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我在大学当校长TXT下载我在大学当校长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在大学当校长全文阅读

作者:想要上岸的鱼     我在大学当校长txt下载     我在大学当校长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九十五章 国家锂电池重大研究计划(526)项目!

    “是,但准确的说是光子屏特供版本。”曾经代表总装备部去过光华大学的周舟周处长笑着解答道。

    这个特供版本,自然是特供部队的,军用产品和民用产品差别相当的大。

    “实验数据都出来了吗?”男人端详着手上的这块成品。

    “出来,首长您看看。”周处长言语中夹带着一丝激动。

    男人接过文件,目光如利剑般,一页一页地翻阅。

    只是这个速度,越到后面越慢。

    “呼——”

    男人忍不住哈了一声,似乎被手上的这份数据给震撼到了。

    眼中也是闪烁着异色的光芒。

    “这份数据无误吧?”男人追问道。

    “首长您放心,我们军方的科学家也做了数十次对照试验,数据无误!”周舟肯定地回答道。

    “光华那里的技术团队已经离开了吗?”

    听到周舟的话后,男人语气也变得轻快。

    “在二代产品成熟后,光华的技术团队就已经从854工厂离开了。”周舟答道。

    之前去光华一趟,便是为了达成光华与部队的合作。

    特意提供了章州大山深处,代号854的军用工厂给光华,并且让光华的技术团队改进,将光子屏民用版本改成军用特供版本,年前的一代产品在小范围内试用了下。

    结果反映不错,最后光华的技术团队又根据一代的进行改良,便有了现在的二代军用光子屏,可以说是非常成熟了,今天的这位首长的到来便是决定是否全军装配上去。

    “后续的更新换代,我们的科学家能够自主实现吗?”

    “不太能。”

    周舟苦笑一声,道:“实验室方面进行多次改良实验,但是都失败了,光子屏技术涉及到的光子领域,全世界只有光华方面掌握了。”

    “连美国那里也掌握不了?”男人啧啧称奇道。

    “美国也不行,这个技术远远高于现代科技水准。”周舟摇头道。

    “还好这项技术在我们中国。”男人感慨地说道。

    这项技术要是在国外,那就糟糕透了,完全是被动地位,只要来一个制裁就凉凉。

    而且光子屏的应用极广,尤其是在军用领域……涉及到的地方可多了。

    一个小小的屏幕,竟然带来的变化这么大。

    高性能,低能耗。

    最重要的是特别坚固,从几十米摔下去都不会碎,还能防火。

    男人轻轻抚摸着这个屏幕,嘴角不由地微微上扬。

    这个屏幕的价值实在太大了,毫不夸张地说,可以大大提升部队的某方面作战能力。

    而付出的,无非是一些金钱罢了。

    “我得向京城方面给光华请请功,不能辜负了这些爱国青年。”男人轻声说道。

    周舟双目圆瞪,这个首长地位相当高,而且光华和部队的合作颇为紧密,在国内算是没人敢动光华了,不然后果可大了。

    “光华那里最近有什么动态吗?光芯研发的如何了?”男人想起光芯这个事情,这个也是国之利器,缺之不可。

    “光芯进度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大的突破,倒是……”周舟停顿了下,眉头一皱。

    “光华最近成立了一个锂空气电池技术实验室,正在四处招募相关领域的专家,但好像不太顺利。”

    “锂空气电池?”男人念了一声。

    马上旁边有一位科学家上前解释了一通。

    等听清楚锂空气电池与现有的电池技术差别后,男人眼前一亮。

    “这个锂空气电池技术很不错啊,为什么我们不搞?”

    面对男人这个问题,周舟和旁边的几位科学家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周舟尴尬地解释道:“首长,不是我们不搞,是这方面的技术还是起步中,实现难度非常高,目前世界各国高校、研究所也都在攻坚中。”

    “光华能搞出来吗?”男人不问别的,他只关心这个。

    “这个、这个……”周舟脸色犹豫,想起之前和几位专家的对话。

    “参考光华的科研实力,只能说有一定概率会成功。”

    “既然有机会成功,那总要尝试一下,即便失败也很正常嘛。”男人不以为地摆摆手,笑着说道。

    周舟没有再说话,他知道首长内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了。

    一小时后。

    目送着男人离开,周舟总算松了口气。

    不过想起刚刚提到锂空气电池那个项目。

    不禁陷入了思索中。

    ……

    翌日。

    京城方面几个部门从上午开会到下午。

    某处四合院里。

    议论纷纷,似乎讨论的话题很具有争论性。

    “这不合理!怎么能够为了一所私立大学走这样的流程!”

    “我也不支持,锂空气电池技术近些年虽然在科学界又热门起来了,但这是需要技术累积,很可能10、20年内都难以实现,尤其是把这种重任交给光华大学简直是可笑!”

    “听说光华那里主持这个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是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帕克分校的布尼尔教授?这样的重大项目怎么能交给外国人呢!”

    “光华大学能够研发出光子屏,纯粹了运气好,我也不赞同。”

    为首的一位领导听着这些专家讨论后,脸色一黑,一股怒火正在内心里堆积着。

    没想到只是刚提出来,就听到这么多反对的声音。

    一想到上级的指示后,领导猛地一拍桌子。

    “今天科技部召集各位专家过来,是希望听取一些建议,而非是让各位做决定!”

    说完,他环视着今天到场的一些专家。

    几乎所有都是年逾古稀,两鬓早已苍白,许多还是在共和国那段艰难岁月中付出巨大贡献的人。

    可是年纪一大后,为什么就变得与当年不一样了?

    想着这些,这位领导恼火不已。

    “还有谁反对的?”

    “即便所有人都反对,我也在这里公开说明一下,无论是哪个人、哪个部门有意见,这个项目必须得通过!”

    “散会!”

    大领导撂下话就走。

    一众专家们也愤懑不已,明明说得就是实话,即便要成立这个项目,负责人也应该在他们当中产生,而不是交给什么光华大学。

    领导离开后,立刻向上面汇报。

    虽然这件事情遇到阻力不少,但无论是什么妖魔鬼怪作祟,都无法阻抗那位的决心。

    两天后。

    国家锂电池重大研究计划(526)项目正式通过!

    ps:这章查资料耽搁太久了,另外双倍月票今天最后一天了,求月票啊!o(╥﹏╥)o

第五百九十六章 无妄之灾的南京大学

    周家,宁德时代总经理。

    曾宇,宁德时代董事长。

    两人望着眼前的屏幕,眼神中闪着光芒。

    “老周,你猜趁着光华最近这个大动作,我们的股价还能涨几天?”曾宇迫不及待地说道。

    今天开盘的时候,宁德时代总市值8412亿元,结果下午一路飙升,大涨5.17%,收盘后总市值已经是8846.9亿元。

    一天不到,涨了434.9亿元!

    距离10000亿元大关,仅仅还差1153.1亿元了!

    眼瞅着就差一脚踏入万亿俱乐部,曾宇内心激动不已。

    只是周家冷静下来后,泼了一盆冷水。

    “最多持续两天吧,后面要是没有大动作的话,估计会恢复老样子。”周家吐出一口浊气,今天真的是被这个消息给雷到了。

    其实对于光华大学这个锂空气电池技术,两人都不太看好,之所以投资的愿意无非是利用和光华合作的名义刷股价。

    只要光华大学每成功一个科研项目,那股民对宁德时代和光华大学的合作项目也会寄予厚望。

    至于付出的无非是一两亿的资助经费和两栋楼(总部大楼和研发中心)。

    “呼——”

    曾宇苦笑一声,“那还是差一点。”

    “不过光华的锂空气电池技术竟然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曾宇的目光和周家对上,在今天收到消息的时候,两人简直是不可置信的那样。

    这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是国内最高级别的科研项目了,而且按照科技部公式的信息,2年1亿经费,这种资助力度完全看得出上面对光华的支持力度。

    难道……光华大学真的能研发出锂空气电池不成?

    不然这些动作解释不通啊。

    “老周,你说……”曾宇望着周家,眼神有些飘忽,“你说光华那里,不会真的能成功吧?”

    “之前我觉得是不可能的,现在不好说。”周家沉吟道。

    “这样,等会你给光华那里打个电话过去打探一下口风,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我们资助的地方。”

    曾宇的手叩打在桌面上,在他的心里,光华大学地位直线上升,很明显之前的判断有误,现在要重新调整对光华大学的态度和提升重视。

    指不定锂空气电池技术真的能被攻破。

    “哦还有一点,”曾宇似乎想到什么,补充道,“我们在鹭岛新建的总部大楼和研发中心,这两个工程不能再拖了,尽量上马。”

    “好。”周家应道。

    “对了。”曾宇眼睛顿时眯了起来。

    “对我们现有的生产线进行一个全面调查,如果……”

    “如果光华那里取得了突破,我们要随时做好从动力电池转型到锂空气电池的准备,不能到时候出现尾大难掉的情况!”曾宇严肃地说道。

    宁德时代便是趁着三元锂电池的浪潮才有了如今的霸主地位,可同样的,承担的风险也是最大的,正所谓船大难掉头。

    “行,我这就去安排。”周家说完便下去准备,首先当时还是要和光华那里取得联系。

    ……

    光华大学。

    “周总,你不是今天第一个打电话过来问的人,这个我哪里能保证能攻克啊!”

    陈灏对着电话,苦口婆心地说道:“我只能说我们光华会竭尽全力,至于其他的,那就只能看天意了。”

    “实验室那里暂时不需要经费了,中央财政拨发的首笔5000万经费过阵子就到账了,撑一阵子没问题。”

    “好说,那就过几天见。”

    挂完电话,陈灏脸色有些为难。

    “最近这个应酬……”

    想着就头疼不已。

    因为科技部的官网公示,导致这个锂空气电池实验室一下子曝光量MAX!

    不少汽车领域的国企、外企都打电话过来资讯,还想约个饭局。

    有些不太好拒绝,以后可能都是合作伙伴,更别提要是他也得为学生考虑下,吃顿饭弄个校企合作不过分吧?

    不然挤出宝贵的时间就单纯吃顿饭,开什么国际玩笑。

    这种世界五百强的校企多点对光华也是一种帮助,学生的实习、应聘都能起到作用。

    “倒是这个锂空气电池……”

    陈灏沉思了下,忍不住叹了口气。

    原本他还想慢慢发育,现在一下子引发这么大的关注,低调不起来了。

    要是长时间没取得突破,恐怕落井下石的人不在少数。

    “先去实验室看看。”

    十分钟后。

    锂空气电池实验室。

    刚见到布尼尔教授,却从对方口中得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都拒绝了吗?”

    “是的,不过他们都表达了合作的想法。”

    布尼尔耸了耸肩,挺无奈的样子。

    挖人失败没有出乎陈灏的资料,毕竟那八位都是有能力的教授,而且正值中青年时期,自然不愿意放弃根基来到光华大学。

    至于合作,还是因为光华获批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不然完全不会理会。

    可能是之前太过顺利,这次挖人全军覆没让陈灏内心不太舒服。

    “对了,周教授那里也发来了邮件。”布尼尔说着打开邮箱,找到那封邮件,笑着说,“周教授愿意加入我们实验室,而且不日便回国,一同回来的还有个他的弟子郝奇博士。”

    “这是对方的简历。”

    “还好周教授那里没出什么意外。”陈灏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

    中科院、复旦、武大等8位教授都拒绝了,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事情。

    那以后实验室只能依靠布尼尔教授和周豪深教授了,相比光芯那里的豪华阵容,差别太大了。

    不过也很正常,毕竟芯片乃国之重器,加上有国家帮忙动员,可谓是国运之战了。

    “这个简历挺不错的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看着简历上的发表著作那一块,陈灏眼中充满着欣赏。

    周教授要来光华自然是走【光华学者】引进,而这位郝奇博士,评上【光华青年】没问题。

    这种青年人才,哪怕是去鹭岛大学,直接给正教授、博士生导师也不是不可以。

    “那合作研发单位?”布尼尔教授问道。

    “除了已经定好的南大何平教授团队,再加一个鹭岛大学的杨勇教授团队,至于那八位……”陈灏顿了顿,“至于那八个单位暂时搁置吧!”

    “鹭大的杨勇教授吗?杨教授的水平也的确不错。”布尼尔教授点头道。

    “科研人员招聘上还顺利吗?”陈灏突然问道。

    “从今天之后,就格外顺利了。”布尼尔苦笑一声。

    陈灏哑然失笑,至于原因当然还是因为这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公布。

    这或许就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在实验室待了一会儿后离开,走在校园的路上,陈灏心血来潮,呼唤了一下系统。

    “系统,使用学术之眼技能。”

    显示得研发成功率还停留在上一次的20%,陈灏稍作思考,对研发人员构成那一块编辑一番。

    看着最新结果,陈灏仍然不太满意。

    【科研项目:锂空气电池技术】

    【研发人员构成:光华大学锂空气电池实验室、鹭岛大学杨勇团队、南京大学何平团队】

    【研发成功率:36%】

    今日的锂空气电池技术实验室已不是当初,再加上两个合作研发单位,成功率也仅仅提升了16%。

    对于这个结果,陈灏相当不满意。

    陈灏一拍脑袋,猛然想起漏了重要的一人。

    “对了,差点忘记还有周豪深教授了。”

    等把周豪深教授添加进去,看着最新显示的结果。

    陈灏愣住了。

    ps:求月票!

    (下一章12点左右)

第五百九十七章 只有一点要求(求月票!)

    【科研项目:锂空气电池技术】

    【研发人员构成:光华大学锂空气电池实验室、鹭岛大学杨勇团队、南京大学何平团队、周豪深教授】

    【研发成功率:53%】

    看着研发成功率那一栏上的数据,陈灏先是一愣,随后欣喜万分。

    没想到只是加上一个人,成功率就增加了17%!

    前面实验室加上两个团队也仅仅提升了百分之十几,甚至还不如周豪深教授一个人的多。

    “当初布尼尔教授也才15%,没想到周教授给的更多。”陈灏喜道。

    数据上带来的直观效果说明了一件事情,盛名之下无虚士,周豪深教授能够以外籍教授的身份担任日本国立规模最大的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实力自然没得说。

    “再试试那几位看看。”

    陈灏想了想,把中科院、复旦、武大那八位教授分别输入进去。

    只是结果没有达到陈灏的预期。

    “最高的竟然还是中科院的陈立泉院士……”陈灏面露难色。

    七位教授带来最高的是陈立泉院士的6%,最低的是武汉大学杨汉西教授的3%,其他都集中在4%、5%。

    “难道是越后面提升的越难?”陈灏不解地自语道。

    不然实在说不通啊!

    排除鹭岛大学的杨勇教授,其他七位教授能力不俗,更别提还有两位院士。

    能够成为院士,其中绝不部分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大牛不一定当选院士,但是院士都是大牛。

    今年还因为“黄金院士”“白酒院士”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最后自然没成。

    这个事情其实是有参考案例的。

    2011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烟草院士,更有趣的是竟然还当选了,也可能是当年网络没现在发达,社会舆论反响也没今年大吧。

    这位烟草院士出现后,先是26位院士联名质疑,请求重审。

    紧接着中华医学会等7家社会组织联合致函,恳请重审。

    甚至钟南山院士也站出来表达了同样的诉求,建议重审。

    最终嘛,工程院表示今后不再受理烟草科技领域候选人提名和推荐。

    恩……潜台词就是大家别闹了,人家都已经当选了,总不能让领导们退钱吧?

    反正这个谢某某,至今还是院士的身份。

    只可惜“黄金院士”和“白酒院士”后台没人家“烟草院士”大啊,不然直接压住舆论,照样当选。

    呵。

    陈灏的目光在陈立泉院士和万立骏院士这两位院士中徘徊,真是想不明白。

    这两位都是锂电池领域的泰山北斗,怎么提升效果这么差。

    除了这七人,其实还有三人可以尝试,只是那三人……

    陈灏也不抱多大希望。

    当初和布尼尔教授谈话得知的信息中,国内其实还是有几个团队在搞锂空气电池,而且发展的还可以。

    【中科院琴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崔光磊团队。】

    【中科院喜都应用化学所,张新波团队。】

    【中科院喜都应用化学所,彭章泉团队。】

    没错,都是中科院的的上百个“儿子”之一。

    “先加这个生物能源所的崔光磊团队进去看看。”

    陈灏也没报什么期望,只是做最后的尝试。

    只是当他看到结果后,双目圆瞪,煞是吃惊。

    “竟然从53%提升到了61%?!!”

    8%的提升,已经不是一个小数字,要知道中科院化学所的陈立泉院士也不是增加了6%。

    没想到这个崔光磊团队带来的增幅这么惊人。

    这个时候,陈灏额头已经冒出些许汗珠,脸上也透露出苍白的痕迹。

    学术之眼和洞察这类的技能都是消耗精神力,若是频繁使用,精神消耗过多甚至会影响到身体。

    换成普通人,估计一次性用个两次性就无力了。

    但陈灏从小聪慧,精神力异于常人。

    可即便如此毕竟,连续使用几次后,也开始乏力了。

    “再把最后两位试试看。”陈灏咬牙道。

    当他再中科院喜都应化所的张新波团队输入进去后,成功率果然又产生了新的变化。

    【科研项目:锂空气电池技术】

    【研发人员构成:光华大学锂空气电池实验室、鹭岛大学杨勇团队、南京大学何平团队、周豪深教授、中科院喜都应用化学所张新波团队】

    【研发成功率:63%】

    陈灏下意识笑了笑,63%的成功,已经可以为之一搏了。

    而此刻,他也回过神看着自己,脸上大汗淋漓,后背都湿了一块。

    脸色血色全无,苍白的厉害,颗粒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

    “就剩……最后一个了,还要再试试吗?”陈灏大口喘着气,内心开始打退堂鼓了。

    这还是他头次被系统的技能消耗成这般模样,简直比肾虚的人还严重。

    动摇了几秒,只剩最后一个了,照理说没太大必要尝试,但……

    但他可是陈灏啊!

    麻省理工学院四年拿到四个博士学位的猛人。

    正好这时候走到求真湖边上,陈灏在湖边的石椅上坐下。

    他深吸了口气,咧嘴一笑,“不把最后一个试试,那可不是我。”

    眼神里闪着毅然地神色。

    再次编辑好信息,学术之眼技能发动!

    【科研项目:锂空气电池技术】

    【研发人员构成:光华大学锂空气电池实验室、鹭岛大学杨勇团队、南京大学何平团队、周豪深教授、中科院喜都应用化学所彭章泉团队】

    【研发成功率:66%】

    到这一刻,差不多有2/3的成功率!

    陈灏喜出望外,还好坚持了自己的看法,没有错过这个彭章泉团队。

    真是意外之喜!

    仅仅增加这个中科院应化所的彭章泉团队进来,成功率从53%提升到66%!

    最稀奇的是,这三位中科院研究员的简历他都翻阅过。

    能力和地位从强到弱分别是:崔光磊、张新波、彭章泉。

    结果在锂空气电池领域上,成功率增幅效果却是倒过来的……

    这说明,三人在这一方面的取得的突破,彭章泉团队是遥遥领先另两个团队的。

    “那就邀请中科院应化所的彭章泉团队加与到合作研发单位中吧。”陈灏勉强撑起一个笑容。

    此刻的他已经虚弱了极致,眼皮都在打架。

    这次的精神力真的消耗太多了。

    但很值得。

    只增加一个彭章泉团队?

    因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对这方面有要求,而且联合研发单位太多也不好管理。

    有时候1+1不一定会等于2。

    南大、鹭大再加上中科院应化所,差不多刚好了。

    因为短时间内适用技能使用频繁,陈灏已经目眦欲裂了。

    眼球里血丝密布,脑袋更是被铁锤击打似的,昏昏欲睡。

    这一次真的玩脱了!

    “差点忘记还有几瓶药剂……”

    想起之前获得的体能强化药剂还剩一点没用完,陈灏赶紧使用了一瓶。

    “吨吨吨!”

    一瓶饮用完后,虽然这是提升体能的,但对于精神力方面还是稍微有一点儿缓解效果。

    身体也稍微舒适了一点,只是脑袋还晕沉沉的。

    幸好这时有一辆保安开着的小白车驶过,陈灏坐上小白车准备回自己的办公室好好休息会。

    至于原本还想跟鹭大的章校长对话,也只好延后了。

    ……

    汉东省,姑苏中学。

    董明诚看着手机里显示的这则新闻,眼神闪烁。

    ps:第六百章啦,撒花!真不容易啊……

第五百九十八章 科学界的震动!

    “吃饭去啊,看啥手机呢?”

    周深看着小伙伴看着手机屏幕有些入神,走过来提醒了下,顺便环着对方的肩膀,往屏幕看过来。

    “你这是看啥呢?是不是又背着我偷偷学习了?”

    “就我的成绩,还需要背着你偷偷学习?”董明诚翻了个白眼,然后把手机揣进兜里。

    看着董明诚挎起背包,周深愣住了,“懂王,你这……是今晚不参加晚自习了??”

    “不参加了,今晚回去有事。”

    走到门口的董明诚招呼了周深一声,“走吧,今晚到学校外面吃,改善下伙食。”

    “不是,那出去吃赶不上晚自习了啊。”周深为难的说道。

    “走了,我请客!”董明诚撇撇嘴。

    “嗨,这多不好意思啊,哎,你等等我,我收拾一下背包!”一听到请客,周深眼神一亮,一边笑着一边往背包里放书。

    两人都是学霸,只是周深偏科,英语拉跨的厉害,晚自习上不上对他们都不重要。

    两人走在校园路上,3月份的姑苏城冷意尚未退去,周深吸了冷气,脑袋瞬间清醒许多。

    他看了董明诚一眼,“懂王,光华少年班的那个招生组什么时候来我们汉东省?会不会来我们姑苏中学啊。”

    刚刚他可是瞅到董明诚手机的页面了,那则新闻是关于光华大学少年班招生的报告。

    作为高中生,最近光华大学闹出的动静可不小,且不说这个锂空气电池事情,就是少年班最近新闻频繁,尤其是前两天央视新闻对陈灏校长的专题采访,将少年班的声势又往上推了一波。

    “应该会来姑苏吧……”董明诚脚步一顿,底气不足地说道。

    两人互相对视一眼,最后周深咬咬牙道,“反正金陵肯定会去的,大不了到时候我们请假去金陵参加初试!”

    因为两人都打算报光华大学的少年班,所以对光华的行程也比较关注。

    光华只有在胡省的时候停留了三个城市,在浙省也不过只有杭城和甬城,不出意外汉东省估计也是两个城市左右。

    汉东省简称苏,外号散装苏、苏大强,也被誉为十三太保。

    尤其是这“十三太保”均为全国的百强市,更是有23个县进入中国百强县(市)之列。

    在GDP上,姑苏一绝骑尘,是全省第一,遥遥领先第二的省会金陵。

    但是在教育上,省会金陵格外突出,有金陵外国语学校、师大附属中学、金陵中学三大名校。

    除了金陵以外,其他几乎所有的地级市几乎都有名校。

    如姑苏中学、扬州中学、南通中学、无锡一中、天一中学、徐州市第一中学、海门中学、常州高级中学等。

    这些学校都不差,实力并没有相差很悬殊。

    不像其他省份,教育资源都堆在个别几个学校之中。

    或许正如那句话:散是满天星,聚是苏大强。

    所以,两人也不敢确信这个汉东省唯二的名单里,会不会有姑苏。

    “也没事啦,我关注了光华少年班的官方微博,一般他们会提前两天公布后面的行程,差不多也就是今明了。”周深安慰的说道。

    两人说着话,也来到了外面,找了一家餐馆,点了几个菜坐下来。

    “你跟你爸妈说了没?他们啥反应?”董明诚把书包搁置在旁边椅子上,对周深问道。

    “没敢说,要是清北没出少年班还好说,今年这一搞……跟他们说我怕被打断一条腿。”周深也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郁闷。

    在之前,清北虽然也有少年班,但严格来说叫做数学英才班,只针对数学上的高二天才少年。

    但今年不一样,清北的数学英才班改成少年班,也跟科大一样,挑选数学+理化生上的高一、高二天才少年。

    他数学中上,物理特别好,今年之前肯定进不了清北英才班,但是今年还是有希望进清北少年班,他爸妈也是这么想。

    董明诚深有感受,这父母那一关可怎么过啊。

    一想到这个就令人头疼,可时间也拖不下去了,眼看光华都要过来了,要还不能说服父母,那可要错过这个少年班了。

    “这可怎么整是好……”董明诚纠结道。

    “怎么整?直接莽上去吧!”周深叹了口气。

    “我今晚回去就跟我妈摊牌,反正我意已决,他们必须得支持!”

    “那我回去也试试,一切就尽人事,听天命吧!”

    “唉。”

    两人同时叹了口气,作为一个学霸,有时候太优秀了也是一种错。

    ……

    董明诚站在自己家门口,深呼吸了一口,然后推开门。

    “爸、妈,我回来了。”

    在客厅看电视的二老一脸诧异地看过来。

    “儿子,你今晚没上晚自习吗?咋就回来了?”董母问道。

    “上不上都一个样,没啥意义。”董明诚说着走到两人身旁,“妈,有件事情想跟你商量一下……”

    “你说。”

    “我想去光华大学的少年班。”

    瓜子声戛然而止,董母董父都望过来。

    其中一道目光是死亡凝视,另一道则是在使着眼色。

    董母瓜子也不磕了,怒火上涌,直接呵斥道:“你脑袋被驴踢了?瞎说什么呢,你要去的不是光华大学少年班,而是清华大学少年班!”

    “我想去光华大学学芯片制造!”董明诚也不畏惧,直接顶着母亲的目光说道。

    董母一听,气得浑身发抖,辛辛苦苦培养孩子不就是为了望子成龙么?

    “光华还能有清华厉害?你去清华不可以学吗?”

    “这方面,光华还的确比清华厉害。”

    “瞎说!光华怎么跟清华比得了!”

    “本来就是,不信你问我爸。”

    原本为难的董父,瞬间懵逼了,这特么怎么回答啊。

    如实说,今晚估计要被赶出卧室。

    说假话,怕是父子之情要破裂了。

    这……

    董父最后弱弱地说道:“光华的芯片确实比清华厉害一点点……”

    董母瞪了董父一眼,然后恨铁不成钢地望着董明诚,“就算光华这方面比清华厉害,那也没必要非去学这个专业啊。”

    “我们国家需要芯片这一块的人才!”

    “那可以让别人去学,咱们国家不缺你一个。”

    “如果抗日时期,那些参军战士的母亲都这么想,哪里还有今日的新中国?”

    “你还只是一个学生,这些……”

    “我是一名学生,但我也是一名中国人!”

    母子二人针锋相对,谁也不肯退一步。

    倒是一旁的董父一拍巴掌,“儿子这话说得挺好的!作为一名中国人,报效祖国难道还需要理由吗?不亏是我儿子,就是有觉悟!”

    “你还挺能耐的是吧?就是怪你这个当爹的没带好头,把儿子都带歪了!”董母气得拿董父出气。

    一旁的董明诚松了口气,感激地望向被母亲追着打的父亲。

    这件事情算是通过了!

    就是不知道周深是否顺利?

第五百九十九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求月票!)

    “章校长,你这话就说得不对了,这怎么能用掉之前的人情呢,这不算啊!”

    “行行行,说不过你,那就这样说定了。”

    挂完电话,章越一脸无奈的样子。

    一旁的助理想都不想想,在鹭岛能让鹭岛大学校长无奈的人也就只有光华大学的那位了。

    章越坐在位置上思考了一会,然后对助理招了招手,“小黄,联系一下化院的杨勇教授,我要知道他现在在哪里。”

    “好的,校长。”

    几分钟后,小黄暂时把电话放下。

    “校长,杨勇教授现在在实验室。”

    “行,那你跟他说我马上到,让他别离开实验室。”章越说着便起身离开,至于助理则通知对方去了。

    行走在路上,章越忍不住忍不住叹了口气。

    “欠什么都不应该欠人情债的。”

    之前因为海峡研究院的事情,算是欠光华那里一个人情债,这次对方那里联系过来,想要邀请他们鹭大化学化工学院的杨勇教授团队加入到锂空气电池的研究当中。

    这个事情自然是一桩好事,他章越没有拒绝的理由。

    只是他还想接着这次机会忽悠一下对方,把前面的人情债给抵掉,结果失败了。

    没办法,只好继续欠着了。

    二十分钟后。

    某实验室。

    章越走到门口,便听得里面的声音传出来。

    “LiTmO2和NaxTmO2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Li+/Na+的嵌入和脱出会引起结构相变,导致电极材料容量快速衰退。”

    “引起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结构相变的主要原因包括Tm离子的迁移、Tm/O离子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Tm-O键的各向异性变化以及O-O、Na(Li)-O和Tm-O之间静电相互作用等。”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缓解Mn基NaxTmO2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多重相变问题……”

    章越推开门,里面的声音顿时中止。

    “校长。”戴着眼镜的中年人看了过来,然后对身旁额研究人员说道,“你们继续重复试验,我待会回来。”

    说完,便和章越一起进入到办公室里。

    杨勇教授问道:“校长,您是有什么事情吗?”

    “有事情。”章越点点头,然后直言道,“光华那里最近弄出来的动静有关注吗?”

    “您是说锂空气电池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这个事情吗?”

    “对,而且光华那里邀请我们鹭岛大学,不准确地说是邀请你们团队加入到锂空气电池的研发团队中,你怎么看?”章越边说边打量着对方。

    这位杨勇教授可不是普通人。

    1992年博士毕业,2006年就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现担任国际知名电池杂志JPowerSources(IF=6.93)主编,国际电池材料学会(IBA)理事会理事,国际锂电池会议(MLB)执委会委员与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同时长期担任国家军用电池专家组的专家。

    履历更是丰富,率领团队先后承担包括国家973、国防973、重点研发专项及其基金委重点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40余项任务。

    杨勇教授是我国能源领域的著名科学家,也是鹭岛大学化院的中坚学者。

    “锂空气电池……”杨勇陷入了沉思当中。

    章越想起刚刚实验室里看到的景象,忍不住问道:“你们课题组现在研究到什么阶段了?”

    杨勇教授随口回答道:“课题组正卡在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的正极材料构效关系上。”

    “这个钠离子电池跟锂空气电池比怎么样?”章越也太懂这些,只是有些好奇。

    听着校长这个提问,杨勇教授笑了。

    “相对于当前主流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还存在许多问题,至于锂空气电池……如果两者都能实现的话,钠离子电池是远远不如锂空气电池。”

    章越懂了,论起性能和前景,钠离子电池都不如光华弄的那个锂空气电池。

    他就不说话了,就等待着对方的答复。

    也没多久,只是一两分钟的时间,杨勇教授开口了。

    “章校长,我同意带领团队加入到光华大学的锂空气电池项目。”

    正在章越松口气的时候,杨勇的下一句话让他脸色为之一变。

    “而且我想向您申请,希望能够到光华大学的实验室参与后续的研发工作。”

    “不是,在咱们学校实验室进行研发不就行了么?”章越脑袋发蒙,“为什么要去他们光华啊?”

    “校长,这个锂空气电池体积并不大,不像是火箭可以分割成数个部位进行研究,虽然也可以异地联合研发,但是交流不方便。”

    说着,杨勇顿了顿,安慰地说道,“光华距离咱们鹭大也不远,校长您放心,教学任务我肯定不会忘记的。”

    章越:“……”

    我是担心教学任务吗?

    我特喵是担心你被光华的那个厚颜无耻的校长给拐走啊!

    “真的有必要过去吗?”章越皱眉问道。

    杨勇点点头,“最好是过去,这样时间效率会快点,反正也不远。”

    章越也不是不识大体,同样深知这个锂空气电池技术对国家有多重要,尤其是在军工领域。

    叹了口气,一脸便秘地说道:“行吧,那我现在回去回复一下光华那里,你们也准备一下手上课题的善后处理程序。”

    交代完事情,章越也就离开了。

    这个令人伤心的地方他是一刻不想停留。

    ……

    喜都。

    中科院应用化学所。

    彭章泉从所长办公室走出来,一脸的复杂。

    回到实验室里,看着仍然忙碌中的实验员们,张了张嘴,最后化为一道叹息。

    实验实验,没有经费就撑不起后面的实验。

    “难道真的要加入到光华大学的项目中?”彭章泉双眼茫然。

    作为这个团队的负责人,他是主心骨,谁都可以迷茫,唯独他不行。

    这时,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年轻人快步走过来。

    “老师,这是我们刚刚做的实验,您看看这组数据,我们哪里还需要调整的。”

    彭章泉接着数据,脸上挤出一个微笑,这位年轻人是他带的博士生之一,有天赋,同样对科研充满着热情。

    “好,我看看。”

    “有个地方需要改动一下,我给你标注出来,你们再做一组实验验证一下这个……”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笔上数据上改动了一番。

    “好的老师,我明白了!”

    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彭章泉的内心久久不能平息。

    再扫了几眼实验室里其他的研究人员。

    嘴唇蠕动了几下。

    没有都没说的转身离开。

    这些人对待科研是这般的热爱,即便是实验的多番失败,即便是申请的项目迟迟没有结果,也没有打击到他们的信心。

    不能因为他的一己之私,而毁了他们对科研的纯粹与热情。

    走回到所长办公室的门口。

    拳头轻轻地敲在了木门上。

    也敲响了他的心房。

    ……

    ps:求月票!

第六百章 极限使用的技能(六百章成就达成!)

    杭城。

    西湖旁的星巴克里。

    姜林和余静坐在一个靠窗的位置上,而坐在他们对面的是一对夫妻。

    “邓先生、左女士,我知道我们光华大学比起其他几所学校少年班的确有所不足,但我只是希望两人能够让邓子杰同学6月高考后,到我们光华大学参加一下复试。”姜林诚恳地说道。

    “这个就不用了,这次参加初试还是他擅作主张的,我们对自己孩子的培养早有计划。”邓向明摇摇头说道。

    现在不少父母都在子女养育上,不少人开始投资培养。

    尤其是少年班这个东西,在过去可能还会有不少农家学生,可现在,更多的是来自精英阶级的孩子。

    因为这些社会精英知道人生的道路怎么走,损耗才会比较小。

    像邓子杰的父母从小就开始培养,然后小学、初中各跳一次级,如今高二也不过是15岁。

    然后高二结束后跳过高三直接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四年本科读完也不过是19岁。

    接着再去美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5年后,在国内博士普遍二十八九岁们甚至三十出头才博士毕业,邓子杰也不过是24岁。

    24岁博士毕业,接着再熬两年博士后,等26岁就能留在美国名校任教。

    后面一切顺利的话,30-35岁就能拿到美国名校的终身教职(副教授),然后35-40岁再成为正教授。

    40岁的时候,这才是科研事业开始萌芽之际。

    为什么不常规地通过高考去清华北大?

    如果不是真的天赋异禀,只是能考上清华北大,科大少年班的资源可比清华北大大的多。

    毕竟清华北大这些地方竞争并不小,学霸之上还有学神。

    大部分进入清华北大的农家子弟,毕业之后没能出国留学,最后就留在国内成为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之一。

    姜林仍然有些不甘心,想要争取一下。

    “我们光华大学在科研上优势不小,这几天不知道您两位有没有看新闻,我校荣批国家科研项目最高级别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先停一下。”邓向明打断姜林的话,“我原本是打算把孩子送进中科大少年班的,但是今年政策变了,所以我打算让他冲击清华北大的少年班。”

    “你觉得,你们光华大学跟清华北大一比如何?”

    邓向明没有嘲笑,脸上依旧露着礼节性的微笑。

    “比排名?”

    “比资源和平台?”

    “或者比地理优势?”

    “还是比拥有的大师、名师数量?”

    “你刚刚说到科研?清华、北大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多少个,你们光华有多少个?”

    “清北、北大与欧美顶级名校都有人才交流的合作,你们光华有多少个合作的世界级名校?”

    姜林被这些连环问题问的哑口无言。

    这要怎么回答……

    就上面所说的,这些方面的确光华的确没法比。

    光华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大概就是资金雄厚了。

    但……人家清华北大也不缺钱,自有企业一堆,上市的也有,而且还有中央财政的拨款支持,逼急了还能号召全世界的校友捐款。

    拿光华放在清华北大面前比,简直是螳臂当车。

    一旁的余静有些不服气,想要说什么,但是被姜林给拦住了。

    “家里还有事情,那我们就先走了,再见。”邓向明说着起身,和妻子一同离开。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姜林陷入了沉默了。

    邓子杰是这次杭城四所中学,不,准确说是浙省之行初试分数最高的。

    87分!

    浙省这次7所中学初试在80分以上共有15个,同样是7所高校,却远远高于胡省的9个。

    但有一点,大部分都是80-85之间,过85分的只有邓子杰一人。

    倒是目前最高分还是鹭岛双十中学俞景明同学保持的89分。

    而今晚姜林特意约邓子杰的父母出来,便是希望让邓子杰到时参加光华大学的复试,甚至可以的话,还能单独为邓子杰提前复试。

    只是没想到会这么不顺利……

    “余静,我们也走吧,回酒店。”姜林招呼了余静一下,两人缓缓走出星巴克。

    走开门,冷风从外面往里面拼命地灌进来,这股冷意也让姜林的大脑清醒许多。

    “组长,那、那邓子杰这里就这么算了?”余静想起刚刚那对夫妻走的时候,那个一直没说话的妇人边走着路边轻声嘲讽着光华。

    想着就令人气愤不已!

    “那还能怎么办,把人家绑到光华来?”姜林淡淡地说道,眼中却闪过一丝忧伤。

    这个邓子杰父母都是社会精英,人家啥也不缺,这根本无从下手,除了放弃没有其他办法。

    “唉,这……”

    余静说着也一阵气馁,没想到初试工作是最简单的,最难得的是在家长这一关。

    “好了,待会还约了一对父母,希望这个顺利点吧,不然结果如何,明天下午我们都要启程去姑苏城了。”姜林深吸了口气,调整了下状态。

    少年班的招生工作,比他想象的还要艰难许多。

    ……

    鹭岛,高崎国际机场。

    每当他的身影出现在这里,那肯定是有重要的人才要到达。

    没等多久,在航站楼的广播声中与来人握手。

    “周教授,欢迎来到鹭岛!”陈灏热情地握着对方的手。

    “陈校长,让您亲自过来接机,实在太惶恐了。”周豪深教授苦笑着说道。

    过往在国内或者日本见到热情的所长、校长,那也是在学校里接待一下。

    作为一个大学校长,亲自到机场接机……这,说实话周豪深内心着实触动了一番。

    “没办法,光华与我思才心切,自打前两日收到邮件,日夜盼着周教授的到来。”陈灏认真得说道。

    说完,他注意到周教授身旁站着的男青年,“这位是郝博士吧?欢迎欢迎!”

    “周教授,郝博士,我们先上车回学校把行李放好,然后我再带你们逛逛我们光华的校园。”

    陈灏一边走着一边吹嘘道:“不是我夸张,我们光华的校园环境,那是可以排进国内高校前三的。”

    周豪深心动一动,这个他倒是也有查到,光是网上的图片,貌似就比南大校园美多。

    一行人上车,没多久车子驶入光华大学。

    就在车子停靠在专家楼下时,陈灏手机铃声响起。

    “好,我知道了,我马上到。”

    看着陈灏脸色瞬间一边,周豪深好奇地问道:“陈教授,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有急事您先去忙吧。”

    “是光芯那里出事情了。”陈灏嗓音低沉着说道。

    “光芯?”

    周豪深有些意动,身旁的郝奇也忍不住看过来。

    陈灏脸色稍缓,看着二人对光芯颇感兴趣,强打起一个笑容。

    “周教授、郝博士,要是你们感兴趣的话,那就一起过去看看?”

    “咳咳,那就打扰了。”

    车子继续行驶,坐在副驾驶上的陈灏,把车窗打开。

    望着窗外的景色,想起刚刚电话里的内容。

    内心沉入海底。

    (下一章12点左右)

第六百零一章 报效祖国还需要理由吗?

    光芯研究中心。

    任弘团队。

    往日充满生机的实验室,今日气氛却格外的压抑。

    “文宇,你……要不要休息会?”一个戴眼镜的青年轻轻推了下戴文宇的肩膀。

    “不用,这个模型有问题,我一定能够完成的!”戴文宇头也没回,低着头在纸上推演。

    青年看了一眼戴文宇,对方双眼血丝密布,头发也凌乱着。

    环视一圈实验室后,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叫许盛,是中科大的第二批支援团队成员。

    初七到元宵节,陆陆续续有支援团队报到,至于任务分配,则就近单位划分,许盛他们一行人便与任弘团队汇合了。

    前面还好,因为都是熟人,很快便融入到团队当中,研发也是一路顺利。

    人手的补充后,研发进度大大提升,在整个中心的科研人员都信心满满,觉得半年内肯定能攻克这个光芯技术的时候。

    谁知道这个节骨眼,骤然出现了问题。

    进度卡住了!

    而且不光是他们一个团队,其他团队也都不太理想。

    似乎之前太过于顺利了,以至于他们忘记正在研发的是世界第一枚光子芯片!

    事发突然,让不少科研人员都愣住。

    至于解决方式……只能硬上了。

    天天就泡在实验室里,困得不行了就回去睡一觉,甚至懒得回去就趴在桌子上睡。

    至于吃饭,饿了点外卖,或者直接吃泡面。

    光芯研究中心这里的硬件设施很好,连淋浴间、休息室都有。

    直接带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品过来,连回酒店的时间都省了。

    只是,这些有用吗?

    许盛有些茫然,大家夜以继日的做着实验,可付出就不一定有回报。

    到了今日,甚至他们团队还有一个博士直接晕倒过去了,好在送到校医院,医生说只是过度劳累,休养一阵子即可。

    “文宇,你说我们会成功吗?”许盛不安地问道。

    “我们会成功的,而且我们只能成功!”戴文宇掷地有声地回答。

    这一刻,他的眼中似有熊熊烈火在燃烧。

    “光芯我们一定要造出来,就算拼了这条命也一定要!”他拳头紧握,这番话似乎也在激励着自己向前。

    许盛愣住,然后郑重地点点头,“你说得对,我们肯定可以实现的!”

    就在这时候,实验室门开,三人走了进来。

    陈灏一眼望到任弘教授,快步上前,问道:“任教授,情况怎么样了?”

    任弘看到陈灏的出现,顿时松了口气,“陈校长,事情是这样的……”

    越听到后面,陈灏眉头越皱越深。

    “那名晕倒的郑博士待会我会去看望下,倒是你们这个工作态度……我必须得批评你们,这是不健康、不科学的!”说到后面,陈灏语气加重。

    不分昼夜,甚至直接睡在实验室里,这怎么行!

    不能为了科研这样折腾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光芯谁不急,他也急啊!

    可是急有什么用?

    “这些我也知道,我劝过了,没有用。”任弘苦笑地说道。

    所有的科研人员就跟入了魔一样,坚守在实验室里,仿佛不攻克光芯技术不罢休。

    陈灏身后的周豪深教授和郝琦博士两人听了任弘教授的话,再环视着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个个都顶着一个黑眼圈,怕是最近几天都没有好好休息过。

    哪有这样不要命搞科研的?

    陈灏心头火气上涌,芯片这玩意不是什么简单东西。

    这是一个大工程!

    不是一朝一夕熬下就能造出来的,这玩意是需要长期斗争的,按照中心这些科学家的熬法,怕是光芯还没造出来,就要倒下一半的人了。

    陈灏想都没想,内心默念了一声,眼前弹出一个光屏。

    看着上面的内容,再联想刚刚任弘所说的话,陈灏眼神变得复杂无比。

    【科研项目:光芯】

    【科研人员:396人】

    【科研进度:72%】

    【所需时间:1年6天】

    两个月前,光芯的科研进度还是50%,所需时间也要1年9个月多,但就是研究中心的这些科学家们,硬生生地把时间给减少了7个月了!

    陈灏深吸了口气,沉声说道:“任教授,你通知下中心所有的科研人员,半小时内我要所有人都到达礼堂,不然半小时后我会对中心进行断电断网处理。”

    “好,我这就是通知。”任弘大概也猜出陈灏的想法,说完便去通知了。

    半小时后。

    光华大学礼堂里。

    下方骚动不少,陈灏知道许多科研人员都对这个莫名的赶人通知感觉无语。

    陈灏拍了拍走上讲台,拍了拍麦克风。

    “我知道大家对于这个突然的征召感到不满,甚至内心都在骂着我,但大家且听说我说说。”

    “我从任教授那里得知了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我感到很欣慰,可是更多的是忧虑。”

    “为什么?因为这搞科研啊,就像钓鱼,而这条鱼就是光芯,眼瞅着鱼已经上勾了,大家就开始急地往上拉,但这是不对的!一旦急了,鱼就脱钩跑了,所以这时候我们更要稳住,不能乱了阵脚!”

    “步子迈得不扎实,你跑得再快,只会摔跟头。哪怕走得慢一点,但踩在地上的每一步,他都是稳得。”

    陈灏说的这些话,在场的科研人员都懂,可大家就是急啊。

    这科研进度被卡住了,都一周多一点进展都没有,他们也只能这样做。

    为什么华兴的芯片断供危机解除?

    不就是因为西方国家觉得光芯被研发出来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才投鼠忌器不敢继续断供吗?

    芯片就是一次赛跑,在电子芯片上我们落后太久,一个光刻机如同重物压在身上,根本跑不快!

    要想弯道超车,那就必须绕过光刻机,研制光子芯片是唯一的途径!

    陈灏环视着众人,他知道刚刚说的话没什么用,但他有办法解决这次的危机。

    “今天在坐的396位同志来自全国8个单位,有来自清华大学的、有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也有来自复旦大学,是什么使我们聚集在一起?”

    “是芯片!”

    “芯片是如同原子弹、氢弹、导弹一样的大国重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国家面临着核危机,如今我们又面临着芯片危机!”

    “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爆炸,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苏联用了六年零三个月,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法国用了八年六个月,而一穷二白没有任何外界援助的中国,却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我们光芯的研发用了多少?还不到一年时间!”

    “五十多年前,钱老、邓老、于老铸的是共和国之盾,护佑我们共和国能够真正树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被西方国家欺凌。”

    “今日,我们铸造的光芯是共和国之剑,我们不光要有盾,还要有剑!这样才能威慑住那些西方国家!”

    陈灏这一番话让众人听得热血沸腾。

    这两年因为芯片,导致国家被动不已,和那个时期有异曲同工之处。

    他们如今做的,就是当年两弹一星所做的事情。

    只是陈灏后面的几句话让礼堂里一片哗然。

    “所以,诸位你们知道身上肩负的使命有多重大吗?”

    “科研是要劳逸结合的,哪里能这样糟蹋自己的身体!”

    “从现在开始,整个中心放假一天,大家必须给我好好放心休息一下。”

    陈灏话锋一转,脸上露出笑容,“为了防止有些同志回研究中心或者在酒店客房里研究,礼堂外已经有校车准备好了,等会我会把大家送到鼓浪屿上待一天,大家该玩的玩,该睡的睡,反正不到明天下午6点,没有船会接你们出岛!”

    为了让这些科研人员好好休息,陈灏真是煞费苦心了,直接不给他们回酒店的机会,所有人都拉到鼓浪屿上强制停止工作一天。

    哪里有这样昼夜不分搞科研的,这样也不能推进科研进度,反倒伤害了身体!

    今天已经倒下了一个,再这样搞下去,怕是以后每天都要有人倒下。

    对于众人的不满,陈灏选择无视。

    有他在,今天一个都别想工作!

    都给我老实休息去!

    倒是旁听的周豪深和郝琦两人听了这些话感动不已。

    周豪深望着陈灏的背影,轻笑一声。

    “这次咱俩算是来对地方了。”

    ps:这章实在不好写,唉,笔力不行,你们就凑合着看吧。

第六百零二章 对科研的纯粹与热情

    “周教授,现在你看是直接去实验室还是在校园里逛逛?”

    临时出了这档事,陈灏内心有些复杂。

    要怎么说呢,看着这些科研人员这么拼,其实挺欣慰的。

    但科研不是靠拼时间、拼命就能拼出来的。

    这样乱搞,只会适得其反。

    道理都懂,无奈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红了眼。

    周豪深笑了笑,“逛逛吧,毕竟第一次到光华来,还是挺好奇的。”

    “郝博士呢?”陈灏再望向郝琦。

    “我都行。”郝琦说道。

    “那好,那我今天就当个导游,好好带二位逛逛。”陈灏爽朗一笑。

    三人走出礼堂。

    映入眼帘的是绿树、红花、阳光、蓝天,嗅着清新的空气,连带着心情也扭转许多。

    陈灏引着两人在校园里漫步,每走到一个建筑物都要指着给两人介绍。

    “这个是上弦田径场,占地比较大,一般学校开校运会都是在这里举行。”

    走了一会儿,周豪深突然感慨地说道:“陈校长,刚刚在礼堂听到你的那些讲话,我觉得说得挺对的,我们国家一定要掌握芯片技术。”

    “这还得感谢老美了,不然也不会让国家这么重视芯片。”陈灏苦笑一声。

    若不是被制裁了一下,很多人都心存侥幸,觉得在对方应该不会在芯片上做文章,毕竟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啊。

    可对方真的能做出这种事情,芯片一断供,带来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不然以光华的号召力,哪里能召集到这七所理工名校共同研发光芯。

    “哈哈,这或许就是无巧不成书吧。”周豪深笑了声后,脸上浮现担忧,“光芯已经研发了有阵子时间吧?若是不能取得一些突破,怕是美国那里又要搞小动作了。”

    陈灏眉头微皱,“这是必然的,尤其是今天的动静不小,估计这时候他们已经收到了消息。”

    光华大学的科研机构很少,别的不说,就一个光芯足以引来不少人的觊觎。

    也因为这个,鹭岛的间谍活动也比过往活跃许多,好在有国家安全局的同志们在暗中守护者,加上光华的安保有人工智能全方位的监控,安全这一块他还是放心的。

    “那陈校长你还敢这么做?”周豪深愣了下,只是片刻后他便明白了话中的深意。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即便我今天不这样做,那会改变他们的决策吗?不会!只不过是提前一点罢了。”

    陈灏脚步止住,仰望着天空,脸上的轮廓在阳光下灼灼生辉,“我相信他们不会让我们等太久的。”

    “拭目以待吧!”陈灏轻笑一声,语气中充满着信心。

    “我也相信他们。”

    似乎是陷入了一些回忆,周豪深缓缓说道:“因为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那个年代,我们国家的科研人员研究原子弹、氢弹的精神。”

    “18年程老(程开甲)故去,19年于老(于敏)也相继离开,只是可惜两弹元勋现在只剩下三位了。”周豪深悲伤道。

    程老和于老,这两位陈灏丝毫不陌生。

    程老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也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为中国建立了热力学的系统内耗理论、中国核爆炸理论。

    而且程老提出了凝聚态的新的电子理论,被称为TFDC(即:托马斯—费米—狄拉克—程开甲)理论并得到实验验证,为材料性能研究和新材料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至于另一位于老,大家都知道,是我国的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氢弹之父。

    提到着,可能有些人会想到“于敏构型”。

    其实吧,“于敏构型”说法只存在于一些军事论坛上,由于氢弹技术绝对保密性,直到今日,没有任何资料证明有所谓“于敏构型”存在。

    也没有资料证明“于敏构型”与所谓美国的“T-U(泰勒·乌拉姆)构型“有任何不同之处,而且官方从来也没有承认过“于敏构型”。

    “于敏构型”是否真实存在不得而已,但知道的一点是,我国的第一枚氢弹,全部的理论研究几乎是由于敏院士一人完成!

    当年国家决定研制氢弹,从全国各单位抽调专家到二机部九院开始氢弹技术的理论研究。

    而这个氢弹项目的理论研究部里,除了于老外所有的科学家都是海外留学归国的精英,只有于老没留学过。

    于老虽然没留过学,但天赋早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就显现出来。

    当年北大数学系组织过一次超难的数学考试,本系的天才们平均分才只有二十分,连最优秀的尖子生也只能六十分勉强及格。

    然而当老师批改旁听生试卷时,物理系的于敏以满分一百分轰动北大。

    若是给中国史上所有科学家排名,于老一定能排进前五名!

    这是一个在一穷二白,什么技术都没有的年代,靠手算和推演完成氢弹理论研究的大牛!

    被周豪深的这两句言语,勾起了陈灏的思绪。

    隐姓埋名数十年,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甚至长辈仙逝,也不能参加葬礼。

    为得是什么?

    为得是让国家实力变强,为的是让下一代不再受苦。

    陈灏深吸了一口,“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

    “但战争不一定都是有硝烟的,有些是看不见的战争,是在科技、国力上的较量。”

    “为什么光芯研究中心的这些科学家们都这么拼,因为他们知道,光芯早一日突破,我们中国在高精尖领域就少了一道枷锁!”

    周豪深、郝琦两人默然,在电池领域,中国发展的还是不错,体会不到芯片行业的那种窒息感。

    处处都是外国技术,个个都是外国机器。

    中芯国际那里还在攻克28nm芯片的全国产化(不采用任何国外技术的生产线,包括光刻机),而台积电、三星都在快攻克3nm技术了。

    中间差了14nm、7nm、5nm三代产品!

    直线追赶的话,差距便是如此之大!

    但光芯的横空出世,可以让中国实现弯道超车,完全不用走直线,不用人家的体系,直接自己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

    陈灏的声音还在响起。

    “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候。

    都会不同的人追求不同的价值观,但是如果这个社会,这个民族还有希望的话。

    它必须有一代一代的人里面,要有一批人,去追求一个崇高的价值观,去追求一个以民族振兴、国家振兴为己任的。

    这样一种价值观,必须每一代都有这样的人出来,这个国家才有希望。”

    “前辈们逐渐逝去,现在这些重担必须要有人接过。我、他们(光芯研究中心)……”陈灏笑着望向周豪深教授,望向郝琦博士。

    “还有你们,我相信我们都有着共同的信仰,也正是因为这个信仰才让我们在这里相遇。”

    郝琦一时间慷慨激昂,只感觉到内心有团火焰在熊熊燃烧,他求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效仿前辈们,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奉献一生。

    他想说些什么,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倒是一旁的周豪深对陈灏伸出一只手。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锂空气电池项目,请放心交给我。”

    “中国电池领域,便由我作为这个先锋!”

    ……

    岛内的一条道路上,出现一个车队,只是组成这个长龙的巴士车身都印着“光华大学”四个大字以及校徽。

    其中的一辆车里。

    戴文宇听着耳边的念叨声,忍不住对身旁的许盛吐槽道:“我真是搞不懂陈校长这个决定,实在是太不可理喻了!你看看把大家都逼成什么样子了!”

    许盛也有些无奈,虽然大家被赶上车,实验室、酒店都不让回,但不少人身上都有手机啊!

    刚刚念叨声就是有人在用手机看文献、看知网上下载的论文。

    “不行,我得跟任教授提一下,等会到了鼓浪屿后,得把所有人的手机搜走,不然放假一天的目的也没做到啊!”许盛叹道。

    戴文宇:“???”

    “不是,你究竟是哪边的人啊?”戴文宇黑着脸问道。

    “真的不能这样拼下去,这样是行不通的。”许盛苦口婆心的说道。

    光芯研究进度迟迟不能突破,几乎是所有科研人员都心急如焚,可也不能这样那身体健康去拼命。

    “天大地大,光芯最大!没有那么多时间让我们去慢慢研究了。”戴文宇咬牙说道。

    一旦光芯这里进度出现问题,西方国家一定会借此机会搞些小动作。

    光芯研究中心,七所高校和一家民营龙头企业(菊花厂),两批支援团队,合计近400人。

    为的不就是攻克光芯技术,解决国家在芯片领域的短板吗?

    进度一日不能顺利推进,他们又有什么心思能够安心吃饭、睡觉。

    “但这样搞下去,会出事情的。”许盛摇摇头,对戴文宇劝道,“文宇,你看看你的黑眼圈,你已经有两宿没睡觉了,你现在真的该好好睡一觉了。”

    “睡觉能解决问题吗?能的话我现在就睡!”戴文宇内心焦急万分,恨不得现在就回到光芯研究中心继续做他的模型。

    “能!”许盛点点头,认真道,“苯分子的环形结构不就是当年凯库勒做梦梦出来的吗?”

    “你这睡会觉,说不定就把模型给梦到了。”

    戴文宇:“……”

    这话说得,似乎有理有据,弄得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

    但其实许盛的话他都懂,可有时候明知道这样对身体不好,却不得不为之。

    戴文宇压低嗓音,气馁地哭诉道:“我只是想把光芯早点研发出来而已。”

    许盛张了张嘴,又闭上,脸上也有恼火。

    一拳头砸在旁边的车身上。

    光芯技术绝对不能小觑,不然也不会被誉为二十年后内才有可能攻克的黑科技技术。

    如果能这么容易攻克,那就不叫光芯了!

    倒是这时候,两人身旁传来一道熟悉又低沉的声音。

    “不只是你想,大家都想!”

    两人抬起头,任弘教授不知何时来到两人身旁的过道上。

    “啪啪啪!”

    任弘拍了怕几下手掌,声音在大巴车里回荡。

    “大家放下手机,听我讲几句。”

    任弘教授能力和人品都不错,不光是学生爱戴,同仁们也是十分敬重。

    看着车上所有人的目光汇集在自己身上,任弘教授扬声说道:“我知道有不少人在心中怨恨着、咒骂着陈校长,为什么好端端地把大家赶出来,不让继续做研究,是不是?”

    有些人嘴上没说,但眼神就是那个意思。

    “可是你们有谁知道,光芯项目最着急,身上背负压力最大的是谁?”任弘环视着众人,摇摇头叹道,“是陈校长。”

    “光芯若是失败,首当其冲的便是陈校长。而且今天陈校长做的这个举动,你们知道会面临什么样的舆论和压力吗?”

    “我希望大家能够放下手机,这一天时间好好放松一下心情,调整好心情,明天让我们以最好的状态再重回‘战场’!”

    “科研从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是从不言放弃的执着与自信!”任弘教授掷地有声地说道。

    这一番话总归还是有用的,不少人听完后若有所思的放下手机。

    前面的念叨声、讨论声也在这一刻消失不见。

    尤其是不少人终于放下了手机,开始闭目养神。

    ……

    光华大学的光芯研究中心外,人影憧憧。

    陈灏刚刚弄出的动静可不小,近四百多人突然离开,甚至引起了某些人的紧张。

    只是等探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顿感无语。

    竟然还有强制休息这种事情,太荒诞了!

    当晚,也不知道是谁泄露了消息,不少外国媒体以及国内一些公众号大V对光华这个事件进行了报道。

    光芯也再次登上热搜。

    一时间,质疑光华、质疑陈灏的声势愈演愈烈。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第六百零三章 光芯出事了!

    上一章放出来了,可以看了。

    最近查资料比较多,看着22位两弹一星元勋如今只剩下3位,有些感慨,这些都是为共和国奉献了一生的伟人。

    不知道会不会被河蟹,原本是想发彩蛋章给大家科普一下,但是字太多了,想想发个单章感言,能撑多久是多久。

    ……

    王淦昌(1907.05.28~1998.12.10)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生于河南开封,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是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

    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空气动力学家,生于山东省荣成县。他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事业方面有卓越贡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浙江杭州人,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钱三强(1913.10.16~1992.06.28)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浙江湖州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王大珩(1915.02.26~2011.7.21)光学专家,生于江苏吴县。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国防光学工程事业。

    彭桓武(1915.10.06~2007.02.28)理论物理学家,生于吉林长春。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

    任新民(1915.12.05~2017.02.12)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安徽宁国人,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

    陈芳允(1916.04.03~2000.04.29)无线电电子学家,浙江黄岩人。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并参与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并为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

    黄纬禄(1916.12.18~2011.11.23)安徽省芜湖人,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任中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

    屠守锷(1917.12.05~2012.12.15)浙江湖州人,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曾任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远程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

    吴自良(1917.12.25~2008.05.24)材料学家,生于浙江浦江县。1948年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分离铀235同位素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钱骥(1917.12.27~1983.08.28)江苏金坛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航天专家。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程开甲(1918.08.03~2018.11.17)江苏吴江人,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2]

    杨嘉墀(1919.07~2006.06.11)江苏省吴江县人,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领导和参加了卫星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王希季(1921~)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生于昆明。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姚桐斌(1922.09.03~1968.06.08)江苏省无锡人,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

    陈能宽(1923~2016.05.27)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生于湖南慈利县。1960年以后从事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

    邓稼先(1924.06.25~1986.07.29)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

    朱光亚(1924.12.25~2011.02.26)核物理学家,湖北武汉人。1957年后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朱光亚出任工程院首任院长。

    于敏(1926.08.16~2019.01.16)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关键问题。2015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孙家栋(1929~)辽宁复县人,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上世纪60年代,孙家栋受命为卫星计划技术总负责人,201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周光召(1929.05.15~)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

    有些人的伟大,远远比你想象的还要伟大。

第六百零四章 共和国之剑

    《卫报》:“光芯研究中心突发剧变,数百名研究人员被遣散,或将关闭!”

    一共有四张配图,前两张是科研人员登车的图片,第三张是对校车往外驶去的图片,最后一张是紧闭着、无人的光芯研究中心大楼。

    再配合着文字,研究中心关闭,科研人员也转移,看起来好像是光芯项目要下马的样子。

    《纽约时报》:“几百名科学家全部转移?光芯也许只是一个骗局?!”

    最嚣张的莫过于南韩国的《中央日报》,言语非常粗鄙。

    “解密光芯背后的真相!有证据表明光芯的原始资料来源于我国的某大学实验室……”

    不少外网上的网民,看着蓝鸟上的这些图文,真实性实在太高了,毕竟这可是几百名科学家都上车了,装满了十几辆大巴车。

    蓝鸟、脸书上的评论也都是幸灾乐祸的。

    “我之前就说过了,芯片这种东西东方人怎么可能研究的出来!”

    “我很好奇这些科学家都是要去哪里?除了撤离还有其他可能吗?总不能是去度假吧?”

    “噢上帝,这些骗人的都是魔鬼,我之前竟然相信了,果然只有我们美国的科技是最强的。”

    “不会吧,之前看了不少光芯研究中心的论文,我觉得中国在这方面的进度已经很快了,怎么会出现这种事情,有没有人知道事情的真伪?”

    “卑鄙的中国人!尤其是那个校长还是MIT出去的,真是令人不可思议,MIT怎么会连这种人都招收?!”

    不光是国外媒体在报道,国内也有不少公知大V也在微博上发表着这次事情的看法。

    这些大V就像是韭菜,被割了一批,过了一会儿又冒出来一批,似乎都忘记了之前那些人的下场了。

    事件不断发酵,热度也在节节攀升。

    ……

    光华大学。

    老师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

    “弱型有效市场是证券市场效率的最低程度,它指当前的证券价格可以充分反映价格历史序列中包含的信息,未来证券价格的变动将与当前及历史价格无关,从而投资者……”

    这节课是《投资学》,讲课的是学校新聘的老师,水平跟以前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毕竟博士和硕士差别还是很大的。

    而且光华大学的薪资待遇摆在这里,加上鹭岛的小资情调和光华大学的校园环境,导致女老师的占比高于男老师。

    不少学生都在听讲着,但也有少部分开小差玩手机。

    “佳佳,你怎么还在看手机,等会老师要是提问了我可不帮你哦。”一个女生戳了一下周佳佳。

    “嗯嗯,我知道,马上。”周佳佳敷衍的应了一声,注意力仍然在手机屏幕里。

    看着舍友脸色奇差,女生好奇地探过头来,“佳佳,你这看什么东西,脸色都变成这样子了。”

    “呼——”周佳佳心烦意燥地把手机往旁一推,“你看看就知道了。”

    “我康康。”

    女生抬头瞄了一眼台上还在激情讲课的老师,然后挪了挪周佳佳的手机,待看完内容后,她脸色也变得不太好。

    作为光华大学的学生,自然是与学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看着这些无良媒体对学校的抨击,女生顿时恼火万分。

    “这些烧饼玩意,竟然还敢喷我们的校长哥哥,太可恶了吧!”

    周佳佳嘴角一抽,忘记舍友是校长的颜值粉了,只是听着这个校长哥哥……

    她的脸色有些古怪,想起网友们的一些梗,什么giegie之类的。

    “虽然不知道光芯那里出了什么事情,但是这些媒体也太武断了,怎么能这样含屎喷人!”周佳佳不爽地说道。

    虽然看着图片她也不懂为什么光芯研究中心那里的科学家们都坐上校车,但事出肯定有因,什么放弃之类的说法太离谱了。

    无语的是,不少网友还真的信了。

    “我看不少大V都是行走的50万,指不定都收钱了。”女生撇撇嘴说道。

    自打50万这个概念出来后,评论区经常能见到有人在扣帽子。

    周佳佳想都没想在微博上声援了一下学校和校长,然后她看着那几张图片有些失神,“不过我也挺好奇的,你说中心那些科学家都去哪里了?”

    “我哪知道啊,要不你直接问校长好了。”女生嘻嘻说道。

    “我要是能问还跟你说?”周佳佳白了对方一眼。

    周佳佳的这个疑惑也是不少还保留着理智网友同样想知道的,项目下马肯定不会,国家这么重视芯片,怎么会下马呢。

    但……这么多人突然离开,肯定是发生了什么。

    好在光芯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不少是来自七所高校,有些渠道的人便向参与光芯项目的朋友发去询问。

    鼓浪屿,龙头路。

    戴文宇、许盛,以及一个没有名字的师妹,三人正在一边排队一边吃东西。

    “这个肠粉太清淡了,真是受不鸟。”

    “不是,我们排的这个宝岛起司马铃薯,为啥这么多人啊?有这么好吃么?”

    “排吧,总比沙茶面那些好多了,那个真的吃不惯,嘴巴涩涩的。”

    “除了奶茶好评,美食就算了……”

    在大巴车上时,大家还挺有异议,内心里也都在吐槽着陈灏的这个决定。

    但是上岛后,只能说……

    真香!

    这些科研人员自打来到鹭岛支援后,还真没好好玩过,更别提到鼓浪屿去玩。

    鼓浪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著名的旅游景点,自然是有独到之处。

    抱怨的声音也消失许多,至少住宿安排……那就更满意了,光华直接包下了两座五星级酒店,单人单间!

    这还能说什么?再说人家光华就显得自己不厚道了。

    办理好入住后,三百多人化整为零,三三两两在鼓浪屿游玩,因为岛屿并不大,时常还能在巷子里遇到。

    眼瞅着快要排到的时候,戴文宇的手机铃声响起。

    “师妹,你帮我排下,我接个电话。”

    “好的。”

    戴文宇无奈,来电的是一个高中死党。

    “老戴,你们光芯研究中心是要下马了吗?”

    戴文宇一怔,“怎么可能,这谁说的?”

    “新闻上报道的,好多外媒都在疯狂报道,还有你们坐上校车离开的图片呢,看起来还挺有信服力的。”

    “呃。”戴文宇一时无语了,不过也很能理解,这些外媒就是喜欢捕风捉影,尤其是在黑中国上,真是不留余力。

    “没有的事情,只是暂停休息一天。”戴文宇解释道。

    “休息一天?所有人全部休息?”

    “对……”

    “那你人在哪里啊?”

    戴文宇瞅了瞅身旁一堆堆游客,望天道:“在鼓浪屿上呢。”

    “……”

    就在网上因为光芯报道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当事人却在鼓浪屿上度假???

    好家伙,真是酸了。

    ……

    ps:卡文了,下一章作为防盗章节,顺利的话2点就能替换上去,最迟4点,十分抱歉……

第六百零五章 民族英雄与国家先锋

    汉东省,金陵城。

    御江金城小区。

    “什么叫流量密码,这就是流量啊!”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年,对着自己的屏幕沾沾自喜着。

    屏幕是微博的页面,右上角处的99+,其中有不少回复、@的、私信的,但粉丝增加的也非常多。

    他本只是一个几十万粉丝的小有名气的作家,短短一小时不到的时间里,就涨粉一万多,眼瞅着就要破50万粉丝了,可能今晚12点前就能完成了。

    至于原因嘛,是因为他在傍晚时分发的一条微博。

    【光芯出大事情了!根据外媒报道,光华大学的光芯研究中心已经人去楼空,至于发生了什么事情,且听老刀慢慢道来……】

    将外媒对光芯的报道作为理中客分析了一番,看起来好像有理有据,实际上就是把网上的信息加工处理了一番,说了一堆但根本经不起推敲,连实地都没去,说得这些话有什么可信度?

    虽然明面上看不出什么,但是话中之意都在暗讽着光华大学,还断定光芯肯定研发不出来。

    光华大学作为新一代的网红大学之首,有人看好自然也有人讨厌,而这些不喜欢光华大学的人,都聚集在他的这条微博之下,一同抨击着光华大学。

    倒是这时候,一条QQ弹窗消息冒出。

    发消息的网右叫做“祖安大学在读博士生”,是他的老粉之一,也是粉丝群的管理,认识挺久,算是不错的朋友。

    “老刀在不在?”

    “在,怎么了?”

    “你最近那条微博赶紧删了啊,别惹出事情了,前阵子就有一些黑光华大学被查水表了!”

    高江撇撇嘴,不以为意地回道:“没事,反正我又没收钱,只是为了赚一些流量和粉丝,查水表还能查到我身上?”

    那些收钱的真是太傻了,风险系数那么高,还不如赚粉丝的钱,又安全又轻松。

    粉丝嘛,就像是韭菜,时不时收割一下,然后养阵子再收割一点。

    在这方面他无师自通,甚至都可以写一篇论文了,名字就叫:

    《关于粉丝经济中的可持续发展的探讨与研究》!

    祖安大学在读博士生:“话是这么说,但是光华不是普通学校,背景厉害啊,而且光芯国家又这么重视……”

    “放心啦,没事的,粉丝群运营那里就辛苦你了,我去看看微博。”

    高江应付完对方,然后打开微博,看着右上角的小红点,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个个点开。

    “光华这波事件还在发酵,应该还能蹭波流量。”高江分析完,点开发帖,开始编辑第二个微博。

    吃流量嘛,不寒碜,人血馒头他都吃过,这个算什么。

    只是等他费了大半个小时,好不容易写完后,却发现发布失败?

    “啥问题,难道是微博的服务器出问题了?”高江半天摸不着头脑。

    再一刷新页面,之间浏览器的正中间蹦出一个小窗口。

    “对不起,您的账号处于封禁中,无法执行操作!”

    “封、封禁中?”高江磕巴了一声,双眼瞪直着,仿佛不太相信这事情。

    “怎么可能,我又没发什么违规的东西!”

    点开右上角,看着系统通知里的内容后,高江脸色铁青。

    “怎么莫名其妙封我一个月啊!有病吧!”

    气得他浑身发抖,特喵的,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只要一个月没更新微博,怕是粉丝活跃度要下降一半至少!

    直接联系微博客服,质问对方为什么封自己账号。

    “先生,您的微博账号是:“作家-高江”吗?”

    “对。”

    “请核实下您的身份证后四号和绑定手机号。”

    “身份证后四号是401X,手机号码是……”

    对话那头停顿了几秒,甜美的客服声音再次响起。

    “很抱歉的通知您,因为您的一篇微博【光芯出大事情了!根据外媒报道,光华大学……】涉及违规,所以对您的账号进行处罚,如有异议可以申诉。”

    “你们微博是什么*******,凭什么封我账号,我在这里郑重地告诉你,必须给我解开,不然我就要到工信部投诉12315投诉你们!”

    “先生不好意思,提醒一下您,不是到12315投诉哦,是到工信部。”客服很礼貌地纠正道。

    高江脸色瞬间一黑,“……你的工号是多少?”

    “我的工号是537814,先生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我要申诉!告诉你,要是不给我立即解开,我连你一起投诉了!”高江咆哮完,把电话挂断。

    事情也不做了,就坐在电脑面前静待着微博官方的处理。

    只是十分钟左右,系统通知那里出现一个小红点。

    高江眼前一亮,哼着歌点开。

    “哼哼,果然是说些狠话才管用,早干嘛去了,敢封禁我的号!”

    只是当他看清楚内容后,差点当场晕厥过去。

    “感谢您的申诉,由系统重新检测发现,您的违规行为已涉及到危害国家安全,平台对您账号的封禁时间将由一个月调整为六个月。

    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请您谨言慎行,期待您的下次申诉!”

    ……

    专家楼2座301。

    “光华果然是财大气粗,这个精装修弄的,比我们在日本的时候还要好。”

    他是不缺钱,可免费的多香啊。

    周豪深打量完房间,然后转过身对郝琦笑着说道,“小郝,你这可是捡大便宜了,一个萝卜一个坑,后面的人再想分到房子可没现在容易了。”

    光是这一套房子就值几百万了,虽然要在光华大学工作15年后才能获得产权,但也赚大了。

    虽说【光华学者】、【光华青年】都给房子,但标准肯定会越来越高,到后面一年能有几个就不错了。

    越早进来的,资源越多,后面来的就只能靠抢了。

    “老师,我这是沾了您的光,不然我就错过光华大学去鹭岛大学了。”郝琦苦笑道。

    去鹭岛大学除了一个有编制,其他个个方面可没光华大学这里香。

    倒是郝琦想到今天发生的事情,忍不住望向周豪深,“老师,您原来不是打算把锂空气电池项目负责人位置让给布尼尔教授的吗?今晚……吃饭的时候怎么没提……”

    从礼堂出来后,正好离饭点挺近了,陈灏便招呼了锂电池实验室所有的科研人员一起聚餐,顺便给周教授、郝博士二人接风洗尘。

    一顿饭吃的挺和谐的,同时也确定了这个实验室里,周豪深教授是大老板、布尼尔教授是二老板的地位。

    “计划赶不上变化啊。”周豪深微微叹了口气,脸上表情有些动容。

    “既然陈校长相信我,那这个锂空气电池我就必须要搞出来!”

    说着,他眼睛瞬时睁开,锋芒毕露。

    “而且,在世界锂空气电池领域,我就是权威!”

    “如果连我都做不到,那就更没有人可以做到了。”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免费)

    上一章放出来了,可以看了。

    最近查资料比较多,看着22位两弹一星元勋如今只剩下3位,有些感慨,这些都是为共和国奉献了一生的伟人。

    不知道会不会被河蟹,原本是想发彩蛋章给大家科普一下,但是字太多了,想想发个单章感言,能撑多久是多久。

    ……

    王淦昌(1907.05.28~1998.12.10)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生于河南开封,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是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

    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空气动力学家,生于SD省荣成县。他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事业方面有卓越贡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浙江杭州人,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钱三强(1913.10.16~1992.06.28)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浙江湖州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王大珩(1915.02.26~2011.7.21)光学专家,生于江苏吴县。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国防光学工程事业。

    彭桓武(1915.10.06~2007.02.28)理论物理学家,生于吉林长春。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

    任新民(1915.12.05~2017.02.12)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AH宁国人,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

    陈芳允(1916.04.03~2000.04.29)无线电电子学家,浙江黄岩人。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并参与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并为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

    黄纬禄(1916.12.18~2011.11.23)AH省芜湖人,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任中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

    屠守锷(1917.12.05~2012.12.15)浙江湖州人,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曾任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远程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

    吴自良(1917.12.25~2008.05.24)材料学家,生于浙江浦江县。1948年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分离铀235同位素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钱骥(1917.12.27~1983.08.28)江苏金坛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航天专家。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程开甲(1918.08.03~2018.11.17)江苏吴江人,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

    杨嘉墀(1919.07~2006.06.11)江苏省吴江县人,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领导和参加了卫星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王希季(1921~)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生于昆明。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姚桐斌(1922.09.03~1968.06.08)江苏省无锡人,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

    陈能宽(1923~2016.05.27)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生于湖南慈利县。1960年以后从事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

    邓稼先(1924.06.25~1986.07.29)AH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

    朱光亚(1924.12.25~2011.02.26)核物理学家,湖北武汉人。1957年后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朱光亚出任工程院首任院长。

    于敏(1926.08.16~2019.01.16)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关键问题。2015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孙家栋(1929~)辽宁复县人,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上世纪60年代,孙家栋受命为卫星计划技术总负责人,201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周光召(1929.05.15~)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

    有些人的伟大,远远比你想象的还要伟大。

第六百零六章 论外媒的节操

    “过线多少人?”卫校长屏着息问道。

    “过线30人,80分以上4人,还不错。”姜林望着电脑屏幕,眼睛有些发光。

    姑苏中学能够以竞赛闻名,果然不是浪得虚名之辈。

    过线人数虽然不如镇海中学和学军中学,但是高分段还超过他们1人。

    他的目光落在那四个名字之上。

    董明诚:85分;

    周深:82分;

    孟夏:81分;

    杨一帆:80分。

    其他人都不重要,主要是针对这四人及父母做思想工作,尽量参加到光华的复试。

    倒是90分以上至今还没出现,姜林有些好奇,会不会在衡水、长郡这些超级中学见到90分以上?

    “有四个80分段的?”卫校长仔细一看,心中顿时松了口气,脸上也不由得露出笑容。

    虽然没有镇海中学、学军中学这两校过线人数多,但至少也是3开头,而且过80分的还比他们多一个,这样算起来好像也打平了。

    初试完成后,卫校长在机房里说了几句勉励学生的话后也离开了。

    倒是姜林把过线的学生留下来,对他们大致讲了下复试的事情。

    “我们光华大学少年班的复试在高考后,具体时间届时会有短信通知。”

    姜林环视着这三十名学生,语气诚恳地说道:“我知道各位同学都是学霸,目标也都是清华、北大、科大的少年班,但也不妨多个选择多条路嘛,希望到时候能够在美丽的鹭岛见到各位。”

    让他们报考光华大学少年班感觉不太现实,说这些话就是希望对方能够把光华大学作为备选,比如清北和科大那里失败了,到时候还可以来光华大学嘛。

    “十分感谢大家的配合,现在可以回教室了。”姜林对着学生们说完,自己收拾下准备离开,毕竟今晚还要赶去金陵城。

    学生们前后离开机房,倒是有两人没走留了下来。

    “同学,现在可以回去了。”余静注意到这两位男生,微笑着提醒道。

    “老师,是这样的,我们想了解一下复试的事情。”董明诚与周深对视一眼,然后对着为首的姜林说道。

    姜林收拾的动作一止,抬起头问道:“两位同学,你们叫什么名字?”

    “高二(13)班,董明诚。”

    “高二(13)班,周深。”

    姜林眼皮一跳,这两个名字响起的瞬间,让他想起刚屏幕上的内容。

    姜林没有急着说话,而是鼠标点击了几下,看着两人的答题情况后,他的眼睛眯了起来。

    董明诚:85分(数学69分+物理8分+生物8分);

    周深:82分(物理70分+化学6分+数学6分)。

    两人都把三部分的试题全部答完了,一个剩【化学卷】,另一个则是剩【生物卷】。

    虽然明面上董明诚的分数比周深还高3分,但是姜林的目光停留在周深身上更长。

    【物理卷】满分!

    虽然后面的【化学卷】和【数学卷】这两部分很普通,6分也就是刚达到合格的水平,但物理部分太亮眼了,以至于压过了董明诚的光彩。

    “咳咳,董同学、周同学,你们想了解什么?”姜林语气顿时变得温柔,眼神也看起来柔和几分。

    这也太现实了。

    董明诚也不以为意,直言说道:“我和周深都对光华大学的少年班非常感兴趣,我想知道如果我选择进入到少年班,能不能学习芯片相关的知识?还有能不能到光芯研究中心去实习?”

    “当然可以,少年班绝对是光华资源权限最高的,你说的这些都没问题,”姜林笑得很灿烂,“甚至你们足够有天赋的话,本科期间学校就能给你独立开组的权限,甚至几千万上亿的经费都能拨给你。”

    反正画个大病,要是他们真有这种能力,以校长大气的性格,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学校的发展是肉眼可见的,尤其是锂空气电池项目又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在光华除了最耀眼的光芯项目,其次便是锂空气电池项目。

    至于其他的MR智能眼镜,目前好像也没见到什么进展,没什么曝光度。

    就在董明诚和周深大喜的时候,门口处传来一道悦耳动听的女声。

    “你们俩要去光华大学少年班?”

    两人几乎是同时转头望去,看清来人模样后,表情略显惊愕。

    “你咋来了?”董明诚挠挠头问道。

    “我看看你们两人刚刚磨磨蹭蹭的,就觉得有蹊跷,果然有问题~”女生脸上一副我看穿一切的表情。

    “这位同学是?”姜林迷糊地问道。

    女生很礼貌地微笑道:“姜老师,我叫孟夏,高二(14)班的。”

    姜林哦了一声,有些明白了。

    之前听卫校长介绍,姑苏中学一个年纪共有16个班,1-3班是国际班,4-6班匡亚明实验班、7-12班普通班、13-14班基地(竞赛)班、15班国际书院、16班少预(少年班预备)班。

    少预班一个班取30名优秀学生,而基地班从高一内部选拔数理化生能力强的学生组成的班,主要走竞赛和自招路线,可以说基地班汇集了姑苏全市实力爆棚的种子选手!

    基地班下来便是匡亚明班,是在中考前提前面对姑苏大市范围内提前自主招生,从2000多报名选手中选出的135人组成3个匡班。

    这次的姑苏中学初试考生便是有少预班、基地班和匡班组成,都是整个年纪的佼佼者。

    让姜林哭笑不得的是,这次80分以上的四位学生,三位来自高二的基地班(13班2个、14班1个),一位来自高一的基地班(13班),反倒是少预班都在60-70分段,70以上都是基地班和匡亚明班。

    “姜老师,我也想了解一下光华大学的少年班。”孟夏浅笑着说道。

    “哈?”董明诚目瞪口呆了,“不是,你不是要准备报考北大少年班吗?”

    “那不是准备么,我也可以中途改变主意。”

    孟夏傲娇哼了一声,“怎么,光华大学是你家开的,你能去不能去?”

    “上学期期末考试输给了你,但这学期我可不会再输,而且到了大学我也要让你知道什么叫差距。”

    董明诚、周深、姜林:“……”

    姜林深呼吸一口,望着眼前的三人,头疼地说道:“我说三位同学,这不是过家家,决定了你们未来的四年在哪里渡过。”

    “虽然我希望你们都能加入到光华大学少年班,但这个事情需要家长同意的。”

    董明诚眨了眨眼睛,“老师,我爸妈已经同意了,你可以打电话问他们。”

    周深也跟着点头,“我爸妈也同意了。”

    董明诚悄悄给周深竖了个大拇指,他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老妈同意,也不知道周深是怎么做到的。

    姜林一脸诧异,然后望向孟夏。

    这名扎着马尾辫,穿着校服的酒窝少女,咬咬牙,毅然道,“我、我爸妈也没问题,他们最宠我了!”

    三人再次无语。

    你是鸭先知吗?

    没问就知道?

    “真的!不信我现在就打电话给你们证明!”孟夏一急,手机直接拿出来,给备注为“老爹”的拨打过去。

    十分钟后。

    孟夏眼眶通红,瞪了董明诚、周深一眼,瘪着嘴头也不回地跑出机房。

    董明诚无语,“有病吧,关我们屁事……”

    周深揩了揩鼻子,猜测道:“可能是来大姨妈了吧,女人都挺麻烦的。”

    余静:“……”

    姜林叹了口气,这特么都是什么情况。

    “董同学,周同学,这样吧,今晚找个咖啡厅,我们招生组和你们父母沟通一下。”

    “如果情况属实的话,我们这里可以破例提前对你们进行复试,通过直接破格录取。”姜林一脸笑意地说道。

    周深、董明诚:???

    两人先是一怔,随后便是喜出望外。

    这可是他们没想到的结果。

    ……

    鹭岛,光华大学锂空气电池技术实验室。

    今天的实验室,人声鼎沸,空前的热闹。

    ps:修改一下,周深和董明诚前面是少年班预备班,这里改成基地班比较合适。

    (求推荐票,求月票!)

第六百零七章

    ,2点左右替换内容上去。

    十分抱歉。

    敬请谅解。

    ……

    “嘀.......嘀.......嘀.......”

    缓缓的睁开眼,天花板没有吊顶,一片雪白,徐鹿卿侧头看了一眼周围的环境,瞬间他就明白了自己在哪,他在一间大病房里,旁边的床位都躺着人,不一样的是,在他们的身边有家属伺候。

    床头在这一个测量心跳和血压的仪器,床边的杆子上挂着输液袋子,里面是什么他不知道,只是手被输的冰凉酸疼,动一下整个血管都绷着疼。

    更要命的是,他侧身被固定在床上,后背脊椎这个部位疼的要命,只要稍微一动,就像是骨节缝里被针扎似的刺痛。

    就刚清醒的一瞬间,徐鹿卿就疼的一脑袋的汗,见到护士正在给隔壁床的老太太扎屁针,他像是见了救命稻草一样连忙开口询问。

    “护士,护士小姐!请问一下......我是什么情况?”

    “现在还不知道,需要等检查结果出来,这几天先留院观察,两天之后下病理,到时候在看。”

    “这是哪家医院?”

    “医科大一附院。”

    护士拔下针头扔进药物车的垃圾桶里,看也没看徐鹿卿,推着车转身离开,只留下徐鹿卿十分不安的躺在床上等待着。

    他拜托了隔壁床的家属帮忙把自己的衣服拿过来,看到手机钱包这些东西都没丢,只是钱少了一部分,顿时心头一块巨石落下。

    身体后倾躺下,他缓缓呼了一口气,凝视着天花板,眼神中尽是无力。

    记忆回溯而去,昨夜自己一人去夜店玩了会,然后约了一个美女,到酒店里准备共度良宵,只是不知为何,自己突然倒下了。

    好像是去洗澡的时候?

    越是想着,他感受到在大脑中的一股无形的压迫也越来越强,到最后,甚至痛的徐鹿卿忍不住呲牙。

    他没有埋怨那个姑娘就这么走了,毕竟两人只是萍水相逢,能给他送到医院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而且钱包里面的钱,估计也是交了住院的费用。

    打了个电话给自己的领导请假,领导也爽快的批准了假期,毕竟徐鹿卿是他的得力助手,跟他的关系也是十分亲近,他犯不着找徐鹿卿的麻烦。

    在医院的这段时间注定是煎熬的,第二天徐鹿卿就能下地走路了,虽然背部还是剧烈的疼痛,但起码能够自己行动,穿着病号服在走廊里来回的转悠。

    而第三天,检查结果下来了,徐鹿卿忐忑的走到门诊,敲了敲房门,听到里面负责他的大夫允许他进来,他推门缓缓的走进去,对大夫客气的点点头。

    医生看起来有五十岁左右的年纪了,抬头看了一眼徐鹿卿,让他坐在凳子上,然后自己目光注意在了电脑显示器上,应该是在看徐鹿卿的检查结果。

    “你的家属呢?”

    “我.......没家属。”

    “那你入院那天,陪你过来的女孩是?”

    徐鹿卿保持了沉默,医生也见怪不怪了,没有继续往下询问,在医院什么人没见过。

    接过医生递过来的病例,徐鹿卿拿起来一看,单拎出来文字和英文字母他都认识,但组合排列之后,实在是让他眼前一抹黑,直到最末尾的病历总结就像是一列火车在他脑海中呼啸而过.......

    他脸色瞬间发白,丝毫不见血色,连握着病例的手也开始不停地打颤。

    “白血病?不是.......这怎么可能呢?我从小到大连院都没住过,除了感冒连水痘都没起过,这......这不可能的!肯定是误诊了!”

    似乎觉得徐鹿卿的年纪跟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大小,患上这个病确实可惜,所以对于徐鹿卿的质疑,医生也没有不悦,病人在得到这个消息时,一时间难以接受是很正常的事情。

    “理论上是存在误诊的可能,毕竟哪家医院都不敢说诊断结果百分之百正确,但误诊的可能......确实不大,从骨髓穿刺的诊断结果,加上血常规的辅助印证,你的脾器官也确实增大了,基本可以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而且已经患病了一段时间,即将进入加速期,你可以去其他医院做二次检查,但现在确实需要服用药物控制病情了。”

    “不可能!我现在就去做检查,肯定是误诊,你等着我去告你们医院!”

    徐鹿卿勃然大怒,胸膛起伏不定,像个气球一般的鼓着,尽管医生的话很有信服力,但他还是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出了医院,徐鹿卿在路边随手打了辆出租车前往本市癌症方面最出名的人民医院,在车上,不断抖动的右腿就能看出他有多煎熬,或许他已经相信了,因为......他拎着三盒甲磺酸伊马替尼。

    到了人民医院后,按流程做了全方位的检查,但这已经掏空了他的全部现金,至于医保,也是需要时间才能报。

    带着麻药过劲后的疼痛,徐鹿卿拿着身上最后的几十块钱打车回到家里,拧开房门,房间里面一片黑暗,只有痛了才能让人记住教训,此刻的徐鹿卿也是如此,他在后悔为什么没有攒下点钱,以至于到现在只能靠着信用卡来做体检。

    人民医院的检查结果是七个工作日取,所以他还得照常来上班工作,只是原本那股潇洒不羁的精气神被疾病的恐惧所代替,以至于工作的效率都明显下降。

    办公室里的人消息很灵通,加上徐鹿卿那个喜欢泡吧的性格,以至于小道消息传出徐鹿卿得了艾滋或者梅毒之类的花柳病,虽然没有在徐鹿卿面前提起,但背地里的眼神,和逐渐远离的身影,让一向好人缘的徐鹿卿十分难以接受。

    服用伊马替尼的副作用是食欲大减,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好好吃顿饭了,而且慢性粒白血病也会造成莫名的盗汗和消瘦,这更让同事确定了,徐鹿卿得了那种病。

    七个工作日之后,他再次请假去了医院,原本下午两点之后出结果,但他一大早就在医院里焦急的等待,然后......医科大一附院给出的结果没有错误。

    “收拾收拾东西,明天住院吧。”

    知名诊室的医生总是比冷门诊室的医生冷漠,面对这个四十多岁的医生,徐鹿卿完全傻了,张开嘴想说点什么,无声的张开又闭合,最终只是把检查结果捏紧,充满了褶皱,慢慢的起身离开。

    医院里总是有人在角落无声的痛哭,也有人在手术室门口喜极而泣,这里每天都在上映着一幕幕悲喜交加的情景剧,人们在这里迎来第一声啼哭,也在这里呼吸最后一口氧气,就像是一个轮回,白色......记录了这里的一切,最后云淡风轻,无悲无喜。

第六百零八章 诺奖稳了!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某办公室。

    “请进。”

    “哟,刘教授,稀客啊!”看着来人,张扬(前面出现过,同名)笑脸相迎,“刘教授是有什么事情吗?”

    刘若川板着一张脸,一屁股坐下,“光华大学少年班在全国重点中学宣讲、初试的事情张主任你知道吗?”

    “知道啊,怎么了?”张扬点了点头。

    “那你知道光华这次弄出的动静有多大吗?!”刘若川几乎是用质问的口味问着对方。

    他在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愤怒。

    原本光华大学少年班在高校圈子里几乎就是一个笑话,没什么人会觉得在国内六个少年班里面,还会有人选择去光华安心少年班。

    直到这大半个月过去,光华大学少年班招生的事情引起了不小的动静,而且声势越来越浩大。

    每次对方快要结束对一个地区宣讲的时候,便会在微博上公布下个地区的中学名单和预热下下个目标地区。

    搞的现在微博上,每次当预热地区出现的时候,下方的评论里就开始猜有哪些学校。

    甚至还有人说,要了解一个省份有哪几所好的中学,直接看光华大学少年班宣讲会到了哪里,哪里就是。

    注意到对方的语气,张扬也有些不悦,“刘教授,我不管你在数院是什么地位,但你要知道,在元培这里,你只是班主任,我才是负责人!”

    北京大学少年班前身是2018年推出来的北京大学数学英才班,隶属北京大学数学学院,仅招收高二考生,录取至“数学类”专业。

    但今年在校长李景同大刀阔斧的改革下,元培学院的重要性再次增强。

    数学英才班改革成少年班,并从原先的数学学院划到元培学院,从招收高二的数学少年天才到招收高一高二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类少年天才。

    有人说北大最牛的是光华管理学院,其次是元培学院。

    其实不然,有“中国第一系”的称呼的是北大数学学院,生源基本上都是高考状元、竞赛保送生、IMO国家队成员、CMO金牌学生。

    要说数院和光华管理学院孰强孰弱,那可不好说。

    刘若川虽然是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数学学院的特聘教授,但因为少年班的事情,从今年起也兼任元培学院的少年班班主任一职。

    “张扬,我告诉你,许晨阳现在就在光华大学,这个少年班的班主任,十有八九会是对方,你要是轻视对方,会付出代价的!”看着张扬的态度,刘若川火气上涌。

    对于光华大学少年班的事情他一直都在关注,但为什么这个家伙却这么无所谓?

    “许晨阳?”张扬淡淡地说道,“许教授可是你们数院走出来的,为什么会跑到光华大学去,这不应该是你们要反思的吗?”

    “我再说一遍,教学的事情你负责,但其他的事务,跟你没有关系。”

    张扬朝门指了指,不客气地说道,“刘教授,请你冷静一下,要是冷静不了那请你离开这里。”

    “这个事情我会去找校长的!”

    刘若川撂下一句话便气冲冲地离开办公室,临走的时候关门的声音还弄出一声巨响,把两侧办公室里的人都给吓了一大跳。

    前脚刚走,后脚又有人进来。

    张扬还以为是许晨阳又杀了一个回马枪,一拍桌子正要开骂,待看清来人模样后,眉毛皱起。

    “有什么事情吗?”

    “主任,刘教授这是咋了,这么大的火气?”

    说话的叫做罗阳,是少年班的学工老师,不光长相挺斯文,人也挺会拍马屁的。

    “还不是因为光华那个少年班事情闹得!”张扬脸色不太好看。

    “光华折腾出来的动静我也知道,我也知道少年班的事情校长非常重视,但是……那还要我们北大怎么做?”

    说着,张扬嗤鼻一笑,“难不成要我们北大也去做全国中学巡讲?”

    “开什么玩笑,我们可是北大!我们招生从来都是优中择优,哪有还有主动出击的道理!”

    “荒谬,简直就是荒谬!”被刘若川这么一搞,张扬也不舒服了。

    这些搞科学研究的人,实在是太没有等级意识了,对上级还敢这么说话!

    能够进到北大,还能有职位的,怎么可能有智商低的人,哪怕是行政职位各个也都是学霸。

    但是知道又能怎么样?

    难道让他们北大去学光华?

    这不是扯淡吗!

    “就是,刘教授也太莽撞了,怎么能这种口气跟主任您讲话呢!主任您的一番用苦良心他根本就不知道!”洛阳装腔作势地拍马屁。

    倒是这个时候,张扬脑海中突然想到什么。

    “刘若川这会儿估计去找李校长了,不行,我得赶在他过去给李校长打个电话汇报一下。”

    “主任机智啊,这个事情必须得抢在刘教授前面,不然对方在李校长面前,十有八九会诋毁您,咱们得落……化被动为主动。”说到最后的时候,罗阳讪笑一声。

    张扬颔首,腹中打了下草稿,然后拿起桌上的电话。

    ……

    从张扬办公室出来,刘若川没有先从数学研究中心,而是前往校长办公室。

    为什么刚刚会跟张扬吵起来,因为这些搞行政的,其中有些人渐渐傲慢起来,不光是蔑视其他学校,连带着本校的科研人员也开始拿捏着。

    不要觉得不可思议,但这种现象的确存在。

    因为行政的事情,一些海归的青年学者对北大感到失望,许晨阳只是离开人群里比较出名的一个而已。

    光华少年班那里,轻视不得,对方已经折腾出不小的动静了,而且他刚刚从肖梁那里得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

    想到这些,刘若川眼神中闪过一丝阴霾。

    一路上疾走着,不多时便来到校长办公室的门口。

    “咚咚!”

    “请进。”

    刘若川打开门走进去。

    李景同放下手中的笔,望着刘若川,“刘教授是为光华少年班的事情而来的吗?”

    “是。”

    刘若川刚坐下,听着李景同校长这么一问,内心里嗤鼻一笑,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张扬那家伙恶人先告状了。

    “刚刚刘主任跟我简单汇报了一下这个事情,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校长,我刚刚去找刘主任,希望他能够重视一下光华大学的少年班,并调整招生策略,但刘主任并未采纳我的意见。”

    对于刘若川,李景同还是很认同对方在数学上的天赋,只是这个招生问题……

    “刘教授,你会不会是……太谨慎了?少年班的事情,光华大学不可能竞争得过我们北京大学。”李景同摇摇头说道。

    “李校长,有件事情我要汇报给您。”刘若川叹了口气,大家都太轻视光华了,谁又知道对方已经在搞事情了。

    “我从肖梁那里收到消息,这次的IMO数学国家集训队里面,已经有两名高二的队员跟肖梁询问,签约光华大学少年班会不会影响后面的国家队成员选拔。”

    李景同心中一惊,眼皮连跳几下。

    过去三年,北大数学英才班招生名额从2018年的20人,到2019年的27人,再到2020年的30人,这个招生趋势是逐渐上升的。

    尤其是今年改革成少年班后,教育部那里额定了最高人数为50人。

    那这50人会从哪里选拔呢?

    参考2020年北大数学英才班的生源,30位大神都来自高二,其中五大学科奥林匹克国际赛中国国家队成员6人(数学国家队4人,物理国家队1人,信息国家队1人),数学国家集训队成员16人(含国家队6人),数学国赛金牌14人。

    也就是说,北大数学英才班宣称对外公开选拔,实际上成员都是来自于五大奥林匹克国家队成员、数学国家集训队成员和获得奥数国赛金牌的学生。

    不出意外的话,这次北大少年班的50人,也将从五大奥林匹克的国家队成员、国家集训队成员以及获得国赛金牌的高一、高二学生中挑选。

    光华大学这举动已经是在挖北大少年班的根基了。

    只是,更糟糕的情况还在后头。

    刘若川犹豫了下,还是开口了。

    “而且我打听了下,物理国家集训队和化学国家集训队那里,领队的张教授和黄教授告诉我,他们那里也收到了相同的询问……”

    魔都。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门口。

    文栋把名单收入公文包里,望向姜林。

    “组长,明天约见六位同学的父母,然后是不是要前往东山省了?”

    从胡省出来,先到浙省,照理说下一章应该是魔都,然后才是汉东省。

    可姜林却把魔都放到了汉东省的后面,真是挺令人费解的。

    “不,东山省自然要去,但得过几天。”姜林摇摇头。

    文栋一听,顿时傻眼了,“哈?为啥啊,这都3月14号了,咱们时间可不充裕了!”

    “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姜林笑着问道。

    文栋:“什么日子?”

    余静:“不知道欸。”

    今天也不过节,还能是什么日子?

    难道是光华大学创立的日子?

    姜林往东边望去,眼睛眯起来,“今天是数学国家集训队,进行第一阶段集训的首日,知道在哪个中学进行吗?”

    两人懵逼地摇晃着脑袋。

    这跟咱有啥关系,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学生,都是保送清华北大的,还能来光华大学不成?

    姜林招呼了下,拦下一辆出租车,身后两人也上了车。

    “师傅,去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还有)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947/ 第一时间欣赏我在大学当校长最新章节! 作者:想要上岸的鱼所写的《我在大学当校长》为转载作品,我在大学当校长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在大学当校长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在大学当校长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在大学当校长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在大学当校长介绍:
在海外名校留学八年归国的陈灏,通过一番算计,终于夺回爷爷一手创建的光华大学。“叮咚!名校成长系统绑定成功!”得到系统后,陈灏发现通过系统出品的建筑,竟然还带有buff加成!教学楼:学习悟性增加200%!图书馆:学习效率增加200%!实验室:科研能力增加200%!……几年后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发言:感谢我的母校光华大学以及校长陈灏先生。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菲尔兹奖得主、图灵奖得主……纷纷表示表示赞同!【光华大学新生群:181062463】我在大学当校长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在大学当校长,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在大学当校长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