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学霸的经济世界TXT下载学霸的经济世界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学霸的经济世界全文阅读

作者:十六块八     学霸的经济世界txt下载     学霸的经济世界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99章 万恶的资本家

    崇祯十三年正月二十日,经过三日的大清洗,太原城渐渐恢复了平静,天武军分批将所抄的家产运往京师,同时还押送着八大晋商及其家族主要成员。

    北京城,朱慈正兴致勃勃的读着山西的捷报,此番大抄家共得现银八千万两,其他金银珠宝、古董字画以及八大晋商囤积的货物,价值至少两亿两银子,由于数量庞大,整理清查工作仍然在进行。

    朱慈感慨万分,从大明隆庆开关以来,这七十年来通过海外贸易流入大明的白银总数不过三亿五千三百万两,现在全世界的白银总量也就十亿两,八大晋商手中的现银居然占了大明全国总量近四分之一。

    难怪后世经济学家说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没钱,财政赤字太多,收入没有花的多,最后彻底垮台。

    众所周知,明朝的灭亡并不是简单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占了重要的因素,这也是世界经济史上的重要案列。

    大明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自隆庆开关到崇祯上位的之时,商品经济已经发展的十分发达了,商品经济的标志就是货币,大明的货币主要就是白银。

    明末天灾不断,朝廷想要赈灾就必须有银子,没有银子即便朝廷有多少计划经济,户部做多少财政报表预算,都是瞎扯淡,崇祯皇帝的赈灾圣旨送到陕西灾区也换不来一个铜板,甚至连厕纸都不如。

    大明一直很缺白银,全国银矿一年的总产量只有十八万两,百姓也只认白银,朱元璋发行的大明宝钞没用多久就凉了,再先进也没用,不管多么牛,都要按照经济规矩来。

    因此大明在隆庆开关发展海外贸易时,要求外国商人支付白银换取商品,隆庆开关后大明赚走了当时全世界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加上走私和其他渠道,可以说大明拥有了全世界白银总量的一半,然而为什么还是没钱没银子呢?

    大明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经济越发达,需要的白银就越多,然而明末用于市场流通的银子有限,根本不够用,最大的原因就是那些白银被集中到少数一小撮官商手中,要么被投资到土地、房地产上,要么被窖藏在地下。

    大量白银流入大明,却没有形成新的购买力,创造新的价值,更没有促进创新,反而带来了新的问题,先是白银大量流入致使物贵银贱,导致通货膨胀,后来白银大多被权贵掌握以至于市场上流通的白银不多,又形成通货紧缩,这两个问题大明的高层都没有解决好。

    繁荣的海外贸易让欧洲各国在全球贸易中获得了大量海外商品,这些商品刺激着新的市场,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纷纷演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而明朝却止步于资本主义萌芽,最终与国富民强擦肩而过。

    除了八大晋商囤积的大量白银,朱慈通过历史还知道,京师的权贵也有七八千万两白银,江南的江浙财团、广东财团所积累的白银恐怕不比晋商少,往深处说,大明的资本家已经把朝廷踢出局了。

    无论是大明初期设定九边贸易关口还是郑和下西洋,都是为朝廷控制财富,然而大明的资本家联合起来慢慢控制了北方贸易关口,也就是丝绸之路,又通过一些手段废掉了郑和宝船团队,控制了海上丝绸之路,甚至土木堡之变都有可能是他们一手策划的,就是为了控制北方贸易关口,把朝廷踢出局。

    所谓的欧洲大航海,一定程度是国际价值链分工,其实就是为大明的资本家在海外寻找银子,也就是出口白银给中国,完成白银资本的离岸铸币。

    八大晋商用地窖来窖藏白银,故意加剧白银的紧缺程度,这样放贷的话利率就能升高,这些人太懂怎么在资本市场上投机倒把了。

    江南资本家和晋商资本家一南一北分别控制大明的海上贸易和陆上贸易,一步步玩转大明经济,大明朝廷里学八股文上位的那些书呆子怎么能玩过这些人精?无论想怎么进行经济改革都毫无卵用。

    朱慈不才,自知跟这些大佬玩经济战估计连自己的裤衩都能输掉,只能靠武力征服他们,大杀特杀,因为实在没办法了,国家经济命脉都让人握在手里了,他日后就是当了皇帝也是寸步难行,崇祯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朱慈不会傻到找这些资本家妥协合作,那些人好不容易把朝廷踢出局掌握了主动权,岂能再轻易把自己的蛋糕再和朝廷分享,太天真了。

    朱慈扶持徽商不仅是为了对抗这些资本家,也是为了日后让他们取代现在挖大明墙角的资本家,最终朝廷和这些新晋的资本家合作共赢,并掌握经济主动权,双方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

    有了这些新晋资本家的支持,朱慈的统治才会更加的稳固,大明才能更好的继往开来,融入世界发展潮流,甚至殖民全球瓜分蛋糕.......

    朱慈放下抄家的清单,又看了眼另一份情报,这份情报上说,抄家之时,在范府别院的暗牢中发现了几名锦衣卫的尸体,经过情报部的辨认,其中一人是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他被折磨的不成人形,早已气绝。

    朱慈深呼一口气,这个情报来的太及时了,有了它,皇帝老子那的压力无形间会减少很多,毕竟杀锦衣卫和谋逆无异,打的是皇帝的脸。

    八大晋商被武力铲除的消息引起了轩然大波,令举国震惊,外界纷纷指责,皇太子如此胆大妄为,分明是在挖天下士绅的根!

    即便朱慈下令《皇明时报》大幅度的报道八大奸商卖国的种种恶行,但依然引起了各方势力的怒火,先是山西各府县纷纷上奏,接着是京师官员勋贵们激烈如潮的反响,各地的奏本如同雪花般飞入紫禁城的龙案上。

    其中晋王朱审连上数道奏本上书哭诉,言天武军如何跋扈无礼,竟杀害他府中的管事太监,还当面呵斥于他,实在是目无皇族!

    八大晋商牵扯到的利益太过庞大,他们倒台后,断了太多人的富贵,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一些官员害怕受到牵连,不断给朝廷施压要求释放八大晋商,还其财产。

    连江南的勋贵和官员们也纷纷上奏,言说天武军捉拿斩杀山西士绅,还是大批量的残杀,皇太子此举是在动摇大明的根基,甚至有人提议废除太子,另立三皇子朱慈炯为储君。

    一连折腾了数日,朱慈毫不在意,就在那静静的看着他们发狂式的表演,他就喜欢看这些人痛恨自己又干不掉的样子,真他妈爽!

第400章 这是给父皇的养老金

    各方势力都在等待皇帝的态度,崇祯得知消息后,先是震惊,震惊朱慈居然真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对八大晋商对手。

    接着他开始愤怒,恼怒朱慈太冲动了,完全不给自己面子,不过他的愤怒中还隐隐有些小激动,貌似陕西剿寇的军饷有着落了。

    朝廷在陕西用兵剿寇,又需要大量的银子,还有安抚陕西百姓都要花钱,这些银子户部是一个铜板都拿不出了,辽东之战早已榨干了国库的老底,崇祯不仅把皇宫里的奇珍异宝变卖了许多,还欠了勋贵和大臣们一屁股债,他如何不慌?

    崇祯为了平息外界的愤怒,召见了朱慈将他狠狠的呵斥了一顿,又下旨将朱慈迁出皇宫,搬入信王府居住,并不准其三个月参与朝政。

    住进了崇祯登基前居住的信王府,朱慈暗暗佩服皇帝老子的手段,什么事都能借力打力。

    如今他和崇祯的关系很微妙,特别是在皇宫中,双方寝宫隔着不到百米,钟粹宫和乾清宫周围一直布置着各自大量的亲军,很是尴尬,现在朱慈搬往信王府,崇祯不仅能睡个安稳觉了,还能给外界一个交代,可谓是两全其美。

    朱慈没有理会各方的反弹,山西的抄家行动依然在继续,他也不在意住在信王府,相反的,住在宫外可以随时召见自己人,更有利于他接下来的部署安排。

    此时的朱慈可以拍着胸脯保证,接下来的日子将会更刺激,一场酝酿已久的计划正在一触即发。

    第二日,王承恩领着四个侍女和四个小太监来到信王府拜见了朱慈。

    王承恩含笑道:“殿下,皇爷和皇后娘娘说您长大了,觉得您身边伺候的人太少了,特地赏赐八个奴婢来伺候您,照顾您的起居!”

    “哦?”朱慈眉头一挑,扫了一眼这几个太监宫女,尤其是四个宫女,年纪和自己相仿,长得还挺俊俏的。

    朱慈知道清朝时有个规矩,皇子确定为皇储后,在选立正式的太子妃前一年,宗人府要先为太子选一位比他长一岁的宫女试用,教他学会怎样做丈夫,如果皇子愿意,还可以立这位宫女为太子妃。

    虽然有这条规矩,但清朝的皇帝基本都是政治联姻,想拥有自己的爱情,只能在梦里找。

    康熙皇帝十一岁时就大婚了,娶了索尼年仅十二岁的孙女赫舍里,虽是政治联姻,但因为两人都还小,正值青春冲动的时期,感情维持的很好。

    朱慈从小熟读《皇明祖训》和各种礼制,大婚和性生活这块倒是没注意,属于知识盲区,也不知道大明有没有这种规定。

    不过他很敏感,皇帝老爹应该没这么好心,只怕送这几个奴婢是为了监视自己吧。

    朱慈点点头道:“既然是父皇和母后选出的人,那就留下吧。”

    王承恩满脸堆笑,摆手让几人下去后,又道:“殿下,皇爷口谕,让老奴问您此次抄家晋商查抄了多少家产?”

    不仅崇祯心急想知道,外界也早就开始打听,特别是想知道晋商大案有没有牵扯到其他人。

    面对王承恩的询问,朱慈风轻云淡道:“不多,发了一点小财而已。”

    王承恩凑上来,躬身道:“殿下能给个准数吗,老奴也好回去复旨。”

    朱慈摆出一只手,道:“可抵大明五年赋税!”

    “五年赋税!?”王承恩当场愣住,显然被惊到了。

    他掰着手指开始计算:大明每年的农业赋税有四百余万两,加上辽饷每年实征银五百二十余万两剿饷每年征收的二百八十万两银子在去年李自成钻进深山时就停征了,不能算,另外加关税盐课及杂项大明每年的赋税一共差不多一千万两白银,五年的话就是五千万两.......

    王承恩收起手指,暗暗吸了一口气,在心中狂叫,五千万两啊!

    朱慈笑而不语,他自然不会把抄来的财产数目全告诉王承恩,要是全部交给了国库,天知道会被怎么挥霍光。

    朱慈正计划把这些钱用在发展海军和科研上呢,往后还有科举和改革,用于地方建设,开设普及学堂,开启民智,总之往后要花的钱很多,现在这些钱看似很多,如果全方面发展,根本撑不了几年。

    见王承恩还有话说,朱慈淡淡一笑道:“父皇想要直言就是,为何多此一举,放心吧,本宫会把此次查抄的奸商财产交出四千万两给国库的。”

    只交出四千万两?王承恩迟疑道:“不知道殿下留着一千万两做什么?”

    朱慈瞥了他一眼,道:“父皇母后这么关心本宫,本宫打算将剩下一千万两交到内帑,孝敬父皇母后,算是养老金吧......”

    “养老金?”王承恩脸色一变,惊恐的看着朱慈。

    朱慈笑道:“王伴伴这是怎么了?我大明自太祖皇帝时就有养老、优老、敬老、尊老等政策,父皇母后整日每日粗茶淡饭,本宫现在有能力了,作为人子,在物质上敬敬孝心应该没什么吧?”

    王承恩连连道:“没问题,没问题,太子殿下孝感于天,老奴敬佩!”

    朱慈点点头,道:“嗯,回去复旨吧,以后父皇生活上还希望王伴伴能多多照顾。”

    王承恩赶忙应下,而后躬身告退,逃跑一般的离开了信王府。

    文华殿中,崇祯得知抄家的结果也是当场愣住了,八大晋商这么有钱的吗?随便哪一个都能富可敌国了吧!

    随后听了王承恩的细语,崇祯眉头大皱道:“什么?拿出一千万两给朕养老?他想做什么?”

    崇祯越想越不对劲,自己今年不过三十二岁,需要养什么老?他头微微后仰,双目似阖非阖,不发一语,但脸色越发的阴沉。

    半晌后,崇祯平静道:“王承恩,传旨英国公和定国公,令羽林卫和京营加强巡视皇城和京师九门,城外驻军一律不许入城。”

    王承恩心下一惊,皇爷所指的城外驻军不用说就是天武军啊,其他九边各镇的军队早在封赏后就陆续拔寨各回各镇了,只有天武军除了部分驻扎在内城,其余大部仍驻扎在京师德胜门大教场。

    兵部尚书陈新甲曾建议皇太子让天武军返回凤阳府,但皇太子却说不急,要等他诞辰与将士们共同庆祝后再让天武军回凤阳府。

    因为皇太子的诞辰是二月初四,还有不到半个月,所以兵部也没有催促,陈新甲知道皇太子与天武军将士们的感情,实在是不敢硬催。

    崇祯刚下完圣旨,就见防守午门的太监匆匆来报,道:“陛下,大事不好了,大批的侯伯和大臣们在午门外请愿,说是太子殿下出兵山西是在挖大明的墙角,毁坏祖宗的基业,请陛下严惩太子,释放并归还晋商家产!”

    崇祯脑袋一疼,有些不耐道:“都有哪些勋贵和大臣在请愿?”

    这名太监道:“有平江候、阳武侯、武定侯、应城伯、新宁伯、伏羌伯等侯伯二十余人,还有六部不少主事堂官、六科廊言官、都察院御史等大小官员,午门外请愿的官员人数不下三百人啊!”

    “什么!这么多人?”崇祯猛的从龙椅上站起,满脸的不可置信。

第401章 等死吧勋贵!

    自从朱慈住进信王府,王府周围便出现了不少的乔装打扮的眼线,这些眼线以各行各业作为掩护,监视着信王府的一举一动。

    然而他们使错了劲,殊不知已经一头扎进了朱慈情报网的老巢,全程暴露在情报部的监视之下,李廷表顺藤摸瓜搞清他们背后的势力后,二话不说下令抓人,将这些眼线全部拿下。

    经过一番严刑拷打后,这些眼线死的死,招的招,咬出了大量的勋贵。

    皇城东安门外的澄清坊信王府,朱慈拿着这些招供的证据暗暗点头,京师的勋贵们倒是有几把刷子,情报网搞的不错。

    随后他又拿起另一份名单,这份名单是从八大晋商府中搜出的,上面罗列着一大批收受晋商贿赂的官员名字,勋贵、文臣武将都有,其中还有不少京中三品以上的高官。

    朱慈咧嘴一笑道:“难怪这帮人疯了,连大礼仪都不管了想要废掉本宫的太子之位,真是有趣!”

    徐盛询问道:“殿下,他们中的不少人正在午门外闹事,我们是否现在开始拿人?”

    朱慈摇头道:“不急,等等李廷表那边的进展,勋贵谋害皇子的证据找到了再一起动手。”

    李廷表正通过招供的奶娘和宫女顺藤摸瓜,调查她们周围的所有人际关系,尤其是皇子遇害前一段时间她们去过那里,见过哪里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即然是阴谋诡计,就不可能没有一丝的破绽。

    朱慈并不着急,有些事是需要时间来完成的,比如调查畏罪自杀宫女和奶娘的背景,这些可不像在后世上网就能查出来的。

    午门那边就让他们闹吧,闹得越欢越好,既然决定动手,朱慈就准备将他们一锅端了,现在掌握的证据只能干掉收受贿赂的官员们,想要彻底收拾勋贵们,还差得远了,这帮人精完全可以让各自府上的管家背锅,自己独善其身。

    第二日上午,朱慈正在书房中看书,李廷表匆匆走了进来,面带喜色,说道:“殿下,案情有了重大突破!”

    朱慈欣喜道:“快说说!”

    李廷表道:“情报部通过调查得知侍奉五殿下的奶娘,在五殿下出事的三天前出宫见过一个女子,那女子是京城金凤楼头牌苏雨姑娘的使唤丫鬟,也是奶娘的远房侄女。”

    见朱慈面露奇色,李廷表接着道:“那苏雨姑娘原是秦淮名妓,一向卖艺不卖身......”

    朱慈翻了个白眼,道:“说重点。”

    李廷表讪讪一笑,道:“金凤楼是武定侯的产业,苏雨姑娘虽然卖艺不卖身,却私下侍奉过武定侯......通过下面兄弟的深挖调查,武定侯等几个侯伯曾着便服在金凤楼暗中聚过一次,当时就是苏雨姑娘作陪的,而在他们聚会后没几日,苏雨的贴身丫鬟就和奶娘见面了,接着五殿下就出事了。”

    朱慈算理清楚了,勋贵是通过苏雨的贴身丫鬟联系上了五弟的奶娘,做了一些交易。

    他问道:“可掌握了证据?”

    李廷表道:“事发之后奶娘的家人就搬出了京师,臣已经派人将他们捉拿回京,目前正在审讯之中,料想他们撑不了多久就会开口。”

    李廷表又道:“情报部的一名锦衣卫潜入春雨姑娘的闺房之中,在她的床下连蹲了三天三夜,终于发现了实质性的线索,武定侯的长子在昨日夜里在其闺房住了一宿,二人**之后提到了此事。”

    朱慈惊讶道:“那春雨姑娘侍奉过武定侯,武定侯的长子也......他们父子俩可真牛逼!”

    最重要的是,那名锦衣卫在人家闺房中蹲了三天三夜,那秦淮名妓平日洗澡什么.......

    此时的朱慈是真佩服这些玩情报的人,毅力惊人,心志坚定,不为所惑......

    李廷表也是笑道:“根据他们的谈话,应该是武定侯家的小侯爷早对春雨姑娘有意,常被武定侯训斥,趁着武定侯在午门前蹲点闹事他才有机会夜宿金凤楼,春雨姑娘担心自己被灭口,就告诉了自己参与了谋害皇子的事,小侯爷信誓旦旦的说要带走春雨姑娘,让她脱离苦海......”

    朱慈听后,脸上露出了笑容,并砸了砸嘴道:“真是个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

    李廷表请示道:“殿下,是否可以拿人了?”

    朱慈点头道:“案情已明,开始动手吧,速速查抄金凤楼,务必拿到那两个女人的口供,不能再让她们自杀了!”

    李廷表身体一直,道:“殿下放心,她们要是死了一人,臣提头来见!”

    朱慈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本宫等你的消息!”

    李廷表离开后,朱慈又下令道:“徐盛,去传令孙应元,让他别在府上享福了,准备干活了!”

    ......

    金凤楼所在的勾栏胡同是大明官妓的所在地,由妓女和艺人扶着栏杆卖唱演绎得名,“勾栏”也成了妓院的别称。

    此时的勾栏胡同一片莺歌燕舞,各家妓院门前高高挂着大同灯笼,各路贵人涌入,招呼声、笑骂声交织在一起,很是热闹。

    戌时正,大量的锦衣卫将金凤楼围了起来,身穿精致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的李廷表领着一队锦衣卫推开人群横冲直撞进入金凤楼。

    刚到二楼楼梯出,只见一位老鸨子移动莲步,扭着腰枝,面带笑容的走了过来,嗲声说道:“吆!锦衣卫的大爷怎么这么大的火气呀,要不先进屋喝杯水酒解解渴,让奴家找两位姑娘好好的给您去去火......”

    只听啪的一声脆响,老鸨还未说完就被抽翻在地,李廷表冷声道:“锦衣卫办事,滚一边去!”

    一队锦衣卫迅速踏上楼梯前往三楼抓捕春雨和那名丫鬟,老鸨心下一急,双手捂着嘴角流血的腮帮子忽然喊道:“小侯爷,有人闹事啦!”

    当几名锦衣卫一脚踹开目标房门拿人时,只见一位衣着光鲜的公子正系着纽扣骂骂咧咧的走出,阴阳怪气道:“哪来的狗东西,敢在这里撒野,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李廷表不等他说完,上去就是一脚,将他踹成了狗吃屎,两名锦衣卫不由分说的将他绑了。

    “我是武定侯家的公子,你们凭什么拿我!”小侯爷大声嚷嚷着。

    “啪!啪!啪......”

    李廷表上去就是一顿耳光,左右开弓连扇了八下,直扇的小侯爷一脸懵逼,没穿好的裤子都落到了地上。

    这一顿操作震住了在场所有人,没人再敢言语一句,老老实实抱头蹲地。

    不一会儿,刚刚经过一番**的秦淮名妓苏雨也被拖了出来,此时她香汗淋漓,红晕的俏脸上面露惊慌之色,让人看着心疼,然而锦衣卫的人并没有怜惜她,当场将这位衣衫不整的头牌姑娘绑了起来。

    李廷表下令封锁了金凤楼,并对老鸨等人就地突击审讯,连刑具都带来了不少。

    面对李廷表的亲自审讯,老鸨、春雨和那丫鬟生不如死,最后都无法忍受酷刑先后招供画押,将几个勋贵在金凤楼密议的事情全盘托出。

    李廷表拿着供词再次仔细看了一遍,这才松了一口气,亲自带着供词和证人返回了信王府。

第402章 大清洗

    二月初一,信王府,天武军众将和东宫所属官员济济一堂。

    皇权社会,皇权的顺利交接尤为重要,为此历朝历代在储君设立后都会为太子配备相当完善的官僚系统(清朝除外),教育和辅佐储君熟悉朝政工作,保证太子顺利接管朝政。

    东宫属官作为国家储备干部,分配的极为完善,几乎对应着朝廷的所有部门,也被称为小朝廷。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经常因事亲征,考虑皇太子监国时再设官僚制度会生嫌隙,于是命朝廷命臣兼顾东宫职务,原本的从一品太子三师和正二品的太子三少等辅臣都变成的虚职,不过其他政事官署依旧存在,只是品阶不高,最高不过正三品。

    朱慈的所有辅臣也都由崇祯亲自所选,变相的控制了东宫属官,然而朱慈近几年发展迅猛,立功无数,掌握的势力越来越大,东宫属官们纷纷表示效忠,现任凤阳府知府杨廷麟就是朱慈的东宫属官之一。

    不止东宫属官表示效忠,六部中也有不少官员暗中投帖效忠,连都察院一些御史、江南各地巡按御史都有投帖。

    朱慈坐在正殿的主位之上,抬眼扫了一下众人,道:“众位,午门外的事情想必大家应该知道了,本宫虽然不才,但在数年间镇守京畿、南下平叛、北上平辽,收复漠南蒙古,扭转我大明危势,此诸多功劳皆赖在座诸君扶持,然而现在有人为了一己私利,妄图要挟父皇废掉本宫,另立太子!你们答应吗?”

    “不答应!”

    众人齐齐呼喝一声,天武军众将更是挥着拳头呐喊:“敢言废太子者,杀之!”

    “这些狗屁大臣屁本事没有只会拖后腿,杀了他们!”

    “对,清君侧,杀光他们!”

    天武军众将人人慷慨激昂,很是激动,惹得一些东宫所属的文臣惊骇连连,暗道这帮不要命的武将太疯狂了。

    朱慈虚虚按手,待众将士平静后,接着道:“如果他们个个都是为国为民的忠臣,本宫也无话可说。”

    朱慈顿了一下,猛然喝道:“然而这些在午门情愿闹事之人,个个心术不正,一些奸臣勾结卖国奸商,贪赃枉法,出卖国家利益,跳梁蛊惑君王,甚至有侯伯勋贵暗中串联,谋害皇子,意图谋逆!”

    说着,朱慈将罗列出的证据扔在地上,又道:“此皆奸臣罪证,桩桩证据确凿,本宫身为大明储君,不敢怠遑,决意维护皇明纲常法纪,重振朝纲,尔等愿往呼?”

    “末将愿往!”

    “臣等愿往!”

    殿中文臣武将皆是高呼,决意清君侧!

    朱慈点头叫好,再次喝道:“孙应元听令!本宫命你调内教场五千天武军,协同锦衣卫即刻捉拿谋逆勋贵!”

    孙应元接过名单,立时行礼喝道:“末将领命!”

    “周遇吉听令!本宫命你调德胜门大教场天武军入城接管京师九门!任何人不得出入,如有人要强行出城,视同谋逆,一起抓了!五军都督府如若阻挠,立即将其拿下!反抗者,杀!”

    “徐盛听令!率三千勇卫随本宫去午门拿人!”

    “末将领命!”

    待分派完毕之后,众将都是一脸的兴奋之色,这帮狗日的勋贵大臣险些误了辽东之战,此时拿办他们,众人压抑多日的心情终于可以释放出来了。

    拿人的命令下达后,驻扎在内城各教场的天武军全副武装齐齐出动,将勋贵聚集的各街道全部封锁,突击入府拿人。

    武定侯郭培民等几个勋贵此时正在侯府上商议着金凤楼被封一事,当他们得到眼线报道说天武军正在封街时,一队锦衣卫和天武军已经冲进了侯府。

    武定侯府的管家想要阻止来人,却被一名天武军军士上来就是两个大嘴巴子,当场就将人打傻了。

    武定侯郭培民见外面一阵打乱,迈着四方步走了出来,见到了李廷表,笑呵呵道:“原来是李大人,不知李大人今日前来所谓何事?莫非是想向老夫解释封掉金凤楼一事?”

    李廷表冷声道:“解释?本官没有这个习惯!”

    说完,他拿出令旨,大声道:“武定侯郭培民,谋害皇子,犯下谋逆大罪,奉太子殿下令旨,抄其全家!”

    武定侯一愣,随即一阵冷笑,道:“本候谋害皇子?真是天大的笑话!陛下都没下旨拿我,太子殿下居然敢私自查抄我武定侯府?”

    李廷表有些不耐烦的道:“抄的就是你武定侯的家,来人,捆了带走!速速抄家!”

    武定侯感觉越发的不妙了,难道苏雨那个小贱人把自己给卖了?容不得他多想,已有两个锦衣卫将其按住绑了,并在他的嘴中塞上了大大的破布,以防他饶舌。

    皇城东安门外,定国公徐允祯正在按例巡视皇城,从严防皇城的圣旨中,他隐隐感觉到圣上有对付太子的意思,他不敢大意,只得亲身前来巡视。

    正在这时,徐允祯忽见远处有一支队列整齐的人马向这里行来,随着对方越来越近,不时传来一阵铁靴踏在青石板上发出的整齐轰响声。

    “不好,是太子的人!”徐允祯惊叫一声,连忙下令羽林卫往东安门集结。

    一队队羽林卫手持火铳迅速集结,守在东安门外,与勇卫营对峙了起来。

    双方已经不止一次的对峙过,在崇祯十一年的年底就在万岁山下干过几仗,羽林卫被勇卫营打的亲妈都不认识了,此时遇到老对手,士气瞬间矮了一半。

    朱慈策马而行,来到皇城门前,喝道:“开门!”

    定国公徐允祯上前询问道:“太子殿下这是何意?”

    朱慈冷声道:“午门前可有人聚众闹事?”

    徐允祯回道:“是有不少大臣在午门前请愿,但谈不上闹事。”

    “谈不上闹事?那他们在做什么?开演唱会吗?”

    徐允祯一愣,不明白太子所说的演唱会是何意思,他不敢开口询问,毕竟现在是太子在问自己,貌似那帮人在午门前请愿废太子,这让徐允祯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

    朱慈喝道:“官员在午门聚众逼宫,你定国公竟充耳不闻,你是怎么维护皇城秩序的?是想和他们一起造反吗?”

    一个逼宫的帽子扣在请愿的大臣头上,还给自己扣个谋反的罪名,徐允祯一时间给整懵了,他回过神后试探着问道:“殿下是想怎么处置?”

    朱慈一皱眉头,道:“废什么话,速速开门,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本宫替你解决!”

    徐允祯不以为意,呵呵一笑道:“殿下所有不知,陛下数日前下旨令臣严防皇城,不得放入一兵一卒,殿下若想进入皇城,只能自己进去,您的亲卫营不能入。”

    朱慈策马前进几步,掏出手铳对着他,厉声道:“本宫在数年前用这玩意当场打爆了成国公朱纯臣的脑袋,你定国公要想试试,尽管来!”

    看着黑洞洞的枪口,徐允祯身躯一震,冷汗直冒,嘴角微微抽搐,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一句话没说出。

    朱慈冷冷的看着他,下令道:“拿下!”

    一队亲卫刚准备动手拿下徐允祯,只见羽林卫一名身材魁梧的将军喝道:“定国公奉旨守卫皇城,谁敢动手拿人!”

    “啪!”的一声枪声,朱慈当场就将那名将军毙掉,当即喝道:“谁敢反抗,格杀勿论!”

    三千勇卫营齐齐将火枪举起,对准了羽林卫,两名亲卫将吓呆了的定国公徐允祯架了过来。

    徐盛喝道:“全给老子放下武器,抱头站一边!”

    定国公被抓,反抗的将军被太子打死,面对一排排黑洞洞枪口的羽林卫哪里还敢反抗,纷纷放下火铳,站到墙角抱头蹲地。

    他们很清楚,勇卫营这帮家伙个个胆大的不得了,说杀人就杀人,更何况皇太子亲临为他们撑腰,自己还是老老实实的蹲着吧,天塌下来还有上面的将军们顶着,轮不到自己一个小兵出头。

    见这些人识相,朱慈分派部分人马收缴羽林卫的火铳,自己则带着勇卫营赶往午门清场。

第403章 午门清场

    午门外,上百名官员仍然跪在请愿废太子另立储君,甚至一些官员把生活家当都带来了,准备住在午门前打持久战。

    与万历朝的国本之争不同,朱慈虽然是皇长子,也是皇后所出,但现在皇后所出的嫡子不止朱慈一人,还有皇三子朱慈炯。

    由于朱慈太过强势,且很不听话,在巨大的危机面前,文官们也顾不上嫡长子继承制了,只要是个嫡子就往上推,至于理由更是罗列了一大堆。

    一名御史挪了挪跪的发酸的双腿,对左副都御史道:“我说房大人,咱们这么请愿能让圣上下决心废太子吗?”

    “是啊,这都两天过去了,陛下不仅不给我们答复,还罢朝了,这该如何是好啊!”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房可壮道:“诸位同僚不用担心,皇太子私自调兵去山西,挖我大明士绅的根,只要我等坚持请愿,相信陛下会有决断的!”

    房可壮通过一些消息得知,皇帝早已对太子的跋扈异常不满,只是因为鞑子入关和辽东之战才对太子容忍再三,根据他这些年揣摩圣意对皇帝的了解,知道这位崇祯皇帝是个极为恋权之人,容不得别人染指大权,说不定心里早已有废太子的想法了,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影响左右这位听话的皇帝。

    其他官员也都多少清楚崇祯皇帝的内心想法,崇祯九年清军入关时,唐王朱聿键私自募兵抗清被囚禁在凤阳高墙;流寇肆意江南时,南京勋贵怀远侯常延龄上书请命统常氏数千族丁赴九江协守,也被皇帝拒绝。

    一个是皇族后裔藩王,一个是开国勋贵开平王常遇春的后人,二人都有报国之心,然而皆被皇帝防备,可知这位崇祯皇帝内心的防线有多强。

    此番太子私自调兵去山西拿人,其所作所为已然对皇帝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况且太子威望日渐高涨,严重影响了高度集中的皇权,只要大臣们同心协力加把劲,废太子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里,所有官员都是咬紧了牙关,继续在寒冷中跪在午门外请愿呼喊,请陛下废太子,重立储君。

    正在此时,众官员忽然听到东面传来一道铳鸣,不多时便看见大量全副武装的人马从端门来到了午门广场。

    朱慈一勒马缰,右手一挥,立时一队队勇卫营亲卫开始捉拿请愿的诸臣。

    大臣们感觉有些不对劲,开始见到了太子领兵前来之时不仅没有害怕,还隐隐有些兴奋,太子在玩火,居然敢带兵入午门,这下有的参了。

    这帮大臣不知经历了不少大风大浪了,却没想到朱慈一来就抓人,连句场面话都不说。

    “我乃朝廷命官,你们要干什么?”

    “放肆!你敢抓老夫?”

    左都御史房可壮呵斥道:“太子殿下,你想干什么?午门前捉拿我等朝廷重臣,是想谋朝篡位吗?”

    一名亲卫举起枪托狠狠的砸向他的后背,将房可壮当场砸倒在地,并呵斥道:“闭上你的狗嘴!”

    上了年纪的老御史气的双手发颤,满脸悲愤道:“有辱斯文,真是有辱斯文!”

    面对全副武装、面露杀气的勇卫营亲卫们,官员们这才慌了手脚,知道皇太子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朱慈扬着马鞭指着这群跳脚的大臣们道:“嫡长子承袭帝位,乃是我朝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尔等竟敢在午门外逼宫,妄言废立太子,与谋逆何异?”

    “姑且不说废立太子一事,尔等勾结卖国奸商,贪赃枉法,证据确凿,还敢狡辩不成?”

    说着,朱慈让徐盛拉出清单,当众一一高声朗读。

    徐盛手拿一份长长的文书,洪声道:“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房可壮,崇祯十年三月二十一日收受山西范家贿赂白银一万两,通州境内良田三千亩,经手人范武柳;崇祯十一年五月初六收受山西王家贿银八千两,另有大兴城当铺两间,经手人王再二,崇祯十二年......”

    “礼部右侍郎王铎,崇祯十一年六月十七日收受......”

    “都察院御史刘汉儒......”

    “工部左侍郎张凤翔......”

    “刑科给事中孙承泽......”

    “......”

    随着一个个名字和罪行被当众揭露,午门前的百官越听越是惊恐,自己的这些事情太子是如何知晓的?

    这个小本本是从八大晋商那搜出的,想来是这帮奸商是担心当官的吃干抹净,专门做了备份记录,不巧被朱慈所获,倒是省了他一番麻烦。

    小本本上面记录着哪位官员何年何月何日,收受晋商多少银钱土地都很详细,即便没有八大晋商的小本本,情报部也早已将京官们的老底查的清清楚楚,人证物证都能拉出一片。

    朱慈厌恶的瞥了他们一眼,道:“你们还有何话说?”

    那个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房可壮,常年弹劾别人,走在反腐最前沿,朝廷考语称他“弹劾奸邪,不遗余力”,如今自己却贪赃枉法,真是讽刺。

    还有礼部右侍郎王铎,原是东宫侍班,还曾为朱慈讲过课,可惜他自己都品行不端,如何还能为太子引经据典树立榜样。

    见这群官员傻眼杵在那,朱慈一挥手道:“统统拿下带走!”

    一位六科廊的言官老头忽然大叫道:“陛下啊!您看看吧,太子要谋逆了啊!”

    老头一呼百应,众臣立马跟着哭谏,开始尽情的表演,企图将事情闹大。

    徐盛上去就是几个耳光,直抽得那老头鼻口冒血,勇卫营也对其他哭闹官员拳打脚踢。

    亲卫们下手极重,毫不留情,这些老梆子如何能扛得住,当场就打死了几个老不死的。

    亲卫们一边打一边暗骂,让你他娘的敢上书废太子,老子今天非扒了你的皮,打死你个狗东西!

    一时间午门外哀嚎一片,一些跪在地上老老实实的胆小官员见此惨状,无不骇然,大明二百多年来一向礼待文官,惹了皇帝也不过挨一顿廷杖,哪像现在这样被一群丘八当众辱骂扇耳光,拳打脚踢的。

    礼部右侍郎王铎痛苦大呼:“礼制不存,天下无道,大乱将起啊!”

    “放你奶奶的猪屎狗臭癞蛤蟆屁!”一名亲卫一脚将他踢翻在地,又用枪托对着他猛砸几下,这才将瘫软在地上的这位朝廷三品大员拖走。

    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不止秀才,举人和进士遇到当兵的也不一定能说得清。

    徐盛请示道:“殿下,是否将他们押往天牢?”

    朱慈冷哼道:“天牢岂能镇得住这些奸邪,全部押往太庙,祭祖送血食!”

    朱慈担心夜长梦多,崇祯得到消息后阻止,只得来个先斩后奏,想废了他的太子之位,就先做好被废的准备!

    朱慈有个人生小目标,分别在京师太庙、中都皇陵、南京孝陵这三个地方,各杀一批误国庸臣祭祖送血食,以告慰明太祖朱元璋的在天之灵!

第404章 太庙祭祖送血食

    文华殿中,崇祯正与内阁首辅杨嗣昌商议着陕西的救灾情况。

    自从黄得功领军进入陕西后,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七战七捷,三万天武军大破流贼十万之众,打得李自成心生胆寒。

    据昨日前线发来的塘报称,孙传庭领秦兵回到陕西与黄得功会师,刚要做出攻打西安的架势,李自成就连夜撤出了西安,再次往商洛山一带跑。

    面对先后将自己暴揍的两方人马会师一处,李自成哪里还敢守着西安硬刚,继续开始了游击战。

    午门的镇守太监连滚带爬的跑进文华殿喊道:“陛下,不好啦!太子殿下带兵抓走了午门前请愿的大臣们!”

    崇祯皱眉道:“定国公呢?他是怎么守的皇城!”

    “陛下,定国公已经被太子殿下拿下了!”

    砰的一声巨响,龙案之上的奏本弹飞起数本。

    崇祯猛拍龙案,声色俱厉道:“太子他想干什么?”

    监管午门的太监又道:“陛下,太子殿下把大臣们都带往太庙那了,听说好像是要在列祖列宗面前砍了这些误国庸臣.......”

    杨嗣昌双手猛的一抖,手中的奏本滑落在地,在金砖上磕出沉闷的声音。

    崇祯也好不到哪去,整个脑子一下子短路了,他无法相信,这个逆子的胆子居然大到这种地步了,准备一口气杀掉二三百个京官?还在太庙前?即便是曹孟德再世也不敢这么浪啊!

    杨嗣昌迅速捡奏本,情绪激动道:“陛下,太子殿下先是明目张胆的对晋商动手,挖了天下士绅的根,接着又肆无忌惮的纵兵捕杀朝廷官员,他这是想断送我大明的江山啊!”

    杨嗣昌越说越激动,声嘶力竭道:“太祖皇帝对士绅优待,是国朝的根本,太子殿下此举与流贼何异?陛下若是再不阻止,恐会亡天下啊!”

    “够了!”崇祯拍案而起,脸色铁青的看向杨嗣昌。

    杨嗣昌跪伏在地,道:“臣失言了,请陛下恕罪,然而臣还要说,太子殿下倚仗强军肆意妄为,陛下一定要未雨绸缪啊......”

    崇祯面色难看,他如何不知道这些,他对午门外官员们声势浩大的请愿置之不理,不乏有借助文官集团对付朱慈的意思,当初万历皇帝想要废长立幼,文官们集体反对不得不让万历皇帝作罢。

    如今文官们被逼的对抗太子,崇祯最好的办法就是居中上下其手,让两方势力对抗,从而达到平衡朝政的目标,甚至可以拿捏朱慈和文官集团,可他万万没想到,朱慈竟然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强行用武力打破了这种局面。

    崇祯当即下旨道:“王承恩,你亲自去太庙传旨,让太子立刻放人!”

    说完,他挥了挥手,让杨嗣昌退下。

    ......

    太庙位于承天门到午门这条中轴线的东面,仅邻六科直房,始建于永乐十八年,占地二百余亩。

    太庙是大明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其建筑根据“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大殿内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装饰豪华,东配殿供奉着大明历代有功皇族的神位,西配殿供奉着一些异姓功臣神位。

    大殿前,在午门前请愿的数百名官员被勇卫营一一按倒在地,整整齐齐的跪成了数排。

    听说太子要在太庙前杀他们,众官员一个个惊恐万分,想要叫嚷却被堵住了嘴巴无法出声,一个年轻的勋贵激烈的挣脱着,想要告诉太子,太庙西配殿里有他祖宗的神位,自己是勋贵之后,请求饶自己一命。

    然而回应他的是一个沉重的枪托,一名亲卫当场将他砸的头破血流,跪趴在地。

    朱慈简单的祭拜完太庙后,走出五彩琉璃门,站在门前一棵不成行的柏树之下,这里的柏树是大明几代太子所植,因为历代太子年幼调皮,随意栽植,不循行距,神官监的太监又不敢阻拦,这才形成这片独特造型的柏林,其中就有几棵小柏树是朱慈四五岁时所栽......

    朱慈一挥手,下令道:“祭拜完毕,准备行刑,送他们去见太祖皇帝!”

    一队队勇卫营亲卫举起佩刀,对准了各自面前的官员,在阳光的折射下,一道道亮光闪烁,惊得受刑官员瘫软了大半,谁都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会结束的这么突然,更没想到会死在太庙中......

    这种划时代的死法,不光是他们想不到,古往今来也从未有人敢这么做,他们算是开了先河。

    “刀下留人!”

    “圣旨到,刀下留人!”

    远处传来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回荡在即将受刑官员们的耳边,他们激动的来回扭动着,嘴里含糊不清的喊着陛下来救自己了!

    朱慈皱着眉头看着急急跑来的王承恩,猛然喝道:“斩!”

    刀光一闪,大片血花溅起,数百颗人头滚落在地,太庙中仿佛变成了人间地狱,满地都是歪歪扭曲的无头尸身,到处充斥着血腥味。

    王承恩举着圣旨跑着跑着,刚进太庙大戟门,忽见眼前惨像,吓得脚下不稳摔倒在地,手中圣旨飞出两米远。

    朱慈下令收兵回府,从王承恩面前经过时丝毫不停,甚至都没瞧他一眼,一队队勇卫营亲卫井然有序的随朱慈除了太庙大戟门。

    王承恩捡起圣旨,怔了一会儿,又瞧了一眼太庙大殿外的场景,立即撒腿返回了宫中。

    负责太庙洒扫、香灯等事的神官监一群太监双腿打颤着从偏殿走了出来,有的人当场吓得瘫软在地。

    当太子在太庙斩杀数百名官员的事情传出之后,整个北京城都轰动了,不亚于一场大地震,很多与八大晋商有关系的官员惶惶不可终日,好象就要到了世界要日,都在四处的找门路,唯恐被突然拿下砍了脑袋。

    天武军和锦衣卫依然在内城中捉拿勋贵,将所有犯事勋贵的侯伯府都抄了个底朝天,抓捕了上千人之多。

    孙应元和李廷表知道太子想彻底铲除这些勋贵,所以他们也毫不客气,有一个算一个,犯事勋贵的族人全都抓了起来。

    所有勋贵都成了惊弓之鸟,四处钻营托门子找关系,但到了这个关头,谁又敢伸头说话呢,连英国公张之极都把府门关的紧紧的,谁也不见。

    北京城的抓人行动整整持续了一天一夜,一时间北京内城中人心慌慌的,参与了谋害皇子的勋贵们更是心中胆寒,尤其是嘉定候周奎。

    嘉定候周奎是朱慈的外公,谋害皇子案中也有他的身影,原本田贵妃和周皇后的关系很好,可在她的两位皇子薨逝后,田贵妃就开始当众顶撞周皇后,并口出怨言,说明田家应该已经有了线索。

    周皇后生了两个皇子,其中一个还是太子,田贵妃哪怕再得宠,也不会动摇她的皇后之位,自然不可能做出谋害皇子的事情,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周皇后的父亲周奎参与了此事,并且田贵妃的父亲田弘遇发现了一些线索。

    薨逝的两个皇子都是田弘遇的外孙,田弘遇如何不急,发动了田家所有势力调查此事,终于才有了点眉头,但他自知田家无法与勋贵们抗衡,在得知太子朱慈调查皇子遇害案后,就想通过一些暗示提醒。

    当日田弘遇宴请朱慈,送陈圆圆搭关系只是其中一个目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想试探朱慈有没有决心彻查此案,然而朱慈半途离场,让田弘遇的计划泡汤,他只好暗中派人把五皇子奶娘曾经出宫见过一个丫鬟的消息透露给情报部的一名锦衣卫。

    田弘遇万万没想到,皇太子的情报网这么强大,只有这么小小的提示竟能在短短数日内将后面勋贵全挖了出来,还直接派人抄家了!

    田弘遇是又惊又喜,只是不知道接下来皇帝和太子如何处置这些勋贵,尤其是嘉定候周奎......

关于明军火铳的精准度

    关于鸟铳的精确度,总有人觉得滑膛枪精准度很差劲,认为三五十米就打不着人了,还列举欧洲排枪击毙三五十步才开枪的列子。

    下面说说明末的鸟铳精准度,明朝范景文撰的《师律》中提到:“后手不用弃把点火,则不摇动,故十发有**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

    明朝改装后的鸟铳(火绳枪)身管较长,口径较小,发射同于口径的圆铅弹,射程较远,侵彻力较强;

    相对于欧洲和日本鸟铳,明军鸟铳增设了准星和照门,形成三点一线,又将直形木把改为托住铳管的曲形木托,持枪射击时可稳定持枪进行瞄准,射击精度较高。

    戚光的《纪效新书》记载:鸟铳射击:

    试火器,以八十步立五尺高、二尺阔木牌,三发一中,十发七中为精;

    罚,鸟三弹中一者,平;中二者,赏银一分;中三者,超五分。

    一次不中者,打三棍;二次不中者,打六棍,三次不中者,打九棍;五次不中者,打四十棍,革退。

    不愿打者,一次罚银五厘,二次一分,三次一分半。弓弩同例。

    《武备志》中曰:“鸟铳:唯鲁密铳最远最毒。”

    鲁密铳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准度都是公认的比鸟铳强,具体可以网上搜一下视频测试。

    鸟铳八十步都能有这精准度,天武军使用的自生鲁密铳精准度更高。

    再说下欧洲人的滑膛枪的测试。

    19世纪欧洲军事强国对其老兵、新兵进行滑膛枪射击的数据统计。

    得出的命中率,在90米到270米的距离间,其命中率仅仅为53%到15%。

    而这个数据所反映的,也仅仅是作为队列进行密集射击时对密集阵形行进的目标的毁伤概率,并非单个火枪手所能达到的命中率。

    这个数据告诉我们,如果100名老兵通过严整队列,在距离90米的进行齐射,也就是线列阵,可能击倒100名做密集队形行进的敌人中的53个。

    距离如果提高到270米,新兵则仅仅能命中15人,即使老兵,也只有23人的概率。

    这个数据相对比线膛枪确实惨不忍睹,但经过数据可以看出,欧洲滑膛枪排队枪毙的精准度并非那么不堪。

    最起码天武军四段击、五段击的齐射有这命中率,几次轮射后能把对面打的集体飞升没问题。

    所以我这里不是工地,也不缺抬杠的,大家就别揪着这个杠了,看小说不是搞研究,没必要杠这杠那的。

第405章 大开杀戒

    京师的抓捕行动渐渐落幕,然而负责审问的李廷表却万分焦急。

    谋害皇子一案牵扯的人太多了,这些勋贵和太监根本不用动刑审讯,直接就往外咬人,恨不得把所有勋贵和太监全部拉进来。

    现在已经抓了两千余人,李廷表不敢再审下去了,如果再让他们咬个不停,估计上万人也挡不住。

    李廷表就此打住,前往信王府请示朱慈该如何处置这帮人,当他来到信王府后,一下子就傻眼了,发现自己已经进不了王府了。

    护卫信王府的勇卫营亲卫们像是从未见过李廷表一样,无论他怎么说就是不放行,说是太子殿下正在休息,一个人都不想见。

    李廷表当即呵斥亲卫道:“把你们的统领徐盛叫出来!”

    却听这名亲卫又道:“抱歉大人,将军正在为殿下护法,也不能打搅。”

    “你娘的!”李廷表怒骂了一声,却也不敢硬闯,只得甩着袍子离开了。

    他百思不得其解,一度还以为自己失宠了,想想这段时间自己又没犯错,李廷表只得摇了摇头,又去了靖武伯府找孙应元。

    孙应元比较厚道,没有让李廷表吃闭门羹,在伯爵府书房中接见了李廷表。

    “我说孙老弟啊,殿下现在一句话不说,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些人到底要怎么处理?难道要把他们移到刑部交给陛下处置?”

    孙应元听后摇头道:“要是交给陛下处置,咱们花多大力气抓的人,就得花多大力气给送回去,我说李大人,殿下不是让你负责审讯处置的吗,你怎么变得这么胆小怕事了?”

    李廷表苦着脸道:“这么多勋贵侯伯,个个都是超品的存在,哪是我能随意处置的,我还是听听殿下的意见吧。”

    孙应元笑着道:“李大人还真是当事者迷啊,殿下不是已经给你意见了吗。”

    李廷表听后就是一愣,道:“我连殿下的面都没见到,勇卫营人直接就将我挡在了信王府外,还说太子殿下正在休息,一个人都不想见,连徐盛都不见我,这个徐盛真他妈的不够意思!”

    孙应元品了一口陈圆圆送上来的茗香茶,笑道:“殿下不是已经说了,他一个人都不想见,李大人还不明白吗?”

    李廷表听后立刻明白了,他额头冷汗直冒,这可是两千余人啊,十几个勋贵的族人,要是全杀了跟抄家灭族有什么两样?洪武朝的蓝玉案也不过如此啊!

    此时的李廷表看向孙应元,却见他双目微闭,好像睡着了一般,不再有一句话。

    李廷表想了一会儿,突然一咬牙,下定了决心,他站起身来向孙应元深施一礼,步伐坚定的出了靖武伯府,向诏狱方向走去。

    待李廷表离开后,孙应元慢慢睁开了眼,早已没有了刚刚昏昏欲睡之态,双眼渐渐深邃,炯炯有神。

    他喃喃道:“殿下曾说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帮人靠祖宗的庇佑,吃民脂民膏二百余年而不知回报,死了才好!

    勋贵是大明的功臣之后,此事不能由身为储君的太子来做,只能由我们这些臣子来替殿下扫清道路了。”

    ......

    李廷表离开伯府后,思考了一路,脚步越发的坚定,他已经下定了决心,既然你们勋贵们敢做,我李廷表就敢杀!

    李廷表回到诏狱后,立刻下令将武定侯郭培民、阳武侯薛濂、平江候陈治安、新宁伯谭弘业、应城伯孙廷勋等十几个串联谋害皇子的勋贵及其家属拉到西市问斩。

    处决一干侯伯的消息传出后,西市的大街上立刻围满了人,人挨着人,一片人山人海,都赶着来看这场百年难遇的大事情。

    周围的百姓虽多,却没有人敢闹事乱说话的,因为孙应元已经命令高邦调来了五千天武军在西市刑场周围维持秩序,保证顺利行刑。

    今日的北京城天空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雪,又像是下雨。

    李廷表坐在案台上,看向被押上来的一批批勋贵侯伯,脸上满是坚毅之色,哪怕事后被问责杀头,此时他也认了。

    周围围观之人,有的一脸兴奋,满是幸灾乐祸,有的则是满脸愤恨,显然是其他勋贵府上之人。

    准备受刑的勋贵们多是大喊冤枉,有的默默流泪,有的嚎啕大哭,还有的大声咒骂摆资历。

    应城伯孙廷勋嚎啕大哭道:“本伯的祖上跟太祖皇帝打过天下,又跟过成祖皇帝靖难,于你朱家有恩,太子你凭什么杀我!凭什么!”

    李廷表不顾众人的目光,喝道:“验明正身!”

    下面早有人对犯人进行一一查对核验,确认无误后,立刻大声回报:“大人,第一组犯人全部验明正身!”

    “鸣炮,行刑!”李廷表扔下一块火签,大声道。

    一排排头裹红巾,身穿红褂,怀抱鬼头大刀的诏狱的刽子手,端起酒碗喝了依旧,朝鬼头大刀上“噗”的一喷,很是讲究。

    忽然法场之外,人群中出现一阵骚动,有一大群人向前拥挤大骂李廷表滥杀无辜,士兵们一时被挤得措手不及,居然让近千人冲进了法场。

    高邦脸上有些挂不住了,他立刻吼道:“将这些劫法场图谋叛乱之人,速速围杀,一个不留!”

    只听一片枪声之后,冲进来的近千人全都倒在血泊之中,这人原本被人煽动,拿钱闹事,认为法不责众,这些当兵不敢拿图谋怎么样,没想到天武军上来直接杀人,毫不客气。

    法场之外一阵大乱,连看热闹的百姓们都被吓得远远的退走,不敢再往前凑。

    李廷表没有理会这些人,接着下令道:“继续行刑!”

    听到命令后,刽子手们很有节奏的举起了手中的鬼头大刀向下砍落,只见一颗颗人头滚落在地,喷出一腔热血,尸体栽倒在地上。

    紧接着是第二批、第三批犯人一次被押上法场挨刀。

    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划过一道闪电,紧接着就是一声炸雷响起,莫名的大雨倾盆而下,但这依然不能阻止法场上的行刑.......

    两千颗人头,足足在大雨中砍了半天,冰冷的雨水不断的冲刷着刑场上的血迹,似乎要洗涤他们的罪行。

    饶是李廷表杀人无数,以狡诈冷静著称,此时也是面色煞白,感觉浑身无力,他承受的压力太大了。

    待行刑完成后,李廷表已经有些坚持不住了,但他脸上依旧努力表现出冷静,吩咐手下料理后事。

    当他冒着大雨回诏狱的时候,在半路上被徐盛带着一队人马给拦了下来。

    徐盛策马站在大雨中,对他笑道:“李大哥,殿下请你到信王府一叙,还给你准备了泡澡水。”

    李廷表看向徐盛身后的一辆豪华马车,正是皇太子平日代步所用的仪仗,此时他心中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第406章 赐死国丈

    天色渐黑,大雨已经稀稀拉拉的停了下来,西市的法场之上再无一个人,连原本兴致勃勃围观的人早就跑的一干二净的。

    近三千条人命丢在西市,虽然大雨冲走了斑斑血迹,但地上仍有一处处红色的积水,空气中也弥漫着血腥之味。

    李廷表在西市大开杀戒后,整个京师都笼罩在恐怖之中,街上的行人越发的稀少,西市街上直到几个月后都少有人敢走,能绕道的全都绕道而行。

    当天晚上,朱慈在信王府亲自召见了李廷表,一直到用过晚膳也没从王府走出。

    第二日,京师各个势力开始大骂李廷表,说什么锦衣卫是恐怖组织,滥用权力抓人,李廷表就是最大的奸臣,杀人狂魔,同时还有些舆论直指靖武伯孙应元,说他与李廷表狼狈为奸。

    一片接着一片舆论冲击着李廷表和孙应元二人,甚至不少人请求皇帝将二人拿办治罪,不过却没有一个人敢去大明门和午门请愿。

    一些文人甚至自编民间史书,在书上记下浓浓一笔:崇祯十三年二月,皇太子纵兵诛戮权贵诸臣,京师骇然。

    官方的《皇明时报》虽然对此事避而不谈,但一些自由版面上仍刊登出一些人的评语,其中不少人隐藏在笔名下对李廷表和孙应元口诛笔伐。

    也有一些人发表文章表明支持二人,言对这些国之蛀虫决不能手软,坚决维护皇明纲常法纪。

    李廷表一夜之间成了大明的名人,被人送以大号李阎王。

    京师中男女老少在提到李阎王的大名后,无不浑身起鸡皮疙瘩,如果自家的孩子哭个没完,就用李阎王吓唬孩子:再哭李阎王就来了!

    孩子听了后不仅立时停止了哭闹,还一个劲的把头往大人的怀里扎,唯恐李阎王真的来了......

    此时的李廷表正在信王府中,朱慈担心紫禁城的那位派人来抓李廷表治罪,只得先将他保护了起来,不过紫禁城那边一直没什么动静,这让朱慈感到很奇怪。

    “殿下,那些勋贵虽然被处决了,但还有很多后事没有处理完,如他们那些产业,臣请命接着查抄!”李廷表躬身请命道。

    朱慈点点头,此次查抄十几家勋贵,共得白银大约一千万两,那些不动产还不计算在内,可不能便宜了别人。

    历史上李自成在京师烤掠七千万两白银,不止是勋贵,还有太监、官员、富商,其中烤掠所得太监占了四成,勋贵占了三成,官员占了两成,富商占了一成。

    京师的勋贵并没有被铲除干净,仍有一大半没有参与皇子案和晋商案,相安无事的,其中不乏有几家好人,比如新乐侯刘文炳,他是崇祯母亲孝纯太后的弟弟刘效祖的儿子,也就是崇祯的表弟,历史上李自成攻陷北京城时,新乐侯全家殉国。

    还有驸马都尉巩永固,乐安公主病逝不久京师就被流贼攻破,公主的灵柩尚在宫中大堂之上,驸马巩永固以黄绳系其二女于公主灵前,纵火焚之,之后写下“身受国恩,义不可辱“八个大字,自刎而死,全家殉国。

    京师被破时战死殉国的勋贵亦有不少,定国公徐允祯、英国公张世泽,新建伯王守仁的曾孙王先通,新城侯王国兴、彰武伯杨崇猷等人。

    正当李廷表告退之时,朱慈忽然问道:“嘉定候府可曾查抄了?”

    李廷表回道:“嘉定候府,臣并未查抄。”

    朱慈淡淡道:“你告诉本宫,嘉定候和八大晋商有没有关系?和谋害皇子案有没有关系。”

    李廷表身躯一震,回道:“有关系。”

    朱慈忽然喝道:“那你为何不抄了他的家,砍了他的头!”

    李廷表连忙跪伏在地,不敢回话。

    “你说啊!怎么不砍掉他的头,你在怕什么?”

    李廷表垂首低声道:“嘉定候是皇后娘娘的父亲,臣觉得将他明正典刑会让皇后娘娘颜面尽失,甚至会动摇娘娘的后位,臣私做主张,放过了嘉定候......”

    朱慈眉头一皱,道:“多事,出去吧!”

    李廷表告退后,徐盛见朱慈心情有些索然,于是道:“殿下,既然此事已经过去了,不如就此揭过,您下道令旨让末将送去嘉定候府,给他个警告。”

    朱慈喝道:“警告个屁!现在就带人,随本宫去嘉定候府!”

    徐盛当场愣住了,见皇太子已经出了承运殿,立马跟了上去,招呼亲卫们集合......

    嘉定候府。

    国丈周奎正心惊肉跳的听着管家的汇报,那些参与谋害皇子的勋贵居然全在西市被砍了脑袋,这真是可怕啊!还好自己是太子的外公,太子的人不敢来找麻烦。

    就在这时,只听外面有人大声道:“太子殿下驾到!”

    周奎听到之后明显一愣,暗道太子怎么来了,十几年来他可是从来没来过周家的府院啊。

    周奎赶紧走出书房,见朱慈大步走来,呵呵笑道:“太子今日怎么有空来看外公了?”

    朱慈淡淡一笑道:“本宫从未来过周府,特地来嘉定候这坐坐,顺便闲聊几句。”

    从这话语中,周奎听出了一些生分,太子好像不想与自己认亲啊。

    朱慈忽然道:“国丈,听说你在朝廷募捐之时只捐了八千两?”

    周奎点点头,面露悲色,道:“臣家中贫困,只能捐出这么多了,你看,臣喝的还是前年的普洱茶呢。”

    “哦?是吗?”朱慈一招手,徐盛当即走出厅外,带领着一群亲卫在周府开始大搜查。

    周奎面露惊慌,道:太子啊,你这是干什么?你怎么能搜外公的家呢?”

    朱慈品了一口茶,道:“有人举报国丈家中富可敌国,但不肯捐资助饷,本宫不信,特意带人过来看看。”

    周奎一本正经道:“太子万不可听信小人谗言啊!”

    朱慈点点头,看了周奎一眼,又道:“国丈还在关外行商那投了钱?”

    周奎微微一惊,接着一脸悲叹道:“投了一点,不过早已血本无亏了。”

    朱慈不冷不热道:“难怪,本宫在借道蒙古之时,手下人马抓住一支运粮前往辽东的商队,那商队的管事不仅喝骂了扣留他们的军士,还说自己是太子的人。”

    朱慈呵呵笑道:“本宫当时就奇怪了,我什么时候派人走蒙古运粮了?后来本宫砍了那商人一条手臂后,他这才老实交代,说自己是嘉定候的人,还说嘉定候是太子的外公,自然算是太子的人,你说有没有趣?”

    说完,朱慈看向周奎,冷冷的盯着他的那张老脸。

    周奎连忙道:“太子在辽东受苦,外公心疼,只得将家中财物散尽,从山西购得一批粮草托关外行商运往辽东,助我平辽大军渡过难关......”

    朱慈猛的一拍茶桌,喝道:“你放屁!那批粮草是运往抚顺的清军大营的!”

    朱慈指着周奎道,眼中喷火道:“你死到临头了还敢欺瞒本宫,真当本宫不能杀你吗?”

    周奎吓得浑身一哆嗦,连忙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有些不知所措。

    朱慈扔出一道文书,咬牙切齿道:“看看你的罪证!身为当朝国丈,竟敢勾结卖国奸商,私通关外建奴,运粮资敌!”

    周奎砰的一声跪在地上,战战兢兢道:“太子,外公冤枉啊,外公不知道那行商是给建奴运粮的啊!”

    朱慈冷笑道:“不知道是吧?与武定侯诸人串联谋害皇子你总该知道吧!”

    “外公不知啊......”

    朱慈指着他喝道:“住口,你也配做我外公?”

    这时,徐盛返回大厅,道:“殿下,末将共在周府后院发现库房六十余间,还发现了这个。”

    说着,他将一块锦盒呈了朱慈。

    听说库房被查到,周奎双眼一黑,险些栽过去,他再一看太子手中的物品,更是心疼,那可是自己最爱的福满乾坤怀表啊!

    朱慈打开锦盒,熟悉的把玩着这块金灿灿的怀表,叹了口气道:“国丈,你这是找死啊!”

    周奎惊骇连连,连忙道:“太子要是喜欢,臣忍痛割爱,只求太子看在皇后的面子上不要查抄臣的家产,这些都是外公攒了一辈子的财产啊!”

    朱慈冷森森的笑道:“割爱?这块表原就是本宫亲自监督打造送给母后的,什么时候变成你的东西了?”

    “啊?”周奎顿时一脸懵逼,面如灰色。

    朱慈痛心道:“母后平时最喜欢这块表了,她忍痛将之给你变卖,换成银子助饷,你不但私自扣留,连母后给你助饷的一万五千两都要截留大半,你还是人吗?”

    朱慈猛的合上锦盒,肃然道:“嘉定候周奎,欺君罔上,资敌卖国,谋害皇子,赐死!”

    徐盛将早已准备好的白绫递给了瘫在地上的周奎,既然历史上周皇后以白绫自缢,那就赐周奎一条白绫吧。

    周奎手捧白绫,满脸惊恐,他爬到朱慈面前,道:“我是你外公啊,你怎么能让我自杀?”

    朱慈冷声道:“本宫是大明储君,从来都是先国后家,你若不愿自缢,本宫不介意让人帮忙!”

    说完,朱慈负手而行离开了大厅,同时命人将周府家产全部运走,只留下一锭十两的银子作为周家补贴之用。

    眼看着一车车金银被运走,周奎心如绞痛,把脖子往白绫上一放,踢了板凳就此挂上了......

第407章 太子诞辰

    赐死国丈后,朱慈派人给坤宁宫送去福满乾坤怀表,并请求觐见向周皇后请罪。

    周皇后得知嘉定候被太子赐死,当场晕了过去,崇祯听说老丈人被赐死,更是震惊万分,觉得太子朱慈这是疯了!

    不过崇祯没敢妄动,由开始的震怒变得越发冷静,他很清楚,现在京师九门都被逆子控制了,搞不好这逆子要学李世民政变夺位了。

    崇祯觉得,越到关键时刻越要稳住,当年自己除掉魏忠贤时不也是靠沉稳取胜吗,忍耐、示弱、麻痹、等待时机。

    相比魏忠贤那个老狐狸,太子朱慈的政治经验更少,更何况他现在得罪了士绅阶层,文官们是决意不会放过他的,在杨嗣昌的暗中策划中,已经有不少官员暗中弹劾太子了,人数还越来越多。

    逆子赐死自己的外公,恐怕还会引起更多官员和士人的不满,到时候天下舆论纷纷,逆子还能杀掉天下所有士人吗?

    崇祯自然没有闲着,一直暗中运作,甚至下了道密旨给驻守在京师附近的亲信军队。

    周皇后醒来之后,显得很悲愤,当她知道太子从周府查抄出现银百万两后,更是痛心,身为国丈的父亲有百万家产,却在国难当前时一毛不拔,真是太令人心寒了。

    不过周皇后依然拒绝了朱慈的觐见,并命人退回了怀表,朱慈无奈,只得等过段时间再去请罪。

    朱慈的诞辰前一日,曹变蛟从山西赶了回来,还带着大量金银财物和八大晋商家属。

    朱慈大大表扬了曹变蛟,并下令将八大晋商囚禁在虎城斗兽场,又放了一头老虎进去。

    朱慈亲临虎城观看八大奸商大战东北虎的好戏,然而他很失望,满眼看到的只有八大奸商惊恐的尖叫和绝望的哀嚎,并没有想象中八大汉奸滑铲东北虎的雄姿。

    斗兽场中的一幕很是血腥,八大奸商被一头老虎追逐着残忍玩死,连几名掌刑的锦衣卫都咧着嘴无法直视。

    “太残忍了!”

    看着范永斗被老虎扑倒撕扯,朱慈咂了咂嘴,唏嘘道。

    李廷表以为皇太子害怕了,连忙道:“殿下,是否要停止?”

    朱慈点点头,道:“停下来吧,这头老虎应该吃饱了,再换一头进去。”

    李廷表一愣,只听朱慈又道:“再把豹房也收拾一下,将八大奸商的族人分批放入,记得多放几头豹子。”

    说完,朱慈摇了摇,嘴里还念道着:“太残忍了,这些老虎和豹子可都是珍稀动物啊,你看把他们给饿的,都瘦了好几圈了......”

    周围众人心中一阵发寒,这位太子爷的杀心太重了,也越来越狠了,难以想象与他作对的那些人将来会是什么下场。

    史载,崇祯十三年二月初三,八大晋商惨死虎口,历时四年的晋商大案结束,晋商大案牵扯人员多达万人,标志着天武皇帝开始着手解决士绅阶层特权,大明中兴由此开始......

    二月初四,信王府上下一片张灯结彩,这一日是朱慈的诞辰,盛宴浩大,贺寿拜会的文武官员不计其数。

    原本朱慈没打算大办的,但他察觉到外面的形势并不明朗,很多人都暗中对其持反对态度,朱慈准备借此看看各方的态度,如果条件允许,或许能借机更进一步......

    目前大明的形势一片大好,可以说是中兴大明的最佳时期,朱慈不愿错过这个机会,只是他不清楚文官集团和士人阶层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太庙砍了上百名文官后能否把他们彻底按倒在地。

    宴会的迎宾由李廷表担任,靖武伯孙应元作为宴会管事,这两人往王府前一站,顿时让不少前来祝贺的官员一阵脸黑,李廷表则是默默的观察记住这些官员的脸色。

    “新乐侯到!”

    “新建伯到!”

    “驸马都尉到!”

    “文华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大臣杨阁老到!”

    “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师,范阁老到!”

    “兵部尚书,太子太保陈部堂到!”

    “中军都督府左都督田大人到!”

    “密云总兵王将军到!”

    “蓟辽总督,安西伯洪承畴,拜匣贺礼!”

    “山海关总兵,镇北将军茅元仪,拜匣贺礼!”

    “宣府总兵,镇朔将军虎大威,拜匣贺礼!”

    “凤阳府知府杨廷麟,拜匣贺礼!”

    “.......”

    信王府前,宾客如云,京师周围文臣武将能来的全来了,即便路途遥远无法来的,也早早的派人送来贺礼。

    在京师的天武军各将更是全员到齐,如果不是信王府占地数百亩极为宽阔,恐怕前来祝贺的人要排到大街上。

    承运殿中,朱慈坐在上首,在其左下首则坐着靖武伯孙应元,其次是天武军诸将,其他勋贵和内阁文臣则是坐在右侧。

    大殿虽然自然容不下那么多人,能进入承运殿的无一不是官位极高之人,但......为什么天武军一个团总都能入殿有座呢?而且天武军一系的武将是坐在左侧,文臣却破天荒的坐在了右侧。

    大明一向左文右武,皇太子把武将安排在左班是何意?众官员心中一阵不爽。

    一名御史跳出来,当即指出这个问题,并呵斥天武军一些武将仗着军功日益跋扈,目无朝廷,更指责朱慈用兽刑残杀士绅,太过残暴。

    朱慈只是笑了笑,只是随意的挥了挥手,立时有两个亲卫将那名口出狂言的御史拖了出去。

    不多时,一名亲卫手捧一个木盒子站到了大殿中,木盒中所装的正是刚刚那位咆哮的御史人头。

    朱慈扫向众人,看着这些吓得惊骇的文官们,冷声道:“有人要是仗着诞辰之日不宜见血来挑衅本宫,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本宫杀人从来不挑日子!”

    杨嗣昌等人都是目光闪动,表情各异,不知道在想什么。

    朱慈手指敲打着桌案,继续道:“还有谁要为卖国奸商翻案的?或者觉得本宫太过残暴的?有话趁早说,别影响宴会开始。”

    一些文官左看右看,虽然表情愤慨,但始终没有人敢站出来说话,这位太子表现的太强势了,其手段丝毫不弱于太祖洪武皇帝,将来要是摊上这么一个皇帝,自己的未来究竟会如何啊。

    相比大明的中兴昌盛,更多的官员更希望自己的仕途安稳一些,过的滋润一些,至于什么盛世,那是君王的事情......

    朱慈将残酷表现的淋漓尽致,见无人说话,他心中冷冷一笑,暗道真是一群贱胚子!

    徐盛踏前一步,洪声道:“宴会开始,奏乐!”

    丝竹之音响起,文官们刚刚准备放松下来,忽听轰然一声,天武军各将全部站起,大声道:“为殿下贺!”

    众将声如响雷,在大殿中轰然炸响,顿时吓了文官们一跳,连杨嗣昌手中刚刚端起的酒水被惊的洒落。

    朱慈站起身来,缓缓举杯,喝道:“为我天武将士贺!”

    .......

第408章 皇家集团

    宴会结束后,朱慈来到后殿,召见了一位神秘的商人。

    “卑职锦衣卫千户吴诚,拜见太子殿下!”

    朱慈看着商人打扮的吴诚,笑道:“怎么,还蓄起胡子了?”

    吴诚是朱慈贴身太监吴忠的弟弟,也就是大明第一家火锅店的老板。

    如今的吴诚虽然年轻,但已经是几个品牌连锁产业的老板了,大明全国几十家德庄火锅楼,还有东北烧烤楼,都是他名下的产业。

    吴诚还打算按照太子提供的品牌,再个开海底捞和如家客栈,全国连锁,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不只德庄连锁火锅楼,吴诚掌还管着朱慈暗中所建的皇家集团,包括餐饮、客栈、当铺、矿业等行业都有产业,不过皇家集团不是以盈利为主,更多的是侧重于情报收集,其产业下的商铺等作为情报部的联络据点。

    凭借着朱慈的财力支持,和锦衣卫的帮扶,皇家集团近几年发展极为迅猛,吴诚也成为一名商界大鳄。

    皇家集团只是内部高层之间的叫法,吴诚的身份对外始终是个迷,除了李廷表等几个情报部的高层,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吴诚的所有档案全部被消除,就算有人暗中调查,也只能调查出他在锦衣卫挂职千户,要是还有人不开眼调查下去,去调查一名锦衣卫千户,只能是作死。

    这些年吴诚跑了很多地方,北到辽东吉林,蒙古,南到广东,东到台湾,还和日本人,荷兰人打过交道,通过这些年的磨砺,已然成熟了许多,甚至眼中还流露出一丝商人的精明。

    吴诚以前最喜欢是做菜,自从走出去后,他发现天下间比做菜更有趣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赚钱。

    见朱慈问话,吴诚躬身恭敬道:“回殿下的话,卑职行商时听过一句话,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所以才蓄起了胡子。”

    一段时间不见,吴诚说话也不像以前那般不利索了,口才明显提升了一大截,看来人多出去历练一番改变还是很大的。

    朱慈道:“吴诚,本宫给你一百个商铺产业,你能否接下?”

    吴诚知道太子殿下是想把京城勋贵的产业交给自己,扩大皇家集团,他笑道:“殿下,莫说是一百个,五百个卑职都能接下!”

    朱慈眉头一挑,道:“要是一千个呢?比如晋商的那些产业,你能否全盘接下?”

    吴诚眼皮猛的一跳,忙道:“晋商的产业太大了,卑职目前吃不下......”

    朱慈摩挲着双手,沉思了一会儿,这才道:“这样,京师中被抄家勋贵的产业由你全盘接手,八大晋商的产业你接手一半,自己去挑,剩下的不用你操心。”

    吴诚心中一惊,这是要发财了啊,吞并了八大晋商的产业,皇家集团将会是大明新的财团啊。

    朱慈见他难以喜色,又道:“如何把他们的产业转到皇家集团下,你应该没问题吧?”

    吴诚立刻道:“殿下莫小瞧了卑职,卑职常年混迹商场,学到了不少东西,手下更是有一大批专业的幕僚替卑职打点皇家集团,这点小事难不倒卑职。”

    朱慈点点头,只要皇家集团能吞下一半八大晋商的产业就是大赚,剩下的就交给张大彪的徽帮吧,再给山西总兵汪万年等人分点汤,不能让他们光干活得不到好处。

    朱慈道:“本宫交给你个任务,你接手晋商产业后,开设一家票号。”

    吴诚不解道:“殿下,什么是票号?”

    “皇家集团的生意做大了,是不是要资金周转,南来北往上千里做大生意带那么多金银是不是很不方便?开设票号可以用银票兑换银钱......”

    随后朱慈给吴诚大致讲解了票号和银票的作用与好处,并告诉他做票号一定要坚持信誉第一。

    历史上的票号是在晋商中出现的,当时晋商商号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一定规模的商业网络,而各地商号的盈利均须解回山西总号,然后统一结账分红,总号和分号之间的资金调拨很麻烦也不安全,为了解决运现银问题,于是以汇兑形式出现的山西票号就产生了,不过那已经是晚清时的事情了。

    现在的大明也有类似银票的银钱票证,比如会票,只是会票在极少的京师富商之间流通,并不能成为潮流。

    票号的好处多多,可以有利地促进了全国金融流通,加速了资本周转,对工商业发展的影响很大。

    朱慈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用票号主导未来大明金融市场,为发行纸币做准备,类似后世中国人民银行的作用。

    吴诚听后眼睛都直了,说道:“殿下真是天才,如此之妙法都可以想的出来,卑职会努力去做的!”

    有了会票的模子,吴诚很容易理解,正当他还在那盘算着如何开设票号,只听皇太子忽然问道:“吴诚,数年前本宫交给吴大伴的那些孤儿如何了?”

    崇祯九年时,京师涌入了十几万流民,朱慈奉旨抚民,其中就有五千多名失去父母的孤儿,当时他们连个盛粥的碗都没有,只能目光呆滞的看着周围流民喝粥,朱慈下令将他们集中到一个粥厂,后来安置到了新城统一管理。

    这五千多名孤儿,最大十五岁,小的只有六七岁,男孩居多,朱慈早有培养他们的计划,当时就将赈灾剩下的银钱交给吴忠和吴诚兄弟俩去督办此事。

    这些孤儿在新城集体读书识字接受教育,小从灌输着效忠皇太子朱慈的思想。

    朱慈南下江南时,他们又被分批秘密带走安置在凤阳府,从事这各个专业的培养和训练,有的从军,有的学习情报成为暗谍,还有的学做生意从商......

    如今几年过去了,这五千多名孤儿大多已经从事各行各业,只有少部分年龄较小的还在接受教育和秘密训练。

    吴诚见太子问起,认真道:“回殿下,我大哥......吴公公不许卑职过问此事,只是每年给卑职送来百十个从商的少年郎,其余人的情况卑职不太清楚。”

    朱慈暗暗称赞,吴忠做事还是有分寸的,不该让别人知道的事绝不透露,很好!

    让吴忠管理这帮孤儿,一方面是朱慈最信任吴忠,其次是他打算让吴忠以后接管东厂,这批孤儿中有部分将是未来东厂情报部的主力军......

    对于情报部这宗大杀器,朱慈十分的重视,打算在未来重新再做一次大调整。

第409章 夺位之争(加更还盟主的债)

    宴会第二日,京畿各处诡异的出现一些关于皇太子准备夺位的传言。

    随着流言的浮动,京师似乎笼罩在诡异的气氛中,由于朱慈对文官毫不客气的诛戮,前车之鉴下各官相互观望,皆对此沉默应之。

    然而当官的不说,下面的士人和百姓却对此津津乐道,犹如长舌妇一般到处传播,再度让京师的形势紧张了起来。

    一些士人怨恨朱慈屠戮士绅,在各茶肆酒楼胡乱放言,锦衣卫抓了一批人,却仍有一大片人跳出来,如果不是近几年朱慈的声望被捧得极高,支持他的人占了大多数,恐怕不消数天京师百姓就会被这些舆论带动了。

    朱慈对此也是头疼不已,听情报部说,京师的情况还算好的,要是在江南,闹事的士人将会更多更毒,随便都能出来一大片读书人口诛笔伐,江南的官员一般不敢招惹这些人,一旦招惹自己的仕途也就结束了。

    “士人......”朱慈默默念叨,心里盘算着日后怎么对付那些只会耍嘴皮的读书人。

    半日后,朱慈在承运殿召见了一些文武亲信。

    他询问李廷表道:“最近朝中可有异动?”

    李廷表回道:“文臣们都很安静,一些武将出现了调动,密云总兵王廷臣自昨日前来为殿下庆生,至今未返回密云镇,还有玉田、蓟镇总兵也是如此。”

    朱慈道:“注意留意这三镇的人马调动,最近宫中可有消息?”

    李廷表回道:“近日来陛下很平静,偶尔在文华殿召见内阁首辅杨嗣昌,刚刚传来的最新情报,陛下明日要在奉先殿举行祭祖仪式。”

    “奉先殿祭祖?”朱慈眉头一皱,一般都在正旦祭祖,现在好好的祭什么祖,莫非皇帝老子真想铤而走险了?

    詹事府少詹事杨士聪开口道:“此时陛下在奉先殿祭祖,恐怕是和殿下处决勋贵一事有关,也可能是......”

    朱慈瞥了他一眼,道:“你想说是废太子吗?”

    杨士聪连忙垂首不语,后殿内的氛围也陡然紧张了起来,如果皇帝要废太子,那该如何是好。

    詹事府左庶子吴伟业忽然出列道:“臣建议太子殿下提前登基!”

    吴伟业语出惊人,吓了众人一跳,连朱慈都认真打量了他一番,这个吴伟业平时一副闷骚样,怎么今天能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呢,还这么毫不遮掩的说出来。

    在后世,朱慈对吴伟业的大名早有耳闻,冲冠一怒为红颜那首《圆圆曲》就是这狗日的写的,误导了后世多少人以为吴三桂是为了一个女人才投清的。

    殊不知在政治利益面前,一个女人又算得了什么,历史上总有那么一批人喜欢让女人背锅。

    殿中的氛围有些压抑,东宫属官们互相观望,又有几人站出来支持朱慈提前上位。

    朱慈暗暗惊讶,吴伟业、杨士聪等人都是满腹经纶之人,说是当代大儒也不为过,尤其是那吴伟业,二十多岁时参加会师得了第一名,紧接着廷试考了一甲第二名,当然就有人怀疑他舞弊,觉得不可能,姓吴的怎么这么牛逼。

    主考官不得不将其会元原卷呈请御览,最后还是崇祯亲自阅卷为他辟谣,这也让吴伟业声名鹊起。

    崇祯也对杨士聪寄予厚望,恩宠备至,将安排他当朱慈的老师,这两人应该心怀刻骨铭心的知遇之感啊,怎么一个劲的鼓动夺位呢?

    朱慈没有说话,转头又看向孙应元和周遇吉二人,道:“你们怎么看?”

    吴伟业见太子这么问,心里顿时有底了,看来这太子也想登基上位啊,若是成功,自己晋升有望了!

    吴伟业和杨廷麟同为东宫侍讲,如今杨廷麟成了太子的心腹文臣,还混到了正三品,自己现在依旧是正五品,此间差距着实让人嫉妒。

    然而令吴业伟意外的是,作为太子殿下最忠诚的孙应元居然反对夺位,还大骂自己。

    孙应元瞪了吴伟业一眼,道:“殿下,吴伟业此乃诛心之言,恕臣斗胆直言,当今圣上虽在治国一道能力稍逊,但德行不亏,又非荒淫无道之君,殿下若是夺位,恐天下难服!”

    说着,孙应元跪伏在地,似乎在等待着朱慈的怒吼。

    周遇吉也是当即行大礼跪下,道:“臣也反对殿下夺位,法统不可乱,一旦殿下开了夺位先河,将对后世皇位继承产生巨大影响啊!”

    众人很清楚,要说大明的夺位先河,应该是成祖皇帝开创的,但成祖皇帝当时不是太子,要是太子都等不及夺位了,大明后面的皇统继承将会变得多乱啊,历代皇帝都会百分百防着太子,把太子养废了,说不定一看苗头不对都能杀掉......

    朱慈站起身来,来到窗边,凭窗而望,目光深邃,看着外面渐渐昏暗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

    原本他是准备夺位的,没想到手下的文官支持,武将却反对了,现在仔细想想,孙应元和周遇吉二人都是京营出身,又得封为伯爵,心中还是不愿造崇祯的反的。

    朱慈并不怪他们,要是他们欣喜的一口答应夺位,反而会引起自己的不安。

    吴伟业、杨士聪诸流在历史上本就是贰臣品性,与此两位所谓的大儒相比,朱慈更愿意信任孙应元和周遇吉。

    通过孙应元和周遇吉的表态,朱慈还想到了黄得功、杨廷麟、程国祥、朱大典等人,他们也都是崇祯朝的老臣,是不是也和孙应元他们一样的想法呢?

    朱慈一时间难以取舍,他很清楚,聚人心难,散人心易,搞不好会让下面的人离心离德。

    孙应元和周遇吉依旧跪伏在那,唯恐皇太子冲动之下决意夺位。

    见太子不语,吴伟业忽然道:“如果陛下废太子怎么办?”

    吴伟业很想在朱慈面前表现自己,他紧紧盯着孙应元和周遇吉,再次问了一遍:“如果陛下决意废太子,二位伯爷会如何应对?”

    闻言,朱慈转过身,也是看了他们一眼。

    孙应元抬起头,满脸坚毅道:“如果陛下不顾祖制决意废太子,臣愿誓死追随太子殿下,哪怕是刀山火海也要护着殿下一路趟过去!”

    废太子就意味着太子党倒台,都要倒台了还顾得上什么?

    尤其是孙应元等人已经被贴上了太子党的标签,怎么揭也揭不下来,太子一旦倒了,他们必然遭受打击报复,身死都是小事,保不准被抄家灭族。

    忠君爱国是一方面,但要平白无故的束手就擒,孙应元等人是万万无法接受的,特别他现在还有了妻室......

    周遇吉说道:“臣原本只是京营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自从跟了殿下后,才有了今日的功劳和地位,臣也清楚殿下是一位为国为民,大有作为的雄主,殿下原本就是大明储君,理应继承大统,若是陛下一意孤行废除太子,臣必不奉诏!坚决捍卫皇明祖制!”

    朱慈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直到现在他才深刻体会到,历史上那些夺位的皇子多不容易啊,不仅各方都要掌控好,还要统一自己人,整天跟做贼一样,还不能拖的太久。

    朱慈很清楚,这种事情,最忌讳关键时刻举棋不定,出一点差错就会让己方所有人万劫不复。

第410章 废黜太子

    文华殿中,宽敞的大殿显得很安静,殿中太监宫女全部打发了出去。

    崇祯端坐在龙椅上,看着案前东厂传来的一份份密报,呼吸渐渐变的急促起来。

    他缓缓放下手中那份沉重的情报,长呼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道:“三位总兵真是朕的肱股之臣!”

    崇祯很开心,密云、蓟镇、玉田三镇的总兵已经接受密诏,不日即可领兵入京护驾,有这三镇人马和京城内的羽林卫、神机营里应外合,逆子想要武力掌控京师可就难了。

    崇祯看向王承恩道:“兵部那边去催了没?”

    王承恩回道:“太子殿下诞辰后,兵部就已经催促天武军尽快南下凤阳了,天武军各部也已准备拔营,靖武伯和定西伯给出的准确时间是明日一早就分批启程南下。”

    “好!好!好!”崇祯眉见喜色,仿佛年轻了好几岁,忍了逆子这么多天,终于要开始反击了!

    他情绪高涨道:“王承恩,明日奉先殿祭祖后,立刻传所有文武官员于皇极殿举行大朝会!”

    王承恩忽然跪下,带着哭腔道:“皇爷,太子殿下为大明立过大功,老奴求您废黜太子后万万不能杀害他啊!”

    崇祯见四下无人,长叹一声道:“虎毒还不食子,朕岂能置他于死地,只要他能识相,老老实实住在宫中,朕养他后半辈子!”

    王承恩微微宽心,再度叩首道:“皇爷仁慈......”

    这一番话后,崇祯有种莫名的自信,他吩咐道:“明日大朝会之前,在宫中戒严,千万不能走漏消息!”

    崇祯想在皇城内解决朱慈,尽量不弄得满城风雨,一旦有变,三镇人马可以从城外救援,万全之外再加万全,方是上策!

    安排了一番后,崇祯还不放心,又秘调将羽林卫调入皇极殿两侧的朝房,连文华殿和武英殿都分派一些,以防万一......

    二月初六,天气阴沉沉的,偶尔有一阵闷雷传来,俗话说二月打雷,遍地生贼,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紫禁城中,东西十二宫传来一片太监的高呼声:“奉旨周知后宫之皇后、皇贵妃、皇妃、皇子、公主,辰时正齐至奉先殿祭祖告天!”

    宫中之人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都不敢怠慢,纷纷换上礼服前去奉先殿。

    目前后宫之中,有周皇后,田贵妃,袁贵妃,还有王妃、刘妃、方妃、沈妃等几位地位不高的妃嫔。

    皇子之中,只有三皇子朱慈炯和四皇子朱慈焕,公主也有两位,坤兴公主和昭仁公主。

    奉先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东侧,为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供奉着大明历代皇帝的神位和画像。

    奉先殿中,崇祯正了正衣冠,率众后妃皇子先向列祖列宗神位敬香礼拜。

    有细心的人会发现,往常在奉先殿祭祖周围会有一大批神宫监的太监,然而今日这些太监全都不见了,只有几个御前太监侍奉皇帝左右。

    礼节完毕后,崇祯跪在明太祖朱元璋的神位前,开口道:“臣朱由检,谨此祈告列祖列宗,臣继位以来,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孜孜以求追求大明的繁荣昌盛。”

    崇祯接着道:“但臣所册立的皇太子朱慈,无义无孝,秉***,骄纵不羁,及至近日,更为鬼邪附体,神智颠倒,不可救治!”

    周皇后惊诧的看向崇祯,奉先殿内所有嫔妃也都满脸惊愕的看向皇帝,御前太监韩三闻言,眼皮更是不停的跳。

    崇祯道:“臣伤心至极,痛定思痛,念及太祖、成祖缔造大明江山之艰难,万不可传承于朱慈者......”

    周皇后忽然抓住崇祯的右臂,道:“陛下!你不能废太子啊!”

    “住口!”崇祯脸色阴沉,低声呵斥道。

    周皇后眼中含泪,道:“陛下,太子虽然有些冲动,但他还是个好孩子啊,他为大明江山做出了多少贡献啊!”

    崇祯推开周皇后,怒道:“你疯了?胆敢咆哮奉先殿!”

    “来人,把皇后带出去!”

    “陛下,你要三思啊!你要三思啊!”周皇后被带出大殿还不时的呼唤几声。

    崇祯气的浑身发颤,重新跪正在蒲团之上,接着道:“列祖列宗在上,臣朱由检决意即日,废黜皇太子朱慈,圈至宁寿宫,以免遗祸大明后世.......”

    忽然一声炸雷响起,整个奉先殿都抖了抖,吓得殿中后宫诸人惊叫一片。

    崇祯有些惊慌的看着奉先殿上的牌位,一时间竟然被吓呆了。

    他心中暗道,难道是太祖皇帝不许,要降罪于朕?

    这时,惊吓之余的坤兴公主朱道:“父皇,大皇兄没有神智颠倒,也没有生病不可救治,你为什么要在祖宗面前说谎啊?”

    崇祯呵斥道:“你给朕住嘴!”

    三皇子朱慈炯瞪大了眼睛道:“父皇,皇姐说的没错啊,大皇兄根本就没病,你为什么要说谎呢?还惹得列祖列宗发怒了......”

    崇祯气急,暗道这个小崽子,人家皇子巴不得废太子趁机上位呢,这浑小子!

    只听朱慈炯接着道:“父皇,皇儿读书时知道一些祖训,您这样做是不对的,皇儿也知道,大皇兄要是不当太子了,皇儿就是太子了。”

    崇祯暗道,亏你小子知道,却听三子又道:“但皇儿不想当太子,当太子太累了,皇儿长大后只想去封地混吃等死,父皇要是能把皇儿封在苏州府就好了,听说那里......”

    崇祯被气的眼冒青烟,指着他怒喝道:“逆子,给朕滚出去!”

    朱慈炯被吓了一跳,连忙撒腿就跑,唯恐被老爹抓住暴打一顿。

    被妻儿这一闹,祭祖废太子的仪式不得不匆匆结束,后宫众妃大气不敢喘一下,心惊肉跳的返回各自宫中。

    不过她们并没有欢喜,因为废太子一事跟她们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朱慈被废后只能由皇三子朱慈炯上位,除非皇三子接着被废,才能轮到田贵妃所出的皇四子朱慈。

    安静的奉先殿中,王承恩颇为紧张的询问道:“皇爷......还要举行大朝会吗?”

    崇祯脸色一阵白一阵青,经过一番抉择后,半晌才道:“正常举行,一切按计划进行。”

    王承恩暗暗叹息一声,只得命人敲钟召集大臣们......

第411章 朕的羽林卫何在?

    紫禁城内召集群臣钟鼓陡然敲响,钟声传出皇城,接着传向内城。

    文武诸臣府上的家丁闻声立刻通知各自的老爷,大臣们一时间好奇不已,陛下罢朝数日,怎么今日突然召集群臣举行大朝会呢?莫非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信王府中,朱慈也听到了宫内传出的嘹亮钟声,他目光炯炯的看向皇宫的方向。

    此次大朝会,在京重要官员皆要参加,朱慈身为太子更要入班临朝听政。

    孙应元等天武军职位高的武将和东宫属官们听闻钟声后,首先赶到了信王府,朱慈临时召开了紧急会议吗,密议了一番。

    随后,徐盛带领勇卫营护送朱慈前去上朝,在进入皇城时,他们发现皇城周围的京营人马较之以往明显增多,据情报部的消息所称,京师九门被天武军控制后,羽林卫等京营人马都收缩到了皇城周围,以防突变。

    勇卫营进入午门后,并未遇到阻拦,如往常一样,大部留在午门外,只有百余名亲卫跟随朱慈一起入宫,守卫午门的禁军并未阻拦,因为他们很清楚,拦也白拦,还得挨上一顿毒打。

    皇宫中依旧是那些守卫,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异常,原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被八大晋商弄死后,崇祯任命吴孟明的儿子吴邦辅为新任锦衣卫指挥使,负责宫中防卫。

    朱慈坐在仪仗上,沉默不语,他心中很清楚,接下来或许有一场急风暴雨将在这数百年浮沉不定的紫禁城里爆发。

    当众臣进入皇极殿时,殿内的陈设已布置一新,一个个身穿华丽铠甲的大汉将军分站两班。

    文武百官按品级左右分站,品阶越低的人离御座越远,五品以下的官员只能在殿外叩拜,不过经常在太庙的大清洗,殿中已经少了半数人。

    在东宫属官们的簇拥下,朱慈缓步走入殿中,周围的官员立时散的开,垂首行礼,不敢直视。

    礼部轻车熟路的按照流程安排大朝会,金钟九响后,崇祯皇帝在王承恩的搀扶下踏入金阶,待坐稳龙椅后,他的目光快速在殿中每个角落扫了一遍,最后这才看向不远处的朱慈。

    朱慈迎上他的目光微微含笑,搞得崇祯疑心重重的,他瞥向王承恩,见王承恩点头示意,这才稍稍放心正式开始大朝会。

    众臣感觉到了氛围的诡异,都在静静的等待谁会跳出来出风头,接下来又会发生何事。

    朱慈也是等待着,御前太监已经将奉先殿内发生的事及时的传出来了,他倒想看看,上面这位父皇拿什么来废太子,在场又有谁敢出声支持。

    在崇祯的示意下,王承恩从锦盒中取出一道圣旨,缓缓展开,正当他准备宣读的时候,却听殿中一人重重咳嗽了一声。

    站在勋贵一列的孙应元稳步出班,奏道:“臣有本奏!”

    崇祯迷惑中有些不悦道:“靖武伯,有什么事不能等会说吗?朝会之上怎么如此不知规矩。”

    面对崇祯阴沉着脸射来的目光,孙应元一咬牙,洪声道:“臣奏请陛下,让皇太子前往南京监国!”

    皇极殿中瞬间一片宁寂,仿佛整个大殿中被冰块冻住了一般,人人面露惊色,却不敢出声说话。

    朱慈眉头微皱,对孙应元的行为很是不满,很想骂骂孙应元,你打什么岔,你倒是让他下旨,让他浪啊!

    崇祯的脸色登时变了,抬起一只颤抖的手指向孙应元,怒道:“你......你放肆!”

    崇祯非常生气,以太子朱慈现在的威势,要是去南京监国,和登基称帝有何两样?

    大明实行两京制,南京和北京一样,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京师相同。

    北京所在为顺天府,南京所在为应天府,南京城里连皇宫都是现成的,还比北京紫禁城大一圈,要是这让逆子去南京监国,他把自己人往各部门一安排,跟朝廷有什么区别?

    随着皇帝出声,殿内群臣这才开始小声的议论纷纷,都暗说孙应元此举太过分了,不知是否是皇太子的授意,众人看向朱慈,却见他微闭着双眼,不说一语。

    孙应元完全不理会周边的议论声,仍是高声道:“臣闻江南苏州府、松江府、湖州府等地昼夜倾盆大雨,水势骤发,屋宇倾倒,而米价腾踊,斗米至银三四钱,富家多闭粜,民食草木根皮俱尽,抛妻子死者相枕,强横之徒三五成群,鼓噪就食,街坊罢市,乡村闭户,江南灾情如此汹汹,臣请陛下派太子殿下南京监国,救灾治民!”

    “住口!”崇祯气的浑身发抖,嘶声大喊道:“来人,把他给朕拖出殿外!”

    此时的崇祯非常后悔当初给孙应元封个世袭伯爵了,此人如此目无天子,当诛!

    殿中几名大汉将军刚要准备拿人,却被一队勇卫营的亲卫挡住了,几名大汉将军面面相觑一阵,犹犹豫豫地退了回去。

    孙应元眉头微皱,散发出一股统兵大将的气势,沉声道:“请陛下恩准,让太子殿下南京监国!”

    见殿内廷卫退缩,崇祯暴怒,朝殿外喝道:“羽林卫!将他拿下!”

    “羽林卫!朕的羽林卫何在?”

    喊了半天,崇祯也没见到一个羽林卫冲进来拿人,他一脸问号的看向王承恩,却见王承恩脸色仿佛更是挂着一个大大的问号,就差摊了摊手了。

    杨嗣昌早与崇祯密议过此事,见殿外的羽林卫迟迟没有动静,他心中惶恐不已,偷偷看向皇太子,却见朱慈依然坐在那闭眼沉默,仿佛一切尽在他的掌控中。

    眼见皇帝调不来自己的亲军,群臣渐渐喧哗,真正预感到了大事不妙了。

    在满殿沸腾的哗然中,定西伯周遇吉站了出来,道:“臣附议靖武伯,请陛下下旨太子殿下南京监国!”

    周遇吉清楚,眼看皇帝要宣旨废太子,孙应元才出此下策站出来,表面看像是在逼迫皇帝,其实是在保他。

    崇祯脸色铁青的看着二人,喝道:“你们干什么?是要一起逼宫吗?”

    孙应元被气的脸色涨红,这位陛下怎么回事啊,平时挺精的,怎么现在看不出太子手里正握着一把四十米长的大砍刀呢!

第412章 屈服(为盟主加更)

    皇极殿中一片低语喧闹,然而无人敢出来呵斥孙应元和周遇吉,连兵部尚书陈新甲都往后缩了缩。

    崇祯咬着牙,目光在殿内游走,想要寻求张嘴说话的大臣,却发现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的,连内阁的几个大臣都沉默了。

    内阁大学士姚明恭是太子的老师,难道他也暗中投靠了太子?还有范复粹、张四知,以及那些都察院的御史、六科廊的言官们,他们平时不都挺能说的吗?整日将祖制挂在嘴上,怎么今日一个个都哑巴了?

    “臣有本奏!”

    一道嘹亮的声音让崇祯燃起了希望,他放眼看去,只见詹事府少詹事杨士聪站了出来。

    崇祯心中暗叹:“此等危难关头敢顶着逆子的压力站出来说话,不愧是朕恩宠备至的忠臣!”

    却听杨士聪出班奏道:“太子监国,古之制也,我朝亦有皇太子南京监国的先例,如今浙江、湖广连岁告灾,臣闻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陛下英明神武,当以国事为重!”

    杨士聪不愧是文化人,言辞简洁,无渲染之处,还摆事实讲道理,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

    杨士聪的话如刀子一样捅进崇祯的心里,让他心碎了一地,崇祯气的牙齿格格作响,如果手里有刀,他恨不得活劈了这个背主求荣的杨士聪。

    又一个东宫属官出班奏道:“请陛下准靖武伯所奏,以彰陛下的贤明盛德!”

    要说编理由讲大义,还是文官厉害,总是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点江山。

    一直默默不语,冷眼旁观的朱慈终于在众人的目光中站了起来,对着上首的崇祯微微躬身道,掷地有声道:“请父皇下旨,让儿臣去南京监国!”

    这句话虽是请示,但言语中却透露出不容置喙的力度,瞬间压垮了崇祯最后的抵抗,也压垮了等待时机反击的文官们。

    朱慈经过再三考虑,觉得去南京监国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如今长江以北几乎被打烂了,想要治理得花大量的银钱往上填,抄了这么多钱都填在上面估计都悬,还得花几年大力治理,得耽误很多事情。

    最重要的是,就算北方治理好了,江南那边还得花时间去收拾,既然暂时不能迁都南京,只能带着班底过去治。

    去南京监国一来可以避免夺位带来的巨大影响,二来可以拿着抄来的钱去搞发展,边发展边收拾江南的那些家伙,把北方丢给崇祯就行。

    江南多年没有经历战乱,底子极好,大力发展的话用不了几年就能腾飞,到时候带着大军一波横扫,统一全国,有了安定的环境北方再慢慢恢复发展。

    在皇太子明确表态之后,吴伟业立即抓住机会,踏前一步,昂首道:“江南灾情不断,为防重蹈陕西民变,臣请求陛下以国事为重,让太子殿下南京监国!”

    他话音刚落,东宫属官们纷纷出列,均是大声道:“请皇太子南京监国!”

    “请皇太子南京监国!”

    “请皇太子南京监国!”

    崇祯发颤的右手无力的指着朱慈,沉声道:“你想学多尔衮弑君夺位吗?”

    朱慈安然道:“陛下仍是陛下,昔年宣宗皇帝南京监国时,也未见他夺了仁宗皇帝的大位。”

    杨士聪陡然高声道:“江南大灾无情,陛下为何犹豫不决?”

    崇祯冷冷的扫了他一眼,又看向杨嗣昌等人。

    杨嗣昌叹息一声,出班奏道:“众臣所请,甚合情理,请陛下恩准!”

    连内阁首辅都说话了,剩下的一些尚在观望的朝臣们也纷纷出来附议。

    “臣附议!”

    “臣等附议!”

    “臣也附议!”

    太子既然开口了,自然不肯善罢甘休,眼见太子党势大,自己保皇反对也无用,还不如趁机把这位杀星再送到江南,去祸害那些自命清高的东林党。

    “你们......”

    崇祯脸上微微抽搐,登基十三年来,他是第一次感受到这种孤立无援的滋味,哪怕是初登大宝对付魏忠贤时也没有眼前这种憋屈的场景出现。

    大殿中渐渐安静了下来,崇祯也慢慢平静了下来,他并非不开窍的冲动之人,杨嗣昌等人的表决暗示,直接说明了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已经无法挽回了,若是一味的僵持强硬,形势只会更不好。

    崇祯看了一眼朱慈,又看了一眼殿中诸臣,缓缓开口道:“朕,准诸卿所奏,退朝吧。”

    说完,崇祯有些摇摇晃晃的走出大殿,王承恩刚伸手想要搀扶他,却被崇祯一把推开了,独自一人孤零零走出皇极殿。

    朱慈依旧躬身相送,众臣见状也如往常那般躬身行礼,礼节虽没有变,但在众人心中,那位至高无上的皇帝已不像以往那般高大了。

    一回到乾清宫,崇祯顿时怒从心头起,一把掀翻了龙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本,他拍着龙案大声道:“王承恩,朕让你安排的羽林卫呢?三镇人马呢?都死哪去了?”

    王承恩跪伏在地,诚惶诚恐道:“皇爷,老奴不知啊,老奴确实都安排妥当了啊!”

    “没用的东西!”崇祯踹了他一脚,又呼喝道:“来人,速速召定国公见驾!”

    他依然是皇帝,旨意被执行的很快,不到两刻钟,定国公徐允祯就屁颠屁颠的跑来了。

    一见到崇祯,徐允祯立刻跪倒在地,道:“陛下,臣被天武军控制了,刚刚被放回来......”

    “天武军?他们不是南下了吗?”

    徐允祯哭丧着脸道:“天武军刚出京师就杀了个回马枪,还把城外的三镇人马全部缴械了!王廷臣等三位总兵也被控制了......”

    崇祯黑着脸,脸色更沉了,太子居然这么狡诈!难道他早就知道朕要废太子了?知道了朕的所有部署?

    崇祯总觉得胸口发闷,有一口气吊不起来,既愤怒又无可奈何。

    事到如今,又能如何呢?自己已经没有能力控制逆子了,在无孔不入的太子党势力面前,自己的一切部署都显得那么的可笑。

    如果那逆子学李世民,自己的下场就会和李渊一样,想起唐朝的李渊,崇祯突然打了一个寒战,不由自主地瑟缩了一下身体。

    崇祯的呼吸有些急促,越想越觉得害怕,来到寝宫躺在柔软的龙床上思绪万千,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888/ 第一时间欣赏学霸的经济世界最新章节! 作者:十六块八所写的《学霸的经济世界》为转载作品,学霸的经济世界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学霸的经济世界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学霸的经济世界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学霸的经济世界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学霸的经济世界介绍:
理科的学霸总是耀眼明星,改变世界的似乎也总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类似的理科天才,高傲的理科天才心目中,“文科是什么,没听说过“,但是,理科改变了世界,而文科,统治了世界,这里,是一个学霸文理双向发展的故事。学霸的经济世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学霸的经济世界,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学霸的经济世界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