣,但字还尚可,比自誉为二王之后的某人要好很多。”

    自称书法当朝第一,直逼二王的这人就是章惇。

    李清臣这是撕破脸,给他添堵啊!

    “蔡京的字,比他好吗?”章惇自问。

    蔡京写的招牌,京城满大街都是,很不值钱。堂堂朝廷的二品大员,润笔费只有三十贯,岂不是贻笑大方?

    可说起来,蔡京的字还真不错。章惇……觉得他们应该差不多。

    章惇原先不吹嘘自己的书法了得,早年的时候他吹嘘自己的文章,可惜当时的文坛宗师欧阳修根本就没看到他的优秀。直接了当的说,苏轼和李清臣能齐名,之后苏辙、曾巩等人随后。压根就没有章惇什么事,这老师白叫了!

    章惇气地之后从来不提师承。

    之后他吹嘘过自己的诗词,可惜,嘉佑四年太凶残,苏轼、苏辙、曾巩……他怎么可能排得上号。屡遭打击的章惇再也不敢吹嘘诗词,只说这是小道而已。

    最后无奈,他只好吹嘘自己书法了得。

    可问题是,他书法还真算不上当世第一,第十都不见得有希望。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他们都活得好好的,要是拿这几位的书法和章惇的放一起,高下立判。要不是看在章惇是宰相,大家都忍了,也不会传言章惇书法当世第一。要是硬加上身份,米芾不是进士出身,章惇还能比一比。其他几个,科举也不比章惇差,加上字是真好,章惇断然没有超越的可能。

    即便是米芾,虽说是后辈,比苏轼等人他们年纪都要小。可米芾也不是没有根基的人,他母亲是神宗皇帝的奶娘,神宗皇帝和米芾可是奶兄弟。还是高太后身边的宫正,深得皇家信任。如果让皇帝说句公道话,米芾肯定要比章惇亲近。

    李清臣当场戳破了章惇文人最后的遮羞布,让章惇大怒,当即不管不顾的皇帝道:“官家,如今正是朝堂的用人之际,当以大战为重。蔡京虽有小错,但臣为其担保,许其戴罪立功!”

    李清臣施施然跟在章惇身后,他看到了皇帝的为难,同时也看到了章惇的霸道。宰相给罪臣担保,这和逼宫有什么区别?

    置朝廷律法于何地?

    李清臣当即也担保一人,却让章惇大惊失色:“臣以为,禹州知州吕大防任户部尚书足可,不用舍近求远。”

    吕大防?

    这可是保守派。

    在朝堂上孤立无援的苏辙闻听李清臣的举荐,还以为这家伙疯了。随即,觉得这是个机会,当即下场支持:“臣附议,吕大防有在宰相之才,户部交给他,无碍。”

    皇帝高兴了,吕大防是他琢磨过权衡朝堂得一把好刀,几次旁敲侧击,都让章惇给否决了。这次,李清臣建议,苏辙附议,他自然要点头同意:“吕卿自朕登基时就庇护我大宋社稷,如今断不可让良臣寒心。”

    “官家,不可!”

    章惇反对道:“吕大防虽有薄才,但今日这户部尚书不同往昔,筹备西进河湟之战才是首务。臣恐怕吕大防离京多日,力不从心。”

    李清臣转了个身,抬起眼皮看了一眼躬身的章惇,突然装出懊恼的样子,语气阴恻恻的开口:“那个章相,其实本官有一事正在核实,不知该不该告诉你。但你有知兵权,本官左思右想还是得告诉你。”

    章惇迟迟不见皇帝答应,正在懊恼,扭头盯着李清臣咬牙道:“何事!”

    “此事是职方司从河湟之地传来,枢密院还在核查,没有等到回馈。想来也觉得蹊跷,拥有十万大军的青塘城已经被我大军攻克,只是战损和军报未到,下官……”

    “匹夫,尔敢阴我!”

    章惇撩起袖子怒冲上来,李清臣急忙将手中的笏板单手前撑,一招仙人指路挡在章惇面前。别看他面色淡定,心中慌地一逼。

    他和章惇都是老头子,但章惇是用剑高手,还亲自杀过人,自己却连只鸡都不曾杀过……冷汗渐渐的从额头渗出。

第617章 这是信不过老夫啊!

    “枢相!”

    “走开,老夫无事!”

    李清臣一把推过属下,这时候来关心,刚才老夫差点被章惇这个奸贼祸害,你们人在哪儿呢?他靠着大殿的楠木柱子,惊魂未定的喘着粗气,暗暗恼怒:“老夫差点死了!”

    散朝之后,章惇负气而走,李清臣捂着胸口一脸后怕。

    好在章惇也不敢在朝堂上大打出手,要不然,他这个宰相就落下了个行止不端的臭名声。可是,生死之间有大恐怖,李清臣就在之前,确切的感受到了恐怖如同摧城般袭来的绝望。

    老夫的金牌护卫哪儿去了!

    要不是安焘不在,安能让章惇如此嚣张?

    打是不可能打起来的,但李清臣也被章惇吓地够呛。要是安焘在,根本就不用李清臣挺身,安焘就会站在章惇面前,用睥睨天下的眼神藐视章惇,仿佛在说:“来啊!来杀我啊!老夫死给你看!”

    动手安焘肯定不是章惇的对手,但是安焘敢死,就问章惇怕不怕!

    安焘是御史台出来的狠人,这地方出小人,但是量产最多的是愣头青,根本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安焘就是这样的性格。性如烈火,但武力弱的跟只鸡似的,要是被他赖上,不脱层皮,休想脱身。

    李清臣和安焘相比差很多,他气势上不如安焘,加上章惇来的突然,他心态崩了。

    要不然,也不会在朝堂上丢了个大脸。

    当然,章惇也不好受,李清臣打架不是对手,指桑骂槐的本事章惇也要差很远。俩人算是平分秋色。尤其是这老匹夫写文章骂人的手段着实高明,纵观变法派之内文采最好的蔡卞几个,也不是人家老李的对手。

    皇城,都事堂。

    杨畏跟在章惇身后,苦笑道:“相爷,之前您冲动了。”

    “老夫也是被气疯了,没想到李清臣这厮如此可恶,为了自保? 不惜拉来了吕大防。”章惇愤愤不平道? 随即摇头狐疑:“不对,这事官家也应该知道,他们应该达成了默契。”

    “相爷? 你是说皇城司和职方司都获得了从青塘送来的飞鸽快报?然后故意压着不说,好让我等一头撞上去?”杨畏惊诧不已? 要说李清臣这样做,完全可能。

    章惇长叹道:“官家对权力分配不满了。”

    杨畏紧蹙眉头,心中难掩不安:“这样一来? 变法推行就要出问题了。”他虽然这样说? 可心里想的更多? 皇帝是否对章惇已经不慢了?

    “不碍事? 吕大防还算是个懂进退的人。他能在王公面前隐忍,自然也能在老夫面前隐忍。只要老夫做的比他好就行了。再说了? 如今变法各项都已经实施,就吕大防,掀不起风狼来。”章惇语气颇为不屑,他看不起人的毛病又犯了。滋长他的脾气暴涨的原因,还有大宋对西夏和河湟之地接连的大胜,让章惇短期内不会因为小过失,而被弹劾。

    可是章惇看轻吕大防的反应,让杨畏颇有怨言。

    这让杨畏很担心,人家吕大防比您早当宰相,你凭什么看不起人家?

    可这话只能埋在心里,老奸巨猾的杨畏可不是冲动的邢恕,动不动就往前蹦哒。他夹在变法派和保守派中间,两头示好,却还屡屡升官,本来就是个芦苇派,也不知道保守派强势的时候,还能不能回的去?

    唯一让章惇难受的是,他的宰相政绩似乎不太好看。除了对西夏和河湟之地的用兵成功,他毫无建树。

    一旦西军解除了西夏和青塘两个大麻烦,占用赋税四成左右的西北将彻底不需要大量军费和物资。朝政自然被释放出来,到时候朝廷根本就不用变法,因为赋税根本就用不掉。到时候保守派就有了和变法派正面对抗的底气。

    大宋的财政危机解决了,用不到变法派了。

    除非到时候大宋遇到了更大的危机。除去了西夏和青塘,能够称得上大宋对手的就只能是辽国了。可问题是,和辽国交战,大宋有胜的机会吗?到时候章惇是否能够控制朝政已经不重要,不要成为替罪羊已经很不错了。

    再说,和辽国交恶,皇帝愿意吗?

    比手段,李清臣不比章惇差多少,可是皇帝就不一样了。

    吕大防想要回朝,自然没有阻碍的理由。毕竟吕大防离开朝堂,是护送宣仁太后的灵柩下葬,按道理,大丧之后,就该回到朝堂。

    可他回朝的事被章惇故意压了下来,要不然,当时范纯仁、苏辙、吕大防都在,新党怎么搬到保守派?

    而刚刚亲政的皇帝,当时对吕大防非常不喜。因为吕大防虽然没有慢待过皇帝,但他是宣仁太后的亲信,皇帝和太皇太后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吕大防自然不会被皇帝喜欢。

    可此一时彼一时,皇帝在亲政之后,越来越想要控制朝堂。但这时候已经晚了,尚书省有蔡卞掌控,六部都是变法派的人。都事堂自然是章惇的一言堂,加上李清臣也是变法派的重要人物,自然不会允许保守派大佬重回朝堂。

    所有人都反对的情况下,皇帝也是无可奈何。

    要不是这次李清臣觉察到了不妙,也不会和皇帝同气连枝,一旦吕大防回到了朝堂,章惇又要头痛了。

    他也知道,皇帝不满了。

    不满的原因是,皇帝对自己的话语权觉得不够。

    可架空皇帝,正是章惇等人的想法。倒不是想他独断乾坤,章惇从骨子里还是个读书人,他有读书人的骄傲。同时他也读书人想要名垂千古的名声。这就不得不让他和皇权之间有一场博弈。这场博弈并非是将赵煦打压下去,而是让赵煦能够按照章惇的想法来管理大宋。

    加上,大宋的官场制度已经很成熟,皇帝上不上朝都影响不大。这种情况下,文官自然想让皇帝消停一点,可赵煦是皇帝,是天下共主,他怎么能忍受自己活成了祥瑞?

    可皇帝赵煦并不愿意这么做。

    历史上,章惇真的差点成功了。皇帝赵煦完全按照了变法派的想法去统治大宋。可惜,赵煦短命,没几年就死了。而章惇如此显赫的威望,却输给了一个女人,向太后。

    失败后的章惇,留下个奸佞的名声,直到两宋结束,也没有被平反。甚至他一家子都受到了拖累。

    如今的局势来看,章惇想要做到他期望的那种程度,肯定不现实了。

    吕大防还没有回京,但是变法派已经哀鸿一片。这并不包括李清臣等人。在章惇和李清臣之间因为市易法等实施中出现争论,他们之间的同盟就已经破裂了。

    之后两人更是互不退让,以至于势同水火。

    有人哀愁,当然就有人欢喜。

    刘世安和苏辙就在一起喝小酒,他们说什么也想不到,作为皇帝曾经的眼中钉,不仅在朝堂风云变幻之中站稳了下来,就算是范纯仁离开了中枢,对保守派的影响很大。但是吕大防回来,绝对是意外之喜。

    “子由兄,这次吕公能顺利回朝,子瞻兄的徒孙可帮了不小的忙。”刘安世放下了酒盏,琢磨着以前对李逵太苛刻,忽然间发现自己狭隘了。有本事的人,凭什么他看不上?即便李逵的施政水平他看不到,但是打仗的水平,大宋谁比得上?

    刘安世由衷道:“我得对他关照一点。”

    殿上虎要关照人,让苏辙非常诧异。一般来说,刘安世这家伙要关照人,基本上是往死里怼。

    可李逵不一样,章惇在殿上不敢动手打人,但李逵就保不齐了。苏辙担忧道:“不知李逵有什么地方得罪了老弟?”

    刘安世觉得苏辙对他有偏见,憋屈道:“我是好心!”

    “勘磨他?”

    “不是,我要举荐李逵。”

    刘安世对苏辙的反应很不满,梗着脖子道:“曾经我以为李逵太势利,而且还是帝党一派的人,还有可能陷入后宫的争夺之中。这样的人小弟自然是看不上的。可最近小弟也在省察自身,发现自己除了一腔浩然正气之外,对军政的了解实在太少。就像是安焘,他之前在枢密院,不可一世,可是他是同知枢密院,对兵事却一知半解都不知。”

    “要是小弟以后也步了安焘的后尘,要是没个人帮衬,说不定就要栽了!”

    “此话不假。”

    苏辙想起他在延安府的短暂军事生涯,要不是李逵只身去了西夏,将整个西夏内部都搅和的天翻地覆,他在鄜延路就会搞的灰头土脸。更不要说,之后西军北线大胜之后,因为李逵的功劳没有立刻赏赐,连带着他也沾光了不少。

    可苏辙很不解,刘安世在朝堂上,官职是御史中丞,管理的是御史台。他要举荐李逵,能去哪里?

    就他对李逵的了解,这家伙对官职很挑剔。部堂的郎官他看不上,也不喜欢做,真要是和之前一样养在皇城里,他更是惫懒的不行。整日在皇城里闲逛,然后琢磨着做一场大事情,比如说拆掉天章阁之类的,让人头痛不已。

    “器之,你说要举荐李逵,难不成想要让李逵宣抚秦凤路?”

    “小看我?”

    别看宣抚使之类的官职,有点封疆大吏的意思。但是在大宋,由于官职之间设置了诸多的障碍,宣抚使只有在战区,或者边境战争频发的地区才有面。当然,秦凤路的宣抚使很重要,刚打下来的青塘需要安抚,地方需要镇压,这个官职也算是实权满满。

    可是对于大宋京官来看,地方上的官职都是渣渣。除非像是范纯仁这样,顶着宰相的待遇,以观文殿大学士的身份,总管边境一路,才算是一方大佬。

    但论影响力,和京官差远了。

    刘安世笑道:“我准备将他拉倒御史台,李逵爱惹事就让他惹,御史台我的话还是能管用的,他惹出天大的麻烦我都给他兜着。”

    刘安世对自己很自信,认为李逵这样的官场新人,惹些小麻烦,对他来说都不是个事。

    苏辙犹豫了片刻,迟疑道:“器之,我建议你还多考虑,这事不简单。”

    他总不能说在延安府,自己都降不住李逵吧?

    要是这话说出来,他堂堂副相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可刘安世头铁,还以为苏辙的话里有话:“子由兄,你总不该和我抢吧?”

    “不会!”

    苏辙掩饰着尴尬,连忙将自己撇清。他门下省不要李逵这样的人才,怕大门都被拆了。

    刘安世脑补了一阵,觉得会有人和他要抢李逵,决心先下手为强。

    不过这话他不能对苏辙说,万一……

    苏辙也有这个想法,他抢不过人家。毕竟,李逵算起来也是苏门弟子,真要是比人情,苏辙可要比他有优势的多。刘安世觉得自己得偷偷的行动,别让人看出来了。

    ~~~~~~~~~~~~~~~~~

    渭州。

    游师雄紧赶慢赶,终于看到了渭州的城墙。

    浑身酸痛的敲着后背,有种身子骨要散架似的,辛劳。

    “打旗,骑兵净街!”

    这是要入城了,游师雄大小也是个知州,如今带兵打仗,还是大胜而还。虽说打胜仗和他没什么关系,但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军中代表。

    旗帜刚打出来,城门就有大队的骑兵冲出来,一水的黑盔黑甲,战马踢踏在坚硬的弹石路面上,发出鼓点般的萧杀之意。

    “大人,好像是大学士的车架出来了。”

    “不可能吧?”

    游师雄说话间撩开了车帘子,定睛一瞧,还真是。整个秦凤路,除了安焘之外,没有人会打出三品大员以上的车驾。

    刘延年虽然也是三品官,但他是将门,平日出行骑兵护卫就够了,不像文官出行,动不动就摆开整套的仪仗。尤其是安焘这次来秦凤路,是有开府权的,也就是说,他要是不管不顾,可以打一品大员的仪仗。

    只不过,安焘是文官,懂得韬光养晦,不会做的太过。

    “辛苦,众将士辛苦了!”

    “安大人辛苦!”

    “为大宋贺!”

    “万胜!”

    面对凯旋之士,安焘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合拢过。等到游师雄将军中厚厚的军报递给安焘之后,他这才仿佛松懈了下来。

    拉着游师雄轻声问道:“人杰呢?”

    “他没来,人在青塘。城内还没有安定,青塘各部也多有仇恨,他要是离开,恐青塘有变。”

    安焘颔首道:“可惜了!”

    游师雄之前还以为自己在李逵心目中很重要,在路上小半个月,他天天如同铁蚕豆在锅里那般被车板颠了个七荤八素。最后还真让他颠出了个道理:“因为他最没用,才被派遣来了秦州。”

    李逵是走不开,但是种建中呢?

    他难道也走不开?

    渭州去年就受过青塘的祸祸,如今百姓听到青塘城都破了,当即城内商贾组织起来热闹的庆功宴,百姓,士兵,商贾,无一雀跃欢庆大胜。

    而安焘却迫不及待的将游师雄拉倒了官舍,询问青塘之战。

    一边看着军报,一边询问战况。

    游师雄虽经历的不多,没有经历过李逵拉拢各部落奴隶得过程,对于怎么就突然围了青塘城还是一知半解。

    可安焘却听得颇为畅快,尤其是他还看过了曾经的青塘王阿里骨成了阶下囚,更是心中豪迈,但他看过军报之后,安焘抬起眼皮盯着游师雄良久,幽怨道:“这是信不过老夫啊!”

    游师雄闻听,大为惊恐,却不知安焘为什么会这么说?

第618章 佛不争,和尚不能忍

    “学士为何有如此一说?”

    游师雄虽说是老资历了,为官三十年,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要不是官运不佳,如今早就应该在朝堂上成为决策层一员了。

    当然,他既不是变法派,也是保守派,连芦苇骑墙派也轮不上。

    对于安焘这样的大佬发出的任何感叹,都要战战兢兢。

    安焘捏着下巴上的胡须,所有所思道:“是不是李逵和种建中都怕功劳太大,也故意不提自己的功勋?”

    收复河湟之地,破青塘城,生俘青塘王阿里骨,这样的功劳,给个学士错错有余。关键还快,快到大宋后方的物资都没有送到前线,战争就已经打完了。这省了至少千万贯的花费,功劳大了去了。按照安焘的心思,给个龙图阁学士都不过分。

    当年王韶收复河湟之地,一步登天,回京做了枢密使。

    要不是王韶官场根基不稳,加上又是变法派和保守派斗的死去活来的关键时候,枢密院让个外人做主,王安石和吕公著都不放心。眼热的人更多,这才被弹劾丢了枢密使的官职。至于说是武夫做枢密使的传言才被排挤,根本就是胡说八道。王韶是进士及第,殿试前三的出身,他和将门有什么关系?

    但李逵和种建中不一样,他们资历不足以和王韶相提并论。

    凭借收复失地,开疆拓土,擒拿敌酋的功劳,给个学士不过分吧?

    龙图,天章,都行啊!

    游师雄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他有点坐立不安起来。仿佛自己做了天怒人怨的恶事似的,让他心惊胆战:“使相,我……”

    “和你无关。你当初给陛下上书《安边策》,如今河湟初定,这份功劳自然不会少了你。老夫愤恨的是,有功之人因朝堂之争,而不敢出头。都是章惇这匹夫,老夫回京之后定不饶了他!”

    安焘气势汹汹地发泄着心头的不满? 当然他也有这个资格。

    可是游师雄却听后更怕了。他根基浅,关系薄,真架不住朝堂大佬之间的厮杀。稍有不慎,就要万劫不复。

    安焘章惇? 他都得罪不起啊!

    别说他们了? 就算是安焘和章惇在朝堂上的门人,他也不敢得罪。

    安焘见游师雄也不是扛得住压力的人? 干脆摆摆手道:“罢了? 此事和你无关? 你就不要参与了。”

    说完,他又有点迟疑,按道理? 他应该去青塘前线巡视,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可就怕皇帝因为大胜突然召见他,他真不敢离开秦州太远。

    果然? 两天之后,皇帝的敕令来了? 褒奖了秦凤路诸军的勇武? 同时催促安焘回朝。

    来的宦官姓刘? 安焘也认识? 随口问了几句:“朝堂上最近有什么消息?”

    “禀学士,吕公要回来了。”

    刘宦官位卑言轻,面对安焘真的不敢摆出天使的驾驶出来。他只好如实说道。

    安焘闻听吕大防要会朝,顿时炸了:“他一个后辈也敢妄称吕公?我呸!要是吕公著也就罢了,他也配?”

    “是咱家的错,咱家多嘴了!”

    面对盛怒之下的安焘,刘宦官果断认怂。宫里的宦官,品级都不高,外出虽代表了皇帝,可皇帝有时候在朝臣面前不好用,更不要说宦官了。恰恰安焘就是在朝堂上可以给皇帝添堵的人之一。

    安焘嫌弃的如同打发苍蝇似的鄙夷:“和你无关,老夫就是看不惯这等小人。这老小子回京,恐怕陛下出力不少吧?”

    安焘稍微琢磨就发现,吕大防回京对谁最有利。

    还不是皇帝?

    如今河湟之地已收复,连青塘王都被活捉了,今后大宋的战马也不缺了。

    宰相章惇说什么也要沾一分光,李清臣和他安焘的枢密院,自然是功高盖世。

    可刘宦官却低声道:“是枢相提议的。”

    这话信息量很大,安焘眸子突然一凛,顿时有了些许的明悟。这并不是他愿意看到的结果,按照时间来算,李清臣上奏让吕大防主持户部,肯定是在得到了军情消息之后。那么问题就来了,当李清臣有足够的功勋去抵御章惇不断渗透枢密院的手段,为什么还要邀请吕大防?

    相比李清臣这样的变法派,安焘不参与变法,也不会盲从于保守派,他对吕大防没有任何不满。

    但他从这件事上已经觉察到了李清臣在京城一个人快挡不住章惇了。

    这恐怕就是李清臣建议吕大防主持户部的原因,同时西夏进入防御,河湟之地被收复,大宋在财政、军事上都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这时候用大刀阔斧的变法,已经不符合大宋的利益。很多新法已经不适合当下的大宋,这恐怕才是李清臣的真正原因。

    他要修改新法,却发现章惇是个铁腕手段的固执家伙,根本就不为所动。

    “你下去吧!明日老夫带着青塘王阿里骨与你一起回京。”

    “咱家告退!”

    安焘上次出京的时候,行色匆忙,随员精简。但回去的时候大不一样了,浩浩荡荡的车队,甚至还有军队护送。

    毕竟在大宋边境恶心了大宋十多年的青塘王阿里骨也将被押解赴京。

    路上安大佬端坐在车上的气度,随便一个文官都能看出安焘的不同,过一段时间,气势涨几分,过一段时间,气势又涨了,这是敛气术,吵架必备的修行秘法。让游师雄惊叹不已,这位可是去京城找章惇晦气的主,自己跟着安焘,会不会被章惇认为他是安焘的跟班?

    游师雄有点后悔跟着去京城了,要是他在河湟,天高皇帝远,即便轮不到首功,但朝廷也不会厚此薄彼。

    要是运气好一点,得个‘龙图阁待制’的贴官,他的仕途也就算是圆满了。

    “老夫为何要担负如此厄运?”

    游师雄不敢在安焘面前称自己为老夫,虽说他俩岁数差不多大。都是花甲之年的老头子了,可是安焘自称‘老夫’那是身份地位的诠释,而他……那是自贱。

    想来想去,游师雄觉得自己这趟帝都之旅不安生。而他官场的执念除了四品官以上致仕之外,还有就是收复河湟之地。

    前一个目标到了京城就会得到;后一个目标,已经完成。

    游师雄幽怨地盯着安焘的车驾,自言自语道:“老夫是不是应该准备致仕了?”

    要是换个人,他这个年纪肯定不舍得不做官。文官身体好的很多,像是文彦博,九十多岁了,还活得好好的。

    游师雄不同于文彦博,他出身普通,又长期在西北边疆,身体早就是千疮百孔,一身的疾病,只是短时间要不了命而已。不仅他比同年人精力上大为不如,而且一旦操劳,就浑身疼痛,苦不堪言。没想到,游师雄在功成名就之后,第一个想的会是退隐。

    ~~~~~~~~~~~~~~

    青塘城内。

    数千大宋的匠人指挥着青塘人修葺着城内被毁掉的房屋。

    到处都是工地,要是让青塘人去管理,早就是乱糟糟的一片。好在,种建中经验丰富,擅长各种营造工程。

    不仅几万人的工作没有耽搁,而且城内毁掉的房屋很快就修缮了起来。

    才短短不到一个月,青塘城恢复了往日的样子,甚至看不出来这座城池刚刚经历过一场战争。

    城东的一座府邸,种建中胳膊底下夹着一团样图,匆匆来到了楼梯口。噔噔噔上楼之后,看到鲁达坐在榻上打呼噜。

    呼呼呼——

    种建中暗中好笑:“这小子昨日又喝醉了,真不明白,酒有那么好喝吗?”

    “鲁达,醒醒,你家大人回来了!”

    鲁达撑开眼皮,迷迷糊糊的看到是种建中,顿时没好气道:“种大人,骗人是小人行径。”

    说话间,鲁达撑了个懒腰,张开大嘴打着哈气。

    种建中果断后退两步,捂着嘴一阵嫌弃,瓮声道:“你小子吃什么了,全是腐臭之味?”

    鲁达嘿嘿傻笑道:“是肉,这里肉多,吃多了嘴难受。对了,种大人,你来是不是城内的房子都已经修好了?”

    “没错,都修好了,街道房屋焕然一新,比破城之前更显得整洁气派。”种建中是个做事较真的人,他虽然对李逵让他修房子很不满,但还是尽心尽职的做完了。

    鲁达用手掌在房中的水盆里沾了点水,随意抹了一把,大呼:“畅快!”随即跟着种建中出门巡视城中。

    看着井然有序的街道,修缮一新的房屋,即便有些房子已经无法修缮了,而被清理出了空地,种上点花草,不仅不会给人突兀的感觉,反而有种错落有致的趣味。鲁达忍不住举起大拇指对种建中道:“种大人,真有你的,您老在青唐城修城绝对屈才了。”

    种建中冷哼一声,没好脸色道:“你说我该去哪里修城池?”

    “皇城,给皇帝修皇宫才能显出您老的真本事。”鲁达和种建中熟的很,根本就没有在意彼此的官职身份,说笑着。算起来,她也算是半个种家人。他父辈是跟着种谔征战的亲卫。

    种建中没好气道:“我是受够了这工匠头子,你家大人到底出城去做什么了,为何还不回来?”

    “这个,大人去城外抓捕青塘余孽了,一时半伙儿回不来。不过您老真是厉害,一眼就猜出了大人接下来交代的事。”说话间,鲁达从胸口摸出个污迹斑斑的锦囊,递给了种建中。

    “李逵这话也就是护送傻子。他招揽青塘奴隶的时候就许诺过,二十头羊,一匹马,五头牛为代价,给予自由自身。如今青塘城打下来了,许诺也发出去了。还给了一笔赏赐,青塘城内的权贵和新土司头子们都用手里财物招揽手下。主要是在城外,主人死了的奴隶都有机会获得这份财物。他们听到消息疯了似的往青塘城内赶来,要用去围剿?骗鬼呢?”

    种建中不满的絮叨着,随即打开锦囊,看两眼之后,顿时气地横眉竖目,怒道:“李逵还有完没完?”

    “种大人,我家大人说这很重要。”鲁达见种建中在气头上,小心的提醒道:“而且大人说了,青塘城内能完成沐恩寺修建的非您莫属。别的不说,就指挥工匠的手段,谁也比不上你。”

    种建中是荫补官出身,将门转行做文官,他要是连政绩都做不出来,怎么可能升官做到提举常平使?这已经是路一级别的高官了,路级别的官员有四个衙门,主官是:宣抚司,掌军;转运司,转运钱粮;提举常平,路内府库交易等等;还有就是提举邢狱司,执掌邢狱。种建中恰恰是之前的秦凤路提举常平使,要不是他前年跳起来反对还在做户部尚书的蔡京推行《市易法》,怎么可能会从提举常平使上被撸下来?

    要不是得罪了蔡京,种建中已经是地方上的高官了。

    如果种建中没有真正的施政才能和政绩,就凭借他荫补官的身份,他如何能够穿上四品官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米芾。

    他和种建中同年,两人年纪一样大,却仕途截然不同。米芾有种建中完全没有的优势,米家的老夫人是神宗皇帝的奶娘,米芾的官也是皇帝亲自给的。按理说,米芾但凡做出点功绩,升官绝对不是问题。尤其是之前十年,可是高太后执政时期,米家和太皇太后的关系很深。

    可惜,米芾如今还是六品官,连知州都没做过。

    别以为种建中家里有人做官,他家是将门,他做的文官,在大宋官场,这种背景除了帮倒忙之外,什么也帮不上。

    种建中来到王府,看着整座王府,感觉上并不太大,但是议事厅非常大,像是寺庙的佛堂一样空旷。这也许是青塘地区的建筑风格。

    种建中要做的就是将王府中的人赶走,然后按照寺庙的规格,增加或者拆除一些建筑,并且请工匠铸造铜佛。

    这个工程不算太大,但是非常考验设计者的审美。

    恰恰种建中作为大儒张载的入室弟子,并不缺发现美的心。

    种建中之所以如此听话的接过修建寺院的工作,主要是他也明白城内没有人比他更加合适在短期内,修建一座寺院的监工。

    而选择原唃厮啰的王府,这也是有原因的。

    青塘王阿里骨都被俘虏了,他的继承人,女人,都让游师雄带去京城。按照大宋皇帝的习惯,俘虏的敌国主,大概率不会杀,而是养起来。越弱小的国主,越会被优待。反而强大的国王会被弄死。

    而阿里骨很符合当猪养的条件,唃厮啰人口才几十万,国土也只有数州之地,弹丸小国,这样的俘虏,会成为皇帝宣扬文治武功的最佳道具,经常会送去太庙游行一圈,给列祖列宗上柱香的时候,充当最高等级的‘祭品’,而且还会重复使用。

    这可是个大乐子,皇帝赵煦肯定舍不得杀掉。

    而留在青塘城的王府就成问题了,大宋的官员肯定不敢住。

    就算是当衙门也不敢。

    只有改成寺庙,才能物尽其用。

    种建中也觉得李逵的思路一点问题都没有,唯独让他郁闷的是,他或许真的有做匠作判监事的潜质,做地方官肯定是屈才了。

    改建工程在种建中的手里很顺利,而且整个王府改动的部分也不大。

    修建佛塔是关键,只要白色的佛塔修建完成之后,就能看到寺庙的样子。

    大业寺,年轻的和尚急匆匆的闯入经堂,对主持惊慌失措道:“主持不好了,野和尚寺院得佛塔比我们的还要高!”

    老和尚闻听,顿时气地如同怒目金刚,咆哮道:“岂有此理,带路去宋高官府!”

第619章 攀比之风要不得

    青塘城内,唃厮啰前国相穆赤老爷府邸,这位善于经营的青塘大贵族,将自己的府邸贡献了出来,然后第一个相应了李逵的号召,废除了奴隶,并且按照李逵的标准,招收部族。

    二十头羊,五头牛,一匹马。

    来了就有家产,加上青塘城内死了不少男人,女人突然多了起来,运气好,还能得个老婆。

    不得不说,穆赤老爷彻底拥护大宋的举动感动了黑天煞神李逵,李逵当即表示,青塘第一个土司的名额就给了穆赤家族。

    老头当即投桃报李,将他的府邸贡献了出来,并且将其周围的土地一并送给大宋官府,作为大宋官衙所在地。

    就在青塘王府边上。

    种建中正和青塘唃厮啰僧人界的败类,投靠了宋军的僧人洛桑大和尚商讨沐恩寺的图纸,洛桑大和尚并没有因为地位提高了,成为大宋在青塘地区最信任的僧人而自抬身份,反而一再的对大宋歌功颂德:“种大人,青塘百姓能沐浴大宋的皇恩,还都依赖大人对我等僧人的眷顾。您放心,只要我洛桑在青塘一天,青塘的百姓对大宋只有歌颂恩德之举,绝无二心。”

    “只是我佛门不幸,大业寺的和尚原本就是唃厮啰的家庙,恐怕对青塘叛贼还有旧情。”

    洛桑大和尚根本就不放过能够给大业寺上眼药的机会。

    对于他这样的僧人,一直被大业寺镇压的普通僧侣来说,他们之间的怨恨,一两天内根本就说不完。

    恰巧,大业寺的和尚簇拥着主持格日勒大和尚来到了城主府,还听到了洛桑这个奸贼对大宋官员的谄媚之言。

    顿时气地金刚怒目,要不是手中没有法器金刚降魔杵,定然让洛桑这个奸佞知晓,佛有三怒。

    “洛桑,你这卑鄙小人,我大业寺和你无怨无仇,为何私下要在宋国贵人面前诋毁我大业寺的名声?”格日勒自持身份,但他的弟子却忍不住冲到洛桑面前,就差指着他的鼻子大声吼道。

    洛桑轻声笑了笑,不屑的看向了格日勒,语气颇为孤傲道:“我们今后都是宋人了,什么宋国贵人?这是我朝陛下的天使,尔等还想复辟唃厮啰国不成?”

    两次被灭国的唃厮啰国恐怕真的没有办法继续延续了,唃厮啰的子孙们也大都被游师雄懈怠去了大宋帝都。

    要是唃厮啰国还有优秀的子孙,也不会让阿里骨这个外人做了青塘王。

    唃厮啰国,这个统治了青塘河湟地区一百多年的政权? 在李逵破城的那天? 基本上也宣告了这个政权在河湟地区的消亡。

    “洛桑? 你不用仗势欺人,大宋的种大人是能分辨谁才是大宋最信赖的朋友,谁才是趴在大宋身上吸血的蠹虫。今日我来,也不和你争口舌之快,而是问你,为何新建的寺庙要比大业寺高?”

    格日勒被洛桑气地也少了稳重之气,尤其是洛桑狗仗人势的气势,格外让人气愤。

    洛桑却轻笑道:“大业寺地势比较低,又能怨得了谁?”

    随即还故意气人似的对格日勒说道:“再说了? 大业寺家大业大,积累了几百年的财富,难道你们就不能修缮一下寺院,好让佛主住的安心?”

    这话让大业寺的和尚们非常愤怒? 他们寺院的地势低? 是因为青塘是唃厮啰的青塘,而不是大业寺的青塘。

    青塘王的府邸修建在青塘城中最高的一块高地上? 也是怨不得人的事。

    这不是大业寺的问题,而是洛桑从进城的那一天,定下沐恩寺的规模的那一天就已经占足了便宜而已,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业寺的问题。

    加上洛桑是青塘地区第一个投靠宋军的僧人,并且一路带路给宋军贡献青塘的情报,加上收拢俘虏更是不遗余力,这种宋军的铁杆走狗,格日勒大和尚明白,大业寺是无论如何也争不过的。无奈之下,他只能求助于种建中。

    “种大人,沐恩寺能够做到的,今后我大业寺也能做到。但是大业寺的佛塔,一直都是青塘城内最高的建筑,这是青塘城内的象征,我恳请种大人能够考虑到我青塘百姓的信仰,不要让大业寺的辉煌成为青塘城的过去。”

    格日勒大和尚清楚,青塘以后不再是大业寺一家独大的时期了。

    青塘城内只有一家大寺院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今后他们需要习惯青塘城内永远有一群恶心他们的寺院存在的日子。但是在此之前,该争取的,他还是要争取。

    种建中很为难,沐恩寺的建造源于王府的地基,改造之后比大业寺规模更大,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照顾沐恩寺的同时,也不能让大业寺对大宋不满,这要是埋葬了信仰的仇恨,这等于是给青塘之后的大宋官员埋下了祸端。

    青塘的百姓笃行佛法,对于寺院的和尚有着一种超乎大宋百姓的信赖。

    这要是让大业寺的和尚不满太多,将来的官员来青塘施政,肯定会有更大的麻烦。至于这种问题让李逵去解决,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李逵这厮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根本就找不到人。

    见种建中迟疑了,大业寺主持格日勒大和尚当即承诺:“请大人放心,我大业寺在百姓之中还有点薄面,扩建大业寺的费用,老僧自问还能筹集。”

    一方面,格日勒对种建中服软,同时彰显大业寺的实力。双管其下,也能让种建中注意到,大业寺虽然失去了青塘地教宗的地位,但是和洛桑这样没有根基的和尚不一样,大业寺拥有很不错的基础。同时也拥有足够的财富和影响力,尤其是在青塘旧贵族之间,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只要种建中不是太傻,他就该明白,大业寺的诉求需要满足。

    种建中怎么可能听不出来格日勒大和尚的话外之音,再说了,这钱反正不是让他出,自然没有阻止的道理。

    种建中当即点头允诺道:“大业寺扩建本官是赞同的。”

    “可是李大人哪里呢?”

    “李大人哪里用不着操心,本官同意的事情,他没有反对的道理。”种建中自信道。

    格日勒大和尚闻听,顿时大喜,躬身对种建中道:“我青塘百姓必然感激种大人的恩典,不会忘记。大业也将供奉种大人的长明灯,为种大人祈福。”

    种建中对格日勒大和尚的示好很有好感,这让洛桑大和尚看在了眼里,急在了心里。

    格日勒大和尚担心洛桑和尚的崛起,会挑战大业寺在青塘城内的绝对地位。将来青塘没有了唃厮啰王,更没有唃厮啰国,整个青塘是控制在依赖奴隶和背靠大宋的沐恩寺,还是维持大业寺绝对地位的时代,将对他们,乃至青塘的旧贵族们产生很大的影响。

    唯一让格日勒等人无法释怀的是,种建中能否对抗李逵?他和所有青塘的旧贵族都清楚,洛桑这厮是李逵的人。担心种建中和李逵之间较量,种建中不是对手。

    毕竟,怎么看种建中都不像是在青塘城大宋最重要的官员。

    在官场,干活的永远要比偷奸耍滑的要弱很多,这让种建中颇为不喜,他堂堂知州,李逵也不过是知州。当然,要问以后的成就,他多半是比不上李逵的,可眼下在青塘,他和李逵是平级的官员。不存在谁服从谁。

    至于为什么种建中在干活,李逵却成了发号施令者?

    种建中在心底里暗暗安慰自己,这是因为他不和李逵一般见识而已。大宋进攻青塘的战争已经结束了,按照大宋的制度,李逵的临时指挥权也失去了效用。之所以他们都留在了青塘,那是因为他们需要等待朝廷新的任命。

    就李逵的性格,加上李逵的关系后台,他不可能留在青塘。

    反而种建中发觉自己恐怕要在河湟之地从政一段时间了,这也是他的底气。将来河湟之地,恐怕少不了他操心。

    临别之际,格日勒大和尚对种建中恳请:“种大人,听说大宋的寺庙已经掌握给佛像贴金箔的技术,大业寺是否能够有幸请种大人帮忙给佛像贴上金箔?”

    贴金?

    躲在青塘,从来没有出过河湟之地的洛桑和尚听到这话,猛然打了个哆嗦。

    大业寺的规模,早就让他心生敬畏,他还清晰的记得,当年他第一次进入大业寺学习佛法的时候,那种面对佛像庄严之色战栗的记忆。

    如果让大业寺的佛像贴上了黄金,那种佛光普照的庄严,哪里是白色佛塔能够抵挡得住的威严。

    此时此刻,洛桑大和尚心里也有了一个执念,沐恩寺也要给佛像贴黄金,他当即恳请种建中道:“种大人,沐恩寺也要给佛像贴上黄金。这关乎于青塘城今后的稳定。”

    这话一出,水平很高。

    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

    要是真让大业一直压着,沐恩寺将在青塘的地位就尴尬了。可是种建中很为难,他对修建堡垒,城池,甚至如今进入到了寺庙的建造之中,都非常得心应手。可他对给佛像贴金的手段,根本就不会啊!

    也不对,他记得给佛像贴金是李逵想出来的招数。

    也不是大宋就开始拥有的技术,而是李逵在西夏的时候整出来的幺蛾子。

    也不能这么说,寺院对贴金还是非常热衷的。但是给佛像贴金的花费,不是一笔小数目,种建中手中可没有这么一大笔钱让寺院去挥霍。他沉吟了一会儿,随后对格日勒和洛桑道:“你们要清楚,给佛像贴金,可不是一笔小数目,黄金,工匠的指出都不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另外洛桑,沐恩寺的佛像还没有塑造,你想要给佛像贴金恐怕也没有机会啊!”

    这话一处,顿时让洛桑大为紧张,难道他王者归来青塘城之后,还要被大业寺给压着不成?

    绝对不能让格日勒这家伙得意,他心中已有决定,沐恩寺不管如何也不能被大业寺给压下去,当即想到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大人,沐恩寺的佛像虽没有请来,但是我们可以给佛塔贴金。这都不是事,只要我们对佛主虔诚,沐恩寺也能筹备足够的黄金给寺院的佛塔贴上黄金。”

    “大人,我大业寺也要给佛塔贴上黄金,还请大人帮忙寻找工匠。好让我青塘百姓能瞻仰到佛国的盛况!”

    在格日勒大和尚,也不止他,所有的和尚心目中,能够给佛像贴上贴上黄金,甚至给寺庙的佛塔贴上黄金,这样的景象已经不是普通的寺庙能够拥有的了。而是佛之国的盛况,他们要用人间的力量,打造佛之极乐神国。

    种建中被两个来自不同阵营,针锋相对,不肯有一丝退让的僧人吵的不可开交。

    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只能耐着性子听下去。

    晚些时候,李逵终于风尘仆仆的来到青塘城中,他抓捕幼鹰的计划失败了。从种建中的口中听说了大业寺和沐恩寺和尚的要求之后,顿时乐了。

    指着种建中笑道:“老种,不管怎么说,青塘寺院的要求我们都应该支持。”

    “人杰,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说的轻巧,可要是这两拨僧人争斗起来,我们该怎么办?”种建中就是看不上李逵幸灾乐祸的样子,发着牢骚。

    李逵却浑然不在意道:“这可是好事,与其将来青塘得财富在土司手里,还不如让他们先出点血,佛像贴金,佛塔贴金,我看这事可以做。只不过你得告诉他们,佛像贴金和佛塔贴金可不是一笔小钱,往大了说,四五千两黄金也只能弄个大概齐,真要是让整座寺院都有用佛国般的金色,上万两黄金也能花出去!”

    种建中不是那种没见过钱的人,但是闻听之下,还是惊诧不已:“要花这么多?”

    “为了信仰,一切都是值得的。老种啊!你要创造条件让青塘的寺院有更好的形象,接触最高的佛法!”

    这种鬼话,种建中根本是不行信的,他只能点头对李逵应允道:“工匠我可以帮忙去找,但是钱不能让大宋出。这话我会给他们说明。”

    洛桑大和尚听到了需要上万两黄金,心颤之余,发狠道:“我们会筹黄金。”

    格日勒大和尚发现自己是进退两难,当即也只能咬着牙:“黄金我们有!”

    进阶金光寺庙第一步,两家寺庙的和尚从伙食标准下降开始,几天之后,两家寺院的和尚都是一脸菜色,在城内化缘……穷成这样,饭菜不要,只要黄金。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871/ 第一时间欣赏李逵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作者:水鬼游魂所写的《李逵的逆袭之路》为转载作品,李逵的逆袭之路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李逵的逆袭之路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李逵的逆袭之路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李逵的逆袭之路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李逵的逆袭之路介绍:
百丈村的二傻子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对着全村老少爷们大言不惭的说着自己的志向:“爷们要上进,要读书,要科举,将来金水河上游船,御街上放马,光宗耀祖,进士及第……”老族长豁开一张臭气熏天的大嘴,傻呼呼地瞪着李逵,然后很不厚道的带头笑起来……(这是一个属于莽撞的小人物在北宋末年奋斗的故事)李逵的逆袭之路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李逵的逆袭之路,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李逵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