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重生农门小福妻TXT下载重生农门小福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农门小福妻全文阅读

作者:风十里     重生农门小福妻txt下载     重生农门小福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571章 秦二郎离开

    程哥儿听话的拿起墨条,在砚台里磨墨,磨好后,一手押着纸张,一手写字。他年纪小,拿着这种食指大的毛笔有些吃力,因此写出来的字比平时差了。

    夏先生从他磨墨到压纸,再到写字,一路看下来,是看得眉头大皱。幸亏他来了,不然这孩子得被顾家养废。

    磨墨的手势不对,压纸竟是用手,旁边的镇纸却不用,拿笔还摇摇晃晃的,写字时的体态也不好,没有做到挺拔如松,稳如磐石。

    写出来的字还圆乎乎的,丝毫没有龙舞银钩的美态。

    夏先生觉得自己快疯了,简直无法忍受。

    程哥儿还笑嘻嘻的把写好的字捧给他看:“程哥儿写好了,先生请看。”

    夏先生看着程哥儿的笑脸一顿,心里的不满减轻不少,还有救,好好教着吧。

    夏先生接过纸张,看着上面的字,夸道:“写得不错。”

    程哥儿听得笑了,回头冲着顾锦安眨眼,对着顾锦里做鬼脸,回头看着夏先生的时候又乖乖站着,看着可老实了。

    顾锦安看着这样的程哥儿,心里感慨不已……在老家的时候,程哥儿老是被老顾家的人打骂,把胆子都骂小了。不但不爱说话,还很害怕陌生人的接触,可愁坏了他,如今脱离了老顾家,程哥儿可算是活泼起来了。

    顾大山则是紧张的看着夏先生,等夏先生放下纸张后,问道:“夏先生,我家程哥儿是个乡下孩子,没有去过私塾……要是写得不好,还请先生费心教教。”

    夏先生等得就是这句话:“程哥儿这孩子是个聪慧的,只要好好教上十年,将来登科高中,名扬四海不在话下。”

    顾大山笑得腼腆:“不用有多大出息,就是让他明理懂事,将来考个秀才,能有一份养家糊口的本事就成。”

    夏先生闻言,心里大骂顾大山,你以为是你吗?种个地都觉得有出息了,程哥儿这孩子必须考上会元,高中三甲,且得有一样足以名扬大楚的本事,才能对得起他嗣子的身份。

    要不然,他这夹杂了乡野顾氏的血脉,定会被各个世家豪族诟病唾弃。

    但夏先生的目的是要收程哥儿做学生,必须跟顾家人处好关系,因此再厌恶顾大山,也要笑脸相迎:“顾老弟放心,夏某定会教好程哥儿。”

    顾锦里:“等等。夏先生的意思是,要收我弟弟做学生?夏先生这样的文人狂士也爱好收徒?”

    先是厌恶他爹,再来收程哥儿做徒弟,怎么看都觉得怪异。

    夏先生宽大的袍袖一甩,挽出一个好看的袖花后,潇洒回旋,落回他的膝盖上,看着顾锦里道:“夏某笃信缘分,程哥儿这孩子合我眼缘,花个几年工夫教导他不成问题。”

    又笑问:“莫不是顾家看不上夏某,觉得夏某这个举人不配教导程哥儿?”

    顾大山听得大急,忙道:“先生误会了,我们家没有这样的意思。小鱼历来心疼程哥儿,关于程哥儿的事儿,她总会多问几句,若是说了不好听的话,还请先生勿怪。”

    顾大山是个农夫,这辈子第一次见到举人老爷,又被夏先生忽悠了半个时辰,直把夏先生当成神人来看,恨不得自家孩子能跟着夏先生读书,以后好有出息。

    顾锦里皱眉,有些不喜欢这个夏先生了,看向顾锦安,用眼神询问他。

    顾锦安道:“小鱼放心,夏先生是可信之人,能教导程哥儿是好事。”

    虽然他也觉得夏先生有些不对劲的地方,但夏先生对他的爱护却是做不了假的。

    他也见过夏先生的夫人,那位夫人端庄秀丽,温婉大方,对他如对待亲子般慈爱。他在夏家住的两天里,吃的每一顿饭都是夏夫人亲手做的。

    顾锦里听罢说道:“爹,读书是程哥儿的事儿,这事咱们得问问程哥儿吧。他历来胆小,最怕在外面住,要是他不想离开家来镇上读书呢?”

    程哥儿最怕离开家跟外人住,她这话一出,果然让程哥儿紧张起来。

    小家伙惊得瞪大眼睛,带着哭腔道:“爹,跟着夏先生读书不能住在家里吗?那我不学了,爹不要把我送到镇上来。慧娘姐姐说这宅子闹鬼,程哥儿不要住在闹鬼的房子里。”

    顾大山赶忙安慰他:“不怕不怕,这宅子没鬼,你慧娘姐骗你呢。”

    夏先生看得皱眉,程哥儿这孩子怎么这般依赖顾家人,这可不行。

    他笑着轻轻拍抚着程哥儿的背,道:“程哥儿放心,只是来跟先生读书,一天两个时辰而已,下午就能回家去。”

    程哥儿听罢,终于不哭了:“真的?”

    夏先生点头:“真的。”

    程哥儿笑了:“那我来跟夏先生念书。”

    铜生哥老是跑来找他玩,可铜生哥玩的东西他一点也不喜欢,挖泥巴捏成菜的模样,然后用火烤了,大家再一起围着装做吃宴席的样子,还要做出吃得很开心的模样。这种游戏他一点也不喜欢玩,每次玩了都觉得好傻。

    还是来镇上念书吧。

    顾锦里见程哥儿自己同意了,只能作罢。

    顾大山很高兴,觉得程哥儿跟夏先生念书后一定能考上功名,这辈子算是不用操心了,辞别了夏先生,约定过几天就送程哥儿来念书。

    夏先生把他们送出门,又让家里的下人把郑家、上官家送给顾锦安的书籍搬上顾家的骡车。

    顾大山看见满满五箱子书籍,是高兴得不行,觉得自家两个儿都有出息了,脊背都挺直了不少,驾着骡车回家去了。

    顾锦安回家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何村长知道他拿回来很多书,立马把何金生拉来顾家,这回也不含蓄了,直接说道:“安哥儿啊,你可要帮帮金生,以后去夏先生家,去金陵府的时候,带带他……这些贵人给的书也借给他看看,村长爷爷谢谢你了。”

    顾锦安笑道:“村长,我跟金生哥是朋友,他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跟我说,要是夏先生愿意,我就带他去请教夏先生。这些书籍金生哥想看也成,但要保护好,得来不易,咱们得爱护着些。”

    何金生听了忙道:“安哥儿放心,我一定好好爱护,不会损坏一页纸。”

    何村长听了更是高兴,笑呵呵的在顾家跟三爷爷聊了许久的天,直到天色黑透才回家去。

    顾锦安从金陵府回来,还跟新搬来镇上的夏先生认识的事儿,着实在村里传了一天,可第三天的时候,就被秦二郎要离开村子去禹昌府当兵的消息给压住了。

第572章 狠人

    大丰村,祖传老井边,村里妇人们一边干活,一边叽叽喳喳的说着:“诶,你们听说没有,秦家那个老大,就是整天拉长脸跟死了爹娘似的那个,要去禹昌府当官了。”

    “听说了,咋没听说,消息都传遍了。前段时间有县兵来村里,我就猜是秦家老大要当官,果然啊,真真是出息了。”

    有妇人听说秦二郎要当官了,兴奋得眉毛都要飞起来,赶忙问道:“秦家老大还没说亲吧,那可真是巧了,我娘家侄女三翠你们知道吧,那可是咱们十里八村长得最好看的姑娘,年纪跟秦家老大正合适,般配得很哟。”

    “般配个头,你可悠着点,别看秦家老大当官了就想跟他攀亲,他那样的煞神,你娘家侄女是有几条命敢嫁给他?”

    有人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喊道:“你们胡诌个啥?什么当官啊,那是去当兵。再说了,他也不是老大,二郎二郎,人家是老二!”

    然而,没人关心秦二郎是老大还是老二,只惊呼着道:“菊儿娘,你胡说的吧,都说是去禹昌府当官,做啥子小旗长的,手底下能使唤十个人呢。”

    心里又很纳闷,这禹昌府在哪?是在他们江淮吗?

    菊儿娘用井水洗着野菜,冷笑着回怼他们:“就是去当兵的,连小旗长都不是,你们要是不信就去问问秦二郎。”

    一句话,让水井边的女人们全都闭了嘴。

    少顷,一名妇人甩了一把井水到菊儿娘的身上:“菊儿娘,你也忒坏了,让我们去问秦二郎,那阎王脸是我们能问的?估摸着还没靠近他,他就搬起石头来砸人了。”

    秦二郎凶名远播,村里上到老人下到孩子都怕他,可是不敢去问的,只能继续发挥想象,说着秦二郎的八卦。

    罗慧娘听说秦二郎要走的消息,急了,她不相信,跑去制药作坊找顾锦里问:“小鱼小鱼,村里人都说秦二哥要走了,是真的吗?”

    小姑娘说着,圆圆的杏眼都有些红了,看着快哭的样子。

    顾锦里见了,心下摇头,对她道:“是真的,调令早在我从府城回来的前一天就下来了,那天村里来了个县兵就是送调令的,你应该知道的。”

    罗慧娘却道:“我不知道,我没看见那个县兵……秦二哥不会走的对不对?”

    顾锦里闻言,看着罗慧娘眼里积攒的泪水,这才发现,罗慧娘对秦二郎的喜欢比她想象的要深得多。

    她拉过罗慧娘的手,问道:“慧娘,你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喜欢秦二郎?”

    罗慧娘听得一懵,红了一张苹果脸,赶忙摆着手道:“不是不是,我就是觉得秦二哥救了我,所以想对他好。”

    完犊子,这不就是喜欢。

    顾锦里又问道:“我上次跟你说过,救命之恩可以用其他方法来报答的。”

    罗慧娘:“我知道啊,可要是秦二哥走了,我见不到他的人,还怎么报答?”

    顾锦里:“……”

    你这意思还是舍不得他走。

    她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姑娘,圆圆的脸上是一片懵懂,还不知道什么是男女之情,却是把一颗心给了出去。

    顾锦里沉默片刻,对罗慧娘道:“慧娘,要不你亲自去问问秦二郎,或许村里的消息是假的;或许你可以留一留他,让他别走。”

    秦二郎是不会看上慧娘的,他看不起农家女,只会要高门媳妇,若是看见罗慧娘去挽留他,定会彻底暴怒,说些难听的伤人话。

    与其让慧娘抱有幻想过一辈子,不如让她被秦二郎骂一顿,或许被喜欢的人骂一顿,她就能彻底把心收回来。

    “啊?要,要亲自去问秦二哥吗?”罗慧娘有些怕,秦二哥那么凶。

    顾锦里道:“不去问也成。你别管他了,他跟我们不是一路人。”

    罗慧娘要是不去,证明她没有那么喜欢秦二郎,等秦二郎走个几年,她也就忘记了。

    可罗慧娘犹豫片刻,最终说道:“我去!我要去问问秦二哥是不是真的要走?能不能不走,留下来陪着我们几家人?”

    罗慧娘说完,松开顾锦里的手,头也不回的跑了。

    顾锦里怕她出事,跟了上去,却没有进秦家的门,而是躲在秦家院墙下,透过院墙的小窟窿看着秦家院子里的情况。

    “秦二哥!”罗慧娘站在秦家院子里,喊完这一声后又怂了,不知所措的站在院子里。

    顾锦里有点心疼罗慧娘,却忍着没有去院子里把她拽走,还耳尖的听到秦家屋内传来响动……有人在家里,还不止一个。

    不多时,秦家堂屋的门打开,秦三郎走了出来,直径离开家,出了院子后,往左边一转,找到躲在院墙下偷看的顾锦里,不由得笑了。

    顾锦里知道身后有人,回头冲他招招手,让他过来一起偷看。

    秦三郎走了过来,在她旁边蹲下,拿出一把刀子,把自家院墙凿出个小洞,跟她一起往院子里看去。

    院里,罗慧娘难堪得掉下眼泪,却还是大着胆子冲着堂屋喊了一声:“秦二哥……我,我是来找你的。”

    砰一声,秦二郎一拳砸在朽掉的木门上,直接把木门砸出一个洞。

    顾锦里对秦三郎道:“你家要换个新门了。”

    秦三郎点头:“是该换了。”

    已经被砸了两回,再不换,家里的门也不用关了。

    罗慧娘被秦二郎的这一拳吓得不轻,身子抖了抖,却没有跑掉。

    秦二郎冷笑一声:“脸皮果然够厚。”

    他走出堂屋,来到院子里,跟罗慧娘保持着一丈距离,直接问道:“你来找我做什么?是想让我别走?你以为自己是谁?一个农家土丫头,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种田的,你根本配不上我?”

    罗慧娘都听懵了:“秦二哥……你在说什么啊?我只是不想让你走,没说要嫁给你啊。”

    “只是不想让我走?呵!”秦二郎脸色一沉,直接把勾曷刀扔到罗慧娘面前:“你自杀吧,你死了就能把我留下。”

    能留个三天,等给你送完葬,上完坟后就走!

    顾锦里:“……”

    有句粗话不知当不当讲。

    “娘的,你二哥果然是个狼人,太狠了。”顾锦里生气了,说完还不解气的掐了秦三郎一把。

    秦三郎受了无妄之灾也不敢说什么,他了解小鱼,她是跟他玩得好才这样,而二哥也确实过分了,竟是让罗慧娘自刎。

第573章 有钱不慌

    罗慧娘看着地上的勾曷刀懵了,用手指着勾曷刀,抬头看着秦二郎:“秦二哥,你刚才说啥?”

    秦二哥是个好人,会舍命救她,大家又是一起逃荒来的,不可能让她自杀的。

    秦二郎一脸漠然,冷笑道:“我,让你拿刀自杀!”

    听懂了吗蠢货?

    罗慧娘这才惊醒,秦二哥竟然真的是让她自杀,可是:“为啥啊?”

    她真的不懂,她也没做什么让秦二哥恨到要杀死她的事情啊。

    秦二郎看着罗慧娘那张懵懂无知还挺天真的脸,恨不得扇她几巴掌:“挡我前程大道者,必死!”

    罗慧娘听着这话,看着秦二郎没有任何表情的脸,以及那双满是厌恶的眼睛,哭了,哭得很伤心很伤心,可又怕被顾锦里家的人听到,只能捂着嘴巴哗哗的掉着眼泪。

    秦二郎怒不可遏,吼道:“别哭了,要哭滚回你家哭!”

    以为眼泪能打动他吗?她罗慧娘又不是什么高门贵女,掉的眼泪可不是珍珠,而是田里的泥巴水。

    罗慧娘听到这话,看了秦二郎一眼,转身跑了,临走前还带着哭腔说了一句:“对不起。”

    顾锦里见了,赶忙对秦三郎说一声:“我先走了。”

    她快步追上罗慧娘。

    罗慧娘看见她,哇一声,大哭出来:“小鱼小鱼,我是个不要脸的姑娘,二郎哥嫌弃我。”

    顾锦里安慰她:“不哭不哭,我们慧娘是个好姑娘,秦二郎是个神经病,他说的话做不得数。”

    “小鱼,慧娘,是你们在外面吗?”顾锦绣正在给程哥儿做上学用的布袋,听到罗慧娘的哭声,不放心的走出来看,身后还跟着璃姐儿。

    罗慧娘觉得刚才的事情很丢脸,不想让顾锦里以外的人知道,便对顾锦里道:“我不去你家……去制药作坊吧,我想哭,我难过。”

    顾锦里听得有些心疼,抬头冲着顾锦绣的方向道:“大姐,我们没事,慧娘是找山珍的时候被树上的硬刺扎到手了,这才哭了。我带她去制药作坊上药,你别担心。”

    顾锦绣听得纳闷,小鱼随身带着金创药,自己家里也有伤药,根本不用去作坊,但她是个通透人,知道是两个小姑娘有话不想让她知道,便道:“你们去吧,记得早点回家。”

    “诶。”顾锦里应着,拉着罗慧娘去了制药作坊。

    罗慧娘在制药作坊里哭了很久,问顾锦里:“小鱼,我真的是个不要脸的女人吗?我真的喜欢秦二哥吗?秦二哥为啥讨厌我?”

    顾锦里:“……”

    姑娘,这些问题你让我怎么回答?得问你自己啊。

    罗慧娘也不需要顾锦里回答,她现在只想哭,哭了足足有小半个时辰后,她才停下。

    哭完后,她又好了,对顾锦里道:“小鱼,秦二哥就要走了,我想给他准备点送行的东西,你觉得咋样?”

    说完还有些怯的看着顾锦里,生怕她会说这样不妥当。

    顾锦里道:“可以,你随便准备点东西送给他吧。”

    又道:“荷包、手帕之类的不用准备,这些需要绣工,你的绣工短时间内做不出来。”

    主要是这两样东西不适合姑娘家送给男子,会招人话柄。

    罗慧娘听得很高兴,起码还有小鱼支持她:“那我回去准备了,你早点回家啊。”又高高兴兴的走了。

    顾锦里看着她的背影摇头,要是她以后都能这样开心,那也不错。

    罗慧娘走后,顾锦里开始配制冯进他们磨好的药材,把它们调配在一起后,做成牙粉,再让冯进他们拿来陶瓶跟瓷瓶,把配制好的牙粉装进瓶子里。一共装了两千瓶,放到一间专门装着牙粉的厢房里。

    以后这间厢房就是专门装牙粉的库房了。

    “邱琅、冯进,你们两个带人轮流看着厢房里的牙粉,不得让任何人进去。”顾锦里把画好的封条递给他们:“用糯米浆糊贴在门口跟两个窗户上。”

    这样一来,要是有人进去做手脚,她就能发现。

    “是。”冯进接过封条,用封条把房门跟窗子封了起来。

    梦惊澜在制药作坊里逛了一圈,听阿时跟叶荆子把今天做了多少蚊香、牙粉、祛疤膏说了之后,把账本放好,回了家。

    第二天巳时,吴老大夫带着程掌柜跟章掌柜再次来到制药作坊,同来的还有悬壶坊和源字药行的大夫们。

    他们是来验货的。

    牙粉是用药材做的,验药这个东西要做得很仔细,因此每瓶牙粉他们都会验过,没问题后,才会封上盖子装箱。

    两千瓶牙粉,六个大夫同时验,验了足足三个时辰才好,当真是耗时良久。

    但这些大夫不是顾锦里的人,她只要派两个人看着他们验货就好,因此不算浪费她的时间。

    等验好后,三方在两张确认书上签字按手印,这两千瓶牙粉就算是彻底交货了,以后再出问题,跟顾氏制药作坊无关,源字药行要自己负责。

    “余下的牙粉要在一个月内交货。”程掌柜说道。

    顾锦里点头:“没问题。”

    一个月足够了。

    而这两万瓶牙粉卖完后要是没出任何问题,源字药行的人就不会再来他们制药作坊验货,她的牙粉可以直接拉去悬壶坊,悬壶坊验过没问题后,转给源字药行就成。

    顾锦里还趁机卖了一批祛疤膏给悬壶坊,拿到了五百五十两银子的货钱。

    她攥着银票,笑容满面的把吴老大夫跟源字药行的人送出作坊大门,这有了银子心里不慌。

    临走之前,吴老大夫交代她:“祛疤膏可以多做一些,闵小子说了,这东西卖得极好,让你多备着些。”

    顾锦里应下了:“您老放心,我把人手再捋捋,会留出一批人来专门做祛疤膏,这东西赚钱,我乐意多做。”

    祛疤膏这个东西做得虽然不多,可卖价贵,富户人家又忌讳身上有疤痕,所以很多人家愿意买,虽然不是所有疤痕都能除掉,却能减淡疤痕,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也算是神药之一了。

    顾锦里把吴老大夫他们送走后,转身回家去了,帮着三奶奶他们一起忙活着做践行饭。

    这顿践行饭是给秦二郎做的。秦二郎的脾气虽然不好,可几家人是过命的交情,几家的长辈是把他当做小辈来看待的。他要走了,几家人就给他摆个宴席,给他践行。

第574章 礼物

    三奶奶看见顾锦里回来了,忙道:“小鱼,你的炸酥肉做得好,赶紧来炸上几盆,别放辣子,二郎那孩子不吃辣。”

    又道:“对了,再把你上回做的肉干做上五斤,给二郎带着路上吃。那孩子虽然不说话,可我上回是看出来了,他喜欢吃肉干呢。”

    顾锦里只是应了一声,便撸起袖子干活,心里却心疼家里的肉又要喂给白眼狼。

    三奶奶却是真心疼秦二郎的,觉得他没爹没娘的,又要离家去外地当兵了,当真是可怜得很,尽心尽力的给他办着践行宴,冲着楚氏道:“铁柱媳妇,你的馕饼烤得好,烤上十几个,明天给二郎带上,让他路上吃。”

    十几个烤馕饼?

    顾锦里道:“三奶奶,秦二郎不喜欢带太多东西,您老准备这么多,他也不会带的。”

    三奶奶道:“怎么就多了?一点也不多,禹昌府离咱们这里远着呢,路还没走到一半就吃完了,我还嫌不够呢。”

    又瞪着她道:“什么秦二郎?这般没大没小的,要叫二哥。”

    以前逃荒的时候这丫头都喊秦二郎秦二哥的,不知道啥时候开始她就不叫了。

    顾锦里想呵呵,秦二郎那样看不起他们的人,凭啥叫他哥?但她不想跟三奶奶吵架,想着秦二郎就快走了,给个面子,忍了:“嗯,我知道了。”

    哗啦一声,她把裹好粉浆的肉片放进油锅里,开始炸肉。

    楚氏则是和面做着烤馕饼。

    崔氏没有在厨房忙活,而是在院子里加紧给秦二郎做着背囊,一共做了两个,是给秦二郎拿去装行李的。

    下午的时候,严氏跟陈氏两家收铺回来,也赶过来帮忙做席面,几家男人则是去了一趟县里,给秦二郎买了几套衣服鞋子,还给他打了两把匕首,买了三个羊皮水囊回来。

    他们回来的时候,崔氏把两个背囊做好了,喊来顾大山:“他爹,顺便把背囊给二郎拿过去。”

    “诶。”顾大山笑着走过来,拿上两个背囊后,对崔氏道:“你也歇歇,老是做针线活对眼睛不好。”

    崔氏做了大半辈子的针线活养家,如今眼睛不是很好,小鱼正在给她配药,还做啥子眼保健操的,让她的眼睛能恢复些。

    崔氏笑了,脸上还有点红:“赶紧拿去吧,我去帮三伯娘她们做饭,等会儿就能开席。”

    顾大山点头,拿着背囊,牵着骡车,直接去了秦家。

    顾大林带着顾庆田跟顾庆粮也去了秦家,刚到秦家院门,顾庆田两个堂兄弟就喊道:“秦爷爷,二郎哥,你们快出来,我爹他们给你们送东西来了。”

    秦老听到这话很高兴,赶忙出来开了院门,让顾大山把骡车牵了进来,大家伙一起搬着骡车上的东西。

    “咋买了这么多东西?费了不少钱吧。”秦老是感动的,他们祖孙三人害了几家人,几家人却对他们家这么好。

    顾大林笑道:“不多,都是二郎能用到的东西。”

    银钱确实费了不少,但几家一起分摊,每家出的银子也不多。

    秦老听到这话却是不信的,不说衣服鞋子,光说三个羊皮水囊就要花费不少银子,还有两把匕首,起码得要十两银子。

    而让秦老红了眼眶的是那三套衣服、鞋子……二郎没有娘,也没有奶奶,家里没个妇人给他做贴身的衣物,几家的男人就特地去县城给他买了,这份爱护之情,比千金贵重。

    秦老见秦二郎久久没有出来,怒了,冲着屋里喊道:“二郎,你缩在屋里忙活啥呢?赶紧给老子滚出来!”

    真真是不晓事的很,几家人这么为他,他却连个好脸也不给,自小学的那些礼仪都喂狗了?

    秦三郎把秦二郎拽了出来,对着几家男人笑道:“大山叔、大林叔……二哥在屋里收拾小鱼给的药,耽搁了,你们别介意。”

    小鱼做的金创药是最好的,可小鱼不乐意给二哥,还是他去问小鱼要的。

    顾大山并不生气,而是笑着招呼二郎:“这两个背囊是你大山婶做的,你拿去装行李,装得多不说,背着还方便。”

    秦二郎接过两个背囊,把几家男人给他买的东西都塞进背囊里。

    顾大林看得直摇头,抢过他手里的背囊帮他装:“装东西哪能像你这么装?看看这些衣服都压在一起了,会成坨的,过来看着,大林叔教你。”

    秦二郎不乐意,却碍于秦老跟秦三郎在场,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旁边跟着学。

    好不容易把东西收拾好,又被顾大山他们拉去顾家吃践行饭:“原本该在你家里吃践行饭的,可你家院子小,也没个会做饭的女人,就在叔家里吃了。”

    秦二郎不说话,还是秦三郎道:“三爷爷跟三奶奶住在这里,几家人一起吃饭理应在有长辈的家里吃。”

    说完踹了秦二郎一脚,秦二郎只能笑着附和一句:“三郎说得对。”

    何村长也带着何大仓跟两个孙子来了,对秦二郎道:“二郎出息了,听说是咱们守城的郭将军亲自下的调令,诶哟哟,二郎你这是要发啊。以后当了将军可不能忘了乡亲们,大家伙等着你衣锦还乡。”

    秦二郎被秦三郎警告了,不敢再摆脸色,拿起酒碗道:“小子记住了,敬村长一杯。”

    然,即使他衣锦还乡,还的也不是大丰村。

    何村长高兴的举起酒碗,跟着秦二郎喝了一口。

    顾锦里家的院子里,堂屋里一共摆了四桌,几家人加上何村长祖孙,一起开开心心的给秦二郎践行,吃到天色黑透,点上火把后,大家伙才散去。

    罗慧娘没有回家,而是跟楚氏道:“娘,今晚我跟小鱼睡,听她说府城的新鲜事儿。”

    楚氏瞪她一眼:“还没说完?你都听了几晚了?懂事点,别缠着小鱼不让睡觉啊,说上半个时辰就行了。”

    “诶娘,我知道了,您放心吧。”罗慧娘高高兴兴的应着。

    等到大家伙都快睡觉的时候,却是拉着顾锦里去了秦家,找秦二郎。

    虽然这样做很是不好,可她还是想把自己亲手做的礼物送给秦二郎。

    秦二郎真是烦死了她,不想出去,还是秦老道:“你明天就要走了,这辈子估摸着也就见一回了,去见见又不会少块肉。”

    慧娘是个好孩子,并没有要攀扯二郎的意思,小姑娘就是感激他罢了。

第575章 夏夫人

    秦二郎听罢,为了摆脱罗慧娘,只好出门去见她,还把秦三郎拉上,免得罗家土丫头算计他,让他娶她什么的,也有三郎这个人证在。

    罗慧娘见他出来了,很是高兴,赶忙把自己准备好的礼物递给他:“秦二哥,这是我给你做的践行礼,你拿着……要平安回来。”

    秦二郎没有接,而是冷笑问道:“送的什么东西?荷包还是手帕?”

    要真是送这些东西,那只能说明罗慧娘是个想要攀高枝的贱女人。

    罗慧娘道:“不是不是,是一对皮护掌,能护着手掌,不让刀柄把手掌磨伤。”

    她可是熬夜做了两天的,把手都扎得满是针眼。

    秦二郎不信,说道:“把袋子打开。”

    罗慧娘赶忙打开袋子,撑着袋子口给他看:“喏,看清楚了吧,真的就只有一对皮护掌,这块羊皮还花了我半两的私房钱,很贵的。”

    秦二郎听罢,拽过袋子,提步走了。

    可没走几步他又停下,回头对罗慧娘道:“我讨厌你……像你这样的农家姑娘,合该找个农家汉子嫁了,这才是你的归宿,高枝可不是那么好攀的。”

    罗慧娘听到他的话,气哭了,冲秦二郎吼道:“秦二哥你有病,我就是感激你救了我,没想别的,你太欺负人了!”

    说完,哭着跑了。

    秦二郎看着她跑掉的背影,转身回屋,又觉得……是不是自己想多了?或者自己不该说这么伤人的话……罗家土丫头虽然配不上他,却是个好姑娘。

    顾锦里朝秦三郎挥挥手,算是打了招呼后,立刻跑去追罗慧娘。

    罗慧娘没哭多久,等顾锦里追上来的时候,已经擦干眼泪,道:“小鱼,你说的对,报恩有很多种法子,我不对秦二哥好了,等他遇难的时候,我再去救他报恩好了。”

    又急忙呸了几口,道:“不对不对,当我没说过,秦二哥要好好的,千万别遇难……我努力赚钱,等赚够银子后,把银子给他,当做救命之恩的报酬。”

    顾锦里听得笑了:“好,你努力赚钱,等攒够十两银子后就寄给他,把救命之恩买断。”

    罗慧娘:“十两?会不会太少了?”

    顾锦里拉着她的手往家里走:“多了,买一个下人才三两银子,我们慧娘不是下人,所以多给他三倍的银子,他应该偷笑才对。”

    给得再多也是喂狼,十两她都心疼。

    “你们两个大晚上的又跑哪去了?赶紧回去睡觉。”顾锦安拿着火把出来找人,看见她们后松了口气,对顾锦里道:“再不回去,爹娘又得担心。”

    顾锦里笑道:“我们这就回去。”拉着罗慧娘进了家里,睡觉去了。

    翌日,几家人起得比往常都要早,是天还黑着就起来了,去秦家给秦二郎送行,把秦二郎送走后,才各自回家,忙活着早上的活计。

    三奶奶很是舍不得秦二郎,抹着眼泪道:“就这么走了,听说中州那边没咱们这里太平,二郎去了不会遇到啥危险吧?”

    三爷爷骂道:“你这老婆子,说点吉利话不成吗?说这些做什么?”

    三奶奶听了,赶忙又说了几句让老天爷保佑秦二郎的话。

    送走秦二郎后,秦三郎也要重回司兵所,以后在家里的日子就少了。

    顾锦里做了很多好吃的,让他带去司兵所,秦三郎全都收下了,给她透露一个消息:“姜旗叔可能要做县尉了。”

    顾锦里听得一惊:“那姜县尉呢?”

    秦三郎道:“水匪案的事儿,让上面的人觉得县尉、县丞的官制很有问题,估摸着以后就不能像前朝那般父传子,会像县令一样,几年一换,姜县尉想趁着朝廷还没有正式改制前,把县尉的位置传给姜旗叔。有姜旗叔做县尉,也能继续护着大家。”

    不然来了个新县尉,不知性情的,对他们不利就完了。

    又安慰顾锦里:“你别担心,这事儿姜县尉早就计划好了,没有水匪案的事儿,他过几年也会上书把位置传给姜旗叔,如今不过提前几年而已。”

    顾锦里听得点头:“这样也好。”

    又问起新县丞的事儿:“邹县丞都被抓了,新县丞什么时候来?”

    秦三郎却摇头:“不太清楚,如今上面对县丞的任命很是谨慎,如果不是重新从吏部派人,就是从临近几个县调一个过来。不过不管来的是谁,都不敢再做什么以权谋私的事,所有的眼睛都在盯着呢,没那个胆子做了。”

    邹县丞的事儿,算是把所有县丞都害了,大楚各地的县丞是把邹县丞骂得狗血淋头,恨不得把他给抓来千刀万剐咯。

    顾锦里听罢,放下心来,把秦三郎送走后,家里就开始忙活着送程哥儿去上学的事儿。

    顾锦里不喜欢夏先生,可家里人却对夏先生很是敬重。

    “举人老爷呢,能教咱们程哥儿是程哥儿的福气,可要好好学啊。”三爷爷交代着程哥儿。

    程哥儿笑着点头:“嗯呐,程哥儿一定好好学的,不浪费家里的银子。”

    夏先生并不想让顾家人知道他的目的,所以教导程哥儿也是要收束脩的,收得还挺贵,一年十两银子。

    如今顾锦里家的日子过得好了,一年十两银子的束脩对于她家来说并不算什么,很爽快的就拿出来了。

    顾大山特地去了一趟县城,采买了束脩六礼,第二天天不亮就带上程哥儿、安哥儿还有顾锦里去了镇上的夏家。

    程哥儿背着顾锦绣做的小布袋,穿戴一新,坐着骡车去了夏家。

    很意外的,到夏家的时候,他们竟然得知夏夫人来了。

    夏夫人很喜欢他们,见到他们兄妹三人后,竟然红了眼圈,把他们看了又看,又问道:“听说你们还有个大姐?”

    顾锦里点头:“嗯。”

    夏夫人见她话不多,只好自己说道:“听说还练得一手好刺绣。”

    顾锦里笑了:“夫人对我家的事情知道得不少呢。”

    夏夫人温婉一笑:“我也是听安哥儿说的。”

    又让丫鬟拿来一本册子,递给顾锦里:“我这里有本册子,想让你家大姐帮忙按照上面所写,绣出一幅绣品来。”

    她生怕顾锦里拒绝,又道:“我会给绣品钱,不会让你家大姐白忙活一场。”

第576章 不稀罕

    顾锦里拿过册子,翻开看了看,挑眉道:“夫人竟是有这样的册子,当真是出身不凡。”

    夏夫人听得眸子微亮:“小鱼知道这是什么册子?”

    顾锦里点头:“听说过,如果没猜错的话,应当是大楚世家谱。”

    自古至今,每一个世家豪族里都会有一箱子这样的世家谱,上面记载着流传下来的所有世家。

    而这本册子上写着:某公,某氏族族长,于某朝但任何职,一生有何成就。其妻子为何氏族之贵女,又生有某公、某女等等,一看就知道是世家谱。

    可是……

    “夫人,我大姐只擅长绣人物景色,不擅长绣字,您还是另找他人吧。”

    夏夫人没想到顾锦里会拒绝,有些急了:“小鱼,你家大姐既擅长绣人物景色,绣这等全是文字的绣品自然不在话下。”

    又道:“不如这样吧,我下个帖子,请你家大姐来家里坐坐,当面问问她,看她接不接这活?”

    顾锦里笑了,直接回绝:“我家现在不缺银子,夫人还是找其他人绣吧。”

    又笑眯眯的问夏夫人:“夫人这么想见我大姐,真的只是想请我大姐绣一幅绣品?”

    还让她大姐绣这样的世家谱,夏夫人到底想做什么?

    夏夫人看着顾锦里洞擦一切的双眸,历来沉稳淡然的脸有些变色,但她很快反应过来,叹道:“小鱼,你想多了……我们刚刚搬来此地,人生地不熟的,只认识你家、尚家,我又是个喜欢孩子的,便想跟你们几个亲近亲近,没有别的意思。”

    顾锦里笑了:“这样就好。”

    她站起身道:“夫人,我家里还有活计,先回家了。”

    夏夫人一怔,这孩子的脾气竟是这般大,一言不合就走人,她赶忙起身,笑道:“我送送你。”

    顾锦里点头,跟着夏夫人往前院走去。

    临出二门的时候,她对夏夫人说了一句:“夫人,我家的日子怎么过,是我家的事儿。说白了吧,我不喜欢你们家,要是你们夫妻的手伸得太长了,我会忍不住帮你们掰断。”

    末了,她拿起一把放在二门边的扫把,喀嚓一声,把它给折断了,扔在夏夫人的面前,潇洒转身,阔步走了。

    夏夫人懵了,直接掉起眼泪来。

    顾锦里已经来到前院,找到顾大山:“爹,咱们回去吧。”

    顾锦安赶着去尚家上课,见过夏夫人后,只说了两句话就走了。

    顾大山则是坐在书房里紧张的看着夏先生教程哥儿写字,听到这话,起身走了出来,问道:“不是去陪夏夫人说话了吗?怎么没说多久就要回去?”

    他压低声音道:“这样很失礼的,你娘说了,你渐渐大了,可不能再做失礼的事儿。”

    顾锦里道:“我跟夏夫人没话好说,还是回家干活吧。”

    这话一出,顾大山急忙回头看着夏先生,尴尬的道:“先生勿怪,小孩子家不会说话。”

    回头瞪了顾锦里一眼,当真是拿这个二闺女没办法,让她别失礼,她立马就给他来句更得罪人的话。

    夏先生知道定是夏夫人做了什么,惹恼了顾锦里,笑道:“小鱼天生肆意,并无失礼之处,既然家里有活儿,顾老弟就先家去吧。”

    顾大山见夏先生不怪罪,松了口气,对程哥儿道:“乖乖跟着先生学字,莫要害怕,等你大哥下学了就会来接你。”

    顾锦里却道:“爹,程哥儿今天第一天上学,一定很害怕,今天就当做认门吧,明天再来。”

    说着,进屋子牵过顾锦程的手,把他给带走了。

    顾大山急忙给夏先生告罪,然后追上顾锦里。

    夏先生皱眉看着顾家人离开,转身回了后院,质问夏夫人:“你到底做了什么?小鱼把程哥儿带走了。”

    接着把顾锦里在前院书房做的事儿说了一遍,把夏夫人吓得不轻,赶忙把先前发生的事儿告诉夏先生。

    夏先生听得大惊:“你说,小鱼警告你,要是我们敢把手伸得太长,她会对我们不客气?”

    还生生掰断一把扫把,这气性,当真大得可以,不过却让夏先生很高兴。

    听说她还做出豆腐、调味香料、蚊香、牙粉这些新鲜东西,还开了制药作坊,打算做什么方便药。

    若是个男子,他们也不用如此谋划着教导程哥儿,直接把事情跟小鱼说了,把她带走就成。

    可惜啊,却是个女子。

    世家豪族之女,只能用来联姻。

    夏先生感叹完,说起夏夫人:“你太着急了,提前赶来不说,还见了几个孩子,又要见绣姐儿,小鱼聪明,怎么可能会不怀疑?”

    夏夫人掉着眼泪道:“我能不急吗?绣姐儿虚岁都十六了,已经到了婚配的年纪,不多加教导,给她谋个出路,难道让她像她娘一样,嫁个乡野农夫?”

    “你是不知道,我每每想到崔氏嫁了个农夫就气得吃不下睡不着,差点恶心吐了……柱国后人,竟是被个粗鄙男人给碰了!”夏夫人说到这里,是心痛得泣不成声:“要是绣姐儿再嫁个农夫,我就不活了!”

    好好的贵女,跟农家汉子躺一张榻上,给农家汉子生儿育女,这是耻辱!

    夏先生知道夏夫人的难过,他何尝不是一样?

    可如今崔氏嫁都嫁了,能怎么办?

    夏先生道:“听说绣姐儿是个不错的,很是懂事知礼,有贵女风范,你不要着急,先把顾家人稳住了,再慢慢靠近绣姐儿,给她谋个出路,将来跟其他世家联姻,也是能成的。太过着急,反而会把顾家推远了……你知道,咱们是不好对顾家人用硬手段的。”

    夏先生跟夏夫人自小就受世家熏陶,很有门第之见。在他们眼里,传承了几百上千年的世家是世上最贵重的门第,甚至比起两三百年就要改朝换代的皇族还要贵重两分,所以他们很是无法忍受崔氏嫁了个农夫。

    更无法忍受顾锦绣会步崔氏后尘。

    可他们不知道,顾家根本不稀罕做什么世家豪族,顾锦绣也不稀罕嫁入高门。

    虽然她不是非罗武不可,但她跟罗武从小一起长大,心里是有罗武的,就算不能嫁给罗武,她也不会去攀什么高门。

    高门大户的男人都是要纳妾娶很多女人的,顾锦绣听说这个就害怕,她只想嫁个能护住自己的普通男人,然后夫妻两人,再加上几个孩子,相亲相爱的过一辈子。

    ------题外话------

    现在是以收尾前半部分,让男女主快点长大为主。不会为夏先生夫妻跟崔氏的身世浪费太多字,崔氏身世揭秘属于本书下半部分的内容。我会尽量在三天之内,更新到男女主长大的剧情!!!夏先生他们不会出手帮顾家,顾家还是要靠自己,世家喜欢用磨刀石那一套,所以不会轻易出手帮顾家。

第577章 解决

    “小鱼,你咋能拉着程哥儿就走?太失礼了。”顾大山驾着骡车往家赶,无奈的说着顾锦里:“你这孩子到底是咋了?可是夏夫人的脾气不好,给你气受了?”

    顾锦里不想让顾大山担心,随口扯了个谎:“夏夫人是富家夫人,我跟她说不到一块去。”

    顾大山听了笑道:“富家夫人难免说话让人听不太懂。你要是不喜欢夏夫人,那以后就不去夏家了,却不能这么闹脾气,不然别人会说你没规矩。”

    将来会嫁不出去的。

    崔氏跟他最担心顾锦里的就是她脾气不好,如今在村里已经有了凶名,生怕她以后说亲难。

    又想到秦三郎。

    顾大山很喜欢秦三郎,虽说三郎家没有爹娘,是失了双亲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在乡下是被人认为没有福气的,命歹之人。

    但三郎本事,对小鱼好,会听小鱼的话。每次看见两个小家伙在一起干活,他都很高兴,跟崔氏稍微提过,崔氏也说,三郎家知根知底,比起嫁去不熟悉的人家,三郎家就很好。

    只是小鱼还小,他们夫妻没有挑明了说。只想再看看,等过个两三年,小鱼大了,三郎还是对小鱼这般好,那他们就让三爷爷去跟秦老说说,料想这亲事定是能成的。

    顾锦里点着头道:“嗯,我知道了爹。”

    夏先生的身份是举人,顾大山顾忌也是正常的。

    程哥儿问道:“二姐,我以后还去先生家认字吗?”

    二姐跟夏夫人像是吵架了,那他再去夏先生家念书就不太好了吧?在村里,两家大人吵架,小孩子都是不来往的。

    顾锦里低头看着他问:“程哥儿想去吗?”

    程哥儿皱着小眉头,有些为难:“夏先生挺好的,可二姐更好,我要站在二姐这边,就是可惜了咱家的十两银子。”

    那可是十两银子呢,在老家的时候,奶说把他们全家卖了都不值这个价。

    程哥儿很是心疼,又问道:“二姐,咱们能去先生家退钱吗?退个九两银也成。”

    剩下一两就当做给夏先生的赔礼。

    顾锦里听得笑了。

    顾大山在外面说道:“程哥儿别乱说话,好不容易给你找了个举人先生,哪里能说不去就不去。你二姐不喜欢夏夫人,她以后不去夏家就是,你还是上学去,这事儿跟你小孩子没关系。”

    举人老爷啊,整个田福县都没有几个,能教程哥儿是他全家的福气。

    程哥儿抱着顾锦里的手臂,小小声的道:“我听二姐的。”

    顾锦里掐掐他的小肉脸,道:“嗯,程哥儿对我最好了。不过不用担心,这事儿很快就会解决。”

    果然,不过第二天晚上,她就收到了一封信,是胡观主亲自写给她的。

    胡观主告知她夏先生夫妻的身份来历,说夏先生夫妻来此只是想要教导他们,除此之外,别无他意。

    胡观主已经写信训斥过夏先生夫妻,让她不要担心,只好好过自家的日子就成……他们不会过多干涉他们家,让她放心。

    最后还承诺,不会让鲁家的事情连累到他们,也不会让他们因为鲁家的事儿过不好日子。

    信上还说了,他们的人不会插手她家的事儿,但她家也无法得到他们太多的帮助,胡观主还给出解释,是担心楚皇再次动手清理前朝世家,会给她家带来麻烦。

    顾锦里对胡观主他们帮不帮自家一点也不在意,她不喜欢世家那一套,夏先生他们不给她家带来麻烦就好了。银子她自己会赚、功名大哥自己会考,不需要他们多事儿。

    至于崔氏,胡观主也说了,崔氏过了大半辈子农妇的日子,就让她继续过下去吧,她的性子太软,不适合知道太多事儿。

    而真相是,崔氏已经废了,把她推出去,不但不能让鲁家重回巅峰,还会因为她嫁了个乡野农夫被其他世家豪族耻笑,给鲁家蒙羞。所以胡观主极少提起她,只是欣慰她还活着,且生了四个不错的孩子。

    比起顾锦里收到的安抚信,夏先生夫妻收到的信就完全是斥责了。

    胡观主大骂他们夫妻太过着急,明明说好的,只是让夏先生来教导程哥儿,等跟程哥儿养出感情后,再跟顾家说嗣子的事儿,可夏先生夫妻却差点把事情搞砸了。

    又骂夏夫人自以为是,她又不是绣姐儿的娘,有何资格为绣姐儿谋划婚事?真的心疼绣姐儿,可以等两家的关系处好后,再接近绣姐儿,慢慢教导她。至于以后能不能嫁入高门,得看造化。

    再说鲁家,鲁家虽然显赫几朝,却是已经败落了。现在大楚不稳,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还不得而知。如果他们在这个时候把鲁家后人推出来,能不能兴盛鲁家不知道,却很有可能招来楚皇的暗杀。

    大楚皇族可是很不喜世家的,以前就清理过世家,足足有一半世家死在大楚皇族的屠刀下。

    夏夫人收到这封信,是哭得不行,对夏先生道:“我没有别的意思,也没有想过要做僭越的事儿,就是心疼四个孩子,心疼绣姐儿,不想让她跟她娘一样……崔氏已经废了,咱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四个孩子的身上,真真是一个都浪费不得的。”

    夏先生搂着她安慰道:“我明白夫人的心思,可胡观主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如今就把几个孩子推出去,确实不是好事儿。再等等,以景元帝的秉性,大楚撑不了多久了,到时就是世家再出的天下,鲁家作为一流世家,几朝柱国,定能重回鼎盛时期!”

    不管夏先生跟夏夫人有何宏愿,都被胡观主压着,而顾锦里在收到胡观主来信的第三天才让程哥儿继续去夏家上课。

    夏先生夫妻是松了一口气,真怕顾锦里不把程哥儿送来。

    这一回,夏夫人没敢再见顾锦里,只是派了个嬷嬷来跟她道歉,说她上回是魔怔了,让她不要在意,以后绝对不会了。

    顾锦里只是笑笑,说了一句:“嬷嬷回去告诉夏夫人,过好她的日子就成,我家怎么过日子,跟她没有太大关系。”

    又加上一句:“我家人不是任何人的傀儡,想做什么由我家里人自己说了算,不管她是好心还是算计,都歇歇吧,我们家不需要。”

    她娘流离失所被卖去做下人差点给人当妾的时候他们在哪?如今她家里的日子好过了就想来指手画脚,他们以为自己是谁?世家豪族了不起吗?

    嬷嬷把这话告诉夏夫人,夏夫人又难过得哭了一场。

    不过,此后夏夫人还是对他们很好,每天都会下厨给程哥儿做好吃的,安哥儿每次去接程哥儿,也会被请进夏家去坐坐。

    两兄弟每天回家都会拎着两包吃的,或是茶点,或是干果肉干的,总之她家的零嘴因此多了起来。

第578章 陶嬷嬷

    “二姐,你吃这个,这个叫杏仁酥,甜甜香香的,可好吃了。”程哥儿把一块杏仁酥递给顾锦里。

    顾锦里接过,咬了一口:“一般般,改天二姐给你做个更好吃的。”

    程哥儿眼睛亮了,欢喜的笑道:“二姐说话要算数,记得给程哥儿做好吃的。”

    见顾锦里点头后,又拿着杏仁酥去分给三爷爷、三奶奶、崔氏跟顾大山:“爹娘,你们吃,香香的。”

    说着把杏仁酥塞进崔氏嘴里。

    崔氏笑着把杏仁酥吃了,用帕子给他擦着嘴:“这东西掉渣子呢,吃的时候小心点,别弄得到处都是,你这衣服可是为了去念书新做的,花了半两银子的,贵着呢。”

    以前在老家的时候,他们家人都是花十几文钱去买别人的旧衣服回来穿,哪里穿过半两银子一套的衣服。

    程哥儿笑嘻嘻的,冲着崔氏点点头后,跑去让顾锦安抱,被顾锦安推开了:“功课可做了?尽顾着玩了,写不完可是不能睡的。”

    夏先生对程哥儿严厉,功课繁重,程哥儿回家后每天都有很多功课要做。

    一说起这个,程哥儿就眼泪汪汪,抱着顾锦安道:“大哥最好了,程哥儿想跟大哥学认字,不去上学了。”

    他以为上学是跟旺哥儿他们那样,很多人在一起念书,可夏先生家就他一个孩子,每天还有做不完的功课,他昨晚写字都写睡着了。

    顾锦里有点心疼,对程哥儿道:“写不完就不写,交不上功课夏先生又不敢打你。”

    没错,夏先生碍于程哥儿的身份,是不敢打他的,最多只敢罚他面壁思过。

    可顾锦安却道:“不能这么惯着他,得让他慢慢适应上学的日子。”

    他把程哥儿从自己怀里拽了出来,道:“回屋写字去。”

    程哥儿要哭了:“写不完……”

    顾锦安看着小家伙眼泪汪汪的样子,无奈了:“先写,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实在写不完了,明天大哥去找夏先生说说,看看能不能让他少给你留些功课。”

    程哥儿高兴了,收起眼泪,跑回屋里写字去了。

    可夏先生布置的功课实在太多,顾锦安偷偷看了,以程哥儿这么小的孩子来说,确实是做不完的。

    第二天再去接程哥儿回家的时候,他就把这事儿给说了。

    夏先生听罢,看了程哥儿做的功课,最后决定减半……孩子太小了,学得太狠伤身子,他还是太着急了。

    程哥儿得知自己的功课减半了,很是高兴,对夏先生重新亲近起来。

    程哥儿适应了上学的日子后,吴老大夫给顾锦里的一批人也来了。

    来的人不少,足有二十三人,由一个老嬷嬷带着。

    老嬷嬷姓陶,看着已经快要六十,是个办事老练,极其有规矩的人。

    还有一个四十出头的戴叔,以及一个三十出头的洪姑姑,是陶嬷嬷的左膀右臂。

    顾锦里得知消息去接人的时候,陶嬷嬷正掉着眼泪在跟吴老大夫叙话,看见她来后,急忙带着所有人起身,对着她跪下:“老奴拜见小东家。”

    顾锦里赶忙把她扶起来道:“可使不得,您老快起来。”

    吴老大夫道:“这丫头不喜跪来谢去的,只要你们忠心,她就会真心待你们,快起来吧。”

    陶嬷嬷他们听罢,纷纷起身。

    吴老大夫拿出一个盒子,递给顾锦里:“这是陶嬷嬷他们的卖身契,是在官府换了红契的,你拿着,以后他们就是你的下人,生死由你做主。”

    顾锦里接过,把卖身契一张张的看了。

    吴老大夫又说起陶嬷嬷他们的来历:“他们以前都是跟着我的,后来跟了你吴姑姑,只是二十多年前,又回来了……他们遭过一些罪,但你放心,他们如今的身份都是见得光的,不会给你带来麻烦。”

    吴老大夫怕顾锦里会担心,又细细的把陶嬷嬷他们的来历说了一遍。

    顾锦里听罢,放下心来,对吴老大夫道:“我明白您老的意思,您老放心,只要顾家不败,他们就会有个养老的地方。”

    吴老大夫听罢,感激的点点头,让阚六、木通他们驾着悬壶坊的骡车把陶嬷嬷他们送去顾氏制药作坊。

    阚六今天很不对劲,驾着骡车差点翻了,可把顾锦里吓得不轻,但木通却是一脸看好戏的模样,顾锦里立刻明白过来……这是有八卦啊。

    而村里人已经习惯了顾锦里家时常买人的事儿,对于陶嬷嬷他们的到来根本不觉得新鲜了,只感慨顾家当真是发了,这下人买了一批又一批的。

    有了陶嬷嬷这批人后,顾锦里是轻松了很多,更让她惊喜的是,戴叔竟然是个大夫,有他在,制药的事儿更加轻松。

    陶嬷嬷则是个管庶务的强人,她来到作坊当天就开始逛作坊,第三天就在顾锦里的授意下开始整顿制药作坊,把制药作坊分成了四个小制作院子。

    一个小院用来做蚊香,由叶大蔻管着。

    一个小院用来做牙粉,由阿时管着。阿时算是入了陶嬷嬷的眼,陶嬷嬷说,阿时虽然不懂药理,却是个会安排事的,是个做管事的料。

    一个院子用来做祛疤膏,暂时由阚六管着,要是以后有年轻的小子合适干这活儿,就接替阚六。

    阚六除了管做祛疤膏以外,还要带着邱琅他们学拳脚。顾锦里买邱琅他们不单单是用来干活的,是要他们平时干活,遇到战乱的时候能拿起刀子护主。

    一个院子用来给以后做方便药,这个由戴叔管着。

    而木通叔总管整个制药作坊的进货出货,洪姑姑则是管着制药作坊里的琐事,以及姑娘们的吃穿住。

    陶嬷嬷则是统管,制药作坊里不管男女有啥事都可以找她。

    叶荆子则是继续跟着顾锦里待在药房里,继续给顾锦里做副手。

    经过陶嬷嬷这么一整顿,整个制药作坊都顺当了起来,顾锦里不用再费神去管理琐碎的事儿。

    而顾锦里还发现,让阚六叔变傻的人似乎是洪姑姑,他在洪姑姑面前说话竟然结巴……叔,您都三十好几了,用得着喜欢个妹纸还害羞吗?

    陶嬷嬷也没有瞒着顾锦里,对她说了阚六跟洪姑姑的事儿。

    以前他们两人原本是已经议亲的,可吴姑姑那边出了事儿,最后只能天各一方,如今再次遇到,她是想让两人终成眷属的,可事情能不能成,得看他们的造化。

    顾锦里眼睛都亮了:“这还有八卦,还是陈年的,特醇。”

第579章 徭役

    陶嬷嬷跟着顾锦里相处十几天,已经知道这个小东家的脾气,听到她这不伦不类的话,没有觉得不妥,反而笑了起来,又感慨道:“小六是个重情的,这么多年过去,换做其他男人早就娶妻生子,他却是记着承诺,一直等着岁儿。”

    洪姑姑名叫洪岁。

    两人正在说话,三七拿着一个瓶子过来找陶嬷嬷:“嬷嬷,我们做祛疤膏的珍珠粉用完了,来领半斤。”

    三七跟麦冬一样,以前都是在悬壶坊做药童的,但他为人比较稳重不多话,因此跟着阚六一起做祛疤膏,以后估摸着会接手做祛疤膏的事儿。

    麦冬为人比较活泛,跟着木通,以后可能会接木通的班。

    陶嬷嬷听罢,拿出一本册子,写下他于何日何时来拿多少珍珠粉,拿去做什么后,让他按上手印。

    这是陶嬷嬷来了之后的管理法子,制药作坊的所有人都要这么做,以期做到查而有据。

    三七按下手印后,陶嬷嬷问询过顾锦里后,起身去屋内的药柜给三七拿了半斤珍珠粉。

    临走前,顾锦里问三七:“小六叔今天咋样?还傻吗?”

    三七是个聪明的,年纪也不大,又跟顾锦里混熟了,听到这话笑了:“傻着呢,前天还因着愣神,差点把祛疤膏给熬过火候。”

    顾锦里听得急了:“这可不行,一锅祛疤膏的成本少说也要二十两,坏了一锅可就亏本了。”

    三七道:“小东家放心,我会看着小六叔的,不会让他再出错。”

    又怕顾锦里会责怪阚六,忙道:“今天好多了,只是发了一会儿呆,砸了一个陶罐。”

    陶罐也要钱啊。

    顾锦里想着:“这不是办法啊,得早点让阚六叔心想事成。”

    三七看着顾锦里,小东家这是知道了啥?想问,可阚六已经找来了,看见三七后道:“三七,你小子拿个珍珠粉怎的这么慢?赶紧拿回去,再把珍珠粉筛上两遍,我等着用。”

    “诶。”三七赶忙拿着珍珠粉跑了。

    顾锦里看见阚六,笑了,笑得阚六发毛,忙问道:“小,小东家,你咋了?”

    顾锦里小跑到阚六面前,抬头问道:“小六叔,要我帮你娶媳妇不?”

    嘭一下,阚六一张老脸红得滴血,结结巴巴的道:“不不不用……六六六叔能能行。”

    顾锦里:“能行什么能行啊,您说话都结巴了,怎么娶媳妇?”

    阚六却摇头,坚持道:“多谢小东家,但这事儿,我自己能行。”

    竟然不结巴了!

    顾锦里看着阚六,想到洪姑姑梳着妇人发式,想着洪姑姑这些年来定是遇到了什么事儿,因此再见到小六叔后,没有立刻再续前缘。

    “好吧。”顾锦里答应了,又鼓励道:“小六叔加油,你一定能行的,痴情的汉子一定不会被辜负。”

    加油?

    阚六想着,油挺贵的,用来炒菜都要省着点,加不起呢,但他知道顾锦里是好心,笑道:“嗯,小东家放心,小六叔不会让你失望的。”

    说完对着陶嬷嬷点点头,转身走了。

    陶嬷嬷则是看着顾锦里,笑着摇摇头……吴老爷子说得果然没错,这丫头是个有趣的,跟着她不会闷。

    有了陶嬷嬷这批人的加入,制药作坊的生产速度加快不少,给源字药行的两万瓶牙粉不到十天就做出来了。

    顾锦里让阿时他们继续做牙粉:“这东西定是好卖的,多做些备着,免得源字药行大量拿货的时候,我们拿不出货来。”

    “诶。”阿时很高兴,一天天都忙着牙粉的事儿。

    大年也是高兴得不行,小东家重用他妹子,妹子以后的前程定是不愁的,他开心了,干活、学武的时候卖力很多。

    时间一天天过去,九月底的时候,官府下了十月初八启程去服徭役的公文,为期两个月,十二月初十返程回家过年。

    各村知道又要去服徭役,全都愁苦起来,有的人家还因着邹县丞贩卖服徭役男丁的事儿而痛哭出声,生怕自己家的男人会被卖掉,或者是死在徭役工地上。

    徭役就是招收民夫去给官府免费干活,或挖凿水渠,或修筑城墙,总之是能累出人命的苦差事。

    许县令知道百姓们因着邹县丞贩卖服徭役男丁的事儿很抗拒去服徭役,生怕百姓闹事,是派了书吏跟衙役前来,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跟农人解释,这回去服徭役的地方就在临河府,是去清理淮水淤泥的,地方近。

    活计嘛,累是累,也有可能会被卷进淮水里死掉,但地方近啊,不像以前,去的地方远,是死在服徭役的地方尸体都运不回来。

    这次能给田福县去这么近的地方,还是因着邹县丞的事儿。朝廷觉得,得安抚安抚,不然他们就得去中州修城墙。

    顾锦里听到这事儿,皱起眉头,纳闷的道:“朝廷为什么不直接把田福县这次的徭役给免了?”

    邹县丞闹出这么大的事儿,但凡楚皇聪明一点就该直接把田福县的徭役给免了,施舍这点子恩情对于朝廷来说不算什么损失,却能收服一片百姓的感激之心,可朝廷却没做。

    顾锦安道:“我与郑兄、上官兄通信的时候,他们提到过,朝廷里有些大臣是主张免去田福县这次的徭役,可有些大臣却不同意。说因着前几个月的兵祸,很多城池的城墙都被灾民给砸毁了,这回徭役的活计比以往要重,不能再减人了。”

    “且这次要是想不去服徭役,需要给的银子比往年多上两倍,得要十两银子一个人……听说还有可能要加收人头税。”

    顾锦里:“……”

    大楚这是要完呐。

    十两银子才能顶一个徭役名额,朝廷的人知道这十两银子对于普通农家人来说是多大一笔巨款吗?

    江淮江南两地能种水稻,是有名的富庶之地,可农人忙活一年也就能有个十两银子,更别说西北、中州、东北等地,那些都是贫瘠苦寒之地,一家子累死累活一年都存不下三两银子。

    顾锦安叹道:“郑兄跟上官兄他们也觉得朝廷过了,上官阁老他们苦劝许久也没能让楚皇打消主意。”

    郑兄跟他的关系比较好,给他透露了两个字:缺银。

    大楚西北干旱两年,又遇上兵祸,国库早就空了,楚皇如今正在四处搜刮银子。更让郑兄担心的是,又有人撺掇楚皇,说世家豪族累积财富几百上千年,此刻应该为国出力。

    要是楚皇真的被说动,大楚又将是一番腥风血雨。

    郑家跟上官家是不用担心的,他们是皇亲国戚,但其他世家豪族就没那么幸运了。

第580章 丰收

    郑英是冒险给他透露这些消息的,因此顾锦安看完信后,就给烧了。

    顾锦里听完顾锦安的话,问道:“大哥,你还考功名吗?”

    顾锦安笑了:“自然是要考的,效不效力是一回事,但功名是个好东西,对咱家有大用。”

    有了功名,他才能更好的护住家人。

    顾锦里也笑了起来:“大哥是个明白人,我放心了。”

    而他们几家人是不去服徭役的,家里有了银子,直接用银子顶就成。

    第二天他们几家人找到何村长,给了顶替徭役的银子。

    陈氏还很心疼,骂道:“十两银子呢,整整比往年贵了两倍,太他娘的不是人了,这是要把我们往死里逼吗?”

    “你给我闭嘴!”顾大贵骂道:“家里现在缺这十两银子吗?”

    说这种话,不想活了是不是?

    陈氏梗着脖子道:“缺啊,家里还得盖房子呢,怎么不缺?”

    顾大贵一噎,真是拿这个凶婆娘没法子。

    老严氏也很心疼,好在家里靠着小鱼,日子好过起来了,没了这十两银子家里的日子也能过下去。她是知道徭役苦的,在老家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因着徭役死过人。

    可其他人家就没那么幸运了。

    村子里是愁云惨淡了好几天,除了在顾锦里家作坊干活的,以及何村长家、何大粟家、何万里家、何老田家、何娃子家、还有几家日子过得比较宽裕的人家用银子顶徭役外,其他人家都选择去服徭役。

    三奶奶还以为村里人会来向他们家借钱,正愁着要不要借呢,却是没人来。

    三爷爷道:“十两银子一个人呢,贵得要死,就算能借到,也是很难还上的,与其背着这样一笔大债,还不如去服徭役。”

    何大钱跟何老四这两家破落户倒是想来借钱,被何村长给摁下去了,连村尾都没能进。

    在出发的前一天,村里有不少人家开荤做肉菜,给去服徭役的男丁践行。

    官府怕民夫逃役,也是提前一天就派了衙役来到各个村子里守着,要是发现有人逃役,会立刻抓人。

    大丰村好点,没有衙役进村,只因秦三郎回来了。他是押送民夫的县兵小旗长,回村跟家里人道别,等明天再把大丰村的民夫押去县里。

    顾锦里知道他回来了,特地给他做了一大袋子的肉干跟炸鱼给他送去。

    秦三郎收下了,又拿出二两银子给她。

    顾锦里看着这二两银子,皱皱眉头道:“你这是要付钱?可是不够。”

    买肉的本钱虽然没有二两,可这是她亲手做的,工钱贵!

    顾锦里有点生气了,小子还敢跟她算钱了,她给他东西吃又不是贪图他的银子。

    她这样的富婆会缺他这二两银子吗?

    秦三郎解释道:“不是买肉干的钱,这是我的饷银……以前的都存起来了,身上就这么多,给你存着。”

    又怕她嫌少,补充道:“等以后我赚的钱多了,会给你更多银子的。”

    顾锦里瞅着他,问道:“你病了?说的什么胡话,我能要你的钱?自己留着吧。”

    他的银子,她拿着存起来算是怎么回事?

    秦三郎也觉得自己刚才的举动像是有病,默默地把银子收了起来:“小鱼说的是,我先把银子收起来,等到了临河府,用来给你买点新鲜吃食回来。”

    顾锦里点点头:“嗯,买点便宜的就好,临河府是江淮首府,东西贵。”

    她跟秦三郎说了几句话就回家去了,秦三郎按照习惯去送她,见她进了家门才转身回家。

    第二天天不亮,秦三郎就带着村里服徭役的民夫出发赶去县衙集合,跟杨班头汇合后,由杨班头带着一班衙役、他带着一队县兵,一起押着民夫往临河府去了。

    秦三郎跟县兵们不用在临河府待多久,把人送到就能返程,杨班头他们则是要留在临河府看着民夫,直到徭役结束为止。

    服徭役的男丁一走,县里家家户户就开始烧香,祈求老天爷保佑自家的男人、儿子能平安回来。

    许县令见顺利的把民夫送走了,是松了一口大气,他真怕百姓们因着邹县丞贩卖服徭役男丁的事儿而拒绝去服徭役,继而生出事来。

    等忙完徭役的事儿,便到了稻子收获的时节。家里有水田的开始准备农具,等着下田收稻子。

    顾锦里家今年买了不少水田,家里也要准备着收割稻子。

    米老翁夫妻在收割前三天来了家里,跟顾锦里说:“稻子可以收了,请了三十个家里没有水田的农人,都是老把式,会干活的,银钱是按照小东家说的,按亩算,一亩一百三十文钱,管三顿饭。”

    顾锦里发现米老翁这回说话恭敬了很多,以前他老人家说话都是简短且带着傲气的,他这是?

    米老翁没有让顾锦里猜多久,直接说了:“我们老两口想过了,小东家是厚道人,既然愿意给我们养老,那我们也不能再端着。”

    他把家里的户籍拿了出来,递给顾锦里:“我们想卖身给顾家,以后做顾家的下人,这样小东家用我们看庄子也能放心些。”

    米老婆子还担心顾锦里会不要他们,毕竟他们年纪这么大了,随时都有可能入土,买了他们算是亏本了。

    顾锦里没有嫌弃他们,问过顾大山跟崔氏的意思后,就把米老翁家的户籍收下了:“改天我爹会去县衙把你们的卖身契办下来。”

    她拿出六两银子给了米老翁夫妻:“这是您二老的卖身钱。”

    米老翁没有推拒,把银子收下了,拿上崔氏给他们准备的卤肉,回了松子庄。

    三天后,各个村子有水田的人家开始齐聚地头,收割稻子,把稻子割倒之后,用草绳子捆扎好,挑回村里的打谷场晒上三天,等把稻子晒得蔫吧后,开始脱粒。

    古代没有脱粒机,都是用耙子打,或者拿起来甩打脱粒,有的人家还直接用手搓,很是辛苦,但大家伙都很高兴,毕竟是丰收了,农家人最在乎的就是粮食,为了一口粮食是再苦再累也愿意。

    陈氏是直呼:“咱们几家是赚到了,水田买的便宜不说,买的时候田里还种着庄稼,如今是白白得了一季粮食。诶哟等谷子进了仓,我可得杀只鸡来酬谢老天爷,都是他老人家保佑,才让咱们买到种着庄稼的水田。”

第581章 骂娘

    不过,陈氏家的水田在香桂镇,顾大贵是早两天就去了香桂镇的水田边,搭了个棚子在里面住着,又靠着何万里的帮忙,在香桂镇本地找了些农人,请他们收割稻子。

    陈氏为此很是心疼:“要是水田离家里近,我们家人就能自己去割,根本不用请人的,如今光是请人收割就得花上不少钱,当真亏得慌。”

    三奶奶看着她那抠搜样,损道:“你家三十亩水田呢,不请人割,你们一家四口能收得完?累死你都忙不完的。”

    陈氏被骂,不高兴了一会儿,可不知道想到什么又高兴起来,挺着胸脯得意的道:“三伯娘说的是,咱们如今可不是农人了,算是地主,哪里有地主家收粮食不请人的?”

    不请人干活的还叫地主吗?

    “不行,大贵他太老实,没得让干活的人给欺负了去。我明天得赶去看看,盯着那些工人干活,免得他们欺负大贵,糟蹋我家的粮食。”

    三奶奶服了:“你这是担心大贵被人欺负,还是想去摆地主婆的谱?你可消停点吧,要是这么跑去,大贵又得跟你吵架。”

    陈氏是一点不怕的:“吵就吵呗,哪家的男人跟婆娘不吵架?我们越吵日子过得越好。”

    大贵稀罕着她呢,是不可能不要她的,她闹一闹,还能让大贵心里记着她这个媳妇。

    三奶奶懒得跟她说:“禾刀磨好了就滚吧,老婆子可没工夫听你唠叨。”

    禾刀就是镰刀,专门用来收割稻麦作物。

    陈氏也说够了,拿着磨好的两把禾刀家去,边走边看着两把禾刀道:“请人也是挺划算的,还省了买禾刀的钱。”

    来收割的农人会自备禾刀,不用东家的农具。

    悬壶坊知道顾锦里他们要忙着收割稻子,得知制药作坊把两万瓶牙粉做出来后,提前派人来验货。

    悬壶坊又新来了一批人,能力虽然没有木通他们强,却也是懂医术会办事的人,他们从早上忙到晚上,整整一天,总算把所有牙粉验完,给了余下的一千七百两货款。

    顾锦里拿到银票后,高兴的收了起来。

    吴老大夫还说:“章掌柜跟程掌柜来信说,牙粉买得极好,富户人家是家家户户都买,每个主子人手一瓶,你那一瓶的量又不多,只有一两,用得快,得赶紧做。不然这两万瓶可是顶不了多久就要卖断货的。”

    早前吴老大夫还犯嘀咕,说以这丫头不喜欢麻烦的脾气,怎么会一瓶只装一两牙粉,增加验货的时间?如今算是明白了,这是打着装得少,消耗快,卖得多的主意,真真是个有手段的,他是服了。

    又道:“过几天会再给你运一批瓶子来,不会让你没瓶子装牙粉。”

    顾锦里笑了:“多谢吴爷爷。”

    世上什么东西能长远的赚钱?那就是消耗品,特别是被有钱人喜欢的消耗品。

    有钱人不缺银子,等他们用惯了一样东西后,就会习惯性的去买,牙粉、蚊香都是通用的且消耗快的东西,做它们卖就对了。

    把牙粉交付后,顾锦里几家就开始忙活着收割稻子。

    顾锦里家先前买了陆老爷子家的二十亩水田,再加上松子庄的八十亩,足足有一百亩水田,但大楚的水田产量不高,每亩平均下来不过三百斤稻子。即使如此,她家也收了将近三万斤的稻子,是直接把三爷爷三奶奶给激动哭了。

    “做梦都没想到能收这么多粮食,足足万斤,还是稻子,去壳后就是金贵的大米,这是吃十年都吃不完啊。”三奶奶抹着眼泪,激动的说着。

    其余几家人也收了不少稻子,每家都收了几千斤,可把大家伙给激动坏了。

    老严氏穷了一辈子,得知家里收了这么多粮食,是一个没抗住,激动得晕过去了。

    老严氏家年纪较小的顾庆喜跟桂妞吓哭了,金妞哭着跑来顾锦里家找人,三奶奶听得急了,赶忙去制药作坊请了戴叔去看。

    戴叔很快就赶去老严氏家,把老严氏给救醒了。

    顾大木兄弟听到自家老娘晕倒了,赶忙回来,问戴叔:“戴大夫,我娘没事吧?”

    戴叔道:“没啥大事,以后注意着点就成,就是老太太身体亏空得厉害,最好趁着这次机会吃上一年半载的汤药,调理调理。”

    顾大木是孝子,家里不缺钱了,听到这话,忙道:“戴大夫,您只管开药,我们家一定买来给我娘喝。”

    戴大夫听罢,给老严氏开了药方:“第一个月一天三次,一个月后,一天喝一次就成。”

    戴大夫是顾锦里家的下人,没有收诊金,只让顾大木拿着药方去镇上悬壶坊抓药。

    老严氏晕了一场是直感叹:“以前生病抗一抗就过去了,哪里还能又是看大夫又是喝药的,当真是金贵咯。”

    三奶奶笑道:“你就少说两句,好好享福吧。”

    安顿好老严氏后,几家人就忙着把粮食拉去作坊宅子存放。

    因着建铺子,几家的房子还是泥土老屋,没有多余的地方放粮食,跟顾大山家商量过后,就把粮食拉到作坊宅子去。五进大宅,辟出几间屋子来装粮食容易得很。

    顾锦里家的粮食则是一半放在松子庄,一半放在作坊宅子里,这两个地方都有粮仓,能装很多粮食。

    收完稻子后,几家人又开始忙着收旱地里的粮食。

    这些旱地也是买的陆老爷子家跟邹家的,买的时候里面都种着粮食,是一些黄豆、红薯、冬藏的蔬菜之类的。

    江淮江南两地种的是冬小麦,把小麦收割后,会抢种黄豆红薯之类的,到了深秋入冬之前再收。

    收完之后,他们又忙着给旱地种上冬小麦。

    江淮江南两地因着冬天不像北方那么寒冷,旱地是可以种冬小麦的,十月中下旬开始播种,来年大暑成熟收割。

    几家人是从十月上旬一直忙到将近十一月份,这才把地里的农活忙完。

    “这还是请了人的,要是没请人,可真真是要累死。”陈氏摧着腰道:“地主婆也不好当啊,地多了能把人累死。”

    不过一想到仓房里的粮食,陈氏又高兴得不行,觉得再累都值得。

    可她还没高兴两天,县衙加粮税的公文就下来了。

    所有粮税加一成,从十抽二变成十抽三。

    陈氏听到这个消息,是当场骂娘:“加一成粮税,这是多少来着?我们家还喝着粥呢,刚想吃顿干饭,你们就加粮税,想怎么地?这么欺负人,老娘不活了!”

第582章 割草

    来宣读县衙文书的书吏因着徭役的事儿,在各个村子里转悠了不短的时间,早就领教过村里悍妇们骂人的功夫。

    听到陈氏的话,他是连眼皮都没眨一下,还安抚着说:“这位大婶不要激动……”

    “呸!你什么眼神?我这么年轻能当你婶子?你都快三十了吧,叫大姐!”陈氏梗着脖子怒道。

    然而,人家这位陈书吏才二十二,孩子刚满三岁。

    顾大贵吓得不轻,赶忙拽着她,对书吏说:“大人勿怪,乡下婆娘不知礼,您继续说。”

    陈书吏是许县令清理衙门后,在田福县重新招的,前几个月还在家里读着圣贤书,并没有染上酷吏的习气,又因着刚进衙门的时候被许县令训斥过,说不能欺民、搜刮百姓家财,否则重判的,心里还害怕着,不敢对陈氏咋样,只说一句:“无妨。”

    随着陈书吏来的还有两名衙役,其中一名是小杨衙役,乃是杨班头的侄子,来过大丰村几次,认得陈氏,忙劝道:“大贵婶,陈书吏只是奉命办事,加收粮税是朝廷说的,您不要骂陈书吏。”

    婶啊,看在你俩一个姓的份上,你嘴下留情,别骂了。

    陈氏刚才是一怒之下才敢骂人,她其实比谁都怕衙门的人,闻言不再说话。

    陈书吏继续解释道:“西北干旱,咱们江淮受灾不重,还有粮食吃,这加收粮税,也是为了运去给西北的百姓、将士们吃。”

    所以,你们要善良点,把税粮准备准备,赶紧交吧。

    又道:“可以用现银抵粮税,限期十天,逾期不交的人家要罚银、入狱。”

    陈书吏说完后,把文书留给何村长,道:“如今就可以开始准备着,两天后我会再来,开始收粮税。”

    “诶诶,陈书吏走好。”何村长拿着文书,由何金生扶着,把陈书吏送出村子。

    等陈书吏走后,村里人开始骂娘了,可再怎么骂,粮税也是要交的。

    顾锦里家收了三万近的稻子,得交九千斤的粮税,一下子去了三成,把顾大山跟崔氏心疼得不行,两夫妻是红着眼眶准备粮税。

    顾锦里看他们这么舍不得粮食,干脆道:“咱家用银子顶吧,我算过了,交钱比较划算。”

    顾大山跟崔氏听罢,立刻同意了:“成,既然交银子比较划算,那咱家就交钱。”

    不过家里没用顾锦里的私房钱,香料作坊、卤味铺子、豆腐作坊都是赚了钱的,家里有分红。顾大山拿了银票去把家里所有的粮税都交了,水田加上其他农作物的粮税足足交了两百一十两银子。

    其他几家人也都是交的银子,他们是逃荒来的,心里对粮食很是看重,生怕家里没粮可吃,因此宁愿交银子。

    交完粮税后,吴老大夫又把她叫去悬壶坊,给了她一张契约:“源字药行加了六万瓶牙粉,年前要交货,制药作坊要是做得出来,你就签了吧。”

    牙粉当真是好卖得很,两万瓶牙粉一运到临河府跟金陵府,没到半个月就卖光了,如今两府的源字药行分铺里已经没了牙粉,急着拿货。

    顾锦里算了算存货,点头道:“年前能做得出来。”

    她接过两张契约,细细地看过一遍后,拿笔写下她的名字,再按下手印,自己留了一张契约,剩下一张给了吴老大夫。

    吴老大夫给了她一千二百两的银票作为定金,跟着陪同她来的陶嬷嬷说了几句话后,就让她们回去了。

    顾锦里顺道去了夏家,自己没有进去,只是让陶嬷嬷把崔氏给程哥儿准备的棉斗篷送进去。

    如今已经十一月,天气一天冷过一天,早上程哥儿上学的时候只穿着一件棉衣,崔氏怕他冻着,就让顾锦里给他拿来一件棉斗篷。

    夏夫人知道她来了,很是高兴,又怕顾锦里见了她生气,没敢把顾锦里请进家里来,却是派了先前的嬷嬷给她送了个暖手炉。

    顾锦里没要:“嬷嬷拿回去吧,如今还不是最冷的时候,用不着这个。”

    嬷嬷道:“怎么没到最冷的时候,早上起来的时候,厨房院子里的水都快结冰了,你拿着。”

    不然她家夫人又要掉眼泪。

    “二姐!”程哥儿跟着陶嬷嬷出了夏家,背着个小书袋,向着顾锦里跑来,不远处还跟着夏先生。

    顾锦里惊讶,问道:“这么早就下学了?”

    “嗯呐,先生说今天太冷了,让我早点回家,免得冻病了。”能早点回家,程哥儿可高兴了。

    夏先生笑道:“程哥儿今天穿的衣服少,小孩子家体弱,不能冻着。”

    他找了个大夫给程哥儿把过脉,这孩子因着小时候吃得不好,又逃过荒,身体比其他孩子弱。不过程哥儿再练拳脚,而且也在吃着什么药膳,身体好了很多,只是他们还是很紧张,生怕他病了。

    顾锦里笑着对夏先生点点头,牵着程哥儿的手,道:“那我们回家去了。”

    “嗯!”程哥儿应着,冲夏先生挥挥小手:“先生辛苦了,程哥儿明天再来,您回去吧,不要冻着。”

    夏先生感动了,胡观主说的没错,只要跟程哥儿养出感情来,不怕顾家不乐意把程哥儿过继给鲁家做嗣子。

    顾锦里是坐着骡车来的,驾车的是阚六,等他们姐弟跟陶嬷嬷上车后,驾车去了尚家村,等了两刻钟,到了安哥儿下学的时辰,就进去接安哥儿,拉着他们三人回家。

    家里,三奶奶、崔氏、顾锦绣正在赶制冬衣,顾大山跟三爷爷则是把农具又拿了出来,问顾锦里:“小鱼,东西都准备好了,啥时候去割明蚜草?”

    他们家种的明蚜草可以收了,再不收就要被冻死了。

    顾锦里道:“现在就能去割,还有小半天的时间,能割不少呢。”

    “好,可得赶紧着,要不白头霜落下来,什么长叶子的作物都得死。”三爷爷跟顾大山拿着禾刀出了家门,把自家院子荒地前的明蚜草给割了。

    顾锦安也撸起袖子去割草,顺带还把程哥儿带上:“你也去,咱家是穷人,你可不是什么少爷。”

    程哥儿年纪小,家里人都宠着他,可顾锦安不想让程哥儿被宠出娇气的毛病。

    程哥儿瘪着嘴巴道:“大哥,我冷……”

    顾锦安沉了脸色:“不许瘪嘴,赶紧去割草。”

    又跟他讲道理:“天气冷,可活计不做就得堆着。你看大哥、爹、三爷爷都是要去干活的,程哥儿也要去做。”

    程哥儿最听顾锦安的,听完这番话,乖乖地跟去割草。

第583章 地里长银子

    顾锦里则是去了制药作坊,喊邱琅他们去割草。

    这事儿是早几天就计划好的。邱琅他们看见顾锦里来了,立马把手头上的活计停下,收拾妥当后,拿上从村里各家各户借来的禾刀,往宅子外的竹林奔去。

    顾锦里指着竹林里的一大片明蚜草道:“明蚜草你们都是认识的,红色叶子的就是,跟割草一样割就成。割好后,把明蚜草捆扎好,搬到制药作坊去,再把草种跟杂草挑出来就成。”

    “是。”邱琅他们听罢,立刻上手割明蚜草。

    顾锦里看向阚六,道:“小六叔,你带着戴叔他们去村尾老屋,就是我家买的那几座泥土老屋的院子里割草。”

    吴老大夫知道她喜欢种明蚜草,后来进药材的时候又给她运了两百斤的草种回来,她补种在自家所买的所有老屋空地上,如今也能收割了。

    又对洪姑姑道:“洪姑姑,你带上青萍、青蓉她们跟着小六叔一起去,帮着把割好的明蚜草扎好,搬回来。赶紧的,还有三个时辰就天黑了,得敢在天黑前把所有明蚜草都割了。”

    青萍、青蓉这些姑娘是陶嬷嬷带来的那二十三人之一,以前都是做丫鬟的,有一半年纪较大的是青字辈,年纪小的是白字辈。

    青红白绿蓝,是这批姑娘起名字的辈字。

    阚六听到这话,是一个踉跄,差点摔了一跤,转头看着顾锦里,满是胡子的脸上苦哈哈的。

    顾锦里冲他眨眨眼,做了个加油的动作。

    洪姑姑明白顾锦里的意思,没说什么,只按照吩咐,带着青蓉她们去帮忙。

    将近百来人一起收割明蚜草,不到两个时辰就割完了,阚六又带着邱琅他们去帮其他几家人割草。

    何村长带着何老锅、何老田、何大粟、何娃子家的人来看割明蚜草,戴叔得了顾锦里的话,在旁边教着他们:“明蚜草是红色的,容易分辨,割完后只要把不是红色的草叶子拿出来扔掉就好。”

    又交代道:“可不能混入杂草,不然会失了药效。”

    “诶诶,戴大夫放心着,我们都是做农活的老把式,干活精细着呢,不会让明蚜草里有杂草的。”何村长说着,又拽着戴大夫,悄悄问道:“戴大夫,明蚜草在药铺卖多少钱一斤?”

    戴大夫笑了,这老村长鬼精鬼精的,还偷摸着问他价钱,但小东家早就料到了,说要是有人问就老实说,不用隐瞒。

    “晒干后的上等明蚜草,药铺是六文钱收,卖价则是十文钱一斤。”

    何村长啧了一声,药铺可真会赚钱,一转手就多卖了四文钱。不过得知明蚜草真的能卖六文钱一斤后,他还是很高兴。

    他算过了,他家虽然只种了二十斤的草种,可那明蚜草会长啊,比野草长得还猖狂,是长了密密麻麻一大片。收割晒干后,起码能有个三百斤左右,六文钱一斤就是一两八百文钱。

    何村长惊呼:“诶哟,空地上长出二两银子,这草可真是值钱!”

    戴大夫被他这一声喊给吓了一跳,抹着额头上的冷汗道:“村长还有啥问题不?要是没有,我先去忙了,等明天你们割草的时候我再去教你们怎么收拾明蚜草,怎么晒。”

    “诶诶,戴大夫你去忙啊,明天我让铜生去接你。”何村长是高兴得不行,拖着他的拐杖跟在三爷爷身边左看右看的,看着那些明蚜草像是看着一串串铜钱,是越看越带劲,直到天色黑透,何铜生跑来喊他回家吃饭,他才带着何老锅他们走了。

    第二天天不亮,何村长几家人就起身,村里人知道他们几家人要割明蚜草了,全都跑来看热闹。

    昨天秦顾罗田几家割明蚜草的时候他们就想去看,可惜村尾有王勇夫跟老朱父子、何三癞子守着,他们进不去,只能忍着抓心的好奇,等到今天来看。

    结果是越看越懵。

    “村长,明蚜草就是这么割的?这不就跟割野草似的嘛,还以为这能卖钱的明蚜草会割得多精细呢。”

    有人问到:“村长,这红彤彤的草真能卖钱?”

    何村长还没说话,何老四的媳妇就贱嗖嗖的道:“呵,能卖啥钱?你去山上割一担子野草去镇上卖卖看,傻子才会出钱买。村长,您老人家是被顾家给骗了,您家这草晒干后,定是塞进灶膛里烧火的命。”

    何村长正高兴着,被何老四媳妇泼了盆冷水,是气得不轻,也不惯着何老四媳妇,直接对旁边的何大仓道:“老四媳妇犯了口舌,让你媳妇找两个妇人来,把她押去祠堂跪上五时辰,让她吃吃教训。”

    何老四媳妇懵了,这才想起来,最近一年何村长是越来越强硬了,是逮着个敢挑事儿的就按照祖宗家法来罚,她刚才一时嘚瑟,把这茬给忘了,赶忙撒丫子就跑。

    何村长道:“你跑啊,跑得了今天你还能永远不回村?这罚你是逃不了的,早跪早完事。”

    何老四媳妇见逃不了,立马装哭求情,可何村长不吃她这一套,还是让何大仓媳妇跟两个年长的老妇人把她押去祠堂跪着。

    有了何老四媳妇被押去跪祠堂的事儿,其他想说风凉话的妇人全都闭了嘴,看了半天热闹后,觉得闷得慌,各自回家去了。

    可不过五天,村里觉得何村长他们被耍的人家全都惊了。只因顾家花钱买了何村长跟何老锅他们五家人的明蚜草,一斤六文钱。

    “何村长家一共卖了三百四十斤明蚜草,得了二两四十文钱,这没用的空地是当真长出了二两银子。”

    “何胜子家卖得更多,是卖了四百斤,得了二两四百文钱,可把他爷给高兴坏了。”

    “诶哟,这明蚜草是真能赚钱啊,咱们还等啥啊,赶紧去顾家求草种吧。”何大桥媳妇是激动得眼睛都红了,说完又猛拍大腿道:“瞧我糊涂了,顾家可是不许咱们随便去村尾的,得先去找村长做保人。”

    说着火急火燎的跑了,连打到一半的水都不要了。

    “大桥媳妇,你等等啊,我们也去。”村里其他妇人赶忙跟上,还交代家里的孩子:“赶紧回去叫你爹去村长家,这地里长银子了,得赶紧去种!”

第584章 新县令

    一群人没多久就杀到何村长家,扯着嗓子叫门:“村长叔,您老赶紧开门,我们找您老有事!别装不在啊,知道您老在家!”

    何村长正穿着棉袄在家里一边烤红薯一边数银子,听到这阵震耳欲聋的喊话,还以为是强匪上门抢银子了,吓得一哆嗦,手里的碎银子掉了一块。

    何村长赶忙把银子捡起来,擦了又擦,嘴里小声骂道:“一群泼妇,一个个嗓门赛铜锣,想要吓死老头子吗?”

    砰砰砰!

    叫门声又响起,何村长又骂了一句,把银子藏好后,才让何铜生去开门。

    门一开,何大桥媳妇她们就冲了进来,一个个笑得让何村长发毛:“叔,听说您家的草卖了将近十两银子?”

    何村长想吐血:“这是哪个王八犊子造的谣?”

    二两四十文钱一转眼就给他变成了将近十两银子,可真能扯。

    何老樵的媳妇辈分高,也是这群妇人里最年长的,这大话就是她在路上随口说的,怕何村长治她个口舌之罪,赶忙哭道:“村长老哥,您可要帮帮我们啊,不能您一家富起来就不管我们了。你侄子大柴还在服着徭役,要是家里有银子,他也不用去受这苦。”

    说完立刻呜呜呜地哭起来。

    何铜生蹲在屋里瞅着,就是没瞅见老樵奶奶的眼泪。

    不多时,村里得了消息的男人们也上门了,何老樵骂了老妻几句后,对何村长道:“村长老哥,我们知错了,先前不该嘲笑你们种草,给老哥赔不是了。可您是村长又是何家族长,手里有这样生银子的好物,可不能不想着咱们何家人啊。”

    其他何家男人也道:“是啊村长,我们知错了,以后一定听您的,您帮帮咱们。”

    何村长等的就是他们这句话。他如今也是跟着顾锦里学精明了,没有立刻松口,而是为难的道:“我们家是跟顾家签了契约的,可不好带着你们。”

    “我们也可以签约。”何大桥媳妇道:“顾家的规矩我们都懂,我们愿意签。”

    虽说顾家的契约苛刻,却能赚钱,为了银子,受些约束也没啥。

    不过何村长很是知道何家人的秉性,如今是眼红明蚜草赚钱了,自然答应得爽快,等过几天,兴奋过后,估摸着又会不重视。

    小鱼丫头可是说了,明蚜草是药材,药材的东西事关人命,得认真对待,做得精细,是容不得马虎的。

    因此,何村长很是为难的道:“你们先回去,这事儿我得去求求顾家,过段时间再给你们答复。”

    又交代道:“顾家人的脾气你们是知道的,想要靠着顾家赚钱你们就得敬着点,可别私底下去找顾家,要是惹恼了顾家,断了村里的生计,我就把你们逐出村子!”

    经过何翠儿家被出族、赶出村子的事儿,何家人已经明白何村长不是吓唬他们,他是真的敢这么干,忙道:“您老放心,我们不是何大钱、何老四那样的破落户,我们不会给顾家找麻烦的。”

    何村长把他们打发走后,便把这事儿放下,想着等上个把月,磨一磨何家人的脾气后,再说这事儿。

    明蚜草的事儿,动静闹得实在是不小,连许县令都知道了,感叹道:“这顾家当真是福运厚泽,种个草就能卖钱,神了。”

    田师爷也点头道:“确实,这能从逃荒路上活下来的,都是有几分福运的。听说那明蚜草不占田地,就种在门前屋后的空地上,一年三收,何村长家种了二十斤草种,收的这一季是卖了二两银子。”

    许县令惊道:“那一年岂不是六两银子,当真是个好物啊。”

    就是可惜了,不能收粮税。这长在田地里的东西才能收粮税,长在门前空地上的是不用上税的。

    不过……

    “郑大人是赚到了,这可是个好政绩啊。”

    郑大人是田福县的新县令,乃是金陵郑家的旁支,寒窗苦读十来年,总算是高中了。郑家很看好他,给他跑官,谋了田福县县令一职,让他能捡些功劳,再过两天就要来了。

    不过许县令要等到年后才能走。

    邹县丞的案子闹得太大,很多事情都没有完全查清楚,朝廷就让许县令继续留着,带带郑县令,等京城大理寺彻底结案,砍了邹县丞、高仝、龚知府、谭知府跟汝阳侯府的人后,再让许县令上京。

    两天后,郑县令带着随行的三名师爷、几个幕僚以及一群护院来了。

    至于家眷,是留在了金陵,暂住在嫡支郑家的别院里,等许县令带着家眷离开后,再接过来。

    “许大人辛苦了,郑某佩服,请受郑某一拜。”郑县令一下骡车,就对着许县令行了一礼。

    许县令的事儿,郑县令是听郑家人说了的,有胆子请求梁知府做合围水匪的事儿,且还做成了,当真是勇气超群,智谋无双。

    然,他不知道,许县令就是个被坑的。

    许县令吓得赶忙去扶郑县令:“郑大人这是做什么,咱们可是同级,不好行这样的礼。”

    郑县令是郑家旁支,出身比他好多了,许县令有点怵。

    郑县令却笑得意味深长,摇头道:“大人已经高升,下官在这里先恭贺大人。”

    许县令眼睛都瞪大了,来了吗来了吗?等了快十年的升迁总算是来了吗?

    郑县令背靠郑家,既然能说出这话,那朝廷的任命文书就差不多快到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府城衙门就来了一批人,宣读了许县令的新任命。

    高升,还是连升两级,且是调任京城,直接做了京官,当真是不升则以,一升惊人啊,可许县令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任命文书上说啥?

    说他智勇无双,有断案之谋,乃是难得的奇才,酌升任大理寺丞,来年三月之前进京赴任。

    许县令想哭,智勇无双,有断案之谋,还是个奇才……这说的是他吗?为啥他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些本事?

    ……他就是个被坑的,以为会被坑死,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把案子给破了,合围水匪的事儿,真跟他没多大关系。

    他现在上折子把事情说清楚还来得及吗?

    来宣读任命文书的大人还笑呵呵的道:“许大人,恭喜您了,连升两级,直接做了京官,这可是几十年都没有过事儿。您啊,算是入了京城大人们的眼了。”

    许县令:“……”

    求京城的大人们把他从眼里踢出来!断案的活计他是真的做不了啊,会赔上老命的。

第585章 又坑

    来宣读任命的林大人看着许县令那快哭出来的样子,皱眉问道:“许大人这是怎么了?可是对任命不满意。”

    许县令赶忙笑道:“没有没有,能去京城做官乃是许某毕生所愿,我这是激动的。”

    激动得想哭!

    林大人听了笑道:“原来如此。这确实是件难得的喜事,许大人激动实属人之常情。”

    许县令:“……”

    不说话,容我难过一会儿。

    可现实是残酷的,许县令根本没时间难过,还得咧着嘴巴,笑呵呵的摆宴招待林大人一行人。

    席间,许县令是闷头喝酒,只有在林大人担忧的看向他的时候,才会强笑着说些场面话,一度让林大人以为:许崇峰连升两级,已经高兴疯了,颠倒了苦乐。还有,你能别笑了吗?你这笑比哭还难看,本官是来宣读升迁文书的,不是来下入狱诏书的!

    好在还有姜县尉、郑大人、田师爷、于师爷这些人在,不然林大人这顿饭是被搅得吃不下去的。

    许县令备受煎熬,好不容易吃完宴席,把林大人送去客院歇息,再把郑大人送走后,他是再也忍不住哭了。

    是真的哭了。

    田师爷无奈问道:“大人,您这是做啥子?您是升官,应该高兴才对。”

    跟死了爹娘似的,合适吗?

    许县令怒了:“我做啥子?我有几斤几两你不知道吗?是那破案的料?且大理寺的都是些什么案子?那可都是大案,每个案子都牵扯人命不说,还会牵涉到高官勋贵,乃至皇族秘辛……眼见着这一上任就得死在任上了,我能不哭吗?”

    他虽然想要立功升官,却不想丢命啊。

    “原本以为是个包着大肉馅的馅饼,谁曾想,馅饼是砸下来了,可里面包的却是刀子,要完!”

    田师爷原本挺高兴许县令终于升官了,可听到许县令的话,也发起愁来。

    是啊,许兄有几斤几两他们还不知道吗?就是个想要和稀泥,混到告老还乡的主,可如今当真是,唉……

    许县令哭了一会儿,又抓着田师爷的手问:“不如,我现在就辞官返乡?”

    田师爷:“不成。给您升官的任命刚刚下来,您就上折子辞官,这是在打京城大人跟皇上的脸,您觉得自己还能回到老家不?”

    路上就得被喀嚓了,让你给脸不要脸。

    许县令听罢,又哭了。

    许县令的儿子许德贤捧着一碗醒酒汤,想端去给自家老爹喝,可看见老爹哭唧唧的样子,有些害怕。

    姜县尉正在喝着醒酒汤,见许德贤害怕的模样,对他笑了笑,小声的吐出一个江字。

    许德贤一惊,眼睛亮了,赶忙对许县令道:“爹,咱们可以找江老爷爷帮忙啊。”

    这个江老爷爷就是邹江。

    许县令一顿,拿起一册书卷打向自家儿子:“你小子跟着那老头子学了几天就向着他了?找他帮忙,他能帮什么?一天天的就只会赖在衙门里混吃混喝,衙门里的银子都被他吃了不下十两了,还得管他笔墨纸砚。你说他一个糟老头子,一大把年纪了还拿着白纸去写些没人看的酸诗,也不害臊。”

    许县令一说起邹江就来气。

    那老头当真是个不要脸的,他都跟他暗示好几回了,说他大仇已报,可以回禄昌县老家了,不要老是住在县衙里,他一个外人,在县衙里住了几个月,白吃白喝的,说得过去吗?

    姜县尉听得摇头,见暗示不行,只能挑明说道:“大人,您是文官出身,不擅长断案,但邹江可以啊。他谋略胆识都有,且心思缜密,邹友廉案、水匪案皆是靠着他爆出来的,大理寺的案子一定难不倒他。要是您能请他做幕僚,带着他赴任,断案定是不用愁的。”

    许县令一愣,觉得姜县尉说得甚是有理,但是……

    姜县尉又接着道:“大人,下官知道您因着邹江以前帮着邹县丞做过事儿,心里对他不太信任……”

    其实是心里害怕邹江,觉得跟老狐狸走得太近会被害死。

    “可如今能帮到您的,只有邹江了。”

    其实,这也是一个坑,一个明少卿跟邹江合挖,等着许县令跳进来的坑。

    邹江当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深知许县令因为水匪案,定会高升入京,可以许县令的智商,他入京做官就是死路一条,得找个谋士护着,邹江就是最适合的人选。因此明少卿邀他进京的时候,他给拒绝了,却是说了,想要跟在许县令身边做事的话。

    明少卿是秒懂,便改了策略,直接求了上官阁老,让许县令可以直接进京做京官,把邹江带入京城。

    邹江因此一直没有回乡,而是住在县衙里,等着许县令来请他。可许县令不开窍,还嫌弃邹江赖在县衙里。

    田师爷听得大喜,忙道:“对啊大人,邹江能帮咱们,赶紧去请他吧,这可是能保住大人命的人物。”

    许县令也是很心动的,但他不想在邹江面前跌份,抹了一把眼泪,坐在椅子上,一边烤火一边道:“不急,反正那老头住在县衙里,明天忙完公务再把他叫来说这事儿就成。料想他一个无牵无挂的老头子,定是愿意随着本官进京赴任的。”

    姜县尉看着许县令,很好心的提醒一句:“大人,这事儿迟早都要做,不如现在就去请邹江。”

    等明天,你可能得下跪才能请得动。

    果不其然,第二天,许县令刚跟许夫人吃完早膳,抱着暖手炉去前衙办公,就看见田师爷急匆匆的跑来,喊道:“大人,邹江回老家了!”

    扑通一声,许县令脚下一滑,很是应景的摔了一跤,身边的两个小厮急忙把他给扶起来,官帽还没戴好,许县令就急问:“你说啥?邹江那老头回老家了?”

    田师爷点头:“嗯,听伺候他的杂役说,是看着天气冷了,他一个孤寡老人住着倍感凄凉,因此很是伤怀,想着回老家安度晚年。”

    许县令真是服了:“他是不是疯了?以前不回,偏偏现在回去,真真是个能折腾的!”

    不把他给折腾死不罢休啊。

    田师爷道:“如今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大人赶紧去追吧,等邹江回到老家,被老家的事务绊住脚,估摸着就不会跟着咱们上京了。龙潭虎穴京门路,白骨红棺良臣冢,大人,不想死就得去请这老狐狸啊。”

    田师爷也很怕死啊,很是清楚他们三位师爷,以及那几个幕僚都是些小角色,到了京城是斗不过别人的,没个狠角色带着,他们都要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565/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农门小福妻最新章节! 作者:风十里所写的《重生农门小福妻》为转载作品,重生农门小福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农门小福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农门小福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农门小福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农门小福妻介绍:
女军医重生古代遇上干旱逃荒,祖父渣,祖母毒,要卖掉她全家换粮食。
顾锦里表示:小意思,先解决渣爷恶奶,再找水换粮,带着全家渡过灾荒。
逃荒到大丰村安家,外来户不好混,各种被欺压,怎么破?
顾锦安表示:没关系,哥哥我是科举大佬,一路连科,秀才举人进士,光耀门楣,俯视渣渣。
日子正过得有滋有味,兵灾四起,顾锦里掀桌,本姑娘只想种田,打仗神马的,滚!
逃荒捡到的小哥哥:娘子莫慌,你相公是战场狂人,小兵变侯爷,护你万亩药田,一世安好。
PS:打脸虐渣种田文,男女主身心干净,1V1互宠,欢喜结局。【女主不行医,只会用医药知识发家致富^0^】重生农门小福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农门小福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农门小福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