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美利坚纵享人生TXT下载美利坚纵享人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美利坚纵享人生全文阅读

作者:小鹿爱小胖     美利坚纵享人生txt下载     美利坚纵享人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挖铜没钱途(求订阅)

    对于丘基卡马塔矿区来说最幸运的是有大量的铜矿石采都采不完,而最不幸的也是这一点,因为矿石中同时也含有大量的硫酸盐,载货卡车经常来回矿区,扬起的粉尘中带有这些有毒物质,除此之外,将矿石从壁面分离出来时所进行的爆破,也会产生硫酸盐。

    这就意味着矿工整天都在吸入这些硫酸盐粒子,虽然依照规定,他们在矿坑里工作不得超过三年,每天却仍然冒着死于癌症的危险。

    面对这类污染,这个地区的其他居民也无法幸免,所以丘基卡马塔附近的城镇,有高比例的人罹患呼吸道疾病,再怎么预防也没用。

    为了自己的小命打算,在直升机降落前,杨橙就带上了n95口罩,医用级别的,虽然他不会在这怠慢一天一夜,但是少吸点灰还是好的。

    虽然不用走普通游客通道,但流程大同小异,同样在接待中心,桑切斯的朋友,也是矿区其中一个矿山的负责人亲自在此恭候,带着杨橙他们填了一堆表,这才登上一辆观光巴士,围着巨大的矿山绕了一圈,然后才能进到露天矿场。

    在矿山接待处,杨橙他们看到不少游客正在巨型斑岩型铜矿石前留影,这里也是通往丘基卡马塔矿区的必经之路。

    杨橙自然没搞游客那一套,不过他让其中一位保镖拿着单反相机拍个不同,洗出照片以后,将用作资料存档。

    一进入矿区,给杨橙的总体印象是,矿区整体规划十分科学,道路平整且标识清晰,办公区、生活区布局合理,采选冶生产工区各环节划分明确,周边环境整洁有序。

    正式进入矿区之前,自然要了解一番丘基卡马塔矿区矿史,而陈列室就是最好的了解之处,听取了矿山讲解员的对矿山发展历史的详细讲解。

    矿山最初在1900年就有了零星开采,正式规划设计的大规模露天矿山是由美国投资兴建,1915年正式投产,该矿机械化程度高,技术较先进。

    由于20世纪初,铜的开采和出口逐渐落入外国垄断资本,特别是美国资本的控制之中,仅美国所属的3大铜矿就掌握了智利铜生产的1/3。

    简单计算了一下,70年代以前的40年中,美国企业从智利铜矿攫取的财富高达37亿美元,在那个年代的37亿,在今天可以当作100亿使,这还不止。

    后来智利国会通过了“铜矿智利化”法,根据这项法案,智利zf先后购买了美资企业的铜矿股权,通过购买股份,智利zf取得对美资铜矿公司的部分管理权和所有权。

    最后循序渐进的将铜矿全部收归国有。

    杨橙看到那些珍贵的矿石标本,还有记录了当时场景的照片,不禁有些感叹这座矿区的伟大,可以说是直接养活了一个国家。

    在智利zf接手运营以后,以大规模露天开采、选矿、冶炼为一体的系统化产业集群逐步形成,8年前,丘基卡马塔矿山产精铜38.9万吨,占智利国家铜公司总产量的50%以上。

    随后,杨橙他们乘车前往露天采场参观,沿途看到了大型选矿及冶炼车间、巨型运输车辆、道路维护洒水车辆、掘岩爆破及挖掘设备、矿石粉碎及传送设备、铜板运输专用铁路等许多目景象,目不暇接。

    杨橙对矿车很感兴趣,有点在玩‘红警’游戏的既视感,感觉那款游戏中的采矿车就是根据丘基卡马塔矿区的采矿车设计的,最大的矿车长8 米、高7米、载重350吨,绝对的庞然大物,看上去有两只大象那么大。

    途中看到丘基卡马塔铜矿把废弃的机械集中放在矿区外一片空地上,成了一个露天矿山机械博物馆,高大的卷扬机、装运车边上,排列着由小到大几十个轮胎,象征着工业化采矿的发展历史。

    要知道在最早的时候,智利工人可没有这么多机械可用,都是用铁锹镐头开发挖矿的。

    当到达露天采场参观平台前,杨橙一下车就迫不及待的跑向观光平台上,亲眼目睹了宏伟壮观的人类矿业历史上最大的巨型露天采矿景观,采矿场内,各种施工机械施工声轰鸣,矿石运输车辆往来穿梭,从平台向下望去,无数多个采矿平台星罗棋布,看的都让人眼花缭乱,更别提身在其中,分辨哪个是哪个了。

    不过按照负责人的话说,丘基卡马塔铜矿早在2015年,就进入到了露天开采的最后阶段,接下来,智利国家铜矿公司将进入地下开采,无疑,开采成本将再次提高,在铜价位于低谷,且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利润会被进一步压缩,难怪智利zf会做出用股份换军火的决定,这是要充分利用铜矿的价值啊!

    负责人说,“你们要是晚来两个月,就看不到这些景象了,收尾工作基本完成,大部分矿工和机器都已经转入地下。”

    杨橙更关心收益问题,“地下储量探明了吗?”

    负责人点点头,“不过只是初步评估,毕竟范围太大了,实在没办法算出准确的数字。”

    杨橙点头表示理解,负责人看了桑切斯一眼,直接道,“据初步评估,丘基卡马塔地下矿储量约为16.75亿吨,平均品位0.71%,早在5年前便开始施工,今年年底进行试开采,2018年进入正式开采阶段,开采期限估计为42年,开采高峰为2026年。”

    到进入地下开阶段,地上100多年来的露天开采矿山将失去往日的繁忙开采景象,将成为一个矿山地质公园供游客参观,留下他未来的旅游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京城奥运会的奖牌原材料便是由智利铜矿公司提供的。

    京城2008年奥运会奖牌直径为70毫米,厚6毫米,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

    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z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京城奥运会会徽,奖牌挂钩由z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参观完矿区,杨橙跟负责人要了一些数据材料拿走以作研究,接着众人在生活区品尝了极具智力特色的矿区生活餐,便搭乘直升机返回首都圣地亚哥。

    正值南半球夏季,智利的气候较为干燥,但偶尔也会下一场雨,让人感受到夏季的闷热。

    说起来也是运气好,就在他们离开圣地亚哥的这大半天时间,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可当他们回来之后,雨便停了,留给他们的是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温度。

    下飞机后,杨橙深深的呼了口气,刚刚在矿区一直戴着口罩,觉得整个人都憋闷的不行,但又不敢摘,生怕吸入有毒空气害死自己。

    上车之后,桑切斯问道,“怎么样?参观完之后有什么想法?”

    杨橙直言不讳,“想法就是这笔买卖不合适~”

    “哦?”桑切斯惊讶道,他实在没想到杨橙会有这种想法,按理说参观完壮观的矿区,应该对其未来的信心更足才对。

    “为什么?”桑切斯不解问道。

    杨橙叹了口气,“由地上转到地下,成本太高了,利润会被无限压缩,而智利铜矿不可能每年都拿出大量的收益用于分红,不知道何时才能把我的投资收回来,周期太过漫长,我等不起~”

    桑切斯拧着眉道,“但投资肯定有风险~”

    “这和风险是两码事,是我觉得前景一片灰暗!”

    桑切斯苦笑,没人比他更清楚铜矿对智利这个国家的重要性,要是连杨橙这种国际性的投资大亨都不看好智利的桐矿业,那这个国家还有未来吗?

    杨橙犹豫了一下说道,“高度依赖铜矿的智利,一旦因为铜矿产生经济问题,脾气火爆的智利人必然会寻求极端途径来解决问题,频繁的暴乱势必会影响社会稳定发展。

    如果连良好的秩序都无法保证,我实在看不到这笔股份在未来能够赚钱的可能。”

    说实话,今天这场观光很充实,他亲眼见证了世界级铜矿的伟大和兴衰,但同时也让他原本游移不定的投资意向变得坚定,他不会用股份置换的方式去为智利提供军火。

    只能走最传统的路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作为曾经的驻美大使,桑切斯的眼界没有问题,杨橙的预测在他看来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但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除非智利现在能够找到一条不依赖铜矿的发展之路。

    目前来看很难,至少他们连一个能够带领他们走出康庄大道的领导人都没有。

    事实上,智利人可能也怕领导人胡来,当年阿连德以微弱优势当选智利总tong,执zheng不到三年,就在军方发动的zheng变中被推翻。

    阿连德临死前发表演讲:我将用一切方式进行抗争,哪怕以生命为代价…我相信自己不会白白牺牲…最后他用自动步枪自杀身亡。

    但大部分智利人对这番话都不屑一顾,谁敢替这位说话谁就是敌人!

    概因阿连德领导的人民团结阵线是拉美最激进的左翼zheng党——其上台形式有多温和,zheng策就有暴烈。

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求订阅)

    16亿美元什么概念?智利现在的外汇储备,满打满算才几百个亿,但债务是其储备外汇的三倍以上,让智利一下挤出16亿美元换飞机,实在是太难了。

    也不怪将军脸上的表情犹如冰火两重天一般,诱惑近在眼前,可一摸裤兜没钱,无疑是世界上最尴尬的事情了。

    将军甚至在想,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要不一咬牙一跺脚买了?反正上千亿的负债也不差这十几亿的零头。

    当然,这个决定他自己做不了,必须得回去跟更高层的人商量,至少jun方得统一意见。

    反正一年军费就那么多,一下花掉三分之一,不知道其它军种会不会直接跟空军开战。

    杨橙心道:怪不得杰克马活的这么滋润,一年一个双十一下来,今年的业绩压力就不用愁了。

    他甚至都在想,要不要搞个开业大酬宾,来个8折大放送清库存。

    不过这是后话,眼下还是要想办法说服智利人更换战机,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用智利人的对手刺激他们一下,没有动力就没有冲动,必须得勾起智利人的警惕心才行。

    可用谁好呢?

    纵观智利的几个邻居,首当其冲的肯定是阿根廷,事实上两国以前确实发生过冲突。

    毕竟很少有国家像智利和阿根廷那样,拥有极为漫长的边界线——5000多公里。

    两国几乎以安第斯山脉分界,以东是阿根廷,以西是智利,两国几百年来相对平静,除了三岛争端。

    三岛在哪呢?就在智利和阿根廷漫长边界线的最南端,著名的火地岛,将火地岛一分为二,而火地岛的最南端,有一条全长120公里的比格尔海峡,比格尔海峡与大西洋的交汇处,坐落三座面积不小的岛:皮克顿岛、伦诺克斯岛、努埃瓦岛。

    三岛面积加一起,是345平方公里,这可不是小岛了。

    阿根廷除了和英国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和智利就三岛问题也是吵的不可开交。

    其实三岛距离两国的经济发达地带极为遥远,反而距离南极洲更近,常年人烟稀少。

    不过不能因为岛上没人住,就以为是荒岛没有价值,恰恰相反,三岛扼守太平洋与大西洋的交汇处,往南就是南极洲,是海上交通要塞。

    再者三岛的海底拥有非常丰富的渔业和矿产资源,当年阿根廷不惜和强大的英国发生战争也要争马岛,就是因为马岛海域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不过三岛到底属于谁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不清楚。

    早在150多年前,刚从西班牙魔掌下解脱出来的智利与阿根廷,就签订了贸易通航条约,但并没有严格划分边界,只是习惯性的用当年西班牙人划的边界。

    后来两国正式划界,尤其是比格尔海峡,成为两国天然的南端分界,但两国对三岛的归属有不同意见,谁都不愿让步,吵着吵着就吵出了肝火。

    然而两国又不想动手,毕竟当时的情况,两国的军事实力半斤八两,真打起来,只能是两败俱伤。

    既然打不起来,那就坐下来好好谈,但这种事怎么可能谈的明白,谁让步就代表巨大的利益损失,结果这一谈就谈了几十年。

    无奈之下,只能找中间方出来调节。

    找谁呢?英国!

    智利有自己的小算盘,觉得自己和英国关系不错,要知道智利能打赢与玻利维亚、秘鲁的鸟粪战争,还要感谢英国人赞助武器装备。

    而阿根廷当然不乐意,因为马岛,两国结下了很深的梁子,谁愿意让仇人负责调解?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吗?这个办法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增加矛盾。

    英国这一掺和,本来不用打仗的事情,愣是勾起了两国的肾上腺素,纷纷调集粮草准备开战了,好在两国都信奉天主教,万里之外的梵蒂冈教皇收到消息紧急出面,这下两国都没话说了,别人的面子你可以不给,教皇的面子总得给吧?

    终于,这桩绵延了上百年的官司,终于在20世纪的尾声画下了句号。

    还是阿根廷做出了让步,在签订的协议中,阿根廷承认三岛所有权归智利,还包括3海里的领海权。

    但是,阿根廷有权利在三岛海域进行航行和捕鱼,智利不得干扰,同时,麦哲轮海峡东部的海域所有权归阿根廷所有,两国其他的地盘争端,都以合恩角子午线为界,东属阿,西属智。

    阿根廷放弃了三岛的所有权,但换来了航行权和捕鱼权,有白纸黑字,不怕智利抵赖。

    智利和阿根廷争了一百多年,最终圆满划上了句号,两国关系开始升温。

    这样的协议,明面上看来是阿根廷吃了亏,但其实对阿根廷其实是有利的,毕竟阿根廷更看重马岛,同时得罪英国和智利,东、西夹击之下,阿根廷根本就没有实力抗争,所以为了三座小岛争个你死我活很不划算。

    通过让出三岛的所有权,换来邻里之间的安定和谐,至少不在背后捅刀子,阿根廷可以全力和英国争夺马岛。

    不过从结果来看,阿根廷可以说是丢了面子输了里子,为了不让智利在背后插刀放弃了三岛,本以为可以全力争取马岛,谁想到马岛也丢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型案例。

    不过真要说起来,阿根廷也没亏什么,毕竟马岛自始至终也没完全属于过阿根廷。

    马岛的归属权问题非常复杂,原本只是大西洋西南部的一个无人的荒岛群,根据当时世界的规则,谁先发现岛屿,岛屿的命名权和归属权就属于哪一方。

    英国人认为,马岛是由英国航海家在1592年发现的,而阿根廷则认为马岛是某著名探险队中的一个探险人员发现的。

    但是从历史记载的方面来看,似乎英国人的说法更加的准确,因为英国人发现这座岛屿在历史上是有文字记载的,但是阿根廷的说法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可靠的根据来证实。

    因此,英国人在这场岛屿之争中,处于相对优势的舆论地位,所谓师出有名,从这一点上看,英国人无疑是占了理字的,谁让你阿根廷拿不出证据呢。

    只不过英国人在发现这座岛屿之后,并没有把这座岛屿太放在心上,因为这座岛屿距离自己的本土距离太尼玛远了,于是这座岛屿一直是处于被搁置状态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给了法国人以可乘的机会。

    是法国人最先在马岛建立居民点,让马岛上面有了人的踪迹。

    英国人知道消息后不愿意了,便派人去跟法国人争岛。

    法国人也是鸡贼,知道自己不占理,又不想为了个荒岛发起战争,主要可能是对自己的实力有屁数,打不过还打个毛线?

    但法国人不愧属高卢雄鸡的,就是鸡贼,跟英国人对峙了几天之后,竟然抢先出手,把马岛卖给了西班牙,直接把锅甩给了西班牙人。

    英国人明知道是计也没办法,法国人拍拍屁股走了,不玩了,只能跟西班牙人去讨要。

    西班牙人比较识趣,知道不是对手就主动让了一步,同意英国人在马岛上生活。

    后来西班牙人被阿根廷人赶跑,包括马岛上的人也一并赶走,阿根廷便认为马岛理所应当的属于自己。

    面对国家主权问题,阿根廷还是很头铁的,非要跟英国刚一下,刚就刚呗,然后就有冷战期间最大规模的一场海空战争。

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忽悠瘸了(求订阅)

    自打经过这场失败的战斗之后,米格公司的地位便开始出现下滑,不仅在战机出口量上,米格公司远远不如苏霍伊设计局的出口量,更是在北极熊的五代机角逐中败下阵来,此后苏27战机的改型不断出现,如苏30,苏35,如今都已经成为了北极熊的主力。

    而反观米格29战机多年来却也只有一个米格35改进型的出现,并且军方的订购数量也极其有限,可以说没有未来可言。

    在这样的情况下,秘鲁人想要将手中的米格系列换成苏式战机系列,理由不可谓不充分。

    但还是那句话,购买战机这种大杀器,必须要考虑其战略意义。

    原本大家都在空中玩,你突然玩起超视距对地攻击了,智利人能高兴?你这是憋着坏呢,老子不能如你所愿。

    不管别人信不信这个消息,杨橙眼前的这位文职将军可是信了,在他看来秘鲁人就是野心不死,心里憋着想复仇呢!

    什么仇?丘基卡马塔铜矿之仇,少了一个铜矿,直接让秘鲁人丢掉了成为南美首富的机会,在将军看来,这个报仇理由非常充分。

    所以他在短暂的犹豫之后,便不再怀疑消息的准确性,转而考虑起应对的办法。

    面对苏27这种重型多用途全天候战机,智利人单靠f16是不够的,当然,f16在夺取制空权这个领域上拥有独到的优势,可苏27完全可以不跟你近身格斗,能远距离击杀的情况下,谁跟你贴身肉搏啊。

    反过来也一样,纵观全球三代机型,能跟苏27抗衡的只有f15,而众所周知,可跟f16比机动比不过,f15还比不过吗?

    要知道大名鼎鼎的眼镜蛇机动,就是苏27的看家绝技,拥有更加完美气动布局的苏27,完全可以在视距内吊打f15,当然,在视距以外,装备更加先进航电系统的f15无疑更占优势。

    所以在刨除飞行员素质高低不同这一因素外,两架经典三代机的实力各有千秋,很难说谁就一定能赢过对方。

    但不管如何,f15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压制苏27的,这就足够了,不要球碾压,只要能抗衡就行。

    将军有了决断,立马问道,“大规模换装f16这一决定我做不了,必须得拿到会议上讨论,但我想可以试着引进几架f15,这笔预算由我们军方来出。”

    杨橙心中乐开了花,还是这招好用,不过卖出几架可满足不了他的胃口。

    刚要开口,突然想起一件事,貌似美国最近库存清理的很厉害,二手f16卖的差不多了,f15恐怕也不剩几架,这下难办了。

    当然,杨橙自认是个有良心的生意人,肯定不能拿又老又破的f15a出来糊弄人,至少也该是f15c,f15c是f15a的改进型号,主要是更新了机载雷达系统,并且增加了可拆卸的保形副油箱,并且在右侧水平尾翼的根部增加了电子对抗设备。

    而且它是最先使用美空军新式水纹涂装的f15战机。

    不过相比起机龄更小的f16来说,f15的出售难度不大,据杨橙所知,美国是准备在今年或明年退役一批,毕竟全部进行全新电子设备改装需要耗费的资金太大,还不如直接用来装备五代机,听说改装的单价费用高达4000万美元,如今尚在服役的f15各种改型超过400架。

    也就是说如果全部进行改装的话,至少要花费上百亿美元,饶是财大气粗的老美也胆颤。

    所以肯定不可能全部改装,改一部分退役一部分才是常规操作。

    当然,杨橙抱着与人为善的心思,替美国人处理了准备退役的战机,还能换回一笔钱,相信这种好事没人会拒绝。

    但是事情肯定没这么轻松,毕竟要考虑到整体布局的问题,要知道即便f15已经服役超过40个年头,但后期改进型f-15c/d,依然作为美国空军重型制空战斗机的中流砥柱,全部退役的话就要面临无机可用的窘况。

    别看新型战机吹的牛逼,但无论是f-16还是f-35,其续航能力完全都不能和f-15相提并论。

    这一点空军和国会都十分明白,而事实上,f-15c/d是否退役这件事上生出的各种诡谲信息,就正映射出了一场国会和美国空军争夺预算主动权的大戏。

    先说美国空军,空军的要求很简单:在大洋彼岸的z国和北极熊都开始批量部署第四代重型战斗机的今天,美国空军身为“国本”力量,要想保持狮子搏兔的优势,买新机那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新机的首选也是唯一选择就是f-35。

    作为一款“三军共用”的机型,f-35为能满足海军、海军陆战队、空军的三重要求,从一开始就定位成“战斗攻击机”,说白了就是站在视线范围之外扔炸弹的角色。

    乍一听好像有些怂,不符合第五代战机的气质,可还是那句话,能在视距外解决战斗,谁跟你拼刺刀?培养一名优秀飞行员可不便宜。

    反正f-35的制空能力,肯定不如专为后冷战时期设计,专用空中优势机型f-22a,只是较其它的第三代和三代半战斗机有显著优势罢了。

    而目前对f-35真正比较满意的,就只有要求最多,且任务主要就是对地攻击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了,至于美国海军和美国空军,对f-35a/c的战斗力都从未达到“真正满意”的水平。

    但即便是这个“半吊子”的f-35,也要比f-15c/d这把老骨头更令人讨喜。

    喜新厌旧是人类的本性,虽然有相当数量的f-15c/d已经加装了最新版本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其真实战斗能力丝毫不逊苏-35、台风、阵风等先进的三代半战斗机。

    但现代空战能隐身就是爹,不服?那就在视距外尝一颗精确制导,再跪下唱征服,一边唱还得一边叫爹。

    在这样的前提下,波音公司就算拿出个前截面隐身面积极低的“沉默鹰”,也还是跟不上f-35的生存和态势感知能力。

    不过,因为退役f-15c/d和波音公司的利益有直接关系,所以美国空军单方面以f-35取而代之的方案,很有可能受到来自波音在国会里的顽强阻击。

    结合近来美国国内舆论,一直再吵的重新评估复产f-22a,以及洛马公司提出向rb提供f-22a机体+f-35航电的新款第四代战斗机的情况来看。

    波音的老对头洛克希德-马丁也丝毫没有错过这一“机遇”,正积极地在美国空军的配合下寻求更多的第五代战斗机装备空间。

    同一时间,双方又在寻求下一代主力战机的突破空间,总而言之,f-15c在美国国内尚有余热的发挥空间,想要全部退役短时间内不可能。

    但从中抽出十几架换点外快,相信没人能够拒绝,而且又事关南太平洋战略要冲的布局,杨橙有足够的信心说服dla,想办法给他倒腾出10几架的配额,说什么也得让智利人把f15装备上。

    过几天去了秘鲁,他才有办法忽悠秘鲁人继续向他下订单。

    他这边算盘打得叮当响,而将军那边则在为空空如也的口袋发愁,该死的,天知道他今天怎么这么手痒,总想掏钱买东西。

    杨橙现在还不知道f15c的价格能压到什么程度,所以没开口提价,只是很自信的说道,“没问题,你要多少架都可以,我都能弄到。”

    不过他想到之前坑卡塔尔那一单,单价可是3亿美元,打死智利人也买不起,除非全体国民集体饿上一年。

    这事儿不太好办,看来还是得从黛米恩身上下下功夫。

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苏30的优势(一)

    (求订阅~(*^▽^*))

    总tong府后身不远的地方,有一处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这个圣弗朗西斯科指的就是阿西西的圣方济各,现任教皇弗朗西斯一世也是以此为名号,杨橙觉得宗教类的旅游景点走马观花的看一遍就行了,反正他不会再去第二次。

    导游倒是很热情,西班牙语和英语的解说,大部分旅客都能听懂。

    这座修道院是殖民主义时期最早的建筑之一,一座大厅里,挂满了鲁本斯风格的油画;阴暗的地下室内,整齐的摆满了骷髅,这曾是当地人的墓地,有7万具尸体,后来经过了整理,杨橙总觉得有股阴风嗖嗖的吹过,但看其他人若无其事的样子,不由怀疑自己想多了。

    最棒的是二楼的图书馆,有种置身哈利波特世界一样,充满了霍格沃兹的神秘气氛,那种暗黑魔法的既视感,吸引着游客继续往下逛。

    屋内装饰精雕细琢,四壁的书架上,堆满了古旧的书籍,身处其中,人的气质都会随之发生转变,杨橙本想掏出手机拍下来发给罗玥,结果被导游提醒这里不准拍照。

    作为守法的良好人类,违背规矩的事情还是不要做的好。

    武器广场周边的街道,都比较繁华,人流拥挤。

    从修道院出来以后,杨橙觉得有点累,早上吃的东西消化的差不多了,就想着找个地方歇歇,顺便吃点东西。

    桑切斯特意找了家华人餐厅,就在街角附近,走过去没多远,门口还排着队比较热闹,应该是比较受当地人认可的餐厅,走过去一看菜单,居然主打盖饭,杨橙忽然来了兴趣,前世吃到腻的东西,这辈子倒是很少吃了。

    这家挂着“chifa”的招牌,前面也说过,秘鲁大部分的中餐馆都叫这个名字,就是“吃饭”的意思。

    餐馆的装修风格偏中式,也不知道为什么在海外的华人都喜欢用这种偏传统的装饰风格,要格外突出红色的氛围,当然还有木质的围栏和z国风景的照片,但不那么夸张,比起动辄挂大红灯笼的要好得多。

    杨橙看了菜单以后,点了份辣炒鸡块盖饭,还有必点的饮料,就是秘鲁非常有名的“印加可乐”,基本上可以称作秘鲁的国民饮料了,装在玻璃瓶里,也有1升装的大塑料瓶。

    说是可乐,但颜色看起来,却有点偏向茶的颜色,当然这是比较文雅的说法,粗俗点就是尿的颜色,还是憋了好久,2天没喝水的那种,焦黄焦黄的,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莫得办法,他也是实在找不到形容词了,幸亏味道过得去,而且很解渴,应该比较容易消暑,尤其是在利马这种一年下不了几场雨的地方,还是非常值得一试的。

    之后上来的辣炒鸡块,就没法用正常语言形容了,天知道为什么辣炒要做出酸甜的口味,真是一言难尽,杨橙发誓这次一定要长记性,再也不轻易尝试这种经过口味改良的中餐了。

    要不是不想做一个浪费食物的人,杨橙真的想吃一半走人。

    勉强吃完饭,又在附近简单的逛了逛,就提前回酒店了,桑切斯约好的人已经到了。

    “给你介绍,这位是何塞议员。”

    “何塞,这位是jason杨,这次来南美,就是为了推销他的武器。”

    杨橙废话不多说,直接忽悠道,“何塞议员,为了表达我的诚意,免费送你一条消息,据我所知,智利方面已经决定采购f-15c了,具体是6架还是12架还没定。”

    “什么?”何塞屁股还没坐热,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立马站了起来,瞪着眼睛难以置信的模样。

    杨橙可不管他脑子里想什么,自顾自的说道,“我的建议是,考虑到军力平衡,为了应对智利人的f15c,贵方应该考虑购买至少能给与f15c相抗衡的机型。

    因为贵方已经拥有北极熊苏式系列的战机,那么苏27应该是首选,若是再考虑到耐久度的问题,无疑苏30更为合适,正好我手里有一批二手的苏30,可以调到秘鲁来,你是桑切斯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我愿意帮这个忙。”

    议员根本来不及思考,就被杨橙一阵狂轰乱炸搞得脑子发晕,下意识的问了句,“苏30吗?你不是美国来的吗?居然能弄到苏30?”

    他也是挺桑切斯在背后介绍过杨橙的背景,不然不会知道的这么详细。

    其实更为震惊的是桑切斯,他以为杨橙在美国手眼通天,各种制式武器都能弄到手,没想到他的触手居然能蔓延到远东,连北极熊的二手货都能弄出来,这人未免也太可怕了吧?

    能在美国和北极熊两大‘极’之间左右逢源,光凭人缘好是不够的,还必须得有不怕被人下绊子的实力。

    看来还是低估了杨橙这个人,桑切斯在心中不无忌惮的想着。

    至于杨橙是怎么能弄到苏30的,他们虽然好奇却不会多嘴去打听,这是人家的商业机密,凭什么告诉你?

    其实他们真想错了,这不过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他可是继承了艾欧塔的一切,包括货物来源和销售渠道,弄到北极熊的武器其实并不难,难得是怎么卖出去,还不让美国人发现!

    说起来,杨橙也是在看了盖文留下的资料后,才知道每一种武器型号的诞生,背后都有着众多曲折的过往。

    尤其像战斗机这种很多国家举国之力都造不出的大杀器。

    比如苏30,诞生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作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必须要对产品的历史倒背如流,你都不了解,怎么去向客人推销?

    卖什么产品都一样,只要是销售,万变不离其宗。

    说起苏30的诞生,还是在第一批苏27出厂后不久,当时北极熊的航空工业部部长伊万西拉耶夫和航空工业部副部长兼苏霍伊设计局总设计师米哈伊尔彼得洛维奇西蒙诺夫,以及很多苏27项目的相关人员,坐下来开了个座谈会。

    会议上,他们总结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苏制战斗机与西方战斗机进行的历次空战经验教训后,得出了一致结论,目前的重型远程截击机已经不能应付现在和未来的美国战斗机所带来的威胁,必须为国土防空军研制一种更加灵活机动的远程截击战斗机!

    这就是苏30诞生的前提背景!

    于是,苏霍伊就接到了一项研制任务,在现有的苏27的基础上研制一种全新的远程截击战斗机,对于新型截击机的要求是接近米格31的航程和不低于现有苏27的机动敏捷性。

    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之前设计局本来就在积极准备苏27的改进型号——苏27m,也就是后来的苏35/37的研制,这一型号的飞机是具备对空中和地面目标的精确探测和打击能力的,而且一开始就计划用相控阵雷达装备这一型号。

    新的截击机也被要求安装新型雷达,但不要求多功能,设计小组被告之重点是增加飞机的留空时间以及飞机对空中目标的侦测和截获能力。

    按照这样的要求,设计小组立马在一架单座的苏27和一架双座的苏27ub教练战斗机上进行改进工作,包括为达两架飞机改装空中受油探头在内的所有工作,被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刚开始是由莫斯科试验生产厂负责飞机的改装任务,后来这一任务被转移到远东地区。

    经过改进后的单座机,被内部授予了苏27p的型号,双座的苏27ub则成为苏27pu。

    其实从外表上来看飞机的改动不是很大,毕竟是在苏27基础上改造,保留了其近乎完美的气动布局,那优雅的线条证明了它不管怎么变,都是空中最美的女神。

    为了不破坏气动布局,专家们在设计中并没有采用简单的固定式受油探管,而是一种装置在风档下面左侧的位置可以完全收起的探管,当受油管收起时部分可以被整流舱盖遮住,完全与身的表面齐平。

    飞机如需空中受油,必须放出伸缩式受油管,将其与加油机的标准加油吊舱锥套准确对接,锥套牢牢地抓住受油管之后开始进行空中压力加油,空中加油可以由装备有标准加油吊舱的同型号飞机进行,也可由悬挂有同一吊舱的苏-24m飞机进行,还可以由伊尔78空中加油机进行。

    不过空中加油设备使一些系统和设备不得不重新布置,最显著的是光电红外搜索跟踪装置被从中线移到风挡的右侧。

    当然,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超远航程的飞行,飞机的座舱也进行了重新设计。

    拥有一双大长腿,也是苏式飞机的特点,没办法,为飞越前苏联辽阔的边疆和无显著地标的地区,要是天生短腿,估计飞不了多久就得摔下来。

    为了应对这一特点,飞机必然需要有新的导航系统,变得更为简单易操作。

    不过从外形上来说,一个较大的变化是尾锥的末端位置被设计得更高,以减少大迎角着陆时擦尾的危险。

    截面不变的嚼桶形尾锥改用更流线型的整流罩,前面变得更粗而且加长了弧形的部分,在尾锥内装置有重新设计的油箱,这也是分辨苏30和苏27不同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苏30的优势(二)

    (求月票~(*^▽^*))

    经过试飞小组长达上万公里的试飞,还有多次空中受油测试,改进后的飞机被证明是可以用于执行长时间空中巡逻任务的,受油装置没有增加飞机的以力和影响机载雷达的工作。

    但单座型苏27p被认为不适合执行这一任务,这并非是飞机的问题,而是试飞员在如此长时间的飞行中感到疲惫不堪,无法保持正常状态。

    加之现代空战带给飞行员的工作量很大,大航程产生的长时间留空飞行加上高机动产生的高过载,使飞行员在单独应付复杂的作战情况、机载电子综合设备和机载武器时手忙脚乱。

    因此,设计小组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两名飞行员才能胜任一次长达10个小时的巡航飞行,这期间当一名飞行员进行休息时将由另一名飞行员负责驾驶飞机和操作雷达及火控系统。

    这也排除了在双座苏27pu上,设置一名飞行员和一名武器操纵员的方案。

    设计小组当即决定直接在教练型座舱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新型飞机的前后座舱配置将是一样的,在长续航时间的飞行中两名飞行员在任务的任何阶段都能控制,操纵飞机或操纵雷达和武器系统。

    从两个座舱都能进行启动发动机、选择武器系统、输入和校正航行数据的工作并决定是否弹射跳伞。

    当设计小组热火朝天地投人到新型远程截击机的研制任务中时,新的问题出现了。

    当时的北极熊领导更加青睐米格31而不是苏27pu这样更为灵活的飞机,米格-31相对苏27pu显得笨重但航程更远,不过其机动和敏捷性完全无法与后者相比。

    有一种理论认为在导弹时代刻意追求飞机的机动敏捷性是没有意义的,米格31出色的高空高速能力能够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该机装备的威力强大的超远程空空导弹使它根本没有必要进行近距离空战。

    米格31完全可以利用其雷达和信息网络,指挥其他4架战斗机进而形成能够战斗的“防空指挥中心”的特性,使某些领导对该机情有独钟,且至死都不愿意承认米格31的不足之处。

    甚至还说出了,“米格31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最有效的远程截击机,没有任何必要再开发新的武器系统,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更多地生产和部署米格31而不是其他!”这样的话,这句话出自当时的北极熊国土司令部。

    但另一方面却认为,米格31的笨重将会导致战局出现180度翻转,而且是对自己不利的那种,两种观点的争执几乎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最后没办法,作为妥协,苏27pu被确定为米格31重型截击机的一种补充而不是替代者。

    而且为了能使苏27pu更有竞争力,设计小组为其设计了一套选装设备,使苏27pu也能起到米格31“空中防御指挥中心”的作用。

    但这样做就破坏了原先前后舱相同便于在长时间的巡航飞行中,两人分别驾驶和操纵飞机的设计思想,因为必须为后舱换装新的雷达显示器和设备才能达到使飞机作为空中指挥站的需求。

    不过一直到九十年代束,也没有任何一架苏30原型机被证明装置了这一系统,此外,原本还计划在苏27上挂载专门为米格31研制的半主动雷达制导远程空空导弹,也因为种种原因告吹。

    不管如何,作为苏30的前期型号,苏27在国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毕竟外国觉得比起米格系列,拥有更灵活机动性才是他们所需要的,能有前苏联那么大国土面积的国家总共也没几个,自然也就用不到米格那种大长腿。

    而且苏27本身的燃油重量就超过一架f-16的空机重量,它的武器装载能力又正好是一架米格21的空机重量,这使苏27本身就具有苏制战斗机中都罕见的大航程和大载弹量,然而,就是这样的大型远程战斗机在机动和敏捷性方面即使与美国的f16轻型战斗机相比也毫不逊色。

    既然有了这么多优点,米格自然就成了鸡肋,这也就导致了苏27的出口量非常大,然苏30在国外混的却并不如意。

    早期的苏30是完全为空中防御和进攻而研制的飞机,也是真正的“没有一磅重量用于对地攻击”的型号。

    但是一向对北极熊战机发展敏感的西方情报机构,在苏27服役后就一直认为苏霍伊局肯定会在这一飞机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大型远程遮断打击飞机,这与美国人在f15的基础上发展出f15e如出一辙。

    事实也是如此,苏30mk的诞生印证了这一点,这是一种全新设计的用于进攻作战任务的战斗轰炸机,飞机编号后缀的“m ”代表多功能,“k”意味着这一机型用于出口。

    虽然从气动外形上来说,苏30mk与苏27ub甚至苏30最大的不同仅仅是取消了进气道口侧壁的刀形天线,但是其表面喷涂有更鲜艳的沙漠迷彩,机翼下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俄制精确制导武器,这一切都让有意向采购的客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于装备了全新的机载火控系统和可摧毁地面/海上目标的制导武器,使苏30mk在这方面的作战技能较苏27sk和苏30提高了24倍,飞机12个挂点上的武器总重可达8000千克,是早期苏27的两倍,此外,苏-30mk可发射主动雷达。

    可惜,苏30mk在对外销售方面,并没有达到理想预期,但是,跟竞争对手直面竞争的话,苏30mk完全不落下风。

    论战斗力,f15除了后期的对地攻击改型的对地攻击能力比苏30强外,其它的型号,尤其是早期型号根本不是苏30的对手。

    尤其是在近几十年中,北极熊的空空导弹技术一直领先美国至少10年,有了导弹的加持,更能让苏30发挥其优势。

    要知道苏30是配备红外跟踪探测器的,可以在不开雷达的情况下跟踪锁定f15,发射导弹,尽管作用距离只有五十多公里,但在近距格斗中对f15绝对是致命的打击。

    再加上继承了苏27,苏30拥有的超强机动性,可以说在面对f15早期型号中,苏30完全可以吊打老对手。

    只要被苏30近身,f15只有逃命的份儿!

    在双方都没有预警机加持的情况下,杨橙提议用苏30克制智利的f15,完全是正中下怀,这一点,只要是拥有军事知识的人都清楚。

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不要双座的(求订阅)

    能坐到负责军事采购的议员之位,就证明对方有足够的基础知识,远的不说,对各国王牌飞机还是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杨橙一提苏30,何塞就皱起眉头,“苏30是一架好飞机,当年在智利航展上可以说是一战成名,但之所以在南美洲没有取得太多的订单,主要是因为需求问题。

    苏30的大航程优势在南美洲根本发挥不出来,即便是地域面积最广的巴西和阿根廷,也用不到苏30的大油箱。

    另外一个原因是培养一名飞行员不容易,如果大批量采购苏30,无疑会侵占我们原本就不多的飞行员梯队。”

    杨橙恍然,原来何塞在担心双座的问题,至于航程太远从来就不是问题,航程大用不上可以少加油,半箱油还能保证飞机的机动性能。

    至于双座的问题,其实好多国家最缺的就是双座战机,因为可以当教练机用。

    不过既然何塞这么说了,就证明秘鲁对双座机兴趣不大,他只好换个思路。

    试图从他的资料库中找到一种能够适用于秘鲁人需求的战机型号。

    可找了半天,他心中沮丧,似乎没有比苏30更合适的飞机了。

    比它再先进的也就苏35,这是四代半战机,具备一定的隐身性能,而且兼具了苏27的机动性,从它的名字就能看出来——超级侧卫!

    但这飞机太贵了,单价接近一架f35的价格了,关键是至今,苏35也只出口了z国一个国家,其它国家都没货,他从哪弄二手货去?

    至于被叫做‘鸭嘴兽’的苏34,那就更不适合秘鲁人的需求了,别看北极熊吹的欢实,号称全能战机,但苏34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具备隐身性,哪怕秘鲁人的需求再低,也不希望自己的飞机刚起飞就被敌人的雷达探测到吧?

    老对手,用来替代米格29的米格35,就连北极熊内部都不认可,就更别提对外销售了。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苏30mk都是最合适的一款机型,用来对抗f15c再好不过,又便宜又皮实耐用,奈何秘鲁人看不上,杨橙头一次感觉到销售人员的憋屈,任你奔驰宝马吹的再牛逼,人家就喜欢雷克萨斯,你有什么办法?

    倒也不是没有别的国家机型可以替代,可问题是杨橙弄不到货啊,赚不到钱的事他才不会去浪费时间。

    就在他挠头的时候,何塞打了通电话,挂断之后质问道,“杨先生,不知道你是从哪得到的消息?”

    杨橙心里咯噔一声,难道自己的把戏被戳破了?

    不过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一下子冷静下来,淡淡的说道,“秘密~很抱歉,我有我的消息来源。”

    不管什么事,只要将其神秘化,都会让对方多想一些,而人一旦想的多了,自然就会忘记最初的想法。

    果然,看杨橙板着脸的样子,何塞立马解释道,“杨先生别误会,我无意探听你的机密,我只是想确认一下,刚刚我的同事告诉我,智利并未向美国方面下采购订单。”

    杨橙摊开手,“你如果要采购秘密武器,会嚷嚷的满世界都知道?”

    顿了下,扫了眼桑切斯,“好吧,看在桑切斯的面子上,我不妨告诉你,智利方面准备通过我购买这一批f15c。”

    “什么?”何塞傻眼了,生意还能这么做?

    刚做完别人的单子,转头就跑到领军这推销对应型号的战机,这也太无耻了吧?

    虽然何塞内心还是很激动的,要不是这个贪婪的商人,他怎么能收到这么有用的情报?

    难怪杨橙对自己的消息信誓旦旦,原来是智利人亲手把消息送到杨橙这的,这还有什么可质疑的吗?

    当然,杨橙还是冠冕堂皇的说了句,“我这个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世界和平,怎么能维持和平的局面呢?

    就是敌我双方拥有相同的军事力量,让双方心中都有忌惮,战争自然就不会发生。

    所以我才在接到订单的第一时间来到秘鲁,告诉贵方这个消息的同时,也希望贵方能做出应对,维持眼下来之不易的和平。”

    杨橙这一番不要脸的话一出口,顿时刷新了何塞对华人的认知,毕竟秘鲁的华人很多,何塞自认为对这一人种有着不俗的认知,可惜,那是他以前没见过杨橙,不然他会对人类脸皮厚度产生十万个为什么!

    “咳咳~杨先生,你的好意我能理解,但问题是我们找不到一款能够与f15c媲美的战机。”

    杨橙心中腹诽:不是找不到,是你们毛病多,这个看不上那个看不上。

    心里吐槽了一遍,嘴上道,“何塞,要不我们换个思路,我听说贵方有一批战机用了很多年,差不多到了退役的时候。

    当然,秉着不浪费的原则,这些老迈的战机可以用来培养新的飞行员,总不能用幻影2000来给新手练飞用吧?

    不过在带飞阶段,苏30mk可以起到以老带新的作用,同时兼具着防备、制空任务,别的不敢说,在对f15c上面,苏30具备与生俱来的优势。”

    同样一件事,换个角度去想,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结论。

    杨橙的话句句在理,何塞无从反驳,当然,这也跟他是非专业人员有关,他只是对军事知识有基础的认知,但不可能做到像专业人员一样做分析,他实在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犹豫再三后问了句,“价格呢?”

    看吧,买东西从来不存在选择困难症,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买得起还是买不起,显然秘鲁人的腰包也不是太厚,不然也不会抱着上世纪的飞机当宝贝了。

    杨橙内心大定,既然问价了,就说明对方动心了,一般人也不会闲的没事问你一架飞机多少钱,因为他们知道问也没用,买不起就是买不起。

    月薪3000的人,去关心一辆奔驰的价格已经会被骂异想天开了,何况是等于200辆奔驰的飞机呢?

    “价格好说,新机的单价也才5000万美元左右,当然,这是指北极熊自用的价格,二手的肯定要便宜一些。

    我会尽力为你们争取配套设备还有相关服务,相信我,艾欧塔的服务绝对是最顶级的。”

    杨橙像极了好莱坞大片里的男主角,成功谈了一单买卖,整个人就像是世界之王一样,霸气横生。

    跟对方碰了下杯,杨橙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来一趟,拿这么两个单子不太过瘾,还不够飞机油钱的。

    眼珠子一转又有了主意,要知道秘鲁的邻居可不止智利一家。

    他听说前些日子,智利和玻利维亚就西拉拉河的水资源使用问题产生严重分歧,玻利维亚扬言要将官司打到国际法庭,一旦玻利维亚采取行动,这将是该国继太平洋出海口问题之后,第二次将智利告上国际法庭。

    两国之间的恩怨最早可以追溯到鸟粪战争,而秘鲁作为两国的邻居,以及同一利益相关,自然也避免不了被波及。

    前文也提到过,作为南美洲较早独立的三个领国,玻利维亚、秘鲁和智利原本相安无事,19世纪40年代,三国人民曾共同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分别走上独立发展道路。

    但后来围绕着领土与资源问题,这三国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尤其是地处三国交界的阿塔卡马沙漠地区,更成为争夺焦点,那里气候极度干旱,属不毛之地,三国独立之初都没有重视那里。

    然而到18世纪中期,人们在那里发现了鸟粪、银矿和硝石,这些资源能够带来巨额财富,对于那个时候都不富裕的三个国家来说,谁要是控制了该地区,无疑将率先走上富强的道路,没有哪个国家会拒绝这样的诱惑,于是三国zf都把目光集中到该地区。

    经过多次交涉与谈判,三方勉强达成和解,并签订了协议,在阿塔卡马的硝石矿区内,秘鲁控制着塔克纳、阿里卡和塔拉帕卡,而玻利维亚占有安托法加斯塔,智利则控制南纬24度线以南剩余的一小片硝石矿区。

    那个时候智利控制的面积最小,一直企图扩大占领范围,而秘鲁则与玻利维亚在共同威胁下走向合作,甚至签订了军事互助同盟。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几年,一场暴风雨袭击了玻利维亚控制下的港口安托法加斯塔。

    为了恢复灾后经济,玻利维亚地方当局决定增加税收,然而该城市的主要财富却是由智利与英国合资的安托法加斯塔硝石和铁路公司控制,因此该决议遭到智利的严重抗议。

    结果玻利维亚人根本不跟你讲道理,更不屑玩套路,强行没收了相关硝石企业的财产,于是在英国的唆使下,智利准备诉诸战争解决问题,并想趁机占领整个阿塔卡马地区。

    正因如此,这场被后世载入历史课本的战争,才有了“鸟粪战争”或“硝石战争”的称号。

    不过对秘鲁人来说,他们似乎有点冤枉,完全是被强行拖入战局,当然这只是他们自己的想法,在外人看来谁都不冤,各有各的利益存在,有本事你不打,眼睁睁看着你的利益被抢走呗?

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印加宝藏(求订阅)

    众所周知,t72是苏联跟t80坦克高低搭配的低配版,作为坦克中的保时泰,t72坦克在伊la克战争里面被打的落花流水,见谁都得跪下叫爸爸,各种前插后入。

    正是这种让人崩溃的性能,才让苏联下定决心改进t72,让这辆小弟坦克不要太弟弟,而它的改进版就是现在人们熟知的t90。

    t90既然是从t72改过来的,它肯定也具备了t72的一些特点,比如早期的t90使用的是t72的炮塔,后来才换上了新式的炮塔,t90使用了一门125毫米坦克炮,这门炮可以发射贫铀穿甲弹、钨芯穿甲弹和破甲弹,还可以发射炮射导弹,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

    另外t90装备了一台870马力的柴油机,相对于t90的1000马力燃气轮机而言,t90的发动机动力确实是少了点,但是它省油啊,别看苏联是产油大国,但家大业大,能省一点是一点,到了打仗的时候,一滴油也能产生重大的作用。

    而且t90的吨位继承了苏联冷战时期的坦克一向“瘦小“的特点,只有45吨左右的重量,所以这台发动机依旧能够让t90飚上65公里的高时速,而且行程足足有550公里,足够彰显自己的持久力了。

    不过别看这货吨位小,身上的肌肉块可一点都不少,t90宝贵的吨位大量的用在装甲防御上面,t90炮塔和车身都安装复合装甲,防御能力出众,除此之外,t90还有主动防御的能力,它安装有一台“窗帘“主动防御系统,它可以侦测到敌人激光反坦克导弹的瞄准点,一旦有人用激光反坦克导弹瞄准了t90,这套系统就会启动,自动把炮塔正面挪到敌人的反坦克武器瞄准的那个方向,向敢于偷窥自己的敌人开火。

    这一套要是用到防狼装备上面,估计会卖脱销,简直是女性们的佳音。

    其实t90作为一款低端配置的坦克,它各方面的性能并不是苏联时期的巅峰,比如它的装甲防御不如t80后期型号,火炮穿透力和瞄准控制装置也是差强人意,但是由于苏联解体之后,北极熊时代已经穷到了极点,靠着卖血来维持经济运转,所以t90变成“山上无老虎,猴子当霸王”的存在。

    这么多年来随着北极熊对其修修补补,一点点的竟然也达到了跟t80类似的性能,成了北极熊的主战坦克,甚至远销海外,成了抢手货。

    最关键的是,这货便宜啊,小国贷点款也能买得起,就跟那个奔驰c一样,骂的再怎么狠人家也是奔驰,一个车标就值十万,不服?有本事你也买一辆再酸!

    不过以秘鲁的实力来说,奔驰e买不起,全款买个奔驰c一点问题没有,还是2.0t的,1.5t那种样子货估计秘鲁人也看不上。

    何塞一听杨橙能弄到t90,立马来了兴趣,“真能弄到t90?”

    “当然,我从不说虚话,二手的、全新的都能弄到,保证是原厂的货。”杨橙这话倒也不是大言不惭,而是真有底气。

    想起盖文留给自己的那个笔记本,就如同发现了印加宝藏一样,都是钱啊!

    说起印加宝藏,杨橙还真准备在谈完事以后去看看,没办法,男人心中都有个探险、寻宝的梦,毕竟探寻深邃狭长的黑洞是男人的天性。

    “t90好,我们可以先换装一个装甲旅。”

    “没问题,价钱好商量,买的越多折扣越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建议你回去商量一下,一次性下一笔大单,我也好帮你们争取个最大的优惠。”

    “行,等我消息~”

    。。。。。。

    “一切美丽的东西中,只有在可以换成黄金时才是可爱的;一切伟大的东西中,只有用来衡量它自己的伟大时,才值得一顾。”

    这句话,其实是资本界中最本质的一句话,普通人一定会惊讶于资本界对黄金与财富的**裸的**。

    但这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非要说的话,也是跟老祖宗学的。

    现在是资本界,但放到5个世纪前,就是那些刚刚踏上美洲大陆的欧洲探险家心中想法的真实写照,他们为了圆自己的发财梦,蜂拥到美洲,寻找印第安人传说中的印加宝藏。

    印加人是南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15世纪中叶,印加已经成为一个以秘鲁为中心,统治面积达80多万平方公里的强大帝国。

    在印加的首都库斯科,有用黄金与宝石装饰成的太阳神庙、金碧辉煌的黄金花园、无数的奇珍异宝。

    在印第安人的传说中,印加帝国就是一个金子的国度,然而,在这个黄金之国灭亡时,这些价值连城的宝藏也随之销声匿迹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小鱼宝藏、大鱼宝藏和黄金湖。

    小鱼宝藏位于秘鲁境内,相传是印加奇因王国的国王陵墓,因为其中有许多黄金制成的小鱼而得名。

    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商人古特尼茨在一位印第安部落首领的带领下,潜入奇因王国首都废墟下的国王陵墓,在阴森恐怖的地洞里,他们发现了耀眼夺目的黄金,还有光芒四射的无数珠宝。

    面对这么多的无价之宝,古特尼茨与这个印第安首领达成协议,所有的黄金都归古特尼茨所有,但是他要出资建造当地的公共设施作为交换条件。

    这样,古特尼茨便将小鱼宝**揽怀中,成为当时西班牙的巨富,他的成功大大地刺激了欧洲人对于寻宝的热情,人们疯狂地涌入南美的茫茫丛林,企图找到比小鱼宝藏更为诱人的大鱼宝藏。

    然并卵,幸运之神不会总去眷顾人类,没有再次降临,所有的寻宝者都是满怀希望而来,两手空空而归。

    当然,至今为止,大鱼宝藏仍没有浮现于世,基本上只能生存在种种传说以及影视剧作当中,满足人类对于黄金和财富的向往。

    但人类之所以是人类,就是因为足够的贪婪,这样小小的挫折根本无法浇灭人们心头对宝藏的欲火,寻宝者又把目光转而投向亚马逊丛林中另一处令世人关心的印加宝藏,就是传说中的印加黄金湖。

    但是茫茫无际的亚马逊丛林中,处处隐藏着致命的危险,那里有潮湿闷热的空气、蚊虫的叮咬、毒蛇猛兽的袭击以及传说中的食人族部落,前去寻宝的探险队要么全军覆没、下落不明,要么就坚持不下去半途而废、空手而归。

    直到最后一支由西班牙人率领的探险队在付出了550条性命的惨重代价以后,才在今天的哥伦比亚境内找到了令人朝思暮想的黄金湖。

    1536年,西班牙的刚萨罗率领近千位部下进入了安第斯山北部的哥伦比亚内陆,想找寻传说中那个让人心驰神往的黄金湖。

    但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丛林中时,却没有发现黄金湖,然而,他们得到了另一个情报,得知由此往北走,有一个瓜塔毕塔湖,此地的国王曾全身涂满金粉在湖中沐浴,并且还把许多黄金制品丢人湖中,用以进行一种祭祀仪式。

    于是,刚萨罗一行人就立刻赶往该处,发现那个湖是死火山的火山口湖,原来这里就是印地安传说中的黄金湖,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在这个湖中根本没有发现黄金。

    可是这并不影响人们对黄金湖传说的相信程度,1580年一位名叫赛普塔的西班牙人来到瓜塔毕塔湖,而且在湖口壁上凿洞进行排水工程,因为他认为,假如传说当真,那些黄金应该会沉在湖底。

    结果他还没有把全部的湖水排完,就找到了几个如鸡蛋大小的黄金制品,还有人曾打算将湖水抽干,以便打捞湖底的黄金,但奇怪的是,就在人们将湖水抽干的第二天,湖水又重新碧波荡漾了。

    除了拼命寻找那些众所周知的宝藏外,探险家们还不断地在南美大陆其他地区搜索可能会发现的宝藏。

    其中有一个名叫欧勒亚那的西班牙人,在黄金湖探宝失败后,他顺着丛林的河流向下,找到了一条宽河川,甚至还到了大西洋,并发现了亚马逊河。

    英国的探险家罗里所走的路线与欧勒亚那相反,他是从大西洋进入内陆的,因为他也曾获得一个的情报,按照情报中的指点,去找一个叫做黄金乡的地方,但是,罗里的探险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1654年,西班牙的查培斯发现了一个地方近似于传说中的黄金乡,查培斯是基督教牧师,在传教途中路经玻利维亚的马莫勒河,发现一座由黄金装饰而成的宫殿。

    查培斯立刻回到西班牙,组织了一支庞大的探险队,再度前往该黄金宫殿,但可能是走错了路,或者其它什么未知的原因,探险队一直未找到宫殿。

    总之,有许多探险家曾相继进入亚马逊河内陆,这些人中有些人的确获得了不少黄金,也有人目击到一些巨大黄金像,但没有一个人找到真正的黄金乡,在这期间埋骨于亚马逊丛林的人更是数不过来。

    印加的黄金对寻金的人们来说仍是个遥不可及的梦,那些古老的印加宝藏至今仍隐藏在亚马逊丛林中。

    不过也有人说,这些传说,不过是那些对于物质金钱怀有强烈占有欲的人和那些对古代印加文明充满强烈好奇心的人编造出来的产物,一切不过是一场梦。

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秘鲁美食(求订阅)

    老板很热情的推荐杨橙去坐旅游大巴,被他微笑拒绝了,只是托老板帮忙雇了个英语导游,别说,旅游胜地的服务设施就是全面,当然,也是钱给的足,不然临时找还真不一定能找的上。

    南半球此时正处于夏季,正是旅游高峰期,尤其是印加古迹,更是无数游客争相前来的地方。

    安排妥当后,等导游前来汇合,便走上了街,走出旅馆所在的小巷,来到还算宽阔的主城区道路,街面和人行道都铺着平整的石块,放心,这肯定不是印加人原装的,估计当时西班牙人为了找黄金,连土都翻开好几层,别提石板了。

    导游是个土生土长的库斯科人,身上汇聚着印加、西班牙、葡萄牙血统,算是三国混血吧,可惜长得有些对不起同胞,一看就是混失败的典型代表。

    小伙子以前在南非留过学,英语带着口音但能听懂,毕业以后回到家乡,一是为了照顾年迈的老母亲,二是看过了大城市的繁华,还是觉得家乡的小资情调更适合他,对了,他叫罗德里格兹,一个跟印加半毛钱关系没有的名字。

    不过这个名字来自于哥特王朝,用于缅怀王朝当时的辉煌,所以坐在拉丁世界中,姓罗德里格兹的人,也都是有家族传承的,当然也不绝对!

    沿着小街向市中心方向走过一个街区,街口上一个圆形喷水池挺有意思,一尊印加妇女扛着陶罐造型的铜像站立在池边,清水源源不断的从罐口流出。

    罗德里格兹介绍说,库斯科很多有印加人的家庭门前,都会摆一尊带有浓厚印加风格的雕塑,各不相同,有兴趣的话可以留意一下。

    一边拍照一边走,又走了两个街区,便到了库斯科的主广场——武器广场,是的不用意外这个名字,整个南美洲西海岸的广场,95%都叫这个名字,真不是为了偷懒。

    而且大部分的武器广场造型都差不多,四周是用大石块砌成的连拱形通道,两座石砌的天主教堂座落在广场边。

    虽然广场周围所有的建筑都是用大石块砌的,但它们都不是印加人的石工技术,印加人垒石墙,石块与石块之间是没有缝隙的,而且从不用灰浆砌石墙。

    所以眼前这些石墙,基本都是后来西班牙人修建的,不过筑墙的石块却多是印加人的,不过罗德里格兹指着广场西北角的一个餐馆,说那里还能看到一段残留的印加石墙。

    罗德里格兹介绍说,几百年前,这个广场曾是印加帝国的中心,叫做‘战士广场’,面积比现在大一倍还多,据传说,当年印加王把库斯科城设计成印加人的神兽——美洲狮的形状,就是运动品牌彪马的那个标志。

    而战士广场则是美洲狮的心脏所在,这里曾经有印加帝国的王宫、神殿等极为精致雄伟的建筑。

    可惜这些精美的印加建筑都被西班牙人拆毁了,但是它们的基础还在,眼前这些教堂以及广场上的其它建筑,基本上就直接建于地基之上。

    现在正值秘鲁的午后,两座建造精美的教堂在午后斜阳的照射下显得十分壮观,还透露出一丝丝神圣的赶脚。

    尽管这里已没有了古印加帝国的王宫和神殿,但眼前这些古迹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喜欢历史遗迹的游客,免不了在这里刷爆相机内存卡。

    中午没吃饭,逛到现在杨橙感觉饿得不行,汉森他们其实也饿了,只不过他们的忍耐力比较好,只要杨橙不说话,他们是不会开口的。

    问过罗德里格兹的建议后,他带着杨橙离开了广场,广场周边的餐厅都是为游客开的,又贵味道又一般,反正全世界旅游场所都一个鸟样,没什么稀奇的,天下乌鸦一般黑嘛。

    很快,罗德里格兹领着他们来到广场附近的一条街上,找到一家装饰得颇有秘鲁风格的的餐馆,进去后一位服务员过来,讲着一口西班牙语,英语也就会个hello,这下没错了,肯定是面向当地人的土著餐厅,也只有在这种地方才能吃到最正宗的特色菜。

    幸好有罗德里格兹,这家伙很懂事,没有点在外面都能吃到的西班牙菜,而是点了几道最具当地风情的菜肴。

    比如塞维切,这是一道经典秘鲁菜,而当地人经过改良,加入了海鲜的元素,生海鲈鱼是这道菜的主角,同时需要搭配“虎奶”、柠檬、洋葱、红椒、玉米、红薯。

    杨橙对腌生海鲈鱼最为印象深刻,腌制后它的肉质依旧保持弹性和新鲜的甜味,细细咀嚼口感嫩滑清爽,搭配淋上虎奶的红薯块,绝对是全新的开胃体验。

    这里面的虎奶并不真的是老虎的奶水,而是一种酱汁,也是这道菜中的点睛之笔,由青柠、大蒜、生姜、香菜、辣椒,还有盐和胡椒制成的调味汁,生鲈鱼需要用虎奶提前腌制,当地人喜欢更浓郁的味道,所以在上菜时,还要单独再上一碟虎奶,沾着吃绝对够劲!

    与塞维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烤牛心,切成薄片的牛心涂上秘制酱烤熟后香气四溢,不过这种酱的味道非常浓烈,这么做似乎是为了掩盖脏器食材隐隐的腥味,但不得不说,一般人还真不一定能接受的了,反正杨橙尝了两块便没再碰,都被安德鲁一人包圆了,也不知道他骨子里是不是混了印加血统。

    罗德里格兹选的主菜有点中餐的血统——爆炒牛里脊。

    带着血水的牛里脊块和表层的黑胡椒等香料在口中迸发出红肉菜品的本质——肉香四溢。

    这道菜无论从菜名还是用料上都十分简单,但厨师很有水平,没想到在秘鲁,还能看到玩火玩的这么溜的老外厨师。

    里脊肉切成条状,适中的火候,不会喧宾夺主的调料,搭配爽口的西红柿,一道很朴实常见的炒牛里脊,尤其是在运动过后吃,绝对让人胃口满足。

    牛里脊下面搭配的是自制的薯片,薯片也是印加人的特色美食之一。

    罗德里格兹介绍说,可以将薯片碾碎,然后裹着里脊条吃,口感丰富不说,还提升了复合的香味,杨橙试了一下确实不错。

    不过最让他感兴趣的还是一种叫做皮斯科的酸酒,其实就是一种由葡萄蒸馏酿制而成的烈性酒,酒精度在40%上下,被誉为秘鲁国酒。

    皮斯科是在欧洲白兰地的传统酿造工艺上加入秘鲁民族特色,最大的特点就是100%用葡萄酿制,不添加其他任何配料,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中叶。

    虽然称为酸酒,但它给人的感觉却偏甜,酸味只在最后淡淡地显现出来,有余味,让原本吃饱的人,喝过酒之后,还有种继续吃的冲动。

    跟白兰地不同,皮斯科酸酒的口感更丝滑,但度数却丝毫不低,仅仅是喝了一小杯,杨橙就感觉酒精上头。

    干脆从店里买了两瓶,又点了几样小吃,带回旅馆边吃边喝,旅游嘛,别赶时间,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就停下来,满足了好奇心再走,反正明天还有一天时间,去印加遗址还来得及。

    酒一直喝到半夜,人是越喝越清醒,站在阳台上仰望璀璨星空,在北方难得一见的南十字星在空中闪烁,似乎是在向杨橙表示欢迎。

    不过紧接着,一阵凉风吹的他打了个寒颤,紧接着感觉到胸闷气短,他知道这是高原反应,毕竟利马在海拔3000米以下,而库斯科则有3400米。

    幸亏杨橙平常没放弃锻炼,身体素质很好,加上从小运动,肺活量优于常人,很快就适应了过来。

    从阳台进屋,汉森正好放下手机说,“boss,桑切斯先生来电话,说何塞那边有消息了,应该是好消息,听桑切斯的语气很激动~”

    杨橙哦了一声,摆了摆手,“不急,告诉他我们后天回利马,何塞那边先晾着他吧~”

    现在不是他急,而是对方急,相信智利这几天的异动,秘鲁方面应该察觉了,既然有所察觉,再加上自己的一通忽悠,估计足够秘鲁人下定决心掏钱了。

    既然如此,他急着回去没必要,上赶着似的,多没面子。

    安安心心的逛完印加遗址再回去也来得及。

    酒喝到深夜,众人在躺下休息。

    第二天早上起来,他们就在旅馆里用了早餐。

    早餐是自助式的,很丰盛,面包、鸡蛋、牛奶、香肠,杨橙他们下去的时候,几个早期的游客已经吃完了。

    看到杨橙身后的一群彪形大汉,他们仓促的跑了出去,生怕杨橙他们暴起杀人。

    搞得杨橙很郁闷,回头一看汉森他们,西装革履黑墨镜,板着脸跟全地球人欠他几十亿似的,别说胆子小的,正常人看着心里都发虚。

    吃过早饭,老板很贴心的泡了杯古柯茶,用于缓解高原反应。

    喝了茶,罗德里格兹已经在外面等候,今天他们将去参观印加遗址,这可是此行的重头戏。

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不买酒庄怎么行(求订阅)

    印加人称自己为“太阳的后裔”,这个自称展现了他们对太阳的尊崇,马丘比丘的栓日石,就是与太阳相关的产物。

    这是一件很神奇的石制品,它的底部是一块长方形的大圆石盘,盘中央又突出了一个扁平的石柱,专家们一开始认为,这块石头可能是体现了印加人对太阳的尊崇,他们建造这块石头,希望可以将太阳束缚在天上,让印加的土地上永远都有阳光普照。

    然而,这种论调又有些自相矛盾,一向十分尊敬太阳神的印加人,怎么会想着去束缚住太阳呢?

    虽然被推翻了“拴住太阳”的看法,但是“栓日石”的名字早就流传开来了,也就没人去更改。

    不过专家们的好奇心非常强,想搞清楚拴日石到底是神马东东!

    经过日复一日的研究,他们终于发现了线索,并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原来是用来测量天时的‘黑科技’。

    学过地理的都知道,除赤道外,物体随着太阳不同位置的照射,会出现不同形态的影子,这是因为在赤道外太阳并非是直射的,而是都会存在着一定角度。

    但是专家们却发现,在春分、秋分时,栓日石是没有影子的,这就说明了印加古人经过长年的计算,得到了太阳与这里的偏转角度,之后将石头指向太阳的角度进行调整,使之春分与秋分日的石头角度与太阳完全相对,最后以其影子的形态与有无,来安排耕作与生产。

    所以说人类的聪明才智是动物比不了的,即便身处在原始社会中,却也能创造出让人匪夷所思的事物。

    即将离开马丘比丘时,天空飘起了小雨,这里处于群山环绕间,雨中的马丘比丘别有一番味道,走在如此神奇的历史遗迹中,感受这座“失落的印加城市”几百年前的繁荣,每一块石头都有其独特的历史,震撼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不枉此行,那种看演唱会值回票价的舒畅感。

    在马丘比丘旁边的华纳比丘得名于当地的克丘亚语,意思是“年轻人的山峰”,这座山其实不算高,只有2693米,比马丘比丘高上200多米,但是因为山形陡峭,显得非常险峻。

    虽然这座山不是一个景点,但还是有很多游客选择攀登,罗德里格兹也建议杨橙爬上去看看,因为这座山存在的目的,就是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马丘比丘,不过考虑到狭窄的道路和对古迹的保护,这里每天只允许400游客进入,每天只开放两次,每次200人,在预定马丘比丘门票的时候,要加上这个选项,这就是聘请导游的好处,他都把一切安排好了。

    在华纳比丘上面俯瞰空中之城,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杨橙恨不得把手机的内存都用干,手机快门按个不停。

    从山上下来,罗德里格兹又带他们去了盐田,这是大自然和人力的完美结合,修建在山谷间,一大片地被数千个四四方方的小盐水池占据。

    在印加帝国之前,当地人就知道将溪水引入这些池中,由于当地冬季比较干燥,水分蒸发干之后,就可以取得盐分。

    这里还在发挥着实际的效能,从视觉上来看挺震撼,但杨橙没有兴趣深入其中,只是从高处拍了几张照片,随后又去附近的商店买了些旅游产品,当然都是盐制品,杨橙尝过之后,觉得和普通的海盐不大一样,别有一番风味,便委托罗德里格兹帮忙采购一大批运到利马机场,他准备带回家看看家里的厨师能不能用得上。

    库斯科之行到这就差不得结束了,告别了罗德里格兹,乘车返回利马,还没等他修整片刻,桑切斯就把他拽到了何塞跟前。

    “什么事这么着急?”杨橙的脸色看着很疲惫,也是,赶路虽然不用他开车,但坐车也很累的。

    “杨先生,我们决定向你下单了,采购6架苏30mk,还有12辆t90坦克,你给一个报价吧?”

    杨橙愣了下,这么痛快就下单了?

    幸福来得太快,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支吾了一声,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答应下来再说。

    “那个~下单没问题,不过价格我也要跟对方确认一下,毕竟这笔订单并不大。”

    “请你一定帮我们争取个折扣,感激不尽,对了,我听说杨先生喜欢红酒,不如去皮斯科产区看看,有心仪的酒庄,我私人送你。”

    这就相当于回扣了?杨橙不由心想。

    不过秘鲁红酒?他之前倒是在库斯科尝了皮斯科酸酒,确实独有一番风味,但普通的红酒能卖出去吗?

    要知道比起邻居智利,秘鲁的红酒产业无异于蹒跚学步的婴儿,没办法,地理位置导致的。

    秘鲁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热带国家,其领土北端恰好位于赤道线上,南端可及南回归线,这样看来,秘鲁已经脱离了“葡萄酒产区带(纬度在30至45度之间)”了。

    但秘鲁确实在太平洋和安第斯山之间找到了适合葡萄种植的海岸平原区。

    这个海岸平原区就是皮斯科市,距离首都利马南部约200公里,这里也是秘鲁主要的葡萄种植区,但富饶的葡萄园与贫瘠的沙漠仅有数米之隔。

    因此秘鲁主要的酿酒葡萄大多为喜温暖气候的品种,酿出的葡萄酒呈红肉色,酒精度较高,所以才有了酸酒这种特产。

    不过除秘鲁外,智利也大量生产这种酒,曾经还跟秘鲁打过官司,争皮斯科白兰地的所有权,最后被裁定独属于秘鲁。

    然而秘鲁的葡萄酒产量每年只有4300万升,出口非常有限,杨橙可不想养一个不赚钱的酒庄。

    不过何塞的话给他提了一个醒,秘鲁的红酒要不得,智利的就不一样了,作为新世界葡萄酒的主要产区,智利红酒可是鼎鼎有名。

    于是他道,“何塞先生要是可以帮我弄到智利的酒庄,我将不胜感激。”

    何塞苦笑了一声,“智利?”

    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境内既有冰川雪峰连绵不绝,也有湖泊河流纵横交错,或雄壮、或旖旎,各种绚丽景色都汇聚在这个神秘的国度,拥有无数让人震撼的自然风光,这样地理条件,也造就了智利拥有繁杂且个性丰富的葡萄酒产区。

    说起来,智利葡萄酒其实是最符合杨橙构建酒业集团的需求和目标,毕竟智利一直以生产日常餐酒而出名,近年来随着酿酒商和投资商的投资强力注入,惊喜正在不断涌现,出产的酒款愈加令人印象深刻。

    智利的葡萄种植区划分为六个主要产区,最北部的阿塔卡玛贴近秘鲁,气候相似,故以出产皮斯科白兰地闻名,而出产的葡萄酒通常酒体轻盈,酸度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智利产区一直是按南北向划分,但是近年来,当地人越发了解到风土的东西差异更加显著,即使在相同维度上,同一个葡萄品种在不同的风土上也有显著的差异。

    因此,日益重视风土的智利人又制定了一套横向分级概念,将产区由西向东分为海岸区、河谷区以及安地斯山区三大块。

    而何塞在思考了片刻之后,提到的一家酒庄,就位于阿塔卡马沙漠南端的艾尔基谷,这里也是智利葡萄种植区的北端,葡萄园分布于艾尔基河沿岸陡峭而狭窄的山坡上,葡萄在这里享受着充沛的阳光、凛冽的寒风和常年干燥的空气。

    当地人将葡萄园不断向海拔更高的地区拓展,从海岸一直延伸到了安第斯山脉海拔高至2000米的地方。

    这些葡萄园尤其适合种植西拉葡萄,酒款带有浓郁的紫罗兰和黑胡椒的香气,风格与北罗纳河谷红葡萄酒非常相近,酒体甚至更加饱满有力,非常适合搭配肉类饮用。

    “那是我一个朋友的酒庄,我可以将他引荐给你,收购谈判的事情我不负责。”

    杨橙一听,这个何塞未免也太抠门了,刚还说要送呢,现在就让自己买了,什么朋友,无非是托辞罢了。

    在杨橙看来,肯定是那个酒庄比较值钱,送起来让他肉疼,而之前要送的秘鲁那个酒庄不值钱,送了也不心疼,还能换个人情,搞不好能争取一个大折扣。

    不过杨橙好奇的是,何塞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资产,替国家向自己争取优惠,别扯什么爱国,杨橙可不信,这里面一定是有利可图,否则以何塞的精明,会干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至于跟何塞那个所谓的‘朋友’谈判,杨橙想都不想,谈什么谈,要么免费送要么就别送,让他花钱买算怎么回事?他还不如自己派人去考察呢。

    于是他兴致缺缺的敷衍了一句,“哦,有机会再说~”

    何塞当然是个人精,能混到一国议员的地位,能蠢到哪去?

    立马察觉到杨橙言辞中的冷淡和疏远,何塞苦笑道,“杨先生可能误会了,我可买不起智利的酒庄,动辄数百万美元,卖了我都买不起,更别提送你一座了。”

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神秘玛雅(一)

    (求订阅~)

    原本打算谈完这笔订单就返程的,结果因为要等百子莲庄园那边的消息,原计划不得不被耽搁下来。

    不过秘鲁也没什么可转的了,倒是因为刚刚从印加遗址回来,对这个美洲三大文明之一的印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准备找个专家聊聊。

    对普通人来说专家遥不可及,但以杨橙现在的身份,又有何塞的从中引荐,很快就让他见到了一位专研美洲三大文明的考古学家——迪克吉尔,这位来自美国德州的红脖子,一生之中跟牛仔没有半毛钱,却跟这些神秘的文明打了半辈子交道,如今他在利马定居,就是为了更好的研究印加世界。

    不过按他的话说,比起印加,玛雅才更为神秘。

    “你好迪克~”杨橙在利马郊区一幢独栋小院里见到了这位考古专家。

    一头白发凌乱的披在脑后,鼻梁架着老花镜,认真的打量着杨橙,半晌才开口道,“就是你愿意为我提供研究资金?”

    杨橙耸了耸肩,“如果没有别人的话,应该就是我了~”

    视线越过迪克吉尔向里望去,标准的美式乡村风格别墅,只不过那看起来已经开始腐烂的地板,证明了迪克吉尔的生活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

    “你愿意拿出多少钱资助我的研究,先说好,5万、10万的就别提了,不差这点?”老头儿似乎没有请杨橙进去谈的意思,堵在门口追问道。

    杨橙也不恼,觉得这老头挺有趣,“那得看你能让我相信多少,相信的越多,你能得到的资金就越多,放心,5万、10万的我也拿不出手。”

    富豪嘛,有钱烧的不知道怎么花好,总要培养点自己的爱好,各种奇葩的情况都有,比如有人喜欢收藏恐龙化石,还有人喜欢收藏海盗宝藏,杨橙也不知道自己爱好什么。

    但自从有了埃及行,他对寻宝有了些兴趣,当然他也没有执着于此,只不过当个业余爱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罢了。

    为此一年花个几十上百万就当是娱乐了,跟花几百块抽烟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进来吧,你想听什么?”

    老头儿这脾气可是够德州的,性子冲的要命,面对有可能成为自己金主的人,居然还这么高冷。

    杨橙倒是不觉得意外,有才华的人脾气都很古怪,你能接受他的才华,就要理解他的性格,天才总是与凡人不同。

    跟着迪克吉尔进了屋,别说咖啡了,水都没有一杯,倒是看到了比他头发还要乱的房间,茶几上、沙发上、餐桌上包括书架上,堆满了各种文献资料,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石头,要不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杨橙在这绝对待不了10分钟。

    “随便坐吧~”迪克吉尔随口说道,可问题是哪有坐的地方?连下脚的地方都少。

    为此汉森还把大家都赶了出去,免得踩到专家的资料,这可是重要的东西,有钱都赔不起。

    杨橙打量了一圈,“我站着就好~”

    “随你,说吧,想听什么?”

    杨橙总不好说随便,这又不是点菜,支吾了一声,这才道,“就说你最近研究的吧?”

    迪克吉尔立马站起来,指着书桌旁一面黑板上面的线索图道,“我最近就在研究这个~”

    杨橙凑过去一看,是玛雅人的文字?

    值得一提的是,印加、玛雅两大文明,印加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而玛雅人则有自己的文字,这是很大的区别。

    “你对玛雅了解多少?”迪克吉尔好像回到了课堂,向杨橙提出问题。

    杨橙愣了下,说道,“那就多了,不过都是表面上的东西。”

    “说说看?”

    “比如~”杨橙苦笑了一声,“还是你来说吧,我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迪克很不客气的白了他一眼,“那我就从最基础的地方说起吧,直到目前为止,几乎整个玛雅文明都笼罩着一层谜,就像是有意拒绝人类去解析一般,或者说像是黑洞,明明知道它在那,但人类却进不去,根本不知道内部究竟是什么。

    尤其是有关九世纪时,玛雅灭亡的假设层出不穷,比如洪水、地震、飓风等等的天灾说;瘟疫、集体中毒等等传染病说;人口膨胀、反覆从事焚林耕作导致土壤贫瘠等等经济问题说;甚至外敌入侵、都市间战争、农民叛乱等等社会问题以及集体自杀说等等,太多太多。

    尽管种种假设众说纷纭,却没有一种假设能有充足的证据让人采信,关于玛雅人灭亡的事情我们一会儿再谈。

    先说说古玛雅文明吧。

    1839年,探险家史蒂芬斯率队在中美洲热带雨林中意外发现了数座壮丽巍峨的金字塔,许多富有的宫殿,还有用古怪的象形文字刻在石板上的高度精确的历法。

    也是在这个时候,被称为人类文明奇迹的玛雅文明慢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玛雅文明作为二十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当时一经公布立刻在世界考古史上引发一场罕见大地震!

    自从约翰斯蒂芬斯在洪都拉斯的热带丛林第一次发现玛雅古文明遗址以来,世界各国考古人员在中美的丛林和荒原上共发现了170多处被弃的玛雅古代城市遗迹,玛雅人的文明足迹北起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南至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直达安第斯山脉。”

    杨橙抬了抬手,“抱歉迪克教授,我打断一下,不是说如今依然有部分玛雅人的后裔生活在尤卡坦半岛吗?”

    迪克吉尔很不满自己的话被打断,瞪了杨橙一眼,“没让你说话的时候闭嘴~”

    杨橙无奈的摊开手示意自己知道了,给了‘你继续’的眼神。

    迪克吉尔指着黑板上的一张电脑复原图道,“这个神秘的民族在南美的热带丛林建造了一座座规模令人咋舌的巨型建筑。

    这就是雄伟壮观的提卡尔城,许多现代城市的设计师也自叹不如。

    还有这个,建于7世纪的帕伦克宫,殿面长100米,宽80米,很难想象在那个科技匮乏的年代,是怎么造出这样雄伟的建筑。

    这个——乌克斯玛尔的总督府,由22500块石雕拼成精心设计的图案,分毫不差。

    奇琴伊察的武士庙,屋顶虽已消失,但那巍然耸立的1000根石柱仍然令人想起当年的气魄。

    但最让人惊奇的,还是几千年前的玛雅人竟有着无与伦比的数学造诣,有着谜一样的文字,我正在试图学习并解读这些文字,一旦成功,我将推开玛雅文明一扇全新的大门。

    而且像奇琴伊察、提卡尔、帕伦克等地的巨型建筑,也并非出自玛雅人的实际生活需要,而是严格依照神奇的玛雅历法周期建造的。

    玛雅人的历法你知道吧?”

    迪克吉尔又提问了,这回杨橙不假思索的答道,“他们把一年分为18个月,一个月20天,他们测算的地球年为365.2420天,现代人测算为365.2422天,误差仅0.0002天,就是说约5000年的误差才仅仅一天。

    还有,他们测算的金星年为584天,与现代人的测算50年内误差仅为7秒。”

    迪克吉尔眼中闪烁着激动且狂热的目光,“没错!这是个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

    要知道在几千年前,玛雅人还没研究出怎么让自己吃饱饭,就搞出了这么精确的历法计算。

    怎么搞出来的谁也不知道,因为这种年法不是以地球上所观察到的任何一种天体的运行为依据的,所以有人认为,这种被称为卓金年的历法,是玛雅人的祖先依据另一个至今我们尚不知道的星球制订的。

    玛雅人还至少在公元前4世纪就掌握了‘零’这个数字概念,比你们华人和欧洲人都早了800年至1000年,另外还创造了20进位计数法,他们的数字演算可沿用到400万年以后,你敢信?”

    杨橙配合的摇了摇头,废话,他要是说信,迪克吉尔接下来的话还怎么说?估计得把自己憋死。

    “要知道这样庞大的天文数字,只有在现代星际航行和测算星空距离时才用得上。

    而几千年前的玛雅人刀耕火种,用树叶遮体,用可可豆作媒介以物换物,这样的数字演算玛雅人根本就用不上。

    如果按照这个历法,甚至可以维持到4亿年以后。

    另外他们的文字,是用800个符号和图形组成的象形文字,词汇量多达3万个。

    他们有着精美绝伦的雕刻、绘画和艺术,然而在这个登峰造极的高度文明诞生之前,玛雅人巢居树穴以采集为生,这种原始部落怎么可能都这样高度的文明,你就不好奇吗?”

    这回该点头了,杨橙当然好奇,不好奇还来找迪克吉尔干嘛?显得没事儿撒钱玩?

    “最重要的是,这些玛雅人拥有如此之高的文明程度,又是怎么突然灭亡的?真的是自然灾害吗?”

    迪克吉尔又指着一块石板的照片,“还有这个,1952年6月5日,有人在墨西哥高原的玛雅古城帕伦克一处神殿的废墟里,发掘出了一块刻有人物和花纹的石板,当时人们仅仅把这当作是玛雅古代神话的雕刻。

    但到了六十年代,人们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后,那些参与过宇航研究的美国科学家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帕伦克那块石板上雕刻的,是一幅宇航员驾驶着宇宙飞行器的图画!”

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神秘玛雅(二)

    (求月票~)

    “如果仅仅是类似的外形,恐怕还证明不了什么,可石板上的图案虽然有所变形,但宇宙飞船的进气口、排气管、操纵杆、脚踏板、方向舵、天线,软管及各种仪表仍清晰可见。

    这幅图画的照片被送往美国航天中心时,那些宇航专家们无不惊叹,一致认为它就是古代的宇航器。

    仔细想想,这个浮雕看起来与登陆月球的登月小艇十分类似,如果这张图真的是当初玛雅人照着某种他们见过、甚至是亲手建造的机器画的,那么是不是可以推断,他们已经具备从事太空探险的能力,也许那些精密的历法,正是遨游太空的玛雅人所需要的。

    于是,有些学者提出了一种大胆的看法:他们认为,在遥远的古代,美洲热带丛林中可能来过一批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智能生命,他们走出飞船,教给了尚在原始时代的玛雅人各种先进知识,然后又飘然而去。

    他们被玛雅人认为是天神,玛雅文化中那些令人难以理解的高深知识,就是出于外星人的传授。

    帕伦克石板上的雕刻,也是玛雅人对外星宇航员的临摹。

    外星人离去时,曾向玛雅人许诺重返地球,但在玛雅人的追求祭司预言天神返回的日子里,这些外星人并未重新返回。

    于是这导致了玛雅人对其宗教和祭司统治的信心丧失,进而引起了整个民族心理的崩溃,终于使人们一个个离开故乡,各自走散。

    但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可靠,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外星人只教会了他们有关数学和天文学,而没教他们更务实的生存技能?”

    杨橙又没忍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实玛雅人膜拜的羽蛇神,跟外星人有那么几分神似,是不是可以理解成,玛雅人的祖先看到过外星人,只是那时候绘画技巧并不高明,一代传一代,就有了后来玛雅人膜拜的羽蛇神图像,实际上那已经是几经抽象后的图案,并不是最原始的羽蛇神图案?”

    “我没法给你一个准确的答案,但科学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验证,所以在没有确切结论之前,你的任何猜想都是有可能的。”迪克吉尔很认真的说道。

    杨橙点了点头,顺着石板的照片继续向下看,是一副热带雨林的图片,迪克吉尔指着道,“这是玛雅人的古隧道,70年代,有人在南美洲发现了这条隧道,据估计它至少有5万多年的历史,而实际上它的年代更为古远,这条隧道离地面250米深,仅在秘鲁、厄瓜多尔境内就有数百里长。

    隧道的秘密入口由一个被证实是玛雅人后裔的印第安部落把守着,按照他们的说法,这条隧道是神灵居住的地方,他们遵守祖训,世世代代守在这里。”

    杨橙又看到了,密林中守护玛雅文明的印第安部落的照片,不禁问道,“教授你定居在秘鲁,就是为了方便研究隧道?”

    迪克吉尔点了点头,“那是我下一步的研究项目,现在还是先把文字研究清楚再说,否则进入隧道中,看到玛雅人的文字,看不明白岂不是白去了?”

    杨橙比了个大拇指,“佩服~”

    “不过就已经被人勘察过的部分来看,在古隧道里,考古学家确实发现了许多远古文物,这些物品放在隧道里的许多洞穴中。

    更使人兴奋的是一些刻有符号和象形文字的金属叶片以及不同形状和色彩的石器和金属制品,遗憾的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人能破译这些文字,这就是我研究玛雅文字的意义。”

    杨橙继续看到了隧道内部的照片,从照片上看,隧道的穴壁光洁平滑,似乎经过磨光,与地面成直角,穴顶平坦,像是涂了一层釉,不像是天然形成,似乎是由某种机械削切的结果。

    隧道中有个巨大的空间,如同礼堂大厅一样,照片下面记载着一组数据:长164米,宽153米。

    大厅里面放着像桌子、椅子似的家具。

    奇怪的是这些物品的材料很特殊,看上去既不是钢铁、石头,也不是塑料和木材,而它又有钢铁和石头那样坚硬和笨重。

    杨橙问,“这是什么做的?”

    迪克吉尔摇摇头,“一种在地球上至今没有发现过的材料,估计当时的玛雅人也不知道这是什么。”

    至于大厅里那些金属叶片也有照片,叶片大多在长约100厘米,宽50厘米之间,厚度约2厘米,一片一片排列着,好像一本装订成册的书。

    金属片上都写有很多符号及象形文字,跟现在印刷的书差不多,符号应该是机器有规律压印上的结果,类似的叶片一共发现了3000多片。

    隧道里还有许多用黄金制作的图案,其中有两块雕刻的是金字塔。

    每个金字塔旁边都刻着一排符号,还有一个用黄金雕刻的柱子,这个柱子长52厘米,宽14厘米,厚3.8厘米,柱子上刻有56个方格,每个方格里都有奇怪的符号。

    看过这些奇怪的事物,杨橙只觉得玛雅人更为神秘了,反正以他的脑回路,是绝对想象不出,这些东西曾经的用途或者说存在的意义。

    关键是玛雅人修造如此浩大的工程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储存刚刚所看到的那些东西?

    如果仅仅如此修个地窖就够,何必弄出一条贯穿现今南美各个国家的超级隧道?脑子有泡?

    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每当拂晓,地下隧道都会发出敲鼓一样的声音,声震远方;

    而在前苏联阿塞拜疆也曾发现一条古代地下隧道,隧道里有一些20米多高的大厅,还有很窄的拱形门,据说洞中不时发出奇妙的声音和光。

    于是就有脑洞大开的专家推断,地球上很可能有一条穿越大西洋底,连接欧、亚、美、非大陆的环球地下隧道,这些古隧道又很可能是古代玛雅人的杰作。

    这猜测太尼玛扯淡了,就是把外星人老家搬过来,都不一定有这样的技术。

    但还是那句话,猜想可以天马行空,能不能验证得了是另一回事儿!

    反正杨橙觉得这个猜想忒不靠谱!

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神秘玛雅(三)

    不过要说关于隧道的猜想让人很难相信,可事实上一些存在的证明,又潜移默化的动摇着杨橙的思考。

    比如在尤卡坦半岛上,耸立着九座巍峨的金字塔,它与埃及最早的几座金字塔相比可以说是孪生姐妹.而同类的建筑在英国和法国也有发现.

    金字塔各种数据的精确程度让人惊叹不已——塔的四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它们正好是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底边与塔高之比,恰好为圆周与半径之比;塔的高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二十七万分之一,也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一万亿分之一。

    这是巧合吗?但凡有点思想的人都知道这不可能是巧合,一个巧合有可能,但几个巧合组合在一起,难道玛雅人是上帝私生子吗?

    然而还不仅如此,玛雅人的金字塔的天文方位计算得更为精确:天狼星的光线经过南墙上的气流通道,直射到长眠于上面厅堂中的法老头部;北极星的光线通过北墙的气流通道,径直射进下面的厅堂里。

    这样的技术,是一群茹毛饮血,处于刀耕火种年代的人类能够拥有的?

    按照普遍的认知,金字塔是古代民族法老死后的安身之地,就像z国的皇陵,而且在很多金字塔中确实找到了木乃伊。

    但玛雅人可是打死都不愿意走出雨林的民族,更何况那个年代没有现在的通信能力,隔着浩瀚的大西洋,两岸的古民族会不谋而合都来营造工程浩大的金字塔吗?

    可矛盾的地方恰恰在此,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金字塔与塔顶上的神龛是这么不相称,整个金字塔的建造水平是如此之高,而神龛却是粗糙的像是后来加上去的,用大白话讲,就不是原装的。

    再有,大概是100多年前,有人从金字塔中发掘出来的东西,今天已有一部分被人们辨认出来了,原来是一些精致的透镜、蓄电池、变压器、飞机模型、太阳系模型碎片、不锈钢和其它不知什么合金制成的机械和工具等。

    在一个用火都没用明白的民族中,却用上了电,这多么让人匪夷所思,难道曾经的玛雅人,已经发展到现代社会了吗?

    然后就有人提出大胆的猜想,金字塔原先可能是一种玛雅祖先的材料供应库,只是由于金字塔内部的奇特空间形状,能使安放在金字塔内特定区域的尸体木乃伊永不腐坏,这对一个膜拜神灵,渴望永生的民族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但与埃及的金字塔不同,尤卡坦半岛上的金字塔更像一个祭坛,因此看来它的功用不仅仅是国王或首领的坟墓。

    如果说玛雅人建造金字塔的技术让人不解,认为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技术水平,那么水晶头骨怎么解释?

    1927年在中美洲伯利兹的玛雅遗迹中,发现的水晶制成的头颅骨一经发现就震惊了全世界,这颗水晶头颅骨完全以石英石加工研磨而成,大小几乎和人类的头颅骨相同。高12.7公分,重5.2公斤,而且是依照一个女人的头颅骨所雕成。

    玛雅人依照人的头骨所雕成的水晶头骨,展现了成熟的解剖学与光学技术。

    并且利用了某种当今科学界仍未掌握的碰撞技术所制成,从照片看起来这头颅骨不仅外观十分逼真,而且内部结构都与人的颅骨骨骼构造完全相符。

    其工艺水平极高,隐藏在基底的菱镜和眼窝里用手工琢磨的透镜组合在一起,能够发出眩目的亮光。

    有人说这只头骨有可能是现代人制作后放进去的,可现代光学技术产生于十七世纪,而人类准确地认识自己的骨骼结构更是十八世纪解剖学兴起以后的事。

    而以这个水晶头颅骨的细节程度,最重要的是制作的精美程度,恐怕在发现之前的一百年内,都很难有人做到。

    话又说回来,真要是现代人做的,为什么不直接拿出来公布于世呢?哪怕不想赚俗钱,用于医疗领域也是很不错的事情,为什么要放在玛雅人遗迹中呢?

    所以,排除了这种可能性之后,就只剩下一个疑问了,玛雅人是怎样掌握这些高深的解剖学和光学知识的呢?

    还有,水晶即石英晶体,它的莫氏硬度非常高,仅次于金刚石和刚玉,用铜、铁或石制工具,都切不动它,更别提做如此精细的加工了,除非利用金刚石这种现代的切割工具,很难想象一个人同时具备几种技术,要么就是一个团队,可如果有很多现代人参与这项工作,又怎么可能保守得住秘密,而不被人挖掘出来?

    即便再往后放,来到21世纪的今天,水晶头骨所运用的工艺技术,依然未能被科学界全部掌握,按照专家推测,如果没有天才的诞生,按照现在的进度,想要掌握玛雅人的技术,至少还要五十甚至上百年才可以。

    面对着玛雅遗址异常灿烂的古代文明,恐怕谁都要问一句:这一切是怎么来的?

    如果仅仅从史学界的材料来看,在这些灿烂文明诞生以前,玛雅人仍巢居树穴,以渔猎为生,其生活水准近乎原始。

    最关键的是,根本没有证据表明,中美洲丛林之中,有着循序渐进的文明进展。

    什么意思呢?

    比如现代人类的发展,是经历了无数的历史变迁,是有迹可循的,这才属于正常的发展,哪怕期间发生过无数堪称天才的发明,但也没有脱离发展轨道,都是由低到高的过程。

    可玛雅人的文明,看起来就像是超级暴发户一样,从一无所有到身家百十亿,可能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当一个人拥有与其才华和能力不相符的财富或地位时,就离他走向灭亡不远了,也许玛雅人也是这样。

    所有的玛雅文明全笼罩一层谜,就像是百慕大三角,大自然天然的阻隔了外界的探索,将其笼罩在一片封闭的空间中,想要进去,就要做好出不来的准备。

    当今科学界,向迪克吉尔这种级别的教授,几乎把全部精力用于玛雅人或者古印加人的研究之中,除了种种神秘事物的来源,所有人都最想弄懂一件事——玛雅人在九世纪究竟精力了什么?导致这个神秘的种族几乎灭绝!

    美国的艾力克和哥雷克两兄弟所宣扬的“玛雅=外太空人”起源说,令很多人相信不已,他们宣称“玛雅人=外太空人”说的重要根据是在于玛雅的“卓金历”。

    他们认为具有如此高水准天文学的玛雅人,并非是他们自己研究出来的,只是玛雅人用来表明从自己的“故乡”、“地球外的行星”到此地的历法。

    如果“卓金历”是玛雅人故乡的行星历法,那么就也可得知这颗行星是什么形态的行星了,应是位于金星和地球中间,且此行星上也十分温暖,因此古典期的玛雅人之所以选择地球上之酷热的热带雨林居住,也可印证此点。

    按照他们的猜测,“外太空人=玛雅”是数十万年前,为采矿而离开故乡的行星,来到x行星的,但由于x行星发生大事故爆炸,所以才到地球上避难。他们最初住的地方是温暖的南极,但其后因冰河期来临,故移至北方,最后所抵达之处就是中美的密林伸出。

    如果确实如他们猜测的那样,倒是有几点疑惑可以因此得到验证或者解答,比如他们故乡的行星供给他们食物,有太空船,所以玛雅族不必居住于肥沃河川的流域。

    而且文明时代的玛雅,因拒绝和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的地球人相接触。所以虽然建造了深具文化水准的都市,但仍采取封闭的政策。

    并且为了建造石造都市群,他们也使用当时还未有的种种工艺技术,及利用原住民为其原动力。

    另外,大部分被视为“奉献给神的祭品”的宗教仪式,其实是地球人的人体解剖及医学手术,这些牺牲品经历的种种场面也残留在雕刻及壁画中。

    而他们之所以于九世纪时一起离开地球,是因为墨西哥高原的印第安人发动战争,欲将玛雅文明占为己有,于是玛雅人就将所有的设备、器具放在太空船上,飞向外太空。

    还有一个重要的证据可以佐证这一说法,就是于十八世纪初,由基督教的神父法兰西斯喜梅奈斯所发现的《**尔乌夫》,也就是《危地马拉州印地安的起源》一书,书中几乎都未记述玛雅人自己的事,而是玛雅人自身的神话。

    这本玛雅的古事记是用玛雅系奇吉族的语言写成的,若根据此书的记载,那么人类和世界就曾被创造3回、并毁灭3回。

    而于第4回时,创造了当今世界和人类。

    总之,玛雅人就是外星人的说法,在科学界还是有着相当多拥趸的,这些平常就喜欢天马行空想象的科学家,认为只有外星人,才有可能对所有不可思议的黑科技进行解释。

    当然,这也是人的本性,把一切未知的东西都归于外星人,可怜的外星人,至今已经不知道替人类背了多少口大黑锅。

    而显然,这还不是终点。

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神秘玛雅(四)

    迪克吉尔对于外星人的说法虽然不至于不屑于顾,但也没抱太大希望,用无视来形容最准确,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我在这个课题上研究了很多年,我有个大胆的猜想,玛雅文明的消失其实是由于干旱造成的。”

    杨橙听到迪克吉尔终于回到之前提到的问题上,不禁追问道,“所以你认为自然灾害才是玛雅人灭亡最主要的原因?”

    迪克吉尔深深的点了点头,“没错,经过几年时间游走墨西哥、北极等地区,我终于找到了9世纪时候,中美热带雨林曾经遭遇大干旱的证据。

    不过,干旱而导致高度发展的文明在短短一百年间消失一理论,似乎并未能被人接受,至少我在学术界的几个朋友,都不认可这一猜测。”

    杨橙也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那个在坎昆丛林发现的玛雅大屠杀遗址怎么解释?”

    迪克吉尔沉默了下来,杨橙只好自己在黑板上找寻线索,果然在黑板的一个角落,被用粉笔单独圈起来的一块区域中,正是那个1000多年前,玛雅人留下的残忍犯罪现场。

    那是一个巨大的水坑,水坑里布满了尸骨,不难想象当时的场景,人们被残忍地杀害,然后抛尸水坑,浸泡了上千年。

    这是祭祀吗?

    就像在数学和天文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不可否认一样,玛雅人对暴力和杀戮的嗜好也不容质疑。

    抛开外星人论调不提,对于玛雅人来说,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仪式,玛雅人相信众神是由人血供养的,所以他们敬献鲜血给神灵,希望神灵赐予他们充足的粮食收成作为回报,并认可他们的王拥有神圣的地位。

    因此,对于坎昆丛林大屠杀的一种可能的答案是——这些死者是供奉给神的祭品。

    然而,按照惯例,玛雅人会选择一两个身份地位很高的人作为祭品敬献给神,而且还要举行盛大的仪式。

    可是,丛林里掩埋了太多的死者,他们的尸骨被乱扔一地,这些人看上去既不是正常死亡,也不是死于活人祭祀,那么,他们是谁?为什么被杀死?真的是玛雅人杀死了他们?

    在骸骨附近,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些陶片,经鉴定,它们被证明来自公元800年。

    这是一条很关键的线索,说明这处骇人听闻、惨绝人寰的屠杀案,发生在1200多年前。

    后来经过科学鉴定,那些死者的骸骨被证明并不全是男性,还包括女性和儿童。

    在今天的墨西哥、伯利兹、危地马拉以及洪都拉斯这几个国家,1200年前都曾经是玛雅帝国的疆域,散布着大约50个独立城邦,玛雅人在这片土地上建造了雄伟的建筑,还有无数精美的艺术品,发明了美洲大陆最复杂的书面文字体系和精确的天文历法,甚至还绘制了整个星空图。

    在这些城邦中,坎昆绝不是最大的,但却是地理位置最为优越的。

    坎昆位于玛雅人各城邦间的主要贸易线路的交汇点上,玛雅人买卖物品、运输货物都必须经过坎昆,相当于今天的货物中转中心。

    此外,坎昆还有一名强大而杰出的王——塔吉查纳克,此人统治坎昆长达40年之久。

    每座玛雅城市都有自己的王,但塔吉查纳克是这些王中最卓尔不凡的,他带领臣民举行大规模的祭祀仪式,敬献鲜血,祈求和平、繁荣,以及赐予生命的雨水,他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划破身体,割伤舌头,刺穿生zhi器官。

    正是因为拥有塔吉查纳克这样的‘圣君’,以及作为贸易线路集汇地的战略地位,坎昆被推向了权力和财富的顶峰。

    然而,短短100年间,坎昆及其周围所有的玛雅城市却都变成了死城。

    这些死者的尸体所在,也就是屠杀遗址所在的位置,实际上是坎昆王宫附近的一个水池——它曾经是玛雅人的圣池。

    当然现在,被发现的时候,这里早已成为雨林深处一个无人问津的泥塘,尸体沉入泥泞的池底,淤泥和池水将尸骨覆盖,这也使得它们在1200年来的岁月变迁中,未遭到严重的破坏。

    而当考古学家们将尸骨挖出来,并用科学技术进行检验,除了确定死者生前的性别以外,还发现与人类正常的颅骨相比,这些死者的颅骨显然不正常——死者的前额明显地向后缩,使得头部两侧向外鼓出,看上去就像是玉米棒子。

    而科学证明这不是生理缺陷,也就是说并非先天造成的,

    对玛雅文明深入研究过的专家都知道,在玛雅文明中,只有王族才能拥有玉米形状的头骨,玛雅王族的孩子在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时,会被人用木板夹住头部,使颅骨慢慢长成竖长的形状,以此向玉米神敬献祭礼,毕竟玉米曾在玛雅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而在坎昆泥塘中,考古学家们还找到的一些东西,比如,玉!

    对玛雅人来说,玉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宝贝。

    发现于泥塘中的死者穿戴着玉器,其中还有人佩戴着比玉更为贵重的东西——用美洲虎的牙齿做成的项链。

    一只美洲虎有4颗犬齿,而在坎昆出土的一条项链上共有36颗犬齿,这就意味着制作这样一条项链需要至少猎杀9只美洲虎,可见其价值不菲。

    此外,死者还佩戴了绿咬鹃的尾羽,在玛雅文化中,这种极为美丽的羽毛象征着崇高的地位,只有贵族才能拥有,因为普通百姓是不允许私自杀害绿咬鹃,否则就会被处死。

    玉石、珍珠、美洲虎犬齿项链和绿咬鹃羽毛,这些东西在古代玛雅只有贵族和王室才能拥有,而王公贵族们希望自己死后仍然能拥有奢华的生活,于是他们佩戴珠宝、手握玉器迎接死亡,他们的身上涂满朱砂,象征着生命可以得到永恒,他们还戴着精致的面具,用以掩盖肉身的腐坏。

    因此,坎昆雨林死者的身份昭然若揭,他们是当时的王公贵族。

    这证明了什么?证明1200年前那场大屠杀,绝对不是普通的杀戮,而是有针对性的。

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神秘玛雅(五)

    1200年后被发现的这场大屠杀,凶手和他们的杀人动机仍不明朗,这场屠杀的起因是什么?如果说是抢劫杀人,可为什么连尸身上的珠宝也—起被丢进了水池?

    如果不是抢劫,那就是报仇?

    考古学家在死者的骸骨旁发现了杀人凶器——石斧和石刀等。

    凶手杀完人,把凶器留在了死者的尸体上,这就证明对方根本没有隐藏身份,屠杀完之后顺手就把凶器扔了。

    后来有法医学家在几乎每块骸骨上都发现了创伤的痕迹。

    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杀人凶手在杀了人之后,hia残忍地将死者分尸,他们使用沉重而锋利的器具,比如斧子之类的工具,可以一下穿透**,把股骨头从大腿骨上切下来,从那些从背后切入的伤口还可以推断,凶手还有追杀试图逃走的人。

    法医学家根据一块属于不到12岁的小男孩的颈椎骨推测:当时,凶手突然出现在小男孩的面前,小男孩转身想逃跑,但凶手用刀从背后刺了他一刀,同时用手将他的头向后拉,然后用锋利的石刀从他的下颚骨下面刺进去。

    当然,这个男孩并不是死者中年龄最小的,最小的是仅几个月大的婴儿。

    从骸骨上的伤口,以及死者身上佩戴的昂贵饰物,提出了这样一种可能性:死者并非战争中死亡的战士,也不是宗教祭祀的祭品,而是遭到灭绝性屠杀的王族成员。

    那么他们何以遭到如此惨绝人寰的对待呢?

    在距离水池70米远的地方,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埋得很浅的墓,墓中有一具支离破碎的男性骸骨。

    死者从头到脚戴着贵重的饰品,虽然看上去是匆匆下葬的,但明显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尊敬。

    在死者的周围,还摆放了一圈刻有玛雅象形文字的贝壳,正是这些贝壳,成为判断墓主身份的关键线索,因为在玛雅社会中,只有地位崇高的死者,也就是贵族,才能拥有这样的陪葬品。

    让考古学家觉得奇怪的是,玛雅贵族通常都被埋在华丽的墓穴里,但这座墓葬既没有墓室,也没有石棺,甚至连覆盖坟墓的石板也没有,仅仅是一个约60厘米深的简陋的坑而己。

    唯一能作为判断依据的就是贝壳上的文字。

    玛雅人创造了他们的辉煌的文明,其中包括玛雅文字。

    1519年,当第一批欧洲人来到玛雅人的土地上时,他们惊讶地发现了大量用玛雅文字写成的书籍,这些书籍记载了玛雅文明的智慧成果,包括精确的历法、星相记录,以及宏大的宗教仪式蓝本等。

    然而,在当时那群满脑子都是黄金的西班牙人眼中,这些宝贵的书籍却成了“撒旦的杰作”,他们无法读懂这些令他们不安的文字,于是便将所有的书籍都付之一炬,美洲大陆形成的最复杂最精致的文字从此消失。

    也让后来专家试图解读玛雅文字时,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在西班牙人无情的毁灭之火中,只有四本书籍逃脱了厄运,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专家才开始研究并最终破解了部分玛雅文字。

    象形文字学家佛德里科法森认出了猴头形状的文字,那是玛雅语中的“马什”和“坎”。

    什么意思呢?考古学家根据坎昆的石雕上与之相同的图案推断,贝壳上雕刻的“坎·马什”是坎昆的一位王的名字。

    至于为什么会被埋在如此简陋的坑洞中,有专家把原因归结于巧合。

    坎·马什死于公元800年左右,距离他的墓不远处的那些遭到屠杀的贵族也是在同一时间死亡的。

    类似的情况其实也有,当年北极熊爆发革命,沙皇王朝覆灭,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和妻子亚历山德拉,以及五个孩子全部被枪决,连最年幼的孩子也没能逃过一劫,要是按照这个逻辑去推断,那些被扔到水坑里的死者们,很可能是坎马什的家人,他们被人蓄意杀害,整个王室遭到了灭绝性的大屠杀。

    这一连串的线索总结下来:坎昆屠杀案发生在公元800年左右;国王坎·马什死于公元800年左右;公元800年前后,坎昆城突然从历史上消失了;公元800年前后,玛雅人突然废弃了所有城市,不知去向。

    一场灭绝人性的屠杀,一位君王卑微的葬礼,一座座城市的突然消亡,一个辉煌文明不明原因的衰落,这一切全都在同一时间发生,这仅仅是巧合吗?

    有专家认为,这一切悲剧的发生一定有个诱因。

    而这个诱因很有可能是自然灾难,要知道玛雅人一直靠砍伐树木获取燃料和种植作物的土地,而砍伐森林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后果,让玛雅人的土地暴露在风暴和洪水的威胁之下,这些土地最终都变成了贫瘠的土地,而那个时候恰好爆发了几百年间最严重的一次旱灾。

    因为旱灾,普通的子民活不下去,为了活着他们悍然起义,杀死了包括王在内的所有贵族成员,生怕他们死而复生,还在杀人之后进行了肢解,确保他们不会重生,接着一群人走上了求生的道路,但谁也没想到这是一条不归路。

    当然,这种猜测过于阴暗了,也有可能反过来,在坎昆屠杀事件发生的年代,灾难频发,为了活着,大批玛雅人弃城而去,包括坎昆和其他玛雅城市,大批的难民离开坎昆,在雨林中穿行,寻找食物和住所。

    而这个时候,来自其它城市的难民发现了已经成为空城的坎昆,他们为了城市里的资源,悍然向王室拔刀,最终屠杀了坎昆王一家,占据了这个临时落脚点。

    又或者,当时社会的崩溃造成了多米诺骨牌般的可怕后果:成千上万的人背井离乡,向别的地方迁移,流离失所的难民们的情绪变得越来越绝望,突然之间,形势失控,暴力冲突频发,王族遭到屠杀,坎昆城变的目全非,辉煌的玛雅文明开始陨落,取而代之的是混乱、荒凉和血腥。

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神秘玛雅(六)

    不过,有的专家提出了更具合理性的猜测——王族内斗!

    玛雅文明的发展过程伴随着一个等级森严的玛雅社会的产生,王室成员被认为具有神圣的血统,在特权阶层的顶端是国王。

    因此,玛雅王凭借权势可以随心所欲地得到任何女人,这不只是为了yin乐,同时也是为了稳固zheng权,也就是1200年前所谓的zz联姻。

    与其他玛雅统治者一样,坎马什的父亲,上一代坎昆王塔吉也通过迎娶其他王的女儿来建立联盟,对塔吉来说,这是获取权力的一种手段,但对他的后人来说,这也许就是灾难的开始,因为王室联姻在形成长期同盟关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个更为长远的问题:王室后代争权夺利。

    专家进行了计算:如果一个王有4个子女,这4个子女各有4个子女,这些子女又各有4个子女,那么,这个王就会有64个曾孙。

    这仅仅是王和一个妻子的后代,如果这个数字再乘上王的妻子的数量,那么,只需短短200年,一座玛雅城市中就会有500多人具有王室血统。

    这或许正是坎昆王宫拥有多达200个房间的直接原因,然而,在这种富足和繁荣之下,却隐藏着足以毁灭一切的巨大危机。

    贵族和王室之间的权力争夺从未停止过,这在玛雅文明中是极为重要的,王们在王宫中抚养孩子,然后让他们在别的地方加冕。

    相对弱势的贵族会努力提高自身在臣民中的威望,因为这是他们权力的主要来源,这不仅需要战争、宗教仪式和结盟,还需要建造更大的寺庙,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更显赫的地位。

    统治者之间的争夺较量,一定耗费了相当巨大的资源,而王室贵族争相建造宏伟的建筑,以期提高自己在臣民中的威望,而且他们并不需要为此付出任何代价,包括金钱,因为这些沉重的负担都会以赋税徭役的形式落在普通百姓身上。

    为了满足上层社会的奢侈享受、攀比以及相互竞争,社会中下层人民承受越来越沉重的社会负担,这令他们的生活非常艰辛。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坎昆雨林中的血腥屠杀事件,似乎一切都不难理解了。

    心底积压已久的仇恨之火,在平民与贵族之间、贵族与贵族之间、君王与君王之间点燃。

    无谓的攀比和权力争夺消耗了有限的财富和食物,也许早在旱灾烤干庄稼之前,像坎昆这样的城市已经处在危机爆发的边缘了。

    由此,坎昆王坎马什简陋的墓葬得到了合理的解释,整个王室遭到屠杀也不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考古学家认为,只有像塔吉查纳克这样强势的玛雅王才能将坎昆已经分崩离析的王朝维系在一起,但在他之后,无人再有这个能力。

    如此多的贵族,如此激烈的矛盾,整个社会注定会在塔吉查纳克死后分崩离析。

    其实再多的证据,也没办法帮助人们还原1200年前的真实场景,历史已经随着岁月变迁,掩埋在了中美洲浓密的雨林中,后人只能靠着自己的想象力,结合为数不多的线索进行反推。

    正确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的人们能够从玛雅人的经历中发现什么、学到什么。

    而这也是迪克吉尔这样的教授,投入全部精力去研究的意义。

    研究也是要花钱的,别的不说,往返的路费、吃喝拉撒这都是要钱的,单靠自己是绝对不够的。

    想当年卡纳文伯爵资助霍华德卡特研究古埃及,今天他杨橙资助迪克吉尔研究古玛雅,虽然前后相隔上百年,但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资助当然不是白花钱,这里面一定有利可图,像杨橙和卡纳文伯爵这种人,其实很看得很通透。

    虽然可能性不大,可一旦真的被迪克吉尔发现古玛雅人的宝藏,或者发现了什么神奇的‘黑科技’,那么获得最大利益的,一定是杨橙。

    另外,杨橙心中未尝没有一种希望,他养在北海庄园的科学家们,针对记忆金属的研究,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联想到古玛雅和古埃及之间的神秘联系,一旦在玛雅人这边找到契机呢?

    届时杨家可就能指着记忆金属,大鹏展翅了。

    所以说,资助这词儿听起来有些不靠谱,换一个词‘潜力投资’就靠谱多了。

    迪克吉尔总算是有了点人情味,给杨橙收拾了一块儿能落屁股的地方,“看来你对玛雅的了解不少。”

    杨橙耸耸肩,“我只是对这些神奇的传说感兴趣,人类骨子里充斥着冒险基因,我也喜欢,但我比较惜命,所以与其自己去面对生死危机,还不如花点钱让别人替代我,同样能够揭开神秘面纱,还不会丢掉性命,何乐而不为呢?”

    但凡换个脑回路正常的人,听到这话都容易气炸,合着自己是替死鬼?

    然而能研究玛雅文化的人,脑回路都不正常,迪克吉尔就觉得杨橙的想法正和他胃口,给他钱,别干预怎么使用,只等着看结果,这样的金主麻烦来一打,谢谢!

    “很好,现在可以说说你能拿出多少钱来?我最近要去危地马拉启动一个大项目,那是最新发现的玛雅人遗址,据说是个祭祀台,很有研究价值。

    这次考古我准备组建一个团队,从助理到安保一个都不能少,所以预算很高。”

    迪克吉尔这是在给杨橙打预防针呢,免得当会儿狮子大开口,被人一口回绝。

    杨橙闻言,很随意的摆了摆手,“你不用担心预算的问题,只要该花的钱,预算不设上限,但我会安排人随队,对你们的花销进行监管,一旦被我发现私自挪用或者乱花,资助即刻终止,同时我还会对你追责。”

    迪克吉尔一门心思扑在研究上,恨不得每分钱都花到实际的用处,怎么可能浪费,“没问题,按你说的办~”

    随后总算露出了笑模样,“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看看?”

    杨橙心想,反正回程也要经过危地马拉,下去看看也挺好,以前走在纪录片上观看,还从没实地看过玛雅人的遗址。

    “可以,到时候坐我的飞机去危地马拉,顺路带上你的团队。”

    “再好不过~3天后启程。”

    “可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024/ 第一时间欣赏美利坚纵享人生最新章节! 作者:小鹿爱小胖所写的《美利坚纵享人生》为转载作品,美利坚纵享人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美利坚纵享人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美利坚纵享人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美利坚纵享人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美利坚纵享人生介绍:
5月,春风和煦,万物复苏,暖阳点亮了整座大苹果城。美利坚纵享人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美利坚纵享人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美利坚纵享人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