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盛宠之嫡妻归来TXT下载盛宠之嫡妻归来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盛宠之嫡妻归来全文阅读

作者:失落的喧嚣     盛宠之嫡妻归来txt下载     盛宠之嫡妻归来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就像郡主(四更)

    等了一会,人回来,问了问,得知和菁姐姐赵嬷嬷说的一样,皇上派了人在抓人。

    她要赶紧回去。

    她那个婆婆要是做点什么被皇上知道就好了,吴雲想到,眼中闪了闪,抬起头来,让人下去,放下马车的门,她也没有看外面,她那个婆婆要是做了什么,知道肯定会被抓起来,她就不用再看到,她要不要回去做点什么?

    帮着她那个婆婆?她想着,让人回府。

    “……”

    另一边的纪府,赵嬷嬷等人都走了,她和郡主说着话没有提刚才走了的雲表姑娘。

    因为没有什么好提的,雲表姑娘说的她都听到,就是那些话,郡主还没有睡:“郡主,雲表姑娘又来。”这么久你该休息了。

    和姑娘一起。

    姑娘都睡了一会了。

    还有。

    “雲表妹这次是来看我的。”萧菁菁道,知道赵嬷嬷觉得雲表妹来占了太多时间,她侧头摸着女儿的手,温柔的轻轻的握了握。

    赵嬷嬷看到。

    姑娘的小手小得很,又小又白,被郡主握在手里,郡主的动作是那么温柔,她的心也化了一样,姑娘的手比起来只有郡主的几分之一大小。

    小公子们小时候都没这么可爱,到底是哥儿和姐儿的区别,赵嬷嬷都爱,都分不清哪个更爱一点。

    “老奴知道雲表姑娘是来看你,可也是来问那些谣言的,你看,说了这么久。”赵嬷嬷不以为然。

    萧菁菁转过头:“并没多久,雲表妹知道我刚生产。”雲表姑娘要是往常肯定还没有走。

    赵嬷嬷立马的:“知道就不该来。”终归是不高兴雲表姑娘来打扰郡主,还这么久,雲表姑娘识趣得话就该再早点走。

    主仆两想到两边去了。

    “嬷嬷,雲表妹就是来陪我说下话。”萧菁菁不想再听赵嬷嬷说雲表妹。

    赵嬷嬷叹气。

    “老奴知道,郡主听累了,要不就休息吧,雲表姑娘老奴不说了,你还在月子里,老奴主要担心雲表姑娘身上不知道有没有带什么。”

    赵嬷嬷也算是解释起来。

    别的还好,郡主生产,知道的来看望很正常,要是雲表姑娘不来她说不定又会觉得雲表姑娘没心。

    就是这样矛盾,雲表姑娘来了,她又不满,这两天来看郡主的都没有打扰郡主。

    让郡主好好休养。

    得雲表姑娘从外面进来,谁知道身上有没有携带上什么,带点冷风什么的,没注意身上有什么惹到郡主身上就不好了。

    一进一出也会带着风。

    郡主不能吹风。

    郡主在月子里,要是染上了什么不好的——

    也算是在防着长公主,要是别的人还好,雲表姑娘住在长公主府,长公主是入了宫,被太皇太后留在宫里,可是长公主府里不可能没有她的人。

    要是知道郡主生产,做点什么,让人在雲表姑娘不注意的时候——雲表姑娘哪里斗得过长公主。

    带在身上传给了郡主就不好了,她不能大意了。

    郡主没有像她想那么多。

    萧菁菁:“怎么会?”她看着她。

    “雲表姑娘可是住在长公主府里,郡主,老奴也是不怕万一。”

    赵嬷嬷说了,萧菁菁想到姑母,没再说话,她闭了闭眼。

    赵嬷嬷不再说,看向一边的人,七巧冬菱奶嬷嬷几人低头,交待了她们出去,只留下两个丫鬟和她一起。

    收回目光,她看郡主闭眼睡着,姑娘小模小样的,可爱得不得了。

    忍不住轻声的,也没有离开。

    丫鬟在一边听到抬头。

    赵嬷嬷没在意。

    “姑娘这次想来又要睡一个多时辰才会醒,郡主也好好睡,很少有像姑娘一样这么爱睡,这么霸道的。”

    赵嬷嬷说到后来禁不住,笑着说起姑娘的好。

    “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是个女霸王。”萧菁菁开口,一下子睁开眼,看向赵嬷嬷还有女儿,笑了笑说出来。

    还吓了赵嬷嬷一跳。

    丫鬟过来,没有人有时间理会她们。

    “郡主。”赵嬷嬷就要行礼,跪下,她说姑娘话的时候郡主听到,郡主,郡主居然没睡吗,要是知道她不会说,又把郡主吵醒了,郡主说不定要睡了,她一说,又让郡主没有睡着,打扰到主休息,她有点后悔,叫了一声。

    “老奴不该开口,该让郡主休息,明明说了郡主休息,还是忘了,老奴错了。”

    “没什么,就是听到,就回答了,还没有睡着。”

    萧菁菁让赵嬷嬷不用紧张,她没有生气,她看出郡主紧张了,还有丫鬟们,也看向她们,让她们起来。

    丫鬟们站起来,萧菁菁没有再看。

    赵嬷嬷想到她说的,不仅是打扰了郡主休息,还说姑娘霸道,郡主直接说姑娘会是一个女霸王。

    这怎么可能。

    明明姑娘不过是霸道一点,哪里就成了女霸王了。

    “郡主,老奴还以为你睡着了,没想到郡主没睡着还听到,要是知道郡主没有睡着,老奴就不说了。”

    赵嬷嬷道。

    “说了没吵醒我。”萧菁菁说,赵嬷嬷看郡主的视线,也看过去。

    “这丫头本来就霸道,嬷嬷没有说错。”

    萧菁菁凝着女儿又是一笑。

    赵嬷嬷:“郡主。”姑娘是霸道,丫鬟们退了一下还是看着。

    赵嬷嬷紧跟着:“郡主,以姑娘的身份,就是霸道也没什么,郡主,这样更好,也不会有人敢欺负我们姑娘,还有像郡主,老奴先头没有想起来,如今一想,姑娘可不就像郡主,枉老奴还一直在想姑娘像谁,郡主和四爷都不是这样霸道的人,回想以前,郡主以前可不就是这样吗。”赵嬷嬷笑了起来。

    忽然想起以前的郡主来。

    她太久没有想起以前的郡主,事情多得没有时间回忆。

    曾经的郡主,不是现在这样的,仔累说来和姑娘的性子一样,别说,越想越像,她不久前算是一叶障目,姑娘不愧是郡主生的,和郡主一个模子刻出来。

    郡主是经过世事,加之长大了,变了,姑娘还小。

    萧菁菁在女儿的性子看出来后就想到了,听到赵嬷嬷的话并不意外。

    女儿不要像她前世就好。

    不会的。

    有她,有四爷在。

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杀鸡儆猴(一更)

    有她和四爷护着,女儿不可能像她前世那样。

    抓着女儿的手轻轻放开又握紧。

    “郡主发现没有,姑娘和郡主就是一样的性格。”赵嬷嬷又接着笑道,说了起来。

    “嗯,希望不要像我以前一样识人不清”萧菁菁放开了手,开口,脑中是前世还有以前的事。

    赵嬷嬷一听了。马上就反驳:“哪里会,郡主姑娘怎么会?姑娘有郡主还有四爷疼着,郡主和四爷会帮着姑娘看,郡主当初也没有识人不清。”

    就是被某些小人哄骗着,由于王妃娘娘去得早,身边没有人教,郡主也错信了某些人,要不然郡主那么聪明,哪里会那么久才看清。

    有些人手段见不得人,为了一已私利什么也愿意。

    “没有吗?”

    萧菁菁望着赵嬷嬷。

    赵嬷嬷不要睁着眼晴说瞎话了。

    丫鬟也听着赵嬷嬷和郡主对话,刚出生的姑娘像郡主以前吗?她们对视一眼。

    “郡主,老奴,你是不是觉得老奴说错了。”

    赵嬷嬷对郡主视线,张了一下嘴:“郡主后来也一下子就知道了好歹,开始也是被有心的人哄骗,那些人可是不要脸的,郡主小不知道哪些人心里藏奸才会相信,长大就好了,郡主说呢,再说姑娘有四爷和郡主。”

    郡主哪里有错了,最后她着重又提了郡主四爷。

    没有明着提已逝的王妃娘娘,怕郡主想到伤心。

    “嬷嬷。”

    萧菁菁摇头,哪里像赵嬷嬷说得那样,她也是死地一次才知道,没死之前她活得有多糊涂她自己一清二楚,她的女儿要她平平安安长大,健健康康的长大。

    所以她和四爷要好好的,她想到自己的母妃,去得太早,随即,她又缓了过来。

    “郡主?”

    赵嬷嬷看郡主沉默了一下,怕她想到哪里,开口,萧菁菁没再想,赵嬷嬷看出来了,接着:“知道姑娘像谁,老奴就放心了,郡主休息吧,刚才老奴该出去的,偏多说了一句,让郡主也跟着”

    她给郡主拉了一下被子,看着郡主,姑娘,她和郡主声音放得小,没有吵到姑娘,一边留下的两个小丫鬟。

    又说了几句。

    小丫鬟低头点头。

    萧菁菁也侧头看着女儿,望向赵嬷嬷,回了一声,应了:“嬷嬷去吧。”她也拉了一下被子闭上眼睡了。

    赵嬷嬷一个人退了出去,到了外面,姑娘的性子一明朗,她可以和人说话的时候提起像郡主了。

    “赵嬷嬷。”外面有人看到赵嬷嬷出来,开了口,赵嬷嬷看过去。

    太皇太后见了容姐儿,让人下去,盯着她,盯了很久,长公主不知道母后来又干什么,多半又是来劝她,母后还能怎么劝她。

    她被关在这里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过了一会,太皇太后沉着声音:“还想出去?”

    “母后明明知道。”长公主道,昂头看娘,雍容华贵,她虽然被母后关着,身边一应都是没少的,就是太枯躁,还有她不知道外面如何。

    “……”

    “……”

    “你可知道现在外面”太皇太后也不再端着,也不再提别的,问起她来。

    “外面怎么?”长公主看着母后。

    “……”太皇太后和容姐儿说了一下皇帝做的,下的旨意,已经派了人抓人了,凡是乱说乱造谣的都会被抓,让她安静一点,给她安稳的呆在这里,别再乱想做什么了,一出去就会被人抓,

    她要是想到天牢里面呆一呆,要不要命了,连累烨哥儿珠丫头就跳吧。

    她盯着她的表情。

    “皇帝是不会放过的。”

    “皇帝这样做就不怕?”

    长公主觉得皇帝不敢把所有人都抓起来,他这样派人直接抓人,只是让人心惶惶。

    太皇太后何尝不知道。

    “看来你是觉得皇帝错了,皇帝会不知道?可有些时候不得不直接抓人,杀鸡儆猴!”

    “那些谣言还有天灾是事实,抓了人又如何?”

    长公主不以为然的。

    “不如何,不抓起来放着吃草?”太皇太后直接回了她,白着她。

    没有一点政治嗅觉,还学人从龙。

    “你看看你都多大的年纪了,也不年轻,还是给哀家好好过日子吧,别想太多了,皇帝是不会放过那些放出谣言的人!”

    “母后光劝我有什么用!”

    “哀家只要把你劝住了就行了,只要你不给哀家跑出去”

    “要是皇帝退位了,母后看你怎么办,会不会后悔,让女儿出去,说不定能有办法。”

    “住嘴!看看人家菁丫头,还是小辈,你不是看不上,人家把日子过得多好。”

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拿人说事(二更)

    你自己呢,日子过得一团糟。

    儿女都成了亲了,还想和皇上作对,哀家好不容易让皇不计较了,安安稳稳过日子不好?前阵子你怎么认罪的?一下子又有异心,被驸马糊弄着还不信哀家。

    太皇太后看她还不知分寸,大声喝止,看了一下四周,外面,也不知道为什么想到菁丫头就说了。

    拿起来和容姐儿比,明明容姐儿大得多,和小辈的没什么好比的。

    也没有可比性。

    可是她太生气了,一时口不择言了,加上才知道萧菁菁生了女儿,又总是只人说起纪永叔和萧菁菁的恩爱。

    再加上她心里知道容姐儿看不上菁丫头她娘,连带菁丫头也不屑,出口后她就后悔了,想说点什么,看容姐儿的样子,没有说。

    “萧菁菁那个丫头,母后提起她干什么,还把她和女儿比,她算什么东西,有什么好的?”

    长公主见母后竟然提起萧菁菁那个她看不上的丫头。

    不信母后会拿萧菁菁那个丫头和她比,萧菁菁那个丫头凭什么和她比?

    她心里更不喜萧菁菁那个丫头,恨不能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教训。

    太皇太后本来只是生气之下一说,见她这样,紧紧的盯着她,怎会看不出她的想法,脸黑了,沉着声音:“你敢再对付萧菁菁那丫头,你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小辈活得明白。”

    “母后!”长公主脸色难看。

    “哀家是实话实说,你说说你哪里比得上,哪里明白?”太皇太后生气不已,生气到了极点:“人家嫁得好,名声好,以前再怎么都过去,就算有什么谁还记得,现在夫妻恩爱,有儿有女,谁不夸一个好字,过得稳稳的日子,纪永叔更是天子近臣,深得帝心,明明是先帝的臣子,却深得现在皇上的亲近,不像你一样,还想闹,还有异心,一有点动静就想翻脸,你觉得你有几条命?啊?”

    最后怒不可斥。

    “母后你这样说干什么,萧菁菁那个丫头以前做的那些丢人现眼的事别人不记得我还记得,你拿她来和我比!”长公主无比生气。

    “以前的事你以为都是你,一直记得?”太皇太后简直好笑到了极点。

    “不就是生了一个女儿。”长公主轻蔑。

    “呵呵。”

    太皇太后想打死这个女儿,她要说的是这个吗?简直是不知所谓,她要说的是人家是只生了一个女儿,可是哀家要说的是菁丫头的态度。

    她要的是容姐儿看看人家菁丫头是怎么过好的,要她学习一下菁丫头的态度,曾经她心里也不算喜欢讨厌菁丫头,现在都有点佩服菁丫头了,一年年过去,还是过得好,每次看到听到都没有任何不好的。

    纪永叔也没有变,还亲自请假陪着去南边。

    不对,她和容姐儿说这么多菁丫头的事干什么,她说这些干什么,主要是容姐儿让她生气,她就说了。

    她明明知道容姐儿的性子,越是说容姐儿越反感,哪怕她都当祖母的人了,看着长大了,可是心里倔得很。

    她怎么也糊涂了,一直和容姐儿说菁丫头,拿菁丫头来比,这不是让容姐儿更恨菁丫头,到时候做什么,她就算盯着,派人通知,也怕来不及,她糊涂了,真糊涂了。

    “行了。”她又出了声:“你知道我想怎么你吗?”不等容姐儿说话。

    长公主:“母后,我哪里说错了?”容姐儿神情不好看。

    “你没有说错,不过生了一个女儿,是没有什么值得多说的,可是。”太皇太后慢慢说起来,生女儿是没有什么。

    “母后居然拿萧菁菁来说,不过生一个女儿,值得母后说吗。”

    “你还知道,我还以为你不知道!”

    “我是知道,怎么会不知道,这种时候生产,也是一个没福的。”长公主觉得不过一个没福的。

    又气到太皇太后了。

    容姐儿说的是什么话,话是这样说的吗,她的不喜简直是表现得太明显,还这样说了。

    要是让人听到,不知道会怎么对付她。

    留她在京城就是给人招灾,放出去也是。

    她在想怎么处置了。

    一直关着吗?

    “你,容姐儿,你再给哀家说一遍,什么人家没福,你,关你什么事,容姐儿,你再给哀家说一遍,你再敢说,哀家不会管你,直接!”

    “母后要对我做什么,母后本来就不管我了,这是什么时候,还生产,还生女,会有什么福气,纪府指不定如何!”

    “容姐儿!”

    “母后,我说错了?母后有什么就说!”

    “你,你就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这个时候怎么了,怀在这时,难道不生,没有谁说过这个时候不能生,就因为这就没福,你这是歪理,纪家高兴着,而且皇帝也高兴,你是不知道皇帝派了人送东西去。”

    “皇上怎么可能”长公主不相信,这个时候生女不是该不高兴吗?皇帝就不会介怀?就算是萧菁菁,就算有纪永叔。

    “怎么不可能?你以为皇帝是你?皇帝是皇帝,皇帝想法不同,和菁丫头亲近,加上纪永叔,你说呢?”

    “……母后这样说我!”

    “你说让哀家怎么说你?”还想让哀家对你说好话吗?太皇太后不知道说什么。

    “……”长公主没说话,她想到什么,看着母后,太皇太后也任她看,尊严沉重,母女俩对峙,都是毫不退让,刚刚一连串的对话都是母女俩的对峙,直到此时停下来。

    停下来后一时没有说话,看着对方,就这样看着,很多的都说完了,没有要说的,其实重要的都没有说。

    又拿菁丫头说事了。

    她和容姐儿都不由自再次拿菁丫头的事来对峙争执,暗示说事。

    太皇太后明明想好不再拿菁丫头当话头了,谁知道还是扯到了菁丫头身上,还是她不自觉先提到,容姐儿被她提得厌恶菁丫头,可能是这样,也跟着道,两人争执得不行,为了菁丫头对峙半天……说了回去。

    来来回回就在菁丫头事上扯不清了。

    现在不说也晚了,迟了。

    “容姐儿。”太皇太后缓了口气,半字也不提菁丫头,只看着容姐儿,片刻后沉声道,想好好说了。

    说清楚,别真让容姐儿更记恨菁丫头。

    长公主:“母后还要说什么?”还是对峙的表情。

    太皇太后也心里再一次生了气,语气不好的,逼迫着她,上前一步。

    长公主看母后逼上前来:“母后要干什么?”

    “哀家!”

    “你心里就没个数?就没有点想法,你又不是傻子,哀家是什么意思你会不懂,和哀家争执菁丫头的事,哀家提起菁丫头不是和你比,也不是凭白给人家招恨,就是让你端正态度,哀家就不该提菁丫头,凭白让你恨了,是哀家不该提。”

    太皇太后知道自己错了,质问容姐儿的同时把自己的想法还有心思,提菁丫头是为了什么和容姐儿说了。

    她看着容姐儿。

    “母后不是觉得我不如萧菁菁吗!”

    “……”

    太皇太后缓过来了,长公主还没有,她直接,不高兴的,太皇太后:“你是要一直和哀家作对下去?”

    “是母后自己提的。”

    “那是哀家刚好想到,你又惹哀家生气,才顺嘴提了,想让你明白,你。”

    “萧菁菁是什么玩意?”

    “你!你又要惹哀家生气是不是?”太皇太后又气极了:“哀家今天过来是告诉你皇帝在行动了,给哀家记清楚,记住了,等到再过几天,哀家再让你知道皇帝是杀还是!”

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都烂透了(三更)

    萧瑀派人四处抓人的行动,很快落下了帷幕,就像突然开始时那样。

    不知道这些被抓起来的人会被怎么处置。

    整个京城因为皇上突然抓人弄得动荡不安。

    现在,皇上抓完了人了!这让不少观望的人看着养心殿,不知道皇上下一步会怎么做。

    皇上是会直接杀了?

    要是直接杀人,那还好一点。

    要是严刑逼供?这样下去,会不会有人乱攀咬,他们会不会也被扯上去?被抓起来。

    一个个觉得自身难保,担心起来,很担心,想找人商量,又怕被皇上现觉得他们在串联,直接派了人来抓。

    之前外面天灾人祸,谣言四起,到处都在说皇上不受天佑,底下也是暗嘲汹涌,他们都以为皇上没有办法。

    就算没有什么想法,也观望起来。

    想等着看皇上怎么做,要是皇上下了罪已诏,那——没想到皇上不声不响的忽然派出锦衣卫,四处抓人,抓的还是造谣的人。

    不顾京城安稳,不管不顾了一样。

    不管外面是不是天灾刚过,京城外面还安置了流民,时局不稳,四处都不安宁,还在赈灾,黄河还决了堤,淹死了大片的良田还有人,很多人流离失所。

    他们反应过来都晚了,想要劝皇上收手。

    皇上和先帝根本不同。

    他们都忘了,还以为是先帝。

    皇上根本不见他们,好像知道他们要说什么,他们只能在看着,担心,皇上这一动作,让他们不敢再做什么。

    还有一些心虚的,更是收了心怕被抓起来,别说皇上的行动还是有用的,至少让一部份人观望了起来,要是皇上什么也不做。

    才会往不好的地方展。

    都会以为皇上怕了,这样派人乱抓人,虽然会闹得人心惶惶,可能让京动动荡不安,不稳,可是抓起来后可以肃清谣言,再也不会有人敢乱说。

    这算是这样的情形下算得上不错的办法之一,当然还有别的办法,但都需要时间,不如这样快刀斩乱麻。

    一下子就能制止,接下来皇上要是能有挽回谣言,那就——

    他们摇了一下头,这不是他们该想的,他们之前也顺从大流想让皇下罪已诏,还是想一下接下来怎么做吧。

    如今他们怕皇上还要做什么。

    不过他们也不怕皇上杀了他们,皇上暂时就算知道了什么也不会杀了他们,除非皇上不想当皇帝了,这样把他们杀了,那谁来上朝。

    这是他们的安慰,只有这样他们才不怕。

    皇上不是昏君,只有昏君才会杀大臣,皇上还没有那昏君的地步,但要是还有人逼就不一定了。

    没被抓的大臣们谨慎起来,无论是有心还是没心的。

    很快,他们知道皇上怎么处置这些抓起来的人了,全部下了大狱,应该是要严刑逼供。

    然后——

    他们想办法商量起来。

    *

    慈宁宫里,太皇太后没有等到她说的几天,皇帝抓人的事情突然开始又一下子就结束了。

    没有再抓人了。

    那些派出去抓人的锦衣卫一下子不见了踪影,但京城还有流民处各家都被找上门过,该抓的应该都抓了吧,要不然也不会结束,太皇太后看着养心殿的方向,从她这里看,什么也看不到,她相信皇帝抓完了,然后呢。

    “这样抓完了,皇帝不可能还没想到怎么做。”

    “太皇太后,皇上肯定不会放过的。”

    下面的人还有旁边的宫人嬷嬷一起道。

    太皇太后瞄了她们一下,没有多说,视线该看哪里还是看哪里,皇帝要是这样抓人放过才怪了。

    她又问了问下面的人,听到下面的人说,直到问清楚了,没有疑问了才没有问,也没有让人下去。

    下面的人是她派去盯着皇上还有宫外的人,皇上那里,就是看下皇上怎么做,宫外更简单了,她相信皇上应是知道的,没有阻止,就是让她知道,皇上派的人怎么抓人她都得知了。

    锦衣卫提起来没有人不知道。

    属于皇上的私军,这样的事情本来就该他们来,锦衣卫一出动,去的地方多了,锦衣卫一出现,带走。

    整个京城短短时间内被抓走了很多人,很多,她都不知道多少人了,反正一下又抓了几个,一下又是多少,她数不过来,也没有心思数,去计较这一点数目。

    当然大体的还是知道,怕真会引起什么动荡,怕抓光了人,好在皇上是下了决心,却也没有抓光人。

    大臣也有被抓的,不过只有几个,多的是流民还有一些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早就派人盯着,知道有哪些人还是早就列了一份名单,锦衣卫刚出动时大家其实就开始怕了。

    后来就真的惶惶不安,人心惶惶了,谁叫他们不安份,趁着天灾人祸,该忧国忧民,这样的时候就是普通人也要忧国忧民,好好帮着皇上平息天灾人祸还有流民。

    等到事情过去再说,到时候都是有功之人。

    偏偏要和皇上作对,制造谣言。

    抹烟皇上,觉得是一个机会,想拉下皇上,还有人更是想推秦王晋王,也不看下秦王晋王如何了。

    都没有心智了,也是上了船下不来吧,逼皇上,逼到了自己。

    这些人都是死有余辜,她这个太皇太后都看不下去,她不是没担心过,可也没做什么。

    照他们的意思,她就该和容姐儿一样拉皇上下马了。

    京城虽然惶惶不可终日,渐渐也会好起来的。

    她知道,她看得很远。

    皇帝抓的人全都到了大狱里面。

    皇帝没有立刻就下旨杀头还是怎么,等着严刑审问吧,没有等到审问结果,皇帝处置,就在这时,有流民想要捣乱,京城外面的流民居然想要冲进京城,不知道要做什么。

    看来皇帝还是没有抓完。

    还有余孽。

    藏在流民里,或者皇帝知道,专门流下。

    这些流民才动就被皇上派人镇压了下来,显见皇上派了禁军还有人盯着。

    一有动作就压下来了。

    不久之后,不少被抓进去的被拖出来都死了,烂透了。

    萧瑀坐在养心殿里,笑着看着下面的人。

    //

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不是善碴(四更)

    摇了摇头,啧啧,想到那些人看到他想要他们看到的,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朕说到做到,他晃了晃手中的朱笔,心情好了起来。

    “朕说让他们尝尝和朕作对的下场就做到,让他们去下去好好想想,能不能想通!”

    “……”

    “皇上,那些人都是罪有应得,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皇上啊,那些烂透的人,谁看到不吓到,哪里还敢做什么。

    跪在地上的总管公公想到皇上直接把人抓起来,再投入锦衣卫的大狱,严刑伺候锦衣卫的人得了皇上旨意,没有留手,用尽各种极刑,人死后把人拖出来。

    没有一个不是身体都烂透了,从里到外都能看到,里面的肠子什么的都是血肉模糊一团,想到自己去看到的,他一个太监都受不了,更别说那些养尊处优的大人们。

    不过想到那些人做得,他觉得皇上没有做错,谁叫他们想让皇上下罪已诏,还想捧秦王晋王上位。

    他就觉得罪有应得,要不是他们传出的谣言,也不会让京城不稳,让事情变成这样。

    所以皇上没错。

    皇上就该用手段震憾一下这些人,一个个不把皇上放在眼里,只是皇上的手段——他摇了一下头,觉得皇上的手段虽然激烈了一点,但是要不是这样,那些人哪里会怕说不定还会觉得皇上好欺,再做点什么!

    看之后还有没有人敢和皇上作对!皇上,他望着皇上,皇上的手段,可能有人会觉得皇上太过残暴,觉得皇上是暴君?

    他却不觉得皇上是暴君,皇上似乎也不在意。

    *

    太皇太后听说了那些被从锦衣卫大狱里拖出来的死人的样子,怔了好久才回过神来,脸色也不好看,哪里好得起来,只要听到的多半都差不多,没吐就是好的了,也是没看到,强忍着没有去想,才只是脸色不好。

    要是去想看到,她不敢保证自己会不吐,所以下面的人脸色苍白,吐过很正常。

    刚开始看到人进来这个样子,她还纳闷,还在想怎么了,心里是有点生气的,等到问了才知道,如今完全知道了。

    只是一时之间她不知道说什么。

    皇帝啊皇帝,她其实能理解,只要一想就理解,事情也怪不到皇帝,怪那些人,并不是因皇帝而起,不过一点天灾就乱来。

    他们敢那样,恐怕没多少人会想到自己是这个下场,皇帝是不可能放过的,要是没有他们的多事,没有那些谣言也不会有这一刻的生,凡事都是有因有果的。

    做了就要承担,逃不了,跑不掉,多年礼佛,她也更相信因果,她和容姐儿说时就提过,就是没想到这么吓人,容姐儿还不知道。

    容姐儿不信佛,要是知道了,恐怕也会吓到。

    她还是要和她说一声,前两天就该去,她没有去。

    容姐儿知道了她就知道她救了她,她要是也想得到这样的下场?就再作下去吧,她不管,不救了。

    皇帝要是好会赐毒药,万一来个不一样的把容姐儿也送进锦衣卫?这样的结果明显是皇帝故意的,真正的杀鸡儆猴,直接用上了雷霆手段,震憾所有人。

    不再是嘴上说的杀鸡儆猴了。

    这一下子,多少人失声。

    多少人想得到?多少人会不怕?多少人……

    想来此时看到的知道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吐,吐了,还有吃不下,睡不着,慌了的,没有主意的,应该是没有一个想到?

    不用多说就知道,此时此刻多半所有人都彻底被皇帝的手段震住,皇上真是好手段,轻轻的就解决了。

    她原还担心,担心了好些天,就算皇帝下令抓人了,还是不知道皇帝最后打算,活了多年,又是在宫中,她看得更远更多,经过更多事,知道不少阴私也见不得光的手段,她知道很多手段都不分高低,只有有用和没用。

    有用的就是好的,皇帝这次就是。

    也只有这样的手段能震住人。

    就是人死如灯灭还好,这样——可能是老了,礼佛的原因,她的心终究不如当年,她竟然有点觉得皇帝手段残暴一边又能理解皇帝为何如此做,不过还是有点残暴,只是这不是她能说的。

    她这个时候要是去说,皇帝也做了,改变不了什么,不过是徒惹得皇帝不痛快。

    难得解决了外面的事,皇帝说不定正高兴,她一说,皇帝指不定怎么想。

    她不能冒险。

    还有要要她护着,要说也要等以后,事情过去,她有机会再和皇帝说吧,到时候皇帝冷静了也知道了。

    这会的残暴也是为了安定!非常时候行非常手段不是吗,不同的时候就要有不同应对方法,要是一层不变怎么行,杀一些而已,不对,她还是知道的。

    她想了那么久一个代替的办法也没有,要是她想得出有办法就可以和皇上说,也不会这样。

    自己都没法。

    皇帝有力法就不要阻止,她尽量让自己不去想,脑中一闪宫人说的,就有点干呕的想法。

    她拿出手帕干净的,上面有洗净过的清香。

    放在鼻端那里,手动了动,晃了一下,主要是让手帕上的香气弥漫开来,让她不那么难受,轻轻嗅了一下。

    更是闻得到,她深呼一口气,再慢慢吐出,放松自己,坐好,也半倚着。

    嗯很好。

    她不那么难受,想吐了,主要还是不要去想。

    为了不空下脑子去想有的没有的。

    她又再问了几句。

    得知了和先前听到差不多的,还有点不知道的。

    嗯了一声,宫人嬷嬷跪得很规矩。

    现在看看还有多少人有胆子胡思乱想,制造谣言,只要不怕也成了被拖出来的烂透的人渣。

    呵呵,做噩梦的想来也不会少,还有心寒的,遍体生寒的。

    不是一死,是死成了肉泥,一团肉泥都拼不成人形,勉强还能看到一点,不想,说了不想的,太皇太后又摇头。

    可想而知生前在大狱里面受了多大的刑,多少的痛,锦衣卫本就不是善碴。

    //

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没人知道(五更)

    再有皇帝交待,授意,还有旨意。

    皇帝是要他们怎么惨怎么用刑吧。

    锦衣卫还不用尽手段,锦衣卫很多都是经常审人用刑的,知道什么样的刑最让人痛苦,死得最惨。

    以便满足皇帝的想法,让皇帝满意,高兴,讨好皇帝。

    “皇帝。”

    太皇太后思及,她还记得下面的人一开始得了消息马上来回报的时候,和她是怎么说的,都还不敢说得太仔细,就是大概说一下,她问她们,她们就说人死了什么的,还有锦衣卫拖出来。

    死得很透,受了刑,别的都不说,为此她还疑惑了一会,主要是疑惑皇帝没有用手段,就是这样?皇帝抓人就是这样,只是死人?不过死人也够了。

    她转念又觉得只要人都死了,活着才是没用,死了,命没了,那些不想死的,想活命的都会收敛起来,想来会好一点。

    有人不惜命,有人还是惜命的,特别是爱好权利的,像那些造谣背后的人,皇上可能就是抓住这一点。

    谁不想活着,谁那么舍得命,没一会看她们表情,觉得不对,一问,才知道怎么回事了,她知道她们为什么不敢。

    怕她这个太皇太后听了她们说的真相,那些人的死,会受惊。

    到时候她们都逃不掉,她理解,但是不悦,她是那么容易受惊的吗,身为太皇太后,她有什么可怕的?

    先问时她们还不说,那个样子吞吞吐吐的,望着她,想说又不敢的样子,不止一个,都是这样。

    她看得不耐,生了气,下了命令,直接下命令让她们给她说,说清楚,是不是还有她不知道,不准瞒着她。

    她会再派人去看,要是她们没有说,她就会找她们算帐。

    再来意识到什么,问是不是死的人有什么,她们才敢说了,她派去的都看清楚了的,由于她的命令。

    她们不敢躲,就算皇帝让锦衣卫把人弄成烂泥,为了看清,他们都看到,再一说,都吐了,脸色也白。

    放下手中的手帕,闻了一会,她不用再闻,好了。

    她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暴君这两个字何时落下来。

    但愿皇帝的震憾能持续久点,就是有人说,也是在心里,太皇太后既使不想想这些,也不得不想。

    “起来吧。”

    “太皇太后。”下面的宫人嬷嬷还有旁边的猛的闻言,太皇太后,她们抬起头来,望向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盯着她们,站了起来,可以去见容姐儿了。

    这个消息止不了。

    太皇太后还没走,忽然,纪永叔没劝吗?

    *

    纪尧知道皇帝下的旨意,和皇上说过,不然皇上可能会把人打成烂泥还送回去。

    只是没有人知道。

    所有的人在知道后和太皇太后想的一样都一一被皇上的雷霆手段吓到,没有人不被吓到,皇上让人把抓起来的人都打成了肉泥。

    什么刑能把人弄成这样,看到的更是如太皇太后想的吐得站不起来。

    所有人都在议论,却不敢再说什么。

    京城为之一静。

    赵嬷嬷都不敢和郡主说,那些被抓了的人成了肉泥,

    //

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心情好了(一更)

    那可是肉泥,简直是想都不敢想,这得多大的恨啊,她听完问了问,盯着告诉她的人,警告了一番,她要回去了。

    皇上太狠了,太狠绝了,不过是,想到是皇上下的旨意,还有外面的情况,又理解了,她一下子闭嘴,不去想了,这些她一个老仆不能去想。

    皇上怎么想怎么做是皇上的事,别人能说,那是身份不同,她不能,其实就算是别的人也最好不要说,皇上要是知道了,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她还是住嘴吧。

    皇上是天子。

    皇上真的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吓死一片人。

    她此时心里还在寒,她只是听到人说,没有看到当时的情形,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那些在现场的人?

    还有和她现在一样得知消息的人,恐怕和她同样想法的人很多。

    郡主还等着她呢,她出来只是听到人回来了,摇摇头不去想,转身后回去,去见郡主,郡主肯定会问。

    她就说皇上抓的人都死了吧,就简单的说一说,把结果说出来就是,她不想吓到姑娘,也不想郡主……

    “赵嬷嬷?”

    “没有什么大事。”赵嬷嬷见到向她行礼的丫鬟,说了一声,睥了睥,没有多看,看了过去。

    回到郡主的产房。

    她走进去,到了里间,一下子看到郡主,走过去,行了一礼,目光掠过大概,七巧冬菱看过来,小丫鬟也看过来,赵嬷嬷只望着郡主。

    郡主单手揽着睡着的姑娘,另一只手撑着,目光看过来。

    “郡主。”赵嬷嬷抬头开口,萧菁菁让赵嬷嬷起来,看着赵嬷嬷,赵嬷嬷见状自若的站了起来。

    萧菁菁没有说话,赵嬷嬷看着郡主和郡主说起来:“郡主,老奴出去听到一件事。”她朝着郡主说道。

    接着就和郡主说了。

    “老奴出去见了人,知道皇上下令抓起来的那些人不是被锦衣卫抓到了狱诏了吗,然后人出来了。”

    她说得并不快,以期郡主听清楚。

    郡主如今身边服侍的人都是固定的,她如果交待了人不要说,有人知道没有经过她的同意都不会乱说。

    郡主出不去,也不会知道,但老夫人二夫人大夫人四爷她就不能拦住。

    郡主想来也想知道,也不会吓到才对。

    赵嬷嬷接下来把没有说完的说了:“只是人是出来,却都死了,死得不能再死,一个个都让锦衣卫拷问,不成人形,外面不少人看到吐了,听到的也在说,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皇上。”

    赵嬷嬷说到这时一顿。

    还是把说完了。

    萧菁菁:“……”人都死了,赵嬷嬷说死得不成样。

    她大体能想得出是什么样,望着赵嬷嬷,她知道嬷嬷没有说完,意识到什么,看了一会。

    “郡主。”

    赵嬷嬷被郡主盯着,本来还在想郡主看她干什么,突然之意想到了,心里一紧。

    面上还是那个样子,她明白郡主真出来了,不过郡上不问,她就不再提。

    郡主真的没有问。

    她放下心来,萧菁菁是觉得没有必要问,赵嬷嬷不说,应该有她的理由,她隐隐察觉到了什么。

    赵嬷嬷高兴郡主的不问。

    七巧冬菱还有小丫鬟们她们也听到,相视一眼,想到赵嬷嬷说的,都有些吓到,还有寒,不过她们又感觉到了什么,现赵嬷嬷和郡主对视没说话,看着郡主和赵嬷嬷,看了一会,不敢开口,小丫鬟还没有觉。

    赵嬷嬷缓了口气,不管她们,就望着郡主:“就是这样郡主,人一死,还是这样死法,先前都在猜这些人会如何,皇上接下来会如何,因为皇上抓了人也没有处置,大家观望着,猜测着,现在有结果了,都知道了,也看到,不少人都没有料到吧,整个京城恐怕都吓到再不敢了,听说为之一静。”

    还有话她没有说出来。

    萧菁菁点头。

    皇上这样做就是为了不让谣言再传来传去,还有那些人伸手,只有这样使用雷霆手段才能镇压下一切。

    赵嬷嬷又说了,说着和郡主想的同样的话,可不就是这样,她和郡主其实都是用表面上的话来代替一些不好深入的。

    “……”

    “……”赵嬷嬷说得快,缓过这口气后,扫过在场的人,刚好对上七巧冬菱两个丫鬟视线,她瞪回去,看什么。

    这两个丫鬟看来听出来了点,小丫鬟就不会,她才不管她们怎么想,听懂没有,不看她们,小丫鬟七巧冬菱两个丫鬟:“……”

    “皇上这一手很狠也很快,也很让人害怕,皇上不愧是皇上,这手段,不是简单的,老奴就说不会一直下去,非常时候就是不能和平时一样,还有……”赵嬷嬷又说。

    萧菁菁点头。

    七巧冬菱回过神来,小丫鬟也是看过来,再次听着赵嬷嬷说,赵嬷嬷看向她们:“看老奴干什么?都说完了!”还看着!

    萧菁菁没有再说话,赵嬷嬷也不再提了,该说的说完,还有什么好说的。

    两人就那样,看着姑娘,赵嬷嬷问起姑娘有没有醒,萧菁菁摇头,奶嬷嬷出去了,没在这里,七巧冬菱张嘴想问,问不出来,她们其实也不知道再问什么,赵嬷嬷说的她们都听见了的。

    和郡主说的,她们没必要问得太清。

    丫鬟看着七巧冬菱。

    *

    纪尧今天和皇上请了假,所以能早点回府,今天他回来得很早,菁儿还不没有出月子,不知道在做什么。

    他问了问。

    皇上心情好起来,他也不用一直呆在宫里。

    前几天皇上心情不好,谁都不敢妄动,他也不好提前出宫,皇上的事情都解决了,也不用再担心什么。

    外面被皇上震住了。

    一时半会不会有什么。

    他去见过皇上才带着人出了宫的,身上的官服太厚,还是——他脚步一停,怕熏到菁儿,还是先去沐浴重新换一身再去看菁儿。

    他本来想带着人想给菁儿买点喜欢的,还有他的女儿,只是想到菁儿在月子里还用不上,女儿也小,两个臭小子自己想要会去买。

    就算了。

    和人说了一声,他往净房去。

    //

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最是难过(一更)

    “郡主,四爷回府了,老奴都意外,才刚下午,四爷去净房了,怕郡主闻到不舒服,一会就过来。”赵嬷嬷过来后高兴的和郡主说,四爷在郡主生产后陪了郡主两天就又入宫了。

    现在再看,那些人被皇上处理了,皇上。

    “嗯。”

    萧菁菁点头,心情也好,看着嬷嬷。

    “皇上心情好了,四爷才会这么快就回来。”赵嬷嬷这时又笑,说了起来,七巧冬菱她们得知四爷回来后出去厨房那边,小丫鬟在一边,奶嬷嬷抱着姑娘去一边清洗去了。

    去了隔间。

    要是姑娘在这里,她——

    姑娘刚刚醒了闹了一阵,霸道的喝了奶,然后可能是喝得多了,就打湿了包着的被子,就去清洗了。

    换一身干净清爽的,才舒服,姑娘比小公子们还需要仔细小心。

    不知道还要多久,赵嬷嬷扫了一眼。

    要是不清洗这样的天气,会有异味,这里是产房,郡主还在做月子,姑娘也要呆在这里,不能抱出去吹到风。

    郡主姑娘都一样,一个月后才能出门,甚至可能要四十多天才能出去同,一个月时间可不短,要是不注意就会有味道。

    郡主因为没法洗漱时间久了……平时更是需要注意!

    郡主如今身上几天没有沐浴洗漱,只能用温热的水擦下脸,在这样的天气下其实隐隐有点味道,只是用东西压着,加之大旱后下了好多天雨,天晴了也不如当初那么酷暑。

    才会没有增多异味。

    产房就是产房整天通风有限,又闷着,里面隔开,也都封得死死的,做月子就是讲究,哪里比得上一般的屋子还有外面,现在还是热,特别是午时,一股热力在屋子里,简直是没有办法呆,郡主又不能受凉,不能放冰盆。

    风也不能吹,什么也不行,真是想一想着就不知道如何是好,很多人都不喜欢热的时候生产,也不知道别人怎么做的月子。

    还要盖着被子,被子已经尽量薄了。

    郡主,赵嬷嬷心疼着。

    这个时候生产是最受罪的,做完月子可以说是要脱一层皮,她问过太医们,上一回生小公子的时候就算热,还是要差一点,郡主三次生产都不是太好的日子,可那会比现在根本没法比。

    两位小公子还有姑娘却什么都好。

    郡主怀着的时候,也不能受凉,可却不像现在这样。

    做月子真是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别说郡主,姑娘,她们也有点受不住,可受不住也要受,好在想着太医以前说过,还是可以用一点冰盆,放得远点。

    不要太凉,稍微降一下屋子里的热气就行了。

    姑娘才出生小得很,更是要经心。

    “嗯。”萧菁菁不知道赵嬷嬷一刹那因为热想了那么多,她又应了一声,嗯了。

    赵嬷嬷不再去想。

    “郡主,等四爷沐浴更衣后定会马上过来,郡主再和四爷说一下吧。”

    赵嬷嬷还没有说完。

    “赵嬷嬷。”萧菁菁知道自己身上有味道了,她摇了一下头,想要说什么,想了一下:“让四爷休息吧。”

    “郡主?”赵嬷嬷意外,郡主不想见四爷难道?还是说郡主在想什么?她还没有想到,说出来,不等她再问,郡主再回答,下一刻门外有人走了进来,她们根本都还没有回神。

    赵嬷嬷看出去,一下子看到了四爷,四爷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和身后的人说了点什么,让人下去,走到了近前。

    萧菁菁也看到,望着四爷,想到自己身上的异味,就算经过几次,四爷说过不在意,她还是在意。

    只是四爷已经过来了,她再说也晚了。

    赵嬷嬷看四爷就这样过来,看来是沐浴更衣了,她心中一想,目光一瞄,果然现四爷身上不是官服,一看就是新换上的便服,头擦得再干还是能看得出是刚清洗过的。

    看了两眼,她不敢再看,收回视线,转向郡主,她并没有想到郡主在意着什么,想说句什么,看郡主神情不对,郡主,她慢慢看出来了什么,转念转身。

    “郡主,四爷。”赵嬷嬷赶紧行礼问安,没有看四爷,也没有再看郡主,四爷停下来了。

    萧菁菁盯着四爷。

    纪尧低头,注视着菁儿,随后:“菁儿,在干什么?在说什么?”又看了一下赵嬷嬷。

    赵嬷嬷很想替郡主回答,郡主怎么不说?

    萧菁菁:“……”

    “菁儿。”纪尧轻笑又叫了一声,赵嬷嬷心里又一紧,郡主。

    “在和赵嬷嬷说话,四爷就来了。”萧菁菁说,赵嬷嬷心中一松。

    “嗯。”纪尧没有多问她们说什么,看着菁儿,笑着坐了下来,坐在郡主身边,直接拉过她的手,握在手中,轻轻的握着。

    萧菁菁:“四爷,你今天?”

    “今天啊?皇上很高兴,不再像前几天,为夫就可以和他说一说早点回来,皇上处理了一些人,得到自己想要为夫也高兴。”

    纪尧说起来,回答菁儿,萧菁菁明白了,没有问,和赵嬷嬷说的一样。

    纪尧多看了赵嬷嬷一下,赵嬷嬷感觉到了四爷的视线,想着四爷这一眼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看她?

    很快,叫到四爷叫起,她才反应过来,难道四爷看她是要叫她起来?应该是这样,想不到其它她也不再想,起来后看着四爷和郡主,四爷和郡主刚才的话她听到了,不过她没有出声,此时也退到一边。

    *

    “菁儿不问为夫皇上怎么高兴?突然就高兴了起来?”纪尧扫向赵嬷嬷,赵嬷嬷一顿,低下头,跪了下去。

    萧菁菁对上四爷的目光,看了眼赵嬷嬷,把赵嬷嬷说的告诉了四爷。

    “菁儿原来知道。”

    纪尧笑着开口,看了看菁儿,又看向赵嬷嬷,他觉菁儿知道的并不详细,只是知道一个大概,想来是有人故意只说了一个大概,可能也是怕菁儿知道会吓到。

    刚开始他还担心菁儿知道吓到。

    赵嬷嬷低着头,纪尧让她起来,不用如此多礼,回头对着菁儿一笑:“有人告诉了你,为夫就不用说了。”

    ------题外话------

    给亲们说下,为什么昨天只有一更,今天这么晚,昨晚八点更了一章后,哄儿子睡,儿子说脸痛,然后就一直痛,睡两分钟醒,再来低烧,没法码字,后来一个通宵我都没有睡,他也是,早上睡了会就去打针,给编辑请假,看病,下午睡了一会也是,一天都没好,现在还是抱着他哄着码的,给亲说声。

    //

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没有含糊(二更)

    免得多说一次,他抓着她,低低一笑,落在赵嬷嬷耳中,萧菁菁望着四爷。

    纪尧抓着她的手用了一下力。

    萧菁菁看向赵嬷嬷:“嬷嬷起来吧。”

    “嗯,好,四爷郡主,老奴。”

    赵嬷嬷赶紧起来,望着四爷和郡主,向四爷说明她也是听到外面传的就告诉了郡主,只是知道这些,同时又低下头去。

    纪尧听了,点头含笑,看了看四周,没有看到他的女儿,不知道去了哪里,问起菁儿来:“人去了哪里,菁儿,我们的女儿,怎么没有看到,是在?”

    萧菁菁还没有回答。

    赵嬷嬷马上回答,萧菁菁点头:“四爷要是想看一看,去隔间吧。”

    赵嬷嬷一听就要动,准备带四爷过去,去看一下,姑娘过去一会,她也担心,一直没有听到姑娘的声音。

    姑娘多半又睡过去了,不然不会没有一点声音,到现在还没有把姑娘送过来。

    她也说了出来。

    纪尧站了起来。

    萧菁菁没有再说,以为四爷要过去了,松了口气,纪尧却没有走,而是低头,凑到菁儿面前:“菁儿这么快就让我?”像是看出什么来,抓着她,萧菁菁不由往后一靠,想抽出手:“四爷不是想——”

    “菁儿。”纪尧不语,就那样看着她。

    萧菁菁知道四爷可能看出了什么。

    赵嬷嬷不知道四爷为什么不走,看着郡主,郡主和四爷这是?想来是四爷舍不得郡主。

    郡主也是。

    四爷又想看姑娘,她一边想一边看到小丫鬟跪着抬头,一眼过去,让她们又低下去,她们一直都跪着。

    “为夫是想。”纪尧道。

    “那四爷就去隔间,赵嬷嬷。”萧菁菁没有让四爷说出来,她感觉到四爷看出她的想法,四爷靠得太近,说不定闻到她身上的味道,她推了一把。

    转向赵嬷嬷,快的道,希望四爷快走,赵嬷嬷带四爷走。

    纪尧被菁儿推开,听着菁儿的话,看着菁儿的表情,笑了一下,站了起来,转了一下手上的玉板指,萧菁菁被看着心跳加快。

    纪尧转开了,看向过来的赵嬷嬷。

    萧菁菁:“……”四爷不再看她,心跳平复,赵嬷嬷!

    “是郡主。”赵嬷嬷听到郡主的话就转回目光,还没有多说话,正好看到了郡主推四爷的那一把,郡主好像非常想四爷让开,快点走,去隔间。

    她一下子意识到了什么,郡主,四爷。

    想着她还是走过来,除了步子滞了一下以外,想来没有人注意到,她到了四爷的面前:“四爷。”眼晴看着郡主,一句话都没有再说。

    萧菁菁不语。

    “走吧,菁儿让我走。”纪尧笑了,笑看了看她,再看菁儿。

    赵嬷嬷一时说不出话来,四爷明显话中有话,四爷是看出来什么了?郡主,哪里有什么异味,明明四爷说过不在意的,不过她理解郡主心情,四爷,萧菁菁也对上四爷视线。

    纪尧:“菁儿是吗?”他又问,看回去。

    “四爷先去看吧。”萧菁菁说。

    赵嬷嬷也替郡主:“郡主醒了一会了,姑娘在隔间,郡主应该是听四爷说想姑娘。”郡主既然决定,她也不再说别的。

    “菁儿。”纪尧也不说好还是不好,就那样叫着。

    赵嬷嬷:“……”竟有点紧张起来。

    萧菁菁:“四爷还有什么?”

    “又是无颜见为夫?怕为夫在这里——嗯?闻到什么?为夫知道是在月子里,为夫闻习惯了,菁儿,以前也闻过,为夫觉得菁儿还是那么香,菁儿,都几次了,你还是在意。”

    纪尧忽然又抓住菁儿的手,俯身低头,在她的耳边,低低一笑。

    笑得人耳朵痒。

    萧菁菁叫了一声四爷看着四爷,别开头,不想四爷靠得太近。

    纪尧看出她的意图。

    “四爷,郡主。”

    赵嬷嬷也想叫四爷,她心跳还停了一下,没有听到四爷说什么,不知道四爷和郡主怎么说的,四爷突然又低下头在四爷身边说话。

    她们只能看着,在她想的时候,四爷起身过来了,郡主还躺着,纪尧走了出去,叫上赵嬷嬷,赵嬷嬷只好去了,小丫鬟抬头,看着四爷和赵嬷嬷去了隔间。

    赵嬷嬷想到什么,停下回头和小丫鬟说了。

    很快,她看到了姑娘,姑娘已经收掇好了,被身边的奶嬷嬷,一身干干净净的,身上都是肉啊肉。

    姑娘又长胖了一点,还有变白了,四爷没有停留,过去看姑娘了,奶嬷嬷抱着姑娘,很是小心,望了一下四爷,四爷转着玉板指,在问着什么,伸出了手,另一个奶嬷嬷跪在地上,行着礼,四爷没有叫起,也没有看。

    她也没有叫,过去,到了四爷身边,看到姑娘,姑娘果然是睡着了,睡得很好,一张小脸乖得很,她看着,看四爷手碰到姑娘,姑娘脸嫩生得很。

    不是小公子们。

    外面。

    萧菁菁抬起手来,上面四爷握过,残留着四爷身上的气息,她闻了闻,放下手,拿起一边的帕子。

    她身上都是汗味还有……

    四爷,四爷出去了,她目光掠过:“去端点温水来。”让小丫鬟去端温水来,她要净面还有净手。

    小丫鬟听了行礼,只是想到赵嬷嬷说的,她们有人留下来,有人去了。

    萧菁菁望着隔间,四爷。

    *

    宫中,慈宁宫,太皇太后真的是说去就去,没再耽搁了,一下子到了,到了后就和和容姐儿说那些被锦衣卫抓到大狱的人的死,还有怎么个死法就去了。

    一样样说得很详细,就怕她不相信,没听清楚。

    她派去的人是怎么看到的,怎么说的她就怎么说,说的同时打量容姐儿表情,盯着她看,看她还明不明白自己有多幸运,逃过一劫,因为她的身份在那里。

    换一个人——

    因为她有她这个母后,换一个人就是那个死法。

    没有半点含糊的。

    她没有留什么人在身边,就一个嬷嬷。

    然后都在外面,她看着容姐儿脸色变化,不再如见到她来时的样子,容姐儿刚才看到她还想出去,还要闹。

    //

第一千七百章 你去看吧(三更)

    要不是她让她听着她说,她来是告诉她那些被抓的下场,告诉她外面留了人,她还要说话。

    如今她不说了?。

    那些人不止是死了还被拖了出来,扔到外面,让路过的人还有盯着的人都看到,一个个都烂了,不成人样不说,就是一团肉泥。

    什么也没有,血肉模糊在一起。

    堪称酷刑,还有可怕。

    她这些都一一和她讲了,眼看容姐儿脸色更难看,她知道容姐儿也吓到了,和她一样,没有多少人能幸免。

    听到的时候。

    有也是那种上过战场什么的,见多了死人的,不怕可是想到皇帝会有更可怕的动作,光一想就会收手。

    太皇太后看着容姐儿的样子,那样子和她刚的时候关东多了,说完后,还顺便说了点之前没有和容姐儿说的,宫外现时的情形,在那些人死成那样传开后,她专门派了人打听,一点一点,打听得极为清楚。

    一个个都吓到了,跟一只只的老鼠一样,宫里也一时静得吓人。

    没有多少人说,私下说起也都吓得不轻。

    皇帝这一招——

    容姐儿事到如今还敢在老虎头上拔毛?还敢在这种时候没有一个人敢出头的时候站出来闹一场再来点什么?她相信就算有人没有吓到在这时也会缩着身体,不会出头了,事情结束了,人也死了,一切太快,就算流民还在,天灾还没过去,他们相信皇上肯定派了人盯着,他们一旦出手,就会被抓起来。

    也达不到原本想要的结果了,也来不及,皇帝接下来的动作不会慢,到时候想来就会平复一切,所有人夹起尾巴做人。

    容姐儿!

    “看你的样子,也是想不到吧,想不到皇帝这么——哀家和你说过,不要做什么,等着看,看吧,这么快,你听了现在还敢吗?还要不要做什么,知道哀家没错了吧?要是你出去就是这个下场。”

    会死得人样也没有。

    “母后,他怎么敢。”长公主想不到她这个皇帝侄儿这么狠,这么有心思,她小看了他,又小看了,盯着母后,太皇太后哼了一声:“你以为呢?”

    长公主不相信她这个皇帝侄儿敢这么狠。

    她这个皇帝侄儿不是一直没什么用,她才会看不上眼。

    “你不说,哀家就知道你在想什么,是不是不信,觉得你这个侄儿你看不上,所以。”

    太皇太后嘲弄的。

    长公主不说话。

    “不相信那就去看,去问,哀家不拦你,让你出去,你自己去,看一看是不是这样,最好问清楚一点,我现在不拦着你了,不让你在这里。”

    太皇太后也不说,让她自己出去看,出去问是不是,那些人死的比她讲得可惨多了,要是当场看到,没有几个会不吐的。

    人都有点受不了更低于底线的东西。

    这回就是。

    长公主没想到母后放她出去,让她去问,她突然迟疑了,母后应该不会骗她,可是她那个皇帝侄儿何时这么残暴。

    她心底隐隐担心起来。

    太皇太后不说了,转身就走,让她要去就去,别吓到,还和外面的人说了什么,长公主站着,手握紧。

    *

    太皇太后出了门,步子顿了下,还是回了回头看了一眼收回业,守在门口的宫人还有嬷嬷等行礼。

    “太皇太后。”

    “嗯。”太皇太后应了一声,扫过去,扫了守在外面的宫人,太皇太后身边的嬷嬷也是。

    “太皇太后。”有人又道。

    太皇太后不想多说,容姐儿指不定想出来,看了过去,看了眼,没有多问,对方无非是想问下她,她不想在这里拦着。

    拦着容姐儿出来,容姐儿肯定要亲眼去看,去问才能体会到害怕。

    她一直在这里,容姐儿不出去呢?

    事情结束,她可以放她出去一下,当然也要派人盯着,皇上那边也要说下,她一会会和皇上说的。

    还有……

    一边想着,太皇太后刚要走,忽然一停,她才想到还没有和守着的人说她放容姐儿出去的事。

    还有容姐儿身边的人。

    她也单独让人关了起来,怕她们整天闹,既然她决定放容姐儿出宫,不可能还把她身边的人关着,让她一个人,只是她还是担心她有了人就乱来。

    要不她来安排人跟着?算了,还是把她身边的人放出来吧,再派几个跟着就行了。

    太皇太后也这样做了。

    “是,太皇太后。”

    守着的人回答,行礼,还有人抬头。

    太后太皇见交待完了,没有多说,一个眼神也没留,带着身边的嬷嬷离开回去了,她刚坐下来,跟在她身边一起去的嬷嬷就:“太皇太后,你真的要让长公主殿下出宫?”

    “哀家都吩咐了下去,还能有假?”还能作假不成?太皇太后想着,听了嬷嬷的话,心情还是不算太好,侧过头看了眼,不悦的回了过去。

    很不高兴。

    “太皇太后娘娘。”

    嬷嬷行了一礼,知道太皇太后心思,跪在地上,不敢再说了,她就是想问下。

    太皇太后见状收回视线,沉下心思。

    宫人也进来,跪在地上,太皇太后目光扫过,让她们起来,她们什么也不知道,没有跟他进去,没有听到她和容姐儿说的。

    没有必要这个样子。

    没有多久。

    有人进来。

    “太皇太后娘娘,长公主殿下。”

    “怎么?出宫了还是留下不想走了?”

    太皇太后无语的问。

    “长公主殿下出宫了。”下面的人回答,太皇太后不说了,不说了,行了,知道了,还说什么。

    *

    长公主出了宫,带着人坐着辇车找了人问了和母后说的一样,她脸色阴沉,想去锦衣卫大狱外面看一看。

    又怕真的看到什么,就像母后说的一样,她并不觉得死人有什么,可是她不想看到母后说的。

    遂想了一下,派了人身边的人去看,她留在这里等着,她那个皇帝侄儿应该不知道她出宫了。

    母后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说。

    很快,长公主派去的人回来,脸色都不好,还有人吐了,长公主一问才知道那里还摆着一团团的肉泥。

    她脸色也变了。

    //

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如你所料(一更)

    他们是在警告她?

    那一团团的肉泥就那样放着,为什么没有人收掇?就像摆在那里专门留给人看,血腥味弥漫,漫天的苍蝇争着一团团的肉。

    长公主脸色格外难看。

    去了回来跪在外面的人抬了抬头。

    “公主殿下,那里,那里——你还要去?奴婢求公主殿下不要去了那里太——”宫人也过去了,看到了,她往前爬了两步,爬到公主殿下辇车前,一想到那个情形,她就又想吐,她一路吐回来的,吐得脸色白,跪在地上,望着公主殿下,以为公主还要去,她不敢说别的,磕了一个头,白着脸艰难的道,另一个宫人也是。

    侍卫并没有说什么,站着。

    长公主坐了回去,没有再说话,看着远处锦衣卫大狱的门口,过了一会,她开了口,她要亲眼去看一看,没什么大不了的。

    “去看一看。”

    “长公主殿下——”两个宫人一听,吓到了,抬头想再说什么,长公主殿下还是不要去了,脑中闪过刚才看到的,又想吐了,对上长公主殿下难看的脸色,还没有说出来,忽然被身边的宫人嬷嬷拉住拉到了后面,捂住了嘴。

    怎么了,谁捂住她们,拉着她们,她们还要动,耳边传来一个声音,压得很低,极为小声,好像就只有她们能听到,怕有人听见。

    “住嘴吧,没有看到公主殿下不想听吗?”

    “呜……”

    宫人听到捂着她们嘴还有拉着她们的嬷嬷的话,挣了一下没有再挣,突然抬头望着长公主殿下,长公主殿下目光很冷,拉着她们的嬷嬷宫人看向长公主殿下。

    行了一礼。

    “长公主殿下你要去就去,这两个宫人乱说,还是不要说了。”

    长公主扫过收回了目光,她们松口气,拉着宫人又往后退了退,侍卫也退开,长公主殿下要去看,下了命令,辇车动了起来。

    长公主坐在里面。

    她们也跟着一起,不过想到将要面对的,一个个没有脸色好的。

    长公主不信有什么能吓到她的。

    母后,你等着看我会不会被吓到!

    她觉得母后以为她肯定会被吓到。

    辇车转过去,往锦衣卫大狱去,眼看着快到了,隐隐能闻到一股令人恶心的血腥还有腐臭味,一个个脸色变了。

    侍卫还有宫人看向长公主的辇车。

    长公主在车里也闻到了,她脸色更不好,不过并没有让叫停。

    外面的人也不敢停下来。

    眼看着到了,辇车停下来,抬头就能看到锦衣卫大狱的外面,侍卫还有宫人看过去,捂住了口鼻,有人围在锦衣卫大狱外面,显然还有人来看,在吐着。

    他们站在长公主辇车外面,看着长公主殿下,行了一礼:“公主殿下,已经到了。”

    长公主知道到了,她看到了,掀起帘子,再次看过去,大狱外面的那血肉模糊被苍蝇争食的情形映入她眼帘。

    她没想到亲眼看到比听到还要让她不舒服,她脸色沉了下去,侍卫还有宫人小心的开了口,长公主一个字也不想说,她心里烦躁。

    “长公主殿下?”

    “……”他们的出现吸引了不少目光,有人看了过来。

    “滚开,给本公主滚开,本公主,看到了!”

    “公主殿下?”

    “……”

    不远处有人听到声音,更多的人看过来,看向长公主坐的辇车,有人认出来了,说了起来,还有人过来,不过都被侍卫拦下,看向公主殿下。

    长公主殿下不想吐,她也不想见任何人,母后没有骗她,那血肉模糊的一切比她想的还要恶心欲吐。

    她知道母后为什么告诉她,让她来看了,母后知道她会来看,看了就知道她的意思。

    她扫向母后派来的人。

    跟在队伍后面的太皇太后派来的人见状,低下头去。

    长公主什么也没有说,她知道母后不可能一个人不派放心让她出来,这一次母后想对了,看到那些肉泥,她不会再做什么了。

    *

    慈宁宫里,太皇太后在容姐儿出了宫后坐着,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也没有说,就坐着,也不让人打扰她。

    不让人出声音,她就那样,不知道自己要坐多久,没有因为容姐儿出了宫,就真的不管,不问了。

    像是都过去了一样,她看着宫外,容姐儿出了宫,到哪里了?她会回长公主府还是像她想的那样——

    她一边想一边目光注视着宫外的方向,看了好一会,什么也看不到,她正打算不看了,等人回来吧。

    宫人嬷嬷的话,她不想听,直到时间过去了好一阵。

    有人回来了,在外面行礼问安,她看出去,让身边的人去问一下,等到人出去问了,带着人进来。

    她:“怎么了?”待到这时看清了后面跟着的人是谁,正了正身体,是她派给容姐儿的,她眼晴不是很好,隔得太远了看不清,只有近了才能看清,人是跟着容姐儿出了宫。

    这个时候回到宫里是?

    难不成她想的已经生了?一切如她所想?还是说有别的事?由不得她不这样想,她以容姐儿的性子猜测过。

    才会派人去盯着。

    她想的同时叫了人起,看着人。

    问了起来。

    宫人也起来后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

    “太皇太后娘娘,如你所料,长公主殿下出宫后马上找人问了,后来让人去看了看锦衣卫大狱外面,知道了锦衣卫大狱外面的情形,还是亲自带着人去看了。”

    跪在下面的宫人磕了一个头,抬头,望着太皇太后,想到太皇太后让她们注意的,她把长公主殿下去看了的事禀给了太皇太后。

    “是吗?真的去看了。”

    太皇太后就知道,她说不出是什么心情。

    一边的宫人也没有料到,张了张嘴,不知道怎么说了。

    下面的宫人则是跪着不再说话。

    “容姐儿,哀家果真没有想错,容姐儿去看了,看了后——”

    太皇太后这时候又问了起来,脸色没有变化,叹了口气。

    宫人也敛起心神不再去想。

    “太皇太后娘娘,长公主殿下脸色很不好。”

    //

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时间的力量(二更)

    跪着的宫人把长公主殿下看了后是什么样的表情向太皇太后说了出来,说完,又磕了一个头,等着。

    太皇太后听完叹气,没有出乎她的意料外,容姐儿变了脸色显然吓到了,亲眼看了就不会像听她说不信了吧:“让她看看吧。”看得清了才能有自知之明。

    没有再说别的。

    跪着的宫人:“是,太皇太后。”她也说完了不知道说什么,低下头去。

    宫人:“……”

    太皇太后就这样了吗?

    “容姐儿。”太皇太后缓了一会,缓了一口气,看着下面的宫人跪着,旁边的宫人站着,没有一个出声,她又叹了声,连叹了三次气了,念了一声容姐儿。

    跪在地上的宫人抬头,一边的宫人也看过来,太皇太后还要说吗?

    太皇太后却没有接着往下说了。

    “哀家一点也没有料错她的性子,派了人看了还是不信,就像哀家和她说一样。”

    “……”

    “多看看,看清楚了。”

    太皇太后一个人说了几句,目光又落到殿外,往宫外的的方向看去,确切的说是往锦衣卫大狱的方向,这个时候还没有天烟,还是下午。

    今天好像时间过得特别的慢,生了不少事还是这么的早,天色还是明亮得很,看关窗外的一切,亮晃晃的。

    殿里的冰块好像有点不顶事了,要换一换,不看不觉得一看就觉得热,身上穿的是薄得不行的。

    宫人还好。

    外面阳光只有入了秋才会不再热烈,锦衣卫大狱外面那些血肉模糊的死人不收起来,就那样警示人,虽说时间不长,可是血淋淋的,又一层叠一层,没有人管,这样的天气只是半天已经够了。

    就会招来很多东西,也会有人吃肉,天热会让死人腐烂得更快,会有异味开始散出来,更有甚者说不定被烤熟了,容姐儿带人去看,正是这个时间,她不用去想象,就能知道她看到的是什么。

    看到的和她说的差不多,又差得多了,一地的熟肉还有鲜血沐漓,一地的被争食的东西,想必更能警醒人。

    容姐儿没有当场吐出来,吐得天翻地覆算好的,也是她心理过得去,她早就知道容姐儿不是那种手干净,什么也没见过的,不会轻易就吓到。

    也只有如此才能叫她怕。

    皇帝那边没有派人来,想来不会说什么才对。

    太皇太后想到这里,她转回视线,忽然站了起来,也不是想做什么,就是……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站起来干嘛,去看容姐儿?

    不然还能做什么?

    去看她她有什么好看的?让她自己一个人反省一下更好,她去了,指不定容姐儿会起什么逆反心理。

    别看她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是和年轻的人一样,主要是她一直教育她,容姐儿性子倔强很可能不照着做。

    算了,她就要宫里吧,等着,这时出去有什么用,跑去看容姐儿,不过是让容姐儿觉得她这个母后放不开她,她要是一任性起来。

    别了,手也轻轻的啪了一下,也不是想拍什么,就是无意之间拍了下。

    拍完,她抬起手来,看了一下上面,没有看到红肿的地方,很好,很好,为了一个快放弃的女儿,为了容姐儿她又反复了起来,有什么必要。

    要不是有人开口,她就坐回去了,不过现在还是先不坐了。

    “太皇太后娘娘?”跪在下面的宫人一惊,听到声音,又看太皇太后站起来,她们陡的抬头,旁边的宫人也是一样,望着太皇太后,太皇太后?

    没有再往下想了。

    太皇太后没有回答她们,她听到了她们说的,也没有看过去,也没有当回事,自己想明白,才盯着她们。

    “太皇太后娘娘。”

    “我就是坐久了站起来,站一下,你们急什么,在想什么?以为哀家要干什么嗯?”太皇太后不是很高兴的道。

    “没有,太皇太后。”宫人们回答,不管是哪个宫人都一样。

    太皇太后站着,为了刚才的话,她不得不走了几步,宫人跟着,太皇太后不去想了,收回心思,盯着刚回来的宫人。

    让她们还是再去,反正容姐儿是知道她安排了人的。

    不算什么,人去了,她又走了回去。

    没一会,有人过来,是皇帝那边来人了,还有……皇帝知道她放了容姐儿:“皇上说太皇太后既然这样做,定有原因,还有太皇太后有分寸。”

    太皇太后闻言,知道皇帝这是把责任推到她的身上,要是容姐儿做什么,就是她的原因。

    皇帝。

    她看着下面的人一个字不提,让人下去。

    *

    半晌,太皇太后知道容姐儿离开了,回了长公主府,长公主府一片安静,没有闹,容姐儿回去什么也没有做。

    这就行了。

    长公主府里具体如何她不管,只要这样就行,她没有把人招回来。

    第二天容姐儿倒是进宫来。

    “我那个皇帝侄子是我小看了。”

    “呵呵。”

    太皇太后,听了她,长公主有些不自在,太皇太后也不多看,和她又老弹重调了一下,容姐儿不说了。

    要她带她去见皇帝,她最终还是去了。

    *

    萧瑀本来以为皇祖母不会来了,他看着纪永叔,笑着,皇祖母带着姑母走了。

    “皇祖母总是猜到朕的心思,让朕几次想动手都慢了一步,皇祖母啊,姑母的心思朕一清二楚,姑母做了什么,朕都知道。”

    “皇上。”

    总管公公在一边。

    纪尧不语。

    “只是朕心情好,姑母听说吓到了。”

    萧瑀想到被他的动作吓到的,就挑眉。

    “皇上还是快点。”纪尧道。

    “朕知道!”

    萧瑀说。

    *

    皇上接下去的动作越来越快,灾人祸流民谣言还有黄河决堤,各地流民,还有被水淹着的千里良田,水退了下去,赈灾救济得当。

    没有过不去的,在时间的力量下流民开始返回,疫病也得到控制,老天爷也没有再给出灾难,更是看不出什么了。

    除了那些活不下去卖儿卖女的。

    纪府就买了好几户人。

    京城各家更是。

    各地一样。

    //

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平平顺顺(三更)

    之后再没有发生过什么了,平平顺顺的,一下子就时光飞去,不用转眼,一年的时间过去,赵嬷嬷眼晴都在姑娘小公子们郡主身上。

    所以没有怎么感到时间的流去,好像就是一夜间就过了一年,她们看着姑娘一天天长大,出了月。

    郡主那一天洗漱一番出了产房,出了月子,不再呆在产房,换了一身新衣,好好的出了月子,吃了一顿,府里请了亲近的为姑娘祝福也为郡主出月子。

    就像洗三一样。

    亲近的至亲都来了,关着门,没有打开门,免得让人看到不好,这一天后,姑娘正式出了月子,四爷搬回去和郡主一起。

    和生了小公子们时一般,姑娘不可能在郡主和四爷中间睡,被抱到了隔间,有奶嬷嬷照看,需要的时候把到郡主身边。

    郡主不舍,四爷也想留下姑娘一起睡。

    这还是第一次,她们听了都不知道怎么说,以前小公子们还小的时候四爷从来没提过,都是给奶嬷嬷们照看。

    干净利落得很,还嫌小公子们整天占了郡主的目光。

    换成姑娘就不同了。

    只有小公子不走郡主舍不得时才会留下,相比起来姑娘就是姑娘,真的是从生下来就不同。

    不说她们更小心,老夫人也是,郡主也是,四爷疼得跟什么一样,和小公子们小时候区别大得很,也爱抱,一回来就抱,每天入宫前也会问一下姑娘,看一下,看不到姑娘就会问,还和姑娘说话。

    四爷就像一个女儿奴,这是她在心里想的,郡主还好,公平,四爷早就说想要女儿,果然就喜欢女儿。

    看得人都眼热,看得她们不知道说什么,亏得小公子们不在意,有郡主老夫人还有她们疼。

    姑娘又小,什么也不知道,小公子们也疼姑娘。

    有了做哥哥的感觉,更是一母同胎的兄妹,要是不是就不说了。

    四爷想留下姑娘,她们知道是疼姑娘,可她们怕姑娘太小,只是不好说,反正有人照看,四爷还是和郡主一起。

    分开了这么久了。

    有姑娘也不方便,这些她们藏在心里,和郡主试着说过,四爷的话弄得郡主也想留下姑娘,好在才说起来不久,老夫人就知道了,发了话,让四爷不要再说,郡主也是,姑娘还是抱出去。

    姑娘就被抱到了隔间,偶尔和郡主四爷睡。

    老夫人想来也是想了不少,从更多的方面考虑。

    她们也放下心,四爷和郡主也不再说什么。

    姑娘在出了月子后总算有了小名,四爷不知道怎么想的,一个小名都想这么久,郡主也是决定不下来,老夫人无奈,也不催,都等着。

    等到这时知道了,姑娘的小名并没有取得多有创意,不过就是一个小花生,四爷好像想来想去,最后游移不定,想起小公子们的小名,就顺着取了一个,这是她想的,姑娘就叫小花生。

    因为好养活,四爷啊。

    还有就是看到白酥酥的花生身子。

    这让听到的人很:“……”

    不知道四爷怎么会把姑娘和白生生的花生联系在一起,怎么想到白花花的身子的,听郡主说是当时有人送上了花生,赵嬷嬷想不起谁送了花生,好像是有过这么一回事,不管了,四爷一定就对着姑娘叫起小花生,让人不得不跟着叫。

    老夫人倒是觉得好。

    大夫人二夫人也是。

    老夫人还笑了一场,郡主听了没有别的,她们没有资格说,这一叫就定了下来,她们想着花生再看姑娘竟然也渐渐觉得合适。

    主要是花生子又白又胖,姑娘也是。

    大名四爷翻尽了书取的,依然没有翻出来,说是先叫小名,再看一看,反正四爷给小公子取名时也差不多。

    要是真的这么快定了反而奇怪,姑娘可是更得四爷疼爱,四爷不翻完书,不用一二个月怎么会定得下来。

    姑娘有小名叫了,到了百日,姑娘不再整天吃了睡一点点大,见风就涨,转瞬就拉长了许多。

    个子长,身体也重。

    一抱着就重,很是扎手,不知道怎么长这么快,这么重,个子也长,抱得都快长到她一半了,还白得不行,一张小脸圆圆的,圆脸上的肉都掉了下来。

    太阳一晒,白里透着粉,别提有多可爱,令人亲了又亲,比两位小公子小时候还可爱,主要是小公子是哥儿。

    姑娘是姐儿,就不同,姑娘长得和两位小公子像,和郡主四爷也像,特别像郡主。

    是典型的那种超长也超重的,开始她们还担心问了不少人,问过太医知道正常,姑娘是长得好。

    以后长得高,也会抽条,太医回去也查了,说是历年来一般像姑娘这样的很少。

    没有几个和姑娘一样大的比得上。

    就是比姑娘大的有些也比不上,这想来是天生。

    叶姑娘来见到姑娘,说姑娘天生就是什么大长腿美女,长大了一定很高,像郡主,是因为遗传。

    因为郡主和四爷都高,她们听着叶姑娘说得那么头头是道,也按下心,何止是她们。

    四爷郡主老夫人听了,太医听了也点头。

    姑娘就这样越长越长越来越重。

    长大了就开始喜欢出门,不再呆在屋子里了。

    就像一下子懂事了。

    睡着的时候想休息了饿了还好,会乖乖的,要是不饿了,有精神了,那精神头十足,整天都要让人抱着出去玩,看风景,明明看不明白,也不懂。

    她们不去,姑娘就会不高兴,哭闹,还伸出短胖还有白白的手指着外面,真的就是一只小花生,像是知道一样,霸道不减。

    两位小公子看到姑娘一天天的变化,变得白白的,尤其是每天都来,算是亲眼看着姑娘长大,变化。

    开始不相信,后来相信了太医说的,妹妹会长得更好,他们便更有兴致天天跑来了。

    有小公子们在,也热闹。

    姑娘也喜小公子们这位两哥哥,一看到小公子们来就高兴,手舞足蹈的,姑娘果真就不是那种斯文的。

    ------题外话------

    和亲们说下,儿子又发烧了,反复发烧,不知道是不是肺炎,昨天打过针,今天没有,药也没吃,晚上让他吃了一道,睡着了,才耽搁到现在更新。

    明天还要去春游,望天,明天要是好了就地,不好还要去看病。

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翩翩少年(四更)

    担心又放心。

    小公子们看姑娘高兴,喜欢他们来,他们也高兴更喜欢姑娘,尤其姑娘爱找他们玩,他们一边嘴里嫌姑娘小,嘴里嫌弃姑娘,一边又问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和他们一样,一起玩。

    陪着姑娘,哄着,说等姑娘长大了带姑娘出门逛街。

    兄妹三人很是友爱,看着人心暖。

    百日,再到半岁,姑娘更是聪明了。

    会啊啊叫得大声了,声音变大,会拉扯你,会看着你,想去哪就去哪,还知道爬动,站起来,想要走。

    比小公子们以前都来得快,不管是什么,公子们来得更勤,四爷也抱着哄姑娘,郡主都无奈,只是老夫人那边也是一样样的好东西送来。

    到了姑娘快一岁,性子里的霸道一点也没有少,一点没有改变,展露无遗。

    等到姑娘快抓周。

    站起来了,一个人也能站着,也要出国丧了。

    姑娘的抓周可以办一场,国丧中,姑娘什么也没有,出了好歹可以好好办,郡主和四爷商量过也定下来。

    到时候送帖子。

    国丧一年让多少人什么都不敢太过……一个个都憋着,憋住了,不知道是不是憋坏了,一出了国丧,所有人都焕然一新,很多国丧期间不能做的都能做了。

    京城可以说是一下子整个鲜活了起来,以前是沉沉的,现下就不同了,就像黑白色上了彩色,不管是宗亲勋贵,世家大族,还是一般的小家族,亦或者是平民百姓都一样。

    各家也都开始例行走动,一天一天热闹了起来,而在这个时候,在姑娘抓周之前,七巧冬菱两个大丫鬟,看得她都不想再看的要配人了。

    她们原就要配人,什么都定好,准备好了,就配出去办一场喜事就是,由于国丧在郡主身边多呆了快一年的时间。

    这一年天天看着,也没多少长进,除了成熟一点,倒是把小丫鬟教得更好了点。

    就只是这一点让她还算满意。

    看在这点份上,她才不想再耽搁,干脆就提了,她们想来也想,恨不得嫁呢,她没问她们,和郡主说了。

    请郡主一出丧第一件事就是把她们配出去,郡主一听,也想起来,马上就准备。

    叫了七巧冬菱,见了问了她们,她们倒是还有良心,想再等下,觉得刚出国丧怕郡主需要人。

    特别是姑娘抓周。

    郡主说了没事,让她们成亲后再回来服侍,她们同意了,两人脸都红了。

    就像上一次。

    赵嬷嬷一直记得回京后郡主提过一次,七巧冬菱两个丫鬟都是这样红着脸,待到七巧冬菱配了人。

    姑娘的抓周还没到,帖子刚发出去,由于国丧又留下来的三老爷还有三夫人终于可以带着人从外地回到了京城。

    三老爷没有先回府,三夫人带着人回来了。

    一家人长长的马车,装了很多东西。

    到了府外面,老夫人是早就得了消息,府里也都知道,都很高兴,迎了三夫人,三老爷也回来了。

    然后一家子团聚了一番,老人人格外的开心,也是,三老爷三夫人外放好些年,都没有再回过京城,老夫人怎么能不想。

    只是面上没有表露出来,每年团聚的日子老夫人都会提一下,只是以前没办法。

    这一下三老爷三夫人回来,老夫人开心很正常,四爷大老爷二老爷也高兴。

    尤其三房的两位公子,三老三夫人不在京城的时候,三房没人,两位公子一位跟着老夫人。

    当然是嫡出的盛公子。

    另一位就跟着身边的嬷嬷丫鬟,三房庶出的也一样,包括那位三老爷他们外放后生的哥儿,还有那位姨娘,茂公子一个庶出的,歪得不行了。

    盛公子由老夫人亲自看着,因为是嫡出,是三老爷三夫人的命根子,由老夫人看着,不仅没有长歪还好着。

    如今开心了。

    三夫人想来该高兴,老夫人看着,教养着,完全就不同。

    三房别的庶出的,老夫人从来不管,就和三房的女人一样,都关着,可以说不见天日好多年。

    不知道还有没有胆子出来见人。

    三老爷三夫人回来倒是可以见人了。

    听说三房好多天前都开始收拾,尤其是三房的女人,不过她没看过,不知道是不是一说。

    那些女人还想争宠?

    那位章姨娘都成什么样了,躺在床上下不来了。

    三夫人肯定不想见这些人,茂公子也是,一个个应都不想见,三夫人可能也怕这些人把三老爷拉走了。

    最重要还是章姨娘。

    章姨娘必竟受宠过还生了两位,三老爷倒是没提,可……

    以前的三夫人不在意,现在不同,好不容易回来,和三老爷在外面夫妻单独过了那么久。

    也没有别的人,她听人说了三老爷身边光着,没有一个妾,还有通房。

    这几年不知道是三夫人本事见涨,还是三老爷变了。

    反正各种原因让三老爷就只有三夫人。

    还生了一位小公子,看起来也不复当年,关系好着,哪里耐烦应付这些。

    说起三夫人又怀了身子,生下来的小公子,比她们四房的小公子还要小,老夫人那个疼啊,一看到就揽到怀里,一直问着,舍不得放手,三老爷三夫人也不说什么,脸上带着笑。

    也时第夫人喜欢着。

    可能是这位小公子从生下来就没回来,在外,老夫人没有看到过,就是通过信,因而那种宠。

    各种东西送给这位小公子。

    这位小公子倒是看着禛公子和她家的小公子,三老爷明显也疼着,更不用说三夫人了。

    比起来,盛公子就要差一些了,是三老爷三夫人曾经关系不好时生的,这几年又没在一起,加之养在老夫人身边。

    没有父母在旁边,老成了许多,就算是三老爷三夫人亲生的,跟着长大几岁,还是疏远了。

    看得出来。

    也许过一阵子就好了。

    也许。

    长时候父子分离,可是那么容易消除的,还是在有了幼子的情况下,盛公子好在大了,懂事。

    没有嫉妒羡慕,她特别看过。

    赵嬷嬷没多在意,这不是她能关心的,是四房的事,她忽尔又想到三夫人才回来好像就问起了盛公子,盛公子也是高兴的,看着喜欢弟弟,过后离开宜园回三房一家人才是真的团聚。

    三夫人三老爷回京,三房有了人,不再空着,有了主子的三房接下来不知道会怎么样。

    三夫人会怎么处置三房那些人?

    老夫人没有多留三夫人和三老爷。

    早早就让他们回去了。

    一路周车劳顿的,休息好有的是时间,还要放三房一家去说下话。

    老夫人挥手,大家也散了,四爷四夫人二地从等和三夫人三老爷约好了时间。

    三老爷外放多年,这次回京是想看下能不能在京中补缺,要是不行,再找个离京城近的。

    现在暂时还要看,会留在京城,短时间内不会离开。

    三老爷三夫人一行能这么快回府还是四爷和皇上提了。

    皇上下了旨。

    不然啊。

    都是四爷功劳。

    三老爷三夫人回京的事过去,姑娘的抓周到了,三夫人三老爷知道说倒是回来得巧。

    可不是吗。

    姑娘的抓周,是姑娘出生后第一次办,办得大,很热闹,四爷和郡主和老夫人说后,老夫人不想再委屈姑娘,当时都来了,宫里也有赏赐,让人侧目。

    姑娘抓周礼上抓了胭脂水粉。

    还有绣花针。

    可是乐坏了人,也让人有点意外。

    还以为姑娘会抓刀剑。

    “这样比抓刀剑好。”萧菁菁道。

    纪尧抱着女儿乐。

    赵嬷嬷听着。

    抓周后的姑娘会站起来,会跑会走了,也会叫人,也有了大名,草长莺飞。

    小公子们长成了真正的翩翩少年。

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年少风流(一更)

    突然之间就长大了,成了十几岁的少年郎。

    姑娘也大了。

    快成大姑娘了,不过比起小公子们还是要小得多,她看着郡主,郡主永远是那么年轻好看,瘦了很多,京城可是都传着郡主美名,郡主身边的就是姑娘,姑娘乖乖坐着,一张小脸圆圆的跟郡主一个样。

    圆圆的眼晴,白皙的皮肤,小小的嘴,俏俏的鼻,秀发梳了起来,看过来,一身嫩黄的小襦裙,拉着郡主的手,看着乖得很,当在她眼中还是乖,可身体总是忍不住移来移去,坐不住,想要看外面。

    眼神活络得很。

    也灵动得很,她看了看姑娘,再看郡主,郡主一直不让姑娘动,不然啊,她掀着马车布帘,看了小公子,发现姑娘也在看,姑娘。

    她收回目光,恭敬的。

    “郡主,前面就是了,快要到了。”前面就是郡主要去的地方。

    “嗯。”

    萧菁菁应一声也看着。

    姑娘则是马上就看过来,糯糯的:“嬷嬷到了?”

    叫得赵嬷嬷心软得不行。

    “嗯。”赵嬷嬷道。

    “小公子们看看——”

    赵嬷嬷此时带着人陪着郡主带着姑娘去街上。

    两位小公子今天也是难得的没有读书,休沐,四爷倒是没空,他们一起陪着郡主还有姑娘。

    再看一眼外面的两位小公子。

    两位小公子骑在马上看着前方,赵嬷嬷不再看了,放下马车布帘。

    小公子们因为长得似四爷,长得格外的出众,她听到不少人说小公子们比当初的那位大公子,还有四爷以前还好。

    这是当然,她家的小公子怎么可能比不上当年那位大公子,小公子们可是四爷的儿子。

    只要出门,参加诗会宴会花会什么的,就会有不少小姑娘围着她家的小公子们,也不知羞,小公子们还会收到不少小姑娘送的香包,只是小公子们从来都不收。

    只因两位小公子心思不在这上面,而且一向自傲。

    根本不把这些小姑娘们送的东西放在眼里,所以——她太了解她的小公子们了,她的小公子们也从来不在意是不是被人誉为什么京城第一美男子。

    对了还有第二美男子。

    小公子们是两个人,也没有把大家觉得他们长得比四爷好有什么。

    禛公子不在乎,小公子一向知道自己长得好!

    两位小公子总是让人不由想起那一句用烂了的,但也只有这一句最能形容少年的风流挺拔了。

    用在两位小公子身上最恰当,别的她一时找不到好的,也许别的人行,她一个婆子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以前形容过别的人,比如那位不知去向的大公子。

    虽说让人觉得腻歪,可是,算了。

    当然主要是前面几句,最后的几句小公子们还小,还没有到成亲的时候,亲事还没有订。

    还早得很。

    更别说什么妾似将身嫁与了。

    郡主和四爷是不会这么快让小公子们成亲的,定亲,不说小公子们的亲事很重要,要慢慢看,小公子们还要科考,等科考了再说。

    京城的好姑娘不少,但也不是好姑娘就行的。

    还要看家世,和小公子们配不配,合不合得来,还有八字匹配不。

    两位小公子是从小看大,不过禛公子比起小时候更稳重了,没有那么跳脱了,如青松,小公子斯文俊秀如修竹。

    两位小公子站在一起,就是青松和青竹。

    没有人会不注意。

    整个京城找不出两个比得上小公子们的,也难怪有人觉得小公子们是京城第一美男子。

    小公子们还是第一才子呢。

    这是她心里想的,郡主却不让她太高调,让她低调一点,不要她说出来,怕弄得大家都知道!

    小公子们长得好,又有四爷这样的爹,郡主这样的娘,从小读书读得好,就没有读不懂的。

    也不知道小公子们长的是什么脑子,可能就像有人说的,像足了四爷吧。

    只要学堂教的小公子们就知道,有时候甚至学堂没教他们就知道了,和小公子们一起上学的还差得远,小公子们已经学会了。

    小公子们哪怕有点自傲,也很正常不是吗,像小公子们这样,没有什么不好的,当然要有一些骄傲,也是傲气。

    这没有什么不好,除了四爷会提一下让小公子们注意下,郡主提一提,四爷郡主老夫人都没觉得有什么。

    以小公子们的出生就该如此,四爷空了也会抽查两位小公子,两位小公子学习进度很快,有时候四爷都不得不看着小公子们,小公子们不听话,四爷也找不到罚小公子们的。

    两位小公子的心思也都是一直放在科举上,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最重要,别的都只是消遣还有娱乐一下。

    不像有的人,明明就不够聪明也不知道好好学,只知道玩耍,仗着出生还有身份,自觉自己出身好,不怕担心别的。

    看不上别人,觉得自己一辈子就是躺着吃也吃不完,仗着身份欺负人,还看不上认真读书的。

    勋贵子弟不说了。

    他们和小公子们不同,天生就不用读书,要不就是一群纨绔子弟。

    小公子们也不像那些自觉有几分聪明就得意了,不好好学的,京城只有寥寥几个能稍比得上小公子们的。

    自以为不好好学的后来就是伤仲永,她也不是没有听人小声议论小公子们长大了会不会就是一个伤仲永。

    必竟小公子们太出色,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比较,那些羡慕的人说什么都可能,表面上还话,底下面有嫉妒什么的算不上什么。

    她听着不喜,在她的心中,小公子们绝不是,不等她说,郡主知道不让她出面。

    郡主觉得没必要。

    待到小公子们高中的时候就知道了,世人也闭嘴了。

    赵嬷嬷明白,还是有点憋屈就是了。

    她觉得两位小公子就是神童,天才,天生生而知之,什么都轻而易举就能知道,就算是最爱玩闹的时候也没有忘了读书,受四爷的影响很深。

    永远都不会是伤仲永。

    早在几年前小公子们其实就开始下场了,本来可以不用这么早,官宦子弟都可以不用从童生考起的。

    但四爷让小公子们磨练一下,郡主也不说什么,老夫人赞同。

    四爷当年也是这样开始,小公子们也想试一试,以试天下读书人,看一看。

    磨练几次,用四爷的话说就是多磨练才能更好,小公子们先考过了府试,一次就考过中了秀才,不过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中秀才并不算什么,所以没有人觉得多厉害。

    重要的是后面。

    秀才只是开始,也不值得庆祝。

    就算有人知道送来贺礼,派人恭贺,府里也是该如何就如何,就算皇上知道,派了人来,赐下东西,还提起,四爷也还是那样。

    四爷当年可是高中榜首。

    因而高中状元才是庆祝的时候。

    就算小公子们府试也是得的案首,两位小公子都是,你来我往的,也差了很多,不过是让人觉得不愧是四爷的儿子而已。

    没有因为是官家子弟就有所懈怠。

    本来前两年两位小公子就可以依次参加乡试,考取举人的功名了,按两位小公子的能力肯定能上,只是四爷觉得两位小公子还小,文章上面还诸多不足,怕两位小公子得中了更加骄傲了,还是再多磨练一下,磨练得更老练一点,就往后压了压,压了几年。

    让他们明年再考。

    不然两位小公子已经是举人的功名了。

    再来就是春闱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509/ 第一时间欣赏盛宠之嫡妻归来最新章节! 作者:失落的喧嚣所写的《盛宠之嫡妻归来》为转载作品,盛宠之嫡妻归来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盛宠之嫡妻归来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盛宠之嫡妻归来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盛宠之嫡妻归来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盛宠之嫡妻归来介绍:
临死前,她才知道自己这一生活得多荒唐。
身为郡主,京中明珠,被人哄骗,嫁人后,为了和爱的男人相守,害死了自己腹中的孩子。
更是害死疼爱自己的父王,整个郡王府被抄家。
最后才知道那个男人爱的是她的好友被誉为天下第一才女的秦王妃。
对方的一句话。
她被他亲手扼杀在病榻之上。
只因她太碍了人眼。
死去后,再睁眼,她离奇重生回到自己未嫁之时。
萧菁菁眼中带着嗜血的恨。
这一世,她不会再那么痴傻,相信那些贱人,被那些贱人哄骗,那些欠她的,她欠的,她都会一一还回去!
她要血债血偿!
誓要让所有害过她的人身败名裂。
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逃出渣男的算计。
撕开天下第一才女那一层美人皮。
让天下人都知道所谓美好如仙子的天下第一才女伪善恶毒的真面目。
不经易转身。
才发现有一个人站在她的身后,护着风雨。
“为什么娶我?”
“傻丫头,我心悦你。”
“让我宠你可好?你想对付谁,我帮你!”他眼带宠溺。
“不觉得我恶毒?”她微昂头。
“不。”他只心疼没有早点护着她。
“好,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美貌如花!”她高昂头,骄傲一笑。
推荐新文《盛宠之嫡妃归来》请大大多多收藏评论,喧嚣感谢大家,这本新文会更精彩的......盛宠之嫡妻归来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盛宠之嫡妻归来,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盛宠之嫡妻归来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