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朕的大秦不可能亡TXT下载朕的大秦不可能亡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朕的大秦不可能亡全文阅读

作者:姒荒     朕的大秦不可能亡txt下载     朕的大秦不可能亡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21章 朕还想着过些日子从天下选妃呢!

    如此种种原因,再加上二世皇帝的横征暴敛,以至于老秦人最后离心离德,在陈胜吴广起义之时,曾前赴后继的老秦人不见了。

    当刘季攻破关中之时,仅仅只有约法三章,便让关中国人百姓欢呼鼓舞,对大秦帝国彻底的鄙弃。

    这让得到李康记忆的嬴政措手不及,一直以来,他都在思考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

    老秦人如此无情!

    有道是,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其实国人百姓往往也如此。

    “老秦人是大秦帝国的功勋,曾经为这个帝国打过仗,流过血,国府拿出一个妥善的方案,呈上来。”

    半响之后,嬴政朝着王绾叮嘱一声,历史已经证明朝廷的国策,虽然大方向上正确,但是漏洞百出。

    改变是一定的,也是必须的。

    嬴政心里清楚,只有让老秦人彻底站在帝国一方,才能稳住关中这个基本盘,除此之外,朝廷空虚事实不可能发生改变。

    “陛下,臣心中一直有一个不解之处,不知陛下可否赐教?”眼见事情谈的差不多了,王绾目光闪烁了一下,道。

    这件事自从大秦帝国开始,便已经装在他的心里了,只是那个时候的始皇帝远远没有现在这般好说话。

    是以,大秦朝廷本就是始皇帝的一言堂,而始皇帝的政策,很少出现问题,是以,一直推行了下去。

    但是,这并不代表嬴政的政策,就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推行国策,乃职责所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走上大秦朝廷的臣子,都是一些没有主见的提线木偶。

    更何况,是王绾这样的从长史一步一步走到帝国丞相位置上,举国第一人的存在。

    闻言,嬴政有些惊讶,他一直以来,都认为他的想法,基本上都是群臣的想法,毕竟一直以来,都没有人发表不同观点。

    当然了,博士学宫的人不算。

    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充当搅屎棍的角色,只会叽叽歪歪,而不是如何将这个天下治理的更加繁华。

    “说!”

    闻言,王绾放下手中的酒盅,顿了顿,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言辞:“陛下,为何不管是战争,还是徭役都是以老秦人为主?”

    “而且陛下也清楚,如今的朝廷根本不适合对外征战,而是应该致力于融合山东诸郡……”

    “呼……”

    长出了一口气,嬴政神色也是有些低沉,诧异的看了一眼王绾,随及语气幽幽:“王卿,朕已经四十多了!”

    “若是朕一如昭襄王一样,在位时间足够长,活的足够久,自然可以一点一点,一样一样来。”

    “如今扶苏是什么模样你也清楚,而大秦帝国内忧外患,你和我一样看得透,朕只是想解决掉内忧外患,留给扶苏一个完整的帝国。”

    “到时候,就算是朕驾崩,留给朝廷,留给扶苏的也只是恢复中原国力的烂摊子,只要不是昏聩之主,大不了时间久一点,一样可以完成。”

    “朝廷之中有蒙恬,蒙毅还有王贲等人,朕其实还算放心!”

    说到这里,嬴政长身而起,忍不住感慨,道:“朕的帝国高高在上,却也危在旦夕,朕唯一能够做的便是在有生之年清扫一切……”

    看着没有了当初意气奋发,脸颊之上带着疲惫的嬴政,王绾摇了摇头:“陛下,你这样做,太累了!”

    “大秦兼并六国,统一中原大地,想要融合山东诸郡这是需要数世才能完成的壮举,如今你想要在有生之年做完,只怕是难!”

    “哈哈哈……”

    大笑一声,嬴政目光如剑,整个人身上爆发出强大的气势:“王卿,今年朕才四十多岁,若是朕一如民间长寿之人,别说是一如彭祖一般活到八百,只要朕活到一百岁,便可以完成数世才能完成的功业。”

    “这个世界很大,有时候机会是不等人的,而如今是大秦帝国最巅峰的时候,举国上下都经历过战争,都不畏惧战争。”

    “这是一件好事,最迟十年之内,大秦帝国必然会再起兵戈,横击天下……”

    “到了那个时候,六国早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天下人,皆秦人,朕再一次征兵百万,应该不在话下。”

    ……

    说到这里,嬴政突然想起了刚才王绾的疑问,不由得苦涩一笑:“朕也清楚老秦人才是帝国根基,但是除了老秦人,不管是楚人,魏人,赵人,短时间朕也不敢大用。”

    “放心便是,从今以后,天下只有一个称呼,那便是秦人,六国的文字已经被废除,一辈人,两辈人之后,天下人只会在典籍之中看到六国的名字。”

    “他们也会在心头称赞当初我大秦锐士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们也会以成为一个秦人而骄傲。”

    ……

    听到嬴政的壮志雄心,王绾忍不住苦笑:“陛下,如今你已经四十不惑之龄,再过一些年,便已经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龄。”

    “就算是你不顾大忌讳,亲手对自己施耐刑,却也改变不了陛下没有了当年站在咸阳宫之上的意气奋发了。”

    ……

    这一刻,王绾有些感慨。

    他心里清楚,这些话也就他和蒙恬等人敢说,其他人,就算是李斯都不敢。一直以来,王绾也不想提及,毕竟始皇帝在之前已经明确的感觉到老了,开始寻仙问药了。

    但是,这个时候王绾赫然发现,始皇帝一如既往的雄心壮志,无奈之下,不得不从侧面旁敲侧击。

    让始皇帝意识到他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少年了。

    在王绾看来,到了什么年龄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如今以始皇帝的年龄,已经全面维稳才是,而不是还是激进。

    “哈哈哈……”

    莞尔一笑,嬴政摇了摇头,他心里清楚王绾表达的意思,但是这改变不了他心中的决定。

    特别是,如今他感觉到他的身体格外的健康,不下于当初二三十岁的身体。

    “王卿,朕的身体朕自己清楚!”

    说完这句话,嬴政突然走进王绾,诡异一笑:“朕还想着过些日子,从天下选妃呢——!”

第122章 我们子车氏不差那些钱粮!【求收藏,求推荐】

    “选妃?”

    这一刻,反而是轮到王绾愣住了,他心里清楚,因为太后赵姬的原因,嬴政对于女人,有着抗拒。

    这也是大秦帝国一直以来,有皇帝却无皇后的原因。

    这绝对不是始皇帝放出的那个原因,有些事情,只有跟随嬴政十数年的老臣,才心里明白一二。

    但是,今日他从嬴政的口中听到了选妃一事,这可是很多年从未有过的事情了,毕竟秦宫之中有的是女人。

    六国被灭,六国公主,六国王族之中女子,只要是容貌不俗者,皆入秦宫,但是,这些人入秦宫,也不过是宫女。

    从六国遗族之中,走到后妃之位的绝无仅有,这一刻,王绾从嬴政的眼神中看到了认真,虽然说话的语气带着玩笑,但是他清楚嬴政认真了。

    对于这件事,王绾不想反对,一来这是始皇帝的私事,二来,皇帝诸子不堪大用,也许还有机会培养一个储君。

    在王绾看来,扶苏是没有办法之下的选择,一旦出现更有的选择,不管是皇帝还是朝廷,都会选择最优秀的那一个。

    “哈哈哈……”

    虽心头仍有疑惑,但是王绾还是很高兴,对着嬴政笑了笑:“陛下,这可是好事,等来年天下稳定,臣亲自主持如何?”

    “你呀!”

    嬴政诧异的看了一眼王绾,按理来说,听闻他选妃,王绾应该反对才是,结果这老家伙比自己还要高兴。

    “一国丞相,主持选妃,王卿,你让天天庶民如何看朕,在那帮子儒生口中,朕可就是堪比桀纣的昏君了。”

    ……

    栎阳。

    栎阳令官署之中,李斯等人皆在其中,只是这一刻,众人皆风尘仆仆,神色之上满是疲惫不堪。

    “李相,如今只剩下栎阳以东的诸县,按照陛下的期限,我们已经逾期半个月了,再这样下去,只怕是半个月都完成不了栎阳以东的土地改革。”

    毕元脸色有些难看,这些日子,他们的足迹已经踏遍内史的万水千山,同样的,这些日子,受到的挫折也不再少数。

    这些世族的疯狂与难缠,让他们有些难以招架,在这期间,更是请求皇帝支持,亲自出手。

    “王相传来消息,陛下已经对于我等不满,三天之内,若是解决不了,朝廷将会换人!”

    这一刻,李斯也是神色肃然,他心里清楚,始皇帝这个人从来都是谋定而后动,一旦表达不满,必然是极度不满。

    “治粟内史,连夜彻查,与此同时,廷尉府跟上,任何抵触的老世族,大秦功勋,不必有任何的手软,全部拿下。”

    “本相曾看了一眼栎阳的监狱,一直处于空着的状态,等栎阳监狱满了,便开始以秦法杀之。”

    李斯双眸如剑,眼底深处满是疯狂,他朝着毕元:“廷尉,让廷尉府官署中人找出秦法律条,同时与典客联系,本相要栎阳以东老世族以及大秦功勋违法乱纪一事的证据。”

    “就算是芝麻绿豆大小的案件,这一次能牵连之上,一律从重处罚!”

    “当年商君在渭水北岸杀得老秦人为之胆寒,从此秦国变法图强,今日,本相便效仿商君,让老秦人的血,再一次染红渭水北岸。”

    “诺。”

    ……

    栎阳城中,与栎阳令官署一样灯火通明的不在少数,李斯等人到来栎阳,他们便清楚土地改革已经到了栎阳。

    “家主,如今丞相李斯等人气势汹汹而来,只怕是不会善罢甘休,如今整个内史,只剩下了栎阳以东诸县。”

    “其余各地,反抗者全部送到了直道工程之上,现如今……”

    闻言,子车南目光闪烁,他自然清楚土地改革席卷关中,不光是被送到了直道工程,大名鼎鼎的冯去疾都倒了。

    最恐怖的则是,皇帝在咸阳大杀四方,硬生生强行推行土地改革,这让子车南心头颤抖。

    “可有消息传来,李斯等人意欲何为?”

    子车横看了一眼子车南,道:“家主,和我们预料的一样,除了百里氏上交了土地之外,其余各大家族都拒绝了……”

    “父亲,大事不好了……!”

    子车章匆忙跑了进来,见到子车章跑进来,神色慌张,子车南摇了摇头,恨铁不成钢的斥责:“慌什么,天塌了么?”

    “父亲,廷尉府官署出动,栎阳城中凡是拒绝的老世族以及大秦功勋全部被捉拿,有反抗者,已经被大军击杀。”

    子车章眼中满是惊恐,没有在意子车南的呵斥,连忙,道:“廷尉府放出消息,三日之内,栎阳以东诸县,凡是抗拒者,全部入狱!”

    “丞相李斯更是欲效仿商君,要让鲜血染红渭水北岸……”

    ……

    同样的消息,在一夜之间传遍为栎阳以东十县,他们从空气之中嗅到了血腥味,一时间,老世族以及大秦功勋惶惶不可终日。

    “家主,如今栎阳城中就只剩下我们子车氏了,这一次丞相李斯亲自带人……”

    听到一道道消息传来,子车南自然清楚大势已去,朝廷不动真格的,他们还能够抗争一下。

    如今朝廷给出了最后期限,下了最后通牒,自然是不会给他们丝毫的喘息之机,更何况,少府章邯亲自率军前来。

    若是反对,只怕是当真要血染渭水北岸。

    “章儿,去大开中门,迎接丞相,我们子车氏不能辱没先祖,配合朝廷行动——!”

    半响之后,子车南终于做出了决定,他心里清楚,栎阳不同于咸阳,其中最大的老世族便是他们子车氏。

    李斯等人没有拿子车氏第一个开刀,并不是忌惮子车氏,而是因为子车氏乃军旅世家,为大秦帝国世代流血牺牲。

    他们这是给子车氏一个转圜的机会。

    “父亲,你要……”

    子车章有些震惊,忍不住看向了子车南:“就这样放弃,连朝廷的赎买钱粮也不要?”

    “不要!”

    看了一眼子车章,子车南冷哼一声:“朝廷出的赎买钱,不过是九牛一毛,我们子车氏不差那些钱粮……”

第123章 渭水北岸三千颗,栎阳以东民心悦。

    这个时代,除了大商贾之外,最富庶的便是这些老世族。

    多年以来的封赏,以及占有广阔的土地之上收获,以及各种不断地敛财手段,都让他们变得富庶无比。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如此的财大气粗。

    就像是子车氏一样,他们根本看不上朝廷的赎买,因为他没有几个钱,反而更会让他们在皇帝面前落下了不好的印象。

    既然已经决定与大秦帝国同仇敌忾,子车南自然不会再要赎买的钱。

    “章,随为父前往栎阳令官署,见一见李相!”

    心下已经有些决定,有些事情就不能继续拖延下去,毕竟李斯等人已经开始在栎阳之中抓人,这个时候,他们自然已经得到消息,不管是违抗这一次的朝廷政令,还是算旧账,至少李斯等人的行为皆在秦法的允许的范围之下。

    子车南对于这一点并不意外,毕竟李斯本就是廷尉出身,而且这一次廷尉府官署跟随,想要在秦法的规范之下,找出对付老世族的手段,轻而易举。

    死在秦法之下,任何人都没有翻案的可能,特别是这种关键时刻的改革,子车南可是心里清楚,当年商君变法死的人才算多。

    “诺。”

    点了点头,子车章连忙跟上。

    这一决定关系到子车氏的未来,他们一个是家主,一个是少主,必须要前往,唯有如此才能表达决心。

    “隆隆.......”

    轺车隆隆,沿着大街而去,直接是驶向了栎阳令官署的车马场。

    “吁!”

    驭手勒住马缰,转头对着子车南与子车章,道:“家主,少主,栎阳令官署到了。”

    “嗯!”

    微微颔首,子车南朝着子车章示意,道。

    “章,下车——!”

    “诺。”

    ........

    父子二人下车,前往了栎阳令官署。

    走进官署,子车南朝着李斯等人肃然一躬,道:“子车南,子车章,见过李相,见过廷尉,见过治粟内史——!”

    闻言,李斯深深地看了一眼子车南,嘴角浮现一抹嘲讽,道:“子车家主,深夜至此,不知所谓何事?”

    这些人当真是不见黄河不死心,若不是强行缉拿不配合的老世族,只怕是子车氏也不会深夜上门,而是选择负隅顽抗。

    “子车南携子,前往向治粟内史官署上交土地,请求朝廷派人丈量!”

    子车南是一个老狐狸,他见到土地是保不住了,这个时候,直接是朝着李斯等人,道:“我子车氏世受国恩,对于陛下的诏令坚决拥护!”

    “这一次听闻李相与诸位前来,子车南代表整个子车氏,上交多余的田地,无偿上交国家,以表达我子车氏对于大秦帝国的忠诚!”

    这一番话,说的极为的漂亮。

    就算是李斯也找不出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见到子车南这样,李斯也是轻笑一声,走过去将子车南扶起,对着子车南一字一顿,道:“若是老世族皆如子车氏,内史一郡又何必拖延至此。”

    “子车家主放心,我李斯也不是无情之人,投桃报李的道理我还是知道的,此行返回咸阳,李斯必然会为子车氏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

    “子车家主,你要相信朝廷的决心,这一次土地改革,连咸阳都进行了,其余诸地根本不可能避免,只可惜有些人看不到这一点.......”

    “如此就有劳李相了!”

    最后,子车南点了点头,告辞离去。

    他心里清楚,有些事情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就足够了,至于其他的,没有必要奢求太多,更何况是李斯这样的权相。

    如今子车南想的,只是如何在滚滚洪流之中保全子车氏,而不是一意孤行,让整个子车氏陷入危险之中。

    “李相,子车南此举必然会影响整个栎阳的老世族,明日必然会完成栎阳的丈量,但是还有十县,只怕是在两天之内有些紧张。”

    郑国在心中盘算了许久,方才冲着李斯,道。

    闻言,李斯也是点了点头,道:“子车南的行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但是具体的形势依旧不容乐观,三天之内推行十县,这对于廷尉府,治粟内史官署,以及国相府官署都是极大地考验。”

    “这样,抽调各地官署配合我们,各县的县令,县丞以及各级官署,下到里长等全部抽调,在第三天日落之时,我要站在咸阳宫之中。”

    “诺。”

    点头答应一声,郑国带着治粟内史官署的人走了,留下了廷尉府以及国府之中的众人,这个时候李斯朝着廷尉毕元,道。

    “廷尉,配合少府章邯,若是有人敢聚集私兵死士与朝堂对抗者,可以先斩后奏,一切后果有我承担。”

    “诺。”

    之前,毕元还有一些担忧,但是自从李斯这话一出口,他心头的担忧立即就没有了。有了李斯这尊大神在,他可以强硬出手。

    而且,李斯担任廷尉多年,自然比他更清楚始皇帝的底线在何处。

    .........

    一夜过后,整个栎阳以东十县一片哗然。

    一夜之间,很多世家全部被捉拿,甚至于有的世家,早已经被灭门,府邸之中,早已经被朝廷的官吏搬空。

    而治粟内史官署之中在丈量土地结束之后,国府官署的人开始清算,然后分土地,刚刚因为杀戮而引起的人心惶惶,在瞬间被压下,栎阳以东,国人百姓欢喜异常。

    他们都清楚,来年可以生活的更好一点。

    而这个时候,栎阳监狱之中,羁押着十三位老世族以及新士族的家主,以及三千族人,被李斯在渭水北岸一声令下杀了。

    人头滚滚,鲜血染红渭水北岸,这也让天下人为之胆寒。

    李斯的手段,远比始皇帝更为残酷,至少徙九原直道,人还是活着的,但是渭水北岸一刀下来,再也没有了活着的可能。

    三千多人,这是土地改革以来,杀戮的最多的一次。

    渭水北岸之上,李斯望着鲜血染红的土地,眼底深处掠过一抹狠辣:“既然,尔等要挡我李斯之路,那么我李斯便送各位一程。”

    “毕竟按照秦法之中,也不过是少死几个人而已。”

第124章 李斯凶名镇关中。(求推荐,求收藏)

    三天之后,栎阳以东十县全部完成了土地改革。

    在万民加夹道欢送之下,离开了栎阳,出乎了整理黄册的人员还在后面之外,其余人都朝着咸阳进发。

    一个月的期限,硬生生的被他们推迟了半个月,正因为如此,队伍之中不仅没有任务完成的喜悦,反而是有些凝重。

    他们都清楚,此行前往咸阳,必然会被重罚。

    大秦帝国之中,对于时间观念极为的重视,逾期之事必然会重罚,任何人都不会例外。

    虽然不至于失期,法皆斩的程度,但是必然会有惩罚,不光是钱粮之上,更有具体的责罚,特别是这是李斯成为大秦帝国丞相以来,第一次的挑大梁。

    这一件事必然会给始皇帝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只是李斯也清楚,这是关中,大规模杀伐,并不是最好的办法,若不是嬴政已经下了最后通牒,他也不会在渭水北岸一下子处死三千多人。

    李斯等人离开了栎阳,但是渭水北岸的事情,没有人去抹除,几乎就同一时间传遍关中诸郡,各地的老世族心中胆寒。

    李斯凶名昭著。

    杀人与不杀人,对于老世族而言,威胁大有不同。

    .......

    咸阳。

    书房之中,嬴政放下手中的奏章,喝了一口热米酒,强行让自己的精神更为聚集,每天面对如山一样高的奏章,都快要他崩溃了。

    这个时候,嬴政也是清楚,历史上他为何会死的那么早了。

    常年累月的积累,本就是让他的身体入不敷出,早已经病入膏肓,在经历巡视天下的颠簸之下,病情加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少干活,才能活得久。

    对于这一点,嬴政也是深有体会,一直以来他都是思考一个权力在手,却少干活的方案,只不过,一直以来,都没有想到。

    他心里清楚,三省六部制度也许可以弥补,但是三公九卿制度刚刚建立,不适合在一次的大动干戈。

    大秦帝国,绝对不能在短时间内再一次经历一场伤筋动骨的变革。

    “陛下,罗网传来消息:丞相李斯在渭水北岸斩杀三千老世族,在三天之内荡平栎阳以东十县,这个时候,已经前往咸阳。”

    赵高神色肃然,心中更是惊讶,他可是清楚,这是始皇帝建立大秦帝国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杀人,一次性三千人,而且还是老世族。

    李斯的狠,让赵高心头忌惮不已。

    “同时,消息未经封锁,早已经传出,只怕是不出三日便会传遍整个关中,李斯之凶名,毕竟会让老世族为之胆战心惊。”

    “陛下,是否要封锁这一道消息?”

    闻言,嬴政顿了一下,道:“不需要,传令顿弱,关注关中各郡县的动向!”

    “诺。”

    嬴政心里清楚,这必然是李斯故意为之。

    杀人!

    凶名在外,必然会让老世族颤抖,而且他相信,李斯等人也是遇见了对方的刺杀,只不过这一次朝廷之上部署妥当,才没有出现意外。

    一个半月方才平定内史,关中诸郡只怕是还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这样一来,关外大地在这一年之内,都不可能有丝毫的动静。

    始皇帝二十九年,只剩下了一个半月了。

    翻过年便是始皇帝三十年,而这一年,便是嬴政留下来彻底处置土地改革一事的最后的时间,在他的记忆之中,这一年没有具体的事情发生。

    ........

    “陛下,臣听闻李斯在渭水北岸一次性处决了三千多老世族?”

    赵高的身影刚刚离开,还没有过去半个时辰,王绾便出现了咸阳宫书房之中,朝着嬴政深深一躬,道。

    “嗯!”

    点了点头,嬴政目光闪烁了一下,道:“朕刚刚也是得到了黑冰台传来的消息,栎阳以东十县之中的老世族以及新士族不遵朝廷政令,意图谋反,丞相李斯事急从权,与廷尉府官署合议,在渭水北岸处决了他们。”

    “王卿,这件事有什么不妥么?”

    闻言,王绾神色微微一愣,几乎在瞬间他就清楚,嬴政已经知晓了这件事,而且不打算深究,心中念头一闪,直接朝着始皇帝,道。

    “陛下,这些人之中,是否有牵连之人?”

    王绾心里清楚,三千多人不可能都反抗朝廷,这一次,三千多人连一个活口都没有,有伤天和,这让王绾心中不满。

    李斯如此行事,简直是枉顾秦法昭昭,是对秦法最大的破坏。

    “王卿,李斯之决定,有毕元在旁边,必然回遵守秦法,而且李斯也是廷尉出身,自然是清楚秦法昭昭!”

    嬴政轻笑一声,望着王绾,道:“王卿你觉得以李斯的性格,他既然是敢一次性处决三千多人,这些人还有无辜之人么?”

    这一刻,王绾神色一顿,他又不是傻子,自然是在第一时间听懂了嬴政的话。有李斯这个前廷尉,以及毕元这个现任廷尉在,就算是没有罪,也能够找出罪名。

    既然李斯大张旗鼓的杀了,必然是这些人该死!

    心中念头闪烁,最后王绾也是点了点头,他自然清楚李斯这样做,并不是单单的这些人阻拦了土地改革,而是杀鸡儆猴。

    只是可惜,这些人撞在了李斯的枪口上。

    “陛下,李斯这是杀鸡儆猴么?”

    嬴政将酒盅的米酒一口喝尽,沉吟了片刻,道:“是朝廷错误估计了形势,老世族与新士族以及地主阶级,对于朝廷政令抗衡很严重。”

    “以李斯等人的能耐,一个内史郡都需要一个半月,而且这还是我大秦帝国之中最核心的地带,按理来说,这里的老世族以及新士族对于大秦帝国最为忠诚才是。”

    “但是,事实就在我们的面前,也许杀戮才是最佳的解决之法,杀鸡儆猴,自然有特殊的好处。”

    “朕想过兵不血刃的解决,甚至于朝廷出钱粮赎买,但是没有人愿意!”

    .........

    说到这里,嬴政语气变得肃杀:“刚才赵高问朕,要不要封锁这一消息,朕不打算封锁,当李斯的凶名传遍整个关中,也许在关中的土地改革会进行的更为顺利!”

第125章 海图!

    “王卿,传诏各地郡守入咸阳,举行二十九年最后一个大朝!”沉默了一会儿,嬴政朝着王绾,道。

    岁末大朝,相当于大秦朝廷官吏的一次总结大会,除了镇守重要关隘的重将不会到来,其余官吏必须要入咸阳。

    其实在某一种程度上,岁末大朝,也是各地郡守官吏的一次述职,让朝廷更了解各地郡县,也更了解郡守官吏。

    “诺。”

    点头答应一声,王绾也没有怀疑,在大秦帝国之中岁首,岁末大朝都是惯例,在大秦之中,十月为岁首,自然九月便是岁末。

    如今九月已经开始,也是时候准备岁末大朝了,毕竟山东诸郡郡守来一次,需要十天半个月。

    同样的,咸阳之中的官署也需要统计各种数据,对于始皇帝二十九年进行总结,同时对于这一年的施政方针,进行校正。

    望着王绾离开,嬴政沉默了片刻,他本来不打算继续召开岁末大朝,毕竟这太费时费力了。

    最重要的是如今的大秦帝国不稳,需要各地郡守维稳,特别是土地改革推行,今年必然是最容易发生暴乱的时候。

    但是,为了推行土地改革,嬴政别无选择,他需要掌握到大秦每一个郡发生的事情,以及各地国人百姓对于此事的反应。

    只有掌握了具体的情况,李斯等人才能各个击破,而不是一个郡,便推迟了这么久的时间。

    而且还是大秦帝国最核心的一个郡,放在关外诸郡之中,反抗势力才会更加的强大,故而,嬴政不得不提前部署。

    ……

    “陛下,通武候求见!”

    在大秦帝国之中,三公之上的文官可以在关键时候前往咸阳宫,而不用禀报,但是武将不可以。

    但凡武将,除了王翦之外,其余人前往咸阳宫必须要经过禀报,偶尔蒙恬也可以例外。

    而王贲虽然深得嬴政器重,但是他与王翦二人低调而敬畏皇权,每一次前来,都会禀报。

    “传!”

    “诺。”

    ……

    王贲奉命整个大秦楼船士,嬴政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了,由于土地改革与国考进行时如火如荼,反而让嬴政忘记了王贲这一茬。

    毕竟整个大秦楼船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楼船士的所在,一直在丹东港,在辽东。

    君臣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

    除了偶尔有军报传来,对于大秦楼船士,嬴政也不了解,如今王贲亲自前来,他心头有一种猜测,只怕是大秦楼船士整合已经结束。

    “臣王贲拜见陛下,陛下万年,大秦万年!”王贲大步流星而来,走进书房对着嬴政肃然一躬,道。

    “通武候免礼!”

    看了一眼器宇轩昂的王贲,嬴政一挥手:“通武候入座!”

    “诺。”

    点了点头,王贲从容入座,这一次他入咸阳,有重要的事情禀报,大半年时间,终于让他整合了楼船士。

    王贲落座之后,见到嬴政看着他没有说话,心中一动,不由得组织了一下言辞,朝着嬴政,道。

    “陛下,大秦楼船士整合完毕,一共三十万大军,如今驻扎在丹东港,臣在近海试航过……”

    “嗯。”

    点了点头,嬴政对于王贲的才能自然不会怀疑,这么短时间之内,便整合了楼船士,由此可见一般。

    “试航很有必要,一支楼船士是否强大,除了船只庞大,坚固,大军骁勇善战之外,航行的经验也是!”

    “只有不断积累航行经验,绘制出海图,我大秦楼船士才能躲避一部分危险,才能乘风破浪!”

    “那里有小岛,那里有暗礁,那里有淡水补给都需要记载清楚,将来大秦楼船士必将会远航数万里之外!”

    “一份精确的海图,可以增加他们活着回来的机会。”

    “诺。”

    听到嬴政口中不断蹦出来的新词,王贲点了点头,虽然新异,但是对于其中的意思,他还是能够理解。

    “陛下,关于试航,增加经验一事,丹东港已经开始!”

    说到这里,王贲突然灿烂一笑:“只是陛下,可不可以给楼船士配备几条大船,这样一来,才能提升楼船士的战力!”

    “今年就算了!”

    闻言,嬴政摇了摇头,他可是心里清楚,海军是最烧钱的一个军种,特别是在铁甲舰时代。

    如今大秦财政紧张,就算是嬴政心中想,却也有心无力。

    “既然通武候来了,最近一段时间就安心在府上休息,朕决定召开岁末大朝,在大朝上由你提出,在来年的岁首大朝之上,会对楼船士一部分预算,也许可以建造一艘大船。”

    听到嬴政这样说,王贲也是点了点头,他在这个时候回咸阳,本来就有这种想法,要不然,何必赶到岁末大朝之时。

    “臣明白,只不过臣听说陛下扫平了老世族,国库充盈……”王贲嘿嘿一笑,朝着嬴政讨价还价,道:“陛下,一艘大船太少了,五艘如何?”

    “通武候,这大白天的,你梦见周公了?”闻言,嬴政反问了一句。

    “咳咳咳……”

    嬴政对于海疆很重视,特别是在李康的记忆之中了解到大船飞天,航母镇海,特别是后世恐怖的海上阅兵。

    这让嬴政对于深蓝的海洋产生了巨大的好奇,增加对于大秦楼船士的预算是必然的,但不是现在。

    现在的首当其冲是帝国稳固,以及北方匈奴以及南方诸越,只有平定这两地,嬴政才能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全力发现海事。

    心中念头闪烁,嬴政再一次回忆起了那震撼人心的画面,半响之后,朝着王贲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道。

    “当下的帝国首当其冲的难题是土地改革以及六国遗族,还有南方诸越,以及北方的匈奴!”

    “大秦锐士才是首当其冲,大秦楼船士只能委屈一二了!”

    这个时候的中原国人,还是很保守的,虽然相比于任何朝代,大秦帝国是最好扩张的一个。

    但是,那指的是在陆地上,而不是无尽大海之上,想要扭转这样的观念,在这个大秦,只需要很长的时间。

第126章 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搞钱。

    不管是陆地,还是海洋之上,都有无尽的宝藏。

    土地也许激不起老秦人向往海外的野心,但是财富与宝藏一定会可以,毕竟在历史上,关于世界每一次惊人的大发现,必然是伴随着寻宝二字。

    财富才是人追求的原动力。

    甚至于在,某一种意义上,女人都不算。

    自古以来,只有为了女人决斗,亦或者退而求其次者,但是没有跋涉山水,不顾沿途的危险,矢志追求的人。

    但是,为了财富大有人在。

    有道是,财可通神,同样也可以让人奋不顾身。

    只有钱财,才能让一个人变成魔鬼,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是这样,也正因为如此,秦法之中,对于盗窃的惩罚很严重。

    财帛动人心,往往才是最大的真理。

    而关于世界上巨大的银矿以及金矿的大概地点,在嬴政的记忆之中有这样的影子,对于嬴政而言,其他人的出发点他根本就不在乎。

    只要在一定的程度上,完成自己的想法的就可以了。

    正因为如此,嬴政才会在这个时候建设丹东港,甚至于让王贲这样一位侯爵亲自前往,担任大秦楼船士的统帅。

    望着王贲,嬴政沉吟了片刻,道:“大秦楼船士不同于大秦锐士,已经相当于是另外一个兵种,从今天起,彻底与大秦锐士分离。”

    “大秦楼船士的旗帜以海洋的颜色底色,绘制一条黑龙龙爪于其上,意为龙跃大海之上,无往而不利!”

    “诺。”

    点头答应一声,对于此事王贲自然是乐见其成。

    很显然,嬴政对于大秦楼船士很重视,与大秦锐士分离,必然是好处多多。

    而他的地位必然会水涨船高。

    “陛下,其他的方面需要注意么?”

    王贲自然清楚,从他认识眼前这位开始,这位就没哟与做过无用之事,既然会让他重整楼船士,必然是有巨大的目的。

    而且是利益极大。

    “暂时没有,但是在下一年会有!”

    嬴政示意王贲走到长案前,对着王贲,道:“这是对外战争司绘制出来的地图,这里是萁子朝鲜,在新的一年里,大秦楼船士的唯一任务便是从海路出现攻下这里。”

    “然后在南部修建港口,为进入瀛州做准备,注意徐市的消息,得到他手中的海图,朕允许你用严刑峻法。”

    “攻克萁子朝鲜,是为了练兵,必须要让大秦楼船士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诺。”

    先是点头答应一声,王贲目光如矩,望着巨大的地图,道:“陛下,这里是萁子朝鲜,而这里是丹东港,相距也不是很远,只是陛下这地图准确么?”

    “不知道,这正是需要你去验证!”

    闻言,王贲轻笑一声,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会在明年,攻克萁子朝鲜,将其国王献于陛下之前。”

    “哈哈哈.......”

    大笑一声,嬴政看着王贲:“对于爱卿的军事才能,朕从未怀疑过,要不然,也不会将整合大秦楼船士的任务交给你!”

    对于王贲,他却是没有什么好担忧的。

    毕竟三十万大秦楼船士,就算是当做步兵用,也能够将萁子朝鲜铲除。

    赔笑了半响,王贲朝着嬴政很是认真的问了一句,道:“陛下,臣能够多问一句么?臣心中始终有些不解!”

    “有什么疑问可以说出来,只要是朕能够告诉你的,必然会为你解惑!”这一刻,嬴政由于心情不错,不由得,道:“正好今日,朕也闲着!”

    见到嬴政答应,王贲心中松了一口气,在心中组织了一下言辞,道:“陛下,为何要如此重视大秦楼船士?”

    “因为朕不经意间得知,巍巍大秦只不过是一隅之地,在大海之外,还有广袤的土地等待着大秦锐士去征伐,但是陆地上过去,在过于遥远,而且更有无尽大海阻断。”

    “在这个时候,只有大秦楼船士才能够胜任,蒙恬在北地军之中,防备匈奴,放眼整个大秦帝国之中,朕能够信任,而且有这样的能力的只有你!”

    嬴政望着王贲,念头万千,关于海洋与远征,一直以来都是嬴政的梦想,但是他心里清楚,一旦放出消息,以儒家为首的诸子百家必然是大部分反对。

    而且这个时候,时机也不成熟。

    只有中原大地彻底平复,大秦国人百姓快速融合,增加人口,在二十年之内,人口暴增,才能保证他的计划彻底的完成。

    “在未来,大秦楼船士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我等有生之年见不到了,也许还能够见到。”

    “臣明白了!”

    虽然不怎么懂嬴政的意思,但是大概的意思他已经清楚了,他从嬴政的话中,看到了强大以及对于未来的展望。

    甚至于王贲都没有询问,何为对外战争司。

    他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有些秘密是独属于嬴政的,作为臣子只需要尽忠便可以了。

    ........

    王贲离开了,但是嬴政站在书房之中,一动不动。

    他思考,在筹谋。

    他想要制造出宝船,让大秦帝国走上正常发挥的渠道之上,特别是不能光是对于诸子百家依靠,物理与化学才是未来的基础。

    只是这些东西,也只有道家的某一个分支才沾得上边儿,其他的诸子百家,根本牛头不对马嘴。

    最关键的是,嬴政只知道大概,毕竟李康只是一个文科博士,也不过是在兴趣之余,才对于这些事情有所了解。

    是以,这个时候,嬴政只能给出大概的道路。

    至于未来,只能交给大秦尚工坊了。

    所幸,这个时代拥有最顶尖的工匠,大秦帝国的尚工坊之中能工巧匠层出不穷,也许能在这里有一定的突破。

    心中念头闪烁,嬴政将目光看向了巨大的地图之上。

    他心里清楚,任何的东西在出现之前,都需要无数次的试验才能够诞生,而这无数次的试验,可以说是巨大的吞金兽。

    以大秦帝国此刻的财政,根本不足以支持。

    他需要钱!

    在这一刻,嬴政只有一个想法,那便是搞钱。

第127章 身为帝王,必有杀心。(求收藏,求推荐,求投资)

    这一日,李斯等人返回咸阳。

    李斯与郑国毕元章邯等人直接入宫求见,嬴政特意命赵高准备下了小宴,打算给李斯等人接风洗尘。

    一句话叫做,想叫马儿跑还想马儿不吃草,这是不可能的。

    李斯等人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为了大秦帝国,为了他冲杀在最前方,别的赏赐,嬴政也许会犹豫,但是一顿饭,他有的是。

    不能让臣子寒心!

    只有大秦臣子一心向秦,巍巍帝国才能浩荡前行,不然光靠嬴政一个人,也不可能维持帝国的运转。

    朝臣与君王,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说是,缺一不可。

    一直以来,嬴政对于各大臣子都很宽容,只要是不触及他的底线,都会得到善终。毕竟他连战功赫赫的王翦都没有顾虑,更何况是其他人了。

    特别是在前线上卖命的臣子,嬴政从来都是很温和,他的霸道与无情都是留给敌人,而帝王之中唯有的仁留给了国人百姓。

    “臣李斯,郑国,毕元,章邯拜见陛下,陛下万年,大秦万年——!”李斯等人走进书房,朝着嬴政肃然一躬,道。

    这一刻的李斯等人风尘仆仆,不仅是黑了不少,整个人身上气质明显的变了,就像是一个经历了风霜的长者。

    只不过,两只眼睛灵动有神,很显然,这一次的土地改革,虽然让他们心中在短短的一个半月之中走访了三十余县,更是跋涉在阡陌之间,但是他们心中很是欢喜。

    “诸位爱卿,不必多礼!”

    深深地看了一眼李斯等人,嬴政心头也是感慨不已,他能够感受到李斯等人身上的疲惫与亢奋。

    “坐!”

    “诺!”

    李斯等人点头答应一声,然后在各自的位置上落座,望着长案之上的饭菜,心头感动不已。

    “朕知道诸卿自从进入咸阳以来,尚未就食,特意让赵高准备了一些!”嬴政清楚,这个时候他不说清楚,李斯等人不会吃:“诸卿先行用餐,然后再议!”

    “臣等谢陛下!”

    .........

    见到长案之上的饭菜,几个人嘴角都浮现出笑意,那是一种见到好饭菜的喜悦,这一个半月之中,他们很少吃到这样精美的饭菜。

    甚至于大多时候,只是啃几口干粮,就着凉水便解决了一顿,然后继续深入田地之间,进行丈量与分田。

    李斯等人正在胡吃海塞,嬴政也吃了几口,毕竟在书房之中,大家都在吃饭,只有他一个人干看着,不仅是自己不舒服,同样的李斯等人也不会舒服。

    这一顿饭,持续了半个时辰。

    甚至于在其中,章邯等人都添了不止一次。

    见到李斯等人酒足饭饱之后,嬴政对着赵高吩咐一声,道:“赵高让人撤下去,进行清扫!”

    “诺。”

    不一会儿,一排内侍前来,将长案之上打扫安静,书房之中再一次恢复了整洁。

    .......

    等到内侍退出去,李斯朝着嬴政肃然一躬,道:“陛下,臣奉命在内史之中推行土地改革,历时一个半月,圆满完成了土地改革。”

    “具体数目黄册在后边,不日便可以送到陛下的书房之中。”

    闻言,嬴政点了点头。

    他得到这一些信息,不光是来自于李斯等人还有黑冰台等组织,自然清楚,李斯除了在渭水北岸杀了三千多人,这一次的土地改革推行的算是彻底。

    不管是与国人百姓还是与老世族大秦功勋的关系协调都还算不错,除了在渭水北岸大杀四方之外,并没有导致暴乱大起,动摇国本。

    “黄册到了咸阳,自然会有专门的人去查看,朕会对于内史之中的土地推行一事了解!”

    嬴政看了一眼李斯以及郑国,沉吟了一会儿,道:“右相,治粟内史,两位爱卿以为对于关中彻底推行土地改革需要多久?”

    “陛下,关于这件事,臣与治粟内史曾在一起探讨过,关中诸郡,内史最为麻烦,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解决,只剩下了三川郡以及巴蜀汉中诸郡最为难解。”

    “上郡与北地九原等郡本来老世族并不多,反抗力必然会不大,但是巴,蜀,汉中,三川四郡就需要四个月之间,就算是臣等推进快点,整个关中只怕是也需要四个月时间。”

    李斯神色凝重,朝着嬴政肃然一躬,道:“而且这还是按照最佳情况推算,若是老世族以及新士族豪强地主的阻拦一多,四个月根本不够。”

    “呼.......”

    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嬴政沉吟了半响,望着李斯与郑国等人,道:“这是二十九年九月,马上就要进行岁末大朝,在大朝之后,各大官吏停下,你们便不要停了。”

    “让郡县各地方协助你们,从岁首开始,一直到启耕大典结束,在这段时间之内,必须要彻底解决关中的土地改革。”

    “关中乃大秦根本,启耕大典之后,春种便开始了,要不然,再一次进行土地改革必然会打乱收成,这样一来,大秦帝国之中必然会饿死无数人。”

    “所以,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闻言,李斯与郑国对视了一眼,然后在心头盘算了一刻钟有余,方才朝着嬴政,道:“陛下,从岁末开始算起,到启耕大典开始,还有两个半月时间。”

    “在这个两个半月之中,在整个关中推行土地改革,也不是不能,但是陛下,这样一来势必不能在温和的政策对待,而是一如栎阳以东十郡一样,对于不支持的,反抗朝廷政策的老世族全部下狱。”

    “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两个半月之内在关中推行土地改革!”

    “呼.......”

    听到李斯的回答,嬴政在心里算了许久:“朕可以允许你这样做,但是前提是不能让关中大乱,大秦故土必然稳如泰山。”

    “当然,若是出现大乱,少府章邯可以就近调集大军镇压,但是李斯,尽量保证关中能够平稳过渡,要不然,关中一乱,将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关外大地发生不可预估的变数。”

    “所以,此行必须要慎之又慎!”

第128章 一如当年咸阳城外:一字千金。

    两个半月,是关中土地改革的最后时限,嬴政也没有太过于为难李斯,必要的时候动用权力,是最好的解决之法。

    但是在放权的同时,嬴政也告诫李斯,杀戮是一种最有效也是一种最快的手段,但是,不到万不得已,这样的手段不能用。

    杀戮,往往都是伤人伤己,一如剑一般。

    但是,嬴政很清楚,想要在两个半月之内横扫关中诸郡,杀戮不可能避免,也只有杀戮的震慑之下,才能有这样的效率。

    当然了,任何事都有例外,若是他亲自下场,不杀人,也能够做到。

    ……

    “诸卿回去休息数日,各地郡守大将必然会赶赴咸阳,正好参与岁末大朝会!”嬴政赶人了,李斯等人一路奔波太累了,这个时候,有些人已经心不在焉了。

    “诺。”

    点头答应一声,李斯等人起身,朝着嬴政深深一躬:“臣等告退!”

    ……

    目光落在李斯的身上,一直到李斯身影消失不见,嬴政方才收回了目光,对于李斯等人的想法他能够理解,但是作为帝王,他有自己的顾虑。

    土地改革拖得越久,六国遗族以及老世族的准备就越充分。相反朝廷的胜算便会下降,这一点早已毋庸置疑。

    更何况,他的心太大!

    时不我待的感觉每天都充斥在嬴政的心头,有对于寿命的不安,有对巍巍大秦的担忧,让他恨不得把时间搬成两半用。

    “呼……”

    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嬴政躺在一侧的小榻上休息,背负着一个巨大的帝国,压力太大,仿佛一座大山压在了他的头上。

    偏偏这个帝国之中,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同样的有些话只能埋藏在心底,他根本不能说出来。

    ……

    博士学宫官署。

    这个时候的博士学宫之中的博士,学士分成了几派,其中势力最大的便是儒家,其次便是法家。

    “文通君,王道大世书写的如何了?”淳于越走进书房,看着正在奋笔疾书的孔鲋,道。

    “淳于博士,还有一大章,估计需要三个月才能写完!”孔鲋停下手中笔,抬起头看了一眼淳于越,道:“淳于博士有事么?”

    “文通君,现如今陛下正在推行土地改革,右相李斯与廷尉毕元在栎阳以东大开杀戒,三千多人喋血渭水北岸。”

    这一刻,淳于越脸色凝重,他心里清楚,嬴政不是不想对付他们,只是没有时间罢了。

    “而且周青臣最近一段时间前往咸阳宫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我觉得只怕是对我们不利!”

    淳于越心中担忧,他清楚始皇帝一直以来对于博士学宫都有意见,一直以来,他们从未在意过。

    毕竟大秦帝国需要他们!

    需要他们收拢山东之心,所以一直以来他们有恃无恐,因为只要大秦帝国需要他们一天,他们就算再如何出格,嬴政都会妥协。

    但是,扶苏离开了!

    嬴政亲自将扶苏放逐了,这便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而且大秦朝廷,彻底对于老世族出手,他们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

    正因为如此,淳于越等人才会致力于编写《王道大世书》,借这个机会整合儒家士子,然后让大秦朝廷忌惮。

    但是,因为这件事,博士学宫官署之中儒家士子,变得更加孤立了,其余非儒家的士子,对他们产生了不满。

    而且最重要的是,淳于越心里清楚,儒家士子之中有人与陈县以及临淄方面有联系,这才是真正的危险所在。

    淳于越虽然是一个儒生,但是他又不傻,在这博士学宫官署之中,必然是有嬴政的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去。

    只不过,大秦帝国之中,局势紧张,嬴政权当没有发生,彼此之间相处融洽,不过是假象。

    一旦中原大地之上的老世族被扫平,必然会对儒家出手。所以,这段时间,是他们唯一筹谋的时间了。

    “文通君,三个月时间,是否太长了?”

    闻言,孔鲋放下笔,抬起头,眉头紧锁,半响之后,摇了摇头,道:“《王道大世书》是儒家的希望,必须要精益求精。”

    “一如《吕氏春秋》一样,一出世才可以震惊大秦朝野,成为天下人议论的焦点,只有如此,《王道大世书》才能成为儒家的希望。”

    孔鲋脸色凝重,他不是不清楚淳于越的意思,但是有些事,纵然是他也无能为力,写书是一件认考验人的差事。

    他只是孔夫子的后人,又不是孔夫子,不可能写出《春秋》等,更何况大秦帝国之中信仰秦法,而不是儒家。

    他的身份,能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正因为如此,孔鲋才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王道大世书》上。

    “呼……”

    长出了一口气,淳于越也是无奈了,孔鲋的意思很明显,而且他也清楚这样的必要性,著书立传不精益求精会毁了一切。

    但是局势危机,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三个月,变数太大了。

    “文通君,老夫得到消息,博士学宫官署之中的儒生,有人与陈县方面有来往,有人与临淄方面有来往。”

    “这座博士学宫,只怕是并不安全……”

    淳于越喝了一口米酒,沉吟了片刻:“而且,老夫听闻李斯等人已经到了咸阳,以陛下的性格,只怕是下一步将会剑指整个关中。”

    “文通君,长公子扶苏已经被放逐,我们没有了希望,一旦陛下踏平天下老世族,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

    这一刻,书房之中气氛有些沉闷,他们都清楚伴随着嬴政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儒家的位置也越来越尴尬。

    只是,一时半会之间,有想不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当年文信侯奋力一搏,从此杂家生长,当年咸阳城外,一字千金的盛世,老夫至今还历历在目!”

    淳于越感慨一声,当年他亲自改过,自然清楚《吕氏春秋》写的有多么的严谨,这一刻,他对于孔鲋也没有逼的想法。

    只有《王道大世书》质量高,起到的效果才能更加显著。

    ……

第129章 我欲效仿文信侯,但是没钱啊!

    “一字千金?”

    ……

    孔鲋对于当年的盛况也曾了解,改一字便为师,称之为一字师,正在书写《王道大世书》的孔鲋,也曾希望有这样的盛况。

    当年咸阳城外一字千金,那是多少文人心中的梦想。

    “其实若一如文信侯当年,与咸阳城外一字千金,《王道大世书》也可以提前两个月写成!”

    半响之后,孔鲋朝着淳于越幽幽,道:“只是老夫家境,淳于博士也了解,根本无法支撑这一梦想。”

    “一字千金,未必就需要钱,若是无人能改,自然收获大于失去!”

    淳于越目光一亮,朝着孔鲋:“正好可以借助孔圣的声望,聚集儒家士子,或许可以完成这一壮举!”

    “文通君继续完成《王道大世书》的书写,剩下的事交给老夫,你我通力协作,必然会再现辉煌!”

    “儒家绝不能在我等手中落寞,绝不允许!”

    ……

    “如此甚好!”

    孔鲋心里清楚,做学问他擅长,特别是与儒家有关,但是在交际方面,他远远不如淳于越。

    而且淳于越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于淳于越没有怀疑,而且在这个时候,除了淳于越他也找不到其他志趣相投的人。

    至少在拯救儒家的这一问题上,他与淳于越的目标是一致的。

    ……

    朝廷对于老世族不留情面的碾压,不仅是各地的老世族感觉到了恐惧,同样的,诸子百家也一样。

    在这一刻,他们就感觉到大秦朝廷就像是一个凶兽的口,俯视着他们,想要将他们一个个吃的骨头渣都不剩。

    “中车府令,老夫要见陛下!”

    执掌博士学宫官署的不是淳于越,也不是文通君孔鲋,而是杂家博士周青臣,这个时候,他自然得到了消息。

    “周博士在这里稍候!”赵高点了点头,然后走进了书房。

    “陛下,博士学宫官署周博士求见,此刻就在书房外!”关于博士学宫官署,赵高没有半点隐瞒,他可是清楚嬴政对于博士学宫的重视。

    “传!”

    目光幽深,嬴政心头念头翻滚,他心里清楚,周青臣一直以来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一次前来,必然是有事情发生。

    这座咸阳宫,仿佛天生带着隔绝人的能力,只要是没有事情,大秦朝野上下,没有人愿意前来。

    孤家寡人!

    这个身份很适合这座恢宏的宫殿。

    ……

    “臣周青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年,大秦万年!”走进书房之中,周青臣连忙朝着嬴政躬身行礼,道。

    “平身!”

    示意了一下,嬴政放下手中的竹简,平静的看着周青臣,道:“爱卿匆匆入宫求见,博士学宫官署发生了何事?”

    “诺。”

    答应一声,周青臣起身:“陛下,文通君欲效仿文信侯于咸阳城外一字千金之故事,推出《王道大世书》!”

    “文通君与淳于越博士致力于此……”

    闻言,嬴政目光闪烁了一下,对于博士学宫官署之中,他从未放松过,韩谈手中的大秦之盾,对于博士学宫官署的监视,一直以来都是重中之重。

    “推出《王道大世书》一如当年吕不韦于咸阳城外,一字千金,借天下士子之力,一举成书,也成就《王道大世书》的无双名声。”

    嬴政长身而起,在书房之中渡步,语气冰冷,带着嘲讽:“他不是文信侯吕不韦,他有吕不韦当时天下无双的威望么?”

    “他有吕不韦富可敌国的无双财富么?这群儒生,当真是痴人说梦!”

    “更何况,今时不同往日,朕不再是当初刚刚亲政的秦王了,而是大秦帝国的皇帝!”

    ……

    “陛下,文通君与淳于越虽然薄有家资,却远远不及文信侯,但是,他们可以借助儒家士子之力。”

    周青臣神色之中有一抹担忧,他可不认为儒家的谋划仅止于此,若是这样,儒家只怕是在历史长河中,早已经分崩离析了。

    更何况儒家乃当时显学,与法家争一时高下,若不是大秦帝国信仰秦法,而秦法脱胎于法家,法家未必就干的过儒家。

    心中念头闪烁,周青臣朝着嬴政,道:“陛下,文通君没有文信侯那般恐怖的威望,但是孔夫子有,而且文通君可以借助。”

    “文通君没有家财万贯,富可敌国,但是万千儒家士子之力,只怕是比之文信侯不逞多让!”

    “当初《吕氏春秋》闹得人心惶惶,若不是陛下果断,未必就有今日大秦,如今文通君等人,根本就是再走当年文信侯的路。”

    ……

    周青臣心里清楚,当年的文信侯吕不韦有自己特殊的优势,执掌大秦十数年,便是吕不韦最大的优势。

    但是,文通君乃孔夫子之后,对于天下的儒生都有天生的领导权,这也是文通君孔鲋最大的优势。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六国之土尚未彻底归心,而六国遗族野心勃勃,时刻准备复辟,周青臣认为文通君孔鲋的威胁反而在吕不韦之上。

    “臣请陛下下诏制止,免得帝国纷乱,战火再起!”

    闻言,嬴政诧异的看了一眼周青臣,端起长案之上的茶盅喝了一口,在心里思考了很久,方才笑,道。

    “文通君孔鲋与淳于越这么喜欢著书立传,那么朕就让他们一次性著书立传个够,相信他们都会感激朕的!”

    这一刻,嬴政嘴角上扬,神色之中满是阴险,对付儒家这样的势力,之前的嬴政不拿手但是得到了李康记忆的嬴政,根本没有半点压力。

    心中念头一动,嬴政看着周青臣,道:“爱卿继续注意便是,这件事朕记下了,会在关键时候处理。”

    “诺。”

    点头答应一声,周青臣转身离开了书房,虽然他有些好奇嬴政话中的关键时刻是什么时候,但是作为臣子的本分,让他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既然嬴政不说,必然是有不说的理由,作为臣子,他只需要遵从,而不是去反驳,去质疑皇帝的决定。

    那样的臣子,距离死亡已经不远了。

第130章 夜访王翦【求收藏,求推荐,求投资】

    岁末之夜,偌大的咸阳城在一瞬间,变成了一片灯火之海。万家灯火,浩荡社火,仿佛要将天地照成一片亮白。

    从此昼夜颠倒,亦或者夺取夜的权利。

    年。

    这是中原大地之上共有的大节,哪怕是在春秋战国只是也曾举行,在大秦帝国统一天下之后。

    过年已经成为了惯例。

    在古老的传说里,年是一种凶猛的食人兽,每逢岁末而出,民众必举火鸣金大肆驱赶。

    岁岁如此,久远成俗。

    只不过,在遥远的夏商两代,天下只知有岁有祀,不知有年。及至周时,驱年成为习俗才成了天下定论。

    岁末的社火过年通行天下。

    社火者,村社举火也。但遇盛大喜事,皆可大举社火以庆贺,然终以岁末社火最为盛行。

    这也意味着,岁末将要过去。

    ……

    “陛下,各地郡守皆入住各大馆驿,大朝的准备工作已经结束,是否开启大朝?”王绾走进书房,对着嬴政肃然一躬,道。

    “岁末社火大行,让他们也放松放松,三日之后再行大朝!”

    嬴政目光幽深,他心里清楚,举行大朝,这对于大秦帝国是一件好事,但同时对于反秦势力也是好事。

    各大郡县的掌控,将会下降到最低。这也是山东六国遗族的机会,也是诸子百家的机会,同样更是老世族的机会。

    “太尉,蓝田大营大军,以及各大关隘大军,粮草,器械,兵器都足够么?”

    闻言,尉缭点了点头:“禀陛下,都已经提前准备妥当,蓝田大营,各大关隘大军粮草,器械,兵器都已经补足与更换。”

    “呼……”

    长出一口气,嬴政沉吟了片刻,道:“若是在这一段时间之中爆发一场持续三个月的战争,太尉府官署能够保证后勤么?”

    嬴政心里清楚,这才是关键,在各地郡守入咸阳,这是最容易爆发战乱的时候。而在中原大地之上,只有蓝田大营的大军才能够好无后顾之忧的动用。

    唯有如此,才能既保证大朝的顺利进行,又能保证大秦帝国不会大乱。

    闻言,尉缭沉吟了片刻,在这一瞬间他也是清楚嬴政心头的担忧,不由得微微一笑,道。

    “依靠如今的国库力有不逮,但是若是动用大秦十二仓,轻而易举!”

    大秦十二仓的储备,这是大秦的底蕴所在,作为大秦太尉,尉缭自然心知肚明。

    “大秦十二仓,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动用!”嬴政心中了然,对着尉缭点了点头:“若是事发突然,可以开放敖仓,蓝田大营就食敖仓,平定天下。”

    “诺。”

    解决了一事,嬴政将目光落在了毕元身上:“如今各地郡守进入咸阳,举行大朝,黑冰台与大秦之盾,配合廷尉府,对于各郡之中进行彻查。”

    “贪赃枉法,拉帮结派,暗中与六国遗族来往,蛇鼠两端者,全部下狱,以秦法问罪!”

    “从岁末大朝开始,一直到岁首大朝结束,毕元你们的时间只有一个月!”

    “所以,不用管关中故土,对于山东诸郡进行核查!”

    “诺。”

    点了点头,毕元脸色凝重,在他看来,这一次,廷尉府官署压力太大了,不仅要参与土地改革,又要彻查山东诸郡。

    唯一的好处便是不光是廷尉府,还有黑冰台与大秦之盾的协助,这让毕元心头彻底松了一口气。

    毕竟大秦三十六郡,除了关中诸郡之外,也不是廷尉府一个月之内便可以彻查完的。

    ……

    “诸位爱卿都准备一下,三日之后举行大朝!”最后,嬴政结束了一场小朝会,对于诸子百家他依旧放过了。

    “诺。”

    点了点头,群臣纷纷躬身行礼,道:“臣等告退!”

    ……

    等到群臣都离去,半个时辰之后,嬴政方才放下手中的奏章,朝着赵高,道:“中车府令,备车去上将军府。”

    “换一身常服,出掉皇家标志,同时让黑冰台与大秦之盾戒严!”

    “诺。”

    点头答应一声,赵高神色肃然,他可是清楚嬴政口中的上将军是何人,那是一个在大秦帝国威望仅次于嬴政的人。

    特别是在大秦三军之中,更是如此。

    大秦历史上,除了武安君白起之外,最强大的一员武将,如今大朝在即,大秦帝国局势紧张,嬴政需要王翦坐镇蓝田大营。

    ……

    “隆隆……”

    轺车隆隆在街道之上驶过,望着繁华的咸阳,忍不住感慨万千,今岁社火,尤见热闹。

    土地改革已经在咸阳与内史结束,老秦人自然清楚,只要是努力耕耘,来年必然会有一份好收成。

    朝廷推行土地改革新政,吏治进一步整肃,咸阳城中一片勃勃生机,这一刻,气象万千。

    “赵高,走着去,老夫也逛一下大秦社火!”乔装打扮的嬴政与铁鹰锐士朝着热闹中走去,这一刻,他真切的感觉到了国人百姓的激动。

    天色渐暗,各大街巷涌流出一队队猎猎风动的火把,铜锣大鼓连天而起,男女老幼举火拥上长街。

    一道道火龙出现在咸阳大街之上,这样的场面,嬴政也并没有遇到过几次,这一刻,站在这里心下好奇。

    “让一下!”

    听见有人使唤,嬴政微微一笑:“我们去上将军府上,不必在意!”

    “诺。”

    ……

    走进书房,嬴政见到了已经须发斑白的王翦,这一刻,他想到了当年他们第一次相见,那个时候,王翦意气奋发,气势凌厉如秦剑。

    “武成侯,多日不见,你老了不少!”

    “臣,王翦拜见陛下!”

    反应过来,王翦连忙朝着嬴政行了一礼,神色恭敬。

    从灭楚之战以后,王翦便处于半隐退状态,毕竟灭楚之功太高,而且王氏一脉在大秦太过于显贵。

    这让王翦有些心惊胆战!

    冯去疾是文吏,而他是武将,而王贲也是,偏偏依靠战功封侯,山东六国,除了韩国没有他们父子的事儿,其余五国几乎全部灭亡在了他们的手中。

    这个时候的王翦,已经有些功高震主了,只不过,嬴政终究不是一般帝王,故而君臣才能相得。

    ……

第131章 我大秦帝国与逆贼势不两立!(求推荐,求收藏,求投资)

    书房之中,嬴政已经落座,王翦亲自将茶水满上,炭火燃烧,整个书房在这个时候温暖如春,君臣二人相对而坐。

    沉默。

    死一般的沉默。

    一时间,两个人心中都是感慨,自古以来,君臣走到他们这个份上,可谓是绝无仅有。

    毕竟自古以来,所有功高震主者,都死得惨不忍睹,而这一刻的王翦,在咸阳城中之中,看似隐退,但是依旧威望崇高。

    在大秦三军之中有些不小的影响力。

    在这一点上,嬴政确实是一个有道明君,当年立下的誓言,他做到了。

    .........

    “陛下当真是越活越年轻了!”

    感慨一声,王翦朝着嬴政笑了笑,道:“臣能够感觉到陛下体内恐怖的气血,简直可以比拟臣壮年巅峰之时,此乃我大秦之福气。”

    “武成候也是宝刀未老,气血不错!”

    喝了一口茶,嬴政与王翦说了一会儿话,然后语气一转,道:“王翦,你觉得当今中原大地如何?”

    闻言,王翦沉吟了许久。

    方才将手中的茶盅放下,神色变得凝重,望着嬴政一字一顿,道:“当今天下,只怕是比之当初兼并六国之时,不逞多让,这些年大秦官吏的普法工作,根本就没有作用。”

    “若不是陛下不顾一切的下力气进行整顿,进行土地改革,只怕是大秦朝廷越走越窄,天怒人怨了!”

    “只是陛下,这土地改革是一项双刃剑,极为的危险,若是一个不好,一个细节没有处理妥当,只怕是掀起的波澜,不下于不进行土地改革!”

    “这终究是一个希望不是么?”

    反问了一句,嬴政深深地看了一眼王翦,一字一顿,道:“朕的身体尚好,至少二十年之内,没有任何问题,也许能够像昭襄王一样长寿。”

    “朕相信,只要朕在,大秦帝国便安!”

    “呼........”

    闻言,王翦没有反驳,他心里清楚,始皇帝活的越久,对于大秦帝国越有利,毕竟放眼整个大秦皇室之中,除了嬴政之外,其他人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威信与能量。。

    至于扶苏等人,虽然不是扶不起的烂泥,但是也好不了多少。

    一念至此,王翦心里清楚,嬴政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亲自登门,必然是有重要的事情,不由得朝着嬴政一拱手,道。

    “陛下今日至臣的府上,不知有何吩咐?”

    瞥了一眼王翦,嬴政顿了一下,道:“朕打算让王卿前往蓝田,执掌蓝田大营,防备山东诸郡,这一次岁末大朝在即,朕担心会有别有用心的人煽风点火,让山东诸郡乱起来。”

    “如今蒙恬远在九原,王贲虽然人在咸阳,但是他执掌大秦楼船士需要参与这一场朝会,故而,朕思来想去,还是王卿最适合前往蓝田大营!”

    “放眼整个大秦帝国除了朕亲至,也就只有王卿前往能够起到最大的作用!”

    闻言,王翦点了点头。

    他对于嬴政的担忧,自然是了解的。

    他虽然足不出户,但是对于咸阳以及天下之间的消息自然还是清楚地,始皇帝面临的处境,有巨大的危机,不下于当年的灭国之战。

    只是他心中依旧有担忧,朝着嬴政,道:“陛下,臣自然是可以前往,但是臣心下有些疑惑,对于此事的度并不了解,还望陛下解惑!”

    “王卿心中若是有疑惑,直说便是!”

    对于王翦,嬴政还是自信的,毕竟如今的中原大地之上,没有人的震慑力能够比王翦还大,若是王翦坐镇蓝田大营,必然会让老秦人为之振奋,让山东诸郡之中的野心家畏首畏尾。

    将茶盅之中的茶水一饮而尽,王翦放下茶盅,直视着嬴政,道:“陛下,若是臣亲至前往蓝田,而山东诸郡发生叛乱,当真震慑为主,还是赶尽杀绝为主?”

    “赶尽杀绝为主!”

    嬴政目光如剑,语气慷慨激昂,道:“既然朕决定掀起土地改革,就意味着在中原大地之上必然会流血牺牲,朕虽然不愿意死太多的人,但是朕不介意杀人。”

    “若是在这个时候有人跳出来,就要做好遭受大秦锐士迎头痛击的准备,对于叛乱,朕一直以来都只有一个想法,那便是赶尽杀绝而不是招安!”

    “我大秦帝国与逆贼势不两立!”

    “.........”

    一番话慷慨激昂,让王翦脸上的凝重变缓了。

    他心里清楚,如今的嬴政还是那个站在咸阳城墙之上,拔剑而出,亲手开启灭国之战的嬴政,虽然他现在是始皇帝,而不是当年的秦王,但是嬴政的初心不变。

    “既然陛下有此决心,臣便接下这一次的任命,这把老骨头为这巍巍帝国尽力而行!”王翦站起身来,对着嬴政肃然一躬,向着嬴政保证,道:“请陛下放心,有臣在,山东六国遗族掀起不起波澜,陛下主持召开大朝便是。”

    “王卿坐!”

    点了点头,嬴政示意王翦落座,然后将王翦茶盅填满,语气幽幽,道:“王卿,你我也算是相交一生,你我君臣也未曾相负,今日不是君臣,而是站在老友的立场上,对朕说一说对于博士学宫官署的看法以及对于这个天下的看法!”

    “这个天下,朕也不知道何人能够解惑,放眼整个咸阳,就只有你了!”

    .........

    从这一话之中,王翦感受到了嬴政心中的孤独,放眼天下,没有一个人理解他,就是算是他的长子,都不理解。

    但是,他还是要扛着这个巍巍帝国前行,一刻也不能停下。

    “哎!”

    长叹一声,王翦心里清楚,作为帝王,高高在上,自然是要付出代价。

    人在高处执掌生杀予夺大权,但是往往也会高处不胜寒,更何况是嬴政这样不世出的帝王,更是如此。

    “陛下,博士学宫发生了什么?”

    王翦心里清楚,必然是博士学宫触碰到了嬴政的底线亦或者痛处,要不然,他绝对不会在这件事情之上征询自己的意见。

    所以,在开口之前,他想要了解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

    唯有如此,才能解惑。

    ........

第132章 培养军官的想法!

    “黑冰台查出来,博士学宫只有有人叛国,与临淄的田氏,以及陈县的逆贼有联系……”

    这一刻,嬴政的脸色有些黑,他亲自提议成立的博士学宫官署,到最后反而成了他的大麻烦。

    海量的资源以及权力,竟然滋养出了国贼,对于博士学宫官署,在这个时候,嬴政彻底是失望了。

    他对于六国文化的妥协,反而是换来了对于大秦帝国的颠覆,一念至此,他就有一种将对方毁灭的心。

    嬴政看着王翦苦笑一声,道:“文通君与淳于越正在谋划一部《王道大世书》,朕听周青臣所言,淳于越等人想要效仿吕不韦!”

    “想要在咸阳城外,一字千金,借助天下士子的力量,为《王道大世书》扬名,意图巩固儒家的地位。”

    ……

    闻言,王翦也是微微一愣怔,他没有想到,在这段时间之中,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

    不光是土地改革,更有儒家的反扑。

    此刻大秦帝国朝野上下的局势,可以说是远比之前更为复杂,六国遗族,老世族,新士族,诸子百家,地主豪强……

    如今大秦帝国根本就是以一己之力,在对抗整个世界各大阶级,一时间,王翦也是有些震惊。

    他心里清楚,这也就是始皇帝,若是其他帝王,只怕是大秦帝国这艘大船早已经崩塌了。

    一念至此,王翦沉吟了良久,对着嬴政,道:“诸子百家根深蒂固,而且他们传播甚广,影响力极大,想要短时间内解决恐怕不是易事!”

    “臣的建议是先不要管诸子百家,朝廷先借助这一机会,全力解决土地改革一事,对于诸子百家,完全可以秋后算账。”

    说到这里,王翦端起长案之上的茶盅喝了一口,思考了一会儿,道:“但是对于文通君与淳于越等人必须要严加看管,若是在必要时刻,直接问罪捉拿。”

    “大秦帝国以法治国,根基不可以动摇,否则必有崩溃之危局,这所谓的《王道大世书》绝不能让出世。”

    王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兵家,但是他在大秦帝国生活多年,早已经对于秦法熟悉,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他心里清楚,同样的大秦帝国之中多年普法,早已经让这片天地,拥有了法治的基础,在这个时候,冒然让《王道大世书》出世,对于大秦法治的冲击,将会是无与伦比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王翦宁愿大秦帝国打压儒家,也不愿朝廷的根本制度发生转换。

    “嗯。”

    点了点头,嬴政对于王翦的想法也是给与了认可,他心里也没有改变的念头,毕竟大秦法制才是王道。

    而历史最后证明,法制社会才是最终的道路。

    “正如爱卿所言,诸子百家影响深远,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要对他们出手,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

    “诸子百家传承春秋战国数百年,远比老世族更难对付!”

    说到这里,嬴政突然话锋一转,朝着王翦,道:“王卿,朕打算等到土地改革结束,在咸阳建立一所一如稷下学宫模样的学宫。”

    “以大秦诸将作为夫子,朕亲自担任学宫宫主,而王卿担任祭酒,全权负责学宫一事,对于大秦三军诸将进行培养。”

    “同时从天下招收学子,进行系统化的培养,保证我大秦三军的专业化与强大战斗力。”

    “此事朕只是在思考之中,王卿觉得如何?”

    通过李康的记忆,嬴政自然清楚建立培养军官的学校势在必行,一座黄埔,培养了无数的将才。

    大秦帝国已经统一,但是战争却从未结束,将来大秦帝国面对的战争,必将会更多,更复杂。

    一所专业的院校,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个帝国,特别是在封建王朝,最大的支柱的便是军队,只要掌控了强大的军队,巍巍大秦,才能万世无疆。

    所以,建立军事学院,对于大秦三军之中的将官进行统一培训,就显得很有必要,这样一来,在指挥上才能更加如臂使指。

    最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大秦帝国才能摆脱对于诸子百家之中兵家的依靠,在未来,对于针对诸子百家之时,更为有利不至于畏首畏尾。

    这一刻,王翦心中如平湖起惊雷,久久无言,他没有想到嬴政的想法尽然如此之深远。

    一直以来,有孔夫子等人的私学,但是从未有人想过为了武将开设一座学宫,毕竟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朝廷对于兵法一事掌控的极为严格。

    也就是这个时代,诸子百家大兴,朝廷想要处理,却有心无力,一直这样漫无目的的拖延了下去。

    但是,王翦心里清楚,始皇帝这样雄才大略的帝王,绝对不会将此事置之不理的,只不过,没有到一个绝佳的机会。

    所以,从灭楚之后,他一直都处于隐退状态。

    这一刻,当嬴政说出建立武将学宫培养大秦将士之时,王翦清晰的认识到了嬴政心头的想法,很显然,时机已经成熟。

    对于兵家,嬴政这是要收于手中了。

    一念至此,王翦点了点头,道:“陛下,这件事或许可行,毕竟我大秦诸将皆经验丰富的沙场宿将。”

    “这样一来,可以让我大秦三军保持强大的战斗力与经验传承,假以时日,若是陛下出手对付诸子百家,大秦三军不至于乱。”

    王翦是名将!

    盖世名将,这样的人,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自然是极为的通透与狠辣,他清楚的意识到了嬴政的目的。

    同样的他也觉得兵家的存在,对于如今的大秦帝国不安全,不是说兵家这一门学说不安全,而是兵家门人不安全。

    在这一点上,王翦与嬴政的想法一致,那便是诸子百家可以留下学说,但是不能像现在一样拉帮结派。

    诸子百家只有为大秦服务,才是唯一的出路,更别说是最为关键的兵家,所以,王翦对于嬴政的想法给予了支持。

    一念至此,王翦直接是朝着嬴政肃然一躬,道:“陛下,若建立,老臣可以担任祭酒,为我大秦尽一份力!”

第133章 朕的帝国千疮百孔,朕的帝国摇摇欲坠,尔等心中不愧么?

    培养军官的想法,并非是嬴政突然迸发出来的,而是他曾思考了许久方才做出的决定,大秦三军之中的武将,层差不齐。

    除了个别人,一如王翦等人太过于璀璨,但是其余的人,都太大过于弱小了。

    这让嬴政看到了巨大的弊端。

    大秦锐士是帝国的根本,这样的情况必须要改变,唯有如此,大秦帝国才能在基本上维稳。

    也正是见到了王翦,这个念头再一次迸发出来了。

    现在的王翦已经年龄大了,上战场反而是一种损失,向王翦这样经验丰富的大将,就应该发挥余热,培养更多的后来者。

    .........

    “嗯!”

    见到王翦答应,嬴政也是点了点头:“武成候,事不宜迟,你还是立即启程前往蓝田大营,毕竟大朝将会在三天之后开始。”

    “诺。”

    .........

    与王翦谈话结束,嬴政便返回了咸阳宫。

    对于他而言,这一切都是刚刚开始,不管是王翦前往蓝田大营,还是培养军官的学校,都是在未雨绸缪。

    可以说,土地改革是一切的基石。

    只有土地改革结束了,他的所有宏伟的想法,才能一个个实现,对于这一点,嬴政可以说是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但是,土地改革又不是一件可以在一夜之间完成的事情,无奈之下,嬴政不得不一步一步来,然后在一力支持土地改革的情况下,然后对于其他的事情开始思谋。

    .........

    一夜就这样过去,咸阳城中依旧是陷入无比的欢快之中。

    社火席卷而出,将整个咸阳渲染的五彩斑斓,每一年的社火,都会延续几日,在这些日子,朝廷只负责维稳。

    只要不出问题,就不会苛责国人百姓,在大秦帝国之中,这样的欢呼,让人激动的日子,并不多,毕竟大秦帝国之中,虽然不止于禁止国人百姓流动,但是也不会让出现大规模的迁徙。

    所以,这样的节日,基本上都是普天同庆。

    一晃三日,转瞬而过。

    过年的年味还在,但是已经没有了前几日这样的浓烈,大秦帝国始皇帝二十九年的岁末大朝如期举行。

    辰时三刻。

    “百官入朝!”赵高的声音从咸阳宫大殿传出。

    然后在咸阳宫广场之上等待的群臣,按照官职以及爵位大小,走进了分列文武走进了咸阳宫,站在了各自的位置之前等待再一次的宣呼。

    “陛下临朝,百官行礼——呼!”担任司礼大臣的赵高再一次高呼一声,高亢的声音响彻在咸阳宫大殿之上。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

    这一刻,群臣躬身,嬴政从甬道之中走出来,一直走到帝座的位置前,然后落座,方才对着群臣微微颔首,道。

    “平身!”

    先是按照礼节回应一声,嬴政方才一甩袖袍:“诸位爱卿各自入座!”

    “臣等谢陛下!”

    ........

    等到群臣入座,赵高再一次宣呼一声:“岁末大朝开始,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伴随着赵高的这一嗓子,预示着这一次的大朝彻底开始,然后赵高走下阶梯,在东北一方的小案后跪坐下来,开始执笔记录。

    “禀陛下,臣有本奏!”当在这一刻,万事俱备,王绾率先开口了。

    他贵为大秦左相,真正意义上的秦国第二号人物,此刻他不开口,其他的人都不敢逾越,是以,王绾当仁不让的站了出来。

    “准奏!”

    王绾站起身来,对着嬴政肃然一躬,道:“禀陛下,这一年大秦帝国各大郡县之中,只有关中,以及齐地各郡县风调雨顺,朝廷的政令不断得到贯彻,但是长城暂停,驰道修建速度放缓,更是停了骊山陵。”

    “朝廷的一系列的政策,让大秦帝国之中危如累卵的局势得到了缓解,虽然依旧是岌岌可危,但是这给了朝廷转圜的空间。”

    “与此同时,朝廷彻查邯郸大案,以及颍川大案,楚地大案,牵扯出来土地兼并严重,各地官吏与世族掠夺庶民土地,以至于民不聊生,进而推出土地改革!”

    “从咸阳与内史的情况来看,土地改革政策可行,对于朝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大秦各级官吏在以陛下意志为核心,在国府的领导之下,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臣以为始皇帝二十九年这一年,朝廷的具体政策推行还是可以的——!”

    作为国府的丞相,王绾只是说了一个大概,毕竟具体的事情,还有各自负责的人具体说明,根本不需要他多费口舌。

    王绾心知肚明,他的作用其实只是引出这一次朝会的主题,从而让这一次的朝会步上正规。只是对于今年的岁末朝会,王绾心中有些紧张,他相信始皇帝一定会大发雷霆,毕竟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更是发生了始皇帝被刺时间,而且凶手一直都没有捉拿归案。

    ..........

    “嗯!”

    点了点头,嬴政看了一眼王绾,长出一口气,道:“这一年,对于一些政策进行了调整,让大秦帝国之中的矛盾有所缓解,但是此刻的大秦帝国之中的局势依旧紧张。”

    “驰道的延迟,长城的暂停,以及骊山陵的暂停,虽然是缓解了一部分青壮劳力,但是帝国开启了直道工程,让一部分效果得到了削减。”

    “与此同时,帝国政策之中出现问题,老世族以及各地豪强抢占田地,无数的国人百姓沦为佣耕,以至于各地人口锐减,税收锐减,田地荒芜,大秦帝国被一群吸血鬼在吸血。”

    “土地改革虽然取得了一部分成绩,但是从这一系列事情之中就可以看出,在大秦帝国之中,老世族以及地方豪强的强大,他们可以不遵朝廷政令,甚至于有人反抗国府政令!”

    “这样的帝国现状,让朕心中冰冷,一直以来,朕以为朕的天下,国泰民安,却不知朕的天下已经千疮百孔,已经摇摇欲坠!”

    “尔等皆我大秦帝国官吏,食朝廷俸禄,对于这样的现状,诸位爱卿心中不觉得惭愧么?”

第134章 由殷通牵扯而出的任官回避制度

    “臣等死罪!”

    这一刻,各地郡守纷纷起身,朝着嬴政肃然一躬,脸上带着一丝悲愤以及对于朝廷的愧疚,仿佛很逼真。

    这只不过是在装样子,这一点,在场的群臣都清楚,但是这一刻,他们不得不这样做,毕竟真正算起来,他们属于失职。

    有道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很显然,这些人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

    同样的,高高在上的嬴政也心里清楚,这些人之中,至少有一半在内,都是在装模作样。

    “死罪?”

    嬴政望着大秦帝国的郡守,这一刻,他对于士这一阶级开始逐渐失望。不是说这一阶级的人能力不足,而是这些人私心太重。

    大秦帝国需要的是以帝国为主的臣子,而不是一群尸位素餐的蛀虫。

    凌厉的目光落在众人的身上,嬴政眼底深处浮现一抹杀机,对着请罪之人,语气幽幽,道:“这虽然是在过年,见血不详,但是朕身为大秦人皇,自然不惧!”

    “诸位既然求死,朕倒是可以成全尔等,毕竟相比于之前,朕现在更喜欢求仁得仁!”

    杀机凌厉的语气让整个大殿之上陷入了一片沉默,谁也没有想到,这只是一个客套,却被嬴政抓住不放。

    曾经的惯用伎俩,在这一刻失去了作用。

    嬴政的一句求仁得仁,让各地郡守愣住了,这一刻,他们进退失据,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陛下,臣等也曾努力治理地方,虽然效果不显,但这并非臣等对于陛下不忠,而是当地势力错综复杂.......”

    “老世族盘踞,在各地之中族老的命令,远比朝廷官署的文书更有效果,臣等也有心无力........”

    会稽郡守殷通抬起头,对着嬴政苦诉,道:“臣等在郡中,权利受到掣肘,根本无法完全施展,还望陛下明察!”

    闻言,嬴政目光看向了慷慨陈词的中年,神色不变,但是语气之中更见锋锐:“若是朕没有记错,你便是会稽郡守殷通吧?”

    “禀陛下,臣便是会稽郡守殷通!”

    这一刻,殷通心中微微一喜,被始皇帝记住,这意味着升官发财。

    只是这一刻脸上带着喜色的殷通却忘记了,凡是都有两面性,被嬴政记住,好的话,自然是升官发财,但是不好的话,就有可能是死路一条了。

    能够被帝王记住,自然是只有该死之人,以及该赏之人。

    很不幸,他殷通是前者。

    “权力受到掣肘,所以便与项梁交好,黑衣卫折戟会稽郡,郡守也无动于衷,殷通,是否应该对朕有一个交代?”

    这一刻,嬴政双眸之中掠过一抹杀机,凌厉的目光直视着殷通。

    一句话落地,大殿之上的气氛骤然变得凝重起来,在这一刻,竟然是出现了一抹杀机,让群臣为之胆寒。

    “陛下,臣虽然交好项梁,但是项梁也是大秦国人百姓,这并不违背秦法,也不违背朝廷政令吧?”

    殷通心中胆寒,这一刻,他更是脸色骤然之间变得凝重。

    他心里清楚,若是这件事解释不清楚,只怕是这件事将会成为一个致命的危机,今日他连这咸阳宫大殿之上都走不出去。

    “是么?”

    冷笑一声,嬴政将这件事高高拿起,然后轻轻的放下了:“廷尉府会给朕一个交代,也会告诉你有没有违背秦法!”

    “王绾,岁末大朝之后颁布诏令:大秦帝国之中实行任官回避制度!”

    闻言,王绾心中念头一动,他顿时清楚,嬴政这一番话是为了敲打各地郡守,而殷通当了出头鸟,敲打殷通更是为了推行这一制度。

    一念至此,王绾不由得开口,道:“陛下,何为任官回避制度?”

    任官回避制度,他心中有一个猜测,但是却需要嬴政的证实,很显然,这一番话的目的都是为了推出这一制度。

    这一刻,整个大殿之中安静无比,都在等着嬴政解释这个任官回避制度。

    看着满朝文武,嬴政莞尔一笑,只是嘴角带着一丝凌厉。

    任官回避制度!

    了了六字。

    却能够撼动当前的政治格局,可以说这是继土地改革以来,国考之后,嬴政为了大秦帝国而推行的另一支长剑。

    彼此交汇之下,便可以斩破苍穹,让大秦帝国之中的老世族,诸子百家为之胆寒。

    心中念头闪烁,嬴政语气幽幽,道:“在大秦帝国统一之前,地方政治中最为悠久的传统便是本地为官,即国君向天子负责,大夫向国君负责,而国人百姓则向大夫和国君负责。”

    “这便是春秋战国之时的政治弊端所在,而如今的大秦帝国虽有革新,但是这一弊端,依旧存在。”

    “地方豪强势力坐大,无论是老世族,勋贵,还是本乡长官,不但专横跋扈、横行乡里,甚至有条件、有本事和朝廷叫板,成为朝廷推行统一政令的严重障碍。”

    “这在这一次的土地改革之中,已经完全彰显,郡县制度虽然很少的遏制了这一现象,但是,朕认为还远远不够!”

    “郡县制度的推行,志在分解乡土之情,架空各地宗族的力量。二是抽离地方精英,使其无法发挥啸聚一方的功能。在三年前,朝廷下令:从天下各郡县迁徒二十万富户于咸阳,也是为了削弱地方精英的力量。”

    这一刻,嬴政在解释,但是这份从容之中,透露出的意思便是坚决,必须要推行。

    “任官回避制度,是为了防止裙带关系滋生、抑制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朕将之分为:籍贯回避、亲属回避、职务回避以及国考回避四类。”

    “所谓亲属回避,位极人臣的三公九卿,他们的子孙不得在京畿地区任要职。有大功以上的亲属关系的,如祖父和孙子,不能在同一部门任职。”

    “职务回避则是指朝廷官吏的亲属,不得担任监察官和谏官。”

    “至于籍贯回避便是指,县令,郡守等官吏不得在出生地,家族所在郡县为官,同时但凡大秦官吏皆在一郡县任职十年,便不得继续在当地连任,必须要平迁其他郡县任职。”

    ........

第135章 嬴政的第三刀已经斩下!【求收藏,求推荐,求投资】

    任官回避制度,也有很大的缺陷,但是对于当下的大秦帝国反而是一种斩破各种宗族势力,各种地方势力,以及官府与朝廷勾结的利剑。

    大秦帝国,是一个开天辟地,从未有过,也从未再出现过的帝国。

    这个时代的老世族,六国遗族,各国百姓,诸子百家,地方豪强,士,大秦功勋,可以说是复杂到了极致。

    他们虽然被强力压下,被大秦帝国威慑,但是他们依旧存在,一举一动依旧会影响到朝廷。

    所以,想要瓦解这些力量,最重要的便是将他们各自分离,然后再一一盘整。

    而任官回避制度便是嬴政思谋已久的一把刀,专门为了击穿这些力量而准备,而今日借助殷通出现在了大秦朝堂之上。

    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防止裙带关系滋生,抑制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官员任职期间免受人际关系的干扰,公正地履行职务。

    嬴政清楚,在历史上,任官回避制度在巩固中央集权,预防权力腐败方面确实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

    毕竟这一制度一直沿用至未来,一项没有效果,反而有弊端的政策,早就毁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既然这一制度一直适用,必然有其核心的价值存在。

    任官回避制度,是随着对以血缘关系为基本准则的人事制度的否定逐步产生的,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在春秋战国,甚至于如今的大秦帝国,大部分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配置权力,在这种权力运行的方式下,家族内部为权力而争斗,是战乱的源头,也会影响皇权的稳定。

    所以,推行任官回避制度,不仅是国府的一个政策,更是大秦帝国的铁律。

    一念至此,嬴政目光落在毕元的身上,语气骤然变重:“廷尉,将任官回避制度整理出来,以立法的形式昭告天下!”

    “诺。”

    对于这一点,王绾心头苦笑,他心里清楚,嬴政的这一条政策,将会对很多东西产生冲击,甚至于朝堂之上产生动荡。

    但是,王绾更加清楚的是,嬴政的这一条对策,一旦彻底推行,对于大秦帝国是一件好事。

    他也是世族中人,也是大秦功勋一层的人,但是,王绾自始至终都清楚一点,那便是他已经无路可退,只能跟紧嬴政的脚步。

    ……

    “从这一次朝会之后,便开始部署,各地郡守由国府统一考核,然后进行决定任职何郡。”

    嬴政向来都秉持一个理念,那便是不做就不做,一旦已经出手,凡事就必须要做绝。

    从决定推行土地改革开始,嬴政想过中原大地之上天翻地覆,甚至于帝国分崩离析,但是他从未想过停下脚步。

    纵然帝国崩塌,嬴政也在所不惜。

    推出土地改革是总的基础,而国考是瓦解老世族与诸子百家以及新士族的第一刀,这一次的任官回避制度便是第二刀。

    在这之后,嬴政有的是手段,就怕老世族等势力接不下来。

    “诺。”

    这一刻,满满一朝堂人,都噤若寒蝉,他们都清楚,按照始皇帝所言,仔细推测下来,他们的屁股底下都不怎么干净。

    一如殷通这样的事情,可谓是比比皆是,在这个时代,结交名士,豪杰,从侧面上验证了一个人的能力。

    但是,他们心知肚明,他们结交的人之中,不光是名士,还有一部分是六国遗族,是这个庞大帝国的敌人。

    殷通之言,看似凌厉,其实只是为了自救,他们都清楚,六国遗族反对大秦帝国的浪潮极为的汹涌。

    有道是,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所以,这一刻,面对始皇帝的任官回避制度,举朝上下,没有一个人反对,也没有一个人敢反对。

    ……

    在场的各地郡守心里清楚,这一次他们是陷入了麻烦之中,前往未知的郡,这意味着他们之前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毕竟在这之前,任何时候的官吏任职,除非是升迁,就会在当地任职一生。但是这一点,被嬴政一句任官回避制度彻底打破了。

    这一刻,大朝之上的群臣目光如炬,心中小心思不由得更多了。

    不管是在当地结交的人脉关系,还是当地积累的声望,等同于从此一笔勾销,只能在新的地方重新开始。

    各大郡守心中念头闪烁,但是在这一刻,没有人愿意开口,因为他们心里都清楚,枪打出头鸟。

    如今始皇帝高举秦剑,就悬在他们的头顶之上,在此刻只是为了震慑他们,但是他们一旦冒头,这一份震慑,就将变成了真实。

    以至于在这一瞬间,整个咸阳宫大殿之上,陷入了一阵静默,气氛变得诡异起来。

    见到整个大朝陷入了停顿,李斯目光闪烁了一下,不由得从位置上站起身来,朝着嬴政肃然一躬,道。

    “陛下,臣有本奏!”

    李斯眼力劲儿十足,他心里清楚,将嬴政晾在台上,这是作为臣子的失职,不然一会儿,嬴政亲自下场,必然会牵连太多。

    如今大朝刚刚开始,就被嬴政亲口问责,然后又推出了任官回避制度,现如今举朝上下人心惶惶。

    绝对不能再让嬴政大刀阔斧的下达政令了,这是岁末大朝,是总结始皇帝二十九年的国事,而不是岁首大朝。

    心中念头一动,李斯神色越发恭敬。

    李斯的这一番话出口,整个大秦朝堂,仿佛投入了一颗石子,让僵硬的气氛一下子变的松缓下来。

    嬴政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斯,点了点头:“准奏!”

    岁末大朝!

    真正的重要事情,便是土地改革一事,这一点嬴政心知肚明,他方才不过是借机发作。

    唯一的目的便是为了让各地郡守心中忐忑,从而更有利于大朝的进行。

    而且从殷通身上,牵扯出任官回避制度,正是一个恰当的时间,对于这一点,嬴政自然不会放过。

    毕竟,任何一道政策的推行,必须要天时地利人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884/ 第一时间欣赏朕的大秦不可能亡最新章节! 作者:姒荒所写的《朕的大秦不可能亡》为转载作品,朕的大秦不可能亡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朕的大秦不可能亡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朕的大秦不可能亡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朕的大秦不可能亡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朕的大秦不可能亡介绍:
始皇帝二十九年,博浪沙遇袭。当嬴政融合二十一世纪历史系博士的记忆,望着眼前的浩荡山河,自语,道:“这一世,朕的大秦不可能亡!”朕的大秦不可能亡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朕的大秦不可能亡,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朕的大秦不可能亡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