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帝国败家子TXT下载帝国败家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帝国败家子全文阅读

作者:天香瞳     帝国败家子txt下载     帝国败家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新一年!

    四月,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气候开始真正转暖,农忙耕种也开始了。

    大秦进入新的一年,来到了开明三年。

    经过两年的时间,新朝官员体系,监察制度等都更加完善,进入正轨。

    尤其是开明二年的年末,王康进行了肃清,使得吏治更加清明。

    新朝建立的前两年,王康一直所在做的其实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推行秦律。

    社会的一些乱象,包括土地兼并,贵族特权,税收制度等,都进行了从根本上的改变。

    而这些也都加入秦律中,成为基本律法,来保障最底层城民百姓的利益。

    当然,王康也明白,政策制定容易,但最终目的,是要执行下去!

    关键还在于地方。

    这就需要一套成熟的体系。

    为此,王康花费心力,在原大楚诸侯国的基础上,重新划分行政辖区,制定出等级分明的官级制度。

    为了避免官员长久在一地任职,容易滋生霸权,也容易造成独大,还专门制定了相关措施。

    比如规定达到一定品级的官员不得在户籍所在地任职,并且在一地任职,还有一定的年限,到期轮换。

    加强官员考核制度,加强监察制度。

    中央对地方有失控制,有很大原因是交通不便,联系不便,这是时代环境限制。

    以大秦版图,偏远地区来一趟京都,需要数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这对政令下达的时效性,以及管理,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大规模的修路,这不现实,而且也需要时间。

    因此,王康在两年中,投入极大,建立驿站,作为联络点。

    通过驿站进行联系,接力传递,可节约很多时间,这样就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做这件事要花费不少,尤其是在新朝建立初期,当时还遭受到很多人的反对,而今逐渐完善,也显出了成效。

    新的一年开始,王康也将这一年定为建设年!

    修路,造车,水利工程等,将要陆续展开。

    当然,在这个前提下最重要的还是民生建设,简单说,就是解决民众的吃饭问题!

    在前朝楚国时期,普通民众根本就没有地,大多耕地都掌握在贵族阶层。

    而这些人所占据的也都是良田,长久霸占,也没有开荒精神,因为觉得根本就没有必要,也不想投入那么大去做这件事。

    至于普通民众,根本就没有权限。

    经过统计,确实有很多土地在荒废着,没有开垦。

    前朝大楚号称是大陆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并非虚言。

    所以,新一年的首要任务,还是开垦荒地,让百姓都有土地耕种,便能多产粮,从而解决吃饭问题。

    既然是建设,就离开不开人。

    人口多吗?

    其实相对于国土面积来看,人口并不多。

    前朝大楚经历过多年战争,死伤极大,又因为长年乱世,人口剧减。

    所以很缺人!

    不然,王康也不会将那些原本都应该判为死刑的人都发配出去,开垦荒地……

    为此,王康还制定了鼓励生育的政策……

    新的一年,王康已经制定整年的计划,涉及到方方面面。

    商业随同农业并行发展。

    赵国,燕国,齐国,甚至更远的北方草原,越国形成了一个大联盟。

    减免关税,加强沟通,互通有无……为商业发展创造出最适宜的环境。

    另外,王康还准备构建统一的经济体制。

    大陆通行的货币皆是金属货币,但金属货币有很大的弊端,流通不便,对于大宗交易来说,更是如此,顺应发展,推行纸币势在必行!

    这方面王康有充足的经验,富阳商会就曾做过这种事情,现在的赵国还有纸币流通。

    王康以前还在齐国大规模做过,但后来跟齐国闹掰以后,就都被清除干净了。

    现在他想要重新做这个事情,统一货币!

    不止是在楚国范围内,而是包含赵国,燕国,齐国等在内,形成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

    其实这个事情,他已经跟姜承离,高殷谈过,也达成了共识。

    纸币不会随意印发,而是跟黄金挂钩,也就是说,将这些国家的黄金都存放在秦国,以黄金做担保抵押,就可以保证纸币的价值,而不至于造成通货膨胀……

    王康就是要复制前世的美元的诞生。

    新朝成立,国家还不太稳定,而现在也能开始做了,这对于国家大一统,有重大意义!

    为此,王康专门成立大秦商行来负责此项事务。

    大秦商行不止是具有印发纸币的职能,还将包括储蓄,信贷,货币政策,经济调节等职能……

    这样只要是涉及到经济方面的问题,都由大秦商行管理,可以将这部分从朝廷户部脱离出来,使得行事更加专业!

    而作为王康曾经的产业,富阳银行,将并入大秦商行,而负责富阳家族所有生意的主管唐轻怡也成为大秦商行的第一任行长!

    这是一个全新的职务,但也具有相当大的职权,将担负起,整个大秦经济体系的建设!

    经济稳定,才能保证社会稳定。

    大秦商行的相关主管人员都是曾经富阳商会的人,他们具有专业知识,可以更好的做这件事……

    此举,也在朝中引起极大震动。

    各种新型的政策,层出不穷,也让他们对这位陛下有了更深的了解。

    当然那种佩服之意,也是油然而生!

    仔细想想,这些举动措施无一不是极为超前,对国家发展都有巨大作用。

    比如说投入极大建立的驿站体系,可以帮助民众带捎书信,传递消息。

    依据这些驿站点,开始修路,将形成全国的道路体系,将会极大得改善生活。

    政治,经济,民生,教育,建设等等。

    每一项都有涉及!

    而这些举措政令,皆是由这位陛下提出,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所有人都感觉到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日新月异!

    他们为在这个国家而自豪,都以秦人自居,再没有任何抵触心理……

    新的一年开始了,这种感觉更加明显,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至于太上教,也似乎都被人遗忘。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而在这时,却有一件大事发生了……

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首阳要塞!

    首阳要塞,位于巴国与秦国交界,也相当于是一座关口。

    这是前朝楚国修建。

    巴国位于吴国,卫国之间,属于正中位置,而首阳要塞,距离这两地都不算太远,是一个重要门户。

    只要驻军在此,不管是哪处发生问题,或遇到情况,都可以及时救援。

    军事意义重大。

    而今在如此情势下,更是如此!

    这里已经被边境守军占据,就是在严守防范。

    这一年来,发生巨变,边境磨擦不断,只不过双方都有克制,暂时没有起大规模冲突。

    但谁都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

    对于王康而言,当然不想见到有战事发生,他现在最需要时间来恢复发展。

    但真有战事,也不惧怕。

    国家战略重心,都放到了边境,因为也只有这里会出现问题。

    首阳要塞驻军五万。

    这个人数并不多,但战力可是相当的强大。

    军改已经开始了!

    将逐步把冷兵器替换为热武器,进行跨时代的改变。

    这是王康很早以前就想要完成的构想,而现在终于有这个条件!

    兵工厂成立。

    有整个国家资源为保障,明显不一样了。

    而且火器发展已经有些年头,各项技术早已经成熟,生产力大大提高。

    第二个兵工厂已经在筹备阶段,即将建立。

    实行精兵强兵一直都是王康定下的基本准则。

    大规模的步兵时代已经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强大的火器部队,和机动性强大,战力强大的骑兵!

    另有一种,就是特别精锐的军队,比如由王平创立的尖刀!

    在这种军改形式之下,那种以军队人数定夺的局面,已经过去了……

    原先军队都轮番接受新式训练,学习新的作战方式。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节省了军费开支,增加了作战效率。

    军队再强大,一炮轰下去,又能怎样?

    还不是死伤一片?

    武功再好,也怕菜刀。

    这是王康始终都奉行的法则。

    当然也不可能一下子过渡,全部改为热武器,但热武器已经开始占据主导了……

    这就是现今的情况。

    所以哪怕是卫国跳的再欢,也始终保持在轻松的状态,边境再紧张也没有影响到国内的安稳发展。

    这不是自大,而是实力体现。

    王康也没有放在心上,他没有引战,只是不想再造杀戮,影响经济发展……

    首阳要塞的守军,也是同样的心情。

    “怎么样?没什么问题吧?”

    一个穿着军装甲胄的汉子,上了要塞城墙对着值岗的人询问。

    “没什么问题。”

    值岗的士兵开口道:“这几天他们安稳了不少。”

    “大人,您说这仗还打不打?弟兄们休息时间够长了,都快生锈了。”

    边境守军都是曾随王康南征北战的精锐之士,可没有一个新兵,他们说这样的话可不是装逼,而是真实想法。

    “就你话多!”

    将官呵斥了一句。

    “嘿嘿。”

    士兵挠了挠头笑着道:“说实话我还真想打一仗,试试这火炮的威力。”

    他说着目光暼了向了要塞关口的一处地方。

    那是一个特制的地方,凹凸进去延伸出来一个漆黑的炮筒!

    这是一门神机大炮!

    但已经是第四代了!

    相比于之前庞大的身躯已经缩小,不至于那么笨重,而且炮身炮筒都能够自主调节,使用更加方便。

    当然,威力也更大了!

    这已经成为首阳要塞的常规性军事配置。

    在这要塞之上,装配有数门,当敌人攻来之际,直接轰杀,那场面可足够震撼的……

    它的威力,在军事演戏的时候都见过,所以也特别期待!

    “您还不知道吧,我已经是副炮手了。”

    士兵又得意的说道。

    “副炮手?”

    将官讶然道:“你小子可以啊,等有机会,让我看看……”

    他说着话音陡然停止,目光看向首阳要塞远处,面色微变!

    “大人,怎么了?”

    士兵也顺着目光看去,只见远处出现了大量的人,黑压压一片,保守估计也有近千人……

    士兵也只是略微愕然,随即笑着道:“大人,机会来了!”

    “只是这人有点少啊,恐怕都不够几炮轰杀的。”

    他有些随意的说道。

    这就是老兵的心理素质,见到敌人出现,根本就没有紧张的情绪。

    “是敌人来了吗?”

    “好像是!”

    “什么叫好像是?”

    “看他们没有形成队列,感觉特别混乱。”

    “准备放烟,进行通知。”

    “等等。”

    这时将官袁牧出言制止,他眉头紧皱着。

    出现在要塞外的并不像是军队,就像看到的那样,队形杂乱,着装不统一,倒像是……难民?

    “是难民!”

    “是难民!”

    这时离得近了,也有人能够看清楚了。

    那出现在要塞外的就是难民!

    其实这一年来,陆续也有难民过来,但如此规模的还是首次。

    “大人,怎么办?”

    “提高警惕,暂时不要打,但也要做好准备,也许是敌人的伪装呢?”

    袁牧吩咐着,而后开口道:“我先带人过去看看。”

    “您亲自去?”

    “嗯。”

    不多时,袁牧带着三千骑兵出了要塞,向来的那波人奔去。

    他们已经到了关外。

    很快就到了这些人面前,袁牧也立即打消了心头的猜疑。

    原本以为这是敌人的计谋,伪装成难民麻痹他们,突然攻击。

    他猜错了!

    这些人就是难民,具有难民的所有特征!

    面黄肌瘦,头发干枯如同杂草一般,衣衫褴褛,每人拄着一根木棍,透露出一种虚弱之感。

    这绝对不是装出来的!

    大概有近千人,青壮老弱幼儿皆有!

    他们应该是从巴国来的。

    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会有如此多的难民?

    “大人,这该怎么办?”

    士兵们面面相觑。

    以前也有难民但也就十几二十个,审核没问题也就放过去了,可这么多人就不好处理了……

    “等等,先询问询问情况。”

    袁牧感觉也有些棘手。

    经过短暂询问,他便了解到了情况,而他的怒火,也是升腾而起!

    这些难民不是自发来的,而是被赶来的,并且后面还会有更多的人……

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御前会议!

    从一月底开始,到现在四月份,这三个月不知有多少人死在路上,来到了这里!

    他们被迫离家,而且被赶了出来!

    卫国竟然做出如此事情!

    实在令人发指!

    当然最可气的不止是这样。

    袁牧不是傻子,他很清楚,他们这样做的目的。

    将这些难民驱赶到秦国,如此大规模的难民涌入,你是管还是不管?

    管,便会有这么多张嘴,这势必会增加负担。

    他们也不富裕。

    边境守军并不是一直吃朝廷财政,地方粮草,而是采用屯田制的模式,平时都会开垦荒地,进行种植,实现自给自足。

    就这也是很勉强。

    整个大秦都不富裕,还有很多人吃不上饭,还怎么管他们?

    若是不管?

    将他们驱逐,那他们还能活么?

    毕竟是一条条人命,于心何忍?

    袁牧愤怒到了极点,两国交战又何必利用这些人?

    他们已经够惨了!

    “大人,咱们该怎么处理?”

    被这询问,袁牧一时也失了主意。

    “等等吧,这不是我们能够决定了,先禀报大将军,再禀报朝廷!”

    袁牧沉声道:“如果真像他们说的这样,那后面还会有一波波的难民到来!”

    “而且我担心……”

    袁牧眼中带着愤恨,低沉道:“我担心卫国,吴国也会用同样的策略,以难民来对我们造成麻烦,分散精力……”

    “这样的话,哪怕死伤的人再少,三国相加,也有十多万,甚至数十万的难民……”

    “禽兽!”

    袁牧咒骂着。

    “军爷,军爷,救命啊!”

    这时有一个妇女哭喊着过来跪在他的面前。

    这个妇女面色一片蜡黄,头发当真是就如枯草,关键是她怀中还抱着一个孩子。

    这孩子更是瘦小到了极致,蜷缩起来,一点点的样子。

    他眯着眼,好像都没有生气。

    “军爷,救救我的孩子,他再不吃东西,就要死了。”

    “救救我的孩子!”

    妇女哭喊着跪在地上。

    “我给您洗衣服,给您做饭……您让我做什么都行,求求您了!”

    她的头在地上猛磕着,没多长时间就有了血印……

    这一幕,看的真是让人揪心!

    实在是于心不忍!

    “大人!”

    旁边的士兵都看不下去了。

    袁牧也是如此,可他知道,这不是一个妇女的事情,还有那么多人都用着渴望的目光看着他……

    这么多人,都能管的了么?

    他还是难以铁了心,伸手摸去孩子的鼻息,很是微弱……

    这个女人没有撒谎。

    她的孩子再不吃东西,真的要死了……

    “给她取点吃的吧。”

    袁牧低叹了口气,无奈的开口。

    他的话音刚落。

    紧接着,便有更多人围了过来,然后跪成一片。

    “军爷,给我们口吃的吧!”

    “军爷,救命啊!”

    “军爷,给口吃的吧,我给您磕头了!”

    “求求您了!”

    哭喊声,祈求声此起彼伏。

    这么长时间的逃亡,在这个过程都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他们都是幸运者,到了这里。

    好不容易遇到了人,也到了秦国地界,他们感觉希望来了……

    “这……”

    袁牧面色微变,果然是变成了这样……

    这边的动向很快被首阳要塞高层所知,也立即向上禀报,他们这边可不是总指挥部。

    边境守军的主营在卫国对应的边界。

    若来了敌人,可以直接杀死。

    可来了这么多难民,反而是难处理了,这种感觉可是相当的难受……

    然而在禀报的同时,他们却不知道,在这期间,其他地方都遇到了相同的情况!

    卫国,巴国,吴国,这三国的难民跨过边境,大肆涌来,人数极多,也极其凄惨!

    这么多人,哪怕是边境主帅温通书也不敢轻易做决定!

    杀这么无辜的人,他做不到。

    而都放过去,更不能这样。

    这么多的难民突然涌入,若处理不好,恐怕会引起社会动荡!

    一封加急奏报,以极快的速度送至京都,送至王康的龙案。

    这时的王康刚忙碌结束。

    年初,他亲自制定了开明三年整年的发展计划,并且具体到如何实施,要求达到什么程度等……

    这些他都做到了非常详细的程度,只需要具体实施就可以。

    王康是个待不住的人,又准备当甩手掌柜了。

    现在朝廷都进入正轨,也不需要他一直盯着,都交给太子王安盯着即可。

    这正是一个锻炼的好时机。

    王康也不是完全闲着,他要巡视地方。

    不同于上一次去齐国纯粹编造理由,这一次是真的要去了!

    继位已经第三个年头,他觉得有必要去巡视一番自己的国家。

    深入基层,体察民情。

    待在皇宫里,永远也看不到真实情况。

    再完善的制度总会是有疏漏,地方上阳奉阴违的事情永远存在……

    出去放风的同时,也可以顺便处理处理。

    西北,西南地域他都在打仗的时候去过,按他的计划准备要去的是东楚。

    然后,去边境看一看。

    天气已经转暖,各项安排也已经到位,可以离开了。

    却突然这样的消息传过来!

    预计数十万的难民到达秦地……

    初刚知晓,就连王康也感觉不可思议,震惊非常!

    他立即就知道了天问的目的,只是他没想到,天问竟然如此的丧尽天良。

    竟然会利用这些难民作文章。

    是不想让他们活啊!

    这并非小事,突然多出来这么多难民,若处理不好,可是很麻烦的……

    这件事,推迟了王康的出巡计划,必须要有个处理办法。

    为此,王康特意召集了御前会议。

    御前会议,是朝议模式的翻版,只不过不是所有文武百官参与,只有内阁官员。

    王康作为陛下也会亲自参与,进行讨论,从而定下处理办法……

    这种事情隐瞒不住,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传到京都。

    所以必须要提早决定。

    在得到消息的第二天,王康将内阁官员召集到御书房。

    内阁官员包括三省六部主官,个别副官,还有根据议事内容涉及的相关官员。

    这样的好处在于,商议定下,可直接实施,提高效率。

    就在这种情况下,御前会议召开了……

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集思广益!

    御书房。

    在龙案下首,摆放了多把座椅,每个人都依次而座。

    中书令温漳,侍中令郭祖得,尚书令欧阳文,三省长官在最前列,其后各部尚书,相应官员。

    他们都知道王康定下了出巡计划,这次召集御前会议,应该就是做临行前的安排……

    每个人都正襟危坐。

    王康将那份从边境送回来的情报拿起,交给太监向公公。

    “先让他们阅览。”

    向公公拿给了温漳。

    这排名也是有顺序的,以三省排位。

    “这是一份边境守军送回来的,也是今天的议事主题。”

    王康说了一句。

    然后就沉默不言,给他们阅览的时间。

    温漳认真看着,面色也越来越严峻,很快他就看完了,传给了郭祖得……

    场中寂静,只有翻阅纸张的沙沙声响,但也伴随着一阵气呼呼咬牙切齿的声音!

    显然他们都明白这事情是什么性质,现在没说话,是因为王康还没让他们说。

    “都看过了吧,说说吧,怎么处理?”

    在这种事情上面,王康也需要集思广益。

    “温漳,你来说。”

    大清洗时,温漳亲自监斩了项百川,让他的恶名更甚,这样的人在朝中,所有官员几乎都是敬而远之,他也成为了孤臣。

    越是能臣,越是孤臣。

    温漳深吸了口气,开口道:“卑鄙人行卑鄙事,既然已经发生了,纠结对错没有意义,我们应当考虑的是如何处置。”

    “毫无疑问,数十万的难民涌入我秦国,这带来的影响冲击,是绝无仅有的,我想允大人最有发言权了。”

    他说着目光看向了一个人。

    此人年纪四旬,面色略黑,眉重而粗,能以这个年纪坐在此列,可绝非容易之事。

    他是户部尚书允成。

    大清洗时,户部成为贪墨重灾区,也是被查出问题官员最多的。

    其实时任户部尚书并未有太大问题,但户部出了那么大的事情,他难辞其咎,而允成便是新提拔上来的。

    “温大人说没错。”

    允成开口道:“我大秦的经济虽说好转了不少,可还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粮食的缺口还很大!”

    “这批难民是从东部入境,也就是在我们东楚区域,东楚东南诸郡是我们大秦的重要粮仓,一直都为西北津宁等省提供粮食,压力其实很大了。”

    允成低沉道:“这么人涌入,负担会立即加重,打破平衡,会带来打麻烦的!”

    这个道理谁都懂。

    自己吃还很勉强,如果再分给别人,谁能愿意?

    而且自己也吃的少了。

    “可不止是吃的问题。”

    这时侍中令郭祖得开口道:“东楚之地本就相比于其他地方富裕一些,而那里的人也相当排外,这些难民涌入,他们肯定会有相当大的意见,这就会造成大矛盾了!”

    在这方面,郭祖得较有发言权。

    大清洗之后,守旧派遭受到重创,自那以后,郭祖得就相当的低调,安安稳稳。

    但他跟温漳的关系却并没有改善,朝中谁都知道两人不合……

    这话匣子打开,众人也开始了讨论。

    所说的皆是弊端。

    这就是御前会议。

    算是贯彻集思广益的宗旨,也是当朝中,规格最高的会议,在这里议定,基本就是铁板钉钉了……

    “是,谁都知道这带来的影响有多大,但难道还能把这些人都杀了不成?”

    这时礼部尚书谢德庸开口道:“先不说有没有伤天和,违人礼,就说谁敢冒这大不讳?”

    没有人说话了。

    这也正是棘手之处。

    “那怎么办?难道就任由他们为之?”

    “其实处理起来也很简单。”

    这时温漳平静道:“都杀了就是!”

    所有人的眼皮都是一跳。

    这位前朝名仕,现今是在不要声名的路上越走越远。

    这样的话他也敢说出来。

    那可都是人。

    “胡说八道!”

    谢德庸冷声道:“温大人不顾及声名也就罢了,陛下能不顾及吗?”

    “现在赵,燕,齐等诸国都以我大秦为首,正做了这样的事情,世人不会说你温大人如何如何,只会说陛下!”

    “是啊!”

    他这一言,让别人都是点头附和。

    “郭大人以为如何?”

    这时温漳转头问道。

    众人目光也都凝在两人的身上。

    这二人向来不对付,政见从未一致过,此次必然也是反对了。

    “都杀了是不可能的。”

    郭祖得平静道:“温大人太偏激了,不过站在大秦的立场上,似乎也不可能管他们。”

    “所以只能不管不顾,出动边境守军,将他们驱赶,从哪来,再回哪去……”

    众人的眼皮又是一跳。

    这郭祖得也是个狠人啊!

    此举,跟杀了他们又有什么区别?

    那可都是难民,哪能经的起来回驱赶?

    “嗯,我同意郭大人的想法。”

    温漳难得附和了一句,也让别人讶然不已。

    这就是政治智慧。

    如此重大事项,一切都要以本国利益为重。

    若再因政见不合争执,就太刻意了,也失了水准。

    “这恐怕也不太妥当。”

    尚书令欧阳文低沉道:“那可都是人,而不是羊,怎么能赶来赶去?”

    “我们看能否寻找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把原本是不好的事情,变成好事!”

    “其实这个可能,也不是没有。”

    这时工部尚书宫升荣开口:“今年我们有很多建设工程要相继启动,这些工程可都不是一年能够完成的,我们需要很多劳力,这也是一种补充。”

    听到此。

    王康眼睛一亮。

    这正是他需要的思路。

    “允成,东楚那边可有未开垦的荒地?”

    他是户部尚书,管理土地田产。

    建朝初期,还专门做过统计。

    “有。”

    允成开口道:“但具体的数额,我得回去查一下。”

    他接任户部尚书时间不长,有些还没有理顺。

    “不用查,这我就知道。”

    郭祖得开口道:“东楚曾是诸侯王们统管之地,他们只在乎重视良田,有些荒地也不会投入花费力气开垦,尤其是靠近东边,当时定的是作战区域,所以并没有开垦。”

    “没错。”

    兵部尚书霍运附和道:“边境守军平日就自种自足屯田,这方面的资源应该是不缺的。”

    “好!”

    听到这些,王康也有了主意。

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边境守军主帅温通书送回来的情报很详细,显然也是经过细致的询问汇总。

    这件事就是卫国做的,准确的说就是天问。

    在收到的时候,王康就立即明白了天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扰乱边境,霍乱大秦。

    温漳说的也没错,站在本国立场上,将这些人清除,是最简单的,也是最佳的处置方式。

    这也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可他不能那样做。

    他要顾及声名。

    哪怕这些难民都是来自他国。

    现今新朝进入正轨,人心归一,欣欣向荣。

    这样做有违人礼天和。

    而且他也过不去内心的坎,如果他真那样做了,那他也就不是王康了。

    他相信天问也肯定是有后手的,也许那样反而落入他的圈套……

    所以他要反其道而行。

    你给我这么多难民,让我难以处置,增加我的压力,可从另外一个角度,从长远来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从古至今,都有一个不变的定律。

    得民心者,得天下!

    大秦并不排外,王康要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一统王朝。

    包括他统一货币,建立联盟,都是为这件事情而准备。

    也许,这就是一个契机。

    之前长时间的战争,将这个国家破坏到一塌糊涂,前朝大楚从曾经大陆人口最多的国家,衰落到极致!

    人口损失巨大。

    而大秦版图,出现地广人稀的局面。

    因前朝楚国的政治制度导致很多耕地荒芜,未开垦的荒地很多,这个国家还有很多资源没有被探索发现……

    那些贵族,诸侯只看中眼前而不重未来,也不会管那些平民百姓的生死。

    但王康不会那样。

    他要保证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这个任务很艰巨,任重而道远。

    所以这就需要有更多的人投入生产,投入建设,去开荒,去耕种!

    人,才是根本!

    开明三年,是建设之年。

    就像工部尚书说的那样,这些建设都离不开人……

    而这些涌入的难民,就是最好的劳动力!

    这样分析下来,利大于弊。

    思绪闪过。

    王康开口道:“看待事务要从辩证的角度。”

    “何为辩证?就是分析利弊。”

    “温漳和郭祖得的建议是完全站在本国角度立场,他们没有私心,但朕做不到!”

    “如果朕那样做了,朕跟天问又有什么区别?”

    “陛下圣明!”

    “陛下仁慈!”

    众多官员相继开口。

    “所以朕决定,把他们留下来!”

    王康沉声道:“准确的说是救助他们!”

    “可是?”

    听到此。

    温漳忙着道:“如果是这样,我们的压力会很大很大,而且他们并非本国人……”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王康打断。

    “朕要建立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统一大王朝,岂能没有这般胸襟?”

    王康沉声道:“在朕的眼中没有卫国人,没有吴国人……只有秦人!”

    “东方三国,迟早要并入我大秦版图!”

    此言一出。

    所有人都是猛然一怔。

    他们还是低估这位陛下的雄心壮志!

    他要做的是一个千古帝王。

    他要做的是其他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所及皆为秦土。

    这让他们感觉到一阵的热血沸腾!

    就连温漳也是目光变化,这位陛下每一次都能给他新的认识。

    永远也不知道他在想的是什么。

    “我等愿尽心辅助陛下,成就伟业!”

    一众官员皆是开口。

    “只是这样会很难,多那么多人,就是多很多张嘴,吃住要怎么解决?”

    温漳低沉说道。

    这是从实际出发。

    “对!”

    郭祖得开口道:“还是我说过的问题,东边地域的人排外心里极强,如何融洽相处也是个问题。”

    户部尚书允成也接着道:“朝廷的财政都已经做好预算,今年要有不少工程开工,钱粮方面很紧张。”

    “而且河堂郡,石乐郡,山漳郡,竹城郡,这几个郡虽说产出不少,但也担负着西北,西南几大省份的消耗用度,也是相当的紧张。”

    “边境守军都在屯田自给,他们那部分是不能动的,眼看就要起战事了。”

    兵部尚书霍运也提出自己的疑虑。

    “还有一个问题要考虑,他们毕竟是外人,而今情势特殊,被迫来到秦地,以后安稳了,他们回去怎么办?”

    众人皆是发表看法。

    这是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

    王康没有插话,认真听着。

    “难是一定的。”

    王康沉声道:“开明元年,新朝初建,又遇大寒,那个时候才是真的难,我们不也挺过来了吗?”

    “从长远来看,此举意义重大。”

    “我们实行救助为辅,自给为主的政策。”

    王康开口道:“东南区域气候适中,靠近水域,也有很多地方未曾开发,那一片若是发展起来,前景很大!”

    “我们要充分发挥地利优势,充分利用每一个经济增长点,我们给他们有限的支助,但会尽力给他们最佳的生存条件,比如开垦多少荒地,你们就可得多少,并且永久享有等类似政策,作为鼓励。”

    “我们需要的是有用的人,想要来这里混吃混喝的人,注定是要被淘汰的……”

    听着王康的话,这些人的眉头渐渐舒展。

    如果是这样的,操作空间还是挺大的。

    “这么多人的安置,处理需要有很多人手,而且必须要有专人去主持,既要顾及难民,又要顾及东秦城民百姓情况,还要考虑影响……”

    温漳开口道:“这个人选可很重要啊!”

    “那你觉得谁去最合适?”

    王康看向了他。

    “您!”

    温漳沉声道:“陛下您亲自去最合适!”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您亲自去,更能体现您仁心仁慈,让那些人信服!”

    “他们来自卫国,吴国等地,而现今我们处于对立,迟早爆发战事,如果您得到民心,对以后是有大好处的。”

    “善!”

    王康赞赏之意,毫不掩饰。

    这就是眼界格局。

    走一步,看三步。

    温漳在其他方面或许有缺陷,但他的才能毋庸置疑。

    能够紧跟着自己的思路。

    “另外,也只有您能压住那诸多反对之人,保证这件事顺利的执行下去!”

    “好!”

    王康开口道:“由你总负责,其他人辅助,五天之内,给朕一个方案……”

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仁心仁德!

    “这个方案不能是简单的概括,要求有详细的论证,包括安置措施,荒地数目,东南诸郡能够支援到什么程度等……”

    “允成,你是户部尚书,要多下功夫,朕要的是具体的数额!”

    “微臣遵旨。”

    允成应道。

    “工部这边也进行统计,我们在东南地域最大的工程是通南港的建设。”

    王康开口道:“通南港口是我们大秦第一座正式港口,兼顾军事民用,那里也将会是我们大秦水师的主要驻地。”

    “那个位置离卫国较近,将来起战事,大秦水师会由此起向卫国发起攻击,这样一座港口建设,需要的人力会很大,你要统计缺口,这批人能够用的上。”

    “明白。”

    工部尚书宫升荣应道。

    各部官员都在,王康也一一做起了安排。

    之后,他沉声道:“这件事情不能隐瞒,相信用不了多久,便会传至京都。”

    “礼部配合宣传司做好这方面的引导。”

    “另外由礼部发文,从人和天理的角度来提出。”

    “难民已经陆续到达,中书省下达文书至东南诸郡,要求他们开始展开基础救助措施,不得阳奉阴违,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进行。”

    “霍运,你以兵部的名义发文给边境守军,要求他们对难民进行身份查验,防止敌人渗透。”

    逐条逐令,有条不紊。

    一众官员的心也都安了下来。

    这就是陛下的厉害之处,不管是什么问题,只要是有他在,都不成问题。

    如果这事情真的做成了。

    那对未来的意义相当重大!

    当然,恐怕也只有这位陛下,才有如此魄力……

    “好了,你们尽快去办吧。”

    王康最后结束了这次御前会议。

    时间紧迫,王康也只给了他们五天时间,这可是有的忙了。

    既然已经定下,王康也准备全身心投入。

    正好也准备出巡,可顺道而为。

    东南区域,也就是曾经东楚的地域部分,王康很是看中。

    那里没有遭受战争破坏,也不过是处理诸侯王的时候,有过短暂的动荡。

    但整体来说,影响不大。

    相比于其他地方涉及到战后重建的问题,这里算是吃现成。

    当然,有些制度还需要完善,先把这里发展起来,是他的首要目标。

    先富带动后富。

    而且东南区域还有他规划出来的一个港口岛屿,以此带动地方经济,也是作为水师的驻扎地。

    王直带领着水师已经先过去了,水师也将是以后对卫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力量。

    现在主动进攻的时机还没到。

    而这次处理这三个国家难民涌入的事情,也许就是一个契机。

    就像欧阳文所说的那样,这么多的难民被赶了出来,他们已经寒心了,这就是拉拢民心的机会。

    可以为以后攻打卫吴巴三国打下基础……

    等温漳他们做好方案,最多十天的时间,就要离京出发。

    王康也开始准备了。

    皇帝出巡流程阵仗极大,但王康从来也不搞这一套,依旧一切从简。

    家眷中,这次准备带上林语嫣,也许有机会去边境,能见见平平。

    李清曼自然会跟着,他是贴身保镖。

    其他人也就没了。

    李清曼的师傅宫秋,或许是以前折腾久了,现在就想安稳待着。

    倒是云霆宇是个闲不住的人,尤其是有了目标,就是报复天问。

    现在也有了干的事情,每天跟着天罗部查太上教的据点。

    成效明效,现在京都附近的据点已经被清理完了……

    安保肯定是重中之重。

    就是王康也特别重视。

    明面上只带一个护卫队,暗中会有大量的天罗部跟随……

    随行的官员也都降到最低标准。

    礼官,乐官通通不要。

    为此他还跟礼部尚书扯了半天……

    因为王康出巡,整个朝廷都在忙碌。

    在他离开之后,朝中事务将由太子王安主持。

    这次王康给了他决策的权利。

    经历这么多事情的锻炼,尤其也参与了大清洗,他也得到了成长。

    如今成熟稳重,也有了些气质。

    当然还会有张纤纤辅助。

    这位才是真正的国士。

    王康喜欢做甩手掌柜,其实有很多时候,都是张纤纤在背后主事。

    不少政令都是她。

    这一点王康相当的佩服。

    在这同时,温漳等人也都在加紧准备方案。

    这涉及到很多,方方面面。

    需要很多部门的配合。

    也都在准备的同时,又过了没几天,关于边境难民涌入的消息,也传入了京都。

    曾经的东楚,都变为了东南诸郡,归于朝廷管辖。

    也因为此,民众交流频繁。

    而且这样的事情,也不可能瞒的住……

    一时间也引起了巨大震动。

    大量的难民涌入,给国家会带来极大负担。

    这是谁都明白的事情。

    甚至会影响到别人的利益。

    王康逐渐开始完善福利政策,对于生活困难的家庭有最低生活保障。

    这些人过来,便会影响到他们。

    而很多朝臣也都表达出不满。

    近日东南诸郡的官员接连上书,请求朝廷尽快采取措施。

    前来的难民太多,良莠不齐。

    人在生活困难,吃喝都难以解决的情况,什么事情能做不出来?

    已经影响到社会治安了。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有一个适合的处理办法……

    而且人们的抵触情绪很重。

    也在这时,朝廷正式发文。

    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进行救助,只要来到大秦就不会不管不顾。

    并且朝廷会定立相应的政策管理救助。

    中书省也立即下达命令给东南诸郡官员,要求他们制定措施。

    在这同时,宣传司也加紧宣传引导舆论。

    有些时候,这种方式必不可少,也是作为当政者必须采取的手段。

    现在都是这样。

    一但有什么新的政策出来,就会先行引导,已经成为惯例。

    朝臣官员也渐渐体会到这种好处。

    在这种宣传轰炸之下,城民百姓的思想开始转变……

    尤其是朝廷也正式发文。

    皇帝陛下将会亲自前往去处理。

    陛下仁心仁德。

    这种格局真是无法形容。

    一时间民众们都开始支持了。

    就在这种背景下,王康离开正式开始出巡地方……

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在其位,谋其政!

    陛下离京的消息人尽皆知,但具体的时日却并未放出,王康并不想搞的沸沸扬扬,整多大的排场。

    在一个很普通的早晨,一队三千人骑兵,一队两千步兵离开了。

    但王康并不在其中,而只是乘坐普通车驾,分道而行。

    目标太大,并不是好事。

    沿途官员也必然会排场相迎,造成没必要的铺张浪费,这是他不喜的……

    一条普通的官道,有着一辆普通车驾平缓的行进着,这只是平常所见。

    谁也想不到,这会是大秦皇帝陛下的车驾。

    放下车窗,王康开口道:“这还算是大秦境内不错的官道,也只是这种水准,太差劲了,看来修路这一项任重而道远!”

    这次王康出来,就是实地看看,体察地方建设,风土人情,对朝廷政策的实施情况,对他这个皇帝有什么评价等。

    有些东西,是高坐庙堂绝不可能知道的……

    比如这官道,就让他很不满意。

    新朝是建立在前朝大楚的基础上,但楚国的基础建设太差了。

    官道相当于是现在的国道,然后却只是常规的平整,并且有民让官,贱避贵的要求。

    这一项已经取缔了。

    但王康还是很不满意。

    赵国的官道起码还是青石板铺就,也叫青石板路。

    楚国就差很多了。

    若遇到下雨发水,整条路就完全毁了,也就失去了作用。

    要想富,先修路。

    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变的宗旨。

    有规整的道路,可以方便公文信息传递,物资运输,军队调动,军队后勤补给等。

    开明三年,是大建设年,修路是重中之重。

    东楚未经历战火破坏,也算是保存完整的,也不过是这种程度,太差劲了!

    “以后这官道修缮,也要纳入官员考核标准项。”

    王康随意的说着。

    “不是出来散心么?这才刚出发,就开始了。”

    林语嫣笑着道:“现在的你可真是变了很多。”

    “哎,以前的日子是回不去了。”

    王康低叹了口气。

    “在其位,谋其政,好像是不受控制一样。”

    “你太冒险了,竟然不跟护卫队同行,而单独出行。”

    李清曼在一旁嘀咕着。

    这车驾虽然外看普通,但内部却相当的豪华,乘坐起来也感觉不到太强烈的颠簸之意。

    王康三人坐在其中,并不拥挤。

    “还是这样舒服点,要不条条框框的太麻烦。”

    “这一点倒是没有变。”

    林语嫣在旁边附和着。

    她是难得跟着出来,心情也很不错。

    “咱们是直接去武田郡吗?”

    “嗯。”

    “还是直接去吧,这事情拖不得。”

    武田郡是离边境最近的一个郡城,曾属于浑国范围,也是首阳要塞的大后方。

    “平平是在栾山关那边吧?”

    “嗯。”

    王康开口道:“栾山关是卫秦交界处,平平随同边境守军主力在那边,不过跟首阳要塞分属南北,离得不算太远,我们会去的。”

    他知道林语嫣最关心的就是能否见到平平。

    “好。”

    林语嫣应了一声。

    本来是准备悠哉悠哉的外出转转,现在看来不可能了。

    他要急于赶往边境,处理难民涌入的问题。

    近日相关郡城官员上书,已经感觉到很大的麻烦。

    就连边境守军都受到了影响。

    为了应付这些难民,他们分出很大的精力。

    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反而是难堪了。

    正常操练都无法进行,如果这个时候敌军攻入,会很麻烦。

    所以只能将难民分流到就近郡城,就导致很混乱。

    并不是谁都有仁慈之心,也要考虑现实,人们抵触情绪很大。

    不尽快安置,会出大麻烦。

    所以王康会直接抵达一线,这沿途之事,只能暂时放下了……

    这般行进,也并未遇到什么阻碍麻烦。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王康要出巡,但不知道具体行进路线,更不会想到他就乘坐着普通车驾。

    那些等待的官员,可是要落空了。

    从京都到边境,还是有些路程的。

    从整个版图上来看,京都位于正中位置,这也是王康建朝没有迁都的原因……

    虽说护卫队没有随行,但相距并不远。

    而且在他周边,有很多天罗部众在暗中随行。

    他们伪装成路人散客,倒也并不突兀。

    前朝东楚地域,气候适宜,耕田丰富,经济发达,在楚国期间也有重要位置。

    只不过当时楚皇项临天为了准备最后跟王康的决战,将东楚十一个诸侯国的资源调空。

    经过这两年的平稳发展,已经有所恢复。

    现在称呼东楚显然已经不合适,被人们称之为东秦。

    环绕京都的郡城,位置特殊,就近也皆是可靠官员,更不敢造次。

    因此也特别的安稳,沿途也并没有遇到特殊的事情,就这样行进了几日。

    路上补给休整,也尽量选择僻壤之地,而为了不引起骚乱,就这般也是前行顺利。

    一路所闻,倒也并无问题。

    为了拿下曾经的东楚,王康付出了不少心血,而今尽归朝廷管控,也算应得。

    这里城民百姓生活不错,安居乐业。

    对于新朝也并无抵制情绪。

    当然这也归功于王康所使用的政策。

    在对待原住居民的问题上,他并没有一刀切。

    诸侯王的势力虽然被清除,但有不少具有影响力的大族却被保留了下来,依旧掌握权利,维持地方安稳。

    这样可以安抚人心。

    当然既然能留下来的,也都没有什么问题。

    朝廷派出官员跟本地选拔官员,基本维持在了一比一的配比。

    就是以这种方式,维持了稳定。

    当然发现的问题也有不少,对于一个来自前世的人来说,基建部分还是太差了。

    这些都是需要改善的问题。

    算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部分,王康也准备跟护卫队汇合。

    这样像是做贼一样,休整补给很不方便,只是他倒也无所谓,关键是还有林语嫣,李清曼。

    汇合的地方是在平里城,也是平里郡的郡城,只需顺路走就可以到达。

    也在进入平里郡的范围,王康发现车驾平稳,没有颠簸,这里的官道跟之前不同了,路况很好……

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平弘成!

    这路同样是用青石板铺就,但明显是下了功夫,铺就严丝合缝,排列平整,应该是地基做了夯实。

    而且就连青石板块间的缝都用了填补处理,使得车轮走上去,并没有顿挫感。

    不仅如此,这段官道路面的宽度也足够,能同时容纳四车并行,为了方便排水,还有高于路面两侧的路基。

    让王康惊讶的是还有美观道路的青松和供人休息的亭子。

    这种规格的道路,已经相当的可以,按照王康的预想,也是达到这样的水准。

    以青石板为主铺设,用水泥加固抹平,填补缝隙,这是最快的方式,也能节约成本。

    工部已经制定好计划,目前都准备开始实施了,可工程太多,有轻重缓急,分布不开,人手不够……

    这么多工程同时开,可是很复杂的,有些必要的水利工程已经开了,还有重要道路,但并没有全部展开!

    若官道铺设修缮能达到这种程度,就算不错了。

    这里算是平里城的范围,应该是这边专门铺设。

    平里郡以前是属于纪国,纪王项都全部交权,现在就在京都住着。

    平里郡的郡守是平坚。

    平家也曾是纪国一个大族,在当地具有很高的威望……

    王康瞬间就想了很多。

    很多官员的职位名称他基本都知道,也记得……

    这路修的不错。

    而且看青石板的成色,应该已经有些年头,还能保持的这么好,说明经常维护养路……

    这是私人行为,还是官方行为?

    王康觉得自己应该关注一下。

    明显感觉到这条路上的人流很多,流量很大。

    这对加强地方沟通,有重大作用。

    边走边聊,路途顺畅。

    这时周青的声音从车外传了进来。

    “大人,前方有人设卡。”

    平时周青称呼王康为陛下,但外出的时候,为了方便,就会叫大人……

    “设卡?”

    王康皱起了眉头。

    新朝已经取消了前朝关于官道设立的相关制度,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在路上他也看到了。

    不分官民贵贱,又怎么会设卡收费?

    “过去看看。”

    不一会马车便行驶到了设卡处。

    在道路两边各放了一个支架,一根长棍架在上面,长棍的一端坠着快石头,构成了一个简单的卡。

    只要交了费用,长棍抬起,就可过去……

    即将通行的车驾都排着秩序去交钱,至于过路的人则是从旁边过去。

    也就是说,只收车马,不收行人。

    “有点意思。”

    王康放下车帘就准备下去了。

    “你要下车,万一别人认出来怎么办?”

    那收费的可是有几个官差。

    “没事。”

    王康摇了摇头。

    这个时代又不是有网络电视,普通人怎么会认识他这个皇帝?

    “你们坐着。”

    王康随意说了一句,便下了马车,走了过去。

    排队很有秩序,交钱也很自觉,因此通行很有效率,不一会就轮到了他们。

    “轻车一辆三钱,重车一辆六钱。”

    收费的是一个青年,头也未抬的说道:“放在旁边的箱子即可。”

    “是因为重车对路面破坏更大吗?”

    王康开口问道。

    他说的重车,应该就是专门拉货物的车驾,在路上还不少见,占了大多数。

    “是。”

    “快点交钱,不要影响别人。”

    负责收费的年轻人催促道。

    “朝廷已经明确规定,官道不得私人设卡收取费用。”

    王康反问了一句。

    “谁跟你说这是官道了?”

    收费的青年终于抬起了头,他肤色较黑,应该是那种经常在外面风吹日晒造成。

    王康也注意到,他刚才低头是不知道在写画着什么?

    “不是官道?”

    “是也不是。”

    青年显然有些不太耐烦。

    “你如果不想交就让开,不要影响别人。”

    显然他并没有认出王康正是大秦的皇帝陛下。

    “快点啊,交个钱这么废劲?”

    “我们还赶时间!”

    后面的催促声不断。

    王康示意周青将马车停在旁边,让开通道,让后面的人先过。

    而他又问道:“为什么说,这里的路是官道,又不是官道?”

    青年面无表情道:“因为这路是我修的。”

    “你修的?”

    “对。”

    “你如果不想交钱,可以绕路走,别在这影响。”

    “平哥,跟他废这么多话干什么?让他快点滚。”

    “是啊,看着穿扮也不像是穷苦人家,怎么如此扣门,尽想好事?”

    “快点离开,要不我们收拾你!”

    或许是王康问的多了,这收费处的官差有些不耐烦了,就连很多路过的人也是催促,都站在这一边。

    姓平,应该是出自平家。

    “这条路莫非是平家的私产?”

    王康没有丝毫生气,还拦住了周青。

    “你这人怎么话这么多?是来找茬的吧!”

    其中一个官差瞪着大眼,都准备上前动手。

    “驾!”

    “驾!”

    就在这时,有着一辆马车从另外一端快速驶来,马车旁还有官差护送,排场不小。

    只不过他们应该是有什么急事,奔走很快。

    “吁!”

    马车在路边停下,有一个中年人走了下来。

    他穿着青色长袍,面色略白,有种为官为富之感,在一众官差的护送之下,充满威严之感……

    “郡守大人?”

    “郡守大人怎么来了?”

    “好像很着急的样子啊?”

    有人认出了这来人是谁,正是平里郡的郡守大人,平坚!

    平坚,年近四旬。

    推恩令实行之后,废分封,改郡县,这是大势所趋。

    平家及时向朝廷表忠投诚,因而得到重用,这平坚就是平里郡的郡守。

    对于此人,王康也有所耳闻,虽出身大族,但也不是那种欺民压民之辈。

    平家在当地也有些威望。

    人们议论间,目光也都集中在那个青年的身上。

    这位也是平家人,跟郡守平坚还是亲属关系……

    “平哥,是来找你的吗?”

    那青年摇了摇头。

    不一会,郡守平坚就走了过来。

    果然他是来找这个青年的,直接开口道:“成弘,这收费设卡赶紧撤了!”

    “撤?我为什么要撤?”

    “朝廷命令规定,官道不可私自取通行费用,你差不多也够了,若不是我给你压着,早被捅上去了!”

    平坚面色冷厉。

    “这条路是怎么来的大伯最清楚。”

    平成弘丝毫不让。

    “我这是应该的,就算是到陛下那我也敢对峙……”

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我就不用了吧!

    “你!”

    平成弘此言让平坚更是愤怒,周边围了不少人,也如此大放厥词,他的面色也是变得难看。

    只是他们没想到,这大秦陛下正在他们的身边看着……

    平坚虽然是平里郡郡守,但他从来没有见过王康。

    天高皇帝远,这可不是空话。

    “成弘,你是要把我们平家害死吗?”

    平坚怒声道:“今天你必须撤了这个关卡,得到消息陛下会来平里城,所以我才如此着急过来!”

    “陛下要来?”

    平成弘顿时大惊。

    “怎么没有收到丝毫消息?”

    “我也是刚才接到,就忙着赶过来。”

    平坚沉声道:“朝廷明令官道不得私收费用,取消民让官,贱避贵的情况,你还敢顶风作案!”

    “再过一会,陛下的亲卫队可就要来了。”

    平弘成面色微变,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他咬牙道:“如果是这样,那我更不能撤了!”

    “大伯,不是我故意找事情,这段路倾注了我很多心血,也花费了多,收来的费用是用来养路的,甚至我还往里面贴钱。”

    “当初说好了我修路,再给我钱,可不了了之,您让我怎么办?”

    平成弘情绪激动。

    “这条路我敢说比京都的路还好,也是因为这条路我们平里郡比其他郡城要好,这也是您的政绩。”

    “大伯知道,可现在跟以前情况不同了!”

    平坚知道自己这个侄儿的性格,虽然出身富贵,但没有丝毫不良习气,踏实肯干。

    “您以为我真是为了钱么?”

    平成弘开口道:“我是为了路,若不养护,这条路就废了!”

    “今年朝廷开始大建设,修桥铺路都在其中,陛下是明君,他一定会理解的……”

    两人的对话。

    王康也听明白了。

    这个平成弘,原来并不是为私,而是为公。

    他说的没错。

    养路护路,也是一笔很大的费用。

    三分修,七分养。

    这是一个懂行的人,也是一个实干家。

    王康很欣赏。

    他开口道:“你这路修的不错,对比于其他地方,已经好很多了,但还是有瑕疵的。”

    “青石板承重有限,很容易崩裂,另外板间的缝隙难以弥补。”

    “来人,把周边的人驱开。”

    见到王康说话,平坚才反应过来,他们之间的交谈,怎么能让别人听到?

    刚才也是着急,一时没有注意。

    平坚话音落下,立即有几个官差开始将周边清场,当然王康也在其中……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种叫做水泥的东西?”

    王康面色不变,开口说道。

    “等等。”

    平成弘将那几个官差拦住,看着王康惊讶道:“你有办法搞到水泥?”

    “看来你是听过了?”

    “当然。”

    平成弘开口道:“年初京都重新修路,就用了水泥,简直是惊为天人,若用在修路上,最合适不过。”

    “只是那是朝廷管控,私人不可能搞到。”

    “如果我有办法给你弄到呢?”

    “当真?”

    “千真万确。”

    平成弘眼睛一亮,随即低沉道:“我要水泥也没用了。”

    “大伯您现在是郡守了,这条路可绝对不能荒废,不然太可惜了。”

    “大伯知道,朝廷开始重视这方面了。”

    看着平成弘这个样子,王康好奇的问道:“以你的能力,为什么不去工部,如今工部正缺少你这样的人。”

    “算了吧。”

    平成弘摇了摇头。

    表现出很失落的样子。

    他不能在僵持下去,不为他自己也要为家族考虑。

    本来他在这设卡收费,就给家族带来负面影响,而今陛下要来平里城,他自然不能找麻烦……

    “将关卡撤了吧!”

    “踏踏!”

    就在这时。

    有着一片密集的马踏之声传来,不多时,就看到有近千骑兵奔腾而来!

    他们穿着统一的漆黑战甲,其中还有胡人。

    “这是陛下的亲卫队!”

    平坚面色大变。

    “完了,让你害死了!”

    “快撤,快撤!”

    “将这里闲杂人等都驱赶清场,准备迎接陛下到来!”

    “快点!”

    平坚赶紧下着命令。

    事先没有通知也没有消息,搞的他是特别被动。

    这位陛下总是不按套路来。

    “让开,此路开始封闭,不得通行,请大家原路返回。”

    “让开!”

    “快点让开!”

    众多衙差立即行动。

    “你,快点离开!”

    几个衙差来到王康面前,他们早就看这个人不爽了。

    路费不出,话还很多。

    王康笑着道:“我就不用了吧。”

    “你不用?”

    “你以为你是谁?”

    “快点让开,冲撞了圣驾,你能吃罪的起?”

    几个衙差过来,就准备把王康强行带走。

    “大胆!”

    这时,周青上前直接呵斥。

    “哟,反了天了还?”

    “这是遇到刺头了啊?”

    几个官差冷笑着。

    平坚也是很不耐烦,摆手道:“快点把他们赶走!”

    因为他看到皇帝的亲卫队已经停下,并且向这边围了过来。

    是来问责的吗?

    平坚有些慌乱。

    这种阵势,不止是他,就是周边的路人也都心惊胆战。

    不愧是皇帝陛下的亲卫。

    这些人可不是花架子,那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简直可怕!

    他们下马站定,站的笔直。

    为首的有三人,径直走了过来。

    平坚深吸了口气,整理了下衣衫,笑着迎上去,躬身道:“诸位大人,在下是平里郡郡守……”

    然后他的话还没说完。

    这三人理也未理,从他的身边走过,来到王康的面前以最标准的姿势,单膝跪下。

    “拜见陛下。”

    “拜见陛下。”

    “我等护驾来迟,望陛下赎罪!”

    三人齐声开口。

    紧接着,其余士兵也朝着王康这边整齐跪下!

    寂静!

    死一片的寂静!

    所有人都呆住了!

    正准备动手的官差,目瞪口呆的平坚,不知所措的平弘成,还有那些外围的路人……

    都懵逼了!

    拜见陛下?

    皇帝陛下在这里?

    就是那个刚才不交过路费,话还很多的人?

    “你们还是找过来了。”

    王康摇了摇头。

    “您的命令是在平里城汇合,可我们还是放心不下,便沿路过来了。”

    答话的是一个青年大汉,他名叫高离,曾出自平西军。

    “免礼吧。”

    王康随意的说了一句,而后对着那几个官差笑着道。

    “现在朕不用离开了吧?”

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灵光一闪!

    “不……用。”

    官差声音颤抖的吐出来两个字,眼中也尽是惊恐。

    “陛下!”

    “他竟然是陛下?”

    是了,一定是!

    这位御林军亲卫统领高离,不久前还跟他碰过面,绝对做不了假……

    早就听说这位陛下最喜欢微服私访,果然是这样……

    平坚最先反应过来,忙着跪下道:“拜见陛下,不知陛下圣驾至此,多有冒犯,臣罪该万死!”

    他的后背已尽是冷汗。

    正是他刚才出言让官差驱赶……

    “愣着干什么,还不跪下向陛下认罪?”

    他转头呵斥着。

    “是!”

    “是!”

    一众人这才反应了过来。

    平成弘眼睛瞪的斗圆,谁能想到随意的遇到一个人尽然是皇帝陛下?

    我好像还说过,就算是陛下在这,我也敢跟其据理力争吧?

    还真的成真了。

    平成弘思绪闪过,也是忙着跪下。

    说是那样说,可真的就在他跟前,他如何能够不怕?

    这位陛下的传奇事迹可太多了!

    他是一位明君,也是一位暴君,待民如子,但也同样杀人如麻……

    “免礼吧。”

    王康随意的说了一句,倒也没有生气,也不准备追究谁的罪责,他也不是小气之人。

    “都起来吧。”

    王康再次说了一句。

    众人才是起身。

    周边路人民众,更是惊疑到的极点,此刻颇有些不知所措的感觉……

    “那个陛下,臣刚才实在是……”

    平坚面色艰难,都快成了苦瓜色。

    这下可是完了。

    “好了,你也只是做分内之事,朕不会计较的。”

    王康随意的说了一句,而后转向平成弘,开口道:“刚才听了一会,这路是你修的?”

    “是。”

    “给朕说一说,就按实际的说。”

    “是。”

    平成弘深吸了口气,开始说了起来。

    不一会王康就明白了。

    平成弘是平家的人,其父是平坚的兄弟,也是平家主事之人,但早年因病去世。

    他虽然出身富贵,但是个实干家,认为楚国的路太差了,影响地方经济,通行等。

    于是,自己修路。

    这本来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家族也很反对,为此他还跟家族闹翻,到处筹钱修路。

    那时候还是诸侯王统治时期,他跟地方官员达成一致,由他负责修路,修好之后,再给他所花销的费用……

    然而,他付出了很多,家族也贴补了不少,还借了不少外债,终于把路修好了。

    结果,地方官员不认账了,路是你自己修的,是你自发行为,跟我有什么关系?

    不仅如此,他们还占了这条路的所有权,划分为官道!

    从此平成弘也踏上了讨债维权之路。

    这个过程可是相当艰难。

    他的事迹也是传开了,毕竟修路利民,这是好人好事。

    但他并没有维权成功,直至楚国情势大变,纪国也成为过去……

    他依旧在维护着这条路,平家帮他还清了债务,也管不了他。

    收过路费,也只是为了养路,所以才能保存的如此好……

    这就是全过程。

    听到这里,王康脑海中猛然起了一个词……招商外包。

    最初平成弘跟官府达成的协议是他修好了,官府给钱。

    这种模式,不就是前世的外包吗?

    政府工程通过招标的模式,包给个人干。

    这是一种很好的模式,现今朝廷有很多工程,但工部并没有这么多人手。

    若不断招收,会使得工部特别庞大。

    等工程完结,这些人怎么办?

    而且工程太多,工部也根本顾及不到,所以才让很多计划搁浅。

    如果采用这种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也能让一些人通过这种方式变得富足。

    工部只需要负责一些重点工程,其余铺路修桥等完全可以外包出去。

    这样工部就变成了监管部门,也会轻松一些。

    只是这个监管就很重要了,必须要保证工程质量,而且也要注重契约精神。

    王康的思维扩散,想到很多前世的东西。

    朝廷可以通过施工方的做工程质量,数量等综合考评,来派发资质,这相当于是一种认可。

    进而扩散。

    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商贸部,让这些做工程的人组成一个组织,做成公司。

    这样就更加系统化,正规化……

    可行性很高啊!

    这个灵光一闪很重要。

    见王康不说话,平成弘相当的忐忑。

    虽说他做的都没问题,但从根本上已经违背了朝廷律法。

    而且这是前朝的事情,新朝更不可能认了……

    平坚在一旁狠狠地瞪了这个侄子一眼。

    因为这条路,平家没少出钱,基本是入不敷出,没得到丝毫好处。

    这也罢了。

    现在终于惹出了祸端。

    他正准备说话,这时王康看着他开口道:“平坚,你这个郡守做的可不合格啊!”

    平坚面色苍白,猛然一颤。

    他忙着道:“臣知罪,是臣对平成弘太过纵容,管教不严,您放心,我们肯定是遵守朝廷令法……”

    “他也是好心,请您开恩。”

    平坚在求着情。

    平成弘的心也沉到了谷底,果然是天下的乌鸦一般黑。

    他出发点都是好的,可却得到了这样的待遇。

    做这么多?

    又图什么?

    真是寒心!

    “你误会了!”

    王康沉声道:“平里郡是周边经济最好的郡城,我想离不开这条路的功劳。”

    “外面的人能进来,里面的人能出去,一来一回,带动经济发展,成弘功不可没!”

    “陛下,您!”

    平成弘猛然一怔,万万没想到,王康竟然会如此说,而且还直接称呼他成弘。

    “这样干事的人,不能让他寒心,应该给予鼓励!”

    王康开口道:“即日起,此这条路由平里郡负责养护维护,平成弘修路所花费的,由郡里解决。”

    “平里郡算富郡,应该没有难度吧?”

    “没有,没有。”

    平坚也是才反应过来,又了圣御他就什么都不怕了。

    以他的位置,又跟平成弘是亲属关系,这太敏感了。

    “朕所看重的只是能力,跟其他无关。”

    王康转向了平成弘问道:“你是有才能的人,而今朝廷正在大举建设,你有没有兴趣到工部任职?”

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视察!

    平成弘显然没有想到王康会这么说,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从内心角度来讲,他并不想去工部。

    平坚却着急了,忙着用眼神示意。

    峰回路转,陛下这是看重平成弘了,还主动让他进工部,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能直接改变命运!

    而且对平家也有大益处。

    这家伙。

    这还犹豫什么?

    是傻了吗?

    王康也看出了,他笑着道:“没关系,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就好。”

    平成弘深吸了口气,开口道:“多谢陛下的看重,但我的性格并不适合去工部衙门,也许进了工部,反而不能像现在这样了……”

    “明白了。”

    王康开口道:“官府衙门可能并不纯粹,你可能不喜欢那个环境,可以理解。”

    “谢陛下。”

    平成弘再一次震惊了。

    这位陛下并没有外界传言的那么可怕,反而很好说话,根本就没有皇帝的架子。

    换成前朝,你有机会见到皇帝吗?

    根本就不可能。

    “你怎么看待大秦的道路问题?”

    王康又问道。

    “基础太差!”

    平成弘开口道:“前朝根本就不注重这方面的建设,更不会花费金钱时间投入……”

    “就像您说的,道路关系着地方发展的命脉,太重要了。”

    “嗯。”

    王康很认可这种说法,毕竟能有这样见识的人,还是太少了。

    “你修路方面的才能不能浪费,就拿这条路来说,跟工部制定的规格也差不了多少。”

    王康开口道:“既然你不愿去工部,那就换一种方式。”

    “朕把某片区域的修路交给你,由你负责干出来,然后由工部给你结算费用,当然从中你也能获取收益。”

    “由你承包修建,人工,物料等支出由你承担,类似于你修这条路的模式,你觉得怎么样?”

    平成弘又惊讶了。

    这位陛下竟然如此开明。

    王康接着道:“开明三年是建设年,新朝初建,百待废兴,需要大家共同出力。”

    “修路是富民工程,是大利好的事情,朕希望你能明白这一点。”

    平成弘心潮澎湃。

    能说出这番话,他就知道这位陛下一定是位明主。

    “你放心,在这种模式下,朝廷跟你是平等关系,就是做生意,不会对你有任何欺压,再说有朕担保,你还担心什么?”

    “朕能跟你保证,你之前遇到的那种情况,绝对不会发生,你觉得怎么样?”

    话都到了这个份上,平成弘的顾虑也皆被打消。

    “干!”

    他坚定的说道。

    “好!”

    王康笑着道:“你将成为新模式下的第一个人。”

    口头定下,但还有些细节需要完善,王康也要定立规章,让朝廷开始这方面的运作。

    王康是个讲求效率的人,想到了就会立即干。

    他不在京都,但可以编制出具体的规章,实施办法,传送回去,让朝廷立即办理。

    思绪闪过。

    王康开口道:“去平里城吧。”

    反正他也要去休整,正好抽空编写出来。

    有前世的经验,并不复杂。

    这也是今为古用的一次新尝试,王康觉得有益,可以提高效率,也能用这种方式带动经济发展。

    只要是做工程,肯定需要人,这样就能增加很大一部分人的务工……

    “平里城那边都已经准备好了,您能移驾过去,是臣下莫大的荣幸。”

    平坚忙着说道。

    内心激动,这可真是柳暗花明啊!

    陛下比他想象中要好太多了。

    “去可以,但不要搞特殊,讲排场,更不能劳民伤财,朕不喜欢这一套。”

    “明白,明白。”

    这番话,让他们对王康的敬意更重了。

    也觉得难以置信。

    这才是明君啊!

    “走吧!”

    王康一声令下,开始出发。

    他没有搞特殊,依旧只是上了原本乘坐的马车。

    御林亲卫军护送,平坚等人随行,当然还有平成弘也跟着,一众人浩浩荡荡!

    皇帝陛下来了!

    这种阵势,根本无法掩盖,很快就传了出去,城民百姓,议论纷纷……

    皇帝出巡,本就应该有很大的阵势。

    太监,宫女,礼官,言官等百人随行,龙驾车马都有很高的规格。

    会提前通知地方,百姓官员跪迎等……

    遇到这种情况,都是要劳民伤财的。

    但这位陛下却根本不讲究这些。

    他所乘坐的只是普通车驾,也不过是带了亲卫保护,其他都没有了……

    这也让民众们有种不真实之感。

    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的皇帝,但反而是这样,很得民心……

    既然已经来了。

    王康便想着实地去看看。

    没有事先通知,相信这边也没有充足的准备,也能看到些实际情况……

    沿路就有几个村庄小镇,王康便专门停顿进去。

    对于王康的到来,确实很多人都措手不及,但他也确实看到了真实的情况……

    他直接进入农家,下了田地,没有丝毫避讳。

    这也让人们相当的不可思议。

    “朝廷新定的税收政策能执行下去吧?”

    王康在视察过程中随意的问道。

    新朝建立后,将原本前朝楚国的税收制定进行了大改!

    原来的税收太多了,各种名义的税压的人们喘不过气……

    辛苦了整年,可能都没有余粮,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王康将那些乱七八糟的税全部取消,也简化了收税流程,总体实行摊丁入亩的税收政策。

    也就是说将人头税并到土地里,根据所有土地的亩数征税,所有徭役赋税,全部归在这一类里,一次征缴,一年轻松。

    而且还有一条。

    官绅一体纳粮!

    这样的好处就在于,那些大地主不会好过了,他们田多,纳的税也就多了……

    “初刚开始,确实有些阻力,但现在已经正常进行了。”

    平坚开口道:“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好处太多了,您也能看到,百姓都记得您的好……”

    确实是这样。

    王康也能真切的感受到。

    “陛下仁心仁德。”

    “多谢陛下。”

    周边百姓高喊成了一片。

    如今生活大变样了,缴完税后,还能有盈余,能吃饱能穿暖,生活一天也比一天好,而这些都是王康给他们带来的,他们都心存感激……

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混乱!

    因时间关系,王康也只能走马观花的看看,而不能长时间停留,但他确实看到了变化。

    总体来说,税改的作用明显,形式良好。

    各种杂其杂八的赋税取消之后,提高了百姓交税的积极性,官府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

    朝廷收的税反而多了,形成良心循环……

    关键还是坚定不移的执行,这取决于王康初始对贵族豪绅的严厉打击!

    当晚,王康一行人便到了平里城。

    王康谢绝了平坚的招待,将地方官员召集一起,进行了训话勉励。

    对平里郡的情况王康还是满意的。

    这里并不算贫穷之地,要继续保持势头,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要保证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经济结构。

    王康从来没有实行过重农抑商的政策,一直向导的就是齐头并进……

    这些都完事之后,已经到了午夜。

    王康还没有休息。

    他要抓紧时间编制出招商外包的相关制度,在大建设之年,尽快开始执行。

    首先要成立一个相关衙门,专门负责审核监管,这个衙门挂在工部之下,名为路桥司。

    然后就是具体执行办法,王康甚至都细化到保证底下施工民工的权益……

    在减轻朝廷压力的情况下,让一部分人通过这种方式改变生计。

    这本来就是双赢的。

    平成弘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王康已经交待过他,让他开始组织人手,做好相关的准备……

    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等以后走向正轨,可以实行现代化公司体制。

    王康结合实际编写整理,写的很细致。

    因为他离开京都,不能亲自办理,只能是交给王安来负责。

    从小受他的培养,王安的思想活泛并不守旧,而且这也并不复杂,相信他能够做好……

    “还不休息?”

    在他忙碌的时候,李清曼推门走了进来。

    “明天路上休息吧,今天把这个搞出来。”

    王康头也未抬。

    现在边境那边不知乱成什么样子,耽搁不得,他也必须要尽找赶过去,处理大局……

    除了平里郡,之后的路程,应该就不会停顿了。

    “用你的话说,你现在可变成工作狂了。”

    李清曼低叹了口气。

    以前的王康哪会这样。

    “哎,身不由己!”

    王康开口道:“你们早点休息吧,我把这些弄完。”

    李清曼轻点了点头,将一杯温茶放在王康的桌前,悄然退了出去……

    又过了几个时辰,王康终于做完了,而后找来专人将之送回京都,给了王安。

    他已经编写的相当详细了,只需要照此执行就可以。

    此时,天已经快亮了。

    王康伸了个懒腰,这忙碌起来时间过的就是快……

    出发吧。

    休息就放在路上吧。

    在他的命令之下,队伍很快就组织好。

    “您这么快就要走吗?”

    平坚讶然问道。

    “嗯,朕这就离开了,好好干,时刻记得,你现在是这一个郡的父母官,你心里时刻要想的是城民百姓,这个思想要转变过来。”

    “臣,定然铭记陛下之言。”

    平坚明白这是陛下对他的提点。

    以前他是大族的族长,现在已经是朝廷命官,这个思想得转变过来。

    对于王康他只有敬意。

    皇帝来了不是游山玩水奢靡享受,而是切实为民。

    他还知道陛下房间里亮了一晚上……

    这是位明君啊!

    “还有一件事情,平里郡在满足自身消耗的情况下,储备些粮食吧,哪怕是些糠也可以。”

    王康又接着道。

    “臣明白,别的地方不敢保证,平里郡一定会全力支持陛下。”

    平坚当然知道王康说的是什么意思。

    东部边境大量难民涌入,陛下过去,就是去救灾了……

    “好!”

    王康开口道:“那等通知吧。”

    “出发!”

    王康再没有多言,立即出发。

    平里郡算是富裕的,也没有看到百姓疾苦,但边境就不一样了。

    现在也不知是怎样的惨状。

    吃的问题,可真是发愁啊!

    王康已经想过很多办法,但终究也要面对现实。

    吃的都是实的,而不是虚的。

    有充足的耕地,还要有适宜的粮食作物。

    其实王康一直都在寻找一种粮食作物,那就是红薯。

    红薯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巨有适应力强,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产量之高,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加之“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

    可谓是相当的合适,绝对是救荒的好作物。

    可现在并没有找到这种作物。

    王康已经画出图册,派人前去寻找。

    他相信诺大的地域,应该会有,只是没有遇到罢了……

    想着事情,但昨夜劳累,王康还是支撑不下,就倚靠在车厢睡着了。

    这一路,应该不会专门停驻了,只是会有补给修整。

    加紧赶路,会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这也是不耽搁的情况下。

    主要是路途不畅,道路不平整。

    这一月的时间,那边会乱成什么样子?

    简直无法想象。

    所以王康才如此着急。

    正如王康所想的那样,边境已经成了一片乱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续难民陆续到来了。

    哪怕在路上因饥饿疾病等各种原因死可不少,依旧有不少难民……

    因为基数太大了!

    这可是卫国,巴国,吴国,三国的人被驱赶出来,人数能达到数十万……

    陆续到来!

    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边境守军。

    而今,朝廷已经明确下令,对这些难民进行救助,而不能驱赶。

    这是定性了。

    他们自然不能违令。

    有边境守军对这些难民进行身份查验盘问,防止敌军以这种方式间谍渗透。

    之后,交由附近郡城,就近救助安置,实行分区域,分数量,分人群的原则。

    本意是调配开来,避免集中,增加某一郡城的压力。

    这个工作量是相当庞大的,并且还直接影响到当地民众的正常生活。

    因此,抵制的情绪相当大,也造成了目前,极大的混乱……

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共同商议!

    “别乱跑,到这边集合。”

    “快点,排好队!”

    “说你呢,老实点!”

    此刻在边境首阳要塞的对端有着大片的难民,在严管之下,排成长队,经受着检验。

    “哪国人?”

    “巴国人。”

    “几口?”

    “路上死完了,就我自己,军爷,能给口吃的吗?”

    “叫什么名字?”

    “二广。”

    “全名。”

    “姓胡,我叫胡二广,军爷,能给口吃的不?”

    “去那边。”

    “谢军爷,你们都是好人,我给你们磕头了。”

    类似的对话,在此处不断响起,足有数十条难民排成的长队,在首阳要塞之外。

    他们都是巴国那边来的难民。

    在接受检验登记之后,然后被带往指定的地点……

    这段时间,首阳要塞驻军的正常训练守卫已经完全被破坏,每日所做的都是这样的事情……

    他国难民大量涌入,必须要有严格的规章管理,否则就麻烦了。

    就算是这样,他们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从最初的怜悯,到现在已经麻木……

    即使是他们也恨不得将这些人拦截在边境之外,不让他们进入,让他们自生自灭!

    因为人太多了。

    就算是放进来,又怎么能救治的过来?

    “怎么样?今天又有多少人?”

    首阳要塞五千人将袁牧对着副官问道。

    他站在要塞城墙上,看着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面色充满了忧虑。

    最初就是他先发现的难民。

    “具体的还没统计出来,怎么也有几千吧。”

    副将低叹了口气。

    “这么多人,可怎么救得过来,要我看,咱们就应该下狠心,把他们都赶出去……”

    “胡说八道!”

    袁牧开口道:“这可是陛下的命令,陛下有他的考量,你废什么话?”

    “是。”

    副官忙着应道。

    是啊!

    若不是陛下的命令,他们早就炸锅了,尽管有万般不愿,但也只能认真执行。

    可终究是要面对实际。

    袁牧很清楚,难民涌入时,他们边境守军首当其冲,只能分出粮食进行救助赈灾。

    当然也只是打个牙祭。

    但也架不住人太多,现在他们的口粮已经缩减……

    这些难民当然不会一直在边境,会分流到周边郡城。

    按照朝廷的救助方案,会根据难民人数,以及各郡城的经济能力,进行合理分配。

    总体的意思是共同分担。

    但这本身就是将任务强压到这些郡城。

    难民都是外国人,爱死爱活,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所以这些郡城的官员积极性很差。

    原本早就应该派人来接收,但迟迟不来,使得这些难民都积压在这。

    为此。

    他们专门划分出一片区域,用来隔离难民。

    还好现在天气已经转暖,哪怕是在室外也不至于冻死,但总是要吃吧……

    再这样下去,边境守军都没有吃的了!

    这些难民,会把军队拖垮,会把地方拖垮,在这种情况下,敌军若攻打而来,那可真就是一场灾难了……

    袁牧想着,面色凝重无比。

    “大人,大将军那边通知,四郡各地官员来了,要您过去。”

    “来了吗?”

    袁牧开口道:“立即带我过去。”

    局面混乱至此,当然不能一直持续下去,必须要解决。

    因此,首阳要塞大将军林远,以驻军在此最高统帅的名义把周边郡城的官员召集而来,共同商议……

    边境驻军不止是担负着守土之责,同样也有震慑这些郡城之意。

    这里离京都,天高皇帝远,才归附时间不久,也不像京都周边那样……

    得到通知之后,袁牧很快便赶了过去,来到要塞下的大将军部。

    这是连接成片的院落,是他们驻军在此新建。

    对于这里,袁牧自然不陌生,直接去了一处把守严格的院落。

    进入议事厅,已经有不少人坐着。

    这里本是军事议事之地,如今将沙盘军图撤去,改为商议之地……

    袁牧找了个位置坐下,打量着周边的人。

    基本上他都不认识。

    这些人都是地方官员,跟他们交集不多,只有一两个是见过的。

    在他之后,陆续还有一些人过来,差不多都有三十多人。

    这些人可都边境守军的高层,还有地方高官。

    人们相互间已经在小声谈论,袁牧注意到这些官员普遍带着情绪,牢骚不停……

    “咳!”

    等人都到齐,坐于主位一个身穿重甲的将军轻咳了一声,使得场中暂时静了下来。

    这位将军年纪四旬往上,端坐在主位,自带一种铁血之意,见之就知道,经历过诸多大战,将场中多位地方官员震慑。

    也确实如此。

    这位大将军在军中声名极大,出自于平西军,仅此一条,就知道是王康嫡系。

    而他曾更是平西军的精骑营统领,南征北战,血战四方,而今成为大将军,坐镇一方,可谓是威风凛凛。

    大将军也是分级别的。

    林远的身份极高。

    边境守军是一个统称,横跨大秦南北线上,大帅是温通书率主力驻扎在陇城一带,主要防守卫国。

    其二,便是林远驻扎首阳要塞,主要防守巴国来犯敌军。

    其三,也是一处,主要防守吴国方向的敌军进攻。

    首阳要塞居中,而林远任大将军,可想其地位。

    “本将林远,相信各位有所耳闻,今日将诸位都召集在此,是有要事相谈,想必你们也知道什么事情。”

    林远开口道:“边境不同于地方,条件艰苦,望各位大人能够理解海涵。”

    “林将军客气了,若不是林将军驻守边境,我等哪会安宁。”

    林远话音落下,立即有一人笑着开口。

    此人年近四旬,肤色略白,穿着一件官袍,他正是周边四郡之一阳祥郡的郡守,腾茂。

    腾家也曾是该处诸侯国的大家族,阳祥郡也是离首阳要塞最近的。

    当初为了边境顺利驻军,对地方进行了严格整治,腾家识时务,便保留了下来。

    这种模式,跟平里郡的平家相似一些。

    只不过在东部,东南区域朝廷所派官员的比例少,大多都是原地人治理,这样也是为了地方稳定……

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四大郡守!

    曾经的东楚毕竟长久在诸侯国统治之下,也习惯原本那种方式,实行推恩令,废除诸侯王,其实真正过程只用了两年。

    相对来讲算是比较激进的。

    为了保持稳定,只能是压一部分,用一部分。

    因此,在改为郡县制的过程中,有很多原属地家族或是具有威望的人被提拔任用。

    边境守军过来驻扎,按照朝廷制定,所需要的军需粮草来源于三部分。

    其中的大头是由朝廷兵部派发,另外一部分是边境守军实行屯田制,平时开垦种地,维持己用,还有一部分则是由就近郡城提供……

    在首阳要塞周边,共有四个郡,因此头年,将会由离之最近的阳祥郡负担。

    从别人手里要钱要粮,怎么能顺当?

    尤其是这里离京都较远,他们自然也不会那般重视朝廷令法,依旧是以前那种思维。

    差不多能糊弄过就糊弄过,这就是实际现状。

    最初的阳祥郡也是如此。

    但被林远带上门,一顿威胁吓唬,这就老实了。

    其实这边的郡城都不算穷,反而还很富裕。

    因为这里从来就没有受到过战争影响,一直都很安逸……

    腾茂率先恭维。

    他是识时务的人。

    “哼!”

    这时有一道不和谐的冷哼声响起。

    “既然边境守军驻守边关,应该是严防越境之人,而今连些难民都挡不住,以后若真起了战事,能挡住敌军吗?”

    这说话之人跟腾茂是同样的年纪,但似乎保养极好,肤色白净,身材发福微胖,挺着个大肚腩,如同是大地主模样。

    他名为马天工,是山都郡的郡守,也是一地主官。

    “马大人所言极是啊!”

    紧接着便有一个白发老者附和,他白发白眉,但有番气度,一看便知是身居高位的人。

    他就是咸西郡郡守,徐解。

    “我等虽曾为楚人,但早已归附朝廷,所想所为的也皆是大秦,而今他国难民涌入,给我们地方上带来极大负担,身为边境守军,却放任而过,实在难以理解!”

    此人语气也很不客气,充满了冷嘲热讽之意。

    他们是什么意思,谁不明白?

    袁牧面色冷了下来,这些官员可真是欠收拾,真以为朝廷给他们一个官,就真是官了?

    他本来想出言训斥,可见得大将军面色平常,便按压了下来……

    “徐大人说这话可就不对了。”

    这时又有一人开口。

    此人年纪不大,只是青年,他穿着板正的官服,正是朝廷郡守统一制式。

    他面色略黑,身材干瘦,给人一种精干之感。

    虽然年轻,但没人敢小视,这位可是商都郡的郡守,名为秦青松。

    “边境守军放他国难民进来,这可是朝廷下达的命令,陛下已经发布动员令,你们难道不知吗?”

    听得此言。

    马天工与徐解二人不着痕迹的相视一眼,同时摇头。

    “我没有收到任何命令。”

    “对,本官也不知情。”

    这时,就看出来些情形。

    四大郡的郡守,基本上表露出态度……

    一时场中寂静,无人说话。

    “没收到?”

    林远平静道:“中书省早已下达文书至地方,我们这边也收到兵部文书,你们可别装样子!”

    “我真的是没有收到。”

    马天工开口道:“我已经上书朝廷,要求尽快将这些难民驱逐处理,现今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

    “够了!”

    林远显然没有太大的耐心跟他们扯皮。

    他冷声道:“明说了吧,对于此事朝廷已经定性,而且这也是陛下的决断!”

    “陛下仁心仁德,从人道主义出发,不分他国本国救助,这是施善之举,中书省已经下发方案,具体如何本将不想再多说,想必你们都清楚。”

    “这次召集你们过来,就是大家制定一个具体方案,也把你们的份额带走,或者提供粮草救助,这些难民长久在边境,影响将来战事。”

    “哦?”

    马天工开口道:“听林将军的意思是,你们边境守军也不想要,就让到我们郡城?”

    “是啊,这没道理啊!”

    “我们都还吃不上饭,怎么救助?”

    一时间,很多人都发起了牢骚。

    郡守并不是自己来的,还带了下属各城各地刺史,县令。

    这些人也表达不满。

    真正执行,最终负担还是到他们的头上。

    “我等也不是胡搅蛮缠,实在是这个太难整了,我们这边很多人都吃不上饭,又怎么去帮助这些外人?”

    杂乱之声,不绝于耳,使得场中如同菜市场。

    客观来讲,这个决定确实很难让人理解……

    这可能就是格局问题。

    王康有他的考量,从长远角度来讲,绝对是利大于弊。

    看着场中情形,林远也是无奈之极。

    这段时间其实他承受了最大的压力。

    可没有办法。

    只要是陛下的命令,他坚决执行!

    “够了!”

    林远站了起来,他大声道:“这次找你们过来,是商议解决办法,而不是推搡,现在你们就开始表态!”

    “我们总体原则是实行轻帮自助,也就是说,在我们能够实现的范围内,给他们提供帮助,比如划分土地,让他们自己开荒耕种,这完全是能够做到的。”

    “只是在前期会困难一点,我们需要提供救济……”

    林远将朝廷所定下的大体方案说了一下。

    其实他也不太懂,他本来就是武夫,行军打仗自然不在话下,可这些事情就复杂了。

    只是现今,没有一个统一管理,他必须要撑起这个担子!

    “你们现在就表态,腾茂,你怎么做,配合吗?”

    腾茂面色艰难,他当然不愿意。

    可这位大将军都这样问了,他能怎么办?

    “有些困难,您也知道,我们阳祥郡刚为您提供了一部分军需粮草,怎么?”

    “我不听诉苦,只要结果!”

    林远语气不容拒绝。

    “大将军,太强人所难了,不是我不愿意,来前我就征询过城民百姓的意见,大家抵制很严重。”

    “那就是不配合了?朝廷的命令你们也不遵守,陛下的旨意也不遵从?”

    “当然不是,我们只是……”

    “好!”

    林远冷声道:“大约你们以为天高皇帝远,无人能管得了你们,你们可以阳奉阴违,但本将也要提醒你们,陛下不日就要亲至,希望你们到时,还能保持如此态度……”

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局势糜烂!

    “陛下亲至?”

    “陛下要来边境?”

    听到此言,在场所有人都惊疑不已,不过有人是惊喜,有人是惊吓。

    对于边境守军的主要将领来说,自然是开心,这其中很多都曾是王康的嫡系。

    而对于那些郡守官员,可就不是好消息了。

    只是他们还持有怀疑态度,他们可是郡守,怎么能没收到一点消息?

    不过也说不准,毕竟现在边境混乱到如此程度,陛下来了才能主持大局。

    腾茂的面色微变,一时也不敢再说什么?

    离的京都是远,但并非不知道那位陛下的事迹。

    “陛下可没有我这么好说话,你们可要考虑清楚了!”

    杨远目光环视众人。

    他确实知道陛下要来,但不知道先去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

    可现在的情况很明显,这几个人就是不配合,甚至连阳奉阴违都懒的做……

    他又能怎么办呢?

    严格的说,军队跟地方是两个不同的体制,他并没有权限插手地方政务。

    这是基本原则。

    就这件事情来看,也是地方和军队配合完成。

    但阻力太大,事情解决刻不容缓,他只能出这个头,也只能搬出陛下来压迫……

    “腾茂,你什么态度?”

    “我……”

    腾茂支支吾吾。

    “您就说吧,平时的事情只要是您吩咐,我哪件不是全力配合。”

    腾茂开口道:“只是这件事情,我有难处,我做阳祥郡的郡守时间不长,也不是谁都听我的,可还有几个诸侯王的儿子呢。”

    杨远沉默不言。

    他知道腾茂说的是实情,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也很是复杂。

    “那么你呢?”

    杨远又看向了商都郡郡守秦青松。

    对于这个人他还不熟悉。

    “杨大将军放心,本官一定全力配合。”

    意外的是秦青松的态度,前所未有的好。

    “商都郡可以分流一部分难民,具体的数目根据实际而定。”

    秦青松开口道:“商都郡地理位置靠北,有大片的荒原,可以提供难民们生存居住,在我们的帮助下开荒。”

    “开荒确实很苦,但这也是个生存的机会,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咸西郡会提供帮助……”

    秦青松思路清晰,显然是真正思量过的。

    “就你们咸西郡那穷地方,也说这样的话?”

    秦青松的话音落下,咸西郡郡守徐解面色充满不屑。

    “没错,正是因为穷,才要引人建设开发。”

    秦青松开口说道。

    边境四郡中,要属商都郡最穷,曾在诸侯王统治时期,就不受重视。

    那里多山,人们都被困在山沟里,自然是好不到哪。

    倒也是有一处平原,但也是荒原,当初是定位开战后的预备战场,因而一直搁置,时间长了,就成了恶劣环境……

    “好!”

    杨远赞赏道:“想不到秦大人如此深明大义,具体细节我们再行商榷。”

    “有一点你说的没错,这些难民远离家园,饱受饥荒,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一定会抓住,哪怕这个机会很苦!”

    杨远说着,话锋一转,开口道:“你们二位,有什么想说的?”

    咸西郡郡守徐解,山都郡郡守马天工,这二人反对之意,相当强烈……

    “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还是算了吧!”

    徐解直接开口。

    “你可想好了,到时候陛下问责,你能吃罪得起吗?”

    “您也别拿陛下压我。”

    徐解是这其中最年长者,自然有种气势。

    “推恩令实行以来,我们接受朝廷改制,相当配合,但这事情……”

    徐解摇了摇头,态度坚决。

    “那你是不管了?”

    “他国人,又不是本国人,我为什么要管?”

    “你呢?也是同样的想法吗?”

    杨远又看向了马天工。

    马天工有些犹豫,其实他还是忌惮那位陛下。

    这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了,若陛下真来了,就不一样了。

    正在犹豫时,他接到徐解使来的眼色,随即下定决心,开口道:“我们难处很大,怕是难以尽力……”

    “明白了。”

    杨远开口道:“既然如此,你们可以离开了。”

    “今天我就把话放这,陛下的命令我们边境守军坚决执行,你们不管,我们管!”

    原本是一次为了解决事情的议事,但却不欢而散。

    也不是没有结果。

    至少商都郡这边确定了下来,愿意配合,腾茂也表示,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点绵薄之力。

    可这也无法解决问题。

    难民太多了!

    实际上,朝廷下发文书根本不止这四个郡,还有其他几个郡,东南,东北几乎是总动员。

    可响应者,了了无几。

    无处分流,无人接收,难民们只能由边境守军暂时管理……

    好在边境地方很大。

    一个个的木栏围了起来,成为难民们暂时聚居的地方。

    搭一个小木棚,或者就在地上,也只能这样了……

    但这终究不是办法。

    时间长了,就是边境守军的士兵们也开始抱怨牢骚。

    把口粮分给难民,他们的份额就减少了……

    而且这么多难民聚在一起,因为困苦艰难,每天都有人死去。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这会增加传染疾病的风险……

    而首阳要塞,只是一个缩影,这样的情形在其他两大分部也有发生。

    漫长的边境线,都有涉及。

    相比来讲,边境守军主力驻守的陇城一带算是比较好的,那里靠近边岸,有新港口建设,也曾是被完全攻陷的诸侯国,基本都服从调配……

    其他地方,就比较难了。

    首阳要塞是最严重的地方。

    因为这里直接面对的是巴国。

    巴国确实是一个小国家,但因为国家沦陷,太多的人出逃。

    局势糜烂,刻不容缓。

    在这期间,杨远已经绞尽脑汁,可没有地方的配合,他也做不成。

    而那些附近的郡城似乎也是铁了心对抗不理。

    他们在私下勾连,表达出强势的态度。

    用他们的话说,他们配合朝廷废诸侯改郡县,已经算是不错了,还想要求他们付出人力物力财力去救他国难民,这根本不可能!

    什么朝廷大局,他们才不会管。

    就目前的情势来看,若这样下去,天问的计谋也就达到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746/ 第一时间欣赏帝国败家子最新章节! 作者:天香瞳所写的《帝国败家子》为转载作品,帝国败家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帝国败家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帝国败家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帝国败家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帝国败家子介绍:
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王康魂穿历史古代,成为伯爵府上的败家少爷。上辈子太穷,这辈子只想娇妻美眷,醉生梦死,舒舒服服地做一个蒙混度日的败家子。却不曾想家族危机四伏,外界麻烦不断......于是无奈的王康走上崛起之路,败家败出了家财万贯,败家败出了帝国霸业....而我就要做这帝国最强的败家子!帝国败家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帝国败家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帝国败家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