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魔界狂想曲TXT下载魔界狂想曲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魔界狂想曲全文阅读

作者:名为绅士     魔界狂想曲txt下载     魔界狂想曲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三二五章 人的区别很大

    既然古代的火铳都能够把石子、陶片之类的东西发射出去造成杀伤,马林觉得自己这种子弹肯定是有杀伤力的。

    而且还可能非常响。

    可是对于怎么引燃子弹,马林存在很多疑问。

    他可以像是火绳枪那般进行射击。

    子弹尾端带有火绳,并且用木头之类的塞子塞住。

    黑火药三种成分都是粉末状固体。

    不需要氧气的参与便可以发生反应。

    产生大量气体。

    燃烧的还很迅速。

    此外热胀冷缩现象还会导致气体进一步膨胀。

    于是爆炸便很剧烈,推力也很强。

    他只是不知道自己的黑火药在质量上是否能够达标。

    或许他需要一些机械用于加工。

    至于怎么制作出足够纯的硝、硫和木炭,他心里没数。

    他觉得自己从盐碱地淋盐得到的硝酸钠就挺纯的。

    木炭粉可以通过蒸馏木材得到。

    即使要消耗很多弹药,试一试总是好的。

    关于子弹。

    他有点糊涂自己该用啥制作弹头和后面的弹壳。

    用铁的话不是容易产生火星么?

    或许用铜是可以的?

    他没有铜。只有铁。

    只是目前他没有空进行相关的实验。

    他必须快点向南走。

    快点把所有原始部落都给找到。

    快点教会这些原始人适当的生活技巧。

    只是最简单的技巧都能够显著的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像是烧陶、织布、制作弓箭,一看就能够学会,用途却非常巨大。

    除了用粗树枝制作普通的弓箭,马林还会教他们用整块木材制作五六十磅的长弓,配合燧石箭头足以洞穿野兽的身体。

    对于大力士,还可以给他们制作八十磅以上的强弓。

    甚至两百磅的弓。

    正常的加工长弓的流程,弓身的尺寸越大,力气越大。

    所以弓的力气强不强,是由弓手的臂力决定的,否则做出来拉不开也没用。

    这种长弓制作出来,狩猎大型猛兽也不在话下。

    它们的威力会比普通的枪械还要猛。

    长弓射个两百米远也是可能的,只是训练起来不容易。

    这一点确实不如枪械。

    枪械的制作到底有多难呢?

    也许他不需要把枪械给制作的有多好。

    枪械有个显著的好处。

    它比较的响,对野兽存在很强的威慑力。

    有很大几率把野兽给惊退,也使得野兽见到持枪的人类就躲着。

    虽然制作枪械很难,但是他觉得火绳枪的难度应该很低。

    枪筒只供瞄准之用。

    子弹自己推着自己向前飞,像是火箭一样。

    他把子弹做成火箭形状。

    把容积稍微做的大一点,威力应该是足够的。

    大炮的炮弹也做成火箭形状。

    至于安全性怎么办,暂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火枪比起弩箭到底有什么优点,他还是有些糊涂。

    弩太笨重导致被嫌弃?

    弩要用腰腿的力气拉开,太沉,大家都不喜欢?

    使用火枪不消耗力气,而使用弩很累人,是这么回事么?

    可能弩的重量是枪械的两倍,形状上又不容易携带,所以才出现这种问题吧?

    这都是推测。

    他还是觉得重弩的杀伤力比老式火枪威力大多了。

    可能还有个问题。

    手枪容易携带。

    比手弩容易很多。

    马林自己思考的结果是,不管火枪还是子弹,都比较容易制作。

    他不懂得燧发枪的原理,但是他觉得火绳枪与适合它们的枪弹是容易制作的。

    这些原始人会不会喜欢火绳枪呢?

    不知道。

    那么炮弹可以采用类似的原理。

    做成火箭形状。

    用火绳点火。

    应该挺厉害的。

    马林其实有点惊讶。

    想一下吧,好像枪械制造确实比炼钢容易。

    蓝星的西方人在真正学会炼钢之前就扛着火枪开着炮舰出去掠夺全世界了。

    枪管怎么制作?

    用铁水或者钢水铸造。

    要是铁水质量不好就用钢水。

    他一边寻找着新的部落,一边考虑着枪械和大炮的事情。

    此外还要考虑在野外寻找资源。

    反正自己想要的资源总是找不到。

    富铁矿、铜矿、煤矿、油田,全都没有。

    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世界上运气最差的人。

    他只知道自己的运气确实不大好。

    老不好了。

    他的工作也把他给搞的非常累。

    教学太费力了。

    跟陌生的原始人相处也太难了。

    有的原始人对他们充满戒心,有的充满敌意,有的人不怀好意想从他们这里多弄到一些好东西,有的对他们进行阿谀奉承。

    不管哪种,都使他非常疲劳。

    只有心眼好,善良勤劳的原始人让他觉得放松,相处起来容易。

    越是走下去他越是觉得疲劳。

    但是他都咬着牙挺住。

    一定要在冬天到来前把鸡毛平原所有部落都走一遍。

    要把简单的生活技术带给他们中的每一个。

    一个部落他们只呆七八天。

    有时候只呆三四天。

    原始人学习各种技术到底有多快?

    他们愿意放弃原有的生活习惯么?

    教起来真的那么容易么?

    马林的直观感受是,后面这些部落学这些东西都非常慢,学习意愿不强。

    就算是马林抓着他们的手让他们学,他们都不愿意学。

    什么能够说动他们?

    陶器、布匹都能够用来换取肉食和铁器,这件事使得他们比较上心。

    纺织真的是五六天就能够学会的技术么?

    四根棍子织布法确实是五六天就能够学会的。

    也就是腰织法,确实可以学的比较快。

    想让他们快点学习,就必须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商品交换是办法之一。

    烧陶比较容易学,演示一遍之后原始人就会了。

    他们吃过炖肉之后基本就不会再喜欢原来那种粗糙的烤肉吃法了。

    毕竟炖肉能够把蔬菜给变得比较好吃,显著的增加了食物来源,在味道上,炖肉也占据优势。

    此外肉汤也很受欢迎。

    几小块肉,一锅菜汤就能吃的喷香,没有陶器的话就不能体验这种好处。

    还有开水比冷水更卫生,喝起来口感也更好。

    教学必须耐心、卖力,否则这些原始人都不肯学。

    在这方面马林经验丰富,也动了很多心思。

    但凡愿意跟着他学习的原始人,都会变得原来越像文明人,他喜欢与这样子的人相处。

    一个部落呆五天,一个月就能够拜访六个部落。

    事实上入秋第一个月,他只拜访了四个部落。

    教学工作做的特别差,效率低的要死。

    别人不愿意学,强行教就没意思。

    于是便要展示自己的这些东西好在哪里,让原始人喜欢。

    大家都有贪欲。

    对于使用石矛、骨矛狩猎的原始人来说,马林等人的弓弩简直强力的不成样子。

    马林这边一个人用一百多磅的弩隔着五六十米的距离把一头野牛给爆头了。

    这杀伤力令他们印象深刻,然后他们才愿意学习制作这种武器。

第一三二六章 火枪应该怎么制作

    马林知道想改善处境,就必须努力干活。

    从个人角度考虑,他觉得目前的生活并不够快乐。

    虽然打猎挺有意思。

    给原始人授课一开始很有意思,后来很没有意思。

    还很疲劳。

    人口如此稀少,一个定居点二三十人,想前往下一个定居点需要步行一天多。

    马林对华夏国原始社会的状况缺少了解。

    那时候的原始人的村落分布有多稠密?

    马林现在这种样子,人口太稀少了。

    想做啥都不方便。

    没有集市,大家很少能够见面,都是以物易物。

    教学过程非常的辛苦,想引起原始人的兴趣,让他们老老实实跟着学习烧陶、织布、制作弓箭,需要非常强的沟通能力和非常多的耐心。

    耐心会换来说服力。

    马林正在这方面花费大力气。

    或许领导力就是这么来的,而他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带着社会飞速向前跑,他就必须有足够的领导力。

    他想让四千人口,都是原始人,快速进入工业时代。

    这个目标非常的夸张。

    因为人口太稀少,修路是个难题,于是他准备制作轮船,大家走水路进行交通运输。

    蒸汽船跑的速度还可以。

    而他知道自己得有合格的机械加工能力才生产得出蒸汽船。

    他知道,蒸汽机被发明后,蒸汽船的研制并不那么容易,一开始跑的非常慢,非常的不划算。

    但是他确实见过用柴油机驱动的很小的船。

    跑的还很快。

    他觉得自己搞定了加工金属零件的各种技术问题后才造的出最简单的蒸汽船。

    事实上,他还得把蒸汽机的问题也给搞明白。

    难着呢。

    不过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乃是尽量多找到一些原始人,把生活技术传播给他们。

    靠石矛、骨矛打猎确实很难,也很危险。

    弓箭铁定是这些原始人所需要的。

    陶器和布匹同样是他们所需要的。

    马林以前以为布匹是很难生产的东西,后来才知道,用四根棍子就能够织布了,质量还说得过去。

    原始人铁定需要穿布匹。

    冬天可以把羽毛、兽毛、芦苇樱给缝在布里,这样子即使没有足够的兽皮也能够保暖。

    马林需要让他们意识到这些技术都非常重要。

    然后他们才愿意学习。

    一个部落有一人会纺线和织布,日后所有人都能够有衣服穿。

    即使他觉得很累,他的教学效率确实一直在提高,而且越来越高。

    不知不觉又想起了火枪。

    拥有火枪之后,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会提高很多倍。

    虽然现在的弩也很厉害,弩箭也能够飞行一两百米,可是使用这么强力的弩箭,人容易感到疲劳。

    每次拉开弩,都需要用到腰腿的力量,吃力,不方便。

    大约射不几下子就没力气了。

    心情也会非常差。

    而使用火枪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一天开个几百枪也没有问题。

    比起蓝星历史上那些火绳枪、燧发枪,他懂得把子弹做成火箭的形状,黑火药装在圆柱形弹壳里,因而一下子就避开了众多技术难题。

    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有待他解决。

    那就是怎么给弹壳中的火药点火。

    蓝星后来使用了某种燃料,它一震动就会爆炸。把它装到弹壳尾部,敲击它,它就会引燃弹壳里的火药,然后火箭形状的子弹就会喷射而出。

    可是马林不知道这种燃料是什么,更不知道它是怎么制作的。

    即使知道了化学成分,想在荒野中把原材料给找出来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他的想法是这样子的。

    这个用铁铸造出来的弹壳尾部用纸给包住,装入枪中的时候,纸被戳破。

    然后手动填一些火药在弹壳旁边,枪侧面存在缝隙,这些散的火药粉会从缝隙中漏一些到外面一个台子上。

    用火焰点燃台子上的火药。

    火蹿入枪内,引爆弹壳中的火药,子弹便会射出。

    这种做法有点麻烦,但是已经比火绳枪方便多了。

    威力肯定也比火绳枪更强。

    火绳枪的火药与弹丸是分离的,火药要装在一个火药室里,弹丸压在火药室的出口,而且得堵的比较死,千万别漏气,一漏气威力就会大打折扣。

    从前方装弹丸的枪都存在这个问题,他们要考虑让弹丸把枪管给堵住,爆炸的气流完全作用在弹丸上,而不漏气。

    马林这种火箭形状的子弹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火药的力量会满满的作用在子弹上。

    由此减少了很多麻烦。

    只是开火的方式比较奇怪。

    他要用外部的火药引燃子弹中的火药。

    即使这是个笨法子,按理说是管用的。

    不过现在不是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

    他需要快点找到鸡毛平原所有原始部落,抓紧教会他们最简单的生活技术。

    烧陶、制作弓箭和织布其实都非常容易。

    再给每个部落赠送一两件铁器。

    再建议他们搞养殖和种植,他们的日子就会改善很多。

    马林的长弓都是用整块木材制作出来的,威力强劲,射杀猛兽不成问题。力气越大的人,弓身的尺寸便越大,只要长宽粗都增大,弓的力气就会增大。

    鉴于铁器比较稀少,马林会教他们磨制细石器,燧石矛尖和箭头比木头矛尖、箭头锋利很多倍。

    这个秋季他憋着一口气,想加快速度找到更多原始人。

    等到这些人都过地比较好,他便可以仔细的研究火药了。

    金水山那边既有足够多的硫,也有足够多的硝。

    有了枪支之后会是什么感觉?

    不知道。

    让原始人拥有枪支四处乱跑,世界是不是会大乱套?

    是有这种可能性。

    比如说,某个原始人对马林不爽,自立门户,跟马林作对。

    有了火枪之后想暗杀马林是很容易的。

    没有了马林,这些会造枪和火药的原始人会每天忙着什么呢?

    大约他们会成立一个非常混乱的政权,每天打来打去的,还会四处去别的地区抓捕原始人当奴隶来干活。

    目前连养殖业和种植业都没发展起来,他们就要拥有了枪了。

    马林连想一想都觉得头疼。

    过早的拥有枪会酿出灾祸来,文明可能会一不小心就被毁灭。

    而马林有必要留下一些文字,给那些可能走上歧途的人提供一些引导。

    既然开始考虑制作枪械了,他就应该做好各种准备。

    以免这个文明灭绝,几千年后一个新的文明涌现,一边研究马林这些‘古人’的遗迹,一边做出结论:“原来文明是分季的。”

    那么,要不要让大家拥有枪支呢?

    他考虑了半天,觉得还是应该给大家枪支使用。

    至少他自己想过上好日子。

    大不了控制枪支的数量,把它作为秘密武器,非核心人员都不准碰的。

    等到搞出蒸汽机、轮船、拖拉机之类的东西,再把枪械的制作方法也公布出来。

第一三二七章 十九个部落

    这段时间的授课中马林不自觉的就对枪支进行了很多描述。

    大家都瞧得出来他想制作枪。

    而且他已经有能力生产最简单的枪,威力肯定比火绳枪强。

    不仅能够生产枪,也能够生产炮。

    不过他这炮弹炸不了,只能起到贯穿作用。

    别人的二踢脚都能够先飞行一段时间再爆炸。

    他的炮弹为什么不行呢?

    仔细的思考一下。

    他的炮弹可以也做成火箭形状,而且分为三截。

    第一截用于把这炮弹给发射出去。

    第二截用于隔离第一节与第三截,它是可燃的,但是燃烧速度比较慢。

    第三截则是会爆炸的部分。

    第一截和第三截都比较容易制作。

    第二截到底应该怎么设计呢?

    如果是在蓝星,他在第三截装入那种一经震动就会爆炸的火药就行了。

    可这里不是蓝星。

    他必须用第二段对第三段进行引燃。

    而且第二段的燃烧速度必须比较慢,比如说,需要两三秒才能把第三段给引爆,于是炮弹便可以一直在天上飞,落地后再爆炸。

    这方面的技术或许与二踢脚很相似。

    二踢脚就可以先飞行个一秒多再爆炸。

    按理说,其中的难度应该不是很高,他可以慢慢的进行一些研究。

    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他最近非常的拼,做事非常的卖力。

    于是就搞的非常累。

    他觉得这都不要紧。

    现在拼一把,以后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

    新找到的原始人都会过上较好的日子,同时也会与别的部落建立联系。

    大家形成一个联盟。

    马林想称它为百越联盟。

    这个百越联盟内部可以进行很多交流工作。

    也会有自己的商业交换行为和文化活动。

    马林知道,自己是这个联盟的关键。

    因为日后他会发明出各种技术来。

    研究出枪炮之后,就要研制出各种机床来。

    有了机床之后就要搞水利、畜力设备了。

    再然后就要发明蒸汽机了。

    他想在拥有枪炮之后马上就研制蒸汽机,但是他知道那怎么都成功不了。

    似乎瓦特研制蒸汽机始终成功不了,直到某种机床出现,为他生产出了质量更好的气缸。

    有了好的气缸之后,蒸汽机终于可以用于工业生产。

    关键是那种机床叫做什么,他不知道,更不知道其中的原理。

    他隐隐约约记得它叫做镗车。

    但是他完全不知道它具体是啥东西。

    秋季的第二个月,他很想加快进度,多拜访几个原始部落。

    却发现自己完全快不起来。

    有的部落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

    有的部落学的太慢。

    有的部落气氛太差,他们每待一天都觉得压力巨大,却还怀有善意,希望这些原始人都能够掌握这些技术,从而大幅度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冬天快要来临了,大部分原始人在冬季都会非常难熬。

    而掌握了他们传授的技术,生存难度会直线下降。

    有房子,有壁炉或者火炕,那么就不怕冷。

    住山洞的话,只要柴火够也不怕冷。

    有铁斧子砍柴会容易很多。

    自己会织布的话,保暖会改善很多。

    就算是把麻皮口袋围身上,口袋里装满芦苇樱或者干草,保暖能力都会增强很多。

    麻皮口袋的纺织难度是所有布中难度最低的。

    有兽毛、鸟羽,就可以用布制作袄了,在毛皮不足的情况下,这是最佳的保暖方案。

    有陶器才可以保证大家都喝的上热水。否则零下十几度的天气去小溪里用手抄水喝,那日子简直没法过。

    马林会给原始人做这些解释。

    反正陶器、弓箭、布匹对原始人的生活改善是最大的。

    他制作的弓箭乃是质量最好的那种用整块木头制作的长弓,只要弓手力气够大,就能把弓给做的够有力,配合燧石箭头便可以用于猎杀猛虎、狗熊、野牛。

    正常来说,遇到的原始部落都会非常欢迎他们。

    但是也有不正常的。

    像是先前遇到的圆脸部落对他们充满了敌意。

    有的部落内部正在闹矛盾或者有别的问题,过于糟心,那就对他们反应冷淡,即便如此,他们也在努力的进行教学工作。

    不学会这些技术,日子能过么?用石器和骨器狩猎,想这么度过冬季,想一想都觉得太辛苦了。

    秋意越来越浓了。

    马林先后到过了马眼部落、牛眼部落、鸡眼部落、鱼眼部落、香椿部落、槐花部落、榆钱部落、杨花部落、菖蒲部落、白鹭部落、黑鹅部落、白兔部落、山魈部落、花蛇部落、银发部落、腿毛部落、胸毛部落、柳笛部落、黑陶部落。

    一共十九个部落。

    涉及到了接近五百人口。

    两两之间的距离都不近。

    秋季已经结束了,冬季已经到来了,这一年天气较暖,这些原始人正在想着怎么为冬季做准备。

    然后马林等人就到了。

    他们的日子立马就好转了。

    基本上他们对于制作弓箭最为热心。

    尤其是想制作那种拉力足够猛的弓箭。

    马林会告诉他们诀窍。

    首先长弓的尺寸越是大,拉力越是强,只要弓手拉得动,做的又粗又长是不要紧的。

    其次,长弓是用整块木材制作的,而哪面木头当弓的正面,哪面当反面是必须进行观察的。木材自身质地是不均匀的,树芯位置木头软,远离树芯的位置木头硬而且有弹性,所以制作弓的时候,树芯面对弓手,远离树芯的一面远离弓手,这样子的长弓力道最大。

    第三,刚制作好的弓要训弓,不要一下子就给拉满。猛的把木头给拉弯,容易嘎嘣嘎嘣的响,这是里面的纤维断裂了,所以不能拉这么猛,给纤维适应弯曲的时间。所以要把弓弦一小段一小段的拉开,每拉到一个新的弯曲程度就停下几分钟,让弓适应。

    因为铁器不足,所以马林要教他们制作燧石箭头。

    燧石箭头的杀伤力经过了证明,远高于木头箭头和竹子箭头。

    至于箭杆,首先要用火烤来掰直,其次尾巴需要绑两根或者三根羽毛来稳定飞行方向。

    有了这种弓和箭,狩猎的难度和危险性都降低几十倍,狩猎效率提高几十倍。

    现在人口稀少,猎场面积大,只要狩猎效率够高,就不会饿着。

    但是马林着重强调,一定要尝试种植和养殖,因为它们不需要多少土地就能够养活很多人。

    “你们日后会有非常多的子孙,猎场会被划分为很多小块,不够他们吃饱的,所以他们必须学会种植和养殖,这样子日子才好过。”

第一三二八章 教学

    接着解释种植只需要几百亩田就可以养活他们一个部落三十多人了。三四百亩田其实只是很小一块。长六百米,宽四百米的田地就有四百亩了,也就是绕着定居点一小圈。

    养殖的话,因为人工饲养的小羊羔、小猪仔成活率远高于野生的,于是这些家畜就会越养越多,吃不完。

    他们会尝试给这些部落驯养一两只羊或者猪,但是能否成功与运气有关系。

    幼崽就比较容易驯养,成年后的就野性难驯。

    捉住怀孕的雌兽关在笼子里,一直养到它产仔,幼崽就很容易被驯化了。

    有的原始人想不劳而获,希望马林等人能够多赠送他们一些铁器、布匹,帮助他们盖房子、烧陶、驯养野生动物。

    马林等人会适可而止,责任是有边界的,各种人都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不应该推给别人。

    这十九个部落,有的给马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则是没有留下任何印象。

    但是毫无疑问,马林的到访都能够降低他们过冬的难度,只要他们比较勤快,这个冬季不但不会辛苦,反而会生活的非常快乐,吃的又饱,穿的又暖和。

    至于住宿条件,现在遍地都是柴火,无穷无尽的荒野都是他们的,平均每个部落拥有两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怎么都不会缺柴烧,即使住山洞里也不会冷。

    马林是建议他们盖房子。

    马林的商队几乎会给每个部落都盖一座小房子,让他们明白具体的过程。

    鸡毛平原的部落都喜欢挖地洞,然后钻进去住。

    鸟巢平原的人都喜欢用木头和泥巴垒鸟巢一般的房子。

    马林教他们建造正儿八经的泥房子。

    向松软的土里浇水,拌入一些草茎,和成稀泥,然后就可以用来筑墙了。

    像是用淤泥垒水坝似的。

    上方可以留尖顶或者蛋壳状顶。

    怕冷的话可以烧壁炉,或者火炕,都可以。

    最简单的火坑,是挖一条地火沟连通房子内外,沟上垒一层黏土,再铺棍子做支撑,再垒一层黏土,于是下面点火的话屋里不会有烟。

    壁炉其实也容易造,本质上就是在房子里垒一个炉子,再专门给它造一道烟囱排烟,房子里不会熏的厉害就行了。

    自然壁炉应该烧好木柴,这样子烟更小。

    马林有时候会教原始人怎么闷烧木柴制作木炭,那是更好的燃料。

    这个时代,遍地都是森林,人口如此稀少,想维持交通的畅通,必须定期放火焚烧森林。

    砍伐一些木柴用来烧制木炭乃是正常的。

    弓弩都比较容易制作。

    原始人也拥有学习和模仿能力。

    教他们烧陶、织布、编织,能够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教他们制作弓箭,能够给他们的狩猎带来很多方便。

    马林向他们建议,有了长弓之后首先狩猎掠食者,尽量都杀光,这样子食草动物的数量便会逐渐膨胀,日后猎物便越来越多。

    至于这些原始人是否愿意自己尝试种植和养殖,马林心里没数。

    不同部落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有的部落非常勤劳,听说种植和养殖的好处之后,立马就开始试了。

    有的部落压根就没有任何兴趣,他们觉得进行打猎和采集就足以生活了,对马林等人有点都不信任。

    但是几乎所有部落都对烧陶、制作弓箭、磨制细石器感兴趣。

    也全都对铁器感兴趣,想知道铁器是怎么制作的。

    马林只好跟他们说,想生产铁器,必须先拥有铁矿,没有铁矿的话只能去北边去买。

    ‘贫铁山出产铁器,大约在西北方向,一路都有路标。”

    人之间的区别无比巨大。

    马林知道自己做事的时候只能尽力而为。

    有个部落全程对马林这群人保持冷眼,收下了马林赠送的铁器,学会了制作弓弩之后便想着怎么用这些武器对马林进行打劫。

    马林对此很无奈。

    原始人么,就不能指望他们有多么讲文明。

    但是,日子过得好之后确实有可能诞生出文明来。

    这一趟远行,是马林经历过的最累的一次。

    比前几次都累。

    跟土俊出门那次最轻松。

    跟‘黑虎’等人一起出门则是有比较轻松。

    这次自己带队出门最累。

    累的原因在于,他发现原始人在品行上也分出很大的差距,性格恶劣、为非作歹的也不少。

    有一个部落,马林等人进去的时候,有几个原始人正在杀戮别的原始人,并且袭击女人,看那架势,跟后世的犯罪团伙非常相似。

    于是马林等人就捉住了他们进行审判。

    但是冲突双方各执一词,马林就弄不懂谁是谁非。

    至于怎么处置,马林也糊涂。

    他也不能随便判原始人的死刑,因为他不知道此类行为在这个地方算是严重的还是不严重的。

    他并不想如何深入的干涉原始人自己的事情。

    得知这次行凶是因为女人,马林就把这些女人带回了西边一个部落,她们的娘家,后面的事情是他们自己处理。

    然后教学工作就得以正常进行。

    鸡毛平原的地理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只有南部边缘有条大河。

    中间遇到的小河连原始人都能够渡过去,他们当然更能渡过去。

    天气渐冷。

    他们制作了更暖和的衣服。

    商队中有一人很擅长制作皮靴。

    使用同样的原料和工具,他做出来的就是显得又结实又好看。

    这就叫做手艺好。

    有了皮靴之后行路比光着脚舒服多了,在天冷的时候这一点尤为重要。

    十九个部落。

    非常的分散。

    居住环境也非常奇怪。

    有个部落会像巢族那般用树枝和泥建造出很小的房子,人钻进去睡觉,就像是小鸟钻进巢中。

    还有个部落自身就会用草编织篮子,只是手艺特别差。于是马林等人进一步教他们用芦苇编席、筐子,纺线、织布。他们确实学的很快。

    四根棍子织布法,简单方便,能够给生活带来很大的改进。

    有个部落居住的山洞坍塌了,马林几人便教他们怎么建造泥房子。

    冬天有了泥房子,里面烧火,依然很暖和,比住山洞还舒服。

    一些时候,马林发现自己几人必须一直干活,帮助那些原始人把啥都给做好。那些原始人并不懒,也不坏,但是非常的呆,行动力弱,完全不理解现状,马林这些人只好亲自示范一些技术,而且要表现的非常勤劳,希望能够感染到这些人。

    有那么几天马林觉得自己被累的喘不过起来。

    他陆陆续续又给同伴们讲述了一些有关于枪械的知识。

    他心里一直在想着枪械的事情。

第一三二九章 枪械的风险

    是不是有了枪械之后大家就能够过上好日子了?

    难说。

    马林必须注意到,身边这些人都是原始人。

    他们尚未诞生农业文明。

    全都是野蛮人。

    给予他们枪械真的是合理的行为么?

    万一他们把枪械对准人类而不是野兽,那怎么办呢?

    万一诞生一伙匪徒,天天拿着枪械四处抢劫、袭击女人,怎么办呢?

    枪械是否会使形势变得过于复杂、混乱?

    很可能一个人在野外莫名其妙就被哪个心情不好的持枪者给干掉了。

    马林记得自己看过一部叫做《天生杀人狂》的电影,主角一路开着汽车,心情不好的时候对着路人就放枪,没啥理由,纯粹就是想发泄而已。

    原始人是不是可能有更大几率产生这种怪胎?

    如果生产枪械,他就必须建造更大的居民点,住着几百号人,再建立一个维持治安的组织,这样子才有能力维持社会秩序。

    可是他们目前还没有农业,每个居民点都养不活这么多人。

    比较靠谱的做法是,在红石平原建造三个居民点,每个都有一百多到两百的人口。互相之间距离不超过三十里。

    三个居民点成立一个管理机构,用来维护秩序。

    马林总觉得盲目发展科技是种错误的行为。

    如果社会的根基不牢,那么发展科技只会导致混乱和自我毁灭。

    必须先把社会文明给发展起来,跟上科技的脚步。

    他的炼钢炉都能把钢给化成水了,周边地区却连种植业和养殖业都没发展起来,原始人连农业思维都未形成呢。

    于是这件事就便变得非常的奇怪。

    从他自己的角度考虑,他是否需要枪支呢?

    他觉得需要。

    弩虽然杀伤力巨大,但是每次张开的时候都要花费很多力气。连续发射个十来次,体力就不大行了。

    弓在这方面问题更大。

    张开弓瞄准的时候,手臂要一直使力气。如果这是一百磅左右的硬弓,射个十来箭,人的胳膊就酸了。

    而火枪不存在这个问题。

    可以一直这么射击下去。

    为了避免社会秩序的混乱,他觉得自己可以只生产有限的火枪,它们作为权力的象征,只发给有限几人。

    他认为自己的火枪一开始就会有比较强的威力。

    他跳过前装枪阶段,铸造后世常见的那种火箭形状的子弹,火药装在弹壳内,火药爆炸时的能量会以最有效的方式作用于弹头,使它飞行更远。

    不像是前装枪那般,火药跟弹丸是分离的,弹丸堵住出气口,火药爆炸的时候把弹丸给推出去,要是出气口漏气,弹丸就飞不远。

    他不知道怎么引燃子弹中的火药,只能采用最笨拙的外部点火法,用火绳点燃枪筒外的火药,火焰沿着枪筒的缝隙进入装子弹的地方,再引燃子弹中的火药。

    这是火绳枪的做法。

    虽然笨拙,但是可行。

    他的枪不管怎么说,都会非常的酷。

    然后他又开始考虑一个问题。

    他没有机床,加工各种零配件都非常吃力。

    至于子弹,他不知道该用什么材料制作。

    或许用铜是合适的。

    可惜他又不拥有铜。

    至于铅,他在贫星至今没见过铅。

    大约可以用铁生产子弹?

    铁是不是很容易产生火花,然后引起爆炸事故?

    分心二用是件非常令人疲劳的事情。

    他一边寻找原始人并尝试传授给他们一些生活技术,一边考虑着制作火枪火炮的事情。

    考虑一下吧,这个世界人口如此稀少,即使有火枪火炮也派不上多大用途。

    最多狩猎的时候用一下。

    可是以他机械加工的能力,这枪距离远了之后就不准,能不能命中全看脸。

    怎么提高准确度?

    用枪管对子弹的飞行路线进行一定的矫正。

    枪管越是长,调整的效果越是好,降低一定的射程用以提高准确度。

    一米半的枪管够直的吧。

    如果一米半射程子弹的误差是五毫米,那么一百五十米距离,误差就是五十厘米。

    一百米距离,误差三十多厘米。

    如果是狩猎小动物,很容易失手。

    不过考虑一下吧,人的瞄准能力自身就是有问题的,所以这个误差也不是不能接受。

    现在先别考虑怎么对子弹点火的问题。

    另有一项技术急需快点被解决。

    那就是机械加工制造能力。

    没有机床,生产啥都不标准。

    可是马林压根就不知道机床是什么东西。

    现在他必须自己进行思考。

    在鸡毛平原的搜寻使他的心情有点灰暗。

    因为这些原始人不但生活状况极差,而且不容易相处,愚昧而又野蛮。

    想改善他们的处境非常的难。

    因为改善必须从生产技术和道德两方面进行。

    道德低劣,社会气氛就差,日子就难过。

    马林能够快速给他们带来一些简单的生产技术。

    他在考虑的是,怎么才能略微改善原始人的道德。

    以身示范,影响到这些原始人?

    那他自己必须先拥有足够出色的道德。

    这就意味着他必须多干活,多吃苦,多吃亏,多做奉献。

    他的日常生活就会非常疲劳。

    马林又想起了火箭弹。

    一个发射筒,里面塞一枚火箭弹。

    一个人扛着筒子,另一人可以徒手点火。

    考虑一下。

    黑火药装进这种火箭形状的炸弹里,点燃后应该能够飞很远。

    比那种大炮更容易携带。

    问题又拐了回来,目前这些武器对他们基本没有多大的作用。

    因为他们人口太少,基本上不存在什么战争。

    即使发生战争,那也得是人口膨胀之后的事情。大约马林活着的时候是看不到了。

    这个世界要在那么早的时候开始热武器战争么?

    这是马林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所以他需要多给这个社会注入正能量。

    所以他要多付出。

    他要非常的勤劳、无私,具有奉献精神。

    这样子才能避免发明枪支之后引来纷争。

    其实即使他非常有奉献精神,日后的纷争依然难免。

    说不准哪天他麾下的一位首领会向另一位开枪。

    然后导致他们用枪乱战。

    还有很大可能把他给打死了。

    他死去,那就会面临着真正的群龙无首局面,几支小势力互相之间放枪,说不准文明就此灭绝了。

    目前他只有四千人口,这是个极为脆弱的文明,连种植业和养殖业都未掌握呢。

    确实是一旦发生混乱,很容易一切都化为乌有。

    炼钢的办法、火枪的生产办法之类的技术很可能会就此失传。

    于是他们便会变成贫星的第一季文明。

    有科技没道德,结局就会是自我毁灭。

    举个极端的例子,一群原始人要是拥有核武器,估计他们不等发展出农业文明就会把整个星球给毁灭了。

    他们才不会考虑全人类的利益。

第一三三零章 芦苇部落

    对枪械进行了越多的思考,马林对待原始人的态度就越好,也越发试图展示美德,为的是减少日后由枪械带来的危害。

    他实在是想使用枪械,于是必须多给社会注入美德,减少混乱和纷争。

    他要是用武力和枪械统治这些原始人,结果会怎么样?

    他觉得结果会是自己莫名其妙就被哪个原始人给杀掉了,整个过程都顺乎自然。

    他把自己的想法也说给了自己的同伴,让他们了解枪械的强大和危害。

    “社会必须有足够出色的道德,才能驾驭枪械这种危险的东西。”

    他们只有四千人口。

    一个恶人搞到一把机枪,就能够把他们这个文明给扼死在摇篮里。

    那么,不研制枪械,改变发展方向,是否可行?

    给原始人枪械是一件会玩火自焚的事情。

    科技的飞跃常带来社会的混乱。

    蓝星的两次世界大战就是因此爆发的。

    此前几个海洋强国进行了长久的霸权争夺,也是由于科技的飞速进步超过了社会道德的进步。

    科技带来分裂和矛盾,道德对此进行弥合。

    道德跟不上科技,就会导致战争的发生。

    可是枪械对他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强了。

    自从有了一点制作枪械的思路,他就有些跃跃欲试。

    这是种能够改变世界格局的武器。

    他自己是拼了命的干活,都是自己找的活。

    尽量让新找到的这些原始人都学会这些生活技巧,过上更好的生活。

    马林在方便的时候会帮他们造房子和打井。

    原始人对此是否会有所感激?

    有一部分会非常感激,另一部分则是会比较的麻木。

    麻木的那些原始人有点难以理解这些事情,弓箭、布匹、铁器、陶器对他们来说像是魔术一般了不起,所以见到之后脑子有点懵逼。

    马林记录下了十九个部落的名字和大体方位,也留下了笔记记录当地的状况。

    这些文字在日后将会有重要的价值。

    他的墨水是用炭黑制作的,可以保存比较久。

    他向所有部落都展示过白布红星旗。

    希望他们能够记住这面旗。

    贫星最早的社会组织应该就是他的这个贫星联盟了。

    至少这些部落现在都学会了制作弓箭、烧陶、织布。

    这个冬天他们会过得比较好,吃的饱也穿的暖。

    至于种植与养殖,想一下子就教会真是不容易。

    马林在每个部落呆七天。

    不管他多么认真的进行教学,都不可能把这些技术全都教会。

    编个苇席、芦苇筐就需要花个好几天。

    普通的弓箭其实很容易制作,直接对棍子进行加工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想狩猎大型野兽,必须用整根木材来制作长弓,尺寸越是大,力量越是强,更长、更粗的弓交给更有力气的弓手使用。想让原始人转过这个弯来可不容易。

    原始人的理解力有限。

    所以学习速度并不是那么高。

    但是马林的来访确实给他们带来了重大的好处。

    至少烧陶容易学,有了陶器之后能够喝开水,吃炖肉,喝菜汤,饮食状况会改善很多倍。

    冬季已经进入了第二个月。

    天气已经相当的冷了。

    虽然还没到外面结冰的程度,但是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容易感到冷。

    夏天的时候,他们住在帐篷里,睡在麻皮口袋上,不需要被褥。

    现在这时候,住帐篷里,必须生着火罐才能保暖。或者需要挖一条地火沟,在沟上铺砖和土,人在上面睡觉才暖和。

    火罐在帐篷内会产生很多烟。

    所以需要烟囱。

    而烟囱不好携带。

    住宿相当的费力。

    问题是,遇到的原始人的生活条件可能更差,马林等人必须提供帮助,比如说动手造房子、挖井。

    马林已经来到了鸡毛平原南部边缘。

    再向南有一条大河挡住去路。

    它的宽度,有的地方有一里多,最窄的地方也有一百多米,而且水势湍急。

    据大江北岸的原始人介绍,南边没有人生活,他们从没见到过。

    想游过这条大江也比较难。

    马林则是说,如果天气暖和,大家可以制作木筏子,穿上救生衣渡江。

    救生衣就是把一个盛满木块的网兜给绑在身上。

    江的南边有山。

    马林觉得那边可能存在矿。

    他想矿是想疯了。

    这么久的探索之后,依然没有发现富铁矿和铜矿。

    只有那么一个贫铁矿。

    他的心情极为不好。

    自己的很多力气似乎都白费了。

    铁是常见金属,按理说想找到铁是比较容易的。

    其实这十九个部落中,有一个部落旁边的山中也存在含铁量很低的石头。

    用来炼制武器和农具还是够用的。

    虽然过程非常麻烦,效率很低。

    他能够教会原始人把铁炼成铁水并进行浇铸,关键在于要有风箱鼓风。

    原始人也能够看懂。

    但是炒钢和灌钢他们就不大能够看懂。

    他们也不懂得造炉渣把铁中的杂质给去掉。

    不管怎么说,拥有了铁器,在这个时代生活会非常容易。

    毕竟土地是无穷尽的,猎场无比广阔,狩猎就吃得饱穿得暖了。

    这天晚上到达了芦苇部落。

    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因为马林想起了一苇渡江这个故事,达摩祖师脚踩着一根芦苇渡过了长江。

    这个新的部落,位于芦苇丛中,南边是大江。

    这些原始人懂得把芦苇捆起来形成建筑,挡住冬季的严寒。

    马林想过江。

    但不是这个季节。

    天冷水凉。掉水里就冻死了。

    他们耐心的教芦苇部落的人怎么造泥房子,怎么制作弓箭和烧陶,怎么编苇席、织布。

    马林觉得这个部落是鸡毛平原最后一个部落。

    这次出行的任务已经完成。

    能够找到的原始人他也都找到了。

    他可以稍微喘一口气了。

    他们这支商队都稍微喘了口气。

    芦苇部落的每一人都擅长游水。

    也都擅长捕鱼。

    他们现在所在的苇塘,秋季水干,而夏季水位会涨的比较高,适合他们捕鱼。

    根据他们的描述,马林觉得他们曾经捕杀过江豚、淡水鳄。

    “鳄鱼蛋烤熟之后非常好吃,鳄鱼也很好吃,就是比较凶猛。”

    他们对马林等人制作的弓箭都赞不绝口。

    本来他们的冬季也不好过,现在有了弓箭,可以大胆的去周边地区狩猎。

    原始人中大力士、攀缘高手特别多。

    八十磅的弓都有人嫌太轻了,力气不够,射不死猛兽。

    其实八十磅的弓使用燧石箭头,完全能够射入野牛的身体造成重伤。

    几乎每个部落都有原始人希望获得一百五十磅左右的弓。

    马林是完全拉不动这种弓,可是大力士拉起来跟玩一样。

    任务完成是什么感觉?

    是非常好的感觉。

    算是完成了一种心愿。

    他希望这个世界的原始人也能够过上好日子。

第一三三一章 大江北岸

    他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文明。

    如今确实有文明正在萌芽中。

    这个冬季,他们见到的大部分原始人都会生活的比往年好很多倍。

    马林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帮助芦苇部落的人造房子。

    用石头造。

    冬季不适合施工,所以他们都是从半晌午开始忙活,到傍晚停手。

    石头房子也很暖和。

    有了铁器之后建筑变得容易很多。

    马林想起自己先前在石溪村想盖房子有多难,挖一条墙基沟能够把人给累死。

    如今有了铁锹,唰唰的就能够挖好一条沟。

    附近有乱石滩,很容易弄到石头。

    他们的营地挖了地火沟,上面垒了石头和泥,下面烧火,烟排到帐篷外面,所以又暖和,又干净。

    他们住的很舒心,食物很充足,身上也不缺衣物。

    马林因为完成了任务,满心轻松,所以干劲十足。

    盖房子非常起劲。

    马林又在讲述一些蓝星的生活常识。

    给这些原始人长长见识,活络一下脑子。

    有空的时候就在周围转上几圈寻找资源。

    秋季的时候他觉得时间紧迫,所以在每个部落都匆匆忙忙,各种技术都没有认真教。

    在芦苇部落大家则是非常的有时间。

    啥都可以慢慢的教。

    芦苇部落的气氛也比较好,族长‘大虾’是个黑脸老者,手非常巧,本来就会打磨细石器,经过一番学习,制作的长弓比马林做的还好,箭矢也是质量更好。

    马林等人教的愉快,芦苇部落的人学的也愉快。

    荒野出产很多野生动物,他们不用为食物发愁。

    盖房子比较花时间。

    挖井则是比较容易。

    挖了三米深就出水了。

    芦苇部落对这些生活技术赞不绝口。

    十几座泥房子,花了二十来天才造好。

    天气愈发的冷。

    大江的水面有点发白。

    野生动物也在准备过冬。

    附近存在黏土,所以建了砖窑,准备稍微烧一些砖,也自己生产陶器。

    马林带了不少铁器,赠送了不少给芦苇部落。

    他希望从芦苇部落这里获得一样东西,那就是鱼鳔胶。

    江边的居民容易捉到大鱼。

    把鱼鳔取出来,切碎,放开水里煮,接着放在石臼里捣。

    捣着捣着就把胶原蛋白给捣了出来。

    把混合物放在布袋子里,挤压,胶会被挤出来,渣滓留在布袋子里。

    这种胶便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木工胶。

    马林不是喜欢做木工么?

    先前一直为没有木胶发愁。

    后来开始明白,猪皮和鱼鳔都适合制作动物胶,质量还非常好,不比那种白胶差。

    他在芦苇部落考虑着很多事情。

    现在自己总共找到了四千多原始人。

    估计短时间内找不到更多了。

    他是花了三年半的时候才找到的。

    现在这些人都从他这里粗略的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生活技术。

    至少都会烧陶、制作弓箭、织布了。

    各个部落基本上都会自己编织苇席、芦苇筐,也会自己造房子。

    都在尝试最简单的种植和养殖。

    稍微有了点文明的样子。

    下面该做什么呢?

    向什么方向发展?

    他有必要前去找更远方的原始人么?

    他觉得暂时没有必要了。

    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肯定是鸟巢平原和鸡毛平原,分别有接近两千人和一千多人。

    这个世界的人口就是这么稀少。

    想找到更多需要花费无数力气。

    下面他面临着一个问题。

    那就是他打算对这四千人口做些什么?

    现在的社会有个最大的劣势,那就是人口太稀少,想从一个定居点走到另一个定居点,一般都需要花费一天以上,每个定居点只有二三十人。

    也有个好处,那就是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无比丰富。

    每个人都拥有无限多的土地。

    想搞种植和养殖,从来都不缺地。

    按理说,原始人的耕作技术非常差,土地的质量对种植有很多影响。

    可是现在他们已经拥有了铁器和质量好的钢。

    用灌钢法生产的钢跟华夏国明清时期差不多。

    而用热风炉技术生产的钢跟民国时期差不多。

    好钢他们用于制作刀具。

    不知道‘机灵鬼’那边的炼钢事业进展的怎么样了。

    现在金水山南边各聚居点都有自己的木犁,耕田比较容易,一个人扶着犁,两个人拉犁就可以了。

    不需要用石块和棍子耕地,这种感受非常的棒。

    一家人用石块和棍子耕十亩田,估计一个月也不够用的。

    现在大家也有斧子和锯子用于制作家具。

    还能制作独轮车。

    就差驯养马了。

    这日子改善的真是多。

    然而马林觉得大家的生活还是不够好。

    原因在于,种植和养殖业尚未发展起来。

    即使拥有这么好的弓,狩猎依然辛苦,而且存在受伤的危险。

    狩猎一次走上个二三十里路乃是正常的,还得用手推车把猎物给推回去。

    如果能够有养殖业,就会容易很多。

    即使养殖业的各种条件都已经具有了,可是真正要发展起来,还是需要时间。

    比如说,可能需要十年。

    自己接下来该做点啥?

    既然生活依然很辛苦,那么就有必要进行改善。

    让大家不那么辛苦。

    当种植业和养殖业真的发展起来,生活依然辛苦。

    种田也是挺累人的,养殖太多的羊也累。

    他们需要机械。

    路况不好导致车辆不方便行驶,这并不要紧。

    他们可以利用水运生活。

    他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现在他是应该快点驯养牲口,还是快点生产一台蒸汽机出来?

    他没有答案。

    两者大约可以同步进行。

    他距离蒸汽机还远着呢。

    他必须正视这一点。

    他技术能力还不足以搞蒸汽机。

    没有足够的机械加工能力,就算制作出蒸汽机,它也没有多大的动力。

    至于怎么提高机械加工能力,他一点思路都没有。

    他觉得自己需要机床。

    怎么制作机床呢?

    他连最简单的机床都想不清楚。

    他怎么把一块金属给加工的方方正正的呢?

    制作蒸汽机的时候,各零件的精度必须非常高对吧?

    他比起瓦特等人,占据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那就是他拥有质量非常好的钢材。

    它们非常坚硬、结实。

    他觉得采用这么好的钢材是可以加工出足够精密的零件的,只是得从头一步一步的把各种机床都给制作出来。

    比如说,笔直的长方体钢材。

    他可以用黏土制作模具,生产出比较直的钢质棍子,方方正正的。

    然后用磨刀石打磨。

    手动打磨。

    不停的用手打磨。

    越是耐心、细心越好。

    用拉直的线进行比较和矫正。

    于是这棍子可以变得非常直。

    他可以多生产一些棍子。

    它们的特点都是比较的直、正。

    虽然模具很粗糙,但是打磨的时候足够用心。于是它们的外观应该瞧起来很不错。

第一三三二章 返程

    接着用这种钢材制作架子。

    比如说,两块钢材中间夹着一个滑块。

    滑块可以被前后推动。

    滑块下方带有一把凿子或者刀具。

    用这个设备在另一块钢材上刻凹槽。

    马林知道,一些画师徒手画的直线比别人用尺子画出来的还直。

    所以他相信好的打磨师傅打磨出的钢材确实可以非常标准,像是用精密设备制作出来的。

    又有一些画师绘制的照片就像是真的照片一般,足以以假乱真。

    所以他认为找到合适的人,给他们时间,他们确实能够手工制作出一些比较标准的零件。

    因为钢材质量足够好,所以只要够细心,就能够加工的比较标准。

    有了上述设备,他就能够在一块钢板上开出比较标准的槽线。

    还能够调整槽线的宽度和深度。

    再然后利用这种槽线,他就可以制作出那种可以推着走直线的钻头来。

    这种钻头打眼会非常的正、标准。

    对钻头的上下、左右位置都进行固定,用它就适合给零件打眼。

    然后就能够制作出车床上那个能够飞速旋转,用于加工圆柱的东西。

    可以把圆柱给加工的非常标准。

    还能够给圆柱的中心钻孔,孔也很标准。

    马林希望这台设备能够精准到什么程度呢?

    他希望能够用它给一根长铁棍的中心打洞,把后者给打成一个前后通透的管子,这管子标准到能够给步枪做枪筒。

    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确实是有很高的要求。

    但是他觉得精密加工必须符合这种要求。

    而第一步就是能够手工加工出一些非常标准的零件来。

    就像是画师能够把几何体给画非常标准一样。

    马林不清楚自己是否要练就这种本事。

    如果他徒手加工零件的能力足够强,日后很多设备他都能够自行设计和生产。

    如果不够强,他需要从外面招募到这种人才。

    其实他知道有一个人满足这种要求。

    那就是‘大鹅’。

    ‘大鹅’手工磨制的骨针极为漂亮,又直又圆,一点都不弱于工业产品。

    所以精密加工的第一步,可以从‘大鹅’这里开始。

    精密加工不是需要精密设备么?

    最初的精密设备只能徒手制作出来。

    比如那种旋转机床。

    首先转轴要非常稳定,一点都不摇晃。

    而且不管怎么受力都不会歪。

    马林被这么一种东西给为难了很久了。

    他对它进行了半年以上的思考。

    然而始终没有答案。

    关键在于,他需要转轴与轴承之间距离稳定、摩擦小。

    即使这不涉及到多么了不起的技术,他依然觉得它很难实现。

    难度可能不弱于炼钢。

    炼钢已经把他给搞的头痛很久了。

    他有灌钢法这种笨法和热风炉这种好法炼钢。

    为什么机械可以被设计、制作的那么复杂,同时又维持精密度?

    他满脑子都是疑问。

    如果没有那种后世常用的轴承,他直接在金属块上打孔,把钻头的转轴插进孔里,它的精度是否能够合乎要求?

    不知道。

    没有答案。

    他有必要把事情给做到这种程度呢?

    也不知道。

    如果机床的那个转轴不够稳定,加工啥都难。

    而他只能靠手艺精湛的匠人来生产制作这么一个转轴和承载它的架子。

    就像是画家用手画的直线像是直尺打的一般,匠人徒手就是能够造出这么标准的东西来。

    虽然会花费他们很多力气。

    而有了制作好的转轴、架子,就可以利用它们生产标准的圆柱和打眼。

    先前马林总是怕打眼的时候打歪了,不正,洞歪斜着。

    有了这个设备后就能够用机械进行矫正,然后打出非常标准的孔洞来。

    然而马林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

    没有轴承的话,转轴与外面的载体之间容易出现磨损。

    具体该怎么办呢?

    马林心情非常复杂。

    或许他真的需要轴承。

    可能别的设备要求低,不需要轴承。

    机床这种精密设备,还是安装轴承更好。

    他不知道自己走的路线是否正确。

    他有没有被误导?

    他考虑问题的时候是不是搞错了重点?

    他是不是有不正确的认识?

    不清楚。

    有了稳定的转轴,和这种转轴驱动的刀具、钻头之类的工具,加工金属零件就变得容易了很多。

    有了这种机床,他可以雕刻出非常标准的模具,从而铸造非常精密的零件。

    再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用机床怎么把一块钢板给加工的非常平?

    机床上带有零件,可以对钢板进行切削打磨?

    加工的密度够么?

    如果钢板不好被加工形状,那模具的加工难度应该比较低,对吧?

    下一根问题,有一个圆柱,怎么给它的表面加工螺丝?

    机床上有稳定的转轴。

    把圆柱装到转轴上,飞速旋转。

    把刀具对准这个圆柱,贴上去,圆柱就会被刻出凹槽来。

    如果推动刀具或者这个圆柱,凹槽就会变成螺旋线状。

    问题是,怎么让这种螺旋线变得比较均匀?

    手推的时候速度均匀就行么?

    怎么把几千个螺丝和螺栓都给制作的比较标准?

    他被此类问题给为难的够呛。

    他不得不承认,古代人很了不起,主意很多,各种难题都解决得了,也发明得出各种机器来。

    思考使他疲劳。

    他手里打磨着细石器,心里却想着精密机械加工的问题。

    搞不定这些问题,便不会有各种机械。

    那么问题又回来了。

    蒸汽机的制作要求真的有那么高么?

    很多事情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走。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他被烦的够呛。

    那么,考虑另一个问题吧。

    子弹和火药。

    把子弹浇铸成二踢脚模样,前面带一个尖头,后面的圆柱里安装火药。

    那么引燃这些火药,它就会嗖一声飞出很远。

    如果火药质量够好,它的杀伤力就会比较的大。

    如果给它制作一个枪管,那么它的杀伤力和准确度都会进一步提高。

    如果把这子弹做的非常巨大,它就成为炮弹或者火箭弹了。

    要不要进行尝试?

    这里不是尝试的好地方。

    芦苇部落周边不存在硫或者硝。

    也不存在金属。

    即便如此,这里作为鸡毛平原的最南部,以及大江的北岸,依然对马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十五座泥房子刚建好,大雪就降落了下来。

    非常大的一场雪。

    等到天晴,想在雪中前进无比吃力。

    想返回金水村也不容易。

    但是呆在这里能够做的事情非常有限。

    贫铁山乃是他的工业中心。

    那里有贫铁矿,也在进行着炼钢工作。

    即使路途难走,他也应该走了。

    考虑一番后,他们只保留了两个独轮车,踏着雪向回走。

第一三三三章 辛苦

    两个独轮车可以推着四百多斤的重物前进。

    雪并不深,但是行路依然困难。

    尤其是独轮车的行驶比较吃力。

    马林的同伴们都在抱怨这种路况。

    但是他们确实都想快点回家。

    离家太久,又长期在荒野生活,确实比较容易想家。

    在外面走都非常的冷。

    他们都有羊皮袄、羊皮裤、羊皮帽,另有手套和靴子。

    但是走着走着靴子就湿透了。

    身上的汗冷嗖嗖的。

    不过原始人耐寒能力都比较的强。

    可能要走接近二十天才能到达贫铁山。

    马林非常的想念贫铁山。

    他就是在那里炼出第一炉真正的钢。

    不是用炒钢法炼出来的,而是用热风炉炼出来的。

    他是在那里找到的信心。

    有了钢之后的感觉非常的好。

    然而这个世界如此的荒凉、寂寞,而社会是这么的落后、贫乏。

    在他之前这些部落互相之间几乎没有来往,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他拜访了他们,教给了这些原始人最简单的生活技术,并且记录下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周边的地理环境。

    因为只有四千人口,如果他愿意的话,多花点时间他能够认识其中的每一个。

    在雪中走了三天后,大家就都觉得累了。

    独轮车陷入雪里,很沉,得花大力气才拉的出来。

    一辆独轮车前面会栓四根绳,由四个人拉着,后面由两个人扶着保持平衡。

    每走两个钟头就要休息一次。

    宿营的时候必须捡柴火点火。

    而且要点几堆火,这样子十四人才能都觉得暖和。

    马林心里在想,自己是不是管的有点太宽了,怎么啥技术都打算自己研究。

    有这时间和精力出去玩多好?

    不好。

    这些技术只有他能够摸到门道,别人都不懂。

    别人是原始人,不能把难题推给他们。

    什么叫做责任?

    研究各种技术就是马林的责任。

    把它们搞明白,在贫星实现,给大家带来更方便、快乐的生活。

    这就是他的首要责任。

    结果他完全被机械加工给难倒了。

    最简单的机床他都制作不出来。

    目前他有能力生产火绳枪。

    没能力生产蒸汽机。

    即使知道蒸汽机的原理,他都生产不出来。

    事实上,他并不知道蒸汽机的原理。

    因为大家一路都在抱怨,于是他在拉车、建造营地、做饭、洗碗方面都花了很多力气。

    他不冷么?

    冷。

    不累么?

    累。

    手指不冻得疼么?

    疼。

    但是当他做这些事情,这支商队的士气便会比较高,气氛便会比较好。

    大家都向他学习。

    又走了两天,地上没有雪了。

    虽然芦苇村那边的雪很大,但是到了北方之后雪就比较小,这么六天过去之后雪全都化光了。

    即便如此,行路依然很累。

    一直不停歇。

    有的人走的快,有的人走的慢。

    马林会尽量等待走的慢的人,不行的话就帮着背行李。

    顺路也会进行狩猎。

    有两个人感冒发烧了,马林对此非常无奈。

    他想着自己或许需要制作一个很小的暖炉,里面烧着木炭,供这种病人取暖。

    接下来几天风非常大,西北风,而他们顶着风前进。

    抱怨的声音更多了。

    经过了菖蒲部落的时候,居民们建议他们不要走了,就住在这儿过冬。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要来了,不要赶路了。我们这里猎物够多,大家都吃的饱。北边那个山洞给你们住,怎么都暖和。”

    但是马林依然想早点回去。

    商队中大部分人都不想呆在这儿。

    这儿没意思。

    到了贫铁山才有意思。

    大家都喜欢人多、热闹的地方。

    气温已经到了零下。

    河里结了冰,中午的时候河心才会化开。

    西北风极为寒冷。

    屋子里烧着炉子,暖烘烘的,早上大家都不愿意出门。

    但是商队决定继续向回走。

    在菖蒲部落过冬没有任何意思。

    这里很偏僻,没有任何娱乐活动。

    跟贫铁山或者金水山完全没法比。

    其实贫铁山与金水山也是没有多少娱乐活动,但是至少人多,有铁矿,有炼铁的人,有前去购买东西的访客,有会唱歌和跳舞的人。

    还出产雪亮的钢刀。

    马林已经说明了,日后大家会生产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比如说,各种乐器。

    有了乐器便可以演奏音乐。

    只是现在他一种乐器都没发明出来。

    他制作的竹笛、陶笛都吹不响,其实是有的孔响,有的孔很难被吹响,声音非常的差。

    他想制作一把琴。

    下面用木盒子做共鸣箱。

    上面有马鬃或者牛筋之类的当做琴弦。

    关于调音,他至少知道哆来咪发唆啦西,即使调的不准也不要紧,能够演奏就行了。

    他的想法是琴上装三根弦。

    也许一根弦并不能弹出全部的七个音,于是需要更多的弦。

    他因为从没尝试过乐器,所以就这么自己进行猜测。

    一手按住弦控制长度,另一手拨弦,就能够发出想要的音符来。

    他打算在准备好之后就进行制作。

    又想起了竖琴。

    仔细想一下,或许竖琴是更容易制作的乐器。

    每根琴弦以长度和松紧度不同,代表一个音。

    琴弦的底部安装木盒子,当做共鸣箱来使声音更洪亮。

    他又想起了有人用玻璃水杯演奏音乐,杯子中的水高度不同,产生的声音就不同,先调出七个音符来,然后用棒槌敲打它们,就可以演奏乐曲了。

    这都能够做到,按理说乐器是不难制作的。

    共鸣箱怎么制作?

    他觉得普通的木头盒子就中用。

    具体效果怎么样,还得多进行尝试。

    马林知道自己的运气非常差,做啥都很不顺,想找啥都找不到。

    回去之后就进行尝试吧。

    西北风真是冷。

    直灌进人的脖子里、袖口里。

    他们都戴着手套,即便如此还是觉得冷。

    运动使人变热,但是汗水变凉之后就会又冷的厉害。

    风那么大。

    顶风走感受不太好。

    走的极为辛苦。

    ‘大树’以及‘方头’却是很开心。

    这是要返回贫铁山和金水山。

    回去后又会搞出不少发明创造来。

    这趟出门他们觉得太辛苦了。

    对他们来说,出门也是种责任,完成之后心情特别好。

    其实他们也不想出这趟远门。

    太累了。

    十四人。

    有三人轻微的发烧感冒。

    马林并不认识治疗感冒的草药。

    没有药,病不好治。

    虽然他老家不少人对华夏传统医学充满了质疑,但是对于他这种穿越者来说,那些药都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而之所以能够发现这些药,与这门医学有很大的关系。

    什么板蓝根,柴胡,银翘,到底都是什么草,他非常迫切的想知道,然后辨认出来。

    原始人这种生活环境,发烧感冒都是正常事。

    马林自己手上和脚上都有冻疮。

    但是都无关紧要。

    他们尽量三顿饭都吃的特别饱,晚上宿营会把衣服、靴子都给烤干。

    在合适的地方会进行狩猎。

    狩猎对大家来说是难得的娱乐。

    本来狩猎最辛苦的地方是找到猎物。

    他们要是走着走着碰巧见到了。那肯定不会放过。

    大家的弓和弩现在都比较的好使。

    但是不如火枪好使。

第一三三四章 大雪

    因为天太冷,所以他们适当的缩短了行路的时间。

    下午走着走着看到合适的地方,就会宿营,不用一直等到傍晚。

    好的宿营点暖和、舒适、方便。

    避风的地方肯定好过被西北风吹的地方。

    帐篷搭好,挡住风,地上挖坑,坑里生火。

    这样子便比较安全。

    只要火够大,帐篷里便暖和。

    至于怎么排烟。

    不考虑排烟问题。

    那么帐篷里是不是会烟熏火燎的,脏兮兮的?

    是的。

    实在不喜欢烟的话,就先挖地火沟,上面垒石头封住烟,铺土,再建立帐篷。

    沟的两端都在帐篷外面。

    于是烟都排往帐篷外面,里面又暖和,又不会被熏。在土上铺席子,说不准还会太热,睡不着。

    十四个人,住三个帐篷。

    大家都有铁锹。

    试过这种地火沟之后,大家都觉得取暖效果好,又免于被烟熏。

    挖土并不难,可是想把沟上面给盖住就比较麻烦了。

    所以他们宿营的时候会优先选择乱石滩,因为石头是盖在沟上面的最方便材料。

    没有石头的话,他们就会想法子用稀泥糊住棍子,然后把棍子搭在沟的上面,再铺土,盖住沟。

    过程会比较的麻烦。

    两辆独轮车中有一辆拉了几块方砖,作用就是为了盖住地火沟的顶部,宿营的时候可以减少很多劳动量。

    帐篷的保暖能力肯定不如房子。

    要么必须在内部点火。

    要么就得采用地火沟。不然能够把人给冻死。

    他们一路尽可能的使用地火沟,它就像是火炕一般,住宿起来很舒服。晚上添一次柴就够保暖到天亮的了。

    马林一直想抓紧赶路。

    不管他心里多着急,每天真的走起来,他却必须控制住节奏。

    欲速而不达。

    因为天冷,走路的时候他尽量减少说话。

    人多有个好处,那就是热闹。

    可以忘却寒冷。

    忘却疲劳。

    路上也一直有人在抱怨马林。

    说自己这半年多实在是累坏了,而这都是马林要求的。

    虽然他们找到了很多原始部落,教给了他们很多生活技术,他们得到感激了么?

    得到了一些。

    此外毫无收获。

    虽然他们自称是商队,却并未通过交换获得什么财物。

    事实上,他们就是做好事的,白送给这些部落东西,白干活。

    如果他们呆在家里,便会生活的非常轻松。

    他们是否见到了很多新鲜事?

    但是这次出门的主题乃是操劳。

    连马林自己都觉得从未这么操劳过。

    大家都被折腾的够呛。

    有几个人非常的消瘦,像是过了很久的苦日子。

    但是,大家确实使得找到的这些原始部落都过上了好日子,以后好几年,他们在吃穿住方面都不用发愁。

    大家心里确实产生了一些成就感。

    主动教授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这种生活技术,他们会觉得很自豪。

    马林觉得,这些原始人其实需要被好好的管理。

    他们有点呆滞,需要有一个领袖来给他们安排工作,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这一路走下去,马林心里的感受都是冷、辛苦。

    这么辛苦的做事,值得么?

    马林觉得值。

    马林寻思,自己到达贫星已经三年半了。

    其实每年都很辛苦。

    即使这里对他来说是个游戏世界,他也在变得衰老。

    并且将来终会老死,然后返回星际联邦。

    不过他的身体条件还好的很。

    相比起蓝星很多人,他懂得一个道理,忍耐身体上的各种问题,身体会更健康;忍耐社会和家庭的各种问题,沟通能力、领导能力、销售能力等等都会提高。

    所以,对现状不满怎么办?

    多忍耐。

    想过上好日子怎么办?

    多忍耐。

    走到香椿部落附近的时候,又下了一场大雪。

    他们本来打算冒险赶路,到香椿部落西边那个山洞住宿。

    结果雪实在是太大,走着走着大家都变成了雪人。

    于是马林当机立断,在一个土丘的南边建立营地。

    这里既有泥,又有石头,木柴很多,水很近。

    他们抓紧点燃火堆,然后挖十条一米半左右长度,一尺宽的地火沟。

    然后用石头盖住沟,上面再铺泥土和树枝,踩结实。

    接着在上面搭三个帐篷,火沟的出口都在帐篷外。

    其实火沟上面露道缝也不要紧,烟不熏人就行。

    把麻皮口袋铺在沟的上方,用于住宿。

    两个人共用一道沟,已经很暖和了。

    甚至还有点热。

    沟挖的较深,添一次柴火,足以烧到天亮。

    沟两头都会用来添柴火。

    营地花了半小时终于建好。

    大家身上的雪就积了厚厚的一层。

    大家都钻进去帐篷里,湿衣服脱下来,放到多余的火沟上面烤干。

    帐篷内部又暖和又干净。

    帐篷上方的雪非常厚。

    帐篷外面则是大雪纷飞的景象。

    一个帐篷的门口,有个火罐正在烧水。

    大家在帐篷内各忙各的。

    马林用鹅毛笔写着一些蓝星的生活常识,贫星的原始人的后代可以阅读它们。

    结果这雪一直下个不停。

    幸好帐篷里舒服。

    ‘黑子’的那道火沟烧的太旺,隔着石头和土把他给烤的受不了。

    他就多垫了两条麻皮口袋隔热,这天气他热出了一身汗。

    马林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自己的处境。

    生活真是辛苦,这是他的真实感受。

    好在大家食物充足。不急着出去打猎。

    闲着的人开始下五子棋、象棋。

    有个人不怕冷,冒着雪出去转悠一圈。

    中午他们在火罐上炖肉吃,觉得味道特别好。

    马林想起了过去的三个冬季的事情。

    第一个冬季,他独身一人,带着一头狼,在荒野中流浪,盼望着能够在这荒凉的世界找到一个活人。

    然后他找到了土丘村。

    真是令人感动的时刻。

    第二个冬季,他与‘黑虎’等人翻越了腰带山,进入了鸟巢平原,找到了巢族人,希望能够把各种生活技术传播给巢族人。

    第三个冬季,他在金水村过冬,并且在金水山中找到了能够提取出铁的黏土,接下来一年,他们终于用上了铁器。

    这个冬季,他正从鸡毛平原南方返回北方。

    每一段回忆都充满了两个字:辛苦。

    然而他知道,好日子是由辛苦带来的。

    有句话叫做苦尽甘来。

    苦不尽,甘不来。

    生活要么会一直半死不活的待续下去,要么得通过努力来进行改善。

    他的生活条件有没有变得更好?

    有。

    如今他找到了四千人口,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与他们建立了联系,还使上了强弓硬弩、钢刀,并且正准备制作火器。

    他们这个世界有个最显著的坏处,那就是人口太稀少。

    也有个重要的好处,那就是人均拥有的自然资源无比的丰富。

    他们依靠狩猎就能够获得足够多的食物和毛皮了。

    如果搞一下种植和养殖,日子会更好。

第一三三五章 火沟

    马林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搞的这么辛苦。

    按理说他可以生活的非常快乐。

    他可以当原始人的王,拥有大量的仆从,在食物、服装等方面都非常富足。

    但是他觉得自己不能这样做,他必须多搞发明创造,把社会生产力给发展起来,也多进行教育工作,使得原始人都变得比较文明、有素质。

    他还得与原始人同甘共苦,这样子才能获得他们足够多的支持,拥有对他们的影响力。

    他想做的事情,必须有原始人的支持,否则压根就做不成。

    辛苦乃是生活的常态。他没有啥意见。

    他的这些伙伴,真是了不起,跟着他一起走了这么远。

    他不知道该怎么对他们表达感激。

    这次的经历肯定改变了他们的思想。

    这些人想开马林说的汽车、汽船、飞机,想玩火枪和火炮。

    马林应该尽量想法子满足他们。

    但是机械加工绝对不是容易事。

    他连蒸汽机的原理都不知道。

    现在更是被各种机床给难住了,不知道它们的原理。于是就没有机床,然后就无法从事机械加工,接着就没有蒸汽机、火车和汽车。

    值得他高兴的是,他的同伴们如今非常喜欢搞发明创造,是他的铁杆支持者。

    尤其是‘大树’,‘小树’,‘黑子’,‘白子’这几位,先是见到了铁的诞生,接着见到了各种铸铁器物,再接着又见到了钢刀,此外还玩过孔明灯、滑翔伞等东西。

    现在他们完全相信马林搞得出更多的新玩意来。

    生活有啥乐子?

    发明出一些很酷的东西来,就会觉得充满乐子。

    不管怎么说,马林现在有了铁器、钢刀、一百磅以上的硬弩、布匹,生活已经改善了很多。

    即使他停止各种技术发明,他也能够生活的不错。封建社会时期大部分人生活的不如他现在好。

    他一天三顿吃肉,即使是当代的华夏国,依然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他们只靠打猎都能够吃饱,毕竟猎场无比辽阔,又拥有强弓硬弩和铁质武器。

    他的一百多磅的弩杀伤力巨大,一队人持有这种弩,见到老虎就像是见到小猫,这种武器杀伤力比枪械还大,猎箭头尺寸也大,一箭射中跟近身捅一刀一般严重。

    对于当前的处境,他没有啥意见。

    他几乎把方便找到的所有原始部落都给找到了。

    只遗漏了一小块,那就是鸟巢平原东北、土丘村以东可能存在一个平原,也可能存在上千人口。

    只是可能存在。他并不确定。

    为什么这个世界人口这么稀少?

    因为人类都没出现多久呢,能够有现在这么多人口,已经很不错了。

    他在帐篷中写着自己的一些生活常识,对他来说,这些内容都很普通,但是对原始人来说却特别的有意思。

    他们对纸张的使用速度非常慢。

    原始人不需要写什么字,除非马林逼着他们算小学算术。

    马林说明过了,想提高发明创造能力,就必须热爱学习。

    学好数学,才能完成各种加工制造,学好语文才能看懂别人的经验和记录自己的心得。

    他希望大家都能够快点脱离文盲状态。

    他是坐在一张比较大的麻皮口袋上,它下面是火沟,隔着一层石头和土,温度有点高,穿着毛裤觉得热。

    他把纸铺在一张小凳子上,自己几乎是趴着写字。

    写了一些关于微生物的知识,说明了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动手术前要对器械进行消毒,以及破伤风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这边他见到过原始人因为破伤风死亡。

    他自然是没有能力制作破伤风疫苗的。

    他只能说明,伤口不要包的太死,要能够透气,否则会有破伤风风险。

    他在医药方面没有取得任何进步。

    现在依然只知道蒲公英汁液可以敷在伤口上,却不懂得其中原理。

    汁液是能够消毒除菌么?

    结果雪整整下了两天。

    很是壮观。

    地上的雪积了半尺多厚。

    他们定时出来清理帐篷上的雪。

    为了提高取暖效率,他们把火沟给扩大了一些,以便塞入更多柴火。

    火沟上方铺石头和土,所以烟不会进入帐篷。

    很是暖和。

    马林一高兴就给这些原始人布置了不少作业让他们做,不要一直在那里下棋。

    帐篷里比较舒服。这些人呆的久了就要求冒着雪出去瞎跑。

    不走远,只在近处观看一番。

    衣服湿了可以放在火沟上烤,所以他们并不怕。

    马林给他们布置的作业分出不同的难度。

    都是小学数学题。

    从某个角度讲,让一群成年人算小学数学,还把他们给为难的够呛,这种事有点好笑。

    但是如果连小学数学都算不明白,日后肯定没法从事技术类的工作。

    原始人有啥技术类的工作要搞?

    马林这不正想着自制机床么?

    有了钢锭,不会加工怎么办?

    目前只能用最笨拙的方法制作模具。

    在陶泥板上雕出零件的形状来,把钢水浇进去。

    然后再拿出来打磨。

    麻烦不麻烦?

    非常麻烦。

    没有机床,也不知道模具的制作方法。

    于是就面临着这些难题。

    有了钢锭,按理说,在材料上足够生产蒸汽机了。

    可是机械加工能力完全跟不上。

    找不到门路。

    他完全就不知道机械加工是怎么回事。

    自己要从头制作各种机床么?

    他知道用绳弓驱动一个转轴旋转,只要转轴比较稳定,不摇晃,那么它就可以用于机械加工制作。

    他也知道,绳弓可以改成用两个踏板踩踏的驱动方式。

    一根棍子,上面缠几圈绳索。

    绳索每一头都连接一个踏板。

    棍子固定在一个转轴内,这样子踩一个踏板,棍子就会正着转,踩另一个踏板,棍子就会倒着转。

    用木头就能够制作出这种设备,用来减少做木工时候的工作量。

    上面这种转轴,前方安装一个钻头,就能够给木材打眼,安装刀具可以打更大的眼。

    如果前方固定一个木块,飞速转动这个木块,就能够手握刀子,把木块给加工成圆柱状,只要手不动,刀子跟木柴形成的截面就是圆形的。

    问题是,如果这个转轴摇晃,加工就不精准。有一点摇晃都会非常不精准。

    而想生产机械,各零件必须非常被制作的很标准。

    他觉得一个足够精密的机床,零件肯定很多,结构肯定很复杂。

    第一台精密的机床铁定需要无数的力气才能制作出来。

    其实他可以先尝试给木工发明几个机械设备,让他们能够更方便的锯、刨、打眼。

    他记得先前他被打眼这件事给为难的够呛。

    想把眼给打的比较正,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必须借助机械。

    或许他可以从给木头打眼这个问题开始考虑,慢慢设计出更多的机床。

第一三三六章 对小船的思考

    ‘小树’跟他住同一个帐篷,为的是方便马林教他算术以及做木工。

    木工对原始人来说乃是技术工种。

    马林其实一点木工都不会,但是他至少会算算术,‘小树’算不明白的东西,他能够帮忙算出来。

    就像是做一个木头车轮,外面的轮圈尺寸多大、怎么制作,辐条有多长,内圈那个开很多洞眼的圆柱应该是什么尺寸,洞眼应该开在哪里,诸如此类的问题还真不容易,需要好好的算一番。

    车轮的轮圈是怎么制作的?

    并不是在一块完整的木头上割出个圆环来。

    它是由几块带有弧边的木板拼接而成的。

    这几块木板都应该是什么形状的,尺寸都应该是多少,这就得马林帮着算明白,这些原始人自己就不行。

    有时候还需要立体几何。

    比如四棱锥、六棱锥、圆锥的尺寸,原始人压根就不可能想明白,而马林算的时候都必须有纸笔帮忙。

    在古代的华夏国,木工是很了不起的工种,高楼大厦都是用木材建造的,各个部件都咬合在一起,设计和施工都需要厉害人物负责。

    这两天‘小树’就在研究船应该怎么制作。

    首先,船的木板之间的缝隙怎么处理?

    这个问题跟木桶的缝隙类似。

    木头潮湿后会膨胀,缝隙会被封死。所以只要安装的比较牢固,就不用担心缝隙漏水的问题。

    然后就是那么多块木板是怎么连接到一起的,它们的尺寸怎么才能比较标准,这样子互相间才能咬合紧密?

    华夏国明朝时期肯定没有台锯之类的设备,他们造的船已经能够下西洋了。

    话说回来,三国时候,楼船战舰就在长江上到处跑了。

    三国时候的机械加工技术肯定不怎么强。

    那时候的人都造的出大船来,他马林连小船都造不出来么?

    他可是有钢的人。

    三国时期的人用灌钢法生产钢,非常依赖运气,各种刀具肯定也不锋利。

    以那么笨拙的器具都能够生产出楼船来,马林自己有用热风炉炼出来的好钢,道具能够制作的非常锋利,还能想法子制作出机床来准确加工木材。

    他要是生产不了船只,还不够被人笑话的。

    他总觉得发哥、小青等人说不准正等着笑话他呢。

    所以当‘小树’表示自己想造船的时候,马林是支持的。

    怎么把几块木板给拼接成更大的木板?

    先拼好,然后用横木进行固定。

    一根横木横跨几块木板,用钉子锁死。所有木板就都不能移动了。

    多用几根横木来拼接比较大的木板。

    船的底部就可以这么来。

    他可以先制作最简单的平底船,它虽然行驶起来有各种不便,但是制作简单。

    那么,船舷应该怎么制作?

    船舷怎么跟底部连接到一起?

    像是箱子那样子么?

    其实仔细考虑一下,确实可以制作一个大木箱子,丢进水里,人坐在上面不会沉底。

    越想越觉得可行。

    为了减少木箱子行驶的阻力,前面可以加装一个流线形船头。

    这个船头向上翘起,前细后粗。

    这么复杂的形状怎么加工?

    马林不会压制模板。

    所以他可以用大块的木头制作这个船头,然后通过雕刻、打磨制作出弧线来。

    就是说,一个木箱子,前面带着一个更粗笨的木箱子。

    对前面的这个木箱子的外形进行切削打磨,形成流水线。

    于是一艘船就成形了。

    毫无疑问它会非常的笨重。

    但是船就是船。

    能够供人划船前进就行。

    再考虑一下船头的形状。

    他没能力压模,不懂得怎么把木板给压出弧度来。

    但是他可以把大块木头给刮出弧度来啊。

    相邻木件咬合的不正也不要紧,事后再进行打磨就可以了。

    越是想越是觉得这种做法靠谱。

    其实木船展示的才是他的手工制造业的真实进度。

    现在的他只能生产这种难度的物品。

    更复杂的他压根就造不出来。

    他对此感到非常惊讶。

    有了木船之后,出行又方便了一点。

    他们又有自制救生衣,就是网里装木块,做成马甲形状穿身上。

    于是走水路就可以放心很多。

    木工胶的问题怎么解决?

    已经解决了,用猪皮胶或者鱼鳔胶。

    把动物身上的胶原蛋白提取出来作为木工胶是非常合适的。

    怎么提取?切碎,煮一天,然后放到石臼里使劲的锤,锤着锤着胶原蛋白就被锤出来了,接着用布口袋分离胶和渣滓。

    他这是在脑子里想明白了木船的制作方法。

    关键一条在于,船头的弧度不是压模压出来的,而是用大块木材削出来的。

    马林的想法是两块大木头拼在一起。后面凿空,前面又是削,又是打磨出弧形来。

    再后面接一个木箱子。

    一艘船就成型了。

    能使。

    笨点不要紧。

    实在不行就用一根大木头制作船头,只是这么大的木材不容易找,得伐那些百年老树。

    总之,他的船就是两个木箱子钉在一起,前面的木箱子被加工成了船头的形状。

    用木犁犁地为什么省力?因为犁的形状能够减少阻力。

    木船之所以要呈流线型,也是要减小阻力。

    船头必须翘起来,而且必须尖。

    怎么把几块有弧度的木板给拼接到一起还保持密合?

    对马林来说这个问题有点难度。

    他的想法是,先笼统的把木板的弧度给加工出来。

    然后尝试进行拼接,如果拼不上,就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尺寸。

    那么调整的时候,接口处豁了怎么办?

    向豁口处打入木条。

    这样子是不是坚固度会出问题?

    小船不要考虑那么多问题。

    能有船使就不错了。

    ‘小树’现在跟马林讨论的问题是这样子的。

    他嫌加工出有弧度的木板太难了。他想先制作一个四棱锥形状的大盒子当做船头,然后接到后面的木箱子上,于是就成了一艘船。

    他认为这么来,制作难度就会比较低。

    可是他不知道四棱锥的尺寸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怎么拆分成木件,木件的尺寸又应该是什么什么样子的。

    这个数学题是华夏国高中生才搞得定的。

    ‘小树’这种钢学会小学算术的原始人是做不出来的。

    不过他这种锥形并不是四棱锥。

    木工,一牵扯到要把奇形怪状的木件给拼接到一起,就产生了很多难度。

    马林没真正做过木工。也觉得有难度。

    小树说的这种造型,难以用榫头对木材进行连接。

    而一旦不能用榫头连接,马林就对牢固度感到担忧。

    因为形状上带有弧度,想用横木进行加固也不容易。

    可见各种手工行业都是有其难度的。

第一三三七章 雪橇

    别人天天生产船,对木件的尺寸和形状便会设计的非常巧妙。

    他这种门外汉,只能采用最笨拙的办法。

    马林觉得锥形的木盒子结构比弧形的还难。于是不建议这么制作。

    他的想法是,先锯出三块长方体木材,它们都比较标准,侧面能够拼接到一起不存在缝隙。

    然后把它们给加工出弧度来。

    这些弧度在边缘侧面位置必须互相能够衔接起来。

    先把弧度给做的比较厚,方便日后进一步打磨。

    他觉得这种做法是可行的。

    然后他觉得还有一种做法。

    船头不做那么尖,带有斜向上的坡度就行了。

    船头板和侧面用卯榫结构连接。

    它们都是平面,没有弧度。

    就像是斜着的木箱子那样。

    唯一的一个难题是,榫眼得斜着开。

    马林觉得斜着开榫眼的难度比打磨出弧度来要容易得多。

    可是考虑一下吧,这可是一艘船,如果木头间存在缝隙,咬合不紧密,铁定漏水。

    所以斜着开榫眼依然有难度。

    不过他可以借助机床来完成这一步。

    目前并没有机床,他必须设计出来。

    可事实上他并不知道机床的原理。

    斜着开榫眼,是指榫眼跟木板并不垂直,马林想了半天,觉得其中难度还是太高,不要这么做,毕竟他是要制作船,木材间要是有缝隙就会漏水。

    不如前面的做法。

    三块大木材拼成船头,把木材掏空、打磨出弧线。

    怎么想都没用,多动手才行。

    他跟‘小树’进行了不少讨论,最后觉得还是回去之后动手试过才知道好坏。

    最令他为难的问题还是机床。

    螺丝应该怎么生产制作?

    是不是有了螺丝之后机械加工的精密程度就会提高了?

    金属板材不是应该用螺丝进行连接和加固么?

    想的头疼。

    回去后必须试过才知道具体该怎么办。

    如果问马林,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他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太少导致经济文化都不活跃。

    即使野外猎物充足、他们的武器也很强力,吃穿两方面都非常富裕,依然觉得生活很不顺心。

    中间雪停了一段时间,七个人出去打猎,带着四张弓三张弩。

    每张弩都有一百磅以上,大家看着都害怕,生怕它‘走火’了。

    一百磅是指弓弦的拉力大约吊的起来九十斤的重物,大部分人一只胳膊肯定拉不开的,上弦的时候需要用脚蹬着前面的弓,用两手拉着弦挂到扳机上。

    弩是种可怕的武器。

    两百磅的弩马林都不愿意制作,它能够射穿门板把后面的人给射死,而且他就算是借助腰腿的力量都无法给它上弦。

    这七人空着手回来了。

    “只见到了野牛。我们倒是杀得掉野牛,可是这么多肉也吃不完啊。”

    大家携带了足量的牛肉,只想打猎一点野鸡、野兔、鱼来丰富菜式,并不想再搞几百斤牛肉。

    雪停后,他们马上就上路了。

    只为早点回到贫铁山。

    早晨和傍晚行路太冷,中午的时候路又太黏。

    他们的靴子一直是湿漉漉的。

    十四人中有八人脚上都有冻疮。

    晚上把靴子烤干。

    穿着干燥的衣服感受非常棒。

    气温依然一直处于零度以下。

    他们最难的问题就是喝水。

    四十人每天要喝非常多热水,而他们无法携带。

    于是必须在吃饭的时候喝饱,路上只能补充一杯温水。

    这么冷的季节赶路真不是好主意。

    但是大家都想前去人多热闹的地方。

    贫铁山和金水山就是比别处更热闹一点。

    马林希望能够有道路、马车和马匹使用。

    不知道这需要多久。

    半尺多厚的雪给行路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其实马林很想制作雪橇,人拉着雪橇前进。应该比独轮车好使。

    他跟别人都说了。

    这个时代,又没有人扫雪,路上不会有多少交通量,估计很长时间雪都不会融化。

    于是就需要雪橇。

    制作雪橇也不是多复杂的事情。

    预计这雪半个月是化不了的,雪橇得一直使半个月那么久。

    他们这个纬度居然会有这么深的雪,马林也是觉得奇怪。

    半个月估计够他们返回贫铁山的了。

    花一天来制作雪橇并不是浪费时间。

    有十四个人,也有足够多的工具,当下就开始锯树。

    一个雪橇要有两个前端翘起的滑雪板,上面支起木头架子。

    为了提高牢固度,可以多装几根连接木。

    可是滑雪板应该有多宽、上方的架子应该离地多高,马林就不懂了。

    他心说,还是不要太高为好,架子刚好露在雪外面,这样子就行。

    于是一拍脑袋就决定了,架子三十厘米高。

    下面的滑板都是三十厘米宽,前头翘起来,长度两米,厚五厘米。

    考虑到每辆雪橇只用拉两百多斤货,其实把尺寸给做的更小也没问题。

    可惜没有狗拉雪橇。

    十四个人拉,每七人拉一辆也不成问题。

    身体不好的就到车上去坐着,不会增加多少负担。

    马林对自己当前的生活的评价是,非常的辛苦。

    一个尚未发展起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时代,不辛苦就怪了。

    离种植业真正的发展起来,至少还需要四年。

    现在的首要问题是种子不够。必须从野外采集种子,然后不停的培育,从几斤种植变成几万斤种子。

    四千人口至少需要四万斤种子。

    他的想法是,三十人的聚居点应该有五百斤的种子。

    到了这个春季,估计人均持有一斤种子。

    即使接下来年年风调雨顺,而且种出的谷子都不吃,拿回去播种,他都觉得需要几年才能有足够的种子。

    制作雪橇的过程还算是比较顺利。

    只有下面的滑板制作起来有点难。

    他们用整块的木材制作滑板。

    依照预定的尺寸,宽三十厘米,厚五厘米,长两米,前端翘起来并且做成圆形,否则太尖锐容易伤到人。

    总共两个雪橇,需要四个滑板。

    最累人的环节是刨和打磨。

    最麻烦的环节是制作卯榫结构,并且对接。如果制作的不标准,就安装不上去。

    结果这两个雪橇果然在安装环节出了问题。

    到了下午才做好。

    拉着出去转一圈,发现满好使的。

    很结实,滑行起来阻力也小。

    因为时间不早了,所以他们决定隔天再动身。

    天冷。

    有五个人在附近转了一圈,猎到了两只野兔子。

    于是晚饭就多了一道菜。

    他们的弩力道太大,在野外都不敢乱放的,否则可能误伤到视野外的人。

    马林顺便制作了几双滑雪鞋。

    它们的主要用处就是滑雪玩。

    其实很容易制作。两块木板,上面系几根绳索用于绑住脚,这样子就可以了。

第一三三八章 化学

    接下来一天,他们就拔起帐篷,把行李都放到雪橇上,然后七个人拉一辆雪橇前进。

    感觉挺轻巧的。

    只是走路不太轻巧,有的地方雪深,有的地方雪被冻硬了,太滑。

    正是化雪的天气,格外的寒冷。

    雪景其实很美丽。

    枝头有鸟雀在叽叽喳喳的叫。

    短弓手抽空走进一片树丛,一分钟后出来,提着两只野鸡。

    他在这方面的本事确实厉害。

    他们的靴子现在都状况不佳。所以那位擅长制作皮靴的原始人正在制作新的,他都是晚上宿营的时候忙活,两天能够制作出一双来。

    马林的靴子前端有开口,每天走路里面都是湿漉漉的。

    又脏又冷。

    他两只脚的脚踝都有冻疮。

    虽然戴着手套,可是事实上两只手都有很多裂口。

    他没啥意见。这次出门是他要求的,他应该对所有人负责。

    幸运的是,半年多过去了,大家都很平安,身上也没啥毛病,最多有点辛苦。

    他在想,他的同伴们被他折腾的够呛。

    他们做出了他所要求的付出。

    下面他必须提供回报,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奉献精神是有人欣赏的。

    这种回报,最好是某种关键的发明创造。

    但凡路过某个部落附近,他们都会过去坐一坐。

    这是比较值得开心的事情。

    大部分部落都过地比较好。

    强弓硬弩用于狩猎,又安全又方便。

    带有壁炉的房子住起来很暖和。

    用陶器烧开水、炖肉,很舒心。

    还有衣服能穿,有铁器,有钢针。

    大部分部落都很欢迎他们,很高兴能够再次见到他们。

    因为是他们带来了这些技术。

    他们也乐意歇宿到村子里,而不是荒郊野外。

    日后这些村子的人口都会快速增多,可是距离真正的热闹起来还是需要几十年。

    他希望能够建立两三千人口的小城,估计得等待个几十年才能达成这个目标。

    人口问题,除了多生育,没有啥解决办法。

    他看着这些原始人,心情非常复杂。

    什么样子的日子才是好日子呢?

    让大家都不愁吃穿住,这算不算是过上了好日子呢?

    他觉得自己对社会的某些认识可能存在错误。

    他觉得自己小时候的华夏国是非常贫穷、落后、不幸福的。可是他现在的处境,远不如他小时候的华夏国。

    自己到底能够做到什么呢?

    日后是不是还要这样子反复的出远门呢?

    比如说,他在贫铁山附近培育出了足够多的粮种,是不是会走遍鸡毛平原,把种子送给所有这些人?

    他在某大陆的时候想通了一个道理,凡是神能够做到的事情,最终人都能够做到。

    于是他要在贫星走一遍在盖姆星的路么,这一次不依靠任何非凡之力?

    那会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啊?

    越是思考越是觉得,整个过程会异常辛苦,却处于他能够忍耐的范围。

    他没有啥想法。

    反正努力总是对的,不努力处境可能会越来越差。

    因为天气太冷,所以他们缩短了每天行路的时间。见到了合适的宿营点就会停下。

    宿营点的要求是,避风,有石头,有水源,有足够多的木柴。

    下午走着走着见到哪里不错,他们就会停下。

    一直有人在不停的问马林问题。

    原始人也可以非常好学,对世界充满好奇心。

    马林在努力向他们传播有关微生物、原子分子的理论。

    懂得原子分子的存在,才容易理解化学。

    华夏国当初没有化学,连黑火药的原理都弄不懂,采用一套来自于中医的君臣相辅的理论来进行解释,于是便难以对工艺进行改进。

    比如说,明朝的火药里会混杂燃油之类的东西以便增加对人的伤害,可事实上黑火药三种成分越是纯净,反应越是快,爆炸越是剧烈。

    原始人想理解化学存在很大的难度,马林怎么解释,对方都不懂。

    他们希望能够看到原子、分子。

    “就算是只看一下细菌长啥样子都行。”

    马林没能力让他们看到细菌。

    他还不会制作玻璃,更不会打磨玻璃。

    先前他曾经试着用沙子和烧碱制作玻璃,结果成品是半透明的,形状也一点都不规则,质地上也不坚硬,边缘不锋利。

    这种玻璃没啥实际用途,也磨制不出各种透镜来,更是无法让人看到细菌。

    至于观看月亮上的环形山、离贫星较近的行星的表面,所需要的天文望远镜也是他生产不了的。

    怎么把玻璃给制作的比较透明?

    估计得想法子去除其中的杂质。

    这是真正的化学问题。

    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才能解决,要是丢给哪个原始人,不知道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沙子存在杂质,碱中也存在杂质。

    除去杂质,生产出的玻璃才是透明的。

    只要它是透明的,他就有办法进行打磨。

    然后就能够拥有凸透镜、凹透镜、望远镜等物件。

    然后就容易向大家解释细菌到底是什么东西了。

    看到过细菌的人和没看到过的人在思想上肯定存在区别。

    教学很辛苦,行路也很辛苦。

    宿营怎么都比不上住在家里。

    家里有壁炉,有舒服的大床,有足够多的毛皮,各种生活资料也多。

    在外面当旅人,啥都没有。

    而他们当了那么久的旅人。

    该回家了。

    人有奉献精神,这是很值得欣赏的。

    现在是奉献完了,需要休息一下的时候。

    又在香椿部落居住了一天,在猫眼部落居住了两天。

    他们一行人很是受欢迎。

    给大家的生活带来那么多的改善的人肯定会很受欢迎。

    经过圆脸部落附近的时候,雪依然未化干净,需要拉着雪橇前进。

    他们半年前曾试图进入圆脸部落的定居点,传授给这些原始人一些实用的生活技术,尤其是关于烧陶、制作弓箭、织布的技术。

    结果被圆脸部落的人一阵辱骂,赶走了,马林厚着脸皮想表达自己的善意,对方不为所动。

    如今圆脸部落依然对他们充满了警惕,不许他们在附近狩猎以及靠近聚居点。

    &;

    只是这些原始人明显的面黄肌瘦、衣不蔽体。

    马林觉得有些开心,这些人简直恶有恶报啊。

    然后从雪橇上拿下一块三十多斤的牛肉,放在了路边,方便对方看见,接着拉着雪橇就走了。

    七个人拉一个雪橇,像是玩一般。

    而这番举动,就是在施舍。

    至于圆脸部落的人会怎么看待这件事,马林并不关心。

    已经离贫铁山很近了。

    完全不知道贫铁山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那里应该炼了很多铁了吧。

    半年过去了。

    不知道‘机灵鬼’的工作做的怎么样。

    马林既希望获得好钢,也希望获得能够加工金属零件的机床。

    要是连螺丝都开不了,即使有好钢材依然没用啊。

    至于怎么开螺丝,他完全不知道,一点思路都没有。

第一三三九章 感冒

    首先必须能够制作出足够标准的金属圆柱,开螺丝才具有可行性。

    至于怎么制作金属圆柱,他心里发虚。

    他能够把金属制作的接近圆柱形,但是肯定会存在偏差,不够标准。

    那开出的螺丝肯定更不标准,螺栓跟螺帽估计难以咬合,要么容易滑脱,要么会半路就卡死。

    他必须能够以流水线的方式生产出几千几万个符合标准的螺栓和螺帽来,这样子他的机械加工能力才算是勉强合格。

    不过他不能着急。

    他相信越多的研究钢铁器材,对于怎么设计、制作车床便会有越深的认识。

    他最先需要的机床不是加工钢材的,而是用于木工的。

    他可以逐渐总结经验。

    他知道自己距离蒸汽机、汽车、轮船都差了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但是,他也知道,他距离火绳枪、燧发枪很近。

    蓝星近代的火绳枪和燧发枪都是从枪筒前方装弹丸,弹丸自身不带火药,枪筒内部得另外塞火药,引燃这团火药产生爆炸,气流通过枪管把弹丸给推出去,这是效率非常低的射击方式。

    他可以跳过这个阶段。

    他一开始就可以把子弹跟弹药做成一体,火箭状的子弹后面的圆柱中装有弹药。

    他对如何引燃这些弹药存有许多疑问。

    他又不会制作那种一敲击就燃烧的化学物品作为点火装置,它们在后世会被装在子弹的尾部,通过一个小孔可以引燃前面的弹药。

    于是他才打算采用火绳枪或者燧发枪那种点火方式。

    子弹外面还有散放的火药。

    点燃散放的火药,它引燃子弹内部的火药,然后子弹就会飞驰而出。

    怎么点燃散放的火药?

    火绳枪的做法是,散放的火药有一部分会漏到枪外的一块铁片上,点燃铁片上的火药,它会通过枪筒上的缝隙引燃内部的火药。

    这是马林愿意采用的。

    还有一种做法,那就是用燧石打火,火星引燃黑火药。

    这两种做法都面临着一个问题。

    那就是装弹的时候,必须再装入一些散装火药,而不是一步到位。

    于是射击速度就比较慢。

    即使这种枪械的威力不如重弩,大家还是会更喜欢火枪。它比重弩轻便、易携带,用它射击不花费力气,用重弩射击,每次上弦的时候都得花费很大力气。

    关于燧发枪。

    他应该选用什么样子的燧石呢?

    有质量上的要求么?

    是从野外选取,还是在实验室中用化学方法生产?

    不知道。

    在不会制作雷汞的情况下,子弹的点火始终都是个问题。

    有雷汞的时候,把雷汞装在子弹尾部就行了。

    走这一路,马林被搞的非常的疲劳。

    反正最近天天都很疲劳。

    好在离家挺近了。

    不知道为什么,他把贫铁山和金水山当做自己的家。

    大约是因为它们产铁。

    铁对于原始人来说极为重要。

    使用风箱和木炭之后,炉子便能够炼出铁水来进行铸造,也能够进行炒钢、灌钢,获得钢材。

    他觉得自己患上了轻度的感冒。

    因为走路冷。

    每天搞的太辛苦,身体上有一些疲劳。

    即便如此他还是尽量保持行动力。

    尽量多干活。

    生命在于运动,越是努力干活,反而健康状况越好。

    接下来一天他的感冒略微有点重。

    胃里不大舒服。

    发烧。

    晚上觉得冷的厉害,即使垫子下面有道燃烧的火沟,与他只隔着一层土。

    他本来觉得这种不适不影响走路,可是第二天走到半路上他就非常的难受。

    想停下来休息,想烤火。

    想睡觉。

    ‘大树’过来看过他的状况,建议大家都停下来,宿营。

    反正都要到家了,不用着急。

    马林说:“我们这里有十四人,可以先回去七八个。”

    ‘大树’说道:“不要把人给分开。后面还有两天多的路程呢。大家人多一起走,心情好。”

    其实大家都有点急躁。

    半年多的辛苦,终于要结束了。

    这种辛苦有一定原因来自于马林,马林发起的这趟远行,路上也一直要求大家做各种事。

    但是考虑到大家拥有的各种好东西和技术发明都是马林带来的,他们并没有提多大意见。

    两年之前,他们正在光着屁股握着石矛出门狩猎。

    现在拿着重弩、挎着钢刀,浑身穿得这么齐整,一天三顿吃肉,这种日子与马林关系很深。

    马林先是睡了一个下午、一个晚上,又睡了一个上午。

    身体极为虚弱,嘴角边缘起了水疱。

    一开始身体极度不适。

    后来则是觉得好了很多。

    大家都建议他继续休息,躺在火沟上面睡觉。

    他嫌肉太腻,吃不下。

    于是‘大树’就用仅有的面粉给他下了碗面条,里面加一个鸟蛋,以及几根肉丝。

    荤了马林吃不下去。

    这碗吃肚子里,马林觉得身上很是暖和。

    他认为自己这疾病乃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整支商队都渴望着回家,他不能耽误大家的时间。

    他表示,接下来一天就继续前进。

    ‘大树’啥都没说。

    其余人则是跑出去玩耍。

    即使天气冷的不成样子,滴水成冰,他们依然很开心。

    毕竟,离家不远了。

    马林坐起来,又用鹅毛笔写下了一些文字,讲述地理学。

    地理学有啥好讲的?

    首先,大家居住的星球是圆的,朝着一个方向走一圈,能够再走回来。

    其次,以赤道作为中心,越是向两极越是寒冷,而赤道温度最高,四季更替的时候,最热的地区向南北移动,别的地方根据与它的距离,气温也会变冷或者变热,一年为一个周期。

    再次,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不同气候对应于不同的地貌特征,比如森林、沙漠、草原都与气候有重要关系。

    接下来他讲述,高山融雪形成大江大河,它们一般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最终入海。

    而流入内陆,不入海的河流最终会形成咸水湖,它们是产盐的好地方。

    此外他也讲述火山地震的原理。

    他讲的只是中学知识,对于这些原始人来说却很了不起。

    现在他只想写在纸上。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搞的这么累。

    不想多说话。

    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他的同伴们脸上都有风尘之色。

    都累坏了。

    所有人都比夏季的时候瘦了一圈。

    他希望大家都能够过上好日子,但是他不知道好日子藏在哪里。

    他心里在想,大家之所以被搞的这么辛苦,都是因为他。

    没有谁想过这么辛苦的日子。

    但是这趟出远门具有重大意义。

    一千多原始人学会了烧陶、制作弓箭、织布、盖房子,也从马林这里获得了少量铁器。

    把旧石器更换为铁器,这简直是个飞跃。

    又一个晚上之后,大家拔起帐篷,装在独轮车上。

    然后推着车子回家。

    马林觉得自己身体状态还不错。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707/ 第一时间欣赏魔界狂想曲最新章节! 作者:名为绅士所写的《魔界狂想曲》为转载作品,魔界狂想曲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魔界狂想曲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魔界狂想曲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魔界狂想曲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魔界狂想曲介绍:
终有一天,我将征服整个魔界。人若没有梦想,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分别?魔界狂想曲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魔界狂想曲,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魔界狂想曲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