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汉从吹牛开始TXT下载大汉从吹牛开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汉从吹牛开始全文阅读

作者:末日游侠     大汉从吹牛开始txt下载     大汉从吹牛开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38章 闲人不闲

    大家都在忙碌着,王不饿自然也没打算闲着。

    律法的事情他没打算参与,反正要求是说了,那些繁琐复杂又头疼的事情,自然是交给官员们去负责的,不然养着他们干啥?

    监察官,检察官,当初提出来的指示一个概念和大致的方向,现在也需要继续去完善。

    这些工作同样交给了张良和陈平去商议,最终王不饿要的是结果。

    另外就是官员的等级以及爵位,目前确定的是继续延续秦朝的等级爵位制度,因为时间太短,根本来不及去搞新的体系。

    除此之外便是官员的俸禄,爵位的封地等等一系列杂七杂八的事情。

    王不饿统统将这些事情交给了张良和陈平,没错,当大佬就是这么潇洒,能玩嘴的,尽量不动手。

    当然,除了自己其他人都在忙,王不饿也会觉得不好意思。

    于是,王不饿主动接过了地改的大旗,这个任务并不比其他任何一个轻松,反而是最危险的。

    王不饿也没有选择在洛阳去搞。

    这玩意儿总归是要有个试点的,而这个试点,自然是经营时间最久的荥阳。

    而荥阳这个地方现在也比较特殊,基本可以说是王不饿起家的地方。

    起家,意味着地方上对他的支持比较大,而在这个地方搞事情,只要成功了,在其他地方推广起来,问题将会小的多。

    当然,王不饿也没有大大咧咧的埋头就去干。

    而是带着自己的三千亲卫,悄然无息的回到了荥阳。

    亲卫的规模还要继续扩大,计划是半年内一万人,好歹也让张不衣体验一把真正校尉的感觉。

    “公子,还是小心一些为好!”李一看着王不饿,脸上有些担忧。

    “无妨,去的人多了,反倒看不出结果。”王不饿笑着摇摇头。

    “不行,张校尉可以不去,但我必须带十几个人伴随公子左右!”李一的目光异常坚决。

    王不饿想了想,最终点头答应了:“行吧,你们跟在余庆身边,伴做荥阳大营派出的短兵,本公子伴做小吏,这样就算有危险,他们也不会第一时间将目标放在本公子身上。”

    “诺!”李一点了点头,旋即看向张不衣。

    两人眼神相互碰撞,摩擦出一道轻微的火花,相互点头,读懂了对方的意思。

    越是这个关键时刻,他们就越不能放松。

    李一的业务能力没问题,毕竟自幼便被李斯收养,这么多年来吃穿不愁,还又练习武艺。

    李由的死,让李一备受打击,但李由的死,除了李由自己,谁也避免不了。

    况且当日李由有令,他们也不敢去怪罪王不饿。

    相反,他们一定程度上还要去感谢王不饿才行。

    当日从荥阳城出来,一行人白昼不分的赶路返回咸阳,结果到了咸阳才知道,丞相果然被关进了大牢。

    而左相冯去疾父子因不堪受辱,相继自刎。

    李斯虽然没死,但却被控制的很严密,他们根本找不到任何机会去相见。

    再往后,前往荥阳调查的两位御史,王明和陈宗正带着半路爆料的宋钟回来了。

    宋钟先是将实情说了一遍,没有任何的偏颇,若说李由没有罪名那也是不可能的,但最多也就是个镇压不力,跟造反没有任何关系。

    况且两位御史亲眼见证了李由的尸体,惨不忍睹,明显的力战而死。

    秦二世动摇了,打算放了李斯。

    赵高着急了,于是私下里找人去威胁宋钟,虽然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但宋钟却变了证词。

    李由从镇压不力,突然间变成了李由要谋反,宋钟坚决不肯追随,于是带领部下激烈反抗,最终在李由和王不饿的夹击下全军覆没,只剩下他一个。

    王明和陈宗正自然知道这份证词是假的,他们亲自走了一遭荥阳,难道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吗?

    但王明和陈宗正又哪是赵高的对手?

    在这份强有力的证词下,李斯极其族人被火速处死,然后赵高又以李斯党羽之名,将王明和陈宗正也一同处死。

    理由很简单,既然不是李斯党羽,为何不能公正调查?

    为何调查结果,与证人证词和暗中调查结果完全不同?

    反正结果就是这样,李斯死后,这些隐藏在暗处的李斯养大的亲卫便没了去处,加上这帮人本来就是回咸阳验证消息的。

    王不饿当日所言的内容,皆一一发生。

    紧接着,阎乐便被调往三川郡任郡守,李一他们也兵分两路,一路跟着阎乐前往三川郡,伺机刺杀他,另一路则在咸阳盯着赵高等人,若是有机会,就连他一块刺杀了。

    但赵高又哪有那么好杀?

    况且机会只有一次。

    就连阎乐,若不是恰巧章邯突然回来让阎乐乱了分寸,他们也不可能找到这个机会。

    后来王不饿找到了他们,双方聊了聊,王不饿答应了李一等人,最终了结赵高等人的,只能是李一等人,李一等人这才同意追随王不饿。

    “公子,小县这边已经准备妥当了!”新任荥阳县令余庆赶来请示道。

    余庆本是荥阳狱橼,王不饿攻占荥阳以后,余庆也顺从大势投靠了过来,陈平主政期间发现余庆能力还可以,于是便让其跟在身边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次陈平调任颍川郡之前,便推荐了余庆接任县令。

    对于余庆来说,这也算是官升三级了,所以在做事方面也比较认真。

    “口风如何?”王不饿问道。

    “不容乐观,从斥候那边得到的消息,可能有动强之势!”余庆说着,心中同时感慨着,现在的县令比以前好做多了。

    单单一个斥候,就让他省了不少的力气。

    虽然斥候不归他管,但这种事情也是可以请他们帮忙提前调查一下的。

    不然一帮人傻乎乎的就这么去了,结果被人家打出来?

    这种事情发生在现在这个时间段,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而有了这些情报之后,他便可以提前准备。

    王不饿脸上不由的露出一副冷笑:“看来这些人自持有功于本公子,觉得本公子不敢拿他们如何了呀……”

第139章 我们不要地

    今日要前往的是城东十里,一座名为韩家庄的村子。

    虽然名为韩家庄,但这座村子内姓韩的百姓却并不多。

    而这基本上也就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了。

    韩家一步步发展,然后开始通过各种手段收买百姓手中的耕地。

    当一个联盟形成之后,一切事情都要方便的多了。

    小圈子里大家拿产量差不多的地相互兑换一下,这样散落的地就连成一片了,方便管理。

    十年前,韩举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壮举。

    既然不能立县立乡,那便立个村子吧。

    整个村子五百多人,耕地近万亩,其中六千多亩都是韩家的。

    而韩家仅有人口四十七,余下的皆为被迫投靠在韩家屋檐下生活的普通百姓。

    韩家先前对王不饿的事业也有所支持,但力度就呵呵了。

    每一次都是王成说个最低限度,然后韩家就照着这个最低限度去走,其他地主豪强也跟着韩家的步子走。

    以至于每一次的化缘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韩家虽然人少,但土地却是最多的。

    加上一系列的手段,基本上能保证六千多亩地中,至少四千亩都是精耕。

    精耕意味着产量高,亩产都在两石一钧以上,高者甚至能达到两石三钧,加上其他的,这一年单单只是一个韩家,便能有一万多石粮食入仓。

    而四十多人的韩家,就算往死里吃也吃不完这些粮食。

    于是开始私下里收拢一些门客,虽然不多,但也有二三百人之多,特别是反秦战争爆发以后,韩举便不再掩饰自己的力量,直接将这些门客拉了出来。

    一是警告那些盗贼,二又是在提醒王不饿,别看我只有这么点人,但这地主豪强多着呢,我们联合起来也有不少人呢,而且还控制了整个荥阳。

    你要的面子,我们给了,所以你不能不给我们面子,不然的话,呵呵……

    所以,韩家庄并不好搞。

    但这种事又必须要以最难的开始,连刺头都搞下去了,你们这些小刺身还想翻起什么浪花?

    王不饿混迹在县府的队伍中,走在靠后的位置,如同新来的酱油帝似的,毫不起眼。

    而李一等人则是跟在余庆身边,给人气势都不一样。

    “想不到余县令竟然亲自来了,还真是令韩家庄蓬荜生辉呀!”韩举带着人站在村口,远远的看到县府的队伍也没有向前移动,反而继续站在那里等着,直到队伍走到面前,这才笑着打招呼。

    “韩庄主,百姓呢?”余庆面色不善道。

    打把第一个目标放在韩家庄的时候,他就知道这次不会太顺利。

    况且自己已经提前五日通知了,可今日来的时候,韩举还是来了这么一出,他脸上怎么会有笑脸?

    “余县令,这些难道不是百姓吗?还是说,余县令打算只认男人,不将这些女人和孩子算作百姓呢?”韩举笑眯眯的指着身后一大群人。

    “韩家主,你这是要对抗官府了吗?”余庆气呼呼的问道。

    “韩家庄弹丸之地,口五百余,又怎敢与官府对抗呢?实乃秋收临近,百姓总不能不管田间粮食吧?这每耽误一天,损失可是着实不小,官府又不会补偿百姓的这些损失,再说了,这每户出一人前来,也不算是违抗官府命令吧?”韩举依旧是一副笑脸回应道。

    “放屁,临近秋收,正是清闲之际,何来损失之说?”余庆本想好好说的,但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实在是玩不过韩举。

    但好歹自己也是种过地的,对于耕种的一些基本常识还是知道的。

    秋收前半个月,除了出现蝗灾虫害大雨天气以外,就算农夫不去田间地头,也不会对产量有任何的影响。

    之所以等这半个月,是为了让粮食变的更干燥一些,方便收割以及后续的处理。

    不然的话,粮食收回来湿气太重,根本没办法储存。

    就算是忙,那也是清理谷仓,修缮农具,哪需要天天往地头跑?

    “余县令,你好歹也是个县令,怎能如此不雅呢?老夫现在怎么说也是大夫,往后是要任监察官的!”韩举继续笑眯眯的说着。

    虽是提醒,但话语中却充满了威胁。

    监察官是个什么玩意儿他大概知道,大概意思就是提醒余庆,若是不想以后日子难过,说话就别那么硬气,搞的跟老夫怕你似的。

    “善!既然韩庄主即将担任监察官,那也算是官府的人了,对于官府的决策,那便更应该鼎力支持,话不多说,咱们直接开始吧!”余庆很是无语,但也很无奈,只能继续拿官府压他。

    最重要的是,公子就在这里呢,他不敢表现的太软弱,也不敢表现的太强硬。

    当然,另一个因素是,他才当上县令不久,而且还是跳级上来的,吼不住……

    韩举做出一个请的姿势,脸上的笑容并没有减弱,一副我很配合的姿态。

    而一直在队伍中观察的王不饿,心中也是摇了摇头。

    不怕软不怕硬,就怕这种看似处处都配合,但却又处处都是抗拒的人。

    韩举这个人他知道,之前王成没少在这个人手中吃亏,是整个荥阳地区周边的豪强领头人。

    搞不定他,整个荥阳都没戏,搞定了他,整个荥阳都不成问题。

    余庆也懒的搭理韩举,将希望放在了百姓身上,只要百姓认可,后面有的是办法收拾韩举。

    “公子有令,即日起,治下所有耕地全部归官府所有,任何人等不得私下买卖,官府无偿将土地耕种权转让与个人。”

    “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成年女子每人二十亩,往后税收,每五亩税一石,多余耕地为官田,由官府出粮种以及农具,自愿出力耕种官田官田者,如无天灾之年,亩产达到一石半的,每耕种三亩可免一石应缴赋税。”

    “也就是说,甲户有口三,两大一幼,应授田六十亩,应缴纳赋税十二石,甲耕种官田三十亩,且亩均产达到一石半,则抵消赋税十石,本岁需缴纳税赋二石!”

    “若甲耕种官田四十亩,且亩均产达到一石半,则抵消应缴纳税赋十二石,官府应按照三亩一石支付酬劳,则甲户今岁不需缴纳税赋,另得一石又一钧又十斤……”

    余庆的话,让在场不少人都暗暗的吞着口水。

    想保证亩产两石不太容易,但保证亩产一石半,若是田地没什么问题的话,则问题不大。

    而且官府提供粮种和农具,这也就是说,家里的男人完全可以耕种自家的地,女人带着孩子去耕种官田,不需多,只耕种足以抵消自家赋税的田地数量就可以了。

    这一年省下来的赋税,又可以让他们多造一口人了,这怎么能不心动?

    “不要!我们不要地,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第140章 把人都叫出来

    说话的并不是韩举身后的那群老幼妇孺,而是一群精瘦的大汉。

    这些人显然就是韩举的门客,而这句话,自然也来自韩举的授意。

    没有韩举的交代,他们不敢在这个时候私自开口。

    “余县令,这不合理!”韩举终于开口了。

    被他拉来的那些所谓的‘百姓’,其实不过是个充人数的存在罢了。

    在这里他们没有任何的话语权,有的只能是接受,是等着韩举的决策。

    在韩家庄这块土地上,韩举的话要比余庆的话更好使。

    “什么叫不合理?不让你兼并百姓手中的土地这就叫不合理?还是韩庄主觉得,公子定下的税赋太低了不合理?”余庆倒也没有生气。

    早就猜到了可能发生的情况,所以也并非全无准备。

    老幼妇孺虽然不能做主,但却能将今日的话传回去,或许不需要他们知道太多,只需要让他们知道,这么做是为了防止百姓的耕地被地主豪强吞掉的就足够了。

    “延续了百年的规矩,怎能到你这里说变就变呢?”韩举继续说着。

    “延续了数百年的规矩,商鞅凭什么说变就能变呢?秦国为何不用六国旧制?你想用秦国的旧制,那便举家迁往秦地!”余庆毫不客气的直接怼了回去。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想拿秦朝的法规来怼本朝的政令,搞笑呢不是?

    韩举虽然还是一副笑容,但此刻内心却暗骂不已。

    这余庆是铁了心的要搞事的,软的看来是行不通了。

    “既然官府有令,那便按照官府的规矩去分田吧,不过老夫要声明一点,这韩家庄九千八百七十二亩田,都是韩家的私田,都是用高价买回来的!”韩举双手一摊。

    分吧,韩家庄有口五百余,耕地九千八百七十二亩,现在这地全是我韩家的了。

    五百余口人,村中无一亩空地,分去吧,看你怎么分!

    “你……”余庆也没想到韩举会如此的无耻。

    韩家庄的耕地啥时候全成他韩家的了?

    但偏偏,现在他韩举说出来这句话了,在场的百姓没一个敢反对的,这也就默认了这些田都是韩家的私田。

    王不饿无语的摇着头。

    本以为将政策公开,并且详细的解释,让百姓们都明白这种制度的好处以后,这些地方豪强们的反抗就会显得无力许多。

    但现在看来自己想错了。

    六国大的贵族都在咸阳待着呢,而这些只是这些年才刚刚成长起来的豪强罢了。

    体量什么的跟咸阳那帮子完全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连这帮人都这么难搞狡猾,那帮人就可想而知了,还好,秦始皇帮自己解决了那帮大的刺头。

    至于说这些人,呵呵……

    朝着李一去了个眼神,王不饿这才站了出来说道:“韩庄主意会错了,公子的命令是,自今日起,天下没有私田一说,所有土地皆为官府所有,换句话说,荥阳县的耕地,会无条件分配给所有荥阳百姓耕种,而对家中耕地超过分配方案的,官府也有一套补偿机制。”

    “何来无毛小子胡言乱语?”韩举怒狠狠的瞪着王不饿。

    在他看来,除了余庆以外,这里没人有资格与他对话。

    虽然这个小子这时候敢站出来,十有八九是王不饿派来的人,但那又如何?

    我韩举代表的只是我韩举自己吗?

    当然不是,我代表的是天下无以计数的豪强群体。

    韩举当然知道自己今日是绝对不能松口的,一旦自己松了口,这个局势就把控不住了。

    而早在几日之前,他也与荥阳周边的豪强联络过了,现在各家都在周边埋伏着呢。

    他们不动手则罢,一旦想来强的,他们这点人还不够下菜呢。

    “韩庄主,说话最好不要那么冲……”王不饿微微笑着说道。

    “老夫今日还就这么冲了,地是老夫出钱出粮买的,谁也别想拿走!”韩举高声吆喝道。

    看着大佬们互怼的场面,百姓们倒是显得无动于衷。

    就算内心深处有什么想法,这会儿也绝对不敢表现出来。

    无他,斗来斗去的,哪怕最终的结果有利于他们,可韩家庄依旧叫韩家庄,掌控这里的依旧是韩家,等官府的人走了,收拾他们这帮普通百姓还不容易?

    所以,官府只是打算依靠着一张嘴,或者一道政令来达到这个目的的话,他们是不可能有任何表态的。

    ‘轰隆隆……’

    远处一道道尘烟滚滚升起,大地微微的颤抖着,一片黑色的影子迅速的朝着他们涌来。

    “看来你们这是打算用强了啊?真当我韩举好欺负不是?”望着数百骑兵,韩举气愤的指着余庆,不过也没指望着和平解决了,人家骑兵都来了,他这两三百人够干啥?

    得亏老子提前准备了,不然今天怕是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没人欺负你!”王不饿轻声道。

    “哼,把人都叫出来!”韩举冷哼一声,退后两步。

    王不饿当然知道事情不可能那么顺利,更知道张不衣他们的准备。

    真以为斥候系统的组建是闹着玩的?

    韩举到底想玩什么把戏他们打听不到,但是几百上千人的聚集还打听不到吗?

    这些事情压根就不用打听,一双眼只需要看着就行了。

    改革哪有不流血的,商鞅变法的时候死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

    历朝历代的改革哪次没死人?

    王不饿不是没有给这些新的豪强准备方案,只是人家听都懒的听一下,那也就不能怪自己懒的去多说几嘴了。

    韩举自然不会傻到等后面的骑兵到了再出手,他还没有那种自信,更不相信自己手下这点门客能打的过正规军队。

    所以,在韩举退后的时候,他的门客便开始拔刀将王不饿等人围了起来。

    当然,兵器啥的大多数都是棍子石头之类的,青铜,或者铁制兵器,他们手中并不多,一双手都能数的过来。

    秦始皇收缴天下兵器可不是闹着玩的,特别是六国旧地,连青铜和铁制的农具都收走了,谁敢私藏这些东西,那就是杀头的罪过。

    所以即便是韩举,想要找到一些青铜或者铁来打造兵器也不容易。

第141章 夷三族

    王不饿这边人不多,李一等十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兵,加上余庆带来的二十多个官府游缴。

    三十多人勉强围成一个圈,将王不饿,余庆等人围在其中。

    即便如此,对面也只能依靠土块来攻击,石块啥的在这里都是稀缺货。

    然而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张不衣亲自率领着五百骑兵迅速展开队形,朝着那二三百韩举门客便冲了过去。

    这个距离刚好可以让战马冲起来,专业的装备,巨大的冲击力,仅仅只是一个冲锋,二三百门客便被冲的七零八散,死伤一片。

    局势很快得到控制,根本没有任何的波澜。

    王不饿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衫,虽然刚才李一和余庆尽力的在护着自己,可还是被土块砸中了两下。

    骑兵集群冲锋避开了王不饿他们,不过韩举可没那么幸运了。

    虽然没有被直接正面撞到,但被战马的侧身给擦到了,整个人原地转了几圈然后跌坐在地上,若不是运气好,现在怕就是一团碎肉了。

    韩举已经没了先前的硬气,整个人颓废的让人怀疑人生。

    其实早在动手的那一刻他就后悔了。

    那可是一大群骑兵啊,自己手下那点门客又怎么会是他们的对手?

    当然,韩举之前的想法是在骑兵到来之前,控制住余庆等人,以此来威胁骑兵,让他们不敢进攻,从而给自己争取时间。

    到时候整个荥阳的豪强汇聚一起,余庆就得掂量掂量他能不能搞的动了。

    但是他失算了,韩举高估了自己门客的战斗力。

    “怎么?还在等着你的援兵呢?”王不饿一脸淡定的站在韩举面前。

    “呸!”韩举朝着王不饿吐了口唾沫。

    不过还没等他吐出来,见情况不对的张不衣便狠狠的朝着韩举后脑勺来了一拳,而韩举这口唾沫则刚好吐在自己的下半身。

    “先前忘了告诉你,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王不饿继续说道。

    “你觉得你们会赢?天下豪强那么多,今日往后,各地豪强都会奋力反抗你们,想拿下整个天下?做梦去吧!”韩举恶狠狠道。

    “是吗?韩庄主也未免太看得起自己了吧?六国真正的贵族可都在咸阳呢,你们这些人,又算得上什么豪强?”王不饿笑颜道。

    贵族才是真正的大地主。

    秦始皇早就料到了,所以在统一的时候,就把这些贵族迁到咸阳去了。

    而留下的这些,虽然整体看实力很强。

    但拆分开来看的话,也就那么回事。

    韩举不过是控制了韩家庄几千亩地而已,这已经是整个荥阳地区最大的地主了。

    秦朝不允许有新的贵族出现,所以注定了他们这些地主只能是小地主,做不到一个人影响一个乡,甚至半个县的存在。

    韩举只能影响一个韩家庄,然后暗中去联络周边的小地主,暗中形成联盟。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些联盟又算是什么联盟?

    跟那些贵族相比较起来,他们就像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形象。

    “我输了!我愿意拿出所有的耕地……”韩举突然服软了。

    不服软不行,他不是傻子,自然知道现在自己的命不在自己手中。

    软的人家不听,硬的搞不过,都这会儿了还不服软,那一定是觉得自己活的太久了。

    “行刺本公子,可不是一句你输了就能解决的!”王不饿笑了笑。

    改革没有不流血的,只要方向是对的,只要受益群体比受损群体规模更大。

    如果没有成功,或者阻力没有减小,那一定是因为杀的人还不够多。

    “就地处决,参与之人,夷三族!”王不饿后退几步,冷声道。

    “什么?”韩举突然惶恐的看着王不饿,满脸的震惊。

    暴力抗法这事不是没有发生过,反而还很经常发生。

    但哪一次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他哪知道那个被他骂的人竟然是王不饿本尊?

    韩举刚想求饶,便被两名士兵压着跪在地上,一人直接抽出刀朝着其脖子砍去。

    统治着整个韩家庄,其名字便能吓的整个韩家庄瑟瑟发抖的一代韩家庄霸王就此人头落地。

    紧随其后的,是韩举的几个族人。

    一颗接着一颗的人头紧随落地,场面极其震撼,而那些原本一脸懵逼的百姓,这下就更懵逼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讲话了都。

    韩家在这里的人不多,张不衣派了一百人前往韩宅捉拿韩家族人。

    而现场则是轮到了那些韩家门客。

    先前冲锋的时候死伤不少,现在还站着的,只有五十人不到,一个个惶恐的看着王不饿。

    夷三族啊……

    王不饿虽然仁慈,但也是要分人的。

    面对百姓,面对部下,王不饿当然是仁慈的,这些是真正的自己人。

    但是面对敌人,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李由那样获得王不饿尊重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那种待遇的。

    韩举?

    他不配!

    门客这玩意儿在他看来并不是一个什么好东西,一群有钱人吃饱了撑的养着一群闲的蛋疼的人,一个个还耀武扬威的。

    放在后世,一个个的都要治他们一个组织领导黑涩会的罪名。

    王不饿指着地上的一堆尸体,威严道:“点出这些人的姓名籍贯住址,可不夷三族,只有五个人!”

    没错,这些门客王不饿也要夷三族,就算死了也不能幸免。

    不给这帮人点颜色瞧瞧,一个个的怕是还不知道有多牛逼呢。

    劳动力那么紧缺,一个个的不想着回家种地生产,竟然好吃懒做跟着对抗官府,都是给你们惯的。

    听到只有五个人可以不夷三族,那五十余门客纷纷争抢了起来,指着地上自己认识的,知道姓名和籍贯的人连忙坦白了开来。

    自己死了不要紧,要是牵连三族,那罪过可就真的大了。

    解决完了这些人,再看向那些还在懵逼的百姓,王不饿换上了一副笑容。

    “好了,现在想把本该属于你们的田产拿在他们自己手中的人已经解决了,现在还请诸位回家将主事人请来,咱们不懂的便问,等大家都明白了,就开始丈量分田!”

第142章 我真不是忽悠

    韩家庄的老爷们并不是都在地头忙碌着,而是被韩举勒令在家不准出门,谁叫都不准出来。

    先前外面的动静那么大,他们当然意识到可能出事了。

    虽然担心自己的家人安危。

    但生活在韩家庄的,没一个不怕他的,只能听令行事,愣是没一个人敢走出家门的。

    直到他们的家人回来,告诉他们说官府要分田,但是韩举带着门客不同意,直接被官兵给杀了,还要夷三族。

    整个韩家庄震惊的不能行。

    心中暗暗兴奋的同时,又有些害怕。

    毕竟他们是第一个,不怕不行啊。

    而王不饿就在这里,干掉了韩家,现在让他们出来,没人敢不出来。

    不到一刻钟的功夫,韩家庄的人便集齐了,全村男女老少同上阵。

    家主,男人在前面,女人带着孩子在后面。

    这次王不饿没有让余庆去说,而是自己亲自讲解了一遍。

    看到不少人脸上都带着疑惑,可发言问话的却一个也没有,王不饿不由笑了笑,人的名树的影,这帮人还是有些怯场的嘛。

    “老丈,莫要被那边给吓到,本公子可不喜欢杀人,本来是给他们准备了补偿呢,可这帮人呐,就是看不得咱们普通百姓过上好日子,遇见这种对百姓有利而对他们无益的事情便要跳出来蹦一蹦。”王不饿对着一位头发花白,精神尚可的老人说道。

    “额……”老人显然没想到王不饿会对自己说话,哪怕自己年纪在这摆着,这会心里面也方的不能行,但公子问话,不答又不合适,想了想,磕磕巴巴的问道:“公子,这田地归官府所有是啥意思?是不是说我们是没有一亩地?”

    王不饿笑了笑,虽然这个问题先前自己已经简略的说过了,但是有问题就好。

    这是个拉近双方关系的一个机会,很关键的机会。

    “老丈,从法律意义上来说,是这样的,百姓手中是没有一亩地的,既然没有地,那么你们也就不能再去卖地,你们不能卖,那么类似韩举这种人,也就没办法将你们的耕地低价拿走。”

    听到王不饿的解释,不少人都露出了担忧。

    合着还不如现在呢,日子虽然苦点,但好歹家里有地啊,难怪韩举他们反对呢。

    接着,王不饿话音一转。

    “但是从实际层面来说呢,你们是有地的,官府会对成年男子分配四十亩耕地,成年女子分配二十亩耕地!”

    “那这地不还是不是我们的吗?万一得罪了谁,不让我们种了咋办?”见王不饿似乎也没那么高冷,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壮着胆子问道。

    “谁敢不让你们种地,谁敢变着花样的从你们手中拿走分配的耕地,查实之后,本公子便砍了谁的脑袋!”王不饿直接回复道。

    作为一个大忽悠……

    不对,是金牌销售,面对不同人群,接触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面对普通百姓的时候,王不饿要表现出接地气,善解人衣的那种气概。

    要让百姓相信自己,愿意跟自己说话,敢跟自己说话。

    只要能做到这一步,他就能取得韩家村百姓的信任。

    然后自己的形象便会通过韩家村,迅速的传遍整个天下。

    当然,只是给出这个回复,最多看上去也就是能壮人胆,让人听着舒服罢了。

    王不饿接着又说道:“成年男子四十亩,成年女子二十亩,这是要写进律法里面的,而幼童成年以后,每年秋收以后授田的时候官府会给一份正式的授田契约,授田期限为授田之日起,至死亡之年,也就是说,若是有人开春死亡,到了秋收之后,授给他的田官府就要收回。”

    “除此之外,往后本公子会设立巡查官来巡视耕地情况,若是有人暗度陈仓,百姓可向巡查官禀明情况,查实之后,一律严惩不贷。”

    “巡查官能靠的住吗?”一个年轻小伙突然问道。

    王不饿笑了笑:“当然靠的住,巡查官不会是本郡人,巡查官出行,会带着禁卫,巡查官不归任何官员管辖,本公子亲自管理他们。”

    当然,斥候这种事情,王不饿当然是不会说出去的。

    没办法说啊,总不能说,你们当中,有两个是本公子的斥候?

    这要是说出去了,以后斥候的日子还咋过?

    陈铁山当时可是充分完成了自己交代的任务,对于斥候的发展,一定要普通,寻常,深入基层。

    每个村子安置二到五名斥候不等,相互之间不准有任何的接触。

    这也就导致了每个月的每个时间段,斥候队长就需要到不同的地方去挨个见斥候。

    除此之外,设立的联络点也要安排人每日两巡查,一旦有斥候发出讯号,就要立即见面。

    所以,有人敢玩花活,根本就不需要百姓自己去举报,斥候分分钟就能给他们捅上去。

    百姓问:“多种官田真的给粮食?”

    王不饿答:“真给!”

    “是不是只要保证官田亩产不低于一石半,家里面谁去种都行?”

    “都行!”

    “要是收成不好咋办?”

    “若是个人原因导致收成不好,就取消三年耕种官田的资格。”

    “……”

    话题打开,百姓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接连而至。

    王不饿也很有耐心的一一解答,没什么深度,但每一个问题都关乎着百姓的实际利益。

    一场村口问答会进展的很顺利,虽然旁边早已血流成河,将士们正在收拢尸体,但也没有影响到这边的热闹场面。

    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其实已经解决了。

    公有私有无所谓,问题是他们有没有地可以种!

    种官田能抵消自家田产的税赋,种的多了还能多拿点粮食。

    而且王不饿还说接下来官府会打造一批农具,保证比现在耕种更省力。

    最后还有人问到了徭役的事情,王不饿很直接了当的告诉他们,徭役会有,但每年不会超过二十天,超过的话,官府要支付酬劳给百姓。

    这一问,直接到了日落,百姓心头的担忧被化解了,王不饿直接让人安营扎寨,在这里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开始丈量分地。

    散场之后,王不饿将余庆叫了过来,问道:“韩家庄官田有多少?”

第143章 你们这些孙子啊

    “公子,韩家庄除去韩家四十七口人以外,余五百零七口人,其中成年男子一百五十二口,应分六千八十亩,成年女子一百三十三口,应分二千六百六十亩,合计八千七百四十亩,幼童二百二十二人,当下可耕九千八百七十二亩,荒地两千余亩,周围可开垦耕地跟邻村均一下的话,大概还有五六千亩左右。”余庆熟练的报出一组数据。

    王不饿微微皱着眉头,这韩家庄的人有点多呀。

    等那二百多幼童成年,村里的官田怕是也就剩下千余亩了,而再往后会越来越少。

    “公子,韩家庄的情况有些特殊,这里是以韩举自有耕地为中心建立的村子,村中多为失地百姓,现有耕地是这些年才开出来的,因为要替韩举耕地,所以各家耕地的开荒速度一直很慢。”余庆解释道。

    开垦一块荒地不是那么容易的,特别是进入精耕时代以后。

    单纯的放火烧一片,然后撒下种子看天吃饭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开垦一块地需要精心的培养几年,将新地养熟,然后才可以正常耕种。

    而且现在也没有化肥什么的,地是不能一直耕种的,环境差一些的地方,就耕种一年休息一年。

    条件不行的,自然只能耕种两年休息一年,甚至耕种三四年休息一年的都有。

    例如现在的大秦各地,毫不夸张的说,耕种一年休整两年都是很普遍的现象。

    因为压根就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去生产,壮年大多数都被繁重的徭役给抽走了。

    家里面的耕地只能让妇女老人孩童去耕种,但这些人体力跟不上,所以导致大量的耕地荒废,若是荒个几年,这块地基本就成废地了。

    现在的全国各地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大量的耕地成为荒地,民间不缺地耕种,缺的是耕种的人。

    所以王不饿搞的这套土地公有制看似很鸡肋,没有戳中要点。

    但实际上却是日后必不可免的一步。

    韩家庄的土地丈量很顺利,韩举倒了,百姓自然应然接受新的分配方案。

    王不饿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虽然心中依旧还有些担忧。

    但没什么卵用,担忧不担忧,日子都得过,政策不会因为他们的担心而改变。

    数十人花费了一天的时间,将整个韩家庄的土地丈量分配完成。

    虽然辛苦,但也不觉得有啥。

    这一夜,王不饿依旧在韩家庄村头住了一晚。

    “公子,韩家庄有成男一百二十口,成女一百三十三口,实际分配七千四百六十亩,可耕官田二千四百一十二亩,那两千亩荒地荒废还没几年,现在收拾一下明年应该可以继续耕种,等这四千四百一十二亩官田稳定以后,再去开垦周围的荒地作为官田。”余庆心中有些发怵的说着。

    王不饿将开垦计划交给了他,但以前他又没搞过这些,所以只能小心翼翼的去想办法,最终还是决定先求稳再说。

    韩家庄的壮汉流失并不多,只有三十二人,这些人去了哪谁也不知道。

    但按照新的规矩,不在家的,一律不分配耕地,什么时候回来了,在重新分配。

    而王不饿的意思是,借助这个机会,顺便搞一下人口普查,将数据中的水份去除掉。

    “嗯,这些事情你看着办!”王不饿点了点头,没打算管那么多。

    况且这方面他自己的经验也不多,现在荥阳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这里积累的经验,接下来是要推广到其他郡县执行的。

    翌日清晨,王不饿直接返回了荥阳,接下来不需要他再去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跑了。

    ……

    随着王不饿在韩家庄大杀特杀,当日前去支援韩举的几个地主豪强也被一并连根拔起。

    当分配完这几个庄子的耕地之后,在前往其他村子的时候,工作明显的轻松了不少。

    而有了几个村子的经验积累,余庆在工作方面也开始渐渐的得心应手。

    直接将原先的丈量队伍一分为二,补充进去一些成员,兵分两路同时开始。

    整个荥阳的重新分配工作必须要尽快完成,如此才能总结经验,以便于在其他郡县推广。

    对于余庆来说,这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

    李家庄!

    一群人焦急火燎的等待着。

    半刻钟后,一名头发花白,杵着一根拐杖,身旁还有两名少女搀扶着的老者这才缓缓的走了出来。

    “老太爷,在这么下去可是不行的呀!”李巨连忙上前搀扶着老者,面色焦急道。

    老太爷面无表情的拿着拐杖朝着李巨的屁股上狠狠的敲了几棍,虽然看似很想吃力,但年纪大了,根本就使不上力气。

    李巨在自家庄子里那也是说一不二的人,天天都是别人看他脸色的。

    但是今日在这里,李巨挨了打却也要陪着笑脸。

    “韩举那莽夫也是这么想的!”老太爷似乎解了气,这才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那韩举又岂能与咱们李家相比?”李巨委屈道。

    “那你李家又能与那王不饿的刀锋相比?”老太爷问道。

    “自是不能……”李巨低下了头,要是能跟王不饿比划两下,现在还用得着狗在这里?

    也不对,不是他想狗的,而是老太爷让他狗的。

    不只是他,整个李氏家族都在这里狗着呢,没办法,老太爷亲自发话了,这个话没人敢不听。

    “知道不能还急啥急?离开春还早着呢,都回去等着吧!”老太爷似乎不想说太多,直接开口赶人。

    “老太爷,我们知道您肯定有办法的,要不就跟我们说一说吧?这现在心里面一点底气也没有,晚上睡觉都睡不安稳。”李巨可怜巴巴的看着老太爷。

    老太爷除了辈份高以外,还因为整个李氏家族能有今天的发展,完全得益于老太爷的英明领导。

    而秦一统六国之时,按照秦始皇划定的迁徙标准,李氏家族其实应该在迁徙序列中的。

    但就是因为老太爷的高瞻远瞩,提早数十年进行了相关的部署,这才让李家躲过一劫。

    看着咸阳那些大贵族的生活,一个个郁郁不得志的样子,他们这个顶多算是小贵族的李家去了,估计一家人都要郁闷死的。

    老太爷有些无语,但也知道自己年龄大了,可后继无人让他很是发愁。

    “你们这些孙子啊,就是沉不住气……”

第144章 我给的才是你的

    王不饿如同以往一样的无所事事。

    工作都分配下去了,也没什么大事需要他去处理。

    虽然张良和陈平已经催了他好几次回去,毕竟距离立国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他这个新王还不在国都,这让人很捉急。

    最重要的是,国号还没有确定呢,这个必须要等到王不饿回去以后才能确定。

    但王不饿总感觉土改的事情不会这么简单,流血也不可能只流韩举这一帮子人的血。

    王不饿觉得,一定还会有人跳出来的。

    所以,王不饿每日的工作就是调动斥候,不断的去搜集信息。

    在荥阳待了大半个月,本来已经计划要返回洛阳了。

    终于,还是有人没能耐住性子,急着跳了出来。

    就在三天前,王不饿接到了一个消息。

    而这几天,王不饿一直在等更确切的消息。

    “公子,查到了!”负责荥阳地区斥候工作的陈群满头大汗的进入院子。

    这几日压力倍增,特别是调查一个村子就用了三天的时间,这让他多少有些担忧。

    效率显的太低了一些,担心会引起王不饿的不满。

    “说吧!”王不饿并没有在意,更没有因为效率问题而不满。

    哪怕陈群是负责人,他也不过是刚接触了几个月的菜鸟,而整个斥候体系才组建多久?

    王不饿虽然着急,但也很清楚,无论什么事情,总归是要有个过程的。

    若是两三年后,还是这个效率,那时候王不饿是要拍桌子的。

    “诺!据说李家庄有个老太爷,名字叫什么没人知道,年龄至少八十以上,官府户籍也没有此人,但询问多名老者,均确定有此人,且未听说故去的消息。”

    “此人之前是兵匠出身,几十年前韩王曾封赏给他几百亩地,李家就此开始发迹,利用这几百亩地作为依托,让膝下四个儿子外迁栖息,他这四个儿子如今早已故去,但四个儿子又分出去了一些。”

    “所以实际上,整个李氏家族约有三百余口人,却控制着十二个村庄,除了李家庄以外,其他村庄皆与李姓无关。”

    “李氏家族就是靠着这种不断分家隐匿的方式,在前些年才逃过一劫的。”

    “据粗略统计,整个李氏家族实际控制的耕地数量至少在三万亩以上,而十余个村庄加起来,人口数量也差不多有七八千人。”

    王不饿点了点头,这是个聪明人。

    三万亩地,分为十二个单位,单个看去,也不过两三千亩,并不算多,在那些贵族面前简直就是个孙子辈的。

    但是将整个李家加起来,那就很恐怖了,就算是之前的大贵族,对上他们怕是也有些吃力。

    当然,这只是指耕地方面。

    这位李家的老太爷,用的是藏富的思路,不得不说,若不是这次他们自己主动跳了出来,王不饿也不一定会发现这条大鱼。

    “口碑如何?”王不饿问道。

    “据说大不如前,之前传闻有人见到李家小辈挎着剑出门的。”陈群说道。

    “哼!既然急着去死,那便成全他们!”王不饿冷哼一声,旋即命令道:“调查清楚李氏家族各村的人数势力情况。”

    “诺!”陈群应了声便退出院子。

    不过王不饿却没有就此打住,接着对张不衣吩咐道:“去告诉宋轶,准备出兵!”

    为君者可以仁慈,但却不能泛滥。

    该娘的时候娘,该狠的时候也要狠起来。

    不然面子挂不住,威望立不起来,而一旦给人心中留下了一种形象,短时间内想要改变,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阳奉阴违这种事情,王不饿当然考虑过,也一直在等。

    这不,半个月就让他给等到了。

    “公子,这李家还真是个憨憨,直接拿地换爵位不就行了嘛?要那么多地干啥?”张不衣幸灾乐祸的鄙视着,在他看来,不同意的,都是脑子有泡的。

    那可是三万亩地啊,换个高逼格的爵位,对应的,差不多能直接担任郡一级的监察官或者检察官了吧?

    “你当每个人都有你这种觉悟啊?”王不饿翻着白眼,对于张不衣,他是真的无话可说,根本就不用自己操心的。

    “这跟觉悟没关系,这是会不会算账的问题。”说到觉悟,张不衣来了兴趣。

    开始掰着手指头说道:“你想啊,至少三万亩地,按照兑换爵位的规矩,换个彻侯都用不完呢,彻侯……这要是去当监察官,差不多能直接从王府级别开始了吧?”

    不算不知道,一算张不衣都吓了自己一跳,这才是真的狗大户啊……

    三万亩就是三百顷,一个平民五倾换个五级大夫,再拿二十五倾换个十级左庶长,再拿五十倾换个十五级少上造,再拿六十倾换个十八级大庶长,再拿一百倾换个彻侯,加起来也不过才二百四十倾就足够了。

    若是只换到十五级少上造,李家能有三个少上造,加一个十三级的中更呢。

    监察官也是官,也是有俸禄的,虽然多少还不知道,但若是从王府级别开始,怎么说也得一千石打底吧?

    换三个十五级少上造,再来个十三级中更,基本上就是四个郡级别的监察官了,这四个人一年加起来不得两三千石起步?

    多好的待遇啊……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可以让李家从一个只敢狗着的大地主,成功进化到真正贵族的一个机会。

    “这帮人就是不知足,活该他们倒霉。”张不衣满脸幽怨羡慕嫉妒恨的说道。

    “土皇帝当惯了嘛,这不当着当着,就把自己当真的皇帝了!”王不饿微微一笑。

    其实他早就笑了,而且还笑的很开心。

    这剧情他见过,跟让子弹飞一会是一模一样的。

    余庆去丈量的时候李家人很配合,根本不捣乱,说怎么分就怎么分。

    可余庆走了之后没几天,斥候就报上来了。

    李家人说了:‘官府划的官田谁也不准动,那是官府的,但是我李家少的田,你们得去开荒,把我李家的损失弥补回来才行,我给的才是你的,我不给的,谁也不能想,谁也拿不走!’

第145章 公子千万别对我好啊

    当日晚上,陈群传回了消息。

    王不饿直接传令宋轶,调一万兵力,分别前往李氏家族盘踞的十二座村庄。

    荥阳现在部队多的让人发愁,前面由于要准备守城战,除了五万兵力以外,还又训练了两万预备兵。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预备兵现在的战力也不弱。

    所以即便调了一万人出来,荥阳现在还是显的人满为患。

    翌日清晨,宋轶亲自带领着一万大军出城,根据斥候传回的情报,宋轶兵分十二路,分别前往各个村庄。

    连同李氏族人,以及十二座村庄的百姓,共同聚集了过来。

    不过不同的是,李氏族人是被押着过来的,而普通百姓则是被请过来的。

    “我李氏一族如此支持公子,官府为何要如此对待我李氏一族?”李巨满脸愤怒的看着宋轶。

    直到现在他都是懵逼的,人在家中坐,正算着短期内损失的时候,突然被一伙官兵冲了进来,然后二话不问,便将整个李氏族人全部抓了起来。

    宋轶微微一笑,说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真以为你李家人背后搞的那点动作官府不知道是吧?另外本都尉可以告诉你,你们李家这件案子,是公子亲自下的命令,所以,你应该感动才是,不是谁都有资格让公子亲自操办案子的。”

    “谁?哪个狗日的出卖李家的?”李巨突然惶恐的看着对面的一群百姓。

    这些虽然跟他不同姓不同族,但却要依靠在他李家的屋檐下才能吃饭的。

    李家不说对他们有多好,但最起码没让他们饿死过人。

    难道李家对他们还不好吗?

    “你所谓的好,难道就是让人累死累活,临饿死的时候给口饭吃,然后继续为你李家卖力卖命吗?”宋轶冷哼一声。

    对于这种不知足的人,他也觉得很讨厌。

    作!

    一个个都是作的!

    “公子待你们也不薄,张校尉私下里也为你们算了一笔账,若是接受公子的安排,你李家便算是真正的进入了贵族这个圈子,三个十五级少上造,一个十三级中更,四个郡级别的监察官,四人俸禄加起来过三千石,这日子过着不舒服吗?非要舍不得那点破地,还敢搞阳奉阴违这一套……”宋轶接着说道。

    “我换,我同意还不行嘛?”李巨是真的怕了。

    不怕也不行,一万军队在这呢。

    他李家何德何能?

    竟然能让王不饿出动一万军队来搞他们?

    “晚了!”宋轶面色严谨道:“公子有令,李氏一族对丈量土地一事阳奉阴违,置近万百姓于不顾,欺软怕硬,持枪凌弱,此乃吸附在地方上的蛀虫,且顽固不冥,毫无悔改之意,今李氏一族三百四十一口,满门抄斩,以示天下!先前丈量分配的耕地,一切照旧,如若再出现此类情况,夷三族!”

    宋轶此话一出,整个李氏一族哭成一片。

    而对面的百姓有兴奋着跳起来的,也有沉默不语的。

    李家所谓的对他们不薄,只不过是为了日后更狠的剥削罢了。

    村民不像是村民,更像是李家的奴隶。

    不替李家干活,不听李家的话,要么搬出去,要么饿死,没有什么道理可以讲的。

    这基本上就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所以,村子里的豪强不彻底的倒台,百姓哪怕拿到了地,心里面也觉得不安稳。

    而在今日之前,这十二个村庄的百姓对官府,对王不饿是有怨念的。

    因为王不饿拿走了李家的土地,而李家则将这些土地转嫁到了他们身上,他们需要比以往更辛苦的去劳作来弥补李家的损失。

    但是现在,先前的埋怨瞬间消散。

    这也让所有人意识到,王不饿不是说说而已的。

    也不是分配过后就不管不问的,有没有人去告密,这个谁也不敢肯定,但李家是真的完了,而先前分配给他们的耕地,也真正的到了他们的手中。

    李家三百四十一口,在一个集中的时间段内,脑袋接连落地。

    不论男女老幼,而为了震慑那些还在观望的豪强。

    解决完这里之后,宋轶便下令,将李家几个出嫁的女人也给抓了回来一并就地正法。

    之所以选择这几个,完全是因为这几个在夫家的地位没那么低下,还算是能说的上话。

    虽然很残忍,也可能会得罪另外一批不相干的人,但若是能用一个李家来震慑天下豪强,这么做显然是值得的。

    而在这件事情之后,王不饿的威名这才真正的在百姓中间传播开来。

    以往传播的只是王不饿如何如何的神通广大,打仗有多么的厉害,运筹帷幄,总是能决胜于千里之外。

    又比如王不饿对手下将士的体谅,善解人衣什么的。

    但是现在,当百姓在谈论起王不饿的时候,神色中渐渐的多了一丝恐惧,这是真的敢杀,动不动就满门抄斩,动不动就夷三族的。

    虽然目前杀的都是一些豪强……

    但是这种威慑力,已经渐渐的在百姓心中建立了起来。

    与此同时!

    王不饿在三千亲兵的保护下,悄然无声的离开了荥阳。

    头铁一点的韩举等人,曲线救国的李氏一族,软的硬的都被干掉了。

    王不饿并不觉得,荥阳这里的其他豪强,还会有胆子继续这么干。

    临走之前,王不饿吩咐斥候加强对豪强的安置宣传,要让他们自己主动的去做出选择。

    是要耕地?

    还是要贵族?

    选择很简单,结局却南辕北辙。

    “公子,您若是再不回来,我都还觉得您打算把荥阳豪强杀光了呢!”见到王不饿,张良老远的便迎了上来,笑着打趣道。

    “总是要杀一些的,不然晚上他们睡不好,本公子这是为他们好!”王不饿瞥了眼张良。

    张良:‘……’

    为他们好就要杀了他们?

    就要满门抄斩?

    就要夷三族?

    这个好像有点好的过份了吧?

    还好早些年自己把家里的地都给卖了,不然还不知道王不饿会不会也想对自己好一下了呢……

    张良猛的摇了摇头,将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抛开。

    “公子,咱们还是商议一下国号吧,这也没几天了……”

上架感言

    这是一份正经的上架感言!

    5月6号发书至今,承蒙诸位书友的厚爱与支持,让俺能够一路披荆斩棘,从同期众多新书中脱颖而出。

    感谢主编锐利的关照,感谢已离职前主编徐总的厚爱,我终于成功的又熬走了一届编辑,嗯,徐总打进入起点就是跟的我,现在他走了,我还在……

    以及感谢新编辑水泽(我每天提醒我一遍,他是个男的)……

    感谢大家,感谢所有人的支持与厚爱。

    两个月零十天的新书期过去了,接下来将会是新的篇章,正好我们的剧情也进入了新的篇章,说句正经的,写书是爱好,同时也是为了增加一点收入,请多多支持正版,反正也没多少钱,大家有能力的,劳烦点下自动订阅。

    本来计划的今天是打算十连更的,但是我发现我有点高估了我自己,所以只能五连更了。

    另外就是,俺也想逼自己一把,首订如果过一千,这本书往后每日保底三更。

    如果过两千,每日保底四更。

    如果过三千,每日保底五更(糖尿病的先来,上火尿毒症的患者先去一边排队……)

    千言万语,汇聚成一段话,那么请看下面……

    这是一份很不正经的上架感言!

    都给我支持正版去,订阅跟不上,更新就没动力跟不上,更新跟不上,慢慢的也就咸鱼了,一旦咸鱼了,这不就先入一个死循环了嘛?

    该自动订阅的自动订阅,该投推荐票的投推荐票,该投月票的投月票,以后大家伙都自觉点,别老是让我催,这样大家面子上都过意不去。

    另外如果有打赏的话,那就尽情的来,有多少来多少,俺是来者不拒,不就是加更嘛?俺是打算豁出去了……

    所以,支持正版,幸福你我他……

    最后,说下书友群吧,389849244,虽然俺也不知道能来多少……

第146章 国号:汉(求首订!!!)

    国号的确定并不是一件小事,这是一个政权的象征。

    而国号的由来,也并非一拍脑门就乱来的。

    历史上的每一个国号,都是有他独特意义的。

    夏王朝建都于大夏,所以用地名夏作为国号。

    商王朝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所以以商为国号。

    周王朝在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武王灭商之后,便以周作为国号。

    秦和六国,那是周天子封的诸侯。

    而后来的汉朝,则是因为刘邦曾为汉王,所以国号便为汉。

    纵观华夏历史五千年,国号最特殊的便是新朝,革旧,立新。

    另外就是至今还没有停止争吵,尚未搞清楚真正用意的清。

    所以,历史上的国号,要么来自于自己的都城,例如夏、商。

    要么来自于自己的爵位,例如秦、汉、晋、隋、唐。

    要么就是来自于自己起家的地方,例如周、宋。

    要么就是自己曾经的信仰,例如元和明。

    “不知公子可有想法?”张良一脸患得患失的看着王不饿。

    “子房有何想法可直接道来!”王不饿当然有想法,国号还用想吗?

    “前有陈胜自立陈王,国号张楚,意为张大楚国之意,今公子以荥阳起兵,建都于洛阳,二者皆有阳字,不如立国号为阳?”张良说道。

    其实他是想让王不饿用过号韩的,但仔细想想不现实。

    王不饿又不是韩王之后,就这么用了韩的国号,传出去也不好听。

    所以考虑了前面一些朝代的方法,他也只能就这么建议了。

    “……”

    王不饿一头的黑线。

    国号为阳?

    那人家咋叫我?

    阳王?

    知道的是知道咋回事,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五行缺阳呢,这是一个即将当王,连女人都还没碰过的男人能干的事情吗?

    以后还有人敢把漂亮闺女嫁给我吗?

    你咋不说叫王王呢?

    汪汪……

    越想王不饿觉得越郁闷,当下还是决定让他们住口。

    不是不给你们开口的机会,而是你们根本就把握不住这个机会。

    瞅瞅起的都叫个啥名字吧?

    这要是再让他们说下去,王不饿可说不准自己会不会再吃点啥瓜了。

    “以汉为国号吧!”王不饿直接说道。

    “汉?”张良愣了下。

    “公子非为汉王,亦未与汉有典故,以汉为国号,恐有不妥!”陈平也跟着摇头否决着。

    王不饿当然知道会有人反对,不过也不在乎。

    自己可是做过功课的。

    作为一个汉人,抱着十万个为什么的态度,王不饿是了解过为什么叫汉人而不叫又人的!

    当然,王不饿又不能说那是因为汉王朝的全面强大,让后辈们纷纷以先辈为荣。

    所以,他得从另一个方向来切入这个问题。

    “诗经有云,维天有汉,鉴亦有光……”王不饿顿了下,他还在想后面的该怎么去吹。

    “善!大善!”张良紧皱的眉头突然散开,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兴奋的笑容。

    陈平一脸懵逼的看着张良,似乎是在说我书读得少,你给我说说到底哪善了?

    而陈平的书读的的确比张良少。

    一个农家子,一个数代国相之后,两人读到的书籍怎么可能会一样?知识储备量又怎么可能会一样?

    王不饿也愣了下,不由得看着张良。

    “维天有汉,鉴亦有光,意指天上的星宿汇聚如同大河一般,照耀着闪闪发光,而此句对应的乃为周道为百姓带来的痛苦,象征着光明,希望。善!大善啊……”张良越说越觉得兴奋。

    “善……”陈平也跟着点头道。

    仔细想一想,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周道为百姓带来了苦难,所以周亡了。

    现如今的秦,也同样为百姓带来了苦难,所以秦也将亡。

    而如今他们取国号为汉,这不就是代表着光明,代表着希望嘛。

    想到这里,陈平悄悄的瞄了眼王不饿。

    四目相对,陈平尴尬不已,暗想要是能把王不饿看过的书挑一部分给自己看一看,那该有多好啊。

    这些可都是千金不换的财富啊,自己看完了回家写下来,传给子孙后代。

    绝不能让子孙后代跟我一样,问啥啥不知道,还得让张良去解释才懂。

    但是可惜,他不敢说出来,会死人滴……

    王不饿笑了笑。

    张良的解释跟自己的思路差不多。

    但还是那句话,逼都让你装完了,我咋能显示出我的不同之处呢?

    于是便顺着张良的话接着说道:“这天上的星宿,便代表着我们地上的每一个人,人有性别,有国别。”

    “但天上的星宿却没有,他们可以同处一片天空之下,吾等同为炎黄之后,自古便应为一家人。”

    “本公子以汉为国号,意为消除百姓国别之分,自此往后,天下万民皆为汉人。”

    “本公子要让目光所及之处,皆为汉土,要让汉旗插遍日光所及之处!”

    “要让天下外族,听到汉人二字,便忍不住的恐惧!羡慕!仰望!”

    “更要让后世子孙能够骄傲自豪的说出来,吾为汉人!”

    如果没有机会也就罢了,但恰好自己就重生在这个时代,并且阴差阳错的干了一场大事。

    现在,王不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汉这个国号的。

    哪怕它跟自己没有任何的关联,在王不饿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

    我这一张嘴是白长的?

    我那一肚子的学问,是自己幻想出来的?

    别人不知道地球是啥样子的,但是自己知道。

    所以,要想让百姓以汉人为荣,对王不饿来说并不难,甚至在他有生之年就可以做到。

    这一碗鸡汤灌下去。

    即便满腹经纶的张良也有些扛不住了。

    虽然很激动,但张良还是忍不住,心里面有些恐惧的劝说道:“公子,务实……务实呀……”

    王不饿飘了,张良觉得自己好像也飘了,但是临起飞之前,理智还是告诉他,先别飘了,正事干完再说。

    后知后觉的陈平连忙摇了摇头,从震惊中清醒过来。

    不能飘……

    绝对不能飘……

    得把王不饿给拉回来才行。

    真要较真的话,王不饿现在连一个完整的郡都没有呢。

    哪来的勇气去想这些?

    “对,公子,接下来咱们是先东进还是先西进呢?”

第147章 目标:灭秦,屯田(求月票)

    东进意味着先跟诸侯开战,西进则代表着先灭秦朝。

    现在王不饿虽然占据了最好的位置,但也同样不是最好的位置。

    若是稍有不慎,便会落个四面皆敌的下场。

    这不是闹着玩的。

    现在王不饿的势力是真的太强大了。

    别看连一个完整的郡也没有,但所有地盘加起来,两个郡也有了。

    而且后续的扩张根本不怎么费力。

    更重要的是,王不饿拥有战兵四十余万!

    这是什么概念?

    嚣张一点的话,王不饿甚至可以东西同时出击。

    “我有这么多人?”当听到陈平说自己有四十万军队的时候,王不饿表示不敢相信。

    出征前也就不到二十万啊,这咋打了一仗,解散了那么多章邯的部队,自己这边还是翻了一番呢?

    “荥阳七万余,敖仓八万余,洛阳八万余,灌婴三万余……”陈平开始掰着手指头算着。

    这些都是出征前就有的部队。

    王不饿虽然分给了陈铁山一万人,但后续又收编了司马欣大军中的一部分。

    所以单单只是这些,就二十七万多人了。

    陈平接着说道:“彭越两万余人,陈都尉在颍川郡也差不多拉起了一支七万人规模的军队,加上章邯那里挑选出来的几万人,这可不就四十多万人了嘛?”

    王不饿吃惊的啧啧嘴,这谁能想到?谁又敢想啊?

    一年的时间,从几百人,发展到了四十多万人?

    本来是想狗着的,结果……

    算了,往事不堪回首,过去的事情便过去了,是好是坏,不提也罢……

    “公子,臣建议西进!”关于路线这个问题,张良没有多做考虑便直接说了出来。

    王不饿也在想着这个问题。

    此刻西进的意义要大于东进。

    毕竟秦朝国都就在西边,灌婴虽然还没有拿下函谷关,但根据传回来的情报来看,马上就该动手了。

    所以,出兵关中,摆在王不饿面前最后的一道防线也没了。

    而西进直面应对秦朝,只要拿下咸阳,灭掉秦朝,那么自然而然的,王不饿的汉就将成为新的王朝。

    就算楚国的实力还不错,但跟现在的王不饿相比,还是弱了一些。

    加上王不饿的一系列政策,几乎都是有益于休养生息的。

    而这在百姓中起到的作用就比较大了。

    大家都是打烦了,不想打仗的人了,这个时候王不饿以雷霆之势出现,并且辅以各种安民措施,很容易便将民心拉过来。

    民心无用?

    这才是天大的谬论。

    王不饿现在有粮有人,可谓兵强马壮,别说是那些诸侯,就连秦朝都不是对手。

    灭掉秦朝之后,声望必然会再上一个台阶,到了那时,响应的百姓将会更多。

    这年代,人和粮食才是根本,其他的都是浮云。

    “准备西进吧!”王不饿点了点头,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选择。

    不过王不饿也并没有打算倾巢而出。

    一是用不着,二是没机会。

    “抽调二十万军队布阵于洛阳至函谷关一线,余下部队,继续占领颍川,南阳,东郡,河内,河东郡,占领之后,就地募兵每二十人中取一人,各地驻军五日一练,开春后在官田屯田,明年的任务有二,灭秦,屯田!”王不饿接着说道。

    国都立了,吹出去的牛逼也该兑现了。

    三六免必须在建国那一刻公布,政策是好的,募兵二十人中选一个人,比如说一个县有一万人,那么这个县的募兵人数不能超过五百人,这个也是好的,有利于百姓从事耕种。

    但问题在于,四十万大军吃什么?

    手中的存粮够吃一年的,拿下关中,粮食可能还会有余。

    但那可是三年六年的免,这点粮食能够让所有的军队吃这么长时间吗?

    王不饿敢免三年赋税,就是因为有官田来补充,而官田的产量要远比收上来的那点赋税多的多。

    甚至基本可以确定,整个治下的官田一年的产量,足以让王不饿去浪两年以上。

    就拿韩家庄来说,分配耕地七千四百六十亩,按照每五亩收取一石赋税,一共可收一千四百九十二石。

    而分配过后官田有二千四百一十二亩,按照亩均产一石半来计算,那就是三千六百一十八石,这还是最低产量算的。

    同样的,这个收入基本上是不需要多么用心,就按照先前的模式就能得到的。

    可以预见的是,现在百姓的耕种热情将会更高,一旦将其他的荒地也开发出来,官田收入将会更高。

    换句话说,官田的作用不仅仅只是释放百姓身上的压力,同样也是再为对外征战做准备。

    依靠官田收入去对外征战,和依靠对百姓不断的加征税赋去征战,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结果。

    接下来,几人又商议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立国之前,各种杂事琐事一大堆。

    虽然王不饿并不用亲自去负责每一件事情,但有些事情他是需要知道一个大概的。

    当然,王不饿也没有忘了继续重申自己刚才灌下的鸡汤。

    那可不仅仅只是鸡汤,而是自己将来的执政目标。

    而在王不饿的再三提醒下,张良和陈平这才重视了起来。

    这个是很重要的,老大指明了方向,他们才好计划着怎么去走。

    虽然这个方向有些太远了。

    于是,王不饿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小目标,明年灭秦,三年内一统天下。

    这下张良和陈平就舒服多了,这个目标虽然看着也很遥远,但他们却有信心完成,也同样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接下来的几日,王不饿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脚不着地。

    对于将士们的册封,奖赏等等,这都需要王不饿去一一确认。

    一连串的几天下来,王不饿甚至有种不想做这个汉王的感觉,太特么累了,谁爱做谁做去……

    终于,时间来到了秦二世二年,九月下旬。

    十月初一,便是先前定下的立国称王之日,这可是个好日子,秦朝的新年。

    虽然现在并没有新春大吉,春运,回家过年啥的,但这的确是新年伊始,选择这个日子,一是时间刚好,而是象征着新的开始。

第148章 立国(求订阅)

    十月初一。

    洛阳城内宾朋满座,作为反秦先锋第一人,反秦群体领导者。

    王不饿虽然没有跟其他的诸侯有过太多的交流,但是按照规矩,张良还是在当日确定称王和日期以后,便遣使将消息通报给了天下诸侯。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流程,若是称王仪式缺少了这些天下诸侯的捧场,整个仪式必然黯然失色。

    同时,说服力也不会那么强烈。

    而王不饿在反秦战争中取得的成就,也不允许出现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

    当然,他们也不敢。

    秦庭的面子可以不给,任何诸侯的面子都可以不给,但是王不饿的面子不能不给,也不敢不给。

    所以,天下诸侯在接到消息之后,便火急火燎的挑选使者前来洛阳,等着参加十月初一的称王仪式。

    今日一早,王不饿的三千亲卫换上了新的军服。

    底色为红色,外披精心编造的皮甲,腰间挎着短剑,负责站岗护卫的,则单手持戈,各自站在各自的位置上。

    一大清早的,天还不亮,前来观礼的使臣与王不饿麾下的文武大臣便一道起身,前往洛阳王宫等候。

    称王仪式一点也不简单,流程啥的其实谁也不知道,大多数是参照古制。

    到了良辰吉时,同样一身红色长袍的王不饿这才在张不衣等人的保护下缓缓走了出来。

    张良站在高台一侧,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制书大声的宣读。

    至此,称王的第一步完成。

    王不饿的称王仪式跟其他人的有些不太一样,他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陈胜当日称王的一些流程,但是又比陈胜的称王仪式更加隆重和正规。

    其他王的仪式只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因为若是参考了他们的仪式,整个流程中有一项程序是走不下去的。

    王不饿属于自己创业,而并非从祖辈手中接过王位的。

    至于说信仰无神论什么的,只能说错,大错特错。

    华夏应该是世界上第一个有信仰,有神论的国家。

    只不过他们信奉的是自己的祖先,而不是那些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一些神明。

    第一道制书宣读完毕,除了确定王不饿称王以外,也确定了国号为汉,都城洛阳,旗帜颜色为红色等等。

    王不饿整个人如同木偶一样的坐在王座上,看着下方密密麻麻的人群,看着张良卖力的宣读着一道又一道的制书。

    然后王不饿总结出一个事实。

    越是隆重,越是重要,越是有历史意义的仪式,都是很枯燥,很无聊,很让人寂寞的。

    这不,开头到现在,大半个时辰过去了,王不饿一句话都没说上。

    “创业伊始,王上曾言善待阵亡与受伤将士,今创业初成,臣等依照王上指示,商议出此安置办法,请王上过目。”张良拿出一份竹简,恭恭敬敬的递了上去。

    早就准备好的亲卫接过竹简,然后送到张不衣手中,再由张不衣摊开在王不饿面前的几案上。

    这个流程是调换了顺序的,按照古制,还从未有过先例,但大多数是在典礼最后祭祀的时候有感而发公布的。

    但王不饿却认为要先把战死的受伤的安排明白了,活着的才不会糊涂。

    于是,顺序就这么变了。

    王不饿很认真的看了一遍,内容其实早就知道了,但他还是得认真的看,不然显的不够重视。

    “准!”王不饿终于捞到了一份台词,然后拿起几案上的印章盖了上去。

    虽然不知道竹简上的内容是什么,但台下天下诸侯的代表们心里面却打起了鼓。

    对战死的将士还有额外的奖励?

    这就难受了啊……

    竹简回到张良手中,流程继续,张良打开竹简,面朝台下众人开始大声念道。

    “创业一年有余,今初成,不敢忘众将士之付出……其战阵亡六千一百七十七人,其父其母,年满五十可免税赋,其子其女,子未成人,年与十石,女未出嫁,年与六石,妻至再嫁后三年,可免赋税。重伤两万二百三十人,其免赋税,官府为期安置劳作,按劳领酬!”

    ‘轰……’

    台下瞬间热闹了起来,议论声纷纷四起。

    这简直就是要翻天了啊……

    天下诸侯,谁敢有这样的胆气?

    “不会又是个陈王吧?”曹参站在人群中,好不显眼,对着身旁的人低声说道。

    “他有这个实力!”萧何摇了摇头,否定了曹参的看法。

    “当下看是有这个实力,若是来一场战败呢?数万数十万的阵亡伤残,年年如此,怕是连秦庭都撑不起!”曹参依旧觉得自己的看法没问题。

    “那也养的起!”萧何看了眼曹参,满脸担忧的给了个肯定的答复。

    “这怎么可能养的起?”

    “单说已经完成分配耕地的荥阳一县,你可知官田有多少?”萧何问道。

    曹参摇了摇头,他哪有功夫去关注这些?

    “整个荥阳,三取其一乃为官田,若是加以开荒,三五年后,官田数量将超过分给百姓的田产数量……”

    “……”

    这下轮到曹参懵逼了,官田竟然会有这么多?

    王不饿的办法在各地引起了不少的议论,特别是在非王不饿控制区域,不少地方豪强纷纷给各自的老大施压。

    目前为止,就已知的情况来看,所有的大佬都妥协了,再三保证不会与王不饿一样对其动手。

    而为了得到这样的保证,这些地主豪强们也不得不再出一次血,让大佬们狠狠的又饱了一顿。

    至于王不饿的汉国……

    好吧,软的硬的都没了,剩下的只能默不作声的选择了接受。

    王不饿不止胆子肥,手段还很硬。

    天下诸侯不敢干的事情,他敢干。

    他不止干了,还让治下百姓臣服了。

    地方上的豪强不敢在出声了,一个个的被王不饿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底下的百姓得到了实惠,自然愿意支持王不饿。

    萧何无奈的叹了口气,摇头道:“哎,沛公难矣,天下难矣……”

    台下的热闹张良并没有制止,能来这里的,都是当下素质最高的一批人,所以张良稍微等了一会儿,便再次转身面向王不饿,拿出了另外一份竹简。

    而台下的众人看到张良转身,也自觉的停下了议论,在不自觉,那就是故意给人难看了,在这种场合,弄死你都没人敢说啥。

    “王上自创业以来,有功将士无以数计……”

第149章 你这是耍流氓啊(求月票)

    能在立国大典上出现的人,一定不会是普通的小兵。

    没那么多时间,也没那么多的竹简去一个个的记录所有人的战功以及册封结果。

    所以,能被拿到这里罗列出来的,是那些能被封为将军的将领。

    而这些,依旧是提前商量好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拿到这种场合再去商议的。

    王不饿依旧装模作样的看了一遍,然后说出了今天的第二个台词。

    “准!”

    工具人王不饿再次拿起了象征着王权的大印,在下方盖了上去。

    依旧是老一套的流程,竹简回到张良手中。

    摊开竹简,张良开始大声念道。

    “张良,数次进谏献策有功,授左丞相之职,封爵大上造,享食邑五百亩……”

    “陈平,数次进谏,守卫荥阳有功,授右丞相之职,封爵大上造,享食邑五百亩……”

    “陈铁山,创业伊始,立功无数,授颍川郡尉之职,授新郑将军,封爵少上造,享食邑四百五十亩……”

    “宋轶……授河内郡尉,授野王将军,封爵少上造,享食邑四百五十亩……”

    “……”

    接二连三的人名被念了出来,一句话简略介绍其功劳,然后便开始册封。

    文官也就张良陈平二人,其他的全是武将。

    唯一让人搞不懂的是,那些带有县名的将军称号,到底是什么级别?

    享食邑多少多少亩,又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说,这多少亩的税赋归他们收吗?

    至于说有没有人觉得王不饿给的封赏太轻了,这个自然是没有的。

    谁都知道,立国称王只不过是第一步罢了。

    后面还要灭秦,还要一统天下呢,现在咋可能给你直接来个关内侯彻侯什么的?

    至于说王……

    洗洗睡吧,王不饿也才是个汉王而已,用屁股去想也能想到,在王不饿称帝之前,他们这帮人是绝对不可能再出现第二个王的。

    除非他们也学陈胜手下那帮人,出去自立为王。

    嗯……

    这次就不用洗了,直接睡吧。

    王不饿在军中的威望,不是他们这些人能比的,而王不饿比陈胜更会做人,也更会忽悠,他们带不走手下的那些士兵。

    一直站在王不饿身边的张不衣身子挺的更直了,看谁都是一副牛逼轰轰的样子。

    一年前,咱只不过是荥阳大营的一个小炮灰罢了。

    一年后呢?

    禁卫将军,统领王不饿身边所有禁军,没错,打今儿个起,亲兵改名了,叫禁卫,也扩军了,两万人,除了负责王宫,整个洛阳的防务都归他管。

    封爵少上造,享食邑四百五十亩。

    别人还在懵逼这几百亩的食邑是啥意思呢,张不衣可一点也不懵逼。

    咱好歹也是亲信中的战斗机,能连这点内幕都不知道?

    这里的食邑四百五十亩,指的是,四百五十亩官田的收益。

    当然,要按照每三亩一石粮食来扣除,因为地是百姓帮你种的,这个酬劳你得出。

    但不管怎么算,按照亩产一石半来算,这就是六百七十五石,差不多能到手五百二十五石。

    当然,这个数字也不是个死数目,而是根据你称号所在地的官田亩总和均产来算的。

    例如禁卫将军就是指洛阳,今年洛阳所有官田加起来每亩平均产量两石,那他拿的就是按照一亩两石再去掉三亩一石的酬劳,也就是七百五十石,若是只有一石半,那就是五百二十五石。

    人坐在家里啥也不用干,每年秋收过后,直接去指定官仓领粮食就行了。

    至于说地在哪呢,鬼才知道在哪呢……

    没错,就是这么嚣张。

    而这只是额外的赏赐罢了,他这个禁卫将军,俸禄可是一千五百石的大官,丞相那个级别的也才两千石而已。

    张不衣越想越觉得兴奋,虽然人还在立国大典上,但思绪早就飘了。

    ‘我为公子,公子比不忘我……’

    ‘不对,应该是我为汉王,汉王必不忘我才对呢……’

    接下来张良又重复了几次,无非都是一些之前商量好的事情,走一个流程罢了。

    时间已经来到了正午。

    这年头虽然实行的是一日两餐,但一天到底吃几顿,看的是自己家底厚不厚。

    而一般而言,百姓是一日两餐,军队和官府多为一日三餐,若是出征,正午的一餐则为提前准备的干粮。

    当然,大典没有完成,吃饭是不可能吃饭的,大家都得饿着,等大典全部走完流程之后才能开饭。

    终于,轮到工具人王不饿开口讲话了。

    这也几乎是整个大典的倒数第三个环节了。

    新王发言,言辞什么的也是有讲究的,谴责一下前朝,或者表扬一下前任,然后再说一些自己的鸡汤什么的,再然后就是祭祀,接着宴请群臣,大典结束。

    王不饿用的是谴责这一套流程,他也只能用这个。

    表扬只适用于从祖辈手中接过王权的那种,总不能让他去批评一下自己的先祖们吧?

    王不饿站了起来,稍稍活动了下身体,一动不动的做了几个时辰,铁人也会屁股疼,更何况他还是个肉的?

    “暴秦无道,苛政连行,律法残酷,不体民间疾苦,不问百姓生死,孤自创业以来,获众将士拥戴方能有今日创业初成之绩,孤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懈怠,更不能自傲自满,孤本不欲立国,又不忍治下百姓居无定心,择今日立国,乃为告知天下万民,暴秦的日子过去了,未来等着我们的,是可以期待的生活……”

    王不饿巴拉巴拉的说着,将自己的口才发挥到了极致。

    虽然只是一碗鸡汤,但不知道为什么,不论是王不饿麾下的官员,还是那些前来观礼的使臣,竟然心里面都有些隐隐的期盼。

    那样的日子会实现吗?

    很难吧?

    反正他们是不敢想象。

    说了一大通,王不饿最后总结了一下,然后又说出自己的理念,也算是目前的国策。

    “暴秦将亡,其之路孤不敢忘,今天下诸侯于此,望共同努力,早日推翻暴秦,然这一岁来,汉国治下战乱不断,今终得平息,孤意使民间得以休养,又不敢忘肩上大任,故接下来一年,汉国将不再大兴兵事……”

    “什么???”

    “这怎么能行呢??”

    “你汉国不打了?你这是耍流氓啊……”

    “就是,你不打了,不就形同于将吾等推到前面了吗?”

第150章 汉王没那么简单(求订阅)

    王不饿的一句接下来一年,汉国将不再大兴兵事,彻底的将现场的气氛点爆了。

    自家的将士们倒是无所谓,这一年来对他们来说,紧张也不紧张,辛苦也不辛苦。

    真正的战斗其实并没有几场。

    攻占荥阳算是一场,王不饿与司马欣十万大军正面打了一场,然后灌婴与董翳正面打了一场。

    彭越那个算是半个,袭击了董翳的不少粮食。

    基本上就这三场半了,剩下的都是小规模的战斗。

    出动频率最高的是游击将,但游击将搞的是骚扰,若不是实在跑不掉,是绝对不允许跟对手近战的。

    当然,战斗的不频繁,但大军的战备却一直没有松懈下来。

    经常是治下各地到处跑,搞机动准备作战什么的。

    既然能够休整,谁还又不愿意呢?

    王不饿没有理会台下的热闹场面,流程继续。

    作为新王,祭祀是需要王不饿亲自去做的,张良等人在一旁指挥着,王不饿再次进入工具人模式。

    整场祭祀包含了祭天祭地,祭祀战死的将士,以及祈福,祈求接下来风调雨顺,治下人口兴旺什么的。

    王不饿觉得这种模式实在是太唬人了,祭祀要是有用的话(错误代码:404)……

    终于,祭祀完成。

    王不饿早已是饿的前胸贴后背,但接下来的宴请群臣,依旧只是形式。

    吃倒是可以吃,但谁若是在这个时候只顾着吃,那才是全场的笑柄。

    王不饿也就能在开场的时候吃两口,其他时候就随机了。

    作为一个新王,逼格还是要有的,不然给人留下一个饭桶的形象,那体验感可就太差了。

    虽然没人会把王不饿当成饭桶来看待……

    宴会有分区,文臣一片,武臣一片,使臣一片。

    而使臣现在也聚在了一起。

    赵国国相张耳此刻面色最为焦急,迫不及待的拉着众人开口说:“现今章邯大败,投靠王不饿做了将军,虽无重赏,但也与其麾下其他将领平级,章邯应不会心生不满,汉王欲意止戈休兵,秦庭必不敢再来招惹,如此,汉王便可越来越强,而据闻北方的王离军有调动迹象,赵国首当其冲,当今局势,赵国恐战不利矣,而列侯即便出兵应援,共同迎击王离军,也必然会两败俱伤,此后再无力抗汉王也……”

    “赵相不必担忧,吾等必不会坐视不问!”年过七旬的范增点了点头。

    列国之间虽有纷争,但在抗秦这方面却是一个整体,大势和小利,他还是分的清楚的。

    但分的再清楚,实力还是在那放着呢。

    王离军也就是长城军团,几乎满编的三十万人。

    蒙恬死后,这支军队才交给王离两年多的时间,世间没有人敢忽视这支军队。

    的确如同张耳所说的那样,一旦长城军团动了,第一个目标必然是赵国,单凭一个赵国,是绝对挡不住的。

    而一旦王不饿将休兵一年的消息传到秦庭,秦庭必会抓住这个机会出兵。

    想到这里,范增接着说道:“要想办法游说汉王出兵,当今局面,秦庭最希望的是面对一个汉王,而非面对天下列侯……”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王不饿虽然实力强劲,但若是借助这个机会先灭了其他诸侯,最后秦庭依旧能对王不饿形成大的包围之势。

    到那时在想办法四面出兵,王不饿除非是全民皆兵,殊死一搏。

    不然的话,就算能赢,也必然会赢的很惨。

    在他们看来,王不饿的这个决定,是一个三输的决定。

    但偏偏,王不饿又是在立国大典上公布出来的,想要让其更改也不太容易。

    毕竟作为一个新王,正式公布的第一道法令,不出几天就做出更改,这对新王的权威是巨大的打击。

    萧何与曹参作为刘季部下,虽然也跟着来参与了这场盛事,但在这里却没有他们说话的份。

    因为刘季还是投靠在楚王手下的呢,刘季这会还啥也不是呢。

    整个楚国阵营,现在也没人会觉得刘季将会是他们最大的敌人,所以,对于萧何和曹参,带着也就带着了。

    萧何退后几步,坐在了自己的几案前。

    上面摆了一些美食,还有一些肉糜。

    美食虽好,但此刻萧何却没有品尝的胃口。

    端起面前的酒杯,一口饮尽,旁边的侍从连忙又添了一杯,好歹也算是国宴了,有资格上座的,都是得服务好的对象。

    不是因为怕得罪谁,而是我汉王丢不起这个脸。

    曹参知道萧何肯定有想法,但这里并非说话的场合,也就没有多问,坐在萧何旁边开始连吃带喝了起来。

    期间众人派代表前去敬酒,萧何和曹参这种小鱼自然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至于说回酒,抱歉,他们还不够资格让王不饿亲自来回酒。

    甚至可以说,在场的没有一个有资格能让王不饿站起来回酒的,跟年龄无关。

    新任的两位丞相,张良与陈平二人端着酒杯前来回酒,这个面子也算是给足了列国。

    宴会结束,使臣纷纷返回住所。

    观礼只是其一,接下来他们还不能走,好歹是个立国大典,不是让你来看个热闹就走人的。

    所以他们也同样是带着国书来的。

    回到住所,曹参找到了萧何,问道:“宴会上我看你兴致不高?”

    “哎!他们将汉王想的太简单了!”萧何点了点头,无语的叹了口气。

    他是知道刘季志向的,自己同样也不甘心一直待在楚国的屋檐下,有机会还是要拉出去单干的。

    所以这次进入汉国之后,萧何便特别的用心去观察,一旦有机会,他就会去了解一些自己感兴趣的。

    而越了解,心里面就越震惊,越害怕。

    能够称王的不一定都是人才,但能够自己一步步走上来称王的,必然每一个都是人中龙凤。

    “怎么?你是担心汉王趁王离南下之时,与王离南北夹击?”曹参笑道,这怕是天下最可笑的笑话了,但他一旦真的做了,那就是天下最英明的决定了。

    列国在前面跟秦军拼的你死我活,王不饿在后面偷鸡,然后顺带着连秦军一块收拾了,接着挥兵西进,直接游戏结束,没他们啥事了几乎。

    “不!汉王重民心,重口碑,一旦王离南下,汉王必然会出兵西进,秦一旦覆灭汉王之手,那列国……”

第151章 列国:我太难了(求月票)

    ‘嘶……’

    曹参不由的倒抽一口冷气。

    重民心!重口碑!

    意味着一旦汉王发出号召,誓死追随的将士百姓将会无以计数。

    而王离军团一旦南下,赵国,燕国,齐国是绝对扛不住的。

    真正算是有点战斗力的,也就一个赵国而已。

    到时楚国必然要出兵北上帮助赵国解围,而刘季寄居于楚国账下,现如今也有兵马四万余,肯定是要跟着北上与王离军团决战的。

    即便有楚军相助,曹参也并不认为他们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而即便是顺利,也差不多是五五开的局面。

    而这个时候王不饿突然出兵关中,那便会犹入无人之境一般的顺利。

    这一点是根本不需要怀疑的,代表着秦军最后力量的章邯已经投降了。

    关中余下的那点人,根本无法抵抗王不饿的四十万大军。

    休战!休战!

    只是不打而已,又不是解散军队。

    况且地盘不断扩大的王不饿,又怎么可能会浪费掉这个机会不去招兵训练呢?

    “秦亡已成定局,无非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秦亡之后,天下诸侯必有一战,吾等又该何去何从呢?”曹参有些四目无神的看着萧何。

    这是自打跟随刘季起兵以来,最让他感到迷茫的一次。

    王不饿的实力太强大了,不只是军事方面!

    虽然官员匮乏,但王不饿却另辟蹊径,多数地方采取以军代管。

    这使得王不饿的每一道命令都能自上而下的执行下去,偏偏王不饿这个人还不乱来,至少当下推举的几项政令,都是有益于百姓的。

    “哎……”萧何重重的叹了口气:“汉军士气高胀,兵多将广……”

    他也觉得很难……

    刘季手下现在还真没几个人,樊哙,周勃,夏侯婴,吕泽。

    这几个人怎么说呢,还是太嫩了。

    经历过的战争还不多,萧何当然不知道刘季手下除了吕泽以外的另外三个在历史上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而根据现实情况来看,王不饿麾下的将领可是没一个草包的。

    自己的阵容跟人家比起来,完全没得比,被碾压的局面啊这是。

    萧何很是发愁,本来他是没打算跟着刘季起兵的,后来就这么被逼着一步步的起了兵。

    既然干了那就好好干,可现在自己还没混明白呢,王不饿就横空出世。

    不说别的,单单只是一年多的时间,从几百人发展到四十余万兵马,治下数郡,军中民间威望高的吓人,就凭这一点,萧何便觉得自不如人。

    张良虽然先前一事无成,但追随王不饿之后,也渐露锋芒。

    陈平能够被封为右丞相,必然也有他的过人之处。

    萧何越想越是发愁,愁的整整一夜都没有兴趣去睡觉。

    ……

    翌日清晨,王不饿浑浑噩噩的睁开了双眼。

    这一夜睡的很不踏实。

    他梦见自己一不留神统一全球了。

    天上飞机导弹的飞着,海里面潜艇航母的开着。

    然后就被一股尿意给憋醒了,好不容易又睡着了,天上飞的没了,海里跑的也没了,秦军竟然和其他几国联手攻打自己了。

    王不饿气的朝着膀胱就是一记左勾拳右勾拳,赔我美梦……

    低头看着很争气的小帐篷,王不饿无奈的叹了口气,还是精力太旺盛了。

    “王上,该起了,各国使臣都在殿中候着呢!”张不衣顶着一双黑眼圈,精神气满满的提醒着王不饿。

    “知道了,先去打盆水来!”王不饿有些幽怨的说着。

    “打好了,在这放着呢!”张不衣指着外面的盆架。

    “热的凉的?”

    “温的……”

    “去打盆凉的来!”

    “差不多快凉了吧?”张不衣疑惑道。

    “让你去你就去,哪来那么多废话?”王不饿狠狠的瞪了眼张不衣。

    暗骂没一点眼色,咱好歹也是个汉王了,早晨起来就这么顶着帐篷出去脸面还往哪放?

    还是说,你张不衣早晨起来就从来不会顶帐篷的?

    张不衣一脸郁闷的端着脸盆走到外面,突然恍悟了过来。

    若不是两只手都被占着了,张不衣还真想给自己两耳光。

    于是心中暗骂道:‘蠢!张不衣你就是个大蠢驴!不饿现在都是汉王了,哪能还跟以前一样啊?身为不饿最信任的人,你应该对不饿的话言听计从,不问东西的呀,连你都不能做个好表率,其他人看到了会怎么想?’

    骂道这里,张不衣忍不住的叹了口气:“哎!得亏屋子里没人,不然我张不衣就是大汉的罪人了啊……”

    更完衣,用冷水洗了把脸。

    看着虽然整洁,但却总觉得少了点啥的宫殿,都说饱暖思那个啥……

    王不饿觉得自己其实跟他们不一样的,自己思的不是那个啥,而是这么大的一个宫殿,这么大的一个家,没个女人操持家务也太不像话了。

    张良陈平他们虽然安排的都很尽心尽责,但说到底也还是大老爷们一个,心思怎么可能比得上女人?

    搞不好他们自己的生活都还一团糟呢。

    简单的吃了口饭,王不饿便火急火燎的赶往大殿。

    立国大典虽然结束了,但整个流程还没有走完。

    今日他要接受各国国书,这是外交的必要流程,也是列国承认他这个汉王地位的流程。

    陈胜称王的时候就没有享受到这种待遇。

    接受完国书之后,整个流程算是走完了三分之二,剩下的已经不需要太着急了。

    慢慢的找人分别前往各国回赠国书,至此,整个立国流程走完,即相互承认,也相互建立外交关系。

    大殿上,王不饿虽然还没来,但却没人有所不满,各自寻找着熟悉的人低声交谈着。

    “陈相,吾等曾共为魏臣,今日你与吾道明一句,汉王当真决定不兴兵事了吗?”魏国丞相周市没了以往高熬的语气,看着这个曾经的手下,那个郁郁不得志的年轻人,心中更是感慨万千。

    “非是王上一意孤行,而是当今局面不得不如此!”陈平语气平淡的回应着,以往这个需要自己仰望的人,现在自己已经可以低头去看他了,还真别说,这种感觉挺爽的。

    “列国亡,与汉国无益,望陈相能向汉王禀明这一点。”周市忍着怒意说道。

    陈平却不在意,他知道列国打的什么主意,不怀好意的看着周市,道:“周相难道觉得王上看不到这些?”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784/ 第一时间欣赏大汉从吹牛开始最新章节! 作者:末日游侠所写的《大汉从吹牛开始》为转载作品,大汉从吹牛开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汉从吹牛开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汉从吹牛开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汉从吹牛开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汉从吹牛开始介绍:
秦二世元年,王不饿低调的吹了个牛,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有人相信了。牛皮越吹越大,信众越来越多,王不饿坐在龙椅上满脸的忧愁,我真不想吹牛啊……大汉从吹牛开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汉从吹牛开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汉从吹牛开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