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兴汉使命TXT下载兴汉使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兴汉使命全文阅读

作者:开先洞人     兴汉使命txt下载     兴汉使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30章 铁骑雄风

    六万大军在紫荆关下集结,失去了先登死士的鞠义,已经被马超的强势吓破了胆。

    西凉铁骑的拼命精神,唤醒了鞠义尘封的记忆。凉州大地资源不足,想要生存只有拼命一途。

    鞠义最看不起用血肉之躯换取胜利,这才投效了四世三公的大家族袁家,花重金打造了三千先登死士,想要向世人证明——装备才是硬道理。

    李蒙的拼命精神,让鞠义彻底的明白了——敢于拼命的人,才是战争的主宰。西凉铁骑的拼命精神,才是精锐之师的必备素质。

    战争拼的是交战双方的底蕴,人是势力底蕴的根本。鞠义的三千先登死士倒在了西凉铁骑的冲锋之下。以三千换五千,足以傲视天下名将了。

    可是西凉铁骑不畏牺牲的精神,让鞠义的装备策略成了失败的代名词。

    望着紫荆关下的黑山镇帅军,鞠义绝望了。先登死士承载着晋军守关的希望。屠狼谷的战败,让晋军的士气跌落低谷。

    马超看着尘封已久的虎头湛金枪,驱马到达关下,扬枪高喝:“鞠义匹夫,可敢出城一战?”

    鞠义的武将特性和高顺差不多,不以武力称雄。再加上失去了作为倚仗的先登死士,面对马超的挑衅,他没有勇气单打独斗。

    防守紫荆关的晋军将士见主将胆怯,士气再度跌落。鞠义无奈,只得强词夺理的回击说:“马超小儿,大将争锋,拼的是士卒之力。逞匹夫之勇,只会贻笑大方。你要是有胆量,就攻下紫荆关!”

    马超怒吼一声:“黑山镇帅军听令,抛麻袋,砌登城梯!”

    随着马超的一声令下,郭淮带着两万人马开始了紧张的铺路。麻袋成山,与紫荆关的高度渐渐的的平齐了。

    鞠义见状,只得命令抛石机部队反击,尽可能的削低黑山镇帅军的麻袋山高度。紫荆关的积累十分雄厚,砸在麻袋山上的圆石,纷纷滚落而下。

    蒋琬见乱七八糟的圆石迟滞了郭淮的铺路速度,忙命旗语兵打出信号,示意后方的装填部队更换二号麻袋。

    一号麻袋是耐磨型的战略装备,可以承受战马的踩踏而不破裂。至于二号麻袋,一旦受到外力的撞击,就会支离破碎。是见缝撒土的神器。

    二号麻袋一出场,鞠义的投石反击就失去了效果。紫荆关失去了先登死士,就无法牵制黑山镇帅军的铺路。

    鞠义临危不乱,把紫荆关的战略储备仓库悉数打开。积累多年的战略物资搬上了关墙。火油弹乱飞,所有的麻袋见火就燃。甚至那些夹杂着枯草树根的沙土,也在火油的浸润下燃烧。

    麻袋攻势持续了整整十天,紫荆关下居然烧出了一个堪比混凝土的斜坡。休整完毕的李蒙让五千西凉铁骑沿着斜坡道路仰攻关卡。

    最前面的三百骑与斜坡接触,居然发出了金铁交鸣的声音。原来被烧了十天的斜坡,居然超出了山石的硬度。

    战马提速,马蹄与斜坡之间的剧烈摩擦,西凉铁骑难以前进。蒋琬见试探性进攻失败,立即鸣金收兵。

    郭淮再次出动,利用二号麻袋的特殊材质撒土铺路。尽量降低斜坡对马蹄的伤害。

    马超有些等不及了,在铺路之战的过程中,超过两千黑山镇帅军倒在了鞠义的反击之下。他必须要替那些阵亡的将士报仇雪恨。

    紫荆关上的鞠义,看着一马当先的马超,含泪下达了撤退的命令。登城梯从斜坡推上了顶端,倒挂在了紫荆关的关墙上。

    黑山镇帅军勇夺紫荆关,李蒙获得了驻军紫荆关的殊荣。马超望着土坡,陷入了沉思状态。

    蒋琬说:“镇帅,咱们得来一回愚公移山了!外面的土坡还得弄走,否则就大事不妙了。”

    马超看着被烧制成了整体的斜坡,也有些束手无策。李蒙也低估了紫荆关的泥土粘性。五千人忙碌了半天,居然没有削掉斜坡高度的小半成。

    看着血肉模糊的手掌,李蒙只得跑回紫荆关找蒋琬求助。蒋琬亲自考察了斜坡之后,提出了以斜坡为根基扩建紫荆关的外城。

    黑山镇帅军储备充足,再加上紫荆关的库存物资,足以支撑起外城的扩建。

    蒋琬申请扩城的计划送到梅园之后,马钧找到相关人员经过一番论证之后,决定让紫荆关烧砖砌墙,为接下来的雄关改造计划积累经验。

    第一代马力挖土机试制成功,一马拉动转盘,牵引挖土机进行劳动,顶得上十名青壮劳动力。紫荆关琉璃瓦厂就在工部的大力支持下成功问世了。

    利用烧制琉璃的经验,再配合紫荆关一带的特殊土质。取土烧砖就成了可能。只不过砂土之中饱含了腐叶烂木根,烧制出来的砖瓦全部都是黑色。

    黑砖的硬度,完全符合工部的建城标准。李蒙看着新近崛起的砖瓦厂,决定引进兴汉集团的水泥厂和冶铁厂,就近储备建筑材料。

    马超为了避免过分的刺激鞠义和晋军,留下李蒙带领两万黑山镇帅军,以紫荆关为核心构筑防线,与平型关的鞠义对峙。

    剩下的大军班师,依旧各回驻地。紫荆关上飘起了兴汉军的大旗,至于封狼山上。马超带着郭淮和蒋琬登上了山峰。

    马超说:“李老,梅园此番兴师动众,你们李家必须要给梅园和黑山镇帅军一个交代。”

    李儒说:“函谷关上飘起兴汉军的大旗,就是李家给梅园的交代。至于黑山镇帅军,三千改良版铁浮屠,就是李家的报酬。”

    马超见好就收,只是提出了由郭淮执掌三千铁浮屠。李儒二话不多说就同意了。

    紫荆关落入兴汉军之手,标志黑山镇帅军亮剑并州。李儒代表李家亲自赶往梅园。

    甄宓亲自接待了李儒,似笑非笑的问道:“李老,固本五姓一向不问世事,竟然也有问鼎之心吗?”

    李儒说:“甄王妃言重了,李家布局天下,只为华夏崛起。”

    甄宓作为兴汉小精灵的化身,对于百科全书的内容了若指掌。她当然知道李家后世的辉煌与命运。只不过天下事自有定数,儿孙自有儿孙福。她也不想抹杀李家崛起的机会。

    只是付出总有回报,李家想要续取华夏国运,就必须要付出足够多的代价。

    要是李家的诚意不足,梅园也不介意抹掉封狼山。华夏的沉浮,李家只是恰逢其会而已。

    甄宓说:“李老,梅园的尊严不容轻侮,李家必须要拿出足够多的诚意和资源,同时向天下宣告对梅园的臣服。这不是利益交换,李家必须要无条件臣服。”

    李儒说:“甄王妃,李蒙已经是梅园的大将,李家再出一脉,犬子李文学有所成,可以参加幽州统考。就让他子承父业吧!”

    甄宓点了点头,李家代霍,镇压封狼山气运。势必会削弱华山李家的根基。作为李家主力的百骑,已经在封狼山落地生根了,肯定是不会再回华山的。

    李儒见甄宓同意了李家在梅园的崛起,这才取出了一块特殊材质的令牌,认真的说:“持此令牌到潼关,找守关大将乐进,可速取洛阳八关。”

    甄宓说:“李老,孤军深入可是兵家大忌,洛阳虽好,却是猛虎架不住群狼。”

    李儒说:“争霸天下,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潼关一事,取与不取,王妃自己决定。”

    甄宓沉默了,说到底她是兴汉王刘正的女人。梅园如今家大业大,她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

第631章 巧取潼关

    送走李儒之后,甄宓找到了刘立,把她和李儒谈话的内容复述了一遍。然后才说:“继祖,王爷不在梅园,所有的事情都得你拿主意?公孙家想要重回山海关,居然说动函谷关李家北迁封狼山,取代霍家镇压封狼山的气运。”

    刘立忙问:“大娘,固本五姓的存在,就是为了镇压天下气运,攻守兼备!李家代霍,倒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甄宓说:“继祖不要大意。李家北迁,就意味着家族势力的扩大。一旦四方大姓变成了五方大姓,华夏的局势就会失衡。李家想要封狼山,就得放弃华山祖地,把关中门户拱手相让。如今洛阳八关尚属曹魏,取与不取,你来做决定吧!”

    刘立说:“大娘,当年父亲率领大军离开梅园征讨四方,才建立起了幽州的根基。如今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候了,我决定全力以赴的谋略潼关。欲取潼关,先夺南阳!”

    刘立命陈琳起草命令:

    葛坡镇帅陈到,遣督帅魏延,参谋长杨修随军,统兵五万作为中路军,攻取叶县,宛城和郦县。

    合肥镇帅张辽,遣督帅高顺和曹性,领兵七万作为南路军,取新野,慑樊城,夺冠军。

    李儒之子李文入高顺军中听用,开启建功立业的仕途。

    虎牢镇帅邓艾,参谋长庞统,持李家令牌,携十二万大军攻略潼关,顺势夺取洛阳周边。

    临战决断,各部主将负责指挥军事行动,参谋长仅有建议权。

    梅园的命令以军中信鸽传出,很快就到了前方大将的手中。李文轻车简从,从西山城出发,赶赴新野与高顺大军会合。

    先说北路,邓艾接到梅园的命令之后,让庞统设计了袭取潼关的计划。经过一番论证之后,邓艾有些垂头丧气的说:“士元大哥,乐文谦的态度决定了一切。咱们把希望寄托在李家的令牌上,似乎有些不智?”

    庞统说:“人心难测!然而富贵险中求。拿下潼关。兴汉军就处于战略主动了。这是关系到梅园大计的胜负手呀!即便是冒险,咱们也要尝试。”

    恰好有商队路过虎牢关,想要通过潼关到长安城送货。该商队拥有曹洪府签发的路引。庞统心生一计,决定化妆潜入潼关。

    按照商队的路引制式,庞统把三百人的护商队加了一个零变成了三千人。为了增加商队的可信度,他还按照护商队的人员组成按照相应的比例从虎牢镇帅军中抽调。

    货物的数量同样是十倍,反正都是走私品,以武器装备为主。倒也给了庞统方便。

    庞统带着庞大的商队顺利的通过了洛阳城。在经过弘农的时候,恰逢曹军攻克运城。处于兴奋状态的弘农守军,居然放松了警惕。

    到达潼关的时候,守关校尉见商队的规模超出了想象,根本就不敢擅自作主。无论庞统给多少钱,他都拒绝了,执意要请示守关大将乐进。

    乐进来到关门口的时候,一眼就认出了庞统。他正要揭穿庞统的身份,低头却看见了庞统挂在腰间的李家令牌。

    乐进无法回避,只能开口放行。在城门校尉惊讶的目光中,庞统的商队进了潼关。

    庞统跟着乐进进了潼关将军府,两人在书房中就坐。

    乐进问:“士元先生腰间的令牌,可否借我瞧瞧?”

    庞统说:“乐将军,请!”

    说完,庞统解下腰间的令牌,递给了乐进。

    乐进仔细的检查了令牌,垂头丧气的问道:“魏王待我恩重如山,士元先生打算让我如何配合?”

    庞统说:“乐将军可要考虑清楚了!李家才是真正决定乐家命运的人。魏王可以给你权势和地位,却给不了乐家传承不绝的命运。”

    乐进听懂了庞统的警告,一旦他选择替曹魏尽忠,乐家就会被李家抛弃并且打压。固本五姓想要打击一个世家,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即便是曹魏有心保护乐进,也无法让乐家逃过李家的压制。世家主宰华夏命运,底蕴不尽,永不休止。

    乐进可以死忠于曹魏,他不能搭上整个乐家。光宗耀祖一词的出现,已经取代了国战为先的理念。乐家只有搭上李家的战船,才能保证传承不绝。

    庞统气定神闲的喝着茶,对于乐进的选择他很有把握。要是他异族之人,乐进肯定会选择玉石俱焚。然而华夏群雄逐鹿,乐家也没有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就连固本五姓的霍家,也被李家挟持着归附了梅园。乐家有胆量忤逆李家吗?

    乐进说:“士元先生。我可以下令聚将。至于剩下的事情,我不想参与。这是我的底线,希望你可以理解我的苦衷!”

    庞统点了点头,承诺说:“潼关易帜之后,准你退隐山林,不事梅园,也不得重返曹魏!”

    乐进同意了庞统的条件之后,就让虎牢镇帅军接管了潼关将军府的内部防卫。随后就击鼓聚将,打算完成对华山李家的承诺。

    潼关守军将领云集潼关将军府大厅。乐进步履蹒跚的走到了帅案背后,双手撑在桌面上,努力的支撑住身体,缓缓的开口说:“诸位,文谦有罪,先行一步了!”

    乐进说完,转身拔出墙上的长剑,横剑自刎。

    庞统见部署已经完成了,对于乐进的选择,就没有吹毛求疵的打算。

    潼关城门校尉惨笑一声:“将军,小人不才,贪慕金钱。至于背主之事,实不敢为,拼了!”

    说完,潼关城门校尉拔出腰间的佩剑,冲向了乐进身边的庞统。

    早有虎牢镇帅军将士上前,乱刀砍死了潼关城门校尉。庞统望着大厅中的众人:“诸位,是站着死,还是跪着生,都由你们一言而决。凡是不跪的人,杀无赦!”

    虎牢镇帅军将士蜂涌而入,潼关守军的大小将领变成了尸体。武将的气节,在这一刻表现得淋漓尽致。

    庞统看着一片狼藉的潼关将军府,对领兵的虎牢镇帅军都尉说:“留下两队人马打扫战场,派人联系兴汉商会,准备厚葬乐进等人!剩下的人按计划行事。”

    虎牢镇帅军展开行动,一个时辰之后,潼关城头插上了兴汉军的大旗。

    庞统成功的信号,被安排在沿线的刺候传到了洛阳八关。早有准备的虎牢镇帅军将士,立即展开了抢关行动。

    邓艾带领一都人马,顺利的进入了不设防的洛阳城。在兴汉侯府的旧址上,他只说了一句:“兴汉军,永不止步!”

    高览成了洛阳将军,负责组建司隶地方军。

    张绣调往潼关,成了新任的潼关守将。

    邓艾与高览交接之后,虎牢镇帅军进入弘农,一举切断了曹军退回潼关的道路。

    庞统站在黄河边上,意气风发的说:“当年兴汉军就是在这个地方拿到了崛起的资源。如今我我们,依旧在这里实现了梅园的大势所趋!”

    邓艾非常的激动,他跟随兴汉军一同成长,这份记忆极其深刻。

第632章 田丰上书

    曹军刚做好进攻安邑的准备,却得知弘农被兴汉军攻克,潼关失守的两大噩耗。

    曹彰少不更事,担心长安城有失,执意反攻弘农。夏侯惇深知曹军有进无退,黄河天险挡不住海军甲天下的兴汉军。对于水军薄弱的曹军来说,宁可翻山越岭,也不横流争渡。

    夏侯惇明白曹军与兴汉军之间的差距,也知道反攻弘农的难度。即便是拿下弘农,还有天险潼关,也是曹军绕不开的一道坎。

    与其把力气花在前途未卜的反攻弘农上,不如把有限的兵力投入对安邑的进攻。颜良的阵亡,让袁曹联盟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特别是安邑的守将文丑,与颜良一辈子的兄弟情,肯定不会与曹军联手对付弘农的兴汉军。

    运城的夏侯惇,还没有收到紫荆关的战报。曹军的伐袁之战,其实是李家为了占据封狼山,把潼关作为礼物送给了梅园。

    洛阳城是整个华夏的核心,洛阳存则华夏存,洛阳失则华夏倾危。曹军丢了洛了,就意味着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

    对于运城的局势,作为客将的关羽保持了沉默。至于夏侯惇的主张,倒是受到了曹彰的激烈反对。

    曹彰说:“夏侯将军,晋军的后续部队在箕关停留,想必是北面出了问题。如今天下局势逐渐明朗,梅园一家独大。曹魏丢了潼关,等于被兴汉军把刀架在了脖子上。晋军在箕关徘徊不定,那就意味着黑山镇帅马超动了。”

    夏侯惇说:“三公子,兴汉军全面开战,曹家在丢城失地之余,反倒成了梅园的开路先锋。要是颜良还没有死,倒是有机会罢兵言和。”

    曹彰说:“晋国军师田丰,一向以大局为重,希望他可以说服晋王袁绍。否则袁曹两家都会有灭顶之灾。”

    夏侯惇沉默了,断臂之仇,哪里会有那么简单。即便是袁绍愿意以大局为重,曹军敢交出斩杀颜良的关羽吗?

    再说晋阳城中,田丰力谏袁绍联曹,他却被袁绍一怒之下打入了死牢。待到颜良凯旋的时候,再开刀问斩庆贺胜利。

    十万晋军主力由蒋义渠统帅,准备南下抗曹。然而他的大军还没有到达箕关。鞠义的求援信就到了袁绍的书桌上。

    袁绍束手无策了。蒋义渠的大军向哪个方向运动,将直接决定了晋军的命运前途。

    袁绍想要听一下田丰的意见,故意派人暗示田丰的家人,把河东的战况和鞠义的求援信交代了一番。

    田丰的儿子田利继承了他的刚,却没有学习领悟他的智。田利竟然没有借机求情,反而自告奋勇的到狱中探视。

    田丰从田利口中得知:运城成了抗击曹军的前线,由大将颜良亲自坐镇。晋阳东北方向的紫荆关,也遭遇了黑山镇帅军主力的猛攻。三千先登死士一役而残。

    晋军两线作战的态势已经形成,蒋义渠本来打算增援河东。紫荆关发生战斗之后,袁绍就让他在箕关待命。

    田丰愣住了,曹军北伐,兴汉军西进,难道屡屡丢城失地的曹魏,已经放弃了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了吗?

    田利说:“父亲,兴汉军进攻紫荆关的动作十分诡异,似乎只是为了一座关城。这就让人有些难以理解了。麒麟军在泉州城下苦战,西线的兴汉军居然大举西进,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

    田丰大惊失色,紫荆关不是问题。即便是丢了,还有平型关可以作为晋国的门户。

    关键的是封狼山上的霍家,作为固本五姓之一,才是晋国最大的靠山。一旦霍家选择了梅园,晋国就会有灭顶之灾。

    田利资历不足,没有资格了解固本五姓那种层次的世家。田丰也不能故意的泄露天机。

    田丰让田利准备了笔墨纸砚,仔细的分析了局势,提出了联曹抗刘的具体计划。他建议袁绍暂时的放下与曹操的恩怨,全力以赴的保全紫荆关。

    即便是无法击退进攻紫荆关的马超大军,也要给霍家撤退的时间。哪怕是花费巨大的代价,必须要把霍家撤到晋阳。

    也是田丰运气不好,他的上书还没有送到袁绍的手中。颜良被绿袍将阵斩的消息就传到了晋阳城。袁绍愤怒了,诸侯之间征战多年,一般都是点到即止,主将阵亡的情况实在是罕见。

    即便是如日中天的兴汉军,也放了曹洪,更是阻止了世家商会加害夏侯渊。这就是诸侯之间博弈的潜规则。地盘可以丢,大人物不能死!

    颜良阵亡,打破了诸侯之间的默契。袁绍不恨马超的趁火打劫,就恨绿袍将断了他的左膀右臂。

    无人倾诉的袁绍,把希望都寄托在了田丰身上。他希望兢兢业业的田丰,可以替他排忧解难。

    俗话说得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袁绍得知田利探狱回家,忙派人去请。

    田利知道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于田丰手写的绝密计划,他不敢假手旁人,于是就亲自进了晋阳宫。

    袁绍看了田丰的计划,他绝望了。晋军大将颜良死于曹军绿袍将之手,田丰居然劝说他放下恩怨,结盟抗刘。这如何向晋军将士交代?如何向晋国百姓交代?

    袁绍不敢相信计划出自田丰之手,他还心存侥幸,不希望往他伤口上撒盐的那个人是田丰。

    袁绍问:“田利,你确定这份计划是元皓手写的吗?”

    田利忙回答说:“大王,小臣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犯下欺君大罪呀!再说家父与大王之间的秘密,小臣也毫不知情,外人更是无法知晓。大王自有手段认定计划的真假!”

    袁绍是关心则乱。闻言只得拿起计划书,寻找上面隐藏的暗语。一柱香的时间之后,他绝望了——往他伤口上撒盐的人,正是他一直信任有加的田丰。

    田丰即便是下了狱,也没有剥夺军师的身份。袁绍的心在滴血——颜良与田丰有着几十年的同袍之谊。想不到竟然是人走茶凉。

    最让袁绍难以接受的是——颜良的阵亡,在田丰的眼中居然成了小恩小怨。那么在足智多谋的他眼中,到底什么样的事情才是生死大仇呀?

    愤怒的袁绍看着一脸茫然的田利,直接抓起运城的战报砸在了他的脸上。

    田利捡起地上的战报,当他看到运城守将颜良阵亡的字眼之后,整个人都瘫倒在了地上。

    曹军居然破坏了诸侯争霸的潜规则。即便是当初的天下第一人吕布,也是杀一些无名小卒立威,对于真正的诸侯大将,一个也没有杀害。

    特别是北海大将武安国,以吕布的实力,再加上赤兔马的速度,想要斩杀他根本就没有问题。然而吕布并没有选择杀人,而是让他逃出生天。伤而不杀,就是遵守潜规则的具体表现。

    曹军出了一个绿袍将,两军之间的血海深仇就无法化解了。田利知道父亲的计划不合时宜,甚至是碰触了袁绍的逆鳞。

    袁绍有心处死田利,又想让田丰积极的出谋划策,于是就把他连同运城战报一起打入死牢。

    田丰明白了前因后果之后,仰天长叹说:“晋国完了。苍天哪,大地呀!田家终究没有办法摆脱背井离乡的命运吗?”

    为了守住晋国的地盘,田丰开始了花样作死。

第633章 花样作死

    田利的入狱,并没有让田丰改变主意。为了阻止兴汉军向西扩张,联曹抗刘是晋国唯一的出路。

    袁绍秘密的召见田丰,充满了感性的说:“元皓,当年咱们君臣开创基业的时候,似乎正是少年时。如今阿良走了,这个仇,咱得报!”

    田丰说:“主公,颜将军走了,我也很痛心。只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晋国最危险的敌人是兴汉军,联曹抗刘是唯一的办法。”

    袁绍听了田丰的话,愤怒的指责他说:“田元皓,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阿良走了,死于曹军绿袍将之手,你让我与仇人合作?”

    田丰说:“主公,一切为了晋国大业!”

    袁绍心想,既然田丰不知死活,那就让田利作为使者前往运城。一来迎回颜良的灵柩,二来索要绿袍将作为合作的筹码。

    田丰本来打算亲自出马,说服徐庶交出绿袍将,为袁曹联盟打下基础。袁绍需要他的聪明才智,于是就拍板让田利出使。

    田利进了曹营,首先提出了迎接颜良的灵柩。夏侯惇同意了他的要求。

    紧接着,田利又提出了索要斩杀颜良的绿袍将。夏侯惇沉默了。曹彰听出了田利的言外之意,正要开口应诺。不料徐庶却咳嗽了一声,打断了想要说话的曹彰。

    夏侯惇借坡下驴的说:“田公子,事关重大,请允许我和众将商议一番!”

    田利无奈,只得回运城的英雄酒肆等待消息。

    田利离开之后,夏侯惇忙问:“元直先生,如今曹魏危急,联袁抗刘是唯一的出路。先生似乎不看好联袁大计,难道是要以私情误国吗?”

    徐庶说:“夏侯将军言重了!”

    众所周知,颜良死于曹军进攻河东,运城一战双方血流成河。这是无法化解的仇恨。

    倘若兴汉军是外族,联袁肯定是不成问题。关键的是梅园是华夏的诸侯之一,更是获得了传国玉玺认可的正统。曹军想要与晋军合作,不是交出一个绿袍将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更何况绿袍将是汉中王刘备的人,刘备与辽东公孙家交情不匪。再有借将的主意是李家老祖的手笔。这样的利害关系,曹军敢把绿袍将送给袁绍吗?

    曹彰终于明白了,即便是送出了绿袍将,也不会换得袁绍熄灭复仇之火,反而让曹军多了几个明里暗里的敌人。

    夏侯惇当机立断,让荀恽包围田利所在的院落,强势绞杀了田利及其随从。为了安关羽的心,荀恽奉命把田利的首级送到了他的营中。

    为了彻底的让袁绍死心,徐庶建议夏侯惇把颜良和田利草草的安葬,也算是另类的入土为安。曹军上下把安葬颜良和田利的事情四处宣扬。

    田利被杀和草率埋葬的消息传到了晋阳宫之后。田丰陷入了沉默之中。他的死,似乎并不能令田丰改变主意。

    田丰依旧力主袁绍联曹抗刘,哪怕是田利无端被杀,他为了晋国的基业,还是选择了忍让。

    田丰说:“主公,兴汉军势大。咱们与曹军死磕到底,晋国就得亡呀!”

    袁绍见田丰刚硬,只好说:“元皓,联曹的事情容我三思,你也好好想想吧!夏侯惇为了讨好绿袍将,居然把索要凶手的使者杀害。他可是连‘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都破坏了呀!”

    田丰说:“主公,大局为重,咱们可以选择,晋国没有选择!”

    袁绍一门心思的想要复仇,他稳住了田丰之后,派人传令文丑和蒋义渠,把无家可归的曹军强势剿灭。

    袁绍是想把皮球踢给曹操,先弄死曹彰,再看徐庶如何劝说曹操以大局为重。

    田丰被袁绍限制了自由,一时之间变成了聋子和瞎子。再说袁绍通过秘密渠道通知前方的大军,田丰也无法掌握大军的真正动向。

    文丑会合蒋义渠之后,集结了十五万大军直扑运城。为了复仇,他恨屋及乌,把运城的普通百姓也给恨上了。

    文丑接手了蒋义渠的兵权之后,他的战前总动员只有一句话——晋军的兄弟们,此战从开始到结束,所有抢到的东西都归属个人,都尉以上不得抽成。

    蒋义渠手下的一名都尉高声问道:“文大帅,您总不能让兄弟的白忙活吧?”

    文丑大声说:“大家放心,凡是立功的人,晋王的赏赐可以入股颜、文两家的产业,领取双倍股份。”

    中、高级将领有股份,底层可以自由抢劫。晋军的士气一下子就起来了。甚至连蒋义渠都动心了。蒋家要是入股颜家,就可以成为晋国的顶级世家了。

    恰逢刺候来报:曹军辎重从西面运到,已经到了距离运城不足百里的猗氏。文丑闻言大喜,挥师直扑猗氏。

    夏侯惇带领三千骑兵前往猗氏接应粮草。徐庶生怕粮食有失,派关羽带着本部的五百校刀手尾随,特意交代逢城莫入。

    夏侯惇顺利的进入了猗氏城,与运粮队伍完成了会合。关羽却在城外五里处休整。

    五百校刀手正要安营扎寨,却发现十五万晋军偃旗息鼓的接近猗氏。关羽无奈,只得退出晋军的侦察范围。

    为了保存体力,关羽放弃了安营扎寨。

    猗氏的夏侯惇丝毫没有预料到城外的危机。简单整饬了一番之后,曹军护送粮草出了猗氏。

    文丑的耐心非常的好,直到辎重车队的尾部距离猗氏三里。他才命令晋军全线出击。

    长达十余里的战场,到处都是喊杀之声。令夏侯惇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发生了——晋军居然没有放火烧粮,而是奋不顾身的驱散护粮的曹军。

    晋军那股拼命的劲头,似乎把曹军的辎重看成了战利品。这不是劫粮,而是抢粮。

    夏侯惇看着混乱的战场,那人山人海的厮杀场面,令他选择了退避三舍。他不愿意把三千铁骑折在护送粮草的途中。

    夏侯惇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战场上的晋军已经超过了十万。曹军护粮队无力回天。

    蒋义渠主持抢粮,文丑盯住了夏侯惇和三千铁骑。一万晋军骑兵乘胜追击,渐渐的把曹军弄成了孤军。

    夏侯惇马快,渐渐的与三千铁骑失散了。文丑冲入曹军大阵,带领骑兵开始了疯狂的绞杀。

    文丑每斩杀一名曹军骑兵,就会高声大喊:“大哥一路走好,阿丑替你报仇了!”

    晋军铁骑所过之处,曹军骑兵非死即伤。文丑对于取得的战果并不满意。他要替颜良报仇,就得斩杀曹军大将。

    文丑一开始并没有认出夏侯惇。只不过当曹军骑兵势弱的时候,一骑绝尘的夏侯惇就映入了他的眼帘。

    关于绿袍将的传说,文丑略有耳闻。他觉得是无稽之谈,肯定是夏侯惇用阴谋诡计害了颜良,还弄一个绿袍将混淆视听。否则的话,曹军没有理由为了一个绿袍将毁书斩使,公然破坏规矩。

    如今夏侯惇落了单,文丑也是报仇有望,当然是不假思索的拍马追了上去。

第634章 文丑之死

    夏侯惇单骑逃走,文丑穷追不舍。两人都是万里挑一的良驹,很快就形成了单打独斗的模式。

    文丑追得紧了,夏侯惇咽不下心中的那口恶气,调转马头横枪立马。两人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刀枪碰撞,一场生死斗就此展开。

    一柱香的时间过后,文丑的百余护卫队追着十余名曹军骑兵到了两人交战的地方。夏侯惇见状,忙虚晃一枪,策马转身就逃。

    文丑换马再追,不斩夏侯惇誓不罢休!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此刻的文丑铁了心要斩杀夏侯惇,渐渐的忘记了孤军深入的大忌。

    夏侯惇慌不择路,面对文丑,单打独斗不成问题。然而十五万晋军伏击曹军辎重队,夏侯惇也怕撞上晋军主力。

    即便是运气够好,被文丑缠住也会是一场噩梦。夏侯惇与他只在伯仲之间,根本就没有功夫分出胜负。

    关羽和五百校刀手在一处幽静的山谷中安营扎寨。谷口的位置上还移植了几棵树和一排草。

    夏侯惇的坐骑兴许是在碎石路上吃尽了苦头,居然踩着草的位置往山上跑。

    马踩新草,山谷就暴露了。夏侯惇慌乱之间就要砍树,突然瞄见了列阵的五百校刀手。他没有高声喧哗,不声不响的往谷内飞奔。

    文丑见夏侯惇自寻死路,看山谷的地形,就是传说中的绝境。他不疑有诈,驱马进入谷中。

    五百校刀手现身,堵住了文丑的退路。

    文丑一眼就瞧见了关羽,冷冷的问道:“想不到大名鼎鼎的关云长,居然是传说中的绿袍将?”

    关羽拖着青龙偃月刀,似笑非笑的回答说:“你死了,就没有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了。”

    刘备借将的事情可是天大的机密。一旦天下诸侯得悉此事,很有可能把汉中王刘备划为奸相曹操的同伙。

    文丑的心情很不好,他知道了曹刘联盟的秘密。关键是他居然脑洞大开,认为刘备是梅园的一棵棋子,借关羽促使曹魏进击河东,其实是在为马超拿下紫荆关提供方便。

    文丑怒吼一声,有进无退的冲向了关羽。

    关羽的坐骑火麒麟突然兴奋了,二将于山谷中大战。青龙偃月刀大开大合,文丑节节败退。

    不到十个回合,文丑的战马体力不支,一个马失前蹄,把人头送到了关羽的面前。青龙偃月刀寒光闪过,河北名将之一的文丑阵亡。

    夏侯惇回马山谷口,望着威风凛凛的关羽,心中涌现出了一丝杀机。

    关羽斩杀文丑,精神意志正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他对于夏侯惇的杀气,清晰的捕捉到了。

    夏侯惇说:“云长再建奇功,魏王肯定不会亏待校刀手的弟兄们。”

    关羽不敢再回运城,毕竟夏侯惇起了杀心。五百校刀手身处曹营,本身就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关羽说:“夏侯将军,颜良文丑已死,剩下的蒋义渠不是曹军诸将的对手。我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咱们就此别过!”

    关羽说完,带着五百校刀手出了山谷,直奔解良方向。夏侯惇有心阻拦,却无法与关羽抗衡。

    关羽回解良祭祖之后,转道朔方,经灵州,过街亭,最后从陈仓古道返回汉中。

    五百校刀手经过连番厮杀,回到南郑的时候已经不足百人。

    曹操借关羽,让梅园三结义的那份兄弟情变了质。特别是斩颜良诛文丑的战报传回南郑之后,刘备对关羽的忠心产生了怀疑。

    毕竟曹操恩遇关羽的事情,已经被天下行商传得人尽皆知。献帝敕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五百校刀手打出的旗号居然“汉寿亭侯关”。

    关羽和血战余生的校刀手进驻南郑,令刘备如坐针毡。

    刘备心里没有底,连夜派出使者到葭萌关,调张飞回防南郑。

    诸葛亮知道刘备的顾虑,忙建议让关羽主持攻略荆州。

    在刘备的一番哭诉之下,关羽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率领来不及补充的校刀手进驻筑阳。

    关羽为了攻略襄阳,向上庸守将刘封借兵。

    刘封本来有些意动,副将孟达却说:“将军,你有些孟浪了。关将军前脚进入南郑,主公连夜召张将军叙兄弟之谊。随后不给一兵一卒就让久战疲惫的校刀手进驻筑阳。种种际象表明,主公有意冷落他们。”

    刘封说:“孟副将言之有理。只是关二叔开了口。我要是置之不理,那就是忤逆不孝!”

    孟达说:“南阳局势动荡,两路兴汉军犁庭扫穴。上庸兵力不足,分兵筑阳就是自寻死路。将军不如称病,剩下的事情交给我来处理。”

    刘封心想,当年楼桑村的血海深仇,是时候开始报仇雪恨了。他接受了孟达的建议,称病不能理事。同时向南郑请旨,让副将孟达暂署上庸军务。

    孟达拒绝了关羽的借兵。诸葛亮限制关羽的目的得以实现。关羽无奈,只能困守筑阳以待天时。

    刘备终于开始动用帝王心术了。他笼络张飞,限制关羽。在子侄辈续盟的问题上,世子刘禅的正妃是张飞的嫡女。

    诸葛亮也对关羽可以横穿大半个魏国返回南郑的事情无法理解。据西域行商带回南郑的消息——关羽的嫡女关凤,是曹操长子曹昂的元配夫人。

    昆仑火凤凰关凤的名声,在西域一带广为流传。刘备对关羽的存在,已经有了本能的恐惧。只是关羽实力强悍,弃而不用可是一种无法原谅的浪费。

    让关羽到荆州开疆拓土,也算是人尽其才了。刘备已经决定消耗关家的底蕴。毕竟筑阳小城,人口稀少。关羽想要建设成为攻略襄阳的前进基地,就得让关家大出血。

    扩建城池要钱,招募流民要紧,牺牲校刀手的战后抚恤,更是关羽无法回避的问题。爱兵如子的好名声,是用钱堆积起来的。如今刘备一毛不拔,这些钱都得关家自己掏腰包。

    张飞敬重世家子弟,就是为了避免消耗张家底蕴替刘备养兵。关羽的任侠经历,使得他养成了爱兵如子的好习惯。

    爱兵如子的代价,就是世家无法从关羽身上捞好处。关羽在汉中王麾下的地位又高,那些奉命辅佐他的谋士到了清水衙门,自然就对他心存怨言。

    世人皆知关羽骄傲自大,其实是他不愿意与世家子弟同流合污喝兵血。就像先秦战国时期吴起杀妻求将的故事那样,特立独行的名将,总会被人鸡蛋里挑骨头。

    关羽用仁义收拢军心,张飞靠武力慑服将士。然而关羽的行为注定是孤臣,一旦主公生疑,就会万劫不复。墙倒众人推,就是这个道理。

    诸葛亮让关羽进驻筑阳,不给一兵一卒,却要攻略襄阳。这其实是刘备给关羽挖的一个坑,名将用兵,这个兵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大自然的力量。

    关羽没有人可以用,就只能冒险使用水攻或者是火攻,甚至是疫病攻势。一旦荆州百姓无端受到牵连,关家就万劫不复了。

    刘备得了汉中,阳平关和上庸摆上重兵之后就固若金汤了。至于益州的刘璋,面对汉军的攻势,自保都成了问题。

    从此之后,关羽远离南郑。终其一生,都没有与刘备见面。

第635章 曹彰战死

    蒋义渠带领晋军主力拿下曹军辎重队之后,却发现文丑失去了踪迹。大惊失色的他忙派人寻找。

    经过三天的搜寻,终于在关羽藏兵的山谷找到了文丑的尸身。蒋义渠不敢怠慢,忙用上好的楠木棺材装敛,派人送回晋阳城。

    袁绍在文丑的灵柩前哭晕在地,醒来之后,他找到了田丰,眼泪汪汪的说:“元皓,曹军似乎算准了咱们会妥协,居然变本加厉的残害晋军大将。要是咱们委屈求全,即便是联盟成功,只怕也会处于从属地位。”

    田丰说:“主公,曹军弄出一个绿袍将转移视线,肯定是为争夺联盟的主导权做准备。咱们先熄了联盟的心思,在安邑城打一仗。只有胜利,才会存在话话权。”

    袁绍见田丰终于愿意出手,于是就全面放权。

    田丰到了安邑之后,派重兵屯驻猗氏,切断曹军的后勤补给。徐庶建议夏侯惇强击安邑,又派曹彰骚扰牵制猗氏。

    河东大战,田丰只在安邑城留下了三千人马。剩下的十五万晋军却在猗氏布下了天罗地网,坐等曹彰自投罗网。

    徐庶一心想要解决补给问题,让曹彰出马当了诱饵。夏侯惇需要按照计划夺取安邑城,再派兵解救出战猗氏的曹军。曹军主力固守安邑,争取谈判的时间。

    田丰的手段果然狠辣,留守安邑的三千晋军,是跟随文丑多年的那支部队。文丑追夏侯惇的事情,晋军将士人尽皆知。现在文丑战死幽谷,仇人是谁一目了然。

    三千晋军面对八万曹军的进攻,居然坚持了三天。安邑城被攻破以后,晋军残部展开了巷战。夏侯惇执意肃清安邑城的晋军,拒绝了徐庶驰援曹彰的建议。

    夏侯惇也是没有办法,弟弟夏侯渊得罪了曹丕。曹操对世子的选择举棋不定。曹昂离开长安城多年,世家联盟已经完成了布局。

    曹操不肯让曹丕上位,其实是在与世家联盟谈条件。他为了让曹家主导世家联盟,甚至开始有意无意的打压荀彧。

    夏侯惇心里清楚,曹丕上位已经成了定局。为了夏侯家,曹彰就是投名状。至于提出建议的徐庶,就是替罪羊。要怪就怪徐家不肯加入世家联盟,遭到打压就不可避免了。

    再说曹彰领兵两万进攻猗氏,徐庶在出发的时候给了他一封奇怪的家书。

    田丰以主力合围曹彰的两万大军,血战了三天三夜。最后带着五百残兵退到了文丑战死的幽谷。

    曹彰打开徐庶的家书,上面是藏头信。信中隐藏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夏侯惇奉了曹丕的密令,处心积虑要暗算曹家的黄须儿。世家联盟利益至上,血脉亲情难以左右。

    徐庶建议曹彰,化妆逃离猗氏之后,不要回长安城,走北地出玉门关,到西域找曹昂。长安城的局势已经失控了。

    曹彰看着一目了然的幽谷,再看数万晋军云集的山坡。对于逃出生天已经不抱任何的希望了。

    田丰指挥晋军绞杀幽谷之中的曹彰残军。曹军视死如归,硬是击退了晋军的十几次进攻。

    曹彰油尽灯枯了,两万曹军全军覆没。晋军的阵亡人数超过了三万,伤者不计其教。

    田丰望着曹彰,钦敬有加的说道:“降,可免一死!”

    曹彰惨笑道:“曹家黄须儿,誓死不投降!”

    曹彰说完,拖刀直袭田丰。晋军护卫万箭齐发。曹家黄须儿,勇将曹彰战死。他倒下的地方,正是文丑身殒之处。

    曹彰阵亡的时候,夏侯惇的援兵距离晋军的外围防线不足一里。田丰倒是想再接再厉,久战疲惫的晋军将士已经不堪重负了。

    田丰见好就收,晋军退回猗氏。至于曹彰的尸身,就留在了幽谷之中。后来那处幽谷变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伏虎谷。

    两员虎将的埋骨之地,田丰的谋略,让天下人震惊。这是晋军对曹军的报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夏侯惇抱着曹彰的遗体痛哭一场。徐庶眼尖,在地上发现了田丰留下的信。

    信是袁绍写的,里面提出了结盟抗刘的计划。愤怒的夏侯惇想要撕毁信件,被徐庶阻止了。

    徐庶说:“夏侯将军,三公子战死幽谷,你我都难辞其咎。至于晋王的亲笔信,只有魏王才能做出决断,咱们不能越俎代庖。”

    夏侯惇沉默了,收敛了曹彰之后,大军也不回安邑,绕道猗氏退守解良,准备结束这场莫名其妙的战役。

    到了解良之后,夏侯惇决定留守,让徐庶和荀恽带着曹彰的遗体回长安城。

    曹操老泪纵横,对于李家老祖逼死乐进,举家逃离华山的事情,他是悔恨交加。

    华山李家归附梅园,潼关插上了兴汉军的大旗。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赚取了武圣的名声。曹军却背负了破坏战争潜规则的罪名。

    袁绍丢了左膀右臂,曹操失去了一个优秀的儿子。整场战役,最大的赢家就是兴汉军。

    曹操问:“元直,要是曹军坚持向晋军复仇,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徐庶回答说:“魏王应该明白,南阳战事不利,子孝将军独木难支。要是曹军主力纠缠于河东,武关破,魏国就得亡了。”

    曹操无语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真的让人痛不欲生。他说:“元直,你先回去吧!我要好好想想,到底是儿子重要,还是天下重要?”

    三天之后,曹操和徐庶离开了长安城。他们刚进解良,夏侯惇就负荆请罪了。

    曹操没有说话,对于夏侯家的选择,他没有权利质疑。世子悬而未决,世家之心难安。曹彰的存在让世家感觉到了威胁。这就是大势所趋,夏侯惇只是推动了大势,他曹操才是始作俑者。

    曹操已经没有精力对付夏侯惇了,只能强颜欢笑的放任自流。

    夏侯惇见曹操无意刁难徐庶,就把脏水泼向了荀恽。

    曹操对荀家的恨意又加深了几分。当初为了对抗兴汉军,曹魏向世家商会妥协。如今积重难返,荀彧却成了曹家对付世家联盟的最大障碍。

    徐庶为了缓解尴尬,于是就问道:“夏侯将军,猗氏的田丰有什么动静吗?”

    夏侯惇说:“田丰分兵运城,与弘农的邓艾隔河对峙。似乎兴汉军无意渡河,倒也相安无事。”

    正在这个时候,解良城门校尉差人来报:田丰派出使者送来了一封信。

    信使呈上信,徐庶接过之后,忙转呈曹操。

    曹操接过信之后,看了半天没有说话。

    徐庶问:“魏王,田丰又在搞什么名堂?”

    曹操说:“本初已经到了猗氏,想要邀请我前去见面!”

    夏侯惇说:“主公,万万不可。田丰丧子,晋王折将。万一他们发狂,会对主公不利。”

    徐庶保持沉默。毕竟利害关系早在长安城就分析透彻了。至于具体的决策,没有必要画蛇添足。

    曹操沉思片刻,拍板决定孤身前往猗氏与袁绍会晤。

第636章 猗氏会盟

    夏侯惇见曹操坚持前往猗氏,主动请缨随行护卫。徐庶怕刺激田丰,建议让曹真带着八百虎豹骑随行护卫。

    曹操接受了徐庶的建议,让曹真负责随行护卫的事宜。

    猗氏城西两里的富贵园,就是袁曹会盟的地方。袁绍接到曹操同意会盟的书信之后,车驾从猗氏出发,袁尚随行护卫。

    曹操骑马,袁绍坐车。两人几乎同时进入富贵园。

    曹操翻身下马的时候,不小心扭到了腰。征战一生的陈年旧疾,居然在这一刻联合爆发了。痛得他直冒冷汗。

    这一幕恰好被准备下车的袁绍看在眼中,他哈哈大笑着说:“孟德,你老了!”

    俗话说乐极生悲,袁绍只顾着嘲笑曹操,却忘记了脚下。尽管一旁的袁尚尽力搀扶,立足未稳的袁绍还是扭到了脚。

    曹操说:“本初,你也一样!”

    曹操说完,让曹真退到一边,两位枭雄紧紧的抱在一起,用力的拍打着对方的后背。

    兄弟相逢却成仇,造化弄人物亦非。袁绍恨曹操杀了颜良文丑,可是在曹彰的事情上,他也是比较心虚的。

    两人相互搀扶着进了会盟亭,相对而坐。

    很久之后,袁绍才开口问曹操说:“孟德,你说七郎在禹山失踪的消息,是真的吗?”

    曹操苦笑着说:“本初,拼创业咱们都输给了七郎,公路和大师兄更是身死道消。如今拼儿子,继祖那家伙又把咱们的孩子比下去了。”

    袁绍沉默了,后继无人,是枭雄最大的悲哀;后继有人,是枭雄最难以接受的命运。

    晋国后继无人,即便是矮子里面拔高个儿的袁尚,也是志大才疏的小儿辈。

    曹魏的痛苦在于五个儿子均有大才,曹昂文武双全,经略高原卓有成效;曹丕深喑帝王心术,与世家联盟的联系日益密切;曹彰继承父志,同时也继承了孟德新书倾注的所有成就;曹植深得文人之心,更是儒门士子推崇的不二人选;最后就是天资聪颖的曹冲,精术算,通八卦,是梅园新教育体系下的集大成者。

    曹操着实难以选择,一山不容二虎,哪怕是亲兄弟也不行。现在少了一个曹彰,更是让兄弟相残达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

    曹昂高原创业,已经自成一体脱离了曹魏的控制。世家联盟和曹丕的心态是井水不犯河水。长安夺嫡的参与者,就是曹丕、曹植和曹冲了。

    曹操老了,对于曹丕的狠辣,他已经无力矫正了。好在曹丕的能力不俗,做一个守成之君完全可以胜任。

    袁绍说:“孟德,紫荆关丢了,并州失陷只是时间问题。咱们两家继续拼个两败俱伤,只会便宜了兴汉军。河东这块土地,你想要就拿去吧!”

    曹操惊呆了,忙问道:“本初,你终于决定要走出去了吗?”

    袁绍不想在华夏折腾了,经过多年的探索,梅园当年公布的世界地图已经得到了证实。珍惜生命,远离梅园,是晋国唯一的出路。

    晋国重心西移,打算全力经营玉门关。至于晋国的世家,愿意追随的袁绍欢迎。不愿意背井离乡的人,他也不反对。

    曹操就不一样了,世家联盟操纵长安局势,是走是留他无法一言而决。好在曹昂早就走出去了,倒也下至于让曹家全军覆没。

    会盟亭中,袁曹二人签订了猗氏备忘录。双方力争化解矛盾,努力实现守望相助的根本目标。对于凉州地盘的划分,袁绍只要玉门关与晋阳之间的土地。

    曹操则是拿到了武威,天水,金城沿线,确保进入高原的通道安全。

    对于河东,袁曹二人都无心争夺,弘农的邓艾,黑山的马超,让两家都没有脾气。

    河东不设防,是袁曹二人在试探梅园的态度。兴汉军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两百万,特别是工厂化制度建立之后,梅园的预备役兵源突破了千万大关。

    预备役兵源工厂化,是梅园在新形势下的全民皆兵制度。总参谋部与各大集团签订协议,让预备役进入工厂打工,实行四个时辰工作制再加上一个时辰的军事训练。

    这样一来,梅园练兵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产业工人就是预备役,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抑制私兵的生存土壤。

    曹操是羡慕嫉妒恨,梅园让预备役兵源从事生产,不仅可以创造财富,还能增加内部的安全。

    要是换了从前,梅园这样的做法就是授人以柄。好在从启蒙教育开始,思想品德就是常抓不懈,倒也不用担心预备役家族化。

    梅园让预备役参与劳动,不仅可以减少征兵的中间环节,还可以试探世家对兴汉军的支持力度,更可以协助地方部队维持治安。这是一举多得的有力措施。

    袁绍说:“孟德,预备役工厂化,职业军人精英化。咱们两家也可以依样画葫芦,山寨一回。”

    曹操摇了摇头,心有余悸的对袁绍说:“本初,梅园对世家的掌控力度,使得兴汉军的储备体系得以成功。咱们两家对世家的掌控力度不足,照搬梅园的经验就是找死。”

    预备役工厂化,完善的思想教育体系是根本前提。毕竟产业工人拿了工资,就会本能的服从老板的命令。很多时候华夏的百姓都会遵循“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行为,这是一种不问是非对错的愚忠。

    只有让预备役兵源真正的明辨是非,才能确保预备役的拆分不会出现重大的忠诚事故。

    再有就是利益分配问题,工厂老板掌握了预备役的经济利益。如何确保预备役的忠诚,就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工厂老板的位置很关键,百万员工百万兵。想要保证梅园对预备役的绝对掌控,必须要做到持续影响才行。

    兴汉集团的员工超过了五百万,其中青壮的数量也达到了四百万。除却一部分伤残人士,能够抽调的预备役兵源也能达到三百万。

    加强思想教育,提拔效忠梅园的人进入工厂决策层。这是确保新预备役兵源的重要措施。毕竟华夏地大物博,常规的征兵手段难以收录更多的优秀人才。

    向各大集团要人,向各级蒙学要人,尽力完善兴汉军的人才储备体系。产业工人的纪律性,是新兵役制度的关键;产业工人的综合能力,是机械化兵种速成的前提。

    曹操总是听刘晔抱怨,培养一个合格的战争器械修理工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如今梅园直接让从事机械生产的工人进入预备役,只要稍加调教,就可以胜任战场修理工作。

    兴汉军中,铁匠最吃香,医护人员次之。预备役产业工人化之后,各镇帅军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一个优秀的产业工人到了军中,会迅速的教会一个伍的人特殊本领。比如一名优秀的铁匠,会结合战场的情况构思出新型装备并进行实践。兴汉军装备水平的提升,源于基层的不断试验并推广。

    兴汉军需要各类人才,仅靠单一的培养体系,很难满足大型器械部队发展的需要。培养一个会打仗的人容易;培养一个既会打仗,又懂技术的人才,那就有些困难了。

    预备役兵源产业工人化,是培养技术兵种的最佳手段。各大集团的优秀技术工,进入酸枣大营军训之后,就是兴汉军中紧缺的人才了。

    袁绍觉得梅园的尝试很大胆,要是世家掌控了预备役,那就意味着兴汉军的构成复杂化。

    猗氏会盟,袁、曹两家面临兴汉军的压力,决定饮鸩止渴的推行预备役兵源产业工人化。长安城世家联盟终于拿到了插手兵权的入场券。

第637章 樊城大战

    袁曹猗氏会盟,并没有阻挡兴汉军前进的脚步。邓艾一面巩固洛阳城周边,一面加强潼关的新城墙建设,特别是针对长安方向,更是构建了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

    南阳方面,由于高顺突破新野,樊城的曹仁被困。从葛坡誓师出征的魏延,日抢三关,夜夺八寨。旬月之间就拿下了宛城。

    路过屈申关的时候,魏延亲自祭扫了英雄墓,他对当年战死的烈士说:“弟兄们,我回来了,兴汉军回来了!”

    山风回响,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激荡人心。守土安民,是军人的责任。接下来就是过穰东,复冠军,平丹水,定武当。

    裴元绍带着两万山民下山,南阳匪乱自此绝迹。魏营让裴元绍领校尉之职,编练一支活跃在青山绿水之间的特殊部队。

    李文千里走单骑,顺利的进入了高顺的军中。同时把梅园的命令交给了高顺。

    高顺升任樊城督帅,曹性作为第一副将,统领两万神射军。由于陷阵营是特殊兵种,一万编制保持不变。

    樊城督帅拥有兵力三万,参谋长是携令前来的李文。

    高顺接令整军,三日之后,樊城督帅建制完成。

    曹性留守新野,高顺和李文带领一万大军进攻樊城。樊城大战自此展开。

    樊城守将曹仁见高顺兵少,带领一万五千守军出城交战。

    高顺让李文压阵,随后就带着八百陷阵营出击。曹仁的八门金锁军骄傲自大,居然想要一口吞掉高顺等人。

    大战不到一个时辰,八门金锁军溃不成军。陷阵营杀红了眼,阵形拉升到了极致状态。乱战中的曹仁见有机可乘,命令武当山民用毒箭集火高顺。

    高顺猝不及防,肩膀上挨了一箭。他并没有声张,而是趁机扩大战果。

    曹仁无奈,只得退回樊城,倚险固守。

    高顺回营之后,伤势突然爆发,整个人晕了过去。好在魏延拿下丹水之后,抽调裴元绍的山民组建了一支小分队,前往樊城前线支援。负责带队的人名字叫裴山,是裴元绍的儿子。

    李文见军中医士对高顺的伤情束手无策。军中配备的特效药也只能延缓毒性,无法根治。

    裴山的到来,让李文决定死马当成活马医。

    检查了高顺的伤情之后,裴山说:“李参谋长,事情有些棘手!”

    本来箭上的毒素发作缓慢,只要及时的放血排毒,就可以轻松救治。高顺中箭之后坚持战斗,不仅加速了毒发的时间,更是让毒素与兴奋的血液融合,从而诞生了一种复杂的剧毒。

    由于毒素的成份发生了变化,原来可以克制毒素的手段,反而成了伤者的催命符。如今毒染骨骼,除非刮骨,否则神仙难救。

    李文有些犹豫了,高顺是陷阵营的主将,又是樊城督帅。身份尊贵,不容有失。

    裴山的刮骨疗毒,也许会有奇效。只不过医者治伤,风险与机遇并存。高顺的命很重要,李文赌不起,也不敢赌。

    高顺开始发烧了,伤口感染之后就进入了昏迷状态。李文问:“裴山兄弟,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高督帅暂时清醒吗?哪怕是一息的时间也行。”

    裴山说:“李参谋长,办法倒是有,就是有些对不住高督帅。”

    李文说:“无妨!”

    裴山见李文说得肯定,忙取出一副鹿皮手套戴上。随后就握紧拳头,狠狠的砸向了高顺受伤的那个位置。

    裴山一拳得手,高顺痛呼一声之后惊坐而起。门外的陷阵营将士听到惨叫声,忙冲进了房间。

    李文怒吼一声:“拿下裴山!”

    高顺问:“怎么回事?”

    李文忙用一句话概述了裴山的行为,同时强调了刮骨疗毒的办法并征求高顺的意见。

    高顺让李文不要为难裴山,至于刮骨疗毒,可以一试。说完,又晕倒在了床上。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刮骨疗毒之后,高顺身上的大部分毒素排出体外,随军医护人员开了一副静养的药方,又嘱咐说百日之内不得与人动武。

    陷阵营失去了主心骨,不敢主动挑衅樊城守军。李文暂时主持军务,初出茅庐的他,不想第一次带兵就折戟沉沙。

    陷阵营不战不退,引起了樊城守将曹仁的怀疑。对于毒箭的威力,他倒是深信不疑。只是对于高顺的伤情,他没有把握。

    为了试探高顺的情况,曹仁让守军隔三差五的出城邀战。李文让一名校尉代高顺发号施令,倒也让樊城守军无功而返。

    曹仁决定亲自试探,李文只好硬着头皮去请示高顺。

    高顺为了打消曹仁的疑心,带伤出阵。双方隔阵相望,通过彼此身上的煞气确定了身份。

    曹仁见高顺安然无恙,原计划的厮杀就不敢继续执行了。曹军已经一败,要是再败,只怕樊城就会不保了。

    高顺为了吓走曹仁,咬紧牙关拔出了战刀。大刀迎风,向前斜指前方。陷阵营将士高喊口号,稳步向前推进。

    曹仁见高顺要战,反而没有了大战的底气。曹军退回樊城,一场试探虎头蛇尾。

    高顺回营就晕了,好在骗过了曹仁,倒也替陷阵营争取到了更多调整的时间。

    曹性赶到了樊城前线,协助李文稳定局势。裴山表现出色,已经积功升任屯长了。

    高顺伤情加重,进攻樊城的计划无限期滞后。曹性也没有把握攻克樊城,只是尽力的拖延时间。

    曹仁多次试探,在李文的巧妙安排下,又有曹性辅佐,倒也维持了不败的局面。只是陷阵营想要取得胜利,也没有那么容易。

    随着潼关方向的战事尘埃落定,曹军无力反攻,只得在华阴构筑防线,扼守兴汉军的西进之路。

    武关方向的曹军得到了加强,特别是夏侯惇的进驻,更是牵制了魏延的主力。

    樊城的争夺,成了兴汉军拿下南阳最关键的一步。

    陈到奉命进驻宛城,随时可能南下樊城前线。李文的压力陡然增加了数倍。

    葛坡镇帅军已经按照计划完成了作战任务,要是合肥镇帅军出身的陷阵营战绩不佳,那就是丢并州铁骑的脸。

    超神吕布的存在,既是陷阵营的荣耀,又是压力。李文知道各镇帅军之间的竞争,也深知陷阵营的处境。

    南阳各军的调整,必须要在战斗结束之后才能进行。按照原来的计划,樊城督帅军的补给由合肥方面提供。

    只是陷阵营战事不利,随军携带的补给就无法满足樊城前线的需要了。再从合肥调运物资,路途遥远不说,所需的时间也很漫长,根本就无法精确的对接。

    宛城方面,葛坡镇帅军参谋长杨修已经来函询问樊城战况,同时让李文递交补给申请报告。

    李文很纠结,接受宛城方面的补给,就是给合肥镇帅张辽丢人;不接受补给,樊城督帅军就得饿肚子。

    是要实惠,还是要精神,对李文来说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毕竟初入军中的他,无论如何选择都是错。

    只要攻克樊城,结束南阳战事,后面的统一调度就不成问题了。李文只能在攻打樊城上下功夫,争取做到在接受宛城方面的补给之前完成任务。

第638章 民心为本

    高顺已经恢复了清醒,只是无法动用武力。李文把陷阵营的处境一说,两人却陷入了沉默。

    高顺想了想,为了不让陷阵营饿着肚子打仗,于是就说:“李参谋长,立即向宛城方面提交物资申请报告,确保军中供给不断。”

    李文说:“督帅,要不缓上一个月,拿下樊城,陷阵营才有面子,否则就会落一个酒囊饭袋的名声。并州铁骑的威名毁于一旦,这样的后果太严重了。”

    高顺说:“参谋长,并州铁骑当年饿怕了。如今更不会死要面子活受罪。再说了,你有办法在粮尽之前拿下樊城吗?”

    李文说:“高督帅,陷阵营阵战无双,曹仁的八门金锁军号称守城第一。人力破城根本就不可能,唯有向天借兵,才是王道。”

    李文取出了樊城周边的地形图,发现了中间低四周高的盆状地形。他于是就提出了水淹樊城的计划,想要替陷阵营挽回丢失的面子。

    高顺拒绝了李文的提议。水淹樊城可以拿下一座城池。然而大水过处一片汪洋,受灾的百姓会有数十万之众。

    得一城而失荆州民心,甚至有可能影响梅园的气运。这样的胜利对兴汉军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

    俗话说水火无情,凡是在战争中使用水火的名将,通常都会祸及子孙后代。大军阵战所造成的伤亡,远不及水与火造成的悲剧。

    樊城及其周边的数十万百姓,与整个华夏比微不足道。然而殁于大水,天下百姓就会兔死狐悲。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谁敢借助水火取得胜利,受到伤害的百姓必定会离心离德。

    高顺正在拜读洛神王二火的小说,其中有火烧赤壁和水淹七军的战争故事。美周郎虽胜却不得寸土,关武圣扬名亦痛失荆州。

    当赤壁大火烧起的那一刻,周边郡县的百姓对主持大战的东吴恨之入骨。即便是畏惧美周郎的威名,也要进行殊死的抵抗。这就是火攻的后遗症。

    至于所谓的关武圣大意失荆州,其实在水淹七军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水火无情,淹掉的不仅是敌军的血肉之躯,还有当地的民心。

    兴汉军可以战败,绝对不能用水与火主动进攻。水火之力用于防御会名垂青史,用于进攻则是遗臭万年。

    水攻之道,克一城而衰国运。高顺身经百战,当然明白李文的计策急功近利,贻害无穷。

    高顺说:“李参谋长,收拢民心需要百年之功,失却民心只需一件小事。水淹樊城的计划,绝对不能使用。一旦民心背离,荆州就会动乱不休。破坏容易恢复难,兴汉军发展至今,必须要具备堂堂正正的碾压能力。”

    李文终于明白了,怪不得当年西凉铁骑无法征服天下,原来是无法得到华夏百姓的认可。黄巾军是破坏天下安宁的罪魁祸首,西凉铁骑也是诸侯争霸的导火索。这就注定了二者要以悲剧收场。

    兴汉军以保护华夏百姓为己任,就必须要在战场上树立正确的战略方针。樊城难攻,也不能急功近利,冒着损失民心的风险使用水攻。

    李文无法说服高顺,水淹樊城会让荆州百姓痛恨兴汉军。这样的赔本买卖,对于即将驻军樊城的陷阵营来说坚决不能做。

    十万以上规模的大战,应当以民心为重。南阳一带民风强悍,当年兴汉军留下了好名声,如今只需要堂堂正正的攻城,就会获得当地百姓的认可。

    曹仁守樊城多年,周边百姓乐享太平。这才有了固若金汤的新气象。兴汉军进军南阳,必须要讲究王者之师的作风和气度。

    李文说:“督帅,我明白了。宁可攻不破樊城,也要保全荆州民心。兴汉军秉持正义西进,不能行不义之举,更不得做不义之事。”

    高顺知道,南山军校最近推出了战争思考。超神吕布更是把一生的经历拿出来让学子们分析考量。

    并州抗胡,飞将吕布受世人敬重;虎牢大战,战诸侯大将却有了三姓家奴的恶名。自从加入兴汉军以后,并州铁骑成了华夏百姓的血肉长城,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

    超神吕布不用说,骁将成廉,止啼张辽,神射曹性,陷阵高顺。一支大军诞生五大神将,张辽更是突破了桎梏成为超神武将。

    高顺三人略逊一筹,却让并州铁骑的威名深入人心。攻打樊城,虎视荆州,就是高顺的超神之路。并州铁骑威武,梅园之中,并州铁骑几乎占了半壁江山。

    狼居胥镇帅军和合肥镇帅军的存在,更是让并州铁骑的影响力提升到了极致。如今樊城督帅高顺的崛起,意味着并州铁骑已经成了二代兴汉军的中流砥柱。

    李文出身西凉铁骑,却供职于并州铁骑的传承之军。这是梅园向天下宣告——二代兴汉军,注定是百花齐放的时代。

    高顺明白了名将与名帅之间的差距。拿下洛阳城之后,兴汉军一统天下的大势已经形成了。这就需要前线将帅转变思想,由保护一方百姓转变为拯救天下百姓。

    李文通过与高顺的交谈,明白了正义之师必须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哪怕是付出血的代价,也不能改变初衷。

    转变思想,以德服人!这就是兴汉军即将面临的新挑战。正义之师的气度与胸怀,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作为支撑。

    攻城掠地之后,抚恤与恢复重建必不可少。这些都需要钱,更是考验兴汉军的综合实力。百姓安居乐业需要钱,世家改换门庭也需要利益。

    李文的军需申请报告和樊城重建预算报告同时到了宛城。陈到望着精神抖擞的杨修,感慨说:“德祖,想不到高顺那个冷面人也突破了桎梏。将来的名帅榜上,有他的一席之地。”

    杨修说:“拿下樊城而不失民心,高顺就算是成才了。”

    以杨修的眼光,当然知道水淹樊城是速胜之法。要是高顺选择了速胜,那就意味着名帅之路的终结。

    兴汉军以势如破竹的态势攻克南阳,这就是当年结下的善缘。如今樊城弹丸之地,想要攻取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不伤当地民心的情况下夺取城池。

    高顺作为樊城前线的主将,他的选择至关重要。曹仁与高顺之间的战斗,是名将晋级的特殊考验,容不得丝毫的投机取巧。

    战争的最高准则——以奇胜,以正合。兴汉军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以正合的阶段。凡是可以看清这一点的人,都有机会成为天下名帅。

    陈到说:“所谓的名帅,其实就是仗势欺人,还要让对手心服口服,再也升不起丝毫的敌对之心。”

    杨修问:“叔至,李文的申请报告如何处理?”

    陈到想了想:“立即筹备物资,将樊城打造成进攻荆州的跳板。”

    杨修明白了,恢复南阳之后,将来指挥荆州大战的人肯定是陈到。兴汉军一代将领之中,赵云,甘宁,黄忠,吕布已经功成名就,成了讲武堂的一员。

    陈到的资历不足,战功不够。距离讲武堂还有一步之遥。唯有克定荆州的大功,才是进入讲武堂的资本。

    宛城支持高顺,就是在为攻略荆州做准备。杨修也想成为郭嘉那样的人物,为了进入讲武堂,必须要尽力争取功劳。

    得到了宛城方面的支持,高顺和陷阵营有底气打好樊城之战。

第639章 陷阵之名

    高顺的伤终于好了,各方面的准备也陆续就位了。樊城大战即将展开。曹仁收到了曹操的命令,八门金锁军退回长安,全力巩固华阴防线。

    曹仁不愿意灰溜溜的退走,决定与陷阵营来一场最强的矛与最强的盾之间的正名之战。高顺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对于陷阵营的攻坚能力,兴汉军上下都信心十足。

    樊城守军在樊城东北方向倚托地形布置了八门金锁阵,每门两千五百人,机关陷阱无数。阵成之日,曹仁邀请高顺破阵。

    高顺没有亲自上阵,而是让裴山带着推土机阵出战。装甲厚重的推土机,顶着八门金锁军的箭雨,喊着口号稳步推进。

    曹仁挥动令旗,想要用死门吞噬裴山的三百推土机。不料阵势运转之后,八门金锁军错估了裴山的推进速度,直接导致了生门正对撞阵的陷阵营。

    裴山一靠近生门,并没有沿着洞开的门户往里面闯,而是冷静的下达了一个命令:“拆!”

    第一排十辆推土机排成横排压向了生门。不到一柱香的时间,生门位置的永久工事就被拆除了。曹仁见势不妙,立即安排死门方阵前往支援。

    裴山命令推土机向两旁散开,构建了一条通道。早有准备的陷阵营抢占生门,与曹仁的大军展开激战。

    樊城守军失去了地利,只得仰攻生门。陷阵营的战斗力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两千五百八门金锁军很快就损失殆尽了。

    死门大军赶到,各类死亡武器纷纷投入使用。推土机队继续战斗,凭借着皮糙肉厚的装甲挡住了死门的武器攻势。

    又是一柱香的时间过去了,死门大军准备的战争利器消耗一空,却奈何不得笨重的推土机。至于挖掘陷阱,也无法阻挡推土机填坑再进。

    曹仁利用八门分化陷阵营的打算落空了。面对坚不可摧的推土机,十辆一排就是墙。裴山也与一个伍的人操纵一辆推土机,把死门大军前方的陷阱填平。

    被推土机碾压的陷阱,很快就失去了作用。曹仁束手无策,樊城守军大乱。

    陷阵营再破死门,曹仁彻底的失去了杀手锏。剩下的一万五千八门金锁军索性放弃了阵形优势,与推土机保护下的陷阵营进行全面较量。

    推土机威力巨大,就是数量太少了。面对曹仁的人海战术。移动不便的推土机,反而成了累赘。

    高顺见曹仁采用人海战术,索性让推土机队伍脱离接触,陷阵营主力调整为绞杀阵,打算利用武器优势摧毁樊城守军的防线。

    陷阵营的绞杀非常厉害,即便是八门金锁军的厚盾,也挡不住杀红眼的陷阵营将士。至于人为构筑的特殊建筑,则被化整为零的推土机给铲平了。

    曹军神射手把目标对准了推土机中的人。裴山身边的观察手被一支穿透了单筒望远镜的长箭射中了眼睛。

    裴山忙下令调整角度,不给曹军射手发挥的机会。至于那些用大刀劈砍推土机的曹军将士,很快就被推土机的铁车洪流给碾压了。

    陷阵营的装备优势,直接让曹军节节败退。悍将常雕跑到曹仁的身边,心有余悸的说:“将军,陷阵营以铁车横推,所有的布置都失去了作用。八门金锁军损失惨重,快要顶不住了。”

    曹仁说:“咱们是最强的盾,就这样退走了,面子往哪里搁呀!”

    常雕无言以对,转身带领一队人马继续投入战斗。

    当八门金锁军损失过半的时候,曹仁身后的小将曹泰开口说:“父亲,二公子倚重世家。军队才是硬道理。魏王老了,咱们这一脉的未来堪忧呀!”

    曹仁愣住了,原来忠诚于老主公,付出的代价居然是子孙后代跟着受苦。孤臣的宿命就是殉葬者,他可以替曹操效死,却无法坐视子代后代被曹丕敌视。

    面对长安城诸子夺嫡的混乱,保持中立也需要足够的实力。要是八门金锁军全军覆没,曹仁就没有选择的权利了。

    曹仁大哭说:“魏王,我可以效死,泰儿他们不行。请原谅子孝不敢死战!”

    曹泰沉默了,为了家族的未来,一向视忠如命的父亲,面对陷阵营的强势,也选择了退缩。也许这就是曹军节节败退的根本原因。

    诸子夺嫡,大家心里都没有底,为了保证在新主继位之后的朝堂中拥有话语权,保存实力是各方唯一的选择。曹仁也不敢拿子孙后代的命运开玩笑。

    曹泰低下了头,细声细语的说:“父亲!”

    曹仁说:“泰儿,不用说了!一叶知秋,曹魏大势已去。二公子守不住这份基业。妙才是对的,大公子经略高原,是曹家唯一的希望。”

    曹泰明白了曹仁的意思,决定携多年积累的财富,取道汉中前往高原投奔曹昂。

    曹仁不肯背弃曹操,做了和夏侯渊同样的选择——回长安城抱残守缺。

    陷阵营拿下了樊城,早就准备好的物资立即投入恢复重建。好在曹仁并没有破坏樊城的防御工事,高顺接手之后的改建十分顺利。

    南阳战事结束,夏侯惇屯兵武关挡住了丹水的魏延。曹仁见过曹操之后,到华阴主持新防线建设。面对老将张绣,曹军上下都心存顾忌。

    陈到的战报送到了梅园,刘立忙让总参谋部拟定嘉奖令。特别是樊城督帅高顺和丹水督帅魏延的编制问题,必须要尽快的解决。

    让高顺坚守樊城,独自面对关羽和刘表大军,邓艾牵制袁绍,魏延拉住曹操。黑山镇帅马超就成了机动部队。

    刘立心想,山海关是梅园的根本,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全。贾诩的除恶务尽很厉害,只是兴汉军底蕴不足,难以应对公孙家的高端战力。

    泉州城的消耗战,除了让公孙家伤筋动骨之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意义。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泉州百姓,总算是尝到了坐视泉州叛军发展壮大的苦头。

    特别是那些想要保持中立的泉州大小家族,面对乌桓铁骑的野蛮掠夺,终于知道了在自家的地盘上保持中立,就等于把脖子伸出去让人砍。至于人家愿不愿意砍,什么时候砍,一切都得听天由命。

    贾诩故意拖延战事,就是要让那些打小算盘的家族明白,多方下注并不是绝对安全。乌桓铁骑的刀下,冤死鬼不计其数。

    对于山海关的顶级战斗,刘立没有办法插手。好在东方月和轩辕无双亲自坐镇,倒也不怕公孙家有机会翻盘。

    梅园的气运如日中天,特别是拿下中原之后,兴汉军完全有能力组织三百万大军。即便是所有诸侯联盟,也无法撼动梅园的根基。

    刘立是手中有兵,心中不慌。更何况军工企业的存在,养兵的成本低廉。梅园的战争底蕴达到了历史新高。

    三侯制度的完善,前线与后方之间的互动让各方都捞到了好处。精兵荣耀一地,孬兵耻辱一方。更是让练兵,练好兵,练精兵成了地方将领唯一的出路。

    李家老祖以潼关为投名状替梅园坐镇封狼山,就是迫使霍家倒向公孙家。

    山海关风云,在南阳战事结束之后就成了天下的焦点。要是梅园无力抵挡公孙家和霍家的联合反扑,未来就只能仰人鼻息了。

    刘立只能尽力的萧规曹随,维持兴汉国的持续繁荣。至于开疆拓土的功业,他已经不敢奢望了。维持庞大的兴汉国,需要与隐族九姓周旋较量。

    梅园是幽州的核心,对于幽州地区必须要保持绝对的控制权。山海关的控制权,无论如何都不能放手。

第640章 燕山对决

    公孙老祖进入泉州,安排好江南事务的周家老祖也赶到了。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周家老祖提议兵贵神速。

    即就是亲自出手摧毁麒麟军主力,以十万带军兵临山海关。公孙老祖说:“周兄,四方大姓制定的内斗底线,谁敢践踏?”

    周家老祖说:“梅园的顶尖战力有三位,咱们以二对三,胜算不大。即便是到了山海关,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李家老祖利用了咱们,以潼关为投名状换封狼山,霍家竟然成了丧家之犬。”

    公孙老祖说:“我等的就是霍家老祖。霍家与李家的仇恨,随着李家投效梅园转移到了轩辕家的身上,让他对付轩辕无双不成问题。”

    周家老祖一听就明白了,公孙老祖亲自对付的人,肯定是东方月。毕竟两家之间的争斗,已经持续了几代人。

    只不过周家与黄家一直相安无事,倘若周家老祖出手对付黄忠,势必会挑起周黄两家的矛盾。然而固本五姓中的李、吕两家已经做出了选择。再加上四方大姓对梅园的绝对支持,剩下的三家为了自保,必须要抱团取暖。

    一天之后,霍家老祖赶到泉州城。三人会面之后,立即奔赴山海关。战争打到一定的程度,剩下的就是利益交换了。

    除非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否则谈与打之间的变换,就是正统与叛乱之间的主旋律。真正决定华夏命运的人,是亘古长存的四方大姓。

    霍家退出封狼山,李家老祖可以强势进驻,关键在于四方大姓对梅园的支持。这是李家与四方大姓的利益交换。

    尖端武力的较量,才是利益划分的真正主流。当初那种爆发户式的发展模式,短时间内不会有问题。当大局已定之后,只有利益交换,才是扩张势力的唯一手段。

    中原归属梅园,其实是以轩辕山为首的世家选择了兴汉国作为华夏正统。公孙家偏居一隅,身为固本五姓之一,却试图凌驾于四方大姓之上。这是顶级世家所不允许存在的情况。

    华夏正统作为隐族九姓共同推举出来的代言人。是四方大姓掌控之下的第十姓。其实力与固本五姓只在伯仲之间。

    一旦华夏正统的实力超过了固本五姓,只要存在威胁四方大姓的可能,就会被新的家族取而代之。历代帝王深知四方大姓的绝对掌控,通常都会尽力的分散底蕴。

    梅园以土地凝聚百姓,以提高粮食产量的办法来增加土地孕养百姓的能力。世界地图的横空出世,让四方大姓努力的向外扩张,不再通过战争来缓解人地矛盾的压力。

    粮食问题是诱发战争的根本原因。以华夏的生产力水平,满足十数亿人口的需求不成问题。然而掌控华夏粮食储备的,是隐族九姓。

    东汉光武大帝与世家共天下,隐族九姓地位超然。掌握尖端生产力的世家不纳税,通过商贸手段掌控了国计民生。

    河北张家一脉,仅以巨鹿方寸之地,居然搅动八方风云。天下张的威胁引起了四方大姓的警惕。纷纷派出代表针对张家。

    固本五姓以为有机可乘,居然划地为国。李家乱了大汉纲常,洛阳焚,长安乱。诸侯讨董,李家势微;霍家扶持二袁,一时之间声势浩大,竟然与四方大姓的轩辕和东方两家分庭抗礼。

    要不是袁术的胆大包天引起了南宫家的反感,霍家也不至于乱成一团。顶级世家之间的较量,通常都是以十年为单位计算。所有的布局谋划,数十年才能见分晓。

    李家插手华夏局势,败了!霍家企图占据中原正统,也在各方的联合打压之下功亏一篑。直到李家攻克封狼山,霍家损失惨重。梅园的正统地位才被四方大姓真正的认可。

    霍家老祖不甘心失败,想要集结最后的力量在山海关博上一回。四方大姓似乎有了计划,想要让固本五姓中的三家换人。

    山海关北的燕山之巅,黄忠手持射日弓,站在一块大石头上眺望远方。身后十二将排成两排,手握神弓,腰悬长剑。

    周家老祖盯着黄忠,漫不经心的问道:“江夏黄家,也要做螳臂当车的人吗?”

    黄忠冷冷的回答说:“山海关乃是华夏龙运之首,梅园是四方大姓共举的正统。周家应该明白华夏气运的选择,与公孙家狼狈为奸,那可是取祸之道。”

    周家老祖说:“好一个牙尖嘴利的小辈,灭了你,江夏黄家就是一块肥肉。”

    十二将列阵,以十二都天大阵迎战周家老祖。双方在燕山之巅展开大战,无边落木,飞沙走石。十二将成阵,倒也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黄忠凝神静气,射日弓呈满月状,武将气化箭,一团红光射向了阵中的周家老祖。

    周家老祖牵引神箭,十二将殒落八人。他的一身实力消耗大半。黄忠让幸存的四人结四象阵,继续与他拼消耗。

    一柱香之后,黄忠开弓搭箭。周家老祖见势不妙躲到一处山峰后面。神箭开山裂石,命中对方。

    周家老祖后力不继,不敢继续逗留,孤身逃出了燕山。黄忠不甘心,使出了不传之秘心箭。

    周家老祖神情大变,一口鲜血灌入大地。原来这个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武器是人心。

    黄忠强行催动心箭,引发了旧伤。整个人倒在了地上,虚弱到了极点。

    决定山海关归属的燕山对决,周家老祖吐血逃走,黄忠也重伤昏迷,算得上是两败俱伤。

    十二将幸存两人,一左一右护持在黄忠的身边。燕山之巅风云涌动,一股绿流笼罩在了三人四周。逃出生天的周家老祖看到三个巨大的绿色大茧,忍不住的泪流满面。

    周家老祖忍不住的羡慕嫉妒恨黄忠三人,燕山龙运化为生机,居然让梅园与山海关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几分,甚至开启了气运共享。

    虽然只是最低级别的气运共享,但是梅园拥有凝聚天下气运的传国玉玺,让气运共享的威力增加了五成。

    最关键的是山海关气运从此纳入梅园体系。只要梅园不倒,山海关就不会易主。公孙老祖的谋划,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周家老祖叹了一口气,拖着受伤的身体离开了山海关。黄家注定难灭,荆州又该风起云涌了。好在黄祖与黄忠不合,倒也不用担心两脉合流。

    周家老祖的离开,倒是让山海关的危机下降了几分。高勾丽高家的老祖本来躲在暗处想要捡便宜,却见识了黄忠三人气运加身的一幕。山海之势,人力难穷,高家老祖悻悻退走了。

    燕山之上一声龙吟,华夏大地生机一片。笼罩在燕心上空的迷雾顿时就烟消云散。烈日当空,金光灿烂,无数灵气洗涤黄忠三人。

    黄忠单手高举射日弓的画面,定格在了燕山之巅,成了最美丽的风景。

    挽狂澜于既倒,数大汉黄忠。燕山故事流传天下之后,老当益壮成了英雄的座佑铭。

第641章 碣石问对

    碣石古道凉亭,轩辕无双净手抚琴。数名侍女来回忙碌,似乎是在煮新近采摘的梅园春茶。

    周围的空气似乎凝聚了很多压抑的气氛,骤然降低了几分温度。轩辕无双见忙碌的侍女瑟瑟发抖,忙抚动琴弦,一股暖流席卷凉亭。

    轩辕无双轻声细语的说:“霍叔叔,封狼山战败之后,连两家的交情也不要了吗?”

    霍家老祖说:“无双侄女,当年轩辕家主持四方大姓定下隐族九姓的秩序,我霍家出力不小。如今霍家不敌华山李家,梅园就要落井下石。我需要一个解释,否则就是玉石俱焚,也要替霍家族人讨回一个公道!”

    轩辕无双反驳说:“霍家识人不明,却又骄傲自大,如今势弱也是咎由自取。选择决定命运,怨天尤人也解决不了霍家的危机。”

    霍家老祖沉默了,霍家先选袁术,秣陵称帝消耗了大量底蕴;再选袁绍,河东败绩又失去了一脉根基。两番折腾其实并不致命。

    封狼山一战,李家百骑对决霍家的八百羽林郎。那一战霍家底蕴耗尽,百年之内无法翻身。

    轩辕无双并没有说话,霍家老祖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用山海关作为筹码敲诈梅园。羊毛出在羊身上,霍家被李家老祖吞掉的东西,得让山海关拿出底蕴补偿。

    霍家老祖说:“王妃想必清楚,霍家即将进驻狼居胥城。您总不能让霍家子弟像普通士兵那样拿战功换资源吧?”

    轩辕无双说:“霍叔叔,梅园的军功政策已经施行了多年。霍家想要在兴汉国立足,就得入乡随俗。即便是轩辕家的子弟,入世历练也得遵守规矩。”

    霍家老祖想要独领一军,被轩辕无双拒绝了。狼居胥城的最高军事长官,只能是镇帅姜维。

    轩辕家坐镇北海,在狼居胥城也有据点,霍家北迁,等于到轩辕家的地里抢食。轩辕无双不想刁难霍家,却也不能让霍家老祖予取予求。

    霍家老祖提出让霍家双杰霍笃和霍峻加入狼居胥镇帅军,领校尉之职替梅园镇守边疆。

    轩辕无双没有同意,梅园的军役制度已经完善了。军中将领必须要接受南山军校的系统教育。霍家没有派出子弟报考南山军校,此刻想要走后门,这是明目张胆的破坏兴汉军的正规制度。

    霍家老祖说:“王妃,霍家虽然衰落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霍家子弟的命运,不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这是我的底线。”

    轩辕无双说:“霍叔叔,禹村定盟之后,南山军校向各方开放了招生名额。霍家并没有接受梅园的好意,如今事到临头了。我也是爱莫能助!兴汉军的规矩不能废!”

    霍家老祖想要武力威胁,却瞄到了挂在柱子上的长剑。那就是传说中的仁王剑。四方大姓的传承武器,战王刀,仁王剑,霸王枪,智王扇。

    东方唯战永不朽,轩辕仁义济苍天;西门霸业枪中直,南宫图谋智里翻。四方大姓共举梅园,四件宝贝成了梅园的镇国之宝。

    传国玉玺镇龙运,梨花一支压群雄。兴汉王刘正的梨花枪,超神吕布的方天画戟,白马赵云的龙胆亮银枪,都是可以镇压一方气运的国之神器。

    方天画戟妨主,本来是无解的迷题。好在落日原上血战,超神吕布以大毅力狂扫敌对势力,成就了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方天画戟成功升级,受梅园气运改造,奠定了护国神兵的地位。

    龙胆亮银枪精忠报国,赵家后继有人。麒麟军南征北战,梅园的气运蒸蒸日上。

    霍家老祖本来瞧不上梅园,认为兴汉军只是东拼西凑的爆发户。直到李家老祖进攻封狼山,携投名状归附兴汉国,才知道拒绝南山军校的招生名额大错特错了。

    霍家老祖说:“王妃,兴汉军中,没有南山军校的背景,最高起步军职是什么级别?”

    轩辕无双说:“兴汉军中,无兄弟,不成活!最高起步是队长。一个队的编制是一百二十五人。霍家可以通过同级置换法获得相应的初始兵力。”

    霍家老祖明白,梅园想要利用霍家的影响力在封狼山一带招募新兵。所谓的同级置换法,就是按照十比一的比例进行正式兵员兑换。

    霍家招募的义勇军,本来没有资格纳入镇帅军体系享受正规的补给。不过霍家子弟的起步不一样,总不能让人才也同新兵一样接受集训,然后进入预备役等待着前线缺员分配吧?

    为了避免浪费人才,梅园提出了同级置换的概念,即就是给世家子弟优惠政策。世家可以自主招募新兵,然而交给梅园的三大训练进行兑换训练合格的新兵,直接进入镇帅军预备役。

    十名没有经过训练的新兵,就可以兑换一名训练合格的预备役。当预备役的规模达到一个队一百二十五人的编制,带队的队长就可以用同级置换的方式获得镇帅军队长职务。

    至于那名被置换下来的队长,可以到训练营带领一个屯六百二十五人的新兵,同时有机会以屯长的身份在镇帅军出现缺编的时候返回老部队。

    同级置换,是非南山军校毕业生升官的唯一途径。

    世家子弟以队长之职进入前线之后,需要通过战斗补足功勋。然后通过同级置换获得南山军校的入学资格。完成学业之后,升任屯长职务,接着就是立功升职的正常体系了。

    梅园的同级置换,既解决了普通队长的升职问题,又解决了世家子弟的编制问题。同时还通过兑换率调节置换的规模。

    让世家招募新兵,以一千二百五十人换一个正式的队长职务,让世家子弟从军有了一个快速通道。梅园获得了两个屯长的新编制,这是兴汉国承平以来,普通百姓参军积极性下降的补充措施。

    世家有钱有产业,招募的从业人员也都是健康有力的青壮。如何从世家手中抢人才,就成了梅园的当务之急。

    同级置换概念的提出,就是让世家主动把优秀的人才送到新兵训练营。至于会不会打折扣,梅园早就有应对之策——待到世家子弟从南山军校毕业之后,所安排的编制就是其家族所招募的那批次新兵。

    与此同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孬兵追责制度。倘若某世家的子弟所提供的新兵出了问题,势必会追究世家子弟的责任。情节严重的世家,甚至会丢掉南山军校的入学名额。

    霍家老祖终于明白了,以霍家当前的号召力,只能想供两个置换名额。优中选优才能保障南山军校的招生名额。

    轩辕无双心想,让霍家双杰通过同级置换的模式获得南山军校的入学资格,这是梅园削弱世家私兵最有效的手段。

    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世家私兵都无法彻底的消灭,只能最大限度的进行削弱。同级置换,既让世家私兵的规模得到了控制,又替兴汉军找到了一条优质的兵源渠道。

    霍家老祖非常的心痛,用两千五百恩养几代的私兵,替霍家双杰换取晋身的渠道,这样的买卖不能说赚,甚至是大赔特赔。

    只是霍家的骄傲自大,已经失去了一次送家族子弟进入南山军校的机会,要是再拒绝轩辕无双提出的条件,后果不堪设想。

    轩辕无双煮茶款待霍家老祖,走出了削弱世家私兵最重要的一步。这是梅园制度的成熟,也是兴汉军编制的完善。

第642章 渤海之滨

    在轩辕无双与霍家老祖煮茶问对的同时,东方月站在渤海之滨,把玩着小巧玲珑的战王刀。

    公孙老祖直扑渤海之滨,想要摧毁东方家族的自信。战斗是梅园唯一的选择,山海关不容有失。

    对于梅园来说,山海关就是咽喉。谁掌握了山海关,谁就扼住了兴汉军的脖子。为了避免陷入战略被动,兴汉军必须要全力以赴的击退来犯上敌。

    东方月站在一处礁石上,望着波涛汹涌的渤海湾,任凭海风吹乱一头青丝。人生如梦,当年的邂逅成就了一生的辉煌。一个伟大的男人,成就了一个青史留名的女人。

    女人的荣耀取决于男人的地位与权势,这就是华夏根深蒂固的传统。梅园的存在,让东方月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公孙老祖跃上礁石的另一端,卷起的浪花湿润了泥泞的碎石。他望着东方月说:“月丫头,东海半壁换东方家袖手旁观如何?”

    东方月抬起头,认认真真的回答说:“公孙老祖,四方大姓自古以来就有传承规矩——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是梅园的人,当以兴汉国的利益为重。”

    公孙老祖说:“固本五姓,三家讨刘。东方家独木难支,想要螳臂当车,只怕是自不量力!”

    东方月说:“四方大姓的威严不容挑衅。公孙家的决定纯粹是自取灭亡。霍家元气大伤,只不过是趁火打劫捞一些好处而已。你倚重的周家,也被南宫家挑衅打压了。”

    公孙老祖不肯死心,他也知道霍家老祖指望不上。只是重回山海关的诱惑,让公孙家的人选择了孤注一掷。

    渤海之滨,是山海关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公孙老祖亲临,就是要打开一道缺口。他望着临风独立的东方月,缓缓的抽出了腰间的论道剑。

    公孙老祖见多说无益,只得扬剑催浪,运气丹田说:“诸子论道,百家争鸣!”

    东方月轻弹战王刀,沉着冷静的应对说:“世间正义,唯德是举,唯战者显!”

    百家之争,唯战永恒。两人的气势之争,竟然引动了渤海浪涛漫卷黄沙。

    公孙老祖挥动长剑,剑尖风雷涌动,渤海狂涛席卷礁石,碎雨散乱点缀尘沙。

    东方月舞动战王刀,乘风破浪直指公孙老祖的要害。一场大战惊天动地,刀剑交加电闪雷鸣。

    东方月傲立碧波,战王刀恢复本来面貌,丈余白光斩向了公孙老祖脚下的浪头。

    公孙老祖剑浪纵横,轻松的架住了战王刀。

    剑为百兵之王,战王刀不敌。东方月被剑气所伤。脚下浪涛失去了引人,纷纷洒落。

    公孙老祖哈哈大笑着说:“月丫头,姜还是老的辣。擒下你,不怕梅园不同意公孙家的条件。”

    东方月没有说话,她已经准备好了玉石俱焚的手段。只要拼掉公孙老祖,山海关就不会有问题。

    一支利箭划破长空,直指公孙老祖的咽喉。公孙老祖扬起手中道剑,斩落箭矢。

    轩辕无双手提仁王剑,挡在了东方月的身前。公孙老祖怒吼一声:“霍家老祖,竖子误我!”

    黄忠望着公孙老祖,冷冷的说:“公孙老祖,山海关气运重新激活,沟通梅园的气运联系已经完成了。公孙家重回山海关的计划已经破产了,是战是和,你大可一言而决。”

    公孙老祖无法回答,面对手持仁王剑的轩无双,他没有把握战而胜之。再加上东方月的战王刀和黄忠的射日弓。渤海之滨的决战,公孙家一败涂地。

    轩辕无双没有说话,公孙家镇守山海关千年,如今由黄忠取而代之,实属侥幸。

    公孙家的失利,在于过分依赖盟友的突破。梅园不要盟友的宗旨让公孙老祖没有办法挑拨离间。攻不破渤海之滨,公孙家在山海关就没有立足之地。

    公孙老祖问:“泉州城的事情,梅园打算如何解决?”

    轩辕无双望着垂头丧气的公孙老祖,慢条斯理的说:“普通人的战争,就让他们自行解决。咱们这样的人插手俗世争斗,可是犯了大忌。”

    公孙老祖暗恨,梅园重兵围攻泉州城,就是想要让伤亡抚恤金压垮公孙家。这是阳谋,也是最残忍的报复。

    公孙家底蕴耗尽之日,就是泉州城破之时。以公孙渊的脾气,不到最后一刻肯定不会息兵罢战。

    公孙老祖问:“十万青壮,就是带方十万家庭,梅园这样不依不饶的行为,未免太过分了?”

    轩辕无双反驳说:“泉州城三十年建设,却在数月之内尽毁。带军入寇,三十万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利益无小死,带军不灭,亡魂难安。”

    公孙老祖无法回答。带军进驻泉州城之后,围城大战随即展开。三十万泉州百姓无法从事生产,数月之间坐吃山空。巨大的物资消耗已经成了公孙家的包袱。

    贾诩的布置十分高明,渤海航线的开放,让公孙家进退维谷。倘若海军封锁渤海,公孙老祖就有理由缩回带方。如今畅通无阻,为了满足泉州城四十万军民的供给,公孙家必须要全力运粮。

    至于饿死泉州百姓,公孙家作为固本五姓之一,再加上泉州城中的百姓对公孙家有着天然的信任。一旦百姓对公孙家由粉转黑,公孙家就万劫不复了。

    公孙老祖无法说服轩辕无双,对于泉州城的悲剧,他也无能为力了。公孙涸泽而渔,把多年建立起来的威望消耗殆尽。

    东方月说:“无双,四十万人不是小数目,你考虑一下?”

    轩辕无双说:“实力和底蕴是原罪!泉州百姓身在福中不知福,大小世家暗中支持叛乱,企图迎接公孙家重返山海关。如今有这么一场灭顶之灾也怨不得别人。”

    其实轩辕无双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出来。世家想要搅乱幽州,试图与梅园分庭抗礼,从而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泉州城的叛乱,就是世家引狼入室的结果。只要公孙家的底蕴存在,就会威胁幽州的安全。要是心慈手软点到为止,也许十数年之后会再发生一次叛乱事件。

    除恶务尽,只有耗光公孙家的底蕴,才能标本兼治的实现幽州太平的战略构想。

    公孙老祖不肯死心,困兽犹斗的想要生擒东方月,迫使梅园接受公孙家的条件。黄忠借助山海关气运的支持,一箭射翻了公孙老祖。

    轩辕无双见公孙老祖坠落渤海之中,并没有追击。隐族之间的争斗,讲究的是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山海山纳入梅园气运体系,意味着兴汉国正统地位的巩固。这是天下大势。黄家立足山海关,正式取代公孙家成了固本五姓的候选家族。

    只要梅园一统华夏,黄家就可以正式的成为固本五姓之一。公孙家失去了山海关,短时间内无法与黄家抗衡。只不过家族气运之争,可是生死大仇。黄家与公孙家之间的仇恨,将会以世仇的形式传承给各自的后人。

    渤海之滨的争斗,以公孙老祖失踪而宣告结束。随后山海关的胜利,泉州城的战斗也进入了尾声。

第643章 围城之战

    泉州大营,贾诩收到了山海关的最终战报之后,马上指示费诗准备决战。

    公孙老祖失踪,让公孙渊获得了临机决断的权利。至于这个期限有多长,就得看公孙老祖回归信川谷的速度了。

    麒麟军必须要抓住机会消灭公孙家的有生力量。按照皇帝不差饿兵的传统,一旦十万带军埋骨泉州城,光是战后抚恤金,就足以让公孙家崩溃。

    黄叙带着两万地方军加强西线的兵力,配合典满与韩志的三万大军展开激战。

    陈达提议温水煮青蛙,第一天带领六千人马出营搦战。韩志见刑天军团杀气腾腾,为了提升守军士气,也带着六千人马出城对阵。

    在见识了刑天军团的防御能力之后,韩志到公孙渊的兵器库中挑选了一根丈余的狼牙棒,打算借助武器的威势教训典满等将。

    陈达与韩志对阵三回合,气力不济败退回本阵。韩志意犹未尽,不依不饶的下令全军出击。

    陈达没有办法,只得挥令全军迎上。带军速度快,刑天军团防御高。

    两军交战的第一个时辰,带军势如破竹,陈达节节败退。整个阵地向后推移了三丈。

    第二个时辰,刑天军团终于扛住了带军的进攻。坚甲重盾,让带军上下砍得手臂发麻。正在带军旧力耗尽,新力未生的关键时刻,陈达下达了反击的命令。

    韩志杀得性起,已经忘记了指挥的职责。刑天军团的反击,顿时就让带军陷入了苦战。

    陈达为了避免刺激带军,让整个刑天军团的医护人员出动,把一些“受伤”的将士抢救回营。

    大战三个时辰,陈达麾下仅剩一个都,韩志的三千大军依旧气势如虹,只是用力过猛,短时间内无法继续战斗。

    陈达强行撤退,韩志随后掩杀。这是西城对峙数月以来,带军所取得的最大战果。

    韩志自言自语的说:“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麒麟军徒有虚名,也逃不脱久战疲惫的痼疾。”

    带军回营之后,韩志大肆犒赏出战的将士,让周围的带军羡慕嫉妒恨。他见军心可用,更是志得意满。

    第二天,典满带一万两千人马出战。韩志豪情万丈,同样点齐一万两千人马出城。典满继承了典韦的悍将本色,让手拿狼牙棒的韩志生出一种棋逢对手的感觉。

    典满看着小白脸一般的韩志,戏谑着说:“人不可貌相,小白脸使狼牙棒!”

    韩志见典满的双戟不凡,于是就先下手为强。狼牙棒当头砸下,那厚重的气势令双方的战马退避三舍。

    回马再战,典满单手戟压狼牙棒。韩志奋力横扫,两人斗了一个旗鼓相当。

    典满借势挥出第二戟,韩志胆怯,拨马逃走。刑天军团并没有乘胜追击,反而后退了三步,大阵中分,让典满退回将位。

    韩志见典满装模作样,以为有机可乘,忙喝令全军进攻。

    两个时辰之后,在典满的有意控制之下,双方斗了个旗鼓相当。随后各自收兵回营。

    韩志初战胜陈达,再战退典满。两番胜利之后,带军上下开始膨胀了。

    特别是北城战事不利,大将公孙宇都挨了一箭。公孙渊视察西城防务,特意叮嘱韩志小心麒麟军耍什么阴谋诡计。

    韩志说:“公孙家只不过是一群丧家之犬,没有资格教本将军怎么带兵打仗。”

    公孙渊心中暗恨,只好顺水推舟的说:“既然韩将军信心十足,本帅就放心了。北城战事不利,带军主力得把重心放在那里。至于西城这里,就拜托韩将军了!”

    韩志不以为然的接受了任务。有人把刑天军团传得神乎其神。在他看来,有些言过其实了。陈达力怯,典满胆小,才是西城带军所认识的麒麟军。

    第三天,黄叙带着两万地方军出营列阵。韩志见是老将带兵,忙集结所有可战之兵出城,西城留守的带军,是那些受了伤的将士。

    韩志带着两万五千人马出城,直奔主题进行大战。两万地方军既处于人数劣势,又不敌带军勇猛。

    双方激战不到一刻钟,黄叙的前军就崩溃了。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惨败,没有任何的水分。韩志不疑其中有诈,直接重兵夺营。

    地方军慌不择路,绕营而过四散奔逃。韩志直捣地方军大营。由于黄叙的放任,地方军无力组织有效的防线。带军很快就占据了大半个营盘。

    早有准备的典满和陈达,各率六千人马堵住了韩志的退路。按照正常的思维,带军应该先彷徨,再飞蛾扑火般的突围。

    可是韩志的选择令典满大吃一惊。带军居然想要凭借着速度优势彻底的打垮黄叙的地方军。陈达安排的列阵厮杀,根本就没有等到带军的出现。

    好在典满是攻击前进,既然带军钻头不顾尾,他也没有必要客气什么。六千大军尾后掩杀,反正杀疯了的韩志已经忘记了兼顾后阵。

    为了增加杀敌的效率,典满通知陈达放弃等待,主动杀进地方军的大营,利用营帐分割带军。

    韩志追着黄叙跑,带军本能的向大将看齐。只是陈达东一刀西一刀的割肉,让带军在不知不觉中减员。

    黄叙得到了典满的提醒,灵机一动就带着韩志绕圈。

    当韩志撞上典满的时候,竟然发现身后的大军只有三千人马,其余各部不知所终。

    韩志怕了,没有大军保护,他不敢冲撞典满。

    韩志的心中只剩下一个令头——逃!至于所谓的功劳,他已经不指望了。他心想,原来所有关于兵法的传说,都是货真价实的存在。谁忽略了兵法的威力,谁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带军的心理防线崩溃了,不敢继续拼杀。他们纷纷簇拥着韩志夺路而逃。

    典满本想留下韩志,又怕激起带军拼死一战。反正刑天军团一部奇袭泉州西城,面对一群伤兵,倒也不至于失手。

    正在典满犹豫不决的时候,袭取西城的校尉发来旗语,刑天军团已经占领了西城。

    典满故意让开一条道路,让韩志有机会逃出生天。黄叙整顿地方军,着力恢复营地的秩序。陈达带领大军与典满会合,然后全力追击带军残部。

    韩志逃到西城的护城河也,喝令西城守军放下吊桥,开城门迎接败军进城。

    西城墙上,韩字将旗无风坠落,刑天军团的旗帜缓缓的浮现在一干带军的眼前。

    韩志神色大变,泉州西城被麒麟军乘虚而入,带军回城之路已经被堵死了。

    典满的追兵近在咫尺,眼看就要席卷带军残部。韩志不敢下令攻城,只得沿着护城河岸向泉州港口方向逃蹿。

    陈达想要追击韩志,典满说:“拿下泉州西城,公孙渊就得发疯了。咱们必须要先加强西城的兵力。至于韩志,只有三千人马不说,还成了惊弓之鸟,你和我不能因小失大。”

    刑天军团巧取泉州西城,麒麟军从战略对峙转向了战略进攻。泉州局势的主动权,终于回到了麒麟军的手中。

第644章 带军溃败

    韩志带着三千残兵败将,辗转到了泉州港口附近。公孙渊见状大惊,忙派战船渡河接应。

    典满大军进驻西城,带军固守城池的愿望落空了。北城的公孙宇得知西城失守,忙把剩下的队伍拉到了东城。

    公孙渊没有等到高勾丽的大军,泉州城的带军不足七万。面对六万麒麟军和四万地方部队,他失去了拼命到底的勇气。

    楼绩赶到南城带军总部,提议向东撤退,沿着渤海湾退入高勾丽控制区。他打算强行把高远拉上泉州叛军的贼船。

    公孙渊问:“楼头领,公孙老祖谋划山海关失败,从陆上撤退的办法已经行不通了。麒麟军势大,咱们唯一的退路就是坐船离开泉州。”

    楼绩说:“公孙将军,以贵部水军的运力,七万人马想要横渡渤海湾,只怕是没有那么容易吧?更何况徐盛的海军舰队已经在蓬莱仙岛一带布下天罗地网。咱们要是上了船,那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公孙渊绝望了。麒麟军步步为营,带军一败再败。现如今已经失去了在泉州立足的本钱。徐盛海军的封锁,让带军上下都惶惶而不可终日。

    楼绩的乌桓铁骑天生讨厌水,再说大海碧波万顷,船队到了海面上,想要隐藏踪迹都不可能。一旦遭遇海军拦截,最好的下场就是掉进水里喂王八。

    乌桓铁骑不怕拼命,就怕死得毫无价值。楼绩不愿下水,公孙渊也没有办法强求。带军如何逃出生天,是叛军的当务。

    就在带军上下商量着如何逃出生天的时候,黄悦和洪安的攻城大军顺利的抢占了北城。赵统和费诗护送着贾诩进了北城。

    太史亨的铁骑拉到了泉州东北方向,随时准备截击带军残部。黄叙得到了贾诩的首肯,开始清理泉州北城。

    贾诩为了彻底的肃清泉州叛军的力量,直接贴出告示:

    即日起,十日之内泉州城化为无法之域。泉州百姓有仇报仇,有怨报怨。麒麟军军法处不会横加干涉。

    费诗把告示交给赵统的时候,脸上充满了不甘心。赵统问:“参谋长,咱们这样做,与那些作恶的人有什么区别?”

    费诗说:“这是贾老的安排,不理解也要执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有些事情麒麟军不能做,只好把机会留给别人。”

    赵统无奈,只得用印张贴,让泉州城变得更乱。泉州城变成了叛乱之地,泉州百姓就得承受相应的后果。

    在贾诩看来,五万泉州民兵喋血军营之后,泉州城中就没有无辜之人了。麒麟军可以接受军纪的约束,那些受到迫害的泉州百甜,必须要有一个发泄的机会。

    无法通告张贴的第一个瞬间,泉州北城乱了。特别是泉州民兵的家属,立即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复仇行动。

    乌桓人楼机是泉州城有名的投机分子,他与泉州民兵张山水的父亲有私仇。当张山水的父亲战死之后,楼绩当众拍卖了张家的祖宅。

    楼机以乌桓族人的身份,以极其低廉的价格霸占了张家的家产,还把张山水和家人赶出了泉州城。

    麒麟军进城之后,居然整出了无法通告,想要让泉州百姓自主完成洗牌。楼机立马转变立场,献出一半的家产想要换取黄悦的庇护。

    负责维持北城治安的都尉赵谦见有利可图,于是就假公济私的同意了楼机的请求。

    张山水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了洪安矿军的一名向导,与矿军的校尉张平称兄道弟。谈到家中的变故,张山水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说,矿军将士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麒麟军进了城,张平出于兄弟义气,带着一伍矿军兄弟随张山水回家,打算找楼机报仇雪恨。

    当张山水赶到祖宅的时候,赵谦正好与楼机在那里闲聊。大门上方那块张府的牌匾,居然还没有被人摘掉。

    张平与赵谦交涉,楼机却狡辩说:“两位将军,泉州叛乱之后,张山水等人逃出了泉州城。是老夫苦心孤诣的掌握了这份产业。如今献给了麒麟军,也算是为讨伐叛军做贡献。张山水已经放弃了祖宅逃走,现在一回来,就想空口白牙的讨回产业吗?那老夫与叛军周旋数月,所有的功夫都白费了吗?”

    赵谦说:“张平,楼老先生说得对。泉州生乱,他从乌桓铁骑手中谋得张家祖宅。张山水和家人逃出泉州城,等于把祖宅拱手让人。如今张山水回来了,想要凭借着地契讨回曾经的祖产,总有些说不过去吧?”

    张平说:“老赵,这个问题有些不好办。楼老先生手中的地契,是泉州叛军弄出来的伪地契。张山水手中的地契,是梅园民部签发的地契。咱们必须要保全地契持有者的利益。”

    赵谦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张山水逃出泉州城的事情。不管是什么原因,张山水和家人逃走,张家祖宅就成了无主之物。

    楼机成了这份产业的新主人,赵谦已经代表梅园认可了楼机的主人身份。张山水想要拿回祖宅,就是在挑衅梅园的制度。

    泉州叛乱之后,张山水的父亲积极作战,这是替梅园立下的功劳。麒麟军方面需要论功行赏,特别是张山水的向导经历,也必须要给予酬劳。

    只不过张山水父子的功劳,并不能成为抹杀楼机执掌张家产业的事实。要是剥夺了楼机的权利,把产业返还张家,只怕是难以服众。

    赵谦说:“张平,张山水父子的功劳,麒麟军会论功行赏。到时候就可以重新置办一份产业。至于楼机对张家祖宅的拥有权,绝对不能废弃。”

    张山水讨不回祖宅,心有不甘;楼机经营张家产业,如今张家人回来摘桃子,肯定是不能同意;张平替兄弟出头,却落得个虎头蛇尾的下场,也无法满意;至于赵谦,已经吃进嘴里的东西,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吐出来。

    四人僵持不下,官司打到了麒麟军北城总部。赵统和费诗都难以决断。贾诩只好出面处理张家祖宅的归属问题。

    首先是关于地契的真伪问题。泉州发生叛乱之后,梅园签发的地契就自动作废了。至于新的地契,就得麒麟军恢复泉州秩之后重新登记签发。

    张山水手持原有地契索要张家祖宅,麒麟军不予支持。否则的话,战争来临的时候,人人都往安全地带跑。等到战乱结束之后,再回老家坐享其成,这让留在家乡周旋到底的人情何以堪?

    楼机执掌张家祖宅,虽然手段有些不光彩,但是却避免这份产业落入泉州叛军之手。不管他是出于私心,还是出于公心,总之替泉州保全了一丝恢复重建的力量。这样的行为即便是不褒奖,也不能随便的剥夺权利,更不能轻易的归还。

    泉州叛乱,三十万百姓死伤过半,麒麟军恢复泉州,也不可能复原叛乱发生之前的局面。利益洗牌已经完成了,发还祖产那就是让梅园站到十几万泉州百姓的对立面。

    楼机的行为让人痛恨,可是在泉州叛乱期间,巧取豪夺的事情并不少见。更何况还有一些人舍弃家业逃离泉州城,导致了无主产业的诞生。

    麒麟军要是支持了张山水的诉求,就等于告诉泉州百姓——在泉州叛乱期间所有的收益都不作数。这是变相的鼓励天下百姓在危险来临的时候逃亡。

    为了打击逃跑者,认可留守百姓的利益,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635/ 第一时间欣赏兴汉使命最新章节! 作者:开先洞人所写的《兴汉使命》为转载作品,兴汉使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兴汉使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兴汉使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兴汉使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兴汉使命介绍:
科技进步,基因研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MK基因研究基地在比对唐代古尸与汉代古尸基因时发现:唐代古尸的基因发生了变异。为了探寻基因变异的真正原因,助理研究员刘正乘坐兴汉1号穿越时空,前往汉代。由于电磁风暴的突然爆发,时空机发生故障,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且看刘正在群英荟萃的架空三国里收赵云,战吕布,劝贾诩,得郭嘉。勇斗豪强世家,开启兴汉使命!
为华夏打下一座铁桶江山,让汉字大旗成为永恒。兴汉使命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兴汉使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兴汉使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