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明镇海王TXT下载大明镇海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镇海王全文阅读

作者:中华田园牛     大明镇海王txt下载     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918章,普天同庆

    乾清宫,在大明医学院附属医院休养了足足半个月之后,弘治皇帝正式搬了回来了。

    经过半个月的调养,弘治皇帝的身体完全康复,并且因为切掉了烂掉的肠痈,弘治皇帝的胃口慢慢的变好,消化也是逐渐的恢复,又多吃粗粮和蔬菜水果,整个人一下子就年轻了几十岁一样。

    原先垂暮苍苍,头发斑白,皮肤松弛,肤色无光,精神状态极差,但是现在,苍白的头发开始恢复光泽,并且有新的黑色头发开始不断的生长出来。

    皮肤慢慢变的有光泽,紧致,红润,双眼由浑浊变的清澈,精气神十足,整个人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弘治皇帝一边对着镜子,一边仔细的看了看自己,他的身边,张皇后非常贤惠的给弘治皇帝更衣。

    “感觉陛下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一下子恢复了年轻。”

    张皇宫满脸欢喜,弘治皇帝治好了,并且身体越来越好,所有的担心都消失了。

    当初听到弘治皇帝患有肠痈,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的话,仅仅只有三四年可活的时候,她感觉自己的时间都要崩塌了。

    她才三十出头,比弘治皇帝都还年轻,如果弘治皇帝驾崩的话,她以后的日子就会非常难过,即便是儿子当了皇帝,这没有丈夫的女人,日子肯定是不好过的。

    “哈哈,朕也这样觉得。”

    “以前的时候总觉得整个人非常容易犯困,无精打采,现在却是感觉全身都充满了力量,有使不完的精力,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弘治皇帝也是高兴的大笑起来,一下子感觉世界都不一样了。

    “陛下,应该要好好的奖励刘晋,还有那个张志刚教授,嗯,萧敬也应该要好好的奖赏,要不是他提议带陛下去看看,我们都还不知道呢。”

    张皇后点点头,想了想也是对弘治皇帝说道。

    “放心吧,朕心里面有数。”

    弘治皇帝郑重的点点头,自己亲身经历了一番,感受是最明显,整个人就好像是重生了一般。

    所以对于刘晋、张志刚、萧敬也是充满了感激之情,弘治皇帝本身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也是一直在琢磨着该如何赏赐这些有功之人。

    “陛下,你还是再多修养一些时日吧,反正国家大事也有大臣们和太子再处理,也正好锻炼、锻炼太子的能力。”

    张皇后想了想又对弘治皇帝叮嘱道。

    “朕知道,只是朕都已经差不多有半年没有上朝了,也没有处理国家大事了,现在朕已经康复了,也该上朝了。”

    “国家大事,关系我大明的万万黎民百姓,岂能有所懈怠。”

    弘治皇帝非常严肃的说道。

    “我也知道,但是陛下您这才康复没多久,又操劳过度的话,恐怕有损龙体。”

    “陛下,您上朝可以,但是还是要多听大夫的建议,这每天啊,看奏疏最多只能够看一个时辰,还要多走动、走动,增加运动,这样身体才会越来越好。”

    “朕知道,经历了这一番,朕也是明白了一个道理,嗯,用刘晋那臭小子的话来说,身体是奋斗的本钱,朕已经让萧敬制定了作息表,以后就按照作息表来。”

    “那我就放心了。”

    穿戴整齐,整理好自己的仪容,弘治皇帝也是朝着金銮殿这边走去。

    金銮殿之中,文武百官早已经在等待了,人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为弘治皇帝的康复感到高兴。

    特别是朱厚照,整个人都满脸笑容,不仅仅是替弘治皇帝康复感到开心,更重要的是因为他马上就可以卸下担子,重新恢复自由了。

    嗯,这半年来过的日子简直就不是人过的日子,远离了自己心爱的机械,远离了自己心爱的足球,被死死的束缚在皇城之中,每天不是和一群老头子商量事情,就是批阅没完没了的奏疏。

    他都要疯了。

    现在终于要解脱了,他都已经让刘瑾打听清楚了,听说这半年,机械技术发展非常迅猛,这蒸汽机的马力都已经突破到三十多马力了,连蒸汽耕地机都已经更新到了第二代了,还有这蒸汽收割机也是更新到第二代了。

    很多地方都已经用上了蒸汽收割机,正在进行秋收,而且据说已经有人将舂米机给发明出来了,以后舂米都可以用机器了。

    这怎么能行呢,这些可都是他朱厚照同学的预定的,没想到才短短半年的时间,竟然都已经让人给捷足先登了,要是在这样下去,自己都要跟不上时代了。

    还有这个足球,半年的时间了,自己都没有去看一场足球比赛,也没有踢一场足球,整个人都不好了。

    唯有值得高兴的事情,在这段时间内,自己下令反击中亚挑衅大明的各个汗国和部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这种感觉似乎好像也还是很不错的。

    但朱厚照还是恨不得立即马上就将事情交还给弘治皇帝,自己去踢球,去研究机械,嗯,听说天津造船厂这边研究蒸汽船的事情一直没有进展,这肯定是少了自己的加入,不然早就应该研究出蒸汽船了。

    朱厚照高兴不已,犹如摇摇欲飞的雏鸟,恨不得马上就离开这里。

    至于刘晋,此时眼皮正在打架,整个人昏昏欲睡,这坑爹的早朝,实在是太早了,人都还没有睡醒,竟然大半夜的要起来上早朝。

    特别是这天气越来越冷,简直就是要命。

    舒舒服服的在被窝里面做一些大家都爱做的事情,难道不好吗?

    非要这样折磨自己。

    “陛下驾到~”

    就在刘晋摇摇晃晃,昏昏欲睡的时候,伴随着小黄门的一声尖吼声,刘晋顿时一阵激灵,赶紧打起精神来。

    在群臣的高呼下,弘治皇帝满脸笑容,龙行虎步的坐到了自己的龙椅上面。

    “诸位爱卿,平身吧。”

    病治好了,身体变好了,弘治皇帝的声音都变的更加的洪亮有力了。

    群臣纷纷起身,小心翼翼的看向弘治皇帝,很多品级低的大臣这还是半年多以来第一次见到弘治皇帝,一个个都忍不住微微睁大了自己的眼睛,有些难以置信。

    眼前的弘治皇帝和以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以前是垂暮苍苍的老人,看起来都没几年可活的了,而眼前的弘治皇帝,给人的感觉却是青春正茂,精气神十足,除了这头上的白发,其它方方面面看起来都像是三十多岁的壮年人。

    当然了,弘治皇帝本身也就三十多岁,还非常年轻。

    只是以前身体不行,给大家留下了暮气苍苍的印象,所以才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龙体康复,此乃我大明之幸,江山社稷之福,臣以为,应当普天同庆,大肆庆贺。”

    刘健作为群臣之首,也是第一个站出来。

    嗯,今天不适合谈什么国家大事,应该多多的向弘治皇帝表示祝贺。

    “臣等以为刘公所言甚是。”

    李东阳、谢迁等人大臣也是纷纷站出来表示祝贺。

    “嗯~”

    弘治皇帝满脸笑容的点点头,接着对萧敬示意一下,对方立即心领神会拿出一封圣旨开始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幸得祖宗庇佑,我大明万万黎民祈福,有功之士鞠躬尽瘁,尽心尽责,朕得以康复……”

    “司礼监掌印太监萧敬,忠心为主,尽心尽责,封忠侯,世袭罔替,赏黄金洲良田万亩,赐黄金千两,白银万两,以表其功!”

    萧敬一边念也是一边忍不住激动的微微颤抖起来。

    他是一个阉人,一个太监,尽管现在是身份也是非常的显贵了,可是说到底还是一个太监,自古以来这太监都不是什么好名声,纵然是有功劳,也很少有人能够封侯拜相的。

    但是自己,也算是开创了大明朝的先例,成为了第一个被封侯的太监,还可以世袭罔替,尽管自己没有子嗣,但也可以从自己的家族里面过继一个孩子过来,这样以后也算是有后了。

    想一想,其实自己也没有做什么,只是建议弘治皇帝去外面看看,竟然捞到这样一个功劳,心里面全是感激之情。

    “户部侍郎刘晋,官升吏部尚书,加封太子少保,封刘晋之母为一品诰命夫人,刘晋之妻徐氏、李氏为二品诰命夫人,赏黄金洲良田万亩,赐黄金千两,白银万两,以表其功。”

    听到自己的名字,刘晋也是微微打起了精神,自己已经是国公了,自然是没有办法在封爵了,再上就是异姓王了,不过大明朝可没有活着的异姓王,所以也只能够封赏刘晋的母亲和夫人了,另外就是又赏赐了土地和金银之类的东西。

    “大明医学院张志刚教授,乃当世之华佗,妙手回春,封神医侯,世袭罔替,赏黄金洲良田万亩,赐黄金千两,白银万两…..”

    “大赦天下,永久免除人丁税和徭役,永不加赋,普天同庆,共贺大明千秋鼎盛!”

    念到后面,萧敬的声音越来越洪亮,下面的群臣则是忍不住微微瞪大了眼睛。

第919章,实打实的好处

    这太监封爵,历史上也是有过的,但是在大明朝算是首开先河了。

    不过这也并不是真正让大家吃惊,毕竟只是一个封爵而已,即便是太监,有点特殊,但也是可以接受的。

    萧敬这个人,其实人还是很不错的,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拥有好名声的太监,他对弘治皇帝忠心耿耿,执掌厂卫也是并没有因此嚣张跋扈,滥用职权什么的,总的来说,他和弘治皇帝一样,也是一个好人,大家都比较喜欢。

    这一次,弘治皇帝的病也确实是在他的提议下去大明医学院附属医学这里检查出来的,也算是立了大功。

    弘治皇帝感恩图报,赏赐一个爵位,这并没有什么,大家也能接受,并没有加大萧敬的权力之类的,也就是多了一个侯爷而已。

    让大家吃惊的是弘治皇帝对刘晋的赏赐。

    刘晋本身已经是封公了,肯定是没有办法再说封王吧,所以也是只能够升官加赏赐了。

    让刘晋做吏部尚书这一点,大家是早就已经有心里准备了,这吏部尚书王鏊被弘治皇帝罢官之后,内阁这边也是已经多次推举了几轮人选,但都被弘治皇帝给驳回。

    大家就已经猜到了,这个位置是留给刘晋的,他西征西域和中亚有功,按理就该有赏赐,现在更是又治好了弘治皇帝,官升吏部尚书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让大家吃惊的是,还给刘晋加了太子少保,这个就不一般了。

    要知道一般来说加太子少保、太子少傅、太子太傅之类的,那都是要入内阁的意思,内阁首辅刘健是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李东阳和谢迁则是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

    现在给刘晋也是加了一个太子少保,这很显然是有让刘晋在未来入内阁的意思了,就差给刘晋给加个文渊阁大学士的头衔了。

    刘晋现在才二十多岁就已经官至吏部尚书,还封了太子少保,这才几年的时间,这样的升官速度简直就是可怕,不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什么的,至少在历朝历代来说都是非常、非常少。

    由此可见刘晋是真的深的帝心,让弘治皇帝非常的喜欢,当然了,刘晋所立下的功劳也足以担当的起,只是他还太年轻了。

    但真正让大家吃惊的地方是弘治皇帝这边下令永久性免除人丁税和徭役,同时宣布永不加赋。

    人丁税和徭役,这几乎是自古以来都有的,历朝历代都有。

    人丁税很多时候也算是朝廷税收的一个重要来源,至于徭役,这是朝廷办一些大事时经常需要用的。

    像以前修筑长城,修筑城墙、河提、运河等等,都是用徭役的形式征召老百姓无偿给朝廷修建这些东西。

    有时候皇帝想要修建宫殿、楼阁之类的,同样也是用徭役的形式来完成,动辄都是征召几万、十几万的人去做这些工程。

    此外,修建皇帝的陵墓之类的,同样也是用徭役的形式来完成,也算是历朝历代都规定下来的一个项目了,每个皇帝从登基开始都要为自己修陵墓。有时候皇帝感觉自己快不行了,都会一下子征召数以万计的劳力去修建陵墓。

    现在弘治皇帝一下子将人丁税和徭役给免了,而且还是永久性的免除,同时也宣布永不加赋,这就让群臣们大大吃惊了。

    这很显然就不是为了单纯的庆祝弘治皇帝康复了,如果是为了庆祝的话,这免除一两年还是可以的,不可能说永久性的免除。

    这背后很显然也是有弘治皇帝在为接下来的施政布局了。

    懂的思考的官员一个个都开始苦思冥想起来,弘治皇帝为什么要免除人丁税和徭役,又永不加赋的,这永不加赋,指的是天赋,至于商税还是按照刘晋制定的那一套实行。

    “虽然这两年朝廷通过税务改革,国库充盈,人丁税和徭役对于朝廷来说已经可有可无,但是这免除人丁税和徭役,背后肯定有什么深意。”

    “难道是为了人丁的事情?”

    有大臣很快就猜想起来。

    “看来陛下接下来肯定是要来统计大明全国的人口了。”

    刘晋也是仔细的沉思,很快就猜测弘治皇帝的打算了。

    想要统计大明到底有多少人口,这必然就需要免除人丁税和徭役,因为只要还有人丁税和徭役的存在,那就必然会有人去隐瞒人口,也就会导致统计的人口不准确。

    而伴随着大明向殖民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发展,朝廷也是非常需要准确的掌握大明的人口数量、分布、男女比例、等等相关的数据,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进行管理和移民。

    “有银子了就是不一样啊,做事都大气多了。”

    刘晋笑了笑心里面感叹道。

    要是以前让弘治皇帝免除人丁税和徭役,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没有税务改革前的大明朝廷,穷的叮当响,国库都可以饿死老鼠,人丁税和徭役可是极为重要的,不可能免除的。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弘治十四年,大明朝廷的税收收入,单单是收上来的税银就超过九千万两白银,再算上收上来的粮食、布匹、茶叶、糖、绢、绸缎等等实物的话,这折算下来,大明朝廷去年的国库收入可是非常可观的。

    不仅仅史无前例的给大明的官员、官吏们加薪水了,在建设国家方面,那也是大气多了,单单是今年开工修建的水泥马路就有十几条,贯通南北、东西,初步形成一个公路网络,至于水库、大坝、桥梁、河提等等,那更是一下子动工了不知道多少。

    现在弘治皇帝又免除人丁税和徭役,又永不加赋,这也是有底气的,要是没钱的话,他恐怕也是没有办法如此大气了。

    弘治皇帝的旨意很快也是发往了大明海内外各地。

    “卖报~卖报~”

    “天子完全康复,大赦天下,永久免除人丁税和徭役,永不加赋,普天同庆!”

    伴随着报童的呐喊声,很快一张张报纸就被抢购一空,接着很快,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当中,鞭炮声开始不绝于耳,烟花不断的升空,绽放,庆祝大明天子康复。

    当然了,皇帝身体康复,大明江山社稷稳固自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但真正让老百姓们高兴的事情是永久免除人丁税和徭役,永不加赋,这才是实打实的好处。

    以前的时候,大家多多少少都会隐瞒一些人口下来。

    这家里面有七八个孩子的,顶了天也就是上报两三个,不可能将所有的人丁都上报的,因为上报的越多,需要缴纳的人丁税就越多,需要承担的徭役就更多。

    现在免除了人丁税和徭役,这对于老百姓来说,那就很不错了。

    家里面的孩子再也不用隐瞒了,可以全部上报上去,这征兵的时候都可以去体检了,这当兵现在可是一份美差。

    当兵的时候本身就有一笔不错的收入,其次家里面还可以跟着享受免费税赋和徭役,更重要的是在军队之中可以学到知识,能够识文断字。

    当几年兵之后,退役了朝廷还有安排,有的回家乡当上了捕快、差役,在家乡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还有的则是进了大商行,收入不菲,又可以走四方,要是作战立功了,那就更不得了。

    立功之后,不仅仅家乡的父母官会送牌匾到家里面去,光宗耀祖不说,朝廷奖励的金钱、土地、牛羊马匹、奴隶那也是实打实的好处。

    京城这边就有不少参军的,原先仅仅只是普普通通的子弟,现在一个个都不得了了,家里面也是跟着享受到了荣耀。

    现在好了,免除了人丁税和徭役,大家就可以拼命的造娃了,生出来就上报朝廷,登记造册,将来长大征兵的时候就可以去参军了。

    京津地区,鞭炮齐鸣,庆祝起来。

    同时伴随着消息在大明海内外传播起来,大明各地的老百姓也是纷纷庆贺起来,敲锣打鼓,热闹非凡。

    甚至于连大明的藩属国也是跟着庆贺起来。

    朝鲜国国君燕山君更是派遣了一个庞大的使团队伍,携带着美女、珠宝、人参等等贺礼前来京城这边祝贺。

    不甘落后于人的倭国也是如此,直接用船装了一大船的贺礼前来大明,祝贺大明天子龙体安康。

    至于最近才臣服大明的哈萨克汗国可汗穆伦德克汗,得知消息之后,那也是派人前来大明京城这边,送上宝马和美女表示祝贺。

    此外,南洋的暹罗、缅甸、真腊、苏禄等等,自然也是如此屁颠、屁颠的带上贺礼前来大明表示祝贺,嗯,同时也是过来修复与大明的关系,去年大明在南洋的雷霆行动,可是让南洋诸国鼻青脸肿。

    另外大明内部,北方的草原人向弘治皇帝献上了雄鹰,祝福弘治皇帝像雄鹰一样能够永远翱翔于蓝天之上。

    今年才被大明征服的乌斯藏地区,乌斯藏的僧人们举办了盛大的法会,数不清的僧人在一起为大明天子祈福…..

第920章,大明的秋收之辽东篇1(加餐)

    辽东铁岭南山村。

    伴随着秋天的到来,整个辽东地区也是进入了繁忙的秋收季节。

    南山村也是如此,整个南山村的男女老少齐上阵,都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面忙的直不起腰来。

    得益于年初的时候村里面的李大毛买了一台蒸汽耕地机,村里面家家户户的土地经过了耕地机的翻耕,今年那是全部都种上了麦子。

    这家家户户都有几百亩地,有的勤快的甚至于还开垦了更多的土地出来,像村里面的李大毛,因为自己有蒸汽耕地机,那是又开垦了一千多亩的土地,这加起来,李大毛一家就有将近两千亩田地,都可以和关内的地主一拼了。

    没办法,辽东这边地广人稀,纵然是有大量的移民过来,依然还有大量的土地是无人耕种的,家家户户的地都很多,多到根本没有精力去耕种,所以这土地啊,只要你有本事,你就可以去开垦,去耕种,开垦出来就是你的。

    家家户户种的地都很多,这种的时候很开心,但是这一年下来,人人都累的半死,几百亩的田地,一家子根本就忙不过来。

    所以很多时候也只能够采用粗放式的耕种方式了,没有办法像关内一样来精耕细作了。

    好在这辽东的土地啊,都是肥沃的黑土地,辽东这边冬天的时候又大雪纷飞,天气很冷,病虫害就比较少,所以这到了秋天的时候,收成也是还是相当不错的。

    只是,现在家家户户看着一望无际的麦田,脸上洋溢着笑容的同时,一个个又都愁眉苦脸了,几百亩地,这要收到什么时候啊。

    如果不能及时的收割完毕,这麦子就要烂在田里面,多好的麦子啊,那样就太可惜了。

    丁大柱家的麦田里面,丁大柱累的半死,腰都酸死了,忍不住站起来腰来看了看,一家人已经收割了一大片麦田了,可是再看看自家的麦田,还有很多需要收割。

    这麦子收割回来,还要储藏起来,可是家里面的仓库早已经堆满了麦子,他这是愁的眉头都松不开了。

    “李大毛呢?”

    很快,当他看向李大毛家麦田方向的时候,顿时就忍不住疑惑起来。

    李大毛家的麦田和他们家麦田相邻,昨天的时候还看到了李大毛一家在收麦子呢,今天却是人影都没有看到。

    “谁知道呢,他家田多,兴许是去收别的田了吧。”

    丁大柱的媳妇说道,接着再看看自己家的麦田说道:“当家的,今年我们种的麦子实在是太多了,我们肯定是收不完的,要不去铁岭看看有没有朝鲜人,干脆出一些粮食雇他们来收麦子算了。”

    “朝鲜人现在吃香的很,我早已经打听过了,今年那些朝鲜人要价比去年高出很多了,一个人干一天活竟然要一百斤麦子呢。”

    丁大柱一听,顿时就直摇头说道:“在我们老家那边,哪有这样贵的人工,做一天事情竟然要一百斤麦子。”

    “可不是嘛,这也太贵了。”

    丁大柱媳妇也是直点头说道。

    “你还嫌贵呢,雇佣他们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呢,没提前和他们打招呼的,他们都不过来呢,我们想雇人啊,都没地方了。”

    丁大柱无奈的摇摇头说道。

    辽东这边家家户户的地都很多,这麦子大丰收,都忙不过来,今年来大明这边务工的朝鲜人更多了,可是依然满足不了庞大的需求。

    年初蒸汽耕地机的出现,再加上大量牛马的使用,也是让辽东这边今年耕种的土地是去年耕种的十倍以上。

    纵然是有大量朝鲜人前来大明务工,可是依然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朝鲜人这边也是将工价一涨再涨,但依然忙不过来。

    “呜呜~呜呜~”

    就在这时,南山村和外界的道路这里传来一阵汽笛声,一辆庞然大物正在朝着南山村慢慢的开来。

    “李大毛开蒸汽耕地机干嘛?”

    听到声音,丁大柱一下子就想到了李大毛家的蒸汽耕地机,连忙看了过去。

    “那不是蒸汽耕地机,蒸汽耕地机好像没有那么大。”

    丁大柱的媳妇看了看道路行走的庞然大物,有些疑惑的说道。

    “我过去看看~”

    丁大柱放下手中的工具,急匆匆的走了过去。

    等靠近的时候,一看,还真是李大毛,此时他正开着一台崭新的机器朝南山村走来。

    “大毛~”

    “你这开的是什么机器啊?”

    丁大柱好奇的看了看这个机器问道,这机器和蒸汽耕地机有些不一样,这蒸汽机在后面,前面有一个奇怪的滚筒一样的东西。

    “哈哈,这是蒸汽收割机,京城机械厂出品,我也是提前和他们预定了一台,这不,今天刚刚到货,我就急匆匆的去提货了,正好赶上麦子的收割。”

    李大毛笑着说道。

    他现在可是已经迷上了各种各样的机器,年初的时候先是租蒸汽耕地机,尝到甜头之后,直接就买了下来,靠着蒸汽耕地机,李大毛今年单单是给人翻地就大赚特赚,更何况还多给自家开垦出了一千多亩田地。

    种了将近两千亩田地,李大毛一开始就在为收割的事情考虑,和京城机械厂的销售人员交谈一番之后,得知了有蒸汽收割机的事情。

    他就早早的就向京城机械厂这边订购了一台蒸汽机收割机,现在也是终于到货了。

    “这机器可以收麦子?”

    丁大柱一听,顿时就忍不住瞪大了自己的眼睛,再次仔细的看了看眼前这台大家伙。

    “哈哈,当然可以了,据说啊这蒸汽收割机还是太子殿下发明的,去年秋天的时候就已经在北直隶这边有人用上了,现在这个已经二代产品了,改进了很多,更可靠,更稳定,更有力,速度也更快。”

    李大毛拍了拍自己的蒸汽收割机说道,接着也是驾驶着蒸汽收割机往自己的麦田这边开去。

    和丁大柱一样,南山村的村民们得知消息之后,一个个也是赶紧前来李大毛家麦田这边看热闹,想要看看这机器到底是如何收麦子的。

    “这收麦子都有机器啊?”

    “可不是嘛,这耕地能够有机器,为什么收麦子就不行呢?”

    “我可是听说了,现在还有一种机器可以用舂米呢,这麦子说不定以后都可以不用我们辛辛苦苦的去脱壳了,连磨粉的机器都有呢。”

    “是嘛,那岂不是以后干活就轻松多了。”

    “那可不,没看到蒸汽耕地机翻地有多快?”

    南山村的村民们一边看着也是一边聚在一起讨论个不停,尽管很忙,但好奇心人人都,还是有很多村民前来观看,想要看看这蒸汽收割机到底是如何收麦子的。

    蒸汽机收割机上面,李大毛和自己的媳妇正在忙碌不停,准备着收割前的准备工作。

    “大毛,赶紧开动来看看,这机器到底行不行啊,别到时候将你家麦子给糟蹋了。”

    “就是啊,这收麦子要是可以用机器的话,先说好,我雇你帮我家收麦子,一亩地给你五十斤麦子。”

    “一亩地五十斤麦子,亏你说得出口啊,这朝鲜人一天都要一百斤麦子了。”

    “哈哈,价钱可以再商量、商量嘛~”

    众人等着,很快李大毛这边也是已经完成了准备工作。

    “我要开始收麦子了~”

    李大毛对着村里面喊了一声,也是慢慢的将机器开进了麦田。

    伴随着机器的走动,处在收割机前面的滚轮不断的转动起来,麦子被卷入其中,有刀片不断的切割麦秆,将其传送过去。

    在出口处这里,李大毛的媳妇拿着布袋子,随着机器的开动,出口这里就有麦子不断的流出来,很快就将一个大袋子给装的满满的,非常快速的将袋子给扎好,然后轻轻的一推,装满麦子的袋子就落到了麦田里面。

    机器在不断的前进,只见麦田里面的麦子随着机器的走动在消失,机器的屁股后面则是留下排列整整齐齐的麦秆和一袋袋已经装好的麦子。

    速度很快,效率非常高,看的南山村的村民们一个个也是忍不住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我的乖乖啊,这机器还真能够收麦子啊,这速度也太快了吧,就这样走一遍,麦子就收好了?”

    有人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

    “这,这,真的可以收麦子啊!”

    丁大柱有些难以置信,进入到麦田之中,仔细的看了看麦秆,再看看装进袋子里面的麦子。

    “这都省了摔麦子了,直接就已经从麦秆上脱粒下来了?”

    他仔细的看了看手中的麦子,再看看麦秆,脱粒的比较干净,只有少量的麦子没有脱下来,这收麦子可是一个苦活,收回来的麦子还要晒一下,然后用力的摔麦子,将麦粒从麦秆下脱粒下来。

    现在这个蒸汽机收割机竟然如此的神奇,不仅仅将麦子给收割好,竟然还直接就脱粒了,变成了一粒粒麦子装进了袋子里面,省下了太多、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了。

第921章,大明的秋收之辽东篇大丰收

    “呜呜~”

    南山村的麦田上,蒸汽收割机一边前进一边发出呜呜的汽笛声。

    伴随着机器在田野之中行走,后面跟着大量的南山村村民,大家看着整整齐齐铺在地上的麦秆,再看看一袋袋已经装好的麦子,都非常的震撼。

    机器不仅仅能够收割麦子,而且这收割的速度实在是快,还能够将麦子从麦穗上面弄下来,都免了以后摔麦子的过程。

    随着机器在田野之中一遍又一遍的走来走去,一亩地的麦田很快就收割完毕,一袋袋麦子放在田野之中,只需要将这些麦子给扛回去就可以了。

    “这也太快了吧?”

    丁大柱瞪大了自己的眼睛感叹道。

    “这以后种田就是开着机器在田里面走来走去就可以了?”

    旁边有人跟着感叹说道。

    “可不,这鞋都可以不用沾泥了,这耕地有耕地机,这收麦子有收麦子的机器,以后搞不好什么机器都可以弄出来呢。”

    “我听大毛哥说了,听说京城机械厂还研究出了什么舂米机,南方种水稻的地方,他们以后都可以不用舂米了,用机器舂米就可以了。”

    丁大柱想起了李大毛的话,连忙说道:“听说还有磨粉的机器,我们的麦子放到机器里面,出来就直接是面粉了。”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了,大毛哥还会骗人?”

    “也是,这收割麦子的机器都有了,磨面粉的机器又有什么稀奇的。”

    南山村的村民们讨论不停,看着田野之中的收割机,一个个双眼放光。

    仔细的算一算,眼前这台收割机,这收割一亩地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只是在田地里面来来回回的走上一遍,一亩地的麦子就收好了。

    有这样的机器,再多的麦田也不怕啊。

    蒸汽收割机上面,李大毛一遍控制机器,一遍同样也是默默的计算着。

    “按照这个速度来算,一个时辰差不多能够收割十亩地,一天算五个时辰的话,差不多能够收五十亩地,我自己家将近两千亩田地,有个二十天就能够收好了。”

    “每天从早忙到晚的话,十几天就可以了,这效率还是可以的,等收完了自家的麦子,到时候还可以去帮人收麦子,又能够赚不少钱。”

    “两千亩麦子,如果没有这个收割机的话,我自己一家老小,就是一天到晚不休息,累死在田地里面也是收不完的。”

    细细的算了一笔账,李大毛顿时就忍不住高兴的笑了起来。

    “还是机器好啊!”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麦田在慢慢的减少,一包包麦子隔着一段距离放在田里面,非常的好看。

    忙碌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很快就到了傍晚的时候。

    李大毛将机器停在田边,看了看今天的成果,一大片的麦田已经收割完毕,整个人都非常有成就感。

    “和我计算的差不多,一天能够收五十亩地左右的麦子。”

    李大毛再次确认了一遍,没有算错。

    然而李大毛并没有高兴太久,很快,他又开始愁眉苦脸起来。

    不为别的事情,因为家里面的粮食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根本就没有地方放了。

    不仅仅自己家里里外外都堆满了粮食,甚至于连李大毛今年建起来的粮仓很快就堆满,都找不到地方来堆放粮食了。

    李大毛家的粮食大丰收。

    经过李大毛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称重,李大毛家的麦田,一亩地收麦子差不多有将近两石的产量,这两千亩麦子算下来差不多有四千石的产量。

    (注:根据《河间志》卷三记载,‘一夫耕田三四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这里记载的河间府的麦田产量,辽东地区这边的情况有所特殊,首先是辽东地区的土地更加的肥沃,这里是黑土地,其次辽东地区麦子的时间更久,产量更好,所以算下来差不多有两石一亩,嗯差不多就这样吧,一石为120斤,明朝的一斤为十六两,算下来,差不多有将近200斤,但这是带壳的。)

    如此多的粮食,让种了一辈子地的李大毛第一次有一种暴发富的感觉,粮食多到都没有地方来放了。

    以前没有移民来辽东的时候,一年忙到尾,面朝黄土背朝天,可是一家老小一年到尾也吃不到几顿饱饭。

    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一大半都要上交给地主,剩下的那点粮食,哪里够一家人吃的。

    现在好了,自己不仅仅有大量的土地,现在粮食大丰收,再加上辽东地区又被皇帝免了几年的税,也就是说所有的粮食都是自己的。

    一下子四千多石的粮食,李大毛敞开了肚皮去吃,都足够李大毛一家吃上很多、很多年了。

    “都没地方放了!”

    李大毛看着田野之中的一袋袋麦子,脸上洋溢着笑容,又愁眉苦脸的,第一次感觉到了粮食太多的苦处了。

    “愁什么,先在田里面堆放着,下面用麦秆垫着,上面用麦秆挡着,等忙完之后再将这些粮食给卖了。”

    “几千石的粮食,我们家哪里吃的完啊。”

    李大毛的媳妇倒是干脆利落的说道。

    “行,按你说的去办。”

    李大毛点点头,迅速的忙碌起来。

    整个辽东地区,家家户户都和李大毛的情况差不多。

    弘治十五年,辽东粮食大丰收。

    整个辽东地区都沉浸在忙碌之中,同时也是沉浸在粮食的丰收喜悦之中。

    家家户户少的也种了上百亩的田地,平均算下来都是种了几百亩地,如此多的田地,又迎来了大丰收之年。

    到处都飘着麦香,家家户户里里外外都堆满了粮食,一个个粮仓都已经装不下了,很多人都不得不和李大毛一样,将一部分的粮食堆放在麦田之中,实在是没有地方去放这些粮食了。

    ……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农耕,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大明朝廷同样如此。

    辽东布政使陈信此时穿着便衣行走在一处麦田之中,看着眼前大片、大片的麦田,再看看火热的收割场面,整个人都露出了笑容。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今年我辽东大丰收啊,想必大人很快就可以高升了。”

    陈信的身边,有官员见陈信满脸笑容,顿时就赶紧拍马屁的说道。

    “哈哈,高升未必,但上面一番口头上的嘉奖肯定是少不了的。”

    陈信高兴的笑了笑摇摇头。

    “大人,今时不同往日啊~”

    “当今吏部尚书是刘晋刘公,我听闻刘公做事一向非常的公正,他这一上任就制定了详细的考成制度,考成制度当中,对于大人这样的地方布政使最重要的几个指标,人丁、税收、粮食产量、基础建设这几项,大人无论是那一项都做的非常好,高升肯定有望。”

    胡本惠想了想又继续说道。

    “今年我辽东的人口增长了两百多万,税收超过五百万两,现在粮食又大丰收,大人这业绩可是非常亮眼的。”

    “大人即便是今年没有高升,这政绩上面肯定也是有亮眼的一笔,再积累一下,高升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哈哈,希望如你所言吧。”

    陈信笑了笑回道。

    刘晋当上了吏部尚书,吏部尚书这个位置,权力非常大,掌管天下官员的考核和升迁,号称天官。

    这一上任,刘晋就立即制定了一系列非常完善的考成制度,经过了内阁的审议和弘治皇帝的肯定之后,迅速的颁布下去。

    对于新的考成制度,尸位素餐的官员自然是叫苦连天,弹劾刘晋的奏疏犹如雪花一般飞到了弘治皇帝的书桌上面。

    但是对于有作为,认认真真做事的官员来说,这考成制度也是意味着他们升迁有望,因为制度上面明确的写清楚了将考成结果与升迁制度相结合。

    想要升官就必须要拿出亮眼的政绩出来,如果没有任何政绩,绝对没有升迁的可能。

    陈信作为辽东布政使,是地方大员,算是重点考核对象,根据刘晋这边制定的新政策,到了年底的时候,他还要去京城这边述职,向天子、内阁、六部这边汇报今年的工作情况,然后结合政绩,来决定是奖励还惩罚。

    辽东这边,人口增长快,税收增长也快,今年粮食又大丰收,再加上今年也修建了不少的道路和水库,他陈信年底去京城述职的时候就更有底气了。

    陈信算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官员,所以他还是比较喜欢刘晋这样的做事风格,制定详细的考成制度,做的好升官,做的不好不仅仅没有官做,还要追究责任。

    如果是以前,他陈信才不会穿着便服来这乡间田野,在自己的府衙里面看看报纸、喝喝茶,混混日子就可以了。

    想要升官发财啊,还是要靠银子去走动、去疏通才行,而他陈信还比较清廉,并没有太多的银子去送礼、疏通,做到现在的位置,他也已经很满意了。

    “走吧,找几个农人问问今年的情况,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困难,我们官府能够解决的就尽量帮着解决。”

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辽东篇田种多了的烦恼

    陈信、胡本惠带着几个官差,一个个身穿便衣来到一处正在收割的麦田这里。

    这一处麦田非常的热闹,足足有几十个人在麦田里面热火朝天的忙着收麦子。

    “这位小哥~”

    陈信笑着对人喊道。

    “先生是在叫我吗?”

    董二起身看了看陈信和胡本惠等人,有些疑惑的问道。

    他看陈信、胡本惠等人虽然穿着便衣,但是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的老百姓,所以也是称陈信为先生。

    “今年麦子收成还行吧?”

    陈信微微点头,扯下一个麦穗,仔细的看了看问道。

    “收成很好,这辽东的土地啊,都是黑土地,非常的肥沃,这一亩地,能够收差不多两石的麦子。”

    董二点点头回道。

    “两石的产量?”

    陈信一听,顿时微微点头,和自己前面做过的实验差不多,一亩地能够收两石的麦子。

    “这产量可是相当可以啊,据我所知,在关内,一亩地可是很难达到两石的产量。”

    陈信想了想又说道。

    “可不,俺是山东人,从山东移民过来的,在山东这边,即便是最好的田也很难达到两石的产量,但是在这辽东,随便都可以。”

    董二郑重的点点头。

    “小哥家种了多少田啊?”

    陈信微微点头,再起身看了看眼前这一大片庞大的麦田问道。

    “不多,我家就种了不到四百亩麦田。”

    “粮食不仅仅够吃,而且今年收的粮食,足够吃很多年了。”

    董二指了指眼前的这些麦田说道。

    “四百亩麦田还不多啊?”

    “你一家人能够忙的过来吗?”

    旁边的胡本惠一听,顿时就咋舌道,四百亩田竟然还说不多,以前自己在河南这边当官的时候,如果有四百亩田那都算是地主老爷了。

    “不多,不多,在这辽东,谁家还没个几百亩地?”

    “今年家里面添丁,内人没有办法做事,我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所以才只种了四百亩地,其他家家户户,随随便便也是比我的多的。”

    董二笑了笑摇摇头,接着又道:“虽然只是四百亩地,不过我一个人确实是忙不过来,这不,我都雇了几十个朝鲜人来帮我收麦子,价格虽然贵一些,不过好在是可以及时的将麦子给收完。”

    “听你这样一说,这家家户户都有几百亩麦田,那岂不是很难在入冬前收完?”

    陈信听完,仔细的想了想,很快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顿时就连忙问道。

    “可不是嘛,现在大家都很急呢。”

    “这家家户户几百亩地,就是一天到晚累死在地里面也收不完啊。”

    “我也是咬着牙齿,花了大价钱才雇佣到了这些朝鲜人,一人干一天的话,我要给一百二十斤的麦子呢,还要管三餐饭呢。”

    “但即便是这样,这些朝鲜人都忙不过来,有的是人要雇佣他们。”

    “这价钱虽然贵,但是这麦子如果不能按时收割完毕的话,到时候就要烂在地里面了。”

    董二连连点头的说道。

    说到这事情啊,董二都不得不感叹。

    这年初开春耕种的时候,一个个都怕吃亏,你开垦一百亩,我就要开垦一百五十亩,家家户户都在拼命的开垦田地。

    现在好了,田地上开垦出来了,一下子种了几百亩田地,收麦子的时候都傻眼了,累死在田地里面也收不完啊。

    “多好的麦子啊,这烂在地里的话,岂不是太可惜了。”

    陈信看了看手中的麦穗,上面的麦子颗粒爆满,麦穗非常的重,麦子很好。

    “可不是嘛,但是收不完,烂在地里面也是没有办法了。”

    董二也是点头道:“听说来我们辽东收麦子打短工的朝鲜人都有几十万人,他们今年可是赚大了,收一天麦子就有一百多斤麦子带回去,在我们辽东干上一个月都能带几千斤麦子回去呢。”

    “不过也该他们赚,没办法啊,我们种的地太多了,这麦子不收了,烂在地里面也是可惜了,给他们赚,我们还能够将麦子给全部收起来。”

    听到董二的话,陈信和胡本惠等人再次看了看田里面忙碌的几十号人,仔细的看了看,这些人果然和大明人有些不一样,穿的衣服带有明显的朝鲜国风格。

    “那这样说来,我们辽东今年岂不是有很多麦子要烂在田地里面了?”

    陈信皱起了眉头,这粮食大丰收,本来是一件好事,今年述职的时候,他也可以重点来说一说这方面的事情。

    可是如果这要是有大量粮食因为没有及时收割烂在了天地里面,情况就又会有所不同了,到时候如果事情传到了京城这边,少不了要影响自己的政绩了。

    “肯定有很多麦子要烂在田里面了,一个人即便是一天到晚不休息,在田里面累死了,顶了天也就是收两亩地的麦子,这家家户户都有几百亩地,哪里能够在入冬前收完啊。”

    “这也是这些朝鲜人敢要价如此贵的原因了,去年的时候,雇佣他们收一天的麦子也仅仅只需要五十斤麦子,今年就要一百多了。”

    董二直点头回道。

    “那也太可惜了,就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快速的收完这些麦子了?”

    一听有大量的麦子要烂在田里面,没有办法在入冬前收割完毕,陈信顿时就着急了,这可是关系到自己政绩的大事情。

    “有是有,听说京城机械厂这边出了一种收麦子的机器,叫什么蒸汽收割机,这蒸汽收割机啊,非常的厉害,只是在田里面走来走去,一天就能够收割五十亩的麦田,如果能够有个几千、上万台这样的机器,我们辽东的麦子就差不多能够在入冬前收割完毕了。”

    “但是这机器很少,我也就听人说过,都没见过。”

    董二想了想也是说道。

    “蒸汽收割机?”

    “这个我知道,报纸上都有报道过。”

    陈信一听,很快就想起了大明早报上面所报道的关于蒸汽收割机的事情。

    “对,对,听说是上了报纸呢。”

    “那个蒸汽收割机据说非常的厉害,收割麦子还直接就将麦粒给脱粒下来了,都不用摔麦子了。”

    “听说一台蒸汽收割机要将近两百两银子呢,太贵了,我们老百姓哪里买得起。”

    董二连连点头说道。

    “谢谢小哥你,我先告辞了!”

    陈信笑了笑和董二道别,接着也是骑上马对着胡本惠说道:“你立即派人去京城机械厂,向他们购买蒸汽收割机,越多越好。”

    “嗯,就以我们辽东布政使司的名义去购买,如果银子不够的话,就和他们商量下,看看能不能租,然后尽快运到我们辽东来。”

    “这家家户户都有几百亩麦子,如果不及时收割的话,到时候还不知道有多少麦子要烂在田地里面。”

    “是!”

    胡本惠一听,连忙称是,接着也是骑着迅速的去办事了。

    至于陈信,他则是骑着马准备去寻找蒸汽收割机,看看这个蒸汽收割机到底是如何的神奇,竟然一天能够收割五十亩麦子。

    骑着马到处打听蒸汽收割机的事情,陈信很快也是来到一处城镇这里。

    “收麦子了,收麦子了!”

    “一两银子收五石麦子,愿意卖的来,再多都收!”

    刚刚进入到城镇之中,陈信就听到了大量的商人拿着铁皮喇叭在不断的吆喝着,同时也能够看到有大量的农人用四轮马车拉着一车车的粮食来城镇之中售卖。

    粮食太多了,家里面的粮仓都装不下了,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将粮食给卖掉一部分换成银子。

    “一两银子收五石麦子?”

    陈信一听,顿时就忍不住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这粮食的价格也太低了吧!”

    “这些奸商!”

    他顿时就忍不住怒了,直接翻身下马,来到一处粮铺这里,怒吼道:“你们这些奸商也太黑心了,五石粮食就卖一两银子,哪里有这样低的价格?”

    听到陈信的怒吼,周围的很多农人也是跟着喊起来。

    “对啊,对啊,哪里有这样的价格,以前的时候,这一石粮食随随便便也要卖一两银子,弘治十年大饥荒的时候,一斤粮食都要卖一百多文呢。”

    “没错,没错,你们这些奸商联手起来故意压低粮价,欺负我们农人是不是?”

    “肯定是这样的,他们肯定是看到我们辽东的粮食大丰收,所以这才故意压力粮价,五石麦子才卖一两银子,我还不如拿去喂猪呢,猪肉现在都已经涨到十多文一斤了。”

    周围的农人一个个都忍不住吼了起来,大家原本都在犹豫着要不要卖呢,这粮食价格实在是太低了。

    很多人种了一辈子的地,还从来都没有遇到如此低的价格,粮食竟然不值钱了。

    要知道在以前,这粮食可是极其珍贵的东西,在饥荒的年代里面,别说一石粮食了,就是一斤粮食,那都是可以救很多人命的,有时候甚至于用几斤粮食都可以买到一个黄花大闺女呢。

    现在好了,五石粮食就只能够卖一两银子。

第923章,粮食太多也是愁(加餐)

    “吵什么吵~”

    这时,从粮铺当中走出一人,看起来像是这个粮铺的老板。

    袁楷看了看四周,很快目光就锁定在了陈信的身上,周围都是一些农人,一看就知道,唯独眼前这个陈信,绝对不是农人。

    “在下袁楷,是这间粮店的老板,不知道先生尊姓大名?”

    身为商人,袁楷眼力劲还是有的,而且做事的原则是不轻易得罪人,所以很有礼貌的向陈信问道。

    “陈信!”

    陈信微微点头,然后淡淡的说道。

    “不知陈先生来我店这里是有何指教?”

    袁楷仔细的想了想,也没将陈信和辽东布政使联系在一起,他毕竟只是一个小粮商,还接触不到陈信这样的封疆大吏。

    “我问你,为何你们这些粮商将粮食的价格压的如此之低,这五石粮食才只卖一两银子,这样的价格,我可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陈信毫不客气的问道。

    “我看先生也是贵人,想必应该是经常会看报纸的吧。”

    被陈信质问,袁楷也是不慌不忙,反而反问起来。

    “每天都有看。”

    陈信点点头回道。

    “那贵人想必也是应该知道,今年我大明不仅仅是我辽东迎来了大丰收,我们大明东西南北,海外海内,几乎都迎来了大丰收之年。”

    “辽东、南洋、河南、北直隶、山东、江南,甚至于连两广都迎来了大丰收,每一个地方的粮食都多到吃不完,这粮价能不低吗?”

    “五石麦子一两银子,这绝对不是我们这些粮商故意压低价格,而是市场就是这个价格,这还是我们辽东的麦子,是上等的好麦子才能够卖到这个价格。”

    “如果种的是番薯、土豆、玉米这些黄金洲过来的粗粮,十石都卖不到一两银子,这些东西,现在到处都是,吃都吃不完,很多地方都用来喂猪了。”

    袁楷令人拿出了几份报纸,然后指了指报纸上面的一些地方说道:“这位,请看这里,这篇报道是关于南洋地区的。”

    “上面详细的说了,在南洋的交趾、象林、南洋等几省,今年的水稻大丰收,产量非常高,在南洋这边,一两银子都可以买到差不多七石的稻子来。”

    “因为谷物的价格实在是太低了,以至于很多种植园主都表示,明年会减少水稻的种植,扩大甘蔗的种植,今年甘蔗的价格虽然有所下降,但是相比起种水稻来,依然还是更划算。”

    “还有这篇是关于西域和河中地区的报道,今年虽然是第一年移民到西域和河中地区,可是这两个地方依然开垦出了大量的田地,迎来了大丰收。”

    “上面报道说,西域和河中地区种出来的粮食足够西域和河中地区这边吃上五年,不仅仅不需要再从我们关内运粮食过去,甚至于他们的粮食还多到可以去和那些牧民换牛羊马匹。”

    “这篇是关于琉球岛和琼州岛的报道,琼州岛以前都是瘴气横生之地,粮食产量很少,但是现在,琼州岛这边不仅仅有大量的粮食外卖,而且冬天的时候还有大量的蔬菜、水果,当地的官府想通过大明早报来宣传琼州,吸引商人前去琼州这边购买蔬菜、水果、粮食呢。”

    袁楷翻着报纸上面的一片片报道,详细的介绍起大明大江南北的关于今年粮食大丰收的情况来。

    弘治十五年的大明,风调雨顺,到处都迎来了粮食大丰收,现在大明的粮食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根本就吃不完。

    粮食价格不断下跌,这也是成了一个正常的现象。

    “如此说来,你们这不算是故意压低价格了?”

    陈信仔细的听着,又看了看报纸上面的内容,这些他都看过,只不过以前只是随意的看了看,并没有太过仔细的去注意。

    袁楷他们是粮商,对粮食方面的报道自然是最关心的,通过大明早报也是大概的知道整个大明的粮食产量情况。

    “那是当然了~”

    “这几年,我们大明不断的对外扩张,有大量肥沃的土地纳入我们大明的版图,朝廷又持续不停的移民,将大量的人口迁移到辽东、南洋、西域、澳洲和黄金洲等地。”

    “同时又有大量牛马在农业上面的运用,大量的土地被开垦出来。”

    “另外朝廷又在全国各地推广来自黄金洲的高产农作物,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大明的粮食产量年年飙升,一年比一年高,今年更是迎来了一个大爆发,整个大明的粮食产量恐怕是去年的好几倍。”

    “我们辽东的麦子算是最上等的麦子,是精粮,还可以值钱,要是那些种番薯、玉米这类粗粮的,那是根本就卖不出去的,只能够自己吃或者是喂猪。”

    袁楷郑重点点头说道。

    “可是这个价格也太低了吧,五石粮食卖一两银子,太低了,大家辛辛苦苦种了一年地,这到头来,粮食竟然不值钱了,这其实不白辛苦了一年?”

    陈信听完,也是微微点头,算是接受了袁楷的解释,这大明各地迎来了大丰收,粮食价格下跌也是正常的事情。

    “能够卖这个价格就算不错了,也就是因为我们辽东离京津地区近,走个渤海就到天津港了,而京津地区人口多,粮食消耗大。”

    “你要是其它地方,恐怕还卖不到这个价格。”

    “更何况我们收的是麦子,回头还要去脱壳,磨成粉才能够出售。”

    袁楷摇摇头说道。

    周围的农人一听,也是傻眼了,这粮食竟然不值钱了,到处都是粮食,家家户户都有吃不完的粮食,不值钱似乎好像也是理所当然的。

    “价格就是这个价格了~”

    “大家如果愿意卖那就卖,如果不愿意,也可以留着,正如这位兄弟所言,家里面如果粮食足够多的话,其实确实是可以去养养猪什么的。”

    “猪、羊、鸡鸭鹅之类的现在在京城这边卖的非常好,需求非常旺盛,价格也是相当可观,搞搞养殖,也是很赚钱的。”

    “要么就和北直隶这边的地主们学一学,北直隶这边,地主们的田地都没人种了,所以他们就大量的种植棉花,种蔬菜,种水果,报纸上不是都说了嘛,比粮食划算多了,今年的棉花价格又大涨了。”

    “蔬菜和水果那也是在不断的涨价,我们辽东啊,离京津地区近,又有海路,往来便捷,我以后都准备做这一块的买卖呢。”

    “这粮食的买卖啊,我们也不赚钱。”

    袁楷看了看周围的农人,也是无奈的摇摇头说道。

    他是商人,天天看报纸,对很多东西都是知道的,说的也是实话。

    “养猪?”

    “种棉花?”

    周围的农人一听,顿时一个个都微微皱眉。

    对于传统的农人来说,这田地都不能荒废,自然是种粮食最好,粮食才是好东西,吃饱肚子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可是这才几年啊,粮食竟然不值钱了,卖不到价钱了,竟然说要用粮食来去养猪,养鸡鸭鹅,还要用上好的田地来种棉花。

    顿时就有人连连摇头。

    麦子不香了吗?

    还是这馒头不好吃了?

    这才过几天好日子啊,难道就要开始来糟蹋粮食和田地了?

    “原来如此,是我鲁莽了~”

    听完了袁楷的话,陈信也是向袁楷致歉道。

    “没关系、没关系~”

    袁楷笑了笑无所谓的回道。

    陈信离开了这一处粮铺,然后又去了其它的地方,和一些商人详细的了解了情况,正如袁楷所说。

    整个大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粮食大丰收,北方的麦子,南方的水稻,还有到处都种满了玉米、番薯、土豆,粮食大丰收,粮食的价格也是降到了前所未有的低价。

    谷贱伤农的事情出现了,农人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不值钱了。

    出来走一趟,陈信也是获得了两个重要的信息。

    回到自己的官邸,陈信也是拿出了笔墨纸砚,开始向上面写奏疏。

    “……幸赖陛下庇佑,朝中诸公贤能,今年我大明风调雨顺,迎来前所未有的粮食大丰收,粮食丰产本是好事,然而现在却是出现了两个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我辽东地区,今年开垦出来的土地实在是太多了,家家户户都有几百亩田地,种植的田地太多,以至于恐怕无法在入冬之前完成收割,到时候必然会有大量的粮食烂在田地之中。”

    “粮食来之不易,烂在地里唯实可惜,故此臣以为,我大明可以向朝鲜国这边求助,希望朝鲜国可以组织更多的人到我辽东地区来做短工,帮助我辽东地区收割粮食的同时,也可以让朝鲜国人获得丰厚的报酬。”

    “其次,臣已经命人到京城机械厂购买蒸汽收割机,蒸汽收割机价格昂贵,故臣特申请一笔款项。”

    “第二个问题就是谷贱伤农的问题,辽东地区,五石麦子才只能够卖一两银子,这个价格实在是太低了,对此,臣却是想不出任何的办法……”

第924章,南洋的秋收

    南洋交趾布政使司清化府,当辽东地区正在忙着收割麦子的时候,清化府这边同样也是在忙着收割水稻。

    清化府的地理位置相当不错,处于沿海地区,土地平坦开阔、肥沃,交通便利,算是整个交趾省最为发达的地区。

    在一片片金黄色的田野之上,阮大一家人正在田野之中忙碌不停。

    今年风调雨顺,安南这边也是迎来了大丰收之间,这里的水稻一年可以种三熟,产量非常高,质量也是相当好,交趾产出的大米直销到京津去,价格抵,口感好,甚至于都已经超过了大明传统的苏州米。

    阮大一家是交趾这里的原住民,去年大明天军横扫交趾,重新恢复了大明在交趾的统治,起初的时候,交趾这里还有很多当地的士族门阀之类的想要反抗大明的统治,但都遭到了大明无情的镇压和屠戮。

    清化阮氏也算是交趾原住民当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大姓,实力强大,人口众多,去年的时候还有人带头起来反抗大明的统治,结果自然就无需在多说。

    不过那些都是交趾本土这些士族和门阀们与大明的较量了,对于阮大这样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他觉得当一个大明人其实挺好的。

    首先就是大明天子这边制定的税收很低,以前的时候,后黎王朝统治的时候,他们这些农人需要上交至少五成的粮食给朝廷,然后还要再上交两成的粮食给地方的士族门阀,自己辛辛苦苦就只能够剩下三成。

    这个税收可以说是非常的重了,要是在大明,农人肯定是活不下去的。

    但是这里是交趾,这里的水稻一年可以三熟,如果勤快一点的话,两年可以做到七熟,产量又高,纵然是只剩下三成,老百姓依然还是可以吃饱的。

    而且这里属于南洋,南洋的自然条件非常优越,随处都有吃不完的水果之类的,所以纵然是税收很重,但其实这里的人吃饱饭还是没有问题的。

    纳入大明的版图之后,大明在这里设置了交趾省,派遣流官前来这里,大明的税收就非常低,他们仅仅只需要缴纳三成的粮食给朝廷就可以了,同时因为大明朝廷对这里士族门阀的打击,他们又再需要向士族门阀缴纳粮食。

    这日子一下子就好过多了。

    阮大忙碌了一会就停歇下来,来到路边的树底下乘凉,至于他的老婆依然在田里面忙碌不停,没有要过来歇息的意思。

    在南洋这些地方,女人比男人勤快,男人普遍都是比较懒,而且还非常的大男子主义,当然了,大男子主义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大明人也是如此,不过却是很勤快。

    “阮大,又偷懒了?”

    这时有人驾驶着四轮马车从路边走过,看到阮大,顿时就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

    “什么叫偷懒,我们男人就该要多享享福,事情让女人去做就行了,真是搞不懂你们这些汉人,那么勤快干嘛。”

    阮大看了看对方说道。

    和阮大说哈的人叫陈大麻子,是从大明云贵地区移民到交趾这里来的。

    在南洋这边,朝廷的移民政策和西域、河中地区的移民政策是有所不同,在西域和河中地区,因为当地的民风彪悍,游牧民族众多,所以也是将移民集中其中,编户为伍,形成一个个移民的小镇。

    也就是将移民和当地的原住民进行分开,并不混杂在一起,以此来保护移民。

    但是在南洋这边就不一样了。

    去年刘晋率军横扫南洋地区,所过之处,杀戮无数,也是极大的震慑了南洋各国,同样也是震慑了南洋诸省的原住民。

    交趾这里,作为刘晋大军征战的第一站,那更是杀戮无数,沉重的打击了交趾这里反抗大明统治的士族门阀。

    所以在整个南洋几省,移民的安全是有保证的,本地这些土著根本就不敢对大明移民如何,再加上这里的民风并不彪悍,人比较懒惰。

    故此移民到南洋几省的移民采用的是分散式居住的方式,很多甚至于都是紧挨着当地土著居住在一起。

    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首先就是极大的加强了大明对南洋几省的统治,因为移民所到之处,大明的统治就非常的稳固,

    其次也是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往来,加深了彼此的融合,巩固了大明的统治。

    陈大麻子属于来自大明的移民,阮大则是属于当地原住民,两个村庄离的很近,彼此之间的往来比较密切,也是比较熟悉了。

    “不勤快哪里有饭吃啊,想要过好日子就要多干活,你看看你,现在都还住着泥土房,我都准备建水泥钢筋的房子了。”

    陈大麻子也是停下车来休息一下,也是受到了交趾这里的一些气氛影响,人也是变懒了很多。

    他的四轮马车上面装满了水稻,足足有好几百斤,当看到这些水稻的时候,陈大麻子也是忍不住感叹一声。

    现在的日子过的真舒服。

    他的老家在云贵的山区,交通极其的不便,关键是田地非常的稀少,很多时候都被逼的往山上弄出梯田来。

    但即便是如此,田地依然非常的珍贵,日子过的是非常的清贫。

    移民到了交趾,日子就完全不一样了,移民过来,陈大麻子一家足足分配到了上百亩的良田,再加上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朝廷对移民的政策扶持,日子过的是相当巴适。

    “我们怎么可以和你们汉人比,你们一来朝廷又是给银子,又是给你们建房子,田也比我们多,还免了你们几年税收,日子当然比我们好过多了。”

    阮大看了看陈大麻子,微微有些羡慕的说道。

    对于大明移民过来的汉人,他们这些本地人是非常羡慕嫉妒恨的,羡慕嫉妒汉人移民所享受到的诸多优惠政策,又是房子,又是田地,还有银子补贴什么的。

    恨又恨这些汉人抢了他们的土地,可是又拿他们没有任何的办法,官府这边优先照顾的就是汉人移民。

    汉人比他们要高一等,这几乎是已经成了一个事实,尽管大明官府这边的宣传上,都说他们也是大明天子的子民,但他们还是知道自己比汉人移民要差很多的。

    “我们是有一些优惠的政策,但也是因为我们远道而来,辛辛苦苦的移民到这里,不过你们的日子不也比以前更好过了,在大明天子的统治下,你们只需要缴纳三成的粮食就可以了,据我所知,以前你们是要缴纳七成的。”

    陈大麻子笑了笑回道,嗯,说话的时候头颅都是微微抬高的,他们的身份就是要比本地的这些人要更高贵。

    现在大明的版图越来越大,纳入大明统治的种族就越来越多,尽管都是大明天子的子民,但内部之间,依然还是有一个贵贱之分,就如同人有尊卑贵贱之分一样。

    从大明移民出来的汉人就是要比本地这些土著更高贵一些,这一点是从方方面面都体现出来的。

    “驾~”

    这时,有身穿衙役官差的人骑着马朝这边走了过来。

    “阮大,上交朝廷的秋粮要准备好,必须在弘治十五年十月十五之前全部上缴上去,迟一天可是要受罚的。”

    这个官差也是熟人,还是和阮大同一个村出来,叫阮浩,因为会讲大明官话,也会写汉字,所以也是成了当地衙门的一个官差。

    “知道了!”

    阮大一听,微微嘟嘴的说道。

    “还有,官府这边准备在镇上建一所学校,我们本地人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名额,所以你们家要必须要让一个孩子去读书。”

    阮浩满意的点点头,想了想又说道。

    “学校?”

    “读书?”

    阮大一听,顿时就有些抗拒的说道:“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在家里面种稻子比较好,官府连这个也要管啊。”

    “我们这些汉人移民呢,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将孩子送去读书?”

    陈大麻子的反应就完全不一样了,他非常关切的问道。

    “陈先生,所有汉人移民的孩子都可以去这个学校读书。”

    阮浩看了看陈大麻子,笑着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我是一辈子大字不识一个,原本还琢磨着送孩子去读书的事情,没想到朝廷这边就已经想到了,天子圣明啊!”

    陈大麻子有模有样的站起来,非常恭敬的对着北方的方向行跪拜礼。

    这是发自内心的举动,也是移民到南洋之后,无数移民们的真实感受,来到了南洋,他们才算是真正过上了好日子,有了奔头,连孩子现在都可以去读书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的感恩天子呢。

    看着陈大麻子的样子,阮浩也是非常恭敬的下马,站在一旁,大明的天子,那自然是犹如神灵一般的存在,无论何时都要恭敬的。

    “阮大,你别不识抬举,要你孩子去读书,那也是为了你们家好。”

    “这去读书了,学会说大明官话,读书识字,将来还可以去考科举,做官。”

    “今年我们清化府的阮文良就金榜题名了,现在都已经去我大明西域这边当官了,他们家现在也是飞黄腾达了。”

    等陈大麻子行完了跪拜礼,阮浩也是对着阮大训斥起来。

    这个阮大怎么就不明白呢,这读书的机会可是大明天子对他们的恩典,他们想要和大明人一样,那就必须要读书识字,学会大明官话,能够读书识字,将来如果能够考上功名什么的,那就更不得了了。

    “行了,我知道了~”

    阮大有些慵懒的伸伸懒腰回道,读什么书啊,这日子难道过的不好吗?

    大明天子如果真要是对他们好的话,就应该对他们和对大明人一样,免几年税,给发点银子什么的,这孩子读书有什么用?

第925章,文化上的认同才是最牢固的

    “陈先生,我还有公务在先,就先告辞了!”

    通知完阮大,阮浩也是对陈大麻子拱拱手说道。

    “阮先生,你忙你的。”

    陈大麻子也是笑了笑回礼,对方敬自己一尺,自己也要敬对方一丈,汉人移民在这交趾地位还是相当高的。

    自己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对方是一个官差,对自己也是如此的恭敬,这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是汉人移民的缘故。

    等阮浩骑马离开,陈大麻子也是驱赶马车往家里面走去。

    今年是移民来交趾的第一年,起初来这里的不适应,到渐渐的喜欢上这里的生活,不仅仅有自己的田,这粮食高产,还免几年税赋,日子一下子就有奔头了。

    他都已经计划好了,等卖了这一熟的稻子之后,他就准备建钢筋水泥的房子,交趾这边多雨、潮湿,普通的房子,无论是木房子,还是砖瓦房都住的很不舒服,城镇上面那些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房子才住着舒坦,也是现在最流行的房子。

    “稻米的价格又下降了,还是种甘蔗更划算一些,下一次再多种三十亩甘蔗。”

    建房子的事情自然是大事,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陈大麻子又在为稻米价格下降的事情烦恼。

    这交趾的大米是最上等的大米,然而价格却是一茬比一茬低,到现在都已经卖不出多少银子了,这对于急需用钱的陈大麻子来说,很显然还是种甘蔗更划算一些。

    陈大麻子在计算着下一次种植的事情,而躺在树荫底下的阮大,依然舒舒服服的躺着,他觉得现在的日子真的是太舒服了。

    大明的税收低,仅仅只收三成的税,这家里面的粮食多到吃不完,女人干活又勤快,他负责逍遥快活就可以了。

    “读书,读书有什么用,真不知道皇帝老子是怎么想的,这银子要是花不完,还不如直接放给我们,非要让孩子去读书。”

    他想到了刚刚阮浩所说的事情,顿时就有些不削一顾。

    在他看来,读书根本就没有什么用,还不如让孩子在家里面帮忙干活来的好一些,只是这是来自大明朝廷的命令,他又不得不服从。

    大明的权威早已经在这里竖起起来,士族门阀都被杀的血流成河,死掉的人太多了,对于大明人,他们敬畏无比,对于大明朝廷,那更是如此了。

    大明朝廷一方面是残酷的镇压杀戮那些反抗大明统治的土著,另外一方面,对于服从大明统治的,也是给予了很多的好处。

    比如税赋方面,大明在交趾这边征收的税赋比以前后黎王朝征收的要少很多,单单是田税就要少了一半以上。

    如此恩威并施,再加上委派流官来管理,整个交趾的统治都迅速的稳定下来。

    这一点上和南洋、象林、郑和三个省是不一样的。

    南洋省这里的土著非常少,当初的一番杀戮,南洋省的人口当中,大明移民占据了绝大多数,少数的土著也是已经无足轻重。

    所以在南洋省这边,都是以种植园为主的模式,有商行圈占的大量种植园,也有大明移民个人的种植园。

    象林省的情况也差不多,象林省原先交占城,占城的本土原住民被安南后黎王朝给杀的七七八八,归附大明之后,他们的人口也是很少,并且积极的融入大明的统治。

    所以象林省也是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大量的种植园遍布整个象林省,大量的使用奴隶进行耕种。

    至于郑和行省,情况又有所不同,郑和行省地理位置特殊,处在麻六甲海峡这里,人口稀少,大明在这边一方面是修建海峡城市,控制麻六甲海峡,发展港口经济,另外一个方面也是在推行种植园经济。

    最特殊的还是要算这交趾,交趾这里的人口非常多,在以前还是安南国的时候,安南就算是整个南洋地区的数一数二的强大国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里的人口众多。

    尽管经过了去年大军的一番杀戮,但是这里的土著依然非常多,尽管有大量的移民过来,但是人口结构上面,本土土著的人口依然还是占多数。

    这也就导致了在交趾这里,种植园经济并不盛行,主要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种植园经济无法盛行起来。

    阮大自然是不明白朝廷为什么要强制要求他们这些本土土著的孩子去上学的深意了,说到底还是为了巩固大明在这里的统治。

    在永乐朝的时候,大明曾经就统治过这里,但是很快又失去了对这里的统治。

    其中有几个很重要的原因,一个是大明当时在这里的统治主要还是依靠本地的这些士族门阀,他们忠于大明,大明的统治就稳固,他们一旦有野心,大明在这里的统治就要崩溃掉。

    这就好比是以前西南土司的问题,土司就是一方土皇帝,是不是闹一闹以此向大明朝廷这边要好处。

    当时,大明在交趾这边统治,比起西南土司来还要更严重,因为这里的士族门阀比土司的力量还要更加强大。

    另外一个主要还是汉人太少,西南地区好歹还有很多的汉人,所以土司尽管反复无常,但是大明还是能够有力去镇压。

    交趾这里的汉人少,大明朝廷除非是长期驻军,否则是根本无力镇压本地的这些叛乱的,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统治这里的兴趣了。

    正所谓得其地不足以供养,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了。

    此外,文化上的差异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虽然大明对这里的影响非常大,这里使用的文字也是汉字,但读书识字的人太少了,自然不足以像中原地区一样,形成文化上的认同。

    吸取了这些教训,刘晋在扫荡交趾的时候,自然是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

    首先就是沉重的打击交趾本地的士族门阀,不仅仅出动大明军队清理这些士族门阀,同时还派遣了朝鲜、倭国武士团扫荡,狠狠的打击了本土的这些士族门阀势力。

    没有了这些士族门阀,就等于是没有了领头羊,剩下的普通老百姓,根本就翻不起什么风浪,随便给点税赋上的甜头,有吃有喝就足以让他们接受大明的统治。

    其次就是委派流官,整个南洋几省,所有的官员都是从大明委派过来的流官,甚至于连官府的衙役、差役等等当中都有大量退伍的大明士兵来充当。

    尽管一开始遇到了诸多的问题和难题,但因为是委派的流官,断绝了本土这些人掌握权力的机会和可能,统治就更加的稳固。

    接着最重要的就是文化上的同化和融合,和西域、河中地区一样,大明在这里也是全面推行汉家文化,全面推行大明化的政策。

    要求所有人必须改汉姓取汉名,学习大明官话,学习大明文字,行大明礼仪,过大明节日,尊孔孟之道。

    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从小孩子的教育开始抓起,建立学校,招收本土的学生,向他们关注儒家文化、孔孟之道、忠君爱国之道以及宣扬身为大明人的优越等等。

    强制要求这些本地人的孩子上学,正是出于此,目的是为了推行汉家文化,促进民族的融合,巩固大明对这里的统治。

    军事和制度上再牢固的统治,也不如文化和民族上的融合,只有拥有共同的文化,语言和文字,纵然是将来大明衰弱了,这里依然将会成为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到时候即便是大明人不说什么,这些接受了先进优秀汉家文化教育的本土人,他们自己都会以大明人为自豪,以汉家文化的传承者自豪,成为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于这一点,在后世已经不止一次次的证明了这一点,文化上的认同和融合才最强的融合和同化手段。

    阮大不明白这其中的深意,他只是一个最底层的老百姓,他只知道自从大明皇帝统治他们之后,他们的日子确实是好过了很多。

    税收低了,粮食多了,如果勤奋一些的话,还可以汉人开办的作坊、工厂、种植园里面做事,收入也相当可以,日子比以前要舒服多了。

    对于这样的底层来百姓来,谁当皇帝并不重要,是大明人也好,还是他们本地的人也好,谁能够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PS:脑袋晕,有卡文,写的很乱,没有主题~~

第926章,南洋的奴隶

    南洋布政使司丹河府的一处大型种植园内,种植园主赵明脸上洋溢着笑容,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今年南洋省这里同样也是风调雨顺,赵明家里面种植的一千亩甘蔗迎来了大丰收,看着眼前这片庞大的甘蔗园,他的脑海中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了。

    “大家好好干,等收完了甘蔗,我给你们放几天假,让你们好好休息、休息。”

    赵明骑着马行走在自己的种植园中,看着正在甘蔗园里面忙碌的奴隶,他也是大声的说道。

    南洋省和交趾省有很大的不同,南洋省这里的人口主要是从大明本土移民出来的移民,本地的土著数量非常的稀少。

    但南洋省还有另外一个庞大的人口,未纳入大明人口统计范围的人口,那就是南洋省大大小小种植园当中数量庞大的奴隶。

    这些奴隶的数量非常庞大,随便一个种植园都有几十、上百个奴隶,有些大型的种植园甚至于有上千的奴隶。

    这些奴隶的人口数量多达百万,遍布整个南洋省的各处,为种植园主种植甘蔗、水稻等等。

    不过奴隶就是奴隶,并不能计算如大明的人口之中,他们的地位和家里面的牲畜差不多,算是奴隶主的私人财产,地位连南洋这里的土著都比不上。

    “谢谢老爷,谢谢老爷~”

    奴隶们一听,顿时就连连致谢。

    尽管是奴隶,但是在南洋这里,只要肯老老实实的干活,一般来说,奴隶主对他们都不会太差,饭随便吃,还是白米饭,青菜萝卜之类的有的是,偶尔还有海鱼吃,种植园内养殖的鸡鸭鹅等等,逢年过节也是有他们的份。

    南洋这里,别的什么可能不是很多,但是这大米还是多到吃不完的,每一个种植园当中都会有一片田地用来种植水稻,一年三熟之下,大米是吃不完的。

    至于衣服、鞋子之类的也有,现在的布匹价格越来越低,南洋又地处热带,其实要不了多少布匹来做衣服。

    所以这些奴隶,日子还是相当不错的,除了没有自由之外,其它各个方面都还可以。

    “嗯,好好干。”

    赵明满意的点点头,他的种植园总共有三十六个奴隶,其中有二十个成年男奴隶,还有十个女奴隶,六个小奴隶。

    男奴隶主要用来开垦土地、种植水稻、甘蔗,女奴隶则是负责饲养猪羊、鸡鸭鹅以及种植蔬菜,洗衣做饭等等之类的,至于六个小奴隶,则是给赵明放牛养马。

    骑着马迅速自己的种植园,在高高在上的管理自己的奴隶,这样的日子,他赵明是非常的满意。

    他是来自山西的移民,以前也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尾辛辛苦苦的给地主老财种地,连饭都吃不完。

    后来移民到了南洋,朝廷直接分配了几百亩田地,一家人辛辛苦苦的种了一年甘蔗和水稻之后,开始陆陆续续的购买奴隶来种植和开垦,慢慢的也就有了现在的规模。

    总共拥有一千多亩的田地,一整套的钢筋混凝土房屋,同时还有十几间奴隶居住的房子和仓库,另外还有五头牛、三匹马,十几头猪,上百只鸡鸭鹅等等。

    这一切也不过是短短几年的时间内所攒下来的,如此庞大的财富,如果是在陕西老家,他做梦都不会梦到这样的生活。

    陕西那边,即便是地主老财也未必拥有如此庞大的产业了,又是地,又是奴隶,还有牛马等等,一般的地主老财还未必就真的可以拥有这些。

    “老爷,甘蔗已经装满一车了!”

    这时有一个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高鼻深目的人恭敬的来到赵明的身边说道。

    他叫侯赛因,是一名波斯商人,以前的时候定居于锡兰岛,原本生活富足,还有漂亮美丽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

    但是去年的时候,西洋联合商行进攻锡兰,非常轻松的就拿下了锡兰岛,他也和众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锡兰岛本地人一样,成为了奴隶,然后被贩卖到了南洋这里,几经转手最终被赵明给买下来,成为了赵明家的奴隶。

    虽然也是奴隶,但是侯赛因因为以前是商人,有着商人的精明,也是走过很多地方,见多识广,学习能力又强。

    所以也是迅速的学会了大明的语言,凭借着帮助赵明买卖甘蔗的时候讨价还价,为赵明多赚了不少银子。

    所以也是被赵明认命为庄园管家,负责帮忙管理种植园内的事务,安排奴隶干活等等,而不用直接去干苦力。

    “走吧,去丹河城!”

    赵明点点头说道。

    “是~”

    侯赛因恭敬的点头,也是带着两个奴隶驾驶马车跟着赵明将甘蔗运往丹河城出售。

    “侯赛因,我已经让人打听清楚了,你的老婆因为长的漂亮被西洋联合商行的一个人给买回去当小妾了,你的两个孩子也一起被买过去了,现在衣食无忧,你不必太过担心。”

    赵明骑着马,想起了一件事情,也是放慢速度,等到了侯赛因之后,跟侯赛因说起这件事情来。

    侯赛因管理种植园方面还是很不错的,他请求自己打听下他妻儿的去向,赵明也是托人打听清楚,最近才有消息传来。

    “真的?”

    侯赛因一听,顿时就激动的问道。

    “嗯,人呢应该还在锡兰岛这边。”

    “你好好替我做事,过几年我再给你申请解除奴隶的身份,到时候你就可以去锡兰岛这边看一看她们了。”

    赵明郑重的点点头说道。

    关于奴隶,大明这边也是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奴隶的方方面面进行了严格的规格和限制,奴隶的活动范围、婚配情况、拥有的财产、甚至于连穿的衣服等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和限制。

    同时对于接触奴隶的身份,同样也是有着严格的限制,并不是说奴隶主愿意给你恢复自由你就可以恢复自由的,还必须要经过当地官府衙门的审批才行。

    要想过审核,首先来说就是要熟练的掌握大明语言,并且原有的陋习,尊汉礼,尊孔孟,懂忠君爱国,感恩大明等等。

    其次就是在奴隶期间,没有任何不良的表现,勤勤恳恳的工作,忠心为奴隶主做事。

    总之,想要获得自由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也总算是在法律上给以了希望,解除奴隶身份之后就可以获得大明普通公民的身份,可以拥有人身自由,并且在大明这边获得一块土地。

    关于这一点,侯赛因也是知道,这也是他为什么兢兢业业的给赵明管理种植园的缘故了,他想要获得自由,不想一辈子都是奴隶,也不想自己的后代都是奴隶。

    “谢谢老爷,谢谢老爷~”

    侯赛因一听,顿时就连连致谢。

    终于有消息了,她们都平安,这就足够了。

    至于妻子成为了大明人的小妾,这几乎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了,孩子们衣食无忧就可以了,他现在的要求真的不高。

    能够获得自由,然后能够去看他们,如何可以的话,再赚到足够的银子赎回他们,这就很完美了。

    驾着马车,带着满满一车的甘蔗,他们来到了丹河城这里。

    首先就是将甘蔗送到了琉球糖业在丹河城这里的工厂这边,非常顺利的就卖了出去,一大车的甘蔗也是卖到了二两银子。

    “嗯,还算不错,虽然比去年的价格要低一些,但是比种水稻还是划算多了,算下来,我这上千亩的甘蔗差不多能够卖个三百多两的银子了。”

    赵明拿着银子,微微掂量了下,这白花花的银元就是让人喜欢啊。

    “老爷,经过我的计算,差不多可以卖三百五十两左右的银子。”

    侯赛因也是连忙说道。

    “嗯,差不多就是这个数了~”

    “这两年种甘蔗的人太多了,不仅仅是我们南洋省这里,在交趾、象林、郑和省,甘蔗的种植规模都非常大。”

    “另外整个琉球几乎都种满了甘蔗,我们大明本土的两广、福建也是有大量甘蔗的种植。”

    “这蔗糖的产量也是年年攀升,一年比一年大,价格也是在不断的下降,所以这甘蔗的价格也是在下降。”

    “也幸亏是我大明的商船遍布世界各地,蔗糖可以销往世界各处,否则的话,这个价格还要下降。”

    赵明微微点点头,尽管以前是农民,但现在好歹也是种植园主,经常都会来丹河城这里和其他人交流,这大明早报又是畅销各地,耳濡目染之下,很多东西也是知道,关于蔗糖的情况那更是非常的关心。

    “老爷,我听人说现在橡胶的价格非常高,需要专门从黄金洲这边进口回来,南洋这边有一个商行已经引种到南洋这里,进行种植。”

    “老爷是不是也可以考虑种一些橡胶树呢?”

    侯赛因也是微微点点头,来到大明之后,他才接触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知道了大明的强大和广阔的版图,也是明白了大明人为何如此自信的原因了。

    所以他在努力的学习大明话,同时也是在努力学习汉字,想要看报纸,经常留意大明人交谈的事情。

    这橡胶的事情,也是一次跟随赵明来到丹河城这里的时候,听人提起过的。

    “橡胶?”

    “那是什么东西?”

    赵明一听,顿时有些疑惑的问道。

    “听说是橡胶树上面流出来的液体,弹性非常好,可以用来做很多东西,据说现在一斤橡胶的价格都已经到了好几两银子的地步了。”

    侯赛因想了想也是说道。

    “一斤橡胶要几两银子?”

    赵明一听,顿时就微微瞪大了自己的眼睛,接着想了想说道:“等下找人打听下看看。”

第927章,种植园主们的小日子

    和往常一样,卖完甘蔗,赵明并没有急着回自己的种植园。

    他现在是种植园主不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去做什么事情,下面有三十多个奴隶,将家里面打理的井井有条,所以他现在也是慢慢的学会了享受生活。

    来到丹河城这里,喝喝茶,看看报纸,和熟人聊聊天,享受下生活,这样的日子才算是日子。

    习惯性的来到了一家名叫听风阁的茶楼,茶楼的生意非常好,人非常多,很多人聚集在这里一边喝茶一边聊天看看报纸什么的,又或者是下棋对弈之类的。

    “你们两个先回去,装满甘蔗之后再拉过来。”

    赵明对着两个奴隶吩咐道,然后带着侯赛因也是进了茶楼,很快也是找到了几个熟人,点上一壶茶,几个小点心,加入了他们的聊天之中。

    “你们看了最新的大明早报了吗?”

    孙宏礼手里面拿着一份报纸,对着身边的人问道。

    “孙秀才,我们这些人也就是你认识几个字,我们哪里能够看得懂报纸啊。”

    赵明笑了笑说道。

    身边这几个人都是同乡,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然后移民到了这丹河城这里,这个孙宏礼以前是一个秀才,读过几年书,认识几个字。

    原本和赵明这样的农民是没有什么交集的,但移民来到了南洋,大家是老乡,这老乡见老乡,多少还是能够聊上几句,毕竟一开始是人生地不熟的。

    再到现在,大家都是种植园主了,身份地位也差不多了,所以慢慢的也是熟悉了。

    “也是,我又忘了。”

    “要我说啊,你们也该去学一学了,多少认识一些字才好。”

    孙宏礼笑了笑,然后说道:“今天到我们丹河城的报纸还是好几天前的了,上面说了几件大事。”

    “赶紧跟大家伙说说,别卖关子了。”

    赵明看了看孙宏礼,有些着急的说道。

    “就是,就是~”

    旁边的人也是跟着催促道。

    “第一件事情就是当今天子经过手术,切除肠痈之后,已经完全康复,重新上朝了,同时天子也是大赦天下,除了十恶不赦之罪外,其它都可以赦免,最重也不过是流放到澳洲和黄金洲去。”

    孙宏礼有模有样的拿起报纸,开始说了起来。

    “感谢上天,感谢佛主~”

    听到孙宏礼的话,赵明顿时赶紧虔诚的跪下来,天子手术成功,完全康复,这绝对是天大的好消息。

    “太好了!”

    其他人也是跟着纷纷叫好,当今天子圣明,又爱民如子,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再加上这大明早报也是经常宣传弘治皇帝的光辉形象和丰功伟绩。

    自然而然,他在老百姓的心中就如同神明一般,前不久得知弘治皇帝染病的事情,很多人都在默默的为弘治皇帝祈祷。

    对于移民南洋的这些人来说,他们更是如此了。

    移民到南洋的人,基本上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像赵明这样的人来到南洋都咸鱼翻身了,过上了种植园主的好日子。

    所以大家都很感恩朝廷的政策,感恩当今天子,也都担忧天子的病情,现在也是终于可以重重的松口气了。

    “侯赛因,帮我记下,等下回去的时候买一些鞭炮烟花,然后家里面杀头猪,好好的给大家加餐庆祝下。”

    赵明想了想也是对着身后站立的侯赛因吩咐道。

    “是,老爷!”

    侯赛因连忙点头,默默的记住了赵明的话。

    同时更是仔细的听孙宏礼的话,记住报纸上面所说的事情来。

    大明的天子竟然治好病了,以前听他们聊起过,说这个什么肠痈是肚子里面的肠子烂掉、坏掉了,只有开膛破肚,将烂掉的肠子切磋掉才能够治好。

    这在侯赛因想来是根本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一个人开膛破肚之后还能够活着?

    可是现在,大明的天子竟然治好了,这简直不可思议,大明的医术实在是太厉害了。

    “除了大赦天下之外,天子他还宣布免除人丁税和徭役,另外就是永不加赋,也就是说,以后我们随便生孩子,生的再多都不用交人丁税了,也不用服徭役了。”

    孙宏礼这边又拿起报纸继续说道。

    “不用叫人丁税和服徭役了?”

    众人一听,顿时就微微吃惊了,人丁税和徭役这可是自古以来都有的,没想到现在竟然免除了。

    “天子圣明!”

    “圣君啊!”

    “千古圣君!”

    众人很快又跟着纷纷赞叹起来,人丁税和徭役都免了,这以后就不用再藏匿人口了,可以光明正大的上报上去了。

    “我大明各地的粮食大丰收,粮食据说足够我们大明人吃上五年。”

    “辽东这边最好的麦子竟然五石才能够卖到一两银子。”

    “这事我也知道,我们南洋这边的大米也不值钱了,一两银子都可以买好几石呢。”

    “幸好这甘蔗没怎么降价,要不然,我们就没什么钱赚了。”

    “甘蔗没降价,那是因为现在欧洲、中东、天竺这边对蔗糖的需求非常大,要是没有打开这个市场,以现在的甘蔗种植规模来说,肯定也是要降到白菜价的。”

    “听说有一种叫橡胶的东西,现在价格很高,你们有人知道吗?”

    “我也听说了,据说这橡胶用途很多,只有黄金洲这边有少量的橡胶,有人引种来南洋,但据说这橡胶树要种七八年才能够开始割胶呢。”

    “这时间也太长了吧。”

    “可不是嘛,时间也太长了,而且我们也不知道这橡胶树该如何去打理,都不敢种呢。”

    “我听说有个商行弄了很大一片土地种这个橡胶,有空的时候,我们一起去看看。”

    “行,反正在这丹河城也玩腻了,早就想到处走走了。”

    “…...”

    赵明、孙宏礼等人一边看报纸也是一边聊个不停,每一个人的身后也都站着一个奴隶,都是和侯赛因一样的,属于管家,是奴隶,但地位比一般的奴隶要高一些。

    “听说最近又来了一批奴隶,价格比较便宜,只要四十两银子就能够买到一个成年的壮丁奴隶,你们有去奴隶市场看过吗?”

    “我早上刚去呢,这不最近收甘蔗嘛,家里面的奴隶有点不够用,所以准备再买几个。”

    “那些奴隶都是来自天竺的,一个个黑的很,难看死了,又比较矮小,我就没买。”

    “可是,我听说有来自中亚的奴隶,前段时间西域各国不是进犯我大明河中地区,我大明天军给予反击,横扫中亚各国,也是抓到了大量的奴隶。”

    “那些奴隶都是女人和孩子,而且好货色都送到京津地区去了,到我们南洋这边剩下都是难看死了,本来我还想着卖个漂亮的女奴隶暖床的,谁知道现在好货色实在是太难遇到了。”

    “我也去奴隶市场看了,最近到的货色都不行,这天竺的奴隶基本上都西洋联合商行还有宁王、蜀王他们贩卖过来的。”

    “数量是很多,价格也是便宜,听说宁王、蜀王他们靠贩卖奴隶也是赚大了,天竺这边的人非常多,不会比我们大明的人少。”

    “听人说只要用一匹布就可以在天竺这边换到一个奴隶,运到我们南洋来,他们还卖我们四十两银子,真是一本万利啊。”

    “可不是吗,那个西洋联合商行占着锡兰岛,以锡兰岛为据点,在天竺上面到处抢占殖民地,贩卖奴隶,单单是奴隶买卖就赚的盆满钵满,现在奴隶价格下降,也是因为贩卖过来的奴隶实在是太多了。”

    “老王,你要是买暖床小妾的话,可要提前和那些奴隶商人打好招呼,听说天竺这边也是有好货的,皮肤白皙、身材高挑的那种,不过价格肯定是不便宜的。”

    “等卖完这波甘蔗再说吧,现在手头也紧,反正家里面也是已经有几个了。”

    “哈哈,老王也就你好这事。”

    “我这也是为了开枝散叶嘛,你们也知道,我是家里面的独苗,我们大明女人娶一个都很难了,想要纳妾就更难了,只能够这样了,没办法,那些黑不溜秋的自然是不行的,肯定是要卖白皮肤的。”

    “对,对,虽然比我们大明女人差了很多,但至少皮肤是白的。”

    “……”

    赵明、孙宏礼等人非常随意的聊着,在他们的身后,侯赛因等人也是仔细的听着,彼此互相用眼睛看了看,都能够看到对方眼神之中的无奈。

    “大明实在是太强大了,竟然横扫中亚各国,这哈萨克汗国、帖木儿汗国都被大明打败,这大明占着河中地区,从陆地上都和我们波斯有接触了,我波斯帝国能够打赢大明吗?”

    侯赛因忍不住为自己的波斯帝国担忧起来,商人出身的侯赛因走南闯北,对于波斯周围一带的情况很清楚。

    波斯帝国的北面就是河中地区了,现在大明不仅仅在海上殖民到了天竺,连陆地上都已经占领了河中地区,波斯帝国也是已经快要和大明直接接触了。

    和大明这样的强大帝国接壤,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啊。

第928章,西域、河中的秋天(加餐)

    西域蓝天镇。

    李拐子驾驶着四轮马车摇摇晃晃的朝着蓝天镇的外面走去,身后的马车上面坐着他的两个西域老婆玛依拉和艾莉娜,两人现在都已经有了身孕,原本李拐子是不让他们出去收麦子的。

    但是两个女人心痛李拐子,硬是要求一起去收麦子,所以也是带上了她们,同时玛依拉的女儿艾丽也是一同跟着,正无忧无虑的玩着玩具,吃着冰糖葫芦。

    李拐子对她们三个都很不错,艾丽尽管不是亲生的,但也是当自己的女儿来养,这让玛依拉也是非常感动,也逐渐的将自己的身心都放到了李拐子的身上。

    李拐子虽然是拐子,腿不是很方便,但有一手木匠的活,再加上移民到了这西域之后,朝廷分配了大一片的田地以及一块牧场,这日子过的其实相当不错,生活富足,关键是还非常的稳定。

    不像她们以前所过的日子,逐水草而居,过的是游牧的生活,居无定所,生活非常的穷苦,特别是到了冬天和开春的时候,日子是最难过的。

    此时正是秋收的季节,整个蓝天镇都无比的忙碌,家家户户也都和李拐子家一样,一家大小坐着四轮马车往蓝天镇外面的田野走去,准备收割麦子。

    “拐子哥,出去收麦子呢?”

    张矮子一家也是如此,驾驶四轮马车往蓝天镇外走去,整好和李拐子遇上。

    “张矮子,可以啊,都怀上了?”

    李拐子看了看张矮子,再看看他身后的两个哈萨克女人,笑了笑说道。

    “哈哈,彼此、彼此,本来不想让她们下地的,但非要闹着去,没办法,带她们去外面走走,地肯定是不能让她们下的。”

    张矮子笑了笑点点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张矮子也要当爸了,而且他买的女人都很高,这以后生出来的孩子肯定不会矮。

    “那一起吧~”

    李拐子笑了笑点点头提议道。

    于是两人驾驶着四轮马车并驾齐驱,他们两个在前面聊个不停,身后马车上面,玛依拉、艾莉娜也是和张矮子的两个女人聊了起来。

    出了蓝天镇,很快,犹如画卷一般的美丽景色就映入眼帘之中。

    蓝天镇所处的位置非常好,距离西都城仅仅只有一百多里,而西都城位于后世的伊犁,正是整个西域富饶、最美丽的地方。

    伊犁所处的位置非常特殊,天山在这里分成了南北,处于这样的一个位置上,来自大西洋(没有看错,就是大西洋)的气流受到天山的抬升,在伊犁这里形成了降水。

    这里的降水量足以比得上大明华北地区,降水充满,再加上四周雪上上面的积雪融水等等,也是孕育了整个西域最美、最富饶的地区。

    (有人说如果不是后面丢掉了外伊犁,这新疆的首府肯定是会放在伊犁而不是现在的乌鲁木齐~~)

    得益于如此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位置,整个蓝天镇不仅仅有庞大的牧场,同样还有大片优良的田野。

    坐在四轮马车上面,李拐子放眼望去,近处是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田,麦田之中,伴随着风的吹动,犹如金色的波浪一般,闪闪发光。

    更远处的山坡上,那是广袤无垠的牧场,一片片牧场这里,牛羊成群,如画的草原,奔腾的骏马,烂漫的花海。

    再看向远处,那是一片片繁茂的林海,林海于草原之间的界限非常的鲜明,宛如神灵的一笔,将彼此分的清清楚楚。

    最远处则是雪白的雪山,雪山的最顶端还能够看到白雪皑皑,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处子一般圣洁。

    雪山、林海、草原、麦田,还有这蓝天镇以及那一条自雪山上蜿蜒下来的河流,这画面美的如同画卷一样,纵然是李拐子这样不会吟诗作赋的人,此时此刻也是忍不住开始唱起了他们河南林县老家的歌谣。

    “我家住在蓝天镇~”

    “哦~~哦哦~哦”

    “蓝天镇,蓝天镇,美的如画~”

    李拐子的声音非常粗狂,而且竟然还改了这歌词,以至于旁边的张矮子忍不住说道:“拐子哥,这词不对啊。”

    “哪里不对啊?”

    “你懂个屁啊,让你现在回去,你回去吗?”

    李拐子看了看张矮子,笑了笑问道。

    “我傻了才会回去,这里的日子过的多舒服,我还回去干嘛。”

    张矮子想都没想就回道。

    “那不就是了,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子子孙孙都要在这里生活的家,所以这词没错吧?”

    “对,对,没错,没错就该这样唱。”

    张矮子连连点头,接着也是跟着唱了起来。

    移民来到西域,在来的路上,他们经历了漫长的跋涉,他们心灰意冷过,看到西域的荒凉和沙漠之后,他们甚至于一度连肠子都悔青了。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够硬着头皮来到西域,来到了蓝天镇。

    从起初的不适应到慢慢的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再到现在,真正的爱上了这里,喜欢上了这里,离不开这里,将这里当成真正的家。

    他们也是发自内心和肺腑唱起了这自己随意改过的歌谣,伴随着他们歌声的传播,周围的稻田之中,路上面的人,也是跟着纷纷唱了起来。

    蓝天镇,这就是他们的家,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让人忘记了故乡。

    ……

    河中地区母亲河河畔的龙头镇这里同样迎来了丰收的季节。

    在广袤的田野上面,刘大胆作为龙头镇这里唯一会驾驶蒸汽机收割机的人,此时正驾驶着一辆蒸汽收割机在田野之中走来走去,伴随着蒸汽收割机的走动,一块块麦田就被收割完毕。

    刘大胆的脸上洋溢着掩盖不住的笑容,特别是看着眼前这片麦田的时候,那更是笑的合不拢嘴。

    年初刚刚移民来河中地区的时候,他还在对未来的生活感到忧虑,整个人焦躁不安,来到这里,什么都要重新开始,家里面没有粮食,全靠着朝廷这边定时发的粮食来过日子。

    更加让人担心的是河中地区还非常的不安全,时不时都会有周边的游牧民族前来骚扰,偶尔能够听到有人死在了那些野蛮人的屠刀之下。

    但是随着慢慢的熟悉了这里的一切,他也同样开始喜欢上这里。

    河中地区的土地非常的平坦、开阔、肥沃,河流带来充沛的水源,光照充足,非常适合种植小麦和水稻。

    因为土地非常的多,朝廷又鼓励开垦,除了朝廷分配的田地之外,这开垦出来的田地也是属于自己的。

    经过了一年的辛勤劳作,刘大胆家的田地也是迎来了大丰收,几百亩的麦子,金黄、金黄,看着就非常的喜人。

    再想一想,朝廷免掉了他们几年的税赋,这所有的麦子都是属于自己的,连田税都不用交,整个人就更是充满了喜悦。

    对于刘大胆这样种了一辈子地的人来说,土地、粮食自然是最重要的东西,有几百亩地,家里面有吃不完的粮食,这日子就是好日子了。

    “刘大胆,刘大胆~”

    这时有人骑着马来到刘大胆的身边,大声的喊道。

    刘大胆一听,再看看对方,顿时就赶紧停下蒸汽收割机,笑着说道:“镇长,你找我啥事啊?”

    “刘大胆,你家的麦子卖不卖?”

    “如果卖的话,记得送到镇上粮库这里去,朝廷在我们河中地区大量的收购粮食,四石粮食可以卖一两银子。”

    刘荣看了看刘大胆问道,他也是接到了上面的命令,要求河中地区各个城镇这里将老百姓手中多余的粮食给收购起来。

    刘荣是退伍的军人,用脚趾头也是猜得到,朝廷这肯定是在为明年的用兵做准备,河中地区的粮食大丰收,不仅仅满足了河中地区移民自身的需求,不需要再从中原运粮到河中了。

    同时大明抢占河中、经营河中地区的目的和意图也是初步可以实现了,大丰收的河中地区,可以为将来继续西征的大军提供充足的粮食。

    “四石粮食才卖一两银子,这也太低了吧,不卖,不卖~”

    刘大胆一听,顿时就连连摇头说道。

    “卖不卖随你,这个价格已经算不错了,你是没看报纸哦,辽东的麦子,五石才卖一两银子,朝廷这边给的价格已经算可以了。”

    “你自己看着办吧,卖不卖随你,我估计着你家里面也放不下怎么多麦子吧,还是卖一些给朝廷吧,朝廷有大用呢。”

    刘荣笑了笑说道,接着也是骑着马往下一处地方赶去。

    “四石粮食才卖一两银子,我这五百多亩地也只能够收不到一千石的粮食,算下来倒也还有两百多两银子,一年赚两百多两银子,貌似还是很不错的。”

    见刘荣离开,刘大胆看了看自己眼前的麦田,仔细的算了算,顿时又嬉笑眉开起来,这日子那是相当可以,一年单单是种田也能够赚两百多两银子。

    这在移民以前那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以前种地想的是能够多有点粮食,可以多吃几顿饱饭,哪里敢想着还有银子的事情。

    “还是移民好啊,明年一定要多开垦一些田地出来,多用机械~赚更多的银子!”

第929章,大奴隶商人宁王1

    当大明迎来了丰收的时候,远在天竺的宁国安宁城。

    安宁城的前身是被葡萄牙人所占领的古里,后来宁王驱逐葡萄牙人,将古里改名为安宁城,并且在安宁城这里建立了大明第一个海外藩国——宁国。

    宁王是一代枭雄,本身还是具有才能的,手下又有刘养正、李士实、董林这样的贤能之士辅佐,再加上这宁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的优越。

    宁国是依托原先古里国所建立起来的,古里国的位置非常好,地处天竺的西海岸,本身有优良的港口,是往来中东、波斯、非洲、大明的必经之地,同时又依托整个庞大的天竺大陆,比起锡兰岛来,地理位置是丝毫不差。

    经过了一番苦心的经营,整个安宁城也是变的无比的繁荣。

    港口之中停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商船,有来自大明的商船,也有来自中东、波斯的商船,还有来自海外各大殖民地的商船。

    不仅仅为宁国带来了天南地北的货物,同时也是为宁国带来了滚滚的财源,仅仅只是做做中转贸易就让宁王赚的盆满钵满,在很短的时间内,不仅仅还清了曾经欠下来的庞大债务,更是积攒财富,一方面在天竺这边扩大地盘,另外一方面还准备去非洲抢占地盘。

    城内,来自天竺各国的商旅,来自穿着白衣服的阿拉伯人,留着大胡子的波斯人以及趾高气昂的大明人汇聚在一起,彼此之间不断的互相讨价还价,交易货物。

    非常的繁荣,也非常的热闹。

    宁王朱宸濠身穿便服,手持一把纸扇,身边跟着刘养正和李士实,三人非常悠闲的在安宁城内闲逛。

    这是宁王朱宸濠的一大嗜好,喜欢便衣出行,到处胡乱的闲逛。

    嗯,据说这也是跟当今大明天子弘治皇帝学的,弘治皇帝喜欢微服私访,他也是学的有模有样。

    “越来越热闹了,不错,不错!”

    宁王看着街道上面穿着各种服饰,说着各种口音,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也是非常满意现在的效果。

    宁国想要快速的发展起来,依靠传统的农业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依靠商业和贸易,唯有商业和贸易才能够让宁国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的繁荣、富裕起来。

    充分的利用宁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宁王也是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商业和贸易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商行前来宁国这里。

    “王爷,上月我们宁国的税银刚刚好超过了一百万两白银。”

    旁边的刘养正笑了笑也是跟着说道。

    “不错,增长很快,但总数还是很少,大明早报不是报道说大明去年单单是税银的收入都已经超过九千万两白银了。”

    “我们这一月才一百万两白银,比大明差太远了。”

    宁王微微点头,想了想又有些不满的说道。

    “王爷,我们宁国和大明相比还是相差甚远的,能够有一百万两白银的税银,其实已经相当不错了。”

    李士实无奈的说道。

    “本王知道,只是这样说一说罢了。”

    “大明毕竟是大明,我们宁国毕竟是宁国。”

    宁王朱宸濠也是点点头,小小的一个宁国,一个月的税银就超过了一百万两,这其实是相当可怕的数字,主要还是因为宁国这里的商业和贸易气息非常的浓郁,来这里做生意的商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才能够有如此庞大的数字。

    “王爷,最近葡萄牙人派遣了一支船队来我们宁国,希望能够和我们恢复正常的贸易往来,同时他们还想要在天竺这边占一块地盘,希望能够得到我们的帮助和允许。”

    刘养正想到一件事情,也是向宁王汇报道。

    “葡萄牙人还敢来天竺?”

    宁王朱宸濠一听,顿时就忍不住反问道。

    当初自己建立宁国可是踩在了葡萄牙人的尸体上面才建立起来的,这古里城和古里国以前可是被他们葡萄牙人给征服的,最终便宜了自己。

    “不来不行啊,在黄金洲这边,大明将贸易权特许给了西班牙,换取了西班牙承认大明对黄金洲的所有权。”

    “他们葡萄牙人想要获得我大明的商品,获得天竺的香料,他们只能够往东走,来到天竺这边,不是求我们就是去求蜀王了。”

    刘养正笑了笑说道:“据说,葡萄牙人准备攻打英国公、定国公、成国公他们所占领的南非,但是我估计葡萄牙人肯定是要踢到铁板上,连对手的实力都没有搞清楚,也敢下手。”

    “葡萄牙人想要攻打南非,这不是找死嘛!”

    宁王一听,顿时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要说这海外的诸多藩国,殖民地之类的,实力最强的是谁,也许有人会说是占据锡兰岛的西洋联合商行,也许还会有人说是他宁国。

    但真正的明白人肯定是很清楚,这实力最强大的肯定是占据南非的英国公、定国公他们,别看他们非常的低调,不显山不露水的,似乎好像也没有什么太惊天动地的战绩出来。

    但是他们才是这海外最有实力的团体,因为这其中不仅仅有英国公、定国公、成国公等为代表的大明武将勋贵集团,更是还有刘晋的股份在其中,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武器有武器,甚至于必要时连大明朝廷都可以为他们出兵。

    这葡萄牙人要是敢去惹他们,那真的是找死了。

    “哈哈,葡萄牙人可能还没有搞清楚状况。”

    “而且我们占领这里之后,他们就失去了在印度洋的据点,所有的力量都退回了本土,想要再进军印度洋,开辟东方航线,这南非是他们绕不过去的坎。”

    “从战略意义上来说,如果能够拿下南非,以南非为桥头堡,他们就可以进可攻退可守了,再次恢复东方贸易航线。”

    “这东方贸易航线可是非常赚钱的,以这个香料来说,在天竺这边,这个香料是非常便宜的,一银元都可以卖几百斤,可是这香料要是到了欧洲这边,价格可以翻上几十倍、甚至于上百倍。”

    “还有我们大明的陶瓷、丝绸、蔗糖、布匹等等,在欧洲都是非常畅想,价格高昂,一来一回的利润,轻轻松松就可以获得几十倍、上百倍的汇报。”

    “这也是西班牙明明要被西欧各国围攻,却依然不肯定放弃这块巨大肥肉的原因,谁能够和我们大明人进行贸易,谁就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财富。”

    李士实大笑着解释起来。

    “不要理他们,这环印度洋区域现在基本上都已经被我们大明人给控制的七七八八了,怎么可能让他们葡萄牙人进来。”

    宁王朱宸濠点点头,想了想也是说道。

    “是!”

    刘养正立即点头道。

    “把葡萄牙人给赶走没有问题,不过和欧洲人的贸易如此赚钱,这个财路可是不能放过,我们是不是可以组织一支船队前往欧洲,这一个来回也能够赚很多银子啊。”

    宁王想了想又说道。

    “王爷,现在去欧洲非常的不安全。”

    “从南非到欧洲的这一段航线上面,海盗非常多,而且这些海盗都不是一般的海盗,而是欧洲各国的官方海盗。”

    “像欧洲的英国,他们的国王都公开支持海盗,给海盗颁发私掠许可证,海盗都可以算是他们极为重要的海上力量。”

    “这些欧洲海盗,一般都打着商人的旗号,往往是只要能够抢得过你,就会明抢,打不过的情况下才会跟你做买卖。”

    “现在黄金洲这边被我大明所控制,他们在黄金洲的据点全部被清理干净,这些欧洲海盗一方面经常骚扰、洗劫我大明在黄金洲东海岸的据点,另外一个方面则是死死的守着非洲西海岸的航线,洗劫过往商船。”

    “上次西洋联合商行就组织了十艘船前往欧洲,结果还没有到欧洲就接连遭到了好几波海盗的抢掠,最终损失了三艘船,剩下七艘船连欧洲都没有到就直接回来了,可谓是损失惨重。”

    李士实一听,顿时就连忙直摇头说道。

    “这天津远洋贸易行会容忍这些海盗?”

    朱宸濠一听,想了想也是说道:“天津远洋贸易行在黄金洲可是有大量据点,这印加帝国和阿兹特克王国可都他们的殖民地啊,怎么会容忍欧洲海盗横行无忌。”

    “肯定不会容忍的,听说他们正在组建一支规模浩大的舰队准备清扫欧洲各国的海盗团,前不久大明朝廷这边不是要求我们出兵前往欧洲支援西班牙嘛。”

    “这些其实都是为了清扫这些海盗,扫干净了这些海盗,以后往来欧洲就安全了,到时候这些银子就我们大明人可以赚了。”

    “至于西班牙的生死,对于我们大明来说根本就无关紧要,现在我们大明在黄金洲东海岸这边也是已经站稳了脚跟,建立起了大量的殖民据点,欧洲人想要进来就难了。”

    李士实非常肯定的说道,欧洲的海盗,现在也算是海上面唯一威胁大明海上利益的存在了,自然是要被清楚掉的。

第930章,来自世界各地的奴隶

    “算了,不管这些了,还是多想一想我们自己的事情。”

    宁王听完也是微微点头,笑了笑看了看前面的一个地方,说道:“好久没有去奴隶市场看看了。”

    “走吧,去逛逛奴隶市场。”

    宁王一边往奴隶市场这边走去,也是一边询问起奴隶相关的事情了。

    相比起中转贸易之类的,宁王最重视的其实还是奴隶市场,因为这才是宁王目前的主营业务。

    大明国内对奴隶的需求非常的旺盛,单单是南洋这边的种植园需要的奴隶数量就非常的庞大。

    整个广袤的南洋,岛屿众多,自从去年刘晋率军横扫南洋之后,大明在南洋的版图就不断的扩张。

    虽然依然还是当初设立的那几个省,但是除了最北面的交趾省之外,这象林、南洋、郑和三省都在不断的扩张。

    其中最离谱的就要算南洋和郑和两省,他们不断的吞并一座座岛屿,将这些岛屿纳入大明的版图。

    而大明国内大大小小的商行则是不断的在南洋这边抢占岛屿,因为抢占的岛屿越多,就可以开辟出越多的种植园来,而占领下来的岛屿,自然是要并入到大明的版图,这样才能够享受到大明海军的保护。

    种植园经济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对奴隶的需求也是非常的旺盛。

    宁国背靠着庞大的天竺大陆,有着极其丰富的奴隶资源,宁王自然而然也是向西洋联合商行学习,在天竺这边搞起了奴隶买卖。

    他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奴隶商人。

    一个奴隶,在天竺大陆这边可能仅仅只需要一匹布就能够买到,一转手卖给大明的奴隶商人就能够卖十几两、二十几两的银子。

    这些奴隶商人再将奴隶运到南洋去,又一转手可以买四十、五十两银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奴隶贸易产业。

    而宁王则是处于奴隶产业的最开端,宁国这边主要业务就是负责去天竺大陆上面抓捕奴隶,或者是从天竺上面的各个国家这里购买奴隶,然后运到这安宁港,直接贩卖给这里的奴隶商人或者是运到锡兰岛去,卖给锡兰岛这里的奴隶商人、商行,从中也是大赚特赚。

    宁国能够迅速的发展起来,奴隶贸易居功至伟,至于这商业和贸易,其实都还是因为奴隶贸易赚到钱之后,大规模的修建港口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同时一开始来宁国这边做买卖的,最多的就是奴隶商人。

    自从西洋联合商行拿下锡兰岛,刘晋率军横扫南洋诸国之后,大明的奴隶市场就开始面临了一个窘迫之地,没有奴隶的来源。

    而宁国和西洋联合商行将目光转向了庞大的天竺大陆,从天竺这边源源不断的掠夺奴隶,很快也是成为了大明奴隶市场上最主要的奴隶来源。

    也是让宁国、西洋联合商行、蜀国等依靠奴隶买卖迅速的发家致富,数以百万计的奴隶被他们从天竺大陆这边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南洋大大小小的种植园。

    “王爷,最近大明这边的奴隶市场,价格有所下跌,以往成年的男奴隶可以卖到五十多两银子,现在却是仅仅只能够卖到四十多两银子。”

    “至于女奴隶,因为大明最近在中亚地区的军事战争,掠夺了大量的女奴隶,这对我们天竺的奴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价格下降的很厉害,而且很不好卖。”

    “天竺这边的人,皮肤太黑了,不符合我们大明人的审美。”

    说到奴隶,刘养正也是迅速的向宁王汇报起最近奴隶市场的变化来。

    “这下降的也太厉害了吧?”

    宁王一听,顿时级皱起了眉头,奴隶买卖可是他的主营业务,这价格波动对他的影响可是非常大的。

    终端销售的价格下降,这意味着他也必须要降价,否则是没有奴隶商人愿意接手和购买的。

    “确实是下降的很厉害,主要是因为不仅仅我们宁国在大规模的买卖奴隶,蜀王这边的奴隶买卖也是越做越大,他们现在每月差不多能够抓捕到三万奴隶。”

    “另外西洋联合商行这边今年也是成功的拿下了安德拉王国,获得了大量的奴隶,每月可以买卖的奴隶至少也是增加十万。”

    “另外张氏商行、四海商行等也是在天竺东海岸这边各自占领了一些殖民地,现在也是在从事奴隶买卖。”

    “奴隶市场上面的供应一下子提高了很多,这也是奴隶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还有就是非洲这边,也开始有大量黑奴运输过来,中东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也是知道我们大明奴隶价格高昂,在大量的贩卖奴隶到我们大明。”

    “这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贩卖的奴隶,因为白种奴隶,不仅仅价格高,而且还非常的受欢迎,特别是其中的女奴隶,在我们大明供不应求。”

    刘养正也是点点头,开始详细的给宁王讲一讲现在奴隶市场的情况。

    原先的时候是他宁国和西洋联合商行垄断了天竺这边的奴隶市场,现在一下多了很多人来分蛋糕,奴隶的来源大增,奴隶的需求却并没有大增,这价格自然是要下跌的。

    三人说话之间,也是来到了安宁城的奴隶市场这里。

    安宁城的奴隶市场算是整个西洋地区最大的奴隶市场了,为此宁王也是特地修建了一个巨大的广场专门用来进行奴隶买卖和贸易。

    巨大的奴隶市场这里,人声鼎沸,放眼望去,黑压压都是人群,一大群、一大群的奴隶被奴隶商人聚集在一起,奴隶商人和伙计则是举着牌子或者是不断的在高喊,吸引客人前来购买自己的奴隶。

    出售奴隶的人非常多,有天竺本地的奴隶商人,这些奴隶商人是来自天竺大陆上面一些国家的奴隶商人,很多奴隶其实并不是宁王派人去抓的,而是本地人看到利益之后去抓,去骗过来的。

    还有来自中东、波斯的奴隶商人,这些奴隶商人这里往往都聚集了大量前来购买奴隶的商人,手中的奴隶基本上也是很快就能够销售一空。

    此外还有来自非洲的黑奴,贩卖这些黑奴的往往是在非洲这边有殖民地的大明商行或者是一些藩王,像楚王就在非洲这边建立了楚国。

    嗯现在的主营业务是贩卖黑奴以及乳香、没药的生意,日子过的紧巴巴的,完全不如宁王混的风生水起。

    “天竺奴隶,天竺奴隶~”

    “上等的天竺奴隶,只要二十两银子一个,只要二十两银子,很便宜的!”

    在一大群天竺奴隶的旁边,有小儿在不断的吆喝。

    只是他这边的奴隶要二十两银子一个,很显然这个价格太贵了,这奴隶运到南洋也只能够卖四十多两银子,而且现在价格还在下降,自然是没有人要他们的奴隶。

    “王爷,这些都是蜀王家的奴隶,蜀国这边的奴隶买卖生意不如我们宁国,所以蜀王这边一般也是会将奴隶运到我们宁国来卖。”

    “当然,如果是长期往来的奴隶商人,也是会直接去蜀国这边购买奴隶的。”

    刘养正看了看这些人,立即也是向宁王说道。

    “我们宁国的奴隶也都是通过熟悉的商人和商行,大规模出货的,一般都不会放到这里来买卖的,这里主要还是以小规模买卖为主。”

    “卖奴隶咯~卖奴隶咯~”

    “上好的白奴,漂亮的白人女奴隶~”

    这时又有一阵声音传来,讲的大明话有些别捏,并不是很标准。

    宁王也是看了过去,只见一群中东商人和波斯商人在不断的吆喝,在他们的身后,有几百个奴隶,这些奴隶全部都被剥掉了上衣,只穿着裤子。

    男奴隶还好一点,女奴隶群这里,白花花的一片,波涛汹涌之下,也是吸引了大量的人前来围观,交易也是非常的火爆。

    善于做生意的中东人和波斯人竟然也是玩起了拍卖,十个奴隶、十个奴隶的一起拍卖,价格很高,特别是女奴隶,十个奴隶一般都能够卖到大几百两银子,平均下来,单个奴隶的价格有大几十两银子。

    有时候有特别漂亮的奴隶时,那价格更是不断的飙升,让那些贩卖奴隶的中东、波斯商人笑的合不拢嘴。

    “黑奴了,黑奴了~”

    “来自非洲的黑奴了,身强体壮,力气大咯~”

    “只要十五两银子一个,只要十五两银子一个~”

    在中东、波斯商人的对面这里,则是一群贩卖黑奴的商人,这些商人一个个都有气无力的喊着,在他们的面前,仅仅只有寥寥无几的人在光顾,他们身后的乌漆墨黑的一大片。

    黑奴实在是不受欢迎,大明人在这一块还是比较挑的,纵然是家里面干活的奴隶,那也是要尽量挑选好看一些的。

    这皮肤犹如木炭一般黑的非洲黑奴,算是市场上最不好卖的奴隶,尽管价格便宜,可是依然没有什么人问津,要知道天竺这边的奴隶,皮肤黑一些的都不好卖,更何况是非洲的黑奴了。

第931章,来自东欧的奴隶

    “王爷,这些楚王的奴隶,不过我估计他们的这些奴隶是很难出手的,实在是太黑了,而且据说这些黑奴,非常的懒散,好吃懒做,远不如天竺的这些奴隶,天竺奴隶虽然也黑,但是大多数都比较顺从,听话,干活也比较卖力,价格稍微低一些的话,还是很好卖的。”

    看到宁王朱宸濠的目光看向那些黑奴,刘养正也是笑着说道。

    奴隶也是要看什么品种的奴隶,奴隶之间的价格相差是非常大的。

    “价格便宜一些应该会有人要吧。”

    宁王想了想说道:“以后我们去非洲的话,肯定是少不了要贩卖这些黑奴的。”

    “价格低一些应该还是会有人要的,但是非洲离我们大明实在是太远了,单单是这个运输成本就很高了。”

    “很不划算,和天竺奴隶相比,性价比太低了,估计很难对市场造成什么影响。”

    刘养正想了想点头说道。

    “我听说在南非和东非大岛上面,张懋他们抢占的殖民地这里,是将所有的黑奴全部驱逐出去或者是全部杀掉,他们为何要这样做呢?”

    宁王很快就想起了一件事情。

    这最先前往非洲殖民的就是张懋、刘晋他们所创办的商行,几乎是毫不费力就占领了东非大岛(马达加斯加岛)和南非。

    占领这些地方之后,他们几乎是实行了非常惨无人道的政策,将所有本地土著驱逐出去,不愿意离开的,则是全部屠戮干净,似乎根本就没有打算要用这些黑奴的意思。

    “此事我也有所耳闻,上次还遇到了一个他们的人,听说是因为刘晋觉得这些黑奴会成为隐患,所以宁可建设的慢一些,也绝对不要这些黑人。”

    旁边的李士实想了想也是连忙回道。

    “黑奴会成为隐患?”

    “什么隐患?”

    宁王有些想不通的问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在东非大岛上面,他们已经清理的干净了,同时在南非这边,随着他们的不断扩张,所到之处,所有的黑人部落都被驱逐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李士实想了想摇摇头说道。

    “刘晋乃是高人子弟,现在年纪轻轻都已经是大明的吏部尚书了,他的眼光看的非常长远,他既然都如此说了,那肯定是不会错。”

    “将这一点记下来,以后我们在非洲这边也要和他们学。”

    宁王想了想也是对李士实叮嘱道。

    “是~”

    李士实连忙点头。

    宁王看了看那些漆黑如炭的黑奴,也是微微摇头,如果是天竺的奴隶是因为黑所以才不符合大明人的审美,这长相、五官等方面至少还是没有问题的。

    那非洲的这些黑奴,不仅仅是黑,这长相、五官等等也是严重的不符合大明人的审美观,塌鼻子、翻嘴唇、短卷的头发、凸出的颌骨、鹳骨等等,无论是哪一样在大明人看来都是丑到极点的。

    没有再多看,宁王往中东人、波斯人这边走去,很快有几个波斯人就注意到了宁王、刘养正、李士实三人。

    宁王尽管身穿便服,但是这一身的打扮还有气度,一看就知道是非常不凡的,至少来说也是不缺钱的主。

    “这位公子,在下是来自马穆鲁克王国(埃及历史上的一个王朝,历史上在1517年被奥斯曼帝国给灭了)的雷丁,很高兴能够为公子服务!”

    雷丁用还算流利的大明话说道,同时也是学着大明的礼仪,对宁王朱宸濠行礼。

    “你的大明话说的还挺不错的嘛。”

    宁王看了看雷丁,对方典型的阿拉伯人打扮,留着大胡子,高鼻深目,于是便笑了笑说道。

    “谢谢公子的夸赞,目前我正在努力学习之中,大明是一个伟大的帝国,大明的语言和文字都是如此的优美,实在是博大精深。”

    雷丁也是笑着回道,接着也是不忘主要的事情,指了指自己身后的奴隶说道:“公子,这些都是我手中的奴隶,全部都是最好的白奴,不知道公子有没有兴趣看一看?”

    “来这里,自然是来买奴隶的,你给我好好的介绍下,如果还不错的话,我就全要了。”

    宁王微微点头,看了看他身后的奴隶,笑着说道。

    “公子,我以我的胡子向您保证,我的奴隶绝对是这个奴隶市场上最好的奴隶。”

    雷丁一听,顿时就双眼放光,真是遇上有钱的主了,这大明人果然和传说之中的一样,非常的有钱,随随便便出来一个人,手里面都有用不完的金银。

    他立即非常认真的说道,在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眼中,胡子就和他们的生命一样重要,用胡子来保证,这就好比是大明人以自己的性命来担保了。

    “赶紧将最好的几个奴隶都带出来给这位公子看看。”

    雷丁也是赶紧对着自己手下的人吩咐,听到雷丁的话,手下的人也是赶紧去后面的一个棚子里面将几个女奴带了过来。

    这个几个女奴,一个个身上都没有穿一丝的衣服,在手上和脚上还带着装饰的银环、金环,一个个身材高挑、丰腴,有着蓝色的眼睛、羊脂玉一般的肌肤,而且一个个年纪都很小,仅仅只有十几岁的年纪。

    她们的出现也是立即引起了骚乱,周围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就聚集过来,一个个双目放光,仿佛狼看到了肉一般。

    “你们怎么可以这样?”

    “还有这样的好货色不拿出来,这是什么意思?”

    立即有人就不满的对着雷丁他们怒吼起来,看不起谁呢?

    “好货色竟然藏起来,是怕我们没有银子吗?”

    “我们大明人别的没有,这银子有的是,只要货好,银子都不是问题。”

    听到周围人不满的声音,雷丁顿时就无奈的连连赔笑道:“各位,各位,这并不是有任何的歧视,正是因为知道大明人有钱,所以我才费劲了心思弄到了这样的好货辛辛苦苦的运到这里来。”

    “这买卖货物,自然也是会先出手一般的货物,好货自然是留着最后卖的。”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个奴隶呢是我花了高价钱从奥斯曼帝国的奴隶商人手中买过来的。”

    “她们是奥斯曼帝国最有名气,也是最受欢迎的切尔克斯人,这切尔克斯人来自奥斯曼帝国北方东欧草原,非常的温顺,并且聪明伶俐,身材非常的匀称,没有一丝的赘肉。”

    “切尔克斯人在奥斯曼帝国一向都是最受欢迎的奴隶,一个切尔克斯人可以抵达上四个斯拉夫人,抵得上八个日耳曼人。”

    “切尔克斯人最贵的就是蓝眼睛的女人,这五个奴隶,全部都是我花了极高的价格从奥斯曼帝国麾下的克里米亚鞑靼人手里购买下来的,每一个都花了我一袋子的金币。”

    雷丁向在场的众人详细的介绍这几个奴隶的来源。

    谁都没有想到,这几个奴隶竟然是来自东欧草原上的切尔克斯人,要知道这里可是天竺,离东欧还有着非常遥远的距离。

    这来自东欧的奴隶竟然被贩卖到了天竺,然后被大明人给买走了,这最后有可能又到了大明去了,不得不说在,这真的是非常神奇的一件事情。

    “奥斯曼帝国~”

    “克里米亚鞑靼人、斯拉夫人、日耳曼人、切尔克斯人~”

    宁王仔细的听着,也是默默的记下了几个关键词。

    “少废话,不就是银子嘛,我一起买了,要多少银子尽管开口。”

    有人听了雷丁的话,顿时就嚷嚷着说道。

    “好,爽快~”

    “但是大家都喜欢这几个奴隶,我卖给谁都要得罪其他的朋友,所以只能够按照拍卖的方式来交易。”

    “这五个奴隶一起拍卖,起拍价五千两银子!”

    雷丁看了看大家火热的眼神,顿时就笑着说道。

    “五千两银子!”

    “这也太贵了吧?”

    有人一听,顿时就忍不住直摇头说道。

    这奴隶虽然很不错,可是这五千两银子买五个奴隶,一千两一个,纵然是再好的女人,恐怕也是卖不到怎么多银子的。

    “五千两银子并不贵,据我所知,你们大明真正的有钱人,在青楼楚馆里面,一掷千金,区区几千两银子买回家,好好享受,根本就不贵。”

    雷丁笑了笑说道。

    “我出五千,买回家尝尝鲜也是不错的。”

    有人想了想也是开口说道。

    “我出六千~”

    “七千~”

    正如雷丁所说的,大明人有的是银子,只要货号,银子根本就不是问题,很快就有人纷纷出价。

    宁王一直没有开口,只是带着笑意的看着众人争来争去,等价格到九千两银子的时候,已经很少有人再出价了。

    宁王这才懒懒的开口说道:“我出一万五千两银子~”

    听到宁王的报价,雷丁顿时就大喜过望,至于周围的这些人,一个个都忍不住看向宁王,到底是哪里来的愣头青,花一万五千两银子买五个女奴回去,傻不傻啊。

    这银子要是多的没有地方花了,可以扔在地上嘛。

    “年轻人要多注意身体啊~”

    “是啊,是啊,一下子买五个回去,也是年轻啊~”

    “年轻就是好啊!”

第932章,垄断白奴买卖

    安宁城宁王的王宫之中,来自马穆鲁克王国的奴隶商人雷丁以及来自波斯的奴隶商人沙赫带着一丝丝的忐忑来到这里。

    在会客大厅之中,他们一边喝着来自大明的香茶,一边也是在脑海不断猜测,自己为什么会被这宁国的国王请到王宫来。

    关于宁国,他们也是知道一些的,这是来自大明帝国的一位大贵族所建立的强大国家,宁国的国王率领强大的舰队打败了可恶而贪婪的葡萄牙人,让他们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又可以重新前来天竺这边做生意。

    葡萄牙人的强大,他们可是深有体会,葡萄牙占据这古里国的时候,直接封锁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垄断了和天竺的香料贸易,击沉他们的船只,阻止他们的商路。

    而宁国的国王却是轻轻松松就大败了葡萄牙人,足以说明宁国的强大,当然也更加说明了大明的强大。

    要知道宁国的国王仅仅只是大明的一个大贵族而已,现在在环印度洋的海岸,到处都有大明人的殖民地和据点,这些全部都是大明的贵族、商人们所建立起来。

    大明帝国自己根本就没有派遣一兵一卒过来。

    听人说过,大明帝国的版图非常的辽阔,他们的最东边是黄金洲,在黄金洲和欧洲人接触上。

    大明帝国的最西边则是河中地区,去年大明帝国强势的占领河中地区,横扫中亚各国,波斯萨法维帝国都已经派遣庞大的使团前往大明帝国,向大明帝国带去波斯人的友谊。

    如此庞大的大明帝国,庞大到超乎想象,同样也是强大到让人根本不敢招惹。

    现在自己两人被宁国的国王招进皇宫,他们也是非常的忐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哪里得罪了这个宁国国王。

    “国王殿下驾到~”

    很快,有太监扯着嗓子喊道,雷丁和沙赫两人都懂大明话,一听,顿时赶紧起身恭敬的表示迎接。

    “都坐吧,不必多礼。”

    宁王龙行虎步的走来,看了看雷丁和沙赫笑着说道。

    “些国王陛下~”

    雷丁和沙赫连忙躬身致谢。

    “陛下这个称呼可不能乱说,只有我们大明天子才可以称陛下,称呼本王,叫殿下就可以了。”

    宁王一听,也是纠正错误。

    尽管已经来到了海外,在海外建起了自己的宁国,但是这藩国就是藩国,无论是称呼,还是尊号,有或者穿戴等等,他宁国都不敢有丝毫逾越的地方,他是宁国的国王,但也是大明的王爷。

    所以手下的人依然叫他王爷,顶了天也只能称殿下,而不是圣上或者是陛下。

    “是!”

    尽管搞不清楚这其中的差别,雷丁和沙赫依然还是连忙点头,接着起身看了过去,雷丁顿时就忍不住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原来那个豪掷万两银子购买自己五个女奴的人竟然会是宁国的国王,于是他顿时诚惶诚恐的说道:“如果知道您是宁国的国王,我自当献上最好的奴隶给您,您购买奴隶的银子我会立即让人送过来。”

    他还以为是因为自己卖的五个奴隶,所以对方才会召见自己,顿时就赶紧说道。

    这银子是小事,没了可以再赚,这要是连小命都没有了,那一切都没了。

    “哈哈,雷丁先生不必如此~”

    “你也是生意人,做生意也是花了本钱的。”

    “我这花钱买奴隶,那也是正常的买卖。”

    宁王顿时就笑了,看对方的样子,显然是以为自己要欺压他。

    “今天找两位先生过来,那也是有大买卖要和两位商量的。”

    接着宁王也是将自己召见他们的目的说了出来。

    “国王殿下请说。”

    雷丁和沙赫互相看了看,也是连忙说道。

    “今天,我看两位手中有很多的奴隶,想必两位也是知道,在我们大明,这白奴不仅仅价格高,而且也是非常是受欢迎,很好卖。”

    “而黑奴,不仅仅价格低,而且也非常不好卖。”

    “两位有白奴的来源渠道,而我则是可以大量的买下你们手中的奴隶,所以我就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合作一下。”

    “两位只要有奴隶,以后不管有多少,全部卖给我,我可以给你们优惠的价格。”

    宁王想了想也是说道。

    今天看到这些白奴,宁王也是想到了新的财路,这天竺奴隶的价格是越来越低了,抓捕的人多了,天竺奴隶多了,价格低,赚的银子少。

    所以他就想到了这些白奴,但是自己的势力目前仅仅只在天竺大陆上面,这天竺大陆上面虽然也有白人,不过大多数都在天竺北方洛迪王朝的统治之下,白人还是天竺大陆上面的婆罗门、刹帝利,想要得到白奴实在是太难了。

    但这些中东人和波斯人却是可以,他们与奥斯曼帝国接壤,而奥斯曼帝国一向也是奴隶买卖盛行,他们常年与东欧各国交战,有着将俘虏当成奴隶卖掉的传统。

    另外地中海沿岸的阿拉伯海盗也是经常会去洗劫、进攻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地,从这些地方抢夺财富和掠夺人口当做奴隶贩卖。

    甚至于在意大利人还有着非常古老的奴隶市场,奴隶贸易非常的盛行,有着稳定的奴隶来源,而且全部都是白奴。

    只要和他们牵上线,自己就可以掌握白奴的来源,到时候垄断白奴贸易,这价格自然就由自己说了算。

    毕竟自己现在的主营业务可是奴隶买卖。

    “国王殿下,这,这,当然没有任何的问题。”

    雷丁和沙赫一听,顿时就忍不住大喜过望,还有这样的好事。

    如果可以和宁王达成这样的协议,那意味着以后他们只需要专心的运送奴隶就可以了,从自己国家这边的奴隶市场将奴隶买下来,然后运到宁国这里卖给宁王就行了。

    可能价格会比拍卖要低很多,但是这个渠道如果稳定的话,这意味着自己可以尽可能多的将奴隶给运过来,回去再带上大明的货物,这一来一回,赚的钱就非常多了。

    做生意最喜欢的就是这种稳定的大客户,有了稳定的大客户,生意就非常的好做。

    不就是奴隶嘛,多的是,地中海沿岸的奴隶贸易可是非常盛行的。

    不仅仅是欧洲的国家有着奴隶贸易的传统,他们中东阿拉伯人那更是有奴隶买卖的优良历史,而奥斯曼帝国实力强大,正在对外积极的扩张,连年对外征战,所俘虏到的人全部都是当成奴隶去贩卖的。

    可以说,奴隶在地中海这里可是要多少有多少,官府的奴隶、海盗的奴隶、私人的奴隶,渠道多的是,关键是奴隶的价格一直都不高,在奥斯曼的帝国,一匹马都可以换到三个奴隶。

    如果是日耳曼奴隶,甚至还可以换到六个、八个,曾经有一次奥斯曼帝国打败东欧联军,从东欧这边俘虏了十多万人回去,更是一下子造成了奴隶市场价格大跌。

    至于来自波斯的沙赫,同样也是不愁奴隶的来源。

    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战火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奥斯曼帝国将波斯俘虏当奴隶卖,波斯人也同样将奥斯曼帝国的俘虏当奴隶贩卖。

    此外波斯帝国一直以来也是在和帖木儿帝国征战,将大量的俘虏贬为奴隶贩卖掉,同时高加索地区也是波斯人的重要奴隶来源,波斯这边也是有大量的奴隶市场。

    雷丁和沙赫也是因为听说大明这边奴隶价格高昂,所以才试着运了一船的奴隶过来,来到这里之后,果然如传闻之中的一般。

    随随便便一个青壮的奴隶就能够卖到二三十两银子,至于漂亮的女奴,价格更是高的离谱,也是让两人大赚特赚了一笔。

    “哈哈,那就这样说定了,以后你们将奴隶运到我宁国来,有多少我要多少。”

    “我可以支付给你们黄金和白银,当然也可以按照你们的要求换成你们需要的任何东西,无论是茶叶、瓷器、还是丝绸又或者是香料、蔗糖等等都可以,价格也可以有优惠。”

    “我们是朋友,有钱一起赚。”

    宁王一听顿时就笑了起来说道。

    嗯,不仅仅要赚奴隶的钱,这卖给你们货物同样也是可以再赚一笔。

    没办法,自己缺银子啊,这宁国要招兵买马,要扩张领土,还有要去非洲抢占殖民地等等,这些都是要银子的,没有银子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所以他一个王爷也是成了大奴隶商人,和这些商人谈着奴隶买卖的事情,要是以前在大明,恐怕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现在,他反而举得,这样挺好的。

    “太好了,我们也正愁着购买商品的事情呢,有国王殿下您的帮助,一切都可以更加的顺利。”

    两人一听,顿时就更高兴起来。

    正如宁王所说,如果能够从宁王这里购买到所有自己想要东西,价格还有优惠的话,他们既可以省心,又可以赚的更多,而且可以迅速的越做越大。

    “哈哈,我朱宸濠最喜欢的就是交朋友了,也最喜欢和朋友一起做买卖了,有钱大家一起赚!”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937/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 作者:中华田园牛所写的《大明镇海王》为转载作品,大明镇海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镇海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镇海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镇海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镇海王介绍:
弘治十年,这是大明王朝美好的中午。此时,小冰河期已经来临,绵长的严寒肆虐大地,也同样在吹打着这个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王朝。此时,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犹如一道耀眼的光芒刺破中世纪的黑暗。此时,俄罗斯刚刚摆脱蒙古控制不到二十年。此时,距离哥伦布初次抵达美洲也才过去七年,而达伽马正在海洋上筚路蓝缕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喜欢看历史小说的刘晋穿越到了这样的一个时代,从一介书生成为了大明镇海王!书友交流群:720342318,有希望本书的书友可以一起来聊聊天~大明镇海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镇海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