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魔界狂想曲TXT下载魔界狂想曲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魔界狂想曲全文阅读

作者:名为绅士     魔界狂想曲txt下载     魔界狂想曲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二三九章 铁犁

    制作出了三角形的犁头,还需要把它给固定到木头上。

    犁头后面应该有洞,方便把木头给塞进去。

    马林还是使用笨法,把犁头烧红,然后把铁棍给戳进去,制作出一个洞。

    犁头会变形。

    所以要反复的锻打。

    然后把铁棍给取出来。

    犁头的末端敲成铁片,更好的包裹木头,也不容易掉落。

    怎么对铁块进行塑形?其实只要用小火烧,让铁块保留足够的硬度,敲一下只会发生很小的形变,塑形都会比较容易。只是难以锻造出几何体那种形状。

    马林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遇到这种问题。

    他以非常笨拙的方式制作了十几个犁头。

    形状都很丑。但是都能用。

    那么犁头应该怎么装到木犁上呢?

    木犁,前面要有棍子用于牵引,后面要有把手供人手扶。

    前面那根棍子最好能够有向下弯曲的弧度,这样子牛不会把犁给拉飞,后面的扶手也应该有向下弯曲的弧度,这样子扶着犁的人能够更省力的把它给压下去。

    三根木头呈‘上’字形,只是那个短横要拉的比较长而且向下弯,那一竖向后弯,那个短横与下面的横之间再用一根短木棍进行支撑。

    四根木头之间的连接都采用卯榫结构,榫头插入洞眼里,用树脂粘起来,再打钉子,保证结实。

    他当下就开始制作木犁。

    使用的都是又粗又结实的木头。

    有铁凿子和更小的挖刀,有线锯,能够把洞眼给打的比较标准,跟榫头能够进行更好的衔接。

    动手前便在平地上拿四根木头进行了一番比划。

    只需要打眼和制作榫头。

    马林把尺寸给加工的比较标准。

    最前面那根棍子的榫头还故意从后方扶手上冒出去了一些。

    几根棍子都比较粗。非常的结实。

    因为它们的形状都不规则,所以确定榫头的位置和朝向的时候他花费了不少力气。

    其实做的马虎一点也不是不行。

    但是他依照自己所能,还是尽量给做的端正一些,不要歪扭七八的。

    花了不少时间制作出第一个木犁。装上犁头。

    犁头后面用了一块三角形铁片以把土给分散开。

    两个人在前面拉犁,一个人在后面扶着。

    有点沉。像是马林在老家拉平板车走泥土路一般沉。

    但是可以接受。

    他的心情一下子就变好了很多。

    从前没有工具挖地和犁地,心情非常的差。现在有了铁犁,真是巨大的进步。

    只是他这犁制作的实在是粗糙。洞眼一开始都打歪了,不得不把木条给敲进去帮助固定。

    不管怎么说,这犁至少是能用的。

    如果他把四根棍子都给加工成标准的木条,那么洞眼就比较容易打的方正。

    但是他觉得没必要。

    春季已经来临。正是犁地的好时节。

    他抓紧打造铁犁,找了个人帮忙制作木头架子。

    然后让人把犁给送给北方的各个部落。

    能送出去多少是多少。

    金水村马上就利用木犁犁出了十亩地,用来种植有限的谷子、豆类和野菜。

    马林也跟他们说明了,地要施肥,而且要轮休,一年种庄稼,下一年长草,再下一年把草烧了后种庄稼,这样子土地的肥力才足够。

    即使用铁器与北方进行了一些交换,他们依然只有二十斤谷子,二十斤豆子,够种四亩地的。

    把十亩地犁好,需要三个人花费十来天。所以马林建议六个人动手,用两个犁,总共花费五天。又额外派了四人用锤子去把犁出来的土块进一步敲碎。

    因为没有播种机,所以不管谷子还是豆子,都是在地上刨坑,然后种下去的。

    他制作了刨地的掘头。如果心里不急的话,种一块地大约一天就能够好。

    他们没有农药、化肥。马林觉得一亩地能够收获一百斤谷子就算是不错的了。

    两亩多的谷子,也许能够收获两百来斤。

    两百来斤的谷子全种下去,能够收获两千斤,大约需要十亩地。

    把一千斤用于播种,需要一百亩地,能够收获上万斤。

    这是风调雨顺,没有病虫害情况下的产量。

    考虑到这个世界的人口如此稀少,他们种植的庄稼不止谷子一种,他们还养羊、猪,压根就不需要种这么多谷子。

    三十人,总共种一百亩地,一半谷子,一半豆子,再种植一些果树和蔬菜就行了。

    平均一家人种十亩地。

    一亩地才长一百斤谷子,收割起来其实也不怎么累,耐心点,别着急,会觉得很轻松。

    金水村与紫水村现在因为有铁器,拥有很多便利。

    怎么把烧红的铁疙瘩锻造成想要的形状?

    把它烧红的时候肯定受热不均,可能会一半通红,另一半还是乌黑的,这样子锻打发红的那部分的形状就比较容易。还可以把烧红的铁疙瘩的一部分浸入水中冷凝变硬,适可而止,对剩下的部分进行加锻打。

    然后就能够打造出棱形的截面来。比如斧子的侧面就可以这样子进行塑形。

    犁头也是一回事。

    金水村现在拥有足够多的农具和日常用具。

    出门狩猎的时候有铁矛、铁刀、铁斧、铁箭头。

    虽然不够锋利,但是比起石器强多了。

    遗憾的是马林现在并没有找到铜矿石和铁矿石。现在的铁他都是从一种红褐色黏土中用酸液提取出来的,这炼铁成本极为昂贵,但是考虑到现在是原始社会,酸、碱本来都是废物,能够提取铁出来已经算是赚本了。

    至于怎么进一步提高炉温以及炼钢,他现在并没有思路。

    他现在有更多东西需要制作。

    如果他能够快点造出独轮车,商队和旅者出门都会容易很多。

    要是有牛车那更好。

    问题是,独轮车不好制作。

    他只能先尝试想一下法子。

    一个能够承重两百斤的车轮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它的辐条应该有多粗?

    他的轮圈应该有多粗?

    它的横轴应该有多粗?

    轮子与轴承之间应该是什么结构的?

    他没法使用金属来制作各个部件。

    只有木头。

    不妨自己动脑子进行思考。

    他认为车轮的每根辐条应该至少有一厘米多粗,然后总共应该有二十多条,比如二十四条。它们分成两排,形成两个圆形。

    轮圈至少应该有十厘米粗。

    轮圈的中心是个圆柱,上面凿有洞,可以容纳二十四根辐条,分为两排,每排十二个,如同时钟的表盘一般。

    他是这么想的。

    轮圈上也凿出二十四个孔。

    问题是,怎么保证轮子的结实呢?

    每根辐条两厘米粗是否足够?把它们的数量减少到十六个是否可以?每排八个?

    如果这车子上面有三百斤的重物,怎么保证这轮子不损坏呢?尤其是侧向受力的时候不损坏。

第一二四零章 思考

    十厘米粗的木棍怎么才能加工成圆形的轮圈?

    放在炉子里加热到多少度?

    温度一高,它就变软,然后取出来,绕一个圆石头弯成一圈,再用几根钉子钉死。冷却后会自发的成为圆形。

    然后给轮圈打孔,马林可以把这孔给打的非常标准,只要用心就行了。

    车轴处的圆柱应该采用什么结构?怎么给它打孔还保证它承重后不崩裂?

    如果有铁丝、铜丝把这圆柱给箍紧,那么它可能就会比较结实,不崩裂。

    他没有铜丝和铁丝。

    此外,转轴与轴承都是木头的,还都不够圆,互相间摩擦,是不是会导致这车子推起来非常的累?

    越想越是觉得累。

    完全不知道解决方案。

    用润滑油能够减少木头转轴与木头轴承之间的摩擦么?

    消耗的润滑油多不多?

    要不要试着进行制作?

    独轮车与织布机,哪个优先级更高?

    原始社会应该就有车子了,也有织布机了。

    马林现在也应该有车子和织布机。

    但是他不能着急。事情应该一步一步的做。

    此外必须考虑一点,那就是水运。

    有了铁质工具,有能够制作小船了。

    可是有个问题,怎么保证小船不漏水呢?

    木板之间的缝隙怎么封结实?

    用树脂行么?

    水运始终比陆运更节省力气。

    金水村旁边就有河道,不知道它通往何方。

    马林很想用竹子制作一个竹筏,然后顺水而下,瞧瞧下游都有什么。然后找到更多原始人。

    然而他也知道,自己的工作内容应该发生改变了。

    他现在的主要职责是从事技术类工作。

    对此他不是很确定。

    他需要真正的金属矿,包括铁矿、铜矿。

    他也需要找到煤矿和石油矿。

    各一个矿就够了。

    他们的总人口也就三千多。

    如果使劲的生育,或许百年后能够变成上百万。

    原始人十三四岁就开始生孩子了。

    鸟巢平原养育上百万人完全不成问题。

    别说上百万,上千万都不成问题。

    其实现在的三千人已经能够生活的很不错了。

    野外的猎物和食材已经很多了,再自己进行一些养殖、种植,食物上始终不成问题。

    衣服上也始终不成问题。

    兽皮、兽毛、麻布都很多。

    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很闲。

    闲着的时间可以用来做啥?

    用来娱乐。

    马林的建议是有时间多生育,增加人口。

    考虑一下吧,鸟巢平原纵横几百里。

    分布着接近一百个村子。

    每个村子只有三十左右的人口。

    这个世界真是寂寞。

    目前他正在为鸟巢平原以及红石平原接近三千人的生活而努力。

    当养殖业和种植业发展起来,大家就会生活的很不错。

    这么少的人口,无穷多的土地。

    至于生病怎么办?

    大家的抵抗力都特别强。而寄生虫之类的疾病可以通过吃草药医治。

    马林知道吃胡椒粉可以除去蛔虫、血吸虫等虫子。

    他心里还是在想独轮车与织布机。

    早点制作出来,日常生活便能够方便很多。

    其实现在用驮兽运输比推独轮车更划算。

    但是驮兽需要饲料,除了竹笋村,恐怕别的地方都没有足够的饲料。

    竹笋村可以用竹笋当做饲料,配合着青草,足以把牲口给养大。

    别的地方只有青草。

    生产的谷子和豆类还不够自己吃的。

    但是食物问题估计四五年内就能够被完全的解决掉,毕竟地多人少。这条件简直太好了。

    有了足够多的粮食便可以多饲养牲口。而有了牲口种地就快。

    比如收割机,就算是没有柴油驱动,用两匹马驱动也是可以的。

    这就是地多人少的好处。

    耕地、播种、收割都能够使用牲口驱动钢铁机械忙活。

    自然,马林觉得自己还是能够找到石油、煤等资源的。

    三千多人口,有足够大的煤矿、石油矿、金属矿,无限多的土地,这日子简直太快乐。

    其实不需要科技有多发达,古代的地主就可以生活的很快活,只要他自己的资产够多就行。

    快乐是人心的一种表现。

    即使是原始社会都有人能够像当代人一样快乐。

    马林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他知道自己的快乐来自于吃苦,来自于把事业给做成。

    别人的快乐来自于哪里呢?

    这么三千多个原始人,拥有无穷多的资源,大家就不能生活的更快乐一些么?

    大约四五年后,种植业和养殖业都发展的比较好,大家就会非常快乐了。

    种植业是比较累,但是如果有足够多的牛,那就不累了。

    至于,放羊,非常简单。

    但是,不管种植还是养殖,都需要人力,都会把人给束缚在土地上。

    马林现在只能一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改善这些人的生活。

    比如说,找到真正的铁矿,然后弄明白怎么炼钢。

    大不了全都自己动手。

    炼钢成功之后,大家便有了钢刀和各种锋利的农具、工具。

    然后便有条件制作各种漂亮的家具,出门打猎简单很多倍。

    马林觉得工作便可以使自己快乐,只要一直干活就行了。

    干活越是勤劳,以后获得的快乐越是多。

    现在还是先考虑一下独轮车和织布机的问题吧。

    织布机。

    它由四根棍子织布法发展而来。

    原理就是存在一根提线棍,能够把布上的一半纵线给提起来,与另一半纵线形成高低差。

    本来是由一个人手动把提线棍给提起来,以便另一只手在两层纵线中间穿梭。

    织布机的存在意义在哪里?

    它要能够减少人花费的力气、提高布的质量、提高方便程度。

    比如提线棍。

    可以制作一个架子安放它,有高低两个格挡,放在上面就提起来,放在下面就放下去。

    至于压线筒。

    可以做成一个长方形木框。中间带有转轴,它垂直于地面的时候就会把两层线给分离开,形成很明显的高低差,它平行于地面的时候,高低差减小,使得提线棍能够把两层线的高低差给颠倒过来。

    也有种做法是这样子。

    提线棍提线的时候,卷线轴那边放线,线变松了,于是原本下方的线可以被提到上方来。

    接着把卷线轴那边收紧,上方的线又落到了下方。

    这不是个好法子。

    但是是一个可用的法子。

    给提线棍制作一个框,它只能上下移动,它的每根竖棍分别被两个竖棍夹在中间,而这两根竖棍外面从上到下都缠有横向的线圈。这样子想把提线棍给提起来,只要用手拿着它一侧露出的轴向上移动就行了,而上方带有一个卡口,可以把它给卡里面。

    那怎么让卷线轴放线和收紧呢?

    卷线轴与一个脚踏以传送带相连,正向转动脚踏,就放线,反向转动脚踏就把线给收紧。

第一二四一章 最蠢的织布机

    那纵线是怎么排好的呢?

    如先前那般,排纵线的时候需要先把卷线轴拿到二十米外,线全都绷好后再卷起来,一直卷到织布机上。

    这台织布机效率极差。

    但是对织布者的坐姿有很大的改善,此外稳定性也有不小的提高,可以使用。相比起四根棍子织布法省心了一些。

    只是距离华夏国古代的织布机还是差了很远的距离。

    它的最大好处是把四根棍子都给固定到了架子上,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也不需要人用手托着。

    制作难度相当的低。

    他花了三天就制作好了。

    脚踏与传送带他先前制作纺车的时候已经制作过了,有点麻烦,但是难度比较低。

    他试着用这个织布机织布。排线的难度一点都没有降低。

    但是织布的时候省心了一些。原来排线的时候也需要这么一个木架子,排好后把四根棍子都拿走,离开木架子。现在对着木架子就能够织布了。

    他对提线棍以及卷线轴的设计都显得非常的蠢。

    但是至少这台织布机能用,织得出布来,至少比四根棍子织布法方便了一点点。

    马林越是看,越是觉得脚踏的设计很愚蠢,但是他不知道怎么进行改进。

    先这么使着吧。

    制作了两个这样子的织布机,放在金水村的一个空房子里。

    每天都有人去织布。

    排线这一环实在是太累人,他不知道该怎么进行改进。

    更确切的说,排线时候怎么把这么长的线给系到卷线轴上,卷好,还保持绷紧,他心里完全没数。

    只能用最麻烦的做法。

    织布的过程反而很简单。

    打纬板于是固定在架子上的,只能前后推。横线可以被打的非常密集、平整。

    卷布筒之前还设置了一把可以推着前后移动的尺子,它与打纬板一起保证把布给织的平整。

    这么织出来的布不见得就比用四根棍子织布法织出来的布质量更好,速度也没加快多少。唯一的好处就是略微节省了织布者的一点力气,因为新的坐姿比较舒服。

    这么一台织布机没必要向北推广,因为质量远未到达值得推广的程度。

    然后是制作独轮车。

    关键在于车轴与轮子。

    车轴越是结实越好,轮子也越是结实越好。

    如果推两百斤的东西对轮子要求太高,那么不妨按照只推一百斤来设计。反正推着比扛着轻巧,谁都明白这件事。

    这种手推独轮车是否适合出远门?

    马林觉得不适合。

    在没有路的情况下,轮子不够好,推这种小推车还不够累人的。

    那么换种材料,如果独轮车的车轴用铁棍制作,那么负重能力就会非常强,它也不需要有多粗,它与木头的摩擦也不会太大,经常抹油的话会比较容易推。

    他有没有足够的铁来制作这么一个车轴?

    有。多花费一点铁也不要紧,反正能够有个车子总是好的。

    要是日后能够发现铁矿,铁的价格会下降很多倍。

    那么问题来了,他怎么加工这么粗一根圆铁棍?他没有把铁给烧成液体的能力,炉子的温度远远的不够。

    于是没法进行铸造。

    想锻造出圆的铁棍,那难度就高了。

    又圆又直。

    不好制作。

    他可以锻造出一个相对较圆的铁棍。

    这需要花费无数力气。

    然后再在连接轮子的地方进行打磨,做的比较圆。

    这也很花费力气。

    他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制作了这么一根铁棍出来,长度一米,直径超过五厘米,一看就很结实,不用担心它的负重能力。

    但是下面有个问题。

    它自身不够直,想穿过那个轴承的话会把轴承的洞给撑大很多。

    所以最好还是使用木头车轴。

    那这个车轴就要比较的粗,两百斤重的东西压在上面完全没问题。

    这么看的话,轮子似乎应该与车轴做成一个整体,车轴在两侧架子上的孔洞中转动。

    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是个问题。

    此外为了保证车子与车轴之间不会发生侧向的平移导致脱落,车轴两侧应该有阻拦设置,这两个阻拦设置与车轴之间肯定也存在摩擦。

    于是推动车子的时候摩擦力可能会非常的大,除非涂了足够多的油。

    怎么涂油?用鹅毛管把油给吸起来,再捏出去,滴到转轴与轴承之间。

    这样子实际效果怎么样?

    不知道。需要试试。

    车架子反而非常好做。

    不需要什么木板,几根棍子绑成一个能够放重物的架子就行了。中间留个洞,供车轮旋转。

    车轮与车轴做成一个整体。

    他的办法非常笨,但是为了做出第一辆独轮车,不要在乎那么多。

    车轴是个十厘米粗的木棍。

    不是铁棍,没那个加工能力。

    木棍插入一个二十厘米直径的扁圆柱中。

    扁圆柱侧面打了十六个孔,里面插了十六根辐条。

    这些洞的制作非常的难。因为想把它们给凿的方位较正是很不容易的。

    轮圈也是直径十厘米的棍子,烧热了之后进行弯曲,形成圆形,用钉子把首尾给固定在一起。

    这一环其实非常难。

    因为十厘米粗的棍子很难进行弯曲。

    车轮直径五十多厘米。

    在轮圈上开十六个洞眼。

    每个洞眼都相对较浅,便于安装。

    怎么安装辐条呢?

    先把轮圈内壁上的洞都给凿好。然后把它的首尾给拆开,再掰开,然后安装辐条,全都安上的时候再把轮圈首尾合拢,钉起来。

    最令马林担忧的一是轮子中心那个圆柱的承重、抗压能力,二是车轴与轴承、保护措施之间的摩擦力有多大。

    涂了润滑油之后是不是就够光滑了呢?

    这车子一推就吱吱扭扭的叫唤。

    另外还有个小问题,那就是轮子与车轴可能不够垂直,导致推车的时候总是歪,费力气,但是轮子做好后可以立马进行测量。

    车架子非常容易制作。

    轮子、车轴与轴承制作起来却非常的难。

    他觉得自己的设计问题非常大。

    这些辐条简直把他给难死了。

    华夏国古代人到底是怎么制作车轮的?

    如果能够有青铜,他倒是愿意用青铜制作辐条,因为它们可以制作的比较细,还结实,比棍子更好。

    他是有了斧子、锯子,能够对一些棍子进行打磨了。

    做成辐条的模样也行。

    可是如果辐条装的不够均匀、结实,很容易推着推着轮子就损坏了。

    马林自己是完全看不出来车轮这种结构结实在哪里。

    但不管怎么说,先做出来瞧瞧。

    轮子中间那个直径十几厘米的圆柱,是对圆木进行打磨得到的。

    形状上花费了马林很多功夫。

    掏十六个洞花费了更多的功夫。他最担忧的是万一这些洞的方向不正,辐条就难以装进去。

    他有个四棱锥形状的尖头铁杆,可以当做钻头使用。

    即便如此打洞的时候依然容易把方向给弄偏。

第一二四二章 独轮车

    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十六个洞都给打好了,把辐条装了进去,然后装轮圈。

    辐条要插入轮圈的眼里。

    事先打好的眼有一定的偏差。

    如果马林有电钻,他才不担心开眼的事情。

    但是他没有电钻。

    他只有一个四棱钻头,用手旋转。

    他很想制作出一个弓钻来,但是完全不知道原理。

    他在打眼的时候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他又有硫,又有硝,又有木炭。

    他完全可以试试某种威力巨大的玩意儿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枪械如果质量不够好,杀伤力还不如强弩。

    那种需要用腿或者腰的力量才能上弦的弩在杀伤力上能够对老虎、黑熊、野牛之类的大型动物造成致命伤。

    他又有铁箭头。

    一百多磅的弩,射出铁箭头,把动物给爆头完全不成问题。

    这就是有金属的好处。

    然而问题又来了,他不知道一百多磅的弩上装的那张弓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华夏国的弩就是给一张弓装一个架子和扳机,用的时候把弓弦给拉开挂到扳机上,然后就能够进行瞄准了,一抠扳机就能够发射,比枪笨重很多,但是杀伤力相当的好。

    怎么做一张有一百磅以上拉力的弓?

    估计得使用复合材料制作。

    他不知道其中的工艺。

    他发现自己现在是啥都不懂。

    首先是不知道怎么把生铁给练成钢。

    他的炉子温度不足,只能把铁给烧红,不能烧成铁水。

    也不知道生铁怎么炼成熟铁。

    他知道生铁跟熟铁混合后反复锻打,把其中的含碳量进行中和,就能够造出‘百炼钢’来。

    后世有电炉,完全能够把铁给烧成铁水,再给铁水吹氧气,把其中的碳给带走,就能够随心的控制铁中的含碳量,而只要把碳含量控制在某个范围内就会形成钢。

    他的生铁是用化学手段从黏土中提取出来的,代价高昂。

    目前用来制作武器、农具、工具是合适的。

    他制作车轮的时候脑子里冒出这么多想法。

    他知道自己如果知识丰富,现在有无数事情可以做。

    可是他并没有那么丰富的知识。

    他现在就被车轮这种东西给难倒了。

    他很艰难的在车轮的轮圈上打着眼,非常想拥有一个弓钻。

    弓钻怎么说都是钻头,打眼就是快。

    但是他只见过别人使用弓钻,自己没制作过。

    又想到了钻木取火的问题。

    他要是有个制作精良的弓钻,钻头用木头做,想怎么钻出火来就能够怎么钻出火来。

    话说,他至今不知道火镰是怎么制作的。

    普通的生铁对着燧石敲打就能够当火镰使么?

    他自己使用生铁进行了一番尝试,但是结果很不理想。

    这个问题他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一个车轮实在是花费了他太多功夫。

    轮圈上的十六个洞眼,每个都消耗了他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这些洞眼既不能打深了,又不能打浅了。

    毕竟车轮是用来承重的。

    独轮车常常要承重两百斤左右。

    洞眼打深了,辐条撑不住。打浅了,洞眼塞不进去。

    这个问题肯定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但是马林目前不知道这个办法。

    所以他只能使用最笨拙的方式,手动一个一个的打眼。

    打好之后反复进行试验。宁愿浅了,不要深了。

    花费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一个木头车轮给制作好了。

    这是他设计的作品,但是他知道,这种设计要多蠢有多蠢。他需要试一试,瞧瞧效果怎么样。

    把轮圈给装上了。

    轮圈中间有个圆柱,圆柱中心有个贯穿的孔,比较的方正,马林是先用凿子打出比较细小的孔,然后用线锯给扩大后形成现在的样子。

    把车轴给塞进去,贴合的非常好,孔不是圆的,所以跟车轴之间不能旋转,是卡死的。

    车轴与车轮要一起转动,用钉子把两者给钉在一起。

    然后把车轴给装进车的架子里。

    架子的两侧各用了一块比较硬的木块,中间钻洞,车轴从中间穿过。

    架子、以及两个洞都做的比较方正。

    车轴有十厘米粗,算是非常粗了。

    洞也很大。

    车轴两侧都钉上一个垫片,用于防止车轴从架子中脱落。

    然后涂好植物油。他是拿豆油当做润滑油,夏天估计会爬很多苍蝇进去。

    然后试着推这个独轮车。

    发现后部偏沉,于是在前面放了块石头。

    左右不偏沉。这是好的。

    轮子不左右摇晃,这也是好的。

    推起来车子不歪着跑,这也是好的。

    这已经相当的了不起了。

    空车子推起来,有点累,吱吱扭扭响个不停,这是承重的转轴与架子上两个洞在发生摩擦,而且摩擦力不小。

    他已经尽量把两者都给做的比较圆了。

    后世的转轴与外面的洞之间有很多小钢珠连接,转动的时候便没有滑动摩擦,只有滚动摩擦。

    试着推着五六十斤重的东西前进。

    感觉还不错。

    比自己背着省力气多了。

    把一百斤重的东西放上去。

    发现同样很轻松,没比推五六十斤重的东西累多少。

    其实还是有点累,但是用于出远门已经没问题了。

    他非常开心的推着这个独轮车在金水村四处走动。

    见到他的人都非常的好奇,觉得独轮车这种东西真是神奇,他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

    马林脸上露出了微笑,似乎自己做了很了不起的事情。

    但是他没能得意多久。

    推过一道排水沟的时候,他就听到了‘咔嚓’一下子,当下心里就想着‘坏了坏了’。

    车的高度起了变化,轮子发出一阵噪音。推两下后就觉得非常吃力,手感特别差,重心不平衡。

    把车子掀起来一看。

    轮子变形了。

    轮圈原来是圆形的,现在有一段扁了下去,也歪了。

    原因有两点。

    第一,一根辐条的洞打深了,它有一头未触到木头,提供不了支撑力,导致轮圈被压扁了。

    第二,另一根辐条当初的洞打歪了,马林进行了一番纠正才重新把辐条给装好,结果它就不结实,容易错位和劈裂。

    结果它下面的木头劈裂了,它自己产生了错位。

    于是这车轮便变形了。

    也证明了他现在的做法不可行。

    他非常的沮丧。连续花费了无数力气才制作出的独轮车,就这样子坏掉了。

    幸好是在家里坏掉,否则在行商半路上坏道,心情不知道有多差。

    还能修吗?

    非常的难,辐条很难安装。

    得换一个新轮子。

    这说明,他现在的轮子设计的非常不好。出问题乃是正常的。

    必须改进设计。

    现在这样子不仅制作起来太难,而且很不结实。

    有多难他是深有体会。

    必须改正自己的做法。

    那么直接把木板给加工成圆饼形状,当做车轮是否可行?

第一二四三章 略作休息

    怎么把圆饼给制作的比较圆?

    制作前画好线。

    怎么把圆饼中间的洞给打的比较正?

    马林目前并没有什么好办法。

    他觉得自己需要制作几个辅助器械,这样子制作出的东西才会比较标准。

    说起来真是难过。

    他最想制作的两件东西,织布机和独轮车,做出来后成品都一塌糊涂。

    他那台织布机简直可笑。

    四根棍子织布法都比它靠谱很多。

    他看到两个原始人用他的织布机织布了。

    下面那两个踏板,那是什么玩意儿啊,像是蹬自行车一般,存在的理由就是可以用脚控制卷线轴放线和绷紧。

    提线棍那设计又是什么玩意儿啊?

    它把线吊起来之后是前后倾斜的,足以把各种强迫症都给逼死。

    但这种做法是可行的,而且因为改善了坐姿,使人不必一直很紧张,所以比起四根棍子织布法要轻松不少。

    已经先后有多人来笑话他,说他的织布机设计的太蠢了。

    马林说道:“可是它确实能够用来织布啊,比四根棍子蹬腿织法要省力不少。”

    “但是现在这样子织布,瞧起来实在是太傻了。”

    路人从他的两台织布机旁边过,见到上面有人正在织布,然后就会一边看,一边忍不住笑。

    马林也觉得不好意思,这织布机设计的实在是太蠢了。

    可是他没法子进行改进。

    织布机不是一天发明出来的。

    他也不知道华夏国古代的织布机的发明人是谁。

    他甚至觉得它们可能是某个已经灭亡的文明创造出来的,而那个文明甚至未曾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织布的原理就相当的了不起,他自己是怎么都想不出来的。

    用提线棍把一半的纵线给提起来,与另一半纵线形成高低差,方便徒手把一根横线从两层中间穿过,再把高处的纵线给压到下方去,便能再穿一根横线。如此往复。

    马林想起了上学时候做的数学难题,常常是需要类似的主意才能做出来。

    反正这个织布原理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他也没那个能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来。

    不知道怎么改进织布机,那么是否有能力改进弩呢?

    有一百多磅力道的弩之后,狩猎熊虎都安全很多倍。

    使用猎箭头,它们带有刃和放血的槽线,一箭射中好比捅了一刀。那伤口就严重了,而且射中脑袋的话直接就爆头了,比老式火枪的力道还猛一些。

    手上有铁,有硫,有硝,有木炭,他真想试试制作一下枪械。

    但是他觉得从安全性考虑,还是不要尝试了。

    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太少。

    因为怕人受伤,现在大家连驯养马匹的事情都没做。

    然后马林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他有铁了,也就有了嚼子。

    有了嚼子,塞进马嘴里,可以防止它咬人。

    再装个笼头。

    简单的马鞍应该不难制作。马镫应该也不难制作。

    有了铁器之后信心确实有所增加。

    但是现在到处都是问题。

    他制作的犁头很是受欢迎。

    用来犁地非常的方便。

    原来用木棍和石头来翻土,要多吃力有多吃力。如今有了铁的犁头,两个人拉着犁,效率提高了十几倍。

    只是依然比较累。要是有头老牛来拉犁就好了。

    马林跟金水村的村长‘喊山’讲述了这件事。

    “有头牛,干活会非常省力气。比如拉犁、拉车,驮东西,都比较容易。”

    “拉车是什么意思?你做的那个带轮子的东西是叫做车么?”‘喊山’是原始人,没见过车,更没见过牛拉车,前几天看到的那个制作失败的独木车便是他见过的第一辆车。

    马林说道:“牛车有两个轮子或者四个轮子,虽然现在我们没有牛车,明年估计就有了。”

    至于怎么驯养一头牛,他也不知道。

    最好能够捉到怀孕的母牛,或者刚出生的小牛。

    母牛刚产的小牛肯定啥都不懂,容易养熟。

    但是驯养失败的几率也非常的高。

    金水村现在居住着十几个外来人员,其中有八个来自紫水村,其余的是从更远处来看热闹的。

    这里有铁器,所以有很多热闹可以看。

    他们也在卖力的捕猎附近的掠食者,尽量把它们都给消灭掉,使得普通人出门做事的时候不会受到野兽的袭击。

    鸟巢平原相对来说人口比别处密集。从一个定居点走一天可以到达下一个定居点。

    在红石平原北边,从一个定居点走到另一个定居点可能要花十天,当时实在是太辛苦了。

    马林现在心里有个问题,如果他探明的区域以外还存在别的原始人,他是否需要去寻找他们,带给他们文明呢?

    不知道。

    他目前没有答案。

    他的道德感使他希望世界上所有人都生活的足够幸福。

    但是他大约只会派遣一些人出去探索,自己大约不会去了,除非是为了寻找矿产资源。

    说起来他并不会探索煤矿和油田。

    如果有了煤矿和油田,他也没有能力开发。

    制作车轮失败后,他觉得自己需要换一下脑子,于是便用几天时间打理村子外面的田地。

    他喊上几人帮忙犁地。

    犁头制作的非常不好。但是勉强能使,有犁用总好过使用棍子和石头翻土。

    他还在想,怎么才能把打铁的工艺给改进一下。

    他的铁是用酸从深红色黏土中提取出来的。

    好处就是几乎没有有害杂质。

    坏处是炼起来太耗费材料和时间。

    用碱对硫酸溶液进行沉淀。

    得到的沉淀物用木炭粉在黏土窑中进行还原。

    然后就能够得到铁和氧化铝的混合物。

    冷却后通过一番敲打就能够把氧化铝给敲成粉分离出去。而剩下的铁都是小颗粒。

    或许他可以在获得氧化铁与氧化铝混合物的时候就把两者分离,但是他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操作。

第一二四四章 一把椅子

    接着就是出去,从野外挖取一些幼苗,移栽在他的田地里。

    有了铁犁之后心情就是好。

    然而还是没有找到铁矿,用酸从黏土中提取铁是种非常浪费资源的行为。若不是附近有很多天然硫,他绝对不舍得这么做。

    硫对于原始人来说没有任何用处,远不如铁有用。

    就算是拿一百斤硫粉换一把铁斧,原始人都乐意。

    这边生产铁的效率极低。

    但是至少有了铁。

    他的发明创造能力如今明显不够用。

    有了铁器,他能够制作出桌子板凳来了。

    却制作不出车轮,也不知道车轮具体应该怎么设计。

    同样也不知道华夏国古代的织布机到底是什么原理的,反正他制作的这两台称不上真正的织布机,它们实在是太蠢了。

    他有点沮丧,可‘大树’等人却觉得他已经很了不起了。

    能够制作出铁来,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还能够制作出铁锹、铁犁、锯子、菜刀之类的东西,也很厉害。

    小孩子们很喜欢鱼钩,他们不适合参加狩猎队,于是便可以去水边钓鱼。

    同样可以下鱼笼捕鱼,以及打水坝泼水摸鱼。

    春季的水已经较为温暖了。

    马林很想知道撒网捕鱼的网是怎么制作的。顺便也想知道小船是怎么制作的。

    现在他们只要肯多花时间就可以把大树加工成独木舟。

    但是太吃力。

    也能够制作小筏子,但是划起来太不方便。

    他想向前走一步。但是找不到道路。

    他想拥有一把椅子。于是开始制作。

    坐高四十厘米左右。

    结构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先制作一个椅子框,然后制作一个坐板。

    然后把坐板给固定到椅子框上。

    这种较大的椅子最好能够比较结实。

    他先自己进行最简单的设计吧,丑一点不要紧。

    这椅子可以是四四方方的。

    四条腿都笔直,靠背处的两条腿比较高。

    每两根腿之间都打横木。

    而最高的两条腿之间要打更多的横木,坐板以下打两根,以上再打两根。

    然后就有个问题,人坐着要是倚在横木上可能会很不舒服。

    其实后面的棍子最好是立着的。

    实在不行就编绳网供人倚着。

    考虑一番之后,觉得还是编绳网这种做法更为靠谱。

    然后开始加工木材。

    四条腿,两条四十厘米高,两条八十五厘米高。

    他自己制作的尺子,标记的刻度,不够准确,但是用于做木工,问题不算大。

    关键是加工木材非常吃力。

    他的刨子没有那么好使。

    他的斧子、锯子也没有那么好使。

    即使经过了认真的打磨,想加工木材依然很吃力。

    像是这种四十厘米高,四厘米粗的板凳腿,用台锯推的话非常容易加工。

    可是他没有台锯。

    他只有自制的比较钝的铁锯。

    还有个自制的线锯。

    锯出一个板凳腿不知道需要多久。

    但是他知道自己必须耐心,以及多干活。

    越是多动手,动手能力便越强。强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或许制作车轮、织布机、小船都会成为比较容易的事情。

    或许炼钢也会成为可以做到的事情。

    他用自制铁锯耐心的锯着一根圆木。要把它给分成好几层。

    他非常想念台锯。

    用台锯锯木头,不仅省力,尺寸也可以控制的非常精确。

    用手上这么笨的锯子锯木头,实在是吃力。

    锯的时候他用炭条在木材的两侧画好了线,表明锯子的走向。

    因为锯子很钝,他很有自知之明,所有木材的长度都不超过一米,这样子锯的时候才能比较省力。

    ‘小树’对木工有一些兴趣。

    马林与他一起锯木头。

    ‘小树’夸锯子这种东西如何如何好使,马林一直不做评价。其实他被这锯子烦死了,太钝了,而且不直,怎么用怎么难使。

    然而原始人没见过锯子,见到锯木头觉得神奇。

    他不知道自己怎么才能改进锯子。

    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先敲出一块长条形的铁片,形状非常的不规则。

    烧红之后利用铁砧对边缘进行翻折,折出来后的边缘就比较直,但是比较厚。

    继续敲,把厚度给敲的较为均匀一些。

    再重新翻折,重新敲均匀。

    然后它的边缘就有点直了。

    它相对来说比较薄。

    然后进行打磨,磨出刃来。这需要一些时间。

    接着是烧红,用凿子凿出锯齿来,很浅的锯齿。

    它的厚度在纵向是均匀的。

    目前它只能用来锯小块的木头。

    但是比起没锯子的时候好了很多。

    难使,但是可以使。

    大不了就浪费一点木材。

    他们这里啥都不多,就是地多,树多。

    而最缺的东西乃是人口。

    他现在有很多截圆木。

    现在正在锯下来半米长一段圆木,它的直径大约有三十多厘米。

    他锯木头就像是在从事艺术工作。

    慢悠悠的细心的观察。

    他把圆木的侧面锯掉四块,截面是平整的,而不是有弧度的。

    然后开始以七厘米左右厚度,把这段圆木给锯成三层。

    中间这层,长半米,宽三十厘米,厚度七厘米。

    它需要两根五厘米粗、四十厘米长的板凳腿,厚度四厘米左右。

    他从这块木板左边开始锯下来两块木头,大约都是七厘米粗、七厘米厚、半米长。

    然后两头各锯下去一些,两侧各锯下去一些。

    尺寸依然大。

    然后再锯掉薄薄一层,现在它的宽度大约是六厘米,厚度五厘米,长度半米。

    长度上锯掉八厘米。

    接着用刨子刨。

    这一环非常的花费力气。

    原因是刨子很不好使,经常刨不动。

    他有个自制锉刀,可以用于打磨。

    把一块铁烧红,用凿子在它表面制作出很多道凹槽,然后就成为了一把锉刀。

    也不是很好使,勉强能使。

    用锉刀配合着刨子,终于把两条椅子腿给加工好了。

    椅子框,宽四十厘米,深四十五厘米,高八十五厘米。

    下面要制作横木,四根较粗的,四根较细的。

    较粗的,是用来撑起坐板的。

    较细的是装在相邻两条腿之间的,增加牢固度。

    椅子毕竟不同于板凳。

    把横木的尺寸都算好,榫头的尺寸也算好。

    它们没必要像椅子腿那样结实。

    接着是制作比较高的两条椅子腿。

    从一根一米长的圆木上,锯下来八厘米厚的一层。

    从边缘处切开一块,再分出七厘米宽的两根。

    把长度锯掉几厘米。

    用刨子慢慢的刨。

    用锉刀慢慢的打磨。

    尺寸都非常的标准。

    然后在四条腿上都打眼,考虑怎么装横木。

    横木的厚度和宽度都采用统一规格,方便制作和替换。

    每根横木两端各制作一个榫头,方便插入洞眼里。

    因为有凿子、锉刀以及自制的小挖刀,榫头的尺寸非常标准。

    洞眼有些不标准,但是不影响使用。

    椅子的后背的方案稍微改一下。

    在高低两根横木之间装四根竖棍。

    都是笔直的竖棍,要装的非常整齐。但是由于不符合人体工程学,所以坐起来很不舒服。

第一二四五章 弓钻

    这个椅子框他花了三天时间才制作好。

    主要原因一是他缺少工具,二是他动手能力太弱。

    好在,所有部件的尺寸他都记录了下来,别的原始人木工只要按照尺寸就能够制作出来,然后进行装配。

    坐板,他选了一大块被锯下来的厚木材,进行一番刨和打磨,然后就能够钉到椅子框上了。

    上面铺一个麻布口袋,坐着还算是舒服。

    这是这个世界第一把椅子。

    因为使用了二十多枚铁钉,他非常的心疼,因为他的每一块铁都来之不易。

    他的铁是用酸从深红色黏土中提取出来的。

    然后又想制作一把躺椅。

    可是完全不知道躺椅的结构。

    如果他自己设计,会把普通椅子的后背改成倾斜的,下面再多加两根腿作为支撑,然后就获得了一把躺椅。

    但是它会非常的丑。

    他也用不到躺椅。

    接下来他又制作了长凳、长条桌。各一张。

    都很丑。

    但是都能够使用。

    用比较差的木料又制作了矮桌子五个。

    从早到晚一直在动手,为的是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为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按理说,一个人不用什么都会。

    但是在这里,他只能自己动手。

    他制作过之后,别人也能学会。

    因为有了木工工作,小学算术如今显得非常有用。不会小学算术,做木工不出错才怪。

    简单的加减乘除、小数位的加减乘除,都应该能够算的非常熟练。

    所以他需要花时间给几个热心的原始人上数学课。

    尤其是想做木工、烧陶的几个人。

    现在有了铁器,陶车就比较容易制作了。

    陶车是加工陶器时使用的辅助设备。

    陶器是怎么制作的那么圆的?

    陶器围绕它的中轴旋转,工匠捏泥坯的时候手的方位不变,就会自发的捏出一个圆形来。

    陶车上面是一个圆盘,带有转轴。

    转轴固定在一个木架子上。

    因为大部分陶器都非常的轻,所以陶车也不必有多结实。

    但是转动的时候必须非常稳,不要偏心,不要摇晃。

    一个木头柱子插在一个圆形洞眼里就可以。但是怎么才能不偏心呢?

    眼与转轴只要贴合的不够紧密,那么就肯定会摇晃。

    至于怎么控制眼和转轴的形状,让它们贴合的更紧密,转动的更平稳,马林觉得自己最好能够有个钻头,把眼打的又细又深。

    那他应该从哪里弄到钻头?

    他的想法是制作一个弓钻。

    他小时候见过人用弓钻修补瓷碗,需要先在瓷片上打眼,然后把铜钉塞进眼里,把几个碎裂的瓷片给箍起来。

    但是他并不知道弓钻的原理。

    只能用脑子去想。

    一个钻头,后面带个杆。

    在杆上绕两根线,一根正向绕,一根反向绕。一个绕在高处,一个绕在低处。

    两根线拴在一张弓的两头,也绷的比较紧。

    于是拉动这种弓,像是拉锯子那样子,用手按住杆的顶部,杆就会带着下面的钻头一起旋转。

    钻头怎么制作?

    一根形状不大好的铁棍,反复的打磨。

    越磨越细,也越磨越直。后来便会成为钻头和铁杆。

    铁杆还可以套入木棍子里,只要铁棍的形状带有棱,相对木头不容易旋转就行了。

    他认为这种做法是可行的。

    他认为它存在的问题就是这张弓向左拉和向右拉的时候力量不是对称的,而是存在偏斜的,好在按住钻头的那只手可以进行矫正。

    为了使转动更为流畅、平稳,钻头的杆最好能够做成转轴,插在一个圆洞里,滴入润滑油。

    圆洞的顶部可以做成金属的,这样子比较结实,手也比较省力。

    容纳转轴的东西可以采用一个木块,凿出一个洞。木块做的比较厚实,怎么都不劈裂,也不会脱落。

    想好之后就进行制作。

    弄到了一根细铁棍。它是用一块铁反复锻打后形成的。

    如果敲成了比较宽的铁片,就烧红,用铁砧进行对折,使之变细,再锻打,使之延长,这么反复来的。

    他有夹具,所以操作起来不算是太难。

    一根二十厘米长的形状不规则、不均匀的铁棍。

    在磨刀石上使劲的磨,要使得它的粗细符合一个钻头的标准。

    他希望它的直径是一厘米多一点。

    但是想打磨的这么好,还真不是容易事。

    他想起了一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他不需要磨成针。

    只需要磨成一个钻头就行了。

    至于怎么磨,用手按着磨。

    没有谁来管他。

    基本上他的时间全是自由的。

    他想先把它给磨的又圆又直。然后在头部磨出几道棱来,呈棱锥状。

    想磨的又圆又直很花费力气。

    结果一磨就是四天。

    本来他想喊个人帮他磨的,但是他发现大家兴趣都不大。

    大家的兴趣在哪里呢?

    一是狩猎,二是捕鱼。

    三是把野外的果树的树枝给拿到村子旁边进行扦插种植。

    马林支持他们。

    也支持对活捉的猎物尝试进行驯养。

    如今这些人有了铁做的武器,开心到不知道自己该说啥了。

    即使只用到了一点铁。

    铁矛尖,铁箭头。

    对野生动物有很大的杀伤力。

    即便如此,狩猎的时候还是存在不小的可能性受伤。

    尤其是狩猎野猪与野牛的时候。

    所以还是自己养殖牲口比较好,很容易就可以带走宰杀。

    大家也懂得这个道理。

    马林磨的两只手都出了水疱。一天花八个小时磨,挺累的。

    中间休息的时候就去农田里查看一番。

    这是这里的原始人第一次垦田。

    而第一次就有铁犁可以使用了,真是幸福。

    从某个角度讲,这是马林的功劳。

    现在农田乃是新事物,是高科技,种植技术显得非常高大上。

    种下去的种子的出芽率很不理想。有虫子来吃种子,而他没有农药消灭它们。

    在老家,种子上会拌农药来杀虫子、鸟雀。

    其实他也可以自制农药,有的农药比较简单,可以自制,可他手上并没有配方。

    像是拌种子用的农药,按理说是比较好制作的,效果不需要太好,勉强能用就行了。

    然后他又想起了自己的织布机,又被烦的够呛。

    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制作。

    他完全可以慢点干活。但是想早点过上快乐的日子,还是多出力比较好。

    铁棍磨成了钻头,非常的直,均匀,上面圆,下面带有棱。

    找一个木块,在上面打个洞。

    把钻头的屁股给塞进去。反复的摩擦,让这个洞更光滑。

    然后取来一根带弧度的棍子,形状如一张弓。

第一二四六章 砂轮

    在两头各系一根绳索。先把一根绳索正向缠到钻头的杆上,绷紧,绳索的头部则是固定在杆上。

    另一根绳索反向缠在杆上,相对松弛一些,头部也固定好,它跟上面那根绳索存在高低差。

    弓钻就制作好了。

    先试试怎么样。

    随便找了个木块。

    把钻头给压上去,左手按住钻头屁股处那个木块。

    右手像是拉锯子一般来回拉这个弓,它的线带动钻头旋转。

    钻头是装在一个圆木棍里面的,圆木棍与线之间有不小的摩擦力。

    圆木棍与钻头的屁股的衔接处是方形的,不是圆形的,不会产生相对转动。

    圆木棍与后面的木块之间是转轴与轴承的关系。

    先拉两下,发现反向的绳索有点松,于是把它给绷紧。

    再接着拉。

    还是很好使的。

    两只手都需要多使用一些力气,但是动作一定要缓慢、有节奏感。

    很容易就能够在木头上打出眼来。

    陶车怎么制作?

    在一根粗木棍上打个竖直的眼。然后把木棍固定好。

    怎么保证这个眼是竖直的?

    把一个转轴插入里面,瞧这转轴是否竖直,如果不,重新打个眼吧。

    确定垂直了。

    然后把木棍给固定在架子上。

    接着再给一块木板打眼,保证眼是竖直的。把转轴插进去,瞧它与木板的面是否垂直。

    尽量不要太大的偏差。

    接着把木板给做成锯成圆形,没必要多圆,像个正多边形就行了。

    再制作一个木架子,垂直于转轴,把上面这个圆木板给架起来。

    怎么保证架子上部水平面与转轴是垂直的?

    先试、再量、再打磨。

    然后就制作出了陶车。

    他现在没能力制作齿轮,所以也没能力制作传动装置。

    毕竟他现在只有温度不够高的黏土炉,也只制作的出来生铁。

    这个陶车上面的圆盘怎么才能转动起来?

    在它下面的转轴上装一个传动带,拉到一个轱辘上。

    让一个小孩拨动这个轱辘。

    这个转轴就会转的飞快。

    传动带要是向下滑怎么办?

    系紧点,转轴和轱辘上都加工出明显的凹槽来。

    下面又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打眼的问题。

    他可以制作一个更大的弓钻。

    钻头直径五厘米左右。

    用一张更大的弓和两根更粗的绳索驱动。

    两个人推拉这张弓,就像是拉锯一般。

    钻头的位置用很结实的木架子固定住。不会上下左右移动。

    钻头的尾部也是用木架子抵住。

    这样子可以打更大的眼。

    他也可以把钻头换成砂轮,专门用于打磨。

    磨一根针需要花费的时间便降低了很多倍。

    对木头的打磨也容易了很多倍,就是可能会比较费砂轮。

    用砖头做砂轮就可以打磨金属,现在只有铁需要被打磨,只是它们太容易坏了。

    所以还是应该用石头制作砂轮,中间掏方形的眼。

    外围打磨成接近圆形。先不用着急,拿它把几把铁斧、铁犁、菜刀的外形进行一些加工,把凸起、难看的部分都给磨掉,使之更好看,也能够进行一定的开刃。

    下面的铁粉收集起来,淘掉土,然后烧红了进行锻打和冶炼。

    马林觉得自己非常需要钢。

    但是既然没有,那就不要强求。

    下面还能制作什么?

    有了弓钻之后,一些事情变得简单很多。

    但是很多手工制作依然很难。

    没有钢,事情就是难做。

    马林想起了家里的各种电机。

    他不用电力驱动,而用放大后的类似弓钻的装置驱动,是否可行?

    让两个人来回拉到这张弓,就像是拉锯一般。

    弓上栓有的两根绳子就带动下面的转轴旋转。

    而转轴的另一端装有木工器械,比如圆锯,比如打磨用的砂轮。

    这有什么好处?

    这样子就可以设计制作一个工作台,加工出的木条都非常的符合尺寸。

    不过目前只用来打磨。

    之所以用弓钻这种方式来驱动,是因为现在既没有齿轮,也没有质量好的传动带。

    如果有的话,他会用脚蹬来驱动这些仪器。

    不行就用牲口里驱动。

    立刻就制作了这样子一个砂轮。

    制作一块圆饼状石头,中间掏个四方形的口。

    插入一根转轴。

    转轴固定在一个木架子上。

    转轴的另一端比较细,用两根绳子连在一张弓上,绳子的缠法如弓钻那般。

    一手来回拉动这张弓,砂轮就会快速的旋转,一会正向,一会反向。

    可以用它来打磨铁器或者木头。

    刚制作出的铁疙瘩形状太丑,用它打磨就行了。

    它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先前马林制作剪子太吃力。

    现在则是觉得容易多了。

    两块铁,锤的比较平衡平整,开两个眼。

    形状有一点接近剪刀就行了。

    然后拿到这个砂轮这边进行打磨、修整外形。

    一侧的边缘先修整的非常直,然后磨出刃来。

    然后两块并一起,两个眼里插一根粗铁丝。

    再装两个把手,就成为了一把剪子。

    原来用磨刀石磨不知道要多少天,有了这个装置后一天就能够磨好。

    剪刀还可以加工的更仔细一些。

    先用铁做好把手,烧红后与下方带刃的铁块给锤的粘结起来,合二为一。

    砂轮的砂越是细,加工的也越是精细。

    这个机械前面装的如果不是砂轮,而是钻头,就可以用于打眼。

    比弓钻力气大一些,可以打比较大的眼。

    制作纺车的时候不是要打很多个眼吗?

    利用它打眼就行了。

    那么刨子可不可以以这种方式运作呢?

    拉弓的使用两个大汉。

    这弓比较的重,用绳索悬吊在空中。

    两个大汉如同拉锯一般,用绳索牵动转轴快速旋转,转轴带动一个类似刨子的工具把木板给刮平。

    这做得到么?

    做得到。

    只要两个大汉力气够,这个刨子就足够锋利。

    弓绳拉着的转轴越是细,拉一下它转动的就越快。

    只是这个转轴必须是铁的,如果它太粗,那么拉动弓的时候它转的就不快,不快就没有意义。

    是否有什么好办法来制作较好的传动带,用以牵动木头转轴旋转?

    传动带要能传比较大的力气。

    用渔网行不行?

    渔网与转轴的摩擦力恐怕不大够,导致传动的时候出现打滑的现象,于是就无法给转轴提供足够的力气来完成各种手工作业。

    前述弓钻式动力装置虽然不够好,但是依然可以使用。

    这使得木工加工容易了很多倍,就是需要两个小孩帮忙拉弓。

    即便如此,制作各种板材的时候花费的力气可以减少很多。

    没想到弓钻这么快就能够制作好。

    还能够派上这么多用途。

    这个设备搞的他有点累。

    在条件这么艰难的情况下,他依然获得了这么一种动力设备,使得手工制作的难度降低了不少。

    一个钻头怎么磨尖?

    放在砂轮上打磨就行了。

    他搞的有点累。

    于是就出去几天用于狩猎。

    见到大家捕猎熊、野猪、野牛这么吃力、危险,于是就想早点把弩给制作出来。

第一二四七章 圆锯、转动式刨子

    华夏国的弩就是给弓装一个架子和扳机,用之前把弓弦给拉开,挂到扳机上,不需要一直用手拉着弦。对于很有力的弓,拉着弦是极为耗费力气的。

    弩这种原理,使得那种力气特别大的弓用于实战也不需要耗费太大力气。拉弦的时候借用腿的力量使劲的蹬就行了。

    但是马林不知道怎么制作力气特别大的弓。

    复合弓是什么意思?

    他的想法是这样子,一张弓的力道是五十磅,把两张弓给绑到一起,想拉开它或许就需要一百磅了。

    那么,怎么把两张弓给绑到一起,才能够让它们的力道相加呢?

    直接用一根很粗的木头做一张弓不好么?

    不知道。

    也许是因为木头的弹性都比较有限,变形太大容易劈裂,复合弓更不容易劈裂。

    想不通。

    弓钻消耗了他很多力气,它的存在也使得他加工各种简单木头机械的时候容易很多倍。

    至于刨木板以及锯木板时候的难题。

    他准备用比较小的圆锯来锯桌椅板凳的木材,用转动的刨子来刨平木板。

    圆锯怎么制作?

    铁片烧红,在铁砧上敲的比较均匀,外形稍微接近圆形。

    继续烧红,固定到转轴上,用绳弓牵引着飞速旋转,对着砂轮打磨。

    这样子就比较圆了。

    还是烧红,用凿子凿出锯齿。

    接着装到转轴上打磨较圆。

    反复多次。

    再用磨刀石对锯齿进行一定的加工。

    圆锯就制作成功了。

    两面都要比较平,整体上要比较圆。

    装上转轴,用绳弓牵引就可以锯木头了。

    只要转的够快,操作木头的人不需要使用什么力气。而拉绳弓的两人甚至四人需要使用不少力气。

    此外充作转轴的铁棍需要比较直,也略微有点细。

    当下就开始制作。

    弓和绳都比较好制作。

    直铁棍不好制作。

    这件事真是令人为难啊。

    但是并非不能制作。

    先制作细铁棍。

    因为没有能力把铁烧成水,只能锻打。

    先把烧红的铁疙瘩给垂扁,然后对折,再锤扁,它就变长了。

    反复的这么锤扁,对折,宽度一直没有增加,长度一直在增加。

    很是消耗力气。

    就这样子制作出多根短铁棍。

    再把它们给锤到一起。

    衔接处多加点铁。

    这样子得到了一根并不直,衔接处还很臃肿的铁棍。

    反复的烧红,矫正,让它更直。配合着用砂轮把臃肿的部分给打磨掉。

    这一步要消耗非常久。

    铁棍长一米,粗四厘米左右。

    把三根粗木棍中间打眼,把转轴给插进去,这样子就用三根粗棍子把它给固定住了。

    三根粗棍子自身是一个木架子的一部分。

    这个木架子固定在地上。

    怎么防止铁棍横向移动?

    把铁棍烧红,用弓钻打眼,眼里插入木条,木条一侧安装垫片。这样子铁棍只能转动,而上下左右前后的移动都会锁住了。

    铁棍的左侧呈方形,方便把圆锯或者转动式刨子给套上去。

    也可以把砂轮和钻头给套上去。

    装上圆锯后要配合一个中间有道竖缝的桌子来锯木头。

    装上旋转刨子的时候需要配合一个中间有道横缝的桌子使用。

    圆锯和转动刨子的动力都来自于一张绳弓,让两名或者四名大汉用力来回拉这张绳弓,它们就会飞快的转动。

    加工木材的这个人就在桌子上推动木材通过锯子或者刨子,木材就会被加工好了,他什么力气都不用使。

    来回拉绳弓的大汉可能会有些累,但是考虑到木材加工的很标准、快速,累点也值得。

    为了推木材的时候推出直线来,可以拿笔直的木条在两侧对手中的木材进行限制。

    制作锯木头、刨木头的桌子又花费了他不少时间。

    木工真的这么重要么?

    他不确定。

    他心里非常重视这件事。

    他决定把打眼、锯木头、刨木头给制作成三个工作台。

    而打眼的这个工作台要能够实现一个功能。

    那就是能够打出垂直于一块木板的眼来。

    只要打出来,就是垂直的。这应该怎么办呢?

    他有一个垂直方向的钻头。

    上方有一块水平方向的木板。

    这块木板只可以上下滑动,不可以做别的移动。而它上下滑动的时候都是跟地面平行的。只有非常小的误差。

    想给哪块木材打眼,就把它给固定到这块木板上。

    然后推下去。

    打出来的眼就是垂直的。

    那么这块木板为什么能够在上下滑动的时候始终平行于地面呢?

    因为它的边缘有三个眼,每个眼里插了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棍子。

    这三根竖直的棍子在顶部和底部都用同样长的横木给连接了起来。

    这个钻头用类似的三根横木给固定住了,始终是垂直于地面的。

    因为制作的难度,这个器材制作的比较小,钻头也比较的小,只能打比较小的眼。

    它也是用绳弓驱动的,人反复拉绳弓,使它飞速的转动。

    马林这些器材,既浪费人力,又累,但是节省时间,而且制作出来精度比较高。

    他最便不满意的设备就是打竖直的眼的那个设备。

    它的竖直的几根棍子都是用木头做的。他希望它们能够是用金属制作的。

    而上面的那个木板,下面那个支撑转轴的结构,他也希望全是金属制作的。

    这一点不用着急。

    日后他会拥有足够多的金属,这个日后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但是他花了三年还没找到金属矿,这一点太不合理了。

    他的圆锯和转动刨子都非常难使。

    实际试验的时候需要四名大汉来回拉动绳弓,来驱动它们,它们才能飞快的锯开以及刨平木材。

    但是它们有非常显著的好处,既节省时间,又能够把木材给加工的比较标准。

    制作一张桌子需要的时间明显减少了一大截。

    日后他会用牲口来驱动这两件设备,但是具体怎么传动,他心里没有数。

    自从拥有了弓钻,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原先的一些觉得很难的事情如今变得简单了很多。

    比如说,怎么把一块木头给加工成圆柱形?

    独轮车的轮子其实可以使用一整块圆木头。

    圆木头的中心打个洞。

    圆木头的直径四十厘米左右,厚度七八厘米,就挺结实了。

    关键是要圆,而且这个洞要打的比较正。

    在拥有弓钻之前,这两件事对他来说都不容易做到。

    厚度七八厘米,用弓钻在中心处打个较正的洞眼并不是很难。

    然后把它给装在一个转轴上。

    转轴由绳弓驱动,由两名大汉像是拉锯一般拉这个绳弓。于是这个圆木就会转动的非常快,每秒钟十圈以上。

    拿一把凿子放在它的边缘。

    凿子不用使力气,就能够自动的把边缘的木头给刮下来,只是一秒就能够刮出一个比较好的圆来。

第一二四八章 实木车轮

    用这种方式就能够把一个木块的轮廓给刮的非常的圆。

    如果嫌手不够稳,可以把凿子固定在一个架子上,推着架子完成这步加工工作。

    总之这个木块会非常的圆,中间的洞眼也会非常的正。

    如果这块木头是好木头,它便可以做一个独轮车的车轮。

    即使不是很好,至少是能用的。

    把车轴也制作的比较圆。

    用垫片把车轮固定在车轴的中央,并且减少摩擦。

    这个独轮车也不用推多沉的东西,一百多斤的就可以了。

    一个人要是背着一百多斤重的东西多累啊,可是用这独轮车推着就像是玩一般。

    马林几乎是立马就开始制作。

    一共制作了十来个车轮。

    用绳弓驱动转轴飞速转动,接近每秒十圈。把圆木固定在转轴上,也跟着飞速旋转,然后就用刀子、枣子等道具比较容易的就可以把它给打磨的比较圆了。

    每个车轮都不需要多久就能够制作好。

    这种车轮质量不是那么好。但是勉强能用,用来携带重物变得非常简单。

    猎到的羊、野猪之类的都能够用这种独轮车给推回家,反正比抬着省力气多了。

    打猎经常出门二三十里,抬回来多远哪。

    有个独轮车,推回家,前面还能让一个人帮忙用绳拉着,非常省力气。

    如果是几百斤重的猎物,两个人推,前面再让两个人用绳拉,也是很省力气。

    此外,不同部落之间运输物资,用独轮车推着会省非常多力气。

    想了一番,鸟巢平原得有上百个部落。

    他应该多制作几个独轮车。

    不过考虑到他现在的制作工艺实在是一般,先制作三十个就可以了。

    三十个车轮。

    他的圆锯在加工比较细、薄的木材方面有奇效。毕竟它一秒钟能够转个十来转,产生的切割力比一个人全力挥斧子还要快上了几倍。

    代价就是需要两个大汉来驱动它,还要花费大力气。

    优点就是切口非常平整,并且因为可以把木材放在桌子上推向锯片,旁边能够用笔直的木条来控制移动方向,所以能够把木材给锯的非常标准。

    尺寸太粗的木材比他的圆锯大,一次锯不断,所以还是用普通锯比较好,打磨截面的时候可以使用那台转动式的刨子,它也是由两名大汉驱动。

    更具体的怎么驱动的?

    就像是弓钻用绳弓拉动钻头飞速旋转。

    两个大汉也是用绳弓带动转轴飞速旋转。

    两厘米粗的转轴,每秒能够转动超过十圈。

    讲的更详细点。

    把两根绳以完全相反的方向缠绕在转轴上。拉一根绳索,就能够带动转轴转动,同时把另一根绳索给缠起来,拉到头后用另一根绳索反向拉。两根绳索拴在一张弓的两头,两个大汉就像是拉锯一般来回拉这张弓。

    比拉锯费力气,但是手感很好,而且切口会非常好看,同时能够在台子上精确的控制切口的走向。

    整体上来说反而更省力了。

    其实拉绳弓这件事非常有意思,一直有好奇的原始人愿意过来帮忙。

    那种转动式刨子也很沉,同样效果也很好。

    马林本来刨一张木板要花很久,因为刨刀不锋利,可是这种转动式刨子的转速弥补了这个缺点,使得刨木材的效率提高了几十倍。

    这两种器材的使用带来的第一件作品就是独轮车的车轮,充分体现了它们的价值。

    让车轮每秒转十圈,再把一个凿子固定在车轮边缘,轮子自己就会被刮成圆形。

    其实马林知道每秒转十圈有点少。

    但是当前这种样子已经够制作车轮的了。

    那么,再考虑一下,是否可以脱离绳弓,采用更好的驱动方式?

    比如说用一个辘轳加一个传动带来带动转轴旋转?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

    那就是传动带到底能够提供多大的摩擦力。

    如果摩擦力不够,那么传动带就会在转轴上打滑。

    他没有材料来制作合适的传动带。

    再思考一下,其实他可以用牛皮来制作比较宽的传动带。

    那摩擦力不足的问题怎么解决?

    把轱辘与要带动的转轴的距离拉到最远,把传动带给绷的非常紧,再把相对位置给固定住。然后这个轱辘就有能力给较细的转轴带来很强的拉力了。

    就像是骑自行车一般。

    骑自行车的时候,有几个不同的档,骑得越快的档蹬起来越是累,骑得越慢的档蹬起来越是省力气。

    传动带可以通过自身的设计绷的足够紧吗?

    马林觉得难度比较高,不容易实现。

    他啥工具、材料都没有,只能用牛皮制作传动带。

    他的剪刀是自己用砂轮磨出来的,作为材料的铁块那外形简直惨不忍睹。即便如此他都能够磨出比较好看的形状,并且开好刃,刃之间咬合的非常好。

    一把剪刀需要他磨一天,用来剪布的效果还不错,剪薄的皮革也比较容易。

    一个架子的一根横木中掏个洞,凿子的头部三厘米刚好能够从洞中穿过去。

    用手握住凿子的柄便能很轻松的控制住它不上下移动。

    把架子移到转动的车轮跟前。

    手只要把凿子向前推一点就能够对车轮的边缘进行打磨,刮掉一层木屑。

    八厘米厚的圆木板,用硬木做的。坚固度还说得过去。

    其实做的更厚一点也不是不行。比如是十一二厘米。从加工的角度来说,没有多大困难。

    也足够结实。

    有圆锯和转动式刨子的工作台的帮助,独轮车的车架子非常容易制作。

    而且想制作桌子、椅子,不管是加工腿、框,还是木板,都比较省力,省时间。

    有了独轮车之后出门变容易了很多倍。

    但是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做法依然很麻烦。

    如果以后能够有铁矿、有钢之后,他便能够制作出更出色的机械。

    现在先将就一下吧。

    有了独轮车之后应该做些什么呢?

    他这段时间相当的忙碌,把自己给搞的非常疲劳。

    而有了勉强能用的独轮车之后他比较的开心。

    其实他用最笨拙的办法就能够加工出那种圆饼状的实木轮子来。

    实木其实有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容易开裂。

    对此马林也没有啥好办法,开裂了就换新的呗。

    怎么制作这种轮子?

    中间的洞眼需要用弓钻打出来,再用线锯给稍微扩大一些。

    确定这个眼不偏就行了。

    下面就是以这个眼为圆心,在木饼的侧面画圆。

    然后用锯子、斧子慢慢的加工,制作出轮子的形状来。

    如果实在怕这个轮子坏掉,就把它给做的小一些,比如直径只有二十厘米多一点,这样子推着虽然比较累,但是比起肩挑手扛还是省力多了。

第一二四九章 制作磨盘

    这样子的小轮子的车子,推着两百斤的货物,一个人用绳子在前面拉,一个人在后面推,还不是轻而易举,跟玩一样?

    那维持左右平衡累不累?

    只要把货竖着放,那维持平衡就不累。

    反正比用自行车推着省力。

    经过考虑,马林觉得这种小轮子的独轮车更值得推广,不妨做制作几个。

    这轮子的加工也不那么费力。

    因为尺寸小的缘故,很是结实,不容易开裂。

    这种轮子一下子制作了几十个,很简单。

    然后又制作了十几个这么小轮子的独轮车。

    由不同部落的人给推走了。

    马林的心情略有改善。

    他之所以制作这种车子,是因为自己不知道那种带辐条的车轮的制造技术,先前虽然曾经试做过,但是失败了。

    于是只能采用这种手段。

    金水村外面的农田里,庄稼已经出芽了。

    其中有两亩谷子、两亩豆子、两亩蔬菜、上百亩苦薯。

    苦薯亩产四五百斤,对比红薯的七八千斤,可知产量有多低。一斤苦薯八两都是水,植物纤维也占很大比重,所以并不多么压饿。

    他们并不指望靠这些作物养活自己。

    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打猎。

    方圆四五十里的猎场,出去转一圈就能够有所猎获。

    目前他们全都忙着狩猎掠食性动物,它们的数量越少,野羊、野猪、野牛等生物的数量就会越多,甚至可能出现膨胀的现象,大家的猎物就会更充裕。

    原来把猎物扛回家是件比较累人的事情。

    现在有了独轮车,大不了多让几人用绳子在前面拉着,就算是一只野牛也能轻松的推回家。

    反正是省力气。

    狩猎队一般是七八人一组。

    现在都有了铁质的长矛、铁质的箭头,还有了盾牌,狩猎的安全性和方便性都提高了很多。

    铁箭头带有刃和放血槽,射中一箭都挺严重的。

    人数不多的时候他们并不狩猎猛虎。

    而且他们不想与猛虎正面战斗,只想把它给打伤,让它失去狩猎能力,然后逐渐饿死。

    除了弓箭,他们还带有一定数量的重标枪,原因是弓箭连发太慢,标枪连发却很快。

    当野牛、野猪、老虎冲上来的时候,重标枪就比较有用了。

    隔着十几米的距离就有非常强的杀伤力了,可能一标枪就给戳死了。

    枪尖也是经过设计,具有放血槽和刃。

    即便如此,马林还是想改进弩。

    让弩拥有一百多磅的力道,射一箭比捅一矛造成的伤还严重,对着脑袋射直接就能爆头。

    问题在于,他不知道那种特别强力的弓怎么制作,现在这种弓,改造成弩后意义不大。

    他现在急着制作的东西,一是比较有力的弩,二是有辐条的车轮。

    在完成它们之前,他最好一直在金水村呆着。

    他还想尽快弄懂怎么炼钢。

    即使炉子温度不够高,烧不出铁水来,依然有法子炼钢,麻烦,但是可行。

    有了独轮车后,狩猎队与采集队出门都方便很多。

    别的部落过来的人也能够推着车子从这里带回家更多的物资。

    有了独轮车之后,他开始做另一件事,那就是制作磨盘。

    磨盘的原理他懂得。

    先前想念磨盘无数时间,一直因为缺少金属工具而无法制作成功。

    鸟巢平原有种很常见的作物,那就是苦薯,它们需要被磨成粉,然后制作馍馍或者粉条、粉皮。

    先前大家都是用石臼来捣面粉。

    效率非常低。

    苦薯味道很差,但是做成粉条后味道却很好,此外苦薯粉至少能够用来烧稀饭。

    磨盘具有重大价值。一个人磨面就够上百人吃的了。

    至于怎么制作磨盘,首先得有合适的石头。

    几个铁凿他都准备好了。

    就算它们崩坏了,他也可以重新打造。

    磨盘必须是圆形的,这样子上面的磨盘在旋转的过程中与下面的磨盘依然能够在形状上保持一致。

    上下两块磨盘连接处必须凿出一些花纹来,这样子才能够提供足够的摩擦力来磨面。

    这些花纹最好能够像车轮的辐条一般呈放射状,这样子旋转的过程中它们能够自发的把面给甩出来。

    这些放射状的花纹最好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在朝向上与别的部分略有差别,这样子花纹才能做的比较密实。

    上下磨盘中间应该都有个洞,洞里插个转轴,这个轴必须用铁制作,马林连铁凿子都有了,自然也造的出来这种转轴。

    此外上面的磨盘中间必须有个磨眼,苦薯块、麦子、大豆之类的的东西要放进磨眼里,然后被带入磨膛,经那些花纹研磨、甩出去。

    上面的磨盘侧面还必须有个眼,以便装推动磨盘的把手。

    最大的难关是把磨盘给加工成圆形,同时相对的两个面都要加工的非常平。

    他不懂的一个问题是,把大石头给放到火上烧,它是否容易开裂,在它被烧的通红的状态下凿它,是不是也很容易开裂。

    在有铁质工具的情况下,加工石头是具有可能性的。

    他准备制作两个直径五六十厘米,厚度不到二十厘米的磨盘。

    这么大的石头非常容易找到。

    去金水山山麓,他很容易就找到了两块,然后用独轮车给推了回来。挺沉的。

    他的独轮车的轮子晃动的比较厉害,但是好歹推得动。

    放在庭院里进行加工。

    先粗略的凿出形状,量好大小。用凿子把多余的石料给凿下来。

    从边缘向内部,一步一步的来。

    他的锤子制作的不错,很有力。

    他的凿子是纯铁的,没有木柄,用锤子砸的时候并没有缓冲。

    握凿子这只手戴着手套,否则震的发麻。

    之所以用纯铁的凿子,因为它结实、够硬,直径有四厘米,不容易折断。

    一个凿子的尖是一字形的,一个是六棱锥形的。

    确实都挺硬。不如钢制品硬,但是比石头硬。

    如果凿子的头变形了,他就拿到砂轮上打磨。他这是手动式砂轮,打磨的速度还可以。

    目前他是用绳弓推动砂轮旋转。

    但是考虑一下吧,砂轮不需要有多大的驱动力,所以用轱辘带动它也不是不可以。

    传动带勒的稍微紧一点就使得上力了。

    他准备在加工好这个石磨后就改造砂轮。

    砂轮是怎么制作的?先用凿子凿的接近圆形,然后装上转轴,用手驱动、对着石头磨,磨着磨着就越来越圆。

    制作一个是挺费力的。但是带来的好处也很大。

    先把一块磨盘给加工成接近圆形。

    拿来绳索,确定圆心,画出一个圆。

    然后更仔细的凿,把一个底面给凿的特别平整。那种‘一’字形的凿子就派上了大用场,可以把一个面给凿的比较平。

    都凿好了还不够平怎么办?

    打磨。

    不过先不用着急。

第一二五零章 农村景象

    怎么打磨?

    等到两个磨盘都加工好了基本的外形,给它们装好轴和手柄,然后不停的推着转。

    然后衔接面的石头就会被磨的越来越平。

    大不了转个两天两夜。

    可惜没有牲口用来推磨。

    鉴于这是这个世界第一个石磨,制作的时候多花点时间也是应该的。

    一个磨盘需要花三天,然后才能比较圆、平。

    两个都做好花了六天。

    圆心处都捣了个眼,方便把一根四厘米粗的铁棍塞进去当做转轴。

    眼不用打透。

    上面的石磨在离开圆心二十多厘米的地方凿了个眼,乃是磨眼,谷物的进入口。在侧面上捅了个洞,比较深,可以把一根木棍给塞进去。

    很粗的方形木棍。

    木棍上面开个眼,装进去一个转轴。

    下面有了个问题。

    怎么驱动这个石磨呢?

    直径六十厘米,手推不过来啊。

    他又制作了一根长棍,打个眼,套在这个转轴上。

    然后手推拉长棍,它就会带动下面那个手柄连同石磨一起转动。

    非常的麻烦。

    推到最远端的时候常常拐不过弯来。

    自己需要走一步,形成角度再拐弯。

    至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用的是最笨拙的办法。

    那个转轴上方套两根长棍,互相成角度,由两个人一起磨面。这样子每个位置都有人使得上力气。

    好使么?

    不好使。

    目前两块磨盘的衔接面并没有被刻出花纹来,现在转动它们是为了把衔接面给磨的更平整。

    他本来已经凿的挺平的了。

    他喊上‘小树’一起推这个没做好的磨,整整推了两天。

    就是为了把衔接面都给磨平。

    ‘小树’对各种手工制作都很感兴趣,所以推磨的时候也很是热心。

    两天后,把磨盘给卸下来。

    果然衔接面已经被磨的非常平了,能够在它们的边缘处看到被磨的光滑的环形区域。

    然后开始在这些地方雕刻凹槽。

    凹槽的作用一是增加摩擦力,二是把磨好的面粉给甩出石磨而不是留在磨膛里。

    凹槽呈放射状。

    他的做法是把石磨边缘分为六个区域,每个区域内侧是封闭的,外部是放射状的,面粉无法向磨盘的中心点移动,只能被甩出去。

    他用炭笔画好图案。

    然后再缓缓的进行雕刻。

    凿子的质量经住了考验。

    上下两个磨盘一天就刻好了。

    安装好。

    然后开始尝试磨面。

    先是磨苦薯面,然后试着磨谷子。

    甩出来的面粉需要重新倒回磨眼多磨两遍。

    效率不错,比拿石臼节省了很多力气。

    但是这种驱动方式实在是太蠢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改进。

    目前这个磨是用两个人来推的,每人手握一根长棍又是推又是拉的。

    磨转的很快。

    不管怎么说,有磨使就行了。

    不要要求太高。

    当天金水村有不少人来围观推磨。

    日后石臼用于捣辣椒面、花椒面、胡椒面就行了,磨粉还是上石磨比较好。

    金水村现在的羊圈里有五只刚驯养好的野羊,猪圈里养着三头刚捉来的小野猪。

    村子外面有一百亩田,不过种植的大部分都是苦薯。

    现在金水村已经像个农村了,但是距离真正的农村还差了一段距离。

    因为谷子没真正种植起来,这一季如果长势好,大约能够收获两百斤种子,这是他们仅有的种子,只能用来播种,不能用来吃。

    这里已经有农村的不少景象了。

    比如说,农夫推着独轮车出门。

    有人在磨面。

    有人在打理庄稼。

    有人在纺线。

    有人在放羊。

    但是还缺少非常必要的东西,那就是牛、马、驴子、骡子。

    现在依然有人在犁地,以便种植苦薯。

    只要地够多,夏天之前任何时候种植苦薯都可以。

    而有了苦薯,便可以养殖牲口。这是马林提的要求。

    牲口再能吃,青草加上苦薯也能长膘了。

    至于怎么驯养马、牛、驴子,最好还是捉幼崽和怀孕的雌兽。

    野马怎么驯服?似乎爬到背上不被甩下来就可以驯服。

    金水村便有人在尝试驯服野马。

    马林的建议是,活捉一头野马后,先关笼子里饿着。

    在周围建好围栏,等它没力气折腾了再尝试驯服。

    要是饿死了怎么办?

    马林也不知道,他压根就不具有这方面的知识。

    骑到它背上,直到它放弃把人给甩下来,然后这个人抓紧喂它东西吃,建立信任,接着绑上笼头。

    马林可以制作马鞍,但是未必舒服,也可以制作马镫。

    有了马镫之后骑马的时候可以站起来,方便射箭,能够做的动作也多了很多。

    虽然目前村子里并没有马,日后会有的。

    紫水村也要求获得一个石磨。

    于是马林就给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的,手推式小磨,握着一个手柄就能够推着它转圈。

    磨盘直径四十厘米,厚度十厘米。

    打造起来也容易。

    就是把上下磨盘的衔接面磨平这一关花费了不少力气。

    他能够凿的相对校平。

    他在雕刻槽线前就把两个磨盘装到一起,在上面的磨盘上方放了块大石头,然后推着它一直转,从而把衔接面给磨的又平又光滑。

    花了三天多才制作好这个石磨。

    其实现在的鸟巢平原正在形成自己的农业文明。

    他们几乎是一下子就从原始人变成了农业人口。

    种植业的规模发展起来只是早晚的事情。

    养殖业也是这样。

    目前他们不会有土地不够的问题。三千人,拥有的土地面积接近华夏国三个省。

    目前铁器还在向北传播,但是不知道速度怎么样,更不知道红石村是否用得上铁器。

    土丘村怎么样了他更是不清楚。

    他非常希望土丘村的人都能够生活的比较好。

    有的石头天然含有少量的金属,土丘村那边存在含有少量铜的石头。

    所以那边的人有法子使用红铜制作的武器和工具,虽然不够好,但是至少比燧石器物好使。

    土丘村按理说可以发展的很好,那边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但是人口实在是太稀少。

    那边的养殖业开始的比较早,现在按理说应该有一定规模的羊群了。

    红石村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也不清楚,他希望能够快点得到北边来的消息。

    他陆续见到一些来自鸟巢平原北方的原始人,他们想住在金水村这里。

    正是春天。风筝很受欢迎。

    让原始人放上风筝是什么感觉?

    目前还没有什么感觉,造纸的难度比起织布低了几百倍,布他都织出来了,造个纸还不是轻而易举?

    竹笋村出产上好的白纸,用竹子内壁的纤维造纸,又白又干净,造的厚一点可以糊窗户。

    窗户怎么制作?

    马林从未制作过窗子。

    暂时不着急。

    厚纸袋可以装东西,可惜目前他们并没有什么东西要装。

第一二五一章 湖

    他们可以用纸糊灯笼,或者用布糊灯笼,晚上挑着出去串门,检查牲口棚,诸如此类。

    灯油如今采用动物脂肪。

    野外死掉的动物,肉不能吃,却能拿来炼油。

    所以马林拥有足够的动物脂肪。

    教原始人算术是件非常费力的事情。

    他们一天肯听一小时课就是好的了。

    他没有黑板,所以就在木板上用炭笔写写画画。

    木板是刨出来的。

    他这里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织布机他尚未改造成功,目前这种样子非常的蠢。

    带辐条的车轮没有制作成功,完全没有思路。辐条的问题是,安装困难。

    他心里想采用一种做法,先把辐条给安装好,一个大圈内部有个小圈,两个圈之间装满辐条,再把这个整体给固定到更大的轮圈和车轴上。

    这样子安装起来就会比较容易。

    但是牢固度很是令人担忧。

    此外弩他也没有制作成功。

    他正在考虑另一种制作弓的办法,弩是用弓改造出来的。

    原来他是用一整根木头制作弓。

    现在他可以考虑把弓给分为三部分。

    中间一部分,非常的硬,短,在两侧各钉上一段弧。

    它有什么好处?

    中间这部分可以向内弯,两侧的弧向外弯,接近M形,只是弧度更光滑。

    他不知道反曲弓是不是这么制作的。

    有啥好处?

    好处就是这种反向弯的弓,拉起来可以特别有力气。

    原来他没有铁钉,现在有了。

    如果中间这段特别有力,那么这张弓也会特别有力。

    他几乎是立马就进行了实验。

    一块老榆木,借助线锯和刮刀,制作成新月形,边缘反向弯曲,长度只有半米。

    很宽,也很硬。

    再制作两根弧形木条,分别钉在上面那根木头的左右两边,形成左右对称关系,而且这两段的弯曲方向与中间那段的弯曲方向完全相反。

    用很多根钉子钉好。

    钉子头敲成横向,不容易崩掉或者脱落。

    横向再缠无数道线,也是为了防止连接处受力脱落。

    这是他自己的想法。

    那么,问题又来了,他把一块木材给打磨成这种反曲的形状,不行么?

    感觉是不行。木头可能带有天然的弧度,顺应这种弧度制作出来就比较结实,违背的话就不那么结实,力道也跟不上。

    拉了几下,发现它确实很有力,很难拉开。但是结实程度似乎很成问题。

    他完全不知道反曲弓的原理。

    按照上述方式,是否可以把更多木片钉在一起,制作出更强力的弓呢?

    那么把多个木片钉在一起比起一块单独的厚木片有什么优势呢?

    不知道。

    于是强化弓弩的计划就暂停了。

    制作带辐条的车轮、织布机的计划也暂停了。

    教大家算术的课程正在进行中,但是原始人没有耐心学习,一天肯花一小时学习就不错了。

    其实马林还非常关心渔网是怎么制作的。

    金水村东边几十里有一片湖,长宽都有七八里,算是不小了。里面有很多水产。

    如果有网,很适合进行捕鱼。

    但是他不知道渔网是什么原理的。

    为什么渔网撒下去能够捉到鱼呢?

    撒网的时候应该怎么撒?

    他满心都是疑问。

    鱼笼他倒是知道该怎么下,还知道用渔网和竹竿一起围出一片鱼容易进去不容易出来的区域。

    这种捕鱼法肯定不如撒网。

    那么,怎么撒网呢?网应该制作成什么样子?

    他知道一种捉鱼的办法。

    制作一个巨大的网兜,它的开口非常大,有几米的直径。

    把它给放入水里,拖着走一小段,然后提上来。

    如果它上方的水中有鱼,就会落入网中。

    如果鱼很多,这个网兜就会变得非常的沉,于是需要多个人一起把它给拉上来。

    渔网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出来的么?

    它像个口很大的口袋,开口位置系着多根绳子,握在渔人手中,收网的时候它自动张开口,把鱼给兜进去?

    越是想越觉得这是个可行的办法。

    怎么保证网被撒下去之后会张开呢?

    怎么保证拉网的时候它会张开的更大呢?

    也许应该给网的底部添加一些挡水的东西,收网的时候,开口处更容易被拉回来,而网底会自发被拖在后面。

    还有种做法。

    可以让渔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绑上木片之类的东西,入水后会上浮,另一部分绑上石头,入水后会下沉,网底再绑个重石头,撒网的时候它会自发的飞的更远。

    这样子网撒下水之后就自发的长大了口。

    还有个做法,用两艘船拉一张大网,这样子就不愁网的口张开的不够大了。

    让这网的开口有十来米宽,五六米深。

    这样子捕鱼就比较有效率了。

    问题又来了。

    船应该怎么制作?

    羊皮口袋都能够做成船。

    现在什么图纸都没有,只能自己出主意。

    对他来说,难题在于木板上的缝怎么封死。

    总不能用一整块木头来制作船吧?

    或许他可以烧羊皮,把那种熔化的黏糊糊的物质给滴到木头的缝上。

    或者用动物油脂来封住木头的缝。

    或者蜂蜡。

    动物油脂他有不少。

    动物油脂凝固的太慢。

    所以用蜂蜡比较好。

    他的心情真是奇怪。

    他自己从没听说过谁用蜂蜡来对船只的木头的缝进行密封的。

    自己做的有没有错?

    以前他从没留意过类似的问题。

    当然还有个法子。

    他可以选用更大块的木头用于船的底板,它自己就能够把上方的重物都给托起来,但是这种做法非常的不靠谱。

    现在大家有了鱼钩,挺喜欢出去钓鱼的。

    想清楚怎么制作小船了没有?

    没,缝隙怎么处理,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先不进行考虑了。

    先制作木筏就行了。

    制作好渔网,两种大小的,一种开口十米宽,六米高,拖着的网有五米长,另一种开口二十米宽,十米高,拖着的网有七米长。

    用两只木筏拖着这么两张网在湖里游一圈。一旦觉得沉,就收网,两只筏子靠到一起,网也提起来。

    遇到鱼多的地方说不准一网能够捉个上百斤鱼。

    这些数字他都是很随意的设计出来的,未必靠谱。

    木筏子比较好制作。

    小型的渔网也比较好制作。

    但是想捉住鱼与运气有很大关系。

    网眼长宽都有六厘米,可不可以?

    他不知道。

    所有参与捕鱼的人都要穿有救生衣。

    就是把一张小的网穿身上,网里有几块木头。

    春季的水温其实已经可以捕鱼了。

    这么一思考,觉得这样子捕鱼还真的可行。

    如果网被挂住了,就必须有人下水。

第一二五二章 捕鱼

    制作网不算太难,他们自己能够纺线,不缺绳索。把小网给拼成大网就可以用于捕鱼。

    但是他总觉得自己这撒网捕鱼的方式跟他小时候见过的完全不一样。

    他现在没有参照,只能按自己的思路来。

    很顺利的就制作出了那种一个人撒的渔网。这种线自身不沉,扔进水里会打漂。在网的一侧坠上重物,撒入水中后就会自动张开口。

    等待网沉的差不多,就可以收网了。

    他这做法不是把鱼给盖在网底下,不知道是否可行。

    金水村北边便有河。

    制作木筏子,人坐在上面。

    收网的时候先把下面的网绳给拉起来。

    这网没必要沉到底部。

    撒网前他可以朝水里扔一些宰杀动物时候的脏兮兮的碎肉、脂肪。

    有两个人跟他一起出门。

    结果还真的网到了鱼。

    他这渔网就相当于一个特大号网兜,把鱼给兜在里面。

    捕鱼效率不是那么高。

    他们找了处鱼多的地方。第一网就捉到了一条十五厘米左右长度的鱼。

    两个人用长竹竿撑着筏子前进。

    他是不知道老家人怎么撒网捕鱼的,只能采用当前这种笨法。

    但是笨法总好过没有法子。

    结果一上午捉到了十几斤的鱼,有大有小。

    烤鱼好吃,鱼汤好喝,大家都知道。

    于是大家都很开心。

    然后马林就讲起了去东边的湖里捕鱼的事情。

    不得不说,这种事非常的有吸引力。

    “那个湖里有很多水产品。鱼很多,没事就多网几次。”

    说起来这件事还算是蛮有意思的。

    当下就约好了七个人,准备去湖里捕鱼。

    这几天天气非常明媚。

    又是春季,非常的适合出去游玩。

    他们八人推着两辆独轮车出门。

    车轮是用一整块实木制作的,直径只有二十五厘米。

    这种实木很容易开裂,所以大家各自多准备了一个轮子。

    还携带了木工工具,准备到那湖边制作木筏。

    一共三十里路,走起来要一上午。

    携带的干粮是每人十斤熏肉。

    因为附近有豹子出没,所以大家都携带了弓箭和长矛,箭头和矛尖都是铁质的,算是比较锋利了。

    所有人都擅长打猎,也都会游泳。

    杂物都用小推车推着。

    每辆小推车由一人推着,另有一人在前面用绳子拉着。这样子两人都不觉累。

    很是轻巧。

    很遗憾小车的轮子太小了。

    其实马林很想制作一个纯铁的轮子,直径二十厘米,厚十厘米,保证怎么用都不坏。

    只是他比较缺铁。

    他也想过,给这铁饼轮子戳几个洞,这样子坚固度不会有多大的改变,却能够省下一定量的铁。

    但是这些主意都不靠谱。

    湖边实在是美不胜收。

    不少果树已经开花了。

    他们马上就折断了几根树枝,栽在附近的地里,浇水,把周围的杂草都给拔除。

    明天会另带一些树枝,种植在金水村旁边。

    ‘大树’,‘小树’都来了。

    他们两两一组开始锯木头,制作木筏。

    每个筏子要能够坐四个人,最好能够比较大。

    木筏阻力大,用桨划起来肯定比较吃力。但是人多了之后应该会较为省力。

    一下午和一晚上都在制作木筏。

    他们带有两个帐篷,所以也不怕下雨。

    金水村做铁器生意,比起别的村子的原始人算是非常富裕的。

    每个木筏长五米,宽三米,厚十五厘米。

    上面再绑几个木墩子供大家坐。

    挺沉,需要八个人一起才能抬进水里。

    他们在木筏子上携带了火罐,方便在水上生火做饭。

    每人都有一只桨。

    第二天早上下水,划动两个木筏子。四人划一个,喊着号子。

    划的很是慢。

    但是这里风景好,他们只觉得在做的事情很有意思。

    一开始用小网撒鱼。

    每网大约有一两只十几厘米长的鱼。

    划了一个钟头后就看到下方水里有密密麻麻的鱼。

    然后两个筏子一起张开那只十米宽的网。

    带着它向前滑。

    然后明显有网到了鱼的感觉,赶紧收网,发现太沉了。

    于是八个人一起收网,两个筏子也飞快的靠近,它们之间栓有绳索。

    然后把一网鱼给拉到了筏子上。

    得有一百五十多斤,大部分都是十几厘米长。

    这几位都表示“我滴个乖乖”。

    这些鱼刚好能够装一大麻袋。

    既然这里有这么多鱼,不妨再来一下。

    只是几分钟功夫,把网放好,拖着网走,收网,又是一百五十多斤鱼。

    众人的表情都是惊讶、欣喜混杂在一起。

    这么多鱼怎么吃呢?

    马林的观点是,应该都用油炸了吃。

    它们有个问题,那就是不耐放。

    晒成鱼干,以后再吃也不是不行。

    ‘大树’说道:“我们不用捉更多了。够吃了。家里牛肉还没吃完,越搁越不好吃。”

    接着就是收起了网,在湖边划水玩。

    很遗憾没有带一两个女人来。

    对马林来说,原始女人长得非常奇怪,大部分不符合他的审美。

    但是金水村正在逐渐诞生关于性别的文化。

    以前男女原始人都喜欢光溜溜的到处跑,如今有了衣服,有了房子住,事情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这个季节风景真是优美。

    从某个角度讲,金水村这些人算是挺幸福的。吃穿不愁,拥有无垠的土地,猎场的猎物非常的充沛。

    玩到了中午。每人用竹签串了好几条鱼烤了吃,一直到吃不下的程度。

    然后用独轮车把这些鱼都给推回家。

    马林不知道华夏国的渔网的使用方法跟他这种是否一样。

    反正他这样子是捉得到鱼的,这一点很是令人开心。

    一个下午回到金水村。

    村子里制作了很多熏肉和香肠,悬挂在屋檐下。

    马林看着这景象,则是在想自己接下来还能做到一些什么。

    他每天花一个钟头教大家算术,顺便教大家几个华夏国文字。

    他是个闲不下来的人,觉得自己必须忙碌起来。

    最近一直有别的部落的人过来参观,也一直有人离开。

    独轮车的轮子也不是那么难以制作。

    他们喜欢推着独轮车回自己的部落,上面携带一些铁器。

    铁器还是比较容易损坏的,金水村这边不用担心铁器生意不好做。

    现在大家生产铁的效率提高了一大截。

    因为没有铁矿,马林是用酸从一种含铁的红褐色黏土中提取出铁来。

    金水山中存在天然的硫,所以不用担心这方面的成本。

    一天大约能够产十几斤铁,需要八个人。

    马林有个任务,那就是打铁,以及打磨铁。

    用木炭炉子把铁块烧红,夹到铁砧上,它们依然会比较硬,用锤子可以慢慢的锻打。

    目前的铁还是以生产农具、武器、各种工具为主。

    有了石凿之后,别的地方的人便能够自己生产石磨了。

    他现在希望各地的人都能够有自己的桌子、椅子、凳子。

    有了那种四人拉动的转动刨子、圆锯,生产桌椅其实都挺省时间,制作的还比较好。

第一二五三章 文字

    马林教会这里的木匠割圆法来生产圆桌面。

    原始人哪里懂得这些?

    几块木板怎么拼成一张圆桌面?

    先把木板加工成多边形的形状,拼好,固定好,再进行打磨,把边缘给磨的比较光滑。

    他们有那种用绳弓驱动的砂轮来打磨木头和石头,效果还不错。

    木架子也比较好制作。

    别的部落过来的人想用兽皮、布匹、种子、特殊的石头来换取铁器、制作较好的桌椅板凳、制作较好的衣服等东西。

    马林会跟他们说,如果他们愿意帮忙干活,进行买卖的时候可以获得价格上的优惠。

    于是便有人帮他拉绳弓,他用来加工制造各种物品。

    绳弓是采用弓钻的原理的一种机械驱动方式,能够制作出比较快的旋转来。

    如果转轴比较细,用绳弓驱动,一秒钟转二三十下不成问题。

    绳弓能够把多人的力量给汇集在一起,比如一个人抡斧子砍不动的木头,四个人的力气都借给他,他一下子就能够砍断了。

    绳弓比较类似,好处是它所驱动的设施能够利用台面来对木材进行较精确的加工,速度很快。

    坏处是拉起来比较费力气。

    他不打铁的时候就去制作各种桌子、椅子。

    目前他还没能力制作箱子和柜子。原因是工具不足。

    箱子的两个侧面是怎么连接起来的?

    他没有木胶和钉枪,也不会开槽线。总觉得这种制作非常的难。

    卯榫结构是可以进行衔接,直是目前他并未找到窍门。

    箱子和柜子的制作难度都比较高。

    此外他希望自己能够拥有金属合页。

    但是目前不敢奢求。

    他压根就不拥有多少金属。

    每天进行很多劳作。

    从早到晚。不停歇。

    搞的非常累。

    想改善如今的处境,就必须努力,不努力就会维持现状,半死不活直到垂垂老矣。

    最近麻烦不断。

    某个村子驯养了十头野羊,进度挺快的。

    可是忽然之间它们全都生病了,不久后就死掉了一半,剩下的瞧起来也是挺不下去了。

    于是村民便来找马林,问马林是怎么回事。

    马林便说是得了传染病,具体是什么病,他并不懂。

    这个村子的人还把一只生病的羊给带了过来,马林赶紧让他牵到一边去,不要传染给了这里的健康的羊。

    可事实上野外的羊也有患病的迹象。

    马林不知道此类问题应该怎么处理。

    只能干等着,尽量用草木灰来给羊圈消毒。如果有生病的羊,会把它给单独圈养起来。

    现在每个村子驯养的野羊数目都非常的少,毕竟刚刚开始做这件事。

    或许土丘村拥有上百只羊了。

    或许红石村也拥有上百只了。

    一头母羊一胎能够产羊两到八只之间。

    十几头母羊一年就能够生产几十只羊羔。

    在人工饲育情况下,羊羔成活率比较高。

    附近区域最近出现了一头老虎,狩猎队一直能够找到它留下的痕迹,却找不到它,大家出门的时候都必须小心。

    跟老虎战斗还是存在种种危险。

    大家都需要更强力的武器来应对猛虎。

    而马林始终弄不懂反曲弓、复合弓到底应该怎么制作。

    他没有木胶,能够制作复合弓么?

    复合弓比起一根木头凿出来的弓有什么优点?

    不知道。

    反曲弓是什么制作原理的?

    同样不知道。

    每天上算术课,这是不能推辞的,也不能耽误的。

    原始人迫切需要快点学会算术,尤其是几个木工。

    不会算术,不管是凳子、椅子还是桌子,都完全无法制作。

    而教这样的学生是非常吃力的。

    好在他已经发明出了纸和鹅毛笔,并且用碳粉和树脂混合制作了简单的墨水。

    纸的制作几乎毫无难度,这一点令他非常的惊讶。

    正常来说,他每天有十个学生。

    他要给他们布置作业。

    都是小学算术。

    他也顺便会教一些字。

    象形文字是怎么出现的?

    这些原始人学会算术之后,就想在纸上进行一些记录。

    然后就会画幅画,后面加上一个数字。

    比如说,画一只羊,后面写个‘八’,意思就是八只羊。

    会算术之后做生意也比较容易。

    一斤盐能够换一张羊皮加两只碗,那么九斤盐能够换多少张羊皮加上多少只碗?

    算账的时候,他们会画一些颗粒表示盐,各自发挥画技把羊皮和碗也都画出来。

    马林教他们写字的时候,他们就很有意见。比如华夏字的‘羊’是可以解释为何么这样写,那‘盐’为什么这么写?马林的解释是,盐来自于井,上面那个图案代表盐井上的抽水设备。

    那‘碗’这个字为什么这么写?

    马林就瞎掰,说这个字右边表示的是黏土窑,左边表示的是石头。

    然后原始人就不愿意接受这些字,他们想自己发明出个图案来表示这些东西。

    马林立刻就表示,华夏字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内容丰富,大家还是直接学习华夏字比较好。

    不过有人执意要发明文字,马林也不好阻挡。

    毕竟华夏字的形状跟实物存在很大差别。

    牛羊虎豹猪都有点不容易记忆。

    但是自己发明文字非常难,还不如直接记忆。

    ‘喊山’就能够记住常见文字,这样子才方便记账。

    马林还教了他们达成生意的时候要按手印。旁边放好墨汁,用手指蘸一下,按到纸上,这样子日后方便查账。

    每天都有原始人来找‘喊山’进行交易,于是‘喊山’便会进行记录,用什么交易了什么,既有华夏字,又有数字。

    所以说,‘喊山’确实是个人才。

    马林未能发明出复合弓、织布机、有辐条的车轮,也没研究透怎么炼钢。

    他的生活忽然之间似乎失去了目标。

    也许他始终无法学会炼钢。

    自己到底应该多做实验,还是应该多出门,他心里充满了困惑。

    多出门便有可能找到更多的金属。

    多做实验便有可能有一定的技术创新。

    即便如今他们拥有了一些铁质武器、农具、工具,但是生活依然存在种种不便。

    从某个角度讲,作为原始文明,他们其实已经生活的蛮好的了。

    &;他们自己有布穿,有纸用,有铁质工具,有独轮车,有陶器,有铁质武器,还已经开始尝试养殖和种植。

    这种生活比别的原始人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从另一个角度讲,他们的生活极为单调、不便,没有集市,人口太稀少,物资太匮乏,距离真正的好日子还差了很远。

    马林知道自己肯定在思想上存在严重的错误,他过着这样子的生活却丝毫不快乐,也认为自己与同伴们做到的事情根本就不值一提。

    可是仔细的观察一下这个时代,这里可是原始社会,而且是旧石器时代,原本这些人都在使用旧石器,穿兽皮,不会烧陶,不会燧木取火,因为没有盐吃,所以经常喝血,没有弓箭,不会造房子,要啥没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707/ 第一时间欣赏魔界狂想曲最新章节! 作者:名为绅士所写的《魔界狂想曲》为转载作品,魔界狂想曲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魔界狂想曲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魔界狂想曲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魔界狂想曲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魔界狂想曲介绍:
终有一天,我将征服整个魔界。人若没有梦想,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分别?魔界狂想曲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魔界狂想曲,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魔界狂想曲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