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我是崇祯帝TXT下载我是崇祯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是崇祯帝全文阅读

作者:大璎珞     我是崇祯帝txt下载     我是崇祯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0413 定下毒计

    造反不是什么好事!

    造反成功了,君王没准会嫌弃你功高震主,然后给你来个鸟尽弓藏什么的,自古以来,开国君王大杀功臣的事儿还少吗?

    造反若是不成功?杀头都算是最轻的了,搞不好就会来个凌迟处死或者五马分尸啥的,然后再将九族一并诛杀,想想就疼死个人了。

    而且宠大海和贺人龙恨的是孙传庭,他们又不恨皇帝?

    “侯公子,这种事情开不得玩笑,天地君亲师,我等都是忠君爱国之人,这背叛君王之事是万万不能做的啊,会天打雷劈啊!”

    侯方域冷笑,“我侯家几代忠良,怎么可能背叛君王,只是如今君王何在?皇帝陛下还活着吗,那紫禁深处真的还有皇帝陛下吗?”

    宠大海和贺人龙目瞪口呆。

    虽然最近谣言四起,但是这些只是谣言啊,他们也只是偶尔怀疑,但是大多数时候两人并不在意这些谣言的,皇帝陛下乃圣人,他怎么可能出事呢?

    侯方域继续策反……

    侯方域的声音很轻,充满了蛊惑的意味,“侯某知道两位一时很难接受,但是所谓空穴不来风,谣言未必就是假的。

    而且两位也已经走投无路了,为何不拼搏一把?

    成了便是从龙之臣,更能替皇帝陛下报仇雪恨,将来千秋之后你二人便是忠臣,定能流芳百世,何乐而不为呢?”

    “可若是败了?”宠大海咬牙道。

    “败了?”

    侯方域大笑,“第一,若是没有万全的把握,我侯某人也不会走这一条道了,况且就是败了尔等也是大忠臣,以身殉君王,虽死犹生。

    总比两位被孙传庭弄死后,然后身败名裂来的强吧?而且孙传庭乃是皇帝陛下亲自提拔起来的,结果这家伙不仅不思替君王报仇。

    结果还甘当温体仁走狗,与那卢象升合谋,意欲剿灭我大蜀正义王师,两位有所不知,我大蜀皇帝其实是得了皇帝陛下的衣带诏后,这才被逼在应天起兵。

    所以不管这次起兵是败还是胜,我大蜀终究会流传千古的,而孙传庭必定会被历史所唾弃,成为卖主求荣之辈。”

    侯方域这番话说的慷慨激昂,加上他气质又佳,口才又妙。

    侯方域这么一说后,宠大海和贺人龙居然相信了个七八分?果真是越愚蠢的人,便越容易被人说服,因为愚蠢的人都没有主见。

    终于,在得到了侯方域的保证后。

    两人咬牙道,“我等愿意归顺蜀皇,只是?如今陕西尽在孙传庭这孙子的掌控下,我等单枪匹马入蜀不难,但要将家产一并带过去就难了。”

    侯方域鄙夷极了。

    这两人简直是愚不可及,本公子千里迢迢而来难道就是为了你的人,或者你的家产?

    就你们这种猪脑,蜀皇会稀罕?

    就你们那点财产,蜀皇会惦记?

    侯方域淡淡一笑,“两位有从龙之心,侯某必定会一字不漏的上呈蜀皇天听,其实两位也不必入蜀,便是在这陕西境内亦可为大蜀做贡献。”

    宠大海和贺人龙急忙支起个耳朵听着。

    侯方域告诉他们,陕西许多卫所的指挥使屁股都不干净,陕西许多官员之前也曾暗地里通过流寇,只需要寻到证据便可。

    寻到证据后,宠大海与贺人龙就将这些证据报上去,最好报的人尽皆知,这样孙传庭就算一时并不想杀他们,也会有所警告的。

    而他侯方域便能乘机运作,将这些人统统策反。

    待这些人归顺后,便能集众人之力暗杀了孙传庭,然后不动声色的将秦军控制住,将陕西军政大权全部攥在手心。

    卢象升孤军从陕西入川。

    而他们便能乘机断其后路,甚至派出秦军与大蜀军合围卢象升的天雄军,这样就能轻轻松松的干掉卢象升了。

    侯方域将这条毒计说出来后,然后又仔仔细细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他还特别提醒,告发之时切莫暴露身份,最好偷偷进行。

    ……

    盐圪塔村。

    陈傻子很快便收集到了数百个芦编果盘,这天他将果盘装在了车上后,再次推到了沧州城。

    曹家豪宅位于城东,这篇区域地价最高,环境也最好,是富人和达官显贵聚集之处。

    曹家豪宅和沧州城一般宅子不大一样,颇具晋商风格,

    这处豪宅恢弘无比,而且居然用了大量的珍贵楠木,由此可见这曹家是多么的富豪。”

    唯一遗憾的是,就是这宅子的瓦挺普通的,也就是最普通的青瓦,值不了几个钱。

    因为琉璃瓦虽然精美,但并非民间能用,所以曹家也只能用普通瓦了,将就无所谓!

    曹家大院的整体格局是呈寿字型布局的,这个又称三多堂,也就是多子,多福,多寿。

    不错,这处曹家人便是山西豪商曹三喜的旁支一脉。

    山西商业发达,有钱的商人到处都是,以前是八大蝗虫最出名,自打这八个死蚱蜢被崇祯捏死了后,曹三喜便不声不响冒了头。

    曹三喜为人精明,加上他又敢闯敢卖,很快便积累了偌大的家业,并且暗地里也和鞑子眉来眼去的,没少干过通鞑的缺德事。

    而沧州城的曹家当家人乃是大商人曹三喜的庶弟。

    陈傻子是从侧门进去的,像这种豪宅一般都颇大,设计了许多门,大门是走贵客或者主家人。

    侧门才走仆人,或者一些无足轻重的小角色。

    陈傻子来后,他通过侧门进入,当日的管事儿热情招呼了他,并说道,“小兄弟前日做的果盘妙不可言,大家都很喜欢,尤其是老爷子简直是爱不释手啊?”

    接着这家伙便拿起芦苇果盘细细打量起来,简直是越看越喜欢。

    老爷就要过寿了,金盘玉碗都太俗气了,所以老爷子才想着弄一些别致玩意儿,比如这些芦苇果盘便甚合老爷子心意。

    陈傻子淡淡一笑,“我们村又新做了许多,以后您想要多少都有,我还可能送货上门的。”

    ……

    今日身心俱疲,休息去了。

0414 招揽陈傻子

    接着陈傻子便又趁机拿出一些芦编花瓶,芦编酒杯等物件出来推销。

    皆是纹样别致,造型独特的器皿,市场上都没有见过。

    尤其是芦编酒杯,为了不渗汁液,里头还套了个粗陶杯子,不仔细看的话根本就看不出来,可谓是匠心独特。

    这管事一看又喜欢上了,这管事虽然是下人,但是颇有体面,他也是跟着主子读了书的,所以欣赏水平很高。

    这个管事细细把玩着芦编酒杯,暗忖:这年轻人处事不卑不亢,也颇有商业头脑。而且我听他说这些器皿是村里头一起做的,可见不是个吃独食之人,大气!

    但又看这年轻人依旧破衣烂裳,一双破旧的草鞋,里面也没套袜子,哎~可怜!

    偏偏这般可怜的处境,这年轻人却也将背挺的直直的,笑容和煦让人温暖极了,一双眼睛宛若河汉星辰,居然让人有一种深不可测之感?

    管事的急忙摇了摇头,定下心神,不过是个贫寒的年轻人罢了,他怎么就想歪了呢?

    管事的指着酒杯道,“你这种酒杯也甚好,就是里头的粗陶杯胚有点寒碜,不若换成青玉更好。

    这样吧,我这里有好些青玉杯,黄金杯,或者其他一些金银器皿,你进来量了尺寸,让你们村的人继续编如何?对了,鄙人叫曹志,不知小兄弟怎么称呼?”

    这位叫曹志的管事对陈傻子印象颇好,不由得就起了几分结交想法。

    非常奇怪?因为这曹志虽然只是下人,但他可是豪商曹四喜家的下人啊,而是还是管事的人。

    所以曹志的身份相比于陈傻子体面多了,这种体面人居然对个穷鬼起了结交之心?

    就连曹志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但是曹志相信自己的直觉,这种直觉曾经无数次救过他命,并且让他一路平步青云,终于成了曹家管事。

    陈傻子见这曹志纡尊降贵的告诉他姓名,并没有什么受宠若惊之感,他只是淡淡一笑,“陈傻子!”

    曹志,“……”

    陈傻子跟着曹志进了曹家库房,曹家身为沧州城数一数二的豪商,其库房也大的出奇。

    而且分的也非常细致,有什么皮货库,绸缎库,瓷器库,生药铺,金银器皿库,钱库等等。

    曹志带陈傻子进的便是金银器皿库,再过段时间便是曹家老爷子的大寿了,而曹家为了这次寿宴专门从江南采办了许多宝货。

    其中便有成套的青玉酒杯,和各种金银器皿,这些东西被小心翼翼的放在柜子里,宝光闪耀。

    曹志仔细观察陈傻子的表情,却发现陈傻子只是随意的看了眼这些宝货,便再也不多看一眼了。

    这让曹志感叹无比,他觉得这个陈傻子果真不是一般人,真正视钱财如粪土啊,虽布衣之身,却也是真名士。

    这种人,若是谁能够给一点点助力,没准真会青云直上的。

    曹志突然想到了他如今的处境,想他曹志虽然是管事的,但是曹家管事之人多入牛毛,而且派系复杂,他曹志在外头看着人模狗样的,但在曹家真就不算什么。

    曹志想了想,突然问道,“陈兄弟认识字吗?”

    陈傻子言简意赅,“认识!”

    曹志大喜,这陈傻子居然认识字?还真是意外之喜呢,若是能够将陈傻子弄到自己身边,然后慢慢提拔起来的话,以后不就是一大助力吗?

    曹志语重心长,“陈兄弟啊,我看你这么年轻,也是个有见识的人,陈兄弟就甘心一辈子编芦苇为生?说句实话吧,你这纹样虽然新颖,但是并非不可取代。

    曹某人爱惜人才,要不你就投靠我们曹家吧,虽然不能保你荣华富贵,但若是做好了,以后也能当个掌柜什么的,一辈子衣食无忧,岂不更好?”

    曹志真就准备招揽陈傻子了,若是普通穷鬼遇到这种美事,只怕早就喜笑颜开,然后不停的鞠躬作揖了。

    这年头,能够给你一口饭吃的都属于贵人,贵人难遇啊!

    陈傻子自然也很感激曹志,他深深看了眼曹志,真心实意谢道,“多谢曹管事。”

    就这样……

    陈傻子来了一趟曹府不仅赚了好几两银子,还谋了一份好差事,可谓是意外之喜。

    陈傻子走在大街上,他怀里揣着好几两银子,心中想着曹家金银库里的富丽堂皇,心中百感交集。

    这世界真的很不公平,有人轻轻松松就能坐拥金山银山,办个寿宴便采办了那么多金银宝货。

    却偏偏还嫌弃金银宝货太俗气了,非得将这些宝货外头搞个芦苇罩子,简直是矫情+吃饱了撑得慌。

    可是有些人呢?

    一天到晚都在拼命的干活,却连吃饱饭都难,金银珠宝更是遥不可及,就好比陈春妮,这丫头最大的理想便是拥有一根赤金簪子。

    陈傻子摸了摸怀里头都银子,他想着给陈春妮再带点什么东西回去?而且这次有钱了,他还准备给陈老爹也带点东西回去。

    妮子喜欢赤金首饰,陈傻子肯定买不起,只得作罢。

    后来陈傻子给妮子选对珍珠耳环,说是珍珠耳环,其实就是一根细线上吊了颗假珠子罢了,值不了几个钱,就是好看而已。

    这种假珍珠是从岭南那边流过来的,也叫草珠。

    是以鯉鱼鱗浸渍硏碎,再和入鱼胶,然后就成了糊糊状的东西,最后将这种糊糊包裹于圆形的东西上面,状如珍珠。

    这种草珠色泽美丽,也有珍珠一般的七彩宝光,若是制成首饰戴在身上则富丽堂皇,可以假乱真。

    就是不能细看,细看的话便能发现这种草珠缺少一种珍珠的厚重质感,色泽很浮。

    但是对于爱美的穷人而言,足够了,甚至有时候就连富贵人家的妇人也会戴假珠。

    陈傻子将假珠耳环装了怀里,又给陈老爹置办了几件粗布,给陈春妮买了双鞋子,最后……

    他又买了几斤羊肉羊杂,然后不知怎么的陈傻子居然还买了瓶芝麻油和胡椒粉。

特别通知,暂停更新!

    最近卡文卡的厉害,请容我重新整理大纲,+休息休息哦!

    五月复更(﹡ˆoˆ﹡)

感言,小剧场!(免费)

    猪角崇祯:狗作者,滚出来!

    大璎珞;咋了?我的猪角。

    猪角崇祯:狗作者,说好的后宫模式呢,朕为了能够收后宫,流落民间,还忍饥挨饿,简直是威仪荡然无存。

    大璎珞:本作者给你安排了三位美女后宫啊,白娘子,陈春妮,还有韩云姝呢!

    幸福吗?激动吗?是不是想现在就将她们全部收入后宫?呃~放心,以后本作者再也不虐你了。

    猪角崇祯:呸,你特娘的就不能给朕换个正常女人?一天到晚弄一些胸大无脑的女人来恶心朕。

    你特娘的就是心理变态,见不得朕幸福,朕要造反,朕要人权,朕要温柔似水的美女,朕拒绝出镜!

    大璎珞:呃~你猪角都造反了,还能叫皇帝文吗?不如本作者把这个写成丧尸文好了,让你变身凹凸曼,天天打丧尸啊!

    猪角崇祯:臭女人,你想干嘛?

    大璎珞:最近心情糟糕,椅子被人搬走了,所以就想虐虐你啦!

    猪角崇祯:朕操!

0454 此去往泰山封禅!

    当这些祥瑞被上报给崇祯后,就连崇祯自己都惊呆了。

    他怎么不知道大明还有这么多祥瑞啊?而且凤凰几时来朝拜过朕?这特娘不是扯蛋吗?

    最无语的是,史官还一本正经的将这些东西全部记载了下来,描述的栩栩如生,就好像他们亲眼目睹过般?

    崇祯觉得他的史官是个假史官,看历史上其他王朝史官,哪个不是铁骨铮铮,据实记载啊?

    可为什么他的史官就和历朝历代的史官不大一样,只会卯足了劲的派皇帝马屁呢?

    朕操的~若真这么记载了,后世之人还不笑死朕了啊?

    要知道现在都是工业时代了,未来还会进入电气时代,信息时代,这些封建迷信思想肯定会被批判的。

    崇祯急忙将史官召来,准备命令他少记载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多记载一些唯物主义精神。

    没成想,崇祯终究还是迟了一步,因为这些事迹早就传到了民间,老百姓讨论的热火朝天。

    各种野史也记载的神乎其神,比史官记载的更离谱。

    史官好歹也就记载了个青鸟传信,凤凰朝拜罢了,人家野史直接就说陛下是天帝的儿子,要不凤凰咋都朝拜他?

    陛下身边还有一只青鸟,这青鸟乃是王母娘娘派遣到了陛下身边,让陛下随时都能沟通上天。

    这么些个扯蛋故事,自然是通过厂卫一字不漏的传了崇祯耳朵里了,崇祯只能报以一声苦笑。

    他身边哪有什么青鸟啊,倒是有一只金刚大鹦鹉,这鹦鹉和大明的鹦鹉不一样,不仅体型更大,也特别能言。

    那帮人八成是将他的金刚大鹦鹉传成青鸟了,蛋疼!

    罢了~崇祯也不准备纠正这些故事了,他们爱怎么记载就怎么记载呗,就让后世的历史学家头疼去吧!

    封禅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仪式,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什么白色的鹿,白色的牦牛,五色土,各种祥瑞动物等。

    除了这些外,还得特制一件封禅帝王服饰,颜色必须得是褚黄色的,这象征着土地,是一种敬土思想,可不像有些人以为的,……皇帝爱穿黄,是因为黄同皇!

    真是弱智,黄还同色晴呢!

    言归正传,待众大臣准备好一切后,五月初,崇祯辞别后宫,便率领群臣东巡,至泰山!

    都说泰山乃天下第一山,以前崇祯还不觉得,哪怕是穿越前,崇祯也都只是在视频里见过泰山,所以只见其形,并不能理解其神。

    如今亲临泰山脚下,看着雄浑壮美的高山,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泰山是天下第一山。

    泰山封禅的礼仪相当复杂,反正崇祯记不住,不过也没关系,这些自有礼部来打理,崇祯只需要爬上泰山即可。

    不错,就是爬上去。

    虽然山道被重新修整过,不过路依然不好走,有些地方太陡了,根本就做不了轿子。

    崇祯这些年养尊处优,一直缺乏锻炼,所以等他爬到山顶后,早就累成狗了。

    幸亏还是在泰山封禅,没去什么阿尔卑斯山啥的,否则不仅要累成狗,只怕还得冻成冰棒!

    因为头天下了一场雨,泰山顶的空气非常湿润,云层滚滚,朝阳似血,人就仿佛置身于仙境般,美不胜收!

    众大臣都是文人骚客出身,既然是文人骚客,怎么着也会爱好个吟诗作对吧?

    见此美景,谁还忍得住?

    许多大臣恨不得当场赋诗一首,然后携刻在泰山石壁上,流传千古,呃~泰山石壁上真就刻了许多文章诗歌,全是以前的文人骚客们留下来的。

    崇祯突然感叹道,“朕自幼长于宫廷,从未见过大自然如此神奇,不由得诗兴大发,欲赋诗一首!”

    皇帝陛下也要赋诗?

    众大臣郁闷死了,只得先把诗兴憋起来,待皇帝陛下赋完后,他们再赋,哎~谁叫人家是皇帝,什么事总得有个尊卑贵贱吧?

    其实崇祯哪里是诗兴大发了,他就是想在诸大臣面前炫耀一番文采罢了。

    可是搜遍脑海,却愣是没有找出一首关于泰山的诗来,蛋疼~这让朕怎么抄袭啊?

    可崇祯已经在众大臣面前夸下海口了,总不能不赋吧?

    书到抄时方恨少,都怪自个以前不学无术,连个语文成绩都能打鸭蛋的学渣。

    你让他自己赋首诗出来?

    太难了啊!

    可是这帮大臣都期待的望着自己,就连武将也都眼巴巴看着,准备欣赏崇祯赋的诗。

    崇祯憋了半天,终于憋出句诗来,“啊泰山,你真大!”

    噗~

    众人绝倒,特娘的这叫什么诗啊,简直是侮辱了我中华几千年的文字啊!

    不过这首诗是皇帝陛下亲自赋的啊,怎么着也得吹一波马屁吧?

    问题是,太难了!

    终于还是二周言官有文化,二人违心道,“大道至简,这最好的诗也应该最简单,臣看这泰山,果真是大啊!

    陛下这个‘大’字用的好,这个‘大’字用的贴切,这个‘大’字简直是概括了泰山最本质的颜色。”

    二周言官吹捧完后,别的大臣才突然醒悟过来,各种马屁不要钱的拍了过来,皆言二周言官比喻的恰当。

    而皇帝赋了首诗后,其余大臣居然都不敢赋了,开玩笑~他们还能作出比陛下这首,更垃圾的诗吗?

    若是陛下将他的诗和众大臣的诗一并刻了泰山石头上,高下一看便知,待陛下回过味来,还不砍死他们啊?

    众大臣皆是一言不发!

    崇祯也懒得理了,反正他也知道自己诗垃圾,别说和南唐后主李煜比,就是和清朝乾隆比都不如。

    人家乾隆虽然诗写的一般,但也比崇祯强。

    至少人家乾隆好歹也弄了四万首诗出来,光数量就碾压崇祯了,不亏是诗中勤劳模范。

    崇祯心知肚明,他知道自己写的垃圾,所以定不会刻在石头上让后人评头论足!

    ……

    撒花,撒花!

    终于辛辛苦苦码到了快100万字了啊,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真不容易啊!

    本文即将完结,我好舍不得啊!

完结通知!

    本文即将完结了,只是怎么结尾璎珞还没想好,先容我想两天,怎么搞个特别的结尾吧!

    呜呜呜~好不容易写完了这一本百万字小说,赶紧的休息几天,追剧去了哦!(﹡ˆoˆ﹡)

0455 完结终章,此生不悔入华夏!

    封禅看着威风凛凛,帝王威仪无双,其实真的很无聊,加累!

    崇祯就如同提线木偶般,穿着礼部规定的帝王服饰,说着礼部定好的话语,一板一眼的演着。

    虽然崇祯很想改变一下封禅的方式,搞个自由发挥最好,但是啊,……这里是泰山啊!

    泰山可是离神灵最近的地方,身为渺小的凡人,对待神灵还是要有点敬畏之心的。

    呃~虽然崇祯总是说要唯物主义,但他可是穿越过来的啊,连穿越的事儿都能发生,谁敢说一定没有神灵存在呢?

    有句话不是说的挺好的嘛,科学的尽头就是神学,万一泰山真的有神灵存在呢?

    崇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终于封禅完毕,他都快累趴下了,礼服和冠冕太重了有没有,上面全是贵重宝石和珍珠,压的人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好不容易换下礼服冠冕,崇祯身上早就大汗淋漓了,匆匆洗漱好后,崇祯又吃了些御膳。

    接着几天便是欣赏泰山壮丽的日出和云海了,不得不说,在山里住就是爽,远离朝政,空气清新,人都年轻了几岁。

    不过终究还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几日后……

    崇祯一行人便浩浩荡荡摆驾回京,一路上自然吸引了无数老百姓的围观。

    那架势比脑残粉追星疯狂多了,举目望去,到处都是乌压压的人群,山呼万岁声此起彼伏!

    要不是崇祯身边有大军保护,这些老百姓只怕早就冲上去将崇祯淹没了,一路上热情的老百姓太多,以至于崇祯好不容易才回了宫。

    崇祯不知道的是,他的那首歪诗终究还是被刻在了石头上,流传千古。

    许多年以后,当后世之人游览泰山之时,无不倾倒于此诗之下,皆言,……此诗乃有帝王之气!

    大道至简,大诗至白!

    而我们的崇祯皇帝,也在各种正史野史的记录中,慢慢成了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万古一帝!

    后世的影视剧更是编排了他与许多美女的浪漫爱情故事,……尤其是白娘子。

    崇祯明明和她啥也没有,后来为了断这女人的单相思,干脆对她不理不睬,甚至把她发往海外了。

    但是人都有一种受虐的心理,越是得不到的,便越珍贵。

    白娘子爱他成魔,到了海外后便自由了,于是写了一大堆关于爱慕皇帝的情诗,且流传甚广。

    这些情诗后来便成了影视人才们常用的梗了。

    在影视人才们的演绎下,生生的将白娘子的病态单相思,搞成了崇祯与白娘子为了家国大业,不得不牺牲儿女情长的哀怨爱情故事。

    幸亏崇祯不知道,否则肯定会气活了过来。

    不过历史真真假假,谁又能说的清楚呢?

    今天这部剧里崇祯和白娘子谈恋爱,明天那部剧里崇祯又和穿越女不打不相识。

    总之,崇祯皇帝很忙,天天只顾着在电视剧里谈恋爱了,其在电视剧或者小说中的出境率,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位皇帝。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话说崇祯回宫后,便发现宫里又多了许多妙龄少女,一问,……原来是周皇后觉得宫里妃嫔太少了,便自作主张的又选了许多妃子。

    而且周皇后的审美还挺优秀的,什么环肥燕瘦,各种姿态的美人都有,个个堪比后世女明星们。

    最主要的是,这些美人都是纯天然的,不似有些女明星美则美矣,但是脸上整容太过了,以至于微表情都僵了。

    美人还是天然的看着舒服!

    可是面对这么多美人,崇祯想吐血,想他不过是个凡间皇帝,美人太多了他受罪啊!

    哎~恨只恨自己的老婆太贤惠了,要是周皇后是个醋坛子该多好啊!

    当然这些话崇祯打死也不会说出来的,因为彼时大明还有许多男人打光棍,后世更是有三千万穷男娶不到老婆。

    他要是敢说出这种犯众怒的话,肯定会遭人恨的。

    最终,崇祯还是勉强接受了这些美人,甚至连陈圆圆也收了。

    不收不行啊,田贵妃也算是崇祯潜邸旧人了,崇祯对她还是有几分感情的,所以他不想让田贵妃多想。

    只是从此后,历史上少了一位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绝世名妓,后宫中多了一名籍籍无名的幸福妃子。

    时间缓缓流淌,这一世,周皇后热衷选美,崇祯也算是个好夫君,从来不会逆了周皇后的心意。

    至于两人幸福不幸福?

    只有天知道了!

    到了晚年的崇祯,突然有一天就厌倦了政治,便干脆退位当起了太上皇,天天游山玩水去了。

    偶尔也会微服私访,拯救一下美女,惩罚一下恶霸,顺便亲切的接见一下老百姓,日子过得好不逍遥惬意。

    而大明王朝也在新皇帝的治理下,蒸蒸日上,成就了万古未有之盛世,让后世仰望。

    世界各国也陆陆续续都归顺了大明,共同奉崇祯为世界大皇帝。

    当然这些都是虚的,崇祯位都退了,要这些虚名做什么?

    不过是为了让各国安心,勉强接受了罢了,反正他只当世界大皇帝的名,不行使世界大皇帝的职责。

    只是啊……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人亦有生老病死,崇祯虽然特别注重养生,冬吃萝卜夏吃姜什么的,但是毕竟岁月不饶人啊,……他终于即将离开人世。

    回首这一生,虽然还有诸多遗憾,虽然为了权利,他也曾站在最阴暗的角落里,双手沾满了鲜血,双足踏尽了白骨,但是他终究不悔。

    此生不悔入华夏,愿来世还做华夏人。

    崇祯在留下这样一句话后,便安然的闭上了眼睛。

    他觉得自己的身体似乎升了起来,高高的,他终于看到了大明国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以及那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的朝阳。

    天空如此明亮,大地春意盎然,城市繁华,乡村安宁,大明的老百姓都安居乐业。

    一声洪亮的钟声响彻天地,昭示着帝王的远行,普天同悲,天下素缟。

    崇祯淡淡笑了,这一世朕不虚此行,下一次,朕又会穿越到哪里去呢?

重新制定下本书计划

    亲爱的读者。

    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灵气复苏文没有过,下本书可以会写娱乐文了,据说大火。

    哎,但是我不喜欢娱乐文啊,郁闷,还是容我再考虑考虑吧!

    对了,以后可能会重新换个马甲,这个马甲太女性化了,以至于许多读者一看是女作者写的,就会满满恶意。(虽然坏人不多,但足够我恶心了的。)

    等我新马甲弄好后,会通知大家的,今年疫情,我们医院也忙,所以浪费我一年时间没有码字。

    痛苦啊!

    没有时间码字,感觉我人都颓废了,码字对别人或许是负担,但我是真的喜欢码字。

    就这样……新马甲出来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的。

新书,新作家名,新马甲,启航中!

    新书:《灵气复苏,开局我觉醒了天书!》

    新马甲:酱油很甜

    ……

    灵气复苏!

    妖魔横行!

    人族苦苦挣扎!

    李俊杰穿越到了这么个世界,而且还穿越成了名废柴,被人瞧不起,为了生存拼尽全力。

    直到……

    他的意识深处中,觉醒了一本天书,从此开启了逆袭打怪的人生路。

    任你是天骄资质逆天。

    任你是妖兽功法独特。

    我只需复制就行,你的天赋就是我的天赋,你的功法就是我的功法。

    ……

    开局有点中二。

    不过人不中二枉少年。

    后期主角会慢慢成长和成熟的,我也会特意突出主角的成长的。

    这篇小说会以讲故事为主,大纲全部弄好了,璎珞的文笔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文笔绝对不会掉链子的。

    嗯,就是为了保证签约,所以前面的内容,我是仿着火书的套路弄的,你可能看着有点熟悉。

    前期的语言风格,也是按照时下最流行的风格弄的,是我扫了几十本火书,总结出来的。

    这样才能保证签约。

    后期就是我正常的水平了。

    喜欢的朋友可以先去收藏起来!

崇祯年大事记录

    崇祯元年(1628年)

    七月,召对廷臣及袁崇焕于平台,袁崇焕提出五年复辽计划。浙江发生海啸,漂没数万人。

    九月,京师地震。

    是年全国性大灾荒,陕西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崇祯二年(1629年)

    二月,皇长子慈烺出生,大赦天下。

    三月,定立魏忠贤党“逆案”,入案者255人,分别惩处。

    六月,袁崇焕杀毛文龙于双岛。

    十月,清兵侵入大安口。

    十一月,京师戒严。清兵入侵北京。

    十二月,再召袁崇焕于平台,下锦衣卫狱。

    崇祯三年(1630年)

    二月,立皇长子慈烺为皇太子,大赦。

    三月,农民起义军入犯山西。

    五月,清兵东归,永平、迁安、遵化相继收复。

    八月,杀袁崇焕。

    十月,巡抚延绥副都御史洪承畴、总兵官杜文焕败张献忠于清涧。

    十二,加派“辽饷”。

    崇祯四年(1631年)

    正月,赈济陕西灾民。确立对农民军实行以抚为主的政策。

    是年冬,延安、庆阳大雪,民饥,盗贼益炽。

    崇祯五年(1632年)

    六月,京师大雨水。黄河在孟津决口。

    八月,洪承畴败农民军于甘泉,首领白广恩降。

    崇祯六年(1633年)

    正月,曹文诏节制山、陕诸将征讨农民军。

    二月,叛将孔有德等遁入海,山东叛乱平定。

    五月,孔有德及其党耿仲明等航海降清。

    十二月,农民军连陷伊阳、卢氏,分犯南阳、汝宁,遂逼湖广。

    崇祯七年(1634年)

    正月,广鹿岛副将尚可喜降清。设河南、山、陕、川、湖五省总督,以延绥巡抚陈奇瑜兼任,主持围剿河南、陕西等处农民军

    四月,赈济陕、山灾民。

    六月,官军围高迎祥、李自成农民军于兴安车箱峡两月。农民军粮尽,伪降于官军,逃出后再次叛乱。

    是年冬,起义军分犯湖广、河南,李自成攻陷陈州。

    崇祯八年(1635)

    正月,农民军克凤阳,掘皇陵。明廷调集各省精兵7万余在中原进行会剿。

    八月,以卢象昇为总理,与洪承畴分责东南、西北的剿除农民军战事。

    十月,下罪己诏,辟居武英殿,减膳撤乐,示与将士同甘苦。

    崇祯九年(1636年)

    二月,山西大饥,人相食。

    七月,清军第三次入塞,攻掠京畿地区。高迎祥在陕西作战失利遭俘,押赴京师被杀。

    八月,唐王聿键起兵勤王,勒令还国,被废为庶人。

    崇祯十年(1637年)

    三月,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提出“十面张网”的对农民军作战计划。

    六月,是夏,两畿、山西大旱。

    七月,山东、河南蝗灾,民大饥。

    崇祯十一年(1638年)

    四月,张献忠伪降于谷城。

    六月,两畿、山东、河南大旱蝗灾。

    九月,陕西、山西旱饥。清军第四次入塞,扫荡畿南、山东。

    十月,李自成部遭明军围剿,损失惨重,仅余十八人。

    崇祯十二年(1639年)

    正月,清兵侵入济南,德王朱由枢被俘。

    五月,张献忠在谷城再次叛乱,罗汝才等响应,攻陷房县。

    六月,畿内、山东、河南、山西旱灾蝗灾。

    八月,任命大学士杨嗣昌督师讨伐农民军,总督以受节制。

    崇祯十三年(1640年)

    正月,赈济京师、山东灾民。

    二月,总督陕西三边侍郎郑崇俭大破张献忠于太平县之玛瑙山,张献忠败走归州。

    九月,陕西明军围李自成于巴西鱼腹山中,李自成突围而去。

    十一月,杨嗣昌进军重庆。南京地震。

    十二月,李自成自湖广进入河南,灾民归附,连克宜阳、永宁、偃师,民声势大盛。

    是年,两畿、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旱灾蝗灾,人相食。

    崇祯十四年(1641年)

    正月,李自成攻克洛阳,福王朱常洵遇害。

    二月,李自成进攻开封,周王朱恭枵、巡按御史高名衡坚守,将农民军击退。

    四月,清兵进攻锦州,祖大寿坚守。

    六月,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湖广旱蝗,山东寇起。

    七月,洪承畴驰援锦州,驻师松山。京师发生瘟疫。

    八月,明清松锦决战,明军大败,主力部队大部被歼,蓟辽总督洪承畴等被迫困守于松山、锦州等4城中。

    九月,张献忠部屠项城、商水及扶沟。

    十一月,李自成克南阳,唐王朱聿镆遇害。

    十二月,李自成连克洧川、许州、长葛、鄢陵。

    崇祯十五年(1642年)

    正月,任命孙传庭为兵部侍郎,督京军救援开封。

    二月,清兵攻克松山,洪承畴降清。

    三月,祖大寿在锦州降清。李自成克睢州、太康、宁陵、考城。

    五月,张献忠攻陷庐州。

    九月,李自成部决黄河灌开封,军民溺死者数十万人。

    十一月,发帑银赈济开封遇难宗室军民。清兵分道入塞,京师戒严。

    闰十一月,下诏罪己,求直言。清兵南下,畿南郡邑多被攻陷。

    十二月,李自成攻占襄阳,后分兵下德安、彝陵、荆门,攻陷荆州,焚献陵。

    崇祯十六年(1643年)

    二月起,京师发生瘟疫,发帑银治疗。

    三月,李自成杀罗汝才,并其众,攻陷武冈,杀岷王朱企昪。

    九月,张献忠陷宝庆。凤阳地震。

    五月,张献忠部克武昌,杀楚王,建立“大西”政权。

    十月,李自成攻陷潼关,督师尚书孙传庭战死。李自成部连克华州、渭南、临潼,屠商州。李自成部攻陷西安,秦王朱存枢投降。

    十一月,李自成攻陷延安,屠凤翔。宁夏、庆阳相继被攻陷。

    崇祯十七年(1644年)

    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随即分兵两路向北京进军。凤阳、南京地震。

    二月,李自成攻陷太原,俘晋王朱求桂。下诏天下勤王。

    三月,李自成兵临京师,京营兵溃败,十九日崇祯帝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

    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

崇祯年汉奸名单

    1.范文程(1597-1666年)

    范文程自称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之后,因在明朝不受重用,与其兄主动投靠后金,历仕四朝,官至大学士、议政大臣。范文程被清廷倚为“智囊”,曾参与侵犯侵袭明朝、南征朝鲜、吞并蒙古等大政的决策,开国的规制也大多出自其手。

    为掩盖满汉民族矛盾,范文程鼓吹满清江山“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国也”,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作为忠良之后,卖国求荣,极力为异族的残暴统治涂脂抹粉,实在是无耻之尤!

    2.孔有德(1602?-1652年)

    孔有德本为抗击后金大将毛文龙的部属,毛被袁崇焕冤杀后,孔有德投奔登莱巡抚孙元化,后发动吴桥兵变,祸乱登莱1年有余。叛乱被平定后,孔有德从海上投奔后金,先后受封为都元帅、恭顺王,并且作为汉官代表向皇太极劝进称帝。

    清军入关后,孔有德甘当南侵的“马前卒”,镇压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手中沾满同胞的鲜血。1652年,孔有德被南明大将李定国包围于桂林,城破前自杀。

    3.尚可喜(1604-1676年)

    尚可喜也是毛文龙的部属,毛被袁崇焕冤杀后,随孔有德投奔登莱巡抚孙元化,后发动吴桥兵变,祸乱登莱1年有余。叛乱被平定后,又随孔有德从海上投奔后金,先后受封为总兵官、智顺王。

    尚可喜曾参与南征朝鲜战役,入关后又南下湖广、江西、广东作战,在攻陷广州后大肆屠城,死难者达20余万。尚可喜因“功”封平南王,镇守广东达26年时间,后被长子尚之信夺去权力。1676年,尚可喜获悉尚之信反叛,忧惧而死。

    4.耿仲明(?-1649年)

    耿仲明亦为毛文龙的部属,毛被袁崇焕冤杀后,随孔有德投奔登莱巡抚孙元化,后发动吴桥兵变,祸乱登莱1年有余。叛乱被平定后,又随孔有德从海上投奔后金,先后受封为总兵官、怀顺王。

    耿仲明曾参与南征朝鲜战役,入关后又进陕西、下江南、征湘桂,因“功”改封靖南王。1649年,耿仲明与尚可喜进攻广东期间,发生部下私藏逃人的事件,论罪当诛,耿仲明遂自缢而死。

    5.吴三桂(1612-1678年)

    吴三桂本为明朝的辽东总兵,负责镇守山海关,在李自成进入北京后一度想投降,但听闻爱妾陈圆圆被辱的消息后,转而投降满清。1644年,吴三桂与清军联合击败李自成,“因功”封平西王。

    吴三桂投敌后,率军镇压西北、西南的明军武装,并于1661年俘杀南明永历帝,正式灭亡明朝。从1659-1673年,吴三桂镇守云南、贵州,因康熙帝的“削藩”政策反叛。1678年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同年病死,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

    6.冯铨(1595-1672年)

    冯铨在明熹宗朝谄事魏忠贤,官至大学士,因主编《三朝要典》为士林所不齿。崇祯帝清除阉党余孽,冯铨被革职为民。清军入关后,冯铨俯首乞降,依然被任命为大学士。多尔衮当政期间,冯铨各种阿谀奉承,很为同僚所不齿。

    多尔衮死后,冯铨一度失势,后因向清廷建议打压南人汉官,复任大学士。冯铨病死于1673年,谥号文敏,因其有才无德、名声不佳,政敌多有攻击者,清廷旋命削去谥号。

    7.孙之獬(1591-1647年)

    孙之獬为明熹宗朝进士,因依附于魏忠贤,官至翰林院检讨。崇祯帝清除阉党余孽,孙之獬被革职为民。满清入关后,孙之獬俯首乞降,向清廷上疏极言汉人剃发留辫的正当性,由此引发大江南北轰轰烈烈的反剃发斗争,因此遇难的汉人难以计数。

    1647年孙之獬在老家淄川停留期间,谢迁为首的抗清农民军攻占淄川,将孙之獬身上遍刺针孔,插上毛发,然后斩首市曹,暴尸通衢。活该!

    8.侯方域(1618-1655年)

    侯方域号称明末“四公子”之一,祖父及父辈都是东林党人,自身则为复社领袖。侯方域每每以正直之士自居,经常攻讦政敌为汉奸。但荒唐的是,明朝覆灭后,侯方域却入清参加科举,为时人所讥“两朝应举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

    侯方域最大的恶,向当时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张存仁献计,扒开黄河大堤水淹榆园起义军。经此一事,杀人以百万计,三省大片土地沦为无人区,侯方域之罪通于天!

    9.李成栋(?-1649年)

    李成栋本属李自成的农民军,后跟随叛将高杰降明,官至徐州总兵,清军南下时又率众投敌。李成栋最大的恶,是对抗清同胞进行大屠杀,“嘉定三屠”便是李成栋的“杰作”,并因“赫赫”功劳被提拔为江南巡抚。

    李成栋镇压江南人民的抵抗后,又南下福建、广东击灭隆武政权与绍武政权,因不甘屈居两广总督佟养甲之下,于1648年“反正”投降南明,被封为惠国公。次年,清军攻陷李成栋驻守的信丰城,李成栋逃窜,在渡河时坠马淹死。

    10.孙可望(?-1660年)

    孙可望原为张献忠的义子及群将之首,在大西政权中担任平东将军、监军,拥有节制文武大权。张献忠战死后,孙可望与另一名大将李定国南下攻取云贵,后改投南明永历政权,被封为秦王。

    孙可望进封王爵后得陇望蜀,又想篡夺永历帝的皇位,为此不仅击杀南明大臣三十余人,还与李定国兵戎相见。1657年孙可望进攻李定国,部将倒戈投敌,孙可望势穷降清,并引清军攻取川贵,因功封义王。3年后孙可望失去利用价值,被清廷毒杀(一说为射杀)。

    ……

八大皇商下场

    八大皇商是指山西商人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这八个皇家商人。

    他们是一群以范永斗为首,走私军粮盐铁,通敌卖国的奸商团体,被顺治皇帝封为八大皇商。

    崇祯十年,应该是闯王李自成最落魄时候。张献忠兵败降明,李自成在仓惶逃窜之中被明军孙传庭和洪承畴埋伏。这一场大战差点让李自成小命都丢了,好不容易带着刘宗敏等17个老兄弟一起跑进了伏牛山。

    本来孙传庭洪承畴等人准备把李自成这伙人全部剿灭干净再回师,可恰恰这时候清兵入关,崇祯强迫孙传庭等人勤王。

    官军离去,让起义军首领李自成缓了一大口气。而短短6年之后,东山再起的李自成就打了回来。

    崇祯十六年,已经山穷水尽的大明朝在崇祯的逼迫下,让孙传庭率领明朝最后一支生力军与李自成决战汝州。九月,孙传庭在汝州兵败,李自成一日内追杀四百里地,潼关失守,孙传庭阵亡。

    人生真是戏剧化。因为清军突然入关,孙传庭撤兵,所以李自成活了下来。6年之后。东山再起的李自成打败了孙传庭,灭了明朝。

    闯王李自成

    中间最大的转折点就是清军第二次入关。

    不仅仅是这一次,在李自成灭亡明朝之前清军每次入关的时机都选的很好,几乎都是起义军面临兵败或者低谷的时期。每次都在关键时候拉了起义军一把。甚至很多人觉得李自成和清军是不是在演双簧。

    我们不得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清军能够出现的这么准时,或者说,是不是有人一直给后金的皇太极传递情报?

    确实有人在传递信号,这群人就是后来清朝特封的八大皇商。

    满清入关

    明朝后期,明朝政府和后金正打的火急火燎的,他们倒好,专门给后金走私粮食和盐铁等物资。

    除此之外就是给后金提供军事情报和带路。后金5次入关的过程中,每个地区的防守情况以及入侵路线几乎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些军事情报就是这八大皇商给传过去的。

    因为在内地有这么多的耳目,所以当时明朝内部的情况,特别是明朝官兵和起义军之间的战斗形式千里之外的后金一清二楚。崇祯十年那一次后金入关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解救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的。

    也就是说,其实是这八大皇商给了后金情报从而救了李自成。

    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没有八大皇商这些汉奸,后金对于明朝内部的信息就不可能清楚,也不会专门出兵拉了李自成一把。

    李自成活不下来,也就灭不了明朝。最后也许就没有清朝这回事。

    或者说,崇祯皇帝如果有八大皇商通敌卖国的证据,让锦衣卫抓了他们,明朝也许就不会灭亡,历史也许就被改写了。

    锦衣卫

    而这八大皇商是以大汉奸范永斗为首领的,这范永斗作恶多端,虽然得了封赏,风风光光。可他的后人就倒了大霉。

    自从成了皇商,生意越做越大,家底也越来越厚,这么有钱肯定被人惦记啊。

    是谁惦记呢?这位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他故意把清廷的对日本的“铜块”贸易交给范家专营,从日本买了铜回来卖给清朝。可清朝从他们家手上买铜的价钱比他们从日本进口的原价低得多。

    这样就成了一笔亏本的生意,关键的问题是乾隆皇帝还不允许他们家退出,强逼他们一直干下去,最后搞的倒欠清廷300多万两银子。

    之后看他们家压榨的差不多了,随便找了个罪名满门抄斩,一个没留下。

    真是活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450/ 第一时间欣赏我是崇祯帝最新章节! 作者:大璎珞所写的《我是崇祯帝》为转载作品,我是崇祯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是崇祯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是崇祯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是崇祯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是崇祯帝介绍:
穿越成了明末崇祯皇帝!到处是饥民,天灾,后金,流寇,皇帝还非常的穷,明末地狱的难度啊!(主角): 朕既然受命于天,天降朕于大明,朕一定要做一位圣明的天子,爱百姓,爱大臣,爱国家,简称三爱。(众大臣): 呸,这皇帝脸厚心黑,还忒不要脸。(众富豪): 俺们赶快捂紧钱袋子,装穷走起!(众宦官): 皇帝陛下?呵呵,一言难尽。……文已经很肥了,快来宰哦!我是崇祯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是崇祯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是崇祯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