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TXT下载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全文阅读

作者:汉家枫竹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txt下载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529、【与众不同的光明】

    方长听了之后,点点头说道:“既然准备开校舍之事,干脆在旁边的林溪村算了,我看那里这几年愈发兴旺,定然对于教育一事有需求。你上过宁河府的私塾,多年来又不停学习,教些孩童绰绰有余。”

    胡云略一斟酌,赞道:“方先生说的不错,我确实应该先去林溪村试试,毕竟那里离着云中山最近,而且足够兴旺。按照章程,若是在林溪村开课,我除了教授林溪村和周边村庄的孩子之外,还应该教授山中新近化形的妖兽。”

    他解释道,这属于朝廷制度化解决妖族问题的一部分,将妖兽们尽早融入人类社会的秩序,让他们明事理、知规矩,无论对人还是妖,都有着无穷好处。

    听了胡云的讲述,方长心道,朝廷这个策略的走势,倒是和当年大劫终末皇都一役时,众人对未来的设想相差不大,算是个好事。也不知道千百年后,是否还能顺畅的执行下去,那时候又会出现什么变数。

    接着,胡云说的话,让方长愣了下:

    “方先生,您如今也是名满天下了,百姓们纷纷传颂着你的故事,只不过多有谬误不实之处。”

    “哦?”方长对此倒是未曾想到,在他看来,自己应当不至于被口口相传。

    “还是上次大劫的事儿。”胡云解释道,“新朝起来的过程,被百姓们编成了评书、故事,添上许多构想的神仙妖怪,加了许多大家喜闻乐见之事,弄得光怪陆离。我听了一些,里面对新朝起家的路途描述差的不算多,别处都很诡异。”

    “在里面,也有方先生您的戏份,说是有个云中山来的老神仙,穿着白衣背着剑,拎着酒葫芦下凡救人。每当人皇和手下的将帅们,遇到对面妖军摆出难以破解的阵法后,便会出现,用各种法宝与妙计破阵。”

    方长闻之大笑不止,没想到自己竟然被编排成这个样子,待哪天下山,一定要找来听听,看看与《封神演义》比起来会如何。

    “怪不得这些年,来云中山求仙问道的人多了不少。”他对胡云笑道:“不过我崖下有个阵法,无缘之人根本就进不来,所以仙栖崖上依然清净。”

    对此胡云完全没有察觉到,他并未感觉到崖下有什么阵法,只是在心里赞叹方先生的修为高绝。

    片刻后,方长又给壶里添了水,对胡云夫妇说道:

    “你们先在这里歇息,若是无聊可以在崖上转转,我屋里架上也有书可以看了解闷,我去准备午饭。对了,杆子上那些线不要碰,会伤人的。”

    说着,他便起身离开,去厨房忙碌。

    面对方长,胡云要大方自如许多,他轻携自己妻子,便起身在崖上转悠。他们特意走到玻璃大棚那边看了看,见里面并没有种植东西,倒是旁边菜畦里面,蔬果种类很是丰富。胡云在药田旁边待了一会儿,里面的一些灵药他能够感应到不凡,看个稀奇。

    靠近后山处有个山东,不过两人没敢进去,他们折向了有许多炉子的地方,见没什么看得懂的东西,便准备回无名殿参观。

    “诶,方先生是点了灯烛么?”宋瑶忽然说道。

    “好像?”胡云看过去,见厨房里面很亮堂。他明明记得,之前厨房里面光线并不会好,因为上面的窗户不大。

    “过去看看方先生怎么做菜罢。”宋瑶说道。

    胡云点点头,带着妻子走过去。

    厨房里面灶台不少,形态高低各异,他们看到方先生启用了好几个,正在同时蒸、焯、炖、炒,香味扑鼻。从墙壁上有根竹子伸出来,哗哗地往外流着水,水溅在下面一个槽里,顺着孔洞不知道流到何处去。

    但最让二人惊讶的,还是厨房里面的采光方式。

    屋顶上挂着个用陶瓷和木块固定的玻璃球,上面连着线,里面正发出稳定的光来,与烛火完全不同,而且明亮的多。宋瑶看了两眼,感觉有些受不了,便转开了目光,胡云仗着体质好,仔细看了看,发现里面的光源,像根弯曲的线。

    “方先生,这是何物?”胡云问道。

    “电灯,我新做的物件,比灯烛方便许多。”方长说道,“只是做起来很是繁琐,先要将玻璃烧成合适形状,再将碳丝放进去,还要用水银抽出其中气体,才能用特制的喷灯封口。”

    见两人没怎么听懂,反而疑惑更甚,方长笑道:

    “你们去我书房,书架上面第三层有套书,名曰《电之力初谈》,若是有疑惑可以去简单看看。不过记得给我放回原位,因为尚未写完。”

    …………

    两人下山时候,胡云拎着个用麻绳编的大网兜,里面放满了玻璃瓶。

    那是方长赠予他们的猪肉罐头和水果罐头,不过做的很简陋,只是将食物烹煮好后,装在深色玻璃瓶里,上锅蒸透,趁热将一起蒸好的软木塞盖上,而后蜡封。这样弄一下,食物的保质期瞬间有了数量级的提升。

    同样,方先生也将制作这罐头的方法写成了册子,并送给了宋瑶一本。

    这本册子两人就看的很明白了,那套电力相关的册子,看的夫妇二人云里雾里。不过他们还是知道了,方先生所用的那个“电灯”,乃是用水力借机关转换为雷电之力,而后将碳丝烧红来照明。

    两人并不是很理解,但对此充满了敬畏。

    胡云告诉妻子,修行人习得雷电之能并不罕见,只要修为到了极深之处,莫说捉雷捕电,便是移山填海也有传说。但像方先生这样,以机巧之能驯服雷电之力的修行人,从未有过。更何况,他还将相关的学识都写成了书册,看描述,竟然无需修为也可用得。此中知识,莫非普适之大道耶?

    所以,对于方长摆脱他们寻找有缘人的《瓦罐丹方》,两人也很是上心,仔细地包好放起来。

    “接下来我们去哪里?”宋瑶说道。

    “天色看起来还早,不如去林溪村看一看。”胡云说道。

530、【店主和村长】

    从仙栖崖向外,路途反而不算难走。

    出了崖下密林之后,只需要再翻过几个小山峰,就是林溪村。由于常有人樵夫猎户从林溪村进山,有不少荒草掩盖的狭窄小路可以容人通行。

    总之,这段路途走起来,比从山神庙到仙栖崖要轻松许多。

    胡云对妻子笑道:“回山神庙我们可以绕个远,从林溪村直接上官道,走到山神庙附近再进山,虽然路途远一些,但全是平路,比起走山路来,要轻松不知道多少。”

    宋瑶点头,她毕竟是凡人之躯,路途是否通畅对她的影响最大。

    他来林溪村的次数并不多,上一次也是许久之前,如今再来,发现林溪村样子有了巨大变化。

    光是规模上,如今的林溪村,是原来的两个还大。

    似乎家家户户都换了新房子,房屋材料也不是原来的土坯茅草木棍之类,而是变成了砖瓦、木板为主,规制也严整了许多。倒是山中石块依然被广泛应用,无论做地基还是院墙壁,都是极好的。

    好几辆马车停在这里,似乎在运送药材,胡云还发现了一家客栈,还有两间食铺和几家经营杂货的铺子,都开在进村的大路两旁。林溪村的草药产业,已经将这个村庄的经济带了起来,原本的山村生活被打破,进入了一种更快节奏、更舒适、更具幸福感的新境地。

    宋瑶对胡云说道:“眼看便是半下午了,我们回山神庙可能来不及,若是天黑了路更是不好走,不如在此歇息一晚。”她倒是不担心安全,毕竟丈夫本领也算高强,而且云中山是章老叔的辖地,但走夜路比日间行路更累,哪怕官道也是如此。

    胡云自是赞同,在林溪村看到客栈之后,他也有这想法,毕竟妻子今天走了不少路,他也很是心疼:“我们在此歇息两天吧,后天上午再回山神庙,反正咱们也没啥急事,就当来这里游览。”

    两人便朝客栈走过去,他们出门时,身上自然带着钱,倒也没有付不起账的风险。

    “店家,可还有空房?”胡云走到柜台前,问道。

    “有的有的,客官您要何等的房子?”这家客栈并不大,没有专门的掌柜,店主站在柜台后面招揽客人,几个家里人在上下忙碌,“两位叫我林二哥就好,小店有两层楼,二楼的上房要贵些,楼下便宜些。”

    其实这里还提供柴房住宿和一顿热饭的选项,不过林二哥是个有眼力的,他能看出眼前两个人生活优渥,所以没有提这茬。

    “来一间上房,再送些热水上来。”胡云道。

    “好嘞,请随我来。”店主收了些订金,而后取了串钥匙出来,看周围其他店员都在忙,于是将手上的账册一放,亲自带着胡云和宋瑶两人上楼,又自己去下面厨房里面取热水。

    山村客栈,里面环境自然是不如城里的同行,但收拾的也挺干净。

    这里是二楼,打开朝南的窗户,还能看到外面的平原,还有西南西北两个方向上,远远的云中山余脉,正在已经西斜的阳光下,伸展着自己墨青色的身躯。今天天气很好,能见度很高,极目望去,远处的大地还是被笼罩在淡淡的雾中,什么也看不清,但近处的田野、河流、道路、村镇,俱都脉络清晰,被阳光照得瑰丽。

    胡云从将窗户支好,转过身来,将手中一直拎着的网兜轻轻放在桌子上,又扶了几下防止里面的罐头乱滚。宋瑶则坐在了床边,她其实并不累,毕竟年龄不算大,而且今天刚在仙栖崖吃了不少东西,那都是被灵气浸润透彻的食材,吃了不仅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也能祛除劳累。

    他对宋瑶说道:“我去村中的话事人那里摆放一趟,瑶瑶你好好歇歇,傍晚时候我回来带你去用晚餐。”

    “好,你去吧,记得莫要缺了礼数。”宋瑶嘱咐道。

    “自是省得。”胡云想了想,从旁边网兜里拿出来四个罐头,其中半数是猪肉罐头,半数是水果罐头,他准备用这个当上门时候带的礼物,这种稀罕物品很是合适。

    他抱着几个罐头走出客栈,在大街上寻了个年轻人,问林溪村的话事人是谁?

    “话事人?噢,你是村子里面谁最最说了算吧。”年轻人看向抱着罐头的胡云,十分好奇地问道,而后他看胡云像个正经人,才回答道:“那你得去找海子叔,他叫林海,是咱们林溪村的村长。”

    “多谢!”胡云问清楚林海家的住处,便径直过去。

    随着林溪村的药材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林海对于卖药材这种事情,已经不再亲力亲为,他找了个个机灵的村民,为来林溪村采购药材的客商们带路。同样,药材的炮制他也交了出去,由村里那些熟手们来操作。

    而林海本人,则和他的好兄弟阿牛,两人每天都要去田里侍弄一番。

    于是胡云扑了个空,他走进林海家里,只见到林海的家里人,并未看到林海本人。于是他放下罐头,问清楚药田方向,便匆匆走过去。

    “阁下便是林溪村的村长林海罢?”

    “哦?正是我,阁下是?”

    “我叫胡云,也是云中山人氏,前不久听说这里招募学校先生,我曾经在宁河府求学数年,也一直没放松功课,所以之前投了荐书过来。今日过来林溪村拜访,不过您未在府上,我便从贵府直接找到了这里来。”

    “噢,原来是你。”听到他的来意,林海大喜。

    他将手中的药锄戳在地上,递给旁边人,而后礼貌地对胡云说道:“先生请来村里面喝茶,学校的事儿也一起商量番,山村地方简陋、招待不周,还请海涵。”

    说着,林海便将胡云让进村里,吩咐人烧开水泡好茶过来,而后对胡云说道:“这鼓励各村自建学校之事,乃是绝对的仁政,尤其是对我们林溪村来说。毕竟这几年产业兴旺,我们赚的钱很多但却花不出去,孩子们依然识字者寥寥。”

531、【山村教师】

    只用了十几天,林溪村的学堂,便顺利地开了起来。

    开学的时候很热闹,林溪村的村民们,不管是否有适龄儿童要送到学堂,即使有活计要做,只要不是十万火急,也纷纷告假放下手中的事情,过来围观,这让场面上的气氛十分热烈。

    来村里采购草药的商人们,也因此多等待了半天才装车成行。

    至于来学堂上学的那些男女孩童,都是懵懵的,他们由于年龄并不大,并不知道上学和学习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上学和学习是为了什么,只知道父母嘱咐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也听到家长对老师说“不听话使劲打”之类的可怕话语。

    与此同时,还有附近村镇听说这里开了学堂,将孩童从数里外送过来上学的百姓。盖天下父母之心,都很相似,无不盼着自家孩子更好,所以听说有读书上进的机会,很多人便动了心思。

    何况有着朝廷的补贴,又有林溪村出了大头,这里的学费不贵,林溪村外面人束脩稍多一些也有限,普通家庭咬咬牙也能负担得起。毕竟除了校舍和老师之外,上学的大头,总是在书本纸笔这些上面,学校想方尽量勤俭的同时,朝廷补齐了这些耗材,让教育的成本大幅下降。

    在这些围观和送孩子来上学的百姓们中间,有个人混迹其中。

    他领着几个孩童,有大有小,随着送孩子的人一起排队,按顺序将孩子递交到老师手里。周围的林溪村百姓们,都不认识这位老者,但见他和新来的胡老师见到后,胡老师朝其打招呼道:“章老叔,您也来了啊。”

    “嗯,来了。”被新来的胡先生称呼为章老叔的这位老者答道:“我来送他们几个上学,喏,这是他们的束脩。”说着便将一个大袋子放在旁边,自有村里热心人帮忙检视确认。

    “你们几个,且进教室等罢。”胡云对山神章淳带来的几个孩童说道。

    普通人只以为是外村人送来几个孩子,却没想到,这看起来其貌不扬的老者,便是脚下云中山的山神,而这几个孩童,则是云中山里新近化形的大妖。他们只是看起来年轻,其实年龄比周围最老的村民都要大。

    不过和胡云比起来,胡云才是更早化形且在人间混迹有成的前辈,单修为就高到不知哪里去了,而且他们几个也知道,这次来求学是难得的机会,所以都表现的和普通孩童一般,只是眼神灵动,四处观察。

    毕竟上学这种事情,即使他们是活了许多年的妖,也没经历过,所以足够新奇。

    随着山间晨雾散尽,围在这里的村民们也渐渐散去,送孩子来的家长们见胡老师走进改做教室的长棚屋,也纷纷离开,免得停在这里让孩子分心。

    作为学校里唯一的老师,胡云忙碌的很,接待完家长、点数了孩子后,便给他们分配座位,开始授课。其实他有心在一段时间后,让妻子宋瑶一起来授课,毕竟都是同学,宋瑶的学识并不差,也能胜任课程。

    ………………

    竹精惴惴不安的坐在木头条凳上,看着上面老师走上到石块垒成的讲台,开始授课。

    虽然新近化形没多久,但在云中山现存的妖怪里面,他的经历堪称传奇。毕竟,他在未化形甚至未能人言的时候,便走了好远的路。这次旅程上,他一直很仓皇,可在同伴们听来,这更增加了他这番经历的紧张与刺激。

    在天下四处躲藏的过程中,竹精也听到见到许多事情,谁会在意路旁的一颗竹子呢?增长的见识,让他变得沉稳了些许,虽然依旧挡不住认命回山的想法,但也为他化形铺平了道路。

    化形后正迷茫的时候,云中山的山神找上门来,送了些生活用具,说是要认识下自己,还说以后要教自己下棋。

    结果章山神再次来的时候,并未提及教棋之事,而是说道:

    “有好事,你有学上啦,且随我来。”

    “上学?妖怪也能上学么。”竹精当时就好奇地问道。

    “当然可以,我有个子侄,是山里一只狐妖,当初我就拜托朋友下山时,顺带送他去宁河府读书来着,如今已经学有所成。”章山神带着竹精往竹林外面走着,说道,“不过这次不是他那种情况,而是山里有了个学堂,你们真够幸运。”

    路上,章山神给他解释了读书对修行的好处,还说这所新学堂的老师兼山长,正是自己那位出去求学的狐妖子侄。接下来,山神带着他在山里转了几圈,又寻了数个新近化形的妖,而后一齐带到山神庙过夜。

    他坐在木板搭成的书桌后面,看着讲台上正侃侃而谈的狐妖,顿时心生羡慕。

    竹精现在有了个名字。

    倒不是他自己所取,对于名字一事,昨天章山神问到的时候,他很是茫然:

    “名字?”

    见竹精对此没什么概念,章山神摇摇头说道:

    “每个人都有个名字,你可以给自己安排个姓氏,再取上个名字。”

    “我……不会。”竹精道。

    “唉,算了,我给你取个名字吧。竹姓太生僻,可以从草木之属找。唔……不如姓叶,就叫叶竹好了,你看如何?”章山神简单思索后,对竹精说道。

    “听上去很好啊,那以后我就叫叶竹了?”竹精很高兴。

    “嗯,你以后就叫叶竹吧。”章山神道。

    将视线转回讲台上,竹精心中想,这就是自己的前辈大妖吧,果然风采让竹钦佩。这时候,旁边同坐一条长凳的孩童,轻轻碰了碰叶竹的胳膊,小声说道:“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我叫林附子,我爹是这临溪村村长。”

    “请仔细听课,不要互相聊天!”

    台上的胡云先生,忽然看着两人的方向说道,于是叶竹和林附子一起缩了下脖子,认真听课。周围的同学们,见两人被抓了典型,顿时心中肃然,他们也都立刻坐直,集中精神听老师说话。

532、【新皇城里新人皇】

    自从见到林海之后,胡云马上便知道在仙栖崖上时,方先生对自己说“很快就会见到有缘人”是为什么了。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林溪村的村长林海,都符合赠予《瓦罐丹方》人选的条件。

    但他并未着急将丹方赠出去,而是在林溪村的学堂教了月余后,选了个休沐日,上林海家拜访。

    见到学堂的先生上门,林海立刻上来迎接,而林海的妻子,则将家里的孩子统统带出来,不管是正在上学的林附子,还是尚未到上学年龄的林细辛、林白芷,都拉到老师面前混个眼熟。

    闲谈了几句,见胡先生似乎找丈夫有事,林海的妻子便带着孩子们离开这里,而后胡云才道明了自己的来意:

    “今日前来,却是有些私事。前不久有位世外高人嘱托我,为他的一本丹方寻个有缘人,及到来这林溪村,我才发现林村长于那位高人描述的条件,最为合适。今日来,便是要将这本《瓦罐丹方》相赠,也算了却此事。”

    林海听的有些惊愕,不明白为什么村里新来的学堂先生,竟然能和世外高人扯上关系,不过他已经不再年轻急躁,加上做了一番事业见识广博,自是历练出一番气度。

    接过胡先生递过来的书,林海简单翻看了下。

    却见里面各种药方虽然配置稍显繁琐,但具体条件反而简单,甚至可以说“有手就行”,所需设备也简单,真像封面上那样,用些瓦罐便能做到,只是里面对药材的年份和质量等,要求较高。

    但对于种植药材的林溪村来说,满足上面的药材要求,反而不算太难的事情。

    “果然很合适,多谢胡先生,顺便请代我像那位世外高人道谢。”林海起身郑重行了一礼,说道:“此丹方对林溪村确实有大用,我最近正在琢磨,在药材种植和加工之余,还可以做些成品的药膏药丸,以方便人们使用。”

    “毕竟,很多时候现买药熬药,远不如在家中备上两瓶药方便。只是一直没能切实去做。如今看到这本丹方里,许多用途广泛的方剂,成品都是膏或丸,真是雪中送炭。另外胡先生,既然那位高人将丹方送出,定然是以苍生为念,所以这本丹方,过段时间我会将其付梓,传播出去。”

    对于林海的这种想法,胡云自然是连番赞扬,称其品行高洁,直将这个山村汉子夸得满脸通红。

    而后,林海将丹方仔细收好,又呼唤妻子招待胡云用了饭,才亲自将其送到村口。

    胡云现在已经在山神庙旁安家,他在林溪村教书时候,宋瑶则在山神庙旁操持,买砖瓦雇人起了几间房屋。他平常来往于山神庙和林溪村,都是走的官道,以免天天从群山峻岭里穿行引起不必要的注目。

    从官道道林溪村的小路,已经被多年来踩踏、车碾,变得更加宽阔,村里人也常常修葺,走到村口林海闲聊道:

    “最近我和村里人盘算着,投些钱粮将这进村的路面重新返修下,免得下雨天湿滑泥泞,平时走起来也会轻松。”

    胡云赞道:“我听一个长辈说过句‘要想富,先修路’,甚是有理,路通畅交通便利,自然会让一个地方更加兴旺。”

    …………

    自从上次天下大乱到现在,已经有不少年。

    新修建的皇城仍未完工,不过已经颇具气象,而且功能早已齐备。外城矗立高耸,内城也近乎合拢,繁花似锦,水绕城流。里面的宫殿更是高大巍峨,回廊百折,朱墙黄瓦,雕梁画栋。

    作为首善之地,皇城里面的百业兴旺,天下无出其右。混迹在城中之人,万贯家私的不知凡几,官爵显赫的不知凡几,每日庸庸碌碌,或为名或为利,奔波不休。

    开国人皇早逝,新君初立,便大赦天下,又加开恩科,文武百官为此耗费了许多精力。

    这日,正开早朝,有朱衣重臣陆绍元闪身出列,行礼后对新任人皇奏道:“陛下,如今虽非春日,但也应下地劝耕,以彰教化。”

    “可。”皇帝点头。

    立刻便有礼部官员记下此事,安排一切。

    农为天下之本,刚刚继位的新君,首要便是在农事上做出姿态。因此,在东苑中专为皇帝留下的那几亩地,便有人群至,提前安排整个流程。

    早朝毕,人皇与文武百官摆驾东苑。

    自有朝臣奉上镀金小锄头,新人皇按照礼仪流程,接过锄头,象征性地在田中锄了几下草。然后文武百官齐动手,避开禾苗,将田地里的垄间杂草清理了一遍。旁边便有中书与史官挥毫记下此事,前者为了放于邸报广播天下,后者是为了记于起居注中。

    天下百姓们吹牛时候,常常会说皇帝用的是金锄头,有识之士们往往对此大家嘲笑,不过有资格参与此事的人们才知道,人皇用的真个是金锄头,虽然是镀金,但外观也金灿灿。

    劝农礼结束后,便是赐宴与简单封赏,而后文武百官才散去,自有苑中力士前来,重新将田地整理一遍,同时将人皇与官员们用的各种农具收拾放好,以备下次。

    午后,新任人皇并未回书房里歇息,而是在东苑凭栏观鱼。

    这时候,旁边有宦官凑上来,问道:“陛下,出发选妃的人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出发,不知道陛下有什么嘱托?按照什么标准去选?”

    人皇略微思索后,说道:“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我的皇妃,头顶亮银盔,怀抱金凤凰,骑着土龙,手持竹尖枪,汝便让他们按照这个方向去找便是。”

    “呃……这,遵命,陛下。”

    宦官不敢多置喙,默默将皇帝说的几个条件记下,准备告诉准备出门选妃的人。这种重要事情,也不是随便一人就能派出去的。待接了这个给新任人皇选妃的任务后,立刻便安排了宫中排名第二的实权派宦官,亲自出去,毕竟这可是顶级大事。

    不过没等他离开,便被新任人皇叫住:

    “等等再走,我之前吩咐你的事儿,查的如何了?”

533、【幼童指路】

    听到人皇的询问,宦官立刻停住了退后的动作,上前行礼后,悄悄说道:“回禀陛下,那事儿有些眉目了。小的们悄悄使人四处寻访,颇有斩获,如今正将收集到的消息汇总起来,挨个查证。”

    “真不错!”听到这宦官的汇报,新任人皇大喜,他立刻嘱托道:“查访定要仔细,切莫有遗漏;行事也要小心,不要被别人知晓。待事成之日,你们定然有重赏——目前有哪些比较靠谱?”

    “禀陛下,现在收集到的线索纷杂,而且往往有不实、互相冲突、夸大,小的们还在整理,其中最为可靠一些的有四处。”

    “首先,江南有传言,偶尔有人会在桃花林里遇到一处桃花村,似有高人隐居;其次,有故事说京州宁河府的云中山里,有位仙人曾经降服了穿山甲妖,小的们查阅了多年前的记载,开国时候便有位云中山仙人来助战,或为同源;然后,蜀地有剑仙传闻,由来已久,目击者众;最后,东海有许多渔民说,深海里面有宏伟府邸曰定波府,不知是何种所在。”

    听闻进展顺利,人皇对面前的宦官大加赞赏:

    “很好,你们做的真不错,过会儿去领赏罢,参与此事的人人有份。后面要再接再厉,尽快找出最为靠谱的仙人情报。”

    接着,人皇轻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

    “自从坐上这个位置才知道,传言里的事情都是真的,开国之初,也真的有许多仙人前来助阵。可惜如今已经是太平年月,那些仙人们俱都归隐,找都找不到了。而朝廷竟然不知道多留下些资料,还得你们如今慢慢去找寻。”

    旁边的宦官不敢让人皇冷场,于是陪笑道:

    “是啊是啊,镇妖司那些供奉们倒是号称是修行人,但他们所修之法太过粗劣,而且竟不能长生,不然陛下直接下令也就是了。”

    人皇回过神来,笑着说:

    “你倒是想的轻松,唉,其实朕当初也以为如此,高高兴兴地前往镇妖司询问供奉们,结果失望而归。而且他们看起来懂得也太少,给不了朕什么指导或者建议,唉……还是要寻访道德真仙才是。”

    ………………

    天上的太阳逐渐往西面降落,再过几个时辰,它即将如每日每天那样,带着余晖消失在西面的大山余脉中。林溪村里的村民们,依然在进行着每日的劳作,他们就像天上不停移动的太阳那般,忙碌不休,永无停歇。

    世界总是在变化的,不存在想象中日复一日永远一样的生活。

    自从在几百年前天下大乱时候定居在此,林溪村的样子和村民们的生活,一直在不断变化之中。若是问村民们,感觉村子这些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他们还是会说起十几年前的那段时候。

    如今是村长的林海,那时候还很年轻,村子里忽然断绝了水源,于是林海入山求仙,救了整个村子。后来,林海忽然离开村子去了远处学艺,待回来后,便开始在田里种植药材。

    药材很受欢迎,赚到了相对于村民们收入来说的大钱,看的村里人眼热。然后林海他很热心地教大家种药,并联系更多渠道。原本靠着种山坡贫瘠田地,以躲避税吏为优势的小小山村,很快便兴旺起来。

    又恰逢天下变故,由于战争的缘故药物需求陡增,于是林溪村的药材,被大量应用在义军之中。后来义军得了天下,林溪村的药材销路也水涨船高,加上新朝吏治清明了许多,山村才真正的走上了最快的发展期。

    但林溪村周边,适合种植药材的地就那么些,如今村里的药材产量已经到了瓶颈。村长最近不知从哪里弄来本丹方,开始组织村里人们,开设作坊制造成药。虽然尚未有成果,进的那些小瓷瓶也依然未使用,但村里弥漫的药香却也变得更加浓郁。

    有位个头不高的俊俏小伙儿,背着个小包袱,从官道的方向朝林溪村走过来。

    今天正是休沐日,有许多孩童在村子里玩耍,年轻小伙走过来,寻了个年龄看起来最大的孩童,问道:

    “这位小哥请了,不知道进山的路该怎么走?”

    孩童停下手中的游戏,站起来歪着头看了几眼这个小伙,开口说道:“看起来你不是进村来买药的?进山的话,穿过咱们村子,顺着小路直接往里走就是。但阁下没带斧头也没带药篓,更无弓箭猎叉,不知道进山是要做什么?”

    似乎是被这孩童的伶俐劲儿惊讶到,年轻小伙仔细地看了看孩童,而后照实道:“我是去山里寻友人的,需要寻找一处高崖才行。”

    “哦,原来又是一个寻仙的。”孩童似乎见的多了般,摆摆手道:“按照我说的路走就行,从村后进山很方便。不过大人们都说,这么多年里到云中山来访仙的人很多,没见过谁进去后,不灰头土脸的走出来的,但不进去碰碰墙壁,又不会死心。”

    “小哥有何可以教我?”年轻小伙儿拱手笑道。

    “真的让你不去,你也不会听呀。”孩童摊摊手,说道:“前面有个食铺,里面有不少给来村里采买药材客商准备的吃食,都耐存顶饿,建议你去买上一些,在山林里能多撑些时候。”

    “好,多谢。”这进村的俊俏小伙,郑重地朝孩童行了一礼,而后走进食铺里面,买了不少锅盔和熏肉,装进包裹里,转身便朝村后走去。

    山间的小路似乎常有人走,小伙循着山路向前,一连翻过两个山头,速度甚块。

    接着,他便见到眼前一暗,远处有峭壁高耸,直入云间。峭壁外有栈道蜿蜒向上,同样隐没在云雾之中。

    他很高兴,这应当就是自己要去的地方。

    不过想到林溪村里孩童的警告,他还是郑重地查看起了周围的地势。

    从这里到峭壁底下,是茂密的丛林,树冠厚实交叠,完全看不清里面的情况。或许那些碰壁的寻仙人,便是迷失在这片丛林里的吧?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在等着自己。虽然很是忐忑,但他还是定了定神,摸了下背后包裹,迈步走进林中。

534、【版本升级后的林溪村】

    结果,这短短的路途,他走的很是顺利。

    树林虽然茂密不见阳光,但是下面很干净,没有太多灌木阻碍行走。年轻人认准了方向一直向前,结果和林溪村们孩童所说的传闻里不同,他穿过丛林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至于背包里面的食物,更是完全没有用上。

    “竟然如此顺利?”年轻人心中疑惑,不过他还是看着崖底的情形。

    这里有片空地,身后是刚刚穿过的茂密树林,悬崖高耸入云雾之中,看不见上面情形,不过有栈道攀附于崖壁蜿蜒而上,又有长长瀑布从云雾中穿下,在下面砸出一个水潭。

    没有迟疑,年轻人紧了紧背后的背包,迈步上了栈道。

    他步伐稳健而轻快,须臾之间就上了好几层。栈道足够高长,但对于他这番快速攀爬来说,不过是小半个时辰,这条由木头和崖壁上的石阶组成的栈道,便被甩在了身后。

    木制栈道的尽头是个有栏杆的小平台,平台挨着个圆形石环,里面能容一人通过。石环两边是长长的矮墙,上面种着有刺灌木。

    年轻人穿过石环,马上看到了崖上绝美的风景,不过他并未流连,而是四处看了看,认准了最为高大的建筑,径直向前,并朗声喊道:

    “请问有人么?方仙长在不?”

    “来这边。”忽然有声音响起,年轻人循着声音看过去,才发现方仙长正坐在大殿前面一棵树下的石桌旁,正朝自己招手。

    虽是多年未见,但方仙长的风采一如往昔。

    看见找对了地方寻到了人,年轻人十分高兴,他立刻上前恭敬地行礼:“刘阿黄见过方仙长。”

    正是虎桥镇的犬妖刘阿黄,他化形已经有些年月,但还是给自己主人送了终,才悄悄离开了家,上山来寻方长,以寻找刘阿牛的下落。

    刘阿黄开门见山地说道:

    “如今因果已了,在下如约前来。之前多谢仙长庇护阿牛,不知道阿牛如今在哪里?过得如何?我准备去寻他。”

    方长伸手示意阿黄坐下,而后笑道:

    “阿牛这些年来过得很好,如今他也算得上是颇有名气。我告诉你他的位置,你自去寻就好。若是不知路途怎么走,就找人问问天下的玻璃都是哪里出的便好。”

    “玻璃?”阿黄疑惑道,“镇上倒是有些人间用这种新物件,用之做成的器皿,似瓷般易碎却剔透;用之代替窗纸最棒,屋里明亮无比,只是需配上窗帘来遮挡窥探。只是不知道,这和阿牛有关系?”

    “嗯,他下山之前,我传与了他此法。阿牛做的很好,据说他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人依靠此产业为生。”方长道,“去吧,记得替我给他带声好。”

    “多谢方仙长!”

    阿黄问明了阿牛住处的位置后,匆匆朝崖下而去。

    与好兄弟多年未见,甚至连联络也失去,阿黄如今对阿牛思念得紧,恨不得立刻便能见到阿牛。

    正好背包里有许多干粮,他准备不分昼夜赶路。

    …………

    方长在崖上略微收拾了下,然后将之前的行头穿戴整齐,准备下山。

    田地里的庄稼和药材花卉正是茂盛时候,能够压住杂草,又没有结果抽穗,不怕虫鸟,所以无需多少照料。他拉了闸,锁好门,背着青布包裹,腰胯酒葫芦,背上背着灵泉剑,朝山下走去。

    已经许多年没有离开云中山,不知道山下是个什么样子。

    方长只是跟随着灵觉中的模糊指引,下山出趟远门,他准备秋收时候回来。

    云中山的风景很好,现在接近傍晚的时候,太阳从西面斜斜地照过来,让山间的松柏竹石皆颜色分明。昨天刚刚下过雨,地面有些湿漉漉。草木叶片上的水汽已经被太阳蒸发了个干净,倒是林间的流水潺潺的更为茁壮了许多。

    被清洗后的天空湛蓝澄澈,点缀着朵朵白云。

    方长迈步朝山外走去,这会儿天色有些晚,他计划在林溪村或者虎桥镇过个夜。

    只翻过了两座山峰,便是如今已经变得兴旺而喧闹的林溪村。

    许久没有来林溪村,方长发现村子的变化巨大。

    便如懵懂孩童,父母往往不觉其成长,而一年来几次的亲戚,每回都会感觉其长大了许多。林溪村也是如此,村民们直觉周围日复一日不曾有猛烈变化,而多年来一次这里的人,只会觉得此处彻底变了个模样。

    方长略微改了下暗示,没有村民能够认出他来,便是林海站在当面也不行。

    他看到村里竟然有了家客栈,两层木楼,上面还挂着个揽客的棋子,倒也像模像样。想了想,方长决定就在林溪村住上一晚。

    “客官打尖儿还是住店?几个人?”

    看到方长走进店里,店掌柜也即店主本人,看了看他背后的长剑,顿了半息,才热情地上前招呼。

    “只我一个人,给我开间普通房就行。”方长掏钱道,“我住上一宿就走。”

    “好嘞,地字十二号房空着,请随我来。”店主找到钥匙,领着方长穿过大厅,朝旁边走廊便走,“灶上全天都有热水,有需要的话您吩咐声就好。您可以叫我林二哥,若是有其它需要,也尽管和我们说,林溪村是个小地方,条件简陋,还请多多海涵。”

    “好。”方长点点头,没有多说。

    “这里再有半个时辰开饭,大家都在前厅吃,若是您有需求可以说声,我们会把饭食送进屋里去。”店主说道,“送饭无需另外算钱,不过来这里住店的,很多都喜欢在一起吃饭聊天,比待在房里有意思的多。”

    “好,无需送到房里,到时间我自会出来。”方长道。

    “客官请听着些外面,开饭时候,伙计会在走廊上喊几声。”店主说道,而后他用钥匙打开房门后,将钥匙递给方长,轻轻退出屋外,掩上门。

    方长看了看,屋里陈设十分简单,但是窗户上镶着玻璃。

    这里是一楼,但离地高度有一人多高。透过朝南的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山坡和几户人家,不过窗户里面配着窗帘,虽然只是劣麻布,但系上后便能将里外隔绝开来。

535、【猴包饺子】

    反正也无甚事情可做,方长把背上的长剑和包裹放在床铺上后,将窗帘拉开,静静站在窗边看外面的风景。

    不一会儿,方长便听到厨房里面厨师说道:“饭做好了,你们两个,随我将这些饭菜盛出来端到厅堂去,宝儿,你去唤客人们来吃晚饭。记得先在二楼天字号房喊,再去一楼喊。”

    “好嘞。”伴随着锅碗瓢盆的轻轻碰撞声,有个年轻的声音应和道。

    随着蹬蹬蹬的脚步声从后面厨房延伸到二楼走廊,店伙计的声音在楼上响起:“开饭喽,客官们请来前厅用饭呀!”

    各间房屋里面立刻便有了反应,方长待店伙计在一楼的走廊也喊过两遍后,才起身朝外面走去。

    走到前厅,只见前厅的十几张方桌上,各自摆了一盆菜一盆饭一盆汤。

    菜是用了浓酱的白菜炖豆腐,里面掺了一些薄猪肉片;饭不是普通的粟米饭或者高粱米饭,而是粟米饭混合了菜和碎腊肉丁蒸出来的咸饭;汤则是普通的蛋花汤,不过看分量,估计每桌也就将近一颗蛋。

    饭菜盆和汤盆中都放了个大勺子,旁边还有一叠碗,谁有需要可以自取。

    下来用餐的人陆续都到齐,各自找位置坐下,各自拿碗盛饭菜。大家似乎早已经习惯了这里的风格,吃多少盛多少,并开始交谈。

    外面的天色很快黑下去,应当是太阳已经落山。

    店老板林二哥待天色十分黯淡的时候,才点燃了几盏油灯,几星如豆的灯火亮起时,前厅里的人们也已经吃了半饱,有了食物打底,大家不约而同地放慢了进食的速度,聊天的气氛也热烈起来。

    有旅客拿出随身的袋子:“我这里有些自家的咸炒豆,大家尝尝。”说着起身给每个桌上取碗放了一小把。炒过的豆子嘎嘣脆,喷喷香,还带着些盐味,吃了豆子后,大家纷纷称赞。

    方长也凑了个热闹,他拿起酒葫芦,也说道:“我带了些家里酿的高粱酒,极其醇烈,大家也尝一尝。”

    对此,大家纷纷叫好。

    此时酒算是贵重东西,尤其是高度酒,都是粮食才能酿造出来,有人愿意分享酒,自然是极好的事情。

    所以当方长起身,给每桌倒了一碗酒后,旅客们纷纷道谢。

    倒是柜台后面的店主林二哥,道谢后拒绝了方长的酒。

    见到有酒,大家飞快地将碗中的饭吃光,又喝光了鸡蛋汤,而后用才饭碗分了酒,就着剩下的白菜豆腐,还有刚刚那位旅客送的炒豆子,齐举碗喝上两小口,借着酒劲儿聊得更加火热。

    他们先是大赞这高粱酒的醇香,说从来没喝过这么好喝的酒。这些人却不知道,他们竟有缘喝到了仙栖崖上酿出的灵酒,自然远非凡间村酿可比。不过方长丝毫未解释,只是对夸赞的人点头致意。

    聊了一会儿,有人美滋滋地抿了口酒,大声说道:

    “我也算是从这条官道上来往多年的老手了,从龙安府到怀凤府,住在虎桥镇最合算,从怀凤府到龙安府,住在林溪村最合算。我第一次走这条路时候,这林溪村还是个普通山村,林二哥已经开始经营住宿生意,但我那时候不知道啊,赶不到虎桥镇时,都是住在野地里。”

    “后来,我遇到同行的脚夫,就是怀凤府小谢的父亲,那时候他还活着,大家都叫他老谢。这老谢告诉我,林溪村晚上能够住宿,比虎桥镇便宜实惠。我就来了这里,然后一看,好么,就一间空屋子,大家挤在一起,用些草自己打地铺。”

    “不过确实是便宜啊,按人头每人交两文钱就行,还管饭。喏,就是这样的蒸粟饭,但腊肉几乎看不见几粒,还有蛋花汤。两文钱什么概念啊,大家都是知道的,在虎桥镇,也就买半个伏虎饼,真是实惠极了。不过如今林二哥有了这客栈之后,价格上涨了不少,这餐饭的价格和虎桥镇也已经差不离,当然,还是要实惠一些。”

    旁边柜台上的林二哥对这客人很是熟悉,听见对方促狭自己,辩解道:

    “那时候的粟米菜蔬都是自己种的,能够换到钱就是赚,毕竟平时卖点儿粮食也不容易,院子也只是个旧院子。”

    “哪像如今,虽然菜蔬都是自己种,但家里的田种上了药材,每天来的客人又多,腊肉鸡子和粟米都是从外面买来的,自是不能像之前那样的价卖,不然我早就赔死了。住宿也是,这栋楼可把我半辈子攒的钱都搭了进去,还指望着蹬腿前回本呐。”

    众人哈哈一笑,纷纷举碗道:“那我们祝林二哥早些回本,到时候记得请客。”

    林二哥陪笑道:“一定,一定。”引得大家哄笑。

    有人提议大家轮流讲故事,以渡过这漫漫长夜,这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不过大家赞同的同时,也要求提出这个提议的人,率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那我就抛砖引玉罢,先讲个小时候睡前听到的,猴包饺子的故事。”

    “从前,有家人很穷,这家有四个孩子,但是某年大旱,收成不好,活不下去,没办法只能扔掉三个孩子。孩子们的父母早起后,先是哭了一番,而后将家里最后一个鸡蛋煮了,用头发丝儿切开,给三个孩子分吃掉。”

    “对于穷人家,鸡蛋都是用来换杂货的,平常那里舍得吃,这三个孩子吃的很是高兴。而后这父亲便背上筐子,领上三个孩子道:‘咱们出门罢。’孩子们很好奇,问爹啊爹啊要带我们去哪儿?当爹的心里难过,没有说话。”

    “孩子们里的大姐年龄最大,看出来不对,于是偷偷捡了一把小石子儿,每隔一段路,就偷偷扔下一个。四个人走啊,走啊,直到深山之中,当爹的说,你们闭上眼睛数数儿,数到一百再睁眼。”

    “孩子们数数儿,再睁眼时,已经不见了父亲。大姐已经懂事儿,哭着说:‘这是不要我们了’孩子们一起哭,而后互相说要想办法回家。”

536、【故事时间】

    “于是这几个孩子走啊,走啊……大姐说,她在刚出家门时候,扔了一路小石子儿,只要找到就能找到家,这让孩子们终于坚持了下来。不过他们又累又饿又冷,在森林里走啊,走啊,寻找着大姐说的那些小石子儿。”

    “忽然,他们看到远处有灯光亮着,三个孩子顿时来了精神,朝灯光走了过去。到了近处,才发现这原来是所房子,修建在荒郊野岭中。他们躲在窗沿下,听着里面有说话声。”

    “只听里面说道:‘猴哥猴哥,这些饺子够吃了不?’然后有声音回复:‘不够不够,再包半盖垫,过年饺子得有剩才行。’原来今天正是大年三十儿,但这几个孩子家里穷,并没见过饺子啥样。”

    “他们听着,然后偷偷用唾沫润湿了窗纸,往里面看,结果发现,竟然是两个猴儿在包饺子。这可让几个孩子着实吃了一惊,不过他们又冷又饿又累,没有出声。”

    “过了一会儿,俩猴子包完了饺子,准备睡觉。猴子们躺在炕上,忽然有个猴儿说道:‘猴哥猴哥,我冻得睡不着。’另一个猴子说:‘天天都是这样的,忍着点儿。’然后那个猴子忽然高兴地说:‘猴哥猴哥,咱们昨天烙饼的锅里头,应该还是热的,咱们去锅里睡咋样。’”

    “于是两个猴子高高兴兴地躺进了灶台上的锅里,兴奋地说:‘果然暖和,舒服舒服,睡吧。’很快便响起了鼾声。外面三个孩子也冻得受不了,他们冲进了屋里,大姐拿起锅盖就盖上压住,另外两个便在灶里点火。”

    “随着火旺起来,只听见锅里有猴子说:‘猴哥猴哥,怎么突然热了?’然后就是‘嘣嘣’跳的声音和‘刺啦——吱——’但三个孩子不敢停手,他们直到锅里没动静了,才收拾好煮饺子吃了。第二天,他们带着找到的粮食和金银,终于找到了那些小石子儿,然后回去过上了好日子。”

    对屋里的人们来说,这个故事很荒诞,但众人并不在意,只是哄笑着让下一个人接着讲。

    方长默默摇头,这个故事倒是秉承了睡前故事惯有的灰暗色彩。

    忽然旁边有人叹道:“猴子们又无罪,忽然就有人冲出来烧死,搜刮走全部家当,太过残忍了。”

    有人斥道:“猴子和人比起来,自然还是人重要。”

    眼见两人有些杠起来的意思,旁边赶紧有人笑着劝解:“算了算了,都挺惨的,这故事我小时候也听过,远远算不得最吓人的那批,甚至小时候听了,还想像他们一样去山里找猴,搜掠饺子和金银。”

    旁边自有人说道:“看来老兄听过不少故事喽?快给大家讲上一个。”

    劝解的这人,衣衫上打着补丁,但两眼很有神,一看便是个走江湖惯了的,他分毫不怵,笑道:“这有何难,我给你们讲个云中山仙人的故事,就是咱们脚下这座云中山,据说里面可有了不得的人物。”

    众人哄笑打趣:“这就不够意思了,云中山仙人的故事谁不知道啊?大家都听过,那山里的仙人在当初天下大乱时候行走天下,成了开国时候的柳丞相和于元帅麾下第一先锋,这事儿早就传遍天下了。”

    也有人调侃:“脚下就是云中山,大家谁有兴趣,可以进山访仙,说不得就能找到那位据说和柳丞相于元帅一起归隐的仙人,得传那无上大道。”

    见大家气氛热烈,但都对云上山仙人的故事不感兴趣,刚刚劝解的人立刻改口道:

    “既然你们不爱听这个,那我讲个最近发生的新鲜事儿,你们绝对没有听过。”

    “噢?说来听听,我们不信。”众人纷纷道。

    见大家终于有了兴趣,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

    “前不久,新皇登基后,使身边宦官在天下寻访,要选妃。据说人皇在头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的妃子‘手持竹尖枪,头顶亮银盔,骑着土龙,怀抱金凤凰’,于是将这个条件给奉命的人说了,让他依样去找。”

    “这可难坏了人,据说接了这个命令的大太监,当时就一脑门子汗:这可哪儿去找?但这可是皇命,没办法,只能带着人,在天下到处转悠,每个村镇都不落下。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听得入神,很多人立刻被勾引起了情绪,被动捧哏道:“怎么着?”

    讲故事的一拍大腿:

    “就这个条件,真让他给找着了!”

    看着众人直勾勾看着自己,他志得意满,将碗中剩下的那点儿好酒一饮而尽,马上有后悔,于是边心疼酒边说道:“西面六七百里的地方,有个淮岗镇,那里有户人家,他家的闺女自生下来就傻呵呵的,而且长得特壮实。最与众不同的,是他家的闺女头上自小长满了疤瘌,密密麻麻一层叠一层,也不长头发。”

    “这天,选妃的队伍到了这淮岗镇,仪仗鲜明,热闹非凡。于是镇上的人纷纷出去看热闹。闺女的父母也去看热闹,但有点不放心闺女,就把大门锁上了。结果这闺女不乐意了,听见外面动静,三两下就上了墙头。墙头一人高,是土坯制的,上面被雨淋的有些圆滑坐不稳,她只好扶住院外长出来的几根细竹。正好旁边的大公鸡受了惊扰,飞将过来,被她一把抱住。”

    “那选妃的大太监,远远一眼就看到了这幅场景,毕竟周围都是站着看的,就她一个骑在墙上,最为明显。然后这大宦官眼前一亮:‘嘿!这骑着土墙头不就是骑着土龙嘛,旁边的竹子就是竹尖枪,头顶上层叠反光是亮银盔,怀里的大公鸡,正是凤凰啊,我终于能交差了!’”

    “于是他立刻带着周围人冲过去见礼,口称皇妃,那闺女哪里见过这情形啊,吓得从墙头上跌进了院子。众人吓坏了赶紧跑进去,结果发现皇妃娘娘晕倒在地上,满头秀发,旁边地上躺着个银碗。”

537、【时过境迁】

    众人纷纷称奇,这个故事很对大家的口味。

    讲故事的人笑道:“这可是前不久的真事儿,刚刚传扬开来,知道的人还不是很多。我也是从皇都附近回来,才听说了这个故事,据说这位皇妃娘娘,已经被迎进了宫中,不久之后就会颁布尊号。”

    大家一齐举碗,敬了讲故事这人口酒,不过看到这幕,他忽然有些心塞。

    毕竟刚刚他兴致来了,已经将自己碗里的酒一口干掉。

    倒是方长注意到了他的表情,哈哈一笑,拎起自己的葫芦,给这位讲故事的仁兄满上。后者大喜,赶紧对方长道谢,方长笑道:“这是缘于阁下故事讲得好,算是我的一点敬意。”

    看到讲的故事好有酒喝,众人的表达欲瞬间强烈了起来。

    又有人开口讲道:

    “我前几天听到个简短的故事,十分有趣,且听我说上一说。”

    “江南有座不知名的小城里,一个人生病痊愈后变得特别狰狞恐怖,但凡有人看到,必然心生惧意。但这个人从小就爱美,见自己变得这个样子,就接受不了,于是准备报复世人。”

    “他在傍晚人少时候悄悄出去,四处寻找目标,结果看到个坐在街边乞讨的老婆婆。于是他走上去,轻轻扔了两个铜钱吸引注意力,而后他慢慢凑上去,轻声喊道:‘老婆婆……我美么?’”

    “这人本意是吓唬这个可怜的老婆婆,谁知老婆婆抬头说道:‘当然了,你真美。’这让此人十分惊讶,笑出声来:‘哈哈哈,我美?’这笑容让他的脸更加狰狞恐怖,再加上周围是傍晚,估计鬼神都会被吓晕在地。”

    “他继续凑上前,却看见老婆婆双眼是闭着的,于是心里惊呼道:‘她是盲人?’这时候听眼前的老婆婆说:‘都快入夜了,你竟然还愿意帮助我这个没用的老太婆,一定是个外表和心灵一样美的人。’”

    “听到这话,原本想着吓唬这个老婆婆的他,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将身上的钱统统留下,默默转身离去。”

    听到这里,前厅里的众人都沉默了,有人感动,有人深思。

    大家都感觉这个故事很有味道,不过这个人还没讲完,只听他接着讲道:

    “过了一会儿,这个老婆婆朝他离开的方向,偷偷看了一眼,见已经看不到他的背影了,立刻从地上窜起来,抓住面前的钱,落荒而逃。”

    众人愣了下,接着便是哄笑。

    原本富有韵味的故事,瞬间变得荒诞起来。

    方长也笑,并拎起葫芦,给讲这个故事的人碗里斟了小半碗酒。

    夜渐渐深了,众人聊了尽兴,也喝了个尽兴,纷纷回屋休息。不过方长叫住了刚刚和林二哥互相调侃的人,说要聊上两句。

    对方不知道方长有什么事,不过见是刚刚给大家送酒的人,也自然肯给面子,于是在大家回房的时候,他留了下来,坐在方长对面:

    “不知道您有什么事情?”

    方长说道:“刚刚听阁下提到,说怀凤府老谢,如今已经不在了?当初我和他也算是点头之交,但已经多年未见。按照岁数,他未过壮年,不应该走的如此早才是。”

    听见是这个问题,对方心中释然,遂解释道:

    “嗯,怀凤府老谢是常年行路的,身体甚好,他去世是个意外。当初有两个剪径贼人欺压良善,劫财之余还准备伤人,于是老谢奋起搏斗,将两个贼人统统干掉,救下了同行的几个妇孺。”

    “据说场面极其惨烈,而老谢也不治身亡。承其恩的众人感念其德,包办了他的身后事,并资助他的儿子去读书。但这小谢的志向是承父之业,于是便接过老谢的扁担,当上了两府之间的脚夫。”

    …………

    虎桥镇的繁华,比当初更胜几筹。

    不仅是新朝各府之间的经济交流更加繁荣,也因为周围不少村镇都找到些适合当地的产业,于是纷纷兴旺起来。这让虎桥镇里的伏虎饼,再涨了一文——上次伏虎饼涨价,还是大劫时期物价飞涨时候。

    虎桥镇的学堂已经重新修葺扩建过,里面的孩子数量不少,教书的除了徐五仁之外,还多了一男一女两位先生。

    这许多年飞快渡过,当初的铁匠铺和酒馆都已经换了人,连小镇头上种菜为生的“种菜的老谢”,也已经故去,而当初镇边的菜畦,也已经因为小镇的规模变大,被房屋包夹了起来。

    阿黄和阿牛的家已经变了模样,当初的砖瓦房已经显旧,倒是门洞和院墙是新翻盖的,当初的孩童变成了年轻人,已经成家立业。

    方长走到羊肉面摊上,要了碗羊肉面,没有加蛋。

    摊主依然是徐莲蓉夫妇,不过十数年过去,他们比起上次见到,已经略显苍老,鬓边多了几根白丝。而两人做面的手艺,也随着岁月变得精益求精,流畅而稳定。

    羊肉面的味道,有了不小的变化,但感觉很好。

    方长看到旁边有个年轻人略微眼熟,于是他直接问道:“阁下看起来面善,不知道是哪里人?”对于他来说,直接问比动用灵觉占卜要方便舒服不少,所以方长更喜欢去看去听。

    年轻人看了看方长,见他外面年纪轻轻,又让人心生好感,于是拍了拍旁边的扁担,大方地答道:

    “在下姓谢,在怀凤府和龙安府之间跑腿捎货为生,阁下是?”

    “我叫方长。”方长点头说道,眼前这个年轻人,眉眼之间和当初的怀凤府老谢确实很像,所以他才出声询问。

    “噢?啊,家尊在世时候倒是提过这个名字,不过……”

    “就是我,我当年与令尊有过几面之缘。”

    “原来是方世叔,是在下失礼了。”年轻人起身行礼道,而后他坐下开始聊天:“这羊肉面,家尊在世时候就喜欢。如今我也很喜欢这里的面,每次从龙安府回来的路上,在这虎桥镇停留过夜的时候,都要吃上两碗。”

538、【算不算有缘人】

    在吃面的时候,方长和这年轻人聊了许久。

    年轻人的名字叫谢嘉平,他从事脚夫这个行当有些年头了,对于两府之间的路途,年轻人已经像他父亲一样熟练。

    谢嘉平也继承了父亲谢广安的习惯,每次从龙安府回怀凤府的时候,总要在这虎桥镇停留住宿,并吃上一两顿羊肉面。若是妻儿想吃伏虎饼,他也会顺路从虎桥镇带上几个回家。

    不过,谢嘉平也拓展了新业务。

    “原本只有龙安府和怀凤府这种大城之间,才有雇我捎货的人,如今山里林溪村产的药材越卖越好,带动的虎桥镇也繁盛起来,虎桥镇越来越大,如今经常有从虎桥镇开始或者到虎桥镇的捎货生意。”

    谢嘉平的收入,比当年的谢广安要多上一些,所以他吃面是多加个煎蛋的。吃饱喝足,他拽过旁边的扁担,轻轻用力便担在了肩上,而后朝方长道别,才离开镇子顺着官道向西远去。

    方长也会账起身,准备继续出行。

    当年在虎桥镇看到的孩童,纷纷已长大,速度快的已经当了爷爷,也不知道下次再来,这里又会是什么景象。

    当然,对于他来说,这些世事罔替,便如日升日落一般,是天下不停在发生,也会继续下去的事情。滚滚黄尘中,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是天地间运转的一环,也是自然的角落和本身。

    …………

    方长离了虎桥镇后,并未继续向前走,而是转身向东。

    虎桥镇在林溪村相邻的官道处往西面一段距离,所以方长这样行走,又重新经过了林溪村,不过他未停留,只用普通路人的速度,缓缓向东面走。

    旁边就是云中山,山坡上木植浓密,大多数地方难以穿行。

    不过还是有小路通进山里,虽然多数小路上都荒芜少人行走,倒是山神庙附近有条宽阔的路,还有行人进出。更有人在三叉路口处摆了个小摊,卖些茶水和粗硬点心,还有香烛。

    路人在这里买水食解渴饿时候,摊主便会怂恿他们上山去拜一下山神,求个庇佑保行路平安,倒是总有人被说动,买下香烛进山祭拜。

    里面章山神的庙宇香火很是兴旺,还有几户人家在此落户,包括新近回云中山的的胡云夫妇。不过这里还没有统一的名字,周围各地的人们说起这儿,还是会称呼这里为“山神庙”。或许再过些年,这里会有个正式些的名字,叫某某村或者某某镇。

    方长顺着官道一直向东,在天色堪堪暗下去的时候,进了龙安府。

    这里是府城,城池规模很大,不过天长日久,里面的建筑已经有些拥挤。方长找到这城里最大的酒楼,名叫“和顺居”的,点了桌餐食吃光,而后在酒楼旁寻了家客栈住了一宿。

    他并未在龙安府府城多停留,第二天便启程,继续上路。

    除了龙安府城的东门,方长选了条微微偏北的路。这周边的地势平坦,片片丰腴的农田之间,路网密杂、交通繁盛,他甚至还见到条河上,有人撑着小船载人在脚下的桥柱间穿过。

    隐居了十余年后,方长的心态更加平和。

    这次下山他没有再像之前那样全速赶路,而是用普通人行路的速度缓缓地走。路上和路边,对他来说全是风景,不论是山石田土,还是过往的行人车马,方长都饶有兴趣地观察或聆听,乐在其中。

    如今的天下很是太平,便是两界融合这种事情,都因为时间太缓慢而不必着急,毕竟应对方案已经算走上了正轨。

    傍晚时分,周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但路边有座小土地庙,虽然旧但并不破,至少屋顶和窗户都完好,中间的土地像也能看出些当初的色彩。已经发白的供桌上面,残余着香烛的灰烬。

    外面天气看起来要下雨,于是不少行人都朝这里来,借这里的屋舍躲避一下。

    其实这路边小庙的条件对于行人们来说,已经算得上豪华,毕竟方长当年走南闯北见的多了。很多时候,人们赶路中途遇到夜晚,都是在路边寻找避风处升起火来,待一宿就算,头顶更是不会有什么遮挡,若是遇上大雨,只能自认倒楣。

    有人寻来个旧火盆,从外面费力搜寻了些柴禾点燃,跳跃的火光不仅能够照明,也能让大家的心安静下来休息的更舒服些。只是柴禾并不好寻找,毕竟对于天下百姓们来说,燃料是排在日常生活中最先一位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甚至排在米之前。

    方长随着大家一起走进庙里,他寻了个角落坐下。

    不少人进来后,都先朝着供桌上的神像拜两拜,然后才进屋,有条件的还会拿出点零碎东西供在神像前面——当然,没什么用。

    不过方长能够清晰感觉到,这处的土地,其实早就在偷偷地护佑着庙里的人。在他的视野中,供桌上面的土地神像,甚至都有些发出光芒来。这里的土地法力修为很不错,毕竟坐拥如许大一个庙宇,还紧挨着官道。

    方长记得,自己见过最为寒酸的神祇,其庙宇不过是在山壁上掏出来的,大小只有一两尺的神龛,同样,荒郊野外的山神土地也很常见。

    他并未打扰这里的土地,而是默默坐在墙角处,观察这些人们的言行。

    轰隆隆——

    外面下起了雨,有风吹进来,让火盆里跳跃的光芒一阵颤动。

    众人很安静,默默听着外面的风雨,便是交谈也很小声。大家轮流换位置,用火盆烘烤带的干粮充饥。

    旁边有个学子模样的人,见方长气质后颇感亲近,于是上来小声搭茬:“这位大哥是去哪里做什么的?”

    方长笑道:“我啊,是去寻找有缘人的。”

    听了这话,此学子眉头一挑,也笑起来:“哦?此言倒是颇有古风,不知道我算不算有缘人?”

    略微端详了下,方长也说道:“当然算有缘人,毕竟千里迢迢能在此风雨之夜相遇于这小庙,还能聊天,自然是十分有缘了。”

539、【新土地是故人】

    听了方长的话,这个学子模样的人顿时哂笑起来,心中大赞方长的幽默感,于是顺势接茬说:

    “哈哈,看来遇上哥哥是我机缘来了啊。话本里面常常说,会在山村野庙有奇遇,如今这个环境正好。只不过,话本里面都是漏风的破庙,也从来都没有这么多人挤在里头。不知道我遇到的是哪种机缘,是什么绝世秘籍么?”

    方长笑道:“你要秘籍?我这里还真有几本,来来来,你挑一下。”

    于是便排出几本手抄的线装书册。

    “噫?”对方顿时大为好奇起来,于是凑上前,借着火盆里面的光线,看了看那几本书。却是《冬日蔬果奇法》、《电之力初谈》、《蒸汽机械法》、《数理化浅谈》、《天下太平》几个不知所云的名字。

    他看了看书封,感觉颇为疑惑,于是问方长道:“这都是啥?”

    方长轻轻抖了抖手中的书册,对面前人笑道:“这《冬日蔬果奇术》是农学之术,虽不能助天下足仓廪,但也可以丰振家业;《电之力初谈》与《蒸汽机械法》皆为借机工之力,充盈天下物产之法;《数理浅谈》则可从凡人视角,窥大道之鳞爪;《天下太平》则只是一册上好曲谱。既然你说了缘分,那便挑上一本。”

    以他如今的修为水平,早已经过了奇遇得机缘的阶段,现在的方长,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别人的机缘。这些都是他在崖上时候无聊所做,如今在路上偶遇个有些缘分的人,便随手送一本,也算不辜负这些知识。

    见方长说的认真,对面这个学子模样的人也不由得被带进了情绪,开始思索。

    出于尊重,他并没有将这几本书翻开,而是顺着方长的介绍,对照了下自己。片刻后,他才说道:“听起来不错,不过我自小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农事上欠缺经验;而我这些年来埋头读书,音律一途上没有什么研究;至于大道,更是不敢讳言窥探。”

    “如此说来,只能从这两本机工之力里面选,电这个词儿听起来像是天上雷电,这可有些过于可怖,那我便选这本《蒸汽机械法》罢,毕竟平常日子里,蒸汽还是随处可见的。”说完,他便伸出手,从几本书里取走了这《蒸汽机械法》。

    他笑着说:“待我看看此秘籍,今日遇到的‘机缘’是个什么样子。”

    而后便借着火盆里面暗淡的火光,将这本书册翻开

    很快他便入迷了进去,随着夜色逐渐深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学子已经睡着。再睁眼时,已然天光大亮。

    破庙里的人都已经起身,开始准备早饭,以便赶路。外面风停雨过,朝阳正明媚,屋外的烟火和饭食气息,顺着敞开的门飘进来。年轻学子怔了一下,赶紧看手里的书,只见书册依然好好地摊在怀里。

    再看旁边,昨夜遇到的赠书人已经不见。

    这时候他才发觉,竟然没有互相通报个名字,自己对赠书人一无所知。这个发现让他怅然,良久才微叹,感慨自己竟然真的在雨夜庙里碰上了奇遇,这可真是……值得写篇文章纪念下。

    是时候和朋友们吹嘘一番了。

    ………………

    方长在天色未亮的时候,见风停雨歇,便起身离开了土地庙。

    他按照灵觉的指引,向着龙安府辖区的东北方向走去。下了宽阔官道后,普通小路并不好走,道路狭窄,加上下过雨之后的泥泞,让路上的行人俱都小心翼翼。还好这条路上车少,让路上少有辙痕,算是平坦。

    前面不远处是个小镇子,方长驻足看了几息,便朝里面走去。

    这个小镇没什么产业,但周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于是田里的庄稼蔬果长得很不错,镇民不见饥馑之色。镇里的路依然是泥土,两边的建筑也比较破旧,倒是有学堂矗立在镇中,收纳了所有适龄孩童。

    方长朝镇边走去,寻到了这里的土地庙。

    由于没有婚丧嫁娶挂瓦上梁等‘大事’,平常庙里也没什么人来。

    伸手望空轻叩几下,方长退后两步,静静等待。半晌,才有个拎着扁担的身影突兀地现身,出现在他面前。瞪目看了方长几瞬,这里的土地才回过神来,脸上带着复杂地神情说道:“请进,快请进。”

    “许久不见啊。”方长说道,而后随着土地进了其府邸。

    原来,这里的土地是个新人,正是方长当初有过几面之缘的谢广安。

    土地脸上同时交杂着见到故人的欣喜,和骤然从另一方面重新认识故人的惊诧:“真没想到,先生的身份竟然如此不凡,以前在下凡胎肉眼,实在是唐突了。”如今他才发觉,方长竟然是位十分不凡的修行人。

    方长从包里取出礼物,却是一碗正冒着腾腾热气的羊肉面,正是虎桥镇那款。

    他在虎桥镇吃完面之后,顺手打包了一碗带着,如今取出来,还是之前放进背包里的样子。

    “竟然是这个!”谢广安大喜,“这个职位不能擅离,我想念了许久,多谢先生。”

    “喜欢就好,不如取来筷子趁热吃。”方长笑道。

    谢广安本就出身草莽,他也不矫情,当即便去后厨取了筷子,坐下开吃。似乎是要狠狠品味这久违的滋味,他吃的细嚼慢咽,远非当初在虎桥镇碰到时候的样子。

    方长问道:“你的事情我前几天才听说,不过你怎么成了此地土地?”

    吃着羊肉面,并不影响谢广安说话,他回答道:“当初我救下的人,大部分都在这座镇子下面,他们感念我的行为,便在这庙里为我祈福。恰好这里上一任土地功得圆满准备卸任进轮回,便选了我来继任。”

    点点头,方长道:“原来如此,做土地是否适应?”

    谢广安慢条斯理地嚼着羊肉面,回应道:“还好,需要做的事情不算多,也不算难,尤其是旁边赵城隍对我多有照应,虽然他并非龙安府的城隍。这不,他这几天还来信说,最近天下神祇们正在组织个大会,让我多想想此事呢。”

540、【滑竿上的锦衣员外】

    “旁边的赵城隍……”方长略微回忆了下,笑道:“我倒是认识,当年曾经有过一面之缘,不过他不是龙安府地界。”

    “方先生说得对。”土地谢广安说道,“虽然赵城隍的辖地不属于龙安府,但和我这里挨着,之间并未相隔其它辖区,所以往来还算方便。”

    …………

    喧闹市集里,来往的人很多。

    有的扶老携幼,有的孤身一人;有的身挎竹篮,有的肩扛扁担;有的绣衣簪花,有的补丁满襟……形形色色,摩肩擦踵。各种叫卖声、聊天声、争吵声、驴骡嘶声,嘈杂又纷纷扰扰。

    有两个穿着短衫敞着怀的青年,扛着个滑竿走在市集里。

    滑竿上的儿身躯十分宽阔,这让滑竿承受了更多重量,椅子两旁的竹竿以平常不会出现姿态弯曲着,嘎吱嘎吱响。还好两位抬滑竿的青年,早已经适应了这种情况,应对起来游刃有余。他们紧绷着嘴唇,身躯挺立着,用统一的步调慢慢向前走。

    有些引人注意的,是坐在滑竿上的锦衣员外,右面腿脚以不正常的姿势放着,似乎有腿疾缠身。旁边有位中年管家,步行跟着滑竿走,滑竿的速度不快,所以紧紧跟着对他来说不是难事儿。

    “员外,还得小半个时辰才到,要不要找个地方先歇一下?待太阳不那么烈的时候再赶路。”旁边的管家说道。

    “可以。”锦衣员外说道,“便去前面找个茶馆歇下罢。”

    于是管家便发号施令,让两位扛滑竿的年轻人转个方向走。由于给的报酬丰富,所以管家足够敬业,对于此地的路途,也早就背下来了然于心。

    结果,还没走几步路,锦衣员外忽然叫住周围几人。

    “噫?停停停,先停一下。”

    旁观管家听到他如此说,立刻开始对两位抬滑竿的雇工咋呼:“停下停下,先停一停。”两位年轻人立刻停下,不过还是直立着身子站定,然后管家才扭头看着上面的锦衣员外,等待吩咐。

    这员外迟疑了下,还是抬手指向斜前方向,对身边几人说道:

    “那边,我们追过去,麻烦快一些。”

    两位抬滑竿的雇工没有说话,不过立刻便默契地转了下方向,迈开步子朝前去。

    锦衣员外之所以有此反应,却是因为刚刚看到了个眼熟的身影。

    他当时家贫,无奈只能在街头当乞丐,装成双腿有问题的样子讨饭。那种日子真的是完全看不到头,心中总是充斥着黯淡,哪怕街角随时随地有太阳可以晒。即使如此,他也一直有个小盘算,即攒些钱开个小摊。

    这对一个老乞丐来说,是“十分远大的理想”,但他还是留着这个微小的梦。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个白衣人,过来往自己面前放了块银子。当时,他一度以为自己要去卖命了,结果对方只是问自己是否看到个毛脸雷公嘴的人。当然,员外当时看的很清楚,那衣服里并不是人,而是只白毛猴子,看在钱的份儿上,他据实以告。

    后来,他便打理干净自己,开了个小摊子,卖些吃食。而后他运气总是不错,慢慢地攒下了家业发达起来,还有了儿女。如今他已经坐拥好几家店铺,只是,不知是否因为当年装成残疾人讨钱太多,他右腿在一次意外中受了伤,落下了病根,所以总是要被人抬着赶路。

    对于当年遇到那位让自己改变人生的白衣人,他一直念念不忘,但再也没看到过。直到刚刚,他忽然见到斜对面有个人,身着白衣,背着长剑和青布包裹,恰如当年所见,于是他立刻便盯了过去。

    虽然锦衣员外年龄不小,但他眼神很好,能够看到白衣人的面容。是了,就是当年那人的样子,加上这长剑,这包裹,这白衣,还有那腰间的葫芦,只是他还是迟疑了下,因为这么多年过去,那人的面目一点儿都没变。

    滑竿迅速地朝巷子追过去,结果到了后才发现,哪里还有那人的影子!

    锦衣员外坐着滑竿,失望地在巷子里转了两圈,四处问了问,还进了巷子另一头的城隍庙里看了看,什么都没发现。

    他心里难过,于是对管家说道:“算了,去城西的酒馆吧。”

    管家好奇地道:“员外您在找的人到底是谁?还有,不去赵员外家拜访了么?”

    锦衣员外摇了摇头:“是个当年的恩人罢了,这么多年一直未再见,可能只是没有缘分吧。赵员外家不去了,今天让人有些伤愁,去喝酒吧。”

    对于员外的决定,管家毫不犹豫的执行,这方面他十分有职业操守。

    于是滑竿嘎吱嘎吱的朝城西行去。

    酒馆里面人不少,所以很喧闹,看到锦衣员外进来,酒馆掌柜立刻从柜台后面绕出来,迎上前说道:“郭员外您来啦,快里面请,靠窗的桌子一直留着呢……今天是吃饭还是喝酒?”

    原来这酒馆还兼饭堂的营生。

    这位郭员外是这里的常客,他招呼管家和两位抬滑竿的青年一起入座,而后招呼掌柜的道:“今天都要,先喝酒再吃饭,酒菜照例,饭的话有啥上点儿啥就行,只要不是饺子就好。”

    “那是自然,郭员外稍待。”熟客的喜好,掌柜自然记得清楚,他马上切来一盘肉,又装了盘重盐的熬菜帮和一盘卤豆腐,打了两角便宜酒端上来。

    管家给几人都斟酒,而后待郭员外动筷子后,才抄起筷子一起吃喝。

    旁边两位抬滑竿的雇工,见有酒喝十分欢畅,但怕误事不敢多喝,更是只挟豆腐和熬菜,不肯对肉盘动筷子。郭员外对此丝毫不意外,更何况他心情不好,只是自顾自地喝酒吃肉。

    酒水下肚,很快郭员外的话便多了起来。

    正好旁边掌柜的端了几碗面过来,放在桌上。郭员外看了看,忽然地叹口气,攥着酒杯,对管家半是感叹半是自言自语地说道:“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很是信服一句话,不能忘本,所以谁对我有过恩情,我总是记得清楚。”

541、【游记手稿】

    “但是啊,唯独我今天碰到,又没能追上的这位,我只记得他的大恩,却从没有机会报答一二。”

    郭员外神情有些黯然,他又抿了口酒。

    “这些年我也打听过,却毫无所得。今日本来看到他,我很是高兴终于寻到,结果却根本追不上,不知道下次还有没有机会碰到。”

    旁边管家安慰道:

    “员外莫要忧愁,既然这次能碰到,下次就定然还有机会。”

    郭员外摇摇头,没有说话,他心中知道,按照当初那位白衣人向自己问的问题,就不会是普通人。毕竟,穿着衣服的白毛猴子怎么看都不是凡物,能追查这种事情的人……说不定再难见到了。

    于是他更加心烦,干脆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酒是掺了水的劣酒,但味道挺冲,郭员外被辣的咧了咧嘴。

    而后他拒绝了管家给自己斟酒,拎起酒壶边往酒杯里倒,边半是叙述半是自言自语地说道:

    “这里的酒不算好,而且还掺了水,我一直都知道,但我还是喜欢喝这种,当初店家特意没掺水,我还不喜欢,要求他们换成了平常的样子。”

    “如今我勉强也算功成名就,这些年喝过的好酒不知凡几,但最喜欢的却还是这掺了水的劣质酒。这些年我已经不需要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宴请别人时,不管菜肴是什么山珍海味,也都会在席间配上此酒,你也是知道的。”

    管家在旁边点点头,笑道:

    “最初还有人背地里说些怪话,后来随着员外您家业越来越兴旺,再没人提那些。倒是如今,有不少人开始追捧和模仿,还给这种酒起了个名字,叫沥泉烧,这家店也因为员外红火了许多。”

    郭员外和管家碰了下杯,又是一杯掺水劣酒下肚。

    这种酒味道并无醇香,掺了水后还被冲淡了不少,但味道挺冲而且上头的快,他现在已经有些微醺。

    看两位抬滑竿的年青雇工吃面吃的欢畅,旁边的管家也开始对面碗动筷子,郭员外放下酒杯,伸出筷子挟肉进自己的面碗,接着抡起腮帮子大口咀嚼。这模样完全不像富贵员外,甚至比面前的两位雇工都更加豪放。

    风卷残云,飞快地将面碗清空,郭员外将碗推到旁边,重新拿起酒杯,接着对旁边的管家说道:

    “以前我没跟你说过,你道我为啥不喜欢吃饺子?”

    管家对这个问题一直有疑惑,主家这位郭员外,平常胃口十分好,吃东西不挑食,但就是不喜欢吃饺子,连过年的饺子也只是咬个尖儿。不过他秉持着职业操守,从来没多嘴问过。如今听员外提起,顿时竖起了耳朵,更加仔细地听。

    郭员外说道:“其实,以前我是很喜欢吃饺子的,天天想,但家穷吃不到。所以那时候我的最大想法,除了攒钱支个小摊子,就是能顿顿吃饺子。后来我真的能顿顿吃起饺子了,就连吃了大半年,吃伤了。放在以前,哪能想到真能实现啊,唉……”

    …………

    方长从赵城隍那里出来后,继续向西北方向去,昼行夜宿。而后在离海约百里的地方,顺着官道转向北方。

    随着走路的距离变远,气候与宁河府有些微变化,不过最明显的还是地势。这里的大地十分平坦,远远看去甚是开阔,令人心感苍茫。他曾经看到本杂书上说,对于人来说,从小生活地方的地势,能够在某些程度上决定这里人的性格。这个观点未经验证,方长也不准备去验证,但他依然觉得这是个很有趣的说法。

    这里的人除了口音,倒是这里的食物和建筑,真的是受到了此处地势的影响,有着山区和丘陵地区不具备的特色。

    “方先生!!”

    走在街上,方长忽然被人喊住。

    其实他早在半个时辰前就发现了来人,同时也知道了对方的身份,不过他并未去主动寻找,而是按照自己的既定路线穿过这座小城。如今见对方如之前预示的一样,在这个位置碰到并认出了自己,方长站定在原地微笑等着。

    来人是许久不见的陈远,他看到方长后一如既往的高兴,快步迎将上来:“方先生!一别十余年,真是让人怀念的紧。”

    陈远看起来稳重了许多,言语间很是老道,再也不是当年怀凤府那个年轻冲动的店小二,不过看其眼神,仍然如当年一样纯良。

    打量了下方长,他好奇地问:“这么多年过去,您相貌一点儿都没变?”

    方长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笑道:“你是在这里安家了?”

    陈远正从集市上回来,手里还拎着几个麻绳捆的纸包,看形状里面是纸笔之类,他点点头说道:

    “方先生说的真准。这些年来我在天下游历了许多地方,积攒了许多手稿,都寄给了我朋友。最近准备修整两年,正好将手稿重新整理一番。我这朋友前两年举家搬到了此地,于是我便过来寻他,见这里环境气候都很宜人,便干脆买了房屋住下来。”

    而后,陈远盛情邀请方长去他那里坐坐,看看他整理出来的手稿。

    对此方长确实有些兴趣,便跟着陈远一去。

    陈远告诉方长,他这次出来,是因为整理所用的纸不够了,便专程来买,顺便备只笔,因为笔磨秃的太快。他如今十分健谈,而且对风景很是博学,便是走在路上,都能像讲解员一样指着旁边的事物说出许多故事。

    从这里到陈远住处的路上,颇有几个文质彬彬的人和他打招呼,听起来,陈远如今已经享誉千里、小有名气,在这小城里面也结识了不少友人。陈远和他朋友的住处并不在城里,两人出了城,直到直到城外里许处。

    路边有座院落,其规模不小,而且是用上好青砖砌成,门口还有石板甬路通向大道。不过这并非陈远的住处,两人走上甬路,而后在中间左转,走到一处小院。陈远掏出钥匙,打开院门。

542、【真假云中仙】

    小院只有内里很是僻静,地面留着潮湿的痕迹,墙角处还栽种着几株丝瓜,正顺着细竹竿贴墙搭成的窄瓜棚往上爬。丝瓜已经长出了手指长的果实,同时有几朵黄花隐藏在层层叠叠的叶子里面。

    陈远带着方长向屋中走,说道:“原来这里住的是一户姓蒲的人家,后来他们举家搬迁到了外地,这处居所便折价卖给了牙行。后来我来这里访友,准备长住以整理手稿,我那朋友便推荐了此处,便宜实惠。唔,我朋友家就是旁边那个大院子,他那里比这边宽敞太多了。”

    里面一共四间房,正面两间是客厅和卧室,门窗朝南,另外还有两间朝东的房子,是厨房和柴房。陈远将方长让进屋里,便要出去生火烧水沏茶,方长抬手阻止了他:“无需如此麻烦,先看看你那些手稿吧,我这里有喝的。”

    说着他从背后包里掏出来两个竹筒,竹筒两头是竹节,上面开了个小孔,用木塞塞着。方长将竹筒递给陈远,而后自己揪开塞子,喝了一大口。

    竹筒里面是乌梅汤,乃是他前几天发现有人售卖时候,随手买下来的,味道酸甜可口,对凡人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陈远进屋去取手稿,而后他直接搬了两个箱子出来,还有几大叠书稿。

    “先生请看,就是这些了。”陈远将手中的书稿放在桌上,而后把箱子打开,对方长说道,“这些年每当有机会,我就将所见所闻记下,攒够了便寄过来,不知不觉便攒了这么多。”

    方长仔细翻看,见里面写的十分详细,包括陈远到各地的日期、道路,以及对路途、行人的所见,还有各地的风土人情记载,很是全面,但用词也十分简略。

    他笑道:“真不错,若是好好整理,当能成传世之作。”

    陈远倒是有些不信,他笑道:“应当不至于吧,我这也并非谦虚,毕竟这种出行见闻的体裁,十分小众,甚至不一定有人愿意看。待我整理成文之后,能够付梓便谢天谢地了,那边不辜负我这番记录和整理,传世从不敢奢望。”

    方长对这些手稿兴趣不低,他挨个捡起来阅读,这让陈远感觉很兴奋,因为陈远能够看出来,方先生是真的对这些手稿里的内容感兴趣。

    这时候,院门被敲响。

    陈远赶紧迎出去,他打开院门,看到来人,来人迎面说道:“嘿,老陈,是我。”

    原来是他的朋友上门来探望,陈远立刻说道:“进屋坐,进屋坐。”

    他这位朋友并没有空着手过来,而是手上拎了个纸包:“给你带了些茶叶,是今年的新茶,干活时候茶水不能少了,多喝茶对身体好,还提神……诶?你有客人?”其说着话,才发现坐在屋子里的方长,于是,他脸上原本悠闲到有些散漫的神情,瞬间便被他收了起来,上前见礼。

    陈远走两步跟上来,对方长说道:“方先生,这即是我之前说过的好友秦南,他就住在隔壁。”

    接着他又给秦南介绍:“秦兄,这便是我当初提过的方先生。”

    秦南面露疑惑,对方长说道:“那位方先生?但如此年轻,对不上啊……你说的是哪个方先生。”

    对他这个问题,陈远略微有些尴尬,赶紧解释道:

    “秦兄不怀疑,没错的,就是当年那位鼓励我出来走走的方先生,我曾经之前说过许多次。当初在怀凤府,我还是个店小二的时候,就是方先生和我说了番话,我才下定决定游览天下。”

    见秦南放松下来,陈远接着说道:“方先生和我记忆力的相貌一模一样,分毫不差,着实让人羡慕得紧。”

    屋里的桌上,还堆着陈元积攒下来的手稿,正摊开着。

    正好秦南过来,也是为了此事,于是三人便一同看这些手稿,而旁边陈元则开始磨墨,准备将合适的内容撰抄下来,放入游记之中。这是他这段时间以来的主要工作,所成已经有大半本。

    齐南还安慰陈元道:“不用担心无人问津,过段时间我去找个铺子,我来出钱给你印出来便是,而且我已经看到了机会,这种闲书,终究是比其它书籍更诱人一些,定会有不少人感兴趣。”

    方长则对正在奋笔疾书的陈远笑道:“你这本书写完之后,或者可以起名叫《陈远游记》,这说不定能让你闻名于后世。”

    听了这话,陈远颇有些憧憬,但他还是有些谦虚地说道:

    “天下太大,这短短十余年,能够去到的地方还是太少了。此次整理完之后,我还要再出门,将这本书尽力补充的更加全面些。”

    倒是他那朋友忽然插言:“老陈,你是不是该成个家再去。”

    陈远摇头道:“还是不了,我的志向已定,接下来的余生中,都会消耗在山川之间,莫要连累别人。而且,说不定这本书流传的,比后代儿孙们记住我名字的时间,会更久些。”

    方长在一旁笑道:“当年听过一个说法,人去世要三次。第一次便是人死掉的时候,第二次在人下葬之后,第三次便是世上最后一个记得自己的人离去。又有语云三不朽,曰立德、立功、立言。陈远你将游记整理成书,可以谓之‘立言’,又可让自己真正离开世界的世界无限延后,真是一本万利也。”

    于是三人便一同笑,秦南笑的尤其用力,甚至笑出来两滴眼泪,他费了好一会才平静下来,说道:“方先生说话真的很有趣,甚至颇有哲理在其中,能认识阁下真是陈远和我的幸事。”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又提到:“看见先生这身打扮,让我想起件事儿,有人说南边的蔡孝城来了位云中山的仙家,每日里也是一身白衣到处行走,四处应酬,颇受那里大户的欢迎。”

    “哦?”方长听到这个,瞬间来了兴致,“还算顺路,我过些时候去看看。”

543、【静静地看你表演】

    对于方长来说,蔡孝城确实顺路。

    这里非府城也非州城,但是临三水坐落,是交通发达之地,故而十分兴旺,甚至压过附近府城一头。

    据说,多年来将蔡孝城改做府城的呼声不绝于耳,甚至还有激进者,要求将府名也改为蔡孝府。这个方案自然遭到了除此城外全府人的一致反对,尤其是历任知县,总是率先出手压制蔡孝城里势力人家的这种诉求。

    这其实是罕见现象,毕竟对于大多数地方的大户来说,对于朝廷的官衙躲还来不及呢,最好是僻静地方,想做土皇帝都可以,若是官府将衙门挪过来,万一来不及交结,被发现了腌臜事情咋办。

    但对于蔡孝城里的大户来说,又有不同,至少现在这代人,他们做的都是正经生意,而且维系着许多百姓的生计,加上银钱流动旺盛,有足够的信心快速将自己的势力,和官府里尤其是吏员们的权势结合起来,所以最是不怕官府来查。

    知县们也知晓此事,所以总是率先出手,压制手下吏员们的此类建议,只是不知道还能压制多久。

    方长从码头边上绕过去,从另一侧的城门进入其中。

    蔡孝城里的建筑不够严整,随着各业兴旺有许多新盖的建筑,而这又导致外观上贫富分化严重。

    有的人家房顶生满杂草、瓦片残破,墙基盐碱的坑坑洼洼,背阴处还生满了青苔,冷冷清清;有的人家雕梁画栋、斗拱飞檐,连门内影壁上都贴着大幅的瓷砖画,门庭若市;还有的人家圈地取宽阔,盖了低成本的广厦巨屋,雇工繁多,扰民的机杼之声不绝于耳。

    方长没有着急去找那位传说中来自云中山的“仙人”,而是先在城内大街小巷串了一遍,看看这座城的样子。

    之前他游历天下的时候,并没有来过这座城。

    转了半天,他在城隍庙前的闹市里买了份米饺,这米饺是用籼米粉做成的饺子皮,里面包裹了掺足调料的五花肉馅儿,在热油锅里炸成的。米饺的色泽金黄、外皮酥脆,肉馅的鲜香则被闷在饺皮里面,咬破脆饺皮后热气腾腾香喷喷。

    他用黄纸托着几个米饺,便走边吃,忽然听到两条街外有人正交谈。

    “……那仙人又要开法会啦?”

    “是啊,是啊,早上听王掌柜说,城里几个员外再次合起来在鼎香楼宴请仙长,还邀请了许多名流,说是要请教些修行上的疑问,所以咱们才从鼎香楼那里得了这么多订货签子。”

    “噢,能修行啊,这几个员外真是好福气,羡慕。”

    “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人家哪个不是有万贯家私,拔下一根汗毛都比咱们腰粗。好好做活吧,换在寻常,等闲可没有这样的大生意,咱们这也算是沾了这位方仙长和员外们的光了。”

    “是啊是啊,做完这单能赚不少钱,咱娃儿不是说想买本什么集注么,过两天闲下来你带她去书铺里挑吧。”

    “嗯嗯,好……”

    哦,原来在鼎香楼,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听完这两个给鼎香楼供货之人的谈话,方长笑了笑,将最后一个米饺扔进口中,而后他双手轻轻一搓,便将包裹米饺的油纸化为灰灰,轻轻一抖便随风散去。

    随便找旁边人问了鼎香楼大致位置,又在城里逛了几个时辰,看天色渐晚,方长便朝那边走过去。

    鼎香楼建在城的西北角,高有五层。

    这里是常年的上风口,空气清新。而且鼎香楼北边还有个大湖,里面荷叶田田,又有回廊围绕。坐在楼上用餐时,开了窗户观赏,既不会有阳光刺眼,又能欣赏景色和游人,十分怡然。

    故此这里的消费水平也很高,在这河流交界之地首屈一指。放眼周围府县,也只有在这种兴旺的地方,才能撑起此等豪奢之处。

    太阳正挂在偏西的天空,将夕未夕,尚未变成橘黄色的阳光,照耀着巨大的“鼎香楼”牌匾,看落款还是位在杂书上看过名字的有名文士,而且已经过世许多年。

    鼎香楼的门口,两个披着红布巾的小伙计正在迎来送往。

    有不少锦衣员外乘着车轿、骑着骏马,在鼎香楼门口停下,自有店员带着仆从们将牲口牵走饮喂,而后门口的伙计们立刻便能认出来人,满脸堆笑的打过招呼将他们向里面请。

    然后就是许多衣着端正的人,带着请柬过来,在门口验明后昂首迈步进去。

    方长站在门口略一沉吟,直接走了进去。

    门口两个伙计竟然迟疑了,没敢拦也没有上前相迎,就这样将方长放了进去。过了片刻后,他们两个才默契地对视一下,立刻换上笑容,迎接下一位宾客。

    方长顺着台阶上楼,一直走到顶楼。

    这里整层都被城中员外们包了下来,已经摆了六七个大圆桌,铺着细绒桌布,高背扶手椅也加了软垫。四处的窗户都开着,朝南朝西的窗户放下了薄帷幕,风习习吹来,将布角轻轻扬起,让帷幕边沿缀着的铜片叮叮作响。

    此时已经有不少人坐在了厅里,正在互相串动,高谈阔论。还有的在交流“修行”和养生的心得,在他们口中,似乎个个都已经修行入门,随时能够成仙。

    方长寻了个偏僻处坐下。

    渐渐地,大厅里的人多起来,然后便有个须发与服饰皆白的人带着俩小童,在几位宾客环绕迎接中走进来,坐在了上首。而后鼎香楼的伙计们便开始上菜上酒,又有几位乐工坐在角落,细吹细打。

    菜是好菜,酒是好酒,方长便吃喝,便观赏中间那个白衣人的表演。

    只见他应对起周围人来十分娴熟,口中的话甚是空玄,虽然毫无营养,但让员外们大感兴奋,认为颇有所得,也不知道周围和他对话人脑补了些什么进去。旁边的名流们在觥筹交错之余,开始赋诗,迎来一阵阵叫好声,还有人挥毫将诗句写下。一时间场面十分热烈,宾主尽欢。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512/ 第一时间欣赏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最新章节! 作者:汉家枫竹所写的《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为转载作品,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介绍:
读者大佬,是否厌倦了打打杀杀?是否厌倦了勾心斗角?是否厌倦了现实中的喧嚣?来这里,在荒野中,带给你不一样的修仙——只需体验三番钟,你就会喜欢上介本书。—————群:578391484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