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汉从吹牛开始TXT下载大汉从吹牛开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汉从吹牛开始全文阅读

作者:末日游侠     大汉从吹牛开始txt下载     大汉从吹牛开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14章 楚军为我们准备好了

    百姓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战乱,不需要什么太多的智慧。

    上面下来一个政策,他们很快就能将自己代入进去,然后去分辨出这个政策对他们来说是好的还是坏的。

    汉国成立至今大半年了,都做出了什么决定了呢?

    第一个便是耕地改革的事情,这个褒贬不一,有人说好,也有人说不好。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好的。

    例如田里一家,数量虽然比以前少了,但却能够让一家保证生活。

    直犁变斜犁,让耕种效率提升了不少,得以让百姓能够保证自家的耕地,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精耕的。

    精耕的产量每亩能够达到两石往上,而那些散养的耕地呢?

    每亩地的产量能有一斗就烧高香了。

    散养就是纯粹的散养,不松土翻地,直接将种子撒下去,然后也不管他,到时间直接去收。

    不是不想管,而是生产力达不到,管不了这么多。

    精耕的是主业,散养的是副业。

    在一个就是立国之初就确定的免赋税三年,田里家没那好命,当初也没想起来加入汉军,所以没能跟上六年的免赋税。

    虽说惋惜,但三年也能接受。

    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耕种官田来减免自家的赋税,虽然累了点,但对他们来说,这是实打实的收入。

    但凡勤快一点的,一来一回,一年都能人让自家额外多出养一个人的粮食。

    家里劳动力多的,干脆就派一两个去耕种官田,这一年下来也能赚不少呢。

    再说田里家,老二在县府当差,每年还有十石的俸禄,虽然不多。

    但家里的耕地父亲和兄弟帮他耕种了,加上没有分家,所以这十石粮食就等于是他们家的额外收入。

    所以说,先前田四站在地头傻笑,感叹今年敢壮着胆子吃饭了也不是无的放矢的。

    放在之前,每一顿饭都得精打细算,而每一顿的标准就是饿不死就行了,哪一顿饭敢说多放一把米的,那就算是特殊日子加餐了。

    所以,站在田里这样的家庭角度来说。

    汉国虽然也在打仗,但是似乎打仗跟他们没有关系似的。

    以往一说打仗,第一件事情就是征召徭役,然后征集粮食。

    现在呢?

    二十万汉军西进关中,没有征调百姓的一粒粮食,也没有征发一个徭役。

    先前说好的一年征调不超过二十天,现在这一年都快过去了,然后他们才愕然惊醒,今年朝廷还没有征召一次徭役呢好像?

    日子过着过着,不知觉得就过去了。

    现在停下来再回头看去,浑然发现,这一年他们的日子过的简直不要太舒服。

    这要是放在以往,这种好日子哪敢想象啊?

    对于现在的百姓来说,不频繁的征召徭役,不隔三差五的增加赋税,能有吃的,这就能让他们感恩戴德了。

    而汉国给他们带来的,远远的超过了他们的心理预期。

    这又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更多的百姓愿意将自己代入到汉国,从而渐渐的对汉国产生好感,将自己与汉国融为一体,对汉国产生归属感。

    跟田里家情况差不多的百姓还有很多。

    希望汉国越来越好,甚至是尽早统一的百姓也是越来越多。

    本来觉得需要花费一番力气去劝说自己的父亲支持自己的工作,而田二也压根没有想到,父亲似乎比自己对这件事情还要支持。

    同村百姓也都差不多,单单只是决定把已经收割好的粮食拿去换的就有十来户,余下的最少也是愿意拿出二十石去换的。

    回到县府之后,田二发现其他人带回来的消息也跟他差不多。

    ……

    王不饿没能继续在洛阳待下去,依旧是张良坐镇洛阳,萧何跟随左右,两人带着一万禁军转变方向直接东进,十天后,来到了前沿阵地,雍丘。

    如今的雍丘,已经成为了汉军的前沿大本营,大多数部队都驻扎在这里。

    而其他地方,灌婴则是根据情报针对性的作出了部署,但每一个部署,都是以万人为单位的。

    一旦开战,每一个方向都可以单独发起进攻,也可以几个方向汇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兵团。

    来到雍丘,王不饿直接进入了县府,这里已经被临时征用,供王不饿休息。

    “粮草的事情如何了?”王不饿直接问道。

    途中虽然也接到了消息,但并不详细,他只知道各地百姓纷纷响应号召,甚至有人不要多出来的一石。

    但规定就是规定,王不饿下的死命令。

    百姓若是不要多出来的一石,那就让粮食烂在地里。

    虽然有点二,但这种决定却能以最快的速度树立起官府的威信,加重官府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目前粮草是够吃,但出征的话难度不小,正值农忙,缺少运输的徭役,部队这边又不能走太多人,所以只能一点点的运过来。”粮草将军王成说道。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农忙时节,谁都不敢轻易的征召徭役。

    所以灌婴只能用这种办法来告诉楚军,不怕死你就来吧。

    反正不管怎样,就是要拖到农忙结束,到时候不论是粮食还是征召徭役,他们都可以从容应对。

    王不饿微微皱着眉头。

    他们在秋收,楚国也在秋收,而楚国已经集结了一部分兵力,汉国虽然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楚国可就不一样了。

    “孤已经命令王离南下了!”王不饿直接说道,出洛阳之前,他就给王离传去了命令。

    “王上,那便只有征召徭役了,粮草运输跟不上,作战计划根本没办法定!”灌婴说道。

    他的计划是根据王成的建议制定的,后勤运输这块,王成比他更专业。

    王成说粮食能运到哪,需要多久,灌婴就得按照这个时间和地点来制定作战计划。

    “我们的粮草能吃多久?”王不饿继续问道。

    “最多半个月……”王成一脸的为难,他真的已经尽力了,但两万多人去供应二十万人,这怎么可能跟的上?

    能让大军吃半个月,就是他使出吃奶的劲儿才做到的。

    “够了!立即进攻,我们所需要的粮草,楚军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王不饿轻飘飘的说道。

    楚国的制度跟汉国不一样,他是世袭贵族制。

    一个郡就是一个或者几个大贵族,一个县就是一个或者几个小贵族,小贵族归附在大贵族下面。

    在楚国,直接抄了那些贵族的家,或许得到的粮食就够大军吃好些天了。

    而且抢贵族的粮食,并不会影响到普通百姓,因为他们抢不抢,百姓的粮食都不会多,也不会少,日子该怎样还是怎样的。

    “韩信……”

第215章 绝不辜负王上一番苦心

    相比较于一年前跟章邯决战的时候,现在的王不饿可谓是财大气粗。

    要将有将,要兵有兵,连说话底气都厚实了不少。

    那嚣张的态度,王不饿觉得要是换个别人站在自己这个位置,然后现在这幅态度,怕是要被人打死的吧?

    啧啧……

    灌婴,韩信,王离,章邯,这四个都是有能力单独领兵作战的大将。

    这里面最弱的要属章邯了,但章邯是真的弱吗?

    自己若不是依靠历史的先知性,提前做出了准备,加上一丢丢的运气,就自己那小身板,能打得过章邯?

    打仗最怕的有两种情况。

    一是坐在千里之外胡乱哔哔哔的人。

    另一种是什么都不懂就乱哔哔哔的人。

    王不饿的优势在于,虽然他懂的不多,但是在众人眼中,他懂的很多。

    自打起事以来,数次战斗,都是王不饿指挥的。

    不说细节,就说那不动如山,气吞山河的气势,就足够让人佩服的了。

    “韩信……”

    “臣在!”韩信激动的看着王不饿,内心深处隐隐的告诉他,机会来了……

    “领兵五万,进攻泗水郡,断掉楚王的退路。”王不饿一脸淡定的命令道。

    “诺!臣一定完成任务,为大汉一统天下,为天下万民能够早日过上幸福稳定的生活狠狠的贡献一把力量……”韩信感动的落下了泪水。

    王不饿一脸无语,又满是鼓励的眼神看着韩信,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口号就不要喊了,放在心里面就行,好好表现,等楚国亡了,孤派你去收复东海郡!”

    “王上……”韩信瞬间感动的老泪纵横。

    来了……

    终于来了……

    俺韩信终于要出人头地了……

    虽然升官没有灌婴快,但现在他终于是得到了汉王的认可,给了自己单独领兵的机会。

    谁又能想到?

    谁又敢想?

    昔日曾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如今成为了统兵五万的一方大将?

    关于早年间曾经遭受胯下之辱的事情,韩信谁都没有告诉。

    这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韩信却总感觉王不饿是知道这件事情的,因为斥候给他带来的影响太深刻了。

    而这些年,韩信也一直在隐忍,他坚信自己是可以厚积薄发的。

    在楚军帐下找不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所以他果断的选择了离开,去一个能给自己机会的地方。

    加入汉军,只因为听闻汉军的公平公正,没有人赏识你,你可以凭借着战功一步步的走上去。

    当你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人重视你了。

    这在楚军是绝对不可能的,没有人赏识你,你根本就不可能会有机会。

    韩信根本没想到,自己来到汉军不到半年,就进入到了将军灌婴的视线之中,更没有想到灌婴会提拔自己。

    就算打死也不可能会想到,很快自己又进入了汉王的视线。

    而且还被汉王如此看重,当一个四处流浪,四处被人看轻的年轻人,突然遇到了一个懂自己,信任自己,愿意给自己机会的明主,哪怕就是一个万恶不赦的混蛋,这个时候内心深处也绝对会有反应的。

    而更让韩信没有想到的是,汉王竟然许诺让自己领兵去收复东海郡。

    东海郡,韩信的家乡。

    让韩信受到的伤害和屈辱最多的地方。

    都说衣锦还乡,现如今,韩信也可以了。

    当初那个你们都看不起,都在羞辱嘲笑的软蛋小子,今日带领数万大军来了!

    韩信当然知道,这是汉王对自己的看重,对自己的爱护。

    将遇此主,虽死无憾矣!

    “王上,您看臣的表现就行了!”韩信紧紧的咬着牙关,内心狠狠的发誓,这一仗一定要打的漂亮,绝对不能让汉王失望。

    “嗯!”王不饿满意的点着头。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手下能人太多,将他们放在一起扎堆也是一种浪费。

    王不饿又看向了章邯,直接道:“章将军,你率五万军队,进攻陈郡!”

    “诺!”章邯点了点头,进攻陈郡,正合他意。

    去年率领秦军出关,就是要灭掉陈胜的张楚政权的,但没想到王不饿挡在了中间,让他连目的地都没能走到就嗝屁了。

    虽然现在换了身份,但若是能灭掉陈胜的张楚政权的话,对自己来说,也算是有始有终了。

    “驻守九江的将军英布不是善茬,章将军切忌不可主动去进攻,拿下陈县以后,就地休整,整顿军队,随时准备支援。”王不饿忍不住的提醒道。

    英布现在还没被封为九江王,大概率这辈子是没机会了。

    但这不代表英布的战斗力不行,这可是个恐怖的家伙。

    单独一个章邯去的话,王不饿还真怕章邯去把人头给送了。

    “臣谨遵王上旨意,绝不敢逾越半步。”章邯点头应下。

    相比较而言,王不饿在作战方面给将领们的自由度还是很高的。

    就好比现在,韩信去打泗水郡,章邯去打陈郡。

    这就是安排,具体怎么打,什么时间打,那是将领们需要考虑的事情,王不饿不会过多的去插手那些细节。

    他在乎的是对全局的掌控,是对结果的控制。

    “灌婴,你率领余下十万军队,经砀郡进攻彭城,韩信与王离会配合你进行南北夹击……”王不饿接着说道。

    “王上放心吧!”随着王不饿的安排,灌婴心中也渐渐的勾勒出了一副地图。

    上面有敌我双方的布阵位置,机动位置以及最终的战场形态。

    所以,此刻的灌婴,是知道王不饿的最终意图的。

    灌婴,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将军,一个统帅而已的。

    历史上的灌婴,后期是做了丞相的,若是没有这点天赋,他能走到这一步吗?

    所以说,灌婴相对其他三人而言,优势自然是更多的。

    于是,灌婴拱手朝着王不饿施礼道:“臣知道王上体恤百姓,体恤军民,不忍看着天下更多的人丧生,让天下更多的家庭失去亲人,楚国虽然是敌人,但不久的将来,楚国的百姓也将会是大汉的百姓,臣此行出征,一定会更加小心谨慎的,尽量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拿下楚国,绝不会辜负了王上的一番苦心……”

    王不饿:……

第216章 孤要装B了

    王不饿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啥苦心,咋到了灌婴嘴里自己就成了悠天悠地悠人间的贤主了呢?

    “王上,何不聚兵一处,直奔彭城呢?”萧何突然开口道。

    这年头的灭国战可不是说非要把敌方国家的土地打一遍的,而是拿下了对方的都城,拿下了楚王以及大多数王庭中枢官员就算是灭国了。

    而都城的陷落,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

    再往后,只需要派遣少量的兵力去到处收割占领就可以了。

    王不饿白了眼萧何。

    道理他当然知道,也知道这时代人的思维。

    但是,我能告诉你因为害怕出什么幺蛾子吗?

    我能告诉你,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吗?

    同样的一件事情,怎么说,怎么做,才能在完成目标的同时,显的自己更高瞻远瞩,更加具有战略眼光呢?

    “楚国不足为虑,纵使有几个月的时间,他们也没能完全的将其利用起来。”

    “但是孤也不能大意,目前来看,敌人只有一个楚国,可将眼光再放长远一些,匈奴人才是汉国最大的对手。”

    “而到了那时,汉国将会是今日的楚国,而匈奴也将会是今日的汉国。”

    王不饿的话让不少人都觉得有些意外。

    跟以往的自信不同,今天的王不饿给人一种很反常的感觉。

    竟然主动的将自己放在了弱势位置,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

    “王上,区区匈奴而已,待一统天下之后,臣率兵将其灭了便是!”正处于对王不饿零防备,盲目崇拜阶段的韩信直接站出来说道。

    王不饿摇了摇头,接着说道:“永远不要小看了你的敌人,游牧民族先前是被李牧将军打的十年不敢南下,也被蒙恬打的抱头乱窜,但今日之匈奴,早已非彼日之匈奴,统一后的匈奴更加强大,而对方比我们,有一个让我们很难逾越的优势!”

    “王上是说骑兵?”萧何说道:“骑兵虽说是有优势,但持久力是个问题,汉军据城而守,匈奴便是骑兵主力来了也无济于事。”

    “不!匈奴的骑兵可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弱!”王不饿突然发现,就算自己打了预防针,现在这些人对于匈奴还是很难重视起来。

    甚至可以说,是打骨子里的看不起他们,轻视他们。

    而且这种现象,不仅仅只是存在个别人身上的,几乎整个诸夏都存在同样的观点。

    不过想想似乎也觉得没什么不正常的。

    萧何要是现在能意识到匈奴的强大,那么历史上还会有白登之围吗?

    匈奴的真正崛起是什么时候?

    就是现在,六国混乱,秦疲于应付,蒙恬自刎,为进攻匈奴而准备的长城军团停了下来。

    瞬间失去了所有外部压力的游牧民族,突然间出现了一位天才,然后一步步的吞噬小部落,再去吞噬中等部落,最后去吞噬大的部落。

    用强硬的手段将其凝聚在一起,中原大地稳定下来了,可再历史上那也是七八年后的事情了。

    新成立的汉朝倒是意识到了匈奴已经强大起来了,但思想上还没有完全重视起来,于是就有了白登之围。

    “据斥候来报,匈奴人的马,几乎都是优质的战马,至于说一直困扰着诸夏的战马持久力问题,在匈奴并不是问题,他们一人配置三匹优质战马都是很轻松的,而生长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甚至可以在战马高速奔跑的途中更换马匹。”

    “除此之外,孤还接到了另外一个消息,说是匈奴的一个部落,为了快速打败另外一个部落,这个部落的数千战士骑着战马一日疾驰了四百里,趁着外出的主力回来之前拿下了这个部落,从而逼迫对方投降。”王不饿一脸凝重的说着。

    “一日四百里?还能作战?这有点不太可能吧?”章邯愕然震惊。

    他虽然是文官出身,但好歹在秦庭干了那么久,什么事情都听说过一些的。

    一日能奔跑四百里,就算是传令兵也要累个半死,更不要说是大兵团全方位的突袭了,而且到了以后还要作战。

    在章邯看来,这似乎有违常理?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在匈奴人看来,我们的士兵靠着双腿一日走百里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打小就是靠腿吃饭的,所以我们能够做到,游牧民族打小便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为什么他们做不到呢?”王不饿义正言辞的说道。

    “……”

    “……”

    众人纷纷懵逼,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听到这些消息。

    即便先前赵国和秦国跟胡人交过手,他们也仅仅只是知道胡人都是骑兵,来去自如,什么时候打仗看的不是自己,而是看胡人什么时候来。

    牛逼一点的将领,例如说李牧,他就能用计打的胡人近乎全军覆没。

    是近乎,即便李牧布下了天罗地网,还是有一部分胡人靠着战马的机动能力逃了出去。

    包括秦朝的蒙恬,几乎也是被动防守。

    若是能主动进攻,先前各国为什么要修建长城?

    闲的吃饱了没事干?

    “王上,若真是如此的话,恐怕咱们还得接着修长城……”灌婴面色凝重的说着。

    修长城虽然很苦,但效果却很好,也更有利于防守。

    “没必要,防守只能是被动的,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的铲除匈奴这个汉国接下来最大的隐患呢?”王不饿微微一笑。

    突然间觉得自己真特娘的是个天才。

    利用匈奴这件事情,即让众人真正的对匈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至少现在他们不会再像刚才那样一脸无所谓的表情了。

    同时,还能展现出自己的深远目光。

    这个逼装的,我先自己打个满分……

    没让众人久等,王不饿接着说道:“今日之灭楚,便是他日灭匈奴之演练,匈奴人不会聚集在一起主动来找我们的,而在草原上,匈奴人的机动性更强,虽然你们四个都有独自领兵的能力,但是在思想上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这次出征,你们要把楚军假想成匈奴人,若是其他地方来了援兵,本该四日的路程,你们就要当做一日,然后再去想对策,莫要浪费了这最后的练兵机会……”

第217章 郦食其毛遂自荐

    瞅瞅,什么叫做高瞻远瞩?

    什么叫做一心二用?

    楚军不是匈奴人,但并不妨碍将他们想成匈奴人。

    当然,并不是说想成匈奴人那样杀了,而是把他们的机动能力想象成匈奴人。

    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能够治疗一下将领们的拖延症。

    跟匈奴打最重要的便是速战速决,除非你的机动能力能够跟他相媲美,否则的话,人家能溜死你。

    当然,匈奴人也喜欢速战速决。

    因为他们上阵的时候总是轻装上阵,从来不会携带超过一天的物资。

    而汉军就不一样了,基本上就是一个行走的营地。

    若是深入大漠的话,携带的物资至少够吃几个月的。

    当然,与之相随的是行军速度会很慢。

    但战争就是不会永远如了你得意。

    常规汉军机动能力差,但是持久力强。

    匈奴人则是完全反了过来,但因为机动能力好,打不过可以跑,跑了你又追不上。

    所以匈奴人打仗,后勤营地往往设置在三四十里开外的地方,这样他们可以随时得到补给,而纯步兵的话,在草原上,这点距离足够汉军走一天的了。

    而一天的时间……

    还用多想吗?

    当天,灌婴给韩信和章邯二人分好了兵,二人便分别开始准备。

    而三人同时选择在翌日清晨出发。

    唯一不同的是,灌婴是带着十万大军直扑睢县,章邯和韩信二人则需要带着亲兵孤身一人前往约定的地方等待自己的部队。

    众将们都忙去了。

    只有王不饿闲的发霉。

    雍丘已经是他目前能来的最东边了,再往东,那是绝对不行的。

    现在身份不一样,王不饿需要的是坐镇后方,当然不是洛阳那种大后方,而是跟在灌婴身后大约五十里左右就行了。

    真以为御驾亲征都是皇帝老子亲自上一线的啊?

    这种情况是有,但绝对不多。

    御驾亲征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是对将士们的鼓励,告诉他们皇帝就在你们身后,所以,都给我好好的打。

    “聊什么呢?”刚走出屋门,王不饿便见到张不衣对着一名禁军士兵鄙视的笑着。

    “王上,这小子家就是雍丘的,这不是请假回家了一天嘛,刚才回来,告诉我说他们家附近有个人想要让他帮忙给您引荐一下。”张不衣笑着说道。

    真有本事的人,还需要毛遂自荐?

    特别是当这小子说出那人已经六十多岁的时候,张不衣就更不屑了。

    “哦?他想让你怎么帮他引荐?”王不饿问道。

    他倒是不会像张不衣那般嘲讽,至少也得听一听是怎么说的,万一真是个有才能的人呢?

    “王上,他告诉我了一句话,说只需要将原话告诉您就行了,以您的智慧和心胸气概,一定会召见他的。”禁军士兵不好意思道。

    “王上,别听他胡说了,那人若是真有才能,又为何让这小子来引荐呢?他虽然是您的禁军,但也不过只是一个士兵,聪明人又何尝不知道,您身边有禁军数万,哪能随便一个人都能与您说上话呢?要我看呀,与其找他,还不如想办法找一下雍丘县令来引荐呢!”张不衣笑道。

    “虽然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但凡事未见结果之前,先不要急着下结论!”王不饿笑了笑。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道理不一定就是对的。

    “说说看,他让你转告孤什么话?”

    士兵有些紧张,但还是开口学道:“我的家乡有位郦先生,年纪六十多岁了,身高八尺,人们都称他是狂生,但他自己说并非狂生!”

    郦先生?

    “王上,其祖上乃陈留侯,魏亡国之前,是陈留郡最大的贵族之一。”禁军士兵说道。

    这种消息并不私密,况且都是老家附近的,都知道他家祖上阔过,也都知道魏亡国之后,他家落魄了。

    “他都这么说了,孤若是不见一见,岂不是成了昏君?”王不饿看着两人,哈哈一笑,接着道:“你去将他带来,孤倒是要看一看,这位郦先生有何才华!”

    “诺!”禁军士兵应了声,满脸兴奋的离开。

    虽然汉王拒绝对他来说也没什么影响,但是现在汉王答应见他了。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自己再回家的时候,绝对逼格满满的。

    老爹在家跟人吹牛逼的时候也能有料了。

    瞅瞅俺儿子,都能在汉王面前说上话,那谁谁谁就是想见汉王找不到人引荐,俺儿子到那一句话汉王就见了。

    而这名禁军士兵显然没有意识到,牛逼吹的越大,麻烦就越大。

    除非他跟王不饿是同一个爹……

    “去查一查这个郦先生,看看他之前的态度!”王不饿朝着张不衣嘱咐道。

    郦先生是谁,王不饿大概猜到了。

    应该就是郦食其(liji),这位在历史上也是挺有名气的,至于他是咋见到刘邦的,王不饿不知道。

    虽然知道这是个人才,但正因为他是人才,又是陈留侯之后,王不饿才更要去深入的调查一下才行。

    至少也要知道,先前在这里推行政令的时候,他有没有暗中阻挠。

    当然,过程不重要,结果是郦食其一定会进入自己帐下,不同的只不过是受不受重视的问题而已。

    不远处的萧何无奈的摇了摇头,虽然他不太想听,但还是听到了。

    如今汉国越来越强大,有门路的纷纷各显神通,没门路的也在想着办法。

    汉军也紧跟着越来越强大,各种人才纷纷主动来投。

    显然,对于天下有抱负的人来说,投靠汉国,显然要强过投靠楚国的。

    但凡了解点当今局势的人,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萧相为何闷闷不乐?”王不饿早就看到了萧何,见到其摇头之后,这才开口问道。

    王不饿这么一问,萧何就更加郁闷了。

    同样都是出来干事业的人,俺还比你早,为啥结果就差的这么大呢?

    看着王不饿,欲哭无泪道:“王上,臣只不过是替刘季可惜罢了,也恨自己没能早些遇到王上,不然的话,臣一定会力劝刘季投靠王上的,在您的贤明面前,楚王更是一无是处,简直就像个被贵族摆在上面肆意玩弄的人偶罢了,楚国虽强,但却也非是铁板一块,当他们还在想着如何将汉国拉下水的时候,王上却能抓住他们送来的机会,今汉军出师有名,汉**民同仇敌忾,战意高昂,此番征楚,王上已经有了八成胜算了……”

第218章 汉王演我

    郦食其位于雍丘西南约三十里的高阳县。

    规模不大,距离也不远,但斥候还是有一天的时间去调查郦食其的事情。

    萧何心中还有刘邦,这一点王不饿能够感觉的到。

    但是王不饿也同样的感觉到了,萧何的决心正在一点点的崩溃。

    随着对汉国的了解加深,萧何便越来越坚信,他们是不可能有结果的。

    “王上,郦食其除了性格有些张狂,不太受人喜以外,关于王庭政令这方面倒是没有暗中阻挠,反倒是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翌日晚上,张不衣将情况告诉了王不饿。

    “怎么助推的?”王不饿很好奇。

    “他就是对王上的政令讲解嘛,就他那性格肯定不会自己待在家里,这听的人多了,传的人也就多了,传的人多了,信的人也就多了,反倒是最终没他这个当事人什么事情了,据说因为这件事情让郦食其好是一阵生气呢……”张不衣笑言道。

    想想也是,郦食其为了能够让自己进入汉王视线,也几乎是用尽了办法。

    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连他自己都没想到。

    自己虽然是帮了大忙,可传言的最后就没自己的事情了。

    而官府现在一是缺人,二是太忙,遇见不好的流言或许会追查一下,但这种有利于官府推行政令的传言,傻子才去费那功夫呢。

    然后,坐等被推荐的郦食其扑了空,白忙活了一场。

    最后无奈之下,听闻同乡有个禁军士兵回来了,郦食其一番打听这才知道,禁军原来就是汉王的亲兵护卫。

    这才找到了那名士兵,好是一番说,这才让其答应帮忙传话。

    郦食其是个聪明人,同样也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

    先前没有动,那是因为他看出了陈胜不能久,自幼便喜欢观察列国事情的郦食其,自然而然的挑选出了几个优秀的目标。

    王不饿还没有称王的时候,郦食其就把他放在了第二位,这排名第一的,自然是项家。

    武信君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很不错,若是有机会,自然要选择。

    但人家早已成名,自己现在去投靠,未必能获得重视。

    苦等的王不饿,却始终没有东进,再来已是汉王。

    而这个时候,郦食其也将王不饿的排名放在了第一,那个先前被他很看好的武信君项梁成为了第二。

    原因无他,汉军太强了,舍身处境,郦食其又切身体会到了汉国政令的深意。

    之所以把武信君放在第二,也不过是因为郦食其觉得项梁是个人物罢了,这要是换个人,在郦食其的这份排名中就没有第二这个选项了。

    而现在的天下大势,已经容不得郦食其再去慢慢观望了。

    他已经六十多岁了,也剩不下几个年头可以活的。

    汉军现在如此强势,楚军很难是他的对手。

    所以,在接到消息之后,郦食其连夜让人收拾准备,翌日天刚亮,便乘车前往雍丘。

    虽然自觉是个人才,但还远没到能让汉王亲自来迎的地步。

    而此时的王不饿,正站在大堂内,面前摆放着一副巨大的地图。

    这是昨天让人连夜赶制出来的。

    上面清晰的罗列着楚国的每一个县,包括了兵力数量等重要情报。

    而在地图上,还摆放着几道缠着红色布料的竖旗,这些竖旗代表着汉军。

    见到郦食其来了,王不饿也没有主动去问话。

    而是转头问着萧何,道:“萧相,你说这楚军会坚持多久?”

    “论局势,应该不过数月,但楚国有不少善于征战的大将,这些人将会是意外。”萧何一脸无语的回应着。

    “萧相是觉得孤的将军们比不上楚国的将军吗?”王不饿微微眯着眼睛。

    自己的汉军现在一点也不差好吧?

    韩信,灌婴,王离,再加一个章邯,这四个哪个差了?

    楚军能打的将领是有不少,但问题在于,历史上楚国的这些将领们,最后几乎全部叛逃到了刘邦那边。

    既然历史上他们会叛逃,那么现在呢?

    谁又敢拍着胸脯去保证,他们不会选择汉军呢?

    “臣只是想要提醒王上不可大意……”萧何撇着白眼,心里面对王不饿的举动那叫一个门清。

    “萧相何以觉得孤大意了?”王不饿继续问道。

    如果不是知道王不饿是在演戏,萧何真想一口咬上去,狠狠的咬。

    萧何觉得王不饿这完全就是在羞辱自己的智商,反正自己是不想陪他演下去了。

    伸手指了指早就站在大堂的郦食其,说道:“王上,面前的这幅地图乃汉军最为机密的东西,现在大堂上正站着一个外人呢,您竟然丝毫没有避讳,这难道不是大意是什么?”

    “哦~~~还有外人呀???”王不饿故作镇静,后知后觉的看着郦食其,眼神中透漏着浓浓的杀机。

    郦食其心中不由一荒,冤枉啊。

    明明是你召见我的,现在我来了,一句话也没说呢,反倒是先给自己惹了一身骚?

    真要是被这么处死了,老夫上哪说理去?

    郦食其脑筋开足了马力的去思考如何解救自己,忽然之间,灵光一闪,连忙开口道:“臣一心向着王上,此次前来本就是投靠王上的,现在臣怎能算是外人呢?另外萧相先前所言楚国能征善战的大将有不少,臣觉得王上完全不必为此而担忧,臣虽然没有别的本事,但恰巧有一张能言善辩的嘴,臣愿意代表王上出使楚国,去劝降那些楚国的大将来为王上效力……”

    毕竟是个玩嘴的人,这要是连话都说不上一句就嗝屁了,到了地下那该多委屈啊?

    “哦?”王不饿故作惊讶的看着郦食其,问道:“不知郦先生有把握劝降楚国哪位大将呢?”

    “臣有把握劝降哪位楚国大将非是臣所言矣,而是大王最需要哪位楚国大将,臣便尽力去劝降哪位大将。”郦食其说道。

    眼睛不时的看向王不饿,似乎是在问,现在还想杀我不?

    瞅瞅看,站在你面前的是个人才呀,你需要谁我就去劝降谁,这难道还不是人才吗?

    当然,仅是如此还远远不够,那样自己充其量也就是个说客罢了。

    郦食其接着说道:“臣闻赵国旧将司马卬控制着河内郡的一部分地方,王将军虽然可以南下,但司马卬终究是个隐患,大王不妨让臣去劝降司马卬,彻保北方之安稳……”

第219章 是时候玩点战略了

    王不饿看着郦食其,暗道这可真是个老机灵鬼。

    司马卬的确控制着河内郡的一部分地方,但是地盘并不算大,兵力也不算多。

    王不饿在王离南下之后,就遣使去劝降了。

    而这个任务,其实也不算难,虽然汉军出征四十余万讨伐楚国。

    但实际上二十多万都是王离带领的秦军旧将,汉军真正出征的,不过二十万而已。

    即便调了十五万军队去关中,但如今的汉境也还有将近二十万军队呢。

    司马卬手下不过兵马两三万,这个时候他还敢主动来进攻?

    虽然不排除这个可能,但实际情况是,留守的汉军也不弱。

    虽然他们是新征募的,但屯田的过程中,也掺杂着训练,基本上每天都有不低于一个时辰的训练时间。

    也就是早晚各训练半个时辰,为了不影响屯田,训练的强度降低了一些,但即便这样,也依旧要比司马卬手下的军队要强不少。

    除此之外,楚军与汉军相比,虽然能征善战的将领有不少,但劣势也同样很明显。

    例如说,军队素质方面参差不齐。

    而汉军在这方面就没那么多问题,主力部队就是东征的二十万,训练强度最高,作战经验最丰富,战备补给排列第一等的就是这些人,被王不饿列为甲等部队。

    而陈铁山带走的那十五万,训练强度前期是一致的,后来屯田降低了训练强度,有些是改编过来的,作战经验有高有低,整体而言,战力不如东征的这二十万,这支部队被王不饿列为乙等部队。

    而留守的这些,大概不到一成的将士是早期一起搞事业的,参与了与章邯决战的,但并非主力部队成员。

    加上建国后在地方上征募的,没有经过高强度训练,完成新兵训练后便开始屯田的,战斗力比起乙等部队,又稍弱了一些,这些被王不饿称之为丙等部队。

    纸面上看着汉军的实力似乎也是参差不齐的,但实际上拉出去作战的,在某一区域内的局部战场上,汉军的整体实力是旗鼓相当的。

    “劝降司马卬一事孤已经做出安排了!”王不饿笑了笑。

    接着说道:“劝降司马卬,在孤看来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表面上看司马卬是楚军扎在孤背后的一根刺,不过反过来看一下的话,会发现其实他的这根刺是被孤团团包围住的,能够发挥出用处的叫刺,发挥不出来的,那叫送人头!”

    “……”郦食其脸色瞬间一片苍白。

    狗日的……

    郦食其当然看到了司马卬的作用和危机,王离不动还好,王离动了,司马卬这枚棋子就瞬间成了王不饿口中的送人头。

    郦食其当然不想开局就给自己搞个地狱难度,所以他选择了难度最小的司马卬,希望以此来打开自己加入汉王谋士序列的突破口。

    但是没想到……

    这个汉王肚子里有点货啊,不太好忽悠呀……

    郦食其不断的回想着楚国麾下的大将,小人物不起什么作用,即便劝降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功劳。

    郦食其心中很清楚,两军对垒,若是能够劝降其中一位重要任务,那么对于敌军阵营,绝对会产生巨大的打击。

    “齐国!臣可以帮助大王劝降齐国。”郦食其突然开口道。

    听到郦食其说要劝降齐国,王不饿不由得愣了一下。

    暗道命运还真是操蛋。

    历史上郦食其就死在了劝降齐国这件事情上,没想到自己来了,郦食其还要去劝降齐国。

    也许这一世他可能不会死在齐国,但是要不要成全郦食其跟齐国的这段跨越穿越的不解之缘呢?

    见到王不饿沉思,郦食其紧而说道:“大王,齐国虽然没有参与到这次的战争中,但唇亡齿寒的道理齐王会明白的,就算他不明白,楚王也会让他明白的。”

    “除非大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灭掉楚国,不然的话,齐国和燕国出兵只是早晚的事情,这两个国家虽然军力不强,但若是趁着汉军在楚地大战之际从后方袭扰,也会令大王很是头疼的。”

    “所以,臣觉得可以劝降齐王,让齐国去节制燕国,使其不敢有异动,如此,大北方可稳定矣!”

    到这个时候,玩的就是战略了。

    齐国比燕国强,把齐国拉过来了,你燕国动一个试试看?

    只要你敢动,齐国必定立刻出兵灭了你燕国。

    所以,齐国过来了,燕国也就不敢动了,拔掉了没什么威胁的司马卬,汉军就可以不用去担心整个北方了。

    如此一来,北方稳定,西边稳定,楚军四面受敌,到时候那可就是四面楚歌了。

    拿什么打?

    而且没了燕国齐国的外部支援,对于楚国而言可不仅仅只是少了俩盟友的事情。

    这会极大的影响到楚国内部的战意,会让人不自觉的产生一种悲哀的情绪。

    “王上,此计若成,胜算则再增一成!”萧何看向王不饿,深深的点了点头。

    王不饿当然知道齐国对汉国和楚国意味着什么,虽然他并不强大。

    王不饿在考虑的也不是该不该劝降齐国这件事情。

    而是在考虑,该给齐王什么样的待遇?

    还是齐王?

    这是不可能的,王不饿没打算去封王,历史上那些纷乱的末代,造反的年代,有多少都是这些封王搞出来的?

    历史上没有封王的朝代只有一个半,秦朝,这个是秦始皇直接将苗头压了下去。

    另外半个则是清朝。

    清朝则是八大****,一辈传一辈,开始的时候都是亲兄弟,但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血缘关系也就远了,因为****的关系,时间越久,这八个王就越发的维护皇帝。

    但是这种制度王不饿学不来,他要是敢搞个****制度,那才是将来霍乱的根基呢。

    于是,王不饿说道:“始皇帝一统六国,废黜王制,现今孤袭承秦制,虽有改变,亦不愿全盘推翻,劝降齐国可以,但孤的底线是封齐王为齐侯,齐国各地,皆归洛阳管辖……”

第220章 再不拼就没机会了

    直到这个时候王不饿的真正意图才渐渐的展现了出来。

    他决定继承秦始皇制定下的规矩,废黜王制。

    这个废黜可不仅仅只是对那些异姓王,也包括了王不饿自己的后代,他们也不可能会被封为王。

    就好比扶苏,胡亥,子婴等等。

    他们只能称之为公子。

    而这个时代对于称呼也是有着严格规定的,皇帝,王,君的儿子可以被称之为公子,这是顶流社会所认可的。

    再往下也就只能图个热闹了。

    王不饿的这个公子,纯粹就是自己给自己脸上贴光,为了提升逼格才自称公子的。

    当手下只有几百人的时候,他自称为公子你会觉得有些搞笑。

    但是当王不饿手下有几万人,数十万人的时候了呢?

    到了这个时候,哪怕他这个公子是冒牌的,这会儿你也得恭恭敬敬的尊称一声公子。

    郦食其有些意外,不能保证齐王的王位,这将会对他的说服带来巨大的困难。

    郦食其又不觉得意外,毕竟有秦始皇这个先例,那些跟秦国争抢了数百年的王,在秦一统六国之后,不也是失去了一切吗?

    甚至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汉王今日能够保证他成为齐侯,这就算是给足了面子的。

    当然,这年头可没什么降爵继承制,老子是齐侯,儿子将来也得是齐侯。

    郦食其终于如愿的成为了汉臣,而且还成为了汉王的使者,持节出使齐国。

    为了表示重视,王不饿指派了一百禁军跟随保护。

    ……

    与此同时,另一边。

    正处于对王不饿极度崇拜状态中的韩信,自打与自己手下的兵士汇合之后,便下令加快了行军速度。

    “将军,前面就是柘县了,休息一下吧……”身旁的校尉贾古满脸疲惫的劝说着。

    韩信扭头看了眼身后,队形稍显凌乱,将士们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这种状态,当然不太适合进攻。

    “休整半个时辰!”韩信下令道。

    听到韩信答应休整,虽然只有半个时辰,但将士们还是很高兴。

    趁机,校尉贾古继续劝说道:“将军,此行征战,我军兵分数路,楚军很难能在某一路上集结重兵,以我军的兵力,完全可以将其分散击溃,现今我军又缺少攻城器械,便是能在入夜前抵达柘县,也恐无力进攻呀!”

    “没有攻城器械就不攻城了吗?”韩信瞪了眼贾古,继续说道:

    “王上如此信任吾等,将这一路交与吾等负责,难道吾等还不该拼尽全力的去尽快取得胜利吗?”

    被韩信这么一说,贾古瞬间脸色一片苍白,连忙解释道:“将军,属下非是此意,属下只是觉得,一味的提高行军速度未必是好事,与其如此,反倒不如降低一些行军速度,以此来保证将士们抵达地方稍加准备就可以直接发动进攻……”

    贾古的本意是想提醒韩信,按照正常的行军标准去走就行了,再不济你就提高一丢丢也不是不可以的。

    现在这不说一天要走两天的路,起码一天是要赶一天半的路程的。

    部队虽然是轻装上阵,没有携带太多的物资,但是靠着两条腿又能跑多快?

    得亏之前汉军没有亏待将士们,不然的话,现在估计早就有一大半人掉队了。

    韩信微微的皱了皱眉头。

    他在基层待过不短的时间,熟悉基层士兵们的想法。

    觉得现在一定会有人在背后骂自己,这是人之常情,韩信也没有去控制情绪的想法。

    但是他内心深处却很清楚,想要出人头地,一切只按照标准走是绝对不行的。

    他不是没有带过汉军,现在他的亲兵就是他原先带的千人队。

    这些人脸上虽然也很疲惫,但却没人喊苦喊累。

    所以说,并非是自己的要求太高了,而是先前训练他们的军官标准太低了。

    当然,韩信不是傻子,所以他是绝对不可能把这个想法讲出来的。

    那样只会让自己平白无故的去得罪人,而得不到任何的好处。

    想了想,韩信对着身边的人说道:“本将军知道将士们很累,觉得本将军如此行军速度,简直就是丧心病狂,本将军又何尝不知如此并非长久之计呢?”

    “贾校尉说的对,此次我军兵分数路,其中一路的快与慢并不能影响到全局!”

    “但是有些话本将军得跟大家说道说道,若与寻常无异,尔等觉得,与其他几路大军相比如何?若是连你们自己都不愿意去努力,去逼迫一下自己的极限,那么将来楚国灭亡之后,大王封赏诸军的时候,又为何要给吾等高人一等的待遇呢?”

    “对于大多数将士来说,此番征楚,差不多就是十年内最后获取战功的机会了!”

    “而十年之后,诸位还能拿出当今的那种冲劲儿吗?就算能拿出来,身体各方面条件还能支持你这么做吗?”

    “现在不过是辛苦数月罢了,将来得到的可是一辈子的好处。”

    “吾不愿在将来大王封赏的时候,让将士们指着吾的后背说,当初就是韩信这个缩头乌龟畏手畏脚的,连行军都比别人慢一拍,所以才导致其他几路的功劳超过了我们,而我们拿到的奖赏比他们少了那么多……”

    “将军,属下该死……”贾古满脸羞愧的看着韩信。

    先前他只是单纯的认为如此行军速度,将士们太累了。

    而且途中万一遇到袭击,以现在的状态,是很难发挥出战斗力的。

    况且韩信的这种行军速度本来就不合乎常规,近乎是变态一般的存在,据说这个标准跟禁军差不多。

    禁军那可是从全军挑选的最顶尖的士兵组成的,他们本来就比其他人强,现在拿他们跟禁军比,怎么可能比的过?

    然而贾古没有想到,这一仗,是他们中大部分人近年最后的一仗了。

    接下来几乎找不到什么仗可以打了。

    齐国燕国?

    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人!

    那么,如同韩信所言那样,现在不逼自己辛苦几个月,将来赏赐的时候要是比别人爵位低了一等,那一年可就比别人少了好多呢。

    特别是四等爵位和五等爵位的差别,四等爵位屁也不是,只能每年拿到二十石的俸禄,但五等爵位可是可以成为县监察官或者检察官的,这是官职,也是有俸禄的,算下来的话,一年就差了将近三十石呢,足够保证三口人不饿死了。

    见状,韩信也没有生气,反而语气平淡道:“汝等都去跟将士们聊一聊,本将军也不是绝情之辈,若是不愿意,或者情况不允许的,本将军将他调入辎重队,每日以正常行军即可,战功什么的,该给的,本将军一定会给……”

第221章 各显神通

    韩信的一番话很快便在军中传开。

    人类是有虚荣心的,有攀比心的,有**的,有毅力和思想的群居动物。

    汉军虽然强大,可抛开汉军这个身份,他们其实跟对面的楚军没什么差别。

    都是一个又一个普通到极致的百姓,没文化,没有太强烈的主观思想,也没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

    面对这种人,你跟他讲什么家国抱负,讲什么大一统对民族未来的好处。

    这是没有用的。

    不是他们不在乎,而是现在这个境界,他们理解不了你说的这些对他们到底有什么意义?

    如果韩信张口只谈汉王待他们如何如何,汉国待他们如何如何,那么韩信的这一番话未必能够激起将士们的斗志。

    反而一通看似没什么营养的鸡血文,偏偏让将士们满血复活,嗷嗷叫了起来。

    对于他们来说,大多数人身上都是有爵位的。

    不过更大多数的爵位只不过是一级公士和二级上造,一部分加入汉军早的,运气好的,参与了大多数战斗的老兵,现在大多数是三级簪袅,以及极少部分的四级不更。

    真正从零开始,拿到五级大夫爵位的,不是没有,但是很少很少。

    那些将军们就不要提了,这里说的是普通士兵,百将以下官职的。

    对于他们来说,想要获得功劳,就只能通过战争。

    所以韩信就直接点明了,这将会是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未来十年能够参加的最后一场战斗,想要在战后得到自己想要的爵位,至少也要拼一把才行。

    百姓和基层士兵都是很现实的,所以,三级簪袅和四级不更的士兵,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战后升个五级大夫。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进入县官序列,而待遇是,五级大夫,年奉二十五石,县监察官、检察官,每年俸禄二十石。

    大佬们不靠这些俸禄活着,但他们这些普通人却很需要。

    到了五级一年拿四十五石,足以养活一家三口,随便在种点地,家里都可以敞开肚子吃了。

    而四级不更,则只能享受免征召徭役的权力,实际好处,则是比五级少了二十五石的俸禄。

    一级之差,一倍的差距。

    这怎能让他们不心动?

    而那些一级二级爵位的,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升个不更,先把徭役免了再说。

    至于说汉国的爵位制度会不会像秦朝那样崩盘,这个暂时还不好说,反正汉王是许诺了,不更就是不更,绝对不会征召不更爵位以上的人进行徭役。

    “将军,要不要令人打造一些攻城器械做做样子?”贾古恢复了以往的认真态度。

    “不用了,时间上来不及,本将已经有办法了!”韩信摇了摇头。

    攻城器械很笨重,也很大,典型的移动困难症。

    电视剧那种直接把梯子推倒的画面在这里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攻城云梯不只是梯子,下方还有一座巨大的轮式底盘,根本推不翻。

    就算能推动,也是让它平行后移,离开城墙一段距离罢了。

    况且一旦工程云梯到位,下面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固定,用车上的石块挡住轮子,同时士兵躲在车旁随时盯着,一旦有松动迹象就会立即加固防止移动。

    所以说,电视上演的那些除了梯子以外,其他的东西都是有的,但绝不是那么用的。

    攻方难,难在局部战场需要一对五,甚至是更多的人。

    在狭小密闭的空间内,五个人一人给你一枪你怎么躲?

    只能硬着头皮往上顶,然后一旁高处城墙高度的云车箭楼对城墙守军实施压制,这就是唯一的掩护。

    再说了……

    韩信之所以一再提高行军速度,其根本原因在于。

    所有的路汉王都已经铺好了,几乎已经将所有的攻城难度降到了最低。

    若是这样他都不能拿出一份满意的交代,那么只能说明这个将领太水了。

    打入楚地的斥候可不仅仅只是收集情报那么简单的,真要是只干这一件事情,那未免就是在用高射炮去打蚊子了。

    汉军为此每年支出的费用,都够养活十万军队了。

    ……

    柘县。

    一座民宅内,一名中年男子正躺在阴凉下微微的眯着眼睛。

    “百将,大军明日天黑之前就会抵达城外,将军让咱们安排不满楚国之人,准备在城内策应!”一名年轻人走到其身旁低声说道。

    “嗯,告诉他们,明晚准备一支队伍,等我消息!”中年男子缓缓的睁开眼睛。

    对于他们这种潜伏的人来说,想要获得大的功劳其实也不容易,但是小的功劳却能接连不断。

    任务不同,性质不同,要求也就不同。

    基本上一年之内,自己辖区内的工作没有出现问题,就能记一个小功。

    而他们想要往上升,也很难,一个萝卜一个坑,随着一统的进展,对于斥候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需求则是越来越少。

    不只是他想升官,他上面的人同样也想升官,在上面的同样还是想升官。

    那么问题就来了,越往上竞争越激烈,你想脱颖而出,那么你就必须要能拿出让人无话可说的成绩才行。

    于是,各方计谋频出。

    柘县属于陈郡,项县以北归陈郡北分部管辖,以南则归陈郡南分部管辖,陈县总部校尉高升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现如今就是南北两个千人去争夺陈郡校尉的位置。

    苗人也想往上走一走,所以,他私下里的活动就更多了。

    人情方面的走动自然不用多说,但是在工作方面,他做的准备也挺多的。

    等了一年,现在终于轮到自己施展拳脚了。

    “去通知之前统计的那些人,让他们明日天黑之前到北门外集合!”苗人直接吩咐道。

    “诺!”

    苗人之前就在柘县找了一批人,这批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被贵族打压过,心有不满的,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的。

    先前只不过是简单的聊过一些,算是为后续做了铺垫,等的就是今天。

    不过对于苗人来说,这也不过只是后手罢了。

    起身回屋,找出一瓶好酒,将其藏在身上之后,苗人这才不慌不忙的走出了家门,接下来他要去干一件大事。

第222章 吾乃大汉国斥候

    距离苗人院落不远的一座宅子前,院门紧闭。

    苗人不慌不忙的上前敲了敲门。

    “您是?”开门的是一位老者,见苗人很是陌生,不由疑惑道。

    “麻烦老丈转告余狱橼,都城旧人路过柘县,特前来拜访!”苗人微笑着说道。

    “您请稍等!”老者疑惑的关上了门,旋即转身前去通报。

    这年头的规矩跟后世有些不太一样,登门拜访的,一般都是受到主人邀请的。

    主人没有邀请你就来了,那就是失礼。

    若是主人忘记了曾经邀请你今日前来,而等你来的时候他不在家,那就是主人的失礼。

    而一般这种有点身份的,身边都会有个人专门记录主人的邀请记录,随时提醒主人什么时候会有人来拜访,什么时候去拜访别人。

    而陌生人前来,那就等着吃闭门羹吧。

    若是主人家心情好,懒的跟你计较什么,若是心情不好,那你就上了主人家的黑名单了。

    而此刻苗人说的算是一句暗语。

    都城旧人,指的是陈县的朋友前来拜访了。

    而余狱橼先前曾在陈县待过一段时间,后来又被贬了回来,不只是贬官那么简单。

    走之前,余从是县丞,回来之后便成了狱橼,没过几个月,又从狱橼变成了狱吏,这里面的过程,你敢想象?

    余从听到都城旧人的时候便猜到了来者的身份,无奈的摇了摇头,最终还是亲自出去相迎。

    两人一番热情的寒暄,随即进入了客堂,余从连忙让人准备酒菜,一副要宴请客人的姿态。

    苗人直接从怀中掏出了自己带来的美酒。

    “县丞可曾想过未来?”苗人直接问道。

    余从愣了下,旋即挥手让女仆退下。

    这种比较私密的话题,实在不适合有其他人在场。

    而当日余从也是喝多了酒才跟苗人多说了几句的,没想到一直避而不谈的苗人,今日却突然问自己这个问题。

    又联想到近日城中的一些情况,余从瞬间明白了苗人的用意。

    陈胜号称张楚,却在楚国最困难的时候没有帮助楚国。

    现在陈胜实力大不如前,而楚国则比以前强大了许多。

    汉国似乎压根就没把张楚放在眼中,这次据说已经布阵有了同时进攻张楚和楚国的打算。

    而陈胜则是在实力大损之后,便听从手下谋士的建议,加强了与楚国的联系。

    毕竟陈胜也是楚国人,而且号称的也是张楚。

    现在楚国正处于弱势,自然不会拒绝陈胜的站队。

    所以,这次陈胜的张楚虽然只有一个郡,但也是跟着楚国一起做了联动的,现在就等楚国那边行动了,张楚军队会紧跟着进攻汉国,拿回曾经属于自己的地盘。

    局势大致就是这样,余从眉头紧皱着,说道:“现在谈及未来,未免有些太早了吧?”

    “不早了,十万汉军已经逼近柘县西北三十里了,明日便可抵达柘县城外,县丞可否认为,柘县这四千守军能据城而守,抵挡汉军十万精锐否?”苗人淡定的喝了口酒,说道。

    “你是汉人?”余从愕然震惊,他一直没想过苗人竟然是汉人?

    而且……

    余从试探着问道:“汉军斥候?”

    汉军的斥候可是闻名天下的,所有人都知道汉军有这个机构,也知道这个机构的强大,更知道他已经渗透到自己内部了。

    但问题是,汉军斥候太过神秘,不论他们怎么调查,就是找不到任何的线索。

    以至于民间越传越唬人,甚至有人说汉军的斥候长着三头六臂,巨大的耳朵和巨大的眼睛,站在数十里外就能听到他们的谈论,站在百里外就能看到他们正在干什么。

    实在是因为大家都听过,但却没人见过,又十分肯定这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就导致了这么个结果。

    就连余从也不敢想象,苗人这个看起来有几分书生意气的中年白净汉子,竟然会是汉军的斥候?

    “重新介绍一下,吾乃大汉国斥候本部,陈郡总部,陈郡北分部,柘县分部百将,也是柘县分部的主事人。”苗人微微一笑,罗列了一大堆的名头。

    看似无用,实则是在告诉余从,汉国的斥候到底有多强大。

    位于洛阳的是本部,陈郡有个总部,下设南北两个分部,柘县还设了一个分部,而这个分部的主事人是百将。

    一般人听到百将,自然会下意识的认为他手下有一百个人,而这也是常理。

    余从简直难以想象,一个小小的柘县,竟然就有一百个斥候,这……

    余从就连呼吸都觉得有些沉重,心都快跳到了嗓子眼。

    “你为何要盯上吾呢?”蒙圈中的余从问道。

    “你还不错,官声不错,又非是贵族出身,甚至不惜得罪那些大人物,就算被贬为狱吏,也依旧有你不少的老部下亲近你。”苗人说着。

    选人也是有标准的,既然下了勾,就要对自己钓上来的鱼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对于仕途,苗人还是很认真的在经营的,毕竟自己也出身寒门,如今能有这么个机会并不容易。

    所以他很在意自己的履历,也很在意自己做过的事情,更不允许出现太大的偏差。

    余从也不是什么糊涂蛋,如果苗人真是汉军斥候,那么汉军可能真的就在城外不远处了。

    对于他来说,在张楚的路子已经走死了,就算自己什么也不做,甚至是去告发,对自己来说也没有任何的好处。

    连假王被部将杀死陈胜都没有震怒,甚至连一滴眼泪都没有落下,从那时开始,余从便知张楚并非自己追随的目标。

    想到这里,余从看向苗人,认真的问道:“需要我做什么?我又能得到什么?”

    苗人微微一笑,自己就是斥候头子,准备工作自然做的很详细,若是不敢确定余从会答应,他也就不敢一个人独自前来了。

    “明日晚上请县令、县丞和县尉喝酒,我的人会隐藏在暗处趁机杀掉他们,事成之后,你为柘县令……”

第223章 控制柘县

    余从官声不错。

    但恰恰是因为官声不错,所以才让他得罪了人。

    楚国境内有一个普遍的情况,官员的位置基本上就是被本县贵族所把持着的。

    余从非是贵族出身,却一步步的熬了上来,特别是在陈胜建立张楚之后,这才走上了县丞之位,可惜好景不长。

    但余从扎根在柘县,他在这里的人脉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翌日下午,一座民宅内。

    县令、县丞、县尉三人均数到场。

    余从更是从头到尾都没有露过面,这件事情他若是露了面,那么一定不会成功。

    出面的是余从曾经的一位手下,名叫刘鹏,如今投靠了县令,没什么太大的本事,就是手下有几百愿意听从他指令的村民,正值壮年的就有三百多人。

    而这一次出征,他手下的这三百多人均数到齐。

    不是主动要求的,而是被强制要求的。

    酒到深处,县令将酒杯放下,看着坐在下方的刘鹏,县令不由说道:“刘鹏啊,你也真是的,此次出征汉国,乃咱们与楚国一同出兵,那汉国再强,也没有三头六臂,我们四面出击,他能抗的住?到时候楚军在正面跟汉军交战,咱们就在后面到处点火,不要可惜你手下的那几百人,拿下了汉国,到时候要什么没有呢?”

    “县令说的是,先前属下也是昏了头的,那几百村民属下是不打算要了,到时候县令可一定要多多提携呀!”刘鹏连忙附和道。

    “好说!好说!哈哈哈……”县令高兴的笑了起来,心中却是鄙视不已。

    出兵可不是说有多少出多少的,而是陈县那边下了命令的,每个县都给了具体的人数。

    怎么办呢?

    各家就根据实际情况来分配各自的出兵名额,管你从哪搞来的人,只要是你拉出来的,那就算是你的。

    刘鹏刚投靠过来不久,又是余从提拔起来的人,县令哪会把他当自己人看待呢?

    至少现在不会。

    于是,刘鹏手下的那三百多人,便被县领要求全部拉来,顶替的,自然是县令家的名额。

    如此一来,县令这边只需要再出一百多人,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而到时候,刘鹏的人在前面当炮灰,他的一百多人在后面收割战功,岂不美滋滋?

    还想提携?

    死去吧……

    当然,既然利用了人,而且还把人卖了,表面上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这不,刘鹏邀约请他们三人喝酒,以此来向他手下的人证明他与县令县丞县尉三人的关系足够好,等上了战场也不会坑他们。

    刘鹏将原因一说,县令当场就答应了,这个面子不能不给,而且还必须得给足了。

    所以,今日的刘鹏还是很有面子的。

    刘鹏悄悄的看了眼后方,余从朝他点了点头。

    此时心中正是怒意滔天的刘鹏当即站了起来,后退几步,朝着县令说道:“黄皮,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让我的人去当炮灰,先前真是瞎了眼,竟然投靠了你这种喜欢吃人不吐骨头的混蛋。”

    “嗯?”黄皮愣了下,旋即勃然大怒:“活着不好吗?”

    “哈哈哈……”刘鹏哈哈大笑,反而问道:“是啊,或者不好吗?”

    “什么意思?”黄皮心中不由的有些慌乱。

    明明是自己问他的好不?

    怎么转过来问自己了?

    就算喝了酒,这会儿黄皮等人也该反应过来了,刘鹏这家伙一定要搞事情。

    然而还没等他们问清楚原因,外面便出现了数十道带着面罩的身影将们堵死,而屋内也突然出现了数名持刀壮汉,连话都懒的多说一句,直接就朝着三人砍去。

    三人虽然也不是不能打,但到了他们这个位置,已经很少再去动刀刀枪的了,手下有的是人,没必要自己去上阵。

    加上喝了酒,反应自然而然的慢了一些。

    几乎眨眼间的功夫,黄皮三人便被砍翻在地,连哀嚎声都没持续多久就结束了他们罪恶的一生。

    就连提前知道情况的刘鹏也被吓的不轻。

    动手的这些人实在是太麻利了,而出手的那一刹那,刘鹏便能肯定这些人一定是老手,没少动手的那种。

    招招致命,没有一招让人看着是多余的那种。

    当然不会有多余的,他们用的,可是李十安耗费近一年才研究出来的招数。

    现在这一套招数已经被全军推广,第一批接受的是韩信的千人队,效果不错之后,便直接在主力和游击将中推广,至今已有将近半年之久。

    而这一套招数,总结起来也就三个字,快、狠、准!

    在你反应过来之前要了你的命。

    直到三人断了气,苗人这才缓步走了进来,亲自检验了三人的尸体,确认这三个人正是柘县令,县丞和县尉。

    苗人虽然很少露面,但暗中还是将柘县每一个官员的面孔都记下来了。

    特殊的职业,自然不能以常态来对待。

    苗人朝着屋中的几位蒙面壮汉点了点头,几人也没有回应,直接从后门消失离开。

    从头到尾,他们没有开过口,身上的衣服有些宽松,让人无法准确确定他们的体型,头上的面罩更是只漏出了两只眼睛。

    所以就算有人将他们说了出去,也不会找到这几个游击将的。

    “干得不错,不过事情还没有到此结束!”苗人微微一笑,从三人身上搜出了官印,将其递给刘鹏,说道:“带着三人的官印,到北门命令他们开门,就说陈胜欲要害了他们,三人早已察觉,暗中联络了汉军,现在汉军就在城外!”

    “汉军就在城外?”刘鹏愣了下,有些难以置信。

    他们的防备心有这么差?

    汉军都到城外了,他们竟然还没查觉?

    不过想到柘县的位置,刘鹏又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了。

    柘城北边不到二十里就是楚国的砀郡,对于张楚来说,柘县就是妥妥的边境城池。

    而按照张楚军的战备状态,想要在汉军入境之前就发现,很难。

    所以,什么时候发现汉军,要看汉军什么时候进攻柘县,或者出现在柘县的视线中。

    看着刘鹏的反应,苗人觉得有些好笑,说道:“不然呢?汉军若是没来,现在杀了他们打开城门又在迎接谁呢?”

第224章 路走死了怎么办

    翌日清晨。

    韩信脸色阴沉的走进了柘县。

    昨天晚上大军在边境扎营,派了三千人来柘县城外接应。

    原计划是若能突进去,三千人足以坚守一夜,然后等到第二天清晨大军再来彻底拿下柘县。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这里根本就没有发生战斗。

    韩信派来的三千人,最终的结局只不过是进城,帮助维持秩序而已……

    这韩信又怎么可能高兴?

    忙前忙后,累死累活的,结果白忙活一场?

    拿下一座县的功劳,就这么白白的推给了斥候,而他的弟兄则只能去拿个苦功?

    “将军,吾乃斥候柘县百将苗人!”见到韩信进城,苗人满脸兴奋的上前迎接道。

    开搞之前信心再足,也不可能像成功之后那般,两者心态都不一样。

    现在苗人总算是可以松一口气了,这个功劳是属于他的,属于斥候柘县分部的。

    “不错!你很不错!”韩信看了眼苗人,几乎咬着牙表扬道。

    “将军,这位是前柘县县丞余从,此次击杀柘县令、丞、尉三人也是出了大力气的。”苗人又介绍道。

    “嗯,既然城中有人治理,本将军也就放心了!”韩信点了点头。

    虽然有点生气,但也还不至于为了一个县城就去跟斥候本部翻脸。

    虽然苗人代表不了斥候本部,但人生经历丰富的韩信,又怎能看不出这可能会是一场大流行呢?

    斥候们深扎敌后,平日里也没什么可以立下大功的机会,现在主力来了,他们还会继续隐忍吗?

    换做是自己的话,韩信觉得大概率也是不会忍的。

    只希望后面的县,那些斥候们别跟苗人一样就行了。

    而真若是这样了,韩信觉得自己可能会强行攻打的,太特么欺负人了简直。

    “柘县粮草几何?”韩信直接问道。

    “将军,这秋收才刚刚开始,才仅入库十余万石。”苗人连忙回答道。

    知道自己抢了韩信的功劳,苗人这个时候可不敢头铁的去跟韩信硬刚,得了好处当然要继续狗着当孙子了。

    现在的自己,还没有跟韩信直起腰说话的资格。

    “不够!”韩信板着脸说道。

    “将军,今年全部入库的话,差不多有四五十万石……”苗人解释道。

    这个时间点很尴尬,楚军打算在汉军正秋收的时候发兵。

    而现在这个时间,楚国正在秋收,甚至已经完成了大约两成,而汉国那边则还没有开始。

    为了这次的战争,楚国甚至下令提前抢收。

    就是希望打一个时间差,以损失一定数量的粮食为代价,去换楚国一个相对的未来。

    但楚国没想到汉军竟然抢先发兵了。

    “那也仅仅只够本将军本部兵马一个月所需的!”韩信直接打断了苗人的话。

    要求高当然要给粮食吃,韩信制定的口粮标准是每人每月四石。

    是普通城旦的两倍,比留守汉国的军队多了一石半,比其他出征的军队,多了半石。

    没有辅食,韩信又要提高行军速度,还要保证战力,就只能拿粮食来堆积。

    四石,也就是后世的一百二十斤,即便放在现在,一名士兵一个月也要吃掉几乎是他体重等量的粮食。

    新的战术要求下,这个粮食配给自然不成问题。

    但苗人的所作所为让韩信很不高兴,明面上虽然没办法训斥,但韩信却也没打算让苗人的日子好过。

    “本将军任务繁重,所需兵马甚多,听闻柘县有守军三千?”韩信问道。

    “是……有三千……”苗人满头大汗,干斥候的就没有警觉性低的,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惹韩信不高兴了。

    “本将军带走两千人补充本部兵马,你这边重新招募一批,另外粮食的话,现在入仓的这些本将军全部带走,余下的你尽快组织民夫运过去,本将军也不多拿,柘县出粮四十万石,够大军吃一个月的就行了!”韩信一副你走运了的姿态说道。

    “将军……这……”苗人一脸懵逼。

    这要是让你带走这么多人和粮食,接下来柘县还玩什么?

    别看入仓的有四五十万石,这可是整个县一年的收入。

    除此之外,去掉一切的开销,一年到头也剩不下多少。

    若是遇见点什么事情,说不定还得把来年的存货给拿出来才能补上窟窿。

    “贾古,去挑选士兵!”韩信懒的搭理苗人。

    “诺!”

    “朱重,去运输粮草!”

    “诺!”

    “尽快搞好追上大军!”韩信又朝着两人吩咐道,旋即直接带着亲兵转身离开柘县。

    他是一刻也不想在这里多待,一是苗人办的事让自己不高兴,二是这不是自己的地盘。

    按照作战目标,韩信是要进攻泗水郡的。

    但汉国又没有与泗水郡相接的领土。

    所以,跟着灌婴一起东征,在雍丘的时候韩信这才领着自己的兵马南下。

    柘县是他要面对的第一个县,而这里属于陈郡。

    下一个目标依旧是陈郡的苦县,再往后会东进,拿下砀郡的谯县,拿下谯县之后,再往南下,才到了泗水郡。

    所以,韩信的行军路线就是柘县,苦县,谯县,城父。

    等于是将陈郡和砀郡交接部强行划出一道直线,让章邯和灌婴可以不必派兵再来这些相对较远的地方,但日后的治理,依旧暂时归他们管辖。

    “苗百将,接下来当如何是好呢?”看着韩信远远离去的身影,余从满脸忧愁的看了眼苗人。

    “按要求去做吧!”苗人叹了口气。

    “苗百将,若真是按照这位将军的要求去做,接下来这一年柘县可是要出乱子的!”余从有些急了。

    自己会是县令,苗人虽然只是百将,但他的许诺汉国应该不会否认。

    也就是说,自己投靠汉国的第一年,治下县就出现了乱子,那以后的仕途和名声,还敢想象吗?

    “汉国战时以保障军队需求为首要,任何事情都要往后靠,敢不听从命令的话,不止是你我,很多人都要跟着遭受牵连的。”苗人无语的解释道。

    “那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柘县去死呀!”余从是真的慌了,这到头来坑的可是自己啊。

    苗人想了想,叹了口气说道:“算了,我将情况向上面汇报一下吧,另外民夫的话,尽可能与汉民一致,如此你的压力会骤减……”

第225章 冰火两重

    苗人虽然挂着军职,但实际上他跟韩信他们压根就不是一个系统的。

    得罪肯定是得罪了,现在回想起来,苗人也觉得自己有些昏了头的。

    不该一点功劳也不给韩信留的。

    要不要那是人家的事情,给不给,那就是你的事情了。

    这里可没有说什么给了是情分,不给是本分这么一说。

    不存在的东西。

    说的在透彻一些,苗人之所以能拿下柘县,最大的原因是因为韩信带着大军来了。

    若是外面没有韩信的五万大军,他苗人敢动吗?

    至于说理智不理智的,那就仁者见仁了。

    反正苗人是没能在事关自己利益和命运前途的时候,还去控制住自己的贪欲,去思考一下盟友的利益。

    与此同时。

    离开柘县继续南下的韩信也正在苦恼着,好不容易激起的士气,这会儿因为柘县的事情又稍稍回落了一些。

    他们这些士兵跟斥候接触的也不多,更多的还是两者的配合。

    斥候提供精准的情报,然后他们定点去清除。

    以往没人觉得斥候会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同样的,大家也都觉得有斥候的配合,他们作战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了。

    特别是一些指挥军官,感受就更深了。

    而斥候对他们的帮助有多大呢?

    一个五百主,在没有经过进修培训的前提下,拥有完整的斥候网络配合,他能够胜任一个千人的职位,而且还是不弱于对方有多年千人经验的老鸟。

    这就好像打牌的时候我知道你的底牌一样爽快。

    然而,斥候抢了功劳是一回事。

    而另一边。

    负责撰写作战记录的刀笔官则开始头疼了。

    两眼泪汪汪的看着韩信,伤心的声音都哽塞的问道:“将军,这该怎么写啊……”

    “写个屁啊还?不写了……”韩信没好气道。

    “诺……”刀笔官唯唯诺诺的应了声,旋即扭头离开,手背忍不住的抹着眼角:‘呜呜呜……’

    韩信也很烦。

    汉军为什么越来越强大?

    不仅仅只是对于军队的训练严格。

    同样的对于军官也没有任何的松懈。

    每一次作战,刀笔官都要将详细的作战细节记录下来,撰写完成之后,拿给负责指挥的军官查阅,确认无误之后,军官签字,然后就是入档。

    这些记载可不是为了留下史料的,每个月会从当月所有战例记载中挑选出几部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战例送去各部,供军官们学习参考。

    因为是王不饿开的头,而且因为开始的早。

    因为大多数军官现在都是受益者,也包括了灌婴,韩信这两位后来被提拔的大将。

    两人甚至在出征前,还参加了一次战例学习。

    正因为自身就是因此而受益的,所以记录他们战例的时候,他们也就没办法再去拒绝了。

    那么如何保持自己的优势,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呢?

    答案很简单,认真学习,争取不遗漏一场战例学习,争取学会每一个战例,看懂每一场战斗。

    看的多了,学的多了,思考的多了,自然而然的,自己也就会越来越强。

    现在他们这边要断档了,而斥候那边则多了一个必学的战例。

    首战就翻车……

    想到这里韩信就觉得满肚子火,简直就是出师不利。

    “苦县(鹿邑)那边什么情况?”韩信眉头紧皱的问道。

    虽然很气,但现在作战还真离不开斥候的帮助。

    主要是已经习惯了,而且也有这个条件。

    “跟之前一样,没有新的变化!”跟在韩信身边负责联络的斥候有些不太好意思。

    韩信点了点头。

    苦县只算是一个小县,人口相比较柘县还要少一些。

    城池也不算高大,攻打的话,难度其实不算太大。

    因为柘县的原因,韩信的计划已经被打乱了。

    但韩信又是个不太喜欢被别人左右的人,特别是不受自己控制的那种。

    略微思考了一会儿,将手下几名校尉叫了过来。

    “本将军打算分兵……”

    ……

    “这作战呢,讲究的是一个配合,汉楚之战虽然是国家战争,但其本质依旧是我们内部自己的战争,所以,杀敌数量就不是首要任务了!”灌婴一脸轻松的说着。

    趁着大军扎营过夜的时间,灌婴将手下的将领叫了过来,开始谈论着一些关于战事的话题。

    “将军,若是杀敌数量不够,岂不是不能对敌军形成威慑?万一他们诈降怎么办?”有人开口问道。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所以这对于镇守一方的大将来说,就是个值得思虑的问题了。”灌婴微微一笑,旋即挥了挥手,接着说道:“好了,今日的讨论到此为止,回去都想一想应对之策,明日告诉我你的答案。”

    灌婴是个聪明人。

    他知道王不饿的用意,也知道王不饿的态度。

    所以在这次行军推进的过程中,他是宁可速度稍微慢一些,也要把事情办的更稳一些。

    灌婴曾隐隐的听到王不饿跟丞相们讨论关于人口的问题,似乎是觉得诸夏人口损失太严重了。

    所以说这一次的征楚,灌婴便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

    少损伤,少杀伤,争取和平拿下楚国。

    虽然灌婴也知道自己这个想法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他愿意去试一试。

    若是能和平的拿下一半的城池,那么在最后决战的时候,楚军的压力将会倍增。

    而更多的,就是人心方面的问题。

    与韩信被苗人摆了一道,于是便开始防着斥候不同的是。

    灌婴始终没有将斥候当做竞争者。

    在他看来,两者似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冲突。

    哪怕斥候一时半会儿的出了风头,可这个风头又能持续多久呢?

    他们的性质,决定了他们不可能长久的暴露在阳光下,而一旦变成透明公开的了,那么他们也就失去了本该起到的作用。

    叫来了负责联络的斥候将军,灌婴直接说道:“安排楚国各地斥候开始大力散布消息,就说汉军攻占襄邑,菑县之后,如数退还了今年百姓缴纳的赋税,除此之外,汉国的政策也在各地开始推行,被纳入汉境的城池已经三年免赋税,受到征召的百姓,二十天过后每天都可以拿到工钱,总之,怎么好怎么来,另外再散布一个县杀官投诚的消息……”

第226章 舆论攻势

    灌婴与韩信走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路线。

    而从作战风格来说,灌婴看似偏软一些,只要能达到目的,他可以做出一些退让。

    而韩信则是刚硬,更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拳头将这片天打出来。

    谁对谁错没办法去评判,每种风格都有最适合他的地方。

    灌婴的面前就是睢县,砀郡的郡府所在地。

    拿下睢县,对楚军,对整个砀郡来说,将会是巨大的打击。

    实力上的!心理上的!

    而从个人感情方面来说,灌婴并不太希望睢县成为战场,更不希望在这里进行杀戮。

    因为两年前,他从这里离开,前往荥阳去寻找自己的梦。

    灌婴对于睢县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不希望他毁在自己手上。

    跟着灌婴的主力军队很舒服,每日就是标准的行军路程,不会快,也绝对不会慢。

    看似跟正常的境内调动似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寻常普通。

    睢县虽然挂着一个县,但这里却比其他县要大了足足一圈还要多。

    作为郡府,他需要一个这么大的地方来充当排面。

    一天后。

    睢县城内。

    军营的某个角落。

    几名浑身脏兮兮的楚军士兵杂乱无章的坐在地上,身边随意扔着自己的兵器。

    看着人来人往的军营,脸上毫不忌讳的挂着不爽的表情。

    “哎,在这么搞下去,咱们这些老家伙们怕是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了!”其中一人开始抱怨道。

    “没睡觉的地方,总比让你一个人去打十个汉军要强吧?”有人反驳道。

    “老路能打二十个呢!”

    “我看是二十根手指头吧,哈哈哈……”

    “说的好像你们能打过似的!”被众人调戏的老路也不甘示弱的反击道。

    “嘿,老路你还真别不服气,咱们这段时间可是跟毛老弟学了不少本事呢,打不过起码我们能跑不是?”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胡吹着。

    最近因为汉军突然发动了攻势,让睢县这边大为紧张。

    连忙征召徭役进军营,然后进行简短的热身训练。

    他们这些老兵们,就成了自由放逐的对象,反正日常训练他们也没少做,十天半月的不训练也不影响什么。

    于是,老兵们一部分去训练新兵,其他的就被赶到了角角落落里面,干什么你们随意,别出来捣乱就行了。

    睢县是大城,城内本身的人口就不少,加上临时从周边抽调来的徭役,所以短时间内,睢县城内便聚集了五万军队。

    只不过真正的守城军也就五千多人,剩下的四万五都是最近才拉来凑数的。

    训练一下帮个忙也不是不行,但要是想指望这些人的话,还是尽早算了吧。

    “你们说,汉军到哪了?”

    “应该快到咱们这了吧?毛不是从襄邑回来的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毛,你到底是咋从襄邑逃出来的?”

    被众人推到话题忠心的毛六有些不太适应,故作为难的想要拒绝回答。

    但终究架不住众人的热情,毛六只得开口道。

    “我告诉汉军,说我只是进城卖皮货补贴家用的,如今皮货卖完了,却出不了城,汉军在城内推行了如此好的政策,我想赶快回村子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然后他们就放我出来了……”

    “就放了你一个?”有人疑惑道。

    “当然不是,我这也是跟着别人学的,就是换了个说法而已,在我前面放走的就有上百个呢,我还亲眼看到在我后面又出来了几十个……”毛六说道。

    “汉军推行了什么好政策?别又是说一套做一套吧?”

    终于说到了正事,毛六小心谨慎的左右打探了下,确认没人之后,这才示意众人靠近一些。

    “今日这话,出得我口,听得汝尔,切不可传至他人。”

    “毛你就放心吧,哥几个的嘴巴有多严你还不知道吗?”

    “就是,上次老路半夜举伞是怎么把伞收起来的这事我可是到现在都没跟人说过呢,连老路自己都不知道。”

    “狗日的,你想死是吧?”

    “别……大家伙别听我瞎说,我那就是乱编的,毛,你赶紧说……”

    毛六捂着嘴偷偷的笑着,虽然否决了,但这种事情嘛……

    “那我可说了啊!”毛六继续压低了声音道:“这汉军进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查封了仓库,找到了账本,然后告诉全城,已经缴纳赋税入仓的,持身份牌到粮仓领回已经缴纳的赋税。”

    “这第二件事情呢,就是告诉大家,现在他们已经是汉国百姓了,所以免赋税三年。”

    “汉军这次出来没有征兆汉国的徭役,甚至粮草都没带多少,所以这第三件事情便是征召徭役,我听到几个汉军在聊天说襄邑百姓的命真好,竟然能被征召徭役。当时我还纳了闷儿了,这徭役又不是什么好事,怎么会是命好呢?”

    “也就是汉军进城以后还不错,没有烧杀抢掠,都很规矩,我就壮着胆子问了句,然后他们告诉我说,汉人每年徭役二十日,超过二十日的,每两日给粮一斗,汉国境内今年一整年,还没有一人因为战争而被征发的呢。”

    “还有这等好事?”

    徭役还想挣钱?

    确定这不是闹着玩的?

    还有,汉国竟然连打仗都不征发徭役?

    毛六一一回答了众人的疑惑,有些是直截了当的回答,有些则是言语不清的回答,很是模糊。

    但是该表达的意思都表达了出来。

    至于毛六的身份,他本就是睢县人,也在睢县守城军中负责传令,前些日子去襄邑传达军令,刚好遇上汉军攻城,也就是毛六回来了,他们才知道汉军出来了。

    只有说襄邑为什么没有把消息传出来,答案自然是被中途截杀了。

    然后,很快的功夫,一股另类的流言便在军营中传了起来。

    这种感觉让人很熟悉,总感觉在哪发生过似的。

    “听说了吗?汉军拿下襄邑后就把已经征收的赋税都给退了,还给免赋税了三年呢……”

    “汉军征发徭役还给粮食呢……”

    “汉军根本就没有想打襄邑的想法,是襄邑城中的百姓联系了汉军,然后暗中杀掉了襄邑的官员,把汉军迎了进来呢。”

    “不可能的,襄邑好歹也有几千守军呢……”

    “哎,我有个弟兄刚从襄邑回来,事实的情况是,襄邑之所以没有消息传回来,是因为襄邑守军叛变了,他们控制了城池,杀死了官员,把汉军迎了进来……”

第227章 老夫有三策

    有些真话说的人少,他未必能起到效果。

    而有些假话,说的人多了,那他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真话。

    睢县距离彭城仅仅不过三百里的距离,虽然城中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传言。

    但是在局面彻底的失去控制之前,砀郡长还是将消息送去了彭城。

    而此时此刻,彭城的气氛略显紧张。

    此时楚王的地位略显尴尬。

    拥护他的武信君项梁,即对他保持着尊重,也不愿事事都听从楚王的话。

    而他的侄子项籍就没有项梁的那种气概了,若不是看在项梁的面子上,项籍怕是连搭理都懒的搭理楚王一句。

    大殿上,群臣聚集。

    楚王如同人偶玩具一般的坐在上面,看着下方的群臣你来我往,自己却愣是插不上一句话。

    说来也让人觉得可笑,事关楚国命运的大事,他这个楚王反倒是没有说话的资格。

    “现如今,楚国怕是真的四面楚歌了!”共敖叹了口气,将众人从争吵中拉了回来。

    “四面楚歌又如何?他汉军既然敢来,出兵灭了便是,这里是楚国,而不是他的汉国!”项籍怒目看向共敖。

    他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未战先虑败的人,也最讨厌那种说话阴阳怪气的人。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么简单的道理,愣是被他们搞的如此麻烦。

    “籍儿,不可无礼!”项梁连忙训斥着。

    自己这个侄儿的脾气自己清楚,这些年也就是项梁始终压着他,所以才能有今日。

    项梁甚至都不敢想,万一哪一天自己战死了,楚国的这些将军们会不会服从项籍?

    像今日这般情况,对于项籍来说,其实已经算是收敛的了。

    这要是放在以往,或者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他敢直接上脚去踹对方。

    “武信君,共将军所言乃为楚国现状,虽难听,亦影响士气,可这就是现实!项籍年轻气盛,心中豪情万丈,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我觉得此刻我们不该再把时间浪费在吵闹上面,而是尽快商议决策,我们每吵闹一句,汉军便将战线向前推进一步,我们吵上几天,汉军就拿几座城。”刘季不得不站出来了。

    当了薛郡长之后,虽然失去了萧何、曹参两员智囊,但刘季的实力还是在短时间内发生了膨胀式的增长。

    手下从几万人,短短几个月增长到了十万人。

    现在,刘季也是楚军阵营中一股不小的势力了。

    同样,刘季的话语权也正在渐渐的加重。

    “沛公所言有理!”项梁点了点头,汉军如今来势汹汹,让项梁觉得有些头皮发麻,拿不定主意。

    可众人现在也各说纷纭,各有各的说法。

    最终,项梁将目光放在了范增身上,如果说有人能够解决楚国现如今困境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范增。

    “范公,您意如何?”

    范增一改常态的没有参与到前期的话题中去。

    因为他比谁都清楚,吵是吵不出个结果的。

    他一直在思考,总结目前所知的消息,然后去想出一个对策。

    而天下名士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勤于思考。

    范增活了七十多年,像这种情况也是第二次遇见了。

    第一次是秦灭楚之战,那时候他虽然有些话语权,但却并非主事人。

    然后便是这一次。

    两次都让他深感无力,隐隐的透漏出一种绝望的情绪。

    但事到眼前,又不得不做。

    当年是有其他名士顶在前面,虽然他们失败了。

    现在没人能站在身前遮风挡雨了,该轮到他范增了。

    压力之大,让范增没有心思去跟他们争吵。

    “应策有三!”范增点了点头,面色沉重道。

    “请范公明示!”项梁连忙拱手施礼。

    “请范公明示!”其他人也紧跟着停下争论,朝着范增施礼。

    虽然有人依旧觉得这次的战事是因为范增的失误而带来的,但现在这个论点已经越来越站不住了。

    因为汉王的每一个举动,无一不在证明着,他早有预谋。

    也就是说,当楚国还在想着拉拢汉国与他们一起对抗秦军的时候。

    汉王就已经在考虑着如何去灭掉楚国了。

    不然汉王又为何要在楚国布下遍地的斥候?

    恰巧这个时候范增送了个绝佳的理由上去,汉王也就借机发难。

    就算范增不去送这个理由,汉王也会找别的理由的。

    在一点,汉王是当庭发怒的,这更加意味着汉王早有准备。

    不然的话,按照常理,应该是汉王答应下来,然后范增送美人过去,过一段时间后,汉王发现自己被范增骗了,然后才开始恼羞成怒,或者为了面子忍气吞声。

    而范增当时打的算盘是,他觉得汉王一定会很喜欢虞姬的,所以不可能恼羞成怒。

    “其一!节节抵抗,步步设防,能拖多久拖多久,不是楚国先亡,就是耗的汉国打不下去。”

    “其二!三路汉军,我们集结重兵,挑一路与其决战,另外两路布置重点防线,拖延汉军攻势,阻止其增援,若能决战取胜,我军士气自当大振,此后在想办法打残汉军另外一路,危机可解矣!”

    “其三!缴械投降……”

    范增直接将自己的三个建议说了出来。

    众人纷纷皱眉,方案很多,涉及很全面。

    节节抵抗那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办法,战争是在楚国国土上进行的,所以楚国的消耗会更大。

    而汉国则可以在国内安心的耕种,所以,汉军只需要不断的补充兵员就行了,而楚国则需要考虑兵员和粮草的问题。

    而这场仗若是能打个两三年,哪怕汉军没有攻下来楚国,那楚国也基本上会先被耗死。

    缴械投降就不考虑了,即是晚了,也是早了,总之,现在还不是时候。

    所以集结重兵与其中一路决战这个选项,自然而然的也就摆放在了他们面前。

    论获胜几率最大的方案,也就是这个了。

    运气好的话,只要他们能歼灭一个军团,另外两路的军心就散了,说不定他们就退兵了呢?

    好吧,就算他们不退兵,这个时候楚国的士气也该大振了,士气高胀的部队,战力自然不会太弱。

    项梁深感认同道:“我觉得第二个方案最好,至于说选谁……”

第228章 君当破釜沉舟

    散会之后,各自回去休整。

    大家基本上都认可第二个选项,但目标是谁,还没有统一。

    项梁索性也就不着急,让各自回去考虑一下,然后等明天的时候再去确定。

    毕竟时间不等人,能够有一天的时间去考虑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汉军的主力已经兵临睢县了,再不着急的话,怕是他们还没调完兵呢,汉军就兵临彭城了。

    刚刚离开楚王宫,项梁便迫不及待的邀请范增一同回府。

    封闭式的马车太奢华,而且也不太适合项梁这种武人。

    所以项梁骑着马,身边是项籍,身后跟着坐在车辇上的范增。

    回到府上之后,还没来得及进入客堂,项梁便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范公觉得,选哪一路最为合适呢?”

    “中路!”范增没有卖关子。

    在这里也用不着卖关子,装逼卖老,那也是要分地方的。

    项梁轻轻的点着头,说道:“我也是这么考虑的,虽然北路王离军团兵力最多,但其均为秦军旧部改编而来,只不过是换了个名字罢了,秦军战力本就不如汉军,选他们的话,就算能够取胜,也很难影响到另外两路汉军。”

    “而南路虽然人少,只有五万余,但却有些偏远了,若是中路和陈郡汉军执意来援,我们很难挡的住。”

    “而五万人的损失,对于汉军来说还不至于伤筋动骨,选南路的话,就怕他不与我们正面交战,带着我们主力到处乱窜,为其他两路争取时间。”

    “选择中路就不同了,这里是汉军的绝对主力,而且是直面彭城的一路,若能击败汉军中路,则可收编一些汉军精锐,派一部分兵力南下,余下的再去对付北边的王离,或许劝降他也未尝不可能!”

    范增无语的摇着头。

    选择是对的。

    但是这个理由,实在是太让人抓狂了。

    就好比考试答题,整个过程全部都错了,但最后因为粗心大意,在计算统计的时候出错了,而得到的答案却是正确的一样。

    这种回答,但凡再认真一点他都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项梁也注意到了范增的摇头,不禁皱眉问道:“范公为何摇头?”

    “你太自信了,也太高看楚军的能力了!”范增继续摇头说道。

    “范公何出此言?”项梁不由一愣,既然自己和范公同样选择了中路,现在又为何这么说呢?

    “老夫之所以选择中路,是因为只有中路可以选,其一,汉军中路乃真正的主力精锐,若能击败,必定影响到其他两路汉军,其二,不选择中路,彭城必定不保,国都沦县,影响有多大,还用老夫多说吗?”

    范增逐一的解释着,从汉国回来之后,范增也刻意加强了对汉国情报的搜集。

    虽然做的不向汉国那般透彻,但多少还是收集到了一些有用的情报。

    也正是基于这些情报的归总,加上对楚军现状的评判,范增做出了选择汉军中路为决战对象的原因。

    “君可知,汉军为何越来越强?”范增苦笑着问道。

    “打的仗多了,养精蓄锐的时间久了,加上汉军的高强度训练,自然只能是越来越强!”项梁看着范增,似乎是在说你问了我一个傻子都知道答案的问题。

    然而范增却摇了摇头,伸出一根手指道:“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汉军会对每一场战斗形成详细的记录,然后每月挑选出几份具有代表性的战例供军官学习交流,兵强,只不过是实战强罢了,而将强,却是能从战略上碾压对手的。”

    “这不太可能吧?”项梁觉得难以置信。

    基层军官为什么抢破头也要跟在将军们身边?

    不就是因为跟在将军们身边,能够学习到将军们是怎么指挥作战的吗?

    一天两天的不显眼,时间长了呢?

    但凡有那个心思窝在将军身边待上几年的,出来之后只要不死在战场上,将来必定会越走越高。

    而那些将军们会轻易的将自己的看家本领交给这些人?

    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只能通过自己了解到的去思考,去猜测,去根据结果来论证。

    包括项梁身边的军官,也都是这么搞的。

    而像汉军这种直接记录详细战例,然后拿出来给全体军官学习的行为,反正项梁是觉得难以置信。

    “老夫也觉得不可能,但事实就是如此,据说这个行为是汉王两年前就启用的,也正是因为汉王打的头,后面这些被汉王培养起来的将领才不敢违背这个政令……”说到这里,范增不由得叹了口气,感叹道:“汉军此举,足以抵挡楚军五万精兵!”

    “这……”这下轮到项梁懵逼了。

    他当然知道汉军的强大,但却没有意识到,汉军竟然强大到了如此地步。

    楚军队伍的上限很高,项羽本部,英布本部等等,但是下限也很让人无语,基本上一打就散,这种人只适合打顺风仗,就算顺风仗也不能让他们去面对太强的敌人。

    但是现在项梁又意识到,汉军此举不仅能够提高汉军的上限,同时也能提高汉军的下限。

    这两个限一提高,就从整体上完全碾压楚军了。

    所以说,范增感叹说汉军此举足以抵挡五万楚军精兵,这话项梁是有些不太认可的,项梁甚至觉得,应该改成至少五万楚军精兵起才对。

    “范公认为,选中路,不成功便成仁?”项梁问道。

    “正是!”范增面色凝重的点着头。

    结果他推演了很多遍,汉军的情况就按照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去设置,而楚军的情况,范增基本上都是按照现实情况增加一成实力来设置的。

    可即便是这样,范增也没有得到任何有利于楚军的结果。

    “若选北路王离军团,楚军虽有胜算,但必定元气大伤。若是选择南路韩信军团,胜算虽然更大,但却会让楚军更加疲惫,韩信行军极为大胆,却又能保证士气高胀,虽未听闻过此人,但应当有过人之处,否则汉王不会重用他的,所以,选择南路,楚军也不能确保轻松取胜,若是被韩信打掉十万人,那还怎么面对余下的三十多万汉军呢?”

    “所以,唯有趁着楚军最强大的时候,选择中路主力去破釜沉舟,决一死战,然后将希望寄托于取胜后,其他两路能够退兵……”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784/ 第一时间欣赏大汉从吹牛开始最新章节! 作者:末日游侠所写的《大汉从吹牛开始》为转载作品,大汉从吹牛开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汉从吹牛开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汉从吹牛开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汉从吹牛开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汉从吹牛开始介绍:
秦二世元年,王不饿低调的吹了个牛,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有人相信了。牛皮越吹越大,信众越来越多,王不饿坐在龙椅上满脸的忧愁,我真不想吹牛啊……大汉从吹牛开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汉从吹牛开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汉从吹牛开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