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科幻灵异电影黑科技TXT下载电影黑科技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电影黑科技全文阅读

作者:第十个小号角     电影黑科技txt下载     电影黑科技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55章 陈神不会数二

    看完了芯片样品,唐华聪还带来了一份报告。

    “这上面是我们目前的项目进度,现在关键项目已经全部完成了样品制造和测试,剩下的非必要项目完成比例也达到了30%。”

    陈神拿起文件翻开,上面的项目按照工艺材料和特殊器件大致分为三大类,就像是系统资料的翻版。

    关键项目大多都集中在宇航芯片这样的特殊器件上面,其他工艺和材料哪怕一时做不完,也可以慢慢等,但是没有了这些特殊器件,那么整艘飞船基本都要趴窝。

    陈神大致翻了翻,很快就翻到了特殊器件的部分。

    唐华聪在旁边看着,不由自主地露出了肉痛的神色。

    当一种必需品生产数量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哪怕是一张纸巾也是可以卖出天价。

    这个道理用在这些特殊器件上面也是一样的。

    因为这些器件都只供应一架藏羚羊号,所以生产数量基本都不超过五百件,而且采用的工艺和技术还跟现在的不一样,有些工厂甚至还要花大价钱来针对性地升级生产线才能达到制造要求。

    或者干脆调用国内类似的生产线来生产。

    比如宇航级芯片,想要造出它就需要调用现在的碳基芯片生产线,按现在神州芯片排满的生产表来看,仅一次调用需要的价格至少就得过亿。

    而且这些特殊器件之中,芯片还算是生产量大的了,一次能造个十几万枚,多的可以留作以后备用,或者给其他项目使用。

    但是除了芯片之外,大部分只能在藏羚羊号上面使用的结构性部件,生产量是真的惨淡,再加上要求的交货时间极快,最终的结果就是它们的成本极高,有些部件的采购价比对面士兵吃的山羊价格都要高。

    如果按照市价来算的话,为了生产这些部件,全国各个系统在升级产线,人工费用等各个方面花掉的钱都突破上百亿了。

    按唐华聪的经验,如果是一般的项目,经费池老早就被这种无底洞给抽干了,不过藏羚羊号却没有一点这个迹象,甚至他好像从头到尾都没有听说过藏羚羊号的项目经费总额……

    陈神翻完了整份报告,又翻回前面,在几个不起眼的工艺材料上面画了个勾。

    “现在已经完成的项目足够一代藏羚羊使用的了,不过跟二代藏羚羊需要的技术相比还差得远,所以这几个项目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唐华聪凑过来看了一眼,马上就发现这些被指出的项目都跟散热有关。

    不是新型散热材料和散热片,就是新型散热系统的搭建。

    “这些材料和系统有点超出我们藏羚羊号的规格了吧?”他把眼镜摘下来,揉了揉自己的眼睛,顺口问道。

    在太空中,因为没有空气这个散热介质,飞船或者卫星没有配备散热系统的话,无论是太阳光照带来的热量还是器件运行带来的热量都会慢慢积聚在系统内部,无法大量散出导致温度越来越高,直到系统失灵。

    所以无论是空间站还是飞船卫星都有自己的一套散热系统,一般都是通过散热片,由内部的冷却系统把热量带到散热片上,再由散热片把热量通过热辐射的方式散发出去。

    通俗点说,散热片的散热方式跟人们日常使用的暖气片类似,只不过把使用环境换了一下,从室内换到了太空,作用就从取暖变成了散热。

    这种散热方式是最广泛使用的,空间站外面那些白色的,看起来很像是太阳能电板的长条板就是散热片。

    对于唐华聪的问题,陈神摇摇头:“目前的散热规格对于一代藏羚羊来说已经够用了,但是对于二代藏羚羊来说还远远不够用。”

    藏羚羊号现在使用的散热系统就是他偷了懒的一个地方。

    他在散热系统规模格局不变的情况下,把里面的散热材料给换成了现在可以直接生产出来的。

    这样做的最直接原因就是现在这架藏羚羊是电动的,不会像核动力一样在内部产生巨大的热量。

    它就跟现在的飞船卫星一样,只要能抵挡住太阳光照带来的热量就足够了,所以散热系统再降上几级都没有问题。

    不过如果想把现在这套散热系统放到核动力的藏羚羊号上面,那估计开机的时候就要原地爆炸,哪怕在地球上也没用……

    唐华聪还是不明白,“二代藏羚羊号还太远了吧?我们现在连一代都还没有起飞呢……”

    他看着陈神,十分怀疑他口中的二代藏羚羊。

    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他之前就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说法:“陈神是不会数二的。”

    原因就是纵观他从拳击手号到现在的所有发明,好像都没有诞生过二代版本……

    像是赤红暴风和拳击手号这些大物体就不说了。

    但无论是哪吒夸父,抑或是白泽ai,还是光声检测……

    这些东西都的确没有出现过二代版本,而且陈神都很一致地研究完就扔一边,或者交给工具人们继续研究,他自己直接开始新项目,丝毫没有往下继续研究的意思。

    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多了,外面也就流传出了陈神不会数二的说法。

    那么藏羚羊号真的能像陈神说的那样,打破这个“数二”定律,出现二代藏羚羊吗?

    唐华聪不免有所怀疑。

    如果陈神知道唐华聪现在心里想的话,一定会辩解:“这些技术都只是时间还早,只要再等上几年,工具人们自然可以把二代研究出来,说什么他不会数二,数二很困难吗?一三四五六七……”

    只是他不知道,所以还是正常回答:“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二代藏羚羊在一代藏羚羊首飞之后就可以开始筹备了。”

    陈神抱着胸,回想起这些日子来开过的,关于微型核反应堆的技术论证会议,都有点神经衰弱了。

    所幸这些努力都是有回报的,按现在的情况来看,只要藏羚羊号首飞成功,项目过审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一个在天上飞的核反应堆和一个可以在太空中飞的核反应堆是不一样的。

    前者叫作会飞的污染源,后者叫作人类的希望。

第356章 抓黑鱼

    在外界,此时所有人的焦点还在赤红暴风身上。

    打卡行动还没有结束,虽然除了一些航线附近的一些远洋船只以外,已经没有人可以跟赤红暴风拍摄打卡照片,但是天上的卫星还可以跟踪,官方也会通过旁边两架伴飞备用的精卫准时传回消息。

    特别是赤红暴风抵达各个补给点的时候,所有人都第一次看到了一个奇观。

    76米的赤红暴风直直地站在一艘经过改装的大货轮上,再加上大货轮本身的高度,赤红暴风的头顶已经超过了百米。

    除了飞机以外,这个高度在大海之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高了,再加上旁边一圈补给船只,这种场面说一句鹤立鸡群也不为过。

    流传出来的画面除了航拍照片之外,还有船上船员和记者跟赤红暴风的合影。

    准确地说是他们跟赤红暴风脚板的合影,以赤红暴风的高度,在大货轮上面如果不用航拍的话,根本就没办法把机甲完整地拍入照片。

    这些照片看起来就像是蚂蚁跟大象的合影,却能让许多人看得津津有味羡慕不已。

    短短四天的时间,赤红暴风就通过了四个补给点,顺利抵达了预定中的下潜地点,稳稳落在了大货轮上面。

    通过天上的卫星照片和官方发布的资料,世界上有数不清的人都在关注着这件事。

    ……

    亚瑟打了个哈欠,给自己和同事冲了一壶黑芝麻咖啡。

    在这四天时间里,他们这个小组没有歇息过,在中文互联网和其他一切信息渠道收集着所有关于这次深潜行动的消息。

    可以说,在互联网上面,他们可以进的地方都进了一遍,在现实中,他们可以动用的消息渠道也都用了。

    但还是没有什么有用的收获。

    网上渠道就不说了,像陈神这样热衷于“泄密”的人没有第二个,他们能够搜集到的资料大多都是一些无聊网友臆想出来的。

    比如说赤红暴风跟电影里面一样,搭载了等离子炮,还可以在海底开启野兽模式……

    娘希皮!

    亚瑟现在看到等离子炮就来火,马上就让旁边的计算机专家把那个人电脑里面的硬盘资料全删了,还登上了他的云盘账号,直接清空!

    网上渠道都这么拉胯,现实渠道就更不用多说什么了,这几年来他们在对面的情报网就跟地里的韭菜似的,被割了一茬又一茬,他们就像是在往一个无底洞里面投美刀,只要投够了一定的美刀,里面就会定时长出健壮的韭菜……

    “听说了吗?好像国土防卫部那边出了大事?”

    刚刚把咖啡分好,一个上了一个小时厕所的同事正好回来,一脸神秘地在办公室里面卖起了关子。

    “什么事情?”

    亚瑟有气无力地回了他一句,其他人也只是回了他一个同样疲惫的眼神。

    “听说是他们的黑鱼被抓了!”同事一句话直接就带起了办公室里面的活力。

    “怎么会这样?他们是上水面透气开烤肉派对的时候油烟太大被看到了吗?”一个人随手往旁边抓来一包薯片,两脚推动自己的办公椅滚向那个说话的同事,标准的吃瓜群众。

    正在看着电脑的苏珊搓了搓自己的黑眼圈,“我看他们肯定是离下潜地点太近了?”

    “也许是吧,不过你们知道他们是被什么抓住的吗?”

    “不是对面的黑鱼?”

    “不是,是一架在天上飞的精卫!”

    “wtf?”

    亚瑟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那个同事继续说:“就是精卫,他们把精卫改造成了反潜直升机,直接在底下吊装空载声呐,黑鱼上的人根本没想到还有这种操作,而且那架直升机那么大的噪音也不像是军用直升机……”

    “呃……”

    一般来说,空中反潜是效率最高的反潜方式,因为飞机的速度快,搜索范围也大,一架大型反潜机往海里扔声呐浮标,一次就可以搜索成千上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效率远远超过反潜舰。

    直升机虽然比不过大型反潜机,但是胜在可以在海上船舶起降补给,跟着舰队走。

    而且一般的潜艇是没有空中反制手段的,被发现了之后就只能上浮,这也就是鱼被抓了。

    不过把精卫改成反潜直升机?

    不对,这好像不是改装,只是让精卫挂上了反潜设备而已……

    总之亚瑟对这个脑洞是服了。

    而且这样做的话,好像也不影响精卫直升机作为特种运输直升机的身份。

    特种运输嘛,运输的东西自然是要特别一点的。

    “那这件事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那个同事耸耸肩膀,“那我怎么知道,不过他们只有一架反潜直升机,肯定不可能拦着黑鱼的……”

    亚瑟明白了,这种事情也就是丢一点面子,以后说话的底气小一点,直接的利益损失倒是没有。

    毕竟现在不是战争时代,不是抓着敌对单位就要往死里怼的。

    “对面的直播开始了!”

    苏珊突然一声叫喊,把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叫了回来。

    大家都迅速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此时,墙上的大屏幕也出现了人影。

    一个拿着话筒的女记者出现在镜头前面,开始介绍情况。

    “目前赤红暴风已经顺利抵达了下潜地点,大家可以看到,它就在隔壁的大船上站着……”记者伸手一指,镜头移过去,顿时就把在大轮上傲然而立的机甲拍了进去。

    “这次赤红暴风的下潜任务会直接落底,下到这里的最深处,大约七千一百米的海底,而这个任务的执行时间预计就在四个小时以后,现在大家都可以看到,任务团队正在调整他们的状态……”

    “我赌五百美刀,他们周边的海里现在还有黑鱼……”刚刚那个带回大瓜的同事看着屏幕。

    “肯定有,那可是我们的地盘。”

    办公室里面的人没有一个接下赌局的,大家的脑子都清醒得很。

    大海里的鱼那么多,只抓一条自然是抓不干净的,最多也就让黑鱼离远一点。

    别说赤红暴风的下潜地点在他们家门口,就算是在其他地方,他们也是一定要去凑热闹的。

第357章 隐藏的任务

    “任务开始!”

    胡元凯向所有直升机上的驾驶员发了命令,专心操控起了飞机。

    虽然机甲已经到了下潜地点,但是不意味着机甲可以一脚跨出大货轮,直接跳下深海,还是得由精卫直升机吊到指定的位置放下去才行。

    吊架上的自动对接系统不仅可以自动对接机甲,还可以跟他们这些直升机对接,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可以在海上停靠。

    跟之前在补给点的时候一样,直升机跟吊架在海面上对接完成之后,再带着吊架飞起来,来到机甲的头顶让吊架跟机甲连接……

    整个过程都有中心电视台的摄影师在全程跟拍。

    可能是陈神以前曾经特别要求过摄影师的技术,所以这次执行拍摄任务的摄影师并非那种能把万吨大驱拍成千吨小船的御用摄影师,正相反这些摄影师的技术相当不错。

    从画面上把大海的广阔与机甲的巨大,还有周围各艘大小船只之间的对比拍得十分明显,大海和机甲的广阔和巨大,还有船只和人类对比之下显现出来的渺小都体现得十分完美。

    这一幅画面放到直播间里面,就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一般,根本不像是现实的画面。

    唯一可惜的是摄影师的问题解决了,但是祖传的卡顿没有解决,反而因为在海上的原因更加严重了。

    此时,相比起一般观众,亚瑟他们看的直播要高清流畅得多。

    不仅一点都不卡顿,而且画质比起中心电视台的直播还要好,就连视角也相当不错。

    大屏幕上,赤红暴风跟精卫直升机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眼中,甚至就连它们身上的一颗螺丝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可能就是镜头的视角一直在绕着机甲转动,根本停不下来。

    因为这是由高空侦察机拍摄的画面。

    高空侦察的手段除了卫星之外,还有一个高空侦察机。

    而且高空侦察机拍摄的画面质量远比侦察卫星好得多。

    网上许多人看到的高清卫星照,其实都是高空侦察机拍摄下来的。

    高空侦察机在基地的时候还不方便使用,但是现在机甲都到了公海上了,还是在他们的家门口,那还不是随便拍?

    所以亚瑟他们马上就申请了一架。

    再加上太空中不时飞过的卫星……

    可以说,测试现场只是直播画面看起来平静,其实在私底下海陆空三个范围内,不知道有多少探测仪器已经怼了过来。

    只不过此时大多数观众都想不到这个层面,大多数人都在看着赤红暴风从货轮上被吊起的画面欢呼。

    他们知道机甲马上就要进入深海了。

    三天来的期待,终于在这一刻要实现了。

    就连现场负责解说的女记者声音也变得十分激动,一下子惊醒了不少抱着手机睡着的观众……

    “已抵达指定区域……”

    直升机上,胡元凯看着自己下面的机甲和波涛涌动的海面,对总控室汇报。

    “舱口关闭完毕,赤红暴风已做好下潜准备……”

    在机甲里,负责驾驶机甲执行下潜任务的何家三兄弟也按下了下潜准备按钮。

    在外面,在直播间里面的航拍镜头可以清晰看到机甲外表许多原本打开的舱口和阀门迅速关闭。

    “赤红暴风关阀门了,马上就要下水了,兄弟们!”

    “快点起床,别睡了!”

    这一幕直播观众们见得多了,平时赤红暴风训练的时候,全身下水之前都会把上半身的阀门封闭。

    “放!”

    伴随着总控室传回的命令,吊架上面的钢缆同时松开了机甲上所有的接口。

    原本悬吊在海面上的机甲在推动了拉力之后,就如同一座小山,直直砸入了下方的大海。

    “砰!”

    一块巨响!

    海面上波涛不息,掀起的浪花溅起足足有十几米高,浪花一圈接一圈地从机甲落水的位置向外扩散,好像海上的一个圆鸡蛋。

    而赤红暴风就在这巨大的浪花之中,保持着正常姿态缓缓下沉。

    “卧槽!刚刚那个动静吓死我了,还以为机甲出事了!”

    “赤红暴风沉得好快!”

    “看着机甲往下沉,我忽然有点担心这个任务不会出现意外吧,从出现消息再到执行任务,好像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吧?”

    “我也好担心,之前赤红暴风只在一百米的澡盆子里扑腾,现在突然就要下潜到七千米,要是出现意外的话就麻烦了……”

    不少人在这个时候反而担心起了任务能不能成功的问题。

    而机甲上面的九个人却完全没有任务失败的担忧,看着观察窗外逐渐被海水淹没,他们心中反而十分淡定。

    好像这次任务跟之前在家门口的澡盆子里面游泳一样没什么区别。

    对于外面这层铁壳,他们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了解最熟悉的人之一了,甚至陈神这个发明人也比不过他们这些每天都要上机的驾驶员。

    飞机的试飞员往往也是一个优秀的工程师,他们这些开机甲的也一样,在这几年下来,他们也是相当专业的机甲技师了,对于外面这层铁皮,他们是百分百的了解。

    正是因为了解,所以他们才选择相信。

    “赤红暴风姿态正常,参数正常。”

    “好的,祝你们一路顺风!”

    在最后通过无线电进行通话之后,通信母船上的工作人员就打开了沙场通信系统。

    伴随着机甲下潜深度越来越大,无线电已经穿透不了海水了,现在只有水声通信才能派上用场。

    不过这个过程就像是用2g网络上网,粘贴网址只要一秒,但是加载时间至少得半分钟。

    趁着这个空闲时间,刚刚一直在总控室外的记者也终于进了房间,按照安排采访起了现场的工作人员。

    不过比起采访,观众们更加关心的是总控室里面的布局,特别是几块显示屏上面的ui设计,也就是交互界面。

    “这几块屏幕上面的ui设计,我怎么觉得这么眼熟?”

    “我怎么感觉是勇士号的ui,一样的深蓝底色,中间是橘黄色的圆圈,各种数据就围着这个圆圈转……”

    “你们懂什么,这是科研,科研的事情能叫抄袭吗?”

第358章 科研的事情能叫抄袭吗

    “任务开始!”

    胡元凯向所有直升机上的驾驶员发出命令,专心操控起了飞机。

    虽然机甲已经到了下潜地点,但是不意味着机甲可以一脚跨出大货轮,直接跳下深海,还是得由精卫直升机吊到指定的位置放下去才行。

    吊架上的自动对接系统不仅可以自动对接机甲,还可以跟他们这些直升机对接,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可以在海上停靠。

    跟之前在补给点的时候一样,直升机跟吊架在海面上对接完成之后,再带着吊架飞起来,来到机甲的头顶让吊架跟机甲连接……

    整个过程都有中心电视台的摄影师在全程跟拍。

    可能是陈神以前曾经特别要求过摄影师的技术,所以这次执行拍摄任务的摄影师并非那种能把万吨大驱拍成千吨小船的御用摄影师,正相反这些摄影师的技术相当不错。

    从画面上把大海的广阔与机甲的巨大,还有周围各艘大小船只之间的对比拍得十分明显,大海和机甲的广阔和巨大,还有船只和人类对比之下显现出来的渺小都体现得十分完美。

    这一幅画面放到直播间里面,就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一般,根本不像是现实的画面。

    唯一可惜的是摄影师的问题解决了,但是祖传的卡顿没有解决,反而因为在海上的原因更加严重了。

    此时,相比起一般观众,亚瑟他们看的直播要高清流畅得多。

    不仅一点都不卡顿,而且画质比起中心电视台的直播还要好,就连视角也相当不错。

    大屏幕上,赤红暴风跟精卫直升机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眼中,甚至就连它们身上的一颗螺丝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可能就是镜头的视角一直在绕着机甲转动,根本停不下来。

    因为这是由高空侦察机拍摄的画面。

    高空侦察的手段除了卫星之外,还有一个高空侦察机。

    而且高空侦察机拍摄的画面质量远比侦察卫星好得多。

    网上许多人看到的高清卫星照片,其实都是高空侦察机拍摄下来的。

    高空侦察机在基地的时候还不方便使用,但是现在机甲都到了公海上了,还是在他们的家门口,那还不是随便拍?

    所以亚瑟他们马上就申请了一架。

    再加上太空中不时飞过的卫星……

    可以说,测试现场只是直播画面看起来平静,其实在私底下海陆空三个范围内,不知道有多少探测仪器已经怼了过来。

    只不过此时大多数观众都想不到这个层面,大多数人都在看着赤红暴风从货轮上被吊起的画面欢呼。

    他们知道机甲马上就要进入深海了。

    三天来的期待,终于在这一刻要实现了。

    就连现场负责解说的女记者声音也变得十分激动,一下子惊醒了不少抱着手机睡着的观众……

    “已抵达指定区域……”

    直升机上,胡元凯看着自己下面的机甲和波涛涌动的海面,对总控室汇报。

    “舱口关闭完毕,赤红暴风已做好下潜准备……”

    在机甲里,负责驾驶机甲执行下潜任务的何家三兄弟也按下了下潜准备按钮。

    在外面,在直播间里面的航拍镜头可以清晰看到机甲外表许多原本打开的舱口和阀门迅速关闭。

    “赤红暴风关阀门了,马上就要下水了,兄弟们!”

    “快点起床,别睡了!”

    这一幕直播观众们见得多了,平时赤红暴风训练的时候,全身下水之前都会把上半身的阀门封闭。

    “放!”

    伴随着总控室传回的命令,吊架上面的钢缆同时松开了机甲上所有的接口。

    原本悬吊在海面上的机甲在推动了拉力之后,就如同一座小山,直直砸入了下方的大海。

    “砰!”

    一声巨响!

    海面上波涛不息,掀起的浪花溅起足足有十几米高,浪花一圈接一圈地从机甲落水的位置向外扩散,好像海上的一个圆鸡蛋。

    而赤红暴风就在这巨大的浪花之中,保持着正常姿态缓缓下沉。

    “卧槽!刚刚那个动静吓死我了,还以为机甲出事了!”

    “赤红暴风沉得好快!”

    “看着机甲往下沉,我忽然有点担心这个任务不会出现意外吧,从出现消息再到执行任务,好像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吧?”

    “我也好担心,之前赤红暴风只在一百米的澡盆子里扑腾,现在突然就要下潜到七千米,要是出现意外的话就麻烦了……”

    不少人在这个时候反而担心起了任务能不能成功的问题。

    而机甲上面的九个人却完全没有任务失败的担忧,看着观察窗外逐渐被海水淹没,他们心中反而十分淡定。

    好像这次任务跟之前在家门口的澡盆子里面游泳一样没什么区别。

    对于外面这层铁壳,他们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了解最熟悉的人之一了,甚至陈神这个发明人也比不过他们这些每天都要上机的驾驶员。

    飞机的试飞员往往也是一个优秀的工程师,他们这些开机甲的也一样,在这几年下来,他们也是相当专业的机甲技师了,对于外面这层铁皮,他们是百分百的了解。

    正是因为了解,所以他们才选择相信。

    “赤红暴风姿态正常,参数正常。”

    “好的,祝你们一路顺风!”

    在最后通过无线电进行通话之后,通信母船上的工作人员就打开了沙场通信系统。

    伴随着机甲下潜深度越来越大,无线电已经穿透不了海水了,现在只有水声通信才能派上用场。

    不过这个过程就像是用2g网络上网,粘贴网址只要一秒,但是加载时间至少得半分钟。

    趁着这个空闲时间,刚刚一直在总控室外的记者也终于进了房间,按照安排采访起了现场的工作人员。

    不过比起采访,观众们更加关心的是总控室里面的布局,特别是几块显示屏上面的ui设计,也就是交互界面。

    “这几块屏幕上面的ui设计,我怎么觉得这么眼熟?”

    “我怎么感觉是勇士号的ui,一样的深蓝底色,中间是橘黄色的圆圈,各种数据就围着这个圆圈转……”

    “你们懂什么,这是科研,这是借鉴,科研的事情能叫抄袭吗?”

第359章 戒色都做不到还想开机甲?

    “这跟之前勇士号下潜时使用的系统是一样的吧?”

    在总控室里显示屏幕上的ui画面让许多人都有种眼熟的感觉。

    许多人把之前勇士号成功坐底时被拍到的ui画面拿出来对比,才发现两者之间除了上面显示的参数之外基本没有差别……

    陈神也看到了弹幕,摇头笑了笑。

    网友们的确没有说错,勇士号跟赤红暴风使用的就是同一套水声通信系统,所以它们的ui画面自然是一样的。

    看到这里,陈神干脆把直播放到一边,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

    按计划,今天他要再去一趟山里的工厂,去看一看等离子推进器的总装线准备工作。

    此时在直播间里面。

    通信母船上的工作人员已经跟机甲再次建立了通信。

    这种通信不仅有延时,清晰度也不高,哪怕只是语音通话,声音也是极度失真的,而且母船跟机甲驾驶员们之间的通话都是一些状态问话。

    一般都只会询问身体和机甲的状态。

    这种对话在陈神看来挺无聊的,不过普通观众们却看得起劲。

    因为这是一般人第一次听到机甲驾驶员的声音,而且在互动环节记者会在弹幕里面选择一个问题询问机甲驾驶员。

    所以弹幕里除了表达自己激动心情的人之外,都是问各种问题的。

    “我想问问怎么样才能开上机甲?要先去参军吗?海陆里面选哪个方向?”

    “要说到开机甲,那就没有人比我更懂了,首先想要开机甲声音先要大,其次要选择空军,因为从趋势上来说,大神第一台机甲拳击手号还只是一台陆地机甲,第二台赤红暴风就已经可以下海了,所以我们可以合理推测,第三台机甲是要上天的,听懂掌声。”

    “你说什么?大点声,我听不见,声音这么小还想开机甲?”

    亚瑟的办公室。

    警报声突然响起。

    亚瑟连忙看向自己的电脑,只见刚刚那条说第三台机甲要上天的弹幕已经被挂到一级重要信息提醒上面。

    直播间里面的弹幕是被ai程序实时监控着的,只要有相关的关键词出现,ai就会根据这些关键词自动对弹幕进行等级评判。

    一级信息往往意味着这条信息有大量的关键词,可能包含的相关信息内容多。

    但是亚瑟过来看了一眼之后,马上就把这条信息删除,他再也不会相信什么机甲了。

    第三台机甲要上天?

    这种推测谁信谁傻子!

    他把目光转向直播,现在网友互动的环节已经开始了。

    记者已经选好了题目,并且传达到了机甲里面。

    就是最多人问的要怎么样才能开机甲的问题。

    在经过了双边延迟之后,驾驶员的回答才传回海面。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机甲驾驶员,首先要时刻保持着清醒和冷静,有优秀的情绪管控能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平时不能熬夜,对于机械工程的知识也要了解到位,而且一般的机甲对于驾驶员要求并不是很高,一般人都是可以胜任的……”

    从海底传回来的音频杂音很大,但是亚瑟和许多网友却听得很认真,一些外国少年更是戴着灵犀耳机在听实时的翻译。

    “清醒和冷静,良好的精神状态,机械工程,我感觉我又行了!”

    “重点是一般的机甲,是指拳击手号吗?怎么看赤红暴风也不是一般的机甲吧?”

    “机甲的驾驶门槛真的这么低吗?”

    “优秀的情绪管控=戒色,良好的精神身体状态=戒色,如果你能做到戒色的话,那上面的两点就能同时满足,然而大部分人都死在这两点上面了,所以各位不用做白日梦了,你连戒色都做不到,还想着去开机甲呢?”

    亚瑟他们对于驾驶员的回答听得很认真,一个字都没有错过。

    “机甲驾驶的门槛真的这么低吗?”苏珊听完了,都有点不可思议。

    她看了看周边的同事,大家的脸色都跟她差不多。

    “这也太简单了吧,我以前还以为要一些神经有异变的人。”

    “有可能这是一个迷惑我们的假信息。”

    “从义肢和神州上面的神经控制技术来看,这句话的确有可能是真的。”

    “如果真的这么简单,那等我们的机甲建成之后,我就去应聘驾驶员算了……”

    办公室里的同事轻声说笑,只有亚瑟尴尬地咳嗽了一下,默默低下了头。

    不能熬夜,光是这一点就把他刷下去了。

    ……

    此时,结束了互动环节之后,机甲里面的驾驶员们打开装在手腕上的小平板,按照里面的提示开始执行之前预定的各项任务。

    此时,快速下潜的机甲就像是一架下降的电梯,每分钟的下降速度都在百米以上。

    几分钟之后,驾驶员们就只能依靠头顶上的大灯还有声呐系统来定位周围的环境以及自身的姿态了。

    在现在的水深,除了机甲自身发出的光芒,周围已经没有任何可见光了。

    观察窗口的视野也不好,因为周边还有不少深海鱼被机甲的光芒吸引过来,跟着他们一直下坠,有些还在顶撞观察窗,驾驶舱里都可以听到撞击的声音。

    “这些鱼来得正好,用网子抓一点回去。”

    周家老大看了一眼窗口,就把视线扭回自己面前的操作台,这是特别加装到驾驶舱里面的。

    机甲身上新装的所有实验装置就靠这个操控,除了何家三胞胎外的两对三胞胎此时都系着安全带,在这里执行预定的任务。

    周家老大按下按钮,在机甲顶灯的外面顿时放出了一张小渔网,把周边的深海鱼一网打尽,然后又收缩回去。

    一般的深潜器考虑到空间,往往携带的样本不会太多。

    但是赤红暴风空间大,搭载的载荷还少,所以用于存放样本的空间比起深潜器大多了。

    刚刚抓的一网鱼被处理完成之后,周家老大到了下一个千米深度继续又抓了一网。

    就这样一路抓,一路往下潜,深海生物也在快速减少,几人完成的任务也越来越多。

    直到不知道多久,呯的一声闷响在驾驶舱内响起。

    然后传来何新的声音:“我们落到底部了!”

第360章 环保警告

    “泥土样本收集完成。”

    周家的老二默默关闭了机甲脚底下安装的样本采集器。

    “向地面发出通讯,同时对周边地形环境进行探测。”

    何新有条不紊地发出指令,他的两个弟弟跟着指令执行操作,顺道还把一张刚刚拍摄的海底照片传回海面。

    当然,传回去的肯定不是原始画质,他们可是用机甲的前面那个两米的超大镜头拍的照片,如果直接发原图的话,接收时间先不说,海面上能不能收到都是个问题。

    看向外面,这片此前无人踏足过的海底第一次迎来了光芒。

    虽然说有几种狮子鱼和鼬鳚的下潜深度可以超过八千米,但这在海洋中是极少数的情况,大多数鱼类的生存空间都集中在3000米以上。

    到了七千米深度之后,大部分海底可以看到的就只有一片死寂,在这个深度可以看见的生物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对于鱼类来说,这个深度的资源相当匮乏,能够在这里长久生存的一般都只有各种细菌。

    不过,九人透过观察窗口看到外面的情况不仅不死寂,相反还相当热闹。

    透过周边的灯光照射,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海面的海水里夹杂着滚滚的烟尘,就像是一滩被小孩搅和过的浑水。

    除了海底的淤泥以外,看不到其他东西……

    这自然是机甲下降造成了。

    一千七百吨的东西直直往下掉,不把海底下砸出一个深坑都算好的了。

    “现在先把能做的任务做了,等周围的淤泥沉降一点吧。”

    何新控制机甲的头部观察四周的状况,哪怕有头顶的大灯也是什么都看不清楚,只能通过声呐判断周边的情况。

    海面上。

    赤红暴风下海了,下不去的记者跟观众们只能一直看着大海上的美丽风景,一边担忧着海底的赤红暴风。

    就在这时,一句话突然引爆了整个总控室。

    “赤红暴风发来消息了,他们已经成功坐底了,还发了一张图片回来!”

    这句话一出,总控室里所有人都看向了通讯台,指挥员和镜头也第一时间走了过去。

    “总算是成功坐底了!”

    当镜头扫到通讯台的时候,许多观众都松了一口气,然后仔细观察起传回来的照片。

    这张图片的清晰度不高,但是看得还算清楚,而且是机甲落地的瞬间拍摄的,所以周围的海水也还没有被淤泥彻底污染,海底的环境看得还算清楚。

    不过在照片的下方,还是清晰可以看到正如海底蘑菇云一般升腾而起的淤泥……

    “那些淤泥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赤红暴风那双大脚踩出来的吧?”

    “赤红暴风的大脚丫对于环保人士来说简直就是当场去世快乐大脚丫啊!”

    “环保警告!”

    “少女警告!”

    “李华现在正在考试,他被一道英文填空题难住了,亲爱的同学你可以帮帮他吗?请在下面以四个单词组成经典句式谴责这种不环保的行为:____。”

    “你们都只关心环保,有关心过赤红暴风的情况吗?不像我,我就很担心赤红暴风的状况,所以没事的话就让机甲走两步吧……”

    “我看得好心痛啊,这一双大脚丫子得毁掉多少有科研价值的样本啊……啊?这不是正经的科研行动啊?那没事了。”

    其实赤红暴风的行动在科研的角度上来说,肯定是不合适的。

    那双脚丫子踩两下,说不准一片原生态的海底就被粉碎污染了,这不仅不环保,也是一种科研资源的浪费。

    但是赤红暴风这次行动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次挂着羊头卖狗肉的科研行动。

    哪怕是一般人都可以感觉到这里面直白到不能再直白的杀气。

    全世界范围内,会相信这是一次科研考察的人大概也只有陈神的国外粉丝了。

    “果然成功坐底了!”

    亚瑟看着现场的直播以及传回来的画面,对于这个结果一点都不意外。

    从这个深潜计划被宣布之后,他对于这个计划的成功与否就已经没有疑问了。

    从拳击手号到现在,陈神还没有失手过一次,赤红暴风既然在研制时就是冲着七千米深潜目标去的,加上深潜计划宣布时也是信心满满,那现在成功坐底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只不过这一坐底估计能让许多人都吓得够呛。

    以后对面的大黑鱼指不定就坐落在某条海沟上面静静看着他们……

    原本他们以为太平洋是他们的澡盆子,结果现在他们才发现这个澡盆子底下还有一层……

    虽然现在这项技术只是出现在赤红暴风身上,但是就跟之前推测的一样,能在赤红暴风这种不规则物体上面使用的技术,用到大黑鱼身上只会更容易。

    而且从他们之前推测出陈神的项目会提前进行准备,从这层行为逻辑上面可以推测出这项技术的诞生和验证大概率早于赤红暴风。

    它甚至可能不是陈神的发明,毕竟那么大一台机甲,陈神也不可能发明所有的技术。

    而且赤红暴风直接从一百米深度进军现在的七千米,这种决心和勇气也可以为上面的两个推测相互验证。

    如果不是已经测试过的技术,以对面保守抠门的习惯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大的下潜跨越?

    就不怕机甲出意外,百亿投资直接打水漂吗?

    也就是说,这项技术有可能早就已经应用到对面的大黑鱼上面了?

    不用等以后,现在说不定在哪一条海沟上,就有一条大黑鱼在海沟上坐着歇脚?

    亚瑟心里发寒,旁边的苏珊正在分析直播展示的照片。

    “这张照片的拍摄角度有点奇怪,看起来相机是在头部,但是我们没有在机甲身上发现任何一个符合这个拍摄角度的摄影机。”她拿出刚刚拍摄的机甲高清照片,对比之后说道。

    “而且,这个角度看起来是在机甲头部的正中间,观察窗口的前面……”

    苏珊看着机甲的照片,隔了好久才说道:“难道这台机甲的观察窗口还有拍照摄影的功能,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摄像机?”

    “赤红暴风身上还有我们未知的功能?”

第361章 我的潜艇漏电了?

    此时,水下。

    赤红暴风的驾驶舱内,所有人都在按计划执行自己的任务。

    六个人坐在操作台前面,看着面前的显示屏,操作着机甲外面安装的仪器。

    而负责驾驶机甲的何家三胞胎一边休息,一边还负责记录水下的全过程。

    在机甲还没有下水之前,他们就已经打开了观察窗的摄影功能,把下潜的全过程都记录了下来,现在还要把机甲在水下的活动过程记录下来。

    并且在机甲全身,还另外设有好几个角度不同的摄像头。

    比起深潜器里狭小的工作环境,在驾驶舱里面要舒服得多,仪器操作起来也容易,各种任务完成的效率也高得多。

    在机甲外边,一个个舱口阀门被打开,有时放出一条机械臂,有时放出一个取样瓶,在淤泥沉降回地面之后,在机甲的脚踝上还放出了钻探取样器,钻头往下钻了好几米才收回土壤样本。

    “坐好了,接下来我们要转移了。”

    何新一句话,就让操控台前的六人收回了所有操作,乖乖坐在位置上,系好安全带。

    随后,机甲开始走动,在七千米的水底显然不如在地面或者澡盆里面那么轻松。

    机甲在海底受到的阻力更大,反馈到操作上面的阻力也更大,何家三胞胎每走出一步都要花费地面十倍以上的力气。

    而且随着他们的走动,原本慢慢恢复清宁的海底再次变得浑浊一片,三人只能靠着声呐系统和全息地形显示来判断往哪边走。

    不过这片海底是精心挑选过的,地形相对平坦,并不存在什么深沟,所以事实上他们只要不迷失方位,随便怎么走都行。

    只是这番行为如果让海面上的环保志士们看见了,恐怕要当场气晕过去。

    然而事实是以大自然的恢复力,赤红暴风别说在这里蹦蹦跳跳,哪怕在这里把等离子炮的弹匣全部打空,也造不成什么永久性的损伤。

    唯一可能有影响的,可能就只有附近的细菌族群。

    而这一点影响相对于整个海底世界来说,大概就相当于国内吃一块肉,对亚马逊的雨林生态造成的蝴蝶效应。

    有人觉得国内吃肉是对亚马逊雨林的毁灭性打击,但事实就是大自然可不会管人类的生意做得有多精明。

    今天赤红暴风留下再多的脚印,说不定不到一个月大自然就能全部抹去,在不知不觉中宣告它才是这里的主人。

    辗转换了几个地方,重新采集样本之后,或者说把周围的原生态环境都破坏干净之后,赤红暴风终于在深海中停了下来。

    “现在所有任务都已经完成了,只剩下最后一个了。”

    操控台上的六人检查了任务手册之后,对着驾驶位上的何新说道。

    与此同时,驾驶舱内所有人都看向他。

    “明白。”

    何新点点头。

    最后一个任务就是等离子炮的水下试射测验。

    他在面前的机械按键上面按下了等离子炮的启动程序。

    面前的全息屏幕上顿时跳出一个警示画面,同时还附带有一个密码框。

    在现实中,对等离子炮的管控可比电影里严格得多了,至少连接到神经控制系统,驾驶员一个神经指令就能启动的情况是不可能的。

    为了彻底的保险,在赤红暴风出发之前,陈神就在神经控制系统里把等离子炮的控制指令给停用了。

    现在的等离子炮只有在密码输入正确的情况下才可以被启动。

    何新调出刚刚从陈神嘴里记录下的密码,对照着一个数字一个字母地输入进去。

    这个过程其他人就在旁边聚精会神地看着,他们也对等离子炮这个科幻概念中的武器感到好奇。

    ……

    数十海里外。

    一条大黑鱼正在大洋里静默。

    “海底下的声波停息了,他们好像停止了活动。”

    黑鱼里,负责监听声波的人转头向自己的舰长轻声汇报。

    大黑鱼虽然潜深远远不足赤红暴风,但是在大海里面它才是专业的作战武器,再加上经过临时改造的此前用于执行海床探测任务的声呐系统,探测到海底的机甲并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像赤红暴风这种大机甲根本没法解决海里的隐身问题,只要在海里活动起来,声波就不可能隐藏。

    舰长听到,马上就走了过来,看了一眼显示屏,上面显示的声波频率的确在慢慢减缓。

    “他们在底下做着什么勾当?”舰长皱眉,看向旁边的的监测员。

    “其他的监测数据有没有变化?”

    他们这条大黑鱼在知道赤红暴风的任务之后,应对性地换装了许多监测仪器,什么海床探测声呐,海水分析系统都给装上了。

    可以说就是一条专门执行海底侦查任务的大黑鱼。

    只可惜,装了再多的仪器,也不能让他们潜到七千米的水深,在水下目睹赤红暴风的运作。

    只能通过仪器在上边猜测。

    旁边戴着眼镜的监测人员摇摇头,“没有问题。”

    但是话才刚刚说完,他的脖子就猛然前伸,眼睛瞪得大大的,死死盯着显示屏上面的参数,好像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舰长哪里还不知道是有异常情况发生,马上就追问道:“现在是不是发生了什么?”

    眼镜监测的表情几经变换,先是不可思议随后不得其解,然后产生疑惑,接着自我怀疑,最后才有些犹豫地说道:“这上面显示……”

    “显示什么?”

    “显示外面的海水里有异常电流!”眼镜监测有些慌张地说道,“而且电流还不小!”

    “海水里有电?”

    舰长一个后仰,随后也产生了自我怀疑。

    他看了看自己脚上的皮鞋。

    “难道我的潜艇漏电了?”

    “老子就知道那帮负责临时改造的家伙不靠谱,都把我的潜艇改到漏电了,现在所有人都马上回到岗位,进入应急状态,排查问题!”

    似乎也只有这个解释了,不然的话外面的海水怎么会带电?

    潜艇里面瞬间忙碌起来,然而此时坐在声呐监控前的人忽然又站了起来!

第362章 那是他们的机甲漏电了?

    海底。

    “好亮!”

    “再来一发!”

    “按照任务设立的目标,我们是要把弹匣打空吧?”

    机甲里的九人看着左臂的等离子炮发射,都露出了惊容。

    “没错,这好像是一个弹匣扩容版本的等离子炮,我们现在还有二十三发标准子弹,如果省点打的话,还可以打三十发。”

    等离子炮的子弹是等离子体,每一发子弹里包含的等离子体都是可以控制的,可以根据威力大小进行动态调整,自然弹匣的容量也是动态变化的,威力大的话弹匣内子弹就少,只打小威力弹药的话,就可以多打几炮。

    【装填弹药】

    驾驶舱里的全息显示屏弹出状态提醒,还附带一个能量积攒的进度条,看起来就跟游戏里面的技能一样。

    而在外面,赤红暴风的左手已经排空海水,进入蓄能状态,湛蓝的光芒在海水中宛如一轮蓝月亮,引起的震动形成声波向着更遥远的地方传播……

    何新瞅准了机会,在能量条刚刚达到发射标准的时候就按下了发射键。

    一瞬间!

    一股巨大的反作用力出现在驾驶员的左手上,然后窗外可以观察到的世界都变成了蓝色!

    等离子炮弹被海水阻挡,在出膛之后根本走不出多远,十几米就已经顶天了。

    但是……

    “砰!”

    周围海水还是被高能等离子炮弹加热排开,然后再次回弹到机甲身上,海底的泥土也被海水搅动,化散成颗粒融入海水之中,把周围彻底变成泥水。

    哪怕身处驾驶舱中,九名驾驶员也可以感觉到这些海水对机甲的冲击力。

    不过这点扰动对于机甲来说只是小菜一碟,驾驶员很轻松就把机甲的身形稳定下来。

    然后……

    “这个炮够过瘾,再来一发,再来一发!”

    ……

    “海底又监测到了异常声波,跟之前检测到的声波不一样!”

    “法克儿!”舰长拿下自己的帽子,烦躁地抓着自己的头发,“怎么这时候又来了。”

    他转过身,对刚刚报告的人说道:“你继续监控记录,我们先把漏电的问题解决了。”

    说完,他就对着周围的船员发令,要求他们检查船上一切可能漏电的地方。

    刚刚布置完,负责监控的小组又跳了起来。

    “报告,再次监测到海水中的异常电流!”

    “海底的异常声波再次出现,同时还夹杂有对方机甲活动的声波!”

    “都记下来,都记下来。”

    舰长现在哪里管得着这些事情,先把船上的故障解决了才是最关键的,不然他们大家都得交代在这里。

    要不是他们现在所处的地点敏感,他都想解除静默状态,全速上浮了。

    很快,负责检查船体的人回来了。

    “报告,从仪表上面没有发现任何故障!”

    “不可能,你们再去检查。”

    “报告,海底的异常声波再次出现!”

    “异常电流又出现了!”

    监控小组再次跳了起来。

    烦躁的舰长正想继续抓头发,忽然反应过来了一件事。

    “你们核对一下电流和声波出现的时间!”

    这个命令一下,两个小组马上开始核对,结果这一对,才发现异常电流和声波出现的时候是几乎相同的。

    “也就是说,周围海水出现异常电流原因很可能不在我们身上,而是在海底?”

    收到结果之后,舰长不由得出了这个结论。

    而此时,进行更深入检查的人员也回来了。

    带回来的结果仍然是船体完好,没有任何地方出现问题。

    他们的船一直处于静默状态,突然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不大。

    得到这个结果之后,舰长对于刚刚的猜测更加有信心了。

    难道问题真的不是出在他的船上,而是出在海底?

    正在这时,监控小组再次跳了起来,相互之间的时间差不了多少。

    到此,舰长才终于肯定,问题真的出在海底那台机甲!

    只不过这是什么问题?

    “难道是他们的机甲漏电了?”

    舰长心里出现一个猜想,然后又快速排除。

    这个可能性不大。

    他还顺道问了声呐监控员,对方表示赤红暴风活动的声波并没有出现大变化,从模糊的声呐图像中也看不出有什么异常,机体出现重大异常的可能性低。

    而且还有那个跟电流一起出现的不明声波……

    这一切都表明,这种有规律性出现的声波和电流不像是对方不可控的故障。

    “那他们到底是在干嘛?”

    “是在海底测试某种新型武器吗?”

    舰长心里猜测。

    他们隔着几十海里呢,连他们都可以检测到异常电流,可以想象在机甲周边的电流会有多剧烈。

    这么大的电流,要说机甲在下面电鱼他是不信的。

    这就是在海水里面的局限,在这里没有卫星也没有侦察机,更没有超高清的摄像机可以把对方的行动拍得一清二楚。

    唯一可以使用的只有声呐,但是只靠声呐就想知道对方的所有动作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面对机甲这种目标,不像一艘的黑鱼只能进行机动和发射鱼雷,机甲可以做到的各种操作太多了,更何况他们对机甲还不了解。

    不过不管舰长他们有再多的疑惑,海底的赤红暴风已经慢慢打完了等离子炮的弹匣。

    在海底开炮,最大的好处就是散热系统压力小了许多,寒冷的海水会带走炮筒表面大部分温度。

    不过在散热上也有麻烦,那就是内部系统还有一些废热在海水中无法排出。

    不过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在等离子炮打完之后,机甲在海底的最后一个任务就完美成功了,他们可以重返水面了。

    驾驶着机甲回到之前落脚的位置附近后,驾驶员们向海面发出了上浮的信号,然后就启动了机甲的上浮程序。

    就跟一艘潜艇一样,往压水舱里面注入压缩空气,排出里面的水。

    再稳定住上升姿态,机甲很快就破开厚重的海水,开始上浮。

    海面上。

    通信母船上的人们很快就收到了机甲发回的信号,得知了机甲上浮的消息……

第363章 你这机甲过年审了吗

    “观众朋友们,现在我们正在赤红暴风的通信母船上,刚刚现场已经收到了海底下传来的消息,目前赤红暴风已经顺利完成了他们的所有任务,现在已经开始了上浮,我们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他们浮出水面的壮观影像……”

    在海面上,记者拿着话筒十分激动地播报着海底传来的消息。

    观众们也同样激动。

    “终于要上来了,中途不会出现意外吧,里面的驾驶应该有十几个小时没休息了。”

    “我这个看着的人都快要挺不住了,中途睡过去好几次……”

    这一场深潜行动从半夜开始,一直到现在的下午,把许多观众都给熬得受不了了。

    不过对于现在的何家三胞胎来说,机甲驾驶带来的精神负担还没有到达他们的极限。

    虽然任务进行了十几个小时,但是这十几个小时里面他们也不是一直都跟机甲保持着完全连接的,在海面上都是紧急连接,只会接收紧急指令,这样精神负担会小很多。

    而且液化神经元连接技术对神经的负担本来就小,在任务期间他们也没有什么大动作,大部分时间都是任由机甲自由下落。

    精神负担自然不会太大。

    比起精神负担,在操作台上面站了十几个小时更让他们难受。

    不过这一点困难并非不能克服。

    “都坐稳了,我们现在要打开推进器了。”何新在驾驶舱里提醒道。

    任务手册上面有一个任务是只能在上升的过程中测试的。

    那就是打开背后的推进器,给赤红暴风的上浮增加速度。

    对于机甲来说,防水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海水里面喷个波,打个炮再正常不过。

    流浪者号都可以在海底打开胸口的喷射器跟怪兽来一个热情拥抱,赤红暴风背后的推进器自然也可以在水底下打开。

    “轰!”

    一股震动从背后涌入驾驶舱。

    何样板通过按键调出背后的实时图像,只见此时在机甲背后,三台推进器伸出并调整好角度,在海水中喷出三道火红的轨迹。

    而赤红暴风上升速度快速拔高,就像是坐上了高速电梯一样。

    ……

    另一边。

    大黑鱼里。

    在声呐屏幕前坐着的人快速报告。

    “海底的机甲开始上浮了,速度很快,而且同样夹杂着大量不明的声波,好像是启动了机甲背后的推进器!”

    舰长一脸诧异,“你没有听错?那个推进器能在水下启动?”

    报告人按了按自己的耳机,“没有听错,回声很清晰,的确是某种物质在水中喷射推进的声音。”

    他们这些人在上舰之前都接受过对赤红暴风的培训,机甲目前已知的所有能力都是培训的重点。

    “那就更麻烦了。”舰长喃喃道,他根本没想到,一台机甲在海底下可以搞出这么多事情来。

    先是那种可以大量放电的神秘武器他们还不能确定,然后就是现在机甲又暴露出了新功能,推进器可以在水下启动……

    那台机甲上面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秘密?是不是他们也在水底下测试了某种跟等离子电池一样的超级科技?

    他们在水底究竟还做了什么?

    这个问题足以让人想破脑袋。

    等待中,赤红暴风已经上浮回到了两千米级的水深。

    这个高度比海底有生机得多,如果能在这里来一发等离子炮的话,估计电鱼的罪名是没跑的了。

    或者在这里继续开着推进器的话,也可以达成海中烤鱼的成就。

    不过何新等人进入这个高度之后很快就把推进器关掉,纯粹靠着压水舱的浮力上浮。

    不是为了环保,纯粹是出于能量考虑,而且现在离海面越来越近,如果上浮太快的话,万一上浮方位稍偏,出现在了某艘船的底下,到时候船跑不掉,他们刹不住车……

    很快,海里的光线越来越充足,直到可以隐约看到海面上船只的影子,机甲停下来跟海面沟通了方位之后,才继续上浮。

    记者看着无人机传回来的画面,在清澈的海面下,隐约可以看到一片红色在随着海浪波纹变幻,十分激动地跟直播间的观众们做着预告。

    “各位观众,现在赤红暴风已经抵达了海面,我们可以隐约地看到它在水下的身影,到了这一步可以说这次赤红暴风的任务已经圆满成功,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十分小……”

    记者的话还没有说完,在海面上众多船只围绕的中间方位,突然传来砰的一声,随后是哗拉的流水声。

    哪怕在百米之外也可以清晰听到。

    赤红暴风的小脑袋首先突破水面,回到空气当中,然后是胸膛,只有腰部以下还在水里。

    被涌起的水流哗啦啦从机甲的脑袋一直流到胸膛再回到海中,就像是一条小瀑布。

    “哧~”

    没等记者和观众们对这一幕发出什么感慨,在赤红暴风背后的推进器,还有左臂上方冒出了大量烟气,一时间在周围弥漫开。

    这些都是之前积攒在机甲内部的废气废热,在海里不方便排出,到了海面上就无所谓了。

    “好家伙,海面上都跟仙境一样了,这个废气排放量铁定不达标啊,这台机甲跟我走一趟吧,我们去做做年审。”

    “这台机甲太可恶了,不仅在海底大肆破坏环境,到了海面上还要排废气,真是太嚣张了,建议交警叔叔扣押!”

    “我才知道赤红暴风也会排出废气的,之前还从来没有见过啊!”

    看到机甲上浮成功,记者和通信母船上面的工作人员都欢呼起来,开始准备接下来的收尾工作。

    反倒是亚瑟他们看着直播上的画面陷入了深思。

    “我记得在之前的资料里,推进器只有在开启才会排出废气……”亚瑟翻看着之前的资料,很快就找到了以前的资料。

    在他们的内部高清资料的确可以看到,在推进器启动之后,机甲会排出缕缕轻烟,几乎让人看不见。

    “这是不是说明他们在水下启动了背后的推进器?”

    “而且为什么左手也会有废气排出?之前的资料可从来没有发现左手有排气口……”

第364章 我们也要下去

    亚瑟看向旁边的一个同事。

    这个同事最擅长的就是计算。

    赤红暴风的上浮速度想要算得精准是不可能的,但是估算一个范围还不成问题。

    那个同事点点头,埋头到桌子上开始估算。

    而亚瑟调出赤红暴风下海之前拍摄的照片,继续研究机甲的左臂。

    赤红暴风的等离子炮左臂跟陈神修改过后的版本是不一样的。

    这一点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

    不过之前亚瑟以为新左手只是一个大抓钩,用来配合海底实验的,不过现在看来就从上面的排气口,这条手臂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调用我们可以调用的一切设施,不管是卫星还是飞机,我们要再看一眼那台机甲的左手。”

    亚瑟对苏珊说道。

    在直播镜头上他们根本看不清楚。

    苏珊点头,马上打电话去沟通。

    这时候,同事的计算结果也出来了。

    “赤红暴风的上浮时间至少比我们的最乐观预期少了至少30分钟。”

    亚瑟若有所思,“知道了。”

    “他们大概率是在水下打开了推进器,用于辅助上升,只有这样才可以解释他们异常的上升速度。”

    此时苏珊也打通了电话,不过她的要求才刚刚提出,就遭到了对面的拒绝。

    “我们的卫星在前不久发生故障,现在已经失联了。”

    “wtf?”

    卫星失联了?

    苏珊一脸懵逼,“这是怎么回事?”

    电话那边耸耸肩,“我哪知道,可能是太阳能板被剪掉了,也可能是被太空垃圾击中了,现在还在排查原因。”

    最终一通折腾下来,只有侦察机可以如愿出动。

    不过看着直播里的进度,等到侦察机到达的时候,估计机甲都开始回家了。

    此时,直播镜头里。

    精卫直升机组成的阵列已经带着吊架飞到了海中,悬停在赤红暴风的头上,启动了钢缆的自动对接系统。

    哪怕有着海风的干扰,粗大的钢缆还是很快就完成了对接。

    想在海里把机甲拉起来,需要比地面上更大的力量,虽然精卫有载荷冗余,不过赤红暴风还是打开了背后的推进器,让起吊的过程更加顺利。

    巨大的机甲在直升机的带动下,就像是一轮红月,缓缓在夕阳下升起……

    现场记者也在进行最后的播报,在播报结束之后,机甲就会踏上返程的道路,直播也会到此为止。

    看着机甲被吊起的一幕,亚瑟不禁有点馋。

    一架载荷三百多吨的直升机,任谁都馋。

    这种直升机根本不愁用途,只要造出来大把人抢着用。

    只可惜,精卫直升机这种虚空神机他们根本买不到,组织了专项小组进行仿制的波音至今都没有找到可靠的思路。

    哪怕他们也学着精卫那样,去掉支奴干直升机除了驾驶空间以外的所有空间,都塞上动力系统,效果也达不到精卫的一个零头。

    直播镜头上的机甲在短暂休整之后,就从大船上再次被吊起,连夜踏上了归途,而直播也在机甲离去的背影中戛然而止。

    亚瑟等人也开始收拾目前为止获得的所有新情报。

    同时还要负责把其他渠道传过来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于是,很快他们就看到了来自大黑鱼的情报。

    “上升过程中监测疑似推进器打开的声波……”

    “在海底的时候机甲还进行了一项未知实验?导致海水中检测到异常电流?”

    亚瑟看着这一项情报,陷入了沉思。

    此时的他,莫名就想起了之前在电影里面看过的一幕。

    那是赤红暴风在海底发射等离子炮的一幕。

    一般来说,等离子体自身是不带电的,但是等离子体本身有着极佳的导电性,因为它就相当于一种导电的气体,可以用于导电……

    虽然这个推测挺没有道理的,不过他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这个方面。

    “现在机甲的下潜试验已经结束了,你们对汇总的情报有什么头绪吗?”

    上司戴维斯的声音响起。

    亚瑟听到这个,习惯性地张了张嘴,但是还没有说出话来就自己停止了。

    反倒是苏珊把自己的推测说了出来,跟他想的一样,苏珊也认为赤红暴风在海底肯定实验了什么新武器,不然的话海水里的异常电流根本没法解释。

    而且他也推测,这个武器跟赤红暴风新更换的左臂部件有关。

    陈神设计的左臂跟等离子炮还是有一定相似程度的,哪怕是亚瑟他们也无法马上判断出赤红暴风已经换了整条手臂的事实。

    戴维斯十分满意地听着苏珊有条理的推测,就像是以前听亚瑟的推理一样。

    “那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亚瑟抬起头,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

    “我觉得如果我们想知道海底空间发生了什么事,那就一定要去现场看一遍。”

    戴维斯愣了一下,“你是说?”

    “我们应该马上启动一个深潜项目,探测地点就选在同一个地方。”亚瑟十分肯定地说道,“而且速度要快,不然的话许多痕迹都会消失!”

    戴维斯想了想,最后还是点头。

    “你说得有道理,我会把你的提议交上去的。”

    进行七千米的深潜试验,对于他们国内来说也不是做不到。

    技术肯定是有的,只不过要把技术变成现实还要花不小的功夫和钱财。

    ……

    在赤红暴风还在回家路上的时候,对面就已经快速通过了亚瑟提出的深潜探测项目。

    而且公布的下潜地点就在赤红暴风下潜地点的附近,目的是要对附近的海底地形进行测绘。

    虽然两方地点不是完全一样,但是到了下潜的时候,放下深潜器的方位稍微出现偏差,又有谁会知道?

    而且在茫茫大海上,没有设备仪器辅助定位的话,根本没人知道自己的方位。

    再说了,测绘海底地形本来就是要到处走的,走到哪里都不奇怪。

    不过哪怕进行了掩盖,外界还是轻松就猜到了这次下潜活动的根本目的。

    “什么测绘地形,我看他们就是想到海底去研究赤红暴风留下的痕迹。”

    “他们肯定是为了环保才下去的,他们下去之后会恢复赤红暴风造成的环境破坏。”

    “我感觉他们会在海底下找到赤红暴风的五对负重轮,并且因此而陷入沉思……”

第365章 您好,有考虑过我们院吗

    对于这个消息,国内表现得十分淡定,官方也只是回应了一句“希望能把探测结果用于和平用途”,之后就不再多关注了。

    想要在海底下发现赤红暴风留下的痕迹,以对面的技术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对面哪怕再拉胯,只是一个七千米深潜的项目,只要舍得砸钱,肯定是可以在赤红暴风造成的痕迹消失前组织起来的。

    更何况之前陈神抛出海底虫洞说法的时候,为了寻找海底的虫洞,全球还兴起过一次深潜探测热潮,技术都还是新鲜的,现在进行深潜任务的难度不大。

    只不过如果真的想在海底下的痕迹里推测出什么,那就难说了。

    赤红暴风在上浮的时候就已经进行过机体自检了,一点损伤都没有,更不可能在海底下留下什么零件。

    留下五对负重轮什么的也只是网友们开的玩笑而已。

    至于等离子炮的发射痕迹,在发射之后不到一个小时就被大海净化干净了,如果不是方安海给等离子炮多改造了一道电流攻击,估计对面的大黑鱼都发现不了等离子炮的发射。

    所以当对面的深潜器到达海底的时候,能做的事情大概率就是打开外面的灯光和摄像头,把周围留下的脚印一一拍回去。

    也许技术力高一点的话,他们还可以把一块比较小的脚印完整取回海面……

    但是光靠着这些海底的脚印和淤泥能够检测出什么嘛……

    那就不好说了。

    对面的深潜计划出炉的时候,赤红暴风还在回家的路上。

    机甲舱里面的九名驾驶员还需要忍受几天的劳累,才能得到良好的休息。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有任务要完成。

    一是要在补给点把之前在海里取得的样本移交,机甲内部说到底不是适合长时间存放这些样本的环境。

    同时还要把之前在下潜时拍摄的影像通过保密通信发回基地。

    这些影像会在经过剪辑之后,向全社会公布,这样可以进一步扩大这次行动的影响力,同时也是威慑的一环。

    所以机甲还在海上的时候,机甲下潜上浮以及在海底的大部分影像就已经出现在了网上了,无论国内国外,所有人都可以下载。

    就跟预期一样,这一些深海拍摄的影像很快就引起了全球的新一轮轰动。

    无数机甲迷还有专业机构都在研究这些影像。

    其影响程度远远超过此前任何一次深潜任务公开的录像资料,甚至比之上个世纪公开的登月录像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公开的录像里面有机甲身上各个部位相机拍摄的,也有机甲头部变焦镜头拍摄的部分。

    变焦镜头拍摄的部分引起了大量议论,许多人都认为这个角度的摄像机是架在观察窗口内的,也有人猜到了观察窗口本身就是一台超级摄像机,可以进行变焦拍摄。

    双方各执一词,在网上吵得天昏地暗。

    而且更大的争议出在录像被删减的部分。

    放出来的录像里面当然不可能包含等离子炮发射的部分,大众可以看到的部分只有机甲开着顶灯,在海中慢慢下潜,然后捞鱼,到海底破坏环境,再上浮。

    所有录像内容都十分和谐,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可能就是上浮时打开推进器的时候。

    不过网上从来不缺少列文虎克,人形显微镜。

    录像仅仅公布不到一个小时,就已经有人发现了奇怪的地方。

    “这段录像的总时长跟赤红暴风在水底的时间对不上,而下潜和上浮的部分都相对完整,所以我们可以确定在海底的时候有一段很长的部分被删减了……”

    “被删减的部分大概率是在一号镜头03:49:25这个时间后,因为在这个时间之后,地面的地形突然出现了大幅度变化,看起来像是赤红暴风又在周围走了一圈,或者进行了某种实验,而且在这个阶段后的海水也明显不太正常……”

    赤红暴风放出来的多镜头录像总时长有近百个小时,有人能在一个小时内就发现录像第三个小时部分存在的问题,只能说这些人除了是列文虎克之外,还有着时间刺客的血统以及时间管理大师的学位。

    而且这个时间段的影像在所有机位的录像里都被清除了,明显不是拍摄有问题。

    这个发现一出,顿时就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各种猜测层出不穷。

    “被删减的部分应该是机甲在水下出了故障,当时正在处理故障,没看到在这段时间之后,机甲就直接上浮了吗,而且还用上了推进器加速上浮,深海出故障这种事情肯定不能播出来,所以才会删减,各位就不要瞎猜了。”

    “这个任务刚刚宣布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很突然,现在再看到这段录像,我才明白过来!”

    “我们的地球已经被外星人入侵了,而且就跟电影里面一样,外星人就是从海底进来的,所以这次赤红暴风匆匆忙忙进行深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从虫洞里面跑出来的怪兽,那段被删减的录像就是机甲发现怪兽并跟它进行战斗的部分,正因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所以海底的地形才会发生变化!”

    “而且我最近发现各个新闻网络和视频平台上面,关于外星人ufo的新闻也越来越多了,再加上最近全球大爆的《环太平洋》,这一定是国家在提前向我们透风,以免我们得知真相的时候无法接受。”

    “那只是你看类似的新闻看太多了……”

    “事到如今,我也不再隐瞒了,我最近已经收到了复员的通知,原因就是在1999年之后消失的它们已经重整旗鼓,准备再次入侵地球了……”

    “您好,有考虑过我们院吗?微笑.jpg”——魔都市第一精神病院艾国医师。

    对于网上的推测,无论是说进行了武器试验,还是机甲在水下打怪兽,基地方面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回应,任由外界猜测。

    因为等离子电池终于要发布了!

第366章 电池样品公布

    自从等离子电池公布第一条消息到现在,已经有接近半年时间过去了。

    从一开始的万众瞩目,到后面声势渐小,虽然中间国内一直都有放出等离子电池的实际参数,但是缺少实物,只有理论支持的参数可信度并不高。

    以至于后面一直有人带节奏,说等离子电池只是一种圈钱的概念技术,甚至就连国内原本期待着等离子电池的厂家都开始怀疑这种超级电池是真是假。

    这背后的原因自然不是国内办事拖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出在不希望等离子电池面世的那些人身上。

    拥抱进步从来不是人类理所当然的想法,维护自己的利益才是人类最自然的反应。

    等离子电池对于原有利益集团的撬动不是一般的剧烈,简直可以说是在给他们挖坟,所以无论国内外遇到的阻力都不容小觑。

    这背后的明争暗斗不是一般人可以了解到的。

    不过在赤红暴风往太平洋走了一圈,公布深潜录像之后,等离子电池的出世一下子就顺畅了许多。

    尤其是来自国外的阻力,许多会跟等离子电池产生关联的小集合一下子就在他们的大集合里拿到了话语权。

    正因为如此,支持等离子电池推出市场,或者说不强烈反对,而是表示“我躺着你随便”的国家一下子就变多了。

    趁着这一股东风,国内顺势就往外界推出了第一款民用等离子电池。

    这一款等离子电池名为“时代”,比起拳击手号里面的等离子电池还要大了两圈不止,直径足足有七十五厘米,再加上到膝盖的高度,看起来就跟一桶大油漆差不多。

    这个电池的体积不小,至少单人想要扛着它跑绝无可能。

    不过它的目标群体本来就不是个体用户。

    从设计之初,它就是为了新能源汽车使用的,而且电池的形状在以后还可以进行改造。

    从体积上来说,时代比起电动车里面传统的电池包要小太多了,可储存电量也要远远超过传统电池。

    哪怕被阉割过,传统电池无论是在体型和能量密度上都远远不是时代的对手。

    时代电池的消息才刚刚公布出来,国内的各家新能源汽车代表就已经拿到了真实的样品。

    而他们在拿到电池之后的第一时间,就是送到实验室里面去进行实验,顺便还在网上对外界进行了通报,以确保所有股民都知道他们已经拿到了时代电池。

    在消息公布出来之后,才平静两个月的股市就再次迎来了大动荡。

    所有跟新能源紧密相关的企业股票都在第一时间迎来大涨,而跟汽油相关的则马上跌停。

    在国外这种情况更加激烈,只要股市正常开市,都必定发生股灾。

    传统汽车公司的股票更是迎来了灭顶之灾,用跳水都不足以形容它们的股票,得用无底洞才行。

    而整个股市,短短一天时间蒸发掉的市值就有足足好几万亿。

    大部分人对于这个突发事件都没有准备。

    毕竟等离子电池的消息都已经消失在大众眼前好几个月了,许多人都听信了媒体的话,认为那就是一种概念技术,哪怕有实现的可能性,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让大部分人放松了警惕。

    如果等离子电池的样品是在消息公布后不久就出现的,那这些人的损失可能还不会太惨重,毕竟当时所有人都在关注着相关新闻,都做好了止损准备。

    谁知道在机甲深潜,看了一场大热闹之后,真正成熟的等离子电池会这么突然就出现在市面上……

    这种不讲武德的偷袭反倒一下子割开了他们的大动脉。

    股灾引起的连环反应还在各个国家内部不停发生,华尔街这类地方的环卫工人们都忙坏了,马路隔半个小时就要冲洗,殡仪馆和医院也不够用了,天台上好像在玩多米诺骨牌游戏,墓地的价格更是突然飞涨。

    而在几天之后,国内拿到时代电池样品的企业纷纷对外界公布了他们对电池的测试结果之后,股市更加稳定不下来了。

    因为时代电池的各项性能跟之前国内发布的参数一模一样。

    这些数据狠狠打脸了之前那些说等离子电池是概念技术的人和媒体。

    从时代电池的能量密度来看,代替大部分家用汽油车工作已经不成问题了。

    比利迪的老总更是在接受对外采访的时候表示,有了时代这种等离子电池,他们就算用脚做车,都能让电动车的航程比汽油车更长。

    他们的下一代新能源车表现会远远超过传统的汽油车……

    不仅是比利迪,国内所有新能源车企的说法都基本一致,仿佛一夜之间,所有人都被打了鸡血,叫嚣着要把汽油车给干趴下。

    而国内外的传统汽油车企也坐不住了,今天是这匹马要转型,明天是那个圈要调整方向。

    短短一个星期不到,全球车企就都确定了要往新能源方向转型的方针。

    只不过现在时代电池只对国内的车企开放样品测试,国外的车企如果想要得到一件样品,需要额外进行申请,然后等待审核通过才能拿到电池。

    这个过程不会太久,国内的有关部门表示他们有充足的信心在明年让全球申请者都拿到样品。

    等离子电池引起的风波不仅仅出现在汽车领域,在其他领域同样影响深刻,只不过在汽车领域的骚动尤为引人注目。

    而其他国家对于这种情况也不会坐以待毙,等着等离子电池把自己国内的产业挤垮。

    不到两周的时间,各国限制等离子电池的法令法条就已经火速出炉,有限制等离子电池进口的,也有限制行业内使用等离子电池比例的。

    比如在汽车领域,大多数国家都对国内的汽油车企进行了保护,甚至还有的国家靠着法令,强力限制进口或者生产电动车的数量,以确保自家的汽油车不会马上死掉。

    至于以往他们讲的什么让市场自由调节,早就被他们抛到了脑后。

    或者说,在他们技术领先的时候,他们对外讲的是市场自由。

    但是,一旦到了他们技术落后的时候,他们嘴里讲的就变成了自由调节……

第367章 最高端的设备往往都只需要最朴素的检查……

    外界因为等离子电池的事情闹翻了天,甚至有人认为局势已经到了爆发战争的边缘。

    不过这些风波都跟陈神这个始作俑者无关。

    人们顶多在报道新闻的时候会把他的名字顺道提一嘴,大多数人都不会把眼下世界的紧张局势和各处频起的悲剧归咎于他这个发明人身上。

    所以他现在正在山里的大工厂,一边看着等离子推进器的生产,一边看着系统里面的黑羚羊号项目进度快速上涨。

    等离子电池出世这些日子以来,黑羚羊号项目的进度就快速推进到了92%。

    在赤红暴风开始准备深潜任务的时候,项目进度才刚刚走到60%。

    等离子电池样品推出之后,项目的上涨速度已经远超平时速度,哪怕是赤红暴风下水深潜那几天也比不上。

    说到底,大多数人看赤红暴风都只是看个热闹,但是等离子电池可是实实在在地关系到地球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

    按现在的进度,估计等到这批用于试验的等离子推进器出世之后,黑羚羊号项目就可以完结了。

    陈神把眼光放回面前这台机器上,它看起来就跟纳米线管的总装机差不多,都一样巨大无比,由许多种机器生硬组合起来,宛如一个畸形儿。

    不过此时在它内部孕育着的物品却可以说是人类目前的最高技术结晶之一——三维纳米加工之后的等离子纳米推进器。

    按照之前的预计工期,这一条总装产线只需要二十天时间就可以生产五十万枚纳米推进器,理论上可以满足一套推进单元的需求。

    不过这是极理想状态下的情况,所有生产都是有良品率的,五十万枚纳米推进器里能有多少枚及格的,谁也说不准。

    陈神盯着屏幕上面的参数沉思。

    眼下这一批纳米推进器在赤红暴风完成深潜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生产,现在接近生产后期,里面的纳米推进器已经自动加工成形,正在进行筛选。

    筛选合格之后的纳米推进器会再进入装配线,自动装配到同样由这台机器生产的推进器上。

    理论上来说,这一步生产之后的推进单元是可以直接装到飞船上面使用的。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一些必不可少的试验还是要准备的。

    所以第一套推进单元,按照惯例都会送到试车台上进行试车。

    所谓试车,就是试运转的意思。

    “总师,唐组长那边送过来一份报告。”这时身后走来一个人递来一份资料。

    陈神接过来,第一页上就是之前已经投入生产的藏羚羊号机身。

    这段时间来机身不仅完成了制造,而且已经在进行除推进器外的整机试验。

    至于结果,从唐华聪发回来的报告来看,效果显然很好,完全达到了之前的技术指标。

    虽然藏羚羊号的技术超越了当前的时代,但是说到底还不是什么戴森球一类的技术,只是一艘地月系内的飞船罢了。

    在有技术理论,有具体参数指标的情况下,举一国之力不计成本把一艘太空飞船的机身造出来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很多事情不做,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因为做出来不划算,或者有更经济的方案可以选择。

    比如移民火星。

    以现在的技术如果非要做的话,并非做不到。

    送一小部分人移民火星,并且给他们建好一个生存基地肯定没有问题的。

    但是成本会高到吓死人,就像是登月时一样,数以千计地造发动机试车,找出关键问题并解决掉它,移民火星也可以这样干,实践出真知,不停地向火星发射移民模拟飞船,哪里出问题改哪里。

    只不过现实不是玩坎巴拉,这样靠实践硬堆上去的话成本以千亿美刀计算都是小的,而登陆火星的回报显然不可能有这么大。

    所以全世界都只能慢慢投入,让科研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等待技术的发展和时机环境等因素的成熟。

    俗称“省钱式科研”,能算出来的就不要做试验,可以做一次试验的,就不要做两次,哪怕为此付出碍的时间成本。

    不过藏羚羊号不同,它正是属于不计成本硬堆出来的“移民火星”。

    当然,藏羚羊号的成本不可能有移民火星那么高。

    陈神把报告从头到尾简略地看了一遍,确定没有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才把报告合起来。

    原本他预计是要在五月份完成藏羚羊号首次试飞的,现在看来还是太乐观了。

    等离子推进器的推进速度已经跟飞船本体完全脱节了。

    其他技术都已经在进行整机试验了,推进器还要几天时间才能看到实物,等到试车完毕,再造出第二批推进器装到飞船上面,应该已经是六月了。

    幸好造出来的推进器总装机不止这一台,不然的话他光是等推进器都不知道要等多久。

    陈神看一眼时间,现在已经是四月二十七,藏羚羊五月首飞的可能性已经归零了。

    这还是他第一个延时的项目。

    “筛选结果已经出来了。”

    正想着,从厂房里面送出来一辆小推车。

    上面装着一大团湿腻粉末状物体,咋一眼看过去像是一垞沾了水的面粉。

    不过陈神知道那是什么。

    他马上走过去,一边还说道:“马上送去检测。”

    陈神看着装在玻璃盒子里面的粉末,这些粉末可比面粉细多了。

    如果不是积聚成堆,他们说不定都看不清楚有这么一堆东西。

    这些粉末其实都是纳米推进器,正是被机器通过溶液筛选出来的不合格产品。

    纳米线路生产还相对简单,良品率相当高,目前每一批次都维持在95%以上,不过看刚刚那一堆粉末,陈神就知道恐怕推进器是维持不了纳米线路的良品率了。

    “好的。”马上就有人过来把这些推进器送到不远的实验室。

    要测量良品率,第一个步骤不是上显微镜,也不是上其他仪器,反而是把推进器送上最朴素的电子秤。

    最高端的设备往往都只需要最朴素的检查……

第368章 顺风站着自己尿

    纳米推进器的数量以十万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数清楚。

    但是每一枚推进器都有固定重量,又因为可以根据原料数量大致计算出可生产的推进器总量,所以他们只需要给这些废料称一下重,再结合预计产量的总重就可以知道大概的良品率了。

    当然,要称量纳米材料,电子称不可能是在街边上随便买的,必须是特制的。

    朴素的方法往往简单高效,把废料往秤上一放,称重的结果很快就出来,再做一个小学二年级都会的加减乘除,良品率也出来了。

    “良品率大概只有40%。”

    报告结果的人脸色不太好看。

    原本总装机的上限产能是五十万枚推进器一批,现在就只剩下二十万枚了。

    这个良品率可以说是低到了极点。

    陈神叹了口气,他之前就已经有所预料了,事情不会一直顺利的。

    “总师,我们现在还要继续往下生产吗?要不要先等机器再改进一下?”旁边的研究员有些难为地看过来。

    陈神想都没想就说道:“产线不要停,继续放料生产,现在机器里面的推进器先攒着,然后从其他产线里面取出合格的推进器,把三台机器生产出来的推进器都放到一台机器里组装大推进器。”

    “明白!”研究员点头,马上就去执行命令。

    一台黑羚羊号需要的推进单元,也就是大推进器是四套,每套理论上来说需要五十万枚纳米推进器。

    不过考虑到自组装无人工干涉,精度肯定会有所下降,不可能五十万枚推进器放进去,全部都能刚好一个萝卜一个坑,都装到合适的位置上的。

    所以还需要多准备一点纳米推进器,在组装的时候都放进去,才有可能把这五十万个坑全部占满。

    所幸纳米推进器总装线不仅只生产一台,是按批建造的,他所处的这个大山工厂里已经堆满了建造完成或者正在建造中的总装线。

    所以一条总装线生产的推进器不够,还可以从其他产线调过来,把推进器数量凑够再进行组装。

    只不过各条产线建成时间不同,虽然都在第一时间开始了首批试产,但是相互之间生产周期不同,所以等了几天时间,工厂内才凑够纳米推进器,全部放到一台总装机里进行最后的组装。

    之后再等了三天时间,第一台大推进器才终于组装完成。

    常见的火箭发动机外表形状看起来像是一个倒扣的尖顶帽,光是喷口底部的直径就比人高,外面还围绕着一圈圈看起来杂乱的线管,巨大之余还有一丝粗糙的工业美,甚至有点手工打造的粗犷味道,但是藏羚羊号的推进器不同。

    从外表上等离子推进器完全看不出杂乱的味道,外壳十分工整,没有线线圈圈,形状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中世纪的木酒桶,在腰身部位还有几块整齐的凸起。

    而且它的直径看起来就跟一辆小汽车的轮胎差不多,整体的高度也只有一米左右,跟火箭的暴力发动机相比,就像是一个小绅士。

    “总算是完工了!”

    “也不知道里面的纳米推进器有没有安装到位。”

    两个研究员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刚从产线上面取下来的推进器,把它推到检测室里。

    这一次检测就不能用朴素的方法了。

    研究员们先是测试了一下推进器里面的纳米线路,确定它们都可以正常运转。

    随后又对推进器内部进行了扫描,大致确定了里面纳米推进器安装范围没有出现大范围偏差,也就是说从大体上来看,这一台推进器是正常的。

    在这个步骤之后,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更细致的检查了。

    以现在的技术手段,这种大规模应用了纳米材料的东西,想要细致检查只会费时费力,五十万个纳米推进器,一个个查的话要查到什么时候?

    有那个时间,直接让推进器上试车台走一遭不是更好?

    实践才是唯一标准。

    到时候发动机能不能点火成功,能够运行多久,自然就知道了。

    至于试车台的事情,陈神在工厂等待的这段时间就已经在未雨绸缪了。

    按照沟通的结果,国内的火箭试车台他们可以随便用,而且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造。

    总之试车台的事情十分顺利,无论是沟通还是改造。

    毕竟这台等离子推进器的推力只有区区17吨,连20吨都不到,对于动不动就测试几百吨推力发动机的试车台来说,像等离子推进器这样的小家伙,哪怕使足力气,它可能都没有感觉。

    推进器被穹顶基地飞过来的精卫直升机吊在集装箱里,很快就转运到了试车地点并进行准备。

    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各有不同,但一般就是一个水泥或者其他材料的架子,在架子的中间放着发动机位,发动机可以选择躺下来自己动或者顺风站着自己尿。

    然后在发动机喷射口的方向会有一个导流槽。

    因为火箭发动机试车时喷射出的高温高速气流具有强大冲击力和腐蚀力,所以需要导流槽将燃气导向远离试车台的地方,防止火焰烟尘及碎片反射回来冲击试验台,毁坏发动机和设备。

    通俗且简单地说,导流槽就是一个挖深的小水池。

    而在试车台的周围一般还会有发动机需要的燃料罐。

    不过对于等离子推进器来说,燃料罐和导流槽都用不上,只需要准备好电力和推进剂就够了。

    在前一天晚上做好准备之后,第二天一早推进器就被送上试车台。

    陈神选择的试车台是垂直试车的,也就是让发动机顺风站着自己尿的那种。

    这种试车台可以最好地模拟火箭发射时的发动机状态,而且这个试车台还按要求改造了发动机位,可以调整发动机的喷口角度,从垂直地面调整到跟地面平行都没问题。

    这样可以尽可能契合藏羚羊号上的情况。

    在藏羚羊号上,推进器的角度以机体为参考的话,同样可以在平行到垂直的九十度内随意切换。

    推进器安装完毕之后,工作人员马上撤离。

    而陈神在监控室里看着试车台,在预定的时间里默默按下了启动按钮。

第369章 马力全开

    房间里的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目光都放在面前的监控大屏上。

    屏幕上面正是试车台的实时情况,旁边的电脑上还显示着从推进器上检测到的各种参数。

    “呼~”

    此时,试车台上的推进器已经缓缓启动,发出预热运转的声音,听起来像是有些尖锐。

    “咕噜~”

    房间里面的人看着这个情况,都紧张得直咽口水,陈神也不自觉地往监控屏方向贴近。

    这台大推进器能不能使用,就看它待会的表现了。

    如果发动不起来的话,那就说明这台大推进器虽然通过了检视的关卡,但还是一个失败品。

    生产纳米推进器有良品率,生产这种大推进器自然也是有良品率的。

    毕竟是师从人体生物大分子自组装技术造出来的东西,人体内的机制有时候都会自己出错,推进器要安装五十万个纳米推进器,出点差错也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这种大推进器一旦不能运作,那就等于废了。

    压根没有返厂重修的希望,至少以目前世界上的技术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修好它。

    它唯一的价值可能就是送到后方去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方便以后规避错误。

    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在短短的几秒钟内都紧张到了极点。

    负责等离子推进技术组的张立攥着拳头,大口呼气,额头都冒出汗来了,得扶着旁边的人才能站稳。

    就在这时。

    噗!

    房间里面采集测试现场声音的音响终于传来几不可闻的一声轻响,然后垂直安装在机位上的推进器喷口开始喷出蓝色的等离子体,喷出的等离子体不像等离子炮,这些等离子体在大气中走不了多远就消弥不见,只在屏幕上留下了一道短短的蓝色尾焰。

    看起来科幻又梦幻。

    房间里几乎是同时响起了一阵阵压力大减的吐气声,只有张立还绷着脸色,随后陈神马上看向电脑屏幕上的参数。

    “29.4kn。”

    换算下来的话,试车台上检测到推进器产生的推力相当于3吨的力量。

    这还是推进器的全力,按照设计指标,每一台推进器的理论极限最低也在17吨左右。

    “继续加大推力。”

    陈神对旁边控制台上的控制员说道。

    “收到。”控制员马上加大推进器的输出。

    在一阵跟刚刚差不多的预热声之后,从推进器尾部喷射出的等离子体快速增加,推进器的尾焰也变得更长。

    不过大气环境对等离子体的阻挡太严重,尾焰再长也没有突破半米,看起来跟推进器细小的本体十分般配。

    推力一直增加到4吨,然后快速迈进到6吨,陈神和其他人一直留意着屏幕上的信息,在这期间推进器的一切参数都很正常。

    “呼,看来我们这次算是成功了!”张立也终于放下了自己的担心,找来一张椅子坐下。

    陈神也点点头,“现在运行已经差不多三分钟了,后面再出现异常的可能性不大了,继续加大推力,测试一下它的极限性能。”

    控制员照做。

    随后试车台上推进器尾部的尾焰就像是吃了药一样,蹭蹭两下就突破了之前的半米大关,然后不到三秒就连一米的关卡也破了。

    当推力达到极限的时候,推进器的尾焰已经达到近十米的长度了,以极速喷出的等离子体撞击在地面上,留下星星点点的痕迹,然后被下面的导流槽引入水池。

    陈神看了一眼现在的推力监测,17.6吨。

    如果说之前是日常巡航状态的话,那现在的推进器就是马力全开。

    “调整一下推进器的角度。”

    陈神的话刚刚说完,那边推进器就已经在机器的控制下,被缓缓翻转了过来。

    从垂直地面的角度一直调整到与地面平行,尾焰也不再撞击地面,而是跟之前一样,直接消弥于空气之中。

    推进器在控制员的操控下,一直在垂直和平行两个角度来回变换,看起来像是有一个调皮的小孩拿着一把光剑在试车台上挥舞。

    一般火箭发动机一次试车的时间都是按秒算的,通常都在五百秒上下,那是因为火箭发动机在发射时工作时间就只有这么长。

    不过等离子推进器不同,它们是要长时间工作的,所以试车时间自然也要更长。

    按照原计划,这次的试车如果没有出现问题的话会持续足足十个小时,也就是说从中午一直测试到午夜才算完成。

    只有完成了这个测试的推进器才有可能装到藏羚羊号上面。

    开始的测试顺利,接下来也没有出什么大乱子,从中午一直到傍晚,试车台上的推进器都没有停止过工作,而且在测试途中还一直在变动推力输出和方向。

    监控室里也放下紧张,开始了轮流值班的模式,大家分批次负责监控,一部分人先休息吃饭。

    陈神吃完饭没有直接回监控室,而是走到试车台侧边的位置。

    现在已经是黑夜,在这个角度看不到推进器的本体,但是可以看到推进器调整角度时喷射出来的等离子体。

    现场除了推进器发出来的轻响,就只剩下晚风吹过地面落叶的声音。

    跟火箭发动机相比,等离子推进器的试车实在是安静又安全。

    如果现在试车的是火箭发动机,他现在这个距离仅仅声波就可以把他送进医院,更别说还有高温浓烟……

    看着不远处正在摇摆的推进器,再看看系统里面已经走到99%的项目进度条,陈神默默掏出了手机……

    而在他的身后,两名安保人员对视一眼,都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心满意足地拍了个一分钟的短视频之后,陈神才又回到监控室去坐镇,顺道再看看现场收录到的数据。

    之后一直等到午夜,推进器顺利停机,试验圆满成功。

    现场的人们简单庆祝一番,觉都没睡就到会议室里面开会分析这次试验的参数。

    等到开完会议,时间已经到了早晨,陈神看着手机里昨晚拍的视频,随手就传到了网上。

    就当给最后那1%进度添一把火。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548/ 第一时间欣赏电影黑科技最新章节! 作者:第十个小号角所写的《电影黑科技》为转载作品,电影黑科技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电影黑科技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电影黑科技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电影黑科技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电影黑科技介绍:
来到平行时空,从造机甲开始黑科技之路。许多年后,记者询问:“陈先生,请问您当初研制猎人机甲的最初动机是什么?”陈神:“如果太平洋底下有巨大怪兽入侵,我们可以用猎人机甲与它们对抗……”记者:“?”“那行星发动机呢?”“也许有一天太阳快完蛋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记者:“???”众人恍然大悟,原来陈大科学家有地球被迫害妄想症!电影黑科技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电影黑科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电影黑科技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