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兴汉使命TXT下载兴汉使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兴汉使命全文阅读

作者:开先洞人     兴汉使命txt下载     兴汉使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75章 数字战争

    参谋部的房间很大,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见习参谋。正中间是一块巨大的沙盘,数百名见习参谋正在标有平安二字的区域内置放建筑模块。

    赵统随手拿起一个模块,只见上面标着好几个数据。他有些疑惑不解,忙向费诗请教各种数据的含义。

    费诗让主持搭建沙盘的技术参谋前来解说。

    模块底部的数据,代表着地基的抗震抗压程度,也就是根据情报部提供的消息,对敌对城池具体建筑的综合评估。

    模块中间的数据就比较复杂了,有通道隔断门的防御强度,理论居住人口和实际居住人口,以及人口流动的比例。再有就是建筑战场化之后,理论驻防人数以及武器配备比重。还有物资储量和各种消耗的综合计算。

    模块顶部的数据,包括建筑高度,补给时长以及攻防人员的比例需求。

    只要掌握相关的数据,参谋部就可以按照不同的参照物进行相应的兵力配置,从而达到优化战争资源,实现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同时也可以确保重武器的使用达到最佳的效果。

    赵统说:“数字化战争,倒是一个不错的概念。围棋中的每一枚棋子都具象化,再用数字加以提炼,运用到具体的战争就再合适不过了。只是人为操作提供的数据,产生大量的误差就不可避免了。万一出现配置失误,那就会导致攻势崩溃。这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解决?”

    技术参谋说:“敌对城池的每一处功能建筑,都有对应的参谋人员实时跟进,同时根据收到的战时情报进行调整!责任到人的具体奖惩措施,让参谋人员出现失误的概率几乎为零。”

    赵统一听就明白了,实时战场动态的推演,数字化战场的应用。就拿平安城陶府来说。建筑规模,面积,地基深度,实际进驻人员,非战斗员的比例,以及转化为战斗人员的概率。物资储备与消耗,建议武器的使用规模。预计作战的消耗,后勤保障的大概需求。危险程度的综合评估,战斗时间的评测。

    技术参谋继续向赵统解释手中的建筑模块。是一座超大型的拍卖市场。建筑材料为高强度石材,地下深度三十丈。楼高十五丈计九层。建筑规模两亩。预计进驻人员三千,护卫人员五百。转化战斗人员的比例为三成。

    危险程度九级,建议使用武器投石车。预计兵力投入一万,作战所需时间为三天。根据参谋部分析,该建筑很有可能作为陶家军的总指挥部。建议预备一万大军作为后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费诗说:“这是敌方城池的沙盘数据。在旁边的大厅里,是我方部队的驻防沙盘。”

    赵统说:“想不到沙盘数据化之后可以看到那么多的东西。原来单纯的人数根本就不足以反应战争双方的综合实力。那就去看一看咱们的封锁沟。”

    赵统走进大厅之后,拿起一块带有军营建筑的封锁沟模块。上面标注的多种数据,让他看到了麒麟镇帅军的具体配置。

    模块上写着:三号军营,受袭概率九成九,驻防兵力一个队一百二十五人。武器配备重弩一,轻弩十,弩砲一,弓三十,盾二十,朴刀七十。

    建筑结构青砖铁筋,预计可抵敌五百敌军三个时辰的围攻。拼死血战不可预测。建筑不会被摧毁,援军驰援的最长时限为一天。战场环境有效兵力投入为三百。

    赵统心想,按照这样的配置,陶谦军想要攻破三号军校,除非驻军主动撤离,否则就没有那个可能性存在。

    费诗说:“我方兵力一旦发生变动,就会及时反馈到沙盘上。麒麟镇帅军准备开战的时候,参谋部就会准备交战地图对接。”

    数字战争,就是把战争力量数字化。让高层人员掌握到足够多的情报。哪怕是不懂战争的人,也不至于瞎指挥。

    赵统心想,谁都想打胜仗,沙盘拥有数据之后,参谋部的作用就更大了,至少可以让上位者保持头脑清醒。同时降低大军对最高统帅的依赖,避免人为的失误。

    战争地图和兵力投入的区块化,这就是大型战争的基本模式。偷袭一座城池可以隐藏战斗目标,大型战斗的资源调配,那是无论如何也瞒不住的。

    大型战争是攻防一体化,攻中有守,守中带攻。一旦麒麟镇帅军完成数字战争的改革,未来的胜利就板上钉钉了。

    即便是世家偶而爆发一下底蕴,也无法扭转局势。沙盘数字化之后的战争,会让奇袭的难度直线上升。

    与此同时,技术参谋的综合评估,也会让指挥部在安排兵力的时候达到最合理的状态。把最精锐的力量安排在最好的位置,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可以做到无懈可击。

    费诗说:“以前的综合评估靠想象,一旦判断失误就会兵败身死。如今有了数据考量,误判的概率就会无穷小。这样的较量提升了以弱胜强的难度,就可以延长和平的寿命了。”

    赵统说:“数字沙盘的出现,让战争从预判变成了实时跟进。然而攻防一体化之后,敌我双方都会不断的改进。下一阶段的重点课题是伪装。”

    数字沙盘让处于战争阶段的攻防双方的兵力优化达到了一个极限值。想要增加克敌制胜的几率,就得引导对手在数据上犯错误。

    伪装是数字沙盘的克星。如何识破对手的伪装,去伪存真分析出具体的数据,就是对参谋人员整体素质的要求。

    赵统听过一个词,居安思危!数字化让将帅的指挥变得简单。将帅之间的较量也由指挥艺术向伪装技术方面转变。将帅的分析决断能力,将是未来战争胜负的关键。

    麒麟镇帅军率先引进数字沙盘,同时提出了伪装新概念,就是想要在战场指挥上完胜对手。

    想到这里,赵统对费诗说:“参谋长,你让参谋部准备一套进攻平安的方案。我想要看一下具体的实战效果。同时准备数据备份,一旦确定之后,立即向梅园总参谋部进行报备。伪装概念的理论基础也要尽快完善,争取与数字沙盘的研究同步。”

    费诗说:“镇帅放心!平安的沙盘搭建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沙盘推演和风险评估了。”

    有了费诗的保证,赵统离开了参谋部的大厅。他不再操心争夺平安的事情,而是考虑着一旦麒麟镇帅军解除对广陵的封锁之后,如何预防周边世家对广陵世家的压制与侵掠。

    赵统可不愿意麒麟镇帅军拿下广陵之后,反倒让周边的世家扩大了影响。梅园不需要名义上的成功与荣耀,而是要真真切切的让百姓受益。

    战争对世家的伤害,很大程度上是财富的流失,特别是顶级的世家,损失核心成员的概率极小;然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战争就意味着生死存亡。

    赵统希望沙盘数字化可以减少战争对普通百姓的伤害,提高打击的精确性。

第676章 精准保障

    赵统到封锁沟的三号军营实地考察,发现参谋部标注的相关数据与前线布置完全吻合。对于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麒麟镇帅军倒也负担得起。

    费诗派人到三号军营寻找赵统。

    赵统拿到费诗的亲笔信之后,匆匆忙忙的结束了考察,连夜赶回了淮阴城。

    费诗把手中的情报递给了赵统,然后说:“镇帅,陶谦死了!”

    赵统吓了一跳,反问道:“什么,陶谦死了?情报校对过了吗?”

    费诗点了点头,陶谦之死是广陵局势大动的征兆,必须要进行情报校对,以免出现乌龙事件。

    就拿当初陶谦假死的事情,前不久史阿亲自处理了一批情报部的高级官员。永久追责制度,谁也逃不掉渎职的惩罚。

    得到了费诗的肯定答复之后,赵统问道:“参谋长,进攻平安的推演怎么样了?”

    费诗说:“现在就差后勤配给了!毕竟区块化战争,对后勤保障的精准投放要求比较高。”

    赵统之后,数字战争的核心在于资源配给。就拿刑天督的重盾来说,在激烈的战斗中会出现一定的损耗。这就要求后勤保障及时的跟进。倘若发生错配,让弩砲都的陶罐配给刑天督,后果就会十分严重了。甚至会酿造一场前所未有的惨败。

    精准打击对资源配置的要求严苛到了极点,容错率也小得可怜。麒麟镇帅军的改变,必须要在后勤保障上下大功夫。

    赵统问:“参谋长,后勤保障的配给最大的困难在什么地方?”

    费诗解释说:“麒麟镇帅军一贯的后勤保障,都是以校为单位进行投放。如今战场区块化,各兵种的投入交叉混杂,有时候甚至要求以屯为单位进行细化。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人手不足。”

    赵统想了想,决定让淮阴世家参与后勤保障,从而名正言顺的分享战争红利。小型世家负责一个屯,中型世家负责一个都。麒麟镇帅军只需要掌握后勤保障方面的投放质量,就可以满足前线的需求。

    费诗立即安排参谋部制定计划,同时让韩平出面组织世家。同时制定后勤投放新标准,让参与的世家一目了然。

    赵统特别强调,利益动人心。让世家参与后勤的精准投放。麒麟镇帅军总部必须要制定清晰透明的质量标准。

    麒麟镇帅军允许世家赚取利益,前提是后勤保障的规格不能降低。同时在淮阴成立联合执法处,专门处置那些不合格的世家。

    一天之后,参谋部拿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淮阴世家全面参与平安之战,意味着麒麟镇帅军的战争不再是唱独角戏了。

    赵统心想,这就是双赢的结果。淮阴世家可以名正言顺的分享战争红利,麒麟镇帅军可以确保精准后勤的投放。

    费诗把平安城划分为一百个片区,同时麒麟镇帅军也按照队为单位进行编号。各部统一了进攻,撤退,增援,合兵一处等相关号令。同时明确指挥权的归属由片区职务最高的将领所有。

    比如九十八号区向七十二号区请求增援。当增援部队一路拼杀赶到之后,无论级别如何,都由九十八号区负责人统一指挥。这就需要提升队长级别以上将领的军事素质和决断能力。

    要是没有南山军校,费诗还真不敢这样搞。好在麒麟镇帅军是梅园的样板部队,队长以上将领几乎都是南山军校的毕业生。他们的专业素质符合新型战场环境的需要。

    平安大战终于展开了。各部按照参谋部制定的行军地图,大多都如期赶到了预定的位置。

    只有五十四号区的小队迟到了一柱香。费诗命令参谋人员前往调查。才知道原来该小队的行军区域要穿过一条河。参谋部预估的河水流速有误,导致渡河之后队伍集结的位置与预定的集结位置偏差了五十丈。

    由于没有直接道路交通,五十四号区的队伍只能临时砍伐荆棘,弄出一条道路赶往集结区域。一柱香的时间打通五十丈的行军道路,倒也算是一个人才了。

    费诗让技术参谋亲自前往五十四号区的渡河位置,查明水流预估失误的真正原因。毕竟以后的战争模式都会逐渐的样板化,导致误差的原因也会复杂化。这就需要急时的解决问题。

    三天之后,平安的大部分区域都落入了麒麟镇帅军的掌握之中。只有吕猛的十一号区和典满的九号区依旧无法攻克。

    赵统只好让费诗留守总部,他亲自赶往十一号区。

    一脸黑土的吕猛向赵统介绍了十一号区域的情况。原来那里就是许府废宅。看情况已经荒废了多年,机关陷阱密布。

    一向擅长骑兵突击的吕猛,面对层出不穷的暗器,骑兵冲击无效之后立即下马步战。废宅的防守十分严密,战马目标又大。至于那部分下马步战的人,也被乱七八糟的杂物给挡住了。

    赵统见状,忙让吕猛带队圈禁废宅。再调集弩砲都的一个队携火油弹。根据现场勘测,废宅的机关陷阱多为木制品。即便是弩矢,也是铁箭头加上一根木杆。

    火烧废宅,让所有的机关陷阱都化为灰烬。这就是赵统的解决方案。至于赵统为什么没有想到,一个习惯了猛打猛冲的人,都会有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傻气。

    许府废宅,保留的价值并不高,只是里面的机关陷阱,估计会有一些工部需要了解的特殊技术。吕猛当然知道技术提升需要参考资料的实物。这才舍不得毁掉废宅中的机关陷阱。每一个传承久远的世家,都会拥有一项特殊的技术。

    吕猛想要通过消耗拿下许府废宅。只不过废宅中的机关陷阱实在是太多了,即便是以骑兵督的骁勇善战,也挡不住机关暗箭的偷袭。

    赵统火烧许府废宅,迅速的结束了十一号区域的战斗。吕猛奉命打扫战场,终于找到丁许府废宅机关遍布的真正原因。

    原来许府废宅的地下,有一条通往平安城外的通道。难怪废宅多年,却没有乞丐潜入栖身,更没有飞禽走兽在那里安家。

    赵统赶到了九号区域,典满已经集结了两万人的大军。他不仅清空了九号区域的闲杂人等,还让大军控制了四周,彻底的孤立了平安守军。

    典满正在指挥将士安装投石车,同时搬运随行而来的巨石。赵统走到典满身边,认真的问道:“怎么样,进展顺利吗?”

    典满说:“镇帅,对方的乌龟壳实在是太硬了!防火,防水,火油弹烧过之后,只是外表变黑了。”

    赵统接过典满手中的单筒望远镜,认真的察看了一番,扭过头对典满说:“典督帅,先不要打了。派人跟对方谈一谈。即便是以投石车的威力,也无法撼动高塔。”

    典满无奈,面对乌龟壳。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砸碎。可是如今却发现砸不碎,就只能先谈了。

    赵统也无法下令让刑天督顶着盾牌向里面冲。石塔只有一处入口,里面布置了大量的防守人员,硬冲的结果会死伤惨重。

第677章 绝不妥协

    负责留守九号区域石塔的叛军,是陶忠的儿子陶义。

    陶义是一位刚愎自用的年轻人,石塔的防御能力,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一夫当关,万夫莫入!

    赵统的不打先谈,更是催生了陶义的嚣张气焰。

    陶义先向典满索要食物和饮水,赵统示意予以满足。兴汉军的条例规定,只要不是武器装备,就不算资敌。典满也想和平解决九号区域的战事,这才同意了陶义的要求。

    赵统的仁慈和典满的退让,并没有让陶义满足,反而变本加厉的提出了新的要求——刑天督必须要严惩那些杀害石塔守军的凶手。

    典满怒了,赵统也忍无可忍了。麒麟镇帅军决定和平谈判,其实是珍惜双方将士的生命。然而陶义的无理取闹,却是让刑天督军心动摇。这样的恶例不能开,否则就是自毁长城。

    赵统说:“典督帅,陶义没有谈判的诚意。我看就不要谈了,准备强攻吧!”

    典满有些底气不足的说:“镇帅,真要强攻,刑天督的损失估计会超出计划,我建议增加后勤保障份额,以免武器储备不足从而影响战斗的进展。”

    赵统点了点头,派人通知费诗准备应急预案。然后就让典满构筑防线,避免陶义出塔反攻。

    典满让王双主持防御,不给陶义反攻的机会。

    王双命人地自行弩车埋设固定并且调整准星,正对着石塔出口呈环形布置,确保覆盖区域没有死角和肓区。

    赵统亲自指挥投石车狂砸石塔。

    陶义对石塔的防御很有自信,刑天督投射的巨石,砸在石塔上的时候变成了碎块,而石塔上只留下了一点白灰。

    典满觉得投石车的轰炸没有任何的意义。赵统却笑而不语,只是安排三十架投石车轮番上阵。同时向周边区域下达指令,调集更多的投石车向九号区域运动。

    陶义见石塔安然无恙,为了刺激刑天督,更是让留守的陶家军嘲讽不休。典满气得脸上发黑,赵统依旧我行我素的调集投石车。

    短短的一天时间,石塔周围都布置好了投石车。

    随着赵统的一声令下,无数的投石车开始了工作。

    当石块落在石塔上的时候,陶义没有办法笑了。石塔的防御力强悍没有错。可是石塔不隔音,不减震。这就害苦了石塔里面的人了。

    投石车少的时候,守军还可以躲到无轰炸区域。当量变引起质变了,石塔内也引起了共震。躲在里面的人就开始难受了。

    仅仅是石塔内部的震动,倒也可以通过一些临时凑合的减震材料予以解决。然而石块砸在石塔上面之后,伴随着的是巨大的轰鸣声。即便是陶义命人堵住耳朵。也无法抵挡声波透过耳塞震荡耳膜。

    连续三天的轰炸,石塔内部的守军都失聪了。特别是陶义,更是弄成了脑震荡,整个人都痴傻了。

    典满拿下石塔的时候,里面的人根本就没有组织反抗,而是四散奔逃躲避投石车的轰炸。即便是轰炸已经停止了,那些人依旧在运动不休,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本能。

    王双看着混乱的跑动场面,忍不住的问道:“督帅,现在应该怎么办?”

    典满摇了摇头,石塔里面的陶家军将士都失聪了。根本就听不见任何的声音,只保留了战斗本能和逃跑本能。他也没有办法拯救一群失去正常反应的人,只能无奈的放弃。

    典满朝王双摆了摆手,示意结阵推进,展开碾压式进攻。

    王双会意,结阵横推,彻底的清空了石塔。陶义纵身一跃,结束了悲哀的一生。

    彻底的掌控石塔之后,费诗命人清理石塔外壁。经过技术参谋的估算,以麒麟镇帅军当前的技术手段,根本就不足以摧毁石塔。然而石塔内部的防御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刑天督可以拿下石塔,得益于内部防御的不足。参谋部建议对石塔内部进行改造。虽然说会减少三分之一的内部空间,但是却保障了生活在里面的人不受外界干扰。除非石塔倒毁,里面的人们才会受到来自外部的震荡伤害。

    赵统批准改建方案,同时责成参谋部在九号区域增加配套建筑。石塔作为制高点,却在战斗的过程中被刑天督完全孤立。这样的安全隐患必须要提前拔除。

    费诗也让技术参谋研究石塔的材质。从外表上看,石塔的主体建材是不知名的石料。然而石塔不是由一块巨石镂空而成,钩缝的材料就极为关键了。

    技术参谋经过研究,发现石塔外壁上附着一种特殊的物质。特别是钩缝的位置,那种物质居然在发生渗透变化,让两块石材渐渐的融为一体。

    技术参谋特意找到了两块普通的石材,然后用石匠的手段进行拼接。最后用石塔外壁上刮下的粉末进行钩缝。

    一天之后,两块石材变成了一块,上面覆盖着一层特殊的材质。技术参谋认为该材质是活物。一旦受到挤压,就会不断的分泌新的物质,从而改变石料的特性。

    为了检验特殊物质的性能,技术参谋进行了第二次试验,唯一的区别在于两块拼装的石材是平着放置,存在重力挤压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

    同样的时间过后,两块普通的石材并没有融为一体。在接下来的抗打击试验中,受过重压融合的石材很难分离。即便是用力敲打,也丝毫无损。

    为了验证这一新的发现,技术参谋找来一块东西放在受重压融合的石材旁边,发展在敲打的时候,整块石材平摊受力。

    然而那两块平放融合的试验石材,轻轻一敲就一分为二了。技术参谋终于明白了——石塔上附属的特殊物质,受到重力挤压会在石材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这种保护膜具备平摊受力的特质。

    技术参谋终于发现了石塔不会被摧毁的真正原因。以投石车投放巨石的打击力度,经过石塔平摊之后,根本就微不足道了。想要摧毁石塔,必须要同时精准打击。投石车人为操作,再加上各自的风向不同,想要同时命中比登天还难。

    技术参谋找到了特殊材质的特性之后,立即向费诗报告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费诗看完之后,随手就递给了赵统。

    赵统说:“参谋长,这个发现了不得呀!”

    费诗问:“镇帅何出此言?”

    赵统说:“要是将这种特殊物质提炼出来,加入刑天督的铠甲和重盾之中,那岂不是就可以做到刀枪不入了?”

    费诗听了赵统的话之后,顿时就眼前一亮。刑天督装备精良,就是抗重击性能不够理想。要是可以在新型装备中增加特殊物质,那么未来经过换装之后的麒麟镇帅军就可以横扫天下了。

    平安局势很快就稳定下来了,吕蒙父子从射阳出发,进驻平安构筑新的防线,进一步压缩陶家军的生存空间。

    平安恢复稳定之后,费诗却发现陶家军的二号人物陶忠并没有战死,而是离奇的失踪了。经过统计之后,陶家军的伤亡人数和俘虏人数相加,居然只有不到三万人。

    赵统叹了一口气,原以为区块化战争会给予陶家军重创,却没有想到受到摧残的是平安世家。陶家军反而金蝉脱壳的离开了平安。

    费诗倒是没有介意什么,平安世家屈从于陶家军与麒麟镇帅军作对,受到重创之后对梅园重新掌控平安有利。

    陶忠和四万陶家军去了哪里?这是麒麟镇帅军上下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第678章 高邮大乱

    麒麟镇帅军拿下平安,陶忠趁乱带着四万陶家居逃走,辗转进入了高邮。

    陶谦的死讯已经瞒不住了,陶忠索性自导自演了一场好戏。在高邮城头斩杀了刺杀陶谦的凶手。至于凶手的身份,就是他在陶家军中的对手。

    陶忠成了陶家军的统帅之后,一查家底,才发现大军的存粮已经不足十日了。

    为了解决军粮问题,陶忠亲自拜访高邮世家,商谈捐粮捐饷的具体方案。

    高邮世家对于陶忠的请求不屑一顾。毕竟陶家军已经日薄西山了,没有人愿意在一棵树上钓死。

    更何况陶谦当初是靠着个人魅力征服广陵世家立起了叛旗。当初的陶忠只是一个跑腿的角色。

    如今陶忠新人上位,一个下属居然与世家家主平起平坐。这样的身份转变让那些自恃尊贵的人心里很不爽。

    陶忠的个人威望不足,无法征服高邮世家。更何况陶谦已经死了,墙倒众人推,大家都想分食陶家军壮大自己的家族。

    如今陶家军面临断粮,高邮世家当然想要趁火打劫了。

    陶忠连续努力了三天,结果却是令他沮丧。高邮世家铁了心要蚕食陶家军,似乎已经统一了口径。想要顺利的征粮征饷,根本就没有人理睬。

    陶忠初次体验到了一言九鼎的滋味,想让他交出兵权更是难上加难。高邮世家想要用传统的规矩压制陶家军,其实是在玩火。

    高邮世家的一毛不拔,彻底的激怒了陶忠。一声令下,陶家军四散出击,开始了疯狂的抢钱抢粮。随之出现的各类问题,层出不穷的在各处府邸上演。

    高邮乱了!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拥有深厚底蕴的世家。即便是出身高邮的陶家军,也出于各种理由放开手脚掠夺。

    高邮张家的家主仰天长叹:“自作孽,不可活!”

    广陵世家明里暗里支持陶谦搅乱徐州,却没有想到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平安世家被当成弃子扔掉了,高邮世家也被疯狂的陶忠杀鸡取卵。

    高邮的局势渐渐的失去了控制。被逼无奈的陶忠打开了地狱,把一群恶鬼释放到了人间。尝到了甜头的陶家军,看谁都像有钱人。

    再加上陶家军被麒麟镇帅军压着打了很长时间。如今在进攻世家府邸的时候,那势如破竹的态势让压抑的陶家军找到了自信。被巅峰王者虐了千百遍,如今遇上一群连青铜都不是的家伙,虐菜的感觉真的很爽。

    陶家军将士疯狂的放飞自我,仅存的人性在不断的掠夺与杀戮之中烟消云散。张家家主被兽性大发的陶家军蹂躏,临死前发出一声怒吼:“宁为太平犬,莫做离乱人!张家错了!”

    只可惜为时已晚,高邮张家被失去了理智的陶家军灭族。陶忠想要约束陶家军,面对那一双双发红的眼睛,顿时就失去了说话的勇气和力量。

    陶忠也想拯救高邮,只是陶家军的疯狂,让高邮百姓被动的卷入了动乱。十万高邮百姓,已经被杀得只剩下不到两万了。人道是:家家有丧事,人人在啼哭。

    高邮的秩序彻底的崩坏了,陶家军中有不少出身高邮本地的将士,纷纷联络亲朋好友。同时利用职务之便武装家人。

    伴随着秩序崩坏出现的就是各类资源的浪费。人口锐减的直接后果就是高邮的产业链被彻底的摧毁了。

    失去了基本的劳动人口之后,高邮的七万军民开始坐吃山空。尝到了不劳而获甜头的陶家军,根本就不愿意投入到各行各业的生产中去。

    陶忠本来想掌控高邮的各类产业,然而那些坐在物资仓库周围的陶家军将士,彻底的陷入了狂欢阶段。

    看着堆积如山的物资,陶家军将士彻底的疯狂了。面对从来都没有吃过的山珍海味,所有人都开始无节制的胡吃海塞。

    就像某些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总是会说——要是老子有钱了,一定会弄双份某某东西,吃一份,扔一份,有钱就是这般任性。

    如今陶家军将士做到了。兽性大发的陶家军将士,开始了毫无节制的浪费。陶忠也被海量的物资迷住了眼睛,更何况整个高邮都疯狂了,他想管也管不了。

    原本想要发财的外来商家都逃走了,逃不掉的就只能跟着陶家军一起疯狂。高邮本地的商家也哭了,开门做生意那是找死。损失货物不说,弄不好会有飞来横祸。

    所有的店员都逃走了,那些靠老板独力支撑的小型店铺,也在陶家军的掠夺中关门歇业了。至于那些生产作坊,早就荒废多时了。

    幸存的高邮人都抢到了足够生活一年半载的物资,拥有的钱财更是几辈子都吃不完。不劳动也能吃饱喝足,谁有心思去管高邮的整体形势如何?

    陶忠也知道坐吃山空不是办法,可是一夜暴富的高邮幸存者们不知道呀?反正混乱的高邮,实力才是硬道理。

    交易靠的不是钱,而是手中的刀枪。陶家军和高邮幸存者开始两极分化了。习惯了吃军粮的陶家军将士,抢掠的时候只盯住了金银珠宝往怀里塞。一件传家宝,养育十代人。

    高邮幸存者就不一样了,乱世粮食可比黄金。再说没有组织可以依靠的散人,吃喝拉撒都得靠自己,抢掠的时候焦点放在了能不能吃上面。

    两万高邮幸存者,再加上数百高邮本地人,成了拥有粮食无数的势力集团。陶忠掌握的陶家军,拥有高邮城内几乎所有的金银珠宝。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陶家军将士变本加厉的浪费。一直以抢钱为主的陶家军,终于开始了物资短缺。陶忠看着仓库中光彩夺目的金银珠宝,简直就是欲哭无泪。

    金子看着不错,可是停不饱肚子呀!高邮城已经没有商家了,有钱也找不到买东西的地方。更何况陶家军只抢不买,谁还敢冒着生命危险开门做生意?

    高邮幸存者倒是想要趁机发财,可是谁都怕陶家军的刀枪。粮食才是硬通货,一顿不吃饿得慌!

    陶家军将士抢掠成风,发现没吃的东西了就出门抢掠。然而高邮已经空了,各大店铺的地板,比人的脸还干净。哪怕是掘地三尺,也找不到可以吃的东西了。

    出门抢食的陶家军将士四散打听,才知道在城南出现了一个幸存者联盟,划街而治与陶家军分庭抗礼不说,还按照陶家军的结构制定了编制,同时宣布了战时纪律。

    陶忠找幸存者联盟的盟主谈判,想要拿黄金换粮食。饿怕了的盟主可不敢开口。谁也不知道高邮的乱象会持续多久,粮食可是保命的根本。

    陶家军将士疯了,没有粮食就得饿死。陶忠无奈,只得召集都尉以上将领商讨对策。众人一致同意攻打幸存者联盟。活人无罪,怀粮其罪!

    大战持续了三天,陶家军将士的疯劲消退,再也攻不动了。陶忠少了一条胳膊,整个人躺在行军床上,脸色格外的苍白。

    高邮幸存者联盟为了保护粮食,居然拼命的顶住了陶家军将士的进攻。

    陶忠有些绝望了,看着不到两万的陶家军,再看寸步不让的高邮幸存者联盟。他不禁开始思索——陶家军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幸存者联盟是无法攻了,要是最后来一个玉石俱焚。陶家军就得团灭了。再加上高邮的秩序已经崩坏,即便是打赢了,也无法坚持太久。

    陶忠决定离开高邮,到海陵就食。

第679章 陈应之死

    高邮大乱的消息传到广陵,陈珪并没有太过于吃惊。然而陶忠就食海陵的事情,却令他如坠冰窟。

    对于陈家那样的千年世家来说,坐地虎不可怕,大家还可以好说好商量。流贼可就要命了,只管破坏不管建设。高邮祸害完了,紧接着就轮到海陵了。坐吃山空,走一路祸害一方。

    陈登说:“高邮毁了!除非梅园投入巨资改造,否则再难恢复元气了。”

    陈珪说:“元龙,你不懂。梅园为了警惕世人,肯定会择地另建城池。至于高邮的旧址,注定会成为废墟了。高邮世家再难恢复实力了。即便是有能力建城,梅园不批准,那也是违章建筑。”

    陈登愣住了,保留高邮废墟,那就是在打当地世家的脸。那些当初支持陶谦叛乱的世家,看到废墟旧址的时候,肯定会羞愧得无地自容。

    海陵会变成下一个高邮,陈登对陶忠接下来的举动毫不怀疑。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陶家军的流贼习气已经养成了,所到之处鸡犬不留。至于恢复建设,陶家军没有能力完成。

    只不过海陵比起高邮来也强不了多少,身后又有步步紧逼的麒麟镇帅军长期封锁。陈登知道海陵撑不了多久,至于下一个目标会是谁?似乎不难推断。

    想到这里,陈登吓出了一身冷汗。陶家军在高邮幸存者联盟面前吃了大亏。到了海陵之后,肯定会提前收编青壮,加强控制世家。

    一旦海陵被陶家军坐吃山空,接下来有资格让壮大之后的陶家军就食的地方,首当其冲就是广陵了。

    广陵陈家可是徐州的老牌世家,拥有的财富和底蕴难以估量。陶忠想要苟延残喘,继续向南就得直面长江水。

    倘若挥师东向,就得与如皋海军舰队发生冲突。陶忠久在江都,对于兴汉国海军的实力如雷贯而,让陶家军主动进跟,他没有那样的勇气。

    从捡软柿子捏的角度,陶忠肯定会一路向西,破广陵,据江都。继续与麒麟镇帅军正面对抗。

    陈登急了,失去了约束的陶家军,讲道理根本就行不通。陶忠威望不足,世家的阳奉阴违更会助涨陶家军的疯狂。

    合作是没有可能了,以陶家军的尿性,吞噬广陵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毕竟直面一群疯子,陈家没有选择。

    陈登问:“父亲,咱们应该怎么办?”

    陈珪说:“元龙,安排人手准备搬家吧!派人通知江都的周公瑾,咱们陈家愿意归附楚王,只求一块安身立命的土地,哪怕是一个县也行!”

    陈登觉得舍弃广陵有些不明智了。以陈家的实力,即便是陶忠倾力进犯,也无法摧毁陈家经营多年的广陵城防。

    陈珪摇了摇头,陶忠不是问题,陶家军也只是癣疥之疾。然而广陵被陶忠祸害一遍之后,拿什么对抗接踵而至的麒麟镇帅军。

    陈登终于明白了,姜还是老的辣。无论陶忠怎么闹,都无法避免覆灭的命运。广陵陈家也无法抵挡麒麟镇帅军的兵锋。整个徐州大地再也不是名义上归属兴汉国。陈家关于广陵郡守的提名权,从此丢失了。

    想通一切的陈登,立即着手安排搬家的事宜。

    江都,楚军大营。周瑜看着陈珪的亲笔信,半晌之后才抬起头问信使陈登:“元龙,广陵陈家,也学会了见风使舵吗?”

    陈登回答说:“周都督,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陶忠的疯狂,高邮的惨烈景家,我陈家也不得不防呀!”

    周瑜说:“广陵陈家来投,本都督自是欢迎。只不过先小人后君子,江都伤兵事件,陈家在其中扮演了不光采的角色。陈家需要给楚军上下一个交代。”

    陈登说:“那是自然。江都令陈应虽然说是广陵陈家的族人,但是他为了一己私利克扣伤兵抚恤金的恶劣行径,不配继续姓陈!”

    周瑜得到了陈登的承诺之后,立即让马忠通知陈应提高江都百姓的捐税份额,同时限定了期限。

    陈应为了完成任务,决定采取特殊手段。毕竟广陵陈家搬家的消息已经确定了。将来一切都得仰仗楚军。他配合征粮征饷,也算是一种另类的拍马屁了。

    更主要的是陈应想向周瑜展示能力,从而增加在未来陈家的话语权。一个手握实权的江都令,足以进入陈家的核心了。

    周瑜见陈应已经中计,又安排心腹通知江都伤兵的首领,坐实江都令欺凌伤兵之后,再来一个击鼓告状。

    江都伤兵首领为了增加陈应的罪过,故意安排十几户有伤兵回乡的人家送死。

    陈应面对江都伤兵的暴力抗捐抗税,手起刀落绝不手软。在他看来,周瑜返回江都之后,对退回的江都伤兵不闻不问。更何况加捐的命令是楚军下达的,作为大都督的周瑜,不可能打自己的脸吧?

    江都伤兵首领成功的排除了异己,还让剩下的成员同仇敌忾!抗捐抗税的规模越来越大。虽然说没有再次发生死亡事件,但是却让陈应暴力催捐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

    江都伤兵首领见状告陈应的时机已经成熟,立即安排心腹到楚军大营跪地告状。

    怎料陈应早有准备,那名受命告状的人早就被收买了。

    陈应假托周瑜要召见伤兵联盟的高层,弄出一个假军营坑杀了江都伤兵联盟的所有高层。

    按理说以周瑜的智略,陈应的行动不可能取得成功才对。然而江都伤兵联盟为了对抗陈应的催捐,居然弄出了一个临时性的军事组织。

    江都伤兵联盟的利益诉求,是周瑜没有办法满足的。为了打压江都伤兵联盟,楚军故作不知情,对陈应的倒行逆施不闻不问。

    陈应坑杀了江都伤兵联盟的高层人物之后,并没有立即收手,而是立即纠集地江都令麾下的所有武装力量,对江都伤兵联盟进行各个击破。

    短短数日,江都伤兵联盟土崩瓦解。数千成员被屠戮一空,只有数十人逃出生天。一直让周瑜如坐针毡的江都伤兵,至此总算是基本上解决了。

    面对幸存伤兵的哭诉,周瑜怒了。让马忠亲自去找陈应到军营对质,给江都伤兵一个交代。

    陈应自恃替周瑜解决了大麻烦,居然对马忠颐指气使。立了功的人,总是习惯了高人一等。

    马忠面对陈应的傲慢,心里却是冷笑不已。只不过在表面上却露出了谦恭的神态,让陈应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临近楚营的时候,马忠以邀陈应入营对质实属无奈,愿代替大都督周瑜敬酒赔罪。只是必须要走一个过场,希望陈应不要心生芥蒂。

    陈应骄傲自大,丝毫不知危险临近。他痛快的饮下了马忠提供的赔罪酒,不带任何随从的走进了楚军大营。

    面对江都伤兵的指控,再加上周瑜高深莫测的表情。陈应才知道中了人家的算计。

    陈应想要开口反驳,张开了嘴却发不出任何的声音。

    周瑜就以陈应哑口无言为由,认定了江都令陈应倒行逆施残害江都伤兵的罪责成立,同时为了转移仇恨,他还亲自向幸存的江都伤兵发放了足额的抚恤金。

    至于另外的那些伤兵,他们的人都已经死了,又不是战场阵亡,所谓的伤残抚恤金就一笔勾销了。反正坑江都伤兵的是陈应,周瑜和楚军名利双收。

    陈应开刀问斩的地方,正是陈珪父子进入江都的必经之路。

    当刽子手手起刀落,陈应人头落地的那一刻,广陵陈家旗幡上那个厚重的“陈”字,重重的压在了江都百姓的胸口上。

第680章 陈周博弈

    周瑜没有办法拒绝广陵陈家进入江都,却借着处死陈应的机会给陈珪父子上眼药。

    然而周瑜还是低估了广陵陈家的底蕴和实力。楚军已经掌控了江都的城防。周瑜想要兼江都令,得问陈家的意思。

    陈珪知道周瑜想要控制江都,就必须要在百姓中间留下一个已经压服广陵陈家的印象。斩陈应只是让普通百姓看到陈家的危害,接下来得在江都世家建立威望。

    陈珪不愿意欺负周瑜,于是就对陈登说:“元龙,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你了。跟周公瑾过招,对你是一种锻炼。”

    陈登说:“父亲放心,在江都这块地盘上,周瑜没有发言权!”

    周瑜利用陈应制造舆论,想要逼迫陈登主动退让。短短数日时间里,江都百姓只知陈家人仗势欺人的恶,不知陈家人修桥补路的好。甚至有人走在一尘不染的石板树上的时候,还会狠狠的吐上一口痰,痛骂陈家人为了一己之私,挥霍江都百姓的血汗钱。

    在以讹传讹的影响下,陈家在江都百姓中的信誉彻底的破产了。周瑜引导人心的手段极其高超,让大多数人都觉换楚军治政江都城,肯定会更加美好。

    陈登听了家人汇报的各种消息之后,并没有对周瑜的舆论攻势采取措施。他决定称病休养,把江都的一切事务都交给楚军做主。

    周瑜居然迫不及待的当起了家,在江都城搞起了去陈家化。陈登见楚军大肆宣扬陈家的坏,决定展开有限的反击。

    随着陈登的一声令下,江都柴火市场集体歇业。普通百姓家有余柴,受到的影响倒也不大;那些开门做生意的店家可就难受了。毕竟为了满足每日进柴的喙头,一般店铺的柴火储备都不会太多。

    再加上小本经营,谁也不敢把大量流动资金用于储备柴火。江都柴火市场关了,不到三天饮食和生产加工行业就乱了。

    餐饮行业没有柴火,开不了张也做不了生意。那些习惯了到餐饮店图个方便的人,简直就太不方便了。特别是江都令府的那些佐吏,每天出门小菜炒几个,三五酌两杯的日子突然中断了。这样的日子谁受得了呀?

    佐吏无奈,只得到江都令府的官配食堂就餐。由于就餐人数的急剧上升,没有准备的食堂可就惨不忍睹了。不仅搞得鸡飞狗跳不说,缺少进货渠道的官配食堂要临时增加食物配额,走程序就得好长一段时间。

    佐吏回食堂吃不上饭,上街也买不到吃食。饿着肚子干活,精神难以集中,被上司刁难就成了重灾事件。

    那些受训的佐吏,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在陈家人手下办差的日子,至少不用担心下一顿吃什么。如今换了楚军的人上位,肚子吃不饱,事也做不好。虽然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是维持一方正常运转的根基不能被损坏。

    楚军的人上位,佐吏还没有来得及抱团排斥,倒是先受了无妄之灾——吃不上饭。地方佐吏是维持地方运转的根本,饿肚子的怨气彻底的激化了他们与楚军坐镇官员之间的矛盾。

    阳奉阴违,抱团欺上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周瑜利用舆论丑化陈家,想不到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江都城被搞成了一团糟,楚军进入江都令府的人无力恢复稳定。

    江都守将黄盖找到周瑜,气急败坏的说:“大都督,原本负责向军营提供柴火的商家受到歇业事件的影响中断了合作。截止今日,军营柴火出现了短缺,将士们吃不上热饭,喝不上热水。下午的时候,上吐下泻的人超过了五十。要是迁延时日,我怕楚军将士会失去战斗力。”

    周瑜问:“黄老将军,没有办法换一家柴火供应商吗?”

    黄盖摇了摇头,垂头丧气的说:“受柴火市场歇业的影响,上游柴火供应链断了。作为消费者的楚军,在耗光了柴火储备之后,就失去了挣扎的余地。”

    周瑜惊呆了,柴火市场歇业,对江都的破坏倒是可控。倘若粮市也跟着歇业,那后果就严重了。果不其然,马忠带来了最新的噩耗。

    受江都柴火市场歇业的影响,江都粮市也宣布歇业。至于歇业的期限,与柴火市场的歇业时间直接挂钩。

    柴火市场歇业,受到影响的群体主要集中在人员密集的单位。如今粮市跟风,家无余粮的百姓也就跟着受灾了。

    周瑜问:“黄老将军,军中存粮还有多少?是否可以拿出来救市?”

    黄盖不敢吱声了,江都粮市歇业,陷入恐慌的百姓肯定会疯狂采购。楚军存粮面对整个江都城,无论投入多少粮食都是杯水车薪。关键是楚军没有粮源,强行介入粮市危机纯粹是找死。

    饿肚子的滋味不好受,也能让更多的人反思——广陵陈家真的十恶不赦吗?陈家扎根广陵多年,为什么在近日才成了邪恶的根源?

    那些被舆论影响的普通百姓,终于开始为自己的信口开河买单了。陈家恶,楚军好,周瑜当官吃不饱。

    陈登在关键的时刻抛出了童谣,似乎是故意自贬。然而粮市歇业之后,那些饿得头晕眼花的人终于开始反思楚军的宣传。那些把周瑜夸上了天的百姓,面对锅灶冷,妻儿哭的惨景,还敢违心的说上一句楚军的好话吗?

    周瑜无法解决粮市歇业的问题,江都的大小世家也不敢冒着得罪陈家的风险偏帮楚军。

    黄盖倒是想发动楚军进山砍柴,却又怕失去了林木屏障之后大自然的惩罚。水土流失的威力,作为长期生活在江南水乡的人并不陌生。江都柴火市场早就有了成熟的运行机制,倒也不至于破坏性砍伐。

    然而楚军初来乍到,要是以军队实行大规模的砍伐,那破坏性就太大了。普通百姓伐木为柴,一般就是偶而来上三五棵。以森林成熟的自我恢复机制,倒也不至于形成大范围的破坏。

    可是楚军在江都的驻军多达五万,要是同时在狭小的区域内砍伐,用不了多久就会形成江都无树的局面。普通百姓砍柴会是丫枝,军队为了提高效率,绝对会连根拔起。这就是规模砍伐的危害性。

    江都柴火市场,肯定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供应链。对于各地柴火的数量,也可以通过价格手段进行调节,确保森林植被的恢复能力不受破坏。

    楚军集体砍柴,那后果可就严重了。这也是为什么大型战役过后往往会伴随着大规模的瘟疫。其实是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之后,残留植被的空气净化能力不足。人类呼吸了带有致病源的空气,免疫系统受到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周瑜也是通过梅园的自然科学普及,才了解到了植被破坏的危害大于战争。怪不得兴汉军会在大战之后组织百姓大范围的植树。青山处处埋忠骨。

    也就是说埋骨之地必须要种上相当数量的树木用来净化空气。陈登和周瑜之间的博弈,让江都百姓见识到了柴火市场的威力。

    周瑜不想成为天下百姓的罪人,当然对陈登的阳谋无计可施了。

第681章 周瑜请贤

    江都粮市歇业,彻底的击垮了周瑜的骄傲。本来黄盖建议趁机拿下陈家,楚军掌控粮食市场。周瑜听完之后一票否决了。

    没有过硬的粮源,楚军插手粮食市场就是自寻死路。作为消费者中的大户,轻身进入粮食市场,在很多方面都会失去理性。

    周瑜有些扛不住了,妥协是楚军唯一的出路。想要一家独大是没有可能了,周瑜掌军,陈家治政,才是双方合作的基本模式。

    陈登躺在暖榻上,看着焦头烂额的周瑜,莫名其妙的咳嗽了起来。侍女忙递上丝巾,摊开的时候露出了一抹嫣红,恰好落入了周瑜的视线里。

    周瑜见状,想要说的话也就无法说出口了。他只是简单的敷衍了几句,随后就匆匆的告辞离开了。

    江都柴火市场和粮食市场的歇业依旧在持续的发酵。陈登没有出面澄清,楚军又搞不定市面上的事情。

    一丝血迹就堵住了周瑜的嘴,可是问题还得解决。无法用暴力征服陈家,丢面子的事情就难以避免了。

    周瑜实在是熬不住了,楚军的武力无法让江都百姓填饱肚子。柴火市场的歇业,让江都城冷冷清清一大片,甚至有人拆房子取木为柴维持生计。

    江都百姓的苦难越重,对百姓的怨言就越多。这也怪周瑜布局天下的时候,楚国大商也想进入江都市场,却被陈家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多年来一直苟延残喘,根本就帮不上楚军的忙。

    想到这里,周瑜不禁羡慕梅园的布局手段。英雄酒肆扎根华夏大地,几乎是一座城池一家分店。就拿当初西陵打黄盖的事情来说,梅园可以通过当地的英雄酒肆影响天下战局。这让周瑜难以释怀。楚地商人学习梅园广开分店,只可惜吃相难看被各地世家排斥。

    就拿江都来说,广陵陈家想要坐地起价,楚地大商不想吃亏。双方之间一博弈,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的悲惨故事就上演了。

    楚地大商实力不弱,却在格局上吃了大亏。周瑜本来以为可以复制英雄酒肆的成功,却没有想到钱花了不少,却在市场掌控上成了弱势群体。送财童子的名号,就是广陵陈家对楚地大商的称呼。

    周瑜也想要面子,可是让五万楚军跟着受罪,他又于心不忍。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再次出面去请陈登,还不能以为民请命的方式登门拜访。

    陈登隆重的接待了周瑜,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全鱼宴。

    周瑜深受熟食文化的熏陶,肉煮不烂不食。对于白里透红的生鱼片,他只是多看了两眼就吐得稀里哗啦。

    得,餐桌上失礼的周瑜又没有办法开口说话了。陈登似乎是故意把自己的饮食习惯强加给周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次打脸的行为。

    周瑜离开之后,陈珪从侧门走了出来,有些担心的问:“元龙,你能保证周瑜不敢翻脸吗?”

    陈登回答说:“父亲,陶忠祸害海陵的日子快要结束了。用不了多久就会进军广陵。麒麟镇帅军的新平安城已经修筑完毕,正在全力以赴的改造高邮。一旦高邮基地建设完毕,就会进一步压缩周、陶两家的生存空间。在这个时候,周瑜不敢和陈家翻脸。”

    陈珪彻底的放心了。陈家借了麒麟镇帅军的势,迫使周瑜不敢跟陈家动手。陈家有钱有粮有地盘,还有根深蒂固的关系。楚军表面上控制了江都的城防,却是无根的浮萍一般弱不禁风。

    孙、陶联军的分裂,直接断了楚军的根。特别是经历江都伤兵惨案之后,楚军的征兵计划受到了江都百姓的抵制。

    陈登吃定了周瑜,为了给楚军致命的一击。继粮市歇业之后,布市也跟风歇业。布市一动,就击垮了周瑜仅存的傲气。

    周瑜第三次登门拜访陈登。两人畅谈了一夜。

    第二天,楚军颁发告示:

    承认广陵陈家对江都百姓的贡献,至于江都城的流言蜚语,那是别有用心的人对于周、陈联盟的破坏。

    为了展示诚意,周瑜还把当初散布流言的人抓捕归案,交给陈家处置。

    对于江都令陈应的事情,周瑜自称受了奸人蒙蔽,那几十名江都伤兵的幸存者,都是陶忠安排的探子。为的就是破坏陈家与楚军的合作,好让陈家依赖陶家军。

    周瑜为了替陈应翻案,居然煞费苦心的栽赃嫁祸江都伤兵的幸存者。至于他为什么不选择麒麟镇帅军,关键是在江都百姓心中,陈家都是抵制梅园的急先锋。弄得广陵郡的百姓也本能的拒绝加入正式的兴汉军。江都伤兵是由陶谦遣送回家,嫁祸陶家军就顺理成章了。

    为了表达楚军的歉意,周瑜公开祭奠陈应,同时按照楚军将领阵亡的最高标准,向其后人发放烈士资格证书和死亡抚恤金。

    可怜的那数十名幸存的江都伤兵,不仅被愤怒的江都百姓撕成了碎片,所有的家产都被收缴赔偿给了受害人陈应。至此,所有的江都伤兵都死绝了。

    陈登看到了周瑜的诚意,在第三天的时候宣布接掌江都令。随后江都柴火市场宣布恢复营业。鉴于歇业期间各位新老顾客的心灵受到了伤害,江都柴火市场宣布为期一个月的复业大酬宾。在此期间,所有的柴火一律七折销售。

    粮食市场恢复营业之后,降价的幅度更大。陈米五折,新米八折的超级优惠,让江都百姓很快就忘记了粮食大商的丑恶嘴脸。

    布市折腾的时间不长,恢复营业只有部分商品打九折。同时推出了数款新产品。布市歇业,更像是一次产业转型。

    陈登的三项举措,彻底的掌控了江都城。周瑜总算是见识到了陈家在江都的影响了。痛痛快快撒钱就可以击垮楚军的布局。

    周瑜哪里知道,江都三类市场的歇业,直接让陈家暗中操纵的走私市场繁荣,赚到的钱让陈家的财富规模扩大了五成。

    如今复业优惠,陈家只是拿出了两成的利润。凭空赚了三成净利润,还成功的让楚军背了大黑锅。最重要的是,陈登接掌江都令,成功的卡住了周瑜的脖子。

    除非周瑜学习陶忠的做法,走一路祸害一方,否则就只能凡事都与陈登商量着办。

    黄盖担心陈登会得寸进尺,万一陈家插手兵权,那就会影响楚军的稳定与团结。

    周瑜说:“黄老将军不必担心什么,以陈登的智略,应该知道树大招风的道理。插手兵权,由没有带兵经历的谋士出面就是一个笑话。”

    就在周瑜与黄盖对话的同时,陈登也在向陈珪建议组建一支江都令府直属的警察部队。

    陈珪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笑话,过犹不及!一旦陈家有了军队武装,那性质就不一样了。由世家升级为一方诸侯,随之而来的风险就会呈直线上升。

    诸侯之泽三世而斩,世家福运千年不绝。陈家一旦忘却了本分,距离毁家灭族就不远了。只是陈登已经有了自立之心,难保后人不会变本加厉。

    陈珪无法拒绝家族理念传承的变迁,只是提醒陈登立国有风险,狡兔存三窟!

    广陵陈家的本质上是世家,至于想要拿到本纪的入场券,就得想法拓展支脉。

    周瑜三请陈登,江都恢复了正常。楚军其实并没有吃大亏,唯一受苦受难的人群,就是那些作为双方博弈棋子的江都伤兵了。

    就在陈登接掌江都令的当天,陶家军终于祸害完海陵了。随着陶忠的一声令下,十万陶家军挥师西进,准备祸害广陵。

第682章 广陵新政

    陶家军声势浩大,广陵陈家都扛不住压力闻风而逃。那些留守广陵的世家,也开始讨论起了广陵世家的出路问题。

    有人提出请周瑜东进广陵,只是很快就有人拿陶忠举例,自己人都靠不住,楚军是外人且不说,又有算计江都伤兵的前科,谁敢引狼入室。

    至于坐等陶忠前来祸害,众人洗干净脖子听天由命,更不是广陵世家的风格。

    周瑜不敢信,陶忠太可怕!广陵世家唯一的选择,就是驻扎在高邮的麒麟镇帅军了。要是速度够快的话,广陵城就可以幸免于难了。

    广陵世家的代表纷纷同意了请麒麟镇帅军进广陵,只是有人想要与梅园谈条件。

    广陵陈家撤走之后,千年老二的张家就成了话事人。张家家主张远问道:“谈判需要时间,广陵城有吗?”

    众人哑口无言,与其坐等陶家军前来祸害,不如把命运交到麒麟镇帅军手里。至少梅园不会过河拆桥,大家没有性命之忧。

    张远征得了众人的同意,亲自到高邮求见参谋长费诗。

    费诗开门见山的问:“张老先生代表广陵世家前来,可以全权代表广陵世家接受梅园的三项条件吗?”

    张远说:“完全没有问题!”

    费诗忙把印有梅园进驻广陵的三项基本原则的文件交到张远的手中。

    张远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和平接手广陵地方三项基本原则:

    其一,麒麟镇帅军塈之后的徐州地方军是广陵唯一的武装力量,广陵世家解散私兵武装,库存的武器装备作价交付徐州地方州军。

    其二,广陵世家的产业必须要转型,统一纳入梅园的质量监督体系。各家或单独或联盟加入兴汉商会,参与新徐州建设。

    其三,广陵世家必须要交出土地,按照梅园的土地政策重新核定分配。大家可以自主的选择纯农户籍或者是农转商户籍。

    张远对于梅园的土地政策了解不多,无法正确的把握两种户籍的区别所在。

    费诗只好耐心的解释,纯农户籍就是专职的种田人。三代之内必须要留在户籍地种田。按照梅园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农户生产的粮食不得自由交易,必须要由当地郡守府按照梅园的粮食收购方案集中交易。

    张远觉得梅园的政策过于霸道了。限制粮食价格,把农户拴在土地上。这对农户来说太不公平了。

    费诗缓缓的念出了一首诗:“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张远问:“费将军这是什么意思呀?”

    费诗耐心的解释,低粮价是惠民大计。诗的前半部分道出了养蚕人对低蚕茧价格的不满。可是谁又重点关注诗的后半部分了——即便是以当前的蚕茧价格,养蚕人照样穿不起罗绮。倘若蚕茧价格提升,罗绮的价格一定会水涨船高,其涨幅一定会超过蚕茧的涨幅。到头来养蚕人怎么办?

    由此及彼,养蚕人的悲剧,未必不会发生在种田人的身上。要是出现“吃白米饭者,不是种田人”的情况,那就是整个天下的悲剧。

    梅园的低粮价政策,在于确保种田人可以吃上大白米饭。至于有人说农民自己种粮食自己吃,以当前的经济环境。种田的农民需要购买各类农业机械和肥料,收割之后还得找脱壳公司进行加工。完事之后还得找人修建储存仓库。想要成为单独的个体,那高昂的成本绝对会压垮种田人。

    种田人能力有限,不可能一家人单独的完成从下种到米饭端上餐桌的所有环节。这其中涉及到交易的存在,就会产生价格差异。种田人想要提高粮价,其他各个环节的商家也要维持足够大的利润空间,肯定会跟风涨价。一旦粮价失去控制,很有可能造成种田人吃不起白米饭的一幕。

    大家都清楚,种田人基本上都是年年吃新粮,根本就没有储粮的习惯。特别是优质的产粮区,一年两季或者是三季,谁敢把粮食烂在手里?

    一旦粮价波动,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种田人。粮食的基础价格涨了,加工粮食的中间环节也会梯次涨价。最后变成大米回到种田人手中的时候,那价格会变成什么样?种田人还买得起吗?

    为什么每逢乱世,首先失控的会是粮价,最先扛不住的却是种田人?粮食安全保障是维持兴汉国太平的根本。

    种田人的纯收入肯定比不过脱产的工人。同样的涨幅,放在工人身上只是少进行一次奢侈的活动;放在种田人身上,那就是要命的大事情了。

    养蚕人穿不起罗绮,还有哭的机会。种田人吃不起大白米饭,那就只能饿死了。每逢乱世,饿死的种田人不计其数。粮价是根本,不能动。

    广陵是徐州最重要的产粮区,要保证五百万百姓的吃饭问题!对于广陵世家的选择:要么由当地三分之一的世家成为农户,为梅园种田保证粮食产量;要么由兴汉集团进驻广陵,从事农业生产,广陵世家不得阻拦。

    张远觉得种粮吃亏,代表广陵世家选择了转型商户。兴汉集团进驻广陵,代表着徐州世家的最后一块自留地丢失了。

    广陵新政彻底的改变了徐州世家的格局。兴汉集团的种粮技术开拓了广陵百姓的视野。大规模的机械种植,精准的时间控制,一年两熟在广陵即将变成现实。

    由于从事粮食生产效率成倍的增加,原本手工作业的农户觉得无利可图。如今推广农业新技术之后,种田人的收益将会达到历史新高。

    赵统把麒麟镇帅军的总部搬迁到了广陵城。费诗立即组织参谋部对广陵进行规划改造。特别是功能建筑的重新布局,地下管道的铺设都是按照梅园颁布的郡级城池建设标准施工。

    广陵终于成了麒麟镇帅军实际掌控的城池。再也不是当初那种名义上的依附。费诗看着热闹的城池建设,对于梅园的财大气粗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费诗觉得很奇怪,如皋海军基地距离广陵不远,怎么感觉海军的力量变弱了?

    赵统忙解释说:“参谋长,梅园已经提出了海军转型计划。在未来的百年内,海军主力将会致力于对外贸易和维护海疆,不再介入陆军的征伐。如今梅园投入基础设施工程的资金,有九成的份额由海外贸易的利润提供。”

    费诗懂了,把海军基地设在如皋,就是要把徐州打造成功能齐全的处贸生产基地。广陵粮业的布局规划,就是在为新徐州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赵统告诉费诗,粮食是徐州发展的基础。只有粮食产量提升了,才会吸引大量的人进入徐州,从而为外贸生产基地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赵统已经写信向邓艾求救,准备通过潼关引进百万青壮加入新徐州计划。邓艾知道徐州的发展就是一个样板,亲自到潼关主持大计,确保西才东进计划的顺利实施。

    费诗看着日新月异的广陵新城工地,对同行视察的赵统说:“镇帅,陶家军正在广陵东面抢掠,咱们是不是敲打敲打?”

    赵统说:“参谋长,你安排一下,让副将吕猛出征。我只有一个要求,除恶务尽!对了带上广陵世家的代表一起去,特别是张远。杀鸡儆猴嘛,要是猴子不在跟前,咱们表演给谁看呀?”

    费诗出去安排,赵统却在想,兵不血刃的城池,拿到手里也不能让人放心,毕竟财帛动人心。

第683章 强制观战

    吕猛奉命征讨陶忠,张远等广陵世家的代表被强制要求观战。好在费诗的理由比较充分——不见识恶人的恶,怎么会感恩好人的好。

    吕猛大军才出广陵,却在东关遭遇了陶家军的前锋。狭路相逢勇者胜,大军沿官道长驱直入。陶忠无法控制部队,仓惶退回海陵。

    抢疯了的陶家军,根本就打不了硬仗,面对骑兵督的冲击,连三天都没有坚持就丢了城池。

    走投无路的陶忠想要投降,吕猛亳不犹豫的拒绝了。

    张远觉得奇怪,于是就问:“吕副将,陶忠投降,不就可以结束海陵战事了吗?为什么还要继续打,空耗兵力于和平有望之地呢?”

    吕猛回答说:“张老先生,陶家军已经变质了。抢掠成性到陶忠都无法控制。一旦骑兵督准降,其中的风险就得由海陵百姓承担。纵容恶人,就等于辜负了善良者的信任呀!”

    张远沉默了,一支习惯了抢掠的军队,想要调教好,当地的百姓就得承担风险。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吕猛不敢接纳陶家军。张家想要做好人的美梦就落空了。

    吕猛宁可落下屠夫之名,也不敢让陶家军有继续作恶的机会。先有高邮,再有广陵,谁敢保证陶家会不会继续作恶?

    张远倒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反正到时候有骑兵督背黑锅。吕猛不许陶忠投降,就是不想将来看到广陵百姓落泪。习惯了抢掠的陶家军百姓,肯定不会接受骑兵督的劳动改造。

    骑兵督围住了陶忠的大营,本来可以利用火攻轻而易举的取胜。只不过吕猛觉得大火焚营,对世家代表的震慑力度不够。为了让广陵世家安分守己,骑兵督决定武力强攻。

    阵前的弩砲围成了一个弧形,对准了困兽犹斗的陶家军。陶罐弹砸在人体上的声音,让广陵世家代表低下了高贵的头。

    骑兵督稳定推进,不接受投降,不接受俘虏。一路碾压,脚下的泥土变成了暗红色。

    广陵世家代表与吕猛一起向军营走去,泥泞的道路,让众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行走。张远闭上了眼睛,不敢往地上看,生怕早上刚吃的食物浪费了。

    吕猛说:“张老先生还是睁开眼睛看一眼吧!不亲身体验一回,怎么可能记得住呢?”

    张远不敢拒绝吕猛的提议,只好努力的压抑胃液的翻涌,强迫自己睁开了眼睛。那感官上强烈的冲击,让他的控制能力彻底的崩溃了。不仅浪费了三天的食物,还清空了整个胃部的存货。

    吐无可吐的张远被两名将士架起,继续踩着湿润的道路向前走。广陵世家代表心生恐惧,原本的心怀鬼胎也就无疾而终了。

    陶忠的双臂已经不见了,整个人靠在残破的座位上,对着吕猛咬牙切齿的吼道:“你好狠!”

    吕猛没有理会,陶忠咧着嘴,对着张远露出了一个诡异的笑容。

    吕猛说:“人在做,天在看!陶忠,你欠下海陵百姓的血债,到了偿还的时候了!”

    陶忠脸色大变:“你!”

    吕猛冷冷的说:“不用感谢我!这是你应得的下场!”

    骑兵督撤除了包围圈,无数海陵百姓疯狂的淹没了陶忠。

    一个时辰之后,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

    张远望着破碎的座椅,那上面还残留着无数的牙印。恨之入骨也莫过于此,陶家军的恶名,千古难消了。

    张远哆哆嗦嗦嗦的呢喃着:“杀人诛心,好狠的手段!”

    吕猛若有似无的瞄了一眼张远,扭头对一名都尉吩咐说:“打扫战场,就地掩埋;勒石为记,植赎罪林!”

    用绿树净化空气,从而预防战后瘟疫,是梅园卫生部推出的健康生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陵世家代表惊呆了,让对手曝尸荒野,不是对作奸犯科者最好的惩罚吗?如今骑兵督不仅埋了敌方的人,还栽上了树!

    面对张远的疑问,吕猛只说出了四个字:“除恶务尽!”

    正在这个时候,参谋人员送上了阵亡烈士名单。吕猛觉得要海陵百姓记住骑兵督的好,于是就在赎罪林对面厚葬烈士,拓功勋林以彰显丰功伟绩。一树一人,都是顶天立地的存在。

    吕猛完成了东征任务之后,麒麟镇帅军随即开始对江都的周陈联盟进行合围。

    周瑜开始着急了,陶忠拖不住赵统,十万楚军也挡不住麒麟镇帅军的兵锋。

    只是周瑜不比陶忠,楚军也没有对江都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赵统知道进攻江都的战事,搞不好会影响淮南的安全,甚至会破坏华夏诸侯之间的平衡。

    梅园对麒麟镇帅军的进展很满意,只是在攻打江都方面建议赵统慎重。毕竟孙策已经失踪了,西陵的刘磐也蠢蠢欲动。麒麟镇帅军没有必要着急进攻。

    赵统对梅园的指示严格执行,决定重新构筑一条江都封锁线,以逸待劳消耗楚军。

    典海带着刑天督横扫堂邑,强势攻占仪征。程普为了避免腹背受敌,轻装逃回了江都。麒麟镇帅军拿下江都外围,彻底的封上了楚军北上的大门。

    周瑜站在江都城头,望着忙碌的刑天督将士,问身边的陈登:“元龙,楚军如何破解危局?”

    陈登说:“大都督,陈家有上中下三策可供选择。”

    上策是向吴王孙权借兵,弃江都南渡,只要大军在手,就可以活得潇洒。

    中策是弃军独逃,以周瑜在楚国的地位。只要人活着,就少不了荣华富贵。

    下策是无条件投降麒麟镇帅军,然后交出兵权,到东海大学做一名讲师,从此不再带兵打仗。

    周瑜听完之后,似笑非笑的问道:“元龙,对十万楚军来说,恐怕下策才是真正的上策吧?”

    陈登说:“大都督,梅园以普通百姓为根本。广陵陈家无法接受那样的命运。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陈家的选择。至于楚军何去何从,陈家不会干涉!”

    周瑜说:“元龙多虑了。我深受楚王倚重,家人都在柴桑。即便是身陷绝境,也不会另投他方势力。”

    陈登建议周瑜联络孙权,在长江南岸建立据点。广陵陈家拥有一些小船,利用老鼠搬家的方式把重要的物资南运。

    周瑜和陈登的动作很快就被情报部察觉了。费诗见赵统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于是就问道:“镇帅,广陵陈家有意搬空江都,咱们何不请示梅园,让陆逊将军派人拦截?”

    赵统笑着说:“参谋长,天下是一盘大旗。江都世家最难驯服,麒麟镇帅军为什么不一举拿下江都,就是为了让江都世家体验一回绝望的滋味。造反不是儿戏,既然江都世家不愿意享受自治的优惠,那就让他们哭着喊着求咱们进攻!”

    麒麟镇帅军围困江都,却让周瑜有了一条转移财富的机会。广陵陈家再推波助澜一回,江都世家肯定会被割上一茬儿韭菜。

    更主要的是一旦江南局势有什么变化,麒麟镇帅军完全有借口进入江南地区。梅园向东吴宣布讨伐令的时候,也可以理直气壮的索要财富。

    为了将来的名正言顺,赵统就只能狠心的放弃江都世家了。反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兴汉国百姓,就没有必要在乎。

    徐州大战进入了最后的对峙阶段。天下风云再起,却是让各方都陷入了新一轮的争锋。

    田丰三坑司马懿,袁绍大军进入金城,彻底的打通了进军西域的道路。

    袁尚联合许攸算计田丰。田丰下狱,袁谭负气远走西域。晋国继承人之争暂告一个段落。

    曹操带病讨伐袁绍,双方在金城发生大战。

    刘表次子刘琮倚仗母族,在继承人之争上略占上风。长子刘琦不甘心失败,远走西陵。

第684章 攻略长沙

    刘琦负气离开襄阳,进入了刘磐的西陵大营。

    刘磐问:“公子有何打算?”

    刘琦回答说:“将军,靠爹靠娘的富二代不算本事。我愿意做开疆拓土的富一代!”

    刘磐很满意刘琦的回答,决定全力辅佐。

    刺候的消息传到西陵,楚王孙策战场失踪,孙陶联军数战数败,陶谦战死,陶忠受刑。陶家军海陵覆灭,楚军退守江都孤城。

    刘琦决定派遣舌辩之士前往建业,说服孙权封锁长江,不给周瑜南渡的机会。楚国的地盘,荆州只要长沙,柴桑归吴。至于其余的地盘,先到先得。

    孙权也知道孙策失踪之后,留守长沙的张昭和黄柄联合拥立世子孙策继位,王后大乔总摄国政,尊吴国太为太王后,移居慧光明寺清修,从此不再理会楚国政务。

    孙权作为儿子,不仅无法回长沙祭祖。孙策失踪之后,就连探视母亲都成了一种奢望。

    孙权的正统地位太强了,纵观历朝历代,凡是有亲弟弟叔伯的君王,下场都不怎么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东汉少帝,丢了江山丢了性命。

    作为一方诸侯,有一个亲弟弟真的很要命。先有袁绍之弟袁术,擅长称帝败坏袁家门风;再有孙权,据土称王分裂孙家力量。大乔真的是怕了,万一孙权挟势强行上位,孙绍就得南面称臣了。

    一想到要给当年的小屁孩下跪称妾,大乔浑身就起了鸡皮疙瘩。更何况乔家为了巩固权势,就得续存与孙家的联姻关系。小乔是周瑜的心头肉,周瑜手握十万楚军,谁敢动他的女人?

    既然小乔不能再嫁,维系联姻关系的人选就只有大乔了。更何况大乔已经失去了依靠,娘家人不帮衬更是孤掌难鸣。为了身家清白,大乔只能竭尽全力的抵制孙权进长沙,哪怕是再合理的借口也不行。

    东吴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阶段了,大将卫温与谋士诸葛直三下夷州,被兴汉国海军督帅邓当赶回了会稽郡。

    孙权想要扩充势力,一是渡江北上挑衅徐、扬二州;二是挥师西进拿下楚国的地盘。

    如皋的陆逊加上合肥的张辽,令孙权不敢轻举妄动。徐州广陵楚汉大交兵,又是一个火药味儿十足的是非之地。东北横渡长江风险太大。

    吴王孙权与麾下将领讨论数月,小将诸葛恪建议说:“长沙楚王失踪,大王何不趁机楚宫祭祖,顺便照看寡嫂幼侄!”

    诸葛瑾说:“大王,小儿无状,口不择言!如今吴楚分庙,无故入长沙城,名不正则言不顾。此议不妥!”

    孙权问道:“丞相莫非是说长沙有变,吴军方可入南昌控柴桑,借机掌控长沙。”

    诸葛瑾摇了摇头,长沙不能要。长沙王孙绍子承父业,张昭等孙家老臣全力拥护。控幼主而号令楚域群雄。吴师西进,那些老臣愿意弃幼主而就强梁吗?

    东吴可以窥视南昌,进驻柴桑,绝对不能觊觎长沙。只有楚宫老臣认为新主不可靠,孙权才有机可乘。

    孙权认为想要长沙有事,除非西陵刘磐兴师。他正要派人前往襄阳,与保汉王刘表共商大计。恰好刘琦的使者抵达了建业驿馆。双方一拍即合,定下了分楚大计。

    东吴以诸葛恪为帅,大将张承为先锋大将,步骘为谋士,将兵十万潜入南昌边境,等待着楚地狼烟四起。

    刘琦得了孙权的承诺,说动刘磐挥师长沙。

    长沙校尉黄柄集结五千城防大军出城迎战。刘磐阵前砍伤黄柄,楚军大乱。王太后大乔号召长沙百姓守城,同时号召南海将军全琮率军勤王。

    然而长沙经历了于吉事件之后,百姓对楚宫敬而远之。长沙兵力空虚,王太后大乔的诸般号令石沉大海。楚宫上下人心惶惶,长沙城旦夕可破。

    刘磐正要一鼓作气拿下长沙,刘琦制止了。孙权之母吴国太尚在慧光明寺清修。西陵军要是逼迫太甚,吴军就有可能撕毁协议再起战端。不如缓缓进军,让孙绍一家逃入柴桑,拖住孙权的步伐。

    西陵军围困长沙半月,南海救兵迟迟未至。王太后大乔无奈,只得亲上慧光明寺请吴国太,拥长沙王孙绍驾幸柴桑。

    西陵军趁机掌控长沙全郡。被孙策掌控多年的荆州大郡,总算是回到了保汉王刘表的治下。

    刘琦上奏襄阳,自请长沙太守。

    蔡夫人怕刘琦势大影响刘琮继位,于是就指使蔡瑁上书刘表,请长子刘琦到膝下尽孝。

    刘表整日活在谎言里,以为刘琦不肖,长沙一战,文武相得益彰振奋了整座襄阳城。更有童谣:王有奇伴,宜继大统!

    众谋士见刘琦英武,纷纷调转风向改拥立长。刘表年迈体衰,见长子刘琦表现出色,也有意召回襄阳王宫,亲自耳提面命。

    保汉王刘表以从事韩玄为长沙太守,进将军刘磐为御楚中郎将。令二人同掌长沙抵御东吴。公子刘琦回襄阳另有任用。

    临别之前,刘磐与刘琦击掌为誓,约为表里。

    刘琦回到襄阳之后,刘琮借故入鹿门书院就学,远离了兄弟之争以安刘表的心。

    刘琦骄傲自大,忘记了身边有一条毒蛇。恰逢刘表病重,蔡夫人怕刘琦趁机上位,遂与蔡瑁共议诛杀刘琦,让刘表没有选择。

    一日,蔡夫人命蔡瑁埋伏刀斧手,又命人请刘琦赴宴。约定掷杯为号,斧刃刘琦。

    刘琦以为大局已定,蔡夫人有意示好,也就没有多虑,孤身赴宴以为坦荡。

    别驾韩嵩识破阴谋,暗劝刘琦尿遁逃走。

    蔡瑁得知事情败露,率兵循递追杀。刘琦马跃檀溪,逃入筑阳关羽军中。

    诸葛亮得知襄阳的变故之后,立即改变了进取益州的策略,改为兵进襄阳,打算拿下争夺中原的桥头堡。

    蔡夫人哭诉家门不幸,长子刘琦吃里扒外投靠汉中王刘备。如今汉中王麾下大将关羽在筑阳关集结兵力,准备攻打襄阳。

    刘表在病中得到消息,一口气上不来就寿终正寝了。刘琮正位襄阳王,以蒯越为丞相,马良为司空,蔡瑁、张允为大将。号令荆州替刘表治丧,同时宣布公子刘琦为叛逆。

    关羽领兵五万拥刘琦回襄阳奔丧。蔡瑁据城死守,并拿大义要挟汉中王的大军。

    将军关羽义薄云天,不忍丧期大动刀兵。单刀护送刘琦入襄阳替刘表磕头。

    蔡瑁有心弄死刘琦,却不小心瞄到了青龙偃月刀上的寒光。关羽河东斩晋将的故事早就传遍天下各地了,没有人愿意做第三颗人头。

    刘琦无法攻打襄阳,蔡瑁也不敢轻易的破坏大义。双方就这样各回驻地,一场大战消弭于无形。

    长沙刘磐趁吴王孙权柴桑争权的有利时机,命令大军兵分三路攻打桂阳,零陵,武陵三郡。旬日之间尽收荆南,又荐赵范为桂阳太守,刘度为零陵太守,金旋为武陵太守。

    襄阳王刘琮新近继位,不敢刺激刘磐,于是就照准所请,允许荆南自治。

    文聘千里走单骑,送刘琦入长沙,承保汉王爵位自立。零陵刘度荐豪杰刑道荣为将。武陵金旋不甘落后,举蛮王沙摩柯领兵。

    韩嵩不愿蔡氏专权,举家逃离襄阳,到长沙投靠刘琦。

    刘琦感念韩嵩活命之恩,遂以荆南诸事托付。

    荆州变动,刘琦兄弟各自裂土分茅。

    刘琦势力大涨,文有:韩嵩,韩玄,黄祖,刘度,赵范,金旋;武有:刘磐,刑道荣,沙摩柯,苏飞,黄射。荆南四郡有大军二十余万,足以与襄阳王刘琮分庭抗礼。

    荆州自此分裂,兄弟相争战事不绝。陆战长沙占优,水战襄阳取胜,双方谁也奈何不得谁。

    荆州局势陷入僵局,柴桑却是风起云涌。

第685章 柴桑风云

    王太后大乔号召百姓守城失败,无力抵御西陵军的进攻。眼看长沙不保,她上慧光明寺请吴国太做主,遂有了驾幸柴桑的主意。

    长沙校尉黄柄带着三千楚宫禁卫刚出长沙城,迎面就碰上了带兵勤王的全琮。麾下两万铁甲军,盔甲精良,战马雄壮,浑身上下带着沙场百战的煞气。

    张昭建议反攻长沙,谁知道大军才调头,长沙百姓竟然主动帮助西陵军守城。全琮见楚宫众人落魄至此,不愿在长沙城外空耗兵力。

    孙家众人刚入柴桑,却得知吴王孙权以诸葛恪为统帅,张承为先锋大将,领兵五万入柴桑护卫吴国太。

    张承先期进入柴桑,与老父张昭共议孙家的未来。

    张昭以为长沙王自削爵位迎奉叔王倒也说得过去。只不过王太后大乔以及乔国老的安抚工作必须要做好。乔家的利益不容损害,必须要让乔氏一族安心。

    张承向老父求计,张昭建议孙权先散布钦慕大乔的流言,试探乔家对续接姻亲关系的态度。

    大乔与孙策伉俪情深,对于散布谣言的人宁可错杀,绝不放过。只不过乔家的态度就有些暖昧了。孙策失踪,乔家地位不稳。要是不能续接姻亲关系,用不了几年乔家就会从江南一流世家跌落为不入流。

    乔家有名气的女人,小乔的儿子周胤在吴国为将,再加上周瑜人在江都,迫其再嫁孙权乔家也没有那个胆量。唯一可以利用的女子,就是丈夫失踪的大乔了。

    孙权只在乎名正言顺的拿下楚地,至于娶不娶大乔,倒也不是那么的迫切。

    柴桑英雄酒肆的负责人见楚地老臣有意迎奉吴王孙权,更是有意迫使王太后大乔改嫁。乔家为了固宠,也只能屈辱的认命了。英雄酒肆的负责人以为事关重大,忙向梅园送出了急件。

    刘立收到消息,飞鸽传书兴汉山庄。毕竟孙策人在兴汉山庄,有些事情不能隐瞒。

    孙策修炼出关,与吕布大战一场!痛快淋漓的流了一身汗之后,又洗了一个热水澡。

    其实孙策的心中有一个梦想,就是与刘正真刀真枪的大干一场。来一回王者之间的对决。

    刘正没有理会孙策的邀战,直接把梅园转呈的柴桑情报丢给了对方。

    孙策看完之后,脸色十分阴沉的说:“庄主……”

    刘正摆了摆手,缓缓的开口说道:“你不用说了,下不为例!”

    孙策连夜离开了兴汉山庄,直奔南昌而去。

    郭嘉说:“庄主,孙伯符?”

    刘正说:“孙家一门双杰,与袁门双骄有些类似,既是家门大兴之兆,又是家门不幸!孙伯符是个聪明人,要是不回来,江南的地就不够分了。”

    郭嘉明白了,孙策回归兴汉山庄。孙刘共争楚地;倘若不回,三家打成一锅粥,更加有利于梅园的统一大业。

    孙策风尘仆仆的赶到南昌,夜闯吴王孙权的行宫。

    孙权大惊失色:“哥!”

    孙策神情复杂的说:“仲谋,你长大了!”

    孙权无言以对,为了侵占楚地,吴宫不择手段。如今孙策就在面前,什么样的解释都难以释怀。兄弟再见却成了这般光景,孙策有些意兴阑珊了。

    当年拼命的开创基业,却是费力不讨好。亲弟弟欺凌长嫂侄儿,让孙策的心里十分难受。

    孙策不想叙兄弟情,只公事公办的提出了楚地归吴的三大条件:

    其一,大乔的事情不必再说,孙策会带走自己的老婆。

    其二,儿子孙绍自削王号,请封上虞侯,作为孙家支脉代代相传不可断绝。从此之后,不问政,不掌军,只做一个富贵闲人。

    其三,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张昭的丞相大位不容动摇。至于周瑜,水军大都督的位置必须要保留,周家永镇柴桑,不得削权削爵。

    孙权不想受制于人,哪怕是亲哥哥也不行。八百解烦军出动,准备困杀孙策。

    孙策提枪上马,只出了一招,八百解烦军脱力倒地。

    孙权大声质问:“大哥,你有这般武力,为何不统帅江南豪杰北伐中原?”

    孙策说:“仲谋,你不懂!有将星公约的存在,谁敢越雷池半步!”

    孙权不敢再劝,只是觉得周瑜坚守江都,绝对不会轻易的归吴。孙策只好留下亲笔信,主动说服功利心重的老兄弟。

    孙策返回柴桑,悄悄的接走大乔回转兴汉山庄。孙权让张承接张昭回建业就职,开始整合楚地,修缮武备,全力巩固江南。

    江都,周瑜看完孙策的亲笔信,知道了楚国崩溃的前因后果。南宫家翻云覆雨的本事,不是区区周家就有能力抗衡的。吴楚归流,是唯一的出路。

    周瑜召集程普等人商议,毕竟楚国崩溃已经是既成事实,十万楚军的未来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程普说:“大都督,我是孙家老臣,只能奉诏!”

    黄盖也表示孙权也是孙家的后人,值得长沙黄家效忠。

    周瑜与孙策约为兄弟,更何况周家在南宫家的强势碾压之下奄奄一息。倘若十万楚军覆灭,周家的下场会比楚国还惨。

    江都楚军全力南渡,赵统本想带着麒麟镇帅军迫降。然而吴军统帅诸葛恪出南昌进击九江,合肥镇帅张辽鞭长莫及。九江倾危,淮南粮区不安。

    梅园命徐州将军吕蒙接替麒麟镇帅军围困江都,赵统整合兵力驰援九江。

    张辽安排好淮南防务之后,立即派人向赵统移交关防,随后进驻江都。

    楚军诸将离开江都之后,孙权立即进行整编。留程普领兵三万守南昌,黄盖带兵两万进驻豫章边境一带,防御西陵军大将刘磐东进。

    周瑜带着剩下的五万水军回柴桑,主持编练吴国水军西线军团。广陵陈家遵守盟约,随军前往柴桑安家。

    孙权不忍贤才没落,任命陈登为柴桑太守。柴桑就这样任由周陈两家瓜分了。

    吴国实力突飞猛进,让尝到了甜头的诸葛恪决定攻占九江全郡,把战火烧到淮南,增加建邺的防御纵深。

    麒麟镇帅军进驻淮南,与诸葛恪统帅的十万吴军在九江郡南部展开了激战。

    和县是吴师进攻的重点区域,诸葛恪巧布迷魂阵,引走了以轻快著称的骑兵督。再声东击西引得刑天督疲于奔命。

    和县多水泽,黄悦的嗜血督多为中原人,不适应当地的战场环境不说,行军速度也无法达到参谋部的预估值。

    再加上三步一小泽,五步一大坑。嗜血督将士深一脚浅一脚的行军,一双脚泡在水里。长此以往,非战斗减员急剧上升。

    费诗紧急调运防水军靴保障前线的战斗力,只可惜远水救不了近火。步兵的双脚受创,战斗力随即大打折扣。

    历阳麒麟镇帅军驻地,吕猛向督帅太史亨哭诉,骑兵督的马掌都生锈了。行军道路坑坑洼洼,马蹄与马掌的集合部受损严重。

    骑兵督进入九江以来,战马方面的非战斗减员超过了三千匹。北方马高大威猛,到了和县战场却发挥不出相应的威力。

    淮南地区必须要拥有马场,用来培育适应江南地形的战马。北马南下,很容易降低骑兵的战斗力。

    好在吴军没有成建制的骑兵,也没有大型攻城器械,麒麟镇帅军足以稳定局势。

    赵统屯兵巢县,不许诸葛恪肆意妄为。麒麟镇帅军受到战场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后勤保障方面的缺陷,大军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境地。

    九江战役,麒麟镇帅军似乎捉襟见肘,再也不复徐州战场那般风卷残云。

    费诗说:“镇帅,江南靠打真的是赔本买卖。难怪梅园喜欢让吴军主动进攻,等江南攻不动了。再仗势欺人一举拿下!”

    赵统说:“江南环境复杂,只有攻心才是王道。挟大势南下永远都是最正确的抉择。一寸山河一寸血,不像北方战场那样,攻守易势一泄千里。”

    麒麟镇帅军在巢县和历阳之间构筑防线,全力撤走和县百姓到西面的寿春周边安置。

    赵统拿和县当战场,打算跟诸葛恪过招。

    诸葛恪集结十万吴军,也想向世人证明吴国也有天命将星。

第686章 吕猛折戟

    麒麟镇帅军纵横徐州,吴国新秀很不服气。主动挑衅梅园,拿下和县屯兵大战。

    吴军三战三胜,跟麒麟镇帅军打出了一比一的伤亡比例。统帅诸葛恪终于扬眉吐气了。

    巢县,麒麟镇帅军指挥部。费诗看着厚重的伤亡名册,忍不住的对赵统说:“镇帅,再这样拼下去,麒麟镇帅军的威名就荡然无存了。”

    赵统说:“参谋长,和县战场,与以前的战场不一样。咱们没有必要为了一个虚名,就以己之短,击敌之长!”

    赵统接着解释,让名不见经传的诸葛恪跟麒麟镇帅军打出了一比一的伤亡比例,听起来是有些吃亏。然而战争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这可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兴汉国人口过亿,吴国人口不过一千两百万而已。麒麟镇帅军后备役充足,损失的兵员可以从淮南地区补充。吴军防线绵长,为了抵御兴汉国海军,需要耗费大量的兵力巩固海岸线。从柴桑到琼崖,百万兵力都不够用。再加上内部的豫章防线,可用兵力就更少了。

    据赵统估计,吴军投入和县作战的兵力极限为二十万。要是不能就地补充,就无法继续作战了。拼消耗,诸葛恪必败。

    后人或许会说麒麟镇帅军镇帅赵统不如吴将诸葛恪。可是吴军胜了几次之后,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来回消耗之后,即便是取胜了,也没有多余的力量扩大地盘。

    诸葛恪胜利的次数越多,对吴国的消耗越大。麒麟镇帅军坐等吴军上门,和县就是香喷喷的诱饵。

    赵统的拼消耗策略符合麒麟镇帅军的实际情况。只不过那样的战术指挥其实是在玩火。搞不好就会引火烧身,损兵折将就无法避免了。

    和县东南毗邻长江,受水汽的影响雨季绵长。吕猛的骑兵督前锋屯驻乌江,与含山的王双倚为臂助。

    七月,吴军统帅诸葛恪挥师西进,想要打通进入淮南粮区的道路作为大军的就食之地。

    五万吴军围攻含山,王双兵力不足,连失数镇。麒麟镇帅军主力驻守淮南各地,一时之间难以集结,只能就近请援。

    恰逢吕猛视察乌江,得知含山危急,忙调集六千骑兵督将士沿官道驰援。

    诸葛恪以刺候掘土堵路,恰逢夜雨绵绵。战马蹄陷泥浆,加剧了马掌的磨损。北方骑兵进入南方作战,很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官道泥泞难行,吕猛行军的速度饱受影响。

    大军走到腰埠,携带的干粮就已经耗尽了。由于吴军刺候骚扰的规模不断扩大,配给的作战物资消耗严重。再加上雨水的侵蚀,剩余的物资根本就不足以维持一场战斗。

    要是换在和平时期,吕猛完全可以就地补充物资。然而和县对峙展开以后,腰埠一带的百姓已经撤到含山之西。当地已经化为了巨大的战场。

    想要依靠战场缴获维持战斗,且不说雨天作战的体力耗损。单凭吴军武器的质量差劲,在对砍的过程中几乎全部损毁。

    诸葛恪得知吕猛中计,令张承领兵一万拖住王双,随后就亲率四万大军围攻腰埠。再有吴将全琮领兵一万佯攻乌江,吴将周胤领兵两万抢占西埠,堵住了骑兵督撤回乌江的道路。

    吕猛遭遇诸葛恪重点进攻,骑兵督将士的战马又在雨季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战斗力十不存一。三分之二的将士只能下马步战。

    没有速度的骑兵进入湖泽遍布的地域作战,简直就是把脖子送到了诸葛恪的大刀前面。

    虽然从整体战略来说麒麟镇帅军稳占上风,可是诸葛恪统帅的吴将都不是省油的灯。吕猛的后路被断,前方又有诸葛恪的重兵。

    狭路相逢勇者胜,吕猛所部距离含山近在咫尺,只要突破诸葛恪的重兵防线,就可以全身而退。骑兵都弃马步战,杀到霍桥的时候,却被一条小水沟挡住了去路。

    诸葛恪亲自赶到杨庄,指挥亲卫破坏吕猛的架桥行动。水沟的宽度倒是没有超过战马的跳跃能力。然而失去战马的骑兵督将士,却没有办法凭借弹跳力跃过。

    再加上吴军重兵屯驻杨庄,失去了冲击力的骑兵督,即便是偶而有人跃过水沟,也会在疯狂的箭雨中殒落。

    身后的吴军正在迫近,吕猛只得命令将士推屋为器,冒着吴军的箭雨强行架桥。骑兵督一直靠速度取胜,为了减轻载重,盔甲的材质比较轻便。吴军的铁箭射中盔甲,虽然说无法穿透,可是隔着盔甲透入的冲击力,让骑兵督将士苦不堪言。

    正常的骑兵作战,倒霉的人或许会挨上三五支箭。这对于训练有度的骑兵督将士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大家都可以承受。

    然而弃马改步之后,又要掩护工兵队架桥。骑兵督将士拿血肉之躯硬扛吴军射出的铁箭。平均计算下来,沿沟列阵的将士基本上都会承受超过三十支铁箭的冲击。

    无法正常移动的骑兵督将士,不可避免的成了活靶子。这样被动挨打的局面,让吕猛咳出了血。

    负责掩护架桥的屯长向吕猛哭诉换道,试图找一个相对薄弱的地方突围。

    吕猛以为士气可鼓不可泄,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桥必须要架,突破杨庄势在必行!

    双方在水沟位置僵持了三个时辰,身后的吴军主力逐渐的合拢。都尉赵贞找到吕猛,建议让有马的骑兵督将士跃沟突围。骑兵督可以承受重大的损失,却无法接受全军覆没的命运。

    腰埠大败已成定局,反败为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尽力避免全军覆没的命运,就是骑兵督将士的当务之急。

    吕猛对赵贞说:“陷兄弟于绝境,我怎么有脸独自偷生。骑兵督不能全军覆没,你带着有马的兄弟突围。”

    吕猛决定留在霍桥吸引诸葛恪的火力,给赵贞的突围创造条件。

    赵贞带着一个屯的将士努力突围,跃马过沟扬长而去。

    吕猛命令将士把多余的辎重车辆推进沟中,居然截流成功了。水漫杨庄外围低洼之处。

    这无意间的举动改变了沟水流向,迫使诸葛恪收缩兵力,形成了一处二十丈的兵力空档。

    吕猛拆屋为筏,顺流而走。诸葛恪命人放箭。人在筏上随水而动就成了活靶子。倒下的骑兵督将士让沟中的水变了颜色。

    诸葛恪指挥吴军将士在高处放箭,量变引起质变。吕猛脚下的木筏不堪重负,无力承载太多的重量。

    吕猛命人推马下水,数十名骑兵督将士主动跃入水中,舍身救马的行为,只是为了确保后续阶段的战斗力。

    吕猛绕过杨庄,带着幸存的将士朝着含山运动。腰埠大败,意味着骑兵难以适应长江以南的战场环境。

    麒麟镇帅军初尝败绩,需要及时的调整战斗风格,改变兵员配备以适应新的战斗需要。

    吕猛赶到含山的时候,身边的将士不足一个屯。六千将士出乌江,活着走进含山的不足千人。腰埠之战的惨烈,震惊了麒麟镇帅军上下。

    赵统亲自赶到含山,听取了吕猛汇报的战斗经过。费诗以为九江大战并没有结束,不宜议论功过。关于腰埠大战的评估暂缓,档案封存,只不过计点伤亡,按照标准进行抚恤的流程不宜推迟。

    麒麟镇帅军集结含山,准备反攻吴军占领区。

第687章 反攻杨庄

    费诗布置好沙盘之后,敌我态势一目了然。诸葛恪的十万吴军,张承在含山前线,拥有一万大余;诸葛恪本人屯驻杨庄,拥有四万大军;周胤屯兵西埠,兵力一万;全琮挡在乌江,兵力一万;剩下的屯留和县城中,兵力三万。

    根据参谋部的计划,太史亨主持乌江反攻,吴将全琮本是楚军名将,投了新主之后,一心想要交上投名状,实力不容小觑。参谋部的任务是骑兵督弃马转型,击退吴军巩固乌江防线即可。

    西埠的周胤易守难攻,派遣刺候配合情报人员骚扰;和县留守的三万吴军不必在意。

    此役的重点作战目标:

    其一,全歼含山前线的张承部,活捉敌将张承,迫使吴王孙权谈判,恢复九江和平与稳定。

    其二,重创诸葛恪四万主力,消耗吴军的作战潜力。把吴王孙权拉到谈判桌上,让东吴按照梅园的意志与刘琦争夺楚地。

    为了麻痹张承,反攻张承的战斗必须要在杨庄战役打响之后才能出击,避免楚军闻风而逃。

    进攻杨庄的主力为黄悦的嗜血督,吕猛带领补充之后的骑兵督步行作为先锋。大军的行进路线,就是当初的逃亡路线。

    吕猛倍受感动,参谋部的安排,是要把腰埠之败转变成诱使诸葛恪分兵出击的特别行动。骑兵督将士的牺牲,换得了麒麟镇帅军主力各个击破的机会。

    吕猛虽然不用承受败军之将的罪责,但是腰埠倒下了数千手足兄弟。吴军欠下的血债得还,骑兵督兄弟的深仇大恨得报。

    八万麒麟镇帅军主力围攻杨庄,诸葛恪总算是尝到了惨败的滋味。他派人通知张承撤退。怎料含山守将王双全力出击,拖住了张承的步伐。

    吕猛知耻而后勇,血战三天突破了杨庄的外围防线。拿下反攻杨庄的首攻之后,黄悦接替了骑兵督的位置继续进攻。

    诸葛恪积极防御,时而反击。只不过杨庄地形受限,再加上天气转晴,吴军数战不利,退守霍桥。

    黄悦早有准备,在霍桥水沟的上游位置架好了稳定的石桥,大军行进畅通无阻。吴军泽地行军的优势荡然无存,只得节节败退。

    嗜血督一部横插西埠,迫使守将周胤退守和县县城。

    诸葛恪屯兵腰埠,看着四处残垣断壁的凄凉景象。眼看吴军就地补给无望,他只能派人向吴王孙权索要后勤补给。

    吕猛从杨庄回师含山,一举堵住了吴将张承的后路。

    张承奋威一战,却被愤怒的吕猛一戟挑于马下。吴军大败,含山之围顿解。

    吕猛活捉吴将张承,拿下了九江击吴第一功。

    太史亨在乌江集结三万兵力,趁全琮久战疲惫之际突然反攻。吴军猝不及防,退十里下寨。

    恰逢周胤从西埠退兵,二人合力挡住了太史亨的兵锋,一时之间动弹不得。

    黄悦带着嗜血督找诸葛恪的主力拼命。双方血战半月,吴军伤亡过半,建制难以保全。反观嗜血督的情况,即损即补,依旧保持着巅峰状态。

    诸葛恪无奈,只得退守和县县城,依靠坚固的城池抵挡麒麟镇帅军的兵锋。全琮和周胤退守历阳外围,与和县县城形成犄角之势。

    赵统移师腰埠,主持对诸葛恪的大战。

    新一轮大战一触即发,骑兵督生擒张承之后,洗刷了腰埠大败的耻辱,恢复了正常的军心士气。

    麒麟镇帅军前线兵力齐装满员,气势如虹。再看退守和县县城的诸葛恪。数次大战已经耗尽了随军北上的补充青壮。重新计点兵力之后,发现城中仅有五万大军。

    历阳全琮和周胤合兵一处之后。以周胤为主将,全琮为副将,拥有兵力一万五千。

    吴军渡江挑衅,战斗数月仅得和县县城,耗损兵力超过四万。

    麒麟镇帅军后备役充足,吴军就进退两难了。

    吴王孙权收到了诸葛恪的战报和请求补给的奏折。他刚准备朝会讨论增兵和县的计划,又收到前线的加急战报,大将张承被麒麟镇帅军虎将吕猛生擒。

    丞相张昭年事已高,陡闻噩耗当即哭晕在地。被人救醒之后老泪纵横的请求孙权息兵罢战,想方设法的换回张承。

    孙权左右为难,退出和县,吴军再无北上的希望。他只好向老臣诸葛瑾问计。

    诸葛瑾说:“主公,吴地可用于渡江作战的青壮不足百万之数,还得留下八十万补充江防海防。剩下的二十万悉数补充和县,与拥有广大后方的麒麟镇帅军拼消耗,实属不明智。”

    孙权说:“子瑜有话不妨直说,倘若吴军拼得天下再起风云,未必不可削弱梅园之势!”

    诸葛瑾问道:“主公忘了长沙桓王伯符将军的故事了吗?”

    孙权沉默了。梅园没有给诸葛恪雷霆一击,估计是给了王妃孙尚香的面子。还有就是想要锻炼麒麟镇帅军江南作战的能力。

    如今吕猛的骑兵督已经初步适应了战场环境,继续练兵已经没有必要了。这才全线反击,把吴军压缩到和县县城周边。

    继续打除了空耗兵力,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九江数战,吴地青壮耗损四万有余,要是继续僵持下去,失去了张承的张家可能会离心离德。

    四万青壮就是四万个家庭,各种抚恤和补助,令原本不堪重负的财政雪上加霜。

    想到这里,孙权叹了一口气,缓缓的问道:“子瑜,你认为应该派谁为使者去和县谈判?”

    诸葛瑾说:“元逊为人孤傲,老臣亲自前往,以免坏了大事!”

    孙权抱拳说:“吴地安危,‘就拜托给子瑜了。”

    诸葛瑾受命渡江,前往和县县城劝说诸葛恪退兵。

    诸葛恪表示不服,九江数战,双方战损为一比一,吴军没有败。

    诸葛瑾以为吴军之败,不在前线,而在后方。麒麟镇帅军数战之后,各类补充抚恤有条不紊。然而吴军十万大军,数战之后仅存六万余,补充遥遥无期。这样的仗还怎么打?吴军拼得起吗?

    诸葛恪无语了,麒麟镇帅军仗势欺人。即便是吴军实力不弱,可是拼起消耗来那就差得太多了。

    诸葛瑾说:“元逊,不能再打了,梅园可以把淮南的三十万青壮补给给麒麟镇帅军,吴地却无法承受超过二十万的青壮损耗。这就是形势不由人,咱们耗不过人家。把希望寄托在晋魏的反攻之势上,那是愚蠢。”

    诸葛恪辩称,只要拖住麒麟镇帅军这支机动部队,就可以迫使梅园多线作战,增加兴汉军的物资消耗,从而勾动天下局势。

    诸葛瑾却觉得袁曹金城交兵,刘琦兄弟江陵动武。整个天下有能力进攻兴汉国的势力,就是汉中王刘备。

    以坚守著称的高顺留守樊城,筑阳关的关羽兵力不足以撼动兴汉军的樊城防线。和县却面临十几万麒麟镇帅军主力的围攻,撑不到天下局势大变的那天。

    诸葛恪想要吴地倾尽全力一战的计划落空了。连曹操那样的枭雄都破罐子破摔的去找袁绍麻烦,孙权的螳臂当车着实可笑。

    诸葛恪被诸葛瑾说服了,决定与麒麟镇帅军进行和平谈判。

第688章 腰埠协定

    诸葛恪收缩防线,随即放出了和平谈判的信号。诸葛瑾作为吴军代表前往腰埠。

    赵统不愿意跟男人磨嘴皮子,于是就向梅园请示。

    刘立以为一事不烦二主,钦命费诗全权代表梅园,与吴方代表诸葛瑾进行和平谈判。

    费诗遵照梅园的指示,提出了和平谈判九项原则:

    其一,吴军作为主动挑衅的一方,吴王孙权必须要交付一笔和平保障金以示诚意。

    其二,麒麟镇帅军损耗严重,和县百姓流离失所。吴军必须要留下五万青壮用于恢复建设。至于和县重建结束之后,青壮是否回归吴地听凭自愿。

    其三,曲阿水军必须要裁减运兵船的数量;南昌水军不得配备运兵船。避免渡江挑衅的事件再度发生。

    其四,吴王孙权亲自向和县百姓悔过赔罪,在和县城郊勒石为凭以为警训。

    其五,诸葛恪亲自到腰埠烈士陵园祭拜,亲口承认渡江挑衅的错误。

    其六,孙尚香作为吴地的郡主嫁给刘立为妃。吴王孙权作为嫡亲兄长,必要补送一份嫁妆。

    其七,鉴于西陵英雄酒肆事件的突然性,吴地英雄酒肆的安全由吴军全权保障。倘若发生保障不力的恶性事件,英雄酒肆有权自组武装进行防御,吴军不得干涉。

    其八,兴汉商会的成员在吴地经商享受同税政策。计税标准以如皋海军基地核发的货物清单为凭。

    其九,麒麟镇帅军有权利随时解除协定,只需提前通知吴国方面即可。这是对吴师主动挑衅的惩罚。

    诸葛瑾对费诗提出的和平谈判九原进行逐条的讨价还价。特别是第九条,需要增加梅园不得主动进攻梅园的内容。

    费诗以为吴军有挑衅的前科,必须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梅园不会束手束脚,必须要保证麒麟镇帅军拥有绝对的主动权。

    诸葛瑾不敢擅自做主,派人向吴王孙权请示。

    孙权一心想要与梅园划江而治,早点儿从和县僵持的泥淖中脱身,全盘同意了费诗提出的条件。

    同年十月,费诗和诸葛瑾在腰埠的麒麟镇帅军大营正式签署和平协定,确立了双方和平共处的九大基本原则。由于时间关系,吴国称其为十月协定,想要淡化渡江求和的基本事实。

    梅园随军记者为了纪念牺牲的骑兵督将士,特意称之为腰埠协定,让后人明白麒麟镇帅军在谈判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对腰埠之战后烈士也给予了最高的评价。

    十月协定正式签署的第二天,吴国正式交付了承诺的物资。麒麟镇帅军如约释放张承。诸葛恪带着万余精兵登船南渡。吴王孙权的北伐行动宣告失败。

    赵统站在和县城头,望着在城中工地上挥洒汗水的吴地青壮,他的心情十分复杂。战争,受苦的总是百姓。

    东吴大将诸葛恪成功进入了各方诸侯的视线,被誉为东吴年轻一辈的第一人。除了老将周瑜之外,他是吴地的希望所在。即便是和县战败,也不损其声望。

    吴军渡江作战,与麒麟镇帅军打出了一比一的战损比例。这样的功勋让世人觉得“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是至理。

    只有吴王孙权,才知道吴军损失惨重。一比一的战损比看似平分秋色,其实以吴地的人口基数,仗打成那样就是惨败。损失了十万青壮,还赔偿了一大笔钱,十年之内无力北顾。

    费诗见赵统思绪万千,忍不住的开口说:“镇帅,梅园渐大,忘战必危。和县之事,在于淮南承平日久,百姓们都忘了东吴猛于虎。这回吃了大亏,应该有所警惕才是。”

    赵统无力反驳,十万吴军北渡,和县的民兵组织居然没有加以重视。这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和县世家有意纵容。梅园对于淮南世家没有做到绝对掌控,是长江防线被打开缺口的主要原因。

    再有就是合肥镇帅张辽年事渐高,又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支援江都战场。长江防线有所松懈,给了诸葛恪可乘之机。

    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梅园,防御压力也在逐渐的增加。独自面对天下英雄,仅仅是南线,就有孙权,刘琦,刘琮和刘备四方势力。再加上西北的袁曹,以及北面的匈奴残部。东南一线的高勾丽和公孙家残余势力,东北又有夫余虎视眈眈。

    梅园靠兵临城下压服诸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就是所谓的好战必亡。到了这个时候,以德服人就成了主流。

    战争手段渐渐的退居次要,是对梅园一统大业的特殊考验。兴汉大业的关键,在于建国思想的转变以及包罗万象的胸怀。

    赵统说:“骑兵督的故事告诉我们,麒麟镇帅军也有致命的弱点。江南地形复杂,丰富的物产让普通百姓选择的余地更大。南方势力集聚资源相对容易,唯一的弱点就是人口基数小,青壮人口不足。”

    费诗深有同感,江南战场,从来都是人死光才算完,至于拱手投降的事情,基本上不会存在。古人以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关于这一点,在江南百姓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江南粮足,进而兵精。要知道在北方大地,改朝换代一般都是由下而上的势力扩张,由乡及县郡,再由县郡到州府,最后裂土分茅成为国。反观江南,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的归附。

    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大治蜀未治”。再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说法,每逢乱世的到来,南方世家总能提前一步积聚力量,最后形成相对稳固的利益集团,在笑看风云之中坐等最后的赢家出现。

    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情况,一般来说在江南一带很难出现。费诗突然觉得,东吴得了楚地,似乎战心削弱了很多。

    其实以诸葛恪的能力再加上柴桑的周瑜,完全有能力把淮南打成一锅粥,甚至是迫使梅园主动求和也说不定。

    按照费诗的估计,要实现以弱凌强的计划,吴地青壮的损失会超过五十万,孙权绝对不敢赌。毕竟损失太多的青壮,会让江南世家离心离德。

    更何况东吴与梅园国战,就必须协调好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赔本赚吆喝的事情,一般不会出现在大规模的战役。特别是决定命运前途的战斗,低消耗高收益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就拿战争成本来说,吴军渡江作战,一个人的消耗相当于麒麟镇帅军的两个人。打成一比一的比例就相当于诸葛恪拿两块钱换走了赵统的一块钱。

    大战越久,吴军赔的钱就越多。这就是吴王孙权急于脱身的真正原因。打仗是为了赚钱,只有投入少,收益高,才能扩大战争的规模。一旦投入高,收益少,谁愿意拿自家的财富填补窟窿?

    腰埠协定的签署,标志着梅园和吴国迎来了新一轮的和平时期。麒麟镇帅军坐镇淮南,迫使吴王孙权向西问刘琦要地。

    刘琦被迫两面作战,东抗诸葛恪,西战张允。周瑜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居然不顾吴王孙权的指示,挥师直取江陵。

第689章 袁曹病重

    周瑜和蔡瑁大交兵,张允被刘琦麾下水军大将苏飞击败。来自刘琮的威胁暂时宣告解除。大将刘磐亲抵豫章前线,挡住了诸葛恪的进攻。

    江南局势暂告缓和。关羽见没有可乘之机,只得紧守筑阳关休养生息。

    刘正坐镇兴汉山庄,郭嘉建议开办面向所有诸侯的兴汉学院,为华夏培养真正的帅才。

    恰逢梅园转呈的最新情报:

    金城对峙的袁曹二人,由于水土不服重病不治。想当年名震洛阳的卢门七郎,如今陶谦已死,袁术早逝;卢毓专心学术,早已不问世事。

    依旧笑看风云的人,只有袁曹刘三位。如今袁曹病重,刘正的心里也不好受。同是华夏豪杰,怎可不同攀高峰?

    刘正决定救两位师兄一面,于是就派人送上续命丹。争霸天下何其豪迈,有兄弟,更带劲。

    袁曹带病阵前叙话,两人自嘲造化弄人。金城英雄酒肆的负责人穿越袁军大阵,向二人献上续命丹和刘正的亲笔信。

    曹操望着憔悴的袁绍,挑衅似的服用了续命丹。

    袁绍也雄起了一把,不甘落后的吞服丹药。

    身体的变化让二人欣喜若狂。魏晋各自退兵。十日之后,两人重聚,剑履高歌好不痛快。

    末了袁绍问:“孟德,拿了七郎的好处,真要前往那个什么兴汉山庄搞什么兴汉学院吗?”

    曹操喝下樽中酒,高深莫测的笑着说:“本初,七郎不是说过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环游世界正当其时嘛!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出去看看!啥时候累了,咱就回禹村养老喽。”

    袁绍笑道:“孟德,你果然老奸巨猾!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曹操知道刘正通过禹山试炼之后,肯定会想方设法折服各方势力。继续留在华夏,就只能等着人家收编。

    袁绍留书金城,然后单骑出了玉门关,想要去看八百里火焰山。

    曹操在营中留下了曹丕继位,程徐为辅的诏书之后,也翻山越岭去找曹昂。

    在袁曹离开不久,金城的天空突然裂开了一道口子。

    羽扇纶巾的郭嘉抱怨说:“庄主,有你这样抓壮丁的吗?我估计两个老奸巨猾的家伙,早就脚底下抹油开溜了。”

    手持龙胆亮银枪的赵云不以为然的说:“奉孝,强扭的瓜不甜,既然人家不愿意那就算了。”

    郭嘉说:“子龙,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到时候兴汉学院开张了,你也申请成为超神谋士讲师就知道厉害了。好不容易有了两只替罪羊,你觉得很容易呀!这回煮熟的鸭子全飞了,到时候我的课分你一半。”

    刘正说:“走了也好。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奉孝不用担心,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左道长去请田丰,吕奉先去抓荀彧,那两个家伙总不敢逃之夭夭吧?”

    郭嘉还是很不甘心,他一心想要把兴汉学院打造成华夏最强的学府,师资力量也必须要做到最强。好不容易物色了两个心仪的讲师,怎么可能让其溜之大吉呢?

    赵云说:“奉孝,把子敬调到兴汉学院做行政不就行了。反正那老头儿也该退休了。”

    刘正也深有同感,他决定把那帮老臣干脆打包送到兴汉学院。至于梅园官员的空缺,让刘立自行调配。

    三人回到禹村之后,吕布和左慈已经完成了任务。只留下田丰和荀彧在村口徘徊,只是没有办法迈出村子一步。

    也不知道郭嘉用什么法子说服二人,三人以禹村为中心建设大学城。

    刘正倒也乐得清闲,反正有了禹山大阵的保护,郭嘉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鲁肃呈上了招生计划,刘正看完之后同意了。

    兴汉学院预计招生每年定额八百人,其中文士四百人,武将四百人。

    为了公平起见,兴汉学院决定招生考试分为两卷,平民卷和世家卷。

    其中平民卷六百人,世家卷两百人。顾名思义,平民卷就是以个人户籍报考兴汉学院参加考试,毕业之后拥有单独的户口本,不得以任何理由放弃。

    世家卷就是拥有报考资格的考生,在户籍上备注世家子弟,毕业之后可回归祖籍,拥有继承家业的权利。

    这是为了防止世家子弟侵占平民的资源。兴汉学院不忌讳世家子弟改头换面做平民。只是毕业之后的平民卷毕业生的户籍将由学院统一调配。

    倘若世家可以承受子弟分家的损失,兴汉学院倒也乐见其成。为了公平起见,世家卷的考生将承担学院九成的开支。平民卷考生负责一成。

    鲁肃的同情心泛滥,觉得平民卷考生很有可能连吃饭都是问题,即便是一成的开支平摊给六百人,对某些人来说也是天文数字。不如直接减免平民卷考生的学费,由世家卷考生平摊。反正在世家子弟的眼里,再大的金额也只是一串数字而已。

    刘正说:“子敬,什么都可以免费,唯独食物和知识不能免费。兴汉学院要打造成华夏第一学府,就不能滋生不劳而获的想法。”

    在刘正的坚持下,兴汉学院制定了别开生面的收费标准。无论是平民卷考生,还是世家卷考生,都不能享受学费减免。

    鲁肃有些难以理解刘正的做法,毕竟向平民卷考生收学费,肯定会有人不乐意。再向世家卷考生收高学费,更无法体现兴汉学院的公平。

    郭嘉能理解刘正的心思,平民卷考生的困难不会持续太久,只要肯努力,总能找到赚钱的机会。要是让平民卷考生陷入安逸的环境,估计难成大器。

    同样的道理,世家卷考生的家族力量过于庞大。高学费就是为了让世家放弃一部分子弟,从而达到分化世家力量的最高目标。

    顶级世家子嗣艰难,无力冲击梅园的教育制度。中层世家就不一样了,庞大的基数倘若不加以限制的话,就有极大的可能垄断兴汉学院的教育资源。高学费就是为了抑制中层世家的过度发展。

    不堪重负的世家为了抢占教育资源,就必须要转化为平民卷考生参加招生考试,从而让兴汉学院有机会弱化中层世家的中坚力量,让平民卷考生有机会转化为中层世家,从而确保世家的活力。

    当然了,凡事有利必定会有弊。随着新型教育的推广,要是那些平民卷考生成才之后忘了本,站在新的阶层位置上愚弄后来人,那就是教育的悲哀。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平民卷考生通过努力挤入新的阶层,会增加中层世家之间的竞争。知识改变命运,掌握知识的人多了,竞争压力就会随之而来。

    当平民卷考生站在中层世家的位置上替世家愚弄百姓的时候,就是精英教育崩溃之时。随之而来就是世家子弟假装不学习,人家有家学渊源可立于不败之地。平民子弟如何选择,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刘正说:“兴汉大业需要精英教育,兴汉学院应运而生!然而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无法包治百病。这就需要我等努力探索,未雨绸缪的做好长期规划。”

    鲁肃明白了,其实在中层世家的竞争中,那些由平民卷考生转化成的世家,不仅要承受固有阶层的打压,还要直面后进阶层的冲击。为了各自的利益,减少腹背受敌,一些人有愚弄平民子弟的行为也就不可避免了。

    刘正告诉鲁肃,无论时事如何变迁,兴汉学院的理念不能变。要努力的把大学城建设好,成为平民卷考生永恒的希望所在。

    这就是兴汉学院存在的意义和未来的使命。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635/ 第一时间欣赏兴汉使命最新章节! 作者:开先洞人所写的《兴汉使命》为转载作品,兴汉使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兴汉使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兴汉使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兴汉使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兴汉使命介绍:
科技进步,基因研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MK基因研究基地在比对唐代古尸与汉代古尸基因时发现:唐代古尸的基因发生了变异。为了探寻基因变异的真正原因,助理研究员刘正乘坐兴汉1号穿越时空,前往汉代。由于电磁风暴的突然爆发,时空机发生故障,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且看刘正在群英荟萃的架空三国里收赵云,战吕布,劝贾诩,得郭嘉。勇斗豪强世家,开启兴汉使命!
为华夏打下一座铁桶江山,让汉字大旗成为永恒。兴汉使命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兴汉使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兴汉使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