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这个大明太凶猛TXT下载这个大明太凶猛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这个大明太凶猛全文阅读

作者:无语的命运     这个大明太凶猛txt下载     这个大明太凶猛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703章 我们要投降(第二更,求订阅)

    血!

    残肢!

    断臂!

    ……

    废墟!

    死亡……

    持续三个小时的炮击之后,科伦坡城已经不再是葡萄牙人口中的那个“弥漫着水果香与牛奶香甜味道”的热带城市了,

    而是一座废墟!

    一个充满死亡的修罗场!

    弥漫的硝烟遮挡了人们的视线,在这片地狱之中,还有很多人茫然的看着周围,他们的神情麻木,持续的炮击与爆炸,让他们已经忘记了恐惧,或者说,人已经崩溃了。

    在街道上,许多人就像傻子似的站在那里,他们甚至傻呵呵的笑着,他们的眼前这座被城市已经完全变了个样子。

    华丽的建筑变成了废墟,而人……变成了行尸走肉。

    他们就那么茫然的站在那里,伴随着一阵尖锐的呼啸声,炮弹落地的瞬间,炸出了一团炸烟,砖石飞舞、铁片呼啸的,瞬间就割倒了几十个站在那里的人,

    破片、碎石和着强烈的冲击波穿透了他们的身体,他们就像是镰刀割过的麦子似的,一一倒在地上,他们甚至连喊痛的机会都没有,生命就消逝了。

    做工精良的衣服在冲击波中被撕成了碎片,幸存下来的人似乎都变成了乞丐,可他们无疑是幸运的,至少他们活了下来。

    但是,他们的幸运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很快炮弹又一次落在他们的身边,成片的人倒下了……

    绝望!

    对于置身其中的人们来说,除了绝望之外,他们的心里也就只剩下恐惧了。

    “我的上帝啊!”

    马蒂亚斯侯爵惶恐的看着不断升腾的炸烟,他是贵族,但他也是军人,甚至就在他刚上任的第一个月,就击退了荷兰人的进攻,他经历过战争。但是这样惨烈的战场,却是第一次经历。

    “难道他们想要把整个城市都夷为平地吗?”

    马蒂亚斯真的猜对了!

    海贼出身的郑芝龙,压根就不可能会讲究什么仁慈,况且对于他来说,他所在乎的是怎么打下这座城市。

    至于最后这座城市是什么模样?

    死了多少人,根本就就不在他考虑的范围内。

    况且,科伦坡城还是他用来“杀鸡给猴看”的那只鸡,因为这座城市一百多年来,从来没有被攻克过,甚至对于这里的土人来说。这座城市简直就是一座不可攻克的堡垒。

    而现在,这座堡垒却被大明攻克了。

    大明的火炮所带来的毁灭性的打击,会刻在那些土人的记忆中,让他们不敢对大明的统治生出抵触情绪。

    注视着被硝烟笼罩的城市,王介之的心里不禁有些不忍,他几次都想冲过去请求郑提督能够“施以仁义”,可最终,理智却让他选择了沉默。

    “王主事,蛮夷就是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把他们轰怕了,将来才知道敬畏咱们大明,天朝威仪要是靠讲什么仁义道德,肯定是屁用都没有,那东虏就是例子,你和他讲仁义道德,人家亮的可是刀子,从北直隶一路杀到南京,死的百姓岂止千百万!”

    端起茶杯喝了口茶,郑芝龙看了一眼王介之,又说道。

    “所以,我们为武将的,就是要用大炮来教化这些番夷,等到用大炮把他们脾气教化个差不多了,暴虐之气给磨掉了,然后,才轮到你们文官去教化他,蒙学先生教书还得用戒尺哪,这大炮……”

    嘿嘿一笑,郑芝龙得意道。

    “就是咱大明的戒尺,专门教训这些蛮夷的!”

    “提督高见。”

    王介之颇有些不适合的拱手道。

    这是什么道理!

    根本就是歪理啊!

    大炮是戒尺?

    先生什么时候打死过学生?

    王介之的脸色是那个难看啊,最后干脆不看。直接扭头回舱了,任由外面炮声轰鸣作响,他直接视若无睹了。

    从上午十点直到下午五点,炮击一直持续着,甚至就连吃饭的时候,都没有停止。

    期间,有几艘商船企图逃出科伦坡港,也被三下五除二的直接轰沉了,有的船甚至一炮就送进了海底。

    热带的五点,天还大亮。

    挨了几万发炮弹,城市变成了废墟,而且突围失败后,那些葡萄牙人终于撑不住了。

    “投降吧,先生们!”

    在总督府的地下酒窖里,马蒂亚斯侯爵看着灰头灰脸的众人说道。

    “再这么下去的话,我们所有人都会死在这里。”

    “投降,如果投降的话,他们肯定会杀了我们。”

    “即便是不杀我们,也会强迫我们改变信仰!”

    “如果不改变信仰的话,他们肯定会把我们卖为奴隶!”

    在坐的葡萄牙官员、神父,无不是惶恐不安的表达着他们的恐惧。

    这种恐惧源自于几十年前的“胡利格之围”,那是一座葡萄牙人在恒河口建立的城市,在遭到莫卧儿帝国进攻后,尽管他们在顽强的抵抗后,选择了突围,但最后还是有400名传教士、混血儿和本地基督徒被俘,他们被集体押解到帝国核心区域。部分地位较高的俘虏因拒绝改宗而惨遭大象踩扁,没有价值的囚犯则直接被送往奴隶市场出售。

    也正是那些人的遭遇,让葡萄牙人压根就不敢想象投降后会遭遇什么。

    “改宗吧!”

    道丁神父突然站起来说道。

    “我们是被迫改变信仰的,等以后再改回来,上帝也会原谅我们的……”

    神父的话,让所有人一阵哑然。片刻后,马蒂亚斯侯爵颇为沮丧的说道。

    “那就投降吧,不过,我们要开出我们的条件,请他们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还有,保证不改变信仰,不把我们卖为奴隶。”

    “如果他们拒绝呢?”

    有人问道。

    “那就……投降吧!”

    ……

    终于,科伦坡城升起了一面白旗。看到白旗后,郑芝龙自然下令停止炮击。

    毕竟,咱是文明人啊。

    随后,葡萄牙人派出了一个神父和一个荷兰商人,作为中间人商讨谈判事宜,挨了几万发炮弹后,所谓的骄傲与自满,都被炸成了渣,变成了灰,只有一个要求——保证投降后,不杀害他们,不强迫他们改变信仰,不卖为奴隶。

第704章 重传佛法 (第一更,求订阅)

    打下科伦坡后,郑芝龙倒也不着急,科伦坡是一个大港,葡萄牙人的统治深入内地上百里,人口数十万,想要巩固统治,尤其是巩固自家外孙将来的统治,就必须增加明人数量。

    换成其它人恐怕需要上折子请朝廷帮忙,可郑芝龙是谁?

    堂堂大明船王啊。

    况且这么多年,大明移民的将近15%都是郑家的船队运出去的。郑家人最擅长的是什么?不就是运送移民嘛!,

    于是在郑芝龙的授意下,郑家船队专门抽出五十条船,从大明往科伦坡运输移民。乾圣七年,经过官府和报纸有意无意的宣传,国人已经不再视海外为畏途,而且海外移民早就发展成了一个产业链。

    首先各省的穷人,在官府的组织下,来到沿海。与此同时,各地的士绅富人认购

    “移民票”,“移民票”就是一份运送移民的船票,它的回报等于移民家庭五十亩良田的二十年地租,只需要花上二三十两银子,就能换到二十年地租,这可是十几倍的回报!

    而且还有官府做保,在过去的七年间,不知多少士绅百姓从中受益,获得丰厚的回报。于是乎大明的移民已经变成了产业链——官府主导、富人出钱、穷人移民、船商运人。

    而郑家就是最后一个环节,所以办起这件事,自然是得心应手。两个月内,陆陆续续运来上万汉民,全部在科伦坡城下船。

    移民来了,土地从那里来?

    因为本地土著数量众多,不能直接驱赶或杀戮。于是就专挑土著大地主,男的被以“抵抗天朝大军”的罪名处死,女的分配给移民,他们的土地也被分配给了移民。他们的奴隶变成了官方的奴隶,在城南劳作引走城南沼泽地的水,并将城南改成大片的水田。

    残忍吗?

    殖民从来都没有温文尔雅的。历史上,西洋人来到各地的时候,都是直接上刀子,这个时代,你要是温文尔雅和这些人谈什么“仁义道德”,将来挨刀子是的肯定是自己。

    现在不用血腥铁腕,将来必定会出大乱子!

    君不见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在南洋造下无数杀孽,土人非但逆来顺受,而且温驯如绵羊。反而讲究仁义道德的汉人,反倒成了西洋人和土人们眼中的肥羊,屡屡遭到西洋人以及土著的屠杀。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你不狠,别人就狠,吃亏的就是你。你若狠了,那吃亏的就是别人。

    “哎,就连国王的后裔也砍了脑袋!”

    站在城外,看吊在木篮里的脑袋,王介之不禁感叹道。

    科伦坡城,曾属于岛上的科特国,将近百年前,内陆的斯塔瓦卡国崛起,在征服科特王国沿海的土地后,国王无力抵抗敌人,选择和他的家族一起皈依了基督教,使国家置于葡萄牙人的庇护之下,而国王的后裔,就是这里最大在地主,按道理来说,像这样的“邑老”,应该是招抚的。可郑芝龙直接以“助葡萄牙人抵抗”为由砍了他的脑袋。

    “不把他们杀光,咱们汉人过来了,那有地耕种?杀!”

    随着郑芝龙的一声令下,成百上千的土人地主被杀了头,他们的妻女成了移民们妻妾,奴隶成了官府的奴隶,至于家中的财产相当一部分成为了官兵们的私产,还有一部分作为贡品上贡给了陛下。

    面对这种“强盗行为”,王介之的心里难免极为不满,说白了,从小就受到圣贤文章的熏陶的他,难免怀有仁慈之心,那怕就是知道对蛮夷不能只讲究仁义道德,可性格却是如此。

    而海贼出身的郑芝龙却和朝中的官员不同,杀人不眨眼不说,而且压根就没有丝毫顾忌。也正因如此,郑芝龙科伦坡的暴行,才会传到大明,甚至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这场轩然大波的引发,就是因为郑芝龙上贡的贡品。

    当一艘海船运来成箱的宝石、金银,作为贡品贡入内库后,一时间报纸上的指责之声不绝于耳,而由头都是“身为将领杀人劫财,实在是不知廉耻”,当然还称他犯“欺君之罪”,为啥?因为他把抢来的东西作为贡品上贡了。这岂不是和皇帝坐地分脏。

    当然,这话没人敢说,但却可以编排出皇帝不知情,所以郑芝龙犯下了欺君之罪!

    当报纸上议论纷纷的时候,在皇城御花园中,朱国强却正颇有兴致的欣赏着那些“脏物”。虽然是见惯了珍宝,可是那些嵌满了宝石的艺术品,仍然让人觉得颇为新鲜。

    “陛下,臣妾听报纸说那科伦坡是佛国,不过葡萄牙人在那打击佛教,很多寺庙被毁,僧徒被迫改宗。佛法失传,咱们大明要是想长治科伦坡,不妨派出长老,往科伦坡传播佛法。”

    站在一尊佛像前,李静芸看着镶嵌着宝石的佛像,若有所思的说道。她本身就信佛,甚至还在南京修了一座佛寺,所以才会有了这个念头。

    “嗯,确实如此,佛法失传的不单单是科伦坡,整个锡兰都差不多。”

    与印度不同的是,从佛教传入锡兰后,佛教就是当地的主流,在印度佛教灭亡时,从12世纪末到13世纪中,当地王位为外族占据,首都被毁,佛教也连同受到破坏。很多寺庙被毁,僧徒被迫改宗,直到15世纪末,才开始复兴,但是它们佛法已经失传,1592年即位的维摩罗达磨苏里耶王,不得不先后两次迎请缅甸佛教长老,来当地复兴上座部佛教。随后的两百年间,当地王室不断迎请佛法。暹罗送来了锡兰所没有的佛典、佛像,派遣了很多长老前来授戒,使上座部佛教逐渐得到复兴。

    暹罗可以送,大明为什么不可以送?不但可以往锡兰送,还可以向印度送,毕竟相比于绿教,佛教更符合统治的需要。

    “咱们要把佛法传遍个锡兰,要是有人阻拦的话,就拆了当地的教堂。”

    “陛下,要是爹再拆了当地的天主教堂,不定报纸上又会说什么——毁人寺院了。”

    郑九妹语气幽怨的说道:

    “陛下,他们说爹他在科伦坡杀人掠财,完全是强盗行径,还说,说爹是海贼出身,不改匪性……”

    “海贼出身怎么了!”

    一旁的李惠美大声说道。

    “我爹也是海贼出身……”

    那怕就是李英与郑芝龙曾是结拜兄弟,而且有私怨,可在后宫中,李惠美与郑九妹却是好姐妹,为啥?因为出身最相似——当爹的都是海贼出身。

    一旁的明正则轻笑道:

    “姐姐们何必在意报纸上胡说八道,那些报纸为了引人眼球,什么话不敢说。”

    听着她们的报怨,想了想朱国强看着那些从锡兰送来的珍宝说道。

    “嗯,既然,既然是脏物……那咱们就藏起来,藏在……博物馆里!”

    朱国强笑道。

    脏物,不但不藏起来,而且还放在玻璃柜里展示出来,来者能够从各方向欣赏他。

    怎么样?

    那怕就是几百年后,他们的子孙后代过来了,也可以隔着玻璃窗柜欣赏它。

    他们清楚的知道那是他们的的东西,因为旁边的牌匾上清楚的写着那是他们的东西,还写着一段文字——说明这东西对他和他们的文化而言有多么重要。

    想要回去?

    我们当然是彻底的不可能答应的。

    你想看看它,可以,过来看看,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熟悉吧!

    嗯,英国人、法国人就是这么干的。

    你想要回去,门都没有!

    当然,最后朱国强还把大量的珠宝赏赐给了后宫的嫔妃,一时间,御花园中尽是一片谢恩声……

第705章 来,传阅脑袋(第二更,求订阅)

    这天朝会,众臣按着班次,来到奉天殿内外站好。

    大朝会。

    即便是朱国强,也就是减少到每月一次而已。毕竟,总要给官员们“面君”的机会,不过,京官那么多,奉天殿里肯定装得下,太过拥挤了又成何体统,所以末流京官,只能殿前的广场里上朝。

    大朝会。压根就没有什么意思。

    作为皇帝的朱国强只是坐在那听着已经在昨天就被内阁处理的事务——皇帝面前甚至放着剧本,各种台词都准备好了。

    面对官员的启奏只需要对台词就行了。

    而且台词也很简单,无非就是有功的,与他赏赐。有灾的与他减征,诸如此类的的对答,实在是乏味的很。

    一桩桩国家事务,就这样被六部大佬们说出来,皇帝只需像对剧本一样对答就行了。至于末等小官小吏,就如同一根根木桩似的杵在那里。但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他们与乡人夸耀的资本——咱也是面过君的人。

    那怕就是站在殿外的广场之中,那怕就连皇帝的相貌都没见着,可也是面过君的,君恩似海,怎么个似海?

    就是站在广场上感受到一下而已。就像很多人看大海一样。不过也就是在海边儿上看看海水,吹吹海风。感受一下大海的氛围,这也就算是见过大海了。

    君恩,也是这样。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也就是远远的感受一下而已。

    搁往年,搁在崇祯朝,大朝会的时候,正是言官们的盛宴,可是现在放在乾圣朝,六部给事中们没有了弹劾权,而都察院也只管贪腐,而且不能风闻奏事,没有直凭实据是要受罚的。

    对于此,在过去的七年间,大明朝的言官们日子不好过啊。那些曾经让大佬们不敢得罪的给事中们,现在一个个的只能长吁短叹,感叹着“陛下专独”。往常这个时候,可是他们疯狂喷皇帝、喷百官的时候,而现在,只能在这里傻杵着。

    实在是无聊啊!

    就在百官们觉得无聊至极时,在那里掐着点等着散朝时,却有人出列奏事。

    “陛下,臣有本奏。”

    出列的人不是殿中的大佬,而是南直隶学政陈昌言。他这边持笏出列瞬间,就引起所有人的注意,那些给事中、言官们,无不是变得有精神起来。

    终于有人站出来了!

    按乾圣朝的规矩,大朝会的时候,皇帝与大佬们对答就行,至于过去言官狂喷,乾圣皇爷容不下这个。

    慢慢的人们似乎都忘记了朝会时,大伙还是可以上奏的。而陈昌言却打破了这个“潜规矩”,持笏站在殿前的他大声奏道。

    “臣弹劾平海侯郑芝龙,征伐科伦坡时,为一已私欲尽杀当地富人,掠其钱财土地,私授官兵,犯下“贿军大罪”,后又将劫掠脏物以贡物之名进贡内库,置陛下于何地?此为“陷君之罪”,两罪并处,理应处斩……”

    陈昌言的弹劾让在场的六部给事中、言官们无不是激动的面色通红。

    老天保佑!

    终于有人带头了!

    弹劾百官,这可咱们的权力啊。

    陛下过去这么多年,受人蒙蔽不分忠奸,实在是……就在倍受鼓舞的给事中、言官们,想要重拾“优良传统”时,只见陛下走出了宫殿。

    怒气冲冲的走出了奉天殿!

    “滚!”

    立在殿门朱国强手指着陈昌言大吼:

    “将此人削职为民,立即逐出京城!”

    “陛下三思!”

    群臣纷纷劝阻道。

    宋学朱也帮着求情说:

    “陛下,百官奏事,并无不妥之处。即便陈其言触怒龙颜,贬官即可也,不应削职为民。”

    连一向在内阁不发一言的李建泰,都忍不住发言:

    “请陛下三思……”

    不等他们说完,朱国强怒斥道。

    “三思,再三思,大明的天下就三思没有了!”

    “轰”的一声,奉天殿前一片哗然,众人无不是惊愕的看着陛下,陛下说什么?

    什么“大明的天下就三思没有了”!

    站在殿前,看着面色煞白的陈昌言,朱国强冷笑道。

    “你弹劾郑芝龙,你告诉朕,你懂兵事吗?知道科伦坡城在那吗?你所奏的一切,不过都只是风闻奏事,朕问你,你以文官奏兵事,到底是何居心!”

    什么?

    什么居心?

    陈昌言茫然的抬起头来,喃喃道。

    “陛下,郑芝龙杀掠百姓劫掠钱财,桩桩件件、罄竹难书啊……”

    “那又如何!”

    不顾殿诸臣的脸色骤变,朱国强冷笑道。

    “郑芝龙若是犯法,自有军中都监上书都督府,有都督府上奏弹劾惩戒,朕自然会处理,你是文官,以文涉武,到底是何居心!”

    到底什么居心!

    这一瞬间,所有人都明白了陛下恼火的原因了!

    文不言武!

    乾圣的原则就是,文官干涉兵事,无论对错是非!

    按照陛下的说法,过去大明的武将在前线打仗,文官懂军事也好,不懂也罢,反正就是一个字——喷!

    给事中们喷武将无能,苛暴虐民,浪费军饷,高官们言必称督师误国。反正一句话,他们大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痛。他们不需要为自己说的任何话负责。

    不说武将,就是那些督师,卢象升、孙承宗、杨嗣昌他们在前线作战的时候,最大的敌人是谁?

    不是满清,不是流贼,而是朝中给事中,朝中官员,是他们自己的同僚,前线几天没有打仗,他们就说督师按兵不动,打了一场胜仗,刚要休整,他们又指责督师没有乘胜追击,要是打了败仗……你瞧,我之前说对了吧,无能误国,这样人……该杀。

    碰到有主见的皇帝的还好,碰到崇祯那样没有什么主见的皇帝,就被那些混帐玩意给忽悠晕了,晕着晕着大明的天下晕没了。

    大明的天下是崇祯勤政勤没有的?

    不是!

    是文官贪没有的?

    不是!

    是文官卖掉的?

    也不是。

    但大明的每一次战场上的失利,都和那些官员以及给事中的“赤胆忠心”、““嘴”于国事”有着撇不开的关系。

    不说其它人,就是孙传庭被逼出关,是谁逼的?

    皇帝?

    不是,在孙传庭倾尽全力训练的“陕西秦军”的时候,逼他出关的指责他“浪费军饷”、“坐视流贼壮大”的,就是那些给事中,就是朝廷中枢的文官。

    当然,陛下的这种看法并不是什么秘密,但这事已经过去几年了,大伙早就记不清了,可现在陛下接连反问“是何居心”,让大伙明白了原因。

    “陛下,三思啊,陈昌言也是拳拳之心,实在是想要为君分忧!”

    又有大臣站出来大声奏道,然后接连又有上百个大臣,站出来奏请“三思”。

    “三思,朕今天要是三思了,不出一百年,大明的天下迟早会亡在这上面!煤山的那棵歪脖子树,你们一个个的都忘了吗?”

    面对这些大臣们的呈请,朱国强直接炸毛了。

    为什么,大明的皇帝一次又一次的妥协,就是大臣们集体逼宫。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享受到逼宫的待遇。立即冷笑道。

    “哼哼,当年孙传庭几次上书请求暂缓出关,就像你们一个个言称其误国,逼其出关!”

    朱国强的神情越来越冰冷。

    “传庭死,明亡矣。纵然上皇有心中兴,臣将怀才经世,然而上下不一、内外相逼,最终只能国破家亡……原本朕以为甲申国祸,诸臣公应该会汲取教训,但朕却错了。自此之后,除非应旨奏答,否则文官擅奏兵事者,诛!”

    陛下的话声传来时,奉天殿内外皆是一片哗然,他们没想到陛下会“三思”出这么一个圣旨。

    就在一片哗然时,又听陛下说道。

    “正所谓“不教而杀是为虐”,然“矫枉必须过正”,陈昌言身为学政却妄议兵事,风闻弹劾军中大将,杀!其它妄言三思,逼宫君父者,一率削职为民。”

    “臣冤啊!臣冤啊……”

    面色煞白的陈昌言双膝一软,人就跪倒下去。可是这个时候,已经容不得他哭诉了,就在他哭着冤枉时,人就被大汉将军拖了出去。

    而那些跪在地请陛下三思的大小官员,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用无辜的眼神望向群臣,神情得似乎随时都要哭出来。

    因劝谏皇帝而遭廷杖,或者被贬官的,大明朝数不胜数,可那都可以邀名买直,那怕就是被当场打死还能留下清名,当然,被打死的可能性为零。

    可削职为民是什么玩意?

    一切全都没啦!

    欲哭无泪的众臣,心里那个郁结啊,更惨的是他们连怎么回事都说不清楚。

    一时间,文武百官则若有所思,他们都明白了皇帝的逆鳞是什么——妄议兵事!

    南京没有歪脖子树,大伙想送陛下过去,陛下肯定会兑现他的诺言,先送大伙过去。

    一时间,众臣皆是沉默。

    见状,朱国强又冷笑道。

    “把他的脑袋捧上来,教诸臣好生传阅。”

    圣旨一下,很快就有大汉将军捧着一个木盘过来了,上面赫然一个血淋淋的人头。众人的脸色无不是微微一变。

第706章 乾圣爷微服私访记(第一更,求订阅)

    传阅人头!

    非但在奉天殿前传阅,甚至最后大家伙看完了。陈昌言被砍下的脑袋,还被在六部衙门传阅,要求六部的文官,都必须看一眼那个脑袋。而且必和要睁大眼睛看十秒!

    你不敢看?

    不敢睁眼?

    没事儿会有人帮你把眼睛睁开,让你在那看足了十秒钟。

    怎么样,这皇帝够昏庸吧。

    这件事儿传出去,在世人心中这个皇帝绝对的昏庸无道。

    可是你还别说,大家伙儿还真不敢说。至少不敢当面说出这样的话来。

    为什么不敢?

    有时候所谓的忠臣孝子,那绝对是棍棒底下才会出来的。

    在崇祯朝的时候,大明朝的文官不也是一个个忠臣孝子吗?可是他们一个个又干了什么事儿?

    不错,他们之中确实有忠臣,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干的真不是人事。大明朝就是葬送在他们的手里。

    搁在乾圣爷这,可还真不怕他们一个个在嘴上说着自己的忠义,你想放嘴炮?

    成!

    就到另一边去放吧。把脑袋留在这儿就可以了。

    你觉得冤?

    陈昌言死的冤吗?

    冤!

    可大明的天下冤吗?

    满清入关后被屠杀的亿万百姓冤吗?

    华夏民族从此永堕黑暗冤吗?

    找谁说理去?

    也就是从这天起,文官禁谈兵事,就成了乾圣朝的铁律。当然阁臣除外。

    至于陈昌言个人……

    冤不冤还真不好说。

    但在另一世界,这位南直隶学政直接降了清,官任原职,视学江南,慧眼识才,称知人。

    史书上说这么寥寥数笔。

    不过他侄子倒是有名的很——就是所谓“贤相”陈廷敬,就是那位在清初时就参加考举,考中进士的那位,搁这位“贤相”的眼里,恐怕真没有大明,没有华夏。

    人家“黄城相府”可是得意洋洋的说着什么“进士九出,翰林六鸣。”,人家赴考满清的科举时,可真没想过什么“世受皇恩”。

    哦,对了,作为惩戒,陈氏一门被禁止参加科考了,这会还叫做陈敬的陈廷敬,肯定是做不了大清国的“贤相”了。

    不诛九族,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当然,这也是警告,警告他们要为自己说的话负责,过去那种只管喷,不需负责的喷子搁乾圣朝,别说存在了空间,就连容忍的空间都没有了。

    当然,这也成了陛下专独、阻碍言路的佐证。

    陛下是暴君!

    是昏君!

    不知多少人这么说,可却没有几个人敢大声说出来,为啥?那血淋淋的脑袋,可是在那边悬着呢。君想让别人欣赏你的脑袋不?

    不想?

    那就闭嘴!

    阻塞言路,那怎么样。

    咱乾圣皇爷压根就不在乎什么言路,在一百多个官员被摘了乌纱,贬为平民,灰溜溜的离开南京时,很久没有离开过南京的朱国强,也离开了南京。

    微服出巡,怎么着也得给后世的娱乐圈留点素材不是。

    大运河,

    一艘桨帆船在河中航行着,这种桨帆船是大明的造船工程师在多桨船的基础上借鉴威尼斯桨帆船设计的多浆帆船,因为其航速快、载货多,在内陆的江河湖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暮色笼罩着的运河上显得分外的宁静。清风徐来,让人格外舒畅。

    伴着杳渺悠长的丝竹声,躺坐在椅上的朱国强,半闭着眼睛,听着李香君与李贞丽两人弹奏的曲乐。舱室里不时传来了女子清脆的欢笑声。在夜色笼罩下船上气氛隐隐带来歌舞升平的盛世气息。

    在李贞丽她们的歌舞中,朱国强不禁有些醉了,目光时而会落在她妖娆的身段上。渐渐地几个人都喝得醉醺醺的,不知时辰几何,反正夜已深。

    船舱里灯笼的光线朦胧,虽是船舱,可这间舱室仍然极为宽敞,房间里的雕木、桌椅、屏风都与陆上没有什么分别。

    略带些许醉意的他,看着李贞丽把香君扶到舱里到,在那铺着床。

    “香君可真是小孩的性情,明明酒量很差,却总有些贪杯。”

    朱国强没有吭声,只是打量着她。

    李贞丽便继续收拾着床铺,因为床比较矮的,站在床边的她只能趴在床上,才能收拾被子和枕头。在她的动作间这个姿势叫朱国强感觉有些口干舌燥,她后面的轮廓极美,后面圆鼓鼓的向上翘,后腰却是内弧形,好像一道汹涌的波浪线条。

    盯着这条线条,这一瞬间,他似乎明白了姜文拍《邪不压正》说的那句话“美啊。”。

    她的身段比许晴的还好,而且这姿势太诱人了。罢了,不忍了!

    心下想着,朱国强的脚下忍不住靠近了过去。

    不料就在这时,李贞丽直起身来,回头笑道:

    “爷,都收拾好了,你早点歇息了吧。”

    感觉到爷的眼神盯在自己身上,李贞丽的心中一片绮丽。脸顿时一红,却又是有些激动又仍然觉得有点难堪。

    “爷……”

    涨红着脸的她,抿了抿嘴唇说道。

    “婢子这便下去了,”

    在李香君进宫后,李贞丽也一起进了宫,不过却是普通的宫女。此时感受着陛下的视线,她有些心悸,好像浑身都被火烤着一样。

    “今个就别回去了,”

    朱国强看着她的眼睛。

    陛下的话,让李贞丽的呼吸困难,有种窒息般的感觉,甚至就连双腿都在微微发颤,她朝着酣睡的香君看去。轻声道。

    “香,香君在……”

    “不碍事,她已经睡下了。”

    朱国强盯着她说道。

    不知道再找什么借口了,或者说压根就不想找什么借口,李贞丽的脑中晕乎乎的,她看到陛下的火热的目光注视着自己,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只好红着脸默默地敞开外衣,任由外面那件衣裳从身上滑落,掉到了地上。她爬到了床上,掀开被子钻了进去,低眉垂眼的她一脸羞意……

    ……

    船浆推动着船只在运河上快速航行时,置身于船艏的朱国强,时而把目光投向远处。

    快到扬州了。

    上次来扬州是什么时候?

    好像是迁都那会吧。

    算起来,已经好几年没来扬州了。

    站在一旁的李香君悄悄地打量着沉思的陛下,尽管已经在陛下身边呆了多年,就连孩子也生出了两个,但看着陛下沉思的模样,仍然有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想着这次陛下微服出巡让自己陪同,李香君的唇角不禁绽开了一丝笑意。恰在这时,她看到李贞丽从舱中走了出来。两人相望间,皆想起了昨夜的那些荒唐事,两人的俏脸都是不由的一红。

    转过身来,看到李贞丽,大香君九岁的她,虽然已经年三十多岁了,但举手投足间的风情,却不是香君能相比的,要脸蛋有脸蛋、要身段有身段,要侍候人有侍候人的绝活,想着昨天在船上与她们之间种种荒唐,仍然有种口干舌燥的感觉。

    这感觉确实不同于他人啊。

    驱散心中的那点浮想朱国强笑道。

    “贞丽,今天到了扬州,咱们随便逛逛,好久没有出来散散心了。”

    敛了嘴角的笑意,李贞丽轻应道。

    “一切全听爷的吩咐。”

    想要打破这种尴尬的李丽贞娇笑道。

    “爷,要是扬州的盐商知道爷到了扬州,估计不知多少人会吓的成夜睡不着觉。”

    “睡不着?”

    朱国强唇角轻扬道。

    “他们要是能睡踏实了,爷我就睡不香了,这盐税,也差不多是时候动一动了!”

    然后心中暗暗冷笑:

    “猪养肥了杀,现在的那几头猪,还不够肥啊!”

    猪养肥了干什么?

    当然是留着过年的!

    现在年还没到,不急着杀!

第707章 大明万税(第二更,求订阅)

    一大清早。

    伍经正在吃饭的时候,就觉得有点不踏实。

    以至于吃过饭后,他立即在书房里回忆着上任以来做过的事情。

    主要是回忆有没有犯过法。

    作为巡盐御史的他刚上任半年,这个官不好当啊。

    乾圣朝的官与过去不一样,朝廷发有高薪不假,可法度更严。

    盐务官员更是高危职业。为了管理全国盐税,朝廷向全国各地派遣了很多盐务官员,这些人成为了专卖盐商们重点贿赂的目标。所以一直以来盐务官员被看作肥美的差事。

    这个差事搁过去是肥差,现在同样也是。

    可问题是包括伍经正在内的盐务官员根本就不敢收啊!因为盐税关系到大明财税根本,所以与钞关、海关一样,为了维系机构的廉洁,特意建立独立的监督机制,架构上,盐务与关税、钞关一样在乾圣元年,就收归内府,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其独立于朝廷其他部门,与官场隔离。直接向内大臣汇报,内部只听皇命。从而保证了他们不畏惧地方官的干预和施压。而且其内部,也引入了独立的监察制度。抛弃了传统的中式记帐法,引入了后世的会计、审计、统计制度,这套制度领先世界200年左右。这个制度引进来之后,在盐务、钞关、海关内部做假账,就变得很困难了。

    也正因为盐务从户部的剥离,导致在盐务、钞关、海关外部,存在独立的“监督力量”——朝廷的权力部门与地方官员,都对盐务、钞关、海关三司的收入与去向密切关注。他们时刻盯着“盐、钞、海三司”有无丑闻,等待着重新夺回财权。

    内外的监督再加上了人性化的薪酬福利,使得从乾圣元年至今,“盐、钞、海三司”几乎没有发生过任何丑闻。

    当然,一但出了,那肯定是会死人的!

    “该不会是什么地方出了事吧!”

    就在伍经正反复思量,再三确定自己既没有受贿,也没有“文贿”后,才算稍微安点心。

    不过,心里难免还是有些不安,就在他刚想下令取盐样查看时,突然衙役跑进来说有南京故人要求见。

    “南京故人?”

    难不成是当年赴试时的故友?

    疑惑中,伍经正便让衙役请客人进来,客人前脚刚进屋,他立即知道为什么这般不安了。

    是陛下!

    陛下居然来了扬州。急忙站起身的他正欲行礼,却被陛下制止了。直到衙役下去之后,他行揖道。

    “臣伍经正见过陛下!”

    “免礼,朕是微服出行,路过扬州,顺便过来看看……”

    朱国强笑道。

    当初在几个侯选人中,之所以选择伍经正这个的贡生出身的官员为巡盐御史,是因为在另一个世界,在衢州城皮时,身为知府的他赴井而死。相比其它人,他是忠臣,所以才会把这个位子交给他。

    见伍经正有些紧张,朱国强笑道。

    “盐税事关大明根本,而天下盐税,两淮独占其半,这次路过扬州到你这,就是想了解一下今年盐税的征课。”

    “啊,启禀陛下,今年盐税征课倒也还算顺利,截止到8月,已经征盐税万两……”

    闻言,伍经正总算是松了口气。随后便禀报着两淮盐税征课诸事,慢慢的也就不再紧张了,作为文官的他转任盐务官员时,也曾犹豫过,盐务官员不同于寻常文官,按现在大明官场的说法,“盐、钞、海三司”与其它内务府官员一样,都是“府官”,所谓的“府官”都是皇帝任命的,不是科道正途。所以一直被文官排斥。

    但伍经正本身就是不正途出身,他是贡生出身。他这样官员在官场上的前途有限。也正因如此,在被陛下点为巡盐御史后,对陛下感激涕零。毕竟,这意味着更广泛前途。

    府官……那也是官啊!

    当然,对伍经正心里想法,朱国强并不了解,他只是默默的听着汇报。

    在盐税上,朱国强并没有大动干戈,一上来就废除了“专商引岸”食盐运销措施,而是针对其弊端加以修改。

    首先统一了税率以及盐价。这是最让人难以置信的,作为大明最重要的税种,全国盐税居然没有统一的税率。不同的省份,甚至相邻的两县之间盐税税率和品目都会完全不同,基本由地方盐务官员自行拟定。这或许是当时统治者出于因地制宜的需要考量得出的结果吧。这种政策赋予了地方盐官过大的权力,大大扩大了他们的寻租空间。这也是专商勾结盐官的根本原因。

    所以在乾圣元年,朝廷直接统一了税率以及盐价。地方盐官的职责也从制定税率变成了稽查私盐以及官盐质量,别小看这种改变不怎么起眼,就是这点小小的改变,让乾圣朝的盐税从崇祯年的不足两百万两激增到两千三百万,现在更是达到三千万两之巨。

    但这就够了吗?

    并不够,朝廷得到了三千万两盐税,可是盐商获得多少利益?

    手捧茶杯,朱国强不觉怔在那儿。

    见陛下捧着茶杯若有所思,伍经正忙忐忑不安地探问道:

    “陛下,这两年两淮盐税增加有限,是因为盐税征课已经达到瓶颈了?”

    朱国强问道。

    “哦!瓶颈?怎么说?”

    伍经见陛下询问,忙从桌上拿出一份公文,说道:

    “陛下,臣在就任两淮巡盐御史之后,对两淮盐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就目前的盐税征课方式来说,不但两淮盐税征课达到了顶峰,就是全国的盐课,也已经达到顶峰,即便是人口增加,每年增加的税收也极为有限……”

    对此,朱国强当然不会怀疑,毕竟,在另一个世界,满清整顿了两百多年的盐税,人口增加到了四亿多,可盐税才增加多少?

    这玩意想增加,就非得改变征税的方式,要不然只会肥那些包商,满清覆灭后,北洋和南洋先后对盐税进行整顿,一下就从几千万增加到上亿,甚至数亿,盐税有潜力啊!

    大明万岁……

    朱国强笑问道。

    “那以你之间应该如何?”

    将手中的折子递过去,伍经正郑重其事道。

    “陛下,臣以为非得废除引岸专商制,实行就场征税,简单的来说就是民制、官收,商运、民卖,当然,想要获得利益最大,就非得实行官府专卖制不可,但是官府专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相比之下,就场征收,无须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却能收到与专卖制同样的效果……”

    听着伍经正的讲述,朱国强只是不时的点着头。到最后他又提醒道。

    “伍经正,盐政之事,非同寻常。盐税正课,直接大明财税根本,推行改革是好稍有差池,财政不稳,你可担待得起?而且废除专商,势必地遭专商抵制,到时候,你又当如何?”

    伍经正正色道:

    “陛下,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如果我们现在不去做的话,将来的阻力只会更大,我们不能把难办的问题丢给后人去办吧,国家积弊总是要改革的,也总要有人去做,又岂能因为个人福祸而避之不及?”

    看着神情肃然甚至有些决然的伍经正,朱国强忍不住出言称赞道。

    “*******,*******!国家积弊当前,要是不思改革之事,反而想着如何做官,如何笼络人心,十年之后,百年之后,大明终究还是会亡的,到那时咱们都是大明罪人!这件事你先写个折子吧。”

第708章 大明没有夏雨荷(第一更,求订阅)

    在辫子戏的时候,那些所谓的明君圣主们微服出巡时,总能碰到冤案,为民作主的同时,还能收获美人芳心。

    什么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诸如此类。

    可轮到朱国强这,从南京到扬州,从扬州再到清江浦,既没碰到冤情,也没碰到一见倾心的女子。

    尽管扬州瘦马之名名扬天下,可现如今……仍然有,不过与过去买卖国内的女孩不同,现在的扬州瘦马都是异域奴婢,除了常见的新罗婢,倭婢以及安南婢之外,还有天竺婢,甚至还有“昆仑婢”——和唐代的昆仑奴一样,肤黑如炭。

    即便是搁大明这边,也有人是重口味。

    甚至就在朱国强在往清江浦的路上,就在一艘画舫游船看到一个穿着褙子的黑人女子。

    那画面简直美得不敢想象。

    大明的开放,是身处另一个世界的人难以想象的。

    清江浦,尽管并不是沿海港口,但作为南北运河的交汇,这里却是千里大运河上最繁荣的城市,即便是在漕运废止后,凭借着沿河水利繁华仍然不改往昔,而且每天都会有海船逆流来到这里。

    这天正午,在朱国强一行抵达清江浦时,船还未靠港,他就看到黄河中间泊着的一艘船。

    那艘船和周围的商船相比,外形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他的船型类似于盖伦船,但是船帆却是明式的硬帆船。这艘船就这么孤零零的泊于黄河河心。

    “应该是老闸船吧,不过在江北这种船倒也挺少见的。”

    所谓的“老闸船”,就是16世纪中叶,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将中式硬帆装应用在欧式船体上。比传统中式帆船快,比西式帆船需要更少人手,建造维修也较简易。后来,大明海商也自行制造这种船,并广泛地用于从宁波到日本贸易,以及沿海一带运送货物。眼下它正在被纵帆船所取代。

    不过,让人好奇的是在它的旁边还泊有一艘海关的小型纵帆船,似乎是在监视着它。

    这倒是有些奇怪了。

    朱国强便对身边的侍从吩咐道。

    “何洪勇,你去问问那艘船是那里来。”

    不一会,何洪勇就回来禀报道。

    “爷,方才小的去打听了一下,码头上的人说,这艘船是从阿美利加的墨西哥驶来,因为船不是明船,所以,海关禁止船上的船员上岸。”

    “什么!墨西哥来的!”

    惊讶间,朱国强又问道。

    “那为什么不把船上的船员抓起来,不是禁止外国船只进入大明本土港口吗?”

    “爷,船上的水手有一多半不是明人,就是明人后裔,所以,海关也很难办,说是已经禀报朝廷了。眼下,只能让他们暂时泊在河上,加以监视。”

    什么!

    船是明人的!

    从美洲驶来的!

    别说是大明的船商,就是海军也没有航行到那么远的地方。

    盯着那条船,朱国强问道。

    “可以上去吗?”

    ……

    这就是大明吗?

    又一次站在舷边,李念祖眼巴巴的看着岸上繁荣的城市,和这座城市相比,墨西哥城简直就是一座破旧的村落市集。

    难怪爹他老人家到死的时候,心里都念叨着大明。念叨着天朝。

    可,天朝的官员为什么不让他们上岸,甚至……看着旁边的那艘炮船,李念祖的心思不禁一沉的。

    “官府居然不准我们回家,可,可……”

    发须皆白的王明昆,在满面无奈的同时,又对儿子吩咐道。

    “你今天再去求见官府的赵老爷,送上银子,告诉他,我等只是想要落叶归根的苦命人,求他法外开恩,准我们回家。”

    那些老爷肯定是借口想要银子吧!

    王明昆暗自想到,三十五年前,离开大明时,那些官老爷爱银子,现在同样也是如此。

    他们百般刁难,哪里是为了刁难,压分明就是为了要银子。只要给足了银子想来总会行个方便的。

    要不是碰到意外的话,也不至于流落到北方,眼下说什么都晚了。还是先给足银子吧。

    希望能填饱那些人的胃口吧。

    “嗯,孩儿知道了。”

    王思乡答道,

    “哎,王老哥,你说得多少银子才能填满他们的胃口啊。”

    “可不是,这些当官的,都是狗改不是吃屎,一个个胃口大着呢!”

    就在他们发着牢骚时,那边有一艘小船驶了过来,靠近大船后,何洪勇大声喊道。

    “诸位船主,我等是锦衣卫,奉命前来查验。”

    一般人还真上不了这艘船,但在取出锦衣卫北镇抚使的腰牌后,朱国强一行就直接以“探听消息”为由上了船。

    一听说是京城过来的锦衣卫老爷,王明昆的脸色骤然一变,其它几个老人也都是如此。

    “爹,什么是锦衣卫?”

    “别说这个了,赶紧备上银子吧!”

    朱国强刚上船,就看到有六名老者已经侯在那,见他上船后,就扑到跟前揖拜道。

    “草民王明昆见过大人,弃民久居海外,不料竟能得慕京中大人之颜。此生无憾矣!”

    “老丈免礼!”

    朱国强搀扶道。

    同时打量着这艘船上的水手,除上六名发须皆白的老人外,还有不少年青的水手,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一副明人打扮,但相貌却是明显一副欧亚混血儿的模样。不过更引他注意的,还是另外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拉丁女子。

    她们两的个头差不多有一米七五左右,不仅是两个大长腿的妹子,而且是典型的拉丁美女,浑身上下都有种野性。应该是欧亚混血,肤色细白如脂,完全不见欧洲人的粗糙。腰细胸大不说,两条腿极为修长,颜值堪称是完美。

    这身段、这模样……朕之最爱啊!

    原来,微服出巡真的会有……艳遇啊!

    看见这“锦衣卫”打量着安娜和杰西卡,王明昆等人的脑子里全都是一个念头——这就是个好色荒淫的贪官啊!

    哎,没办法啊,贪官那个不是既贪财又好色。

    虽是如此,但王明昆却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站在那里的他,也不知在琢磨什么?

    贪官好色?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官的要不就是贪财,要不就是好色。

    正常的,正常的......大明就是贪官多啊!

    走的时候是这副模样,回来的时候,还是依然如此,这可不就是熟悉的大明,熟悉的模样。

    要是眼前的这人能让他们归乡,就是把她们姐妹两送给他倒也无妨。

    可,他能做得了主吗?

    咳了一声,王明昆说道。

    “大人是从京中过来的?”

    “没错。”

    将目光从这对姐妹花的身上收回来,朱国强笑道。

    “你们是从墨西哥来的,”

    环视着船上的水手,又问道。

    “这些水手都是什么人?是当地土人,还是?”

    “回大人话,这些水手他们虽生长于异邦,可他们确实都是明人后裔。”

    唯恐的这位大人不信,王明昆指着一个年青人说道。

    “大人,他是许安林,他爹是与草民一起出海的,三十五年前,我们一起从马尼拉去的墨西哥,当时我们一船有七十五个人,只有五个人回了马尼拉,我和许老哥还有其它六十几个弟兄都留在了那边。”

    三十五年前就去了墨西哥!

    这怎么可能?

    按照另一个世界的说法,中国人去美洲去得太晚了。这是传统且普遍的认识,甚至也是许多人心头的一个遗憾。

    “哦?这么说,墨西哥有很多明人了?”

    朱国强好奇道。

    “回大人话,在墨西哥有很多明人,我们都住市长广场旁边的巴利安区,西班牙人叫那里“中国街”。”

第709章 男人都爱大长腿 (第二更,求订阅)

    中国街!

    17世纪的墨西哥居然有一个中国街!

    这也太费遗所思了吧。

    朱国强惊讶看着眼前的这个老人,然后问道。

    “中国街?你们都住在那?”

    “是啊,大人。”

    王明昆答道。

    “住在那最早几户人家是神宗皇帝时过去,除了咱们明人,还有倭人、安南人,不过西班牙人都叫他们“明人”,要是算上他们娶的媳妇孩子一大家子的话,那里的明人足足有将近万人!”

    什么!

    近万人!

    朱国强不禁瞪大了眼。

    1650年的墨西哥,居然生活着上万明人。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朱国强并不知道其实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已经有成群的中国人来到了美洲,并形成了最早的美洲华人社区。

    隆庆元年,即1567年,隆庆帝宣布解除海禁,允许福建月港等地的私人海船出海,从此前往东南亚和南亚的的私人商船不再被视为海寇了。

    恰恰在隆庆开关的前两年,也就1565年,西班牙人在菲律宾宿雾建立了总督府。也就是在第二年,他们碰到了遭遇海难的大明商人。于是两个国家就这样不期而遇。大明商人发现西班牙人手里有白银,而西班牙人发现这些大明商人的手里有他们梦寐以求的商品。

    而当时候西班牙人在宿雾都快待不下去了,毕竟当时这里的物产是贫瘠的,没有任何商品可供运输。明朝海商的到来,改变了一切。西班牙人的手上有大量白银,于是大明海商运来一船船的商品换取白银。

    远洋航海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大明海船从月港到马尼拉需要十多天。而西班牙人却需要横跨太平洋,才把大明的货物运到新西班牙总督区,也就是后来的墨西哥。每年6-7月,装满中国货物的西班牙大帆船从马尼拉启航,开往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口。在启航的那天马尼拉所有的教堂都会一起祈祷。因为帆船什么时候能到,完全是件玄学。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三个月左右船可以到达墨西哥,如果遭遇风浪可能需要六个月以上,这还是船只没失事的情况下。

    正因为跨越太平洋的航行充满了危险,导致无论西班牙官方如何劝导,都没有多少西班牙人肯到马尼拉来。甚至直到现在马尼拉的西班牙人仍然只有一两千人,而城外的大明移民则多达数万人。

    太平洋的大帆船航线,是马尼拉建城的根本,缺乏水手的西班牙人就想到让大明水手来操控西班牙大帆船以横越太平洋,维持这条至关重要的贸易航线。

    也就是从那时起,在过去的70年中,有上万明人顺着这条海路到达了墨西哥。当然不全是明人,还有菲律宾人,日本人、安南人等等,但西班牙统称他们为“中国人”。

    只不过因为远洋航行充满了危险,所以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选择“叶落归根”,而是留在了美洲,他们在那里繁衍生息,最终完全融入到当地。

    “……我们经营的市场摊位就在市长广场周围。市长广场是城市的中央广场,大人有所不知,那里虽然叫“巴利安区”,可是我们明人却在那里做着各种各样的买卖。就是那些西班牙人做生意也不如咱们,更别说土人了。”

    王明昆彼有些得意的说道。

    他们之所以选择留在新西班牙,就是因为当地拥有更多的机会。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做工,西班牙人完全竞争不过他们,以至于17世纪20年代一位多米尼加的修士就哀叹:“每年都有皈依了基督教的中国人过来,并在那一行压过西班牙人”。

    百年后英国海盗乔治·安森入侵墨西哥西部时,一支中西混血军队在保卫城市时立下汗马功劳,因而被载入了当地历史。

    中国人手持火枪和冷兵器,在西班牙港口抵御英国海盗的劫掠!

    有够玄幻的吧!

    可这就是历史!

    历史就是明人早在16世纪末就已经抵达了美洲,并且生活在那里,这一切在历史上却真真实实的发生过。

    后人看着觉得匪夷所思,而今人听着更是有些瞠目结舌,一时间居然说不出话来。

    朱国强问道。

    “这么说,那里确实有很多明人了?”

    王明昆回答道。

    “至少上万人吧,算上他们的子女家眷,少说也得三四万人!”

    这可真不少啊!

    要知道,这个时候,英国人的弗吉尼亚殖民地都没有这么多人!

    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既然你们都已经在那里安家落户了,那为什么要回来?”

    看着船上的这些人,他们都是明人……很多人都是明人的后裔。

    “回大人话,叶落归根啊,草民出海三十五年,这三十五年间,日日夜夜和念叨着大明,念叨着爹娘兄弟,要是能生见他们,便是死了也甘愿了。”

    说话时,王明昆不禁流出泪来,一旁的老人皆是满面泪水,旁边的一年中年人说道。

    “大人,叶落归根,我爹去世时,就念叨着要回家,不准草民将他安葬在阿卡普尔科,让小人带着他的骨灰回乡安葬,前几年得知大明战乱已经结束,圣天子在位,国泰民安,所以草民才与众人凑钱买船,返回大明,求大人可怜我等长辈客死他乡之苦,允我等下船返乡,安葬先父长辈!”

    尽管中年人的官话说的有些生硬,可该有的礼数一个不少,话毕时,又跪在地上叩头。其它人见状纷纷下跪叩头祈求。

    “求大人可怜我等长辈客死他乡之苦,允我等下船返乡,安葬先父长辈!”

    一时间,船上尽是一片祈求声,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汉话说的并不算流利,而且有一半的人都穿着欧洲式样的衣裳,但是面对跪成一片的人们,朱国强的心里莫名有些触动。

    无论是如何,他们都是明人!

    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出现让朱国强看到了另一个机会——进入美洲的机会。

    哎呀!

    我们来晚了!

    不是来,是去……还好,虽然官方去晚了,可是百姓早就去了!

    现在,一切都来得急!

    心里这般想着,朱国强对身旁的侍卫吩咐道。

    “何洪勇,你拿我的腰牌去清江浦海关衙门知会一声,让他们上岸,他们要是问,就说是我说的,大明航海令禁的是西洋人,可不是明人自己!自己人都回到家了,又岂有不让人家回家的道理!”

    什么!

    跪在地上的王明昆惊讶的抬起头,激动道。

    “大人……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我等是能返回家乡,必定给大人立下长生牌位,日夜为大人祈福。”

    想着先前大人瞧着安娜她们姐妹时色眯眯的目光,虽然有些不舍,但王明昆仍然说道。

    “大人于我等大恩,小人实在是无以为报,有义女两人若是大人不嫌弃的话,便带回府上作使唤丫头。安娜、杰西卡,快来拜见大人。”

    安娜和杰西卡是他收养的义女,而且正是及笄之年,现在能侍候大人,那也是她们的福气。

    “草民拜见大人。”

    瞧着跪在面前的这两充满拉丁风情,野性十足的俏丫头,早就盯上人家的朱国强那里会拒绝。

    其实这样的好事儿,但凡是个男人都不会拒绝。大明或许没有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但肯定有来自墨西哥的大长腿。

    “王老丈有心了!”

    朱国强笑道。

    “她们姐妹我便收下了,往后必定会善待她们的!”

    说罢,朱国强又笑道。

    “另外,我倒还有个不请之请。”

第710章 皇帝都是小心眼(第一更,求订阅)

    什么不请之请,当然就是要开辟美洲航线了。

    另一个世界不是说,咱中国去美洲去的太晚嘛!

    那现在就过去吧!

    或许现在墨西哥是西班牙的所谓的“新西班牙”,可北美大陆却几乎是一片空白,所谓的英法两国的殖民地,其实也就是几个定居点而已。

    咱有飞剪船、有经度表,有六分仪,甚至还有测定经度的《航海天文历》以及航海地图。

    还有什么可担心!

    只是更远一点而已。

    当天,就在清江浦,朱国强注资成立了“大明阿美利加公司”,嗯,其实和东印度公司差不多。

    人类史上,很多伟大的事件,往往起源于渺小,而这……大明的殖民事业,不过起源于一艘遭遇风暴,从黑水航线被海风吹到了琉球,然后又从那里一路返回大明北方的一群“迷航客”而已。

    嗯,当然,还有两个千娇百媚的火辣而狂野的拉丁大长腿,那个才叫美啊!

    当晚,为了庆祝大明的美洲事业摆上了议程,朱国强特意喝了两杯,然后趁着酒意把人家姐妹俩都拉到了床上。

    拉丁美女,浑身上下都充满了野性。

    狂野而又火辣,虽有小女生的矜持但却又不失激情,感觉棒极了,那感觉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幸好是微服出巡,要不然恐怕还真有可能君王从此不早朝了。

    说得好像是什么时候早朝了一样。得继续征伐吧。

    龙精虎猛又是一夜征伐,清晨时分再次走到船头时,几个女子娇柔无力懒趴于床上酣睡时,朱国强却精神十足的来到了船艏甲板,然后在那……跳绳。

    生命在于运动,想要经常多人运动,非得有过人的体力。

    运动使人健康。

    经常运动的皇帝,更需要经常运动……

    终于,跳绳半个小时后,朱国强拍了拍腿,然后活动了一下筋骨,浑身大汗的他又在侍女的服侍下洗了澡,就只是洗澡而已。

    沐浴更衣,待到吃完早饭后,有侍从禀报到了济宁时,朱国强想了想,然后吩咐道。

    “从济宁下船,咱们去一趟曲府,朕登基数年,这曲府是应该过去看看了,毕竟,将来的封国都要建尼山牌坊的。”

    为什么要建尼山牌坊?

    鼓励国人与野人通婚野合啊!

    建尼山牌坊,就是为了告诉那些移民,告诉他们要勇于争夺野人的生育权。别说这不符合礼制。

    君不见,孔圣人不就是野合而出!

    你们多多努力,争取也造出几个“圣人”。

    圣不圣的不要紧,最要紧的是,抚夷归夏怎么抚?怎么归?不就是靠生育权的争夺吗?

    这样的融合才是咱们汉人的传统啊。只可惜后来总有那么多人在那里数典忘宗,忘了什么是老祖宗的传统。

    ……

    曲府。

    往曲府县城的官道上,一阵数十骑正沿着官道朝着曲府城赶去,其中最为引人的还是几个服色艳丽的女子,即便是在这样大队之中,那几位女人也是引人的很。

    官道两边高梁地里,正在忙活着的农人看见这一队骑通过,抬头张望了一下,然后就继续劳作了。

    顶多也就是暗自羡慕一下被众女子簇拥着的男人而已。

    被这被几个艳丽无双的女子簇拥着的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天子朱国强,进了山东,他现在也算重归故里了……那怕是老朱家的都说自己是凤阳人,可对于德藩来说,山东也是德藩的故里。

    甚至就在去年,就像嘉靖十年,世宗皇帝把他出生的安陆州改名“承天府”一样,在大臣们的建议下,济南府也改了名字,改成了“奉天府”取得是“奉天承运”的意思。

    呃,有点重了,其实也不对,历史上的第一个奉天府,位于湖南武冈的南明奉天府,是存在时间最短的天府,前后只有5个月,由大明的末代皇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汉族皇帝朱由榔设立的。

    满清的那个比他这个晚多了。

    看着眼前这片已经由青转黄的高粱地,瞧着这片青纱帐,朱国强轻轻的勒停了胯下的辽东马,远望着这片田地。

    何洪勇这时悄悄靠了上来,低声禀报道:

    “爷,小的已经打听清楚了,过了兖州镇,就进了曲府县的地界,咱们现在看到的田,全都是孔家!”

    “全都是孔家的!”

    朱国强愣了愣。

    德王府在济南,也比不上孔家的地多!

    曲阜孔家到底有多少田产?

    就说祭田吧,就是历代皇帝赐予的,不用向朝廷缴纳任何赋税,专门用来祭孔子的田。

    宋代赐田200顷,金国赐田400顷,元代赐田50顷,孔家共计得到650顷祭田。

    这些田那怕就是经历再多的战乱,也改不了“孔家”的姓。而到了大明,想要恢复被蒙元蹂躏的华夏文化,老朱家对孔家那是一个大方——朱元璋赐田2000顷,当然这也是因为当年大明开国那会儿山东地广人稀,给这么多地也是可以理解的。后来朱棣篡位成功了又赐田73顷,之后的历代皇帝也是多少总会赐田,合在一起差不多有数百顷,曲阜孔家在明处的祭田,至少有2500顷。

    而且这些田都是官田的大顷,一顷等于300亩!

    也就是说,孔家不用纳税的田产怎么着也得超过75万亩。

    非但如此所有曲阜孔家的子弟,只要是登记在册的,既不用交人头税,也不用服徭役。

    而朝廷还赐给孔家大量的庙户、礼生、乐舞生、洒扫户等等。这些人那也是都不用交人头税,都不用服徭役。

    换句话来说,搁大明,只有孔家的子弟是八旗子弟!

    不当差,不纳粮,生下来就是生员的待遇,这样的待遇,就是大明宗室也比不上。

    不对,人家压根就瞧不起宗室啊。可是谁敢瞧不起孔家?

    “这可真是积世之家啊,算起来我们老朱家都比不上他们孔家!”

    朱国强冷笑道。

    “搁他们眼里,我们老朱家不过只是暴发户而已!”

    “爷,他、他们怎么敢……”

    何洪勇惊的道。

    “怎么敢?此事又岂是朕胡乱杜撰,是工部主事张岱所记,张岱先父曾在鲁王府担任长史。他本人在崇祯二年来曲府拜祭孔庙,你们猜怎么着?居然找不到“至圣先师”的牌位,这可是世宗所封的,只有“大成至圣文宣王”,这个是蒙元所谓元成宗所封的牌位。孔子诸位弟子的牌位,也沿用元代封号,而坚决不用明代封号。张岱记述的原文为:“庙中凡明朝封号,俱置不用,总以见其大也。”

    冷冷一笑,朱国强继续说道。

    “而后张岱与孔家弟子交流,更是被气得不轻,你们猜他们孔家人说什么?说“孔家人曰,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与江西张、凤阳朱而已。江西张,道士气。凤阳朱,暴发人家,小家气。”

    朱国强的眼睛眯成缝,冷笑道。

    “怎么样?牛不?搁孔家人的眼里,我们凤阳朱家,不过只是暴发人家,小家气……”

    朱国强越说越恼,倒不是因为孔家把朱家称为“暴发户”,而是因为……他离不开孔家这个牌位,甚至就连“抚夷归夏”,都要拿尼山来说事。

    “可他们忘了,暴发户最爱记仇,小家气……更记仇啊!”

    哪怕就是自己实际上不是朱家的人,可是也不妨碍去替老朱家出这口气。无论如何也要让他知道,当皇帝的没有一个不是小心眼儿,不但是小心眼儿,而且还好记仇。

    冷笑一声,朱国强沉声道。

    “走,今个咱们去拜一拜这个孔家。”

第711章 缇骑进城(第二更,求订阅)

    暴发户是好记仇不假。

    世家有什么不同?

    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见识广,几乎是在朱国强一行人刚抵达曲府,就引起了他人的注意。

    不能不注意啊。

    这一群人三十余骑,幸好是太平盛世,要是搁在乱世,指不定会被当成响马,甚至半路上碰到南镇抚使锦衣卫“缇骑”,还特意盘查了一番。

    没办法,这伙人太惹眼——三十余骑皆是辽东高头大马,比“缇骑”的军马都高出不少。能用得起这些骏马的肯定是非富既贵。

    这些人马是临时从济宁鲁王家借的——尽管鲁王在中都阅武,而且很多土地都已经转卖给了他人,但鲁王还是在济宁建了一个马场,用于繁育马匹,供应将来鲁**卒。其实,现在那些藩王们也都不动声色建起了马场,并且整顿仪卫,万一要是封建海外,这些仪卫就是王军的根本。

    这些精心培育的上等马自然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不过现在的大明和过去不同,只要有钱,肯定能买到上等马。不过能买得起的肯定都是豪富之家。

    “必定是那家权贵的公子吧!”

    有人暗自嘀咕着,瞧着他们一行直奔孔庙,他们大都是面带得意状,肯定是过来拜祭老祖宗的。

    当然,既然来拜祭孔圣人的,那肯定就不能风尘仆仆的。自然要曲府城中住下来,虽然这个时候,曲府还不是旅游圣地,还不至于数着人头卖门票。可天下士子文人何其多,他们路过山东时,只要有可能总会到孔庙拜祭,就是靠着这些人,曲府那也是大明朝的旅游胜地,毕竟,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搁曲府这边……无山无海可有祖宗……那就吃祖宗了。

    朱国强一行人刚过来,就有招揽生意的商贩拦下,做起了生意。敢拦下他们这行人的肯定不是黑店,非但不是黑店,还是孔家人自己开的“高档酒店”,搁这个时代,差不多等于五星级水准。

    休息一晚后,第二天上午,他们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孔庙门口。

    孔庙圣地,女眷禁止入内。

    昨个伙计就已经提醒过了。

    一行人刚要进去时,又有孔家的仆役拦住他们说道。

    “文宣王圣庙,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被仆役拦住的何洪勇愣是没反应过来,指着买了香火进了庙的人说道。

    “他们为什么能进?”

    “何大哥,他们是读书人!”

    一旁的伍鸣友咧嘴道。

    “咱们不是读书人,是……仆役!”

    得!

    何洪勇朝着爷看了眼。

    “你们在外侯着,何洪勇,你随我一起进去。”

    朱国强说道。

    “这位公子,仆役随从不得入内,公子要拜文宣王的话,还是自个一人进去吧!”

    仆役趾高气扬的说道,宰相门前七品官,文宣王门前……不是官,也能把官给拦下来,敢耍官威?不定威风没抖起来,乌纱先掉了。

    对此,朱国强只是略点下头,然后便径直走进了孔庙。

    乾圣七年的孔庙和记忆中那个人头挤人头的景点有所不同,不过这个时候朱国强倒没有参观的兴趣,而且直奔正殿。

    步入正殿后,抬头一看,那里摆着的牌位,果然不是“至圣先师”,而是“大成至圣文宣王”!

    这是蒙古鞑子给孔子封的号。

    对此,朱国强选择了视若无睹。

    拜了孔子之后,自然去配享孔庙的七十二门徒那边看看。

    颜回的牌位是“兖国复圣公”。

    这个也是蒙古人封的。

    ……

    一一看过那些牌位,朱国强的面色冰冷,但却又不露声色的看着拜祭的读书人,没有任何人有什么反应。

    今朝之人,不拜今朝的追封,反而拜前朝的,这是什么?

    是意图谋反啊!

    可能是因为大家都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

    一圈逛下来,搁孔家人眼里不过只是“暴发人家”的老朱家的当家人,“又记仇,又小心眼”的朱国强,终于确定了一件事。

    孔家想要谋反!

    前脚出了孔庙,朱国强就冷笑道。

    “走,出城!”

    一众人这边刚出城,那边朱国强就寻了个路边的茶摊,然后取出腰牌命令道。

    “何洪勇,去曲府锦衣卫所,从附近调一百“缇骑”过来。”

    “缇骑”,按照南北镇抚司的分工,南镇抚司的职责与后世法国宪兵类似,负责在乡间维持治安,而事实上,“缇骑”也成功地为的社会安宁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现在的大明,足足有六万“缇骑”分布在全国各地,于乡间巡逻,维持治安,处理刑事犯罪。

    一百锦衣卫缇骑,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用于平定匪乱,这一百精锐缇骑足以击败数千盗匪。

    任着南镇抚使的腰牌,附近几县的缇骑在接到命令后,都迅速赶到了曲府。当天下午一百缇骑汇合后,就直奔曲府县城,之前的汇合点在城外。

    其中官职最大的兖州过来的锦衣卫百户丁康,只以是京中上差的他见了面儿之后,才知道来到人可真不一般。不过对他来说,来人的身份于他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最重要的是执行任务。

    锦衣缇骑,从不看什么身份。毕竟,缇骑是皇差!

    大白天的,曲府自然不会城门紧闭,不过城门处却有差役守卫。看到大队缇骑闯了过来,守城兵差役不禁大惊失色道:

    “你等是那里来的军士?速速远离曲府!”

    领头的百户丁康大喝道:

    “南镇抚司帐下百户丁康,率缇骑进城办案!速速让开!”

    “缇骑办案?有何凭信?”

    守城差役问。

    缇骑办案?

    这是常事,可缇骑进城办案,却少见的很。

    “缇骑办案,奉皇命可便宜行事!尔等速速让开!”

    虽然缇骑办案从不进城,可人家是“钦差”,守城的是什么?就是差役,连捕快都算不上。做不了主的他们只得通报主官。

    一听缇骑进城办案,曲府知县孔允淳就快马赶到城门,此人上得城门处,瞧着这些缇骑,怒火中烧的他就呵斥道:

    “便是缇骑有皇命可便宜行事,但也不得进城肆扰百姓。曲府城内如有奸人作案,本官自会带人捕之,你等速去!”

    孔允淳是孔氏六十五代,廪生出身。乾圣五年由衍圣公孔兴燮保举授世职的曲府知县——这个知县,历代都是有孔家人担当,蛮横惯了的他自然不会让这些缇骑进城。

    曲府是什么地方?

    是孔家的地方。

    缇骑……丘八而已。甚至于他们连丘八都算不上,不过只是皇帝的走狗而已。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缇骑身负皇命。”

    丁康的脸色一冷,拔刀出鞘道:

    “尔身为命官,焉敢阻我进城办案!”

    钢刀出鞘的瞬间,让孔允淳的后背一寒,惊声道。

    “你,你敢威胁朝廷命官!就不怕……”

    原本想说弹劾的孔允淳话到嘴边,想到“文不涉武”的说法,便大声道。

    “就不怕我上禀刑部,追究尔等责任,况且城中自有捕快处置,何需缇骑……”

    不等他说完,丁康大喝道。

    “缇骑办案,不限省府州界,又何来城内城外之别!来人,进城!”

    “你敢!”

    见缇骑要强行进城,孔允淳大喝声刚落下,一众缇骑就径直跃过阻拦的差役,穿过城门洞,直接进了城。

    “天杀的缇骑,要是不把你们流千里,老子就与你们不共戴天!”

    孔允淳大吼一声,又对差役大喊道。

    “来啊,追上去,盯紧了,他们要是敢肆扰百姓,就当场驱赶……”

    肆扰百姓?

    玩笑!

    咱是过来肆扰你家老祖宗的!

第712章 疯狂的孔家(第一更,求订阅)

    “不好了,不好了,有锦衣卫缇骑闯进曲府城了!直奔孔庙去了!”

    正在府里欣赏着舞乐的当代衍圣公孔兴燮一听说,立即大叫一声不好。然后就慌慌张张带人往孔庙而去。

    “快点,快点!”

    心急如焚的孔兴燮一路催促道,脸上尽是忧色。

    之所以他会这么喜欢,是他知道出孔庙里的牌位拜的是什么——都是前朝有的牌位!

    孔家人为什么这么干?

    还不是怪世宗皇帝非要打击孔家:孔子不再称“大成至圣文宣王”,改为“至圣先师”;祭祀孔子的场所,不再称殿,改为称庙;祭祀孔子塑像,改为祭祀孔子牌位;简化祭祀礼仪,祭品和礼乐全部降级;孔子的从祀弟子,也都废除公侯伯封号,改称先贤先儒。

    也正是因为如此孔王变成孔圣,孔殿变成孔庙!

    虽然世宗皇帝削去孔子的王爵,全国的孔庙王都变成了圣。可是在曲府,孔家依然固执的拜着前朝的封的王。

    至于世宗封的……咱不用。

    这种关起门来称王的行为。

    过去朝廷睁只眼闭只眼的不过问,百官们都是“圣门弟子”自然也要卖老祖宗的面子,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可说到底,还是心虚啊。

    所以一旦有朝廷官员拜庙,孔家就会把大殿里的神主牌位全部换回来

    前几年锦衣卫缇骑分派各地清剿土寇维持治安时,他爹——也就是那个前面请旨给儿子要了大明的二品官袍,后脚降了顺,接着又降了清孔衍植,匆忙换了牌位,唯恐被锦衣卫发现孔家拜前朝的牌位。

    可没过两年,发现锦衣卫就是过来维持治安的,压根就不理会他们孔家,于是又重新摆上了前朝的牌位。

    大成至圣文宣王!

    这个封号多牛逼!

    可这牛逼封号是前朝的啊。

    但愿,但愿,那些锦衣卫不是冲着牌位去的!

    “快点,再快点……”

    被催促着的轿夫们只能咬牙加速,抬着衍圣公一路飞奔,把这哥们颠得七荤八素的。

    终于,跑了好一阵,轿夫气喘吁吁说:

    “公爷,快到了。”

    掀开轿帘,孔兴燮就看到孔庙门前挤满了人,他立即大喊:

    “落轿,落轿!”

    不待轿子停稳,孔兴燮就跳下去,一路狂奔呼喊:

    “先师庙前,何人聚集!”

    正好碰见同样惊慌的孔允淳就当面迎了过去。

    “公爷,出大事了!”

    ……

    聚集的不是其它人,就是孔家的子弟。

    几分钟前,像是一阵风似的穿过城门后,丁康就带着一众缇骑,一路直奔孔庙。

    这么一群锦衣卫缇骑闯了进来,顿时引起了人们的好奇。

    国人爱看热闹,孔家子弟也不例外。于是都纷纷跟过去凑热闹了。

    这些锦衣卫缇骑一到孔庙就一窝蜂的往里冲,孔家子弟和仆役愣是没反应过来——谁能想到居然有人敢冲孔庙啊。

    后面跟来的孔允淳也傻了眼,这些人想干什么?

    在他们愣神的功夫,丁康已经带人冲进正殿。

    那里摆着的牌位,果然不是世宗皇帝封的“至圣先师”,而是蒙元“大成至圣文宣王”!

    丁康立即怒吼道:

    “曲阜孔家意图谋反,证据确凿!”

    随即他就下令缇骑占领孔庙正殿,勒令衍圣公立刻来见他。同时打出信号弹,招集埋伏在城外的缇骑,他们先头过来的只有二十几骑。

    虽然他们有百人之众,按道理来说就是和上千土寇撕杀,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但此刻他们却被孔家人持械堵在孔庙里,旁边还有上千百姓闻讯而来看热闹。

    “爷,他们把缇骑都堵在那了!”

    从住酒楼上看着被堵在孔庙里的丁康等人,何洪勇说道。

    端着茶杯的朱国强冷笑道。

    “他们难道还敢谋反不成!这些人,差不多都是看热闹的!”

    孔家子弟有多少?

    肯定比大明的宗室还多,都被称为“圣裔”。

    那些最底层的圣裔,也和最底层的宗室一样,都与普通百姓无二,都属于被主宗盘剥的对象。宗室的子弟才传了两百多年,可孔家的子孙,指不定都是从春秋战国传下来的,那怕是族谱上写着名字,但两千多年了谁跟谁认亲戚啊?

    顶多也就是嘴上说一句——按辈份衍圣公得叫咱个爷爷。

    这些看热闹的百姓,虽然姓出的有不少,可眼见锦衣卫他们老祖宗的庙,可他们非但不着急,反而乐呵呵等着主宗吃瘪。

    当然,也有一些孔家人自发的保护起了孔庙,手里拿着各种玩意儿跟锦衣卫对峙。有不少人还拿来了火枪——这几年,大明百姓手里的火枪越来越多了,虽说大都是那种小口径的三钱燧发枪。可这家伙依然能要人命,而围过来的百姓里,至少上百人手拿火枪。

    ……

    喘着粗气的孔兴燮盯着孔允淳问道。

    “孔……孔允淳,呼呼,这……这……是怎么回事!”

    “公爷,那,那些锦衣卫是直奔着咱们孔家来的啊,一进城就闯进了孔庙……”

    孔允淳哭丧着脸,庙里供的神主牌位是什么,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下好了,让人家抓了个现形。

    “你怎么能让他们进了城!让你当这个知县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咱们孔家吗!”

    孔兴燮气恼道。

    “我,我没拦住他们啊,谁,谁知道那些锦衣卫突然发难……”

    孔允淳辩解时,孔兴燮的脸色不时变幻道,突然他咬牙切齿道:

    “肯定是强盗假冒锦衣卫,想要劫掠孔庙财物,百户厅何在,召集林庙丁壮,将那些强盗全部打死送官!”

    所谓的“百户厅”是孔家六厅之一,是负责管理林庙护卫的办事机构。又称守卫林庙百户,在孔庙南门外以西设有百户衙门。建奴南犯时,鉴于孔林被焚,有必要增强防护,非但百户厅被正式认可,而且准其设卫兵千人,人员在庙户中挑选。

    换句话来说,百户厅就是孔家的私军。

    孔允淳一听,惊问道:

    “公,公爷,这,这……是要杀头的!”

    孔兴燮目光凶狠的说道。

    “要是让他们活着走出曲府,俺们孔家必死无疑,你以为区区一个百户就敢冲孔庙,肯定是受了上意!”

    谁让你不换神主,非要用前朝牌位……

    孔允淳的心里忍不住又埋怨起了公爷。

    王爷也就是叫着好听,可那是前朝的王爷啊。

    今朝不用今朝的牌位,为了好听,这下好听了,这可是等同谋反的大罪啊!

    当公爷的,或许看起来是“温文尔雅”,可实际上心里都是藏着剑的主,发起狠来,父不慈子不孝更是寻常的事情。

    权衡利弊,孔兴燮当然会。他之所以敢这么干,就是因为他相信,即便是自己把这些锦衣卫全都杀了,到时候,朝中百官也会护着他,顶多也就是让他把位子传给儿子。

    孔家无论做了什么事,为了朝廷的面子,为了天下读书人的面子,都必须要遮着挡着。几百年了,一直如此!

    反复权衡利弊之后,孔兴燮大声喝令道。

    “快召集兵丁杀贼,一个都不要放过!”

    那怕是心里再埋怨,孔允淳这个曲阜知县也立即附和起来,指挥着差役参与“击贼”,毕竟他是孔家人,他和孔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压根儿就没有什么退路可以选择。无论是孔家做出任何选择,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配合,这也是孔家推荐他为曲阜知县的原因。

    这个时候他们都没有退路可以选择了,只不过在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会是什么……

第713章 孔家脸比较重要 (第二更,求订阅)

    “爷,这知县当真是糊涂知县,居然不问青红皂白的,居然把锦衣卫当成了贼人。”

    李香君的话音方落,李贞丽就在旁说道。

    “他那是糊涂,分明就是听孔家人的话而已!”

    “不但听话,而且他自己也是孔家人!”

    朱国强冷笑道。

    曲府知县为啥这么听话?

    因为他是衍圣公推荐的,从元代开始,曲阜知县要不是衍圣公兼任,要不就是衍圣公指派孔家人担任。孔家人不仅享受各种优惠政策,更是直接统治曲阜地方,从县令到佐官、差役,上上下下全是孔家的人。甚至就连朝廷吏部、山东三司和地方御史,都不能去考核曲阜知县。没有皇帝旨意,各级官员也不能插手曲阜事务,顶多风闻奏事去告孔家的状。

    怎么样!

    孔家在曲府,虽然没有裂土……可也差不多等同于封国了!

    这样的孔家……容不得!

    “爷,现在怎么办?”

    朱国强冷笑道。

    “先看着,等着,我倒要瞧瞧,他们孔家是怎么样谋反的!”

    孔家……

    这次朕是吃定你们了!

    冷笑着,就像是看戏一样,朱国强坐在窗前,继续欣赏着这台他亲手操作的大戏。

    其实,早在登基之初,他就想过要对孔家下手。

    不过,那个时候,他很难下手,那怕就是孔家有罪,也不能直接去办。

    毕竟,孔圣后裔,不能以常理论罪,就算有罪也得遮掩,否则要丢全天下读书人的脸。

    作为皇帝,朱国强必须妥善处置此事,否则必受天下士人的质疑。

    不过,朱国强倒不怕他们的质疑,毕竟,咱坐天下靠的不是士人,是兵马!

    但是,想要办孔家,就一锤子砸死!

    怎么砸?

    怎么往死了办他们!

    需要机会,机会从那来,就自己创造吧!

    老朱家……暴发人家——记仇!

    ……

    带领着二十几个缇骑占领孔庙主殿丁康,这边还没等到城外的缇骑与自己汇合,也没等到衍圣公过来领罪,那边,就听到外面有人喊道:

    “有强盗冒充朝廷缇骑行劫孔庙祭器,大家速速杀贼,殿中贼寇一个不留!”

    丁康瞬间傻了眼,胆大的他见过,可像孔家这么胆大的,还是第一次见着。

    居然敢杀缇骑!

    当即冷笑道。

    “当真胆大包天!”

    为了打个措手不及,防止孔家发现他们的意图后临时更换牌位,丁康只带了二十七个缇骑,人不多,可个个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骑兵,战斗力比普通骑兵只强不差。

    眼见孔家狗急跳墙,丁康立即立即关闭殿门,众人立即抽出转轮手枪分守门窗。在丁康部署防御时,孔家的护兵和孔家人就冲了过来。见状这些缇骑倒也不客气挥枪就打。

    枪声连绵不绝。

    瞬间,就倒下了十几人。

    立即吓得那些人纷纷后退,这些手上没见过血的花架子哪还敢继续往里冲?

    枪声一响,围观的百姓也纷纷散去,顶多就是躲得远远的看着热闹。

    就连孔兴燮也躲到了附近的屋子里,不过仍然大声催促道:

    “快快杀贼,杀死一个强盗,赏银百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那些林庙的护兵与孔家人立即端着火枪朝着孔庙打枪,那里还顾得那里头老祖宗的神主牌位。

    尽管丁康和其它的缇骑用的都六响转轮枪,但是被几百人这么围着打,火力立即被压制住了,而孔家人见状又叫喊着冲了过去。

    “放他们进来打!”

    躲在梁柱等物后面的丁康大喊道。

    那些护兵、孔家人刚一冲进来,就陷入了弹雨之中,瞬间就倒下了二十几人。这些人平时顶多仗势欺人,别说上阵打仗就是打架斗殴都没玩过。这会不过是被赏银刺激着冲了过来,可陷入枪林弹雨后,眼见着死的死,伤得伤,瞬间就清醒过来,转身就想逃。可门就那么宽,一时间却又逃不出去,等待他们的又是从后背打进来的子弹。

    丁康等人边打边装子弹,尽管人数不多,可却也打了个平手。

    几分钟后,孔家人也就是在孔庙内留下几十具尸体而已。

    “一群没用的废物!”

    已经骑虎难下的孔兴燮,眉头皱成了一团。他知道要是不能杀掉这些缇骑,今天这事肯定没办法收场。

    可是,这些护兵实在是无能至极,几百人居然不是那些缇骑的对手。

    不能再继续拖下去了!

    想着先前缇骑打出的信号弹。

    孔兴燮的脸色突然一变,咬牙切齿道。

    “放火!”

    事到如此,也就只能豁出去了!

    把他们烧死在在里头,就能来个死无对证。至于将来朝廷追查,就说是盗贼畏罪**,至于什么缇骑不缇骑的,咱不知道。

    即便是锦衣卫那边追究,最后也得咬牙咽下去,只要死无对证,到最后朝廷自己都会动手掩饰。

    孔家的事,从来都不是孔家自己的事,是天下读书人的事!

    这官司不用打都知道结果!

    但这些缇骑绝对不能活着走出去!

    在孔家人往孔庙外头堆起柴草的时候,不但殿里的丁康等人傻了眼,就连站在附近酒楼上观战的何洪勇等人也是难以置信道:

    “孔家当真是失心疯了!连老祖宗的庙都要烧!这,这可真是不孝啊!”

    说罢,他又扭头看着陛下。

    “爷,咱们现在怎么办?”

    朱国强冷笑道:

    “捉奸捉双,捉贼拿脏。再等等!”

    李香君也疑惑道:

    “就等着他们放火?”

    朱国强冷笑道。

    “再等等,我就不信他们真敢烧了自家祖宗的孔庙!”

    孔兴燮真敢烧!

    不是他敢不敢的事,而是他必须要烧!

    就算烧不死殿里的缇骑,也要烧掉里面的证据,然后就能打扯皮官司。

    烧了还有活路,可要是不烧,恐怕就连活路都没有!

    而对于朱国强来说,他同样希望孔兴燮放火,不欺师灭祖到这个地步,又怎么办孔家,怎么把孔家拿下来。

    读书气、道士气……不过都是过气而已。

    老朱家——皇气!

    在你死就不能活的皇气!

    “要是孔家放火的话,就发信号让他们撤出来!”

    在朱国强冷笑时,那边的孔兴燮已经咬牙切齿的说道。

    “点火!”

    外面点火的瞬间,丁康就带人冲了出去,对着放火的护兵就是一阵乱枪,然后又用马刀拨开燃烧的柴草。同时对着殿外的孔家人大声喊道。

    “你们如此欺师灭祖,等着被朝廷问罪吧!”

    看到从对面楼上发来的信号,丁康又对下属命令道。

    “带上罪证,杀出去……”

    孔兴燮立即大声喊道。

    “快,杀光这些冒充缇骑的强盗!”

    突然,就在这时,有大队的缇骑骑着高头大马赶了过来。

    听着后面的马蹄声,孔兴燮的心里一急,意识到危险的他眼睛一转,连忙吩咐道。

    “放他们出去!”

    与此同时,丁康等人已经挥枪冲杀出来,护兵、衙役、巡捕、孔家人那里能挡得住这些如狼似虎的缇骑,很快就被他们冲了出去。

    见状,孔兴燮就冷笑道。

    “快救火,撤走柴火!”

    救火的同时,还要把孔庙正殿里的牌位重新装上,那些牌位,就在殿里头。

    至于一会大队的缇骑赶过来了。

    又能拿孔家怎么样?

    追查?

    怎么追查?

    追查什么?

    我孔家啥都没干,只是围捕强盗罢了!

    这伙强盗胆大妄为,竟敢冒充缇骑!

    什么?

    真的是锦衣卫缇骑?

    哎,瞧这事整的,误会,肯定是误会。

    我说是误会,你信不?

    你不信?

    不要紧,朝廷会信,百官们会信,他们不信?但他们最后必须要信!

    孔家的脸面就是天下读书人的脸面!

    朝廷必须要护着这张脸!

第714章 孔家算什么东西(除夕快乐!)

    脸面!

    朝廷必须要护着孔家这张脸面!

    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孔家的这张脸面不单单是孔家的,也是全天下读书人的。

    那怕就是犯下再大的案子,什么坐奸妇人啦,什么多人运动啦,藩王干了不但可能丢脑袋,而且还会写进史书里,必定还会诏告天下,非得闹个世人皆知。非得让全天下人都知道藩王的昏庸。

    藩王没有脸面,皇家还有脸面吗?没有人会去考虑这些。

    可孔家不一样,孔家人干了……顶多也就是夺其爵罢了,至于夺爵的原因,也会加以掩饰,也会用春秋笔法把此事一笔带过。

    孔家的脸面,比皇家的更重要!流水的皇家,铁打的孔家。

    对此,孔兴燮深信不疑,甚至他连奏疏都已经想好怎么写了——曲阜来了一群装扮成缇骑的强盗,欲抢劫孔庙里的祭器,结果被盘查暴露后,慌不择路逃进孔庙。那伙强盗为了逃命,居然放火烧毁孔庙,从而趁乱逃之夭夭……

    如此种种,当然最后还得请朝廷拨银子修缮孔庙。

    朝廷会信吗?

    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只能相信。哪怕是全天下都觉得这个理由实在是荒唐到了极点,他们也只能选做相信。

    因为他们必须要维持孔家的脸面,维持天下读书人的脸面。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至于那些缇骑带出去的证据……有个屁用,抓贼拿脏,东西谁知道是不是他们自己制的。

    就在孔兴燮心里盘算着怎么应对此事时,两队缇骑终于汇合了,与大队人马汇合后的丁康目中尽是杀意。

    这孔家人也忒狠了,居然想烧死自己!

    更可气的是,他们烧的是自己老祖宗的庙。

    不忠不孝如此,实在是该杀。怀揣着满腔的怒火,他再一次调转马首,朝着孔家人冲去了。

    “你们是什么人!”

    又一次,曲府知县孔允淳出面了,他领着一众衙役、捕快以及护兵拦住了缇骑,那边还需要时间收尾。

    “南镇抚使锦衣卫百户丁康,奉皇命查办孔家谋逆一案!证据确凿,孔兴燮在那!”

    丁康冷笑道。

    “孔家谋逆?这怎么可能,丁百户,我看这是误会吧!”

    孔允淳大声说道:

    “丁百户来得正好,方才有一伙贼人冒充缇骑,抢劫孔庙,还放火烧毁孔庙然后趁乱逃走,还请丁百户立即派人缉拿。”

    嗯!

    丁康睁大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个混帐玩意说的什么?

    他没看到老子刚从里面出来吗?

    老子是贼?

    老子放的火?

    这,这读书人可真不要脸!一个个说起瞎话来都不带眨眼睛的。连这么昧着良心的话都能说出来。

    就在丁康被恼的说不出话来,后面的缇骑恼怒的盯着他们时,孔兴燮匆匆过来急声说道:

    “还请百户速速派人缉拿贼人啊……”

    孔兴燮的话声刚落,一旁的酒店房门打开了,只见相貌颇为年青的男子在护卫的拱卫下走了出来。

    “孔兴燮,你这颠倒黑白的棋打得可真不错啊!”

    走出酒店,面色冰冷的朱国强冷笑道。

    “要不是朕亲眼目睹,恐怕还真会被你骗取了,孔兴燮你告诉朕,接下来准备怎么办?是不是上奏疏说有贼人冒充缇骑,烧了孔庙……”

    接连质问的同时,朱国强的心里冷笑着。

    上次咱不过只是派人冒充了一下八旗兵,来到曲阜打了一个转,顶多也就是帮你们孔家平平坟,在林子里放了两把火而已。可咱那是为了大义,你小子倒是挺厉害的,为了一已之私把老祖宗的庙一把火给烧了!

    可真够狠的啊!

    待认清这人的模样后,孔兴燮顿时傻了眼,脸色立即变得煞白。

    陛、陛下怎么来了……

    “陛,陛下……”

    双腿一软,孔兴燮人就跪了下去,在跪下去的同时,胯下一松,地上又湿了一片。

    “陛,陛下!”

    那怕是孔允淳没有见过皇帝,可听着这人的话,再看到孔兴燮被吓成那副模样,他同样也被吓到了。

    皇帝居然来曲府了!

    丁康惊讶的看着皇帝双目中尽是不可思议。

    他居然是皇帝!

    为什么皇帝之前没有表明身份?在这一瞬间,他的后背甚至冒出了一股冷汗。

    如果当时接到这个任务时,他因为孔家的身份有所迟疑的话,那么现在……

    后果简直就是不堪设想啊。

    当时为什么没有质疑这个命令?

    丁康想了一下突然也就释然了。

    老子是锦衣缇骑,是皇差,就是办了你们孔家又有何妨?

    一时间,街上的人跪成了一片。

    “哼哼,这时候知道朕了,朕还以为你孔兴燮还想要杀人灭口,连朕一起杀了哪!”

    朱国强冷笑道,孔家人绝不敢有这个念头,或许孔家人觉得凤阳朱家是暴发户,可皇帝往这一站,就没有人敢犯上作乱!

    “臣死罪,臣死罪……”

    孔兴燮那还敢说话,只是不断的嗑着头。

    “孔兴燮确实该死!供奉蒙元封号牌位,本身就是谋逆之罪,你为掩饰罪证,居然敢放火焚烧孔庙,朕若不杀你,又如何对得起天下读书人!来人,把孔兴燮等人全都拿下,押回南京,交三司会审!”

    说出这话句后,朱国强连看都没看孔兴燮一眼,而只是对缇骑吩咐道。

    “告诉内阁,皇家的脸面他们没顾过,孔家的脸面他们也不用留着!”

    ……

    孔兴燮等人还在路上的时候,信号站就已经在当天把皇帝的旨意以及曲府事件发到了南京。

    一时间,五位阁臣都傻了眼。

    “嗙!”

    怒不可遏的张秉文拍着桌子大吼:

    “这曲阜孔氏究竟想要干什么!姑且不论他们供奉旧朝神主、袭杀朝廷缇骑,他们为了灭口,居然自己老祖宗的庙田都敢烧。如此不忠不孝,这就难道就是孔家家风吗!”

    在内阁中的张秉文很有意思,作为次辅的他是从龙功臣,与宋学朱一样都是深得陛下信任,但是在内阁中,他却很少发表什么态度,只是小心翼翼的做着官,当着他的次辅。

    但并不是说他什么都不做,只是做个菩萨官,实际上,只要是皇帝的决断,他必定会全力支持,换句话来说,他这个次辅就是唯皇命是从。

    “唉,孔家糊涂啊!”

    路振飞叹息说。

    从地方大员到阁臣,虽然现在的内阁不过崇祯朝那么权重,但阁臣毕竟是大明最显赫的官职了,几乎等同于宰相,能做到这个位置,他已经非常满意了,顶多也就偶尔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做个次辅,当然,这要等下去……

    李建泰摇头说道:

    “此事难办,一但三司会审,非得令朝廷颜面尽失不可。”

    “有什么难办的,陛下已经说过,不要顾及面子!”

    高弘图沉声道。

    他是山东人,出于本能他自然想维护孔家,那怕就是孔氏供奉前朝封号——这压根就不是什么秘密,他也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其实大明上下都是如此。

    但是,这次他却被激怒了,孔家竟然敢放火烧孔庙!

    那可是他们自己老祖宗的庙啊!

    高弘图愤然道:

    “当由三法司会审,必须一查到底,这既是陛下的旨意,也是给天下人一个交待的必须!”

    李建立泰也叹息道。

    “孔家所做之事,国法难容,孔家不能不惩,可是此事要散播出去,只恐怕天下人心纷乱啊!孔家都能做出这样忤逆人伦之事,将来又如何以儒家教天下。”

    一时间众人无言,居然不能反驳。

    也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对孔圣后裔,从来都不会以常理论罪,就算有罪也得遮掩,否则要丢尽全天下读书人的脸不说,而且还会让人质疑儒家所教。

    一直沉默不语的宋学朱,突然打破沉默说道:

    “孔子是圣贤不假,不可能后世子孙个个皆圣贤。难免会出几个败类,孔兴燮就是这种败类,此案必须严查,这是陛下的旨意,非但要严查此案,而且还要彻查孔氏子弟诸多案件。”

    当过山东巡抚的宋学朱怎么会不知道曲阜一地等同于国中之国的现实。况且这件事是陛下亲自下旨的。

    现在还能怎么说?

    当然是严办。

    至于孔家……

    “孔家人曰,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与江西张、凤阳朱而已。江西张,道士气。凤阳朱,暴发人家,小家气。”

    重复着这句话时,宋学朱的目光变得冰冷。

    “就冲他们这句话,大明已经容不下孔家了!”

    陛下……记不记仇,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仅仅只办一个孔兴燮不能服天下,要办就要把孔家的案子办实,孔家这么多年做过多少恶?

    宋学朱心知肚明,现在他需要把案办死,然后再把案件卷宗甩出来,让天下人看看孔家的嘴脸。

    让天下人知道不是他想办孔家。而是因为非办不可。当然办是要办的,还是要把握一些分寸。到那时候,就帮孔家说几句好话,至少得让天下的读书人觉得他还在维护孔圣后裔。

    至于其它……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毕竟皇家更重要!孔家又算什么东西?

第715章 铁路时代 (祝大家除夕快乐!)

    在南京那边的阁臣们为孔家的事烦心的时候,朱国强已经带着一众人离开了曲阜。孔家的事已经处理完了,至于接下来怎么办?

    朱国强早就有了打算,无非就是“以孔制孔”。

    就是用衢州孔家南宗代替孔家北宗。

    相比于孔家北宗,衢州的孔家南宗混得非常惨,按道理来说,南宗才是根红苗正——北宋末年,宋室南渡时,孔子的第48代嫡长孙、首任衍圣公孔端友携带着孔子和孔子夫人的木像向南方迁移,而金国在中原扶持了伪齐政权,并让孔端友弟弟的二儿子袭封衍圣公的爵位,由此形成孔家两位衍圣公南北对立。

    蒙元时期,忽必烈原本想让南宗世袭衍圣公爵位,但南宗孔洙因为不愿接受蒙元册封,而却让出爵位,此后形成北宗压制南宗的局面。

    说起来,南宗无疑更有气节,但是明朝却以北宗为正朔,大明对孔家南宗的猜忌,甚至不输于猜忌藩王,因害怕南宗争夺衍圣公爵位,还专门定下规矩:“曲阜北宗袭封千年不易,如南宗妄起争端……置之重典,永不叙录!”

    因为朝廷有意打压,不断衰落的南宗连个小官都混不上,直到明正德元年才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但……那是过去。

    对于朱国强而言,他需要改弦易辙,需要“纠正错误”,孔家要留着,否则非但读书人接受不了,就连“抚夷”都会出现问题。

    但北宗不能留,至于衍圣公这个爵位……还是归南宗吧。

    当然,即便是归属南宗,也得把孔家操纵在朝廷之中,而不是换汤不换药的“孔家”。

    至于眼下,先等北宗臭名昭著后,再定这件事吧!

    ……

    几个艳丽的侍女,再加上几十个随从侍卫,朱国强一行看起来和豪门子弟出行没什么区别。

    甚至在他们一行人抵达开封的时候,在开封的码头,还有比他排场更大的豪门出行。

    不过,朱国强之所以来开封,倒不是为了与其它人比较排场,而为了查看铁路。

    经过数年的施工,开封至西安的铁路已经修通了!

    尽管,早期的计划是修建从浦口到开封、开封到西安的铁路,但最终迫于种种原因,铁道司还是选择了先修开封到西安这一段铁路,毕竟,开封有着水运的便利,南北货物可以经黄河,大运河运往开封,甚至南洋米都可以通过南直隶的黄河入海口一路运往开封。

    在铁路筑通后,陕西的粮价应声而跌——源源不断的南洋米,缓解了陕西的粮荒,让不知多少百姓得已活命。

    而且经过多年持续的改进火车性能也大幅度的提升,一次能拉200吨货、时速为40里,基本上实现了国人千年以来日行千里的梦想了。

    也正因如此,从古至今没有水运之利的陕西,终于凭借着这种新式交通工具,与内地联络在一起。甚至相比于水运,它的速度更快。当然火车的运费也超过水运。

    从开封到西安一千里铁路,运送一吨货物的运费,仅需要六两银子。

    这个运费相当于水运的三倍,但是相比于大马车之类的畜力运输,足足便宜了五倍!

    铁路与火车的出现,完全改变了陕西与内地的联系。源源不断的货物可以通过铁路运到陕西,或者从陕西运出。

    一千多里路程,只需要30多个小时。这样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别说是棉布那样利润较高的商品,就连同米粮那样利润薄的商品,也可以使用火车运往陕西。

    从铁路筑成之日起,商人们就喜欢搭乘火车运货行商。不仅是因为火车跑得快,全程不会停歇,而且运费廉价不说。

    更重要的是安全!

    毕竟,这年月那怕就是有缇骑在乡间官道巡视,土寇、黑店几乎绝迹,可是难免钱财动人心,行商的路上难免会碰到临时客串的强盗,到时候赔了钱财不说,甚至还会的赔上性命。

    还是火车安全啊!

    往车厢里一坐,睡上一觉,两眼一睁就到地方了,凭票取货,多方便,而且运输还便宜啊!

    不过,方便归方便,因为商贩众多,车辆有限,以至于每天开封的火车站前都是挤满了排队抢票的商贩。来到车站时,瞧着火车站前排着的人,甚至让朱国强感觉有点回到另一个世界的错觉。

    不过,在这边,他倒不需要去排队,何洪勇直接拿着北镇抚司的腰牌,就包下了一节车厢。

    北镇抚司的紧急任务,无论票有没有卖完,都得让出一节车厢来。

    特权人人爱。

    后世很多人虽然反对特权,但他们反对的是自己不能享受特权,而不是特权本身。

    在商贩们得知车票售尽,而怨声载道的时候,朱国强一行已经坐上了火车,半个小时后,一辆蒸汽机车就喷吐着烟雾,载着数百乘客以及上百吨货物,朝着西安以40里的时速在铁路上“高速飞驰”着。

    奔腾的火车不住的向天空喷着一团团的白云。

    置身于火车上,感受着车厢的颠簸,朱国强的神情显得有些异样。

    这就是大明的火车!

    乾圣七年的火车!

    现在不过只是西元1651年,这个时代的欧洲人还在黑暗中挣扎着,而大明的铁路已经修建了近两千里——从西安往北,另一条铁路正沿着“秦直道”朝着榆林修建,最终它会一路修到鄂尔多斯,修到黄河岸边,或许以现在大明的科技,还不能修建黄河铁路桥。但是,那条铁路将会吹响大明征服草原的号角。

    不仅仅是征服草原,还将会一路征服下去,这铁路会继续向西修建,修到西域,修到罗刹,修到莫斯科,修到……呃,现在还没有圣彼得堡,往后也不会再有了,也许,大明可以在那里设立一个新的城市。

    一条钢铁大动脉将会把它与大明联接在一起,只需要几天几夜,就可以穿越欧亚大陆,大明的铁靴也将会沿着这条铁路,一路向西。

    向西!

    征服欧洲!

    在朱国强想象着大明一路向西的未来时,李贞丽、李香君她们无不是好奇在车厢里走来走去,至于安娜与杰西卡,这两个从新西班牙过来的女孩,更是惊愕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不需要马拉的火车本身就是一个奇迹,面对这样的奇迹,有时候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好奇是远超过后人想象的。

    当火车在铁路上奔驰时,在沿线会有许多人好奇的张望着,即便是在铁路筑建成的一年之间,这条铁路线仍然会吸引很多人。

    吸引着无数人的目标,他们甚至会为其赋诗,为其惊讶,当然,也会有一些不自量力的人们,驱赶着高头大马,一路追赶着火车,试图与火车一较高下。

    当然,这种一较高下并不是为了证明马的速度也不慢,而完全是出于一种好奇,也是出于一种游戏,甚至还有人在那里设立起了赌约,总之,铁路与火车的出现,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太多的改变。

    但是与另一个世界的两百多年后,火车第一次进入这场土地时,人们展现出来的抵触不同,在这片土地上,没有任何人抵触它们出现,甚至无不是欢欣鼓舞期待着它继续向四面八方扩展,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这么想,在火车轰鸣着驶过潼关的时候,在潼关附近的山坡上,一个商人模样的中年人,就面色煞白的盯着火车喃喃道。

    “大顺完了……”

    说罢,气急攻心的他甚至吐出了一口鲜血……

第716章 征服启于微小 (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四天后,朱国强一行人就抵达了榆林。

    之所以会多费了两天的时间是因为——铁路还没有修到榆林。

    这次西北之行,他甚至没有在西安呆上几个小时,毕竟,相比于西安,位于北方前线的榆林无疑才是最重要的,

    从满清,流寇开垦河套平原后,北伐的主要方向就是河套了,那里可以给北伐大军提供充足的粮草。只要占领了河套大军,就可以以河套作为基地,向整个草原发起进攻。

    战略方向的变化也让榆林这座城市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不过这种变化是在不经意之中发生了转变。现在的榆林不仅是长城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隘,同样也是一个颇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场。

    每天,都有大量的商队往来于长城的各个隘口。这些商队把棉布、铁锅等各种货物运往关外,然后从关外运来了大明所需要的牛、皮革以及羊毛等各种商品。

    与崇祯朝禁止与蒙地贸易不同,现在的大明早就放开了与蒙地的贸易,那怕是现在的蒙地是被满清鞑子占领的。毕竟,蒙古有大明急需的牛马等物,当然,大明的商品,也是满清鞑子所急需的。

    也正因如此,在过去的几年间,尽管双方仍然处于敌对状态,但却保持着某种和平,也正是这种和平,导致边境地区的某种畸形的繁荣。每年都有价值千百万两的商品流入关外,对此,早就有大臣上奏折称“商贩资敌”,对于这类折子,朱国强往往都是选择留中。

    毕竟,每年数十万头牛马的输入,于大明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不仅关系到数十万户百姓的生计,而且还关系到大明对草原的渗透。

    置身于榆林长城城墙上,朱国强不时的用望远镜观察着长城另一边的鄂尔多斯,1651年的鄂尔多斯并不是一片沙漠,而是东亚少有的肥沃的大草原,尽管秋天的大草原上一片枯黄,但凝视着这片草原,他的目光中带着某种渴望。

    放下望远镜的时候,他会把目光投向别一副地图,那是一副标注着草原上所有的道路、湖泊、河流等信息的地图,在过去的七年间,伪装成商贩的锦衣卫渗透了整个草原,他们作为商人在草原上经商的同时,也在一点点的搜集着草原上的情报。

    甚至,他们的足迹都出现在贝加尔湖一带。

    “陛下,上个月,我们去北边的人,在贝加尔湖畔遭遇了罗刹人,不过我们并没有和他们发生冲突,也正是从他们那里,我们获得了一个情报——东虏已经和罗刹人发生了多次冲突。”

    恭敬的站在陛下的身侧,李云禀报道。

    侍卫出身的他在见到陛下时,着实吓了一跳,但旋即他的心里是那个激动啊。

    陛下亲自来榆林了!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陛下肯定是要对草原用兵了!

    要打仗了!

    对于军人来说,有几个人不渴望打仗,那是获得军功的唯一机会,而三年前调任榆林的李云,同样渴望着战争。

    他所渴望着的不仅仅是杀敌,他更渴望杀尽天下的东虏,为爹娘报仇——他是东虏入寇的遗孤,爹娘都死在东虏之手。

    和东虏之间,不仅有国仇,还有家恨!

    “陛下,现在东虏的主力几乎全在西域以西,臣以为,对草原用兵,完全不需要等到铁路筑通,只需要以一镇骑兵出击,直接北上攻取河套一带的新安等城,既可以获得充足的粮草,然后再以河套为根基向北扩展,不断派出骑兵扫荡草原,再沿线筑建卫所、堡垒,最多两年草原就可以尽归我大明所有!”

    接着,李云又指着地图向西划出一条线说道。

    “陛下请看,从这里直到西域,沿途虽然有山岭、戈壁以及沙漠,但却基本上无险可守,当年蒙古人西征就是从这里进入西域,东虏也是走的这条路,要是能于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可以直通西域,大军可以沿铁路直抵西域,如此一来,剿灭东虏指日可待。”

    对于李云的建议,朱国强微微点头道。

    “这些朕都知道,不过,眼下咱们最重要的还是要进行更多的情报搜集,咱们这一次北伐和过去不一样,是要一战定乾坤,这个乾坤是什么?就是彻底解决草原对大明的威胁,对中原的威胁,而不是把他们击败了,然后再撤回来。”

    摇了摇头,朱国强指着地图上的那些水草肥美的牧场说道。

    “往后,咱们要在这里设立卫所,要世世代代扎根在草原上,只要咱们占住那里,那些鞑子就绝不可能再给咱们带威胁,往后,咱们的方针是什么呢?就是主动出击!”

    冲着长城外的草原望去,朱国强感叹道。

    “汉代的时候,长城外边是匈奴人,到了唐代又成了突厥人,再然后就是蒙古人,我们汉人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进行了两千年的战争,可是战争的结果是什么?从来没有消灭过他们,匈奴人强大的时候,他们是匈奴人,突厥人强大时他们是突厥人,蒙古人强大了,他们又变成了蒙古人……”

    摇了摇头,朱国强冷笑道。

    “面对他们,我们有什么选择?无非就是主动出击,通过不断的打击,让他们难以对中原构成威胁,但这样解决不了问题,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要像东北那样——移民实边,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明要用刀剑实施扩张,然后用犁子巩固占领!”

    说白了,往后,就是要扩张,就是要腾笼换鸟,就是要赶人夺业,为什么大明的西南可以“长治久安”,就因为大明保持着两百多年的高压,通过某种官方的“赶人夺业”把种种隐患消弥于漫长的历史中。

    在西南可以,在蒙古同样也可以,他们不愿意,没关系,火枪、火炮会让他们答应,会让他们乖乖的交出最好的牧场,甚至交出他们的女子。

    “但是,我们不能心急,鲸吞我们确实有这个实力,但是鲸吞之后呢?相比于鲸天,蚕食更为稳妥一些,这个蚕食需要一些理由和借口……”

    回头看着李云,朱国强笑道。

    “这个理由,等朕离开之后,你们想办法去制造,第一步的目标是什么?河套?有点远了,先把鄂尔多斯拿下来就行了,他多尔衮不是把主力放在西边吗?这边防御空虚,那就逼他把鄂尔多斯吐出来!”

    陛下的旨意,让李云的眉头一扬,轻声试探道。

    “陛下是让臣主动出击?寻找借口和他们打一场,然后夺下鄂尔多斯……”

    “零刀子割肉,心不痛,一点点的吃,他们现在……”

    朱国强冷笑道。

    “不敢和咱们撕破,既然这样,那就趁机蚕食点地盘,这么大的草原,养绵羊多好,上等的绵羊毛啊!”

    老贵了!

    羊毛不便宜!

    上等的绵羊毛更贵。甚至可以用软黄金来形容,而这看似不起眼的小东西,就是大明将来征服草原的根本。

    为什么汉人不能够在草原上长久的生存下去?因为草原并不适合耕种,但是羊毛将会改变这一切,让汉人可以在当地长久的生存下去……

    “在辽东不知道多少军户凭借着养绵羊致富,将来,鄂尔多斯大草原至少可以安置三万军户,他们一样可以养绵羊,”

    甚至,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长城外的道路上,一辆辆满戴着羊毛的马车,正在往这边驶来,马车上的商贩们脸上满带着笑容……

第717章 人无横财不富(第二更,求订阅)

    拥挤在榆林关关城前的马车上装满了扎成包的羊毛,这些来自草原上的羊毛,过去不过只是废物而已,但是现在,却是草原上最好的物产。甚至满清正是凭借着每年产出数千万斤羊毛的从大明换取了价值上百万两的布匹、铁锅、茶叶等各种货物。

    如果说在过去的七年中,大明的穿衣有什么变化,除了与军装类似便装的流行之外,针织毛衣在这个寒冷的时代得到了普及,其实最初,针织毛衣也是军装,这种用羊毛线织成的毛衣,比袄轻便,而且保暖性能好,无论是在春秋天保暖,还是冬天御寒效果都很不错,也正因如此,在过去的几年间,它迅速风靡大江南北。

    甚至手工织衣也继针线、纺织、刺绣等成了女工的一部分。而毛线的原料就是羊毛,早期大明的羊毛来自辽东军户家,而现在则来自蒙古以及青海。

    来自蒙古以及青海的羊毛,尽管绝大多数都是粗羊毛,但是仍然被广泛的用于制造毛呢、毛线等各种产品,因其防寒性好而深受百姓的欢迎,这同样也刺激了商人们热情,有数以千计的商人赶着辽式四**马车在草原上行走着,收购着羊毛,这同样也是第一次,大明的脚步真正深入到草原上……

    想要征服,首先要了解!

    如果没有苏武以及一个又一个典属国深入西域,没有他们绘制的地图、编写的书目,大汉有可能征服西域吗?

    当然不可能!

    顶多也就是大军压境,鞑寇北窜,然后大军撤回,鞑寇安返……如此反复,如此千年!

    欲征服草原,首先了解草原!

    而了解草原的第一步,就是深入草原。

    当太阳再一次从东南方爬出来时,从马车下面钻出来的李程远,朝着远处看了过去。眼前的草原更加辽阔了。远山连绵不绝,大山的顶峰的闪烁着一片片金光,看起来就像是金山一样。

    不过,那并不是金山。

    而是雪山映着阳光反射的金光。草原上的野草足有齐腰深,不过都是枯枯黄黄的,更远处甚至有一大群野羊在那里悠闲的吃草。他们压根就没有理会这支商队。

    根本没打算通知自己的同伴逃走。

    那是青海特有的羚羊,性子温和,肉味鲜美。秋天肉质最肥,毛最厚实的时候,不过,李程远他们并没有打猎的想法。

    他们之所以深入青海的草原,是为了和这里的牧民做生意。

    “好了,大家伙赶紧梳洗一下,一会就出发,争取下午赶到目的地!”

    郝老六大声吆喝着。

    商贩们立即忙活了起来,不过无论是在做饭,还是在梳洗,他们都背着火枪,而且无一例外的都背着双管燧发枪。

    过去,汉人商贩往往不敢深入草原,是因为担心被牧民抢劫,毕竟,面对那些自幼骑马射箭的牧民,别说是商贩,就是小股的兵士也只有挨打的份,但是火枪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火枪让汉人商贩可以轻易的杀死几个弓马娴熟的牧民。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统治着青海的固始汗,压根就不敢得罪大明,早在乾圣二年,就遣使表示臣服大明,对于大明提出的保护商旅的要求,自然也是一一答应了下来。

    由不得固始汗不答应,毕竟,西征的满清已经夺据了天山,如果不是几年前他就已经进入青海,灭却图汗,控制青海全境。后来吞并了西藏,恐怕他也会被满清吞并。

    尽管早在十几年前,他就曾派出使者归顺满清,但面对现实的威胁,他还是选择了臣服大明,毕竟,相比于大明,有如丧家之犬一般的满清威胁更大。

    也正因如此,在过去的五年里,大明的商贩甚至一直深入到了拉萨等地,大大小小的商队遍布整个雪区,而李程远所在的商队,就是一个只有十几辆马车的小商队。

    可也就是通过这样的小商队,大明的足迹才踏遍了整个青海、甚至西藏……

    整整半天,商队都在草原着赶着路,大家都很着急,毕竟,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他们必须要在冬天到来之前返回大明。

    下午三点多的时候,正当商贩们的心中却发焦急时,一大群羊,凭空出现在草原上。

    羊群!

    足足有上万头之多,它们在山坡上,就像白云似的在枯黄的草地上“飘过”。

    这一瞬间,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甚至忘记了欢呼。

    有羊的地方肯定有牧人,这么大的一群羊,则意味着羊毛!

    至少有几十万斤羊毛!

    这一路上所遭遇的种种苦难,终于能够收获回报了!

    没等他们从震惊中缓过神,只见数名穿翻毛羊皮衣的藏人飞速驰近,看他们打扮,除了领头的其它的都是农奴,不过即便是农奴,他们的马术也让人惊叹,在靠近到三四十步左右的距离时,最前面几人手握弯弓,警惕的打量着他们。

    “远方的客人,你们是从什么地方过来的!”

    领头的人大声用蒙古语喊问道。

    现在蒙古人是青海和西藏的统治者,在过去的几年中,固始汗先后征服了青海与西藏等地,并且确立了格鲁教派在这里的统治地位,也正因如此,蒙古语是青海与西藏通用语言。

    郝老六用蒙古语回答道。

    “我们是从中原大明来的,我们跋涉千里,只为把货物与朋友分享!我们运来了茶砖,还有铁锅、棉布……”

    茶砖!

    现在茶砖堪称是草原上的通用货物,从前茶农交给商人的散装茶叶,体积大,重量轻,运输不便,将茶叶装入竹篓,踩压结实后,再进行载运,也是颇有耗损。为了适应贸易的需求,出现了砖茶生产,采用了水力压机和蒸汽机加工的砖茶一经推出,就深入草原上的蒙古人、藏人的欢迎,毕竟,他们从不在乎茶的口感,方便携带,储存时间长的茶砖,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他们的追捧。

    一听说有茶砖,那人脸上的表情先是一愣,旋即露出了笑容。

    “你们是中原来的,这可还是第一次有大明的商人来到这里,我早就听说有大明的商人来到了草原上,但从没有想到你们会找到我们这边,欢迎你们的到来……”

    在表示欢迎的同时,他又回头向一旁的奴隶大喊了几句,命令他赶快回送信,说远方有贵客到来。然后又伸手向商贩们做了个请的手势。

    然后一群人就随着他们向着远处炊烟飘起的地方走去,一路上,他们总是会把目光投向羊群。

    羊毛啊!

    那可是银子啊!

    可就是在他们朝着牧民们居住帐篷走去的时候,商贩们都傻了眼。

    羊毛!

    成堆成堆的羊毛就那么随意的丢在草原上,完全没有梳理,就像是破烂一样随意的丢在地上。

    看着白色的羊毛就那么随意的丢弃一地,他们都惊呆了,而与此同时,他们所有人的眼中都迸发出异样的神彩!

    这那里是羊毛,分明就是银子!

    银子啊!

    这地上一堆堆一片片的羊毛,根本就是一块块的银子,李程远甚至能够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就在他激动的喊着。

    “徐三哥……”

    “别说话,听六哥……”

    徐三摇了摇头,他甚至强迫自己把目光从草原上随意丢弃的羊毛看去,在这一瞬间,他知道,发财了!

    他们碰到的这些牧民,根本就不知道羊毛的用处,更不知道它……老值钱了!

    瞬间,徐三笑了起来,笑容越发的灿烂。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054/ 第一时间欣赏这个大明太凶猛最新章节! 作者:无语的命运所写的《这个大明太凶猛》为转载作品,这个大明太凶猛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这个大明太凶猛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这个大明太凶猛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这个大明太凶猛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这个大明太凶猛介绍:
穿越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柳如是、陈圆圆、董小宛……你们别歪楼好吧!……好吧!听你们的!对她们要狠!对他们更要恨上加狠!这个大明太凶猛,对文官比流寇还狠毒,打女真那更是一个凶残,从东洋到西洋,来一起尝尝大明凶猛的铁拳……欢迎加入凶猛群:150536833vip凶猛认证群:150536544这个大明太凶猛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这个大明太凶猛,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这个大明太凶猛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