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三国之大太监TXT下载三国之大太监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大太监全文阅读

作者:愤怒的扑街     三国之大太监txt下载     三国之大太监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466章 黎阳渡口

    法正道:“主公所言极是,守在邺城外围很危险。袁绍可能会把中原颖川一带的几万兵马也调回来。”

    刘苟道:“不是可能,是一定会的,这不光是撤兵,更重要的是袁绍希望曹操也向洛阳进攻。袁绍一撤,曹操也就明白袁绍的意思了。”

    “通知下去,让兄弟马上集合,向邺城出发。”

    “诺!”

    刘苟等不急了,带着一万五千人马,快速从巨鹿直奔邺城。诸葛亮在易阳自己也懒懒得去管。

    两日后,刘苟一行到达邺城外围。这时袁绍已经从邯郸回到邺城。正准备把城外张郃部吃掉。

    “末将拜见主公!”张郃道。

    张南、邓升、吕旷喊道:“末将拜见汉王!”

    刘苟道:“诸位免礼。”

    吕旷等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刘苟本人。

    “儁乂,现在什么情况?”刘苟问道。

    张郃道:“邺城城门关闭,前日袁绍五万大军又从邯郸回到邺城。但并未与我军开战。而是从北门入城。如今算下来,邺城中已有八万士兵了。”

    刘苟道:“袁绍八万士兵缩在城中,这怎么能长久呢?一定是憋着大招。”

    “邺城城高池深,强攻不可取。但是袁绍回城了,有了主心骨,更不会有人去偷开城门。所以留在邺城也什么用。”

    “如今的袁绍,已是风烛残年。守在邺城也只是苟延残喘。并州、幽州、河内都丢了,冀州也丢了大半。不用太久便会全军覆灭的。”

    儁乂道:“可城中兵马不少,我军兵力也不够,想拿下邺城难啊!”

    刘苟道:“好了,郃儁张南。听令!”

    “末将在!”俩人答道。

    刘苟道:“你俩带兵二万,快速去壶关,把壶关外面的营寨拿下。鞠义留了一万人堵在壶关外面。你与壸关守将韩暹内外夹击,争取逼降那一万守军。”

    “诺!”张郃道。

    “孝直,你陪儁乂去一躺,拿下营寨后,与韩暹合兵一处。留三千人守壶关,其余全部来邺城。壶关有一万多守军,这么多人留在守关就是浪费。”

    “诺!”法正道。

    “好了,邓升、吕旷、你俩带其余人等,随本王去南下去黎阳。”

    “诺!”

    “文和,您老随我去黎阳吧!袁绍肯定会下令把蒋齐吕芳在颖川一带的几万人调回邺城。本王得先下手为强。”

    “诺!”

    “好了,为了迷惑沮授等辈,咱们晚上出发!”

    “诺!”

    随后兵分两路,张郃四万人马,带走两万人往西。留下两万刘苟带着往南去黎阳。加上庞德带的一万五千人。刘苟南下黎阳共三万五千人马。

    路上许攸与贾诩等人吹牛,言从雁门关打到幽州这一路之艰苦。又怎么样杀了袁熙的。

    邓升、吕旷这俩名降将对刘苟也是更加佩服。

    袁绍回到邺城,本想让战士们休息几天,再出战打败张郃所部。只是没想到刘苟来这么快,把人又带走了。袁绍见计划又落空了,内心一急,又吐血晕倒了。这回袁绍是真的病了。

    从壸关开始、到井陉、再到邯郸、半年多来,袁绍经历了大起大落。切底病了。

    沮授等人见袁绍病了,也很着急。袁绍50来岁了,在古代算是老人了。沮授他们真怕袁绍一病不起。

    袁绍不能出战,只会士气低落,加上刘苟带兵往西,沮授便知是去夺壸关外围了。这时沮授也没办法。只能等袁绍病好了再说。

    袁绍妻子刘氏,听到袁熙死了,也是大哭一场,她虽不喜欢这个二子,但不管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儿子嘛。

    袁绍也是偷偷落泪,如今他也是后悔称帝了。难道袁氏不是涂高?不是说代汉者当涂高吗?

    可后悔归后悔,却没有后悔药可吃,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去。该死的刘苟,你不去打曹操,却偏偏来找我干什么。

    ………………

    黎阳,黄河渡口,刘苟早已到达,但是他并未去黎阳县城。而是带军埋伏在渡口不远处。

    刘苟不信袁绍在邺城都有危险的情况下还会把四万兵马浪费去守卫颖川等中原地界。袁绍就是再自负也应该知道,如今自已的处境有多么危险。只要邺城再败一场,他这所谓大赵国便要成为历史了。

    而且袁绍也明白,曹操绝不会希望他这么快就灭亡的。

    刘苟派斥候守在渡口。等到第四天,斥候来报,有支军队在渡河。

    刘苟高兴坏了,传令后退三里,没有命令任何人不许出声。

    蒋齐,吕芳俩人,压根就没想到汉军早以张网以待。

    这俩人接到袁绍的命令,让他们全部撤出中原,到邺都增援。袁绍也并未说目前冀州的情况。

    大军渡河很慢,虽然黎阳乃是黄河中段的大渡口,有数百条大船。但是渡船不像浮桥,渡河一躺再快来回也要近半个小时。

    刘苟等了整整一天,蒋齐一部已经进入黎阳城,后面才上岸。刘苟可不是想半渡击之,他的胃口是全部吞下这四万人马。逼降对方为己所用。

    就在刘苟准备收网时,邺城沮授急急慢慢去找袁绍。

    袁绍躺在床上,本不想见人,但沮授说有急事。袁绍才让他进去。

    “陛下,十万火急,刘苟撤兵,臣原以为他是去壶关,或者占领邺都周边之地。可刚才我才得知刘苟又分兵南下了。”

    袁绍咳嗽几声,坐起来,道:“刘苟南下怎么了?”

    沮授道:“陛下,蒋齐,吕芳这时只怕正在撤兵渡河,若刘苟在河岸设伏,那蒋齐他们就危险了。他们俩根本就不知道如今河北的情况。渡河时肯定没有防备,这要是半渡击之…………”

    袁绍更急了,道:“哎!快派人去通知蒋齐,暂不渡河。等朕派人去接应。”

    沮授道:“只怕晚矣!哎!”

    “陛下,请令文丑将军,派精锐骑兵去黎阳,如果蒋齐还没渡河便好,要是渡河了。从刘苟后背杀岀,争取救下蒋齐他们。”

    袁绍道:“善,公与,你快去传令,要快!”

    “诺!”沮授立马去找文丑。但愿还来得及。

    …………

第467章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而这时,黎阳黄河岸边不远处。刘苟高喊:“庞德、邓升、吕芳、你们三人给我全军压上,以最快的速度冲垮对方,投降不杀。”

    “诺!”

    刘苟笑道:“拿下这四万大军,本王给你们记头功!”

    “诺!”

    “击鼓!杀!”

    “嗵!嗵!嗵!”杀啊!

    突如其来的变法,让蒋齐他们大吃一惊,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人在这里埋伏。

    这些士兵刚渡过河,有些士兵还晕船脑袋都晕的。哪会想到突然会杀岀这么多人。

    片刻便大乱,前面还没死几百人。有些人就开始逃跑。可后面是黄河往哪里逃呢?

    背水一战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打的。这一点准备都没,只能是找死。

    吕芳道:“冲到黎阳城去。只要进城就好了。”

    可战场大乱,谁也听不了了。

    庞德带兵对着冲过来,越杀越起劲。

    渡河士兵被挤在一堆。有些干脆跪地投降。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战场上基本一边倒。成队成队,到成千成千的投降。因为这根本就没法打。背后是黄河,前面被包围。对方弓弩一射就是倒下一大片。渡河的士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是被多少兵马包围。

    不到一个时晨,四万袁军士兵。除了开始死伤两千余人,其余全成了俘虏。

    蒋交看着吕芳,道:“老弟,你我这是渡河来送死啊!”

    吕芳道:“哎!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黎阳有埋伏,怎么就没人通知我们呢?这不瞎胡闹吗?汉军怎么会在此设伏?难道河北都丢了?这到底怎么回事嘛?”

    这时邓升、吕旷走近蒋齐他们。

    他们可都是老熟人了。

    蒋齐道:“邓升老弟,怎么会是你们?你们什么时候加入汉军了?”

    邓升有些尴尬。道:“哎!惭愧,在并州,我们几个与老兄现在情况也差不多,稀里糊涂就成了俘虏。”

    “袁绍称帝,终究是不得人心的,小弟也没有自杀的勇气。汉王待兄弟们也不错,也就都归降了汉王。”

    “如今这个情况,老兄还是降了吧!”

    蒋齐吕芳听邓升说完,都不知怎么回答了。

    这时吕旷道:“俩位兄弟有所不知,如今所谓赵国,幽州也丢了,袁熙也死了。常山、中山、巨鹿等地都丢了。袁绍守在邺城。只怕也难以持久啊!俩位还是随我去见汉王吧!咱们兄弟以后还是可以一起共事嘛!”

    蒋齐看向吕芳,道:“吕老弟,你拿主意吧!”

    吕芳道:“哎!如今这情况,不投降又能怎么样?不是咱们要卖主求荣,而是无力回天啊!袁绍要是早点通知我们汉军到了黎阳,也不至于如此?可如今?”

    “哎!罢了,降了吧!咱们只是小喽啰,决定不了军国命运。汉王若是不杀你我兄弟,全当苟且偷生吧!”

    蒋齐道:“也只能如此了!”

    “邓升老弟,你告诉汉王,只要汉军善代兄弟们,我等愿降!”

    邓升道:“放心,汉王若想杀兄弟们,根本就不用停止攻击。”

    “你且随我去见汉王吧!”

    “善!”

第468章 喝酒聊女人

    蒋齐吕芳来到刘苟跟前。拜道:“败军之将拜见汉王。”

    刘苟扶起他们二人,道:“二位将军言重了。此战非公平对战。本王有些胜之不武矣!”

    “但二位将军,曾也是汉室之臣,如今袁绍造逆。不得人心,这才是袁绍大败的根本原因。本王希望二位能弃暗投明,从新入我汉室怀抱。咱们共同努力,早日平定这个乱世,还天下百姓一个安宁。”

    “臣谢汉王不杀之恩,愿听驱使!”蒋齐道。

    “善!本王封二位为忠义校尉,这四万投降的兄弟,仍由你们俩人统领。”

    “啊!大王,这太过了,还请汉王打散他们重新编入吧!”

    刘苟笑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本王相信二位乃是忠义之人。不会出尔反尔。所以二位不必推辞,这事就这么定了。这些人仍是你的部下。也希望大家不要有隔阂。本王不怀疑你们,也希望你们不要怀疑本王。好好带兵,将来天下太平,本王不吝啬爵位!”

    “谢大王!”俩人答道。

    刘苟对汉代这些文人、将领,还是很了解的,一旦投降,再复投旧主很少有的。这年代古人多有傲骨,像婊子一样,反复投来投去,来者不拒,百个中也难寻一个。

    再者,谁也不是傻子,袁氏这条破船到处漏水。都快要沉了,这时候再反汉投袁那是找死。谁也不会这么愚蠢。

    黎阳城中,有三千守军,后开战时,又逃进去了一些。这些守军见蒋齐都投降了,还能怎么着,也只能开城投降。

    这这样,刘苟没费太大劲又收降了四万人马。

    刘苟记得曹操灭袁后,收降的士兵都好几十万。否则赤壁之战哪来这么多士兵

    黎阳城中,刘苟请众将喝酒,大伙亲近亲近。刘苟也有意增加这些降将的归属感。

    刘苟笑道:“诸君,你们刚加入本王麾下,有些拘谨,其实大可不必这样。不瞒诸君,本王账下众将大多是投降过来的。这叫不打不相识。”

    “庞德,马超,曾在西凉与本王也是斗得血流成河,如今不也是本王心腹吗?”

    “以后这天下,还得靠诸位兄弟去平定!”

    “来,本王敬诸君一盏!”

    说完刘苟一饮而尽。

    男人跟男人在一起,最亲近的办法便是喝酒,再就是聊女人。

    刘苟笑道:“诸位老弟,袁绍的小妾漂亮不?你们可否见过?”

    众人一说到女子那都瞪大了眼睛。

    “蒋齐老弟,你先说说!”

    蒋齐尴尬道:“大王,这个末将还真不知道,末将也没去过袁绍的后宫啊?”

    刘苟笑道:“诸位兄弟想不想睡袁绍的女人?”

    众人不好说,都不意思开口。

    这时许攸道:“主公,我要,拿下邺城,您让攸先选行不?我只要两个就够了!”

    刘苟笑道:“子远啊!你与袁绍还是朋友,俗话说朋友妻不可欺,你怎么老想睡朋友之妻,这太不地道了。”

    “哈哈哈哈!”

    “也罢,等拿下邺城,袁绍的所有女人,本王一个不要,都奖赏给你们。到时兄弟们都有份。”

第469章 汉军大捷

    “众人高兴坏了,可蒋齐等人怎么感觉进了狼窝。”

    “这些人也太黑了,居然都打袁绍女人的主意了。只见人人都这么自信,像是根本不把袁绍放在眼中。”

    …………

    就在刘苟拿下黎阳之机,张郃张南俩人也把壶关外,鞠义留下的一万士兵给拿下了。

    为了逼降这一万人。法正命人在这些人营扎后,也扎一支营寨,与壶关形成夹击之势,切底把这一万人后路给断了。

    面对如此形式,不投降也会饿死。加上有张南出面。对方也就投降了。

    这一万人投降。壶关到邺城也就切底通了。

    法正等人来到壶关下,韩暹高兴开关门。双方算是会师了。

    壶关有一万三千余人,加上投降一万人,算在一起张郃帐下又聚集了四万多人了。

    在壶关休息一晚,留三千人守关。张郃带着近四万人又回邺城外围。

    而这时刘苟从黎阳出发北上,更是聚集了七万多人。其中蒋齐,吕芳投降四万。其实这七万多人大多是投降来的,因为原先张郃四万人便基本上是降兵。刘苟真正从关中带来的益州兵只占一万多人。

    袁绍简直成了运输大队长。

    当刘苟七万多人向邺城进发时,文丑的两万骑兵到了。可当文丑得知黎阳丢了,蒋齐、吕芳也投降了。立马后撤。他知道事情严重了,蒋齐他们投降,兵马不少。肯定是数倍于己,他这两万人不能再丢了。文丑只能快速退回邺城,向袁绍汇报。

    几日后,刘苟七万多人马到达邺城外围。与张郃所部又汇合了。

    这次汇合比半个多月前,大不一样了,不光多了几万兵力,更是并州到邺城通道也打通了。袁绍已经基本断绝外援了。

    汇合后刘苟帐下有十一万多人马。

    刘苟帐中,贾诩笑道:“主公,老夫得恭喜主公了。如今袁绍覆灭在即。主公大业快要成矣!”

    刘苟笑道:“哪有这么容易啊!袁绍在城中还有八万人马呢!这邺城可不好攻啊!”

    许攸也道:“哎!袁绍号称三十万之众,可万万没想到这才大半年时间就这般光景了。”

    法正笑道:“三十万是不假,可投降主公的就不下十万了。这还不包括那些没有战事的郡县。这袁绍其实就是个虚胖子。井陉一战,便把他打回了原形。”

    众人想想也是,其实袁绍败了,也没打几仗,就是井陉一战,加上易阳城一战。其余都是些小战。

    历史上曹操灭袁绍,官渡之战后,也只打了二仗。曹操那时候是确实乏力。又加上粮草不足。根本打不进冀州。可惜袁绍死后,袁谭袁尚给打起来了。手足相残,曹操想输都难。到后来袁谭居然投降曹操,简直毫无节操。

    刘苟道:“要想攻入邺城,难啊!”

    “韩暹、张南,你们二位多幸苦一下,把邺城周边县城拿下。筹齐粮草。”

    “诺!”

    “张郃,令你驻扎营寨,防备敌军偷袭。”

    “诺!”

    “来人,派人去邯郸,问问孔明,如果没什么事也来邺城吧!如今邯郸不重要了,派一支骑兵看住就行,重点是邺城。拿下邺城,邯郸也用不着打了。”

    “诺!”

    邺城,袁绍得知文丑去时蒋齐吕芳已经投降了刘苟,大怒。

    “来人,把这俩人的家眷都抓起来砍了。”

    逢纪刚好在,见袁绍恼羞成怒。要杀蒋齐等人家眷。大惊。

    道:“慢,陛下,不可啊!”

    “蒋齐等人并非主动投降刘苟,而是被俘无奈而为之。”

    “圣人云:以孝治天下者不绝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害人之祀。陛下若能善待蒋齐吕芳等一干降将的亲眷,他们还会念陛下的好。若陛下杀了这些家眷只会让这些人痛恨陛下,拼死报仇血恨,这不正是刘苟希望看到的吗?况且,就算杀了这些人的家眷也于是无补啊!”

    袁绍耳根子软,虽然心里恨不得全杀了,但他也不傻,若真把这些人的家眷杀了。那蒋齐他们与袁氏一门就是血海深仇了。只会拼死为刘苟卖命。这样刘苟会笑抽过去。

    袁绍一挥手,亲兵退下。

    逢纪也放心了,寻思,这时候杀人家眷,脑子进水了才干这事。

    休息了几天,袁绍身体好了些。起床后,便到城中走动一下。只是邺城早已经是人心惶惶。

    袁尚扶着父亲,道:“父皇,斥候来报,城外刘苟军已超过十万。并且派兵去周边县城征粮。想来是打算持久对峙下去。”

    “如今情况危急,孩儿想父皇何不向曹操求援?”

    袁绍道:“显甫(袁尚字)为父与曹操是好友,对曹操的性格很了解。曹操对汉室忠心耿耿。为父称帝,曹操只怕在背后骂朕无数遍。若非是刘苟来攻,曹操不想便宜了刘苟,他曹操也早已来攻了。”

    “这时候,朕去求援,曹操只会讥笑与我。他也不会派兵的。除非为父去掉帝号。他才有可能相助。不过曹操就算不来相助,但他也会向洛阳进兵。”

    “哎!我赵国并非兵力不够,而是缺乏像诸葛亮这样的统兵大将啊!”

    “尚儿,你且记住,以后要礼贤下士,多重视人才。为父这些年实力越强,地盘越大对人才反而不够重视了。”

    “往往寒门出大才,可惜为父并没有去重视。”

    “罢了,你且带朕去城墙上看看。”

    “诺!”

    ………………

    洛阳,刘协与百官又开议事了。只不过议来议去都是废话。

    袁绍称帝,这些家伙急得不行,袁绍可是天下第一大诸候。突然称帝,他们都担心大汉真的要完了吗?

    可刘苟却一言不发。百官还以为刘苟怕了袁绍呢。

    谁知突然之间便得知刘苟已经拿下并州。诸葛亮离开洛阳,不到两个月便传来大败袁绍的消息。

    百官这下又开始心思活泛了,刘苟再不是也是代表大汉啊!袁绍称帝便是反贼。

    突然有人高呼:“陛下,汉军大捷。汉军大捷!”说话的新任侍中陈阆。

    刘协道:“爱卿,请慢慢讲……”

第470章 曹操之忧

    刘协道:“爱卿,请慢慢讲!”

    “陛下,臣刚接到信报。”

    “汉王亲率大军出雁门关从雁门直奔幽州。幽州刺史袁绍之子袁熙被枭首。汉王全取幽州。随后南下。袁绍主力被诸葛亮拖住了,缩在邯郸。后又败了一场,如今退守邺城。汉王亲率大军已到达邺城城下。袁绍如今河北丢的只剩下邺城等少数几个城池了。汉王正在调齐大军围城,臣想袁绍败亡不远矣!”

    众人听完袁绍要败亡了,还是很高兴的。只有刘协内心五味杂陈。既希望刘苟胜利,又希望不胜。

    刘苟若胜,威望会更高。若不胜,赵国要是打败了汉军,那他就要做亡国之君了。

    杨彪摇头道:“袁绍号称三十万之众怎么这么快就到了这个地步?这才半年多时间啊!”

    孔融道:“这有什么?所谓兵败如山倒,韩信灭赵,只需背水一战便拿下了赵国。赵军当时也是二十万之众。韩信才两万不到。袁绍称帝自绝于天下,早晚必败!”

    众人也点了点头。只可惜他们没有实权,也只能听听故事。

    徐州彭城,曹操为了离兖州更近,并未去下邳,而是把重点其中在彭城。

    曹操接到细作来报,袁绍大败,幽州丢了,如今只剩下半个冀州了。但是兵力还有十来万。蒋齐、吕芳也从中原撤兵了。

    曹操叫来郭嘉、荀攸、程昱,毛介几人商议。。

    道:“袁本初外强中干,井陉一战便让诸葛亮打回原形。这才半年时间地盘快丢光了。”

    郭嘉道:“地盘丢不丢其实不重要,重要的的还是兵马钱粮。只要兵马还在丢的地盘随时可以拿回来。”

    荀攸摇头道:“奉孝有所不知,袁绍此人好面子。如今居然缩回邺城,表明他是真怕了。况且袁熙被杀对他打击也不少。虽帐下还有十万之众,但必定是军心涣散,信心不足了。”

    “哎!对于信心方便,有时不得不佩服刘苟,这家伙打仗从来都是以寡击众,当初两万人马就打长安的主意。六百人深入益州,居然敢虎口夺食,杀赵韪夺江州。如今十几万大军进入冀州腹地,袁绍已经是败亡倒计时矣!”

    程昱道:“主公,袁绍败亡对主公可没好处?要不出兵援助一下?”

    曹操道:“不可,袁绍称帝,孤若助他岂不成了帮助敌国?孤不成了汉奸?这太失人心了。孤见了袁绍怎么称呼?拜见陛下?”

    “本来诸候之间打来打去也不算什么,可袁绍却称帝,自寻死路。即便是称王也好嘛!天子下诏让孤去打他,孤没有去已经是拖延时间了。这如若再去助袁绍,岂不授人以柄?”

    郭嘉道:“邺城城墙宽阔高大,袁绍兵力充足,刘苟想拿下邺城没那么容易。以嘉看来,没个一年半载根本就不可能拿下。主公如今有俩条路可走不知主公可否愿听?”

    郭嘉道:“奉孝请讲,孤洗耳恭听。”

    郭嘉道:“袁绍败亡太快了,这大出咱们所料,嘉原以为袁绍怎么着也能坚持个三五年,谁知这才大半年就这般光景了。袁绍坚持不了多久这打乱了主公计划!”

    “如今情况已很明朗。河北将归刘苟所有。这样一来,刘苟下一部便是中原了。而且是三面合围。”

    “嘉以为主公该想想退路了。”

    曹操道:“孤哪有什么退路?难道要我向刘苟投降?乞求苟活余命?”

    郭嘉道:“嘉岂是愿意投降苟活之辈?嘉是想让主公换块地盘。”

    曹操道:“换块地盘?你这是何意?”

    郭嘉道:“中原一马平川,刘苟若得河北,以诸葛亮之精明,定会步步为营。先占青州,再是兖州,豫州,三面合围徐州。徐州虽富足,可徐州自古也是易攻难守之地。”

    “诸葛亮,贾诩、都是心狠手辣之辈,他们为了怕中计,不会弄险。定是慢慢推近,逼着我军拼消耗。就如鸿沟一战。”

    “主公,如今拼消耗我军可不是刘苟的对手啊!刘苟死个十几万他都能补齐。可主公去哪找兵员?”

    曹操道:“哎!该死的诸葛村夫,小小年纪如此妖孽。孤上过一次当,袁本初还不长记性,井陉一战就被打回了原形。愚蠢如猪。”

    又道:“奉孝,可你说换地盘是何用意?”

    郭嘉打开一张地图,道:“主公,请看,这是淮南,这是沪江郡,这是荆州江夏。”

    “淮南袁术死后,几乎成了无主之地。主公从淮南突然出兵杀入庐江,拿下庐江,直奔江夏。拿下江夏便控制了荆州的咽喉。黄祖在江夏有三四万兵马,而且多是水军。主公拿下江夏后便再拿下荆南四郡。”

    “得到荆南四郡后,再出兵顺水而下,夺取江东。”

    “如若上天眷顾,主公可快速拿下江东六郡81县。彼时挟长江天险,尽占江南,方可与刘苟划江而治!尽待将来。若留恋中原,嘉实在想不出对付诸葛亮步步推进互拼消耗的战略。”

    曹操看着地图,庐江与江夏相邻。但是隔着大别山脉,不太好走。但是曹操对黄祖那根本不放在眼中。

    道:“奉孝,偷袭江夏或许不太难。可要拿下江东只怕也难啊!孙策这只小老虎比其父孙文台更难对付。”

    “况且,刘表会甘心让孤占了江夏吗?”

    郭嘉道:“刘表不值一提,主公占了江夏,便可拿下荆南四郡。孙策勇武有余智力不足。况且江东世家实力庞大,非主公不能降服。凭我军将士之骁勇,对付南方那些水耗子只要不是在水中开战。都能以一敌十,一战可定。”

    曹操有些为难了,放弃中原,这本钱下的也太大了。

    道:“仲德,你认为奉孝所言如何?”

    程昱道:“老夫觉得到不是不可,只是会不会有些太早了?不如攻打长安,若能拿下长安反客为主,岂不更好?”

    曹操道:“打长安难啊!武关刘苟增加了兵力。长安也有三万兵马,随时可以增援武关,想要拿下长安谈何容易呀。”

第471章 程昱毒计

    曹操继续道:“可若是打洛阳,虎牢关也难攻打,诸葛亮留郝昭两万人守洛阳,可洛阳后面的函谷关刘苟又留下一万多人。就算偷袭洛阳得手,但函谷关也是个难题。”

    郭嘉道:“主公,若光是偷袭得手,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得靠人。”

    “就依仲德公之言,偷袭长安得手。可拿下长安后,问题就解决了吗?主公能守住长安吗?”

    “可以想像,即便主公拿下长安,刘苟也还是会先灭了袁绍,一统河北,而且顺带着把中原也拿下。因为主公占领长安只是占了块地盘,而刘苟帐下几十万兵马仍在。这才是根本。”

    “只要袁绍一灭,刘苟便会调集重兵全力对付主公。这时候光占领关中这块地盘也难以抵挡。况且长安还未必能一战拿下。”

    曹操也有些头大,放弃中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若放弃中原则表示以后只能偏安一隅了。长江以南在汉代还是个蛮荒之地。可不是后世的鱼米之乡。

    “公达,孝先(毛介字)你们俩的意见呢?”

    荀攸道:“占领庐江,江夏,到不难,甚至占领南郡都不太难。当然荆南四郡也可轻易拿下。问题是能否吞并刘表的水军。”

    曹操道:“公达继续。”

    荀攸道:“若撤往江南,等于切底放弃了中原。若刘苟再南下,主要靠长江天险来阻挡。汉水都难以阻挡。刘表年事已高,帐下却有十几万兵马。更多的是有数千艘水军战船。蔡瑁帐下手军就好几万。”

    “主公,我等都是北方人士,不善水战,若吞不下荆州,那去了江南又有何用?”

    “若想达成奉孝所说的目标,全取江南划江而治,以待将来。就必须拿下荆州,吞并荆襄水军。尤其是蔡瑁张允的水军。再以荆州水军夺取江东。故而荆州便成了关健。”

    “可主公有一战而拿下荆州的实力吗?”

    曹操道:“蔡瑁与孤到有些交情,只要孤占了荆州,让蔡瑁投降到不难。”

    毛介道:“要想全取荆襄,再夺江东,只怕非一日之功啊!刘苟会给这么多时间吗?袁绍困在邺城,只怕也就几个月的事了。若邺城破了,袁绍也就只剩青州了。可青州能拖住刘苟几天?”

    程昱道:“老夫有一计,或许能拖住刘苟一两年。”

    曹操道:“何计?”

    程昱道:“冀州可不只有袁绍,还有张燕的黑山贼,张燕的黑山贼有十万之众。够刘苟去对付一阵了吧?”

    “另外,鲜卑、乌桓、辽东这些都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

    程昱这家伙是想拉异族进来开战。

    曹操道:“不可,若是张燕的黑山贼也就罢了,可拉鲜卑乌桓祸害中原绝对不可,勾结异族孤就是死也不干。”

    程昱道:“主公言重了,老夫岂能勾结异族祸害我汉人百姓,陷主公与不义?老夫不是勾结异族,而是剿灭异族替大汉开疆拓土。只不过点借刘苟的力量罢了。

第472章 见见袁绍

    曹操道:“仲德你这是何意?”

    郭嘉到是听懂了,笑道:“仲德公是想让主公的士兵化妆成刘苟的士兵,去剿灭异族。其实就是捅了异族马蜂窝。结果嘛擦屁股的事让刘苟去办。”

    曹操脸一黑。寻思,这程昱心也太黑了,但这到不是勾结异族,是去剿灭异族。还真说不上汉奸行为。但这样一来鲜卑乌桓定然南下。

    程昱笑道:“刘苟不是汉王嘛,汉王开疆拓土平定边患乃大汉之幸也!老夫只是提前替刘苟下定决心罢了。”

    要是刘苟在这定会骂程昱这老匹夫生儿子没屁、眼。他让人打着刘苟的名号去鲜卑乌桓大杀一通,随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地鸡毛让刘苟来擦屁股。最后异族反扑还得让刘苟去对付。

    毛介道:“主公,仲德兄此计甚好,主公没有勾结异族,也没有出卖国家利益。只是去剿灭异族。只不过是力不从心。断后的事就交给汉王罢了。”

    荀攸也没想到程昱会出这么个毒计,你还别说,真找不出反驳的借口。他是去打异族,又不是勾结异族。鲜卑乌桓要是南下,以刘苟的脾气怎么可能会放任不管?再说打着刘苟的旗号去杀异族,刘苟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再说刘苟也不可能去向鲜卑解释。刘苟总不能向异族认错妥协,说是遭人陷害,误会了吧?那脸往哪放?”

    曹操道:“先多派斥候去河北打探情况。暂不行动,孤要仔细考虑。另外派人去淮南等地看看。总之不管怎么样,暂不行动。

    “诺!”

    这时候曹操是真难下决心。出兵也不是,袁绍称帝曹操又想顾及一下面子,总不能助逆贼吧!

    …………

    邺城,刘苟来此又过半个月了,诸葛亮命马玩带一万骑兵守在邯郸外围。监视高干。自已带两万人马也来到邺城与刘苟汇合。

    诸葛亮见到刘苟道:“亮邯郸一仗没有打好损失惨重,还请主公责罪。”

    刘苟道:“行了,此战也不怪你,打仗嘛伤亡难免的,惩罚只是可悲的手段。以后注意点就行了。”

    “如今袁绍在邺城还有八万之众,这么多人若不出战,哪来这么多粮食来养啊?想来袁绍还是憋着什么大招。以本王对袁绍的了解,他应该没这么快就放弃的。”

    “其实咱们兵力也没占多大优势,若大败一场,也只能撤兵再来。”

    诸葛亮道:“想来袁绍还是会拼死一博的。只有再次打败袁绍,邺城才能拿下。”

    刘苟道:“子远,可敢进城一探?找袁绍聊聊?”

    许攸道:“攸到不是不敢,只是主公让我聊什么?劝袁绍投降还是免了吧!袁绍就是死也不会投的。”

    刘苟笑道:“就随便聊聊,你就说本王想见见他。让袁绍到城门外一见。我跟他还是亲戚呢,就算要打,先见见聊聊再打不迟嘛!”

    许攸道:“好吧!攸便进城一探!谅袁本初还不会把攸怎么样。”

    “善!那边去走一躺。”刘苟笑道!

第473章 枭雄见面

    随后许攸来到城下,说要见袁绍,过了一会层层上报,袁绍也想见见许攸。派人放许攸入城。由于刘苟并未围城,所以袁军把城门打开一条缝隙。

    许攸进入邺城内,由袁绍的亲兵带去见袁绍。

    袁绍虽然称帝,但是宫殿却比不上长安的汉王宫。

    许攸进入大殿,拱手拜道:“攸拜见大将军。”

    袁绍帐下一人大怒,道:“大胆,拜见陛下还不下跪?”

    许攸道:“无知小儿,吾与本初玩耍之时,汝等还未出世呢!”

    袁绍道:“好了,子远,你找朕何事?”

    许攸道:“本初若仍以天子口气接见老友,哪攸无事可谈。这便回去!若以老友相待,攸到想与本初聊聊!”

    袁绍道:“汝就不怕朕杀了你?”

    许攸道:“如今天下这个时候敢进邺城找本初聊天的也只有攸。若本初杀了攸也是攸自找的。黄泉路上不过是多个伴而已,何足道哉?”

    “来人,看茶!”

    “子远,请坐!”

    “子远既然认我做老友,我又怎能忍心加害。”

    “子远兄,刘子民叫你来何事?”

    许攸道:“说来也许本初你可能还不信,刘子民让攸来见见本初,并未说什么事。就只是叙叙旧。他也想见见本初,希望到城门外见见。”

    袁绍道:“也罢,见见也无妨!”

    许攸道:“如今这个情况,本初有没想过找条退路?”

    袁绍道:“胜负未决,刘子民只怕是高兴太早了。”

    许攸道:“作为多年老友,攸还是希望本初能给儿女留条退路。本初应该知道刘苟并非好杀之辈,你与他又是妹夫关系。只要去掉称号,刘苟便不会为难几位公子。”

    袁绍道:“我显奕是怎么死的。”

    许攸道:“这事真不怪刘苟,当时是庞德在设伏。这些西凉莽夫压根就不知道是二公子。”

    “本初也应该明白,就作用而言,活捉便能胁迫本初兄,杀了二公子对刘苟没任何好处。刘苟不会下这这样的命令的。”

    袁绍道:“人都死了,多说无益,也是我儿命运如此。”

    “若子远兄是来劝降就免了吧!”

    许攸道:“攸岂能不知本初的性格,劝降的话我也不会开口。”

    “罢了,若真到那一日,攸定会尽量保全几位公子。”

    袁绍道:“不管怎么样,还是谢谢子远兄的好意。若没什么事,就请回吧!明日午时,我定去城门与刘苟相见。”

    “善”!

    许攸离开邺城,心想,好险,老子要不是说愿意保袁绍的儿子,袁绍要是加害我怎么办?幸好老子聪明。袁绍虽嘴上没说,但内心还是希望老子保他儿子的。

    许攸进入营帐,道:“主公,袁绍答应明日午时到城门外与您相见。”

    刘苟笑道:“子远没劝袁绍给自己留条后路?”

    许攸道:“攸到也说了,只是袁绍并无此意。想来袁绍是打算拼死一搏了。再说也许是不相信主公会放过吧!”

    刘苟点了点头,道:“嗯,也许吧!好了,下去休息吧!明日见见袁绍再说。”

    第二天午时,邺城西城门缓缓打开。袁绍带着文丑等几名亲卫出城到护城河外一块空地。

    而刘苟带着马超高顺等人也到空地上。刘苟更是让人摆上茶具,烧水泡茶。而后马超等人却退在百步开外。

    袁绍向前,文丑等人也退到城门边。

    这下场中只有刘苟与袁绍俩人了。

    “本初兄,你我兄弟难得有此一聚!”刘苟笑道。

    说完刘苟席地而坐,开始倒茶。

    袁绍也坐了下来,道:“子民请我来不是为了品茶吧?”

    刘苟分别倒了两杯茶,自己先拿起一杯,一饮而尽。只所以先喝就是告诉袁绍,茶中无毒。

    刘苟道:“本初兄,自黄巾起义时,我为监军,你就从来都不把我放在眼里。曹操虽表面上做得好看点,其实内心处也是看不上我。”

    袁绍道:“你到有自知之明。”

    刘苟道:“不就是因为我是个太监嘛!哎,你们以为我想啊?还不是身不由己嘛。”

    “我来河北前,珊儿要我别伤害你,可显奕我没能救下。实在惭愧!”

    袁绍道:“战场撕杀,技不如人,没什么好说的,就当死得其所。”

    刘苟道:“本初兄,这没外人,我就实话实说吧!只要你肯去掉帝号,让岀邺城,我便放你去青州怎么样?并且把青州封给你。”

    袁绍笑道:“你觉得我会答应吗?”

    刘苟道:“若为你自己,你可能不会答应。但为了儿子你没理由不答应。”

    如今都这个时候了,邺城已兵无战心。投降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换个主子。我想真正不想投降的没几个。再打下去,老实讲,我不认为本初兄有翻盘的机会。”

    “邺城虽然难攻,可天下就没有攻不破的城池。久守必失嘛!”

    袁绍道:“你既有如此决心那便试试!”

    又道:“如今天气转凉了,用不了多久就入冬了,子民的人驻在营寨不怕冻死?”

    刘苟笑道:“放心,冻不死的,本初兄如此执着又何必呢?迁往青州不好吗?我可以封袁谭为青州刺史。本初兄应该为身后事多想想了。这皇帝做的也就那么回事,过过瘾也就算了吧?”

    袁绍道:“刘子民,你何时见过有投降的天子?绍既敢称帝就从无更改。若时运不济,就算败亡,那也是天意如此。”

    刘苟道:“好吧!既然如此那就再打上一仗。不过本初兄,你且放心,只要袁谭兄弟肯投降,小弟绝不加害。咱们打归打,私下里我还是认这几个晚辈的。不会随意加害。”

    “这些年我愧对珊儿,不管什么时候,本初兄随时可以让显甫去长安,我给他做个富家翁!”

    袁绍道:“好了,你好意我心领了,好生照顾珊儿便可。告辞!”

    说完袁绍便起身离开!

    刘苟寻思,袁绍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不肯投降啊!老子有意说不杀他儿子也不能打动他。这家伙难道还有什么后手不成?

第474章 撤兵

    反回营帐,刘苟叫来诸葛亮,贾诩、许攸、法正。几人商议,想群策群力。

    刘苟道:“你们说怎么样才能快速攻破邺城?十几万大军在这每天所需巨大,久拖下去袁绍顶不住。可咱们也更顶不住。”

    刘苟回想历史上曹操是怎么攻破邺城的。

    曹操围邺城后下令士兵在邺城外挖掘了一条四十里的环形壕沟,守卫邺城的审配看着这条纵深很浅的壕沟,站在城头哈哈大笑,这壕沟双腿就能跨过去,有何用?

    不料,当天夜里,这条四十里的环形壕沟变成了深二丈、宽二丈的深壕。

    随后曹操又把漳河水引入这条壕沟,邺城完全被围,城中百姓也被饿死了大半。后袁尚从南皮回援邺城,又被曹操杀得大败而回。后审配的侄儿审荣打开城门投降,曹操才拿下邺城。袁尚袁熙逃往辽东,后被公孙度反杀。

    诸葛亮道:“主公,要想破邺城并不难,就是怕主公下不了决心。”

    刘苟明白肯定又是什么毒计。

    道:“你且说说。”

    诸葛亮道:“前面不远处便是漳水。只需引漳水入城,邺城必破。”

    靠!刘苟看向诸葛亮,这狗日的是不是跟贾诩跟久了,也老是玩这种不顾后果的毒计。邺城百姓不下十万。这水一淹那得死多少人?

    刘苟道:“若引漳水淹城,那得死多少人啊?天马上要转冷了,到时不淹死也会冷死。”

    诸葛亮道:“不如此,恐难以破城。况且就算要淹城,也得再等几个月,如今是枯水季节,漳水水位不够高,作用不大。得等到春夏丰水期。”

    刘苟有些为难,道:“就没别的边法?”

    诸葛亮道:“到也不全是没有,可调几百张床弩,弩箭上用碎布裹上火油,点着弩箭射入城中,天干物燥,一把火烧了邺城,袁绍士兵就没法过冬了。”

    我靠!这他妈还是我认识的诸葛亮吗?这他妈就是第二个贾诩。一计比一计毒辣。古代房子都是本材结构的,这天干物燥一把火烧起来,打都打不灭。这诸葛亮老子都不认识了。

    刘苟道:“本王打邺城是为了诛逆贼,不是学董卓火烧洛阳。放火到是简单,可怎么善后?此计不可行。”

    诸葛亮不再说话。

    法正道:“主公,不如退兵去野王县。暂且不理会袁绍。这样袁绍定会打开城门。随后主公再派人潜伏城内,等下次攻城时,让入城的士兵再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法正刚说完,许攸道:“此计不可,攸对邺城多有了解,邺城不光只有城门。更有瓮城,瓮墙。若派小部细作打开城门,那守军只需在瓮城上放箭便可。这样会造成大量死伤,而且也难已攻下。”

    刘苟点了点头,道:“袁绍现在是铁了心要与咱们纠缠到底,对城门防备肯定做了最坏打算。想靠人进城偷开城门实在太难。一旦暴露进城的兄弟就危险了。

    众人也点了点头。

    刘苟道:“要不退兵算了?”

    贾诩道:“主公,还是退兵吧!想破邺城非掘漳水不可。先撤兵休整等明年丰水之时掘漳水灌城。城破后只要救治及时,不会造成太大伤亡。远比强攻时死得人少。”

    刘苟道:“退兵休整会不会给袁绍喘息的机会?造成重大后果?”

    贾诩道:“不会,主公只需退兵野王县,壶关等地便可,待明年开春后,再来邺城。壶关到邺城又不远,袁绍还能怎么着?”

    刘苟道:“退兵到容易,可退兵后,袁绍会不会又坐大?到时又是个麻烦。”

    “无妨,即便袁绍想去收复中山巨鹿等地方也需要时间。一到冬天河北是很冷的。就算袁绍又收复这些地方也不打紧,只要邺城一破,照样可以再拿回来嘛!”贾诩道。

    刘苟一时难下决断,道:“孔明,你的意思呢?”

    诸葛亮见刘苟又问他。道:“河北冬天太冷,撤兵是无奈之举。趁现在还不冷准备些过冬物资,明年开春后再战也不无不可。只是亮觉得袁绍会做困兽之斗,另外袁谭可能会回青州,如现在放弃围城,那么再想抓住袁谭只怕就难了。”

    “袁谭回青州后,有可能会向曹操结盟。当然了曹操不可能会与称帝的袁绍结盟。但是袁谭得知邺城破了之后,说不定会投降曹操都很难说。若袁谭投曹操,只怕取中原时要多费一翻力气。”

    “还有,主公,黑山张燕也是个大麻烦啊!主公进入冀州,张燕并未来惹事,可难说袁绍不会派人去请张燕。袁绍只需口头上割几块地盘给张燕,难说张燕不会动心。要是袁绍毫无节操派人去请鲜卑异族相助都难说。到那时,只怕又是战火连连。”

    刘苟有些头大,娘的,哪来那么多事。这张燕,袁绍在冀州这么多年都还没有消灭吗。真是废物。

    刘苟道:“罢了,事情大多,容不得本王慢慢来。本王决定退兵,明年开春再来。”

    刘苟这话一出口,众人就明白了刘苟同意掘漳水了。只要用漳水灌城,袁绍就是再怎么死守,也无能为力。

    “孔明,撤兵如何撤由你安排,第一不能混乱。第二不能离邺城太远。”

    “诺!”

    诸葛亮道:“我军有十二三万人在此。亮以为分成三部分。第一由张郃率四万人撤去野王县。由亮率五万人撤去黎阳。其余的由主公带领撤往壶关县。如此则成三角之势,每处都兵力充足,袁绍想来攻打也不会占到便宜。更主要是黎阳便是黄河渡口,长安运来的物资都可顺水而下,极为方便。”

    “等到明年开春后,春雨季节河水必定上涨,到时便可依计行事。另外诸位,此计还需保密,除我们几位之外,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包括军中将领都不要让他们知道。”

    刘苟点了点头,道:“善,就这么办吧!”

    “孝直,你跟着张郃去野王,给他做个参军。”

    “诺!”法正答道!

第475章 享受

    刘苟道:“为不造成大军撤兵混乱,孔明你与张郃他们明日先撒,本王最后撤,通知邯郸的马玩,让他从邯郸走井陉道撤往太原。本王干脆撤个干净,让袁绍心思活泛起来。最好是让他分兵去占领各郡县。”

    “诺!”

    第二天,刘苟便开始撤兵,分成三支兵马,撤得干干净净。

    袁绍得知刘苟撤兵了,一时搞不懂,但还是内心一喜。

    郭图高兴道:“陛下,汉军肯定是觉得拿不下邺都,又粮草不足,再之天气开始转寒,只好退兵了。”

    袁绍不出声!

    沮授道:“未必,要说粮草不足有些牵强。邺都周边各县,冀州各地都可征粮,刘苟若想持久围城,便可调粮,这样一来我军反而比不过他。不过天气转寒撒兵到有可能,只是现在也只是深秋。离寒冷还有段时间。不至于急着撤兵啊!”

    众人点了点头。

    袁绍道:“不管怎么样刘苟撤兵,就是咱们的胜利。”

    “令人去征粮,由其是清河等地没有战事要多征些,另外周边一些县城也要收回。还有再征一些兵丁,以待来年再战。”

    “诺!”

    沮授道:“陛下,还应让细作去打探刘苟撤兵后真正意图。是否还会再来。要是能打听到刘苟的下一步行动更好。”

    袁绍点了点头。

    刘苟撤兵路上,对高顺道:“伯达,你派一队人去幽州,把甄宓与那几个女子接到上党来。让他们一行走井陉道入并州。走代郡,雁门关外不安全。”

    “诺”!

    撤兵了,得好好享受享受了。“洛神”那是不能错过的。

    马云禄道:“子民,你跟高顺刚才在说些什么事呢?神神秘秘的。”

    刘苟笑道:“刚接到长安传来的消息,伯达的媳妇给他生个大胖小子。这不我得问问,伯达离开夫人久了,要不要回去一躺。”

    高顺听到刘苟胡说八道,脸一黑。

    马云禄道:“是吗?那是得贺喜一翻,高将军也该回去一躺。”

    成功燕摇头不语,她才不会信。高顺天下第一等老实人,连个小妾都没纳。与夫人相敬如宾,若真是夫人生产,他早就不是这个表情了。

    进入壶关,再入壶关县城。

    刘苟令人一面安置战士住房,一面派人从上党,太原调粮草。

    “燕儿,为兄想回长安了,可又怕这么多士兵在这里,为兄不在容易出乱子。”

    成功燕道:“荀彧、周洪、田丰他们会把长安治理好的,你就放心吧!”

    “兄长是不是想何嫂嫂了?”

    刘苟笑道:“哎!为兄有些担心她,豆娘死了,对她而言绝不是失去一个仆人那么简单。豆娘对她而言,既是仆人也是姐姐。是她最亲近的人。我有些担心她受不了。”

    成功燕道:“兄长对何氏可是真好。”

    “不过你也别太担心,宫中仆人多的是,豆娘死了,唐姬不还是陪着她嘛。她几个孩子都在身边,兄长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刘苟笑道:“怎么,燕儿不高兴了?”

第476章 父子永别

    “没有,燕儿只是觉得兄长还是留在这好,去长安来回要一个月。军中大部是降兵,你若走了这些士兵将领都会有疑心,于军不利。兄长应少些儿女情长。在这有燕儿与云禄陪着你,你还有什么事不能满足的呢?”

    “等打败了袁绍,兄长再回长安,岂不更好?何必急于这一时呢?”

    刘苟笑道:“行,听燕儿的。来,燕儿。给为兄爽爽!”

    “讨厌…………”

    片刻……舒爽进行中…………

    刘苟在享受着“莞式服务”。而袁绍却把儿子袁谭叫到身边。

    道:“显思,你回青州吧!以后没有什么事不要再来邺都。”

    袁谭道:“父亲,刘苟刚撤兵,还不知道什么事时候又会再来,孩儿怎么能离开父亲呢?”

    袁绍道:“为父让你回青州就是防备刘苟再来。”

    “如今邺都有危险,若刘苟再来恐难以久守。你回青州后可以再招些兵,沿黄河沿线布防。青州靠近徐州,你可结好曹操共同防御刘苟。”

    袁谭道:“青州有幸评治理不会出错,孩儿不忍舍父亲而去。”

    袁绍怒道:“糊涂,人心难测,仲治(幸评字)在青州,若刘苟先行攻打青州,青州很难抵抗。为父不需要你在此了。你切记住,你已经是成年人,得靠自己。如果父亲去了,你也不要太过悲伤,保持理智。如果实在万不得已就投降刘苟吧!他答应过为父,不伤害你们兄弟,我相信他不会食言。”

    “啊,父亲,您这是怎么了?怎么能投降刘苟呢?”

    袁绍道:“为父不能投降,但你们可以。为父与刘苟争天下并非是私仇。有珊儿在,他不会伤害的。为父说这些都是为了以防万一。为父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只恐命不久矣。以后的路就靠你自己了。带上郭图,回青州吧!他对你寄予厚望,可以信任。”

    袁谭跪下道:“孩儿听父亲的,但是孩儿把兵马留下。这样父亲更能对付刘苟。”

    袁绍道:“你还是带一万士兵回去吧!青州只有三万人马,也不安全。为父这不差这一万人。”

    “诺!”

    “去吧,跟你母亲与显甫告个别!”

    “诺!”

    其实袁谭生母早就死了,刘氏只是他继母。袁谭带来三万人马,回青州只带回一万。袁绍为了支持他把心爱的郭图都让给袁谭。足见他对袁谭还是很器重的。而郭图在袁绍立储之事上也是强列支持袁谭。袁绍对这些也是门清得很。

    第二天袁谭便带着郭图与一万士兵离开邺城,前往青州。袁谭父子算是永别了。

    当曹操得知刘苟撤兵。心思也是活泛了,叫来郭嘉。

    道:“奉孝,刘苟暂时撤兵,你觉得袁绍能否守住邺城?”

    郭嘉道:“绝无可能,俗话说久守必失,天下哪有攻不破的城池。刘苟撤兵只是暂时收缩一下。也许是粮草一时供应不上,也许是天气转冷,士兵打了大半年没有冬装,干脆撤兵休整,明年再来。就凭他撤到黎阳,野王就知道只是暂时休整。”

第477章 孙策挂了

    曹操点了点头。

    道:“奉孝,你那天所说的偷袭江夏。孤是这么想,能否让元让他们带一支兵马去实行?这样中原也不必突然放弃。”

    郭嘉道:“难啊,主公,元让只是勇将,做不了临机决断,如今我军也只有七八万人马,若只派一支部队前去了,如若一时打不下江夏,那就麻烦了,黄祖在江夏有三四万人马。末必没有一战之力。若久攻不,刘表会派兵增援的。”

    “主公若采纳我的意见,可再招三万人马。用这些人暂时守在中原,虚张声势。主公则集结七万主力,突然杀入江夏,毕其功于一役役,夺取江夏。收降黄祖这几万人马,随后直取江陵。彼时刘表若来攻,则可吞掉刘表的来兵。再挥师占领荆南四郡。”

    “若顺利的话,最多半年时间,主公便可再次集结十五到二十万人马。到时再出兵江东,用两年时间切底拿下江东。主公便可集三十万大军。彼时,主公还可想办法夺取西川,若能趁刘苟在北方之机突然拿下四川。那主公可立于不败之地也。”

    “以仲德之谋,利用异族拖住刘苟两三年时间完全是有可能的。等刘苟平定异族南下时,主公已是江南半壁江山在手。更兼水师之利。刘苟或许能集更多兵马,可水军去哪找啊?北方将士可不会水战。”

    曹操道:“拿下黄祖到不太难,可江东孙策不好对付。由此猘儿在,江东难与争锋,一时怕难以拿下。”

    曹操要放弃中原,实在难下决心。”

    就在这时,程昱来了,脸上露出笑容。

    “主公,孙策死了。”程昱道。

    曹操惊道:“什么事?孙策死了?这怎么可能,孤若没记错,孙策才20多岁啊!”

    程昱道:“千真万确。孙策今年在夺取豫章郡后算是一统江东。可这家伙太自信了,居然轻而无备,他在江东也杀了不少人,仇家不少。在丹徒狩猎时为许贡三门客所刺杀,身中箭伤,不久后病亡。孙策弥留之际立其弟孙权为江东之主。这是细作刚送来的消息,绝对真实。另外孙权已派使者前往洛阳,让朝廷封其为吴候,统领江东。”

    曹操道:“哎,可惜了,孙策比其父孙文台有过之而无不及,却死在宵小之辈手中,真是窝囊。”

    郭嘉道:“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今死于匹夫之手,也算是轻敌之惩罚。”

    程昱道:“主公,孙策一死,取江东不难矣!不如马上兵发合肥,直奔秣陵(南京)。

    郭嘉道:“仲德公,孙策一死的确是夺取江东的好机会,可咱们的水军战船呢?秣陵可是在江南。咱们怎么过江?况且孙策虽死。可周瑜,张绍等人还在,一时江东只怕还乱不了。要想取江东,非先拿下江夏不可。江夏对江东既是顺水而下,又是战略要地。豫章离江夏也很近,周瑜的水军便驻扎在此。”

    程昱道:“主公,如今留在中原要么与刘苟一决高下,要么就是等着刘苟吞并袁绍。况且这些年中原战事不断,征兵征粮也极为困难,而荆州却很富裕。与其在中原蹉跎光景,不如去荆州一搏。原先老夫是不赞成奉孝所言,但如今孙策死了,江东取下并不太难。老夫赞成偷袭江夏。”

    郭嘉见曹操还在犹豫不决。道:“主公,可知二乔乎?”

    曹操当然知道,揽二乔相伴乃是曹操毕生一大愿望。娘的,打江东,夺取二乔一举两得。干了!

    曹操想了一下,心一恨,道:“罢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仲德,你马上去安排再招兵三万。再征些粮草。”

    “诺!”

    “奉孝,马上收集前往江夏的地图,派斥候多去打探。一个月后,孤亲率七万大军,直奔江夏。”

    “诺!”

    “另外,让元让收宿兵力回汝南一带等候命令。”

    “诺!”

    曹操打算偷袭荆州,再来个中心开花。只是江夏好打,江东不好打啊!孙策是死了,可孙权这家伙比孙策更难对付。

    就在曹操谋划偷袭江夏之时,新野刘备也迎来了来位牛人。司马微这家伙闲不住了,跑去新野找刘备喝酒。

    刘备见荆襄名人来了,那是高兴接待。一翻忽悠。司马微向他推荐庞士元。

    刘备道:“不瞒德操先生,我与元直去过一次襄阳,可没找到士元。如今不知士元在何方。”

    司马微见刘备找了庞士元,便不再说这事。

    道:“听说刘子民把袁绍围在了邺城,只怕袁绍坚持不了几天了。”

    刘备道:“袁绍称帝,乃大逆不道,落得袁术下场并不奇怪。备若非兵微将寡,也会去河北剿灭逆贼。”

    司马微道:“若袁绍败亡,中原只剩下曹**。玄德公只怕也着急吧!”

    刘备心想,能不急嘛!刘苟要是南下,我这新野便是首当其冲。

    道:“不知德操先生,可有何赐教?”

    “老夫哪能赐教玄德公。只不过觉得玄德公既想有一翻作为便不应该守在新野。新野十里之城,有何作为?玄德公何不前往江陵?”

    刘备道:未得景升兄之令怎敢前往?”

    司马微明显觉得刘备似乎有打算了,便不在说了。

    襄阳,蔡氏听下人汇报,得知刘苟把袁绍邺城给围上了。

    心想刘子民还是蛮厉害的嘛,这么快就把袁绍围住了。一想到刘苟搂过她,内心就一阵季动。自己的绣帕刘苟有没有保存?越想越脸红,恨不得去找刘苟。

    道:“你下去吧!”

    “诺!”

    蔡氏多年未与男人亲近过了,一旦认定了,心思就活泛了,想去找刘苟,可又找不到借口。难为死了,只能等刘苟到荆州来。

    而此时的刘苟却正往上党长子县城走去,因为甄宓等女让人接到了长子县衙。

    刘苟瞒着成功燕俩女,说是去视察部队,离开一两天,可实际上是去与甄宓偷、情。

    刘苟现在越来越无耻,笑道:“宓儿可想清楚了?本王不喜欢不听话的女人。”

    【作者题外话】:实在太忙了,更新有点晚!

第478章 水淹邺城

    甄宓道:“妾身能侍奉大王乃是妾身福气,怎敢拒绝?”

    刘苟笑道:“你能这么想就再好不过,过几天就回长安。你甄家乃冀州有名的大商家,本王以后会重用他们。你就放心吧!”

    刘苟抱起甄宓就往床上扔。这可是洛神啊,千古名女。

    曹植,本王希望你再作一赋。就叫,“汉王睡洛神赋”。床摇兮,如狂风吹暴雪。轻呼兮,如黄雀之嘀鸣。大战兮如鹅颈抱合。…………

    片刻,“小苟子”一进入,刘苟便觉得不一般,“弯道超多”。娘的,莫非是传说中的“十大名器”?果然不一般,捡到宝了,哈哈哈!”

    片刻房间传来,儿童不宜之声…………

    刘苟与袁绍停战,孙策又死了,曹操也还在准备着,天下好像突然变安静了。只不过这安静只是暂时的。就像黎明前的黑暗,等待着再次光明。

    华北大地下着一层厚厚的雪。刘苟拿着把剑在血地里练了起来。乱砍一气毫无章法。

    马云禄道:“你这练的什么鬼东西,毫无章法。”

    刘苟笑道:“这叫无形剑法,杀人于无形无状,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呵呵,胡说八道的,就你这样还十步杀一人,我看你别伤着自己就不错了。”马云禄笑道。

    “大姐,你会聊天不?你这把天都给聊死了,就不会鼓励一下啊?本王刺别人不行,可刺你们几个一刺一个准。”

    马云禄好像听懂了。

    骂道:“不害臊,恶心死了。”

    “哈哈哈哈,你个小妖精,就是欠收拾。…………”

    时光飞梭,两个月过去了。新的一年又来了。袁绍在邺城的日子也要到头了。

    冰雪刚化不久,刘苟就有些等不及了。一面准备物资,一面准备出兵。

    一场春雨过后,刘苟尽起大军。从壸关杀奔邺城。

    当刘苟到达邺城,两日后,张郃、诸葛亮等人也到达邺城。

    袁绍虽然加强了城防。但并不敢开城死战。

    中军帐中。“孔明,引漳水入城的计划现在可以实行了,本王也是被逼无奈。为一城而拖累收复一国实为不智。为大汉江山计,本王不得已而为之,将来文人史笔骂本王,本王也在所不惜。你下令吧!本王从上党带一了锄头等工具。”

    诸葛亮道:“亮也带来了不少工具。”

    “张辽,马超,你俩带本部骑兵,巡游邺城四门。只要有守军出城,就地射杀。”

    “诺!”

    “李蒙,你带本部人马前去漳水挖掘渠道。”

    “诺!”

    “其余人等全部围着邺城护城河外围挖一条壕沟。”

    “诺!”

    随着一声令下,十几万人开始围着邺城外围挖沟。

    当汉军开始作业时,开始邺城守军还很好奇。觉得汉军是吃饱了没事干。

    可到了傍晚壕沟便初具规模。只是还不深。

    沮授、审配等人来到城墙上。

    审配道:“刘子民莫非是想挖沟困死我军?”

    沮授道:“若只是困城到还好说,怕就怕刘苟掘开漳水。若是如此则不堪设想!”

    审配也有些急了,若是如此邺城士兵百姓都得成了鱼虾。

    急道:“公与兄,得想个办法啊!若随着汉军这样下去,邺都危矣!”

    沮授叹道:“哎!事以至此老夫又有何办法。四门外全是骑兵,既便是出城一战也难以展开。”

    “罢了,让陛下派文丑出战吧!冲一冲,看能否阻挡对方挖沟。”

    “善!”

    俩人进入皇宫,道:“陛下,汉军在挖沟,臣怀疑刘苟是想引漳水入城。请陛下派文丑将军出战吧,把挖掘的汉军冲散!”

    袁绍道:“公与,朕现在把兵权都给你,你自己看着办吧!朕不再过问。”

    沮授道:“陛下不必如此。”

    袁绍道:“朕身体不适,国事就拜托你俩了。去忙吧!”

    沮授只得接诏前去调兵。

    文丑带领骑兵打开城,向挖沟的汉兵冲来。可惜张辽马超也率骑兵,早已等候多时。

    双方一场混战,互有死伤,并未分出胜负。可天已经黑了。

    可汉军士兵却没有停。为了加快进度,连法正,许攸都下地干活了。借着微弱的月光,快速推进。

    一夜疯狂的挖掘过后,赵兵只能站在城墙上看了,因为壕沟已经形成。汉军战士们累的躺下就不想动。

    “主公,围城水渠已经形成,就差掘河送水了。”

    刘苟道:“孔明,你再派人去城下喊一喊,看看对方是否愿降?本王实在不愿干这种事。”

    “诺!”

    “城楼上的人听着,给你们俩个时晨,两个时晨后,再不开城投降,我们便放水,到时别怪没警告你们。”

    赵兵很多想投降,可是袁绍不发话谁也不敢开城。

    时间一分一秒就这么过去了。

    刘苟帐中,“主公,没有办法,袁绍根本不为所动,他就是想玉石俱焚,拉全城百姓陪葬。时间到了不能再等了否则就是失信了。”

    刘苟怒道:“袁本初该死,都到了这个时候,还要为他那点面子,让全城百姓陪他一起遭殃。”

    “传令下去,全军撤往高地。放水。”

    “诺!”

    片刻汉军撤得一干二净!

    “轰!轰,滚滚洪水,如万马奔腾冲入壕沟。漳水决堤,缺口越来越大。”

    不久,壕沟溢满了,往邺城护城河中涌去。水越来越大,片刻便冲撞城墙。

    站在城墙上的赵国士兵。内心惊涛骇浪。吓坏了,洪水慢慢从城门缝隙中涌向城内。有些士兵拿沙袋堵水。可开始还行,时间一久,就是杯水车薪。根本堵不住。

    而刘苟等人站在数里外的山坡上。

    刘苟脸色铁青,道:“袁绍若不死,天理难容。传令下去,袁绍不管死活,一律车裂!”

    “诺!”

    刘苟对袁绍原本那点好感全没了,洪水围城了,还不投降。纯粹是拉人陪葬。

    也许是老天在哭泣,洪水淹城,到下起了小雨。

    “主公,洪水起来了,一时退不了。您回帐休息吧。别淋湿了。”法正说道。

    刘苟摇头道:“此战过后本王不再入城,直接回长安!”

第479章 袁绍挂了

    “孔明,一切都交给你了。记住,入城后,多洒生石灰,每个角落都要洒,尸体要深埋,所有人都要喝烧开的水,千万不可喝生水,这水已经被污染了,洒石灰、喝开水能防止瘟疫!切记!”

    “诺!亮记下了。”

    又道:“主公,袁绍帐下众人怎么办?”

    刘苟道:“袁绍车裂后首级送去洛阳。”

    “其余众文武,愿随袁绍于地下的一率成全。愿意投降者,免其一死。袁绍后宫妃嫔众将士分了吧!”

    “城中百姓,尽量多救活一点,投降的俘虏收编吧!这些你自己看着办,不必请示。”

    “拿下邺城后,可暂时不渡黄河,先巩固好河北,由你处理河北所有军政大事。许攸、贾诩、法正从旁协助。”

    “诺!”

    “哎!本王这次只怕得折寿十年。罢了,罢了。伯达准备车架,咱们回长安。”

    “若!”

    刘苟是真怕进城后看到尸横遍野,作为现代人,很难接受那种遍地尸体的场景,而且死的大多还是普通百姓。

    自己还是回长安享受生活吧!加上曹操也不知会不会打长安的主意,只要自己回长安了,那曹操也只好打消这个念头。

    刘苟没有去壶关了,而是从野王,再去河内,野王(今河南沁阳)

    当刘苟还没进入河内时,邺城诸葛亮开始进攻了。

    这时所谓的进攻更多的是打扫战场。

    邺城城墙被水泡倒了一段,北门,西门都让洪水冲走了。

    无数百姓官兵往城内高处躲避,可邺城平坦,只有皇宫基座最高,开始皇宫守卫不让百姓进。可后来城中越来越多人往皇宫而来。片刻皇宫就成了邺城诺亚方舟。卫宫侍卫让驻军给打死了不少。

    很多士兵百姓,往城墙上爬,整个城墙上到处是人挤人。

    “轰!倒踏的一段城墙上千人掉到水中,活活淹死。”

    沮授等人全身通透,站在皇宫内城墙上,看着邺城成了一片泽国,内心悲愤交加。

    骂道:“刘苟,汝如此残暴将来不得善终。”

    洪水不光是冲毁一切。更可怕的是还会污染水源,泡坏粮食。造成大面积饥饿。

    整整两日,洪水才慢慢退却。

    这时诸葛亮命人进城,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便俘虏了所有赵国众将士。

    诸葛亮一面让人救灾。一面收编俘虏。

    皇宫中马超等人已经进入大殿。

    只见袁绍躺在龙椅上嘴晨发黑。李蒙上前去探鼻息。

    摇头道:“死了起码有两个时晨了,尸体凉了。应该是服毒自杀”。

    许攸走近,道:“哎!袁本初,早知令日何必当初呢!”

    诸葛亮在众将陪同下,也进入大殿。

    李蒙道:“大将军,袁绍死了。还车裂吗?”

    诸葛亮道:“自古造逆称帝哪能有全尸者?”

    “王莾、公孙述、袁术概莫如此!”

    “来人,拉出去车裂枭首送往洛阳。”

    “诺!”

    许攸想劝,可话到嘴角又不敢说了,为称帝反贼求情,后果有时候会祸连自己。蔡伯喈哭一声董卓就让王允赐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诸葛亮道:“把众文武带上来。”

    “诺!”

第480章 车裂

    不一会,沮授、审配、逢纪、荀堪、幸毗,等几十个人都带了上来。

    众人眼泪未干,因为他们刚好看到袁绍的尸体还在车裂,有些人大哭。

    诸葛亮道:“诸位都是河北高士,亮就不多说了。”

    “汉王有令,愿意投降的,可以免死,不愿降的可以随袁绍而去,一率成全。”

    又道:“愿意投降的请站到亮这边,不愿投降的,就在原地。”

    诸葛亮话说完,居然没一人站过来。

    诸葛亮准备叫人带下去开杀了。

    许攸道:“友若先生,你是荀家之人是荀彧的兄长,难道你也要为袁绍殉葬?”

    荀堪挣扎了一下,还是有些怕死,再加上他并不得袁绍重用。所以慢慢走了过来。

    荀堪一动,幸毗,审荣等十几人也走了过来。

    诸葛亮见没人再过来了,道:“河北义士何其多也!”

    审配骂道:“诸葛村夫,要杀便杀何需废话?我河北义士是杀不绝的,汝等用此毒计必遭天谴。”

    诸葛亮道:“久食汉禄,行造逆之事,真义也!”

    “来人,带下去,送他们上路!”

    “诺!”

    十几人毫无惧色,出了大殿,慷慨赴死。

    片刻,全部被杀!

    其中沮授到死都一言不发,也不知他在想什么。

    审配要求面北而死,道:“我君在北。”

    大殿中李蒙突然想起什么,道:“袁绍的儿子呢?”

    叫住一小兵,问道:“袁尚呢?”

    没人肯回答。

    李蒙大怒,道:“你们谁知道袁尚在哪?”

    这时审荣怕死,道:“将军,袁尚已经出城了,只怕是去了青州找袁谭。”

    诸葛亮等人得知袁尚跑了,到也没再恼羞成怒。

    “好了,诸位既投降我大汉,以后就是汉臣,以前的就过去了吧!”

    “荀堪,从现在开始,你暂代魏郡太守。等以后汉王批准则正式任命。”

    “诺!”荀堪答道。刚才也算是死里逃生。

    “李蒙,你带几名小太监进入后院,看看袁绍有多少女儿,把这此女子送去长安。”

    李蒙道:“大将军,主公可是说让兄弟们分了的。”

    诸葛亮道:“亮知道主公答应过了,但是要分也得回长安分,如今在这就分了成何体统?是学胡人吗?每位将军打仗,后面带着几个女人吗?那还是军队吗?”

    众人也不再说了,李蒙想想也是,现在就分了,这些女人放哪啊?带在身边,那像什么话?

    诸葛亮道:“主公既能答应你们就不会食言,先送回长安,到时候你们凯旋回去了,一并赏赐兄弟们岂不更好。”

    李蒙道:“善?听大将军的。”

    说完李蒙便带人进入袁绍的后宫,宫女妃嫔一共好几百,全抓走送去长安。

    诸葛亮在邺城救灾,而高干在邯郸还有两万人马,听说邺城破了,高干便打算带兵放弃邯郸,前往青州,与袁谭汇合。

    邺城一战,汉军俘虏了五万多士兵,其中有些被淹死了,淹死的百姓有两三万。诸葛亮不敢泄漏出去死了多少人。只是让人埋葬百姓尸体。听刘苟的话用生石灰到处撒。喝烧开的热水。所以并没有发生瘟疫。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079/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大太监最新章节! 作者:愤怒的扑街所写的《三国之大太监》为转载作品,三国之大太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大太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大太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大太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大太监介绍:
简介:后世娱乐城洗浴中心经理魂越汉末,被人陷害稀里糊涂成了皇宫中一名小太监。看他如何在宫中混得风声水起,权倾天下。袁绍骂其是“嫪毐。”曹操骂其是“赵高!”……迷人的何太后说:“你眼里泛起山河,碧浪里却不是我。”而他却说:“十年挣扎,十年撕杀,却因你一方绣帕,戒了争打!”三国之大太监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大太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大太监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