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TXT下载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全文阅读

作者:二八大杠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txt下载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这才是真正成功的典范

    平心而论,陈江海的这个提议,确实让潘敏有点心动。

    只可惜,潘敏心动的时间很有限,他很快就压制住了自己内心的激动。

    在潘敏看来,能够跟陈江海合作,自然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可要让他放弃科龙,来跟陈江海合作的话,他还是不愿意。

    现在的科龙,可以说就跟潘敏的孩子一样。

    潘敏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孩子,跑去跟陈江海新合作一个公司。

    要知道,潘敏对于这个孩子的期望,那是相当的高。

    在没有达到目标之前,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就算现在他的处境很困难,看不到前程,潘敏也不想丢下自己的孩子。

    可以说这个孩子承载着他全部的希望。

    他都六十几岁了还如此辛苦的工作,可不就是为了这个孩子能够真正成长起来。

    “江海,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暂时没有这个想法。”

    潘敏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听到潘敏的回答,陈江海点了点头,也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意外。

    人各有志,既然潘敏暂时没有想要跟自己合作的想法,他也不好强求。

    “老潘,我说的话什么时候都算数。

    只要你来找我,我们的合作就能继续。”

    陈江海实际上并不想就此放弃,仍然认真的说了一句。

    听了这话,潘敏十分的感激。

    说起来,他们俩这还是第一次见面。

    陈江海能够这样诚恳的对待他,潘敏认为这是一种莫大的肯定。

    他也不担心,陈江海会对自己有什么其他的意图。

    以陈江海的身份地位,根本不需要耍什么手段。

    科龙在其他人看来,可能是一个很厉害的企业。

    可是在陈江海这里,并不算有多厉害。

    毕竟,如今的科龙跟秋海比起来,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

    陈江海手里的秋海,可是华夏现在最为厉害的企业。

    世界五百强,那就意味着即便是放眼全世界,也是排得上号,必须要被人仰望的存在。

    至于华夏的其他的企业,想必根本无法入陈江海的法眼。

    “江海,谢谢你。”

    潘敏拱手说道。

    陈江海摆了摆手,笑着对他说道:“老潘,不必这么见外,合作对于我们双方来说,都有利的事。”

    “江海,如果哪天我不在科龙干了,到时候肯定会好好考虑一下。”

    潘敏有感于陈江海的诚意,微微思索片刻后说道。

    面对潘敏的这个说法,陈江海微微一笑,没再继续纠缠这个话题。

    他心里很清楚,恐怕按照眼下的情况进行下去,根本用不着多久,潘敏就会主动来找自己了。

    随后,陈江海便想请潘敏在秋海大厦吃饭,一尽地主之宜。

    对于陈江海的这个邀请,潘敏笑着婉拒了。

    他的时间很紧,在这边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今天他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来见陈江海,无非就是为了完成一个心愿。

    他想要亲眼看一看这位一手缔造了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年轻企业家的风采,并且跟他聊上几句。

    现在目的已经达到,而且收获了陈江海的友谊以及感受到了他满满的诚意,他已经心满意足,也是离开的时候了。

    在潘敏看来,现在这个时间点对于科龙来说是很重要的。

    他必须争分夺秒,尽早的把两个生产线基地给弄出来。

    只有这样,才能为科龙的未来,打下更为更加强有力的基础。

    至于其他的,都不重要。

    陈江海看着这位兢兢业业为梦想奋斗的老人,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奈何潘敏现在做的越多,以后就会越失望。

    实在是在这个时代,受到的限制太多了。

    想要在这么多的限制中,做出属于自己的事业,是一件很难的事。

    潘敏为之努力过,可最后得到的只有失望。

    不知道失望过后的潘敏,还有没有雄心壮志再次出发?

    前世的潘敏在经历过这样的事情,选择了火速退休。

    很显然,如此惨淡离场,他肯定是心灰意冷,甚至充满绝望的。

    陈江海倒是希望这一辈子,因为有了他的提醒,这位老先生能够在失落之中重新振奋精神,反过来选择跟他合作,一起实现梦想。

    如果潘敏做不到这一点,那失望的就是陈江海了。

    对于潘敏这样的企业家,陈江海认为他的眼光无疑是超过很多人的,是一个可堪大用的大才。

    可惜的是,潘敏从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

    结果浪费了大半辈子的时间和心血,最后还是让自己的一番努力付之东流,自己也搞得很是狼狈,终于惨淡收场。

    如果潘敏能来帮陈江海的话,陈江海肯定给他最大的发挥空间,并且给他最大的支持,让他可以把身体之中潜藏的所有光和热都全部展现出来。

    只能说,潘敏出生的时代不对。

    像他这样的人,晚上几年做企业,说不定能赶上风口浪尖的大好时候。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如果。

    时代的发展从来不会因为某个人而出现转变。

    ……

    九八年的三月初,陈江海接到了霍家祥的电话。

    “江海,最近怎么样啊?”

    电话刚一接通,对面就传来了霍家祥爽朗的笑声。

    陈江海也是笑着回答说:“每天能看到老婆孩子,挺好的。”

    听到陈江海的回答,霍家祥表示不理解。

    这些事情要是放在企业上,秋海是不是发展的会更快?

    不过这样的话,霍家祥自然是不会说出来的。

    他甚至有些羡慕陈江海这种心态。

    偏偏陈江海如此重视家庭,事业上不但没有落下,反倒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样子。

    即便是霍家祥也只能感叹陈江海与众不同,家庭事业双丰收,这才是真正成功的典范。

    再说了,陈江海究竟要怎么做,还轮不到他霍家祥来指点。

    感慨之后,他也没有过多的废话,开门见山道:“江海,今天我来找你,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说。”

    “什么事?”

    陈江海从容问道。

    霍家祥说道:“上次你说要在香江建楼的事,还记得吗?”

    陈江海点了点头说道:“当然记得,你这是有什么好的提议吗?

    “没错,眼下有一个很好的机会。”

    霍家祥的语气明显有些激动。

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性格决定成败

    霍家祥想说的,实际上就是关于香江国际金融中心二期的项目。

    陈江海一下就想起来了,现在国际金融中心一期刚完工。

    此时二期正好开始招标。

    说起国际金融中心二期,这绝对是香江有名的建筑。

    这栋建筑高四百二十米,共八十八层。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是香江第二高最高的大厦,同时是全球第六高的大厦。

    一般说有地上八十八层,但事实上建筑结构有九十层楼,毕竟地下还有负一和负二楼。

    楼面面积高达十八万五千多平方米,设有二十二层交易楼层。

    这里有多达六十二部电梯,乘电梯由地面至楼顶只需两分钟,共有两千五百级楼梯。

    整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公共休憩地方,共有十四万平方尺,停车场车位近两千个。

    前世在二期兴建高峰期,每日有三千五百人同时进行工程。

    建筑每一层,平均所需时间为三天。

    只能说这个建筑在香江,是真的太有名气了。

    此时,国际金融中心一期今年建设完毕了,二期开始招标。

    这样看来的话,陈江海他们确实有可能,把这个项目给拿下来。

    还有一点,是霍家祥想竞标的原因。

    那就是陈江海他们手上,可是拥有着大量的优势地皮。

    如果能够让国际金融中心建在自己地皮范围内,绝对能够让这些地皮大大的升值。

    这件事对陈江海和霍家祥来说,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以陈江海和霍家祥眼下在香江的名声地位,去争一下完全是有可能的。

    毕竟在香江保卫战之中,陈江海可是出了大力气的。

    他早就成为了香江民众心目中的英雄,是不少年轻人崇拜的偶像,本身就支持者无数。

    甚至有很多人巴不得陈江海把自己的产业重心移到香江来。

    除此之外,霍家祥之前在房地产,名声那是相当的不错。

    二者强强联手,这绝对是很多香江市民看到的局面。

    这栋大厦由陈江海和霍家祥来建的话,绝对比其他人要好。

    现在陈江海他们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他们的对手会是谁。

    此时的香江,早就进入了房地产时代。

    很多的香江富豪,都是因为房地产崛起的。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竞争的人肯定会很多。

    这么多的对手,想要从中脱颖而出,是需要做不少准备的。

    陈江海跟着问道:“对手有哪些?”

    “无非就是李胜利那些人。”

    霍家祥随意说道。

    从霍家祥的语气中可以听出来,他对李胜利也不是太感冒。

    陈江海沉吟了一会,随后问道:“有多大的把握。”

    “有你在的话,起码有八成的把握。”

    霍家祥毫不犹豫地说道。

    有这么高的把握,确实可以做了。

    陈江海也没有半点犹豫,直接说道:“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

    听到陈江海的回答,霍家祥十分的高兴。

    只要陈江海同意了,那么这件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

    这要是放在以前的话,他肯定不敢把目光放在这么大的项目上面。

    毕竟不仅是手上资金的问题,还有就是他当时的处境也有些尴尬。

    可是经过香江一战,霍家祥的身家直接翻倍,名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本钱以及名声,给霍家祥带来了足够的信心。

    更为重要的是,他现在还有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陈江海。

    有陈江海跟他站在一起的话,霍家祥真的是一点都不担心。

    不管是资金,还是人员方面,陈江海绝对能让霍家祥放一万个心。

    如果陈江海也觉得这件事可以做的话,那霍家祥真的一点担心有没有了。

    “一期刚好建成,第二期正在招标,我们把标书做出来,直接竞标就行了。”

    霍家祥赶紧说道。

    陈江海干脆地说道:“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直接动手干吧!”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霍家祥十分的开心。

    如果这个项目能拿下来的话,那霍家在香江的地位又能上升不少。

    现在的霍家祥,身家增长了一倍,这已经是大喜事了。

    不过老先生做人做事,都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

    若是能够通过这件事情获取更多的声望,甚至让整个霍家成为香江首屈一指的豪门,于他而言,那就真的可以用双喜临门来形容了。

    而且对于这个目标,霍家祥有着相当的信心。

    他认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是完全有机会看到这一天的。

    此时的霍家祥,真的很庆幸当初认识了陈江海。

    如果不是陈江海的话,原本已经进入瓶颈阶段的霍家绝对不会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就再次迎来飞跃,发展的这么快。

    挂了电话,霍家祥便激动地去忙这件事了。

    至于陈江海的话,并没有太在意。

    香江那边,陈江海靠着手上那些优质地产,用日进斗金来形容都不为过。

    去竞标这样一个的建筑,无非就是想要进一步提升一下秋海的名气。

    至于盈利的话,陈江海现在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这样规模的工程,最少要建个五六年。

    五六年之中,会发生什么事谁也说不准。

    这样的工程以后肯定会赚大钱,但承担的风险也是极大的。

    如果做房地产一定能赚钱的话,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烂尾楼了。

    好在眼下陈江海手握巨量的资金,而且他又知道未来香港房地产究竟有多么火爆,所以眼下投资下去,回报方面根本不用担心。

    三月二号的晚上,陈江海像往常一样,吃完饭陪着家人坐在大厅里看电视。

    就在这个时候,电视里的一则新闻,吸引了陈江海的注意。

    牟红中在满洲里的土地,终究还是被当地政府回收了。

    看到这个新闻,陈江海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牟红中接下来要遭难了。

    再过一段时间,南德集团就会收到法院的传票。

    陈江海心中实在有些无奈。

    牟红中落得如今的下场,这是他绝对不想看到的。

    然而,这就是牟红中的人生。

    性格决定成败。

    就算是陈江海的话,也无法改变。

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陈江海多次提醒牟红中,可牟红中根本没把这个放在心上。

    他认为陈江海,纯粹就是担心过头了。

    现在国内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很多人的法律意识也非常淡薄,相牟红中这样蛮干的行为,绝对不在少数。

    牟红中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做出了成绩,上面的人更加不可能动他了。

    可是牟红中忘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时代会进步的。

    时代的进步,意味着以前的那些漏洞,是要被一一补上的。

    通过漏洞迎来自己人生巅峰的牟红中,到了他该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事情已经发生,而且牟红中也不懂得悬崖勒马,一直都在法律的边缘疯狂试探,如今东窗事发,想要再挽回的话,已经不太可能。

    “我出去打个电话。”

    陈江海说完,站起来就往外走。

    王淑芬跟林婉秋面面相觑,觉得有点不对劲。

    因为两个女人都从陈江海的脸上看到了那么一丝阴郁之色。

    第六感告诉她们,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不太好的事,陈江海才会是如此的反应。

    “老头子,江海这是怎么了?”

    王淑芬忍不住对一旁看电视的陈立业问道。

    陈立业这才回过神来,指着电视说:“刚才你没有听到新闻吗?

    说满洲里的土地被当地政府回收了。”

    “这跟江海有什么关系呢?”

    王淑芬一脸的不解。

    林婉秋没有说话,她好奇的等着陈立业的回答。

    陈立业跟着解释道:“跟江海是没什么关系,可是跟牟红中有关系。”

    听到这里,王淑芬也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可是过了一会儿,王淑芬不由的担心了起来。

    “老头子,江海跟这个牟红中关系可不一般,到时候不会影响到他吧?”

    她一脸焦急的问道。

    林婉秋虽然没有说话,但如果仔细看,就不难发现她的一双拳头都紧紧的拽了起来,脸上也浮现出一抹紧张之色。

    陈立业摆手说道:“嗨,这个你放心,江海跟他没有生意上的来往。”

    听到这里,王淑芬这才彻底放下心来,只要儿子没事就好。

    陈江海走到外面,直接掏出手机拨通了牟红中的电话。

    响了得有七八声,电话才接通。

    “江海。”

    牟红中微微有些沙哑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带着一股浓浓的疲惫。

    陈江海直接问道:“老哥,你没事吧?”

    其实陈江海清楚,接下来牟红中要面对的事,只会越来越残酷。

    牢狱之灾,注定是牟红中的一劫,几乎已经不可避免了。

    现在南德集团已经收到了传票,牟红中就是想跑,也已经来不及了。

    “没事,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

    牟红中故作轻松地笑着说道。

    不过从对方的声音中,陈江海听到了一丝心酸与无奈。

    甚至,他的声音微微颤抖,甚至还有一点点害怕的意味。

    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牟红中也清楚,不会这么容易过去的。

    至于迎接他的是什么,牟红中想到了很多种的可能。

    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向来敢拼敢闯的牟红中也会感到恐惧。

    说到底,牟红中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有点钱的普通人而已。

    面对眼前的状况,根本就无法保持镇定。

    陈江海只好安慰道:“放心,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此时陈江海的安慰,在牟红中看来实在是有点苍白。

    南德到了这个地步,要说一点问题都没有,恐怕谁都不会相信。

    “江海,我这还有事情要忙,就先挂了。”

    牟红中突然说道。

    陈江海知道,现在牟红中根本就没有聊天的心情,再说下去的话,对他来说只是一种巨大的煎熬。

    “好,有事随时找我,能帮的我绝对不会推辞。”

    陈江海给出了承诺。

    这一番话,让牟红中感动得有点想落泪。

    现如今的南德,可以说是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当中。

    牟红中这段时间到处奔波,就是想尽可能的再挽救一下。

    可惜,牟红中之前的那些关系,现在这种情况之下全部都派不上用场了。

    主要是牟红中现在的处境太危险,其他人不想跟牟红中有过多的瓜葛,一个个都选择了明哲保身,打算袖手旁观。

    甚至有人急切的想把自己摘出来,进一步将牟红中推到了悬崖边上。

    因为谁都清楚,要是被牟红中连累了的话,绝对是得不偿失。

    毕竟牟红中的事太大了,如今上面又把他当成典型,绝对的在劫难逃,自然没有人愿意跟着他陪葬。

    这种情况下,牟红中每找一个人就失望一次。

    到如今,牟红中整个人都已经失去了信心。

    他觉得南德这次,必然是逃不掉了。

    原先,牟红中还想找陈江海帮忙的。

    不过一想到之前被拒绝的场景,牟红中最后还是放弃了。

    牟红中真的要去找陈江海的话,是既想陈江海答应帮他,又不想陈江海帮他。

    陈江海如果帮他的话,说明两人之间的友谊,那是经得住考验的。

    不想陈江海帮忙,自然是不想因为自己的事受到连累。

    实在是因为牟红中明白,自己做下的那些事有多么严重,如果陈江海对他伸出援手,搞不好都要跟着被牵连。

    这种矛盾的心态,也是让牟红中最后没给陈江海打电话。

    让牟红中想不到的是,对方竟然主动找上了他。

    在牟红中最困难的时候,陈江海还能给他这样的承诺,实在是太难得了。

    陈江海能够这样做,说明是真的认可这段友谊。

    越是这样,牟红中便越觉得坚决不能够牵连到陈江海。

    “江海,什么也不说了,能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牟红中情绪有点激动,声音的微微有些哽咽。

    在全世界都准备放弃他的时候,陈江海并没有放弃他。

    陈江海能够这样做,真的让牟红中打心底里感激。

    对于牟红中的这话,陈江海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朋友之间,没有必要说这些。

    当初牟红中也帮了他不少忙,他现在不过是投桃报李而已。

    放下手机,陈江海又轻轻叹了一口气。

    自己做了那么多,终究没能让牟红中迷途知返。

    这个时候,让陈江海感受到,人力综究是有限的。

    就算陈江海是从后世回来的,可是想要改变所有的事,终究是不可能的。

    只能说历史有它自己的轨迹,陈江海能够改变一些。

    可是大部分,都是无能为力的。

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两者之间,差别还是有的

    第二天,陈江海收到了牟红中发来的短信。

    关于秋海卫星发射的事,这两天就会付诸行动。

    牟红中这样做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他快撑不住了。

    在此之前,他会全力帮陈江海完成这个项目。

    眼前这道坎,牟红中真的不知道究竟能不能度过去。

    陈江海能够这样对他,牟红中自然不想让陈江海失望。

    一颗卫星的费用,那可是上亿的。

    他不能就这样,让陈江海这笔钱直接就打了水漂。

    就是南德现在再困难,牟红中也要把这件事做完。

    卫星发射的消息,这要是放在以前,绝对是轰动性的。

    可是现在,关注的人其实没有多少了。

    人们现在最关心的事情,是牟红中的事。

    谁也想不到,在华夏风光了这么多年的牟红中,竟然会遇到这样的难关。

    满洲里土地被回收,南德集团收到传票,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谁都不会觉得这是一种小事。

    牟红中最后的结局究竟会怎么样,谁也猜不到。

    正是因为这样,所有人都很关注这件事情的后续发展。

    在这个年代,牟红中绝对是引领风云的那群人。

    现在这样的风云人物,竟然落到如此下场,真的让人唏嘘不已。

    都说人们爱看英雄崛起,可是英雄落幕,一样会引来巨大的关注。

    同样受关注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烟王祝王彦。

    他现在的情况,跟牟红中的差不多。

    这两个人的遭遇,可以说成为这个时间里最受人关注的事,大家甚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为什么两个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接连出事?

    牟红中和祝王彦的接连出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关联?

    各种各样的猜测变成了各种的小道消息,可以说传的是到处都是。

    其实这件事,远没有其他人想的那么复杂。

    牟红中出现这种情况,那是他实实在在的违法了,根本没什么好说的。

    而祝王彦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因为他贪污了。

    两个人之间,也没有多大的关系。

    大部分人之所以会关注,就算是想看看这件事情的结果。

    在他们看来,这更多的是一种茶余饭后的消遣。

    可是有一小部分的人,完全就算是在看牟红中和祝王彦他们的笑话。

    他们承受了这么多的羡慕,自然也有人眼红。

    现在他们出了事,这群眼红的人自然是幸灾乐祸的。

    原本陈江海还以为祝王彦的事跟他并没有多少关系。

    让陈江海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人为了这个找上了他。

    看着眼前一脸着急的王石头,陈江海有点好奇。

    这家伙,为了祝王彦的事情来找他,凭什么?

    陈江海和王石头是认识的,可关系实在一般的很,几乎就没说上过几句话。

    今天这个家伙贸然来找他,还是为了一个毫不相关的人。

    这一点,让陈江海觉得有点诧异。

    两人之间的关系,很显然还没到这种程度。

    “陈总,我今天是为了祝老板的事来的。”

    王石头倒也没有什么拐弯抹角的意思,开门见山的说明了来意。

    陈江海淡淡一笑:“我好像不认识祝老板。”

    听到陈江海的回答,王石头微微一愣。

    在来之前,他想过很多种的可能。

    唯独没有想过,陈江海的回答是这个。

    一时之间,王石头都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才好了。

    陈江海也不着急,一脸平静的的等着王石头的回答。

    过了一会,王石头这才反应过来,然后咬了咬牙说道:陈总,大家都是做企业的,你不能见死不救啊!”

    王石头跑来找陈江海,自然不是因为一腔热血。

    现在的华夏,很多人都在为这件事奔波。

    尤其是商界很多人,认为这件事情对于祝王彦来说,太过于苛责了。

    王石头这样做,一是为了祝王彦,二是为了借此机会拉近跟陈江海之间的关系。

    因为祝王彦的遭遇,让很多企业家,都有一种担心。

    大家都在害怕,这样的事情,有朝一日会不会发生在他们的头上?

    一想到这样的事,这些人都很担心。

    正是因为这样,王石头他们才会这么的积极。

    在王石头看来,陈江海肯定会答应的。

    这种事只要站出来说两句话,名声就来了。

    如此情况下,陈江海等于是欠了王石头一个人情。

    不得不说,王石头的算盘打的是真的响。

    奈何陈江海不是一般人,他压根就不想去掺合。

    王石头这话,真的让陈江海有点无语。

    陈江海跟祝王彦,可以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种情况下,陈江海为什么要给他去说好话?

    况且祝王彦做的事,确实违背了法律。

    违背了法律,就要受到相应的代价。

    陈江海笑着说道:“说到底,这件事其实跟我没有什么关系吧?”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王石头脸色微微一变,但是却并没有放弃。

    过来的时候他多少还是有些心理准备,知道想让对方出手肯定不那么容易。

    王石头赶紧说道:“陈总,都是搞企业的,你可得拉一把啊!”

    陈江海听到王石头这话,顿时就笑了起来。

    “王总,我想你搞错一件事了,企业家之间,可是有区别的。”

    陈江海淡淡道。

    陈江海虽然没有明说,可王石头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祝王彦是国企老总,陈江海是民营老总。

    两者之间,差别还是有的。

    在九十年代初,国企才是国内企业的主流。

    而私营的话,完全可以用后娘养的来形容。

    祝王彦身为国企老总,他在做企业中遇到的问题,可比陈江海少太多了。

    在陈江海看来,国企的那些老总更像是当官的。

    王石头说两者同为企业家,这一点陈江海自然是不赞同的。

    陈江海从来不认为,他和那些国企的厂长是一类的人。

    王石头找到陈江海这边,明显是找错人了。

    陈江海刚才的话,已经足够表明他的态度了。

    王石头没有想到,陈江海对于这件事,竟然这么的不上心。

    他皱了皱眉头,忍不住说道:“陈总,企业家有国企跟私企之分,可说到底我们都是做企业的人,难道不是吗?”

    王石头的这番话,陈江海并不想反驳。

    因为没有任何的意义。

    他说服不了王石头,王石头也别想说服他。

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

    看到陈江海不说话,王石头还以为陈江海在动摇。

    他心中暗喜,然后又趁热打铁一般的说道:“陈总,祝老板可是真正的企业家,那是华夏天字号的企业家。”

    “不说其他,光是他的成绩,这绝对是无人可比的。”

    “这种情况下,你要是帮忙说几句话,人家绝对认为你是一个值得结交的朋友。”

    王石头这话,说的其实已经啊很委婉了。

    就差没直接跟陈江海说,做了这件事,你在商界的地位肯定要上升。

    只可惜,这种好处对于陈江海来说,一点诱惑力都没有。

    当然,王石头的话,有一点陈江海还是认同的,那就是祝王彦的成绩。

    八十年代初期,祝王彦正式成为玉溪烟厂的厂长。

    那个时候的玉溪,还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小烟厂。

    它的固定资产在一千万左右,生产设备全部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水平。

    祝王彦当上厂长后,狠抓质量和营销,创出了红塔山和阿斯玛等热销的品牌。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玉溪厂已颇有名气,每年可上缴利税五亿元。

    玉溪厂的快速发展的时间,是从八八年开始。

    在此之前,华夏所有的烟草价格都是计划控制的。

    而就在八八年七月,国家宣布对十三种名烟放开价格,实行市场调节。

    在这十三种名烟中,祝王彦的玉溪争取到了其中的四种。

    当烟价开放的时候,红塔山的每包售价就从一点三元涨到了三点九元,第二天又涨到了五元。

    这一年在全国上缴利税最多的前十家企业中,玉溪厂排名第五,经济效益跃居全国轻工业之首。

    当时的祝王彦,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就在那一年,他被授予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

    得到了这些奖励后,祝王彦不满足当下的成绩。

    为了突破国家对烟草产量的指标控制,他绕开了有关政策,通过并购其他小烟厂的方式,充分放大自己的产能。

    日后看来,这是一条灰色的改革通道。

    它让国家对烟草生产总量的限制形同虚设。

    到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玉溪厂年创利润达两百亿元以上,占到大理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十。

    这样的收入,相当于四百多个农业县的财政收入总和,稳坐华夏烟草界第一把座椅。

    同时,玉溪厂跃升为世界第五大烟草企业。

    九七年的时候,红塔山的无形资产为三百五十三亿元,在华夏所有品牌中位居榜首。

    在祝王彦任职的十七年间,红塔集团总计纳税八百亿。

    一位领导在视察该企业时说这不是卷烟厂,这简直就是印钞厂。

    然而,一切的变化要从九六年开始。

    那个时候,上面接到了匿名举报,便对祝王彦展开了调查。

    九七年六月的时候,祝王彦因贪污罪名被拘捕。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祝王彦在企业上获得的成就,确实让很多人一辈子都望其项背。

    更加讽刺的是,祝王彦创造了这么亮眼的成绩,最后却落得一个身陷囹圄的境地,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陈江海摇头道:“这件事情我没兴趣,你请回吧!”

    话说到这里,已经很明白了,他根本就不想管。

    王石头想不通,陈江海竟然不愿意去冒这个头。

    “陈总,你这未免也太绝情了!”

    王石头猛然从沙发上站起身来,瞪着双眼看这陈江海愤愤地道。

    看到王石头这个样子,陈江海有点不理解。

    祝王彦落到如今这个局面,难道不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吗?

    祝王彦之所以会被调查,就是因为贪污。

    调查结果显示,祝王彦在国外设立了十亿华夏币和上亿美刀的企业小金库,只有他签字才可以动用。

    “王总,你也不要太激动,祝王彦他到底贪了多少,你们应该都清楚。”

    陈江海似乎并不在意,仍然一脸平静地道。

    如果祝王彦是因为冤枉而入狱的话,陈江海肯定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祝王彦现在进去的理由是贪污,让陈江海去为他开罪,是不可能的事。

    “陈总!”

    王石头颇为激动地说道,“你知道祝老板他的工资是多少吗?”

    “二十年前,他的工资是九十二块钱,奖金是当时全场最高的六块钱,再加上其他的总共月收入才一百一。”

    “可到了十年后,厂子搞好了,他每个月的收入只有四百八十多元,再加上一些奖项,总共才一千块钱左右。”

    “现在红塔成为了世界级的企业,他却要入狱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巨大的讽刺吗?

    陈江海淡淡的看了王石头一眼,微微挑了挑眉头:“怎么?

    你觉得他这样做是对的?”

    王石头振振有词地说道:“对不对这种事,后人自有评判,但是我觉得他所做的贡献与所得落差太大,一时冲动大可原谅。”

    陈江海摇了摇头。

    王石头这话,简直就是在狡辩。

    这就好像在说,抛开事实不谈,祝王彦是一个不错的人。

    一个人贪污了这么多钱,凭什么要让别人觉得,他是一个好人?

    做人还是要讲规矩的。

    既然犯了错误,就应该遭受惩罚。

    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功过是不能相抵。

    陈江海摇了摇头,声音变的有些冷:“你的观点我不敢苟同,这件事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听到陈江海的回答,王石头忍不住说道:“陈总,你知道祝王彦的女儿在狱中自杀,儿子远逃国外,妻子及大部分的亲戚均被收监,是名副其实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了。”

    “难道你都不愿意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吗?”

    前世正是因为这样的事,对祝王彦的同情和声援,成为了一股很耐人寻味的势力。

    就在今年年初的大会上,十多位企业界和学界的代表与委员,联名为祝王彦求情,呼吁枪下留人。

    一个听上去很能打动人的说法,是一个为民族工业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国企领导,一年收入竟不如歌星登台唱一首歌。

    看到王石头这激动的样子,陈江海淡淡说道:“王总,道不同不相为谋,请不必多说了。”

    对于陈江海来说,这件事本来就跟他没有多大的关系。

    既然祝王彦做错了事,自然是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眼前的王石头为其奔走,并非出于道义,而是怀揣着私心。

    因为这王某人本身也不算什么好鸟。

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这是为什么呢?

    王石头根本就不知道陈江海对于他的看法,只觉得这位陈总太过铁石心肠。

    他脸色微微涨红说道:“陈总,你难道就没点人情味吗?”

    听到王石头这样说,陈江海冷冷的看了他一眼:“王总,你可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陈江海的一番话,就如同一盆冷水,直接浇在了王石头的头上。

    他脸色顿时一阵青,一阵白,显然陈江海根本不是他能得罪得起的。

    眼下的情况,让他进退两难。

    陈江海也不着急,他想看看王石头,到底会做什么选择。

    是选择道歉?

    还是要硬钢到底?

    过了半天,王石头这才开口说话,声音也变得缓和了许多:“陈总,难道你不觉得祝王彦他的结果,有点不人道吗?”

    陈江海干脆地摇了摇头,淡淡说道:“法律才是准绳。”

    这一句话,彻底让王石头的心彻底的凉了。

    陈江海对于这件事情都态度,十分的明显而且坚决。

    看来他今天来找陈江海的决定,是十分错误的。

    “陈总,谁也不敢说,自己做的百分百全对吧?”

    王石头说这话,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了。

    听到王石头这样说,陈江海脸色一下就阴沉下来,毫不客气的说道:“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我不需要贪污,也不会做违法的事,所以不劳你操心了。”

    “陈总,你……”

    王石头的话还没有讲完,就被陈江海打断了。

    陈江海好继续说道:“本来我是不想跟你争论的,但你依然喋喋不休,我不得不再说几句。”

    “祝王彦是因为贪污进去的,媒体和你们对他百般同情,可是又凭什么同情他呢?”

    “要不是国家不准民营企业做烟草,能有他祝王彦的成就!”

    “企业做得好,功劳就是自己的?

    凭什么!国家难道没有给他丰厚的待遇和荣誉了吗?”

    陈江海掷地有声的一席话,说的王石头直接哑火了。

    王石头没有想到,陈江海居然能够看到这一层。

    现在华夏国内大部分人,对于这件事情,都是比较同情祝王彦的,而且愿意为他发声甚至奔走。

    可是在陈江海这里,他觉得同情祝王彦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而且既然犯了错误就应该受到法律的惩处。

    最后,王石头知道事不可为,只好灰溜溜的走开了。

    看着离开的王石头,陈江海忍不住摇了摇头:“真是自以为是。”

    ……

    十九号,两会正式召开了。

    这一天,所有的电视台播的基本上都是相关内容。

    陈江海看了之后,就记住了一句话。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一段话表达出来的决心和气势,让陈江海心里震撼不已,佩服不已。

    从这句话当中,陈江海就能感受到,国内改革推向深入的艰巨性。

    还有一点,那就是陈江海对说出这句话领导的佩服。

    陈江海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能叫伟人。

    因为那些别人不敢做,做不好,做不了的事,他们都敢迎难而上,而且能做得好。

    华夏能够复兴,真的离不开这些人。

    就在当天,会上提出了国退民进的说法。

    随着时间的发展,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是越来越惨淡。

    两会上,在财政部门的情况通报中,公布了一个让人绝望的现实。

    国有企业不得不通过财务报表作假的方式,来掩盖现实的窘境。

    财务部门对一百家重点国有企业,九七年到九八年的年度会计表进行了抽查。

    结果,百分之八十一的企业,存在资产不实和虚列利润的情况。

    发言人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这会这样。

    不过陈江海相信,所有人都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在这种情况下,会上提出了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实施的战略,就是坚决的国退民进。

    这样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就在五天后,华夏方面通过了一个决定。

    全球胶卷业的老大科达,将对华夏胶卷工业实行收购。

    这不是一家,两家企业的收购,而是整个行业收购。

    这个决议一出,可以说全国震惊。

    所有人都觉得这件事,有点荒诞不经。

    甚至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假消息。

    可是很快,这件事情就定了下来。

    对此很多人都觉得,国有比重下降,私营比重上升,会不会搞得变味了?

    这个问题,可能是最多人担心的一个问题。

    一时之间,全国上下关于这件事的讨论,可以说要闹翻天了。

    陈江海却清楚的知道,华夏的经济想要发展的话,势必要走出这一步。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不是国有企业能够适应了的了。

    只有进行深入的改革,才能激发出国企的潜力。

    在知道这个消息后,岳宏盛第一时间找上了陈江海。

    “陈总,我听说柯达要收购华夏胶卷全行业?”

    对于这个消息,岳宏盛除了震惊,再没有其他感受。

    他实在没有想到,竟然会发生这么一件事。

    要知道,秋海跟柯达的合作,早就已经在进行了。

    跟其他企业不同的是,秋海对于胶卷行业,没有任何的兴趣。

    按照陈江海的意思,秋海只负责镜头发展。

    至于胶卷的话,全部交给了柯达,秋海方面则是完全不插手。

    换来的,是秋海对于镜头的全面掌控力。

    对于这件事,岳宏盛一直以来,都有点无法理解。

    要知道眼下胶卷行业,绝对是一个很吃香的行业。

    而镜头行业,可以同不温不火来形容。

    这也是明摆着的事。

    胶卷是消耗品,一台相机可能只有一个镜头,却要耗费无数的胶卷。

    买相机可能是一锤子的买卖,可是一台相机却必须不断的消耗胶卷。

    陈江海丢掉高利益行业,选择一个没有什么前景的行业,这是为什么呢?

    直到现在,岳宏盛才知道为什么。

    柯达如果真把华夏胶卷全行业收购了的话,那秋海投资了胶卷,虽然能够获得一笔巨款,可是却等于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帮他们了。

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一家欢喜一家愁

    此时岳宏盛不得不怀疑,陈江海是不是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

    不然的话,真的没法解释,在当时那种情况之下,陈总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出人意表的决定。

    其实岳宏盛的猜测,都是错误的。

    陈江海就是单纯的知道一点,胶卷这个行业,注定要被更加先进的数码技术所淘汰而已。

    所以把时间和金钱耗费在注定会被淘汰的行业上面,这不脑袋秀逗了吗?

    这两件事情,只能说阴差阳错,才会让岳宏盛出现了这样错误的判断。

    看着匆匆而来的岳宏盛,陈江海笑着说道:“你不是看新闻了吗?

    难道还怀疑这是假的?”

    “陈总,您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岳宏盛双眼直直的看着陈江海,忍不住问道。

    听到岳宏盛这样说,再看他的表情,陈江海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怎么可能?

    纯属是误打误撞。”

    陈江海这倒说的是实话。

    关于柯达收购华夏胶卷全行业的计划,陈江海前世是真的不清楚。

    毕竟关注这个行业的人,真的不多。

    可是这并不妨碍陈江海知道一个信息,那就是胶卷行业是夕阳产业了,再去折腾,纯粹是死路一条。

    随着拍照手机和智能手机的到来,还有内存卡的出现和发展,让胶卷的生存空间急剧缩小,会逐步被数码技术取代。

    这个时候,谁再跑去这个行业投资,等于是白白往水里扔钱。

    陈江海话是这样说,岳宏盛却不愿意相信。

    要说纯属误打误撞的话,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要知道,陈江海跟柯达谈合作的时候,胶卷行业还是如日中天,大笔大笔的赚着利润。

    而且根本就不用担心销售的问题。

    因为作为消耗品,随着相机进入千家万户,销量必然是越来越大的。

    在那个时候,几乎谁都清楚,只要进入到这个行业,那就意味着必然会赚取丰厚的利润。

    面对这种情况,陈江海竟然毫不犹豫的舍弃了!

    不仅如此,还花了大量的资金,进入到镜头行业。

    所以当时岳宏盛根本就无法理解陈江海的做法。

    也就是出于对陈江海的信任,他没有多说什么,老老实实地按照陈江海的要求在执行。

    但是在岳宏盛的心里,始终是觉得有些惋惜的。

    毕竟哪怕是直到此刻,胶卷业务还是大笔大笔的赚着利润,丝毫没有疲软的迹象。

    可是结合现在的事,岳宏盛觉得陈江海肯定是提前预知到了点什么。

    “陈总,你真是太厉害了。”

    岳宏盛越想就越觉得是这么一回事,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赞叹道。

    听到岳宏盛这样说,再看他一脸认真的表情,陈江海也是有点无语。

    算了,不必解释了,随便岳宏盛他们怎么想吧!

    “出国考察的名单,还没有出来吗?”

    陈江海跟着换了个话题问道。

    岳宏盛赶紧回答道:“陈总,名单还在拟定当中,一出来我就给你送过来。”

    因为上次的事,岳宏盛受到了教训,对于科技人才,提高了重视。

    所以他在原本的名单上面做了一些适当的调整,以至于现在尚未定下来。

    当然,这件事他也没必要再跟陈江海多说。

    毕竟这是属于他负责的工作。

    他要做的就是,拟定好最后的人员名单,然后交给陈江海过目拍板。

    陈江海点了点头,随后说道:“宏盛,还有什么事吗?”

    “陈总,关于大批量囤积芯片的计划,我已经在准备了。”

    岳宏盛汇报道。

    从上次陈江海的态度中,岳宏盛知道大老板是十分重视的。

    陈江海重视的事情,他自然是不敢耽搁的。

    而且他也明白了其中的危机,准备尽全力储备更多的芯片,以应对意外的发生。

    好在如今的秋海根本就不差钱,所以囤积芯片的计划自然也没什么问题。

    听到这个,陈江海满意的点了点头,表情严肃的嘱咐道:

    “记住,花多少钱不用在乎,我需要的是有足够的余量。

    一旦芯片受到限制,秋海也不会因为缺少芯片而造成产量下降。”

    “陈总,我知道怎么做了!”

    岳宏盛赶紧回答道,态度也更加坚决了。

    ……

    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三号,柯达总部正式宣布,以十亿美刀收购华夏胶卷全行业。

    这个消息一出,可以说是举国震惊。

    全行业收购,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这就意味着,国家对于这个行业,可能没有什么掌控权了。

    同时,国内的相关企业,都会因此收到很大的影响。

    毕竟,行业的老大换人了,而且还是外国人,这对下面的企业来说,未来就很难预料了。

    甚至有很多人觉得,这样做是对国家制度的一次挑战。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来不会因为一小部分人的议论,而停止脚步。

    而且从上面的态度也能看出来,这件事情必将会成功,根本就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

    要说这件事情,影响最大的自然是岛国的富士达。

    柯达这样做的话,意味着明目张胆的要在华夏市场上进行行业垄断。

    现在这个决定一出来,毋庸置疑的意味着富士达将从华夏市场出局。

    一般来说,华夏的国情都是同情弱者。

    然而这一次,富士达的遭遇并没有多少人同情。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富士达多年的骄横和傲慢,彻底的得罪到了华夏的民众。

    当年公元厂以四十亿华夏币的巨资,从富士达引进设备。

    九三年前后,公元厂发生经济危机。

    当时公元厂的厂长在岭南省领导的带领下,飞往岛国希望获得帮助。

    他们要求与富士达领导层会面时,被富士达无情的拒绝了。

    当时的富士达认为,公元厂出现经济危机是华夏人的事,跟他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一行人苦等数日,结果却是双手空空,伤心而回。

    这个拒见事件,很快在华夏政界和企业界流传开来,让不少人恨得咬牙切齿。

    老话说的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现在富士达试图抵制柯达收购,很难找到愿意为他们出面的有力人士。

    或者说国内大部分人,都在等着看富士达的笑话。

    这种情况之下,大家袖手旁观还来不及,哪里还会伸出援手。

    甚至还有一些人巴不得凑上去狠狠的踹上几脚,让富士达更加狼狈一些,也好狠狠的出一口当初的恶气。

    富士达此时可以说陷入了危机当中,在绝望中饱受煎熬。

    可柯达的股票却是应声大涨,一片欢欣鼓舞。

    真是一家欢喜一家愁。

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

    至于华夏为什么要推动柯达收购全行业,陈江海心里很清楚,这其实就是为了做一个尝试。

    柯达完成行业收购后,在未来的五年时间内,对整个行业进行了大手术。

    华夏前几名的胶卷厂,柯达相继投入了上亿美元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柯达的全球制造基地。

    对那些拯救无望的企业,柯达则进行了还算合理的经济补偿,将之彻底关停。

    在华夏政府看来,柯达的表现足够亮眼。

    因为它解决了国有企业改造的两大难题——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

    当然,柯达改造的影响,要等到五年之后才出来,

    现在谁也说不准,柯达全面进入华夏,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陈江海是真的佩服上层,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

    足够魄力,也足够冒险。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

    说是一场赌博也不为过。

    实在是现在的国企,很多都已经积重难返了。

    想要彻底改变,就必须下猛药。

    否则缝缝补补,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无济于事。

    陈江海是有未来视角的人。

    他清楚的知道收购这个举动,会给华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可是其他人,根本不知道这样的选择会给华夏带来什么。

    甚至更多的人都觉得,这将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没有足够的魄力,胆量和远见,是万万不敢做出这样的决定。

    正当全国都在关注柯达收购的消息时,有一件事却突然成了热门。

    西山假酒中毒案,前段时间闹的是沸沸扬扬的。

    就在这个时候,封缸酒站出来发声了。

    对于用工业酒精制造假酒这种行为,风封缸酒表示了强烈的谴责,认为这破坏了整个行业的声誉。

    同时,封缸酒呼吁所有的厂家一起,成立一个打假协会,杜绝这种现象的再次发生。

    对于那些因为假酒而变得家破人亡家庭,封缸酒表示每家都会无偿捐献一笔费用。

    封缸酒的这个举动,一时之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很多之前没听说过封缸酒的人,现在都开始关注这个品牌了。

    总体来说,这件事跟封缸酒是没有多大的关系。

    自从西山假酒案发生后,国内的大部分酒白酒品牌都不敢站出来说话。

    原因也很简单,他们是害怕了。

    这个时候要是说错点什么,可不是小事。

    搞不好就会引火烧身,惹来大麻烦。

    多说多错,少说没错,这个观点是所有白酒品牌都一致认同的。

    这种特殊的时期,只要被人家抓到一点把柄,就会被无限的放大。

    风险如此之大,白酒企业自然是不敢出声的。

    白酒行业的人,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希望这件事情尽快的过去。

    所有人都相信,只要过一段时间,很多人都会遗忘这件事情的。

    就在这个时候,封缸酒却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并且表明了自己旗帜鲜明的态度。

    家美集团这样做,让白酒行业的人都十分的震惊。

    他们觉得家美旗下的封缸酒在这个节骨眼上做出这样的举动,纯粹就是在找不自在。

    全国上下,现在对白酒行业那是盯得死死的。

    谁要是在这个时候出了问题,绝对不会像以前那么容易过关了。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封缸酒做的这些举动,似乎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攻击。

    相反,很多人觉得封缸酒这样做,是出于正义和社会责任。

    一时之间,市场上关于封缸酒的正面评价,猛的开始上升。

    而封缸酒这个品牌也在整个华夏大地上收获了大量的好感,风光无限。

    不说其他,光是封缸酒愿意捐钱给那些受难家庭,这一点就让很多消费者对封缸酒有了好感。

    毕竟是每一户都得到一笔五万块资助费。

    如此大手笔的人道主义援助,在现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这些原本可能因为假酒害死了家里主心骨,导致孩子失学,老人无人赡养等情况的家庭,在物质上得到了保障。

    同时对他们来说,也是巨大的安慰。

    大多数人还是同情弱者的。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封缸酒这次做的事,带来了很好的广告效应。

    现在全国的人,都知道了封缸酒这个品牌,并且有人愿意为之买单。

    消费者们的观念很简单,封缸酒敢在这个时候冒头,那就说明对自己的产品有足够的自信。

    一个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想必是很多消费者都愿意看到的。

    很多消费者一下就对封缸酒,好奇了起来。

    等他们答应过后,便有了新的发现。

    这个封缸酒的背后,竟然是秋海。

    两两叠加之下,消费者对于封缸酒的好感,成倍上升。

    毕竟,秋海集团这个牌子摆在那里,早已经深入人心。

    而且,无数消费者早已经被陈江海这位老总的人格征服。

    既然是陈江海投资的企业,那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封缸酒给予每个受害者家庭人道主义援助五十的事,大家也觉得完全符合陈江海一贯的作风。

    甚至有人认为,恐怕也只有陈江海才能干出这样的事情来。

    毕竟这笔钱累积起来绝对不是小数目,普通企业可没有如此慷慨。

    总而言之,封缸酒做的举动,效果实在是太好了。

    这样的结果直接让其他的企业彻底坐不住了。

    当然,现在的他们,也不可能拾人牙慧,完全照常封缸酒的路数来。

    封缸酒既然已经拔了头筹,他们再做的话,那广告效果肯定没有之前那么好。

    而且搞不好就是吃力不讨好。

    因为就算这么做了,消费者也肯定不怎么领情。

    人家没做的时候,你们去干嘛了?

    现在看到效果好了,你们就全部凑上来了,这算什么意思。

    消费者们抱着这样的想法,对这些白酒企业肯定不会有好感。

    说不定,还会产生反作用。

    很快,白酒企业就找到了另外一个办法。

    那就是干脆响应封缸酒成立关于打假协会的事。

    一旦响应这个计划,那就足够表明他们的态度了。

    消费者们看到他们这么积极,想必也不会对他们有多大的意见了。

    这样做,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怎么改才能改好?

    相反的,如果这个时候谁没有站出来,肯定会被消费者重点盯上。

    说不定还会因为这个,导致整个品牌的竞争力下降。

    这一点,是那些白酒企业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白酒行业一下就热闹了起来。

    作为第一个发出成立打假协会的封缸酒厂,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协会的会长。

    这对于封缸酒来说,又是一个不错的宣传途径。

    很多人很眼红,但却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望而兴叹。

    封缸酒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发起人,这个会长要说不是它的,消费者们都不会同意的。

    做生意就是这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是获利最大的人。

    封缸酒敢在最危险的时候,主动站出来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人家担了风险,这个会长的位置竟然没人敢跟他抢。

    如果真的敢跟封缸酒抢的话,封缸酒完全可以不带他们玩。

    总之这件事对于封缸酒来说,绝对是名利双收。

    此时的陈淑瑶十分的开心,结果太让她意外了。

    她原本还在担心因为假酒的事情影响到封缸酒的销量,现在倒好,居然让她看到了转机,甚至可以让这个品牌迎来一次突破。

    她非常庆幸听了陈江海的建议,否则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惊喜。

    陈舒瑶一开始想的很简单,就是想要保住封缸酒的名声。

    在整个行业信誉受损的时候,封缸酒能够维持自己的名声,这已经是很好的办法了。

    她甚至都不敢想继续保持封缸酒的销量。

    毕竟出了这样的风波,消费者在购买瓶装白酒的时候肯定会更加慎重,自然会减少消费。

    像五粮液茅台那种顶级的白酒品牌自然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反倒是像封缸酒这种地位比较尴尬的二线品牌必然受到冲击。

    让陈舒瑶想不到的是,经过陈江海的这一番操作,不仅让封缸酒保住了名声,还让它的口碑上升了一个台阶。

    这种情况带来的好处也是非常直接的。

    第二天,封缸酒的销量就猛的上升了一截。

    从这一天的销量来看,完全可以跟国内其他高端白酒品牌相媲美了。

    如果这个数据能够一直保持下去的话,封缸酒真的就能杀入白酒的高端品牌行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线白酒品牌了。

    大会结束后,关于国企改革的计划,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这对于很多国企来说,就好像末日来临了一般。

    很多地方都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这样做太危险了。

    然而,上面的态度非常明确,这件事情绝对会进行到底,不会因为某些人的反对而改变的。

    看着眼前愁眉苦脸的冯宗贤,陈江海脸上带着轻松的微笑。

    冯宗贤在担心什么,陈江海稍微能够猜到一点。

    不仅仅是冯宗贤,恐怕国内大部分的人,都在为这件事而担心。

    要知道,国企这个模式,在华夏已经实行了几十年的时间了。

    现在突然提出要改革,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困难的,实在难以接受。

    很多人在国企一待就是一辈子,这种模式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了。

    现在国企改革,就意味着这种模式也会得到改变,旱涝保收的铁饭碗自然就被打破了。

    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现在谁都无法知道。

    面对无法预知的未来,要说没有担忧是不可能的。

    底下的人在为此担忧,上面的人也在为此担忧。

    国企是要改革,而且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

    可要怎么改才能改好?

    怎么改,才能维持当地的经济,不让底下的人出现混乱?

    这些,都是当政者需要考虑的。

    如果不考虑好这些问题,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种野蛮的行为对当地的百姓来说,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

    冯宗贤现在很头疼,他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做最合适。

    要知道,他现在手里还有一个一轴双城的工作,这里面问题就很多。

    在这样的关头又遇上国企改革,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冯宗贤想要做好陵海的工作,现在看来,那是相当的困难。

    唯一值得庆幸的,那就是陵海的国企。

    数量不是很多,效益也不是很差。

    归根结底,主要还是因为陵海出了一个陈江海。

    陈江海手里的秋海,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很多国企也是因此受益,每年的效益都在稳步上涨。

    而且也因为毗邻秋海集团,所以这些国企也陆陆续续做出了一些改变。

    虽然这些改变并不深入,可是很多细节上的东西学习秋海,反倒是起到了极大促进的作用。

    这种情况之下,这些企业虽然身为国企,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下面的工人,思想都是比较进步的,并不像其他国企那样僵化。

    毫不夸张的说,秋海对于陵海的作用,那是相当的明显。

    在全国来说,能有陵海这样条件的省份,确实不多。

    可就算是这样,冯宗贤都觉得困难重重。

    实在是国企这个东西,在华夏经济发展的十几年中,份量太重了。

    而且很多东西都是根深蒂固,烙印到骨子里的。

    贸然的去改革,肯定会带来很多的坏影响,也会遭受极大的抵触。

    国企改革提出了两三天,冯宗贤连头绪都没有找到。

    这种情况下,冯宗贤立马就想到了陈江海。

    两个人之前聊天的时候,就说过相关的问题。

    那个时候,国企改革还只是小道消息。

    没想只不过是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这件事情就成真了。

    当时陈江海就说过,到时候可以帮忙出出主意。

    冯宗贤这次特意从陵海赶过来,就是想看看陈江海,能不能给他一些建议。

    只能说,对于这件事情冯宗贤的心理预期,那是真的很低,不敢有更多的奢望。

    但凡陈江海能够给点建议,他就很满足了。

    实在是这件事牵扯到方方面面,不知道要如何下手。

    陈江海能够提供一个思路,冯宗贤就觉得很好了。

    在冯宗贤的心目中,陈江海绝对是一个全能的人。

    就算是国企改革的话,冯宗贤相信陈江海也能为他提出好的建议。

    在知道冯宗贤的来意后,陈江海微微一笑,淡淡开口道:“冯市,其实你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冯宗贤连忙道:“江海,你这是有想法了吗?”

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最奇异的地方

    陈江海何止是有想法,连办法都知道很多。

    前世这个时候的国企,可以说在改革方面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其中有昏招,当然也有高招。

    “首先第一点,那就是要有轻重缓急之分。”

    陈江海淡淡道。

    冯宗贤没有说话,他满怀期待的看着陈江海,在等着他的下文。

    陈江海继续说道:“在我看来,有效益的国企,改革的计划完全可以放在后面,节奏放缓一点,没必要太过着急。”

    “而对于那些效益不好,甚至濒临倒闭的国企,这才是最需要改革的,因为已经不改不行了。”

    陈江海的一番话,有点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意思,彻底让冯宗贤打开了思路。

    陵海效益不好的国企,毕竟只是少部分。

    改革的对象确定了,这工作量一下就少了很多,而且也可以做得更加细致,避免出现太大的纰漏。

    “对对对,江海,我真是糊涂了,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想不明白。”

    冯宗贤略带自嘲道。

    对于这一点,陈江海认为跟冯宗贤没有多大的关系。

    这次的改革,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国退民进。

    很多人被这个前提难住了,这改革自然是不好进行的。

    经营得好的那些国企,自然不能轻易的被改革。

    或者说,这些国企不急着被改革。

    这些国企已经干出了成绩,继续干下去的话,成绩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就算以后效益不行了,再改也是完全不着急的。

    说到底,这次改革的主体,就是那些效益不好,严重拖了后退的国企。

    效益好的那些,根本就不需要改革,暂时维持现状即可。

    对于这点,冯宗贤点头表示同意:“江海,你说的没错,有了开头,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此时的冯宗贤,对于如何改革,总算是有点头绪了。

    “江海,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说完,他就直接站了起来。

    在冯宗贤看来,陈江海能够给他提供一个思路,让他找准方向就已经很厉害了。

    接下来的事,还得自己慢慢去摸索,一步步去实践。

    他可不指望能够直接在陈江海这里找到具体的改革方案,因为他觉得那根本就是不太现实。

    陈江海看到冯宗贤着急的样子,赶紧把他叫住了:“等等,冯市,我话还没说完呢!”

    听到陈江海的话,冯宗贤微微皱了皱眉头道:“难道你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接下来的几年,国进民退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改革方案。

    这可以说,是这次改革最奇异的地方。

    各地按照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造性的寻找到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方法,出现了数十种产权量化出让的方式。

    陈江海接下来要说的,就是其中几种有代表性的方法。

    他希望能够帮助到冯宗贤,同时也通过冯宗贤为国企改革彻底的打开思路,让这一世的国企改革少走弯路。

    第一种是管理层mbo。

    企业家被允许购买自己管理的企业股份,有的是全数出资购买,有的赠送部分比例的干股。

    这第一种方式十分的好理解,而且在一些企业之中,有人已经在酝酿这种模式,陈江海也就没有过多的解释。

    第二种,就是曲线mbo。

    由管理层出资组建新的公司,然后与原有企业发生种种经营或资本重组关系,最终曲线获得股权。

    这第二种办法的话,其中最出名的案例要属于粤美集团的改制。

    这是一家创办于六八年的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九二年改组为股份公司。

    在上一世,粤美的私有化,起步于一九九九年。

    最开始的做法,是在量化净资产的基础上,拿出一定比例折成股份分给经营者。

    两千年十二月份,粤美控股与一家美托投资的公司签订协议。

    前者将所持七千多万股法人股,以每股三块钱的价格转让给后者,收购金额为二点一亿元。

    转让后,美托投资成为粤美的第一大股东。

    而这个公司,正是由粤美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控股。

    其中,董事长一人就拥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持股比例极高。

    第三种办法是员工持股。

    组建员工持股会,以全员持股的方式,将企业的资产量化到位。

    在这其中管理层,将会获得最大比例的股份。

    这个办法在岭南的深城,是用得最多的。

    当时深城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市内国有企业全面推行员工持股制度。

    这三种模式,是华夏国企改革中用的最多的。

    至于其他的引资量化,增值量化等,都被这个时代的人给研究出来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时代对于企业改革的方法,真的是多如牛毛,不胜枚举。

    听完陈江海这些企业改革的办法后,冯宗贤直接呆立在原地,眼睛瞪得大大的。

    他真的没有想到,陈江海竟然能够提供这么多的办法。

    一开始,冯宗贤认为陈江海能够给他一个方向或者思路,就算是不虚此行了。

    可是现在倒好,陈江海一下就拿出了五六种办法,让冯宗贤随意挑选。

    要知道,国家对于国企改革,才刚刚下达命令,很多人都在讨论和摸索当中。

    可是陈江海倒好,一口气就给出了这几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办法。

    这些办法冯宗贤觉得十分的成熟,有很强的实践性。

    不是磕磕绊绊研究出来的,而是一拿出来就能用的那种。

    “江海,你怎么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

    冯宗贤过了好一阵才回过神来,惊叹之余,表示很不理解。

    陈江海微微一笑,语气淡然的解释道:“我可是做企业的,这方面的东西了解的自然比你多。”

    对于陈江海的这个回答,冯宗贤点头表示认可。

    国企改革,说到底就是企业的改革。

    陈江海做企业这么厉害,能够想出这么这些办法,倒是不奇怪。

    在陈江海这里,能够得到这么多的改革思路,冯宗贤可以说是心满意足。

    “江海,真是太谢谢你了,我先回去忙了,等有空一定要请你吃饭。”

    冯宗贤在此站了起来,迫不及待地说道。

    来之前,对于这次国企改革,从中闲很是头疼了一阵。

    现在经过跟陈江海的一番交流之后,方向有了,办法有了,必须尽快动手,所以他一刻也不想待下去。

    陈江海扬手笑道:“冯市,我还有一些东西没讲呢,你确定要走吗?”

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八大模式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冯宗贤先是愣了下,随即一脸喜色。

    他没有想到,陈江海会给他带来这么多的惊喜。

    他实在有些庆幸,自己能够认识陈江海这样的人物,而且还成为了朋友和合作者。

    同时也庆幸,自己在遇到改革这个难题的时候,没有浪费太多的时间,直接就跑过来找陈江海请教了。

    “江海,你还有什么招,赶紧说说!”

    冯宗贤重新坐回了沙发,双眼直直的看向陈江海,满怀期待的问道。

    陈江海毫不吝啬的把他准备说的东西一口气都告诉了冯宗贤。

    其实他刚才说的,都是一些方向而已。

    具体的操作办法,以及一些细节上要注意的东西,陈江海并没有说。

    虽然刚才冯宗贤听到的那些,回去进行整理之后,也能使用。

    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之中,走弯路出纰漏也是必然的。

    对于企业改革这件事,陈江海没有一点想要藏着掖着的意思。

    他打算把自己所知道的最行之有效的东西全都一股脑儿的告诉冯宗贤,希望能够用这样的方式为国企的改革出一份力。

    现在陈江海要说的,是前世海信改革时所用的八大模式。

    这八大模式分别是,投资控股,债权转股权,国有资产异地划拨,集团内企业相互持股,内部存量资产整合,非主业优良资产出售变现,海外融资和股份制改造。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海信的这些模式,为大家揭示了一个新国企的成长奥秘。

    这八大模式,将国企的一些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出来。

    同时,国企自身拥有的一些弊端,也得到了相应的改正。

    在进行这一番改革之后,这家企业的潜能被彻底激发出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此时的冯宗贤,可以说是又惊又喜。

    陈江海给出的这些办法,实在是有点吓到他了。

    在此之前,国企其实已经进行过一次改革,但效果只是差强人意。

    可是现在要求这种改革更加深入,而且多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国退民进。

    这意味之前的改革办法,是没有借鉴意义的。

    想要把这件事给干好,光靠埋头苦干,是远远不行的。

    没有找好方向,没有好的办法,做再多都是无益的。

    不仅是无益,甚至还可能做多错多,对于当地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适得其反。

    像这种没有经验的改革,只有找准了方向,冯宗贤才敢出手。

    否则的话,就是对陵海的不负责。

    这是冯宗贤绝对要杜绝的情况。

    关于国企改革,陈江海给出了几个相对应的模式。

    除了模式,连具体的做法,陈江海都说出来了。

    这不禁让冯宗贤有点怀疑,难道陈江海很早就在考虑这个了吗?

    实在是他说的这些,太过于详细和具体了。

    根本就不像是一朝一夕能够想出来的东西。

    他甚至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能够办到的,而是一群人的智慧结晶。

    冯宗贤完全有理由相信,就按照陈江海所说的改革方式直接拿过去用,都不会有多大的问题。

    不过出于对陈江海的了解,冯宗贤觉得这恐怕也只能是属于对方的智慧。

    想到这里,他心中又忍不住一阵感叹。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种生而知之的人吗?

    “江海,你这……我……”

    冯宗贤想了半天,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陈江海表情严肃地说道:“冯市,我给你的这些建议,可是有条件的。”

    “你说你说。”

    冯宗贤没有一丝的犹豫,赶紧说道。

    陈江海一本正经的说:“你有空得请我多吃几顿饭。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冯宗贤先是一愣。

    随后,两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了起来。

    有的时候,话不用说的太清楚,两人都明白。

    “行,只要你愿意,请多少顿没关系,前提是你不嫌弃我家饭菜口味。”

    冯宗贤笑着说道。

    “你这饭我可不敢多吃。”

    陈江海微微摇了摇头,开玩笑道,“吃一顿饭就得帮一个忙啊!”

    冯宗贤有点无语,最后只能伸手无奈的指了指陈江海,苦笑道:“你啊你啊,就喜欢开玩笑。”

    “吃饭可以缓缓,等你把手上的事忙完再说吧!看你这么着急,我就不留你吃饭了。

    省得你又多欠我一顿。”

    陈江海直接站起身来说道。

    话说到这里,冯宗贤也就没有多待。

    的确,他的时间宝贵的很。

    此时的陵海,可还有一堆的工作在等着他,以至于片刻都不愿意耽搁。

    他原本还担心陈江海会留自己在这里吃饭,不知道该如何拒绝,现在倒好,陈江海看出了他的心思,直接避免了尴尬。

    一时之间他对陈江海更加佩服了。

    不仅智商极高,情商也是完全没有话说,难怪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这次要不是因为担心国企改革的事,冯宗贤肯定是不会离开陵海的。

    他其实很愿意再跟陈江海好好的谈一谈,讨教一些东西。

    实际上到了冯宗贤这个位置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有陈江海这样一个智囊一般的人物在,他自然是很希望能够跟他好好的讨教一番,解决自己遭遇的困惑。

    这一次也是冯宗贤实在是没办法了,才只好来找陈江海。

    现在的国企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刻,办法好不容易找到,冯宗贤要尽快回陵海,把这些事情落实下去。

    这件事情拖得越久,影响会越大,到时候还不一定会出什么乱子。

    只有把这件事情搞定了,冯宗贤才能放心的去做其他的事。

    陈江海也知道,冯宗贤现在时间紧迫,便没有多留,直接送他到了公司门外。

    送走冯宗贤没多久,邱淑仪便来到了陈江海的办公室。

    自从邱淑仪接手人事部以来,工作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

    陈江海发现邱淑仪就适合做这种文职,项目管理的话还真有点不适合她。

    “陈总,有件事要跟您汇报。”

    邱淑仪恭声说道。

    陈江海微微挑了挑眉头道:“什么事?

    还要你专门跑一趟?”

    邱淑仪自从接手人事部以来,这还是第一次来找陈江海。

    一般的事,邱淑仪跟岳宏盛商量一下就能决定了,根本就没必要通过陈江海。

    大不了就是定下来之后,由岳宏盛跟陈江海通一下气就行了。

    今天邱淑仪亲自来找陈江海,看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货比三家,待价而沽

    “陈总,我接到了一个国外研发团队的求职信,一时拿不定主意。”

    邱淑仪赶紧说道。

    关于这件事,邱淑仪在此之前已经找过岳宏盛了。

    岳宏盛清楚的知道,陈江海现在很重视研发这一块,而且他也转变了思路,相当支持。

    主要是对方提出的条件,让岳宏盛不知道怎么处理。

    这种情况下,自然是让陈江海来做决定最为稳妥。

    所以他才会让邱淑仪直接来陈江海这里寻求答案。

    “他们团队主要是研发什么的?”

    陈江海扬眉问道。

    邱淑仪赶紧回答道:“陈总,他们是研发芯片的。”

    听到这个回答,陈江海直接站了起来,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对方是哪个公司的?”

    “陈总,他们并没有说名字,只是说他们所在公司现在的液晶芯片出货量,排世界第三。”

    邱淑仪回答道。

    陈江海微微点头。

    只要对方有实力,他陈江海就不担心花钱,也愿意花钱。

    花了钱事没办好,这才是最糟糕的。

    “他们想要什么样的待遇呢?”

    陈江海追问道。

    邱淑仪微微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陈总,我觉得他们的诚意不是很够。”

    经过初步的接触,从对方的态度和信息,邱淑仪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总的来说就是,这个研发团队确实是想跳槽,但并不是一定会选择秋海。

    他们之所以会向邱淑仪投求职邮件,无非就是想看一下秋海会给什么样的条件待遇。

    说白了就是要货比三家,待价而沽。

    听到这么个情况,陈江海眉头直接就皱了起来。

    邱淑怡继续道:“陈总,最后他们让我们报个价格,合适的话会跟我们合作。”

    陈江海没有说话,开始思考这件事要怎么做。

    如果这个研发团队真的想跳槽的话,陈江海肯定愿意出大价格。

    对于技术人员,陈江海从来都是毫不吝啬的。

    尤其是这样的团队,如果能够真正的收入麾下,对于秋海而言,绝对称得上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现在对方的态度暧昧,让陈江海这价格就不好出了。

    出得低了的话,对方肯定不会同意的。

    可要是超出太多的话,陈江海也不想当这个冤大头。

    陈江海的钱是赚出来的,不是大风刮来的。

    就算这个团队真的有实力,可漫天要价的话,陈江海也是不可能答应的。

    “小邱,你怎么看呢?”

    陈江海抬头看了一眼邱淑仪,想要听一听她的意思。

    邱淑仪直接道:“我觉得可以先报个价,看看他们是什么反应。”

    陈江海皱着眉头想了一会,然后便做了决定。

    “价格方面,就按照市场价加百分之三十。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他们必须签保密协议。”

    陈江海斩钉截铁的说道。

    陈江海愿意去招揽这个研究团队,就是为了研发真正属于自己的技术,不在一些关键的技术上被人掐脖子。

    至于价格方面的话,陈江海觉得完全可以商量。

    人家是带着技术来的,价格方面要是不满意的话,肯定不会愿意来秋海打工。

    可是必要的措施,陈江海也是要上的。

    俗话说得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些研究团队都是国外的人,陈江海是不会太相信他们的。

    只有契约在身,才会让这个研究团队有所忌惮。

    如果没有保密协议的话,到时候研究团队带着研发结果跑路了,陈江海绝对血亏。

    得到陈江海的指示后,邱淑仪便立马去对接了。

    现在全公司的人都知道,陈江海对于研发方面,那是相当的重视。

    其他的事,陈江海或许不怎么关注。

    一旦涉及到研发的话,陈江海绝对会亲自过问的。

    如果能有这么一个研发团队加入的话,对秋海来说绝对是如虎添翼。

    到时候芯片方面的技术上去了,秋海的弱点就真的没有了。

    ……

    此时远在京城的颜鹤城,心情有点烦躁。

    他投资的娃哈哈,跟家美的价格战还在继续。

    可是现在,颜鹤城有点支撑不住了。

    实在是这每天烧的钱,太多了。

    打死颜鹤城也没有想到,家美会这么的坚挺。

    几个月下来,颜鹤城投资在娃哈哈的那些钱,已经全部烧光了。

    要知道,那可是大几千万的真金白银啊!

    现在倒好,采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竟然就这么没有了。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颜鹤城差点没晕过去。

    这些钱,可以说是他的全部身家了。

    如果他在竞争家主的时候失败了,这些钱就是他的养老金了。

    现在,这些养老金直接烧没了,让他如何能够接受得了?

    他感觉自己的心都在滴血。

    颜鹤城之所以会投资娃哈哈,无非就是想给陈江海添堵。

    当然,颜鹤城并不是那种纯粹意气用事之人。

    在他看来,娃哈哈刚跟达能合作,资金方面肯定是不缺的。

    他投钱进去,无非就是给娃哈哈足够的信心。

    娃哈哈有了信心,才会跟家美死磕到底,然后彻底打倒家美,成为最后的赢家。

    到时候他投进去的钱,不但不会有所损失,反而能够赚回丰厚的利润。

    现在的结果,完全超出了颜鹤城的预料。

    这段时间,他最关心的,其实是小灵通的消息。

    至于娃哈哈这边,他压根就没去关注。

    在他看来,娃哈哈这边还得拼一段时间,才有结果。

    而且时间拖得越久,那就越能恶心到陈江海。

    这是他最为乐意见到的结果。

    只是希望是美好的,现实却如此残酷。

    意外来的太突然了,让毫无心理准备的颜鹤城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去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颜鹤城立马打电话给了宗大明。

    对于这件事,宗大明必须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

    颜鹤城甚至怀疑,宗大明不会是挖了什么陷阱,在坑他吧?

    不然的话,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烧掉这么多的钱?

    现在想想亏掉的钱,他简直心如刀割。

    很快,电话接通,传来了宗大明疲惫而且沙哑的声音。

    这段时间对于宗大明来说,是非常难熬的一段时间,整个人看起来似乎苍老了十岁。

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最在乎的人

    旷日持久的价格战,已经把娃哈哈所以都资金全部给打没了。

    就算有达能和颜鹤城的加入,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在此之前,宗大明认为娃哈哈获取这场价格战的胜利,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

    可是现实告诉宗大明,他想的实在是太过于简单了。

    家美有秋海的支持,根本不怕任何人跟它打价格战。

    这段时间的价格战是越打越惨烈,两家都是在亏本销售,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彼此消耗对方,谁也没有占到半点的便宜。

    也正是因为这样,颜鹤城的那些资金,才会被消耗的这么快。

    在消耗颜鹤城的资金之前,达能投注在娃哈哈的资金,已经被彻底的消耗干净了。

    就算颜鹤城没有给宗大明打电话的话,后者很快也会找上他了。

    宗大明找颜鹤城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钱。

    现在宗大明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筹集资金,继续咬牙撑下去。

    想要撑下去的唯一条件,就是有足够的资金。

    如果没有足够多的资金注入,娃哈哈马上就要撑不下去了。

    一旦失败,不仅之前的努力都要付之东流,娃哈哈恐怕也要寿终正寝了。

    在此之前,宗大明已经找过达能那边了。

    对于宗大明的请求,达能那边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此时的达能,已经拿到了娃哈哈的股份,自然不愿意再多出钱了。

    宗大明想要玉石俱焚,达能是不可能同意的。

    达能那边甚至给宗大明下了最后通牒,尽快结束这场价格战。

    否则的话,达能会动用股东的权利,直接把宗大明架空。

    这种情况下,宗大明只剩下一个办法,那就是来找颜鹤城。

    然而宗大明怎么也没想到,他眼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却是主动打电话过来了。

    关键还是兴师问罪的。

    此时的宗大明,一颗心直接沉到了谷底,有些绝望。

    他为之奋斗,耗费了大量心血的娃哈哈,难道真的气数已尽了?

    面对颜鹤城的质问,宗大明只能如实相告。

    颜鹤城不是傻瓜,不会相信宗大明的借口。

    只有把真实情况告诉颜鹤城,才算是有点希望。

    “你的意思是说,我的资金已经全部没了?”

    颜鹤城咬牙切齿道。

    宗大明直接回答道:“没错,颜总,如果后续没有资金跟上的话,娃哈哈就没有未来了。”

    这话的意思很明白,你要是不投钱的话,之前投的钱就等于打水漂了。

    宗大明近乎无赖的态度,让颜鹤城气的七窍生烟,直接就在心底骂开了。

    他要是知道这么一个结果,当初肯定不会主动去找宗大明。

    然而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后悔药可以吃。

    颜鹤城得为自己做的决定,付出对应的代价。

    ……

    就在宗大明和颜鹤城扯皮的时候,陈舒瑶正在看着家美的销售报告。

    看着十分亮眼的销售数据,陈舒瑶的脸上却看不到任何的喜色。

    家美跟娃哈哈的价格战持续了这么久的时间,已经到最后阶段了。

    如今无论是家美还是娃哈哈,都面临着一个窘境——卖的越多,意味着亏的越多。

    这每天亏出去的钱,让陈舒瑶的心里直哆嗦。

    要不是有秋海支持的话,家美早就撑不住了。

    现在价格战中,家美用的资金,全部是陈江海提供的。

    陈舒瑶看着下面报上来的数据,深吸一口气,忍不住喃喃自语的说道:“这件事情,还是早点结束吧!”

    这两天的一些异常,让陈舒瑶看到了一丝战斗结束的契机。

    很多地方的供销商,都不再出售娃哈哈的产品了。

    这种情况只有两个可能。

    一是娃哈哈的产能跟不上。

    二就是娃哈哈亏不起了。

    至于这第一个可能的话,陈舒瑶觉得不太现实。

    娃哈哈的生产基地,不管是从数量还是规模上,都是比家美厉害的。

    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这种情况下,要是说娃哈哈的产能跟不上,根本没有人会相信。

    唯一的可能,那就是娃哈哈真的是亏不起了。

    面对家美的进攻,他们开始收缩防线了。

    如此一来的话,家美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娃哈哈就会彻底的撑不住了。

    到那个时候,这场持续了将近一年的价格战,就会落下帷幕了。

    想到这里,陈舒瑶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不过她知道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不能太乐观。

    该注意的事情一点都不能少,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的意外。

    在这个事情上面,秋海和家美花了太多的钱。

    如果不能取得胜利的话,那就意味着巨大的亏损。

    如果只有陈舒瑶一个人的话,输赢都是自己的事,她反倒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可现在还关系到秋海,关系到陈江海。

    陈舒瑶可以让自己亏钱,但却不能看着陈江海亏钱。

    在陈舒瑶的眼中,陈江海是一个天生的商人,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企业家。

    从她认识陈江海到现在,陈江海似乎都一路顺风顺水,没有过失败的经历。

    亏本这种事,陈舒瑶坚决不想让它发生在陈江海的身上。

    她觉得这样对不起陈江海。

    如果这场价格战失败了的话,对陈江海来说就是一个污点。

    对于这样的事,陈江海肯定是不在乎的。

    然而,陈舒瑶天生带着一点强迫症,她不想看到陈江海的不完美。

    陈舒瑶更不想让这个污点,是因为她的原因而产生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陈舒瑶才会一直在咬牙坚持。

    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赢得这场价格战最后的胜利。

    在陈舒瑶的心里,陈江海是她最在乎的人。

    在她最无助的时候,陈江海对她伸出来援手。

    一路走来,陈江海对她的帮助实在是太多了。

    没有陈江海的话,就没有她陈舒瑶的今天。

    不管是为了报答陈江海也好,还是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也罢,陈舒瑶暗暗的告诫自己必须坚持下去。

    想到这里,陈舒瑶忍不住微微叹了一口气。

    自己就算再为陈江海着想,又有什么用呢?

    陈江海的心里,永远只有一个林婉秋。

    她的一片真心,只能付之东流,徒唤一声奈何了。

    以前陈舒瑶对陈江海说的那些话,看起来是在开玩笑,可每一句其实都是她的心里话。

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全国热议的话题

    有多少人,是借着玩笑话,把自己心里的想法给说出来的。

    然而能够得到回应的,又有多少呢?

    至少陈舒瑶就没有得到回应。

    或许陈江海已经知道,却在一直装傻,不愿意捅破这个事实。

    这样做才能避免两个人尴尬,能够一直是朋友。

    否则的话,两个人说不定会因此而形同陌路。

    陈舒瑶也知道,这样的玩笑不能开的太多了。

    过犹不及。

    玩笑开太多的话,对于两个人都没有什么好处。

    同时也会让陈江海看轻自己。

    这同样不是陈舒瑶想要得到的结果,她必须要在陈江海眼中保证自己的形象。

    所以,哪怕是再不情愿,她也没有继续这样做过。

    想到这里,陈舒瑶微微叹了一口气。

    这辈子她跟陈江海,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最好的结局,就是默默做陈江海的红颜知己,维系着目前这种状态。

    就在这个时候,秘书从外面走了进来。

    “陈总,建筑公司已经联系好了,这是他们提供的图纸。”

    看着秘书拿过来的建筑图纸,陈舒瑶稍微看了一眼。

    “就按这个来吧!让他们尽快施工,我想年底住进去。”

    陈舒瑶展现出女强人的一面,对秘书极为干脆道吩咐道。

    秘书知道陈舒瑶的性格,不敢有丝毫的迟疑,赶紧接过图纸,点了点头说:“陈总,我现在就去让他们动工。”

    陈舒瑶轻轻的挥了挥手,示意秘书可以出去了。

    不仅要做红颜知己,也要做邻居,这会让她原本孤寂的心更加踏实一些!

    陈舒瑶一想到这件事,原本有些僵硬的脸上,总算是露出了一丝温柔而略带期待的笑容。

    ……

    三月底,电视台播出了一则长达五分钟的广告。

    广告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一些合成的照片。

    按理来说,这样的广告应该不会有人关注的。

    结果却恰恰相反。

    实在是这些照片太吸引人眼球了。

    这个广告,主要内容就是关于一轴双城建成后的图片。

    再配上低沉男音极富感染力的优美词句,让这个广告看起来就是像艺术片,美轮美奂,意境悠远。

    很多人看了这个广告后,第一个想法就是想看一下建成后的一轴双城。

    这个广告,是陈江海之前让黎双玉帮忙制作的。

    广告制作完毕后,陈江海简单的看了一遍之后立即就让秋海的广告部按照自己的要求重新加工了一下。

    黎双玉制作的广告中,图片实在是太一般了。

    陈江海看到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把它换掉。

    不然都话,广告效果就太差了。

    陈江海找冯宗贤拿来建筑图纸,按照图纸上面把一轴双城后期的图片给p出来了。

    看到陈江海弄出来的照片,冯宗贤都被吓到了,瞪着眼睛看了好一阵。

    他没有想到,一轴双城建成后,竟然会这么的漂亮。

    陈江海做出来的照片,虽然有点夸张,但整体还是按照建筑图纸来描绘的。

    看到这些令人惊艳的照片,冯宗贤对于这个项目就更加的有信心了。

    如果一轴双城最后的样子,真的跟照片上一样,那真不用担心什么了。

    这对于整个陵海来说,绝对是大大提升形象的一个工程,本身就能成为宣传的名片。

    看完整个宣传片的冯宗贤,现在真的想尽快看到一轴双城完工。

    一轴双城一旦建成,肯定会为陵海带来足够多的好处。

    想到这些,冯宗贤就十分的激动。

    在激动之余,冯宗贤心里对陈江海全是感激。

    不是陈江海的话,陵海绝对不会有今天。

    这么大的一个工程,冯宗贤自己肯定是不敢去想的。

    说的直白一点,没有陈江海,就没有一轴双城。

    想到这里,冯宗贤心里暗暗做了一个决定。

    等一轴双城建成后,就当是给陈江海一个礼物了。

    这一个宣传片,在全国上下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主要是一轴双城的建筑风格,跟现在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现如今,国内的建筑风格,一般都是照抄外国的。

    或者就是全部中式的。

    一轴双城则是中西合并,风格十分的独特,古典与现代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全新的体验。

    不管是华夏人还是外国人,都能在这里面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爱上它。

    这一点,对于一个建筑来说是很重要的。

    只有人喜欢了,这个建筑才有自己存在的意义。

    反过来说,如果说你建了一个很厉害的建筑,可是没有人喜欢,那这个建筑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毕竟,建筑是为人而服务的,人要是不喜欢,那这个建筑就是失败的。

    一轴双城的火爆,让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陵海身上。

    在此之前,很多人知道陵海完全就是因为陈江海。

    这几年陈江海在国内的名声,可以说一天比一天响亮。

    很多人在关注陈江海的时候,自然会对陵海有所关注。

    在此之前,他们只知道陵海是陈江海的故乡。

    还有一点,那就是陵海拥有一定的历史底蕴。

    除此之外,便再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吸引人们的关注了。

    陵海在这个时候,地理位置不是很好,经济发展也相对落后。

    一个没有任何特色的城市,自然不会有人关注它。

    这一次宣传片的出现,让人们知道了,陵海不仅是陈江海的故乡。

    同时,这还是一个非常有旅游发展潜力的城市,是一个让人有着巨大期待的城市。

    一时之间,陵海成了全国热议的话题。

    很多人在知道这个消息后,都想去陵海看看。

    看看正在建设中的一轴双城,是不是跟广告里的一样。

    看看这个陈江海的故乡,是不是真的人杰地灵。

    很多外资在看到这么一个情况后,便纷纷把投资目标放在了陵海身上。

    他们觉得,陵海有如此的热度,在这里投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算陵海的位置差一点,经济相对落后一点,可是有一轴双城在,这里就有着很大的潜力。

    冲着这些潜力在这个地方还没有发展起来就提前进行投资,肯定是不会亏的。

    还有一个让外资看重的点,那自然就是世界五百强的秋海集团也在西江省内。

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一个村子的希望

    秋海在很大的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经济,这一点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如果外资能够在这里投资的话,说不定还能享受到秋海带来的一些好处。

    当然,要是跟秋海是同行业的话,还是尽快放弃这个想法为好。

    在秋海的地盘跟秋海竞争,恐怕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人有这样的魄力。

    外资愿意投资这里,足以看出一轴双城为陵海带来的变化。

    否则,以陵海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是不可能吸引到外资的目光同时让他们在这里安家落户。

    一轴双城这个工程,已经为陵海带来了改变。

    不过说到底,这都是秋海给陵海带来的好处。

    就算是整个西江的话,也在享受秋海集团带来的好处。

    经济方面的话,自然是不用多说的。

    在其他方面的好处,也是一点都不少。

    人文,公益方面,秋海也是出过不少力气的。

    尤其是公益这一块,秋海每年在这上面投的钱,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说到西江最大的改变,其实就是在这些地方。

    秋海开始做公益之后,西江的希望小学直接多了十几所。

    按照秋海的规模来说,数量是有点少的。

    可是秋海投资的希望小学,用料都是最好的,规模也可以跟市里的小学相比。

    还有各种先进的配套设施,甚至要超过市里的小学。

    正是因为这样,才会需要这么多的时间。

    如果是一般的希望小学,秋海仅仅负责出钱的话,一年建个几十所,并没有什么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陈江海的态度也很坚决。

    学校是一个让孩子学习成长的地方。

    既然要建的话,那就按最好的标准去建。

    他希望能够就读希望小学的孩子,得到同样多的教育资源,不至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秋海建一所希望小学的钱,其实可以建五到六所普通的希望小学了。

    在西江的报纸上,时不时就能看到相关的报道。

    很多人看到秋海修建的希望小学后,甚至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

    这样的规模和建筑质量,经济稍微差点的城市里那些小学都可能比不上。

    尤其是其中的一个画面,让很多人记忆深刻。

    在一个四面环山的村子里,房屋都是凌乱不堪,低矮灰暗的。

    可就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偏偏有一座颜色鲜明的希望小学。

    五层高的教学楼,四层高的图书馆,还有一片很大的操场。

    很多人看到这个图片后,第一反应就是假的。

    实在是这所希望小学,跟这样的环境太格格不入了,有着极其巨大的反差。

    然而,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事。

    这个希望小学,仿佛就成了这里的一个希望,浑身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文章的标题是:希望小学,一个村子的希望。

    就靠着这一片文章,所有人都很佩服秋海。

    这样的希望小学,真的给那些深山里的人,带来了希望的光芒。

    大家都认为,可能希望小学的意义,就在于此。

    一个民营企业能够做到这一点,真的太不容易了。

    这么一件事情,让消费者们对秋海的好感,又上升了一大截。

    秋海对西江的贡献,自然不止这么一点。

    冷链计划,敬老院,老兵之家这些后续项目,都已经开始在慢慢渗透到整个西江了。

    相信再过几年的话,西江真的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企业,能够当地带来这么多的改变,实在是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

    秋海和西江电视台合作的超级女生,在三月底正式开播了。

    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齐静易终于把节目前期的准备都做好了。

    三月三十号,超级女生全国海选正式拉开了序幕。

    对于这个节目,很多观众一直以来都很关注。

    他们想知道秋海这次跟西江电视台合作出来的节目,到底好不好看。

    等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这个节目总算是开始了。

    齐静易这次亲自坐镇电视台,指挥着这次的行动。

    看着各地发回来的报道,齐静易心里也是越来越紧张。

    西江电视台能不能够翻身,就看这一次的了。

    为了这次的节目,西江电视台可是下了大功夫的。

    全国一共有六个初选赛场,这都是西江电视台派人出去搭建的。

    这得多亏了秋海的投资,不然这场地肯定不可能搭建的这么快。

    前期搭建舞台,筛选参赛选手,推广节目,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齐静易为了做好这个节目,把西江电视台能用的人,全部派出去了。

    实在不行的话,就花钱招临时工。

    齐静易知道,这是西江电视台唯一翻身的机会,绝对不能出问题。

    陈江海能够给他一次机会,可不意味着会再给他机会。

    在节目推广的过程中,齐静易才知道,他这次到底有多幸运了。

    一开始,人家听到是西江电视台搞的节目,都不想搭理他们。

    后面一听他们这个节目竟然是陈江海策划,秋海投资的,立马就改了口。

    经过《舌尖上的华夏》和《感动华夏》取得的巨大成功之后,没人会质疑陈江海的节目策划能力。

    很多人都在期待,陈江海接下来会拿出什么样的节目出来。

    没想到这个节目,已经开始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什么场地,合作,对方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这让西江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有点难以接受。

    他们早就有了心理准备,那就被人无情的拒绝。

    结果却是跟他们想的有点远,人家都是巴不得合作的。

    这种体验对于西江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来说,实在是太好了。

    接下来,他们是越做越有自信了。

    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这个节目只要严格按照陈江海的策划去搞,肯定能够火爆全国,取得巨大成功。

    合作商好说话了,参赛选手也是一波接一波。

    按照齐静易的估计,全国六个赛场,加起来能有三千人,这个节目前期就算成功了。

    结果,第一天就有近一万人报名参加了这个节目。

    等到报名截止到时候,报名人数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三万人。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656/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最新章节! 作者:二八大杠所写的《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为转载作品,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介绍:
重回1991,面对这个遍地是黄金地年代,陈江海发誓,这辈子只活三个字:林婉秋!一个重生者缔造电器帝国,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