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浮华尽少年归TXT下载浮华尽少年归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浮华尽少年归全文阅读

作者:慈莲笙     浮华尽少年归txt下载     浮华尽少年归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19章 陌陌清寒茶透凉 何人犹记少年殇(一)

    盛云城

    “茶已然凉了,我再去给你换一壶。”路人甲起身,正准备拿起茶壶,就被路人乙按住。

    “坐,坐,有事问你。”路人乙顺着力把路人甲拉了回来。

    路人甲见此也不较劲,把茶壶往桌子中间放了放,坐会到了长凳上“说吧,什么事儿。”

    “如今我的故事可是听的人越来越少,有的人都听腻了不愿意来你这里喝茶了,你还让我在这儿说书?”路人乙的话看似是询问原因,倒是带着些玩笑的移位在其中。

    “哼!连救了自己的人都不记得了,也不配喝我的茶。”路人甲倒是有气节,这气一上来,也不管那茶早就凉了许久,猛的灌了一口,啪的一声,放在了桌子上,才算是解了这口气。

    路人乙一笑,不再说些什么。

    紫竹林

    还是那个曾经的地方,还是那些经久不变的景物。

    常言道,睹物思人,当真不假!

    小荷已绽冰如玉,复得何人归相赏?万事静谧,也当真是静谧……没有生气。

    十三少年的父母扩了扩那个种了荷花的小池子,把被雨水冲刷了的曲水流觞的小沟复原,施以仙力保护起来。

    “这是?”独孤红手中的小铲挖到了一个硬硬的柱状物,明显不是石头。

    听到这,就在独孤红身旁的吕铭母亲沐翠和弈晓母亲张雅连忙过到这边来。

    “玉尧母亲,可是挖到了什么?”沐翠问道,有些激动。

    独孤红用手把那柱状物上黏着的泥土蹭了蹭,那柱状物露出了本来墨紫颜色。

    独孤红看了一眼,“好像……是个竹筒?”

    “竹筒?”这下子周围的一种父母都围了过来,期盼着能看到些什么。

    张雅、沐翠二人连忙帮着独孤红清理那附近的泥土。

    渐渐的,当年十三少年埋下的竹筒显露了出来。

    “这是酒?”天泠莲父亲天铖是个好酒的,可谓是无酒不欢,平日里没少被上官岩和天泠莲挤兑,如今却是头一个认出这竹筒的。

    “这附近还有些……”张雅看了看,继续说到,“便留在里面,等孩子们回来,自己取吧……”

    尽管,不知他们可否归来。也算是留下个念想,张雅心中想到,后话却是没说出来。

    出了后山,取了矮矮的小杯,满上了酒,忙活了一天,已经是月色苒苒。

    起开了酒,淡淡的酒香散出,伴着杏花甜腻,紫竹淡雅,幽幽的香气让人陶醉其中。

    十三少年的父母一人分了一杯,其余的被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

    夜色凉凉,清酒微寒,浅浅一口,没有丝毫的辛辣感,却是顺着唇间,喉头,一直暖到了胃里,驱散了微微的寒气。

    在接下来,暖了五脏六腑,连头顶都出了微微薄汗。

    这时候才感受到满口绽开杏花的芬芳,舌尖上还残留着紫竹的微微苦涩。

    不只是累了有些困倦恍惚,还是这清酒存久了已然浓度过高醉了人。

    十三少年的父母隐隐约约的看到了当年,十三人在这竹林间玩闹,采些花瓣,洗涤稻米,截紫竹,酿酒……

    看着他们无忧无虑的样子,笑的开怀。

    可如今……人已不在,也尽历这世间的沉浮冷暖。和还能,笑的无忧?

第120章 陌陌清寒茶透凉 何人犹记少年殇(二)

    六道寺

    “对月独酌,愁思满腔。临溪而歌,早失豪情!”是那欧姓老叟因着那元前辈不曾饮酒,便只得正对月独酌。

    自觉有些无趣,欧姓老叟再次问向了那位元前辈,“前辈当真不小酌一杯,也可解去心中烦忧。”

    “多谢,老朽不饮……”

    “当初极北寒地无酒抗寒,如今老朽饮酒定然血脉翻涌,使气血过盛。”

    “那,六位前辈……”

    “释道不饮酒,饮酒乱性,恐失控制。”释众微微笑着拒绝了,“落了施主好意,还望体谅。”

    “哎……无妨,也谈不上好意,体谅。”欧姓老叟摇了摇头,有些颓然,“倒是我们这些俗人只得以酒消愁。”

    众人无话,好半晌,就听释天开了口,“明日,老衲一众带二位施主去寻另一位施主可好?”

    二人自是知道何意,皆是有些期待。

    “可是那最后一位前辈?”欧姓老叟问道,释天点了点头,认可了老叟的想法。

    “好……”欧姓老叟也点了点头,饮尽了酒杯中的酒,众人又是一阵默然,没有丝毫言语。

    翌日

    “这位前辈会是?”欧姓老叟向来喜欢刨根问底儿,刚腾在道云海上,往琴川而去,欧姓老叟就问开了。

    “秋家家主,秋焕斋施主。”释天说到。

    欧姓老叟不禁再次生疑,“秋家家主并非秋焕斋啊,怎么……”

    琴川

    “秋家,为何不是梧桐胜春城,却来了这琴川城?”欧姓老叟一路走一路问,未曾停下。

    到了一处琴馆,释天这才停下了脚步。望着牌匾上的字,“凤栖琴舍?”欧姓老叟再次开了口,“这又是何来头?”

    一众人进得凤栖琴舍,见了一斫琴师,须发微白,手下一张凤势式古琴,正勾、挑、抹、剔的试音,不时的动一动琴轸,继而打、摘。

    如此反复许久,约摸有半个时辰才停了下来。

    “几位远道而来,有失远迎,是老朽之过,快请坐下,老朽抚琴一曲,以示赔罪!”秋焕斋这才注意到来人,向来是过于投入。

    一曲高山流水,时而舒缓柔和,时而豪迈奔放,正如山水画卷,不消仙力引导,便让人醉心其中,隐隐的,一些愁思也是勾上心头。

    一曲罢,余音犹在,余音去,余情不改。

    几番谈论,却是勾出了秋家往事。

    “秋玥晞是老朽之孙女,当年老朽并非失踪,而是被人追杀。”秋焕斋回忆往事,老泪纵横,“老朽之子死于途中,秋家被旁支接手。”

    “说是旁支,老朽倒是从未见过,老朽曾探过,倒是没有亏待了玥晞母女,老朽本欲告知实情。”

    “但奈何如今老朽能力不足,告知玥晞母女反倒是百害而无一利。”

    “若非十三少年,老朽恐怕都见不到玥晞孙女儿,毕竟老朽被追杀时玥晞还未出生。”

    想来是有着共同的目的,秋焕斋也没有任何隐瞒,这下三人之间也算是互相的知根知底儿了。

    “已然看过玥晞孙女儿,老朽死而无憾,若是这无用之躯可救回十三位恩人,老朽决心一试。”话毕,秋焕斋话锋一转,回到了正题,“无论成功与否,老朽皆不在乎!”

    “虽然老衲一众对三道合一阵并不能完全掌握,但也不至于要以命换命。”释天解释道,“但是可能得了什么,皆要还回去。”

    “不知……”

    “老朽无悔,这些得到老朽已然感激不尽,自然知足。”

    “好!”

第121章 陌陌清寒茶透凉 何人犹记少年殇(三)

    盛云城

    “你说那陌路茶缘茶馆也着实有意思。”

    “有什么意思?纯粹是可笑!”

    “到如今还说着那些老掉牙的旧事,没有生意也是活该。”

    “你这话就不对了,毕竟人家感恩你也不能拦着,再说了那十三少年确实是救了这仙云大陆。”

    “呵,真是可笑,难道他们没有利益就会救么?这背后指不定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内幕呢!难不成你还真信了那些人说的什么……”

    “噢,对,“紫竹碧叶间,清雅十三杰。道义仁勇剑,浮华十三劫”?不过是立英雄罢了!”

    “至于那六个老头,指不定就是什么托儿,实际上根本没死,赚一把世人同情,可笑!”

    一开始说话那人不再言语,而这一切都被往正胜学院而去的秋玥晞几人听了个正着儿。

    心道,若是十三人当真还在,他们早不知道要如何庆祝了,哪里会像如今这般?

    几人便悄悄跟随,继续听了下去,越听,心中也越是焦急,难不成十三人真的回不来了?

    在听下去,又宁可十三人不回来了。免得这人走茶凉寒了人心!

    “我说了你还别不信,我告诉你,我可听说了,这三年那六个老头子就又找了三个老头子!”

    “要说他们六人,我到觉得可以相信,可是凭几个修为也就如你我一般的人,那纯粹就是个幌子!”

    “其实,难道不应该为那十三人悲哀么?”

    “悲哀?明明就是自导自演!”

    “自导自演么?这么说倒真是有可能。”

    两人越走越远,秋玥晞一行人也到了正胜学院,也不愿意跟下去听这些让人作呕的恶意揣测了。

    正胜学院

    正胜学院后山那片紫竹林里,徐左禅几人正在清理满地的落叶。

    “这荷花都要开败了,花瓣都落到了地上,莲蓬也都已经逐渐变成青绿色。一晃也快三年了。”肖婧杉一阵叹惋,尽管岁月时光荏苒,就如同这紫竹林上留有的剑痕一样,愁思也不是能够被轻易淡去的。

    也许表面上不再如以前,但不过是深深的埋藏在了心底,暗暗酝酿。

    “老夫算是受够了,等他们回来,这丹药,仙石,老夫可要狠狠地要上一笔!”徐左禅一边任劳任怨的继续这着手下的劳动,一边哼声道。

    “等了他们三年,等他们回来,要他们给我们提供三十年的指导,用三十年赔我们的时间!”

    说着说着,那故意的轻描淡写早就维持不住。

    几人也很是无奈,各自皆是不知道说些什么好。日落西山,夏日即将过去,这小荷塘和溪水也渐凉,几人便都默默的离去,不知心里想着些什么。

    这世间多少人走茶凉的故事,曾经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放下身段,甚至……卑躬屈膝。

    最后呢,不知何时便已然忘却曾经他人的恩德。

    但愿,这世间,少上几分人走茶凉,那怕不念旧好,也不必,人归时,茶可温,心永寒。

    这种寒,可就不是一杯清酒下肚,便可以暖回来的了。

    但愿,十三少年归来时,仍旧有人记得……不求感恩,但求莫要猜疑真心。

第122章 寂寂紫竹复何人 不知不觉已曦晨(一)

    七夕节的热闹过去不久,街边店家继续卖起了河灯,不需吆喝,过路人都知道是中元节之用,有需求者自会驻足购买。

    但若是仔细看来,仍旧是七夕节剩下来的河灯,换了个时日,作用就大不相同。

    尽管已然入秋,未至处暑,暑气仍在。夹杂着寒蝉的鸣叫泣沥,让本就烦闷悲切的人,更添几分愁思。

    与其他地方不同,哪怕只是山前山后,林间林外的区别,这环境却是并不相同,以至于紫竹林内仍旧是一如既往地寂静和凄清。

    三番春秋冬夏,不尽别离愁思。不知是来此偷闲寻得一丝安宁,还是来此只为祭奠友人……肖婧杉一众人又一次来到了紫竹林间。

    前些日子已经快要开败的荷花,如今正发挥着最后一点余热,奋力攒出了一两朵或是刚刚露出水面,或是斜生以得荷叶遮阳的花苞。

    片片残荷依稀残喘的用仅剩的摇摇欲坠的花瓣掩映在有些苍老的荷叶中间。

    莲蓬墨绿的有些黑紫色,塌着头却仍旧比荷叶高出些许。有的莲子自然成熟,不知落到了小池塘的何处,想来明年又是一片红花碧叶。

    莲蓬无子之处剩下了黑洞洞的眼,还没有到干枯的时候,映在池塘上,黑洞洞的有些吓人。

    肖婧杉几人一直待到了傍晚,期间也是偷闲的聊上两句。

    “王璇羽为何近日一直不见?”徐左禅捋了捋虚构而出的胡子,摇着头,背着一只手,颇有些老态的样子坐到了河畔的青石上。

    肖婧杉和秋玥晞二人也是一阵摇头,也是不知原因。

    肖婧杉回忆了一番说到,“按说平日里也会一通约了出去,此番却是连七夕都未曾见得。”

    “想来也有三四个月未见,也没有丝毫消息……”

    “他们十三个不在,这王璇羽也不见,我们这一个个的可都难以相聚,怕不是哪天都断了消息!”秋玥晞也是感怀道。

    肖婧杉突然想起一事,话锋一转突然说到,“且不说这个,那日我独自来时听说正胜学院已经恢复办学,因着不问资质,只观品行,一时间忙不过来,望我们这些学子做导师。”

    “这……也好,也算是能够分忧些许,不然在家中也是闲来无事。”秋玥晞点了点头,“今日回去时便交代一声,没想到真正回到故地却是换了身份。”

    三人正唏嘘,月色再次降临。却是不知何处正庆祝些何事,一时间华彩绽放天空。

    不知是因中元节将近的祭奠故人愁思使然,亦或是因为初秋夜晚虽说不寒,却透入骨髓的凉意,这不节不晌的华彩惊艳中带着些许的萧瑟。

    不知不觉间,盯着这华彩看了半夜,三人意识到时已然子时有余,见已然深夜,也就放弃了归家的打算,看着天上的星空,倒也是别样的颜色。

    在竹林里,三人各自想着心中的事,其实也无心赏景,不过是借着自然和人文之美掩盖心中的惆怅罢了。

    一夜无话,直到天边的太阳升起,三人才各自散去,依旧未曾言语。

第123章 寂寂紫竹复何人 不知不觉已曦晨(二)

    也怪不得人们总是叹息时光匆匆,自觉是过客,不曾留下一丝一毫的印记。

    小半月过去,肖婧杉三人也没联系上王璇羽,但已然适应了在正胜学院做导师的身份,讲起课来头头是道,没有任何藏私。

    时不时地,三人和十三少年的父母都会去十三少年待过的地方转转,这下有了时间,三人更是带着一众父母顺着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回顾了当年。

    一众父母更加伤神是自然的,但若只因此便不去寻找孩子们走过的路,想来一众父母自然不会答应。

    可能是对六道僧的信任,也可能是心中的苦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用手抚过十三少年曾经坐过,碰过的一切。

    指尖微凉,却好似温热犹存,也不会再潸然泪下,泪落多了,默默地,再哭不出。

    不知道何时何日,自家孩子可否归来,但却收敛了自己的心情,把孩子用尽一切保护的这美好打造成真正的盛世。

    为了把自家孩子对大世的期望带给下一代的孩子,尽管这如今的正胜学院即是云华学府的前身,也是云华学府的重组。是救了这大世,却又伤了自己孩子的学院发展起来。

    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就是自私的吧,不管其他,只愿孩子幸福平安,却又能为了孩子的愿望,抛开一切。

    徐左禅三人看在眼里,心中更是心酸,想来若是自己遭受了这些,父母也会如此的吧……

    如此,他们宁愿平平庸庸,自私一些,不去管什么大世静好。

    可,当这大世颠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为了能够“自私”下去,想来他们也会为了大世做出些什么,就算自身能力有限,达不到十三少年那般惊艳,却又令人无能为力的心酸,不知不觉的遗憾。

    看到那藏,一众人好不是多么动容,忽然忆起初次见那禁地,已然眼眶发酸,借着哈欠,掩盖了眼中斥满了的泪。

    毕竟,那禁地,就是已然半百有余的十三少年父母初见之时也着实是被惊的不轻。

    那遍地尸骨,满目苍凉,一切都荒废在那里,却是寸草不生,只有弥漫着的血腥味,和一片灰败。

    十三少年父母不知,当年内修院那六人见得此情此景是如何的感受。

    但为人父母,自家孩子的心性自然明了,可以见得当时的六人是如何的自责,如何的无助,面对斥责又是如何的心寒。

    却依然为了他们,为了薛家的孩子,甘愿忍了那么久,更是自情脱离家族,以求将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就算是最后被大世唾骂,背负许许多多的骂名,也不愿意把家族卷入这混乱。

    而家族只能托他们的后腿,就连一个暂时的避风港湾都提供不了,只能看着十三少年在外飘零,没有依靠,却因为不能辜负这份期望,为了家族其他人,不得不闭门不出,连句支持的话都不能说出。

    倒不如当时辞了自己的家主之位跟了自家孩子而去,也好替他们分担些许。不时的,十三少年的父母总是这样想。

    但却知道,自己即便是随着自家孩子一同,到最后也许倒成了累赘,就像当时在诛邪城,什么忙都帮不上……

    傍晚,霞光万丈,紫竹林里的景物都被染上了柔和的红色。想来明日会是艳阳高照的晨曦,万里无云,天蓝的澄澈。

第124章 荏荏时光经年岁 清溪紫竹故人归

    片片竹叶摇摇曳曳的落下,在微风中抖动,飘然起舞,在晨曦的光照下,显得柔和唯美,好似刹那间回到了盛夏蝴蝶翩飞的时节。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将至,几处团圆,万家灯火。

    未至星辰璀璨,更非灯火阑珊,紫竹林却有了异样的变化。

    异样?也许……更应当说是最美好的样子。

    清晨的柔光普照大地,几只鸟雀轻声啼鸣,在竹林间飞翔,划过碧绿的竹叶,带来微微的声响。

    有人道是:落花时节又逢君,寄予故友相思之情。这竹林若是开得了口,反倒是要埋怨句,经久方见故人归,花开花落几春秋?

    三番春秋冬夏,三载亲友相思,浮华散去,少年归来,紫竹林的生气也随之再次升起。

    可能是只有十三少年与紫竹林的相处才能让紫竹林愿意聆听和倾述,哪怕是十三人的亲友,也不曾见得紫竹林这般欢迎。

    再归故地,众人无话,潸然泪落。泪落无声,却知情深;泪过无痕,融入天地。

    出了紫竹林,十三人见了父母友人,初见,皆是不语。再望,怀抱温暖,视线模糊。

    依旧是默默的对视,没有丝毫的言语,直到被外界打破。

    “院长,导师!”想来是正胜学院的学子,不知有何事,莽莽撞撞的便冲了进来。

    十三人听到这称呼,看向了自家父母友人,相视一笑,就已然心照不宣。

    那学子真性情,众人自然也是丝毫不计较,肖婧杉见此也是连忙开口问道,“可是有何事?”

    谁想到这冲了进来的学子看到了十三人便是惊讶,继而只剩下钦佩,险些忘了自己来此的目的,说起话来都有些结巴了。

    挠了挠头,那学子很是不好意思,还用傻笑掩盖了自己的紧张,“导,导师,嘿嘿,我只是……只是来问个,问个小问题的……”

    “就是那个承自云华学府的剑法,总是觉得缺少了什么似的,练不出那种感觉。”

    “实是抱歉,导师我也不知,心境不同也许便是不同。”肖婧杉也不隐瞒,直言到。

    那学子听了,一阵落寞,继而眼神再次亮起,“不知,不知这几位可是……”

    “是。”肖婧杉的话简短而肯定。

    “那敢问,几位前辈对这云华剑法有什么高见,还望指点晚辈一二。”那学子也不再拘谨,一脸仰慕的望向了十三人。

    精髓么……也许只有当时那大战的时候,他们才真正的体悟到了云华学府这剑法的精髓。

    是那种一往无前,是大义,是一种难以言表的责任感。

    没有这种亲身经历,想必是体会不到这种境界的,但如今自是没有那个机会,也……但愿永远不会再有那样的机会吧……

    “肖导师说的没错,需要境遇才能体会,倒不如你随自己心境创造属于自己的剑法。”天泠莲对肖婧杉的话报以了肯定的态度,“不过,一句前辈可当不起,毕竟我们几人也不过虚长十来年月。”

    “不不不,前辈们过谦了,若是没有前辈们……”那学子话说了一半,没有再说下去,转而恭敬的长揖了一礼道,“晚辈多谢前辈教诲,前辈一语,晚辈受益匪浅。”

    十三人也不推诿,便接受了那学子的感谢。

    临出门时,那学子欢天喜地,感觉自己得到了什么无上的荣耀似的。

    “你们归来,自然要知会一番,只是……”秋玥晞开了口,却有些难为情,“只是如今有些人觉得你们不过是演与他人,恐怕……”

    秋玥晞有些犯了难,“但若是要你们这一世隐居不出,也自是不可能。”

    “依老夫看,咳咳,呸。依我看啊,还是知会一番的好,不然即便是自此隐世不出,又为了谁?”

    “毕竟那些不知感恩的人,该如何还是会如何。”

    人走茶凉,恶意揣测。茶余饭后,闲言碎语。这多么正常不过?十三人暗暗想到。

    “知会一番吧,毕竟我们又不是罪人。”江玉尧开口,把周围的一众父母友人惊了一跳,倒是旁的十二人笑而不语。

    何时,竟然有了如此的性子?不过倒是更好。

第125章 欣欣向荣盛世样 但愿此生不彷徨

    次日,一众父母都把自家孩子叫了去,不知说了些什么,到了下午却是在盛云城准备了一场宴席。

    没有动用丝毫的学府资源,也没有在学府里举办。都是自家出资,宴席并没有太过铺张,但毕竟是给十三个孩子一起办的宴席,也就相对盛大。

    “感谢诸位莅临,今日有两件要事相告!”主持开始的是正胜学院的是弈晓的母亲张雅和潇义之母璋湘二位院长。

    说起来因着天泠莲母亲上官岩平素也是闲散,叶青岑母亲水黎就更不用说了。至于江玉尧母亲独孤红,速来和上官岩交好,也就选择了做个普普通通的导师。这二位院长也是无奈就职。

    “其一,乃是为庆祝家族子辈成年,做长辈予字。”说完,张雅顿了顿。

    地下一阵叽叽喳喳的讨论,哪怕是些个大家也不顾自己的形象议论纷纷。

    “这……十三家的家主除了那十三少年,并无子辈……”

    “这揭人伤疤你也说,怕人家听不见?”

    “可……”

    “想来是认的?或者是旁支、亲戚的。”

    “怎么可能,那都要自家父母来给表字,祝成年,哪里有家主特意操办的?就算是这十三家内部再亲近,也不能代劳啊。”

    一阵快速的议论过后,众人皆是存有疑惑的继续听了下去。

    “这第二件么,就是……当年的十三少年在九位前辈的帮助之下得以归来。”

    这下一众人早就不是疑惑,好奇了,一下子神态各异,有的人更是原形毕露。

    一瞬间有人惊诧、有人欣慰、有人淡然,但有人却是刹那眯了眯眼,继而勾起了嘴角,满脸笑意。

    “今日的宴会,便是十三人迟来的成年宴,还望各位互相传告。”

    开宴前,自然是先要把十三人的表字说给众人。毕竟表字是为尊称,若非亲近之人,或者长辈,便多互相以表字相称。

    天泠莲的表字琴漪,放在一起一看便是已然知晓。

    江玉尧,字瀚玑,字字珠玑。

    弈晓,字墨泽,也是早在六年前就已被父母告知。

    吕铭,字长亭。长亭,乃是送别之地,取其反义,乃是不愿再别。

    郭瑾寒表字寒江,青山寒江,画中常有之物,也是符合郭家所修习。

    云祉,字仲榭,到别说,这还是云祉自己讨来的,也是为了纪念先兄罢,毕竟自己能够再次回到这里,也希望先兄能够回来,陪着父母。

    叶青岑,表字意临。水家同郭家一般世代修画,姓了叶姓,名字便依着水家来了。

    蓝陌阳,字元恒。陌阳二字有萧瑟离世之感,元恒正与之相反,有次一来,同样是父母盼望莫要再别。

    潇义,字煜博,光明磊落,义薄云天。

    轩辕曌,字日升,天地日月鉴轩辕。

    齐昊,字尚勇。思家之“商用常春庄”,有所羁绊,便不会轻易分别。

    青弘申,字凌云。有凌云之志,只为大世,未曾顾及自己。

    白承嘉,字诺诚。一诺当诚,此诺,便是莫要在离开父母,让父母空自想念。

    一众十三人的表字被公之于众,这内涵想必就算是不说,旁人自然也可听出一二。

    继而开席,也算是没有什么不该有的事情发生。毕竟就算是有些人想要人走茶凉,如今十三人归来已然化身黄阶,一般人也不敢招惹。

    至于剩下一些个意图用心险恶的,或是长舌八卦,吃人家的毕竟嘴短,也都不大好意思在人家宴席上惹出什么是非来。

    十三人倒是出奇的几乎看淡,对这些外人的表现并不大在意。

    一切宛若静好,浮华不再。一切也都归于了平静,十三人和父母,肖婧杉几人也算是终于能够放下一口气。

    但是当年的一切,终究是回不去了……

    亲情友情依旧,但终究六年过去,大世的改变,让人唏嘘。

第126章 忆忆深恩何人予 梦里归时几人助

    宴会上的热闹还未散去,因着中秋节也就快要到来,所有宾客倒都是喜气洋洋的,夜深,子时早就过去,而十三人心里却是想着其他事,毫不掩饰的心不在焉。

    当初在诛恶平原上,十三人以自身仙力、元灵相祭,用大阵封住血铁凶斧之时,一道白光闪过,十三人失去了意识。

    再睁眼已然是在紫竹林间,依稀感到六道僧曾经到来,另外还有三位老者。

    模模糊糊的好像梦里看到了九人以阵法开启了什么,十三人这才得以回来。

    见到六道僧和三位老者额头上是大粒汗珠,嘴角也有着丝丝鲜血,十三人想要喊出声,却怎么也做不到。

    挣扎着,好像是一场梦,可却如何也无法醒来。混混沌沌的,认得眼前的人,却不知道自己是谁,身在何处。

    再后来,九人离去,在“梦中”的十三人挪动不了,对外界完全丧失的感知,周围一片混沌。

    周遭环境不知,但见那九人离去,便想要大喊一声,怎么也没有喊出来。

    声音没有发出,周围一片寂静,没有一丝一毫的声音和可以感官之事物。

    十三人是被一阵溪水流淌,鸟叫虫鸣所唤醒,醒来便是故地。

    四处一望,故地,故人,却非故时。花树,林间,却非春日。

    不知如今时光已过几何,若不是清楚的记忆,倒是要以为一切从未发生过。

    看着四周静好、平和,十三人对望了一眼,心中依旧有些迷茫,梦么?

    若不是心中那清楚的感受,当真要以为这不过是黄粱梦一场,醒来只云烟。

    按着记忆离开后山,发现曾经的云华学府大变了样子,一切井然有序,四处欣欣向荣。

    不知情况的十三人只好一番悉心观察,毕竟那一众学子修为上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儿,自然没有发现十三人的存在。

    得知父母正料理学府,而如今的学府再次回归了“正胜学院”之名,家中一切安好,十三人才算是放下心来。

    小心翼翼的四处搜寻,总算是找到了一众父母所在的地方,这才知道已然三年过去。

    三年过后,只刚见面,便既是无需多言,各自安好。

    再后来……

    “你们倒是,还发什么呆呢?人都走光了,你们是在学院待着,明日仲秋假始,随我们一同回家,还是自行先回家去?”十三人还没有回过神儿来,便听到也不知谁家母亲,几位母亲开了口,只听得出是个女声罢了。

    这才回过神儿来,抬眼望去,宾客早就四散,想来一众父母已然将人送了送,这才回来叫醒他们这十几个在“睡梦”中的人。

    “在学院待着吧,你们觉得呢?”天泠莲开了口,“话说,这个时候回去,也左右没早两个时辰。”

    郭瑾寒点了点头道,“这个时候了,不差那一会儿,清早再说吧。”实际上是懒于挪动了。

    “确实,但我们添乱。”江玉尧再次点出了重点,好巧不巧的,把一众父母想要调侃十三人的画给说了出来。

    见此,一众父母也是乐了,“行了,行了,我们怎么会嫌弃你们?”独孤红也是乐的自家孩子开朗了许多。

    一边说着,独孤红一边撇了一眼在一旁口是心非,状似对江玉尧话多面露嫌弃的江凛霜,“我们一众父母平时在正胜学院工作的地方都有足够的床榻,你们都去歇歇,我们处理完事情,带着你们一起回家。”

第127章 人人道是归少侠 不过儿女迟归家

    正是一番秋高气爽人团圆,恰是绿叶镶金景好处。十三人的父母处理好了学院一众繁杂事务,便带着十三人归家小叙。

    沿路上,许许多多的人传说着什么:“十三少年回家了。”

    “听说那清雅十三杰归来,今日正要回家,当真是光宗耀祖。”

    “谁说不是,家中还不得列队相迎?”

    “倒是大摆宴席的好,如此一来,还可以“上门拜访一番”。”

    “上门拜访当真不错,可以见识下十三人的真容。”

    路人各有各自的想法,更是各有各的目的。来去匆匆,于此地、于众人往往只是过客而已。

    却殊不知,十三人和一众父母就隐匿在人群当中,听到了这番谈话。

    哪有什么少侠归家,光宗耀祖?不过是家中儿女迟迟而归,引得亲友担忧。

    怎么会有什么列队相迎,倒是责备几句才是真。

    这责备不为其他,只为迟归……

    少年迟归,亲友长盼。诚然救了大世。可曾顾过自己,想过家人?

    父母对孩子,哪个不是“自私”的?不管其他一切,说什么岁月静好,谈什么家族兴盛?

    心中只盼望孩子可以平安喜乐,一生清欢。

    若不是为了孩子的一片诚愿,一生所向,若不是还有那一线希望,一众父母,早不知何时就放下了家族,身归天地。

    还好,迟归终归。终究,回到了家……

    离了盛云城,众人各自分散,往自家而归。

    御空在自己熟悉的线路上,天地未曾变色,可云朵下的屋舍俨然早就变了一番新的模样。

    更加恢宏,一派祥和。宛如重归旧日,但有处是物是人非,有处是物非,人依旧。

    触景生情,忆旧难忘,哪能不知岁月变迁,早就不是曾经那般岁月,那个无忧年岁?

    明明很短的路途,却好似千万里遥远。不过短短三年,许许多多的事物愈加陌生起来。

    终究是到了家,物是人非,处处如旧,情如故。

    十三人各自家族的人们无一不是万千感慨,真情相向。感慨时光飞逝,庆幸亲人终归。

    归来山河依旧,门庭如故。奈何时光已逝,再也回不去年少无忧,再也叹不完岁月悠悠。

    不知是巧合与否,十三家父母都出奇一致的把家中保持了旧制,哪怕是装潢,内设,雕花细纹,一切悉如曾经。

    此情此景,怎能不叫人暗自伤神?却庆幸亲人仍在,故人皆归。

    也许是依旧少年,也许是故作无愁,怕引起亲友的忧思难过。

    十三人平平淡淡的随着父母在自己的屋内谈起了这些年来大大小小的事。

    若是细细看去,哪怕是以不管孩子著称的水黎夫妇二人,还是板着脸要求颇高的江玉尧之父江凛霜,从不轻言满意的弈晓之母张雅。

    哪个不是眼中水雾氤氲,眼眶微红。以至于十三人把许许多多的故事难处一一隐去,更是对许多闭口不谈。

    时不时,把话往轻松的话题上引开,可却发现,此去经年,与亲友相隔,无论何事,也是令人无限悲伤。

第128章 蒙蒙雾里山中家 何处山岭遍开花

    云雾山

    重回故地,依旧是云雾缭绕,正逢秋日的骄阳高悬天空,穿透浓浓的云雾,浅浅的洒了下来。

    苍松翠柏被阳光照的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微微的有些松脂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儿云雾山。

    白承嘉和轩辕曌二人的家族皆是在此云雾山之中,却没有挨在一起。

    松云醉月阁是白家所在,刚刚到了家,白承嘉就收到了父母递来的腰佩玉饰。

    见到这腰佩与饰,白承嘉自然不惊讶,但等到父亲将当年的那封信递给他的时候,饶是白承嘉这种心思不细腻的人也当真很是感动。

    他以为父母会因为睹物思人烧了那信件的,谁想到竟然留到了现在?

    “物归原主了,既然都回来了,这信件自然也就作废了。你自己烧了去罢!”在白旭然身旁的白承嘉母亲寒茗然开了口。

    接过信件,白承嘉翻开来看了看,什么都没有说。

    继而谈话家常,白旭然和寒茗然连连感叹当年有些微胖淡黑的白承嘉瘦了不少,也比当时白了许多。

    另一边的血鉴日月台,轩辕曌也是随着父母回到了家中,万事万物一如往昔。

    血鉴日月台被阳光照射着,反射出明亮的光芒,甚至有些刺眼。

    十三家父母想来是商量好了,轩辕曌回家不久也收到了父母递来的腰饰玉佩和当年的信件。

    轩辕曌母亲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但也是不免感性。在外人面前可能没什么表现,但在家里,却是黯然落泪。

    明月岭

    三家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待在了天家,一一把腰佩玉饰和环佩递给了三人。

    相比江玉尧和齐昊二人并没有什么反应的淡然,天泠莲毕竟是女孩子,看完自己当年所写,也是一阵感动,继而更加叹惋当年的一切。

    “哎,也不知道你俩写了什么,拿来给我看看呗!”天泠莲可能是为了掩盖自己心中的惆怅。

    “有什么好看的?如今早都过去了。”齐昊说到,“再说了,也没什么不一样的。”

    天泠莲撇了撇嘴,“算了……哎……”

    天泠莲把当年的信小心翼翼的折了折,拿在左手。

    又用右手勾了腰佩玉饰,挂在束腰的腰带上勾出一个小环,轻轻一掏,算是把腰佩玉饰随手挂上,不至于掉了。

    “我先回去一趟。”天泠莲随口打了个招呼就回到了自己的屋子,把信放在抽屉中的小匣子里。

    那个小匣子,天泠莲在之前一直装些自己喜欢的玩意儿,正想要翻看,想起外面的二人,又连忙合上匣子,关了抽屉,去寻几人。

    却是寻之未见,上官岩见天泠莲一阵忙叨就出来了,便说道,“想着你估计得用些个时间,再者他们也该回家看看,便让他们先行回去了。”

    这边天泠莲和父母促膝长谈,把点点滴滴都一一道来。

    那边江玉尧和齐昊二人也是各自回家。

    屋舍依旧,草庐仍在,是夜,明月岭众人无眠,灯火通明。

第129章 悠悠江海归故人 浅茶淡酒夜已深

    梦泽洞庭说小不小,但说大,是着实算不上大。以湖为主体,众人生活在岸边。可渔于江湖。

    郭家和弈家便是在此,趁着今日,两家便是取了渔船,离了各自的青山寒江坞和玄皎泮水泽。

    携了茶叶茶壶,一些消遣小食和三五灯盏,弈皓和郭沄青处理好了家中之事,就带着弈晓和郭瑾寒二人泛舟湖上。

    弈皓、郭沄青钓上两三小鱼,流琬轻轻撒上些辣椒粉、细盐之类的调味品,再由张雅烤上一番,递给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早就沏好了茶,倒好了,温度正好递给了父母。

    小家温暖,淡淡的,夜逐渐深了,点点繁星在梦泽洞庭墨兰的天空洒满,好似薄薄的银纱。

    夜,静谧而温暖,一夜无话。

    次日晨起,漫舟在湖水浅处,弈晓和郭瑾寒二人却是下了船,捉上两三只虾,一两条鱼。

    没有什么异样的气氛,倒是逗得四位父母一阵笑乐,二人倒也不在意。

    阳光明媚,虽说秋日,湖水被照的很是温和,没有冰凉之感,一阵笑闹,悉如昨日。

    说罢这处于十三人家族所在最西北的梦泽洞庭,倒要说说最东的广陵。

    广陵所在,东、南两侧直抵道云海,北至琴川之南,西靠明月岭东麓。

    常年多有降水,水路纵横交错,故而各家多是邻水而居,以船而行,两相对岸,更是以小桥相连,别有特色。

    潇家和青家便是在这广陵地界儿。

    虽说是同在广陵,却不如郭家,弈家那么相近,分在广陵中心南北两侧,对称的撑起了广陵。

    潇家稍小,仅是自家族人。所居沉月潇湘榭乃是观月之佳处。

    而青家更像是齐家那般,在自己的地界儿里,庇护着一些小家族。虽说如今的大陆甚是安稳,但成了习惯,那些小家族便也就没有分离出去。

    青家的白云清风镇可以说就是一个小广陵,应有尽有,镇内水路交通,小桥集市,应有尽有。

    故而一早的时候,潇骁和璋湘就带了潇义一同先与青枫、周瑜羽和青弘申在白云清风镇四处逛了逛。

    买了些秋日的玩意儿,什么桂花酒、桂花藕啊。

    周围有熟识的,还塞了几篓子正肥的螃蟹。虽说隔着很远,有些大声喊的意味,可说出的话依旧柔和可亲,一个劲儿的说着螃蟹正有黄儿,有膏儿的时候,叫趁着中秋佳节赶紧吃了。

    还有人给了几袋子小鱼小虾,说是煎炸了正好!放些青椒葱花一类的,不油不腻,鲜香可口。

    还没划到家去,这传的吃水就多了两倍!估计是东西实在太多,船边儿都要没到水里去了。四周围的人见此,才没有继续塞些特产,皆是一脸遗憾。

    四人在青家的白云清风镇上找了家酒馆,要店家把鱼虾蟹的做熟了,再喝上几口桂花酒,一晃就是两个时辰。

    到了下午,再撑着船,一路上划到了沉月潇湘榭,看着太阳落下,水上波纹抖动,映出一片红晕。

    继而银月登天,照耀着沉月潇湘榭那水榭的一角,影影绰绰之间,沉月潇湘榭仿佛月宫降落人间,唯有剪影正分分明明的映人眼帘。

第130章 漫漫西江还家咏 莲花山中观波涌

    西江和莲花山两地离得很近,又或者说实际上莲花山山脉中间、四周流淌着的都是西江的支流。

    云家、叶家,蓝家、吕家四家便分别生活在西江和莲花山。

    莲花山

    莲花山靠近盛云城,因而蓝陌阳和吕铭二人以及父母不到午时便早就到了家中,打理好了一切。

    蓝田玉烟谷里,蓝憾山和鱼瑶瑶的相处方式实在是让蓝陌阳吃了一惊。

    平日里蓝憾山和鱼瑶瑶哪次不是在这遍山谷的屋舍里,东一间,西一间的住着?

    以至于,别说是蓝陌阳了,就是两人之间,也常常找不到对方。

    可如今,二人不但住在了一间屋里,看着样子,还是许久都没有换到别的屋舍当中去了。

    至于鱼瑶瑶和蓝陌阳之间,也不像是之前那样,好似两看相厌一般了,不只是正常了许多,鱼瑶瑶也更会直白的表达对蓝陌阳的关心。

    这下蓝憾山也算是省了事,再不用解释来解释去。

    一杯茶,一碗饭,几道小菜,一碟茶点,蓝田玉烟谷正如其名,温暖,祥和。

    墨意伴香亭这边,依旧是沐翠忙上忙下管着吕铭的事,至于吕季风,依旧是只能打个下手儿,在沐翠忙到极点的时候,帮上两把。

    茶饭间,吕铭竟是自己说起了当年练武之时为蹲马步而哭的糗事,这下倒好,搞得沐翠眼中含泪。

    吕铭却是慌了神,本身是为了说些有意思的,免得母亲伤感,结果却适得其反。

    沐翠见此,连忙掩盖了自己的泪痕,连声道着“喜极而泣”,“喜极而泣”。

    吕季风也是适时的劝慰两句,“你母亲这是幸灾乐祸,这是乐哭的!”

    但这种解释,何尝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不过是互相为了对方能够放下罢了。

    西江

    云家破月雁栖楼就没有这些琐琐碎碎的情感了,云铮和安芸已经失去了云祉的先兄云榭。

    如今云祉能够平安回来,对于二人已然是万幸,也就没什么好矫情的了,剩下的只有失而复得的喜悦。

    对于云祉何尝不是如此?云祉自小就因为先兄云榭的事更为成熟,在十三人中虽然说话不及江玉尧的惜字如金,但在待人接物上更加老成。

    在看事物时,往往也能更加深刻,更容易注意到事物内部的深刻内涵。

    再看西江月家雨荷晴雀庭,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叶伯礼和水黎也不再像以前那般四处云游,故而家中的大小事务便必须张罗起来。

    叶青岑的祖母楚娴韵也是终于可以放下家族的担子,享受生活。

    此番叶青岑归来,楚娴韵亲手为叶青岑戴上了叶家的腰佩玉饰,老泪纵横。

    惊喜之余,楚娴韵竟因为心结打开,修为提升了两阶,到了离渡劫只一步之遥的化神天阶,对于叶家来说这更是意外惊喜。

    庭外,水雾弥漫,天空中撒下阳光,映得水雾中点点金光,荷塘中隐隐约约的彩虹更是有不下十数个。

    叶家的荷花仍旧绽放着,没有丝毫的颓败,鸟雀在庭间檐下飞舞,时而鸣叫。

    整个儿雨荷晴雀庭,一片欣欣向荣。西江和莲花山一带也是层林尽染,秋景正好。

    整个仙云大陆,也真真的成为了一片盛世繁荣的景象。

第131章 清清竹林少年归 碧箫相予自家回

    翌日

    还有便是仲秋之日,仲秋过后,学院便要恢复,十三人便随着父母回到学院大理一番,次日的仲秋节便既打算在学院度过了。

    紫竹林里,十三人再次归来,若说曾经少年时,如今空余少年意。

    毕竟时光荏苒,终究光阴易逝,六年后,十三人已然二十有余,哪怕依旧少年情意,少时本心,终究不再是少年时分。

    四处搜寻,郭瑾寒找回了当年的画卷,早就泛黄,却还未完整,总觉当年落笔浅浮。

    终究也是没有下了心扔掉,便在那泛了黄的画卷上添添加加,倒是添了不少新韵,比之当年,着实是沉厚许多,整幅画卷更是有了灵魂之感。

    又把当年埋藏的一竹筒一竹筒的酒挖了出来,给了一众父母一半,其余的,时不时浅酌一杯,既作消遣,也可驱寒。

    十三人想着将来父母要估计学院之事,众人也不愿到学院里四处招摇,便在想着这紫竹林中建起一间竹屋,分成几个小屋。

    既然建屋,变打算就地取材,用紫竹建造,这下便想起剑的好用了。

    奈何剑还在剑阵那边,十三人手头倒是都有些其他武器,天泠莲的琴,弈晓的棋……

    倒是江玉尧,箫剑一体,没了剑,也就没了任何趁手儿的武器,至于剑这东西,更是一生几乎也就一柄而已,打小儿就有了情分,如今的年纪,也是不可能再寻柄顺意的剑的。

    思来想去,也就打算简单粗暴的用仙力一阵劈砍,算是弄足了需要的材料。

    材料齐了,十三人便也就开始建造竹屋。

    毕竟已然二十有余,自然应当分隔而居,便将竹屋建大,分隔出十五部分。

    其中十三部分皆是尽容坐卧,另外两部分,一个稍大,一个较小,小些的做书画只用,大些的便于十三人和父母可以聚饮欢宴。

    主体建完,众人正打磨些竹子坐桌椅,弈晓却突然收了棋阵。

    “怎么了?”日常三心二意的天泠莲立刻反应了过来。

    “是江……”弈晓正开口,江玉尧之父江凛霜便来到了紫竹林间。

    见到江凛霜,一众人正要拜见,江凛霜连忙罢手,“不必不必,此番我是来寻尧儿的。”

    “父亲……”

    “那……可需我们回避一番?”叶青岑揖了一礼问道。

    “自然不需。”江凛霜温和一笑。

    “父亲,有何事?”江玉尧问道,颇有些疑惑。

    “你也知,这碧箫乃是江家传家碧箫,也是这仙云大陆上少有的传家之物。”说着,江凛霜取出锦盒中的碧箫。

    锦盒并不起眼,甚至连锦盒都算不上,便只是个绒布细袋。

    “如今为父便将这碧箫传与你,相信在你这里,这碧箫比在为父之处更加有用武之地。”

    “毕竟,你也刚好没有趁手的武器……”江凛霜还是改不了的样子,嘴上总习惯把对孩子的关爱说成普普通通的事,偏偏还总不自知,“若是将来有了趁手的武器,这碧箫可要原原本本的还与为父。”

    江凛霜这话本意是希望江玉尧平平安安,这碧箫自然就没有缺损,奈何这话说出来,当真是让人心中不适。

    “本来六年前为父便想把这碧箫与你,奈何一直没有机会。”江凛霜继续说道,“当时总思着避开旁人,如今见得,便还是当着你一众友人的面。”

    江玉尧长揖,恭恭敬敬的双手接过碧箫,放回了锦袋之中,又长揖一礼,“多谢父亲。”

    江凛霜也罢了罢手,“无妨,你们便继续你们之事,我不在叨扰。”

    说罢,江凛霜离开了紫竹林。留下一众人和江玉尧,久久不语。

第132章 潇潇竹林故人声 碧石紫竹清风生

    故地新时,旧事新年。故人声声,清风相随。竹叶簌簌,碧石掩映。

    建起的竹楼矗立,没有丝毫的违和,与竹林融为了一体。

    那绿色的和紫墨色的竹,分别是还未长成和已然多年的紫竹,韵味各异,曾经的剑痕依旧,就如同岁月的刻划,抹不去,消不掉。

    那一年有余竹子,紫斑点点,就如同青春的迷茫和摇摆,终究也会沉淀下来。

    山涧流水,清风过林,竹林间自然之语,和着一高一低的琴语箫音,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在这后山尽显。

    “表字又如何,不过是给他人来的说的,谈什么尊敬与否,不过是生疏罢了。”

    “想起当年,竟把这表字当个稀罕物儿来看,如今一想……”

    “渍渍,还不是老了才有的!”

    十三人几番言语,有的想着当年讨表字的荒唐事,有的说着这表字没必要几人之间拿来称呼,显得生疏。

    一阵欢声笑语,哪怕时光不再是曾经,但依旧是那群少年,仍旧心思纯良。

    语毕,众人继续各做各事,也没有再感怀过去,但不知不觉中,依旧夹杂着些许异样的情感。

    毕竟……许多事已然发生,即便成了定局,心中终究空留下回想。

    琴箫诉说了年少,讴歌了自然雅韵,哪怕历经沧桑,看尽世事炎凉,依旧是那看待美好的心灵。

    悬浮空中的白、墨两色棋子,正是布下的棋阵,免得外人来此,纷纷扰扰。

    十三人的父母自然也是知道如此,一道阵法隔离开了后山,若非十三人允许,旁人自然是无法轻易进入。

    偷了闲,也依旧不闲。

    看似恬淡安静的生活,十三人依旧时刻注意着与自己相连的九重天大阵,稍有波动,便定然察觉。

    此时此刻,众人正做着自己的事,安安静静,一丝不苟,没有丝毫的分神。

    蓝陌阳正拉着白承嘉坐在青石上,随手弯了个钩子,挂在建屋多余的细竹竿子上,钓溪水里面莫须有的鱼。

    不得不说,哪怕六年过去,蓝陌阳的心性如旧,还一个劲儿的拉着轩辕曌也跟着一起“钓鱼”。

    想来也是无事,轩辕曌学着白承嘉、蓝陌阳二人,也是钓起了鱼。

    好半晌儿,只钓上些干竹叶片来,蓝陌阳悻悻的,只得想着晚些时候去盛云城买了鱼来吃了。

    若说真的做了些实事儿的,倒是要数吕铭和郭瑾寒二人。

    在竹屋的书室,旧画收好,又取了泛黄的旧纸,铺开。

    研磨墨条,用笔饱沾了墨汁,细细的画出脑海里构思精妙的画卷。

    画中有十三人,三三两两的在还是云华城的街上闲逛,清风吹过,衣袂自然的微微飘起,轻快飒爽。

    一身曾经的学院服,白衣不染纤尘。

    吕铭一个篆字上去,正如当年衣襟上的篆字一般,好似直接拓印了似的,形神具同。

    画中人物也不再需音律为魂,自有其灵动,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那画中是一个早已被他人忘却了的曾经,传奇但悲凉,热血的难以言表,却依然寒意入骨……

第133章 明明华灯中秋夜 尽望月明万家阖

    又是一年中秋夜,几番团圆几家愁。月明灯影桂树稠,酒淡茶浓团圆饼。

    有道是,月是故乡明,故乡之月,故地之月,是人的依托。

    又逢中秋佳节,盛云城内吆喝声声,或是从七夕跨了中元,剩到了现如今的河灯,又一次成为了美好的寄托。

    又赶上盛秋时节,桂树芬芳,各个茶店酒坊,无一不是借着桂花又大赚了一笔,桂花茶、桂花酒,吆喝声未曾断绝。

    往日的月饼也是有了桂花馅,头一口甜甜蜜蜜,正如阖家团圆般沁人心脾,再一口,却是有些甜腻。

    可就着这仲秋和月上桂树的传说,也便有了噱头,卖了好价钱。

    提着三四坛子桂花酒,揣了五包桂花饼,续诗作弈输了的蓝陌阳和叶青岑任劳任怨的从盛云城买了东西回来。

    同行的,还有特意去买了几十个莲灯的天泠莲,打算拿回正胜学院分与众人。

    “你买那么多莲灯有什么用?”蓝陌阳不禁咋舌,天泠莲右手提着的一大串莲灯都快拖地了,至于左手更是拽着三五盏纸灯。

    “一人一盏,祈福用啊。”天泠莲不以为意。

    “话说,不是还买了那么多桂花饼之类的,你们不是也快拿不下了么。”天泠莲撇了撇嘴。

    那一包桂花饼可能足足得有二十多只,饶是蓝陌阳和叶青岑两人身材算是修长,拿起来依旧是快把人埋住了。

    叶青岑速来也是个好吃的,也就不好意思说什么“还不是你们吃的”,继而两人便假装什么都未曾发生似的,和天泠莲一路回了正胜学院。

    叫了一众父母,一同到了紫竹林间。

    这紫竹林还是头一次如此热闹,将近四十人挤在竹林间,席地而坐,觥筹交错之间,便是傍晚。

    竹屋上两盏、对岸的杏树上一盏、青石上一盏、竹枝上再挂上两盏……

    纸质的彩灯掩映在竹林之间,橘红色,微微泛黄的光芒,很是华丽,和紫竹、碧叶交响映衬,更是一番别样的风景。

    遥望去,盛云城内的华灯如天上星辰,点点染染,几乎映亮了整片天空。

    八月十五的月亮圆的出奇,硕大而明亮,挂在空中。

    如今,却好似还不如盛云城内的灯火璀璨,隐隐的倒显得有些黯淡。

    盛世的美好不可多得,难得的清闲,又都是无条件信任的亲友,一众人,无论是十三人还是众人父母,皆是放松下来,一杯清茶,一盏淡酒。

    没有清寒的岁月静好,没有愁思的仲秋佳节。

    清茶,满口生香,桂花四溢。

    淡酒,遍身微暖,秋寒四祛。

    “就说不要多买,偏不听。”看着只开了一包,仍旧剩了一多半的桂花饼,天泠莲母亲上官岩对天泠莲说到,“说了这东西甜的很,吃不了两口便不爱吃了。”

    “尝尝便可,买这么多浪费做什么!”

    郭瑾寒、齐昊听了连忙说到,“也不是天泠莲的错,是我们都以为不够吃。”

    这下一众母亲都开始说起自家孩子,不知道少买些尝尝如何,倒是买来浪费,甜腻甜腻的,叫谁吃了去!

    十三人皆是保证会存着吃完,一众父母却是不相信,皆是道,“你们如何,我们可能不知道?过两日便不知扔到何处白白浪费了罢!”

    无可奈何,最后只得一人分得三两只,被要求赶快吃了去,终究是买了个罪受。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603/ 第一时间欣赏浮华尽少年归最新章节! 作者:慈莲笙所写的《浮华尽少年归》为转载作品,浮华尽少年归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浮华尽少年归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浮华尽少年归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浮华尽少年归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浮华尽少年归介绍:
有人说:“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开始的开始,就是结束的结束。已是浮华散尽日,当为少年归欤时,看那一众十二少年随少女一人历尽千帆,青春少年时无悔为世人,归来少年本心亦无改……(纯友谊,没有男女主感情线,一女主十二男主,哥们儿情义)引语:“如今我们都未娶嫁,却都已是有了表字的人了……”浮华尽少年归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浮华尽少年归,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浮华尽少年归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