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末世从封王开始TXT下载末世从封王开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末世从封王开始全文阅读

作者:飞花逐叶     末世从封王开始txt下载     末世从封王开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721章 济水西

    “大军停驻,粮草派发,军械打造,诸位可都得出力啊!”

    平远县衙内,赵延洵坐在主位上伤,在他面前站着几十号人。

    这些人里,有从朝廷归顺的官员,也被流放后赵延洵解救的官员。

    虽说是马上打天下,但武官们不善于治理地方,更不善于安排粮草军需这些事。

    所以打下东河府后,这些事赵延洵逐渐在转移给文官做,眼下便是正式把权责交给了这些人。

    一经站队,这些人便没了退路,所以赵延洵比较相信他们,更何况还有被流放的官员盯着。

    “臣等领命!”

    “既然权责已明,孤也就不多讲了,你们各自做事去吧!”

    “是!”

    众人随即走出大堂,归降的官员们表情沉稳,而被解救的官员则面带笑容。

    后者当然要笑,他们着实是运气极好。

    他们之中运气最差的一批人,已经在磨难中死去,能活下来的已算运气好。

    到现在,他们不但被免去罪臣身份,而且还重新担起了职务,便让众人产生不真实的感觉。

    当然了,这也让他们只有一个心思,那便是用尽一切心思复仇,帮助雍王的讨伐朝中逆贼伪帝。

    因为是刚到平远县城,所以当“电话”架设好十几分钟后,就收到了枢密院打来的电话。

    “紧急军情?”

    听到这四个字,赵延洵很是疑惑。

    陇右强敌已灭,北地和陇右的丧尸清剿,一直都在有序进行中,怎么会有所谓的紧急军情。

    来到了电话设置处,赵延洵结果电话说道:“有何紧急军情禀告?”

    “殿下,关外胡人叩关,武定卫拼死抵抗,损失惨重,臣等计议调天金卫驰援,请殿下圣裁!”

    略微思索后,赵延洵答道:“可以,必要时……可调陇右北地各卫所,无需请示!”

    “是!”

    紧接着,赵延洵又问道:“关外是何情况?”

    陇右元元阳,枢密院在与赵延洵联系,消息直接传到了谨身殿去,当值的太监立刻去了永福宫报告。

    没一会儿,薛宝筠就带着儿子,来到了谨身殿偏厅内。

    “娘娘,枢密院那边已结束了,您可以跟王爷传讯了!”

    点了点头,薛宝筠示意太监操作,自己则等候在一旁。

    千里之外的平远县城内,赵延洵面露深思之色。

    这次进攻的胡人,有三四千人之多,这是很值得警醒的事,谁也无法预料他们下一次的攻击,会不会派来更多的兵力。

    还有一个问题时,末世降临后胡人远遁,为何现在又打了回来。

    面对这两个关键问题,赵延洵对枢密院下了令,让他们派人出关去调查。

    同时还让枢密院传令给罗伦,让他暂缓对天山郡的收复,要抓紧时间肃清北地郡内部。

    严格来讲,天山郡的人口实在太少,而且可耕种的土地也极少,还不如集中兵力将北地郡打扫干净,同时还能兼顾天御关的守备。

    就在这时,电话铃声再度响起,将赵延洵的思绪拉了回来。

    “谁?”

    “谨身殿,王妃娘娘有话跟王爷说!”

    听到这话,接听电话的太监连忙禀告道:“王爷,是王妃娘娘!”

    一般来讲,后宫很少与赵延洵联系,此刻不免让他感到意外。

    难道是出什么事了?

    怀着这样的想法,赵延洵接过了电话。

    “爱妃,何事?”

    电话每日通讯字数有限,所以沟通时尽可能的追求简略。

    “王爷,宏儿能叫父王了!”

    谨身殿内,薛宝筠拿过“话筒”,并向侍女使了个眼色。

    “宏哥儿,叫父王……父王!”

    经过半个时辰联系,赵维宏已掌握了新“单词”,立刻笑哈哈说道:“父…王…”

    电话另一头,听到儿子叫自己,赵延洵一时间笑出声来。

    刚刚才听了坏消息,眼下儿子这一声“父王”,让他心情瞬间好了起来。

    “宏儿乖!”赵延洵应了一声。

    逗弄了赵维宏几句,赵延洵便听薛宝筠声音道:“王爷,不知何时我们一家人才能团聚!”

    瞅了一眼墙上挂着的地图,赵延洵平静道:“想来要不了多久!”

    “臣妾有一事相求!”

    “你说!”

    “臣妾母族,还望王爷保全!”

    薛家站出来反对赵延洵,说雍军造反篡逆的贼,使薛家在京城活得很好,这事儿赵延洵已经知道。

    但此刻,赵延洵给薛宝筠面子,没有把这些事说出来。

    “孤明白,你放心!”赵延洵平静答了一句。

    不管薛家出于何种目的,但他们站出来反对自己,这件事肯定不可能瞒得住。

    所以这就注定,在改朝换代之后,他们不会有好下场。

    只不过,赵延洵被夹在中间,一时还没想好如何处置对方。

    不只是薛家,还有一直效忠朝廷的林观海,一样让赵延洵头疼不已。

    …………

    赵延洵在头疼,沿河驻扎的雍军士兵,此刻一样感到头疼。

    虽然济水比汉水要窄,但也有一百多米宽,想要渡河一点儿都不容易。

    偏偏附近农田开发比较完善,导致木材非常少,需要到更远的地方砍伐,然后才能制作船只渡河。

    “对面那些人,已在河岸提前设防,想要打过去可不容易!”

    “侍卫司扩充了兵力,让他们悄悄潜伏过去,直接偷袭不就行了!”

    “虽说是扩充了兵力,也不过五六千人,对付各三四万敌军能抗住,可对面毕竟有二十万大军!”

    “虽然这二十万人很有水分,但也不是侍卫几千人能吃得下,所以必须要我等的一同渡河进攻!”

    一众军官尽皆点头,说让侍卫司自己打过河去,不过是他们一时口嗨罢了。

    “行了,闲扯了这么久,都各自做事去!”

    “每天任务安排下来,到时候若做不出足够船只,王爷是要问罪的!”

    众人纷纷起身要离去,却听其中一人问道:“指挥使大人,十天的时间,咱们造出的船够用吗?”

    “想来也差不多了,行了……都做事去!”秦昊催促道。

    他掌握着第十七卫,前身是禁军武骧卫,融入王府体系中时日较短,所以军官们的问题就多一些。

    看着河对岸,秦昊平静道:“虽说还有十来天时间,但这一战便是决战,之后便再无大战了!”

    这不光是他的判断,雍军上下也都这么想的。

第722章 前线乱

    对济水的决战,雍军上下都充满了期待。

    而此刻济水以东的朝廷军队,却对战争充满了恐惧,以至于悲观情绪在蔓延。

    虽已提半月开始设防,但防线设置得并不紧密,各部之间配合也不是很默契。

    作为朝廷大军主将,在新一轮巡视各部防线后,安国公朱成明很是担忧。

    所以他已传令各部指挥使,到他的中军衙门来议事。

    消息昨天就发出去了,告知是今日辰时要到,但现在时间已经过了,各位指挥使还未到齐。

    更让他心烦的,是眼前这些已经到了的人。

    这些人在大堂内,要么大声喧哗,要么是相互争执,让这庄严的大堂变成了菜市场。

    人的忍耐终究是有极限的,朱成明忍无可忍之际,只见他一拍桌子吼道:“都给我闭嘴!”

    毕竟他是主将,众人还是要给他些面子,尤其是从东南调过来军队主官们。

    当然了,也就是给点儿面子安静下来而已,众人对他仍是冷眼相待。

    朱成明安抚不下部下,总的来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虽贵为国公,但朱成明和卢立清不同,他承继爵位不过七八年,领兵打仗时间并不长,也就导致他的威望不足。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如今军队各部来源复杂,有老禁军和新禁军的不合,还有各都司卫所的之间的矛盾。

    按理说,如今大敌当前,怎么也该勠力同心,一起共度危机的才是。

    但在军中悲观情绪影响下,军官们对打赢这一仗信心不强,偏偏对对战败也没有紧迫感。

    表面上看起来很矛盾,但只要深究就能明白,改朝换代对皇帝来说是绝路,但对下面臣子却非如此。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说的是朝廷上层被撤换,对底下人影响其实不大。

    一但朝廷大败,他们只要顺势倒戈,就基本不会受到清算。

    事实上,朱成明今日叫众人来议事,目的就是要打压这种不正之风。

    “诸位,叫你们过来,不是听你们闹腾的……”

    “昨日本将去你们军寨走了一遍,发现了很多疏漏之处!”

    “羽林右卫军寨太靠后了,虎贲左卫和神武右卫之间,隔了差不多五里地,这又怎能行?”

    没来的左右金吾卫指挥使,朱成明已不打算再等,所以此刻他直接开启了正题。

    “大将军,我军前方是片滩地,再往前我军根本无法设营,这你可得明鉴!”

    “大将军,我军可是按您的军令设营,中间的五里空地,应让神武右卫靠过来!”

    “狗屁,凭什么我们靠过来,再把战线拉长我军还打什么仗?”

    一时间大堂内又吵了起来,仍由朱成明拍桌子也不管用,朝廷这十来万大军内部矛盾实在太大。

    坐不稳大将军的位置,朱成明其实也很苦恼,甚至有过抽身而退的想法。

    可如今,朝堂上有能力的人不想接锅,让他根本没有办法。

    至于他的副将,那位高平侯吴声昌,此刻躲在一旁是一句话都没说。

    而当下一幕,也被负责监军御史和太监看在眼里,让这两人也是担忧无比。

    最后,大堂上吵吵嚷嚷了半个多时辰,即便朱成明控制住了“纪律”,可也没议出太多成果就草草收场。

    “大将军,他姓朱的把我羽林右卫布置在最前线,为了朝廷大局我忍了,可他还说我我军驻扎太靠后,你说他到底什么意思?”

    “大将军,弟兄们跟着你南征北战,这几年可没少遭罪,你可得为弟兄们说话!”

    “陈指挥使说得没错,大将军您可帮弟兄们说话,不然全让东南那帮人占了便宜!”

    虽然吴声昌不想搞派系斗争,很这种事情他说了不算,下面的人自己都会找上来。

    禁军和南阳都司各卫所,他都是他带着征战今年的老部下。

    如果他不替老部下说话,这些人就会对他疏远,那时他在军营和朝廷便毫无话语权。

    吴声昌等于是被夹住,他也有自己的难处,所以刚才议事时他一字未言,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削弱派系斗争。

    此刻,底下人直接找上来,他不说两句也不行了。

    “诸位,大将军有他的难处,都是为朝廷分忧,我们得互相体谅担待些!”

    但吴声昌的这番话,却未受到在场众人认同,反而招来一片审视目光。

    数年来的征战,让这些军队上下养成了骄横跋扈的风气,吴声昌这个“军头”名不副实。

    而这些骄横的指挥使们,其实和吴声昌也没多少区别。

    他们如果不给手下人争好处,一样也会被部下背弃,权力地位从来都是由下面人撑起来的。‘

    “大将军,咱们愿意担待体谅别人,只怕别人不体谅咱们呐!”

    “就是……”

    知道再说下去也是无用,吴声昌便说道:“不管有多少难处,咱们都得先打赢这一仗,你我的难处,朝廷都会看在眼里!”

    吴声昌才把话说完,立马便有人接话:“大将军,你可别说什么封赏了,前两个月朝廷打赢的赏赐,到现在都还没发下来,弟兄们可都闹过几次了!”

    紧接着,又有人诉苦道:“弟兄们在外征战,家里就靠着粮饷和赏赐过活,朝廷若是再拖延下去,我看这仗不打咱们的人就得散!”

    吴声昌只说了一句,下面人就有好几句等着,这让他也无可奈何。

    “你们难,大将军也难,朝廷也难!”

    吴声昌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只因这些问题不是他能解决的,或者说根本就没办法解决。

    “都先回去吧,回去吧!”

    撂下这句话,吴声昌加快脚步离开了,再待下去他非得被烦死不可。

    反正主将是朱成明,这些事情本就该他头疼。

    而在军营另一侧,监军御史顾崇良和监军太监丁有成,正在就刚才军议之事情进行讨论。

    “咱家递上去不少奏报,可到现在朝廷也没个回,雍军都到河对岸了,军中这样争吵下去可不行!”丁有成面带忧色。

    “是啊……”顾崇良叹了口气。

    思索一番后,丁有成说道:“干脆直接给皇上上奏,请求撤换军中主将,如何?”

    作为监军,他们只是讲明军中情况,其中提到了一些问题,但并未就问题发表看法。

    如今若他们提议撤换主将,就坏了一直以来的规矩。

    让丁有成说出这句话,可想而知军中隐患有多大。

    顾崇良却说道:“这……怕是不合规矩!”

    “这个时时候,那还顾得了这些?我等要以朝廷安危为重!”丁有成苦口婆心说道。

    说来也是讽刺,文臣饱读圣贤书,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如今在朝廷安危时却爱惜羽毛,比不上一名太监。

    当然了,也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比如文臣之中,也有邱佑先林观海这样的人。

第723章 主将谁当

    毫无疑问,在这大敌当前,朝廷上下都是一片忙碌。

    骄兵悍将们要安抚,军队的粮草要调集,军械打造和下发……

    方方面面,都是刻不容缓的事,乾安殿内每天都得处理上千件事。

    但今日,当着两位内阁大臣,以及吏部和兵部的尚书,赵维隆只在议一件事。

    “济水大军,各部龃龉不断,上下意见相左,朱成明到任至如今,还没整合好部下……”

    对于官军内部的矛盾,朝廷上一直知道而且在关注。

    只不过,赵维隆认为这是新成军的正常现象,朱成明可以安抚下来。

    然而朱成明让赵维隆失望了,军队内部的矛盾越发激烈,已经到了监军请求换将的程度。

    走下御阶,赵维隆表情严肃道:“诸位,如今叛贼,可都打到济水边上了!”

    说这话时,赵维隆也深感懊悔,当初他就该调集所有强兵,将雍军挡在汉水以西。

    汉水的几万禁军兵败,朝廷最能打的军队断送,这对朝廷和赵维隆都是巨大打击。

    “这件事,必须尽快解决,你们都有什么办法?”

    关于应对办法,赵维隆已和吏部尚书黄志成商讨过,后者建议启用老将卢立清。

    之前的西线军团,能够由卢立清来带领,足可见他资历和能力。

    只不过,卢立清是被赵维隆一手撸掉,再度启用他面子上抹不开,所以才召集廷议。

    让群臣公议的方式,把卢立清重新启用,这无疑要好看得多。

    这时黄志成开口道:“皇上,臣以为,朱成明既无法约束部将,朝廷应派老成持重之人,接替其整理军务!”

    赵维隆接着问道:“爱卿可有人选?”

    黄志成答道:“臣以为,可派出成国公卢立清!”

    说道这里,前半截戏就演完了。

    赵维隆的目光扫向了殿内其他大臣。

    “诸位爱卿,黄卿所言,你们怎么看?”

    对此,次辅谢孝方完全无所谓,所以眼睛直盯着地板。

    首辅王庭鹤想了想后,说道:“皇上,临战换将可是大忌!”

    他不是不同意换,只是觉得换将也有风险。

    于是,赵维隆目光扫向兵部尚书王存璋,眼下他的意见很重要。

    “两害相较取其轻,皇上……臣认同黄大人的意见!”

    听到这话,赵维隆心里松了口气,这件事算是定了下来。

    “既然如此,那就定下此议!”

    紧接着,赵维隆目光扫向王庭鹤,说道:“王阁老,你说呢?”

    “皇上圣明!”王庭鹤点了点头。

    眼下确实没啥好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那好,这件事就定下了,内阁尽快拟诏,交由掌印监用印后,再由兵部派人传旨!”

    “是!”

    把最重要的事议好了,不等于说廷议的结束。

    众人又在大殿内,商议了将近一个时辰,才陆续退出离开。

    等所有人都离开后,赵维隆屏退了殿内其他人。

    看着站在不远处的黄志成,赵维隆叹息道:“先生,贼军势大,朕寝食难安!”

    面对这句话,黄志成也很是无奈,眼下他也是在苦苦支撑。

    紧接着,赵维隆又说道:“都说……君子不立危墙,先生……朕想着,可否……暂避贼军锋芒!”

    这句话,赵维隆说得很是艰难,甚至显得难以启齿。

    当然了,接下来他想要说的话,作为君王来说确实难以启齿。

    没等赵维隆说出,黄志成先开口道:“皇上是要迁都?”

    迁都这件事,早在两年前就有人提过,不管是太安帝还是赵维隆,对此都表示了坚决反对。

    一旦迁都,朝廷威望大减,根本无法控制南方诸郡。

    相比于两年前,现在的局面更为恶劣,迁都导致朝廷崩溃,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

    “皇上……一但迁都,必将导致军心大乱,雍军将不费吹灰之力渡江,那时朝廷就大势已去了!”黄志成极为恳切劝说。

    作为老师,他很理解赵维隆的担忧与害怕,但作为臣子他必须辅佐君主,做出理智且正确的决定。

    当然了,光是直谏也不行,他还得让皇帝看见希望。

    “皇上,如今官军有近二十万,其中十万精兵以逸待劳,又有济水为天险拒敌,此番优势在我!”

    说到这里,黄志成更进一步道:“且皇上启用成国公这等宿将,定能使我军精诚协作,莫说是守住济水……便是和叛军正面相抗,也未见得不能战而胜之!”

    不得不说,黄志成这番话效果很好,至少让赵维隆心安了许多。

    事实上,赵维隆也不是想迁都,而是打算出京“南巡”,当然二者实质上没区别。

    就在黄志成想要趁热打铁时,只听外面传来禀告声:“启禀皇上……太傅方弘基求见!”

    这位南方来的方老先生,半个月前被赵维隆授予太傅之衔,以表示对其超出平常的尊重,以此拉拢南方的人心。

    “请!”

    “遵旨!”

    眼见赵维隆要见其他人,黄志成当即道:“皇上,臣先回避?”

    “先生与方老先生,都是至正至公之人,不必回避!”

    对此,黄志成也没争论,他也好奇方弘基过来干啥。

    没一会儿,已近八十的方弘基,颤颤巍巍走进了大殿。

    “老臣叩见皇上!”

    “老先生免礼!”赵维隆亲自起身,在方弘基跪下前将其扶起。

    全天下,能享受皇帝搀扶待遇的,仅方弘基独一份儿。

    “多谢皇上!”方弘基声音沙哑。

    “老先生此来,可有要事?”赵维隆问道。

    只听方弘基说道:“皇上,臣虽老朽之躯,亦有报国之志……”

    听到这话,赵维隆便说道:“老先生愿到京城向朕授课,便已经是为国分忧了!”

    一旁的黄志成也跟着说道:“皇上所言极是,老先生已在为国分忧,与朝廷社稷皆有大功!”

    方弘基摇了摇头,直言道:“皇上,如今反贼猖獗,臣愿出使贼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反贼兵将弃暗投明!”

    听到这话,赵维隆二人都以为老头儿疯了,一把年纪往叛军里跑,这不是找死吗?

    赵维隆连忙说道:“老先生有此心,朕甚为感动,可先生毕竟年事已高……”

    没等赵维隆把话说完,只见方弘基说道:“皇上,臣虽老,可还走的动道!”

    “叛贼猖獗,天下遭难,朝廷生危,老臣岂能坐视!”

    听方弘基还要说下去,赵维隆目光扫向了黄志成,想让他也帮着劝说。

    后者欣然会意,当即道:“老先生,叛贼阴险狡诈,有蛇蝎豺狼之心,老先生深入贼窝,无异于羊入虎口!”

    “老朽七十九了,半截身子都入了土,难道黄大人以为老朽会怕死?”

    方弘基连死都不怕,别的貌似也确实吓不到他,以至于黄志成都不知该说什么。

    方弘基接着说道:“皇上,老臣有一批徒子徒孙,若是老臣死在贼营里,他们会勠力同心为臣报仇,想必也会成为朝廷一大助力!”

    这番话,着实让赵维隆心动了。

    他拉拢方弘基,是想借在南方的广泛影响力,增强南方几郡对朝廷的向心力。

    如果方弘基死在雍军手中,必定使得南方数郡,对赵延洵深恶痛绝,这对朝廷有很大好处。

    那么,是否答应方弘基所请呢?赵维隆有些纠结。

第724章 两家

    成国公府,随着升职到来,整个府邸都忙碌起来。

    “授卢立清太保挂兵部尚书衔,敕令成国公卢立清,掌西线诸军事,赐指挥使以下先斩后奏之权,望卿不负朕之重托,平定叛逆,生执敌酋,问罪御前!”

    听完诏书,公府上下族人们,一个个脸上都乐开了花。

    上次卢立清被免职,回京后还被皇帝训斥,使得公府地位急转直下,卢家上下所有人都得夹着尾巴。

    如今这一道圣旨,不但扭转了卢家颓势,还让他们的荣宠更胜往昔。

    之前的太子太师变成了太师,还加上了兵部尚书衔,还给了指挥使以下先斩后奏权。

    这样的荣宠与信任,从开国以来也没几起,说卢家是除皇室以外,如今的大晋第一家也不为过。

    “国公爷,领旨吧!”

    太监的提醒,将卢立清从思索中拉出,整个人木然将圣旨接过。

    “臣卢立清,叩谢皇恩!”

    宣旨完毕,太监带着侍卫们离开了,一同接旨的卢家族人们,个个都嬉笑高谈起来。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

    有人一带头,其他人也跟着过来道喜,却让卢立清脸色更为阴沉。

    随意拿起圣旨,卢立清板着脸离开了,他这反应让现场族人深感不解。

    “这是……”

    卢立清的儿子卢嘉皓一样疑惑,当即跟着老爹进了内堂,两人一路没说半句话,直到七转八转来到书房。

    看着铁青着脸的父亲,卢嘉皓问道:“爹……您不高兴?”

    卢立清冷哼一声,瞧着三十多岁还不成器的儿子,反问道:“我难道该高兴?”

    其实也不是卢嘉皓不成器,主要是有他这位强势的爹在,当儿子的看起来永远都差强人意。

    “爹是在担心?”

    “你还不算太蠢!”

    “爹,朝廷毕竟有二十万大军在,只要您求稳不冒进,挡住叛军还是容易的!”

    听到这话,卢立清冷笑道:“就你小子,也敢教我如何用兵?”

    “儿子岂敢!”卢嘉皓连忙低头。

    此刻,卢立清没有痛骂儿子,而是分析道:“雍王的军队很强,没那么容抵挡,否则西线大营再不堪,也不该在一夜之间被击垮!”

    西线军团乃是卢立清一手经营,这支军队有多强大,整个大晋他是最清楚的。

    可偏偏这样一支军队,却在一夜之间被雍军所破,更衬出雍军是何等之强大。

    带着一帮好坏参半的军队,和这样一支极度强大军队作战,卢立清只感觉无尽绝望。

    只听卢立清接着说道:“什么太师兵部尚书,什么先斩后奏之权,这些表面上的荣宠,日后便是为父的催命符!”

    听到这话,卢嘉皓心惊的同时,问道:“爹……道这一仗,真的毫无胜算?”

    略微思索后,卢立清说道:“胜算?若当初在汉水,集中朝廷所有强兵,或许还有胜的可能!”

    “西北之地,贫瘠苦寒,怎会有如此强兵!”卢嘉皓很是不解。

    卢立清说道:“谁知道呢,或许西北是块儿宝地,否则那会连出两位雄主!”

    卢立清这句话,把赵延洵和太宗赵洪章并列,无疑是对前者的高度认可。

    这是卢嘉皓说道:“爹,要不您向皇上请辞,就说自己病了?”

    “病了?这个时候病了,你当皇上傻?”

    卢立清有些恨铁不成钢,只听他说道:“抗旨和欺君两条大罪,足可以灭我们一家上下!”

    实际上,推辞这件差事,在太监念圣旨时他就想过,但最终被他否决了。

    直接把圣旨送上门,意味着无法拒绝。

    “生执敌酋,问罪御前……为父这一去,或许就回不来了!”

    …………

    当卢立清感慨时,京城南城某偏僻小院内,曹云辉正香端妃禀告情况。

    “你是说,我儿已陈兵积水以西?”

    “正是!”

    端妃带有担忧道:“朝廷二十万大军,我儿只有十万,只怕力有未逮!”

    “姑姑你就放心吧,只要等殿下打造好船只,这就是一战而定的事!”

    说到这里,曹云辉笑着说道:“要不了多久,姑姑您就是皇太后了!”

    皇太后是古代女性地位巅峰,端妃听到这三个字,脸上也露出了一缕笑容。

    这是扬眉吐气的笑,也是带有希望和憧憬的笑。

    敛去笑容,端妃又说道:“我听说薛家,带头造我儿的反?”

    薛家在朝堂内外,宣扬雍王是反贼的事,在官府有意传播下,已在京城人尽皆知。

    “正是!”

    “哼哼……这些蠢货!”端妃气得牙痒痒。

    曹云辉接着说道:“倒是林家和黄家那两位,如今已全被下狱!”

    端妃冷笑道:“林观海自诩清流,一心想做忠臣,如今却不知是何感想!”

    从始至终,林观海都站在她对面,所以端妃从来就看不惯他。

    雍王的家事,曹云辉保持了阡陌。

    他在陇右待的时间不长,却也知道林静玉最为受宠。

    但是看自己姑姑这意思,往后和薛林二人的关系怕是不好,雍王的内宅想来要起风波了。

    沉默几息后,端妃又说道:“如今城里查得严,你尽可能少过来!”

    “是!”

    “还有件事要交给你!”

    “姑姑您说!”

    端妃转过身,徐徐说道:“让你们的人想办法,不能让李氏那贱人死了!”

    李氏那贱人是谁,曹云辉心里自然清楚。

    端妃接着说道:“你们要想办法告诉她,就说我的话……她如果自寻死路,我让李家满门陪葬!”

    端妃衣着简陋,却在威胁当朝太皇太后,这反差不是一般的大。

    偏偏这差事不好干,让曹云辉皱起了眉头。

    但他还是干脆答道:“侄儿会办妥当!”

    他肯定见不到李氏,那就只能从李家着手。

    “去吧!”

    “是!”

    曹云辉离开,过了一分多钟,一个小屁孩跑进了端妃的屋子。

    “奶奶……有好吃的!”

    这孩子叫栓子,是端妃隔壁刘氏的孙子。

    “小混球儿,你鼻子倒是挺尖!”

    只见端妃从身后,拿出了一个小布包,里面是切好的肉干儿,这在京城可是难得的美味。

    “给你吃几块儿!”

    布包里总共也没多少,倒不是曹云辉弄不到,而是端妃觉得没必要太张扬。

    除了最近基本的食物,端妃什么东西都不要。

    看着栓子吃着东西,端妃的心思却飞到了九天云外。

    向李氏和那些朝臣们复仇,她已经等不急了。

第725章 渡河之人

    (第724章末尾增加了两百多字,大家可以去看一下,需要刷新缓存!)

    六月二十二,济水以东,一条大船停靠在岸边。

    寥寥百十号人,此刻站在简陋的码头上,相互间正在道别。

    已上任军团主将的卢立清,看着眼前须发皆白的老者,极为真诚道:“老先生,还是派一些护卫吧!”

    有皇帝给予的“无限”权力,卢立清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左右金吾卫控制。

    骁武卫和骁骑卫两支骑兵,是他带过的老部下,自然也愿意听从他的命令。

    控制了这四支老禁军,卢立清的腰杆瞬间硬了,再加上他的资历和权力,经过三天时间安抚和调整,才总算将全军整合下来。

    这算得上是好消息,但卢立清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根据探马来报,河对岸的雍军船只已快打造完毕,发动进攻就是这几天的事。

    于是济水以西的朝廷军队,这几天一直处于战备状态,包括夜晚也加强了巡逻,以应对雍军突袭。

    实际上,也是在到任之后,卢立清才知他的麻烦不只是雍军,还有已经动摇颓废的军心。

    对于能不能打赢,不只临时抽调的卫所,就连老禁军的几个卫所,一样持消极怀疑态度。

    更让人心忧的是,在京城内传播的谣言,如今军中也有人议论。

    当朝皇帝弑君弑父,雍王才是天命所归之人……这样的论调,私底下有不少人议论。

    为此,为提振军心稳定士气,卢立清杀了七八十号人,其中还有三名千户。

    且说现在,卢立清面前的老者,便是太傅方弘基。

    听到卢立清的好意,方弘基笑着说道:“大将军,那雍王统帅十万兵马,想来也有些气度,不会要我这条老命!”

    “大将军的担忧,老朽多谢了!”

    言罢,方弘基便转过身,对随行者说道:“其实你们也不必跟我去,能留下就留下吧!”

    这次跟随方弘基渡河的,除了副使邱佑先,还有方弘基的几名学生,当然还有撑船的工人。

    兵部侍郎邱佑先,之前自作主张出使过雍军,这件事并未被追究责任。

    且因他收聚溃兵有功,朝廷还对他褒奖了一番。

    如今他身体未完全康复,在得知方弘基要出使雍军,他便上奏朝廷与其随行。

    此刻,方弘基让其他人留下,是不想让更多人犯险,直到现在他还在为朝廷保留人才。

    可他的话音落下,现场却无一人回应。

    最终,还是邱佑先开口道:“老先生,该上船了!”

    方弘基点了点头,神色中失望透着欣慰,可最终还是叹了口气。

    上了船,在卢立清目送下,船只向远处徐徐使去。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卢立清想到了这一句。

    方弘基虽已老迈,但其言行却是真正的壮士,值得所有人钦佩。

    再说船上,虽然所有人都有渡河的勇气,但此刻还是觉得心情沉重,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当船只渡过河中央,卢立清忍不住问道:“邱大人,你对雍王是何观感?”

    邱佑先一直在济水前线奔走,两人是今早才汇合,还没来得及深入交谈。

    “惭愧,下官虽然去过雍军大营,却未有机会面见雍王!”

    听到听到,卢立清不由感到疑惑,这算是怎么回事。

    想起当日的时,邱佑先又感到心口疼,但还是解释道:“雍王只派了灵王见我!”

    “此贼当真狂妄!”方弘基沉声道。

    只骂了这一句,基本上没啥卵用,方弘基便接着问道:“你说这次去见雍王,议和成功有几成把握?”

    “或许……有个三四成吧!”

    这话邱佑先说得很勉强,实际上他觉得一成把握都没有。

    在汉水大战之前,雍军都已经傲慢到,连谈判都机会都不给,如今其声势更大,又岂会再和朝廷议和。

    方弘基不是傻子,从邱佑先的表情和语气,他便猜到了真实答案。

    方弘基接着问道:“你在汉水没见到雍王,这次雍王可会见我?”

    “这……下官实在不知!”邱佑先一脸苦涩。

    从始至终,就没一件事可以确定,这让方弘基也不免担忧起来。

    济水一百米多米宽,没一会儿他们的船就到了岸,同时也被巡逻的雍军士兵围住。

    没等方弘基等人上岸,雍军士兵便呵斥道:“什么人?”

    邱佑先当先走出,对前方雍军士兵说道:“朝廷钦差,奉皇命面见雍王!”

    “此番交涉,关乎两军安危,烦请通禀!”

    这一次,邱佑先的态度很谦和,只为了能够尽快见到雍王,而不是向上次那般整些幺蛾子。

    带队的百户让众人报出详细身份,然后才让人赶去平远现场通报。

    至于方弘基等人,并未得这位百户允许上岸,所以只能继续留在船上。

    而在平远县城内,赵延洵正在召集官员议,主要是关于后勤方面的。

    近十万大军吃喝拉撒,绝对是非常繁杂的工程,每天需要协调的事有很多。

    当然了,相比于之前一帮武人忙活,如今的情况已经好了许多。

    就在这时,传话的士兵来到了议事大厅外。

    此刻里边儿正在议事,于是这士兵便向外面的太监禀告,这些太监都是林全带来的。

    很快,消息传到了林全处,然后林全又告诉了赵延洵。

    “朝廷又派使者来了?”

    听到这话,大厅内一众官员都愣住了。

    眼下大战一触即发,朝廷还派使者来了。

    林全答道:“正是,钦差是当朝太傅,好像都七十多了……”

    听到这话,赵延洵不由笑道:“七十多了还来两军阵前,那我不孝的侄子也忍心!”

    “殿下,伪帝不仁,自然不会体恤老臣!”

    “正是如此!”

    一众官员议论纷纷,直接把赵维隆骂得体无完肤。

    示意众人安静,赵延洵便说道:“之前朝廷派过使臣,差点儿被我那二侄子骂死……”

    “这位老臣都七十多了,若这次再派人跟他斗嘴,只怕真会把他气死!”

    说了这些废话,赵延洵接着问道:“你们说,本王要不要见他?”

    众人沉默一阵后,便有人说道:“殿下堂堂正正,有何不敢见他!”

    又有人说道:“殿下,这位方太傅在南方士林威望甚高,若是能劝得他弃暗投明,对殿下收复南方五郡大有好处!”

    “正是如此!”

    听到这话,一众官员纷纷附和,甚至有些摩拳擦掌起来。

    毕竟,如果真能劝得方弘基归附,那无疑是大功一件。

    “既如此,那孤就见他一见!”赵延洵沉声道。

    他已派了人去南方,劝说这些人“弃暗投明”,既然这个方弘基有些名气,那也确实可以召来见见。

第726章 朝廷有几个卫所?

    雍王要见方弘基,这一结果连邱佑先都没想到。

    “看来这位雍王,还不是无可救药之人!”方弘基笑着说道。

    能见到雍王,这算是开了个好头,所以此刻他的心情还不错。

    “走吧……你随老朽去见雍王!”

    说完这话,方弘基转向自己学生说道:“你们暂且留着,若老朽死在雍王军营,你们就直接返乡去,告诉百姓雍王之残暴!”

    “是!”一众中青年男子含着泪答话。

    此刻,他们目光热忱看着老师,仿佛这已是最后一面,想要把方弘基烙印在记忆中。

    “走吧,且去会一会雍王!”方弘基哈哈大笑,当先走下了船头。

    大概二十分钟后,他俩被带到了平远县衙外,这里是赵延洵的指挥中枢。

    从最开始的豪迈,到现在方弘基已面色沉重。

    就在刚才,方弘基近距离接触了雍军,感受到这支军队强大的气质,以及那昂扬向上的斗志。

    朝廷的军队与之相比,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他一个外行都能感受得出。

    所以现在,没了二十万大军为后盾,方弘基已经有些底气不足,只能以道义作为武器了。

    “两位,请吧!”

    林全站在府衙外,对台阶下得两人很是轻蔑。

    虽然心里有气,但方弘基也知眼下不是发作的时候,于是和邱佑先一道往里面走了去。

    实打实的说,方弘基只两人出现,没有展现出钦差的气度,让二门内院站着的大臣很失望。

    没错,在见赵延洵之前,方弘基得鲜和这些人过招。

    见到对面其中一人,邱佑先大为惊讶道:“张敬轩,你怎么也……”

    被叫做张敬轩的官员,邱佑先和他有过交集,只因此人是东河知府。

    “邱大人,别来无恙!”张敬轩开口道。

    邱佑先质问道:“你竟降了雍王,难道你已经忘了,忠君报国的圣人之训?”

    “良赵维隆窃据帝位,倒行逆施残暴合不仁,难道还要我效忠于他?”

    张敬轩拱手虚礼,而后说道:“良禽择木而栖,如今得遇明主,此非独我之幸,亦为天下人之幸也!”

    邱佑先说一句,这边直接回怼两句,而且格外义正言辞。

    作为大儒,辩论这种事方弘基很擅长,但此刻他并未着急开口。

    只因他很清楚,即便在道义上驳倒所有人,也只是耍嘴皮而已,对大局于事无补。

    “诸位,我们见雍王殿下是有要事相商,而非来和你们耍嘴皮子……”

    说到这里,方弘基露出一缕微笑,说道:“所以,还请你们让开!”

    直接和雍王对话,才是最省事儿的沟通方式,和其他人说再多都是废话。

    这时立刻有人问道:“要见殿下,你们所为何事?”

    他们得到了授权,此刻自然要多盘问一番,至少要打掉方弘基表现出的傲气。

    “我等此行奉皇命,与雍王殿下商谈要事,你们如此逼问,难道要替雍王做主?”方弘基反问道。

    虽说他不想和这些人辩论,可眼下是人家不“放过”他,所以他只能被迫接招。

    “老先生,你别拿这话来压我们,殿下心胸宽广,又岂会和那杀父弑君的贼子一样,毫无容人之量!”

    在反驳方弘基的同时,这些人官员还不忘骂赵维隆,可以说这恨是课进了骨头里。

    “你……”方弘基气得吹胡子瞪眼。

    这让一旁的邱佑先很是担忧,深怕这位太傅被气出个好歹。

    当然了,此刻邱佑先心里一样难受,只不过有了之前的经历,让他承受能力要强了一些。

    “即便老先生不说,我们也能猜到……”

    “朝廷如今已是外强中干,强弩之末而已……你这次来,定是求和来的!”

    “我王大军,以在济水枕戈待旦,只待我王一声令下,便能以雷霆万钧之势,使伪朝逆贼化为齑粉……”

    “老先生学究天人,想必知晓螳臂当车,蜉蝣撼树的道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方弘基根本插不上嘴。

    “老先生知天命识时务,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

    这句话,听在方弘基耳中,只觉得格外刺耳。

    有德之人……雍王赵延洵,狼子野心起兵造反,他也称得上是有德之人?

    方弘基当场讥讽道:“雍王造逆,窥伺大位,兴无名之师,还苍生社稷,何称有德之人?”

    听到这话,作为河内巡抚的王世伟,此刻开口说道:“老先生,自殿下被逐,朝中伪帝窃国以来,天降灾祸,鬼物根横行……”

    “唯雍王殿下,披肝沥胆,扫清六合,万姓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命所归也!”

    一众官员们,都是科举正途杀出来的,引经据典的本事都很强。

    王世伟话音才落下,马上又有人接话道:“老先生奉伪帝之命,莫非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今我王麾下有虎狼之师,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伪朝腐草之光,如何能与皓月争辉?”

    “老先生若弃暗投明,以礼来降,如此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雍王府一众降官顺臣,噼里啪啦说了这么一大堆,根本不给方弘基插话的机会。

    他们连个人,对面二十多号人,让他们确实处于不利地位。

    这些人竟想让自己归降,方弘基只觉得可笑,自己就是死也不会降。

    方弘基奇迹之时,只听一旁的邱佑先帮腔道:“尔等饱读圣贤之书,经科举正途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如今却反助逆贼,同谋篡位,实乃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这个时候,即便不想吵架的方弘基,也在邱佑先话音落下之后,喝骂道:“尔等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怎敢妄言天数!”

    “二臣贼子,尔等饱受国恩,却是寸功未立,只会摇唇鼓舌,助贼为虐犹如断脊之犬,在我等忠正之士面前狺狺狂吠!”

    说道这里,方弘基指着面前一干人喝问道:“我从未见过……如尔等这般厚颜无耻之人!”

    不得不说,大儒就是大儒,骂起人来都文采飞扬。

    此刻方弘基已是火力全开,直将众人噎在原地,让王世伟等人愤怒无比。

    现场双方沉默之际,不远处的廊道处,传来了一道清朗声音:“好啊……吵的好,当真让孤开了眼!”

    一听这声音,在场众官员尽皆转身,面向出现在屋檐下的赵延洵,纷纷躬身行礼。

    吵下去终究不是办法,所以赵延洵才决定现身,打算直接问方弘基的目的。

    沿着廊道,迈步走到大堂门槛,此时已有小太监摆上椅子。

    赵延洵落座之后,台阶下左右各站着十多名官员,此刻众人都表现得极为恭敬。

    示意众人恢复常态后,赵延洵才对方弘基问道:“老先生,我那大侄子拍你过来,想要跟我说什么?”

    不得不说,赵延洵表现出的气度,着实是惊艳到了方弘基。

    这也让他理解到了,为何这些官员如此推崇雍王,仅从外观气度判断便可知他确有明君气度。

    抛开脑中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方弘基答道:“雍王殿下,万事和为贵,继续打下去只会生灵涂炭,对谁都没好处!”

    “只要你愿意罢兵,朝廷可以赦免你的罪行,至裂土封王也不是不可以!”

    裂土封王,等于说是实封,这是几百年都没发生过的事。

    看起来条件还不错,可如今仗打到了这一步,赵延洵又岂会放弃。

    “老先生,我只问你一句!”

    听到雍王回应,方弘基立马答道:“殿下请问!”

    赵延洵也不客气,冷声问道:“朝廷……朝廷有多少精锐卫所?”

第727章 落寞而去

    朝廷有多少卫所,这话问得很直白,其意图也很明显。

    嘴皮子耍得再多,也不敌强兵劲旅的刀枪。

    朝廷有大义也好,有所谓的民心也好,有江南士林声援也好……如今看起来极为苍白无力。

    看着端坐前方的雍王,方弘基此刻不知如何回话。

    靠在椅背上,赵延洵接着说道:“老先生,我军兵强马壮,战意高昂,说句不客气的话,只要我军发力,官军一触即溃!”

    “这个时候,你来劝我投降,难道你觉得本王昏了头?”

    此刻,赵延洵神色诚恳,因为这就是他的心里话。

    “即便本王昏了头,听从你的意见讲和,底下军将们也不会答应!”

    这一句,击碎了方弘基最后的幻想。

    在绝对实力面前,处于弱势地位的朝廷,确实没有和雍军讲和的本钱。

    就在这时,赵延洵从椅子上起身,而后缓缓走向方弘基。

    “不过,为了天下苍生,本王倒是愿让一步!”

    听到这话,方弘基连忙问道:“如何让步?”

    “老先生可返回京城,劝我那大侄子认罪悔过,自裁以谢天下,本王可以保留他的宗籍!”

    让皇帝自裁以谢天下,赵延洵是明摆着要皇帝的命,这才是真正的要弑君。

    能把弑君说得如此光明正大,方弘基自觉开了眼界。

    “只要赵维隆一死,百姓军士皆可免于灾难,如此便皆大欢喜,老先生亦是功德无量……”

    没等赵延洵把话说完,气得不行的方弘基怒斥道:“赵延洵,你莫要得意忘形……”

    “放肆!”

    听到方弘基直呼赵延洵姓名,在场官员们尽皆呵斥,侍卫们更是上前要将老头拿下。

    “退下!”赵延洵平静道。

    他的表情平静,说明他并未生气,因为这不值得生气。

    “老先生,本王并非得意忘形,而是实话实说……”

    “接下来这一仗,结局其实已经注定,你难道看不明白?”

    “赵维隆必死,但只要他主动去死,就会少很多人给他陪葬,道理就是如此简单!”赵延洵摊开手,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

    此刻,方弘基已是无话可说,甚至连发怒都没了心思,怒火根本伤不到雍王。

    听了赵延洵这些话,后方站立的官员们,此刻心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推翻现在的朝廷,好像真的不是啥大不了的事!

    实力摆在这里,话说再多都是废话,此刻邱佑先也无话可说。

    “老先生,刚才本王问你朝廷有几个卫所,现在本王给你机会,在我军中任意行走……看看我军卫所的情形!”

    说到这里,赵延洵微微一笑,说道:“即便你不劝皇帝归降,日后返回乡里,也可告知南方各郡士绅,不听本王之令是何后果!”

    全军上下仍你看,根本不怕你知晓什么秘密,这是绝对实力带来的自信。

    “胡大彪!”

    “臣在!”

    “送老先生去各卫所看看,绝不可怠慢了他,否则拿你试问!”

    “是!”

    吩咐完这件事,赵延洵目光扫向了方弘基,说道:“救一人百人,还是救十万人百万人……都在先生一念之间!”

    说完这话,赵延洵越过了方弘基,直接往外面走了去。

    而后方的官员们,此刻也都跟着离去,唯方弘基二人站在原地。

    在邱佑先眼中,方弘基的腰佝偻了些,和以往模样大相径庭。

    “老先生,您……”

    邱佑先想说些什么,可一时间又无话可说,因为他的心情也很绝望。

    他们来与不来,济水以西的官军是否团结,朝廷的调度是否得当,南方诸郡的支持……这些都不重要。

    在雍军强大武力面前,朝廷所谓的努力毫无意义,这才是最最让人绝望的。

    “老先生,请吧……”胡大彪沉声道。

    …………

    虽然方弘基没心思看,但胡大彪还是架着马车,让老头把南北分布十几里的雍军,全都看了个遍。

    可以说,这才是对方弘基最后的一击,此时他已有些失魂落魄。

    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方弘基二人被送回了岸边。

    一去好几个时辰,眼看着天都要黑了,等候在船上的几人很是忧心。

    当他们猜测,方弘基二人可能遇害时,胡大彪却把人送回来了。

    “先生,先生……您没事吧!”

    “他们折辱您老人家了?”

    “这些恶贼……”

    看着方弘基颓然的模样,一众学生极为担忧,甚至查看起他是否受伤。

    “上船吧,我没事!”方弘基沉声道。

    说完这六个字,方弘基直接往船上走去,证明自己确实没啥事。

    到底发生了什么……众人极为好奇。

    可见到方弘基如此模样,他们都不敢上前询问,最终方弘基进了船舱里。

    众人本想问问邱佑先,可后者也是一脸阴沉,跟着就进了船舱里,而且还把门给关上了。

    “老先生……”

    没等邱佑先说完,方弘基打断道:“如雍王所说,结果已经注定……”

    “我老了,见不得悲惨事,所以就不回京城了,你替我告诉皇上,请他保重自己!”

    听到这话,邱佑先感到痛心,但也无法责怪方弘基。

    方弘基把能做的都做了,可是结局已经注定,有此选择也很正常。

    “我会转达老先生的话!”

    两人就说了这几句,然后船舱内便一直沉默,知道十几分钟后船只靠岸。

    官军的士兵,也将方弘基等人围住,在核实身份后才放他们下船。

    “邱大人,告辞了!”方弘基抱拳道。

    “先生要走?”

    “去哪儿?”

    方弘基的学生们很惊讶,他们也是现在才知晓要离开。

    “回梅山去!”方弘基说道。

    “为何要回去,先生莫非是怕了!”有学生质问道。

    这在平常是难以想象的事,所有学生都对方弘基极为尊重。

    方弘基叹息道:“为师老了,此行愧对皇上,又有何面目再回京城!”

    此刻,只见邱佑先拱手道:“先生,多多保重!”

    方弘基带人离开了,跟他一起来的学生有十三人,只有四人愿意侍奉他返回,其他人留下要和朝廷共进退。

    南归路上,方弘基坐在马车内,眼泪水不断往外流。

    他既是在哭皇帝,也是在哭自己那些学生,因为他们都将死去。

    “鹿峰……”

    “学生在,先生有何吩咐!”

    方弘基问道:“救一人百人,和救十万百万人,你觉得该选那条?”

    这问题看起来很好回答,细想之下却不简单。

    “皆为生灵,本该并重,学生……不知该选那一条!”

    方弘基叹了口气,说道:“若为师选后者,为救十万百万人,而舍那十人百人,如此是对还是错?”

    外面青年答道:“至少……不算是错的!”

    “如此,为师心可安矣!”

第728章 冲锋的号角

    (,大家不要订阅,内容更正后会有提醒,请大家多多包涵!)

    永治二十一年九月十五,今天可以说是陈家最热闹的一天。

    这里所说的陈家,是指陈啸林新买的宅子,这里将作为他和王玉燕成亲后的新家。

    此时的陈府之内高朋满座,院子里摆着二十几张大桌子,全都被前来观礼的人坐满了。

    观什么礼?当然是观陈啸林的婚礼了,今天便是他和王玉燕成亲的日子。

    而今天所来的宾客们,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其一是陈大用的老兄弟们,其二是陈家的叔伯亲戚们,其三是的陈啸林的朋友和伙伴们,其四便是锦衣卫衙门里的旗官们。

    四个分类的人各坐一块儿地方,各自谈着自己圈子里的事,也让院子里的满是欢声笑语。

    而当陈啸庭带着家人赶到,反而让现场安静了不少,众人的目光都被他所吸引。

    而百户所内的下属们,则纷纷起身行礼道:“见过大人!”

    陈啸庭示意手下人免礼后,便直接越过院子进了正堂,里面正是陈大用和高二娘坐在主位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至亲也在场,包裹陈啸庭的二叔陈大能,以及他的几位舅舅。

    “啸庭来了!”陈大能当先道。

    房间内虽然大都是陈啸庭的长辈,但随着陈啸庭走进房间,反倒让他们拘谨起来。

    唯有陈大能,作为陈啸庭的亲二叔,此时他才没那么拘谨。

    只听他说道:“啸庭,怎么现在才来?啸林都已经去接亲了!”

    陈啸庭便解释道:“方才小孩子闹腾,所以才来得晚些了!”

    听到这话,主位上的陈大用笑道:“怎么没把瑞凌带过来?今天可是他二叔成亲!”

    陈啸庭对自己老爹躬身道:“已经带来了,沈怡正带着他在旁边房间!”

    随即,陈啸庭又和其它亲戚们打了招呼,很多人其实他都不认识。

    在正堂内尬聊了一段时间后,便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锣鼓之声,迎亲的队伍已经回来了。

    作为新郎的兄长,陈啸庭便站在了陈大用身侧,而陈小玉则站在高二娘一侧。

    很快,陈啸林便带着他的新娘,徐徐走进了正堂之内。

    “拜天地……”

    很快便举行了拜天地的仪式,也让观礼人的气氛达到最热烈,对新人送出了自己的祝福。

    很快新娘便被送入洞房,然后便到了陈啸林拼酒量的时候,实际上他的酒量还挺不错。

    摆酒之后,陈啸庭则坐在家属区,却不时有人来向他敬酒,在场谁不想和他拉近关系。

    就在这时,陈府内快步走进了一人,却是负责监视的任晓莲的刘东。

    摆酒之后,陈啸庭则坐在家属区,却不时有人来向他敬酒,在场谁不想和他拉近关系。

    就在这时,陈府内快步走进了一人,却是负责监视的任晓莲的刘东。

    但见他脸色难看的样子,陈啸庭便知道有不好的事发生,于是他用眼神示意刘东在外等着。

    和自己一桌的人告辞后,陈啸庭才来到了正堂一旁的房间,却见到沈怡一个人坐在里面。

    “夫人怎会一个人在此?”陈啸庭不由问道。

    沈怡便答道:“还不是被瑞凌给气得,这小祖宗太顽皮了!”

    陈啸庭坐在了沈怡身旁凳子上,这时刘东也赶了进了。

    “参见百户大人,见过夫人!”刘东大礼参拜道。

    端起一旁的茶杯,陈啸庭便问道:“你这时候过来,想必是有事禀报,说吧!”

    刘东稍稍犹豫后,便道:“回禀大人,任晓莲她……死了!”

    刘东话才说完,陈啸庭的脸色一下阴沉下来,然后猛的将茶杯砸到了桌子上。

    只听“啪”的一声脆响,茶杯在陈啸庭的手里变成碎片,把坐在旁边的沈怡都吓了一跳。

    自从嫁给陈啸庭,沈怡还没见他如此生气过,显然这次的事情不一般。

    刘东战战兢兢跪在地上,只听陈啸庭语气严厉道:“你们就是这样给本官看人?废物!”

    “卑职无能,请大人责罚!”刘东满是惶恐道。

    陈啸庭便怒道:“那你还在这里做什么?还不赶紧去查?”

    刘东这才如逢大赦,他知道陈啸庭会发怒,却没想到会有如此怒气。

    刘东退下之后,陈啸庭仍是气得不行,而他的手却被沈怡握住。

    此时陈啸庭手溢出血迹,他这是被杯子碎片所划伤,看得沈怡是心痛不已。

    然后她便从怀里拿出手绢,轻轻将其缠在了陈啸庭手上,算是给他做了简单包扎。

    “老爷,等会儿还是去找个大夫看看吧!”沈怡仍不放心道。

    陈啸庭虽仍然生气,但却不会对妻子发火儿,可他还是语气冷淡道:“不用了!”

    这时沈怡柔声道:“老爷,今日是二弟大喜的日子,您可不能太生气!”

    被这句话提醒,陈啸庭才强忍住了怒气,可他一时间却还是笑不出来。

    恰好此时,听到里面杯子碎裂的声音后,高二娘不放心便过来查看。

    见桌子上有杯子碎片,而且大儿子的手还受伤了,高二娘便知道事情不对。

    于是她便问道:“怎么回事?”

    陈啸庭此时没心情回答,于是沈怡便站起来,走到高二娘身边挽起她手道:“娘,没什么士气,就是夫君他不小心摔了杯子,没什么大碍!”

    “真的没什么?”高二娘满是疑惑,想要上前看看儿子的手。

    沈怡则连连道:“确实无碍,娘你放心就是!”

    这时外面传来陈大用声音道:“老婆子,里面有没有事?叫啸庭出来喝酒!”

    听到这声喊话后,高二娘才没深究下去,而是对陈啸庭道:“你爹叫你出去,今日是你兄弟成亲的日子,你给老娘高兴些!”

    话说到这个份上,陈啸庭也只能勉强挤出一丝笑意,然后道:“娘你先出去,我一会儿就来!”

    高二娘这才走了出去,而沈怡则站起身道:“老爷,不管好消息坏消息,你都别往心里去,这里有不是衙门!”

    实际上,虽然心里仍气不过,但陈啸庭已经想通了不少。

    所以他也不再臭着脸,只见他也站起身道:“好了夫人,为夫还没那么小心眼儿,你放心就是了!”

    然后陈啸庭和沈怡一起,迈步走出了房间,旋即两人便各自分开。

    沈怡去了女眷的一席,而陈啸庭则坐回了陈大用身旁。

    坐在他这里可以看见,放在还在这里吃酒的班正开和章橙,已经消失不见。

    显然,任晓莲身死这件事,已经让他们坐不住了。

    就在陈啸庭想着这些事时,却听身后传来陈啸林声音道:“大哥,小弟今日敬您一杯!”

第729章 天下于我何加焉!

    侍卫司对面的朝廷禁军,在自身极大兵力优势下,战线被往后推了两百多米。

    前后只用了二十几分钟,他们的溃败便无可遏制。

    五千多侍卫司士兵,直接撵着前方禁军追杀,金吾卫的督战队也阻止不了败局,甚至连督战队的也开始逃。

    如果不跟着逃跑,要么被乱军踩踏而死,要么命大被雍军砍死。

    没有人想死,腿长在自己身上,自然是撒丫子就跑了。

    侍卫司前面的禁军,只占整个军阵的十分之一,但却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这里被击溃了,造成了朝廷军队防守缺口,还在渡河的雍军自然都往这里赶。

    这次渡河的雍军,人数只有七万,但对上二十万朝廷大军,那是一点儿也不怵。

    “第十八卫的弟兄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前进……”指挥使刘山下达了命令。

    第十八卫的前身,乃是禁军神武左卫。

    在刘山的号召下,这些士兵战意高昂,与之前在朝廷时相差甚远。

    归顺雍王府后,他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最重要的是日子有了盼头,自然能够激发他们的战斗意志。

    更何况,眼下最难的一关,已被侍卫司扛了过去,他们只是打顺风仗而已。

    就在这时,前方有士兵高呼道:“前面的旗帜是……金吾左卫!”

    左右监门卫和左右金吾卫,乃是皇帝最亲信的军队,被外界称为上四卫。

    虽然同为禁军,可作为上四卫的人,金吾卫向来看不起其他同袍。

    军阵前方,有千户高呼道:“他奶奶的金吾卫,以前就想揍他们,今天终于逮着机会了!”

    “弟兄们,打败他们!”

    “打败他们!”千户的呼喊声,引起了底下士兵大声附和。

    眼见手下斗志高昂,后方的刘山拿着“喇叭”,接着鼓劲儿道:“弟兄们,打败朝廷这些人,好日子就来了!”

    “雍王殿下,万岁……”

    雍王万岁的口号,神武卫这些人近期可没少喊。

    虽然归顺王府时间不长,可亲眼那晚的神迹,所有士兵都打心底相信,雍王是上天派来终结乱世的人。

    所以,他们很容易融入了王府,也感受到了“雍王万岁”的分量。

    “雍王殿下,万岁……”

    口号声高度凝练,具有极高爆发力,也让士兵们的斗志达到顶点。

    他们满怀必胜信念,拿着武器向金吾左卫冲了去。

    在一个月之前,如果是正面对阵,神武卫这些人极大可能干不过金吾卫。

    但在今日,看到前方如狼似虎冲过来的神武卫众人,金吾左卫连二分钟都没扛住。

    溃败发生了,一如侍卫司前方的官军主力。

    紧接着,就是简单的追亡逐北,并击垮溃兵们行成的第二批阵型。

    不得不说,卢立清这人有两把刷子。

    他预料到先头军队可能会兵败,所以他设置了第二和第三道防线,溃逃的士兵可以尽快被收拢起来,然后继续阻击的前行的雍军。

    另一头,赵延洵带着三位藩王,已经乘船靠了岸。

    河岸边的战争已经结束,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还有那满地的尸体,无不述说着战争的残酷。

    河水哗哗,隐约还能听到前方传来厮杀声,意味着残酷的战争还在继续。

    而济水河上,几百只船还在不停运转,将河对岸还未渡河的雍军送过来。

    战争进行到现在,已经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眼下渡河的已经是骑兵。

    刚下了船,赵延洵踩上了河滩沙地,每走一步都能留下脚印,和已有的凌乱脚印融在一起。

    在他周围,乃是张猛和胡大彪的部下,几百号人散步在五十米范围内,保证赵延洵几人的安全。

    赵延洵一人走在前面,在他身后是三位藩王。

    看着赵延洵的背影,赵延垣三人都知道,如今真正称得上是大局已定。

    毫无疑问,接下来他们秩序拿下京城,造反这件事就办妥了。

    “今晚得好好想想,劝进奏疏该怎么写,这件事可得办好了!”赵延垣暗暗想道。

    就在这时,只听赵延菘开口说道:“九哥,今日之胜,大局已定,臣弟给您道喜了!”

    停下脚步,赵延洵转过身来,在他身后是更多的尸体,以及被血染红了的大地。

    见到这一幕,三位藩王几乎是同一时间,想到了“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

    以前读书时念过,还不知道这句话的分量。

    如今亲眼所见,亲身所感,才知战争之可怖。

    事实上,赵延洵此刻也有相同的心情。

    此战得胜,本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所以此刻他谈不上有多高兴。

    而战争带来的死亡,则让他心情格外沉重。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管统治集团哪一方获胜,吃苦受罪的始终是底层的人。

    听到赵延菘道喜,赵延洵不由问道:“喜从何来?”

    你都要当皇帝了,这难道不是喜事?赵延菘心里想到。

    但看赵延洵表情沉重,他便知这样答话不妥。

    “九哥奉天命,靖国难,如今逆贼大势已去,天命归于正途,朝廷将有圣主,这难道不是喜事?”

    讲出这样一番话,赵延菘暗道自己机制,这可比什么造反成功好听多了。

    赵延洵只是笑了笑,然后又转过身去,继续往前方山坡走了去。

    越是接近全力顶端,其实就越难听到真话,哪怕是亲兄弟间也是如此。

    身边所有人,都将赵延洵奉若神明,奉承的话让赵延洵都听腻了。

    是真的听腻了,以至于从骑兵一来,他已经没有说过心里话,就等于没有情感交流。

    高处不胜寒,漫步在尸体见,赵延洵领悟到了这第二句话。

    前世他不过是个普通社畜,传过来也不过才三年,在系统帮助下他创下了这番基业。

    一切似乎来得太容易了些,他又何德何能承受这一切。

    走上山坡,这里视野更加开阔,以至于能望出七八里外,那里的战斗还在继续。

    叹了口气,赵延洵喃喃道:“我本山南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赵延洵前世,出生和工作都在蜀地,正好对应这一世的山南郡,所以他才有此感慨。

    当然了,虽是在感慨这一切不太真实,但赵延洵心中也有几分自得,这确实是他打下来的基业。

    简单来说,现在他就是矫情!

    而在山坡下,众人只见他在高处孑然而立,负手而立有睥睨天下,傲世古今之雄姿。

    此刻,王世伟和一些官员,也都乘船渡河,跟着侍卫们赶了过来。

    如此重要的时刻,这些人都想做时代的见证者,所以全都赶了过来。

    与几位藩王站在一起,看着山坡上的拿道背影,王世伟感慨道:“诸位,当年太宗皇帝靖难,从起兵到功成,耗费了近两年时间!”

    “殿下骑兵不到三月,便要剑指京城了,可见殿下已胜过太宗!”

    一众大臣纷纷点头,而后有人说道:“殿下必是继太宗之后,功盖古今之雄主!”

    听到文官这些吹捧的话,赵延垣三人顿时觉得,自己拍马屁的功夫还要加强。

    当然了,对这些文官的话,他们三人也非常赞同。

    山坡上的那个人,确实当得起这些赞美。

第730章 死守

    (各位,有票的帮忙投一下,谢谢亲!)

    “大将军,请速派援兵……”

    “让他们顶住!”

    “大将军,我军阵线后退,第三道防线丢了!”

    “告诉赵万先,他若是不把阵线夺回来,老子要他的命!”

    朝廷军阵后方,卢立清接受着各种消息,并在第一时间作出决定。

    这场大决战,从开始到现在已超过半个时辰,前线基本没传来过好消息。

    如果是一般人,早就打得心里崩溃,连带着指挥失措,导致权限溃败了。

    所以,卢立清确实很有本事,直到现在都在做最后努力,想要渡河的雍军给挡住。

    当然了,他阻自己心里也很清楚,想挡住雍军基本不可能。

    最让卢立清失望的是,他想借助手下“二十万”大军消耗雍军,尽量替京城减小压力的设想,基本上是泡汤了。

    朝廷一方损伤惨重,可雍军那边伤亡却不大。

    “大将军,中路军大溃,王指挥使已经战死!”

    山坡上,卢立清这个人如遭重击,整个人直接愣在了原地。

    他的防守计划中,最重要的就是中路军。

    而在半个小时前,中路军就退到了第三道防线,可以说已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如今中路军打败,将直接导致整体防线崩溃,即便是卢立清也已无能为力。

    紧接着,又有斥候飞速赶来,禀告道:“大将军,杜陵卫全线溃逃,督战队全部战死……”

    “大将军,羽林卫溃败……”

    然后,是越来越多的坏消息传来。

    这时,兵部侍郎邱佑先骑马赶了过来,他本人也带着一批士兵,充当战场的督战队。

    如今各处溃败,所谓防线已经废掉,眼下到了必须要调整战略的时候。

    走到卢立清面前,邱佑先沉声道:“大将军,防线已经溃败,是该做决断了!”

    未虑胜先思败,是合格将领的基本素质。

    除了连设三道防线,卢立清在战前,也想好了失败后的“挽救”方案。

    “传令各部,退守永顺府!”

    永顺府,位于济水以东,距京城仅有八十多里。

    在卢立清看来,把永顺府守住之后,也能一定程度上牵制雍军,给京城的皇帝多争取些时间。

    至于效果好不好,那就只能看天意了。

    如果雍军不管永顺府,而直插京城而去,那他只能带领城内守军出城,从背后袭扰雍军。

    几十名传令兵,在得令之后迅速离开,而卢立清也带着近百名亲兵,和邱佑先一道往东撤离。

    此刻,济水以西的大地上,各路溃兵全都在逃跑,卫所两级建制几乎完全乱了。

    大多数都情况,都是百户带着手下残兵,在山野树林里到处乱窜。

    如狼似虎的雍军士兵,在他们心中如同梦魇,他们已完全丧失了作战勇气。

    卢立清的军令,此刻已没了强制力,只有愿意继续拼命的人,才会听从号召前往永顺府。

    幸好好永顺府在济水东边,和溃兵逃跑的方向重合,才有许多人愿意听从号召。

    因为骑着马,卢立清只花了半个小时,就先一步赶到了永顺府外。

    这里还显得平静,此刻城头上已经戒备起来,这都是卢立清提前安排好的。

    绕路来到东门,卢立清要从此地进城,其他三道城门都已被堵死。

    可他刚刚靠近东门,就看见了让他不爽的一幕,只见城门打开吊桥也被放下。

    “吴声昌这个混账,他竟敢私自开城门!”

    对永顺府的防御,卢立清非常之重视,所以才让副将吴声昌来主持。

    两人临别时,卢立清曾反复告诫,让吴声昌一定要守好城池。

    如今还不到收拢溃兵的时候,他竟然私自把城门打开了。

    下一刻,卢立清看到了更让他恼火的事。

    只见三辆马车,正从城池内赶出,而且还有几十名士兵跟随。

    “把他们拦下来!”卢立清给手下亲兵下令。

    其手下亲兵立刻打马赶去,轻松将这三辆马车拦住,然后全部逼着退回了吊桥那。

    “放肆,咱家的马车你们也敢拦!”

    听到这恼羞成怒的声音,卢立清便明白了情况。

    只见他让众人让开,打马来到了前方。

    “公公这是要去哪儿?”

    马车帘子被掀起,监军太监丁有成探出头来,冷着脸说道:“咱家去哪儿,与你何干!”

    卢立清语气严厉道:“你是军团监军,便是这军团的一份子,本官乃是主将,你说和我有没有关系!”

    看这样子,作为监军的丁有成想逃走,这在卢立清看来是无法忍受的。

    本来现在军心已经不稳,死守永顺府是极难之事,若是连代表皇帝监军的太监都逃了,卢立清如何要求其他人死守城池。

    只听丁有成说道:“卢大将军,咱家不和你争吵,今日这事儿我不跟你计较,如何?”

    听到这番话,卢立清不由冷笑,随即说道:“你现在回城去,我可以当这事儿没发生过!”

    回城去,跟着卢立清一起死守,在丁有成看来必死无疑,他当然不愿意留在此处等死。

    “姓卢的,你别不知好歹!”

    当他说完这话时,已有几名百户领着部下,开始往吊桥这边跑来。

    眼前这事儿必须尽快解决,否则若是被“溃兵”们看见,那毕竟导致军心打乱,所谓死守也将付诸东流。

    “我最后给你一次机会,滚回去!”卢立清话里已经带有杀气。

    但这个时候,留下就是死路一条,丁有成又岂会怕了卢立清。

    “把路让开!”

    听到这话,卢立清已没了再扯皮的心思,当即下令道:“来人,将这临阵脱逃阉人,拖下来给我砍了!”

    周围士兵们早就窝着火儿,听到这话没有丝毫迟疑,一股脑涌上前去,将丁有成从马车里拖了出来。

    与此同时,马车内响起了女人的尖叫声,这是丁有成“娶”的老婆。

    “救我……”

    此刻,丁有成是真的怕了于是他向自己的护卫们呼救,这些人是他重金收买的卫所军。

    可卢立清在现场,他的呼救毫无意义,根本没一个人敢动。

    “大将军,饶……”

    没等他把求饶的话说完,士兵们就砍下了他的脑袋,他的“老婆”也跟着被处死。

    此时,越来越多的溃兵赶来,也看到了已经身死的丁有成。

    卢立清来到了城楼上,对着下方喊道:“临阵脱逃着,无论官职高低,皆斩!”

    “所有人,入城!”

    溃兵们纷纷入城,还有越来越多的溃兵赶来,没一会儿就进了城有两千多人。

    城内士兵当然越多越好,可卢立清也明白,雍军随时可能跟着赶来,溃兵们不可能一直往城内进。

    正当卢立清思索间,只听身后传来吴声昌的声音:“大将军,丁有成以钦差之令,逼迫东门千户开门,卑职并不知情!”

    这件事,卢立清已经知道。

    所以他根本心思在意这个,而是问道:“你觉得,我们能守几天!”

    沉默了几息,吴声昌说出了心里话。

    “大将军,你我都知道,守在这里,毫无用处!”

    叹了口气,吴声昌说道:“雍军可以越过此城,直接进攻京城,而我们根本无法组织大军,出城与雍军作战!”

    “是啊……是啊!”

    所以守在这里干什么?是为了活命?还是为了骗自己还在抵抗?

    一时间,卢立清自己都分不清楚。

第731章 溃兵

    济水以东的官军营寨,此刻已被雍军占领。

    赵延洵的指挥部,临时设置在了营寨内。

    此番大胜,各部都有追击的想法,只是他们必须停下休整,至少要先把午饭给吃了。

    后勤供应不上,一股脑只往前追击,那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对步兵来说尤其如此。

    此刻军寨内,各卫所都派了人来参会,级别最低的也是千户。

    目光扫向位置靠前的几人,赵延洵徐徐说道:“之前的两次大战,骑兵都无大显身手的机会……”

    “如今我打过济水,与京城之间再无险阻,正是到了骑兵驰骋的时候!”

    听到这话,靠前几位骑兵指挥使,个个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一直以来,正面战场少有机会让他们表现。

    此时,赵延洵表情严肃道:“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卫,立刻开拔直奔京城,切断城内与外界联系!”

    “听明白没有?”

    被点到的四位指挥使,此刻当即叩头道:“谨遵王爷旨意!”

    赵延洵接着说道:“如何行事,你们自己商议!”

    “但有一点……你们要严加约束不下,任何人不得袭扰百姓,违令者严惩!”

    “若遇有朝廷溃兵为害百姓,直接杀了!”

    历来打仗老百姓容易遭殃,作为现代思维的人,赵延洵自然要尽可能杜绝这一现象。

    更何况,只有手下实控人口够多,他手下的军队才能强大。

    见赵延洵如此郑重其事吩咐,几位指挥使丝毫不敢怠慢,当即答道:“是!”

    “你们去吧!”

    “是!”

    待这几人离开后,赵延洵目光看向了余下众人。

    “各卫所今日大战,皆在当下驻地休整,每日收到命令在行动!”

    今日大战虽然胜了,可对底层士兵体能是极大消耗,严格来说休息半天是不够的。

    只因接下来没有硬仗,赵延洵才会让明天行军。

    …………

    赵延洵的预料没错,在官军溃败之后,除了一部分人逃入永顺府,更多溃兵是处于无序状态。

    这些人形成大大小小的团伙,少的七八个,多的有上百号人,窜逃在济水以东的大地上。

    这可让许多村子遭了殃了,最惨的莫过于靠近济水的地方,只因他们离战场实在太近。

    某处村子里,十几号持刀士兵闯了进来,直接找上了村里的大户,然后开始翻找食物和钱财。

    溃兵们毫无纪律可言,即使他们之中还有禁军。

    在吃饱喝足之后,这些人也没过多停留,带上“战利品”就逃了,留下了村子里一片狼藉。

    村子东侧,几名汉子站在大树下,其中两人正将一名溃兵按在地上。

    “大哥,抓到了个落单的!”

    听到这话,络腮胡汉子上前蹲下身,而后问道:“你们是朝廷官兵?”

    被按住的是个年轻人,脸上露出阴狠之色说道:“你要怎样?”

    下一刻,他的脸上就挨了一拳。

    “小子,我大哥问你话,你给我老实回答,否则让你生不如死!”

    不得不说,这一拳非常有用,至少这青年脸上,阴狠之色褪去了许多。

    “朝廷败了?”

    “没错!”

    “朝廷二十万大军,如今是何布置?”

    “二十万大军都败了!”

    听到这话,络腮胡汉子不敢置信问道:“你说什么?二十万大军都败了?”

    “没错!”

    “主将不是已经换成了卢立清,怎会如此?”

    地上青年脸上露出恐惧,沉默几息后说道:“天王老子来了,也挡不住雍军!”

    “这……这简直……”

    一时间,络腮胡汉子竟不知说什么。

    这时一旁有人反问道:“小子,你莫是在骗我们?二十万大军,开战一天就全败了?你们难道都是纸做的?”

    谁知地上青年答道:“没用一天时间,只半天就败了!”

    好吧,这话更让在场众人无语。

    想到之前在汉水,朝廷几十万大军一朝尽丧,如今济水又上演这一戏码。

    这便证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当下朝廷气数已尽,二是雍王天命所归。

    否则,根本无法解释,朝廷为何败得这么快,雍王为何胜得这般顺。

    正当众人思索之际,地上青年出言道:“大哥,我老实回话了,可否饶我一命?”

    谁知这时,络腮胡汉子手一挥,便有一人将这青年捅杀,全程毫不拖泥带水。

    把人放了,难保不惹来麻烦,自然是一刀杀了干脆。

    当这青年还未咽气时,便有一人说道:“大哥,咱们得赶紧把消息穿回去!”

    “是啊大哥!”

    听到手下人的提醒,络腮胡汉子原地转了个身,而后说道:“再详细探探情况,然后传消息回去!”

    几人沉默后,便有人开口道:“也好……”

    事实上,不只溃兵在逃,不愿遭受袭扰的百姓也在逃。

    官道上,方弘基的马车正在前行。

    因为年纪大了,赶路太快他的身体吃不消,眼下南归才走出一百多里。

    这时,马车外传来他学生的声音。

    “老丈,你们这拖家带口,是要往何处去?”

    只听一个苍老是声音答道:“我们往南逃难去……”

    “逃难去?逃什么难?”

    “朝廷的到处乱杀人抢东西,我儿子儿媳被他们杀了……”

    说道这里,这苍老的声音带有一丝哽咽,接着说道:“我这条老命够硬,才带着小孙女逃了出来!”

    听到朝廷的兵在乱来,方弘基顿时坐不住了。

    于是他掀开马车帘子,探出身子问道:“老人家,朝廷的兵有军纪约束,怎会乱杀无辜?”

    “军纪?狗屁的军纪,这些杀千刀的,全都该被雷劈死!”

    “你以为我说假话?不只是我们村子,沿途几十个村子,那个没遭他们祸害……”

    “你要不信,自己回去看看……”

    这些话,马车外的老人是骂出来来的,让被如此无礼对待的方弘基很是尴尬。

    “老人家,是我失言了,这些吃的给你,就当我给你赔罪了!”

    几分钟后,老人带着孙女儿拿着食物走了,方弘基却处于沉思中。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看到了更多背井离乡逃难的百姓,询问之后得到了更多的信息。

    最终他才真的确信,朝廷的二十万大军,在两天前已全部溃败。

    即便不通军事,方弘基也知朝廷大势已去,在无法组织起对雍军的防线。

    对此,方弘基并不感到意外,毕竟他亲自去雍军军营,知道这帮人是何等强大。

    “士兵战死,百姓流离失所,当真是人间惨剧……”

    “这样的事,绝不能在南方上演,我要尽快南归,劝说他们不要和雍王为敌!”

    和赵延洵为敌,结局一定是凄惨的,这一点方弘基确信无比。

第732章 帝后

    济水兵败的消息,在兵败后的第二天上午,就被传回了京城。

    得知了消息,赵维隆直接瘫坐在地上,此刻的他整个人都是懵的。

    这一消息,对他的打击实在太大,可以说是无法承受的,以至于他整个人都宕机了。

    “皇上……”

    大太监陈长河小心提醒,在让赵维隆恢复神智后,顿时让他怒火涌上了心头。

    “废物,全都是一帮废物,朕要杀了他们……朕要杀了他们!”

    踉跄从地上爬起来,赵维隆一把将陈长河拉住,而后说道:“去……给刘正传令,让他把卢立清一家抓了,全都给朕砍了!”

    在赵维隆看来,是卢立清辜负了他的信任,也是卢立清断送了朝廷最后的精锐。

    所以赵维隆的怒火和恨意,全都向卢立清狂卷而去。

    眼见皇帝状若疯魔,陈长河立马说道:“皇上……卢立清还在前线,带着部下固守永顺府,他还在为皇上尽忠啊!”

    陈长河想劝皇帝收回成命,可眼下赵维隆已经失去理智,那里想听他的劝解。

    “连你也要忤逆朕?”

    “皇上,老奴万万不敢抗旨,只是成国公领兵在外,若是杀了他的家人,岂不是逼他反叛?”

    说到此处,陈长河跪地哭诉道:“皇上,您就是杀了老奴,老奴也不能去传旨!”

    陈长河已经六十多人,说是半截身体入土也不为过,自然也看淡了生死。

    眼见赵维隆失了分寸,陈长河对老皇帝的忠诚,让他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喊醒小皇帝。

    “皇上,卢立清杀不得啊,杀了他……城内守军恐怕也要大乱了!”

    “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组织起京城防御,只要立刻召集军队勤王……”

    陈长河一向话不多,但能坐稳内相的位置,他自然也是胸有韬略之人。

    三言两语,陈长河就点出了当下最要紧的事。

    虽然赵维隆很想疯狂一把,让自己释放压力和怒火,可仅有的理智还是让他明白,陈长河说的一切都是对的。

    喘了几口粗气,赵维隆阴沉着脸说道:“立刻,立刻召集大臣们,让他们来议事!”

    “是……老奴这就去传旨!”

    当陈长河跑出大殿,刚好遇到皇后甄湘潋赶来,其随行婢女还提着食盒。

    眼见陈长河匆匆离去,甄湘潋便知有坏消息,于是她走进了幽暗的乾安殿。

    这时,甄湘潋吩咐一旁太监道:“皇上在何处!”

    “娘娘,请……”

    在太监带领下,甄湘潋来到了一侧偏厅,便见丈夫跪在先帝画像前。

    仔细看去,还能发现赵维隆的身子在颤抖,整个人如泥塑般望着墙上画像。

    看来果真是有坏消息,而且是很坏的消息……甄湘潋暗暗道。

    殿内极度安静,甄湘潋轻轻走进偏厅内。

    地上散落的几张纸,映入了她的眼帘,于是她弯腰捡了起来。

    这几张纸正是传回战报,甄湘潋粗略一看,就明白了丈夫失魂落魄的缘由。

    “皇上……”

    “滚出去……”

    甄湘潋轻柔的呼唤,得到了皇帝冷冰冰的回应。

    “皇上,是臣妾……”

    “朕让你滚出去!”赵维隆声音陡然提高。

    他现在谁都不想理会,只想一个人安静一会儿,舔舐自己受伤的心。

    谁知甄湘潋说道:“臣妾与皇上夫妻一体,反贼若是打到京城,臣妾又能滚到哪里去?”

    听到这话,赵维隆心头一颤,不由自主地下了头,眼眶里涌出了泪水。

    “是朕无用,不能护得住你,也辜负了皇祖的厚望!”

    甄湘潋连忙上前,蹲下身抱住皇帝后背,安抚道:“皇上,无论如何,臣妾都会陪着你!”

    听到这话,赵维隆转过身来,竟直接缩进了甄湘潋的怀里。

    此刻他的很害怕,害怕随时可能冒出的雍军,害怕京城会守不住,害怕会失去皇帝的尊位。

    将怀中男子抱紧,甄湘潋眼角也涌出了泪水。

    皇帝在害怕,她又岂能不怕,毕竟都只是十六七岁的少年罢了。

    帝后二人相互抚慰时,此刻在延寿宫内,太皇太后李氏得知了乾安宫内的情况。

    在这皇宫内,根本没有不透风的墙。

    坐在凤位上,李氏神色怆然道:“官军大溃而逃,皇帝六神无主,难道真是天要灭我?”

    这时有太妃劝道:“娘娘,皇上已派人去找大臣商议对策,您不必太过担忧!”

    随即有人迎合道:“正是如此!”

    她们都想劝李氏宽心,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李氏的心又如何宽得下来。

    朝廷大军沦丧,紧靠京城这两三万守军,想抵挡那一路平推的雍军,希望实在是渺茫。

    “曹妙音,果真还是你赢了!”李氏喃喃道。

    一想到端妃可能杀回来,李氏就觉得不可接受,她绝不愿意受辱。

    “太皇太后?”

    看着众人关切的目光,李氏正想要说些什么,却见自己的心腹嬷嬷走了进来,神色格外的凝重。

    走到李氏跟前,这位嬷嬷从袖口中掏出一个信封,递给李氏说道:“娘娘,是在宫门口捡到的!”

    给自己的信?是谁给自己的信?竟如此无礼,把信丢在延寿门外。

    按捺住心中疑惑,李氏将信封给拆开,拿出信就看了起来。

    下一刻,她的脸色变得极度难看,拿信的手都捏紧了许多。

    努力控制住自己,李氏将信收了起来,对坐着的几位太妃说道:“你们都回去吧!”

    眼见李氏神色不善,众人便知多留不是好事,于是立即起身告辞离开。

    待众人离开之后,嬷嬷当即命令其他人都出去,还遵从李氏的命令把门给关上了。

    终于,李氏抑制不住怒火,将手中信件撕了个粉碎。

    “曹妙音,你这贱人,你这贱人……”

    没错,这封信是以端妃的口吻发出。

    信件中,端妃告诫李氏不要寻死,否则会将她挫骨扬灰,还会让李氏一门跟她去死。

    这样的威胁,自然被李氏引为奇耻大辱,所以她也失去了理智。

    阴沉着脸,李氏怒道:“查,把宫里吃里扒外的东西,给哀家查出来……”

    “奴婢遵旨!”

    当然了,在命令严查此事后,李氏也不得不正视端妃的威胁。

    此刻李氏亦在懊悔,他若是当初弄死端妃,就没有眼下这糟心事了。

    这些都是废话,现在摆在李氏面前的,是自己到底要不要去死!

    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正常人谁又愿意去死呢!

第733章 剑指京城

    京畿郡的大地,此刻正有骑兵飞驰。

    这些都是雍军骑兵,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城池,全部都被他们略过了,他们的目标只有京城。

    当然了,这一路上他们也遭受了零星抵抗,多数是由各地官员组织起的溃败,根本掀不起风浪来。

    而越是靠近京城,抵抗反而变得越弱,到最后干脆就没有抵抗了。

    飞驰而过的骑兵前方,陈玉和勒住了缰绳。

    为了最快赶赴京城,他只带了部下两千人突袭,其余部下则相对慢一些,负责肃清后方的溃兵。

    他们四支骑兵赶路,各自划分了“保卫”区,这些区域内得由他们清理,其任务不仅仅是杀到京城去。

    京城附近,是大批的农田,如今已经长出了稻穗,到处都能看到劳作的农户。

    虽然外面打生打死,但溃兵们逃跑速度不快,所以还没来得及祸害这些地方。

    当然了,陈玉和一行的到来,还是打破了此处的宁静,让劳作的百姓们胆战心惊。

    坐在马背上,看着大片的好庄稼,陈玉和严肃道:“传令下去,绝不许骚扰百姓,绝不许毁坏庄稼,否则严惩不贷!”

    “是!”

    保护百姓和庄稼,这件事赵延洵反复在强调,陈玉和又岂敢不重视。

    军功立得再多,若是在这些方面减了分,那可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看向前方,陈玉和对左右千户道:“再往前三十里,就到了京城了!”

    一旁千户笑着说道:“大人,其他几个卫所,都没咱跑得快,看来这剑指京城的头功,是非咱们莫属了!”

    陈玉和也笑了起来,随即说道:“咱们走……”

    “走……”

    众人打马继续赶来,等他们这两千骑兵离开后,藏匿起来的农户们才现身。

    “一直听说朝廷在剿贼,看样子是朝廷胜了……”

    “胜了就好,咱们也能早点儿过上太平日子……”

    “是啊,如今这世道,咱想活着也太不易了……”

    农户们见识短浅,分辨不出官军和雍军,此刻竟都以为是朝廷胜了。

    当然了,村中始终有见识广的,只看旗号就发现了不对。

    “我说你们这些蠢材,刚才过去的那些骑兵,打的可是雍字旗!”

    说这话的,是一名身穿长袍的老汉,在一众农户中显得格外富态,想来是本地大户人家。

    “王老爷,你是说那些人是叛军?”

    王老爷拍了拍衣袖,随即说道:“叛军?哼哼……怕是要改朝换代,叛军要变官军了!”

    一听这话,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了,他们实在无法想象,强大的朝廷竟会被推翻。

    “王老爷,你是说我往后,咱们就不晋人了?”

    老百姓关心的点,很难和“肉食者”相同。

    他们不在乎改朝换代的利益分配,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参与进去的机会,所以只能问问这些“细枝末节”。

    神色中满是鄙夷之色,王老爷说道:“这位雍王,乃是先帝爷的儿子,人家起兵是皇族内的事,不管谁输谁赢皇帝都姓赵,难道他们连祖宗都不认了!”

    众人纷纷点头,表达了对“王老爷”学识的敬佩之后,便各自忙碌自己的事去了。

    不管谁当皇帝,他们都要缴纳赋税,只要不扰乱他们的正常生活,百姓对此并不是很关心。

    事实上,这一现象并不稀奇。

    雍军骑兵通过,只成了百姓闲暇谈资,没有人说要保卫皇帝,更无人去京城与皇帝共存亡。

    时间还没到中午,赶路一天的雍军先头军队,赶到了京城以东五里范围内。

    此刻京城周围,屯驻了一些卫所军,这些都是临时征召起来,打算送到济水前线去的。

    可惜还没等朝廷增兵,前线的军队就已经败了。

    甚至因为时间太紧迫,这些士兵还没来得及撤回城内布防,就和赶来的雍军展开了战斗。

    “杀……”

    一场战斗就此拉开。

    但战斗开始得快,结束得却更加快。

    只反复两轮冲锋,外加两轮抛射,三千卫所军就溃败了。

    当然了,城外开启的战斗,也给城内敲响了警钟,守城的军队全都戒备起来。

    “传令下去,封锁京城各城门,不许任何人出入!”陈玉和下达了命令。

    骑兵具有高机动性,只要城内守军没有大规模出城,他们就一点儿都不怕。

    每处城门分布两百百骑兵,就足以将城池封锁住。

    当然了,京城一圈几十里,如果有人从城墙坠下外出,陈玉和手底这几千号人,也根本就防不住。

    当然了,随着其他卫所的军队赶来,京城被封死只是时间问题。

    此刻,陈玉和带着几十名亲兵,打马来到了京城正大门外。

    “诸位弟兄,三年前本官还是白身,那会想到今日能带兵杀入关内,马踏京城!”

    看着京城的高大城墙,陈玉和的心情格外激动。

    此刻,陈玉和周围的军官们,都开始奉承他这位上司。

    “都别夸了,咱能干出这样一番伟业,皆因王爷身膺天命,指挥得当!”

    听到陈玉和这话,众人更是赞同不已,由把夸赞的话全都招呼到赵延洵名下。

    而此刻的城墙上,负责戍守紫金门的李靖隆,此刻忙得是上蹿下跳。

    “赶紧的,赶紧顶上去,弓箭手都准备好……”

    虽然没怎么上过战场,但作为勋贵子弟,李靖隆有着基本的军事素养。

    所以他心里很清楚,城外游走的几百号骑兵,根本不可能进攻城池。

    京城的护城河,还有高大的城墙,以及三万多守城兵马,赶来的两千号骑兵根本啃不动。

    可李靖隆还是咋咋呼呼吩咐手下,只因他必须要做点儿什么,以显示自己在有效应对。

    忙活了十几分钟,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李靖隆才停了下来,趴在墙垛上查看外面情况。

    只见外面的骑兵,此刻停驻在两百米开外,处于弓箭射击范围外。

    床弩倒是能射那么远,可惜准头实在差了些。

    当然了,李靖隆从心底里,也不愿主动向雍军挑起战端,即便雍军已经打到了城下。

    而此刻在城墙上,戍守的士兵人心惶惶。

    济水的朝廷主力败了,雍军先头部队已杀到京城,所有人都想到朝廷要完犊子了。

    等雍军主力杀来,即使再高大的城墙,也基本没可能守住。

    士兵们各有心思,而雍军杀到的消息,此刻也传到了京城内,在百姓之间再度引起了恐慌。

    当然了,雍军杀到的消息,也已最快速度传往皇宫。

    而此刻在乾安宫外,几位重臣正在赶来。

    皇帝召集廷议,他们本该第一时间赶往。

    可接二连三发生的紧急情况,都需要他们第一时间处理,耽搁了他们觐见的时候。

    以至于拖到现在,他们才出现在乾安宫外。

第734章 城墙上

    “各位大人,你们可算是来了!”

    乾安宫外,陈长河笑得比哭还难看。

    这次赶过来的大臣,只有两位置阁臣和两位尚书,也是如今朝廷的主要话事人。

    “陈公公,实在是事情太多,一个处置不好就会引出大乱子,我等才……”

    没等王庭鹤解释完,陈长河便说到:“阁老,我都知道,快请进吧!”

    于是乎,这四位大臣才进了厅内。

    皇帝赵维隆,此刻斜坐在御座上,神色间的颓废显而易见。

    没等众人说话,赵维隆便先开口道:“求援的信使,已经派出去了?”

    “禀皇上,已经派出去了,东南和西南驻扎的卫所军,臣等都派了!”兵部尚书王存璋禀告道。

    东南和西南两个方向,还有四万卫所军可调动。

    这一点赵维隆知道,所以他也派了太监出城传令,眼下询问只是为了双重保险。

    听到兵部也派了人,赵维隆才安心下来,两拨人去传令总是要稳妥些。

    紧接着,首辅王庭鹤说道:“除此之外,臣等还在叛军到来前,派人往南方各郡发了急递,敕令各都司起兵勤王!”

    听到这话,赵维隆满是无奈道:“东南西南两处的人马,能准时赶来京城,朕就谢天谢地了,至于南方各郡……”

    南方各郡,其兵马本就被朝廷抽调过,想要调兵本就很困难。

    更何况南方各郡,本就和朝廷离心,之前出兵就不情不愿,眼下不落井下石就算好的。

    退一万步讲,及时南方愿意出兵,几个郡加起来凑够三五万人,送到了京城也是一两个月的事。

    那时候,或许京城已经变天了。

    殿内透着肃杀之气,众人心中各有盘算,一时间只余一片死寂。

    终于,吏部尚书黄志成说道:“皇上,除了调集军队守备城池,臣以为……还应在城内召集青壮,让他们参与守城!”

    “如此,一可加强城防,二可约束青壮,让他们不被妖言蛊惑!”

    黄志成这番话,重点其实在第二句。

    如今城内流言蜚语不少,朝廷虽竭力以正视听,可架不住流言无孔不入。

    “这个法子好,城内有几十万人,招募十万青壮守城轻而易举!”王庭鹤极为赞同。

    一旁的王存璋也说道:“城内的粮食,至少可以支持一个月,足够拖到勤王兵马赶来!”

    听他们说得热闹,赵维隆却高兴不起来。

    即便拖到勤王兵马赶来,之后又该怎么办?这些人能给京城解围吗?

    汉水济水两处大军都败了,这些人能指望得上?

    听着大臣们还在讨论,赵维隆打断众人道:“诸位爱卿,我们还有胜的希望吗?”

    几位大臣听得此问,一时间都安静了下来。

    得胜希望很渺茫,这一点在场众人非常清楚,可他们终究不忍实话实说。

    这时,只见黄志成站了出来,沉声说道:“皇上,臣愿与朝廷共存亡!”

    有他这番表态,老态龙钟的王庭鹤也站了出来,颤颤巍巍道:“皇上,臣也愿与京城共存亡!”

    黄志成死忠于赵维隆,王庭鹤与赵延洵有过节,他俩自然愿意“死战”。

    紧接着,只听王存璋也说道:“臣也愿意!”

    这个时候,无论是否情愿,都必须要表态。

    “臣也一样!”次辅谢孝方也开了口。

    一直以来,谢孝方是南方系的代表人物,所以很不受赵维隆待见。

    但此刻他说这番话,确实是出于真心,只因他和赵延洵也有过节。

    当初王庭鹤与谢孝方,代表文官集团与皇帝斗法,把赵延洵赶出了京城去。

    “有几位爱卿这番话,朕也就安心了!”

    接下来,几人又讨论了一些事,赵维隆才命几位大臣离开。

    “叫黄先生留步!”

    “遵旨!”

    没一会儿,黄志成被叫了回来,这也说明皇帝对他最信任。

    “皇上……”

    “先生,朕想去城墙上看看,你随朕一道去吧!”

    听到这话,黄志成本能想要将拒绝,可话到嘴巴又咽了回去。

    如今非常时期,根本没必要再被礼制束缚。

    “臣陪皇上去!”

    赵维隆难得露出笑容,随即说道:“如此甚好!”

    一个时辰后,京城北面城墙上,在皇宫侍卫簇拥下,赵维隆正远眺着城外的雍军。

    一个时辰过去后,雍军后续骑兵陆续感到,城外一圈已经聚集了近万骑兵。

    到了这个时候,城内只有死守一条路,出城作战将是极其危险的事。

    看着远处骑兵,赵维隆喃喃道:“朕还以为,贼军有着三头六臂,如今亲眼看了才知道,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

    “先生,偏偏是这些人,却接连大败朝廷官军,你说这是为何?”

    面对皇帝提出的问题,黄志成难以回答。

    “你说……难道真如我那九叔所说,他才是天命所归,气运所钟之人?”

    黄志成不回答,赵维隆自己说出了答案。

    黄志成当即答道:“皇上,雍王是叛贼乱党,他怎会是天命所归之人。”

    谁知赵维隆又说道:“太宗皇帝当年,不也是秉承天命,起兵靖难而得天下!”

    事实上,辩论这个根本没意义,赵维隆喋喋不休,只说明他现在心防已经垮了。

    “皇上,您得振作起来,还没到最后时刻!”这个时候,黄志成表情严肃,摆起了帝师的架子。

    赵维隆没有再多说,而是迈步往前走了去,此刻的他看起来格外沧桑。

    “皇上万岁……”

    沿途遇到的士兵,看到皇帝龙旗尽皆叩拜。

    皇帝是上苍之子,能够亲眼见到皇帝,对这些士兵来说是极为荣幸的事。

    而此刻,赵维隆展现了和善一面,对士兵们他显得十分热忱。

    “为朝廷尽忠,你们辛苦了!”

    紧接着赵维隆说道:“打赢了这一仗,朕亲自设庆功宴,请你们喝酒!”

    “皇上万岁……”

    这可是皇帝在说话,还说要请他们喝酒,士兵们当然高兴得不行。

    而这时,黄志成发现了城外雍军的异动,显然是被城墙上的声音吸引。

    “皇上,暂且避一避,叛军在往这边靠拢!”

    听到这话,赵维隆往城下一瞧,果然有几十号骑兵在靠近。

    “谁若能射杀贼军一人,赏银十两,射杀五人官升一级!”

    皇帝金口玉言,听到这话士兵们干劲儿十足,张弓搭箭就瞄准了城外骑兵。

    不得不说,射杀移动目标是高难度的活儿,众人连放四五轮箭,才射杀了不过三人。

    看着远处那三具尸体,赵维隆心情格外苏畅,赞许道:“好!”

    “来人,看赏!”

    皇帝金口玉言,不但兑现了承诺,而且还超额兑现。

    在赏了银子之后,三名杀敌士兵全被官升一级,成了军中小旗官儿。

    别看他们现在手下没人,只等城内青壮召集起来,这三人或许还会成为百户。

第735章 各有心思

    元平侯府,两位当家人坐在书房内,神色格外凝重。

    “谁能想到,谁能想到……局面败坏如此!”薛景彦捶胸顿足。

    济水一战雍军大胜,如今大军已围困京城,朝廷的局面已败坏到了极点。

    从大势上来说,京城的陷落已经注定,现在的朝廷必将被推翻。

    可越是到这种关头,他们薛家危险程度就越高。

    林家黄家都被下狱,他们薛家作为反贼正牌岳家,几乎随时都可能被皇帝拿来泄愤,即便他们已经和雍王决裂。

    薛景煜答话道:“雍军已兵临城下,而且越来越多,朝廷撑不了多久了!”

    这些其实都是废话,当下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保全家族。

    只听薛景彦说道:“二弟,你带着族中子弟,再召集所有家丁仆役,全都到城墙上守城去!”

    “大哥,朝廷必败,咱们还要和雍王为敌?”

    薛景彦怒道:“可朝廷现在还没败,虽是可以把我们家碾碎!”

    “快去!”

    此刻,薛景煜虽觉得不太妥当,但在自己大哥的威逼下,此刻也只能执行命令了。

    其实在临走前,薛景煜很想问问,自己这位大哥做什么。

    毕竟露脸这种事,由家主去做更合适!

    可当看见薛景彦极为难看的脸色,薛景煜只能把话憋回去,并按照大哥的意思办事去。

    薛景煜却不知,当自己转身离去时,薛景彦看他背影的眼神,已变得格外阴冷。

    “二弟,家族要活下去,大哥我也想活下去,所以就只能委屈你了!”薛景彦喃喃道。

    为了家族存活,薛家即便到了最后关头,仍然得替小皇帝摇旗呐喊。

    可眼见朝廷要倒塌,雍王即将龙袍加身,薛景彦就不得不考虑长远些。

    所以他的设想是,把自己从“归顺”朝廷这事中摘出,在这最后关头让薛景煜充当门面。

    如此一来,薛家既可应付现在的小皇帝,也可在改朝换代之后,让薛景煜为这件事背锅。

    只要薛景彦一口咬定,背叛雍王都是薛景煜的主意,凭借着自己的儿是王妃,薛景彦认为保全家族问题不大。

    到时候再把薛景煜一房推出去顶罪,也就能平息雍王怒火,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薛家在为存亡计长远,而辑事监的大狱内,林观海却为朝廷大败忧心忡忡。

    此刻他坐在牢房内,目光透过墙上小窗户,盯着外面的蓝天白云。

    此刻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够从牢里出去,为守城贡献自己的力量。

    眼见林观海已发呆近一个时辰,黄万安不由从床上做起,叹了口气后说道;“林兄,天数有变,神器更易,此乃自然之理!”

    雍军已经兵临京城,这件事他们已从狱卒口中得知。

    朝廷败得实在太快,快得让人猝不及防,也让牢房内的两人,心情改变奇大。

    听到黄万安这番话,林观海从失神之中醒转。

    盯着黄万安瞧了一阵,林观海说道:“黄兄是为反贼说话!”

    “林兄,不是我为反贼说话,历来都是成王败寇,此乃世人尽知的道理!”

    “所以黄兄觉得,世人尽知的道理就是对的?”

    “难道不对?”黄万安反问。

    本想继续辩论,可林观海也知道,最难改变的就是人的思想。

    只见他苦笑道:“难为你饱读圣贤之言,二甲进士出身,竟也同那些庸人一样!”

    “你我都是凡人罢了!”黄万安回了一句。

    两人就此沉默,继续争吵辩论毫无意义,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说服不了对方。

    城内某坊内,一名小吏站在高处,大声宣读着官府的命令。

    公文读完后,这小吏将文书收起,接着喊话道:“反贼滥杀无辜,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你们若不想被家人被害,家产被夺,就要听从皇上的旨意,每家每户出人守城!”

    “皇上可是说了,只要这次击败贼军,会有重赏!”

    “立下战功,小则赏银赏地,大则加官进爵!”

    “我可告诉你们,大好的前程就在面前,你们可不要错过了!”

    这饼画得漂亮,可现场却无一人回应,静悄悄的环境,让这小吏犹如小丑。

    “都听到没有?今天回去准备,明天一早官府就来清人,谁家若是不遵皇命,必将严惩!”

    撂下这句话,这名小吏带着差役离开了,留下一众百姓面面相觑。

    虽然这小吏说得好听,但现场这些人也不是傻子,知道所谓的军功没那么好得。

    可他们没得选,即便不想去立功,他们也会被官府强行赶去城墙上。

    某处书房内,十位衣着华贵的男子,此刻正一脸愁容。

    “雍军兵临城下,你们说这臣守不守得住?”

    “左右监门卫有一万人,卫所军和巡城司的人,加起来有两万兵,只这三万人,守备城池怕是难!”

    汉水济水两次大战,朝廷几十万大军沦丧,这三万人着实微不足道。

    所以答案已经很明显,即便朝廷已在城内征召青壮,也改变不了大势。

    能对局面清晰判断,毫无疑问这些人是当官的,才能知晓朝中事务。

    房内沉默几息后,便有一人道:“诸位,如今时局巨变,大乱将至,我等得早做打算!”

    他们这些官员,老婆孩子都在京城,如果不早做“应对之策”,很可能落个家破人亡的结果。

    这时,靠东方向有一人说道:“雍王起兵,名言是要诛逆贼,靖国难!”

    “只要我等不是所谓逆贼,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眼见众人都望了过来,陈吉安接着说道:“不必我说,诸位大人也都明白,逆贼是内阁大臣,六部堂官才有份儿!”

    当然了,逆贼之首是现任皇帝,陈吉安很识趣的没提。

    “朝廷始终要人治理,咱们这些人对雍王有用,只要愿意弃暗投明,说不定还能平步青云!”

    当陈吉安说完,立刻有人接话道:“陈兄不愧是先帝钦点的状元,果然胸有沟壑见识渊博,将时局分析得如此透彻!”

    陈吉安是太安二十三年的状元,只是一直未受到重用。

    事实上,屋子里的这些人,几乎都有相同的遭遇,在现在的朝廷看不到出头的希望。

    随即又有人说道:“如此说来,朝廷之祸乃我等之福也!”

    “平步青云不敢想,我只盼一家老小平安!”

    “是啊!”

    众人表明态度时,却有人问道:“那接来,我们该做些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此刻全都聚集到陈吉安身上。

    陈吉安很享受这一刻,对他而言只要能带领这帮人,在雍王入城时帮忙造势,那他必定会得到重用。

    只见陈吉安平静道:“诸位莫慌,此事需得从长计议!”

    实话实说,他们这些人胆子是真的大,这种“大逆”之事竟敢聚众来说。

    一旦消息走漏,在赵维隆盛怒之下,他们必定死无全尸。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273/ 第一时间欣赏末世从封王开始最新章节! 作者:飞花逐叶所写的《末世从封王开始》为转载作品,末世从封王开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末世从封王开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末世从封王开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末世从封王开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末世从封王开始介绍:
太安二十四年,赵延洵成了大晋皇子,可却得知末世即将来临。“末世?别闹了,古代哪来的末世!”这个问题来不及多想,前身夺嫡失败导致他即将封王,被朝臣赶出京城就藩去。天高皇帝远,逍遥自在王!系统傍身,赵延洵的末世生活还不错!…………古代版末世求生,作者的第三本书,大家多多支持!!推荐已完本书《锦衣血途》。末世从封王开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末世从封王开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末世从封王开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