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我在大学当校长TXT下载我在大学当校长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在大学当校长全文阅读

作者:想要上岸的鱼     我在大学当校长txt下载     我在大学当校长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百五十章 读理论物理博士是什么感受?

    王海波觉得,这种感受就类似于薛定谔的猫一样,不打开它,永远不知道是死是活,只有亲身体验后才明白个中滋味。

    起床,上课,写文章,吃饭,找导师讨论,写代码,找师兄讨论,写文章,改文章,吃饭,刷arXiv,继续改文章,睡觉。

    这就是他的日常。

    没研究过物理学的行外人,总会觉得这个行业多么高大上。

    他当初也这么觉得,自觉自己在物理上有天赋,幻想着什么自立门户,开宗立派,甚至拿下诺贝尔奖为国争光。

    可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

    所以,在看到光华大学的教室招聘计划后,他动摇了。

    主要担忧的是自己女友姜蓓。

    姜蓓还要后年毕业,而且姜蓓之前提过,想要继续读博深造。

    如果自己去了光华大学,两个人就变成异地恋,甚至需要会持续好几年的时间,而且……

    姜蓓会愿意来到鹭岛吗?

    这些都是他担心的。

    当自己说完后,王海波紧张地看着姜蓓。

    “光华大学?”

    姜蓓对这所学校不陌生,只是感到很意外,“怎么突然想到要去光华大学?”

    “光华大学今天刚发布了一个教师招聘计划,招聘人数好几百,薪资待遇也很客观,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王海波沉默了几秒钟,眼神渐渐黯淡下去。

    “我家里的情况也跟你说过,没有家人的帮忙,我很难买得起房子。”

    说道最后,王海波直视着姜蓓,态度格外庄重而又认真。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只要去光华大学,一两年时间就可以了。”

    “我想给你一个家,一个属于我们的家!”

    王海波的家境不是不好,而是非常不好。

    他出生在天府省的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十二岁时离家,至于父亲,也在他十七岁时因交通事故离世。

    同年,一直疼爱他的婆婆不幸病故,因为家贫,下葬时仅是一副薄薄的棺材。

    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

    他还记得当初上课的时候,因拖欠学费经常被老师叫出教室约谈。

    雨天湿漉着上课,屁股后面说不定还是泥。

    夏天光着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穿过那条长长的过道领作业本。

    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不是考试后常能从主席台领奖金,顺便能贴一墙奖状满足最后的虚荣心,可能他早已放弃。

    幸运的是,命运到底还有一丝怜惜。

    进入高中后,学校免了全部学杂费,生活费也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忙,这才让他一直能完成学业。

    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县中学,再到魔都大学,一直支持他走下去的信念就是:把书念下去,走出大山!

    只有读书,才能让他走出大山;只有读书,才能改变他的命运!

    二十四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恍如大梦一场。

    说到底,他只不过一个小镇做题家。

    能走出大山,来到魔都大学已然是极限。

    他没有父母帮忙,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他只能靠自己。

    这些姜蓓都清楚。

    想起王海波这些经历,她眼睛泛起水雾,抱住对方。

    她哽咽道:“臭猪,不管你做出什么选择,我永远都支持你,我也会永远陪在你身边的!”

    魔都大学只是211大学,但因为地理优势,魔都大学的发展还不错。

    至于王海波能不能进光华大学,姜蓓毫不怀疑。

    别看魔都大学物理学的评估是B级,在国内大概20-30名,但王海波在读博期间厚积薄发,光是1区SCI论文便以一作的身份发表了三篇!

    3篇1区SCI论文什么概念?

    大多数高校,物理学博士毕业条件为1篇1作1区SCI论文或者2篇2区SCI论文,王海波这水平和成绩,本校魔都大学都邀请他留校任教,还声称只要发表一篇物理学顶刊论文,直接破格升为正教授。

    当然了,这也就是魔都大学,换成清北复交浙南科这几所强校,想要破格升为正教授,起码要一篇甚至两篇PRL论文。

    PRL是什么?

    PRL全称为《PhysicalReviewLetters》,中文译为物理评论快报,不光是物理学界的顶刊,还是公认的No.1。

    就像数学界的四大期刊一样,不是所有领域的顶刊是《Nature》和《Sce》,在物理学界,PRL是影响力最大的期刊。

    王海波紧紧抱住姜蓓,嗅着眼前佳人身上的幽香,心中的不安也缓缓消失消失。

    等两个人情绪都好点后,王海波还道出了选择光华大学的另一个原因。

    “物理太吃天赋了,以我的天赋并不能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既然如此,我觉得不如把这些时间花在教学上,也许还能挖掘出一些不错的苗子,为国家输送物理人才。”

    数学、物理这种学科,不是可以勤能补拙的。

    从历史经验看,大科学家本科的时候的就有自己的物理问题,硕士阶段就想到解决问题的灵感。比如牛顿23岁想到万有引力思想;爱因斯坦26岁想到狭义相对论思路并完成论文。

    天才是带着物理灵感进入博士年龄段,在博士年龄段完成理论框架,以后的时间用来完善理论、设计实验。

    这个领域,只需要一小部分,有天赋的人。

    王海波知道自己不是这种有天赋的人,他最多是小有天赋,而且有着这样经历,他更希望能成为专任的教学型老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上,让学生少走弯路。

    光华大学是最佳选择,因为现在绝大多数高校招收的都是科研教学型老师,教学仅占据极少一部分精力,大部分都在科研上。

    他觉得这样是不对的,大学更重要的应该是培养学生,要么专心搞学问,要么专心搞教学,两者怎么可以兼得?

    至少当今形势之下,光华大学是最佳选择。

    ……

    一个晚上的时间,光华大学的教师招聘计划几乎传遍了国内的博士圈子,乃至在国外的留学生圈子也不例外。

    不光是应届博士生心动了,甚至一些老师也有了些想法。

    而这时。

    京大,被号称为四大疯人院之一的物理学院,这一晚也不太宁静。

    ps:抱歉,卡文了,耽搁这么久才写出来。

第八百五十一章 谁才是国内物理学TOP1大学?

    国内物理学第一是哪所学校?

    京大?

    水木?

    还是科大、金大(金陵大学)?

    反正第一的不是京大,周铭说得。

    国内物理学第一的是哪所学校?

    京大?

    水木?

    还是科大、金大(金陵大学)?

    反正第一的不是京大,周铭说得。

    京城大学,燕园45号楼,某宿舍里。

    宿舍三人都聚在一台笔记本电脑面前,神情激动,眼镜上都闪着电脑投射的蓝光。

    “光华大气啊,这个薪资待遇可以!”

    “薪资待遇算啥啊,最牛的是福利房诶!拜托,鹭岛的福利房也太香了吧,才7000元一平方!”

    “光华物院今年才刚成立,这次招收的不少,我们有很大的机会啊!”

    不过也有一人轻松道,“光华的物院实力也不强,应该不会太难进。”

    周铭摇摇头,拍着舍友魏子平肩膀道:“老魏,你这话可就错了,光华物院的综合实力不强,但是人家可是从国外挖了好几位教授的,尤其是那位MIT回来的于教授,三十多岁就担任一院之长,真的了不起啊。”

    说到最后,周铭的语气充满着感慨和不可思议。

    像他们京大,再年轻有为的院长都是四十多岁,想要三十多岁担任院长……那得有逆天般的成就和学术帽子。

    还是光华大学好,以学术能力考察,而非资历、帽子、背景。

    舍友魏子平恍然道:“也是哦,这几位归国的青年教授都是有名气的。”

    “不过你要这么说的话,我觉得光华的数院才是人才济济,光是MIT回来的教授就有四名,尤其是许黎明(原为许晨阳)教授,在青年数学家里简直没有一个能打的。”

    说着,魏子平忍不住叹了口气,颇为惋惜道:“唉,许教授还是从我们京大出去的。”

    “没办法,咱们的学术环境不太好,哪怕是我们学校也不例外。”

    另一位舍友轻呵了一声,嘴角挂着讥讽,“许教授当年学成回到京大任教,最后还不是被气跑的。”

    “毕竟有不少老学究站着茅坑不拉屎呢。”

    周铭眼皮一跳,严肃道:“老季,这话你也就在宿舍可以说,在外面可别这么讲啊,万一有人打小报告了,可不好了。”

    “我又不傻,放心吧。”季星打了个哈欠,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

    看着自己的宿舍,季星有种要解放的感觉,毕竟他听说光华大学的教师公寓都是单人间,而且环境很不错。

    京大的宿舍分为6个住宿区:燕园、畅春园、畅春新园、中关新园、圆明园和万柳公寓。

    每个宿舍区按照学生的专业和学历划分,其中燕园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和学术硕士生;畅春园、畅春新园主要是博士生。

    当然也不绝对,主要是看分配,比如季星周铭他们便分在燕园。

    在这里不得不提下京大糟糕的宿舍条件,燕园作为历史久远的宿舍楼,环境是真的恶劣,上下铺就算了,还没有独卫,每层楼设有几间公共厕所和公共浴室。

    所以武大出现霍乱也不意外,这种老宿舍楼卫生远超出外界的想象。

    而且京大的博士生宿舍还是三人间……别的学校博士生宿舍据说都是单人间。

    整个华北地区的大学,也就隔壁的紫荆学生公寓条件最好。

    还是南方的学校好啊。

    “我看京城会有光华的城市宣讲会,就在6号,到时候我们直接去参加看看吧,顺便线下投递简历。”周铭想了想说道。

    对于光华大学的效率,他是深感佩服。

    1号刚发布招聘计划,4号就开始进行全国城市宣讲会,不过这个举办的城市也有要求,要985、211及双一流大学大于等于3所,国内满足条件的城市并不多。

    4日魔都,5日金陵,6日京城,7日长安,8日蓉城,9日江城,10日羊城。

    一共也就7个城市罢了。

    “可以啊,我没问题。”季星表示道。

    周铭望向魏子文,等来的回复令他大为一惊。

    “兄弟们,告诉你坏消息。”魏子文脸色不太好看,甚至有点想哭。

    “啥坏消息?”周铭心里“咯噔”了下。

    “我科大、金大读博的高中同学说他们物院的群里都在讨论光华这个教师招聘的事情,你看这个截图。”

    “不是吧?”

    周铭吓得赶紧走到魏子文的身后,凑近一看对方的手机屏幕,待看清里面的几张聊天对话后,脑袋如同遭受到重击。

    “芭比Q了,这下竞争可激烈了。”周铭脸色苍白,完全没有之前那种胜券在握的自信。

    京大有四大疯人院,也就是数院、物院、化院和生院。

    之所以有疯人院的称呼,是因为这四大院系被号称为“疯子”的聚集地。

    毕竟有一句叫做: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但是物院并没有数院在国内有统治力,国内的物理界,京大大概在第三名。

    燃文

    虽说教育部的学科评估里,A+只有京大、科大,但那是2011年的评估,放在2021年,有些落伍了。

    现在的综合排名是:科大>金大>京大≈水木。

    科研科大最强。物理领域发表的NS,N子刊,PRL,自一,国际大奖,物理十大进展,都是一骑绝尘。

    生源京大最强,像五大竞赛的集训队、金牌去京大的,基本上都是数院、物院居多,少量元培。

    至于水木,集训队基本上去姚班,金牌偏后的去计算机等系,至于物理系……银牌才去。

    底蕴金大最强,物理学实力曾经是全国顶尖,但后面分了三个学院出去,实力削弱,加上院士存在老化现象,最后又碰上闻王事件,现在退步十分严重。

    发展水木最强,主要靠挖人,毕竟老牌强校、财大气粗,还有杨大佬的加盟。

    当然了,物理领域是有很多分支的,这些学校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比如科大的量子物理国内无人能及,水木和金大偏重于凝聚态物理,京大则偏向于理论物理。

    光是国内就有几大劲敌,更别提还有那些留学生。

    真正实力强的大佬早在本科毕业后便前往国外名校深造,说难听点,留在国内读博的,只能算第二纵队。

    “无语了,这真是僧多肉少,我估计这次想要上岸难了。”季星蛋疼道。

    周铭苦笑不已,“我现在就希望国外的大佬们别回来跟我们竞争就行。”

    “太荒诞了,好歹我们也是京大的博士生,如今却因为能不能拿到光华大学的教职而担忧。”

    季星无语了,作为京大的学生,在外人看来都是天之骄子,即便不能留校,去一个211大学当老师还是没问题。

    “那你别报。”周铭翻了个白眼。

    “我干嘛不报?”季星撇撇嘴,他也就嘴上吐槽下,该报名还是得报名。

    在周铭三人下定决心的时候,话题继续发胶。

    很不幸的是,周铭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丑国不少留学生微信群里,也不知道是啥把截图发在群里,随后展开了激烈而又兴奋的讨论。

    光华大学的这次教师招聘计划,对于不少留学生而言,是一次很好的回国机会。

    ps:今天下午跟对象出去逛了下,加上晚上查资料耽搁时间了,拖到这么晚才码出来,困得一批。

    ------题外话------

    防止有北大的书友,解释一下:

    在北大,硕士的博士生宿舍是两人间,而本科选择直博或硕博连读的同学是三人间,在博三的时候可以申请两人间宿舍。

    周铭宿舍之所以还是三人间,是因为关系不错,所以没有转为两人间。

    博士生一般都在畅春园和畅春新园(北大校外),燕园虽说是本科生和学硕为主,但我问了在北大的高中同学,燕园也是有少部分的直博生。

    北大的直博为5年,所以本章周铭三人都是博五。

    最后感谢想做一条懒懒的闲鱼、石城霁雪几位同学的打赏,我这个更新量……真是倍感羞愧。

    唉。

第八百五十二章 加州理工的闲聊

    丑国,加州东北郊外的帕萨迪纳市。

    加州理工学院。

    校内的布洛德咖啡厅。

    “唉,这个咖啡还不如星巴克的,也就只有三明治还可以。”陶潜对学校咖啡厅的意见不是一天两天了,作为世界TOP10的名校,有小而精典范之称的加州理工学院仅有1个食堂和2个咖啡厅(红门咖啡厅和布洛德咖啡厅),咖啡难喝也不办法,毕竟搞学术的也离不开咖啡。

    而且食堂还很离谱,周末不开……想到国内的食堂,太令人怀念了。

    “这点的确,”陈宣苦笑着摇摇头,“没办法,毕竟Caltech太小了。”

    曹建明不以为意道:“其实习惯了就好,能提神就行。”

    Caltech也就是加州理工学院,算是世界理工男的梦中情校了,而这所小而精的名校占地只有124(700多亩的样子),横竖各两个街区,论及校园面积还不如国内一所二本大学的一半大,但是加州理工学院却还是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奖密度最高的高等学府,共诞生76位诺贝尔奖得主,位居世界第8。

    加州理工学院的小而精还在院系上,全校仅有6个院系,没有商学院,没有医学院,给人很小清新的感觉。

    另外,这所理工名校在校学生仅有2000余人,这还是本科生加上研究生的总数。

    一个大学只有2000余人是种什么感觉?

    这么说吧,Caltech的教务处负责学生选课的只有两个人。一个负责本科生,一个负责博士生,其中负责博士生的老奶奶竟然认识全校同学。

    以及Caltech的亚裔非常多,不光是学生,教授上也有不少。

    比如陶潜是化学部的教授,陈宣和曹建明则是物理学、数学与天文学部的教授,三人都拿到了终身教职,在学术界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因为都来自华夏,所以比较容易亲近,毕竟是人都会有社交需求,而他们三人属于关系不错的那种,经常会在空闲之余坐在咖啡厅聊聊天。

    三人聊了会,聊到最近国内的热点小镇做题家,不由得感慨万千。

    因为他们三个都算是小镇做题家。

    “什么是小镇做题家?我就是。”

    陶潜有些气愤,显然被国内的那些新闻报道给气到了。

    “从村里的小学、镇上的初中,再到县城的高中,通过高考我才来到科大,可以说对我们这些没有资源的乡镇孩子而言,考试做题是唯一逆天改命的机会。”

    “我还是我们村里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当初考上水木,把县长都惊动了,要是没有这个做题的本事,我也走不出那个大山。”陈宣喟然长叹,“高考算是这个世界最公平的考试了,不看背景,只看分数。”

    曹建明点头附和道:“我们这些小镇做题家做的不是题,做的是改变自己人生的努力。”

    “不过,”曹建明顿了顿,轻呵一声道,“不过这些媒体又开始搞分化了,还弄出了一个‘农村错题集’出来。”

    “只有考上C9或者985的才叫小镇做题家?”

    曹建明摇摇头,“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小镇做题家应该指出身三四线城市以下,只会埋头苦读,擅长应试,借助高考考上大学并改变自己命运的普通家境学生。”

    “学校重要吗?不管是水木、京大,211大学还是双非大学,只要是通过自己做题的能力改变人生的,难道不可以算是小镇做题家吗?”

    他不喜欢农村错题集,这样会把一整个群体给分化成数个群体。

    “老曹这个定义好,”陶潜对曹建明的想法颇为认同,只是通过小镇做题家的事情,让他想到国内的学术环境,心情不免低落几分。

    “唉,不光这个事件,现在国内高校做学问的风气太浮躁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国啊。”陶潜眼神复杂,华夏人讲究落叶归根,除了少部分人,谁又喜欢一直客居他乡呢?

    只是国内学术环境确实让人很失望,哪怕是对标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大也就那样,没有一定的学术帽子,回国难以被重视。

    网上总有人提到钱学森先生,可是这些网友又哪里知道,钱先生那个时期是多重视科学家,可如今呢?

    现在可是把演员和科学家视为平等的时代。

    科学不是第一生产力,颜值才是。

    现在的学术环境还真不如那个时期。

    “这话倒也没错。”

    陈宣喝了一口咖啡,舌尖苦涩得很,“金大闻王之争过去还不到10年,至今记忆犹新。”

    这个事情发生在2013年,一位金大的王姓大牛使命举报闻姓大牛论文数据造假,为了显示出自己并非存在利益纷争,王姓大牛还主动退出院士评选。

    可结果呢?

    闻姓大牛依旧无事。

    王姓大牛一气之下出走丑国,到PRL专职担任副主编。

    PRL也就是前文提及的国际物理学界No.1的期刊。

    直到近些年才开始半回金大(半年丑国,半年国内)。

    要知道这位王姓大牛可是我国第一批长江学者,当初评选院士得到了5名院士的推荐,而另一位则是通过部里推荐。

    懂得的都懂,呵呵。

    华夏缺顶尖的科学家吗?

    不缺,只是大多在海外。

    主要原因是国内学术风气及科研环境的问题,像丘、杨这种国际大牛回去才会得到重视。

    也会有人说,这不是不回国的理由,你也可以蛰伏起来,直到自己成为大牛后改变环境。

    这就离谱了,未来的事情谁敢那么肯定。

    万一屠龙少年变成了恶龙呢?

    “不,也不一定,国内还是有一所大学学术环境很不错。”

    感受着身上投来的两注目光,曹建明扬了扬眉头,笑道:“要说国内真正值得期待的大学,非光华大学莫属了。”

    “毕竟那位陈教授可不是常人,许教授、于教授不是都被邀请过去了嘛,我看成为国内版的MIT只是时间问题。”

    看曹建明这么看好光华大学,陶潜和陈宣着实感到意外,毕竟科大对标的是加州理工学院、京大对标的是哈佛大学,而水木对标的才是MIT。

    这一番话,可是把光华大学的发展潜力视为水木之上啊。

    光华大学vs水木大学?

    陶潜连忙摇摇头,只觉得荒诞得可笑。

    水木能有如今的地位和实力,那可是上百年的积累。

    “老曹,你这话也太过于惊悚,难道那位陈教授邀请你了?”

    “这倒没,要是有的话,我可能还会有些心动。”曹建明打趣道。

    其实他还挺看好光华大学的,如果对方真的邀请自己,兴许借此机会回国也不一定。

    下午茶闲聊结束后,三人也就忙自己的事情而去。

    陈宣教授慢悠悠地往自己办公室走去。

    加州理工的位处南加州,和斯坦福大学的宏伟又不一样,这边的风格更小桥流水,需要用心发掘才能看到,比如在铁栅栏上焊着几个苯环,墙壁的浮雕上的各种样本生物,水池里x射线衍射下的DNA双螺旋结构,还有据说是被爱因斯坦漆成大红色的公寓门。

    等回到自己办公室时,发现几个得意门生凑在一起围观着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难道是国际物理学界又出现了伟大的发现?

    陈宣心头火热,连带着步伐也加快。

    ps:抱歉,近几日心脏不太舒服,所以断更了两三天,非太监。

第八百五十三章 海外留学生的震动

    “你们在看什么呢?”

    突然响起的声音,把几位戴着眼镜,头发稀疏的普丑博士生吓得一跳。

    “老、老师。”一个短发的普丑博士结巴道。

    陈宣平时和学生关系都不错,他不是那种把手下研究生当骡子的那种导师,所以也不客气,直接凑上去一看屏幕。

    这是小木虫上的一个帖子,小木虫他自然不会陌生,研究生及青椒的聚集地。

    只不过,等看清内容后,陈宣愣住了。

    “光华大学2021年教师招聘计划……”

    往下一拉,继续看着内容。

    看着老师一声不吭的样子,几位普丑博士摸不着头脑,对视一眼,也没人敢打扰,只好站在一旁干看着。

    “呼——”

    等看完帖子后,陈宣教授眼神流露出几分复杂。

    “光华的这个福利待遇还不错。”

    刚刚不久就和陶、曹两位教授聊到光华大学,没想到这又见到了。

    不得不说,这份待遇在国内的高校里是相当不错了。

    别看国内高校动辄几十万的安家费,实际上那些都是人才引进的,大部分青椒是享受不到的,而且约好的学校越不会弄这些噱头。

    他转过身,视线扫过眼前吃瓜群众里的两人。

    “弘方、常烨,你们两个有什么想法吗?”他用的是中文,没办法,带的研究生共有9人,其中6个是国人,只有3人不是,而赵弘方、常烨这两人是即将毕业。

    华夏留学生在欧美的数量相当多,其次是澳洲、本子国。

    本子国得益于少子化和快乐教育,导致本国人读研的并不多,甚至出现一名华夏籍教授手下的学生都是国人,开组会都可以用中文了。

    赵弘方也就是之前发声的短发普丑博士,他挠了挠稀疏的后脑勺,不确定地道:“老师,我……现在也还没想清楚,只是感觉有点心动。”

    “老师,您觉得光华大学怎么样?我想听听您的建议。”另一名博士生常烨问道。

    “光华大学嘛……”陈宣沉思了下,看着眼前的几位学生,犹豫片刻后,开口道,“说实话,我比较建议你们去这所学校,下午的时候我跟陶潜教授、曹建明教授有聊到光华大学。”

    “就国内的学术环境而言,如果你们打算回国任教,那我首推光华大学,别小看光华不是985,也不是211、双一流,但这所学校发展潜力非常大。”

    “尤其是我们搞物理的,不像其他学科容易短时间内出成果,去光华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陈宣内心里暗叹了口气。

    其实下午的时候,对光华大学有想法的不止曹建明教授,他也有一点。

    不是每个在海外的教授都不想回国,无奈自己学科在国外搞学问研究,而且国内的学术风气对他们也是一种担忧。

    好在现在不一样了,光华大学的横空出世,让这些海外学者多了个选择。

    或许,去光华大学任教也不错?

    只是无奈,陈宣还是拉不下脸面。

    以自己的资历和咖位,去光华大学的物理学院大概是正教授。

    让那位MIT回去的于东教授成为自己的上司,他多少不自在。

    于东教授在国际物理学界也不是无名之辈,但年龄比自己还小几岁啊。

    要不是比他大,他也不会有这些顾虑。

    不过他还是挺推荐自己的学生去光华大学的。

    想着,他又对赵弘方、常烨二人道:“弘方、常烨,如果你们想去光华大学的话,我建议你们可以先走人才引进,以你们的实力评选一个光华青年问题应该不大。”

    “光华青年我知道,只是从发布公告到现在过去不短时间了,还有名额吗?”赵弘方问道。

    这能走人才引进当然最好,至于要求……他们好歹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只要不是混日子的,基本上没有菜的。

    更别提他们加州理工本就是小而精的学校,从这里走出来的博士含金量可比其他名校高的多。

    陈宣踌躇了会,无奈道:“这样吧,我待会给光华物院的于教授发个邮件问问。”

    听到老师这么回答,赵弘方和常烨二人顿时放心了。

    光华的于教授自然是那位物院的院长,以他们的实力和骄傲不需要走后门,只需要有人能帮忙引荐一下。

    “好了好了,都别看了,坐回自己位置上去,再不回去的任务翻倍!”陈宣摆摆手,开始轰人。

    围观的几人顿时作鸟散,只是回到自己的座位后,依旧心不在焉的。

    几个博三、博四最为难受,看到光华的招聘计划后,既激动又懊恼,只恨自己还没满足毕业条件。

    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国内外的高校教职都难进,毕竟毕业的博士比招聘的多得多,更被提还有不少博士后也在竞争。

    内卷得太厉害了。

    就在陈宣教授头疼该怎么写邮件时,赵弘方脸上的喜色全无,甚至有点想哭。

    只因为电脑微信群里的聊天内容。

    【加州幼儿园(381)】

    UCS物理-孔穆:光华大学又开启招聘计划了,这波招收不少啊,物院都有二十多个位置,兄弟们冲不冲?

    UCB医学-柯海:可以啊,这次还有医学院,总算对口了。

    Stanford化学-李晟:@UCB医学-柯海,光华还有医学院?话说,你们学医的不应该去协和或者北医吗,去光华岂不是很亏?

    UCLA临床心理学-叶和光:@Stanford化学-李晟,这可不一定,医学这一块可比理工科还吃经费,光华财大气粗,未来发展潜力不一定比协和、北医差哪里去。

    Stanford化学-李晟:nb,老叶,你不是也马上毕业吗,都这么说了你还不去?Ψ( ̄? ̄)Ψ

    UCLA临床心理学-叶和光:肯定去啊,我简历都投过去了,等面试时间出来了就买机票回国。

    UCSD计算机-闵昌:鈤,这动作真快,我也要!大家鹭岛见啊,冲冲冲!

    Caltech物理-赵弘方:……

    最后的省略号是赵弘方打出来的,他缓缓吐出一道浊气,心头的紧张渐渐增加。

    这还是加州地区的留学生群,全美留学生数量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明年上半年毕业的博士还是不少的,给赵弘方增加不少担忧。

    “真是搞不懂,都是名校博士,去光华大学干嘛?”

    “去水木、京大不好吗?”赵弘方郁闷道。

    他似乎忘记自己也是被吐槽人群中的一员。

    就在光华大学教师招聘计划火爆海内外的时候,作为光华大学新型结构材料实验室主任的黄杰,此刻却是一脸的振奋。

    像是打了鸡血似的。

    ps:抱歉,作者菌在成都龙泉驿这里,最近疫情变得严重,隔壁小区都封了。

    咳嗽好几天,加上胸闷、头晕,担心自己确诊,实在码字不下去,今天身体稍作好转,希望成都疫情早日结束。

    唉。

第八百五十四章 医学界的声援(恢复更新)

    70年有多漫长?

    70年是25550天,是61.32万小时,是3679.2万分钟。

    这个时长对不少人而言,也许是他的一生。

    70年前的这场著名的战役,若没有这些电影的宣传,可能很多人已经没有印象了。

    就像金陵大屠杀,遗忘,是第二次屠杀,也是最彻底的屠杀。

    眼睛闭上,黄杰的脑海中仍然浮现着那些英勇的士兵们不畏死亡,毅然冲上战场的身影。

    他浑身颤抖,华夏能有今日的和平与繁荣,离不开千千万万的人民子弟兵。

    没有这些人的负重前行,哪有他们的岁月静好。

    黄杰的眼皮抖动,睁开的眼眸里闪着难以言喻的激动。

    “还差一点,还差一点就要完成了!”

    他低声呢喃着,用着只有自己能听清的声音。

    高纯氮化硅粉的研究持续数月,如今距离攻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只要能够圆满实现目标,那这项将会大大改变华夏在世界结构陶瓷领域落后的局势!

    本国的结构陶瓷企业,再也不用受到国外的桎梏。

    在原材料上被卡脖子的僵局,也将如光芯一样消失殆尽。

    尤其是今天看完电影后,浑身涌动着用不完的力气。

    他看着眼前激烈讨论的实验室研究人员们,不禁露出一个笑容。

    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第七穿插连》,虽然没有组织教职工,但校内各单位都很有自觉性,自发组织单位进行观影活动。

    而他们新型结构材料实验室也分成三批次进行观影,一场电影的时间还是抽的出来的,就当是给大脑放松了。

    “好了好了,大家都别讨论了,听我讲两句。”黄杰很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时间毕竟不早了,这都快晚上10点了,明早还要上班呢。

    主任一发话,嘈杂的声音顿时止住。

    “我知道大家看完电影后很激动,但是时间也不早了,我简单说两句,然后打车回学校。”

    黄杰深吸了口气,眼神坚定,铿锵有力地声音甚至引来附近路人的注视。

    “电影里战士们抗美援朝为得是什么?”

    “为得是保家卫国,为得是身后千千万万的国人,为得是让下一代不再出生于硝烟的时代!”

    “他们做到了,只是……”

    “只是,如今的战争也不再是明面上的,而是变成了科技层次的竞争!”

    “高纯氮化硅粉是结构陶瓷领域重要的原材料,但在这一块的发展,我们国家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黄杰手掌紧握成拳头,在胸前晃动。

    他沉声道:“我们现在做的,跟伍千里、梅生他们是一样的。”

    “打赢这场仗!”

    “打赢这场仗!”研究人员齐声呼道。

    他们的眼中,燃烧着熊熊烈火。

    不少人都是从本子国接受黄杰邀请回国的,既然愿意回国,大多还热爱着这个国家。

    加上刚看完这部电影,再听着黄杰的一番话,直接燃爆了。

    原来自己所研究的项目竟然这么重要。

    随后,一行人打了几辆车准备回学校了。

    作为光华的科研人员,而且最低都是副研究员,薪资待遇不会差,都有免费的公寓房,像黄杰和吴玉成几人还评上了光华青年,直接住校内专家楼。

    车上。

    黄杰打开抖音,本是想刷下电影相关的新闻,没想到刚登录上去的第一个视频让他看得发愣。

    “这个……”

    在车内灯光下,手机上的视频内容很清晰地播放着。

    视频重复看了几遍,虽然外放的声音不大,但还是引起后排两位研究员的注意,不过十分投入的黄杰并没有发现。

    视频的内容是一张张奖状、证书以及参加会议和做手术的照片。

    最让人动容的是左下方的文字:

    “我走过很远的路,吃了很多告,五十多年行医路,越过一道道坎坷实现成为医者的梦想,工作后帮助了很多呼吸病患者重获健康,这就是重要的意义,选择不了出生,但#小镇做题家值得!!”

    点开主页,认证是岭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

    返回,黄杰忍不住想看评论。

    小镇做题家的事情他当然也知道,最近闹的很大,甚至可以说是易手遮天。

    但看到评论里说“今天医学大佬集体出动了[感动]”,黄杰心思一动,点开视频的bgm,果然看到了其他相似的视频。

    随即点开一个视频,看了一会儿,再下滑。

    手指在屏幕上是不是滑动,只不过越是到后面,动作越僵硬。

    今天发视频的足足有数十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医院,比如岭南省人民医院、川大华西医院、京城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大附一院、京大三院、郑大一附院等等,但他们都有着同样的身份。

    那就是小镇做题家。

    要论起小镇做题家,最大的群体莫过于医生。

    医学全凭努力,一题一题的考进医院,再从岗位上考到退休没有捷径,一生都与做题为伴。

    没有捷径,没有后门。

    哪怕是他们学术界也不如医学界。

    毕竟学术可以造假,但是医术不可以。

    他们是真真正正靠做题走出山村、走出小县城,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医学界的发声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也让黄杰为之所震。

    “主任,到学校了。”

    身后传来的一道呼唤声才将黄杰的意识拉回现实。

    他歉意地回道:“不好意思,走神了。”

    随即打开车门走下去。

    在校园的路上行走着,黄杰还在思考着刚刚看到的那些视频。

    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严格来说,他不算是小镇做题家,但他的同行同学中却不乏有小镇做题家。

    有在高校当老师的,有参与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的工程师,有中科院研究所的研究员,还有常驻国外的国家工程之类的工程师等等。

    而这些人,如今都成为了国家的基石,在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可就是他们这些人,如今竟然被嘲讽了?

    “不行,得做点才行!”黄杰咬咬牙,下定了一个主意。

    在回去的当晚,他开始联系一些同学、朋友,并拉了个群,他将小镇做题家和医学界发声的事情发在群里,同时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在得到众人的支持后,黄杰心中松了口气。

    不光如此,他还在实验室的微信群里也发表了类似的提议,好在一起顺利。

    小镇做题家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黄杰当前主要的精力还是在实验室上。

    他有一种预感,高纯氮化硅粉的研究快要迎来尾声了!

    ps:报个平安,成都疫情还在持续恶化,咳嗽和胸闷依旧未消失,不过到今天已经好很多了。

    至于医学界发声这回事,是十四五号的事情,当时看了后很动容,就想写进来,结果从14号拖到现在,唉,真是太无语了,这章之后不会再提到了,给大家添麻烦了。

    更新应该可以恢复了。

第八百五十五章 高纯氮化硅粉的攻克!

    十月初的鹭岛依旧炽热,太阳烘烤着大地,校园里行人并不多,毕竟如今还是国庆假期。

    但对于校内的科研人员来说,国庆假期不存在的,除了春节,其他时候的假期都是一种奢望。

    过去钱杨是这么觉得,但来到光华大学后,他对假期还要上班非但没有抗拒,反倒是格外主动。

    之前还因为为了多拿加班费,经常加班到研究所的智能安防系统给提醒才不得不离开实验室。

    新型结构材料实验室。

    钱杨把手上的操作忙完后,抬起头看了眼实验室里的其他同事。

    没有一个人在摸鱼,都在专心致志地工作中。

    这种气氛,哪怕是他在水木读博的时候也未能看到。

    尤其是前日实验室组织观看电影《第七穿插连》后,似乎所有的研究人员心头都攒着一股劲。

    一股……想要把高纯氮化硅粉项目攻克的劲头。

    钱杨毕业于国内TOP1的水木大学,他当然知道国内高纯氮化硅粉的制备技术的落后与困境。

    氮化硅粉的制备并不难,难得是制备出高品质氮化硅粉。

    在这一领域,全世界只有本子国的UBE公司能实现,这也就导致国内在这一原材料上不得不受限于人。

    “真得能超越UBE吗?”钱杨呢喃了一声。

    “当然能!”

    身后传来一道声音,说话那人的语气格外的坚定,似乎这是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

    钱杨知道这声音的主人是谁,连忙道:“主任。”

    黄杰轻点了个头,走到钱杨的身旁,目光落在实验台上。

    细细检阅一番后,黄杰露出满意的神情。

    “小钱,实验做得不错。”

    称赞后,黄杰笑吟吟地抬起头,直视着对方道:“是不是觉得超越UBE公司很难?”

    钱杨沉默了片刻,脸色纠结,似乎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十几秒后,他艰难道:“主任,站在我的立场,作为一名华夏人我当然是希望可以制备出超越UBE公司的高纯氮化硅粉。可我的导师告诉我,科研工作者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所都应该报以严谨的态度和理性的思维。”

    “所以,我觉得很难实现。”说完这段话,钱杨大口呼出一口气,毕竟在自己领导面前说出这种反驳对方观点的话,是需要不少的勇气。

    黄杰不光没有不悦,反而更加欣赏钱杨。

    他好奇问道:“你导师是?”

    “高成彦教授。”

    “高教授啊。”

    黄杰笑道:“高教授的大名我在本子国做研究的时候便时常能听到,在国际材料界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

    当时招收钱杨的时候,黄杰更在乎的是对方的专业水平,导师一块并没有太关注。

    “你对科学的态度我很赞同,从大环境来看的确如此,可我依然认为我们在高品质氮化硅粉的制备技术上超越UBE公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理由呢?”

    “实力。”

    “实力?”

    “没错,就是实力。”

    黄杰看着钱杨,毫不怀疑道:“我相信自己的实力,也相信我们实验室41名研究人员的实力!”

    相比本子国的国力材料所,这里的实验室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人员上都是远远不如。

    可是黄杰却待得非常舒坦。

    在光华只要专心做研究,并且不知为何,在光华大学研究所里搞科研竟有种难以言喻的丝滑感??

    不光如此,经常在清晨醒来的时候,他的大脑中对高纯氮化硅粉的理解似乎又加深了点,时不时还会萌生出一些灵感。

    或许,光华大学就是他的福地吧?

    不然实在难以解释实验室的高速进展。

    哪怕他在本子国的时候材料所和UBE公司有不少合作,他也借此从中摸索出一些思路,可实验室在短短几个月内取得的突飞猛进让他大为震动。

    这似乎也太顺了点吧?

    钱杨挠挠头,对主任的话有些信服,可又觉得似乎太过于乐观了?

    黄杰拍了拍钱杨的肩膀,“不要总是去想我们能不能做到,只有去做了,结果才会出现。”

    钱杨默默看着主任离去的身影,内心里好像懂了点什么。

    ……

    就在这段对话发生的四个小时后。

    实验室里的气氛突然凝固起来。

    研究员各司其职,只不过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显而易见的紧张和局促,似乎有什么很焦灼的事情正在发生中。

    直至一道惊呼声在实验室里乍然响起。

    “主任,数据报告出来了!”

    就在黄杰接过报告的时候,实验室所有的研究人员不约而同地围了上来。

    【实验参数:】

    【纯度:99.99%】

    【总氧含量:0.05%】

    【含氮量:38.2%】

    【a相含量:>95%……】

    “纯度达到99.99%,我们成功了!”黄杰握着数据报告的双手在打颤,他的嘴也在打颤,他的双眼在这一刻莫名地有些湿润。

    从张江实验室跳槽到光华大学,说实话,他身上的担子不轻。

    尤其是一跃成为实验室的负责人,再从本子国将吴玉成、王鹏海、罗子煜等人邀请回国并加入实验室,他的压力就更大了。

    好在如今一切都值得了!

    “我们成功了?”

    在刹那的安静后,实验室里爆发出欢呼的浪潮。

    “我们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

    有人在挥舞着拳头,有人喜极而泣,也有人静静地露出笑容。

    这份实验参数意味着他们所制备的高纯氮化硅粉达到本子国UBE公司的水准。

    从今天之后,华夏在氮化硅陶瓷的原材料上将实现自给自足!

    又一项技术被华夏攻克,同样被卡脖子的领域也将减少了一处!

    谁又能想到,从实验室的筹备到攻克仅仅不过是两个月的时间?

    “两个月的时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吴玉成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对于这种结果既喜又惊。

    别小看高纯氮化硅粉只是氮化硅陶瓷的原材料,全球市场仅有8200万美元,但其中涉及的技术并不简单。

    制备出氮化硅粉不难,可制备出高品质的氮化硅粉却很难!

    而制备出与本子国UBE公司同水准的氮化硅粉,那是难如登天!

    眼前的现实告诉他,他们不光做到了,还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这是吴玉成所未想到的。

    只不过,让他更没想到的是黄杰的下一句话。

    ps:查资料太耽搁时间了,我还下载了几篇论文,高纯氮化硅粉是之前写的,过去这么久都忘光了,蛋疼。

    最后,感谢【含笑半步孙爷爷】同学的100000币打赏!人生首盟啊!!!妈的,激动死我了!加上之前的打赏,一共欠孙同学12章加更,等我身体好点,一定补上!!

    感谢孙同学!谢谢!

第八百五十六章 不是疯魔便是走上神坛

    “大家先静静,听我说两句。”

    嘈杂的声音瞬间消失,黄杰笑吟吟地看着众人,高声道:“我们已经制备出跟本子国UBE公司同样高品质的氮化硅粉,按理说这已经足够满足国内氮化硅陶瓷的需求了,可这知足了吗?”

    “我觉得不够!”黄杰摇头。

    “没有永恒不变的技术,有的是一次次的超越和颠覆。”

    “如果我们现在知足了,那么用不了多久UBE公司会研发出更高品质的氮化硅粉。”这话不是黄杰耸人听闻,技术研发这条赛道只要你稍微停下来休息一下就会被人超越过去。

    像华夏当初落后那么多,还能实现弯道超车,说是一个奇迹毫不为过。

    因为同样的赛道,各方都在奔跑,尤其是对方还领先几十步,在这种情况下是很令人绝望的。

    黄杰相信,本子国的UBE公司肯定不会停止技术研发。

    所以,他们不能停下脚步或者放松脚步。

    “我们要继续研发,制备出比本子国UBE公司更高品质的氮化硅粉,要成为这个领域的No.1!”

    他环视着实验室的众人,眼神中燃烧着熊熊烈火。

    “我们是最出色的团队,每一个人都是。”

    “既然我们可以两个月制备出UBE公司同水准的氮化硅粉,那我们也可以再花两个月的时间超越UBE公司!”

    “我相信你们可以做到!”

    黄杰的一番话如同振奋人心的演讲一般,说得不少研究人员热血澎湃。

    新型结构材料实验室成员大多在40岁以下,全员都是青年学者,这个年龄的他们还未完全被社会给磨平棱角,他们尚存一丝锋芒。

    华夏综合国力虽然位居世界第二,但是在各种高精尖领域里,依旧落后日美德等国。

    作为一名学者,尤其还是爱国学者,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拒绝在自己的领域实现No.1。

    被打了鸡血的研究人员们继续投入在研究中,而黄杰看了眼时间,距离下班还有阵时间,干脆就走到实验室外面打电话给校长汇报一下喜讯。

    简单聊了几分钟后,黄杰转身走了没几步,却看到一个令他意外的身影。

    “老吴,有事?”

    吴玉成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地站在实验室外面,脑筋稍微一转动也知道对方是在等自己。

    “老黄,旁边聊聊?”

    黄杰看了眼对方脸上的焦灼,心头虽然疑惑,但也点了点头。

    “好。”

    两人往旁边的走廊走了几步,待远离实验室大门后,吴玉成不再掩饰,直接苦笑道:“老黄,我们能制备出UBE公司同水准的氮化硅粉已然不易,这还建立在之前你我曾参与跟UBE公司合作研发的基础上。”

    “这已经是极限了,要想超越谈何容易啊!”吴玉成语气中稍微有一点怨气,他觉得黄杰刚才的言语太过草率。

    后续的技术研发当然是要继续下去,可不应该太急切,应该稳扎稳打慢慢来。

    两个月的时间超越UBE公司???

    这步子迈太大了,可就容易扯到蛋了!

    黄杰反问道:“你觉得我们做不到吗?”

    看到吴玉成沉默的样子,他内心里暗叹了口气,当初邀请吴玉成时,对方毅然选择回国,可现在一看,似乎对方似乎过于稳妥了。

    “老吴,我知道两个月时间确实略显仓促,可我们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做不到呢?”

    “当初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只用了5年时间研制出原子弹,至于氢弹,仅仅是2年零8个月!”

    黄杰直视着吴玉成,沉声问道:“前辈们能创造这种奇迹,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到?”

    “华夏科学家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做不到’这三个字!”

    “我们可以两个月达到UBE公司水平,就能两个月时间再超越他们。”

    “这……只是……”吴玉成脸色苦恼,“我当然也只希望可以做到,只是真的能做到吗?”

    “那可是UBE公司啊。”吴玉成低声地说道。

    氮化硅粉的制备方法有六种,分别是:硅粉直接氮化法、碳热还原法、热分解法、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反应法和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国内甚至世界绝大部分厂家广泛使用的都是硅粉氮化法(硅粉直接氮化法的简称),原因自然是该方法比较简单,成本较低,技术也较成熟。

    但这种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制得的粉体中β相含量以及氧含量较高,这将极其不利于高性能氮化硅陶瓷的制备。

    上过大学的同学们应该都知道,氮化硅粉体的品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氮化硅陶瓷最终的性能。

    高纯氮化硅粉是很难用硅粉氮化法制备出来,六种方法中只有热分解法(也叫化学合成法,前文提过)可以实现。

    可因为其制备工艺较为复杂严格,全世界也只有日本UBE公司有能力批量生产。

    不夸张的说,UBE公司就是氮化硅粉领域的霸主。

    这就是吴玉成为什么会困扰的原因。

    “当然能!”黄杰就像是回复钱杨一般地回复吴玉成。

    “老吴,相信我,也相信我们团队。”他拍了拍吴玉成的肩膀,直接往实验室方向走去。

    实验室有两种声音没什么,但吴玉成作为副主任,应该要统一战线支持他。

    “真的能吗?”吴玉成呢喃道。

    看着黄杰的背影,吴玉成知道对方有些失望。

    或许是自己太过小心了?

    至于回到实验室的黄杰,恍若什么都没发生地来到操作台前,专注地开始下一轮的研究。

    这个实验室里,谁都可以慌,唯独他不可以。

    “再做几组实验看看。”黄杰心里念着,便开始指挥组员开始操作,而他则站在一旁观看着实验反应。

    热分解法的原理是就是将SiCl4(四氯硅烷)在0°C干燥的乙烷中与过量的无水氨气反应,生成固体的Si(NH)2(亚氨基硅)或者Si(NH)4(氨基硅),随后生成的物质和NH4Cl(氯化铵)沉淀。

    并在真空环境下加热,除去NH4Cl,之后再高温惰性气体中加热,即可获得氮化硅粉。

    看这些步骤似乎挺简单的,难就难在如何获得高纯度的亚氨基硅和氨基硅。

    几组实验过去,时间都临近中午,看着实验报告上的数据,有些参数甚至比先前成功制备出的那组更糟糕。

    黄杰并没有气馁,而是对身旁的研究员嘱咐道:“小赵,把这些数据都收集好,下午改变一些量继续做实验。”

    可能很多同学不知道,科学实验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高大上,而是在不断地试错中找寻成功的轨迹。

    十年如一日,丝毫不夸张。

    能够坚持下去的,不是疯魔便是走上神坛!

    ps:抱歉,涉及到技术的不太好写,因为还要改前文,所以我只能单更了,等改完放出来后再恢复两更。

    求点免费的推荐票~

今日无更。。。

    如题,写到现在还没写完,1号我发誓写两章!

    做不到直播女装!

第八百五十七章 与自己和解

    时间回溯到两个小时前。

    接到黄杰电话的陈灏,听着对方的汇报后,虽然感到开心,但是却没有很意外。

    毕竟当初同意成立这个实验室便是看重黄杰的能力,当初通过系统的探查,光是黄杰一个人成功率高达85%,更别提如今实力雄厚的实验室。

    “好好努力,其他交给我就行。”鼓舞对方后,陈灏挂断电话。

    他在思考该怎么考虑技术转化。

    眉头微微皱起,陈灏想了几分钟,拿起手机拨打了一个电话出去。

    “陈校长,有什么事情吗?”对面的张野声音里夹带着几许意外,毕竟自打丙交酯的合作之后,后面联络几乎很少了,唯独的一次,咳咳,还是要收购他们金丹科技的部分股份。

    这次……难不成是要全资收购他们?

    想到这,远在豫省的张野脸色一僵。

    好在似乎是他想多了。

    “张总,不知道你对高纯氮化硅粉有没有了解?”

    “高纯氮化硅粉?”

    张野停顿几秒后,又问道:“有所了解,陈校长为何这么问?”

    金丹科技位于豫省,而豫省还有一所名为中硅高科的企业,这所公司可以说是华夏多晶硅之父,在硅基材料领域深耕多年。

    虽说生物材料和硅基材料专注的领域有所差距,但多少还是有所交集,而且这个领域张野了解一些,国内在这一块的处境简直和丙交酯一模一样。

    能造出来,但是品质远远达不到国外水准,导致仍然需要对外进口。

    “高纯氮化硅粉是我们光华刚攻克的一项成果,张总感兴趣吗?”陈灏淡笑道。

    “纯度多少?”

    “99%。”

    “99%?!”张野失声道:“那岂不是达到本子国的UBE公司的水平了?”

    本子国UBE公司在世界氮化硅粉领域相当于聚乳酸领域的Nautreworks公司。

    “暂时是。”

    陈灏顿了顿,不以为意地道:“实验室方面还在进行下一步的研究,相信用不了多久能制备超越UBE公司更高品质、高产率的氮化硅粉。”

    张野咽了团口水,小心翼翼地道:“陈校长,所以您是打算与我们合作吗?”

    光华出品,必属精品!

    光华的研发能力有多强张野是深有所感,既然陈校长这么说,那多半没有问题。

    只要能拿下高纯氮化硅粉,那他们金丹科技完全可以借此机会进入硅基材料领域,扩展公司的多元化。

    “可以合作。”

    还没等张野露出笑容,陈灏的下一句话也响起。

    “但是我们需要再‘加深’下合作关系。”

    这一刻,张野心都凉透了,拔凉拔凉的。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他不至于愚蠢到听不出对方的话中之意。

    “陈……陈校长,我需要和老周商量一下。”

    “好,没问题。”

    虽说对方还要考虑,但是陈灏却觉得胜券在握。

    而且,被光华收购并非坏事。

    “到时候就放在光华生物旗下吧。”

    ……

    同一时间。

    魔都,交大校内的某个报告厅里。

    可以容纳近千人的报告厅已然是座无虚席,甚至有不少人站在外面。

    正常来说平时一个讲座或者是企业宣讲会完全够用,但今天来现场的可不止交大一所学校的学生,而是魔都地区的15所高校!

    这还不止,到场的基本都是应届博士生,这要是一枚炸弹落在这里,直接摧毁魔都数百名未来的社会精英。

    王海波扫视着四周的人潮,眼皮猛跳了好几下。

    “这也太多了吧……”

    “很正常,毕竟魔都进入双一流的有十五所学校,哪怕一所只来67人,也足以把这里给填满。”

    卢兴文耸耸肩,又道:“其实也还好,你信不信过几日的京城宣讲会更恐怖?”

    卢兴文跟王海波是同个师门的,也是导师这一届唯一满足毕业条件的两位博士生,面对光华大学新启动的教师招聘计划,便一同前来。

    “信……”

    一想到那个画面,王海波鸡皮疙瘩竖起,只觉得眼下的情况已然很好了。

    光华大学的城市宣讲会有门槛,需要985、211、双一流大学的应届博士生才能参与。

    魔都的985有4所,211有6所(不计入985),非985非211的双一流大学有5所。

    别看挺多的,对比京城那里完全不算什么。

    京城的双一流大学有34所,其中985就有8所,位居全国第一!

    34所高校,应届博士生估计都超过5000人了,到场得只会比魔都这里更多。

    见时间还早,卢兴文便与王海波聊起来。

    “海波,最近小破站很火的二叔你看了没?”卢兴文随口道。

    “啥二叔?”

    “就是回村三天,治好精神内耗那个视频,”卢兴文瞪大着眼睛,意外道:“最近这么火你不知道吗?”

    “不知道,都在写论文。”

    “……”

    无语的卢兴文干脆点开视频给王海波看。

    这个视频还挺长的,有11分钟,好在今天两人提前四五十分钟到场,时间充裕得很。

    等王海波看完后,卢兴文忍不住想和他讨论这个视频的意识输出。

    “怎么样怎么样?很多网友diss这个阿婆主,说是在赞美苦难,你觉得呢?”

    “赞美苦难?”一边滑动评论区的王海波,一边摇头否认道:“我不这么觉得。”

    评论区有人感动,有人落泪,有人嘲讽,有人谩骂,还有人贴出路遥和王朔的话,比如王朔这一句话:“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用穷人的艰辛和苦难,当做励志故事愚弄底层人”。

    那这个视频是这样吗?

    他觉得不是。

    但卢兴文就好奇了,“为什么?”

    王海波想了想,说道:“那些觉得作者在赞美苦难的,无非是觉得二叔逆来顺受,过得那么惨还这么乐观,然后作者就不内耗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就我个人观点,我觉得大体上是作者表达‘与自己和解’的意思。”

    “和解?”听到这个,卢兴文愣了愣,还挺新奇的言论。

    “对,就是和解。”

    接着,王海波对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理解的所谓内耗,是一遍一遍地去思考【如果当初我……那今天就……】,这种思绪如此严重,以至于一个人会部分或全部地失去行动能力。”

    “这种假想的今天和真实的今天的差距越大,你就会越不可自抑地去想这个事情。”

    “这事情可以是当年就差了几分就能考上更好的学校、可以是因为生病所以远远落后于同龄人、可以是一个决定做错,家庭状况一落千丈……”

    “这种痛苦严重起来可以毁掉一个人的生活,远远超过原来那件事本身造成的损失。比如在二叔这里就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都丧失了所有的行动能力。这样的内耗可以让一个人犯下更多的错误,然后陷入更多的内耗,于是进入恶性循环。”

    “这种事情如果严重到一定程度,你就会想:是不是我找个楼,从上面跳下来,就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痛苦了?

    作者用幽默乃至怪诞的笔触,描写了二叔最痛苦的那段日子。那隐藏在寥寥数语背后的、无数的【我本可以……】,无数的【如果当初……】,只是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卢兴文听得也有些头皮发麻,只觉得好有道理,换成是他估计做不到二叔这样乐观。

    “医疗事故和残疾证等问题是非常次要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说到这,王海波踌躇了下,叹道:“核心问题是【我本可以……】。”

    “这个问题,无论是那个阶层、无论是哪个时代,都会有人会遭遇,是一样的。不会因为谁比谁生活好,就不痛苦了。”

    “二叔让作者感悟到的其实就是和自己和解。”

    “就是过去的都过去了,不要回头看了,往前看吧。”

    “要说明的一点是,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不追究、不反抗,不一定意味着逆来顺受。而是活在当下,不再一遍遍地在深夜追问自己那些问题了。”

    “与自己和解但并不逆来顺受,这个状态,可能没有经历过严重内耗的人是很难理解的。就像作者所说的‘打好一手烂牌’,我手上已经是这样一副牌了,无论我是不是去追究当年是谁让我变成了一手烂牌,我现在手里的牌就是这样了,我天天沉浸干“如果当初”的思绪里,而不去琢磨怎么打好这手牌,那我在人生牌局上只能越打越烂。”

    “从经济学上讲,也可以理解为:决策不应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

    “所以我觉得,不往回看,不要一直遗憾过去的遗憾,要去打好手里的牌,这都说得很对。”

    其实他刚踏入大学的时候,也有阵子精神内耗。

    他在想,如果当时自己再努力点,会不会能考上交大、复旦?

    或者如果自己家境好点,也会就不会因为贫瘠的教育资源只能来到魔都大学。

    好在自己后面从这个精神内耗中走了出来,不然就不会有今天的自己了。

    “好家伙,感觉你讲得好有道理。”卢兴文苦笑一声,感觉听完王海波的话,比看完这个视频还让人振奋。

    他忍不住多看了王海波几眼,还是第一次发现老王同学竟然剖析地这么深刻。

    “希望官媒别大肆宣传,不然味道就变了。”王海波无奈道。

    这个视频所夹带的作者思想,其实就跟小镇做题家一样,我们可以自嘲,但是官媒不能这么称呼我们。

    卢兴文不以为意道:“应该不会吧,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这么做。”

    “但愿吧。”

    正在这时,报告厅里顿时变得安静。

    往台上一看,光华大学的人终于到了。

    首场城市宣传片即将拉开帷幕!

    ps:咳咳,这章也过三千了,女装啥的就算了。

    ------题外话------

    这章私货有点多,主要是最近二舅太火了,有点不吐不快。

    为什么要打扰二舅?

    他们把二舅捧起来,如今又要毁了二舅,真的令人恼火。

    纪录片都不一定100%真实,为什么要要求B站一个视频就得100%真实?

    当然那个作者也有问题,不应该撒谎,说得那么绝对。

    单独针对那个视频,我本人是欣赏的。

    至于什么歌颂苦难,我觉得不是,我认为更多的是与自己和解,向前看。

    如果让大家觉得坑钱了,实在抱歉,我后面尽量减少私货。

今晚更新会晚点

    大概1、2点吧,在关注新闻,实在静不下心,大家也在看新闻吧?

白天补上

    破防了!

    坐在电脑前发呆,md,脑袋里浆糊得很,白天补上吧!

第八百五十八章 恐怖的首场城市宣讲会

    “同学们,麻烦让条路出来。”

    交大的工作人员看着眼前被人群堵塞的走廊,颇感无奈。

    魔都有4所985,但是真正顶尖的自然是交大和复旦,两所都自称是国内TOP3大学。

    对于光华大学这次要在魔都举办的城市宣传会,两校都很热衷地对接,想要把场所定在自己的学校里。

    虽然一所大学到另一所大学去招人,听起来有些奇怪,但交大、复旦都很开心的,毕竟国内的教职是僧多肉少,能解决一部分就业也不错。

    复旦毕业的博士生想留校任教都需要非常拔尖的才行,毕竟这些名校热衷的是国外名校博士、博士后,最好是那种已经崭露头角的,还省去培养的时间。

    这些挤不进报告厅的博士生一看来人,也知道正主来了,个个露出美食主播看到大白鲨般炽热的眼神,让姜林看得一阵头皮发麻。

    他万万也没想到首场城市宣讲会的欢迎程度会有如此之高。

    当前就业形势太恶劣了。

    现在博士生的就业首选是留在高校当老师,其次是走选调生或者人才引进进体制,实在没办法就去工业界。

    当然了,受近两年的经济影响,像京城的城管都出现不少清北的名校博士。

    等走到报告厅讲台上,环视一圈下方,姜林喉咙有些干痒,实在是太吓人了,全场都坐满了,一眼望过去人头一个接一头,有密集恐惧症的人估计会不太好受。

    好在这一年的锻炼也不是白搞的,姜林很快反应过来,开始今天的城市宣讲会。

    “各位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光华大学本次城市宣讲会的负责人姜林,接下来由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校情况和今年的教师招聘计划……”

    插上U盘后,姜林脸色淡定地开始讲述。

    其实高校的招聘跟企业差不多,都是先介绍高校的情况,比如环境、设施、福利待遇啥的,然后最后再开始进入正题,甩出本次的招聘计划。

    姜林的语气不急不慢,态度认真。

    他一直觉得自己运气挺好的,一个211硕士毕业的小镇做题家能有现在的成就,着实不易了。

    211硕士到高校里能干嘛?

    要想当老师的话,基本上只能去普通的公立大专或者民办高校,实力强点的大专都要求名校硕士或者博士。

    他有一个朋友,武大硕士毕业最后去了蓉城的一所公立专科院校。(真实事件,作者朋友)

    可惜吗?不,这很真实。

    这念头,想去高校当辅导员都得博士学历,他能够在光华大学立足已经很不错了。

    加上当初挖人和少年班招生两次出差成绩都不错,在校长那里都是挂上号的,这次的城市宣讲会便是他主动请缨的。

    年轻人嘛,不怕出差吃苦,就怕白吃苦了,那就成牛马了。

    光华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大学,只要进来的都能感受到,有能力、有才华就会得到重用,姜林不怕吃苦。

    年轻的时候要是不多点苦,后半辈子就得天天吃苦了。

    就在台上的姜林孜孜不倦讲述的时候,台下也有些许嘈杂声。

    “这个负责人好年轻的样子,我咋感觉他还没我大呢?”卢兴文忍不住又看了眼姜林,压低着声音对身旁的王海波说道。

    应届博士生,那种跳级的大佬不讨论,哪怕是直博的基本上毕业的也有26、27岁,如果是按部就班读硕再读博的,差不多29、30岁,这负责人一看就二十六七岁的样子。

    也太年轻了吧……

    “呃,好像确实有点。”王海波见对方年轻的样子,内心里不由地感到动容,自己在对方这个年龄的时候还在读博呢。

    王海波又补充道:“不过也能从中看出一点,光华大学不像其他的学校,不看资历看能力。”

    “也是,挺好的,要是能多一些像光华一样的学校就好了。”卢兴文微微叹息,这种风气不只存在于高校中,比如其他很多地方都是。

    宛如一种默认的潜规则,很少会有人去打破他,这会得罪很多人。

    因为宣讲会的内容并不多,大概半小时左右的时候便迎来了尾声。

    “接下来是问答环节,有疑惑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同学可以举手。”

    姜林话音刚落下,齐刷刷举起一片手。

    左右扫视了下,点了一位前排的女同学。

    这位女同学问出的问题挺犀利的。

    “姜老师你好,我想请问一下贵校是否也存在‘非升即走’的制度?”

    非升即走是什么?

    这其实是一个舶来品,学习的是国外的Terack制度,国内有说法叫做长聘制、长任轨。

    国内高校对“非升即走”制度的探索始于上世纪90年代。1993年,清华开始酝酿率先提出“非升即走”实施方案,并在部分院系开展试点。此后二十年间,北大、复旦、上交等等多所名校也相继开始实施。

    简单说,就是给你一个三年或者六年的合同,合同期内考核达标则升,不然就得解除合同,所以就无所谓什么开除,开除还要给赔偿金呢,非升即走是约定期限,连离职赔偿都没有。

    不过也很正常,现在的大趋势是取消编制。升是合同,走也是合同,一轮一轮考核,考核不过关,降级、转岗或者直接走人就要看学校自己的规定。

    非升即走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嘛,有些学校就借此压榨新入职的青椒,把科研工作者当成科研民工,用起来完全不心疼,大不了五六年后再换一批。

    这个制度的关键保障是给与青椒科研的自由度——PI制,不然跟以前没什么差别,只不是从“事业编”变成了“合同工”。

    可以说,博士生对非升即走制度相当厌恶,但也没办法抗拒,只能忍着。

    姜林没有犹豫,直接给出回答。

    “我校没有非升即走制度,不过各位同学也知道我们是私立大学,所以没有事业编制,只要校内考核通过,都会签订长聘合同,你们也可以理解为终身教职。”

    当然了,考核不通过的肯定会解除合同,即便签订长聘合同,也不能太肆意妄为,至少教学上不能马虎。

    这话顿时让不少人蠢蠢欲动,光华的讲师薪资待遇都是业内天花板,能一直待在里面谁愿意走?

    随后,姜林又点了一个男生。

    “姜老师,我是来自复旦的学生丁浩,我注意到贵校在这次的招聘计划数不少,不过我还有个问题,请问在出现不少优秀应聘者的情况下,贵校会不会超额招聘?”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姜林微微一笑,回答道:“丁同学你好,对于超额招聘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会的。”

    “我们光华大学新成立不少学院,也在筹建新的学院,对于人才是来者不拒,只要足够优秀,哪怕超乎计划数也会录用,所以大家不用担心人数问题。”

    王海波听到这个回答松了口气,卢兴文直接提前欢呼了。

    “我giao,那我这么优秀,岂不是稳了?”

    王海波直接翻了个白眼,看了眼这小子,劝道:“老卢,我建议你还是好好准备吧,据说这次不少海外的大佬们都会参加。”

    “怎么可能,海外大佬们要去也是C9、华五这种地方吧,来光华跟我们竞争啥。”卢兴文满不在乎地说道。

    见劝不动,王海波摇摇头,也不管对方了,先自己上岸了再说。

    一通问答后,报告厅里的屏幕一变,上面显示着现场投递简历和网上投递邮箱两种方式,不过能到这里的,当然是冲着现场投递而来。

    半个小时后。

    姜林和两位光华的老师看着眼前两座“山峰”,陷入了沉默中。

    “现场也没来这么多人???”

    ps:抱歉,更新姗姗来迟了,早知道昨晚就不看新闻了,还是好好码字吧,唉。

    ------题外话------

    我查了下上海4所985的应届博士生数据:复旦大学2021年博士毕业人数大概在1500人左右,上交2943名(2022年),同济675名,华东师范828名。

    排除20%左右的非全日制,大概这四校应届毕业博士有4756人,整个上海地区估计能有七八千名至少吧?

    以光华的薪资待遇,来个八分之一我觉得不过分。

    ………………

    最后感谢【丶你那夏天般的笑】同学的100阅币打赏!

    感谢【鱼儿】同学的588书币打赏!

    感谢支持,谢谢!

第八百五十九章 周“博士”

    张洪、徐梦萍是两位从其他部门借调过的,对于比自己年龄小的姜林当这次城市宣讲会的负责人,他们并无意见。

    毕竟人家有本事,还特别拼,明眼人都知道对方迟早会被校长重用,只有小说里的无脑反派才会开嘲讽或者使绊子。

    对于这首场城市宣讲会,两人还挺郑重对待的,只是没想到出现这种情况?

    “现场也没来这么多人啊???”张洪一脸震惊。

    眼前这两座“山峰”起码相当于四十本书了!

    博士生的简历不像本科生就一张,像科研经历和期刊论文占篇幅不小,基本上要2-4页,以平均一人3张为算。

    这里起码有2000份简历!

    (2000份也就是六千张,一本小说300页150张纸,所以可以看做有40本书的份量)

    这来到现场的人也没那么多啊……

    姜林回忆了下,无奈道:“我想了想,好像有些同学投递了好几份简历。”

    这下破案了,估计是有同学或者朋友做实验抽不出身,或者实验室老板不放人走,只好让来的帮忙代劳投递下。

    只是没想到,最后竟然有这么多,两人抱起来都吃力。

    正当三人准备离开的时候,出了点意外,来了个交大的处长。

    三人本计划是早上宣讲会,然后中午在交大的食堂随便吃点,直接赶高铁去金陵,但如今盛情难却,只好与对方到教工餐厅一起吃顿饭。

    至于用餐时候,无非是一些客套话,以及什么未来合作balabala的。

    吃完饭后,姜林一行人在返回报告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校内的快递中心。

    这种重要的物品当然首选顺丰,只不过前面还有几人,得稍等一会。

    等待期间,姜林顺便翻阅了一下投递的简历。

    有的简历套用一些网上的模板,弄得花花绿绿的,给人感官就不太好。

    其实简历这种东西,创新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网上那些所谓好看的简历模板都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内容变少了,顺序变奇怪了。

    除此之外,千万不要放照片(除非你相信对方看到你的照片会加分),不要做表格。

    最好的模板还是最老套、最黑白的经典款。

    翻了四五份,才翻到一份经典的黑白款简历,姜林眼神往上扫去。

    最上面是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加下来是教育背景、技能、科研经验、奖学金和奖项、学术成果以及最后的兴趣爱好。

    【魔都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科研助理。

    ?改进了广泛使用的特征值求解器,大大降低了计算大规模工程和生物工程系统特征值解的计算成本,特征值求解器的改进版本目前已在ADINA中使用。

    ?对复杂蛋白质的形状和功能进行了新的发现,其结果已被纳入蛋白质数据库,并被领先的研究公司利用。

    ?开发了蛋白质扩散系数的粗粒度有限元框架。】

    姜林双眼茫然,自己毕竟是文科211硕士,这种名校工科博士生的东西看不懂,只感觉不明觉厉。

    一旁的张洪瞥到这简历后的内容后,忍不住惊呼一声,“我靠,这个是大神啊!”

    姜林挑挑眉,好奇问道:“张老师,你看得懂?”

    “看得懂一点,我就是机械工程出身的。”张洪不好意思地说道。

    “张老师哪个学校毕业的?”

    “山城大学。”

    “山城大学不是985吗?”姜林不理解地看过来,“怎么想着搞行政不去教学岗?”

    山城大学简称重大,虽说在985里不起眼,国内排名30+,但好歹也顶着一个985的名头,跑来搞行政也太亏了吧?

    “咳咳,不是博士,硕士学历去不了教学岗啊。”

    张洪苦笑一声,叹道:“教学岗基本上都要博士,哪怕985的硕士也只能去私立二本或者公立大专,想去公立二本还只能去比较偏僻的地区。”

    庆幸的是,光华大学的行政岗薪资待遇虽然比教学岗、科研岗低一点,但相比业内其他高校,还是高出一大截。

    想到小钱钱,张洪的郁闷心情一扫而空,顿时感觉人生可期。

    金钱不一定能买来快乐,但是可以减少95%的烦恼。

    “这倒也是。”姜林深有所感地赞同道。

    现在这个内卷的时代,高校可以说是个学历歧视最严重的地方,就算博士之间还有本硕博是不是985、211、双一流,以及土博、海龟等等鄙视链。

    硕士如果想要进高校,基本只能行政岗,有些学校行政岗都要求博士,唉,太难了。

    得知对方是机械工程出身,姜林看了眼简历,对张洪问道:“这个……真的很厉害吗?”

    张洪凑近一点,看完科研经历后又翻页看后面的学术成果,那一行行发表的论文,让他不禁吸了口冷气。

    “嘶——”

    “虽然这个周博士没有留学经历,但从成果和参与的课题来看,确实很厉害!”

    这里其实张洪有个口误,周“博士”还没毕业,得明年五六月份获得博士学位后才能称其为博士。

    听张洪对周“博士”赞不绝口的样子,姜林低头再看了眼简历,心里默默把这人给牢牢记在心里。

    这次辗转数城的城市宣讲会,最后都会把收到的简历邮寄回学校,然后等他们返回后整理简历,进行初步筛选并分类后,再交给各大学院,由对方进行审查,符合标准的则邀请到光华参与试讲和面试。

    三堆简历走顺丰都花了近百元,好在学校报销无所谓。

    邮寄完,姜林等人返回昨晚住的五星级酒店,到前台取好行李箱直奔火车站。

    光华的出差标准都是对标外企、世界五百强,千元以下的五星级都可以报销,许多不爱出差的甚至因为这个还主动报名。

    下一场的城市宣讲会在汉东省金陵市,距离魔都并不远,坐高铁一个小时半到达,比坐飞机还方便。

    次日的金陵城市宣讲会很顺利得进行,最后收获的简历跟魔都场差不多,好在已经有经验了,不会再像之前感到震惊和意外。

    毕竟双一流大学金陵有13所,比魔都还有2所。

    直到第三日的京城城市宣讲会,哪怕预先做好了准备,但临场姜林再度重现魔都时的震惊。

    甚至更为过之!

    毕竟,这可是京城啊……

    一座拥有34所双一流大学的城市,其中211大学有18所(不含985),985大学有8所!

    最瞩目的,当属国内TOP1的京城大学和水木大学。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祝大家七夕节快乐呀~

    ------题外话------

    文中的经典黑白款模板,比较适用于研究生。

    我还上MIT的官网在职业手册里下载了一份简历样本,本硕博的都有,如果有同学需要,我可以把pdf发在群里。

    彩蛋章附一张MIT博士的简历样本。

    ………………

    最后感谢【纪喵】同学的588书币打赏!

    十分感谢!(?′?‵?)IL??????

身体不适,今晚无更

    不知道为啥,今天不光心脏痛,蛋蛋还疼起来了,真的离谱……

第八百六十章 读博真的是造孽

    京城大学,物理学院教学楼。

    饭点到来前。

    沈教授放下手中的笔,看着周铭和魏子平两人扭扭捏捏地样子,不禁笑了笑,“怎么,有事情啊?”

    “老师,是、是有点事情。”

    周铭和魏子平对视一眼,看着对方微微低下去的头,周铭无奈,只好挠挠头说道:“咳咳,老师,我们想明早请个假。”

    “明早请假?”沈教授愣了下,眼神在两人间游离,狐疑道:“你们两个都有事情?”

    “恩……是这样的。”周铭硬着头皮答道。

    一个请假挺正常的,毕竟每个人都会有些事情,但两个同时请假……这肯定有问题。

    “半天的假我可以批,但是你们得告诉我原因。”沈教授双手环抱着,作为一名教授,他对自己的研究生不像其他的导师那般苛刻,基本上只要不是离谱的原因都会批请假。

    而且周铭、魏子平这两人平日里挺刻苦的,就算办公室其他人在学习上松懈这两人都不会。

    周铭无奈,咬牙道:“呃,老师你知道明早光华大学的宣讲会吗?”

    “我们校内举办的那个?”沈教授先是错愕了下,旋及摇摇头,为两人的害羞感到好笑。

    不过就是去面试别的学校嘛,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对。”周铭铭老实答道。

    “去吧,我批了。”

    看着两人兴高采烈离开的样子,沈教授叹了口气。

    “可惜了。”

    周铭铭、魏子平都是学物理的好苗子,但是京大占着茅坑的太多了,每年物院招聘名额只有寥寥几人,大多被海外归国的青年学者拿走,留给本院的,可能一个或者两三个。

    这就导致很多自己培养出的人才都得对外流失。

    好在也有值得庆幸的地方。

    “光华大学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沈教授念叨了一声,继续自己的忙碌。

    另一边,被批准请假的周铭铭和魏子文收拾了下东西便去楼下的办公室等舍友季星。

    无防盗

    刚等一会儿,便听得里面传来的争执声音,只不过断断续续的,不是很清楚。

    周铭往办公室里探头望了望,缩回头后,担心道:“好像老季跟赵教授吵起来了。”

    “不会吧,请个半天假不至于不批吧?”魏子平道。

    周铭嗤笑一声,“赵教授啥人你又不是不知道,请个假跟要他命一样。”

    “这……哎,真糟心,”魏子平回忆了下,露出一个苦笑,不是周铭说话难听,是这个赵教授的确做得出来。

    赵教授搞学问的本事不差,差的就在于人品上,总觉得年轻人要努力奋斗,至于假期?假期能有学术重要吗?!

    把赵教授和沈教授放在一起对比,周铭、魏子平顿时感动起来,选错导师真的要命,那些玉玉症的博主,都是遇到这种剥削或者PUA的导师。

    过了几分钟,季星出来了,一脸的阴霾。

    “去食堂还是回宿舍?”周铭看了眼季星,小心翼翼地问道。

    “去食堂。”

    季星的脸色布满乌云,在物院大楼里遇到几个熟人都不敢打招呼。

    不过也能理解,读博嘛,真是上辈子造了孽才会做出这种选择。

    一路上三人都没有说话,直到食堂,安安心心地当起干饭人。

    跟往日不一样的是,今晚季星干得饭最多。

    等吃饭回去的路上,季星突然说道:“老周、老魏,明早的光华宣讲会我去不了了,到时候你们把我的简历捎带上吧。”

    “好。”周铭道。

    季星没有再说话,一声不吭地走着。

    周铭看着对方这个样子,心中暗叹了口气,只能继续熬了,再熬几个月毕业就解放了。

    时间一晃,来到第二天。

    虽然早上请假了,但是周铭和魏子平依旧和往日一样早起,三人一同去食堂吃完早餐后才分开。

    季星前往办公室,周铭和魏子平则是回宿舍,继续忙活自己的课题。

    能考上京大的,除了极少部分人,基本上自律性是没问题的。

    二人原计划是打算9点10左右出发,差不多提前半小时多到会场就够了。

    只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

    “啥,现在就过去?”周铭看了眼手表,无语道:“猴子,这才8点30分,没必要太早过去吧?”

    猴子是他在京大老乡会认识的一个朋友,好几年交情了,这次光华的宣讲会对方也参加。

    “靠,我就在会场这里,你知道现在多少了吗?差不多位置坐满一半了!”

    电话里的声音还在催促着,“感觉出发,步伐快点,还有人在涌进来,可能9点不到就会满座。”

    周铭怔了怔,回道:“好,我知道了。”

    虽说他对猴子的话有些将信将疑,但还是早点去为好。

    想着,他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招呼魏子平。

    “老魏,我们得立刻出发了,我一朋友说会场都坐满一半了。”

    “我去,这么夸张?”魏子平眼皮一跳,不太相信的样子,不过还是跟着周铭一同出门了。

    8:46,京大某会场。

    周铭二人看着会场里的样子,心跳不已。

    “离谱大了,怎么这些人来这么早……”魏子平无语道。

    “毕竟京城双一流的学校有34所。”周铭深吸了口气,跟魏子平到后排找了个位置坐下来。

    国内大部分大学都是开放式的,即外校人也可以入内,但也有少部分学校是封闭式的,比如京大、水木、姑大、鹭大等几所学校。

    这次因为是光华的宣讲会在京大举行,所以只要在34所名单里+出世自己在读博士的证明,便能进入京大。

    周铭还是小瞧光华大学的这个宣讲会了,或许说是小瞧对其他学校应届博士生的吸引力。

    9点不到,能提供三千个位置的会场已然到达两千多人,估计十分钟后将满座。

    就在周铭、魏子平刚坐下来不久,旁边空置的座位也迎来了新人。

    巧的是,这个来人还是认识的朋友。

    简正,京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心理学在读博士。

    “周铭?”简正有些意外,热情道:“这么巧啊,在这里都能遇到。”

    “挺巧的,”遇到熟人也不好冷落,周铭客套问候道:“最近在忙什么呢?”

    简正抬了抬眼镜,认真道:“我最近对大脑可塑性原理比较感兴趣,在研究这一块。”

    “大脑可塑性原理?”

    周铭念了一遍,好奇心滋生。

    “这不是医学领域的吗?好像还是诺奖级别的研究,跟心理学也有关联?”

    “当然有关联了,我给你讲讲!”

    随着简正的讲述,周铭发现还挺有意思的。

    ps:抱歉,身体抱恙,又断更了两天。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947/ 第一时间欣赏我在大学当校长最新章节! 作者:想要上岸的鱼所写的《我在大学当校长》为转载作品,我在大学当校长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在大学当校长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在大学当校长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在大学当校长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在大学当校长介绍:
在海外名校留学八年归国的陈灏,通过一番算计,终于夺回爷爷一手创建的光华大学。“叮咚!名校成长系统绑定成功!”得到系统后,陈灏发现通过系统出品的建筑,竟然还带有buff加成!教学楼:学习悟性增加200%!图书馆:学习效率增加200%!实验室:科研能力增加200%!……几年后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发言:感谢我的母校光华大学以及校长陈灏先生。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菲尔兹奖得主、图灵奖得主……纷纷表示表示赞同!【光华大学新生群:181062463】我在大学当校长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在大学当校长,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在大学当校长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