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三国之黄巾少帅TXT下载三国之黄巾少帅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黄巾少帅全文阅读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三国之黄巾少帅txt下载     三国之黄巾少帅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51章 突袭阳翟

    在定陵待了三天,队伍就继续北上,不能太久,否则别人真就以为杜氏勾结黄巾贼了。

    不需要确切的证据,只需要怀疑就好,反正证据要多少有多少。

    这种无中生有的伎俩,张钰在奉高就已经玩过,比他玩得溜的人多了去。

    “既然钱粮什么的都给你们抢走,那杜氏子弟有几个人被你们绑走,也很正常对吧?”杜袭跟在队伍里面。也没骑马,就没听说过俘虏还能骑马的。

    “子绪,假装把你的双手绑起来,这样骑在马背上问题也不大……”戏志才提醒。

    “这样又太显眼,这一路过去不知道要给多少人看着。”杜袭当即拒绝。

    尤其若给认识的人看到,以后自己还能不能回来了?说是逃出来的,还要别人信才行!

    “这倒没什么,反正到了阳翟那边,天知道还有多少昔日的同窗,要跟着我们一起回去。”戏志才无所谓的说道。

    “怎么听着好像你要直接抓人?”杜袭神色有些古怪。

    “我可没耐心一个个坐下来慢慢谈……尤其和你谈过之后……戏志才无所谓的说道。

    什么叫做‘和你谈过之后’,搞得好像事情变成这样,还是我的错一样!杜袭暗啐。

    “对了,现在书院情况怎么样了?”戏志才突然想起这个问题,去年,或者说前年他就没有怎么关注过书院的事情。

    “你这才想起啊?”杜袭没好气的说道,“我都回家待着了,你说书院什么情况?贼人杀到南阳,据说还自立了。祭酒担心贼人会来颍川,让我们先回家待着,等事情平息,再同时回去上课。”

    顿了顿,继续说道:“说是那么说,有宅子在阳翟的,怕还留在书院那边学习。祭酒也留在阳翟,有什么问题还能上门请教一二。”

    祭酒就是荀绲,这个并不固定,可能是几年换一次,可能三五年换一次。

    水镜先生司马徽在颍川书院担任过三年祭酒,之后去了南郡,于是荀绲重新接过祭酒职位。

    颍川书院不是公学,而是郭氏、辛氏、陈氏和荀氏等几个大家族,合建的私学。

    主要是让颍川各大豪族子弟入学,也有联合守望的意思。

    书院属于进修的地方,启蒙的话基本都是在各家的族学里面。

    豪强和普通寒门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有自己的族学,族人小小年纪就去族学接受启蒙,灌输家国天下的道理。

    以族学打底,优秀的子弟去颍川书院就读深造,主要是累积人脉。

    以后出仕为官,大家就都是颍川党,有什么互相帮衬一下。

    “就杜氏的产业,在阳翟买个宅子就那么难?”戏志才看向杜袭。

    “不是‘那么难’,而是‘真的好难’!”杜袭摊牌了,“两年前黄巾之乱,波才路过颍川书院,对书院秋毫不犯,甚至阳翟都没有祸害……不知道怎么的,就传出这里有神祇庇护,贼人不敢靠近。去年开始,这房价就不断涨……杜家小门小户,真买不起!”

    杜家就两个大人当过官,也没有累积下来多少产业。

    说是豪强,不如说是比较大的地主。

    尤其杜袭的父亲这一辈没有出仕,他这一代不出仕,那基本就沦落为普通土豪了。

    到时候,给予杜氏产业的豪强不知道有多少。

    杜袭也是担心这个问题,最后打算搏一搏。

    反正家里还有个杜基,自己若能拼出一条路,杜家也能稳固一些。

    “这个好像是我的错……”戏志才想了想,“波渠帅大概是担心误伤我,所以就绕开了颍川书院,甚至是阳翟。”

    “若是这样那你赚大了,现在就这样突袭过去,基本那各大豪强的子弟,就一抓一个准,没一个能跑掉的!”杜袭先是一愣,随即调侃道。

    就说这世间哪有什么的神祇,真就以为阳翟会安全,然后扎堆过去。

    这下可好,省得戏志才东奔西走,直接就能来个一网打尽。

    队伍走了两天,差不多抵达阳翟,经过襄城和颍阳,队伍扩大到五万。

    黄忠已经尽量表现得足够‘残暴’,不过说到底在场的众人都不是暴徒。

    “你们这样绝对会暴露的……”眼看到阳翟,杜袭看了看队伍,最后叹了口气。

    “暴露肯定会暴露,不过是迟早的事情。黄巾少帅是个反贼,哪怕他现在是泰山太守,在朝廷和百官的眼里他永远都是个反贼。所以在决战之前,要捞够好处做够准备!”

    “你那么一说,我对他也开始好奇起来……”杜袭感慨,“怎么就觉得,他造反的时候已经想到会被招降。招降的已经又做好下一轮的造反。”

    “少帅说过,他所代表的的阶级立场,和豪强甚至是朝廷的立场,正好的对立关系。”戏志才摇了摇头,“主要还是这个立场没有退路,要退只能是朝廷和豪强退让。”

    “为一群黔首退让?”杜袭大概明白了,只是多少不是滋味,他也是豪强。

    “黔首其实要求不多,有地可以耕种,可以吃饱穿暖。少帅说过,豪强要享受,要应付越来越多的开销,只有经商能从根本解决问题。黔首耕种,豪强经商,再加上工匠把原材料加工成商品,这样的世界才是最稳定的。”戏志才解释。

    “经商哪有那么容易……”杜袭不太认可,毕竟经商的风险太高。

    真正旱涝保收的,大概就是粮商,毕竟家里就有田地,粮价还能肆意操控。江东顾氏是粮商,东海糜氏是粮商,河内张氏是粮商,中山甄氏也是粮商,甚至武威邹氏也是粮商……

    至于传说中的中山张世平和苏双,到底是不是铁商和马商难说。

    说不得人家也是粮商,只是卖粮的时候准备收铁和马,回来再赚一手。

    同时到底是义助刘备,还是给刘备带人给抢了去,这个也难说。

    当初刘备在涿县振臂一呼,投靠他的清一水都是以前结交的游侠。

    说难听点的,都是一群地痞流氓。

    就想不明白,涿县张家那么有钱,张飞也不瞎,怎么就看上了刘备,投入其麾下……

    大概,是因为汉室宗亲这个旗号吧?

    “反正当你到了泰山,看到那边的情况,自然会明白。”戏志才笑道。

    “那还不快点把正事干完,快点过去?一天几十里路不累的?”杜袭抱怨。

    “这不在攻城么?”戏志才指了指前面,黄忠正在率军攻城。大军原本假装路过阳翟而不入,谁知道突然一个回马枪开始攻城,又有黄忠射箭压制守军,城破已是定然。

第152章 颍川书院

    人的思维存在惯性,当阳翟的百姓相信,自己只要在阳翟就是安全的。

    时间长了,这其实就是给自己一个暗示。

    当戏志才率军真的有绕开阳翟的趋势,让守军和百姓‘印证’这个观点后,就会彻底松懈下来。

    其实戏志才在阳翟路过了三次,在第三次的现在才攻城。

    第一次打出‘赵’的旗号,过阳翟而攻打,就这样一路向北,实则当天晚上又开始折返。

    第二天再打出‘黄’字旗号,队形改变,继续路过阳翟,继续向北。

    和上一次比起来,这次阳翟城头上的守军少了一半。

    当晚继续折返,然后第三天,也就是这次继续北上。

    以后军为中军,以一部分战兵假装辎重兵,队伍零零散散,士卒的样子也很邋遢。

    这次过阳翟,城头上只有十几个守军,同时金汁什么的估计都没有煮,毕竟城头上并没有发现烟或者恶臭的味道。

    在对方懈怠的时候,大军突然发动进攻,瞬间包围阳翟三面城墙。

    黄忠率军射箭压制掩护,周层和杜远亲自登城,倪兕做好冲城的准备。

    “如果所有攻城都那么轻松就好了!”周仓已经登上城头,本身就天生神力,还给张钰加强过身体素质,三两下的已经率先登上城头。

    当时城头没有多少守军,大概是觉得这些贼人最后还是会离开,又因为是大中午,也不知道是在休息,还是在吃午饭。

    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周仓眼看大家上来差不多,立刻朝着城楼下面杀下去。

    十六岁的孩子,朝着一群兵丁之中杀去,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鲜血让他染上一层红色,却没有对他造成任何影响。

    张钰的强化不涉及痛觉和情绪,其实想要做到超人级别,那么首先要让他们感觉不到痛苦,然后就是情绪永远不会有波动。只是在他看来,这样又已经不能算是人类。

    突然背后挨了一下,被皮甲挡了下来,不过估计开了个口子,破了点皮。

    “该死的!”感受背后火辣辣的痛觉,周仓挥刀将给他一道的敌军斩杀。

    跟着他下来的亲卫,至少阵亡了三人,否则的话不可能有敌人伤害到他的背部。

    打仗就这样,他负责向前冲,左右和身后托付给亲卫。

    高强度的战争中,根本没有办法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面对眼前的敌人已是极限。

    好在更多的友军开始下来,在他们的护卫下,周仓冲到城门这边,顺利打开城门。

    “冲锋!”大门打开的瞬间,黄忠当即下令冲锋,倪兕紧随其后冲了进去。

    到了傍晚的时候,阳翟已经彻底沦陷,数百守军只剩下百余被俘虏。

    也有些重伤的,估计是活不成了。俘虏到的,都是一些轻伤的。

    或许也有一部分逃走的,然后躲到了巷子里面,也有可能是周围的宅子里面。

    只是没什么用处,周仓等人,都是巷战的专家,被王诚亲自训练出来的。

    “传令下去,清点伤亡,治疗上环,战利品统一整理,不许私藏!同时禁止劫掠,立刻派人巡视阳翟城,但凡有借机烧杀劫掠,小偷小摸之辈,全部拿下!”黄忠下令。

    虽然很想要表现得‘贼人’一些,考虑到这些士卒最终是要带回去的,担心染上一些不良的习惯,以后要改正不容易。

    若真要劫掠,那也应该是在指示下进行,如何劫掠也应该有一个章程。

    而不是一窝蜂过去抢劫,谁抢到归谁什么的……

    “颍川书院情况怎么样?”戏志才过来询问,身后跟着杜袭。

    “第一时间就保护起来,说起来里面还有不少的学子,要不要全部带走?”黄忠询问。

    “对,全部带走,一个都不要留下!”戏志才点头,能在这个时候留在书院的,基本都出自颍川最大的几个世家豪族,而且每一个人的学识都非常渊博。

    先带回去,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愿意为张钰效力,都是赚到的。

    黄忠闻言,当即清点一支队伍过去。

    首先是请,愿意主动出来的,那么自然享受杜袭这样的待遇。

    若是最后逼得他们必须要搭进去的,那么只能享受俘虏的待遇。

    “你们怎么看?”颍川书院之中,一众学子听着外面的喊话,开始私下讨论起来。

    “我们这二三十人的,难道还能杀出去?”其中一个吊儿郎当的学子随口说道,“再说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对方甚至没打下阳翟,就已经开始保护书院。这意味着,他们的首领应该很看重我们。”

    前提是不要太倔,否则惹怒了对方一切难说。

    贼人到底是贼人,再怎么假装礼贤下士,被惹火了还是会原形毕露。

    “嗯,奉孝所言我赞成,你们呢?”其中一人表态,看向其他几人。

    “叔父既然赞成,那我自然也没问题。”另一个稍微年长的学子回道。

    有这三人打底,其他众人自然也纷纷应允。

    书院大门开启,黄忠亲自过来邀请他们到军中做客。

    当然还有一件事情没忘,那就是去寻找祭酒荀绲。

    “荀祭酒,冒昧前来打扰,还望不要见怪!”黄忠跟着书院的仆从来到荀绲屋外,也没有进去,在外面喊了声。

    “既然已经来了,那荀某见怪也没什么意义了。”荀绲推门出来,“首领此番过来找老朽,不知所为何事?”

    “奉军师所言,邀请祭酒前往泰山郡,与郑师坐而论道。”黄忠回道。

    “哦,你所谓的郑师,莫非是前段时间,传闻被绑到泰山的郑玄?”荀绲显然知道这事。想想也是,对于士人来说,这也算是比较大的事情了。

    尤其当时那么多的学生,那么长时间过去,消息传递出去很正常。

    “正是,郑师如今在泰山的学习班进行授课。按照军师的意思,是希望祭酒过去帮衬一下,郑师的课程很多,怕他吃不消。”黄忠回道。

    “能和郑师坐而论道也的确有趣……”荀绲若有所思,随即话锋一转,“只是荀某身为书院祭酒,不能擅离职守,阁下怕是要失望了!”

第153章 交友不慎

    “无妨无妨,黄某只是来告知荀祭酒,没有征询的意思……”黄忠微笑着说道。随即吩咐近侧,把荀绲绑起来,顺带嘴巴里面还要塞点东西,免得他自杀。

    荀绲就没想到,居然有人那么无赖,结果还没说些什么,人已经被控制住。

    黄忠也没闲着,进入书院看了看。

    确认了一下这里的藏书,看着都是一些常见的书本,就是不知道注释情况如何。

    在太平镇混久了,他大概也清楚,就算是同样的书,根据注释的人和内容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价值。比如周仓注释的论语,和郑玄注释的版本,那价值肯定相差甚远。

    只是涉及这方面,黄忠可没这知识储备,只能让戏志才来确认。

    结果把这事情一说,杜袭也跟了过来,一点身为俘虏的自觉都没有。

    “藏书不少……”真的到了藏书的房间,戏志才也就随意看看。

    “那奉高的藏书室就真那么丰富?”看他漫不经心的样子,杜袭有些讶然。他进来看到这一房子的书,可兴奋不已,却没想到戏志才如此淡定。

    “都说了不亚于兰台,你还真当我是夸大其词?”戏志才摇了摇头,那还只是奉高,藏书最丰富的其实还是太平镇的藏书室。就说论语,注释版就有十多个版本。

    奉高那边主要是线装书版,优先抄录原版。抄完之后若有必要,再陆续抄录注释版。

    注释版可能也不会全部抄录,传闻张钰有意把一些注释相近的版本,择其精华重新注释,作为精华版。至于原版也不会毁掉,总之藏着,作为国家藏书文物保留。

    “那真得去参观一下……”杜袭开始有些期待,一开始还真就以为戏志才在夸大。

    戏志才逛了一圈,选出三套奉高没有的书,注释版也选择两套,其他的书就没有动。

    “怎么杂书也要?”杜袭不太明白。

    “教主的意思,只要没有的藏书都要,说是要建造大汉最大的图书馆。”戏志才回道。

    “你那个教主,不会是张角吧?”杜袭才想起来,戏志才已经强调几次教主。

    “你真想知道?”戏志才揶揄道。

    “我不想知道!”杜袭不傻,真的知道估计自己真就没法走了。

    当天晚上,少不得给颍川书院的学子们送去饭食,按照最高规格送上,表示看重。

    荀绲坐在学子之中,因为吃饭的关系,他暂时被松绑,之前的经历,让他的心情很不好。

    尤其身边还有两个人跟着,只要他有任何不好的举动,立刻会把他绑起来。

    “父亲……”荀彧上前,荀谌紧随其后,旁边是荀攸。颍川荀氏年轻一辈并没有都在这里,在的只有这三人。

    “放心,为父没想过什么不好的事情。”荀绲摇头,“只是想不明白,泰山贼为何会出现在颍川,还打出赵慈残部的旗号。”

    隐约也能猜到答案,只是觉得有些荒唐。真正想不透的是,他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总不能,就真是为了把我们请走才来的吧?”其中一个学子嘀咕了句。

    “你们还真猜对了!”话说当头,外面走来两个文士,正是戏志才和杜袭。

    只是不同的是,戏志才直接来到大家的面前,没有坐下。

    而杜袭却来到大家身边,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然后朝着大家笑了笑。

    “说起来,前两天收到你的信函,说是邀请我去济南国……不会是打算顺便把我拐到泰山郡吧?”郭嘉突然说了句。

    “主要还是担心有人拿那封信做文章,对你不利。”戏志才看向郭嘉,“我更没想到,结果我被安排来颍川一趟。”

    顿了顿,正式介绍到:“大家以前都是同窗,戏某也不隐瞒。我现在是泰山郡的郡丞,黄巾少帅麾下军师。这次过来,主要是奉命,邀请各位过去泰山做客。嗯,大家姑且这样了解就好,少帅的原话,戏某不打算说出来。”

    不需要说,只需要稍微露出一个有些阴沉的笑容,自然会让人浮想联翩。

    “志才,张角已经死了,太平教也没了。”荀彧是知道戏志才情况的,当初就是他拦住戏志才过去波才军中。

    “太平教就在泰山,而且也有新的教主。”戏志才摇了摇头,“教主的志向远大,是可以托付之主。”

    “慢着,你不是被济南王辟除过去的吗?”有人立刻想起这件事情,然后觉得不可思议,大汉郡王居然和黄巾贼有勾结。

    他那么一说,大家也回想起来。

    当初戏志才离开,也只是说过去济南国看看。

    谁知道一转眼一年多不见人,也没有回信。再见面,居然已经投贼了。

    话说回来,戏志才一开始真就是去济南国散心的。至于说接受征辟,那当然不可能。

    就说这郡王本身,已经没有封国官员的任命权。包括国相,都是朝廷下派的官员。

    能任命的,基本都是王府内部的职位。简单来说,就是食客或者供奉一类。

    “去的路上遇到了教主……”戏志才笑道,结果而言的确是这样。

    什么东西可以泄露,什么东西不能泄露,他还是清楚的。

    黄巾少帅就算是太平教教主,也不会影响到它是反贼的事实。

    可郡王勾结反贼,这问题就很大,若是传出去,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张钰没办法再借助济南国,获得钱粮,并且采购需要的物资。就算还可以,这价格肯定也不会低。

    “那也是太巧了……”戏志才说的话,这些人一个字都不信。

    “按照这说法,志才,你这是故意引我进贼窝啊?”郭嘉笑道。

    “进贼窝肯定是进……可说不得你还乐意?”戏志才可是很熟悉郭嘉的。

    毕竟只是颍川郭氏旁系,家里资源怎么都轮不到他,更别说嫡系的郭图已经很出色。

    作为旁系子弟,正常来说想要出仕并不容易。

    还有就是,他其实并没有看过太多的书。

    别看他在颍川书院,其实他并非这里的学生,家里没有给他进来读书的名额。

    会在这里,主要是找荀彧蹭酒。当然这也是借口,趁机进来听课,才是真正目的。

    嬉皮笑脸,没心没肺是他的伪装,不这样他可没办法厚着脸皮进来旁听。

    “交友不慎啊……”郭嘉自嘲,只是那嬉皮笑脸的,真看不出他到底是什么想法。

第154章 打小放大

    “什么想法?”戏志才简单陪大家聊了几句,少不得向荀绲告罪。

    当然,也不在乎荀绲是否原谅他,实在也不奢求能得到原谅。

    知道自己的身份特殊,眼看大家不打算聊下去,于是就主动告辞离开。

    在场的都是颍川的俊杰,郭氏有郭图和郭嘉,辛氏有辛评和辛毗,荀氏不必说,荀绲荀攸荀彧和荀谌都在,陈氏的陈群,阴氏的阴瑜,更别说还有定陵跟着过来的杜袭。

    “说起来,子绪,你怎么跟着志才过来?”戏志才刚走,大家的目光当然是看向杜袭。

    “我和你们的情况一样……”杜袭表示自己是无辜的,“也比你们惨,家里几乎被洗劫了一番。想着我主动过来,总好过一家老小都被绑着走……”

    顿了顿,继续说道:“路上还打听到,这泰山贼非常的猖獗,于陵苏氏和般阳霍氏,整个宗族,无论是嫡系还是旁系子弟,都给他们抓去泰山郡,据说还在‘劳动改造’。”

    “那么他们现在……”荀绲有些担心,就没见过那么霸道的,这是抄家灭族啊?

    “他们这次来颍川,就是来破坏和劫掠的,那黄巾少帅如今到底是朝廷的泰山太守,不能光明正大劫掠,才用这招,趁着赵慈作乱,多捞点好处。同时世家大族消耗得越多,那么他们以后攻城略地,阻碍也更少。”杜袭叹了口气。

    让大家消化一下,继续说道:“原本那将军是打算把人都给带过去,不过志才到底是颍川人,把事情压了下来。现在就看我们的态度,若是抵抗太严重,可能真会朝着我们的家族下手……比如杜某,现在也只能乖乖就范。”

    众人闻言开始沉思,郭嘉却是默默看向杜袭。

    前面有戏志才做坏人,现在杜袭在这里劝说……让人不由得怀疑,杜袭是否已经投贼。

    看破不说破,况且杜袭所言,或许真的会发生。并非危言耸听,贼人的情况有些特殊。

    队伍纪律很好,若非大多都是裹挟的百姓,感觉已经和官兵差不多。

    同时他们又是反贼,有贼人的特性,可以肆无忌惮的破坏,根本不必估计世家豪族的声望。

    最多,顾忌一下做得太过分的话,世家豪族团结起来抵抗时,承不承受得住。

    世家本身的家奴兵还好,问题世家在乡里的声望一般都很高。在人心争夺上,‘黄巾’这两年已经痛失民心,真打起来,整个颍川郡至少六成以上的百姓会被发动。

    到时候,真正被夹击的,反而黄忠一众。现在还没有发动,只能到底还在观望。

    各郡的情况都差不多,经历过黄巾之乱后,各郡的世家豪族变得更团结,同时百姓也都团结在世家豪族旗下。

    考虑到各州的‘黄巾’,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平定,张钰都觉得其中或许有内幕。

    不管是偶然还是有意为之,太平教的声望在几年的时间内达到巅峰,几乎成为‘百姓救世主’,然后又在两年的时间内跌落谷底。

    同时各地百姓对朝廷越发不信任,反而都团结在各郡豪族号召下。

    黄巾起义最大的获利者不是朝廷,也不是黄巾,反而是豪强,尤其是袁阀。

    “所以从明天开始我们的方略,大小放大,尽可能裹挟百姓!”戏志才提议。

    从荀绲那边回来,便开始履行自己军师的职责。

    先是分析一波颍川郡的情况,然后给出建议。

    杜袭不在,就算在他估计也不会给出建议,基本就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姿态。

    “打小的,那些大豪族就不会有动作了?”周仓不明白,这样有什么区别。如果没区别,为什么不选择大的,明显大的更肥一些。

    “当然不能保证,所以我们需要裹挟更多的百姓,作为我们的筹码。”戏志才摇头,“至于说差别也很明显,大豪强一直都在找借口吞并小豪强,我们帮忙,他们更加乐意,就算碍于面子去支援,也会留下足够的时间给我们行动。”

    反正最后:不是我没有尽力,而是我‘尽力’了,却没有能在贼人动手前抵达。

    ‘尽力’和‘尽量’这两个词就很官僚,看起来是给出肯定的回答,实际它没有回答。

    人有力穷时,硬件条件不允许做到,那‘尽力’了但做不到,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也就是说,对方什么都没有承诺,那自然也别指望能等到什么,最多一句‘对不起’。

    “军师,只是这样下去的话,各郡都要被大豪强把持。我们对地方的掌控,也会变得更加困难。”黄忠提醒道。

    “那也是我们正式起兵之后,也就是几年后的事情。”戏志才摇头,“几年后,我们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谁知道呢?换个角度,正因为土地几乎都给几个豪强包圆,我们打败他们,能得到的土地也就越多!”

    反正按照张钰的思路,以后正式开战,扣除主动投奔的豪强之外。

    其他的豪强只要抵抗过,那么就全部灭掉。

    灭掉几个,那么以后再攻打其他州郡,各地豪强都会清楚怎么做。

    就算全郡的豪强都投降,也有很多的办法,可以慢慢从他们那里,把土地和钱粮给压榨出来。

    具体的手段,张钰已经在泰山郡表演过。

    张钰很有耐心,他今年才十九(虚)岁,他可以一年一个郡慢慢想外推,慢慢消化好了,再进一步扩张。而不是想着先把各州郡打下来,然后称帝,之后再慢慢想办法消化。

    一口气吞下太多的州郡,能不能消化可不一定。

    就看当初绿林那帮家伙的下场,便知迅速扩张地盘,也未必是好事。

    “元福,你怎么看?”黄忠看向周仓,不仅因为这是他副将,更因为他是张钰弟子。

    “军师说得有道理,我们就遵守。”周仓没意见,“义贞(倪兕表字),有什么办法没有?”

    主要还是倪兕的脑子比他灵光,和廖化一样,都是文武兼备的类型。

    “你都没有意见,我能有什么意见?”倪兕摇了摇头。

    周仓好歹是军候,他只是屯将,只是现在挂着屯将的名头统领数千士卒。

    就算这样,也没有自大到,能够随意插嘴军议。

    更别说杜远,从刚刚开始一直都是背景板。

    还有三五个,官兵那边投降过来的军官,其中一人还是县尉。

    不过作为降将,这三五人当然也是乖乖闭上了嘴。

    傻子都看得出来,这根本不是什么赵慈旧部,最好别乱提建议。

    “那就这样,今晚大家好好休息,解散!”黄忠见状,当即大手一挥宣布道。

第155章 各位不用送了

    在阳翟‘洗劫’了一番,队伍第二天立刻离开,一点留恋的意思都没有。

    “荀祭酒,你的府邸可没有洗劫,没必要露出这表情了吧?”黄忠看向荀绲。

    按照戏志才的要求,荀氏、郭氏和陈氏三家的府邸没有洗劫,其他的全部洗劫。

    至于主动被俘虏的荀采和荀棐两兄妹,还有唐氏母女真不关他们的事。

    黄忠也是刚知道,这荀采是阴瑜的妻子,这不阴瑜被绑走,她就主动自投罗网。

    荀棐则是担心妹妹,也担心荀绲等人,就跟了过来。唐氏是荀彧的妻子,闻讯带着女儿过来。

    眼看荀绲的脸色阴沉了不少,黄忠有些疑惑,难道自己不该把这四人放进来?

    “老朽还巴不得你们把府邸也给洗劫了……”荀绲仔细看了看黄忠,确认对方不是故意之后,才叹了口气。

    大小豪族的府邸都给洗劫,结果就三家没有洗劫。

    联系到他们如今就在贼人队伍里面,谁管你是什么身份,总是会恶意去揣测。

    官兵那边倒还好,就三家在颍川的影响力,官兵要下黑手,怎么都要有所顾忌。

    只是这豪族之间的离心离德,反而才最为致命。

    不过经过这次之后,三家的关系也能更靠近一些。不抱团不行,总觉得有人会算计自己。

    “就没听过这样的要求……”黄忠嘀咕道,隐约也意识到,戏志才的安排别有目的。

    队伍离开阳翟,那可就真的是露出‘凶’相。

    不仅袭击乡里,洗劫地方小豪族,还把乡民都给裹挟带走。

    队伍到颍阴的时候,数量都达到十万众。可惜有五六万是老弱妇孺。

    “突然发现裹挟这个行为不行!”周仓看着身后一大堆的‘累赘’,“要说普通招募,基本就是男丁过来报名参军……可裹挟,总不能让人家妻离子散对吧?”

    老人可以留下来等死,可妻儿总不能也留着。

    要是没了顾忌,这帮被裹挟过来的壮丁,怕是就要想办法逃跑,甚至和他们拼命了。

    问题带着这些老弱妇孺的话,那么这队伍过半都是累赘,行军已经下降到每天六十里。

    主要是这些老弱妇孺,还根本形成不了战力,每天还要消耗粮食。

    “所以老师现在还待在泰山,而不是洛阳。”倪兕回答道。

    以张钰的能力,真要走裹挟道路的话,队伍至少已经过两百万,占据三四个州,准备洛阳都已经打下来。汉帝肯定是得死,天下估计也要大乱,这个几个同窗私下分析过。

    以前不知道,看过一些史书,然后了解过新朝,又稍微了解绿林和赤眉的事情后,才发现这起事需要考虑的问题并不少。

    印象之中,所谓起事就是不断扩大队伍,然后打下都城,灭了皇帝就能称帝建国。

    臃肿的队伍每天都会消耗大量的粮食,被破坏殆尽的地方根本支援不了那么多粮食。

    部下各将领等着封候拜将,甚至封王。更有甚者会想着杀掉首领,取而代之。

    毕竟到了那个程度,队伍里面的将领已经是良莠不齐,什么人都有。

    主要的问题还是治政,张钰专门开设学习班,以前想不明白,现在懂了。

    太平教没有当过官的教徒,就算最多也是县吏郡吏什么的。

    到时候偌大的地盘,谁来治政,要么就是交给投降的官员,要么就是交给世家豪族。

    然后,然后张贲在赢县遇到什么情况,就是他们要面对的情况。

    若实在是没有人治理地方,最后整个地盘都乱成一团。

    没有粮食收获,也没有税赋收入。尤其麾下各部,还要霸占一方,成为实际的诸侯。

    看起来张钰最后得到天下,实际最多三年又要分崩离析,然后他成为下一个更始帝,却不知最后谁又捡了便宜当了‘刘秀’。

    “按说恩师与我们出身都差不多,他怎么能想到那么多呢?”周仓不明白,主要是觉得张钰考虑问题的全面程度,已经超越了他的出身。

    他们都要看一年书,不断思考才能想到这个结论。

    可张钰在带他们来到济南国开始,似乎已经开始谋划。

    更让人讶然的是,张钰的年纪比他们也就大那么两三岁。

    “所以他是我们的老师,哪怕他只比我们年长两三岁。文也武也罢,说到底都是达者为师,和年龄没什么关系。”倪兕回道,“与其关心这个,不如感慨正是有那么一个教主,我们这一路走来,才能顺风顺水。”

    “这倒是……”周仓点头。

    另外一边,其实黄忠和戏志才也在谈论事情,不过是别的事情。

    “正如军师所料,斥候虽然汇报,周围有好几支队伍靠近,却都是远远吊在我们的后面。”黄忠感慨,小豪族就算发动乡里,撑死也就两三千的队伍,正好拿来练兵。大豪族又迟迟不打过来,这一路非常轻松。

    连带着,这马匹都缴获了百十来匹,留下二三十匹拉车代步,其他的都组建斥候。

    “颍川郡也就这样,谁让郡尉被我们攻下阳翟时候,就已经宰了。”戏志才摇了摇头,本来还担心过郡兵的事情,谁知道郡尉已经宰了。

    这下颍川郡,就没有成建制的官兵,有也是各县县兵,守城还来不及,谁会外出讨贼?

    队伍在颍阴开始向北,接下来就是要进入陈留郡。

    抵达鄢陵县的时候,那些颍川郡顶级豪强们的队伍,还远远吊着。

    人数大概在数万,怕也武装了一些乡民。

    只是‘赵慈残部’这边,人数都已经扩大到二十万。

    虽说人数多不代表战斗力高,问题是豪强那边,也没办法做到同心同德。

    不如说,本身他们就各怀鬼胎。

    “差不多到陈留了……”戏志才看向身后,虽然在这个距离,看不到什么东西。

    “对,大概还有五里,我们就要离开颍川郡了。”黄忠点头,不明白军师为何那么说。

    “黄司马,你看别人已经送了我们一路,临了是不是应该道一声别?”戏志才笑道。

    “那么说也的确……”黄忠嘴角微微抬起,这个有意思,“具体怎么做,尽管说!”

    一行人最终来到两郡交界处,在即将跨越陈留郡的时候,队伍突然停下,等了半个时辰。

    直至身后的队伍,距离他们只有不到三里。

    眼看他们依然是吊着,感觉是要来打,却又不敢过来打。

    甚至在那边游弋,不敢靠近,大概也是担心贼人突然反戈一击。

    却不想对方整齐回头,朝着自己这边高呼:“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各位不用送了!”

第156章 家国天下

    相隔的距离有些远,不过那么多人齐声高呼,后面的人多少还是听到的。

    就很难受,自己这边几万人的,杀过去或许能冲散对方。

    反过来,自己这边也有可能被对方冲散。

    甚至对方恼羞成怒之下,可能会报复自己的家族。

    同时戏志才打小放大的策略也的确奏效,眼看自家不受牵连,那自然不会全力追击。

    临了眼看他们就要离开颍川郡地界,还要来那么一下子,一时间却不知道是全力追击的好,还是就这样折返,免得心情变得更糟?

    喊了一声,贼人也没有继续喊,然后开始越过界碑,进入陈留境内……

    看着远去的队伍,各大家族数万人,却的稍微松了口气。

    不过到底还是没有松懈下来,小心提防对方可能的回马枪。

    过去那么多天,阳翟是怎么沦陷的,基本大家都知道了。

    “他们到底是没有胆量杀过来……”看着身后迟迟没有动静,周仓露出不屑的表情。就算对方真的杀过来又如何,还不是一群乌合之众,正好拿来练兵。

    “不是不敢,只是没必要。”戏志才回道,“击败我们好处并不多,若是惨胜,甚至被我们击败,反而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除非生死存亡不得不拼,否则谁愿意冒险?”

    “所以他们是不是傻?”周仓哂笑,“什么事情都要那么考虑得失,既然如此,他们难道不清楚,这次我们若是发展起来,以后再回颍川,他们都要倒霉了?”

    “那也是几年后的事情,或许在这几年,我们已经被朝廷剿灭了呢?”戏志才摇头。

    碍于还有其他几个世家的子弟,甚至荀绲存在,戏志才没有说完。

    其实类似豪族,真的到了生死之地,那么他们为了求存可以做出很多妥协。

    比如说知道你是反贼,也会派出家中子弟过来,甚至把家中女眷许配给反贼的首领。

    他们总有一套求存的法则,甚至会让子弟投入不同势力麾下,来保证一脉的存续。

    “以前不懂事,以为这天下就是文治国武安邦,只要把那些贪官污吏,恶劣的豪强都给除掉,天下就能宁静。却不知道,这个世界居然如此复杂。”周仓觉得自己出来一趟,个把月的时间,比在学堂一年的时间,得到的见识还多。

    经过泰山郡和颍川郡的见闻,他对这世界固有的印象,已经开始改变,主要是成长了。

    “其实豪强没那么难懂,只需要记住四个字就好。”戏志才缓缓说道,“家国天下!”

    这个时代豪强如何,时代背景也有关。

    交通不便,再加上故土难离,那么只能在一州一郡里面想办法发展。

    可偏偏这一州一郡也不是只有自己一个家族。

    同时若是没有半点影响力,那么官方的压迫,甚至其他人勾结官员压迫自己时,就没有任何抵抗能力。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自己肯定要有族人为官。

    为官的目的是保护家,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家族做点事情。

    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古往今来大多如此,谁不希望家人过得更好?

    就说家里有三四个儿子的,不想想办法,三四个儿子的聘礼和婚房婚车,怕是都没钱付。

    反正大家潜意识认为,这国家也不过是刘氏一族的,和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国家败落,无非换个人当皇帝。可自家败落,到时候连自保的筹码都没了!

    “也就是让你别太鄙视人家,说不得你以后成家立业,家族慢慢发展起来,你的后人少不得也要这样。”倪兕打趣道。

    “这……”周仓顿时开始纠结起来,的确,自己总不能一辈子孤家寡人吧?

    成了家,那到底是以家为重,还是以国为重。

    就算自己可以坚守本心,自己的儿女们呢?

    突然他反应过来,笑骂道:“好你个倪兕,把我绕进去了!”

    若非是骑着马,少不得直接一脚朝着他的屁股踹过去。

    黄忠在前面,一直留意周围的情况,周仓等人的谈话,他自然也挺了进去。

    换了之前,黄叙的情况很糟糕,甚至随时会早夭。黄叙之下,也只有一个女儿,就觉得自己这一脉,怕是要绝后了,也没有思考过那么深远的事情。

    如今黄叙已经健康,按照教主的说法,虽然不能练武,不过调养好,还是能达到正常人的程度。

    到时候不管是治政,还是当个儒将,问题都不大。

    不过黄忠最先想到的,还是让黄叙早点娶个媳妇,最好再给他生三五个孙子出来。

    到时候,自己这一脉发展起来……好吧,他承认自己好像也是被绕进去了。

    只是想到这一层之后,就发现各大豪强,其实都是‘家’的缩影。

    说到底拼命去建功立业,治政安民,有多少人是心怀天下,心系万民?

    最开始,无非是想着改变自己的命运,然后让家人过上点好日子。

    真的做到这些,才会考虑为百姓做点什么,为家乡做点什么。

    古今中外,能牺牲小家成全大家的,实在是太少了。

    都不是什么圣人,好像也没什么资格去批判什么。

    “你们说,老师考虑过这个问题没有?”周仓突然问了句。

    “老师肯定考虑过这个问题!”倪兕肯定回道,“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知道你们聊得很开心……”黄忠提醒了句,“快到扶沟了,趁着天色还早,且把周围的乡里都洗劫一番,运气好我们今晚可以在坞堡里面休息。”

    “这不无聊么?”周仓回了句,“有仗打,那我可就不无聊了!”

    “说起来,我们距离己吾还有多长的距离?”倪兕问了句。

    “己吾可是在梁国边界上,按说我们可不路过那里……”黄忠回了句,“什么情况?”

    “典护法私下说过,若是经过己吾,帮他回乡里看看。他还有个兄长,以及妻子在家里,若是可以,希望我们帮忙接过去。”倪兕回道。

    “哦,好像也和我说过!”周仓也反应过来,只是这一路过来,差点给忘记了。

    “我们可没打算走梁国啊……算了,反正只是在边上,绕点路过去便是!”黄忠看向戏志才,后者看了看图舆之后回道。

    回想起来,出来之前,典韦好像也找过他说过这事。

    当然,和周仓倪兕这样傻乎乎答应不同,他可没有给出准信。

    只是没想到,典韦并不是只找他一个人说起这事。

    唯一的问题,这里不仅是梁国的边境,距离陈国也不远……

    “陈国不过一群屯田兵,说是兵,实则根本没有操练过,兵器甲胄都没有齐全……”郭嘉突然凑了过来,看了看地图说道,“若能引陈王起兵,难道不是更有意思?”

第157章 想法在改变

    “首领,那圉(yu)县开城投降了!”队伍从扶沟过来,下一站当然就是圉县,结果还没有开始打,斥候过来汇报。

    “军师,这要怎么处理?”黄忠迷茫的看向戏志才,这一路过来,第一次看到主动投降的县城,一时间反而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愿意加入的随军,不愿意的让他们哪来回哪去……”戏志才想了想,“另外派人进入接管圉县守军,小心对方诈降!”

    一般主动开门,首先会想到的是诈降,实则敌军已经埋伏在里面,等待他们进去。

    不过就现在大汉的情况,诈降的可能性并不大,基本是真的怕了。

    之前扶沟县,不到一天就已经被攻破。

    这个消息传出去,扣除郡治之外,其他几个县估计都得怕。

    这地方县城,夯土的城墙,宽度可能在五六米,不过高度也不过三米上下。

    长安城墙倒有六米,代价是宽度足足有二十米。

    三合土都没有的时代,要修建更高的城墙很不容易。

    鸡蛋清和糯米的确算粘合剂,问题哪来那么多的鸡蛋清和糯米汁?

    这年头糯米的种植面积有多少,都是个问题!

    更别说这县令,大概也是花钱买上去的,这两年忙着捞钱回本,当然也有可能因为豪强的关系什么都没捞着。

    嗯,估计真就恼羞成怒了,自己捞不到,圉县的豪强也别想好了!

    顺利进城,顺利接管县衙,顺利收编官吏,一切就和戏志才猜想的一样。

    “有一点你猜错了……”杜袭过去凑热闹回来,“县令不是买来的,是正经走孝廉上去的。可惜是个寒门子弟,上任后没少受气,这个你猜对了。”

    受了几年气,这怨念一口气爆发出来了。

    只能说心性不行,问题能指望寒门和草根出身的官员,能有多好的心性?

    当他们成为了官员,见到一个过去从来没看到的世界,纸醉金迷的,谁能把持自己?

    “大厦将倾,就算没有教主,也会有别人。”戏志才也就感慨了句。

    “只是按照一般情况推断,怎么也应该是朝中的权臣,行霍光王莽之事。大汉四百载,王莽都没有真正征服人心,那太平教的教主,就可以?”杜袭询问。

    “当然可以!”戏志才回答,一点犹豫都没有,“毕竟教主,正是顺应民心而起事!”

    “两年前不少人的确有这个想法……”杜袭闻言调侃道,“两年后的现在,百姓已经不愿意再相信太平教了。”

    大概是期待越高,失望越高。

    原本以为可以拯救自己的黄巾贼,不仅被剿灭,如今还成为流寇迫害自己。

    起事之后,自己的生活不仅没有变好,可能还更糟糕了。

    世家不会支持,百姓不会拥护,杜袭就很好奇,如今那黄巾少帅,在泰山郡到底是如何经营的。

    如今的泰山郡,是否已经变成十室九空的人间地狱。

    消息太闭塞,同时各州郡似乎都很有默契,都决口不提泰山郡的事情。

    普通人,已经没有任何渠道去获得那边的消息。

    于是各种妖魔级别的传闻,都在传开。

    杜袭对这种传闻,也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不过对戏志才的话,也有所保留。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到底还是要亲自过去泰山郡看看,才知道那边是没去看。

    不过有一点他确定,那就是那黄巾少帅,的确藏了不少书。

    抢劫那么多地方,不可能没有点收获。

    “若非没有文臣武将,你觉得少帅会窝在泰山郡?现在说不定青州都已经给打下了。”戏志才感慨,“凉州叛乱,这是个好机会,教主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

    杜袭闻言沉默,黄忠等人的做为,便是最好的例子。

    颍川和陈留几乎被打烂,朝廷都没有办法派遣官兵过来讨贼,只能有州郡自行解决。

    戏志才也不说什么,他知道很多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话。

    这个没关系,让他们过去泰山,到了地方,他们自然会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一切。

    圉县投降倒是省了不少的事情,当晚大军可以在府衙里面休息。

    有热水,热饭,舒服的床铺……

    黄忠等人无所谓,在军中时间也久了,可俘虏的那些颍川学子们却很需要。

    “以前也游学,没想到随军如此辛苦。”辛评坐在凉亭中,身边的弟弟辛毗,以及郭图和荀谌。

    学院的学生也有自己的群体,一起行军的时候看不出什么,私下休息的时候就明显。

    “以前我等游学,虽是游学,实则有马车,有仆从,主要是盘缠带足,吃穿不愁。”郭图回道,“不像如今随军,除了祭酒,我等都只能步行。”

    “寻常士子游学,其实大多不都是步行吗?”荀谌感慨,主要是自家兄长,前两年就有学过,主要是给郭嘉拾掇的结果。

    三年前郭嘉说是要去洛阳看看,诓骗自家兄长一起过去。

    荀彧其实也是被说动,本来还说让马车带两人过去,却不想郭嘉又说步行才算游学。

    最后两人还真走到洛阳,前后大半年才回来,不过那一次之后,兄长也感慨受益匪浅。

    说是一路餐风露宿,实际接近百姓,才知世道艰苦,也厌恶洛阳权贵的纸醉金迷。

    “游学的目的是开拓见识,其实还是扩充人脉。见到的都是当地名士和豪强,若是风尘仆仆,衣衫不整的,岂非失礼?”郭图反驳。

    世家大族通过族学,还有后续的私学,学问其实已经掌握足够。

    剩下的,就是缺乏名望,他们需要让更多人知道自己。

    所需要游学,通过拜访各地的名士,让他们帮忙宣传,甚至结交一些世家大族,来获得名望。

    各地孝廉的名额有限,若县令太守都不认识你,怎么提你孝廉?

    在这个大背景下,催生的一个职业,便是‘名士’。

    说是有名望之人,不如说是中介更恰当。

    因为大家都认识他,他也可以作为中间人,把自己认定的‘人才’推荐给大家。

    推荐的人才有真才实学,那名士也能获得更多的名望,算是互惠。

    近代也有类似这玩意,改革开放那阵流行下海赚钱。

    大家都想赚钱,可不知道做什么赚钱。

    于是也催生叫做‘点子大师’的东西,给人出点子来赚钱和赚名望。

    “游学的事情姑且不说……”辛毗觉得话题有些偏,“难道我们不该想着离开这里?”

    “有办法的话,又哪会在这里抱怨?”辛评摇了摇头,“要么朝廷发兵征讨,要么我们到泰山那边再想办法,否则也没必要浪费时间去想这个问题了……”

    “贼人选择的时机很犀利,朝廷首先在黄巾少帅那里吃过亏,而主力被困在凉州。元气大伤,物资耗尽。在秋收之前,只能依靠州郡兵来对付贼人……”郭图分析。

    “若是真是赵慈那样的,仅仅是荆州那边的州兵,便已经将其消灭。问题是泰山贼冒充赵慈残部,也不知道各地官员是否会被迷惑。”荀谌也在担心这个问题。

    赵慈被王睿击败,如今是残部。只是颍川都尉能力不足,才让其残部恢复过来。

    他们这些在队伍里面的,知道赵慈已经没了,不过官兵那边未必就知道这点。

    估计不少人都还以为,统领这支队伍的,便是赵慈。

    “贼人选择的时机很厉害,你们说这是那黄巾少帅的想法,还是……戏忠的想法?”辛评询问。

    戏志才只是颍川寒门子弟,家境比郭嘉还不如,为了读书这些年花了不少努力。

    后来先是认识郭嘉,然后两人一起认识荀彧,慢慢也算一个圈子的人。

    不过也只能算是小圈子,如他们这四人,还是看不起对方的。

    “这种野路子,大概也就是戏忠才能想出来。”郭图回道,大家不是很熟悉,自然也不会亲昵到称呼对方表字。

    “本来大概率无法出仕的存在,没想到投贼之后,居然被如此重视。”辛评也是感慨,按照正常的情况,戏志才这样的出身,怕是一辈子都不可能举孝廉。

    大概率最后只是成为县吏或者郡吏,只有运气非常好,才会被举孝廉……

    可他到底缺乏底蕴,就算成为郎官,最后怕也只是县丞或者县长,还是偏僻地方的。

    比如说交州那种地方,以他以前那身子骨,真过去估计三年内就水土不服病逝了。

    “如今天下大势,分崩离析之势已现。”荀谌回道,“未来不过两种可能,朝中权臣改朝换代,或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有些眼光的,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做出选择。”

    说到底就是站位,明眼人都看出,如今袁阀已经逐渐走权臣的道路。

    再加上黄巾贼大失人心,就觉得好像这路,一开始就只有一条。

    也正因为路就那么一条,反而不需要着急做选择,一条路就没有选择可言!

    不出仕是肯定不可能的,两三代不出仕,这家门就要没落。

    到时候那些新兴的世家门阀,可是要欺负到头上来了。

    如今又多一个选择,那就是黄巾少帅。

    能压制扩张的野心,步步为营。

    同时听说也很看重学问,开设学习班免费授课,能任人唯贤。

    戏志才都能混郡丞,以后那黄巾少帅发迹起来,甚至称帝建国,三公九卿,说不定自己也有份呢?几个少年,此刻不由得想到。

    他们到底不是袁绍麾下的重臣,只能算青葱年少,心性没有成熟。

    多少有些傲气,觉得戏志才可以,那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唯一是顾虑,就是出仕贼人,自己家人怎么办?

    “其实我个人看来,你们早些做决断好些。”杜袭却是凑了过来,“那黄巾少帅对世家豪族颇为苛刻,现在不投效,以后他们打到颍川,你我家族都要倒霉。”

    “子绪,之前就怀疑了,你到底站哪边的?”郭图直接怼了回去。

第158章 荀绲教子

    学子们的想法在改变,应该做贼人现在做的事情,让他们不得不做出改变。

    这一路过来,不少豪族都被直接灭族,就算还有一两个人逃出去,也已经无济于事。

    毕竟一两个人,怎么去保护自己家族原本的产业?

    不想家族被波及,唯一的选择就是投靠贼人。总不能,还对自己人的家族产业下手吧?

    “如果这是,戏志才逼迫我们投诚的手段,只能说,他的确达到了目的。”荀绲闭着眼,郭图等人一个圈子,荀氏一行人当然也是一个圈子。

    陈群,郭嘉和阴瑜三人也过来凑热闹,主要是大家关系还不错。

    “按照郭某对志才的了解,对世家豪族的态度,应该是黄巾少帅的意思。只是,志才将这个观点忠实地落实下去。”郭嘉闻言说道。

    “文若,为父不明白,戏志才这样的人,为何你要和他结交?”荀绲看向荀彧。黄巾之乱期间,荀彧还曾经把戏志才带回家过。

    “志才年轻时,太平教教主张角对他有活命之恩。本来张角已死,太平教起事失败,他与太平教已无瓜葛。他才智世间罕见,奈何出身寒门,没有多少读书的机会。若从小读书,有名师教导,当为大汉栋梁之材……彧,实在不忍看到他为太平教殉葬。”荀彧感慨。

    人才之间惺惺相惜,这个可以理解。

    戏志才为了恩义,能全然不顾个人利益,从这个角度,荀绲都有些佩服其为人。

    “慢着,按照这个说法,那岂非张角还有后人存世?”荀攸立刻想到关键。普通的太平教残部,那个所谓黄巾少帅的,可没办法让他那么尽心尽力。

    唯一的解释,就是那个黄巾少帅,和张角有血缘关系,甚至可能就是其子嗣。

    “张角尚有子嗣存世吗?”荀彧有些疑惑。

    “志才几次提到‘教主’,怕是真有!”郭嘉想起来了。

    “按照这个说法,那黄巾少帅可能还不是真正话事人,幕后还有人!”荀彧立刻反应过来,否则戏志才没必要几次强调教主,只需要说少帅即可。

    从他的语气不难听得出来,这少帅和教主,应该是两个人……

    “这样那个教主就太可怕了,听说那黄巾少帅,一直带着假面,所以根本不知其真面目。偏偏那少帅还不是幕后之人,那个教主隐居幕后,为了什么?”郭嘉提出疑问。

    “那当然是……他有个清白的,官面上的身份。”荀攸想到这个可能性。

    “那不用猜了!”荀绲若有所思,“有传闻,济南国有个道人,自称学自南华仙人,自号大贤良师。后来组建教派,用的是太平教的名头……不过这并非重点,重点在于,戏志才应该知道,我们能通过蛛丝马迹,猜到所谓教主的真正身份。”

    “也就是说,我们这次过去泰山郡,就别指望还能活着离开,是这个意思吧?”郭嘉笑道,不知道真相还能装聋作哑。

    只要那教主还想要维持官面上的清白身份,那么自然不会放他们离开。

    “只是朝廷为什么,没有再抓拿太平教徒?”阴瑜不明白。

    “明面上的太平教徒早就已经抓捕完毕。然而在抓捕完毕之后,还有两三个月,各州郡居然还能抓住不少‘太平教徒’,并以此邀功。陛下听闻此事,才撤销抓拿太平教徒。”荀绲解释,“一群贪心之徒,反而误了大事!”

    “只是若朝廷继续抓捕太平教徒,那个教主也可以不叫太平教。”郭嘉早看穿一切。

    现在叫,主要是朝廷已经不抓捕,同时在朝廷的认知里面,太平教徒已经都死光了。

    如今打着黄巾名头作乱的贼人,其实都不是太平教徒,只是消费‘黄巾’名号的剩余价值。

    再出现一个教派,自称‘太平教’的,大概也会被认为,是学黄巾,消费太平教的剩余价值吧?

    总不能,人家建立一个教派,只是名字有些像,就灭了对方。

    反正刘宏不发话,济南国相估计也懒得灭,毕竟灭了也没什么好处。

    上报上去,说不定还会被认为是杀良冒功的势利小人。

    再说,太平教和济南王关系密切也是关键。

    这太平教的口号是什么‘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反的就是刘氏。

    济南王身为刘氏郡王,认可的教派,就算叫做太平教,它能有什么嫌疑?

    所以这也是在场众人最想不通的,济南王,为什么要维护太平教……

    “应该只是不知道真相吧?”荀棐说道,“那太平教教主,为了有个清白的身份,自然是不会告诉济南王真相。”

    似乎答案,也就只有那么一个了!扣除郭嘉之外,大家基本都是那么想。

    郭嘉想得更远,就算是郡王又能如何,济南王比较特殊,是最近十年才被陛下册封的。

    比起老牌的郡王,更接近普通宗亲。

    若是和太平教和谐相处,得到的好处更大,那么未必不会和太平教合作……

    “不管答案是什么……只能说明,那太平教的教主,不是那么好相与的。这次过去泰山郡,大家小心为妙。文若,唐氏那边,安抚得怎么样了?”荀绲看向荀彧。

    荀彧的妻子唐氏,是桓帝时期宦官唐衡的女儿。唐衡死得早,延熹七年(164年)就过世。

    两人的婚事,是唐衡之弟,大汉司空唐珍与荀绲订下的。

    当时荀绲担任过尚书,当时的唐珍是太常,两人都是颍川同乡,自然有交情。

    唐珍也是见兄长女儿及笄尚未出嫁,这才做主给她说了门亲事。

    两人几年前完婚,女儿都已经四岁有余。对,就是后来嫁给陈群的荀氏。

    贼**乱地方,唐家完蛋,连带本来明年入宫,为皇子辩之妃的唐姬,也被俘虏到队伍里面。

    荀彧作为唐家的女婿,自然要好好安抚好唐氏族人。

    其实也多亏看在荀彧的面子上,对唐家的政策,也从斩尽杀绝,到单纯把人俘虏走。

    “多少有些情绪,好在族人没事,勉强可以接受这个结果。”荀彧回道。

    目前扣除唐衡唐珍之弟唐玹,还在洛阳为官,其他族人男丁没几个,才能也就一般。

    和男丁比起来,唐氏那几个女眷,反而更有才学。

    只是原本给皇子的妃子,如今被贼人劫持,也不知道陛下知道这消息,会什么反应。

    “嗯,族产可以再想办法,人更重要。”荀绲点头,“其他几家也多走动,既然落入贼人之手,大家要相互扶持。不管都有什么想法,得先活下去才能考虑别的……”

第159章 嬉皮笑脸郭奉孝

    短短十来天的时间,队伍在改变,很多人发现从军还不错,至少能吃饱穿暖,慢慢就安定下来。

    再加上胜仗多了,士气自然也慢慢提升上去。

    投降的官兵,心思也在改变。

    哪里不是当兵吃粮,刚投贼,普通士卒都能成为伍长,真不是要太爽。

    眼看这连战连胜的,心中最后的后悔都没了。

    颍川书院的学生,心态也在改变。

    首先当然想着怎么离开,离开之前又该如何自保。

    若是没办法离开,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是怎么样的,值不值得冒险。

    眼看贼人是真的狠,不少豪强说杀就杀不留余地。

    真的担心,以后贼人再杀回来,到了颍川,如何保全自己家族。

    实在不行,牺牲自己投贼,保家族一个万全?

    离不开,主要也是看不到离开的希望。

    甚至在戏志才有意无意的安排下,他们下意识认为自己永远不能活着离开。

    时间长了,心思也开始变化。

    “志才,以前你很少玩攻心之法的啊?”私下,郭嘉又跑去找戏志才蹭酒。他在学子之中就一个异类,以前就厚着脸皮,跑去书院找荀彧和荀攸蹭酒。

    哦,他严格来说还真不是学子,本身并没有进入颍川书院就读。

    “跟着教主学了点祝由科,触类旁通,稍微了解一下攻心之法。”戏志才回道。

    在书院里面,他和郭嘉的关系其实更亲密一些。

    两人都出身寒门,为了读书也是想尽办法。

    别看郭嘉吊儿郎当,有这个外表做掩护,他才能厚着脸皮去蹭读书。

    或许荀绲等人也知道,只是都选择默许。至于那些不知道的,又何须在意他们的看法?

    “听闻张角治病,少用药甚至不用药,就能将疾病治愈,原来是用这种办法……”郭嘉感慨,祝由科的秘密被揭开,反而显得更加神秘。

    “只是就算是前教主,也有治不了的病……那就是饿病!”戏志才摇了摇头。

    可以通过祝由科,让人感觉不到饥饿,但不吃饭终究是活不长。

    “张角难道就没有想过造反?”郭嘉这几天一直都在和戏志才接触。

    “他只是一个道士,或者说是个医者。悲天悯人肯定有,不可能真就为了天下饥民,把自己的信徒和弟子,甚至家人都拉上造反的路子。”戏志才摇头。

    而且刚起事,各路渠帅就朝着洛阳杀过去,互相之间也没有任何配合和默契。

    什么叫做蓄谋已久,根本就是仓促起事。

    密谋已久的,按照现在教主的风格,那冀州各郡各县早就已经归心。

    刚起事,基本就已经控制河北三州。

    同时聚拢各州势力,进可以走河内河东杀入洛阳,退可割据一方。

    于是这也成了太平教最大的谜团,那就是教主那几年,到底为什么保持低调。

    最后唯一的解释,就是张角根本就没打算造反。现任教主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据。

    那么谁诬陷的太平教,那就是唐周,唐周背后是谁指使,少不得引人沉思……

    “若只是张角,那么幕后之人算是成功了。可谁能想到,张角有个如此厉害的儿子,估计幕后人知道,也会后悔放出这个大魔头。”郭嘉调侃。

    “问题是,到这一步,一切已经晚了!”戏志才回道。

    “不说那些……”郭嘉也有些意兴阑珊,“针对陈王的算计,准备好没有?”

    “奉孝,你也没有投贼,怎么那么关心这个?”戏志才调侃道,“要不你来帮我,别的不说,行军主簿可以直接任命。”

    “还是别了……郭某才疏学浅,当不得此众人。”郭嘉有些为难。不是谦虚,他那么多年习惯没心没肺的,脸皮厚得可以。

    今年十七岁,不过十五岁那年已经早早及冠,肩负起一家之主的责任。

    责任大,读书的时间就少。

    想读书,不过去颍川书院蹭课,能听多少?

    主要是书本也没有,就算和荀彧关系不错,也没办法随便进入荀氏的藏书阁。

    至于郭氏的藏书阁,也要看你对家族的贡献程度。

    这属于一种奖惩制度,否则家中子弟只知道向家族索取,但没有付出怎么行?

    这几年收成不行,郭嘉不依靠家族的月例,怕是日子都过不下去,哪里还有贡献上去。

    人聪明,那么多年对人心和人性的掌控也算到位。

    可才学方面,依然是郭嘉的短板。

    更别说本来没有治政治军的经验,骤上高位,高处不胜寒!

    “慢慢学,慢慢看,边做边学,边学边做,未必不可!”戏志才是打定主意,要把郭嘉拉下水,“再说教主还开了学习班,本来我是打算推荐你过去就读一年的。运气好的话,还有可能被教主收为弟子。”

    “这倒有意思……话说回来,你说的那个教主,今年到底几岁啊?”郭嘉有些疑惑,传闻张角三四十岁,那么他的子嗣,怕也没二十吧?

    “那么说起来,教主今年才刚刚二十。”戏志才突然反应过来。

    原来自家教主,如今还那么年轻。可问题是跟在他身边,很多时候会忽略这个。

    甚至觉得身边这个,至少也有三四十岁,一点年轻人的样子都没有。

    就是那种意气风发,甚至可以说是莽撞的气息都没有。

    更像是个已经颇有社会经验的成年人,沉稳干练,谨慎小心。

    “两年前他从广宗出来,岂非才十八?”郭嘉有些咋舌,自己今年时期,可就算到了明年,估计也做不到那教主的程度。

    “达者为先,当初教主带着三百残部出来,一路到现在数万部众,谁不服他?”戏志才反驳道,“又比如奉孝,若能让人心服口服,谁在意你的年龄?”

    “不不,郭某是真不行。”郭嘉笑道,那不正经的样子,实在让人不清楚他的想法。

    “也罢……还是说说陈王的事情……”见郭嘉没有回应,戏志才也不强求。这年头君择臣臣也择君,估计郭嘉也是打算实际去看看,教主值不值得他效力。

    顿了顿,说道:“打下圉县,接下来我们距离己吾就更靠近。按照我们行军的方向,探子回报陈国和梁国的边境,都已经开始紧张起来。到时候我们假意攻打梁国,陈王必然在后方杀来……只是比起击败陈王,让陈王被汉帝猜忌,对我们更有利。”

    正好裹挟的宗族成员有些多,可以适当丢下一批,尤其是老弱妇孺。

    同时借他们之口,坐实自己‘赵慈残部’的身份……

第160章 憨憨陈王

    “国相,贼人已经到陈国边上,我不出征不行啊!”陈王刘宠找到骆俊,从收到消息,南阳的赵慈残部进入颍川开始,对方的行军轨迹越来越接近陈国。

    “不不,从对方的方向来看,应该是朝着梁国那边去的。”骆俊觉得自己最近两年衰老了许多,毕竟有个难伺候的郡王。

    别人当国相,基本就是替朝廷看着郡国,管教一下郡王。

    到他这里,却就真成国相,然后不断给陈王善后。

    当初陈王要招兵,天没亮就出了钱,当天就招募一千人。

    骆俊当时不在陈县,回来的时候一切已经太晚。

    “梁王刘弥与本王关系不错,每逢年节也有礼物往来。贼人既然过去,那岂能坐视不理?”刘宠闻言更加激动起来。

    “陈王殿下!”骆俊不想胡闹下去,“按照律法,您没有统兵出征的权力!”

    “但是国相你有啊!”刘宠理所当然的回道,“陈国的郡国兵,都归你统御啊!”

    一般的郡由都尉统领郡兵,但是在郡国往往是国相兼任。

    陈王最初招募的那些十万兵,最后都是挂在郡国名下,其中有两千战兵,挂在骆俊麾下。

    “陈王殿下,上次您的胡闹,已经引起陛下的注意。这次再闹腾起来,怕不好收场。”骆俊叹了口气,主要是他这个国相,不知道要如何收场。

    就心累,能辞官不?突然就,不想当这个国相了……

    “国相还是太小心,就说上次,各王国遭到黄巾贼洗劫,唯有陈国相安无事。事后陛下虽然派人过问,却并非问责,甚至还安抚几句。”刘宠想得更远,“这次只要我们击败贼人,说不得还有嘉奖!”

    骆俊有些不敢置信看向陈王,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陈王吗?他,他居然会思考问题了!

    陈王刘宠以勇猛著称,擅长弩射,实际上……完全没有统兵经验。

    毕竟一个郡王,若有统兵经验的话,本身问题就大了。

    这个憨憨就是一个从小在牢笼里长大,喜欢新鲜玩意的孩子,别看他今年都三十了。而且论辈分,还是今上的皇叔。可本质上,他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对,刘宠的确带着三分玩闹。

    身为郡王,不能擅自离开封国,从出生开始,他除非是陛下召见,否则根本没机会离开。

    可大汉陛下自己忙着享受,能有几次召见?

    大概也就是登基的时候,成婚的时候,重要祭祀的意思……就算可以去洛阳,大概也是直线往返,天下之大,对于郡王来说,大概就一国的大小。

    想出去玩,应该说是任何一个老牌郡王都希望的事情,未必是去玩,但肯定想出去!

    然后就是战争红利,前年艰苦一年,几乎耗尽历代陈王的储蓄。

    可去年开始,随着有了收获和赋税,陈王第一次品尝到战争红利的滋味。

    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招揽到的这些屯田兵,每年都会源源不断为他提供粮食和税赋。

    而且三年回本,三年以后就是净赚。这还是十万人,若能有更多的话……

    最后就是武者的想法,想要统兵打仗,兵已经有了,武器甲胄也有,就想要出征打仗!

    “贼人的路线来看,未必会过来陈国……”骆俊也头痛,那两千余士卒虽然挂在他的名下,实则都听陈王的,“可以率军先到边界这边防守,避免贼人突然回头攻打陈国。”

    贼人的消息,已经从颍川那边传来。

    听闻贼人就是用回转突袭的方法,把阳翟给打了下来。

    谁能保证,对方不会假装路过陈国,突然却攻打过来?

    “只是,两千不够吧?”刘宠有些担心,“要不扩军到五千,不,一万?!”

    “府库里面的甲胄和兵刃,可不够一万人的,最多五千。”骆俊没辙,姑且顺着陈王的意思来,“根据消息,贼人的人数已经超过二十万,虽然大多老弱妇孺,士卒也大多是裹挟而来,也不能小窥。”

    言下之意,就是贼人有二十多万,我们最多只能武装五千。

    所以没事别瞎搞,最后把对方惹急了,掉过头来打陈国,那倒霉的还是自己。

    “好的,没问题!”刘宠想都不想,立刻就答应下来。

    至于骆俊的话,他到底听没听懂,这就难说了。

    反正骆俊觉得,这殿下估计是真没听进去。

    在屯田兵里面抽调两千多人,补入队伍里面,凑齐五千。

    又征召五千人作为辎重兵和民夫,好歹是可以启程。

    和十万多个屯田兵相比,这一万人真不算什么,甚至都不影响屯田。

    陈王表示,参与打仗的,都能减免今年的租赋。同时若是阵亡,他会出钱给予抚恤。

    就冲着这个,不知道多少人争着入伍,最后实在人数够了,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骆俊本来还打算整军,然后安排好军务再出发,谁知道刘宠已经率军咋呼呼的出征了。

    这队伍歪歪扭扭,最后晚上驻扎的时候,不少人还找不到自己的上官,整个营地乱成一团,刘宠还觉得有趣。

    有趣归有趣,傻子都能意识到有问题,只能好好整顿军务。

    如此待了两天,前线传来消息,贼人已经打下己吾县。

    准确的说,己吾县的县令,开城投降,县令县丞和县尉都已经投贼。

    贼人暂时没有走,不过有斥候偶然在陈国边境走过,大概是确认边境的情况。

    己吾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就在陈国和梁国边界上,距离两国都很近。

    可以东去梁国,也可以南下陈国。大概是到了这里,贼人也是考虑要往哪边走。

    “贼人摇摆不定,正是进攻的好机会!”刘宠一听,想起看过的兵书,立刻兴奋起来。

    “贼人虽然摇摆不定,但我们这边也刚刚成军。本来按说应该训练个一两个月。反正如今即将进入秋收,贼人估计也要在地方劫掠一番。”骆俊劝说。

    “没关系,我们就吊在贼人的后面,慢慢的移动。他们若是回过头来,我们就撤,他们若是不回头,我们就继续慢慢跟着,就当是练胆!”刘宠却有他的想法。

    骆俊闻言张了张嘴,最后有那么几句话,就是说不出口。

    刘宠见他不说话,就当他是默认,索性立刻过去安排。

    到了这个关头,骆俊再劝说好像已经没什么意义。

    这军令下达,再随便修改,这个真会出乱子。

    有一说一,他只是个文官,最多这两年统军有点经验,可没有打过仗的啊!

    问题就算没打过仗,刘宠这样乱搞,只要不瞎都能看出肯定要出事……

第161章 这贼人好像中暑了

    黄忠一行人六月多过去颍川,七月中旬打下阳翟,如今眼看都到八月入秋。

    秋收已经开始一段时间,这不一路过来抢收了不少。

    百姓一看‘你把今年的粮食抢收了,老子一家不得饿死’?没办法,只能主动从贼了……

    裹挟这玩意,也应该讲究技巧。

    没技巧的过去把人一抓,带到军中如同奴隶一样看管着,还要小心翼翼提防他们闹事或跑路。

    戏志才这样的,把粮食都给搬空,人不要,第二天一大堆人主动过来投奔。

    也不需要看顾,只需要管好一日三餐,时不时来一顿肉,一个比一个乖巧。

    眼看在己吾也呆了一段时间,二十万人每天的用度看不少,自然只能朝着下一个地方进发。

    目标早就选好,二话不说朝着梁国境内一头扎进去。

    “果然进入梁国了!”骆俊等人一直吊在后面,对方开始启程,就已经想到这个结果。

    “这也是早有预料的事情……”刘宠抹了抹头上的汗水,“本王就奇怪,这都入秋了,怎么还那么热……他们难道不会觉得热吗?好几天都是在大太阳下行军的……”

    “谁知道……传闻那张角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这赵慈也是黄巾,说不定也会一些什么道术呢?”骆俊摇了摇头。

    只是对方在烈日下行军,他们肯定也要跟过去,这四五十里路下来,人都要疯了。

    刘宠就没有在烈日下行军的经验,还穿着甲胄,这不内衬都已经被汗水打湿。

    时不时拿起水囊喝一口,这天气,多少水囊都不够用的。

    “来一颗?”刘宠拿出一个瓷瓶,倒出一颗丹药吃进去,赤红的颜色看着就显眼。

    “这是什么?”骆俊对丹药很忌惮,这方士的丹药大多有问题。

    “去年有客商卖过来的仁丹,一颗二十文,不过可以消暑,也能缓解中暑。”刘宠回道,“这天气,不吃点这个撑不住!效果,其实还真是挺好的!”

    “那下官便却之不恭了!”骆俊略微犹豫,最后还是讨了一颗过去,一颗入腹,清凉清凉,感觉的确没那么难受了,“只是这效果,二十文略贵……”

    “济南国那边卖过来的,别人运过来卖,那肯定要赚钱。在济南国那边买,大概会便宜一些。听说朝廷今年夏季,专门采买了一批,送去凉州。”刘宠回道。

    大概是奖赏济南王懂事,今年朝廷就真采买了一批仁丹,送去凉州。

    主要去年也试验过,发现夏季作战用这个,的确挺方便。

    若是每个士卒,都能有那么两三丸这东西,那么打到鲜卑王庭都不成问题。

    夏季是胡人最弱的时候,偏偏夏季汉军这边也弱,长途奔袭容易出问题,这才没有好好利用。

    “济南国啊……那没事了……”骆俊闻言会意,济南王似乎有个成药作坊,各种成药被卖出去。可那些虎狼药不同,温补效果慢,不过对身体没什么损伤。

    男人整天操劳的,总是要对自己好一些。

    尤其是摊上陈王这憨憨,不好好补补身子,估计真就活不长。

    济南那边的成药,骆俊也是有服用过的。

    传闻还有更好用的虎狼药,对身体伤害少,能让家中姬妾不省人事,可惜太贵买不起。

    “国相,你说对方能在烈日下行军,是不是也有这玩意?”陈王立刻想到个可能性。

    “这仁丹的产量才多少,他们有二十万人!不到这里,估计都快三十万了!”骆俊觉得不可能,一天一颗,这三天下来差不多就要上百万颗。

    哪怕他们缴获一些,二三十万颗肯定不可能!一千颗,可能都未必有!

    “那你说对方怎么回事,总不能,对方连晒都顾不上,就想要朝着某个地方过去?”刘宠当即反驳。就算对方的首领一点行军意识都没有,难道这大太阳的,能忍?

    “或许真是朝着某个方向过去的……”刘宠那么一说,骆俊也立刻意识到什么,连忙命人拿出图舆,看了半天,指了指一个地方,“泰山,他们要去泰山郡!”

    泰山太守黄巾少帅,虽然已经被官府招降,本质上也是黄巾。

    赵慈也是黄巾,在南阳混不下去,那自然要找地方落脚,那么泰山郡显然最合适。

    “那得横跨好几个郡呢!”刘宠看着地图,觉得这距离有些远,真到泰山,就这二三十万人的脚程,怕是入冬都未必能过去。

    “所以才要赶路,人多这速度就会降下来。”骆俊开始分析,“千余人可以日行百里,到了万人只能日行七十,十万人日行五十,如今他们二三十万人,每天只能走不到四十里。以后若再增加,行军速度更慢,索性也在加快速度,否则补给要跟不上。”

    的确,一群流寇不事生产,不抢劫根本没有粮食的情况下,不趁着秋收好好劫掠,哪有粮食供应这二三十万人的用度。

    “也就是说他们急了!”刘宠立刻兴奋起来,“那是好事,对我们来说大大的好事!”

    “的确,或许我们有机会可以击溃敌军!”骆俊也似乎看到了希望。

    如此三天,敌军突袭宁陵,洗劫一空后开始朝着蒙县进发。

    不过从第四天开始,敌军的情况有些变化。

    大概是整天在烈日下行军的关系,有一部分队伍开始掉队,人数大概在三五万左右。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队伍与前军的距离拉开到一里远,只能说是远远吊在后面。

    “国相,你说这是不是机会?”刘宠说是那么说,本身已经蠢蠢欲动。

    “很难说,或许有诈!”骆俊觉得没那么简单,几万人突然掉队什么的。就担心过去攻打对方,对方突然一个回过头来,把他们给灭了。

    到现在,敌人正式突破三十万,自己这边只有一万,战兵只有五千,真不是对手。

    刘宠虽然真想要去试试,可眼看骆俊说得也有道理,就观察一番。

    果不其然,一段时间后,双方开始汇合,看来的确是准备引诱他们进攻。

    只是又说不过去,自己这边只有一万人,对方其实完全可以正面吃下来。

    大概是双方间隔四五里,对方要打过来之前,自己这边已经开始跑路。

    追不上,又花时间,估计对方也是出于这个考虑,才只能用计。

    只是汇合归汇合,对方的队伍到底还是变得有些零散,显然还是有不少士卒中暑还是其他的原因,情况很不正常。

    “国相,你看着这贼人好像中暑了……”刘宠再次建议,“不如我们……”

第162章 陈王大捷少帅送头

    “陈王大捷,陈王大捷……”信使一路策马飞奔在洛阳城,一路朝着皇宫方向过去。

    最终来自陈王的捷报,送到汉帝手中。

    好巧,今天正好是大朝会的时候,信使直接获准进入朝堂之中。

    刘宏摊开捷报,一开始主要是疑惑,这陈王又搞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前年出钱招募士卒,后来直接聚众十万人。当时都有人怀疑,这陈王是不是要造反。

    若非后续真就只是用来自保,同时根本没有离开陈国,说不得就不是训斥那么简单。

    要说这胡人作乱,黄巾作乱的,至少民心不在贼人那边。

    可大汉郡王起兵作乱,那就算是刘宏也不能忍,宁可损失一两个州,都要先把郡王给灭了。

    打开捷报一看,好家伙,带了五千人离开陈国,跑去梁国剿匪,还居然成功了!

    看着捷报上一连串的数字,刘宏甚至有些不真实起来。

    从颍川起家,一路向东,地方州兵郡兵都挡不住他们的去路,结果你这个郡王打赢了?

    前面都是战果,必须的,好的东西当然要优先展示出来。

    看完这个,心情舒爽了,才能继续看剩下那些又臭又长的东西……

    哦,其实没有也没多长,毕竟文字载体有限。

    不不,这根本没写啊!刘宏差点想要把捷报给摔了,什么玩意?

    就说在梁国击败贼军,然后斩获多少,缴获多少吧啦吧啦的……具体内容,一个字都没有!

    看着下面的信使,算是明白了,怕是具体的战报字数太多,不好写下来,让人传话的!

    少不得就问了句:“当时具体的情况是怎么样了?”

    信使闻言,知道自己出场的时候到了。这一路不断背诵,终于是要用上了。记得当时要汇报的内容,还要再翻个两倍,最后骆俊叫停,给缩减到现在这个字数,否则真吃不消。

    “贼人粮草不足,迫切需要补充,只能顶着烈日行军。不少士卒,陆续出现中暑的情况……”信使开始诉说起来。

    且说当天眼看贼人摇摇欲坠,刘宠当机立断,发动突袭。

    仅有的三百骑兵从侧面穿插而过,居然能把敌军分割成两半。

    随即后续大军杀了过去,把断掉的那一部分击溃。对方回援,骑兵已经开始第二轮冲锋。

    虽然困难一些,损失数十人之后,依然将对方队伍切开。

    奈何后续的战斗就没那么容易,骆俊见状,立刻劝说刘宠先行退后,战争暂时告一段落。

    这一战,至少斩杀敌军数百,击溃数千,俘虏数千。

    可惜基本都是老弱妇孺,而且还是裹挟从贼,看见官兵来救,纷纷感恩戴德。

    刘宠见状,也不好对这些老弱妇孺动手,就安排送回陈国。

    主要是麾下屯田兵里,也有不少的单身汉,正好可以凑对一下。当然,优先还是军中士卒。

    见陈王发老婆,这不士卒的士气当场爆发出来。

    第二天再次发动进攻,又啃下贼人数千,这样一天天过去,贼人损失数万人。

    解救出来近三万被裹挟的百姓,其中还有好几个小豪族的族人。有颍川的,也有陈留的,一个个对贼人是血海深仇,纷纷要求加入军队,于是陈王的队伍扩充到三万。

    贼人就这样一路退,一路裹挟,一路攻城,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难打。

    陈王从宁陵开始,追着贼人过了梁国,进入济阴郡,然后跟着到了山阳郡。

    “决战的时候也在那个时候,陈王联系山阳太守,任城王刘佗,济阴太守联军十万发动总攻,在巨野附近大败贼军,贼人只有十余万继续向北溃逃……只是任城王和山阳的郡兵,都在进攻的时候被敌军所败,加上陈王粮草补给不足,不得不遗憾退兵。”信使回道。

    三十万的贼人,只剩下十余万遁逃,剩下的基本都已经被消灭或俘虏。

    而陈王起兵,当时只有五千战兵,能做到这个程度,不算大捷算什么?

    若非粮草不足,只怕还能进一步进攻,到时候说不得直接就将敌军本部击败了。

    刘宏以及文武百官听着信使侃侃而谈,脸色却好不到哪里去。

    只是将敌军击退,这算什么大捷,除非把赵慈的脑袋砍下,那才算大捷。

    当初贼人从南阳溃逃,到了颍川逐渐发展壮大,到己吾的时候都已经三十万。

    现在十几万残余,就算路上再逃走个几万,只要有两三千,他们还能逐渐发展起来,这没意思!

    只能说,陈王这一下,至少保证陈国梁国,还有济阴山阳任城五个郡国的安全。

    可后续贼人组建队伍,再杀回来,那一切难说。

    有些臣子,却敏锐发现一点,就是敌军和官兵交战的同时,依然一边推进,一边攻城,一边劫掠地方,也就是说对方根本不害怕官兵的攻打。

    这大捷估计水分很大,对方明显是,故意把累赘,借着战斗丢下,来减轻行军的负担。

    问题在于,总不能打击陈王的积极性对吧?

    颍川陈留两郡,都没有拿贼人怎么样,陈王做到了,就冲着这个,那就得奖励。

    否则的话,以后谁还愿意尽心尽力,为朝廷杀贼呢?

    “贼人如今到哪里了?”刘宏现在就头痛,要奖赏,不奖赏各州郡不积极讨贼。

    问题陈王情况特殊,这场仗根本是贼人送给陈王的大捷,算不算数难说。

    就说他一个郡王,没有诏令跑了好几个郡,这问题可大可小。

    不过就陈王这打赢还来报捷的行为,嗯,刘宏觉得或许可以好好用一用陈王这憨憨。

    就他这个脑子,实在没什么威胁性。

    “陈王有子没有?”刘宏随意问了句。

    “陈王似乎并无子嗣……”宗正出来回道,三十好几的人,怎么就没子嗣呢?刚刚在听捷报的时候,宗正已经在回忆陈王的情况了。

    “过继个谁过去继承陈王,然后任命他为讨寇将军,如何?”刘宏提议。毕竟总不能,让一个郡王兼任官员,这样大汉会乱的。各地郡王,他们可就等着放飞自我了。

    “那得先问问陈王的意思……”宗正想了想,觉得还是要尊重当事人的想法。说到底怪谁,谁让刘宠不争气,连个子嗣都没有。

    “贼人现在哪里了?”刘宏见状也就换个话题。

    “快到济北国了,对方的目的应该是泰山郡。”太尉回道,职责所在,一直在关注。

    “那就下令,让黄巾少帅出兵讨贼!”刘宏想也没想,虽然觉得没用,但态度要有。

    “报!”话说当头,外面就有郎官进来,“泰山太守,送来了赵慈的人头……”

第163章 封赏问题

    有时候,事情就是那么戏剧性。

    当你打算做些什么的时候,别人已经料想到你打算做什么,并且给你安排好了。

    看着‘黄巾少帅’送过来的赵慈人头,据说还有其核心部下的人头,群臣沉默。

    刘宏拿起附上的奏折看了看,文字很秀丽,应该是个真正的文士书写。

    贼人麾下已经有士人效力,这不是什么好事。

    比如黑山贼那边,小打小闹,行为作风尽显匪气。就他们这样,怎么样都成不了气候。

    “奏折上说,赵慈打算过去投效。黄巾少帅认为自己是泰山太守,怎么能和贼人勾结,于是不肯。双方就这样发生火并,黄巾少帅险胜一筹,也损失巨大……要求朝廷提供一些军备粮草……哼!”刘宏看完,直接把奏折丢了下去。

    若黄巾少帅真就损失巨大,那么朝廷都可以安排去讨伐他了!

    再说那赵慈残部一路劫掠,七八成以上的物资陈王都没有截下,最后怕是都落入黄巾少帅之手。

    退一万步说,十余万大军,也不知道黄巾少帅吸收了多少。

    总之,黄巾少帅那边送来的奏报,他一个字都不信。

    不,连人头他都不信,这是不是赵慈的人头,都还不确定呢!

    “谁见过赵慈的不?”想到这里,刘宏少不得问了句,其实就是看陈王的信使。

    “启禀陛下,我……还真没见过,不过陈王收拢不少被裹挟的百姓,里面应该有人认识。”信使很无奈,他只是个小小的信使,帮忙传话的,别为难他好不好?

    “…………算了。”刘宏觉得没意思,这脑袋是不是赵慈的,都不影响黄巾少帅的定性。

    黄巾少帅若是真心投奔,那至少也应该放弃兵权,然后公开姓名和真面目。

    最基本的诚意都没有,还在这里一副‘忠臣’模样,要不要那么恶心?

    好吧,或许对方本来就是故意来恶心他的!

    “陛下,凉州的战况一直僵持不下,不如下个诏令,让那黄巾少帅过去凉州平叛?”太尉出面,既然贼人势大,凉州贼势也大,那么就让他们狗咬狗嘛!

    “没看见那黄巾少帅的奏折么?”刘宏没好气的说道,“要钱要粮,还要武器甲胄,最好还有一些强弩……这些东西,感觉就算送过去,他都不会动身。”

    真给送过去,转眼也不知道这武器和强弩,到底要朝着谁的身上招呼……

    “那泰山贼那边,不赏?”司徒崔烈询问,真不愧是花钱买上去的。

    “你来赏?”刘宏没好气,不是看在那五百万钱上,早就把他撤了。

    话说回来,五百万钱也不是很多,五千贯上下。

    这还是走后门才得到的折扣,三公明码标价可是一万贯的。

    “臣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泰山那边不赏,陈王那边……”崔烈看向陈王那边的信使。

    这厮是帮陈王报捷的,理由也是将三十万的贼军,击溃到只剩下十余万。

    若非粮草不足,只怕都已经将贼人击败。

    可转眼泰山那边也过来报捷,赵慈在泰山那边给全灭了。

    比起击溃,全灭当然功劳更大一些。问题是这两边,仔细一看,发现都有水分。

    不是说陈王夸大其词额,人是贼人怕是在他那里故意放水,而且放得有那么一点点多。

    不管如何,好歹是有些实际的功劳。

    反而是黄巾少帅那边,这所谓的‘战功’怕都是水,有没有实际的功劳都两说的。

    只是两家都围绕赵慈残部这点报功,陈王这边奖赏,黄巾少帅那边赏不赏?

    按说不赏应该是最正确的,问题消息传出去,又或者黄巾少帅造势,说朝廷封赏不均,不伺候了,又造反了,怎么感觉好像这次成了朝廷的错?

    崔烈的意思就一个,要么一起赏,要么一起不赏,否则说不过去!

    刘宏也明白过来了,想了想觉得心累。对啊,似乎也只能这样了!

    贼人骑兵造反,不管打出什么借口,道义上肯定说不过去。

    可朝廷给了他们道义上的借口,那他们再造反,主要是各地豪强,就有借口投靠了。

    “陛下,陈王擅自出兵,本身就不合规矩。再说身为大汉郡王,为大汉的安宁出力,也算是分内的事情。”宗正出面,本来不想出面,想想这个时候也只能他来出面。

    顿了顿,继续说道:“陈王立功,陛下赏下几个宫女给他,让他专注一下子嗣问题。然后勉励几句便是。至于功劳,郡王私自出兵,这问题可大可小,就当是功过相抵了!”

    满不满意就这样,反正通过吸收俘虏,陈王也应该赚了不少。

    朝廷方面的奖励,基本上可有可无。问题贼人那边,怎么都不能让他占了便宜。

    “贼人那边怎么说?”刘宏觉得这样,也能接受,反正每隔一两年,都会选拔一些宫女入宫。也不是都伺候人,或嫔妃候补什么的,宫里需要做的事情多了去的!

    “封个都亭侯?”宗正想了想,反正也不可能让贼人当更大的官。

    “都亭侯值一百贯啊……”刘宏肉疼,虽然都亭侯都乡侯和关内侯,基本到他这个时期已经不值钱了,不过还是有不少商贾会买。

    买下来,那么好歹是个侯爷,比如说能穿丝绸,能见官不拜什么的……

    甚至于,可以进入官员权贵的圈子,运气好子嗣后代,再不济侄子外甥也有机会读书出仕。

    刘宏这表情,百官的脸色就很不好。您都坐拥天下了,这一百贯还能肉痛?

    别的不说,拖欠百官的俸禄,全部加起来都不止一百贯了。

    也多亏大家都不靠俸禄过日子,否则就这拖欠三个月的俸禄,不知道多少官员得饿死。

    “也罢!”刘宏也知道有些东西不能吝啬,最后索性大手一挥,同意这个结果。

    退朝回去,少不得喝闷酒,刚秋收,税赋收上来一批。

    只是第一时间被三公九卿瓜分,其中七成用于明年凉州平叛的款项。

    拖欠百官的俸禄还有三月没有还,问题这得等到下一轮税赋上来,才有钱……

    而且除非明年贼乱可以平定,否则根本就没完没了。

    “陛下,只是都乡侯怕贼人还不满足。”张让凑了上来,“不如再送个宫女过去,作为恩赏?”

    陈王那边送了几个,黄巾少帅那边其实也可以送。

    顿了顿,继续说道:“顺便通过这个宫女,我们也能更了解那黄巾少帅的情况……”

第164章 人才也不惯着

    “大丰收,大丰收,大丰收……重要的事情要说三次……”张钰可不管洛阳那边什么反应。

    自己仗也打了,贼首也送过去了,接下来当然是清点收获的时候。

    这一路过来,只要遇到的县城,基本钱粮全部搬空,武器甲胄这些也基本没落下。

    世家豪族的藏书也拿了不少,不过基本都是这边没有的,或者疑似没有的。

    戏志才的记忆力再厉害,也不可能把藏书都给记住。

    至于重复的那部分,路上给陈王留下来了。

    “就目前的存粮和武备,就算明年年景不太好,也能维持五万军队的开销。”戏志才有些无奈,泰山郡属于群山环绕的一个郡,耕地并不是很多。

    若非出于这个考虑,就算是十万士卒都是可以养得起的。

    让戏志才措手不及的,是回来才知道,张钰允许今年租种官田的百姓,只需要缴纳三成的税赋,同时废掉了许多不合理的关卡和税赋。

    这意味着,整个泰山郡的税赋,都下降五成以上……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张钰在写给朝廷的奏报上,以‘泰山郡经历激战,秋收受到影响’为由,没有上交今年的税赋。

    实际上不仅是没有上交,他还申请后续三年的税赋免除。

    朝廷给不给无所谓,反正他也是不打算上交的。有那么一封奏折,最多有个台阶可下。

    “就泰山郡这地方,三万人已经足够守住各个通道。五万人,已经差不多能再把一个郡给打下来。”张钰笑道,毕竟这不是五万士卒,而是五万战兵!

    战时加上民夫,以及辎重后勤兵,人数大概在十万上下,对外宣称是八十万大军,问题也不大。

    有一说一,曹操赤壁之战八十万大军,战兵两三万。

    所以长社之战,波才部实际的战兵才多少?

    是不是,每个拿起武器的百姓都算士卒?

    还有,是不是真有百万?

    这个问题就算问张贲都没用,毕竟他是张曼成部的。

    不过就他的分析,估计也只是好撑百万。

    把老弱妇孺算上去,还有一路打过去的损耗,男丁,尤其算是战兵的,大概也就两三万左右。

    真有百万大军,就长社那种三四米高的城墙,就算皇甫嵩过来支援,波才要打下来,还不是分分钟,轻轻松松的事情?当时那天气越来越热,这也是个问题……

    “教主打算扩张了?”戏志才大喜,就该这样,总不能一直怂在泰山郡吧?

    不过今年估计不太行,刚刚合并起来的士卒,还在进行整训。

    还有就是天气已经到了秋末,即将到达冬季。

    好在提前准备不少房屋,新来的那十万新人,应该不会受冻。

    “扩张当然是要,总不能都在泰山窝着。问题多了一个郡,你们吃得消吗?”张钰看向戏志才。

    这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戏志才都不得不沉默。

    他们这帮人,大概也就只有董昭有当县令的治政经验。

    到现在统筹一个郡的事务,说真的,大家都在适应。

    然后明年突然从一个郡变成两个郡,政务,治安,军事等问题可不仅仅是扩充一倍。

    超过两个郡,众人的身份,要逐渐朝着州牧府衙的方向发展。

    “对了,霍氏和苏氏的一年之期,好像已经到了吧?”戏志才很清楚,张钰麾下最缺的就是文臣,开设学习班很大程度,就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文臣。

    两家子弟,在队伍里面当了一年的启蒙老师,基本各部士卒,晚上都有两个时辰的上课时间。

    运气好的话,以后可能会有一些中高级军官,会从他们之中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两家子弟在这一年里,每天都接触太平教的教义,每周进行一次忠诚教育。

    一年之后的现在,按说大概半个月前,已经是他们接受考核的时候了。

    “哦,他们两家啊……”张钰也想起来了,“不合格的都已经送去挖矿烧炭,合格的,许他们派一个子弟回乡,看能不能接管原本的产业。其余的,安排在泰山这边落户……”

    也有不少子弟,开始进入军政两届,同时又有四个年轻的族人,明年将入学就读。

    “那属下这次带回来的那些家族,是否也按照这个来?”戏志才询问。

    “主动合作的,按照一年之期的标准考核。态度恶劣的,直接算考核失败。”张钰随口说道,“我们的势力慢慢变大变得稳固,人才方面也慢慢不再缺乏。也就是说,其实我现阶段,已经不需要再看任何豪强的脸色!”

    不配合就灭掉,反正名声什么的,在豪强那边就从来没有过,没必要迁就他们。

    “颍川书院那些……”戏志才主要还是担心那些学子。

    “文化人,文化人要厚待。”张钰说道,“年轻人往往容易脑袋发热,然后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我们要包容。他们的才学我不否认,但他们的性格还需要磨砺。”

    顿了顿,继续说道:“让他们每天接受两个时辰的军训,然后准军事化管理。吃住就在学习班那边,甚至专门给他们安排一个居住地。同时不带回不少书么,都是要抄的,让他们帮忙抄写,顺便帮忙教导一下学生……”

    “他们之中,有不少才华横溢之辈。”戏志才觉得这样有些浪费。

    “然而没有一个,实际有治政的经验。”张钰摇了摇头,“最多算荀绲,不过他老人家的态度很坚定,肯定是为我效力的,少不得还要忽悠他去给我教书。”

    既然今年也是零,明年也是零,那可不是早一年工作早一年累积。

    明年,在他们的帮助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那可是两百多个。

    就算最终只有一百人出仕,也能把整个泰山郡每一个县的官员都填补起来。

    如此进行最后一年军管,让他们习惯治政工作,那么就能逐渐放开,让他们自行治政。

    按说放他们自行摸索野蛮成长也行,后期可以,优胜劣汰,上去的肯定是更优秀的。

    不过现在人才匮乏,张钰希望前面两三届的学生,都能安全渡过适应期。

    至于颍川的那些人才,眼看到时候官吏都已经满了。

    那么他们自然也没有可以拿捏的筹码,毕竟不出仕,那就去做学问到老。有不是说少了个荀彧荀攸,辛毗辛评,郭图郭嘉的,官府就运转不起来了,最多没有那么快,那么好而已。

    和这个时代的士人打交道,首先就是不能让他们掌握主动权!

    “还是教主考虑周全……”戏志才其实很想把杜袭和郭嘉,最好还有荀彧和荀攸等人介绍给教主,可现在他这态度,自己不好开口啊。

第165章 不过可以先谈谈看

    “看来你有话想对我说?是颍川学子的事情吧?”好在张钰的观察力的确厉害,只看戏志才的眼神和态度,已经猜到他的想法。

    “一切都瞒不过教主……”戏志才有些尴尬,当然他不会承认,自己是不知道怎么开口,所以才有这个方法,引起张钰的注意。

    顿了顿,继续说道:“颍川学院的学子,其实在路上,已经有不少人的想法有所改变。只是习惯上,总希望教主能礼贤下士,这算一个台阶,他们也能‘勉为其难’为教主效力。”

    “等他们上位之后,能够随意对我呼来喝去,甚至质问甚至直言敢谏?”张钰随口回道,“我知道士人的脾气,无非是希望能够掌握主动。很不巧,我们是一群反贼,走错一步,可能都要完蛋,思想必须要统一,臭脸只需要杨俊一个就够了!”

    过了那么久,张钰当然已经发现杨俊的意图。

    这家伙一家人都是太平教的信徒,而且是虔信徒,唯独他不仅不信。

    当然也不会公开唾弃,毕竟他属于那种比较低调的性格。然后就是各种直言敢谏,只要觉得不对,或者引起其他人疑惑甚至不舒服的政令,他就会站出来质问,去询问。

    时间长了,他那臭脸,张钰都觉得有些烦。

    尤其他飘了的时候,很不希望别人打断他的思路,甚至让他为了照顾别人的水平,不得不放低自己的要求……最后少不得,又要被他一番谏言。

    好呗,明白了,他就是故意的!

    张钰允许了,就允许他一个臭脸,其他人敢这样,少说也得也要被穿小鞋。

    类似杨俊这样的存在真就很讨厌,问题他的能力可以,尤其是在财务方面,给他几年时间累积,估计也没荀彧什么事情了。

    另外不得不承认,自己也的确需要有那么一个人,能胆大包天到给自己一盆冷水。

    对,杨俊死后,自己一定要按捺下把他刨坟鞭尸的冲动才行……

    根源也大概找出来了,杨俊的先祖,至少可追溯的先祖就是杨朱。

    杨俊这一代,按说已经没什么‘家学’可言,但奈何张钰这边有杨朱学派的藏书。

    看来他是接触过,然后那段时间就把祖宗的学说捡了起来。

    最后就成了现在这样,忠心肯定百分百,但讨厌程度估计也是百分百。

    偏偏任何一个势力,就少不了那么一个人,也只能容得下那么一个人。

    霍光只有一个,魏征也只有一个,张居正也只有一个,而且这些人下场都不太好。

    张钰的意思就一个,臭脸他麾下已经有一个,不需要第二个。

    所以管你才学多好,乖乖听话,也别指望能占据主动,他不吃这一套。

    什么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的,等到势力稳固进入上升期,一个两个掌握了一定的权柄。

    态度和当初,怕是就不一样了。偏偏还不能责难过度,当初‘吾之子房’都说出来了,回过头来对人各种不好,传出去,以后还有谁投奔你?

    所以荀彧历史上伤透了曹操的心,都没有骂他指责他,就给他一个空食盒暗示一下。

    懂的都懂,孩子才能全要,成年人基本都要做选择。荀彧选择第三条路,自己了结自己。

    “可教主见都不见一面,也说不过去……他们过来也有几天,教主一天没去见他们。时间长了,怕也会以为教主根本不需要他们。以他们现在的身份,主动求见教主,怕也不太可能。”戏志才回道。

    只是见一面,没说非要招揽,那不存在主动被动的说法。

    聊得来就招募,聊不来就一年后,这样应该可以了吧?

    “志才那么关心他们,我也的确可以见上一面!”张钰若有所思。

    按照戏志才的说法,这些颍川学子,居然已经有要投效自己的想法?都那么没骨气的吗?还是自己真就有什么王霸之气?

    顿了顿,继续说道:“明晚,明晚安排一次饮宴,我亲自见见他们。想想也是,他们辛辛苦苦从颍川过来,身份和态度,与其他豪强有很大的不同,为他们接风洗尘也是应该!”

    “他们大多出身豪族,不过正因为这样,他们比一般人更懂权衡利弊得失。主要是这一路,看着我们不断攻破一个个豪强的府邸或坞堡,也担心我们以后杀过去,会对他们的宗族出手,不少人估计都想着,牺牲自己来成全宗族。”戏志才笑道。

    “话说你们这次出手也太狠了点吧?一路过来,至少二三十个豪族都给灭了!”张钰笑道,就这表情,与其说是怪罪,还不如说是‘干得漂亮’的意思。

    “不不,那可不是我们狠辣,那是赵慈的问题!”戏志才当即否认。

    “对对,都是赵慈的!”张钰嘴角微微抬起。反正赵慈都死了,黑锅再多也无所谓了。

    人才的事情告一段落,张钰关心的当然还是别的事情。

    比如说军队的整编,新军挑选出优秀的部分,整编成五万大军。

    可能最后淘汰下来几千人,安排到各县担任县兵,维护地方治安,主要是剿匪和宗贼。

    至于城市内部的治安,案件,则由贼曹和贼捕掾负责。

    之前也说过,基本是二次淘汰之后的士卒,被安排进来。

    连贼捕掾都没混上的,回去耕种或者另谋出路,反正遣散费会给,不懒就饿不死。

    实际都当过兵,会点军中搏杀的手段,退下去给豪族当护院还是不错的。

    其他非士卒的百姓,也要妥善安排落脚的地方。最好,自然是再有一些田地。

    泰山郡主要是公田偏多,姑且还能允许这些百姓租种。

    至于想要开辟自己的田地,那还要等明年的通告。

    张钰已经派人勘察泰山郡各地,哪里适合开垦,哪里不适合,大概半个月后会汇报上来。

    到时候会重新规划,明年安排开垦。

    理论上,当年免除税赋,第二年看情况,税赋减半,甚至再免。

    毕竟汉末这个时期的天气不太正常,要么过于干旱,要么就是洪涝严重。

    好不容易风平浪静,结果蝗灾又来。

    形成蝗灾的蝗虫虽然有毒,不过煮熟可以去除毒性,至于味道问题,能吃谁还在意味道的问题。

    “教主,少帅派人过来,说是朝廷给出正式回复……另外,送了一个宫女过来,说是赏赐给少帅的。”门外传来典韦的声音。

    “宫女?”张钰皱了皱眉,刘宏是穷到只能送宫女,还是抠得只愿意赏宫女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892/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黄巾少帅最新章节!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所写的《三国之黄巾少帅》为转载作品,三国之黄巾少帅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黄巾少帅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黄巾少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黄巾少帅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黄巾少帅介绍:
广宗之战前夕,一支队伍护送张角的儿女离开。好不容易甩开官兵,队伍只剩三百不到,物资已消耗殆尽。杀出一条血路?拼出一片天地?张钰看了看个人面板,‘思考’技能转眼已经到满级……谁说穿成张角之子,就要血战到底的?破局之法,已在眼前!祝由科、医术、武术、健壮、书法、思考……虽然没有完全数字化,不过这技能掌控获得和等级升得是真的快。张宁:“阿弟,张家可等你来延续,怎么都得多纳几个才行……”三国之黄巾少帅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黄巾少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黄巾少帅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