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穿越之掉崇祯面前TXT下载穿越之掉崇祯面前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全文阅读

作者:叫天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txt下载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562 张明伟就是大明战神

    朝堂上没有了党派扯皮的时候,行政效率可以明显地看到有提高。

    这不,就在御前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工部就贴出了告示。

    这是崇祯皇帝、司礼监、内阁以及工部这边连夜商量出来的,有关工程兵改制为商社的内容。

    当然了,古代压根没有这样的经验,但是,张明伟有看过,听过,因此可以说,大的框架就是他定好的。

    这个告示一出,便立刻引发了全城的轰动。

    “你们听说了么?工程兵要改为大明交通建设集团了!”

    “什么是交通建设集团啊?这名字怎么那么怪?”

    “就是修路的,至于集团的意思,就是结合一个团体的意思。只要有钱的,都可以出钱,分干股,回头就能分红了!”

    “这是真的假的?怎么听着有点不靠谱呢?”

    “怎么会不靠谱?据说国库中会拨出大部分银子,要在这个大明交通建设集团中占大头,然后分出一小部分,用于民间拍卖。但是据说啊,有内定的,宫里面,还有皇亲勋贵都在抢着要出钱呢!”

    “不会吧?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那肯定赚钱吧?”

    “那肯定了!你们不看看城外的蒸汽火车,每天都来回拉货,根本没有歇的,能不赚钱?独门生意啊!”

    “再说了,连上面的人都抢着出钱,你们说,这个又怎么可能会亏呢?”

    “……”

    只要是人,都有想法。

    做生意的人,便从生意的角度去解读这个事情,他们便看到了蒸汽火车是独门生意。

    而普通的老百姓,他们不清楚,却能从谁去购买这个干股,从而知道赚不赚钱!

    一时之间,所有人对于这个新东西的出现,都报上了强烈的好奇心。很多人都开始打听,这个大明交通建设集团的干股,到底要怎么买?

    虽然民间有人又有在说,朝廷要与民争利了!但是,因为有股份向民间开放,很多人可能也能买到,因此并没有去附议。

    而事实上,有关交通建设这个事情,在古代也没有直接冲突的利益集团,因此反对的声音并不大。

    一般来说,古代的大工程,比如修路铺桥,如果是大规模的话,都是官府征发劳役,免费使用人力的。如今这种成立商社的事情,还能免除了劳役,让很多百姓都拥护。

    也是如此,那些与民争利的声音才刚有,就自动消散了。

    在所有人的关心之下,有关大明交通建设集团的更多细节就出来了。

    大明交通建设集团的股份,会拿出百分之四十九用于民间的拍卖。如果有想要拍卖这个股份的话,就要先存保证金,也就是定金到大明中央银行。每股份额,以一两银子一股,十份、百份、千份的方式进行拍卖。

    并且有规定,每一家只有一次拍卖所得的权力。这也就是说,如果有一家拍下了一次股权之后,就不能再参与其他拍卖了。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股份拍卖中。

    而之所以要先交定金到大明中央银行,也是变相地支持了大明中央银行,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个银行的好处。

    就暂时来说,大明中央银行的资金池太小,并不足以对这种大型资金需求进行放贷。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时代的老百姓,还是习惯于把钱藏在自家地窖中。

    这个事情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慢慢地影响。

    拍卖时间,设在两个月之后,京师和应天府两地。之所以如此,归根结底还是交通不方便,消息传递太慢。分为南北两地,就能让更多的百姓都参与进来。

    至于其他地方,目前都没有银行,只能先作罢。

    需要这么多时间才进行拍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个事情是第一次搞,示范性非常强,牵扯的方方面面非常多,要想理顺这些,都是需要时间。

    比如说,以后工程兵作为一个商社存在,那就变成了国企,是需要独立运营,财务向股东公开。

    这么一来,商社所需要的原料,就不能无偿给了,不能靠朝廷的调令来协调,需要出钱去上下游购买。这个事情,具体怎么做,就又涉及到了上下游。比如炼钢厂,采矿衙门等等,都会影响到。

    可以这么说吧,当这第一个商社成立之后,势必会引发大明财政的一系列革新。从以前以农田赋税为主的国库收入,改制成为以国企上缴利润为辅的收入模式。

    这种方式,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虽然他们因为有张明伟的存在而不需要摸石头过河,但是终归是第一次,还是有很多方面要去试着做的。

    换句话就是说,这个大明交通建设集团的改制,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事情。

    也亏了之前先有了蒸汽火车,并且是在繁华的京师和通州之间运行,让所有人都看到了赚钱的必然性。要不然,能不能拍卖成功都不好说,毕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

    在京师百姓都在讨论有关大明交通建设集团这个事情的时候,张明伟却和崇祯皇帝在视察兵仗局了。

    根据祖大寿提供的有关建虏的详细情况,张明伟认为,不能让建虏闲着。虽然现阶段不和建虏去打决战,但是,必须给建虏找事做。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消耗建虏的人力物力。

    要不然,如果不管的话,多尔衮明显注重农事方面,而辽东又是黑土地,搞不好有朝一日,建虏还真得被逼成了自给自足了。

    另外,东江军那边的情况也不清楚,如果真被建虏解除了后顾之忧,就更是要给建虏找事做,把建虏钉在辽东,这是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为此,便有了张明伟和崇祯皇帝的这一次视察。

    蒸汽机的发明,特别是车床的发明,让大明的枪炮制造明显提高了好多。甚至连拉膛线这种事情,都快了不少。

    视察了一番下来,张明伟便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目前朝廷的火药、燧发枪的这些储备,还有粮草物资的准备,应该是够发起一次战事了!”

    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当即笑着说道:“还有先生发明的这种燃烧弹,更是对敌的利器,朕就不信了,建虏还不怕这种烈火烧?”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新的京营,这两年一直在训练,光是燧发枪就已经练废了人手几把。这种训练,哈哈,要是当初,朕是想都不敢想的!”

    新的京营,之前就已经组建了,一样从九边选拔了两万人,第一年,其实也就是半年,专门训练队列,做到令行禁止。第二年,也就是从去年开始,就正式配发燧发枪开始实弹训练。

    一如崇祯皇帝所说,光是燧发枪,就人手练废了好几把。可以说,如今崇祯皇帝有钱了,就有底气这么做。

    从某种角度来说,他是非常想看看这支军队这么练了之后的效果。

    只是有一点可惜的是,眼下这个阶段用钱的地方很多。崇祯皇帝也没法把所有的钱都砸在军事上。因此,就张明伟陪崇祯皇帝视察之后,感觉物资储备,也就够发起一次大的战事。

    这还是因为这两年基本上没有大的战事消耗,骑军出兵草原,那大都是以战养战,消耗的物资其实是算少的。

    就是东江镇那边,军费开支,粮草这些都是填进去的。虽然说名义上开疆拓土,得到了朝鲜省。但是,这个朝鲜省目前其实没有一点收获,甚至在将来,还要往朝鲜省内投入大量银钱才行。

    西南围剿流贼的军费,大部分是由太子朱慈烺在江南那边筹集,倒也没有影响北方这边。

    在大明军队向热武器转变的过程中,已经越来越明显,打仗其实就是打得是后勤,是钱粮了。

    此时,就听崇祯皇帝问张明伟道:“先生来看,我们要开战的话,打哪里为好呢?”

    想都不想,张明伟便直接说道:“当然是锦州,我们海运粮草兵力过去,前期已经在觉华岛囤积了一部分。这一次,也可以依靠海运,减少粮草在路上的消耗。另外,打锦州的话,建虏援军要赶到的时间也晚,方便我们打完又从海路撤回来。”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点点头。不过随后,他便沉默了,似乎是在考虑问题。

    张明伟见了,也不打扰他,自己在心中也盘算着事情。

    过了一会之后,崇祯皇帝站住脚步,看向张明伟,看他神情,是下定了决心道:“先生,虽然京师这边离不开先生,可是,朕还是不放心其他人统帅此次战事,还是要劳烦先生去一趟锦州吧?”

    张明伟领兵南征北战,在两年内就一力扭转了整个大明局势。他的这番经历,早已根植在崇祯皇帝心中。更不用说,之前的宁远之战,也是张明伟指挥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张明伟就是大明战神。

    这次的锦州之战,不可能只派武将,而如果让山永巡抚左应选领军的话,他并没有这种大规模作战的经历。因此,崇祯皇帝想来想去,觉得还是要张明伟去一趟他才放行。

563 精忠报国

    张明伟听了,自然不会拒绝。

    事实上,他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不宜夺取城镇为目标的战事,其实相对就要简单很多。

    这次攻打锦州,就是要耗掉建虏的兵力,事后立刻撤退,至于锦州城,等到真正要光复辽东的时候再去占领好了。

    定好这次的战役目标之后,张明伟便传令给山海关的阎应元,让他收集锦州建虏的消息。京师这边,则也开始准备了起来。

    崇祯十八年六月初的时候,通州到天津港的铁路也已经修筑完毕,具备了通车的条件。

    可以预见,以后从海路南来北往的货物会更多。

    不过有心人却发现,如今的天津港,却是水师云集。不但是山海关水师奉令调了过来,还有登莱水师的船只,也陆续到达。

    这种种迹象显示,朝廷应该是要打战事了。

    就在张明伟将要出征之时,东江军的信使到了。

    “好啊,先生,不错,不错,真得是算名将了吧?”崇祯皇帝收到消息之后,便喜出望外地对张明伟说道,“建虏布下的这么一个厉害的陷阱,却还是被东江军给逃过了。哈哈,真是不错!”

    也难怪他高兴,因为在得知建虏的谋划之后,说真的,京师这边感觉东江军是悬了,也对东江军的全军覆没有了心理预期。结果没想到,最终的结果竟然是全军得以安全脱险。

    可以说,如今崇祯皇帝对这个的喜悦,还要超过上一次骑军横扫草原大捷时候的喜悦。

    张明伟对此,当然也是高兴。

    如果被建虏得逞的话,大明不但要损失六千左右的骑军,两千多的步军,东江军的牵制作用,至少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就不会再起到作用的。真要算起来,这一次战事的成功,确实是非常值得庆祝的。

    因此,当崇祯皇帝提出,要给第一时间觉察到建虏的不寻常,在形势一片大好之下果断提议撤军的李过加封平壤伯时,张明伟没有一点意见。

    想到东江军还完整的存在,后面派出的五千步军也很快会到东江镇的情况,张明伟便向崇祯皇帝建议,要加大开中法,让江南的粮商多运粮草去往东江镇,以保证东江军的粮草后勤没有问题。

    另外,兵仗局这边的攻城火器,也要拨一部分给东江镇那边。

    张明伟预计,锦州战事打了之后,建虏的注意力便会被吸引到辽西这边。如此一来,就方便东江军在辽东那边搞事。

    总之,山海关这边和东江军那边,两边互相配合,左右拳出击,把建虏的脸打肿,让建虏疲于奔命,继续消耗建虏的物资储备,最为关键的是,消耗建虏的人力。

    对此,崇祯皇帝开心地大赞不已。

    想想以前,感觉对付建虏真得是太难了!屡战屡败,就没有赢的时候。偶尔赢了一场,却不见一颗首级就是大捷!

    可如今,时不时地打一场胜仗,首级就不用说了,俘虏都抓了不知道多少。而且连镶白旗固山额真这种重量级的建虏也都活抓到京师过的。

    这么一对比,让崇祯皇帝就更是感慨万千。

    也是如此,他双手紧紧地抓住了张明伟的手,深情地交代道:“先生,锦州战事,能打则打,不能打就及时回来,安全第一!”

    张明伟被他这表白,起了鸡皮疙瘩,明白自己对崇祯皇帝的重要性,便立刻点头道:“放心,陛下,没事的。我们是去扔钱的!”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的感慨心情,顿时就被他给破坏,变心疼了!

    没错,这次去锦州,火药和武器储备都搬空了,那都不知道多少钱。就这么砸向锦州的建虏,估计够他们震撼了!

    崇祯十八年六月中旬,京师火车站这边,五城兵马司的军卒开始戒严。京营的将士,背着燧发枪,整齐地开进了火车站。

    如今一共有三列蒸汽火车,全部用来装运兵力,不过一次也只能运载一千五百人而已。其余的大明将士,便沿着铁路边上平行的官道行军,在哪里遇上返程的火车,就在哪里上车。

    远远地看到大军出动,特别是看到兴国公的旗号,所有京师这边的人,便都知道兴国公这是要去打建虏了。于是,也不知道是谁起头的,在那大声喊着,随后,只要是听到的人,看着朝廷官军的齐整阵容,便都跟着大喊了起来:“大明万胜!”

    这时候,他们对于朝廷官军的胜利,充满了信心。

    这支京营的将士,是抽调自九边重镇。他们在原来的地方当兵的时候,可从来没有过这种待遇。因此,突然之间听到京师的百姓,竟然都在向他们喊“大明万胜”时,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个都是不由自主地昂首挺胸,走路都特别有力。

    陪同在张明伟身边的朱媺娖听了,眼珠子一转,便立刻向他手下的女兵吩咐了一番。

    随后没多久,不到两万人的京营将士们,便一起唱了起来。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一首改编过的《精忠报国》,顿时嘹亮的响了起来,这个齐声合唱,顿时让京师百姓都为之一振。

    之前的春晚,在京师已经表演过。他们当然知道,这是军中坤兴公主手下的文艺兵所唱的军中曲子,不过却没听过这一首。

    如今听着一万多人的合唱,特别是唱到那“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大明要让四方,来贺!”时,不少年轻人都感觉自己也变得热血沸腾起来。

    如今的大明将士,可不比以前穷得要卖儿卖女。不但军饷有保证,而且各项待遇也有了明显提高,很多地方,都有了军人优先的情况。比如说去大明中央银行办事,就有这么一个提示。

    更为重要的是,如今很多人已经知道,朝廷很快就要革新户籍制度,废除军户永远为军户的惯例。根据流传出来的消息,说军人退伍之后,重新变为民籍,但是老了之后,还能每个月领军人补助。就只是这一项,就让很多人动心了。

    还有,如今朝廷屡战屡胜,战功卓著的,都是很给力的封赏。君不见,光是这几年,就因为军功封赏的,就有好几个伯爵,甚至还有侯爵的,这在以前可也是没有过的。

    如此种种,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大明军人,今时不同往日也!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所有的这一切改变,都是兴国公带来的。也因此,兴国公在军中的威信,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不但是他屡战屡胜的战绩,更有他改变了大明军人待遇的因素。

    为此,“为国公效死”,是军中的一种默契,虽然不说,却存在大部分将士的心中。

    ………………

    崇祯十八年七月中旬,在锦州的建虏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收到了探马回报,顿时就有点怒了。

    觉华岛的明国水师,一直不消停,真是有完没完了?

    都快半年了,经常动不动就大规模出动,不是南来就是北往,吃水线还极重,结果每次都是玩虚的。

    虽然济尔哈朗知道,明国水师的动作,大概率就是消遣他这边的。但是,他还是很谨慎,如果不理睬的话,万一虚则实之,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并且,这两个月来,明国夜不收也比以往活跃了不少。

    虽然要活捉明国夜不收极难,但是在他下了针对性的命令之后,也总算抓到了几个,询问之下却只能知道,这些夜不收都是奉令加大刺探消息而已,至于更进一步的消息,却不是这些夜不收所能知道的了。

    之前的时候,济尔哈朗感觉锦州已经成了鸡肋,因此秘密向盛京提出了建议,索性撤了锦州的兵马,增厚辽东腹地的兵力更好一些。但是,这个建议发出之后,一直是石沉大海,没有一点消息。

    相反的,盛京那边还多派了五千骑军过来,使得锦州的骑军兵力达到了上万之多。济尔哈朗便知道,盛京那边,该是不会放弃锦州。

    不过对此,他也能理解。

    毕竟又没有明军进攻,自己主动放弃了锦州重镇,盛京那边也不好交代。再者说了,年初的时候吞并了蒙古精骑,让大清至少多了两万多的骑军。对于辽东腹地那边的机动策应,也多了不少兵力。

    从这方面来说,辽东腹地如今也算是安全,并不需要锦州人马回撤。

    想着这个事情,济尔哈朗不由得心中又叹了口气。蒙古部族的盟友完蛋了,虽然表面上大清的实力得以增强,可实际上,还真不好说。

    大清这种吃相太难看了,那些被吞并的蒙古骑军,不少人的心中都是有怨气的。

    至少在锦州这边,调拨过来的骑军中,就有蒙古人找事的。他们不敢向满洲族人找事,却能去和汉人、朝鲜人起冲突。

    济尔哈朗一眼就看出来,这是对大清不满的一种发泄。

    对于这种,他也没有办法,就希望能通过时间来消耗这种蒙古人和大清之间的裂痕。

    这次明国水师又再一次异动,济尔哈朗给出的答复,是按惯例警戒。

564 重返锦州(为淡看风云之巅白银盟加更46/110)

    岸上,一群建虏无精打采地看着海上的明国水师战船,陆续地到达觉华岛。

    “你们说,明军这不嫌累么?老是进进出出的,真是闲得没事做,就不能消停点么?”

    “谁知道呢,吃饱了撑的吧!”

    “吃饱了撑的?有时候还真羡慕他们,如今都能吃饱了撑的了!”

    “那可是,要换以前,是我们吃饱了撑的,如今……”

    “……”

    局势的演变,就算是普通建虏也已经感觉出来了。

    一个最基本的,就是明军那边以前是吃不饱穿不暖,而大清这边,吃饱穿暖就不用说了。

    吃饱了撑的,这是属于大清这边的权力,经常出去逛逛,挑衅下躲在城里的明军。

    可如今,大清的口粮,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开始限制了。也只有领了任务出来的,才能吃饱肚子。军营中的那些,都是减半。

    对于建虏中的蒙古人来说,更有一个怨念,那就是白灾之下饿肚子,求援于大清这边,结果不但没有,反而被大清给借机吞并了原有的部族。

    虽然在被大清吞并之后,蒙古人的待遇很不错。可是,原来的部族没了,终归是一种怨念!

    所有的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吃这一个字。

    反观明军这边,不时出来溜达,就已经证明了他们吃饱了撑的。更不用说,每次对岸上的大喊声音,总是充满了欢快愉悦。可以听出来,他们的日子,绝对过得不错!

    想着这些,一众建虏就觉得有点心塞。

    “他娘的,你们看好了,这两天是在这边佯动。再过几天,就该假装去辽东腹地了。”

    “可不是,假装增兵了,然后又假装要攻打辽东腹地了,总之,就是在消遣我们!”

    “这种事情,看多了也就淡定了。明狗吃饱了撑的,我们就没必要陪着,他们爱怎么玩就自己去玩好了!”

    “……”

    当然,也有一部分战争经验丰富的,对于明军的这些动静,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但是,又不知道明军的那一次行动会来真的,这也让他们很是伤脑筋。

    如果大清这边每次都严阵以待的话,粮草消耗也是很多的。还有精力,也总是会疲惫的。

    这让他们总有一种感觉,如今战事的主动权,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转移到了明军那边。

    想着这些,建虏中的老兵,心中便有隐忧,却又没法说出来,要不会影响士气。

    大清是无敌的,偶尔失败那不是大清的原因。

    一旦这样的认知被打破,那大清的内部,很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呀,总之,大清前景难测啊!

    这样的想法,普遍存在建虏军中。只不过,大部分人都不说而已,就假装大清还是无敌的。

    对于明国水师的佯动,虽然济尔哈朗有下令要按惯例戒备。但是军令传到底下之后,大部分人却对这样的军令开始偷工减料了。虽然不至于真不执行,但是更多的却是在敷衍。

    果然不出这些建虏的所料,三天后的一大早,大批的船只从觉华岛北上,在岸上的建虏当然第一时间看见了,不过他们却不是第一时间反应,因为他们对此都已经麻木了。

    “瞧瞧,明军果然又吃饱了撑的,开始北上搞事情了。”

    “他们老是这样折腾,真是有完没完啊?”

    “他们是想折腾我们!坐在船上,又不费力气。不像我们这边,撒开两条腿跑。哪怕是骑军,也会累到战马!”

    “真是没完没了的,什么时候调回盛京去就好了,在这里太无聊了,被明军给当猴耍!”

    “……”

    抱怨了一阵之后,建虏探马才启程北上,沿着海岸线去追海上的明军船只。

    走了半天之后,有细心的建虏发现有点不对了:怎么明军的船只,好像比起以前的要多很多?

    于是,他把这事说了出来。

    “就你大惊小怪的,明军经常搞一些小花样来吸引我们上当的,你不知道吗?”

    “是啊,我估摸着明军那边,是迷惑我们为目标,迷惑成功了,那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因此他们就使劲的,变着花样的来迷惑我们!”

    “明军的船只或多或少,肯定是有变化的,不足为怪!”

    “……”

    听到同伙的反驳,这细心的建虏转头看看觉华岛那边,心中就没底了。因为他也不知道,到底觉华岛还有多少船只会开出来。除非他现在折返回去,再就进去查看。

    他看看同伙,都是没精打采的沿着海岸线继续北上,最终就打消了折返回去的念头。要不然这么折腾,最终发现没问题的话,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

    一路上,有其他建虏探马看到海上的明国船只,基本上也是不以为意,目送着这些船只北上而已。

    然而,让所有建虏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一次的明国船只,并没有北上前往辽东腹地,而是突然在小凌河口那靠岸。大队大队的明军将士,纷纷从船上涌下来。

    一看到这,建虏探马不由得大吃一惊,很显然,这一次明军是来真的了。

    于是,快马立刻飞奔锦州。

    济尔哈朗一听禀告,顿时大吃一惊:“明军这是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攻击松山堡?”

    松山堡,也就是广宁中屯所,是一座卫城。原本松锦之战的时候,这个松就是指松山堡,最终洪承畴等人,也是在这座城里,被守将夏承德开了门才导致全军覆没的。

    这里是锦州的前哨卫城,离锦州自然不远。明军进攻这里的话,锦州这边的兵力便能很快前往增援。也因此,济尔哈朗一听明军在小凌河口登陆时,就感觉很震惊,想不通明军为什么有这么大胆子,就不怕被大清里应外合,一举歼灭么?

    还是说,明军有足够的把握,能在锦州援军到达之前,就打下松山堡?

    一想到这,济尔哈朗立刻想起了宁远城。

    宁远城远比松山堡要坚固地多,也大得多。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短短两天不到的时间,宁远城就被明军攻下了。事后才知道,明军早有动手脚,在暗地里挖了地道的。

    这么想着,济尔哈朗就担心了,万一松山堡也被明军动了手脚呢?

    不过还是有点不一样的,松山堡是被大清攻占的,而宁远城是被明军主动放弃的。由此可见,松山堡被明军动手脚的可能性极小。

    虽然想明白了这点,但是,济尔哈朗还是不敢掉以轻心,立刻集结兵力增援松山堡。

    锦州和松山堡大概也就三十来里路而已,步军都能一天就赶到,骑军不惜马力的话,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军队集结不是说一句话下去,军队就能完成集结的。

    军队总不能空肚子上路吧,得先吃饱饭,粮草物资也要调配装车随军吧,要不然人去了,物资没跟上,万一不能不能一战而定的话,军队难道喝西北风?

    因此,锦州这边,除了驻守锦州城的三千骑军被立刻派了出去之外,其他军队的集结,是花了一天时间,在第二天才开始出动的。

    可是,随后的军情禀告,又让济尔哈朗意外了。就见他看着他马头前打千跪地的探马确认道:“什么,明军并没有进攻松山堡,而是往锦州而来了?”

    “是的,殿下,前锋已经离此不远。”

    探马的回答,让济尔哈朗非常地震惊,当即皱着眉头自言自语道:“明军的目的,难道是锦州?可是,他们能确信一战而下锦州?这锦州可是大清打下来的,又不是明军主动撤退的!”

    说真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济尔哈朗是个慎重的人,反而更是疑心疑鬼起来。

    因为明军的这番操作,实在太没道理了。

    按理来说,锦州城是有名的坚城,之前的时候,大清是靠着围困,把城里的人围得耗尽了物资,才打下的锦州城。

    明军不管身后的松山堡,就全军来攻锦州的话,就等于没有后路,随军只能携带一点粮草,最多是两三千,耗完了之后军队的粮草怎么办?

    之前的宁远一战,明军的粮草是通过海上运过来的。可如今锦州这边离海岸线远不说,中间还卡着一个松山。明军的粮草,那是断然不可能大规模运过松山堡的啊!

    明军的战法,实在出乎意料,让济尔哈朗硬是想不明白。

    不过明军兵力的雄厚,他还是通过探马已经大概知道了。

    至少三万多的步军,还有两万的骑军,共计五万人马,正在浩浩荡荡的杀过来。

    而锦州这边,一共就四万左右的兵马,并且有一万多的兵力,是在锦州之外的两座卫城内。而此时,济尔哈朗从锦州带出来的人马,也只有两万不到。野战之下,以少胜多,并不理智。

    如果换成豪格、阿济格等人的话,说不定就先迎过去干一战再说了。但生性谨慎的济尔哈朗,却最终选择了退回锦州城,一边固守待援,一边倒要看看,明军这次葫芦里要卖什么药?

    于是,就这样,明军大部队,便在黄昏之时,浩浩荡荡地重新出现在锦州城外。

565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每日坚持更新真得不容易,兼职情况下差不多日万,就更不容易了。

    生病,工作忙,家里是多等等,全都还是要码字更新。

    冬天时候,闹钟响的时候天还黑,再不想起来也还是要起来码字。

    之所以能这么坚持着,真得全凭正版读者的支持!

    如今起点的赠币算钱,只要签到,或者看下广告,就能有钱看正版书了。

    如果真得喜欢我这本书的话,还请来起点支持一下正版,谢谢!

    “啊呀!”

    张明伟拍拍摔疼的屁股,从地上爬起来一看,顿时傻眼了。

    自己不是爬山的时候脚一滑,摔了一下么?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一眨眼就到了一个好像宫殿一样的房子里了?见鬼了么!

    有点惊慌之下,张明伟立刻打量四周,转头一看,顿时吓了一跳。

    就见他面前几米远的地方,有两个人正盯着他,全是目瞪口呆的样子。

    张明伟下意识地做出防备姿势,看着那两人,大声问道:“你们是谁?”

    问完之后,他就有点纳闷了。

    这两人穿着很奇怪:一个穿着明朝皇帝衣裳;另外一个则是明朝宦官打扮。穿大红绯袍的,品级不低,应该能称之为太监了。

    之所以一眼就认出来,是因为张明伟是写明末穿越小说的专业户,资料查得多,当然能认出来了。

    其中那个穿皇帝衣裳的,眼睛红红的,好像刚才在哭鼻子。

    真是无语,看样子都三十多岁了,不对,好像四十岁都有,这么大的一个男人,竟然还哭成这样,也是够可以的!

    张明伟比较心大,换好听点的说词,就是比较沉稳。看到有人之后,竟然不慌了。

    正在这时,那个皇帝打扮的人好像回过神了,脸上马上露出惊喜之色,带有浓重地方的口音问张明伟道:“你是神仙么?是上天派来帮朕的么?”

    他边上那个太监模样的人,此时也回过神来,立刻就做出了防备姿势,似乎想去护着那“皇帝”,不过听到了他的话之后,稍微犹豫了下,就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但是,这“太监”还是紧贴着那“皇帝”,好像随时要出手保护,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

    张明伟稍微回味了下“皇帝”的话,就大概听明白这人说得话。

    突然之间,自己从爬山变成了在宫殿里,太诡异了!又有两个穿着明朝衣裳的人,从他们的神态气质上看,似乎也和现代人有区别。

    基于职业的敏感,他下意识地问道:“你是明朝皇帝?这是什么年间?”

    写多了明穿文,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感觉自己应该是遭遇了传说中的穿越。

    “皇帝”听了后,似乎也是稍微迟钝了下才明白张明伟的意思,然后才回答道:“朕正是大明皇帝,如今已经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

    回答了之后,他的表情就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满脸期待地再次问道:“你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

    后面这句话,张明伟直接忽视了。此时的他,脑袋轰鸣,完全傻在哪里了。

    真得是穿越么?还穿越到了明末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甚至还好死不死地,就穿到了崇祯皇帝的面前?

    等等,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这个时间点,好像是明军和建虏决战的松山之战已经打完,大明集结起来的最后能战之主力军队,在此战中全军覆没了!

    想到这里,张明伟立刻就联想起来,眼前这个应该是崇祯皇帝的人眼睛红红的,该不会就是感觉到了亡国之危在哭鼻子吧?难怪这大殿内没有看到内侍宫女,就他们两人。

    然后他看到自己突然出现,就以为是神仙,一开口就求着自己帮他,这好像也符合走投无路人的思维!

    想着这些,张明伟真得有点傻眼了:自己写多了崇祯,这是遭报应,真穿崇祯这里来了?

    “请问,您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正在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带着期望之色,再次重复确认道。

    张明伟回过神来,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眼,再次感受了下这个人的外貌衣着,还有边上那个太监,真觉得不是现代人!

    然后他又环视了下周围,一张御案上,堆满了奏章。甚至地上都还丢着一份,从散开着奏章上看,也是古代的书写格式。再看大殿内其他,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感觉是回到了古代。

    “陛下问你话呢!”看张明伟在东张西望的,那个“太监”终于忍不住提醒了一句。不过语气上还是带着一点尊敬,或者还有惧怕的意思。

    听到这话,张明伟转头看向他。这个嗓音非常特别,不是正常人的腔调,难道真是没卵的人才会发出的这种腔调?

    现代社会,是不可能存在没卵的人。大概率是在古代,才有没卵的人。

    如此种种,都表明了一种情况。

    写多了穿越之后还真穿越了啊!张明伟心中非常无语的同时,转头看回“崇祯皇帝”脸上。

    他是理科生,平时考虑事情也比较全面。此时的他,想到了一种可能,还想再确认下情况。

    毕竟已经有好些穿越网文有写过,主角穿越到的古代世界并不是熟知的世界。因此,他就问眼前这人道:“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那么是不是塔山之战已经败了?洪承畴所部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感觉神仙是在核对情况,不由得大喜,连忙激动地点头道:“对对对,朕刚收到塔山战败的消息!”

    张明伟得到确认,却是心中一凉,大明能战之军真完蛋了啊!

    不过他还是不甘心,便又确认道:“现在是不是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已势大不可制?还有前一个皇帝是天启皇帝,有魏忠贤权势滔天,号称九千岁,然后再之前……”

    一口气,他把崇祯到万历的大事都说了下,以此来确认这个位面到底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那段历史?

    “崇祯皇帝”认真听着,每一个问题,他都用力点头。他的每一次点头,张明伟的心中就多一下“咯噔”。

    等到了后来,张明伟就不问了。因为他已经可以肯定,他是真穿越了,而且确实穿越到了他所熟悉的那个崇祯十五年三月份,离大明灭亡也就只有两年时间了。

    他正想着,眼前这人,也就是崇祯皇帝,几次得不到“神仙”的肯定答复,已经有点忐忑,用那种非常殷切地期待神情,第三次确认道:“请问,您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

    这一次,听到这话之后,张明伟就开始认真地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他是一个历史穿越作者,人称“明末专业户”,更贴切一点叫“崇祯专业户”,专门写明末穿越历史的。也是如此,他对于明末历史,真没少查资料,因此才对这段历史了解得比较清楚。

    之所以张明伟就逮着崇祯时期写,是因为明末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遗憾的一段历史。

    在这段时间内,天灾人祸,兵灾连连,易子而食,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华夏大地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伤痛。

    更为关键的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西方崛起,超越华夏不说,还把华夏踩到了脚底,瓜分华夏。哪怕后辈子孙自强自立,奋起直追,也一直遭受西方列强的联手打压。

    华夏的后世子孙,真得太不容易了!

    如果能在明末这个时候改变历史,那么一切都将不一样!

    而之所以一直写崇祯,也是张明伟认为,崇祯皇帝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并能持之以恒地付之行动的皇帝。

    崇祯皇帝的勤勉,他自认是做不到的。也是因此,他佩服崇祯皇帝的勤勉。只是很可惜地是,崇祯皇帝努力了,但却没有成功!

    没有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明王朝积重难返,也有崇祯皇帝的错误抉择。总之,明末的历史,有太多的遗憾了!

    因此,张明伟想帮崇祯皇帝,改下那句话: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变为:努力了,就应该得到回报!

    在后世,比较公认的一个说法,崇祯十五年,特别是塔山之战,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之后,大明就已经注定亡国了。

    但是,张明伟通过查资料发现,并不一定!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主导这段历史的话,未必没有救!

    想到这里,张明伟忽然一惊,该不会老天爷让自己穿越到了明末,还穿越到了崇祯皇帝面前,就是让自己有这么一个机会来改变历史上的那么多遗憾吧?

    只见张明伟手中拿起一个小的号角,凑在嘴边,大声宣布道:“陛下有旨,八大晋商身为明人,却资敌叛国,等同谋逆,诛九族!”

    这个处罚,基本上是在所有人的预料之内。不过,兴国公接下来所说,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大明如今天下大乱,死伤军民几万万之多,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566 万人敌

    只见城外明军大营内,正推出一架架的投石机,数量之多,就只是他所在这个城头方向,就有五十来架。

    转头四顾,济尔哈朗又发现,其他城门附近,应该也是差不多的投石机。

    明军这是要干什么?

    都已经是火炮年代了,竟然还用投石机?

    “哈哈哈……”城头上的建虏看到,不由得都大笑起来,嘲弄起城外的明军。

    还没等他们笑完呢,就又看到从明军大营那边推出了好多楯车。

    这一下,让城头上的建虏一下收住了笑声,感觉眼前的一幕,有点不可思议。

    如今这时候,明军在城外进攻,他们在城里防守,就已经让他们有一种颠倒的感觉。

    再一看,明军竟然还用他们以前的拿手绝活:楯车。就更是让他们有种荒谬的感觉。

    他们就觉得,好像是自己变成了明军,城外的明军,才是大清军队了一般。

    回过神来后,城头上的建虏便不以为然了。

    锦州城头,那可是有红夷大炮的。不但射程远,而且不管是投石车还是楯车,只要一炮命中,那都是散架的。

    可以说,有红夷大炮在,明军的投石车和楯车都不是问题!

    他们这么想着,可济尔哈朗却不这么想。就见他脸色严峻,立刻向手下将领下令,准备出城迎战。

    守城战,也是可以出城反击的。只是守在城里被动挨打,并不是好的守城之法。

    他的手下听了,有点想不明白。这才刚开始,等用防守战先挫了明军锐气之后再出战不好么?

    济尔哈朗听了,当即转头看向城外一眼,然后转回头,严肃地说道:“明军来势汹汹,为什么不用火炮而用投石车?难道他们不知道,火炮更为厉害的原因么?因此,这其中必然有诈,不能让明军得逞,一定要摧毁那些楯车和投石车!”

    他的手下听了,立刻信服,便马上去做出城准备了。

    随后,济尔哈朗再次转头看向城外,脸色严峻,他要把握时机下令手下出战。

    如果出城早了,离得远,由明军守着,必然不能摧毁投石车和楯车;只有放近了,才能保证出城的军队摧毁目标并在明军反应过来之前及时返回城内。

    城外的明军,就只有一线军官在指挥,基本上没有人说话,战场上的气氛,有点安静却又显得压抑。

    慢慢地,明军攻城部队离锦州城头越来越近。在快要进入城头红夷大炮有效射程之时,那些推着楯车和投石车的明军将士忽然就加快了动作,用更快的速度靠近城头这边。

    锦州城头上,济尔哈朗没有犹豫,立刻下令城头上的红夷大炮开始射击。

    建虏这边,操作火炮的都是汉军八旗的人,其中有很多人,就是孔有德和耿仲明反叛大明的时候,从登州带出去的火器部队。

    这批人,是朝廷请了佛郎机人亲自训练出来的。在这个时代中,可以说是对火器最为了解的明人之一。当然,在建虏那边,那就没有之一了。

    不过皇太极虽然重视火炮部队,但是因为物资匮乏的原因,他们到了建虏那边之后的训练并不多。特别是近几年来,因为八大晋商的毁灭,明军的有效封锁,让建虏这边物资更为匮乏,他们的训练,就几乎停了。唯有在打仗的时候,才能开炮。

    如今,他们得到济尔哈朗的军令,便立刻操纵红夷大炮,开始瞄准城外的投石车,因为这个目标更大。

    过了一会之后,锦州城头上,硝烟忽然冒出,“轰轰轰”的声音,便随即响起。

    城头上的第一轮炮击,没有一炮命中,不是高了就是低了,不是左了就是右了。

    毕竟这时候的火炮命中率很感人,更不用说,他们一直就没有开炮的机会。因此,就算他们是建虏中最会开炮的,那也不例外:无一命中。

    或者是听到了炮火的声音,城外的明军,动作更快了。一架架的投石车,还有楯车都在往前推。

    济尔哈朗注意到,在每架投石机的后面,都有一辆辆的偏厢车跟上,那车里显然是装着投石车要用的“炮弹”!

    他也是经验老到,只是看了一下,便可以肯定,那后面的偏厢车里面绝对不是石弹。那会是什么呢?

    隐隐地,他有点不安。

    “轰轰轰……”

    城头上的红夷大炮再次响了起来,铁弹在炮声中激射而出,砸落地上后往前犁出一条条地鸿沟。

    这一次,终于有一发炮弹命中了城外的投石车。一如建虏所期待的,那架投石车顿时就犹如纸糊的一样,分崩离析,散落一地,周边推投石车的明军将士,当场便死了一个,伤了三个。

    “好!好!好……”

    看到这一幕,城头上的建虏,一个个非常地振奋,大声地叫起好来。

    不过济尔哈朗却发现,一架投石车的损失,并没有让其他明军将士们害怕。明军列阵队伍那边,就立刻有人出来,就在投石车散架的地方,给那些受伤的军卒进行包扎,然后就抬往明军营地那边去了。

    他惊讶地发现,明军中竟然有女兵,那些包扎的,身材娇小,绝对是女人。这和抬伤兵的那几个一比,身形相差太明显。

    “军中怎么会有女兵,明国难道是没人了么?”济尔哈朗心中如此想着。说真的,他有点想不明白。

    按理来说,明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就算把男人都屠了,那也肯定还能找出一些男人来的,就因为明国的人口实在太多了。可如今,明军那边怎么就让女人上战场了呢?

    这个疑惑只是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就被他抛到脑后了。如今正在开战,他才没机会想这些破事。

    但是,城头上的其他建虏,显然就比他闲多了。

    他们同样发现,明军中竟然还有女兵,便一个个都嘲笑了起来。

    “明军中竟然还有女人,这是没男人了是吧?”

    “哈哈,等回头打败了明军,这些女人可不能杀!”

    “来来来,等我出城和这些女兵大战三百回合!”

    “……”

    在他们的低声喧哗中,锦州城头上的红夷大炮,继续在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轰轰轰……”

    大概进行了四轮炮击,从第二轮开始,有投石车被红夷大炮击中,明军这边,一共损失了八架投石车。

    到这个时候,投石车便已经到了预定位置。那些推着投石车的明军将士立刻分工有序地忙碌,固定起投石车。

    后面的明军,便纷纷开始跟进。

    至于那些楯车,则还在继续前进,越过投石车,往城门方向靠近。

    这时候,离得近了,城头上的济尔哈朗发现,跟在楯车后面的明军将士中,有人好像背着“火炮”在跑。

    不对,那炮口太大了,根本就不是火炮吧!就跟一个水桶差不多了,这怎么可能是火炮呢!

    就在他观察楯车这边时,那些投石车那,固定好了的,立刻便开始了进攻。

    一个个很大的东西,总之,绝对不是石弹,被投石车投向锦州城。

    城头上的建虏,一开始还有点紧张,看着天空中那黑乎乎的东西。

    不过很快,他们就露出了嘲笑之意,因为这个投石车根本就不准,全都用力过大,越过城头,飞向城里面去了。

    如果可以哄笑的话,这些建虏绝对会哄笑起来。就这点水平,也敢来攻城。

    不过只是过了一会,就听到城里传来了很大的声响。特别是那些还在集结的军队,正要准备出城攻击的呢,全都乱成了一团。

    城头上的建虏转头看向城内,立刻惊愕的发现,那些明军投石车投进城内的东西,喷着火,冒着浓烟,在那旋转着。

    这种东西不是一个,两个,而是陆续不绝地被明军投入城内,到处都是。

    “万人敌!”有建虏立刻认出这种东西来了。这是守城的利器,却没想到,被明军拿来攻城了。

    这个万人敌,就是在明末发明出来的。里面装了火药,毒药,点燃之后往外喷火,冒毒烟,不是点燃敌人就是熏得敌人丧失作战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一种化学武器了。

    因为城外明军的投石车数量太多,又是在连续不断地投射万人敌入城。一时之间,锦州城内,到处都是旋转喷着毒烟毒火的万人敌。甚至有不少地方的房子等物,还被引燃了。

    看到这一幕,济尔哈朗顿时就出汗了,连忙大喊道:“用湿布堵住口鼻,快点灭火。”

    以前建虏在昌黎城下吃过这种东西的亏,因此知道大概怎么对付。

    只是这东西实在太多了,一时之间,能不能应付过来,还真不好说。更不用说,城外的投石车还在不要钱一样的疯狂投射。哪怕有投石车被城头上的红夷大炮轰塌,也不妨碍其他投石车的疯狂。

    看到这局势,济尔哈朗便只有一个选择:靠红夷大炮摧毁城外投石车太不现实,只能派兵出城了。

    于是,他的出城军令便立刻发了出去。

567 火烧锦州城(为淡看风云之巅白银盟加更47/110)

    然而,就在济尔哈朗下军令的同时,城外的张明伟,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城内的万人敌数量已经差不多,便立刻下了一道军令。

    随着帅旗这边一道蓝色的旗帜升起,围城的其他三个事先设置的点,全都紧跟着升起了蓝色的旗帜。

    每架投石车边上指挥的军官,一直有在注意新的军令,一看那蓝色的旗帜,便立刻大声喊了起来:“快,换弹,动作快点,使劲给我投!”

    专门的偏厢车上,边上的明军将士立刻抱下一罐罐密封的陶瓷罐,赶紧放到投石车上。立刻,这些陶瓷罐便都腾空而起,飞向锦州城内。

    “啪,啪,啪”的陶瓷罐的破裂声,此起彼伏地响起。

    城内正在忙着扑面万人敌的建虏,一见新投进来的不是万人敌,却只是陶瓷罐时,心中松了口气。再来多一些万人敌,那是真会死人的。

    可是,他们的这个想法还没完呢,就见到猛火突然而生,并且迅速燃烧起来。这些在和万人敌作战的建虏身上,也是立刻便着火。

    “油,油,是油……”

    凄惨的喊叫声,顿时在锦州城内响了起来。

    那些在扑灭万人敌的建虏,一个个身上全都是烈火燃烧了起来。这时候,他们那还顾得上去扑灭万人敌,惨叫着乱跑,乱拍身上,可是,却没有一点用。

    反而他们在四处乱跑的时候,带动了其他地方也跟着燃烧了起来。

    那些侥幸没有烧到的建虏,一看这个情况,那还顾得上万人敌不万人敌的,立刻飞快地逃离。

    可是,这时候,陶瓷罐却是持续不断地被投石车给投射进城内,到处都是“啪,啪,啪”的这种催命的声音。

    只是一会的功夫,锦州城内的火势,完全可以用滔天烈火来形容了。城中的建虏,不是被烧死,就是逃到城墙一侧,也只有这些地方是投石车的死角,一时半会还没事。

    城头上,看到这一幕的济尔哈朗,顿时傻了眼,就呆呆地看着火势冲天的锦州城。

    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了,明军的杀手锏是什么!

    原来明军从一开始就没想要锦州城,而是要毁了锦州城,火烧锦州城啊!

    想到这个,他突然之间又想到,如果锦州城内有明国百姓,不是,有大清百姓的话,明军还会用这么恶毒的一招么?

    至少明国朝廷是要脸面的,不可能干出这么没有人性的事情吧?

    对了,好像把辽东军民全部撤入山海关内,就是城外这个兴国公的主意。所以,他才对锦州城内全是大清军队,用上这一招就毫无顾忌。

    一想到这,济尔哈朗顿时感觉到了后背的一丝凉意。

    这个兴国公,该不会从他要求辽东军民撤入关内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想到了要用这一招来对付大清军队吧?

    这样的心思,真得是太可怕了!明国什么时候,竟然出了这么一个深谋远虑的人了?

    此时的济尔哈朗,其实心中已经确定,那个兴国公就是这样的人。

    不止是火烧锦州城,不是还有那宁远城么?之前的时候就偷偷挖了地道,坑死了三万大清军队!

    这一次……

    想到这里,他忽然回过神来,此时此景,那容得下想那么多。当然了,这其实也就在他脑海中一瞬间想到的念头而已。

    立刻,就见济尔哈朗平时在建虏当中算是比较斯文的那种了,都是狰狞了脸,厉声大喊道:“突围,全都突围……”

    再要不突围的话,所有大清军队都要被烧死在城里。

    真要这样的话,就太憋屈了!

    毕竟明刀明枪的打,就算全军覆没,也肯定不会让明军好过。死一千,杀明军个八百总是可以的吧?

    甚至以大清军队的战力来说,大清死八百,明军死一千也是有可能的。

    可如今,就这样被烧得全军覆没?

    这绝对不可以!

    然后,就在城外投石车改为投陶瓷罐之时,楯车所在的明军也已经靠近了锦州城。

    这些楯车,都是冲着城门而来的。

    离得近了,城头上的建虏并没有被万人敌干扰到,便立刻开火铳的开火铳,射箭的射箭。

    这种情况下,已经不需要最高指挥官来下令了。

    然而,明军大部分都躲在楯车的后面,对于火铳和弓箭的防护效果,建虏自己心中也清楚,那是绝对很有效的。

    一层木板,然后用浇湿的棉被包着,或者再加一层铁皮。这种程度的防护,除了用火炮之外,真是无解的。

    明军将士们压根不理楯车那立着的一面,不断地响起的“呯呯呯”声音,这是被铅弹或者弓箭射中发出来的声音。

    背着大管子的明军立刻解下那个大管子,另外有两个明军早已挥着铁锹在挥舞着。等到大管子接下来的时候,地上也已经挖好了一个坑,那大管子放上去,刚好差不多。

    从他们的配合能看出来,这些明军将士在事前绝对是训练过好多次。

    有几个明军将士从那楯车上拿东西下来,开始装填那个大管子。似乎是放了一个小的火药包,然后是放了一块木板进去,然后再放一个陶瓷罐。

    还有一个明军将士,闭了一只眼睛,伸出一只手,竖着大拇指,做了这个奇怪的动作之后,便立刻又去操作那个大管子的仰角。

    这些明军将士,可以说都是各司其职,在紧张的忙碌着,却又一点都不乱。

    随后,就见有一辆楯车的后面,突然冒出一股浓烟,然后一个大大的东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楯车后面腾空而起,越过了楯车,掉往锦州城方向。

    “啪”地一下,那个陶瓷罐准备地落到了城门洞那,发出了破裂的声音,液体当即流了一地。

    要知道,明军的楯车可不只是一辆而已,而是每一个城门,都有好多辆楯车的。成弧形状对着城门的。

    一个又一个的陶瓷罐腾空而起,有的落到了城门洞那,甚至还有的,就抛射到了城门上方的城头上。

    一时之间,虽然城里面的惨叫声一片,还有城头上的火铳声,火炮声在响,但是这陶瓷罐破裂的声音,却也没能掩盖住。由此可见,这些陶瓷罐之多。

    当然了,在这过程中,已经有建虏的弓箭手知道不对,便采用抛射弓箭的方式来对付楯车后面的明军将士。也确实有几个明军将士比较倒霉,没有躲好,被这些抛射的箭支给射中。

    但是,不得不说,这些抛射的箭支,其实威力压根不大,如果不是正好射中要害的,基本上不会有太多的伤害。

    也可能是张明伟习惯于在战前群策群力的原因,就连这个威胁,都被人提到,从而有了应对之法。

    这些楯车后面的明军将士,头上都是带着铁盔,抛射的箭支落下,刚好射到脑袋上的话,那也只是发出“叮”的一声响而已,最多震下明军将士,却不会有多大伤害。

    至于城头上建虏的火炮,却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因为太近了,是火炮的死角,唯独火铳和弓箭能对付,却又因为楯车而减少了绝大部分伤害。

    这时候,看着城外的楯车,城头上的建虏,那是从未有过的恨这些楯车。这一点,估计他们以前从未想过会有这样的情况。

    看到楯车后面的明军如此动作,他们有之前城内的情况为依据,便立刻知道,明军这是要火烧城门,把他们堵死在城里,再把他们烧死在城里!

    这心思之歹毒,建虏一个个都是破口大骂,却又毫无办法。

    这时候,济尔哈朗的突围军令便传下来了。城头上的建虏听了,如此慌乱之下,也不可能有建制,纷纷往城门那跑,就期待着能在火烧起来之前冲出城去。

    至于城外还有五万明国军队在虎视眈眈的,冲出去会怎么样,他们已经顾不得,先过了眼前这关再说了。

    然而,明军这边,又怎么可能给他们这个机会。

    楯车后面的明军将士们,很快就抛射万人敌了。那万人敌喷出的毒烟毒火,立刻便引燃了城门附近的火势。

    并且这一次,城门洞上方的城头,还有城墙后面,也都被楯车这边的明军将士给照顾到了。

    事实上,从一开始分工就很明确。

    投石车只管城内,用最快速度投射万人敌和陶瓷罐。当然了,投射的大概地点,是祖大寿提供的,知道什么地方更容易燃起大火。

    而楯车后面的这个投射工具,其实就是后世的没良心炮,射程近,可以抛射非常规武器。后世是炸药包,这里是万人敌和陶瓷罐。由熟练的炮兵躲在楯车后面发射,并且还是那么多的数量,想要烧几座城门而已,却不会太难。

    就这么的,在明军这边仿佛不要钱一样地用最快速度砸出万人敌和陶瓷罐之下,整个锦州城内以及四个城门,全都燃起了熊熊烈火。

    特别是锦州这边,离海边又不太远,海风都能吹过来。风助火势,更是烧得城墙上的建虏都开始逃命了。

568 报仇之战,立威之战

    每日坚持更新真得不容易,兼职情况下差不多日万,就更不容易了。

    生病,工作忙,家里是多等等,全都还是要码字更新。

    冬天时候,闹钟响的时候天还黑,再不想起来也还是要起来码字。

    之所以能这么坚持着,真得全凭正版读者的支持!

    如今起点的赠币算钱,只要签到,或者看下广告,就能有钱看正版书了。

    如果真得喜欢我这本书的话,还请来起点支持一下正版,谢谢!

    “啊呀!”

    张明伟拍拍摔疼的屁股,从地上爬起来一看,顿时傻眼了。

    自己不是爬山的时候脚一滑,摔了一下么?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一眨眼就到了一个好像宫殿一样的房子里了?见鬼了么!

    有点惊慌之下,张明伟立刻打量四周,转头一看,顿时吓了一跳。

    就见他面前几米远的地方,有两个人正盯着他,全是目瞪口呆的样子。

    张明伟下意识地做出防备姿势,看着那两人,大声问道:“你们是谁?”

    问完之后,他就有点纳闷了。

    这两人穿着很奇怪:一个穿着明朝皇帝衣裳;另外一个则是明朝宦官打扮。穿大红绯袍的,品级不低,应该能称之为太监了。

    之所以一眼就认出来,是因为张明伟是写明末穿越小说的专业户,资料查得多,当然能认出来了。

    其中那个穿皇帝衣裳的,眼睛红红的,好像刚才在哭鼻子。

    真是无语,看样子都三十多岁了,不对,好像四十岁都有,这么大的一个男人,竟然还哭成这样,也是够可以的!

    张明伟比较心大,换好听点的说词,就是比较沉稳。看到有人之后,竟然不慌了。

    正在这时,那个皇帝打扮的人好像回过神了,脸上马上露出惊喜之色,带有浓重地方的口音问张明伟道:“你是神仙么?是上天派来帮朕的么?”

    他边上那个太监模样的人,此时也回过神来,立刻就做出了防备姿势,似乎想去护着那“皇帝”,不过听到了他的话之后,稍微犹豫了下,就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但是,这“太监”还是紧贴着那“皇帝”,好像随时要出手保护,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

    张明伟稍微回味了下“皇帝”的话,就大概听明白这人说得话。

    突然之间,自己从爬山变成了在宫殿里,太诡异了!又有两个穿着明朝衣裳的人,从他们的神态气质上看,似乎也和现代人有区别。

    基于职业的敏感,他下意识地问道:“你是明朝皇帝?这是什么年间?”

    写多了明穿文,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感觉自己应该是遭遇了传说中的穿越。

    “皇帝”听了后,似乎也是稍微迟钝了下才明白张明伟的意思,然后才回答道:“朕正是大明皇帝,如今已经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

    回答了之后,他的表情就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满脸期待地再次问道:“你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

    后面这句话,张明伟直接忽视了。此时的他,脑袋轰鸣,完全傻在哪里了。

    真得是穿越么?还穿越到了明末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甚至还好死不死地,就穿到了崇祯皇帝的面前?

    等等,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这个时间点,好像是明军和建虏决战的松山之战已经打完,大明集结起来的最后能战之主力军队,在此战中全军覆没了!

    想到这里,张明伟立刻就联想起来,眼前这个应该是崇祯皇帝的人眼睛红红的,该不会就是感觉到了亡国之危在哭鼻子吧?难怪这大殿内没有看到内侍宫女,就他们两人。

    然后他看到自己突然出现,就以为是神仙,一开口就求着自己帮他,这好像也符合走投无路人的思维!

    想着这些,张明伟真得有点傻眼了:自己写多了崇祯,这是遭报应,真穿崇祯这里来了?

    “请问,您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正在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带着期望之色,再次重复确认道。

    张明伟回过神来,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眼,再次感受了下这个人的外貌衣着,还有边上那个太监,真觉得不是现代人!

    然后他又环视了下周围,一张御案上,堆满了奏章。甚至地上都还丢着一份,从散开着奏章上看,也是古代的书写格式。再看大殿内其他,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感觉是回到了古代。

    “陛下问你话呢!”看张明伟在东张西望的,那个“太监”终于忍不住提醒了一句。不过语气上还是带着一点尊敬,或者还有惧怕的意思。

    听到这话,张明伟转头看向他。这个嗓音非常特别,不是正常人的腔调,难道真是没卵的人才会发出的这种腔调?

    现代社会,是不可能存在没卵的人。大概率是在古代,才有没卵的人。

    如此种种,都表明了一种情况。

    写多了穿越之后还真穿越了啊!张明伟心中非常无语的同时,转头看回“崇祯皇帝”脸上。

    他是理科生,平时考虑事情也比较全面。此时的他,想到了一种可能,还想再确认下情况。

    毕竟已经有好些穿越网文有写过,主角穿越到的古代世界并不是熟知的世界。因此,他就问眼前这人道:“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那么是不是塔山之战已经败了?洪承畴所部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感觉神仙是在核对情况,不由得大喜,连忙激动地点头道:“对对对,朕刚收到塔山战败的消息!”

    张明伟得到确认,却是心中一凉,大明能战之军真完蛋了啊!

    不过他还是不甘心,便又确认道:“现在是不是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已势大不可制?还有前一个皇帝是天启皇帝,有魏忠贤权势滔天,号称九千岁,然后再之前……”

    一口气,他把崇祯到万历的大事都说了下,以此来确认这个位面到底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那段历史?

    “崇祯皇帝”认真听着,每一个问题,他都用力点头。他的每一次点头,张明伟的心中就多一下“咯噔”。

    等到了后来,张明伟就不问了。因为他已经可以肯定,他是真穿越了,而且确实穿越到了他所熟悉的那个崇祯十五年三月份,离大明灭亡也就只有两年时间了。

    他正想着,眼前这人,也就是崇祯皇帝,几次得不到“神仙”的肯定答复,已经有点忐忑,用那种非常殷切地期待神情,第三次确认道:“请问,您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

    这一次,听到这话之后,张明伟就开始认真地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他是一个历史穿越作者,人称“明末专业户”,更贴切一点叫“崇祯专业户”,专门写明末穿越历史的。也是如此,他对于明末历史,真没少查资料,因此才对这段历史了解得比较清楚。

    之所以张明伟就逮着崇祯时期写,是因为明末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遗憾的一段历史。

    在这段时间内,天灾人祸,兵灾连连,易子而食,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华夏大地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伤痛。

    更为关键的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西方崛起,超越华夏不说,还把华夏踩到了脚底,瓜分华夏。哪怕后辈子孙自强自立,奋起直追,也一直遭受西方列强的联手打压。

    华夏的后世子孙,真得太不容易了!

    如果能在明末这个时候改变历史,那么一切都将不一样!

    而之所以一直写崇祯,也是张明伟认为,崇祯皇帝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并能持之以恒地付之行动的皇帝。

    崇祯皇帝的勤勉,他自认是做不到的。也是因此,他佩服崇祯皇帝的勤勉。只是很可惜地是,崇祯皇帝努力了,但却没有成功!

    没有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明王朝积重难返,也有崇祯皇帝的错误抉择。总之,明末的历史,有太多的遗憾了!

    因此,张明伟想帮崇祯皇帝,改下那句话: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变为:努力了,就应该得到回报!

    在后世,比较公认的一个说法,崇祯十五年,特别是塔山之战,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之后,大明就已经注定亡国了。

    但是,张明伟通过查资料发现,并不一定!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主导这段历史的话,未必没有救!

    想到这里,张明伟忽然一惊,该不会老天爷让自己穿越到了明末,还穿越到了崇祯皇帝面前,就是让自己有这么一个机会来改变历史上的那么多遗憾吧?

    只见张明伟手中拿起一个小的号角,凑在嘴边,大声宣布道:“陛下有旨,八大晋商身为明人,却资敌叛国,等同谋逆,诛九族!”

    这个处罚,基本上是在所有人的预料之内。不过,兴国公接下来所说,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大明如今天下大乱,死伤军民几万万之多,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569 血债血偿

    只见所有的明军燧发枪兵,包括那些原本只是在待命的,全都一起有了动作。

    整齐地端平了燧发枪,枪口对着建虏,齐步逼了过去。

    一看这架势,明军似乎是随时会射击的。

    这么多的枪口,齐射之下,如何能幸免?

    这一见之下,这些建虏的脸色顿时就变了。

    济尔哈朗也顿时急了,难道是被明军看出了什么破绽,还是说,明军压根就没想着活的?

    这种事情,大清这边也没少干,等着明军投降之后全部杀了。

    不管是那种情况,反正眼前的局势非常不妙。

    济尔哈朗抬头看看四边远处,好像在松山堡方向那边,确实有大清骑军的影子,不过离得很远,又有明国骑军在戒备,估计是不可能冲过来救援的。

    唯一的希望,就是这边能和明军杀成一团。

    心中衡量着这个情况,他便立刻在人群中有带着辽东口音的大明官话大声喊道:“我们出来投降了,你们这是什么意思?说好的投降不杀呢?”

    他的话传到了帅旗这边,张明伟听了,只是冷笑一声道:“我们什么时候说过投降不杀了?告诉这些建虏,我们要用他们血祭锦州战死的英灵!”

    他这话,是冲着祖大寿说的。这也就是说,这是让锦州总兵祖大寿去喊话。

    因此,祖大寿听了,心中顿时激动万分。以往的那一幕,都是列列在目。想着以前,为了给自己制造机会,袍泽何可纲用他的性命为自己取得建虏信任,随后才能逃回大明,继续为国效命,还在锦州这个最前线抵挡建虏。

    还有那些宁死不降的袍泽,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天,竟然拿两万多的建虏来祭奠你们。

    想着这个,祖大寿在抱拳领命之后,抬头看了下上空,就仿佛那些英灵都在天看着,他心中呐喊着:你们看到了没有?如今朝廷大军杀回来了,给你们报仇了!

    随后,他便驱马来到了最前面,指着前面的建虏,大声地吼道:“我大明什么时候说过要饶你们不死的?今日,就用你们血祭那么多被你们杀死的大明军民!”

    “魂兮归来,你们安息吧!”祖大寿说着,便仰头大喊道,“他日我们必定杀去沈阳,和建虏算总账!”

    他的这话,坚定有力。

    如果说,以前觉得杀去沈阳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可是,经历了草原战事,见识了关内的勃勃生机,又见识了国公的指挥,一边倒地打赢了这场锦州之战,祖大寿已经有十足的把握相信,将来有一天,朝廷大军必定能重返辽东,光复辽东。

    这一天,他相信,他一定能看到!因为,这一天绝对不会等太久!

    听到他的话,很多建虏都傻了。其中有些建虏是怕了,忽然丢掉了藏在背后的武器,同时跪地大声喊道:“我投降,我真的投降,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还有的建虏,大都是真鞑子,则脸色变得狰狞,反正就是死路一条,那就拼了!

    他们抽出了藏在背后的武器,张牙舞爪地开始冲向明军这边,试图拉一个垫背的。

    本来,躲在人群中的济尔哈朗已经看清是祖大寿,便还想再喊一嗓子的,说什么我大清对你不薄之类,结果没想到手下突然就失控了。

    他便立刻知道,完蛋了!

    果然,祖大寿手中握着的一面红旗用力向下挥动,就好像那旗帜底下就是建虏,而那面旗帜,则是钢刀一样往下一砍。

    张明伟把最后下令开火的旗号给了他,让他来下达这道下令射出复仇子弹的军令。

    “呯呯呯……”

    硝烟顿时弥漫在明军燧发枪阵中,枪声也随之响起。

    几乎与此同时,那些在外围的建虏,不管是要拼命的,还是跪地想求饶的,全都一个个应声倒地。

    “呯呯呯……”

    燧发枪声在持续响起,建虏的人群,还能站着的,也在急剧减少。

    “呯呯呯……”

    枪声继续,过了好长时间之后,才终于没有了枪声。

    海风吹着,硝烟很快散去,明军将士们便都看清楚了。

    在他们的眼前,已经没有站着的建虏了。

    鲜血流了一地,染红了原本已经浸了大明军民鲜血的土地:血债血偿,不外如是!

    张明伟通过望远镜,也在打量着战场,看了一遍之后,便大声喝道:“血债血偿,光复辽东!”

    听到这话,所有的明军将士们,甚至包括那些女兵,全都神情肃穆,甚至不少辽东籍的明军将士们,不知道为什么,都流下了眼泪,大声跟着怒吼道:“血债血偿,光复辽东!”

    死在建虏手中的,又何止百万辽东汉民。每一次建虏入关,死在建虏手中的,还有被他们掠回辽东而死的,都已经数不过来了。

    以前的时候,都说建虏无敌,让人看不到一点复仇的希望。

    可如今,不知不觉间,已经能拿两万多建虏来血祭英灵。加上之前的宁远之战,光复辽东,灭掉建虏的日子,还会远么?

    不,绝对不会远,他日兴国公必定会带着朝廷大军踏上沈阳城头!

    肯定有那么一天,大明旗帜重新飘扬在整个辽东!

    “血债血偿,光复辽东……”

    远处的明军将士,也跟着吼了起来,一遍又一遍,到了最后,所有的明军将士,都跟着齐声大吼起来。

    这些明军将士,自然也包括在外围和建虏外围军队对持的那些将士。

    原本外围的建虏就已经胆战心惊,面对着震耳欲聋的喊声,看着刚才的动静,大概知道锦州城内的建虏已经全部完蛋的事实,这些建虏一个个都怕了。

    这种面对明军的害怕,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哪怕宁远之战,一共损失了三万多,比起这一次锦州之战的损失还要多,可那时候,这些建虏在面对明军的时候,却还是有心里优势的。

    在他们看来,那是宁远的大清军队太过大意,而明军太过狡猾搞偷袭,因此才会输。真要打起来,自然还是大清军队厉害。

    不管怎么样,绝大部分建虏,都是这样的想法。

    可如今,一叶障目式的自恋想法,终于被眼前的事实给击得粉碎。

    明军的强大,他们再也没法否认!

    这一战,从明军登陆开始,锦州这边都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并也针对性的进行了部署,甚至都退回锦州城,依靠锦州城进行坚守。

    可是,这才一天时间,锦州城内燃起了大火,所有锦州的大清军队,随着明军喊声的响起,都已经被明军打死。

    这么快的动作,以前何曾有见过。

    之前的时候,大清这边集合举国之力,不也是打不下锦州,最后靠着围困锦州大半年的时间,通过耗掉锦州城内的粮草物资才打下的锦州城,如今却被明军一天就打下来了!

    什么时候,明军变得如此强大,而大清却是如此的脆弱不堪一击了?

    这些外围的建虏不敢再和明军对持下去,锦州城的大清军队既然被明军消灭,那么明军肯定会回过头来收拾他们的。

    连锦州城两万多大清军队都打不过明军,他们区区几千人马,又怎么可能抵挡得住明军呢?

    惶惶然,如同丧家之犬,这些建虏逃了!

    明军这边,没有得到军令,便也没有追赶,只是一脸嘲笑地看着建虏落荒而逃!

    而在锦州城这边,除了城里还在熊熊燃烧的大火,发出一些动静之外,就只有大明军旗迎风猎猎作响。

    没有再吼的明军将士们,看着尸山血海般的建虏尸体,不知道为什么,虽然这一战是结束了,可却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要知道,自古以来的战事,很少有兵力损失相差悬殊的战事。在冷兵器时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可如今,朝廷官军这边,损失就只有几十人而已,可建虏呢,全军覆没!

    传说中不是无敌的建虏么?

    如今,是不是该有朝廷军队无敌的传说了?

    说真的,这一刻,明军将士们的心中却是非常感慨的。

    然而,张明伟却没有他们的这种感触。最先回过神来,淡淡地吩咐他们打扫战场,拔营准备坐船回去。

    京师那边还有好多事要处理呢,就连回程中,都还要编写汉语字典。不就是灭了一支建虏军队而已嘛,相比较而言,编写汉语字典才是他最看重的事情,事关大明的扫盲大业!

    周围的明军将领们看到兴国公如此平淡,不由得非常佩服,心中都想着,不亏是兴国公,打多了胜仗,如此大捷都不能让他喜形于色了!

    心中这么想着,他们一个个对兴国公的敬仰之心,便又多了一分。虽然达不到那种如同黄河之水,涛涛连绵不绝,却也差不多了。

    于是,就这么的,明军将士们便立刻行动了起来,收拾东西的收拾东西,打扫战场的打扫战场,准备凯旋。

    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在打扫战场那边,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570 多几次放血(为淡看风云之巅白银盟加更48/110)

    没多久,张明伟这边,就见到祖大寿急匆匆地跑了过来,脸上全是笑容,一看到他,就立刻兴奋地禀告道:“国公,活捉了爱新觉罗济尔哈朗!就是伪清的和硕郑亲王!”

    一听这话,张明伟不由得也有点意外。他还以为,这个济尔哈朗是被打死了呢!或者说,以他这样的身份,肯定不会活着被明军抓到,应该会自杀什么的。结果没想到,竟然被活捉了。

    正在想着时,一群将士押着一个人过来了。五花大绑的,早已没有头盔,但是,金钱鼠尾很显眼。就其他建虏来说,眼前这个,好像没怎么被熏黑。

    祖大寿一见,便立刻主动介绍道:“国公,此人就是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对于认识建虏那边的人,他是最有发言权了。

    他这么说,那边一定错不了了!

    这是建虏自造反一来,抓到或者杀死的第一个姓爱新觉罗的!

    所有的将士,都看稀奇一样围着这个建虏的头目看。张明伟身边的一众将领,也是呵呵笑着议论了起来。

    “我还以为建虏头目会不一样呢,原来长得也就这样!”

    “就是,爱新觉罗家的,那是伪皇族的吧?不也长得没什么两样!”

    “你们看不出来,当然长得不一样啊,整个和黑炭一样的。据说,有什么昆仑奴就是这个样子的。该不会这个爱新觉罗家的,都是昆仑奴来的吧?”

    “哈哈哈,你这就有点损了吧?人家那是熏黑的!”

    “……”

    济尔哈朗一直是有点懵懵的,此时听到一群人对他指指点点的,就如同看猴子一样,顿时,他就回过神来,当即张嘴想骂。

    不过他又立刻明白过来,这种情况下,骂什么都不可能有什么用。

    于是,济尔哈朗便立刻环视一下,随后便一眼盯向众人簇拥着的那个年轻人,他心中敢确认,这个年轻人就是那个明军统帅兴国公!

    明白这点之后,他又非常地惊讶。

    行事经常在常规之外,谋虑战阵手段,天马行空,让人根本想象不到,按理来说,这样的人,绝对是老谋深算之辈,至少是白胡子级别的吧?

    怎么可能,就是一个年轻人呢?

    自己就败在了眼前这个看着好像斯斯文文的年轻人手中?而且还败得如此之惨,根本没有还手之力的那种!

    这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此时此刻,张明伟的年轻,真得把一向沉稳的济尔哈朗给刺激到了。

    就见他忽然脸上全是不甘心的神情,甚至还有一点狰狞,大声地用大明官话说道:“你就是兴国公?明军的统帅?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你怎么可能是明军的统帅呢!打了宁远之战,还有这次锦州之战的兴国公?不……”

    看到他这样子,刚才还嘲笑他的明军将领们,忽然都不嘲笑了,反而生出了一点同情之心:眼前这位,确实是够倒霉的,遇到了不世出的兴国公!看,这都接受不了,要疯了的样子!

    边上的刘金身为兴国公的家人,见这个奴酋如此模样,却是非常地自豪,当即回应这个建虏道:“有什么不可能的?我家老爷,打胜仗多了去了,那次不是以少胜多。大明之乱局,就在我家老爷手中一力扭转,如今已是太平盛世!我家老爷的事情,说出来你都不信,说出来都吓死你……”

    刘金正兴奋地说着,张明伟已经听不下去了。人家一个败军之将,有什么好在他面前说的。便咳嗽一声,先让刘金收了声音,然后他才看着济尔哈朗说道:“我还以为你是一条汉子,没想到竟然没死,是水太凉呢还是头皮痒啊?”

    “……”济尔哈朗听得一愣,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水太凉,什么头皮痒?

    这个梗,估计也就张明伟和朱媺娖等少数几个人知道了。

    这不,朱媺娖一听,便呡口一笑。

    不过也就一会的功夫,济尔哈朗回过神来,他虽然不明白水太凉和头皮痒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眼前这个兴国公是说他怕死。

    这一刻,他感觉比窦娥还冤,真得就差天降大雪来表达他的心迹了!

    本来济尔哈朗在城里的时候就想自杀,但被亲卫所阻拦。于是,他怀着一丝逃出去再领兵回来报仇的心思出城。结果没想到,就被明军给排枪了。

    不过就算这样,他其实是无所谓的,死就死了。

    结果没想到,他的亲卫是真得尽心尽责。在明军将士们开始排枪射击的时候,他们便一个个全都用身体去为济尔哈朗挡着。结果慌乱之中,就把济尔哈朗给压身下了。

    最后的结果,他的亲卫都是为了保护他而死了。但是他被压在人堆下面给压晕了。明军这边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一个活的。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成了俘虏了!

    没等济尔哈朗回答,张明伟便已经又对他说道:“行吧,那就让你多活几天。不过在这些天内,你最好把你所知道的情况都交代下。刘金!”

    “末将在!”刘金一听,立刻大声回应道。

    张明伟转头看向他,当即对他交代道:“他要是好好配合就算了,要不然,你不要丢锦衣卫的脸,免得我回头去见了王公公,会说比不上他们东厂!”

    言外之意,非常地明显。

    刘金一听,当即带着兴奋之色大声回应道:“末将遵命,末将一定不会给锦衣卫丢脸!”

    一直到这时候,济尔哈朗才回过神来,当即脖子一横,昂着下巴大声说道:“我爱新觉罗家就没有孬……”

    他还没说完,就被刘金给打断了,只听他大声说道:“还愣着干什么?这个鞑子一看就知道不会好好配合的,还不拖下去!”

    边上的两个锦衣卫校尉一听,便立刻大声回应一声,然后就上前拖着济尔哈朗走了。

    一众将领有点幸灾乐祸地看着被拖走的济尔哈朗,落到锦衣卫的手中,怕是会后悔没自杀了吧?

    虽然经过了这么一个小插曲,但一点都不影响明军的撤退准备。

    收尾的事情,也陆续禀告到张明伟这边。

    锦州城内外,已经没有活着的建虏了。

    听到这个消息,在军队即将开拔之际,张明伟骑在马上,看着还在冒着黑烟的锦州城,感慨地说道:“他日我们会再回来建设的,会把锦州城建设地比以前都要好,我发誓!”

    说完之后,他便一声令下,大军便开拔往海边而去。

    祖大寿跟在兴国公的身后,默默地转头看着越来越远的锦州城,心中叹了口气:自己印象中的锦州城,估计是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了。兴国公既然已经说了,那以后必定是一个崭新的锦州城!

    想到这里,他又一下振奋起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自己以前只是锦州总兵,可如今还是锦州伯呢!

    他正在想着时,忽然,就听到队伍中响起了歌声。慢慢地,所有的明军将士,都是带着兴奋,带着自豪,跟着一起唱了起来。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歌声如雷,歌声震天,似乎天地间,就只有这一种让人荡气回肠的声音!

    当然,这种声音在建虏听来,却是犹如夺命之音。躲在远处的建虏探马,再也没有了彪悍的气质,神情复杂地如同老鼠一样躲着,等着明军离去。

    ………………

    “报,松山堡的建虏已经弃城逃跑!”

    张明伟这边没走多远,就收到了前锋夜不收的禀告。

    以前的时候,何曾有过这样的事情。可如今,建虏也学会了望风而逃了啊!

    张明伟心中想着,便吩咐道:“烧了吧!”

    其实,就算不烧,估计建虏也不会再来了!还有锦州城那边也是,建虏肯定不可能再派兵来。

    满清在原本历史上入关的兵力,大概在十二万左右,这是当时满清能动员的大部分兵力了。算上留守辽东的兵力,估计不会超过十五万兵力。

    在这个位面上,建虏对朝鲜的盘剥比起原本历史上要厉害多了。原本从关内掠夺的,都转移到了朝鲜那边。掠夺人口更加方便,甚至从一开始就要求朝鲜兵为建虏效力的。

    再加上建虏吞并了东部蒙古诸部的残余,这么算起来的话,辽东这边,建虏的总兵力大概在二十万左右。

    不过当时宁远之战,就消灭了建虏三万多点的兵力;这次的锦州之战,又消灭了两万左右的兵力,合计就是五万了。

    这五万人马一加起来,对于建虏来说,那是绝对会伤筋动骨的!哪怕他之后再扩兵,这兵的素质也绝对会下降。

    建虏听到锦州之战的消息之后,估计会哭了吧!

    张明伟心中如此想着,便露出了一丝微笑。

    建虏的人口摆在这里,多来几次这样的放血,以后光复整个辽东,就会轻松很多。

    接下来,还要再捅建虏一刀才好。

    这么想着,他便又安排了起来。

    而在建虏那边,确认明军已经去了海边,上船真得走了之后,建虏才回到了锦州城这边来了。

571 恶者不惩,何以为善

    每日坚持更新真得不容易,兼职情况下差不多日万,就更不容易了。

    生病,工作忙,家里是多等等,全都还是要码字更新。

    冬天时候,闹钟响的时候天还黑,再不想起来也还是要起来码字。

    之所以能这么坚持着,真得全凭正版读者的支持!

    如今起点的赠币算钱,只要签到,或者看下广告,就能有钱看正版书了。

    如果真得喜欢我这本书的话,还请来起点支持一下正版,谢谢!

    “啊呀!”

    张明伟拍拍摔疼的屁股,从地上爬起来一看,顿时傻眼了。

    自己不是爬山的时候脚一滑,摔了一下么?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一眨眼就到了一个好像宫殿一样的房子里了?见鬼了么!

    有点惊慌之下,张明伟立刻打量四周,转头一看,顿时吓了一跳。

    就见他面前几米远的地方,有两个人正盯着他,全是目瞪口呆的样子。

    张明伟下意识地做出防备姿势,看着那两人,大声问道:“你们是谁?”

    问完之后,他就有点纳闷了。

    这两人穿着很奇怪:一个穿着明朝皇帝衣裳;另外一个则是明朝宦官打扮。穿大红绯袍的,品级不低,应该能称之为太监了。

    之所以一眼就认出来,是因为张明伟是写明末穿越小说的专业户,资料查得多,当然能认出来了。

    其中那个穿皇帝衣裳的,眼睛红红的,好像刚才在哭鼻子。

    真是无语,看样子都三十多岁了,不对,好像四十岁都有,这么大的一个男人,竟然还哭成这样,也是够可以的!

    张明伟比较心大,换好听点的说词,就是比较沉稳。看到有人之后,竟然不慌了。

    正在这时,那个皇帝打扮的人好像回过神了,脸上马上露出惊喜之色,带有浓重地方的口音问张明伟道:“你是神仙么?是上天派来帮朕的么?”

    他边上那个太监模样的人,此时也回过神来,立刻就做出了防备姿势,似乎想去护着那“皇帝”,不过听到了他的话之后,稍微犹豫了下,就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但是,这“太监”还是紧贴着那“皇帝”,好像随时要出手保护,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

    张明伟稍微回味了下“皇帝”的话,就大概听明白这人说得话。

    突然之间,自己从爬山变成了在宫殿里,太诡异了!又有两个穿着明朝衣裳的人,从他们的神态气质上看,似乎也和现代人有区别。

    基于职业的敏感,他下意识地问道:“你是明朝皇帝?这是什么年间?”

    写多了明穿文,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感觉自己应该是遭遇了传说中的穿越。

    “皇帝”听了后,似乎也是稍微迟钝了下才明白张明伟的意思,然后才回答道:“朕正是大明皇帝,如今已经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

    回答了之后,他的表情就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满脸期待地再次问道:“你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

    后面这句话,张明伟直接忽视了。此时的他,脑袋轰鸣,完全傻在哪里了。

    真得是穿越么?还穿越到了明末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甚至还好死不死地,就穿到了崇祯皇帝的面前?

    等等,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这个时间点,好像是明军和建虏决战的松山之战已经打完,大明集结起来的最后能战之主力军队,在此战中全军覆没了!

    想到这里,张明伟立刻就联想起来,眼前这个应该是崇祯皇帝的人眼睛红红的,该不会就是感觉到了亡国之危在哭鼻子吧?难怪这大殿内没有看到内侍宫女,就他们两人。

    然后他看到自己突然出现,就以为是神仙,一开口就求着自己帮他,这好像也符合走投无路人的思维!

    想着这些,张明伟真得有点傻眼了:自己写多了崇祯,这是遭报应,真穿崇祯这里来了?

    “请问,您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正在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带着期望之色,再次重复确认道。

    张明伟回过神来,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眼,再次感受了下这个人的外貌衣着,还有边上那个太监,真觉得不是现代人!

    然后他又环视了下周围,一张御案上,堆满了奏章。甚至地上都还丢着一份,从散开着奏章上看,也是古代的书写格式。再看大殿内其他,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感觉是回到了古代。

    “陛下问你话呢!”看张明伟在东张西望的,那个“太监”终于忍不住提醒了一句。不过语气上还是带着一点尊敬,或者还有惧怕的意思。

    听到这话,张明伟转头看向他。这个嗓音非常特别,不是正常人的腔调,难道真是没卵的人才会发出的这种腔调?

    现代社会,是不可能存在没卵的人。大概率是在古代,才有没卵的人。

    如此种种,都表明了一种情况。

    写多了穿越之后还真穿越了啊!张明伟心中非常无语的同时,转头看回“崇祯皇帝”脸上。

    他是理科生,平时考虑事情也比较全面。此时的他,想到了一种可能,还想再确认下情况。

    毕竟已经有好些穿越网文有写过,主角穿越到的古代世界并不是熟知的世界。因此,他就问眼前这人道:“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那么是不是塔山之战已经败了?洪承畴所部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感觉神仙是在核对情况,不由得大喜,连忙激动地点头道:“对对对,朕刚收到塔山战败的消息!”

    张明伟得到确认,却是心中一凉,大明能战之军真完蛋了啊!

    不过他还是不甘心,便又确认道:“现在是不是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已势大不可制?还有前一个皇帝是天启皇帝,有魏忠贤权势滔天,号称九千岁,然后再之前……”

    一口气,他把崇祯到万历的大事都说了下,以此来确认这个位面到底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那段历史?

    “崇祯皇帝”认真听着,每一个问题,他都用力点头。他的每一次点头,张明伟的心中就多一下“咯噔”。

    等到了后来,张明伟就不问了。因为他已经可以肯定,他是真穿越了,而且确实穿越到了他所熟悉的那个崇祯十五年三月份,离大明灭亡也就只有两年时间了。

    他正想着,眼前这人,也就是崇祯皇帝,几次得不到“神仙”的肯定答复,已经有点忐忑,用那种非常殷切地期待神情,第三次确认道:“请问,您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

    这一次,听到这话之后,张明伟就开始认真地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他是一个历史穿越作者,人称“明末专业户”,更贴切一点叫“崇祯专业户”,专门写明末穿越历史的。也是如此,他对于明末历史,真没少查资料,因此才对这段历史了解得比较清楚。

    之所以张明伟就逮着崇祯时期写,是因为明末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遗憾的一段历史。

    在这段时间内,天灾人祸,兵灾连连,易子而食,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华夏大地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伤痛。

    更为关键的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西方崛起,超越华夏不说,还把华夏踩到了脚底,瓜分华夏。哪怕后辈子孙自强自立,奋起直追,也一直遭受西方列强的联手打压。

    华夏的后世子孙,真得太不容易了!

    如果能在明末这个时候改变历史,那么一切都将不一样!

    而之所以一直写崇祯,也是张明伟认为,崇祯皇帝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并能持之以恒地付之行动的皇帝。

    崇祯皇帝的勤勉,他自认是做不到的。也是因此,他佩服崇祯皇帝的勤勉。只是很可惜地是,崇祯皇帝努力了,但却没有成功!

    没有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明王朝积重难返,也有崇祯皇帝的错误抉择。总之,明末的历史,有太多的遗憾了!

    因此,张明伟想帮崇祯皇帝,改下那句话: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变为:努力了,就应该得到回报!

    在后世,比较公认的一个说法,崇祯十五年,特别是塔山之战,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之后,大明就已经注定亡国了。

    但是,张明伟通过查资料发现,并不一定!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主导这段历史的话,未必没有救!

    想到这里,张明伟忽然一惊,该不会老天爷让自己穿越到了明末,还穿越到了崇祯皇帝面前,就是让自己有这么一个机会来改变历史上的那么多遗憾吧?

    只见张明伟手中拿起一个小的号角,凑在嘴边,大声宣布道:“陛下有旨,八大晋商身为明人,却资敌叛国,等同谋逆,诛九族!”

    这个处罚,基本上是在所有人的预料之内。不过,兴国公接下来所说,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大明如今天下大乱,死伤军民几万万之多,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572 没了遮羞布

    只是一会的功夫,就见他也是脸色一下苍白,不过比多尔衮要好一点,因为他已经有这个心理预期,握着奏报的手并没有抖。

    但就算是这样,只要熟悉他的人都能知道,他被吓到了。

    豪格算是熟悉多铎的人之一,看到他这样子,顿时有点傻眼,该不会是真的吧?

    忽然,就见多铎一下暴怒起来,怒声喝道:“济尔哈朗这个蠢猪,到底是干什么吃的,竟然一天就被全灭,两万多大清军队啊,就被明军垒了京观,活该,真是活该!”

    看着他受刺激的样子,多尔衮反而已经缓过神来,当即对他说道:“谁能想到明军会用火烧锦州城的计策?而且也就明国财力雄厚,能耗那么多的物资储备,一次性地毁掉了锦州城!明军这完全是靠钱财砸赢的。不管是济尔哈朗也好,还是其他人也罢,以前没有经历过,便都容易中招!”

    他这话,就比较客观了!

    这次的明军,突然之间大军攻击,兵力多达五万,而整个锦州防御体系,一共也就三万多点。老成持重一些的,当然是拒城而守,等待大清主力到来,和明军再行决战。

    可是没想到,这第一步便落入了明军的圈套。

    人家就是要你回锦州城,有高大的锦州城围着,他们才好用上火攻这一招,这就等于自己把自己陷于了死地!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毕竟要想烧掉一座坚城,并不会那么容易。

    可是,架不住明军的钱多。而且,还有万人敌这个利器。

    多尔衮都能想象出来,明军把无数的万人敌投入城内,然后再投入非常多的油罐,要把锦州城都点燃,这都要消耗多少物资!

    总之,大清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不管是油罐,还是制作万人敌的火药,毒药等等,都不可能有那么多!

    这一刻,不知道为什么,在多尔衮的心中,竟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和明国打架,太不公平了,除非明国自己先把双手给绑了,然后再打架!

    是了,以前和明国的战事中,其实明国就是自己绑了双手在和大清过招的。可如今,明国已经解开了绑着的双手,以明国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大清就只有贫瘠的辽东一地,又如何能和那么大的明国打呢?

    那个尚可喜,耿继茂,还有夏承德到底是干什么吃的,这都过去了多少时间了,怎么还没送一点消息出关!

    这时候的他,又如何能想到,他记挂着的那三个人,早已下了十八层地狱了。

    多尔衮脑海中的这些事情,也是在他深受打击之时的念头,作为建虏的摄政王,他当然不能悲观绝望,便立刻把那些不好的念头抛之脑后,然后便立刻下令道:“回盛京,传令各地,严加戒备!”

    此时的他,有些后悔了。早知道会这样的话,当初就应该答应济尔哈朗的请求,把孤悬于外的锦州兵马撤退辽东腹地的。如此一来,大清就不会损失两万多人马,也不会损失一位名将了。

    真是可怜济尔哈朗为大清征战这么多年,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或许是宁死不降,丧生在锦州大火中,烧没了吧!

    要是有可能,多尔衮是真心希望,死的是豪格,而不是济尔哈朗。

    唉,如今的大清,怎么就这么难了呢?

    这几年来,大清实在是太不顺了!

    变化,应该是从明国突然撤回了关外的军民,丢弃了宁远城开始的吧!

    多尔衮坐在马背上,默默地回忆着和明国交手的一切。

    辽东腹地突然被明军偷袭,海州城被攻占,然后明军又奇袭鞍山驿堡,兵锋甚至一度到达辽阳城下。

    虽然说明军立刻就退走了,没敢在辽东大地上多待一天。可就是从那时候起,明军就开始了反攻,大清这边开始接二连三地遇到麻烦了。

    明国紧接着重建了东江军,从南方抽调了横行海上的海盗充当登莱水师,把大清水师给打得全军覆没。这其实已经能证明,明国的地大物博,资源之丰富,远非大清能比了。

    看看,大清费劲了心机才把明国东江军给瓦解了。可是,他真要重建东江军,却是如此容易,从全国各地抽调兵马过去便可以。

    那个时候,大清就应该要非常警惕明军这点了。然而,大清这边一直认为,大清在陆地上还是野战无敌,明军不可能是大清的对手。

    真得是被过往蒙蔽了双眼,这一点,那个皇太极的责任也不可避免。呵呵,都说他英明神武,那只是明国的双手被绑住了而已。这些事情,难道不是他活着的时候发生的?

    还有,宁远之战,三万多的大清军队,整个宁远的防御体系,同样被明军一击而灭。可笑的是,英明神武的皇太极,一战被气中风,二战直接被气死,如果算上之前被气得吐血,真要把这些事情公开出来,谁能相信他还是英明神武的了?

    想着这些,多尔衮忽然又叹了口气。

    此时此刻,再去和已经死掉的皇太极赌气,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锦州城的再次全军覆没,连大清有名的将领都没有挽回这个局面。这种情况下,已经不能用明军偷袭,明军卑鄙,大清大意之类来解释了。

    虽然依旧可以强行解释,明军这次是用钱砸的。可是,下一次呢?下一次明军再来什么稀奇古怪的招数怎么办?难道要大清这边一直自欺欺人,到死都相信,大清还是无敌的么?

    宁远、锦州两次战事,大清损失的兵力,已经是伤筋动骨了!

    明军的强大,已经毋庸置疑,大清必须要认清这个现实,并且及时调整对明军的策略才可以了!

    多尔衮想到这里,不由得又是重重地叹了口气。

    如今的大清,真是太难了!

    他尚且如此,普通的建虏就更不用说了。

    本来的话,建虏这边集结大军去增援锦州,普通建虏也没有多少想法,不就是要去和明军主力决战么?他们甚至对此都还有点欢喜的!

    毕竟这时候的建虏,也确实赏罚分明,对于立下的军功,那是不会含糊的。也是如此,原本很多一打仗就拉胯的明军,在投靠了建虏之后便立刻变得勇猛起来。

    可他们才赶到虎皮驿呢,突然就传令下来,不去增援,返回盛京去了。

    这一下,这些普通建虏就有点懵了。

    怎么回事?难道锦州已经解围了,还是说,都不用增援,大清名将和硕郑亲王就把明军给打败了?

    一时之间,这些建虏都议论纷纷,猜测着可能的原因。

    纸包不住火,多尔衮也没下禁口令,毕竟这种事情,伤亡数字太大,没法隐瞒的。

    在大军快回到盛京的时候,消息便慢慢地在军中传遍了。

    顿时,这些普通军卒在难以置信之后,悲观的气氛便开始蔓延开来了。

    建虏其实是个小部族,人口就那么多,死个几万人,基本上七拐八拐地都能和其他人扯上关系。

    什么表亲啊,七姑八大婆什么的,都有人伤亡。

    上一次的宁远之战,已经有过一次了,基本上大部分人家都要出丧。加上这一次的锦州之战,顿时,原本还不用出丧的建虏人家也要出丧了。这时候的他们,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亲人散失的痛苦了。

    事实上,在原本历史上,崇祯十五年年底的时候,由阿挤格所领建虏大军杀入关内。因为建虏以往几次的烧杀劫掠,让关内百姓认识到,惟有抵抗才能活命。

    因此,当建虏大军去劫掠山东的时候,便遭遇了山东百姓激烈的抵抗。小袁营那个时候也都专门北上去打建虏。由此可见,关内百姓都同仇敌忾到什么程度。

    表面上,崇祯十六年出关时,建虏好像又满载而归。但是实际上,据史料记载,建虏军队回去之后,盛京的建虏几乎家家都有披麻戴孝的。由此可见,建虏的损失有多大。

    只是很可惜,上天给了他们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吴三桂去信献关投降。建虏才动员了全部的兵力入关,最终也是靠着投降过去的明军打下了天下。

    要不然,就建虏那点人口,真不够关内消耗的。

    话说回来,此时,在这个位面上,终于在济尔哈朗所镇守的锦州城全军覆没之后,建虏无敌的遮羞布,被无情地拉掉了。

    一而再的失败,家家户户披麻戴孝,就是有再多的理由去辩解,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个事实:大清无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从今以后,他们要面对的,不再是入关劫掠,而是明军又会在什么时候再次进攻辽东!

    再和明军交战,大清还能不能打赢战事?

    在这种压力之下,满洲族人内部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危机,或许会团结起来。可是,其他非满洲族人的部族,却不会和他们一条心,便开始有了各自的小心思,为将来考虑了。

    当然,这个时候也没那么快表现出来,但是类似的心思却是已经有了。

573 建虏新战略(为淡看风云之巅白银盟加更49/110)

    崇政殿内,建虏的亲王贝勒,全都在场,甚至连在镇江堡的阿济格也被喊了回来。人数之多,算是难得一见的。

    可是,就算有这么多人,崇政殿内却是非常安静。

    就连平日里经常打瞌睡的顺治小皇帝也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规规矩矩地坐着,压根不需要他母后来督促他。

    布木布泰哪怕对军事上一窍不通,可这时候的她,也已经感觉到了前途的不妙。

    要知道,以前的时候,她从来没有为大清的未来考虑过。在她的脑海中,大清就这样,没问题,她关注的,是她以后的荣耀,还有她儿子的未来。

    可如今,布木布泰却意识到了,大清还能不能有个安稳的未来,这真得说不定了。

    别的事情不清楚的话,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本事,那是绝对在大清里面属于最前列的,可也挡不住明军的一击,竟然在一天的时间内全军覆没,这可真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一个念头在她的脑海中盘绕:大清会亡么?

    不知道过了多久,代善一声咳嗽,打破了崇政殿内安静地有点可怕的气氛,先看了一眼和他并排而坐的多尔衮,然后看着底下的人说道:“有一点,如今我们必须要承认,明军已经不是以前的明军,重新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对手。今后,我们必须要认真考虑和明军的作战,不能再发生类似锦州、宁远那样的事情了!”

    事实上,也不需要他来说这点。如果再像锦州、宁远那样损失几万人马的事情发生几次的话,大清就没人了!

    多尔衮看了一眼代善,然后也同样看向底下那些人,语气有点沉重地跟着说道:“这两天我一直在仔细地想这个事情。两次战事,甚至包括汉城之战,都是明军集中了优势兵力,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最为关键的是,他们充分利用了水师,解决了军队粮草物资的运送问题。”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提高了一点声音,继续说道:“如果不解决这两个问题,那下一次的宁远,或者锦州这样的战事,就还可能会继续发生!”

    “怎么解决?”豪格一听,忍不住反问道,“我们大清又没有水师!”

    多铎听他语气好像有点冲,便立刻开口讥讽道:“我们大清的水师是被谁给败完的?”

    豪格一听,脸色一红。不过输人不输阵,他正要找理由反驳时,却听多尔衮一声大喊道:“够了!”

    多铎听了,没有说话,豪格便也借这个台阶下台,跟着不说话了。

    崇政殿内,重新安静了下来。

    多尔衮环视他们,带着一点沉重的语气继续说道:“根据探马传回的消息,明军撤回觉华岛之后,似乎是假装把大军又撤回关内去了。不过这个事情不是很确定,我们也没法派人去岛上核实情况。总之,觉华岛上的明军,我们不得不防。”

    说到这里,他又提高了声音,表情变得严肃起来道:“可怎么防?明军有水师可以机动,兵力又够多,我们大清有那么多的兵力去防守么?”

    听到他的这些分析,其他人都没有说话。不过从他们的表情能看出来,对此,这些建虏头目都非常地无奈。

    多尔衮转头看了一眼代善,神态似乎有点坚决起来,当即看着代善说道:“我以为,是到我们大清放弃辽东沿海了。盖州、复州甚至金州的兵力要全部撤回来。海州留不留可以讨论,但是,沿海的兵力必须要撤,不能再给明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他的这个主意,其实是他去找了汉臣,由范文程给他出的。按照范文程的建议,就是要让建虏放弃沿海,甚至连海州都拆掉,以鞍山驿堡为前线,背靠辽阳,守住这里就可以。

    如果可能的话,甚至吸引明军离开海岸线,离得越远越好,然后再集中大清主力找机会歼灭来犯的明军。打多几次这样的战事,局势便能又改变过来。

    对此,多尔衮深感有理,他不得不佩服,脑子果然还是汉人的脑子灵光,也难怪皇太极会倚重这些汉臣。

    不过在这崇政殿内的会议上,多尔衮终归不是一言九鼎的皇帝,只是两个摄政王之一,要综合考虑的东西很多,便对范文程的主意稍微打了个折,并没有提议鞍山驿堡为前线,而是可以考虑留下海州作为前线。

    然而,就算是这样,他的话说出口之后,也立刻引来了一阵喧哗。

    “什么,我们要主动放弃这么多地方?”

    “为什么,打下这些地方容易么?就这么轻易放弃了,对得起先皇么?”

    “族人哪里怎么交代?那些粮田怎么办?”

    “……”

    撤兵并不是一句话而已,相应的事情有很多。

    这些地方都被建虏占领有些年头了,建虏在这些地方也都安家过日子,有房屋,有粮田,还有包衣。可如今说,这些都要没了,底下人肯定有意见!

    并且,这么一大片地方的人都撤回辽东腹地的话,他们怎么安置?原本在辽东腹地的人,是不是利益也会受损,比如说粮田要分出去一些给新来的人,诸如此类的。

    之前说了,这时候的建虏压根不算大部族,互相之间,都能找着关系的。涉及那么多人的事情,绝对和在场的这些亲王贝勒都有不少关联。换句话说,也等于是让在场的这些亲王贝勒利益受损,他们当然就会喧哗了。

    就连代善,都没想到多尔衮竟然如此决然,要放弃那么多的地方,这让他有点吃惊。

    不过他没有反对,也没有赞同,只是静观其变!

    “不信,绝对不能这么做!”喧哗声中,最终是豪格的嗓门最大,声音最响,也最坚决,“什么时候,我们大清怕明狗要怕成这样了?真要这么做了,谁还有脸去见我父皇?”

    他的手下,就有大量的封地在复州附近。因为靠海这边的土地肥沃,良田很多。

    然而,多尔衮既然已经当众说出来了,心中其实已经有了决定,听到他说话,当即一声冷笑,同样大声喝道:“谁要不同意,那就谁领兵去驻扎!谁去?”

    一听这话,顿时,崇政殿内又立刻变得非常安静了。

    谁都不是傻子,连济尔哈朗镇守的锦州城这样的坚城,都被明军给打得全军覆没,就更不用说什么盖州、复州或者金州这种比锦州城还不如的地方了。

    也可能是济尔哈朗会做人,在场的这些建虏,都对济尔哈朗的印象不错,不否认他的本事。也就是说,没人觉得自己会比济尔哈朗做得更好。

    这么一来,如果独自领军在海边的,明军又来突袭,那是真可能会步济尔哈朗的后尘了。

    这样的事情,谁又会愿意呢!

    豪格不傻,他当然也不会愿意,因此他便也立刻闭嘴了!

    看到他们都不说话了,多尔衮便转头看向代善,和缓了一点语气,用商量的口吻说道:“当然,这是大清一盘棋考虑,目的终归是为了大清。因此,撤回辽东腹地的族人,肯定要妥善安置。这一点,我们可以再议。你看如何?”

    这个时候,代善知道轻重,必须是要表态的时候了,没法回避。

    于是,他看向其他人,环视了他们一眼,开口说道:“既然我们无法解决明国水师,与其千日防贼,真不如撤回来,让明军的水师没有了用武之地。我看,此策可行!”

    两个摄政王的意见达成了一致,其他人又没有敢带头反对的,这事便算定下来了。

    不过阿济格有个问题,当即提问多尔衮道:“如果我们都撤回来的话,那明军要是占据了沿海,比如说盖州,金州之地,便在辽东有了立足之地,这便如何是好?”

    听到这话,豪格等人都是点头。至少他们觉得,是真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

    多尔衮显然是有考虑过的,听到这话,便立刻回答道:“无妨,我们并不是真得打不过明军。只是他们有水师可以机动而已,我们防不胜防。一旦他们占据了盖州或者金州的话,那是最好不过了。等到冬季严寒,明国水师无法出动的时候,我们便出兵端了他们的城池便是!”

    听到这话,阿济格便没有问题了。

    随后,这些建虏的亲王贝勒便开始具体讨论起各自的利益,讨价还价,事关本旗的利益,自然不是一下能谈完的。

    但是,建虏的战略却是定好了。那就是要放弃沿海,既防备了被明军偷袭的可能,也能吸引明军上岸,再被他们找机会打败。

    ………………

    与此同时,在朝鲜这边的皮岛码头,大量的明军船只靠岸,从船上下来一队队的明军将士。虽然一个个因为坐船坐得手脚无力,可是,闻讯赶来的李来亨却看得哈哈大笑,心情非常地好。

    没想到朝廷又给他的东江镇派来了五千步军,这一下,东江镇的兵力更雄厚,战斗力更强,那是可以大有作为了!

574 东江军的打算

    每日坚持更新真得不容易,兼职情况下差不多日万,就更不容易了。

    生病,工作忙,家里是多等等,全都还是要码字更新。

    冬天时候,闹钟响的时候天还黑,再不想起来也还是要起来码字。

    之所以能这么坚持着,真得全凭正版读者的支持!

    如今起点的赠币算钱,只要签到,或者看下广告,就能有钱看正版书了。

    如果真得喜欢我这本书的话,还请来起点支持一下正版,谢谢!

    “啊呀!”

    张明伟拍拍摔疼的屁股,从地上爬起来一看,顿时傻眼了。

    自己不是爬山的时候脚一滑,摔了一下么?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一眨眼就到了一个好像宫殿一样的房子里了?见鬼了么!

    有点惊慌之下,张明伟立刻打量四周,转头一看,顿时吓了一跳。

    就见他面前几米远的地方,有两个人正盯着他,全是目瞪口呆的样子。

    张明伟下意识地做出防备姿势,看着那两人,大声问道:“你们是谁?”

    问完之后,他就有点纳闷了。

    这两人穿着很奇怪:一个穿着明朝皇帝衣裳;另外一个则是明朝宦官打扮。穿大红绯袍的,品级不低,应该能称之为太监了。

    之所以一眼就认出来,是因为张明伟是写明末穿越小说的专业户,资料查得多,当然能认出来了。

    其中那个穿皇帝衣裳的,眼睛红红的,好像刚才在哭鼻子。

    真是无语,看样子都三十多岁了,不对,好像四十岁都有,这么大的一个男人,竟然还哭成这样,也是够可以的!

    张明伟比较心大,换好听点的说词,就是比较沉稳。看到有人之后,竟然不慌了。

    正在这时,那个皇帝打扮的人好像回过神了,脸上马上露出惊喜之色,带有浓重地方的口音问张明伟道:“你是神仙么?是上天派来帮朕的么?”

    他边上那个太监模样的人,此时也回过神来,立刻就做出了防备姿势,似乎想去护着那“皇帝”,不过听到了他的话之后,稍微犹豫了下,就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但是,这“太监”还是紧贴着那“皇帝”,好像随时要出手保护,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

    张明伟稍微回味了下“皇帝”的话,就大概听明白这人说得话。

    突然之间,自己从爬山变成了在宫殿里,太诡异了!又有两个穿着明朝衣裳的人,从他们的神态气质上看,似乎也和现代人有区别。

    基于职业的敏感,他下意识地问道:“你是明朝皇帝?这是什么年间?”

    写多了明穿文,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感觉自己应该是遭遇了传说中的穿越。

    “皇帝”听了后,似乎也是稍微迟钝了下才明白张明伟的意思,然后才回答道:“朕正是大明皇帝,如今已经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

    回答了之后,他的表情就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满脸期待地再次问道:“你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

    后面这句话,张明伟直接忽视了。此时的他,脑袋轰鸣,完全傻在哪里了。

    真得是穿越么?还穿越到了明末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甚至还好死不死地,就穿到了崇祯皇帝的面前?

    等等,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这个时间点,好像是明军和建虏决战的松山之战已经打完,大明集结起来的最后能战之主力军队,在此战中全军覆没了!

    想到这里,张明伟立刻就联想起来,眼前这个应该是崇祯皇帝的人眼睛红红的,该不会就是感觉到了亡国之危在哭鼻子吧?难怪这大殿内没有看到内侍宫女,就他们两人。

    然后他看到自己突然出现,就以为是神仙,一开口就求着自己帮他,这好像也符合走投无路人的思维!

    想着这些,张明伟真得有点傻眼了:自己写多了崇祯,这是遭报应,真穿崇祯这里来了?

    “请问,您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正在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带着期望之色,再次重复确认道。

    张明伟回过神来,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眼,再次感受了下这个人的外貌衣着,还有边上那个太监,真觉得不是现代人!

    然后他又环视了下周围,一张御案上,堆满了奏章。甚至地上都还丢着一份,从散开着奏章上看,也是古代的书写格式。再看大殿内其他,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感觉是回到了古代。

    “陛下问你话呢!”看张明伟在东张西望的,那个“太监”终于忍不住提醒了一句。不过语气上还是带着一点尊敬,或者还有惧怕的意思。

    听到这话,张明伟转头看向他。这个嗓音非常特别,不是正常人的腔调,难道真是没卵的人才会发出的这种腔调?

    现代社会,是不可能存在没卵的人。大概率是在古代,才有没卵的人。

    如此种种,都表明了一种情况。

    写多了穿越之后还真穿越了啊!张明伟心中非常无语的同时,转头看回“崇祯皇帝”脸上。

    他是理科生,平时考虑事情也比较全面。此时的他,想到了一种可能,还想再确认下情况。

    毕竟已经有好些穿越网文有写过,主角穿越到的古代世界并不是熟知的世界。因此,他就问眼前这人道:“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那么是不是塔山之战已经败了?洪承畴所部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感觉神仙是在核对情况,不由得大喜,连忙激动地点头道:“对对对,朕刚收到塔山战败的消息!”

    张明伟得到确认,却是心中一凉,大明能战之军真完蛋了啊!

    不过他还是不甘心,便又确认道:“现在是不是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已势大不可制?还有前一个皇帝是天启皇帝,有魏忠贤权势滔天,号称九千岁,然后再之前……”

    一口气,他把崇祯到万历的大事都说了下,以此来确认这个位面到底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那段历史?

    “崇祯皇帝”认真听着,每一个问题,他都用力点头。他的每一次点头,张明伟的心中就多一下“咯噔”。

    等到了后来,张明伟就不问了。因为他已经可以肯定,他是真穿越了,而且确实穿越到了他所熟悉的那个崇祯十五年三月份,离大明灭亡也就只有两年时间了。

    他正想着,眼前这人,也就是崇祯皇帝,几次得不到“神仙”的肯定答复,已经有点忐忑,用那种非常殷切地期待神情,第三次确认道:“请问,您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

    这一次,听到这话之后,张明伟就开始认真地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他是一个历史穿越作者,人称“明末专业户”,更贴切一点叫“崇祯专业户”,专门写明末穿越历史的。也是如此,他对于明末历史,真没少查资料,因此才对这段历史了解得比较清楚。

    之所以张明伟就逮着崇祯时期写,是因为明末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遗憾的一段历史。

    在这段时间内,天灾人祸,兵灾连连,易子而食,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华夏大地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伤痛。

    更为关键的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西方崛起,超越华夏不说,还把华夏踩到了脚底,瓜分华夏。哪怕后辈子孙自强自立,奋起直追,也一直遭受西方列强的联手打压。

    华夏的后世子孙,真得太不容易了!

    如果能在明末这个时候改变历史,那么一切都将不一样!

    而之所以一直写崇祯,也是张明伟认为,崇祯皇帝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并能持之以恒地付之行动的皇帝。

    崇祯皇帝的勤勉,他自认是做不到的。也是因此,他佩服崇祯皇帝的勤勉。只是很可惜地是,崇祯皇帝努力了,但却没有成功!

    没有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明王朝积重难返,也有崇祯皇帝的错误抉择。总之,明末的历史,有太多的遗憾了!

    因此,张明伟想帮崇祯皇帝,改下那句话: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变为:努力了,就应该得到回报!

    在后世,比较公认的一个说法,崇祯十五年,特别是塔山之战,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之后,大明就已经注定亡国了。

    但是,张明伟通过查资料发现,并不一定!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主导这段历史的话,未必没有救!

    想到这里,张明伟忽然一惊,该不会老天爷让自己穿越到了明末,还穿越到了崇祯皇帝面前,就是让自己有这么一个机会来改变历史上的那么多遗憾吧?

    只见张明伟手中拿起一个小的号角,凑在嘴边,大声宣布道:“陛下有旨,八大晋商身为明人,却资敌叛国,等同谋逆,诛九族!”

    这个处罚,基本上是在所有人的预料之内。不过,兴国公接下来所说,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大明如今天下大乱,死伤军民几万万之多,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575 大明人口

    可以说,通过这次的军户户籍变革,将会极大地提高大明军人的地位。

    第一,军人参军,不用再担心他们的子子孙孙都被强制成为军户。从开国之初的世袭军户制彻底改为了募兵制;

    第二,参军立功的军人,或者当兵久了的军人,退伍之后到了年龄还有钱拿,这是开了大明之先河。

    要知道,就算是文官告老还乡,那也是没有俸禄的。相比之下,哪怕军人退伍之后到年龄了,领取的退伍金钱少,那也绝对会吸引很多人的。

    从这点来说,去当兵会成为很多农户的选择。

    第三,如今的朝廷,军饷发放及时,并且通过了大明中央银行发放,如果有军饷的克扣,可以直接在京师去都察院、锦衣卫衙门或者东厂投诉,能够直达天听,基本上就没有了军饷克扣或者欠饷的事情。

    这对于军人来说,更有了一层保证,能够安心打仗。

    至于能不能从大明中央银行取钱,在这些个月里,京师百姓早已看到了,这是绝对没问题的。

    另外,新的钱币已经发行了一段时间,朝廷真正地做到了,收税中就按照规定比例收新的钱币,绝对没有折扣,从而保证了新的钱币不贬值。

    这个情况让京师百姓放心之后,新的钱币所带来的好处也就体现出来了。钱币有面值,平日里买卖就直接按照币值交易,非常地方便。

    并且因为是铜币,和以前的铜钱相比,感觉上也差不多,更是减少了京师百姓对于新币种的抵触。当然,如果换成纸币的话,那绝对在心里是有抵触,不可能这么快就接受新币种的。

    而京师百姓一旦接受了新币种之后,因为方便,不用称重,也不用担心成色,很多商家都喜欢收取新币种了。结果因为新币种的产量有限,以至于很多人想去大明中央银行兑换新币种时,却会遇到没得兑换的情况。

    这种情况的发生,应了一句俗话:物以稀为贵。在民间的自然交易中,用新币种来买卖东西时,反而更有优惠,从另外一个角度,变成了新币种的实际价值要高一些的情况。

    回到军人这方面,因为京营军饷是大明中央银行发放。只要在银行开户的,那么去取钱的话,那是有保证能取到新币种的。这让军人或者军人家属就能一直有新币种使用的保证。

    不要小看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就又体现出了军人的优越性。民间买卖上,对于军人或者军人家属的一些优惠,也就随之而生,让他们就更有了一种对军人身份的认可。

    如此种种,对于军人身份的提高,那是绝对有帮助的。

    当然了,如今这些措施,有的还只是在京营中开始实施而已。等到条件成熟,才会向全国的军队进行推广。

    崇祯皇帝心里很清楚,大明在平定内乱之后,便是争霸全球。

    不说虚的,光是那么多的矿产,就绝对值得他这么做:提高军人的待遇,让军队去开疆拓土,去找财富!

    更不用说,关系到大明江山的社稷安稳,那些藩王必须要封出去,也是要有军队才有保证的。

    在张明伟的牵头下,崇祯皇帝和内阁、司礼监以及六部确定了这军户革新的种种细节之后,便下发圣旨正式公布。

    你说这个事情有没有人反对,那肯定是有的。就军人的退伍金这一条,就遇到了不少文官的反对,崇祯皇帝也犹豫要不要取消,但是,张明伟坚持了。

    在他的强势之下,没人敢和他对着干。更为关键的是,张明伟认为,这种制度应该要在随后普及,让官员也有退休金。

    至于给崇祯皇帝的理由,那就简单多了:老有所依,才能心无旁贷。大明军人也好,大明官员也罢,才能安心为皇帝办事!

    这个军户革新的事情,因为之前就已经放出了风声,鞋子落地之后,虽然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是,却没有那种非常大的震撼。

    然而,有一个想不到的影响,却是张明伟这边必须要去面对的。

    涉及到几万军人的开户,而且在这个年代,又只有手工操作,而不是电脑能批量处理,这大明中央银行的人手便非常急缺。

    事实上,大明中央银行的人手就算没有这事,也很缺。不要说从无到有的创办了,随着大明中央银行被百姓接受,原本就越来越忙了的。

    这让张明伟考虑,是不是要把对公和对私业务分开。要不然,会耽搁事情,有考虑成立第二家银行的可行性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如今最为要紧的,还是要大批培养银行职员才行。

    这个事情,别人去做不行,还得张明伟来全程参与才可以。为了尽快有合适的人手可以用,大明中央银行不得不对外招聘原本钱庄、银号的掌柜和伙计,甚至是普通的账房,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之后,一边上岗一边继续加强培训。

    另外,大明中央银行也已经没法和户部共一个衙门了。要不然,整个户部衙门都归大明中央银行来用都不够。

    为此,新的大明中央银行开始修建,就在皇城根下,规模很大。

    很多京师百姓,只是从大明中央银行的这个衙门规模,就猜测以后这个大明中央银行会从户部独立的可能。

    ………………

    崇祯皇帝这边,还给张明伟说了一个好消息。

    原本由普通流贼转变而成的屯田军,可谓战果不凡。在普通粮田种植之外的田间地头,另外种植的番薯土豆产量,经过两年的摸索之后已经赶上粮食产量了。

    这个意外之喜,也是让中原之地再也没有人饿死,哪怕还时不时有天灾。

    这一点,张明伟其实有察觉,因为军中粮食已经有配发土豆和番薯的了。

    要不然,大明不会这么快从饥荒中缓过来。

    当然,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也有关系,就是到这时候,大明人口估计已经减少了一半左右,也缓解了对粮食的需求。

    要是有可能的话,张明伟是真不希望有这个因素的。如今国内基本稳定,大明即将对外扩张,需要人口的支撑,需要朝廷政策来鼓励生育了。

    当然,这时候其实不需要怎么鼓励。因为在中国人的眼里,多子多福,人丁兴旺才是一个家族兴旺的象征。就算朝廷不鼓励,百姓也不会不去造人。

    不过,在朝廷层面要为这个去做的事情其实也有不少。

    事关大明的开疆拓土,争霸全球,事关崇祯皇帝的雄图霸业,他自然非常上心,当即和张明伟就这个事情讨论了起来。

    就听张明伟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要想保证我大明人口的繁衍兴旺,一个最大的措施,就是要减少小孩的夭折率。”

    “先生说得极是!”崇祯皇帝一听,便立刻深有所感地附和道。

    哪怕他的皇子皇女中,都有好几个夭折的,就更不用说,普通百姓人家了。

    内阁首辅堵胤锡听了,叹了口气说道:“这事儿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啊!只是一个天花,就不知道要了多少小孩的命!唉……”

    说完之后,他便重重地叹了口气。

    张明伟一听当即微笑着说道:“天花不难,种痘就能解决!”

    一听他的话,堵胤锡顿时大喜,不过等他听完之后,便又露出哭笑不得的神情说道:“国公说笑了,种痘其实还是很危险的,并没有降低多少小孩死于天花的危险。”

    一开始,他听到兴国公说天花不难时,那是心中大喜。

    实在是兴国公经常能人所不能,他说不难,那就肯定不难的。结果没想到说是种痘。

    事实上,明末这个时候,种痘其实已经有了。不过是种人痘,危险性还是很高的。因此,只有极少部分人会去试。

    传说中,康麻子之所以能继承皇位,就因为他已经出过天花,虽然留下了一脸麻子,但却是不会再得天花了。

    崇祯皇帝显然也知道堵胤锡的话,当即点点头正要说话时,却听张明伟先诧异地开口说道:“怎么,种痘危险?”

    刚问出口之后,他就回过神来了,当即哈哈一笑道:“此痘非彼痘,我所说的,没什么危险的!”

    他是写明末历史的,查过的资料很多,当然了解明末这个时候其实是种人痘,毒性很大,当然危险了。

    堵胤锡听了一愣,什么此痘非彼痘?不过他立刻回过神来,顿时大喜,马上一步就蹿了过去,一把抓住了张明伟的手,情绪激动地带着渴望期待的神情问道:“国公的意思,是真得能解决天花之灾?”

    天花自古以来就是困扰人类的一大杀手,原因是这个还很容易传染。一旦染上,那就只有靠天听命了。

    而且天花是不管有钱没钱,有权没权的,基本上都是同等对待。奴酋岳托就是在崇祯十一年入关劫掠的时候,在山东地界染上了天花死翘翘的。

    因此,崇祯皇帝等其他人听了之后,全都是如同堵胤锡一般激动,带着期待看着张明伟。

576 天庭派下来的神仙(为淡看风云之巅白银盟加更50/110)

    张明伟看着他们激动的眼神,当即一笑说道:“我说得是种牛痘。这个毒性低,我们人接种之后的不良反应小,只有极个别人可能因为身体有缺陷而出现问题。但是,绝大部分人在接种牛痘之后,就不会怕天花了!”

    听到这话,议事的文华殿内,除了司礼监的几个人之外,其他人都是带着惊喜的那种语气回应了起来。

    “真得?”

    “当真如此?”

    “竟然有如此神奇之物?”

    “……”

    崇祯皇帝也不例外,不过唯一不同的是,他在带着惊喜之意质疑了一下之后,立刻回过神来,明白以张明伟的来历,那肯定是真的了。

    于是,他便当即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

    这个笑声,充斥在文华殿内,并且传出殿外,还传得很远。

    在大殿外面的宫女内侍以及宫中守卫,都听出是皇帝的声音,听到这么开心,一个个都是面面相觑,然后也都一个个露出了笑容。

    因为他们知道,皇上如此高兴的话,那绝对是好事来的!

    而在大殿内,其他人被崇祯皇帝的大笑所吸引,自然都看向他。一个个先是惊愕,然后也都是眉开眼笑起来,压根没有人在意崇祯皇帝没有一点皇帝的威严礼仪!

    如果说之前有人说能治天花,估计没人会信。千百年来,出了多少人杰鬼才,流传千古的医师也不少,但是都没能解决天花。凭什么你说能治,就真得能治了?

    可是,如今这话,是兴国公所说,那就不一样了!

    发生在兴国公身上的奇迹,难道还不够多么?有很多,也是千百年来从未有过的,比如最简单的一项,就是蒸汽机车,还有那个电的演示等等,更不用说其他了。

    因此,兴国公有足够的权威,他说出的话,在场的人都能相信。更不用说,皇上是最了解兴国公的,他都在这样哈哈大笑,那就说明,这个事情肯定是真的了!

    明白了这一点,堵胤锡等人不由得便感慨万千:天花啊,从此以后就有得治了!不用再看老天爷的意思,也不用再看着亲朋好友因此而生死离别,这真得是太好了!

    想到激动之处,他们也都跟着笑了起来。虽然不像崇祯皇帝那样笑得肆无忌惮,可是,他们也确实是咧开嘴,在开心地笑着了。

    这一刻,文华殿内,没有任何其他杂念,所有人都是在为庆幸天花有的治而开心着。

    过了好一会之后,崇祯皇帝终于收了笑声,向张明伟郑重一礼道:“先生到来,真乃大明之幸也!”

    堵胤锡等人听得一愣,兴国公到来?这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们很快抛开了这个念头,立刻严肃起来,整理下了衣着,然后就跟在崇祯皇帝的身后,非常庄重地一礼,用最真挚的语气跟着说道:“国公请受我等一拜!”

    不说其他,只是光凭这治疗天花之功,就足以被世人感恩,世代传颂,留名史册了!

    张明伟看着他们如此开心,他也高兴,当即笑着说道:“这个事情不能就说说而已,得让医师去落实这个事情,流程都清楚之后,尽快全国推广开来!”

    以前的时候,天下大乱,根本就顾不过来。而如今,天下太平,这个事情才得以提上日程。

    不得不说,事情一件件地做起来,大明会越来越好的!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点头赞同道:“对对对,王大伴!”

    王二彪听了,心一动,脚就想迈出去。不过他马上看到站他前头的王承恩,便立刻忍住了。

    “奴婢在!”王承恩出列,也是满面笑容地回应道。

    崇祯皇帝看着他,立刻吩咐道:“马上传朕旨意,让太医院那边着手这个事情,必须尽快给朕一个结果!”

    王承恩知道这个事情的重要性,立刻答应一声,便匆匆出了文华殿。

    都没看他离开,崇祯皇帝便转回头,看向张明伟,有点好奇地问道:“先生,为什么种人痘不行,但是,种牛痘之后,就可以了呢?”

    堵胤锡等人一听,也都非常好奇,便竖着耳朵,盯着兴国公,想要知道是怎么回事?

    对于这个,张明伟当年查资料的时候也看到过,再结合他的后世学识,回答下这个时代的人,倒也没有问题。

    因此,他便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那显微镜能看到水里有虫子的事情,还记得吧?”

    “记得!”崇祯皇帝听了,有点疑惑地点头回答。心中同时想着,难道和这个还有关系了?

    只听张明伟接着回答他道:“还有一种比那虫子还小几千倍的东西,我们可以称之为病毒。眼下的科技还做不到,无法观察到它,但是,科技再进步,就总有一天能看到这种病毒。”

    崇祯皇帝等人听到这话,顿时惊讶地微微张大了嘴。这个世界的微小,还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张明伟继续给他们科普道:“牛会有牛痘就是因为牛痘病毒,而人会得天花也是因为天花病毒。我们人体对于牛痘病毒有很强的抵抗力,只有会轻微的不适。人体内一旦有了这种牛痘病毒,就会产生一种抗体来抵御牛痘病毒。刚好牛痘病毒和天花病毒的本质上差不多,因此,人体产生的这种抗体就也能同时抵御天花病毒。就是这么一回事!”

    他的这段话,说实话,不管是崇祯皇帝还是堵胤锡等人,全都听得云里雾里的,就感觉听天书一样。

    在他们的理解中,就是一种小得不能再小的虫子在作怪。人身上,能出现杀死这种虫子的东西。

    崇祯皇帝最先回过神来,当即感慨着说道:“真如先生所言,科学无止境,朕算是又见识了一次!”

    说到这里时,他又转头对堵胤锡等人说道:“诸卿,朕要大力推广先生的新学,造福大明,这事儿没做错吧?”

    堵胤锡等人,原本就是张明伟这一系的人,而新学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不但有交通上便利,各种匪夷所思的工具,更有这种能活人无数、救人无数的法子,如果还有人要反对新学的,那就真是脑子被门夹了!

    因此,他们这些人,都是诚心诚意地回应了崇祯皇帝道:“陛下圣明!”

    听到他们这话,崇祯皇帝得意了下,转回头看向张明伟,准备再说话时,忽然回过神来,连忙改口,带着非常期待的神情问道:“先生,是不是还有什么类似这牛痘一样的好东西,造福大明的?”

    “……”堵胤锡等人一听,顿时无语。

    兴国公能说出天花能治,就已经是了不得的成就了。没想到皇上竟然还得陇望蜀,还想要再来类似牛痘一样的好东西,这可能么?

    他们正这么想着时,却听张明伟带着微笑点头说道:“南方比较多的一种病,忽冷忽热的,俗话叫冷热病,又叫疟疾的,这种病也有特效药的!”

    天花是一种传染病,疟疾同样也是一种传染病。当然,传播的方式不一样。但是,对于古代人来说,都没有区别。并且对于传染病,在古代也有统称,就叫做瘟疫。

    瘟疫这个东西,在古代人的眼里是比洪水猛兽还要害怕的东西。刚才他们听到天花能治,也就是一种瘟疫能治,那是开心得不得了。如今听兴国公所说,又有一种瘟疫可以治,顿时一个个都是目瞪口呆。

    这时候,他们看着张明伟,眼神是绝对不一样了。如果这时候张明伟要当神棍,说是天庭派下来的神仙,估计他们也能信的了。

    只有崇祯皇帝知道,张明伟的博学来自那里!

    因此,他又是最先回过神来的,当即大喜地问张明伟道:“先生,是什么特效药?”

    “陛下先不要高兴地太早了!”张明伟听了,先给他泼了一盆冷水道,“这个特效药,是一种树皮,煎服就能治愈冷热病。不过这种树,我们大明还没有,而是在南美洲,那边的土著人知道。”

    “……”

    听到这话,文华殿内的人,不由得都是面面相觑。

    南美洲在哪里?前段时间的时候,他们已经知道了。

    那么远的地方,真得是太远了啊!

    一想到这,堵胤锡立刻回过神来,不由得马上好奇地问道:“国公,您怎么知道,哪里会有这种树的?莫非您到过哪里?”

    虽然是问出了这个问题,可他感觉还是有点不可思议。因为按道理来说,兴国公不像是去过那么远地方的人。

    对于这些问题,张明伟立刻当了甩手掌柜道:“我怎么知道的,陛下知道!”

    “……”崇祯皇帝一听无语,这回答的也太溜了吧?

    看到所有臣子都转头看向自己,他不由得咳嗽了一下,然后就当没看到他的臣子们那咨询的目光,只是看着张明伟,笑着说道:“那要组织商社什么的去美洲探路的事情,必须要抓紧了。别的且先不说,这个什么树皮必须要先弄回来才好!”

    军队去南方平乱,就容易得疟疾。这一点,崇祯皇帝很清楚。如果有了这个药,大明往南洋开疆拓土都会变得轻松不少。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664/ 第一时间欣赏穿越之掉崇祯面前最新章节! 作者:叫天所写的《穿越之掉崇祯面前》为转载作品,穿越之掉崇祯面前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穿越之掉崇祯面前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穿越之掉崇祯面前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穿越之掉崇祯面前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介绍:
主角穿越,掉到了崇祯皇帝面前,时间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明军主力在塔山之战全军覆没之后,怎么办?穿越之掉崇祯面前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穿越之掉崇祯面前,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穿越之掉崇祯面前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