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十三皇子TXT下载十三皇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十三皇子全文阅读

作者:壹两二锅头     十三皇子txt下载     十三皇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方平定

    在这四路大军中,战得最艰苦的是赵岳指挥的守江之战。

    赵岳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所以被楚王赵元让派到鹿栖渡,镇守在楚江江岸上,阻挡企图渡江的大涪军队。

    赵岳的经验十分丰富,他带来的士兵虽然人数和战力都不如对面的大涪军队,但他依然靠着地形优势,顶住敌人一轮又一轮的进攻,没让他们渡过楚江。

    负责渡江战役的大涪军队,是司权率领的青龙军,这支十五万人的大军,是以杨云以前云州封地士兵为班底组成的,他们作战勇猛,装备精良,是目前大涪的王牌军队。

    司权率领大军,发动了几次猛烈的渡江战斗,好几次都差点强渡楚江,但是由于兵力折损得比较厉害,司权只好率领大军退回江岸。

    杨云多次对手下将领说到,一个优秀的统兵将领,应该既能取得战役的胜利,又尽可能付出最小的代价。

    司权对杨云的这种思路十分赞同,要靠消耗大量将士生命为代价,取得这场渡江战役的胜利,她是实在不愿意的。

    不过,在开战之初,司权也没有计划要用这种方式渡过楚江,因为刚刚登上皇位的杨云早已有了安排。

    杨云留下的后手就是善于水战的韩国大军,韩国是一个小国家,在大涪最强大的时候,他总是百般示好,时不时还送上礼物,或者将公主送入大涪和亲。

    可是大涪一旦出现一点麻烦,他们就开始翻脸不认人,想着趁火打劫好获取一些利益。

    现在杨云平定大涪全境,韩国又派出使臣,想要重修旧好。按照朝中好些大臣的想法,就趁现在这个时机出兵,将这个出尔反尔的国家打痛打残。

    最终杨云采纳了吴远昱的意见,同意跟韩国修好,但是要他们派出大军,协助大涪军队,打赢这一场渡江之战。

    其实双方都明白,这一次就是要凭这种手段消耗韩国实力,让他们没有再兴风作浪的能力。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被灭国的韩国国王,也只好“欣然”接受大涪朝廷的邀请,倾全国之力,派出十万韩兵,赶赴楚江作战。

    韩国大军赶赴战场,使得形势朝着对大涪有利的方向迅速发展。仅仅是几次尝试进攻,就让赵岳率领的楚兵疲于防守。

    照这样发展下去,要不了多长时间,大涪和韩国联军便会突破楚江,成功攻入楚国腹地。

    面对这样的战况,楚国领兵将领赵岳心急如焚,因为他知道,一旦大涪军队突破楚江,他所率领的楚军将会溃败,而他身后再无可以阻拦涪军的军队。

    正当赵岳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来自后方的快骑给他送来了好消息,让他的脸上又有了笑容,很快制定了一个绝地反击的妙计。

    “楚王紧急训练的十五万新军,已经在增援的路上,预计五日内便可到达前线。”当赵岳将这一消息,传达给手下众将的时候,所有人都高兴起来。

    接下来,赵岳将他的最新计划,告诉了在场的众将领,更是将大家的情绪调动到最**。众人纷纷表示,按照赵岳的计划,这一次一定可以反败为胜,甚至可以让大涪军队全军覆

    灭。

    大涪和韩国联军经过几次试探性进攻之后,终于开始了正式的渡江战役。擅长水战的十万韩国大军冲在前面,司权率领涪军,紧紧的跟在后面。

    正如大家所料,面对如此气势磅礴的进攻,楚军很快败下阵来,越来越多的大涪和韩国大军成功登上江岸,进入鹿栖渡。

    奇怪的是,对于这一场兵败,作为统帅的赵岳,脸上连一丝沮丧的神情都没有,倒是反而有一丝得意的神彩。

    “传令下去,率领大军向东北方向撤离。”赵岳脸色有些狰狞的说道。

    楚军虽然吃了败仗,但损失不算太严重,就连阵型也不算太乱。大军按照赵岳的指挥,徐徐的向东北方向退去。

    “往东几十里处,是一个绝谷,大军进去之后三面是山,没有出路,赵帅怎么让我们向那个方向撤退?”有一些对行军打仗颇有研究的低级将领,向带领他们的将军问道。

    “跟着撤吧,赵帅自由主张。”得知赵岳真正意途的高级将领们,为了避免消息泄露,都选择了缄默。

    正如赵岳预料的一样,由于楚军撤退的速度并不是特别快,给了大涪和韩国联军充足的时间,他们很快整顿队伍,朝着楚军撤退的方向追击而来。

    战场上出现了奇怪的局面,逃走的一方在前面不紧不慢地走着,追击的一方仿佛也不着急,远远的吊在后面。

    地形慢慢发生变化,不知不觉中,追逃双方便进入一个山谷,山谷两侧慢慢出现了绝壁,再往前就连前进的道路也没有了。

    赵岳率领楚国大军,在山谷最里端的一处高地停了下来,看着离自己越来越近的敌人,眼中没有一丝慌乱的神情。

    追击的两国联军也在不久后慢慢的进入山谷最里端,在楚国大军前方不远处摆好了阵型。

    联军最前方,一位英姿飒爽的漂亮女子一马当先,来到了楚军队伍前面不远处。

    这仗已经打了这么多天,楚军将士大多已经知道,领兵在前这女子就是大涪青龙军的统帅,大涪新封的晋王司权。

    “赵将军,据我所知,前面已经没有了出路,不如将军率领手下投降我大涪,不要让你手下这些儿郎白白送死。”司权朝前一拱手大声说道。

    “哈哈哈哈,我们没有出路,但你们后方若被堵住,岂不是跟我们一样,你无法撤退出去了吗?”

    赵岳站在山坡一巨石之上,看着下方的司权,大声笑道。

    原来,江岸上的兵败和撤退都是赵岳设的一个局,后方消息说十五万援军已经到达,赵岳便让人向后方领军将领传信,让他引兵埋伏在这谷外不远处。

    而赵岳自己,则率领手下楚兵作为诱饵,撤到这山谷之中。计划和援兵前后夹击,让司权率领的这一只大军全军覆没。

    赵岳认为,自己把话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司权一定会惊慌失措,从而导致她率领的士兵乱作一团,自己和埋伏在附近的援军便会里应外合,很快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

    可是他没有想到,司权此事却一点也不惊慌,仍然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难道事情有什么不对?赵岳心中闪过一丝阴影,但又很快将这个念头打消。因为他派出的信使已经和援军将领接上头,并且他们也派出人告诉自己,已经埋伏在指定位置上。

    随着司权的一声命令,双方开始了正面厮杀,楚军站在一个高地上,全力阻击者战力和人数都强于自己的敌人。

    “兄弟们,给我顶住,我们的援军已经在敌人后方了,前后夹击之下,我们很快便会取得胜利。”一些楚军将官大声叫嚷着,用这好消息激励着将士们的士气。

    听说援军已经在后方将敌人包围,这些被围在最里面的楚军将士立即来了精神,他们拼尽全力和敌人战斗着。

    战斗持续了半个时辰,双方都损失了不少将士,特别是围在最中心的楚兵,损失得尤为严重。若不是想到援军将至,他们也许便会崩溃了。

    赵岳一边指挥战斗,一边不断看着十分安静的谷口方向,心中焦急万分。

    “这些家伙在磨蹭什么啊,再不来的话,兄弟们便会顶不住了。”

    时间又一点点过去,依然没有发现援军的踪迹,靠着这一信念支持的楚国士兵,慢慢的失去了希望,他们开始焦虑起来,队伍的士气越来越低落。

    转眼间,三个时辰匆匆过去,楚兵们期盼的援军始终没有出现,到最后,赵岳率领的这一支楚兵,坚持了这几个时辰后,终于全军覆没。

    由于领兵出征之前,司权得到的命令是要将敌人全部杀死,所以这一战没有俘虏,就连楚军统军大帅赵岳也被砍成肉泥。

    赵岳在临死的那一刻也没有想清楚,之前已经联系好的援军,为什么始终没有出现?

    在距离山谷不到十里处的一片山林中,有一个楚军营帐,这里驻扎的正是赵岳一直期盼的援军。可是至始至终,他们都没有打算要去和大涪人作战。

    这次援军的领兵降将,是德阳王赵清玄的心腹,他早已和大涪青龙军统帅司权约定好,要灭了赵岳的这一只大军。

    可怜的赵岳,至死也没有明白,自己这一仗,是败在了哪里?

    这一幕不仅发生在楚江之畔,还出现在其他三个战场上。赵元让派出的四路大军,与其说是败在敌人手中,还不如说是自己灭了自己。

    四个战场都出现了大溃败,新军中纵然还有一些忠于赵元让的将领,可是现在已经没有回天之力了。

    在之后的四个月时间里,楚国的地盘,除了被团团包围的国都楚阳城,其余的地方全部沦陷。

    在楚国民众的压力下,曾经不可一世的楚王赵元让,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亲自带着降书走出城池,向城外的司权投降。

    楚国的灭亡,让大涪周边的各方势力吓破了胆,大涪各路军统帅,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便平定了周边的一些小国,至此大涪边境再无兵戈。

    赵清玄也成功当上了楚王,但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这个楚王,还没有,以前当一个德阳王威风。因为此时的楚国,已经成为大涪帝国的一部分,赵清玄所管理的地盘,还不到以前楚国领土的十分之一,并且兵权还没有在他的手上。

第四百二十章 十年(大结局)

    周边各方势力被灭,许多小国家都送上了降表,表示向大涪称臣。作为大涪的盟友,流夷和于月也得到不少好处,国土面积比以前大了不少。

    当然,他们现在的实力,比起坐拥以前涪楚两国地盘的大涪,之间的差距犹如荧火与皓月。不过这也很正常,杨云可不愿意,亲手培养出一个像以前楚国这样的大敌。

    四方平定之后,杨云便把精力放在治理国家和肃清周边潜在危险上。

    凭着他超前的理念和知识,大涪的人口和经济都得到飞速的发展,很快追上了杨远和杨成奉两代大涪明君治下的繁荣程度,并且迅速超越了他们。

    杨云在位的第三年,司权率领的青龙军一路北进,击败了西北方毛子国的二十万大军,使得他们不敢再觊觎大涪的繁华。

    杨云在位的第五年,赵虎率领的白虎军,一直打到东北方秦国的都城寒丹,逼得秦国割地求和。

    同一年,领兵向西南进发的朱晨安,也肃清盘踞在那里的十多股土匪,让这一片被称为“罪恶栖息地”的三不管地带,恢复了应有的秩序……

    在国事方面,杨云改革了官员选拔模式,让一部分有才华的寒门子弟,也在朝中担任要职,既为朝廷招揽了一批能吏,又一步一步的降低了士族对朝廷的影响。

    重视农业、商业和渔牧等行业的发展,让国力得到大大提升。

    制造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工匠们制造出来的大船,甚至穿越海洋,到访了万里之外的国家……

    此外,杨云还创造了一个奇迹,成为了一个不纳妃的皇帝,他对皇后池丽的专一,成为了一段流传多年的佳话。

    可惜,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老天爷总会留给世人一些遗憾。

    杨云登基为帝的第八年,皇后池丽不顾御医阻止,执意要为杨云再诞子嗣,为皇族开枝散叶。在生产时,旧伤崩裂,虽然成功生出一对龙凤胎,她却因为失血过多而亡。

    池丽的离世给杨云沉重的打击,这位伟大的君主仿佛一下子老了好几岁,笑容几乎从此与他无缘,还时时坐在宫中发呆。

    杨云登上皇位的第十年,这位正值壮年的皇帝,做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

    他下诏退位,让刚满十六岁的大皇子杨健登基为帝。

    当朝中大臣都认为,这位不到四十岁的太上皇,会在幕后实际掌管权利,继续成为国家的主人的时候。他们却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这位带着大涪走向繁荣的明君,却彻底消失在众人视线之中。

    和杨云一起消失的,还有池丽所产未满两岁的龙凤胎孩子,儿子名叫司马池,女儿名叫杨忆丽。

    秋天的凄江大峡谷景色格外美丽,溪水潺潺,鸟鸣声声,果树上挂着黄澄澄红彤彤的果子,山间的红叶让远处的山林好似一丛丛火焰。

    一人骑马、一人步行,后面还有一辆马车,一个奇怪的组合缓缓出现在山道上。他们走走停停,显然不急于赶路,而是想欣赏一下峡谷的美景。

    “木头,你堂堂的大将军不做,非跟我跑到这山里来作樵夫渔者,到时候可别后悔啊!”骑在马上的中年人对旁边一个壮硕汉子说的。

    “唉,殿下,我赤木儿就是一个粗人,官场上那一套实在让人难受,还不如做一个山间的农夫来的自由。”

    壮硕汉子摸摸自己的脑袋,呵呵的笑着,马上中年人虽然已经当了十年的皇帝,可这壮硕汉子还是习惯称之为殿下。

    “父皇,哦,父亲,我们还有多长时间才能看到姚念姐姐啊!”马车帘子掀开一条缝,一个可爱的小脑袋伸了出来。

    “弟弟,父亲说了多少次,现在不能称父皇了,你总是记不住。”又一个粉妆玉琢的小女孩面容出现在帘缝处。

    “海妮姨住的地方已经很近了,这一次我们会常住在这里,到时候有你们玩的。”一个妇人的声音从马车中响起,听得出这妇人非常逆爱这两个孩子。

    想来大家都已经猜到,这一行人正是离开西京城的杨云和赤木儿两家人。

    杨云的两个孩子从小没有母亲,从小便是赤木儿的妻子乔雨薇带着他们,没有让两个孩子感受到失去母爱的不快乐。

    “到啦,到啦!”赤木儿一声大喊,众人随着他所指方向看去,一栋木屋出现在众人眼前。

    一个女子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站在小院门口,正在向他们所在的方向张望。

    “海妮姨

    ”,“念姐姐!”司文池和杨忆丽看到这两人,立刻从马车上下来,屁颠屁颠地朝两人的方向奔去。

    站在院门口这女子正是刘海妮,那小女孩便是姚霞和刘海妮的儿子姚念。几月前,刘海妮带着姚念来西京看望杨云,此时杨云才知道,原来十年前,刘海妮便带着姚侠的灵柩去了凄江峡谷。

    正是因为这件事情,让一直想放弃皇位,隐居山林的杨云下定了决心。正好此时国家已经走上正常轨道,十六岁的杨健已经能够处理国事,还有朝中许多能吏的辅佐,杨云便可以放心的离开。

    赤木儿也是一个不喜欢循规蹈矩的人,朝廷上的各种规定早已让他心生去意,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所以便出现在这凄江大峡谷。

    “走吧!我们先到姚大哥墓前去看看。姚大哥在这里已经十年了,我一直没有来看他,我要去告诉他,兄弟这一次不走了,留在这里,我们以后天天喝酒聊天。”杨云缓缓地说道。

    “还有我老赤,我们都来了,姚大哥就不孤独了。”一向大大咧咧的赤木儿眼眶居然有些红润。

    “还有一个老朋友,他和我们一起过去。”刘海妮轻轻地说道,转头向门内看去。

    刘海妮的话音刚落,一个娉婷婀娜的身影从院内走了出来,看到这个身影,杨云不由得呆住了。

    走出来的女子居然是端木霁月,这么多年过去,岁月居然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太多印记,还是一副二十多岁姑娘的样子。

    “你怎么会在这里,你不是要留在照顾丈夫吗?”杨云奇怪的问道。

    “他当年受了惊吓,身体一直不好,疯傻了这么多年,年前的时候已经病入膏肓,去了那么多太医也没能够将他救回来。”端木霁月轻轻地说道,脸上没有太多悲凉的神情。

    “父亲走了好几年了,他走了之后,我便不想再呆在于月,便到了这里和海妮姐姐作伴。”端木霁月又说道。

    “还走吗?”

    “不走了,你呢?”

    “我也不走了。”

    全书完

完本感言

    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看小说,从父亲给我买的《杨家将》、《岳飞传》、《三国演义》等开始,让我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跟随这种乐趣,从小到现在我至少读了上千本小说,让我得到很大的收益。

    在这以前,我喜欢写一些小短文,但从来没想到过要写一些长一点的东西。偶然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自己来写一部小说,让主人公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步的发展。想法开始之后,我便实施起来,第一部《乱卷风云》反响不高,让我受到一些打击。但轻易放弃不是我的个性,我专门在网上。看了那些点击率比较高的小说,认真找了找差距,就开始着手写第二部《十三皇子》,虽然中途有些断断续续,但是总算坚持完成了。

    写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

    首先,在纵横的写作小贴子上学了很多东西,让文章有了一些味道。接下来,就是通过网络搜索学习一些东西。有时候专进行一些场景,或者景物外貌描写的时候,我就去看一看别人写的东西,从中学到不少。

    另外就是一些纯知识类的东西,比如借鉴古代诗词,再比如古代一些经典的战例,做战时的阵法,使用的一些器械。再比如说我在写流夷的时候,各部落的名称,其实都是出自十二生肖,只不过是用的他们古时候的名称。

    另一种收获,便是从读者的书评中获取。最初的时候,对书友们的各种建议和批评很不适应。但是慢慢的,我发现很多书友的评价是一针见血的,他们很直接的指出我书中的一些问题。要想写,光靠闭门造车肯定是不行的,这些批评和建议就像苦口良药一般,让我明白了,应该努力的方向。

    写网文是一件需要意志力的事情,我在写《十三皇子》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花两到三个小时,看看前面写的章节, 然后更新新的内容。每天都做着同样的事情,有时便会觉得枯燥无味。这个时候才能深刻的理解,为什么许多网文作者,作品写着写着就停更了。

    我也曾经想过放弃,在书友们的一直支持,还有纵横许多作者的精神鼓励下。我终于坚持下来,继续每天的码字工作,渐渐的体会到这种写作的乐趣。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更新,终于完成了这部小说。

    回过头去看看这部小说,对比一下纵横十分火大神的作品,看看书友对我的评价。我发觉了自己的差距,也明白了,下一步应该努力的方向。

    既然写小说,就要写读者们爱看的小说。这一段时间,我读了不少大神的小说,也看了不少的书评。在心里慢慢有了一个思路,接下来我准备写一本新书,名字初定为《十月鹰出笼》。

    按我的计划,这应该是一本武侠历史小说。以主人公查寻父亲的冤案,为父亲沉冤昭雪,并为父亲复仇为线索。

    这一部小说的主人公设定,和十三皇子中杨云的个性有比较大的区别,属于那种快意恩仇遇强更强的风格。

    感谢纵横朋友对我长期的支持,新作可能在构思完成后写一些存货,初步定在二二年元旦前后开始上传。到时候希望朋友们,继续给二锅头支持,因为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下去的动力。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935/ 第一时间欣赏十三皇子最新章节! 作者:壹两二锅头所写的《十三皇子》为转载作品,十三皇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十三皇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十三皇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十三皇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十三皇子介绍:
集中西医术于一身的杨云过劳致死,不想却穿越成了胆小懦弱的大涪帝国十三皇子。杨云:既然上天让我将你的生命延续下去,那就轰轰烈烈地活一回吧!十三皇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十三皇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十三皇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