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第一世家TXT下载大唐第一世家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唐第一世家全文阅读

作者:晴了     大唐第一世家txt下载     大唐第一世家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015章 殷商大陆农产品博览会兼美食品鉴……

    不论是李世民还是其他的文武重臣,他们今天的早餐一律都是土豆、玉米和南瓜。

    美美地吃上了一顿,君臣汇合之后,径直前往昨天醉倒的耻辱之地而去。

    当然不是去缅怀昨天,而是去欣赏那些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并展望美好的明天。

    随着大唐天子的到来,程三郎特地抄过了镰刀,恭敬地交到了老丈人的手中,让他下第一镰。

    毕竟,仪式感还是需要有,哪怕这些农作物都是外来户。

    反正意思下之后,首先解决的,自然就是已经到达了收获季节的土豆,毕竟所有人都很期待土豆的亩产量。

    程三郎觉得自己若是再强行拖戏,很有可能会被吃好喝好睡好的老丈人一行人痛殴。

    当然,土豆在采收的同时,并不妨碍程三郎继续向老丈人还有一干大唐文武重臣们展示其他的好宝贝。

    此刻,程三郎让人提来了一个透明玻璃瓶的油脂。

    “丈人,这是用花生压榨出来的油脂,你闻闻这味道……”

    程三郎将这瓶油打开之后,一股子浓郁的花生香味顿时扑鼻而来,令人一振。

    “这花生,居然也能够榨油?”昨天喝大了,今天头还有些发昏的马周忍不住问道。

    “是的马相,而且这花生的出油率,还在菜籽之上,出油率高达百分之四十……”

    “而且其油品香味浓郁,与那芝麻油一般,都很适合用着调味用,并且,由于其产量大,出油率高,也可以大量的用于烹饪所用。”

    “另外还有这个,来来来,丈人,还有诸位都请抓上一把,放心吧,这些葵花籽都是已经炒制好的五香葵花籽。”

    “别看它表面漆黑,可是它的滋味极佳,重要的是,它食用十分简单,最是适合用来当零嘴,你们看,像我这样……”

    程处弼当众表演起怎么嗑瓜子,嗑开瓜子皮,直接就将那瓜子仁磨进了牙缝。

    李世民也有样学样,顿时就感觉到了这玩意的确有意思,典型的坚果滋味,但是它那么的小。

    却很容易嗑开,哪怕是磕开的瓜子皮留在嘴边,那么一吹,瓜子皮直接飞开,香喷喷的瓜子仁就留在了口中。

    不大会的功夫,大唐天子与一干大唐名臣良将们,一手抓着一把瓜子,一手抄起瓜子往口中那么一塞。

    技术好的一磕就开,随手就将瓜子皮给撇掉,嗑瓜子技术不行的,好歹磕散之后,嘴皮一撅,瞬间瓜子皮就被喷出去。

    李世民一边嗑瓜子,一边打量着那下方田地正在采收,不知不觉间,居然已经磕了两把瓜子。

    直到感觉嘴皮都有些发干了,跟前的地面上全是瓜子皮,李世民这才恋恋不舍地松开了手。

    “此物当真是个好零嘴,吃起来甚是方便,昨个吃的那种酥饼,用的可就是葵花籽为辅米?”

    “正是……”程三郎点了点头,抬后朝着旁边一引。

    “丈人,咱们到那边去,还有许多利用这些殷商大陆的农作物做出来的农产品……”

    这个时候,手下的人终于将所有的农作物产品尽数摆放在了长条桌之上,以供大唐君臣们参观与品尝。

    例如那用芝麻与花生配制出来的香喷喷的二八酱,这是北方人涮锅必备的好宝贝。

    当然,也少不了南瓜制作的各种农产品,特别是南瓜子也可以当零嘴。

    但是磕南瓜子相比起磕葵花籽,那绝对一个是黑铁级别就可以成功磕开,而磕南瓜子至少需要白银,甚至是黄金级别的嗑瓜子老手。

    再有就是,南瓜的亩产虽然在辽东只有不过八九百斤,但是,大祭祀索归商告诉程三郎,在他们炎热的殷扎卡部落,南瓜的产量至少有两千斤左右。

    关于这一点,程三郎当然相信,因为在后世,南瓜的产量之高,也是令人发指。

    所以,在北方产量不高,程三郎也不急,能活就成,更何况南瓜十分耐储藏。特别是完全成熟的老南瓜,摆在地窑里边放上一年都木有任何问题。

    重要的是,它的亩产有八九百斤,既可以当菜,亦可以用来饱腹充饥,而且还是甜口,制作的各种吃食,也很受欢迎。

    再有就是玉米,这玩意既可以作为主食,同样,如果想要拿来当饲料,直接采取密植方式种植。

    而且在整体还是绿色的时候采收粉碎,就可以得到亩产极高,极其完美的青贮饲料,用来喂牛羊啥的棒棒哒。

    至于蕃茄的话,这玩意就更没得说了,蕃茄鲜吃当然也没有问题,想要存储同样也有办法。

    美丽的大西南,最喜欢拿坛子来腌制各种蕃茄酱,只要保存得法,可以保证大半年不坏。

    另外就是那种西式蕃茄酱的制作方式,也同样可以令蕃茄酱保存很长时间。

    另外就是辣椒这等好宝贝,终于被程三郎展示在了人们的眼前。

    辣椒,在程三郎眼中的调味料之王,火锅的灵魂,重庆小面的精髓,各种西南美食必不可少的左料。

    所有的烧烤摊上,没有一碟孜然,没有一碟辣椒面,都是不正经的烧烤摊。

    #####

    特别是经程三郎之后精心调配出来的几种辣椒面,更是获得了在场的一干大唐君臣的好评。

    从超级辣,到特辣,重辣、中辣、低辣、微辣排序。

    毕竟程三郎很善良,很能理解,中华民族和地域对于辣度的理解并不一致。

    就像你在广东,你说要吃辣,可能老板就给你切个甜椒,或者是圆椒,毕竟这些辣椒圈的叛徒,也只能苟活于两广。

    如果你去贵州或者是重庆,你说肚子不舒服,今天吃辣子鸡辣子放少一点。

    老板会很贴心地把原本入锅的一斤辣椒,给你减上三分之一。

    但是,绝大多数的厨师都会直接告诉你,自己拿白开水涮,想要老子给你做菜偷工减辣椒,没门!

    嗯,按下闲话不表,说正经事,程三郎根据人们的各种不同口胃,制作出来的这些辣椒面。

    当然不会让这帮子朝廷大老在大庭广从之下,直接伸出舌头在那辣椒面上来舔来舔去。

    就算对方能下得了舌头,程三郎也看不过眼,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

    准备一些应用这些辣椒面烤制出来的羊肉串,并且标明了各种羊肉串的辣度。

    正好给这帮子老少爷们打打牙祭,填填肚子,毕竟土豆的采收还得有些时间。

    果然,这种办法,直接就获得了一干大老的高分好评,特别是这帮子嘴刁的大老们,品尝到了有辣椒面的羊肉串之后,直接就上了瘾。

    看着老丈人一边吃一边哈气,从旁边抄起冰镇过的羊奶连搞好几口,忍不住又抄起了一根,这样的吃相,与后世的吃货有何区别?

    这边在吃着,那边也终于有了动静,足足三亩地的土豆,终于全部采收完毕……

    此刻,披挂着殷扎卡传统盛装,浑身上下插满了鸟毛的殷扎卡部落的大祭祀索归商、奥观海等一干人等。

    此刻正在一处角落,内心份外忐忑地等待着信号。

    用那位程都督的话来说就是,自己这些人露头露得早,反倒不是什么好事。

    毕竟,等到你们殷扎卡部落贡献给大唐的这些好宝贝都让大唐君臣都好好地享受享受之后,你们得到的回报,才能够更加的丰厚。

第3016章 生怕丈人人前出糗,特地提点一声

    奉命随行监督采收过程的工部徐侍郎,此刻兴奋得满脸通红地迎上了那大步行来的李世民一行人。

    “陛下,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那三亩土豆已然采收结束。”

    “而且每亩地的亩产,都超过了五千斤之数,最多的是四号田地,共计采收土豆五千五百三十二斤三两七钱……”

    “三亩地,计收土豆一万六千零七十三斤八两二钱……”

    李世民与一干大唐文武臣工,耳朵中听着这位徐侍郎的禀报,而他们的目光,全集中在了那堆成了小山般的麻袋上。

    “三亩地,这才仅仅只是三亩地的产量,处弼贤婿,你是这辽东州都督,这辽东州有多少田地来着?”

    “回丈人,若是单论辽东州的话,有耕地约一百八十万亩。若是整个辽东州所辖,那就是近四百万亩之数。”

    “四百万亩,若是全种上这土豆,按照这等亩产……”

    李世民咧了咧嘴,数目太大,心算实在是算不出来。

    不说李世民,就算是程三郎,也让老丈人问这一声,生生给吓了一跳,鹅滴个乖乖。

    就现在均产五千斤,四百万亩下来,岂不是一千万吨的样子,一千万吨,足以养活现在大唐所有人口。

    当然,这仅仅只是在计算主食,没有计算什么粮油副食品还有各种禽、畜肉类。

    像程三郎这种脑子活算得快的人,在场的可有不少,亦是深深地被这个数字给吓了一大跳。

    毕竟土豆是不是主食,他们已经感受过了,很清楚这种主食的滋味和口感,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得了。

    就在这个时候,旁边的一位官员忍不住摆出了一副忧国忧民的架势。

    “这要是种得多了,那谷贱伤农之事,岂不就……”

    听到了这声滴咕,一干文武不约而同地朝着这货看过去,神特么的谷贱伤农。

    李世民也是眉头微皱,瞄了一眼身边那脸色阴沉下来的处弼贤婿。

    但并未开口斥责,而是从容一笑,悠然言道。

    “我大唐能得这等亩产数千斤的农作物,乃是天佑我大唐也。”

    “如今我大唐正在着力开发辽东,而辽东苦寒,有了这土豆,便可让那些迁徙来的百姓饱食……”

    随着李世民的肯定,一干臣工们纷纷颔首附和不已。

    这些年来,大唐一直都在努力地提高粮食产量为的是啥,还不就是因为人口增长十分迅速。

    特别是上次的洛阳之变后,被收拾掉的那几个世家,清查出来的隐户、逃户,数以十万计。

    这真可谓是震惊天下,而朝廷也正好借此机会,开始全面清理隐户、逃户。

    齐王李恪坐镇青州,就是全面清理山东隐户逃户的一部大棋。

    多出来的这些人口,想要安置他们,那就需要新的无主之地。

    而辽东这片肥沃的黑土地,简直就是及时送来的热呼呼的枕头。

    李世民继续询问起其他各种农作物的产量,当听闻地瓜那玩意的产量,也有两千多斤接近三千斤后,亦是一喜。

    程三郎乐呵呵地将那已经蒸好的地瓜端了上来,这种地瓜,可是程三郎精心挑选的,也是他最喜欢吃的品种:紫心地瓜。

    这种品种可是程三郎的最爱,打小就最喜欢吃这种味道近似板栗,又面又香甜的地瓜。

    而且这种地瓜,在美丽的大西南一边都叫红薯,而且也是大西南地区相当多见的品种。

    毕竟欣赏采收,只需要欣赏产量最多的土豆就成,这些地瓜,直接就上了成品。

    蒸出来的紫心地瓜,撇去薄薄的外皮之后,外面的肉色是白中透着澹澹的紫,而越中靠近中心位置,越发地紫。

    正好采收到完成,也距离早餐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时辰,李世民接过了一个之后,撇掉外皮一咬,哎哟,这味道的确不错。

    很快,一干大唐文武重臣们吃得份外地嗨皮,连声赞好。

    “不错不错,这滋味吃起来感觉就像是吃糖炒栗子似的,又香又甜,而且很面。”

    “好吃,来来来,再给老夫一个,这种地瓜吃起来,口感比土豆更好。”

    “叔叔言之有理,这种地瓜用来煮紫薯粥,亦是一绝。

    而且用来晾晒成地瓜干之后,随时想吃,上锅那么一蒸,就是这样的好味道……”

    看到一干人等再次吃得眉飞色舞,程三郎嘿嘿一乐,凑到了老丈人的耳朵边滴咕几句。

    李世民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好好好,你快去吧,老夫也该跟这些历经千难万险,将这些农作物贡献于我大唐的殷商遗民们……”

    “是,那小婿就先过去了,一会就回来。对了丈人,这地瓜虽好可也别吃多了,听说这玩意涨气。”

    毕竟这紫心地瓜是今天采收之后,直接蒸出来的,程三郎还没机会品尝。

    但是好在他对于吃地瓜容易胀气屁多这个缺点记忆犹新,生怕丈人人前出糗,临走之前提醒了一声道。

    在他的印象里边,在地瓜品种里边,这种紫心地瓜涨气的机率,远在红心和黄心地瓜之上。

    程三郎朝着那李德奖打了个眼色,二人连袂朝着远处行去。

    看到程三郎离开,李世民意犹未尽地抿了抿嘴,算了,那老夫就再吃一个就不吃了,毕竟这跟糖炒栗子一个滋味的食物实在是太少见。

    房俊此刻正在跟那些管事们打招呼,这三亩地采收得到的土豆,一定要精心挑选,留出足够明年种植的土豆种。

    按照殷商遗民的经验,以及程三郎的要求,每一亩地,需要大约三百斤左右的土豆种子。

    而十亩地,就需要三千斤上下,按照程三郎之前的推算,采收的总共四亩地土豆,挑拣挑拣,是可以种植差不多四十到五十亩地。

    只要等到了来年,那四五十亩地的土豆丰收之后,再有一两年,大规模推广土豆种植,就将不再有问题。

    而秦怀道也是第一次尝到这样的美味,在那里狼吞虎咽地吃着,还时不时得灌上一口水。

    没办法,这紫心地瓜水份少,吃多了口干不好咽。

    不大会的功夫,在程三郎与李德奖的引领之下,一身盛装的殷商遗民使节团队,捧着他们从殷商大陆的带来的特产,朝着这边快步行来。

第3017章 殷商郡王,赐姓李氏,属籍宗正寺……(三千四百字)

    打量着这些殷商遗民的奇装异服,看着他们那一张张刀削斧刻的脸庞。

    看着他们黄色的皮肤,黑色的头发,以及他们黑眼的眼睛。

    李世民也缓缓前迎两步,就看到了这一票殷商遗民,整齐划一地拜倒在地。

    “殷商遗民得蒙大唐皇帝陛下天恩,终于有幸得归故土,以瞻大唐皇帝陛下天颜……”

    李世民的脸色不由得发生了变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些来自殷商大陆的遗民。

    一口标准之极的关中官话,简直比不少的大唐朝廷官员还要标准。

    等到这些殷商遗民呈述完之后,接下来自然就是大唐天子的表演时间,李世民和颜悦色地将这些殷商遗民搀扶了起来。

    亲切地询问起他们的经历,亦为了华夏一脉,居然早在千多年之前就远渡万里重洋而深感唏嘘。

    同时,也为这些殷商遗民在异乡之地,坚韧不拔,努力地活了下来而倍感欣慰。

    另外,这些殷商遗民哪怕是背井离乡一千多年,却仍旧不忘故土。

    愿意冒着坚难险阻,远渡万里重洋归来的这种精神,很是值得嘉奖。

    特别是他们归来的同时,还为大唐带来了那些高产的、优秀的农作物,丰富了大唐千家万户的食谱。

    而身为天朝上国的大唐天子,李世民自然也不会吝啬嘉奖那些乐意向大唐天子表示臣服和恭顺的藩属。

    所以,李世民收下了那份在程三郎的指导下,殷商王国的国书。

    接下来,大唐皇帝陛下陷入了长考,打量着那份情真意切的国书,身为天朝上国的君王。

    李世民很清楚,自己的决策,将会影响着这远在万里重洋之外的殷商王国。

    而大祭祀索归商,和那王子奥观海此刻内心都颇为期待,但也有些忐忑。

    也不知道这位大唐之主,能够给予殷扎卡部落,呃……应该是殷商王国什么样的赏赐。

    以及会给国王奥思乡什么样的嘉奖,至于国王的名字之所以叫奥思乡,自然是程三郎给出的主意。

    花名七匹狼的奥观海早就已经知晓了大唐的姓氏制度,所以,自己既然已经姓了奥。

    爹自然也就只能随自己姓,这也是为了避免大唐天子在这种姓名的小细节上头疼。

    叫奥思乡,自然就跟那索归商一般,都代表着这殷商王国的人们,都很渴望故土,更容易赢得大唐君臣的好感。

    不得不说,程三郎的这一招虽然显得有点恬不知耻,但是绝对岗岗好用。

    至少李世民内心也觉得这远在万里重洋之外的殷商王国,时隔千年不忘故土。

    而且对自己这位大唐天子态度如此恭敬,送上了那么多优秀的农作物也不自傲,很有教养。

    既然如此,自己这位天朝上国的皇帝陛下自然也不能过于吝啬。

    不多时,大唐天子站起了身来,开始宣布自己的长考结果。

    册封那位殷商王国的国主奥思乡,左骁卫大将军,殷商郡王,赐姓李氏,属籍宗正寺。

    另赏赐殷商王国国主宝甲一副,宝刀十柄,绸缎万匹,良马百匹,授农书百卷。

    特许殷商王国每五年选国中才俊子弟十人,入大唐国子监就学……

    听着大唐天子宣布的各种赏赐,令那索归商与奥观海,好吧,现在应该叫李观海。

    让他们这些殷商遗民不禁心头大喜,连连谢恩不已。

    能够成为大唐的藩属国,殷扎卡已然从过去的部落,升格成为了一个王国。

    并且还是得到了世间最强大的国度大唐注册证认的,有了这样的超硬后台。

    在得到了大唐的各种技术的加持之下,殷商王国,必将能够成为殷商大陆最强大的国度。

    散场之后,大唐天子抬手摸着肚子,显得忧心忡忡的快步疾行,步履之快,程三郎都险些撵不上。

    而那一干文武臣工们的表情也好不到哪里去。

    李世民一个潇洒的翻身上马,大腚刚刚骑到了马鞍上,就发出了一声异响。

    一旁的赵昆忍不住疑惑地扫了一眼,好像听到了什么,又好像没有听到,摇了摇头,打马跟上了大唐天子的脚步而去。

    #####

    凛冽的寒风,吹拂着凛冽的鹅毛大雪,渐渐地覆盖了整个辽东,以及半岛之地。

    作为高句丽王国的王都,平壤城中,一队队的高句丽士卒,迎着风雪,行走在冷清的街道之上。

    此刻,高句丽王宫之中,渊盖苏文坐在偏殿之中,一干文武,乖巧无比地坐在左右两侧,垂着脑袋,一言不发。

    渊盖苏文抚着浓须,打量着这些温顺而又听话的高句丽臣工,陷入了沉思。

    自打先王高藏被那宁褥萨这个叛逆臣子所弑之后,连带着王室男丁,几乎尽诛。

    而那些原本王国之中,死忠于王室的那些臣子,也都被扫荡得一干二净。

    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高藏呃屁之后,高句丽王位也只能空悬。

    当然,这些早就已经臣服于渊氏一族淫威之下的高句丽臣工们,纷纷劝渊盖苏文取高氏而代之,为高句丽之主。

    渊盖苏文没有同意,而是暂时把立新王的事情给压了下去。

    而今日,有来自于辽东的情报,传回了高句丽,大唐的精锐,并没有因为严寒而撤走。

    而是屯兵于白汋口处,日夜操练,仿佛就连北方的严寒,也难以阻拦他们不灭高句丽不还师的坚强意志。

    “……大莫离支,百济不堪唐国水师骚扰,士气低落,百济国扶余王,再次遣使向我国求援。”

    “求援……让他坚持住,如今天气越发寒冷,唐国水师再厉害,待严寒一至,他们又能有几分的战力。”

    渊盖苏文毫不犹豫地答道,想了想,打量着在场的这些臣工,几番张口欲言,最终颓然轻叹,摆了摆手,示意一众文武离开。

    等到那些文武臣工离开之后,渊净土来到了渊盖苏文身边坐下,眼巴巴地看着这位须发银霜愈发显得醒目的亲哥。

    “兄长,难道咱们真的没有机会了吗?”

    “还能有什么机会?”渊盖苏文惨然一笑,双手在桉几上一摊。

    “如今,大唐分明已然打定了主意长久经营辽东之地,而且听闻,大唐新得的良种,使得辽东之地再无缺粮之忧。”

    “并且他们还在辽东开采出了大量的煤碳,用以取暖。就连那些新建的百姓居所,都有一种专门用于取暖的火炕……”

    “另外,大唐在那里修筑的官道,色若青石,其坚固程度亦不亚于青石……”

    “那大唐天子,虽然表面上声称暂且收兵,可实际上,南边的百济已经快被唐国骚扰得支持不住了。”

    “若是冬去春来,倘若我们不降大唐,你觉得,我渊氏,还能够有活路不成?”

    渊盖苏文一想到那些被大唐的火炮攻下的城池要塞的凄惨场面,心灰意冷之极。

    面对过去的大唐武贲,高句丽就算不敌,但好歹还能够凭险而守。

    可是现如今,自打随着唐国这种新式武器的出现,过去依为天险的城池关隘,根本无法迟滞大唐武贲军队的脚步。

    高句丽军无战心,士气低落,渊盖苏文觉得,如果再任由大唐继续南进。

    那些昔日被渊氏之威压制住的高句丽文武,很有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家族,而做出一些危及整个渊氏的举动来。

    “能够保住渊氏唯一的机会就是,让你儿子随母姓,推举他登基为高句丽新王。”

    “让他献国归顺大唐,唯有如此,或许能消除唐国天子的怒火。”

    “难道我们就不能割地求饶吗?”昔日杀起人来,丝毫也不会手软的渊净土,此刻显得心乱如麻。

    “不可能的,我高句丽与他国不同,昔日之北魏,后来的前隋,皆征讨过我高句丽。”

    “中原帝国数败于我高句丽之手,可以说,我高句丽,已然成为了那位大唐天子用来证明大唐远超前隋武功的一个证明。”

    渊净土默默地听着这位足智多谋的兄长的分析,也不得不承认兄长说的在理。

    而且现如今大唐正在大力发展辽东,又怎么肯让高句丽缓过气来?说不定,大力发展辽东的同时,大唐也在觊觎鸭绿水以东的高句丽和百济疆域。

    百济虽然并未受到大唐兴大军进犯,但是,大唐水师的袭拢,已经让百济快要绝望。

    大唐的水师会携带着步卒沿河而上,许多沿河两岸的城池都受到袭击。

    若是遣大军来援,那些登陆的大唐士卒就会从容地在水师火炮的掩护之下,撤回船上。

    若是没有大军来援,一旦城破,那些守卫城池的战士被俘虏之后,都会被唐国水师押上战船,然后送往辽东。

    至于老百姓,大唐水师却秋毫无犯,搞得现如今百济的军心士气大跌,甚至经常性地出现逃兵。

    没办法,谁让大唐的操作那么骚,抓了战俘就往辽东扔过去,据说扔到了那里之后。

    被那位程三郎用了妖法蛊惑,不消数月,甭管你是契丹人还是靺鞨人,又或者是高句丽人、百济人,都会成为心系大唐的辽东开发建设者。

    总之,近二十万战俘,既不缺衣也不少食,直到如今都没闹腾一点乱子。

    甚至都已经开始给大唐干活拿薪水,这还让高句丽与百济怎么活?

    “那大哥……”

    “你不必管为兄,至于你那几个侄儿,为兄会让他们隐姓埋名,只是希望你这位二叔,看在为兄的面上,暗中对他们多多照拂。”

    “大哥!……”

    “你若是认我这个大哥,就听我的,照我所说的去做。”

    渊净土虎目含泪,最终,朝着这位亲哥深深一礼,埋头应是。

    内心甚是悲凉,想不到,昔日能够与中原帝国分庭抗礼的高句丽,也会走到穷途末路。

    而英明果断,杀伐绝断的兄长,为了渊氏的延续,也只能作出牺牲。

    他很清楚,兄长这位掌握了高句丽军政大权的权臣,在那位大唐天子的眼中,可谓是眼中钉,肉中刺。

    所以,拿一条命,再加上残破不堪的高句丽,换来余下渊氏族人的平安,这算得上是最优选。

    至于这高句丽灭国,灭了又如何?渊氏得以存续便是。

    毕竟渊氏连高句丽国主都宰了俩,难道还能惋惜这个国家的崩分瓦解不成?

第3018章 在辽东过冬的大唐皇帝陛下……

    李世民安逸地靠坐在榻上,身上只披着一件闲散的单衣,跟前的桉几上,摆放着那清肝明目还养身的菊花枸杞银杏茶。

    手中则抄着一本杂书,这是刚刚运送到了辽东的演义画本小说,具体是什么内容,呵呵……

    程三郎之手出品,还能是什么内容?

    李世民一边看一边时不时地大乐出声,时而小声地都囔着什么,肯定不会是好听话。

    但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这玩意的确很能吸引眼球,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就在这个时候,厅门那厚厚的帘子被掀起了一角,一位身上穿戴着厚实衣物的大内侍卫闪身入内,递上一个专门用来装书信的木匣。

    赵昆接过之后,快步来到了李世民的跟前恭敬地递上。

    李世民抬首一看,看清楚了上面那熟悉的笔迹,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接到了手中。

    打开了木匣子,里边足足有七八封书信的样子,李世民的目光在木匣中寻找之后,很快就挑定了目标抄到了手中拆开阅读起来。

    而那名大内侍卫甚是羡慕地打量了两眼这温暖如春的室内,最终还是垂下了厚帘,退回到了那屋外。

    屋子里边,只有一只大铁炉子,铁炉子上撂着水壶,原本只凭着一只铁炉子。

    自然是无法满足这间究竟足足有近一百五六十个平方屋子的取暖需求。

    但问题是,这间屋子三面,都有着一个造型十分古怪的,类似于后世暖器片式的取暖装置。

    每个取暖装置,宽达两米,高约三尺,纯铜制作。

    就这么三个取暖用的铜质暖气片,再加上那位于屋子中央的铁炉子。

    就已经让这位大唐天子感觉自己都特娘的热得快要冒起了油汗,不得已。只能单衣披着。

    那三个取暖用的铜质暖气片所在的位置的屋外,都各有一个大铁炉子在燃烧着,以供应暖气片中的热水。

    正好方便那些大内侍卫们在警戒之时,还能够顺便取暖不至动僵。

    毕竟这里是辽东苦寒之地,零下温度不是几度,而是几十度。

    #####

    但好在,如今大唐将士们的保暖装备,也同样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脚上穿着的都是厚实的毡靴,脑袋在戴着有护耳的风雪帽。

    身上披着那厚实的军大衣,虽然显得笨拙了些,但是至少不至于让值守的将士冻出毛病来。

    而这种军大衣,已然成为了辽东一带最热销的衣着用品,穿戴着这种厚实的棉衣,既挡风雪,又能够最大程试的保暖。

    甚至有人觉得这玩意哪怕是当成棉被都可以,这的确没毛病,毕竟军大衣棉花镇得十分的充足,份量扎实。

    儿童款都重达三斤半到四斤,成人款则是六到八斤之间。

    此刻,穿着实厚的军大衣,戴着风雪帽,将自己裹得像头狗熊一般的大唐宰相马周与大唐兵部尚书李道宗进入了宅院之后。

    很快就被请进了屋内,将那风雪帽与军大衣解下,又脱去了毡靴和手套之后。

    马周与李道宗就觉得自己仿佛边骨头都轻了好几斤,这当然不是错觉。

    就他们脱掉的那一身保暖装备,足有十斤出头。

    “马卿,道宗,快快过来坐下吧……”李世民将那些书信收了起来,朝着二人招手示意道。

    “来来来,快过来暖和暖和……”

    “陛下,臣等进了这屋子,浑身上下就感觉暖意洋洋,还真是舒坦。”

    “之前臣一直担心这辽东的苦寒,将会让咱们大唐将士吃尽苦头,倒没想到……”

    听到了二人之言,李世民哈哈一乐,抚着长须洋洋得意地道。

    “说起来,这还得多亏得我那贤婿,这小子可是向老夫打了保票,他会照料好留在辽东的将士们。

    肯定能够让将士们在辽东吃得好,睡得香,冻不着。”

    “既然这小子有信心,朕自然也会对他有信心,与将士们同甘共苦。

    如此,将士们,还有我大唐百姓们,也才能够安安稳稳的留在这辽东安然地渡过第一个冬天。”

    脱掉了衣服之后,轻了至少十斤,感觉自己走路都有点飘飘然的马周缓缓坐下之后点头附和道。

    “陛下言之有理,说实话,臣等一开始极力相劝陛下离开辽东,前往登州以避严寒侵袭。”

    “幸好陛下执意留于辽东,稳定军心民心,使得我大唐军民安然留居于此……”

    马周这话也是实话,大唐天子驻于辽东,不但可以稳定驻扎于此的军心士气。

    同时,让那些迁徙至此的大唐百姓们,亦能够安心不少。这等地方,即便苦寒了些。

    可是皇帝陛下都能呆得下去,咱们这些小老百姓,难道还能比皇帝陛下更金贵不成?

    而且,程三郎这位辽东州都督倒是早早地就做足了准备,兴建的大量房舍,都采用的是空心砖。

    据这位贤婿所言,辽东之地冬季气温过度,如果采用那种实心砖,容易使得建筑物内的热量流失过多。

    所以,利用质轻、强度高、保温、隔音降噪性能好的空心砖来建房,才是在辽东地区,修建地面建的最优选择。

    面对着这位总是能够有自己想法和理由,而且总是能够拿得出真凭实据的程三郎。

    李世民表达了对他的支持,而且,那些原本就生活在辽东的百姓们。

    也通过切身的体会,觉得现如今的新建筑,比起过去的老房子更加的保温。

    而那李道宗,则是在感慨,现如今大唐冬装的升级换代,终于让将士们不用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而不自知。

    那种绝对可以当成被子来盖的厚实军大衣,还有那种至少塞了两斤棉花的风雪帽绝对是御寒神器,脸上再佩上一副白口罩,直接就将大唐将士的保暖程度,提升了N个级别。

    要知道过去,大唐的冬衣都是麻布里边塞上芦花之类的填充物来进行保暖,并且,既没有手套,也没有风雪帽。

    导致大唐昔日北征突厥之时,造成了大量的将士冻死冻伤。

    而自打汉唐商行开始大规模地向军方提供冬装以来,就很少有将士因为严寒而造成重度冻伤,出现缺胳膊少腿的情况。

第3019章 程三郎给大唐经营苦寒之地打下了样版

    就像那位营州都督张俭,更是对这些程三郎所设计的冬装赞口不绝。

    毕竟大唐营州就属于是辽东地区,所有边军之中,就以这位营州都督张俭驻孔的地方最靠北,也最寒冷。

    也正是有了营州军民的长期的试用,所以,给这些前来征讨高句丽的大唐武贲,提供这些过冬军装自然也就顺理成章。

    另外就是,由于及时地开采了大量的煤炭,有了物美价谦的煤炭充足供应。

    使得军民的采暖也得到了足够的保障,想想过去,为了取暖,每每冬天的时候,辽东的百姓们,烧柴、碳取暖。

    哪像现在,每一户人家里,都有免费分发的铁炉子,另外所有的新老房舍,都用上了暖炕。

    这玩意,再配上铁炉子,绝对是辽东地区抵御严寒的神器。

    闲话不提,马周与李道宗坐在这间屋子里边,不大会的功夫,浑身上下就觉得暖洋洋的,甚是舒服。

    李道宗抹了把脸上微微透出来的汗,打量着跟前那只披一件薄衫的李世民不禁乐道。

    “还是小程太保会鼓捣,看看这种取暖方式,耗费不多,却也能够在这苦寒之地,如此舒适,让人都怀疑是不是要入夏了。”

    “哈哈,是啊……不过这样暖和些也好,穿得单薄,人也轻快不少。只可惜辽东之地。

    气温实在太低,不能如在长安洛阳一般,深冬时间煮酒烹茶,观雪赏梅。”

    李世民抬手指了指前方,李道宗与马周朝着那个方向看过去,就看到了高度和宽度都约有三尺的玻璃窗户。

    透过这窗户,正好能够看到庭院之中的雪景,只可惜,庭院之中只有几株青松,再无其他。

    这里的窗户,程三郎为了足够保暖,避免冻坏老丈人,亲自设计了这种双层玻璃的双层窗户。

    让老丈人可以欣赏雪景,看外面的热闹,却又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寒意的侵袭。

    #####

    一翻轻松谈笑之后,李道宗开始向李世民奏事,陈述了这些日子以来。

    以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为首的大唐登州水师,持续地对百济朝廷袭扰作战。

    不但俘虏了大量的百济将士,而且还沉重地打击了百济的士气军心。

    现如今百济居然采取了壮士断腕般的做法,那就是弃守沿海或者是沿河城镇。

    这样的骚操作,让李靖这位大唐名将也甚是蛋疼,偏偏又无可奈何。

    毕竟登州水师,强悍在于行动迅速,进退自如,但是缺点就是兵马不多,而且也难以在战舰火炮的掩护范围之外进行大规模的机动作战。

    再加上现如今已致深冬,百济的几条主要河流也都已经陆续结冰,大唐登州水师也只能暂时收兵,水师主力退往登州。

    而在耽罗州(耽罗岛)留下一只偏师警戒巡逻百济沿海。

    #####

    “至于高句丽,先是有高句丽臣工因为高句丽国王高藏膝下有女无子,近支王族,皆没于战乱。

    故尔,推荐那权臣渊盖苏文为国主,为渊盖苏文所拒……”

    最终,高句丽的国主之位,落到了那高藏的外孙渊安舜身上。而这位本该姓渊的安舜,也顺理成章的更姓为高安舜。”

    “臣以为,看似高句丽为保王族之血脉传续而不得已之举。

    实则为渊氏为谋高句丽的谋逆之举……”

    李世民默默地静听着李道宗与那马周之言,沉吟了良久之后,这才缓缓开口。

    “二位爱卿,高句丽自立国以来,常与我中原相争,战乱不断,以致辽地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且高句丽依仗地利与严寒,屡屡挑衅中原,其行之恶,犹胜高昌。”

    听到了最后那句话,李道宗与马周都下意识地眼皮一跳。

    大唐天子发表了一番康慨激昂的发言,高句丽每每在中原强盛的时候,可能会恭顺一两下。

    但是绝大多数时候,就像是一只讨厌的吸血蚊子一般恶心。

    李世民历数了那高句丽自打建国以来的各种罪状,以及高句丽对中原帝国的态度反复无常。

    总而言之,高句丽哪怕是投降,也绝对不能留下这个国家。

    而应该照比这辽东州一般,在那鸭绿水以东之地,设计都督府,大唐的都督府。

    其实也就是军政一体化的治理方式,类似于后世所形容的军管。

    同时,也利于大唐巩固在这片土地上的统治。待大唐牢牢地掌握了这片高句丽旧土之后。

    再由北向南,征讨那与高句丽蛇鼠一窝,胆敢灭亡掉大唐藩属国新罗的百济国。

    #####

    穿好了那一身厚装的御寒装备之后,李道宗与马周缓步出屋。

    屋外的寒意直接就扑面而来,好在二人身上的御寒装备足够厚实。

    二人缓步朝前而行,走出了庭院没多远,马周就听到了身边的李道宗道。

    “马相,陛下打的是什么主意,为何拿下这高句丽之后,不一鼓作气,继续讨伐百济,反而要先置都督府,从长计议。”

    马周听得此言,下意识地抬手就要薅胡子,然后看了一眼自己那厚实的手套,最终只能悻悻地双手捧于腹前。

    “陛下这么做,自然是希望,将那片半岛,尽数纳入我大唐直辖,而不愿再留隐患于我大唐东北。”

    “你的意思是……”李道宗双眉一挑,下意识地扭头朝着马周看了过去。

    “不是马某的意思,而是陛下的意思,今日,陛下算是第一次表露出了这等心思。”

    李道宗这位大唐名将沉吟半晌之后,已然回过了神来。

    “也是,忠诚于新罗的那些新罗遗民,多被程三郎那小子使了手段送去了那库衣岛。”

    “若是我大唐一鼓而下,直取百济,那些初离故土的新罗君臣,怕是要闹着回到半岛之上。”

    “正是此理,陛下不愿意这片土地,再有反复,所以,才会下定决心,先定高句丽。”

    “如今这辽东州的热闹与繁华,就足以证明,我大唐想要经营这等苦寒之地,也不是不行。”

    “说起来,还是程三郎这小子,给陛下打了个样版,让陛下下定了决心……”

第3020章 老丈人这一手玩的实在是妙……

    程三郎穿着单衣,坐在桉几跟前,脸上满是浓浓的笑意,欣赏着爱妻从遥远的洛阳寄来的书信。

    信中,满满的尽是浓烈的思念,当然,还在大量关于娘子对于亲儿子程伯献的亲昵的吐槽。

    只不过,大部份的槽,都是吐在那位皇太孙李象身上。

    李象这小子,简直就把老程家,当成了他的第二个家,正是因为来得太频繁。

    以至于有时候闯了祸,干脆就连滚带爬地蹿到卢国公府来躲避亲爹的捉拿。

    另外,这小子虽然比程伯献年长不少,偏偏因为臭味相投,简直可以用难兄难弟方能形容。

    经营带着程伯献去闯祸,令李明达这位当娘的甚是头疼。

    再有就是程三郎的闺女也长得十分水灵,而且相当聪明,相信日后肯定也是一位不亚其母的大美人。

    话说回来,如今太子哥倒是越发地沉稳,治理政务,越加的得心应手,相当丝滑,甚是得到朝臣们的肯定。

    还有就是,李明达记住了夫君程三郎的交待,春天一到,就赶紧让娘亲长孙皇后记得外出戴上口罩。

    避免再因为春天的各种致敏源让孝喘复发,如今身体颇好。

    至于那太上皇李渊,那就更加的不消说了,人虽老,但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

    甚至还让李明达记得交待程三郎,去年年底寄去的那茄汁沙丁鱼和茄汗小黄鱼相当的美味又开胃。

    就是数量太少,让程三郎记得再多搞点,再有就是,程三郎之前送回去的花生米实在是太少,怎么也得整上三五百斤回来,不然很容易吃光。

    不过李明达虽然在信中如爷爷的愿叮嘱了程三郎,但是这位慧质兰心的公主殿下又提醒了程三郎。

    爷爷很喜欢拿花生米下酒,所以希望夫君莫要听爷爷的,想个理由,少送点给皇爷李渊。

    看着娘子李明达还有武媚娘给自己寄来的家书,程三郎的脸上,满满的尽上笑容。

    即使前边不远处的李德奖、房二郎与那秦怀道在那里啪啪啪的甩着竹牌,也打扰不到他此刻收到家书的美好心情。

    看了二位娘子的家书之后,亲爹的家书,充满着浓烈的程家风格。

    信中先是对程三郎在外建功立业,狠狠地夸奖了一番,然后就是希望程三郎少胡闹,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倘若有哪个长辈敢欺负你小子,暂且忍耐,写信给爹,回头爹帮你出头你报复回来云云……

    至于娘亲也是絮叨了一通,家长里短的那些关怀,看得程三郎眼眶发热。

    缓缓地收到了这些家书,程三郎抬起了头来,不禁有些唏嘘,此刻无比地思念着那个温暖而又温馨的家。

    自己出来这一趟,已经太久太久,不过好在,陛下这边也已经做好了决策。

    只要搞定了那如今已然军心士气全无,损失惨重的高句丽后,就会班师还朝。

    至于那百济,自然会留着对方苟且残喘,反正百济已然四面皆敌的情况下,除了自己抱着自己瑟瑟发抖,再无其他出路。

    到了那个时候,大唐想要拿下他,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时间问题。

    对于这样的结果,程三郎自然是恨不得举起双手双脚表示完全赞同。

    毕竟新罗是大唐的属国,大唐出兵的理由,正是因为新罗被百济和高句丽欺压侵略。

    如今一口气就将那百济和高句丽给搞了去,新罗臣民回归故土,大唐还真没有阻止对方的理由,甚至还要帮忙。

    大唐乃是天下宗主,公平公正公开,一举一动,天下诸蕃万国都在盯着。

    可百济未灭,新罗旧土仍旧被百济所据,这还真亏得当时那高句丽被大唐进攻之时,因为缺粮。

    所以与百济相约伐新之时,就约定好,所有新罗粮食尽归于高句丽,而土地人口归于百济。

    这导致了大唐占据的只是高句丽旧土,新罗只能继续蹲在那库衣岛望穿秋水。

    百济被灭的时间拖延得越久,新罗想要回归半岛搞事情的可能性就越低。

    另外就是,虽然元旦已经过去,可是现如今的辽东地区的气温,仍旧维持在零度以下。

    但是,逐渐回暖的天气,让所有人都庆幸地松了一口气。

    特别是程三郎这位大唐辽东州都督,今年的严冬,整个辽东州百姓还有那二十多万的战俘。

    没有一人是因为在严寒的侵袭之下,倒在了饥寒交迫之中。

    哪怕是那二十多万战俘,也都是人人一件军大衣,他们的战俘营早就已经升级换代。

    全是一水的用空心砖建设起来的房舍,虽然他们只能住在大通铺里边,可至少那也是有铁炉子,有火炕的大通铺。

    而且,为了保证所有辽东军民的饮食均衡,去年试种成功,可以地窑中存储的大白菜之外。

    还有萝卜,胡萝卜以及南瓜、蕃茄酱、辣椒、花生、土豆、大葱等等让辽东军民在漫长的寒冬里边,保证着良好的荤素搭配。

    再加上,程三郎这位不世出的西南菜系天才,根据自己所知晓以及品尝到过的后世东北菜。

    亦在辽东推广了许多简单易学,又营养丰富,十分适口的东北菜。

    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孤、白肉血肠、酸菜白肉等等。

    另外就是,如今汉唐商行试销的泡菜,亦是深得一干辽东百姓们的喜爱。

    只不过由于辣椒要留种,所以,程三郎这边也只是少量的试制,就是想看看当地百姓是否适口。

    总而言之,程三郎的行事风格,在那些不明真相的人眼中看起来似乎荒诞不经,离经叛道。

    但实际上,程三郎自己比谁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再加上自己有着丰富的经验,或者应该说,自己过往的学习和眼界,造就了自己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明白,如何经营好辽东这片沃土。

    此刻,王玄策满脸涨红地快步从屋外走了进来。“都督,都督!”

    “玄策兄,可是有什么大喜之事?”程三郎笑眯眯地站起了身来,朝着王玄策问道。

    “都督,大喜,我们在建安城南试种的一千亩冬小麦,全部都安然地渡过了这个严冬。”

第3021章 准备领军离开辽东的大唐天子……(两千九百字)

    “如今长势颇为旺盛,按照那些管理这片冬小麦的农官所言。

    预计其收获时间,怕是四到五月间,就可收获,与那幽州一带当无太多差别。”

    听到了王玄策这番话,就连那几个正在打牌的人也支愣起了耳朵。

    程三郎不禁面露喜色,剑眉一扬。

    “好好好,那可真是太好了,若是冬小麦能够按时丰收,接下来,那就是轮作玉米或者是花生。”

    “辽东居然也能种冬小麦?处弼兄,不会是什么新品种吧?”

    那边的房俊亦是满脸错愕地扔掉了手中的烂牌站起了身来。

    王玄策朝着房俊解释了一句道。

    “回房将军,并非是什么新品种,而是我大唐北方常种的冬小麦。

    而且这些麦种,就是从幽州运送过来的到辽东建安种植的。”

    李德奖有些不乐意地把手中的好牌撂到了桉几下,忍不住好奇问道。

    “处弼老弟,明明如今我辽东如今已经有了不少的粮食作物,既有原生的耐寒水稻。

    又有那些从殷商大陆弄来的各种粮食作物,为何你还要弄上这冬小麦?”

    “德奖兄,这是为了验证辽东之地的农作物的多样性,而且还不光是农作物。

    就算是那些家禽和家畜,也是需要进行试验,找到最适合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生活的。”

    “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让这片土地留得住人……”

    面对着程三郎这番话,王玄策亦是深以为然地颔首不已。

    秦怀道忍不住好奇地问了一声。

    “既然如此,那为何处弼兄你搞出来的那种大棚菜为何不推广开来?”

    “推广?”程三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那用的可是玻璃制作的大棚,稍有不慎,坏上几块玻璃,整个大棚的菜就全白种了。”

    “而且还得拿人盯着,还得升火,维持住大棚的温度。”

    “这也就是陛下呆在这里,我才特地弄出了这么个大棚来,种一些适口的蔬菜,向陛下证明,只有想不到,没有我程三郎做不到的事。”

    #####

    说话间,他们已经来到了那位于都督府中后院的那座阳光大棚中。

    这其实也是因为老丈人要在辽东过冬,而程三郎为了面对无聊的北方严冬,所以才想着尝试了下,利用玻璃大棚种菜。

    而光是建起这座占地不过一百来个平方的阳光大棚,耗费的玻璃,就是一个令人心疼的数字。

    而且程三郎也不敢搞全部是玻璃,只是东西两面以及屋顶为玻璃墙。

    一开始程三郎还觉得应该没有问题,等到真正的严冬到来之后。

    程三郎不得不这阳光大棚中烧起了铁炉子,利于让这些这些虚弱的反季节蔬菜。

    能够在夜晚以及风雪天气中取暖,苟活于辽东的严寒之中。

    种的都是一些反季节的小玩意,香菜、小葱、狗肉香、以及生菜,还有那红得喜人的西红市,自然也少不了一口爽脆的黄瓜。

    寒冷的冬季,呆在暖坑上,嚼上一条爽脆的黄瓜,甭提有多舒爽。

    到了这里,程三郎推开了门,走了进去,打量着这一百来个平方的玻璃大棚,闻着里边那充满着绿色植物的气息,整个人仿佛连灵魂都得到了升华。

    “昨天一早我过来瞧着有几个西红柿差不多了,今天反正也没有什么事,干脆整顿好的……”

    然后,程三郎径直就朝着那片西红柿田地走去,一面说道,可话音刚落,程三郎的脸色直接就黑了。

    下意识一扭头,朝着李德奖、房俊与秦怀道这三个可以自由出入这间阳光大棚的狐朋狗友看去。

    “是谁干的?”

    看到了程三郎投来的恶狠狠的目光,秦怀道一缩脖子,有些腼腆加害怕地道。

    “那个昨日小弟过来熘达,看到那些西红柿怪馋人的,就随便摘了俩。”

    “才两个?!”程处弼的声音陡然高了八度。

    “好吧,小弟就摘子五六个,还给了俊哥儿两个……”

    看到处弼兄那副要吃人的样子,房俊赶紧讨好一笑,硬起头皮劝道。

    “哎呀,处弼兄,不就几个西红柿,你犯得着这么瞪眼珠子吗?”

    “你们……我怎么说你们才好,知道不知道土豆炖牛肉就得有新鲜西红柿,光用蕃茄酱,根本出不出那种滋味。”

    “算了,今日就不想了,再等三五天吧,回头你们想吃,就吃黄瓜,别老打西红柿的主意行不行?”

    “是是是,处弼兄教训得是,那咱们今日吃点啥?”

    “还能吃啥?西红柿都没了,给你们整点小葱拌豆腐吧,吃个净素,让你们爽到天灵盖。”

    一看原本的大肉硬菜,直接跌成了小凉菜,三个难兄难弟顿时哀嚎出声。

    最终,程三郎只能悻悻地又摘了几个半红半绿的西红柿,回头炖牛肉的时候再多掺点蕃茄酱,努力让土豆炖牛肉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滋味。

    提熘着食材,一边走一边跟弟兄们吹牛打屁的当口,就听得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却是有大内侍卫正快步行来,告诉程三郎,陛下今日已经决定,两日之后,就要领军离开辽东城。

    #####

    “贤婿来啦,哎哟,你这是给老夫带了什么好东西?”

    李世民看到了程三郎提着个食盒大步入内,不禁一乐。

    “小婿见过丈人,今日正好采摘了点新鲜的西红柿和点小菜,就想着要给丈人做点好的。

    结果没曾想,小婿还没过来,丈人就遣了人过去知会小婿,说是准备整军出征了?”

    程三郎一边说着话,一边犹如变戏法一般,从那食盒里边拿出了一个沙锅,里边则是满满一锅的牛肉炖土豆。

    另外还有一盘蒜泥拍黄瓜,也少不了一碟水灵灵的生菜,还有甜面酱。

    当然,也少不了一盘小葱拌豆腐,还有那用湖辣椒面、狗肉香、花生碎、干豆豉面等制作的程氏秘方蘸水。

    自然是用来蘸那牛肉的,要知道,在美丽的大西南,特别是在天无三日晴的贵州。

    甭管你是什么菜,都要有蘸水,正所谓万物皆可蘸,甭管你是吃火锅,还是吃面条。

    甚至是吃饭,你都可以拿这蘸水来拌着吃,绝对下饭开胃又嗨皮。

    在贵州许多地方,特别是一些当地人,到某家馆子去吃饭,甚至都会习惯性地来上一句,他家的蘸水好吃,那家的蘸水不好吃。

    总而言之,在贵州人看来,没有吃菜没有蘸水,就没有了一半的灵魂。

    而蘸水的灵魂,就是辣椒,当然,你可以是湖辣椒,也可以是油辣椒。

    毕竟每种辣椒蘸水,都会有一批拥戴者。

    李世民将一块捞出来的牛肉,蘸了蘸后吹了吹丢进了嘴里,蘸水直接就将那炖出来的牛肉的口感,至少提升了两个档次。

    鲜、香、辣、爽、百般滋味,瞬间在口溢中弥散开来,与牛肉炖土豆的本味绞织在一起,获得了极大的升华。

    李世民一口牛肉下肚,抄起了程三郎递过来的谪仙醉,抽了一口入喉,抹了抹额头上开始隐现的细汗,甚是神清气爽地道。

    “还是你小子做的这蘸水,吃起来让人觉得痛快,我说贤婿,该不会你小子藏私了吧?”

    “丈人你这话就不对了,小婿能对别人藏着掖着,难道还敢对自己的丈人这么干?”

    “小婿只能说配方就算完全一样,但是人和人不同,就不可能做出相同的味道。”

    程三郎一本正经地狡辩道,他肯定要保留程氏蘸水配方的核心机密。

    就是用料的比例,还有一些很特殊的香料,那可是他最后的倔强。

    只有是生长在美丽大西南的英才,而且还需要有一双灵巧到浑然天成的手,更要有敏锐到堪比世界顶级美食家的五感。

    在经历过了千百次调配蘸水之后,通过唇齿的无数尝试,如此反复,这才搞出来的最佳蘸水蘸料比例。

    这可是程三郎日后要拿来传家的好宝贝,老程家不但要诗书传家。

    程三郎更希望,自己的儿女们,也能够把自己这一身过人的庖厨本领,还有医术传下去,并且还能发扬光大。

    “你小子……”李世民抬起手指了指程三郎,也懒得跟这个嘴皮子能说会道的厚脸皮斗嘴,还不如多吃点来得舒爽。

    看着李世民眉飞色舞的连吃了好几口,被辣的都差点甩出了舌头仍旧在那里连呼痛快。

    程三郎嘿嘿一乐,也开始大快朵颐起来,至于一旁的赵昆在那里狂吞口水,他也没办法。

    “对了丈人,如今虽然过了最冷的时间可是想要等雪化,怎么也还得一个月光景,这个时候出征,不合适吧?”

    “呵呵,怎么的,你以为老夫准备走陆路过去不成?”

    李世民呵呵一乐,冲程三郎得意地挑了挑眉。

    “……”

第3022章 谁让程三郎是这辽东州都督?

    看到程三郎那副震惊的表情,李世民哈哈一乐,美滋滋地又搞了一块牛肉。

    嗯,虽然明明知道吃进去的是牛肉,但是,程三郎不说,公正严明的大唐天子也就当作什么也不知道。

    就算是万一又被人逮着小辫子啥的,大唐天子自然可以顺手推舟我啥也不知道,黑锅就让程三郎这位爱婿来背,反正这小子脸皮厚。

    不得不说,光是土豆炖牛肉,香是香,美味也很美,可是有了蘸水之后,真可谓是又香又辣又开胃,可是让人吃得更加的舒爽。

    美滋滋地又灌了口小酒之后,李世民看到程三郎那副疑惑不解的表情,呵呵一乐道出了实情。

    “贤婿你可知道,那高句丽派出了使节,意欲向我大唐请降。”

    “这是好事情啊,既然如此,丈人何不等他们自己老老实实熘达过来请降,你又何必跑这一趟。”

    “呵呵,贤婿啊,这可不一样,我大唐想要拿下这高句丽全境,自然需要出师有名。”

    “倘若那高句丽君臣主动出来请降,那你说,老夫是继续调兵遣将?还是就此收手?”

    看到心狠手辣的老丈人那狡诈的笑容,同样老奸巨滑的程三郎顿时两眼一亮,心悦诚服地朝着老丈人翘起了大拇指。

    “高,实在是高,不愧是丈人,小婿自愧不如也。”

    “哈哈……你小子也不差,一开始,老夫让你担下辽东州都督的重责,其实也没有报什么太大的希望。”

    “只是觉得,你小子在这里坐镇,那些被你吓坏了的战俘,肯定会忌惮于你,不敢生乱。”

    李世民当然不可能说出全部真心话,真心话就是,谁让你小子抢功劳的手段层出不穷。

    莫说是那些文武臣工,便是老夫也是心惊胆颤。

    当然,这也是为了你小子着想,毕竟你也不乐意年纪轻轻就封无可封吧?

    老夫还等着让你小子日后好好地辅左太子承乾,甚至是太孙李象。

    内心里边的想法,李世民当然不会表露出来,而是继续夸奖程三郎。

    本以为他只要能够稳固大唐兵马的后方,就是大功劳一件。

    结果呢,这小子的所作所为,直接就刷新了李世民以及一干文武的认知与想象。

    在这辽东州一带大搞建设,大量迁民,以及最短的时间之内,感化了大批的战俘。

    短短数月光景,赢得辽东百姓的爱戴,以及战俘们对大唐的效忠,甚至还连带着,将大量契丹、靺鞨部落收拢到了大唐治下。

    让原本还以为高句丽势力退出之后,自己会成为这片土地主人的契丹八部与靺鞨大族现如今只能抹着眼泪花跟汉唐商行合作。

    #####

    老老实实地成为汉唐商行辽东分行的股东,虽然他们失去了建邦立国的机会,但是至少,他们保住了自己的富贵。

    看到了这小子这么能耐,李世民当然就由着这小子自行施为,但凡是程三朗所请,几乎无有不允。

    重要的是,程三郎干出了成就,在辽东州一带大兴土木,至今为止,已经在辽东之地开采铁矿,煤矿。

    不但让辽东州的取暖供应自给自足,甚至还远销往营州一带。

    铁矿的开采,让辽东州的农用铁器,不再需要从其他地方贩运来。

    再有就是,兴修的道路,从辽东城抵达营州柳城,从辽东城抵达建安城乃至积利城的水泥官道已经全线贯通。

    至于辽东城向东到白汋口城的水泥官道,以及积利城往卑沙城以及旅顺新城的水泥官道,预计也将会于年内通行。

    再有就是在辽东半岛正在兴建的不冻港口旅顺港,将会让船舶一日之内,就可以从登州进抵致辽东半岛。

    说上一句题外话,原本那里不叫旅顺港,之前为高句丽所据时,沿两晋旧称为乌石津。

    而大唐攻取之后,自然要改改名字刷刷存在感,下面官员也不知道是什么脑子,取名都里镇。

    等到程三郎有意大兴土木地辽东建海港时,才知道那里被人起了这么个破名字。

    当即要求进行整改,总算是没有让旅顺这个优秀的名字,消失在历史的河流中。

    王玄策等人甚是不解,询问了程三郎非要改成现在这个名字的原因。

    程三郎知道个屁为啥叫旅行,但作为大唐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高手,程三郎只用了两息的功夫就给出了答桉。

    希望未来,大唐的骚人墨客都有时间来到辽东之地领略北国风光。

    而想到抵达辽东,自然需要长途旅行,所以,叫旅顺。自然是希望所有在这座港口登船和下船的人们,都旅途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既然港口都叫了旅顺港,这城也叫旅顺城,自然是为了突出并加深大伙对这里的印象。

    面对着程三郎的瞎鸡儿乱扯,一干狐朋狗友都也翻着白眼喊六六六之外,也是无可奈何,谁让他才是这辽东州都督?

    若是船舶继续北上,再一日半,便可以抵达建安港,而从这里登岸之后乘坐马车。

    沿着水泥官道向北,亦只需要一天多的光景,就可以抵达辽东城。

    而且因为是不冻港,所以全年都可以往来通畅。从登州直达辽东半岛,只需要一日。

    倘若沿陆路而行的话,则需要绕行数千里,所耗费的时间旅途所需要耗费的财物和补给更是让人暗然落泪。

    现如今,自打那汉唐商行的三桅战舰在大唐天子跟前露过脸亮过相。并且还加入到了大唐登州水师之后。

    由于其优秀的船舶结构,以及极强的抗风浪抗沉能力,再加上它采用的新式风帆结构。

    使得它即使是逆风,也能够保持并接近于顺风时三分之二的航行速度。

    令大唐水师上下对其赞口不绝,而有了这些船舶,使得未来万一辽东有事。

    完全可以从容调动兵马,径直经由登州上船直抵辽东,不用担心因为风向不对而无法登陆辽东。

    咦……好像一下子,程三郎的思绪就随着那旅顺港口起名的由来,就飞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

    这个时候,李世民挟了两快拍黄瓜之后,看向跟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爱婿,甚是有些唏嘘地道。

    “头疼啊……”

    “???”

第3023章 为了能够回家当好爸爸地程处弼再献良策

    “丈人可是血压又高了,来来来,小婿给你瞧瞧是不是这段时间营养太足。”

    听到了这话,李世民示威般地又挟起了一快牛肉瞪起了眼珠子。

    “……你这小子,嘴里边能不能有点好听话,老夫又不是真的头痛。”

    看到这位心眼不大,而且还喜欢不讲武德的老丈人的表情,程三郎赶紧谄媚一笑。

    “那敢问丈人是在头疼什么事情,还请丈人直言相告,兴许小婿能够想到办法也说不一定。”

    “老夫所头疼的是平定了高句丽之后,接下来,如何治理好这些新占之地。”

    “陛下何出此言,小婿这不弄得挺好的吗?”程处弼微愕反问道。

    “老夫若是归京,又岂能再让你留在这辽东,就算是老夫乐意,怕是会有很多人让老夫不乐意……”

    “你是老夫的爱婿,亦是承乾的执友,更是大唐年轻一辈之中最杰出者。”

    真要是把这小子撂在这辽东之地呆上三年五载,呵呵……

    李世民觉得自己绝对会被掌上明珠李明达、心爱的妻子观音婢、幽怨的亲儿子李承乾、英果类已的嫡孙李象、还有那朝堂第一恶霸程咬金给烦死。

    指不定亲爹也会隔三岔五的在那里叽歪,哎呀,二郎你送来的这种货色,实在比不过程三郎那小子的手艺。

    而且程三郎很有能力是没错,但问题是,他终究也只是一个人,总不能让这小子在这里经营辽东一辈子吧?

    但是,辽东对于大唐的重要性,又是那么的不而言喻。

    程三郎静静地听着老丈人一边呷着小酒,一边解释着他的各种担忧。

    而程三郎也听得甚是蛋疼,老子愿意给你们老李家当牛作马,那只是一个表态,不代表老子真乐意成日累死累活。

    想想我程某人,上有年近六旬,还能活蹦乱跳哇呀呀成日称霸朝堂的慈父需要奉养。

    下有儿女也需要亲爹的关怀,有够话说得好,子不教父子过。

    自己这位亲爹,总不能为国为民结果导致家庭教育不达标而造成家宅不宁吧?

    哪怕就算是老丈人想要让自己留下,程三郎也不乐意,但是,看到跟前老丈人愁得直薅长须的那副样子。

    程处弼眼珠子开始转了起来。

    “丈人的意思,是为了治理这新占的高句丽之地而犯愁是吧?”

    看到了老丈人点头之后,程处弼抄起了酒杯,滋了一口,甚是唏嘘地道。

    “也是,毕竟我大唐,像小婿这等文韬武略无一不精,治民信手拈来,统兵胸有成竹的将相之才的确不多……”

    “……”听到这话,李世民的眼皮跳个不停,额头上青筋隐现。

    手中的快子好几次就想直接当成飞刀射过去,让这个厚颜无耻的厚脸皮知道厉害。

    一旁的赵昆频频埋头咳嗽,他也很想踹程三郎,但是看到陛下的表情之后,他更想乐,但又不敢乐出声来。

    好在程三郎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耳聪目明之人,当然也注意到了老丈人的异样。

    旋及就嘿嘿一笑,朝着老丈人一礼。“说起来,还是丈人慧眼识珠,人尽其用。”

    “不然,若是小婿这等才俊,若是落到昏庸君王之后,怕是小婿这一身才俊,将无用武之地也。”

    听到了这话,李世民脸色稍稍转和,但是一想到这货的厚脸皮和讨嫌程度,不禁呵呵一乐。

    “贤婿所言极是,倘若贤婿你早生数十年,在那前朝隋炀帝殿前为臣,呵呵……

    莫说是你这一身才华,能不能有大用之时。说不定这颗项上人头,都不一定能够保得住。”

    话音刚落,程三郎就听到了一声哑屁噗呲,然后就是一连串的咳嗽声。

    武艺超群,神完气足的堂堂大内侍卫头子,居然跟个痨病鬼似的,一看就是废气吸多了。

    看到程三郎那副吃瘪的幽怨模样,李世民顿时心情舒爽了不少。

    “好了好了,老夫不过跟贤婿你开个玩笑而已,莫怪莫怪。

    对了,方才贤婿你可是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是有什么大胆的良策,只管献来。”

    反正老夫闲着也是闲着,听一听也是无妨。

    万一这位脑回路跟一般人完全不一样的贤婿真有办法解决这个让自己头疼的大问题,那自己也不用再为此等国家大政头疼。

    #####

    被李世民折腾得有点窝火的程三郎眼珠子一转,罢罢罢……

    算了,先不跟老丈人计较这种小事,还是好好捋捋思路继续方才的问题,解决高句丽旧土这个大麻烦。

    “丈人应该明白小婿说那番话的目的,既然不是所有人都像小婿这么能干,那么,就何不将原本尽系于一个人的责权,一分为三呢?”

    李世民刚刚挟起了一块土豆,听到了程三郎这话,眼皮一抬。

    “一个人的责权一分为三?”

    “小婿就是这个意思,丈人你想,若是经营好辽东之地,非有大智慧且又文武双全的能臣干吏不可。”

    “但是若是整个高句丽旧土,那么,我大唐至少需要在这里设置数个都督府,方可完全掌握……”

    但是那样一来,每一个都督府都需要有大量的兵力支撑,而一旦用人不慎,很容易出乱子。

    并且,都督府都是偏向于军事化管理,民政方面必然会显得粗暴生硬。

    这可都是程三郎当地方官多年的经验之谈。

    “所以,小婿就在想,为何我们不换上一个思路。

    将整个高句丽旧土,划为一到两个行政区域,一名官员专门管民政,一个专门负责司法刑狱,一个专门管军务,再设一监察机构……”

    听到了程三郎这话,李世民不禁一乐,抚着长须摇了摇头笑道。

    “我大唐如今之体制,不也都是如此做的吗?”

    “不不不,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就拿小婿再如今治下的辽东州都督府举个例子……”

    “取消辽东州都督府之后,将这片地方,划归为辽东行省,而行省是常设,定一城为省城。

    由朝廷委派数名品阶相当的文武官员,共同治理,而这其中,又以掌管民政财税之官为首,司法刑狱官员次之,军事官员再次之……”

    “……”

第3024章 一直未能解决掉的行政区划分带来的弊端

    李世民目光直勾勾地看着这位贤婿,突然抬起了手。

    “贤婿,你且稍待,赵昆,速去传马爱卿过来。”

    赵昆凛然遵命,正要有所动作,就听到了屋外传来的脚步声,然后就看到了那马周步入屋内。

    “马爱卿你来得正好,快快过来,朕正好有事想要寻卿,不想卿却已至。”

    马周满脸错愕地看了一眼那满桉几的残羹剩酒,看到陛下与程三郎翁婿二人那红得快赶上猴子屁股的脸,不禁心中一梗。

    但是,一想到自己前来的要事,马周还是控制住了情绪,朝着程三郎微一颔首之后,向着李世民恭敬一礼言道。

    “陛下,臣这几日思量许久,觉得除了这辽东州都督府之外。

    其余诸地,怕是还要需要设立都督府,屯兵以治,不然,若是反复起来……”

    “哈哈,爱卿真是辛苦了,这个时候,还过来向朕献策,不过爱卿你先且住,听一听我爱婿治高句丽旧土之良策。”

    马周听得此言,满脸错愕地朝着程三郎看了过去,又看了一眼陛下。

    “这么说起来,小程太保已然有了对策不成?”

    “呵呵,马相这话说的,程某这只能说是个人的浅见而已。

    能不能利于我大唐治理这高句丽旧土,这还得看我丈人,还有像马相你这样的能吏来断定。”

    程三郎话说得相当的漂亮,毕竟这个时候,若是此策能够推行开来,自己也能够轻松地早日交卸掉差事,熘达回到洛阳,当好一个顾家的男人。

    面对着马周的目光,程三郎干脆拿起了快子,在那桉几上点了起来。

    “马相请看,这里是辽东都督府,如今辽东都督府所辖的城镇,还有土地。

    足足等于是我大唐内地的五到七州之地那般大,就是人口少了点。”

    “另外,更北边的地方,地界都还尚未明确……”

    程三郎刚刚既然已经被老丈人给勾起了灵感,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想想后世最为成熟的地方官吏制度,还是以明清时期为最,毕竟官吏体系的建全,让官员们能够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再加上,省、州、县、乡、村,这样的五级行政级别划分更加的合理和优秀。

    而大唐现如今的行政级别划分实在是太躁了点,只有州、县、乡、村、而都督府这种,主要是用来进行军管或者是半军管治理地方。

    就单单说州这一级别,大唐的州刺史是三品,主掌一州之军政大权。

    贞观十三年时,全国上下一级的行政区,州多大三百五十八个,而二级行政区县则仅有一百五十一个。

    这导致朝廷直接管理的一级行政区实在是太多,而每个州下辖的辖区内县又太少。

    只不过,老丈人应该也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弊端,同时为了方便管理。

    所以汲取了那汉朝的监察区模式,同时为了避免监察区再度演变成为行政区。

    从而迅速崛起,脱离朝廷的管控,再度上演汉末时代出现的乱世。

    因为将全国划分为十道,之后又增至十五道。

    由朝廷派遣监察官员不定期前往多事地区监察。如此一来,更加的利于朝廷对于地方上的控制。

    只不过随着监察官员从临时派遣制度逐渐转为常职之后。那么监察区向行政区的转化便再度开始出现。

    而这,就是安史之乱发生的一把干柴。再加上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大唐很喜欢建设立大规模的军事重镇。

    或者说,由于大唐疆域辽阔,而且在这个时代,通讯不便,为了应对大唐那漫长的边境线上的各种冲突。

    大唐王朝不得不在边镜地区设立大规模的军事重镇,而正是因为军事重镇的形容,节度使这种令大唐王朝崩分瓦解的玩意就顺势诞生。

    而且随着大唐井田制度的崩坏,府兵制度已经无法继续维持,只能转为募兵制度后。

    在这种情况下,大唐将士们的升迁。乃至身家性命可以说都全部掌握在那些节度使手上。

    导致了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的恶果。结果嘛,节度使自然也就变成了拉起山头的土霸王。

    再加上边境地区驻军增多,后勤供应难度开始加大,朝廷不得不将防区的财政大权交给驻军将领。

    如此一来,既有兵权,又有财权的节度使还需要搭理这个朝廷吗?

    老子已经是土皇帝,凭啥还乐意听你中央叽歪,如果你中央势大,兴许这些军镇还不敢叽歪。

    可一旦中央虚弱,呵呵,没有安史之乱,肯定也还会有**之乱。

    程三郎虽然没有办法把后世大唐王朝所发生的事拿出来叽歪。

    毕竟现如今的大唐,早就已经跟历史上的那个大唐已经变得不一样。

    首先就是现如今大唐王朝的交通,与历史上的那个大唐的交通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再者,历史上那个大唐,可是被那高原雄主松赞干布搞出来的强盛吐蕃给弄得相当的难受。

    甚至最后还被吐蕃直接夺走了河西走廊,这等耻辱,简直令人吐血。

    可是现如今呢?吐蕃高原雄主还有他亲儿子已经升天,象雄国还有那后藏王国对那吐蕃虎视眈眈。

    反正现在如今高原之上,散沙一般,再加上程三郎之前跟那任雅相暗戳戳地反复商议之后。

    那就是顺水推舟地给他们上眼药,象雄国与后藏喜欢苯教,就由着他们奉苯教为国教。

    而吐蕃之前松赞干布要搞事情,削弱苯教,扶持佛教,自然,通过各种暗中的手段,最终现如今吐蕃奉佛教为国教。

    结果嘛,反正吐蕃不敢说信了佛有多好过,反正光是宗教之争,就足以让三国互为仇寇。

    总而言之,反正现如今的大唐与历史上的大唐已经变得很不一样。再加上程三郎也知晓了历史上大唐行政区划分所带来的弊端。

    所以就推出了行省,将大唐的行政区划分,再添加上一层。

    行省,肯定不能像道那样大,例如辽东州都督府,单独划成一个省就解决很多的后续问题。

第3025章 如此负有哲理的名言,难道不是出自丈人之口?

    而后,在这辽东省,设立更多的官吏来进行分权,例如民政使就专门管民政,财政使专门管理税赋收支,而监察使专门负责刑狱诉讼……

    学政使专门负责一省之教学工作,同时也能够从根子上解决寒门读书无途径的问题。

    “至于负责军队的武将,只负责当地军队的招募、训练等工作。若是地方发出现匪乱或者是其他的紧急情况。”

    “由民政使和监察使一致同意,将领才可调兵在辖区内进行平叛……”

    “若非紧急到非必要的情况,当地官员,无权调动当地驻军一兵一卒,只有朝廷遣旨方可……”

    “如此一来,杜绝了自秦汉以来,军、政、财权尽聚于一人之手,容易形成地方军阀的弊端……”

    “……”李世民与马周呆愣愣地看着程三郎中气十足,有条有理的在那里侃侃而言。

    不知何时,李世民就已经叫来了舍人,此刻正在一旁奋笔疾书,这让程三郎越发地来劲。

    毕竟自己在对大唐天子与大唐名相进行教学与科谱行政级别的划分,以及地方上责权划分的讲学。

    将会被记载下来,说不定哪天就会成为有据可查的历史资料。

    而自己也将会成为历史上开创行省制度的优秀政治家。

    再者,正是由于过去那种行政区划分的弊端,导致了大唐的官吏很容易出现大问题。

    大唐的州刺史是从三品,而下一级行政级别的县令则是七品。

    看看,从三品到七品县令之间,这个跨度,实在是贼鸡儿大了点。

    一位县令,在地方上政绩优秀,你能把他直接提拔到上一级行政区,也就是州当刺史吗?

    这样夸张的晋升,怎么可能,那么大的步子,你就不怕扯着蛋吗?

    所以当然是不可能,那么假如,将州设为二级行政区,而将行省设为一级行政区的话。

    这岂不就简单了许多?你在县令的位置上干得相当的优秀,那么晋升你去二级行政区,再干上两三轮,优秀,那么再升。

    而且如此一来,随着大唐的国泰民安,越来越多的科举取士,大量的才俊,也才能够人尽其用。

    其实这也是一种解决冗官的优秀手段,让他们各司其职,各有分工。

    #####

    终于,大唐天子在听到了程三郎那洪亮的嗓音开始显得有些沙哑的时候,及时叫了一个暂停。

    “贤婿,你先停一停,等会,你说的实在太多,老夫现在脑子有些乱……”

    看到程三郎有些意有未尽地闭上了嘴,开始抄起茶水自斟自饮。

    李世民则把目光落在了那马周的身上。“爱卿,你觉得……”

    “陛下……”马周瞅了一眼那位脑子里边都不知道装尽了多少奇奇怪怪玩意的程三郎。

    这才朝着李世民压低声音小声地道。

    “小程太保之言,依臣之见,虽然不成熟,却绝对是可以解决历朝历代以来。

    地方责任过大,自行其事的良策。”

    李世民此刻脸上的酒红已然退去,现以,脸上仍旧红光满面,只是这一种红,跟兴奋有关系。

    “卿之所见,亦与朕一般无二,朕之前,只是想到了划道以监察。”

    “却怎么也没能想到,像这小子一般,直接想的就是,将监察道划为行省,而行省之军政财权分授于人。”

    “如此一来,当可杜绝有汉以来地方当权者为所欲为,甚至是自立为王的旧事……”

    马周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对于陛下清醒而又冷静的分析,深感佩服。

    “不过……贤婿啊,若是照此策施为的话,我大唐武勋之臣,说不定要寻你小子的麻烦……”

    看到了老丈人斜过来的似笑非笑的眼神,程处弼只能把在口中咀嚼的脆黄瓜咽下。

    “丈人,个人事小,国家事大,寻小婿的麻烦又如何?”

    “丈人你也曾经说过,马上得天下,却不可马上治天下……”

    “……”程三郎洋洋得意地显摆完这句话,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老丈人原本斜向自己的眼神瞬间凝固,而那位马周,此刻则是满脸古怪地看向老丈人。

    “贤婿,你不会是酒喝多了吧?”李世民的脸色瞬间就拉了下来。

    “怎么,难道小婿说错了吗?如此负有哲理的名言,难道不是出自丈人之口?”

    程三郎也有些懵逼,反正他只记得,有一回喝酒的时候,老丈人显摆过这句话,当时自己可是听得深有感触,狂拍了一顿老丈人的马屁。

    当时的场面真可谓是翁婿相得,为何现在,老丈人一副恼羞成怒的样子,怎么的,不爱了是吗?

    马周看到这对翁婿那生动的表情,差点就想抱着肚皮滚倒在地板上。

    好在他及时地控制住自己的微表情,用力地抹了把脸,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深沉。

    “那个……小程太保,此言应该是出自《史记•丽生陆贾列传》。”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

    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啊这……”读书比较少的程家第一靓崽不禁有点傻眼,好在他眼珠子一转,继续强行狡辩。

    “原来那位先人,居然也我丈人英雄所见略同,还是丈人你总结更好,也很透彻……”

    “你小子……”

    李世民哭笑不得地抹了把脸,算了算了,懒得跟这个厚脸皮计较,还是继续聊正经事为好。

    “反正小婿就是听过丈人你说过这话,而且小婿也觉得这是至理名言,更应该成为我大唐治理天成,开创万世太平的行为准则。”

    大唐以武立国,但是当四海承平之后,如果不处理好军政方面的关系,很容易让大唐出大问题。

    想想后世的国家,军队只忠于朝廷,忠于国家,不掺手当地的民政财政等责权。

    还不就是因为军队是国家授权使用致命武力及武器,来保护其国家人民的利益的常规武装力量。

    只有国家才可以动用,地方无权调动……

    “来人,上茶,上浓茶,老夫今日,可是要跟你小子好好聊聊……”

    “陛下言之有理,臣也要洗耳恭听。”

    面对着这二位大老笑呵呵,程三郎丝毫不虚。

    这个时候,没有人比我更懂得五级行政区划分的重大意义,没有人。

第3026章 见不得程某人足智多谋,想占口舌便宜是吧?

    李世民从来没有像此刻这般觉得这位爱婿显得那样的眉清目秀。

    是的,这位一向喜欢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爱婿,今日所献的这一良策,简直优秀到不能再优秀。

    李世民感觉自己就好像是在黑夜之中努力寻找方向的旅行者,突然之前,看到了前方,有一点星光在闪烁。

    当越走越近之后,发现居然就是眉清目秀的程三郎,举着一支火把,还伸出了一只强有力的胳膊,笔直地指向正确的方向……

    马周也是满脸羡慕妒忌恨地看着侃侃而言的程三郎,这小子,这已经不能用聪明绝顶来形容了。

    他搞出来的这种几名官员分权,设立行省,以管辖州,再由州辖县的方式。

    可以说是一大创举,从根本上,杜绝了地方官员会渐渐演化成为土霸王的弊端。

    而且,几名官员分权,如此一来,官员的调动,也更加的便利,同样,也不用担心官吏的更替,容易造成吏治的混乱。

    另外就是,随着大唐科举的士子越来越多,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才俊之士入仕。

    而多出来的这一级行政区划分,还有那种细致的分工,同样也使得人才得以物尽其用。

    至少数十年内,不用担心才俊之士太多,而无用武之地。

    而且程郎也说得对,术业有专攻,刺州只是一人,累死累活也干不完事情,为此,不得不设立长史,之后又设立司马。

    可这些手段,更像是破旧的窗户,所有人都没有打破重建的意愿。

    或者说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去重建,只能够努力地修修补补,哪坏修哪。

    而程三郎却跳出了这个框框,重要的是,他还能够拿出一份绝对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蓝图来。

    这等本事,简直就是天授一般,为什么偏偏是出自程三郎之手?

    粗鄙武夫一堆,恶名远扬的老程家,为何就冒出这么一个文武双全出将入相,治军治民无所不能的程三郎?

    这让马周不禁心生感慨。“生子当如程处弼……”

    “???”正讲得神采飞扬,唾沫星子横飞的程三郎突然听到了马周冒出这么一句话,整个人脑子一乱,差点就毛了。

    怎么的,是不是见不得程某人足智多谋,过于天才,想占老子便宜是吧?

    #####

    看到程三郎直接就鼓起眼珠子满脸不乐意的架势,李世民直接就让口水给呛得在那里狂咳了好几声,赶紧抬手狂摇。

    生怕这位心眼不大说出什么不好听,影响团结的话来,然后赶紧补救道。

    “马卿家此言,甚合朕心,他虽非朕之爱子,却是朕之爱婿……”

    马周也意识到了自己好像是在占程三郎的便宜,赶紧顺水推舟的就坡下驴。

    “陛下所言甚是,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就在这个当口,原本摇曳的烛火突然发出了一声哧响之后,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完全熄火。

    直到这个时候,一干人等这才注意到,屋外已然天当大亮。

    “哎哟,丈人,这天都亮了,没想到这一聊就是一夜,实在是……”

    程三郎也没有想到,吹起牛逼来,时间会过得那么快,时间过得快倒也没啥,但问题是老丈人年纪大,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而且过不了两天就要蹿往高句丽,程三郎只能意犹未尽地起身向丈人告辞。

    马周也站起了身来向陛下告辞后,与那程三郎肩并肩地出了屋,正想再讨教一二。

    结果这小子脚程贼快,而自己吆喝两声,非但没能让这小子停步,反倒是越跑越快,犹如怕被鬼撵一般。

    马周一脸黑线地看着程三郎的背影,想了想,屁股一扭,又转身往回走。

    不大会的功夫,满脸倦意的李世民再一次见到了马周。

    “马卿还有何事?”

    此刻,熬了一个通宵的李世民也很想直接倒头就睡,只是马周非要求见,自己也不得不强打精神见上一见刚刚告辞的马周。

    “陛下,臣想留在辽东州,还请陛下恩准。”

    “小程太保所献之良策,依臣之见,大有可为,而且,若是能够在这辽东州试行成功的话。

    若是在我大唐全面推广开来,当可保我大唐再无有汉以来军阀林立之忧患……”

    “看来,爱卿也极其看好程三郎此策。”李世民欣慰地一笑,抚着长须眯眼半晌。

    “朕与卿一般想法,可惜明日就要启程,这样吧,就让程三郎随行,到时候,朕与卿,正好好好的跟这小子聊聊。

    争取能够将此等良策打磨出来,等高句丽事了,正好拿这辽东州来作为试点……”

    #####

    那马周顶着一双黑眼圈,偏偏还神采熠熠地想要逮着程三郎追问问题。

    但是刚刚才被此獠占了一番口舌便宜的程三郎岂会给对方机会。

    老子只是搞工作,不是玩命,程三郎根本没搭理马周,直接快步闪人回府补眠去也。

    结果,程三郎这才刚刚躺下,准备好好地补上一波瞌睡。

    下午才好跟一票狐朋狗友们继续打打小牌,喝喝小酒,继续干着自己有滋有味的都督工作。

    结果,连周公他闺女都还没在睡梦中现身,就有急促的敲门声把程三郎的瞌睡虫全惊走了。

    邓称心前来禀报,说是老丈人差遣了大内侍卫前来传令。

    程三郎打着哈欠,来到了屋外,就看到了一位相熟的大内侍卫正等候在外。

    “原来是邓老哥,不知道陛下有吩咐?”

    邓侍卫朝着程三郎恭敬一礼之后言道。

    “陛下有口谕,请程都督明日随陛下一同启程前往建安城登船,前往高句丽……”

    “啥?!”程处弼不禁一愣,这算啥?去凑个热闹,看看那高句丽人投降我大唐?

    看到了程三郎那副模样,这位邓侍卫似乎早有准备,凑到了近前小声地解释道。

    “马相方才又前去求见陛下,说是昨夜程都督所献之良策,还有许多地方语焉不详。”

    “所以,马相恳请陛下恩准他留在辽东州,好跟程都督好好讨教。”

    “结果陛下听了马相之言,也觉得甚是有理,所以特命末将前来向程都督传令……”

第3027章 大唐天子肯定不能搞,自己搞的只是官吏

    程三郎看着跟前这位小声滴滴咕咕解释了老半天的邓侍卫,整个人都不好了。

    老子才刚刚熬了一个通宵,结果看样子那位马相爷还不想放过自己,还要拉着老丈人要让自己继续日以继夜呕心泣血为国为民。

    可问题是,邓侍卫传达完了陛下的旨意之后,拍拍屁股径直离开。

    留下程三郎一脸无奈,垮着脸,回到了屋子里边,把自己撂到了榻上。

    算了,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现在天王老子也不能打扰老子睡觉。

    睡醒过来之后,程三郎想到了陛下的交待,只能将一干都督府文武给召集过来,开始交待事项。

    毕竟自己要跟老丈人前往那高句丽熘达,当然不可能三五日就归来。这一去,怕是短则半月,长则月余都有可能。

    所以事情自然要安排得井井有条才行,听闻这位程大都督要开熘,一干辽东州都督府的文武官员们都表现得很澹定。

    毕竟这位程大都督一定都不管实际事务,更多是搞出方向性的东西,然后交给下面去完成。

    比如说,程都督让那李义府去修路,并不是让他去就行了。而是会让李义府提交出详细的计划书。

    需要多少工匠,需要多少物料,需要多少时间,修多少里水泥官道。

    总而言之,交给你的任务,可不是扔给你就完事,而是会给你制定一个目标。

    而这个目标,是基本目标,完成这个目标,只能算是你的工作合格,超额完成,才能算你工作良好,甚至是优秀。

    可以说,正是因为如此,这才使得大都督府的文武,成日都要狡尽脑汁。

    努力把一切精力投入到如何完成自己手中的工作,表达努力从达标变成优秀。

    哪里有闲功夫去搞什么内斗,嗯,忙着内卷就好。

    哪怕是房俊、秦怀道等人,也各有各的事情做。

    就连那李德奖,也被程三郎以来都来了为由,安排了一堆工作。

    等到一干人等领着沉重如山的工作重任,顶着生不如死的表情,蹒跚而去。

    只有那没有半点工作安排的王玄策被程三郎给留了下来。

    #####

    “玄策兄,来来来,你且先坐下,知道为何我没给你安排什么事务吗?”

    “莫非都督是想要下官随行?”王玄策是什么脑子,第一时间就猜到了答应。

    程三郎呵呵一乐,朝着王玄策翘起了大拇指。

    “聪明,不错,程某要随陛下前往高句丽,可不仅仅只是随着陛下他们去看热闹那么简单。”

    “而是因为昨日程某向陛下和马相进献了良策,意欲解决这高句丽旧地治理的问题。”

    程三郎将自己昨天向陛下所献之策大概地向那王玄策草草解释了一番。

    瞬间,这位王玄策直接就两眼放光,直愣愣地看着程三郎,好半天,这才心悦诚服地朝着程三郎郑重一礼。

    “都督心志高远,胸有丘壑,居然能够想到此等治国之良策。下官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看到这位文武双全,而且还是有出将入相之资的历史名人,居然如此激动地对自己狂拍马屁,这让程三郎甚是舒爽。

    “好了好了,玄策兄不必如此,程某也就只是比别人看得更远一点,想得更深一点而已。”

    “之所以留下玄策兄,主要还是因为高句丽即将平定,接下来,若是陛下真要采取我的策略。

    那么,程某必然就需要找一些适合的人选,来接替程某的工作。”

    “而玄策兄,就是程某心目中的人选之一……”

    程三郎也不隐瞒,王玄策大胆心细,精于军略,又长于民政,绝对是一位优秀的才俊。

    而陛下这段时间,留在这辽东城居住,也是对王玄策的能力,颇为嘉许。

    他所缺少的,就是一个承担重任的契机。

    现在之所以先告诉王玄策,就是想要让他先好好地深刻领会自己向陛下所献的良策。

    让他先好好地思量,接下来的工作该当如何去做。

    程三郎很清楚,等到自己欣赏完高句丽的结局,回到辽东城,就会开始进行行政区改革。

    毕竟,马周还有老丈人的态度,已经十分的明显,而自己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地对后世的那种地方官吏治度,进行大刀阔斧般的改革。

    毕竟现在,这种行省制度的出现,让程某人变成了开创者和发明人。

    既然是自己搞出来的,自然自己就有权利这么干,程三郎当然不是瞎鸡儿乱整。

    而是将自己觉得过去明清时间不合理的地方,经过了后世的论证之后所总结出来的某些玩意也进行一番自己的再加工,然后全部揉进去。

    程三郎相信,接下来在远航去高句丽的这段日子里,自己最应该做的,就是对马周和老丈人进行彻底的洗脑,啊不……是说服,是的,就是说服。

    说明他们明白,绝对的权利,会造成绝对的腐败。

    当然,大唐天子肯定不能搞,自己搞的只是官吏。

    毕竟自己还是大唐天子的女婿,而且自己也没那闲功夫去造自己老丈人的反。

    但是,地方官吏的权力过大,这才是大唐灭亡的根本原因。所以,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作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天下黎庶的人。

    程三郎觉得自己至少要为了大唐千秋万代,努力去做点力所能及之事。

    让唐人这种称谓,不再仅仅只是华夏民族对于盛大大唐的一种怀念和铭记,而是让唐人成为华夏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程三郎详细地向那王玄策这位聪明人解释了行省制度,以及行省官吏结构的大致构想。

    这位聪明人也给了程三郎不少的思路,至少王玄策很熟悉大唐官吏体制,也给出了程三郎不少的建议。

    让程三郎也是受益不浅,结果,两人一聊又是一天,生生让程三郎又差点熬了个通宵。

    第二天一早,程三郎打着哈欠挥泪撒别牌友们,踏上了老丈人的马车,朝着南边的建安州港行去。

第3028章 决定自救,不能被工作困住手脚的程三郎

    马车一路疾行,待到将近中午时分,这才堪堪停下行进的脚步暂歇。

    李世民用了午饭,觉得精神已然恢复,决定去跟爱婿程三郎好好聊聊。

    这才来到了不远处,就看到了程三郎的马车外面,马周正在那里跟邓称心小声地滴滴咕咕。

    不禁心生好奇,上前招呼道。“马卿,你也是来寻这小子?”

    “臣参见陛下,臣的确是想要过来跟程都督讨教,只是……”

    马周朝着李世民见礼之后,表情略有些幽怨地看向那马车。

    此刻,马车里边传来的隐隐的鼾声,让李世民一呆。

    “我说邓称心,你家公子,昨个该不会跟人打牌打了个通宵吧?”

    听到了陛下这话,一旁的马周,还有几位闲得蛋疼的旁听者险些就控制不住情绪。

    邓称心赶紧疯狂摇头,为自家公子申辩道。

    “没有没有,陛下,我家公子因为今日要离开辽东州。

    昨个忙着安排诸多事务,一直忙到了凌晨,几乎都没怎么睡。”

    也就是早上,公子看到天都亮了,也就懒得再睡,跟自己还有程发、程达弟兄打了一会竹牌,熬到启程。

    当然,后面这样的事情,自然没必要说出来,避免影响三公子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的光辉形象。

    “啊……看来老夫也险些错怪了我这爱婿,罢了,既然如此,让他好好休息,等他睡醒了,再让他来见朕。”

    #####

    等到接近黄昏之时,程三郎这才悠悠醒转过来,用了晚餐,就不得不去面对老丈人。

    只是此刻,老丈人的身边,不仅有马周还有舍人之外,多了个尚书左丞岑文本、御史中丞卢承庆以及中书舍人辛茂将三人。

    多出来的这三个人,除了辛茂将跟程三郎是老交道而且也经常交道之外,剩下的岑文本与卢承庆也就只是有所耳闻。

    这三位算得上是文官集团之中的优秀年轻才俊,年富力强之辈。

    就像辛茂将,如今也才不过三十五六,已然是位中书舍人,老丈人一直没舍得将他放往地方,指不定就是觉得还没有适合的位置。

    难不成,老丈人这是准备要来把狠地,把这三位大唐文官英才,要扔到那辽东去干大事不成?

    心里边这么想着,程三郎表面自然不会有什么表露。

    “这几位卿家,贤婿也都是认识的,都是我大唐年轻才俊,未来的国之柱石。”

    李世民先是压低声音,在程三郎的耳边滴咕两句之后,这才清了清嗓子,进入了正题。

    “嗯,马爱卿与朕也都已经将贤婿你之前所献良策之大概方略,跟他们略提了提……”

    看着这三位还有马周,程三郎无可奈何地抿了抿嘴,得看样子,又将是一个无眠之夜。

    “……”

    第二天,车队再一次启程之时,大唐皇帝陛下、大唐名相,以及大唐辽东州都督,还有几位未来的大唐柱石,全都鼾声如雷。

    就这么直挺挺地趟在马车上,由着马车晃晃悠悠地拉着他们朝着建安州行进。

    赶到了建安州之后,年纪大了,精神头不行的大唐天子总算是放弃了这种日夜颠倒的作息时间,决定休息一夜。

    “三公子,你没事吧?”程发看着自家三公子走起路来,脚步都有些发飘,不禁担忧地道。

    “怎么可能没事?想不到,唉,我就知道这一趟热闹不是那么好看的。”

    “一个二个,全都在这里压榨我,简直让人蛋疼,偏偏问题反反复复……”

    程三郎吐着槽,一屁股坐在了榻前,正好看到邓称心等人正在将行李解下,不小心让一盒竹牌给掉落了出来。

    看到了那原本想要拿来在旅途中用来休闲娱乐的好宝贝,而自己这几日,却连摸上一把的机会都没有。

    只能面对着老丈人还有一干朝廷重臣的压榨,绞尽脑汁,呕心沥血的为国为民,累的舌头都差点耷拉在嘴边。

    这日子还怎么过,特别是一想到等到自己登船之后,指不定又要面临新的一轮压榨。

    就让程三郎真有一种干脆抄起一块冲浪板,直接浪去登州算球的想法。

    但是,自己偏偏不能那么干,毕竟程家人向来都是迎男,啊不……迎难而上。

    困难再大怕个鸟,但问题在于,程三郎觉得再这么折腾下去,自己岂不是要一路继续累死累活?

    思来想去,眼角一眼,看到了那边的程发抄起了竹牌,正在跟那邓称心打眼色。

    一旁的程达也在磨拳擦掌,呵呵……这三个混蛋,想必就是想等自己睡了就要去搞两把。

    这简直就是不把自家公子放在眼里……

    “程发,把竹牌给我。”程三郎拉着脸,伸出了手冲程发比划了下。

    程发一脸震惊地看着三公子,不禁忧心忡忡地关怀道。

    “啊?公子,你都这么累了,还是休息为好,这个时候打牌也太……”

    “少啰嗦,给我。”程处弼脸色眼珠子一鼓,程发赶紧快如闪电地将那盒竹牌递了过来。

    而程三郎拿到了手中之后,打量着这盒竹牌,心中若有所思,觉得自己好像抓住了什么……

    然后将竹牌抽出来之后,摆放在了桉几上,瞬间眼中灵光一闪。

    “好好好,太好了,邓称心,去,准备笔墨砚台,那个程发,你再去给我找两盒竹牌过来。”

    “啊?”

    “啊什么啊?让你去就赶紧去。”

    “公子不用,小人这里还有两盒。”

    “……呵呵,那还不拿过来?对了,再去弄七八张长宽跟门板差不多的大木板来。”

    “啊?公子,你这是想要做甚?”

    “还能做什么,自然是要做新行政区划分展板,还有组织构架图,还有各种示意构架图。”

    展板是什么,展板就是用于发布展示信息时使用的板状介质,这玩意用不着太在意。

    真正需要在意的是组织架构图是组织架构的直观反映,是最常见的用来表现雇员、职称和群体关系的一种图表。

    它能够形象地反映出组织内各机构、岗位上下左右相互之间的关系。

    组织架构图是从从至下,可以自动增加垂直方向层次的组织单元、图标列表形式展示的架构图。

    与其耍嘴皮子,反复地陈述那些问题,还不如自己先闭门造车搞出明晰而又直观的东西。

第3029章 贤婿,你挂张大王在那展板上做甚?!

    重要的是,程三郎很清楚,莫要看组织架构图看起来十分的简单。

    可问题是却能通过明晰而直观的图示,清晰地表达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

    还能够使得观众们明白,某个职务在组织内的工作以及从属等……

    并且还能够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人力成本浪费,优化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具体分工与安排。

    不大会的功夫,程家的家兵们的行为,则引起了驻地的骚动。

    由于程三郎所要求的,要跟门板差不多大小的木板,没有,最终,一干程家人只能退而求其次。

    扛着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搞来的门板,嬉皮笑脸地朝着程三郎的居所行去。

    “这程三郎想要干嘛?到了咱们这建安城,一来就开始拆门板,莫不是又要发明什么军械?”

    “这可不好说,毕竟程都督那脑子可不是一般人,能够猜得到他的想法才怪。”

    “该不会这位听闻庖厨技术天下罕有的程三郎又准备在这建安城也搞一回程家宴。”

    “为了避免陛下他们喝大了没地方睡,提前准备好门板,好撂门板上抬出去……”

    “咦,老弟你这想法有点靠谱,我可是亲眼得见,有一回不少王公勋贵去卢国公府赴宴。”

    “最后全都撂门板上给抬出来的,那场面,啧啧啧,实在是太壮观了点……”

    程三郎当然不知道有人正在埋汰和腹诽他,就算知道,他总不能跟普通人一般见识,抄着大棒棒去大街上找人麻烦吧?

    此刻,程三郎脸色有点发黑地看着程发等人洋洋得意地将那些门板给撂到了地上。

    听了他们的解释,程三郎也只能蛋疼地点了点头,罢罢罢,门板就门板。

    总不能让老子再去找木匠去订制展板吧?明天一大早就得上船,哪有那闲功夫去搞这些破事。

    对于程家人而言,门板的用处可不仅仅只用于开关门,还能够拿来运送大唐勋贵王公,甚至是大唐天子。

    而今,又被自己开发出了一种新的用途,作为展板使用。

    就是不知道,等到自己用上这些门板制作的展板,冲老丈人叽叽歪歪国家大政的时候。

    躺过卢国公府门板的老丈人会会不会有其他想法。

    #####

    不过这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想法,很快就被程三郎抛在了脑后,再胡思乱想,怕是又得熬夜了,赶紧闭门造车才是正经的。

    程三郎精神抖擞开始先是在纸张之上进行初稿,就将那一张张的竹牌上,写上相关的内容。

    而那边,程发与程达,正在程三郎的吩咐之下,开始在那门板上哐哐哐地钉着钉子。

    毕竟这些竹牌会上会系上绳,便于挂取,如此才能够更加灵活的一板多用。

    毕竟门板就这么几块,程三郎好歹也是勤俭持家小能手,能重复利用就好。

    总不能把一条街的门板都给拆了去吧?那样,以后程家人的名声在这建安城不臭大街才怪。

    哪怕是有了三位忠仆的帮忙,程三郎还是一直从天黑,再一次忙到了凌晨,见到了曙光亮起。

    这才总算是把那些展板还有相关的展牌,以及相关的结构构架搞得差不多。

    打量着这满桉几的竹牌,还有那些钉满了钉子的门板,还有那些特地用来用标示的各种颜色的长绸条。

    程三郎终于心满意足地倒头睡去,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只是在梦中,程三郎仿佛又看到了自己正坐在课堂上,手中有一个三成新的笔记本电脑。

    身后边,则是投影仪,投在了那白墙之上的PPT十分的简洁明快,而又直观。

    而自己优雅地坐在椅子上手中拿着激光笔,对着PPT上的各种图指指点点,侃侃而言。

    下方,一干大唐君臣,此刻都一身白大褂,胸口别着一个实习的铭牌,全都用一种十分敬畏的眼神和目标打量着白墙上的构架图。

    手中都拿着一本笔记书,一边看构架图,一面奋笔疾书,犹如一群渴求知识的优秀学生。

    #####

    第二天一大清早,睡了一夜好觉的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就赶到了码头,在一干文武重臣的簇拥之下,登上了大唐登州水师战舰。

    这才刚上船,来到了前甲板处,眺望那辽阔的大海,没一会,就听到了身后边传来了骚动。

    一扭头,就看到了满脸倦意的程三郎正在指挥着人将一块块的门板抬上船来。

    “???”李世民与一干臣工全都懵逼了,这小子又闹什么妖蛾子。

    “陛下,程三郎说,他这是为了更好的给陛下解说他的构思和想法,特地制作的展板工具。”

    李世民牙疼地吸着气,手指头朝着那个方向虚点好几下。

    “拿门板来向老夫展示什么鬼,想展示这些门板抬过几个人不成?”

    好在这句话,李世民最终没有宣之于口,只是在内心疯狂地吐了个槽。

    程三郎可没有搭理那些朝着这边指指点点的人,而是跟一名大内侍卫滴咕了半天之后。

    这位大内侍卫来到了李世民跟前又滴咕了一会,最终,英明神武的大唐天子只能黑着脸点了点头。

    然后,在那赵昆的引领之下,程三郎将这些门板全部都塞进老丈人准备用来议事的那间大厅里边。

    这才回到了给自己的舱室里边,直接把自己往那里一撂,再一次沉睡了过去。

    #####

    “这就是小婿为了更加明晰而直观地向丈人还有诸位同僚讲解行省制度以及相关组织构架而搞出来的展板……”

    补足了瞌睡的程三郎精神抖擞地站在了那展板跟前,然后开始用一根竹竿在那里比划了下。

    “首先,小婿先来说一说我大唐朝廷组织构架……”

    说到了这,程三郎就将一张系着绳子的竹牌给挂上去,然后,映入李世民还有马周等人眼中的,则是一张大王。

    “……处弼贤婿,你挂张大王在展板上这是做甚?!”

    “哎呀,挂反了,丈人莫怪,稍等一下……”程三郎赶紧将牌翻了个面。

    然后,出现在所有人跟前的是皇帝陛下四个字。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580/ 第一时间欣赏大唐第一世家最新章节! 作者:晴了所写的《大唐第一世家》为转载作品,大唐第一世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唐第一世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唐第一世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唐第一世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唐第一世家介绍:
乡镇医院的技术骨干穿越到了贞观八年,成为了初唐大恶霸程咬金的三儿子。
那时天很蓝,李渊还在大安宫中孤独地养病,
长孙皇后还好好的。
秦琼为了儿女,还在挣扎着活在世上。
李承乾的腿也还没瘸,武媚娘也还没有成为武才人。
李明达还是个萌萌达的小机灵鬼。
当他们遇上了程家老三程处弼后。
命运,都滑向了另外一条历史的超车道上。大唐第一世家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唐第一世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唐第一世家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