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你们练武我种田TXT下载你们练武我种田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你们练武我种田全文阅读

作者:哎哟啊     你们练武我种田txt下载     你们练武我种田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八十一章 超级火箭首飞

    移山号超级火箭的转场跟其他火箭不太一样。

    它没有传统的组装大楼,自然也不是在组装大楼里组装完毕之后用移动平台推出来。

    时间紧迫,所以领航者航天就没有按照传统的火箭需求模块进行建造,再说了,移山号火箭也不是什么传统的火箭,所以就改了模式。

    红薯岛有大型制造厂房,足够把移山号的助推器模块和运载器模块制造出来,然后可以推进远航号超重型火箭的组装大楼里进行直立检查。

    远航号组装大楼的高度超过百米,足够把高度90米的移山号助推器和70高的移山号运载器直立起来。

    就是没办法组装在一块,毕竟160米的高度超过地球上所有的垂直组装大楼高度。

    所以领航者的策略就是建造一个180米高的发射塔,运载推进器的转移平台就是发射平台,它会直接开到发射水池的上方进行固定,然后放着运载器的移动平台开到旁边,发射塔上的吊车把运载器吊起来放到推进器上。

    就一下,移山号超级火箭就组装完成了。

    虽然移山号火箭加注满燃料之后的质量会超过一万顿,但是在空重的时候,它们的质量才几百吨,加上运载器里搭载的货物也不会超过千吨,所以吊起不算太过困难。

    超级发射塔高180米,纯粹的白色钢架结构,没有任何装饰和设计,一切从实用出发,但是它那高大的身形和粗壮的钢柱就足够刺激人们的神经了。

    尤其跟它高度差不多的移山号火箭矗立在它旁边的时候,更让人为之热血沸腾。

    把移山号组装完毕之后,发射塔合上了几条机械臂,搭上了移山号,它们分别位于运载器和推进器的连接处、运载器货舱闭合处、货舱检查“窗口”和助推器检查“窗口”。

    运载器和推进器的连接处就不用说了,那是飞到一定高度需要脱离的地方,工程师们要检查那里的对接是否契合,也需要检查发射之后能不能正常脱离。

    货舱闭合的检查也差不多,从组装大楼转运到这里,然后又进行了吊装作业,所以需要检查闭合装置是否完好。

    运载器的货舱盖很大,直接跟货舱的长度一样,而且开合转轴就在圆周的直径线两端,两块舱盖一打开可以直接展开圆柱形货舱的一半空间。

    至于货舱检查“窗口”就有意思了,说是“窗口”,其实它是个“门口”,就在货舱盖的最下方。

    工程师们可以打开那个检查窗口,然后进入货舱对货物进行检查,货舱的舱壁上有一圈圈向上的工程通道,工程师们可以一路走上去为货物的外表进行检查。

    尤其是固定货物底部和顶部的连接机构? 也是他们检查的重点。

    最终他们会进入运载器的顶端控制中心,对火箭整体进行检查。

    助推器检查窗口也差不多? 都是进入火箭内部对设备进行一个最后的检查。

    还有不用机械臂的检查? 就是助推器和活动发射平台的连接固定,这可得检查仔细了,别到时候点火了还固定不放? 那可就有的瞧了。

    检查完毕之后全员退出? 然后开始加注燃料? 近万吨的燃料需要加注,这得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这段时间就是网友们讨论的时候。

    “看起来简直太巨大了,人走在下边感觉跟蚂蚁一样!”

    “这应该是人类建造过的最大火箭了吧?”

    “应该是了,之前最大也就土星五号和长征九号? 如果不是星舰火箭一直缩水到了9米直径? 它最初12米的直径能成为最大? 但现在不管是谁? 都没有移山火箭大。”

    “本来人类镇场子的应该是直径23米的海龙火箭,可惜那货一直在图纸上? 我还挺可惜的,现在有20米直径的移山号镇场子了? 我心甚慰。”

    “你们说以后会不会出现更大的火箭? 比如直径25米的,或者30米、50米的,甚至更大的?”

    “不好说,可能会有,也可能不会有,毕竟我认为不同型号的火箭诞生应该是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就像土星五号,它就是为了载人登月任务而生的,还有长征九号,同样为了天夏的载人登月任务,然后就是现在的移山号,为了天庭空间站项目。”

    “对,我也这么认为,海龙号的能力当然强,55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如果能造出来,绝对人类最强火箭,可当时根本就没有它的用武之地,所以也注定了它不会被造出来。”

    “咳,事物的发展既要有自我的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虽然海龙号火箭确实可以造出来,但当时的人类根本就不可能展开类似天庭空间站这样的计划,光运载设备厉害有什么用,其他方面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到位,建造成本绝对成几何式增长,看看国际空间站吧,十几个国家搞了十几年才造完,如果不是建造成本承受不起,你们觉得美瑞肯会跟老毛子合作吗?会需要那些合作国家吗?”

    “我觉得你们说的有道理,但有时人类本身就是不讲道理的,所以这以后啊,谁也说不准,万一有的国家脑子抽了,就是要上直径21米的火箭呢?”

    “哈哈,那就等着看好了,反正我是喜欢大火箭的,火箭越大我越高兴!”

    “好了,好了,移山号火箭的燃料好像加注完毕了,只是这次发射的是什么?”

    “不知道啊,领航者最近越来越神秘了,别是什么传统的水泥坨子吧?”

    “我觉得这虽然是移山号的首飞,但按照领航者的传统,这次肯定是运载真家伙,说不定还很重要!”

    当然重要!

    拥有足够自信的唐超已经不搞什么虚头巴脑的试飞了,尤其是载货设备。

    它们的每次飞行都是价格高昂的真家伙,让人直呼胆大的同时也顺便让别人,尤其是航天业内人士越来越看不透领航者的实力。

    他们纷纷猜测明面上的领航者集团到底在世界各地隐藏着多少实验室,而且看样子实验室研究的方向还不一样。

    谁也不知道领航者过段时间又会爆出什么样的新技术。

    而红薯岛那边,燃料加注完毕,所有项目进行最后一遍自检,全部绿色对号,表明全系统都没问题。

    那还等什么,起飞!

    清场!

    所有工作人员退入安全区域,离开火箭发射危险区,尤其这次还是首飞,虽然唐超拥有100%的把握,但是安全守则还是要遵守的。

    确认发射区域被清空之后,所有人的目光就聚集到了唐超身上。

    每次有重大或首次发射任务,唐超都会在场,他在场了,倒计时当然要他来喊。

    所以也因为这个,每次看到唐超在场的时候,人们都知道绝对会有大事发生。

    越来越多的发生事件一直在认证这件事,从来都没有错过。

    “3!”

    “2!”

    “1!”

    “点火!”

    在唐超按下发射按钮的瞬间,人们只看到引擎喷口有火花闪耀,但整个世界都是安静的。

    几秒钟之后……

    “轰隆隆——”

    万吨火箭的起飞真是惊天动地,怪不得海龙号计划着在海里发射。

    只见冲击力巨大的火焰直接“砸入”下方的水池,然后将水池里的水直接气化,最后从三个方向冒出炙热得水蒸气。

    三团水蒸气伴随着巨大的火箭直冲云霄!

第三百八十二章 人造卫星除尘、抛光、打蜡

    移山号超级火箭的起飞用“惊天地泣鬼神”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那巨大的声浪可以传播到极远的地方!

    那巨大的身影可以让人目视着它飞向宇宙!

    那巨大的尾焰也让红外雷达捕捉的格外清晰!

    反正移山号火箭是跟“巨大”这个词直接联系上了,“移山”的名号也没有人再怀疑。

    甚至有的人感觉:“移山不移山的没什么,把山直接炸平,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效果都是一样的。”

    天堑变通途!

    重力和大气层就是人类与太空之间的“天堑”,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天然形成阻碍交通的大沟”,火箭的出现就是在“天堑”上架起了一座桥梁,越来越大的火箭也就代表着越来越大的桥梁。

    这事天夏人很熟悉,天夏的地理环境过于复杂,人们生活在天南海北,于是天夏人修桥、铺路、通沟渠,移山、填海、穿隧道,把整个“天下”都串联到了一块。

    现在也是一样,移山号火箭升空,它就是太空时代的“斜拉索大桥”,帮助人类沟通地面与太空。

    “助推器分离!”

    移山号火箭已经飞的很高了,虽然红外追踪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那个画面对于观众来说已经不怎么友好了,所以给观众们看的是火箭视角。

    当助推器分离的时候,观众们可以看到本来严丝合缝的对接处突然分开一个大口子,助推器的尾部也不再冒出火焰,然后助推器旁边的机动喷口猛地往外喷射,让它快速远离了运载器。

    运载器按照惯性向上飞了一下,然后引擎在高空点火,继续推着它飞向太空。

    一般火箭从起飞到进入太空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移山号火箭自然也不例外。

    当移山号火箭的运载器进入太空,并且还爬升了一段轨道之后,货舱盖终于打开了。

    到了现在,人们才知道它里边装了什么东西。

    “看模样……竟然是维修舱模块?!”

    “我还以为会先发射商业区的模块呢,没想到先发射的竟然是工业区的模块,还是维修舱。”

    “啊,有什么问题吗,这种发射顺序有什么讲究吗?”

    “没啥问题,具体看领航者的计划喽,只是它跳过商业区直接发射工业区,这个维修舱怎么跟旋转模拟重力舱对接呢?”

    “其实不对接也可以吧,人类又不是没搞过单体空间站,就当它是单体空间站就行了,等各区的模块完成了组装,然后它们再对接到一块也没啥。”

    “我估计领航者是打算换路子,不搞商业,开始搞科研了,话说……有这个维修舱人类就可以在太空修卫星了吧?”

    “什么换路子了,我突然想到了一段广告词,不知道有没有哪位仁兄发上来让大家看一下,这也是一个很赚钱的行业呢。”

    “来了,广告词:高空作业擦洗,卫星表面除尘,太阳能板抛光打蜡,空间站喷漆翻新,航天飞机保养换三滤。量大、便宜、有发票,详情请咨询领航者航天公司唐总? 电话138……后头随便。”

    “哈哈哈? 这么多年的搞笑段子终于要成真了吗?不过你这个广告怎么不全,前边呢?”

    “前边啥,领航者公司又不是军火公司? 航母、潜艇、核弹头、战斗机跟他们又没关系。”

    “你怎么知道没关系?你怕是不知道国内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的关系,领航者空间站能造、火箭能造、月球基地能造、轨道穿梭机能造? 如果想的话,你们感觉这些东西可以改装成什么?”

    “嘶——仔细一想,我惊了!”

    好多年前? 网上有一个逗哏的图片? 忘了源头在哪了? 就是有人把流动三轮车上的牌子p成了“专修航母”。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卫星除尘打蜡? 核弹头上油翻新!

    实际牌子上原来就是“修补房顶漏水”之类的字样。

    因为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就传开了? 并且“项目”越补越多,最后变成了纯文本模式。

    但是谁能想到,看似笑话一样的卫星打蜡、上油、翻新,却是未来一个利润惊人的高科技行业,远比这些年才开始热起来的,还不算太过成熟的火箭重复发射利用项目有前途。

    第一,这是因为人类目前的火箭仍然是面临高温、高压、高强度外冲击大环境的运输工具,这种运输工具的一次性利用本身就是在提高可靠性。

    因为所有的部件,只需要最大工作大约不超过30分钟就能完成本职任务。

    让一个高风险的发动机系统,从可靠性最大30分钟强行提高到300分钟,甚至更多,本身就是非常困难的。

    尤其是在技术不足的时候。

    另外,火箭本身没有实际经济利益,火箭最终工作的目的是往轨道上发射有效载荷。

    包括所有的卫星、飞船、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器等等。

    这才是火箭工作的意义。

    而所有的这些弹道飞行物体,都可以看做各种各样的“人造卫星”。

    而卫星本身的价值,尤其是那些大型、重型卫星,绝大多数情况下远远超过发射它们的火箭的成本。

    对大多数重型卫星来说,哪怕发射他们的火箭可以连续重复使用5次甚至10次,都不如让这颗卫星能翻新使用一次更有经济价值。

    以天夏最常见的火箭和卫星为例,长三乙火箭的国际发射报价大概是6000万到7000万美元。

    若发射的卫星平台是东方红三号,那么成星的售价大概是2亿美元左右。

    而以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为基础的成星售价可能超过5亿一颗。

    更先进的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甚至超过10亿美元。

    这还算比价便宜的价格呢,要是采购西方的同类卫星,可能需要15亿美元一颗。

    因此,现在哪个国家采购大容量同步通讯卫星,卖卫星的一方干脆都是“买卫星,送发射”的。

    一颗大容量通讯卫星的寿命在10年到15年,等于一年消耗一亿美元。

    若能翻新,延长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寿命,就等于创造了5到10亿美元的价值。

    而且十几年过去了,科技肯定向前迈了一大步,这时候给它更新更新设备,让它更适应现在和未来的任务,那就不是简单的省钱了。

    先不说延长一次足够发射多少次火箭的了,单单火箭发射“不是100%成功率”这一项就够很多人犹豫了。

    是啊,万一发射失败了,不仅钱被扬了,国家的未来需求也跟着被扬了。

    一颗卫星的推迟升空,可能会影响一个国家未来好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策略。

    比如有的国家买了一颗气象卫星,想靠这颗卫星实现自主的天气预报,摆脱某些国家得天气预报控制,省的某些国家在提供气象数据的时候也夹带私货,但是当这些卫星发射失败之后,那往后几年的时间就必须接着忍耐了。

    但是,当“这颗卫星”已经在太空轨道上那就两说了。

    只要你不是主动的让卫星减速,然后让它快速的进入大气层烧毁,它是可以在地球轨道上待很长时间呢。

    如果这个时候给它换换零件,加点燃料,让它从十年前的卫星用起来像是今年的卫星,那岂不是又安全又先进吗?

    而且还有一个更绝妙的方法。

    a国在太空没有卫星,不能升级,那么b国甚至可以把自己国家报废的轨道卫星修一修,升级一下,直接在太空卖给a国!

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空三蹦子

    直接在太空对卫星进行改装设计,那可是比发射火箭还要高的技术,但是当技术达到某个水平了,那是真便宜。

    而且少发射一次火箭,还少产生一些太空垃圾呢。

    哪怕可回收火箭也是一样,它们一样会产生太空垃圾,只是跟一次性火箭相比产生的多与少的差别。

    别说火箭会产生垃圾了,连卫星本身都可以成为垃圾,毕竟人类发射卫星也有几十年了,已经报废,但是依然留在太空轨道上的卫星依然不再少数。

    其实那些报废卫星也不是完全不能用的,有的只是因为燃料用光了,然后就慢慢的降低了轨道,等待着完全进入大气层被烧毁的一天。

    像很多这样的卫星,捞回来检修一下,然后加注一些燃料,是完全可以接着用的。

    多一颗修复的卫星,就少一颗……不,一大堆太空垃圾。

    而且说真的,卫星真的很贵,能少造一颗就能省一大笔钱。

    一般比较贵的的是通讯卫星,是因为它们需要的平台都比较大,偏偏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它们的需求量又大,所以就“贵上加贵等于非常贵”。

    嘿,你先别急着嫌通讯卫星贵,还有比这更狠的呢。

    最贵的一类卫星是光学战略侦查卫星。

    这种卫星,最便宜的50亿美元一颗!

    最贵的超过100亿美元一颗!

    大家耳熟能详的哈勃望远镜其实就是一颗光学侦查卫星,但是它比较特殊,说简单一点是把对地观测侦查卫星的观察角度对向了太空,说多一点,那就好几天也说不完。

    你只需要知道它很贵就可以了。

    在美瑞肯的航天飞机还能工作的年代,不惜工本的把哈勃修了又修,就是因为即使消耗巨大的航天飞机为修哈勃专门飞个四五次,其消耗的资源也比让哈勃报废重新发射一颗来的更省钱。

    而最现代化的巨型光学侦查卫星,一颗的价值已经和一艘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的造价不相上下了!

    为何大容量通讯卫星和战略光学侦查卫星这么昂贵?

    那是因为通讯卫星贵在大容量载波管上,一颗就要用50个,要知道一艘大几千吨的战舰上的“有源宙斯盾系统”也不过安装同类载波管大约8个。

    而光学侦查卫星就贵在超大口径的镜片上,毕竟数米直径的镜片,每个的研磨工期都长达一两年,亚纳米级别、纳米级别的镜面精度几乎代表了人类精密加工的极限水平。

    想想这里边要用多少钱。

    现在天上各种还在飞的中大型卫星不下于4000个,实际上还有效的只有1000来个,小卫星就更多了,那些玩意掉的更快。

    在报废的近3000个大家伙中,修修还能用的不下于一半,而最有价值的就是修复大口径侦查卫星和大容量通讯卫星。

    若说大容量通讯卫星轨道太高,一时半会够不到,那么对轨道高度只有900公里以下的报废侦查卫星,则修复价值极大。

    甚至仅仅能拆卸下镜片再利用,每个的价值都在几十亿美元。

    所以别看领航者没有发射商业舱室? 而是发射的工业舱室,就以为人家不赚钱了? 其实要是运转的好? 那赚钱可比商业舱室赚钱狠多了。

    最重要的是小一点的商业舱室都包出去了,生产制造合同在其他小一些的私人航天公司手里。

    他们拿到了领航者和天夏航天官方下沉的一些技术,已经可以做这种订单了。

    当初说要用天庭空间站计划来养人、养技术、养公司? 说的就是这个。

    那些小舱室领航者就不掺和了? 工业区的大舱室才是它的主场? 毕竟别人想做都做不了。

    维修舱就停在了天宫空间站的“旁边”,虽然不近,但是刚好可以被里边的宇航员和太空游客看到。

    甚至利用一些摄影设备和望远镜,可以看的更清晰。

    现在的直播镜头就来自空间站自带的一组光学望远镜加摄影机。

    镜头里,它果然没有跟升级版的天宫空间站进行对接? 而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就打开了维修舱的舱门。

    银白色的维修舱舱门开始打开? 它的打开速度不快? 但因为舱门很大? 所以每一分打开角度都很明显。

    等舱门打开到一个角度之后,网友们有些震惊? 因为维修舱里边并不是人们想象的空空如也,而是有一艘太空船。

    它看起来有些像奔月号飞船? 只是从比例来看有些小? 并且外形更加复杂。

    它的外边有好几条机械臂和机械框架,一看就是太空工程设备,而不是单纯的飞船。

    “这就是计划中要配备的工程飞船吗?没想到直接塞在维修舱里发射上来了,牛批!”

    “我还以为里边就是空的,没想到领航者还真是一次又一次的给我惊喜。”

    “这种套娃发射对于火箭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而且这次还是火箭首飞,不得不说,领航者的胆子真不是一般的大。”

    “不知道这艘飞船是有人驾驶的还是无人驾驶的,它什么时候开始执行任务呢,想看。”

    “应该是无人的吧,现在无人技术也很成熟了,要是加装载人模块,飞船的设计和制造要复杂好几倍,所以我感觉设计成无人或遥控的就差不多了。”

    “确实,这里又不是战场,不需要太注重灵活性,所以有没有人都无所谓,甚至无人反而可以把它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管它有人无人,我现在只想看它抓卫星,上边的那些机械臂就是用来抓卫星的吧?快点搞起来!”

    等这艘太空小艇慢慢的飞出来之后,领航者航天这边才给出了它的具体数据。

    小艇的长度确实没有奔月号大,它只有9米的长度,直径也不过5米,不过重量倒是不小,达到了惊人的100吨。

    也就是说它一个长度9米,直径5米的“小东西”比长25米,直径7米的星空客栈还重20吨。

    它之所以这么重,就是因为它是“实心”的,它没有载人的加压舱室。

    它可以无人飞行,也可以被遥控飞行,然后冲入太空垃圾带,去“打捞”那些混在太空垃圾里的报废卫星。

    是的,正因为它要去冲太空垃圾带,所以它携带了坚固的外部装甲。

    它得结构和外壳都不是一般太空设备的结构,它是按照装甲车的防护性能建造的。

    就连它后边的三个主推进器都是防弹的,被太空垃圾碰撞也不会损坏。

    也正是因为它后边的三个主推进器太显眼了,所以在领航者还没有公布它的名称之前,网友们就给它起了一个外号,叫做“太空三蹦子”。

    三个轱辘是用来走路的,三个推进器也是用来“走路”的,差不多,都差不多。

第三百八十四章 冲进垃圾堆

    “工蜂一号,它的名字叫工蜂一号。”

    哦,就是那个太空三蹦……呸,谁特么给起的外号,三个推进器就是三蹦子吗?

    加上“太空”两个字就高大上了?

    唐超看到弹幕的一瞬间当场就要开骂,但是想到影响不好。

    我特么是个公众人物。

    就忍了。

    它的名字就叫“工蜂一号”,是一架轨道工程飞船,专们从事轨道设施的打捞、拖拽、临时救援等工作。

    另一艘配备的飞船叫“工蜂二号”,它们都属于工业区的轨道机动设施。

    目前只有两艘,但它们属于“工蜂级”轨道飞行器,是一种专门用来干活的小型轨道飞行器,等以后大型的太空设施多了,它们的数量也会相应的增加。

    坐在指挥位上,唐超问技术人员道:“工蜂一号的状态怎么样?”

    “完全没问题,唐总,随时可以开始任务。”技术人员看着唐超说道。

    “那就开始吧,让我们实际试验一下它的工作能力。”

    唐超说着说着,突然顿了一下,然后轻轻一拍桌子说道:“对了,还要通知航天局一声,说我们的任务要开始了,让他们注意一下。”

    “好的,我这就去通知。”

    唐超说的航天局当然是天夏的航天局,至于为什么要通知那边,那当然是因为他们这次实验任务要搞天夏的卫星。

    当然,报废的卫星。

    工蜂一号是工程飞船嘛,功能里边就有打捞和拖拽,而且最新发射的模块是维修舱,维修肯定得搞点需要维修的东西。

    可惜,领航者发展的时间还短,发射的卫星还很“年轻”,不仅年轻,还身体倍棒,一点毛病都没有。

    辣么健康的卫星,总不能为了展示一下维修舱的能力就硬拽过来修一遍吧?

    当然不能。

    所以领航者要搞到一个坏掉的卫星进行试验,然后进行维修。

    他跟天夏官方合作过那么多次了,而距离天夏航天局发射天夏的第一颗卫星也有半个世纪了。

    这半个世纪以来,天夏发射过不少卫星,几十年过去了,肯定有报废的卫星。

    就像这次的目标,一颗近地轨道的报废通信卫星。

    其实它也不算是完全报废,它只是燃料用完了? 不能再继续保持轨道,但是它的太阳能板和通信系统没什么问题,依旧在稳定执行着自己的任务。

    不过这个任务执行不了多长时间了? 再有几个月的瞬间,它就会完全再入大气层? 然后被烧毁。

    所以事实上没有完全报废,但是也已经挪出了任务序列? 顶替它的备用星都上天好几个月了? 拿他做实验正合适。

    按照领航者的传统,这次任务也是直播的? 这也是他不想随便抓一颗报废卫星? 而是正式找了天夏航天局的原因。

    看直播的观众们发现三蹦子的三个推进器点火了? 并且开始转移轨道,就明白计划中的任务要开始了,都聚精会神的看着。

    按照任务描述,这绝对是人类首次太空打捞、轨道机动、加压舱检修和硬件升级。

    如果从维修开始的项目可以进行? 也将是人类首次在轨道加压维修舱里对报废卫星进行维修升级,重新加注燃料。

    之前人类干过太空维修的事? 修空间站、修望远镜之类的,但是把一个报废的玩意修好,还要升一下级,真是首次。

    而且随着工蜂一号的飞行? 所有人都看到了平常看不到的东西。

    太空垃圾!

    往常人们看到的太空垃圾景象都是在科幻电影里,或者在宇航局的公开情报上。

    只不过在科幻电影里,大家都知道是假的。

    虽然宇航局的公开情报上都是真的,可太空垃圾的显示方式都是数据,或者是一些小亮点,除了名字,人们根本就不知道那是太空垃圾。

    甚至不是专业人士的话,从名字上也看不出什么。

    主要是宇航局的太空垃圾追踪系统都是由地面雷达站来做的,它们获得的东西当然都是数据,虽然太空上有各种各样的光学观测卫星,但那些东西就是来看地面的,哪有空看那些在它们“旁边”,甚至是在“头顶”的太空垃圾。

    而且能不能看到还是另外一回事。

    现在不一样,现在工蜂一号就是朝着太空垃圾去了,把所有的东西都拍的清清楚楚。

    工蜂一号飞着飞着,就发现了一片亮光,等飞近了之后才发现那是一堆航天器碎片,碎片中还有一个大家伙,好像是一枚火箭的上面级。

    而那堆航天器碎片应该不是这枚火箭的东西,看起来更像是属于某颗卫星。

    这两种东西混在一起,也不知道是这枚火箭上面级撞碎了那颗悲催的卫星,还会两者只是巧合飘到了一块。

    到目前为止,在地球上方的不同高度上,有数千颗人造卫星在绕着地球轨道运行。

    然而这些只是正常在轨运行的数量,如果再算上已经报废的卫星,这个数字会高得多。

    这些报废的卫星,再加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形成的“太空垃圾”会对正常运行的卫星构成巨大威胁。

    现代火箭发射需要经过一系列研究分析之后才能敲定方案,躲避垃圾问题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了所发射火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及其有效载荷。

    在太空探索的早期时代,科学家和太空工程师对所发射卫星的遥远未来并没有考虑太多,那时候他们并不担心进入太空的火箭和卫星报废后会怎样,只要能进入太空就行。

    然而到了今天,地球轨道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太空垃圾,即使两个物体之间的小规模碰撞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就像电影《地心引力》那样。

    正如机器一样,人造卫星也有一个明确的使用寿命,但不像地球上的机器那样,人造卫星是在太空中运行的,这意味着短时间内人类无法处理那些报废的卫星。

    那么,报废卫星会如何处理呢?

    有两种简单粗暴的方法。

    其一,降低功能失灵卫星的速度,让它回落到地球,在再入过程中于大气层中燃尽。

    其二,把报废的卫星推到一个更高的轨道,这样它将继续绕地球轨道运动数百年,远离正常的卫星。

    人造卫星按照用途处在不同的轨道高度上,一些非常低,距离地面仅有几百公里,如国际空间站几百公里。

    而有些卫星的轨道很高,距离地面数万公里,如地球同步卫星。

    处理报废卫星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距离地球有多远。

    前边是短时间内解决,直接让地球大气层烧掉,后边就是留给后代,推高轨道之后最起码留出几百年时间,一两个世纪之后更发达得人类科技总能解决。

    嗯,相信未来的人,他们肯定能解决这些东西。

    嘿嘿。

第三百八十五章 都是垃圾

    工蜂一号在太空垃圾堆里灵活的穿行,机动喷口可以保证它的机动能力,不让那些大块的太空垃圾撞到它。

    当然,也因为它跟那些太空垃圾的相对速度并不快,以至于那些太空垃圾看起来像飘动的气球,而它看起来像是闲庭信步,并不是像激烈的赛车比赛。

    不过有的小东西依然飞行迅速,而且太小、太快,根本就不像大块太空垃圾那样好监控,等探测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躲避了。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们总能隔一段时间听到几声“叮叮咣咣”的撞击声。

    听的他们是心惊胆战!

    人家的空间站、卫星、太空飞行器都是躲得远远地,远离那些太空垃圾,但工蜂一号工程飞船不行,它的使命就是往太空垃圾堆里钻。

    也因为这个,所以它才加装了护甲。

    不过也因为是有护甲的防护,所以他们才能看到这样的景象。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太空垃圾怎么怎么了,但是人们从来没有亲眼见过,今天算是见着了。

    比如现在,一支扳手“丁零当啷”撞在了工蜂一号的外壳上,随后从摄像头前边飘了过去。

    观众们:“……”

    太空里的这些垃圾可都是有故事的,不仅仅是简单粗暴的火箭残骸和报废卫星。

    在一次国际空间站太空行走的过程中,一名宇航员收到了修理空间站外部设施的命令。

    于是这名宇航员拿了修理工具,穿上了他的舱外太空服,穿过了气密舱,然后开始他的太空行走活动。

    他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将空间站外壳上一些松动螺钉再次拧紧,毕竟对于全体船员来说,这些松开的螺钉是一项潜在的危险。

    当然,这个任务说简单,其实一点也不简单。

    舱外宇航服的手套太厚了,握持工具很不方便,再加上失重环境同样活动不便,太飘,以至于简单的拧螺丝工作都困难重重。

    好在宇航员们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长达几个小时的紧张修理工作之后,工作完成,那名宇航员也松了一口气,然后将扳手从最后一颗螺钉上拿下来。

    然后不幸的事就发生了,他的突然放松让地球多了一颗“卫星”。

    由于他没有握紧扳手,导致扳手从他的手中滑了出去,他下意识的伸手去抓,不但没抓到,还进一步的推了扳手一把,把它推到了太空中。

    这个扳手就成了太空垃圾。

    并且开始以1700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高速绕地球轨道运行。

    “好在”它不是孤独的,因为太空里还有飘了二十多年的美瑞肯宇航员手套,以及从“礼炮7号”空间站的减压舱里飞出来的一些螺栓、垫圈和一支铅笔,还有早期宇航员“不讲武德”? 从空间站或载人舱里扔出来的生活垃圾等等。

    这些还不是主要的太空垃圾呢? 跟主要的太空垃圾相比? 它们只是冰山一角,还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

    大部分的太空垃圾是废弃的太空飞行器,当太空船或者太空船上的一部分不再运转以后,它们就会被遗留在轨道上? 无限期地留在宇宙中漂浮着。

    毕竟取回这些东西的成本是很高的? 因此它们就被留在太空中绕着地球旋转? 直到它们落到地面上或者与其他太空垃圾相撞。

    还有运载火箭的上面级也是? 运载火箭发射时? 通常需要多个火箭推动才能上升到太空中,而这些火箭都是分阶段性地熄火,最后一个阶段被称作上面级? 因为它们是被安装在接近顶端的位置,通常很晚才燃烧。

    先点燃的一级或二级火箭在进入轨道之前就熄火了? 分离之后它们会迅速掉回地面,而最后点火的上面级火箭可以一直把荷载运进轨道? 然后绕地轨道运行。

    等最后荷载也分离了,它们就会变成无用的太空垃圾,而这些还是太空垃圾中最大的一种。

    除此之外还有火箭固态燃料和液态燃料,发射之后,一些剩余燃料会随意飘进一个容器中或泄露出来。

    这就让容器之间的碰撞会带来巨大的危险,毕竟正是那些燃料混合之后产生巨大的能量才把火箭送上太空轨道的,但那是有人监管的情况下,现在没人监管了,一切都进入了混乱状态,它们的爆炸几率就大大增加了。

    一旦爆炸之后,就会产生更多的太空垃圾。

    而一旦爆炸,那情况就更不可控了。

    想当初,“阿丽亚娜”号火箭进入轨道之后不久便发生了爆炸,变成为564块10 厘米大小的残骸和2300块小碎片。

    关键是爆炸,这些碎片会溅射向任何一个方向。

    随后,这枚火箭的残骸就让两颗樱花国的通信卫星“命丧黄泉”!

    后来科学家们也意识到了这问题,就会主动地把剩余燃料释放掉,这样爆炸的风险就减小了。

    可另一个问题就来了,那就是被释放的燃料还会在轨道上,它们会被低温冻结,像钢珠一样散在轨道上,跟那支以1700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高速绕地球轨道运行的扳手差不了多少。

    甚至更糟。

    因为扳手只有一支,而“钢珠”却有一大片。

    还有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危险太空垃圾,就是航天器上的油漆,还是微小的漆片或颗粒。

    老化或者与其他微小颗粒的碰撞通常会从太空船上削下油漆小颗粒,然后就产生了这种太空垃圾,根据估算,太空中潜存着几百万的细小油漆碎片,就在绕地轨道上漂浮着。

    这一切的一切全是威胁!

    对正在运行的航天设备是威胁!

    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也是威胁!

    原先各国没办法,能清理是能清理,但成本太高,所以就没怎么考虑。

    不过对于轨道上的威胁,大家也是上心的,如果真把轨道挡住了,那人类再想走出地球就难了,所以等科技发展了不少之后,就开始想办法。

    大致就是清理垃圾和防御垃圾。

    清理垃圾就是减少垃圾的数量,通过各种方法让太空垃圾进入大气层烧毁。

    防御垃圾就是叠甲,叠最厚的甲,让航天器被太空垃圾撞也没事。

    只不过发射进入轨道之后,它们的工作效率并不怎么样,或者还没真正进行,只出了方案。

    今天,工蜂一号来了,人家搞了二合一,即减少太空垃圾的数量,又叠甲。

    而且按照计划,人家减少天空垃圾的方法一点也不粗暴,而是充满技术感的。

    “果然啊,有技术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我也这么觉得,技术高的话,之前得各方设想和方案都可以轻松实现。”

    “哪有什么轻松实现,人家领航者肯定也是经过长时间研究搞出来的,都是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汗水。”

第三百八十六章 垃圾是宝贝

    精巧和粗暴,这是两种状态。

    其他国家对太空垃圾的措施就粗暴,领航者对太空垃圾的措施就精巧。

    怎么说呢,之前美瑞肯那边提出了一项“清理”近地太空的激进方法。

    它们的一个大学科研组正在研究一种利用气体“脉冲”射击太空碎片的新技术,这种被提议的新系统名叫“太空碎片清除系统”,它通过把气体脉冲发射到目标碎片必经路线上,增加太空垃圾的摩擦力,令其下降坠落到地球大气层里烧毁。

    还有国家航空航天局,它们将投资研发二维宇宙飞船,这种航天器使用特殊的二维薄膜材料制成,可以包裹住太空垃圾并使其离开轨道。

    说是飞船,其实就是一张“大网”,工作方式就跟捕捉无人机的网枪类似。

    好吧,也不算太相似。

    反正就……自己理解。

    另外,带嘤帝国那边还有利用小卫星的微型电力推进器的,它可以将卫星安全带回地球大气层,在空中烧尽,从而避免产生太空垃圾,控制低空轨道的卫星拥挤状况。

    其他国家还有给航天设备装机械臂的,用来剪太阳能电池……

    呸呸,怎么可能,机械臂是用来干正事的,捕捉设备可以靠近太空垃圾,然后伸出机械臂抓住,再送到高轨道,使其不影响其他航天器的飞行。

    或者将它推离轨道,送往地球方向,小垃圾烧毁在大气层内,大垃圾穿过大气层之后彻底“埋葬”在南太平洋水域的“航天器墓地”。

    嗯,基本就是这样了。

    “烧掉,烧掉,如果不烧掉,地球哪有清洁的轨道,人类哪有美好的未来!”

    其实在没有这些“清洁设施”的时候,科学家们也有办法处理一些太空垃圾。

    比如为了遗弃近地轨道的人造卫星,太空工程师会稍微改变其轨道,使其进入较低的轨道,并在25年内再入大气层中烧毁,这被称为人造卫星的“25年规则”。

    卫星的燃料是很宝贵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是不能用的。

    没有外部推力的情况下想改变轨道,每一丝燃料都要精确的计算,所以这些卫星也只有在消耗完燃料的最后几秒? 才会用最后剩余的那一丝燃料给人造卫星加一个推力,让它们开始减速,进入下降轨道。

    如果人造卫星的块头太大? 不能在再入大气层期间完全烧毁,那么卫星最后剩余的燃料将被用来减速并将其按一定方向脱轨? 以使碎片落在偏远地区,这个偏远地区可称为“航天器公墓”? 具体位置位于南太平洋。

    嗯,这是一个很著名的地方,埋葬了人类历史上众多的知名航天设备。

    还都是大个的。

    人类嘛? 就是喜欢大的? 越大的当然越有名。

    当然? 这些掉下去的都是近地轨道上的卫星,而地球可不仅仅只有近地轨道? 它还有远离地球的人造卫星,比如同步轨道。

    如果报废的卫星处在很高的轨道上,那么降低其速度? 使其脱轨将需要大量的燃料,这是处于生命周期最后时刻的人造卫星所不具备的。

    所以,既然不能送回地球,那就干脆把这样的卫星推到更高的轨道上,被称为“墓地轨道”的地方。

    事实上? 把报废的远地卫星推入这样更高的轨道只需改变11米每秒的速度? 而降低其轨道使其再入大气层需要改变1,500米每秒的速度,所以“燃油经济性”可见一斑,精打细算的工程师们当然知道怎么做。

    墓地轨道也称为“垃圾轨道”或“弃星轨道”,位于地球上方36000多公里处,比最远的远地卫星高出几百公里,这样才能保证其他正常卫星的安全。

    处在“墓地轨道”上的卫星会继续围绕地球旋转数百年,然后才逐渐失去高度。

    科学家并不担心这个遥远的未来,也许二三个世纪之后,那个时代的科学家就有办法清除掉这些太空垃圾了。

    结果不用二三个世纪之后,领航者现在就开始清除这些太空垃圾了。

    把太空垃圾烧掉太浪费了,领航者就要搞精细的活。

    已经在太空轨道上的设备,那可是太珍贵了。

    工蜂一号在垃圾带里穿梭了一会,虽然有撞到一些太空垃圾,但是因为相对速度较慢,所以影响并不大,它可不会把太空垃圾狠狠的撞出去,然后给其他正常运行的卫星造成麻烦。

    虽然随便撞一些太空垃圾就能给其他卫星造成麻烦的概率非常低,但也不是100%的没问题。

    领航者是有责任心的人类公司,它可不会干那种事。

    很快,工蜂一号就找到了那颗天夏的通讯卫星。

    工蜂一号上的摄像头可不是一般火箭上面级自带摄像头能比的,一般卫星上天之前会有一些照片,但是卫星进入太空之后,它最后的影像都来自火箭上面级的摄像头,而卫星真正的轨道运行情况,几乎没有人看过。

    所以就像看了一路的太空垃圾一样,人们这次也终于看到了真实的人造卫星运行情况。

    然后工蜂一号铁手无情,直接用机械臂抓住卫星上的坚固结构,天夏航天局那边使用权限让卫星收起了太阳能板。

    这样飞的快一点。

    开着太阳能板当然也能飞,但是那么大的板子支棱着,工蜂一号有装甲肯定不怕太空垃圾的撞击,但是一路飞回维修舱,卫星可能就真报废了。

    卫星收起了太阳能板,工蜂一号就开始变身了,船体中部直接打开了两个舱门,机械臂轻巧的把卫星放了进去。

    这是一颗完好的卫星,可不能直接顶在前边一路冲回去,得保护好点。

    保护的越好,之后维护升级起来就越方便。

    等把卫星安全的运回维修舱,连带着飞船一块进入了维修舱,然后被固定,最后,关灯!

    看直播的人才反应过来。

    “然后呢?”

    “这就没了?”

    当然不,领航者整活怎么可能这么不上不下呢。

    维修舱只是维修舱,有机器,有设备,但它最重要的就是空间大,够空荡,可以提供足够大的加压空间。

    所以很多制造设备是不具备得,没有制造设备就不能制造零件,它需要跟制造中心搭配使用。

    这也是为什么两个维修舱要装在制造中心两边的原因。

    而制造中心呢,一个星期之后就发射上来。

    移山号火箭要进行一些检修,然后再发射制造中心。

    到时候会有宇航员乘坐轨道穿梭机对接制造中心,然后通过制造中心进入维修舱。

    至于维护升级个卫星什么的,等一个星期很正常的。

    反正接近报废了,如果能检修一遍,顺便升个级,那绝对赚翻了。

第三百八十七章 伤痕累累的卫星

    领航者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过去没有,现在没有,以后更不会。

    一个星期之后,巨大的制造中心就升空了。

    制造中心可不是空壳子一样的维修舱,它里边可是装了不少的重型设备,用来完成拆解、粉碎、提炼、制造等工序,把太空垃圾变成原材料,然后再把原材料变成可用的零件。

    所以它不仅个头巨大,质量也巨大,它的单体质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60吨!

    这个重量已经接近移山号火箭的最大近地载荷运载重量了,也从侧面证明了制造中心有多大,有多重。

    15米的直径,35米的长度,比维修舱大了不止两圈。

    而且因为移山号火箭的货仓长度只有40米,其中还包括一一些顶部收缩部分,所以制造中心的一边也做了收缩结构,让它的主体有点像圆台与圆柱的结合体。

    正好,圆台缩小的那一面是用来对接商业区的,它上边还有两个可伸缩的停泊口,因为在圆台的侧面上,所以它们是倾斜的,展开之后不会跟维修舱处于同一平面上,有利于航天器的停靠。

    如果工蜂一号带回来的设备过于巨大,两者不能共存于维修舱内,工蜂一号就会停靠在这两个泊位上,同时它们也可以停靠载人飞船。

    别忘了,一般情况下科研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同轴大门可是关闭的,工业区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们都会从这两个口进入。

    观众们想看怎么办?

    那就来个现场直播呗。

    就连唐超也是,他只在坎星那边看过,那是一堆小绿人穿着大个子机甲,围着设备转,还真没看过人类在太空,穿着室内宇航服在加压舱室里修卫星的。

    这次可得好好看看。

    不过跟那些只能看直播的观众们不一样,他是要去现场的。

    不仅他要去,连天夏官方这边都要来人。

    毕竟这颗卫星是天夏的通讯卫星,这个型号的通讯卫星使用的是一款成熟的卫星平台,成熟的卫星平台自然不会使用几年就放弃,而是会使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期间肯定有升级改进。

    这就好办了? 都是一个基本的平台? 然后加装搭载设备? 所以所谓的升级方案就是把后期同平台的先进卫星设备安装方案转移到这台卫星上。

    连设备都是现成的,直接从国家航天局运到红薯岛,然后装进制造中心,一块搭乘移山号火箭运上来就可以了。

    国家队那边出四名专业的卫星工程师,领航者这边出四名专业工程师,再加上两名航天飞行员,这两人算是帮手。

    一共十个人? 搭乘轨道穿梭机进入制造中心,打算在一星期内对这枚卫星进行升级维护。

    这怎么也算是一个挑战了,本来国家队那边定的是一个月时间? 但是领航者航天这边经过分析,说一个星期就足够了。

    这……

    四名国家队的工程师也算老同志了? 最年轻的也接近五十岁,他们也知道科技和社会是在一直不停发展的,但是这发展的也快了吧?

    那就更要去看看了。

    国家队方面对首次维护升级任务非常重视? 所以就派了他们四位。

    领航者方面就没那么讲究了? 他们大胆的派了新人,有公司造卫星的工程师? 也有刚训练出来没有造过卫星? 但是之后要执行航天任务的太空工程师。

    还有唐超? 他这次还是主驾驶,副驾驶一名工程师专业的见习指令长,这次让对方上来算是“练兵”? 以后有很多用他的地方。

    顺便一提,因为幻境系统的加入,让领航者的宇航员培养速度大大增加,而且后期要执行的任务肯定更加复杂,所以传统的训练流程也就不合适了。

    唐超跟高层开了个会,就增加了几项新的环境训练科目。

    其中就包括“太空战争”和“星际战士”培养!

    虽然没有任何这方面的征兆,但是……有备无患嘛。

    而且他也不是真把宇航员当星际战士那么训练,毕竟他们也不是专职的战士,也当不了科幻作品里的星际战士,所以太空战争训练的游戏性比较大,顶多算是硬核游戏。

    也没有硬性任务与成绩的要求,当训练之余的休闲娱乐都可以。

    不过唐超也没有把这个项目限制在公司里,而是放到了公司的游戏选项里,作为一个硬核的星际战士和太空战争训练游戏模拟器对外开放。

    外界的玩家群体可比领航者公司的宇航员群体大多了,搞不好就会有什么人喜欢这一款,然后仔细的研究,最终研究出一点什么来。

    现在没什么大作用,但到了某种关键时刻,可能就会给他一个大惊喜。

    所以这款硬核的“游戏”,免费!

    一伙人乘坐轨道穿梭机对接到制造中心上,制造中心和维修舱的组合体就够大了,但是制造中心上的太阳能电池阵列更大,而且金灿灿的,看起来相当带劲!

    之后他们穿着舱内宇航服,戴着头盔进入了制造中心,再转到维修舱,看到了静静停在里边的工蜂一号,以及固定在前边的通讯卫星。

    工蜂一号被固定在维修舱里,通讯卫星被固定在工蜂一号上,不过维修舱里还有其他的固定装置,而且这里也没有重力,不用考虑固定装置的负重能力,所以随便一条机械臂就可以起到固定作用。

    他们今天穿的舱内宇航服有些特殊,尤其是鞋子,是专门的电磁鞋,开启之后可以让穿戴者平稳的走在金属“地板”上。

    要做一些精细的工作了,他们就不能那么飘了。

    当唐超操控一条机械臂抓住卫星,将卫星从工蜂一号上放到距离“地面”5厘米的地方之后,大家就“咚咚咚”的踩着地板走到了跟前。

    “我真没想到,有生之年我还能看到它。”

    国家队的一名工程师感慨的说道。

    “是啊,老杨,这颗卫星当年就是你带人组装的,哈哈哈哈,一晃都十来年过去了,我们已经老了。”

    “组织这次把老杨派过来应该就是这个想法,我们这里边,也只有他对这台卫星最了解。”

    他们一边感慨着,一边也没闲着,而是先围着卫星转了一圈,看了个大概。

    唐超自然在列,看了看,摸着卫星上一个不在设计图上得小孔说道:“虽然官方的信息说只是燃料耗尽了,但是它显然有异常受损,这个小孔看起来像是微陨石撞出来的,只是恰好没撞到关键设备,所以影响不大。”

    “嗯,我们是有记录的,这颗卫星确实有几个时间点出现过异常,我们分析也是受到了撞击,只是从数据上来看,影响不大,最大的问题不过是稍微偏离了一点点轨道。”杨工说道。

第三百八十八章 卫星的新未来

    这颗通讯卫星无疑是幸运的,竟然一直运行到了燃料用尽。

    大家给它做了一个外部目视检查,找到了当初造成航天局记录异常的情况,无一例外都是被撞了。

    有的被撞穿,有的被划开了一道小口,还有的只撞了一个小坑。

    好在撞击点都很小,可想而知撞击物也应该很小,不过也是,如果撞击物够大,他们也就见不到这颗卫星了,基本上残骸都不好找。

    到目前为止,太空垃圾造成的影响一点也不小,不少太空设施都是被太空垃圾撞报废的。

    那些太空垃圾跟太空垃圾撞,虽然会造成后期影响,但是好歹当时不会有什么损失。

    有正在运行的航天设备被撞,那能把航天部门心疼坏了。

    不仅会心疼,还会影响国家发展,甚至有些小国,总共就发射了一颗卫星,如果一下子被撞了,那就重新回到“解放前”。

    你别以为没有,这事还真有。

    那还是十几年前的事,南美洲一个叫瓜多的国家,好不容易把一颗名为“飞马座”,长宽约10厘米,重1.2千克的自研微小卫星送上太空,在太空播放瓜多国歌,向地面发回太空图像。

    它是瓜多的骄傲,也是瓜多触摸太空的象征。

    这颗微小卫星还是在天夏发射升空的呢,结果入轨不到一个月,就因为与太空垃圾相撞失联了。

    过了一段时间,瓜多航天局宣布,被太空垃圾装了之后,“飞马座”没有脱离原先轨道,但太阳能电池板受损,天线“无法定向”,卫星“围绕两根轴狂转”。

    “卫星在撞击后转晕了,但还在那儿。”瓜多的宇航局局长说道。

    虽然他们还在祈祷,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太空骄傲没了,触摸太空的象征也没了,那之后,只能说他们曾经……触摸过太空。

    一个国家的太空象征就这么没了,但它毕竟太小了,它所在的国家也小,所以受到的重视有限。

    很长时间内,国际空间站都是太空里最大的人造物体? 块头大? 被撞击的几率也就大。

    大块的太空垃圾都在监控中? 能提前预警? 可以让国际空间站提前机动闪躲,但是一些微小的太空垃圾货就不好监控和躲闪了。

    其他舱室外壳上不好说,不出去基本看不到,除非直接撞穿? 但国际空间站的瞭望塔就被看的一清二楚了。

    瞭望塔是好几块舷窗拼成的凸出式观察舱? 离远了看没啥? 但是离近了看? 你就会发现上边有密密麻麻的划痕? 还有一些微小的撞击坑。

    比较著名的就是一位驻站宇航员拍摄的照片? 那是舷窗上的一个直径约7毫米的撞击坑。

    这对于空间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之前谁也没发现这个小撞击坑? 直到有人去“观景窗”观察的时候,才无意间发现这个小撞击坑。

    根本没意识到空间站被撞? 虽然这次没撞穿,但这也是非常危险的现象。

    如果不加以处理? 空间站很可能在某一天被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的东西撞个洞? 然后空间站的几名宇航员谁也跑不了。

    但是身为宇航员,他们又没什么办法? 因为这不是他们几个能解决的,所以他们能做的? 只是在进入太空之前签署一些不对外公开的协议。

    现在,情况好像终于变好了。

    领航者开始认真做这件事了。

    并且国际空间站这边看直播的宇航员,他们能从那颗卫星上的伤痕想到国际空间站身上的伤痕。

    “希望领航者和天夏航天局这次的试验可以成功。”

    “嗯,他们成功了对我们的安全也是一个保障,就不用每次进入太空的时候进行祈祷了。”

    “话说,我们的国际空间站也确实老化严重,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住进新的空间站?”

    “不知道,现在国际上有的只是几个小的商业空间站项目,然后就是天夏的天庭项目,老天,它简直就是太空巨无霸。”

    “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机会去里边,也不知道上边到底有没有打算跟对面合作……”

    就在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憧憬的时候,唐超那边已经上手开始拆卫星了。

    他们要把受损的模块拆下来,要把落后的设备拆下来。

    十几年了,一些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就比如太阳能电池板,它就更新过好几代了,这次升级肯定要换新的太阳能电池板。

    它可以用更小的翼展提供更多的电能和更高的电压。

    不仅仅是因为先进,之前被撞击的地方旧太阳能电池板也有份,它也被撞了一个洞,导致太阳能板的转换功率下降,再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原因,下降的程度还不小呢。

    所以,必须换新的。

    哪怕是因为强迫症,不想看到破碎的太阳能电池板,也得换新的。

    等真正上手了,他们感觉这种事好像确实……很简单。

    甚至他们在地面敲定的升级方案也不是100%适合。

    因为太空情况确实不一样。

    为什么他们在地面造卫星的时候要小心翼翼,一些结构要反复的商量,因为这颗卫星不是造出来就能使用的,它中间还要经历一段“暴力运输”,它里边的很多结构都是用来应付这个的。

    但是在太空里对卫星进行升级,这个“暴力运输”的问题基本不用考虑。

    因为这里已经处于微重力环境了,不用再为了摆脱重力而超级加速,这里也没有厚重的大气层,不会有剧烈的摩擦,各种震动、晃动、加速度影响当然会小很多。

    所以他们就可以对卫星的升级改造更大胆一点!

    这种情况,导致他们把能拆的都拆了,只留下完好卫星框架,他们就暂时停了下来。

    他们要跟地面联系一下,他们或许可以在太空搞个究极魔改版本的新卫星。

    如果这个能改,那就不是一颗卫星的事了,会是很多颗卫星。

    跟它同一型号的卫星,已经有进入大气层烧毁的了,也有快“报废”的,还有当初发射都没发射成功得。

    如果这个能起个好头,那之后那些卫星维修升级起来,将会方便很多。

    尤其是那些当初因为各种原因没发射成功的,明明进入了轨道,却没有运行过哪怕一天,简直太亏了。

    现在,它们有了重新入列的希望。

    他们想到了,很多人也想到了。

    “好家伙,因为火箭或卫星本身的问题,地球轨道上确实有一些卫星没有起到作用,如果能修好,那简直太节省资源了。”

    “对,卫星的制造材料可都是很珍贵的,如果真能把它们修一下重新投入使用,即对得起科学家们的辛苦设计,又对得起卫星的本来使命!”

第三百八十九章 队友的限制和新目标

    人造卫星的重生或新生,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有领航者航天公司的参与,人们可以直观的看到科研工程师造卫星的过程,看起来仿佛很简单,就是把一些提前准备好的东西安装到位就可以了。

    其实这只是被看到的,展现在镜头前的,而在镜头之后,工程师们有大量的事要做,甚至仅仅镜头前的这些工程师根本就不够,还有大量的人员、设施和资源在围着这颗人造卫星运转。

    不过人类首次在外太空对人造卫星进行升级改造,看起来并不难,也给了更多的人信心。

    面对宇宙,面对人类未来的信心!

    甚至还有思考的,以后人类制造卫星是不是可以直接在太空制造?

    直接在太空从零开始制造,那当然是有难度的,毕竟现在太空里的制造设备只有天庭空间站的这个制造中心,它的整体大小也才三十多米乘以十几米,这个大小可能还没有地面的一台生产设备大呢。

    月球基地里也有一些制造设备,但是大小比制造中心还小,一个制造中心可以抵得上好几个月球舱。

    对了,还有国际空间站和天宫里的几个小3d打印机,那就更小了。

    事实上人们思考的是,零件生产阶段依然在地面进行,毕竟地面有完善的生产体系,抛弃不用才是犯傻,人们说的在太空制造卫星,是在地面把零件制造好,然后大包运到太空,最后再维修舱里组装完成。

    如果整体的卫星从地面运到太空,那要考虑的东西都太多了,多到一大部分都不是人造卫星在太空运行时必须的,但是为了整体从地面运到太空,那些东西又是必须的。

    如果只是零件,单体的零件结构强度肯定远大于人造卫星,只要打包好,那么完全可以暴力送上太空。

    在太空里进行卫星组装,那些与“暴力运输”有关的辅助结构肯定就不需要了,所以相同的平台就可以加装更多的设备,让卫星的实用功能占比提升到最高。

    不过这得重新设计,一时半会可能出不来。

    但是直接在太空进行测试,而且测试物品还是报废、半报废的卫星平台? 代价好像也不大,完全可以进行!

    是个很好的未来走向!

    不久? 领航者和天夏这次的第一颗太空升级组装卫星从维修舱运出,并且运行正常之后? 所有人都感觉非常高兴? 人类的航天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新闻上说地球怎么怎么危险,环境多么多么恶劣? 但是对一般人类说? 地球的环境在怎么恶劣,相对于太阳系其他的星球? 那简直就是天堂,好像发展航天技术不怎么重要一样。

    可是人类又是喜欢看热闹的种族? 所以当航天技术不断向前迈进的时候? 他们同样非常兴奋。

    他们也想看看神秘的太空里到底有什么。

    比如隔壁的三体星系? 到底有没有三体人?

    因为隔壁恒星系距离太阳系最近,所以人类最它的遐想也最多。

    毕竟哪怕是最近的这个恒星系? 人们分析过? 以人类的航天科技水平? 飞过去最起码也得几百年。

    几百年……

    那时候还真不敢想象人类世界是个什么状态。

    最起码从现在来说,地球轨道上的资源回收已经开始了。

    不过因为沟通问题? 所以领航者目前还是跟天夏合作? 打捞天夏的卫星? 让它们复苏,为他们升级。

    他们的工作速度相当快,半个月就修好了四颗卫星。

    这里边包括第一颗重新从零开始设计升级的卫星,它足足用了十天时间。

    之所以半个月能搞四颗卫星,是因为有些卫星不需要向它那样大费周章,有的卫星就是需要加注一次燃料。

    目前的燃料问题已经可以被月球基地接管了,毕竟刚开始,仅仅是给卫星和“工蜂”飞船提供燃料补给,日常消耗不算高,月球基地供给没什么问题。

    别看这些燃料需要奔月飞船从月球运过来,但是它的运送消耗远比“近在咫尺”的地球小多了。

    这说到底还是重力和大气层的问题。

    有充足的燃料,工程飞船就可以天天的出去浪,它们,嗯,就是它们,因为没隔几天,另一个维修舱就升空了,所以两艘工程飞船就凑齐了。

    它们除了可以运送完整的卫星之外,还会在轨道上堆太空垃圾进行打捞,然后运回来。

    两个维修舱可以运转的大部分基础就是制造中心,毕竟不能老是从地面往天空上运,既然要探索人类在太空生存的可能,那么制造中心的就要自给自足。

    太空垃圾不能随意往回运,因为这些垃圾都是有主的,地球上每一次航天器的发射都有记录,所以不能乱找。

    目前天夏这边是没问题的,签了协议,完全报废的航天设备直接回收,拆解没用的物品直接丢进电熔炉一遍就可以了,还正好测试一下微重力熔炼项目。

    有的太空垃圾不行,因为那是完整的,权限非常清晰,属于哪个国家就是属于哪个国家,但是一些被撞碎的东西,那可就不好说了。

    比如一块太阳能跟电池板的碎片,上边没有任何身份标识,那么他们就可以拉回来回收再利用。

    哪怕是有标识的残骸,其实也没多大问题,搞回来之后直接丢进熔炉,出来的就是材料。

    只要上边不带信标,不会让原始权限拥有国知道它跟天庭空间站制造中心的位置重合了就可以。

    反正他们现在的策略就是完整的废弃卫星不能搞,其他不带信标的残骸,都可以打捞回来丢进熔炉。

    因为工蜂飞船来回的次数够多,进入制造中心和维修舱里工作的宇航员也越来越多,他们有时候会给工业区拍摄一些相片或视频,然后经过领航者航天公司处理之后传到网上,人们也对制造与维修中心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领航者航天公司的动作相当迅速,工业区已经接近完工80%了。

    当然,主要还是移山哈火箭和设计计划靠谱,工业区虽然看起来大,但它的运输次数却相当的少,单独的模块很大,所以只发射几次移山号火箭就可以了。

    现在它有一个制造中心和两个维修舱,后来又加了八片巨大的散热板,专用用来给制造中心散热。

    它还差八个巨大的燃料储存罐就可以完成100%的组装了。

    不过那个不着急,毕竟现在太空没那么多太空船,也没那么多远航太空任务,不需要大量的燃料补给。

    小型设备的燃料补给可以直接用维修舱的,它也可以储存不少的燃料,足够两艘小工程飞船和卫星保养加注的。

    从某方面看,制造中心、维修舱和散热器的组合其实不算大,长宽也就五十来米乘以四十米,但是制造中心上展开的太阳能电池整列实在是大。

    它的展开长度达到了120米,宽也到了40米左右,所以在地面的某些角度,用长焦镜头相机拍出来的效果跟国际空间站的大小差不多,顶多就是工业区的“光斑”显得更细长一点而已。

    最终,它还是没有跟现在的天宫空间站对接,哪怕它的大轴对接口看起来可以跟旋转模拟重力舱的大轴对接口进行对接。

    它选择了独立运行,也证明了一些人之前的猜测。

    它会独立建造完毕,等商业区制造完毕之后,才会进行最后的终极对接。

    其实……领航者公司这边也不想这样,它也想流畅的造完。

    从最开始的对接,然后一点一点的从少到多,递增一样的建造完毕。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先建造建造独立模块,最后才对接组成天庭空间站。

    这里边的问题就出现在天庭空间站是个男的的巨型项目,一个可以孕养很多公司的巨型项目。

    领航者在国内有很多同行,很多私人航天公司,但是与其说它们是同行,不如说领航者是大腿,而它们则是这条大腿上的挂件。

    两边的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实在是不再同一条线上,它们差领航者太多太多了。

    它们是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只要再给它们一点时间,它们会成长为一个拥有自己独特技术的私人航天公司,是可以进入国际市场拼杀检验的。

    但,领航者出现了。

    它的技术对上那些私人航天公司,简直就是降维打击,也就是因为唐超是领航者的老板,他又是天夏人,明白面对未来情况,独木难支的窘境。

    所以他也同意扶持其他航天公司,并且还把国家队拉出来,一块做技术的“逸散”。

    只不过也不能一味的出售技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这些私人航天公司消化了它逸散出去的技术,并且总结出自己的新技术,整个过程才算完整,那些私人航天公司才算成长。

    现在就是这样,那些公司拿到了天庭空间站的订单,在消化吸收外来技术的时候,不断寻求突破,好拥有自己的新技术,共同对人类航天走向起到“众人拾柴火焰高”里的“众人”作用,而不是大佬一个人搞了一堆柴火回来,点了篝火之后他们在旁边发弹幕。

    “哇,好耶!”

    “666666!”

    “大佬牛批!”

    “给跪了!”

    只有一人干活也只能一个人干的活,对于一个整体社会来说是非常不健康的,把所有的未来都系在一个人身上,那是非常危险的。

    唐超也明白这个道理,虽然他有了金手指,有一段时间以为自己是主角似的,但后来他有清醒了,觉得世界未来系在自己身上确实有点不靠谱,

    就像一个国家,出了一位富豪,甚至出了一位世界首富,但全国除了他的所有人都很贫穷,那么这是一个发达国家吗?

    显然不是。

    这肯定是一个畸形的社会。

    唐超没有自视甚高,他不想要那样的世界,主要是除了自己都是穷逼,自己跟谁玩去?

    亿万富豪可以跟每天连吃饱饭都困难的贫民有共同语言吗?

    那样的世界肯定无趣,除非那个首富是个变态。

    但唐超显然不是变态。

    所以,人类文明得全面发展才行,哪怕因为种种原因做不到真的全面,但相对全面也是可以的,真不适合出现一枝独秀的往前发展。

    说不定哪天这支独秀只花就被剪了,只剩下满院子的草坪。

    花都没了,也就没人关心这个院子了,草坪慢慢变杂草,最后成堆,更没人理会,院子肯定破败。

    只是等人这件事,确实让人不爽快。

    领航者这边工业区都快造完了,等八个燃料罐造完,分四次就可以运上来,到那时整个工业区的进度就可以到达100%。

    只要月球基地那边给力点,地球轨道上的燃料补给站就可以开起来了。

    而商业区那边,一点要发射的征兆都没有。

    对了,也不是一点没有,还是有的,就是那两个大型的旋转重力模拟环舱。

    它们是真的环舱,一圈的都是模拟重力舱,小型、中型的跟它俩根本没法比。

    同理,大型旋转重力模拟舱也更难制造和组装。

    所以它们的生产制造公司为领航者航天。

    大型模拟重力舱和大型燃料罐都是领航者的工作,之后它们会按照计划进行发射和太空组装,这是领航者后期的事。

    另外天庭空间站要等其他公司,领航者当然不会闲着。

    “月球基地那边要抓紧了,新的燃料制取设备要发射,还有专们用于运送燃料的飞行器也要加快进程。”

    唐超坐在会议室的主位上侃侃而谈,说着他们只要的任务目标。

    “移山号火箭已经是成熟的技术,把它的运载器改成转飞月球和地区轨道的燃料运输器应该也不难,它就进入地球大气层了,我需要它跟奔月飞船一样,专注月球与地球轨道之间的运送项目。”

    “目前其他私人航天公司的订单都在按照计划生产,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他们的速度太慢了,所以除了我之前说到的项目,我们也要再开新项目。”

    “我们得下一站,”唐超说着一点屏幕,大屏幕上同步显示了一颗红色的星球。

    “火星!”

第三百九十章 习惯仰望天空

    “杰哥,杰哥,你打算报哪个学校啊?跟兄弟说一声。”

    “京城航空航天大学。”

    “嘶,杰哥,你真要报这个?我还以为你之前开玩笑的。”

    “当然,我可从来不开玩笑。”

    “杰哥不要啊,你去了航空航天大学,以后咱们还怎么玩耍。”

    “那你也报航空航天大学。”

    “我也想,但关键是我考不上啊,因为领航者航天公司的出现,现在航空航天可是热门中的热门,今年相关专业的分数线肯定得提升很多,啊,我只是玩领航者的《星际时代》玩的很溜,《太空模拟器》玩的也凑合,但是我的文化成绩……”

    看着为了报考学校疯狂挠头的好基友,卢杰就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基友的烦恼他是没办法感同身受的,毕竟他不仅是个终极欧皇,他还是一个学霸,文化成绩杠杠的。

    如果不是因为领航者的缘故,让他对航天越来越高兴趣,那么他可能会遵从一下家里的传统愿望,上个清北什么的。

    他跟其他人一样,小时候考虑过上两所学校中的哪一所,其他人或许是多虑的,但他绝对是有实力考虑一下的。

    这次,到了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时刻,结合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他决定去报考京城航空航天大学。

    现在的学生学习环境跟以前已经很不一样了,尤其是天夏,学习差异性更大。

    幻境头盔的出货量越来越多,参与幻境世界建设的公司和机构也越来越多,让幻境世界越来越完善。

    两相配合,加上天夏的补贴政策,所以天夏的学生用上幻境头盔,在幻境学院里学习的场景也越来越多。

    只要是用过幻境头盔玩游戏的人就都知道它的“代入感”有多强,所以在学习上,也是一样的效果。

    学生们可以在各种各样的小幻境里学习知识,甚至因为幻境的特质,“寓教于乐”的性质也越来越凸显,可以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真正的喜欢上学习,或者对学习的抵触没那么大。

    只要不是抵触的东西,小孩子接受起来还是很快的。

    而且还有很多比较硬核的模拟游戏跟学习有关,除了教育部门跟一些公司合作搞的,还有一些公司会主动的开发类似游戏。

    毕竟世界这么大,有些公司的想法你是真搞不清楚。

    还有一些游戏里也会涉及知识,但是跟义务教育阶段的知识不重叠,但你要玩的话,你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比如现在世界上最火的,领航者文娱公司的《星际时代》。

    在目前航空航天大热的情况下? 它的受欢迎程度非常高? 里边有飞船操控和一些宇航员太空生存、活动、工作的玩法,是需要玩家是去适应的。

    一些专业的宇航员都说过,那些东西算是很好的“前置训练”? 如果玩家们可以学会并且熟练使用? 那么在条件合适的时候? 他们成为宇航员是可以走“捷径”的。

    当然,是训练时的捷径,如果一般人需要训练一年时间才能成为宇航员的话,那他们半年,甚至三四个月就可以了。

    后来领航者那边又出了一个什么模拟器? 是模拟超级战士和硬核太空战争的? 领航者说是硬核的? 但是人类目前没有过超级战士? 也没打过太空战争,所以人们也不知道它有多硬核。

    但是既然人家都说硬核了? 那玩起来比较困难也就肯定了。

    所以跟娱乐性更强的《星际时代》比起来,这个模拟器的玩家就少了很多。

    不过这种困难硬核的模拟器? 玩不了人就基本上不喜欢? 但一些人爱起来也是真爱。

    也正因为模拟器的难度太高,所以只要是喜欢的,基本上就可以成为铁粉。

    卢杰就混在这群人里边,他现在对领航者的所有情况都好奇,既然有了这样的游戏,他当然就想体验一下。

    你还别说,他的天赋确实不错,很快就在舰队作战指挥方面出了名。

    而且这伙人搞了好几个群聊,连唐超都在里边,据说唐超会时不时的去群里溜达溜达,如果能遇到,那说明运气真的很好。

    卢杰只遇到过16次而已。

    唐超每次在群里也不是自说自话,跟群友们互动的也不少,除了上线时间短,次数少,跟一般的群员区别不大。

    不对,还是有区别的,群虽然不是唐超建立的,而是模拟器游戏的大佬建的,但是当唐超进来之后,他就成了管理员之一。

    唐超会在群里聊一些关于模拟器的事,也会聊一些技巧,还说了承诺,有时候会来群里抽奖,抽一两个名额的送去太空游玩,这更是让群员们打鸡血了。

    他们连忙设置了不少入群问题,审核也越发严格了起来,决不能再让后边的人轻易进群,必须拿到一定的成绩和分数。

    填完报考学校之后,卢杰就离开了学校。

    虽然这个过程可以直接在幻境教室里进行,但是这毕竟是一件人生大事,所以在真学校里搞更有仪式感一些。

    而且,虽说领航者加大了幻境头盔的出货量,但是依然没有覆盖天夏全部的学生。

    所以这几年注定是变革的几年,很多事下边的学校根本就拿不定主意,就需要教育部门监管,很多事都需要他们拿主意。

    他们需要在有幻境空间头盔和没有幻境空间头盔的学校之间做选择题,尤其是分数选择题。

    最初的时候有改革试点的名头,但是几个月之后,就是傻子也能看出两边的差距,所以在没有全面换装完成的时候,今年的重要考试注定要搞很多分数的换算方式。

    有头盔的成绩怎么算,没头盔的成绩怎么算,他们都是要上学的,如果因为头盔的存在占据了大量的上学名额,那原先那些成绩不错,但没有头盔的学生肯定会抗议。

    关键不是学生们不想买头盔,而是这个头盔的数量就是不够。

    所以没头盔学生的利益就需要得到保证。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里边都有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是最不好搞的,可是一旦过了这个过渡期,天夏所有的学校都用上了幻境头盔和幻境学院,那天夏的教学水平绝对会迎来一个集体的飞跃!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革时代。

    卢杰跟基友作伴走出教学楼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的抬头往天空瞅了瞅。

    这已经是两人的习惯了,这个习惯不仅他们有,现在很多人都有了这个习惯。

    这也是一种变革。

    距离人类第一次在太空轨道上对人造卫星进行改造升级和燃料加入,让一颗濒临报废的卫星焕发了新的活力,重新加入任务行列,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

    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天庭空间站的工业区已经建设完成了,成为了一个可以在太空里跟国际空间站的外形争辉的新空间设施。

    事实上它的建设进度不是100%,而是120%,因为它不仅安装了燃料储罐,还在制造中心和燃料储罐之间加了一个中型旋转模拟重力舱。

    是的,领航者又改了天庭空间站的方案。

    两个多月的时间,商业区终于动工,开始在太空进行对接了。

    天夏的众多私人航天公司开始入场,它们的第一批4.2米直径商业服务舱制造测试完毕,开始跟国家队合作进行发射。

    不过它们的进度依然缓慢,要想组成不带环舱的商业区,最起码也得一年多的时间。

    这其实已经很快了,但这里边不是有个变态的领航者嘛。

    天庭三大区合体的日子最起码得在一年多以后了,但工业区却是日益忙碌,目前已经常驻三十名太空工程师了。

    这三十个人,只有五个人是按照传统宇航员那么训练了,其余的都是直接从造火箭、造卫星、计算机方面的专家里找出来的,然后经过一些训练就送上了太空制造中心。

    这里边有一半的领航者“宇航员”,他们的训练比国家队的太空工程师训练还简单。

    当然,这里说的是太空技能方面的训练,工程专业方面的技能可是一点都不逊色国家队的。

    之所以这么简单就让他们上来了,那是因为领航者的空间站不同于传统的空间站,它更适宜人类活动。

    日常行动方面,目标不怎么精确的,直接飘过去就行了,目标精确的,那就需要打开电磁鞋,吸附在金属地板上一步一步的走过去了。

    而为了更好的让这三十名太空工程师在太空生活和工作,领航者特意加了一个中型环舱。

    领航者还是第一次制造中型模拟重力环舱,虽然小型环舱已经有成功的例子了,但是这个中型环舱上来,还是带了一定的试验形式。

    实验结果:良好!

    这个中型环舱就是太空工程师的生活区域,休息、餐厅、锻炼、娱乐、洗漱等等,都在这里,它可以提供0.52g的模拟重力,还算不错。

    它最多可以住进50人。

    这个数量怎么说呢,对于工业区来说属实有点多,本来国际空间站的地方也不小,但它的常驻基本也是三个人,只有在交接的时候才会有六七个人这样子。

    之所以搞这么少的人,一是因为要考虑消耗,人多了物资的消耗肯定快,那时候也没有能力一个星期往空间站送一趟物资。

    太贵了,玩不起。

    二就是要考虑宇航员的精神状态。

    国际空间站看起来不小,其实大多数都是不能住人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和固定它们的桁架,能住人的空间也只有那几节加压舱室。

    看起来三四米的直径,但是因为要加装很多实验设备和护甲,所以里边的活动空间是很窄小的,三个人正好,人多了肯定挤。

    本来太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就大,如果宇航员还因为拥挤的情况影响到精神状态,然后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那可就糟糕了。

    天庭的工业区敢这么玩,就是因为它的加压空间是实打实的大,并且各方面的技术都先进。

    工业区都是十几米的模块直径,维修舱空间那叫一个大,几十个人在里边翻跟头都可以谁也不碰谁。

    就是往里边装了需要维修的卫星,连装三颗,工程师们依然可以轻松的围着它们进行自己的工作。

    制造中心的直径比维修舱还大,但是它里边可不是空荡的,因为要分类、熔炼、制造和储存一些东西,所以它里边是搞了分舱的。

    不过十几米的直径也够折腾了,有需要的地方自然大点,不需要装设备的地方单单过道也有两米高,宇航员穿着电磁鞋“哐哐哐”的走在里边丝毫不显拥挤。

    尤其是中型环舱,这是宇航员休息的法宝,0.5g模拟的重力自然赶不上地球的重力,但在太空里已经很好了。

    而且0.5g不会像月球和火星重力那么飘,也不会像地球重力那么重,除了平时要比在地球上多锻炼一会,减少钙质和肌肉的流失,好像比地球重力还好。

    压迫感不强,也不容易被重力压完了腰。

    又因为轨道穿梭机的出现,一天往空间站运送一次补给都没事。

    更别说实际算下来,差不多一周运送一次补给就够了,所以人多就不怕了。

    哪怕稍微贵一点,但是制造中心、维修舱和燃料加注站也能成倍的把这些钱赚回来了,它们运转起来产生的效益,那可是相当惊人的。

    现在三十个人就代表没到达居住极限,模拟重力舱还能装二十个人,而这二十个人是为大型模拟重力环舱准备的。

    大型的重力环舱就没办法一体成型的运上去了,哪怕使用移山号也不行,所以就需要在太空里进行一些工程不算太难的建设。

    商业区的两个环舱会先对接到工业区,因为三大模块目前不对接,那么干活的工程师当然也要生活在工业区了,但是原先的三十名工程师都有各自的工作要做,根本不能去忙大型环舱的事。

    那么再加二十人,这问题就解决了。

    根据领航者的任务流程,好像一个月之后就要开始进行这个任务了。

    只是领航者的计划看看就的了,因为它肯定会提前的,这是众人的一致观感。

    外界在等着这一波,所以经常会不自觉得望一望天空,想一想天庭空间站真正建成的那一天到底会是怎么样的精彩场面。

    是不是真的可以肉眼就看到,连长焦相机都不用。

    那场面,肯定会对很多人产生新的启迪。

    而领航者呢,他们现在可没着急大型环舱的计划,而是在忙另一艘前所未有的航天设备。

    它的各模块都造好了,就等发射升空进行拼装了。

    只要拼装完成,它就可以成为一艘跨时代意义的飞船!

    ps:推书,一会上架哦,《诸天兼职成神》

第三百九十一章 寂静的新探火窗口期

    人类登陆火星的愿望可不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而是很早就出现了。

    事实上人类一直对火星充满好奇,从人类最早用肉眼发现这颗红色星球的时候就盼望着能登上看看了。

    那时候它还是天上的神仙、神灵和祖先的居所,后来随着各种观测设备的出现,人们对它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同时对它的好奇心也有增无减。

    在几十年前,人们已经不再幻想登陆火星的事了,而是开始设想和制定一些可行的科学登陆计划。

    比如研发超大型火箭,一次性把登陆人员和设备送过去。

    或者小一点的火箭,分批次把设备和人运过去。

    还有在地球轨道像组装空间站一样组装一艘巨大的飞船,连人带货一块送过去。

    核火箭也不能少,它可以在路上一直喷射,不仅可以让飞船的速度更快,还能减少必须携带的大量化学燃料,那玩意只是徒增无用的质量。

    比靠谱计划走的更远的是科幻作品,在科幻作品里,人们已经在幻想生活在火星是什么样子了。

    只不过从计划开始制定,到目前为止,眼看着一个个的计划日期被超过,仍未见任何宇航员登上火星。

    是什么导致人类迟迟没能登上火星?

    在计划提出之初,许多人认为是技术限制了人类。

    比如火星环境与地球环境相差甚远,若想登陆火星,需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缺水、缺氧、高温、严寒等,运气不好的话还可能遇上沙尘暴天气。

    火星上的沙尘暴很少,一年只有两次,一次11一个火星月,一次330火星日。

    嗯,也就是火星上的沙尘暴一次刮半年,火星一年六百多天。

    咳咳,这其实有些夸张,但也表明火星上的沙尘暴非常厉害。

    持续半年的沙尘暴没有,但是持续几个月,并且遮盖半个火星,甚至席卷整个火星的沙尘暴都有。

    所以登陆火星无疑是困难且危险的。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的科技实力已经大大提升。

    人类完全能制造封闭的太空舱以保障宇航员的安全,缺水也可以从地球运水,缺氧也可以自备氧气瓶,更别说只要找到储量丰富的火星冰矿,这些都可以就地解决。

    而对于变幻莫测的沙尘暴天气,科学家们也可以通过火星探测器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与预测,可以说技术层面几乎没有困难。

    对此,美瑞肯航天方面的专家就表示过:“在这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里,人们提出了无数设想,但这一切并没有实现。坦白地说? 限制人类登陆火星的并不是技术? 而是……政治因素。”

    “人类什么时候能登上火星?技术人员并不能做主。”

    政治问题向来更加复杂? 也更难解决? 解决了这个问题? 就相当于实现了世界和平,所以就目前来看? 这玩意无解。

    不过现在嘛,登陆火星已经不只是人类内部的事了? 它涉及到了外部因素,那肯定就不能再用人类自己的标准行进判断了。

    首先? 因为火星上有了外星人,人类登陆火星的计划已经势在必行了? 你不想登陆都不行。

    这比当年的太空竞赛都有政治正确性和紧迫性。

    这下,政治方面的事解决了。

    再就是技术的问题。

    其实技术没问题? 肯定能到,但没问题归没问题,它还涉及到一个技术高低的……分层体验。

    技术低? 你花个几千亿、上万亿美元就可以了,肯定可以把宇航员送到火星。

    技术高了呢? 你就可以少点的钱,几百亿,甚至几十亿就可以了。

    随着一个技术狂人的出现,也就是马一龙和他的太空叉,他最初的宣言就是载人登陆火星,并且建立火星城市,还说自己要死在火星上,又带起了一波载人登陆火星的热潮。

    至于几个月从地球飞到火星的飞行时间,那根本就不是事。

    反正至少在一些网友看起来不是事,他们喊着“不回来都行”、“我也要死在火星”、“单程票我也接受”、“去一回火星怎么也值了”等等口号,激动的等着载人登火任务的执行。

    当然,这只是网友的一厢情愿,航天公司和机构不可能选他们去火星,也轮不到他们。

    登陆火星,尤其是首次载人登陆火星,那是一项非常严谨的事情,再怎么激进的人也不会让网友去。

    虽然人类还没有登陆过火星,但是地面上一些相关的实验却进行了不少,尤其是关于狭小空间、多人小组、长时间生存类的实验。

    基本上就是模拟长期生存在飞船里和火星基地里的实验,考验人的耐性,看看人类在长时间的狭小空间里生存会发生什么样的事。

    天夏的一名宇航员就参加过这类的实验。

    两年前的现在,正是“人类火星舰队”出发的日子,也就是三个国家的三枚无人火星探测器依次发射的日子。

    整整两年过去了,也就是说再过两个月左右,又是一个新的火星探测窗口期。

    因为有了外星人的原因,随着火星探测窗口期的临近,人们又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火星上。

    哪怕天夏那边一直在整活,天庭空间站的建设一直没有停止,它也将成为人类世界第一个在地面上肉眼可见的空间站,人们会时不时的抬头观望一下,但是随着时间临近,人们的关注度也在一点一点的向火星转移。

    并且人们发现今年的各航天大国有点奇怪,上一次“人类火星舰队”发射期间,很多国家可是公布了自己的火星探测计划和后期计划的。

    欧罗巴的火星探测器上次不是鸽了嘛,说要这次发射的,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消息,不知道怎么了。

    也有国家原定这次窗口发射绕火探测器的,现在也没声音了。

    不过这些都不是人们关心的,人们真正想看的就天夏和美瑞肯。

    在对火星、对外星人得计划上,估计也只有这两个国家有能力做些什么了。

    他们现在是要技术有技术,要资金有资金,要军事实力有军事实力,并且还是默认的人类领头羊国家,他们不出头谁出头?

第三百九十二章 美瑞肯最新火星计划

    美瑞肯一直在宣传方面很下功夫,所以人们也知道它的后期火星计划。

    上一次火星窗口送了核电池的火星车和火星小飞机,按照计划,这次好像要发射回收装置了,美瑞肯也要把火星土壤运回来。

    可是现在同样一点消息也没有。

    就更别说跟火星上的外星人有关的信息了。

    还有太空叉的星舰火箭,它已经被造了出来,并且还正式飞过了,按理说应该考虑载人登陆火星的事了。

    马一龙可是狂热的登火爱好者,心心念念的星舰火箭造了出来,他不可能不搞事。

    哪怕还没准备好,蹭热点搞个发布会也行啊,按照马一龙之前的性格,这种热点肯定是要蹭的,现在竟然也没消息了。

    奇怪。

    天夏官方航天局好像近期没有后续的火星任务了,采样返回之类的计划要往后挪几年,它现在的重点是天庭空间站和月球基地。

    它同样对火星的外星人“视而不见”。

    而天夏那边的领航者航天公司,之前他们搞了一个大新闻,32吨的无人探测飞船飞往了火星,即有接触外星人的豪情壮志,也有当次就运回火星土壤和岩石的周密计划。

    但是这些豪情壮志都被外星人给搞砸了,不仅袭击了领航者的大型无人飞机,还把大型无人火星车跟降落器破坏了,让领航者一个目标都没完成。

    上次都过了火星探测窗口期了,领航者愣是靠着先进的太空推进系统一个多月飞到了火星轨道,这次赶上了探火窗口期,他们难道没什么表示吗?

    难道就不想把场子找回来吗?

    是的,不想。

    到目前为止,领航者没有任何表示,也没听说有什么火星探测任务。

    这不合理啊!

    领航者是那种甘愿吃亏的人吗?

    显然也不是!

    要是怕外星人的星际舰队轰炸地球,可是哪怕官方宇航局不公布相关信息,但地球上还是有很多私人天文台的,他们可是把地球周围看了个遍,丝毫没有发现外星人舰队的身影。

    所以理论上,人类目前要对付的只有火星上的四名外星人,这有什么困难的吗?

    他们连飞船都坠毁了,那些外星人的身影也就人类的大腿高,一副弱鸡的模样,人类派几个宇航员上去就能把它们抓回来。

    嗯,这也是网友们想的。

    反正不管怎么说吧,网友们都感觉这次探测火星窗口期很奇怪,民间的动静很多,比如之前说的那些私人天文台,还有一些私人的公众号、媒体之类的,都在说火星和火星上的外星人问题,但是各大官方却一点消息也没有。

    嗯? 没有火星的信息? 基本上都是一些地球轨道和月球的信息。

    人们也问过各大航天机构,只不过没有得到想要的信息。

    可越是这样? 人们就越是奇怪? 因为这妥妥的就是反常啊。

    “我感觉他们背后肯定在搞大活,因为现在的情况明显不正常。”

    “我也这么觉得,就像一个匪徒到了你家门口? 哪怕你不出来跟他对峙? 也应该在窗口注视着他? 防止他做坏事,哪有蒙头睡觉大觉的道理?”

    “对,就是这样嘛? 现在的情况明显不正常? 我可不信人类这边不做什么准备!”

    “说天夏没准我会信? 我甚至还信它对外星人抱有很大的幻想,认为外星人是懂礼义廉耻的? 说不定还等着跟外星人友好交往呢? 但是要说美瑞肯也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那我是不信的? 因为纵观历史? 它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准备打仗,没别的。”

    “说的不错,虽然有些许的偏颇吧,但基本在点上,我也感觉至少美瑞肯在准备对付那些火星上的外星人,说不定现在就在准备火星登陆的设备。”

    “我感觉天夏应该也没闲着,它不是有句古话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吗?我可不相信它是什么傻白甜,任何防御措施都不做,就纯等着跟外星人做朋友。”

    “作为地球上两个最厉害的国家,我认为他们有保护人类的义务,所以有计划就应该公开,现在什么消息都瞒着是对不起所有人类的。”

    “好家伙,人家对自己的国民负责就不错了,还对不起所有人类,我特么直接好家伙!”

    人们的讨论很激烈,线上有,线下也有,进了八月份,距离九月中旬加整个十月份的窗口期越来越近了,美瑞肯就先绷不住了。

    美瑞肯宣布了自己的载人登陆火星计划!

    很多人一看,好家伙,果然让我猜对了,人类不可能对火星上的外星人无动于衷。

    还有一些人更嗨,美瑞肯果然是人类灯塔,保护人类的事始终走在最前列。

    也有人直接声称美瑞肯在隐瞒事实,要求所有的情报都公开,但是更多的人已经不关注这一块了,他们在详细的了解美瑞肯的载人登火计划。

    果然,用上了星舰火箭,因为美瑞肯航天局官方的登火计划太靠后,很多项目都还没有进行。

    但是这次跟马一龙公布的登火计划也不太一样,仔细一看,应该是官方计划和马一龙的计划做了结合。

    本来马一龙的计划是星舰火箭携带货物和宇航员进入地球轨道,然后在轨道上进行几次燃料加注,最后直飞火星。

    在太空飞行半年左右到达火星,然后整个“星舰”降落在火星上。

    他的计划是这样,但是他这个计划是有瑕疵的,那就是星舰只能降落,不能立刻起飞,它需要在火星上制取燃料,拥有足够的燃料之后才能起飞。

    跟领航者的奔月号飞船差不多,但是它比奔月号飞船大多了,也重多了,加上火星上有大气层,环境比月球复杂很多,以至于起飞条件也更严苛。

    奔月号有月球基地的协助,有明确的燃料来源,可以轻易的起飞,“星舰”就不行了。

    本来星舰不会第一次飞火星就载人,它也需要先往火星运一些设备,等找到水和甲烷之后,可以获得氧化剂和甲烷燃料之后才会发射载人“星舰”。

    但现在美瑞肯等不及了,让星舰第一次飞火星就载人。

    所以他们搞了一个结合计划,那就是把美瑞肯登火计划里的火星登陆舱装到星舰上。

    前边已经说了,美瑞肯有登火的计划,只不过整体进度比较慢,可是整体慢,有些子项目是很快的。

    其实美瑞肯登火的项目执行时间也是一拖再拖,但是因为有些项目进展顺利,所以早早的就造了出来。

    因为发射不了,所以就只能保存起来,这其中就包括一架火星登陆舱。

    所以现在的计划是,“星舰”先进入地球轨道,然后接受燃料加注,之后发射火星登陆舱,在轨道上进行对接。

    星舰得鼻锥会先脱离开一段距离,让登陆舱对接在星舰的脑袋上,然后鼻锥再像帽子一样戴在登陆舱上。

    他们是把鼻锥当成了一面盾牌,它可以在星舰怼着火星登陆舱飞行时候抵挡一些宇宙微尘对登陆舱的撞击。

    因为这次是为了保护地球,保护人类,所以这次的宇航员全都来自美瑞肯军队,一共有六个人,一名职业科学家都没有,都是类似第一批宇航员的性质。

    其中两名太空军,一名空军,一名陆军,一名海军,一名海军陆战队。

    性别是四男两女。

    而且为了保护地球,保护人类,他们还携带了武器。

    美瑞肯再次声称,这是为了保护地球,保护人类!

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超:让他们先飞一会

    “这个新方案我是没想到的,星舰前端顶一个火星登陆舱,这玩意……也不配套啊!”

    “确实,太空叉的‘星舰’像是未来的科技,而这个官方的火星登陆器看起来像几十年前的复古科技,这两个玩意组装在一块像是一辆马车跟一辆兰博基尼跑车的结合。”

    “没办法,这次载人登火的时间太赶了,偏偏两个登火项目都没准备好,那就只能进行一个结合了,要不然下次登火的时机得推到两年之后。”

    “说到底还是人类的航天科技水平不行,只能就这火星窗口期进行地火星际距离之间的转移。”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领航者了。

    就一般人的感官来说,领航者已经是地球航天领域的领头羊了,它的技术当然是最先进的,每当别人说到“人类的航天科技不行”的时候,总要把领航者拿出来说一说。

    如果连领航者的技术都得不到认可的话,那人类的航天科技就是真的……不怎么样了。

    “哎,说到地球到火星之间的星际飞行,之前领航者不是有个无人飞船吗?它上边那个离子推进器不能用在星舰上吗?那个多好,都不用带多少燃料的,持续飞行时间长,加速时间也长。”

    “那个是天夏的,怎么可能装在美瑞肯的航天设备上,虽然上次‘破冰了’,但是他们的关系还没好到互用航天设备吧,而且星舰研究了多少年才成,怎么可能临时换发动机?”

    “对呀,这跟汽车换发动机可不一样,汽车换个小点的发动机也能走,航天器的发动机可是重中之重,甚至整个航天器都是围绕着发动机展开的,大部分零件都为了配合现有的发动机存在,突然换个发动机,可能连飞都飞不了。”

    “既然说到领航者了,它真的对这次火星窗口没什么表示吗?”

    “怎么可能没有表示,美瑞肯这个登火计划怎么来的,就是突然蹦出来的,领航者跟天夏那边肯定也在搞这个,过两天肯定就公布自己的计划了!”

    “我也这么觉得,美瑞肯这次的计划证明了一些网友的猜测,他们就是隐瞒了很多东西,比如这次私下进行登火任务,等临近了实在藏不住才公开,天夏那边肯定也差不多。”

    没办法,美瑞肯开了一个“好头”,其他国家再怎么装,人们也不信了? 一致的认为所有国家都有隐藏的航天大项目。

    连那些真没有航天大项目的国家也包括的进去。

    现在人们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不管有没有? 先认为有再说。

    美瑞肯这边公布了计划之后就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星舰火箭开始被推出厂房? 准备在发射架上组装。

    这艘星舰火箭跟之前的星舰火箭不一样? 虽然它们都是“星舰”,但其实它们分成了好几个版本。

    目前有地球轨道货运的、地球轨道载人的、登月的、登火的和运油的? 至于之后还会不会产生其他奇奇怪怪的分支火箭? 那就不知道了。

    而且除了地球轨道货运的,其他版本都验证或试验中,还没有正式服役。

    就连现在这枚登火用的“星舰”也是才制造出来不久,只进行过一些测试? 它这次推出来不是直接就飞火星了,毕竟是新飞行器,并且还是要执行非常重要的任务? 所以它会先空载围着地球轨道转几圈。

    毕竟是要飞火星的,其他的测试该省就省了,直面太空的测试还是要做的。

    这也算是复用火箭的好处之一了? 执行重要任务之前可以进行一次“实地”测试。

    回收复用的火箭不像那些不回收的火箭,不回收的火箭试飞只能证明该型号火箭没什么大问题,但不能保证每一枚火箭都没问题,因为理论上,不回收的每一枚火箭都是没经过测试的全新火箭。

    这次测试是不载人的? 但是人们依然对那六名宇航员感到好奇。

    各国的第一批宇航员基本上都来自军队? 而且职业多是“飞行员”,因为他们非常遵守纪律,十分注意保守秘密,而且本来就熟悉飞行,训练成最初的宇航员很合适。

    但是等载人航天技术发展之后,载人航天也不再是纯粹的政治任务,科学家、工程师之类的专业人员就开始成为宇航员,并且占比越来越多。

    这次美瑞肯把任务宇航员直接整到了“复古配置”,而且比复古的配置还复杂,这也是没谁了。

    海、陆、空、海军陆战,以及太空军,六名宇航员,涉及五个军种。

    要不是太空军跟航天有关占了两个名额,说不定它还能匀出一个人,然后再塞个其他领域的军人。

    美如肯就是这样,一贯的做到了“公平!公平!还是踏马的……公平!”

    原来,就算从海军里选宇航员,那也是从海军飞行员里选择,但这次海军就真是个海军。

    除了两名太空军和那名空军跟飞行有关之外,其余三名军人都是纯粹的战斗职业,特别精通枪械和作战方法。

    再加上他们携带的武器,很多人都认为他们足够把火星上的外星人打成渣渣了。

    一部分人没有对美瑞肯登陆火星携带武器的事表现出异议,甚至还感觉他们带少了,他们应该把坦克带上火星的,直接把外星人轰成渣。

    外星人什么的,就应该被毁灭。

    但是另一部分人就不这么认为了,他们对此的异议非常大,认为美瑞肯这是要把地球上的事带到火星。

    什么事?

    当然是美瑞肯见谁就打谁、见谁抢谁的烂事,而且此举肯定会引来战争,引来灾祸。

    跟外星人,应该好好交流一下,哪怕是先礼后兵呢。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些人的质疑和异议根本就影响不到美瑞肯的火星之旅。

    时间在飞速推进,他们的测试也在快速进行,很快就临近了他们出发去火星的日子。

    当他们把测试好的登火星舰再次发射到太空之后,美瑞肯宇航局内部却出现了分歧。

    一边是要用好几枚星舰,把燃料从地球送到轨道上,一点一点的加注给登火星舰。

    注意,这是消耗几千吨的燃料运送一百多吨的加注燃料。

    而且他们还打算飞一个时间比较快奔火轨道,所以就需要把登火星舰的燃料加满,这样让推进器多喷射一段时间进行加速,就可以在四个月左右达到火星轨道了。

    不同于“笨拙”的这一边,另一边则是有个好主意。

    美瑞肯宇航局不是跟天夏航天局有破冰意向了嘛,何不让对方牵头,跟领航者做一笔生意呢?

    在轨道上进行燃料加注,还有比天庭空间站的燃料补给站更合适的地方吗?

    这些燃料来自月球,氢氧燃料的制取成本跟地球上差不多,甲烷的制取要稍微那麻烦一点,毕竟在月球上获得碳元素比获得冰块麻烦,成本会偏高,但是算上运输成本,那还是比直接从地球上运输便宜很多。

    如果登火星舰可以直接用上这里边的燃料,不仅可以减少燃料加注时间,减少加注次数,同时也减少风险,还能大大的降低成本,划算的不得了。

    唯二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美瑞肯愿意不愿意在对方那里进行燃料加注,以及对方愿不愿意让星舰火箭使用轨道补给站的燃料。

    第一是有损于美瑞肯的一些脸面,第二是对方不一定想跟美瑞肯合作。

    经过他们内部的激烈讨论,他们的意见是……先问问。

    不过技术人员对官员们表示:“你们别动,这次我们来。”

    很快,天夏航天局这边见美瑞肯宇航局这边主动联系,并且负责联系的没有纯政治类官员,而是宇航局的高层技术人员,并且姿态放得稍稍比较低,一副技术交流的模样,就履行职责的通知了领航者方面。

    对此,唐超没啥意见,大方的说:“可以,正常交钱就行,我们既然开了燃料补给站,那就没有不卖燃料的的道理。”

    一听这个,各方反应都不同。

    外人不知道领航者的计划,天夏航天局高层可是知道的,因为他们也参加了领航者的新计划。

    登火窗口期,当然要有火星相关的项目了。

    跟美瑞肯一样,天夏和领航者也合作了载人登陆火星的任务。

    毕竟不管是单纯的登陆火星,还是冲着在火星的外星人,天夏都要派人去一趟火星。

    最好还要赶在美瑞肯前边。

    只不过跟美瑞肯那边的合作不一样,天夏这边的登火任务完全由领航者主导,天夏只需要出四名宇航员就可以了。

    不管是登火宇航员,还是军人,或者科研人员,不限制,反正只要出四名宇航员。

    其他的,领航者都包圆了。

    并且对项目的大部分信息,领航者还是保密的。

    但是保证了绝对比美瑞肯那边先到火星。

    本来美瑞肯那边的登火飞船都要发射了,领航者航天这边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天夏方面已经很着急了,现在美瑞肯要用燃料补给站的燃料领航者都同意了,天夏就更急了。

    对此,唐超依然淡定。

    “放心吧,先让他们飞一会!”

    “哪怕让他们先飞一个月,我们依然会比他们提前到达火星!”

    如果是领航者公司这么说,天夏方面肯定是不会认同的,但是唐超这么说,天夏方面马上就同意了。

    于是安安心心的回去做准备,保证四名宇航员随时可以登上飞往火星的飞船。

    美瑞肯方面,官员们很惊奇,这次没有他们的参加,跟天夏、跟领航者的合作竟然这么快就达成了。

    真是神奇。

    宇航局的科学家们啥也不想说,也不想让他们多掺和,就催着他们赶紧按照计划执行燃料加注任务。

    燃料加注的时候登火星舰和火星登陆舱已经对接了,六名宇航员把星舰开到加注站旁边之后就进入火星登陆舱待着了。

    避免出现意外。

    这次的合作很有限,只是正常的购买燃料而已,所以双方都不合适去对方的航天设施上。

    星舰上搭载了武器,而且宇航员全是美瑞肯军人,天夏和领航者方面肯定不会让他们登陆天庭空间站。

    而星舰上有美瑞肯和太空叉的各种秘密,所以他们也不想让天夏和领航者的宇航员进入星舰。

    于是问好就在通讯频道里进行了,见面就不必了。

    在星舰停泊好之后,燃料补给站伸出几条机械臂对星舰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固定,一名燃料加注人员就“驾驶”着输油口,带着燃料输送管飞向了星舰的推进器。

    星舰的轨道补给口在推进器附近,就相当于在屁股上,它使用运油版星舰进行燃料补给的时候就是星舰的屁股对接上另一艘星舰的屁股,然后把输油管插进受油管。

    这个姿势怎么说呢,很像……那什么。

    啊,不过不管怎么说吧,能进行燃料补给就行。

    在补给燃料的时候,六名宇航员都在火星登陆舱里,一旦发生什么意外,火星登陆舱马上就可以跟星舰分离,然后等待救援。

    虽然宇航员们被要求在座位上坐好,系好安全带不要动,但是不妨碍他们通过舷窗近距离观察天庭空间站的工业区。

    就算舷窗看不全,他们也可以操控外部摄像头进行查看。

    “这个工业区的规模还真是大,感觉比国际空间站还大好几倍。”

    “其实它太阳能电池阵列翼展120米,舱体长度100米,跟国际空间站的长110米,宽80米差不了太多,但是它的舱体直径太大了,普遍十几米,比直径9米的星舰还要粗,所以才感觉很大。”

    “确实,直径9米,长50米的星舰停靠舱体直径只有3、4米的国际空间站,那绝对算巨无霸了,但是停在工业区旁边,对比之下竟然这么瘦小。”

    “只是大还没什么,你们看那个不断旋转的模拟重力舱,我羡慕的是那个东西,如果星舰上也装了那个,我们这一路可就好受很多了,甚至可以有点享受。”

    如果四个来自传统军种的宇航员思想还比较偏向正规宇航员的话,那么两名专职的太空军宇航员就跟他们不一样了。

    “羡慕又怎么样,我们又不能抢过来,虽然我们携带了武器,但这里毕竟不是地球法律管不着得火星,对方又是天夏,我们不能轻举妄动。”

    “哼,天夏现在还没有动静,看来确实没有火星登陆任务了,所以只要我们这次去火星抓住外星人,然后获得外星技术,那么地球,乃至整个太阳系,都会属于美瑞肯!”

    能被选中,成为执行火星任务的宇航员,六个人没有一个是傻子,只不过所有人都知道,目前的情况,天夏和美瑞肯不可能在地球上有什么争端,所以四个传统军种就无所谓,可以用正常宇航员的眼光来看待天庭空间站。

    可是太空军不一样,很多人就认定了,太空会成为全新的战场,太空军就是为此而生的。

    太空军内部也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轨道穿梭机、移山号火箭、天庭空间站、月球基地等之类的东西,不管在别人眼中是什么,在美瑞肯太空军眼中统统是军事设施!

    而且是随时会攻击美瑞肯的邪恶军事设施!

    嗯,他们就是这么跟高层说的,不这么说,他们都不好要军费的。

第三百九十四章 孢子号飞船

    当进取号,或者说企业号飞离地球轨道,飞向火星的时候,虽然它带走了六名宇航员,但是却带不走地球人的热情。

    是的,当美瑞肯方面公布这艘火星飞船的名字时,不少人还欢呼了呢。

    “进取号”或者“企业号”,英文名字翻译过来都差不多,随着美瑞肯科幻影视作品的席卷全球,它的名声也越来越旺。

    毕竟在很多作品里,它都是主角船,是最强大的战舰名号。

    正好有一个系列的科幻电影主角船就是这个名字,主角们开着它怼外星人,从头怼到尾,那这次火星任务给它按上这个名字的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

    【远征火星!】

    【讨伐外星人!】

    啧啧,这些话题听起来就很带感。

    虽然美瑞肯宇航局说这次是科研任务,但已经没人相信了,之前还说没有火星任务呢,现在这不是来了吗?

    现在又说科研任务,骗鬼呢?

    科研任务要全军人背景的宇航员做什么?

    而且还有不少内部人员透露,这次他们带来武器!

    那没什么好说的了,人类文明第一次对外星文明的战争,几个月之后就会打响!

    “好家伙,我特么直接好家伙!这次的任务可太带劲了,这才是大部分人喜欢看的太空任务,而不仅仅是跟外星石头较劲!”

    “就是,谁要看科学家在火星上采石头、挖泥土啊,我们要看星际战争!”

    “你们怕不是傻了,天天就知道‘打仗’,人类文明跟外星文明开不开战是你们说了算的吗?你们自己怎么不上战场?”

    “我觉得还是不要轻易开战的好,现在看起来那几名外星人没有什么外援,但谁知道他们的舰队是不是正在向太阳系前进,人类怎么也要给自己留点回旋余地吧?”

    “人类有个屁的回旋余地,人类现在只在月球上开了一个小基地,等外星人的舰队来了我们哪也去不了,不趁现在把那四名外星人抓起来当人质,顺便把他们的外星科技压榨出来,我们人类靠什么抵御外星人的舰队?”

    在众人叫嚣给外星人一点厉害瞧瞧的时候,另一些人冒了出来? 而这里边就以小阿姆斯特朗为首。

    作为当初向外界透露外星人信息? 撕开美瑞肯政府遮光布的“揭露者”,小阿姆斯特朗逃到了毛子那边,虽然被美瑞肯封杀? 但他的名声却越来越大。

    尤其是外星人领域。

    现在他已经不单单是“揭露者”了? 身为美瑞肯人? 他玩身份政治玩的相当厉害,他现在已经加入了“爱x人士”的队伍? 并且带领着“外星人爱好者”团体入队? 拿到了一个相当高的位置。

    加上现在外星人话题被重新带了起来? 他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加。

    他一发话? 很多粉丝就叫嚣了起来。

    “不要直接攻击那四名外星人吧?他们流落在太阳系已经很可怜了,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对他们,我们应该跟他们做朋友,然后交换技术? 这样才是和谐的星际关系。”

    “就是,火星本来就不是我们人类的,火星是外星人的家园? 我们去那里是打扰!”

    “外星人又没有伤害人类? 它们是最爱好和平的种族? 人类的探测设备直接冲到了人家家里,不被打下来才奇怪呢,毕竟地球上其他国家的飞机也不能在另一个国家随便飞。”

    “没错,人类果然是一个令人作呕的种族,我盼望外星人赶紧过来,只有外星世界才是自由的? 我要去真正的自由世界。”

    巴拉巴拉,世界上从来都不会缺少“对家”,有这样想法的人,就有另外想法的人,并且想法还是对立的。

    那些人看到这样的发言,当然要在第一时间怼回去。

    “好家伙,竟然是‘爱外星人士’,你们应该跟你们的同行学学,去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航线上把企业号拦下来。”

    “其实我也赞成对外星人用强,但是我为什么感觉美瑞肯会把这次任务搞得一团糟呢?”

    “你的感觉没有错,因为科幻电影里都是这么演的,首次地外文明接触都会很失败,要死一些人之后主角团队才会出来拯救世界。”

    “搞砸的事不是已经有了吗?而且是天夏的领航者搞砸的,跟美瑞肯有什么关系?”

    “对呀,美瑞肯是被欺负的那一方,它的火星车被抢了,而领航者的直升机主动去招惹外星人,即让外星人抢了,损失了科研设备,又破坏了人类与外星人潜在的友好关系,它才是那个把事情搞砸的角色。”

    “我也这么觉得,要不然这次领航者怎么不敢派飞船去火星呢?显然是怕了!”

    “虽然领航者这次没有派飞船去火星,我对此感觉有点奇怪,但是领航者也没得罪你们吧,你们说什么呢?”

    “之前不是还坚信他们都在隐藏任务吗?怎么现在就证据凿凿的说领航者没准备任务了?”

    企业号火星飞船的远航引起的讨论不止这些,另外还有这次进行的轨道燃料加注。

    随着天庭空间站工业区的建造完毕,工蜂飞船和奔月飞船就开始忙碌,一边忙着消耗燃料,另一边忙着输送燃料。

    工业区的那几个大罐子,奔月飞船好不容易才灌满的,毕竟它的载货能力也不咋样,它只是一艘技术一般的通用飞船。

    虽然这个“一般技术”其他国家都没有,但……确实一般。

    燃料罐被装满之后,两艘工蜂飞船和给维修补充的那一点点,根本就是“洒洒水啦~”

    基本上用不了多少。

    对“企业号星舰”的这次燃料加注才是一次功率全开的加注,是对燃料加注站的一次考验,这次加注成功也是对燃料加注站的一次肯定。

    证明它确实有能力给大型航天飞行器加注燃料。

    并且美瑞肯这次选择加注站补充燃料,而不是自己从地面发射,一次次的自己补充,也说明加注站的费用比较便宜。

    最重要的是,如果加注站可以正常运转,那么之后想进行深空探测的航天机构就可以选用新方案了。

    不用把设备连带燃料一块运上来,只需要运上来一个空空的设备,燃料可以在加注站进行补充。

    “空壳设备”的重量就轻多了,也就不再需要大型火箭,成本和难度绝对唰唰的下降。

    对后发的航天机构和公司非常友好。

    就好比,飞机在建设完善的机场里降落难度比较小,直接降落在野地里难度太大了。

    轨道燃料补给站可以正常使用,并且还有客户验证过了,还是天夏和美瑞肯这种关系的客户,足以证明它的可靠性,但它的影响力还是比不上飞往火星的载人飞船。

    很多人还是感觉白期待了,感觉领航者还是发展时日比较少,比不上技术积累雄厚的美瑞肯。

    虽然有些技术很出挑,但是在这种关键时刻依然拉胯。

    可惜。

    普通网友可不会考虑深层含义,看个表面就感觉自己了解整个世界了。

    领航者也不是故意打脸哦,它只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在进行,有些人正好撞了上去。

    而且领航者还要履行对天夏官方的承诺,也就是“哪怕让美瑞肯先飞一个月,领航者的飞船照样可以先到火星”。

    于是在吵吵闹闹的第二天,领航者就开始了新的航天发射任务。

    还是移山号火箭挑大梁,还是没有提前公布载荷是什么,到最后货仓打开,又是一个收缩状态的旋转模拟重力舱。

    众人:“???”

    这种既视感……

    时间倒流了?

    不可能啊?

    “咦,领航者航天这是要干什么?是咱们群体穿越回过去了?”

    “不可能,时间没变,而且由移山号火箭运上去的那个中型旋转模拟重力舱不是在工业区转着吗?企业号飞船加注燃料的时候还拍到了。”

    “对呀,难道天庭空间站的方案又改了?又要加一个模拟重力旋转舱?”

    “又改了?其实多一个模拟重力舱也不错,模拟重力舱多了,体验价格应该就降低了,说不定我也可以花钱去体验一下。”

    第一天,就在这种讨论中过去了,领航者也没有任何表示,只是回收了移山号火箭,然后进行检查,准备下一次发射。

    这个期间内,新发射上来的模拟舱没有任何动作,也不展开,也不跟任何航天设施对接,就跟天庭空间站的工业区相距几千米那么悬停着。

    一般人还真不敢在太空这么玩,除了飞船或送上来的模块对接时会靠这么近,然后对接上,平时谁会让一个大家伙在几千米外伴飞呢?

    虽说两者之间的距离是“静止”的,但万一呢?

    万一出个意外,突然要发生撞击,几千米的太空距离还真不好躲。

    在外太空,几千米就跟“紧挨着”没什么区别。

    领航者就敢这么玩。

    只有在对自己的设备有绝对的信心,并且对周围环境有绝对掌控力的时候才敢这么玩。

    随后,事情愈发的魔幻了。

    不仅移山号火箭出动了,连半退休的远航号火箭也出动了。

    一节一节的太空舱段被运了上来,然后跟中型模拟重力旋转舱对接。

    有移山号运载器和远航号火箭的对比,可以看出这些舱室都非常的巨大。

    移山号运载器运送的舱体直径都超过了10米,远航号火箭运载的舱室直径也得有7米左右。

    看模样……好像是一个精简版的“天庭空间站”啊。

    有模拟重力环舱,对接在环舱两边的舱室都在一条直线轴上,后来又加了一个有多个对接口的节点舱,以及好几枚大罐子。

    节点舱空闲的四个对接口,分别对接上了两艘登陆飞船和两艘登陆生活舱。

    这四个东西都带着引擎口喷,所以肯定跟降落或登陆有关。

    人们找了一些可以做参考的东西,发现跟月球基地的生活舱和登月船差不多对上了。

    再看看这个精简版的“天庭”……

    “懂了!这是月球空间站!”

    “对,我也是这么想的,你看看这旋转舱,看看这些舱室,肯定是实验舱,还有停泊口,以及停泊口上的生活舱与登陆船,肯定是新版的月球生存舱和登月船,最后的那些大罐子,那是燃料补给站,这妥妥的精简版天庭空间站啊!天夏和领航者肯定是要扩建月球基地了,顺便完善月球空间站。”

    “嗯,天夏已经在月球轨道有几个小空间站舱室了,堪称在月球轨道上的精简天宫,现在大空间站出来了,它要和精简天宫组成精简天庭,跟之前的天夏空间站组合模式一模一样!”

    “等等,为什么他们要在地球轨道上组建月球空间站呢?他们要用什么东西把它运到月球轨道上?”

    “那还用说,当然是用推进器了,只要装上推进器它就可以自己飞到月球轨道,燃料补给站给自己补给燃料一样可以啊,领航者还真是一个小机灵鬼~”

    果然,之后领航者就送上来一个大推进器,对接到了“空间站”的“最后边”。

    “这……装上推进器,这个推进器与主体的大小对比,这不就变成飞船了吗?”

    “……?”

    对呀,这不就变飞船了吗?

    众人再看现在的“空间站”,只见几节巨大的舱室在一条轴线上,让它形成了一个均衡对称的结构,而且因为舱室都很粗壮,所以整体看起来并孱弱,所以这玩意加速起来不会跑遍,也不会被加速度产生的重力折断某些布置不合理的舱室。

    再看那个大推进器,好像不是化学燃料推进器,而是像那个“无人火星飞船”安装的离子引擎并联放大版。

    “!!!”

    “卧槽,什么月球空间站,这特么是一艘火星飞船!是一艘行星际飞船!”

    “跟《火星救援》里的那艘科幻火星飞船差不多,只不过这艘飞船看起来更加的‘强壮’,完全不是电影里那艘‘瘦弱’的飞船能比的。”

    “那这也太科幻了吧?有了可用的离子推进器,那岂不是可以跟‘无人火星飞船’一样在两个月内飞到火星?”

    “我感觉可能一个月就到了,之前无人火星飞船是错过了窗口期,这次正好赶上窗口,不断耗费推力,抵挡一部分太阳的引力,可以飞个短一点的弧线飞到火星。”

    “怪不得我感觉燃料罐有点小和少呢,原来它不是用来支撑空间站飞到月球的,而是用来装电离工质的。”

    移山号和远航号回收之后被推回厂房,将进行一次深度的保养,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搞一些高强度发射任务了,也说明这架航天器,或者说飞船算是组装完毕了。

    领航者还没说话,已经有大佬算出了它的一些数据。

    中型模拟重力旋转舱展开之后的直径是50米,那么这艘火星飞船的长度就达到了120米左右。

    而中心轴上的几个舱室直径也达到了12米,引擎的直径更是接近20米,这玩意只能让移山号火箭运上来。

    还有搭载的火星登陆器与火星生活舱,登陆器的直径差不多7米,而生存舱的直径达到了10米。

    相当巨大的一艘飞船。

    跟已经飞走的,直径只有9米,和登陆舱结合之后的长度也还不到60米的企业号相比,它才算是一艘真正的火星飞船。

    紧接着,领航者终于说话了。

    它公布了这艘飞船的名字。

    “孢子号!”

    地球在宇宙里是那么的渺小,好像一粒微尘,而人类作为地球上的生物,那更是小如孢子。

    但不管多么巨大的生物,都源自这一颗小小的孢子。

    只要给人类时间,人类终将会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穿行于更加庞大得星空之中。

    而这艘飞船,就是微小孢子迈向星空的一步,也是人类成长的第一步。

    飞到另一颗行星上,先成为跨行星生物。

第三百九十五章 他来了!他来了!

    “我觉得……领航者航天这是在内涵美瑞肯。”

    “为什么呢?”

    “你看啊,美瑞肯的火星飞船60米长,叫企业号,典型的主角船名号,肯定被给予厚望,而领航者的火星飞船呢,120米长,叫孢子号,这大小一对比,你不感觉很有画面感吗?”

    “好家伙,有画面了。”

    “还不止呢,你看企业号飞船,一共两个模块,而且组合起来跟科幻片里的太空飞船没有任何相像之处,再看孢子号飞船,好家伙,驾驶模块、实验舱模块、模拟重力模块、离子推进器,还配备两艘登陆艇和两座生活舱,这就是一艘科幻片里的远航开拓飞船啊!”

    “那可不。”

    “没想到领航者一个月就把这艘远航飞船组装完毕了,而且我觉得它的立意很好,为人类迈出那一步。它的技术也确实到了,负责‘迈出这一步’的孢子号是一艘完整的远航开拓飞船,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并且有足够的技术负责实现,而不是东拼西凑、强行远航、对宇航员生命不负责任,还想着开战的破飞船。”

    “您说得对。”

    “等等,你为什么老捧我,咱们搁这说相声呢?”

    “你以为呢?”

    “好家伙,咱们要是真一块搭伙说相声,你一定要答应我一件事。”

    “您说什么事吧?”

    “嘿,一说这个我就兴奋,你去烫个头,我去剃个头。”

    “我去你的吧!”

    嗯,他们确实是在说相声,领航者航天的孢子号飞船刚组装完毕,就有人开始整活了,这段视频就是众多整活作品中的一个。

    不过有两个作用相同,并且还来自不同公司机构的东西,有闲情逸致的人当然要对它们进行一个对比了。

    很多时候的对比是没有明确结果的,因为会变成骂战,变成大混乱,但这次的结果不一样,领航者的赢面太大了。

    尤其是当领航者开始公布孢子号的一些信息数据,孢子号就赢的更没有悬念了。

    长120米,最宽处50米。

    这个50米的宽度可不仅仅是太阳能电池阵列展开的宽度,它是实打实的可用空间宽度,中型模拟重力旋转舱达到了这个直径,连对接了两座火星生活舱的节点舱部分也有这个宽度。

    这些大模块、大空间、大太阳能电池阵列,直接把孢子号的质量堆到了500吨。

    这500吨是它的基础质量,如果加上搭载的两架火星登陆艇和两座火星生活舱,它的质量就可以到达820吨了。

    光搭载的这四个东西就有320吨的质量,更别说孢子号中间的那节综合实验舱外边还挂着很多非加压货仓。

    这些非加压货仓可以装不少东西? 比如轨道探测器、着陆探测器、深空探测器、中继通讯卫星、天文望远镜等等。

    孢子号本身就是一艘远航开拓飞船,它去到的地方基本上都是一些人类从未触及的地方,就像这次的目标——火星。

    人类最初探测火星? 只能是从地球发射火箭? 然后消耗大量的燃料飞向火星。

    如果交给孢子号,它就可以直接飞到火星轨道? 然后释放不加压货仓里的轨道探测器和着陆探测器,从多个维度对火星进行探测。

    哪怕孢子号上的宇航员要登陆? 那也简单。

    从轨道探测器探测到的数据中选一个适合登陆的地点? 然后操控轨道探测器对预选登陆地进行重点观察? 最后再发射一枚着陆探测器? 对预选登陆地进行抵近侦察和落地侦查。

    因为不是自己从地球飞过来的,而是由孢子号运过来的? 所以它们不用携带多余的燃料和深空推进平台? 直接就是探测器本体,自然可以做到很小巧,一吨重的着陆探测器就可以搭载小火星车和小直升机着陆在火星上。

    而且轨道上有轨道探测器,很容易跟孢子号联系,所以都不用它们自主行走? 那样太慢了,宇航员们可以在飞船上几乎无延迟的遥控它们,让它们快速的探查各个地方。

    一切都探查明白之后,如果条件合适,那么宇航员就可以登陆火星了。

    有登陆飞船和地面生存舱,宇航员可以安心的进行长时间科考任务。

    如果不合适,那这里就可以变成一个无人探测点,让火星车跟直升机自主探索,继续为科研做贡献,宇航员们另选登陆地点。

    而且来都来了,在火星轨道上发射深空探测器可比在地球上直接发射深空探测器轻松多了。

    火星比地球更靠近“深空”,而且已经在轨道上了,就不用再抵抗重力起飞什么的,直接发射深空探测器就可以。

    这种情况下,深空探测器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飞行更远的距离,不多的燃料也可以机动更长的时间,非常好。

    让远航飞船携带设备,随时用,随时发射,不仅省力,还能减少设备的非任务损耗。

    就像天夏之前的时候,为了让嫦娥四号降落到月球背面,提前发射了一颗中继卫星。

    只不过这颗卫星发射的有些早,提前了半年时间。

    本来它的预定寿命是三年时间,这一下子干出去半年,半年时间没有进行任何中继任务。

    而且嫦娥四号还在工作,等中继卫星报废了,处于月背的嫦娥四号就会跟地球失去联系,持续的科研资料和数据也没有办法再传回地球了。

    这就是设备提前损耗的影响。

    要说孢子号上最厉害的家伙,还得是它的离子引擎。

    它用的这款离子引擎叫做“超级加速器”,是使用了之前“无人火星飞船”上的离子引擎技术的超级升级版,不过跟那个试验物品不一样,这次已经是大型远航飞船的通用版离子引擎了。

    因为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原因,它的功率还不能100%发挥,等核聚变装置可以装上飞船了,才能发挥它的全部实力。

    哪怕是这样,也足够了。

    在地球和火星的位置合适时,它只需要20天就可以从一边飞到另一边。

    所以别看“主角们”驾驶的企业号已经出发一个月了,但是只要孢子号这几天出发,完全可以在他们旁边“逮虾户”过去,然后早他们两个月到达火星。

    那么孢子号准备好了吗?

    当然!

    在全部模块组装到位,然后无人启动自主运行了一下,所有数据盒模块状态都没问题之后,宇航员就乘坐轨道穿梭机进入了太空。

    因为节点舱得四个对接口都对接了额外设备,所以轨道穿梭机就对接到了最前端的驾驶室上。

    孢子号的驾驶室是锥形模块,而不是平头或圆头的,一看就是飞船最前边的驾驶模块,很符合人类对飞行设施的结构认知。

    它的锥尖打开就是对接口,算是飞船上的第五个外部设备对接口。

    而第一个进入孢子号驾驶舱的人,就是唐超!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614/ 第一时间欣赏你们练武我种田最新章节! 作者:哎哟啊所写的《你们练武我种田》为转载作品,你们练武我种田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你们练武我种田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你们练武我种田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你们练武我种田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你们练武我种田介绍:
灵气复苏,武道盛行,超凡觉醒,江河表示半点也不慌,身怀农场系统,种田就能变强。修炼太慢怎么办?不慌,种点黄瓜吃。黄瓜功效:清热解毒(解百毒)、健脑安神(提升精神力)、强身健体(增加修为)。没有武学功法修炼怎么办?百度一下,抄录一份九阳神功,顺便在来点催肥饲料。“叮!”“恭喜宿主,成功种植出了强化版九阳神功。”【强化版九阳神功】“修炼至大成,可九阳齐出,焚山煮海。”江河:“等等,系统,这特么是豌豆嘛?不可食用,使用方法居然是大力投掷???”(群:我只想安安静静的种田:838068647)你们练武我种田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你们练武我种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你们练武我种田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