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武侠修真这个捕快不正经TXT下载这个捕快不正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这个捕快不正经全文阅读

作者:棒子头宁冲     这个捕快不正经txt下载     这个捕快不正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0667章 跟着伯爷有肉食

    郑长生心中震撼之际,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宜贵妃金淑贤找她会是因为这事情。

    看样子老朱应该是不知道的。

    要不然的话,老朱不会那么跟自己说要尽量的保全金氏的。

    依着老朱睚眦必报的个性,他要是知道了自己的小心肝,而且是怀了他的种的女人,有这等凄惨遭遇的话,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估计也就不用金淑贤跟郑长生,拐弯抹角的说这么多了。

    老朱自己就把事情办了。

    郑长生此刻心里矛盾极了,这事情要不要和老朱说呢?

    不说吧,这有违臣子之道。

    可要是说了吧,眼前宜贵妃金淑贤哭哭啼啼的哀求过他,不要说出去。

    这可为难了。

    思来想去,郑长生还是打算先应付过宜贵妃金淑贤再说。

    “没想到贵妃娘娘还有这等伤心事儿,给贵妃娘娘解开心结是为臣子的本分。

    请贵妃娘娘放宽心,臣会尽力的去做这件事的。”

    额,听到郑长生肯定的答复,宜贵妃金淑贤紧缩的眉头,才算是松了开来。

    眼泪汪汪的金淑贤,起身走到郑长生的身边:“谢谢永和伯大义,请容许我以个人身份向永和伯,致以谢意。”

    说着微微的福了下去。

    我靠,打渣子呢,贵妃娘娘给臣子行礼?

    这是要逆天啊,郑长生要是敢受了这个礼,那就是天大的罪过。

    郑长生一个闪身,顿过了这一福。

    吓死他也不敢受实了这一礼啊!

    身份在那放着呢。

    虽然金淑贤说的真切,谨以个人身份,向他表示感谢!

    可是这不是扯淡的吗?

    你要是个寻常人家的女子也就罢了。

    不要忘了,这是老朱的女人。

    是受过赐封有金册印章,在太庙都上过香的贵妃娘娘啊!

    也可以说是朱家列祖列宗都承认的,朱家的媳妇,尽管不是正房老婆。

    这能是开玩笑的?

    ~~

    郑长生脑子一热,答应了宜贵妃金淑贤的请求。

    可是等他从净室出来之后,脑子冷静下来了后,才发现自己一时冲动,接手了一个多么大的烫手山芋。

    这事情要是处理得当的话还好说,可是万一稍有不慎,那是会引起乱子的。

    老朱说的明白,要的是一个稳定的高丽,而不是一个混乱不堪的高丽。

    朴氏和金氏,分别是高丽王身边的两大世家重臣。

    本来两家不分上下的,可是随着朴氏有女嫁给高丽王,身份是水涨船高,现在隐隐有力压金氏一头的意味了。

    这也是为什么,金氏要提出跟大明联姻,制衡国内权臣李氏和崔氏了。

    究其原因,朴氏目前无有待嫁女,而金氏又想在高丽王面前扳回一局。

    这才有了金氏女出嫁大明。

    说白了,这说一千道一万,都是为了争权夺利,都是权利惹的祸啊!

    郑长生怀着感慨万千的心情,送别了老朱,回到锦衣卫驻地大营。

    大军开拔在即,当天晚上的饱餐战饭还是少不了的。

    说实话,大军一旦开出京师,是福是祸就难以把控了。

    按照惯例,头天晚上,是必须要大吃大喝一顿的。

    有吃就有喝的,酒水也是少不了的。

    说是离别酒有点丧气,不过即将面临去未知的地域,不熟悉的风土人情的异国他乡去,这就可以理解了。

    大多数都是这个思维。

    吃粮当兵,把脑袋别到裤腰带上,脑袋掉了碗大个疤。

    不死的话,有幸能立下个一功半劳的还能获一个封妻荫子,要是点子背,那只能是奈何桥边同作伴了。

    是以,当天晚上整个军营里都要沸腾了。

    到处是酒山肉海,到处是醉的不省人事的兵卒。

    当然这是在国内,而且还是在帝都。

    留守的几个营士兵,并没有即将出征的将士们这般口福。

    他们则是苦逼的充当守卫的职能,守护着雨花台的大营的任务。

    而且还的客串一把服务员,上酒上菜的伺候着,这些即将出行的“大爷们”。

    不断的有值守的军卒抬着喝醉的人,往营房里送。

    讲真,他们也是非常羡慕这些即将出行的军卒的。

    别的不说,就光是酒肉管够,这一点,就羡慕死这些人了。

    他们可跟随郑长生出行过的人不同。

    跟随郑长生出征剿灭弥勒教的这些人,来回路上,除了酒没有。

    那是肉可着劲儿的造。

    哪一个不是吃的满嘴流油的?

    但是留守京师的这些人就不同了,武云照可没有郑长生那么大的魄力。

    再说了他想有魄力,也得有那个财力啊!

    郑长生出行,老朱晓喻各地的地方官,优先供给,择优供给。

    这旨意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优先供给很好理解,可是择优就有点模棱两可了。

    什么叫优?那还不是人家永和伯爷一句话的事情吗?

    他说优那就是优,不是优也是优。

    可万一永和伯爷要说不是优,那你本来就算是优,那也不是优。

    官场上的事情,真的很难说。

    能做官,成为一地之执掌牛耳者,哪一个也不是省油的灯,一个个揣摩圣意,那都是个中高手。

    在这方面岂能落于人后?

    快马沿着官道,消息传递的没有一点迟滞。

    上一个州府供给永和伯爷三百头猪羊,他就能在多出一百头来。

    在这样的攀比下,跟随郑长生出征的这些锦衣卫火枪手们,可以说是小日子过的油脂麻花的。

    这次,皇上下旨抽调三个营共计一万五千人随同永和伯爷出使高丽国。

    这消息一出,锦衣卫各火枪营的主将们,差点为了争夺这个名额打破头。

    吃饭好是其一,最重要的是跟永和伯爷出去能捞着功劳啊!

    上次出征的那些人,好多都捞着好处了。

    大明是最重军功的,开国皇帝就是马上得天下的,现在四海尚未一统,北元小朝廷正在厉兵秣马贼着中原腹地呢。

    去边关打仗,暂时他们是没戏了,那么还想要获取功劳,想要封妻荫子,只有跟着永和伯爷出高丽了。

    就算是肉吃不着,那么喝一口汤也成啊!

    是以,这次捞着差事的是兴高采烈,没捞着的是垂头丧气。

    只得感叹命运不公,时运不济了……

第0668章 鸭绿江畔

    上万的大军出行岂能是儿戏?

    按照计划,郑长生带领锦衣三千营出辽东,而剩下的一万人走水路。

    不过这一万人可不能直接登陆的。

    他们一直飘荡在外海之上,因为他们是老朱给郑长生留的后手。

    一万人的全新式燧发枪纯火器的部队,这是个什么概念?

    加上郑长生带领的五千人,绝对可以碾压一切了。

    这个是有事实证明的,北部天王吴勉的两万大军还有精锐的骑兵都被打的溃不成军。

    就高丽国的这些军队,骑兵虽然有,可是也是奢侈部队,少的可怜。

    只要真的是跟大明的军队遇到,那就是一个等死的结果。

    只希望他们登陆之后还能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海上远渡可不是闹着玩的。

    尤其是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什么远洋海军的概念。

    就算是大明有水师,了也是内河水师。

    真正到了汪洋大海,那就是个渣渣。

    这一点才是郑长生所担心的。

    虽然他做了相应的安排,让章欢和她父亲留给她的人手,做远洋的训练。

    可是那也得等舅舅李秀峰的远洋船队回来了再说啊。

    别人看不出来,可是郑长生可是清晰的知道,大明水师的短板。

    没有外海作战的经验,以及一帮过硬的水兵,想要成就海洋霸权,那是白日做梦。

    ……

    ……

    郑长生率领的人马,是步兵纯火器部队,用热武器去攻打冷兵器,那就是完全碾压的存在。

    这是经过证明了的。

    郑长生率领的这五千人,作为先头部队。

    他们乘坐大明水师的战船,沿长江直接入海,然后沿着大明的外海直奔辽东。

    后续的部队,分别乘坐水师战船,他们的路线就不是辽东了,而是直奔高丽的外海。

    后续的部队暂且不说,单说郑长生这一路。

    在辽东上岸,按照规矩是要休整三天的。

    郑长生带领的这些人,可都是陆军。

    猛然间坐上了海船,沿着大明外海这一路行军下来。

    这可是遭老鼻子罪了。

    别说是伙食是大肥肉片子了,就算是顶级的海鲜食材,他们也没有心思去吃了。

    可想而知,这也别说什么战斗力了,就光是晕船这五千人已经是不成样子了。

    整天吐的是昏天黑地的,哪里还谈的跟陆地上一样的行军作战?

    假如现在有人来攻击他们,估计他们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儿。

    别看他们全部是新式的火器部队,但是这也得看作战的场合和地点以及战斗的意志。

    唉,郑长生感到很头疼。

    这是大明的短板啊,未来的日子里一定要加紧的补上才是。

    看来深蓝的梦想,还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能够完成的。

    ~~

    郑长生并没有晕船,他不断的视察着部队。

    还别说,刚上岸休整的这五千火枪手,还真的可以称得上精锐中的精锐。

    虽然一个个吐的昏天黑地的,可是一旦上岸,强忍着心中的不适,拖着疲惫的身体,开始搭建营帐,布置境界。

    这完全是按照实战出发的。

    这是铁律,郑长生不止一次的说过:“军队就是为打仗而存在的,一旦出动,要时刻的以实战为出发点。”

    看来他的命令执行的还不错。

    他们的宿营休整地点在鸭绿江边,不过不要以为这里跟后世一样是中朝的分界线。

    要是真的这样以为的话那就错了。

    老朱在金陵称帝之后,把蒙古人赶出中原。

    可是完全继承了元朝的疆域的。

    由于当时的高丽王是亲近元朝的,所以明太祖坚持以铁岭为界。

    并且在朝鲜半岛的东北部设置了屯驻军队的卫、所,与高丽发生过冲突。

    但到洪武二十五年,高丽由李氏取代,改而奉行亲明政策。

    因此明朝不再坚持在朝鲜半岛设置卫所,将这些卫所撤到鸭绿江以北,从此鸭绿江成了中国和朝鲜的界河。

    但是现在随着郑长生这只小蝴蝶的到来,高丽王氏却选择了亲明。

    是以,老朱并未跟高丽起冲突。

    不过,现在依然是没有按照原本的历史剧本走。

    这里虽然是鸭绿江,可却是大明的一条内河。

    鸭绿江上一座铁索桥横亘其上,这是两岸来往的必经之道。

    不过由于大军的到来,暂时的施行管制,并未有百姓商贾行于其上。

    之所以驻扎在这里,完全是郑长生刻意的选择。

    当年新中国建立之初,美帝虎视眈眈,无数的志愿军战士就是通过鸭绿江,开始的抗美援朝战争的。

    他这是抱着缅怀之情,崇敬之意来的。

    这次进入高丽,他也要从鸭绿江过去,不过这次的使命和跟志愿军不同。

    高丽棒子们,对不住了!

    看着鸭绿江水,忍耐不住心中汹涌澎湃的激动,郑长生随口吟诗一首:“鸭绿江畔旌旗动,三军儿郎奋争勇;一朝踏进高丽地,共沐日月山河同。”

    古人常言,诗以明志。

    诗是文人直抒胸臆的文字载体,最能体现一个人当前的胸臆。

    封长空就站在郑长生的身侧,郑长生的意思已经是在明白不过了。

    这次是“不破楼兰终不还”了。

    永和伯爵跟皇上的秘议内容,老朱跟他讲过,他此行的任务,就是协助永和伯爵郑长生处理一些棘手的事情。

    文人处理不了的,就要看他的了,上万大军就是强有力的保障。

    他听到郑长生吟诗,心中不由的就是一阵的壮怀激烈。

    男儿大丈夫当如是也,沙场建功立业,为国开疆拓土,这是军人的本职。

    虽然他也明白这个道理,也深意为然。

    但是却没有直抒胸臆的表达过,这也跟他肚子里的墨水不多有关。

    尽管他识文断字,可以布置行军打仗的一切事宜,但要让他吟诗作赋,这还真难为他了。

    文人居庙堂,这不是没有理由的。

    武人们对文人还是羡慕者居多的。

    是以,他是露着崇敬的目光看郑长生的。

    同时心中不禁一阵的感叹:“不愧是皇上看重的永和伯爷啊!”

    而在郑长生身后站着的亲卫队长午牛,则是浑然不觉,只是警惕的看着四周的环境。

    大字都不识得一个的午牛,他哪里懂这些啊......

第0669章 休整进行时

    大军休整,除却警戒值班之军哨外,其余人等早早的钻进行军帐篷呼呼大睡。

    没经历过晕船的人,是永远也体会不到那种,想要把心肝脾胃都要吐出来的感觉。

    军中后厨的老廖今日里可以说是他这么多年从军做厨子生涯,最为清爽的一次了。

    每日里他指挥着上百个帮厨兵丁,忙的是不可开交。

    可是今日里他早早的就收了家伙。

    只吩咐小徒弟们不要把火熄灭,以备不时之需。

    他找来一把躺椅,就在灶台前面一躺,手里端着一个断了把的紫砂壶,悠哉悠哉的喝起茶来。

    茶,并非是什么上好的茶叶。

    也就是大叶茶而已,味道也就那么回事。

    只不过是给茶水上了一层色,不那么寡淡而已。

    午牛跟老廖的关系相处的不错。

    自从跟了郑长生以后,午牛并没有跟在郑长生的身边。

    连同跟他一起投诚过来的那些人,全部被郑长生安排进了军营之中“回炉再造”。

    不光是军事技能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从思想上,从根本上成为大明的一份子。

    军营这个大熔炉,无疑是能快速帮助他们成长的,不二之选。

    午牛入了军营之后,切实的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这里军纪严明,一切都按照规矩来。

    没有欺上瞒下,克扣军饷,没有欺负弱者,没有仗势欺人这些在弥勒教中常见的问题。

    这里的人们除了训练之外,就像是亲兄弟似的。

    永和伯爵郑长生说过,能把自己的后背交给队友,这才是真正的信任。

    在战场上把薄弱的后背交给自己的队友去守护?

    这得承担多大的风险啊?

    一个不小心,自己的小命儿就交代了。

    这在别的军队里可以说是不敢尝试的。

    当然也不是绝对。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是交给队友了,他们有协同作战,配合无间断能力吗?

    很现实的问题。

    锦衣卫火枪手的训练,可以说就是针对性的训练。

    不要求战场上逞个人英雄,要令行禁止,要如臂指使,要互相配合。

    在战场上,任何的个人行为,都是不值得提倡的。

    要相信集体的力量,相信大部队汇集在一起的力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午牛他们已经完全融入了锦衣卫的军营中了。

    尤其是能够跟老廖尿到一个壶里,这才算是彻底的完全的成为锦衣卫自己人。

    老廖这人虽然大字儿认识不几个,可是他有他自己的偏才。

    那就是记性超级好。

    只要你说过名字,他就会记得死死的。

    锦衣卫火枪营的这五千人,他几乎可以全部叫的上来名字。

    你说奇怪不奇怪?

    明明是一个大字不认识,可是却能做到军中文书都做不到的事情。

    这也是郑长生提拔他当厨师长的根本原因。

    有才之人,当用之。

    孟尝君三千食客,不乏鸡鸣狗盗之辈。

    可是关键时刻却有大作用。

    就拿老廖来说,军中识人这可以很好的辨识自己人。

    另外,郑长生还有别的考虑。

    老廖的这个过目不忘的本事,绝对有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

    按说老廖都这么大岁数了,是可以光荣回乡养老的。

    可正是基于他的这项特长,郑长生愣是不放手。

    老廖是跟敬佩郑长生的。

    是以,郑长生的话,他是打心眼里愿意听。

    由于郑长生的特别关照,老廖也是水涨船高。

    在锦衣三千营的这一亩三分地里,谁不知道老廖那可是永和伯爷都要亲自挽留的人啊!

    是以老廖现在是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敬以及羡慕。

    老廖知道午牛是郑长生的亲卫队长。

    别看午牛老实巴交的,有点木讷憨憨的的样子。

    可是,老廖对午牛是格外的关照。

    午牛孤身一人,没家没业的,仅有的一个弟弟也不在人世了。

    他可以说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老廖也就五十左右的样子,不过面带沧桑,显得比真实年龄大了不少。

    是以,午牛称呼其为廖叔。

    这不,别人都吐的一塌糊涂,都在军帐里休息。

    午牛趁着郑长生午休的空档,他出来,到后厨找点吃的。

    他也吐了,不过后来他竟然凭借着超凡的毅力,挺过来了。

    可是胃里没食,他饿呀!

    身强体壮的午牛一顿饭大白米饭,能吃寻常人三人份的量。

    也就是在军营中,尤其是郑长生的手下。

    如果换了其他的军队,估计也不一定能吃饱。

    老廖作为厨子,大肚汉见识的多了,可是还真没有见识过像午牛这么能吃的人。

    这家伙吃饭,米饭能搞一盆,泼上肉汤,一搅拌,在满满的两大勺子肉和各类的菜蔬。

    端起来,吃的汁水横流,风卷残云的。

    最后还能在喝上半盆蛋花汤。

    就这食量,一般三两人加起来也跟他不是对手。

    北方的天气可比南方的冷多了。

    这个时候的辽东大地,早就已经是冰霜遍地,就连鸭绿江上面的冰都有一尺多厚。

    谁不知道挨着灶台暖和啊!

    老廖在灶台边取着暖,喝着茶,正美滋滋的时候。

    午牛嘴里哈着气,缩着脖子,搓着手走进了后厨。

    “廖叔,快整点吃的,俺都快饿死了。”

    老廖看到午牛,微微笑了笑:“准知道你小子要来,灶上给你留着呢。

    两大碗红烧肉,一碗排骨汤。

    给伯爷准备的,一不小心做多了,就便宜你小子了。”

    尽管老廖这么说,可是午牛知道,那是专门多做了,留给自己的。

    老廖掌勺多年,手下怎么可能没有分寸呢?

    午牛心里暖暖的,他裂开大嘴,露出雪白的牙齿,嘿嘿一笑:“谢过廖叔!那我就不客气了。”

    说着,他迈步上前,一把掀开热气腾腾的蒸笼。

    一大盆米饭,已经浇过肉汤,香喷喷的白米饭陪肉汤,这简直是绝配,不要太美了。

    两大碗红烧肉,倒在一个盆子里,看着就那么多有食欲。

    排骨汤端出来,撒上一把葱花,这味道简直是绝了。

    午牛甩开腮帮子,掂起大槽牙,唏哩呼噜的大快朵颐起来!

    老廖看着午牛吃的那么香,不禁感叹,傻人有傻福啊……

第0670章 武云照的蜕变

    军厨老廖对午牛是格外的照顾,不光是因为午牛是主帅郑长生的身边人。

    还有一个原因,老廖跟午牛对脾气。

    俗话说不是一路人,不进一家门。

    能在一个锅里抡勺子,还有这么多的话唠扯,这就足够了。

    午牛没什么心眼子,但是谁对他好,他是能感觉出来的。

    在这个世界上,永和伯爷对他好,所以他记住了恩典,死心塌地的跟随郑长生。

    当出余大对他好,他也记下了。

    当他看到郑长生的亲卫队里,没有余大的时候,就上去找郑长生。

    虽然他闹了个乌龙,可是他的心最起码是善良的,懂得感恩的。

    现在,老廖对他好。

    他就跟老廖亲近,说实话,在内心深处,他是拿老廖当成长辈亲人来对待的。

    “小子,慢点吃,没人跟你抢,不够的话,灶上还有。”

    老廖起身从火炉上给午牛倒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牛乳茶:“来,喝点。这是给伯爷准备的,剩下这一点你包圆了吧。”

    所谓牛乳茶,就是把冻成块状的牛乳,撒上茶叶、红枣、枸杞煮开了放点蜂蜜。

    这是郑长生无聊之时搞出来的。

    算是这个时代的奶茶吧。

    每日饮上一杯热腾腾的牛乳茶饮,也是一种享受。

    午牛几乎是忍着泪水,把剩下的牛乳茶喝完的。

    午牛不会说什么漂亮的话,老廖对他的好,他从来没有一句甚至半句感恩的话,不过老廖对他的点点滴滴,他都是记在心头的,以图以后报答之。

    ~~

    郑长生几乎彻夜未眠,直到天色放亮,营帐外面已经有休息过来的士兵起来找食吃的脚步声的时候,他才恍然进入了梦乡。

    中军大帐的周遭显然列入了禁区,永和伯爷尚未起床,军营中所有人的脚步声似乎都放的轻了些。

    这一切都是武云照的指示。

    对于郑长生,他是真心的呵护。

    讲真,他四十大几的人了,这辈子除了佩服皇上和几个领兵打仗的国公爷之外,还真没有让他真心佩服的人。

    直到,郑长生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一个年纪轻的不像话的毛头小子,脑子里面竟然装的下如此之多的奇谋良计。

    大明这些年的改变,他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

    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摆在他的面前,不得不佩服人家的脑子。

    皇上说了,郑长生身负其郑家先人的智慧。

    这种智慧叫做科学,已经在雨花书院大力的教授了。

    皇上甚至直接让皇太孙殿下拜入其门下,就可见对永和伯爷的看重之意了。

    这些年太子朱标身体是每况愈下,可以说是个药罐子。

    太子孱弱多病,皇太孙可是大明未来的接班人啊。

    作为皇太孙的老师,那将来也定将是辅国之重臣。

    临行之时,皇上千叮咛万嘱咐:“不惜一切代价,要保护好永和伯爵的安全。”

    昨夜里,他跟永和伯郑长生在中军大帐之内,商议进入高丽之后如何掌控全局。

    兵法有云:“谋定而后动,方为上。”

    他从中军大帐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

    可是郑长生说还要写个条陈上报给皇上,据值夜的兵士回报,中军大帐的灯火直到天将亮的时候才熄灭。

    这意味着郑长生几乎是一夜未眠。

    是以,他才下了中军帐一百步禁足的命令。

    他下这个命令,可不单单因为郑长生是主帅的缘故。

    一心为国劳心劳力的人,应该受到这种尊重。

    武云照披着厚厚的皮裘,在营区里面巡视了一周,大多数的士卒都已经恢复了满血的状态。

    用过早饭之后,已经开始了例行的训练。

    鸭绿江畔新开辟出来的一大块废荒地上,积雪早就被地方官府征派的民夫,清理的干干净净。

    在这片荒野之上,一队队的锦衣卫火枪手们训练的满头大汗。

    整整齐齐的训练着刺杀突刺术。

    武云照现在已经习惯了这种快节奏的生活。

    郑长生带兵出去征剿弥勒教的这大半年,他每日里都沉浸在军营之中。

    每天都研究郑长生针对锦衣三千营士兵部署的训练之法。

    不间断射击术,可以说在锦衣卫三千营后续组建的各营之中是普遍的展开。

    每个人都要熟练的掌握这种射击方法。

    令旗飞舞枪声雄,队列变换妙无穷,只待风起云涌时,王土之地换龙旗。

    封长空是信心百倍。

    生活在大时代之下,华夏尚未一统,军人正是用武之地的时候。

    可是碍于他所属军队之特殊性,有拱卫京师之重大职责,轻易动弹不得。

    他心中也是百感交集啊。

    那么多的旧时同僚,现在都在戍边,都在为国建功立业,可是他却犹如困兽,被牢牢的绑在京师这烟柳繁华之地。

    曾几何时,他也消沉过。

    十里秦淮的确是英雄冢、埋骨地,可那毕竟是他空虚寂寞,心中志向得不到发挥的情况下。

    自从组建了锦衣卫火枪营的新式部队以后,武云照完全是摒弃了之前的陋习。

    一心扑了进去,专研、精研郑长生的这套新式武器的作战方法方式。

    可是,他综合了多年的作战心得体会,研究来研究去,却发现无论如何也不能超越郑长生。

    好吧,他这才踏下心来,全心全意的按照郑长生的战法来训练士兵。

    不过,他研究的也并非没有一点成果。

    根据他研究的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方式,结合了郑长生的火枪战术,他发现了如何用火枪战阵,抵抗来自四面八方的骑兵攻击。

    他主要是针对残元铁骑来做对比的。

    是以,他根据骑兵的速度优势,做出了针对性的调整。

    在热武器没有发明出来以前,骑兵的快马弯刀无疑是战场上的噩梦般的存在。

    其快速突击,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一点,能很快的凿穿步兵的方阵。

    要想跟骑兵对抗,那必须要有等量的骑兵互相攻伐才可以匹敌。

    可是大明的骑兵数量上根本就没法跟蒙元想比较。

    还有骑兵的素质也是大大不如的。

    要说在中原内地的攻防战中,都是针对一些城池的争夺,这样的话骑兵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

    可是现在要作战的是在北地草原之上。

    适合大规模的骑兵突击,步兵在茫茫的草原上根本就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

    人家骑兵来如猛虎去如闪电,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要想跟在城池争夺战中那样,大规模的杀伤蒙元铁骑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当武云照发现了火枪手可以完美的击溃骑兵阵法的时候,他都无法抑制激动的心。

    当即上书给老朱,可是却如同泥牛入海一般,杳无音讯。

    郁闷之下的武云照,差点又消沉低靡起来。

    不时的感慨,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第0671章 接风洗尘

    用人之术是上位者的手段而已。

    针对武云照,老朱有自己的打算。

    这种新式火枪部队的犀利程度,老朱心里是有术的。

    这只军队可是老朱的心头肉,哪里能轻易的放出去?

    再说了,这只部队的首创者,郑长生带着人出去检验战法去了。

    针对弥勒教,各地方的卫所驻军,只是起到一个配合作用,封控各交通要道,真正唱主角的是郑长生率领的那五千火枪手。

    所以,在郑长生还么有最后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封长空就算是说破大天去,老朱也不会轻易的开口放人。

    另外,他之所以压制武云照,还存了一番磨历武云照的用意。

    都说练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这在封建时代,是亘古不破的真理。

    可是现在是买方市场,不是说你有货,你有文武艺,帝王就会欣赏的。

    帝王下面三公九卿文物大臣多如牛毛,对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吗?

    很显然这也不现实。

    不过,武云照还是想的有点多,有点立功心切,所以在没有得到老朱回应之下,才会感到失落。

    直到永和伯爵郑长生远征弥勒教归来,给老朱上了那道针对高丽的奏疏之后,武云照才算是彻底的愿望达成。

    不过并不是去草原跟蒙元血拼,而是即将跟随永和伯爵郑长生奔赴高丽行调停事。

    说是调停,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要说这高丽王氏就他娘的是个墙头草,当年皇上在金陵称帝。

    高丽王氏可以说是铁杆的蒙元支持者,还反对过当今皇上的。

    现在看蒙元不行了,又转而投靠大明。

    摔倒趴在美女的身上,净他娘得想美事儿。

    用的着的时候是大爷,用不着的时候恨不得一脚蹬开,这完全就是白眼狼啊。

    怀有此等狼子野心的人岂能容之?

    武云照可以说这次是憋足了劲儿的,其实按照他的武人思维。

    就连永和伯爵的先礼后兵,可以直接改成武力攻伐更好。

    铁拳砸过去,挡着皆碎,这才更能彰显王道。

    人都有弱点,也有强项。

    就拿武云照来说,行军布阵,疆场厮杀,武功方面,这是他的强项。

    可是真要讲究到文治方面来说,如何收服人心,如何教导人们归于教化,这就是他的弱点了。

    这也可以想见到,为什么都是武人安帮,文人治国的制度了。

    武云照有武云照的想法,可是郑长生也有自己的考量。

    这一觉睡的也不踏实,看是睡着了,可是脑子里面做梦都在预演着心中的推算。

    醒来的时候,已经天近中午了。

    脑子懵懵的,眼睛酸涩难当。

    本来还想再睡一会儿的,可是躺下之后,就再也睡不着了。

    索性,干脆就起床。

    听到动静的郑小刀,一挑帘子就进来了。

    给郑长生戍卫的护卫是三班倒的,午牛和郑小斧都去休息了,现在轮到他的班。

    ”少爷醒了,武云照大人一上午来了十几次了,估计是有事儿想跟您说。

    不过,看您都在休息,就没进来打扰您。

    临走的时候说了,什么时候少爷醒了,通知他来见您。“

    郑长生打了个哈欠,部队现在处于休整状态,况且昨天夜里两人商议到后半夜。

    还有什么事情?郑长生心中疑问顿起。

    ~~

    匆匆洗漱了一下,郑长生穿上狐裘就走出了中军大帐。

    远远的看到武云照从辕门之外策马赶来。

    偌大的军帐群落,是按照八卦的方位排列的。

    辕门离中军大帐五百米左右,快马奔来,转瞬即至。

    一下马武云照就抱怨:”一些地方官府的官员,还有当地的富商,想要见伯爷。

    这不是乱弹琴吗?

    官员仰慕郑伯爷,想要来结交攀谈一番也可以理解的。

    可是那些富商只不过是一些下等人,怎么能配见伯爷?我就自作主张给打发了。“

    对于这些迎来送往的事情,郑长生还真是没有什么经验。

    尤其是官场之上的人情往来,这里面都是有利益牵扯在里面的。

    郑长生听厌烦这一套的。

    这一点他跟老朱的理念颇为想通。

    老朱每年惩治那么多的贪官污吏,郑长生是打心底里感到痛快。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作为一地的地方官,不想着给本地的百姓谋福利,你还有何脸面舔居其位?

    不过呢,这些人还真是不能得罪。

    毕竟这是自己后勤的供应基地。

    以后入了高丽,粮草军械源源不断的通过辽东进行输送。

    这些地方官还真不好一下子得罪了。

    要不然的话,他们要想拿捏的话,全是借口和理由,你还挑不出什么理去。

    尽管很厌烦,可是这些人还是非要见不可的。

    不远之,也不近之即可。

    ~~

    辽东的地方官员自从接到圣谕之后,就开始筹措粮饷,一刻都不敢耽搁。

    深受皇上重用的宠臣永和伯爵郑长生率领大明使团和护卫,前往高丽国调停其国内权利纷争。

    要路过他们这里,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啊。

    官场之上的人,没有一个不会钻营的。

    不是说你是一个两袖清风的官员,从来不巴结逢迎上官就是好官的。

    官场有官场的一套规则。

    你再怎么清廉如水,可是不懂得团结同僚,不懂得逢迎上官,那你也是做不出什么政绩的。

    恶了同僚,那会扯你的后腿;恼了上官,处处拿捏你,时不时的一双小鞋仍过来,你是穿还是不穿?

    官场的潜规则多了去了,不在赘述。

    要想让同僚不扯后腿,那就只能是融入其中,要想让上官不拿捏你,就得懂巴结逢迎。

    是以,当他们听说永和伯爵郑长生要到来的时候,心中大喜过望啊。

    这要是接待好了永和伯爵,他在皇上面前稍微美言上几句的话,那就是简在帝心了,以后的前途可是无量的啊。

    可要是接待不好,恼了永和伯爵,只要他在皇上面前嘴一歪歪,别说前途了,恐怕小命能不能保的住,那还两说着呢。

    按照以往的惯例,但凡是上差,必须要特殊接待的。

    本来他们昨天就商议好要给郑长生接风洗尘的。

    可是奈何大军晕船者甚多,就连永和伯爷据说脸色都不太好。

    是以,他们就没敢打扰。

    可是今天,大多数的士兵都休息过来了,,已经在他们提供的场地上展开例行的训练了。

    这下子,永和伯爵应该没事了,应该可以接受我们的宴请了吧?

第0672章 虎山县令

    县城很是破旧,就坐落在鸭绿江望去三里之遥的地方。

    城门楼子上的匾额上面的漆皮都已经剥落,依稀还能看出这里是叫虎山县。

    郑长生在十几个官员的陪同下,策马进了虎山县城。

    街道上似乎刚刚清扫过,虽然没有黄土垫道,可是却用净水泼街过。

    水渍的痕迹还没有干,寒冷的北风吹过,沿街店铺的招牌、旗帜都随风飘舞起来。

    这么冷的天气,街上几乎没有行人。

    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着烟,这一点郑长生还算是比较满意。

    单单从这一点来判断,家家户户是有柴火取暖,有粮食糊口的。

    这跟元末之动荡的时候,千里无鸡鸣,炊烟尽断绝的惨状,简直是云泥之别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三十来岁风韵犹存的妇人,一身厚实的棉衣,看起来有些臃肿。

    脚步如飞的,从胡同里拐了出来。

    她的手里端着一个簸箕,簸箕被一块棉麻布盖着,可是风吹开了一角,竟然是一簸箕土豆。

    她跟郑长生他们走了一个顶头。

    或许这妇人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吧,竟然被吓得站在原地,不知所措起来。

    郑长生突然翻身下马,径直朝那妇人走去。

    额靠,可把陪同的官员给吓蒙逼了。

    什么情况这是?难不成永和伯爷看上了这个风韵犹存的妇人不成?

    可是,他们也不敢说,也不敢问,只得下马陪同。

    郑长生把马缰绳交给郑小刀,他脚下不停,直接来到妇人的面前,微微一笑:“敢问大嫂,这土豆可否容在下一观。”

    那妇人似乎有些紧张,她不知道面前这位翩翩佳公子是何许人,不过她能够看出来这公子必定身份贵重。

    身后那么多官员陪同,定非凡人。

    紧张之余,那妇人唯唯诺诺的道:“公子,如果喜欢土豆,尽管拿就是,如果不够,家里的地窨子还有。”

    虎山县令胡沁脸面似乎有些挂不住了,上前来厉声斥责那妇人:“大胆,这是永和伯爵,奉皇命在身的钦差大人。

    区区几个土豆,岂能在伯爷面前献丑,还不退下。”

    妇人被吓坏了,双腿一屈就要跪下。

    郑长生回头狠狠的瞪了一眼虎山县令,同时赶紧上前,双手搀扶住了那妇人。

    “大嫂不必多礼,在下只不过是看到土豆有些欣喜罢了。刚才说你家地窨子里还有窖藏?可否容我一观。”

    妇人慌不迭的道:“可以,请随小妇人前往。”

    “大嫂前面带路。”说到这里,郑长生回头对一干官员道:“一同前往如何?看一看我大明寻常百姓之家的生活。”

    这一干官员都傻眼了,这永和伯爵怎么不安套路出牌啊。

    明明是去给他举行接风宴席的,顺便夸耀一番自己的治理的功绩,这可到好,被这一个妇人给搅合了。

    可是,谁敢忤逆郑长生的意思啊。

    于是,纷纷点头。

    妇人的家位于胡同的尽头的一座小院里。

    院子虽然有点破旧,可是收拾的倒还干净。

    院子的角落里是一个草棚,草棚下堆的满满的都是劈好干柴。

    旁边是一个红砖砌就的水池,水池边按着一个压水泵。

    额,郑长生更感到亲切了。

    这压水泵可是当年他发明出来的,没想到竟然已经普及到北方偏远的地方了。

    妇人撩开门帘,回过头有些羞赧的道:“外面天寒地冻,请伯爷和各位老爷进屋暖和暖和吧。”

    进的屋里,可以看的出,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北方家庭。

    大炕烧的很暖和,屋里跟屋外简直就是两重天。

    “大嫂家里就你一人吗?”郑长生随口的问道。

    那妇人眼神略有闪烁,她看了一眼虎山县令胡沁,低头答道:“小妇人丈夫前往乡下收皮货,还未回来,家里的孩子去学堂尚未放学。”

    恩,郑长生点点头。

    冬季的时候,正是收皮货的时候,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妇人的孩子上了学堂。

    偏远的地方,学风还算是可以吧。

    郑长生微微一笑,回头看了一眼虎山县令胡沁:“胡县令治理虎山县果然政绩斐然。”

    受到夸奖的虎山县令胡沁,激动的都要给郑长生跪了。

    一家欢喜一家忧啊,虎山县令受到永和伯爵的夸赞,其他的地方官有点不自在了。

    他们也都是政绩很好的啊,可惜的是永和伯爷无法看到。

    他们不约而同的目光注视到了胡沁的身上。

    有的甚至是带着羡慕嫉妒恨的意思,可是胡沁可管不了那么多了。

    他躬身拱手施礼:“多谢伯爷夸赞,下官身为一县之父母,治理地方,为皇上牧民,乃是应有的职责,实在是当不起伯爷的夸赞。”

    虽然他这么客气的说,可是言谈举止之中,兴奋之情是溢于言表。

    郑长生的一句夸赞,胡沁很显然的有点飘飘然了,双脚就像踩在云里雾里一般,飘飘欲仙啊。

    这更惹的随行的其他官员的艳羡。

    这下子胡沁狗日的要发达了,要是永和伯爷回到京师,在皇上面前提及一两句的话,被皇上简在帝心,那想要飞黄腾达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这是所有的官员共同的心声。

    他们费劲周折大老远的前来迎接郑长生,还不是想在接风洗尘宴席上卖力的表现一番,让永和伯爷心中对他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可是却是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被胡沁这小子拔了个头筹。

    谁让这里是他的治下呢?

    早知道就在军营里让厨子整治一桌丰盛的宴席,给永和伯爵接风了。

    可是现在后悔也晚了,谁让永和伯爵没到之前,他们被胡沁这小子的“款待”给迷醉了呢,竟然都答应在他的县衙给永和伯爵接风。

    现在看来,完全是着了胡沁这小子的道了。

    平常闷声不吭的货色,竟然有这等的心机和手段,太大意了啊。

    郑长生微微的一笑:“胡县令不必自谦,能够替皇上把虎山一县治理的如此的出色,这是你的功绩,没人会夺的走。

    希望你,以后恪尽职守,再接再厉,我大明需要像你这样的官吏。”

第0673章 为了朋友

    虎山县令胡沁心里美的鼻涕泡都要冒出来了。

    这个时候,他突然间发现到,同僚们似乎眼神有点不太友好啊。

    他不是傻子,岂会不懂其中所包含的意思?

    他是在永和伯爵面前露脸了,可是其他的同僚还没有展示一下呢。

    会意的胡沁,上前道:“伯爷真高义也,身份如此贵重,还不忘记体察民情,真乃我等之楷模也。

    既然已经看过了民家之情况,那还是请移步到县衙。

    我等皆仰慕伯爷之人,略备下薄酒寡菜,还请伯爷赏光。”

    这话还像那么回事,其他官员的目光转怒为喜。

    总算你小子还没忘记这事情,不然的话都是你小子的戏了,我等怎么表现?

    郑长生眉头一皱,并未接茬。

    而是回头对那妇人道:“还劳烦大嫂,带我到储藏土豆的地窨看看。”

    “伯爷,区区土豆有何看的,我们还是......”

    胡沁慌忙上前劝阻道。

    可是,却等来的是郑长生冷冷的目光。

    额,胡沁话没说完,就识趣的打住了。

    这位皇上的宠臣的爱好还真是不一般呢......

    三米多深的地窨子,里面储存的土豆满满的,郑长生看到这里心里才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百姓家中有粮食,这才是社稷安稳的基石。

    这里虽然偏远,不像大的府县那么富裕,可是看到这一地窨子土豆,郑长生还是欣慰的。

    自己的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有了土豆这高产的农作物,大明百姓就不愁再会饿肚子了。

    看完这些,郑长生从怀里摸出一张一量银子的宝钞递给那妇人:“大嫂,多有叨扰,这些许的心意,还请收下。”

    妇人很明显都傻眼了,她的惊讶的表情告诉大家,她真的有点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

    虎山县令胡沁:“收下吧,这是永和伯爷的心意。”

    妇人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一般的,,双栖跪倒在地,眼含热泪的叩头不已:“谢谢伯爷,谢谢伯爷恩典。”

    郑长生扶起这妇人后,转身离开。

    一众的官员,呼呼啦啦的紧跟了上去。

    ~~

    虎山县衙后宅的大堂内,郑长生作为主角,被接风的人,当然是居中而坐。

    其他的官员按照品阶各自就位,胡沁作为东道主,则是紧挨着郑长生。

    他端茶斟酒,表现得很是殷勤。

    郑长生知道像这种接风宴,无非就是巴结奉承的那一套。

    可是身在官场又不得不入乡随俗。

    由他去吧,,只希望赶紧结束这无聊的宴席。

    果不其然,酒宴开始之后,尤其是各位官员酒到半酣之际,再加上郑长生表现得很是随和。

    无论是谁敬酒,都给面子,来者不拒。

    这些官员顿时感觉找到了主心骨似的。

    一个个的都恨不得拍着胸脯子表忠心,卖力的表演着。

    郑长生虽然对这些不感冒,可也没有表现得露骨。

    只是笑而不语,酒该喝就喝,菜该吃就吃,可是要想从他口中得到什么保证,这是不可能的。

    真是一场无聊的宴会。

    就在大家酣畅淋漓,这场接风酒宴将要结束之际,虎山县令胡沁突然笑着道:“郑伯爷,下官知道您跟周明通周大人的关系极为要好。

    说实话,在下跟周明通周大人是一榜同年,平时私下里的关系也是不错的。”

    “哦?是吗?”郑长生感到很意外。

    周明通的为人他自是信的过的,而且周明通朋友不多,不是他不愿意结交,而是他的脾气秉性在那里放着呢。

    为人清高孤高,能够入他眼的人,能够成为他的朋友的人,还真是不多。

    郑长生对胡沁感兴趣了起来。

    胡沁的为人处事可要比周明通圆滑多了。

    这两个人的脾气秉性很明显的就不是一路人,可偏偏胡沁就能尿到周明通的壶里。

    这让郑长生可讶异坏了。

    他的第一印象是胡沁这家伙为了巴结逢迎自己,想要走自己的门路撒谎了。

    可是胡沁接下来的话,让郑长生打消了这个念头。

    “周大人来信曾经跟卑职说过,当年他在金宁县的拐子手里救下过伯爷,他跟伯爷也因此结缘颇深......”

    额,这事情是很少有人知道的。

    只有当事人周明通知道。

    看来这家伙事没说慌的。

    好吧,既然是周明通的朋友,胡沁这家伙虽然有点钻营,可是还算是有点成绩的。

    只要他以后能保持清廉,那自己也可以提携帮衬他一把,这也是未尝不可的。

    周明通的遭遇他是知道的,遇到自己的时候还是不得志的状态。

    尽管他是个好官,可是朝堂之上却没有他的一席之地,而是被排挤到偏远的金宁县任上一呆就是数年,而得不到提拔升迁。

    这也是底层官员郁闷不作为的主要原因啊。

    因为无论你怎么努力,可是不走门路,上面就装作看不到。

    不过呢,胡沁这家伙还算是个耐得住寂寞的。

    尽管在这么苦寒之地任职,就看他治理的情况来说,还算是个有作为的人。

    不像其他的官员,一旦上面对自己看不上眼,就干脆不作为了。

    当初的周明通不也是如此吗?

    刚上任的时候,雄心壮志,可是后来就被赵家兄弟架空,成了傀儡,就不作为了起来。

    想到这些,郑长生微微点头,冲胡沁笑了笑:“周明通大人能跟你说这些陈年旧事,那证明他把你真的当成朋友了的。

    现在周明通大人,在侗区负责改土归流之事,如此忙里偷闲还能于你书信往来,你们之间的情怀就可见一斑了。

    既然周明通大人信任你,拿你当朋友,那也就是我的朋友。

    为了朋友,干一杯。”

    说着,亲自倒酒。就当着所有官员的面,敬了胡沁一杯酒。

    额,这下子可把这些官员们给羡慕坏了。

    虎山县令胡沁这次可是要发达了啊。

    能够入了永和伯爷的眼,那以后要说不飞黄腾达,说出去都没人信。

    随着郑长生的这一杯酒,宴席又掀起了一波小**。

    都是给胡沁敬酒的。

    这就是现实啊,胡沁心酸的一批,为了今天,他苦苦的筹谋了许久,总算是要熬出头了啊......

第0674章 辽东的雪

    虎山县衙的后堂内,喝过醒酒汤的胡沁躺在榻上翻了个身,对站在他身边的仆人道:“夫人呢?”

    仆人恭恭敬敬的:“回老爷,夫人在内宅沐浴更衣。”

    “哦?什么时候回来的?”

    “就在老爷送伯爷走了以后,小的亲自套车去接的夫人。”

    “恩,去账房那支二两银子,记得要守口如瓶。”

    仆人千恩万谢,欢天喜地的下去了。

    胡沁揉了揉太阳穴,这酒喝的是真有点大了。

    这是他这么多年来唯二的一次喝多。

    还记得第一次喝的酩酊大醉的时候,是科举高中的时候。

    那个时候名列三甲,意气风发,一帮好友相约共饮。

    那是何等的畅快?本以为高中后会一展所长,施展胸中的报复,为国效力。

    可是谁料想,这十几年来辗转多地,始终没能有什么大作为。

    当初立下的雄心壮志,早被折磨的凌乱不堪。

    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可奈何他朝中无人,而且他所任职的地方都是一些偏远的地区。

    一次比一次偏远,真可谓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这都被发配到辽东苦寒的虎山县了,在要是不能入庙堂的话,他真的是要心灰意冷了。

    眼看半生蹉跎,可是却一事无成。

    这种煎熬,对一个为官的人来说那是致命的打击。

    他有时候很想走一走好友周明通的门路,但是大家同样都是御史出身,况且那个时候周明通还不如他。

    又同样的被外放出京,可是人家现在是混的风生水起,而自己呢?

    真是羞于出口,他张不开这个嘴,也鼓不起勇气。

    他在跟周明通的通信中了解到,周明通的发迹,完全是得利于最近几年崛起的永和伯爵。

    别看人家年纪小,可是在皇上面前那可是数一数二的大红人。

    比一般的皇子在皇上面前都受宠。

    这一次当胡沁得知永和伯爵郑长生,奉命出高丽,途径他虎山县的时候,他的心思就活泛了起来......

    ~~

    县衙的内宅,一着居家服饰的美妙妇人,环佩叮当的迎接了出来,搀扶着胡沁入了内室。

    如果有人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这个妇人就是引得永和伯爵郑长生前往家中观看的人。

    ”老爷,永和伯爷没看出什么破绽吧?妾身可是紧张极了。“

    那妇人轻轻的依偎在胡沁的怀里,有些担忧的说着。

    胡沁叹了口气:”唉!真是愧对圣贤,也愧对夫人啊。

    为夫这么做,也是逼不得已。

    你说,你跟着我这些年颠沛流离的东奔西走,没有过几天安稳日子。

    说到底,还不是为夫朝中无人可依靠?

    那些跟我同榜同年的人,你看看现在一个个混的是风生水起。

    何也?

    他们或多或少的在庙堂之上都有依附的人,有人为他们说话,就算是偶有小错,也有人为他们粉饰太平。

    可是为夫呢?

    唉,不说也罢。

    这次为了能够引起永和伯爷的重视,让夫人抛头露面,着实是苦了你了。“

    胡沁说到这里,眼眶湿润了。

    ”夫君说的哪里的话,夫妻本是连理枝,应该同气连枝的,只要能够让永和伯爷对夫君高看一眼,能够让夫君早日进入皇上的视线,妾身做的这些小事儿不算什么。

    只希望夫君能够早日实现胸中的抱负!“

    说到这里,妇人有些哽咽起来。

    胡沁和老婆,相视无语凝噎......

    翌日,天一大早。

    大雪纷纷扬扬的又开始下了起来,胡沁如往常一样,早早的起了床。

    匆匆的用过早饭,带着县衙的差役,开始巡视虎山县城。

    ”张师爷,这雪似乎下的比往年都要大,要早做防范才是啊。看看有房屋不堪重负的家庭,都送去济困院,朝廷每年拨那么多的银子,可不是让济困院吃闲饭的。

    通知他们,行动起来。“

    ”是,老爷!“张师爷答应一声,策马离去。

    胡沁这些年都在底层任职,对这些突发灾害还是有应对心得体会的。

    这场雪从黎明十分下到现在已经是有一尺多深了。

    可谓是他生平所未见到过的。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可是他是在位者,尽管位置不高,可不管怎样也是一方之父母官啊。

    饶是他心中郁郁不平,为自己的不得志而苦闷,可是该做的工作还是不敢落下的。

    ~~

    鸭绿江畔的锦衣卫驻地。

    郑长生和武云照两人发愁起来,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阻断了接下来的行程。

    雪照这种态势下起来,还真不知道道路能否通行?

    况且,离高丽最近的隘口距这里还有两日的行程。

    道路难行这还是次要的,主要是怕迷路了就麻烦了。

    这样的大雪下过之后,四野一片皑皑白雪,能分的清楚道路才见鬼了呢。

    这可如何是好?

    郑长生是一阵的头皮发麻。

    ”伯爷,要不给皇上去一道奏疏,言明我们被大雪所阻之事,请皇上决断?“

    武云照也是一筹莫展。

    遇到困难就解决,怎么能动不动的就请示呢?这很显然不是郑长生的处事风格。

    郑长生可不想做这等愚忠的人。

    事事都等着请示,那事事也做不成。

    要知道这要真是在战场上的话,战机可是稍众即逝的,靠请示,什么都别想了。

    不行,不能坐以待困啊。

    郑长生背着手在中军大帐里来回的踱步。

    就在这个时候,郑小刀急匆匆的闯了进来。

    “少爷,辕门外面有个商人求见。”

    武云照眼珠子一瞪:“乱弹琴,这都什么节骨眼上了,没看伯爷正在为大军开拔之事发愁呢吗?

    怎么会有这闲工夫见一个商贾?

    让人把他打发回去,告诉他,伯爷没空,也没精力召见他。”

    郑小刀:“武大人,那商贾说有紧要的事情要面见我家少爷。”

    武云照:“什么紧要的事情,难道还有比应付眼前的大雪,还要紧要的吗?”

    郑小刀语塞了半天:“是属下的失误,我这就出去打发他回去。”

    他刚要走,郑长生突然叫住了他:“小刀,那商人是做什么生意的?”

    “额,回少爷,是粮商。”

    郑长生猛然间转过身:“等等,让他进来,我有话要问他!”

第0675章 商贾余光辉

    粮商余光辉的生意做的不可谓不大,其在辽东重镇都有分号粮铺。

    他也是最近几年新近崛起的商贾之家。

    要是放在以前啊,他都不敢想朝廷回放开对商贾的控制。

    众所周知,商人的地位普遍不高。

    天下四民,士农工商,商是垫底的。

    尽管是财富巨万,可是地位低下,寻常百姓可以穿丝绸,但是他们却不可以。

    无他,这是儒家士人统治下的结晶。

    儒家认为商人不事生产,却可以利用倒买倒卖,积累巨额家资。

    这在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构架之下,是毒瘤一样的存在。

    当然,这是不通经济之道的儒家想当然的认为。

    其中就算是有经国治世的人才发现了这些,可是也无法改变这一结局。

    这也就是后世穿越来的郑长生,碰到头一次当皇帝的老朱。

    一个是有知识储备,一个是病急乱投医,只要是能够使国泰民安的法子,都愿意试一试的。

    这两个人一拍即合之下,商贾之束缚,就这么无声无息的给解除了。

    于是商贾大兴,经济慢慢的盘活了起来。

    有商之带动,各类手工业逐渐兴起,现在的大明从经济结构上来看,已经不单单的是小农经济了。

    资本主义的萌芽状态提前到来了。

    朝廷通过对商贾征税收,国库丰盈起来。

    百姓通过自由买卖,口袋里的余钱也多了起来。

    这不正是老朱所希望的吗?

    是以,商贾的经营范围逐渐的放开,现在由于土豆的出现,对于粮食的买卖也开放了。

    作为辽东最大的粮商,余光辉的商业眼光不可谓不独到。

    他有自己的圈子和人脉网络,也有自己成熟的商道。

    这次永和伯爵奉命前往高丽,这消息是瞒不住的,商贾们谁不想从朝廷大军身上赚一桶金?

    可是这也得看胆魄和眼力。

    钱不是那么好赚的,俗话说富贵险中求,不想冒险,还想赚大钱,这是不可能的。

    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哪里会有?

    是以,这一次,余光辉联合了许多的商贾,这次花费重金疏通官场,只为求得能见永和伯爵郑长生一面。

    他相信,只要能够见到永和伯爵,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能够说服永和伯爷跟他合作的。

    可是,让他伤心的是,永和伯爷似乎对商贾不太感冒。

    竟然连见他们一眼都不愿意,在辕门口被武云照给否了。

    大批的商人摇头叹息,只能是望洋兴叹了。

    看来还是没有赚钱的命啊。

    他们纷纷调转马头,做鸟兽散。

    可是余光辉则不然,他决定做最后的一搏。

    无论如何,也要在拼一次。

    万一成功了呢,万一永和伯爷一时间心血来潮,答应见他了呢?

    这不到最后的时刻,谁也不敢保证不是?

    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感动了上天,永和伯爷竟然真的答应见他了。

    这可把余光辉给激动坏了,差点给传话的郑小刀跪下叩头以示感恩。

    ~~

    明军大营之内,一派繁忙景象,全部是忙着清扫积雪的士兵。

    虽然清理完之后,还是会落满,但是也比一直就这么堆积在营区内好啊。

    全当是练兵了,当兵的不能让他们闲下来,这是郑长生说的。

    是以,全营除了警戒的岗哨之外,是全军出动。

    积雪在营区之内几乎落满一层,清扫一层。

    士兵们干的是满头大汗的,身上都冒着热气。

    余光辉一路走来,心里暗自惊讶。

    这一支军队似乎跟他之前所见过的任何一支都不同。

    他从这一支军队身上看到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气势,好像还有一层杀气。

    让人望而生畏。

    他小碎步紧紧的跟随者郑小刀来到了中军大帐前。

    还没等他站稳呢,立刻就围过来十几个锦衣卫。

    团团包围,荷枪实弹的,太吓人了。

    差点没把余光辉给吓尿咯。

    这咋回事啊,我的天老爷。

    他哆哆嗦嗦的从袖子里摸银票,准备打点一番,因为按照他的见识和经历,大头兵都是爱银钱的。

    只要钱财开道,还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可是这一次,他真的是刷新了三观了。

    他摸出的银票,这些锦衣卫们连看都没看,直接上前一个人在他身上搜索,而其他的人,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

    但凡是他稍有异动的话,这些兵肯定会开枪把他打成筛子的。

    因为从这些士兵的眼睛里,他看到了浓浓的杀意。

    让人脊梁骨都冒凉气,浑身都颤抖不已。

    太可怕了,余光辉心中暗暗的惊呼。

    不过还好,这些士兵对他经过搜查后,没发现什么武器之类的,才收起枪。

    郑小刀就在旁边看着,等到搜查结束,郑小刀:”余掌柜的见谅,这是规矩。

    现在没事了,你可以去见我家少爷了。“

    额,余光辉竟然吓出一头的冷汗来。

    他用皮袍袖子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努力的挤出一丝笑脸,尽量的让自己的神情显得自然一些。

    拱手施礼道:”有劳军爷了!“

    说着,一撩门帘,走进了中军大帐。

    大帐的正中端坐着一个锦衣狐裘的少年,旁边下垂手坐着武云照大人。

    对于武云照他的印象可是太深了,昨天就是他把自己和那些好不容易联络起来的商人赶走的。

    那不用说,中间的那位一定就是大明帝国的永和伯爵郑长生了。

    余光辉的心里震撼至极。

    之前只是听说永和伯爷年轻,可是没有想到是如此的年轻。

    看样子应该不满二十岁的吧?

    跟他家的大小子差不多一边大。

    震撼归震撼,他多年的商贾生涯积累起来的心里素质,让他很快的就恢复正常。

    余光辉紧走几步,来到郑长生的面前,双膝一屈就跪倒在地叩头:”小人余光辉叩见郑伯爷。“

    大礼参拜,他可不敢拿大。

    商人的地位虽然提高了,也尽管他在辽东本地,也经常是各地父母官举杯共饮,把酒言欢。

    可是不要忘记了,面前的这位可是有爵位在身的皇上的宠臣。

    他可以见到知县、知府都以兄弟相称,但是在郑长生的面前,还是不敢越雷池半步的。

第0676章 粮食生意

    郑长生对于商贾从内心讲是不排斥的,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尽力的鼓吹商贾的好处,让老朱放开对商贾的限制了。

    再说了,他们家也是利用生意起家的。

    郑家村的砖窑长,酱菜场,还有竹制品这都是属于商业的范畴。

    他一开始不见这些商人,只不过是不喜应酬,不愿意跟不熟悉的人打交到罢了。

    一个素不相识的商人,找上门来,肯定是利益的驱使下才会这么做的。

    商人追逐利益,这没有错。

    可是要是官商勾结在一起迫害百姓牟利,那就不行了。

    但是话虽然这么说,可是自古以来,不管商贾的束缚有没有放开,官商勾结这是不可避免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无论是官还是商,利之当头之下,难免会做出昏聩不法的事情来。

    是以,郑长生并不想被人家利用自己的名头。

    可是现在他突然之间又召见粮商余光辉,是有他自己的考量的。

    眼下大军被暴风雪所困,动弹不得。

    要说硬要开拔也是可以的,可是奈何路不熟悉,这得有个向导啊。

    他就想到了这些商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商人,这不是一句空话。

    他相信,就算是大雪遮蔽道路,这些商人还是有办法找到道路的。

    这才是他要见余光辉的根本原因。

    ”起来吧,余掌柜。“郑长生故意打了个官腔。

    余光辉面对郑长生的官威,心中惴惴不安起来。

    郑长生看余光辉紧张的一批,为了缓和一下他的情绪吩咐郑小刀:”给余掌柜赐座。“

    郑小刀搬过一把椅子放在余光辉身边,然后退在一边。

    余光辉哪里敢坐啊,面对如狼似虎一样的郑小刀,以及一众的护卫,胆子差点都要吓破了。

    但是永和伯已经发话了,他又不得不坐。

    于是他颤颤巍巍的坐了下去,可是没敢坐实咯。

    屁股挨着椅子的边缘意思意思就行了。

    一介庶民,在永和伯爷面前哪里有他的坐位?

    他表现得越是谨小慎微,郑长生对他的兴趣越大。

    这家伙是个有城府的人,既然敢来军营求见自己,那说明他是有这个胆量和魄力的。

    可是又在自己的面前装作一副胆战心惊的样子,说明这人懂规矩、识时务。

    ”余掌柜的经营粮食生意可还好?“

    郑长生随口问了一句。

    ”回伯爷,小人承蒙各路相与抬爱,也蒙皇恩浩荡,提升了商贾的地位,还算是过的去。“

    果然,这家伙应答如流。

    很显然是精心准备过了的。

    寻常人见到当官的,吓都要吓死了,哪里还能如此的状态应付之?

    这样有心机有城府的人,如果利用的当的话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是一旦失控或者利用不当,那就是祸害。

    这家伙能够联合那么多商家,能够跟官员一起来见自己,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朝廷下了谕旨,就近筹措粮饷,恐怕这厮也肯定参与其中了的。

    这么多大军的粮饷供给,可不是小数目。

    恐怕这厮的口袋里的官银是没少赚的,可是还想要通过自己的门路做生意赚大钱,这说明这家伙的野心不小。

    寻常的三瓜两枣是满足不了这家伙的胃口的。

    可是,目前朝廷的大军粮饷已经筹措足够了。

    他还找自己做什么生意呢?

    这就让人费解了。

    想到这里,郑长生直接开门见山的道:”说说吧,余掌柜的,来见本伯意欲何为?“

    余光辉心里直打鼓啊,说实话他面对郑长生是倍感压力。

    这或许就是身份地位的差距带来的吧。

    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一个是低贱的蝼蚁般的庶民。

    尽管有点夸张,可是这就是事实。

    封建社会就是等级分明的阶级社会,身份的差距,就像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横亘在各个阶级之间。

    余光辉尽管提前做过功课,准备的也算是很充足了,可是还是没想到郑长生会如此直白的开门见山。

    一句话直接命中要害。

    他心里对永和伯瞬间有一个初步的判断,永和伯爵这个人是个务实的人,不像其他的官员,满嘴虚伪的客套寒暄,想要什么还不明说,拐弯抹角的放话。

    他对付这些官员是很有心得的,但是应对郑长生他之前的那一套就不管用了。

    ”额,回伯爷,小人斗胆前来跟伯爷做一笔大生意。“

    他思虑再三后,决定抛弃繁琐,直入主题。

    郑长生:”哦?说来听听?“

    余光辉鼓足了勇气,开口道:”粮食,小人跟伯爷准备做粮食生意。“

    ”大胆,军粮生意已经交给地方官府筹措。你这等奸商可知你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吗?“

    还没等郑长生开口,武云照一拍桌子怒斥道。

    武云照的突然发声,把余光辉给吓了一跳,腿一哆嗦,差点从椅子上掉下去。

    郑长生摇摇手,示意武云照先不要发怒。

    ”余掌柜的说说,怎么做粮食生意?“

    武云照常年待在军营,不了解地方官府的猫腻。

    余光辉早就从这批粮饷中赚过钱了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他要弄清楚,余光辉的后续意图,所以阻止了武云照,让余光辉继续说下去。

    余光辉稳定了一下心神:”伯爷,小人斗胆请求随同大军前行高丽。据小人旗下的人回报,高丽今年良田遭灾,减产严重。

    是以,小人推断,高丽必定缺粮。

    前一阵子,小人派去高丽的人回报说,小人的推测应验了。

    高丽的粮食奇缺,可是官府又不开仓放粮。

    现在是粮食价格居高不下,都已经有家庭卖儿卖女换粮食了。

    所以嘛,小人想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的话,利润肯定是可观的。

    可是,小人如果带着大量的粮食入境贸易,又担心会遭到饥饿灾民的劫掠。

    又恰逢伯爷率领大军入高丽,小人就想着借一下伯爷虎威。“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顿了一下,偷眼观看郑长生。

    只见郑长生的眉头紧锁,皱成一团。

    额,余光辉心里没底了。

    不过他还是接着说下去了:”伯爷放心,小人借用伯爷虎威,不白用。这趟生意的三分之一归于伯爷,您看这样分成可好?“

第0677章 合作

    郑长生担心的不是余光辉的粮食生意分成,而是没有想到高丽国内现在竟然糜烂成这副熊样子了。

    可恶,锦衣卫为什么没有相关的回报?

    他往高丽是派了人的,可是却没有一点相关的消息传来,这不是扯淡吗?

    还不如一个商人的情报管用,堂堂的国家秘谍机构,竟然不如一介商贾的探子,这不是活生生的打脸吗?

    这匡六斤和小泥巴两个人是干什么吃的。

    郑长生心中暗暗发狠,要说小泥巴这小子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可是你匡六斤不应该这样粗心大意啊。

    匡六斤是第一批的锦衣卫,是经过严格训练考核过的。

    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他心里难道就没一点数吗?

    就在郑长生神游天外的时候,余光辉看郑长生不言不语,一动不动,心里可直发毛啊。

    永和伯爷这是怎么了啊,怎么一听说自己的意图之后,就变成这样子了?

    看样子自己的赚钱计划要泡汤啊。

    他心中是暗暗的着急,焦虑不安起来。

    少爷当着一个外人的面失态,这还是头一次,郑小刀的手已经按到刀柄上了。

    只要郑长生一句话,他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把余光辉拿下。

    可是等了半天,也没见郑长生开口。

    良久之后,郑长生才算是把杂念抛诸脑后。

    看了一眼,惶恐不安的余光辉,郑长生恢复了笑容。

    ”余掌柜的提议很好,可是眼下大雪封路,本伯不熟悉高丽地形,朝廷大军动弹不得啊。

    不知,余掌柜的能在皑皑白雪的下面找到道路吗?“

    余光辉的眼前一亮,似乎觉得掌握了什么。

    心下有底起来,当即回答道:”伯爷,小人常年前往高丽,熟悉道路,如果伯爷不嫌弃,小人愿效犬马之劳。“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余光辉兴奋的差点跳起来。

    感情自己也是有能够被永和伯爷利用的地方啊。

    人就是这样的,能够被利用,才说明你的价值所在。

    如果一个人连一点的利用价值都没有了,那才是真正的废材一个呢。

    现在的余光辉心里变的豁然开朗起来,就说嘛!

    永和伯爵为什么会接见自己,感情原因的症结在这里呢。

    商人,尤其是一个成功的商人,犀利的眼光是不可或缺的。

    没有独到的见解和敏锐的嗅觉力,就算是有机会展现在你的眼前也是掌握不住的。

    诚然,余光辉这家伙把握住这一点了。

    郑长生不怕自己的短板暴露在余光辉的面前。

    一个追逐利益的商人,为了巨大的利益不惜冒险,前往动乱之中的高丽。

    而自己是唯一的一个可以给他提供保护和赚取利益的人,所以,他是不担心余光辉不尽心竭力的开道探路的。

    只要度过这片雪原无人区,到了有关隘和城关的地方,那以后的道路就畅通无阻了。

    现在难得就是眼下,这场大雪在营区里面虽然没有太过明显,那是因为几千锦衣卫火枪手的清扫。

    可是野外的积雪已经是都要没过膝盖了。

    这要是等到大军开拔的时候,还不知道会有多深的积雪呢。

    要说,利用他的身份,让地方县衙出面找个路况熟悉的向导,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也不见得非得要用余光辉,可是这年头百姓都是固守土地,大明的户籍制度很严格的。

    这样的向导就算是能够找到,估计也肯定是行商贩贾。

    那还不如直接用余光辉来的直接。

    最起码的一点,时间方面是可以节省下来的。

    另外大军不用再这里干等着。

    ~~

    跟余光辉约定了明日拔营起程后,郑小刀把余光辉带了出去。

    临出辕门的时候,余光辉从袖筒里摸出一张百两的宝钞,借着跟郑小刀告别的机会,悄悄的塞到了他的手中。

    然后扭头就走,喊都喊不住。

    这是有生以来郑小刀第一次接受别人的“孝敬”。

    这张百两的宝钞,拿在手心里,感觉火烧火燎的烫手。

    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人家给他钱,是因为少爷的关系。

    这钱不能要,拿着烫手的很啊!

    虎山县是这次郑长生前往高丽的后放基地。

    粮饷的补给都是要经过这里的。

    如果利用的好,这可是一个发展虎山县经济的绝好的机会啊!

    粮食,现在需要大量的粮食。

    不光是军队需要,余光辉提到的情报,高丽那边已经因为一口吃的,老百姓都开始卖儿鬻女了。

    余光辉追逐利益的商人而已,他眼中考虑的是怎么赚取最大的利润。

    可是郑长生不能那么考虑啊。

    现在朝廷针对高丽有新的方针,说白了,以后高丽就不是一国了,而是大明之一行省了。

    说到底,高丽的百姓也是大明的百姓。

    高丽的乱子不平定下来,拖累的还是大明。

    得赶紧下令让附近州县筹集粮食,这对于稳定高丽的形势大有助益啊!

    还有,大批的粮食聚集在虎山县,粮仓得有吧,运送的民夫得吃饭吧?

    得赶紧通知一下虎山县的胡沁,修建粮仓得赶紧提上日程,饭店、酒肆这些让民夫们歇脚打尖的营生得有人做。

    做好了这些,说不定虎山就能成为附近县的经济腾飞的标杆。

    既然胡沁这家伙是周明通的朋友,那自己帮他一把,给他指点指点,这也是应有之义。

    于是,郑长生亲自修书一封,着专人送往虎山县衙。

    胡沁忙活了一上午是水米没打牙,他担心的事情还真是发生了。

    房舍被暴雪压垮掉的还不是一家两家的。

    虎山县的救济院都塞满了人了。

    这些百姓家中都有余粮,在加上救济院的存粮,度过这个寒冬是不成问题的。

    不得不说土豆还真是个好东西。

    永和伯爵才是真正的救民于水火的人。

    要不是他发现并且率先种植了土豆,留下种子分发全国,就像现在这样的灾难,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安顿好受灾的民众,胡沁这才赶回家中用餐。

    可是刚端起来饭碗,还没吃呢。

    差役来报,永和伯爵派人送信。

    胡沁当即放下碗筷:“信使何在?”

    “回老爷,人在县衙大堂休息,小的这就带他过来。”

    “不,老爷我要亲自去见信使,方显尊重。

    快,头前带路!”

第0678章 谋虑深远

    郑长生洋洋洒洒在信中说了很多,都是一些经济之道的东西。

    这东西说白了,在雨花书院里都属于是必须要会的知识点。

    可是胡沁他并没有学习过啊,一看之下,耳目一新,拍案叫绝。

    永和伯爵在酒桌上的话真不是醉后乱言啊,他说拿自己当朋友,看来这是一点都不假啊。

    你见过有谁能够把如此重要的东西随便讲给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听的?

    永和伯爵高义,乃真朋友也!

    是以,胡沁看完郑长生的信之后,立马就召集人手商议粮仓修建和招商的具体事宜。

    话说在收了高丽之后,虎山县经过几年的建设,还真的成了奇迹般崛起的地方。

    一时间成了全国效仿的榜样,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为了周明通,郑长生做的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至于胡沁能不能按照自己的设想走下去,那就看他能不能把握住这次机会了。

    如果好的话,相信胡沁很快会进入到朝堂大佬的眼里,甚至简在帝心也未可知。

    对于真心给老百姓办事的人,郑长生是不吝帮一把的。

    虎山县虽小,可是也有锦衣秘谍的。

    当地的锦衣卫密报,说胡沁是个好官,自从接手虎山县以来,勤于县务,清廉如水,从不收受钱财,一心为国为民。

    还时常的接济亲朋好友,

    如果不是其家祖上略有薄财用以支撑,恐怕他的日子都难以为继。

    对于这样的一个官员,郑长生是很受触动的。

    其实他完全可以给老朱写封举荐信,但是他不打算这么做,他要让胡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让人们看到一个不靠后台举荐,只是单凭自己爱民如子报效国家的初心和实际行动升职的典范官员。

    用以激发其他偏远地区的官员们,用胡沁这一个实际的例子来告诉他们,只要用心办差,做出成绩,朝廷和皇上是不吝惜赏赐加封的。

    他的用心良苦,思虑之远,恐怕胡沁是理解不了的。

    对于胡沁耍小聪明的事情,锦衣卫也是有密报。

    不过郑长生并不打算追究,最起码一点胡沁的初心还算是好的,并且也是真心实意的为老百姓办事的。

    有这些就足够了。

    郑长生跟周明通的私交很好,也偶有诗文唱和书信往来。

    周明通的当初也是跟胡沁一样的不得志,不过周明通可没有胡沁的心思活泛,还知道作秀给自己看。

    人常言:酒香不怕巷子深。

    可是胡沁这坛酒被埋的太深了,根本就入不了庙堂那些大人物的眼,胡沁耍个小聪明,给自己展示一下其政绩,想要出头这可以理解。

    郑长生打造进军高丽的后勤基地,这个设想已经发了八百里加急的奏疏给老朱。

    相信用不了多久,辽东当地包括全国各地的筹集到的粮食会源源不断的运往这里。

    那脚下的这片军营就有必要建成永久性的驻扎基地了。

    常年驻扎大军,用以策应就显得重要了起来。

    郑长生决定留下一千火枪手和一千的辅军驻守。

    可是统兵人手的问题,让他感到很头疼。

    这些人跟着自己可都想进入高丽建功立业呢,谁不想混一个封妻荫子、加官进爵的?

    让谁留下都显得有点不近人情。

    后方,毕竟不同于前方。

    在后方想要立功受奖这就有点难了。

    中军大帐里,静悄悄的鸦雀无声。

    靠,本来郑长生还想民主一把来者,让众人举荐一人留下。

    可是现在看来,这个美好的愿望要落空了。

    参加过征剿弥勒教的人知道,跟随伯爷出征立功受奖有多容易。

    这次从侗区归来,论功行赏,几乎是人人都有封赏,就算是普通的兵丁也都有半年的补贴银子发放。

    就不用提有立功表现的将士了。

    那升一级都是寻常事儿,谁让皇上看重伯爷,看重锦衣三千营呢。

    没去过的人,比如武云照和他手下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是痒痒的厉害。

    这次都卯足了劲儿,等着撸起袖子大干一番呢,谁会主动的愿意留下来当后勤呢?

    郑长生扫视了一遍大帐里的这些人,不禁摇头。

    真正的打仗,打的可是后勤补给啊。

    说实话,后勤不仅危险性小,不用冲锋陷阵,论功行赏的话,也不见得就比前线的将士差到哪里去。

    本来想把这个在他看来是美差、肥差的事儿,留给武云照他们呢,可是现在看来这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肥水不流外人田,交给郑小刀和郑小斧两兄弟去干好了。

    郑家村出来的五百人,目前有出息的也就郑狗蛋、郑老三两个人了。

    他们两个现在一个负责京师南城一个负责北城的锦衣卫指挥所。

    官职已经升到总旗了。

    郑小刀和郑小斧常年跟随在自己的身边,充当护卫,历练的也算是可以了。

    尤其是在侗区的表现,那是可圈可点。

    现在就把这个机会留给他们兄弟好了。

    相信,经过这一次的单独锻炼,他们以后的前途就有保障了。

    在军队里面,有过独自掌兵的经验,绝对是一个可以拿的上台面的履历。

    按说他们的年纪是轻了一点,可是毕竟没有直面战争的风险,就算是有失误的地方,还可以有纠错的机会。

    权当是锻炼了。

    于是,郑长生也不搞什么民主了,直接拍板决定,让郑氏兄弟二人留下执掌后勤。

    这下武云照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他的人没有一个主动请缨的,作为他一手训练出来的人,他为此感到忏愧。

    郑长生理解武云照他们想要立功的心情,是以,对武云照微微的一笑:“此事就这么办了吧,现在商议一下行军的路线......”

    ~~

    大军就要开拔了,郑小刀、郑小斧两兄弟愁眉苦脸的出现在郑长生面前。

    “少爷,您这个决定能不能改改,我们两个都知道您用心良苦,可是老夫人和少奶奶临行之前交代过,要我们守护在您的身边,时刻保护您的安全。

    您把我们两人留下,就午牛那脑子缺根筋的人,能守护好您吗?”

    郑长生回头看了看午牛,此刻的午牛脸色憋的通红,眼睛里都有火花冒出来了。

    要不是他和郑小刀、郑小斧两兄弟的关系相处的还不错的话,估计此刻他都有跳出来跟他们两个决斗的想法。

    当着挫人不说短话,这是一句俗语,可是却在理的很。

    郑长生微微一笑:“你们做好你们的任务,我的安全就交给午牛了,我相信午牛能够胜。”

    此刻在看午牛,额,这家伙脸色更红了,这次不是憋的,是激动的。

    作为一个投诚过来的人,能够得到如此的肯定和重用,这无疑是对他最大的奖赏了。

第0679章 雪原杀机

    贪嗔痴恨爱恶欲七罪,这是佛家的偈语。

    简单的一句话就概括了人性。

    有人为财,不择手段是为贪,就比如余光辉。

    为了从高丽攫取暴力,不惜以身犯险,亲自前往。

    当然,这是在顺利的搭上了郑长生的路子的缘故。

    不过,就算是不搭上郑长生的门路,他也是决定高丽一行的。

    粮食此刻在高丽已经成了比黄金白银都要稀缺的资源了。

    只要能够在途中不被饥饿的高丽民众劫掠,把粮食顺利的运往高丽王都,那就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等着他。

    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一点都不假。

    可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场上,他则不认为这句话有什么贬义。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才是他的真实想法。

    这次他可是足足的准备了一万石的大米,如果不是郑长生嫌他碍事,耽误行军的话,给他定额一千石,他能把辽东的库底掏空,全运往高丽去。

    长长的行军队列,光是他的骡车都占了好大一部分。

    这家伙的家底还真是不一般啊,就连郑长生都感觉到不可思议。

    如果不是大明现在全国普及土豆的种植的话,郑长生绝对不允许他把粮食这种重要的资源卖到国外去。

    另外,高丽不久之后也算是大明的领土了,是以,郑长生就没有对他采取什么举措。

    毕竟粮食到了高丽,也算是可以帮他稳定民心的。

    这对他接下来的计划是有助力的。

    ~~

    雪虽然已经停了,可是寒风呼啸,卷集着雪沫子,铺天盖地的向大军袭来。

    郑长生骑在马上缩了缩脖子。

    雪沫子在风的作用下,扑面而来,脸都感觉生疼生疼的。

    几乎眼睛都睁不开了,这该死的鬼天气。

    行军已经一天了,可是才走了六十几里。

    这要是跟平常一样,快马奔袭,早就过了关隘,进入高丽的地界了。

    在这样的冰天雪地里行军,对于这支队伍来说,还是头一次遇到。

    已经有冻伤的人了,这让郑长生倍感压力。

    非战斗减员,这可不是好现象。

    就在郑长生想着是不是找个避风的地方,让将士们休整一下的时候。

    余光辉喘着粗气催马赶了上来:“伯爷,看这天气,一时半会儿的大风停不下来。对下面的形成您是怎么安排的?”

    郑长生看了一眼余光辉,这家伙眼神闪烁,一点慌乱焦急的样子都没有,就知道这家伙肯定有想法。

    于是,郑长生勒了一下马缰绳,让马的速度放慢一些。

    扭头问道:“余掌柜的有何高见,本伯愿听其详。”

    能够得到郑长生如此言语礼遇,余光辉心里美滋滋的。

    “伯爷,咱们可不能停啊,连夜赶路,争取天亮以前赶到隘口。

    这风刮起来没完没了的,以小人的经验来说,这白毛风一旦刮起来没有个三两天是不会停的。

    我的意思是,咱们尽量的赶路,中途不要停。

    否则的话,这荒郊野地的,露营的话,一旦躺下就不一定能起的来。”

    这正是郑长生所担心的问题。

    这天寒地冻的,万一出现大规模的冻伤,那可就麻烦了。

    虽然棉衣等御寒东西准备的都有,但是谁又敢保证一定不出问题呢?

    将士们毕竟都是南方人,尽管南方的冬天也寒冷,可是哪里有辽东这苦寒之地这般厉害?

    没有经历过奇寒的人,是顶不住透骨寒意的侵袭的。

    好吧,择其善者而从之,这是美德。

    不能拿余光辉这个地头蛇的话不当回事,毕竟他常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对地形也熟悉。

    郑长生催动跨下马,赶上前面开路的武云照:“传令下去,保持战斗队形运动,警戒哨放远一些,间隔近一些。

    直到隘口停军休息,沿途不得懈怠。”

    军人就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不管什么情况,只要命令下达,那就要忠实的执行。

    这个道理,作为老行伍的武云照不是不懂。

    可是看着艰难行军的队伍,他还是开口道:“伯爷,兄弟们真的很辛苦的,是不是可以休息片刻。”

    武云照有点心疼手下人,郑长生看的出来。

    他爱兵如子的名头可不是吹出来的,这也是将士们对他认可的根本原因之一。

    不过,郑长生并没有同意他的这个请求。

    “不是我不通情理,北方的天气奇寒无比,兄弟们一直运动着虽然辛苦些,可是并不会失温而亡。

    可是一旦停下来,疲累不堪的人,万一要是睡过去,可是再也起不来了。

    你懂我的意思吧?”

    武云照低头思索了一下,对身边的传令兵道:“传令下去,让兄弟们咬咬牙在坚持一下。

    没有命令不得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否则军法从事。”

    传令兵:“是,将军。”

    沿着大军行过,开辟出来的道路飞驰而去。

    余光辉心中佩服不已,永和伯爵的这支队伍,还真是一支铁军啊。

    他有点庆幸,幸亏是跟对了人,这要是换一支大明的卫所军,就这天气行军,想都不要想。

    就算是开动了,也不会有这支军队的成效。

    在没过膝盖的大雪中行军六十里不带休息的,还一直往下走,不到隘口不停歇。

    这根本就不是卫所军所能媲美的,甚至连敢想都不敢想。

    ~~

    冥冥中或许自有天意,

    郑长生苦于没有派往高丽锦衣卫秘谍的情报的辅助,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

    对于任何未知的危险,都做最坏的打算。

    他要为这五千将士负责啊,但凡是有任何一丝的危险,他都要排除在外。

    所以,当余光辉建议他不要休整,要不间断的行军到隘口的时候,他接受了余光辉的建议。

    就连郑长生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这个决定,虽然将士们心中都颇有微词,有的是腹诽连连。

    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个决定,却救了大家的命。

    三十里外,李成桂的两万大军正严阵以待。

    关于永和伯对于高丽各方势力所掌握的程度看,李氏的老底都被人家摸的透透的了。

    按照儿子李芳雨的建议,千万不要跟永和伯爵郑长生起什么冲突。

    凡是要以隐忍为上策。

    不过,事到临头的时候,还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高丽的时局动荡,尤其是出现了粮荒。

    现在谁的手里掌握的有粮食,才是有话语权的一方。

    李氏经营几十年,粮食作为战备物资,那是必不可少的。

    利用这次动荡的机会,他是大肆的招募兵马。

    实力一下子扩充了将近三倍。

    李成桂现在是实力雄厚,腰杆子就硬。

    郑长生带着五千人马就敢前来高丽调停,你还真把自己当成救世主了。

第0680章 猛将朴仁勇

    李成桂心里有无限的愤怒,高丽三方势力,大明永和伯爵郑长生单单调查摸底李氏。

    幸亏我儿有幸窥看到,否则的话,老夫还蒙在鼓励呢。

    其实他真的是误会郑长生了,当初郑长生故意考验李芳雨,那份奏疏是故意让他看到的。

    郑长生之前是秉持着尽量不改变历史这个大方向走的。

    李氏取代高丽建立朝鲜王朝,这是正史。

    可是李芳雨竟然对郑长生露出愤恨和杀机,这才使的郑长生心意骤改。

    愤怒的郑长生一纸奏疏,报到老朱的御前,棒子国将要不复存在矣。

    各有各的愤怒,那就看谁的本钱更厚实了。

    胜者王侯,败者寇,只有胜利者才配书写历史,失败者只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李成桂派出两万精锐,准备以逸待劳在郑长生前往高丽的路上劫杀之。

    说来也是巧合的很,天降大雪,寒风凛冽。

    这等奇寒的天气之下,他就不相信从没有来到过辽东的中原人,能够抗的过去。

    恐怕就不用他出手,大明这些人冻也得冻死。

    他的人只需要上去补刀就可以了。

    只要没有活口,这事情完全可以推到饥饿的流民身上去。

    他的奏疏甚至可以这样写:“饥饿的流民,饥寒交迫之下,劫掠了大明调停的使团,大明永和伯爵带队奋力抵抗,可是奈何面对数倍于己的发了疯的流民,终于寡不敌众,不幸罹难。”

    李成桂之所以敢这么干,他是有所依仗的。

    他祖上就是受到蒙元亲封的斡东千户所千户兼达鲁花赤。

    达鲁花赤,由成吉思汗设立,广泛通行于大蒙古国和元朝。

    一作“达噜噶齐”,是蒙古语,原意为“掌印者”,是大蒙古国历史上一种职官称谓。

    成吉思汗在各城设置“达鲁花赤”,也就是督官。

    达鲁花赤是代表成吉思汗的军政、民政和司法官员,以《大札撒》为根本,结合当地的同时惯例行使统治权。

    说白了吧,就是一地的最高级别的官员,集军政、民政于一体的扛把子。

    虽然他老爹审时度势,看蒙元被老朱打的撒丫子撩了,就赶紧的改旗易帜。

    可是骨子里还是恋着蒙元时期的辉煌的。

    别看他现在归于高丽王的麾下,但是他继承了其父的所有权利和地盘。

    高丽国内的乱局,也是跟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其实他早就跟北元勾搭连环的,他之所以在高丽国内挑起纷争,也是遵照北元皇帝的指示,用以牵制大明在辽东的兵力。

    蒙古人在中原腹地打了败仗,被赶出中原。

    可是在草原上,他们依旧为王。

    强大的骑兵,时不时的骚扰大明北地。

    现在又联络上了李成桂,再牵制一下大明的北方军力。

    大明就更难从辽东抽调人手,支援草原一线的战斗了。

    是以,李成桂是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

    众所周知,中原王朝包括高丽、朝鲜王朝,他们通常都有一个弱点,那就是骑兵不足。

    关键是没有合适的养马地,是以,中原王朝论骑兵方面来说是弱于草原人的。

    基于这一点,北元朝廷给李成桂提供李大量的军马。

    这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了吧?

    骑兵在冷兵器时代,是永远的主角。

    步兵的方阵是经不起骑兵来回的收割的,尽管有步兵战胜骑兵得先例。

    可是那也是经过巨大的牺牲还来的。

    单纯的靠步兵赢得跟骑兵的战争,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李成桂正是基于手中有大量的骑兵,才敢如此的放肆,甚至连大明的调停都不放在眼里。

    这次为了阻击郑长生的五千调停使团,他派出了精锐骑兵两万人,严阵以待,就等郑长生他们钻入口袋阵,一举歼灭之。

    为了这次的阻击成功,他派出了手下得利的干将朴仁勇,甚至派他的宝贝儿子李芳远亲自坐镇督战。

    可是事情没有绝对的,他一厢情愿的想法是无法左右局势的发展的。

    这不,郑长生的这条连续行军不停歇的军令,就完全打乱了他们的部署。

    原本计划的是,大明的使团冒着严寒行军,中途必定有休整。

    那么趁着这个时候,聚而歼之。

    可是现在呢?

    明朝的大军竟然丝毫没有停下来安营扎寨的想法。

    李芳远和朴仁勇都有点蒙圈了。

    这伙子大明人,难道是铁打的不成?

    他们就不怕严寒吗?

    这不可能啊,情报说明这些人都是从中原腹地征来的兵。

    他们没有到过北方,怎么可能抵御的了北方的严寒?

    “朴将军,你看明人跟我父帅预料的情况截然不同,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芳远常年跟随其父李成桂身边,是深得其父的亲身教导。

    对于打仗的事情,他虽然了解不深,可是对于用人还是很有一套的。

    这种关键时刻,他是帮不上什么大忙的,这一点他比谁都知道。

    还是好好的利用手下的人,方为正道。

    朴仁勇手中擎着大砍刀,满不在乎的道:“少主放心,你我两万骑兵精锐,以逸待劳。

    明军地形不熟悉,他们长途跋涉,必然是疲惫之师。

    咱们要想拿下他们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放心好了,少主,等会打起来,一切交给臣下,您就当看热闹就行了。”

    朴仁勇的大包大揽,给了李芳远极大的信心。

    “好的,朴将军,一切交给你来操控,我是放心的。此战若是功成,我会去必当在父帅面前为你请功。”

    朴仁勇是李成桂手下最得利的干将,跟随李成桂十几年,可谓是战功赫赫,忠心耿耿。

    当年在李成桂平灭黄巾军的战斗中,他是首屈一指的大功臣。

    这次,能够派他前来,亲自指挥两万骑兵精锐。

    这也可以看出李成桂对他的信任和看重了。

    不就是一伙子明军吗?

    在厉害能有多厉害?

    难道还比当年的黄巾军还要厉害吗?

    说实话,他是不服气的。

    当年他胯下马掌中刀,斩杀过无数的黄巾军。

    黄巾军和现在的所谓永和伯爵的使团,说白了还不都一样,都是中原人吗?

    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老子的大刀挥过去,还不是一样身首异处?

第0681章 前锋营

    杜翔作为老朱亲自指派的医官,随队医治受伤的将士。

    他的这个医疗小队,在远征弥勒教的时候,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锦衣三千营的将士们的伤亡降到了最低,他们的作用是功不可没。

    除了当场战死的外,凡是抬回来抢救的伤兵,几乎没有死亡的。

    这都不敢想象,以往跟元兵交战,哪怕是一场小战斗下来,也得死个几十上百的。

    可是现在就算是缺胳膊断腿的,也都能保下一条命。

    这可以堪称医疗史上的奇迹了。

    伤科,果然不可小觑也。

    这是所有人的公认。

    是以,这次北地之行,杜翔的医疗小队在锦衣三千营将士眼里,那就是救命的活菩萨啊。

    对于他们的爱护程度,不敢说绝后,但绝对是空前的。

    在这极度严寒的条件下行军,冻伤这是少不了的。

    身体上的很少,主要是脚和手。

    有些人的手高胀红肿,痒痒的难受。

    士兵们忍不住挠,可是一旦挠破那就麻烦了,这种情况得赶紧的上药医治,否则,任由其发展下去,可比烂眼圈子害眼疾病厉害。

    蛇油膏、獾子油等治疗冻疮的药备的还算是充足。

    一路上不断的停下来给受伤的士兵包扎,杜翔他们这十几个人几乎就没有闲下来的时间。

    眼看天色将晚,一天了,他们是水米没打牙。

    好不容易赶上了先头部队,又投入了新一波的包扎治疗当中。

    “该死的贼老天,就不能把风停一下。”杜翔包扎完一个士兵后,愤愤的仰天大骂。

    “杜医官,您面子大,能不能给伯爷请示一下,咱们扎营休息一下吧。

    兄弟们都快扛不住了,都在抱怨呢。”

    前锋营的小旗官费仲明这个时候,赶过来一屁股坐在杜翔的身边,一边呼呼喘着气,一边央求的说道。

    杜翔心里直咧嘴,我的面子大?

    那也得看是在谁面前不是?

    在你们面前,是面子大,可是在伯爷面前哪有什么面子哦。

    不要忘记了,永和伯爵郑长生可是雨花书院的监院大人。

    他这一身的本事可都是从人家那里学来的,在郑长生面前,他永远也就是个小学生的姿态。

    尊师重道,在古代可不是随口说说而已的。

    师者,等同父母也,这并不会随年轻差距而有所区别的。

    杜翔苦笑一声:“费小旗,我们要相信伯爷的决定,目前的情况大家都看在眼里,伯爷也是看在眼里的。

    依着伯爷爱兵如子的脾性,你以为他看到这么多的兄弟们冻伤不心疼?

    否也,我相信伯爷这么做,定然有他的道理。

    给兄弟们好好的做一下思想工作,等到了隘口扎营的时候,我亲自给兄弟们做药膳鸡汤。

    在坚持坚持,离目标也不远了,现在也别再吃冻的硬邦邦的干粮了。

    都把肚子留下来喝鸡汤,吃鸡肉,我可以负责人的说,保管让兄弟们一碗药膳鸡汤下肚,所有的寒冷,所有的委屈全部消除。”

    杜翔这家伙还颇有后世军中政委的才能,这安抚起士兵的情绪来,这小嗑唠的,让人听着就那么舒服。

    同时,给前锋营的士兵们心里画了一张大肉饼。

    画饼充饥的典故被杜翔很好的发挥了一把。

    费仲明嘿嘿的一笑,露出大白牙:“那感情好,兄弟们听着了没?咱们在坚持一下,到了扎营地杜医官亲自给咱们兄弟做药膳鸡汤,管够、管饱,在加加油啊兄弟们。

    可不能辜负了杜医官的一番心意。”

    有了他的煽动情绪,前锋营的士兵们情绪顿时高涨起来。

    这是一只三百人的小队,虽然隶属于前锋营,可是并不是全部。

    他们是负责开路的先头部队,在余光辉派的人带路之下,他们为全军开路。

    就在大家都向往着赶紧到目的地,赶紧的美滋滋的喝上一碗杜医官亲手制作的药膳鸡汤的时候。

    “砰,砰,砰”就是三声枪响。

    靠,费仲明蹭的一下子,就从雪地里蹦起来了。

    枪声就是信号,枪声就是警示。

    没有敌情的话,负责开路的士兵是不会放枪的。

    “全队警戒,快!快!快!“

    训练有素就是训练有素,随着三声响枪,三百人的小队迅速的集结,兵呈现出战斗队列,严阵以待。

    ”什么情况?”杜翔紧张的问道。

    费仲明并没有接他的话,而是抬手叫过来一名传令兵:“速速上前查明什么情况。“

    他话音刚落,还没等传令兵上去呢。

    就看到远处一个黑影跌跌撞撞的往他们这边跑过来。

    一边跑一边高声呐喊:”敌袭,骑兵突袭,大量的骑兵......“

    可惜的是他并没有喊完最后一句话,就被一支狼牙箭破空射倒在地。

    费仲明一把拽出腰间的绣春刀,斜指苍穹:”射击准备,以倒下的兄弟为临界点,敌人出现就开枪。”

    唰的一声整齐的平端火枪的声音,出现在杜翔的耳边。

    他有点傻眼了,奶奶的,怎么好端端的会出现敌袭?

    这里可是高丽国和大明的交界地带,大明的人是不会攻击自己人的。

    可是高丽国内会是谁有这胆量敢攻击前来调停的宗主国的使团?

    难道他们不想要脑袋了吗?

    远处的地平线上,一条黑色的弧线越来越清晰。

    杜翔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奶奶个腿,姥姥个爪,还真是骑兵。

    速度很慢,很明显,他们还没准备好。

    否则的话,快马奔袭,那种万马奔腾的声音早就传出来了。

    这下子可算是完蛋了。

    目测一下,最低也有几千人,额,说不好上万人都有可能。

    “来人啊,护送杜医官他们快速撤离战场,通知后面的大部队敌袭。“

    这个时候,小旗官费仲明大吼一声。

    杜翔听到费仲明的嗓子几乎都要吼哑了,这种情况下,自己离开的话还有一线生机。

    可是费仲明他们这三百来人恐怕是难以活着脱离骑兵的追杀了。

    他犹豫的空档,三颗红色的信号弹腾空生起,在傍晚的天空中划过。

    信号弹在天空中炸出三朵璀璨夺目的光球,很绚烂,很绚烂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748/ 第一时间欣赏这个捕快不正经最新章节! 作者:棒子头宁冲所写的《这个捕快不正经》为转载作品,这个捕快不正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这个捕快不正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这个捕快不正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这个捕快不正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这个捕快不正经介绍:
本文风格轻松,主角打怪升级,前期系统的作用比较强,建议先收藏,养肥再看。——————————————左手一瓶王老吉,右手一包大卫龙,身上带着各种奇葩装备,嘴里喊着降妖除魔。李孤鸿带着一个国产系统来到了一个奇幻的武侠世界,成为一名处理江湖与妖魔事物的天鉴司捕快。面对不断袭来的江湖纷争和妖魔鬼怪,他竖起中指大喊一声:我要打十个!这个捕快不正经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这个捕快不正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这个捕快不正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