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十三皇子TXT下载十三皇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十三皇子全文阅读

作者:壹两二锅头     十三皇子txt下载     十三皇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五十六章 斗将

    这一次渡江大战,大涪士兵并没有损失多少人,相反,由于这些散落在各地的原遂州士兵的加入,程信统帅的士兵人数反而增加了。

    程信深知战机稍纵即逝这一道理,他匆匆整编了这些新加入的大涪士兵,带着人迅速向遂州城的方向奔去。

    韩国人此次派了十万人入侵大涪,派了五万人在江边阻击大涪人渡江,还有一些士兵驻扎在其它城池,所以此时留在遂州城的韩国士兵也就两万来人。

    遂州的城的城墙很高,里边的粮食储备,各种器械也算充足。正常情况下,这两万韩国士兵面对十多万大涪士兵的攻击,也能坚持一段时间。

    可是,守在遂州城的韩国士兵,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大涪人居然可以成功渡江,根本没有做守城准备,现在只能匆匆组织起简单的防御。

    另外一个不利于韩国人的因素就是,他们刚刚占领遂州城不久,还没有得到这里百姓的拥戴,在许多老百姓的心目中,他们还是大涪百姓,不愿成为韩国这样一个小国的臣民。

    所以,程信的攻城战一展开,韩国人就处于非常危险的情况,一是城下大涪士兵勇猛无比,二是城中百姓居然组织起一些民兵,在后面尽情骚扰。

    程信不愧为老狐狸,他深知此时不能激起韩国人拼死一战的决心,这样的话,不仅大涪士兵会损失不少,城中的老百姓也会遭殃。

    于是,程信在攻城之时,采取了“围三放一”的策略,组织守下士兵,从东南西三个城门拼命地发起攻击,却放开北门,给韩国人逃走的机会。

    程信的策略果然见效,经过短暂的接触之后,损失惨重的韩国士兵士气大减,负责统兵的将领见大势已去,只得带着剩下的士兵从北门逃走。

    可是让这些韩国人没想到的是,程信早已在遂州城的北门外几里处布下了口袋。仓皇逃出的韩国士兵,一下子钻入了口袋之中,已经被吓破胆的韩国士兵很快遭到一边倒的虐杀。见大势已去,一些胆小者干脆跪地投降。

    这两万守城的韩国士兵,在城中已经被杀死一小部分,这时更是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只剩下不到一千的韩兵保护着他们的统帅,拼死杀出了重围。

    兵败如山倒,韩国人经过两次惨败之后,已经组织不起像样的反击,程信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像丢失的领土全部夺回。

    韩国人已经全部退回自己的领土,程信也没有乘胜追击,他让人以最快速度将战报报回西京,等候涪皇的指示再做下一步行动。

    遂州大捷的消息很快,在朝野中传开,大涪上下在称赞老将军程信的同时,也通过前后对比,对怀化大将军李悦和相王杨献极为不满。

    这让杨献所属势力中人懊恼不已,本以为此次能挣得军功,使相王在朝中的影响大增,却没想到偷鸡不成,反而蚀把米。

    遂州的大胜,让整个大涪上下士气大增,他们开始对这场战事乐观起来。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次可以趁势是一举击败楚国,灭掉这一多年以来的宿敌。

    可是大涪百姓没有高兴太久,一场兵败又让他们,处于提心吊胆之中。

    这一次兵败居然发生在云州主战场,而吃败仗的正是百姓们心中的”战神”胜王杨云。

    杨明来到云州之后,凭借他在大涪军方的地位,很快拿到云州所有军队的统帅权。就连守在云州城的龙武军,还有旬阳关的守关士兵,也暂时归他节制。

    杨明把手下四十万大军分成两部

    分,分别驻扎在旬阳关和云州城之间的两座大营里。

    杨明的年纪虽然不算大,但他自幼熟读兵书,作战经验又十分丰富。在他的统一调度下,大涪军队在云州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于鲜率领手下的大军,多次向这道防线发起攻击。但是这道防线却固若金汤,不管于鲜从哪个方面进行攻击,都没讨到什么好处。

    甚至于有几次,于鲜的军队差点被大涪军队围住,幸好于鲜也算反应灵敏,及时带兵冲出了重围,才没使手下部队遭受太大的损失。

    吃了几次暗亏之后,于鲜也学聪明了,他让手下士兵固守阵地,不再主动发起攻击,这样云州战场出现了短暂的平静。

    可是,杨明却不是喜欢防守的将军,当他确定自己的防线已经没有多大问题的时候,便开始尝试主动向于鲜发起攻击。

    杨明和龙武军统领蒙武,是大涪知名度最高的两名将军,一个善攻,一个善守。杨明正好利用自己两人的特点,由蒙武负责整条防线的防御,自己统率大军向于鲜大营发起攻击。

    于鲜能够成为楚国的兵马大元帅,当然也非泛泛之辈。见杨明主动向自己发起攻击,他也立即摆开阵势,做好迎战准备。

    双方选择作战的地方是很大一块平地,等杨明率领手下士兵到达的时候。于鲜早已严阵以待,手下士兵早已按照他的要求,站在各种方位。

    杨明率军到达之后,也没有急于展开进攻,他和手下几位智囊一起,站在一处高地之上,观察者于鲜摆出的阵型。

    “诸位可看出,于鲜这是摆出的一个什么阵法?”杨明自幼熟读兵书,对战术阵法有很深的造诣,但是每次只会作战的时候,他还是喜欢多听一听属下的建议,这使得他每一次作战很少有失误。

    “这不会是鱼鳞阵吧?”许久之后,手下一名将官,有些犹豫的说道。

    “对,这就是鱼鳞阵,此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杨云笑着说道。

    “看对方这阵法,应该有一些名堂,我们应该如何应战?”又一名将军看着前方的楚军,皱着眉头说道。

    “别担心,我对这阵法有些了解,这鱼鳞基本属于全攻击阵法,看来于鲜是想和我们来一个硬碰硬,那我们就满足他的愿望,挥令旗,我们摆出一个锋矢阵,看看谁更厉害。”杨明的语气中充满自信。

    按照杨明的意图,前方的大涪士兵,迅速形成了箭矢的形状。

    杨明的阵法名为锋矢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前锋张开呈箭头形状,也是属于进攻阵形。

    眼见阵型排好之后,杨明亲自带走一帮卫兵,位于锋矢阵的中后方,立于一辆很高的战车之上。接下来,杨明将手中令旗一挥,阵法便以箭尖为前,朝于鲜的鱼鳞阵中插去。

    箭尖上都是杨明手下的精锐力量,他们有的负责进攻有的负责防御,就像一把利剑一般,很快插入了,于鲜所摆的鱼鳞阵之中。

    看见对方阵型的箭尖,立自己的中军只有不到五百米的路程了,甚至都能听见前方大涪士兵喊出的“活捉于鲜”的口号。

    可是于鲜却不慌不忙,脸上露出嘲讽的笑容。

    “都说这杨明很会打仗,我看也不过如此,鱼鳞阵中央是我军重兵集结之地,你要和我硬拼,那我就成全你,看你的锋矢够厉,还是我的鱼鳞最坚。”

    于鲜说完,也将手中战旗一挥,鱼鳞阵中的几块鳞片,立即朝大涪士兵组成的箭矢周围靠近,拼命的朝大涪士兵发动攻击。

    鱼鳞阵和锋矢阵都属于进攻阵法,但两个阵法也有一些区别,鱼鳞阵的要点就是“中央突破”,集中兵力对敌阵中央发起猛攻,是一种强攻弱守的阵法。

    而杨明所摆的锋矢阵,表面上看着是要直捣黄龙之意,实际上是一种以攻为主,辅之以防守,攻防结合的一种阵法。

    杨明所摆的锋矢阵,更适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但是此时杨明确采取了硬碰硬的方式,非要以攻对攻,阵法就有了一些劣势。

    所以在于鲜调动士兵对阵法的箭尖进行猛攻之后,大涪士兵的阵法便无法再前进一步,鱼鳞阵的每一块鳞片,不停的变换位置,轮番向锋矢阵箭尖收些攻击。

    箭尖处的大涪士兵虽然十分勇猛,但是在对方的车轮战法之下,仍然有些吃不消了,伤亡开始增大起来,幸好有大涪士兵不断补充到箭尖之上,才不至于使阵型混乱。

    可奇怪的是,杨明见己方的士兵损失明显大于对方,却一点也不着急,继续挥动手中的令旗,指挥大涪士兵向周围的楚兵发起攻击。

    见杨明似乎要一条道走到黑,于鲜心中十分高兴,立即指挥手下士兵加强攻击,鱼鳞阵中一块块鳞片,飞快的旋转着,像一个个带着刺刀片的齿轮,收割着大涪士兵的生命。

    “殿下,这样下去对我军很不利呀,不如让儿郎们先行撤下来,我们在从长计议。”杨明手下一员副将,看着大涪士兵损失越来越多,有些着急的对杨明说道。

    “别着急,要钓鱼总得给出点鱼饵,先等于鲜这小子得意一段时间,待会再收拾他。”面对己方的劣势,杨明却一点也不着急,笑着对副将笑道。

    这时,战场上楚兵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他们把大涪士兵挤在中央很小的一块空间。于鲜显然想扩大优势,很快结束战斗,连续催动楚兵发动攻击,甚至连后方负责护卫的几块鳞片也移动过去,加入到攻击序列之中。

    “是时候了。”看到楚兵的调动,杨明长出一口气,轻轻地说道。

    “命令我方的后翼部队,脱离阵型,绕到敌方的阵型后方,直接从后面对他们进行攻击。”杨明对着身旁的副将大声说道。

    “可是我们后方力量本来就薄弱,如果被调走了,我们的中军就会有危险了。”副将有些着急的说道。

    “他们现在正忙着吃掉我们给出的鱼饵,哪里还抽得出人攻击我军后方?听我的没错。”杨明却一点也不着急,笑着对副将说道。

    大涪阵型的后方是两万骑兵,他们的机动性很强,速度也很快。听到杨云的命令之后,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绕过战场,直接朝楚军的后方攻击。

    鱼鳞阵是一个攻击能力很强的阵法,但是他的弱点就是防御能力不强,特别是阵法的尾侧,更是不堪一击。

    所以这对大涪骑兵到了楚军后方之后,立即如入无人之境,对楚军后方士兵展开攻击。

    为了使鱼鳞阵阵法快速流动,余先将所有的骑兵都调到阵中参与攻击,留在后方的都是一些步兵,骑兵几次冲击就让这些步兵顶不住了,只得四处溃逃。

    见后方的楚军开始溃退,这些骑兵也不追击,直接从后至前,往于鲜的中军方向冲来。

    而前方正在攻击的楚兵,见中军受到威胁,立即慌乱起来,想过去进行增援,但一时也赶不过去。

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战连连

    有了这两万骑兵的搅局,本来处于优势的楚兵,马上慌乱起来,若是中军被破,主将被杀,那么他们的阵法将不攻自破。

    所以此时此刻,鱼鳞降中充当鱼鳞的各方阵,他们处于了十分犹豫的状态之中。有的想要脱离阵法,去驰援中军大帐,有的想加一把劲,先把被围在中的涪兵灭掉。

    有了这些犹豫,鱼鳞的运转立即缓慢了许多,这使得被围在中心的大压力士兵大减,他们又一次鼓起勇气,阵型向前压去。

    如果涪军锋矢阵的箭尖,成功进入到鱼鳞阵中后方,和绕到敌人后方的骑兵对楚军中军帐形成合围,不仅楚军阵法会被破,于鲜都有可能被大涪士兵生擒或击杀。

    于鲜是统兵多年的大将,战场上的应变能力也十分强,他见情况对几班十分不利。眼中露出狠戾的神情,高高地站在战车之上,手中的旗子不停挥舞,只会军中将士按自己的指令行事。

    看清于鲜的旗语之后,楚军士兵大感意外,但是在战场上,军人必须以服从命令为先。所以楚国士兵马上行动起来,按照于鲜的指挥,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

    这于鲜也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见对方骑兵离自己的中军已经不远了,站在高高的战车上,于先甚至能看清楚大夫士兵脸上的神情。

    面对这一危急情况,正常情况下,于鲜应该指挥前面的士兵回声救援。可是于鲜却把令旗一挥,命令前方士兵不许返回,继续进攻锋矢阵中突前的士兵。

    而中军的士兵,则立即转身,所有人站成了一个月牙的形状,借助阵法的相互配合。

    “这于鲜果然不凡,居然能摆出这却月阵,看来我军占不到多大的便宜。”站在战车上的杨明,看见于鲜摆出这样的阵法,顿时觉得头痛。

    “看这阵法就象一个月亮,感觉有些单薄,步兵对付骑兵又很吃亏,这样的阵法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效果?”一旁的副将有些疑惑的问道。

    “你可别小看这却月阵,此阵全军呈弧形配置,形如弯月,是一种非对称的阵形,大将本阵通常位于月牙内凹的底部。作战时注重攻击侧翼,以厚实的月轮抵挡敌军,月牙内凹处看似薄弱,却包藏凶险。”杨明却脸色凝重地说道。

    “一百多年前,有一个叫刘裕的将军,使用这却月阵,仅仅凭借八千步兵,硬是力克敌军三万铁旗。经过此战,“却月阵”威名大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以至一谈及如何“以步制骑”,必言“却月阵”。”见副将有些不信,杨明又道。

    “那照这样说,我军的骑兵一遇上麻烦了,快让他们撤回来吧!”听杨明这些一说,副将有些着急地说道。

    “道也没有那么凶险,于鲜这阵和正规的却月阵形似,但看他这阵法,还没掌握此阵法的精髓,再加上他又准备不充分,我们有人数优势,吃不了多大亏的。”杨明淡淡的说道。

    由于鱼先使用了却月阵,使得先前的鱼鳞阵就不完整了,攻击能力显然下降了许多,被围在中间的大涪士兵压力也就小了不少,使得双方陷入了僵持阶段。

    而于鲜的中军,仓促使用却月阵迎接大涪骑兵,虽然没有能克敌致胜,但是总算将大涪的两万铁骑拦在外围,始终无法

    前进一步。

    这一日的大战,足足进行了三四个时辰,眼看天色将黑。双方便互击战鼓,约定暂时休战,然后双方士兵各自撤出战场,回营休息。

    第一日的阵法大战,双方都有一些伤亡,但都不算严重。但两方的领军将领,都已经知道对方是颇具实力的人物,所以第二日的大战,彼此间都谨慎了许多。

    第二日大战,于鲜使用的阵法名为鹤翼阵,此阵法要求大将应有较高的战术指挥能力,两翼张合自如,既可用于抄袭敌军两侧,又可合力夹击突入阵型中部之敌,大将本阵防卫应严,防止被敌突破;两翼应当机动灵活,密切协同,攻击猛烈,否则就不能达到目的。

    而杨明却使用了一个比较常见的阵法,名唤长蛇阵,此阵有三种变化,由此三种变化,长蛇阵运转,犹如巨蟒出击,攻击凌厉。

    双方都是阵法高手,在第二日的战斗中,均利用不同的变化,调动士兵进行攻击和防守。大战了一日,依然是双方都没讨到什么便宜,战了个平分秋色。

    之后的几天,依然是双方直接开战,又涌现出许多不同的阵法,雁形阵、勾形阵、太公阵、方圆阵、衡轭阵、鹤翼阵……

    两个阵法高手奇阵怪阵层出不穷,可谓是将遇良才棋逢对手,这场阵法大战一直进行了六七天,都没有分出胜负。

    这几天连续大战,双方士兵都有些疲劳了,杨明便和于鲜约定,休息几日再重新开战。有了这个约定,疲惫不堪的双方士兵,才有机会在各自营地休息了三日。

    三日之后,大战又一次开始了,可这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大涪胜王杨明又摆出了几种奇异的阵法,这一下于鲜也识别不了,不明白对方阵法妙用的于鲜,连连吃了好几次亏,损失了好些兵马。

    眼看已方连吃败仗,楚国士兵的士气受到严重的打击,于鲜见势不妙,干脆组织手下士兵向后方撤退,在原营地后方二十里外的一个山坡处扎下了营。

    见于鲜的大军向后方撤退,杨明却不愿意放过他们,紧紧跟在楚军后面,也在楚军的后方扎下了营寨。

    于鲜的做法,得到了他手下众将的支持,因为他们现在的营地是背山而建,这个地方地势并不平整,也不开阔,很不适合摆出阵法进行战斗。

    可是众人都忘了士气可用这个说法了,虽然杨明现在无法摆出利于与攻击的好阵法,但是大涪士兵打了胜仗,士气很足。再次开战后,大涪士兵嗷嗷叫着,奋不顾身的朝楚军冲去。

    但楚国士兵却不一样,因为吃了败仗,他们看见这些气势很足的大涪士兵,心里隐约有一种畏惧情绪,作战的时候总是畏首畏尾,不能将自己的实力完全发挥出来。

    楚军这样的情绪,对作战十分不利,在新的战场又作战两日,楚兵依然被大涪士兵死死压制,每一次作战损失人数都比大涪多。

    无可奈何之下,于鲜只好带着楚国士兵又向后方退二十里,可是杨明率领的大涪士兵却如同影子一般,紧紧跟随楚国士兵的步伐,又一次跟在楚兵后边逼着楚军应战,可是士气大减的楚兵更不是对手了。

    无奈之下,于鲜只得又重新拔寨,队伍又向后方退了十几里,

    选择一个高地安营扎寨。这一次于鲜学聪明了,他在高地加固了自己的营寨,不管大涪士兵如何挑战,他们都紧闭寨门,死守营寨,坚决不出寨营地。

    由于于鲜这一次选择驻扎营寨位于高地,刻意加固了防守设施,再加上地形优势,使得大涪士兵也无法前进一步。

    见楚国士兵不出门接战,大涪士兵便选择了骂阵的方式,派出一些牙尖嘴利的士兵,围在楚军营寨门口,使用各种恶毒的语言,对楚军将领和士兵进行谩骂,企图激怒他们。

    面对大涪士兵的谩骂,楚兵怒不可遏,几名将领多次想带兵冲出营寨和大涪人进行生死搏杀。可是于鲜却下令,所有人不得私自出寨迎战,违者定斩不饶。

    见楚军怎么也不愿意出寨迎战,杨明只得改变了作战策略,他让大涪士兵将楚军的营寨团团围住。让他们无法运送粮食,也无法取水,企图让他们活活困死在高地上。

    杨明不愧为高明的统军大将,他这个做法很合符兵法,在此时使用十分有效。按大家估算,在这种策略之下,被团团围住的楚国士兵,不出十日将会断水断粮,那么他们将会不战而溃了。

    为了将楚兵困死在营寨中,杨明还让手下士兵在包围圈中加入了许多设施,使得这包围圈更加牢固,到时候楚兵不得已的情况下,只有冒死冲出,那将会给他们造成极大的伤亡。

    做完这一切之后,杨云便让大涪士兵分做几部分,留一部分监督楚军的动向。随时做好迎战的准备。而其余士兵则轮流进行休息,调整精神状态,等楚军突围之时,以最佳的状态给楚军迎头痛击。

    就在杨云和于鲜率领大军斗阵之时,泉州战场这边,平静了几日的库班,突然又像吃了兴奋剂似的,指挥大军疯狂的像拓跋度的地盘发起攻击。

    流夷人作战的方式和大涪与楚国甚至韩国都不相同,他们根本不讲求什么阵法,什么队形?他们的兵种也十分单一,全是清一色的骑兵。

    在这种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骑兵的战力的确要比步兵强的多,人数相等的情况下,步兵基本上无法阻拦住已经冲起来的骑兵。

    但像流夷这样,全部是骑兵也有一些弊端,他们的战斗就少了许多变化,总是万年不变的彪悍作战风格,他们的作战方式一般只有很少几种,远距离的骑射,近距离的奔袭,或者利用马匹速度快的优势,迂回包抄对手。

    因为战术比较单一,库班的队伍和拓跋度的士兵遭遇之后,立即开始了没有任何取巧的苦战,这样的战斗双方伤亡都比较严重。

    刘成率领的少量大涪士兵,则不善于这种作战方式,再加上为了保存实力,他便让自己手下的士兵,在战场外进行策应,使得兵力相对少的拓跋度,不至于在战场上被库班击败。

    这样的战斗,实在是残酷无比,经常出现有人被斩下马去,还被奔跑的战马踩成一瘫烂泥,还有人身子已经被砍掉半块,或是头颅已经掉在地上,还被战马拖着在战场上四处奔跑,又或是作战双方,都倒在在马之下,被受惊的战马活活拖死。

    两个本是同一民族的势力,现在却成了生死大敌,每一场战斗都拼尽全力,都有无数鲜活的生命留在草原之上。

第二百五十八章 围与突

    双方经过连日大战,都损失了不少人马,看到这么多族人和兄弟就此失去了生命,库班和拓跋度终于冷静下来,他们相互协商,决定暂时停战几日。

    这场战势已经打成了持久战,这样的战事将耗损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流夷经过前段时间的夺王变故,死了不少的人,钱粮也几乎消耗殆尽。

    特别是拓跋度所率所部,初期被库班的人追着东奔西跑,跟本没有几会带上多少财物,好不容易聚在泉州附近可以稍微喘上一口气,没想到战争又开始了。

    拓跋度不是不想击败库班,夺回整个万古大草原,但是看着百姓由于连年战火,都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心中焦虑万分。

    想要以很小的代价很快击败库班,经过很多时间的思考,终于有了一个计划,在和手下众将官商议之后,觉得这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但这句话需要的兵力支持比较多,单靠泉州这一点人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拓跋度把目光放在州的杨明身上,杨明是自己妻子杨莺的亲哥哥,手下有几十万大涪精兵,若有他协助的话,这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想到这里拓跋度便书信一封,让人快马加鞭送给云州的胜王杨明。

    书信很快送到杨明手中,此时的杨明正忙于和于鲜进行阵法大战,接到拓跋度的书信之后。他只是匆匆的看了一遍,便递给一旁的副将。

    “拓跋汗王这计划很详细,照他的计划,我们一起击败库班的概率很大,到时候泉州那边没有了压力,再让他们协助我们对付楚兵,那么我们的胜算便会大了许多。”副将看了拓跋度的信之后,高兴地说道。

    “流夷乃蛮夷之邦,我堂堂大涪天朝还与他协同作战,这样即便是打了胜仗也遭天下人耻笑。何况帮他们击败了库班,整个万古草原还是属于流夷人的,现在等他们相互厮杀,消耗他们的实力,到时候我们腾出手来,消灭整个流夷那不是唾手可得的事情吗?”杨明淡淡的笑道。

    杨明一直看不起流夷这个民族,认为他们是没有开化的野蛮人,几次大战击败流夷之后,更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

    后来,涪皇将自己同胞妹妹嫁给拓跋度之后,杨明的心中十分不快,但碍于涪皇的面子,他只得将这些不快压在心中。

    这些年来,杨明一直在思考,如何能以一种方式,直接将流夷全部征服,让他完全成为大涪的属国,现在流夷发动内战,正好让他们自己消耗,杨明高兴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出兵相助。

    “既然殿下有这个想法,那何不让泉州刘成的兵马全部撤回,等他们自己内战就行了。”副将疑惑的问道。

    “呵呵,这你就不懂了吧!若是我们不帮助拓跋度,一旦库班消灭了拓跋度的势力,统一整个万古草原,那他们的国力一定会迅速恢复,再要收拾他们就很困难了。”杨明又笑着说道。

    “我明白将殿下的意思了,就是让他们双方进行内战,但谁也消灭不了谁?这样长久下去,流夷的国力将会越来越弱,到时候我们要消灭他们就轻而易举了。”

    “殿下真是高瞻远瞩,属下等望尘莫!”几名属下终于弄清楚杨明的意思,并适时的送上马屁。

    于是杨明便让一名文官代自己写了一封书信,

    信中的意思就是云州这边战事十分吃紧,确实抽不出兵马援助,并将责成泉州刺史刘成,尽最大努力配合拓跋度的行动。

    当信转到拓跋度手中的时候,拓跋度十分失望,自己这位大舅哥居然这么不给面子。

    无奈之下,拓跋度只得再次收缩兵力,放弃一部分草原,尽量不挑起战事,留出时间让流夷百姓发展经济。

    从这之后,流夷战场又恢复了平静,分属两边势力的流夷百姓,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抓紧时间好的喂一喂因为战争饿瘦的牛羊马匹。

    但是杨明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种策略,给了于鲜可乘之机,让他狠狠地吃了一顿自己给自己酿的苦果。

    围住楚兵的营寨已经有七天时间了,照先前的估计,最多十天时间,于鲜军队所带的水和粮食就会消耗完。

    “让兄弟们这几天都精神点,他们肯定会在这几天想办法突围,再晚的话,他们便饿的没有精神打仗了。”杨明有些得意的说道。

    杨明估计得不错,躲在云在之中的楚兵,现在已经在开始做最后的准备了。

    “通知伙夫,今天晚上给所有兄弟加餐,让大家都吃得饱饱的,明天我们就一起冲出去,让杨明那小子看看我们楚国人也是不好欺负的。”于鲜也发布了命令。

    这一夜天气很好,月朗星稀,无论是在外围包围的大涪士兵,还是在包围圈之中的楚国将士,都显得异常安静。因为他们好些人都知道,明日注定是无法平静的一天。

    也许老天爷都知道,第二天是大战的一天,所以这一天天气格外晴朗。一大早,楚军士兵便全副武装,排着整齐的队伍,出现在营寨的外围。

    看见楚兵的动向,早有准备的大涪士兵也行动起来,按照杨云的命令,将楚军的营寨围得水泄不通。

    “这于鲜也是统兵多年的大将,居然会选择这么好的天气来突围,要是我的话,我要突围的话,一定选择夜晚,或者大雾天气,这样让敌军辨不清我军虚实,不就可以增加突围成功的可能性吗?”看着远远的楚军队伍,杨云有些轻蔑的笑道。

    “是啊!这样的天气,他们的排兵布阵我们一眼都能看清楚,他们朝哪个方向突围,我们就加强那个地方的防御,这怎么能冲的出去呢?于鲜怎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一旁的一名副将,有些疑惑的说道。

    这时,山上的楚兵终于将营寨的大门打开了一个口子,数万的处,并顺着这个口子源源不断地走了出来,很快营寨的门口排好了阵型。

    “于鲜怎么使用会方阵,这阵型明显适合步步推进,而不适合快速突围啊!”

    “弓箭兵,怎么会排在最后?难不成他们突围之后还要让弓箭兵来断后吗?”

    “刀盾兵在前,长枪兵在中,最后是弓箭兵,左右两边也有骑兵负责保护。怎么看于鲜这阵型也像是稳扎稳打的阵地战,而不像是要突围的样子啊!”看见楚兵排出的阵型,杨明手下的将官们开始议论起来。

    “先不管他们,让手下兄弟们不要冲锋,稳守阵地,我们现在的目的不在乎是要杀死多少楚兵,关键是要将他们堵在里边,一步也无法打出来。”杨明也觉得有些不对,但他一时没想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只得先将楚

    兵拦在里边再说。

    很快楚兵来到大涪士兵设置的第一道障碍跟前,这是一个宽度约一丈的深沟,大涪士兵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围着楚兵的营帐挖出这一条深沟。

    这一条土沟并不算深,可是却很有效的挡住了楚兵前进的步伐,在修这条土沟之前,大涪的将官们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土沟的宽度,正好让楚兵无法直接跨越,而要进入沟底再翻过去,大夫士兵的刀枪可不是吃素的。

    这条深沟让楚兵十分头痛,无奈之下他们只好从后方找来一根根口袋,在口袋中装满泥土和沙石,将它扔进土沟中,想将土沟填平。

    可是对面的大涪士兵,怎么可能让敌人从容的填平他们辛辛苦苦挖好的土沟。于是乎大涪士兵用弓箭,用长刀长枪。向楚兵发起攻击,想阻挡他们填平土沟的速度。

    在大涪士兵的攻击下,好些楚倒在了土沟边,这些楚兵显然也杀红了眼,干脆将同伴的尸体也丢入了土沟之中。

    就这样,楚兵在付出了五千余士兵的生命之后,终于用同伴的尸首和他们搬来的口袋,填平了挡在他们面前的士沟。

    终于冲过土沟的楚兵一步一步前行,双方终于遭遇了,来到大涪士兵的第二道防线前,但这时的战斗进行的似乎并不激烈。

    因为大涪士兵在楚军营寨外围,修了一些简易的栅栏,将楚军士兵拦在栅栏之外,让他们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战斗之中。

    见楚兵越来越近,大涪士兵一边借助这些栅栏作为掩护,一边利用手中的弓箭朝对方射去。

    面对大涪士兵的这一策略,楚军显然早有准备,前方的刀盾兵将手中巨大的盾牌高高举起,阻拦的对方射来的箭枝,并带着队伍迅速向前推进。

    大涪士兵的第一波箭雨,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大多数的间之被对方的盾牌挡住。只有少数箭枝从盾牌的缝隙钻进去,射中了一些来不及躲闪的倒霉蛋。

    不过对于大涪士兵而言,这样的战果并没有让他们失望,因为毕竟他们此时没有一人出现伤亡,只是消耗了一些箭枝而已。

    但是,大涪士兵的箭雨只来得及射出两拨,因为此时楚军已经靠近了他们修建的简易栅栏跟前。

    此时,弓箭已经没有了,它的用武之地,弓箭兵便迅速的退到后方,接替这些弓箭兵的,是一些手持长刀长枪的大涪士兵。

    大涪士兵以栅栏为依托,借助长刀长枪,向迎面而来的楚兵发起攻击,双方开始了正面的遭遇战,伤亡就开始增加了。

    不过此时,伤亡严重的一方显然是主动攻击的楚兵,他们的攻击时时常被对方的栅栏挡住,而己方的攻击,却不时被这些可恶的栅栏所阻挡。

    不过这一情况,是在楚军将领预料之中的,在战场上主动攻击已经做好防御的对方,攻击方的伤亡大一点是很正常的。

    “刀盾兵防御,长枪兵不要忙着刺人,先把他们的栅栏挑翻再说。”这时,楚军中位于后方的领兵将领大声喊道。

    听到命令的楚兵马上行动起来,一部分人负责保护,一部分人负责攻击,在又付出了一些士兵的生命为代价之后,终于将大涪人修建的栅栏挑翻,双方士兵便毫无遮拦的直接相遇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形势突变

    这时,从大涪士兵的身后突然钻出了一队手持长锤的士兵,他们一出现,便将手中的长锤朝楚军前面的刀盾兵迎面砸去。

    刀盾一手持短刀,一手持盾牌,是十分适合防御,特别是对付弓箭兵的一种兵种。只是他们的弱点是攻击能力不强,行动速度也有些偏慢。

    而大涪突然出现的长锤兵,正是这种刀盾兵的克星,一柄柄长锤恶狠狠的朝刀盾兵砸去。他们想躲闪有些来不及,匆忙举起盾牌进行抵挡,可这些木质的盾牌如何挡得住这一柄柄笨重的铁锤。

    再加上,能够成为长锤兵的士兵,一般都是力气比较足的。他们一锤一锤地挥下,这些刀盾兵有的被砸得头破血流,有的直接砸得在口吐鲜血倒在地上,还有些直接被砸断手脚,躺在地上不停的呻吟。

    “刀盾兵迅速撤退后,把长枪兵让到前面去。”楚军后面的领兵将领见势不妙,立即大声指挥道。

    听到自己将官的命令,早已胆寒的刀盾兵迅速向后方撤离,将他们身后的长枪兵露了出来。

    而此时,大涪的指挥将领,显然也知道见好就收这一道理,立即让这些长锤兵向后方撤去。因为这些长枪兵动作灵活,相对动作笨拙的长锤兵显然不是他们的对手。

    大涪指挥将领的命令来得十分及时,这些长锤兵迅速向后方撤去,大多数的长锤兵成功撤到后方,但也有个别行动缓慢的家伙,成了对方长枪的枪下亡魂。

    这时候,大涪的长枪兵和长刀兵也从后方钻了出来,手持手中长枪和楚兵战在一起,就连双方后方的刀盾兵,这时也丢弃了此时没有用处的盾牌,从后方冲出来,双方大战在一起。

    楚兵想尽快突出重围,所以拼了命的进行攻击,但大涪士兵显然也知道,只要大家死死守住阵地,被困在里面的楚兵日子将会越来越难过,所以他们也拼劲全力进行死守,硬是没有让楚兵前进一步。

    时间一点一点的往后推移,战斗依然处在胶着状态。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形势对大涪士兵越来越有利,楚兵的突围将会以失败而告终。

    看着战场上的这一局面,站在一处高地观战的杨明心情大好,照这样发展下去,只需要不到三五日,楚军便会人心涣散,接受大败的命运。

    这时,大涪军队的后方突然传来声响,听这声音,像似有大队人马从后面过来了。

    此次杨明所率进攻的士兵,足足有二十多万人,这二十多万人每天都会消耗大量粮食,每天都有许多民夫从后方送来粮草。

    所以,听到声响的杨明也不觉得奇怪。但是随着响声越来越近,响声中有大量的马蹄声和马嘶声。

    听到这一声音,杨明脸上立即变了颜色,看来来的人不是运送粮草的民夫,因为他们中不可能有这么多的马匹。况且从马嘶身可以听出,这些马儿声音都十分洪亮,显然身强力壮的战马,而不是民夫使用的那种劣马。

    杨明连忙转过头向后方望去,可是只能看见后方尘烟滚滚,看不清后面到底来了多少人,更不知道来的究竟是什么人。

    “殿下,不好了,流夷骑兵冲过来了!”这时,后方一名满身是血的骑士急奔过来,一边跑一边向杨明大声喊道。

    “什么?流夷骑兵?这里怎么可能有流夷骑兵?”这名骑士的话,让杨明大吃一惊,他连忙跑到这边,刚刚下马的骑士面前,大声问道。

    “殿下,的确是流夷骑兵,足足有五六万人,他们一边冲过来,凡是看到我们的人就坚决不留活口,我们一对斥侯兄弟只剩下我一个人了。”这名骑兵语气十分悲伤。

    “糟了,看来我们是上了于鲜的当了,他故意将我们拖在这里,然后让流夷骑兵从后面对我们进行前后夹击。”听了这斥候的话,杨明一下子蒙了,有些有气无力的说道。

    “殿下,现在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您赶快说一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吧?”一旁的副将见杨明此时有些六神无主,连忙着急的喊道。

    这时流夷骑兵离大涪军队后方越来越近,站在杨云的位置已经能够看清他们的模样了,而处于后方的大涪士兵,看见气势汹汹,正朝他们冲过来的流夷士兵,已经有些慌乱了。

    “对,得想发撤离才是。”杨明这时才反应过来,他看了看战场,立即做出了决定。

    “快,后队变前队,最接近楚兵的那一部分留下阻击敌人,其余的组成攻击阵型,不惜一切代价,击溃后方的流夷骑兵,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冲出去。”冷静下来的杨明马上让传令官,按照自己的意图敲起战鼓,挥动战旗,指挥士兵向迎面冲来的流夷兵杀去。

    这些流夷骑兵也十分彪悍,他们不顾长途奔袭的疲劳,一来到战场之上,就举起手中的兵刃,疯狂的朝大涪士兵杀来。

    “是流夷库班手下的骑兵,库班居然亲自过来了,那被一群流夷骑兵团团簇拥,正向我们中军冲来的豹皮老者,就是库班。”这时一名经常和流夷打交道的将领对杨明说道。

    这库班能够突然出现在云州战场之上,实际上于鲜早就计划好的,这是于鲜下的一盘大棋。

    在进攻大涪之前,楚国便和流夷西汗王库班约定好,制定了夹击大涪军队的策略。

    在开战初期,库班突然出兵,跨过乌尔河,占领了本属于拓跋度的一片草原。而这片草原,是万古草原中离云周最近的区域,从这里穿过一百多里沙漠,就可以到达云州境内。

    当库班突然占领这片区域之后,带领手下士兵在此安营扎寨,固守这片草原,就是为现在的突袭做准备。

    实现计划的第一步之后,于鲜故意引杨明和自己进行阵法大战,经过最初几天强势的捉对厮杀之后。

    于鲜故意露出败相,一而再再而三的将营帐往后移动,实际上就是为了麻痹杨明,同时也是让杨明率领的这二十多万大涪士兵,离他们后方防线上的士兵越来越远,给库班留下从大涪士兵前后两部之间的间隔中突入的充足空间,同时也可以避免后方的大涪士兵赶来增援。

    而两军开始阵法大战的时候,库班部疯狂的向拓跋度部发动攻击,打得拓跋度所率流夷士兵疲惫不堪,产生休战的心思,就是为他们率部穿越沙漠的时候,他们的营帐不会受到拓跋度所属士兵的攻击。

    做好这一切之后,库班留了一部分,老弱残兵和一些百姓在营帐之中。每天故意造出许多声响,做饭时烧起所的锅灶,让他们的烟雾飘的很远很远,造成营帐中有许多士兵

    的假象。

    紧接着,库班点亲自率领手下的五万骑兵,穿越沙漠,突入大涪云州境内。虽然穿越沙漠很不容易,但是库班所部做了充足的准备,加上他们经常在沙漠中走动,对于沙漠中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十分熟悉,穿越沙漠的时候,虽然也损失了一些士兵,但是总算成功越过了沙漠。

    出现目前这种局面,是杨明犯的三个错误造成的。

    杨明所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过于骄傲,见到于鲜所部连连后退,于是就步步紧逼,使得自己所率士兵,离后面防线处的士兵越来越远。

    第二个错误,就是根本没有想到,库班所部居然能够从沙漠里边穿过来,没有在沙漠边缘布置防守的士兵和侦查的斥候。

    而最后一个错误,就是没有和拓跋度手下的流夷骑兵联合,一起攻击库班所率的流夷士兵。若是他派兵联合拓跋度所部和泉州士兵配合,一起击败库班,三部兵马再一起围攻于鲜所率的楚兵,那胜算就会大了许多。

    流夷骑兵的速度很快,很快和大涪后方的士兵相遇了,流夷骑兵在周边各国都十分出名,一是因为流夷人从小几乎是在马背上长大,对于马上作战得心应手,再加上流夷的战马野性十足,残酷的厮杀他们一点也不畏惧。

    大涪后方的士兵大多是步兵,步兵队上已经冲起来的骑兵本来都十分吃亏,这时候匆忙组织起攻击,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

    双方士兵刚一接战,就成了一边倒的屠杀,许多大涪士兵几乎是和流夷人一个照面,就被流夷骑兵砍翻在地。

    一时间许多大涪士兵很快倒在地上,流夷骑兵越战越勇,看着身边的战友如割韭菜一般被流夷人收割了生命,大涪士兵开始胆寒起来,一步一步的节节败退。

    而背面战场上的楚兵,看见这一场面之后,他们立即士气大增,兴奋地举起手中的兵器,朝面前的大涪士兵杀去。

    “兄弟们,跟我一起杀出去!”见形势明显对己方不利,杨明大吼一声,举起手中的长枪,带头向流夷士兵冲杀而去,杨明身边的一些卫兵和将领,见主将都冲了出去,于是也各自手持兵刃,想流夷士兵的方向冲去。

    杨明的功夫很高,他对上的流夷骑兵几乎无一合之敌,他身边的卫兵和将领也是军中高手,对上流夷骑兵也不吃亏,很快突入流夷队伍之中,杀得他们节节败退。

    但是杨明所带卫兵毕竟是少数,他们只取得了局部的优势,整个战场大涪士兵还是死死的被流夷人压制着。

    库班也发现了杨明等人,他一边指挥手下骑兵,突入大涪士兵阵地,将他们分隔开来。而他自己则带着一帮手下,朝杨明等人所在的方向杀了过去。

    流夷人作战的风格和大涪与楚国风格不一样,他们的领兵将领多是悍勇之辈,作战的时候总喜欢冲在士兵的前面,这样对他们的士气提升有很大好处。

    库班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虽然贵为汗王,作战的时候也总是冲在前面。他身旁一帮属下也习惯了他的作风,跟在他身旁一路喊着叫着向杨明等人冲过去。

    就这样,这场大战刚刚开始后不久,双方军中统帅和一帮功夫最高,作战最勇猛的将士便杀在了一起。

第二百六十章 兵败

    库班在和大涪作战的时候,不幸被流矢所伤,伤好之后便没有了生育能力,所以库班一直没有儿女,他十分痛恨大涪人。

    在大涪的所有人中,胜王杨明是他最痛恨的一个人,因为这些年来大涪和流夷作战,杨明统帅的大涪士兵不知杀死了多少流夷将士。

    库班虽然已经快五十岁了,但是他一直不愿服老,这是看见杨明十分勇猛,杀死了许多流夷士兵。新仇旧恨之下,库班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拿起手中的兵器便向杨明冲去。

    杨明杀死了几个围在自己身边的流夷士兵,正准备领着一帮卫兵向前突围,忽觉身边有危险,立即挥枪格挡一下。

    只听“哐”的一声,杨明手中的长枪和对方兵刃相撞,这一撞的力量十分足,使得措不及防的杨明手臂发麻,差点握不住手中的长枪。

    什么人力量这么大?杨明暗暗吃惊,他连忙一转头,看见朝自己发起进攻的居然是库班。

    看清攻击自己的人之后,杨明不仅没有担心,反而心中高兴。形势目前对己方特别不利,如果这次自己在战场上能够杀死库班,流夷士兵一定会不战而溃,战场的形势一定会发生扭转。

    想到这里,杨明立即抖擞精神,和库班以及他手下几名将士站在一起。

    库班手中的武器,也是和赤木儿一模一样的长锤,能使用这种武器的人,一般都是力大无穷的。

    事实果然是这样,库班手中的长锤没有什么花哨动作,但是却十分实用。他手中的长锤十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向杨明发起攻击。

    本来按照杨明的功夫,对付年龄库班其实也没有多大的问题,可是库班手下的几员将领,也配合着他一起向杨明发起攻击。

    这些流夷将领在攻击的同时,十分注意对库班的保护,杨明每次向库班发起的攻击,都会被手下这几名将领死死挡住,所以战斗持续了一柱香的时间,杨明不仅没有能够伤到库班,还在几名对手的联手攻击下落得了下风。

    看着手忙脚乱,抵挡自己几人攻击的杨明,库班心中大喜。这时如果能够把杨明击杀或者活捉,不仅能够报了一箭之仇,还能加速大涪军队的溃败速度。

    在这种心态下,库班更加精神抖擞,卯足力量挥动手中的长锤,一锤一锤向着杨明挥了过去。

    眼见杨明处于下风,他身边的将士连忙向他靠拢,但是却被一旁的流夷将士死死缠住。

    这时,被几名流夷将领围在中间的杨明,此时的劣势越来越明显,不断挥动手中的长枪,十分狼狈的抵挡住流夷将领们一次又一次的攻击。

    眼见杨明马上要坚持不住了,库班越来越高兴,他一次又一次不惜体力的挥锤进行攻击。库班的力量虽然十分足,但是耐力毕竟不如年轻时候,所以他挥锤的速度越来越慢,但是眼见胜利在望,他仍然咬牙坚持着。

    库班见杨明挥枪挡住了自己一名属下的进攻,但是这一下抵挡得十分勉强,恰好杨明的身子偏向自己这一侧。这样的机会库班怎么可能放过?只见他手中长锤一挥,朝着杨明身子侧向的方向狠狠砸去。

    库班的想法也算不错,看情形杨明此时已来不及躲避,而手中的长

    枪也已来不及收回。正常情况下,这一锤一定会砸中杨明,按照库班的力气,杨明挨了这一锤,不死也得重伤。

    眼见胜利在望,库班十分高兴,眼中露出得意的笑容。但是他没有注意到的是,在如此危急的形势下,本来已在劫难逃的杨明,此时脸上却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原来,杨明见库班几名手下拼死护卫着他,自己始终没有找到击杀库班的机会。于是决定故意示弱,做出一副狼狈防守的样子,用于放松库班和他几名属下的警惕。

    果然,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库班几名手下放松了对他的保护。还有意无意的将库班让到前方,给他亲手击杀杨明的机会。

    眼见库班的长锤砸来,杨明出乎众人意料地控制住自己的身形,并将身子一拧,长枪直接操库班刺去。库班年轻时是流夷出名的猛将,作战经验十分丰富。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他虽然心中暗惊,但是也及时做出了反应。长锤已经来不及收回了,他便将身子往后一仰,躲过了杨明长枪的攻击范围。

    库班满以为自己这一下躲闪,可以完全化解杨明的攻击。但是库班却低估了杨明想斩杀自己的决心。

    见自己的长枪已经够不着库班,如果自己收回长枪,再要找到这样的攻击机会,那一定是非常渺茫。想到这里,杨明眼中一冷,下定了决心,手中长枪脱手而出,直向库班胸前飞去。

    这时库班的身形,刚刚向后方仰去,力气已经用老,来不及做其他动作,长枪直接刺中库班胸前,刺透了库班胸前的软甲,插在库班的胸口之上,库班立即发出一声惨叫,仰面倒下马去。

    见库班中了枪,他手下几名将领吓坏了,有两人挥枪挡住此时只拿一把长剑的杨明,剩下的连忙下马,去查看库班的伤势。

    杨明此时也吓出一身冷汗,失去手中长枪的他,在对方几名将领的联合攻击下,一定会坚持不了太久。但是此时对方几名将领忙于关心库班的伤势,根本顾不上联手向他发起攻击。

    见到这一情景,杨明心中大喜,他迅速策马冲到一旁,在众人都没反应过来之时,抓起一把不知什么人掉在地上的长刀。

    “库班已经被我杀死了,兄弟们跟我一起冲出去呀!”杨明举起手中长刀,大声喊道。

    一旁的大涪将士听到杨明的喊声,立即心领神会,一起大声喊叫起来:“库班已经被杀死了,大家赶快冲出去呀!”

    战场上的喊声,让在场所有的流夷士兵心中一惊,手中的动作顿时卖了许多。

    见流夷士兵出现了短暂的慌乱,杨明当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一边叫喊着一边带着大涪将士向后方冲去,不一会儿就将库班的防线打开了一个缺口,战场上的大涪士兵立即顺着这个缺口,潮水般的向外涌去。

    其实库班受的伤并不重,杨云在长枪的时候力气已经用尽,要想收回长枪,再挥枪向前刺去,就可能没有伤到库班的机会了,所以他只得顺势抛出长枪,所以枪速并不算快,造成的杀伤力也不够强。

    长枪只是勉强穿过了库班的软甲,插入库班胸口寸许,虽然流出一些鲜血,但却没有什么大碍。

    等库

    班重新爬上战马,观察场上情况的时候,好些大涪士兵已经冲出了重围。

    见煮熟的鸭子飞走了,库班气急败坏,一边让手下士兵追击逃走的大涪士兵,一边命令手下围剿没能突出重围的大涪士兵。

    好不容易脱出了重围,杨明带着幸存的大涪士兵向后方撤去,见又有流夷士兵从后方追来,只得又留下一队士兵拼命的挡住追兵。

    杨明带着士兵一路狂奔,向后方防线之处撤离,但没过多久,后面又传来了声响,原来是流夷骑兵和于鲜手下的楚兵又一次追了上来。看来留下来阻挡敌军的大涪士兵,多半已经全军覆没了,无奈之下杨明只得又留下一些大涪士兵,让他们拼死挡住敌人。

    就这样,在牺牲了几波士兵之后,杨明终于遇上了陈立升从后方带来的援兵,击退了楚国和流夷的追兵,退回了后方防线处。

    成功撤回的杨明,组织手下清点此次伤亡人数,得到一个让他痛心的消息,这一次他带出的二十多万大涪士兵,成功撤回的不到一半,也就是说,这一次居然折损了十多万士兵。

    居然损失了这么多人守,气得杨明差点挥剑自刎,幸好手下将士连忙把他拉住。

    杨明带兵回到防线处不久,于鲜和库班又带着楚兵和流夷骑兵追了上来,兵力也严重不足的杨明,只得带着手下士兵,向后方撤退收缩防线。

    这一次损失了这么多人手,不仅使得大涪士兵人数严重不足,士兵的士气也变得十分低落。所以在接下来的战事中,杨明率领的大涪士兵又吃了好几次败战。

    这次杨明一共带了三十万士兵来到云州,加上云州城的十万龙武军,一共四十多万人,经过连番大战,已经剩下不到二十五万人了。

    到最后,杨明只得连连放弃了好几个城池,丢失了一大片土地,终于建立了一条新的防线,采取了死守的策略,再也不敢主动进攻。

    杨明兵败的消息很快传到西京城,一下子也引起了大涪上下的震惊,杨明所带的四十万人,几乎是大涪近半的兵力,如果他们都抵挡不住楚军的攻击,那么大涪将岌岌可危了。

    泉州需要士兵,遂州也需要士兵,还得留下一些士兵,守住西京城和大涪过境内的各个城池,现在已经抽不出太多的兵马增援云州前线。

    无奈之下,涪皇只得下旨,所有获得封地的王爷和官员贵族,立即尽可能抽调自己封地的士兵,到云州前线配合胜王杨明抵抗入侵的楚兵。

    当圣旨传到杨云封地的时候,杨云早已通过西京城的情报网得到这一消息。

    云州的大涪军队大败,杨云的心情十分复杂,悲痛和焦虑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但同时也有些小激动,因为自己建功的机会要到了。

    杨云和手下众人早已预料到,朝廷已经派不出太多的援军,肯定会抽调各城池的卫兵和封地的私兵,所以在圣旨到达之前,杨明已经开和封地众属下讨论出兵的问题。

    “殿下,这兵肯定是要出的,但我们要得想一个合适的出法。”听到杨云说起出兵的事,邱泽第一个说话。他加入杨云的势力之后,经常有一些精妙计策,对所属县的管理也很有一套,已经越来越受到杨云的信任。

第二百六十一章 杨明出兵

    “我赞成邱县令的话,我们派出兵肯定不可能太多,到了前线,并归胜王所部,也派不了太大用途,还有可能被当成炮灰。”要让自己成为杨明的手下,郭龙心中一百个不愿意。

    “对呀!陛下这“配合”两个字用的好,意思就是说我们不一定非得将队伍带到胜王军中,只要协助胜王作战,并且起到更大的作用,我想陛下也是会很满意的。”姚侠也接着说道。

    “可是,我们如果不和胜王大军汇合到一起,就凭我们这点人,能够派多大用场啊!”这一次说话的是刘远,由于现在又招募了一些人才,杨云便没有让他继续担任石洞县的县尉,而是发挥他的长处,协助郭龙训练士兵。

    刘远发言之后,接下来又有几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大多数是赞成独立组军的,但也有人担心这样会导致涪皇的不满。

    众人纷纷发言之后,却发现杨云对大家的意见并未作出任何回应,就连担任总军师的巨远光也一直没发一言,于是众人的目光便聚在这两人身上。

    “呵呵,这事殿下早就和我谈过,殿下有一个很冒险的计划,我们准备和楚国人一个惊喜,具体就让殿下来和大家说吧!”见众人看着自己,巨远光笑着说道。

    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杨云来到早已提前做好的沙盘前,给大家讲解道。

    “大家看,这是云州战线,于鲜已经在这战线上布置了重兵。现在我军处于劣势,就算再增援十到二十万兵力,我们也只能和他们人数差不多,要想去败他们十分难。”

    “还有一个问题,这些援兵分属各地,要让他们统一服从命令很难。就算服从了命令,这相互配合也是个大问题。”巨远光在一旁补充说道。

    “所以,我们封地的兵就算到了前线,也只能和大队伍一起死守,起不了太大作用。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不如出一路奇兵,到楚军腹地去搞他个天翻地覆。” 杨云又笑着说道。

    “现在楚兵大多在云州前线,内部肯定空虚,可是,于鲜将战线防得水泄不通,我们没有进入楚国内地的机会。还有,我们这点人,到楚国内部也掀不起太大波浪啊!”

    这次说话的人叫朱晨安,是从凄国过来的郭龙旧部,到封地来之后,展示出了极强的军事能力,被杨云安排着随郭龙一起训练士兵。

    “所以说我们就得冒一下险了。”杨云说完,用手中的短棍指了指紧靠吴县的一片大山。

    “殿下的意思是说,从大山上搬过去,这山那么高,又常年被冰雪覆盖,从来没有听说谁从这山顶到过楚国啊!”朱晨安看了杨云的动作,不由惊异的说道。

    “没有人过去过,不等于我们也不能过去。现在在战争打到这个地步,不出奇兵,便没有机会扭转乾坤,所以我决定搏一搏,以前有个叫邓艾的将军,就用这个办法灭掉一个叫蜀国的小国,”杨云看着众人,语气有些坚决。

    “殿下既然决定了,那我们就去搏一搏,我第一个报名参加,就算死在山顶上,至少我们也曾经努力过。”姚侠第一个站起来,大声说道。

    紧接着,在场众人纷纷主动请缨,表示愿意领兵完成这项任务。

    做出这决定很快,但是在确定出征人选的时候,却出现杨云势力中最强烈的一些争吵。

    争吵的原因就是哪些人参与这次行动,哪些人留守封

    地。

    最大的争议是,除杨云自己之外,所有人都反对,杨云亲自参与这次行动,这还是杨云这么多年来的决定,第一次被大家反对。

    但最后,杨云却力排众议,坚决的做出了亲自领兵参加的决定。

    “我是最年轻的,对寒冷的抵御能力肯定比大家强。另外,对方向的判断,还有大山中的植物,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我的经验最丰富,所以如果我参加的话,成功的可能性会大许多。”杨云的理由很充分。

    “那我也必须得参与这次行动,因为这次行动始终危险,如果成功到达楚国内部,殿下需要人帮他出谋划策。”巨远光也坚决的收到。

    “巨先生您就不用去了,您是一个文弱书生,山顶上那么寒冷,路况又十分差,您去会很危险的。”一旁的刘远说道。

    “如果这次行动不能成功,殿下遇上什么危险,遭遇了什么不测,我就算活的再久有什么用?你们就别劝我了。”巨眼光的气很轻,但是不难听出他话中透出的坚定。

    “那我也必须去,我对楚国的地形最熟,领兵打仗又是我的强项,有我去遇到的困难会少许多。”郭龙也大声说道。

    “隆帅您怎么可能去,您一大把年纪,哪里顶得住山上的风雪,地形我也十分熟悉,指挥作战的事情,我也可以给殿下出谋划策。”听到郭龙的话,朱晨安急坏了。

    “郭老您怎么可能去?封地上总得留一个人坐镇,现在我们这里离前线也不远了,万一楚兵打到这里来,还需要您亲自带领剩下的士兵阻击敌人。”杨云也接口说道。

    经过一番争议之后,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此次行动由杨云亲自带队,总军师巨远光一同前往,抽调两万封地士兵,由刘远和朱晨安各统领一万人。

    而杨云的三千侍卫,则选出两千身体素质好的,由姚侠负责节制,另外从山中“土匪”中,抽出八千熟悉山路者一同前往,这些人则由刘海妮调度。

    本来按众人的意思,不愿意让刘海妮女子冒这样的危险。但刘海妮的态度也十分坚决,理由也很充分,自己最熟悉这些士兵,带领起来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作用。

    就这样,封地一共组织了三万士兵,对外则宣称只有两万人在做好充足的准备之中危险,终于踏上了这不知前途如何的征程。

    三万多勇士将要离开家园,去那前图未卜的远方,这一去,牵动千万家庭。

    封地边境线上,数万百姓扶老携幼,满怀深情送别即将远征的亲人。老人们深情地望着自己的儿子,妻子紧紧的拥抱着自己的丈夫,孩子拉住父亲的衣襟。

    所有的人依依惜别,只为表达两重意思,第一次安全回来,第二是凯旋而归。

    人群最前方,有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女子,她就是这块封地的女主人,吴王妃池丽。

    这几年来,池丽和杨云聚少离多,每一次分别时,池丽总是带着微笑送别自己的丈夫,她不愿意,远在远方的丈夫担心自己。

    这一次的任务实在危险,也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否能够安全回来。但是池丽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一个做大事的人,虽然万分不舍,但她没有一句挽留丈夫的意思,只是将一个绣着字的平安符塞在自己丈夫手中。

    坐在马车上,看见那个挺

    着大肚子的女子影子越来越模糊,杨云慢慢才仔细看着这平安福上绣着的字。

    井底点灯深烛伊,

    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看着这一个个饱含深情的文字,热泪不禁从杨云的眼眶中溢出。这个深爱着自己的女子,这些年来为自己付出了太多,可是自己却时常让他处于担忧之中。

    有朝一日,国家不再危难之中。兄弟姐妹们得到好的安顿,能够过上安定平静的生活,我们就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没事就去看看天空的夕阳。

    此时此刻,杨云的心中突然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并且这念头在她的心中越来越强,仿佛植根心底挥之不去。

    池丽的产期已经很近了,这一次自己是注定无法看着自己的孩子出生了,幸好池丽的母亲早已来到封地,让他减少一丝丝牵挂。

    吴县距离楚国的直线距离其实并不算远,但这一片大山却将他们隔开。吴县的人到楚国,一般都要绕三四百里路。

    也曾经有人从吴县翻过这片大山去楚国,或者从楚国翻过这片大山来吴县,但只见这些人出去,从来没看到有人回来过。久而久之,便没有人再愿意越过这有着“上天之路”之称的大山了。

    此时正值夏日,山中的树木和草正是最茂盛的时候,变身郁郁葱葱绿色,让大家心旷神怡,也许是为了减轻压力,此时大家都嘻嘻哈哈的嘻笑着。

    “黑娃,你怎么走在后面啦!难道说你婆娘看你要走了,让你把这段时间的粮食先交了,所以累得现在连路都走不动了。”

    “你这个死栓子,老子好歹也娶了媳妇,总比你连女人的味道都没尝过好,要是这次你狗 日 的死在这山里,恐怕你连眼睛都闭不上吧!”

    “黑娃,你可别说人家栓子,说不定人家在山里找只大黑熊做媳妇儿,呆在山里不愿意走了呢。”

    “你个李大个子,你好意思说老              子,你忘了上次你媳妇儿让你跪在门口,半宿也没让你进屋的事情了吗?”

    听了这句话,被称着李大个子的这人 不服的反驳了几句,但是却被一片爆笑声淹没了,没有人听清他说的是什么?

    一群人便这样一起吵着闹着,精神抖擞的前行,山中那些称王称霸的野兽,看见这么多人到了自己的领地,都吓得逃的远远的,他们可不想成为这些可恶人类的食物。

    第一日的路程,走得特别顺利,大家前行的速度也比较快。但到了第二日,由于山中的道路变得越来越窄,最后干脆没有路了。

    没办法,士兵们只能拿起手中的短刀,砍掉挡着自己前进道路的荆棘树木,保证队伍继续的前行。

    由于没有了现成的路,大家前行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常走山路的人都知道,山越高,上面的空气就越稀薄,走起路来就越费劲。

    转眼间,队伍在大山中前进已经有三天了,好多士兵已经有些吃不消了。但是大家都知道,越往上走行路就越艰难。

    但即使是这样,也没有人愿与退缩,连从小娇生惯养的吴王殿下都愿意和大家一起行军,自己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那只有咬紧牙关往前走吧。

第二百六十二章 征服雪峰

    大家的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太久,山上的树木草丛越来越茂密,还不断有悬崖深沟出现,给大家的前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这一次要爬过这一片大山,大家已经把困难考虑的特别充分,所以,提前做了充足的准备。

    这些封地士兵,在参军以前从事各种职业。这一次,由于情况特殊,所以杨云等人,专门把从军以前是樵夫的士兵聚集在一起,专门给他们配置了由最好的钢材打制的柴刀,使他们能够砍断拦在大家前行路上的灌木和树枝。

    与此同时,他们所带的大量绳索,也派上了大用场,有时候路实在太陡,有些腿脚灵便的士兵,便率先爬上坡顶,然后扔下绳子,帮助大家前行。在这一个环节中,刘海妮手下的“土匪”就派上了大用场。

    他们常在大山中行走,爬山的能力特别强,每当遇上路况最艰苦的地方,总是他们冲在最前面,最先上到坡顶,为大家扔下绳索。

    就这样,在所有人的团结下,三万多人一路前行,翻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山峰。征服这些山峰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更让大家开心的是,这两日来一路前行,虽然遇到不少困难,却没有出现一个伤亡的士兵。

    现在,大家呆在一个山谷之中,选了一个避风的位置安营休息,但是杨云却怎么也坐不住,他带着巨远光、姚侠,刘远、刘海妮和朱晨安等这次负责带队的几个人,看着远处的一座雪峰,脸上露出了愁色。

    要成功通过这片山区到达楚国,这座山峰是必须要翻的,据当地人说,这座当地人称为“雪盖顶”的山峰,山上积雪常年不化,地上还有许多暗冰,再加上几乎没有可以行走的道路,这么多年来,还没有听说谁爬上过这座山峰。

    站在山谷之中,杨云注视着这座大山,从目测上来看,从他们所在的峡谷。到这座山峰的峰顶,垂直高度估计也有三四千米,在现在这种落后的条件下,要征服这座山峰实在太难了。

    找来几个当地人,一起认真分析地形之后,大家终于制定了一条目前来看,最合理的路线,准备在山谷中休息一日,等大家养足精神,便踏上登山之路。

    天公还算作美,第二日出发的时候,虽然没有看到阳光,但也没有雨雪,倒是一个行路的好天气。于是乎,一大早众人便收拾妥当,踏上了这次行程中最艰难的一段路。

    上午的路还算好走,虽然山路还有些湿滑,但是总算还能看得到路,知道脚踩在哪里比较安全,站在哪个地方会有危险?

    但是,到了午时之后,大家却又遇上更大的麻烦。因为再往上走,山中便遍地是积雪了,虽然到目前为止,这积雪还不算厚,但四处白茫茫的一片,让大家再也看不清楚脚下的路了。

    到了这个地方,便很少有人来过了,就连当地的向导也不知道该怎么走?所以,大家只得让人一边先行用棍棒在前面探路,后方队伍在跟着慢慢前行,但这样往前行走的速度就慢了许多。

    到天快黑的时候,就不能再继续往前走了,因为在这种大山里,要想走夜路的话,摔死在悬崖之下的可能性特别大。杨云也知道此事不能强求,于是便让大家在此宿营。

    在宿营的时候,又遇上了麻烦,这布满积雪

    的山坡不比平地,要想找个宿营的地方十分艰难,百十个人还要好一些,可是现在足足好几万人。没办法,杨云只得让众人各自负责自己的属下,四散分开,找寻合适的地方搭建营寨。

    结果,只有少数的人能够找到避风的地方搭上棚子休息,而绝大多数人,只能随便找个平地,甚至靠着斜坡搭上一个简易的棚子。到了晚上大家挤在一起,互相靠着体温共同抵御不停吹进来的寒风。

    幸好,在临行之前,大家考虑过会遇上这样的局面,每个人都带上了好几块姜。这个时候熬上一些姜汤,大家喝了之后,顿觉身上暖和了许多。

    虽然在这山中睡觉十分寒冷,但是劳累了一天的众人,还是一边打着哆嗦,一边呼呼睡着了。

    也许老天爷还想给他们更多的考验,到半夜的时候,天空下起了雪,一片片雪落在大家的帐篷之上,使得棚顶都变成一片雪白。

    天亮的时候,众人起来无奈的看着四周,这时这里积雪,比昨日厚了许多。甚至连昨天走过来的脚印,都被淹没的无影无踪。

    天亮的时候,大家匆匆喝了一些热姜汤,又吃了一些干粮,便又一次踏上了征程。由于积雪变得越来越厚,每一步大家踩在雪地上,脚都会深深地陷入雪地里。

    这时,四周变成白茫茫的一片,山崖上已经能够看得到一些冰柱,树枝上,还吊着一根根冰条,就像长的透明的树叶一般。但此时此刻,众人已经没有了欣赏景色的心情,只是互相提醒着一步一步往前走的。

    本来,在这种大山中行路,还有一个危险,就是遇上各种凶猛的野兽。但是众人却没有这些担心,因为几万人来到这大山之中,那些本来在这山中称王称霸的家伙们。看到这么多人来到自己的家园,屁都不敢放,只得灰溜溜的逃之夭夭了。

    但是,这被积雪覆盖,已经完全看不清的脚下道路,成了目前摆在众人面前的最大危险。

    忽然,前方只听得啊的一声长长惨叫,众人的目光立即向前望去,只见一名在前面探路的士兵,不小心一脚踏空,一路连滑带滚向悬崖下面掉去。

    附近的人来不及营救,只好看着他的身影,向悬崖下方越坠越远,直到最后再也看不见。

    一刹那间,四周的人都安静下来,这一路前行,虽然遇上了不少的麻烦,提前大家也知道伤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是活生生的发生在众人的眼前,大家还是觉得十分难受,所有人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那名士兵掉下去的方向。

    “栓子是好样的,封地的百姓不会忘记他,他的老娘封地一定会替他养着的。大家小心点,继续前行吧!眼睛尖一点,脚下小心一点,我们既要完成任务,也希望大家都安安全全的走出这片该死的大山。”

    掉下去的是刘海妮手下的一名士兵,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也没有办法再去救他。刘海妮只好擦掉眼中的热泪,对其他士兵叮嘱着。

    这些士兵们既然选择了出征,就已做好了死亡的准备,此时此刻,他们只能收起悲伤的心情,继续踏上前进的道路。

    越往上走,条件就越恶劣,路就更难走,又有几名探路的士兵滚下了山崖,永远的留在了这大山里面。

    这情形引起了后面的杨云的注意,最后他交给了大家一个办法,探路的士兵四五个人一组,他们彼此之间用绳子捆在腰间,串成一串。遇到特别危险的路段,先由一个人先去探路,其余的人在后方负责保护。

    杨云的这个办法,这时候还真起了作用,当有人不幸往山涯下滑去的时候,另外几人便紧紧抓住腰间的绳索,使劲的将他拽上来,这样终于再没出现有人摔下山崖的惨剧了。

    越往上走,宿营就更加艰难,到处都是雨水雪水,很难找到干一点的地方。甚至于想早一点干柴烤烤火,但是事处所见柴都是湿漉漉的。不说烤火,由于干柴奇缺,现在甚至连喝一点热姜汤都成了奢侈的事情。

    宿营的地方也越来越困难,在山坡之上,现在几乎很难找到平整一点的地方让大家搭建帐篷。到了最后,有的士兵干脆紧紧围成一团,靠着树干对付一宿。

    在这种情况下,就是铁打的身体也有可能生病,随着行路的时间越来越多,生病的士兵也开始多了起来。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病了也没法原地休息,队伍前行的时候,也只得在战友们的帮助下继续前行,在这种情况下,难免出现掉队的人。

    有些人掉队了,被前面的士兵发现,或背或抬跟着大家继续前行,但还有一些人就再也无法跟上大队伍脚步,在这种情况下拖在后面,当然只有一种结局了。

    光是这一座大山,众人花了四天的时间,都没有爬上山顶。到距离山顶还有一两里路程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件让大家绝望的事情。

    由于大家现在爬的太高,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气候又十分寒冷,所有的火折子居然都打不燃火了。这一下可麻烦了,没有了火,不仅没法取暖,连喝一口热水都不行了。

    不仅这样,大家打开自己的水囊,想喝一口水,却发现此时水龙头的水已经冻成了冰块,怎么喝也吸不出来了。

    没办法,杨云只好亲自带着大家,一口干粮一口积雪,强忍的寒意勉强填饱肚子。

    看着杨云这个样子,姚侠可着了急,他咬牙将水囊放进自己的怀里,硬是用自己的体温融化了一点水,递给杨云让他解解渴。

    可是杨云却十分坚决的拒绝了,姚侠的好意,死也不愿意喝一口。

    现在离这种雪峰峰顶已经不远了,按照杨云的估计,现在它们所占的位置,海拔至少应该有四五千米了吧!

    这个时候的气温越来越低了,还不停有风像刀一样刮过众人的脸庞。更让人感觉痛苦的是,这山顶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大家走不了几步便气喘吁吁。

    还有些人出现了头痛,头昏,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厌食恶心呕吐,手足发麻,等严重的高原反应。

    面对这一情况,杨云只好给大家介绍一些药材,没有热火,就只有勉强拿着这些药物的根茎直接在嘴中嚼烂,硬吞下去。但就算是这样,仍然有一些反应特别强烈的人丢掉了性命。

    到了第五天中午的时候,在付出了近百人的生命之后,众人终于爬上这座大山的山顶,在山顶上一片较为宽阔的地方停了下来。但此时此刻,众人连欢庆胜利的兴趣都没有了,只得匆匆找了一块地方立即休息。

第二百六十三章 寻路

    “那边应该便是楚国了,下山的路应该比上山好走些了吧?”尽管大家已经努力保护了,但巨远光的身子骨实在太弱,仍然染上了风寒,他指着山峰的东南方向咳嗽了好一会才说道。

    “我问了好几个来自楚国的士兵,只知道从这里过去,便是楚国的一座小城。但大家都没有到过这片山区,也不知道路况怎么样。”一旁的朱晨安接口说道。

    “不管路况怎么样?我们一定要走出这片大山,成功的到达楚国。这样,把性命都在这里的兄弟们,才能瞑目。”杨云大声说道。

    这山顶空气稀薄,山风特别大,不光寒冷,还吹得让人连站都几乎站不稳。在这个地方宿营当然不是明智的选择。所以杨云让大家短暂的休息之后,趁着离天黑,还有一两个时辰,便让大家翻过山顶,往楚国的方向行去。

    下山的速度的确比上山快了许多,众人一步一步的拄着木棍前行。到稍微陡一点的地方,有的人干脆一屁股坐在雪地上,直接滑行下去,甚至还有的连滚带爬的搞得满头满脸都是雪,这滑稽的样子,居然使队伍里有了笑声。

    这久违的笑声,让大家压抑的心情好了许多,也许这好心情给大家带来了好运。到快天黑的时候,众人居然发现一块凹进去的小山谷,这里居然没有风,还能找到一些干柴。

    有人试着拿着火折子,吹了半天,居然能够点着了。这一下大家又高兴起来,终于又能喝到热水了。

    这一夜的宿营地,是这几日来最好的,也许是因为太疲劳,也许是因为大家心情得到放松,又或许是热热的姜汤水让大家觉得舒服,这一夜大家的睡眠特别香。

    第二天大家起来的时候,居然还出了太阳,阳光洒在洁白的雪地上,将雪地照得分外耀眼。

    一系列的顺利让众人心情大好,看来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路段,大家都对成功的走出这座大雪山,进入到楚国之内,充满了信心。

    可是残酷的事实却让大家的希望又一次落空,太阳出来驱散了山中的一些云雾,大家才勉强看清楚前路的样子。

    这座大山总体是靠大涪那边稍微平缓一些,而靠近楚国这一边,虽然风要小一些,气温也稍微高一点,但是坡路却特别陡,大家刚刚前行一个多时辰,便被悬崖挡住了去路。

    这悬崖十分齐整,就像被刀切过的一样,胆小的人将头伸出悬崖,都会吓得发抖。

    众人仔细往崖下看去,却发现山腰处云雾弥漫,根本看不清下面到底有多远。

    “报告殿下,我让兄弟们四处查看了一番,没有找到任何可以下去的路,看来我们只能使用绳索,从这崖上降下去了。”带领一部分侍卫在前面探路的陈山,回来向杨云报告道。

    “可现在看不清楚,下面到到底有多高,下面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大家怎么下去呀!”一旁的姚侠皱着眉头说道。

    “姚大人,小人身子比较灵活,我愿意先下去探路,搞清楚下面的状况,再做下一步的决定。”陈山接着说道。

    “那好吧!你可得小心点,有什么情况,你就使劲摇动绳索,我们就让人把你拉上来。”陈山说的显然是现在唯一的方法,杨云只得同意他的方案。

    最终,为了彼此间有个相互照应,大家在悬崖

    边准备了五组绳索。每一组绳子都是由几根很粗的绳索接成了,足足有好几百米的长绳。

    上面的绳索一头绑在大树上,一头有十几个士兵紧紧的握住,将绳头绑在陈山等五名探路勇士的腰间,一点一点往下放去,众人从崖上往下看,看见下面的身影越来越远,都不由得为勇士们捏上了一身汗。

    最开始的时候,还能够看清探路五人的身影,但到了山腰的云雾之处的时候,大家就无法见到他们的身影了。

    在众人的紧张关注下,绳子一点一点往下放,抓住绳子的那十几名士兵一点都不敢松懈,只能将慢慢地放着绳索。

    这时,中间一组抓住绳索的士兵中忽然传来一声大叫:“绳子那头没有重量了。”

    果然,拿着绳子的那十几名士兵,将绳索轻轻甩动给杨云等人看,表示下面确实没有重量了。

    这一情景,让大家紧张不已,因为出现这种状况,只有几种可能性。

    最好的一种可能性是,探路勇士已经成功的到达崖底。但也有不好的可能,那就是,探路勇士已经从绳索上掉落,坠入崖下了。

    但这时,终于有好消息传来,让大家开始激动起来。因为这个绳索突然从下至上强烈的摇晃起来,这是大家当时和陈山等人制定的暗号,表示已经平安到达崖底。

    紧接着,剩下的几根绳索也陆续出现了这一情况,众人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这时,崖下突然穿来了喊声,虽然由于风雪太大,听不清楚他们喊的到底是什么?但是这足以证明,五名探路的勇士全都平安的到达了崖底。

    这时,大家连忙去查看掉下的绳索,从绳索放下去的长度可以判断,从崖上到崖下距离足足有五六十丈。

    大约两柱香时间过去之后,中间的那根绳索又开始强烈地摇晃起来,一直守在那里的那一组士兵,连忙手忙脚乱的开始往上拉着绳索。

    因为按照开始的约定,查看好下面的情况之后,负责带队的陈山会再一次回到崖顶。

    时间一点点过去,一个人头从悬崖下冒了出来,不是陈山还有谁?

    此时的陈山有些狼狈,身上沾满了泥土,草叶和雪花,头发也有一些凌乱,甚至还有一些地方被石头划破,还隐隐有鲜血流过的痕迹。

    但是陈山的脸上却带着笑意,这笑意立即给了众人好心情。看来崖下的情形还算不错,可以按照原计划行动了。

    “崖下有一块平地,可以容纳下我们这三万士兵,只是悬崖上有些尖锐的石头,好些地方我们五个人已经做了记录,待会儿放绳索的时候,我们尽可能避过那些地方。”到了崖上,陈山顾不上疲劳,立即向杨云报告。

    在陈山的指挥下,大家将所有的绳索集中起来,分成几百组,顺着悬崖间隔开来,向县崖下垂去。

    紧接着,大家便把所有人分成很多组,一组一组向悬崖下滑去,还有些人找了一些藤蔓。将他们编成一个个简易的吊篮,那些身体瘦弱的文士,还有前几天生病的士兵,就坐着吊篮被放下去。

    由于人数太多,虽然分成了好几百组人,但是等所有人都下到崖底之后,天边已经挂满晚霞了。

    陈山和一部分身手敏捷的

    士兵,是最后一批下崖的,因为上面没有了同伴的帮助,他们下滑的难度就大了许多,完全靠着四肢的力量一点一点往下降。

    这一天,所有的人都十分疲劳,山崖下又有一大片空地,正好可以在这里宿营。

    到了崖下,这里已经没有了积雪,只有零星的一小团一小团的雪积在树上或者叶子上。

    在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溪,士兵们兴高采烈的跑过去,在里边取出清撤的溪水。在山顶的几天,由于找不到水,水囊又结了冰,大家喝了不少雪水,现在才觉得这溪水是那么的甘甜。

    这地方人迹罕至,所以生活的各种飞禽走兽,但它们遇上这一群已经连续吃了几天干粮的士兵,可算遭了殃。

    于是在当天的晚餐中,就有了烤熟的野味。只不过由于数量太少,每一个人都只能分到很少的一点,甚至有些人根本连分都分不到,只能忍着流出的口水啃继续啃着干粮。

    前面下崖的士兵提前去查看了一下前进的道路,所以第二天,大家就别沿着探路的士兵作出的记号一路向前。

    由于心情好了许多,大家便有了精神观看山中的景色。

    这时候山间溪流孱孱,各种飞鸟在山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各种不知名的小花,衬托着绿色的植被,把山涧衬托的格外美丽。

    由于这里基本上没有人来过,所以大家只得一边行路,一边前行。有荆棘灌木挡住了,便用柴刀将它们展开,想跨过一些溪流,若是浅的就直接涉水过去,若是水流太急,便看到一些树木搭成简易的木桥。

    下行的速度的确比上山快了许多,随着大家一路往下,气温也上升了许多。这一状况,让大家高兴起来,看来离走出大山已经不远了。

    由于山中没有可以行走的道路,大家便想了一个办法,顺着溪流一路往下流走去。

    这时,队伍突然停了下来,杨云正准备找个人到前面去看一看。这时,前方跑回来一个侍卫,气喘于于的来到杨云跟前,向他报告了一个让人沮丧的消息。

    前面居然没有路了,并且大家也想不到办法,也找不出可以继续前行的方法了。

    居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杨云带着巨远光等人准备到前面去看看。见到杨云和巨远光,士兵们连忙站在道路的一旁,将他们让到前面。

    看到眼前的情景,杨云不由得呆住了。

    小溪流到这里,溪水居然突然下降,形成了一个高高的瀑布,从上方直接往下坠去。

    “我用您的望远镜往下望,远远可以看到一条山路,说明只要从这瀑布下去,我们便可以走出山区了。我在这附近已经找了许久,没有找到,可以下去的路。”姚侠将手中的望远镜递给杨云,有些无奈的说道。

    “那我们还能够像上次一样,通过绳索降下去吗?”杨云向身旁的陈山问道。

    “殿下,这个地方到处是水,山壁上的岩石十分湿滑,从这里下降的话,比昨天那里危险很多。”陈山的话,显然和几个常走山路的士兵想法一样,他们也七嘴八舌地补充说道。

    “我刚才看了一下,对面这山好像有下山的路。我们要是能跨过这大约二三十丈的山谷,到对面的山崖,那就好走得多。”姚侠又接着说的。

第二百六十四章 进入楚国

    “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搭一座简易的桥,到达对面的山崖上去。”杨云看了看两崖之间的宽度,目测下来约莫有六七十米的距离,他转身对大家说道。
    “照我们先前的办法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可找不到这么长的树。”杨云身后的刘远语气中也是满满的无奈。
    “如果有一根绳子的话,或许还能想出一些办法。”陈山看了看对面的崖顶,轻轻地说了一句。
    “只是一根绳子的话,我也许有办法。”这时众人身旁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大家循着声音的方向看去,说话的是新进加入杨云势力的朱晨安。
    “你有办法?”听到朱晨安的话,陈山立即来了精神。
    “我试试看吧!”见大家的目光都落到自己身上,朱晨安不慌不忙地看了着对面山崖上,唯一的一棵大树,然后取下背上背着的长弓,再拿出一支长箭,将一根长绳绑在长箭的尾部。
    “难道他想用弓箭将绳索送过去?”
    “不可能吧!这么远的距离,军中的那些神箭手也无法做到吧!”
    “可是目前除了这个办法,也想不出其它办法了。”
    看到朱晨安的动作,旁边的人立即议论纷纷,用不敢相信的目光看着他。
    朱晨安来到封地之后,在军事指挥上展示了极强的能力,就武技方面,并没有多少展示的机会,使得封地上的众人,误以为他的武功很一般。
    这大树被石头挡住,只有很短一段树干露在外面。
    相隔这么远,要射中对面的大树,既需要精妙的射术,还需要极强的臂力才行。再加上这山间中的风挺大,箭尾还绑着绳索,要射中的可能性那是太渺茫了。
    朱晨安似乎没有看到众人的目光,他把绑着绳索的箭枝搭在长弓上,双臂猛一用力,便将这一极费力气的复合弓拉满。然后他看了看山涧对面的大树,手一松,长箭“嗖”的一声飞了出去。
    众人的目光立即顺着箭往前望去,很快,这枝箭就飞到山涧对面,一下子射中对面大树的树干,并且深深的插入树杆中,只将绑着绳索的箭尾露在外面。
    “好!”如此精妙的箭术,立即博得全场一片喝彩声。
    一箭射完,朱晨安又拿起一只长箭,又如法炮制的射出一箭,只不过这一剑射出的位置,比先前高出约一人高左右。
    “该我们了!”见朱晨成安果然射中了大树,陈山只轻轻地说了一声,点背起一捆绳索,来到连在箭尾绳索的跟前。
    这时,早有人将两根长绳拉紧,将绳头紧紧绑在崖边的大树上。
    陈山来到长绳跟前,将两根绳索使劲的拉了拉,觉得已经很牢固了,然后轻轻一纵,站在了下方那根绳索之上,而他的双手刚好握住上方的绳索。
    众人的目光马上被陈山的动作吸引过去,只见陈山双脚踩中下面的绳索,而双手却握住上面的绳索,摇摇晃晃的向对面行去。
    这幅场景让一旁看着的人都屏住了呼吸,要这样走到山崖对面去,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两根绳子不停的晃动,使得陈山的身子在悬崖上也跟着不停地摇晃,使得在场所有人都为陈山捏上了一把冷汗。
    现场有几万人,可是此时却静得连身边人呼吸的声音都听得到,大家静静地看着像一片树叶在悬崖上不停摆动的身影。
    绳索不停地摇晃,加大了陈山行走的难度,但他的眼中却露出坚定的神情。双脚死死地蹬着下面的绳索,双手又紧紧的握住上面的绳索,一步一步向对面移动过去。
    距离只有二十多丈,可是现在在众人的眼中,却仿佛有千里之遥。
    陈山一步步前行,不久就来到悬崖的最中间,这里绳索下坠的幅度最大,所以摇摆得也最强烈。使得陈山只有停下前进的步伐,努力控制住身体,降低绳索的摇摆幅度。
    过了好一会儿,绳子摇摆的幅度终于小了许多,陈山又接着一步一步向前移去。
    见陈山的身影离对面越来越近,大家紧张的心情才慢慢得到舒缓。但这时,陈山却又遇上了新的考验。
    绳子摇晃得实在厉害,陈山在迈步前行的时候,脚下一打滑,双脚从绳子上掉了下去。
    看到这一情景,崖上观看的众人发出一声惊呼。
    幸好这时陈山的双手,死死地抓住上方的绳索,在摇晃几次之后,他的双脚终于够住了下方的绳索,重新踏在绳索上面。
    陈山一步一步地前行,越靠近对面崖顶,摇晃的幅度就越小,走起就更容易,见陈山的双脚,终于踏上对面悬崖上的岩石,众人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全场所有人不约而同地爆发出欢呼声。
    陈山到了对面崖顶之后,又将自己背负的绳索紧紧的拴在一些大石头上面,而绳子的另一端,则被紧紧地绑缚在对面山崖的几棵大树上。
    紧接着,又有士兵背着绳索向山崖对面行去。但这一次,山崖绳索的数量增加了,行走的难度就降低了许多,第二名士兵也有惊无险的到达了对面的崖顶。
    紧接着又有几名身材瘦小,行动矫健的士兵背着绳索到了山崖的对面。
    这些士兵都是杨云这几年来,特意专门训练的从事特殊任务的士兵,他们动作熟练地将绳索绑缚在对面山崖的大树和巨石上。
    而山崖这一面的士兵,也和对面的士兵相互配合,不久之后,就在两边山崖之间形成了一座网状的“绳”桥。
    山中的树木很多,士兵们很快砍倒了几棵大树,又在大树上锯下了许多木板,最后,一座索桥就在众人的目光中形成了。
    有了这座索桥,行动就方便多了,三万多士兵,轮流顺着这索桥到了对面的山崖。
    姚侠并没有看错,这崖上的确有一条下山的路,并且有人走过的痕迹。看来经常有猎人或樵夫来到这里,也就是说,接下的路程就好走多了。
    成功地走出危险地带,杨云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一次的路途的确艰险,幸好自己等人是从吴县前往楚国。如果是从楚国到吴县,光是那几十丈高的悬崖就无法突破。
    前途已经没有什么危险,但杨云并没让大家第一时间走出山区,而是让大家先驻扎在这里。然后让朱晨安,安排对一些地形比较熟的士兵化作百姓,先去打探消息。
    这一次出兵楚国,靠的就是出其不意,所以在等待消息的这段时间里。杨云让大家尽最后可能,隐藏身形,不让当地人发现队
    伍。
    同时,还让刘海妮派出小股部队,分散在山中各地,一旦有进入山区中的楚国人,立即控制起来,不让他们把山中的消息带出去。
    过了两天时间,朱晨安等人带回了消息,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位于楚国腹地海州府境内。距离海州府最大城海州城,还有两百来里的路程。
    从这出去三十里左右,有一座叫谷阳的小城,这座小城的防备能力极差。这城中仅仅约有千余士兵,而且尽是些没有上过战场的老弱残兵,因为他们处于楚国腹地,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人进攻这里,所以根本没有什么防备设施。
    了解了这一情况之后,杨云便召集起这一次领兵的将领,打开朱晨安带回来的楚国地形图,一起讨论出兵计划。
    这海州府是楚国腹地的一个州,由于靠近山区,多山少地,路也不好走,所以是楚国最贫穷的一个州府,再加上这里也没有什么战略地位,所以很少受到楚国百姓和官员的关注。
    但临近海州府的青州府,就是一个军事要地了。青州府位于楚国的西北方,靠近楚国西北的小国郑国和于月,有一座雄关青州关立在国界线上,关上常驻五万大军,所以根本不用担心郑国和于月都自己不利。
    而青州府东南方的庐州府,则是楚国最重要的军事要地,这里紧靠大涪的云州,于鲜所带的四十万大军就是从庐州府到达大涪云州的。
    而于鲜所率的四十万大军,他们所有的补给也全部是从云州送过去的。
    “太好了,我们从这里出去,先以最快的速度占领海州城,将海州府控制在我们手中,就有了大量的补给,然后再出兵庐州府,从于鲜的后面给他狠狠一击,让这家伙不死也得脱层皮。”听了朱晨安的叙述之后,刘远一拍大腿,高兴的说道。
    刘远的建议很显然和许多人的想法一致,所以很快得到众人的附合。
    “我倒是有不同的见解,说出来供大家参详一下吧!”朱晨安突然在一旁说道。
    朱晨安的话让大家来了兴趣,大家都转过头来看着他,想听一听他到底准备说些什么?
    “我们只有三万人,本来人数就不够多,如果要占领这海州,把这作为给我们提供供给的之地,那到时势必会留下一些兵力守在这里。那我们去攻打庐州的兵力就严重不足了,要搞乱他们的后方还是有些难度。”说到这里后,朱晨安故意停下来喝了一口水,留给大家充足的思考空间。
    “那按朱将军的意思,我们应该怎么办?” 朱晨安的话让巨远光来了兴趣,他微笑着问道。
    “先拿下这里!”听了巨远光的话,朱晨安没有犹豫,他手中的细棍坚定的指着一个地方。
    “青州关!”看着朱晨安所指的位置,让众人大吃一惊,甚至还有人惊奇地喊了出来。
    “对,就是青州关,这青州关易守难攻,再加上楚国人大多认为,郑国和于月是两个小国家,不敢打他们关口的主意,所以防备十分松懈。如果我们和郑国与于月联系好,和他们里应外合,拿下此关的难度,并不算大。”朱晨安话中透着自信。
    杨云看着一脸自信的朱晨安,心中十分高兴,这朱晨安武技精湛,还颇具大局观,看来这一次自己真是捡到宝了!

第二百六十五章 攻打青州关

    “好一个釜底抽薪之计,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和郑国与于月联军。再加上两年前我大涪绕道海边,驻扎在郑国与于月之间的两万士兵,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组成十万大军,在楚国的大后方给他搞一个天翻地覆。”一旁的巨远光笑着说道。
    “好!就这样办,这次一定得让于鲜好好的喝上一壶,也不枉我们历尽艰辛翻过这片大山,还损失了这许多兄弟。”杨云大声说道。
    制订好策略之后,大军仍然驻扎于山中,姚侠带着十几个曾经去过郑国和于月的侍卫,化着商人,在附近集市购得良驹,快马加鞭的往郑国和于月而去,他们的任务是联络郑国和于月。
    楚国的谷阳城,是海州的一座小县,这里的城墙低矮,防守十分松懈。此时天色已黑,守城的卫兵都在城楼上打着瞌睡。
    谷阳城上下三万多人,他们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们这里会成为敌军攻击的目标。
    这一夜,天空中下起了一丝小雨,没有月亮和星星的天空,使得四周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再加上雨声,彻底覆盖了队伍前行的声响。
    城下的喊声惊醒了城墙上,睡得迷迷糊糊的守城卫兵,其中一名卫兵趴在墙头,向城下望去。
    只见城门处站着一些人,卫兵们连忙借着火把,才勉强看清楚城下的人。只见城下有十余名商旅模样的人,还推着一些上面堆满东西的手推车。
    “你们是什么人?大半夜来到城门口干什么?”被这些人吵醒自己的美梦,守门卫兵心情很不爽。
    “报告军爷,小的们是从青州过来的商人,途经贵县遇上了这雨天,想在这里休整一日,还请军爷放我们入城。”城下有人恳求道。
    “哼哼,进城,亏你们想的出来,你们既然是商人,难道不知道一到夜里,我楚国所有城池都不许进入的规矩吗?”卫兵怒声说道。
    “军爷,你们就行个好吧,我们这车上有米面等物,若是被雨淋湿了,那就会生霉,我们这一趟就血本无归了啊!我们也知道各位军爷辛苦,这些银两就给军爷们买点酒喝,驱驱身上的寒意吧!”下面的人又说道。
    “呵呵,看来你们这些商人还挺懂规矩的嘛,先把东西递上来,要是银两足够我们也可以破一破例吧!”卫兵们一边说着,一边从城墙上垂下一个篮子。
    下面的人立即将一个布包放入篮子中,篮子升入城墙上之后不久,城门吊桥上的绳索想起了“咯吱咯吱”的声音,紧接着城门慢慢的打开了。
    城门刚刚升起约有半人高,城下的这十多人连推车都没有要,便迫不及待的冲入城中。
    冲入城中的这些“商人”,进入城中之后,并未向城内行去,而是一拥而上,冲到城墙之上,向守城的卫兵发起攻击。
    守城的士兵约有五六十人,占人数优势的他们还没反应过来,便被砍翻好些人,被这些人占领了城墙上控制城门绳索的位置。
    反应过来的守门卫兵,一边用力敲响城墙上的大鼓,召唤城中的守兵,一边拿起手中的刀剑,拼命的向这些“商人”发起攻击。
    可是这十几个“商人”,却异常勇猛,面对人数超过自己的守门卫兵,他们一点也不畏惧,拿起手中刀剑与他们战斗,居然一点也不落下风。
    与此同时,城外突然传来了声响,一大群人黑压压的一片,飞快的向城中冲来。
    还没等城中士兵赶到城墙之处,城外的人已经冲进了城中。
    这些冲进城中的人,正是刘远率领的那一部分封地士兵,他们显然早有准备,进城之后立即分成数队,有的冲上城墙,增援先前进城的士兵,还有的则迅速向城中各处奔去。
    谷阳城中的百姓,听得城中传来喊杀之声,他们悄悄的打开窗户往外望去,却见到一些来路不明的士兵,在满街追杀自己城中的守兵。
    谷阳城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战事,这些百姓哪里见过这么血腥的场面,一个个吓得连忙关闭门窗,将屋中的灯熄灭,躲在里边连大气都不敢喘。
    这一场暂事并没有经历太久,由于实力悬殊太大,谷阳城的守兵没有坚持太久,就立即放弃战斗纷纷投降了。
    占领谷阳城之后,负责此次行动的刘远马上让人关闭了城门,并且封锁了城池,不允许任何人出城。
    与此同时,刘海妮和朱晨安也分别率领各部,以最快的速度占领了周边的一些城镇。
    占领这些地方之后,他们并没有在此地进行逗留,三万士兵很快补充了马匹粮食等作战物资之后,迅速向青州关奔去。
    杨云和手下众将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在接到姚侠已经得到郑国和于月将共同出兵的消息之后,便没有做任何迟疑,以最快的速度开始了行动。
    青州关守将是赵国贵族子弟,本来没有作战经验,但家族地位显赫,为了让他挣得军功,便让他带着五万人,镇守这并没多大风险的青州关。
    这守将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人向青州关发起攻击,就等着任期满之后,带着战功回到楚阳城,接受楚王的封赏。
    当听说有人攻城的时候,这首将正在甩开膀子,和手下将官赌着钱。手气不好的他,还责骂了报信士兵几句,说他故意消遣自己。
    这报信士兵说了好半天,终于让这守门将领勉强相信,有人来攻打这青州关件事情,慢条斯理的来道观墙之上,看到城下密密麻麻的郑国和于人士兵,他不由得惊呆了。
    好半天这守将才反应过来,这郑国和于月居然真的来到了青州关,准备向自己镇守的雄关发起攻击。
    这守将仔细打量着,城下的几国联军,目测下来,这里有五六万人之多,这两个小国家居然聚了这么多人,想要攻下自己镇守的青州关。
    青州关是楚国十分重要的一个关口,楚国为了修这一道雄关,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将这座关口修得城高墙厚,一般情况下,就是人再多,也很难攻下这座雄关。
    可是这关口的守军将领,根本没有多少指挥作战的经验,只是来混点功劳的他,见到这么多人前来攻城,一下子慌了手脚。
    守城将领马上让手下将士紧守关墙,并派人去附近城池或驻军,希望他们派出援军,同时派人快马加鞭,向楚国朝庭报告。
    这些士兵来到关墙下后,并没有急着对这青州关发起攻击。他们将所有的工程器械摆放好,然后在此安营扎寨,看似要等待什么时机再开始战斗。
    就这样,这次郑国和于月的联军,
    在关外驻扎了两天时间,既没有攻城,也没有撤军。
    这一情景,让关墙上的守关将领十分纳闷,但是既然敌人不攻城。他们也落得轻松,只是叫手下严密监视,随时准备应对敌人的攻城行动。
    到了第三天天还没亮的时候,青州关后几里路的地方,忽然燃起了三堆大火,将天空照映得一片通红。
    看到这红红的火光,这次联军的三位领军将领,郑国骠骑大将军端木雄,于月宁王李文科,还有大涪派出的宣威将军陈广相视一笑,马上组织手下士兵开始攻城。
    联军的第一波攻击是远程进攻,利用强弩和投石车,向城头上的楚军士兵发起强有力的攻击。
    一时间强弩和巨石如同雨点般向青州关城墙上飞去,吓得守城的楚兵马上躲在城垛后面不敢冒头。可即使是这样,也有一些倒霉蛋被强弩射中或巨石砸中。
    这一轮的攻击并没有给楚军造成太大的伤亡,不过这样的结果也在联军指挥官们的意料之中。靠着这些石头和强弩的掩护,一辆辆木幔车载着士兵迅速向关下冲去。
    不久之后,士兵们到了城墙之下,立即扛起一个个云梯,将它搭在城墙之上,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向城头上冲去。
    “他们要冲上来了,上去推掉推倒他们的云梯,把准备好的沸水滚油,全部给我倒下去。”见敌人眼看就要冲上城头,楚军这名指挥官着急的大喊着。
    “将军,我们这城墙足足有四五丈高,他们的兵力也比我们多不了多少,他们这样攻城是没有多少作用的,我们没有必要浪费那么多的物资。”见自己的指挥官如此不堪,旁边一位副将轻声劝阻,语气中不一些不屑。
    “那就好,那就好。”听到副将这样一说,这名楚军指挥官终于松了一口气,但是还是紧张的看着城墙的方向。
    这名副将说的不错,攻城的士兵好不容易爬上墙头,马上受到守关楚军的迎头痛击。攻城的士兵利用云梯趴在墙头之上,和守关的楚军展开大战,但他们哪里是以逸待劳的楚军的对手,不一会儿就被赶下了城头。
    但是这些攻城的士兵仿佛铁了心,稍事休息之后,又展开了下一次攻击,双方又一次在城头展开了殊死搏杀。
    战事虽然貌似很激烈,但是却对城头上的楚军十分有利,他们占据着地形优势,在守城副将的指挥下,连滚水和滚油等守城物资都没有用上,便牢牢守住城头。
    这时,青州关后方突然传来声响,守城将领立即站在高处,向后方望去。只见一队身穿楚军军服的士兵,正飞快的向青州关方向奔来。
    “太好了,太好了,我们的援军到了,快快让人打开后方关门,将我们的援军迎接上来。”守城将领立即高兴地大喊起来。
    “这也太巧了吧!敌人刚刚攻城,我们的援军就到了。”副将自言自语的说道。
    这名副官虽然有所怀疑,但是这些援军是从楚国国内赶过来的,又穿着楚军将士的服装。所以他也没有坚持,任由守城将领命令手下士兵打开靠楚国方向的关门。
    虽然此时这城池守得还游刃有余,但守城的楚兵看到援军到了,心中也是十分高兴。大家立即纷纷叫嚷着,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驱赶攀上城头的敌军的行动中去。

第二百六十六章 夺关

    让所有守城的楚兵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援军”进入青州关之后,并没有投入到和攻城敌人的战斗中去。
    “援军”们很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朝关门的方向冲去,另一部分却拿起手中的刀枪,向守关的楚军士兵砍杀而去。
    “你们干什么?你们疯了吗?怎么向我们自己的将士下手?”守关将领见到这一反常的情况,立即大声喝斥道。
    谁知这些“援军”仿佛没有听到守关将领的话,仍然向这些守关士兵发起疯狂的攻击。
    “将军!我们中计了,来的这些是敌人,快让弟兄们冲过去,一定要阻止他们打开关门。”见守关将领还没有反应过来,一旁的副将连忙提醒道。
    “对,对,大家赶快上,杀死这些偷袭的家伙,将关门夺回来。”守关将领这才反应过来,立即大声喊道。
    但是,这时已经晚了,新来的这些士兵已经到了关门之前,杀光了守在关门附近的楚军士兵,抬起了巨大的门栓,正在将关门缓缓的打开。
    而与此同时,由于守关的楚军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打乱了手脚,便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对付,已经爬上城头的敌军身上,使得好些攻关的敌人,已经跳上城墙,和守关的楚军士兵展开大战。
    前去抢夺关门的楚军士兵,也被死死的堵住了,关门一点点被打开,早已守在关外的攻城士兵,立即大声叫喊着,飞快地冲了进来。
    “堵住,给我堵住。”负责守卫青州关的将领,这时已完全慌了手脚,只想着获得军功的他,哪知道如何处理现在的事情。
    这些身穿楚军军服的“援军”,当然是杨云所率领的封地士兵,他们占领海州的一些小城之后。并没有在那里逗留,也没有留下士兵守在那里。
    他们匆匆地换上楚军军服,补充了各种物资,然后将用不上的物资销毁,楚国粮仓中多余的军粮也烧掉,做完这些事情之后,他们便集结在一起,以最快的速度向青州关奔来。
    封地士兵将攻下城池的主事官员全部斩杀,最大程度的延缓了,楚人向朝廷传递消息的速度,再加上他们一路几乎没有停留,终于在消息,还没有传到青州关之前赶到这里。
    青州关本是一雄关,正常情况下五万守关楚兵,即使面对二三十万敌人的攻击,也可以将关口守住。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敌人会从楚国内部过来,所以导致了他们的失败。
    此时,青州关上的封地士兵,再加上郑国、于月和大涪组成的联军,人数几乎是守关楚兵的两倍。
    更关键的是,守关楚兵遭到了突袭,一时手忙脚乱,士气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不久之后他们便完全处于了下风。
    这场战斗没有持续到一个时辰,在损失了大量兵力之后,守关的楚军将领便带着幸存的楚国士兵,狼狈的逃出了青州关,将这雄关交到了敌人的手中。
    “末将陈广,见过吴王殿下!”战事刚刚结束,带领两万大涪士兵,驻扎在郑国和于月之间,助他们一起抵抗楚国的大涪宣威将将陈广,立即来到杨云跟前,向他打着招呼。
    这时,郑国骠骑大将军端木雄,于月宁王李文科,也纷纷来到杨云跟前,笑呵呵的和他打着招呼。
    看到端木雄,杨云专门在他附近打量了许久,想看到端木霁月的身影,但是始终没有得见,只好在心中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只付出了很小的代价,便成功攻下了这一座名扬天下的雄关,大家的心情显然很好,乐呵呵的说了好半天。
    攻下青州关之后,杨云便把这座雄关交给了端木雄和李文科,由他们两国共同镇守。
    当日两国之所以愿意和杨云共同出兵,就是因为占领这青州关之后,他们便有了抵御楚军的倚靠。所以两国几乎派出国内可以派出的所有兵马,配合杨云完成了这一次行动。
    占领青州关之后,杨云并没有在这里多做停留,他很快带着封地的三万士兵,以及陈广手上的两万大涪将军。再加上端木雄和李文科每人给他分出一五万千两国士兵,组成一只八万人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庐州府行去。
    再一次经过海州的时候,此时他们到达楚国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楚国。但是由于楚国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云州前线,一时之间还抽调不出兵马,来阻击杨云的大军。
    杨云刻意让大家绕开海州的一些大城池,所以他们经过海州的时候,并没有经历太多的大型战斗。
    行军途中,对于一些防守较弱的小城,则直接攻下,用以补充各种物资。更多没有多少防守兵力的小城,见杨云大军来到,干脆弃城而逃,避免太大的损失。
    就这样,杨云所带的八万士兵,一边行军一边搞破坏,一路走过的地方,被搞得鸡飞狗跳。
    这计谋是姚侠出给杨云的,给楚国留下一大堆烂摊子,让楚国人大费周章的收拾残局,使他们没有太多的精力再对大涪用兵。
    杨云所率的八万士兵,在海州府境内没有遇上任何麻烦,于是他们便一路前行,很快到了庐州府。
    庐州府和海州府的情况可不一样,因为庐州府紧挨着大涪,他们所有城池的防守等级增长了许多,无论是城墙的厚度高度,还有驻兵的人数都多了许多。
    在这种情况下,杨一云所带的大军进入庐州府,便遇上了不少的麻烦。
    进入庐州府的第一天,杨云所带的士兵就遇上了三次埋伏,虽然这三次埋伏,并未对队伍造成太大的损失,但是却严重的影响了行军的速度。
    伏击队伍的是庐州城的士兵,这一次于鲜带出四十万人出征大涪,使得国内士兵严重匮乏,就连庐州城这样的大城,现在也只有三万兵马。
    这一点人,当然无法和杨云所说率的八万士兵正面抗衡。所以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采取偷袭的手段,袭扰这八万士兵是楚军最好的选择。
    在这样的策略下,使得杨云等人行军的速度大大减缓,给庐州府的城池了充足的准备时间。
    所以当杨云率领士兵进入庐州府境内之时,庐州城大小的城池都采取了关门死守的态势。就连之前出兵偷袭杨云等人的庐州城,在杨云的人带兵经过城外的时候,他们也选择了坚守不出。
    而一些防备能力太弱的小城,干脆放弃防守,在杨云的队伍经过之时,这里的大小官员便带着城中一些重要物资躲得远远的,等大军过去之后,他们再重新回来。
    庐州城所有官员采取的这一措
    施,给杨云军队补给带来了一些麻烦。幸好他们在海州府的时候,从各层次获得了大量的粮食和各类物资,总算没有造成物质严重匮乏的现象。
    一路走走停停,队伍终于来到楚江边,只要成功的渡过楚江,就可以到达于鲜队伍的后方,到时候和前线的胜王杨明,前后夹击楚军,一定可以给于鲜带来很大的麻烦。
    芦栖渡这个地方,杨云并不陌生,上一次从郑国返回大的时候,就是从这渡江的时候,遭遇追兵追击,使得杨云掉入江中,最后在楚人的追击下,才不得不从流夷回到大涪。
    这一次来到芦栖渡的时候,原来守在这里的楚国士兵早已逃得无影无踪,就连这里的大小船只也被藏起来了。
    这一情况,让杨云给他手下众人十分头疼,姚侠带人在附近四处搜索,还抓住一些当地人,审问一番,费了好大功夫,才找到一些被藏起来的船只。
    熟悉地形的朱晨安,又带着一些以前在这里生活过的士兵,走遍了附近许多城镇村寨,又找到了一些渡河的船只,再加上士兵们加班加点的赶造,终于有了一支可供一两万人同时过江的船队。
    为了筹集过江的船只,杨云率领的八万士兵在这庐栖渡驻扎了五六天时间,才开始了渡江的行动。
    为了使队伍能够安全渡江,杨云每天都让人在高处观看江对面的情况,让杨云感到高兴的是,只发现数百楚国守兵,对面并没有大军驻扎的迹象。
    看来正与杨明大战的于鲜,一时之间无法抽调出士兵,来挡击自己这一支队伍。这情况让杨云和手下众人十分高兴,让他们对成功渡江,并袭扰于鲜的后方充满了信心。
    数百大小不一的船只,载满了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士兵,极其壮观地向楚江东岸行去,杨云和巨远光等人站在岸边,看着平静异常的对面码头,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这时,船队已经到了江中心,再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成功到达楚江东岸。
    可就在这时候,将对面传来动静,一对骑兵突然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朝江边冲来。
    这些骑兵的速度很快,没用太长的时间,他们就到了江岸边的码头上。
    这些骑兵显然早有准备,到了江边之后立即翻身下马,举起手中的弓箭就朝江中的船只射去。
    这队骑兵大约三千人左右,人数虽然不算多,可江中的船只此时就像靶子一样,很快有许多士兵被弓箭射中,掉入了江中。
    反应过来的渡江士兵,马上举起早已放入船中的盾牌,阻挡江岸上射来的弓射,并加快行船速度,想要尽快冲到江岸,消灭这些突然出现的敌军骑兵。
    但让大家绝望的是,江岸后方又出现了敌军的身影,这一次出现的是步兵,黑压压的一片,目测下来足足有四五万人。
    “这些可恶的家伙,他们现在早已来到江对岸,却躲在后方不现身,就等我们过江,再对我们发起攻击。”看着这些即将到达江岸边的楚军,一旁的朱晨安愤愤地说道。
    “是啊!这楚军的领军将领,看来是很有头脑的,我们渡江的行动不可能成功了,快传令,让前面的刘远带着士兵撤回来。”见不断有士兵中箭倒在江中,杨云心急如焚。

第二百六十七章 吃了败仗

    听到杨云的命令,传令官立即敲起退兵鼓,挥起退兵的指挥旗,让江中的士兵赶快调转船头,撤回楚江西岸。
    可是这时退兵,已经有些太晚了,这时赶过来的步兵已经来到江边。只见这些步兵拨开江边的好些个草堆,露出一些模样奇怪的东西。
    “是投石机,这下有些麻烦了。”眼尖的朱晨安看到这些东西,不由得大叫起来。
    这些步兵动作很麻利,他们熟练的将一块块巨石安放在投石机上。不都时,人头大乃至磨盘大的石块,像冰雹一般向江中的大小船只飞去。
    江中正在往回划的船只可遭了殃,他们手中的木制盾牌只能挡住长箭,根本能挡住这些巨大的石块。
    不多时,这些石块就砸中江中一些士兵,一时间这些士兵们惨不忍睹。有的被砸断手脚,半天爬不起来;有的被石块砸中后背,趴在船上,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最倒霉的是被巨石直接砸中头部,被砸得血肉模糊,显然是活不成了。
    有一些小一点的船只,被巨石直接砸破或者砸翻,船上的士兵悉数落在江中。会水者向一旁的船上游去,而那些不会水的士兵,则在江中不停的挣扎。
    指挥第一批渡江的正是刘远,见不多时,自己就损失了好些士兵,他连忙拼命大声叫喊,命令所有士兵加快划船速度,脱离对方投石机攻击的范围。
    接到命令的众士兵立即努力划动船只,又付出了一些伤亡之后,所有船只终于离开敌人的攻击范围。
    等所有士兵都退回楚江西岸之后,杨云马上让人清点人数。让大家感觉沮丧的是,这一次不仅渡江失败,居然还伤亡了三千多士兵。
    自从出兵楚国以来,杨云所带士兵顺水顺风,消灭了许多楚兵,还占领了好几座城池,众将士的心中多少有些沾沾自喜,觉得楚兵不过如此。
    这一次失败,终于让大家对于这次出兵楚国,会遇上的危险,有了清醒的认识。
    对面至少赶来了五六万的楚军士兵,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成功渡过楚江,从后面进攻于鲜所率的楚兵几乎没有了可能。
    更麻烦的是,不能到达楚江东岸,就无法顺利地回到大涪去。等到楚国调派出兵力,杨云率领的这一支处于楚国内部的孤军,就会遇上危险,甚至全军覆没。
    现在大军的境况很不妙,杨云正准备把大家都召集起来,一起讨论一下,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这时候,负责外出打探消息的姚侠赶回来了,带回了一个让大家十分震惊的消息,使得大军一下子处于更加危险的地步。
    “楚国集结了十万大军,正朝杨云率领的这八万联军奔来,离这里只有五六十里路了。”这一消息在大军中传开之后,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原来,负责守卫青州关的楚国将领丢掉青州关之后,立即带着残兵逃回楚国境内。
    青州关是楚国的西北门户,是威慑西北方向郑国和于月的利器。这么多年来,由于有青州关的存在,这两个小国不敢打楚国的主意。
    与此同时,郑国和于月随时担心楚国人会兵出青州关,灭掉这两个小国家。所以这么多年来,他们总是老老实实的送上贡品,以保证他们的安危。
    青州关对楚国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楚国为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他的防御能力强,就算郑国和于月倾全国之兵,也不可能撼动青州关分毫,可是就是这样一道雄关,居然被这两个小国家占领了。
    现在可好,本来是威慑郑国和于月的利器,现在成却成了这两个小国家,抗衡强大楚国的依仗。
    正常情况下,有个四五万士兵镇守的青州关,即使来个二三十万人进攻,都很难拿下这一座雄关。所以,现在在青州关落在郑国和于月联军的手中,楚国人要夺回它是异常艰难的。
    这个庸才居然连青州关都丢失了,这可把楚王赵元让气坏了,他根本没有给,这守关将领解释的机会,直接就砍了他的头。
    听人说起青州关丢失的过程之后,赵元让怒不可遏,对策划这次夺关的杨云恨之入骨,他愤怒的表示要御驾亲征,将杨云碎尸万段。
    楚国的大臣们,费了很大功夫,终于劝得楚王赵元让,收起了御驾亲征的念头。
    但赵元让心中的怒火依然未消,他选派了一名楚国能征善战的老将,让他在附近征调了六万楚军,再从守卫王城的楚国禁军中抽出四万士兵,组成一支十万人的队伍,要覆灭杨云所率的这支队伍。
    与此同时,楚王赵元让还下旨,让庐州府的所有城池和驻军,尽量配合这十万大军,一起围剿进入楚国腹地的杨云部队。
    本次楚王赵元让派出的领军将领,名为赵岳,已经六十多岁了,本是楚国名将,又是皇室宗亲,在楚**方威望很高。
    本来有人推荐赵岳为楚军兵马大元帅的,但是楚王赵元让想到赵岳年事已高,便启用了年轻有为的于鲜。
    赵岳这人为人稳重,在接到出兵任务之时,还没把出兵的兵马筹集完整,就提前派出斥候,到前方打探杨云所率这八万士兵的情况。
    所以在没有和杨云的军队遭遇之前,他对杨云军中这诸位领军将领的情况,还有杨云手下士兵的组成情况,都已经了解的清清楚楚。
    这赵岳的确是老谋深算之辈,他率领的十万楚兵,在刚刚离开楚阳不久,离杨云的部队还有很远的距离的时候,他便开始“出招”了。
    赵岳是楚国猛将,手袋士兵皆是楚国精锐,手下十万大军,半数是楚国装备最好的王城禁军,孤军奋战此次一定会全军覆没。
    赵岳先期率领的十万楚军,很快就会和杨云遭遇,所以杨云很快就会大败,到时就算杨云侥信逃脱,楚国各地正在集结二十万余楚兵,即将对杨云围追堵截,杨云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郑国和于月一向是楚国的友好邻居,此次突袭楚国的行动是被杨云和涪国胁迫。此次楚国要灭的只是杨云所率涪国士兵,只要郑国和于月士士兵离开杨云队伍,楚国一定既往不咎,任由大军离开楚国回往郑国和于月。
    不知什么时候,杨云的军中出现了这些传言,到最后甚至有人将这些消息写成告示,贴在鹿栖渡一些醒目的墙壁上。
    此次杨云渡江失败,损失了几千兵马,正是士兵士气最低落的时候。这些消息传到杨云军中,更大程度的降低了杨云所率士兵的士气。
    更严重的是,郑国和于月士兵中已经有人在
    悄悄相传。楚国最恨的是杨云和他所率的大涪士兵,自己等人用不着为杨云陪葬。
    这一些消息很快传到杨云和手下众将耳中,杨云第一时间来到巨远光帐中,准备和这位智囊一起商量如何应对目前的局面。
    “作战失败,士兵士气下降这是肯定的,我们可以用言语鼓励,或者奖励的方式提升士兵的士气,但是最有效的办法还是用一场大胜激励将士,可是赵岳来势汹汹,我们要想击败他们的确太难了。”这种局面,连巨远光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敌人既然出招,不管杨云愿不愿意也只得接招,杨云陆续找到手下的统兵将领,和他们每个人都单独谈了一次话。
    仅仅过了半天时间,大涪士兵便抓出了好几个在军中造谣的楚国探子。杨云让人当着所有士兵的面,将这些楚国探子斩首,扔入了楚江之中。
    紧接着,各统兵大将也将自己营中一些意志不坚定,传播消极言论的士兵,根据他们的情节给予了,严厉的处罚。
    “兄弟们,这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那些所谓的常胜将军他们的经验都是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只有懦夫才会被失败打倒,拿出我们的血性,死去的兄弟们在看着我们,我们一定要用敌人的鲜血洗刷我们的耻辱,为阵亡的兄弟复仇。”在全体将士面前,杨云热情洋溢的一番话,终于让这些垂头丧气的士兵有了一丝精神。
    离大涪军队驻扎的鹿栖渡还有二十多里路了,根据斥候传递回来的情报,大涪军队现在在鹿栖渡一筹莫展,现在正是击败他们的机会。
    “大家休息一下,吃点东西,恢复体力,以最好的精神状态迎接马上开始的战斗!”眼看离鹿栖渡越来越近,老谋深算的赵岳可不会给敌人,以逸代劳的机会。
    休息好之后,队伍又往前走了一段,这时候离敌军驻扎的地方已经只有四五里地了。
    按理说,自己的队伍离鹿栖渡已经这么近了,对方军队应该已经列队做好战斗的准备,但是对方却像不知道似的,没有一个士兵走出营寨。
    前方的斥候回来报告,敌人的营帐依然还搭建在那里,里面隐隐约约还能听见声音,可始终没有走出人来。
    照目前这情况来看,一定有什么问题?
    赵岳吩咐手下众将官,一定要提防敌人的埋伏。为了预防万一,他派出了一支一万人的队友,让他们一点点往敌人的营寨在推进。
    这一万楚军,他们分成十个方队,每队有一名千夫长率领,缓缓的向对方的营帐行去。
    随着离敌军营帐越来越近,他们隐隐约约听到帐中有人声,还有战鼓敲响的声音。
    看来这帐中一定有埋伏,这十名带队的千户长也是很有经验的人。他们让手下士兵组成战斗阵型,高度警惕,分散得很开,慢慢的离敌军营帐越来越近。
    已经到了敌人的营帐外,仍然没有敌军从里边冲出来,甚至他们已经将拦在营帐外的栅栏全部移开,里面依然没有士兵冲过来。
    但敌军帐篷之中,却清晰的有战鼓声音传来,甚至隐隐约约能够听到人声,所以楚军士兵也不敢轻举妄动。

第二百六十八章 游击战

    到最后,走在最前面的一名千户长,再也忍不住了。他指挥自己前面一名百夫长,带着自己手下的一百名士兵,以最快的速度冲向了一个敌军的帐篷。
    冲向敌军帐篷的楚军士兵,他们将手中的兵器握得紧紧的,一边往帐篷中走,一全集中精力的防备着敌人的突然袭击。
    可是让他们奇怪的是,就算他们已经走到帐篷的门口,也依然没有遭到任何攻击。
    走在前面的一个士兵,终于鼓起勇气,一把拉开了帐篷的门帘,伸头往里面看去,没想到却看见当自己啼笑皆非的一幕。
    这哪里像是人住的帐篷,仿佛到了一个各类动物聚集的家。一只羊被绑在帐篷的最中心,她的身子和后脚被绳索牢牢固定着,只剩下前脚搭在一面军鼓上。
    外面一有声响,这只羊便紧张起来,拼命的摆动两只前腿,使他前脚之下的战鼓咚咚直响,让人感觉像是在敲响,出战的鼓声。
    与此同时,在这帐篷里还反复着许多各种各样的动物,鸡、狗鸭、鹅,甚至还有驴子和马这样的大动物。
    见到这一情景之后,这名百夫长率领的百名楚国士兵,连忙想在帐篷之中的所有物件搜索过去。
    结果这些楚军士兵惊奇的发现,这偌大的一个敌方帐篷里,居然没有一个人影。
    不甘心的楚军士兵,又在附近的帐篷中搜索了好半天,没想到依然没有发现一个人影,复一个帐篷里都有一只较大的动物,被绑在那里被迫敲动。
    坚在帐篷里没有人这些楚军士兵的担子显然大了许多。他们相互配合着往一个又一个营帐中搜索而去。
    终于在靠近最中央的几个帐篷里,楚兵们发现了几个人影,他们全部被绳索捆住了手脚,见到有人出现,他们不亭呜呜呜的叫着。
    看被绑住手脚的这些人,这名百夫长不有暗觉好气,这些家伙将这么多的百姓绑在这里,让大家误以为他们俩躲在帐篷里面,还得兄弟们紧张了半天。
    赵岳得到手下众将的报告之后,脸色沉了下来,这杨云带着这么多士兵,要渡过这楚江是不可能的,他们到底跑到哪里去了,难道真的是插翅而飞了?
    安远是楚国庐州府的一个小县,这里并不是什么军事要地,也不算富庶,所以城池的防守等级并不算高。
    楚王赵元让让庐州府所有的城池提高警惕,防备大涪军队的突袭,但是这里的县令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安远县就两万多百姓,粮食也没有多少,这里又没有什么战备物资,城墙也不算高,位置还有一些偏,大涪将领只要脑袋没病,肯定不会攻打这么一座小县的。
    可让这位安远县另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涪国的吴王,看来真是脑子有病,居然真带着人来到了安远县。
    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兵,安远县令脑袋都麻了,他呆呆的看着城下这些阵型齐整的士兵,仿佛在做
    梦一般。
    “大人。赶快关闭城门吧,再晚他们就冲进来了!”一旁的县尉大声说道。
    “算了,让他们进来吧,我们就这两三天老弱残兵,怎能抵挡住这些,如狼似虎的敌人,要是把他们惹恼了,城中的百姓可就遭殃了。”县令有些无精打采的说道。
    县令带着手下官员主动出城投降,免去了一场战事。杨云很快带着手下众将来到这安远县中,县城中的粮食和物资并不算多,这是在杨云的预料之中。
    不过杨云一点也不在意,反而对这地方还有些满意。这里的房屋众多,里面的粮食也可以供大家吃上几天,至少士兵们近两天内不用风餐露宿了。
    队伍能够到这安远县,是因为杨云脑袋中的灵光一现。
    眼见赵岳率领的十万楚兵,离大家驻扎的鹿栖渡只有二十三里了,大家已经在开始准备,要和敌人殊死一搏。
    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每一样条件都没有达到,兵力还少于敌人的情况下。要击败赵岳的十万大军,几乎没有多少胜算。
    在为如何和敌人作战的问题上,手下众将产生了分歧。
    一部分人认为,应该趁敌人行军疲,立足未稳之际,主动出击,采取以逸待劳的策略,给对方与沉重的打击。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应该构建防御工事,严防死守,不和人数四起都占优的敌军进行死磕。
    但就连持这两种观点的将领自己都认为,这两个办法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稍不注意就会给大军造成一场惨败。
    在双方争持不下的情况下,杨云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了伟人使用游击战,游刃有余的和人数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进行战斗的情景。
    “各位,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要消灭敌人,而是要像一只虫子,在敌人的肚子里搞他个天翻地覆。所以,我们不能和敌人硬拼,应该以最少的伤亡代价,在楚国腹地给他插上一枚钉子,让他们寝食难安。”杨云站起来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将他的想法告诉了众人。
    “对呀!我们犯不着和敌人硬拼,只要我们这几万大军一直在楚国内部,他们就会很难受,楚国国内的兵力现在十分有限,他们想围住我们几乎是不可能的。”听了杨云的话,巨远光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杨云又一次强调了这十六个字的作战方针。
    “兄弟们,我杨云带着大家出来,希望大家能够建功立业,但是也想带着大家安安全全的回到我们自己的家园。所以我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要尽可能的减少伤亡。所以我们现在就得采取这,技能打击敌人,又能保全自己的作战策略。”杨云把所有指挥将领全部聚集在一起,向他们传达了自己的作战思路。
    根据这一思路,众将领纷纷发言,选择了一个目前最适合的攻击方向,那就是离这里只有五六十
    里路,没有多少防御准备的安远县。
    赵岳带着十万楚兵,进入到杨云给他们留下的空帐之中,却没有一丝占领对方营寨的喜悦。
    “大家将搜索范围扩大一点,他们好几万大军撤离,不可能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你们以最快的速度将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找出来一定不能让他们到达前线,给于元帅带来麻烦。”敌人居然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赵岳十分郁闷。
    斥候们忙了好久,终于查到杨云所率军队的位置,这消息让赵岳感觉十分意外,敌人居然跑到安远县去了。
    要是杨云逃到其它城镇去,要对付他们还好办一些,但是这安远不一样,因为在安远交通四通八达,要想围住他们确实很难。
    还有,安远县周围都没有什么军事要地,一旦他们想逃跑,想到附近的驻军配合围住他们,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但是自己执行来的任务,就是要剿灭杨云所带的这几万士兵。所以,虽然无法追上敌人,赵岳也必须表示出一种姿态,让手下手有士兵,放弃笨重的作战器械,轻装上阵,以最快的速度向驻扎在安远的敌人追去。
    不出预料,等赵岳率领手下士兵到达安远之时,杨云和他手下已经带着手下士兵,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大家将搜索范围扩大一点,他们好几万大军撤离,不可能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你们以最快的速度将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找出来一定不能让他们到达前线,给于元帅带来麻烦。”敌人居然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赵岳十分郁闷。
    斥候们忙了好久,终于查到杨云所率军队的位置,这消息让赵岳感觉十分意外,敌人居然跑到安远县去了。
    要是杨云逃到其它城镇去,要对付他们还好办一些,但是这安远不一样,因为在安远交通四通八达,要想围住他们确实很难。
    还有,安远县周围都没有什么军事要地,一旦他们想逃跑,想到附近的驻军配合围住他们,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但是自己执行来的任务,就是要剿灭杨云所带的这几万士兵。所以,虽然无法追上敌人,赵岳也必须表示出一种姿态,让手下手有士兵,放弃笨重的作战器械,轻装上阵,以最快的速度向驻扎在安远的敌人追去。
    不出预料,等赵岳率领手下士兵到达安远之时,杨云和他手下已经带着手下士兵,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还有,安远县周围都没有什么军事要地,一旦他们想逃跑,想到附近的驻军配合围住他们,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但是自己执行来的任务,就是要剿灭杨云所带的这几万士兵。所以,虽然无法追上敌人,赵岳也必须表示出一种姿态,让手下手有士兵,放弃笨重的作战器械,轻装上阵,以最快的速度向驻扎在安远的敌人追去。
    不出预料,等赵岳率领手下士兵到达安远之时,杨云和他手下已经带着手下士兵,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第二百六十九章 扭转战局

    楚国人不再发起进攻,杨云和手下士兵压力大减,终于用不着整天提心吊胆,东奔西跑,可以在营帐中好好休息一下了。
    “将士们,给我冲啊!等我们拿下这个城池,就攻进楚国境内了,到时城中的所有东西,全部分给有功的将士。”杨明站在高处,亲自敲响手中的军鼓,拚命地大声喊道。
    此时的杨明,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再也不是几个月前因为吃了败仗,那一副焦头烂额的样子。
    几个月前,杨明所率的大涪军队,遭到重创,损失了十多万士兵,被迫后退几十里,依托城池和关口死死防守,使得这位大涪“战神”在官员和百姓中威望大减。
    就在一个多月前,杨明终于赢得了转机,大涪各地的援兵源源不断地赶来,再加上流夷库班所带士兵不敢在大涪多作停留,袭击完杨明所带大涪士兵之后,第一时间回到了流夷,这样一来,杨明所带涪兵人数,终于超过了攻入大涪境内的楚兵。
    更大的好消息是,自己的十三弟杨云居然翻过了大山,进入了楚国腹地。还和郑国跟于月联合,夺取了在楚国人眼中固若金汤的青州关,还把楚国内部搞了个天翻地覆。
    杨明统兵作战多年,眼光十分独道,这样的好战机,他当然不会错过。
    于是,杨明果断下令,大涪军队放弃死守策略,开始主动出击,全面发起反攻,要将楚国人赶回去,收回被侵占的大涪城池。
    杨明一声令下,云州的大涪士兵纷纷出击,旬阳关、云州城、陈立升和杨明分率大涪士兵,各地的援军,都第一时间向楚国士兵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大涪人突如其来的攻击,让于鲜苦不堪言,自己所帅的四十万楚国大军,在先期和杨明作战的时候折损了好几万。
    而现在,大涪吴王杨云又带着几万军队,居然跑到楚国内部兴风作浪。
    为了消灭杨云,于鲜先派了一部分士兵在楚江东岸阻击他们,后来又按照楚王的吩咐,偷偷抽掉了一部分士兵,参与到围剿杨云的行动中去。
    所以,现在在于鲜手中,能够用来和杨明大战的楚军士兵,已经连三十万人都不到了。更麻烦的是,由于杨云在后方骚扰,给后方送来粮草的部队带来了很大麻烦,许多物资不能及时送到,也让于鲜苦不堪言。
    没办法,于鲜也只得照杨明的样子,退守了二十余里路,收缩防线,尽最大努力,勉强将杨明率领的大涪大军阻挡在防线之外。
    按照于鲜的计划,自己只要率领现有的士兵,坚守防线一段时间,等楚国内的士兵将杨云和他所带的士兵全部消灭之后。
    再将自己派回去的士兵,还有赵岳所率的十万大军全部调到前线来,然后突然出击,一定会将杨云所在的这支军队彻底击败。
    有了这一个想法,于鲜便让手下所有的将官,死守自己镇守的城池和关隘,不得轻易外出。
    在如此情况下,于鲜的想法显然是不错的,按照目前的情况,他们能够守住这条防线,一两个月的时间是没有丝毫问题的。
    到一两个月之后,赵岳等人应该早已把杨云和他所率的士兵消灭完了。
    但是,让于鲜没有想到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失败,使得他的如意算盘完全落空。
    让于鲜甚至是杨明都没有想到的是,使楚军遭遇失败的,居然是没有怎么上过战场的大涪十二皇子宁王杨延。
    杨延得到涪皇的旨意,让他带着自己封地的士兵,到云州前线,去增援自己的五哥胜王杨明。
    得到涪皇旨意之后,杨延十分高兴,这么多年来,他几乎没有上过战场。现在有这么好的获取战功的机会,他便十分高兴的亲自带兵出征了。
    杨延和杨明的关系一直不算好,他不愿意听从杨明的调遣。所以他带着两万士兵到达云州前线之后,便自告奋勇独守一座不大的城池。
    杨明也知道,杨延手下士兵是自己指挥不动的。所以他便按照杨延的要求,将防线最远的一座城池交给了杨延。
    按照杨明的想法,城池反正是交给杨延了。到时候杨延若是能够好好的守住,对目前的战局,也是很有帮助的。
    但如果杨延无能,无法守住这座城池,到时候导致兵败,责任最大的还是没有守住城池的杨延,自己就可以成功减少罪责。
    杨延这人其实没有多少指挥能力,也没有多少主见。所以这一次他虽然亲自带兵,但是军中的所有主意,却都是由他手下一名军师确定。
    杨延这人虽然没有多少本事,但是他有一个优点。就是敢于放手,放心让自己手下去做所有的事情。
    杨明让大涪士兵全面发起反攻,云州前线,几乎所有的兵马几乎立即行动起来,向于鲜所率的楚兵发动攻击。
    听到杨明的命令之后,杨延手下的两万兵却没有马上行动,留在城中并没有向敌人发起主动攻击。
    等其他几路大军早已开拔,杨延和他手下的士兵却尚未出兵,等到杨明几次催促之后,他才慢吞吞带兵出城,准备到前线走一遭,表示自己上了战场。
    出兵之后的杨延,显然并不想和敌人遭遇,所以一路行军总是慢吞吞的。
    要说这杨明其实也没安好心,因为杨延现在所要面对的敌人,是位于防线边缘的一座营帐。这营帐虽然貌似不怎起眼,在战中却有足足五万楚军士兵。
    可是这一消息,却是大涪军中许多人都不知道的,按照杨明的意思,这一次既可以削弱杨延的兵力,也可以让涪皇对杨延彻底失望,不会再对自己的皇位产生什么影响。
    杨延带着两万士兵,是最后一个支来到前线战场的队伍。
    让杨延没有想到的是,敌人早把自己的一切情况打探的清清楚楚,他们在杨延到达战场之前,就做了精心的布局,准备一举击败杨延部。
    对于这一切杨延却一无所之,反正这一路有自己的军师全权负责,自己也懒得操这一份心。
    不出这个营帐楚军将领所料,双方接战之后,杨延和他手下的士兵连吃几场败仗,使得手下士兵,折损的两三千。
    吃了败仗的杨延,立即带兵向后方撤退,见敌人开始逃跑,这城池的守将想到于鲜死守的命令,便让手下士兵寨坚守。
    可是,本来已经离开了的杨延所部,见楚兵并未出城追赶,便又带着人到城下,将土兵屯于城外,却不发起主动攻击。
    楚军将领见杨延所部又来到城外,于是又向他们发起攻击,结果杨延所在部队,丢下好几百名士兵的尸体过后,又
    匆匆逃走了。
    当楚兵收军回营后不久,杨延率领的士兵又一次来到城外。
    杨延所部奇怪的举动,让守在城中的楚军将领疑惑不已,他在和手下众将商量之后认为,这是杨延不得已而为之。
    杨延贵为大涪皇子,还被封为王爷,如果带兵撤离的话,一定会受到朝廷的责罚。但是他们想攻下城池,又没有那个能力,所以才出现这样奇怪的举动。
    确定杨延目前的处境之后,守城的楚兵有了想法,决定利用杨延的这一种心态,彻底将这一支部队消灭。
    所以,再一次开战之后,城中楚军士兵倾剿而出,向杨延所带士兵发起猛烈攻击。
    见敌军来势汹汹,杨延和他手下的士兵当然不敢恋战,又一次狼狈的逃走了。
    根据前几次的经验,这些楚兵在追击一段路程之后,因担心城中有失,便不敢再继续追赶。
    可是这一次,楚军却铁了心,跟在后面紧紧追赶,直接追出了十几里路。杨云所率的大涪军队,一下子慌了神,居然慌不择路向一个山谷的方向逃去。
    这是一个只有一条出路的山谷,大涪军队进入之后便犹如进入了死胡同,没有机会再逃出去。
    本来就有心消灭这一只大涪军队的楚兵,见此情景立即来了精神,要是这一次能够将这支队伍消灭,甚至能够活捉这位大涪的皇子,那可是大功一件啊!
    这样的大功劳,那可是可遇而不可得的,这名楚军的领兵将领,当然不愿意放弃这样的好机会。
    现在城中只留下少量士兵,因担心时间久了会发生什么变故,所以楚军这令军将领立即下令,让手下士兵立即出击。
    得到主将的命令,近五万的楚军士兵立即喊杀着,向山谷中冲去。
    楚兵进入山谷之后,见前面逃走的大涪士兵,正挤在山谷的尽头,由于前面没有了路,他们只得手持刀枪,准备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见到这一情况,楚军领军将领欣喜若狂,他立即发出将令,让手下出兵向大涪士兵发动攻击。
    这山谷还算比较大,近五万楚军士兵冲进山谷之后,离前方的大涪士兵尚有一两百丈的距离。看见前方有些惊慌失措的大涪士兵,楚兵更加兴奋了,这次一定可以将这些大涪人全部消灭。
    楚军士兵刚往前面冲出一段距离,忽然听得山坡上传来声响,众士兵抬头一看,不由得吓了一大跳。
    不知什么时候,山坡上出现了许多大涪士兵。等这些楚军士兵还没回过神的时候,这些大涪士兵已经将手中的弓箭射出,还有些人从山坡上将许多的石块滚木全部砸了下来。
    楚军领军将领见此情况,立即反应过来,自己中了对方埋伏,马上命令手下士兵向后方撤退,可是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前方的山谷口,也出现了一对大涪士兵,他们正将一些巨石从山上推下,准备挡住他们撤退的去路。
    楚兵一边防着头上的弓箭,一边躲避的巨石和滚木,不一会儿就折损了许多人手。当他们奔到山谷前的时候,前进的道路已经完全被阻断了。
    这时,这些楚兵已经成为大涪人攻击的靶子,长箭、巨石、滚木朝着他们招呼而来,杀得这些楚兵很快乱作一团。

第二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

    就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里,楚军便遭到受了很大的伤亡。楚军这领兵将领见状,立即组织手下士兵,一边躲避头顶飞来的箭枝、巨石和滚木,一边以最快的速度,将挡在山谷出口处的巨石搬到两侧。
    可是,早有准备的大涪士兵,怎么可能放这些已经乱作一团的楚兵从容离去,山顶的巨石、滚木和箭枝来得越来越猛了。
    这时,那些本来躲在山谷另一端的大涪士兵,还有山坡上的一些大涪士兵,以最快的速度向山谷中的楚兵冲杀而来。
    此时的楚兵,虽然占有人数优势,但是却已乱做一团。有些胆子大的,举起武器和大涪士兵进行拚杀,但更多的人却在拚命的寻找生路,有的想在山谷中找一个地方躲起来的,有的想爬上巨石从巨石堆上翻过去的。
    楚军领兵的队员将领,此时也狼狈不堪,他的头盔不知什么时候都被砸掉了,手臂上还插着一只长箭。
    此时的他,正和手下几名将官,指挥手下士兵拼命的打开道路,在斩杀了好几名不听指挥的楚兵之后,场上的混乱局面终于好转许多。
    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楚兵终于把石头搬在一旁,露出了一条可以冲出去的道路,可是却被一队大涪士兵挡在面前。
    没有办法,这楚兵的领军将领,只得亲自带着手下幸存士兵,硬着头皮向这些以逸待劳的大涪士兵,冲杀而去。
    后方的大涪士兵,当然不愿意放过这消灭敌人的机会,他们紧紧地跟在楚兵后面,和前面的同伴们一起夹击敌人。
    这一场战事,几乎成了一面倒的屠杀,无数的楚军士兵被斩杀当场,有的大涪将士甚至连刀口都砍卷了。
    这些楚兵也知道,只有冲出这山谷,他们才有活命的机会。所以这时候无需他们指挥官的指挥,他们仍然争先恐后的朝谷外杀去。
    花了好一个多时辰的时间,这些楚兵终于杀出一条重围,狼狈的冲了出去。
    但是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是十分严重的,这次出来的近五万士兵成功逃出去的不到一成,就连他们的领兵将领,也在大涪众将的围攻中被杀死了。
    见楚兵逃走之后,大涪士兵连战场都顾不上清理,紧紧的追在逃走的楚兵身后。
    这些楚兵,见大涪军队还在后面紧紧追赶,而他们的主将也被杀死了,哪还有勇气和大涪人作战,一些人连忙跪地投降,还有一些人则慌不择路四处逃窜。
    见大涪士兵向楚军营帐的方向追去,前面逃跑的楚兵哪敢回营,所以,还在营中的少量留守楚兵,根本不知道前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等大涪士兵冲到营帐之前时,营内的楚兵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杀死多人,吓得他们连忙丢弃营帐,向着楚国的方向拼命的逃走了。
    占领对方营账之后,杨延立即命令手下清点人数,这一次作战,杨延率领的两万封地士兵,折损了接近一半。
    但是,取得的战果也是十分明显的,他们一共消灭了四万余楚军士兵,还杀死了对方的主将,占领了对方的营帐。
    最关键的是,于鲜精心构的防线,从这里被打开了一道口子,大涪人可以从这里,深入楚军的后方,对他们进行前后夹击。
    杨延居然误打误撞,将于鲜精心构建的防线打开了一道缺口,杨明高兴之余也有一些嫉妒,当知道杨延此战也损失了一万多兵马之后,他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这样的战机杨明当然不会放过,他马上让手下士兵,从这个缺口冲进去,在楚军防线后方搅得于鲜苦不堪言。
    云安,本是大涪的一座小城,于鲜带兵侵入大涪之后,就派出三万士兵守住这座城池。这座城池处于两国的交界处,城墙修得比较高大,防御设施也比较完备,所以在于鲜的防线中,这本是很牢固的一环。
    谁知,突破楚军防线的杨明,首先就将目光放在了这里。他派出五万大涪士兵,将这里团团围住,但是却不发动攻击。
    这里的守将本来已经做好防守的准备,可敌人却不发起攻击,这让他十分纳闷。但是过了两三天之后,他立即明白了敌军的意图。
    由于杨云在楚军后方的袭扰,使得楚军后方粮押送中比以前慢了许多,导致每部分队伍都只有几天的余粮。若是大涪军队这样围困下去,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因为缺粮活活饿死了。
    明白了对方的意图之后,云安城的守将派死士拼死冲出重围,将自己被围的消息,告诉了附近驻扎的楚兵。
    这云安城是于鲜防线重要的一环,当然不容有失,于是附近一个城池的守将,立即派出援军,准备协助云安城,击败围住他们的大涪军士。
    没想到,这些楚兵却中了杨明“围点打援”之计。
    原来,杨明知道云安城防守十分严密,要想攻下这座城池十分艰难。让人围住云安成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前来增援的援军。
    附近城池派来的两万楚兵,在距离云安城还有十几里路的地方,被早有准备的大涪军队团团围住。一番大战之后,这两万楚兵只有不到一半的人突出丛围。
    在此之后,不甘防线被破的于鲜,又组织手下楚兵主动出击,想要消灭大涪的有生力量,夺回丢失的城池。
    经过连番大战之后,双方都损失不少人手,但是总体来说,人数和气势占优的大涪士兵,损伤人数远远少于楚兵。
    无奈之下,于鲜只得放弃占领大涪的土地,带领手下士兵退回楚国,借助两国边界上的几座城池,拦住气势汹汹的大涪军队。
    让于鲜觉得无可奈何的是,自己已经退回本方领土,可大涪士兵却不依不饶,紧紧追踪而至。
    扶风城,这一座屹立在楚江东岸的楚国大城,自从上一次涪楚两国大战之后,城墙又加高加厚了许多,城墙上还安置了好几台巨型投石机,还有一些威力极强的城墙驽,防守等级增加了许多。
    现在于鲜所剩的士兵,只有二十多万人了,所以他干脆将这二十多万人,驻扎在扶风城和它附近的四座小城之中。
    上一次守卫扶风城,杨明借着突破旬阳关消息没有传出之际,利用时间差,突袭了周围的四座小城,并且偷袭了于鲜的援兵。
    最后,占领了四座小城,断了楚军的粮道,使得于鲜不得不放弃扶风城,退守楚江西岸。
    可这一次却不同,于鲜早有准备,他命令四座城池的守将死守城池,各城之间不得随意派出援军,又在每座
    城池高处堆上柴火,若守城到了危急时刻点烟为号。
    杨明带人来到扶风城附近之后,就立即展开了攻势,最初先向四座小城发起攻击,却遭到几座小城的严防死守,没有占到任何使宜。
    楚兵早有准备,大涪攻击的人少了,楚兵便死守城池,一旦派出的士兵多了,城池若是吃劲,城中守兵便点起火堆,其它城池便派出援军,从后方骚扰大涪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攻城行动显得十分艰难。大涪兵力虽然比楚国人多,可拿这些下定决心死守的楚兵也没有办法。
    攻打小城会受到于鲜手下楚兵干扰,杨云干脆将兵力全部集中起来,拼命的向于鲜驻扎的扶风城发起攻击。
    于鲜在扶风城驻扎了十万大军,面对大涪几十万兵力的攻击,却能靠着坚固,而高大的城墙,将大涪军队死死地拦在城下。
    杨明对扶风城发起了多次攻击,不仅没有攻下这种城池,还损失了不少士兵。杨明无奈之下,只得让士兵将扶风城团团围住,企图将等于鲜部粮草耗尽再行攻城。
    就这样,两国的战事进入胶着状态,看着战场陷入了短暂的平静,双方士兵暂时都能松一口气,可是负责领兵的杨明和于鲜心中却一点也不平静。
    扶风城中粮草虽然十分充足,足足可以吃上一两个月的时间。但是于鲜心中一点也不平静,在粮草耗尽之前,赵岳部能不能将进入楚国的敌人全部消灭,及时带兵来增援扶风城。
    现在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但一时之间又想不出办法击退大涪军队。整日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大涪士兵,于鲜觉得十分头疼,但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正在于鲜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封信让他有了转机。这封信居然是自己的对手,大涪的胜王杨明亲自写的。
    于鲜拿着这一封,大涪士兵射到墙头上的信,拆开信纸打开里边的信签一看,他一下子来了兴趣。
    杨明的这封信,居然表达出要停战的意思。
    于鲜拿着这封信,苦苦思索了许久,目前大涪军队将自己团团围住,正是占尽优势的时候,杨明怎么会在这时候想着退兵?
    心中疑惑万分的于鲜,立即找来手下一些智者商量,要分析杨明这样做的理由。看看杨明的举动是否有诈?
    于鲜手下的智囊们,将这封信看了好几遍,都没有看出所以然。大家都搞不清楚,大涪这位有着“战神”称号的王爷,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元帅,小人认为,我们既然想不清楚,杨明这样做的理由,那么我们干脆找杨明亲自问一问,如果确定此事无诈,能够暂时停战当然是好事,毕竟现在的形势对我们不太有利。”这时,手下一名将领向于鲜说到。
    于鲜此时也想不出其它办法,也觉得走一步看一步是一个办法,于是他也亲手写了一封信,让人射向城下大涪兵营的方向。
    其实此时的杨明,也是心急如焚,涪皇现在已经病重,自己又被耗在这前线。听说自己的二哥相王杨献已经回京,如果西京城有什么变故,远在边关的自己一定鞭长莫及。
    想到这一点之后,杨明的心思便不在战场上了,思虑半天之后,他终于给于鲜写出了这封信。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935/ 第一时间欣赏十三皇子最新章节! 作者:壹两二锅头所写的《十三皇子》为转载作品,十三皇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十三皇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十三皇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十三皇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十三皇子介绍:
集中西医术于一身的杨云过劳致死,不想却穿越成了胆小懦弱的大涪帝国十三皇子。杨云:既然上天让我将你的生命延续下去,那就轰轰烈烈地活一回吧!十三皇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十三皇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十三皇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