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三国之大太监TXT下载三国之大太监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大太监全文阅读

作者:愤怒的扑街     三国之大太监txt下载     三国之大太监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06章 骑兵三宝

    “主公,按您这图上所画用铁打出来这个容易,只是您这是干嘛用啊?我以前没打过啊!老张头道。

    刘苟道:“这马铁蹄啊,说白了就是给战马打双鞋子,再用钉子钉上去。以后战马跑再远也不会让石子伤到马掌!”

    “啊!主公这马脚上打钉子会很痛啊,这怎么走路?”

    刘苟笑道:“你剪指甲痛吗?这马蹄就是马的指甲,只要别剪到肉了就不会痛的。你这钉子只要不是太长就不会伤到马脚的。”

    老张头道:“对啊,主公,您这是高见啊!以前怎么就没人想到呢?这可是解决了千年难题!”

    刘苟道:“所以啊,你得保密,以后工匠所有人都得保密,千万不可让匈奴人知道了,要是泄漏了那可是个大麻烦,汉奸行为”。

    老张头道:“放心,主公我一定会让所有有保密的”

    刘苟道:“好,你所带的所有工匠每人再奖五亩土地,你奖二十亩!”

    “谢主公”!

    “哦,还有这个马蹬,也要打,这个比较简单!就是踩脚的。”刘苟道。

    “主公这个容易,这么多人,一天能打上几百副”。

    刘苟道:“你先别急,先打一套出来,明日我再来看,到时拿马试一下,要是不行就得再改良!”

    “诺”!

    刘苟道:“那这事就交给你了,我明日再来,记住保密!”

    “诺”!

    第二天,高顺带着十几名年轻军官过来。

    “拜见主公”!众人道。

    刘苟高兴道:“免礼。免礼。”

    “诸位都是我并州的栋梁之材,吾让高顺把你们叫来,就是给你们升职,另外与你们聊聊天!”

    “你们也知道,吾没有大肆招兵,就是不想增加百姓负担,但是咱们并州男儿个个都是好样的,你们更是并州的希望。所以我希望你们练好本领,过段时咱们就要出兵了,以后肯定会有很多降兵等着你们去接收。你们现在只是屯长,什长,我希望你们将来都是将军。都能统兵打仗立万世之功,扫灭诸候光复汉室!”

    “谢主公!”众人道!

    “呵呵,必多礼,请坐!”刘苟道。

    “哦!你们说说自己的意见,也谈谈你们的想法!”

    众人都有些拘谨。刘苟道:“别不好意思嘛,说吧!”

    其中一个胆大点的,道:“主公,小的李云,家在太原中都县,家中还有父母和一个兄长,家中也没有土地,都是佃户,我想把他们接到晋阳来尽孝,只是一时租不到土地耤种。不知主公能否帮我租一块地让我兄长耤种。”

    这狗这才想起,这些人大多是穷人,想一起生活尽孝道那得有土地啊!

    刘苟道:“哎呀,你看是我疏忽了,这样,”你们几人都升一级,都伯(营级)干部。每人赐地二十亩。家人也可以来晋阳。

    “伯达,你传令下去,都伯以上赐土地二十亩,曲长(军候)以上军官每人赐土地三十亩,其余曲长以上赐五十亩!你去找荀彧周洪,把当初王家没分的地全分给兄弟们!

    “诺”

    众人高兴道:“谢主公!”古人就喜欢土地,自家有了土地,才会有好日子!

    刘苟道:“还有什么,你们也说说!”

    其中20来岁年轻人道:“主公,末将以为主公应该出兵拿下“箕关”。(今王屋县东)

    刘苟道:“说说你的想法?”

    这人道:“并州之所以有天下屋脊之称就是因为有两条山脉,一为太行山,一为王屋山。两条山脉延绵千里,太行山有壸关,王屋山有箕关。如今主公占了壸关,东面就安全,但南面箕关乃是往河东门户,当年光武帝帐下大将邓禹便是从河东入箕关收复并州。但箕关一战死伤惨重。若主公想拿下河东非先拿下箕关不可,否则如梗在喉也!”

    刘苟大惊,人才啊!老子一时都没注意这么多,主要是对古代地型不太熟,以为占领壶就万事大吉。没想到箕关也这么重要,虽然箕关在河东镜内,但却是可以通往并州的啊!

    刘苟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道:“未将郝昭”!

    刘苟惊道:“啥?郝昭?”

    “你说你叫郝昭?”

    那个道:“是啊!末将是叫郝昭!”

    刘苟道:“可有表字?”

    那人道:“末将族叔前不久给我起的表字伯道!”

    “哈哈哈哈!”大狗大笑,好好好,伯道好,伯道好!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哈哈哈哈!”

    狗子大笑,众人都以为他疯了。

    高顺道:“主公您怎么了……?”

第107章 马掌

    刘苟道:“没事,伯道年纪轻轻,眼光独到,献策有功,吾升你为骑都尉,独领一军!”

    “啊!郝昭大惊,道:“主公,末将只是个什长,您这连升数级末将不敢当啊!”

    刘苟道:“没出息,霍去病18岁就带兵征匈奴,直捣匈奴王延,韩信从执戟郎拜大将军统帅众军,你可是什长比当初的韩信官还大,做个骑都尉就怕了?像并州男儿吗?”

    郝昭让刘苟一激,道:“末将领命!”

    “这就对了嘛,好好干,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也!”

    “诸位你们也是一样,将来我希望你们都能拜将封侯,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谢主公!”众人皆道!”

    “好了,伯达你带他们下去吧,土地要尽快分下去!诺!”

    众人走后,刘苟高兴的像个孩子!哈哈哈哈!

    郝昭可是个牛人啊!历史上东吴怕张辽,吴国举倾国之力攻打合肥,每次都让张辽打败,功一亏。而蜀汉诸葛亮最头痛的便是郝昭,郝昭守陈仓,每次都让诸葛亮杀羽而归。三国演义中的郝昭是司马懿推荐守陈仓,真实的历史是曹真推荐的。历史上郝昭可不只守陈仓,更是镇守凉州,数次平定凉州内乱,绝对是个大牛人。

    郝昭是太原人,从小入军,从一小兵做起,凭实力做到杂号将军,封关内候。

    只是现在才二十来岁,刘苟手下缺人才也就矮个里排高,先用了再说。

    高顺这家伙为人低调,像头老黄牛,勤勤恳恳,但眼光还不错,田柾是他推荐的,目前也很不错,看来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真是至理名言。人才到处都是就看你能否发现!

    忙完这事,刘苟带着典韦便去了铁匠作坊。

    “老张头,怎么样?打好了没?”

    老张头道:“主公,打好了,您看,刚好四个“铁鞋子”。”

    刘苟一看,道:“不错,是这个样子,只是你这用铁太多了,以后可以打薄一点,另外不用打这么宽,这个主要是包住马蹄周围边沿就可以了。你这样用铁太多不但浪费铁,而且加重了马的负担。”

    老张头点了点头,道:“我记下了,下一副便改过来。”

    刘苟道:“来人,牵一匹马过来!”

    “诺”!

    刘苟道:“兄长拿把快刀过来!”

    亲兵把马牵了过来,刘苟亲自做示范。

    道:“你们都学着点,我可只教一遍!”

    刘苟先把马腿顺着弯曲过来,先修蹄,把马蹄削薄一点,把脏东西去掉。然后把马铁蹄给马装上,用钉子盯好。

    “老张头,钉子有四个就够了,用不了这么大棵,以后打小点,这个铁蹄上的孔可要钻好点,免得钉子不好进去。”

    众人没想到刘苟还会修马蹄,都觉得好奇。

    道:“你们看到没,马一点都不动,这说明马没有感觉到痛。否则还不给跳起来啊!”

    你们以后用刀修马蹄时,要注意了不要削掉太多,但也不能大少。以后每几隔一段时间马蹄长了还要修一次。

    没多久,四个马铁蹄便装好了,刘苟道:“你们谁去骑一下!”

    一亲兵道:“俺来!”

    “驾,叮咚,叮咚,马蹄有点响。狗子道:“这个地比较硬,要是地比较软就不会响!”

    亲兵骑了一个来回,下马道:“主公这给马穿鞋子真的一绝,这样马的蹄子就不会磨坏了,您是不知道有些马一天就把蹄子给跑出血了,尤其是那种沙石路面,兄弟们心疼死了。”

    刘苟道:“这事得保密,千万不可外传,要是让匈奴人知道了,那咱们就麻烦了,匈奴人可是马背上长大的。”

    “老张头,你按我刚才说的去改,另外还要打一些铲刀修马脚。”

    “诺,主公放心,这个不难,我懂了。”

    “另外,你这所有铁匠加起来每天能打多少这马铁蹄?”刘苟问道。

    老张头道:“我这有一百多铁匠,只要孰铁管够,每人一天打三匹马,共十二个鞋子不成问题。但是大家都从来没打过,所以开始会很慢,可能一人一天就打几只吧!

    刘苟一算,假如每人每天十二只,一百人一天就是一千二百只。十天就一万两千只,一百天就可打十二万只,可以装三万匹战马。

第108章 学李渊

    刘苟道:“老张头,我给你半年时间,你专门给我打马铁蹄,能打多少是多少。我再调些人给你们打下手,帮你们搬运铁块,石炭,拉风箱。另外这个马蹬是踩脚的比较容易打,你调几名工匠专打这个。一马要用两个马蹬,先给我打一万个再说!”

    “诺!主公放心,这些东西比刀剑还好打的多。用不了几天便会孰练,用不了半年便能打过几万套”!

    “嗯,那便好,告诉兄弟们,工钱每月再加一吊”让兄弟们好好干!

    老张头道:“谢谢主公,您给的够多的了,又是土地又是工钱,大伙都想报答您呢。”

    刘苟道:工匠是技术人才,我向来重视人才。这是他们应该得的,让兄弟们好好干。

    “诺”!

    “兄长,调五十名兄弟过来保护这里,除了工匠以外不许任何人随便进来。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许拿走一只马铁蹄。把刚才那匹马装上的也取下来。以后再统一装!”

    诺!典韦答道。

    “杜乔找的那些木匠呢”?

    “在另外一外作坊!”典韦道。

    “走咱们去看看”!

    来到一处木匠作坊,刘苟找来几名老工匠,道:“图纸上的能做吗?”

    工匠刘三道:“能做,这个好像是马鞍吧!只是这个前后两头干嘛做这么高?

    刘苟笑道:“行啊,眼光不错嘛,这叫高桥马鞍,能增加骑手的稳定性,懂了吗?骑手的前腹与后背等于有了靠背,这样骑得更稳”。

    刘三道:“原来如此,这个简单,大伙都能做。”

    刘苟道:“简是简单,但是还要打磨光滑,放在马背上,下面只垫一块皮子,如果不够光滑会膈应到战马,容易伤到马背!”

    刘三道:“主公放心,您的意思我懂了,我做出来会找匹马来试试,保证不伤马背。”

    刘苟道:“这便好,高桥马鞍主要是防止骑手落马,增加骑手稳定性。你只要明白这个道理就不难知道怎么做了”。

    “诺!我明白了”!

    “你一天能做多少个?”

    刘三道:“材料管够,每人一天两三个不成问题,到了后面熟练的会更多!”

    “好,我给你三个月时间,你争取给我先做一万个!每名工匠每月多加一吊钱!”

    “诺!”谢主公!

    刘苟:“切记保密!”

    诺!”

    刘苟为了早日进入长安,只能率先用上骑兵三宝,增加战力。

    刘苟一直想复制李唐,从太原出兵先打下长安,守住潼关。虽然现在还没有潼关,但可以守住函谷关。道理也是一样。

    唐高宗李渊,便是从太原出兵河东,绕过潼关,强渡黄河,突然杀入长安。占领长安以后守住潼关,基本宣告大唐势不可挡。

    李渊能得天下,李世民,李建成兄弟当然成功不可没,但他占了关中这块好地方也占尽了优势。古代关中粮食产量也高,加上古代关卡极为难攻。秦国占关中,关东六国数次合力攻打都没有办法。

    刘苟安排好工匠之事,便回府!

    数日后,何虎以并州使者身份出现在邺城!

    邺城刺史府大厅袁绍高坐主位!

    “下官并州使者何虎拜见袁盟主!”

    袁绍历来就不喜欢刘苟,道:“刘子民派你来何事?”

    何虎道:“为袁盟主雪中送炭来也!”

    “呵呵呵呵,刘子民,兵不过两三万,将不过一手之数,穷得都要当裤子了他能送什么给吾!

    大厅里众人哈哈哈大笑!

    何虎道:“袁盟主说的也对,并州是穷,可并州安全啊!没有强敌,但您冀州就不一样了,公孙瓒,刘虞,甚至曹操,袁术都想要啊!冀州又是平原地型,公孙瓒白马义从,来去自如。您总不能光着脚去追骑兵吧?”

    袁绍道:“听你这么说,刘苟派你来是给我送战马啰?”

    何虎道:“然也!前几日公孙瓒派人与我主结盟,共同夹击冀州,事后平分土地!但是被我主公给拒绝了,我主公言袁盟主是他大舅哥,岂能帮外人打大舅哥?今又派我带两千匹良马送与明公。只是希望明公也能回赠我们一批弓箭!”

    袁绍道:“当真?”

    何虎道:“战马就在来的路上,明公可派人去接收,我岂能相瞒。”

    袁绍脑子飞转,心想,刘苟怎会有这好心。

    道:“你家主公要多少弓箭?”

    何虎道:“不多,两万张大黄弓,加五十万支羽箭!”

第109章 袁绍财大气粗

    袁绍道:“使者幸苦了,请先回驿馆休息,吾与众人商议明日再答复你!”

    何虎道:“这是应该的,不过请明公快点,袁术将军的使者也在太原呢!”

    何虎走后。

    袁绍道:“诸公说说,怎么样,换不换?”

    郭图道:“两千匹马,换两万张弓加五十万只羽箭,等于每匹战马换十张弓,加250支羽箭。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荀堪道:“若是平时到也不算太多,只是这一时之间去哪找这么多弓箭啊?”

    逢纪道:“公孙瓒骑兵众多,如今主公又没养马地,幽州又买不到战马,除了刘苟能卖战马,再也没地方买啊!中原什么都好,就是缺马。刘苟这是穷疯了,靠卖马度日。主公要是不买,袁公路与刘表等诸候肯定会要,谁让中原缺马呢?”

    荀堪道:“主公,此事可问审配,冀州工匠众多,看要多久才能生产二万张弓!

    袁绍道:“来人,把审正南找来。(审配字)”

    不久审配来了,袁绍道:“正南,做两万张大黄弓,五十万只羽箭要多久时间?”

    审配道:“大黄弓是一石弓(古代一石弓拉力大概现代30公斤左右)制作不难。每名工匠每天做过三五张不成问题,但是不能一次做成,要经过制坯,火烤,上桐油,等等,按步骤来,一张弓要一个月左右才能做好。

    袁绍道:“你就说一个月能做多少?”

    审配道:“主公只要给我三百名熟练工匠,材料管够,我保证每个工匠一个月内做出一百张弓,三百名工匠能做三万张大黄弓!”

    袁绍道:“羽箭呢?”

    审配道:“这个简单,如果用铸造法铸箭头,质量是差点,但速度很快,用铁也小。如果不上漆的话,五百名工匠一个月足矣!”

    审配道:“主公,您一时要这么多弓箭干嘛?”

    袁绍道:刘子民用两千匹战马,换两万张弓,五十万只羽箭你觉得换吗?”

    审配想了下,道:“要是曹操的话就不换,但刘苟可以换!”

    袁绍道:“这是为何?”

    审配道:“刘子民困在并州,他换弓箭不过是为了加强壶关的防守罢了。他兵不过两三万,穷得都不敢向农民收税,到处收什么商税,简直胡搞。”

    “但要是曹操就不一样了,曹操野心极大,得到这么多弓箭就会去打兖州,青州等地。”

    袁绍道:“言之有理!”

    荀堪道:“刘苟虽困在并州,但绝非泛泛之辈,主公还是不要轻敌!”

    郭图笑道:“友若多心矣,刘苟北是鲜卑,西面是匈奴,东面是主公,南面是河东,可河东杨奉等已经投靠董卓!就算他拿下河东又能怎么样?难道他这点兵力去打董卓?那不是找死吗?更加上刘苟帐下无大将,连徐荣这种董卓的降将,老的牙齿都快掉了都得重用。可见帐下无人矣!”

    众人哈哈哈,大笑!

    袁绍道:“好!既然如此那就换!不管怎么样,刘苟暂时我还没空去收拾他。我要是不换,他如果与公孙瓒结盟,从背后偷袭我,给我捣乱,那就得不尝失了。区区多招几百工匠而已,我冀州工匠何其多也!”

    “审配,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多招工匠多做一点,咱们自己也要用嘛!”

    “诺!”

    何虎没想到袁绍当真答应了这样的要求,在并州马匹并不太值钱,刘苟原本打算能换一半就不错了,没想到袁绍这么大方。其实袁绍现在这点东西对他来说九牛一毛,战马才是他所急缺的。

    何虎回到晋阳,高兴道:“主公成了!袁绍答应两万张弓,50万只羽箭,这下袁绍还不得把邺城鸡都杀光啊,否则哪找这么多鸟羽?”

    刘苟笑道:“袁本初就是大气,好家伙,老子挖空心思才找到一百多名工匠。他一挥手便是几十万支羽箭啊!牛逼,这就是实力!”

    “这样,你去安排多给他两百匹马就说是我袁夫人送给兄长的!”

    “诺!”

    “另外去通知,雁门,九原等郡太守,让他们送些马匹过来,老子没去找他们不代表不能找,这两年他们应该也养肥了!”

    “诺”!何虎道!

    五个多月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袁绍的弓箭也早以交结完成,刘苟见到如此多的弓箭到手,底气也足了,天天让士兵练骑射,别的暂时都不练。

    几个月下来,弓都练断了近千张,练得战士们都想吐,但射箭水平那是提高一大截!

    长安,董卓的军师李儒病了,贾诩来看他。

    贾诩道:“文优,你这是怎么了?”

    李儒道:“哎!我哈怕是死期将近矣!”

    贾诩道:“文优何岀此言?”

    李儒道:“相国整日不理朝政,今又为一妇人居然在凤仪亭辱骂吕布,并以戟投之,我等只恐死于此妇人之手也。吕布与相国被这女人迷惑了,依我看来这可能是王允之计也!我去劝说相国,把此女送给吕布算了,可他却说我是否也愿意把爱妾赠与他人!”

    “哎!吕布是何人也?若心怀叵测,相国危矣!”

第110章 王允当权

    贾诩笑道:“相国年过半百,年少时吃苦过多,现在大权在握,当然会享受享受!”

    李儒道:“文和,(贾诩字)依你之见这大汉江山结果会如何?谁会成为下一个刘邦?或者刘秀?”

    贾诩道:“这个难说啊!若从现在实力来看应该会是袁绍兄弟吧!”

    没想到李儒摇头道:“不然!”

    “若依我之见,不是曹操,便是刘苟”!

    贾诩道:“哦!你说说他俩有什么强处?”

    李儒道:“曹操在洛阳时我也过,当时他假装敷衍相国,尽说好话,实则想寻机行刺相国!”

    “其人极为精明,善决断,有枭雄之资!正应了许邵所言,治世士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贾诩道:“刘苟呢?”

    李儒道:“脸厚心黑,胆子其大,在洛阳时,我曾与之见过一面,其拿着传国玉玺与相国换何太后。我若不换,他便把召集诸候讨相国的诏书都准备好了,言辞犀利!逼得我不得不换。”

    贾诩道:“这不是好色之徒吗?传国玉玺换一妇人?亏他想得出来!”

    李儒道:“不不不,这只是表面!当时他的要求是少帝与何后唐姬三人加并州牧,少帝我没答应,他便指名要你贾诩,我以你在凉州为由给拒绝了,他又把你换成了张辽!”

    “什么?他要我?”贾诩道!

    李儒道:“正是,我还奇怪了,他怎么会认识文和?”

    贾诩道:“呵呵,这世上居然有这等事?我可与刘苟从未谋过面!更谈不上熟悉!”

    李儒道:“相国撤退长安,只有曹操与刘苟追击,刘苟更是追击俩次。众诸候都能看出来前面可能会有伏兵,唯独这俩人却甘愿中伏,你说这俩人是傻吗?还是没看出来?”

    贾诩道:“这俩人是追给天下人看矣!其志不小啊!”

    “所以我才断定将来成事者很有可能是这俩人!”

    “文和,你我相识多年,若相国真去了,你不妨去并州看看!”

    贾诩不再出声,这老狐狸可不会轻易下注。

    几日后,果然如李儒所想,王允吕布李肃这三个家伙,正在设计害死了董卓。

    第二天李肃带十数骑,前到郿坞。董卓道:“你来何事?”

    李肃道:“天子病体新痊,欲会文武于未央殿,议将禅位于相国,”

    董卓道:“王允等人之意若何?”

    李肃道:“王司徒已命人筑‘受禅台’,只等主公到来。”

    董卓大喜道:“吾夜梦一龙罩身,今日果得此喜信。时哉不可失!”

    便命心腹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领飞熊军三千守郿坞,自己即日排驾回长安。

    董卓进朝,群臣各具朝服,迎谒于道。李肃手执宝剑扶车而行。到北掖门,军兵尽挡在门外,独有御车二十余人同入。董卓遥见王允等各执宝剑立于殿门,

    惊问李肃道:“持剑是何意?”

    李肃不应,推车直入。王允大呼道:“反贼至此,武士何在?”

    突然两旁转出百多人,持戟挺槊刺向董卓。

    但董卓穿着宝甲刺不进去,但伤了手臂坠车,

    董卓大呼道:“吾儿奉先何在?”

    吕布这时从车后厉声出道:“有诏讨贼!”一戟直刺董卓咽喉,一戟便了结了董卓。

    吕布左手持戟,右手怀中取诏,大呼道:“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董卓那些亲兵将士都吓得不敢动,口呼万岁。

    吕布杀了董卓,还不罢休,道:“助卓为虐者,皆李儒也!谁可擒之?”

    李肃应声愿往,李肃来到李儒府上把李儒全家屠戮一空,连一个奴仆都没放过,可惜却没找到李儒本人。

    王允命人又将董卓尸首,号令通衢。董卓尸体肥胖,看尸军士以火置其肚脐中为灯芯,膏流满地,点了天灯,百姓过者,莫不手掷其头,足践其尸。王允又命吕布同皇甫嵩、李肃领兵五万,至郿坞抄籍董卓家产、人口。

    而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在郿邬听闻董卓已死,吕布将至,便引了飞熊军连夜逃往凉州。

    吕布至郿坞,先取了貂蝉。皇甫嵩命将坞中所藏良家子女,尽行释放。但系董卓亲属,不分老幼,悉皆诛戮。董卓母亦被杀。董卓弟董旻、侄董璜皆斩首。收籍坞中所蓄,黄金数十万,白金数百万,绮罗、珠宝、器皿、粮食,不计其数。回报王允。王允乃大犒军士,设宴于都堂,召集众官,酌酒称庆,一时间王允权倾朝野。

第111章 出兵河东

    而董卓死后,一代大儒侍中蔡邕受董卓恩典,哭了几句。

    王允叱道:“董卓逆贼,今日伏诛,国之大幸。汝为汉臣,乃不为国庆,反为贼哭,何也?”

    蔡邕伏罪道:“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董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自知罪大。愿公见原谅,倘得黥首刖足,使续成汉史,以赎其辜,邕之幸也。”

    众官惜邕之才,皆力救之。太傅马日磾亦密谓王允道:“伯喈(蔡邕字)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且其孝行素著,若遽杀之,恐失人望。”

    王允道:“昔日孝武皇帝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可令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讪议也。”

    马日磾无言而退,私谓众官道:“王允其无后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岂能久乎?”当下王允不听马日磾之言,命人将蔡邕下狱中缢死。一时士大夫闻者,尽为流涕。后人论蔡邕之哭多为暗骂王允。

    董卓一死的消息很快传遍天下。刘苟第一时间也接到消息,立马召集众人议事。这次议事参加议事者都有好几十个。刘苟这是想在出兵长安前来一次动员大会!

    刘苟道:“诸君,董卓已死,但天下就安定了吗?非也,只会更乱,王允刚愎自用,居然连一代大儒蔡邕都给杀了,可见其与董卓也是一个鸟样,你们看吧,过不了几天,捉拿董卓心腹将领的诏令马上会传遍天下。

    “我刘苟曾灭了他王家满门,不用想,王允肯定会连我也一并治罪!”

    许攸道:“蔡伯喈乃当世大儒,一手飞白体旷古绝今。只因哭了几句董卓就招此大祸,王允实乃残暴无道也。今天子年幼,朝政落入王允之手,只怕王允又成董卓第二啊!”

    刘苟道:“好了,王允的事咱一时还管不着,我决定即日便出兵河东!打通前往关中通道!”

    “张辽、郝昭、田柾、你三人随我岀征”!

    “诺”!三人答道!

    杜乔道:“主公,河东杨奉等人有兵马四万余人,主公打算带多少兵马前往?要不要通知徐荣?让他也派兵加入?”

    刘苟道:“不用?我带五千人足矣!两千骑杀敌,其余三千人抓俘虏便是!”

    许攸道:“不可大意啊,我军虽训练多时但也久未征战,杨奉等人虽是乌合之众,但亦常年撕杀,不可小觑也!”

    刘苟道:“好了,出征之事不必再议。现在主要议一下拿下河东后我可能就不再回太原了。”

    周洪道:“主公这是何意?”

    刘苟道:“拿下河东后,我等便趁热打铁,直奔长安,以后关中平原便是我等基业之所在,并州便不在重要了。”

    许攸道:“王允吕布仍有五六万人马,只怕长安不好进啊!”

    刘苟道:“王允吕布,不用我们去打,李傕郭汜等辈就不会放过他,我们的主要对手是打败李傕郭氾等董卓旧部,大概有十万之众吧!”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觉得刘苟牛吹大了。

    “好了,诸位,我出征后,并州一切由荀彧代行州牧之权,杜乔周洪辅助。”

    高顺仍然守家,等我拿下河东后再视情况而定!

    “诺”!

    “周洪,散会后,你通知下去,所有工匠暂停打铁,先把马铁蹄跟双边马蹬马高桥马鞍都装上。用最快的速度争取三天之内全部装上。

    “诺”!

    “张辽,虽然只出兵五千,但你通知下去,所有军候以上军官都要随我出征,这次就当是练习战法!我亲自教他们怎么利用好骑兵!”

    “诺”!

    “文若,我走后一切就交给你了,你得保证前方战士们的粮响不绝”。

    荀彧道:“主公放心!”

    “诸位我等在此已有近三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想杀入长安,匡君辅国。如今时机以到,是时候显示我们的本事了。我等不鸣则矣,一鸣惊人!”

    “好了,大家回去准备吧,三日后出发!”

    “诺”!众人答道!

    刘苟回到后院,要出征了,得安慰自己的三个女人。这次分别后,下见再见很可能便是在长安。刘苟对拿下长安也没太大把握,毕竟实力悬殊。虽然自己当兵时是在内蒙,也特意研究过蒙古人的骑射战法!但多少有些底气不足。

第112章 激怒

    三日后,晋阳城南,五千骑兵排列好队形准备出发,可如果走近一看便会觉得奇怪,每名士兵都只穿着轻装皮甲,双腿踩着铁制的马蹬,坐在高桥马鞍中,马鞍左边挂着一把刀刃有些弯曲的环首马刀。右边挂着一把大黄弓,每名士兵身后背着一个皮制的箭篓,箭篓里放有几十只羽箭!更可怕的是每人骑一匹,还牵着两匹。可以说刘苟开创了一人三匹战马的先河。

    五千骑兵后面是一支千人运输队,全是用马匹驼着干粮箭矢等物资!

    随着刘苟一声令下,众人开始向南而去。

    三日后大军到太河东地界,郝昭道:“主公,前面就是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禹王)河东有20个县乃是一个大郡。杨奉有近两万人马就驻在安邑,主公咱们是否先拿下一个小县先做休整?”

    刘苟道:“不,咱们不能进城,我军强在骑射,若进了城,则发挥不了骑射的威力。”

    张辽道:“杨奉数倍于我军,如何能攻下安邑?”

    刘苟道:“我以仔细问过了,安邑东面是山区,西南则是平原地区,再往西南一百多里便是黄河,我等要放弃攻城,引杨奉与我军野战。你等记住这段时间我跟你们讲过的“曼古歹”战术,千万不可硬拼。

    “诺!”

    “出发!”

    杨奉在城中接到消息,刘苟率兵来攻,也有些急,道:“刘苟来多少人马?”

    斥候道:“大概五千人,只是奇怪的是每名士兵还牵着两匹马。

    杨奉道:“五千人?你可看清楚了?”

    斥候道:“小子做斥候多年,错不了,只有五千人,而且后面没有援兵。”

    杨奉道:“再探!”

    “诺”!

    杨奉道:“诸位,你们说说这刘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难道他五千人就想攻下我安邑不成?”

    一幕僚道:“我还从未听人说每人带三匹马打仗的,莫非刘苟是去向长安送马,路过河东罢了。”

    杨奉道:“不可能,现在长安是王允说了算,太原王家都让刘苟给灭了,你觉得王允会放过刘苟吗?刘苟也不可能傻到去送马给王允,那不是找死吗!”

    突然有斥候来报,主公:“刘苟往西南而去,并未往安邑而来!”

    杨奉这下更搞不懂了,道:“刘苟这是干嘛呢?西南是黄河,难道刘苟打算自杀跳河不成?”

    众人哈哈哈大笑!

    又道:“公明,你说说看,刘苟这到底什么意思?”

    这公明便是河东名将徐晃(字公明)刘苟一时给忘记了,否则早就来挖人了。

    徐晃道:“刘苟会不会是学淮阴侯背水一战?”

    众人到觉得有这个可能。

    杨奉道:“刘苟带五千人来河东背水一战,这怎么听上去有些荒唐!”

    一人道:“主公,管他呢?刚才斥候说刘苟一人三马,主公若能俘虏这批战马岂不发财了?”

    杨奉有点心动了。

    不久,小兵来报,道:“主公,刘苟派人送来战书!”

    杨奉打开一看,念道:“久闻汝有报效朝廷之意,然董卓已死,吾身为当今皇叔自当助天子扫清寰宇。今吾欲往长安报效天子,路过此地然释才听闻汝在此招兵买马,意图不轨。吾意收缴汝之帐下兵马,押缚汝前往长安交由天子以治罪,若汝愿投降与吾,我愿向天子求情,赦免汝罪。若不愿投降,城破之日汝成齑粉矣。”

    杨奉大怒,吼道:“刘苟,一介阉人,欺我太甚,吾誓杀汝”!

    “传令下去,全军集合。吾要生擒刘苟,以消我心头之恨”。

    徐晃道:“若全军出动,城池怎么办?”

    杨奉道:“刘苟多是骑兵无法攻城,留一千兄弟守城便可,其余人等随我出城,我要亲手抓住刘苟,再阉了送他入宫当龟奴!让他做个真太监。哈哈哈!”

    刘苟正在与张辽等人分析战术,斥候来报杨奉带兵出城了。

    刘苟高兴道:“哈哈,杨奉被我的信给激怒了,你们以后要记住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被对方激怒,人一旦被激怒就容易失去理智,杨奉出城必败无疑!”

    “诸位按我说的办,开始涂面”。

    “诺”!

    一声令下,大伙拿出一块黑木炭,开始往脸上涂鸦。每个人把脸涂黑。

    许攸不太愿意,道:“公子,这涂黑脸是何意啊?

    刘苟道:“第一,让对方士兵害怕,面一群魔鬼一样的黑脸勇士,对方士兵肯定吓一跳。我要让敌方将士闻风丧胆。”

    “第二,我们的士兵很多没杀过人,一旦遇到强敌,有可能面露胆怯之色。涂黑后大家都看不清,这样能增加自信心!……

第113章 中计

    “第二,我们的士兵很多没杀过人,一旦遇到强敌,有可能面露胆怯之色。涂黑后大家都看不清,这样能增加自信心。”

    “第三,我军皆用号角指挥,主将不必露面,这样可以保护主将,不受对方重点攻击,涂黑后只要装扮一样。对方就不知道主将是谁也!”

    许攸道:“公子这等战法,我闻所未闻也!”

    刘苟笑道:“子远,你要不涂黑,到时对方弓弩手全对准你,那可就不妙了!”

    许攸道:“罢了,罢了,吾还是保命要紧!”说完许攸也把脸涂黑!

    斥候报,“主公,杨奉大军离此还有五里,几乎全军而来”!

    刘苟喊道:“再探!”

    不久就只有两里地了!

    刘苟道:“吹号上马”!

    “呜!呜!呜!”三声号角响。众骑手翻身上马!动作都很统一,简直像阅兵!

    片刻杨奉大军便冲到刘苟军阵前面!

    当杨奉众将士看到刘苟的军队时,顿时傻了眼!

    只见并非军每人穿的几乎都一样,都是皮甲,人人手中拿着一把大黄弓!更奇怪的是每人脸上都涂的黑黑的,只露出两只眼睛。虽然都是骑兵,可刘苟的军队队伍却排的散散的,每匹马相隔有好几米。

    杨奉道:“谁是刘苟!”

    没人回答!

    只见一声号响,射!

    刘苟身前三排的士兵每人快速抛射!

    “啊”!登时,箭如雨下!杨奉躲避不及,手臂上中了一箭。

    杨奉从未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军队,上来就打。一点也不讲规矩!

    骂道:“给我杀!”

    杨奉也有几千骑兵,随后冲向刘苟的并州军!

    刘苟道:“撤!回射!”

    突然并州军开始调头就逃跑,根本不与杨奉军近面接触。每名士兵边跑边回头射箭!

    “啊!啊!啊!杨奉的骑兵纷纷中箭落马。杨奉也搞不懂对方为什么能回头放箭而不落马。在汉代这个时候骑兵几乎骑马都不能放箭,因为根本就坐不稳。而并州军却踩双边马蹬,重心几乎在脚上,又有高桥马鞍,根本不担心落马,骑手解放了双手当然可以放箭!

    杨奉见并州军只顾逃跑根本就不敢接战。高喊“追!给我追!”

    就这样,杨奉骑兵在前追着并军跑,后面步兵又追着自己的骑兵跑!

    而并州军却始终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偶尔回头放箭!

    追了十来里地,杨奉手下部将屈勇,道:“主公,不能追了,后面步兵脱节了,根本跟不上啊。马也快跑不动了!”

    杨奉喊道:“停”!

    可杨奉骑兵刚一停,并州骑兵又立马调头,围着杨奉士兵就是一通射!

    “啊!啊!啊!这次杨奉士兵可惨了片段死伤一两百!”

    杨奉大怒,高喊,“给我冲,抓住贼军给我杀!太不要脸了!”

    杨奉的骑兵,又是往前冲杀!

    可并州军又开始逃跑!又是一边逃一边回头放箭!始终保持若即若离!没办法杨奉只好接着追!

    而在刘苟身边的许攸这下明白刘苟的意图了。

    哈哈哈大笑,道:“公子,我算是服了你了。我从小熟读兵书,研习兵法,从未见过如此不要脸的打法。”

    刘苟道:“管什么战法,只要能打赢就是好办法!”

    又追了十几里,杨奉军实在追不动了,徐晃道:“不能再追了,马都快要毙倒了。果然,杨奉很多战马口冒白气,有些马干脆一动不动。”

    而跑在前面的刘苟大军,却出现了奇怪的一幕。数千匹战马在此等候多时了。田柾道:“主公你真乃神人也,这杨奉真追来了”。

    许攸道:“杨奉不追就会被射杀。他不追还有什么办法?一停下来就会射杀!”

    刘苟高喊,:“哈哈哈,杨奉死期到了。兄弟们快换马!”

    片刻过后,刘苟几千士兵便每人换了一匹新战马!

    号角一响,狗子喊道:“张辽往左,郝昭往右,迂回包围!田柾你们负责抓俘虏!

    “诺”!

    众人又开始调头冲向杨奉士兵放箭,这次更加是包围放箭,这下杨奉的士兵根本就跑不动了,成待杀的羔羊,马跑不动了。面对一群黑脸魔鬼几乎绝望!

    “啊!惨叫声一片。并州军就像在打猎。”

    片刻就射杀好几百!有些骑兵见马不肯动了,使劲抽打马股。有些干脆下马逃命!

    可人怎么跑得过战马呢?片刻就被一一射杀!

    【作者题外话】:塔读作者收入全靠银票。各位大爷多少打赏点吧!给点盼头!谢谢各位爷!

第114章 无耻战术

    刘苟喊道:“投降不杀!”

    投降是有传染的,一人投降,立马就带动另一人,片刻杨奉前面三千多骑兵就全放下武器投降!

    杨奉坐在地上一动不动,徐晃也中了一箭,也只好下马投降!

    刘苟道:“郝昭,后面步兵就交给你了!少杀多抓俘虏!”

    “诺”!

    刘苟在典韦等人陪同一下。慢慢来到杨奉身前!

    刘苟把脸上黑炭擦干,道:“杨兄,可曾想过有今日?”

    杨奉道:“汝就是刘子民?”

    刘苟道:“如假包换!”

    杨奉道:“汝等战法,无耻之极也,非英雄所为也,我死也不服!”

    “哈哈哈!刘苟道:“兵者,诡道也,能以最少的伤亡战胜对方便是英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仗,我才不打!”

    “怎么样肯投降我否”?

    杨奉道:“要杀便杀,要我投降,休想!”

    刘苟道:“杨兄,你我无冤无仇,我实不想杀你,我一心只为光复汉室,你宁愿投降董卓这恶贼,也不愿投降我这汉室正统。那我只好送你上路了!”

    这时另一人屈勇道:“大哥,投降吧,刘使君是天子皇叔,咱们不投降,就这么死了,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你这是为董卓尽忠吗?就算你不为自己着想,你也得想想家眷吧?你死了他们怎么办?”

    杨奉哎了口气,道:“罢了,罢了!杨奉跪下道:明公,我愿降!其实哪有不怕死的人!”

    “好,哈哈!从今你我一同尽忠朝廷孝敬天子!”刘苟高兴道!

    又道:“这位将军,还请你带路让后面的步兵也投降了,免得多造杀戮!”

    诺!屈勇道!

    随后屈勇起身便往后走去!

    这时刘苟发现杨奉身边一将,手臂中箭,一直一言不发。

    刘苟道:“杨兄,这位是?”

    杨奉道:“这位是我的部下,徐晃徐公明!”

    “什么?徐晃?哈哈哈!”

    刘苟立马扶起徐晃,道:“公明受伤了?来人,快快带公明去治伤,好生照顾,不得怠慢。”

    “诺”!

    刘苟高兴坏了,这可是曹操表扬的周亚夫啊。乃是曹孟德的五子良将!自己就缺这种大将!

    刘苟道:“杨兄,咱们回城吧!我还想向你讨一杯水喝呢!”

    杨奉道:“哎,明公言重了,请!”

    随后大队人马开始往回走!

    刘苟对许攸轻声道:“子远,你留下,让兄弟们打扫好战场,把杨奉的所有军队调到城外改编”。

    “诺”!

    刘苟一行进入安邑,典韦立马派兵占领了河东太守府。

    这一战刘苟以极小的伤亡便拿下杨奉!战报快速传往太原!

    太守府大厅中,刘苟道:“杨兄,虽然你我打过一仗,但如今你我算是不打不相识,这河东太守,还是你来做。”

    杨奉没想到刘苟这么大方!还让他做河东太守!

    道:“明公,啊不,主公,您就这么信任我这个降将?”

    刘苟道:“为什么不能信任?我刘苟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徐荣也是与我大打一仗,还差点把我给杀了。我照样任他为上党太守,并且把壶关都交给他。我相信我不负杨兄,杨兄也定不会负我!”

    杨奉有些感动了,道:“谢主公信任,奉定当誓死相随,绝不背叛!”

    刘苟道:“好,吾得杨兄,如光武得耿弇也(刘秀河北名将)汉室可兴矣!

    杨奉道:“主公妙赞矣!”

    刘苟道:“杨兄,韩暹、李乐、胡才这几人杨兄可有把握劝降!

    杨奉道:“哎!以前都是一口锅中吃饭的兄弟,这两年兄弟们闹矛盾,如今虽没开战,但也都各有怨气!我也没把握能劝降他们!”

    刘苟道:“不急,我与他们并无仇恨,如果他们投降于我,我亦会重用。将心比心,我相信他们会做出选择的!杨兄,还请你写封信给这几位兄弟,让他们投奔与我,我绝不亏待他们。”

    “诺!主公放心,我一会就写!”

    杨兄,过段时间,我便要出兵长安,还请杨兄多调些船,我打算从河东渡河!

    “诺”!

    刘苟房间,许攸道:“公子,杨奉不可轻信,河东乃钱粮重地有20个县,董卓在时都舍不得放弃,宁愿兼认太守,可见河东之重要!”

    刘苟道:“我岂能不知河东之重要性,河东可以西渡黄河从而绕开函谷关进入关中平原,可以说是关中东北方向的门户都不为过。但我让杨奉继续认河东太守是有原因的,杨奉此人不像杨丑,他多少有些江湖习气,为人还算仗义,对汉室也有股忠心。再者此人野心并不大,谈不上什么枭雄之资。更说不上什么雄才大略”。

第115章 剑指关中

    “我若用他守河东,起码他不会公然反叛于我,最多也就是听宣不听调,对付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你自己变强大。你若强横,他便不会傻到去反叛你。因为他也希望你能成功问鼎,从而混过从龙之功。但你若变弱了,不行了,那就是墙倒众人推,你也别希望他会为你尽忠!”

    其实刘苟只所以信任杨奉一次,主要是历史上杨奉迎接汉献帝东归并护送到洛阳立有大功,后封为车骑将军,他这车骑将军可不是像李傕那样逼迫天子封的。并且他没有在洛阳挟持天子,而是又主动回到河东,这说明杨奉心中有些忠心汉室。还有就是杨奉为人比较够朋友,他与吕布有些交情,当时曹操攻打徐州,杨奉为了救吕布率兵攻打曹操,让当时已经暂时投靠曹操的刘备给诱杀的。就人品而言杨奉是汉末诸候中还算比较好的。所以刘苟就当给他一次机会,当然这事不能明说出来。

    许攸道:“公子对人心揣摩的可谓入本三分。”

    刘苟继续道:“韩暹、李乐、胡才这几个白波军旧将与杨奉都是一起跟随郭太多年的兄弟,虽然现在各有矛盾,但都知根知底,我若认杨奉为河东太守,他们几人肯定会投降于我,这样我就能兵不血刃拿下河东。若把杨奉给杀了,或者给罢免了,他们几个肯定会反抗,到时我们去清剿又得费时费力。”

    “我早说过,我的目标是长安是关中平原,不可能在河东浪费太多时间精力,再上我兵力也不多,哪有空去与韩暹、李乐、几人去打游击啊!”

    “更重要的是,我看中一个人,徐晃徐公明,这人有周亚夫之风,他是杨奉的部下,杨奉投靠了我,我就等于得到了徐晃。呵呵,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就是用河东换徐晃这买卖也值!”

    许攸道:“您只看一眼徐晃,就能这么肯定?我没觉得他有什么不同啊,还不是一战就让咱们给俘虏了?”

    刘苟笑道:“此战乃非战之罪也,咱们这种战法,对方第一次遇见,谁来也是这个结果。凭良心说,你许攸要是遇上了,你也得做俘虏。跑又跑不赢,打又打不到。再有本事也发挥不出来!所以杨奉输得很不服气嘛!”

    “那是,这仗输得憋屈,不过以后别人都熟悉您这套战法,恐怕就没这久灵了。”

    刘苟笑道:“那是当然,这套战法主要是让对方追击,只要对方一上当追击,那就中圈套了,追得越远,战马一旦乏力,离城池更远那就死得更快!”

    “你说李傕郭汜等辈会追击吗?

    许攸道:“肯定会的,西凉铁骑也是天下闻名,董卓手下也有好几万铁骑,如果公子想法激怒西凉兵,这些家伙肯定会来追。”

    刘苟笑道:“只要他出城,他不想追,我也得逼着他们追!呵呵,子远,咱们一战成名的机会快到了,我要用一两万骑兵收复关中,从而奠定王霸基业!”

    许攸心想,看来当初没去袁绍那也许是对的,如果刘苟能拿下关中,那可与被困在并州不可同日而语啊!函谷关一堵,扫平西凉便是强秦之势啊!

    第二天刘苟通知所有军候(曲长)以上军官厅中议事!一时间来了一百多人。

    刘苟笑道:“诸位对我这套战法可有感想?今天咱们不说别的,就总结一下这套战法的不足之处,以后咱们要如何改进。诸位可大胆畅所欲言,言者无罪!”

    众人都想说,要又不好开口!

    刘苟笑道:“伯道,你先说说你的看没!”

    郝昭道:“主公,您的这套战法主要精髓便是骑射,利用弓箭杀敌。但是重点又不在骑射上,说白了,重点是一个“耗”字,利用敌人不知深浅,冒然追击,消耗对方战马的脚力,等对方战马快不行了,咱们却换新战马而从分割包围,而这时候对方几乎累的走不动道,只有投降一条!”

    “哈哈哈哈,伯道分析的很对,对,就消耗对方。你们钓过鱼吗?尤其是钓大鱼,鱼一咬沟,千万不可用力猛拽,这样容易断线,得慢慢来,先把鱼拖得精疲力尽。等鱼体力不支快游不动了,再捞上来便可。……”

第116章 收降

    “哈哈哈哈,伯道分析的很对,对,就消耗对方。你们钓过鱼吗?尤其是钓大鱼,鱼一咬沟,千万不可用力猛拽,这样容易断线,得慢慢来,先把鱼拖得精疲力尽。等鱼体力不支快游不动了,再捞上来便可。”

    “同样,咱们要利用我军战马优势,利用我们士兵的骑射优势,先把对方队形打乱,让对方激怒,让对方失去理智的来追杀。消耗敌人的体力,我们始终保持与敌若即若离,绝不纠缠,等到对方战马快不行了,队形打散了,我们再迂回包围,这时候敌人便是待宰的羔羊。我这套战术便是狼群战术!以后你们都是头狼,而你们的士兵就是狼群成员!”

    这时一名曲长道:“主公,您你战术是好,但也有不足。”

    刘苟高兴道:“好,我欢迎你指岀不足点,咱们好补究!”

    这人道:“主公,您让大伙穿一样的衣甲,又把脸涂黑,可这样一来很多士兵找不到队长,而上面下令全靠嗓子喊。牛角号的声音士兵根本就听不懂是什么意思,加上一打起来,难免有些紧张,很多士兵成了无头苍蝇乱跑一通”!

    刘苟道:“你说的很对,这样是不行,是我考虑不周,我的目的其实是保护指挥官。但这样也有个弊端,兵不知将。指挥会混乱,必须得改正!”

    “你们说说要怎么样改才好,要让咱们的士兵,一眼就认出谁是指挥官,谁是队长,曲长,而敌人一时又看不岀?”

    大厅中开始热闹了起来。

    一名曲长道:“不如手臂上绑一条布带?如白色的就是队长,红色的便是伍长,黑后便是曲长,以此类推?

    众人都点头便是认可!

    刘苟道:“你这办法是好,可你想过没,打仗拉弓时手臂上的布条很容易掉,这样不太保险!”

    张辽道:“不如用布条绑在脖子上打个结?就像围脖一样!这样怎么样也不会掉下来?”

    “嗯!不错,就像打领带一样,用一根布条,系在脖子上,这样就不容易掉下来。用颜色分类职务,战士们抬头一看就知道谁是什么职务!好,这办法好!文远,你就按这意思去办!准备布条!”

    “诺”!

    诸位,你们还说说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咱们合计合计,以后咱们要形成一种发现问题就立马解决问题的制度。比如这次分割包围的就不彻底。当然了大伙都是有第一次,没什么经验,以后要加以改进。还有马匹的位置也很重要,挨在一起太紧密了,掉头麻烦。另外换马的位置,速度都要改进,不然搞了半天马匹还没换好,总之以后要更快,更灵敏!

    这一次会议刘苟充分发挥军事民主,让这些基层军官各抒己见,其实这也能更加凝聚人心。

    一次会议就议了几小时,在古代发扬军事民主让基层军官说话绝对是刘苟首创。其实刘苟就是想让这些下层军官多了解下他的意图,说什么军事民主在古代那是扯淡!

    韩暹、李乐几人在蒲坂县接到消息,杨奉一战就给俘虏了,也都吓了一跳,这刘苟咱这么厉害,后来一打听刘苟才带五千人就俘虏了杨奉都觉得杨奉脑子有病,仗怎么能打成这样呢?

    可第二天俩人就接到了杨奉的亲笔来信,杨奉也不好意思说是怎么打输的,只说刘苟手下士兵太过精锐,自己帐下士兵根本不是对手,自己已经投降刘苟了,刘苟依然认其为河东太守。作为多年的哥们,希望他们也能投到刘苟帐下,这样兄弟们又可以一口锅中吃饭了,并说明刘苟是大汉宗亲,天子皇叔,将来若能重整汉室,兄弟们也算有个好的归宿。起义造反是不会有出路的,投降刘苟就是降汉,以刘苟的为人不会难为他们的。也许还能混个大官!

    韩暹、李乐、胡才三人看过信后,韩暹道:“二位兄弟怎么看?咱们怎么办。是降还是继续?”

    李乐道:“杨半仙这是怎么了?两万人马让刘苟五千人一天就打败了,自己还做了俘虏,真你妈丢人丢到家了!”

    胡才道:“可能是中什么埋了吧?要不然依杨半仙的兵力怎么会这么惨?”

    韩暹道:“俩位兄弟,杨半仙怎么败的咱们现在分析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如今是咱们该怎么办才好。是主动请降,还是继续这样占山为王?”

    李乐道:“大帅已故(指郭太),如今我们兄弟这点兵力自保都难以为继。想取天下那更是可笑,只是如果投降那从此以后可就没有白波军了?而且一旦招安,那就得听刘苟的,咱们兄弟可都自由惯了,若是抗命,那就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第117章 王允变董卓

    咱们兄弟可都自由惯了,若是抗命,那就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胡才道:“这些我到不太担心,我只是在想,咱们兄弟如果要投降,干嘛不找个更强的诸候?将来能成大事的那种?刘苟才多少兵马?我不认为他能成多大事!

    韩暹道:“如果咱们不投降,刘苟肯定会来打咱们,这如果何是好?杨半仙都投降了,如果他也调转枪头来打咱们,那我们兄弟可一点机会也没啊?”

    “哎!难啊!要不再等等看吧!刘苟不是还没来嘛?如果他来了咱们再降也不迟嘛!”

    胡才道:“要不咱们兄弟去冀州投奔袁绍去?袁绍本钱大,帐下有十几万人马。”

    韩暹道:“糊涂,袁绍是强,可袁家世代公候,他能看得上咱们这些草寇兄弟吗?就算他愿意收留你我,也不会信任的,更不会重用。咱们何必热脸贴冷屁股?”

    李乐道:“我觉得还是再等等吧,只需再拖一拖,看看刘苟会不会主动写信来招揽你我。”

    三人这到达成了共识,都觉得再等等更好!

    而刘苟却在忙着看望徐晃。

    刘苟道:“公明,伤好些没?”

    徐晃道:“谢明公挂怀,些许小伤不碍事。”

    刘苟道:“没事就好,公明我任你为都尉,这次所有投降与我的兄弟都交由你管理,他们也大多是你旧部,你在这近两万人中挑选一万人,做你在本部兵马,不久我便要出兵长安,我打算带你前去长安,不知你意下如何?”

    徐晃道:“谢明公信任,徐晃愿听差遣!”

    好:“有公明相助拿下长安又多三分把握矣!”

    刘苟到没想到徐晃答应这么爽快,看来是个识时务者。

    就在刘苟打败杨奉的同时,长安也发生巨变。

    王允吕布杀死董卓后本来应该赦免李傕郭氾张济等人的罪,然后收买他们为己所用才好。李傕胆小,上表要求赦免其罪,可王允刚愎自用,道:“董卓之所以飞扬跋扈皆因这四人助之,董卓帐下谁都可赦,唯独这四人不可。”

    李傕等人听到使者回报朝廷不肯赦免他们。道:“今朝廷不赦我等,不如兄弟各自逃命吧!”

    可就在这时,贾诩这家伙来了,李傕等人向他问计。贾诩寻思,自己也是董卓部下,既然王允不肯赦李傕郭氾他们,将来怕是自己王允也不会放过啊!既然你王允要赶尽杀绝,那也怕怪我贾诩不义了。

    ”贾诩道:“诸君若弃军单行,各自逃命,则一亭长能缚君矣。不若诱集相国原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与董相国报仇。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再逃命也不迟也。”

    李傕等人觉得有理,便散布谣言,说王允将要洗荡凉州杀光所有人!”一时间众人惊惶,李傕等人又问大家既然王允要杀我们凉州人,咱们也不能等死,你们是否愿意随我杀王允而自保?

    这下众将当然愿意。于是李傕郭氾张济等人聚众十万,分作四路,杀奔长安来。在路上又逢董卓女婿中郎将牛辅,带军一万,欲去与长安为丈人报仇,李傕等人便与牛辅合兵一处,使为前驱。四人陆续进发长安。

    而这时王允还没发现祸事将至。却在朝堂上请奏天子,罢免刘苟并州牧,并召刘苟进京。

    马日婵道:“王司徒您这是何意?朝廷刚平息董卓,怎可又召诸候入京,刘苟若不听诏则朝廷威严扫地,若听诏,又岂能不带兵而来?”

    王允道:“刘苟欺君罔上,挟持太后与三皇子刘平。祸乱宫廷,与董贼无异,今若不除恐祸乱天下!”

    皇甫嵩道:“不可,刘苟在并州轻瑶薄赋,并未有不轨之举,所谓劫持太后,实则是为救太后性命,况且刘苟乃汉室宗亲怎可加害?”

    王允怒道:“刘苟一乃介阉货,怎可认为宗亲?当初不过是少帝不懂朝政才任其为宗亲,如今正好要开除其宗室身份。其并州牧之职亦是董贼所授。朝廷当然不予承认!”

    马日婵道:“此言差矣,董贼所授官职皆用朝廷之名也,如荆州刘表,渤海袁绍等,今朝中诸多官职也都是董贼所授,难道都不认?其实马日婵就没说你王允这司徒就是董卓任命的。”

    王允道:“尔等皆为刘苟说话,莫非刘苟与诸君有私交不成?”

    皇甫嵩道:“我等皆为朝廷着想矣,董贼迁都之时,天下诸候唯刘苟与曹操追击,可见其忠于朝廷。今朝廷刚平董卓,正需要安抚人心之际,怎可再生事端?讨黄巾之时吾与刘苟有过共事,其人见识深远,杀伐决断,又极为爱护百姓,绝非泛泛之辈,今若在此讨论是否罪之。以刘苟为人岂能甘心待缚受死?如若带兵入京朝廷拿什么来压制他?”

    王允道:“吾有六万虎狼之师,倾刻便能取其首级矣!”

    其实大家都明白王允要杀刘苟,不过是为了公报私仇罢了!可这事他们又不好说!

    皇甫嵩道:“子师兄,你为朝廷着想吾深为敬佩,然,如今你所做所为吾亦看不懂矣!前番不肯赦免李傕郭氾等人,今又欲除刘苟,我料朝廷大祸将近矣。哎!老夫言尽于此。还请天子开恩准许老臣辞官归乡!

    太尉黄碗,见皇甫嵩要辞官了,立马道:“今日只是朝会,若意见不和可再议嘛!”

    没想到王允大怒道:“我意以决,不需多言!”

    众人一瞧,这王允怎么就成了董卓第二嘛!也开始如此蛮横无理!

    就在这时,空然一小官报!“启禀陛下,李傕、郭氾、张济、樊稠、等人率军十万向长安杀来,前锋牛辅距离长安已不足百里。

    啊!众人大惊,双眼都看向王允,就是王允把这几个家伙逼反的!

    王允得知李傕等人带兵杀向长安而来也有些后悔了,见众人都看向他,便故作镇静。

    吕布还是吹牛道:“司徒放心。量此等鼠辈,何足数也!吾自当杀之!”

    【作者题外话】:应诸公要求,从今天开始以后每章字数增加500,每日多更新2000字。请各位爷多打赏几票,否则狗子连电费都缴不起了。谢谢!

第118章 王允挂了

    吕布随后引李肃将带兵出敌。李肃当先迎战,正与牛辅相遇,大杀一阵。牛辅抵敌不过李肃,败阵而去。不想到了夜晚二更时分,牛辅乘李肃不备,竟来劫寨。李肃军没有防备,将士乱窜,败走三十余里,折军大半,只好回营来见吕布。

    那想吕布这家伙一点旧情都不念大怒:“汝何挫吾锐气!来人,推出斩首”。李肃见吕布要杀他,大骂吕布狼心狗肺。

    吕布又命人把李肃人头悬挂军门以敬效尤。次日,吕布进兵与牛辅对敌。

    牛辅如何敌得吕布,只得大败而走。当夜牛辅唤心腹胡赤儿商议。

    道:“吕布骁勇,万不能敌;不如瞒了李傕等四人,暗藏金珠,与亲随三五人弃军而去。”

    胡赤儿也愿意随行。是夜收拾金银珠宝,弃营而走,随行者三四人。可刚渡过河,胡赤儿便想独占金珠,竟杀死牛辅,带着牛辅的人头来献吕布。

    布问起情由,众人道:“胡赤儿谋杀牛辅,夺其金宝。”

    吕布大怒,道:“不忠不孝要汝何用?”随即将胡赤儿诛杀。可吕布自己忘了,丁原董卓是谁杀的了。

    吕布领军前进,正迎着李傕人马。吕布不等李傕列阵,便挺戟跃马,麾军直冲过来。李傕哪打得过吕布啊,败退走五十余里,依山下寨,请贾诩、郭汜、张济、樊稠共同商议!

    贾诩道:“吕布虽勇,然而无谋,不足为虑。不如李傕将军引军守住谷口,每日诱他厮杀。

    郭汜将军可领军抄击其后,效彭越挠项羽之法,鸣金进兵,擂鼓收兵。张济、樊稠将军却分兵两路,径取长安。彼首尾不能救应,必然大败。”众人大喜,当场答应依计行事!

    果然没多久吕布带兵到山下,李傕引军搦战。吕布忿怒冲杀过去,李傕便退走上山。山上矢石如雨,吕布军不能进。

    忽然听到斥候来报郭汜在阵后杀来,吕布只得急回战。只听鼓声大震,郭汜军又已退。可吕布收军后,锣声响处,李傕军又来。未及对敌,背后郭汜又领军杀到。

    等到吕布来时,却又擂鼓收军去了。激得吕布怒气填胸。一连如此几天,想战又不得战,想不打又不得停。

    吕布正在恼怒时,忽然飞马报来,说张济、樊稠两路军马,竟杀向长安,京城危急。

    吕布大急,长安可没多少兵了,兵都让他给带出来了。只好领军回援长安。而这时候背后李傕、郭汜杀来。吕布也无心恋战,只顾奔走,折了好些人马。吕布来到长安城下,见数万贼兵围住城池,吕布也只好硬着头皮上,可并未取胜。而吕布脾气暴厉,打不赢就打骂士兵出气。搞得很多士兵干脆投降张济等人。

    数日之后,董卓余党李蒙、王方在城中为内应,偷开城门,四路贼军一齐拥入。其实王允所谓的有六万虎狼之师,其实大多是董卓的旧部。这些人怎么可能会真心为王允卖命。吕布本部心腹人马并不多,董卓从来就没有完全信任过吕布。根本就没有给他多少兵马。

    李傕等贼军入城,吕布左冲右突,拦挡不住,只得带数百骑往青琐门外,

    呼喊王允道:“势急矣!请司徒上马,同出关去,别图良策。”

    王允到不是怕死之辈,道:“若蒙社稷之灵,得安国家,吾之愿也,若不获已,则允奉身以死。临难苟免,吾不为也。为我谢关东诸公,努力以国家为念!”

    吕布再三相劝,王允硬是不肯离去。不一时,各门火焰冲天,吕布只得带着家眷,引百余骑飞奔出关,投袁术去了。

    李傕、郭汜进城后,纵兵大掠。太常卿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皆死于乱兵之中。

    贼兵围绕内庭马上要杀入宫中了,侍臣请天子上宣平门止乱。

    李傕等望见黄盖,此住军士,口呼“万岁”。

    不到十二岁的天子刘协倚楼问道:“卿不候奏请,辄入长安,意欲何为?”

    李傕、郭汜仰面奏道:“董相国乃陛下社稷之臣,无端被王允谋杀,臣等特来报仇,非敢造反。但见王允,臣便退兵。”

    这时王允站了出来,走到刘协身边,道:“事已至此,陛下不可惜臣,以误国家。臣请下见二贼。”

    刘协别看年龄少,但也有些徘徊不忍。王允自宣平门楼上跳下楼去,大呼道:“王允在此!”

    李傕、郭汜拔剑骂道:“董相国何罪而见杀?”

    王允道:“董贼之罪,弥天亘地,不可胜言!受诛之日,长安士民,皆相庆贺,汝独不闻乎?”

    李傕、郭汜道:“相国有罪;我等何罪,不肯相赦?”

    王允大骂:“逆贼何必多言!我王允今日有死而已!”李傕郭氾手起,把王允杀于楼下。

    俩人杀了王允,一面又差人将王允在长安的宗族老幼,尽行杀害。士民无不下泪。

    当下李傕、郭汜心想,“既到这里,不杀天子谋大事,自己当天子更待何时?”

    便持剑大呼,杀入内来。

    张济、樊稠见李傕想杀天子,大惊!道:“不可!今日若杀天子,天下诸候必讨伐我等,不如仍旧奉之为主,赚诸侯入关,先去其羽翼,然后徐徐图之,则天下可图也。”

    李傕、郭氾到也不傻,也知道杀了天子,便成天下之敌,只好按住兵器。

    刘协在楼上宣谕道:“王允既诛,军马何故不退?”

    李傕、郭汜道:“臣等有功王室,未蒙赐爵,故不敢退军。”

    刘协道:“卿欲封何爵?”

    李、郭、张、樊四人各自写职衔献上,要各自官爵。

    刘协也只得从之:封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钺。

    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假节钺,同秉朝政。

    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

    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领兵屯弘农。其馀李蒙、王方等,各为校尉。

    然后众人谢恩,领兵出了皇宫城墙。又下令追寻董卓尸首,获得些零碎皮骨,以香木雕成形体,安凑停当迁葬郿坞。

第119章 劝降

    自此朝廷又落入李傕郭氾等人手中,又以李傕为大,郭氾次之。张济聪明些,知道共患难易,共享福难,所以主动提岀离开长安驻守弘农!

    李傕等人其实比董卓更可恶,董卓对刘协多少还念点君臣之礼,吃穿不愁。可李傕等人才不管这么多,饿死拉到。对手下士兵又不约束,对长安百姓大肆劫虐。朝中众大臣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

    而在河东安邑的刘苟,得知来报王允已死,吕布外逃,长安完全落入李傕郭氾等人手中,便觉得时机到了。就想出兵。

    杨奉投降刘苟后表现还不错,道:“主公,李傕郭氾等已进入长安,我建议主公暂且不要去长安!”

    刘苟道:“这是为何?”

    杨奉道:“我与李傕郭氾相识,知其二人面和心不合。如有强敌,则二人定会相互抱团,若没有外敌则会相互猜忌,甚至双方大打出手。主公不如等他二人恶交时再出兵?到时拉一个打一个,一战可定矣!”

    刘苟当然知道这两人是什么货色!

    道:“杨兄,我岂能不知这俩人可共患难,却不可同享富贵!但是我不能等啊!也等不起!”

    杨奉道:“这是为何?”

    刘苟道:“我意欲拿下关中以做基业。目前洛阳人口让董贼迁往关中,关中人口有数百万之众,正是安抚百姓,休养生息,然后再徐图天下大好时机。可李傕郭氾等辈只会杀鸡取卵,不顾百姓死活。我若不趁此贼立足未稳之机拿下关中,不需三五年关中百姓便会十不存一。再过几年则关中与并州无二,地广人稀。到时我就算拿下关中又有何用?须知若没有人口,空谈争天下不过点一句空话!再者,朝廷威信以让董卓搞的威严扫地,我若不去长安,任二贼胡搞,大汉王朝最后这点颜面都没了。我若拿下长安,奉天子以讨不臣,无往而不利也!”

    杨奉道:“主公深谋远虑,我等不及也,奉天子以讨不臣,实乃阳谋也!”

    刘苟道:“哎!我意欲做周公,但愿高祖显灵,让我一战定关中吧!可如今韩暹等人还是不肯来降,我实不愿发兵击之,但我又没时间在此与他们耗着,如果五日后他们再不降,我也只能调兵击之!

    杨奉道:“主公,我愿亲自前往说服韩暹李乐等人来降!”

    刘苟道:“杨兄愿亲往,我求之不得,但杨兄千万保重身体,切不可冲撞激怒他们,不管怎么样,保住有用之身,将来我还要与杨兄在长安共理朝政!”

    “诺”!

    杨奉走后,刘苟写下一道命令,令荀彧,高顺,杜乔等人,带兵全部来河东。刘苟要出兵长安,要把战马等物资也要全部带来,只留少量人马守护太原即可。

    刘苟又亲自写信给徐荣,命徐荣留两千人守壸关,带大部兵马来河东与他汇合,共同出兵长安!

    荀彧接到信后,立马召集在太原的众人商议,道:“主公来信要我等去河东,主公打算一举拿下长安!”

    高顺道:“若我等都去河东,这并州怎么办?”

    杜乔道:“主公这是打算毕其功于一役啊!若拿下关中,放弃并州到也不无不可。若要是一战而拿不下关中,而又丢了并州,那可就麻烦了。”

    周洪道:“我看不如高顺带兵五千兵前往河东,留三千人马守在太原,另外主公应该不会放弃壶关的,只要壶关在手,并州就不会易主。”

    荀彧摇头道:“我等都能走,伯达不能走,这些年一直是伯达在守太原,士兵也都认可伯达,若伯达离开,则众心惶惶,对稳定大局不利!再者主公信中并未让我等带主公家眷前往。若伯达不在太原,主公家眷留在此处都有危险。故伯达必须留下!”

    杜乔道:“既然如此高顺将军便留下,由我等带人前往河东”!

    “政务怎么办”?

    周洪道:“政务不如交给孙盛?孙盛是主公岳丈,定会用心理政!”

    “善”!众人觉得可以。就这样定了下来!

    几日后,荀彧,杜乔,周洪率五千兵马,却带了两万多匹战马,前往河东!每匹马上都驼有不少物资,粮食,箭矢等一应带上!

    而徐荣接到命令后,立马调二千人马加强壸关防御,一下让壸关有了近三千守军。又令一千士兵守上党,亲自带六千兵马来河东汇合!

    一时间俩股人马从并州南下河东!

    而在蒲坂县城犹豫不决的韩暹李乐等人,见刘苟从太原与上党又调来两支人马,也有些急了,他们搞不懂刘苟这是打算干嘛,难道是来对付他们的?

    这时小兵来报,杨奉来了。

    李乐大惊,道:“带多少?”

    小兵道:“随从俩人,共三骑!”

    韩暹道:“才三骑?他娘的,杨半仙这搞什么鬼?难道是来当说客?来劝降我们的?”

    李道:“除了劝降还能干嘛?”

    “让他进来吧!”诺!

    不一拿杨奉进来,道:“看来众位兄弟也在发愁啊!”

    韩暹道:“到是杨兄你混得不错,前番投靠董卓,可董卓死了。今又来投刘苟,若刘苟死了,不知杨兄你再投谁啊?”

    杨奉道:“韩兄又何心讥笑吾。当初投降董卓不过点权宜之计,投降刘苟则实是无奈之举。不过如今我到是打算跟刘苟混了,并且认其为主公!”

    李乐道:“杨兄不会是来替刘苟做说客的吧?就刘苟这阉货也配兄弟们跟他?”

    杨奉道:“刘苟曾是假太监不假,可谁没个缺点呢?韩信有胯下之辱,陈平有盗嫂之污。刘邦也有推子女下车独自逃命的怕死举动嘛!刘苟这又算得了什么”

    韩暹道:“杨兄,你就实话实说吧,刘苟到底什么意思?”

    杨奉道:“刘苟当然是希望兄弟们能投降他了,不过他现在也没时间在河东浪费,他立马要去长安了。王允已死,李傕郭氾占领长安。刘苟打算从河东渡河前往关中!”

    【作者题外话】:狗子马上要进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需要银票才能赢!

第120章 全收河东

    李乐道:“听说李傕等人在长安可有十几万人马,就凭刘苟这点兵力就想拿下长安?做梦吧!”

    杨奉道:“打仗诺靠人多就能得胜,那天下不早就是大贤良师的吗?怎还会有今日?”

    “刘苟士卒之强,绝非我等兄弟能敌,我两万人马,一战全军覆没,本以为必死无疑,没想刘苟不杀我,还照样让我任河东郡守。”

    “你我兄弟在一起多年,谁还不知道谁啊?我等出身草莽,大贤才不愿相投我们,凭兄弟们的本事,字都不认识几个。难道还想做皇帝不成?咱们自问没这本事!”

    既做不得皇帝,早晚都得招安投靠他人,刘苟绝非泛泛之辈,如今更是志在天下,身边有许攸,荀彧等谋士相助,如若拿下长安,则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谁人可挡?当然了,刘苟对我讲他是奉天子以讨不臣,可结果都一样”!

    兄弟们诺实在不愿投降,你们还有三天时间可以逃跑,三日之后刘苟便会发兵来攻,目前太原与上党的兵马也开始往河东而来。虽然这些兵马本意是去长安的,但刘苟怎么可能留着河东不取,而孤军深入长安呢?”

    “我来此就是给兄弟们提过醒,兄弟们诺不投降,便快走吧!否则城破必死无疑,只要城破彼时降与不降,刘苟都不会放过诸位,因为他要拿兄弟们人头立威,快刀斩乱麻”。

    “而我之所以被俘却没被杀,乃是刘苟有意千金买马骨!真乃枭雄也”!

    “但是我得提醒诸位兄弟,去投别的诸候可要小心被人杀其将,而夺其兵!天下乌鸦一般黑,没有谁愿意重用降将却还留其带领心腹部下。以己度人,兄弟们能做到吗?良心好的,分而治之,心黑的定是杀主将而后打散收编!刘苟算是不错了,起码不会过河拆桥。兄弟们我言尽于此了,降不是不降全凭兄弟们做主!我这便告辞了”!

    “杨兄且慢”,胡才喊道。

    “若我等投降刘苟,他能给什么好处?会不会打散收编?”

    杨奉道:“好处我不知道,但不会打散兄弟们的,可能还是让咱们守河东。别的我也没问啊!”

    胡才道:“韩兄,降了吧,混过官当当也好,咱顶着个贼寇的名声也不好。刘苟能不能成事咱别管那么多,反正只要别打散兄弟们便可!”

    李乐道:“韩兄,胡才说的对,只要不打散就降了吧!”

    韩暹走了几步,道:“罢了,兄弟们都有此意,那便降了吧?”

    “杨兄,你要兄弟们怎么做?”

    杨奉道:“随我去见刘苟,这样刘苟便不会来攻。”

    李乐道:“要是刘苟诱杀我等怎办?”

    杨奉道:“你太小看刘苟了,他杀了我等有什么好处?以后谁还敢投降他?我向保证兄弟们无事!”

    韩暹道:“也罢!兄弟们都是尸体上躺过来的,还怕死不成?见见刘苟也无妨!”

    杨奉道:“这才对嘛!”

    随后几人只带几名随从,便骑马前往安邑!

    刘苟正在休息,典韦道:“杨奉带人来了求见!”

    刘苟笑道:“看来杨奉没有负我啊!”

    “走,随我去门外迎接”!

    刘苟来到门外,见只几人走近刘苟,拜道:“罪将韩暹、李乐、胡才拜见明公。”

    刘苟笑道:“诸君快快请起!”

    “你我以后就是兄弟,什么罪将不罪将的。里面请,咱们厅中议事!”

    进入大客厅,各字安坐!

    刘苟道:“想必诸位兄弟也知道了,我马上要进兵长安,辅佐天子。不知兄弟们是打算随我出兵长安,还是愿意继续驻守河东?”

    几人相互看了一下,李乐道:“末将只有几千兵马,而且刀甲不全,末将还是想留守河东!”

    刘苟点了点头,道:“你们二位呢?韩暹道:“不瞒明公,我等皆出身草莽,手下兄弟多有不服约束,若能留守河东自然是最好!”

    刘苟也知道会是这个结果,靠他们去打李傕也只会帮倒忙,只要他们不闹事就算烧高香了,目前也没什么人手来接替他们,河东总是要人管的,也只好先不动他们,等以后再说!

    刘苟道:“也罢,这样,我任三位为河东守将,官同都尉,听命于杨奉太守,你们曾是好兄弟,如今还让你们一起共事,希望你们能守好河东。”

    三人大喜,道:“谢明公!”

    刘苟道:“兄弟们以后切记,不可伤害百姓,更不可纵兵抢掠,要爱护百姓!”

    “诺”!

    刘苟问道:“于夫罗他们呢?”

    韩暹道:“前不久他见董卓死了便偷偷带兵回匈奴了。但其弟呼厨泉,其子刘豹往河内而去,像是投奔袁绍”。

    刘苟记得历史上于夫罗与白波军联合,在并州与河东等地劫掠。汉末军阀混战之际,于夫罗先后与袁绍、张杨、袁术等人联合,两次与曹操交战,均被击败。于夫罗去世后,其弟呼厨泉继任成为单于,其子刘豹被立为左贤王。

    看来这历史还是改动了啊!这家伙居然还是回匈奴了。

    刘苟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虽然近百年的汉化,但骨子里的东西不是一下就能改变的,就如狗改不了吃屎。对匈奴人你们还是要小心点,注意分寸,不要使其辱我汉家百姓。如若不然我则以汉奸论处!我在并州这两年匈奴人并未来劫掠,但我对异族从未放松过警惕,等我扫平各诸候,我要一劳永逸的解决匈奴鲜卑等异族问题。如今却是有些顾不上,但你们记住了,我等汉家各诸候之间打打杀杀这没什么,我可以接受投降,甚至可以让步,但我平生最恨汉奸,如果让我知道你们与匈奴人狼狈为奸祸害百姓到时别怪我不讲情面!”

    这四人没想到刘苟这么恨匈奴人,道:“我等明白!”

    “嗯,我相信你们不会。好了,诸位兄弟回去好好治理地方,安扶好百姓,多做有益百姓民生的事,将来封官赐爵不在话下”!

    “诺”!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079/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大太监最新章节! 作者:愤怒的扑街所写的《三国之大太监》为转载作品,三国之大太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大太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大太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大太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大太监介绍:
简介:后世娱乐城洗浴中心经理魂越汉末,被人陷害稀里糊涂成了皇宫中一名小太监。看他如何在宫中混得风声水起,权倾天下。袁绍骂其是“嫪毐。”曹操骂其是“赵高!”……迷人的何太后说:“你眼里泛起山河,碧浪里却不是我。”而他却说:“十年挣扎,十年撕杀,却因你一方绣帕,戒了争打!”三国之大太监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大太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大太监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